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17216A - 包括可移動元件的成型模具及用於形成纖維素產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包括可移動元件的成型模具及用於形成纖維素產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17216A
TW202417216A TW112122415A TW112122415A TW202417216A TW 202417216 A TW202417216 A TW 202417216A TW 112122415 A TW112122415 A TW 112122415A TW 112122415 A TW112122415 A TW 112122415A TW 202417216 A TW202417216 A TW 20241721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ellulose
forming
movable element
mold
di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22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尼可拉斯 埃克斯特蘭德
比約恩 阿萊羅
馬蒂亞斯 貝格佛德
強森 菲利克斯 斯卓蘭德
馬丁 永貝里
歐萊 霍格布洛姆
Original Assignee
瑞典商普勒帕克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典商普勒帕克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典商普勒帕克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17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7216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用於由一經空氣成型纖維素毛坯結構形成三維纖維素產品之成型模具。該成型模具包括一第一模具部件及一第二模具部件。該第一模具部件及該第二模具部件在一按壓方向上相對於彼此可移動且經配置以在形成該等纖維素產品期間相對於彼此按壓。該第一模具部件包括在一延伸狀態與一回縮狀態之間可移位的一可移動元件,其中該可移動元件在該延伸狀態中配置為在該按壓方向上相對於該第一模具部件之一周圍按壓表面延伸的一突出體。該可移動元件在該延伸狀態中經組態以用於將該纖維素毛坯結構插入至該第二模具部件中及從該成型模具排出該等纖維素產品。該可移動元件在該回縮狀態中配置為與該周圍按壓表面協作以用於形成該等纖維素產品之一按壓表面。

Description

包括可移動元件的成型模具及用於形成纖維素產品的方法
本揭露內容關於一種用於由經空氣成型纖維素毛坯結構形成三維纖維素產品之成型模具,其中該成型模具包括可移動元件。本揭露內容進一步關於一種用於在成型模具中由經空氣成型纖維素毛坯結構形成三維纖維素產品之方法,其中該成型模具包括可移動元件。
纖維素纖維通常用作生產或製造產品之原料。由纖維素纖維形成之產品可用於需要可持續產品之許多不同情形中。廣泛範圍之產品可由纖維素纖維生產,且幾個實例為可拋式盤子及杯子、餐刀具(cutlery)、蓋子、瓶蓋、咖啡粉囊(coffee pod)、毛坯結構、掛鉤及包裝材料。
當從包含纖維素纖維之原料製造纖維素產品時,通常使用成型模具系統,且傳統上,纖維素產品已藉由濕式成型方法生產。通常用於濕式成型纖維素纖維產品之材料為濕式模製紙漿。濕式成型產品通常藉由將抽吸成型模具浸入包括纖維素纖維之液體或半液體紙漿懸浮液或漿料中而形成,且當施加抽吸時,藉由將纖維沉積至成型模具上而形成具有所要產品形狀之紙漿主體。對於所有濕式成型方法,需要對濕式模製產品進行乾燥,其中乾燥製程為生產中極其耗時且耗能之部分。對纖維素產品之美觀、化學及機械性質的要求愈來愈高,且歸因於濕式成型纖維素產品之性質,其機械強度、可撓性、材料厚度自由度及化學性質受到限制。在濕式成型製程中亦難於以高精確度控制產品之機械性質。
生產纖維素產品領域之一個發展為,在不使用濕式成型方法之情況下乾式成型纖維素產品。使用經空氣成型纖維素毛坯結構而非由液體或半液體紙漿懸浮液或漿料形成纖維素產品。將經空氣成型纖維素毛坯結構插入至成型模具中,且在纖維素產品之乾式成型期間,使纖維素毛坯經受高成型壓力及高成型溫度。乾式成型方法之一個困難是,以有效方式將纖維素毛坯結構插入至成型模具中且從成型模具移除經形成纖維素產品之問題。尤其當形成深拉纖維素產品時,歸因於複雜產品形狀,纖維素毛坯結構可能難於以有效方式插入至成型模具中。此外,在成型製程之後,經形成纖維素產品容易黏至成型模具之模具部件上。因此,需要在構造上有效之成型模具,以易於插入纖維素毛坯結構且移除經形成纖維素產品。
本揭露內容之目標為提供一種成型模具,及一種用於形成三維纖維素產品之方法,其中避免先前提及之問題。此目標至少部分地藉由申請專利範圍之獨立項的特徵來實現。附屬項含有成型模具及方法之進一步發展。
本揭露內容涉及一種用於由經空氣成型纖維素毛坯結構形成三維纖維素產品之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具部件及第二模具部件。第一模具部件及第二模具部件在按壓方向上相對於彼此可移動且經配置以在形成纖維素產品期間相對於彼此按壓。第一模具部件包括在延伸狀態與回縮狀態之間可移位的可移動元件,其中可移動元件在延伸狀態中配置為在按壓方向上相對於第一模具部件之周圍按壓表面延伸的突出體。可移動元件在延伸狀態中經組態用於將纖維素毛坯結構插入至第二模具部件中及從成型模具排出纖維素產品。可移動元件在回縮狀態中配置為與周圍按壓表面協作以用於形成纖維素產品之按壓表面。
此等特徵之優點在於,纖維素毛坯結構藉由可移動元件有效地插入至第二模具部件中,且運用可移動元件有效地從成型模具移除經形成纖維素產品。可移動元件有效地將纖維素毛坯結構推至第二模具部件中,此在形成深拉產品(deep drawn product)時尤其重要。可移動元件進一步防止經形成纖維素產品在成型製程之後黏至第一模具部件上。可移動元件之雙功能性提供成型模具之簡單且有效的設計。與傳統解決方案相比,可移動元件進一步提供經形成纖維素產品之快速且有效的移除操作,且成型模具在構造上仍可變得簡單。
另一優點為,當成型模具經組態以使纖維素產品具有妨礙纖維素產品在從成型模具移除時自由通過的負拔模角或底切部分之形狀及形式時,可移動元件亦有效地將纖維素產品從成型模具推出。當從回縮狀態移動至延伸狀態時,可移動元件有效地將纖維素產品從成型模具推出。當第一模具部件及第二模具部件為並不在產品成型操作期間改變形狀之剛性結構時,此尤其有利。
根據一態樣,可移動元件配置為第一模具部件之可移位結構部件。可移動元件之移位用於有效成型及移除製程。
根據一態樣,在延伸狀態中,可移動元件具有在按壓方向上具有延伸部之突出組態。突出組態使得能夠進行推動動作至纖維素毛坯結構上以用於將纖維素毛坯結構插入至成型模具中。突出組態進一步使得在成型操作之後經由可移動元件從回縮狀態移位至延伸狀態而容易地且有效地從成型模具移除經形成纖維素產品,其中經形成纖維素產品在遠離第一模具部件的方向上推動。
根據一態樣,可移動元件配置於第一模具部件中之空腔中。可移動元件在第一模具部件中之空腔中之配置確保可移動元件不會不利地影響纖維素產品之形成。可移動元件在成型操作期間配置於空腔內,而不會對纖維素毛坯結構施加過高壓力。
根據一態樣,在回縮狀態中,按壓表面配置為與周圍按壓表面齊平。按壓表面與周圍按壓表面之齊平配置使得能夠在具有光滑成型表面之成型模具中進行有效的產品成型操作。
根據一態樣,第一模具部件進一步包括連接至可移動元件之致動器。致動器經組態用於使可移動元件移位。致動器之使用簡化可移動元件之移位。
根據一態樣,致動器配置為經組態用於使可移動元件從回縮狀態移位至延伸狀態的彈簧。
根據一態樣,致動器配置為經組態用於使可移動元件在延伸狀態與回縮狀態之間移位的電力致動器、液壓致動器或氣動致動器。
根據一態樣,可移動元件包括壓紋圖案,及/或第二模具部件包括模具壓紋圖案。壓紋圖案及/或模具壓紋圖案經組態用於在成型模具中成型時在纖維素產品中形成結構圖案。壓紋圖案及/或模具壓紋圖案在成型製程期間有效地為纖維素產品提供圖形元件,且圖形元件可例如用於資訊或標記目的,或用於使經形成產品有吸引力。
根據一態樣,壓紋圖案及/或模具壓紋圖案經組態為標誌、條碼、QR碼或其他識別碼。
本揭露內容進一步涉及一種用於在成型模具中由經空氣成型纖維素毛坯結構形成三維纖維素產品之方法。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具部件及第二模具部件。第一模具部件及第二模具部件在按壓方向上相對於彼此可移動且經配置以在形成纖維素產品期間相對於彼此按壓。第一模具部件包括在延伸狀態與回縮狀態之間可移位的可移動元件。在延伸狀態中,可移動元件配置為在按壓方向上相對於第一模具部件之周圍按壓表面延伸的突出體。在回縮狀態中,可移動元件配置為與周圍按壓表面協作之按壓表面。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纖維素毛坯結構,且在第一模具部件與第二模具部件之間配置纖維素毛坯結構;將可移動元件配置在延伸狀態中,且在第一模具部件及/或第二模具部件移動時,藉由可移動元件將纖維素毛坯結構插入至第二模具部件中;將可移動元件配置在回縮狀態中,且藉由將成型溫度施加至纖維素毛坯結構上及將成型壓力施加至第一模具部件與第二模具部件之間的纖維素毛坯結構上而由纖維素毛坯結構形成纖維素產品;使可移動元件從回縮狀態移位至延伸狀態,其中在可移動元件從回縮狀態移動至延伸狀態時,經形成纖維素產品從成型模具排出。
該方法提供一種用於有效地將纖維素毛坯結構插入至具有可移動元件之成型模具中,且有效地從具有可移動元件之成型模具移除經形成纖維素產品的方式。可移動元件有效地將纖維素毛坯結構推至第二模具部件中,此在形成深拉產品時尤其重要。可移動元件防止經形成纖維素產品黏至第一模具部件上。可移動元件從回縮狀態移位至延伸狀態使得可移動元件能夠在遠離第一模具部件之方向上推動經形成纖維素產品,以易於從成型模具移除纖維素產品。纖維素產品合適地形成為由包括鬆散及分離之纖維素纖維的經壓縮空氣成型纖維素毛坯結構形成之三維產品結構。運用鬆散及分離之纖維素纖維意謂彼此分離且在纖維素毛坯結構內相對於彼此鬆散地配置的纖維素纖維,或彼此分離且在纖維素毛坯結構內相對於彼此鬆散地配置的纖維素纖維或纖維素纖維束。
根據一態樣,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在延伸狀態中以按壓方向上具有延伸部之突出組態配置可移動元件。突出組態使得能夠進行推動動作至纖維素毛坯結構上以用於將纖維素毛坯結構插入至成型模具中。突出組態進一步使得在成型操作之後經由可移動元件從回縮狀態移位至延伸狀態而容易地且有效地從成型模具移除經形成纖維素產品,其中經形成纖維素產品在遠離第一模具部件的方向上推動。
根據一態樣,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在回縮狀態中將按壓表面配置為與周圍按壓表面齊平。按壓表面與周圍按壓表面之齊平配置使得能夠在具有光滑成型表面之成型模具中進行有效的產品成型操作。
根據一態樣,第一模具部件進一步包括連接至可移動元件之致動器。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藉由致動器使可移動元件移位。致動器用於可移動元件之有效移位。
根據一態樣,致動器配置為使可移動元件從回縮狀態移位至延伸狀態的彈簧。
根據一態樣,致動器配置為使可移動元件在延伸狀態與回縮狀態之間移位的電力致動器、液壓致動器或氣動致動器。
根據一態樣,可移動元件包括壓紋圖案,及/或第二模具部件包括模具壓紋圖案。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在成型模具中成型時藉由壓紋圖案及/或模具壓紋圖案在纖維素產品中形成結構圖案。壓紋圖案及/或模具壓紋圖案在成型製程期間有效地為纖維素產品提供圖形元件,且圖形元件可例如用於資訊或標記目的,或用於使經形成纖維素產品有吸引力。
根據一態樣,壓紋圖案及/或模具壓紋圖案經組態為標誌、條碼、QR碼或其他識別碼。
可移動元件可經組態為一個結構單元,或可移動元件可經組態為可相對於彼此移動之兩個或更多個部件。
將在下文中結合隨附圖式描述本揭露內容之各種態樣以說明而不限制本揭露內容,其中相同名稱表示相同元件,且所描述態樣之變化形式並不限於具體展示之具體實例,而是適用於本揭露內容之其他變化形式。
圖1a至圖1c示意性地展示用於由經空氣成型纖維素毛坯結構2乾式成型纖維素產品P之按壓模組PM。按壓模組PM包括成型模具3。成型模具3經配置有第一模具部件3a及第二模具部件3b,該等模具部件經組態用於彼此相互作用以用於在成型模具3中由經空氣成型纖維素毛坯結構2形成纖維素產品P。第一模具部件3a及/或第二模具部件3b在按壓方向D P上相對於彼此可移動地配置,且經配置以在形成纖維素產品P期間相對於彼此按壓。在所說明具體實例中,第一模具部件3a包括可移動元件1。
可移動元件1經配置用於在形成纖維素產品P之前將纖維素毛坯結構2插入至第二模具部件3b中,且在成型模具3中形成纖維素產品P之後從成型模具3排出纖維素產品P,如下文將進一步描述。可移動元件1可由任何合適之材料製成,諸如鋼、鋁、複合材料或聚合材料。
纖維素產品P在按壓模組PM中由經空氣成型纖維素毛坯結構2乾式成型。運用經空氣成型纖維素毛坯結構2意謂由纖維素纖維生產之基本上空氣成型的纖維網狀結構,其中纖維素纖維藉由作為攜載介質之空氣攜載且形成為纖維素毛坯結構2。纖維素毛坯結構2包括在形成纖維素產品P時壓縮之鬆散及分離的纖維素纖維。運用鬆散及分離之纖維素纖維意謂彼此分離且在纖維素毛坯結構2內相對於彼此鬆散地配置的纖維素纖維,或彼此分離且在纖維素毛坯結構2內相對於彼此鬆散地配置的纖維素纖維或纖維素纖維束。纖維素纖維可來源於合適之纖維素原料,諸如紙漿材料。合適之紙漿材料為例如短纖漿、紙結構或含其他纖維素纖維之結構。纖維素纖維亦可從農業廢棄材料(例如,小麥秸稈、水果及蔬菜果皮、甘蔗渣)或從其他合適之源提取。當例如使用紙漿作為纖維素毛坯結構2之原料時,紙漿結構通常需要在纖維素毛坯結構2之空氣成型之前在分離單元(諸如,合適之研磨單元)中分離。在分離單元中,紙漿結構分離成個別纖維素纖維,或分離成個別纖維素纖維及纖維素纖維束,且研磨製程愈佳,形成之個別纖維素纖維愈多。在其他具體實例中,僅個別纖維素纖維可用作纖維素毛坯結構2之原料。運用纖維素毛坯結構2之空氣成型意謂在乾式及受控纖維成型製程中形成纖維素毛坯結構,在該成型製程中纖維素纖維經空氣成型以產生纖維素毛坯結構2。當在空氣成型製程中形成纖維素毛坯結構2時,纖維素纖維由作為攜載介質之空氣攜載且形成為纖維素毛坯結構2。應理解,即使纖維素毛坯結構2在形成纖維素產品P之前經稍微壓縮(諸如,出於饋送或輸送目的而壓縮纖維素毛坯結構2),但纖維素毛坯結構2仍包括鬆散及分離之纖維素纖維。
用於形成纖維素毛坯結構2之空氣成型製程不同於普通造紙製程或傳統濕式成型製程,其中當形成紙張或纖維結構時,水用作纖維素纖維之攜載介質。在空氣成型製程中,必要時可將少量水或其他物質添加至纖維素纖維中以便改變纖維素產品之性質,但空氣在成型製程中仍用作攜載介質。纖維素毛坯結構2在合適時可具有主要對應於經空氣成型纖維素毛坯結構2周圍之大氣中的環境濕度之乾燥度。作為替代方案,當形成纖維素產品P時,可控制纖維素毛坯結構2之乾燥度以便具有合適的乾燥度水準。
經空氣成型纖維素毛坯結構2可在習知空氣成型製程中或在纖維素毛坯空氣成型模組中由纖維素纖維形成。取決於纖維素產品P之所要性質,纖維素毛坯結構2可具有其中纖維具有相同來源之組成物,或替代地含有兩種或更多種類型之纖維素纖維的混合物。用於纖維素毛坯結構2之纖維素纖維在纖維素產品P之成型製程期間歸因於施加之成型壓力及成型溫度以及纖維素毛坯結構2中之足夠潮濕量而藉由氫鍵彼此牢固地結合。纖維素纖維可與其他物質或化合物以某一量混合,如下文將進一步描述。運用纖維素纖維意謂任何類型之纖維素纖維,諸如天然纖維素纖維或經製造纖維素纖維。纖維素毛坯結構2可具體地包括至少95%之纖維素纖維,或更具體地包括至少99%之纖維素纖維。
經空氣成型纖維素毛坯結構2可具有單層或多層組態。具有單層組態之纖維素毛坯結構2指代由含有纖維素纖維之一個層形成的結構。具有多層組態之纖維素毛坯結構2指代由包括纖維素纖維之兩個或更多個層形成的結構,其中該等層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組成物或組態。
纖維素毛坯結構2可包括包括纖維素纖維之一或多個額外纖維素層,其中額外纖維素層例如配置為用於纖維素毛坯結構2之一或多個其他層的攜載層。一或多個額外纖維素層可充當具有比纖維素毛坯結構2之其他層更高的拉伸強度之加強層。此在纖維素毛坯結構2之一或多個空氣成型層具有低拉伸強度之組成物時為有用的,以便避免纖維素毛坯結構2將在纖維素產品P之形成期間斷裂。具有較高拉伸強度之一或多個額外纖維素層以此方式充當纖維素毛坯結構2之其他層的支撐結構。一或多個額外纖維素層可具有與纖維素毛坯結構2之其餘部分不同的組成物,諸如含有纖維素纖維之組織層、包括纖維素纖維之空氣沉降結構,或其他合適之層結構。因此,使一或多個額外纖維素層空氣成型為不必要的。亦可使用其它合適之額外層,諸如經聚矽氧塗佈之結構或基於生物之膜。
纖維素毛坯結構2之一或多個空氣成型層為蓬鬆且透氣的結構,其中形成該等結構之纖維素纖維相對於彼此相對鬆散地配置。蓬鬆之纖維素毛坯結構2用於纖維素產品P之有效乾式成型,從而允許纖維素纖維在按壓模組PM中在乾式成型製程期間以有效方式形成纖維素產品P。
圖1a至圖1c示意性地展示用於從纖維素毛坯結構2乾式成型纖維素產品P之按壓模組PM的範例性具體實例。為了在按壓模組PM中由經空氣成型纖維素毛坯結構2形成纖維素產品P,首先從合適之源提供纖維素毛坯結構2。纖維素毛坯結構2可由纖維素纖維經空氣成型且配置於輥上或堆疊中。此後,輥或堆疊可結合按壓模組PM配置。作為替代方案,纖維素毛坯結構2可在結合按壓模組PM配置之未說明的纖維素毛坯空氣成型模組中由纖維素纖維經空氣成型,且在空氣成型操作之後直接饋送至按壓模組PM。纖維素毛坯結構2藉由合適之未說明的輸送構件(諸如,成型導線、真空帶饋送器或傳送帶)饋送至按壓模組PM。
按壓模組PM包括一或多個成型模具3,且一或多個成型模具3經組態用於由纖維素毛坯結構2乾式成型纖維素產品P。按壓模組PM可在單空腔組態中配置有僅一個成型模具3,或替代地在多空腔組態中配置有兩個或更多個成型模具。單空腔組態按壓模組因此包括具有第一模具部件3a及協作之第二模具部件3b的僅一個成型模具3。多空腔組態按壓模組包括各自具有協作之第一模具部件3a及第二模具部件3b的兩個或更多個成型模具3。
在圖1a至圖1c中所說明之具體實例中,按壓模組PM配置為包括具有相對於彼此可移動地配置之第一模具部件3a及第二模具部件3b之一個成型模具3的單空腔組態按壓模組。在下文中,將結合單空腔組態按壓模組描述按壓模組PM,但本揭露內容可同樣地適用於多空腔組態按壓模組。
按壓模組PM可例如經構建以使得第一模具部件3a或第二模具部件3b可移動且經配置以在乾式成型製程期間朝向其他模具部件移動,其中其他模具部件為靜止的或不可移動地配置。在圖1a至圖1c中所說明之具體實例中,第一模具部件3a可移動地配置,且第二模具部件3b為靜止的。在替代未說明之具體實例中,第一模具部件3a及第二模具部件3b兩者可移動地配置,其中第一模具部件3a及第二模具部件3b在乾式成型製程期間在朝向彼此之方向上移位。移動模具部件可藉由合適之致動器移位,諸如液壓、氣動或電力致動器。亦可使用不同致動器之組合。合適地選擇在乾式成型製程期間第一模具部件3a與第二模具部件3b之間的相對速度,使得纖維素毛坯結構2在乾式成型製程期間均勻地分佈於成型模具3中。
如圖1a至圖1c中所指示,第一模具部件3a在按壓方向D P上相對於第二模具部件3b可移動地配置,且第一模具部件3a進一步經配置以在纖維素產品P之乾式成型期間在按壓方向D P上朝向第二模具部件3b按壓,以用於將成型壓力P F建立至纖維素毛坯結構2上。當乾式成型纖維素產品P時,纖維素毛坯結構2在成型模具3處於打開狀態時配置於第一模具部件3a與第二模具部件3b之間,如圖1a中所展示。當纖維素毛坯結構2已配置於成型模具3中時,第一模具部件3a在乾式成型製程期間朝向第二模具部件3b移動。當成型壓力P F以及合適之成型溫度T F在成型模具3中建立至纖維素毛坯結構2上時,第一模具部件3a之移動在產品成型位置F POS中停止,如圖1b中所展示。如圖1c中所展示,第一模具部件3a此後在某一持續時間之後或直接在第一模具部件3a已停止之後在遠離第二模具部件3b之方向上移動。合適之控制系統可用於控制按壓模組PM及成型模具3之操作。
纖維素產品P在成型模具3中藉由將成型壓力P F及成型溫度T F施加至經空氣成型纖維素毛坯結構2上而由纖維素毛坯結構2乾式成型。將纖維素毛坯結構2加熱至在100℃至300℃範圍內、較佳地在100℃至200℃範圍內之成型溫度T F,且用在1 MPa至100 MPa範圍內、較佳地在4 MPa至20 MPa範圍內之成型壓力P F按壓。第一模具部件3a經配置用於經由與對應第二模具部件3b相互作用而形成纖維素產品P。在纖維素產品P之乾式成型期間,經空氣成型纖維素毛坯結構2在成型模具3中經配置於第一模具部件3a與第二模具部件3b之間,且施加至在1 MPa至100 MPa範圍內、較佳地在4 MPa至20 MPa範圍內之成型壓力P F,及在100℃至300℃範圍內、較佳地在100℃至200℃範圍內之成型溫度T F。當乾式成型纖維素產品P時,歸因於所施加成型壓力P F及成型溫度T F以及纖維素毛坯結構2中之足夠潮濕量,氫鍵形成於配置於第一模具部件3a與第二模具部件3b之間的纖維素毛坯結構2中之纖維素纖維之間。
溫度及壓力水準為例如在乾式成型製程期間在纖維素毛坯結構2中運用配置於纖維素毛坯結構2中之纖維素纖維中或與該纖維素纖維連接之合適感測器加以量測。纖維素毛坯結構2在形成於成型模具3中時典型地含有小於45重量百分比之水。
圖1a至圖1c中示意性地說明纖維素產品形成週期。如圖1a中所指示,纖維素毛坯結構2在饋送方向D F上以合適之輸送速度輸送至成型模具3。纖維素毛坯結構2合適地間歇地饋送至成型模具3。為了形成纖維素產品P,纖維素毛坯結構2配置於第一模具部件3a與第二模具部件3b之間,如圖1a中所展示。在形成纖維素產品P時,第一模具部件3a朝向第二模具部件3b移動,且在所說明具體實例中,纖維素毛坯結構2藉由推動動作由可移動元件1插入至第二模具部件3b中。當第一模具部件3a朝向第二模具部件3b與定位於模具部件之間的纖維素毛坯結構2一起移動時,成型壓力P F藉由第一模具部件3a所施加之力建立至纖維素毛坯結構2上。第一模具部件3a與第二模具部件3b之間的相互作用處於成型位置F POS中,因此在成型模具3中建立成型壓力P F。所施加力在成型製程期間將成型壓力P F建立至纖維素毛坯結構2上,如圖1b中所展示,該成型壓力P F與施加至纖維素毛坯結構2上之成型溫度T F一起乾式成型纖維素產品P。
合適地,在成型模具3中形成纖維素產品P時,成型壓力P F在單一按壓操作O SP期間經施加至經空氣成型纖維素毛坯結構2上。運用單一按壓操作O SP意謂纖維素產品P在一個單一按壓步驟中在成型模具3中由纖維素毛坯結構2形成。在單一按壓操作O SP中,第一模具部件3a及第二模具部件3b彼此相互作用以用於在單一操作嚙合步驟期間建立成型壓力P F及成型溫度T F。因此,在單一按壓操作O SP中,成型壓力P F及成型溫度T F未在兩個或更多個重複按壓步驟中施加至纖維素毛坯結構2。
當纖維素產品已乾式成型於成型模具3中時,第一模具部件3a遠離第二模具部件3b移動,如圖1c中所展示,且經形成纖維素產品P可運用可移動元件1從成型模具3移除,如下文將進一步描述。在移除纖維素產品P之後,重複纖維素產品形成週期。
如上文所描述,成型模具3包括第一模具部件3a及第二模具部件3b,其中第一模具部件3a及第二模具部件3b可在按壓方向D P上相對於彼此移動且經配置以在形成纖維素產品P期間相對於彼此按壓。對於所有具體實例,第一模具部件3a包括至少一個可移動元件1。可移動元件1在延伸狀態S E與回縮狀態S R之間可移位。可移動元件1在延伸狀態S E中配置為在按壓方向D P上相對於第一模具部件3a之周圍按壓表面4a延伸的突出體。在延伸狀態S E中,可移動元件1經組態用於在形成纖維素產品之前將纖維素毛坯結構2插入至第二模具部件3b中,且在形成纖維素產品P之後從成型模具3排出纖維素產品P。在回縮狀態S R中,可移動元件1之按壓表面4b與周圍按壓表面4a協作以用於形成纖維素產品P。
在圖1a至圖1c中所說明的具體實例中,成型模具3包括可移動地附接至第一模具部件3a之一個可移動元件1,且可移動元件1在延伸狀態S E中配置為在成型模具3之按壓方向D P上相對於第一模具部件3a之周圍按壓表面4a延伸的彈性突出體,如圖1a及圖1c中所展示。在此具體實例中,可移動元件1居中配置於第一模具部件3a中,且藉由此組態,可移動元件1在延伸狀態S E中經配置用於有效地將纖維素毛坯結構2插入至第二模具部件3b中且在成型模具3中形成纖維素產品P之後從成型模具3排出纖維素產品P。
當乾式成型纖維素產品P時,成型模具初始地配置於圖1a中所說明之位置中,其中可移動元件1配置在延伸狀態S E中。當在朝向第二模具部件3b之方向上移動第一模具部件3a時,如圖1a中之箭頭所指示,可移動元件在延伸狀態S E中將纖維素毛坯結構2推動至第二模具部件3b中。當經由第一模具部件3a在朝向第二模具部件3b之方向上的進一步移動將成型模具3配置在成型位置F POS中時,可移動元件1從圖1a中所展示之延伸狀態S E移位至圖1b中所展示之回縮狀態S R。在成型位置中形成纖維素產品P期間,可移動元件1維持處於回縮狀態S R。在成型位置F POS中乾式成型纖維素產品P之後,第一模具部件3a在遠離第二模具部件3b之方向上移動,如圖1c中之箭頭所指示,且在此移動期間,可移動元件1從回縮狀態SC移位回至延伸S E。經由可移動元件1從回縮狀態S R移位回至延伸狀態S E,可移動元件1將經形成纖維素產品P從第一模具部件3a分離。可移動元件1從回縮狀態S R移位回至延伸狀態S E為可移動元件1使得能夠在遠離第一模具部件3a之方向上至經形成纖維素產品P上的向下推動動作。此後,纖維素產品P易於從成型模具3移除,如圖1c中之虛線箭頭所指示。
對於所有具體實例,成型模具可經配置有堅硬模具部件或替代地配置有在模具部件中配置的一或多個變形元件。運用堅硬模具部件意謂模具部件由具有有限變形能力之堅硬材料(諸如鋼或鋁)製成。變形元件由經允許在成型模具3中形成纖維素產品P時變形的材料製成。
若成型模具3包括變形元件,則變形元件由可在施加力或壓力時變形的材料製成,且變形元件合適地由能夠在變形之後恢復大小及形狀的彈性材料製成。若變形元件由此材料製成,則可在成型製程中實現均勻壓力分佈,其中從變形元件施加至纖維素毛坯結構2上之壓力在所有方向上相等或基本上相等。當變形元件在壓力下處於類流體狀態時,實現均勻之類流體壓力分佈。成型壓力P F因此運用此材料從所有方向施加至纖維素毛坯結構2,且變形元件可在纖維素產品之乾式成型期間對纖維素毛坯結構施加等壓(isostatic)成型壓力。
將結合圖2a至圖2g更詳細地描述可移動元件1之具體實例。在此具體實例中,可移動元件1可移動地整合於第一模具部件3a中。
如上文所描述,可移動元件1經配置用於在形成纖維素產品P之前將纖維素毛坯結構2插入至第二模具部件3b中,且在成型模具3中形成纖維素產品P之後從成型模具3排出纖維素產品P。可移動元件1配置為第一模具部件3a之可移位結構部件。可移動元件1在延伸狀態S E(如例如圖2g中所展示)與回縮狀態S R(如例如圖2f中所展示)之間可移位。
可移動元件1在延伸狀態S E中配置為在成型模具3之按壓方向D P上相對於第一模具部件3a之周圍按壓表面4a延伸的突出體。以此方式,可移動元件1在延伸狀態S E中具有在按壓方向D P上具有延伸部之突出組態,如從圖2g所理解。可移動元件1更具體地在延伸狀態S E中經組態用於在形成纖維素產品之前將纖維素毛坯結構2插入至第二模具部件3b中,且在形成纖維素產品P之後從成型模具3排出纖維素產品P。
可移動元件1在回縮狀態S R中配置為按壓表面4b,其中按壓表面4a與周圍按壓表面4a協作以用於形成纖維素產品P。按壓表面4b可例如配置為可移動元件1之下部表面,如所說明具體實例中所展示。在回縮狀態S R中,按壓表面4b合適地配置為與周圍按壓表面4a齊平,或與周圍按壓表面4a基本上齊平,如圖2f中所說明,以用於具有光滑成型表面之成型模具3中之有效的產品成型操作。
可移動元件1合適地配置於空腔9中。在延伸狀態S E中,可移動元件1在按壓方向D P上從空腔9延伸出,如例如圖2g中所展示,且在回縮狀態S R中,相比於延伸狀態S E,可移動元件1進一步移位至空腔9中,如例如圖2f中所展示。可移動元件1在空腔9中之配置確保可移動元件1在回縮狀態S R中不會不利地影響纖維素產品P之形成。可移動元件1在成型操作期間合適地配置於其空腔9內,而不會對纖維素毛坯結構2施加過高壓力。
第一模具部件3a進一步包括連接至可移動元件1之致動器8,且致動器8經組態用於使可移動元件1移位。致動器8可具有任何合適之組態。
在圖2a至圖2g中所展示之所說明具體實例中,致動器8配置為彈簧。彈簧經組態用於使可移動元件1從回縮狀態S R移位至延伸狀態S E,如下文將進一步描述。可使用任何合適類型之彈簧,諸如壓縮彈簧。在此具體實例中,致動器8因此使得可移動元件1能夠從回縮狀態S R移動至延伸狀態S E,且如從諸圖所理解,致動器8使可移動元件1相對於空腔9移位。
纖維素毛坯結構2從合適之源提供且在饋送方向D F上輸送至成型模具3,如圖2a中所指示。纖維素毛坯結構2合適地間歇地饋送至成型模具3。為了形成纖維素產品P,纖維素毛坯結構2配置於第一模具部件3a與第二模具部件3b之間,如圖2a中所展示。在成型操作之此初始位置中,經由來自致動器8之動作,可移動元件1配置在延伸狀態SE中。形成致動器8之彈簧在延伸狀態S E中經由彈簧動作將可移動元件作為突出體從空腔9推出至該位置中,且在延伸狀態S E中以按壓方向D P上具有延伸部之突出組態配置可移動元件1。
為了由纖維素毛坯結構2形成纖維素產品P,第一模具部件3a朝向第二模具部件3b移動,如圖2b中所展示,且在所說明具體實例中,纖維素毛坯結構2在延伸狀態S E中由可移動元件1推動至第二模具部件3b中。因此,當可移動元件1配置在延伸狀態S E中時,纖維素毛坯結構2在第一模具部件3a朝向第二模具部件3b移動時運用可移動元件1插入至第二模具部件3b中。此在形成深拉纖維素產品P時尤其合適,其中可移動元件1有效地將纖維素毛坯結構2推動至第二模具部件3b中以用於有效的後續產品成型操作。
當第一模具部件3a朝向第二模具部件3b與定位於模具部件之間的纖維素毛坯結構2一起移動時,成型壓力P F藉由第一模具部件3a所施加之推力建立至纖維素毛坯結構2上。在第一模具部件3a朝向第二模具部件3b移動時,藉由作用於模具部件之間的力將可移動元件1從延伸狀態S E推動至空腔9中至回縮狀態S R,且在可移動元件1從延伸狀態S E至回縮狀態S R之此移位時,彈簧被壓縮,如圖2c中所展示。可移動元件1僅藉由第二模具部件3b推動至空腔9中,且以此方式,可移動元件1在成型模具3中形成纖維素產品P期間配置在回縮狀態S R中。
當成型壓力P F在成型模具3中建立至纖維素毛坯結構2上時,在產品成型位置F POS中停止第一模具部件3a之移動,其中成型壓力P F經施加至纖維素毛坯結構2上。圖2c中示意性地展示成型位置F POS,且在成型位置F POS中,可移動元件1在回縮狀態S R中定位,其中按壓表面4b合適地配置為與周圍按壓表面4a齊平。
具有可移動元件1之第一模具部件3a與第二模具部件3b之間的相互作用因此在成型模具3中建立成型壓力P F。所施加力在成型製程期間將成型壓力P F建立至纖維素毛坯結構2上,該成型壓力P F與施加至纖維素毛坯結構2上之成型溫度T F一起乾式成型纖維素產品P。纖維素產品P經由此操作藉由將成型溫度T F施加至纖維素毛坯結構2上及將成型壓力P F施加至第一模具部件3a與第二模具部件3b之間的纖維素毛坯結構2上而有效地由纖維素毛坯結構2形成。在成型位置F POS中,可移動元件1配置在回縮狀態S R中,其中可移動元件經推動至空腔9中,如圖2c中所展示。
合適地,在成型模具3中形成纖維素產品P時,在單一按壓操作O SP期間將成型壓力PF施加至經空氣成型纖維素毛坯結構2上,其中纖維素產品P在成型模具3中在一個單一按壓步驟中由纖維素毛坯結構2形成。
在成型位置F POS中乾式成型纖維素產品P之後,如圖2c中所展示,第一模具部件3a在遠離第二模具部件3b的方向上移動,如圖2d中之箭頭所指示。在第一模具部件3a之此移動期間,可移動元件1經由來自構成致動器8之彈簧的動作而從回縮狀態S R朝向延伸狀態S E移位。彈簧在第一模具部件3之移動期間經允許將可移動元件1從空腔9推出。在經形成纖維素產品P之後,可移動元件1之移位從成型模具3排出纖維素產品P,且可移動元件1以此方式將經形成纖維素產品P遠離第一模具部件3a推動,如圖2d中所展示。在圖2e中,可移動元件1已藉由彈簧移位至延伸狀態S E,且經形成纖維素產品P已藉由可移動元件1完全從第一模具部件3a分離。此分離使得能夠容易地從成型模具3移除纖維素產品P,如圖2e中之箭頭所指示。因此,可移動元件1從回縮狀態S R移位至延伸狀態S E使得能夠從成型模具3排出經形成纖維素產品P,且在可移動元件1從回縮狀態S R移動至延伸狀態S E時有效地排出纖維素產品P。
在其他具體實例中,致動器8實際上配置為電力致動器、液壓致動器或氣動致動器,其中致動器8經組態用於將可移動元件1從回縮狀態S R移位至延伸狀態S E,或使可移動元件1在延伸狀態S E與回縮狀態S R之間移位。控制單元可用於控制可移動元件1藉由致動器8從回縮狀態S R至延伸狀態S E或在延伸狀態S E與回縮狀態S R之間的移動。
在其他具體實例中,第一模具部件3a及/或第二模具部件3b包括經組態用於在成型模具3中形成纖維素產品時從纖維素毛坯結構2切割出經形成纖維素產品P的切割邊緣。以此方式,經形成纖維素產品P經由切割動作從纖維素毛坯結構2之殘餘部分分離。
在另一具體實例中,如圖3a至圖3b中所說明,可移動元件1包括經組態用於在成型模具3中成型時在纖維素產品P中形成結構圖案7之壓紋圖案5。在此具體實例中,第一模具部件3a包括可移動元件1。結構圖案7配置於纖維素產品P內部,如圖4a至圖4b中示意性地說明。在成型模具3中成型時,壓紋圖案5壓縮纖維素毛坯結構2中之纖維素纖維,且纖維素纖維之壓縮形成結構圖案7。壓紋圖案5合適地經組態為條碼、QR碼或其他識別碼,或替代地為標誌。可移動元件1可具有任何合適之組態。
在另一具體實例中,如圖5a至圖5b中所說明,第二模具部件3b包括模具壓紋圖案6。模具壓紋圖案6經組態用於在成型模具3中成型時在纖維素產品P中形成結構圖案7。結構圖案7配置於纖維素產品P之外部上,如圖6a至圖6b中示意性地說明。在成型模具3中成型時,模具壓紋圖案6壓縮纖維素毛坯結構2中之纖維素纖維,且纖維素纖維之壓縮形成結構圖案7。模具壓紋圖案6合適地經組態為條碼、QR碼或其他識別碼,或替代地為標誌。在其他具體實例中,壓紋圖案5及模具壓紋圖案6可配置於同一成型模具3中以用於在纖維素產品P之不同側面上形成結構圖案7。應理解,在其他未說明具體實例中,一或多個模具壓紋圖案6可配置於第一模具部件3a及/或第二模具部件3b上。
對於所有具體實例,成型模具3合適地包括在纖維素毛坯結構2中建立成型溫度T F之加熱單元。加熱單元可具有任何合適之組態,且作為範例,一或多個經加熱模具部件可用於建立成型溫度T F。加熱單元可整合於或澆鑄至第一模具部件3a及/或第二模具部件3b中,且合適之加熱裝置為例如電加熱器,諸如電阻器元件或流體加熱器。亦可使用其他合適之熱源。
對於所有具體實例,纖維素毛坯結構2可以任何合適方式配置至成型模具3中,且作為範例,纖維素毛坯結構2可運用合適之饋送裝置饋送,該饋送裝置在饋送方向D F上將纖維素毛坯結構2輸送至成型模具3。饋送裝置可例如為傳送帶、成型導線單元、工業機器人或任何其他合適之製造設備。輸送速度可取決於所產生纖維素產品P之類型而不同,且經選擇以匹配成型模具3中之成型速度。
圖4a至圖4b及圖6a至圖6b示意性地展示由經壓縮空氣成型纖維素毛坯結構2形成之三維纖維素產品P。纖維素毛坯結構2包括在形成纖維素產品P時壓縮之鬆散及分離的纖維素纖維。在所說明具體實例中,纖維素產品P包括經組態為條碼、QR碼或其他識別碼之結構圖案7。如上文所描述,運用表達鬆散及分離之纖維素纖維意謂彼此分離且在纖維素毛坯結構2內相對於彼此鬆散地配置的纖維素纖維,或彼此分離且在纖維素毛坯結構2內相對於彼此鬆散地配置的纖維素纖維或纖維素纖維束。
如從圖3a至圖3b及圖4a至圖4b所理解,結構圖案7提供於纖維素產品P之內部上,且為可移動元件4中之壓紋圖案5在形成纖維素產品P的同時相對於纖維素毛坯結構2之鬆散及分離之纖維按壓且將該等纖維形成為剛性結構的結果。
如從圖5a至圖5b及圖6a至圖6b所理解,結構圖案7提供於纖維素產品P之外部上,且為第二模具部件3b中之模具壓紋圖案6在形成纖維素產品P的同時相對於纖維素毛坯結構2之鬆散及分離之纖維按壓且將該等纖維形成為剛性結構的結果。
因此,結構圖案7可配置於纖維素產品P之內部上或纖維素產品P之外部上。然而,根據一個範例性具體實例,可移動元件1及對立模具部件兩者可具備壓紋圖案5及模壓紋圖案6,從而在纖維素產品P之內部及外部兩者上產生結構圖案。兩個結構圖案7可為從纖維素產品P之內部或外部看到的兩個不同圖案或一個圖案。兩個不同圖案可例如有利地用於識別最終產品之兩種不同使用模式。第一使用模式可例如用於在使用之前從外部識別產品特定資訊,且第二使用模式可例如用於在使用之後給出產品特定資訊。第一模式中之產品特定資訊可例如給出關於纖維素產品含有什麼之資訊,諸如目錄。第二模式中之產品特定資訊可例如給出關於應如何再循環纖維素產品的資訊。有利地形成一或多個結構圖案,使得未說明之讀取單元可識別圖案且將足夠資訊從例如資料庫提供至纖維素產品P之使用者,或替代地提供至分類單元或類似者。讀取單元可例如為具有合適之感測器設備的蜂巢式電話、具有合適之感測器設備的手持型讀取器或具有合適之感測器設備的自動化機器。合適之感測器設備可例如為連接至影像解碼裝置及/或其用於信號處理之適配軟體的攝影機。合適之感測器設備可例如為連接至頻率解碼裝置及/或其用於信號處理之適配軟體的光單元。
應瞭解,上文描述在本質上僅為例示性的且並不意欲限制本揭露內容、其應用或用途。雖然已在本說明書中描述且在圖式中說明特定範例,但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理解,在不脫離如申請專利範圍中所定義的本揭露內容之範圍的情況下,可進行各種改變且可用等效物取代其元件。此外,在不脫離本揭露內容之基本範圍的情況下,可進行修改以使特定情形或材料適應本揭露內容之教示。因此,希望本揭露內容不限於藉由圖式說明且在本說明書中描述為當前涵蓋用於進行本揭露內容之教示的最佳模式之特定範例,而是本揭露內容之範圍將包含落在前述描述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內之任何具體實例。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提及之參考符號不應視為限制受申請專利範圍保護之主題的範圍,且其唯一功能應為使得申請專利範圍更易於理解。
1:可移動元件 2:纖維素毛坯結構 3:成型模具 3a:第一模具部件 3b:第二模具部件 4a:周圍按壓表面 4b:按壓表面 5:壓紋圖案 6:模具壓紋圖案 7:結構圖案 8:致動器 9:空腔 D P:按壓方向 F POS:成型位置 O SP:單一按壓操作 P:纖維素產品 P F:成型壓力 PM:按壓模組 S E:延伸狀態 S R:回縮狀態 T F:成型溫度
將在下文中參考隨附圖式詳細地描述本揭露內容,在隨附圖式中 [圖1a至圖1c]    以側視圖示意性地展示根據具體實例之具有包括可移動元件之成型模具的按壓模組, [圖2a至圖2g]    以側視圖示意性地展示根據具體實例之具有可移動元件之成型模具及具有可移動元件之第一模具部件, [圖3a至圖3b]    以側視圖及從仰視圖示意性地展示具有包括壓紋圖案之可移動元件的成型模具之第一模具部件, [圖4a至圖4b]    以側視圖及俯視圖示意性地展示具有經形成結構圖案之纖維素產品, [圖5a至圖5b]    以側視圖及俯視圖示意性地展示成型模具之包括模具壓紋圖案之第二模具部件,且 [圖6a至圖6b]    以側視圖及仰視圖示意性地展示具有經形成結構圖案之纖維素產品。
1:可移動元件
2:纖維素毛坯結構
3:成型模具
3a:第一模具部件
3b:第二模具部件
4a:周圍按壓表面
DF:饋送方向
DP:按壓方向
PM:按壓模組
SE:延伸狀態

Claims (18)

  1. 一種用於由一經空氣成型纖維素毛坯結構(2)形成三維纖維素產品(P)之成型模具(3),其中該成型模具(3)包括一第一模具部件(3a)及一第二模具部件(3b),其中該第一模具部件(3a)及該第二模具部件(3b)在一按壓方向(D P)上相對於彼此可移動且經配置以在形成該等纖維素產品(P)期間相對於彼此按壓, 其中該第一模具部件(3a)包括在一延伸狀態(S E)與一回縮狀態(S R)之間可移位的一可移動元件(1), 其中該可移動元件(1)在該延伸狀態(S E)中配置為在該按壓方向(D P)上相對於該第一模具部件(3a)之一周圍按壓表面(4a)延伸的一突出體,其中該可移動元件(1)在該延伸狀態(S E)中經組態以用於將該纖維素毛坯結構(2)插入至該第二模具部件(3b)中及從該成型模具(3)排出該等纖維素產品(P), 其中該可移動元件(1)在該回縮狀態(S R)中配置為與該周圍按壓表面(4a)協作以用於形成該等纖維素產品(P)之一按壓表面(4b)。
  2. 如請求項1之成型模具(3), 其中該可移動元件(1)配置為該第一模具部件(3a)之一可移位結構部件。
  3. 如請求項1或2之成型模具(3), 其中在該延伸狀態(S E)中,該可移動元件(1)具有在該按壓方向(D P)上具有一延伸部之一突出組態。
  4.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成型模具(3), 其中該可移動元件(1)配置於該第一模具部件(3a)中之一空腔(9)中。
  5.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成型模具(3), 其中在該回縮狀態(S R)中,該按壓表面(4b)配置為與該周圍按壓表面(4a)齊平。
  6.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成型模具(3), 其中該第一模具部件(3a)進一步包括連接至該可移動元件(1)之一致動器(8),其中該致動器(8)經組態以用於使該可移動元件(1)移位。
  7. 如請求項6之成型模具(3), 其中該致動器(8)配置為經組態以用於使該可移動元件(1)從該回縮狀態(S R)移位至該延伸狀態(S E)的一彈簧。
  8. 如請求項6之成型模具(3), 其中該致動器(8)配置為經組態以用於使該可移動元件(1)在該延伸狀態(S E)與該回縮狀態(S R)之間移位的一電力致動器、一液壓致動器或一氣動致動器。
  9.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成型模具(3), 其中該可移動元件(1)包括一壓紋圖案(5),及/或其中該第二模具部件(3b)包括一模具壓紋圖案(6),其中該壓紋圖案(5)及/或模具壓紋圖案(6)經組態以用於在該成型模具(3)中成型時在該等纖維素產品(P)中形成一結構圖案(7)。
  10. 如請求項8之成型模具(3), 其中該壓紋圖案(5)及/或該模具壓紋圖案(6)經組態為一標誌、一條碼、一QR碼或其他識別碼。
  11. 一種用於在一成型模具(3)中由一經空氣成型纖維素毛坯結構(2)形成三維纖維素產品(P)之方法,其中該成型模具(3)包括一第一模具部件(3a)及一第二模具部件(3b),其中該第一模具部件(3a)及該第二模具部件(3b)在一按壓方向(D P)上相對於彼此可移動且經配置以在形成該等纖維素產品(P)期間相對於彼此按壓,其中該第一模具部件(3a)包括一可移動元件(1),其中該可移動元件(1)在一延伸狀態(S E)與一回縮狀態(S R)之間可移位,其中在該延伸狀態(S E)中,該可移動元件(1)配置為在該按壓方向(D P)上相對於該第一模具部件(3a)之一周圍按壓表面(4a)延伸的一突出體,其中在該回縮狀態(S R)中,該可移動元件(1)配置為與該周圍按壓表面(4a)協作之一按壓表面(4b),其中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該纖維素毛坯結構(2),且在該第一模具部件(3a)與該第二模具部件(3b)之間配置該纖維素毛坯結構(2); 將該可移動元件(1)配置在該延伸狀態(S E)中,且在該第一模具部件(3a)及/或該第二模具部件(3b)移動時,藉由該可移動元件(1)將該纖維素毛坯結構(2)插入至該第二模具部件(3b)中; 將該可移動元件(1)配置在該回縮狀態(S R)中,且藉由將一成型溫度(T F)施加至該纖維素毛坯結構(2)上及將一成型壓力(P F)施加至該第一模具部件(3a)與該第二模具部件(3b)之間的該纖維素毛坯結構(2)上而由該纖維素毛坯結構(2)形成該纖維素產品(P); 使該可移動元件(1)從該回縮狀態(S R)移位至該延伸狀態(S E),其中在該可移動元件(1)從該回縮狀態(S R)移動至該延伸狀態(S E)時,該等經形成纖維素產品(P)從該成型模具(3)排出。
  12. 如請求項11之方法, 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在該延伸狀態(S E)中以該按壓方向(D P)上具有一延伸部之一突出組態配置該可移動元件(1)。
  13. 如請求項11或12之方法, 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在該回縮狀態(S R)中將該按壓表面(4b)配置為與該周圍按壓表面(4a)齊平。
  14. 如請求項11至13中任一項之方法, 其中該第一模具部件(3a)進一步包括連接至該可移動元件(1)之一致動器(8),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藉由該致動器(8)使該可移動元件(1)移位。
  15. 如請求項14之方法, 其中該致動器(8)配置為使該可移動元件(1)從該回縮狀態(S R)移位至該延伸狀態(S E)的一彈簧。
  16. 如請求項14之方法, 其中該致動器(8)配置為使該可移動元件(1)在該延伸狀態(S E)與該回縮狀態(S R)之間移位的一電力致動器、一液壓致動器或一氣動致動器。
  17. 如請求項11至16中任一項之方法, 其中該可移動元件(1)包括一壓紋圖案(5),及/或其中該第二模具部件(3b)包括一模具壓紋圖案(6),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在該成型模具(3)中成型時藉由該壓紋圖案(5)及/或該模具壓紋圖案(6)在該等纖維素產品(P)中形成一結構圖案(7)。
  18. 如請求項17之方法, 其中該壓紋圖案(5)及/或該模具壓紋圖案(6)經組態為一標誌、一條碼、一QR碼或其他識別碼。
TW112122415A 2022-07-01 2023-06-15 包括可移動元件的成型模具及用於形成纖維素產品的方法 TW2024172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2250829-5 2022-07-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17216A true TW202417216A (zh) 2024-05-0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77310B (zh) 物品的模制
CN115605345A (zh) 成型模具系统和用于在成型模具系统中形成纤维素产品的方法
US2013021359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n article from pulped material
EP1266998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ulp mold formed body
EP4204199A1 (en) A multi-cavity forming mould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forming cellulose products in a multi-cavity forming mould system
TW202417216A (zh) 包括可移動元件的成型模具及用於形成纖維素產品的方法
CN102189576A (zh) 压缩木制品的制造方法
CN101422945A (zh) 模内装饰制品及其成型方法
CN102712096A (zh) 压缩木制品的制造方法
TW202413043A (zh) 射出元件、包含射出元件之成型模具及用於形成纖維素製品之方法
TW202413044A (zh) 變形元件、包括變形元件之成型模具及用於成型纖維素產品的方法
TWI804159B (zh) 用於在成型模系統中自纖維素坯件結構形成纖維素產品之方法、成型模系統、及纖維素坯件結構
WO2024002723A1 (en) Forming mould comprising a movable element and method for forming cellulose products
JP2024518278A (ja) 製品成形ユニットにおいてセルロースブランク構造体からセルロース製品を乾式成形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製品成形ユニット
TW202346079A (zh) 用於形成纖維素產品的按壓模組和用於形成纖維素產品的方法
JP2005290600A (ja) 抄造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TW202402496A (zh) 一種在乾式成型模具系統中形成纖維素產品之方法
TW202404771A (zh) 乾式成型模具系統與在乾式成型模具系統中製造纖維素產品的方法
KR200207189Y1 (ko) 통기성이 양호한 도자기 용기 성형용 금형장치
SE2250875A1 (en)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a cellulose blank structure via a buffering module and buffering module
JP4272411B2 (ja) 抄紙成形装置および抄紙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KR100948321B1 (ko) 펄프몰드의 필름지 접착장치
WO2024061575A2 (en) Dry-forming moul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ecting cellulose products in a dry-forming mould system
CN117120250A (zh) 在产品成型单元中由纤维素坯料结构干法成型纤维素产品的方法和产品成型单元
TW202423670A (zh) 用於乾式成型纖維素製品的製品成型單元及用於乾式成型纖維素製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