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28806B - Method for adjusting write strategy of optical disc - Google Patents

Method for adjusting write strategy of optical disc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28806B
TWI328806B TW095101076A TW95101076A TWI328806B TW I328806 B TWI328806 B TW I328806B TW 095101076 A TW095101076 A TW 095101076A TW 95101076 A TW95101076 A TW 95101076A TW I328806 B TWI328806 B TW I3288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gth
data storage
storage structure
type
wri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01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01208A (en
Inventor
ling feng Chen
Chien Li Hung
Original Assignee
Lite On I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e On It Corp filed Critical Lite On It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701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012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88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880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11B7/00456Recording strategies, e.g. pulse sequenc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11B7/00454Recording involving phase-change effects

Description

1328806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案係為-種光碟片寫人料之難方法,尤指應 用於-光碟寫人裝置對-待寫人光碟片進行資料寫入之 過程中的光碟片寫入對策之調整方法。 【先前技術】 唯讀光碟片 HK Compact DlscRead〇nlyMe丽y, 二稱^應)是-種可關來儲存數位資料的儲存媒 該唯讀光碟片1G(CD_R〇M)只能夠用來讀取 =於其上的貧料,並不能再將其它資料寫入該唯讀光 sir画)中。如第—圖⑷所示,一般光碟 旋型的執道⑽)來儲存資料,而通常 ==射資料的唯讀她10(CD_ROM)的軌 構迭2 P的小洞,而這些小洞稱之為凹洞資料儲存 車ί平括^ it __資料儲存構造11 (Plt) 讀面資料儲存構造ΐ2α_),當該唯 出)中,置人光學讀寫裝置(本圖未示 中、,坐由該光學讀寫- 2所發射出的雷射光照射在該唯讀 _储存構造12 α,時會=:= 6 1328806 反射回去,而當該雷射光照射在該唯讀光碟片軌道上 洞資料儲存構造11 (Pit)時則會因為破壞性干涉等因素 大約只有百分之十到二十的光反射回去,利用=不同強 度的反射紐轉換成職訊號輸心進而使_光學 裝置能順利讀取該唯讀光碟片10上的資料。 项… 請參見第^圖(b)’其係為該唯讀光碟片1〇記錄模 式示意圖,其上具有上平面資料儲存構造12 (Land)盘 凹洞資料儲存構造11⑽)之構造,該光學讀寫裝置 圖未不出)中的讀寫頭2會把該唯讀光碟片上連續的凹洞 貧料儲存構造11 (Pit)或平面資料儲存構造u (Land) 讀成〇,而把凹洞資料儲存構造u (Pit)與平面資料儲 存構造12 (Land)轉換交界讀成1,此種記錄模式不使用 原始數位資料連續的〇與1 ’經由編碼後而轉換成8到14 模式(Eight-to-Fourteen Modulation,以下簡稱 EFM),通 常以EFM模式記錄的資訊在二個分離的丨之間必須至少 有2個以上連續的〇 (可稱為最短記憶長度3T),而最長
不能超過10個〇(可稱為最長記憶長度ητ),利用EFM 記錄模式可以達到減輕該讀寫頭2在讀取資料時的負 擔’且#父長的連續的0可以讓該讀寫頭2從最糟的讀取情 況下回復。
另外,可用來寫入資料的光碟片稱之為CD-R (Compact Disc-Recordable 以下簡稱 CD-R)空白光碟 片,該CD-R空白光碟片與該唯讀光碟片在結構上最大的 差別在於該CD-R空白光碟片多了—層染料層,當該光學 7 1328806 =裳置將欲記錄的信號轉換成半導體f射光的能量,經 由知寫頭發射出雷射光束照射在該cdr空
j染料層上,該染料層其中—部分魏了該雷射光束的 μ後’將紐轉換錢能並形成局部高溫(約攝式25〇 度以上),因此該染料層受熱的部分會因高溫而融解,护 成該凹洞資料儲存構造11(Plt),如此一來便達成了資料 記錄的目的。現今的光學讀寫裝置的寫人速度越來越快, 因此該雷射光束停留在該染料層的時間,也就越來越短。 所=在寫入速度越快的狀況下’所需的雷射能量也就相對 越高。可是寫入速度與所需雷射能量之間,並非是線性關 係而且會隨不同型號的CD-R空白光碟片而有所變化。 除了 CD-R空白光碟片外’市面上還有一種可以重複 的寫入與抹去多次的 CD-RW (Compact Disc-Re Writable
以下簡稱CD-RW)空白光碟片,相較於該CD-R空白光 碟片的只能夠寫入一次後便不能回復到未燒錄前狀態的 特性’該CD-RW空白光碟片的便利性可以說比該CD-R 空白光碟片要方便了許多,而該CD-RW空白光碟片是採 用所謂的相變化(Phase change)原理來記錄資料,其記 錄的原理是利用該CD-RW空白光碟片材料結構的結晶態 (crystallization )與非結晶態(amorphous )之間的反射 率差異來儲存資訊。所謂的結晶態和非結晶態可以用玻璃 和水晶當作例子:玻璃的分子排列不規則,屬於非結晶態 (amorphous );水晶的分子排列規則’屬於結晶態 (crystallization )。兩者對光線的反射、透射率有著明顯 8 1328806
的差異。而CD-RW碟片主要是以四種合金(例如:銀、 銦、銻、碲)構成的記錄層,以結晶和非結晶兩種狀態的 變化進行資料儲存。令記錄層材質轉換成結晶或非結晶所 需的二極體雷射功率如下所示之例可知,在寫入CD_RW 碟片時,8mW至14mW的功率定義為寫入功率(p write ),4mW至8mW之間定義為抹寫功率(p erase ),〇mW
至lmW則為最小功率(p bias)。記錄層的材質熔點 (melting point )約為攝氏600度,結晶化溫度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約為攝氏 2〇〇 度。
再請參見第一圖(c)’從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 當要將該CD-RW空白光碟片之記錄層2()上某—特定抹 寫區域抹寫成會反射光線之平面資料儲存構造α_)ΐ2 時,則該讀寫頭2釋放一雷射光脈波功# 200並達到一抹 寫功率2〇1 〇>簡e)並維持—段時間,令這塊區域以介 於熔點(Μ— P〇mt)和結晶化溫度(crystdHzation 長時間受熱,產生結晶化作用。若要將該 會反射光叙凹洞諸料_ u iff域寫成不 _ 于得& 11 (以)時,如圖中所
二陶脈波功率細並達到—寫入功 丰搬〇> wnte)和-最小功率2〇3 (P 的記錄層20在極短時間内達 * °° 一 後停止釋放爷帝射井rr泳^ J炫點(siting point),然 冷卻,達到非,士曰仆:率2〇0,讓該記錄層20快速 儲存構造CPit) Ρσ 要寫入較長的凹洞資料 (lt)£域’只需彻多次的脈波操作於寫入 9 1328806 功率202與最小功率203之間即可。藉由上述原理,我們 就可以透過該光學讀寫裝置重覆抹寫該CD_RW空白光 碟片。由上述我們可以知道該CD_RW空白光碟片採用相 變化(Phase change)方式,它的反射率比起該cD_r〇m 唯讀光碟#和該CD-R ^自光碟>{要低得多,所以該光學 讀寫装置的讀寫頭要有更高的靈敏度才可以辨認出該 CD-RW ^白光碟片之記錄層裡結晶與非結晶區的反射率 差異。
現今製作該CD-R與CD挪空白光碟片的技術不斷 的推陳出新’各舰牌所出品的空白光碟也製作的技術與 材^不同有所差異’相對地影響到該光學讀寫裳置 入資料時的品質’而寫人資料的品質往往跟寫人功率& Wnte)、抹寫功率(Pei*ase)與最小功率(Pbias)等參數 有關。因此’製作光學讀寫裝置⑽商必須根據可能上百
=空白光碟片及其所支援的倍數—的調整出相對應 的寫入對策(Write stratesv)失叙、#而祖祝外 似 )參數,進k㈣光學讀寫 裝置制歧為該林讀找置減(Fmnw 依據。這是個浩大繁雜的難題。面對這麼多 言的寫入對策參數,習田主f;w _ ·、,、現則可 來找到最、又在往只能用鲁試錯誤的方法 、σ、.,、入對策(Write strategy)參數,不作費 時費力也耗費成本,而小彳一賈 么為、 何改善上述習用手段之缺失,俜 為發展本案之主要目的。 大係 【發明内容】 10 1328806 本案係為-種光制寫人之_方法, 碟寫入裝置對-待寫人光制進財料“之過程中, 步—第—寫人對策資料集合來對該辟 動作,摘雜待寫从碟片上形 成長度不專之一弟一類資料儲存構 構造;統計出同為-第一县声Μ ^ 類貪料錯存 一Μ 4 ¥長度之第—類賢料錯存構造本身之
:二長度誤差均值與該第一類資料錯存構造兩側至少包 3一弟二長度與—第三長度之第二類資料館存構造之—第 ===触與—第三長1縣均值;叹_該第—長 二。、她、韻二長度誤差均值與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 出對應該第一長度之第一類資料儲存構造之寫 根據上述構想,其所應用之該光學寫入袭置 -光學讀寫頭’該光學讀寫頭射發出—雷射光束 第—寫人對策資料集合來對該待寫人光碟片進行 貝料寫入動作。 ^據以縣’射該第—寫人縣㈣集合係包 :Ί光束寫人功率之—上升緣參數與—下降緣表 為^上升緣參數包含該雷射光束寫人鱗由低準位轉 井Γ皆位之—第—時間點’而該下降緣參數包含該雷射 尤束寫入功率由高準位轉為低準位之—第二時間點。 根據上述構想,因應該第—長度誤差均值大於〇而 :弟二長度誤差均值小於〇,則可延後該上升緣參數中 4 —時間點’使得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與該第一長度 11 丄⑽8〇6 二類資料儲存構造之該第二長度以及該第三長度之平均 值與該第二類_儲存構造之該第二長度以及該第三長 度之標準值相減後再平均所得。 根據上述構想,其中該第一長度之第—類資料儲存 構造係為3T到llT長度不等之資料構造,並可以一凹 洞形成於該待寫入光碟片之記錄層上’而該第二長度與 该第二長度之第二類資料儲存構造係為3T到UT長度 • 不等之資料構造,並以一平面形成於該待寫入光碟片之 έ己錄層上。 根據上述構想,其中該第一長度之第—類資料儲存 - 構造係為3Τ到11Τ長度不等之資料構造,並可以該平 . 面形成於該待寫入光碟片之記錄層上,而該第二長度與 該第三長度之第二類資料儲存構造係為3Τ到ητ長度 不等之資料構造,並可以該凹洞形成於該待寫入光碟片 之δ己錄層卜。 # 根據上述構想,其中該第二類資料儲存構造之該第 二長度誤差均值與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係可為3Τ到 11Τ長度之第二類資料儲存構造之平均值與3τ到ητ 長度之第二類資料儲存構造之標準值相減後再平均所得 之誤差均值。 根據上述構想,其所應用之該光碟寫入裝置對該待 寫入光碟片進行資料寫入之過程,其中該待寫入光碟片
係可為 CD-R、CD-RW、DVD-R、DVD-RW、DVD+R 或DVD+RW之空白光碟片。 13 1328806 根據上述構想,其中該待寫入光碟片若為dVD_r、 dvd-rw、DVD+R或DVD+RW之空白光碟片則該第 -長度之第-類資料儲存構造無第二長度與該第三長 度之第二類資料儲存構造係可為長度14T之資料構造。 本案另一方面係為一種光碟片寫入對策之調整方
法’應用在-柄分析儀器對—光碟寫人裝置利用一寫 入對策資料集合對-待寫人光碟片進行資料寫入 ,進而 在該待寫人光碟片上形成長度不等之—第—類資料儲存 構造與-第二類資贿存構造之後,該方法包含下列步 驟:統計出同為-第-長度之第—類資料儲存構造本身 之-第-長度誤朗值朗第—類資·存構造雨側至 少包含-第二長度與-第三長度之第二類資料儲存構造 之-第二長度誤差均值與—第三錢誤朗值;以及根
據該第-長度誤差均值、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與該第三 長度誤差均值之大小來娜出對應該第—長度之第一類 資料儲存構造之該光碟寫人裝置之寫人對策資料。 根據上述構想,射該第—長度之第-類資料儲存 構造本身之第-長度誤差均值係為該第—㈣料儲存構 造之該第-長度之平均值與該第—資料儲存構造之該第 一長度之標準值相減後所得。 根據上述構想,其中該第二長度與該第三長度之第 類=料儲存構造之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健該第三長度 二 -、t# 該第一類資料儲存構造兩側至少包含該第 一貝枓諸存構造之長度以及該第三長度之平均 14 1328806 值與該第二類資料儲存構造之該第二長度以及該第三長 度之標準值相減後再平均所得。 根據上述構想,其中該第一長度之第一類資料儲存 構造係為3T到11T長度不等之資料構造,並可以一凹 洞形成於該待寫入光碟片之記錄層上’而該第二長度與 該第三長度之第二類資料儲存構造係為3T到11T長度 不等之資料構造,並以一平面形成於該待寫入光碟片之 記錄層上。 根據上述構想,其中該第一長度之第一類資料儲存 構造係為3T到11T長度不等之資料構造,並可以該平 面形成於該待寫入光碟片之記錄層上,而該第二長度與 該第三長度之第二類資料儲存構造係為3T到ιιτ長度 不等之資料構造,並可以該凹洞形成於該待寫入光碟片 之記錄層上。 根據上述構想,其中該第二類資料儲存構造之該第 二長度誤差均值與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係可為3τ到 11Τ長度之第二類資料儲存構造之平均值與灯到11Τ 長度之第二類龍儲存構造之#準值域後再平 θ 之誤差均值。 【實施方式】 次丨丨杜人+ ’’· 70 衣—冩入對策 貝料W來姆一待寫入光碟片31進行資料寫入示意 15 =圖屮中我們Γ清楚的看出,該光學寫入裝置(本 30传因:千包3 了―先學讀寫頭%,而該光學讀寫頭 應-雷射光功率波形3〇1之控制而發出一雷射光 待寫入光碟片31進行資料的寫入。而該雷射光 功率波形綱係因應該寫入對策資料集合内之資料來產 生,其中主要包含有用以決定該胃 、’ 301之,n 、疋°豕田射先束寫入功率波形
3〇1之-上升緣麗位置與一下降緣助 ^數與下降緣錄。叫找上升緣參數主要包含^ 光ΐ寫入功率由低準位_轉為高準位 代表該下降緣參數主要包含有 =1 率由高準位3013轉為低準位 =4之-第二時間點舶’利用該寫人對策資料华人控 制該光學讀寫頭30對該待寫人光碟片31進行資料
的時間點’進而在該待寫人光碟片之記錄層幻上依序寫 入數個長度不等的-第―類資料儲存構造32〗與二 類資料儲存構造322 ’以下再就本案特徵加以描述之。一 承上述之技術制,本案所述之-光W寫入對策 之調整方法駐要的精神在於該柄片寫人對策 ===一長度之第一類資料儲存構; 造兩側至少包含-第二長度與—第三長度之第 儲存構造322之-第二長度誤差均值與—第三長度誤差 均值’而該第-長度誤差均值係為該第—類=存 造321之該第-長度之平均值與該第—資 16 321之该弟一長度之標準值相減後所得,該第二長声全吳 差均值與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係為該第一類資料儲存構 造321兩側至少包含該第二類資料儲存構造322之該第 二長度以及該第三長度之平均值與該第二類資料儲存構 造322之該第二長度以及該第三長度之標準值相減後再 平均所得,最後根據該第一長度誤差均值、該第二長度 誤差均值與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之大小來調整出對應^ • 第一長度之第一類資料儲存構造321之寫入對策資料。 為求更清楚之說明,請參見第三圖之所示,其係為 改善習用技術手段缺失所發展出第一較佳實施例示意 • 圖,在本實施例中我們以一凹洞資料儲存構造(Pit)來 -- 代表該第一類資料儲存構造,以一平面資料儲存構造 . (Land)末代表該弟一類資料儲存構造,通常該光學讀 寫頭在該待寫入光碟片寫入該凹洞資料儲存構造(Pit) 與該平面貢料儲存構造(Land)的長度會介於3τ到 鲁 11T,在本實施例巾該凹洞資料儲存構造(pit)以3了長 度為例進行說明。統計出該光學讀寫頭30在該待寫入光 碟片之記錄層32上所寫入所有的該3T長度之凹洞資料 儲,構造j(Pit) ’將所有長度平均後與-標準值相減 支得到„亥第長度誤差均值’再統計出該光學讀寫頭 3〇在鋪寫人光碟片上所寫人所有的該3T長度凹洞資 f儲存構造4 (Pit)兩側該3T到11T長度之平面資料 構造5 (Land) ’將所有3T到UT長度與各長度之 ‘準值相減後再平均得到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C與 17 1328806 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42。而本案所述之該光碟片寫入對 策之調整方法就是利用該第一長度誤差均值4〇、該第二 長度誤差均值41與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似來調整該光 學項寫頭在5亥待寫入光碟片上所寫入資料儲存構造之長 度,根據所統計出來的該第一長度誤差均值4〇、該第二 長度誤差均值41以及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42三者誤差 均值的大小比較’進而會使該光學讀寫頭所發出之該雷 射光功率波形產不同狀況的變化,以下就各種不同的狀 況分別描述之。 再請參見第四圖(a),其係為根據該第一長度誤差 均值40、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μ以及該第三長度誤差 均值42比較大小後所產生出一第一寫入狀況5〇示意 圖’從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在該第一長度誤差均 值40大於〇的情況下,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42大於〇, 而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41小於0 ,則可延後該雷射光 功率波形400之上升緣4〇1位置中該第一時間點4〇1 i, 使該雷射光功率波形400造成變化(如圖中虛線所示), 進而使得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41與該第一長度誤差均 值40均縮短,進而調整出對應該3T長度之凹洞資料儲 存構造4 (Pit)之該第一寫入狀況50。 再請參見第四圖(b),其係為根據該第一長度誤差 均值40、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41以及該第三長度誤差 均值42比較大小後所產生出一第二寫入狀況51示意 圖’從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在該第一長度誤差均 18 值40大於0的情況下,該第二長度誤差均41值若大於 〇,而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42小於0,則可提前該雷射 光功率波形400之下降緣402位置中該第二時間點 4012,使該雷射光功率波形400造成變化(如圖中虛線 所示),進而使得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與該第一長度誤差 均值均40縮短,進而調整出對應該3Τ長度之凹洞資料 儲存構造(Pit)之該第二寫入狀況51。 % 再請參見第四圖(c),其係為根據該第一長度誤差 均值40、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41以及該第三長度誤差 均值42比較大小後所產生出一第三寫入狀況52與一第 ' 四寫入狀況53示意圖,從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在 - 该第一長度誤差均值40大於〇的情況下,該第二長度誤 差均值41與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均42小於0,當該第 二長度誤差均41值大於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42,則可 提前該雷射光功率波形400之下降緣4〇2位置中該第二 鲁 日守間點,使邊雷射光功率波形400造成變化(如圖 中虛線所示),進而使得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42與該第 一長度誤差均值40均縮短,進而調整出對應該3T長度 之凹洞資料儲存構造(Pit)之該第三寫入狀況52。另外, 當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41小於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 42,則可延後該雷射光功率波形4〇〇之上升緣4〇1位置 中該第一時間點4011,使該雷射光功率波形4〇〇造成變 化(如圖中虛線所示),進而使得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 41與該第一長度誤差均值40均縮短,進而調整出對應 19 均值42比較大小後所產生出一第七寫入狀況56示意 圖’從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在該第一長度誤差均 值40小於〇的情況下,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42若小於 〇’而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41大於0,則可提前該雷射 光功率波形400之上升緣401位置中該第一時間點 4〇11,使該雷射光功率波形400造成變化(如圖中虛線 所示)’進而使得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41與該第一長度 誤差均值40均縮短,進而調整出對應該3T長度之凹洞 資料儲存構造(Pit)之該第七寫入狀況56。 再請參見第四圖(f),其係為根據該第一長度誤差 均值40、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41以及該第三長度誤差 均值42比較大小後所產生出一第八寫入狀況57示意 圖’從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在該第一長度誤差均 值40小於〇的情況下,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41若小於 0’而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42大於0,則可延後該雷射 光功率波形400之下降緣402位置中該第一時間點 4〇12 ’使該雷射光功率波形400造成變化(如圖中虛線 所示)’進而使得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42與該第一長度 誤差均值均40縮短,進而調整出對應該3T長度之凹洞 資料儲存構造(Pit)之該第八寫入狀況57。 再請參見第四圖(g),其係為根據該第一長度誤差 均值40、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41以及該第三長度誤差 均值42比較大小後所產生出一第九寫入狀況58與一第 十寫入狀況59示意圖,從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在 1328806 該第一長度誤差均值40小於0的情況下,該第二長度誤 差均值41與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均42皆大於0,當該 第二長度誤差均值41大於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42,則 可提前該雷射光功率波形400之上升緣4〇1位置中該第 一時間點4011 ’使該雷射光功率波形4〇〇造成變化(如 圖中虛線所示),進而使得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41與該 第一長度誤差均值40均縮短,進而調整出對應該3Τ長 度之凹洞資料儲存構造(Pit)之該第九寫入狀況58。另 外,當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41小於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 42,則可延後該雷射光功率波形4〇〇之下降緣402位置 中該第二時間點4012 ’使該雷射光功率波形4〇〇造成變 化(如圖中虛線所示)’進而使得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 42與該第一長度誤差均值40均縮短,進而調整出對應 該3T長度之凹洞資料儲存構造(Pit)之該第十寫入狀 況59。 再請參見第四圖(h),其係為根據該第一長度誤差 均值40、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41以及該第三長度誤差 均值42比較大小後所產生出一第十一寫入狀況6〇與一 第十二寫入狀況61示意圖’從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 出,在該第一長度誤差均值40小於〇的情況下,該第二 長度誤差均值41與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42皆小於0, 當該第一長度誤差均值40小於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41 與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42,而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41 小於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42時’則可延後該雷射光功率 22 波形400之下降緣402位置中該第二時間點4012,使該 雷射光功率波形4〇〇造成變化(如圖中虛線所示),進而 使杈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42與該第一長度誤差均值4〇 均縮短,進而調整出對應該3T長度之凹洞資料儲存構 造(Plt)之該第十一寫入狀況60。另外,當該第二長度 誤差均值41大於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42時,則可提前 該雷射光功率波形4〇〇之上升緣4〇1位置中該第二時間 • 點4011,使該雷射光功率波形400造成變化(如圖中虛 線所示),進而使得該之第二長度誤差均值41與該第一 長度誤差均值40均縮短,進而調整出對應該3T長度之 凹洞貧料儲存構造(pit)之該第十二寫入狀況61。 、 在上述之第一較實施例中,該第一長度誤差均值係 - 以3T長度凹洞資料儲存構造(Pit)為依據所求得之誤 差均值再與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以及該第三長度誤差均 值比較後,而能調整出一寫入對策來控制該光學讀寫頭 _ 發丨最佳的g人功率波形並在該辆4上之記錄層寫入 較精確的3T長度凹洞資料儲存構造(pit),同理^們若 要使該光學讀寫頭在該光碟片上之記錄層寫入其餘長度 (如4T〜11T)的凹洞資料儲存構造(Pit),只要求得^ 餘各長度的誤差均值再與相鄰兩側平面資料儲存構造 jLand)的誤差均值做比較,即也可調整出各個長度的 最佳寫入對策,而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與該第三長^均 值在上述各種寫入狀況中,我們是將所有3T到!長 度的平面資料儲存構造(Land)做為數據以求得該第: 23 長度與第三長度誤差均值再與該第一誤差均值進行比 幸又所得出的結果是最為精確的,當然我們也可以取3T 到11T長度中兩個或三個長度(例如··玎與7丁、訂與 9T以及11T等)為數據求出該第二長度與第三長度的誤 差均值再與該第—長度誤朗值進槪較,但其所得出 的結果的準確㈣錄差,但是也是可在某種程度上表 不出其變化的趨勢’而且資料較少可在運算速度上得到 • 好處。此外,若該待寫入光碟片為DVD,則寫入於J:上 之該凹洞資料構造⑽與該平面資料二:;、二 _長度除了介於3T到11T之間外,另外還有一個Μτ 的u己錄長度’也可利用該光碟片寫入對策之調整方法 -- 來進行調整。 ' 再請參見第五®,其係為改善技射段缺失所 發展_出第二健實施麻意®,在本實_巾我們以該 平面貧料儲存構造(Land)來代表該第一類資料储存構 ♦ 造’㈣關請儲存構造(Plt)來代表該第二類資料 儲存構造’如同第-較佳實施例所述,在統計出該光學 讀寫頭在該料人光抑上所寫人該平面㈣儲存構造 α^υ與該凹洞資料儲存構造(Ρι〇之長度後,計算 出該第-長度誤差均值4〇、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41以 及該第三誤差均值42’進而調整出對應辭面資料儲存 構造(Land)之寫入對策,其技街手段與上述相同,故 在此不予贅述。 u見h其係為本案所述之該光碟片寫入 24 對策之調整方法流程示意圖,首先利用該寫人策略資料 集合對該待寫人光碟片寫人該凹洞資料儲存構造(Pit) 與該平面資料儲存構造(Land);統計出所有3T到11τ •ΆΤ長度之凹/同資料儲存構造(pit)以及該凹洞資料 儲存構造(Pit)兩側3T到UT與14T長度之平面資料 ,存構造(Land);根據玎到11Τ與ΜΤ長度之凹洞 貧料儲存構造(Pit)與3Tilj 11T與14τ長度之平面資 料儲存構造(Land)計算㈣第―長度誤差均值、該第 二長度誤差均值與該第三長度誤差均值;根據該第一長 度誤差均值、該第二長賴差職_第三長度誤差均 值之大小來調整出對應該3丁到叩與14T長度之凹洞 資料儲存構造(Pit)之寫入對策。 、”不°以上所述’本案之第一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皆 可有效改善習用技術手段巾該凹洞㈣齡構造(⑻ 與該平面資料儲存構造(Land)必須一一的比對玎到 ιιτ長度而得出之分析雜的龐大與難,如此一來, ί可達,在短時間内可精確的調整出光碟片的寫入策 ^日她達到了降低成本的效果,進㈣成本案之主 要目^但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日轉之較佳實施例而已, 亚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牵之申枝直 田相申%專利乾11 ’而本案之技術 二3廣泛的被應驗CD_R、cd rw、函r、 DVD_RW、DVD+RstDVD+RWt 碟片寫入對策之調敕太、a 先碟片且該先 碟寫入P h 除 _形式直接完成於光 碟寫入裳置上之外,更可應祕各種柄片與光碟機之 25 1328806 分析儀器上,進而提供工程師於設計光碟寫入裝置或因 應新光碟片來進行寫入對策韌體改版微調時一個快速有 效之分析工具,因此本案發明得由熟習此技藝之人士任 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 保護者。 【圖式簡單說明】 本案得藉由下列圖式及說明,俾得一更深入之了解: 第一圖(a),其係為一光學讀寫裝置讀取唯讀光碟片上資 料示意圖。 第一圖(b),其係為該唯讀光碟片記錄模式示意圖。 第一圖(c),其係為空白光碟片寫入與抹除工作原理示意 圖。 第二圖,其係為一光學寫入裝置以一寫入對策資料集合來 對一待寫入光碟片進行資料寫入示意圖。 第三圖,其係為改善習用技術手段缺失所發展出第一較佳 貫施例不意圖。 第四圖(a)(b)(c)(d)(e)(f)(g)(h),其係為根據 該第一長度誤差均值、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以及該第長度 誤差均值比較大小後所產生出一第一到第十二寫入狀況 示意圖。 第五圖,其係為改善習用技術手段缺失所發展出第二較佳 26 實施例示意圖。 第六圖二其係為本案所述之該柄片寫人賴之調整方法 流程不思圖。 4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本案圖式中所包含之各元件列式如下: 唯讀光碟片10 凹洞資料儲存構造11 平面資料儲存構造12 唯讀光碟片軌道101 讀寫頭2 s己錄層20 雷射光脈波功率200 抹寫功率201 寫入功率202 最小功率203 光學讀寫頭30 待寫入光碟片之記錄層32 待寫入光碟片31 雷射光功率波形301 第一時間點302 第二時間點3〇3 上升緣3011 下降緣3012 第一類資料儲存構造321 第二類資料儲存構造322 寫入功率之高準位3013 寫入功率之低準位3014 第一長度誤差均值40 第二長度誤差均值41 第三長度誤差均值42 雷射光寫入功率波形400 上升緣401 下降緣402 凹洞資料儲存構造4 平片資料儲存構造5 第一寫入狀況50 27 1328806 第二寫入狀況51 弟四寫入狀況5 3 第六寫入狀況55 弟八寫入狀況5 7 第十寫入狀況59 弟十*一寫入狀況61 第三寫入狀況52 第五寫入狀況54 第七寫入狀況56 第九寫入狀況58 第Η—寫入狀況60
28

Claims (1)

  1. 十、申請專利範圍: L 一種光碟片寫入對策之調整方法,應用在一光磘寫入裝 置尉一待寫入光碟片進行資料寫入之過程中,該方法包含下 列步驟: ^利用一第一寫入對策資料集合來對該待寫入光碟片進 仃賁料寫入之動作,進而在該待寫入光碟片上形成長度不等 之一第一類資料儲存構造與一第二類資料儲存構造; 統計出同為一第一長度之第一類資料儲存構造本身之 :第—長度誤差均值與該第一類資料儲存構造兩側至少包 含一第二長度與一第三長度之第二類資料儲存構造之一第 一長度誤差均值與一第三長度誤差均值;以及 一根據該第一長度誤差均值、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與該第 =長度誤差均值之大小來調整出對應該第—長度之第一類 資料儲存構造之寫入對策資料。 ^ 2·如申請範圍第1項所述之該光碟片寫人對心舰士
    ^-上升縣《-卜轉參數,該上升緣參數包含# J束寫人功率由低準位轉為高準位之―第—時間點二 下降緣參數包含該雷射光束寫入功率由高準位 ~第二時間點。 吁间點,而該 轉為低準位 29 1328806 8·如申請範圍第1項所述之該光碟片寫入 法,其中該第-長度之第-睛料儲存構造=難方 誤差均值係為該第一類資料儲存構造之該第一弟一長度 :與該第一資_存構造之該第-長度:標; 9·如申請範圍第1項所述之該光碟片寫 法’其中該第二長度與該第三長度 二朿之調整方
    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與該第三長度誤差均、二儲存構造之 資料儲存構造兩側至少包含該第:類資料儲-類 二長度以及該第三長度之平均值與該第二 == 之該第二長度錢該第三長度之鮮餘賴解 t申請範圍第1項所述之該光碟片寫入對 G t其中該第-長度之第-類資料儲存構造係為3= 長度不等之㈣構造’対成於婦寫 ==而該第二長度與該第三長度之第二類資料儲; 二==1Τ長度不等之資料構造,並以-平面形成 π该待寫入光碟片之記錄層上。 η·如申凊fc圍第1項所述之該光碟片寫入對策之調整方 法其中邊第一長度之第—類資料儲存構造係為3丁到π 長度不等之資料構造’並可以該平面形成於該待寫入光碟片 =5己錄層上,而該f二長度與該第三長度之第二類資料儲存 ,造係為3T到11T長度不等之資料構造,並可以該凹洞形 成於泫待寫八光碟片之記錄層上。 12_如申睛fe圍第i項所述之該光碟片寫入對策之調整方 31 丄場8ϋ6 構造H長度縣均值與該 弟一長度料均值係可為订到11τ長度之 構造之平均值與3Τ到11Τ長度之第二類資料儲存 準值相減後再平均所得之誤差均值。 13.如中請範圍第i項所述之該光則寫人對策之調整方 其所應用之該光碟寫人裝置_待寫人光碟片進行資料 寫入之過程,其中該待寫人辆片係可為cd.r、CD·、 DVD-R、DVD_RW、DVD+R《dvd+rw 之空白光碟片。 |4·如申請範圍第10項所述之該光碟片寫入對策之調整方 法’其中該待寫入光碟片若為dvda'dvd rw dv^^ i^lD+RW,空自光碟片,麟f—長度之第—類資料儲 ,造與該第二長度與該第三長度之第二類資料儲存構造 係可為長度14T之資料構造。 ^種光碟片寫人職之調整方法,應用在—柄分析儀 二’光碟寫入裝置利用—寫入對策資料集合對一待寫入 2碟片進行資料寫人’進而在該待寫人光碟片上形成長度不 4之一第—類資料儲存構造與-第二類資料儲存構造之 後,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統計出該待寫入光碟片上同為一第一長度之第一類資 =儲存構造本身之-第-長度誤差均值與該第一類資料儲 =構造兩側至少包含-第二長度與一第三長度之第二類資 儲存構造之-第二長度誤差均值與—第三長度誤差均 值;以及 根據該第一長度誤差均值、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與該第 32 三長度誤差均值之大小來調整出㈣ 貧料儲存構造之該光碟寫入裝 仓"Λ 又之第一類 16.如申請範圍第15項所述之$光:對朿貪料。 法,其中該第—長度之第:碟片寫入對策之調整方 誤差均值係為”―類'^^存構造本身之第-長度 值與該第一資料叫造之該第—長度之平均 得。 〜第一長度之標準值相減後所 A如申請範圍第15 法’其中該第二長度與从料碟片寫人對策之調整方 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與該:長度之第二類資料儲存構造之 資料儲存構造兩侧至少^ =广長度誤差均值係為該第一類 二長度以及該第三長^匕含该第二類資料儲存構造之該第 之該第二長度以及該平均值與該第二類資料儲存構造 18.如申請範圍第15 一長度之標準值相減後再平均所得。 法,其中該第一長度光碟 片寫入對策之調整方 長度不等之資料構一類資料儲存構造係為3Τ到11Τ 之記錄層上,而該第二♦可以一凹洞形成於該待寫入光碟片 構造係為3Τ到llT長^度與忒第三長度之第二類資料儲存 於έ亥待寫入光碟g + 荨之寅料構造,並以一平面形成 7 A <記錄爲 19·如中請範圍第15 ^ 。 法,其中該第一長度述之該光碟片寫入對策之調整方 長度不等之資料構^,、第^—類資料儲存構造係為3T到11T 之記錄層上,峻Ζ並可以該平㈣成於該待寫入光碟片 構造係為3Τί彳11τ長度與該第三長度之第 二類資料儲存 、又不等之資料構造,並可以該凹洞形 33 1328806 成於該待寫入光碟片之記錄層上。 20.如申凊範圍第15項所述之該光碟片寫入對策之調整方 法,其中該第二類資料儲存構造之該第二長度誤差均值與該 第三長度誤差均值係可為3T到11T長度之第二類資料儲存 構造之平均值與3T到11T長度之第二類資料錯存構造: 準值相減後再平均所得之誤差均值。 π
    34
TW095101076A 2005-06-17 2006-01-11 Method for adjusting write strategy of optical disc TWI32880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9162205P 2005-06-17 2005-06-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01208A TW200701208A (en) 2007-01-01
TWI328806B true TWI328806B (en) 2010-08-11

Family

ID=37646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01076A TWI328806B (en) 2005-06-17 2006-01-11 Method for adjusting write strategy of optical disc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755996B2 (zh)
JP (1) JP4065891B2 (zh)
TW (1) TWI32880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0490B2 (ja) * 1989-03-20 1996-01-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情報書込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3076033B1 (ja) * 1998-09-14 2000-08-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学情報の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
KR100354175B1 (ko) * 1998-11-20 2002-09-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데이터 변/복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변/복조 장치 및 그 기록매체
JP4193262B2 (ja) * 1999-01-19 2008-12-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復号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再生装置、並びに復号方法
US6961095B2 (en) * 2000-08-04 2005-11-01 Silicon Image, Inc. Digital display jitter corr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JP3908720B2 (ja) * 2003-11-12 2007-04-25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情報記録方法
JP4280996B2 (ja) * 2004-05-13 2009-06-17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光情報記録装置
KR100645062B1 (ko) * 2004-05-20 2006-1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디스크 장치 및 그 광정보 기록방법
JP4395416B2 (ja) * 2004-07-14 2010-01-06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光情報記録装置
US7006420B1 (en) * 2005-02-17 2006-02-28 Mediatek Incorporation Method for tuning write strategy parameters of an optical storage device, and system thereof
US7778122B2 (en) * 2005-05-18 2010-08-17 Mediatek Incorporation Methods for tuning write strategy parameters utilizing data-to-clock edge deviations, and systems thereof
JP2006344338A (ja) * 2005-06-10 2006-12-21 Sony Corp 評価装置、評価方法、光ディスク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755996B2 (en) 2010-07-13
JP2006351177A (ja) 2006-12-28
TW200701208A (en) 2007-01-01
US20060285466A1 (en) 2006-12-21
JP4065891B2 (ja) 2008-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64932B2 (en) Adjusting method for recording condition and optical disc device
US7502295B2 (en) Method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o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US8743671B2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recording condition, optical disc device,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JPWO2006112277A1 (ja) 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へのデータ記録における記録パルス条件の最適化方法
US7349314B2 (en) Recording method and optical disk device
JP4539615B2 (ja) 記録ストラテジ決定方法、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US7606126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2000182244A (ja) 情報記録方法
JP4622947B2 (ja) 光ディスクおよび光ディスクの製造方法
TWI328806B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write strategy of optical disc
JP4229331B2 (ja) 光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および信号処理回路
US2005006887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optimum power for writing to an optical disc
JP4545205B2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信号の処理方法、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172676A (ja) 光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および信号処理回路
US7660221B2 (en) Optical disk differentiat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US8254229B2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4390652B2 (ja) 光情報記録方法、光情報記録装置及び光情報記録媒体
WO2009157584A2 (ja) 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ぴ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2007250019A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記録方法
JP2006092638A (ja) 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方法
JP4911224B2 (ja) 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への信号記録条件調整方法、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009032306A (ja) 光ディスクへの情報記録再生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7026555A (ja) 記録マークの形成方法、情報記録装置、情報記録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
KR20090013039A (ko) 광 디스크의 기록 방법, 광 디스크의 기록 재생 장치 및 광디스크
CN101606198A (zh) 光照射功率调整方法及光学信息记录重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