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15668A - 新穎acc抑制劑 - Google Patents

新穎acc抑制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15668A
TW202415668A TW112128307A TW112128307A TW202415668A TW 202415668 A TW202415668 A TW 202415668A TW 112128307 A TW112128307 A TW 112128307A TW 112128307 A TW112128307 A TW 112128307A TW 202415668 A TW202415668 A TW 20241566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mmol
disease
spiro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28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考特 威廉 貝格麗
安卓亞 妮可 布茲瑪
哲晧 崔
羅伯特 李 道
大衛 詹姆士 艾德蒙斯
伊里薩瑞 卡曼 諾米 葛西亞
布萊恩 史蒂芬 葛斯汀柏格
葛珍卓 英格爾
潔西卡 葛洛莉亞 凱瑟琳 歐布里恩
米席爾 丁奈許庫瑪 帕里克
奎奈拉 克里斯汀 雷斯庫里歐
丹尼爾 科普立 史奇米特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輝瑞大藥廠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輝瑞大藥廠 filed Critical 美商輝瑞大藥廠
Publication of TW202415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566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5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99/00 - C07D507/00
    • C07D51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99/00 - C07D50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513/10Spiro-condensed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61P17/10Anti-acne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具有以下結構之化合物,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其中:R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H、C 1-C 6烷基、C 1-C 6烷氧基及-(CH 2) m-W,其中W係C 3-C 8環烷基、雙環烷基、橋接雙環烷基、苯基、含有一個、兩個或三個選自由N、S及O原子組成之群之雜原子之5-或6員雜芳基或雜環基;其中該烷基、環烷基、烷氧基、雜環基、苯基、萘基或雜芳基中之每一者可未經取代或由苯基、鹵基、氰基、氘、羥基、C 1-C 6烷基、C 1-C 6烷氧基、-SO 2-R’、-CONR’R’’、NR’COR’’、-NR’CONR’R’’、-NR’CO 2R’’、-(CH 2) n -SO 2-R’、-NHSO 2-R’、-NR’’SO 2-R’、-SO 2NR’R’’、NR’R’’或SR’取代,其中R’及R’’獨立地係H、C 1-C 6烷基或C 3-C 8環烷基;R 1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苯基、萘基、含有一個、兩個、三個或四個選自由N、S及O原子組成之群之雜原子之5-或6員雜芳基或雜環基;及9-或10員雙環芳基、含有一個、兩個或三個選自由N、S及O原子組成之群之雜原子之雜芳基或雜環基;其中該苯基、萘基、芳基、雜環基或雜芳基中之每一者可未經取代或由鹵基、氰基、氘、羥基、C 1-C 6烷基、C 1-C 6烷氧基、苯基、-SO 2-R’、-CONR’R’’、NR’COR’’、-NR’CONR’R’’、-NR’CO 2R’’、-(CH 2) n -SO 2-R’、-NHSO 2-R’、-NR’’SO 2-R、-SO 2NR’R’’、-P(O)R’R’’、 或NR’R’’’或SR’取代,其中R’及R’’獨立地係H、C 1-C 6烷基或C 3-C 8環烷基;且 mn獨立地係0、1、2或3。本發明亦係關於該等化合物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及其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含有該等化合物之組合物;及該等化合物在治療各種疾病、尤其痤瘡中之用途。

Description

新穎ACC抑制劑
本發明係關於新穎乙醯基CoA-羧基酶(ACC)抑制劑、包括該等化合物之醫藥組合物及其作為藥劑之用途。更特定而言,本發明提供可用於治療及預防痤瘡之新穎ACC抑制劑。
尋常痤瘡由眾多皮膚病灶組成,該等皮膚病灶包含粉刺、發炎性丘疹、膿疱、結節及囊腫。端視病灶嚴重程度及解剖學病灶分佈,該疾病可分類為輕度、中等或嚴重。疾病發作通常出現於青春期,此乃因雄激素含量增加觸發皮脂產生升高。大約90%之青少年受痤瘡影響且15%之患者正尋求醫學治療;此外,疾病仍盛行於23-35%之青年人(18-28歲)中。在生物學上,痤瘡可視為具有若干獨特特性之發炎性毛囊皮脂腺疾病,該等獨特特性包含:(a)過度皮脂產生;(b)引起導管堵塞之異常角質細胞增殖及脫皮;(c)痤瘡丙酸桿菌( Cutibacteriumacne、 C. acne;先前稱為 Propionibacterium acne)之增殖;及(d)發炎。該等因素通常相互依賴。舉例而言,雄激素含量升高會引起上皮脫落及毛囊堵塞以及過度皮脂產生,從而導致經堵塞之毛囊充滿脂質形成性粉刺。此過量皮脂然後用作痤瘡丙酸桿菌之受質,該痤瘡丙酸桿菌會代謝皮脂以釋放促進進一步之細菌複製及發炎之游離脂肪酸。儘管多種因素有助於病症之病因,但痤瘡不能在無皮脂下發生,此乃因皮脂用作痤瘡丙酸桿菌之營養源(Smith及Thiboutot, J Lipid Research, 49, 271-281 (2008))。
用於痤瘡之當前標準護理包含用於輕度至中等疾病之局部療法及用於中等至嚴重疾病之全身性療法。該等當前療法勉強有效或缺乏用於廣泛應用之適宜安全特徵。局部痤瘡治療包含類視色素、局部抗生素、過氧化苯甲醯及其組合。全身性治療包含激素療法、口服抗生素及異維A酸(isotretinoin) (Dawson等人,BMJ 2013; 346:12634)。在女性患者中使用激素療法(包含口服避孕劑及雄激素受體阻斷劑)來治療中等至嚴重痤瘡且具有適當效能。口服抗生素(包含去氧羥四環素(doxycycline)、米諾四環素(minocycline)、四環素(tetracycline)及紅黴素(erythromycin))亦適於有效治療痤瘡,尤其在與痤瘡丙酸桿菌抗性之模式匹配時;然而,光敏性及胃腸道紊亂限制了其應用(Gannon等人, Family Pract.2011; 60:290-92)。儘管高度有效,但異維A酸亦呈現諸多嚴重不良效應。該藥劑高度致畸且需要特殊處方預防措施及常規懷孕測試。另外,異維A酸會引起嚴重黏膜皮膚耐受問題(皮膚、眼睛、鼻腔、唇等乾燥),若不使用姑息性護理適當管控,則該等問題可限制劑量。異維A酸治療涉及不良血漿脂質變化(TG、LDL增加)及肝毒性(ALT/AST升高),從而需要在治療之前進行肝功能測試。另外,異維A酸療法亦涉及肌痛(50%之患者具有升高之CK含量)、韌帶鈣化及有害視覺效應(損失夜視能力、損失色覺及眼睛乾燥)。在個別情形下,異維A酸涉及神經學/心理學不良效應,包含抑鬱症、精神病及(可能)自殺。
ACC (其催化乙醯基-CoA轉化成丙二醯基-CoA)在調控脂質代謝中發揮關鍵作用。ACC係脂肪酸重新合成中之必需及限速步驟並調控長鏈脂肪酸之氧化。術語「重新脂質生成」、「DNL」及「重新脂肪酸合成」用於自非脂質基來源合成脂肪酸。存在兩種密切相關之同種型ACC1及ACC2。ACC抑制作為治療2型糖尿病及肥胖症之潛在機制一直備受關注(WO2009144554)。
在大鼠及狗中之臨床前活體內研究過程中發現,多種ACC抑制劑會誘導皮脂細胞之與皮脂腺脂質/皮脂含量降低一致之顯微鏡形態變化。基於該等觀察可假設,ACC抑制劑可藉由抑制脂肪酸之重新合成來減少大鼠及狗中之皮脂脂質產生。皮脂係包括三甘油酯(30%至50%)、蠟酯(26%至30%)、游離脂肪酸(15%至30%)、角鯊烯(12%至20%)、膽固醇酯(3%至6%)及游離膽固醇(1.5%至2.5%)之複雜脂質混合物(Ottaviani等人, Lipid mediators in acne. Mediators of Inflammation,2010. doi:10.1155/2010/858176)。
在該等脂質種類中,三甘油酯、蠟酯、游離脂肪酸及膽固醇酯皆含有或包括脂肪酸。皮脂產生率升高與痤瘡之發作及嚴重程度有關(Janiczek-Dolphin等人, Br J. Dermatol. 2010; 163:683-688。)。儘管已知人類皮脂腺能夠重新合成脂肪酸(Downie及Kealey, J Invest. Dermatol. 1998; 111:199-205),但皮脂細胞內之此路徑與使用外源性循環脂肪酸來進行皮脂生物合成相比之相對重要性未知。
因此,需要具有有益效能/安全特徵之用以治療痤瘡之新穎方式。本發明提供包括使用ACC抑制劑之用於治療痤瘡之新治療方式。因此,需要提供作為皮脂分泌之強效選擇性抑制劑且具有適宜藥物動力學性質之新化合物,尤其係可藉由局部投與來投與且有效治療痤瘡之化合物。
本發明係關於具有以下結構之式( IaIb)化合物: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其中: R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H、C 1-C 6烷氧基、C 1-C 6烷基及-(CH 2) m-W,其中W係C 3-C 8環烷基、雙環烷基、橋接雙環烷基、苯基、含有一個、兩個或三個選自由N、S及O原子組成之群之雜原子之5-或6員雜芳基或雜環基;其中該烷基、環烷基、雜環基、苯基、萘基或雜芳基中之每一者可未經取代或由苯基、鹵基、氰基、氘、羥基、C 1-C 6烷基、C 1-C 6烷氧基、-SO 2-R’、-CONR’R’’、NR’COR’’、-NR’CONR’R’’、-NR’CO 2R’’、-(CH 2) n -SO 2-R’、-NHSO 2-R’、-NR’’SO 2-R’、-SO 2NR’R’’、NR’R’’或SR’取代,其中R’及R’’獨立地係H、C 1-C 6烷基或C 3-C 8環烷基; R 1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苯基、萘基、含有一個、兩個、三個或四個選自由N、S及O原子組成之群之雜原子之5-或6員雜芳基或雜環基;及9-或10員雙環芳基、含有一個、兩個或三個選自由N、S及O原子組成之群之雜原子之雜芳基或雜環基;其中該苯基、萘基、芳基、雜環基或雜芳基中之每一者可未經取代或由鹵基、氰基、氘、羥基、C 1-C 6烷基、C 1-C 6烷氧基、苯基、-SO 2-R’、-CONR’R’’、NR’COR’’、-NR’CONR’R’’、-NR’CO 2R’’、-(CH 2) n -SO 2-R’、-NHSO 2-R’、-NR’’SO 2-R’、-SO 2NR’R’’、NR’R’’、-P(O)R’R’’、 或SR’取代,其中R’及R’’獨立地係H、C 1-C 6烷基或C 3-C 8環烷基;且, mn獨立地係0、1、2或3。
在其他態樣中,本發明亦提供: 包括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及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醫藥組合物;及治療包含以下各項之病狀或病症之方法: 關節炎,包含類風濕性關節炎、幼年型關節炎及牛皮癬性關節炎; 自體免疫或發炎性疾病或病症,包含橋本氏甲狀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惡性貧血之自體免疫萎縮性胃炎、自體免疫腦脊髓炎、自體免疫睪丸炎、古德帕斯徹氏病(Goodpasture's disease)、自體免疫血小板減少症、交感性眼炎、重症肌無力、格雷夫斯氏病(Graves' disease)、原發性膽管肝硬化、自體免疫性肝炎、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慢性攻擊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潰瘍性結腸炎及膜性腎小球病變、全身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牛皮癬性關節炎、薛格連氏症候群(Sjogren's syndrome)、萊特爾氏症候群(Reiter's syndrome)、多肌炎、皮肌炎、I型干擾素病變(包含艾卡迪-古蒂雷斯症候群(Aicardi-Goutières syndrome)及I型干擾素過度表現之其他孟德爾病(mendelian disease))、全身性硬化、結節性多動脈炎、多發性硬化、復發緩解型多發性硬化、原發性進行性多發性硬化、繼發性進行性多發性硬化及大疱性類天疱瘡以及可基於O細胞(體液)或基於T細胞之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包含寇甘氏症候群(Cogan's syndrome)、關節黏連性脊椎炎、韋格納氏肉芽腫病(Wegener's granulomatosis)、自體免疫性脫髮、I型或青少年型糖尿病或甲狀腺炎); 癌症或腫瘤,包含消化道/胃腸道癌、結腸癌、肝癌、皮膚癌(包含肥大細胞腫瘤及鱗狀細胞癌)、乳癌及乳房癌、卵巢癌、前列腺癌、淋巴瘤、白血病(包含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及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腎癌、肺癌、肌肉癌、骨癌、膀胱癌、腦癌、黑色素瘤(包含口腔及轉移性黑色素瘤)、卡波西氏肉瘤(Kaposi's sarcoma)、骨髓瘤(包含多發性骨髓瘤)、骨髓增殖性病症、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或血管生成相關病症(包含實體腫瘤); 糖尿病,包含I型糖尿病或糖尿病併發症; 眼疾病、病症或病狀,包含眼鏡自體免疫疾病、角膜結膜炎、春季結膜炎、眼色素層炎(包含與貝切特氏病(Behcet's disease)有關之眼色素層炎及晶狀體性眼色素層炎)、角膜炎、疱疹性角膜炎、圓錐形角膜炎、角膜上皮營養障礙、角膜白斑、眼部天疱瘡、莫倫氏潰瘍(Mooren's ulcer)、鞏膜炎、格雷氏氏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伏格特-小柳-原田三氏症候群(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乾燥性角結膜炎(乾眼)、小疱、虹膜睫狀體炎、類肉瘤病、內分泌性眼病、交感性眼炎、過敏性結膜炎或眼部新生血管形成; 腸發炎,包含克羅恩氏病(Crohn's disease)、潰瘍性結腸炎、發炎性腸病、腹病、直腸炎、嗜酸性粒細胞胃腸炎或肥大細胞增多症; 神經退化性疾病,包含運動神經元疾病、阿茲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亨庭頓氏病(Huntington's disease)、大腦缺血或由創傷性損傷、碰撞、麩胺酸鹽神經中毒或缺氧引起之神經退化性疾病;中風中之缺血/再灌注損傷、心肌缺血、腎缺血、心臟病發作、心臟肥大、動脈粥樣硬化及動脈硬化、器官缺氧或血小板聚集; 皮膚疾病、病狀或病症,包含異位性皮膚炎、手部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神經性皮膚炎、口周皮膚炎、淤滯性皮膚炎、汗疱濕疹、乾燥性皮膚炎、錢幣狀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皮脂溢、油性皮膚、眼瞼皮膚炎、尿布皮膚炎、皮肌炎、硬皮症、瘢痕瘤、肥厚性瘢痕、硬斑病、前額纖維性脫髮、瘢痕性脫髮、扁平苔蘚、苔蘚硬化、斑禿、白斑病、酒渣鼻、酒渣鼻樣皮膚炎、類固醇誘導性皮膚炎、藥物出疹(包含丘疹膿疱性藥物出疹)、大疱性表皮松解、毛髮角化病、白色糠疹、天疱瘡、外陰陰道炎、痤瘡(包含(但不限於)尋常痤瘡、結節性痤瘡、結節囊腫性痤瘡、囊腫性痤瘡、聚合性痤瘡、類固醇痤瘡及自體發炎性症候群[包含(但不限於) PAPA、PAPASH、PASS、PASH、SAPHO、PCO及SH]以及痤瘡疤痕)、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慢性特發性蕁麻疹、慢性物理性蕁麻疹、伏格特-小柳-原田三氏病、薩頓痣(sutton nevus/nevi)、發炎後色素沉著不足、老年性白斑病、化學/藥物誘導性白斑病、皮膚紅斑狼瘡、盤狀狼瘡、掌蹠膿疱病、類天疱瘡、史維特氏症候群(sweet's syndrome)、化膿性汗腺炎、牛皮癬、斑塊型牛皮癬、膿疱性牛皮癬、指甲牛皮癬、屈側牛皮癬、滴狀牛皮癬、牛皮癬性關節炎、紅皮病型牛皮癬、皮褶型牛皮癬、難愈性傷口、皮脂增生、福代斯氏病狀(Fordyce’s condition) (福代斯氏顆粒;福代斯氏斑點)、福克斯-福代斯氏病(Fox-Fordyce’s disease)、腋臭(狐臭)、多毛症或皮膚腫瘤(皮脂腺痣、皮脂腺腺瘤、皮脂腺瘤、皮脂腺上皮瘤、單純性脂肪囊瘤、多發性脂肪囊瘤、默爾-托爾症候群(Muir-Torre syndrome)、皮脂癌); 進一步自下列僅藉由實例方式給出之說明來理解本發明。本發明係關於一類三環螺六氫吡啶化合物。特定而言,本發明係關於某些可用作ACC抑制劑(可用於治療痤瘡)之三環螺六氫吡啶化合物。儘管本發明並不限於此,經由下列論述及實例可瞭解本發明之各個態樣。
除非本文中另有定義,否則結合本發明使用之科學及技術術語具有熟習此項技術者通常所理解之含義。
片語「治療有效」意欲陳述化合物或醫藥組合物之量或(在組合療法之情形中)活性成分之組合量。此量或組合量將達成治療相關病狀之目標。
如本文中用於闡述本發明且除非另有所述,否則術語「治療」意指投與化合物、醫藥組合物或組合以實現預防性、姑息性、支持性、恢復性或治癒性治療。術語治療涵蓋受試者中關於相關病狀或疾病之任何客觀或主觀改良。
本文中用於闡述本發明之術語「預防性治療」意指,向受試者投與化合物、醫藥組合物或組合以抑制或防止相關病狀發生於受試者中,尤其發生於顯著易患相關病狀之受試者或群體成員中。
本文所用之術語「ACC抑制劑」意指抑制ACC1且可能抑制ACC2之化合物。可使用本文所揭示之ACC1分析來確定化合物針對ACC1之抑制活性(IC 50)。在ACC1分析中IC 50低於約10 μM之化合物可視為ACC抑制劑。分析中之較佳IC 50小於約1 μM,且分析中之尤佳IC50小於約0.1 μM。另外,與其他酶、g蛋白偶合受體或離子通道相比,本發明之ACC抑制劑選擇性抑制ACC1且可能抑制ACC2。本發明所考慮之化合物在大於抑制ACC1所需濃度之濃度下抑制其他酶或結合(K i)至受體或離子通道。較佳ACC抑制活性為其他酶、受體或離子通道之IC50或K i之約2至10倍,更佳為10-100倍,且尤佳地大於100倍。
在用於闡述在功能上定義之受體配體或酶抑制劑時,術語「選擇性」意指與相同家族中之其他受體或酶亞型相比針對指定受體或酶亞型之選擇性。舉例而言,選擇性ACC抑制劑係較任何其他酶亞型更強效地抑制ACC酶亞型之化合物。該選擇較佳為至少2倍 (如使用習用結合分析所量測)、更佳地至少10倍、最佳地至少100倍。
術語「烷基」 (單獨或組合)意指可為直鏈或具支鏈之式C nH 2n+1之非環狀飽和烴基。該等基團之實例包含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戊基、異戊基及己基。除非另外指定,否則烷基包括1至6個碳原子。
烷基及各種其他含烴部分之碳原子含量係由指定部分中之最小及最大碳原子數之前綴來指示,亦即,前綴C i-C j指示具有整數「i」至整數「j」個碳原子(包含端值)之部分。因此,舉例而言,C 1-C 6烷基係指具有一至六個碳原子(包含端值)之烷基。
本文所用之術語「羥基」意指OH基團。
術語「雜環」係指可經由環氮原子(在雜環連接至碳原子時)或環碳原子(在所有情形下)連接之飽和或部分飽和(亦即非芳香族)之環系統。同樣,在經取代時,取代基可位於環氮原子(若取代基經由碳原子接合)或環碳原子(在所有情形下)上。具體實例包含環氧乙烷基、氮丙啶基、環氧丙烷基、氮雜環丁基、四氫呋喃基、吡咯啶基、四氫吡喃基、六氫吡啶基、1,4-二噁烷基、嗎啉基、六氫吡嗪基、氮雜環庚烷基、氧雜環庚烷基、氧氮雜環庚烷基及二氮呯基。
術語「雜芳基」係可經由環碳原子或具有適當化合價之環氮原子(在雜環連接至碳原子時)連接之芳香族雜環。同樣,在經取代時,取代基可位於環碳原子(在所有情形下)或具有適當化合價之環氮原子(若取代基經由碳原子接合)上。具體實例包含噻吩基、呋喃基、吡咯基、吡唑基、咪唑基、噁唑基、異噁唑基、噻唑基、異噻唑基、三唑基、噁二唑基、噻二唑基、四唑基、吡啶基、噠嗪基、嘧啶基及吡嗪基。
術語「稠合雙環」係指包括兩個融合至一起之環之環系統。具體實例包含萘基、咪唑并[2,1-b][1,3]噻唑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吲哚基、苯并咪唑基、吲唑基、苯并三唑基、吡咯并[2,3-b]吡啶基、吡咯并[2,3-c]吡啶基、吡咯并[3,2-c]吡啶基、吡咯并[3,2-b]吡啶基、咪唑并[4,5-b]吡啶基、咪唑并[4,5-c]吡啶基、吡唑并[4,3-d]吡啶基、吡唑并[4,3-c]吡啶基、吡唑并[3,4-c]吡啶基、吡唑并[3,4-b]吡啶基、異吲哚基、吲唑基、嘌呤基、吲嗪基、咪唑并[1,2-a]吡啶基、咪唑并[1,5-a]吡啶基、吡唑并[1,5-a]吡啶基、吡咯并[1,2-b]噠嗪基、咪唑并[1,2-c]嘧啶基、喹啉基、異喹啉基、㖕啉基、喹唑啉基、喹喔啉基、酞嗪基、1,6-萘啶基、1,7-萘啶基、1,8-萘啶基、1,5-萘啶基、2,6-萘啶基、2,7-萘啶基、吡啶并[3,2-d]嘧啶基、吡啶并[4,3-d]嘧啶基、吡啶并[3,4-d]嘧啶基、吡啶并[2,3-d]嘧啶基、吡啶并[2,3-d]吡嗪基、吡啶并[3,4-b]吡嗪基、嘧啶并[5,4-d]嘧啶基、吡嗪并[2,3-b]吡嗪基及嘧啶并[4,5-d]嘧啶。
術語「環烷基」意指式C nH 2n-1之單環或雙環飽和烴基。實例包含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及環庚基。雙環化合物包含橋接環化合物,例如雙環[1.1.1]戊烷基。除非另外指定,否則環烷基包括3至8個碳原子。
術語「烷氧基」意指包括鍵結至氧原子之烷基之基團,例如甲氧基。該等基團之實例包含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異丙氧基、丁氧基及第三丁氧基。術語「鹵基」意指氟、氯、溴或碘。
如本文中所使用,提及式I化合物及一或多種其他治療劑之組合之術語「共投與(co-administration、co-administered)」及「與……組合」包含下列各項: •  在將該等組分一起調配成實質上同時向需要治療之患者釋放該等組分之單一劑型時,向該患者同時投與式I化合物及另一治療劑之此一組合, •  在將該等組分彼此分開調配成實質上同時由需要治療之患者服用之單獨劑型(因此該等組分實質上同時釋放至該患者)時,向該患者實質上同時投與式I化合物及另一治療劑之此一組合, •  在將該等組分彼此分開調配成由需要治療之患者在連續時間下服用之單獨劑型且每一投與之間具有顯著時間間隔(因此該等組分在實質上不同之時間下釋放至該患者)時,向該患者依序投與式I化合物及另一治療劑之此一組合;及 •  在將該等組分一起調配成以受控方式釋放該等組分之單一劑型時,向需要治療之患者依序投與式I化合物及另一治療劑之此一組合。 本文所用之術語「賦形劑」闡述除式I化合物外之任何成分。賦形劑之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諸如以下等因素:特定投與模式、賦形劑對溶解性及穩定性之效應及劑型性質。術語「賦形劑」涵蓋稀釋劑、載劑或佐劑。
本發明係關於作為可用於治療與ACC失調有關之疾病及病狀之ACC調節劑之新穎化合物。本發明進一步提供包括該等ACC酶調節劑之醫藥組合物以及治療及/或預防該等疾病及病狀之方法。因此,本發明提供如上文所代表之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下文闡述本發明此第一態樣之許多實施例(E),其中為方便起見E1與其一致。 E1    一種如上文所定義之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E2.   如E1之化合物,其中R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H、C 1-C 6烷基及-(CH 2) m-W,其中W係C 3-C 8環烷基,其中該等烷基、環烷基、雙環烷基及橋接雙環烷基中之每一者可未經取代或由鹵基、氰基、氘、羥基、C 1-C 6烷基及C 1-C 6烷氧基取代;且 mn獨立地係0、1、2或3。 E3.   如E1之化合物,其中R係第三丁基。 E4    如E1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苯基、吡啶基、吲哚基、吲唑基、吡咯并吡啶基、喹啉基、異喹啉基或萘基;其中該苯基、吡啶基、吲哚基、吲唑基、吡咯并吡啶基、喹啉基、異喹啉基或萘基中之每一者可未經取代或由鹵基、氰基、羥基、C 1-C 6烷基、C 1-C 6烷氧基、苯基、-CONR’R’’、NR’R’’或SR’取代,其中R’及R’’獨立地係H、C 1-C 6烷基或C 3-C 8環烷基;且 mn獨立地係0、1、2或3。 E5.   如E1之化合物,其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 2-(第三丁基)-1'-(7-甲氧基-1,3-二甲基-1H-吲唑-5-羰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 2-(第三丁基)-1'-(7-甲基-1H-吲哚-5-羰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 2-(第三丁基)-1'-(8-甲基-3-(甲基胺基)喹啉-6-羰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 2-(第三丁基)-1'-(7-乙氧基-1,3-二甲基-1H-吲唑-5-羰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 2-(第三丁基)-1'-(4-甲基-2-萘甲醯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 E6.   如E1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係2-(第三丁基)-1'-(7-甲氧基-1,3-二甲基-1H-吲唑-5-羰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 E7.   如E1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係2-(第三丁基)-1'-(7-甲基-1H-吲哚-5-羰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 E8.   如E1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係2-(第三丁基)-1'-(8-甲基-3-(甲基胺基)喹啉-6-羰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 E9.   如E1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係2-(第三丁基)-1'-(7-乙氧基-1,3-二甲基-1H-吲唑-5-羰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 E10. 如E1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係2-(第三丁基)-1'-(4-甲基-2-萘甲醯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 E11.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括如E1至E1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及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 E12. 一種治療選自以下之疾病或病狀之方法:發炎、自體免疫疾病、神經發炎、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脊柱關節病、全身性紅斑狼瘡、狼瘡性腎炎、骨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疼痛、發熱、肺類肉瘤病、矽塵肺、心血管疾病、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塞、血栓形成、充血性心臟衰竭及心臟再灌注損傷、心肌病、中風、缺血、再灌注損傷、腦水腫、腦創傷、神經退化、肝病、發炎性腸病、克羅恩氏病(Crohn's disease)、潰瘍性結腸炎、腎炎、視網膜炎、視網膜病變、黃斑退化、青光眼、糖尿病(1型及2型)、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病毒及細菌感染、肌痛、內毒素性休克、毒性休克症候群、骨質疏鬆症、多發性硬化、子宮內膜異位症、痛經、陰道炎、念珠菌病、癌症、纖維化、肥胖症、肌肉營養不良症、多肌炎、皮肌炎、自體免疫性肝炎、原發性膽管肝硬化、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白斑病、阿茲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皮膚潮紅、濕疹、牛皮癬、異位性皮膚炎、曬傷、瘢痕瘤、肥厚性瘢痕、風濕性疾病、蕁麻疹、盤狀狼瘡、皮膚狼瘡、中樞神經系統狼瘡、牛皮癬性關節炎、氣喘、過敏性氣喘、I型干擾素病變(包含艾卡迪-古蒂雷斯症候群(Aicardi-Goutières syndrome)及I型干擾素過度表現之其他孟德爾病(mendelian disease))、原發性進行性多發性硬化、復發緩解型多發性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硬皮症、斑禿、瘢痕性脫髮、癢疹、結節性癢疹、CPUO、苔蘚疾病、扁平苔蘚、史蒂文-約翰遜氏症候群(Steven’s Johnson’s syndrome)、脊椎病、肌炎(myositis)、血管炎、天疱瘡、狼瘡、嚴重抑鬱症、過敏、乾眼症候群、移植排斥、癌症、敗血性休克、心肺功能障礙、急性呼吸疾病、關節黏連性脊椎炎、惡病質、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口炎性腹瀉(Celiac Sprue)、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血栓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重症肌無力、薛格連氏症候群(Sjogren's syndrome)、表皮增生、軟骨發炎、骨退化、幼年型關節炎、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少關節性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多關節性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型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幼年型關節黏連性脊椎炎、幼年型腸病性關節炎、幼年型雷特氏症候群(juvenile Reter's Syndrome)、SEA症候群、幼年型皮肌炎、幼年型牛皮癬性關節炎、幼年型硬皮症、幼年型全身性紅斑狼瘡、幼年型血管炎、少關節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多關節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型類風濕性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雷特氏症候群、肌炎(myolitis)、多發性肌炎、皮膚肌炎、結節性多動脈炎、韋格納氏肉芽腫病(Wegener's granulomatosis)、動脈炎、風濕性多肌痛、類肉瘤病、硬化、原發性膽管硬化、硬化性膽管炎、皮膚炎、斯蒂爾氏病(Still's diseas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格林-巴利病(Guillain-Barre disease)、格雷夫斯氏病(Graves' disease)、阿狄森氏病(Addison's disease)、雷諾氏現象(Raynaud's phenomenon)、牛皮癬性表皮增生、斑塊型牛皮癬、滴狀牛皮癬、皮褶型牛皮癬、膿疱性牛皮癬、牛皮癬性牛皮癬、與病原性淋巴球活性有關或源自其之免疫病症、非感染性眼色素層炎、貝切特氏病(Behcet’s disease)及伏格特-小柳-原田三氏症候群(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其包括向有需要之受試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如E1至E10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 E13. 如E12之方法,其中該化合物係經局部投與。 E14. 如E12或E13之方法,其中該化合物係以乳霜、軟膏、洗劑、凝膠、溶液、懸浮液、發泡體、氣溶膠、噴霧劑、洗髮露、貼劑或膠帶之形式來投與。 E15. 一種治療痤瘡之方法,其包括向受試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如E1至E10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 E16. 如E15之方法,其中該化合物係經局部投與。 E17. 如E15或E16之方法,其中該化合物係以乳霜、軟膏、洗劑、凝膠、溶液、懸浮液、發泡體、氣溶膠、噴霧劑、洗髮露、貼劑或膠帶之形式來投與。 E18. 一種如E1至E1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之用途,其用以製造用於治療ACC抑制劑係經指示之病症之藥劑。 E19. 一種如E1至E1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之用途,其用以製造用於治療痤瘡之藥劑。 E20. 如E1至E1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用於治療ACC抑制劑係經指示之病狀。
具有相同分子式但其原子之鍵結的性質或順序不同或其原子空間排列不同之本發明化合物稱為「異構體」。原子空間配置不同之異構體稱為「立體異構體」。端視對掌性碳原子周圍之取代基之構形,該等立體異構體係「R」或「S」。本文所用之術語「R」及「S」係如IUPAC 1974 Recommendations for Section E, Fundamental Stereochemistry, Pure Appl. Chem., 1976, 45:13-30中所定義之構形。藉由(R)、(S)或*指示之本發明對映異構體實質上不含其他對映異構體。「實質上不含」意指,對映異構體過量大於約90%、較佳地大於約95%及更佳地大於約99%。在對映異構體過量之背景內,術語「約」意指±1.0%。端視對掌性碳原子周圍之取代基之構形,符號*將對掌性碳原子指定為(R)或(S)立體化學。本發明考慮特定地包含於本發明範圍內之各種立體異構體及其混合物。立體異構體包含對映異構體及對映異構體混合物。可以合成方式自含有不對稱或對掌性中心之市售起始材料或藉由製備外消旋混合物且隨後進行熟習此項技術者熟知之拆分來製備本發明化合物之個別立體異構體。該等拆分方法包含(但不限於) (1)將對掌性輔助劑連接至對映異構體混合物,藉由重結晶或層析分離非對映異構體之所得混合物並自輔助劑釋放光學純產物;或(2)在對掌性層析管柱上直接分離光學對映異構體之混合物。未指定(R)、(S)或*之本發明化合物可以外消旋物形式(亦即50% (R)及50% (S))或以兩種對映異構體(其中一種對映異構體過量)之混合物形式存在。舉例而言,對映異構體混合物可包含51%之(R)對映異構體及49%之(S)對映異構體或反之亦然或除50% (R)及50% (S)之外消旋混合物外之(R)及(S)的任何組合。
在所闡述化合物範圍內包含本文所闡述化合物之所有單獨異構體(例如順式-、反式-或非對映異構體)以及任何混合物。所有該等形式(包含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順式、反式、順位、反位、溶劑合物(包含水合物)、互變異構體及其混合物)皆包含於所闡述化合物中。可以已知方式藉助適宜分離方法來將立體異構體混合物(例如非對映異構體混合物)分離成其相應異構體。可(例如)藉助分級分離結晶、層析、溶劑分佈及類似程序將非對映異構體混合物分離成其個別非對映異構體。此分離可發生於一種起始化合物之層面上或式I化合物本身中。可經由形成非對映異構體鹽(例如藉由使用對映異構體純之對掌性酸形成鹽)或藉助層析(例如藉由HPLC)使用具有對掌性配體之層析基質來分離對映異構體。本發明包含所有醫藥上可接受之同位素標記之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中一或多個原子由具有相同原子數但具有與在自然界中佔優勢之原子量或質量數不同之原子量或質量數的原子代替。
適於納入本發明化合物中之同位素實例包含以下各項之同位素:氫(例如 2H及 3H)、碳(例如 11C、 13C及 14C)、氯(例如 36Cl)、氟(例如 18F)、碘(例如 123I及 125I)、氮(例如 13N及 15N)、氧(例如 15O、 17O及 18O)、磷(例如 32P)及硫(例如 35S)。
某些經同位素標記之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例如併入放射性同位素之彼等)可用於藥物及/或受質組織分佈研究中。放射性同位素氚(亦即 3H)及碳-14(亦即 14C)因易於納入且容易檢測而尤其可用於此目的。
使用較重同位素(例如氘,即 2H)取代可提供某些治療優點,此歸因於較強代謝穩定性,例如活體內半衰期延長或劑量需求降低,且因此在一些情況下較佳。用正電子發射同位素(例如 11C、 18F、 15O及 13N)進行取代可用於在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研究中用於檢測受質受體佔據情況。同位素標記之式I化合物通常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習用技術或藉由與彼等闡述於隨附實例及製備中者類似之方法使用適當同位素標記試劑代替先前採用的未標記試劑來製備。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經氘標記(或氘代)之化合物及鹽,其中該等化合物及鹽之式及變量各自且獨立地如本文所闡述。「氘代」意指,化合物中之至少一個原子係豐度大於天然氘豐度(通常大約0.015%)之氘。熟習此項技術者認識到,在具有氫原子之化學化合物中,氫原子實際上代表H及D之混合物,其中約0.015%為D。納入本發明之氘標記化合物及鹽中之氘之濃度可藉由氘富集因子來定義。
本文所用之「氘富集因子」意指氘豐度與天然氘豐度(各自相對於氫豐度)之間之比率。在特定實施例中,指定為具有氘之原子位置之氘富集因子通常為至少1000 (15%氘納入)、至少2000 (30%氘納入)、至少3000 (45%氘納入)、至少3500 (52.5%氘納入)、至少3500 (在每一指定氘原子處具有52.5%氘納入)、至少4000 (60%氘納入)、至少4500 (67.5%氘納入)、至少5000 (75%氘納入)、至少5500 (82.5%氘納入)、至少6000 (90%氘納入)、至少6333.3 (95%氘納入)、至少6466.7 (97%氘納入)、至少6600 (99%氘納入)或至少6633.3 (99.5%氘納入)。
應理解,一或多個氘可在生理條件下與氫交換。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代替先前採用之未標記試劑之式I氘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一些實施例中,R1係選自CH 3、CH 2D、CHD 2及CD 3
在一些實施例中,式I氘化合物係選自實例章節中所陳述之任一化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中之代謝不穩定位點經氘代。
經同位素標記之本發明化合物通常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習用技術來製備,或可藉由與彼等闡述於隨附實例及製備中者類似之製程使用適當經同位素標記之試劑代替先前採用之未標記試劑來製備。業內亦充分認識到,天然同位素豐度之一定變化可發生於所合成化合物中,此可取決於用於合成化合物之合成材料之來源。
可使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習用分析方法來確定本文所提供化合物之氘富集,包含質譜、核磁共振光譜術及晶體學分析。
本發明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包含彼等其中結晶溶劑可經同位素取代者,例如D 2O、d 6-丙酮、d 6-DMSO。
在用於治療哺乳動物之病症之治療性應用中,可經口、非經腸、經局部、經直腸、經黏膜或經腸投與本發明化合物或其醫藥組合物。非經腸投與包含間接注射以生成全身效應或直接注射至受影響區域。局部投與包含治療易於由局部施加接近之皮膚或器官,例如眼睛或耳朵。其亦包含經真皮遞送以生成全身效應。直腸投與包含栓劑形式。較佳投與途徑為經口及非經腸。
式I化合物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包含其酸加成鹽及鹼式鹽。適宜酸加成鹽係由形成無毒鹽之酸形成。實例包含乙酸鹽、己二酸鹽、天門冬胺酸鹽、苯甲酸鹽、苯磺酸鹽、碳酸氫鹽/碳酸鹽、硫酸氫鹽/硫酸鹽、硼酸鹽、樟腦磺酸鹽、檸檬酸鹽、環己胺磺酸鹽、乙二磺酸鹽、乙磺酸鹽、甲酸鹽、富馬酸鹽、葡庚糖酸鹽、葡萄糖酸鹽、葡糖醛酸鹽、六氟磷酸鹽、海苯酸鹽(hibenzate)、鹽酸鹽/氯化物、氫溴酸鹽/溴化物、氫碘酸鹽/碘化物、羥乙磺酸鹽、乳酸鹽、蘋果酸鹽、馬來酸鹽、丙二酸鹽、甲磺酸鹽、甲基硫酸鹽、萘酸鹽、2-萘磺酸鹽、菸鹼酸鹽、硝酸鹽、乳清酸鹽、草酸鹽、棕櫚酸鹽、雙羥萘酸鹽、磷酸鹽/磷酸氫鹽/磷酸二氫鹽、焦麩胺酸鹽、葡萄糖二酸鹽、硬脂酸鹽、琥珀酸鹽、丹寧酸鹽、酒石酸鹽、甲苯磺酸鹽、三氟乙酸鹽及昔萘酸鹽(xinofoate)。
適宜鹼式鹽係由形成無毒鹽之鹼形成。實例包含鋁鹽、精胺酸鹽、苄星青黴素鹽、鈣鹽、膽鹼鹽、二乙胺鹽、二醇胺鹽、甘胺酸鹽、離胺酸鹽、鎂鹽、葡甲胺鹽、醇胺鹽、鉀鹽、鈉鹽、胺丁三醇鹽及鋅鹽。
亦可形成酸及鹼之半鹽,例如半硫酸鹽及半鈣鹽。關於適宜鹽之綜述,參見Handbook of Pharmaceutical Salts:Properties, Selection, and Use,Stahl及Wermuth (Wiley-VCH, 2002)。
可分別藉由以下三種方法中之一或多者來製備式I化合物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i)藉由使式I化合物與期望酸或鹼進行反應;(ii)藉由自式I化合物之適宜前體去除酸-或鹼不穩定性保護基團或藉由使用期望酸或鹼使適宜環狀前體(例如內酯或內醯胺)開環;或(iii)藉由與適當酸或鹼進行反應或藉助適宜離子交換管柱來將式I化合物之一種鹽轉化成另一鹽。所有三種反應通常皆係在溶液中進行。所得鹽可沈澱出來並藉由過濾收集,或可藉由蒸發溶劑回收。所得鹽之電離度可自完全電離至幾乎未電離變化。
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可藉由業內熟知之方法製造,例如藉助習用混合、溶解、造粒、製糖衣錠、粉碎、乳化、囊封、包埋、凍乾製程或噴霧乾燥。
根據本發明使用之醫藥組合物可以習用方式使用一或多種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來調配,該等載劑包括有助於將活性化合物處理成可在醫藥上使用之製劑的賦形劑及助劑。適宜調配物取決於所選投與途徑。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及載劑通常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已知且由此包含於本發明中。該等賦形劑及載劑闡述於(例如) 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Mack Pub. Co., New Jersey (1991)中。本發明調配物可設計為短效、快速釋放、長效及持續釋放。因此,醫藥調配物亦可經調配以供受控釋放或緩慢釋放。
適用於本發明中之醫藥組合物包含其中所含活性成分之量足以達成預期目的(亦即控制或治療病症或疾病)之組合物。更特定而言,治療有效量意指可有效地預防、減輕或改善疾病之症狀/體徵或延長所治療受試者之存活之量。
醫藥組合物及其單位劑型中之活性組分(其係本發明化合物)之量可端視投與方式、特定化合物之功效及期望濃度而有所變化或廣泛調節。熟習此項技術者熟知治療有效量之確定。通常,活性組分之量介於佔組合物之0.01重量%至99重量%之間。
通常,活性組分劑量之治療有效量在約0.01 mg/kg體重/天至約100 mg/kg體重/天、較佳地約0.1 mg/kg體重/天至約10 mg/kg體重/天、更佳地約0.3 mg/kg體重/天至3 mg/kg體重/天、甚至更佳地約0.3 mg/kg體重/天至1.5 mg/kg體重/天之範圍內。應理解,劑量可端視每一受試者之需求及所治療病症或疾病之嚴重程度而有所變化。
期望劑量可方便地以單一劑量或以適當間隔投與之分開劑量(例如每天兩個、三個、四個或更多個子劑量)呈現。子劑量本身可進一步分成(例如)諸多鬆散間隔之離散投與,例如來自吹入器之多個吸入或藉由施加至眼睛之複數個滴劑。
同樣,應理解,所投與之初始劑量可增加至超過上述上限值以在作用部位處快速達成期望濃度。另一方面,初始劑量可小於最佳值且可在治療過程期間端視特定情況逐漸增加日劑量。若期望,則日劑量亦可分成多個投與劑量,例如每天二至四次。
本發明亦包含下列實施例: 如本文所闡述之任一實施例中所定義之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其用作藥劑; 如本文所闡述之任一實施例中所定義之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其用於治療選自以下之疾病:發炎、自體免疫疾病、神經發炎、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脊柱關節病、全身性紅斑狼瘡、狼瘡性腎炎、骨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疼痛、發熱、肺類肉瘤病、矽塵肺、心血管疾病、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塞、血栓形成、充血性心臟衰竭及心臟再灌注損傷、心肌病、中風、缺血、再灌注損傷、腦水腫、腦創傷、神經退化、肝病、發炎性腸病、克羅恩氏病、潰瘍性結腸炎、腎炎、視網膜炎、視網膜病變、黃斑退化、青光眼、糖尿病(1型及2型)、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病毒及細菌感染、肌痛、內毒素性休克、毒性休克症候群、骨質疏鬆症、多發性硬化、子宮內膜異位症、痛經、陰道炎、念珠菌病、癌症、纖維化、肥胖症、肌肉營養不良症、多肌炎、自體免疫性肝炎、原發性膽管肝硬化、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白斑病、阿茲海默氏病、皮膚潮紅、濕疹、牛皮癬、異位性皮膚炎、曬傷、瘢痕瘤、手部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神經性皮膚炎、口周皮膚炎、淤滯性皮膚炎、汗疱濕疹、乾燥性皮膚炎、錢幣狀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皮脂溢、油性皮膚、眼瞼皮膚炎、尿布皮膚炎、皮肌炎、硬皮症、肥厚性瘢痕、硬斑病、前額纖維性脫髮、瘢痕性脫髮、扁平苔蘚、苔蘚硬化、斑禿、白斑病、酒渣鼻、酒渣鼻樣皮膚炎、類固醇誘導性皮膚炎、藥物出疹(包含丘疹膿疱性藥物出疹)、大疱性表皮松解、毛髮角化病、白色糠疹、天疱瘡、外陰陰道炎、痤瘡(包含(但不限於)尋常痤瘡、結節性痤瘡、結節囊腫性痤瘡、囊腫性痤瘡、聚合性痤瘡、類固醇痤瘡)及自體發炎性症候群(包含(但不限於) PAPA、PAPASH、PASS、PASH、SAPHO、PCO及SH]及痤瘡疤痕)、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慢性特發性蕁麻疹、慢性物理性蕁麻疹、伏格特-小柳-原田三氏病、薩頓痣、發炎後色素沉著不足、老年性白斑病、化學/藥物誘導性白斑病、皮膚紅斑狼瘡、掌蹠膿疱病、類天疱瘡、史維特氏症候群、化膿性汗腺炎、指甲牛皮癬、屈側牛皮癬、難愈性傷口、皮脂增生、福代斯氏病狀(福代斯氏顆粒;福代斯氏斑點)、福克斯-福代斯氏病、腋臭(狐臭)、多毛症或皮膚腫瘤(皮脂腺痣、皮脂腺腺瘤、皮脂腺瘤、皮脂腺上皮瘤、單純性脂肪囊瘤、多發性脂肪囊瘤、默爾-托爾症候群、皮脂癌、肥厚性瘢痕、風濕性疾病、蕁麻疹、盤形狼瘡、中樞神經系統狼瘡、牛皮癬性關節炎、氣喘、過敏性氣喘、I型干擾素病變(包含艾卡迪-古蒂雷斯症候群及I型干擾素過度表現之其他孟德爾病)、原發性進行性多發性硬化、復發緩解型多發性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硬皮症、斑禿、脊椎病、肌炎(myositis)、血管炎、天疱瘡、狼瘡、嚴重抑鬱症、過敏、乾眼症候群、移植排斥、癌症、敗血性休克、心肺功能障礙、急性呼吸疾病、關節黏連性脊椎炎、惡病質、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口炎性腹瀉、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血栓性紫癜、重症肌無力、薛格連氏症候群、表皮增生、軟骨發炎、骨退化、幼年型關節炎、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少關節性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多關節性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型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幼年型關節黏連性脊椎炎、幼年型腸病性關節炎、幼年型雷特氏症候群、SEA症候群、幼年型皮肌炎、幼年型牛皮癬性關節炎、幼年型硬皮症、幼年型全身性紅斑狼瘡、幼年型血管炎、少關節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多關節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型類風濕性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雷特氏症候群、肌炎(myolitis)、多發性肌炎、皮膚肌炎、結節性多動脈炎、韋格納氏肉芽腫病、動脈炎、風濕性多肌痛、類肉瘤病、硬化、原發性膽管硬化、硬化性膽管炎、皮膚炎、斯蒂爾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格林-巴利病、格雷夫斯氏病、阿狄森氏病、雷諾氏現象、牛皮癬性表皮增生、斑塊型牛皮癬、滴狀牛皮癬、皮褶型牛皮癬、膿疱性牛皮癬、牛皮癬性牛皮癬、與病原性淋巴球活性有關或源自其之免疫病症、非感染性眼色素層炎、貝切特氏病或伏格特-小柳-原田三氏症候群; 一種治療需要治療之受試者中ACC抑制劑係經指示之疾病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受試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如本文所闡述之任一實施例中所定義之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 一種如本文所闡述之任一實施例中所定義之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的用途,其用以製造用於治療ACC抑制劑係經指示之疾病或病狀之藥劑;及, 一種用於治療ACC抑制劑係經指示之疾病或病狀之醫藥組合物,其包括如本文所闡述之任一實施例中所定義之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
本發明亦提供如上文所定義之用途、方法或組合物中之任一者,其中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係與另一藥理學活性化合物、尤其下文所列示在功能上定義之種類或特定化合物中之一者組合使用。該等藥劑可作為相同或單獨劑型之一部分經由相同或不同的投與途徑且基於相同或不同的投與時間表根據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標準醫藥實踐來投與。
與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一起用於組合療法中之適宜藥劑包含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美沙拉嗪(mesalazine)、普賴松(prednisone)、硫唑嘌呤(azathioprine)、英夫利昔單抗(infliximab)、阿達木單抗(adalimumab)、貝利木單抗(belimumab)、貝切托珠單抗(becertolizumab)、那他珠單抗(natalizumab)、維多珠單抗(vedolizumab)、氫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布地奈德(budesonide)、環孢素(cyclosporin)、他克莫司(tacrolimus)、非索非那定(fexofenadine)、6-巰基嘌呤、胺甲喋呤(methotrexate)、熊去氧膽酸、奧貝膽酸(obeticholic acid)、抗組胺、利福平(rifampin)、普賴松(prednisone)、胺甲喋呤、硫唑嘌呤、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羥基氯喹、莫菲提爾(mofetil)、麥考酚酯鈉(sodium mycophenolate)、他克莫司(tacrolimus)、來氟米特(leflunomide)、氯喹(chloroquine)及奎納克林(quinacrine)、沙立度胺(thalidomide)、瑞圖宣(rituxan)、NSAID、索美洛爾(solumedrol)、德普洛爾(depomedrol)及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與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一起用於組合療法中之其他適宜藥劑包含:類視色素、抗生素、過氧化苯甲醯、ITK或TRK抑制劑、5-脂氧合酶活化蛋白(FLAP)拮抗劑;白三烯拮抗劑(LTRA),例如LTB4、LTC4、LTD4、LTE4、CysLT1或CysLT2之拮抗劑,例如孟魯司特(montelukast)或紮魯司特(zafirlukast);組胺受體拮抗劑,例如1型組胺受體拮抗劑或2型組胺受體拮抗劑,例如氯雷他定(loratidine)、非索非那定、地氯雷他定(desloratidine)、左西替利嗪(levocetirizine)、美沙吡啉(methapyrilene)或西替利嗪(cetirizine);α1-腎上腺受體激動劑或α2-腎上腺受體激動劑,例如苯福林(phenylephrine)、甲氧明(methoxamine)、羥甲唑啉(oxymetazoline)或甲基去甲腎上腺素(methylnorephrine);毒蕈鹼M3受體拮抗劑,例如噻托銨(tiotropium)或異丙托銨(ipratropium);雙重毒蕈鹼M3受體拮抗劑/β2激動劑;PDE抑制劑,例如PDE3抑制劑、PDE4抑制劑或PDE5抑制劑,例如茶鹼(theophylline)、西地那非(sildenafil)、伐地那非(vardenafil)、他達拉非(tadalafil)、異丁司特(ibudilast)、西洛司特(cilomilast)或羅氟司特(roflumilast);色甘酸鈉(sodium cromoglycate)或奈多羅米鈉(sodium nedocromil);環氧合酶(COX)抑制劑,例如非選擇性抑制劑(例如阿司匹林(aspirin)或布洛芬(ibuprofen))或選擇性抑制劑(例如塞來昔布(celecoxib)或伐地昔布(valdecoxib));糖皮質類固醇,例如氟替卡松(fluticasone)、莫米松(mometasone)、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普賴蘇濃(prednisolone)、布地奈德(budesonide)、環索奈德(ciclesonide)或倍氯米松(beclamethasone);抗發炎性單株抗體,例如英夫利昔單抗(infliximab)、阿達木單抗(adalimumab)、他尼珠單抗(tanezumab)、雷珠單抗(ranibizumab)、貝伐珠單抗(bevacizumab)或美泊利單抗(mepolizumab);β2激動劑,例如沙美特羅(salmeterol)、阿布丁醇(albuterol)、沙丁胺醇(salbutamol)、非諾特羅(fenoterol)或福莫特羅(formoterol)、尤其長效β2激動劑;整聯蛋白拮抗劑,例如那他珠單抗(natalizumab);黏附分子抑制劑,例如VLA-4拮抗劑;激肽B1或B2受體拮抗劑;免疫抑制劑,例如IgE路徑抑制劑(例如奧馬佐單抗(omalizumab))或環孢素;基質金屬蛋白酶(MMP)抑制劑,例如MMP-9或MMP-12之抑制劑;速激肽NK1、NK2或NK3受體拮抗劑;蛋白酶抑制劑,例如彈性蛋白酶、凝乳酶或組織蛋白酶G之抑制劑;腺苷A2a受體激動劑;腺苷A2b受體拮抗劑;尿激酶抑制劑;多巴胺(dopamine)受體激動劑(例如羅匹尼羅(ropinirole))、尤其多巴胺D2受體激動劑(例如溴隱亭(bromocriptine));NFκB路徑調節劑,例如IKK抑制劑;細胞介素信號傳導路徑之另一調節劑,例如JAK激酶、syk激酶、p38激酶、SPHK-1激酶、Rho激酶、EGF-R或MK-2之抑制劑;黏液溶解、黏液動力或抗咳嗽劑;抗生素;抗病毒劑;疫苗;趨化介素;上皮鈉通道(ENaC)阻斷劑或上皮鈉通道(ENaC)抑制劑;核苷酸受體激動劑,例如P2Y2激動劑;血栓烷抑制劑;尼亞新(niacin);5-脂氧合酶(5-LO)抑制劑,例如齊留通(Zileuton);黏附因子,例如VLAM、ICAM或ELAM;CRTH2受體(DP2)拮抗劑;前列腺素D2受體(DP1)拮抗劑;造血前列腺素D2合酶(HPGDS)抑制劑;干擾素-β;可溶性人類TNF受體,例如依那西普(Etanercept);HDAC抑制劑;磷酸肌醇3-激酶γ (PI3Kγ)抑制劑;磷酸肌醇3-激酶δ (PI3Kδ)抑制劑;CXCR-1或CXCR-2受體拮抗劑;IRAK-4抑制劑;二醯基甘油醯基轉移酶-1 (DGAT1)或二醯基甘油醯基轉移酶-2 (DGAT2)抑制劑及TLR-4或TLR-9抑制劑,包含特定命名化合物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及該等特定命名化合物及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該等藥劑可與另一活性劑一起投與,其中第二活性劑可經口或經局部投與。
因此,本發明提供治療或預防受試者(例如人類或非人類哺乳動物)中與ACC有關之疾病、病狀或病症之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之受試者投與有效量之一或多種本文所闡述之化合物。
實施本發明之一種方式係以前藥形式投與式I化合物。因此,式I化合物之某些衍生物自身可具有極少或沒有藥理學活性,但在投與至體內或身體上時可藉由(例如)水解解離、尤其由酯酶或肽酶促進之水解解離轉化成具有期望活性之式I化合物。該等衍生物稱為「前藥」。關於前藥之使用之其他資訊可參見「Pro-drugs as Novel Delivery Systems」,第14卷,ACS Symposium Series (T. Higuchi及W. Stella)及「Bioreversible Carriers in Drug Design,」 Pergamon Press, 1987 (E. B. Roche編輯,American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亦可參照Nature Reviews/Drug Discovery, 2008, 7, 355及Current Opinion in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2007, 10, 550。
本發明之前藥可(例如)藉由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作為「前-部分」之某些部分代替式I化合物中存在之適當官能基闡述,如(例如) 「Design of Prodrugs」, H. Bundgaard (Elsevier, 1985)中所述。
因此,本發明前藥係(a)式I化合物中羧酸之酯或醯胺衍生物;(b)式I化合物中羥基之酯、碳酸酯、胺基甲酸酯、磷酸酯或醚衍生物;(c)化合物形式I中胺基之醯胺、亞胺、胺基甲酸酯或胺衍生物;(d)式I化合物中硫醇基之硫酯、硫基碳酸酯、硫基胺基甲酸酯或硫化物衍生物;或(e)式I化合物中羰基之肟、烯醇酯或亞胺衍生物。
本發明前藥之一些具體實例包含: (i)     在式I化合物含有羧酸官能基(-COOH)之情形下,其酯,例如其中式I化合物之羧酸官能基之氫由C 1-C 8烷基(例如乙基)或(C 1-C 8烷基)C(=O)OCH 2- (例如t-BuC(=O)OCH 2-)代替之化合物; (ii)    在式I化合物含有醇官能基(-OH)之情形下,其酯,例如其中式I化合物之醇官能基之氫由-CO(C 1-C 8烷基) (例如甲基羰基)代替或醇經胺基酸酯化之化合物; (iii)  在式I化合物含有醇官能基(-OH)之情形下,其醚,例如其中式I化合物之醇官能基之氫由(C 1-C 8烷基)C(=O)OCH2-或-CH 2OP(=O)(OH) 2代替之化合物; (iv)   在式I化合物含有醇官能基(-OH)之情形下,其磷酸鹽,例如其中式I化合物之醇官能基之氫由-P(=O)(OH) 2或-P(=O)(ONa) 2或-P(=O)(O-) 2Ca 2+代替之化合物; (v)    在式I化合物含有一級或二級胺基官能基(-NH2或-NHR,其中R ≠ H)之情形下,其醯胺,例如其中視情形式I化合物之胺基官能基之一或兩個氫由(C1-C10)烷醯基、-COCH2NH2代替或胺基經胺基酸衍生之化合物; (vi)   在式I化合物含有一級或二級胺基官能基(-NH 2或-NHR,其中R ≠ H)之情形下,其胺,例如其中視情形式I化合物之胺基官能基之一或兩個氫由-CH 2OP(=O)(OH) 2代替之化合物。 (vii)在式I化合物之酮官能基由肟代替之情形下,亞胺或烯醇酯。
某些式I化合物可自身用作其他式I化合物之前藥。兩個式I化合物亦可以前藥形式接合至一起。在某些情況下,可藉由在內部連接式I化合物中之兩個官能基(例如藉由形成內酯)來產生式I化合物之前藥。
所提及之式I化合物意欲包含化合物自身及其前藥。本發明包含該等式I化合物以及該等化合物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及該等化合物及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
本發明範圍內亦包含式(I)化合物之活性代謝產物,換言之,在投與藥物時通常藉由氧化、還原或去烷基化在活體內形成之化合物。本發明代謝物之一些實例包含 (i)     在式I化合物含有甲基之情形下,其羥甲基衍生物(-CH 3-> -CH 2OH或-CH 3-> -COOH); (ii)    在式I化合物含有烷氧基之情形下,其羥基衍生物(-OR -> -OH); (iii)   在式I化合物含有三級胺基之情形下,其二級胺基衍生物(-NRR’ -> -NHR或-NHR’); (iv)   在式I化合物含有二級胺基之情形下,其一級衍生物(-NHR -> -NH 2); (v)    在式I化合物含有苯基部分之情形下,其酚衍生物(-Ph -> -PhOH);及 (vi)   在式I化合物含有醯胺基團之情形下,其羧酸衍生物(-CONH 2-> COOH)。 (vii) 在式I化合物含有羰基之情形下,其(-C=O(R)) -> -CHOH(R))。
式I化合物可單獨投與或以醫藥組合物形式投與,該醫藥組合物含有有效劑量之至少一種本發明化合物(作為活性組分)以及醫藥上無害之慣常賦形劑及/或添加劑。
適用於遞送本發明化合物之醫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將易於瞭解。該等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可在(例如) 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第19版(Mack Publishing Company, 1995)中找到。
可經口投與式I化合物。經口投與可涉及吞嚥以便化合物進入胃腸道,或可採用經頰或舌下投與,藉此化合物直接自口腔進入血流。適於經口投與之調配物包含固體調配物(例如錠劑)、含有微粒、液體或粉末之膠囊、菱形錠劑(包含液體填充者)、咀嚼劑、多微粒及奈米微粒、凝膠、固體溶液、脂質體、膜劑、陰道栓劑、噴霧劑及液體調配物。
液體調配物包含懸浮液、溶液、糖漿及酏劑。該等調配物可用作軟質或硬質膠囊中之填充物且通常包括載劑(例如水、乙醇、聚乙二醇、丙二醇、甲基纖維素或適宜油)及一或多種乳化劑及/或懸浮劑。液體調配物亦可藉由(例如)對藥袋中之固體實施重構來製得。
式I化合物亦可用於快速溶解、快速崩解劑型中,例如彼等闡述於Expert Opinion in Therapeutic Patents, 11 (6), 981-986, Liang及Chen (2001)中者。
對於錠劑劑型,端視劑量,藥物可佔該劑型之1重量%至80重量%,更通常該劑型之5重量%至60重量%。除藥物外,錠劑通常含有崩解劑。崩解劑之實例包含羥基乙酸澱粉鈉、羧甲基纖維素鈉、羧甲基纖維素鈣、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交聯聚維酮(crospovidone)、聚乙烯基吡咯啶酮、甲基纖維素、微晶纖維素、低碳烷基取代之羥丙基纖維素、澱粉、預膠凝澱粉及海藻酸鈉。通常,崩解劑將佔1重量%至25重量%。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崩解劑將佔劑型之5重量%至20重量%。通常使用黏合劑賦予錠劑調配物黏著品質。適宜黏合劑包含微晶纖維素、明膠、糖、聚乙二醇、天然及合成樹膠、聚乙烯基吡咯啶酮、預膠凝澱粉、羥丙基纖維素及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錠劑亦可含有稀釋劑,例如乳糖(單水合物、經噴霧乾燥之單水合物、無水物及諸如此類)、甘露醇、木糖醇、右旋糖、蔗糖、山梨醇、微晶纖維素、澱粉及二水合磷酸氫鈣。錠劑亦可視情況包括表面活性劑(例如月桂基硫酸鈉及聚山梨酸酯80)及助流劑(例如二氧化矽及滑石粉)。當存在時,表面活性劑可佔錠劑之0.2重量%至5重量%,且助流劑可佔錠劑之0.2重量%至1重量%。錠劑通常亦含有潤滑劑,例如硬脂酸鎂、硬脂酸鈣、硬脂酸鋅、硬脂基富馬酸鈉及硬脂酸鎂與月桂基硫酸鈉之混合物。潤滑劑通常佔0.25重量%至10重量%。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潤滑劑佔錠劑之0.5重量%至3重量%。其他可能成分包含抗氧化劑、著色劑、矯味劑、防腐劑及遮味劑。
實例性錠劑含有至多約80重量%之藥物、約10重量%至約90重量%之黏合劑、約0重量%至約85重量%之稀釋劑、約2重量%至約10重量%之崩解劑及約0.25重量%至約10重量%之潤滑劑。
錠劑摻合物可直接或藉由輥壓製來形成錠劑。或者,錠劑摻合物或摻合物部分可在製錠前經濕式、乾式或熔融造粒、熔融凝結或擠出。最終調配物可包括一或多個層且可經塗覆或不經塗覆;其甚至可經囊封。錠劑調配物論述於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Tablets,第1卷,H. Lieberman及L. Lachman (Marcel Dekker, New York, 1980)中。
用於人類或獸醫應用之可消耗口服膜通常係易曲折水溶性或水可溶脹薄膜劑型,其可快速溶解或具有黏膜黏著性且通常包括式I化合物、成膜聚合物、黏合劑、溶劑、保濕劑、塑化劑、穩定劑或乳化劑、黏度改質劑及溶劑。調配物之一些組分可實施一種以上功能。成膜聚合物可選自天然多醣、蛋白質或合成水膠體且通常以0.01重量%至99重量%範圍、更通常以30重量%至80重量%範圍存在。其他可能成份包含抗氧化劑、著色劑、矯味劑及增味劑、防腐劑、唾液刺激劑、冷卻劑、共溶劑(包含油)、軟化劑、增積劑、消泡劑、表面活性劑及遮味劑。通常藉由蒸發乾燥塗覆於可剝離背襯載體或紙張上之薄水性膜來製備本發明膜。此可在乾燥烘箱或通道、通常組合塗覆器乾燥器或藉由凍乾或真空處理進行。
用於經口投與之固體調配物可經調配以直接釋放及/或以改良方式釋放。改良釋放包含延時釋放、持續釋放、脈衝釋放、受控釋放、靶向釋放及程式性釋放。用於本發明目的之適宜經改良釋放調配物闡述於美國專利第6,106,864號中。其他適宜釋放技術之細節(例如高能量分散液及滲透性且經塗覆顆粒)發現於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On-line, 25(2), 1-14,Verma等人(2001)中。使用口香糖來達成受控釋放闡述於WO-A-00/35298中。
式I化合物亦可直接投與至血流、肌肉或內部器官中。該非經腸投與包含靜脈內、動脈內、腹膜腔內、鞘內、心室內、尿道內、胸骨內、顱內、肌內、關節內及皮下投與。適用於非經腸投與之裝置包含針式(包含微型針)注射器、無針式注射器及輸注技術。
式I化合物亦可局部投與至皮膚或黏膜,亦即經皮或透皮投與。
本發明化合物之非經腸調配物通常係可含有賦形劑(例如鹽、碳水化合物及緩衝劑(較佳地緩衝至pH 3 - 9))之水溶液。用於非經腸投與之調配物亦可為無菌非水性溶液或擬在使用適宜媒劑(例如無菌、無熱原水)重構後投與之經乾燥(例如凍乾)形式。
用於局部或經真皮投與本發明化合物之醫藥組合物包含軟膏、糊劑、乳霜、洗劑、凝膠、栓劑、粉劑、溶液、噴霧劑、滴劑、吸入劑及貼劑。若需要,可在無菌條件下將本發明化合物與醫藥上可接受之局部載劑及任一防腐劑或緩衝劑混合。揮發性化合物可能需要與調配劑或包裝材料混合以確保適當劑量遞送。具有較差皮膚滲透性之本發明化合物可能需要一或多種滲透增強劑,而經由皮膚快速吸收之化合物可能需要使用吸收延遲劑或障壁進行調配。
術語「醫藥上可接受之局部載劑」係指適於局部施加且適當地遞送有效量之本發明化合物之載劑介質,例如能夠懸浮或溶解化合物之惰性液體或乳霜媒劑。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此術語亦涵蓋批準用於局部化妝品之載劑材料。
術語「滲透增強劑」係關於增加皮膚、指甲、頭髮、爪或蹄對本發明化合物之滲透性以增加化合物之滲透速率及程度。可(例如)藉由使用擴散池裝置量測藥物擴散穿過動物或人類之皮膚、指甲、頭髮、爪或蹄之速率來觀察增強之滲透。擴散池由Merritt等人闡述於Diffusion Apparatus for Skin Penetration, J of Controlled Release, 1 (1984) pp. 161-162中。
除本發明化合物外,用於局部投與之軟膏、糊劑、乳霜、洗劑、凝膠、栓劑、粉劑、溶液、噴霧劑、滴劑、吸入劑及貼劑亦可含有一或多種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例如動物或植物脂肪、油、蠟、石蠟、澱粉、黃蓍膠、纖維素衍生物、聚乙二醇、聚矽氧、膨潤土、矽酸、滑石粉、氧化鋅、防腐劑、抗氧化劑、芳香劑、乳化劑、染料、惰性填充劑、抗刺激劑、增黏劑、芳香劑、遮光劑、抗氧化劑、膠凝劑、穩定劑、表面活性劑、軟化劑、著色劑、防腐劑、緩衝劑、滲透增強劑。該等賦形劑不應干擾活性劑之生物活性有效性且不應有害於上皮細胞或其功能。
可藉助經真皮貼劑達成經真皮投與。經真皮貼劑可為「儲層及多孔膜」類型或採用「基質系統」。
用於製備醫藥組合物之本發明化合物之溶解性可藉助適當調配技術(例如納入增溶劑)來增強。
式I化合物亦可經鼻內或藉由吸入投與,該等投與通常以下列形式:來自乾粉吸入器之乾粉(單獨地,作為混合物(例如與乳糖之乾燥摻合物)、或作為混合組分粒子(例如與磷脂、例如磷脂醯膽鹼混合))或作為來自加壓容器、幫浦、噴射器、霧化器(較佳係使用電流體動力學以生成細霧之霧化器)或噴霧器之氣溶膠噴霧(使用或不使用適宜推進劑,例如1,1,1,2-四氟乙烷或1,1,1,2,3,3,3-七氟丙烷)或作為滴鼻劑。對於鼻內應用,粉劑可包括生物黏著劑,例如殼聚糖或環糊精。吸入式遞送係本發明化合物之較佳投與途徑。
加壓容器、幫浦、噴射器、霧化器或噴霧器含有式I化合物之溶液或懸浮液,其包括(例如)乙醇、乙醇水溶液、或用於化合物分散、增溶或延長釋放之適宜替代劑、作為溶劑之推進劑及可選表面活性劑(例如三油酸山梨醇酐酯、油酸或寡聚乳酸)。
在乾粉劑或懸浮液調配物中使用之前,將藥物產品微粉化至適於藉由吸入遞送之大小(通常小於5微米)。此可藉由任一適宜粉碎方法(例如螺旋噴射研磨、流化床噴射研磨、超臨界流體處理)來形成奈米粒子、高壓均化或噴霧乾燥而達成。
用於吸入器或吹入器中之膠囊(例如自明膠或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製得)、泡罩及藥筒可經調配以含有本發明化合物之粉末混合物、適宜粉末基質(例如乳糖或澱粉)及性能改良劑(例如l-白胺酸、甘露醇或硬脂酸鎂)。乳糖可係無水或呈單水合物形式,較佳為後者。其他適宜賦形劑包含葡聚糖、葡萄糖、麥芽糖、山梨醇、木糖醇、果糖、蔗糖及海藻糖。
適用於使用電流體動力學以產生細霧之霧化器中的溶液調配物每次致動可含有1 μg至20 mg本發明化合物,且致動體積可在1 μL至100 μL間變化。典型調配物可包括式I化合物、丙二醇、無菌水、乙醇及氯化鈉。可用於代替丙二醇之替代性溶劑包含甘油及聚乙二醇。
可將適宜香水(例如水果或花香料)添加至意欲經鼻內投與之彼等本發明調配物中。鼻內投與之調配物可使用(例如) PGLA來調配以立即釋放及/或以改良方式釋放。改良釋放包含延時釋放、持續釋放、脈衝釋放、受控釋放、靶向釋放及程式性釋放。
式I化合物亦可通常以存於等滲且pH調整之無菌鹽水中之微粉化懸浮液或溶液之滴劑形式直接投與至眼或耳。
式I化合物可與可溶性大分子體(例如環糊精及其適宜衍生物或含聚乙二醇之聚合物)組合使用,以改良其在以任一上述投與方式使用時之溶解性、溶解速率、味道、生物利用度及/或穩定性。發現藥物-環糊精複合物(例如)通常可用於大多數劑型及投與途徑。可使用包涵(inclusion)及非包涵(non-inclusion)複合物。作為與藥物直接複合的替代形式,環糊精可用作輔助添加劑,即作為載劑、稀釋劑或增溶劑。最通常用於該等目的者係α、β及γ環糊精,其實例可發現於國際專利公開案WO91/11172、WO94/02518及WO98/55148中。
鑒於可能期望投與活性化合物之組合以(例如)用於治療特定疾病或病狀之目的,故在本發明範圍內可將兩種或更多種醫藥組合物(其中之至少一者含有式I化合物)便利地組合成適於共投與組合物之套組形式。因此,本發明套組包括兩種或更多種分開的醫藥組合物(其中至少一者含有式I化合物)及用於單獨保存該等組合物之構件(例如容器、分開式瓶子或分開式箔片包)。此一套組之實例係用於包裝錠劑、膠囊及諸如此類之常見泡罩包裝。此一套組尤其適於投與不同劑型(例如經口及非經腸)、用於以不同劑量間隔投與單獨的組合物或用於相互滴定單獨的組合物。為有助於依從性,該套組通常包括用於投與之指示,並可提供有所謂的記憶輔助物。
本發明化合物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用於製備類似結構化合物之任一方法來製備。具體而言,本發明化合物可藉由參照下文反應圖所闡述之程序、或藉由實例中所闡述之特定方法或藉由任一者之類似方法來製備。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下列反應圖中所陳述之試驗條件係用於實施所展示轉化之闡釋性適宜條件,且可需要或期望改變用於製備式I化合物所採用之精確條件。進一步應瞭解,可需要或期望以不同於反應圖中所闡述之順序實施轉化或修改轉化中之一或多者以提供本發明之期望化合物。
此外,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可需要或期望在合成本發明化合物之任一階段保護一或多個敏感基團,以防止不期望之副反應。具體而言,可需要或期望保護胺基或羧酸基團。製備本發明化合物中所用之保護基可以習用方式使用。參見(例如)彼等闡述於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Theodora W Greene及Peter G M Wuts,第三版(John Wiley and Sons, 1999)中所闡述,具體而言第7章(「Protection for the Amino Group」)及第5章(「Protection for the Carboxyl Group」),其以引用方式併入,其亦闡述用於去除該等基團之方法。
可如藉由反應圖1或反應圖2所圖解說明自化合物A-G來製備式I化合物(通常展示為化合物G)。式A-G化合物市面有售或可由熟習此項技術者根據文獻或本文所闡述之製備來合成。
反應圖 1 經由反應圖 1 製得之化合物可根據製程步驟(a)自式A化合物來製備式B化合物,該步驟係適宜條件下之溴化,包含使用TMS三氟甲磺酸鹽在有機鹼(例如三乙胺)存在下進行處理且隨後與溴化劑(例如N-溴琥珀醯亞胺)進行反應。步驟(b)之替代條件包含在25℃下使用於THF中之三甲基-苯基三溴化銨。
可根據製程步驟(b)自式B化合物來製備式C化合物,該步驟係使用2,2-二甲基硫代丙醯胺在適宜鹼性條件下進行環化。較佳條件包括在約80℃下使用於乙醇中之吡啶。可根據製程步驟(c)溴-烷氧基化自式C化合物來製備式D化合物,該步驟可使用溴化劑(例如N-溴琥珀醯亞胺)在醇存在下來實現。該反應通常在環境條件下進行。
可根據製程步驟(d)自式D化合物來製備式E化合物,該步驟係使用非親核鹼(例如第三丁醇鉀)在環境條件下於惰性溶劑(例如四氫呋喃)中實施之消除反應。可根據製程步驟(e)自式E化合物來製備式F化合物,該步驟係使用適宜酸(例如鹽酸)在混合水性/有機溶劑(例如二噁烷)中進行之去保護/水解。
可根據製程步驟(f)自式F化合物來製備式G化合物,該步驟係使用雜芳基羧酸在適宜鹼性條件下進行醯基化。較佳條件包括在六氟磷酸1-[雙(二甲基胺基)亞甲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鎓3-氧化物(HATU)存在下使用N-乙基-N-(丙烷-2-基)丙烷-2-胺(DIPEA)。在替代條件中,試劑可包含在三乙胺存在下於雙極性溶劑(例如DMF)中在25℃下之丙烷膦酸酐。其他有效條件包含在羥基苯并三唑(HOBt)及三乙胺存在下於DMF中在25℃下使用水溶性碳化二亞胺(例如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化二亞胺(EDCI))。
反應2 經由反應圖2製得之化合物 可經由米尼希偶合(Minisci coupling)利用羧酸使用9-三甲苯基-10-甲基過氯酸吖啶及輻照自式H化合物來製備式I化合物。
步驟(e)及(f)遵循與反應圖1中所闡述製程相同之製程。
因此,可藉由下文所呈現一般方法中所闡述之程序或藉由其常規修改形式來製備式I衍生物。本發明亦涵蓋用於製備式I衍生物之該等製程中之任一者或多者以及其中使用之任何新穎中間體。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下列反應可熱加熱或在微波輻照下加熱。
在下文所陳述闡釋本發明之非限制性實例及製備中且在上述反應圖中,可提及以下縮寫、定義及分析程序: AcOH:乙酸 atm:大氣壓 aq:水溶液 BOC 2O:BOC酐、二碳酸二-第三丁基酯 br:寬峰 ℃:攝氏度 CBZ:羧基苄基;苄基氧基羰基 conc.或c.:濃縮 δ:化學位移 d:雙重峰 dd:雙重峰之雙重峰 ddd:雙重峰之雙重峰之雙重峰 dt:三重峰之雙峰 DCM:二氯甲烷 DHP:二氫吡喃 DMAC:N,N-二甲基乙醯胺 DMAP:4-二甲基胺基吡啶 DMF:二甲基甲醯胺 DMSO:二甲基亞碸 EDCI: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化二亞胺 ESI-MS:電噴霧離子化質譜 EtOAc:乙酸乙酯 Et 3N:三乙胺 equiv.:當量 g:克 h:小時 HATU:六氟磷酸1-[雙(二甲基胺基)亞甲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鎓3-氧化物 HOPO:2-羥基吡啶1-氧化物 HPLC:高效液相層析 iPr 2NEt:N, N-二異丙基乙基胺胺、休尼格氏鹼(Hunig's base) iPrOH:異丙醇、2-丙醇 Kg:公斤 KOtBu:第三丁醇鉀 L:公升 LAH:氫化鋰鋁、LiAlH 4LCMS:液相層析-質譜 LDA:二異丙基醯胺鋰 LiHMDS:雙(三甲基矽基)醯胺鋰 M:多重峰 M:莫耳濃度 MeCN:乙腈 MHz:兆赫 min:分鐘 mL:毫升 mm:毫米 mmol:毫莫耳 µmol:微莫耳 mol:莫耳 MS m/z:質譜峰 MTBE:甲基第三丁基醚 N:正 n-BuLi:正丁基鋰。 NBS:N-溴琥珀醯亞胺 NCS:N-氯琥珀醯亞胺 NH 4OH:33%氨水溶液 NMP:N-甲基吡咯啶 NMR:核磁共振 Pd 2(dba) 3:參(二亞苄基丙酮)二鈀(0) Pd/C:碳載鈀 PE:石油醚 Prep:製備型 pTSA·H 2O:單水合對甲苯磺酸 q:四重峰 quint:五重峰 RT:室溫 s:單峰 sat.:飽和 SFC:超臨界流體層析 t:三重峰 t-BuOH:第三丁醇 TFA:三氟乙酸 THF:四氫呋喃 TMSOTf: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矽基酯 TTBP .HBF 4:四氟硼酸三-第三丁基鏻 T3P:丙基膦酸酐 X-Phos:2-二環己基膦基-2’,4’,6’-三異丙基聯苯 µm:微米 µL:微升
一般實驗部分 除非另外陳述,否則所有反應皆係在氮氣氛下運行。縮寫RT係指「室溫」且通常意指大約22℃ (± 5℃)。除非另外陳述,否則術語「濃縮」係指藉由使用旋轉蒸發器在減壓下去除揮發性化合物(例如溶劑)之製程。術語「層析」係指使用由EtOAc/庚烷或甲醇/DCM或其一些組合之混合物或梯度組成之移動相之矽膠層析。
1H NMR光譜在所有情形下皆與所提出結構一致。 1H NMR之特徵性δ係相對於殘餘溶劑信號(對於CDCl 3,δH = 7.27 ppm;對於DMSO-d 6,δH = 2.50 ppm,對於CD 3OD,δH = 3.30 ppm)使用主峰名稱之習用縮寫來報告。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互變異構體可記錄於NMR數據內且一些可交換質子可能不可見。同樣,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旋轉異構體之混合物可記錄於NMR數據內。
使用任一ESI-MS記錄質譜。在相關之情形下且除非另外陳述,否則所提供m/z數據係針對同位素 19F、 35Cl、 79Br及/或 81Br。
在使用矽膠層析、製備型HPLC或SFC層析之情形下,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可採用任何適宜溶劑或溶劑組合來純化期望化合物。
下列製備及實例之化合物命名係使用ChemDraw Professional 19.0 (Perkin Elmer)根據IUPAC (國際純化學及應用化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所生成。
醯胺化方法A)    向羧酸混合物(1.0當量)中添加於DMF中之DIPEA (4.0當量) (c = 0.14 M),隨後添加HATU (1.5當量)。將所得混合物在約15℃下攪拌約10 min,然後將胺(1.0當量)添加至混合物中。將反應液在約15℃下攪拌約16 h。過濾反應液,且藉由製備型HPLC純化濾液。 B)     向羧酸(1.0當量)中添加TPTU儲備溶液(1.5當量,0.30 M於DMF中),隨後添加胺(1.0當量,於DMF中之0.20 M儲備溶液)與2當量DIPEA (2.20 mmol, 383 µl)。將混合物在約65℃下攪拌約14 h。在N 2氣體流下蒸發溶劑。將所得殘餘物溶於DMSO中,過濾,並藉由製備型HPLC純化。 C)     使用微波反應器將胺(1.0當量)、酸(1.0當量)及EDCI (1.5當量)於吡啶(最終濃度= 65 mM)中之混合物加熱至約110℃並保持約30 min。蒸發溶劑,且藉由製備型HPLC將其進一步純化。 D)    在N 2下,向羧酸混合物(1.0當量)中添加胺(1.0當量)於DMF (c = 0.25 M)及三乙胺(6.0當量)中之溶液。將所得混合物在約23℃下攪拌約5 min,然後在冰/水浴中再冷卻5 min。經10 min將T3P (50%於DMF中)緩慢逐滴添加(2.0當量)至反應混合物中。經約1.5 h將反應液緩慢升溫至約15℃,然後添加H 2O (3x反應混合物體積)。過濾後處理混合物,且收集沈澱物,乾燥並藉由製備型HPLC純化。
製備 1 2-( 第三丁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酮鹽酸鹽 (P1) 步驟 1 2-( 第三丁基 )-7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1'- 甲酸第三丁基酯 (C1) 之合成 向9-側氧基-3-氮雜螺[5.5]十一-7-烯-3-甲酸第三丁基酯(CAS:873924-07-3; 160 g, 603 mmol)於DCM (2.4 L)中之溶液中添加Et 3N (251 mL, 1.81 mol)。將溶液冷卻至約-78℃且逐滴添加TMSOTf (164 mL, 904 mmol)於DCM (800 mL)中之溶液。將溶液在約-78℃下攪拌約30 min,然後升溫至約0℃並在約0℃下攪拌約2 h。將溶液冷卻至約-78℃且添加NBS (118 g, 663 mmol)於DCM (800 mL)中之懸浮液。將混合物在約-78℃下攪拌約2 h,然後升溫至約0℃。添加Boc 2O (52.6 g, 241 mmol),且將混合物在約0℃下攪拌約2 h。添加飽和NaHCO 3(aq) (1.6 L),且分離有機相並在減壓下濃縮。向殘餘物中添加2,2-二甲基硫代丙醯胺(84.8 g, 723 mmol)、吡啶(436 mL, 542 mmol)及EtOH (2.1 L)。將溶液加熱至約80℃並保持約16 h,且然後冷卻至約23℃。使用飽和NaHCO 3(aq) (2.0 L)洗滌混合物且在減壓下濃縮有機相。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石油醚:EtOAc = 1:0至3:1)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149 g, 68%)。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 6.65 (d, 1H), 5.87 (d, 1H), 3.57-3.51 (m, 2H), 3.40-3.33 (m, 2H), 2.82 (s, 2H), 1.71-1.67 (m, 2H), 1.53-1.48 (m, 2H), 1.46 (s, 9H), 1.43 (s, 9H);LC/MS m/z (M+H) += 363.1。
步驟 2 2-( 第三丁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酮鹽酸鹽 (P1) 之合成 向化合物 C1(188 g, 519 mmol)中添加MeOH (1.88 L)。將溶液冷卻至約15℃且逐批添加NBS (96.9 g, 545 mmol)。將所得混合物在約15℃下攪拌約2 h並在減壓下濃縮。向殘餘物中添加THF (2.5 L)且將所得溶液冷卻至約15℃。加KOtBu (1 M於THF中,2.1 L)添且將溶液在約15℃下攪拌16 h。添加水(4.9 L)且使用乙酸異丙酯(3 X 2.8 L)萃取混合物。在減壓下濃縮合併之有機相以提供粗製2-(第三丁基)-4-甲氧基-7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1'-甲酸第三丁基酯(中間體 C1b)。向所得殘餘物中添加來自先前批次之額外中間體 C1b(21.6 g, 55 mmol)及二噁烷(970 mL),隨後逐滴添加HCl (4 M於二噁烷中,2.26 L)。將溶液在約25℃下攪拌約16 h且然後在減壓下濃縮。添加MeOH (3.5 L)且將溶液加熱至約60℃,並冷卻至約25℃。在減壓下濃縮溶液以去除2.8 L MeOH。將所得混合物在約25℃下攪拌約16 h。添加EtOAc (2.0 L),且將所得混合物在約25℃下攪拌約16 h。過濾所得漿液,且在減壓及約40℃下乾燥濾餅以提供標題化合物(157 g, 87%)。 1H NMR (400 MHz, DMSO-d6) δ = 9.01 (br s, 1H), 8.93 (br s, 1H), 3.22 (s, 2H), 3.06 (br s, 4H), 2.62 (s, 2H), 1.76-1.65 (m, 4H), 1.37 (s, 9H);LC/MS m/z (M+H) += 279.2。
製備 2 5- 甲基 -2-( 甲基胺基 ) 喹啉 -7- 甲酸 (P2) 步驟 1 7- -N,5- 二甲基喹啉 -2- (C2) 在約25℃下,向7-溴-2-氯-5-甲基喹啉(8.96 g, 34.9 mmol,藉由Aciro, C.等人,PCT Int. Appl. (2013), WO 2013185103之方法製得)於甲胺(175 mL於THF中之2 M溶液,349 mmol)之溶液中添加氟化銫(10.6 g, 69.9 mmol)。將混合物加熱至約100℃並保持約48 h。使用飽和NH 4Cl (30 mL)稀釋混合物並使用EtOAc萃取。使用鹽水(30 mL)洗滌合併之有機相,藉由MgSO 4乾燥,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藉由SFC (管柱:Chiral Tech OX-H, 30x250 mm, 5 µm;移動相A:二氧化碳;移動相B:MeOH / 1% NH 3;95%-70% B梯度,3.5 min;流速:80 mL/min)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81 g, 32%)。LC/MS m/z (M+H) += 252.1。
步驟 2 5- 甲基 -2-( 甲基胺基 ) 喹啉 -7- 甲酸甲酯 (C3) 向化合物 C2(1.15 g, 4.59 mmol)於MeOH (5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三乙胺(2.0 mL, 14 mmol)及Pd(dppf)Cl 2 .CH 2Cl 2(613 mg, 0.751 mmol)。將溶液添加至帕爾反應器(Parr reactor)中並使用氮沖洗三次。使用CO將反應器沖洗三次,然後密封於約75 PSI CO下。將反應器加熱至約80℃並保持約24 h。將溶液冷卻至約25℃並使用EtOAc稀釋。使用水及鹽水洗滌溶液。藉由Na 2SO 4乾燥有機相並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管柱層析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853 mg, 81%)。LC/MS m/z (M+H) += 231.3。
步驟 3 5- 甲基 -2-( 甲基胺基 ) 喹啉 -7- 甲酸 (P2) 向化合物 C3(840 mg, 3.65 mmol)於THF (18 mL)中之溶液中添加1 M氫氧化鈉(22 mL, 22 mmol)。將溶液在約25℃下攪拌約16 h。逐滴添加HCl (1 M)直至形成沈澱物為止(pH ~5)。過濾沈澱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789 mg, 88%)。 1H NMR (400 MHz, DMSO-d6) δ 8.01 (d, 1H), 7.94 (s, 1H), 7.49 (s, 1H), 7.11 (d, 1H), 6.86 (d, 1H), 2.91 (d, 3H), 2.55 (s, 3H);LC/MS m/z (M+H) += 217.2。
製備 3 2-( 第三丁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酮鹽酸鹽 (P3) 步驟 1 4-(1,3- 二甲基 -1H- 吡唑 -4- )-3-( 乙氧基羰基 ) -3- 烯酸 (C4) 之合成 在約25℃下,向固體KOtBu (36.2 g, 322 mmol)於乙醇(20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1,3-二甲基-1H-吡唑-4-甲醛(CAS:25016-21-0; 20 g, 160 mmol)及琥珀酸二乙酯(42.1 g, 40 mL, 242 mmol)。將反應液在約80℃下加熱約18 h,然後冷卻至室溫並使用AcOH (23 mL, 403 mmol)驟冷。將反應混合物濃縮至約(40 mL)且添加庚烷(2 x 100 mL),並濃縮反應混合物。將反應液冷卻至約0-10℃,加入水(200 mL)並使用HCl水溶液將水層之pH調節至4-5。過濾所得懸浮液並使用水(60 mL)沖洗。乾燥固體以提供標題化合物(33.4 g, 82.1%)。 1H NMR (400 MHz,甲醇-d4) δ 7.81 (s, 1H), 7.63 (s, 1H), 4.25 (q, 2H), 3.85 (s, 3H), 3.53 (s, 2H), 2.28 (s, 3H), 1.32 (t, 2H);LC/MS m/z (M+H) += 253.1。
步驟 2 7- 乙醯氧基 -1,3- 二甲基 -1H- 吲唑 -5- 甲酸乙酯 (C5) 之合成 向化合物 C4(32.0 g, 126.9 mmol)於DMAC (128 mL)中之溶液中添加乙酸鈉(26.0 g, 317 mmol)及乙酸酐(32 mL, 2.67 mmol)。將反應液在約95-105℃下加熱約18 h,然後冷卻至約0-10℃,且逐滴添加水(512 mL)。過濾所得懸浮液並使用水(100 mL)沖洗。使用水使沈澱物重結晶並乾燥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8.8 g, 82.9%)。 1H NMR (400 MHz,甲醇-d4) δ 8.33 (s, 1H), 7.76 (s, 1H), 4.42 (q, 2H), 4.11 (s, 3H), 2.59 (s, 3H), 2.47 (s, 3H), 1.44 (t, 3H);%);LC/MS m/z (M+H) += 277.1。
步驟 3 7- 羥基 -1,3- 二甲基 -1H- 吲唑 -5- 甲酸乙酯 (C6) 之合成 向化合物 C5(1.11 g, 4.0 mmol)於乙醇(16 mL)中之溶液中添加碳酸鉀(2.76 g, 5.0 mmol)。將反應液在回流下加熱約1.5 h且然後濃縮。使用EtOAc (25 mL)及水(25 mL)稀釋殘餘物且使用檸檬酸水溶液將水層之pH調節至4-5。分離有機層,使用鹽水(25 mL)洗滌,藉由MgSO 4乾燥,過濾,並濃縮,使用己烷(25 mL)稀釋殘餘物並在減壓下濃縮所得混合物,使用高真空在約50℃下乾燥以提供淺粉紅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0.89 g, 95%產率)。 1H NMR (400 MHz, DMSO-d6) δ 10.47 (s, 1H), 7.81 (d, 1H), 7.26 (s, 1H), 4.29 (q, 2H), 4.15 (s, 3H), 2.45 (s, 3H), 1.33 (t, 3H);LC/MS m/z (M+H) += 235.1。
步驟 4 7- 甲氧基 -1,3- 二甲基 -1H- 吲唑 -5- 甲酸乙酯 (C7) 之合成 向化合物 C6(0.7 g, 3.0 mmol)於丙酮(2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碳酸鉀(0.83 g, 6.0 mmol)及碘甲烷(0.64 g, 0.28 mL, 4.5 mmol)。將反應液在回流下加熱約24 h且然後濃縮。將殘餘物用水(25 mL)稀釋且用EtOAc (2 x 25 mL)萃取。用鹽水(25 mL)洗滌合併之EtOAc萃取物,經MgSO 4乾燥,過濾,並濃縮。藉由層析(二氧化矽,於己烷中之0-25% EtOAc)純化殘餘物以提供白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0.71 g,95.3%產率)。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8.04 (s, 1H), 7.37 (s, 1H), 4.44 (q, 2H), 4.27 (s, 3H), 4.03 (s, 3H), 2.59 (s, 3H), 1.46 (t, 3H);LC/MS m/z (M+H) += 249.1。
步驟 5 7- 甲氧基 -1,3- 二甲基 -1H- 吲唑 -5- 甲酸 (P3) 之合成 向於EtOH (4.8 mL)、THF (4.3 mL)中之化合物 C7(0.3 g, 1.21 mmol)中添加1N NaOH (4.83 mL, 4.83 mmol)。將混合物加熱至約45℃並保持約2 h,然後冷卻至約25℃並濃縮。使用水(2 mL)稀釋殘餘物,使用1.5 M檸檬酸將水層之pH調節至4-5。過濾所得懸浮液並使用水(5 mL)沖洗。在50℃下乾燥沈澱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0.23 g, 86.4%)。 1H NMR (400 MHz,甲醇-d4) δ 7.99 (d, J = 1.2 Hz, 1H, 4), 7.38 (d, J = 1.2 Hz, 1H, 2), 4.19 (s, 3H, 16), 4.00 (s, 3H, 10), 2.51 (s, 3H, 11);LC/MS m/z (M+H) += 221.1。
實例 實例 1 1'-(3,7- 二甲基 -2H- 吲唑 -5- 羰基 )-2-(1- 甲基環丙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將2-(1-甲基環丙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如同化合物 P1一般製得,0.06 g, 0.22 mmol)、3,7-二甲基-1H-吲唑-5-甲酸(0.05 g, 0.26 mmol)、EDCI·HCl (0.08 g, 0.43 mmol)及吡啶(2 mL)之溶液在約110℃下微波處理約30 min。過濾所得混合物,且藉由製備型HPLC (管柱:YMC Actus Triart C18, 150x30 mm, 5 µm;移動相A:水(0.225% v/v甲酸);移動相B:MeCN;30-50% B梯度,11 min,保持於100% B 2 min;流速:35 mL/min)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15 mg, 16%)。 1H NMR (400 MHz,甲醇-d4) δ 7.64 (d, 1H), 7.20 (t, 1H), 3.79 (m, 2H), 3.55 (m, 2H), 3.21 (s, 2H), 2.70 (s, 2H), 2.56 (s, 3H), 2.55 (s, 3H), 1.64 (s, 4H), 1.55 (s, 3H), 1.29 (q, 2H), 1.04 - 0.95 (m, 2H);LC/MS m/z (M+H) += 449.4。
實例 2 1'-(3,7- 二甲基 -1H- 吲唑 -5- 羰基 )-2-(1- 甲基環丁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將2-(1-甲基環丁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如同化合物 P1一般製得,0.022 g, 0.077 mmol)、3,7-二甲基-1H-吲唑-5-甲酸(0.017 g, 0.092 mmol)、EDCI·HCl (0.029 g, 0.154 mmol)及吡啶(1 mL)之溶液在約110℃下微波處理約30 min。過濾所得混合物,且藉由製備型HPLC使用水/乙腈(管柱:Sunfire C18, 19x100 mm, 5 µm)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6.9 mg, 19%)。LC/MS m/z (M+H) += 463.3。
實例 3 1'-(3,7- 二甲基 -1H- 吲唑 -5- 羰基 )-2-(2,3- 二甲基丁烷 -2-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步驟 1 2-(2,3- 二甲基丁烷 -2- )-4- 側氧基 -4,7- 二氫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1'- 甲酸第三丁基酯 (C8) 之合成 向4-側氧基-4,7-二氫-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1'-甲酸第三丁基酯(如同化合物 P1一般製得,0.1 g, 0.31 mmol)於乙腈(1.5 mL)及水(1.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2,2,3-三甲基丁酸(0.121 g, 0.93 mmol)、Na 2HPO 4(0.132 g, 0.93 mmol)及9-三甲苯基-10-甲基過氯酸吖啶(3.83 g, 0.0093 mmol)。使用72 W藍色LED燈條將反應混合物輻照約60 h。過濾所得混合物,且藉由製備型HPLC (管柱:Phenomenex Gemini-NX C18, 50x250 mm, 10 µm;移動相A:水(0.05% v/v conc. NH 4OH);移動相B:MeCN;63-83% B梯度,9 min,保持於100% B 2 min;流速:25 mL/min)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30 mg, 23.8%)。 1H NMR (400 MHz,甲醇-d4) δ 3.52 - 3.44 (m, 4H), 3.20 (s, 2H), 2.68 (s, 2H), 2.12 (h, 1H), 1.60 (m, 4H), 1.47 (s, 9H), 1.38 (s, 6H), 0.88 (s, 3H), 0.87 (s, 3H);LC/MS m/z (M+H) += 407.4。
步驟 2 2-(2,3- 二甲基丁烷 -2-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C9) 之合成 向化合物 C8(0.03 g, 0.074 mmol)於MeOH (2 mL)中之溶液中添加於二噁烷中之4 N HCl (1 mL)並在約20℃下攪拌約2 h。濃縮反應混合物以得到黃色油狀物,添加乙腈(2 x 5 mL),且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液,在真空中乾燥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5 mg, 99%)。LC/MS m/z (M+H) += 307.1。
步驟 3 1'-(3,7- 二甲基 -1H- 吲唑 -5- 羰基 )-2-(2,3- 二甲基丁烷 -2-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酮之合成 將2-(2,3-二甲基丁烷-2-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0.015 g, 0.08 mmol)、3,7-二甲基-1H-吲唑-5-甲酸(0.025 g, 0.07 mmol)、EDCI·HCl (0.027 g, 0.146 mmol)及吡啶(2 mL)之溶液在約110℃下微波處理約30 min。濃縮所得混合物,且藉由製備型HPLC (管柱:Phenomenex Gemini-NX C18, 40x80 mm, 3 µm;移動相A:水(0.05% v/v conc. NH 4OH);移動相B:MeCN;31-71% B梯度,9 min,保持於100% B 2 min;流速:25 mL/min)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5.56 mg, 16%)。 1H NMR (400 MHz,甲醇-d 4) δ 7.67 (dd, 1H), 7.23 (t, 1H), 3.82 (m, 2H), 3.58 (m, 2H), 3.27 (s, 2H), 2.76 (s, 2H), 2.55 (s, 3H), 2.54 (s, 3H), 2.12 (h, 1H), 1.53 (m, 4H), 1.37 (s, 6H), 0.88 (s, 3H), 0.87 (s, 3H);LC/MS m/z (M+H) += 479.4。
實例 4 1'-(3,7- 二甲基 -1H- 吲唑 -5- 羰基 )-2-(1- 甲基環戊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將2-(1-甲基環戊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如同化合物 C9一般製得,0.024 g, 0.07 mmol)、3,7-二甲基-1H-吲唑-5-甲酸(0.015 g, 0.07 mmol)、EDCI·HCl (0.027 g, 0.141 mmol)及吡啶(2 mL)之溶液在約110℃下微波處理約30 min。過濾所得混合物,且藉由製備型HPLC (管柱:Phenomenex Gemini-NX C18, 40x80 mm, 3 µm;移動相A:水(0.05% v/v conc. NH 4OH);移動相B:MeCN;29-69% B梯度,9 min,保持於100% B 2 min;流速:25 mL/min)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7.2 mg, 21%)。 1H NMR (400 MHz,甲醇-d4) δ 7.66 (s, 1H), 7.22 (s, 1H), 3.82 (m, 2H), 3.59 (m, 2H), 3.27 (s, 2H), 2.75 (s, 2H), 2.58 (m, 6H), 2.19 (m, 2H), 1.86 - 1.75 (m, 7H), 1.68 (s, 3H), 1.46 (s, 3H);LC/MS m/z (M+H) += 477.3。
實例 5 1'-(3,7- 二甲基 -1H- 吲唑 -5- 羰基 )-2-( 第三戊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以與實例3相同之方式藉由在步驟1中使用2,2-二甲基丁酸代替2,2,3-三甲基丁酸來進行製備以提供標題化合物(8.3 mg)。LC/MS m/z (M+H) += 465.3。
實例 6 1'-(3,7- 二甲基 -1H- 吲唑 -5- 羰基 )-2- 乙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根據醯胺化方法A,使2-乙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如同化合物 P1一般製得,0.08 g, 0.28 mmol)與3,7-二甲基-1H-吲唑-5-甲酸(0.056 g, 0.28 mmol)進行偶合。藉由製備型HPLC (管柱:Phenomenex Gemini-NX C18, 40x80 mm, 3 µm;移動相A:水(0.05% v/v conc. NH 4OH);移動相B:MeCN;9-60% B梯度,9 min,保持於100% B 2 min;流速:25 mL/min)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45 mg, 38%)。 1H NMR (400 MHz,甲醇-d 4) δ 7.67 (d, 1H), 7.22 (d, 1H), 3.83 (m, 2H), 3.55 (m, 2H), 3.26 (s, 2H), 3.03 (q, 2H), 2.75 (s, 2H), 2.58 (s, 3H), 2.57 (s, 3H), 1.75 (m, 2H), 1.65 (m, 2H), 1.38 (t, 3H);LC/MS m/z (M+H) += 423.1。
實例 7 2-( 雙環 [1.1.1] 戊烷 -1- )-1'-(3,7- 二甲基 -1H- 吲唑 -5-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根據醯胺化 方法 A,使2-(雙環[1.1.1]戊烷-1-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如同化合物 P1一般製得,0.08 g, 0.28 mmol)與3,7-二甲基-1H-吲唑-5-甲酸(0.056 g, 0.28 mmol)進行偶合。藉由製備型HPLC (管柱:Phenomenex Gemini-NX C18, 40x80 mm, 3 µm);移動相A:水(0.225% v/v甲酸;移動相B:MeCN;19-59% B梯度,9 min,保持於100% B 2 min;流速:25 mL/min)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8.5 mg, 40%)。 1H NMR (400 MHz,甲醇-d 4) δ 7.66 (dd, 1H), 7.22 (t, 1H), 3.81 (s, 2H), 3.57 (s, 2H), 3.26 (s, 2H), 2.75 (s, 2H), 2.57 (s, 3H) 2.56 (s, 3H), 2.27 (s, 7H), 1.74 (s, 2H), 1.65 (s, 2H);LC/MS m/z (M+H) += 461.4。
實例 8 2- 異丙基 -1'-(5- 甲基 -2-( 甲基胺基 ) 喹啉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根據醯胺化 方法 A,使2-異丙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如同化合物 P1一般製得,0.034 g, 0.116 mmol)與5-甲基-2-(甲基胺基)喹啉-7-甲酸(0.03 g, 0.14 mmol)進行偶合。藉由製備型HPLC (管柱:Phenomenex Gemini-NX C18, 40x80 mm, 3 µm);移動相A:水(0.225% v/v甲酸;移動相B:MeCN;20-50% B梯度,9 min,保持於100% B 2 min;流速:25 mL/min)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3.2 mg, 36%)。 1H NMR (400 MHz,甲醇-d 4) δ 8.06 (dd, 1H), 7.57 - 7.50 (m, 1H), 7.05 (dd, 1H), 6.83 (d, 1H), 3.85 (m, 2H), 3.55 (m, 2H), 3.31 (h, 1H), 3.27 (s, 2H), 3.03 (s, 3H), 2.75 (d, 2H), 2.61 (s, 3H), 1.78 (m, 2H), 1.66 (m, 2H), 1.40 (d, 6H);LC/MS m/z (M+H) += 463.4。
實例 9 1'-(5- 甲基 -2-( 甲基胺基 ) 喹啉 -7- 羰基 )-2-(1- 甲基環丙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根據醯胺化方法A,使2-(1-甲基環丙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如同實例 P1一般製得,0.036 g, 0.116 mmol)與5-甲基-2-(甲基胺基)喹啉-7-甲酸(0.03 g, 0.14 mmol)進行偶合。藉由製備型HPLC (管柱:Boston Prime C18, 150x30 mm, 5 µm;移動相A:水(0.05% v/v conc. NH 4OH);移動相B:MeCN;26-56% B梯度,9 min,保持於100% B 2 min;流速:25 mL/min)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4.7 mg, 38%)。 1H NMR (400 MHz,甲醇-d 4) δ 8.06 (dd, 1H), 7.57 - 7.50 (m, 1H), 7.05 (dd, 1H), 6.83 (d, 1H), 3.91 - 3.78 (m, 2H), 3.57 - 3.51 (m, 2H), 3.25 (s, 2H), 3.03 (s, 3H), 2.73 (d, 2H), 2.61 (s, 3H), 1.80 - 1.74 (m, 2H), 1.68 - 1.62 (m, 2H), 1.58 (s, 3H), 1.36 - 1.27 (m, 2H), 1.06 - 0.93 (m, 2H);LC/MS m/z (M+H) += 475.4。
實例 10 2- 異丙基 -1'-(7- 甲氧基 -1,3- 二甲基 -1H- 吲唑 -5-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根據醯胺化方法A,使2-異丙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如同實 P1例一般製得,0.047 g, 0.159 mmol)與7-甲氧基-1,3-二甲基-1H-吲唑-5-甲酸(0.035 g, 0.16 mmol)進行偶合。藉由製備型HPLC (管柱:Boston Prime C18, 150x30 mm, 5 µm;移動相A:水(0.05% v/v甲酸);移動相B:MeCN;14-54% B梯度,9 min,保持於100% B 2 min;流速:25 mL/min)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17.7 mg, 24%)。 1H NMR (400 MHz,甲醇-d 4) δ 7.35 (d, 1H), 6.87 (d, 1H), 4.21 (s, 3H), 4.02 (s, 3H), 3.80 (m, 2H), 3.61 (m, 2H), 3.29 (h, 1H), 3.27 (s, 2H), 2.75 (s, 2H), 2.51 (s, 3H), 1.71 (m, 4H), 1.40 (d, 6H);LC/MS m/z (M+H) += 467.3。
實例 11 1'-(7- 甲氧基 -1,3- 二甲基 -1H- 吲唑 -5- 羰基 )-2-(1- 甲基環丙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根據醯胺化 方法 A,使2-(1-甲基環丙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如同實例 P1一般製得,0.05 g, 0.16 mmol)與7-甲氧基-1,3-二甲基-1H-吲唑-5-甲酸(0.035 g, 0.16 mmol)進行偶合。藉由製備型HPLC (管柱:YMC Triart C18, 150x25 mm, 5 µm;移動相A:水(0.05% v/v conc. NH 4OH);移動相B:MeCN;26-56% B梯度,9 min,保持於100% B 2 min;流速:25 mL/min)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19 mg, 25%)。 1H NMR (400 MHz,甲醇-d 4) δ 7.35 (d, 1H), 6.86 (d, 1H), 4.21 (s, 3H), 4.02 (s, 3H), 3.83 - 3.76 (m, 2H), 3.63 - 3.57 (m, 2H), 3.24 (s, 2H), 2.73 (s, 2H), 2.51 (s, 3H), 1.72 - 1.66 (m, 4H), 1.58 (s, 3H), 1.36 - 1.27 (m, 2H), 1.07 - 0.97 (m, 2H);LC/MS m/z (M+H) += 479.4。
實例 12 1'-(7- 甲氧基 -1,3- 二甲基 -1H- 吲唑 -5- 羰基 )-2-(2-( 甲基 -d3) 丙烷 -2- -1,1,1,3,3,3-d6)-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在約25℃下,向2-(2-(甲基-d3)丙烷-2-基-1,1,1,3,3,3-d6)-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如製劑 P1一般製得,0.105 g, 0.366 mmol)、7-甲氧基-1,3-二甲基-1H-吲唑-5-甲酸(0.1 g, 0.454 mmol)、EDCI·HCl (0.126 g, 1.8 mmol)及HOBt (0.79 g, 0.586 mmol)於DMF (1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Et 3N (0.51 mL, 3.66 mmol)。將混合物在約25℃下攪拌約16 h,隨後使用EtOAc (50 mL)稀釋。使用飽和Na 2CO 3水溶液(2 x 25 mL)及鹽水(2 x 25 mL)洗滌混合物。藉由MgSO 4乾燥有機相,過濾,並濃縮。藉由層析(二氧化矽,EtOAc:庚烷,0-100%)純化殘餘物以提供白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0.15 g,67.5%)。 1H NMR (400 MHz,甲醇-d4) δ 7.35 (s, 1H), 6.87 (s, 1H), 4.22 (s, 3H), 4.03 (s, 3H), 3.64 (m, 4H, 11), 3.28 (s, 2H), 2.76 (s, 2H), 2.52 (s, 3H), 1.72 (m, 4H);LC/MS m/z (M+H) += 490.2。
實例 13 2-( 第三丁基 )-1'-(7- 甲氧基 -1,3- 二甲基 -1H- 吲唑 -5-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在約25℃下,向製劑 P1(0.97 g, 3.1 mmol)、製劑 P3(0.68 g, 3.1 mmol)、EDCI·HCl (0.89 g, 4.65 mmol)、及HOBt (0.73 g, 4.65 mmol)於DMF (25.8 mL)中之溶液中添加 iPr 2NEt (2.97 mL, 17.0 mmol)。將混合物在約25℃下攪拌約16 h,隨後使用EtOAc (50 mL)稀釋。使用5% LiCl水溶液(25 mL)、0.5 N HCl (25 mL)、飽和NaHCO 3水溶液(20 mL)及1:1鹽水-水(30 mL)依序洗滌混合物。藉由MgSO 4乾燥有機相,過濾,濃縮,添加庚烷(2 x 25 mL)且在減壓下濃縮所得混合物。藉由層析(二氧化矽,0-100% EtOAc/己烷,然後0-10% MeOH:EtOAc)純化殘餘產物以提供白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1.05 g, 70.4%產率)。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7.23 (s, 1H), 6.74 (s, 1H), 4.22 (s, 3H), 3.96 (s, 3H), 3.73 (m, 2H), 3.62 (m, 2H), 3.10 (s, 2H), 2.71 (s, 2H), 2.50 (s, 3H), 1.68 (m, 4H), 1.45 (s, 9H);LC/MS m/z (M+H) += 481.3。
實例 14 2-( 第三丁基 )-1'-(7- 乙氧基 -1,3- 二甲基 -1H- 吲唑 -5-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步驟 1 7- 乙氧基 -1,3- 二甲基 -1H- 吲唑 -5- 甲酸乙酯 (C10) 之合成 向化合物 C6(0.328 g, 1.4 mmol)於丙酮(9.3 mL)中之溶液中添加碳酸鉀(0.33 g, 1.7 mmol)及碘乙烷(0.30 g, 0.16 mL, 1.96 mmol)。將反應液在回流下加熱約24 h且然後濃縮。將殘餘物用水(25 mL)稀釋且用EtOAc (2 x 25 mL)萃取。用鹽水(25 mL)洗滌合併之EtOAc萃取物,經MgSO 4乾燥,過濾,並濃縮。藉由層析(二氧化矽,EtOAc/己烷,0-25%)純化殘餘物以提供白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0.27 g,74%產率)。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7.99 (s, 1H), 7.32 (s, 1H), 4.40 (q, 2H), 4.23 (s, 3H), 4.22 (q, 2H), 2.56 (s, 3H), 1.52 (t, 3H), 1.42 (t, 3H);LC/MS m/z (M+H) += 263.1。
步驟 2 7- 乙氧基 -1,3- 二甲基 -1H- 吲唑 -5- 甲酸 (C11) 之合成 向於EtOH (5.1 mL)及THF (5.1 mL)中之化合物 C10(268 mg, 1.02 mmol)中添加1 M NaOH水溶液(5.1 mL, 5.1 mmol)。將混合物在約25℃下攪拌約17 h,然後在減壓下濃縮。向混合物中添加1.5 M檸檬酸水溶液(2.5 mL)及水(2 mL)。在攪拌約3分鐘之後,經由過濾分離沈澱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30 mg, 96.3%)。 1H NMR (400 MHz, DMSO-d6) δ 12.78 (s, 1H), 7.91 (d, 1H), 7.27 (s, 1H), 4.22 (q, 2H), 4.16 (s, 3H), 2.46 (s, 3H), 1.45 (t, 3H)。
步驟 3 2-( 第三丁基 )-1'-(7- 乙氧基 -1,3- 二甲基 -1H- 吲唑 -5-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 實例 14) 向含有化合物 C11(1.23 g, 5.0 mmol)、EDCI.HCl (1.2 g, 6.25 mmol)及HOPO (0.694 mg, 6.25 mmol)之燒瓶中添加乙腈(25.0 mL),隨後添加 iPr 2NEt (2.18 mL, 2.5 mmol)。將混合物加熱至約50℃並保持約2 h,且然後冷卻至室溫。添加製劑 P1(2.23 g, 5.5 mmol)、 iPr 2NEt (3.48 mL, 4.00 mmol)及水(5.0 mL),且將混合物加熱再次至約50℃並保持約2 h,隨後在室溫下攪拌約16 h。使用EtOAc (150 mL)稀釋反應混合物並使用水(2 x 100 mL)洗滌。使用EtOAc (50 mL)反萃取水層。然後使用0.25 N HCl (2 x 50 mL)洗滌合併之EtOAc萃取物並使用EtOAc (50 mL)反萃取水層。然後使用飽和NaHCO 3水溶液(2 x 50 mL)洗滌合併之EtOAc萃取物並使用EtOAc (50 mL)反萃取水層。使用鹽水(50 mL)洗滌合併之EtOAc萃取物,藉由MgSO 4乾燥,藉由矽藻土過濾並濃縮以得到淺黃色固體(2.47 g, 99%)。將固體溶於EtOAc (20 ml)中,且加熱至約50℃並保持約10 min,隨後添加庚烷(200 mL)且進一步加熱至約70℃並保持約2 h。在冷卻至室溫之後,將混合物攪拌約72 h。過濾固體,使用冷凍之預混合25% EtOAc-庚烷(100 mL)洗滌,在高真空中乾燥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1 g, 84.9%)。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7.31 (s, 1H), 6.82 (s, 1H), 4.23 (q, 2H), 4.21 (s, 3H), 3.80-3.60 (m, 4H), 3.25 (s, 2H), 2.73 (s, 2H), 2.49 (s, 3H), 1.68 (m, 4H), 1.52 (t, 3H), 1.43 (s, 9H);LC/MS m/z (M+H) += 495.1
實例 15 2-( 第三丁基 )-1'-(8- 甲基 -3-( 甲基胺基 ) 喹啉 -6-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步驟 1 8- 甲基喹啉 -6- 甲酸乙酯 (C12) 之合成 向6-溴-8-甲基喹啉(900 mg, 4.05 mmol)於EtOH (2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Pd(OAc) 2(91 mg, 0.405 mmol)、DBU (0.91 mL, 6.08 mmol)、Mo(CO) 6(588 mg, 2.23 mmol)及TTBP·HBF 4(118 mg, 0.405 mmol)。使用N 2將混合物吹掃約1 min,密封於微波管中,並在微波(Biotage Smith合成器)中於約120℃下輻照約70 min。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以提供粗製殘餘物。藉由層析(於石油醚中之0%至25% EtOAc)純化以提供標題化合物(800 mg, 92%)。LC/MS m/z (M+H) += 215.9。
步驟 2 3- -8- 甲基喹啉 -6- 甲酸乙酯 (C13) 之合成 以2個批次平行實施下列反應。向化合物 C12(350 mg, 1.63 mmol)於CCl 4(1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吡啶(0.26 mL, 3.25 mmol)及Br 2(0.10 mL, 1.95 mmol)。將所得溶液在約70℃下攪拌約4 h。將混合物冷卻至約25℃並傾倒至H 2O (20 mL)中。使用EtOAc (2 X 15 mL)萃取混合物,使用飽和NaHCO 3水溶液洗滌,藉由Na 2SO 4乾燥,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合併2個批次,且藉由層析(於石油醚中之0%至20% EtOAc)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500 mg, 26%/反應)。 1H NMR (400 MHz, DMSO-d6) δ = 9.08 (d, 1H), 8.91 (d, 1H), 8.49 (s, 1H), 8.10 (s, 1H), 4.39 (q, 2H), 2.74 (s, 3H), 1.38 (t, 3H);LC/MS m/z (M+H) += 295.8。
步驟 3 3-(( 第三丁氧基羰基 )( 甲基 ) 胺基 )-8- 甲基喹啉 -6- 甲酸乙酯 (C14) 向化合物 C13(500 mg, 1.70 mmol)中添加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基酯(334 mg, 2.55 mmol)、Pd 2(dba) 3(78 mg, 0.085 mmol)、X-Phos (81 mg, 0.17 mmol)、Cs 2CO 3(1.66 g, 5.1 mmol)及甲苯(17 mL)。使用N 2吹掃混合物。將混合物在約120℃下攪拌約16 h。將混合物冷卻至約25℃並過濾。在減壓下濃縮濾液並用EtOAc (20 mL)稀釋。用H 2O (3 X 5 mL)洗滌混合物,經Na 2SO 4乾燥,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藉由層析(於石油醚中之0%至30% EtOAc)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450 mg, 77%)。LC/MS m/z (M+H) += 345.2。
步驟 4 3-(( 第三丁氧基羰基 )( 甲基 ) 胺基 )-8- 甲基喹啉 -6- 甲酸 (C15) 向於MeOH (12 mL)及H 2O (4.0 mL)中之化合物 C14(450 mg, 1.31 mmol)中添加LiOH . H 2O (164 mg, 3.92 mmol)。將混合物在約25℃下攪拌約4 h。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然後使用H 2O (10 mL)稀釋。添加1 N HCl直至pH為3-4為止並使用EtOAc (2 X 20 mL)萃取混合物。藉由Na 2SO 4乾燥合併之有機相,過濾,且在減壓下濃縮以提供標題化合物(400 mg, 97%)。 1H NMR (400 MHz, DMSO-d6) δ = 9.01 (d, 1H), 8.46 (s, 1H), 8.39 (d, 1H), 8.03 (s, 1H), 3.33 (s, 3H), 2.74 (s, 3H), 1.43 (s, 9H);LC/MS m/z (M+H) += 317.3。
步驟 5 8- 甲基 -3-( 甲基胺基 ) 喹啉 -6- 甲酸鹽酸鹽 (C16) 向於二噁烷(6.0 mL)中之化合物 C15(500 mg, 1.58 mmol)中添加於二噁烷中之4 N HCl (6.0 mL)。將溶液在約25℃下攪拌約1.5 h,然後在減壓下濃縮以提供標題化合物(399 mg, 100%)。LC/MS m/z (M+H) += 217.0。
步驟 6 2-( 第三丁基 )-1'-(8- 甲基 -3-( 甲基胺基 ) 喹啉 -6-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 實例 15) 之合成 向化合物 C16(200 mg, 0.79 mmol)於DMF (4.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HATU (301 mg, 0.79 mmol)及iPr 2NEt (0.40 mL, 2.31 mmol)。將混合物在約25℃下攪拌約10 min。然後添加製劑 P1(208 mg, 0.66 mmol)。將混合物在約25℃下攪拌約1 h。濃縮殘餘物並藉由製備型HPLC (管柱:Boston Prime C18, 30x150 mm, 5 µm;移動相A:水(0.05% v/v conc. NH 4OH);移動相B:MeCN;28-58% B梯度,9 min,保持於100% B 2 min;流速:25 mL/min)純化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29 mg, 61%)。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 8.45 (d, 1H), 7.58 (d, 1H), 7.21 (dd, 1H), 7.10 (d, 1H), 3.83 (m, 2H), 3.52 (s, 2H), 3.25 (s, 2H), 2.89 (s, 3H), 2.73 (d, 2H), 2.69 (s, 3H), 1.70 (m, 4H), 1.43 (s, 9H)。LC/MS m/z (M+H) += 477.3。
實例 16 2-( 第三丁基 )-1'-(4- 甲基 -2- 萘甲醯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步驟 1 4- 羥基 -2- 萘甲酸甲酯 (C17) 之合成 向4-羥基-2-萘甲酸(18.8 g, 100 mmol)於MeOH (500 mL)中之溶液中緩慢添加濃H 2SO 4(8.33 mL, 150 mmol),然後將反應液回流約48 h。在減壓下濃縮溶劑且使用EtOAc (250 mL)稀釋殘餘物,使用水(150 mL)及鹽水(150 mL)依序洗滌,藉由MgSO 4乾燥,過濾,並濃縮以提供深褐色固體(19.6 g, 96.9%),其未經進一步純化即直接用於下一步驟中;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8.28 (d, 1H), 8.23 (s, 1H), 7.94 (d, 1H), 7.67 - 7.54 (m, 4H), 4.02 (s, 3H);LC/MS m/z (M-H) += 201.1。
步驟 2 4-((( 三氟甲基 ) 磺醯基 ) 氧基 )-2- 萘甲酸甲酯 (C18) 之合成 在約0℃下,向4-羥基-2-萘甲酸甲酯 C17(19.4 g, 96 mmol)於CH 2Cl 2(48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iPr 2NEt (83.6 mL, 480 mmol),隨後經約10 min逐份緩慢添加N-苯基-雙(三氟甲烷磺醯胺) (45.3 g, 127 mmol)。將混合物在約25℃下攪拌約16 h。使用1 N HCl (350 mL)終止反應,然後分離有機相。使用額外CH 2Cl 2萃取水相。使用飽和Na 2CO 3水溶液(200 mL)及鹽水(100 mL)依序洗滌合併之有機相,藉由MgSO 4乾燥,過濾,並濃縮。藉由層析(二氧化矽,EtOAc/己烷,0-10%)純化殘餘物以提供白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30 g, 93%產率);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8.65 (s, 1H), 8.12 (d, 1H), 8.08 - 8.01 (m, 2H), 7.78 (t, 1H), 7.69 (t, 1H), 7.56 (dt, 1H), 7.41 (d, 1H), 4.01 (s, 3H);LC/MS m/z (M+H) += 335.1。
步驟 3 4- 甲基 -2- 萘甲酸甲酯 (C19) 之合成 向4-(((三氟甲基)磺醯基)氧基)-2-萘甲酸甲酯 C18(22.4 g, 67 mmol)於二噁烷(134 mL)中之溶液中添加碳酸鉀(30.6 g, 221 mmol)、三甲基硼氧六環(25.2 g, 28.1 mL, 210 mmol)及水(3.36 mL, 2.78 mmol)。將混合物脫氣並使用N 2/真空循環(3次)吹掃,然後添加Pd(dppf)Cl 2(1.37 g, 1.68 mmol)。將反應液加熱至約60℃並保持約2 h。將混合物冷卻至約25℃並使用EtOAc (250 mL)稀釋。使用水(100 mL)、鹽水(100 mL)洗滌EtOAc層,經MgSO 4乾燥,過濾,並濃縮。藉由層析(二氧化矽,EtOAc/己烷,0-5%)純化殘餘物以提供白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10.2 g, 75%產率);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8.38 (s, 1H), 7.93 (d, 1H), 7.87 (d, 1H), 7.83 (d, 1H), 7.59 - 7.39 (m, 2H), 3.92 - 3.87 (m, 3H), 2.64 (s, 3H);LC/MS m/z (M+H) += 201.1。
步驟 4 4- 甲基 -2- 萘甲酸 (C20) 之合成 向4-甲基-2-萘甲酸甲酯 C19(13.8 g, 68.9 mmol)於THF (230 mL)及甲醇(23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LiOH (6.6 g, 276 mmol)於水(138 mL)中之預混合溶液。在約96 h之後,濃縮混合物,並使用1 N NaOH (50 mL)稀釋殘餘物。使用EtOAc (2 × 50 mL)萃取水相,且棄除有機層。使用濃HCl將水層之pH調節至4-5。過濾所得懸浮液。乾燥固體以提供標題化合物(9.6 g, 74.8%)。 1H NMR (400 MHz,甲醇-d4) δ 8.48 (s, 1H), 8.10 (d, 1H), 8.01 (d, 1H), 7.91 (s, 1H), 7.72 - 7.64 (m, 1H), 7.59 (t, 1H), 2.75 (s, 3H);LC/MS m/z (M-H) += 185.2。
步驟 5 2-( 第三丁基 )-1'-(4- 甲基 -2- 萘甲醯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 實例 16) 之合成 在約25℃下,向製劑 P1(15.7 g, 50 mmol)、4-甲基-2-萘甲酸 C20(9.31 g, 50 mmol)、EDCI·HCl (14.4 g, 75 mmol)及HOBt (11.9 g, 75 mmol)於DMF (333 mL)中之溶液中添加 iPr 2NEt (61 mL, 350 mmol)。將混合物在約25℃下攪拌約16 h,隨後使用EtOAc (300 mL)稀釋。使用1 N HCl (300 mL)、飽和NaHCO 3水溶液(200 mL)及鹽水(200 mL)依序洗滌混合物。藉由MgSO 4乾燥有機相,過濾,並濃縮。將殘餘物再溶於DCM (300 mL)中並用5% LiCl水溶液(100 mL)洗滌。分離DCM層並藉由MgSO 4乾燥以提供固體。藉由層析(二氧化矽,EtOAc/己烷,10-86%)純化殘餘物以提供白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16.9 g, 76%產率); 1H NMR (400 MHz,甲醇-d4) δ 8.08 (d, 1H), 7.95 (d, 1H), 7.80 (s, 1H), 7.60 (m, 2H), 7.37 (s, 1H), 3.87 (m, 2H), 3.55 (m, 2H), 3.27 (s, 2H), 2.75 (s, 2H), 2.74 (s, 3H), 1.79 (m, 2H), 1.65 (m, 2H), 1.45 (s, 9H);LC/MS m/z (M+H) += 447.2。
實例 17 2-( 第三丁基 )-1'-(7- 甲基 -1H- 吲哚 -5-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在約25℃下,向製劑 P1(6.3 g, 20 mmol)、7-甲基-1H-吲哚-5-甲酸(4.2 g, 24 mmol,商業供應商PharmaBlock)、EDCI·HCl (4.79 g, 25 mmol)及HOBt (3.97 g, 25 mmol)於DMF (10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 iPr 2NEt (20.9 mL, 120 mmol)。將混合物在約25℃下攪拌約16 h,隨後使用EtOAc (200 mL)稀釋。使用5% LiCl水溶液(100 mL)、飽和NaHCO 3水溶液(50 mL)及鹽水(50 mL)依序洗滌所得混合物。藉由MgSO 4乾燥有機相,過濾,並濃縮。藉由層析(二氧化矽,5-100% EtOAc/己烷,然後0-10% MeOH-EtOAc)純化殘餘物以提供白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8.0 g, 84%產率); 1H NMR (400 MHz,甲醇-d4) δ 7.52 (s, 1H), 7.32 (d, 1H), 7.00 (s, 1H), 6.53 (d, 1H), 3.65 (m, 4H), 3.23 (s, 2H), 2.72 (s, 2H), 2.54 (s, 3H), 1.67 (m, 4H), 1.45 (s, 9H);LC/MS m/z (M+H) += 436.1。
實例 18 2-( 第三丁基 )-1'-(3-( 乙基胺基 )-8- 甲基喹啉 -6-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以與實例15相同之方式藉由在步驟3中使用乙基胺基甲酸第三丁基酯代替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基酯來進行製備以提供標題化合物(353 mg)。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8.46 (s, 1H), 7.56 (s, 1H), 7.20 (s, 1H), 7.11 (s, 1H), 3.86-3.79 (m, 4H), 3.52 (m, 2H), 3.25-3.20 (m, 2H), 2.72 (s, 2H), 2.69 (s, 3H), 1.76-1.63 (m, 4H), 1.43 (s, 9H), 1.32 (t, 3H);LC/MS m/z (M+H) += 491.2。
實例 19 2-( 第三丁基 )-1'-(3- 甲氧基 -8- 甲基喹啉 -6-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以與實例15相同之方式藉由在步驟3中使用甲醇代替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基酯來進行製備以提供標題化合物(56 mg)。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8.63 (s, 1H), 7.75 (s, 1H), 7.72 (s, 1H), 7.43 (s, 1H), 3.98 (s, 3H), 3.88-3.82 (m, 2H), 3.51 (m, 2H), 3.26 (s, 2H), 2.76 (s, 3H), 2.73 (s, 2H), 1.77-1.64 (m, 4H), 1.43 (s, 9H);LC/MS m/z (M+H) += 478.3。
實例 20 2-( 第三丁基 )-1'-(3- 乙氧基 -8- 甲基喹啉 -6-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以與實例15相同之方式藉由在步驟3中使用乙醇代替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基酯來進行製備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5 mg)。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8.64 (s, 1H), 7.75 (s, 1H), 7.71 (s, 1H), 7.44 (s, 1H), 4.24 (q, 2H), 3.80-3.60 (m, 2H), 3.53 (m, 2H), 3.28 (s, 2H), 2.77 (s, 3H), 2.76 (s, 2H), 1.79-1.63 (m, 4H), 1.52 (t, 3H), 1.45 (s, 9H);LC/MS m/z (M+H) += 492.3。
實例 21 2-( 第三丁基 )-1'-(8- 甲基 -3-( 甲基硫基 ) 喹啉 -6-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以與實例15相同之方式藉由在步驟3中使用半硫酸2-甲基-2-硫基假脲代替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基酯及PdCl 2dppf來進行製備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8 mg)。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8.78 (d, 1H), 8.13 (d, 1H), 7.77 (s, 1H), 7.54 (s, 1H), 3.90-3.84 (m, 2H), 3.53 (m, 2H), 3.28 (s, 2H), 2.78 (s, 3H), 2.76 (s, 2H), 2.66 (s, 3H), 1.79-1.60 (m, 4H), 1.45 (s, 9H);LC/MS m/z (M+H) += 494.3。
實例 22 4-(4-(2-( 第三丁基 )-4- 側氧基 -4,7- 二氫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1'- 羰基 )-6-( 二甲基胺基 ) 吡啶 -2- ) 苯甲醯胺 步驟 1 2-(4- 胺甲醯基苯基 )-6-( 二甲基胺基 ) 異菸鹼酸 (C21) 之合成 在微波小瓶中,向於二噁烷(3.0 mL)及水(1.0 mL)中之2-氯-6-(二甲基胺基)異菸鹼酸甲酯(104 mg, 0.486 mmol)中添加Na 2CO 3(64 mg, 0.61 mmol)、Pd(PPh 3) 4(14 mg, 0.012 mmol)及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㖦-2-基)苯甲醯胺(100 mg, 0.41 mmol)。使用氮吹掃混合物,置於微波中,並在約100℃下輻照約45 min。將混合物冷卻至約25℃並在減壓下濃縮。使用2 N HCl將水性殘餘物酸化至大約pH 5且過濾所得沈澱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78 mg, 68%產率)。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8.20 (d, 1H), 7.99 (d, 1H), 7.65 (s, 1H), 7.19 (s, 1H), 3.24 (s, 6H);LC/MS m/z (M+H) += 285.9。
步驟 2 4-(4-(2-( 第三丁基 )-4- 側氧基 -4,7- 二氫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1'- 羰基 )-6-( 二甲基胺基 ) 吡啶 -2- ) 苯甲醯胺 ( 實例 22) 在微波小瓶中,向製劑 P1(50 mg, 0.16 mmol)、化合物 C21(68 mg, 0.24 mmol)及EDCI (61 mg, 0.32 mmol)之溶液中添加吡啶(3.0 mL)。將混合物在微波中於約110℃下輻照約30 min。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並藉由製備型HPLC (管柱:C18-1, 30x150 mm, 5 µm);移動相A:水(0.05% v/v conc. NH 4OH);移動相B:MeCN;30-70% B梯度,9 min,保持於100% B 2 min;流速:30 mL/min)純化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1 mg, 24%)。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8.16 (d, 2H), 7.96 (d, 2H), 7.13 (s, 1H), 6.58 (s, 1H), 3.90-3.75 (m, 2H), 3.54 (m, 2H), 3.26 (s, 2H), 3.21 (s, 6H), 2.76 (s, 2H), 1.80-1.62 (m, 4H), 1.43 (s, 9H);LC/MS m/z (M+H) += 546.4。
實例 23 4-(4-(2-( 第三丁基 )-4- 側氧基 -4,7- 二氫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1'- 羰基 )-6- 甲氧基吡啶 -2- ) 苯甲醯胺 以與實例22相同之方式藉由在步驟1中使用2-氯-6-甲氧基異菸鹼酸代替2-氯-6-(二甲基胺基)異菸鹼酸甲酯來進行製備以提供標題化合物(18 mg)。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8.23 (d, 2H), 8.01 (d, 2H), 7.54 (s, 1H), 6.77 (s, 1H), 4.06 (s, 3H), 3.49 (m, 2H), 3.30-3.25 (m, 4H), 2.73 (s, 2H), 1.80-1.63 (m, 4H), 1.43 (s, 9H);LC/MS m/z (M+H) += 533.4。
實例 24 2-( 第三丁基 )-1'-(5- 甲基 -1-( 甲基胺基 ) 異喹啉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步驟 1 3- -N-(2,2- 二甲氧基乙基 )-5- 甲基苯甲醯胺 (C22) 向2,2-二甲氧基乙烷-1-胺(1.34 g, 12.8 mmol)於DCM (5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三乙胺(1.76 g, 17.4 mmol)。將反應液冷卻至約0℃,然後逐滴添加於DCM (10 mL)中之3-溴-5-甲基苯甲醯氯(2.71 g, 11.6 mmol)。經約16 h將反應液升溫至約30℃。添加水(10 mL)且使用DCM (2 X 20 mL)萃取混合物。藉由Na 2SO 4乾燥合併之有機相,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管柱層析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3.0 g, 85%)。
步驟 2 7- -5- 甲基異喹啉 -1(2H)- (C23) 在約0℃下,向化合物 C22(3.50 g, 12.3 mmol)中添加濃H 2SO 4(30 mL)。將混合物在約25℃下攪拌約16 h,然後加熱至約50℃並保持約5 h。將混合物緩慢傾倒至冰水(200 mL)中,然後使用EtOAc (3 X 300 mL)萃取。藉由Na 2SO 4乾燥合併之有機相,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將殘餘物懸浮於石油醚/ EtOAc (50 mL / 20 mL)中並在約25℃下攪拌約10 min。藉由過濾收集固體以提供標題化合物及區域異構體5-溴-7-甲基異喹啉-1(2H)-酮之混合物(1.8 g, 76%)。LC/MS m/z (M+H) += 238.0。
步驟 3 5- 甲基 -1- 側氧基 -1,2- 二氫異喹啉 -7- 甲酸甲酯 (C24) 向於MeOH (50 mL)中之化合物 C23(區域異構體混合物,1.00 g, 4.2 mmol)中添加Pd(dppf)Cl 2(461 mg, 0.63 mmol)及三乙胺(1.28 g, 12.6 mmol)。將混合物在CO氣氛(50 psi)下加熱至約80℃並保持約48 h。將混合物冷卻至約25℃,過濾,且在減壓下濃縮濾液。藉由層析(於石油醚中之0%至30% EtOAc)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及區域異構體7-甲基-1-側氧基-1,2-二氫異喹啉-5-甲酸甲酯(600 mg, 66%)。經由製備型SFC (管柱:Daicel Chiralpak AD, 30x250 mm, 10 µm;移動相A:水(0.1% v/v NH 4OH);移動相B:EtOH;35% B,流速:80 mL/min)分離異構體以提供標題化合物(100 mg, 11%)。LC/MS m/z (M+H) += 218.0。
步驟 4 1- -5- 甲基異喹啉 -7- 甲酸甲酯 (C25) 向化合物 C24(100 mg, 0.46 mmol)中添加POCl 3(1.41 g, 9.2 mmol)。將混合物加熱至約100℃並保持約2 h。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液且使用NaHCO 3(aq)將pH調節至約8。經Na 2SO 4乾燥有機相,過濾,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層析(於石油醚中之0%至50% EtOAc)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105 mg, 97%)。LC/MS m/z (M+H) += 236.0。
步驟 5 5- 甲基 -1-( 甲基胺基 ) 異喹啉 -7- 甲酸甲酯 (C26) 向於NMP (5 mL)中之化合物 C25(105 mg, 0.45 mmol)中添加 i-Pr 2NEt (0.39 mL, 2.23 mmol)及甲胺鹽酸鹽(90 mg, 1.3 mmol)。將混合物在約110℃下攪拌約16 h。將溶液冷卻至約30℃並使用水(10 mL)稀釋。用EtOAc (2 X 10 mL)萃取混合物,且使合併之有機相經Na 2SO 4乾燥,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藉由層析(於石油醚中之0%至50% EtOAc)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50 mg, 49%)。LC/MS m/z (M+H) += 231.0。
步驟 6 5- 甲基 -1-( 甲基胺基 ) 異喹啉 -7- 甲酸 (C27) 向於MeOH (5 mL)及水(2 mL)中之化合物 C26(50 mg, 0.22 mmol)中添加LiOH單水合物(36 mg, 0.87 mmol)。將混合物在約30℃下攪拌約16 h。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並冷卻至約0℃。添加1 M HCl (aq)以將溶液調節至pH 5。形成沈澱物且藉由過濾收集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8 mg, 60%)。LC/MS m/z (M+H) += 217.0。
步驟 7 2-( 第三丁基 )-1'-(5- 甲基 -1-( 甲基胺基 ) 異喹啉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根據醯胺化方法A,使化合物 C27(28 mg, 0.13 mmol)偶合至製劑 P1。藉由製備型HPLC (管柱:Boston Prime C18, 30x150 mm, 5 µm);移動相A:水(0.05% v/v conc. NH 4OH);移動相B:MeCN;29-69% B梯度,9 min,保持於100% B 2 min;流速:25 mL/min)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40 mg, 64%)。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8.02 (s, 1H), 7.93 (d, 1H), 7.51 (s, 1H), 7.04 (d, 1H), 3.88-3.83 (m, 2H), 3.53 (m, 1H), 3.27 (s, 2H), 3.06 (s, 3H), 2.75 (s, 2H), 2.62 (s, 3H), 1.78-1.66 (m, 4H), 1.45 (s, 9H)。LC/MS m/z (M+H) += 477.3。
實例 25 2-( 第三丁基 )-1'-(1- 環丙基 -5- 甲基異喹啉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以與實例24相同之方式藉由在步驟5中使用環丙基酸代替甲胺鹽酸鹽來進行製備以提供標題化合物(32 mg)。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8.37 (s, 1H), 8.27 (d, 1H), 7.65 (d, 1H), 7.53 (s, 1H), 3.81-3.77 (m, 2H), 3.46 (m, 2H), 3.18 (s, 2H), 2.76 (m, 1H), 2.66 (s, 2H), 2.63 (s, 3H), 1.71 (m, 2H), 1.57 (m, 2H), 1.35 (s, 9H), 1.08 (d, 4H);LC/MS m/z (M+H) += 488.4。
實例 26 2-( 第三丁基 )-1'-(4- 甲基 -1-( 甲基胺基 ) 異喹啉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步驟 1 1-(( 第三丁氧基羰基 )( 甲基 ) 胺基 )-4- 甲基異喹啉 -7- 甲酸甲酯 (C28) 向1-氯-4-甲基異喹啉-7-甲酸酯(140 mg, 0.594 mmol)、N-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基酯(100 mg, 0.594 mmol)、Pd 2(dba) 3(27 mg, 0.030 mmol)、Cs 2CO 3(581 mg, 1.78 mmol)及X-Phos (28 mg, 0.059 mmol)中添加甲苯(5 mL)。使用氮吹掃混合物。將混合物加熱至約110℃並保持約16 h。在減壓下濃縮溶液且藉由層析(於石油醚中之0%至30% EtOAc)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15 mg, 8%)。LC/MS m/z (M+H - Boc) += 231.1。
步驟 2 4- 甲基 -1-( 甲基胺基 ) 異喹啉 -7- 甲酸甲酯 (C29) 向於MeOH (1.0 mL)中之化合物 C28(15 mg, 0.045 mmol)中添加HCl (4 M於二噁烷中,1.0 mL)。將反應液在約50℃下攪拌約2 h。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10 mg, 96%)。LC/MS m/z (M+H) += 231.0。
步驟 3 4- 甲基 -1-( 甲基胺基 ) 異喹啉 -7- 甲酸 (C30) 向於EtOH (4.0 mL)中之化合物 C29(10 mg, 0.043 mmol)中添加NaOH (8.7 mg, 0.217 mmol)及水(4.0 mL)。將反應液在約50℃下攪拌約1 h。在減壓下去除EtOH且使用2 N HCl將混合物酸化至pH 7。過濾沈澱物並在真空中乾燥以提供標題化合物(9.4 mg, 100%)。LC/MS m/z (M+H) += 217.0。
步驟 3 2-( 第三丁基 )-1'-(4- 甲基 -1-( 甲基胺基 ) 異喹啉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根據醯胺化方法C,使化合物 C30(9 mg, 0.044 mmol)偶合至製劑 P1。藉由製備型HPLC (管柱:Boston Prime C18, 30x150 mm, 5 µm);移動相A:水(0.05% v/v conc. NH 4OH);移動相B:MeCN;32-62% B梯度,9 min,保持於100% B 2 min;流速:25 mL/min)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9 mg, 14%)。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8.17 (s, 1H), 7.89 (d, 1H), 7.72-7.70 (m, 2H), 3.87-3.81 (m, 2H), 3.50 (m, 2H), 3.25 (s, 2H), 3.03 (s, 3H), 2.73 (s, 2H), 2.40 (s, 3H), 1.77-1.58 (m, 4H), 1.42 (s, 9H);LC/MS m/z (M+H) += 477.3。
實例 27 2-( 第三丁基 )-1'-(1,4- 二甲基異喹啉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以與實例26相同之方式藉由在步驟1中使用三甲基硼氧六環代替N-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基酯來進行製備以提供標題化合物(42 mg)。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8.31 (s, 1H), 8.20 (s, 1H), 8.15 (d, 1H), 7.84 (d, 1H), 3.91-3.86 (m, 2H), 3.53 (m, 2H), 3.27 (s, 2H), 2.93 (s, 3H), 2.75 (s, 2H), 2.63 (s, 3H), 1.85-1.65 (m, 4H), 1.43 (s, 9H);LC/MS m/z (M+H) += 462.3。
實例 28 2-( 第三丁基 )-1'-(5- 甲氧基 -1- 甲基異喹啉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步驟 1 5- 甲氧基異喹啉 -7- 甲酸甲酯 (C31) 向5-溴異喹啉-7-甲酸甲酯(1.00 g, 3.76 mmol;如由世界專利申請案WO 2021/028806所闡述製得)、RockPhos-Pd-G3 (95 mg, 0.113 mmol)及Cs 2CO 3(1.22 g, 3.76 mmol)中添加MeOH (1.2 g, 37.6 mmol)及二噁烷(20 mL)。將混合物加熱至約70℃並保持約16 h。將混合物冷卻至約25℃,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藉由層析(於石油醚中之0%至40% EtOAc)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450 mg, 55%)。LC/MS m/z (M+H) += 217.9。
步驟 2 5- 甲氧基 -7-( 甲氧基羰基 ) 異喹啉 2- 氧化物 (C32) 在約0℃下,向化合物 C31(450 mg, 2.07 mmol)於DCM (1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m-CPBA (429 mg, 2.49 mmol)。將混合物在約45℃下攪拌約16 h。添加飽和Na 2S 2O 3(aq),隨後添加飽和Na 2CO 3(aq)直至pH >8為止。將混合物攪拌約30 min,然後使用DCM (2 X 10 mL)及H 2O (2 X 10 mL)萃取。藉由Na 2SO 4乾燥DCM萃取物,過濾,且在減壓下濃縮以提供標題化合物(450 mg, 93%)。LC/MS m/z (M+H) += 234.0。
步驟 3 1- -5- 甲氧基異喹啉 -7- 甲酸甲酯 (C33) 向化合物 C32(450 mg, 1.93 mmol)於DCM (1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POCl 3(0.90 mL, 9.65 mmol)。將混合物在約50℃下攪拌約2 h,然後冷卻至約25℃。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且添加NaHCO 3(aq)直至pH為約8為止。分離有機相,藉由Na 2SO 4乾燥,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藉由層析(於石油醚中之0%至40% EtOAc)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00 mg, 41%)。LC/MS m/z (M+H) += 252.0。
步驟 4 5- 甲氧基 -1- 甲基異喹啉 -7- 甲酸甲酯 (C34) 向化合物 C33(60 mg, 0.24 mmol)及三甲基硼氧六環(60 mg, 0.24 mmol)於THF (2 mL)中之溶液中添加Pd(dtbpf)Cl 2(7.8 mg, 0.012 mmol)及Cs 2CO 3(155 mg, 0.477 mmol)。將混合物加熱至約70℃並保持約2 h,然後在減壓下濃縮。藉由層析(於石油醚中之0%至30% EtOAc)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40 mg, 73%)。LC/MS m/z (M+H) += 232.0。
步驟 5 5- 甲氧基 -1- 甲基異喹啉 -7- 甲酸 (C35) 向化合物 C34(40 mg, 0.17 mmol)於MeOH (2 mL)及水(1 mL)中之溶液中添加LiOH·H 2O (15 mg, 0.35 mmol)。將混合物在約25℃下攪拌約2 h,然後加熱至約50℃並保持約2 h。在減壓下濃縮溶液且使用1 M HCl將pH調節至約5。過濾所得沈澱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38 mg, 100%)。LC/MS m/z (M+H) += 217.9。
步驟 6 2-( 第三丁基 )-1'-(5- 甲氧基 -1- 甲基異喹啉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 實例 28) 根據醯胺化方法A,使化合物 C35(38 mg, 0.17 mmol)偶合至製劑 P1。藉由製備型HPLC (管柱:Boston Prime C18, 30x150 mm, 5 µm);移動相A:水(0.05% v/v conc. NH 4OH);移動相B:MeCN;29-59% B梯度,9 min,保持於100% B 2 min;流速:30 mL/min)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4 mg, 28%)。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8.33 (d, 1H), 7.97 (d, 1H), 7.81 (s, 1H), 7.18 (s, 1H), 4.07 (s, 3H), 3.89-3.84 (m, 2H), 3.54 (m, 2H), 3.26 (s, 2H), 2.93 (s, 3H), 2.75 (s, 2H), 1.79-1.65 (m, 4H), 1.43 (s, 9H);LC/MS m/z (M+H) += 478.4。
實例 29 2-( 第三丁基 )-1'-(1- 乙基 -5- 甲氧基異喹啉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以與實例28相同之方式藉由在步驟1中使用三乙基硼烷代替三甲基硼氧六環來進行製備以提供標題化合物(5.0 mg)。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8.37 (d, 1H), 7.98 (d, 1H), 7.85 (s, 1H), 7.18 (s, 1H), 4.07 (s, 3H), 3.91-3.83 (m, 2H), 3.55 (m, 2H), 3.35-3.31 (m, 2H), 3.27 (s, 2H), 2.75 (s, 2H), 1.80-1.65 (m, 4H), 1.43 (s, 9H), 1.37 (t, 3H);LC/MS m/z (M+H) += 492.3。
實例 30 2-( 第三丁基 )-1'-(2-( 異丙基胺基 ) 喹啉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步驟 1 2-( 異丙基胺基 ) 喹啉 -7- 甲酸甲酯 (C36) 在約-70℃下,向7-(甲氧基羰基)喹啉1-氧化物(200 mg, 0.98 mmol)於DCM (15 mL)中之溶液中逐滴添加三氟甲烷磺酸酐(304 mg, 1.08 mmol)。將混合物在約-70℃下攪拌約5 min,然後逐滴添加異丙胺於THF中之2 M溶液(2.94 mL, 5.88 mmol)。將混合物在約-70℃下攪拌約5 min,然後添加水(15 mL)。分離各層,並用DCM (20 mL)萃取水相。將合併之DCM萃取物用鹽水(2 X 10 mL)洗滌,經Na 2SO 4乾燥,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藉由層析(於石油醚中之0%至40% EtOAc)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150 mg, 63%)。LC/MS m/z (M+H) += 245.1。
步驟 2 2-( 異丙基胺基 ) 喹啉 -7- 甲酸 (C37) 向化合物 C36(150 mg, 0.614 mmol)於EtOH (4 mL)及水(4 mL)中之溶液中添加NaOH (123 mg, 3.07 mmol)。將混合物加熱至約50℃並保持約16 h。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並使用2 M HCl進行處理直至pH為約5為止。過濾所得沈澱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135 mg, 96%)。LC/MS m/z (M+H) += 231.1。
步驟 3 2-( 第三丁基 )-1'-(2-( 異丙基胺基 ) 喹啉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 實例 30) 根據醯胺化方法A,使化合物 C37(50 mg, 0.22 mmol)偶合至製劑 P1。藉由製備型HPLC (管柱:Boston Prime C18, 30x150 mm, 5 µm);移動相A:水(0.05% v/v conc. NH 4OH);移動相B:MeCN;32-62% B梯度,9 min,保持於100% B 2 min;流速:25 mL/min)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36 mg, 34%)。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7.83 (d, 1H), 7.68-7.63 (m, 2H), 7.19 (dd, 1H), 6.78 (d, 1H), 4.30 (sept, 1H), 3.88-3.83 (m, 2H), 3.55 (m, 2H), 3.27 (s, 2H), 2.75 (d, 2H), 1.78-1.66 (m, 4H), 1.45 (s, 9H), 1.28 (d, 6H);LC/MS m/z (M+H) += 491.4。
實例 31 2-( 第三丁基 )-1'-(2-( 環丁基胺基 ) 喹啉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以與實例30相同之方式藉由在步驟1中使用環丁胺代替異丙胺來進行製備以提供標題化合物(46 mg)。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7.83 (d, 1H), 7.65 (d, 1H), 7.60 (s, 1H), 7.17 (d, 1H), 6.76 (d, 1H), 4.54 (m, 1H), 3.87-3.79 (m, 2H), 3.52 (m, 1H), 3.26 (s, 2H), 2.73 (s, 2H), 2.46 (m, 2H), 2.04 (m, 2H), 1.82-1.64 (m, 6H), 1.43 (s, 9H);LC/MS m/z (M+H) += 503.4。
實例 32 2-( 第三丁基 )-1'-(2-( 乙基胺基 ) 喹啉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以與實例30相同之方式藉由在步驟1中使用乙胺代替異丙胺來進行製備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7 mg)。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7.82 (d, 1H), 7.66 (d, 1H), 7.63 (s, 1H), 7.17 (d, 1H), 6.78 (d, 1H), 3.87-3.81 (m, 2H), 3.52-3.46 (m, 4H), 3.26 (s, 2H), 2.73 (s, 2H), 1.76-1.64 (m, 4H), 1.43 (s, 9H), 1.28 (t, 3H);LC/MS m/z (M+H) += 477.4。
實例 33 2-( 第三丁基 )-1'-(5- 甲氧基 -4- 甲基 -1H- 吲唑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步驟 1 6- -4- 甲氧基 -2,3- 二甲基苯胺 (C38) 之合成 向於MeCN (10 mL)中之4-甲氧基-2,3-二甲基苯胺(500 mg, 3.31 mmol)中添加NBS (706 mg, 3.97 mmol)。將混合物在約25℃下攪拌約2 h。在減壓下濃縮反應混合物。藉由層析(於石油醚中之17% EtOAc,然後於EtOAc中之20% MeOH)純化所得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600 mg, 79%)。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 6.88 (s, 1H), 3.77 (s, 3H), 2.18 (s, 3H), 2.15 (s, 3H);LC/MS m/z (M+H) += 231.9。
步驟 2 7- -5- 甲氧基 -4- 甲基 -1H- 吲唑 (C39) 之合成 向於H 2O (4 mL)中之化合物 C38(600 mg, 2.61 mmol)中添加濃HCl (4 mL)。將混合物加熱至約60℃並保持約30 min,然後冷卻至約0℃。逐滴添加NaNO 2(198 mg, 2.87 mmol)於H 2O (1 mL)中之溶液且將混合物在約0℃下攪拌約1 h。向混合物中添加飽和NaOAc水溶液直至pH為4-5為止。添加2-甲基丙烷-2-硫醇(259 mg, 2.87 mmol)於EtOH (7 mL)中之溶液。將混合物緩慢升溫至約25℃並攪拌約16 h。使用EtOAc (20 mL)稀釋混合物,使用水(20 mL)洗滌,並使用鹽水(20 mL)洗滌。經Na 2SO 4乾燥有機相,過濾,且在減壓下濃縮。將所得殘餘物溶於DMSO (5 mL)中且逐滴添加KOtBu (1.69 g, 15 mmol)於DMSO (10 mL)中之溶液。將混合物在約25℃下攪拌約2 h。使用EtOAc (50 mL)稀釋混合物,使用水(50 mL)洗滌,並使用鹽水(50 mL)洗滌。經Na 2SO 4乾燥有機相,過濾,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層析(於石油醚中之17% EtOAc)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170 mg, 27%)。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 8.12 (s, 1H), 7.29 (s, 1H), 3.90 (s, 3H), 2.45 (s, 3H);LC/MS m/z (M+H) += 242.8。
步驟 3 5- 甲氧基 -4- 甲基 -1H- 吲唑 -7- 甲酸乙酯 (C40) 之合成 向於EtOH (5.0 mL)中之化合物 C39中添加Mo(CO) 6(93 mg, 0.353 mmol)、TTBP·HBF 4(21 mg, 0.0705 mmol)、DBU (0.16 mL, 1.06 mmol)及Pd(OAc) 2(15.8 mg, 0.0705 mmol)。將混合物在約100℃下於微波反應器中輻照約1 h,然後冷卻至約25℃。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並藉由層析(於石油醚中之17% EtOAc)純化以提供標題化合物(70 mg, 42%)。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  8.11 (s, 1H), 7.78 (s, 1H), 4.51 (q, 2H), 3.96 (s, 3H), 2.57 (s, 3H), 1.51 (t, 3H);LC/MS m/z (M+H) += 235.0。
步驟 4 5- 甲氧基 -4- 甲基 -1H- 吲唑 -7- 甲酸 (C41) 之合成 向於MeOH (1.0 mL)及THF (2.0 mL)中之化合物 C40(70 mg, 0.30 mmol)中添加LiOH·H 2O (38 mg, 0.90 mmol)於H 2O (1.0 mL)中之溶液。將混合物在約25℃下攪拌約16 h,然後添加H 2O (10 mL)。使用EtOAc (10 mL)洗滌混合物,然後使用飽和檸檬酸水溶液將水相酸化至pH ~6。過濾所得懸浮液且收集濾餅以提供標題化合物(62 mg, 100%)。LC/MS m/z (M+H) += 207.0。
步驟 5 2-( 第三丁基 )-1'-(5- 甲氧基 -4- 甲基 -1H- 吲唑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 實例 33) 之合成 在約0℃下,向化合物 C41(62 mg, 0.30 mmol)於DMF (2.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Et 3N (0.17 mL, 1.2 mmol)及T3P (0.36 mL於EtOAc中之50% w/w溶液,0.60 mmol)。添加製劑 P1(95 mg, 0.30 mmol)。將所得溶液在約25℃下攪拌約16小時。使用EtOAc (15 mL)稀釋混合物,使用水(15 mL)及鹽水(15 mL)洗滌。經Na 2SO 4乾燥有機相,過濾,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製備型HPLC (管柱:Boston Green ODS, 30x150 mm, 5 µm;移動相A:水(0.2% v/v conc. HCl);移動相B:MeCN;23-63% B梯度,9 min,保持於100% B 2 min;流速:30 mL/min)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7 mg, 19%)。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 8.19 (d, 1H), 7.29 (t, 1H), 3.90 (s, 3H), 3.65 (m, 4H), 3.24 (s, 2H), 2.73 (s, 2H), 2.48 (s, 3H), 1.69 (m, 4H), 1.43 (s, 9H)。LC/MS m/z (M+Na) += 489.1。
實例 34 2-( 第三丁基 )-1'-(4- -5- 甲基 -1H- 吲唑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以與實例33相同之方式藉由在步驟1中使用3-氯-2,4-二甲基苯胺代替4-甲氧基-2,3-二甲基苯胺來進行製備以提供標題化合物(15 mg)。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8.11 (s, 1H), 7.37 (s, 1H), 3.87-3.48 (m, 4H), 3.24 (s, 2H), 2.73 (s, 2H), 2.49 (s, 3H), 1.77-1.58 (m, 4H), 1.43 (s, 9H);LC/MS m/z (M+H) += 471.3。
實例 35 2-( 第三丁基 )-1'-(4,5- 二甲基 -1H- 吲唑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以與實例33相同之方式藉由在步驟1中使用2,3,4-三甲基苯胺代替4-甲氧基-2,3-二甲基苯胺來進行製備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6 mg)。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8.13 (s, 1H), 7.26 (s, 1H), 3.70-3.59 (m, 4H), 3.23 (s 2H), 2.73 (s, 2H), 2.55 (s, 3H), 2.39 (s, 3H), 1.76-1.67 (m, 4H), 1.43 (s, 9H);LC/MS m/z (M+H) += 451.4。
實例 36 2-( 第三丁基 )-1'-(4- 甲氧基 -5- 甲基 -1H- 吲唑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步驟 1 4- 甲氧基 -5- 甲基 -1-( 四氫 -2H- 吡喃 -2- )-1H- 吲唑 (C42) 之合成 向5-甲基-1-(四氫-2H-吡喃-2-基)-1H-吲唑-4-醇(2.5 g, 10.76 mmol)及K 2CO 3(2.98 g, 21.5 mmol)中添加DMF (30 mL)。將混合物冷卻至約0-5℃並攪拌約10 min。逐滴添加碘甲烷(1.01 mL, 16.1 mmol),且將混合物在約25℃下攪拌約20 h。添加水(30 mL)且使用EtOAc (3 X 30 mL)萃取混合物。使用飽和鹽水洗滌合併之EtOAc萃取物,藉由MgSO 4乾燥,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管柱層析(於石油醚中之0-20% EtOAc)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40 g, 91%)。LC/MS m/z (M+H) += 247.0。
步驟 2 7- -4- 甲氧基 -5- 甲基 -1H- 吲唑 (C43) 之合成 向化合物 C42(2.40 g, 9.74 mmol)於DCM (5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三溴化吡啶鎓(3.43 g, 10.7 mmol)。將混合物在約25℃下攪拌約2 h。添加水(30 mL),且使用EtOAc (3 X 20 mL)萃取混合物。使用飽和鹽水洗滌合併之EtOAc萃取物,藉由MgSO 4乾燥,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管柱層析(於石油醚中之0-20% EtOAc)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1.90 g, 81%)。LC/MS m/z (M+H) += 242.8。
步驟 3 4- 甲氧基 -5- 甲基 -1H- 吲唑 -7- 甲酸乙酯 (C44) 之合成 向化合物 C43(1.20 g, 3.0 mmol)於EtOH (2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Pd(OAc) 2(54 mg, 0.239 mmol)、tBu 3P·BF 4(87 mg, 0.30 mmol)、DBU (682 mg, 4.48 mmol)及Mo(CO) 6(237 mg, 0.90 mmol)。將混合物在微波中於100℃下輻照30 min。過濾混合物,且在減壓下濃縮濾液。藉由管柱層析(於石油醚中之0-30% EtOAc)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450 mg, 64%)。LC/MS m/z (M+H) += 235.0。
步驟 4 4- 甲氧基 -5- 甲基 -1H- 吲唑 -7- 甲酸 (C45) 之合成 向化合物 C44(700 mg, 2.99 mmol)於EtOH (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NaOH (598 mg, 14.9 mmol)及水(5 mL)。將混合物在約50℃下攪拌約16 h。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且使用2 N HCl將殘餘物酸化至pH 5。過濾沈澱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580 mg, 94%)。LC/MS m/z (M+H) += 206.9。
步驟 5 2-( 第三丁基 )-1'-(4- 甲氧基 -5- 甲基 -1H- 吲唑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酮之合成 根據醯胺化方法A,使化合物 C45(300 mg, 1.45 mmol)偶合至製劑 P1。藉由製備型HPLC (管柱:Boston Prime C18, 30x150 mm, 5 µm);移動相A:水(0.05% v/v conc. NH 4OH);移動相B:MeCN;30-60% B梯度,9 min,保持於100% B 2 min;流速:30 mL/min)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345 mg, 51%)。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8.32 (s, 1H), 7.28 (s, 1H), 4.25 (s, 3H), 3.69 (m, 4H), 3.24 (s, 2H), 2.73 (s, 2H), 2.29 (s, 3H), 1.68 (m, 4H), 1.43 (s, 9H);LC/MS m/z (M+H) += 467.4。
實例 37 2-( 第三丁基 )-1'-(4- -5- 甲氧基 -1H- 吲哚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步驟 1 1- -4- -5- 甲氧基 -2- 硝基苯 (C46) 之合成 向4-溴-1-氯-2-甲氧基苯(1.00 g, 4.52 mmol)中添加H 2SO 4(3 mL),且將混合物冷卻至約0℃並攪拌約10 min。逐份添加HNO 3(0.43 mL, 11.3 mmol)。經約16 h使混合物緩慢升溫至約20℃。將混合物傾倒於冰水山並使用Na 2CO 3調節至pH 7-9。用EtOAc (3 X 200 mL)萃取混合物,且使合併之EtOAc萃取物經Na 2SO 4乾燥,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管柱層析(於DCM中之0-2% EtOAc)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及二硝化副產物2-溴-5-氯-4-甲氧基-1,3-二硝基苯(1.10 g, <91%產率)。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8.10 (s, 1H), 7.22 (s, 1H), 4.01 (s, 3H)。
步驟 2 7- -4- -5- 甲氧基 -1H- 吲哚 (C47) 之合成 在約-50℃下,向於THF (10 mL)中之化合物 C46(1.10 g,約20%純度,0.83 mmol)中添加乙烯基溴化鎂(1 M, 15 mL, 15 mmol)。將混合物升溫至約-20℃並攪拌約16 h。將混合物升溫至0℃且添加NH 4Cl (30 mL)及EtOAc (50 mL)。分離各相且用EtOAc (3 X 20 mL)萃取水相。將合併之EtOAc萃取物用鹽水(20 mL)洗滌,經Na 2SO 4乾燥,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管柱層析(於石油醚中之5% EtOAc)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30 mg, 14%產率)。LC/MS m/z (M+H) += 261.8。
步驟 3 4- -5- 甲氧基 -1H- 吲哚 -7- 甲酸乙酯 (C48) 之合成 向化合物 C47(50 mg, 0.19 mmol)於EtOH (1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Pd(OAc) 2(3.5 mg, 0.0154 mmol)、tBu 3P·BF 4(5.6 mg, 0.0192 mmol)、DBU (44 mg, 0.288 mmol)及Mo(CO) 6(51 mg, 0.192 mmol)。將混合物在微波中於約100℃下輻照約1 h。過濾混合物且在減壓下濃縮濾液。藉由管柱層析(於石油醚中之0-2% EtOAc)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0 mg, 41%)。LC/MS m/z (M+H) += 254.0。
步驟 4 4- -5- 甲氧基 -1H- 吲哚 -7- 甲酸 (C49) 之合成 在約15℃下,向化合物 C48(20 mg, 0.079 mmol)於水(1 mL)及THF (2 mL)中之溶液中添加LiOH·H 2O (6.6 mg, 0.16 mmol)。將混合物在約50℃下攪拌約16 h。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且使用2 N HCl將殘餘物酸化至pH 5。濃縮溶液以提供標題化合物(15 mg, 84%)。LC/MS m/z (M+H) += 225.9。
步驟 5 2-( 第三丁基 )-1'-(4- -5- 甲氧基 -1H- 吲哚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酮之合成 根據醯胺化方法A,使化合物 C49(15 mg, 1.45 mmol)偶合至製劑 P1。藉由製備型HPLC (管柱:Boston Prime C18, 30x150 mm, 5 µm);移動相A:水(0.05% v/v conc. NH 4OH);移動相B:MeCN;40-70% B梯度,9 min,保持於100% B 2 min;流速:30 mL/min)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4.5 mg, 14%)。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7.35 (d, 1H), 7.00 (s, 1H), 6.52 (d, 1H), 3.90 (s, 3H), 3.89-3.48 (m, 4H), 3.23 (s, 2H), 2.73 (s, 2H), 1.79-1.64 (m, 4H), 1.43 (s, 9H);LC/MS m/z (M+H) += 486.3。
實例 38 2-( 第三丁基 )-1'-(5- 甲基 -2-( 甲基胺基 ) 喹啉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在約25℃下,向製劑 P1(1.26 g, 4.01 mmol)、製劑 P2(581 mg, 2.69 mmol)、EDCI (773 mg, 4.04 mmol)及HOBt (582 mg, 4.31 mmol)於DMF (3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 iPr 2NEt (5 mL, 26.9 mmol)。將混合物在約25℃下攪拌約16 h,隨後使用EtOAc稀釋。使用5% LiCl水溶液、飽和NaHCO 3水溶液及1:1鹽水:水(30 mL)依序洗滌混合物。藉由MgSO 4乾燥有機相,過濾,並濃縮。藉由管柱層析(於DCM中之0%至20% MeOH)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1.28 g, 86%)。 1H NMR (400 MHz, DMSO-d6) δ 7.99 (d, 1H), 7.31 (s, 1H), 7.07 (s, 1H), 6.96 (s, 1H), 6.81 (d, 1H), 3.75-3.35 (m, 4H), 3.23 (s, 2H), 2.91 (d, 3H), 2.66 (s, 2H), 2.54 (s, 3H), 1.60-1.53 (m, 4H), 1.38 (s, 9H);LC/MS m/z (M+H) += 477.5。
實例 39 2-( 第三丁基 )-1'-(2-( 乙基胺基 )-5- 甲基喹啉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步驟 1 7- -N- 乙基 -5- 甲基喹啉 -2- (C50) 之合成 向7-溴-2-氯-5-甲基喹啉(如專利申請案WO 2013185103 A1中所闡述製得,50 mg, 0.19 mmol)添加iPr 2NEt (67 µL, 0.39 mmol)、乙胺(70%水溶液,0.234 mmol)及NMP (0.2 mL)。將混合物加熱至約110℃並保持約18 h,然後加熱至約140℃並保持約24 h。將混合物冷卻至約25℃並使用水稀釋。用二乙醚(3X)萃取混合物。藉由MgSO 4乾燥合併之醚萃取物,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管柱層析(於庚烷中之0%至60% EtOAc)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14 mg, 27%)。LC/MS m/z (M+H) += 265.2。
步驟 2 2-( 第三丁基 )-1'-(2-( 乙基胺基 )-5- 甲基喹啉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酮之合成 向化合物 C50(80 mg, 0.30 mmol)中添加甲酸2,4,6-三氯苯基酯(136 mg, 0.60 mmol)及Xantphos (11 mg, 0.018 mmol)。添加三乙胺(85 µL, 0.60 mmol)及甲苯(0.30 mL)之脫氣溶液。將混合物加熱至約80℃並保持約18 h。使用乙醚稀釋混合物並經由矽藻土過濾。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再溶於DCM中,並經由二氧化矽過濾。在減壓下濃縮混合物。向殘餘物中添加THF (0.2 mL)、三乙胺(21 µL, 0.15 mmol)、製劑 P1(25 mg, 0.087 mmol)及DMAP (0.5 mg, 0.004 mmol)。將混合物在約50℃下攪拌約16 h。添加水且用EtOAc (2x)萃取混合物。藉由MgSO 4乾燥合併之EtOAc萃取物,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藉由製備型HPLC (管柱:XBridge C18, 19x100 mm, 5 µm)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7 mg, 18%)。LC/MS m/z (M+H) += 491.5。
實例 40 2-( 第三丁基 )-1'-(5- 甲氧基 -2-( 甲基胺基 ) 喹啉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步驟 1 5- 甲氧基 -7-( 甲氧基羰基 ) 喹啉 1- 氧化物 (C51) 之合成 以2個批次平行實施下列反應。向於DCM (25 mL)中之5-甲氧基喹啉-7-甲酸甲酯(1.20 g, 4.70 mmol)中添加m-CPBA (972 mg, 5.63 mmol)。將混合物在約20℃下攪拌約16 h。合併兩個批次且添加飽和Na 2S 2O 3水溶液。添加飽和Na 2CO 3水溶液直至pH >8為止,然後將混合物攪拌約30 min。過濾混合物且在減壓下濃縮濾液。用DCM (50 mL)稀釋殘餘物並用水(3 X 20 mL)洗滌。將DCM萃取物經Na 2SO 4乾燥,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經由管柱層析(於EtOAc中之0%至15% MeOH)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1.90 g, 95%平均產率)。LC/MS m/z (M+H) += 233.9。
步驟 2 5- 甲氧基 -2-( 甲基胺基 ) 喹啉 -7- 甲酸甲酯 (C52) 之合成 在約-70℃下,向於DCM (30 mL)中之化合物 C51(1.20 g, 5.15 mmol)中逐滴添加Tf 2O (1.60 g, 5.66 mmol)。將混合物在-70℃下攪拌約15 min,然後逐滴添加MeNH 2(2 M於THF中,20.6 mL, 41.2 mmol)。將混合物在約-70℃下攪拌約15 min,然後添加水(30 mL)。使用DCM (30 mL)萃取水相。將合併之DCM萃取物用鹽水(2 X 10 mL)洗滌,經Na 2SO 4乾燥,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經由管柱層析(於石油醚中之0%至60% EtOAc)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800 mg, 63%產率)。LC/MS m/z (M+H) += 247.0。
步驟 3 5- 甲氧基 -2-( 甲基胺基 ) 喹啉 -7- 甲酸 (C53) 之合成 向於EtOH (6 mL)中之化合物 C52(800 mg, 3.25 mmol)中添加NaOH (650 mg, 16.2 mmol)及水(6 mL)。將反應液在約50℃下攪拌約2 h。在減壓下去除乙醇且使用2 N HCl將殘餘物酸化至pH 5。過濾沈澱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730 mg, 97%產率)。LC/MS m/z (M+H) += 232.9。
步驟 4 2-( 第三丁基 )-1'-(5- 甲氧基 -2-( 甲基胺基 ) 喹啉 -7-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酮之合成 根據一般醯胺偶合程序A來偶合化合物 C53(300 mg, 1.29 mmol)。藉由製備型HPLC (管柱:Boston Prime C18, 30x150 mm, 5 µm);移動相A:水(0.05% v/v conc. NH 4OH);移動相B:MeCN;28-58% B梯度,9 min,保持於100% B 2 min;流速:30 mL/min)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59 mg, 41%)。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8.14 (d, 1H), 7.25 (s, 1H), 6.72 (d, 1H), 6.66 (s, 1H), 3.97 (s, 3H), 3.88-3.79 (m, 2H), 3.55 (m, 2H), 3.26 (s, 2H), 2.99 (s, 3H), 2.74 (s, 2H), 1.77-1.65 (m, 4H), 1.43 (s, 9H);LC/MS m/z (M+H) += 493.4。
實例 41 2-( 第三丁基 )-1'-(4- 甲氧基 -8- 甲基喹啉 -6-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步驟 1 6- -4- 甲氧基 -8- 甲基喹啉 (C54) 之合成 向於MeOH (30 mL)中之6-溴-4-氯-8-甲基喹啉(2.67 g, 9.9 mmol)中添加甲醇鈉(2.61 g, 48.3 mmol)。將混合物在約80℃下攪拌約48 h。將混合物冷卻至約25℃並使用EtOAc稀釋。用水(2x)及鹽水洗滌混合物。藉由Na 2SO 4乾燥合併之EtOAc萃取物,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以提供6-溴-4-氯-8-甲基喹啉及標題化合物之1:1混合物(2.50 g)。LC/MS m/z (M+H) += 254.2。
步驟 2 4- 甲氧基 -8- 甲基喹啉 -6- 甲酸甲酯 (C55) 之合成 向化合物 C54(3.06 g, 12.2 mmol)於MeOH (10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三乙胺(5.5 mL, 39 mmol)及Pd(dppf)Cl 2(720 mg, 0.882 mmol)。將混合物添加至帕爾反應器中,使用氮(3X)沖洗,並使用CO (3X)沖洗。將混合物在約80℃及75 PSI CO下攪拌約16 h。將混合物冷卻至約25℃並經由矽藻土過濾。在減壓下濃縮濾液,然後經由管柱層析(於庚烷中之0%至100% EtOAc)純化以提供標題化合物(1.96 g, 70%)。LC/MS m/z (M+H) += 232.5。
步驟 3 4- 甲氧基 -8- 甲基喹啉 -6- 甲酸 (C56) 之合成 向化合物 C55(1.96 g, 8.48 mmol)於THF (6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2 M NaOH (25 mL, 50 mmol)。將混合物在約25℃下攪拌約18 h。使用濃HCl將混合物酸化至pH 6。使用EtOAc (2X)萃取混合物且使用鹽水洗滌合併之EtOAc萃取物,藉由Na 2SO 4乾燥,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以提供標題化合物(1.46 g, 79%)。LC/MS m/z (M+H) += 218.0。
步驟 4 2-( 第三丁基 )-1'-(4- 甲氧基 -8- 甲基喹啉 -6-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酮之合成 在約25℃下,向製劑 P1(325 mg, 1.03 mmol)、化合物 C56(264 mg, 1.22 mmol)、EDCI (243 mg, 1.27 mmol)及HOBt (263 mg, 1.80 mmol)於DMF (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 iPr 2NEt (1.0 mL, 5.6 mmol)。將混合物在約25℃下攪拌約16 h。向混合物中添加額外EDCI (225 mg, 1.17 mmol)、HOBt (198 mg, 1.40 mmol)及Et 3N (0.72 mL, 5.2 mmol)。將混合物在約25℃下攪拌約2 h,隨後使用EtOAc稀釋。使用5% LiCl水溶液、飽和NaHCO 3水溶液及1:1鹽水:水依序洗滌混合物。經MgSO 4乾燥有機相,過濾,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管柱層析(於DCM中之0%至8% MeOH)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435 mg, 88%)。 1H NMR (400 MHz, DMSO-d6) δ 8.82 (d, 1H), 7.98 (s, 1H), 7.60 (s, 1H), 7.11 (d, 1H), 4.06 (s, 3H), 3.66-3.41 (m, 4H), 3.23 (s, 2H), 2.72 (s, 3H), 2.66 (s, 2H), 1.62-1.51 (m, 4H), 1.38 (s, 9H);LC/MS m/z (M+H) += 478.5。
實例 42 2-( 第三丁基 )-1'-(3- -7- 甲基 -1H- 吲哚 -5-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步驟 1 3- -7- 甲基 -1H- 吲哚 -5- 甲酸乙酯 (C61) 之合成 向7-甲基-1H-吲哚-5-甲酸乙酯(商業;0.45 g, 2.21 mmol)於THF (22 mL)中之溶液中添加NCS (0.5 g, 3.76 mmol)。將反應液在約25℃下攪拌約3 h且用EtOAc (20 mL)及水(20 mL)稀釋。分離有機層,使用EtOAc (2 x 20 mL)萃取水層。藉由MgSO 4乾燥合併之EtOAc萃取物,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以提供黃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380 mg, 72%)。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8.36 (s, 0.5H), 8.31 - 8.26 (m, 0.5H), 8.24 (s, 0.5H), 8.18 (d, 0.5H), 7.79 (d, 1H), 7.24 (d, 1H), 4.43 (q, 2H), 2.53 (s, 3H), 1.45 (t, 3H)。
步驟 2 3- -7- 甲基 -1H- 吲哚 -5- 甲酸 (C62) 之合成 向於MeOH (9 mL)及H 2O (3 mL)中之化合物3-氯-7-甲基-1H-吲哚-5-甲酸乙酯 C61(0.38 g, 1.6 mmol)中添加LiOH·H 2O (0.2 g, 4.80 mmol)。將混合物加熱至約25℃並保持約4 h,且然後濃縮。將混合物用水(6 mL)稀釋且用EtOAc (2 x 20 mL)萃取;棄除EtOAc萃取物。使用1 N HCl將水層之pH調節至3-4並使用EtOAc (2 x 20 mL)萃取。藉由MgSO 4乾燥合併之EtOAc萃取物,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以提供黃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210 mg, 63%)。 1H NMR (400 MHz, DMSO-d6) δ 12.60 (s, 1H), 11.77 (s, 1H), 8.04 (s, 1H), 7.74 – 7.67 (m, 1H), 7.66 (s, 1H), 2.56 (s, 3H,與d-DMSO重疊)。
步驟 3 2-( 第三丁基 )-1'-(3- -7- 甲基 -1H- 吲哚 -5-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酮之合成 根據醯胺化方法C (EDCI、吡啶、MW),使製劑 P1(0.3 g, 0.95 mmol)與3-氯-7-甲基-1H-吲哚-5-甲酸(0.2 g, 0.95 mmol)進行偶合。藉由製備型HPLC (管柱:Boston Prime C18, 150x30 mm, 3 µm;移動相A:水(0.05% v/v conc. NH 4OH);移動相B:MeCN;9-60% B梯度,9 min,保持於100% B 2 min;流速:25 mL/min)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170 mg, 34.5%)。 1H NMR (400 MHz, DMSO-d6) δ 11.56 (d, 1H), 7.60 (d, 1H), 7.36 - 7.30 (m, 1H), 7.03 (d, 1H), 3.52 (m, 4H), 3.22 (s, 2H), 2.64 (s, 2H), 2.48 (s, 3H), 1.54 (m, 4H), 1.37 (s, 9H);LC/MS m/z (M+H) += 470.3。
實例 43 2-( 第三丁基 )-1'-(4,8- 二甲氧基異喹啉 -6-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步驟 1 8- 溴異喹啉 -6- 甲酸乙酯 (C63) 之合成 向異喹啉-6-甲酸乙酯(商業;22.6 g, 112.3 mmol)於H 2SO 4(200 mL)中之溶液中逐份添加NBS (22 g, 124 mmol)。將反應液在約10℃下攪拌約16 h。添加額外NBS (3 g, 16.9 mmol),且將反應液在約10℃下再攪拌16 h。藉由傾倒至冰(500 mL)中來終止反應,冷卻至0℃且使用3 N NaOH (500 mL)將pH調節至約8。使用DCM (2 × 800 mL)萃取反應混合物,使用鹽水(100 mL)洗滌,經Na 2SO 4乾燥,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藉由層析使用矽膠[(石油醚/DCM = 1:1):EtOAc = 100:0至90:10]純化殘餘物以提供白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22.2 g, 70.6%)。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9.69 (s, 1H), 8.72 (d, 1H), 8.54 (t, 1H), 8.45 (d, 1H), 7.79 - 7.73 (m, 1H), 4.49 (q, 2H), 1.48 (t, 3H);LC/MS m/z (M+H) += 279.9。
步驟 2 8- -4- 氯異喹啉 -6- 甲酸乙酯 (C64) 之合成 向8-溴異喹啉-6-甲酸乙酯 C63(0.25 g, 0.89 mmol)於AcOH (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NCS (0.143 g, 1.07 mmol)。將反應混合物在約50℃下攪拌約16 h,且然後將溫度增加至約60℃並再保持16 h。濃縮反應液,然後使用EtOAc (50 mL)及飽和NaHCO 3水溶液(20 mL)稀釋。分離各層,且使用EtOAc (3 x 50 mL)萃取水層。將合併之EtOAc層用鹽水(2 X 30 mL)洗滌,經Na 2SO 4乾燥,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藉由層析(於石油醚中之0%至20% EtOAc)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0.2 g, 71.2%)。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9.51 (d, 1H), 8.82 (t, 1H), 8.67 (s, 1H), 8.42 (d, 1H), 4.43 (q, 2H), 1.41 (t, 3H);LC/MS m/z (M+H) += 315.9。
步驟 3 4,8- 二甲氧基異喹啉 -6- 甲酸甲酯 (C65) 之合成 向8-溴-4-氯異喹啉-6-甲酸乙酯(0.2 g, 0.636 mmol)於二噁烷(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Rockphos-Pd-G3 (0.053 g, 0.0636 mmol)、Cs 2CO 3(0.414 g, 1.27 mmol)及MeOH (0.102 g, 3.18 mmol)。將反應混合物在約80℃下攪拌約16 h,冷卻至室溫,過濾,並濃縮。藉由層析(於石油醚中之0%至40% EtOAc)純化殘餘物以提供黃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0.09 g, 57%)。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9.22 (d, 1H), 8.42 (dt, 1H), 8.11 (s, 1H), 7.43 (d, 1H), 4.10 - 3.99 (m, 6H), 3.93 (s, 3H) LC/MS m/z (M+H) += 248.1。
步驟 4 4,8- 二甲氧基異喹啉 -6- 甲酸 (C66) 之合成 向於MeOH (3 mL)及H 2O (1 mL)中之化合物4,8-二甲氧基異喹啉-6-甲酸甲酯 C65(0.09 g, 0.36 mmol)中添加LiOH·H 2O (0.076 g, 1.82 mmol)。將反應混合物在約20℃下攪拌約16 h。濃縮溶劑,且使用1N HCl將殘餘物之pH調節至3-4。過濾所得固體並在真空下乾燥以提供黃色固體形式之標題化合物(40 mg, 47%)。 1H NMR (400 MHz, DMSO-d6) δ 13.45 (s, 1H), 9.16 (s, 1H), 8.32 (s, 2H), 7.51 (s, 1H), 4.08 (d, 6H);LC/MS m/z (M+H) += 233.9。
步驟 5 2-( 第三丁基 )-1'-(4,8- 二甲氧基異喹啉 -6- 羰基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 實例 43) 之合成 根據醯胺化方法A,使製劑 P1(0.06 g, 0.17 mmol)與4,8-二甲氧基異喹啉-6-甲酸(0.04 g, 0.17 mmol)進行偶合。藉由製備型HPLC (管柱:Boston Prime C18, 150x30 mm, 5 µm;移動相A:水(0.05% v/v conc. NH 4OH);移動相B:MeCN;25-55% B梯度,9 min,保持於100% B 2 min;流速:25 mL/min)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57.4 mg, 68%)。 1H NMR (400 MHz,甲醇-d4) δ 9.03 (s, 1H), 8.03 (s, 1H), 7.65 (t, 1H), 7.00 (d, 1H), 3.99 (s, 6H), 3.76 (d, 2H), 3.39 (s, 2H), 3.16 (s, 2H), 2.63 (d, 2H), 1.68 (s, 2H), 1.52 (s, 2H), 1.32 (s, 9H);LC/MS m/z (M+H) += 494.4。
以類似方式使用上述醯胺化方法來製備下列本發明化合物。對於藉由HPLC滯留時間表徵之彼等實例而言,使用下列HPLC條件: 方法 1管柱:ACQUITY UPLC BEH C18 50x2.1mm,1.7 µm。 移動相A:於水/乙腈-95/5 v/v中之10 mM乙酸銨。 移動相B:於乙腈/水-95/5 v/v中之10 mM乙酸銨。 梯度:在1 min內自5% D增加至100% D;保持於100% D 0.2 min;然後在1.21 min時返回0% D並保持0.29 min。流速:1.0 mL/min。
方法 2管柱:Atlantis dC18 4.6x50mm 5 µm。 移動相A:於水中之0.05% TFA (v/v)。 移動相B:於乙腈中之0.05% TFA (v/v)。 梯度:在4.0 min內自95%水 / 5%乙腈線性變化至5%水 / 95%乙腈,保持於5%水 / 95%乙腈5 min。 流速:2mL/min。
方法 3管柱:Xbridge C18 2.1×50mm 5μm 移動相A:於水中之0.0375% TFA 移動相B:於乙腈中之0.01875% TFA 梯度:保持10%B 0.5 min,然後在4 min內線性變化至100% B,在4.30 min時降至10%B直至4.70 min。 流速:0.8 mL/min。
方法 4管柱:Xbridge C18 2.1×50mm 5μm 移動相A:於水中之0.0375% TFA。 移動相B:於乙腈中之0.01875% TFA。 梯度:保持1%B 0.6 min,然後在4 min內線性變化至100% B,在4.30 min時降至1%B直至4.70 min。 流速:0.8 mL/min。
方法 5管柱:Waters Acquity HSS T3, 2.1mmx50mm, 1.7µm。 移動相A:於水中之0.1%甲酸(v/v)。 移動相B:於乙腈中之0.1%甲酸(v/v)。 梯度:初始條件為A-95%:B-5%;自0.0-0.1min保持於初始條件;在0.1-1.0min內線性漸變至A-5%:B-95%;自1.0-1.1min保持於A-5%:B-95%;在1.1-1.5 min返回初始條件。 流速:1.25mL/min。
實例 反應物 來源 醯胺化 MH + 表徵
44   1031417-41-0 商業 A 437.3 (M+1) RT =0.824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8.10 (s, 1H), 7.70 (s, 1H), 7.21 (t, 1H), 3.78 (m, 2H), 3.53 (m, 2H), 3.23 (s, 2H), 2.71 (s, 2H), 2.58 (s, 3H), 1.65 (m, 4H), 1.41 (s, 9H)。   
45   1031417-75-0 商業 A 451.2 (M+1) RT =0.842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7.67 (s, 1H), 7.22 (s, 1H), 3.82 (m, 2H), 3.58 (m, 2H), 3.27 (s, 2H), 2.75 (s, 2H), 2.58 (d, 6H), 1.65 (m, 4H), 1.44 (s, 9H)。   
46   1369280-83-0 商業 A 464.3 (M+1) RT =0.982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8.29 (t, 1H), 8.02 (d, 1H), 7.91 (d, 1H), 7.74 (dd, 1H), 7.35 (d, 1H), 4.13 (s, 3H), 3.85 (d, 2H), 3.51 (s, 2H), 3.26 (s, 2H), 2.74 (d, 2H), 1.70 (m, 4H), 1.43 (s, 9H)。   
47   1031417-54-5 商業 A 471.2 (M+1) RT = 0.892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7.79 (d, 1H), 7.48 (d, 1H), 3.80 (s, 2H), 3.57 (s, 2H), 3.26 (s, 2H), 2.74 (s, 2H), 2.59 (s, 3H), 1.70 (s, 4H), 1.43 (s, 9H)。   
48   926217-76-7 商業 B 448.4 (M+1) RT = 1.96 min, (方法2)
49      Pfizer專利PCT Int.  Appl. 2009144554, 03 Dec 2009 A 467.4 (M+1) RT = 0.858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7.38 (d, 1H), 6.86 (s, 1H), 4.03 (s, 3H), 3.75 (m, 4H), 3.27 (s, 2H), 2.75 (s, 2H), 2.55 (s, 3H), 1.71 (m, 4H), 1.44 (s, 9H)。   
50         C 473.3 (M+1) RT = 0.957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7.59 (d, 1H), 7.28 (t, 1H), 3.81 (s, 2H), 3.53 (br. s, 2H), 3.25 (br. s, 2H), 2.73 (s, 2H), 2.58 (s, 3H), 1.69 (m, 4H), 1.43 (s, 9H)。   
51   201286-69-3 商業 C 436.0 (M+1)    RT = 2.973 min (方法3)
52   679835-09-7 商業 C 463 (M+1) RT = 3.405 min (方法3)
53   71711-41-6 商業 C 462(M+1) RT = 3.21 min (方法3)   
54         Pfizer專利PCT Int.  Appl. 2009144554, 03 Dec 2009 A 472.4 (M+1) RT = 0.892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7.79 (d, 1H), 7.48 (d, 1H), 3.80 (s, 2H), 3.57 (br s, 2H), 3.26 (br s, 2H), 2.74 (s, 2H), 2.59 (s, 3H), 1.70 (m, 4H), 1.43 (s, 9H)。   
55   103988-96-1 商業 C 450.5 (M+1) RT = 1.093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6.88 (dd, 1H), 6.78 (s, 1H), 6.77 - 6.72 (m, 1H), 3.81 (s, 4H), 3.12 (s, 2H), 2.64 (s, 2H), 2.46 (d, 6H), 1.69 - 1.57 (m, 4H), 1.43 (s, 9H)。
56   383132-77-2 商業 C 466(M+1) RT = 3.227 min (方法3)   
57   1573-91-7 商業 C    449(M+1) RT = 2.951 min, (方法3)   
58      PCT Int. Appl. (2013), WO 2013079425 A1 Jun 06, 2013 C 463 (M+1) RT = 3.215 min, (方法3)   
59   1427502-44-0 商業 C 449 (M+1) RT = 2.829 min, (方法3)   
60   24610-33-1 商業 C 452 (M+1) RT = 3.15 min, (方法3)
61   40990-53-2 商業 C 452 (M+1) RT = 3.016 min (方法4)
62   1545472-15-8 商業 C 436(M+1) RT = 2.946 min.(方法3)
63   86-48-6    商業 C 449 (M+1) RT = 3.35 min。(方法3)
64   588688-44-2 商業 C 436 RT = 2.878 min (方法3)   
65      Pfizer專利PCT Int.  Appl. 2008065508, 05 Jun 2008 C 456    RT = 2.932 min.(方法3)   
66   1361091-98-6 商業 C 464 RT= 2.626 min。(方法3)   
67      Pfizer專利;PCT Int.  Appl. 2009144554, 03 Dec 2009 A 465.5 (M+1) RT = 0.900 min.(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7.65 (d, 1H), 7.22 (d, 1H), 3.79 (br s, 2H), 3.56 (br s, 2H), 3.24 (s, 2H), 2.94 (q, 2H), 2.72 (s, 2H), 2.55 (s, 3H), 1.72 (br s, 2H), 1.63 (br s, 2H), 1.42 (s, 9H), 1.34 (t, 3H)。   
68   1505806-06-3 商業 D 503.5 (M+1) RT = 2.03 min.(方法5) 1H NMR (500 MHz, CDCl3) δ 8.05 - 8.00 (m, 2H), 7.43 (dt, 3H), 6.95 (s, 1H), 6.45 (s, 1H), 3.75 (d, 1H), 3.46 (s, 2H), 3.20 (s, 6H), 3.11 (d, 2H), 2.72 (s, 2H), 1.77 (d, 2H), 1.47 (s, 9H), 1.29 (s, 3H)。
69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56(12), 5079-5093;2013 A 490.4 (M+1) RT = 3.25 min (方法2)
70   1403746-69-9 商業 A 505.4 (M+1) RT = 1.091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7.75 (d, 1H), 7.62 (d, 1H), 7.58 - 7.54 (m, 1H), 7.13 (dd, 1H), 6.74 (d, 1H), 3.87 (s, 1H), 3.82 (s, 1H), 3.55 (s, 2H), 3.26 (d, 2H), 2.74 (d, 2H), 1.77 (br s, 2H), 1.63 (br s, 2H), 1.53 (s, 9H), 1.44 (s, 9H)。   
71   1501037-23-5 商業 D 489.4 (M+1) RT = 2.26 min (方法2)
72   1065092-81-0 商業 B 450.4 RT = 1.96 min (方法2)
73   1448852-21-8 商業 C    472.4 (M+1) RT = 0.983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8.01 (d, 1H), 7.62 (s, 1H), 7.21 (d, 1H), 4.11 (s, 3H), 3.93 (br s, 1H), 3.48 (br s, 2H), 3.25 (s, 2H), 2.73 (s, 2H), 1.77 (br s, 2H), 1.63 (br s, 2H), 1.53 (s, 9H), 1.43 (s, 9H)。   
74   1340427-43-1 商業 A 463.4 (M+1) RT = 0.974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7.88 (d, 1H), 7.69 (ddd, 2H), 7.57 (ddd, 1H), 7.25 (ddd, 1H), 3.84 (s, 2H), 3.49 (s, 2H), 3.25 (s, 2H), 3.07 (s, 3H), 2.74 (s, 2H), 1.69 (s, 4H), 1.44 (s, 9H)。   
75   1638764-70-1 商業 A 453.3 (M+1) RT = 0.898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8.02 (s, 1H), 7.32 (d, 1H), 7.10 (d, 1H), 3.87 (s, 5H), 3.48 (s, 2H), 3.24 (s, 2H), 2.73 (s, 2H), 1.88 - 1.53 (m, 4H), 1.43 (s, 9H)。   
76   1545200-58-5 商業 A 450.3 (M+1) RT = 1.002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7.45 (d, 1H), 7.12 (d, 1H), 6.95 - 6.88 (m, 1H), 6.43 (d, 1H), 4.08 (s, 3H), 3.74 (s, 4H), 3.24 (s, 2H), 2.79 (s, 3H), 2.72 (s, 2H), 1.79 - 1.54 (m, 4H), 1.43 (s, 9H)。   
77   1785168-34-4    商業 A 493.4(M+1) RT = 0.969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7.82 (s, 1H), 7.62 (d, 1H), 7.22 (dd, 1H), 7.11 (d, 1H), 3.86 (s, 5H), 3.46 (s, 2H), 3.24 (s, 2H), 3.02 (s, 3H), 2.72 (s, 2H), 1.88-1.53 (m, 4H), 1.43 (s, 9H)。   
78   885520-25-2 商業 A 456.4 (M+1) RT = 2.82 min(方法2)
79   1508693-16-0 商業 C 472.0 (M+1) RT = 0.91 min (方法5), 1H NMR (400 MHz, MeOD) δ 7.49 (d, 1H), 7.40 (d, 1H), 7.17 (d, 1H), 6.59 (d, 1H), 5.53 (s, 1H), 3.93-3.71 (m, 5H), 3.71 - 3.48 (m, 2H), 3.27 (s, 2H), 2.75 (s, 2H), 1.87 - 1.56 (m, 4H), 1.47 (s, 9H)。   
80   99471-72-4 商業 A 478.4 (M+1) RT = 1.108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8.13 (d, 1H), 7.70 (d, 1H), 7.53 (dd, 1H), 6.98 (d, 1H), 4.07 (s, 3H), 3.92 - 3.72 (m, 2H), 3.54 (s, 2H), 3.25 (s, 2H), 2.76 - 2.72 (m, 2H), 2.70 (d, 3H), 1.76 (br s, 2H), 1.61 (br s, 2H), 1.43 (s, 9H)。   
81   61040-81-1 商業 A 457.4 (M+1) RT = 1.034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6.62 (s, 2H), 3.87 - 3.70 (m, 8H), 3.51 (s, 2H), 3.24 (s, 2H), 2.72 (s, 2H), 2.05 (s, 3H), 1.73 (s, 2H), 1.62 (s, 2H), 1.43 (s, 9H)。   
82   1780839-70-4 商業 C 450.4 (M+1) RT = 2.82 min (方法2)
83   40990-58-7    商業 C 466.5 (M+1) RT = 2.95 min (方法2)
84   1784123-05-2 商業 C 486.4 (M+1) RT = 1.008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7.74 (d, 1H), 7.46 (d, 1H), 4.30 (s, 3H), 3.93- 3.41 (m, 4H), 3.24 (s, 2H), 2.73 (s, 2H), 2.53 (s, 3H), 1.85 - 1.5463 (m, 4H), 1.43 (s, 9H)。   
85   68902-24-9 商業 B 463.6 (M+1) RT = 3.11 min (方法2)
86   28027-15-8 商業 B 494.6 (M+1) RT = 2.33 min (方法2)
87   1558111-81-1 商業 A 464.4(M+1) RT = 1.058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7.40 (d, 1H), 6.93 - 6.86 (m, 2H), 4.01 (s, 3H), 3.88 - 3.46 (m, 4H), 3.24 (s, 2H), 2.76 (s, 3H), 2.72 (s, 2H), 2.25 (d, 3H), 1.84 - 1.52 (m, 4H), 1.43 (s, 9H)。
88   588688-45-3 商業 C 456 (M+1) RT = 2.839 (方法3)
89   875305-77-4 商業 C 456(M+1) RT = 3.147 (方法3)
90   875305-81-0 商業 C 456(M+1) RT = 3.175 min (方法3)
91   5043-23-2 商業 A 447.3(M+1) RT = 1.088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8.10 (d, 1H), 7.94 (d, 1H), 7.76 (d, 1H), 7.50 (dd, 1H), 7.43 (dt, 2H), 3.96 - 3.79 (m, 2H), 3.62- 3.51 (m, 2H), 3.27 (s, 2H), 2.74 (d, 2H), 2.71 (s, 3H), 1.85 - 1.71 (s, 2H), 1.69 - 1.60 (s, 2H), 1.43 (s, 9H)。
92   5043-23-2 商業 A 450.3(M+1) RT = 0.969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7.46 - 7.43 (m, 1H), 7.09 - 7.05 (m, 1H), 7.00 - 6.95 (m, 1H), 3.99 - 3.52 (m, 4H), 3.24 (s, 2H), 2.73 (s, 2H), 2.50 (s, 3H), 2.31 (d, 3H), 1.88 - 1.55 (m,  4H), 1.43 (s, 9H)。   
93   2126161-46-2 商業 B 452.4 (M+1) RT = 2.75 min (方法2)
94   68313-46-2 商業 B 468.4 (M+1) RT = 2.41 min (方法2)
95      PCT Int.  Appl. 2015026792, 26 Feb 2015 A    478.4 (M+1) RT = 0.868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8.70 (d, 1H), 7.71 (d, 1H), 7.48 (dd, 1H), 7.21 (d, 1H), 4.09 (s, 3H), 3.99-3.74 (m, 2H), 3.55 (s, 2H), 3.27 (s, 2H), 2.79 - 2.70 (m, 5H), 1.90 - 1.56 (m, 4H), 1.43 (s, 9H)。   
96   1522376-81-3 商業 A 462.3 (M+1) RT = 0.958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8.77 (d, 1H), 8.03 (d, 1H), 7.63 (dd, 1H), 7.44 (dd, 1H), 1.03 - 3.74 (m, 2H), 3.53 (s, 2H), 3.26 (s, 2H), 2.79 (s, 3H), 2.75 (dd, 5H), 1.90 - 1.57 (m,  4H), 1.43 (s, 9H)。   
97   1783937-94-9 商業 A 477.3 (M+1) RT = 1.118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7.80 (s, 1H), 7.48 (d, 1H), 7.41 (dt, 1H), 7.10 (t, 1H), 3.83 (br s, 2H), 3.47 (br s, 2H), 3.23 (s, 2H), 3.06 (s, 3H), 2.72 (s, 2H), 2.61 (s, 3H), 1.85 - 1.54 (m, 4H), 1.43 (s, 9H)。   
98   1893122-57-0 商業 A 467.3 (M+1) RT = 0.921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7.22 (s, 1H), 7.08 (d, 1H), 3.87 (s, 5H), 3.45 (br s, 2H), 3.23 (s, 2H), 2.72 (s, 2H), 2.54 (s, 3H), 1.88 - 1.52 (m, 4H), 1.43 (s, 9H)。   
99      PCT Int.  Appl. 2007011809, 25 Jan 2007 A 504.3 (M+1) RT = 1.039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8.31 (d, 1H), 8.11 (d, 1H), 7.88 (dd, 1H), 7.16 (d, 1H), 4.07 (s, 3H), 3.97 - 3.74 (m, 2H), 3.57 (s, 2H), 3.27 (s, 2H), 2.81 (p, 1H), 2.75 (d, , 2H), 1.91 - 1.55 (m, 4H), 1.43 (s, 9H), 1.20 - 1.11 (m, 4H)。   
100      921761-13-9 商業 A 494.4 (M+1) RT = 1.031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8.02 (d, 1H), 7.82 (t, 1H), 7.60 (dd, 1H), 7.16 (d, 1H), 4.12 (s, 3H), 4.05 (s, 3H), 3.86 (s, 2H), 3.54 (s, 2H), 3.27 (s, 2H), 2.79 - 2.70 (m, 2H), 1.88 - 1.57 (m, 4H), 1.44 (s, 9H)。   
101   2721376-45-8 商業 A 494.3 (M+1) RT = 0.875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8.56 (d, 1H), 7.75 (d, 1H), 7.48 (d, 1H), 7.04 (d, 1H), 4.07 (s, 3H), 3.99 (s, 3H), 3.94 - 3.72 (m, 2H), 3.54 (s, 2H), 3.27 (s, 2H), 2.78 - 2.70 (m, 2H), 1.85 - 1.59 (m, 4H), 1.43 (s, 9H)。   
102      PCT Int.  Appl. 2014129796, 28 Aug 2014 C 450 (M+1) RT = 2.592 min (方法4)
103   1893031-47-4 商業 A 481.4 (M+1) RT = 0.934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7.10 (d, 1H), 6.52 (d, 1H), 4.00 (s, 3H), 3.97 (s, 3H), 3.91 - 3.75 (m, 2H), 3.53 (br s, 2H), 3.28 (s, 2H), 2.76 (s, 2H), 2.63 (s, 3H), 1.93 - 1.58 (m, 4H), 1.46 (s, 9H)。   
104      PCT Int.  Appl. 2021066922, 08 Apr 2021 A 504.3 (M+1) RT = 0.945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8.67 (d, 1H), 7.94 (d, 1H), 7.44 (d, 1H), 7.08 (d, 1H), 4.05 (s, 3H), 3.91 - 3.66 (m, 2H), 3.51 (s, 2H), 3.24 (s, 2H), 2.72 (s, 2H), 2.13 (td, 1H), 1.86 - 1.58 (m, 4H), 1.41 (d, 9H), 1.18 - 1.09 (m, 2H), 0.89 (dt, 2H)。   
105      PCT Int.  Appl. 2021066922, 08 Apr 2021 A 492.3 (M+1) RT = 0.938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8.72 (d, 1H), 8.16 (d, 1H), 7.48 (d, 1H), 7.11 (d, 1H), 4.06 (s, 3H), 3.91 - 3.72 (m, 2H), 3.52 (br s, 2H), 3.24 (s, 2H), 2.87 (q, 2H), 2.72 (d, 2H), 1.90 - 1.52 (m, 4H), 1.41 (s, 9H), 1.34 (t, 3H)。   
106 180623-99-8 商業 A 452.4 (M+1) RT = 0.91 min (方法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7.29 (s, 1H), 7.27 (d, 1H), 6.70 (s, 1H), 6.50 (d, 1H), 4.00 (s, 3H), 3.66 (m, 4H), 3.27 (s, 2H), 2.75 (s, 2H), 1.70 (m, 4H), 1.45 (s, 9H)。   
107    WO 2009144554 A1 Dec 03, 2009 A 481.4 (M+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7.40 (d, 1H), 6.84 (d, 1H), 4.01 (s, 3H), 3.92 - 3.68 (m, 2H), 3.67-3.49 (m, 2H), 3.24 (s, 2H), 2.97 (q, 2H), 2.72 (s, 2H), 1.81-1.55 (m, 4H), 1.42 (s, 9H), 1.35 (t, 3H)。   
108    WO 2009144554 A1 Dec 03, 2009 A 495.4 (M+1)    1H NMR (400 MHz, MeOD) δ 7.34 (d, 1H), 6.82 (d, 1H), 4.18 (s, 3H), 3.98 (s, 3H), 3.88 - 3.66 (m, 2H), 3.62-3.50 (m, 2H), 3.24 (s, 2H), 2.91 (q, 2H), 2.72 (s, 2H), 1.79-1.55 (m, 4H), 1.41 (s, 9H), 1.32 (t, 3H)。   
實例 109 外消旋 -(R)-(2-( 第三丁基 )-4- 羥基 -4,7- 二氫 -5H- [ 苯并 [d] 噻唑 -6,4'- 六氫吡啶 ]-1'- )(7- 乙氧基 -1,3- 二甲基 -1H- 吲唑 -5- ) 甲酮 實例 14(100 mg, 0.2 mmol)於MeOH (3.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NaBH 4(23 mg, 0.6 mmol)並在約25℃下攪拌約17 h。使用10% MeOH-EtOAc (20 mL)及水(20 mL)稀釋反應液且分離有機層。使用EtOAc (2 x 20 mL)萃取水層。藉由MgSO 4乾燥合併之EtOAc萃取物,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藉由HPLC (管柱:Xbridge C18, 19x100 mm, 5 µm,移動相A:於水中之0.05% TFA (v/v);移動相B:於乙腈中之0.05% TFA (v/v),梯度時間:10 min)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67 mg, 68%); 1H NMR (600 MHz, DMSO-d6) δ 7.27 (s, 1H), 6.77 (s, 1H), 5.35 - 5.02 (m, 1H), 4.62 (t, 1H), 4.19 (q, 2H), 4.14 (s, 3H), 3.45 - 3.39 (m, 4H,與d-DMSO重疊), 2.75 (d, 1H), 2.68 (d, 1H), 2.43 (s, 3H), 1.99 (dd, 1H), 1.72 (dd, 1H), 1.69 - 1.59 (m, 2H), 1.53 (dd, 2H), 1.44 (t, 3H), 1.35 (s, 9H);LC/MS m/z (M+H) += 497.3。
實例 14 化合物之氘代類似物在肝微粒體及肝細胞(小鼠、大鼠、兔、狗、猴及人類)、重組人類細胞色素P450酶、重組人類UGT酶及動物血漿(小鼠、大鼠及狗)中評估實例 14化合物之代謝物特徵。化合物XXCAN之代謝物特徵包括氧化及葡萄苷酸化。
獲得化合物之代謝物特徵及鑑別其代謝物之一般方法/綜述闡述於以下文獻中:King, R., 「Biotransformations in Drug Metabolism,」 Ch.3, Drug Metabolism Handbook Introduction, https://doi.org/10.1002/9781119851042.ch3;Wu, Y.等人,「Metabolite Identification in the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Phase of Drug Development,」 Current Drug Metabolish, 2021, 22, 11, 838-857, 10.2174/1389200222666211006104502;Godzien, J.等人,「Chapter Fifteen - Metabolite Annot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Comprehensive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8, 82, 415-445, https://doi.org/10.1016/bs.coac.2018.07.004;Zhang, Z.等人,「Drug metabolism in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2018, 8(5), 721-732, https://doi.org/10.1016/j.apsb.2018.04.003
亦可自可公開獲得及市售之軟體工具來獲得化合物之代謝物特徵。該等工具之實例包含BioTransofrmer 3.0 ( biotransformer.ca/new),其使用已知代謝反應之資料庫來預測小分子之代謝生物轉變;Lhasa Meteor Nexus ( www.lhasalimited.org/products/meteor-nexus.htm),其使用多種機器學習模型來預測代謝路徑及代謝物結構(此涵蓋小分子之I期及II期生物轉變)。
下文所陳述之預示氘代類似物 110-122可提供源自較大代謝穩定性之某些治療優點,例如活體內半衰期增加、劑量需求降低、CYP450抑制降低(競爭性或時間依賴性)或改良治療指數或耐受性。
熟習此項技術者可製備實例 14化合物之其他氘代類似物。該等其他氘代類似物可提供類似於可由非氘代類似物所達成者之治療優點。
實例 110 2- 第三丁基 -1'-{7-[(1,1- 二氘代 ) 乙基氧基 ]-1,3- 二甲基 -1H- 吲唑 -5- 羰基 }-5H- [[1,3] 苯并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實例 111 2- 第三丁基 -1'-{7-[( 五氘代 ) 乙基氧基 ]-1,3- 二甲基 -1H- 吲唑 -5- 羰基 }-5H- [[1,3] 苯并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實例 112 1'-{7-[( 五氘代乙基氧基 ]-1,3- [( 三氘代 ) 甲基 ]( 二氘代 )-1H- 吲唑 -5- 羰基 }-2-[2-( 三氘代 ) 甲基 ( 六氘代 ) 丙烷 -2- ]( 十二氘代 )-5H- [[1,3] 苯并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實例 113 2- 第三丁基 -1'-{7-[( 五氘代 ) 乙基氧基 ]-1,3- [( 三氘代 ) 甲基 ]( 二氘代 )-1H- 吲唑 -5- 羰基 }-5H- [[1,3] 苯并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實例 114 2- 第三丁基 -1'-{7-[(1,1- 二氘代 ) 乙基氧基 ]-1,3- [( 三氘代 ) 甲基 ]-1H- 吲唑 -5- 羰基 }-5H- [[1,3] 苯并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實例 115 2- 第三丁基 -1'-{7- 乙氧基 -1,3- [( 三氘代 ) 甲基 ]-1H- 吲唑 -5- 羰基 }-5H- [[1,3] 苯并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實例 116 2- 第三丁基 -1'-[7- 乙氧基 -1- 甲基 -3-( 三氘代 ) 甲基 -1H- 吲唑 -5- 羰基 ]-5H- [[1,3] 苯并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實例 117 2- 第三丁基 -1'-[7- 乙氧基 -3- 甲基 -1-( 三氘代 ) 甲基 -1H- 吲唑 -5- 羰基 ]-5H- [[1,3] 苯并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實例 118 2- 第三丁基 -1'-{7-[( 五氘代 ) 乙基氧基 ]-1,3- [( 三氘代 ) 甲基 ]-1H- 吲唑 -5- 羰基 }-5H- [[1,3] 苯并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實例 119 1'-{7-[( 五氘代 ) 乙基氧基 ]-1,3- [( 三氘代 ) 甲基 ]-1H- 吲唑 -5- 羰基 }-2-[2-( 三氘代 ) 甲基 ( 六氘代 ) 丙烷 -2- ]-5H- [[1,3] 苯并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實例 120 1'-{7-[( 五氘代 ) 乙基氧基 ]-1,3- [( 三氘代 ) 甲基 ]-1H- 吲唑 -5- 羰基 }-2-[2-( 三氘代 ) 甲基 ( 六氘代 ) 丙烷 -2- ](5,5- 二氘代 )-5H- [[1,3] 苯并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實例 121 1'-{7-[( 五氘代 ) 乙基氧基 ]-1,3- [( 三氘代 ) 甲基 ]-1H- 吲唑 -5- 羰基 }-2-[2-( 三氘代 ) 甲基 ( 六氘代 ) 丙烷 -2- ]-5H- [[1,3] 苯并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實例 122 2- 第三丁基 -1'-(7- 乙氧基 -1,3- 二甲基 -1H- 吲唑 -5- 羰基 )(5,5- 二氘代 )-5H- [[1,3] 苯并噻唑 -6,4'- 六氫吡啶 ]-4(7H)-
生物方案可藉由下述活體外分析中之活性來證實本發明化合物治療及/或預防患者之尋常痤瘡之用途。該等分析亦提供可比較本發明化合物之活性與其他已知化合物之活性之方式。
ACC1 活性之直接抑制藉由基於標準程序之方法來證實本發明化合物之ACC抑制活性。使用重組人類ACC1 (rhACC1) (SEQ ID NO. 1)之製劑來測定本發明化合物對ACC1之直接抑制。
rhACC1 之製備將兩公升經含有全長人類ACC1 cDNA之重組桿狀病毒感染之SF9細胞懸浮於冰冷溶解緩衝液(25 mM Tris, pH 7.5;150 mM NaCI;10%甘油;5 mM咪唑(EMD Bioscience;Gibbstown, NJ);2mM TCEP (BioVectra;Charlottetown, Canada);全能核酸酶(10000U/100 g細胞漿液;Novagen;Madison, Wl);無EDTA蛋白酶抑制劑混合劑(1 tab/50 ml;Roche Diagnostics;Mannheim, Germany))中。藉由3個冷凍-解凍循環來裂解細胞並在40,000 X g下離心40分鐘(4℃)。將上清液直接加載於HisTrap FF粗管柱(GE Healthcare;Piscataway, NJ)上並使用最高0.5 M之咪唑梯度在20個管柱體積(CV)中洗脫。彙集含ACC1級分並使用25 mM Tris (pH 7.5)、2mM TCEP、10%甘油進行1:5稀釋,且直接加載於CaptoQ (GE Healthcare)管柱上並使用最高1 M之NaCl梯度在20 CV中洗脫。藉由在4℃下與λ磷酸酶(100U/10 μM靶蛋白;New England Biolabs;Beverly, MA)一起培育14小時自經純化ACC1去除磷酸基;添加岡田酸(okadaic acid) (1 μM最終濃度;Roche Diagnostics)以抑制磷酸酶。藉由6小時透析在4℃下將經純化ACC1交換至25 mM Tris (pH 7.5)、2 mM TCEP、10%甘油、0.5 M NaCl中。製備等分試樣並在-80℃下冷凍。
rhACC1 抑制之量測在Corning #3820 (Corning, Tewksbury, MA) 384孔板中使用Transcreener ADP檢測FP分析套組(Bellbrook Labs, Madison, Wisconsin)並使用製造商推薦用於50 μM ATP反應之條件來分析rhACC1。最終分析條件為50 mM HEPES (pH 7.2)、10 mM MgCl 2、7.5 mM檸檬酸三鉀、2 mM DTT、0.1 mg/mL BSA、30 μM乙醯基-CoA、50 μΜ ATP及10 mM KHCO 3。通常,在室溫下運行10 μΜ反應60 min,且添加10 μl Transcreener終止及檢測緩衝液且將該組合在室溫下培育過夜(18小時)。在Envision螢光讀數儀(PerkinEImer)上使用620激發Cy5 FP通用雙反射鏡、620激發Cy5 FP濾波器、688發射(S)及688 (P)發射濾波器來獲取數據。 1
實例 結構 Transcreener 分析 rhACC1 IC 50(nM)*
1   10.6
2 NA
3 7.9
4 NA
5 NA
6 45.5
7 11
8 5.5
9 13.4
10 10
11 4.5
12 5.2
13 5.3
14 2.2
15 3.4
16 7.3
17 9.6
18 3.2
19 9.9
20 30.1
21 3.6*
22 0.9
23 7.2
24 3.1
25 6.6
26 NA
27 29.5
28 6.2
29 11.1
30 4.6
31 4
32 3.5
33 5.1
34 1.3
35 2.6
36 23.2
37 1.3
38 4.9
39 6.4
40 1.5
41 15.3
42 3.1
43 5.2
44 NA
45 7.6
46 85.9*
47 23.3*
48 10000*
49 6.4
50 5.4
51 22.4
52 2.4
53 18.1
54    NA
55 3.5
56 5.8
57 19.7
58 7.1
59 8
60 27.3
61 4.4
62 3.6
63 19.7*
64 11.8
65 13
66 115.1
67 NA
68 3.9
69 16.1
70 4.6
71 13.6
72 10000*
73 22.9
74 189
75 17.6
76 65.4
77 9.4
78 7.6
79 4.1
80 109.4*
81 11.7
82 6.1
83 11.1
84 92.6
85 7
86 14.3
87 6.2
88 15
89 6.3
90 9.6
91 14*
92 2.4
93 19.5
94 17.9
95 46.5
96 26.1
97 1.8
98 8.6
99 3.9
100    3.1
101 10.1
102 7.2*
103 5.4
104 6.7
105 33.6
106 12.9
107 12.3
108 5.6
109 23.2
給出幾何平均IC 50,重複數n≥2,除非標有符號「*」 (則n=1);NA =不可用
用以量化人類皮脂細胞細胞系中之脂質液滴之高含量成像分析在細胞投用之前一週,將SZ95人類皮脂細胞解凍並生長於含有50 mL培養基之T175組織培養燒瓶中。製備下列培養基:Sebomed基礎培養基,含有穩定麩醯胺酸且不含酚紅(Sigma;目錄號:F8205)、10%熱滅活胎牛血清(Invitrogen;目錄號:10082)、5 ng/mL重組人類表皮生長因子(Gibco;目錄號:PHG0311)、1 mM氯化鈣(Fisher Scientific;目錄號:BP9742)及1X青黴素(penicillin)/鏈黴素(streptomycin) (Thermo Fisher;目錄號:15140-122)。在37℃下培養細胞且每48-72小時更換一次培養基直至開始分析。藉由Echo 550 (Labcyte)以75 nL斑點形式將化合物遞送至384孔分析板(PerkinElmer;目錄號:6057308)中且最終化合物濃度為10、3.162、1.000、0.316、0.100、0.032、0.010、0.003、0.001、0.0003及0.0001 μM。最終DMSO濃度為0.1%。使用達爾伯克氏磷酸鹽緩衝鹽水(Dulbecco’s 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DPBS, Lonza;目錄號:17-512Q)洗滌SZ-95細胞且然後使用0.25%胰蛋白酶-EDTA (Gibco;目錄號:25200056)剝離。將生長培養基(25 mL)添加至燒瓶中且將細胞進一步稀釋至1.33 x 10^5個細胞/mL。將SZ-95細胞以10,000細胞/孔之密度平鋪於75 μL中並在37℃下培育48小時。使用Biomek FX (Beckman),去除25 μL培養基且藉由添加18.7 μL 16%低聚甲醛(Electron Microscopy Sciences;目錄號:50980488)來固定細胞。在室溫下培育30分鐘之後,使用75μl DPBS將板洗滌兩次。在第二洗滌後,去除所有剩餘DPBS。使用2 μM Bodipy (Invitrogen;目錄號:D3922,以1:1000稀釋)及Hoechst (Life Technologies;目錄號:H3570,以1:2000稀釋)在DPBS中製備染色溶液。使用Biomek FX,將30 μL染色溶液添加至每一孔中。將細胞在室溫下培育20分鐘,然後使用75 μL DPBS洗滌一次。最後,將30 μL DPBS添加至每一孔中並使用遮光膜密封板。在Opera Phenix (PerkinElmer)上讀取板以供高含量成像。藉由Hoechst染色檢測細胞核並藉由Bodipy (其將中性脂質染色)檢測脂質液滴。活性化合物可減小脂質液滴之數量及面積。每一化合物濃度下之百分比(%)效應係藉由Genedata Screener分析程式使用4參數邏輯劑量反應方程式來計算,且係基於及相對於每一分析板內所含之陽性及陰性對照孔中之脂質液滴量以測定50%抑制濃度(IC50)。 2
實例 結構 人類 SZ95 皮脂細胞脂質成像分析 / 脂質液滴抑制百分比 IC50 (nM)*
1 8.7
2 10.3
3 15
4 9.6
5 17.6
6 19
7 19.5
8 8.7
9 4.5
10 16.3
11 10.6
12 8.4
13 5
14 7.7
15 6.3
16 5.8
17 11.3
18 10.2
19 11.1
20 13.9
21 8
22 0.9
23 6.3
24 4
25 17.9
26 4.6*
27 27.5
28 10.1
29 19.7
30 8.6
31 11
32 10.2
33 4.2
34 1.4
35 14.4
36 9.3
37 2.1
38 8.3
39 5.2
40 4.7
41 7.7
42 3.7
43 7.6
44 12
45 16.6
46 21
47 20
48 14.7
49 12
50 5.2
51 29.1
52 5.2
53 8.2
54    7.7
55 10
56 5.2
57 7
58 17.6
59 22.2
60 18.8
61 8.4
62 10.1
63 20
64 14.7
65 13.1
66 19.9
67 7.1
68 5
69 23.4
70 5.1
71 11.4
72 17.6*
73 9.8
74 11.2
75 19.5
76 27.9
77 3.3
78 22.4
79 7.6
80 37
81 12.2
82 13
83 9.5
84 15.1
85 10.1
86 13.3
87 3.9
88 11.3
89 7.3
90 17.8
91 19.1
92 4.4
93 14.5
94 15.6
95 19.9
96 17.6
97 5.6
98 13.4
99 6.1
100    6.1
101 15.6
102 14.9
103 11.1
104 15.5
105 28.8
106 14.5
107 13.3
108 7.5
109 22.8
給出幾何平均IC 50,重複數n≥2,除非標有符號「*」 (則n=1);NA =不可用
經培養人類皮脂細胞中重新脂質生成之放射量測在含有補充有10%熱滅活胎牛血清(Gibco, 10100-147)、1%青黴素/鏈黴素(Gibco, 15070-063)、1 mM氯化鈣(Fisher, BP9742-10X5)及5 ng/mL重組人類表皮生長因子(Gibco, PHG0311)之Sebomed®基礎培養基(Sigma-Aldrich, F8205)之人類皮脂細胞生長培養基(HSGM)中生長SZ95皮脂細胞。在90%鋪滿時,使用PBS洗滌細胞且然後使用0.05%胰蛋白酶-EDTA (Gibco, 25300054)剝離。在開始分析之前,將細胞離心並再懸浮於含有5%去炭血清(Life Technologies, 12676-029)代替10%熱滅活胎牛血清之HSGM中。將細胞以0.25x10 6個細胞/孔之密度添加至24孔板中並在37℃下培育過夜以使細胞黏附至培養板。然後使用化合物之劑量反應(30、1、0.03、0.006、0.0009、0.0002及0.00003 μM)處理細胞且每一濃度測試兩次。簡言之,將化合物溶於DMSO原液中並以1:1000稀釋至含有去炭培養基之HSGM中。使用0.1% DMSO處理媒劑對照孔。在與化合物或媒劑在37℃下一起預培育1小時之後,將0.25 μCi 14C乙酸鈉(American Radiolabeled Chemicals:ARC, 0173A)添加至每一孔中。將板在37℃下再培育兩小時。在培育期結束時,自培育器取出細胞,置於冰上,且然後使用冰冷PBS洗滌兩次以去除游離 14C-乙酸鈉。密封板並儲存於-20℃下直至分析。為誘導溶解,將125 μL哺乳動物蛋白質提取試劑(MPER; Fisher, 78501)添加至每一孔中。將板在室溫下振盪1小時並將溶解物轉移至個別2 mL聚丙烯管中。然後使用175 μL添加至溶解物中之PBS洗滌各孔。將氯仿:甲醇溶液(1:1 v/v, 450 μL)添加至每一管中。將所有管渦旋10秒並在室溫下以14,000 x g離心5分鐘以分離水相及有機相。自每一試樣之底部有機層取出25 μL等分試樣並添加至6 mL Optiphase Supermix閃爍液(PerkinElmer, 1200-439)中。藉由閃爍計數評價 14C之計數。將DNL (納入脂質中之 14C計數)表示為經化合物處理之細胞相對於媒劑對照之百分比。使用GraphPad Prism中之非線性回歸(4參數與可變斜率)測定IC 50值。 3.
實例 結構 人類 SZ95 皮脂細胞放射分析 IC50 (nM)*
13 13.5
14 5.9
15 12.9
16 18.1
17 15.6
19 21.1*
33 38.1*
38    14.2
42    15.9
61 30.8*
79 16.7*
81 47.2*
97 16.2*
99 10.0*
給出幾何平均IC 50,重複數n≥2,除非標有符號「*」 (則n=1)。

Claims (21)

  1. 一種式(I)化合物,其具有以下結構: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水合物、異構體或對映異構體,其中: R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H、C 1-C 6烷氧基、C 1-C 6烷基及-(CH 2) m-W,其中W係C 3-C 8環烷基、雙環烷基、橋接雙環烷基、苯基、含有一個、兩個或三個選自由N、S及O原子組成之群之雜原子之5-或6員雜芳基或雜環基;其中該烷基、環烷基、雜環基、苯基、萘基或雜芳基中之每一者可未經取代或由苯基、鹵基、氰基、氘、羥基、C 1-C 6烷基、C 1-C 6烷氧基、-SO 2-R’、-CONR’R’’、NR’COR’’、-NR’CONR’R’’、-NR’CO 2R’’、-(CH 2) n -SO 2-R’、-NHSO 2-R’、-NR’’SO 2-R’、-SO 2NR’R’’、NR’R’’或SR’取代,其中R’及R’’獨立地係H、C 1-C 6烷基或C 3-C 8環烷基; R 1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苯基、萘基、含有一個、兩個、三個或四個選自由N、S及O原子組成之群之雜原子之5-或6員雜芳基或雜環基;及9-或10員雙環芳基、含有一個、兩個或三個選自由N、S及O原子組成之群之雜原子之雜芳基或雜環基;其中該苯基、萘基、芳基、雜環基或雜芳基中之每一者可未經取代或由鹵基、氰基、氘、羥基、C 1-C 6烷基、C 1-C 6烷氧基、苯基、-SO 2-R’、-CONR’R’’、NR’COR’’、-NR’CONR’R’’、-NR’CO 2R’’、-(CH 2) n -SO 2-R’、-NHSO 2-R’、-NR’’SO 2-R’、-SO 2NR’R’’、NR’R’’、-P(O)R’R’’、 或SR’取代,其中R’及R’’獨立地係H、C 1-C 6烷基或C 3-C 8環烷基;且, mn獨立地係0、1、2或3。
  2.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R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H、C 1-C 6烷基及-(CH 2) m-W,其中W係C 3-C 8環烷基,其中該等烷基、環烷基、雙環烷基及橋接雙環烷基中之每一者可未經取代或由鹵基、氰基、氘、羥基、C 1-C 6烷基及C 1-C 6烷氧基取代;且, mn獨立地係0、1、2或3。
  3.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R係第三丁基。
  4.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苯基、吡啶基、吲哚基、吲唑基、吡咯并吡啶基、喹啉基、異喹啉基或萘基;其中該苯基、吡啶基、吲哚基、吲唑基、吡咯并吡啶基、喹啉基、異喹啉基或萘基中之每一者可未經取代或由鹵基、氰基、羥基、C 1-C 6烷基、C 1-C 6烷氧基、苯基、-CONR’R’’、NR’R’’或SR’取代,其中R’及R’’獨立地係H、C 1-C 6烷基或C 3-C 8環烷基;且 mn獨立地係0、1、2或3。
  5.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 2-(第三丁基)-1'-(7-甲氧基-1,3-二甲基-1H-吲唑-5-羰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 2-(第三丁基)-1'-(7-甲基-1H-吲哚-5-羰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 2-(第三丁基)-1'-(8-甲基-3-(甲基胺基)喹啉-6-羰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 2-(第三丁基)-1'-(7-乙氧基-1,3-二甲基-1H-吲唑-5-羰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及, 2-(第三丁基)-1'-(4-甲基-2-萘甲醯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水合物、異構體或對映異構體。
  6.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係2-(第三丁基)-1'-(7-甲氧基-1,3-二甲基-1H-吲唑-5-羰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水合物、異構體或對映異構體。
  7.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係2-(第三丁基)-1'-(7-甲基-1H-吲哚-5-羰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
  8.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係2-(第三丁基)-1'-(8-甲基-3-(甲基胺基)喹啉-6-羰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水合物、異構體或對映異構體。
  9.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係2-(第三丁基)-1'-(7-乙氧基-1,3-二甲基-1H-吲唑-5-羰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水合物、異構體或對映異構體。
  10.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係2-(第三丁基)-1'-(4-甲基-2-萘甲醯基)-5H-螺[苯并[d]噻唑-6,4'-六氫吡啶]-4(7H)-酮;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水合物、異構體或對映異構體。
  11.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括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水合物、異構體或對映異構體及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
  12. 一種如請求項1至10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水合物、異構體或對映異構體之用途,其用以製造用於治療選自以下之疾病或病狀之藥劑:發炎、自體免疫疾病、神經發炎、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脊柱關節病、全身性紅斑狼瘡、狼瘡性腎炎、骨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疼痛、發熱、肺類肉瘤病、矽塵肺、心血管疾病、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塞、血栓形成、充血性心臟衰竭及心臟再灌注損傷、心肌病、中風、缺血、再灌注損傷、腦水腫、腦創傷、神經退化、肝病、發炎性腸病、克羅恩氏病(Crohn's disease)、潰瘍性結腸炎、腎炎、視網膜炎、視網膜病變、黃斑退化、青光眼、糖尿病(1型及2型)、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病毒及細菌感染、肌痛、內毒素性休克、毒性休克症候群、骨質疏鬆症、多發性硬化、子宮內膜異位症、痛經、陰道炎、念珠菌病、癌症、纖維化、肥胖症、肌肉營養不良症、多肌炎、皮肌炎、自體免疫肝炎、原發性膽管肝硬化、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白斑病、阿茲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皮膚潮紅、濕疹、牛皮癬、異位性皮膚炎、曬傷、瘢痕瘤、肥厚性瘢痕、風濕性疾病、蕁麻疹、盤狀狼瘡、皮膚狼瘡、中樞神經系統狼瘡、牛皮癬性關節炎、氣喘、過敏性氣喘、I型干擾素病變(包含艾卡迪-古蒂雷斯症候群(Aicardi-Goutières syndrome)及I型干擾素過度表現之其他孟德爾病(mendelian disease))、原發性進行性多發性硬化、復發緩解型多發性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硬皮症、斑禿、瘢痕性脫髮、癢疹、結節性癢疹、CPUO、苔蘚疾病、扁平苔蘚、史蒂文-約翰遜氏症候群(Steven’s Johnson’s syndrome)、脊椎病、肌炎(myositis)、血管炎、天疱瘡、狼瘡、嚴重抑鬱症、過敏、乾眼症候群、移植排斥、癌症、敗血性休克、心肺功能障礙、急性呼吸疾病、關節黏連性脊椎炎、惡病質、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口炎性腹瀉(Celiac Sprue)、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血栓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重症肌無力、薛格連氏症候群(Sjogren's syndrome)、表皮增生、軟骨發炎、骨退化、幼年型關節炎、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少關節性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多關節性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型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幼年型關節黏連性脊椎炎、幼年型腸病性關節炎、幼年型雷特氏症候群(juvenile Reter's Syndrome)、SEA症候群、幼年型皮肌炎、幼年型牛皮癬性關節炎、幼年型硬皮症、幼年型全身性紅斑狼瘡、幼年型血管炎、少關節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多關節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型類風濕性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雷特氏症候群、肌炎(myolitis)、多發性肌炎、皮膚肌炎、結節性多動脈炎、韋格納氏肉芽腫病(Wegener's granulomatosis)、動脈炎、風濕性多肌痛、類肉瘤病、硬化、原發性膽管硬化、硬化性膽管炎、皮膚炎、斯蒂爾氏病(Still's diseas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格林-巴利病(Guillain-Barre disease)、格雷夫斯氏病(Graves' disease)、阿狄森氏病(Addison's disease)、雷諾氏現象(Raynaud's phenomenon)、牛皮癬性表皮增生、斑塊型牛皮癬、滴狀牛皮癬、皮褶型牛皮癬、膿疱性牛皮癬、牛皮癬性牛皮癬、與病原性淋巴球活性有關或源自其之免疫病症、非感染性眼色素層炎、貝切特氏病(Behcet’s disease)及伏格特-小柳-原田三氏症候群(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
  13. 如請求項12之用途,其中該藥劑係經局部投與。
  14. 如請求項12之用途,其中該藥劑係以乳霜、軟膏、洗劑、凝膠、溶液、懸浮液、發泡體、氣溶膠、噴霧劑、洗髮露、貼劑或膠帶之形式來投與。
  15. 一種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水合物、異構體或對映異構體之用途,其用以製造用於治療痤瘡之藥劑。
  16. 如請求項15之用途,其中該藥劑係經局部投與。
  17. 如請求項15之用途,其中該藥劑係以乳霜、軟膏、洗劑、凝膠、溶液、懸浮液、發泡體、氣溶膠、噴霧劑、洗髮露、貼劑或膠帶之形式來投與。
  18. 一種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水合物、異構體或對映異構體之用途,其用以製造用於治療發炎性皮膚病、脂漏性皮膚炎、酒渣鼻、類固醇痤瘡、丘疹膿疱性藥物出疹或化膿性汗腺炎之藥劑。
  19. 如請求項18之用途,其中該藥劑係經局部投與。
  20. 如請求項18之用途,其中該藥劑係以乳霜、軟膏、洗劑、凝膠、溶液、懸浮液、發泡體、氣溶膠、噴霧劑、洗髮露、貼劑或膠帶之形式來投與。
  21. 一種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該化合物或鹽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水合物、異構體或對映異構體之用途,其用以製造用於治療ACC抑制劑係經指示之病狀之藥劑。
TW112128307A 2022-07-29 2023-07-28 新穎acc抑制劑 TW2024156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263393712P 2022-07-29 2022-07-29
US63/393,712 2022-07-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15668A true TW202415668A (zh) 2024-04-16

Family

ID=87571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28307A TW202415668A (zh) 2022-07-29 2023-07-28 新穎acc抑制劑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09915A1 (zh)
TW (1) TW202415668A (zh)
WO (1) WO202402372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6645A (en) 1990-01-23 1994-12-27 University Of Kansas Derivatives of cyclodextrins exhibiting enhanced aqueous solubility and the use thereof
KR0166088B1 (ko) 1990-01-23 1999-01-15 . 수용해도가 증가된 시클로덱스트린 유도체 및 이의 용도
GB9518953D0 (en) 1995-09-15 1995-11-15 Pfizer Ltd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s
WO2000035296A1 (en) 1996-11-27 2000-06-22 Wm. Wrigley Jr. Company Improved release of medicament active agents from a chewing gum coating
GB9711643D0 (en) 1997-06-05 1997-07-30 Janssen Pharmaceutica Nv Glass thermoplastic systems
JPWO2008102749A1 (ja) * 2007-02-20 2010-05-27 武田薬品工業株式会社 複素環化合物
ES2545231T3 (es) 2008-05-28 2015-09-09 Pfizer Inc. Inhibidores de pirazoloespirocetona acetil-CoA carboxilasa
CA2875692A1 (en) 2012-06-08 2013-12-12 Selcia Limited Macrocyclic inhibitors of flaviviridae viruses
EP3043800A1 (en) * 2013-09-12 2016-07-20 Pfizer Inc. Use of acetyl-coa carboxylase inhibitors for treating acne vulgaris
WO2021026672A1 (en) 2019-08-09 2021-02-18 Novartis Ag Heterocyclic wdr5 inhibitors as anti-cancer compoun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23727A1 (en) 2024-02-01
US20240109915A1 (en) 2024-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90482C (en) Tetrahydroquinazoline derivatives useful as anticancer agents
ES2823049T3 (es) Derivados de carbamato de 1,1,1-trifluoro-3-hidroxipropan-2-ilo y derivados de carbamato de 1,1,1-trifluoro-4-hidroxibutan-2-ilo como inhibidores de MAGL
CA3141604A1 (en) Kras g12c inhibitors and uses thereof
CA3050853A1 (en) Heterocyclic spiro compounds as magl inhibitors
WO2017158381A1 (en) 4,6 dihydropyrrolo [3,4-c] pyrazole-5 (1h)-carbonitrile derivates for trating cancer
CN105315285B (zh) 2,4‑二取代7H‑吡咯并[2,3‑d]嘧啶衍生物、其制法与医药上的用途
ES2944304T3 (es) Pirazol azinas de ácido ciclohexílico como antagonistas de LPA
CA3050625C (en) 1,1,1-trifluoro-3-hydroxypropan-2-yl carbamate derivatives as magl inhibitors
TW201111385A (en)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s janus kinase inhibitors
KR20150103285A (ko) 피리미돈 유도체 및 바이러스 질환의 치료, 개선 또는 예방에서의 이의 용도
IL191432A (en) History of pyrimidine, 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them, process of preparation and use of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TW201518288A (zh) 稠合雜環化合物、其製備方法、藥物組合物和用途
TW202102509A (zh) 靶向prmt5之化合物
BRPI0807868A2 (pt) Composto ou um sal farmaceuticamente aceitável ou n-óxido do mesmo, composição farmacêutica, uso de um composto ou um sal farmaceuticamente aceitável ou n-óxido, método para o tratamento de um ser humano ou animal que sofre um câncer, e, processo para preparar um composto ou um sal farmaceuticamente aceitável ou n-óxido do mesmo
US9416143B2 (en) Griseofulvin derivatives
WO2018041260A1 (zh) 一类溴结构域识别蛋白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A3158731A1 (en) Adenosine receptor antagonist compounds
TW202116734A (zh) 乙醯輔酶a合成酶短鏈2(acss2)之小分子抑制劑
TW202415668A (zh) 新穎acc抑制劑
JP2020517637A (ja) Tnf活性のモジュレーターとしての縮合五環式イミダゾール誘導体
JP2024500841A (ja) cGASと関連する病態の処置に有用なピロロ[3.2-b]ピリジン誘導体
WO2019068783A1 (en) BENZOFURAN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BROMODOMAIN INHIBITORS
ITTO20111013A1 (it) Composti farmaceutici
TWI750645B (zh) 四氫哌喃基胺基-吡咯並嘧啶酮和使用彼之方法
WO2022171126A1 (zh) 作为Wee-1抑制剂的稠环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