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31435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31435B
TWI331435B TW096127342A TW96127342A TWI331435B TW I331435 B TWI331435 B TW I331435B TW 096127342 A TW096127342 A TW 096127342A TW 96127342 A TW96127342 A TW 96127342A TW I331435 B TWI331435 B TW I33143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voltage
node
transistor
conver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27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06038A (en
Inventor
Shui Mu Lin
Jien Sheng Chen
Kwan Jen Chu
Tsung Wei Huang
Chao Hsuan Chuang
Original Assignee
Richtek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htek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Richtek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TW0961273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0906038A/zh
Priority to US12/219,561 priority patent/US8169198B2/en
Publication of TW2009060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60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31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3143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44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in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Description

133143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非同步升壓式電壓轉換器,特別是 關於一種抗振盪的非同步升壓式電壓轉換器及其抗振蘆 5 方法。 【先前技術】 _ 圖1係傳統的非同步升壓式電壓轉換器100,其中電 感L1連接在輸入電壓VIN及節點LX之間’開關1〇4連 1〇 接在節點LX及接地GND之間,二極體D1連接在節點 LX及輸出端VOUT之間,電容COUT連接輸出端ν〇υτ, 控制器102輸出一脈寬調變信號PWM切換開關1 〇4以將 輸入電壓VIN轉換為輸出電壓VOUT。在控制器1〇2中, 電阻R1及R2分壓輸出電壓VOUT產生迴授電壓VFB, 15 誤差放大器114根據參考電壓VREF及迴授電壓VFB產生 • 誤差信號EA,比較器110根據誤差信號EA及鋸齒波信號 RAMP產生信號COMP,正反器1〇8根據信號COMP及來 自振盈器106的時脈clk產生脈寬調變信號PWM經驅動 器112切換開關1〇4以產生電感電流IL1。 20 圖2係圖1中信號的波形圖,其中波形150係脈寬調 • 變信號PWM’波形152係節點LX上的電壓,波形154 . 係電感電流1L1。參照圖2,在脈寬調變信號PWM的工作 週期期間,開關1〇4打開(turn on),電感電流IL1上升, 當脈見調變仏號PWM轉為低準位時,開關104關閉(turn 6 1331435 off),電感電流IL1開始下降,而節點[乂上的電壓拉高, 接著,當電感電流IL1放電至令電感和二極體及^點 .LX上的寄生電容形成振盪電路而產生振盪,如波形752 及154中虚線圈起來的部分。 夕 5 圖3係圖2中波形152及154的局部坆大圖。圖4至 ’ 圖6係用以說明振盪期間電感L1的充放電。參照圖3至 圖6,當脈寬調變信號PWM轉為低準位時,開^ 1〇4關 閉’電感電流IL1開始下降,而節點LX上的電壓拉高: 當電感電流IL1降至0時,如時間tl所示,節點lx上的 ίο電壓開始下降’而二極體D1及節點LX上的寄生電容CD 及CP對電感L1充電’如圖4所示,在時間(2時,節點 LX上的電壓等於輸入電壓VIN,而電感電流ILi也達到 谷值,接著,郎點LX上的電壓再持續下降,直至節點lx 上的電壓比接地GND低一個臨界值時,開關1〇4的基底 15二極體(body diode)116導通,如時間t3所示,此時電感電 • 流1L1由接地GND流向電感L1,如圖5所示,而節點LX 上的電壓將被基底二極體116限制在一定值,當電感電流 IL1上升至大於0時,如時間t4所未,開關1〇4的基底二 極體116關閉,而電感L1開始對寄生電容CD及CP放電, 2〇如圖6所示,此時,節點LX上的電壓開始上升直至電感 • 電流1L1再低於0後再重覆圖4至圖6所示的充放電步 • 驟,如時間t5所示。如前所述,電感電流IL1的振盪將導 致節點LX上的電壓也跟著振盪,因而產生輸入雜訊、輸 出雜訊以及電磁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rice; EMI) 7 1331435 等問題的產生。 因此,一種抗振盪的非同步升壓式電壓轉換器,乃為 • 所冀。 5【發明内容】 '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抗振盪的非同步升壓式 電壓轉換器及其抗振盪方法。 根據本發明,一種抗振盪的非同步升壓式電壓轉換器 I 包括一電感連接在一第一電壓及一節點之間,一開關連接 10 在該節點及一第二電壓之間受控於一第一信號,一二極體 連接在該節點及該轉換器的輸出之間,以及一旁通電路連 接在該第一電壓及節點之間。一種抗振盈方法包括彳貞測該 節點上的電壓或該第一信號來判斷節點上的電壓是否發 生振盪,當該節點上的電壓發生振盪時,產生一第二信號 15 使該旁通電路形成一旁通路徑,以抑制該節點上電壓的振 φ 盪,使該節點上的電廢維持在一定值。 【實施方式】 圖7係本發明的實施例,在非同步升壓式電壓轉換器 20 200中,電感L1連接在輸入電壓VIN及節點LX之間, ' NMOS電晶體N1連接在節點LX及接地GND之間受控於 • 脈寬調變信號PWM,二極體D1連接在節點LX及輸出端 VOUT之間,電容CD為二極體D1的寄生電容,電容CP 為節點LX上的寄生電容,電荷旁通電路202與電感L1 8 1331435 並聯在輸入電壓VIN及節點LX之間,偵測電路203偵測 節點LX上的電壓以產生彳貞測信號Sc。當節點LX上的電 壓出現振盪時,偵測電路203將產生偵測信號Sc使電荷 旁通電路202形成一旁通路徑,進而使節點LX上的電壓 5 維持在輸入電壓VIN的準位。 圖8係圖7中電荷旁通電路202的第一實施例,其包 括一開關204受控於偵測信號Sc,當開關204打開(turn on) 時,將形成一雙向的旁通路徑。圖9係圖7中電荷旁通電 路202的第二實施例,其包括PMOS電晶體206及208 10 串聯在輸入電壓VIN及節點LX之間,而且各自具有基底 二極體210及212,多個二極體D2、D3及D4串聯在節點 LX及電晶體208的閘極之間,電阻R1與多個二極體D2、 D3及D4並聯,開關214連接在電晶體208的閘極及電流 源216之間,其中電阻R1用來拉高電晶體208閘極上的 15 壓以關閉電晶體208,二極體D2、D3及D4係用來將電晶 體208閘極上的電壓限制在閘極可承受的電壓範圍内,電 流源216則是用來打開電晶體208。在此實施例中,由於 節點LX上的電壓可能比輸入電壓VIN更高,如圖2的波 形152所示,因此連接節點LX的電晶體208為高壓元件, 20 此外,為了防止在電晶體206及208都關閉(turn off)時因 基底二極體210及212導通而形成旁通路徑,故基底二極 體210及212以背對背形式排列。當信號Sc為高準位時, 電晶體208打開,同時開關214亦打開使電晶體208的閘 極連接至電流源216,因而使電晶體208也打開以形成旁 9 1331435 通路徑,此時,電晶體208及電流源216可等效視為一電 流鏡,電晶體206可視為一電阻,電晶體208可視為一電 流源,當節點LX上的電壓大於輸入電壓VIN時,旁通路 徑上的電流由節點LX經電晶體208流向輸入電壓VIN, 5 當節點LX上的電壓小於輸入電壓VIN時,電流由輸入電 壓VIN經電晶體208的基底二極體212流向節點LX。 圖10係圖7中電荷旁通電路202的第三實施例,其 中串聯在輸入電壓VIN及節點LX之間的PMOS電晶體 218及NMOS電晶體220分別具有基底二極體222及224, ίο 電荷幫浦226根據偵測信號Sc產生電壓VI切換電晶體 220。當節點LX上的電壓出現振盪時,偵測信號Sc轉為 高準位以打開電晶體218,在電晶體218打開後,電晶體 220源極上的電壓等於輸入電壓VIN,故需要電荷幫浦226 提供高於輸入電壓VIN的電壓VI至電晶體220的閘極以 15 微微打開電晶體220,此時電晶體218可視為一電阻,電 晶體220可視為一電流源,當節點LX上的電壓大於輸入 電壓VIN時,旁通路徑上的電流由節點LX經電晶體220 流向輸入電壓VIN,當節點LX上的電壓小於輸入電壓VIN 時,電流由輸入電壓VIN經電晶體220的基底二極體224 20 流向節點LX。在此實施例中,電晶體220亦為高壓元件, 而基底二極體222及224也以背對背方式排列。 圖11係圖7中電荷旁通電路202的第四實施例,其 包括PMOS電晶體228及空乏型NMOS電晶體230串聯 在輸入電壓VIN及節點LX之間,受控於偵測信號Sc,電 1331435 晶體228及230各具有一基底二極體232及234。當節點 LX上的電壓發生振盪時,偵測信號Sc轉為高準位以打開 - 電晶體228及230形成一雙向的旁通路徑,進而使節點LX 上的電壓維持在輸入電壓VIN。進一步來說,在信號Sc 5 為高準位時,電晶體228及230打開,此時電晶體228可 ‘ 視為一電阻,而電晶體230可視為一電流源,當節點LX 上的電壓大於輸入電壓VIN時,旁通路徑上的電流由節點 LX經電晶體230流向輸入電壓VIN,當節點LX上的電壓 B 小於輸入電壓VIN時,電流由輸入電壓VIN經電晶體230 10 的基底二極體234流向節點LX。在此實施例中,電晶體 230為高壓元件,而基底二極體232及234以背對背方式 排列。 , 圖12係圖7中電荷旁通電路202的第五實施例,其 包括PMOS電晶體236及二極體240串聯在輸入電壓VIN 15 及節點LX之間。當節點LX上的電壓振盪時,偵測信號 φ Sc轉為高準位以打開電晶體236以形成一單向的旁通路 徑,此時電晶體236可視為一電阻。當輸入電壓VIN大於 節點LX上的電壓時,電流從輸入電壓VIN經二極體240 流向節點LX。電晶體236具有一基底二極體238與二極 2〇 體240以背對背方式排列,以防止在電晶體236關閉時因 ' 基底二極體238而形成旁通路徑。在其他實施例中,二極 - 體240可以用電晶體的基底二極體取代。 圖13係圖7中偵測電路203的第一實施例,其中高 壓隔絕電路300連接在節點LX及比較器304之間,用以 11 障絕高壓,比較器304根據節點LX上的電壓產生信號ck, 或閘308根據脈寬調變信號PWM及用以致能债測電路 2〇3的信號EN輸出信號SI,PMOS電晶體310連接在輸 入電壓VIN及電晶體306之間,受控於偵測信號Sc’NMOS 5 電晶體312連接在比較器304的輸出及接地GND之間, 受控於偵測信號Sc’正反器314根據信號ck及S1產生偵 測信號Sc。高壓隔絕電路300包括NMOS電晶體302連 接在節點LX及比較器304中PMOS電晶體306的閘極之 間,以及二極體Dclamp連接在電晶體302的閘極及源極 1 〇之間’其中電晶體302為高壓元件,當電晶體31 〇打開時, 電晶體306源極上的電壓等於輸入電壓VIN,根據電晶體 的特性可知,當電晶體306的閘極與源極之間的壓差小於 電晶體306的臨界電壓VTP時,電晶體306打開以產生作 號ck ’故當節點LX上的電壓小於電壓Vr=(viN-VTP)時 15電晶體306將打開。 圖14係圖13中信號的波形圖,其中波形4〇〇為脈寬 調變信號PWM,波形402為節點Lx上的電壓,波形4叫 為信號ck,波形406為偵測信號Sc。參照圖7、圖13及 圖14 ’在時間tl時,脈寬調變信號PWM轉為高準位以打 2〇開電阳體N1 ’此時節點LX上的電壓低於電壓Vr,故护 號ck轉為咼準位,又脈寬調變信號PWM為高準位,因此 正反态314產生低準位的偵測信號Sc,在電晶體Nl Λ-Λ- 剛閉
即點LX上的電壓被拉高而超過電壓yr,如時間Q 七號ck也轉為低準位,之後若節點上的電壓再次低 1331435 於電壓Vr時’如時間t3,電晶體306打開以使信號卟轉 為高準位,由於此時的脈寬調變信號PWM為低準位,因 此正反器314產生高準位的偵測信號Sc以使電荷旁通電 路202形成一旁通路徑,進而使節點LX上的電壓維待在 5輸入電壓VIN的準位,如波形402所示。 圖15係圖7中偵測電路203的第二實施例,其中高 壓隔絕電路500連接在節點LX及比較器504之間,用以 • 隔絕高壓’其包括高壓元件NMOS電晶體502及二極體 Dclamp,二極體Dclamp連接在電晶體502的閘極及綠極 1〇之間,比較器504包括PMOS電晶體506,電晶體506的 閘極經電晶體502連接至節點LX,源極則經PMOS電晶 體510連接至輸入電壓VIN,當電晶體502及510打開時, 電晶體506的閘極及源極分別連接節點LX及輸入電壓 VIN ’根據電晶體特性,當節點LX上的電壓低於電壓 15 Vr=(VIN-VTP)時,PMOS電晶體506打開以產生高準位的 • 信號ck’連接在比較器504輸出及接地GND之間的NMOS 電晶體512受控於偵測信號sc,當電晶體512打開時,信 號ck將被拉至低準位,或閘508根據脈寬調變信號PWM 及信號EN產生信號si ’ 2位元計數器514計數信號ck 2〇產生偵測信號SC。 圖16係圖15中信號的波形圖,其中波形600為脈寬 ' 調變信號pWM,波形602為節點LX上的電壓,波形604 為信號ck ’波形606為偵測信號Sc。參照圖7、圖15及 圖16 ’在時間tl時’脈寬調變信號PWM轉為低準位,使 13 ^31435 得计數器514開始計數信號ck,為了避免誤動作,因此計 數器514在偵測到信號ck第一次出現時,並沒有產生偵 . 測信號Sc ’如時間tl所示,接著,當節點上的電壓再 ·. 次低於電壓Vr而產生信號ck時,如時間t2,計數器5U 5產生偵測彳s號sc以使電荷旁通電路2〇2形成一旁通路 杈,進而使節點LX上的電壓維持在輸入電壓VIN的準 位,如波形602所示。在此實施例中,係設定信號呔出 鲁 現一 •人時產生彳貞测彳§號Sc ’但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以根據 需要而改變計數的次數。 1〇 圖13及圖15所示的偵測電路203可以跟圖8、圖9、 圖10、圖11及.圖12的電荷旁通電路202搭配使用。 圖17係圖7中偵測電路2〇3的第三實施例,其中高 壓隔絕電路700連接在節點LX及比較器7〇4之間,用以 隔絕咼壓,尚壓隔絕電路7〇〇包括高壓元件N〇M〇§電晶 15體702及二極體Delamp,電晶體702連接在節點LX及比 鲁較器704之間,二極體Dclamp連接在電晶體702的閘極 及源極之間’比較器704根據節點LX上的電壓判斷電晶 體N1是否關閉產生信號Sc,或閘706根據脈寬調變信號 PWM及信號EN產生信號S1,及閘708根據信號Sc及 2〇 S1產生一信號給正反器710,正反器710根據及閘7〇8的 • 輸出及信號s 1產生偵測信號Sc。圖18係圖17中信號的 ' 波形圖,其中波形800為脈寬調變信號pwm,波形8〇2 為節點LX上的電壓’波形804為偵測信號Sc。參照圖12、 圖17及圖18 ’在脈寬調變信號PWM轉為低準位後,電 =體N1關閉使節點LX上的電塵拉高,正反器則也因 曰。號si轉為低準位而產生高準位的摘測信號&以打開電 體236如時間tl,此時,二極體24〇防止電流從節點 ·. 經電晶體236流向輸入電I VIN,接著,當節點以上 的電塵降至比輸入電屢彻低-個電壓VD時,如時間 t2電何旁通電路202將形成一旁通路徑使節點LX上的 電壓維持在輸入電壓VIN的準位。 • 在上述實施例中,都是藉由偵測節點LX上的電壓來
f生㈣Se以決定電荷旁通電路202是否形成—旁通路 1〇徑,但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以藉由其他方式來產生信號 =,如圖19所示,偵測電路2〇3係偵測脈寬調變信號pwM 來產生㈣Sc,偵測電路203可以藉由延遲或反相脈寬調 變信號PWM產生信號sc。 以上對於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所作的敘述係為 15闡明之目的,而無意限定本發明精確地為所揭露的 φ 形式,基於以上的教導或從本發明的實施例學習而 作修改或變化是可能的,實施例係為解說本發明的 原理以及讓熟習該項技術者以各種實施例利用本發 明在實際應用上而選擇及敘述,本發明的技術思想 2〇企圖由以下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均等來決定。 •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傳統的非同步升壓式電壓轉換器; 圖2係圖1中信號的波形圖; 15 圖3係圖2中波形152 * 154的局部放大圖; 7 4顯示寄生電容CD及CP對電感L1充電的情況; 圖5顯示基底二極體116導通時的情況; ' 5 圖6顯示寄生電容CD及CP對電感L1放電的情況; 圖7係本發明的實施例; 圖8係圖7中電荷旁通電路搬的第一實施例; 圖9係圖7中電荷旁通電路202的第二實施例; # 圖10係圖7中電荷旁通電路202的第三實施例; 圖11係圖7中電荷旁通電路202的第四實施例; 圖12係圖7中電荷旁通電路2〇2的第五實施例; 圖13係圖7中偵測電路2〇3的第一實施例; 圖14係圖13中信號的波形圖; 圖15係圖7中偵測電路203的第二實施例; 圖16係圖15中信號的波形圖; 15 圖17係圖7中偵測電路203的第三實施例; • 圖I8係圖Π中信號的波形圖;以及 圖19係另一種產生偵測信號Sc的實施例。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0 1〇〇 升壓式電壓轉換器 102 控制器 • 104 開關 106 振盪器 108 正反器 16 1331435 110 比較器 112 驅動器 114 誤差放大器 116 基底二極體 5 150 脈寬調變信號PWM的波形 * 152 節點LX上電壓的波形 154 電感電流IL1的波形 200 升壓式電壓轉換器 • 202 電荷旁通電路 10 203 偵測電路 204 開關 206 電晶體 208 電晶體 210 基底二極體 15 212 基底二極體 • 214 開關 216 電流源 218 電晶體 220 電晶體 20 222 基底二極體 - 224 基底二極體 - 226 電荷幫浦 228 電晶體 230 電晶體 17 1331435 232 基底二極體 234 基底二極體 • 236 電晶體 238 基底二極體 5 240 二極體 300 高壓隔絕電路 302 電晶體 304 比較器 • 306 電晶體 10 308 或閘 310 電晶體 312 電晶體 314 正反器 400 脈寬調變信號PWM的波形 15 402 節點LX上電壓的波形 • 404 信號ck的波形 406 偵測信號Sc的波形 500 高壓隔絕電路 502 電晶體 20 504 比較器 - 506 電晶體 - 508 或閘 510 電晶體 512 電晶體 18 1331435 514 計數器 600 脈寬調變信號PWM的波形 • 602 節點LX上電壓的波形 604 信號ck的波形 5 606 偵測信號Sc的波形 ' 700 高壓隔絕電路 702 電晶體 704 比較器 • 706 或閘 10 708 及閘 710 正反器 800 脈寬調變信號PWM的波形 802 節點LX上電壓的波形 804 偵測信號Sc的波形 15 19

Claims (1)

1331435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抗振盈的非同步升壓式電壓轉換器,包括 一電感,連接在一第一電壓及一節點之間; 一開關’連接在該節點及一第二電壓 一 第一信號; 电!<間,党控於 5 10 15 20 二極體,連接在該節點及該轉換器的輪出之 以及 曰, 穹逋冤路,連接在該第 … 土久即鲇之間,在該 郎點上的電壓振盪期間,因應一第二信號而在 該第-電壓及節點之間形成—旁通路 ^以穩 定該節點上的電壓。 〜 2·如請求们之轉換器,其中該旁通電路包括 與該電感並聯在該第—電壓及節點之間。 一開關 3.如°月求項1之轉換器,其中該旁通電路包括: -第-電晶體’受控於該第二信號,該第—電晶體 包含一第一基底二極體;以及 一第二f晶體;與該第—電晶體串聯在該第-電壓 _ 之間,文控於該第二信號,該第二電晶 體包含一第二基底二極體,該第一及第二基底 咬、二極體以背對背方式排列。 _ 接在該:3 ^’其中該第二電晶體為高壓元件連 =玄第-電晶體與該節點之間。 體:求項4之轉換器,其中該第二電晶體為空乏型電晶 20
10 7. 15
20 9. 如請求項1 通路徑。 10. 如請求項1 通路徑。 至,4之轉換器,其中該旁通電路更包括: 夕~'二極體,連接在該第二電晶體的閘極及該節 點之間,用以限制該第二電晶體閘極上的電 壓; 電阻,與該至少一二極體並聯; 電歲源,與該電阻控制該第二電晶ϋ的切換;以 及 第一開關,連接在該第二電晶體的閘極及該電流 如枝炎源之間,受控於該第二信號。 浦:據:二之轉換器’其中該旁通電路更包括-電荷幫 二信號提供—第三電壓以切換該第二電晶 ,項1之轉換器,其中該旁通電路包括: 電曰一曰體,文控於該第二信號,該電晶體包括一第 二二極體;以及 第一一極體,與該電晶體串聯在該第—電壓及節 點之間,其中該第二及第三二極體係以背對 方式排列。 之轉換器,其中該旁通電路形成—單向的旁 之轉換器,其中該旁通電路形成一雙向的旁 11.如請求項1之鳇 號產生該第=更包括一細路谓測該第1 21 1331435 12.如凊求項丨之轉換器,更包括一偵測電路偵測該節點上 的電壓產生該第二信號。 .n.如請求項12之轉換器,其中該偵測電路包括: . 一比較器,在該節點上的電壓達到一臨界值時產生一第三 5 信號;以及 邏輯電路,根據該第一信號及第三信號產生該第 二信號。 φ 14.如叫求項丨3之轉換器,其中該偵測電路更包括一高壓 隔絕電路’連接在該節點及比較器之間,用以隔絕高壓。 10丨5.如凊求項14之轉換器,其中該高壓隔絕電路包括一電 晶體連接在該節點及比較器之間,其為一高壓元件。 I6.如請求項14之轉換器,其中該邏輯電路包括一正反器 因應該第一信號及第三信號產生該第二信號。 .如吻求項14之轉換器,其中該邏輯電路包括一計數器 15 因應該第一信號及第三信號產生該第二信號。 φ I8.-種非同步升壓式電壓轉換器的抗振盪方法,該轉換器 包含一電感連接在一第一電壓及一節點之間,一開關連 接在該節點及-第二電壓之間,因應一控制信號而切 換,以及一二極體連接在該節點及該轉換器的輸出之 20 間,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判斷6亥卽點上的電壓是否振蘯;以及 在該節點上的電壓出現振盪時,於該第—電壓及節 點之間形成一旁通路徑以穩定該節點上的電 22 I9.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麟該節點上的電壓是否 振盪的步驟包括偵測該節點上的電壓來判斷該節點上 . 的電壓是否振盪。 ..2〇.如°月求項19之方法,其中該谓測該節點上的電塵的步 5 驟包括下列步驟: 比較該節點上的電壓及一臨界值;以及 在該開關關閉後,若該節點上的電壓達到該臨界值 • 時’表示該節點上的電壓出現振盪。 月长項19之方法,其中該債測該節點上的電壓的步 10 驟包括下列步驟: 比較該節點上的電壓及一臨界值;以及 在°亥開關關閉後,若該節點上的電壓達到該臨界值 的次數達到一預設值時,表示該節點上的電壓 出現振盪。 15 22.如:月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判斷該節點上的電壓是否 φ 減的步驟包括伯測該控制信號來判斷該節點上的電 壓是否振盪。 23·如明求項22之方法,其中該债測該控制信號的步驟包 括延遲該控制信號。 2〇 24.如叫求項22之方法,其中該侧該控制信號的步驟包 括反相該控制信號。 25·如請求項18之方法’更包括形成-雙向的旁通路徑。 26·如1求項18之方法’更包括形成—單向的旁通路徑。 27.種應用在電壓轉換器的债測電路,該電壓轉換器包括 23 至少一開關連接一節點受控於一第一信號而切換以將 一輸入電壓轉為一輸出電壓,該偵測電路包括: 一比較器,在該節點上的電壓達到一臨界值時產生 一第二信號;以及 5 一邏輯電路,根據該第一信號及第二信號產生一偵 測信號。 28·如凊求項27之偵測電路,更包括一高壓隔絕電路連接 在該節點及比較器之間,用以隔絕高壓。 1 29.如睛求項28之偵測電路,其中該高壓隔絕電路包括一 電晶體連接在該節點及比較器之間,該電晶體為一高壓 元件。 3〇.如請求項28之偵測電路,其中該邏輯電路包括一正反 器因應該第一信號及第二信號產生該偵測信號。 31·如請求項30之偵測電路,其中該正反器在該第一信號 5 為一第一準位時根據該第二信號產生該偵測信號直至 該第一信號轉為一第二準位。 32. 如睛求項28之偵測電路,其中該邏輯電路包括一計數 器因應該第一信號及第二信號產生該偵測信號。 33. 如凊求項32之偵測電路,其中該計數器在該第一信號 2〇 為一第一準位時計數該第二信號出現的次數,並於該第 一佗號出現的次數達到一預設值時產生該偵測信號直 至该第一信號轉為一第二準位。 34. 如睛求項27之偵測電路,其中該偵測信號驅動一旁通 電路以在該輸入電壓及節點之間形成一旁通路徑。 24 應用在電壓轉換II的彳貞測方法,該電壓轉換器包括 —二開關連接-節點受控於ϋ號而切換以將 •Ϊ入電壓轉為—輸出電壓,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偵測該節點上的電壓; 在該節點上的電壓達到一臨界值時產生一第二信 號;以及 36 ^根據該第—信號及第二信號產生―侧信號。 -月求項35之方法’其巾該產生_制信號的步驟包 括: 在忒第一彳5旒為一第一準位時,遮蔽該第二信號·, 以及 在該第-信號為—第二準位時,根據第二信號產生 ▲ 該偵測信號直至該第一信號轉為該第 一準位。 7.如-月求項35之方法’其中該產生—^貞測信號的步驟包 括: 在該第-信號為—第—準位時,計數該第二信號出 現的次數以產生一計數值; 在該計數值達到—預職時,產生㈣測信號直至 該第一信號轉為一第二準位;以及 在该第一彳5號轉為該第二準位時,重置該計數值。 25
TW096127342A 2007-07-26 2007-07-26 Non-synchronous step-up voltage converter with anti-oscillation function and the anti-oscillation method thereof TW200906038A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6127342A TW200906038A (en) 2007-07-26 2007-07-26 Non-synchronous step-up voltage converter with anti-oscillation function and the anti-oscillation method thereof
US12/219,561 US8169198B2 (en) 2007-07-26 2008-07-24 Anti-ring asynchronous boost converter and anti-ring method for an asynchronous boost convert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6127342A TW200906038A (en) 2007-07-26 2007-07-26 Non-synchronous step-up voltage converter with anti-oscillation function and the anti-oscillation method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6038A TW200906038A (en) 2009-02-01
TWI331435B true TWI331435B (zh) 2010-10-01

Family

ID=40294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27342A TW200906038A (en) 2007-07-26 2007-07-26 Non-synchronous step-up voltage converter with anti-oscillation function and the anti-oscillation method thereof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169198B2 (zh)
TW (1) TW20090603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78947A (ko) * 2011-01-03 2012-07-11 페어차일드코리아반도체 주식회사 스위치제어 회로, 이를 이용하는 컨버터, 및 스위치 제어 방법
US8907639B2 (en) * 2011-07-28 2014-12-09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Boost power converter with high-side active damping in 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US8760129B2 (en) * 2011-12-29 2014-06-24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Low EMI driver circuit
US20130182462A1 (en) * 2012-01-13 2013-07-18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Linear synchronous rectifier drive circuit
JP5269218B2 (ja) * 2012-01-31 2013-08-21 株式会社東芝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及び電子機器
EP2648483B1 (en) * 2012-04-06 2019-08-07 Dialog Semiconductor GmbH Method of preventing spurious ringing during 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in inductive boost converters for white LED drivers
US9225253B2 (en) * 2012-10-23 2015-12-29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High voltage switching linear amplifier and method therefor
TWI470918B (zh) * 2012-12-17 2015-01-21 Upi Semiconductor Corp 直流對直流轉換器、時間產生電路及其操作方法
JP6352042B2 (ja) * 2013-06-28 2018-07-04 エイブリック株式会社 遅延回路、発振回路及び半導体装置
US9444444B2 (en) 2013-08-02 2016-09-13 Analog Devices Global Anti-ringing technique for switching power stage
JP6304191B2 (ja) * 2015-10-20 2018-04-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US10141845B2 (en) 2016-04-13 2018-11-2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C-DC converter and control circuit with low-power clocked comparator referenced to switching node for zero voltage switching
US9853547B2 (en) * 2016-04-13 2017-12-2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timing for zero voltage transition power converters
US10177658B2 (en) 2016-04-14 2019-01-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timing for zero voltage transition power converters
US10141846B2 (en) 2016-04-15 2018-11-2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timing for zero voltage transition power converters
CN107302306B (zh) * 2017-06-26 2019-05-24 上海艾为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源
TWI669892B (zh) * 2018-03-20 2019-08-21 力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直流轉換控制器及其運作方法
FR3083037A1 (fr) * 2018-06-25 2019-12-27 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Et Aux Energies Alternatives Convertisseur abaisseur de tension
US10840797B2 (en) 2018-11-26 2020-11-1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Load release detection circuit
CN111969989A (zh) * 2019-05-20 2020-11-20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波形转换电路以及栅极驱动电路
US10680521B1 (en) 2019-08-29 2020-06-09 Stmicroelectronics S.R.L. Boost DC-DC converter circuit with smart anti-ring circuit actu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42312A (en) * 1985-08-19 1990-07-17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tegrated-circuit having two NMOS depletion mode transistors for producing stable DC voltage
US5610451A (en) * 1995-11-30 1997-03-11 Magnum Power Plc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with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US6396250B1 (en) * 2000-08-31 2002-05-2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ntrol method to reduce body diode conduction and reverse recovery losses
JP3637904B2 (ja) * 2002-07-24 2005-04-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源回路
DE102004031395A1 (de) * 2004-06-29 2006-02-02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Gleichspannungswandler
US7235955B2 (en) * 2004-07-26 2007-06-26 Intersil America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boosting system bus when charging a battery
US20060103365A1 (en) * 2004-11-17 2006-05-18 Compulite Systems (2000) Ltd. Method and converter circuitry for improved-performance AC chopper
US20070170897A1 (en) * 2006-01-26 2007-07-26 Advanced Analogic Technologies, Inc. High-Frequency Power MESFET Buck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027027A1 (en) 2009-01-29
US8169198B2 (en) 2012-05-01
TW200906038A (en) 2009-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31435B (zh)
KR100718522B1 (ko) Dc-dc 컨버터, dc-dc 컨버터의 제어 회로, 및dc-dc 컨버터의 제어 방법
JP5125066B2 (ja) 同期整流型dc−dcコンバータの制御回路、同期整流型dc−dcコンバータ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0874284B1 (ko) Dc-dc 변환기, 전자 디바이스, 방법 및 승압 dc-dc변환기
US8803500B2 (en) PFM SMPS with quick sudden load change response
TWI330775B (en) Quick response switching regulat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7812580B2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having switchable switching regulator and linear regulator
JP4997891B2 (ja) Dc−dcコンバータ及びdc−dcコンバータの制御方法
US8710816B2 (en) Buck converter having reduced ripple under a light load
JP5304281B2 (ja) Dc−dcコンバータおよびスイッチング制御回路
TW200541195A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C-DC converter
KR20090132497A (ko) Dc-dc 컨버터
CN101087105A (zh) 直流-直流变换器和直流-直流变换器的控制
JP3961812B2 (ja) 電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7215268A (ja) 電流制御型dc−dcコンバータの制御回路、電流制御型dc−dcコンバータ、および電流制御型dc−dcコンバータの制御方法
JP2007215268A5 (zh)
JP5601696B2 (ja) 電源装置
CN115912880A (zh) 限流保护电路、升压变换器、限流保护芯片和电子设备
JP7300263B2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用回路
JP4543021B2 (ja) 電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回路並びに制御方法
JP6853684B2 (ja) Dc/dcコンバータおよびその制御回路、制御方法および車載電装機器
JP5376512B2 (ja) 電源装置
JP5593104B2 (ja) リップルコンバータ
CN111953209B (zh) 开关型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JP6940010B2 (ja) 集積回路、電源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