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46792B - Valve system of overhead-valve typ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Google Patents

Valve system of overhead-valve typ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46792B
TW446792B TW089121190A TW89121190A TW446792B TW 446792 B TW446792 B TW 446792B TW 089121190 A TW089121190 A TW 089121190A TW 89121190 A TW89121190 A TW 89121190A TW 446792 B TW446792 B TW 44679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m
valve
cylinder
internal combustion
shaf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9121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kashi Matsuda
Atsushi Ogasawara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46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4679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12Transmitting gear between valve drive and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12Transmitting gear between valve drive and valve
    • F01L1/18Rocking arms or le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02Valve drive
    • F01L1/04Valve drive by means of cams, camshafts, cam discs, eccentrics or the like
    • F01L1/047Camshafts
    • F01L1/053Camshafts overhead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REA)

Description

五、發明說明(1)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
置 介 C 本申請發明,係關於一種頂上閥式内燃機之活動 ,將裝設於凸輪軸的凸輪所弓丨起之凸輪隨動件的 ^ 由桿件傳達至搖臂,以使發動機閥開闕驅動。 先前技術〕 社=往’作為頂上閥式内燃機之活動閥裝置,其習知技藝 、α稱為在曲柄凸輪近旁處所配置的單一凸於 “ Μ 物工’裝設有
軋ib輪和排氣凸輪,而兩凸輪的開閥動作,皆介由 的挺桿及成對的推桿,分別傳達至裝設有汽缸蓋上的進氣 及排氣搖臂上’以使進氣閥及排氣閥開閥驅動(泉 專利特開平9-250 324公報)。 〆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上述習知技藝’係在進氣閥及排氣閥的開閥時, 於—種用以使凸輪軸旋轉自如地支撐的一軸承之處,介由 凸輪轴,集中地受基於氣門彈簣及燃燒室氣壓的開閥負荷 作用。因此’在軸承上,就被要求可以承受開閥負荷且具 有耐用性,以致軸承的大型化及增加其重量。 θ此外’由於用以將凸輪的開閥驅動力傳達至搖臂的推 桿’係從曲柄軸近旁處延伸至汽缸蓋内’故而加大推桿的j〗 直輕’且採用較重重量的,藉以防止其屈曲。於是,為了 ,置推桿’就造成在汽缸及汽缸蓋的側方處確保較大空間 等需求’導致内燃機的大型化,並以推桿為起因而增加由 凸輪至進氣閱及排氣閥的活動閥系統之慣性質量,結果成 一 為在内燃機的高轉速範圍内,對於凸輪的進氣閥及排氣閥
五、發明說明(2) 的隨動^降低之原因。 請專利ιΐ ί ’係鑒於如上述情況而進行研究,而 之活動Ϊ第1項至第3項的發明為:-種頂上二Γ而申 <石動閥裝置, 從明上閥式内概 且輕量化$ rin 、、k 的在於達成凸輪軸的軸1 + ”,'機 的發明為:更改I ^再者,申请專利範圍第2 @ 性。 善其在兩轉速範圍内,發動機閥之:動員 〔解決問題之手段 本申兮电段以及其功效〕 一:;:的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载…a 凸輪上:Ϊ承上而裝設有凸輪的單-凸Ά '旋轉自 搖動的第1凸輪隨動件及笛?几*輛,擋接於绩 自如地裝設於 弟2凸輪隨動件;呈拔Φ ,气缸盍而可分別擋接於詼埜,丨卞,至搖動 '第1搖臂及第2搖臂,藉以使、Λ 及第2發動機閱 閥分別開閥驅動;將上 χ機閥及第2發動機 ^至㈣1及第2搖臂的二 = 輪,件的運動」 ,為.上述第1及第2搖臂,係相對於2桿件等,而其特 線之平面,配置於汽缸的軸線方向之一 3上述凸輪軸的軸 凸輪隨動件,係在上述一方的另一方方側;而上述第1 上;上述第2凸輪隨動件,係在上述—側’擋接於上述凸輪 凸輪上;甚且,上述第〗桿件為—拉方侧,擋接於上述 一推桿。 而上述第2桿件為 根據該令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 由於第1及第2凸輪隨動件,係分別# S明,就可達成: 上述平面的一方側及
五、發明說明
方側,擅接於凸輪上,故而在第彳笛P 用於凸輪轴上的開間其的開 ί強i?果,與開閥負荷集中在-處的設計相較:兩、 H 承的強度,就可達成軸承的小型、輕量化。”不必 臂而:’相對於在上述平面上一方側所配置的第1及篦? f丄位於比第2凸輪隨動件遠離第}搖臂的位置,及第2搖 搖臂離開的方向搖動之第i凸輪 以將 至第1搖臂上的桿件’係為-種拉桿;而位於比運宽動, 件接近第2搖臂的位置’並將朝向搖弟J 向搖動之第2凸輪隨動件的運動 ,是的.方 '、為種推#,精此,凸輪隨動件的形狀及桿 單純化,且用以配置凸輪隨動件及桿件Π配 Π 亦可減少,因此可達成内燃機的小型化。 頂:=範圍第2項的發明’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 匕=内燃機之活動閥裝置,其中上述推 】 於上述拉桿的長度。 Κ义紐 根據該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發明, 桿件的屈曲,原本為了防止桿件么二為加並大 桿的長度,可作為短於一種縮小其直徑的拉桿 卟ί可達成桿件的輕量化、以及活動閥系統的小型 二,當内燃機工作在高轉速範圍内時,可改 機的1於凸輪的内燃機閥之隨動性。 動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發明,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或^ 項中任一項的頂上閥式内燃機之活動閥裝置,其中上述凸.
\\326\2d-\90-0]\89121190.ptd 第7胃 44 67 五'發明說明(4) 輪軸’係與上述汽缸偏移而配置於該汽缸的側方處,而上 述拉桿’係經過上述凸輪軸和上述汽缸之間,而延伸於上 述第〗凸輪隨動件和上述第1搖臂之間。 根據該申請專利範園第3項的發明,可達成之效果如 下.由於拉桿為利用汽缸和凸輪之間所形成的空間而配 置-故而可抑制朝向汽缸或汽紅蓋側方突出的突出量,並 且,f件為一種比推桿直徑小的拉桿,可藉以減少凸輪的 ,移置’從而亦可減少朝向汽缸或汽缸蓋側方突出的突出 量,可達成内燃機的小型化。 〔發明之實施形態〕 以下’,參見圖1至圖5,說明本申請發明的實施形態。 。1 u為裁裝有具備活動閥裝置的頂上閥式内燃機之速 Iΐ —輪機車的左侧視圖。在此順便加以說明,在本說 外:「車:明「前後左右」是表示車體的前後左右,另 二中心」則表示;裝载於二輪機車上的車輪中, I過其f右方向的中央位置之垂直面。 直:4輪而機占車2,係具有-種由以螺栓2連接的前車架3及後 “吊前輪5 當在前車架3的前部上,裝設有一種用 向機構;錢車則;^器機構,及一種用以轉向前輪5的叙轉 後輪“0動力單元;·”方背後上,裝設有-種用= 以懸吊後輪6的後避Λ後車架4的後部裝設,有一 座位8。 後避展器機構;在後車架4上方處,裝設有 在·一輪機車1匕,甘 苍且從前方到後方,按照順序裝設
\\326\2d-\90-01\89121190.pld 第8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發明說明(5) 有:前擋泥板9、前蓋10、擱腳底板11、車架體蓋12及後 稽泥板13 ’加上在擱腳底板11上,裝設有左右一對的側蓋 1 4。在座位8下方的車架體蓋丨2内,裝設有一種用以收納 安全帽等物品的收納箱1 5。 月J避震器機構,係具有:擺動臂1 6,位於前輪5的右 侧’並呈搖動自如地支撐於前車架3的前方下端部的支軸 上;避震裝置1 7,其一端部樞著於擺動臂1 6上’其另一端 部則栖著於前車架3上。在擺動臂1 6的前方端部上,介由 中心銷1 8呈朝向左右方向搖動自如地裝設有車軸支架1 9, 甚且W輪5係呈旋轉自如地支撐於裝設在車軸支架19上的 車軸2 0上。 、轉向機構’係具有:車把支柱2 2,為呈旋轉自如地支撐 ^裝f在前車架3的前方上端部的頭管21上;轉向臂23, 二裝設於車把支柱22的下端部上;連桿24,為其一端部樞 =於轉向臂23上,其另-端部則樞著於車輪支架19的搖臂 :9 a上。如上述一般,轉向機構和前避震器機構,均構 成為相互獨立的機構,以謀求可操縱性的提高。 動力單元7的前部’藉由一對吊掛螺栓,其分別插入 二·上分別裝設在左右-對的後車架4的托架25之吊架孔 =,和分別裝設在後述的内燃細下曲柄箱机的前方端 4及汽缸蓋43的前方端部之管襯套46 (參 呈搖動自如地支撐於後車架4上。藉此,動力單元7,係在 订走時因應路面的凹凸,可往上下搖動而成。 重力力單元7,係具有:内燃機30 ;備具行星齒輪式變速
U326\2d-\90-01\89121l90.pid
44S7s 五、發明說明' ------- 二及最/減速裝置120的動力傳動裳置1。。。内燃機 内側的空氣遽清器32所延伸之撓性空氣ί 乂 上。在節氣閥主二=ί 闕主體34的上游端部 的進Α 口彳? 端部上’連接有接在汽缸蓋43 。進乱口51上之進氣管35 ’而在該進蓋43 ,料嗔射閥3 6。在該燃料喷射閥3 6内置二,有 J板η下部的燃料箱37而來的燃;;應::;:挪腳 處,配置有接在汽缸蓋43的排氣口 52上:=:側 的排氣消音器39。甚且,由F #在曲& 排轧δ 38所連接 ®戶^ η + 田装5又在曲柄箱42的前方踹卹ΑΑ 几扇140内之冷卻風扇64而 而《I的 到的散熱器4】,係配置於曲柄賴的;^參見圖3)所吹 動力傳動裝置100的變速^1ηι , 1 20的傳動軸〗21之傳動軸 具備最後減迷裝置 上,以使後輪6驅動 驅動機構’傳達至後輪6的車軸 其次,分別參見:圖2,為 42、汽缸45及汽缸蓋43的主要略一 11線切斷曲柄箱 的Η線剖面圖;圖4,;= 略=丄圖3,為圖2 為圖2的V- V線剖面圖,1V線剖面圖;圖5 , 内燃機30 ’係曲柄箱42、汽:=單元7的說明。 序重疊、組裝而構成。曲二:夂缸蓋罩44予以順 柄軸3 1之軸線C1的同時,相’係在包含内燃機30的曲 面…分割成上下的曲柄相二於= 斷面A,係呈朝向車體的 向下曲柄箱42L的剖 上方而成。在上曲柄箱421)的上
\\326\2d-\90-01\g9121190.ptd 第10頁 4^S:79^ 五、發明說明(7) =線心::::::缸45,*為具有相對於曲柄轴31 缸4 5的右± # μ '右上方傾斜的軸線C2,而朝向該汽 : 裝面BJl,裝設有汽缸蓋43。 的作用,A : Ϊ Ϊ 4_2U、饥兩者’均兼具變速器蓋-部分 箱42L的前方端部外面之广气器1〇1厨部。甚且,在下曲柄 il# * II - 7 4- 上,裝没有管襯套46,為一種用以 Ϊ 撐於後車架4的托架25上之吊掛螺栓插通 。一 H套 係由以下元件而構成:圓筒部46a,為 :门?形成於下曲柄箱饥上;彈性件46b,為由其外周 筒部46a的内周面上的圓筒狀橡料而成;金 $ I =二目為其外周面固著於彈性件46b的内周面上, 在、,1 f通之°再者,與此相同結構的管襯套4 6,亦 裝设在汽缸蓋43上。 曲柄抽3 1係其軸線C1指向車體的前後方向,配置成所 ?縱=紅並介由—對的主軸承49、5〇支樓於曲柄⑽ 上。^主軸承49、50,係固定於分別形成在上曲柄箱 的剖斷上的半圓柱狀凹溝處’藉以使曲柄軸 3 1的軸線C 1位於剖斷面a上。 再來,曲柄軸31 ’係介由連桿48,其為:其小端部拖 於呈滑動自如地嵌上在汽缸45的汽缸内經處之活塞Ο的°活 塞銷上,而大端部枢著於曲柄軸31的曲軸銷上;並葬' 往復運勤的活塞47,以使曲柄軸3 1旋轉驅動。 S ° 在此,針對剖斷面A、安裝面B及汽缸45的輛線C2之間的
2 ^4679 五、發明說明(8) '一"' ---- 關聯性’更進-步地說明。纟與曲柄轴31的轴線⑺呈直 交,且包含汽缸45的軸線C2的基準平面上,剖斷面人和上 述基準平面的交叉線,及曲柄軸31的軸線C1和從上述基準 的交叉點延伸至上方且呈垂直的半直線之上述基準垂 1其等所形成的角度α為銳角。此外,汽缸仏的轴線 C2和上述基準垂直線所形成的角度万亦仍為銳角,角度 α、点兩者皆為大致上相等。此外,安裝面8和上述基準 =:=交叉線之延長線’及上述基準垂直線的兩者所形成 =度’且與角度α成為同位角之角度了,係設定為小於 角又α。從而,剖斷面' 和上述基準平面 面Β和上述基準平面的交]又乂綠女裂 卞囬]又又線,及八缸45的軸線C2 ,還有 別伟A : _ 口上述基準平面的交叉線所形成的角度,亦分 θ::、石及角度7。順便而言,該等角度Λ、 旨!奋a 4 ’為了考慮須設定的傾斜角度的大小等起 見’均適當地設定。 面!Γ,:果驶T攸右下朝向左上呈傾斜的剖斷面A和安裝 产而\ ΐ Γ相對於水平面’傾斜成大於剖斷面A的角 又,2後,其係與包含剖斷面A的平面和包 面,在汽缸45的下方處交又。 文戒囬β扪十 辦ί 3蓋’除進氣口51及排氣口52之外,還形成有 氣引又以連接雙動型的活塞式增塵器56的 排出工虱引入s ’而各進氣口51、排氣口5 汽缸蓋43的下面處所形成 ^ 燒室54内,有供應由燃料噴射闊36朝向51所嗔射的燃:;
第〗2頁 446792 五、發明說明(9) ^----- 空氣的混合氣體。再者,一種用以對於該混合 星塞55,係面臨著燃燒室54而裝設於汽缸蓋“二瓦』火人 此外,在汽缸蓋43及上曲柄箱42U的各後方蠕部上,設 有藉由分別形成在安裝面B上的半圓柱狀凹溝所形成的 孔,而一種用以形成增壓器5 6的殼體之增壓汽缸,、山 於該孔内。 ’攸 甚且,單一凸輪軸57,為其軸線C3呈指向車體的前後方 向而配置,其凸輪軸57,係介由使用裝設於汽缸蓋〇上的 一對凸輪夾58、59分別固定之一對軸承6〇、61,呈旋轉自 如地支撐(圖3參見)。凸輪軸57的軸線C3,係位於包含 軸線C3且亦為與汽缸45的軸線C2呈直交的平面的安裝面6 上’而凸輪軸57本體,係從汽缸45偏移而配置,亦即,其 係不致&輪軸57的軸線C3與汽缸45交叉,配置於汽缸45側 方處。 如圖3所示,在位於比曲柄軸3}的前侧的主軸承4 9還前 方之前方端部上,裝設有交流發電機62,而交流發電機62 的轉子62a ’係藉由曲柄軸31的前方端部的螺帽63,固定 於曲柄軸31上。再者,在交流發電機62的轉子62a上,以 螺栓裝設有用以將冷卻用空氣吹送的冷卻風扇6 4。 相對於此,在比曲柄軸3丨的後側的主軸承5 0還後方處, 朝向後方按照順序,呈與曲柄軸3 1 —體地旋轉而分別裝設 有第一驅動齒輪65及第二驅動齒輪66。另外,在曲柄軸31 的後方端面上,形成有曲柄軸31和同軸的嵌套孔’而中空 狀的油泵67的驅動軸67a嵌上於該嵌套孔内,藉以使其與
\\326\2d-\90-01\8912n90.ptd 第13頁 4 4 6 7 9 五、發明說明(10) 曲柄軸31呈一體地旋轉。 下曲柄相4 2 L的底部内所積存的機油,係經由形成於變 速器箱102内的進油通道68,並被油泵67吸入,而由油泵 67所排出的機油,則係經過在曲柄箱42及變速器箱丨〇2上 所裝設的油路及油管,分別供應於凸輪軸5 7、變 的中心軸1 0 3或各軸承内。此外,在曲柄軸3丨的主 49、50及曲軸銷和連桿48的大端部之滑動部處’
過油泵67的驅動輪67a的内部而排出的機油。 ’、U 第一驅動齒輪6 5,係喷合於與空轉轴6 9呈 ;設=齒輪?。上。該空轉軸69,如下面所述而 ΐ ί :因此二大齒輪70的齒數設定為與第—驅動二汰 此外,為了使凸di;轉為與曲柄抽31的轉數相等。 旋轉而裝設的凸輪齒輪72 =動,與和凸輪軸57呈—體地 設於大齒輪70上。;Γ :合的小齒輪71,係呈-體地裝 70、71、72,凸輪軸57,,用該等一串聯的齒輪列65、 就旋轉一次。 糸在曲柄軸3 1的每旋轉二次時, 凸輪齒輪7 2,係栓槽結人、 曲柄轴56c為可使雙動型\ ;增壓曲柄軸56c上,其增壓 往復運動。在凸輪軸57上,7 3塞式增壓器56的增壓活塞56b 中空部,係成為一種用以對形成有:如下面所述的凸輪; 油的油路。而在該中空部的於和各搖臂的滑動部,供應機 增壓曲柄軸56c的延長部。、増麗器56側之端部處,壓入有 柄軸56c呈一體地旋轉。 9此’可使凸輪軸57與增壓曲 4々6 7 9 2 五、發明說明(π) — 活動閥裝置,具有:下面所說面的凸輪、凸輪隨動件、 拉桿、推桿、搖臂等。如圖2及圖4所示,在凸輪軸5 7上, 呈朝向凸輪軸57的軸線C3方向留預定間隔地裝設有:位於 一種用以將進氣閥7 3、排氣閥(未圖示)及增壓間7 4等二 件發動機閥分別開閥驅動的進氣凸輪7 5、排氣凸輪7 6及凸 輪75、76兩者之間的增壓凸輪77。 進氣搖臂8 5、排氣搖臂8 6及增壓搖臂8 7,均係搖動自如 地裝設在作為安裝面β的汽缸45之軸線C2方向的一方側且° 位於汽缸蓋43側的汽缸蓋43上,並可為分別擋接於進氣 73、排氣閥及增壓閥74上。 < 在位於分別擋接於進氣凸輪75、排氣凸輪76及增壓凸輪 77的進氣凸輪隨動件78、排氣凸輪隨動件79及凸輪隨動件 78、79兩者之間的增壓凸輪隨動件8〇之基端部上,形成有 圓筒狀支承部78a、79a、80a,而在各支承部78a、79a、 80a上’插通有半圓柱狀的支撐軸8丨,其為嵌上而固定在 开;ί成於女裝面β的凸輪夾58、59兩者及汽缸蓋43上;藉 此’各凸輪隨動件78、79、80,係相對於支撐軸81呈搖動 自如地支樓。此外’在圖5中,圖示有:凹溝43a,為相對 應於形成在凸輪爽58上的凹溝58a及該凹溝58a,形成於汽 缸盡4 3上。加上’該支撐軸8 1,係具有與凸輪軸5 7的軸線 C 3呈平行的轴線’且在安裝面b上,並位於相關於曲柄軸 31的抽線C1上之比凸輪轴57較遠的位置,亦位於凸輪軸57 的下方處。 甚且’在進氣凸輪隨動件78的前端部處,形成有一種用
\\326\2d-\90-01\8912ll90.ptd 第15頁 ^46792 五、發明說明(12) ' ' -- 二2進氣拉桿82的一端銜合的銜合部78b。再者,在 =輪隨動件78的支承部78a和銜合部78b之間,形成有—氣 用Μ擋接於進氣凸輪75的擔接部78e。排氣凸輪隨動件 二如同進氣?輪隨動件78 —般,在其前端部上,形成有 S以使排氣拉桿83的一端銜合的銜合部m,而在支 二合部咖之形成有一種用以擋接於排氣凸 ^ j 再者’進氣凸輪隨動件78的銜合部78b及 田邛78c還有排氣凸輪隨動件79的銜合部79b及擋接 部’均相對於安裳面B,位於對於汽缸45的軸線以方向的 上述一方成為對面的另一方側之汽缸45側。 相對於此,’增壓凸輪隨動件8〇,係形成有:承受部 8 0b,為其前端部擋接於推桿84d上;擋接部8〇c,為擋接 於增壓凸輪77。再者’承受部8〇b及擋接部8(^,均係相對 於安裝面B,位於汽缸45的軸線以方向的另一方侧之汽缸 蓋43侧。 另外,進氣拉桿82,係經過一種形成於凸輪軸57和汽缸 45之間的空間,並延伸在進氣凸輪隨動件?8和進氣搖臂85 之間,而如同此一般,排氣拉桿83 ’亦係係經過一種形成 於凸輪㈣和汽缸45之間的空間,並延伸在排氣凸輪隨動 件7 9和排氣搖臂8 6之間。 推桿84,係穿通至一種形成於導向板89上的導向孔内, 而該導向板89為以一種用以將增壓搖臂87呈搖動自如地支 撐的螺栓88,固定於汽缸蓋43上。藉此,推桿84,係可朝 向轴方向穩定地移動。
\\326\2d-\90-01\89121190.ptd 藉由 ,而 搖動 ,予 如在 ,裝 前方 旋轉 的内 其軸 ,並 ’係因為必 兩者的直徑 、8 3兩者的 機構,進氣 彈力而予以 接於進氣凸 拉桿82,而 閥7 3 —般, 彈力而予以 接於排氣凸 拉桿8 3,而 增壓搖 上述增 之增壓 以搖動 壓縮行 設有旋 端部上 位置感 燃機行 線C 4指 具有大 五、發明說明(13) 甚且’推桿84的直徑 以作為大於拉桿8 2、8 3 度,係作為短於拉桿8 2 藉由如上述的活動閥 8 5 ’對抗氣門彈簧9 0的 搖臂85,為藉由一種擋 輪隨動件78,拉下進氣 以搖動。 排氣閥,亦如同進氣 氣門彈簧(未圖示)的 搖臂86,為藉由一種擋 輪隨動件7 9,拉下排氣 以搖動。 甚且,增壓閥74,係 的彈力而予以開閥驅動 擋接於增壓凸輪77予以 桿8 4,而藉由該推桿8 4 閥的時機,是内燃機正 另外,在汽缸蓋43上 藉由固定於凸輪軸5 7的 5 7的旋轉位置。利用該 燃料噴射時機上所須要 再次’空轉軸6 9,係 置,而其形成為圓筒狀 須防止桿件的屈曲,所 。另外,推桿84的長 長度。 閥7 3,係藉由進氣搖臂 開閥驅動,而上述進氣 f75予以搖動之進氣凸 藉由該進氣拉桿82,予 藉由排氣搖臂86,對抗 開閥驅動,而上述排氣 輪76予以搖動之排氣凸 藉由該排氣拉桿83,予 煮8 7,對抗氣門彈簧9 1 壓搖臂為藉由:』 凸輪隨動件80,推上推 程時。閱74予以開 轉位置感測器9 2,里、 之旋轉盤,探剛凸二f 測器Θ 2,可進彳-+輪軸 J進仃在控制 程狀態之檢測。《二制 向車體的前後方向而 圓筒部69a和小圓筒配
\\326\2d-\90-01\89121190. Ptd 第17頁 46792 五、發明說明(14) 6 9 b。大圓筒部6 9 a和小圓筒部6 9 b ’係藉由一種以曲柄箱 4 2 U、4 2 L兩者所固定的一對的軸承9 3、9 4,分別呈旋轉自 如地支撐。各軸承9 3、9 4,如同曲柄抽3 1的主軸承4 9、5 〇 一般,係固定於分別形成在上曲柄箱42U、42L的剖斷面a 上的半圓柱狀凹溝處,藉以使曲柄軸69的軸線C4位於剖斷 面A上。 再者,在大圓筒部69a的内側,留從大圓筒部69a的内周 部朝向徑向方向的間隙,收納有冷卻水泵95的泵殼95a。 在泵殼95a上,呈液密地裝設有冷卻水泵95的泵殼95a,而 在泵殼95a上,則連接有一種來自散熱器41的出口侧水箱 之引水管9 6。此外,在汽缸4 5上,形成有:排水孔9 7 (參 見圖2 ) ’為連通至冷卻水系9 5的排水部’並連通至 '-種 包圍著汽缸内徑部而形成的冷卻水套。 在以泵殼95a及泵蓋95b所形成的水泵室内,裝設有:旋 轉轴95c,為在水泵室内延伸至軸方向’—端呈旋轉自如 地支撐於泵蓋95b的頂上,另一端則呈旋轉自如地.支撐於 泵殼95a的底部。冷卻水泵95,係具有一種呈一體地裝設 於旋轉軸95c上的動葉輪95d,而在該動葉輪95d的軸部的 周方向處,裝設有永久磁鐵95e。在空轉軸69的内周面和 泵殼95a之間的上述間隙中,在大圓筒部69a的内周面上, 以在與泵殼95a之間留一微小的間隙之狀態,呈朝向周方 向裝設有永久磁鐵9 5 f,而其與動葉輪9 5 d的轴部的永久磁 鐵9 5 f之間,形成—種磁性連接器° 另外,散熱器4 1,係配置於一種由上曲柄箱4 2 U和汽缸
\\326\2d-\90-01\89321190.ptd 第18頁 446792 五、發明說明(15) 蓋43而形成形空間處,而| 门—认, 箱42U及汽缸蓋43上。 左右兩端,固定於上曲柄 ^位空轉細一旦開始旋轉,就使動葉輪95d介由該 =性連接器轉動,而經過引水管96而流入於泵室内的冷卻 水,係以動葉輪95d使其增壓’並經過排水孔97壓送至冷 卻水套内。 、左對於α叙4 5及八缸盍4 3的高溫部進行冷卻的冷卻水, 如圖2所示,係從冗缸蓋4 3的冷卻水出口且介由惶溫器
9 8,机入於散熱器41的入口處水箱内。如上述,利用一種 由上曲柄箱42U和汽缸蓋43而形成的ν形空間,可將散熱器 4 1呈不佔空間地放置於此處’藉以可達成動力單元7的小 型化。 甚且’在空轉軸69的大圓筒部69a的外周面上,裝設有 一種其一部分處設有開口的圓筒狀配重9 9,藉以形成平衡 重’為可抑制因具有平衡重的曲柄軸31而產生的振動,及 因活塞47及連桿48的往復運動而產生的振動。 因此’空轉軸69,係驅動冷卻水泵95的驅動軸的同時, 如上述一般,亦可為一種平衡重軸。如上述,以一種裝設 在用以驅動凸輪軸5 7的驅動機構上之空轉軸6 9,作為一種 同車i的兩車由式旋轉轴,藉以亦可使其起冷卻水泉9 5的驅動 軸及平衡重軸之作用。其結果,與除空轉麵之外’還另設 具有該等機能的旋轉軸之設計相較,可降低其成本。 其次,凸輪軸5 7及空轉軸6 9,關於汽缸4 5的軸線C 2,配 置於包含剖斷面A的平面和包含安裝面B的平面所相交的側
第19頁
五、發明說明(16) 方’亦即其配置於剖斷面A和安裝面b兩者相互接近的側 方。於疋,可將支標於剖斷面A上的空轉軸6g及支禮於安 裝面B的凸輪軸57 ’使其相互接近而配置,藉以並不須將 其他中間軸夾入於空轉軸69和凸輪軸57之間,亦不必加大 小齒輪71及凸輪齒輪72,就可將凸輪軸57、空轉軸69直接 藉由小齒輪71及凸輪齒輪72予以結合。其結果,可抑制内 ,機的π缸45的軸線C2方向長度’並可減少内燃機3〇的左 右方向的突出分尺寸’藉以達成動力單元7的體積小型 化0
D &R甚且/在夾於汽缸45中上述所交又侧的剖斷面Α和安裝 面B之間的狹窄空間上,集中配置有:凸輪轴5?;空轉軸 6 9 ’為具有多種功能的同轴抽 -侧的汽缸45的侧面上3 = 軸。0此’在另 鬥,筇π肱知明帝灿 了 t成種不具旋轉軸的較大空 間並叮將相關零件配置於該空間内。 相對於此,作為動力值命壯@彳 輪式變速器1 0 1,係具有:中^、、構成要件之行星齒 動離合器105、二檔、三於u 、輸入齒輪104、起 1 精及·四&用的各戀i亲雜么51 1 Π β、 107、108,及輸出軸109。 “ J合史逯離合益106 在最後減速裝置1 20上的^ @ ,=由一種用以覆蓋裝設 為無法旋轉。 的轴端之防轉件⑴,中心轴103可 明。 羡逮器1〇1的動作為重點’進行說 曲抦軸3 1的不一卿罚菌輕_ R β ^ 上,而其輸入齒輪104,兔壯 ’、合於輸入齒輪104 馬裂設於在對中心轴103呈旋轉自
\\326\2d-\90-01\89121190.ptd 第20頁 4 46 79 2 五、發明說明(17) 如的附有凸緣的輪轂Η 1的中央部處所設的凸緣上。附有 凸緣的輪轂111的後部,係與起動離合器】〇 5的離合器内部 105a呈一體地旋轉而結合,而在其前部處,介由單向離合 器116,裝設有啟動被動齒輪115,為嚙合於構成啟動馬達 的減速機構之空轉軸的小齒輪〗丨4上。而其啟動時,啟動 馬達的轉動’經過小齒輪11 2、空轉軸的大齒輪11 3、空轉 轴的小齒輪1 1 4、啟動被動齒輪1丨5、單向離合器丨1 6、輸 入齒輪104及第二驅動齒輪66等,傳達至曲柄軸31上。 起動離合斋1 0 5,係與中心軸1 〇 3呈同軸地裝設,並具 有:離合器内部l〇5a、離合器外部105b及離心配重i〇5c, 而當離合器内部l〇5a已到預定轉速時,藉由離心配重丨〇5c 的工作,可使離合器内部丨05a和離合器外部i〇5b相互速接 而使其兩者呈一體地旋轉,藉以起動離合 連接的狀態。 成為完全 此外,各變速離合器1〇6、1〇7、108,均| 機,及離合器機構。在離合器機構中之離合器有仃星二輪與 仃星齒輪機構的内齒輪呈一體地結合,離厶哭。,二_ :用以樞支行星齒輪機構的行星輪之載 二:’::、 甚且’至於載體而t,其係具有離心配m己 到予::轉速時,介由多數的離合器壓才反使:二轉: 和離合器内部成為一體。此外,繼d 合器裝設於中心軸1 〇 3上。 . 心介由單向離 起動離合器105的離合器外部 合器1 06的離合器外部! 〇 6a s μ ,, ”與二檔用變速離
\\326\2d-\90-01\89121190.ptd 體地結合,而 檣用變速
^.467 9 2 五、發明說明(18) 離合器106的截, .. 考冰邱1 η 7 «版丨〇 6 b,係與二檔用變速離合器1 0 7的離合 器1 07的截體地結合。如與此相同,三檔用變速離合 二體地社人,係與四檔用變速離合器1 0 8的離合器外部呈 轴m呈二&體地而结四合槽用變速離合器107的載體,係與輸出 速T合器106中’因有-種以單向離合器 定減迷比旋轅太陽齒輪106c的關係,故而載體106b是以預 二 器=動,使-種亦樹 成為一體之預;,亦、為# °窃内部的載體106b兩者 器外部107a亦是以^ 三棺用變速離合器107的離合 因三檔用變速離人⑴二減速的轉速旋轉。如與此相同, .合器!器用,而使四檔用變速離 用變速離合器108的減球:減速比鉍轉’甚且因四檔 速tt施Μ Μ 減連作用,而使輸出軸1 〇 9以預定的減 速^轉,餐以可獲得最大的減速比。 勺减 達si二槽ΐ變速離合器1〇6中,當載體i〇6b的轉速 合器機構,而使内齒齒輪和載體 速作用而呈一體匕槽即不使其起減 用離合器1〇8的離合,到Γ定轉速為止,四檔 .甚且,因四槽用變速離合=二 inn 器1〇8的減速作用,而徒輪ψ志丄 ^ ^# ^ ^ ^ ^ „ I ^ ^ ° 虽一用邊速離合器1 〇 7,.其整體係以離合器
\\326\2d-\90-01\89121190.ptd 第22頁 ^ ^ β 7 Ώ Γ* ____ 五、發明說明(〗9) 機構的工作而不起減速作用,並呈一體地旋轉時,因四檔 用變速離合器1 0 8減速作用,而使輸出抽1 〇 9以預定的減速 比旋轉’籍以可獲得更小的減速比。再來,當四槽用變速 離合器1 0 8 ’其整體係以離合器機構的工作而不起減速作 用’並王一體地旋轉時,起動離合器1 〇 5的離合器内部 1 0 5 a和輸出軸1 〇 9,就成為連接狀態,.並使輸出轴丨〇 9是與 離合器内部105a相同轉速旋轉。 順便而言,該等預定轉速,均為分別具有不同數值,亦 是考慮變速特性而適當地設定者。 如此作動的變速器1 0 1的輸出力,係藉由傳動轴驅動 構’傳達至後輪6。亦即,裝設於變速器1 〇 1的輪出轴丨 上之輪出齒輪117,係嚙合於一種固定在最後減逮裝置 的傳動軸1 2 1處之齒輪1 2 2上。一種傳動軸1 2 1,係位於1 2 〇 中心軸103靠近於車體中心C0,且該軸線C6是指向車體比 前後方向而配置,其中在該後方端部上,形成有斜歯^ % 而該斜齒輪為嚙合於一種裝設於後輪6的車軸上的陪^ ’ 4 Μ動斜 齒輪上。藉此,輸出軸1 0 9的旋轉,係予以減速而彳由 挪么„ 使後輪6 此外;控制内燃機3 0的工作為目的,在最後減迷聲 1 2 0的外殼上,裝設有一種用以檢測傳動軸1 2 1的旋轉“ 之轉速感測器1 2 3,並藉由該轉速感測器1 2 3可撿測出2號 器101的輸出軸109之轉速。 ' Μ迷 故而可達成功致如 該實施形態,由於構成為如上般 下:
446792 五、發明說明(20) 進氣凸輪隨重力杜7 S τα』t p 的汽缸45側上,分別产二乱1^ &隨動件79 ’係在安裝面β 刀別擋接於進氣&於7 ς » μ > 相對於此,增壓凸輪隨 2 ,氣凸輪76上, 於增壓凸輪77,因此進缸蓋43側上,擋接 時,…凸負:氣:;!=開閥 ::;強集中在-處 型、輕量化。61的強度’就可達成轴糊、61的小 相對於在安裝面B上的 及增壓搖臂85、86、87,相” 'e,斤配置的進氣、排氣 氣及排氣搖臂85、86的位f,、比增壓凸輪隨動件8(3遠離進 及排氣搖臂85、86的方向疏叙且一^種用以將朝向從進氣 78、79的運動,傳達至進& ^ f戰*及排氣凸輪隨動件 係為進氣及排氣拉桿82、^ . &搖臂85、86上的桿件’ 動件78、79接近增壓搖臂δ7,而=於比進氣及排氣凸輪隨 臂㈣方向搖動之增Ϊ 3 =’η並將朝向接近增壓搖 搖州上的桿件,係為^動!8的運動,傳達至増壓 86、87搖動的各凸輪隨動件:,fQ此’肖以使各搖臂85、 82、83、84的配置,;m?9、8。的形狀及各拉桿 86…及拉桿82、83、84的;':化亦=配置搖臂⑻、 内燃機的小型化。 ’、〇減^ ,因此可達成 因為並不須考慮到桿件的屈曲,原本為了防止桿件的尸 曲而加大其直徑,推桿δ4的長度,可作為短於一 直徑的進氣及排氣拉桿S2、83之長度,就可達成一種^
\\326\2d-\90-01\89121190.ptcl 第24 1 44673a 五、發明説明(21) 將凸輪的開閑 閥系統的慣性 内時,< 改善 73、排氣閥及 甚且’凸輪 術相較,可將 短,就*用以將 系統的慣性質 時,可改善發 排氣閥及增壓 由於排氣拉 的空間而配置 出的突出量, 的桿件,藉以 而亦可減少朝 達成内燃機3 0 凸輪袖57, 組裝,就可提 在上述實施 缸45的軸線C2 的平面,亦可 B以外的.面。 此外,在上 為一種增壓搖 驅動力傳達的桿 質量,因而,當 發動機的對於各 增壓閥74之隨動 軸57的轴線C3係 推桿84及進氣拉 該等配置的空間 量,因而,當内 動機的對於各凸 閥74之隨動性。 桿82、83為利用 ,故而可抑制朝 並且拉桿82、83 可減少凸輪5 7的 向汽缸4 5或汽虹 的小型化。 係在汽缸4 5和汽 高其可組裝性。 形態中,雖然包 呈直交的平面, 如位於汽缸4 5或 述實施形態中, 臂8 7,但是亦可 件之輕量化,並可減少活動 内燃機30工作在高轉速範圍 凸輪75 ' 76、U的進氣閥 性。 位於安裝面B上,與先前技 桿82、排氣拉桿83的長度縮 為較小即可,並減少活動閥 燃機30工作在高轉速範圍内 輪75、76的進氣閥73、 汽缸45和凸輪57之間所形成 向汽缸45或汽缸蓋43側方突 ^者均為一種比推桿84小徑 從汽社4 5偏移的偏移量,從 蓋43側方突出的突出量,可 红蓋43的安裝面B上所予以. 含凸輪軸57的軸線C3且與汽 為安裝面B,但是該呈直交 曲柄箱42上的面等之安裝面 0 mil
雖然藉由推桿84所搖動的, 增壓搖臂87以外的搖臂,例
U326\2d-\90-01\89]21190.ptd 第25頁 446792 五、發明說明(22) 如為在進氣搖臂或排氣搖臂當中任何一搖臂。甚且,其亦 可為一種不具備增壓閥的内燃機,而如為這種設計,就為 了搖動進氣或排氣搖臂的任何一搖臂,就使用一種推桿。 而如為這種設計,進氣凸輪隨動件78的擋接部78c及排氣 凸輪隨動件79的擋接部的一方,係位於上述呈直交的一方 側’其另一方則位於該平面的另一方側。 甚士 ’料凸輪:,除襞設有進氣凸輪及排氣 外’亦可使用-種裝設有使進氣凸輪隨動件及排氣凸幹产 動件搖動的共用凸輪。而如為這種設計,丨氣凸^ 7 8的擋接部及排氣凸輪隨動件7 g擔接部任二 ) 於上述呈直交的平面之一方側,其另一則二兮1係位 一方側。 乃貝丨位於该平面另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中,用以將進氣凸輪杜 擋接部7 8 c及排氣凸輪隨動件7 9的播接部,及择κ牛7 8的 動件80的擋接部80c等位置予以分開的平面,/ ^凸輪隨 於汽缸45的轴線C2之平面’但是其只專主 #糸 種直交 57的軸線C3之平面且為與汽缸45的軸線C1交' 凸輪軸 可為呈直交的平面之外的平面。 人的平面,亦 〔元件編號之說明〕 1 二輪機車 2 螺栓 3 前車架 4 後車架 5 前輪
446792 五、發明說明(23) 6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9a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後輪 動力單元 座位 前擋泥板 前蓋 擱腳底板 車架體蓋 後擋泥板 側蓋 收納箱 擺動臂 避震裝置 中心銷 車軸支架 搖臂桿 車軸 頭管 車把支柱 轉向臂 連桿 托架 吊架孔 缓衝裝置 附有可調螺絲的擋塊
\\326\2dA90-01VS9121190.ptd 第27頁 446792
五、發明說明 (24) 29 突起 30 内燃機 31 曲柄軸 32 空氣滤清器 33 空氣吸入管 34 節氣閥主體 35 進氣管 36 燃料喷射閥 37 燃料箱 38 排氣管 39 排氣消音器 40 風扇蓋 41 散熱器 42 曲柄箱 42U 上曲柄箱 42L 下曲柄箱 43 汽缸蓋 43a 凹溝 44 汽缸蓋罩 45 汽缸 46 管襯套 4 6a 圓筒部 46b 彈性件 46c 插通管
\\326\2d-\90-01\89121190,ptd 第28頁 ^ 446792 五、發明說明 (25) 47 活塞 48 進氣凸輪隨動件 49、50 主軸承 51 進氣口 52 排氣口 53 增壓口 54 燃燒室 .55 火星塞 56 增壓器 5 6a 增壓汽紅 56b 增壓活塞 56c 增壓曲柄軸 57 凸輪軸 58、59 凸輪爽 58a 凹溝 60、61 軸承 62 交流發電機 6 2a 轉子 63 螺帽 64 冷卻風扇 6 5 '66 齒輪 67 油泵 67a 驅動軸 68 進油通道 lii ill \\326\2d-\90-01\89121190.ptd 第29頁 446792
五、發明說明 (26) 69 空 轉 軸 6 9a 大 圓 筒 部 69b 小 圓 筒 部 70 ' 71 ' 72 齒 輪 73 進 氣 閥 74 增 壓 閥 75 進 氣 凸 輪 76 排 氣 凸 輪 77 增 壓 凸 輪 78 進 氣 凸 輪 隨 動 件 78a 、79a '80 a 支 承 部 78b 、79b 銜 合 部 78c 擋 接 部 79 排 氣 凸 輪 隨 動 件 80 增 壓 凸 輪 隨 動 件 80b 承 受 部 80c 擋 接 部 81 支 撐 轴 82 進 氣 拉 桿 83 排 氣 拉 桿 84 推 桿 85 進 氣 搖 臂 86 排 氣 搖 臂 87 增 壓 搖 臂 \\326\2d-\90-01\89121190.ptd 第30頁 446 79 2 五、發明說明 (27) 88 螺栓 89 導向板 90 '91 氣門彈簧 92 旋轉位置感測器 93 ' 94 軸承 95 冷卻水泵 9 5a 泵殼 95b 泵蓋 95c 旋轉軸 95d 動葉輪 95e 永久磁鐵 95f 永久磁鐵 96 引水管 97 排水孔 98 怪溫器 99 S己重 100 動力傳動裝置 101 行星齒輪式變速器 102 變速器箱 103 中心軸 104 輸入齒輪 105 起動離合器 105a 離合器内部 105b 離合器外部
\\326\2d-\90-01\S912]190.ptd 44679^
五、發明說明(28) 105c 離心配重 106 '107 ' 108 變速離合 106a 離合器外部 106b 載體 106c 太陽齒輪 1 06d 單向離合器 107a 離合器外部 109 輸出軸 110 防轉件 111 附有凸緣的輪穀 112 小齒輪 113 、 114 、 1 1,5 齒輪 116 單向離合器 117 輸出齒輪 120 最後減速裝置 121 傳動軸 122 齒輪 123 轉速感測器 A 剖斷面 B 安裝面 CO 車體中心 Cl 〜C6 轴線 \\326\2d-\90-01\89121190.ptd 第32頁 ir 446 7 ^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裝載有具備本申請發明的活動閥裝置之頂上閥式 内燃機的速可達型二輪機車之左側面圖。 圖2為曲柄箱、汽缸及汽缸蓋,以圖1的Π - Π線切斷的 主要部概略剖面圖。 圖3為圖2的瓜-m線剖面圖。 圖4為從上述圖2的箭頭W方向觀察的概略平面圖。 圖5為以上述圖4的V - V線切斷的主要部剖面圖。
\\326\2d-\90-01\S912]190.ptd 第33頁

Claims (1)

  1. 446792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頂上閥式内燃機之活動閥裝置,係具有:呈旋轉 自如地支撐於軸承上而裝設有凸輪的單—凸輪軸;擋接於 2 :輪上:搖動的第1凸輪隨動件及第.2凸輪隨動件;呈搖 ί 於汽缸蓋而可分別擋接於該第1及第2發動機 U 第2搖臂,11以使第1發動機閥及第2發動 分別傳達至該第】及第輪隨動件的運動’ 閥式内燃機之活動件及第2桿件等之頂上 〇 2ί华5述第1及第2搖臂’係相對於包含上述凸輪 述第!凸輪隨動件,係^向之H而上 述凸輪上,·上述第2凸輪一方侧,擋接於上 於…輪上;甚且輪,述動二上;-方 桿件為一推桿。 j述苐1扣件為一拉桿,而上述第2 2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 置,豆中上述推;P M i員之頂上閥式内燃機之活動閥裝 “:ίΐ=;Λ;Γ上述拉桿的長度。 裝置,其中上述凸::::::亡閥式内燃機之活動閥 缸的側方處,上述拉々缸偏移而配置於該汽 、一" 务,係、,'二過上述凸輪軸和上述汽缸
TW089121190A 1999-10-12 2000-10-11 Valve system of overhead-valve typ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W446792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012899A JP2001107708A (ja) 1999-10-12 1999-10-12 頭上弁式内燃機関の動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46792B true TW446792B (en) 2001-07-21

Family

ID=17752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9121190A TW446792B (en) 1999-10-12 2000-10-11 Valve system of overhead-valve typ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1107708A (zh)
KR (1) KR100416053B1 (zh)
CN (1) CN1129704C (zh)
TW (1) TW4467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04468B1 (ko) * 2003-07-24 2008-02-20 주식회사 만도 스티어링 장치의 댐핑밸브
JP4739277B2 (ja) * 2007-04-27 2011-08-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V型エンジン
CN103323254B (zh) * 2013-06-28 2016-01-20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发动机可变进气门相异升程相异角调整实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03702A (ja) * 1988-09-22 1989-04-20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オン・オフ調節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416053B1 (ko) 2004-01-24
KR20010040068A (ko) 2001-05-15
CN1129704C (zh) 2003-12-03
JP2001107708A (ja) 2001-04-17
CN1291680A (zh) 2001-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80105B1 (ko) 모터사이클용 파워유닛 배치구조
AU741386B2 (en) Motorcycle with hybrid drive system
CN104428514B (zh) 发动机的增压器安装构造
JPH10297294A (ja) エンジンの動力伝達装置
US7665561B2 (en) Power unit for a motorcycle, and motorcycle incorporating same
CN101913354A (zh) 车辆
CN103189626B (zh) 驱动系统
US7270097B2 (en) Camshaft drive system and engine assembly
WO2018179123A1 (ja) 動力伝達装置
CN1333178C (zh) 单向离合器
JP2001334985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パワーユニット
CN101454539A (zh) 内燃机
TW446792B (en) Valve system of overhead-valve typ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080134675A1 (en) Monocylindrical hybrid powertrain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WI325920B (en) Decompression devic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W524764B (en) Engine for backbone type motorcycle
EP1375860B1 (en) Power unit for motorcycle
CN1605536B (zh) 自动二轮车
TW404905B (en) Power unit for small vehicles having water-cooling engine
TWI297755B (en) Transmission gear with variable pulley
US9617901B2 (en) Exhaust control device for engine
CN202810948U (zh) 摆动式可变多缸空气动力发动机
JP4781335B2 (ja) 車両搭載パワーユニット
JP2005036681A (ja) V型エンジンの燃料供給装置及び該v型エンジンを搭載した自動二輪車
JP2009197878A (ja) トルクダンパを備える動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