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86215B - Structure of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Structure of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86215B
TW586215B TW92112049A TW92112049A TW586215B TW 586215 B TW586215 B TW 586215B TW 92112049 A TW92112049 A TW 92112049A TW 92112049 A TW92112049 A TW 92112049A TW 586215 B TW586215 B TW 58621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cope
patent application
access memory
random access
static rando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21120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25482A (en
Inventor
Jhon-Jhy Liaw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Semiconductor Mf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Semiconductor Mfg filed Critical Taiwan Semiconductor Mfg
Priority to TW921120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58621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862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86215B/zh
Publication of TW200425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25482A/zh

Link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Description

586215 五、發明說明(1)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ndc)m
Access Memory ; SRAM)之結構及其製造方法,且特別是有 關於一種具有埋藏路徑(Buried path)閘極結構之SRAM之結 構及其製造方法。 【先前技術】 在深次微米的半導體技術中,SRAM經常做為高速與低功率 之通όίΐ與糸統單晶片(System on Chip ;SoC)中的儲存單,· 元。由於使用量增加與價格降低,因此SRAM晶片之熱穩定、 度與其耗電量成為必須考慮且極其重要的產品規格。所 ❿ 以’在設計SRAM晶胞時,必須考慮設計成較小的晶胞尺寸 與適用於較低的操作電壓。於是,無邊界(B〇rderless)之- 鄰接接觸層(Butt Contact)、雙接觸層(c〇upie —
Contact)、或共用接觸層(shared Contact)為記憶體電路 之常用製程之一,藉以同時連接閘極與主動區。 請參考第1圖所繪示之習知分離字元線(Split word Line)SRAM單位晶胞之電路圖。第i圖中的SRAM單位晶胞3〇 係以兩個P通道金氧半導體(P —channel Metal 〇xide
Semiconductor ; PMOS)PU(Pull-UP)-1 與pu-2 為負載 (Load)。此SRAM單位晶胞30至少包括N通道M〇s電晶體 || PD(Pul卜Down)-1與PD-2以及上述PM〇s電晶體pu—i與⑼―2。 NM0S電晶體PD-1與PD-2係做為驅動電晶體,而pM〇s電晶體, PU-1與PU-2則做為負載電晶體。’因此,NM〇s電晶體pD—丨與 PD-2以及PM0S電晶體PU-1與PU-2恰可形成兩組反相器
586215 五、發明說明(2) .
(Inverter)。此兩組反相器之輸入端.彼此相交:其中第一 組反相器之輸入端連接至第二組反相器之輸出端,而第二 組反相器之輸入端則連接至第一組反相器之輸出端。至 於,NMOS電晶體PG(Pass-Gate)-1與PG-2為字元電晶體,係 根據施加於字元線(Word Line)WLl與WL2之電壓來控制每一 組反相器連接至位元線(Bit Line) BLA與BLB之節點1〇與節 點2 0之連接。如第1圖中所示,節點1 〇代表nmos電晶體PG- 1 之汲極D5、NM0S電晶體PD-1之汲極D3、與PM0S電晶體PU-1 ^ 之沒極D1相互電性連接之節點,且NM0S電晶體PD_2與pMOS · 電晶體P U - 2之兩個閘極相互電性連接後進一步連接至節點❿ 10。亦即,NM0S電晶體PG-1之汲極D5、NM0S電晶體PD-1之 /及極D3、與PM0S電晶體PU-1之汲極D1,以及NM0S電晶體 P D - 2與P Μ 0 S電晶體P U - 2之兩個閘極係相互電性連接。·同 理’節點20代表NM0S電晶體PG-2之汲極D6、NM0S電晶體 PD-2之沒極D4、與PM0S電晶體PU-2之汲極D2相互電性連接 之節點,且NM0S電晶體PD-1與PM0S電晶體PU-1之兩個閘極 相互電性連接後進一步連接至節點2 〇。亦即,nm〇S電晶體 PG-2之汲極D6、NM0S電晶體PD-2之汲極D4、與PM0S電晶體 PU-2之沒極D2,以及NM0S電晶體PD-1與PM0S電晶體PU-1之 兩個閘極係相互電性連接。再者,PM〇s電晶體pU — 丨之源極看> S1與PM0S電晶體PU-2之源極S2共同連接至電源Vcc ;而NM0S 電晶體PD-1之源極S3與NM0S電晶體pd4之源極S4共同連接 至接地端Vss。另外,NM0S電晶:體PG-1之源極S5係連接至位 元線BLA,而NM0S電晶體PG-2之源極S6係連接至位元線
586215 五、發明說明(3) BLB 請參考第2圖所繪示之習知分離字元線SRM單位晶胞之平面 不意圖。第2圖中的SRAM單位晶胞3〇係以虛線長方形來代 表。至於,在此虛線長方形以外所繪示者係與”—單位晶 胞30相鄰之其它SRAM單位晶胞之部分元件。此種分離字元 線SRAM單位晶胞30之特色在於,其中包括兩組完全相同且 呈1 8 0度旋轉對稱之元件。例如,在對角線4 〇的右上方之所 有圖形繞著旋轉對稱點5 0旋轉1 8 0度後即可得對角線4 〇的左. 下方之所有圖形。如第2圖中所示,nm〇S電晶體PG-1之源極· S5係以BLA接觸插塞(Contact Plug)150以及數層金屬層與· 介層插塞(Via Plug)連接至位元線BLA(第1圖);同理, NM0S電晶體PG-2之源極S6係以BLB接觸插塞1 60以及數層金 屬層與介層插塞連接至位元線BLB(第1圖)。PM0S電晶體 PU-1之源極S1係以Vcc接觸插塞170以及數層金屬層與介層 插塞連接至電源Vcc(第1圖);同理,pm〇S電晶體PU-2之源 極S2係以Vcc接觸插塞180以及數層金屬層與介層插塞連接 至電源Vcc(第1圖)。NM0S電晶體PD-1之源極S3係以Vss接觸 插塞190以及數層金屬層與介層插塞連接至接地端Vss(第1 圖);同理,NM0S電晶體PD-2之源極S4係以Vss接觸插塞2〇〇 以及數層金屬層與介層插塞連接至接地端VSS(第1圖)。至罐^ 於’ NM0S電晶體PD-1之汲極D3與NM0S電晶體PG-1之汲極D5 連接後係以接觸插塞1 2 5 /金屬層9 0 /接觸插塞1 3 0 /金屬層 · 9 〇 /接觸插塞1 4 0 (共一層金屬層與三個接觸插塞)之順序連.. 接至互補金氧半(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第7頁 586215 五、發明說明(4) -
Semiconductor ; CMOS)電晶體(包括PMOS 電晶體PU-2 與NMOS 電晶體PD-2)之閘極80。同理,NM0S電晶體PD-2之汲極D4與 關08電晶體?〇-2之汲極06連接後係以接觸插塞1〇5/金屬層 100 /接觸插塞110 /金屬層100 /接觸插塞120(共一層金屬層 與三個接觸插塞)之順序連接至CMOS電晶體(包括PM0S電晶 .體PU-1與NM0S電晶體PD-1)之閘極70。至於,主動區 (Active Region)210為PM0S電晶體PU-1所在之區域,而主 動區22 0則為PM0S電晶體PU-2所在之區域。 請參考第3圖所繪示之第2圖中沿著a - a ’剖面線所形成的剖 面示意圖。為了使圖示較為清晰且說明較為清楚,第3圖中鲁 並未繪示及標示介電層與第2圖中的Vcc接觸插塞180等元 件。由此第3圖可明顯看出PM0S電晶體PU-2之汲極D2與另一 組CMOS電晶體 < 閘#7〇(由氧化層250 、才复晶石夕層2Θ0 、與金 屬石夕化物層2 7 0等所組成)之連接關係。在第3圖中,p Μ 〇 S電 晶體PU-2係形成於基材23 0之主動區220,且PM0S電晶體 P U - 2包括閘極(由氧化層2 8 0、複晶矽層2 9 0、與金屬石夕化物 層3 0 0等所組成)、汲極D 2、與源極S 2。另一組C Μ 0 S電晶體 之閘極70則位於基材2 3 0之淺溝槽隔離區(Shal low Treneh Isolation ;STI)240上。至於,此另一組CMOS電晶體(包括 PM0S電晶體PU-1與NM0S電晶體PD-1)之其餘部分(包括源極j S1、汲極01、源極S3、與汲極03)則位於與a-a,剖面平行之 另外兩個平面上。此外,p Μ 0 S電晶體P U - 2之汲極D 2係藉由· 接觸插塞110、金屬層100、與接觸插塞120而連接至另一組· CMOS電晶體之閘極70。
586215 五、發明說明(5) 然而’上述第1圖至第3圖之S R A Μ之結構所需面臨的問題 為,接觸層蝕刻步驟必須同時包括標準接觸層(即方形接觸 層)與鄰接接觸層。由於接觸層的大小、形狀、與厚度並不 相同’且不同複晶石夕圖形密度之钱刻中止層(E t c h s七〇 ρ Layer)之厚度變化,使得此種蝕刻製程並不容易達成。更 糟的是,此種設計會面臨較高的接面漏電流(Junct i〇n Leakage)之問題。這是由於在主要蝕刻步驟與中止層移除 步=之蝕刻步驟中自鄰接接觸層部分或間隙壁(Spacer)層 蝕穿中止層會蝕刻過多材質(此種蝕刻配方(Recipe)會同時 蝕刻中止層與氮化矽間隙壁)。因此,上述情況將使得鄰接 接觸層與井(W e 1 1 )之間形成一漏電流路徑(係因此區域中僅 有輕摻雜汲極“^“丨丫 Doped Drain ;LDD)淺接面)。此 夕卜較小的晶胞會面臨另一個可靠度問題,即當晶胞尺寸 =操作電壓減小時所產生的軟錯誤率(soft Error Rate; )問通。這是由於較小的晶胞電容(較小的晶胞尺寸)盥 H的晶胞操,壓會在SRAM儲存節點上產生較少的充電 :或電路雜::反存;Ί點n會容易心粒子放 面上產生電子〜、轉F 1 p)。此種機制係因α粒子在井接 存節點”所收集電:Γ且這些電子被NM0S充電節點(高儲 特)而使SRAM所儲存;V南節點會放電至低電位(、約為0伏丨 必要尋求解決之道貝料正反翻轉(Flip-F1〇P)。因此,有 【發明内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 日 ^就疋在提供一種SRAM之結構及其製造方
586215 五、發明說明(6) ΐ灿I藉以減*SRAM晶胞之尺寸與降低接觸層模組製巷夕 ’、與習知標準接觸層及鄰接接觸層比較之 Ϊ兩:ί軟錯誤率而言,與習知接觸層(如以-金屬層連接 個接觸插塞或鄰接接觸層)比較之下,本發明中二2 的接觸電阻(約1至5個數量級)。此高接觸電 的放雜訊時增長SRAM高節點 1 籍以改善軟錯誤率;而較長的放雷加 :(=M較長的白我修復(pM〇s充電至高節點或晶日° 鎖(Self-iatch))時間。 ^ ^ n m =本目的’提出一種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之< 之:構ίί:ΓΓ施例中,此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及3二入一閘極至少包括-導電氧化層; 植入區與導上述Γ之下方,其中上述離子 性連接至上述間極。糸用以使第一cm〇s電晶體之一汲極電 根據本發明之上琉0 λα 製造方法。在4;的=一種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之 憶體之製造方法至父佳貫施例中,此靜態隨機存取記 該基材上具有—第;:c=下步驟:首先,提供-基材’. 行-離子植入製至少包括-氧化層。然後’進 入區,並使上述“ϊ以在上述閑極之下方形成一離子植 植入區與導電氧化=成為一導電氧化層’其中上述離子 層係用以使第一CMOS電晶體之一汲極電
586215 五、發明說明(7) 性連接至上述閘極。 因此,應用本發明可藉以減小SRAM晶胞之尺寸與降低接觸 層模組製程之複雜度。料,針對軟錯誤率而言,與= 接觸層比較《下’纟發明中的埋藏路徑具有車交高電 阻。此高接觸電阻可在元件遭受^粒子放射或電路雜= 增長SRAM局即點的放電時間,藉以改善軟錯誤率長 的放電時間可提供給SRAM較長的自我修復 ^ 點或晶胞自我閉鎖時間。 电王回即 【實施方式】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福JL古4·田过M β 及其製造方法。此埋藏結構之·之結構' ._ , runc 里職路么可做為其中一組CMOS之汲極盥 之^化舞^極之接觸窗。此埋藏路徑為經高純度換雜 :;=二精以形成一具有低電阻(11^至1。。。_之隨 控。此埋藏路徑結構(依序經由複晶石夕層/ (依序J由;動區等元件導電)之電阻仍瞻 :r;; 辩A ^ ^ 數里級(0rder)。運用本發明可在元件 分)^放4電時^ 1電路雜m時增加儲存節點(CM0S閘極部 雜度,ΪΓ因而降咖晶胞之金屬層結構之複 ^ J且進一步降低SRAM晶胞之尺寸。 炎
Ikt ^ ^^ ^ ^ ^ t 其中尚未妒忐=之刀離字7L線別龍晶胞之平面示意爵, 成第一層金屬層(即第5圖巾的金属層39〇與金屬
586215 五、發明說明(8) ------- :4一00)。第4圖中除繪示呈長方形之3膽單位晶胞3〇外,更 :不與SRAM單位晶胞30相鄰之其它八個別龍單位晶胞中的 4分兀件。本發明之結構上的特徵在於,主動區51〇、主動 區51 2/主動區520、與主動區522已適當延長,以做為後續 分別形成埋藏路徑區580、埋藏路徑區582、埋藏路徑區 570、與埋藏路徑區572之區域。至於,第4圖中的其它元件 代表符號之詳細說明可參考以下對第5圖之說明。 請參考第5圖所繪示之依照本發明一較佳#施例的一種具有 埋藏路徑閘極結構之分離字元線SRAM晶胞之平面示意圖, 其中已形成金屬層390與金屬層400,而金屬層390可用以連丨 接NMOS電晶體PD-1之汲極D3與PMOS電晶體PU-1之汲極D1, 且金屬層400可用以連接NM〇s電晶體pd —2之汲極D4與PMOS電 晶體PU-2之汲極D2。第5圖中的SRAM單位晶胞30係以虛線長 方形來代表。至於,在此虛線長方形以外所繪示者係與 SRAM單位晶胞30相鄰之其它SRAM單位晶胞之部分元件。如 第5圖中所示,NMOS電晶體PG-1之源極S5係以BLA接觸插塞 1 50以及數層金屬層與介層插塞連接至位元線BLA(第1圖); 同理,NMOS電晶體PG-2之源極S6係以BLB接觸插塞160以及 數層金屬層與介層插塞連接至位元線BLB(第1圖)。PM0S電 晶體PU-1之源極S1係以Vcc接觸插塞170以及數層金屬層與 介層插塞連接至電源Vcc(第1圖);同理,PMOS電晶體PU-2 之源極S2係以Vcc接觸插塞180以及數層金屬層與介層插塞 ’ 連接至電源Vcc(第1圖)。NMOS電晶體PD-1之源極S3係以Vss 接觸插塞190以及數層金屬層與介層插塞連接至接地端
第12頁 586215 五、發明說明(9)
Vss(第1圖);同理,NMOS電晶體PD-2之源極S4係以Vss接觸 插塞200以及數層金屬層與介層插塞連接至接地端Vss(第1 圖)。至於,NMOS電晶體PD-1之汲極〇3與NMOS電晶體PG-1之 >及極D 5連接後係以接觸插塞1 2 5 /金屬層3 9 0 /接觸插塞1 3 0 / 主動區510 /埋藏路徑區580(包括一層金屬層390、兩個接觸 插塞、與一個埋藏路徑區58〇)之順序連接至CM〇s電晶體(包 括PMOS電晶體PU-2輿NMOS電晶體PD-2)之閘極80。同理, NMOS電晶體PD-2之汲極D4與NMOS電晶體PG-2之汲極D6連接 後係以接觸插塞105 /金屬層400 /接觸插塞丨10 /主動區52〇/ 埋藏路徑區570(包括一層金屬層4〇〇、兩個接觸插塞、與一 個埋藏路徑區570 )之順序連接至CM0S電晶體(包括pM〇s電晶 體PU-1與NMOS電晶體pd-1)之閘極70。 請參考第6圖所繪示之第5 _中沿著b_bn線所形成的剖 面不意圖。為了使圖示較為清晰且說明較為清楚,第6圖中 f未繪不及標示介電層與第5圖中的Vcc接觸插塞丨8〇等元 件。由此第6圖可明顯看出PM〇s電晶體pu 270等Λ Λ通道560、複晶石夕層260、與金屬石夕化物層 Γ/化始:化物層270之材質例如可為二石夕化鈦、 、 或一石夕化鎳等。在第6圖中,pM〇s雷曰辦ρη 9在 形成於基材5 3 0之主動⑽電日日體PU-2係 包括閘極(由翁几^:動部分上。PM〇S電晶體PU-2 〇π (由乳化層280、複晶矽層、盥金屬石々仆铷® 等所組成)、、與源極S2。其中'金//化物層 3 0 0之材質例如可盔—a Τ 金屬矽化物層 買例如T為一石夕化鈦、二石夕化始、或二石夕化錄等。
586215 五、發明說明(ίο) 另一組CMOS電晶體之閘極70則位於主動區520之另一部分 上。至於,此另一組CMOS電晶體(包括PM0S電晶體PU-1與 NM0S電晶體PD-1 )之其餘部分(包括源極S1、汲極di、源極 S3、與汲極D3)則位於與b-b’剖面平行之另外兩個平面上。 另外’淺溝槽隔離區係用以電性隔離“⑽電晶體之閘極7〇 與其它元件。 請同時參考第5圖與第6圖。當NM0S電晶體PD-2之汲極〇4與 NM0S電晶體PG-2之汲極D6藉由接觸插塞1〇5、金屬層400、 與接觸插塞110連接至PM〇s電晶體pu-2之汲極D2後,並不需 再使用另一個金屬插塞即可進一步連接至另一組CM〇s電晶 體之閘極70。由第6圖中可明顯看出,本發明中係利用深離 子植入區550與氧化層通道56〇以使pM〇s電晶體pu_2之汲極 D2進一步連接至另一組CM〇s電晶體之閘極7〇。 士3第6曰圖中的深離子植入區55〇係對已延長之主動區52〇進 ϊ雜(Heavy D〇ping)而形成。此重摻雜步驟 ί /Λ舌驟來加以定義(*第4 ®中的土里藏路徑區5 7 〇 所不)'經由此重摻雜步驟了會形成深離子植入區 以外’更會使原來的CMOS電晶體之閘極7〇之閘極 :量的;子植入而導電’因而成為氧化層通道56。。至V, 二:里之重摻雜製程可在形成閘極之後且 ( 電層(Inter Uyer Dielectric ; UD)之 取《門' 2湖極與層間介電層之間,可視製程整來合進二要疋 ^ ,、,、預异(Thermal Budget)來調整運 時=二 ^ 驟。此外’換雜時所使用之離子種類可依實Si:: 586215 五、發明說明(11) 構來加以调整。若如上述實施例中所示,深離子植入區5 $ 〇 與氧化層通道560是位於PMOS部分,則掺雜時所使用之°離 種類為P型(例如二I化侧或銦),且植入能量約·為25kevs 40 0kev,而劑量約為1 X i〇i5/cm2至5 χ if/cM。反之,若-深離子植入區與氧化層通道是位於NM〇s部分,則摻雜時^ 使用之離子種類為N型(例如砷、磷、或銻),且植/入能旦 為 25kev 至 40 0kev,而劑量約為! x 1〇15/cm2 至5χ 1〇17/^2里。、、、、 因此,由上述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可知,應用本發明可= 減小SRAM晶胞之尺寸與降低接觸層模組製程之複雜度/盘 知標^接觸層及鄰接接觸層比較之下)。此外,針對軟錯誤 率而$ ,與習知接觸層(如以一金屬 、、 或鄰接接觸層)比較之下,本發明兩個接觸插塞 ^ 同接觸電阻可在元件i曹辱 l ίΪΪίΐ”雜訊時增長高節點的放電時間,藉 自我修復(PMOS充電至$節胃έ g曰^7 ώ ^ eSRAM較長的 卜卜冰p曰上 同即點或曰曰胞自我閉鎖)時間。 ^卜,值付一 ^的是,雖然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主要e用炎 製造具有埋藏路徑閘極結構iSRAM,但 2疋用末 適用於一般邏輯電路。 一疋此Ik方法同樣 雖然本發明已以一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麸 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二/、並非用以限 範圍内,當可作各種之更動;二不之精神和 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本發明之保護範 586215 圖式簡單說明 【圖式簡單說明】 ,1圖係繪示習知分離字元線SRAM單位晶胞之電路圖。 圖係繪示習知分離字元線SRAM單位晶胞之平面示意 圖係繪不第2圖中沿著a — a,剖面線成的剖面音 圖。 1 μ 第4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種具有埋藏路 閑極結構之分離字元線SRAM晶胞之平面示意圖,其中二 形成第π層金屬層。 ^ 第5圖係緣示依照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種具有埋藏路和 閘極結構之分離字元線SRAM晶胞之平面示意圖,其中已形二 成第一層金屬層,而此第一層金屬層可用以連接電晶 體PD-1與PMOS電晶體PU-1之沒極,且此第z層金屬層可^曰 以連接NMOS電晶體PD-2與PMOS電晶體Ρϋ_2之汲極。曰 第6圖係繪示第5圖中沿著b - b ’剖面線所形成的剖面示意 圖。 、 元件代表符號簡單說明】 10 節點 20 節點 30 SRAM 單 位 晶 胞 40 對角 線 50 旋轉 對 稱 70 CMOS 電 晶 體 之 80 CMOS 電 晶 體 之 90 金屬 層 〇
第16頁 586215 圖式簡單說明 100 :金屬層 I 0 5 :接觸插塞 II 0 :接觸插塞 1 2 0 :接觸插塞 1 2 5 :接觸插塞 1 3 0 :接觸插塞 1 4 0 :接觸插塞 150 : BLA接觸插塞 160 : BLB接觸插塞 170 : Vcc接觸插塞 180 : Vcc接觸插塞 190 : Vss接觸插塞 20 0 : Vss接觸插塞 210 :主動區 2 2 0 :主動區 2 3 0 :基材 240 :淺溝槽隔離區 2 5 0 :氧化層 2 6 0 :複晶矽層 2 7 0 :金屬矽化物層 2 8 0 :氧化層 290 :複晶矽層 3 0 0 :金屬石夕化物層 3 9 0 :金屬層
第17頁 586215 圖式簡單說明 4 0 0 :金屬層 > 510 :主動區 512 :主動區 520 :主動區 522 :主動區 5 3 0 :基材 5 4 0 :淺溝槽隔離區 5 5 0 :深離子植人區 5 6 0 :氧化層通道 5 70 :埋藏路徑區 φ 5 7 2 :埋藏路徑區 5 8 0 :埋藏路徑區 5 8 2 ·埋藏路徑區 BLA :位元線 BLB :位元線 D1 :汲極 D 2 :汲極 D 3 :汲極 D4 :汲極 D5 :汲極 D 6 :汲極 PD-1 : NMOS 電晶體 * PD-2 : NMOS 電晶-體 PG-1 ·· NMOS 電晶體
第18頁 586215 圖式簡單說明 PG_2 : NMOS電晶體 PU_1 : PMOS電晶體 PU-2 : PMOS電晶體 S1 源極 S2 源極 S3 源極 S4 源極 S5 源極 S6 源極 WL1 :字元線 WL2 :字元線 Vcc •電源 Vss :接地端 a
第19頁

Claims (1)

  1. 586215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 SRAM)之結構,至少包括: 一第一互補金氧半(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 CMOS)電晶體; 一第二CMOS電晶體,該第:CM〇s電晶體之一閘極至少包括 一導電氧化層;以及 一離子植入區,位於該閘極之下方,其中該離子植入區與 該導電氧化層係用以使該第一CMOS電晶體之一汲極電性^ 接至該閘極。 申叫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之結 L如其利二 =^ 程來形成。 層與該離子植入區係以一離子植入製 4. 構 5. 構 表之 此ϊ為25kev至400kev。 如申请專利範圍第^ 十、 ,其中該離子植入製:二J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之結 之一劑量為lx l〇15/cm2 至5x 1(F
    第20頁 586215 六、申請專利範圍 /cm2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述 構,其中該導電氧化層與該離子插心機存取記憶體之結 型。 入區中之複數個離子為p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 構,其中該些離子係 —l Ik機存取記憶體之結 族群。自於由二鼠化蝴以及銦所組成之一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担#、+、4 & i 構,其中料電氧化層與該料植t =存取記憶體之結 型。 入£中之複數個離子為N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 構’其中該些離子係選自於由钟、體之結 族群。 以及銻所組成之一 10. 提供 CMOS 氧化 在該 導電 -種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之製造方法,至 一基材,該基材上且有一第帝θ 夕匕括· φ曰触^刊工,、有弟CMOS電晶體與一第一 :曰曰體’其中該第二CMOS電晶體之一閑 :二 層;以及 土夕巴括— m形成一離子植入區,並使該氧化層成為 氧化層,其中該離子植入區與該導電氧化層係用^ 使
    第21頁 586215 六、申請專利範圍 -~_____ 該第一CMOS電晶體之一汲極電性連接至該閘極。 Π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所述之靜態隨機 製造方法,其中該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為分…记憶體之 隨機存取記憶體。 子711線靜態 1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〇項所述之靜態隨機 製造方法’其中形成該離子植人區之—能量為25kev\體之 /1 Π Π Ιτ ττ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〇項所述之靜態隨機存取記 製造方法,其中形成該離子植入區之一劑量二/ ^ 至5x 1(F/Cm2。 ϋ /cm2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靜態隨機存取記憶 製造方法,其中該導電氧化層與該離子植入區中之^ 離子為Ρ型。 数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4項所述之靜怨隨機存取記憶體之 製造方法,其中該些離子係遂自於由一氟化硼以及銦所組 成之一族群。 、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項所述之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之 製造方法,其中該導電氧化詹與該離子植入區中之複數個
    586215
    六、申請專利範圍 離子為N型。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所述之靜铑左 製造方法,其中該些離子係選自於ώ〜卩現機存取記憶體之 成之一族群。 坤、磷、以及銻所組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所 製造方法,盆♦ # 1 1 〜甲該製造方法更 i>{C ^ '^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之 、用於一邏輯電路。
TW92112049A 2003-05-01 2003-05-01 Structure of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TW586215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2112049A TW586215B (en) 2003-05-01 2003-05-01 Structure of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2112049A TW586215B (en) 2003-05-01 2003-05-01 Structure of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86215B true TW586215B (en) 2004-05-01
TW200425482A TW200425482A (en) 2004-11-16

Family

ID=34059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2112049A TW586215B (en) 2003-05-01 2003-05-01 Structure of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586215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25482A (en) 2004-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30485B2 (e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with reduced leakage current
TWI277094B (en) Memory cell structure
US6753231B2 (e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836044B2 (en)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king low leakage and low mismatch NMOSFET
TW569453B (en) Plasma damage protection circuit for a semiconductor device
KR100357336B1 (ko) 반도체 집적회로장치
JP4044721B2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の製造方法
JPH1140811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022160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488077B (e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589733B (e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US20080026524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 well structure for improving soft error rate immunity and latch-up immunity and a method of making such a device
US7718482B2 (en) CD gate bias reduction and differential N+ poly doping for CMOS circuits
TW586215B (en) Structure of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2550119B2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
US8114729B2 (en) Differential poly doping and circuits therefrom
KR100458738B1 (ko) 웰 전압을 확실하게 고정할 수 있는 반도체 장치
JP2014120609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288951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146844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の製造方法
JPH0321059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