TWI335576B -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rite 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rite 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recording media recording computer program - Google Patents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rite 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rite 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recording media recording computer progra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35576B
TWI335576B TW094108758A TW94108758A TWI335576B TW I335576 B TWI335576 B TW I335576B TW 094108758 A TW094108758 A TW 094108758A TW 94108758 A TW94108758 A TW 94108758A TW I335576 B TWI335576 B TW I3355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recording
recorde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08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06833A (en
Inventor
Yoshida Masayoshi
Koda Takeshi
Original Assignee
Pione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oneer Corp filed Critical Pioneer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606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06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355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3557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1251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for continuous data, e.g. digitised analog information signals, pulse code modulated [PCM] dat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8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 G11B27/105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of operating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20/10861Finalising a record carrier after a recording operation, e.g. to ensure compatibility with a ROM medium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20/1873Temporary defect structures for write-once discs, e.g. TDDS, TDMA or TDF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8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 G11B2020/189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using linear replacement to relocate data from a defective block to a non-contiguous spare area, e.g. with a secondary defect list [SD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8Write-onc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5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 G11B2220/237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having exactly two recording 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Description

1335576 錄媒體時進行。於進行數次記錄資料的記錄、改寫時,在 每次進行記錄資料的記錄、改寫中,進行缺陷表的製成或 更新。 於將記錄資料記錄於記錄媒體時,參照缺陷表。藉此, 可一面迴避存在缺陷的場所,一面將記錄資料記錄於記錄 媒體。另一方面,於再生記錄於記錄媒體的記錄資料時, 亦可參照缺陷表。藉此,可根據缺陷表,確實讀取記錄於 一般記錄區域的記錄資料,以及因缺陷的存在而記錄於備
缺陷表一般記錄於構成此缺陷表的製作或更新對象的 記錄媒體的特定區域。而且,於下次再生記錄於該記錄媒 體的記錄資料時,或於改寫或追加記錄於該記錄媒體的記 錄資料時,自該記錄媒體讀取此缺陷表,於利用讀取裝置 的讀取作業時或利用再生裝置的再生作業時參照。 而缺陷表則記錄於記錄媒體的特定區域。例如,於使用 ^ 藍光雷射的可改寫(rewritable)光碟中,缺陷表記錄於 •參 磁碟上的讀入區域或讀出區域所確保的既定區域(以下分 別稱此等為「缺陷管理區域」)。 如上述,缺陷表於每次進行記錄資料的記錄、改寫中更 新。而且,缺陷表於藉由每次記錄資料的記錄、改寫更新 中,寫入構成該記錄、改寫對象的記錄媒體的缺陷管理區 y 域。亦即,缺陷管理區域内的缺陷表係每逢缺陷表更新而 予以改寫。 而可如此藉由改寫缺陷表,實現缺陷表的更新記錄者並 6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08758 1335576 1 4 C分散配置於記錄面上。且,管理區的個數未限定。又 管理區的配置及配置的態樣亦未限定。 用 下 上 稱 軌 未 資 理 說 有 記 所 備 料 取 資 陷 示 此 代 11
管理資訊係記錄在記錄媒體 1 0上的記錄資料的管理 資訊。可例舉如用於缺陷管理的缺陷管理資訊 2 1 A (以 適當稱為“管理資訊2 1 A ” )、顯示記錄於記錄媒體1 0 的記錄資料的分布的空白位元映像資訊 2 1 B (以下適當 為“管理資訊21 B ” )、顯示設於記錄媒體 1 0的記錄磁 上的記錄資料的順序分布狀態(例如記錄資料記錄完或 記錄)的順序記錄管理資訊 2 1 C (以下適當稱為“管理 訊2 1 C ” )或其他各種管理資訊2 1 D (以下適當稱為“管 資訊2 1 D ” ),作為該管理資訊之具體例。 於此,對資料管理之一具體例的缺陷管理更詳細加以 明,缺陷管理係在記錄媒體1 0内或記錄媒體1 0上存在 傷痕、塵埃或劣化等缺陷時,避開存在此缺陷的場所, 錄記錄資料,並替代地將本來應記錄於存在此缺陷的場 的記錄資料或記錄於此場所的記錄資料記錄於未圖示的 用區域者。又,係於再生記錄在記錄媒體1 0上的記錄資 時,辨識缺陷的存在位置,亦將自未圖示的備用區域讀 本來應記錄於存在缺陷位置的記錄資料或已記錄的記錄 料的處理當作缺陷管理的一環來進行者。 管理資訊21 A中含有缺陷表。將顯示資料區1 1中缺 存在位置的資訊(以下稱此為「缺陷位置資訊」)以及顯 記錄應記錄於存在該缺陷的場所的記錄資料或已記錄於 場所的記錄資料的備用區位置的資訊(以下稱此為「替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08758 1335576 記錄位置資訊」)。例如,缺陷位置資訊係顯示缺陷位置的 位置資訊,替代記錄位置資訊係顯示備用區内之記錄位置 的位址資訊。藉由參照缺陷表,可辨識缺陷存在位置,可 自備用區讀取本來應記錄或已記錄於缺陷存在位置的記錄 資料。
缺陷表可分割成複數個部分缺陷表。於此情況下,備用 區亦可更進一步分割成複數個部分缺陷表。指標資訊 23 係用來特別指定組合最新管理資訊所需最小限度的管理資 訊的資訊。於此,「最新管理資訊」係旨在指示依需要適當 更新的管理資訊中,每一種管理資訊的最新管理資訊全 體。例如,包含最後記錄的管理資訊 2 1 A、最後記錄的管 理資訊2 1 B、最後記錄的管理資訊2 1 C及最後記錄的管理 資訊2 1 D的資訊係旨在顯示最新管理資訊。 指標資訊2 3係以在連續並排記錄於1個管理區的複數 個管理資訊2 1 A至2 1 D中,接著最後配置的管理資訊進行 記錄較佳。藉此,可高效率進行最新管理資訊的讀取。例 如,於圖1中,在管理區1 4 A連續並排記錄管理資訊2 1 A、 2 1 B、2 1 C、2 1 D,最後配置管理資訊2 1 D。於此情況下,以 緊接管理資訊2 1 D記錄指標資訊2 3較佳。以下,將最後記 錄於各個管理區内的管理資訊稱為「最後管理資訊」。 指標資訊 2 3的内容係只要為可特別指定組合最新管理 資訊所需最小限度的管理資訊的資訊即可。例如,在附加 識別符於各管理資訊情況下,可使用顯示附加於組合最新 管理資訊所需最小限度的管理資訊的識別符内容的資訊作 12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08758 1335576 為指標貧訊2 3。 於各管理區可含有管理資訊2 1 A至2 1 D或指標資訊2 3 以外的資訊。於本實施形態中,將定義資訊2 2記錄於各管 理區。定義資訊2 2係例如有關資料區等的配置或尺寸的資 訊。又,於本實施形態中,指標資訊23中亦含有特別指定 定義資訊2 2的資訊。
瘳籲 而且,含有該最新管理資訊21及指標資訊2 3,構成管 理資訊塊。當然,亦可進一步含有定義資訊2 2,構成管理 資訊塊。 於管理區1 4 A、1 4 B、1 4 C的各區準備用來記錄組合最新 管理資訊所需最小限度的所有管理資訊 2 1 A、2 1 B、2 1 C、 2 1 D,以及指示該最新管理資訊的指標資訊 2 3 (亦即管理 資訊塊)的設置區24A、24B、24C。設置區24A、24B、24C 以配置於各個管理區14A、14B、14C的最前面部分或最前 面部分的附近較佳。此處所謂「最前面部分」宜為以記錄 著記錄資料為基準的最前面部分。又,此處所謂「最前面 部分的附近」係旨在顯示可與各管理區的最前面部分等同 視之的區域。更具體而言,若記錄組合最新管理資訊所需 最小限度的管理資訊2 1 A至2 1 D於該區域’其目的即在於 顯示以和記錄該管理資訊2 1 A至2 1 D於最前面部分的情況 相同的程度,提高管理資訊的讀取處理效率的區域。藉此, 可使用管理區於順序,並提高各管理資訊2 1 A至2 1 D (或 最新管理資訊)的讀取處理的效率。然而,設置區 24 A、 24B、24C的配置並無限制。又,於各管理區内,設置區的 13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_09/94] 08乃8 1335576 Μ B、1 4 C的順序等。於本實施例中採用,首先,自管理區 1 4 A的最前面記錄管理資訊2 1 A至2 1 D,記錄已滿時,接著 自管理區1 4 B的最前面記錄,若其已到底,即接著自管理 ' 區14C的最前面記錄的方法。 ' 其次,使用者若為對安裝於記錄裝置的記錄媒體1 〇進 行記錄資料的第1次記錄而輸入此要旨之指示,即開始對 記錄媒體1 0進行記錄資料的第1次記錄。隨著記錄資料的 記錄,進行驗證處理等。於驗證結果判明為記錄資料的記 β®錄不全(亦即,缺陷的發生)時,將此記錄資料記錄於備 用區。 於記錄資料記錄於備用區時,取得指示此時缺陷位置的 • 缺陷位置資訊及替代記錄位置資訊,將其記錄於記憶在記 - 錄裝置的記憶體的更新管理資訊 2 1 Α (亦即缺陷管理資訊 2 1 A )。藉此,更新管理資訊2 1 A。 於一系列記錄資料的記錄結束後,緊接記憶在記錄裝置 ^ 的記憶體的更新管理資訊2 1 A,製成記錄的指標資訊2 3。 指標資訊 23係用來特別指定組合最新管理資訊所需最小 限度的管理資訊2 1 A至2 1 D的資訊及定義資訊2 2的資訊。 接著,如圖3所示,僅將更新的管理資訊2 1 A與指標資 訊2 3 —起追記於記錄媒體1 0的管理區1 4 A。於管理區1 4 A 内,管理資訊2 1 A鄰接業已記錄的指標資訊2 3連續記錄。 1 且,此時,記憶於記錄裝置的記憶體的管理資訊2 1 B、2 1 C、 2 1 D及定義資訊2 2不追記於記錄媒體1 0。 曰後,使用者若為對記錄媒體1 0進行記錄資料的第2 15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08758 1335576
次記錄而 進行準備 的管理區 記錄於記 的定義資 2 1 A組合 在管理區 資訊2 1 A
資訊2 1 A 定定義貧 21B、2 1 C 22及各管 定義資訊 管理資訊 業。 且,指 的管理資 示最後管 緊接該指 資訊 2 1 A 夠。而且 訊2 3記金 新管理資 再度安裝記錄媒體1 0於記錄裝置,則藉記錄裝置 處理。於準備處理中,讀取記錄於記錄媒體 10 1 4 A内的最新管理資訊。於現階段,如圖3所示, 錄媒體1 0的最新管理資訊係由記錄於管理區1 4 A 訊2 2、管理資訊2 1 B、2 1 C、2 1 D及最後管理資訊 。且於圖3中,最後管理資訊2 1 A,亦即最後配置 1 4 A内的管理資訊2 1 A係位於圖3中右側的管理 〇 為讀取最新管理資訊,首先,參照緊接最後管理 記錄的指標資訊2 3,並根據指標資訊2 3,特別指 訊 2 2及構成最新管理資訊的各管理資訊 2 1 A、 、21 D。亦即,讀取圖3中箭頭所指示的定義資訊 理資訊21A、21B、21C、21D。而且,由所讀取之 22、各管理資訊21A、21B、21C、21D組合最新 ,記憶於記錄裝置的記憶體。藉此,結束準備作 標資訊2 3亦可構成無指示緊接指標資訊2 3記錄 訊的資訊。亦即,於圖3情況下,亦可構成無指 理資訊21 A的資訊。即便是如此構成,只要判斷 標資訊23記錄的管理資訊(例如圖3的最後管理 )係組合最新管理資訊的管理資訊的話,即已足 ,於此時之指標情報2 3方面,只要緊接該指標資 I的管理資訊以外的管理資訊中,具有指示組合最 訊所需管理資訊(例如圖3的管理資訊2 1 B、2 1 C、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08758 16 1335576 2 1 D )的資訊的話,即已足夠。 接著,使用者若為對安裝於記錄裝置的記錄媒體 1 0進 行記錄資料的第2次記錄而輸入此要旨之指示,則第2次 開始對記錄媒體1 0進行記錄資料的記錄。例如於第1次記 錄至第2次記錄期間内,指纹等附著於記錄媒體1 0的記錄 面情況下,有此指紋的附著造成記錄資料的記錄不全的可 能性。於驗證結果判明記錄資料的記錄不全時,將此記錄 資料記錄於備用區。
結果,如同第1次記錄的狀況,更新管理資訊21A (亦 即缺陷管理資訊2 1 A )。而且,製成緊接記憶於記錄裝置的 記憶體的更新管理資訊2 1 A記錄的指標資訊2 3。接著,如 圖4所示,僅將更新的管理資訊2 1 A與指標資訊2 3 —起追 記於記錄媒體1 0的管理區1 4 A。 進一步對記錄媒體 1 0進行幾次記錄資料的記錄,若因 新形成於記錄媒體 1 0上的缺陷而每次將記錄資料記錄於 備用區,管理資訊2 1 A即亦隨此更新。又,於對記錄媒體 1 0進行幾次記錄資料的記錄,記錄媒體1 0上記錄資料的 分布狀態變化情況下,管理資訊21 B亦隨此更新。結果, 如圖5所示,將數個管理資訊2 1 A '數個管理資訊2 1 B及 數個指標資訊2 3追記於管理區1 4 A。當然,其他管理資訊 2 1 C、2 1 D更新情況下,該其他管理資訊2 1 C、2 1 D亦分別 記錄數個。 於圖5中,緊接最後管理資訊21B記錄的指標資訊2 3 係現階段用來特別指定組合最新管理資訊所需最小限度的 17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08758 1335576 為新管理區時,將組合最新管理資訊所需最小限度的所 管理資訊2 1 A、2 1 B、2 1 C、2 1 D及定義資訊2 2 (還有指 資訊2 3 )記錄於新管理區的設置區的功能。圖6及圖7 示根據管理資訊的設置功能,管理資訊記錄於管理 ' 1 4 A、1 4 B、1 4 C 的狀態。 若對記錄媒體 1 0進行幾次記錄資料的記錄,每次將 管理資訊2 1 A至2 1 D記錄於管理區1 4 A,不久,管理區1 已滿。於本實施形態中,若管理區1 4 A已滿,則用於管 資訊的記錄的管理區即從管理區1 4 A變更為管理區1 4 B 此時,如圖6所示,將組合最新管理資訊所需最小限度 所有管理資訊21A、21B、21C、21D及定義資訊22(還 ' 指標資訊2 3 )記錄於管理區1 4 B的設置區2 4 B。組合最
管理資訊所需最小限度的所有管理資訊 2 1 A、2 1 B、2 1 C 2 1 D及定義資訊2 2係可藉緊接管理區1 4 A的最後管理資 記錄的指標資訊2 3而特別指定。於組合最新管理資訊所 _ 最小限度的所有管理資訊2 1 A、2 1 B、2 1 C、2 1 D及定義資 黪· 2 2等業已記憶於記錄裝置的記憶體内情況下,將其記錄 管理區1 4 B的設置區2 4 B。於組合最新管理資訊所需最 限度的所有管理資訊2 1 A、2 1 B、2 1 C、2 1 D及定義資訊 等未記憶於記錄裝置的記憶體内情況下,藉記錄裝置, 據指標資訊2 3,讀取此等資訊,並記錄於管理區1 4 B的 * 置區24B 。
同樣地,於管理區1 4 B已滿時,如圖7所示,將此時 組合最新管理資訊所需最λ!、限度的所有管理資訊 21 A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丨0S75S 有 標 顯 區 各 4A 理 〇 的 有 新 訊 需 訊 於 小 22 根 -i-ru a又 刻 19 1335576 (光、磁、光磁、相變化、介電質的極化方向或鄰近場致 光等)適當選擇,例如可為磁頭或探針。 更新手段5 2係更新複數管理資訊中至少1個的手段。 其係例如藉由將顯示存在有檢出缺點的位置以及記錄應記 錄於存在該缺陷的記錄資料的備用區内位置的資訊(例如 位址資訊)記錄於缺陷表,更新缺陷管理資訊的手段。其 他管理資訊(例如空間位元映像資訊或順序記錄管理資訊 等)亦可同樣更新。
檢測手段 53係檢測於複數管理區中之一管理區(具體 而言,於目前時刻用來記錄管理資訊之一管理區)中是否 有藉更新手段更新的至少1個管理資訊以及記錄指標資訊 而需騰空區域的手段。 第2記錄手段5 4係將藉更新手段5 2更新的管理資訊記 錄於複數管理區中之一管理區的手段。其特別是在藉檢測 手段53檢測出有騰空區域情況下,將更新的至少1個管理 資訊記錄於一管理區的手段。 第3記錄手段5 5係將最新管理資訊及指示該最新管理 資訊(具體而言,複數管理資訊中組合最新管理資訊所需 最小限度的所有管理資訊的各資訊)的指標資訊記錄於複 數管理區中另一管理區的手段。其特別是在藉檢測手段5 3 檢測出無腾空區域情況下,將包含更新的至少1個管理資 訊的最新管理資訊以及指標資訊記錄在異於一管理區的另 一管理區(具體而言,緊接一管理區使用的其他管理區) 的手段。 23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08758 1335576 變更用來記錄管理資訊的管理區。為判斷該管理區是否變 更,例如在第1記錄手段5 1之記錄資訊的記錄結束時等, 檢測手段5 3檢測用來記錄藉更新手段5 2更新的至少1個 管理資訊及指標資訊的騰空區域是否在一管理區内。換言 * 之,藉由記錄該至少1個管理資訊,檢測包含最新管理資 訊及指示該最新管理資訊的指標資訊(還有上述定義資訊) 的管理資訊塊是否跨2個以上複數管理區域記錄。 於根據該檢測手段5 3的檢測結果,判斷有騰空區域(亦 即,管理資訊塊未跨2個以上的複數管理區域記錄)時, 第2記錄手段5 4將藉更新手段5 2更新的至少1個管理資 訊記錄於一管理區。 ' 另一方面,於判定無騰空區域(亦即,管理資訊塊跨2 ' 個以上的複數管理區域記錄)時,第3記錄手段55將包含
組合最新管理資訊所需最小限度的所有管理資訊及指示該 最新管理資訊的指標資訊之管理資訊塊記錄於次一新管理 區(亦即,其他管理區)。 如以上,根據記錄裝置5 0,由於作成僅選擇更新的管理 資訊,將其記錄於管理區的構造,故可減小記錄於管理區 的資訊量。藉此,毋須於記錄媒體擴大設置管理區,可如 上述,增加記錄資料的記錄容量。 又,在變更用來記錄管理資訊的管理區時,作成將組合 最新管理資訊所需最小限度的所有管理資訊記錄於次一使 用的管理區的構造,故於使用中的1個管理區中經常存在 有組合最新管理資訊所需最小限度的所有管理資訊。換言 25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087S8 1335576 理資訊1 4 2 A ” )、空間位元映像資訊(S Β Μ : S p a c e B i t M a p i n f o r m a t i ο n ) 1 4 2 B (以下適當稱為“管理資訊 1 4 2 B ” ) 以及順序記錄管理資訊(S R R I : S e q u e n t i a 1 R e c o r d i n g Range Information) 142C (以下適當稱為“管理資訊 1 4 2 C ” )。當然亦可含有其他資訊作為個別管理資訊 。於設定資訊1 4 1含有使用者資料區1 0 1的開始位址以及 使用者資料區1 0 1的結束位址。或者,亦可含有用於缺陷 管理的備用區尺寸及其他資訊。
光碟1 0 0上的使用者資料區1 0 1的位置及尺寸係根據設 定資訊1 4 1來決定。而且,設定資訊1 4 1可於光碟1 0 0的 初始化時,藉記錄再生裝置產生,記錄於光碟1 0 0。因此, 資料帶1 0 8的位置及尺寸係可藉記錄再生裝置任意設定。 例如,若調整使用者資料區1 0 1的開始位址等,即可形成 區域於讀入區1 0 4與資料帶1 0 8之間,並使用此區域作為 管理區1 0 7 B。 缺陷管理資訊1 4 2 A係如圖1 5所示,將顯示使用者資料 區 10 1内存在缺陷的位置的位址(以下稱此為「缺陷位 址」)、顯示應記錄於存在此缺陷場所的記錄資料或記錄於 此場所的記錄資料在備用區内記錄位置的位址(以下稱此 為「替代記錄位址j )以及其他資訊。 將顯示光碟1 0 0上記錄資料分布狀態的資訊記錄於空間 位元映像資訊1 4 2 B。 將以該記錄磁軌單位表示設於光碟 1 0 0上的記錄磁軌 (例如溝槽磁轨或紋間表面磁執等)上的記錄資料之順序 33 3U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0S758 1335576 新管理資訊1 4 2 C情況下,如圖1 6 ( d )所示,將該更新管 理資訊1 4 2 C及指示最新管理資訊的新指標資訊1 4 3記錄於 一管理’區。
反覆進行該動作(亦即管理資訊的分割記錄動作),於 一管理區無用來記錄更新管理資訊的騰空區域時,將組合 最新管理資訊所需最小限度的管理資訊1 4 2 A至1 4 2 C、設 定資訊1 4 1及指示特別指定組合最新管理資訊所需最小限 度的管理資訊1 4 2 A至1 4 2 C之指標資訊1 4 3記錄於其他管 理區(例如,管理區1 0 7 B )的設置區。亦即,進行管理資 訊的設置動作,此後,反覆進行上述分割記錄動作。 且,此等管理資訊1 4 2 A至1 4 2 C、設定資訊1 4 1及指標 資訊1 4 3的各資訊之例如個別資訊量若少,即可記錄複數 個於1 ECC群集,或者個別資訊量若多,即可跨數ECC群 集記錄。 如以上,根據本實施例的光碟,則可分別各自更新記錄 管理資訊1 4 2 A至 1 4 2 C。亦即,於僅更新管理資訊中管理 資訊1 4 2 A情況下,可僅記錄該管理資訊1 4 2 A於任一管理 區,毋須改將未更新的管理資訊1 4 2 B或1 4 2 C記錄於任一 管理區。藉此,可減少記錄於管理區 1 0 7 A、1 0 7 B、1 0 7 C 之資訊量,可減小管理區107A、107B、107C的尺寸。 又,藉由緊接最後管理資訊記錄指標資訊1 4 3,可根據 指標資訊 1 4 3,迅速特別指定組合最新管理資訊所需最小 限度的所有個別管理資訊1 4 2 A至1 4 2 C,予以讀取。 (記錄裝置、再生裝置的實施例) 35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 ] 08758
1335576 對本發明之記錄裝置 '再生裝置的實施例加以說明 1 7顯示本發明之記錄裝置、再生裝置的實施例。圖] 示記錄再生裝置2 0 0具備作為將記錄資料記錄於光碟 的記錄裝置的功能,以及作為再生將記錄資料記錄於 1 0 0的再生裝置的功能。 首先,對記錄再生裝置 2 0 0的構造加以說明。如E 所示,記錄再生裝置2 0 0具備磁碟驅動器3 0 0及後端 4 0 0 ° 圖1 8顯示磁碟驅動器3 0 0的内部構造。磁碟驅動器 係記錄資訊於光碟1 0 0,並讀取記錄於光碟1 0 0的資 裝置。 如圖1 8所示,磁碟驅動器3 0 0具備心軸馬達(s p i motor)351、光學拾波器352、RF放大器 353及伺服 3 5 4 ° 心軸馬達3 5 1係使光碟1 0 0旋轉的馬達。 光學拾波器3 5 2係藉由對光碟1 0 0的記錄面照射光 將記錄資料記錄於記錄面上,並藉由接收光束的反射 讀取記錄於記錄面上的記錄資料等的裝置。光學拾 3 5 2輸出對應光束的反射光的R F信號。 RF放大器353放大自光學拾波器352輸出的RF信 將此RF信號輸出至調變解調部355。RF放大器353進 由R F信號製成擺頻信號W F、磁執錯誤信號T E及焦點 信號FE,將該等輸出。 伺服電路 3 5 4係根據磁軌錯誤信號 T E、焦點錯誤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08758 。圖 7所 10 0 光碟 [| 1 7 裝置 300 訊的 n d 1 e 電路 束, 光, 波器 號, —步 錯誤 信號 36 1335576 F E及其他伺服控制信號,控制光學拾波器3 5 2及心軸馬達 3 5 1的伺服控制電路。 如圖1 8所示,磁碟驅動器3 0 0具備調變解調部3 5 5、缓 衝器356、介面357及光束驅動部358。 ' 調變解調部3 5 5係具備於讀取時對記錄資料進行錯誤訂 正的功能,以及於記錄時,附加錯誤訂正符號於記錄資料, 將其調變的功能的電路。具體而言,調變解調部3 5 5於讀 取時,將自RF放大器353輸出的RF信號解調,於對其進 βφ行錯誤訂正後,將其輸出至緩衝器3 5 6。調變解調部3 5 5 於對解調之 RF信號進行錯誤訂正的結果顯示不能訂正錯 誤時,產生顯示此要旨的不能訂正錯誤信號,將其輸出至 • 缺陷檢測部 3 5 9。又,調變解調部3 5 5於記錄時,在附加 • 錯誤訂正符號於自緩衝器3 5 6輸出的記錄資料後,予以調 變,使其成為適合光碟1 0 0的光學特性等的符號,將調變 的記錄資料輸出至光束驅動部3 5 8。
緩衝器3 5 6係暫時儲存記錄資料的記憶電路。 介面3 5 7係進行磁碟驅動器3 0 0與後端裝置4 0 0.間的記 錄資料等的輸入輸出控制或通訊控制的電路。具體而言, 介面357於再生時,回應來自後端裝置400的要求命令, 將自緩衝器3 5 6輸出的記錄資料(亦即,自光碟1 0 0讀取 的記錄資料)輸出至後端裝置 4 0 0。又,於記錄時,介面 3 5 7接收自後端裝置 4 0 0輸入磁碟驅動器 3 0 0的記錄資 料,將其輸出至缓衝器3 5 6。介面3 5 7進一步回應來自後 端裝置4 0 0的要求命令,將保持於管理資訊製成部3 6 0的 37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 ] 08758 1335576 各管理資訊1 4 2 A至1 4 2 C等(亦即,各管理資訊1 4 2 A至 1 4 2 C、設定資訊1 4 1或指標資訊1 4 3等)的全部或一部分 輸出至後端裝置400。 光束驅動部3 5 8於記錄時,產生對應自調變解調部3 5 5 輸出的記錄資料等的¥束驅動信號,將其輸出至光學拾波 器3 5 2。光學拾波器3 5 2根據光束驅動信號調變光束,並 照射於光碟1 0 0的記錄面。藉此,將記錄資料等記錄於記 錄面上。
如圖1 8所示,磁碟驅動器 3 0 0進一步具備缺陷檢測部 359及管理資訊製成部360。 缺陷檢測部3 5 9係檢測光碟1 0 0的缺陷的電路。而且, 缺陷檢測部3 5 9產生顯示缺陷存在與否的缺陷檢測信號, 將其輸出。缺陷檢測部3 5 9根據資訊讀取時(驗證時或再 生時)之記錄資料的錯誤訂正結果,進行缺陷檢測。如上 述,調變解調部3 5 5係對解調之R F信號進行錯誤訂正的結 果為不能訂正錯誤時,產生實質上顯示此要旨的不能訂正 錯誤信號,將其輸出至缺陷檢測部 3 5 9。缺陷檢測部 3 5 9 於接收該不能訂正錯誤信號時,輸出顯示存在缺陷的缺陷 檢測信號。 管理資訊製成部 3 6 0係製成或更新上述各種管理資訊 1 4 2 A至1 4 2 C等的電路。其構成例如可根據自缺陷檢測部 3 5 9輸出的缺陷檢測信號,製成或更新管理資訊1 4 2 A (亦 即,缺陷管理資訊1 4 2 A ),或可於後述C P U 3 6 1的控制下, 製成或更新管理資訊1 4 2 B(亦即,空間位元映像資訊1 4 2 B ) 38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08758
1335576 或管理資訊1 4 2 C (亦即,順序記錄管理資訊 資訊製成部3 6 0更以構成可製成上述設定資 資訊1 4 3等較佳。管理資訊1 4 2 A至1 4 2 C等 態記憶於設在管理資訊製成部3 6 0内的記憶 訊製成部360進一步回應來自後端裝置400 透過介面357,將管理資訊142A至142C等 置 4 0 0。 進一步如圖18所示,磁碟驅動器300具有 3 6 1進行磁碟驅動器3 0 0的全體控制,並控 3 0 0内各元件間的資訊往來。C P U 3 6 1進一步 及各管理資訊1 4 2 A至1 4 2 C等的記錄動作及 361進一步回應自後端裝置400送來的控制 令,控制磁碟驅動器3 0 0與後端裝置4 0 0間 其次,圖1 9顯示後端裝置4 0 0的内部構 4 0 0係藉磁碟驅動器3 0 0對自光碟1 0 0讀取 行再生處理,並以記錄於光碟100為目的而 供給的記錄資料,將其壓縮(解碼),送至磁 的裝置。 後端裝置4 0 0具備驅動控制部4 7 1、視頻 音頻解碼器4 7 3、視頻編碼器4 7 4、音頻編碼 控制部4 7 6及管理資訊管理部4 7 7。 驅動控制部4 7 1係控制磁碟驅動器3 0 0的 錄處理的電路。磁碟驅動器300與後端裝置 自光碟1 0 0讀取記錄資料並將其再生的作業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OS75S 1 4 2 C )。管理 訊1 4 1或指標 係以可改寫狀 電路。管理資 的要求命令, 輸出至後端裝 CPU 36 卜 CPU 制磁碟驅動器 控制記錄資料 讀取動作。C P U 命令或要求命 之資料往來。 造。後端裝置 的記錄資料進 接收自外部所 碟驅動器300 解碼器4 7 2、 器475 、系統 讀取處理及記 4 0 0協同進行 ,以及自外部 39
1335576 接收記錄資料並將其記錄於光碟1 Ο 0的作業。驅動控 4 7 1藉由控制磁碟驅動器3 0 0的讀取處理及記錄處理 現磁碟驅動器3 0 0與後端裝置4 0 0的協同作動。具體 驅動控制部4 7 1對磁碟驅動器3 0 0輸出有關讀取、記 記錄資料自緩衝器3 5 6之輸出、各管理資訊1 4 2 A至 等的輸出等的要求命令。驅動控制部4 7 1進行控制記 料及各管理資訊 1 4 2 A至 1 4 2 C等還有其他各種資訊 入、輸出的輸入、輸出控制。 視頻解碼器4 7 2及音頻解碼器4 7 3係分別將藉磁碟 器3 0 0自光碟1 0 0讀取,將透過驅動控制部4 7 1供給 錄資料解調,變換成可藉顯示器、擴音器等再生記錄 之狀態的電路。 視頻編碼器4 74及音頻編碼器4 7 5係分別接收以記 光碟1 0 0為目的而自外部輸入的影像信號、聲音信號 藉由例如MPEG壓縮方式等將其壓縮,透過驅動控制部 將其供至磁碟驅動器300的電路。 系統控制部4 7 6係於再生時,控制驅動控制部4 7 1 頻解碼器4 7 2 '音頻解碼器4 7 3、管理資訊管理部4 7 7 其等協同作動,進行記錄資料的再生處理的電路。又 記錄時,系統控制部4 7 6控制驅動控制部4 7 1、視頻 器4 7 4、音頻編碼器4 7 5、管理資訊管理部4 7 7,與其 同作動,進行記錄資料的記錄處理。又,於再生時及 時,系統控制器4 7 6為實現磁碟驅動器3 0 0與後端裝置 的協同作動,與驅動控制部4 7 1 —起進行對磁碟驅動器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08758 制部 ,實 ]言, 錄、 1 42C 錄資 的輸 驅動 的記 資料 錄於 等, 471 、視 ,與 ,於 編碼 等協 記錄 400 300 40
1335576 的控制(例如,各種要求命令的產生、發送、回應信 接收等
管理資訊管理部4 7 7於其内部具有記憶電路,具備 藉驅動單元3 0 0的管理資訊製成部3 6 0製成、更新的 資訊1 4 2 A至1 4 2 C等的全部或一部分,並將其保持的巧 而且,管理資訊管理部4 7 7與系統控制器4 7 6 —起進 陷管理或其他各種資料管理。 其次,對記錄再生裝置2 0 0的初期設定處理加以說 圖2 0顯示記錄再生裝置2 0 0的初期設定處理。記錄再 置2 0 0在光碟1 0 0安裝於驅動單元3 0 0後至記錄資料 錄或再生為止之期間(記錄、再生的準備階段),進行 設定處理。初期設定處理係用來進行記錄資料的記錄 生的準備的處理,其含有種種處理,以下,對此等處 光碟1 0 0的初始化、管理資訊1 4 2 A至1 4 2 C等的製成 錄及自管理資訊142A至142C等對後端裝置的送出等 說明。此等處理主要根據驅動單元300的CPU 361的 來進行。 若如圖20所示,安裝光碟100於驅動單元300,驅 元300的CPU 361即判定光碟100是否為未記錄光碟 白光碟)(步驟S11)。 於光碟100為未記錄光碟時(步驟S11:是),CPU 對光碟100進行初始化處理(步驟S12)。於該初始化 中,管理資訊製成部3 6 0製成管理資訊1 4 2 A至1 4 2 C 驟S 1 3 )。且,此處製成的管理資訊1 4 2 A只是外框,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0875 8 號的 接收 管理 能。 行缺 明。 生裝 的記 初期 或再 理中 、記 加以 控制 動單 (空 36 1 處理 (步 並無 41
1335576 内容。亦即,缺陷位址未記錄,具體代 錄。進一步記錄用來特別指示本身的彳 訊,例如作為標題。將製成的管理資訊 保持於管理資訊製成部3 6 0内。 且此時,管理資訊製成部3 6 0以取得 中的使用者資料區1 0 1的開始位址及結 定資訊1 4 1較佳。亦以記錄用來特別指 設定資訊 1 41,例如作為標題較佳。管 更以製成此等管理資訊142A至142C及 的指標資訊1 4 3較佳。 接著,管理資訊製成部 3 6 0製成指 S 1 4 )。此處製成的指標資訊1 4 3於爾後 之際,緊接最後管理資訊(具體而言,令 管理資訊1 4 2 C )記錄。 接著,C P U 3 6 1將記憶於管理資訊製 資訊142A至142C等送至後端裝置400 理資訊1 4 2 A至1 4 2 C等記憶於後端裝置 理部477 。 接著,C P U 3 6 1將記憶於管理資訊製 資訊142A至142C等記錄至光碟100的 S1 6 )。 另一方面,於光確 100 不是未記錄 S11:否),接著,CPU361自光碟100的窄 ]0 7 C的任一區讀取最新管理資訊(步驟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08758 替記錄位址亦未記 辨識符於各管理資 1 4 2 A至1 4 2 C記憶 設定於初始化處理 束位址等,製成設 示本身的辨識符於 理資訊製成部 3 6 0 指示設定資訊1 4 1 標資訊 1 4 3 (步驟 記錄於光碟1 0 0上 如依圖1 4所示為 成部360内的管理 (步驟S 1 5 )。將管 4 0 0的管理資訊管 成部360内的管理 管理區1 0 7 A (步驟 光碟情況下(步驟 ς理區 107A、107B、 S1 8 )。 42 1335576 亦即,於光碟1 Ο 0不是未記錄光碟情況下,將過去業已 製成的管理資訊1 4 2 Α至1 4 2 C等,亦即1個或數個設定資 訊.1 4 1、數個管理資訊1 4 2 A至1 4 2 C記錄於管理區1 0 7 A、 107B、107C的一部分或全部。因此,CPU 361首先選擇為 * 了記錄管理資訊而目前使用的1個管理區,特別指定最後 記錄於此管理區内的指標資訊1 4 3。其次,C P U 3 6 1參照該 特別指定的指標資訊 1 4 3,特別指定組合最新管理資訊所 需最小限度的管理資訊1 4 2 A至1 4 2 C及設定資訊1 4 1。接 著,C P U 3 6 1讀取此等最新管理資訊及設定資訊1 4 1。 接著,C P U 3 6 1記憶此等最新管理資訊及設定資訊 1 4 1 於管理資訊製成部 360,並將其送至後端裝置 400(步驟 ' S 1 9 )。將最新誊理資訊等記憶於後端裝置4 0 0中的管理資 ' 訊管理部4 7 7。 藉由以上初期設定處理,將最新管理資訊記憶於磁碟驅 動器3 0 0的管理資訊製成部3 6 0,並記憶於後端裝置4 0 0 ^ 的管理資訊管理部4 7 7。藉此,於管理資訊製成部3 6 0中 ·· 完成最新管理資訊的更新處理的準備。另一方面,於管理 資訊管理部4 7 7完成各種資料管理的準備。 其次,對記錄再生裝置2 0 0的記錄處理加以說明。圖2 1 主要顯示記錄再生裝置2 0 0的記錄處理。記錄再生裝置2 0 0 進行將記錄資料記錄於光碟1 0 0的使用者資料區1 0 1的記 * 錄處理。記錄再生裝置2 0 0於記錄處理中進行驗證處理, 根據該驗證處理的結果,更新管理資訊1 4 2 A,或更新其他 管理資訊1 4 2 B或1 4 2 C等。記錄處理藉由驅動單元3 0 0的 43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08758
1335576 C P U 3 6 1與後端裝置4 Ο 0的系統控制部4 7 6的 實現。 如圖 21所示,若使用者輸入記錄開始的 S 3 3 :是),記錄再生裝置2 0 0即對此回應,對 行記錄(步驟S 3 4 )。記錄資料的記錄每逢既定 行。 記錄再生裝置2 0 0於進行1資訊塊的記錄時 (步驟S 3 5 ),根據驗證結果,判定是否更新記 訊製成部3 6 0内的管理資訊1 4 2 Α。或者判定是 管理資訊142B或142C (步驟S36)。 具體而言,於驗證結果辨認記錄資料的記錄 3 6 1將該記錄失敗的記錄資料記錄於備用區。接 推測於該記錄資料的應記錄場所存在有缺陷, 所的缺陷位址以及與其對應的替代記錄位址記 訊1 4 2 A。或者,若藉由進行記錄動作,判定光 記錄資料分布狀態變化,C P U 3 6 1即更新為反 料分布狀態管理資訊1 4 2 B。或者,若藉由進行 判定設於光碟1 0 0上的記錄磁軌上的記錄資料 化,C P U 3 6 1即更新為反映該記錄資料分布狀 1 42C ° 且,可構成即使未必每逢進行1資訊塊的記 證處理,仍例如每逢進行數資訊塊的記錄,進fi 或者,可構成每隔固定時間進行驗證處理。又 理資訊1 4 2 B或管理資訊1 4 2 C的更新處理未必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08758 協同作動而 指示(步驟 記錄資料進 資訊塊即進 ,進行驗證 憶於管理資 否更新其他 失敗時,CPU 著,CPU 36 1 將指示此場 錄於管理資 碟1 00上的 映該記錄資 記錄動作, 分布狀態變 態管理資訊 錄,進行驗 •驗證處理, 可構成為管 與驗證處理 44 1335576 一起進行而於記錄動作中適當進行。 於對此次應記錄的記錄資料的一系列資料塊所作上述 步驟S 3 4至步驟S 3 8的處理結束時(步驟S 3 9 :是),接著, 如圖2 2所示,C P U 3 6 1檢查於為記錄管理資訊1 4 2 A至1 4 2 C 等而目前使用的1個管理區内是否有用來記錄更新的管理 資訊 1 4 2 A至1 4 2 C以及指示含有該更新的管理資訊1 4 2 A 至 1 4 2 C的最新管理資訊及設定資訊 1 4 1的指標資訊 1 4 3 的騰空區域(步驟S 4 1 )。
於目前使用的 1個管理區内具有騰空區域時(步驟 S 4 1 :是),C P U 3 6 1製成指示最新管理資訊及設定資訊1 4 1 的指標資訊 1 4 3 (步驟 S 4 2 ),將該更新的管理資訊 1 4 2 A 至142C追記於目前使用的1個管理區(步驟S43)。此時, 指標資訊1 4 3緊接更新的各管理資訊ί 4 2 A至1 4 2 C的至少 1個,追記於目前使用的1個管理區。 另一方面,於目前使用的1個管理區内無騰空區域時(步 驟S41:否),CPU 361檢查於光碟100上是否有未使用的 管理區(步驟S 4 4 )。 於光碟 100上存在有未使用的管理區時(步驟 S44: 是),C Ρ ϋ 3 6 1指定此未使用的1個管理區為次一應使·用的 1個管理區。且於光碟1 0 0上未使用的管理區為複數個情 況下,C P U 3 6 1指定其中1個為次一應使用的1個管理區。 然後,C P U 3 6 1將最新管理資訊記錄於指定的1個管理區 的設置區(步驟S 4 5 )。具體而言,由於最新管理資訊記憶 於管理資訊製成部3 6 0内,故C P U 3 6 1將記憶於管理資訊 45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08758
1335576 製成部360内的各管理資訊142A至142C、設定 以及指示此等管理資訊1 4 2 A至1 4 2 C及設定資訊 標資訊1 4 3構成的一組管理資訊塊1 4 0記錄於次 的1個管理區的設置區(參照圖6及圖7 )。 另一方面,於光碟100上不存在未使用的管理 驟S 4 4 :否),C P U 3 6 1進行顯示錯誤訊息於記錄 200的顯示面板等錯誤處理(步驟S46)。以上, 結束。 其次,對記錄再生裝置2 0 0的結束處理加以說 顯示結束處理。例如若使用者輸入進行結束處理 指示(圖21中的步驟S31:是),記錄再生裝置 確認光碟結束處理尚未完後(步驟S 5 1 :是),對此 進行結束處理(步驟S 5 2 )。於結束處理之際,以 裝置2 0 0將記憶於管理資訊製成部3 6 0内的管理 記錄於光碟1 0 0的未圖示的確定缺陷管理區較佳 結束處理結束。 其次,對記錄再生裝置2 0 0的再生處理加以說 顯示記錄再生裝置200的再生處理。 若使用者輸入再生開始的指示(圖21中的步 是),記錄再生裝置2 0 0即在確認光碟1 0 0不是未 後(步驟S61:否),再生記錄於光碟100的使用 1 0 1的記錄資料(步驟S 6 2 )。記錄再生裝置2 0 0 於後端裝置4 0 0的管理資訊管理部4 7 7的最新管 一面進行各種資料管理(例如缺陷管理等),一面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08758 資訊1 4 1 1 4 1的指 —應使用 區時(步 再生裝置 記錄處理 明。圖2 3 的要旨的 2 0 0即在 ,光碟1 00 記錄再生 資訊1 4 2 A 。以上, 明。圖2 4 驟 S32 : 記錄光碟 者資料區 根據記憶 理資訊, 進行記錄 46 1335576 352 353 354 355 ' 356 3 5 7 358 359 360 3 6 1 40 0 47 1 •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光學拾波器 RF放大器 伺服電路 調變解調部 緩衝器 介面 光束驅動部 缺陷檢測部 管理資訊製成部 CPU 後端裝置 驅動控制部 視頻解碼器 音頻解碼器 視頻編碼器 音頻編碼器 系統控制部 管理資訊管理部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08758 51

Claims (1)

1335576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記錄裝置,係將上述記錄資料記錄 記錄媒體者,該僅寫一次型記錄媒體具備: 其記錄有記錄資料;以及(i i )複數管理區 數次用來管理上述記錄資料的複數種管理資 最新管理資訊的指標資訊;其特徵為,具備 第1記錄手段,其記錄上述記錄資料於上 更新手段,其更新至少1個上述管理資訊 訊; 檢測手段,其檢測上述更新的指標資訊是 錄於不同管理區的管理資訊的狀態; 第2記錄手段,其在上述更新的指標資訊 錄於不同管理區的管理資訊的狀態時,將上 1個管理資訊及上述指標資訊記錄於使用中 及 第3記錄手段,其於上述更新的指標資訊 於不同管理區的管理資訊的狀態時,將包含 構成的複數種管理資訊及上述指標資訊的管 於未使用的管理區。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記錄裝置,其 手段係根據上述使用中的管理區的騰空容量 標資訊是否成為指示記錄於不同管理區的 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記錄裝置,其 94108758 OCT 1 9 2010 嘯翻範圍難頁 於僅寫一次型 (i )資料區, ,其可記錄複 訊及用來指示 述育料區, 及上述指標資 否成為指示記 不成為指示記 述更新的至少 的管理區;以 成為指不記錄 最新管理資訊 理資訊塊記錄 中,上述檢測 ,檢測上述指 管理資訊的狀 中,上述第3 52 1335576 年I ^丨/日修(更)正替換渑 記錄手段係將上述管理資訊塊記錄於上述未使用的f理區 的最前面位置或該最前面位置的附近。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記錄裝置,其中,進一步具 備根據最後記錄的上述指標資訊,取得由最新管理資訊構 成的複數種管理資訊的取得手段。 5. —種記錄有電腦程式之記錄媒體,其特徵為,使電腦 具有作為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記錄裝置的功能。 6. —種記錄方法,係將下述記錄資料記錄於僅寫一次型 ® 記錄媒體者,該僅寫一次型記錄媒體具備:(i )資料區, 其記錄有記錄資料;以及(i i )複數管理區,其可記錄複 數次用來管理上述記錄資料的複數種管理資訊及用來指示 最新管理資訊的指標資訊;其特徵為,具備: 第1記錄步驟,其記錄上述記錄資料於上述資料區; 更新步驟,其更新至少1個上述管理資訊及上述指標資 訊;
檢測步驟,其檢測上述更新的指標資訊是否成為指示記 錄於不同管理區的管理資訊的狀態: 第2記錄步驟,其於上述更新的指標資訊不成為指示記 錄於不同管理區的管理資訊的狀態時,將上述更新的至少 1 個管理資訊及上述指標資訊記錄於使用中的管理區;以 及 第3記錄步驟,其於上述更新的指標資訊成為指示記錄 於不同管理區的管理資訊的狀態時,將包含最新管理資訊 構成的複數種管理資訊及上述指標資訊的管理資訊塊記錄 53 94108758 1335576 p年丨β /日修(更)正替换B 於未使用的管理區。 U·»·—-—~一 7. —種記錄裝置,係將上述記錄資料記錄於僅寫一次型 記錄媒體者,該僅寫一次型記錄媒體具備:(i )資料區, 其記錄有記錄資料;以及(i i )複數管理區,其可記錄複 數次用來管理上述記錄資料的複數種管理資訊及用來指示 最新管理資訊的指標資訊;其特徵為,具備: 第1記錄手段,其記錄上述記錄資料於上述資料區;
檢測手段,其檢測記錄最新之上述指標資訊的上述管理 區 , 更新手段,其更新上述管理資訊及上述指標資訊; 辨別手段,其辨別可否將藉上述更新手段更新的指標資 訊及管理資訊記錄於藉上述檢測手段檢測的管理區内;以 及 第2記錄手段,其在藉上述辨別手段辨別無法記錄時, 將上述更新的指標資訊及該指標資訊指示的所有管理資訊 記錄於可記錄在上述管理區内的其他管理區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記錄裝置,其中,上述其他 管理區係未使用的管理區。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記錄裝置,其中,上述辨別 手段係根據藉上述檢測手段檢測的管理區的騰空容量,辨 別可否將藉上述更新手段更新的指標資訊及管理資訊記錄 於上述管理區内。 1 0 · —種記錄方法,係將上述記錄資料記錄於僅寫一次 型記錄媒體,此僅寫一次型記錄媒體具備:(i )資料區, 54 94108758 1335576
其記錄有記錄資料;以及(i i)複數管理區,其可^錄複 數次用來管理上述記錄資料的複數種管理資訊及用來指示 最新管理資訊的指標資訊者,其特徵為,具備: 第1記錄步驟,其記錄上述記錄資料於上述資料區; 檢測步驟,其檢測記錄最新之上述指標資訊的上述管理 區 , 更新步驟,其更新上述管理資訊及上述指標資訊;
辨別步驟,其辨別可否將藉上述更新步驟更新的指標資 訊及管理資訊記錄於藉上述檢測手段檢測的管理區内;以 及 第2記錄步驟,其在藉上述辨別步驟辨別無法記錄時, 將上述更新的指標資訊及該指標資訊指示的所有管理資訊 記錄於可記錄在上述管理區内的其他管理區内。 1 1 . 一種再生裝置,係再生記錄於僅寫一次型記錄媒體 的下述記錄資料者,該僅寫一次型記錄媒體具備:(i )資 料區,其記錄有記錄資料;以及(i i )複數管理區;(i i i ) 其可對各個上述複數管理區,複數次記錄用來管理上述記 錄資料的複數種管理資訊及用來指示最新管理資訊的指標 資訊,而(i v )記錄在各個上述複數管理區的上述指標資訊 及上述指標資訊所指示的全部管理資訊,被配置在同一個 上述管理區内;其特徵為,具備: 檢測手段,其檢測上述複數管理區中記錄最新的上述指 標資訊的上述管理區; 選出手段,其選出上述檢測手段所檢測管理區内的最新 55 94108758 1335576 yS I 的上述指標資訊; . 取得手段,其取得上述選出手段所選出指標資訊指示的 同一個上述管理區内的所有管理資訊;以及 再生手段,其根據上述取得手段所取得管理資訊,再生 上述記錄資料。
1 2 . —種再生方法,係再生記錄於僅寫一次型記錄媒體 的下述記錄資料者,該僅寫一次型記錄媒體具備:(i )資 料區,其記錄有記錄資料;以及(i i )複數管理區;(i i i ) 其可對各個上述複數管理區,複數次記錄用來管理上述記 錄資料的複數種管理資訊及用來指示最新管理資訊的指標 資訊,而(i v )記錄在各個上述複數管理區的上述指標資訊 及上述指標資訊所指示的全部管理資訊,被配置在同一個 上述管理區内;其特徵為,具備: 檢測步驟,其檢測上述複教管理區中記錄最新的上述指 標資訊的上述管理區;
選出步驟,其選出上述檢測步驟所檢測管理區内的最新 的上述指標資訊; 取得步驟,其取得上述選出步驟所選出指標資訊指示的 同一個上述管理區内的所有管理資訊;以及 再生步驟,其根據上述取得步驟所取得管理資訊,再生 上述記錄資料。 56 94108758 1335576 十一、圖式:
94108758 57 1335576 P-------------------------- 2006 3 l OCT .I卜和-IQ.跡正替换f!替換頁 七、指定代表圖: ---------------------------------1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第(1 )圖。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10 僅寫一次型記錄媒體 11 貧料區 14A、14B、14C 管理區 21A〜21D 管理資訊 22 定義資訊 23 指標資訊 24A、24B、24C 設置區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無
326\^檔\94\94108758\94108758(替換)-1
TW094108758A 2004-03-22 2005-03-22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rite 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rite 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recording media recording computer program TWI33557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82527 2004-03-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06833A TW200606833A (en) 2006-02-16
TWI335576B true TWI335576B (en) 2011-01-01

Family

ID=3499394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40224A TWI338289B (en) 2004-03-22 2005-03-22 Write 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rite 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rite 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TW095140228A TWI338290B (en) 2004-03-22 2005-03-22 Write 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rite 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rite 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TW094108758A TWI335576B (en) 2004-03-22 2005-03-22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rite 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rite 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recording media recording computer program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40224A TWI338289B (en) 2004-03-22 2005-03-22 Write 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rite 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rite 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TW095140228A TWI338290B (en) 2004-03-22 2005-03-22 Write 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rite 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rite 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3) US7675830B2 (zh)
EP (3) EP1760720A3 (zh)
JP (1) JP3908781B2 (zh)
KR (1) KR100792272B1 (zh)
CN (3) CN101017688B (zh)
AT (1) ATE518227T1 (zh)
AU (1) AU2005223100B2 (zh)
BR (1) BRPI0509142A (zh)
CA (1) CA2560762C (zh)
HK (1) HK1095917A1 (zh)
MX (1) MXPA06010800A (zh)
RU (1) RU2349974C2 (zh)
TW (3) TWI338289B (zh)
WO (1) WO20050912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08781B2 (ja) * 2004-03-22 2007-04-25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追記型記録媒体、追記型記録媒体用の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追記型記録媒体用の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986599B2 (en) * 2004-06-15 2011-07-26 Panasonic Corporation Drive device
JP4757771B2 (ja) * 2006-10-25 2011-08-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追記型情報記憶媒体に対する、データ構造、情報記録再生装置、管理方法、および追記型情報記憶媒体
KR101301649B1 (ko) 2006-11-10 2013-08-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록/재생 방법, 기록/재생 장치 및 정보 저장 매체
JP4721063B2 (ja) * 2006-12-12 2011-07-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記録制御方法
CN101354899B (zh) * 2007-07-23 2010-09-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碟机参数的收集装置和方法
KR101439843B1 (ko) * 2007-09-21 2014-09-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장치 및 기록/재생 방법
US8264927B2 (en) * 2009-01-06 2012-09-11 Panasonic Corporation Write-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method
WO2010079578A1 (ja) * 2009-01-07 2010-07-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追記型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情報記録方法、情報再生装置および情報再生方法
US8554051B2 (en) 2009-01-07 2013-10-08 Cisco Technology, Inc. Data stream storage system
JP2015177221A (ja) * 2014-03-13 2015-10-0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データ記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424078T2 (de) * 1993-02-19 2000-10-05 Canon Kk Datenwiedergabeverfahren und Datenwiedergabegerät
JPH1083658A (ja) 1996-09-04 1998-03-31 Sony Corp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
JP3707222B2 (ja) 1997-12-18 2005-10-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処理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処理方法
US6615363B1 (en) 1999-03-19 2003-09-02 Hitachi Maxell, Ltd. Optical disk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on the same
US6279089B1 (en) * 1999-04-12 2001-08-21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Defective data site management through a shared defect management table
JP2001084115A (ja) * 1999-09-10 2001-03-30 Toshiba Corp 情報記録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記録制御方法
JP4467737B2 (ja) * 2000-08-16 2010-05-26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情報記録方法及び記録制御プログラムが記録された情報記録媒体
TR201810262T4 (tr) * 2001-10-02 2018-08-27 Koninklijke Philips Nv Bir dijital bilgi sinyalinin kaydedilmesine yönelik yöntem ve aparat.
JP3875912B2 (ja) 2002-05-09 2007-01-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記録媒体
KR100891107B1 (ko) * 2002-09-10 2009-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결함 정보 관리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7188271B2 (en) * 2003-02-25 2007-03-06 Lg Electronics Inc. Write-once optical disc,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n write-once optical disc
US7492679B2 (en) * 2003-02-28 2009-02-17 Pioneer Corporation Write once-type recording medium,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JP4026518B2 (ja) * 2003-03-12 2007-12-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記録装置、記録方法
TWI328805B (en) 2003-03-13 2010-08-11 Lg Electronics Inc Write-once recording medium and defective area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rite-once recording medium
WO2004084216A1 (ja) * 2003-03-17 2004-09-30 Pioneer Corporation 追記型記録媒体、追記型記録媒体用の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並びに追記型記録媒体用の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
US7027241B2 (en) * 2003-10-14 2006-04-11 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 Netherlands B.V. Defect management for HDD with variable index architecture
EP1714285A2 (en) * 2004-01-30 2006-10-2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Quick access to disc management information
JP3908781B2 (ja) * 2004-03-22 2007-04-25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追記型記録媒体、追記型記録媒体用の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追記型記録媒体用の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070101211A1 (en) * 2005-11-02 2007-05-03 Mediatek Inc. Defect management method and disk drive us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7689B (zh) 2012-08-08
BRPI0509142A (pt) 2007-09-04
EP1760719A3 (en) 2007-06-13
US20070014201A1 (en) 2007-01-18
US7675830B2 (en) 2010-03-09
EP1760720A3 (en) 2007-06-13
RU2006137288A (ru) 2008-04-27
RU2349974C2 (ru) 2009-03-20
AU2005223100A1 (en) 2005-09-29
EP1760720A2 (en) 2007-03-07
TW200606833A (en) 2006-02-16
US20070014200A1 (en) 2007-01-18
JP3908781B2 (ja) 2007-04-25
CN1934648A (zh) 2007-03-21
US20080232231A1 (en) 2008-09-25
HK1095917A1 (en) 2007-05-18
CN101017688B (zh) 2012-08-08
TWI338289B (en) 2011-03-01
US7626901B2 (en) 2009-12-01
CA2560762A1 (en) 2005-09-29
US7616541B2 (en) 2009-11-10
AU2005223100B2 (en) 2008-09-11
EP1744317B1 (en) 2011-07-27
CN1934648B (zh) 2010-10-13
KR20070028357A (ko) 2007-03-12
TW200735053A (en) 2007-09-16
WO2005091291A1 (ja) 2005-09-29
KR100792272B1 (ko) 2008-01-07
MXPA06010800A (es) 2007-03-26
CA2560762C (en) 2012-01-10
TWI338290B (en) 2011-03-01
EP1744317A4 (en) 2007-06-13
ATE518227T1 (de) 2011-08-15
TW200735052A (en) 2007-09-16
JPWO2005091291A1 (ja) 2008-05-22
EP1744317A1 (en) 2007-01-17
CN101017688A (zh) 2007-08-15
EP1760719A2 (en) 2007-03-07
CN101017689A (zh) 2007-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35576B (e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rite 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rite 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recording media recording computer program
AU2004264100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method for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production device and reproduction method for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computer program for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nd data structure containing control signal
JP3762424B2 (ja) 追記型記録媒体、追記型記録媒体用の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並びに追記型記録媒体用の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
US20050050402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record or reproduction, and data structure including control signal
US20050195710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record or reproduction control, and data structure including control signal
US20050270944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record or reproduction control, and data structure including control signal
US7697387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3859167B2 (ja) 追記型記録媒体、追記型記録媒体用の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並びに追記型記録媒体用の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
JP3859166B2 (ja) 追記型記録媒体、追記型記録媒体用の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4073462B2 (ja) 追記型記録媒体、追記型記録媒体用の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追記型記録媒体用の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073458B2 (ja)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
JP2007012267A (ja) 追記型記録媒体、追記型記録媒体用の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追記型記録媒体用の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6302500A (ja)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