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60800B - Structure of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Structure of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60800B
TWI260800B TW094115424A TW94115424A TWI260800B TW I260800 B TWI260800 B TW I260800B TW 094115424 A TW094115424 A TW 094115424A TW 94115424 A TW94115424 A TW 94115424A TW I260800 B TWI260800 B TW I26080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ight
emitting diode
layer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15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40037A (en
Inventor
Chang-Hsing Chu
Kui-Hui Yu
Shi-Ming Chen
Original Assignee
Epitech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pitech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Epitech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TW094115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260800B/zh
Priority to US11/232,633 priority patent/US743211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608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60800B/zh
Publication of TW200640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40037A/zh
Priority to US12/200,019 priority patent/US7982238B2/e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4Heat extraction or cooling elements
    • H01L33/642Heat extraction or cooling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05Processes
    • H01L33/0093Wafer bonding; Removal of the growth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2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e.g. curved or truncated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4Heat extraction or cooling elements
    • H01L33/641Heat extraction or cooling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materials

Description

1260800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 ; LED)及其製造方法,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高熱導 性以及加工特性佳的發光二極體及其製造方法。 【先前技術】 發光一極體係由一種具有同質結構(Homostructure)、 單異質結構(Single Heterostructure)、雙異質結構(Double Hetefostfucture ; DH)、或是多重量子井(Multiple Quantum
Well ; MQW)結構所堆疊而成的磊晶結構。能自然放射出不 同波長之光線的p-n接面二極體。由於發光二極體具有低 耗電量、低發熱量、操作壽命長、耐撞擊、體積小、反應速 度快、以及可發出穩定波長的色光等良好光電特性,因此常 應用於家電、儀表之指示燈、光電產品之應用光源、以及光 電通訊領域。 傳統的發光二極體,是在一個基板(|§u|3strate)101,一 個η型下包覆層,一個主動層、以及一個p型上包覆層,藉 由電流通過主動層的磊晶結構而發光,並藉由磊晶結構的各 種不同組成,改變發光二極體發光波長。 隨者發光一極體製程技術的進步,為了功能上的需求, 例如增加發光二極體的亮度、熱導性以及電流分散效果,或 進行後續加工,例如切割製程,經常會使用基板轉移 (Substrate Transferring)技術或晶片鍵合(Wafer Bonding), 1260800 另外形成至少一個材質 ^ J:中,且古& 、”、、、屬或ΙΠ_ν族化合物半導體的基 係經常被選擇作為第㈣性㈣ 禾一基板的理想材質。 1 具有良好的熱導性,但是銅的剛性不足且 程之中若所使用的第二基板是厚度較薄 的 日血於1 改季乂差良率不易提昇。又,雖然石夕 一叫7且兵肩殿彳 性,但熱性導較差會變取氺-一 癱 θ I先一極體凡件的工作性能。 —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籀因眭I目丄 種门時兼具加工性與導熱性的於 二極體結構以及製造方法 等.、、、r生的&先 • 及工作性能。 卞W艮手以 細膜f生與發光二極體元件可以 ,但熱性導齡m…·· 且具有較佳的加工 【發明内容】 道J二發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同時兼具加工性盘 導熱性的光二極體結構’其中此一發光二極體結構至少: 括.磊晶結構、粘著層、以及複式基材。粘著層,位於石曰 結構之-側。複式基材係藉由枯著層與蟲晶結構相互結:-複式基材至少包括:圖案化矽層以及金屬層。其中圖案 層具有複數個貫穿開口;金屬層係覆蓋於圖案化石夕層:上 且有-部份包埋於該些個貫穿開口之内,纟且^著層接 觸。 曰 本發明的另-個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發光二極體 的製造方法’以提高發光二極體元件的良率以及工作性能。 首先在-個第一基材之上形成一個蟲晶結構。接著:伊 1260800 並圖案化一個第二基材,使第二基材之第一表面具有至小一 個開口。之後,進行-個粘著製程,將第二基材之第 枯著於蟲晶結構遠離楚 又面 m": 材之一側上。再移除-部份的第 一基材,使該些個開口貫穿第二基材,並藉由該些個開口將 :部份之钻者層暴露出來。於該第二基材之上形成一個金屬 ㈢’使金屬層之-部份填充於該些個開口之内 接觸。之後移除第一基材。 〃枯者層 依,、、、以上所述的較佳實施例,本發明的特徵係石 晶結構上提供—個複式基材,此—複式基材可以兼I銅之ΐ 好的熱導性以及矽的良好加工性。 因此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確實可以’提供—種解決習知 技術無法兼顧發光二極體元件之加卫性與熱導性,造成良率 下降或工作性能不佳的問題,以達到上述發明之目的 【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特徵係一種同時兼具加工性與導熱性的發光 二極體結構,藉由在於蠢晶結構上提供一個可以兼具銅之良 好的熱導性以及矽的良好加工性的複式基材,改善發光二極 體元件之加工性與熱導性。 χ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㈣ 易懂’本說明#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 <,作詳細 說明如下: β 0 請參照帛1圖,第1圖係'根據本發明的帛—較佳實施例 所繪示之發光二極體結構的剖面示意圖。根據本發明=第一
126〇8〇〇 ::佳實施例’此一發光二極體結構至少包括 λ η λ 猫日日、、、口構 構叱之及複式基材300。點著層係位於蟲晶結 之一側。複式基材3〇〇係藉由枯著層1〇4盥 合。其中,複式基材3。。至少包括:有;二: 層108右^ ^案化石夕層黯、以及金屬層1〇8,其中金屬 二 有一部份覆蓋於該圖案化矽層106a之上,另外一部 为包埋於該些個貫穿開口 103之内。 ° 、去根據本^明的第一較佳實施例,上述蟲晶結構的製造方 〆先係在第一基材100之上形成一個磊晶結構1〇2。 和&凊參照第2圖,第2圖係根據本發明的第一較佳實施 蛀、曰示在第基材1 00之上形成一個磊晶結構1 02的製程 結構剖面圖。在本發明的一些較佳實施例之中,此一磊晶結 構102可以是由具有同質結構、單異質結構、雙異質結 構、或是多重量子井結構所堆疊而成。 在本發明的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中,第一基材i 〇〇較佳係 砷化鎵基板。磊晶結構1 〇2係藉由一磊晶製程所形成,包括 將一個N型構化鋁鎵銦(AlxGal-x)包覆層112、一個主動層 114、以及一個p型磷化鋁鎵銦(AlxGal-x)包覆層116,依序 沉積於第一基材100之上。其中主動層114係由磷化鋁鎵銦 材質所形成的多重量子井結構。在本實施例之中,磊晶結構 102更包括一個接觸層109形成於磊晶結構1〇2的P型磷化 鋁鎵銦包覆層116之上;以及一個反射層110形成於接觸層 109之上。 同時提供一個圖案化之第二基材1〇6。 1260800 5月參照弟3 a圖’第3 a圖传;tp姑士跋αα 口係根據本發明的第一較佳實施 例,繪示提供一個圖案化之第-Α,Λ/: 、 ;弟一基材106的製程結構剖面 圖。在本實施例之中,圖案化笫_ 、, 口杀化弟一基材106的形成方式係, 首先提供一個具有第一表面lu盘第— 昂一衣面115的石夕質基 板。接著在此一石夕質基板的第一丰 ^ ^表面111上進行一個圖案化 製程,例如利用蝕刻圖案化製程,藉以在第一表面ui之上 形成複數個開口 103。 凊參照第3b圖,第3b圖係根據本發明的第一較佳實施 例、、、曰不圖案化之後之第二基材j 〇6的結構俯視圖。在本發明 的一些較佳實施例之中,該些個開口 1〇3的形狀可以是,例 如圓形、方形、三角形、多邊形、不規則形、以及上述任意 組合;該些個開口 103的排列方式可以是規則排列或不規則 排列。在本實施例中,該些個開口 1〇3係複數個規則排列的 圓形開口。 接著進行一個粘著製程,將圖案化之第二基材1〇6的第 一表面111粘著於磊晶結構102遠離第一基材1〇〇之一側 上0 請參照第4圖,第4圖係根據本發明的第一較佳實施 例,繪示圖案化之第二基材丨06與磊晶結構丨〇2在完成粘著 製程之後的製程結構剖面圖。在本實施例之中,粘著製程係 先藉由,例如旋塗製程,在磊晶結構丨〇2的反射層丨丨〇上塗 佈有機材料、金屬材料、或上述任意組合,例如苯並環丁烯 (B-staged bisbenzocyclobutene ; BCB)樹脂、金鈹 / 金 (AuBe/Au)合金,以形成粘著層1〇4。然後再藉由粘著層ι〇4 1260800 使第二基材106之第一表面lu與反射層11〇相互粘合。在 本實施例之中,粘著層104係金鈹/金(八沾^八…合金層。 在凡成粘著製程之後,移除一部份的圖案化第二基材 10 6 〇 - 請參照第5圖,第5圖係根據本發明的第一較佳實施 ;例,繪示移除一部份的圖案化第二基材106之後的製程結構 -剖面圖。在本實施例之中,係採用,例如蝕刻製程或化學機 _械研磨製程移除一部份的圖案化第二基材1〇6,並使該些個 〇3貝牙圖案化第二基材106,並藉由該些個開口 1〇3 將粘著層104之一部份暴露出來。圖案化第二基材1〇6餘留 下來的部分則形成一個厚度範圍實質在於1μιη到2〇〇#m >之間的圖案化矽層106a。 接著在圖案化矽層l〇6a之上形成金屬層108。 明參知、第6圖,第6圖係根據本發明的第一較佳實施 Y列 ,一 如 灸口· 9不在圖案化矽層l〇6a之上形成金屬層1〇8之後的製 •釦結構剖面圖。金屬層1〇8可以藉由,例如濺鍍製程、陽極 氧化fj护 王或上述製程之任意組合來加以形成。其中,金屬 ^ 的厚度範圍實質在於0_5 μ m到100# m之間;且金屬 層 1 〇 8 ^ < —部份係填充於該些個被貫穿的開口 1〇3之内,並 與粘著層104接觸。 同 2屬層1〇8依照所選擇的製造方法與製程步驟的不 見不同的結構變化,例如單層單一金屬結構、多声 異質金麗 士 曰 、、屬結構、單層合金結構、以及上述任意組合所組成之 在本實施例之中,金屬層1 08係藉由濺鍍製程所形 1260800 成’所使用的金屬材質至少包括銅、氧化銅、錄、鋼厂人 金、或上述任意組。依據濺鍍方式,例如互鍍、共鍍鎳^ 次鍵的不同,金屬層1〇8之結構會呈現,例如單層單x二 屬結構、多層金屬交互穿插結構、或單層銅/鎳合:質 之後藉由,例如蝕刻製程移除第一基材1〇〇以形 1圖所繪示的發光二極體結構。 D第 另外在本發明的第二較佳實施例系揭露另外— 發光二極體結構的方法。其中,藉由第二較佳實 2 的發光二極體結構’大致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相似 二: 佳實施例之差別僅在於圖案化矽層的形成方式有所不乂 請參照第7圖,第7圖係根據本發明的第二較°。 所繪示之發光二極體結構的剖面示意圖。根據本發明的= 實施例’此-發光二極體結構至少包括:蟲晶結構2〇 = 著層204、以及複式基材4〇〇。粘著層係位於磊晶結構加 之一側。複式基材彻係藉由枯著層2〇4與蟲晶結構2〇2 相互結合。其中’複式基材彻至少包括:有複數
口加的圖案化石夕層206a以及有一部份覆蓋於該圖宰J 層聽之上’另外一部份包埋於該些個貫穿開口 2〇3之内 的金屬層208。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較佳實施例,上述蟲晶結構的製造方 法’首先係在第-基材2⑽之上形成―個蟲晶、结構加。 請參照第8圖,第8圖係根據本發明的第一較佳實施 例,1 會示在第一基材200之上形成-個蟲晶結構202的製程 結構剖面圖。在本發明的-些較佳實施例之中,此一蟲晶社 1260800 構202可以是由具有同質钍婼 留 、 /另N貝、、力構、早異質結構、雙異質結構、 或是多重量子井結構所堆疊而成。 在本發明的第二較佳實施例之中,第一基材2〇〇較佳係 :化鎵基板。磊晶結構202係藉由—磊晶製程所形成,包括 將一個N型磷儲鎵銦包覆層212、—個主動層214、以及 一個P型磷化銘鎵銦包覆層216,依序沉積於第一基材2〇〇 之上。其中主動層214係由碟化銘鎵鋼材質所形成的多重量 :井結構。在本實施例之中,蟲晶結構202更包括一個接觸 層209形成於蟲晶結構2〇2@ p型碟化銘嫁铜包覆層216 之上;以及一個反射層21〇形成於接觸層209之上。 同時提供-個第二基材施。在本實施例之中,第二基 個具有第—表面211與第二表面215的石夕質層土。 進灯—個枯著製程’將第二基材206《第—表面211 粘著於磊晶結構202遠離第一基材2〇〇之一側上。 請參照第9圖,第9圖係根據本發明的第 例,繪示第二基材咖與蠢晶結構加在完絲 = 的製程結構剖面圖。在本實施例之中,枯著製程係先藉由後 :如:走塗:程,在蠢晶結構2〇2的反射層21〇上塗佈有機材 枓、至屬材料、或上述任意組合,例如苯並環丁稀樹脂、金 ^一至合金’以形成枯著層204。然後再藉由勒著層2〇4使 弟-基材2G6之第_表面211與反射層21()相互枯合 實施例之中,粘著層204係金鈹/金合金層。 在完成粘著製程之後,圖案化並移除一部份 20ό。 ^ 示 一&材 12 1260800 請參照第1〇a圖’第10a圖係根據本發明的第一較佳垂 :例’繪示圖案化第二基材206之後的製程結構剖面圖。: 本實施例之中,係採用,例如蝕刻製程或化學機械研磨製程 移除°卩伤的第二基材206,並形成複數個開口 2〇3貫穿第 二基材,使枯著層204之一部份暴露出來。第二基材2〇6 餘留下來的部分則形成一個厚度範圍實質在於一到· # m之間的圖案化矽層2〇6a。
月/…、第1 Ob圖,弟1 〇b圖係根據本發明的第一較佳實 鈿例、、曰不圖案化第二基材2〇〇之後的結構俯視圖。在本發明 的了些較佳實施例之中,該些個開口 203的形狀可以是,例 士圓形方形、三角形、多邊形、不規則形、以及上述任意 組合;該些個開π 2〇3的排列方式可以是規則排列或不規則 排列。在本實施例中,該些個開口 203係規則排列的圓形開 Π 〇 接著在圖案化矽層2〇6a之上形成金屬層2〇8。 # 明參照第1 1圖’第1 1圖係根據本發明的第二較佳實施 例、’、9不在圖案化矽層206a之上形成金屬層2〇8之後的製 矛σ構°〗面圖。金屬層20 8可以藉由,例如錢锻製程、陽極 氧化製程、或上述製程之任意組合來加以形成。其中,金屬 層2〇8的厚度範圍實質在於〇·5 // m到1〇〇 # m之間;且金屬 曰8之σ卩份係填充於該些個被貫穿的開口 2 0 3之内,並 與該粘著層204接觸。 金屬層208依照所選擇的製造方法與製程步驟的不 同,會呈現不同的結構變化,例如單層單一金屬結構、多層 13 ^26〇8〇q 二質金屬結構、單層合金結構、以及上述任意組合所組成之 麵群。在本實施例之中,金屬層208係藉由濺鍍製程所形 金所使用的金屬材質至少包括銅、氧化銅、鎳、鋼/鎳人 主、或上述任意組。依據濺鍍方式,例如互鍍、共鍍、: .屬二的不同,金屬層208之結構會呈現,例如單層單—铜質 - 、、告構、多層金屬交互穿插結構(銅/鎳/氧化銅/鎳)、或 _ 鋼/鎳合金結構 /曰 • 之後藉由,例如蝕刻製程移除第一基材200以形成如 7圖所繪示的發光二極體結構。 值侍庄意的是,在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之 體結構之盈S社娃々L 3 ^ ^ 猫日日、、Ό構之上更至少包括一個第一電極以
一 ^ ^ ^第1 2圖,第1 2圖係繪示在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發 光-極體結構上形成第一電極13〇以及第二電極"Ο的剖面 不意圖。在本發明的一些較佳實施例之中,第一電極"Ο 以及第二,極14〇係連接於蠢晶結構1G2之上,且第一電極 130以及第一電極14〇都位於圖案化石夕層之相同的一 首先藉由一個,例如蝕刻製程,由n型包覆層丄U爲 糊,往下經過主動& 114、直到暴露出-部份的P型— 。覆層11 6 ϋ以移除_部份之磊晶結構㈤。再藉由“ 如沉積製程,分別在Ν型白潔既5〇 L ^ 热 包覆層1丨2上,以及P型包覆7 116暴露出來的部分上, 形成第一電極130以及第二電;) 140 〇 14 1260800 在本發明的另外一些較佳實施例之中,第一電極73〇 以及第二電極140係連接於磊晶結構1〇2之上,第一電極 130以及第二電極140分別位於圖案化石夕^ i〇6a之不同的 兩側。 請參照第13圖,第13圖係繪示在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發 光二極體結構上形成第一電極13〇以及第二電極14〇的另外 一個剖面示意圖。 在此一實施例之中,第二電極14〇可以由金屬層1〇8 加以替代,只需藉由,例如沉積製程在N型包覆層丨Η上 形成第一電極1 3 0即可。 由上述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可知,本發明的技術優勢係藉 由在磊晶結構上提供一種複式基材,此一複式基材可以兼具 銅之良好的熱導性以及料良好加u來解決f知技術 無法兼顧發光二極體元件之加工性與熱導性,造成良率下降 或工作性能不佳的問題。 雖然本發明已以一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 ,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 =内μ 了作各種之更動與〉閏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 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圖式簡單說明】 根據以上所述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說明,當 能=本發明之目白勺、特徵、和優點有更深入的理解。但值二 “的疋為了清楚描述起見,本說明書所附之圖式並未按 15

Claims (1)

1260800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發光二極體結構,至少包括: 一磊晶結構; 枯著層’位於該磊晶結構之一側;以及 一複式基材,藉由該粘著層與該磊晶結構相互妗人 其中該複式基材至少包括: …口, 圖案化石夕層,具有複數個貫穿開口;以及 一金屬層,覆蓋於該圖案化矽層之上,其中該金 屬層之一部份包埋於該些貫穿開口之内,並與該粘著 層接觸。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頊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其中該磊晶結構係選自於由同質結構、單異質結構、雙 異質結構、多重量子井以及上述任意組合所組成的一 族群。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其中該粘著層係選自於由一有機材料、金屬材料、以及上 述任意組合所組成之一族群。 4·如申請專利||目帛3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其中該粘著層之材質係選自於由苯並環丁烯(B_staged bisbenzocyclobutene; BCB)樹脂、金鈹 / 金(AuBe/Au)合金 18 1260800 以及上述任意組合所組成之一族群。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欉, 其中名金屬層之材質係選自於銅、氧化銅、鎳、鋼人 金、以及上述任意組合所組成之一族群。 、、合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 其中該金屬層之結構係選自於由單層單金屬結構、夕, 質金屬穿插結構、單層合金結構、以及上述任意組入曰異 成之一族群。 、’ σ所組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其中該金屬層的厚度範圍實質在於〇_5/zm到1〇〇 如申明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其中該圖案化碎層的厚度範圍實質在於1 // m到200 “ 之間。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其中該貫穿開口的形狀係選自於由圓开[方形、三角形、 多邊形、不規則形、以及上述任意組合所組成之一族群。 U ·如申巧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19 1260800 其中该貫穿開口的排列方式你、联 』刀八係璉自於由規則排列與不規 則排列所組成之一族群。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更至少包括-接觸層以及-反射層位於該粘著層與該磊 晶結構之間。 _ 13·如申請專利範圍帛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更至J包括-第-電極以及一第二電極,連接於該蟲晶結 構之上,其中该第一電極以及該第二電極皆位於該圖案化 石夕層之相同的一側。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更至少包括一第一電極以及一第二電極,連接於該磊晶結 構之上,其中該第一電極以及該第二電極係分別位於該圖 馨 案化砍層之相異的兩側。 1 5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4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 構,其中該第二電極係與該圖案化矽層接觸。 1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與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 極體結構,其中該第二電極係該金屬層。 17. —種發光二極體結構的製造方法,該製造方法至 20 1260800 少包括: 提供一第一基材 形成一蟲晶結構,於該第一基材之上; 提供並圖案化一第-其私 币一暴材,使該第二基材之一第一表 面具有至少一開口 ; 進行一钻著製程,蔣今错-" 將4弟二基材之該第一表面粘著於 該磊晶結構遠離該第一基材之一側上;
移f該第二基材之—部份,使該些開口貫穿該第二基 材’並藉由該些開σ將該枯著層之—部份暴露出來; /成金屬層,覆蓋於該第二基材餘留下來的部分 上,其中該金屬層之一部份填充於該些開口之内,並且與 該粘著層接觸;以及 移除該第一基材。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的製造太、土 ^ 法’其中所形成之該磊晶結構係選自於由同質 …構、單異質結構、雙異質結構、多重量子井以及上 述任意組合所組成的一族群。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的:Μ 4 t、+ 义乃法’其中形成該磊晶結構之步驟更包括形成一接 觸層jit $ 久一反射層位於於該磊晶結構之上,遠離該第一基 材之一側。 21 !26〇8〇〇 2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的製t方去’其中形成並圖案化該第二基材之步驟係藉由 -蝕刻製程圖案化該第二基材之該第一表面。 2 1.如申睛專利範圍第1 7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的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二基材係由矽所組成 22·如申睛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的製造方法’其中進行該粘著製程之步驟至少包括: 开々成一點著層,於該磊晶結構遠離該第一基材之 一側;以及 藉由該枯著層使該第二基材之該第一表面與該 磊晶結構相互連結。 • 2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7製造方法,其中該粘著層之材質係選自於由苯並環丁烯 树月曰孟鈹/金合金、以及上述任意組合所組成之一族群。 • 2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7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製k方法其中移除该弟二基材之一部份之步驟,係選 自於由一蝕刻製程、一化學機械研磨製程、以及上述任意 組合所組成之一族群。 2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22 1260800 的製造方法,其中形成該金屬層之梦鱗係選自於由濺鍍製 程' 陽極氧化製程、以及上述之任意組合所組成之一族群。 2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7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的製造方法,更包括形成一第一電極以及一第二電極,連 接於該磊晶結構之上。 27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以及第26項所述之發光 二極體結構的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一電極以及該第二電極 白位於該第二基材之相同的一側。 2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的製造方法,更包括形成一第一電極,連接於該蠢晶結構 上遠離該第二基材之一側。 29· —種發光二極體結構的製造方法,該製造方法至 少包括: 提供一第一基材 形成一蠢晶結構,於該第一基材之上; 提供一第二基材,其中該第二基材具有一第/表面以 及~弟二表面; 進行一粘著製程,藉由一粘著層將該第二基村之第一 db 面枯著於該磊晶結構遠離該第一基材之一側上; 移除该第二基材之一部份,在第二表面形成i少一開 23 1260800 口貫穿該第二基材,使該粘著層之一部份暴露出來; 形成一金屬層,覆蓋於餘留下來之該第二基材之上, 其中該金屬層之一部份填充於該些開口之内,並與該枯著 層接觸;以及 移除該第一基材。 3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的製造方法’其中所形成之該磊晶結構係選自於由同質 結構、單異質結構、雙異質結構、多重量子井以及上 述任意組合所組成的一族群。 3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的製造方法,其中形成該磊晶結構之步驟更包括形成一接 觸層以及一反射層位於於該磊晶結構之上,遠離該第一基 材之一側。 3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9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的製造方法,其中移除該第二基材之一部份之步驟係藉由 一触刻製程加以進行。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的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二基材係由矽所組成 3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24 1260800 的製造方法 套,其中進杆兮t ^ . 丁 δ亥粘著製程之步驟至少包括: 小成該粘著展 一側;以及 日,於該蠢晶結構遠離該第一基材之 11由該枯著層使令第-美#夕#笛,^ , 磊晶妗姐 尺4第一基材之该弟一表面與該 %攝相互連結。 3 5 · 如申妹直 的製造方隻明利乾圍第29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其中該枯著層係由苯並環丁烯樹脂所組成。 36· l ^ ,, ^ 甲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的製造方、、夫 戌’其中移除該第二基材之一部份之步驟,係選 自於由一為 卿刻製程、一化學機械研磨製程、以及上述任意 組合所組成之一族群。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9項所述之發光一極體結構 的製造方法,其中形成該金屬層之夕騍係選自於由濺鍍製 程、陽極氧化製程、以及上述之任意組合所組成之一族群。 3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的製造方法,更包括形成一第一電極以及一第二電極’連 接於該磊晶結構之上。 3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以及第38項所述之發光 二極體結構的製造方法,其中該第〆電極以及該第二電極 25 1260800 皆位於該第二基材之相同的一側。 4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的製造方法,更包括形成一第一電極,連接於該磊晶結構 上遠離該第二基材之一側。
26
TW094115424A 2005-05-12 2005-05-12 Structure of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260800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4115424A TWI260800B (en) 2005-05-12 2005-05-12 Structure of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1/232,633 US7432117B2 (en) 2005-05-12 2005-09-22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2/200,019 US7982238B2 (en) 2005-05-12 2008-08-28 Light-emitting diod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4115424A TWI260800B (en) 2005-05-12 2005-05-12 Structure of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60800B true TWI260800B (en) 2006-08-21
TW200640037A TW200640037A (en) 2006-11-16

Family

ID=37418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15424A TWI260800B (en) 2005-05-12 2005-05-12 Structure of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7432117B2 (zh)
TW (1) TWI26080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7829B (zh) * 2010-07-26 2014-02-21 Epistar Corp 一種半導體光電元件及其製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65114B1 (ko) 2007-02-24 2008-10-23 비에스엔텍(주) 수직형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8447855B (zh) 2012-11-12 2020-11-24 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光电元件的制作方法
US10295124B2 (en) * 2013-02-27 2019-05-21 Cree, Inc. Light emitter packages and methods
CN105591004B (zh) * 2016-03-29 2020-07-10 苏州晶湛半导体有限公司 基于图形化Si衬底的LED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57407B (zh) * 2019-12-13 2021-04-09 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 衬底、led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21577A4 (en) * 1997-01-31 2007-10-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SEMICONDUCTOR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6633120B2 (en) * 1998-11-19 2003-10-14 Unisplay S.A. LED lamps
US6420732B1 (en) * 2000-06-26 2002-07-16 Luxnet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diode of improved current blocking and light extraction structure
US7824937B2 (en) * 2003-03-10 2010-11-02 Toyoda Gosei Co., Ltd. Solid element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05022654A2 (en) * 2003-08-28 2005-03-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light emitting module, lighting apparatus, display elem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WO2005091388A1 (en) * 2004-03-18 2005-09-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Nitride based led with a p-type injection region
WO2006005062A2 (en) * 2004-06-30 2006-01-12 Cree, Inc. Chip-scale methods for packaging light emitting devices and chip-scale packaged light emitting device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7829B (zh) * 2010-07-26 2014-02-21 Epistar Corp 一種半導體光電元件及其製作方法
US8809881B2 (en) 2010-07-26 2014-08-19 Epistar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device
US9293634B2 (en) 2010-07-26 2016-03-22 Epistar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opto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255356A1 (en) 2006-11-16
US7982238B2 (en) 2011-07-19
US7432117B2 (en) 2008-10-07
TW200640037A (en) 2006-11-16
US20080308834A1 (en) 200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96706B2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324401B (en) Fabrication method of high-brightness light emitting diode having reflective layer
JP6294402B2 (ja) 半導体構造の処理方法
TW200915603A (en) Light-emitting chip device with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TWI269467B (en) Light-emitting diode
TW200828642A (en)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8816383B2 (en) High performance light emitting diode with vias
TWI260800B (en) Structure of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0814350A (en)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the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CN101964385B (zh) 发光二极管及其形成方法
TW200908369A (en)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0534512A (en) Fabrication of reflective layer on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iodes
TW200828628A (en) High efficiency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8091862A (ja) 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TW200828611A (en)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TW201104913A (en) Vertical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WO2014105403A1 (en) High performance light emitting diode
WO2015000182A1 (zh) 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TWI308396B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TWI246786B (en) Substrate-free flip chip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4882611B2 (ja) 窒化物半導体発光ダイオード素子の製造方法
TW201232806A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light emitting diode chip
JP5592904B2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
KR100803730B1 (ko) 발광 다이오드 제조방법
TW201119084A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