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73420B -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roving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 layered protocol stack - Google Patents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roving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 layered protocol stack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73420B
TW573420B TW90114001A TW90114001A TW573420B TW 573420 B TW573420 B TW 573420B TW 90114001 A TW90114001 A TW 90114001A TW 90114001 A TW90114001 A TW 90114001A TW 573420 B TW573420 B TW 57342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data
layer
channel
de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0114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ela Rathonyi
Joachim Sachs
Stefan Wager
Original Assignee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816916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573420(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iled Critical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73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7342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 H04W74/0875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with assigned priorities based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4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s or networks with limited capabilit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 port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2Establishing a time schedule for servicing the reque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8Timers or timing mechanisms used i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1Inter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or service data unit [SDU] definitions; Interfaces betwee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4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intermediate stor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Description

573420 五、發明説明(1 A7 B7
發明技術範圍 本發明相關於在具有分層的協定堆疊的一個通訊系統中 改進傳輸效率的一個方法,其中在較高協定層處理資料封 包,並將其傳送到控制傳輸的較低協定層,又其以隨通道 接取延遲而執行傳輸。也將描述本發明具體化之裝置和軟 體程式。 背景 通常使用分層方法來規範一個通訊系統。分層不是相對 應於一個協定,便是可分成相對應於每一個協定的兩個或 更多個子分層。每個協定有處理資訊的特定責任,其可由 針對该協定之特定功能與服務組來執行。分開協定間功能 背後的一個中心想法為達到一個更可理解的系統模型,並 對該協定堆疊的更高分層隱藏不同協定之詳情。 行動通訊系統中將分層分為子分層或協定的一個範例, 即根據3GPP(第三代合作計劃)所規範的WCDMA(寬頻劃碼 多向近接)系統。在這個系統中,資料鏈結層分成協定 PDCP(封包資料收斂協定),BMC(廣播/多播控制),乩匸(無 線電鏈結控制)和maC(媒介接取控制),如同在3G Ts %.則 V 3.4.0中描述般。 在不同協定層之間,交換表示為基本單元的資訊單元, 以與彼此通訊。把這個基本單元用於訊息序列圖表,以說 明在沒些層之間的功能分裂,並且說明當執行一個特定高 f次功能時,協定層間如何相互作用。共用間層服務基本 單元的描述和不同協定層的相互作用能夠在3G TS 25.303 V
裝- 訂
k 五、發明説明(2 3.3.0的上述協定中找到。 了個高層次功能的_個範例為在使用隨機接取通道的鹿 用《間傳輸貝料。為了執行這個功能,涉及了幾個協定Γ ik機接取通運(RACH)為對於通訊系統的—個著名觀念。幾 個用戶能夠在獨立於其他的上傳輸資料,這造成了來 自或是到不同好之傳輸之間的碰撞風險。為了在从⑶上 減少衝哭的可能性和增加成功傳輸的可能性,規定了某些 傳輸規則,尤其等待時間延遲資料的傳輸。一個等待時間 的-個範例稱為”放棄時間”,因為用戶放棄於一個間間隔 fRACH上發送任何資訊。根據選定的控制參數,可以改變 等待時間的長度,例如根據使用的用戶數目,即系統 負載,或者對於一個無線電通道的干擾層次。 通¥傳輸控制的協定沒有表明通道接取延遲的持續時 間給其他協足,其因而不知道在上開始傳輸前形成多 少延遲。在根據3GPP規格的一個通訊系統中,以沁巧 25.321 V 3.3.0中所描述的媒介接取控制(MAC)協定那樣,執 行隨機接取傳輸的控制。 在通道上開始傳輸以前所造成的通道接延遲會有相當不 同的變化。如果在通道上所傳輸的資料起源於包括計時器 的協定,這將是一個問題,例如包括重發計時器的(自 動重複要求)協定。由於控制傳輸的協定層所造成之延遲 的大變化,在這樣的計時器中很難設定適恰當終止值。根 據某種最差狀況延遲,例如一個計時器值能夠設定更大, 將導致比所需更忮的重發時間,或者根據一個具風險的更 丨一 —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l〇X^^J3-' ----- 573420 五 、發明説明( 小值’該風險將使計時器終止,並且執行不必要的重發。 此外’新資料將經常變得可用於用戶設備或是一個無線 電基地台的傳輸,例如在RLC協定中,當控制傳輸的協 定,例如MAC,可延遲之前資料的傳輸。當之前資料的傳 輸更不緊急時,有時候這個附加資料將時間臨界。當新資 料準備好傳輸在較高分層,也就是說,過程間在虹匸 協定,其不由較低協定控制,例如MAC,直到之前資料的 傳輸過程結束,即當資料傳輸於實體層。例如如果sms(短 訊息服務)訊息在RACH被傳送,將延遲更高優先資料,例 如傳呼建互訊息,直到在MAC協定中完成sms訊息的 過考呈。 發明摘要及描述 本發明的-㈣的為排除上述劣勢和提供改善在一個通 訊系統中通道接取延遲的控制與資料傳輸效率的方法。 根據本發明’執行了中請專利範項巾所描述的方 法。選疋或者輔助的具體實施例描述於 ::。此外,本發明將具體化於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二 工=的裝置和程式單元中。有助益具體實施例將描述 於附屬申請專利範圍中。 法在=層協&定堆叠的一個通訊系統中執行了建議方 層的ί 里執_包’以及根據這個較高協定 輸胖ur _理°將4些資料封包為傳 .i軚低W層,以傳送在通道上,其中由 制孩傳輸。另外’這個協定堆疊能夠包拾—或更:進:二 本纸張尺奴 1 a a -6- 297公釐) 五 發明說明
二Π發例如由控制程式或者外部的條件所產生,遲而 間的較的偵測。當探查到傳輸開始時,開始時 :-,=:高=使:::高”層 始=!個=?且當收到這個通報時能: 器將可^移2 事件經位移,開始傳輸,計時 二 與延遲&制將有㈣增進,而傳輸效率 ,精度 二::尤其適合於計時器,其…個完;失;時間 時間’因為通訊系統的表現對這些計時器 透過這個方法’使多於-個相應計時器同 一在具有分層協定堆疊的—個通訊系統中改進傳輸效率的 -個進—步方法中’在較高協定層也處理資料封包,且傳 送到在通道上控制傳輸的較低協定層。以一個通道接取延 遲來%成傳輸,在該傳輸前,較高或較低分層 安排資料封包。在這個計畫表中,記綠資㈣包或者= 573420
先歸因於那些資料封包,該資料封包用優先決定優先 輸資料封包。 "執行這上貝料封包的計畫表以後,能夠發生通道接取 ^遲。在較低分層可探查到通道接取延遲。如果必要,這 個較同分層能夠通知通道接取延遲的長度或結束,例如一 相應基本單元。執行檢查是否附加資料封包作好準備傳 ψ 裝 运到故個較低分層,或是在通道接取延遲的結束之前。例 如可以由較高分層或較低分層檢查,尤其是如果後者執行 琢計畫表。如果流量情況變化了,即如果附加資料封包準 備好在通通接取延遲的結束時或之前傳送或傳輸,將執行 包括附加與第一資料封包的更進一步計畫表,即重新安排 k些資料封包於通道上傳輸。為此目的,如果較低分層執 行計畫表,可以將這些資料封包或相關該資料封包的資訊 訂 仗較南分層來傳送。最後,根據重新安排,傳輸這些資料 封包。 、 建議的方法用一個安排於更早傳輸的資料封包的資料封 包,來避免一塊時間臨界流量。重複的重新安排是可能 的,尤其在任一隨後通道接取延遲的狀況下。更適宜地, 執行這個重新安排,如在通道上傳輸資料封包之前般緊 密。在重新安排的開始和傳輸的開始之間所可容許的最小 時期乃為對重新安排和準備傳輸這些資料封包的處理時 間,這是由執行傳輸之裝置的處理速度所決定。 在該方法的一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在這個較低分層執 行了計畫表。在這種情況下,可從較低分層傳送通報到較 五、發明説明(6 门刀S八而要附加貝料封包或是關於這些附加資料封包 的資訊的傳送。這個較高分層在對這個要求的回覆中,傳 送這個資訊或附加資料封包到較低分層。在_個選定且㈣ 實施例中’較低分層能夠接取從這個較高分層存儲相應; 訊的一個記憶體。 或者,在這個較高分層執行計畫表。在這種情況下,較 低分層的通道接取延遲通報開始進一步計畫。該通報可以 包括通道接取延遲的長度或結束。 更可取地,通訊系統中對延遲之改善控制的協^將具體 化上述兩個的方法,使計時器同步與重新安排資料。 為了上逑方法,在傳輸開始或延遲結束時更適宜傳送通 報,尤其如果延遲的持續時間是任意的。這形成了建議方 法的一個簡單具體實施例。或者,如果傳送通報時定義了 長度,那麼開始傳輸以前,通報能夠包括延遲的長度。這 。41 了個、加的處理時間,例如為資料封包的計畫表。 L C接取l遲&夠包括由不同參數或者條件所決定的 兩個或更户獨互成份,也就是說,_個隨機最初延遲與接 耳(遲幸九仃乂些部分之間的通報,這通常是有助益的, 尤=如果第二個部分的持續時間是任意的。 田l、接取部分的長度是任意的,也就是說,由隨機變 或外^數而決足’其不是由該通訊系統所決定,安排 二重/斤t排的σ適時間為任意延遲部分之前,以確保足夠 σ耳也在叶畫之資料封包發送以前立即執行一個計 573420 A7 發明説明(7 畫過程’也就是說,使計畫過程和實體傳輸之間的延遲減 到最少。 通報更適合是一個基本單元,其也可以是通訊過程的部 分’包括兩個或更多基本單元。也能夠透過其他方法交換 不同協定之間的資訊,例如使用由兩個或更多協定所共享 的記憶體。 装 建議方法尤其適合於較低協定層,其為一個資料鏈結層 的媒介接取控制子層,例如根據3Gpp規格。較佳較高協定 層為資料鏈結層的一個無線電鏈結控制子層。 如果通迢接取延遲中的大變化是可能的,這個方法便較 佳。尤其是,如果在由幾個用戶和/或資料流所共享的通 運上執行傳輸,因為由於接取衝突,傳輸試圖也許是失敗 的,或者因為機制而避免接取衝突所造成可變延遲。範例 訂
疋k個用戶设備到基地台的在上行方向中隨機接取通道 (RACH)或共用封包通道(CPCH)。3Gpp規格 由幾個用戶共享的通道上的資料封包傳輸方法也^ 以應用於從基地台到用戶設備的下行通道,也 FACH(傳送接取通道)或是下行共享通道(dsch/,其;可依 據流> 量序列來改變延遲。 根據本發明,通訊系統中的一個裝置適應以執行至少一 個上述方法。該裝置是-個網路端點,例如無線電基地 台,,提供用戶設備之無線接取給通訊系统或該基地台的 控制器。該裝置也可能是像行動電話般的用戶設備,個人 數位助理或是手提式個人電腦。 -10- 573420 A7 -------____ B7 五、發明説明(8 ) 、:夠由’、料載波上或裝載到通訊系統内一個裝置裡的程 ,早兀’來尤其具體㈣建議方法,也就是說,-個無線 %基地口或用戶設備,該單元包括碼,該碼為用以執行至 少一個上述方法的步驟。 則文與本發明的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在接下來的較佳 具體實施例詳盡說明中將更透明化,如附圖所述。 附圖之簡單說明 圖1展示在具有不同協定層的一個通訊系統中的裝置的 一個圖示觀點。 圖展示在目如技藝中在一個通訊系統中之無線電介面 協定架構。 圖3顯示在目前技藝中在一個通訊系統中之隨機接取傳 輸序列。 圖4展示在目前技藝中一個隨機接取通道傳輸控制程 序。 圖5展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圖示隨機接取控制程序。 圖6顯示根據本發明的隨機接取傳輸序列。 圖7展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詳盡隨機接取通道傳輸控制 程序。 本發明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盡說明 圖1中,概要地描述一個行動通訊系統中的裝置。一個 行動通訊系統包括無線電基地台B S與核心網路。其中,無 線電基地台B S用無線連接WL提供接取到用戶設備UE。 又其中核心網路使這些基地台相互連接,並且提供連接到 -11- G張尺度適财@ g家標準(CNS)威格(21G χ 297公爱) 1 -- 573420 A7 B7 五、發明説明(9 進一步的通訊系統。用戶設備UE和基地台B s都提供一或 更多的傳輸器和接收器,通常結合成收發機,以在無線連 接W L上傳送和接收資料。通常透過控制器,建立連接, 該連C Ο接由一個或多個無線電基地台B s到核心網路。而 該控制器即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為簡化圖示在此不 顯示出。 在每個連接C 0上,定義了協定堆疊,其具有相對應於 連接裝置中每一個的分層。如圖示,並非所有較高分層都 需終止於鄰近裝置,如可以轉送該分層的資訊到進一步的 裝置中。在典線連接w L·上,這個協定堆疊由五個分層乙J _ L 5組成。在這個實體層L i執行了資料傳輸。傳輸是用資 料鏈結層L 2控制的。資料鏈結層L 2上方,範例中的通訊 系統包括一個無線電資源控制的網路層L 3,一個傳輸層 L4,和一個應用層L5來執行應用。較低分層提供服務給 較咼分層,而如何執行服務的實施細節通常沒提供給更高 分層。軟體程式更適宜執行服務,分別執行在這個基地台 和用戶設備的一個處理系統中。一般而言,使用不同協定 堆疊PS’,以在對核心網路之連結c〇上做資料傳輸。通 苇,幾個典線電連接WL·的資訊多工於對核心網路的單一 連接C 0上。 圖2展示通訊系統中分層的一個範例,該通訊系統具有 分層協定架構’如.第三代合作計劃規格3G TS 25.301中所 述。儘官本發明沒限制於一個WCDMA系統,可使用這個系 統當作範例來描述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並且可以應用到 297公釐) 573420 A7 B7 五、發明説明(1() ) 任何具有分層協定堆疊的通訊系統,如果該系統有通道接 取延遲和控制傳輸的計時器,或是執行資料封包的安排 圖2中,又細分資料鏈結層L2,其介於實體層L1和用無 線電資源控制RRC的網路層L 3之間。資料鏈結層L 2包括 協定PDCP,BMC以及MAC。較高分層控制由線表明的較低 分層之功能。一些分層的功能,也就是說PDCP,只歸因於 選定的連接。在協定PDCP和RLC中(無線電鏈結控制),將 各別功能實體歸因於不同連接。如同由橢圓形狀表示般, 介面在這些不同分層的連接之間允許資訊的再分發。 協定RLC是一個ARQ(自動重複要求)協定與資料鏈結層 L 2的進一步子層。計時器是ARQ功能的部分,而且當RLC 封包資料單元傳送給MAC協定層以進一步傳送給實體層 時,計時器將開始。MAC介於該接收和封包資料單元的進 一步傳送。因為MAC所造成的延遲可以改變相當大,所以 不可能設定RLC内計時器為最佳值。在通道上傳輸前所造 成的延遲也能夠取決於外部參數。例如,RACH負載控制參 數,如根據3GPP規格的通訊系統之持續值,是由這些無線 電網路節點廣播,即基地台,以使延遲適應目前的干擾層 次或者通訊系統的目前負載。 圖三顯示服務基本單元,其傳送於相關協定之間,當從 目前技藝的WCDMA系統之隨機接取通道上的用戶設備,傳 送RLC封包資料單元。描述的基本單元,訊息和介面的細 節軍描述於3G TS 25.303中。在介面18 Uu上執行用戶設備U E 和基地台B S之間的無線連接,當基地台與控制器RNC之間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訂
線 573420
的連結相對應於介面19 lub。圖3的介面Uu的左部分描述了 用戶設備内的資料處理。 為了用戶設備和基地台之間的傳輸開始,較高分層首先 用相應基本單7C 2 0 , 2 1執行較低協定層的架構。然後,基 本單元22”MAC-資料-要求,,傳送資料封包,以從協定 傳送到MAC協定。進一步地,儘管直到訊息3〇,,·μ 料”,Uu介面丨8上的傳輸才開始,目前技藝使用傳送基本 單元22”MAC-資料-要求,,的時間以在之内開始計時 器。在訊息30前,初始放棄時間流逝。進一步的延遲^是 由於以增加功率反覆執行通道接取試圖,直到由具有一個 承認28的纟線電基地台以確認了一個傳輸標頭的成功接 收。由具有相應接取延遲27的一或更多隨後放棄時間冗而 造成的進-步延遲,如果第一個接取試圖是失敗,即由一 個否認29拒絕。結果,典型總通道接取延遲可以於1〇瓜3 和1.5s之間改又,甚至於擁塞情況的可能更高值。典型總 通道接取延遲為介於基本單元”資料-要求”22與在 RACH上從用戶冑備到具有訊息⑽从⑶資料,,的無線電基 地台的封包資料單元。 圖4顯示MAC協定中傳輸控制程序的相對應流程圖,如 3GTS 25.321所詳盡描述。在架構4〇以後,由協定執行 檢查41是否資料封包為傳輸作好準備。如果是這個情況, 於步驟42執行根據這些資料封包優先的計畫表。此外,於 步驟43 ’分配常數Pi給資料封包或資料封包組,以允許可 變接取放棄延遲。進人迴圈44 ’其將這個通道接取延遲一 本紙張尺度適财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iQX297公董)---------- 573420
個隨機時間,以避免接取衝突。為了執行接取的統計分 發,計算隨機數目並且與常數Pi比較,常數pi歸因於資料 封包或 > 料封包組。相對應於初始放棄時間的迴圈“結 束,當這個隨機數目小於或等於常數pi ,當在一個等待時 …月以後執行進一步其他隨機拖拉。透過傳送訊息以開始 更新4 5,使改變常數p丨的允許範圍,該網路能控制隨機接 取通道上的負載。 在初始放棄延遲以後,參考圖3描述那樣執行接取試 圖。成功試圖的情況中,於步驟5〇,將這個資料傳送到這 個實體層,以傳輸給到該基地台。在一個等待時間46 , 48,以後再進入其他迴圈44。如果用戶設備能夠識別失敗 接取的不同原因,便能夠設定等待時間46,48的不同長 度。如果接取試圖的特定數目是失敗,計數器“將確保一 個錯誤處理。 建議方法包括兩個基本部分,兩者均描述於圖5。在一 個第一個部分中,使用戶設備之内的不同協定層同步,因 此當資料傳輸延遲時,計時器不會太早開始。計時器的開 始與通道上實際資料傳輸同步,即隨機接取通道。相應的 通訊系統包括第一個協定,也就是說虹。,而計時器藉由 第一協定決定了資料處理。其他協定,即MAC,在由第一 個協定產生的協定資料單元前,在通訊系統中實體通道上 傳送增加延遲。使在第一個協定中計時器的開始與在實體 通道上傳輸資料的事件同步。 該第一個部分改善了間層通訊,例如介於用戶設備中的 -1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 ------- 裝 訂
k
、發明説明(13 ) 只體層,MAC和RLC。如此使得較高分層考慮由較低分居 所造成的延遲,即允許MAC和RLC以在隨機接取延遲方^ 對變化起反應。根據成功通道接取,而執行開始計時器的 指示。其中該成功通道接取避免了由延遲所導致的變化和 不精確性’例如在一個隨機接取程序中。 在第二個部分中,當附加資料變得可用時,執行對通道 上傳輸作好準備的資料重新安排。相應的通訊系統包括協 毛,也就是說MAC,其執行傳輸用之資料單元的安排。如 果延遲通道上的傳輸,例如由於接取試圖延遲或放棄時 間,藉由該協定,執行附加接收之資料的重新安排,在之 別收到的資料傳輸以前。當流量情況變化時,第二部分將 使協疋執行重新安排,尤其是在隨機接取控制程序期間。 •兩個邵分均描述於圖5之圖示方塊圖,其中包括在控制 =傳輸的協定中,對用戶設備的典型隨機接取程序的部 分,即在資料鏈結層的MAC子層中。行動通訊系統中的隨 機接取程序一般包括幾個部分,全都提供總延遲,在該程 序中封包從較高分層經驗。接取程序的細節將根據所考慮 的通訊系統而有不同。 步驟6 0就傳輸而言,在這個協定堆疊從較高分層傳送資 料封包之後’最初放棄延遲6 4將隨機接取試圖在時間上展 開,以使通道接取相位期間的衝突可能性降到最低,當多 於一個用戶設備使甩相同隨機接取通道。最初放棄延遲64 的長度可隧著統計分配而改變,即由於上述的迴圈* 4,以 及〜#延遲長度的變數也將隨時間改變,隨後的接取試圖 573420 五、 A7 B7 發明説明(14
延遲6 5相應於所需用以接取該隨機接取通道的時間。例如 在應用載波感測多向近接(CSMA)的通訊系統中,接取試圖 延遲6 5最好相應於該與載波感測相位,其中感測該通遒, 以使得從其他parties進行傳輸。在使用功率rampingw通訊系 統中,接取試圖延遲6 5最好相應於功率ramping相位。這個 功率ramping使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適應目前的通道條件, 並包括具增加功率的隨後前導傳輸試圖。當達到一個足夠 功率層次時,也就是說,當由一個無線電基地台成功收到 這個前導時,該網路將承認這個前導。承認的接收也將結 束接取試圖延遲65。 當接取試圖延遲6 5期間的接取試圖如同在檢查7 〇探查般 成功時,執行了在實體通道上的資料傳輸74。如果檢查7〇 的結果是通道接取試圖失敗,那麼該協定回到隨後放棄延 遲66,68。圖5中,.協定在進一步的檢查71中分辯出對於 失敗試圖的不同原因,並且隨後放棄延遲6 6 , 6 8的持續時 間取決於失敗通道接取的原目。f用戶設備沒有從確認成 功通道接取的網路那裡得到一個承認時,該隨後接取將延 遲一個特定時間量,如,,隨後放棄延遲丨” 66所顯示。如果 從網路回覆否認做為擁塞指示,該用戶設備將使用一個更 長的”隨後放棄延遲2”68,來減輕通道負貞。相應於更進 一步隨後放棄支線的其他原因是可能的。 當通訊系統較高分層的計時器在傳送步驟6〇開始時,計 時器的開始將非常不同於實體傳輸74的時間,由於該變數 以及經常延遲64_66,68的不可預期長度。因此,假設該 , 裝 訂
k -17- 573420 五、發明説明(15 描述的協疋層通知一個更高協定層,相當緊密於步驟U的 實體=輸74的時間,即藉由一個基本單元,當傳送二資料 給孩實體層,在顯示成功接取試圖的檢查7〇之後。透過這 個方法,確保在傳輸時間開始這些計時器。如果一個處= 時間對於在檢查7 〇和傳輸7 4之間的這些資料封包是相去必 要,處理時間的長度是固定的,所以能夠在設置的計時器 中考慮,並且通常若與延遲6 4,6 5比較,則顯得相當小。 在一個具體實施例中,在初始放棄延遲“之後執行所建 礅的重新安排69a。用戶設備不在接取試圖延遲65的持續 時間拴制内,其中接取試圖延遲6 5如上文所決定,其為萨 由通訊系統的其他用戶的傳輸條件或行為,因此,通常不 可預期。執行原因能夠要求在傳輸7 4前一個時間執行這個 重新安排。例如,根據3GPP規格的一個通訊系統,規定傳 輸74在網路的一個承認表明成功接取試圖以後的一個限制 的時期之内開始。這個時期對資料封包處理來說不總是足 夠的。因此,重新安排69a的一個合適時間是在接取試圖 延遲65前,以使對於封包處理之用戶設備提供足夠時間, 例如通道編碼,交錯或者循環冗餘檢查計算。 然而,在通道接取延遲期間之任何時候的重新安排,即 f步驟60和傳輸74之間,能夠改進通訊系統的表現。範例 是重新安排69b,69c,其可能交替著或除了重新安排69a 之外9、,·二或不止一次地重新計畫和在通道接取延遲期間 的任何時候’都是可能的。最好執行重新安排,如在傳輸 74則那樣緊密。為了這些資料封包的充分高處理速度,重 297公釐)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Μ規格(挪 -18- 573420 A7 B7 五、發明説明(1δ ) 新安排的寧願時間立即相符合於傳輸7 4之前的步驟7 2。 在實體通道上發送資料分類成不同接取歸類,是可能 的。接取歸類能夠反應例如對有與不同服務品質相應的不 同預約的用戶資料,其中授權給用戶。在這種情況下,決 定延遲6 4 - 6 6,6 8持續時間的參數能夠在這些接取歸類間 疋不同的。能夠由在不同接取歸類的資料之間允許重新安 排’以達到表現的改進。其他情沉下,有助益於允許重新 安排僅在一個目前接取歸類之内,或在接取歸類子集合之 間。在通道接取延遲期間,可隨時應用重新安排的不同規 則。尤其是,可能不允許接取歸類的改變,以使在步驟7 2 重新安排,當重新安排69a-69c是可能的。 在根據建議方法的隨機接取傳輸序列中,所造成的二個 新基本單元’其指示MAC-重新安排的基本單元1〇〇 , 1〇4和 MAC-資料- CNF基本單元108。使用基本單元1〇〇 , 1〇4 MAC-重新安排,以從rlc協定要求附加資料。這可以例如 在執行重新士排之後傳送個基本單元,或者以觸發重新安 排。MAC使用基本單元1〇8 mac資科_ CNF來通知虹匸,隨機 接取控制程序完成,並且開始一組封包的傳輸。使用 基本單元108的接收,當作觸發,以開始計時器。 圖6描述如何用基本單元1〇〇,1〇4,1〇8改進在一個wcdma 系統中隨機接取程序。在用戶設備和基地台之間的傳輸開 始以後,设置較低協定層,基本單元8 2的,,資料-要求 ”對MAC協定顯示,一或更多RLC協定資料單元為傳輸作好 準備。在隨後初始的放棄時間84以後,更高優先的附加資 -19- 573420 A7 B7 五、發明説明(17 ) 料也許在RLC為可用的。在一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mac 具有在RLC的緩衝器情況上對資訊的接取,例如在共享記 憶體區域。基於這個資訊,MAC做出重新安排的決定,其 中考慮了原來安排以傳輸的資料封包,和附加資料。此時 MAC以基本單元1〇〇通知rlc,它將製造這個重新安排,和 RLC應該根據重新安排,準備傳輸用資料。準備包括例如 RLC協定資料單元標頭的設置領域。當這些rlc協定資料單 元準備好,RLC根據基本單元l〇2,,MAC-資料-要求’’内的重新 安排’回覆具傳輸用資料的基本單元100。分配給資料的持 續值常數P i能夠在重新安排以後被改變。 在具進一步MAC-重新安排基本單元104與進一步MAC-資 料-要求基本單元106的交換的任意隨後放棄時間8 6之後, 執行具有進一步重新安排的相對應對話。應注意隨後放棄 時間8 6可包括不同成分,即初始放棄延遲6 4與隨後放棄延 遲66, 68,參考圖5所示。當MAC協定層接收基本單元89 PHY-Access-CNF,其顯示實際傳輸的開始,MAC使用MAC-Data-CNF基本單元1〇8 ,已通知RLC開始計數器。透過這個方 法,可以避免由於可變放棄時間8 4,8 6和接取延遲8 5, 8 7所導致的錯誤計時器設定,因為具有訊息90 RACH資料 的實體通道上基本單元89 PHY-Access-CNF與資料傳輸之間的 位移,為固定並且可預測的。 應該注意的是,在基本單元82 MAC-Data-Req與基本單元 109 PHY-Data-Req之間的任意時刻,重新安排都是可能的, 也就是說,由具有基本單元100, 102的通訊程序所開始。如 -2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73420 A7 B7 五、發明説明(18 ) 果該裝置有足夠處理速度,在傳送訊息9Q RACH資料的時間 内執行資料處理,根據3GPP規格,其必須在接收通道接取 承認以後,於規定的時間内執行,最好是執行計畫表,緊 連於傳送基本單元109 PHY-Data-Req。例如,在這種情況 下,能幾乎同時傳送基本單元100,108。 本發明的幾個替換具體實施例都為可能的。尤其是,能 夠由RLC協定執行重新安排。在這種情況下,基本單元 100,104藉由RLC協定要求重新安排,而且用基本單元102, 106傳送重新安排資料。不同替換選擇在這個情況下是可適 用的: •只有假如優先更高於比之前資料的優先,RLC協定便能 夠傳送附加資料。在這種情況下,MAC協定排序之前資 料,並且以更高優先來傳送附加資料。或者,MAC協定 放棄這個之前資料,並且當在RLC傳輸緩衝器内沒傳 送,則RLC協定將標示這個之前資料。 • RLC協定能夠以重新安排優先,將附加資料和原始資料 傳送到MAC協定。然後,刪除由MAC協定存儲的原始資 料封包。 圖7顯示一個替換具體實施例的一個改善RACH傳輸控制 程序,與圖6描述的方法相比。修正RLC計時器的重新安排 跟觸發,與圖4比較,當圖7的其他元件相對應於圖4的元 件。在迴路110的初始放棄延遲之後,不論是否MAC重新安 排為必要,均執行檢查112,即傳送一個基本單元給RLC, 以要求準備好傳輸的附加資料,以等待基本單元内附加資 -2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訂
線 573420 A7 B7 五、發明説明(19 ) 料的回覆之接收。如果接收到附加資料封包,則執行這些 資料封包的重新安排114。另外,在步驟113,分配新常數 Pi給這些資料封包,並任意選定參數Μ。於步驟115,傳送 1^(:-1^-8(:1^(11^基本單元。由基本單元?1^-0八丁八-11£(5 118所 定義的相關於實體層上資料封包傳輸初始的時間,最好在 傳送基本單元118之前或之後,同時或立即,MAC協定於步 驟116傳送MAC-Data-CNF基本單元108給RLC協定。前述中, 步驟113,115和重新安排114的順序可以改變,即根據何項 協定來執行計畫表。此外,於步驟116,在圖7介於初始計 畫表跟MAC-Data-CNF基本單元傳送之間的任何其他時間内 都能夠執行一個重新安排檢查112。 圖6,7所描述的基本單元不需說明資訊的單一轉移,但 是也能夠與取而代之的一個通訊程序一致。描述的基本單 元可以表示為兩方向中協定間的資訊交換。也能夠接取由 二個或以上協定共享的一個記憶體,來交換協定間的資 訊。例如,任何基本單元100,104 MAC-Data-Req,基本單元 102, 106, MAC-Re-Schedule或基本單元 108 MAC_Data-CNF可以包 括在RLC緩衝器層次上的資訊交流,RLC緩衝器層次的變 化,或傳輸的通道參數。透過這個方法,能夠交流資訊, 即能夠傳送的資料封包數目。這些協定之間的相應資訊交 換在通道接取延遲期間的其他時間也是可能的,也就是 說,由RLC協定之附加資料的到達,或實體通道的參數變 化所觸發。 RLC計時器對在round trip時間的變化很敏感,並且僅為一 _-22-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訂
k 五、發明説明(2〇 ) 個精確值,其可能為RACH傳輸,透過一個最佳方法設定 RLC。反方向的傳輸,即從基地台到用戶設備的下行方 向,通常於前向接取通道上執行反方向的傳輸。根據實際 傳輸時間,建議方法允許設置這些RLC計時器。,RLC round trip time僅取決於下行中的可變前向接取通道。目前技藝 中,另外取決於上行中的可變RACH接取延遲。因此,.移除 了兩個對round trip時間的可變貢獻之一,也改善了 round trip 時間的評價。 在通道接取之前,檢查是否附加資料已為傳輸作好準 備,根據優先的資料重新安排,是可能的。這使得令重要 RLC封包資料單元更優先,緊連於實際傳輸時間,並且避 免因較不重要流量而延遲重要流量的情況。 能夠在具有分頻雙工和具有分時雙工的一個通訊系統 中,使用建議方法。 上述具體實施例極佳地執行達到本發明目的。然而,人 們將會意識到,熟於本技藝者可做新發展,而不達背僅侷 限於申請專利範圍的本發明範圍。 -2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1. 、申請專利範園 L:種在:個具有分層協定堆疊的通訊系統中改善傳輸效 :::,其中在較高協定層處理資科封包,根據較高 W層的至少一個計時器,來控制該處理 專送給較低協定層而傳輸,其中由較二 =輸,並且以可變通道存取延遲來執行傳輸,該方 沃a括下列步驟: -由較低協定層偵測傳輸開始, -當開始傳輸時,由較低協定層通報較高協定層, 步-根據該通報,使較高協定層的至少一個計曰時器同 2·:申請專利範圍^項之方法,其中該計時器塑造一個 來回時間或放棄時間。 3.=種在-個具有分層協定堆叠的通訊系統中改善傳輸效 旱《万法,其中在較高協定層處理資料封包, :制該傳輸的較低協定層’其中以—個通道存取延心 執仃傳輸’而且其中至少一個該分層執行資料封 畫表,以便傳輸, W 甚特徵為 -執行用以傳輸的第一資料封包之計畫表, -於較低層偵測通道存取延遲, 取 -執行檢查,是否附加資料封包準備好在該通遒 延遲時或之前,傳送給較低層, Μ 逼子 -執行第一與附加資料封包的進一步計書表, -根據進一步計畫表,傳送該資料封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古、、表 ^ , 佥本…其中在該較高層執行訐 里表,並讀低層對該通道存取延遲的通 = 的計畫表。 、步 其中在較低層執行一個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 計畫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 結束,傳送通報。 其中在傳輸開始或延遲 7. 如申請專利_第3項之方法,其中總通道存取延遲至 少包括兩個分別部分’並且在這些部分之間傳送通報。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方法,其中通道存取延遲包括 任意長度的部分和通報,和/或在任意延遲部分之前, 執行一個計畫表。 9. 如申請j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傳送該計畫表資料 封包之前,立即完成一個計畫表過程。 1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通報是一個基本單 元0 11.如申清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較低協定層是資料 鏈結層的媒介存取控制子層。 I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該較高協定層是資 料鏈結層的一個無線電鏈結控制子層。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在通道上執行傳 輸,該通道為幾個用戶和/或資料流共享。 14· 一種在一通訊系統中之裝置,其特徵為該裝置執行根據 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之方法。 -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爱) 573420 Α8 Β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裝置,其中該裝置是用戶設備 或網路節點。 16. —種具有程式單元於其上之資料載體,其包括用以執行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方法之步驟之碼。 -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TW90114001A 2000-07-04 2001-06-08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roving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 layered protocol stack TW57342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0114344A EP1170919A1 (en) 2000-07-04 2000-07-04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roving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 layered protocol stack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73420B true TW573420B (en) 2004-01-21

Family

ID=8169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0114001A TW573420B (en) 2000-07-04 2001-06-08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roving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 layered protocol stack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3) US7145897B2 (zh)
EP (4) EP1170919A1 (zh)
CN (1) CN1210925C (zh)
AT (2) ATE304267T1 (zh)
AU (1) AU2001269049A1 (zh)
DE (2) DE60113263T2 (zh)
ES (2) ES2320671T3 (zh)
MY (1) MY130709A (zh)
PT (2) PT2066095E (zh)
TW (1) TW573420B (zh)
WO (1) WO200200365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4317B (zh) * 2008-07-15 2014-01-21 Intel Corp 用於協定堆疊之時序管理的裝置、方法及系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58401A (en) * 1996-01-22 1999-01-12 Sidmak Laboratories, Inc.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cyclosporines
EP1170919A1 (en) * 2000-07-04 2002-01-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roving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 layered protocol stack
KR100802618B1 (ko) 2001-07-07 2008-0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이동국 식별자 설정방법 및 장치
EP1436946B1 (en) * 2001-10-19 2007-02-28 Nokia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of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multimedia services via a radio interface
AU2002347459A1 (en) * 2001-11-26 2003-06-10 Nokia Corporation Mac layer inverse multiplexing in a third generation ran
US7408917B1 (en) * 2002-02-13 2008-08-05 Lg Infocomm Usa, Inc. Enabling mobile stations of multiple configurations to sync to a CDMA system based on multiple protocol identifiers on multiple channels
US6987780B2 (en) * 2002-06-10 2006-0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LP retransmission for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680077B1 (en) * 2002-07-31 2010-03-16 Rockwell Collins, Inc. Statistical priority-based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nd method
GB2391472B (en) * 2002-08-02 2004-12-08 Satishchandra Punambhai Patel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GB2391471B (en) * 2002-08-02 2005-05-04 Satishchandra Punambhai Patel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GB2391473B (en) * 2002-08-02 2004-07-07 Satishchandra Punambhai Patel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ATE352137T1 (de) * 2002-08-09 2007-02-15 Interdigital Tech Corp Leistungsfähige speicherzuweisung in einem drahtlosen sender/emfänger
US7830781B2 (en) * 2002-08-13 2010-11-09 Rockwell Collins, Inc. Waveform for virtually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and multiple receptions system and method
GB0225903D0 (en) * 2002-11-07 2002-12-11 Siemens Ag Method for uplink access transmission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DE10255474A1 (de) * 2002-11-28 2004-06-09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Standards Gmbh Aufbau eines mobilen Endgeräts für unterschiedliche Kommunikationssysteme
MXPA05006600A (es) * 2002-12-20 2005-09-08 Interdigital Tech Corp Transmision de datos de programacion por capa de control de acceso al medio (mac) en una red movil.
US7539168B2 (en) * 2003-02-03 2009-05-26 Avaya Inc. Emergency call handling in contention-based 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
JP4337375B2 (ja) * 2003-03-14 2009-09-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情報配信サーバ、受信端末、情報配信システム、予約端末、および予約サーバ
CN100556025C (zh) 2003-03-20 2009-10-28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单元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04100475A2 (en) * 2003-05-05 2004-11-18 Thomson Licensing S.A. Adaptive soft demodulation for reception of distorted signals
US7280513B2 (en) * 2003-06-10 2007-10-0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transmission of a data frame from a first station to a second station, and a CDM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185703B2 (en) * 2003-07-31 2012-05-22 Silicon Graphics International Corp. Detection and control of resource congestion by a number of processors
JP2005122704A (ja) * 2003-09-22 2005-05-12 Fujitsu Ltd プログラム
EP1847071A4 (en) 2005-01-26 2010-10-20 Internet Broadcasting Corp B V MULTI-DIFFUSION IN LAYERS AND EXACT ATTRIBUTION OF BANDWIDTH AND PRIORIZATION OF PACKETS
US7970947B1 (en) 2005-03-10 2011-06-28 Rockwell Collins, Inc. Tactical targeting network technology small form factor user system
CN100344181C (zh) * 2005-03-28 2007-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简化消息发送处理的方法
US7508887B1 (en) 2005-09-06 2009-03-24 Rockwell Collins, Inc. Signal acquisition with transmit blanking compensation
US9456455B2 (en) 2006-01-05 2016-09-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806030B2 (ja) 2006-01-05 2011-11-02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信号を転送する方法
KR20070080552A (ko) 2006-02-07 2007-08-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응답 정보 전송 방법
US7813753B2 (en) 2006-02-27 2010-10-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284793B2 (en) 2006-02-27 2012-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ckoff control for access probe transmiss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204005B2 (en) * 2006-03-09 2012-06-19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ynamic bidirectional aggregation of MAC frames with delayed channel access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07126301A1 (en) * 2006-05-03 2007-11-0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in cellular system
WO2007148881A2 (en) 2006-06-21 2007-12-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supporting data retransmiss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743910B2 (ja) * 2006-07-06 2011-08-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および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方法
CN101132622B (zh) * 2006-08-20 2010-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时的服务质量控制方法
US7839900B1 (en) 2006-09-29 2010-11-23 Rockwell Collins, Inc. Method and architecture for TTNT symbol rate scaling modes
US8565103B2 (en) 2006-12-12 2013-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ad determin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8437314B2 (en) 2007-02-22 2013-05-07 Stmicroelectronics, Inc. Radio frequency architecture for spectrum access networks
US8045993B2 (en) * 2007-02-22 2011-10-25 Stmicroelectronics, Inc. Fair channel use in a wireless area network
US20080225772A1 (en) * 2007-03-12 2008-09-18 Shugong Xu Explicit layer two signaling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US20080232310A1 (en) * 2007-03-19 2008-09-25 Shugong Xu Flexible user equipment-specifi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US7835427B1 (en) 2007-03-30 2010-11-16 Rockwell Collins, Inc. Multiplexed architecture for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WO2008132685A2 (en) * 2007-04-26 2008-11-06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questing uplink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ES2908589T3 (es) 2007-11-02 2022-05-0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 y aparatos para procesar mensajes de control de errores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o
US20090253470A1 (en) * 2008-04-02 2009-10-08 Shugong Xu Control of user equipment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setting via mac lcid
GB2461780B (en) 2008-06-18 2011-01-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tecting failures of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P2136599B1 (en) * 2008-06-18 2017-02-22 LG Electronics Inc. Detection of failures of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US11272449B2 (en) 2008-06-18 2022-03-08 Optis Cellular Technology, Llc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GB2461158B (en) * 2008-06-18 2011-03-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and terminal therof
EP2136586B1 (en) 2008-06-18 2017-11-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968020B1 (ko) 2008-06-18 2010-07-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랜덤 액세스 절차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그 단말
GB2461159B (en) 2008-06-18 2012-01-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ac PDUs
US8265683B2 (en) 2008-08-07 2012-09-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wo-tier random backoff and combined random backoff and transmit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networks
KR100949972B1 (ko) 2009-01-02 2010-03-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의 임의접속 수행 기법
KR101122095B1 (ko) 2009-01-05 2012-03-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불필요한 재전송 방지를 위한 임의접속 기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
US8811307B2 (en) 2009-07-17 2014-08-19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ling long term evaluation positioning protocol data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951643B (zh) * 2009-09-03 2014-04-23 开曼群岛威睿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接入程序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1159207A1 (en) * 2010-06-14 2011-12-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396072B2 (en) 2011-02-21 2013-03-12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traffic congestion avoidanc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36548B2 (en) * 2011-08-15 2015-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radio access network
US9385931B1 (en) 2012-03-08 2016-07-05 Sprint Spectrum L.P. Determining a reordering timer
US9642099B2 (en) 2014-05-08 2017-05-0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control command for device-to-device transmissions
US20160164943A1 (en) * 2014-12-05 2016-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port interface for multimedia and file transport
US20160219101A1 (en) * 2015-01-23 2016-07-28 Tieto Oyj Migrating an application providing latency critical service
GB2541891B (en) 2015-09-01 2018-07-11 Versapak Int Ltd Sealing device
CN110929334B (zh) * 2019-10-30 2023-04-28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履带装甲车辆换挡动态工况传动效率计算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9592A (en) * 1981-04-20 1983-10-11 Hunt V Bruce Multipoint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random access and collision detection techniques
US5243595A (en) * 1990-01-30 1993-09-07 Johnson Service Company Combined connectionless and connection-oriented network control system
US5721733A (en) * 1995-10-13 1998-02-24 Gener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nc.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scheme
US5684791A (en) * 1995-11-07 1997-11-04 Nec Usa, Inc. Data link control protocols for wireless ATM access channels
US5936949A (en) * 1996-09-05 1999-08-10 Netro Corporation Wireless ATM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US5708656A (en) * 1996-09-11 1998-01-13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KR100658293B1 (ko) * 1998-04-03 2006-12-14 텔레폰악티에볼라겟엘엠에릭슨(펍) 범용 이동 전화 시스템에서 유연한 무선 액세스 및 자원할당
US6760308B1 (en) * 1999-02-26 2004-07-06 Bitbytebit Information Services, Inc. Adaptive transmission in multi-access asynchronous channels
KR100317261B1 (ko) * 1999-07-02 2001-12-22 서평원 능동적 무선 접속 베어러 제어 방법
EP1170919A1 (en) * 2000-07-04 2002-01-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roving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 layered protocol stack
US6765870B2 (en) * 2000-12-21 2004-07-20 At&T Wireless Services, Inc. Medium access dynamic congestion control mechanism for wireless data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4317B (zh) * 2008-07-15 2014-01-21 Intel Corp 用於協定堆疊之時序管理的裝置、方法及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170919A1 (en) 2002-01-09
DE60137730D1 (de) 2009-04-02
EP2066095B1 (en) 2013-10-09
EP1297675B1 (en) 2005-09-07
AU2001269049A1 (en) 2002-01-14
US7145897B2 (en) 2006-12-05
ATE423421T1 (de) 2009-03-15
EP2066095A3 (en) 2009-07-15
US9800687B2 (en) 2017-10-24
ES2441581T3 (es) 2014-02-05
EP1297675A1 (en) 2003-04-02
MY130709A (en) 2007-07-31
US9014206B2 (en) 2015-04-21
CN1440614A (zh) 2003-09-03
US20020009067A1 (en) 2002-01-24
PT2066095E (pt) 2013-12-05
US20150358427A1 (en) 2015-12-10
PT1538810E (pt) 2009-05-15
CN1210925C (zh) 2005-07-13
EP2066095A2 (en) 2009-06-03
US20070047580A1 (en) 2007-03-01
DE60113263T2 (de) 2006-06-14
DE60113263D1 (de) 2005-10-13
EP1538810A1 (en) 2005-06-08
ATE304267T1 (de) 2005-09-15
EP1538810B1 (en) 2009-02-18
WO2002003650A1 (en) 2002-01-10
ES2320671T3 (es) 2009-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73420B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roving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 layered protocol stack
JP6860826B2 (ja) Ttiバンドリングによるアップリンク送信の強化
CN101730218B (zh) 改善随机存取程序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US6904016B2 (en) Processing unexpected transmission interrup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TW563308B (en) A system and method of repetitive transmission of frames for frame-based communications
TW564614B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electable retry strategy for frame-based communications
CN104469853B (zh) 传送rlc数据块的方法
JP485089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デッドロックを避けるための強化ポーリング法
TWI405445B (zh) 處理一傳輸時間間隔集束模式的方法及通訊裝置
JP5070239B2 (ja) Ttiバンドリング伝送を改善する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JP2007089174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信号の伝送速度を改善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BRPI0818722B1 (pt) método para monitorar temporizador para processamento de controle de erro em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e, aparelho de comunicações sem fio para monitorar temporizadores para processamento de controle de erro
TW200405691A (en) System for efficient recovery of node-b buffered data following MAC layer reset
TWI358922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efault timer configuratio
CN109194452A (zh) 数据重传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其网络设备
WO2012068972A1 (zh) 一种激活配置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4981999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和系统
CN109996261A (zh) 基于mac层数据包复制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1424823A1 (en) Processing unexpected transmission interrup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4617000B2 (ja) 長い通信チャネルと短い通信チャネルの順序付け
JP2004179917A (ja) ワイヤレス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不測の伝送中断を処理する方法
TWI810051B (zh) 用於具增強服務品質之延伸實境應用之無線通訊系統之方法
JPH04263545A (ja) データ通信装置
KR2004004816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예기치 못한 전송 끼어들기들의처리
CN117675723A (zh) 数据面调度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