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87335B - Relay connection circuit and relay connector - Google Patents

Relay connection circuit and relay connec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87335B
TWI287335B TW093115204A TW93115204A TWI287335B TW I287335 B TWI287335 B TW I287335B TW 093115204 A TW093115204 A TW 093115204A TW 93115204 A TW93115204 A TW 93115204A TW I287335 B TWI287335 B TW I28733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ommon
relay
connection
contac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15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05110A (en
Inventor
Hiroyuki Obata
Taketaro Doi
Original Assignee
J S 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 S 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 S 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505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05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87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8733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8Short-circuiting members for bridging contacts in a counter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9/00Coupling parts for selective co-operation with a counterpart in different ways to establish different circuits, e.g. for voltage selection, for series-parallel selection, programmable connector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Description

1287335 九、發明說明: (一)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繼連接電路和中繼連接器,更具體地說 ,本發明涉及減少從中繼連接器的其中一方引出的連接線 的根數的中繼連接電路和中繼連接器。 (二) 先前技術 在各種加工機械的周圍設置有多個感測器,可根據從 這些感測器送出的信號進行各種控制。 在此場合,爲了向多個感測器供電,在設置於加工機 械內部的基板連接器和各感測器之間,連接多根電源供給 線(在下面稱爲“電源線”)和信號線。伴隨近年來加工機械 等功能的增加,這些電源線和信號線的根數也增加。 第12(a)圖和第12(b)圖表示加工機械和多個感測器之 間的電源線和信號線的公知的連接電路,其中第1 2(a)圖爲 一個實例的連接電路,第12(b)圖爲另一連接電路。 在連接電路100A中,如第12(a)圖所示的那樣,安裝 於加工機械內部的基板連接器102A由插塞式連接器102a 和插座式連接器102b構成,多根電源線103,- 1 0 3 8與信號 線1 048分別與插塞式連接器l〇2a連接,它們的前端 部與多個感測器S 1〜S 8連接。 在該連接電路中,如果在比如多個感測器S 1〜S 8中, 打算使連接有2根電源線和1根信號線的8個感測器與基 板連接器102A連接,則基板連接器102A中的插塞式連接 器102a和插座式連接器l〇2b必須分別要求有24個觸點。 1287335 另一方面,同樣在各感測器S1〜S8與插塞式連接器102a 之間’必須要求1 6根電源線和8根信號線。 顯然,如果信號線不是1根,而是多根,感測器的個 數增加,則信號線的根數也增加,伴隨該情況,基板連接 器的尺寸也必須增加。 此外,在第12(b)圖所示的連接電路100B中,在各感 測器S1〜S8和基板連接器102B之間,設置中繼連接器105, 〜1 〇 5 8,同樣在該連接電路中,必須要求與上述連接電路 1 〇〇 A相同的根數的電源線和信號線,它們的根數未減少。 另外,在下述的專利文獻1中,描述了採用設置轉接 佈線的分支連接器的電路。 ^ 該電路採用下述的分支連接器,其中,分別在帶狀的 共用導體部(轉接佈線)的兩側,分別設置形成有多個第1, 弟2薄片觸點的平板的分支導體,電源線與弟1薄片觸點 連接,多個電氣部件與第2薄片觸點連接。 按照該電路,可從電源線經過共用導體,向多個電氣 部件分配電力。 專利文獻1 特開平9 - 1 1 5 6 2 6號發明專利申請公開公報(圖7,第4 頁左欄) (三)發明內容 但是,在上述公知的連接電路中’電源線非常多,伴 隨該情況’基板連接器的觸點數纛也增加,必須採用較大 的類型。與此相反,加工機械等的功能逐年增加’其尺寸 -6- 鑄 1287335 逐年減小,在電路基板上,複雜地佈滿有多個部件和連接 這些部件的佈線,形成極難確保可安裝大型連接器的空間 的設計環境。 於是,因今後加工機械等亦會具有多功能化,小型化 的傾向,由此,採用這樣的連接電路的設計處於逐年難度 增加的狀況。 即使在採用上述專利文獻1所描述的分支連接器的情 況下,仍無法解決該課題。其原因在於由於在該分支連接 器中’將轉接佈線設置於連接器外殼的內部,形成分支連 0 接電路,故不能夠形成不同的連接線,比如,電源線和信 號線等的連接電路。 本發明是針對解決該已有技術的課題,本發明的第丨 : 目的在於提供下述的中繼連接電路,其可減少從中繼連接 1 器的其中一方引出的連接線的根數,周邊裝置的電路設計 容易。 本發明的第2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中繼連接器,該中繼 連接器可減少從中繼連接器的其中一方引出的連接線的根 鲁 數。 本發明的中繼連接電路,其特徵在於在設置於該主裝 置等上的基板連接器與多個副裝置之間,設置在外殻內部 具有公共觸點的中繼連接器,針對每個副裝置,通過第1, 第2連接線’將該中繼連接器和多個副裝置連接,該第1 連接線分別與該公共觸點連接,該公共觸點和第2連接線 連接於上述基板連接器上。 1287335 最好,上述公共觸點通過將短路連接器與上述中繼連 接器連接的方式,與上述基板連接器連接。 如果採用上述中繼連接電路,由於將第1連接線與公 共觸點連接,該公共觸點和第2連接線與基板連接器連接 ,故可減少從中繼連接器引出的連接線的根數。另外,由 於通過將短路連接器與中繼連接器連接,公共觸點與基板 連接器連接,故可通過短路連接器的裝卸,實現電路的切 斷和連接。另外,第1,第2連接線可採用不同種類的連接 線’比如電源線和信號線等,形成連接電路。 Φ 此外,本發明的中繼連接器,其特徵在於其包括安裝 有第1,第2連接端子的多個分支連接器,與在外殼內部設 置有公共觸點的主體連接器,在上述外殼的內部,安裝有 1 與該公共觸點連接的第3連接端子和連接有第2連接端子 的第4連接端子,將上述公共觸點和第3連接端子連接, 另外,在該主體連接器和該多個分支連接器連接時,該分 支連接器的第1連接端子分別與該公共觸點連接,該第2 連接端子與第4連接端子連接。 ® 如果採用該中繼連接器,可減少從主體連接器的一個 側面引出的連接線的根數。 上述公共觸點基本形成梳狀,其從帶狀的板體基部, 多個薄片觸點按照規定間距而並排設置。另外,最好,多 個上述公共觸點按照與上述主體連接器的較長尺寸方向基 本平行的方式,設置於上述主體連接器外殻的內部。 此外,最好,上述公共觸點由一封相问形狀的公共觸 1287335 點形成,當其中一個公共觸點從基部彎曲,設置於上述主 體連接器外殻內時’其一個公共觸點的薄片觸點前端的長 度小於另一公共觸點的薄片觸點,上述公共觸點和第3連 接端子通過短路連接器連接,上述短路連接器從主體連接 器的前壁面側,可裝卸地安裝。 如果採用這些公共觸點,則可通過對1種公共觸點進 行彎曲加工形成不同形狀的公共觸點。另外,由於短路連 接器從主體連接器的前壁面側,可裝卸地安裝,故短路連 接器的裝卸簡單。另外,通過短路連接器的裝卸,可實現 電路的切斷和連接。 還有’最好上述多個分支連接器在相應的外殼的外周 壁面上設置定位機構,分別定位於上述主體連接器外殻的 開孔中,以可裝卸的方式安裝。 由於多個分支連接器分別設置有各自的定位機構,故 可防止誤安裝於主體連接器中的情況。 (四)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描述。另 外,本發明不限於下面所述的實施例。 第1圖爲表示本發明的中繼連接電路的一個實施例的 電路圖。 該連接電路1 0 0 C採用中繼連接器1 〇,從基板連接器 1 〇2c向多台裝置,比如感測器S 1〜S 8進行供電,以及信 號的接收。 中繼連接器1 0的一側端通過電源線1 03和信號線1 04】 1287335 〜1〇48,與基板連接器l〇2c連接’在該中繼連接器10的 另一側端,安裝有多個分支連接器201〜208,這些分支連 接器通過電源線1(^〜103s和信號線104 !〜1 0 4 8 ’與感測 器S 1〜S 8連接。 在中繼連接器1 〇的內部,設置有公共觸點51 ’ 5 〇2, 每個感測器S1〜S8的電源線1〇^〜l〇3s分別與這些公共觸 點5〇ι,502連接。這些公共觸點5〇1’ 5〇2通過短路連接器 3 〇的結合,與2根電源線1 〇 3 a,1 〇 3 b連接’與基板連接器 l〇2c連接。中繼連接器1〇和基板連接器102c分別通過信 號線1 04ι〜1 048而連接。 如果採用該連接電路1 〇 〇 C,則多個感測器S 1〜S 8的 電源線1〇3】〜1 0 3 8分別與公共觸點5(^ ’ 5 02連接’這些公 共觸點5 0 !,5 02與基板連接器1 〇 2 c連接’由此’中繼連接 器1 0和基板連接器1 〇 2 c之間的電源線爲2根。於是’與 已有技術的連接電路相比較,電源線的個數從1 6根減少到 2根。另外,基板連接器的觸點在過去必須要求24個的場 合,變爲1 0個,其結果是,基板連接器可採用較小的類型 ,由於可節省基板空間,故電路設計容易。 此外,電源線和信號線的根數不限於上述的根數,可 對應於電路設計,選擇任意的根數。另外,即使在選擇任 意的根數的情況下,按照上述中繼連接電路,仍可減少中 繼連接器和基板連接器之間的電源線的根數。 第2圖爲表示本發明的中繼連接器的一個實施例的分 解立體圖。 -10- 1287335 中繼連接器10由主體連接器Π,安裝於該主體連接 器11的前壁面11a上的多個分支連接器201〜208和短路連 接器3 0,與安裝於內壁面1 1 b上的公共觸點5 0和連接端子 60構成。 主體連接器1 1由細長的長方體的外殼形成’沿較長尺 寸方向,在前壁面11a上’形成多個開孔 Π a。〜11 a8 ’分 支連接器20 i〜2 08和短路連接器30插入到這些開孔中。 在各分支連接器20,〜2 0 8和短路連接器30的外殼中’ 分別形成小開孔,連接端子安裝於這些小開孔中。即’ 在各分支連接器201〜208中,分別安裝有3個連接端子70( 在第2圖中,僅僅示出1個)。3個連接端子中的2個用作 電源端子,剩餘的1個用作信號端子。另外,在短路連接 器30上,安裝有短路觸點35。 在主體連接器11的內壁面lib上,沿較長尺寸方向’ 形成2個凹狀槽和多個小開孔,在這些凹狀槽中,安裝有 公共觸點50,在小開孔中,安裝有連接端子60 (在第2圖 中僅示出1個)。這些連接端子60構成電源端子和信號端 子’這一點將在後面進行描述。 下面對構成上述中繼連接器的各個部件進行具體描述 〇 第3(a)圖〜第3(c)圖表示主體連接器,其中第3(a)圖爲 俯視圖,第3(b)圖爲前視圖,第3(c)圖爲後視圖。 主體連接器11由包括前壁面11a、內壁面lib、頂壁 面1 1 c、底壁面1 1 d、右側壁面1 1 e和左側壁面1 1 f的細長 -11- 1287335 的長方體外殻形成’通過合成樹脂材料形成。在該外殼的 外周圍’在前壁面11 a的附近,形成按照規定寬度突出的 凸緣12,在該凸緣12的兩端部,形成裝置安裝用的安裝孔 12a,Ub。另外,在主體連接器的頂壁面llc上,標有表 示所安裝的分支連接器2〇1〜2〇8、短路連接器3()和各連接 端子60,70的記號。所標記號中的p表示短路連接器,ρι ,P2表示電源端子,S1〜S8表示分支連接器或信號端子。 在主體連接器的前壁面11a中,形成插入多個分支連 接器20^ 208和1個短路連接器30的多個開孔η%〜nas · ,在這些開孔中的,左端的開孔1 1 aQ中,插λ短路連接器 3〇,在其他的開口 lla!〜 llas中,分別插入分支連接器2〇1 〜2 〇8。在各開孔1 1 a。〜1 1 as的內部形成有定位突起,該定 ill突起用於使分別插入的連接器不會誤插入其他的開孔。 比如,在開孔1 1 aQ中,在兩側的內壁,形成線狀的肋1 3。 ’ 1 3 ’。。此外,對於其他的開孔,按照相同的方式,分別在 不同的位置形成肋。比如在開孔1 1 a3中,形成肋1 3 3,1 3,3 在主體連接器的內壁面1 1 b上,形成2個凹狀槽! 3 a, 13b與多個小開孔14a,14b,14】〜148。在各凹狀槽13a, 13b中,分別安裝有公共觸點50,,502(參照第2圖)。另外 ’各小開孔14a,14b,14^148中,在小開孔14a,14b中 插入電源用端子60(帶有記號PI,P2),在其他的小開孔14, 〜148,插入信號端子60。另外,在凹狀槽13a,13b和多 個小開孔1 4 a,1 4b,1 4 ,〜1 4 8的內部,形成固定各連接端 -12- 1287335 子的止動機構。其形狀在第1 1圖中示出。 第4(a)圖〜第4(e)圖爲表示分支連接器,其中第4(a)圖 爲前視圖,第4(b)圖爲右側視圖,第4(c)圖爲俯視圖,第4(d) 圖爲仰視圖,第4(e)圖表示左側視圖。第5(a)圖和第5(b) 圖表示第4(a)圖的剖面,其中第5(a)圖爲沿第4(a)圖中的 A — A線的剖視圖,第5(b)圖爲沿第4(a)圖中的B — B線的 剖視圖。此外,這些剖視圖表示安裝有連接端子的狀態的 剖面。 由於多個分支連接器20分別由基本相同形狀的外殼形 成,故對其中1個外殼2 13進行具體描述,對於其他的外 殼,僅僅對不同的部分進行描述。 外殼2 13呈縱向較長的長方體的小箱狀,其由前壁面2 1 a ,內壁面21b,頂壁面21c,底壁面21d,右側壁面21e和 左側壁面2 1 f形成,該外殼2 13由合成樹脂形成。 在外殼的頂壁面21c上,如第4(c)圖所示,標有記號 “3” ,其表示多個分支連接器2(^〜2 08中的,插入到主體 連接器1 1的開孔1 la3中的分支連接器203。另外,在頂壁 面21c上’形成有與主體連接器11扣合的止動機構。該止 動機構如第4(c)圖和第5(a)圖所示,由彈性片21c,,形成 於該彈性片2 1 c 1的途中的止動爪2 1 c2,與形成於彈性片的 前端的突出部21 c3構成。 在外殼2 13的左側壁面2 1 f和底壁面2 1 d上,形成有凹 狀槽,該凹狀槽嵌入形成於主體連 接器開孔中的定位肋1 3 3,1 3 ’ 3中。這些凹狀槽2 1 f,,2 1 d i -13- 1287335 形成於針對各分支連接器的外殻2 Ο ,〜2 0 8的不同的位置, 對應於主體連接器開孔內的定位肋,按照不插入到錯誤的 開孔中的方式,用作定位鍵。 通過任意地組合外殻的側壁面和底壁面的凹狀槽和缺 口層部的位置,可形成多個分支連接器的定位鍵。另外, 底壁面的缺口層部也可爲凹狀槽。 各分支連接器的外殼2 1 ,〜2 18中的,形成上述定位鍵 的凹狀槽和缺口層部的位置不同。 在外殼213中,在其前壁面21a的外周,設置有規定 鲁 寬度的凸緣2 1 a,,此外,在其前壁面2 1 a中,形成4個開 孔22a〜22d,上述開孔22a〜22d中的,如第5(a)圖和第5(b) 圖所示,3個開孔22a〜22c從前壁面21a,向內壁面21b 貫通,內壁面2 1 b將剩餘的開孔2 2 d封閉。內壁面2 1 d側 的通孔 22a!〜22ci的出口爲更窄的小出口 ,這些開口 22a2〜22c2中插入有各連接端子的薄片觸點。另外,在通孔 2 2 a 1〜2 2 c !的內部,形成對連接端子進行止動的止動機構 • 上述開孔22a〜22c中,在開孔22a中安裝有連接信號 線的連接端子7〇’,在各開孔22b,22c中,安裝有連接電 源線的電源端子、7 0 2。該電源線和信號線的連接端子70 ,70,採用如第l〇(e)圖所示的那樣’在相同類型的接納式 觸點上,分別連接電源線和信號線的類型。另外,電源線 和信號線的連接端子也可爲不同的類型。 第6(a)圖〜第6(e)圖表示短路連接器,其中第6(a)圖爲 -14- 1287335 前視圖,第6(b)圖爲右側視圖,第6(c)圖爲俯視圖,第6(d) 圖爲仰視圖,第6(e)圖爲後視圖。第7(a)圖〜第7(c)圖表示 第6(a)圖的剖面,其中第7(a)圖爲沿第6(a)圖中的A —A線 的剖視圖,第7(b)圖爲沿第6(a)圖中的B — B線的剖視圖。 另外,這些剖視圖表示安裝短路觸點的狀態的剖面。 短路觸點30由外殻形成,該外殼呈基本與上述分支連 接器相同的縱向尺寸較長的長方體的小箱狀,其由合成樹 脂材料形成。該外殼31由前壁面3 1 a,內壁面3 1 b,頂壁 面3 1 c,底壁面3 1 d,右側壁面3 1 e和左側壁面3 1 f形成。 在外殻31的頂壁面3 1 c上,形成與主體連接器1 1扣 合的止動機構。該止動機構象圖7所示的那樣,由彈性片31Cl ,與形成於該彈性片的前端的止動爪3 1 c2構成。 在外殻3 1的前壁面3 1 a上,寬度稍大於短路觸點厚度 的凹狀槽31ai,31a2,從前壁面31a,朝向內壁面31b基本 平行地形成。各凹狀槽31a],31a2如第7(b)圖所示,從前 壁面31a,朝向內壁面31b,寬度變窄,內壁面31b附近的 寬度較窄部31’ai,31’a2按照可壓入固定短路觸點的寬度 形成。 在內壁面31b,對應於各凹狀槽31a,,31a2,形成分別 與內壁面31b連通的2個開孔31ei,31e2,31f,,31f2。另 外,從各凹狀槽3 1 ai,3 1 a2的背面附近,朝向各側壁面3 1 e ,31f,形成與外部連通的開孔31’ei,31 ’e2(另外,在另一 側壁3 i f中,也形成開孔,其圖示省略)。這些開孔用作觀 察孔,該觀察孔用於確認短路觸點是否正確地插入到凹狀 •15- 1287335 槽的底部。 由於各短路觸點具有同一形狀,故在第7 ( c )圖中示出 一個觸點。 短路觸點3 5爲相對的2個叉狀的觸點3 7 a ι,3 7 a 2與3 7 b i ,37b2構成一對,即,4個叉狀觸點37&],37&2與371^,37ΐ32 具有從基部3 6並排設置的形狀,由具有規定厚度的導電性 金屬板形成。基部3 6具有規定的寬度,從基部3 6的端部 ,到觸點的端部的長度稍短於短路外殻3 1的長度方向的長 度,爲當該短路觸點接納於短路外殻3 1的內部時,短路觸 點3 5的前端部在從外殼的前壁面,稍稍拉入的狀態接納的 長度。 2個短路觸點35,35’(圖7中僅示出其中一個觸點35) 安裝於上述各凹狀槽3 1 a,,3 1 a2的內部。如果將短路觸點 35插入到各凹狀槽31a,,3 la2的內部,則由於各凹狀槽31a, ,31 82從前壁面31a,朝向內壁面31b寬度變窄,內壁面31b 附近的寬度較窄部31’a,,31’a3按照可壓入短路觸點的寬 度形成,所以以壓入方式固定於這些槽內部。另外,可通 過窺探外殻內壁面的開孔和各側壁面的開孔的方式,確認 各短路觸點是否適當地插入各凹狀槽的內部。 第8 (a)圖〜第8(d)圖表示2個公共觸點,其中第8(a)圖 爲其中一個公共觸點的俯視圖,第8(b)圖爲其側視圖,第 8(c)圖爲另一公共觸點的俯視圖,第8(d)圖爲其側視圖。 2個公共觸點5 〇對應於電源的極性,分爲正極用,負 極用,由2個公共觸點50,,5 0 2構成,具有基本相同的形 -16- 1287335 狀’ ί未用導電性帶狀金屬板’通過衝壓加工而形成。 首先,對各公共觸點50,,502的共同部分進行描述。 各公共觸點50,,5 0 2如第8(a)圖,第8(c)圖所示,基 本呈梳狀,相對按照規定寬度形成的基部5 1,多個薄片觸 點5 2a,〜5 2a9與52,a!〜52,a9按照等間距並排設置地形成 〇 基部5 1呈規定寬度的帶狀,在該帶狀片上,基本按照 等間距,形成開口 5 1 a 1〜5 1 a9。另外,各薄片觸點按照在 安裝於主體連接器中時,其前端部接近主體連接器的前壁 · 面的長度設定。此外,在各薄片觸點的途中,形成止動於 主體連接器上的突起521^〜521)9。 各公共觸點5 0 ,,5 0 2在以下部分不同。 其中一個公共觸點5〇1中的各薄片觸點52ai〜52a9從 基部5 1,沿正直方向延伸(參照第8(b)圖),另一公共觸點 5 02中的各薄片觸點52’a!〜 52’a9從按照在基部51附近, 形成臺階部的方式彎曲。即,該彎曲部5 2 c呈下述的形狀 ,其中,如第8(d)圖所示,各薄片觸點52’ai〜 52’a9從基 ® 部5 1,按照90度左右彎曲,其前端進一步按照90度左右 彎曲,基本呈臺階狀彎曲。 如果對上述各公共觸點5 0 ,,5 0 2進行比較,相對另一 公共觸點5(^的各薄片觸點52ai〜 52a9,公共觸點5 0 2中的 各薄片觸點52’ai〜52’a9的從基部51到各觸點的前端部的 長度按彎曲的量變短。上述各公共觸點5 0 !,5 0 2分別以壓 入方式安裝於主體連接器的外殼內的凹狀槽13a,13b中。 -17- 1287335 下面對採用這些部件的中繼連接器的裝配和採用該中 繼連接器的連接電路實例進行描述。 第9(a)圖〜第9(c)圖表示採用這些部件而裝配的中繼連 接器,其中第9(a)圖爲俯視圖,第9(b)圖爲前視圖,第9(c) 圖爲後視圖。 第1 0 (a)圖〜第1 〇 (0圖表示圖9的中繼連接器的剖面’ 其中第1 0(a)圖爲沿第9(b)圖中的A — A線的剖視圖,第1 0(b) 圖爲沿第9(b)圖中的B — B線的剖視圖’第l〇(c)圖爲沿第 9(b)圖中的C — C線的剖視圖,第10(d)圖爲沿第9(b)圖中 的D — D線的剖視圖。這些剖視圖表示連接電源端子和信號 端子的狀態。此外,第10(e)圖爲分支連接器用的電源端子 和信號端子的外觀立體圖,第10(f)圖爲主體連接器用的電 源端子和信號端子的的外觀立體圖,第Π圖爲沿第9(c)圖 中的E — E的剖視圖。 首先,在主體連接器11的內壁面lib的凹狀槽13 a,13b 中,分別以壓入方式安裝有2個公共觸點5 0 1,5 0 2。 如果將各公共觸點50!,5 0 2分別以壓入方式安裝於凹 狀槽1 3 a,1 3 b中,則形成於基部5 1上的等間距的開口 5丨a ι 〜5 1a9嵌入凹狀槽1 1、’ 1 lb2內的突起(圖示省略),實現 定位固定,並且止動突起52b】〜52139也均壓入凹狀槽lib! ’ llb2的內部’各觸點52ai〜52a9與52,ai〜52,a9分別固 定於凹狀槽1 3 a,1 3 b中。 如果將各公共觸點50,,502安裝於凹狀槽13a,13b中 ,.由於其中一個公共觸點5〇2中的各薄片觸點52,ai〜52,a9 -18- 1287335 相對另一公共觸點5(^中的各薄片觸點52ai〜 52a9,從基部 5 1到各薄片觸點的前端部的長度按照彎曲的量變短,故即 使在安裝於凹狀槽1 3 a,〗3 b內的狀態的情況下,其中一個 公共觸點中的各薄片觸點52ai〜52a9的各前端,與另一公 共觸點中的各薄片觸點5 2,、〜5 2,a9相比較,朝向前壁面 突出(參照第1 1圖)。於是,在各觸點52ai〜52a9與52,a, 〜52、9上,連接分支連接器2〇1〜2〇8時,在其與分支連接 器的觸點之間,按照具有時間差的方式連接。 安裝公共觸點的主體連接器按照下述方式,與基板連 β 接器和多個裝置連接。 主體連接器1 1和基板連接器(圖示省略)之間的連接通 過下述方式實現,該方式爲:預先在於與基板連接連接器 連接的電源線和信號線的前端,分別連接電源端子6(^,602 和信號端子60’,這些電源端子60 ,,602和信號端子60’安 裝於主體連接器1 1中的多個小開孔14a,14b,14,〜148。 即’小開孔14a,14b’ 14】〜148中’小開孔14a’ 14b 中插入電源端子60,,6 0 2 (帶有記號PI,P2),將信號端子 ® 60’插入其他的小開孔1七〜148中。 如果安裝2個電源端子60 !,6 0 2和信號端子60’ ’由 於已在主體連接器11的內壁面llbi,安裝了 2個公共觸 點,5 0 2,故處於在主體連接器Π的前壁面Ha的各開 孔1 la。〜1 la8的內部,公共觸點50】,5 02,電源端子60】, 6 〇 2和信號端子6 0,的相應薄片觸點突出’可與分支連接器 和短路連接器連接的狀態。 -19- 1287335 即,在開孔π a。的內部,各公共觸點5 Ο,,5 02的薄片 觸點5 2 a !,5 2 ’ a ,與各電源端子6 0 ,,6 0 2的薄片觸點的4個 觸點突出。 上述排列是將公共觸點5 0 ,,5 0 2,薄片觸點5 2 a,5 2,a , 按照在頂層並列的方式排列,2個電源端子60,,6 0 2的薄 片觸點(圖示省略)按照在底層並列的方式排列。 此外,安裝電源端子和信號端子的主體連接器按照下 述的方式,與多個裝置連接。 首先,將短路連接器30安裝於主體連接器11上。如 果將短路連接器3 0如上述那樣,安裝於排列有薄片觸點的 開孔1 la。,則如第10(a)圖,第10(b)圖所示,其中一個短 路觸點35中之一個觸點37a],37a2(圖示省略)與各薄片觸 點52ai,52’a!連接,另一觸點37b,,37b2與各薄片觸點連 接。另外,其他的短路觸點也同樣地連接。通過該短路連 接器的安裝,各公共觸點5(^,5 02中的觸點52ai,52’ai輿 電源端子6(^,6 0 2實現電連接。該短路連接器30可通過工 具等按壓圖7所示的止動爪3 1 c2,從主體觸點1 1的開孔1 1 a。 取下。 接著,分別在與多個裝置連接的電源線和信號線的前 端,將電源端子6(^,6 0 2和信號端子60’與各分支連接器2(^ 〜208連接,這些分支連接器分別插入主體連接器前壁面的 各開孔1 la】〜1 la8。 由於在各分支連接器2(^〜20s和短路連接器30上,帶 有定位鍵,故不會出現誤插入其他的開孔的情況,另外, -20- 1287335 由於在主體連接器和各連接器上,分別帶有識別 ,故可簡單地插入相應的開孔。如果短路連接3 0 接器20,〜208安裝于各開孔Ua。〜lla8,則分別 機構,以止動方式固定于各開孔內部。另外,各 器2 0 ,〜2 0 8將比如,圖4所示的分支連接器外殻 出部21 c3朝向下方按壓,由此,可從分支連接器 接器,簡單地取下。另一分支連接器也可通過同 ,從主體連接器取下。 採用本發明的中繼連接電路,可減少從中繼 的其中一方引出的連接線的根數,周邊裝置的電 易。另外,可通過短路連接器的裝卸,進行電路 連接。 按照本發明的中繼連接器,可減少從中繼連 一方引出的連接線的根數。 (五)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爲表示本發明的中繼連接電路的一個 電路圖; 第2圖爲表示本發明的中繼連接器的一個實 解立體圖; 第3(a)圖〜第3(c)圖表示主體連接器,其中第 俯視圖,第3(b)圖爲前視圖,第3(c)圖爲後視圖; 第4(a)圖〜第4(e)圖表示分支連接器,其中第 前視圖’第4(b)圖爲右側視圖,第4(c)圖爲俯視圖 圖爲仰視圖,第4(e)圖表示左側視圖; 用的記號 和分支連 通過止動 分支連接 2 13的突 的主體連 樣的方法 連接器中 路設計容 的切斷和 接器中的 實施例的 施例的分 3(a)圖爲 4(a)圖爲 ,第 4(d) 1287335 第5(a)圖和第5(b)圖表示第4( a)圖的剖面,其中第5(a) 圖爲沿第4(a)圖中的A — A線的剖視圖,第5(b)圖爲沿第4(a) 圖中的B — B線的剖視圖; 第6(a)圖〜第6(e)圖表示短路連接器,其中第6(a)圖爲 前視圖,第6 (b)圖爲右側視圖,第6 (c)圖爲俯視圖,第6 (d) 圖爲仰視圖,第6 ( e)圖爲後視圖; 第7(a)圖〜第7(c)圖表示第6(a)圖的剖面,其中第7(a) 圖爲沿第6(a)圖中的A — A線的剖視圖,第7(b)圖爲沿第6(a) 圖中的B — B線的剖視圖;第7(c)圖表示短路觸點的形狀; 第8(a)圖〜第8(d)圖表示2個公共觸點,其中第8(a)圖 爲其中一個公共觸點的俯視圖,第8(b)圖爲側視圖,第8(c) 圖爲另一公共觸點的俯視圖,第8(d)圖爲側視圖; 第9(a)圖〜第9(c)圖爲中繼連接器,其中第9(a)圖爲俯 視圖,第9(b)圖爲前視圖,第9(c)圖爲後視圖; 第10(a)圖〜第10(f)圖表示圖9的中繼連接器的剖面, 其中第10(a)圖爲沿第9(b)圖中的A — A線的剖視圖,第10(b) 圖爲沿第9(b)圖中的B — B線的剖視圖,第10(c)圖爲沿第 9(b)圖中的C一C線的剖視圖,第10(d)圖爲沿第9(b)圖中 的D — D線的剖視圖,第10(e)圖爲電源端子的外觀立體圖 ,第10(f)圖爲信號端子的外觀立體圖; 第1 1圖爲沿第9(c)圖中的E — E的剖視圖; 第12(a)圖和第12(b)圖表示加工機械和多個感測器之 間的電源線和信號線的連接電路,第12(a)圖爲一個實例的 連接電路,第12(b)圖爲另一連接電路。 1287335 元件符號說明 1〇 中 繼 連 接 器 11 主 體 連 接 器 11a 一 刖 壁 面 lib 內 壁 面 201 ‘ 〜20δ 分 支 連 接 器 20d 丨、21f】 凹 狀 槽 30 短 路 連 接 器 35 短 路 連 接 器 50、 50〆 502 公 共 觸 點 60, 、602 電 源 端 子 6(T 信 號 端 子 70, 、702 電 源 端 子 70’ 信 π电 WL· 端 子 100 c 連 接 電 路 102 c 基 板 連 接 器 103 丨〜l〇38 電 源 線 104 丨〜l〇48 信 號 線
-23-

Claims (1)

1287335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中繼連接電路,其特徵在於在設置於主裝置等上的 基板連接器與多個副裝置之間,在外殼內部設置具有公 共觸點的中繼連接器,針對每個副裝置,通過第1,第2 連接線’將該中繼連接益和多個副裝置連接,該第1連 接線分別與該公共觸點連接,該公共觸點和第2連接線 連接於上述基板連接器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中繼連接電路,其中上述公共 觸點通過將短路連接器於上述中繼連接器連接的方式, 與上述基板連接器連接。 3.—種中繼連接器,其特徵在於其包括安裝有第1,第2連 接端子的多個分支連接器,與在外殻內部設置有公共觸 點的主體連接器,在上述外殻的內部,安裝有與該公共 觸點連接的第3連接端子和連接有第2連接端子的第4 連接端子,將上述公共觸點和第3連接端子連接,另外 ,在該主體連接器和多個分支連接器連接時,該分支連 接器的第1連接端子分別與該公共觸點連接,該第2連 接端子與第4連接端子連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中繼連接器,其中上述公共觸 點約形成梳狀,其從帶狀的基部,將多個薄片觸點按照 規定間距而並排設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中繼連接器,其中多個上述公 共觸點按照與上述主體連接器的較長尺寸方向以約平行 的方式,設置於上述主體連接器外殻的內部。 -24- 1287335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中繼連接器,其中上述公共觸 點約壬“狀從帶狀的基部’將多個薄片觸點按照規定 間距並排設置,多個公共觸點按照與上述主體連接器的 較長尺寸方向以約本平行的方式,設置於上述主體連接 器外殼的內部。 7 ·如申g靑專利範圍第5項的中繼連接器,其中上述公共觸 點由一對相同形狀的公共觸點形成,當其中一個公共觸 點從基部彎曲,設置於上述主體連接器外殻內時,其中 一個公共觸點的薄片觸點前端的長度小於另一公共觸點 的薄片觸點。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中繼連接器,其中公共觸點由 一對相同形狀的公共觸點形成,當其中一個公共觸點從 基部彎曲’設置於上述主體連接器外殼內時,其中一個 公共觸點的薄片觸點前端的長度小於另一公共觸點的薄 片觸點。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中任一項的中繼連接器,其中 上述公共觸點和上述第3連接端子通過短路連接器連接 〇 1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中繼連接器,其中上述短路連 接器從主體連接器的前壁面側,以可裝卸的方式安裝。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中繼連接器,其中上述多個分 支連接器在相應的外殼的外周壁面上,設置有定位機構 ’分別定位於上述主體連接器外殼的開孔中,以可裝卸 的方式安裝。 -25-
TW093115204A 2003-05-30 2004-05-28 Relay connection circuit and relay connector TWI28733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55436A JP2004356057A (ja) 2003-05-30 2003-05-30 中継接続回路及び中継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05110A TW200505110A (en) 2005-02-01
TWI287335B true TWI287335B (en) 2007-09-21

Family

ID=33128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15204A TWI287335B (en) 2003-05-30 2004-05-28 Relay connection circuit and relay connector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094073B2 (zh)
EP (1) EP1482603B1 (zh)
JP (1) JP2004356057A (zh)
KR (1) KR101046855B1 (zh)
CN (1) CN100454685C (zh)
TW (1) TWI2873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79294B1 (ko) * 2006-06-12 2009-01-16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4906666B2 (ja) * 2006-11-10 2012-03-28 株式会社ヨコオ 中継コネクター
DE102010009805B4 (de) * 2010-03-01 2013-02-14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Steckbrücke
DE102011001714A1 (de) * 2011-03-31 2012-10-04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Querbrücker für eine elektrische Klemme
JP5632420B2 (ja) * 2012-05-07 2014-11-2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端子間接続構造
JP2014002846A (ja) 2012-06-15 2014-01-09 Yazaki Corp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拡張構造および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US9343860B2 (en) * 2013-01-08 2016-05-17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safety sensors and devices
JP2016207487A (ja) * 2015-04-23 2016-12-0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US9806480B1 (en) * 2016-11-28 2017-10-31 Jerome Jablonski Building wiring system, components and methods
WO2018227575A1 (zh) * 2017-06-16 2018-12-20 深圳市得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便捷式中继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54984B2 (ja) * 1995-10-13 2002-02-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分岐コネクタ
FR2764445B1 (fr) * 1997-06-09 1999-08-20 Entrelec Sa Dispositif d'interconnexion par module(s) a fiches de connexion disposees lineairement et composants mis en oeuvre dans un tel dispositif
US6309244B1 (en) * 1998-07-30 2001-10-30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and power shunt contact
CN2383235Y (zh) * 1999-04-13 2000-06-1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JP2002184542A (ja) * 1999-10-25 2002-06-28 Omron Corp センサシステム
JP2002216919A (ja) * 2001-01-18 2002-08-02 Nichifu Co Ltd Vvfケーブル用中継コネクタ
JP2003037920A (ja) * 2001-07-24 2003-02-0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気接続箱
US6447340B1 (en) * 2001-08-15 2002-09-10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790067B2 (en) * 2002-12-17 2004-09-14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Finger proof power connector
US6699049B1 (en) * 2003-03-26 2004-03-02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enhanced housing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046855B1 (ko) 2011-07-06
CN100454685C (zh) 2009-01-21
US20050003702A1 (en) 2005-01-06
EP1482603A3 (en) 2006-01-25
TW200505110A (en) 2005-02-01
EP1482603B1 (en) 2012-01-25
EP1482603A2 (en) 2004-12-01
US7094073B2 (en) 2006-08-22
CN1574507A (zh) 2005-02-02
JP2004356057A (ja) 2004-12-16
KR20040103488A (ko) 2004-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06194C1 (ru) Адаптер и система штепсельн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US6004163A (en) Electrical multi-pole plug-and-socket-type connector with associated socket part
BR9507466A (pt) Adaptador de cabo programável
JP2010267548A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I287335B (en) Relay connection circuit and relay connector
US8414334B2 (en) Holder-mounting structure
US7125285B2 (en) Joint connector
JP2009164105A (ja) 第1コネクタ、第2コネクタ及び電気接続装置
JP3651216B2 (ja) 分岐接続箱
CN108429029B (zh) 连接器、插座以及连接系统
JP2004311223A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2008066157A (ja) 分岐コネクタ
JPH1141752A (ja) 電気接続箱
KR20090111702A (ko) 조인트 커넥터
JP4076183B2 (ja) スイッチ装置−プリント配線板−組合せ
US7267582B2 (en) Plug-and-socket connection having additional contact device, particularly for data transmission
JP2006523919A (ja) 差し込みコネクタのための接点装置
JP4758512B1 (ja) 電気部品の取付構造及びコネクタ用アダプタ
CN216671989U (zh) 一种具有多触位电源件连接器
JP2005158729A (ja) ヘッダーコンタク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ヘッダーコネクタ
JP355540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KR200425138Y1 (ko) 가요성 케이블을 위한 커넥터
JP2000277220A (ja) コネクタ構造
JP2002124327A (ja)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JP3652554B2 (ja) 電気接続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