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66705B - Deep sub-micron CMOS - Google Patents

Deep sub-micron CMO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66705B
TW466705B TW88107784A TW88107784A TW466705B TW 466705 B TW466705 B TW 466705B TW 88107784 A TW88107784 A TW 88107784A TW 88107784 A TW88107784 A TW 88107784A TW 466705 B TW466705 B TW 46670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ate
oxide
substrate
source
complementary met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88107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ie-Lin Wu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Semiconductor Mf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Semiconductor Mfg filed Critical Taiwan Semiconductor Mfg
Priority to TW88107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46670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66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66705B/zh

Links

Landscapes

  • Insulated Gate Typ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EA)

Description

70 5 A7 B7 五、發明説明( 發明領a : 本發明係有關於半導體元件,特別是關於互補式金氧 半導體(CMOS)元件β 發明訾景: 關於極大型積體電路(ULSI)之應用,元件尺寸已縮小 至次微米或深次微米範圍,自行對準金屬矽化物(SALICIDE) 製程為一普遍用於減少閘極、源極與汲極電阻之方法,如 此’具有自行對準金屬矽化物製程之互補式金氧半導體 (CMOS)元件可增加操作速度。 一種稱做 SAS(stacked amorphous silicon)方法揭露於 下述之文獻之中’關於此方法之文文獻由s. L. Wu, et ai., in IEEE Trans, Electron Devices,Vo 1. ED-40,p,1797,1993 勿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I—ϊ---τ----裝--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τ 所提出,此論文中,利用一 SAS (堆疊非晶矽)為摻雜擴散 源形成高效能淺接面·—極艘。此超淺接面之及極與源極可 以利用熱處理將離子擴散進入基板。 最近,A‘H〇ri等人提出具有極淺源極與汲極接面之 元件’利用5 KeV離子佈植法及快速熱回火法,此法可用 於抑制短通道效應’在此文章中,源極與汲極延長利用離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A7 B7 5 70 五、發明説明( 子佈植法製造以獲得極淺的輪廓,請參考 A. Hori等人所 提之文章,於 IEDM Tech. Dig. p.485, 1994,定名為 “A0.05 μηι - C Μ 0 S with Ultra Shallow Source/Drain Junction Fabricated by 5 KeV Ion Implantation and Rapid Thermal Annealing” 。 關於ULSI電路之應用,閘氧化層之厚度需要縮小尺 寸至十億分之一公尺,因此,極薄氧化層之可靠性成為縮 短元件之一嚴重問題,傳統上,閘氧化層之可靠性由許多 因素影響,例如即使供應0.25微米MOS之電壓降至2.5 伏特,熱載子為降低元件性能之一主要關鍵。為了提供可 靠的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s),許多MOSFET結構已 被提供,例如,一接近改善熱載子電阻之習知技術使用一 NICE(nitrogen implantation into CMOS gate electrode and source and drain)結構,NICE 結構由 T. Kuroi,et al.,in IEDMTech. Dig.,p325,1993所提出,此結搆中,具有p +多 晶矽閘極PM OS表面的通道已被研究代替具有n+多晶矽閘 極遮蓋的通道,然而,高劑量(高於4E15原子/平方公分) .氮佈植將造成多晶矽閘極之片電阻大量的增加,因此元件 之性能將因此方式而被降級,一相關的文章為“ Impact of Nitrogen Implantation on Highly Reliable Sub-Quarter-Micron Metal Oxid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Lightly Doped Drain Structure” ,S. Shimizu, et al., Jpn. J. Appel. -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A4規格(2!〇χ297公爱) ί---τ----τι —------ΐτ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裂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Phys., vol. 35, p.802, 1 996,在 LDD η-MOS 中熱載子降級 因側壁間隙壁中介面態或電子陷阱的產生而造成,關於 NICE結構,氮化閘氧化層在閘電極之下無法有效抑制介 面態電子陷阱的產生,如此,S. Shimizu提出一 NISW (nitrogen implantation in the silicon oxide sidewall spacers) 結構以解決前述的結果,此結果被抑制由於隔離氮原子造 成側壁間隙壁與梦基材之間介面形成;^鍵(dangling bonds) 及弱鍵(weakened bonds) 〇 發明目的及极: 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具有延長的淺源極與汲極接面 之一深次微米CMOS。 本發明提出一新潁的方法用以製造具有一極淺延長源 極與汲極接面之自行對準金屬矽化深次微米CMOS電晶 體,發明之結構包含閛極介電層形成於基板之上’此閘極 介電層可以由氧化物或氮化物所組成’閘極形成於閘極介 電層之上》—氧化層形成於閘極之側甓’另一部份氧化層 形成於基板之上鄰接閘極,氮摻雜之L型結構位於閘極結 構之側壁之上,上述之L型結構之橫向部份位於該基板上 之氧化層之上,間隙側壁位於該L塑結構之橫向部份之 上,且貼於上述之L型結構之垂直部份°延長之沒極與源 -4- 表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存填寫本頁) 裝· 、ίτ
C 0 5 A7 B7 五、發明説明() 極位於基板中、上述之L型結構之橫向部份之下’汲極與 源極位於基板之中鄰接於延長之汲極與源極。金屬矽化物 形成於上述之沒極與源極,金屬複晶矽化物形成於上述之 閘極之上。 本發明包含形成場氧化絕緣區域,隨後形成一薄的氣 化層於基材上作為一閘氧化層,一未摻雜多晶矽層利用化 學氣相沉積法沉積於閘氡化層之上,其次,一氣化石夕層隨 後形成於多晶發層之上作為一抗反射層(ARC),然後未摻 雜多晶矽層、ARC層及氧化層被蝕刻分別形成極短通道多 晶矽閘結構於P井及N井上。進行一熱回火製程產生一極 薄墊氧化層於多晶矽閘極表面及未被閘極遮蓋之基材表面 上。形成一氮摻雜非晶矽層於閘極結構與墊氧化層上。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 (讀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黃)
、1T 一氮化矽間隙側壁形成於閘極之側壁之上β接著’將 遮蓋層(ARC)以及氣化矽間隙側壁去除。氮化矽間隙側壁 有利於形成L型之結構鄰接於閘極。進行低能量高削量之 離子佈植法以捧雜摻質植入閘極與基材中,因而形成換雜 區域。掺質最好包括蝴與BF2或上述之組合用於pM〇s元 件。能量與佈植劑量分別為約0.5至120 KeV及5EU至 5E16原子/平方公分。接續覆蓋光阻於n井之上,進行第 二次離子佈植法以摻雜摻質植入閘極與基材中,因而形成 摻雜區域。摻質包括钟、填或上述之組合用於nm〇s元件。 __Γ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Y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7〇5 A7 ------^_____B7 五、發明説明() 能量與佈植劑量分別為約0.5至120 KeV及5E14至5E16 原子/平方公分°於含氧環境中進行一氧化法以轉變氮摻 雜非晶矽層為一氮摻雜熱氧化矽層,同時鄰於閘極結構一 極淺源極與淡極介面與延長源極與汲極介面利用非晶矽層 與基板之離子為一擴散源而得到。隨後,形成一氮化矽層 再施以非等向性回蝕形成氮化矽間隙側壁於閘結構之側璧 上’自行對準金屬矽化物(SALICIDE)及多晶矽化金屬分別 形成於暴露出之基材與閘極上。 B式ffi蕈說 參考下述說吗連同隨附圖式,此發明的前述觀點及許 多優點將變得更容易認識及了解,其中: 第一圖為一半導體基材之裁面圖,說明依據本發明形 成一墊氧化層於半導體基材上之步驟, 第二圖為一半導體基材之截面圖,說明依據本發明形 成閘極結構於半導體基材上之步驟。 第三圖為一半導體基材之載面圖,說明依據本發明進 行一熱回火法之步驟。 第四圖為一半導體基材之載面圖,說明依據本發明形 成一氮摻雜非晶矽層於半導體基材上之步驟。 第五圖為一半導體基材之截面圖,說明依據本發明形 成氮化矽間隙惻壁於半導體基材上之步驟。 ______-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現格(2丨0X297公釐) — --- (請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1Τ' •I冰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Α7 Β7 五、發明説明() 第六圖為一半導體基材之截面圓,說明依據本發明去 除間隙側壁與遮蓋層之步驟。 第七圖為一半導链基材之截面圖,說明依據本發明進 行一離子植入之步驟。 第八圖為一半導想基材之截面圖,說明依據本發明執 行第二次離子植入於半導艘基材之步驟。 第九围為一半導體基材之裁面圖,說明依據本發明執 行熱氧化之步驟β 第十圊為—半導艘基材之裁面®,說明依據本發明去 除間隙側壁之步称° 第Η--圖為一半導體基材之載面圖,說明依據本發明 分別形成金屬矽化物、多晶矽化金屬於基材與閘極上之步 驟。 發明ta挽明 本發明提出一新潁的方法用以製造具有一極淺延長源 極與没極接面之自行對準金屬梦化深::欠微米 CMOS電晶 體,詳細說明如下述並連同隨附圈式。本發明之結構請參 閱第十一圓’本發明包含閘極介電層6形成於基板2之上, 此閘極介電層6可以由氧化物或氮化物所組成,閘極8形 成於閘極介電層之上。一氧化層12選擇性地形成於閘極 之側壁,另一部份氧化層12形成於基板2之上鄰接閘極, _______ -7- 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捸準(CNS ) A4规格(2】0Χ297公釐] ' I 丨- ^----7^1 裝------訂------- +\ . {諳先聞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8- A7 _____B7 五、發明説明() 位於基板2上之氧化層之厚度小於閉極介電層6之厚度。 氣換雜之L型結構1 4 a位於閘極結構之側壁之上,上述之 L型結構之橫向部份位於該基板上之氧化層1 2之上。間 隙惻壁位於該L型結構1 4a之橫向部份之上,且貼於上述 之L型結構1 4a之垂直部份。延長之汲極與源極2〇b(或24b) 位於基板中、上述之L型結構之橫向部份之下,汲極與源 極20a(或24a)位於基板之中鄰接於延長之汲極與源極 20b(或24b)。金屬矽化物30形成於上述之汲極與源極 20a(或24a)’金屬複晶矽化物28形成於上述之閘極8之 本結構之製程請參閱下述之說明,參考圖1,一具有 <100>結晶方向之单晶基材2用於較隹實施例,在此實例 中’厚的場氧化(FOX)區域4建立為隔離之目的,傳統上, FOX區域4經由一第一光阻及乾式蝕刻而建立以定義一氣 化矽-二氧化矽混合層,光阻去除及濕式潔淨製程之後, 於一含氧環境中進行熱氧化法以形成FOX區域4,厚度約 3 000至8000A,然後氮化矽層傳統地利用熱磷酸溶液除 去,而二氧化矽層利用稀釋HF或BOE溶液除去,然後雙 井區形成於基材2中。 隨後形成一薄的氧化層6於基材2上作為一間氣化 層,在較佳實施例中,閘氧化層6為使用_氧蒸氣環境所 各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牟(CNS ) A4規格(21〇χ 297公釐) 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¾.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6 70 5 A7 _ B7__五、發明説明() 形之氧化矽組成,溫度約攝氏800至1 1 00度之間,閘氧 化層6可選擇性地使用其他已知氧化物化學組成及製程形 成,例如,閘氧化廣6可為利用一化學氣相沉積製程形成 之二氧化矽,以TEOS為來源,溫度約攝氏600至800度 及壓力約0.1至10托耳(torr),於較佳實施例中,閘氧化 層6之厚度約15至200 A。此外,閘極氣化層也可以使用 於JVD系統所形成之氮化妙,此處· JVD指的是jet vapor deposition。由 JVD產生之氮化梦有較好之電性以及較氧 化矽低之漏電流,其防止boron穿透之能力也較佳。通常, 可以在室溫下沈積,再800至850 °C熱處理。 參考第二圊,矽氧化層6形成之後,一未摻雜多晶石夕 層8利用化學氣相沉積法沉積於閘氧化層6之上,其次, 一氮化矽層隨後形成於多晶矽層8之上作為一抗反射層 (ARC),然後未摻雜多晶梦層8、ARC層1〇及氧化層6被 蝕刻分別形成極短通道多晶矽閘結構於P井及N井上。 下接第三围,進行一熱回火法約攝氏750至1100度 以修復蝕刻毁損之基材2,產生一極薄墊氧化層12於多晶 矽閘極8表面及未被閘極8遮蓋之基材2表面上。 參考第四圖,形成_氮摻雜非晶矽層14於閘極結構 與墊氧化層12上,最好利用由T. Kobayashi,etal.,inIEDM ___________ -9~ ______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6 6 4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五、發明説明()
Tech. Dig·,p.683,1 994所提出之一氮同步摻雜多晶矽緩衝 方法,在此步驟中,氮同步摻雜非晶矽層14以 氣體系統攝氏500度下形成,氮濃度約1E18至〖E21atoms/ 立方公分,氮同步摻雜非晶矽層I 4厚度約400至1 500A, 氮同步摻雜非晶矽層1 4可選擇性地首先利用沉積一非晶 矽而形成,然後,一含氮原子離子佈植法隨後被執行摻雜 離子入非晶矽層,因此形成氮同步摻雜非晶矽層1 4。其他 方法,例如背景中提到分別由A. Hori及T. Kuroi所提之 方向可用於此,氮同步摻雜非晶矽層14展示兩個優點, 第一,矽層於氧化過程中保留一微結晶體,以及另外,氮 同步摻雜非晶矽層1 4之氧化速率較非摻雜矽慢。 參閱第五圈,一氮化矽間隙側壁16形成於閘極之側 壁之上。為達到此一步驟’一氮化矽先行沈積,再執行一 非等向性蝕刻製程便可以得到上述之間隙側壁1 (5 »氮摻雜 之非晶性矽在此步驟中亦被蝕刻因此只殘留於閘極側壁上 與氮化矽間隙側壁16之下。接著,將遮蓋層(ARC)l〇以 及氮化矽間隙側壁16去除,如第六圖所示„氮化矽間陈 側壁16有利於形成L型之結構14鄰接於閘極。L型結構 14之橫向部份橫躺於基板2之上。值得注意的是,閘極上 方因而曝露。 參閱第七圖,進行低能量高劑量之離子佈植法以搀雜 -10- 表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Μ規格(21 ox 297公釐) “_ ^ ;----^.1 裝--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 ί -球 A7 五、發明説明() 掺質植入閘極8與基材2中,因而形成摻雜區域20«在此 步驟之中P井由一光阻18所覆蓋,此摻雜區域20與閘極 相距一距離約與氮化矽間隙側壁同寬。摻質最好包括硼與 BF2或上述之組合用於PMOS元件。能量與佈植劑量分別 為約0.5至120 KeV及5E14至5E16原子/平方公分。特 別注意的是,再上述摻雜之後,位於L型結構ί 4下方之 基板濃度小於為被L型結構1 4遮蓋之區域。然後去除光 阻18。 接續第八圖,覆蓋光阻22於Ν井之上,進行第二次 離子佈植法以摻雜摻質植入閘極8與基材2中,因而形成 摻雜區域24。在此步驟中利用低能量高劑量執行,此摻雜 區域2 4與閘極相距一距離約與氮化矽間隙側壁同寬。摻 質最好包括砷、磷或上述之組合用於NMOS元件。能量與 佈植劑量分別為約0.5至120 KeV及5Ε14至5Ε16原子/ 平方公分。特別注意的是,再上述摻雜之後,位於L型結 構14下方之基板濃度小於為被L型結構14遮蓋之區域。 然後去除光阻22。上述之兩次離子植入之次序可以對調。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參閱第九圊,於含氧環境中進行一氧化法以轉變氮摻 雜非晶矽層1 4為一氮摻雜熱氧化矽層1 4a,於一實施例 中,此步驟之溫度約攝氏80 0至1150度範圍。同時,鄰 於閘極結構一極淺源極與汲極介面 20a、24a與延長源極 -II-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4 ϋ ί Ο *4 ϋ ί Ο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Α7 _Β7___ 五、發明説明() 與汲極介面20b、24b利用非晶矽層14與基板之離子為一 擴散源而得到’一關於此方法之文章由S. L. Wu,et al.,in IEEE Trans. Electron Devices, Vo 1. ED-40,p.1797,ί”]所 提出’此論文中,利用一 SAS (堆疊非晶矽)為摻雜擴散源 形成高效能淺接面二極體》 随後’形成一氮化矽層再施以非等向性回蝕形成釓化 矽間隙側壁26於閘結構之側壁上,結果結構說明於第十 圏中。位於閘極上方為被間隙側壁遮蓋之氧化層1 4a同十 被去除。 接硪第十一圊,自行對準金屬矽化物(SALICIDE)30 及多晶矽化金屬2 8分別形成於暴露出之基材2與閘極8 上,傳統上可利用已知製程達成,例如,一耐火金屬或貴 重金屬層,如Ti,Pt, Co,W, Ni,Pd,Cr等被濺鍍於基材2' 間隙壁26及閘極8上,然後,進行一快速熱回火(RTA)於 N2環境中攝氏3 50至700度下,使濂鍍的金屬與多晶矽閘 極8及矽基材2反應,因此形成金屬矽化物於這些部分上。 然後一剝除步驟除去側壁間陈壁26上未反應的金屬,如 此,自行對準金屬矽化物30及多晶矽化金屬28自行對準 形成於這些區域上。 由以上揭露可了解,本發明提供下列優點:(1)利用自 __-12-__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釐) (諳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G 7 ϋ 5 A7 B7_ _ 五、發明説明() 行對準金屬矽化物及延長源極與汲極介面技術可增加元件 性能;(2)延長的極淺接面結構可利用間隙壁為一擴散源而 得到,用以抑制短通道效應或逆短通道效應,請參考一文 章由 P. G. Y. Tsui, et al.,in IEDM Tech. Dig.,p.501,1994 所提出:(3)PM0S或NMOS之汲極/源極與延長汲極/源極 利用一次離子植入便可以完成。 本發明以一較佳實施例說明如上,僅用於藉以幫助了 解本發明之實施,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精神,而熟悉此領 域技藝者於領悟本發明之精神後,在不聣離本發明之精神 範圍内,當可作些許更動湖飾及等同之變化替換,其專利 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領域而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Ji 装· 订 ί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Claims (1)

  1. 5 70 5 A8 BS C8 D8
    該互補式 '申請專利範圍 卜一種一互補式金氧半導體(CMO丨 金氡半導趙至少包含· 開極介電層,形成於基板之上; 間極’形成於該閘極介電層之上; 第一氧化層,形成於該基板之上鄰接該閘極; 氮接雜之L型結構,位於該閘極之側壁之上,上述之 L型結構之橫向部份位於該基板上之該氧化層之上; 間隙側壁’位於該L型結構之該橫向部份之上,且貼 於上述之L型結構之垂直部份; 延長之汲極與源極,位於該基板中、上述之L型結構 之該橫向部份之下: 汲極與源極,位於該基板之中鄰接於該延長之汲極與 源極; 金屬矽化物,形成於上述之汲極與源極之上:及 金屬複晶矽化物’形成於上述之問極之上。 2,如申請專利範“ i項之互補式金氧半導體其中 上述之閘極介電層包含氧化物。 3·如申請專利範…項之互補式金氣半導想,其中 上述之閘極介電層包含氮化物。 4·如申請專利範圍…之互補式金氧半導想,其中 -!4· 卜紙張速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以《*格(2丨OX297公釐) ---------:-------I裝------訂-----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 6 6 70 8 888 ABC0 申請專利範圍 上述之閘極介電層包含由 JVD系統所形成之氧化。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互補式金氡半導趙, 更包令笛 ^ ^ 言第二氧化層位於該閘極之側壁與該L型結構之門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互補式金氧半導趙其中 上述之第一氧化層厚度較該閘極介電層薄。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互補式金氧半導雜,其中 上述之L型結構包含氮離子摻質。 f[ —Γ —Ί *-r---Na,- -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_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十央榡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互補式金氧半導體,其中 上述之波極與源極包含離子摻雜選自包括砷、碟或其短人 用於NMOS元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互補式金氧半導體其中 上述之汲極與源極包含離子摻雜選自包括硼、及其组 合用於PMOS元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互補式金氧半導體其中 上述之L型結構之之摻雜濃度約為1E18至ιΕ21原子/立 方公分。 -1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困家榣準(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釐) Α8 Β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互補式金氧半導體,其中 上述之L型結構之之厚度約為400至1500埃。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互補式金氧半導體,其中 上述之金屬矽化物包含金屬係選自下列所組成之族群:Ti, Pt,Co, W,Ni,Pd,Cr或其任意組合。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互補式金氧半導體,其中 上述之金屬複晶矽化物包含金屬係選自下列所組成之族 群:Ti, Pt, Co, W,Ni,Pd,Cr或其任意組合。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策 -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公釐)
TW88107784A 1999-05-13 1999-05-13 Deep sub-micron CMOS TW466705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88107784A TW466705B (en) 1999-05-13 1999-05-13 Deep sub-micron CMO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88107784A TW466705B (en) 1999-05-13 1999-05-13 Deep sub-micron CMO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66705B true TW466705B (en) 2001-12-01

Family

ID=21640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88107784A TW466705B (en) 1999-05-13 1999-05-13 Deep sub-micron CMOS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466705B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30617A (en) Method of forming deep sub-micron CMOS transistors with self-aligned silicided contact and extended S/D junction
US6136636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eep sub-micron CMOS transistors
US8476139B2 (en) High performance MOSFET
KR101027107B1 (ko) 완전 변환된 반도체 금속 합금에 의한 금속 게이트mosfet
US6921691B1 (en) Transistor with dopant-bearing metal in source and drain
US7510943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6093628A (en) Ultra-low sheet resistance metal/poly-si gate for deep sub-micron CMOS application
US5956584A (en) Method of making self-aligned silicide CMOS transistors
KR20010098593A (ko) 반도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6784506B2 (en) Silicide process using high K-dielectrics
US20070052026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90189224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fabrication process thereof
JP2004527127A (ja) Mosトランジスタ・ゲート・コーナの増速酸化を行う方法
US7358571B2 (en) Isolation spacer for thin SOI devices
KR100843223B1 (ko) 채널 타입에 따라 이종의 메탈 게이트 구조를 채용하는반도체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6258682B1 (en) Method of making ultra shallow junction MOSFET
US20090057786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KR20060006719A (ko) 저 누설량을 갖는 mos 트랜지스터
US6541322B2 (en) Method for preventing gate depletion effects of MOS transistor
TW466705B (en) Deep sub-micron CMOS
TW503586B (en) MOSFET structure with low junction capacitance
TW396417B (en) Method for the formation of a deep-submicron CMOS with self-aligneded silicide contact and extended source/drain contact
JP4145272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030047555A (ko) 반도체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WO1999034433A1 (en) A method of making a self-aligned disposable gate electrode for advanced cmos desig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