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58576B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belt dynamic tension measurement - Google Patents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belt dynamic tension measurem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58576B
TWI258576B TW093115737A TW93115737A TWI258576B TW I258576 B TWI258576 B TW I258576B TW 093115737 A TW093115737 A TW 093115737A TW 93115737 A TW93115737 A TW 93115737A TW I258576 B TWI258576 B TW I2585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rter
torque
hub
arch
strainab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15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06330A (en
Inventor
Jing Yuan
Imtiaz Ali
Joel Patrick Musyj
Original Assignee
Gat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tes Corp filed Critical Gates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506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06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585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5857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L5/04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tension in flexible members, e.g. ropes, cables, wires, threads, belts or bands
    • G01L5/1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tension in flexible members, e.g. ropes, cables, wires, threads, belts or bands using electrical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3/00Measuring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mechanical efficiency, in general
    • G01L3/02Rotary-transmission dynamometers
    • G01L3/04Rotary-transmission dynamometers wherein the torque-transmitting element comprises a torsionally-flexible shaft
    • G01L3/10Rotary-transmission dynamometers wherein the torque-transmitting element comprises a torsionally-flexible shaft involv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for indicating
    • G01L3/108Rotary-transmission dynamometers wherein the torque-transmitting element comprises a torsionally-flexible shaft involv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for indicating involving resistance strain gaug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0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 G01L1/2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in ohmic resistance of solid materials or of electrically-conductive fluids; by making use of electrokinetic cells, i.e. liquid-containing cells wherein an electrical potential is produced or varied upon the application of stress
    • G01L1/22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in ohmic resistance of solid materials or of electrically-conductive fluids; by making use of electrokinetic cells, i.e. liquid-containing cells wherein an electrical potential is produced or varied upon the application of stress using resistance strain gaug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3/00Measuring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mechanical efficiency, in general
    • G01L3/02Rotary-transmission dynamometers
    • G01L3/04Rotary-transmission dynamometers wherein the torque-transmitting element comprises a torsionally-flexible shaft
    • G01L3/10Rotary-transmission dynamometers wherein the torque-transmitting element comprises a torsionally-flexible shaft involv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for indic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Measurement Of Force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1258576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帶動態張力測量之裝置及方法,及 更特別地是有關於一種針對使用一輪轂負荷轉換器 (hubload transducer)及一力 矩轉換 器(torque t r a n s d u c e r )之傳動效率測量的帶動態張力測量之裝置及 方法。 【先前技術】 已知有各種不同之應力測量裝置。它們通常包括一可應 變構件(s t r a i n a b 1 e m e m b e r ),其中將一負荷提供給上述可 應變構件及將一應變規(strain gauge)固定至其上。在這 些裝置中有包括一具有多個可應變連桿構件(s t r a i n a b 1 e beam members) Sl 多個彎曲連桿構件(flexing beam in embers)之環形規環(annular gauge ring),其中彎曲連 桿構件與環狀部分互連。 在這些已知裝置中有雙連桿感測構件(dual beam sensing members),其包括以整體方式藉由平行分隔連桿 構件(parallel spaced beam members)來連接之分隔力耑另嗇 構件(spaced end wall members),其中該平行分隔連桿構 件只在一方向上為相對可撓性的或可彎曲的。上述端牆中 之一通常係安裝至一支撐結構上以及其它端牆係有效地或 直接地安裝至一軸上。 此技藝之代表係 L e h t 〇 v a a r a之美國專利第 6,2 1 6,5 4 7 號(2 0 0 1 ),其揭露一包括一環形規環之負荷感測器,其中 5 3 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1258576 該環形規環包括一環形内環部分及一環形外環部分以及 有多個可應變連桿構件及多個彎曲連桿構件。彎曲連桿 件則與環狀部分互連。 亦可參考2002年9月30日申請人所提出同為審查中 美國專利申請序號第1 0 / 2 6 2 , 0 3 5號,其揭露一具有可應 環之輪轂負荷轉換器,其係以一共面方式設置在一内環 一外環間。 亦已知用以測量力矩負荷之滑輪,其包括一具有應變 安裝於其上之圓柱形狀,其中該圓柱形狀連接至一滑輪 而另一端係連接至一軸上。 此技藝之代表係日本專利申請公告第 2 0 0 1 0 9 9 2 7 1號 其揭露一圓柱形狀,其連接至一滑輪,而其另一端連接 一軸上,以及具有安裝至上述圓柱形狀之應變規。 習知技藝並未教示:結合輪轂負荷轉換器及力矩轉 器,以操作於一系統基礎上。再者,輪轂負荷轉換器係 當地複雜,其包括彎曲連桿構件及可應變連桿構件。習 技藝之力矩轉換器缺少以扭轉方式使圓柱部分與其它支 結構隔離之手段。 所需要的是一種使用一輪轂負荷轉換器及一力矩轉 器以測量一操作帶節距張力(b e 1 t s p a n t e n s i ο η )之方法 裝置。所需要的是一種使用一輪轂負荷轉換器及一力矩 換器以測量一帶傳動效率之方法及裝置。本發明符合這 需求。 【發明内容】 3 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具 構 之 變 與 規 至 換 相 知 撐 換 及 轉 些 1258576 本發明之主要態樣在於提供一種使用一輪轂負荷轉換 器及一力矩轉換器以測量一操作帶節距張力之方法及裝 置。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在於提供一種使用一輪轂負荷轉換 器及一力矩轉換器以測量一帶傳動效率之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之其它態樣可藉由本發明下列說明及所附圖式 來指出及使其更易了解。 本發明包括一種使用一輪轂負荷轉換器及一力矩轉換 器以測量一運作中之前端配件帶張力之方法及裝置。該輪 轂負荷轉換器包括多個同心環,並具有一以共面方式設置 於内環及外環間之可應變構件。該輪轂負荷轉換器與一非 力矩傳送惰車(non-torque transmitting idler pul ley) 一起使用。該力矩轉換器包括一連接至一傳動帶軸承表面 與一旋轉軸之可應變圓柱構件。該力矩轉換器將一力矩傳 送至一受傳動配件(driven accessory)。上述力矩轉換器 係使用於一些配件(例如:一空調壓縮機或動力轉向泵浦) 上。使用來自上述輪轂負荷轉換器及力矩轉換器之信號, 以計算一傳動效率及傳動器及受傳動配件間之帶節距張 力。 【實施方式】 (輪轂負荷轉換器) 圖1係輪轂負荷轉換器之立體圖。該輪轂負荷轉換器係 相對輕小,且可使用於一滑輪中,以測量一軸負荷或軸動 態行為。此包括測量一輪轂負荷及藉此測量一帶節距張 7 3 12/發明說明書® 件)/93-08/93115737 1258576 力。一輪轂係在一帶傳動系統中藉由一帶張力施加至一滑 輪及其軸上之負荷 轉換器1 0 0通常包括一拱形内部構件或輪轂環1 0 1、感 測環1 0 2以及拱形外部構件或外環1 0 3。輪轂環1 0 1包括 一孔(b 〇 r e ) 1 0 4,其用以做為將轉換器安裝至一安裝表面的 手段。一緊固物(例如:螺栓(b ο 1 t ))經由孔1 0 4接合輪轂 環1 0 1,以將轉換器連接至一安裝表面上。輪轂環1 0 1係 相對剛硬,以提供一將轉換器連接至安裝表面之牢固裝 置。輪轂1 0 1亦可包括一整體式軸,用以將輪轂環1 0 1附 著至一安裝表面上。輪轂輪1 0 1係藉由連接部分或連接構 件1 0 8而連接至感測環1 0 2。 在輪轂環1 0 1每一側之隙縫1 2 0及1 2 1可提供進入至感 測環1 0 2之内表面1 2 2及1 2 3。經由隙缝1 2 0及1 2 1進入 可將應變規3 0 2及3 0 3安裝至感測環1 0 2。隙缝1 2 0及1 2 1 之使用係相依於一狹縫5 1 1之寬度。該隙縫1 2 0及1 2 1之 合併可允許狹縫5 1 1之寬度最小化至使感測環1 0 2在一輪 轂環橫向移動範圍限制上剛好可避免接觸輪轂環 1 0 1,藉 此相對於習知技藝可減小轉換器之整個直徑。例如:在狹縫 5 1 1特別窄之情況中(例如:約小於2毫米),大大地限制應 變規安裝至感測環1 0 2之進入,以及在欠缺隙縫1 2 0及1 2 1 的情況中不可能將一應變規安裝至感測環1 0 2。 感測環1 0 2係連接於輪轂環1 0 1與外環1 0 3之間。感測 環1 0 2包括一拱形可應變構件,其係以同軸心方式與内輪 轂環1 0 1與外環1 0 3配合。輪轂環、感測環及外環之同軸 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60 1258576 心關係允許發明之轉換器具有一最小直徑(例如:小於 毫米),以便使用於局限區域(例如:一滑輪)中。 狹縫5 1 0係設置於感測環1 0 2與外環1 0 3之間。狹縫5 係設置於感測環1 0 2與内環1 0 1之間。在有負荷情況下 感測環1 0 2會變形成為長形或橢圓形,其在A - A方向上 有一主軸(mainaxis),而在B-B方向上具有一次軸(min a X 1 s )(見圖3 )。狹縫5 1 1之寬度係由感測環1 0 2在負荷 於B - B方向上之所需全部變形來決定。狹縫5 1 1之寬度 可以是感測環1 0 2之厚度T的函數。厚度(T )係由感測環 暴露之動態條件(包括:最大設計負荷)來決定。使用有限 素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最佳化厚度(T),以 所期望負荷條件下提供一好的動態範圍。 至少一應變規係安裝於圖3所述之感測環。一輪轂力 量係由向量 6 0 0 來表示。在將一輪轂負荷施加至輪轂 時,感測環1 0 2有足夠的可撓性,以造成一表面應變於 應變規上。感測環1 0 2係經由一拱形連接構件5 1 2而連 至外環1 0 3及一部分1 0 7。該部分1 0 7及連接構件1 0 8 設置於感測環1 0 2之大致相對側上。當受到沿著軸A - A 輪轂力6 Ο 0時,構件5 1 2將感測環1 Ο 2連接至外環1 Ο 3 增強感測環之變形,因此會增強在感測環1 0 2中之表面 變。雖然向量6 0 0係顯示具有一特定方向,但是轉換器 偵測具有任何方向之負荷。當然,整個靈敏度係相依於 量6 0 0與上述應變規位置間之空間關係。因此,依據相 於部分1 0 7與構件1 0 8、應變規之位置及感測環1 0 2之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 ] 15737 11 5 具 〇r 下 亦 所 元 在 向 環 接 係 之 會 應 能 向 關 厚 9 1258576 度的向量600之方向來最佳化轉換器之靈敏度。 當轉換器處於負荷之情況下,與感測環1 0 2連接之每一 連接構件5 1 2會部分變形。構件5 1 2具有一預定彈簧速率, 其為轉換器(更特別為感測環 1 0 2 )所承擔之動態負荷的函 數。預定彈簧速率會反過來決定每一構件5 1 2之拱形形狀。 可以了解的是,在操作期間,感測環1 0 2將不斷地承受 振動及週期性的負荷。此反過來將應力強加於感測環 102 與外環1 0 3間之連接部分。因此,構件5 1 2之拱形形狀會 藉由分佈及分散來增強一轉換器操作壽命,藉此減少可能 出現在感測環1 0 2與外環1 0 3間之連接部分上的之應力上 升面(stress riser)。此反過來會最小化可能由連接部分 之應力上升面所造成的潛力疲勞龜裂(potential fatigue cracking) 〇 可使用外環1 0 3中之隙縫1 0 5及1 0 6,以有助於將應變 規3 0 1及3 0 4安裝在感測環1 0 2上(見圖3 )。可經由隙縫 1 0 5及1 0 6進入,以將應變規3 0 1及3 0 4安裝至感測環1 0 2 上。隙縫1 0 5及1 0 6之使用係相依於一狹縫5 1 0之寬度。 隙縫1 0 5及1 0 6之合併可允許狹縫5 1 0之寬度最小化至使 感測環1 0 2在一輪轂環橫向移動範圍限制上剛好可避免接 觸外環 1 0 3,藉此相對於習知技藝可減少轉換器之整個直 徑。例如:在狹縫 5 1 0特別窄之情況中(例如:約小於 2毫 米),大大地限制了將一應變規安裝至感測環1 0 2之進入, 以及在欠缺隙縫1 0 5及1 0 6的情況中不可能將一應變規安 裝至感測環1 0 2。 10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1258576 支架 5 0 0 可用來接受一應變規信號調節器 (strain-gauge signal conditioner)。該支架 500 係安裝 至外環1 0 3上。亦可將支架5 0 0形成或鑄造成為外環1 0 3 之一整體部分。 外環1 0 3提供結構強度給上述裝置,同時亦提供一將轉 換器接合至一軸承及滑輪之手段。將外環1 0 3壓合至一滑 輪軸承,使該軸承與一滑輪接合,以便接合一傳動帶。外 環1 0 3具有足夠剛性,以允許一滑輪在一帶傳動系統中繞 著轉換器來旋轉。 輪轂環1 0 1、感測環1 0 2及外環1 0 3大致上係共面的。 更特別地,每一個環係以同軸心方式套入其它的環中。相 互套入這些環可最小化本發明裝置之厚度,藉此可允許在 例如一現有運輸工具前段配件傳動器(其設備空間係有限 的)之一滑輪中使用該轉換器。在一帶傳動系統中,本發明 轉換器可用以取代一現有滑輪,因此在更新設備安裝時, 幾乎不會或者不會修改一現有系統。轉換器亦可使用於一 張力調節器滑輪軸(tensioner pulley shaft)上之一張力 調節器滑輪(t e n s i ο n e r p u 1 1 e y )與一張力調節器臂 (tensioner arm)間之一張力調節器(tensioner)中,以便 測量一軸動態行為或一張力調節器臂動態行為。 在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之轉換器可以一材料(例如:金 屬,其包括銘、鋼、鈦、錢或上述金屬之結合或合金)以一 體成型方式來進行機械加工。依據轉換器所承受之負荷而 定,上述裝置亦可由一合適塑膠(例如:塑膠、陶瓷、酚樹 11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1258576 脂(p h e η ο 1 i c )或粉狀金屬)來鑄造、切割或塑造。 在另一實施例中,轉換器可包括藉由黏著劑或螺絲釘來 結合之三個部分(亦即,輪轂環、感測環及外環)(見圖 4 a )。在此實施例中,該輪轂環及外環包括一陶瓷材料,以 及該感測環包括一金屬材料。在另一實施例中,該輪轂環 及外環在一特別低負荷應用中可包括一塑膠材料。該塑膠 只需要有一足夠模數及能充分抗拒引擎之操作溫度及設計 負荷,其中轉換器係安裝至該引擎之上。 在另一實施例中,感測環及外環包括一單一機械加工之 部分,其中該輪轂環係藉由螺絲釘或黏著劑而安裝至感測 環上。在此實施例中,感測環與外環可包括一金屬材料, 而輪轂環則包括一陶瓷材料。在一相對低負荷應用中,輪 轂環亦可包括一塑膠材料。塑膠只需要有一足夠模數及能 充分抗拒引擎之操作溫度,其中轉換器係安裝至該引擎上。 圖2係轉換器1 0 0之立體圖。所顯示之轉換器1 0 0係包 含於一滑輪2 0 0中。一轴承或多個轴承2 0 5係壓入外環1 0 3 之外側,以佔據外環1 0 3與滑輪2 0 0間之環形空間。支架 5 0 0係藉由緊固物5 0 1及5 0 2而安裝至轉換器1 0 0。該滑輪 2 0 0可具有習知技藝所知之任何傳動帶軸承輪廓。 圖3係轉換器之感測環之平面圖。所顯示之感測環1 0 2 係具有應變規301、302、303、304,其中應變規301、302、 3 0 3、3 0 4係以全橋式結構安裝於感測環1 0 2上。應變規係 藉由導線4 0 1、4 0 2、4 0 3及4 0 4來連接。將導線4 0 2及4 0 3 之路徑導引至支架 5 0 0,以便連接至一設備導線。應變規 12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1258576 以便將向量與軸A - A對齊,藉此使應變規與軸B - ϊ 圖3 )。此可使用一自我對準構件7 Ο 0來完成。 更特別地,將一偏心自我對準構件 7 0 0設置 1 0 4。做為一範例(但並非用以限制之用),將不 7 0 0壓合至上述孔1 0 4,亦可了解到,構件7 0 0亦 包括一拱形内部構件之整體部分 1 0 1,亦即拱形 包括一具有一中心705之孔701,其中孔701並 換器幾何中心對齊。 偏心7 0 0包括孔7 0 1,該孔7 0 1之中心7 0 5以 設置於離一偏心構件幾何中心7 0 4有一個距離, 幾何中心7 0 4亦與一轉換器幾何中心及與感測環 一致。將軸承 7 0 2壓入孔 7 01,一固定構件(f m e m b e r ) 7 0 3 (例如:螺栓)經由軸承 7 0 2 突出且將 安裝至一安裝表面(未顯示)上,以及藉此將轉換 安裝表面上。藉由軸承702之動作,可使上述轉 地以固定構件7 0 3為中心旋轉。 在一範例情況中,顯示一輪轂負荷向量6 0 0作 器上。輪轂負荷由一具有張力之傳動帶BT所造成 結構中,起初向量6 0 0從孔中心7 0 5橫向地偏离丨 離。一旦施加一輪轂負荷6 0 0,構件7 0 0之自我 會運作,以適當地對齊轉換器。距離(D )係做為一 其會造成一施加至偏心構件7 0 0之力矩。力矩促 件7 0 0 (進而促使轉換器1 0 0及感測環1 0 2 )以軸承 心,直到向量6 0 0與中心7 0 5對齊為止,藉此可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丨對齊(見 在内環孔 偏心構件 可簡單地 内部構件 未與一轉 偏心方式 偏心構件 幾何中心 a s t e n i n g 軸承 7 0 2 器安裝至 換器自由 用於轉換 。在範例 i ( D )的距 對準結構 連桿臂, 使偏心構 7 0 2為中 去除自我 14 1258576 對準力矩及恢復平衡。不論向量6 Ο 0之方向為何,應用此 自我對準操作之方式。 圖7係該自我對準部分的部分平面圖。向量6 0 0與孔中 心 7 0 5對齊。該方位會導致應變規3 Ο 1、3 0 2、3 0 3及3 0 4 處於一適當感測位置,亦即與軸Β - Β對齊(如圖3所述)。 可以了解的是,轉換器可以在有或者沒有自我對準構件 7 0 0的情況下操作(如圖6及圖7所述)。自我對準構件7 0 0 之使用係相依於轉換器之所期望靈敏度及操作條件。自我 對準構件7 0 0之使用亦可部分相依於操作期間向量6 0 0之 移動範圍。轉換器之靈敏度係應變規與一負荷向量6 0 0對 齊之函數。例如:如果針對一窄範圍方向之向量6 0 0,使本 發明之轉換器與空轉輪一起使用,則自我對準構件之使用 可以是不重要的。在另一情況中,在轉換器係使用於一具 有一相對大範圍移動之張力調節器的情況下,自我對準構 件之使用係有助於保持上述轉換器之所需靈敏度,其中相 對大範圍移動係由一張力調節器臂移動所造成。 圖 8 係一傳動帶配件傳動之示意圖。有了多楔帶 (multiple-ribbed belts)之發展,一單一蛇形帶之實行及 使用以傳動整個配件(包括:空調、動力轉向、交流發電機 及水泵浦)已廣泛地被自動工業所採用。傳動使用該帶(B ) 之多楔側及背側。此免除複數個帶之需求,其中該複數個 帶係用以傳動每一配件組成,及反過來會減少整個正面及 背面引擎尺寸。一帶傳動之典型配置係顯示於圖8中。更 特別地,該輪之記號如下:交流發電機「A L」、動力輔助轉 1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1258576
Tl = T2 = H/[2sm(0/2)] ( 1 ) 其中 H係輪轂負荷轉換器所測量之帶輪轂負荷力,以及θ 係此滑輪處之具有度數大小的帶纏繞角(w r a p a n g 1 e )。可 從配置之幾何來測量該帶纏繞角。轉換器所測量到之輪轂 負荷力 Η 稱之為 「基線張力測量(b a s e 1 i n e t e n s i ο η m e a s u r e m e n t )」。如圖1 - 7所述,在輪轂負荷轉換器上之應 變規產生一要饋入習知技藝所知之設備(例如一信號調節 器/放大器及示波器或數位電錶)的信號,其中這些設備會 以牛頓單位來顯示輪轂負荷力。一範例應變規信號調節器/ 放大器係一 I 0技術應變規組件(D B K 4 3 Aτ M 8 -通道應變規組 件),其顯示於網路上之不變資源定位址 (URL)http://www. iotech.com/catalog/dag/catdbk43.ht m 1 〇 不像上述輪轂負荷轉換器,力矩轉換器可傳送及測量一 力矩。當一滑輪(針對上述水泵浦WP之滑輪)傳送力矩時, 力矩轉換器上之力矩差為: Γ3~Γ2 = 2*ρ/Ζ) ( 2 ) 其中Q係力矩轉換器所測量到之力矩(牛頓/公尺),以及D 係力矩轉換器之滑輪節圓直徑(公尺)。通常,為了有最大 摩擦力,使力矩轉換器連接至一多楔滑輪 (m u 1 t i ρ 1 e - r i b b e d p u 1 1 e y )。力矩轉換器所測量到之力矩 值稱之為「增量張力測量」。 上述帶傳動之效率係定義為: η = ([Ρ output]/[P iηput ] ) * 1 00 % 1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1258576 其中P i n p u t係動力輸入5以及P 〇 u t p u t係動力輸出。上 述P input及P output係定義為: P input 二 Qcr氺 cocr P 〇 u t p u t = ( Q λ c * ω λ c) + ( Q λ l * ω λ l ) + ( Q p λ * ω p λ ) + ( Q "氺 ω w i)) 力矩 Q C R、Q A C、Q Λ L、Q P Λ及 Q W P係在每一對應轴上以力矩· 轉換器來直接測量。同時亦在每一對應軸上測量旋轉速率 (R P Μ )。由於主傳動帶滑輪系統之相對高效率,因而可完成 準能量守十亘狀態(quasi-energy conservation state)。 在理想情況(假設在上述系統中沒有摩擦)下,能量守恒 要求總動力輸入相等於總動力輸出。
QcrCOcr 二 QacCOac + QalCOal + QpaCOpa + QwpCOwp 其中ω代表具有弧度/秒尺寸單位之旋轉速率。 假設傳動帶與每一滑輪間沒有任何滑動,然後:
COcr 氺 Dcr = COac*Dac COcr^Dcr^COal^Dal CO C R ^ D C R = CO Ρ Λ ^ D Ρ Λ CO C I? ^ D w P = CO Λ C ^ D W P 使用無滑動方程式以解出能量守恒方程式,結果曲軸力 矩QCR可以組成力矩項來表示成為: Q C R = Q Λ C * D C R / D Λ C + Q Λ L * D C I" D Λ L + Q Ρ Λ * D C R / D 丨)Λ + Q * D C R / D ( 3 ) 應注意的是,當使用方程式(2 )及(3 )時,傳動力矩及受 傳動力矩將分別以「+」及「-」來表示。傳動力矩係一曲 車由阻尼器力矩(c r a n k s h a f t damper torque),以及受傳動 力矩係特定組成(例如:空調壓縮機、交流發電機等)之力 1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1258576 矩。曲軸力矩係使用方程式(3 )來計算。在節距1及2上之 基線張力係使用基線張力方程式(1 )來計算。相鄰節距張力 (例如:節距 3至節距6 )係以增量張力方程式(2 )使用力矩 轉換器測量來計算。 為了描述上述計算程序之目的,隨機選取及提供下列假 設值(但並非用以做為限制之用)。 曲軸阻尼器,節圓直徑D c r = 2 0 0 [毫米] 在A C處所測量之力矩Q λ c = - 3 0 [牛頓-公尺] 節圓直徑D a c = 1 8 0 [毫米] 在A L處所測量之力矩Q λ l = - 2 0 [牛頓-公尺] 節圓直徑Dal = 60[毫米] 在P A處所測量之力矩Q p a = - 1 5 [牛頓-公尺] 節圓直徑Dpa = 150[毫米] 在W P處所測量之力矩Q ” - 5 [牛頓-公尺] 節圓直徑D w p = 1 0 0 [毫米] 如上述所提,上述「+」符號代表一傳動力矩,以及「- _ 符號代表一受傳動配件力矩。 使用上述方程式(3 )來計算傳動力矩(曲軸力矩):
Qcr二200/180*30+200/60氺20+200/150*15+200/100*5 二+ 1 3 0 [牛頓-公尺] 使用上述方程式(2 ),以計算每一帶節距中之增量張力 成為: T34 = 2*130*1000/200 = + 1300[牛頓] Τ45 = 2 * 3 0 * 1 0 0 0 / 1 8 0 = - 3 3 3 [牛頓] 19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1258576 Τ 5 6 = 2 * 2 Ο * 1 Ο Ο Ο / 6 0 二-6 6 7 [牛頓] Τ 6 卜 2 * 1 5 * 1 Ο Ο Ο / 1 5 Ο 二-2 Ο Ο [牛頓] Τ23 = 2*5*1000/100二-100[牛頓] 上述「1 0 0 0」項係從單位轉換所獲得的,亦即: 1 . 0牛頓-公尺=1 0 0 0牛頓-毫米 張力調節器惰輪I D L之纏繞角係Θ = 6 0 ° C。輪轂負荷轉 換器在I D L所測量之輪轂負荷係Η = 3 5 0 [牛頓]。 使用上述方程式(1 ),以計算在節距 1及 2之帶張力成 為:
Tl=T2 = H/ [2*sin(0/2)] = 35O[牛頓] 因此,可將上述相鄰節距張力計算成為: T3二T2 + T23 = 350-100 = 250[牛頓] Τ4 = Τ3 + Τ34 = 250 + 1300 = 1550[牛頓] Τ5 = Τ4 + Τ4 5 = 1 5 5 0 - 3 3 3 = 1217[牛頓] Τ6:Τ5 + Τ56:1217-667 = 550[牛頓] Τ1=Τ6 + Τ61二550-200 = 350[牛頓] (力矩轉換器) 圖9係一力矩轉換器之剖面圖。所顯示之一力矩感測器 1 0 0 0係連接至一軸1 0 0 1。軸1 0 0 1係一旋轉軸,用以將動 力(力矩)輸入至一受傳動配件(例如A C、A L、W Ρ、Ρ Α或者 從一傳動器(例如:一曲軸 C R K )將動力輸出。感測器 1 0 0 0 包括一環 1 0 0 2 , 其藉由螺紋緊固物 (t h r e a d e d f a s t e n e r s ) 1 0 0 3將轉換器固定至軸1 0 ◦ 1。環1 0 0 2係固定 至一可應變圓柱本體1 0 0 5。而可應變圓柱本體1 0 0 5則固 20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1258576 一軸承3 Ο Ο 4係設置於外環3 Ο Ο 3與輪轂3 Ο Ο 2間之 形空間3 Ο 1 5中,環形空間3 Ο 1 5及軸承3 Ο Ο 4係朝輻射 遠離曲軸3 Ο Ο 1來設置,以最佳化在管狀部分3 0 0 6上 轉應變。當承受一力矩時,軸承3 0 0 4允許外環3 0 0 3 相對於輪轂3 0 0 2來旋轉,藉此以正比於所供應之力矩 管狀部分3 0 0 6變形。一具有足夠高模數之外環3 0 0 3 保使所有力矩相關應變大致上隔離至管狀部分3 0 0 6, 3 0 0 4支撐管狀部分3 0 0 6,以防止管狀部分3 0 0 6在負 況下過度變形或扭曲,軸承 3 0 0 4 包括一密封式滾珠 (sealed ball bearing),在管狀部分 3006 與外環 包括單一元件的情況下,可藉由壓合(pressfit)來安 述軸承3 0 0 4。 一彈性構件3 0 0 8係設置於外環3 0 0 3與帶軸承構件 之間。彈性構件3 0 0 8可包括任何天然橡膠或合成橡膠 何其組合,其包括(但不限於)氫化丁橡膠(Η N B R )及/ 元乙丙橡膠(E P D Μ ),構件3 0 0 8係藉由習知之黏著劑或 或,者上述組合而保持於構件3 0 0 9與外環3 0 0 3間之一 空間3 0 1 4中。彈性構件3 0 0 8之壓縮範圍為其未壓縮 之2 0 %至7 0 %間。 彈性構件 3 0 0 8 阻尼曲軸之旋轉及引擎之操作所造 曲軸振動,在此方式中之阻尼振動會減少曲軸所驅動 傳動系統的磨損,藉此增加上述系統組件之使用壽命 減少不受期望噪音之傳送及對運輸工具車架及擁有者 動。帶軸承構件3 0 0 9具有一多楔輪廓3 0 1 0,用以接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一環 方向 之扭 稍微 來使 可確 軸承 荷情 軸承 3 0 0 3 裝上 3 0 0 9 或任 ^ 二 壓縮 環形 厚度 成的 之帶 以及 之振 合一 23 1258576 中在本體1 Ο Ο 5之向外設置的表面上具有以Ο °、9 Ο °、1 8 Ο ° 及2 7 0 °所標記之位置。4 5 °應變規對係以下列方式來設置: 在(Γ位置之T1C1、在90°位置之T2C2、在180°位置之T3C3 及在 270° 位置之 T4C4。應變規 ΤΙ、Τ2、Τ3、Τ4、Cl、C2、 C 3及C 4中之每一應變規包括適用於操作之已知電阻。每 一應變規係結合至圓柱本體1 0 0 5之表面(如圖1 3所示), 藉此測量本體1 0 0 5之應變,其中本體1 0 0 5之應變係正比 於滑輪/感測器結合所傳送之力矩。如圖 1 2 所示,上述 「4 5 °」項係提及每一應變規主軸方向相對於軸A - Α之角度 關係,軸A - A係以相對於軸R - R有9 0度角之方式來設置, 因為應變規軸大致上對齊於一主要應變方向,所以上述角 度關係可提供用以偵測一扭轉應變之最大靈敏度。上述角 度之可接受結果可在大約4 0 ° - 5 0 °範圍内。 圖 1 5 係一具有雙極激發之雙橋式應變規裝置的示意 圖。雙橋式應變規可提供增加用以偵測小應變之靈敏度, 傳送至應變規信號調節器及設備模組之信號係以 S +及 S -來表示,而電壓源係以P +及P -來表示。 本發明系統及組件可以最小修改方式使用於現有運輸 工具前段配件傳動中,輪穀負·荷轉換器安裝於一惰輪中, 因為每一力矩轉換器可安裝成為原始設備或改裝至現存力 矩傳送配件滑輪及曲軸中,所以力矩轉換器可提供大的彈 性。 圖1 6係一測試帶傳動系統之示意圖。在此範例系統中, 一力矩轉換器係安裝至動力轉向裝置P_S及交流發電機滑 2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1258576 輪 A L T。一輪轂負荷轉換器係安裝至惰輪(i d 1 e r ( I D L ) p u 1 1 e y )。藉由曲軸滑輪C R K朝方向D來傳動上述傳動帶。 然而,一使用者可裝設使用一輪穀負荷轉換器及多個力矩 轉換器之(η - 1 )個滑輪,其中η係滑輪整數。圖1 5中之系 統包括η = 8之滑輪。 圖1 6中之測試系統的配置資料如下: 配置資料[毫米] 配置# 1 X軸 Y軸 平面直徑 節圓直徑 有效直徑 CRK 0.00 0.00 170. 31 168. 31 P_S 191.20 19.80 139. 97 137.97 AL 1 -7.00 335. 00 53.3 1 5 1.31 I DR -158. 00 253. 50 76.00 78.40 80.40 I DR -266. 60 139. 25 78.71 76.71 A_C - 2 0 7. 1 0 -7.40 116.01 114.01 TEN -142. 96 160. 56 76.00 78.40 80.40 W_P 22.00 172.00 129.00 131.40 133.40 傳動帶傳動系統結構 節距長度[毫 米] 纏繞角加速度 速度比(參考 引擎) CRK 19 1.6 168.2 1.000 P_S 3 6 9.8 118.4 1.217 AL1 158.4 102.1 3.195 I DR 136.7 34.4 2.172 I DR 157.2 88.8 2.164 A_C 15 1.3 176.5 1.468 TEN 163.2 88.6 2.172 W_P 85.5 170.9 1.296 使用下列方程式以計算上述各別張力。 =所測量値 w —^—— 2漏(,·.) 2 2 φΑΙ(/2 2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1258576
PS /2
UPS Η = ύη{-γ){ΤΑΙί ^ΤΡ8) Γ =張力,// =輪轂負荷,β =力矩,4 =直徑 θ =纏繞角 為了描述之目的(但並非用以限制),一實例計算包括: W 192.63ff : 325·7牛頓 2sin(了) T2 = 325.7 + 5.206 0.05331/2 =521.0牛頓 Τ' = 521.0 + 16.372 0.13997/2 =754.9牛頓 為了計算上述傳動效率,亦需要測量其旋轉速度,以決 定此數量。至於上述範例,可直接使用力矩轉換器來測量 在曲軸上之力矩,以取代計算:
Qcr = + 135[牛頓-公尺];在曲軸CR上之旋轉速度=1000轉/ 分
Qac = -30[牛頓-公尺];在空調裝置 AC上之旋轉速度=1100 轉/分 Q a卜-2 0 [牛頓-公尺];在交流發電機 A L 上之旋轉速度 二3 3 0 0轉/分
Qpa = -15[牛頓-公尺];在動力轉向裝置 PA上之旋轉速度 =1 3 0 0轉/分
Qwp = -5[牛頓-公尺];在水泵浦WP上之旋轉速度=2000轉/ 分 2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 Π 5737 1258576 傳動效率可計算成為: ” = abs([Q/\c*AC + QAL*AL + QpA*PA + Qwp*WP]/[QcR*CR])*100%=l( 30木1100 + 20氺3300 + 1 5氺 1300 + 5氺2000 )/( 1 35氺1 000 )氺100 I η = 9 5 . 1 9 % 圖 1 7係顯示測試帶傳動系統之所測量的輪轂負荷及力 矩的圖示。上述所實施之實例傳動節距張力計算係在時步 (t i m e s t e ρ )為2 3秒時執行的。雖然可在每一時步計算力 矩 T!、T 2、T 3及 T 4,該 2 3秒之時步係隨機選取的。曲線 (A )為惰輪輪轂負荷。曲線(B )係交流發電機力矩,以及藉 由曲線(C )係動力轉向泵浦(P / S )力矩。藉由此說明書中所 述之指示及如圖1 6所述來測量上述每一個值。 上述測試系統經歷三個負荷/無負荷週期。在時間從 0 至4秒時,交流發電機力矩及惰輪輪轂負荷大致上係固定 的。在時間大約2秒時,動力轉向力矩增加,而負載減少。 而在時間約為1 1秒時,負載大致上維持固定。在時間從4 至5秒時,交流發電機力矩減少。在時間為5秒時交流發 電機力矩穩定地增加至時間為9秒時,,其中交流發電機力 矩在時間為9秒時達到平衡。在時間約為4秒時,輪轂負 荷減少至時間為6秒時。在時間為6秒時,輪轂負荷突然 增加至時間為4秒時所測量到之值。在時間為1 1秒時,週 期重複至時間為2 5秒時,以及再次重複至時間為3 7 +秒時。 圖 1 8係測試帶傳動系統之每一時步所計算出的張力之 圖示。將游標放置在2 3秒標號上,以便相關聯於以及描述 圖1 6之結果。曲線(A )係惰輪張力,曲線(B )係交流發 28 3丨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1258576 電機張力Τ 3,以及曲線(C )係動力轉向泵浦(P / S )張力Τ 2。 上述計算最好使用一電腦來實施,其中上述電腦係經程式 化,以實施上述計算。而該電腦程式化係使用已知方法來 達成的。 圖 17中所述之每一週期的進行可清楚地在圖 18中看 到。例如·.因為惰輪沒有傳送一力矩,所以在圖1 6所述之 節距3及4中的惰輪帶節距張力係對應於圖1 7所示之惰輪 輪轂負荷。在節距2之帶張力(曲線(Β))為上述交流發電機 之函數(見圖17)。在節距1之帶張力(曲線(C))為上述交 流發電機力矩及上述動力轉向力矩之函數(見圖17)。 可以了解的是,上述系統及方法可將力矩轉換器來裝設 至所有的滑輪(除上述惰輪外),其中因為惰輪並沒有傳送 力矩,所以惰輪安裝有一輪轂負荷轉換器。 雖然已描述本發明之形式,但是熟知該項技藝者在不脫 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圍内可易於對結構及零件間之關係做 改變。 【圖式簡單說明】 併入此處及做為說明書之一部分的所附圖式描述本發 明之較佳實施例,以及伴隨說明以解釋本發明之原理。 圖1係輪轂負荷轉換器之立體圖。 圖2係輪轂負荷轉換器之立體圖。 圖3係輪轂負荷轉換器之感測器環的平面圖。 圖4 Α係輪轂負荷轉換器之平面圖。 圖4B係圖4A沿著剖面線B-B之剖面圖。 29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1258576 圖4 C係圖4 B中4 C - 4 C處之側視圖。 圖5係輪轂負荷轉換器之立體分解圖。 圖 6 係輪轂負荷轉換器之自我對準部分的一部分平面 圖。 圖7係輪轂負荷轉換器之自我對準部分的部分平面圖。 圖8係一帶配件傳動之示意圖。 圖9係一力矩轉換器之剖面圖。 圖1 0係力矩轉換器之一替代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1 1係力矩轉換器之一替代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 1 2係設置於一可應變構件上之一單一全橋式應變規 裝置的示意圖。 圖 1 3係一具有雙極激發之單一全橋式應變規裝置的示 意圖。 圖 1 4 係設置於一可應變構件上之一雙橋式應變規裝置 的示意圖。 圖1 5係一具有雙極激發之雙橋式應變規裝置的示意圖。 圖1 6係一測試帶傳動系統之示意圖。 圖 1 7 係顯示測試傳動帶傳動系統之每一步驟所測量到 之輪轂負荷及力矩的圖示。 圖 1 8係測試帶傳動系統之每一步驟所計算出的組成張 力之圖示。 (元件符號說明) 1-6 帶節距 1 00 轉換器 30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1258576 10 1 拱 形 内 部 構 件 或 輪 轂環 1 02 感 測 環 1 03 拱 形 外 部 構 件 或 外 環 1 04 iL 10 5 隙 縫 10 6 隙 縫 1 07 部 分 1 08 連 接 構 件 1 20 隙 縫 12 1 隙 縫 1 22 内 表 面 1 23 内 表 面 200 滑 輪 20 1 螺 絲 釘 202 螺 絲 釘 203 螺 絲 釘 204 螺 絲 釘 205 軸 承 30 1 應 變 規 302 應 變 規 303 應 變 規 304 應 變 規 40 1 導 線 402 導 線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31 1258576 403 導 線 404 導 線 500 支 架 50 1 緊 固 物 502 緊 固 物 5 10 狹 縫 5 11 狹 縫 5 12 拱 形 連 接 構 件 600 輪 轂 負 荷 700 白 我 對 準 構 件 70 1 孔 702 轴 承 703 固 定 構 件 704 偏 心 構 件 幾 何 中心 705 中 心 1000 力 矩 感 測 器 10 0 1 軸 1002 環 1003 螺 紋 緊 固 物 10 0 5 可 應 變 圓 柱 本 體 1007 帶 接 合 環 1008 帶 接 合-部 分 1009 低 摩 擦 軸 承 2 0 0 1 滑 環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32 1258576 2 0 0 2 信號調節器 2 0 0 3 軸承 2 0 0 4 軸承 2 0 0 5 帶軸承表面 2 0 0 6 組成軸 2 0 0 9 圓柱本體 2010 轉接器板 2 0 11 緊固物 2012 轉接器 2015 栓 2016 緊固物 3 0 0 1 曲軸 3 0 0 2 輪轂 3 0 0 3 外環 3 0 0 4 軸承 3 0 0 5 螺栓 3 0 0 6 可應變圓柱或管狀部分 3 0 0 7 管狀部分表面 3 0 0 8 彈性構件 3 0 0 9 帶軸承構件 30 10 多楔輪廓 30 11 已知滑環及信號調節器 30 12 螺栓 3 0 13 螺栓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33 1258576 3 0 14 環 形 空 間 30 1 5 環 形 空 間 AC 空 調 裝 置 AL 交 流 發 電 機 BT 帶 C 1 - C4 應 變 規 CR 曲 軸 CRK 曲 轴 滑 輪 D 偏 離 距 離 I DL 惰 輪 T 1 - T4 應 變 規 P + 及 P- 電 壓 源 PA 動 力 轉 向 裝 置 P_S 動 力 轉 向 裝 置 S + 及 S- 信 號 WP 水 泵 浦 Θ 傳 動 帶 纏 繞 角 34 3 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Claims (1)

1258576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轉換器,其係包括: 一外環構件,具有至少一隙縫; 一輪轂構件,具有至少一隙縫; 一拱形感測構件; 該拱形感測構件係連接於該外環構件與該輪轂構件之 間,該拱形感測構件係藉由一連接構件而連接至該外環構 件,其中該連接構件具有一用以分散應力之拱形形狀;以及 該外環構件及該輪轂構件係共平面的。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轉換器,其更包括: 至少一應變規,設置於該拱形感測構件之一表面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轉換器,其中,該拱形感測 構件與該外環構件及該輪轂構件係共面的。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轉換器,其中,該内環構件 係描述一用以將該輪轂構件連接至一安裝表面之手段。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轉換器,其中,該外環構件 及該輪轂構件係同軸心的。 6 . —種轉換器,其係包括: 一外部構件,具有一隙縫; 一内部輪轂構件,具有一隙縫; 一拱形可應變構件; 該拱形可應變構件係在一第一位置處連接至該外部構 件及在一第二位置處連接至該内部輪轂構件; 該第一位置及該第二位置係設置於該拱形可應變構件 3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1258576 之大致相對側上;以及 該外部構件及該内部輪轂構件係共面的。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轉換器,其更包括: 至少一應變規,設置於該拱形可應變構件之每一側。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轉換器,其中,該拱形可應 變構件與該外部構件及該内部輪轂構件係共面的。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轉換器,其中,該内部輪轂 構件係描述一用以容納一緊固物的孔。 1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6項之轉換器,其中,該外部構 件及該内部輪轂構件係同軸心的。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6項之轉換器,其中,該拱形可 應變構件係藉由一連接構件而連接至該外部構件,其中該 連接構件具有一用以分散應力集中之拱形形狀。 1 2 . —種轉換器,其係包括: 一拱形外部構件,具有一隙縫; 一拱形内部構件,具有一隙縫; 一拱形可應變構件; 該拱形可應變構件係連接於該拱形外部構件及該拱形 内部構件之間; 至少一應變規係設置於該拱形可應變構件之一表面上; 該拱形外部構件及該拱形内部構件係共面的;以及 該拱形内部構件包括一偏離一轉換器中心之孔,藉此該 轉換器可以該轉換器中心偏心地旋轉。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轉換器,其中,該拱形可 3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1258576 應變構件與該拱形外部構件及該拱形内部構件係共面的。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轉換器,其中,該拱形内 部構件描述一孔。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轉換器,其中,該拱形外 部構件及該拱形内部構件係同軸心的。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轉換器,其更包括一位於 該拱形可應變構件及該拱形外部構件間之拱形連接構件。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轉換器,其更包括一設置 於該用以接合一緊固物之偏離孔中的軸承。 1 8 . —種力矩轉換器,其係包括: 一圓柱可應變構件,具有一表面及一第一部分與一第二 部分; 該第一部分可連接至一軸上; 該第二部分係連接至一帶軸承部分; 一低摩擦軸承,設置於該帶軸承部分及該圓柱可應變構 件之間,用以大致上隔離在該表面上之一力矩所引起之應 力;以及 至少一應變規,安裝至該表面上,該應變規產生一正比 於該力矩所引起之應力的信號。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力矩轉換器,其更包括: 一滑環,接合於該圓柱可應變構件,用以接收該信號; 以及 一信號調節器,以電性連接方式設置於該應變規與該滑 環之間。 37 3 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 Π 5737 1258576 2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力矩轉換器,其中,該低 摩擦軸承包括一滾珠軸承。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力矩轉換器,其中,該帶 軸承部分包括一多楔輪廓。 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力矩轉換器,其更包括多 個應變規,安裝於該表面上及設置成一全橋式電性結構。 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力矩轉換器,其更包括一 第二應變規,安裝至該表面上及互助地連接至該應變規。 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力矩轉換器,其中,一應 變軸係設置於一相對於一圓柱可應變構件旋轉軸(R - R )之 大約4 5 ° - 5 0 ◦的範圍中。 2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力矩轉換器,其更包括一 阻尼構件,設置於該傳動帶軸承部分及該圓柱可應變構件 之間。 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5項之力矩轉換器,其中,該阻 尼構件包括一彈性材料。 2 7 . —種用以測量一運作中之帶傳動系統之一帶動態張 力的方法,其係包括下列步驟: 將一帶接合至一傳動滑輪及一受傳動滑輪之周圍; 使用該傳動滑輪來傳動該帶及該受傳動滑輪; 使用一輪轂負荷轉換器來測量一惰輪上之一輪轂負荷; 使用一力矩轉換器來測量一受傳動滑輪上之一受傳動 滑輪力矩; 測量一受傳動滑輪旋轉速度;以及 3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115737 1258576 使用該所測量到之受傳動滑輪力矩及該所測量到之輪 轂負荷來計算一帶節距張力。 2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7之方法,其更包括下列步驟: 使用該輪轂負荷轉換器及力矩轉換器來裝設(η - 1 )個滑 輪,其中(η )係滑輪總數。 2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7之方法,其更包括下列步驟: 使用該受傳動滑輪力矩及傳動旋轉速度來計算一傳動 效率。 39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8/935737
TW093115737A 2003-06-04 2004-06-02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belt dynamic tension measurement TWI25857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454,989 US20040244504A1 (en) 2003-06-04 2003-06-04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belt dynamic tension measur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06330A TW200506330A (en) 2005-02-16
TWI258576B true TWI258576B (en) 2006-07-21

Family

ID=33489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15737A TWI258576B (en) 2003-06-04 2004-06-02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belt dynamic tension measurement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2) US20040244504A1 (zh)
EP (2) EP1629261B1 (zh)
JP (1) JP4242423B2 (zh)
KR (2) KR100903836B1 (zh)
CN (1) CN100453990C (zh)
AT (1) ATE409853T1 (zh)
AU (1) AU2004245934B2 (zh)
BR (1) BRPI0410898A (zh)
DE (1) DE602004016843D1 (zh)
ES (1) ES2313041T3 (zh)
PL (1) PL379620A1 (zh)
TW (1) TWI258576B (zh)
WO (1) WO200410924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56995B2 (ja) * 2005-04-21 2011-03-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体装置
US7771302B2 (en) 2005-04-21 2010-08-10 Dayco Products, Llc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dynamics
US7678002B2 (en) 2006-08-31 2010-03-16 Dayco Products, Llc One-way clutched damper for automatic belt tensioner
US8038555B2 (en) 2006-08-31 2011-10-18 Dayco Products, Llc One-way clutched damper for automatic belt tensioner
US8162787B2 (en) 2006-08-31 2012-04-24 Dayco Products, Llc One-way clutched damper for automatic belt tensioner
EP1923684B1 (de) * 2006-11-20 2011-02-16 Texmag GmbH Vertriebs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m Messen einer Zugkraft innerhalb einer Materialbahn oder eines Materialstranges
EP1932791B1 (de) * 2006-12-15 2009-09-09 Texmag GmbH Vertriebs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Messung der Zugspannung einer laufenden Bahn
KR20100102610A (ko) * 2007-11-13 2010-09-24 지아이에프 게젤샤프트 퓌어 인더스트리포르슝 엠베하 토크 측정 장치, 토크 측정 플랜지 및 토크 측정 방법
US7931552B2 (en) 2008-04-30 2011-04-26 Dayco Products, Llc Pulley with torque-sensitive clutching
US8529387B2 (en) 2008-04-30 2013-09-10 Dayco Ip Holdings, Llc Pulley with asymmetric torque-sensitive clutching
JP2010025574A (ja) * 2008-07-15 2010-02-04 B L Auto Tec Kk 起歪体
US8403785B2 (en) 2008-11-05 2013-03-26 Dayco Ip Holdings, Llc Clutched damper for a belt tensioner
WO2010129699A2 (en) * 2009-05-05 2010-11-11 Valley Forge & Bolt Manufacturing Co. Monitoring fastening loading
US8888627B2 (en) 2010-05-25 2014-11-18 Dayco Ip Holdings, Llc One-way damped over-arm tensioner
DE102010024617B4 (de) * 2010-06-22 2014-12-18 Texmag Gmbh Vertriebs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m Messen einer Zugkraft innerhalb einer Materilbahn oder eines Materialstrangs
US8439781B2 (en) 2010-06-22 2013-05-14 Dayco Ip Holdings, Llc Radial damping mechanism and use for belt tensioning
US8604776B2 (en) * 2010-06-24 2013-12-10 Schrader Electronics Ltd. Power transmission monitoring and maintenance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20179392A1 (en) * 2011-01-11 2012-07-12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strain in twisted cord
AU2012352309A1 (en) * 2011-12-16 2014-06-12 Dayco Ip Holdings, Llc Pulley assembly with a decoupling mechanism
ITTO20130677A1 (it) 2013-08-06 2015-02-07 Dayco Europe Srl Puleggia filtrante per una trasmissione a cinghia
US9068878B2 (en) * 2013-08-23 2015-06-30 Trimble Navigation Limited Vehicle weight sensor based on wheel rim strain measurements
US9291217B2 (en) 2014-04-08 2016-03-22 Dayco Ip Holdings, Llc Pulley assembly with radially oriented decoupling mechanism
CN104458094B (zh) * 2014-12-22 2017-02-22 无锡永凯达齿轮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皮带动态张力的采集单元
TWI549666B (zh) * 2015-01-05 2016-09-21 國立清華大學 具有測量僵硬程度的功能之復健系統
CN104806733B (zh) * 2015-03-20 2017-07-28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轴承受力的转矩检测结构和方法
JP6092326B2 (ja) * 2015-07-29 2017-03-08 株式会社トライフォース・マネジメント トルクセンサ
CN105445122B (zh) * 2015-11-03 2018-01-02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曲轴皮带轮紧固工艺测量系统
WO2017130448A1 (ja) * 2016-01-25 2017-08-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荷重検出器
JP6780663B2 (ja) 2016-02-10 2020-11-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表示装置
DE102016013890A1 (de) * 2016-11-21 2018-05-24 Rheinisch-Westfä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Rwth) Aachen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der Achslast auf Linear- und Rundachsen
CN107421665A (zh) * 2017-06-29 2017-12-01 太仓市荣驰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测量装置
CN110998268B (zh) * 2017-07-26 2021-06-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载荷检测器
US11345043B2 (en) * 2018-07-02 2022-05-31 Flexiv Ltd. Axial force sensor, robot gripper, and robot having the same
CN109187010B (zh) * 2018-07-12 2020-10-30 四川大学 一种带传动系统动态性能测试装置
CN109115487B (zh) * 2018-07-12 2020-09-25 四川大学 带传动系统动态性能测试工作电路和工作方法
CA3118131A1 (en) * 2018-10-30 2020-05-07 Superior Industries, Inc. Conveyor idler monitoring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962100B2 (en) * 2019-07-24 2021-03-30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Engine pulley movement detection
CN112699501B (zh) * 2020-12-02 2024-04-26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一种基于滑轮轴的缆索拉力监测系统
DE102022203808A1 (de) * 2022-04-14 2023-10-19 Contitech Antriebssysteme Gmbh Riemenbetriebene Verstellein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05530A (en) * 1970-12-14 1972-12-12 Collins Radio Co Force hub sensor for control wheel steering
JPS5525370B2 (zh) * 1972-03-03 1980-07-05
FR2278068A1 (fr) * 1974-07-12 1976-02-06 Simon Francois Dispositif de mesure de l'effort radial supporte par un organe rotatif
CH631013A5 (de) * 1978-09-20 1982-07-15 Schmid Roost J Sro Kugellagerw Messvorrichtung.
US4326424A (en) * 1979-03-30 1982-04-27 Cleveland Machine Controls, Inc. Web tension transducer arrangement
GB2109568A (en) * 1981-11-06 1983-06-02 Exxon Research Engineering Co Measuring torque on a vehicle wheel
DE3336727C2 (de) * 1983-10-08 1985-09-12 Erhardt & Leimer GmbH, 8900 Augsburg Vorrichtung zur Linearkraftmessung
US4731044A (en) * 1985-12-18 1988-03-15 Borg-Warner Automotive, Inc. Tension sensor and control arrangement for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DE3603187A1 (de) * 1986-02-03 1987-08-06 Erhardt & Leimer Gmbh Vorrichtung zur linearkraftmessung
US4735102A (en) * 1986-03-07 1988-04-05 Cleveland Machine Controls, Inc. Web tension transducer apparatus
US4691579A (en) * 1986-06-03 1987-09-08 Ekola Kenneth E Tension transducer
US4821583A (en) * 1987-07-14 1989-04-1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Tension measuring apparatus
US4784004A (en) * 1987-08-20 1988-11-15 Ekola Kenneth E Web tension transducer
US4796474A (en) * 1987-09-02 1989-01-10 Cleveland Machine Controls, Inc. Web tension transducer apparatus
CN87213769U (zh) * 1987-09-29 1988-08-03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 装卡式扭矩传感器
US4899599A (en) * 1987-12-07 1990-02-13 Magnetic Power Systems, Inc. Strain force sensor means
US5113709A (en) * 1990-05-29 1992-05-19 Ekola Kenneth E Convertible web tension transducer
CN2228225Y (zh) * 1994-11-02 1996-05-29 印广力 传动轴扭矩传感器
JPH0996693A (ja) * 1995-09-29 1997-04-08 Toshiba Corp 制御棒駆動機構
JP3163046B2 (ja) * 1996-10-25 2001-05-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補助動力付人力走行車
CA2311673C (en) * 1997-11-26 2009-02-17 Litens Automotive Partnership Load sensor having an annular gauge ring
US6324919B1 (en) * 1998-02-04 2001-12-04 Michigan Scientific Corporation Multi-axis wheel load transducer
JP2001099271A (ja) * 1999-09-30 2001-04-10 Mitsuboshi Belting Ltd ベルト荷重測定用プーリ
JP2001132634A (ja) 1999-11-01 2001-05-18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容量可変型圧縮機
CN2408448Y (zh) * 1999-12-03 2000-11-29 跃进汽车集团公司 车轮扭矩传感器
DE19960786A1 (de) * 1999-12-16 2001-06-21 Schenck Process Gmbh Radialkraftaufnehmer
US6360616B1 (en) * 2000-10-13 2002-03-26 Donald R. Halliday Automated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system, equipment, and method
US6834228B2 (en) 2001-10-25 2004-12-21 The Gates Corporation Belt drive system with automatic belt tension control
US7021159B2 (en) * 2002-09-30 2006-04-04 The Gates Corporation Transduc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4109247A2 (en) 2004-12-16
EP2026055A1 (en) 2009-02-18
WO2004109247B1 (en) 2005-06-02
WO2004109247A3 (en) 2005-04-28
JP4242423B2 (ja) 2009-03-25
EP1629261A2 (en) 2006-03-01
ATE409853T1 (de) 2008-10-15
DE602004016843D1 (de) 2008-11-13
TW200506330A (en) 2005-02-16
KR100793673B1 (ko) 2008-01-10
US7055398B2 (en) 2006-06-06
PL379620A1 (pl) 2006-10-30
EP1629261B1 (en) 2008-10-01
BRPI0410898A (pt) 2006-07-04
KR20070106593A (ko) 2007-11-01
KR20060017626A (ko) 2006-02-24
AU2004245934A1 (en) 2004-12-16
US20040244504A1 (en) 2004-12-09
US20050056100A1 (en) 2005-03-17
JP2006526782A (ja) 2006-11-24
CN100453990C (zh) 2009-01-21
AU2004245934B2 (en) 2008-01-24
CN1798962A (zh) 2006-07-05
KR100903836B1 (ko) 2009-06-25
ES2313041T3 (es) 2009-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58576B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belt dynamic tension measurement
RU2285903C2 (ru) Измерительный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динамической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и вала
JP7220773B2 (ja) 電動アシスト装置及び自転車
EP1471339A2 (en) Tension detection apparatus of endless loop power transferring member and torque detec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EP1642105B1 (en)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 drive force therein
US8939247B2 (en) Transmission for electric bicycles for detecting a torque and related method for electric bicycles for detecting a torque
KR102360823B1 (ko) 직렬 탄성 액추에이터
Durbex et al. Solutions for Torque and Speed Measurement on Electric Machine Controllers Test Benches
KR100383104B1 (ko) 전동보조자전거용 구동부
JP2007315907A (ja) ベルト荷重測定用プーリ
JP2001047324A (ja) 締付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