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14677A - 平衡臺 - Google Patents

平衡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14677A
TW202414677A TW112126032A TW112126032A TW202414677A TW 202414677 A TW202414677 A TW 202414677A TW 112126032 A TW112126032 A TW 112126032A TW 112126032 A TW112126032 A TW 112126032A TW 202414677 A TW202414677 A TW 20241467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rail
bearing
track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26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玄世煥
崔貞美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藍色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藍色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藍色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14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4677A/zh

Links

Abstract

根據本發明的平衡臺包括:第一基座,支撐在安裝面上;第二基座,約束第一基座的旋轉,且與第一基座隔開配置,對象物體支撐在第二基座的一表面上;第三基座,配置在第一基座與第二基座之間;第一旋轉部,可旋轉地配置在第一基座與第三基座之間;以及第二旋轉部,可旋轉地配置在第二基座與第三基座之間,第二基座的一面可根據第一旋轉部及第二旋轉部的旋轉以預定方向及角度傾斜。

Description

平衡臺
本發明涉及一種平衡臺,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透過調節對象物體的傾斜或平衡來設定對象物體的偏角的平衡臺。
一般,平衡臺用作控制對象物體的姿勢或調節平衡的裝置。例如,平衡臺用於半導體製造過程或精密零部件研究領域。平衡臺可稱為傾斜臺及均衡臺等。
現有的傾斜臺使平臺基於連接至平臺上的多個致動器傾斜。但是,傾斜臺包括多個致動器,價格昂貴,且不容易精準控制致動器。另外,為了處理高重量的對象物體,需要更多的致動器,且需要對多個致動器進行精準控制。
因此,提出了以各種形態變形的平衡臺。但是,現有的平衡臺包括精密零部件而不容易製造,在實際應用中亦存在困難。因此,提出一種簡單結構的平衡臺。但是,簡單結構的平衡臺在精準的角度控制方面存在限制。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包括簡單結構且製作或使用便利的平衡臺。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進行穩定且精準的角度控制,亦能適用於重量大的對象物體的平衡臺。
本發明的又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耐久性優異且可減少誤操作的平衡臺。 [解決課題之技術手段]
根據本發明的平衡臺包括:第一基座,支撐在安裝面上;第二基座,約束第一基座的旋轉,且與第一基座隔開配置,對象物體支撐在第二基座的一表面上;第三基座,配置在第一基座與第二基座之間;第一旋轉部,可旋轉地配置在第一基座與第三基座之間;以及第二旋轉部,可旋轉地配置在第二基座與第三基座之間,第二基座的一側可根據第一旋轉部及第二旋轉部的旋轉以預定方向及角度傾斜。
平衡臺還可包括:第一旋轉支撐部,配置在第一基座與第二基座之間,約束第二基座相對於第一基座的旋轉;以及第二旋轉支撐部,配置在第一基座與第三基座之間,約束第三基座相對於第一基座的旋轉。
第一旋轉部及第二旋轉部可包括第一軌道及第二軌道。
第一軌道經由下部軌道可旋轉地連接於第一基座且經由第一軸承可旋轉地連接於第三基座,其中,第一軸承以隔開預定距離配置在下部軌道上側上。
下部軌道及第一軸承可配置為在第一軌道的圓周方向一側,沿上下具有第一間隔,而在與一側沿圓周方向隔開預定距離的另一側,沿上下具有與第一間隔不同的第二間隔。
下部軌道及第一軸承可形成為在與第一間隔對應的第一軌道的圓周方向一側,沿圓周方向越靠近與第二間隔對應的另一側,上下隔開的間隔越逐漸變大或減小。
第二軌道能夠經由與第一軸承的上側隔開預定距離配置的第二軸承可旋轉地緊固連接於第三基座,且能夠經由與第二軸承的上側隔開預定距離配置的第三軸承可旋轉地緊固連接於第二基座。
第二軸承及第三軸承可配置為在第二軌道的圓周方向一側,沿上下具有第三間隔,而在與一側沿圓周方向隔開預定距離的另一側,沿上下具有與第三間隔不同的第四間隔。
第二軸承及第三軸承可形成為在與第三間隔對應的第二軌道的圓周方向一側,沿圓周方向越靠近與第四間隔對應的另一側,上下隔開的間隔越逐漸變大或減小。
第一軌道及第二軌道可形成為相互獨立地旋轉,並配置在預定旋轉位置上。
第三基座可形成為在由第二旋轉支撐部約束旋轉的狀態下,根據第一軌道的旋轉位置,以預定方向及角度傾斜配置,而第二基座可形成為在由第一旋轉支撐部約束旋轉的狀態下,根據中部基座的傾斜位置及第二軌道的旋轉位置,以預定方向及角度傾斜配置。
第二旋轉支撐部可包括中部旋轉銷及支撐支柱,其中,中部旋轉銷形成為圓柱形狀,其一側可旋轉地插入第三基座中,而其另一側插入固定於支撐支柱中,支撐支柱的一側固定於第一基座,而另一側插入有中部旋轉銷。
中部旋轉銷可包括中部插入銷,其形成為比中部旋轉銷直徑小的圓柱,配置在中部旋轉銷的內側面邊緣,插入於支撐支柱的一側。
平衡臺還可包括操作部,配置在第三基座的一側上,與第一軌道及第二軌道的外周緣接觸,使得第一軌道及第二軌道旋轉。
第一軌道及第二軌道在外周緣形成有齒輪齒,操作部可包括第一齒輪部及第二齒輪部,其中,第一齒輪部與形成在第一軌道的外周緣的齒輪齒嚙合,藉由第一馬達旋轉,第二齒輪部與形成在第二軌道的外周緣的齒輪齒嚙合,藉由第二馬達旋轉。
在將對象物體支撐於第二上部基座之前,第一馬達及第二馬達整齊排列在一側上以使得第一軌道及第二軌道的最大高度一致,且第二基座可以設定成最大角度的偏角來旋轉。
在將對象物體支撐於第二上部基座之後,第一馬達及第二馬達可使第一軌道及第二軌道旋轉,從而使第二基座的偏角設定為特定角度。 [發明功效]
根據本發明的平衡臺包括以下效果。
第一,本發明可藉由第一旋轉部及第二旋轉部的旋轉來調節對象物體的偏角,從而具有簡單的結構且具有可精準地調節角度的效果。
第二,本發明具有穩定的負荷支撐結構,因此可應用於重量大的對象物體,且具有優異的耐久性及防止誤操作的效果。
第三,本發明設置為一體型,從而相比先前技術具有體積減小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效果不限於上述提及之效果,另外一些未提及的技術效果將從以下描述中可清楚地為所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理解。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但是,本實施例不限於以下揭露的實施例,而是可以各種形態實現,只是本實施例是為了使本發明的揭露完整,且是為了向具有通常知識之人完全告知發明範疇而提供的。為了更明確地說明,圖中元件的形狀等可能會有誇張的表現部分,圖中用同一符號表示的元件係指同一元件。
根據本發明的平衡臺包括:第一基座,支撐在安裝面上;第二基座,與第一基座隔開配置;第三基座,配置在第一基座與第二基座之間;第一旋轉部,可旋轉地配置在第一基座與第三基座之間;以及第二旋轉部,可旋轉地配置在第二基座與第三基座之間。此時,平衡臺可根據第一旋轉部及第二旋轉部的旋轉來調整對象物體的偏角。
例如,第一基座可為配置在安裝面的下部基座,第二基座可為支撐對象物體的上部基座。且第三基座可為配置在下部基座與上部基座之間的中部基座。第一旋轉部可為第一軌道,第二旋轉部可為第二軌道。
圖1係根據第一實施例之平衡臺的概略立體圖;圖2係自另一方向觀察到之圖1所示之平衡臺的概略立體圖。
如圖1及圖2所示,根據第一實施例之平衡臺100的上端可安放對象物體,且用於設定對象物體的偏角。換言之,可用於將平衡臺100傾斜預定程度至期望的角度。
首先,下部基座110可配置在平衡臺100的下端部。下部基座110可固定於預定安裝面,上部基座150相對於下部基座110相對性地傾斜,從而可實現對對象物體的傾斜操作。
具體而言,下部基座110可包括:下部板111;以及下部軌道112,下部軌道112沿圓周方向延伸且配置在下部板111的上端。
例如,下部板111可形成為具有平面區域的板。下部板111可形成為用於將平衡臺100適當地固定於安裝面的多種結構或形狀。但是,下部板111並非一定像其名稱一樣限定為板形態,可包括能夠提供與其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多種形態的框架、支架、結合部件等。
下部軌道112固定於下部板111的上端以約束旋轉,且可沿平面上圓形的軌跡延伸形成。
例如,下部軌道112可形成為以平衡臺100的中心軸C為中心的環形態,且可分割形成為多個。
例如,下部軌道112可具有面向中心軸C的徑向內側面及其相反側的徑向外側面。下部軌道112的徑向外側面突出形成預定程度,且可組合於後述第一軌道120的下部軌道槽121a以支撐第一軌道120。
換言之,下部軌道112可相對於下部基座110可旋轉地支撐第一軌道120。第一軌道120 及第二軌道140可以中心軸C為中心旋轉。但是,下部軌道112可固定於下部板111或一體形成於下部板111,從而限制旋轉。且第一軌道120能夠經由在下部軌道112與第一軌道120之間配置的軸承(圖未示出)相對於下部軌道112旋轉。
另一方面,第一軌道120可配置在下部板111的上端以被下部軌道112支撐。
例如,第一軌道120可配置在下部軌道112的外周部位。第一軌道120可相對於下部軌道112可旋轉地形成。此時,第一軌道120可基於平衡臺100的上下方向中心軸C可旋轉地形成。
第一軌道120可藉由自外部施加操作力來旋轉。在本實施例中,沒有具體地示出用於向第一軌道120施加操作力的操作裝置,第一軌道120可透過致動器、馬達等操作裝置以中心軸C為基準適當地旋轉操作。
中部基座130可配置在第一軌道120的上部。
例如,中部基座130可配置在第一軌道120的內周部位。中部基座130可透過中部旋轉支撐部160約束相對於下部基座110的旋轉。換言之,中部基座130可根據第一軌道120的旋轉位置按預定方向及角度傾斜配置。
第二軌道140可配置在中部基座130的上部。
例如,第二軌道140可配置在中部基座130的外周部位。另外,第二軌道140可相對於中部基座130可旋轉地形成。換言之,第二軌道140及前述的第一軌道120相似,可基於中心軸C可旋轉地形成。
第二軌道140可藉由自外部施加操作力來旋轉。沒有具體地示出用於向第二軌道140施加操作力的操作裝置,第二軌道140可透過致動器、馬達等操作裝置以中心軸C為基準適當地旋轉操作。
另一方面,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可分別獨立地旋轉操作。例如,第一軌道120的旋轉位置及方向可與第二軌道140的旋轉位置或方向獨立地設置。換言之,向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施加旋轉驅動力的操作裝置可分別單獨設置或可相互獨立操作地形成。
上部基座150可配置在第二軌道140的上部以被第二軌道140支撐。上部基座150與下部基座110對應,可形成平衡臺100的上部結構。在上部基座150可安放配置對象物體。上部基座150可藉由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相對於下部基座110傾斜操作。因此,可實現配置在上部基座150之對象物體的傾斜。
具體地,上部基座150可包括:上部軌道152;以及上部板(圖未示出)。
上部軌道152可設置在上部板的底面。
例如,上部軌道152可緊固連接於第二軌道140的內周部位,以被第二軌道140支撐。由此,上部軌道152及上部基座150可根據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的旋轉位置適當地調節其配置狀態。且上部板具有可支撐對象物體之適當的結構或形狀。例如,上部板與前述的下部板111相似可具有擁有預定平面區域的板形態。
另一方面,中部旋轉支撐部160可緊固連接於下部基座110與中部基座130之間。例如,中部旋轉支撐部160的下端可緊固連接於下部基座110,上端可緊固連接於中部基座130。
中部旋轉支撐部160限制中部基座130相對於下部基座110的旋轉。換言之,中部旋轉支撐部160可限制以中心軸C為中心之中部基座130的旋轉。因此,中部基座130不與第一軌道120一起旋轉,而是在一定旋轉位置只可改變偏角。例如,中部旋轉支撐部160可限制中部基座130相對於中心軸C的旋轉,且容許中部基座130相對於平面上之任意軸的傾斜。
上部旋轉支撐部170可緊固連接於下部基座110與上部基座150之間。例如,上部旋轉支撐部170的下端可緊固連接於下部基座110,而上端可緊固連接於上部基座150。另外,上部旋轉支撐部170可限制上部基座150相對於下部基座110的旋轉。例如,上部旋轉支撐部170可限制以中心軸C為中心之上部基座150的旋轉。因此,上部基座150不與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一起旋轉,而是在一定旋轉位置只可改變偏角。且上部旋轉支撐部170可限制上部基座150相對於中心軸C的旋轉,且容許上部基座150相對於平面上之任意軸的傾斜。
圖3係圖1所示之平衡臺的概略分解立體圖;圖4係沿著圖1所示A1-A1線截取之平衡臺的概略縱剖面圖。
如圖3及圖4所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平衡臺100在第一軌道120與中部基座130之間可設置有第一軸承191。第一軸承191可相對於中部基座130可旋轉地支撐第一軌道120。
並且,中部基座130與第二軌道140之間可設置有第二軸承192。第二軸承192可相對於中部基座130可旋轉地支撐第二軌道140。
另外,在第二軸承192的上側可隔開預定距離地配置第三軸承193。第三軸承193可設置在第二軌道140與上部軌道152之間。
這種第一軸承191、第二軸承192、第三軸承193可根據需要分割形成為多個。
圖5係沿著圖4所示A2-A2線截取之平衡臺的概略橫剖面圖。
如圖5所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下部軌道112及第一軌道120可分別沿平面上圓形的軌跡延伸形成。下部軌道112具有相對較小的半徑且可配置在徑向內側,而第一軌道120具有相對較大的半徑並可配置在徑向外側。根據需要,可在下部軌道112與第一軌道120之間配置軸承(圖未示出)。因此,第一軌道120可相對於下部軌道112進行旋轉操作。
圖6係沿著圖4所示A3-A3線截取之平衡臺的概略橫剖面圖。
如圖6所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第一軌道120、第一軸承191及中部基座130可分別沿平面上圓形的軌跡延伸形成。第一軌道120具有比中部基座130相對較大的半徑且可配置在徑向外側,第一軸承191可配置在第一軌道120與中部基座130之間。第一軌道120可將第一軸承191置於中間且相對於中部基座130進行旋轉操作。在中部基座130與下部板111之間可緊固連接有中部旋轉支撐部160以限制旋轉。換言之,第一軌道120配置在下部基座110與中部基座130之間,下部基座110及中部基座130為約束旋轉的狀態,因此只有第一軌道120可進行旋轉操作。
圖7係沿著圖4所示A4-A4線截取之平衡臺的概略橫剖面圖。
如圖7所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中部基座130可沿平面上圓形的軌跡延伸形成。中部基座130配置在第一軌道120的上端,可藉由中部旋轉支撐部160固定於下部基座110。換言之,中部基座130透過第一軌道120的旋轉只改變配置角度及方向,而不旋轉。
圖8係沿著圖4所示A5-A5線截取之平衡臺的概略橫剖面圖。
如圖8所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第二軌道140、第二軸承192及中部基座130可分別沿平面上圓形的軌跡延伸形成。中部基座130具有比第二軌道140相對較小的半徑且可配置在徑向內側,第二軸承192可配置在中部基座130與第二軌道140之間。在中部基座130與下部板111之間可緊固連接有中部旋轉支撐部160以限制旋轉。
圖9係沿著圖4所示A6-A6線截取之平衡臺的概略橫剖面圖。
如圖9所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第二軌道140、第三軸承193及上部軌道152可分別沿平面上圓形的軌跡延伸形成。上部軌道152具有比第二軌道140相對較小的半徑並可配置在徑向內側,第三軸承193可配置在上部軌道152與第二軌道140之間。在上部軌道152與下部板111之間可緊固連接有上部旋轉支撐部170以限制旋轉。
另外,中部基座130可包括支撐突起134。支撐突起134突出形成於中部基座130內側,向上側延伸形成,可延伸形成至上部軌道152。例如,支撐突起134大概形成為「ㄷ」形狀,配置其用於限制中部基座130及上部軌道152的旋轉。例如,支撐突起134的下端連接至中部基座130,支撐突起134的上端可配置在於上部軌道152的內周緣上形成的突起插入槽152b。換言之,在突起插入槽152b配置有支撐突起134,從而可限制中部基座130及上部軌道152的旋轉。
圖10係分解示出圖4所示之第一軌道的概略縱剖面圖;圖11係分解示出圖4所示之第二軌道的概略縱剖面圖。
如圖10及圖11所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可具有預定半徑且沿圓形延伸形成。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可具有面向中心軸C的徑向內側面及其相反側的徑向外側面。
並且,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可分別分割形成為多個。
首先,第一軌道120可分割形成為第一軌道內部塊體121及第一軌道外部塊體122。第一軌道內部塊體121及第一軌道外部塊體122沿上下疊層及組裝,可形成第一軌道120。
第一軌道內部塊體121可包括下部軌道槽121a。下部軌道槽121a鄰接地配置在第一軌道120的下端,可沿第一軌道120的徑向內側面延伸形成。在下部軌道槽121a可安裝下部軌道112。第一軌道120可支撐於下部軌道112。在下部軌道112配置有軸承(圖未示出),從而可插入支撐於第一軌道內部塊體121。
另外,第一軌道內部塊體121可包括第1-1軸承槽121b。第1-1軸承槽121b鄰接地配置在第一軌道120的上端,可沿第一軌道120的徑向內側面延伸形成。第1-1軸承槽121b與後述之中部基座130的第1-2軸承槽131組合,從而可安裝支撐第一軸承191。
第一軌道120的縱向高度可根據圓周方向的位置不同地形成。具體而言,第一軌道120可在一側(圖上左側)沿縱向具有第一高度H1,且可在與一側沿圓周方向隔開預定距離的另一側(圖上右側)沿縱向具有第二高度H2。這裡,第二高度H2可形成為比第一高度H1高預定程度。另外,第一軌道120可形成為其高度沿圓周方向逐漸變大或減小。換言之,假設第一高度H1為第一軌道120的最小高度,第二高度H2為第一軌道120的最大高度,則第一軌道120的高度自第一高度H1位置沿圓周方向越往第二高度H2位置越逐漸變大。另外,第一軌道120的高度自第二高度H2位置沿圓周方向越往第一高度H1位置越逐漸減小。
如果下部軌道槽121a配置在距第一軌道120的下端一定距離的位置,且第1-1軸承槽121b配置在距第一軌道120的上端一定距離的位置,則根據如上所述之第一軌道120的高度變化,下部軌道槽121a與第1-1軸承槽121b之間的距離亦可根據位置而改變。換言之,根據第一軌道120的圓周方向上的各位置,下部軌道槽121a與第1-1軸承槽121b之間的間隔可不同地形成。本實施例的平衡臺100可透過此間隔(高度)差異實現傾斜操作。
用不同的方式說明上述概念,在第一軌道120的一側(圖上左側),下部軌道槽121a及第1-1軸承槽121b沿上下可配置第一間隔G1,而在第一軌道120的另一側(圖上右側),下部軌道槽121a及第1-1軸承槽121b沿上下可配置第二間隔G2。第一間隔G1及第二間隔G2可定義為下部軌道槽121a的上下方向中心與第1-1軸承槽121b的上下方向中心之間的間隔。這裡,與之相似地,第二間隔G2可形成為比第一間隔G1大預定程度。另外,從第一間隔G1的位置沿圓周方向越往第二間隔G2的位置,下部軌道槽121a與第1-1軸承槽121b之間的間隔越逐漸變大,相反地,從第二間隔G2的位置沿圓周方向越往第一間隔G1的位置,下部軌道槽121a與第1-1軸承槽121b之間的間隔越逐漸減小。
另一方面,舉例說明第二軌道140分割形成為第二軌道內部塊體141及第二軌道外部塊體142的情況。第二軌道內部塊體141及第二軌道外部塊體142沿上下疊層及組裝,可形成第二軌道140。
第二軌道內部塊體141可包括第2-1軸承槽141a。第2-1軸承槽141a鄰接地配置在第二軌道140的下端,可沿第二軌道140的徑向內側面延伸形成。在第2-1軸承槽141a可安裝第二軸承192。第二軌道140可支撐於中部基座130。換言之,第二軸承192緊固連接於在第二軌道140形成的第2-1軸承槽141a,在中部基座130形成的第2-2軸承槽132緊固連接於第二軸承192,第二軌道140經由第二軸承192可支撐於中部基座130。另外,第二軌道140經由第二軸承192可相對於中部基座130旋轉。
另外,第二軌道內部塊體141可包括第3-1軸承槽141b。第3-1軸承槽141b鄰接地配置在第二軌道140的上端,可沿第二軌道140的徑向內側面延伸形成。第3-1軸承槽141b與後述上部軌道152的第3-2軸承槽152a組合,從而可安裝支撐第三軸承193。
第二軌道140的縱向高度可根據圓周方向的位置不同地形成。具體而言,第二軌道140可在一側(圖上左側)沿縱向具有第三高度H3,且可在與一側沿圓周方向隔開預定距離的另一側(圖上右側)沿縱向具有第四高度H4。另外,第四高度H4可形成為比第三高度H3高預定程度。從第三高度H3的位置沿圓周方向越往第四高度H4的位置,第二軌道140的高度越逐漸變大,相反地,第二軌道140的高度越逐漸減小。
用不同的方式說明上述概念,在第二軌道140的一側(圖上左側),第2-1軸承槽141a及第3-1軸承槽141b沿上下可配置第三間隔G3,而在第二軌道140的另一側(圖上右側),第2-1軸承槽141a及第3-1軸承槽141b沿上下可配置第四間隔G4。第三間隔G3及第四間隔G4可定義為第2-1軸承槽141a的上下方向中心與第3-1軸承槽141b的上下方向中心之間的間隔。
這裡,第四間隔G4可形成為比第三間隔G3大預定程度。另外,自第三間隔G3的位置沿圓周方向越往第四間隔G4的位置,第2-1軸承槽141a與第3-1軸承槽141b之間的間隔越逐漸變大,相反地,從第四間隔G4的位置沿圓周方向越往第三間隔G3的位置,第2-1軸承槽141a與第3-1軸承槽141b之間的間隔越逐漸減小。
上面,第三高度H3、第四高度H4或第三間隔G3、第四間隔G4可與前述第一高度H1、第二高度H2或第一間隔G1、第二間隔G2相同或不同。即,第二軌道140的第三高度H3、第四高度H4或第三間隔G3、第四間隔G4與第一軌道120的第一高度H1、第二高度H2或第一間隔G1、第二間隔G2不同亦無妨。
如上所述之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的高度差或各槽121a、121b、141a、141b的間隔差可使得在下部軌道112與第一軸承191之間的間隔、第二軸承192與第三軸承193之的間隔產生差異。換言之,根據圓周方向上的各位置,下部軌道112及第一軸承191沿上下隔開的間隔可各不相同地形成。另外,根據圓周方向上的各位置,第二軸承192及第三軸承193沿上下隔開的間隔可各不相同地形成。換言之,與前述各槽121a、121b、141a、141b的間隔相對應地,下部軌道112與第一軸承191之間的間隔或第二軸承192與第三軸承193之間的間隔可形成為逐漸變大或減小。
圖12係分解示出圖1所示之中部旋轉支撐部的概略立體圖。
如圖12所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中部旋轉支撐部160可約束中部基座130相對於下部基座110的旋轉。
例如,中部旋轉支撐部160可包括:中部旋轉銷161,其一側插入中部基座130中;以及支撐支柱162,連接固定於下部基座110。
中部旋轉銷161可形成為能夠旋轉的圓柱形狀。中部旋轉銷161可插入配置在中部基座130的內周緣中,並可在原地旋轉。
例如,中部旋轉銷161沿橫向延伸形成,從而沿橫向可插入中部基座130中。中部旋轉銷161可包括插入支撐支柱162中的中部插入銷161a。
中部插入銷161a形成為直徑比中部旋轉銷161小的圓柱,配置在中部旋轉銷161的一側上,且可插入支撐支柱162中。例如,將中部旋轉銷161分為插入至中部基座130內部中的外側面、作為曲面的支柱面、以及配置在中部基座130之中心部的開放空間的內側面來看,中部插入銷161a可突出配置在沿橫向設置的中部旋轉銷161的內側面。中部插入銷161a可安放在中部旋轉銷161的邊緣一側上而非中心中。
另一方面,支撐支柱162可連接固定於下部基座110。支撐支柱163可包括:下部支撐支柱162b,沿橫向延伸形成;以及上部支撐支柱162a,沿縱向延伸形成。下部支撐支柱162b連接固定於下部基座110,上部支撐支柱162a配置在下部支撐支柱162b的一側上,並可向上側延伸形成。
另外,在上部支撐支柱162a的上端可配置用於插入中部插入銷161a中的插入銷插入孔162a-1。
插入銷插入孔162a-1於上部支撐支柱162a的上端形成為開放的,且沿橫向形成為開放的,使得中部插入銷161a可插入。換言之,中部插入銷161a可佈置成直交於上部支撐支柱162a的長度方向。由此,在中部插入銷161a插入上部支撐支柱162a中的狀態下,可根據中部基座130的高度變化而旋轉。
換言之,中部旋轉銷161可旋轉地配置在中部基座130,中部插入銷161a可旋轉地配置在上部支撐支柱162a的插入銷插入孔162a-1。支撐支柱162不移動地固定在下部基座110。
例如,當中部基座130以較低的高度配置時,中部旋轉銷161旋轉而使得中部插入銷161a配置在上端,當中部基座130以較高的高度配置時,中部旋轉銷161旋轉而使得中部插入銷161a配置在下端。此時,中部插入銷161a為插入至插入銷插入孔162a-1中的狀態,因此,可支撐中部插入銷161a以使得中部基座130不旋轉。
圖13係分解示出圖2所示之上部旋轉支撐部的概略立體圖。
如圖13所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上部旋轉支撐部170可約束上部基座150相對於下部基座110的旋轉。
例如,上部旋轉支撐部170可包括:上部旋轉銷171,其一側插入上部基座150中;支撐面板172,插入有上部旋轉銷171的一側;以及固定支柱173,連接固定於下部基座110。
上部旋轉銷171可設置為與中部旋轉銷161相似的形態並可插入上部基座150中。並且,上部旋轉銷171可包括插入支撐面板172中的上部插入銷171a。
上部插入銷171a設置為與中部插入銷161a相似的形態並可插入支撐面板172中。上部插入銷171a可配置在上部旋轉銷171的邊緣一側上而非中心中。
另一方面,支撐面板172的一側連接至固定支柱173,而其另一側與上部插入銷171a連接。
例如,支撐面板172可包括:下部支撐面板172b,連接至固定支柱173;以及上部支撐面板172a,連接上部插入銷171a。下部支撐面板172b形成為比上部支撐面板172a寬的面積並可穩定地與固定支柱173連接及得到支撐。上部支撐面板172a形成為比下部支撐面板172b小的面積,在上端可包括插入銷插入孔172a-1。
換言之,上部旋轉銷171可旋轉地配置在上部基座150,上部插入銷171a可旋轉地配置在上部支撐面板172a的插入銷插入孔172a-1。固定支柱173不移動地固定在下部基座110。
換言之,上部旋轉銷171可旋轉地配置在上部基座150,上部插入銷171a可旋轉地配置在上部支撐面板172a的插入銷插入孔172a-1。固定支柱173及支撐面板172不移動地固定在下部基座110。
例如,當上部基座150以較低的高度配置時,上部旋轉銷171旋轉而使得上部插入銷171a配置在上端,當上部基座150以較高的高度配置時,上部旋轉銷171旋轉而使得上部插入銷171a配置在下端。此時,上部插入銷171a為插入至插入銷插入孔172a-1中的狀態,因此,可支撐上部插入銷171a以使得上部基座150不旋轉。
另一方面,固定支柱173可連接固定於下部基座110。固定支柱173可形成為相面對的一對板狀板。固定支柱173可以預定間隔佈置在下部板111的一側上。在一對固定支柱173之間可插入且固定有支撐面板172。
例如,只有支撐面板172未單獨連接至下部基座110,固定支柱173在兩側面支撐下部支撐面板172b的同時結合於下部基座110,因此可更加穩定地固定。
圖14係圖4所示之平衡臺的操作圖。
如圖14所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平衡臺100可根據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的旋轉位置調節上部軌道152的配置角度。因此,可適當地調節配置於上部板之對象物體的配置角度。
例如,將下部軌道112與第一軸承191之間的間隔稱為E1,將第一軸承191與第二軸承192之間的間隔稱為M,將第二軸承192與第三軸承193之間的間隔稱為F1。下部軌道112與第一軸承191之間的間隔E1與前述之下部軌道槽121a與第1-1軸承槽121b之間的間隔相對應,第二軸承192與第三軸承193之間的間隔F1與前述之第2-1軸承槽141a與第3-1軸承槽141b之間的間隔相對應。
另外,第一軸承191與第二軸承192之間的間隔M與插入有第一軸承191及第二軸承192的第1-2軸承槽131與第2-2軸承槽132之間的間隔相對應。此時,第1-2軸承槽131與第2-2軸承槽132之間的間隔與中部基座130的厚度相對應,中部基座130不同於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以一定厚度形成,且厚度無變化,因此,第一軸承191與第二軸承192之間的間隔M可無變化地恆定形成。
下部軌道112(即,對應於下部軌道112)與上部軌道152(即,對應於第三軸承193)的間隔可形成為「E1+M+F1」。此時,第一軸承191與第二軸承192之間的間隔M無變化且恆定,因此,上部軌道152的配置角度可由下部軌道112與第一軸承191之間的間隔E1與第二軸承192與第三軸承193之間的間隔F1決定。
與上述相似地,在自E1的位置沿圓周方向隔開預定距離的位置,下部軌道112與第一軸承191之間的間隔可形成為E2,第二軸承192與第三軸承193之間的間隔可形成為F2。另外,在圓周方向上再次隔開預定距離的E1位置的另一側,下部軌道112與第一軸承191之間的間隔可形成為E3,第二軸承192與第三軸承193之間的間隔可形成為F3。另外,與上述相同地,第一軸承191與第二軸承192之間的間隔M可無變化地恆定形成。在各位置,下部軌道112與上部軌道152之間隔與前述相似,可形成為「E2+M+F2」等。
這裡,本實施例的平衡臺100根據圓周方向的位置,下部軌道112與第一軸承191之間隔可不同地形成,第二軸承192與第三軸承193之間隔亦可不同地形成。由此,「E1+M+F1」及「E3+M+F3」可不同地形成。例如,「E1+M+F1」最大,沿圓周方向間隔逐漸減小,從而配置為「E3+M+F3」最小。在這種情況下,上部軌道152與對象物體可傾斜地配置在與E3相對應的位置。另一方面,傾斜方向可透過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的旋轉來調節。
例如,在圖示狀態下,第一軌道120與第二軌道140一起旋轉,與E4相對應的位置沿順時針方向移動,傾斜方向亦可對應地沿順時針方向移動。本實施例的平衡臺100可透過上述方式容易地調節傾斜方向。另外,傾斜方向可透過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的旋轉位置精準地得到調節。
另一方面,傾斜角度可透過第一軌道120或第二軌道140的旋轉得到調節。例如,透過根據第一軌道120的旋轉位置的下部軌道112與第一軸承191之間的間隔或根據第二軌道140的旋轉位置的第二軸承192與第三軸承193之間的間隔,可調節傾斜角度。
例如,在圖示狀態下,假設只有第一軌道120沿順時針方向旋轉預定角度,與E2相對應的位置旋轉至與E1相對應的位置。在這種情況下,在圖示的右側端,下部軌道112與第一軸承191之間的間隔可自初期E1根據第一軌道120的旋轉變更至E2。換言之,下部軌道112與第一軸承191之間的間隔可減小。相反地,第二軌道140不旋轉,因此,第二軸承192與第三軸承193之間的間隔可保持為F1。結果,隨著在右側端的下部軌道112與上部軌道152之間的間隔變更為「E2+M+F1」,上部軌道152及對象物體的配置角度可變更。
另外,透過與上述相似的方式,藉由變更第一軌道120或第二軌道140的旋轉位置,或者根據需要變更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的旋轉位置,可實現多種傾斜角度。這裡,傾斜角度的變更藉由以逐漸變更的方式形成的下部軌道112與第一軸承191之間的間隔或第二軸承192與第三軸承193之間的間隔來實現,因此,即使操作方式簡單,亦可相當精準地進行調節。
另一方面,下面對根據另一實施例的平衡臺進行說明。
圖15係根據第二實施例之平衡臺的概略立體圖;圖16係自另一方向觀察到之圖15所示之平衡臺的概略立體圖。
如圖15及圖16所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平衡臺100可包括使得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旋轉的操作部180。
例如,在第一軌道120的外周緣形成有齒輪齒。並且,藉由向在第一軌道120的外周緣嚙合的操作部180的第一齒輪部181施加操作力,可使得第一軌道120以中心軸C為基準適當地旋轉操作。
並且,在第二軌道140的外周緣形成有齒輪齒。藉由向在第二軌道140的外周緣嚙合的操作部180的第二齒輪部182施加操作力,可使得第二軌道140以中心軸C為基準適當地旋轉操作。
由此,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可分別獨立地進行旋轉操作。
這裡,操作部180可分別單獨設置或以可相互獨立操作的方式形成。操作部180固定於中部基座130,可與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接觸配置。例如,操作部180包括圓柱形的齒輪,與形成於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表面的齒輪齒嚙合,透過齒輪的操作可使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旋轉。
圖17係圖15所示之平衡臺的概略分解立體圖;圖18係沿著圖15所示A1-A1線截取之平衡臺的概略縱剖面圖。
如圖17及圖18所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操作部180可包括第一齒輪部181,與第一軌道120的外周緣接觸;以及第二齒輪部182,與第二軌道140的外周緣接觸。第一齒輪部181及第二齒輪部182形成為圓柱形的齒輪,與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相嚙合,根據第一齒輪部181及第二齒輪部182的旋轉,可使得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旋轉。
例如,第一齒輪部181可與第一馬達181a連接,第二齒輪部182可與第二馬達182a連接。換言之,第一馬達181a及第二馬達182a藉由向第一齒輪部181及第二齒輪部182傳遞操作力,可使得第一齒輪部181及第二齒輪部182沿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
另外,操作部180連接固定於中部基座130,可根據中部基座130的配置角度及方向變更進行移動。換言之,操作部180與中部基座130的移動一起移動,因此,可保持配置在中部基座130上下端的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的外周緣持續嚙合的狀態。例如,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透過第一軸承191及第二軸承192連接於中部基座130,因此形成於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的外周緣的齒輪齒可以中部基座130為基準始終保持相同的間隔。
例如,即使第一軌道120旋轉使得第一軌道120的高度變更,形成於第一軌道120的外周緣的齒輪齒亦可形成於第一軌道120的一定位置,以便保持與中部基座130相同的間隔。
同樣地,即使第二軌道140旋轉使得第二軌道140的高度變更,形成於第二軌道140的外周緣的齒輪齒亦可形成於第二軌道140的一定位置,以便保持與中部基座130相同的間隔。
換言之,即使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旋轉,形成於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的外周緣的齒輪齒與中部基座130之間的間隔亦可始終保持一定。因此,如果操作部180及中部基座130形成為一體型且與中部基座130一起移動,則不論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旋轉至哪一位置,操作部180亦可持續保持與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的外周緣嚙合的狀態。
圖19係沿著圖18所示A4-A4線截取之平衡臺的概略橫剖面圖,
如圖19所示,根據第二實施例之中部基座130可包括在一側向外側方向延伸形成的連接片133。
例如,連接片133可形成為中心部開放的板狀部件,以便可將操作部180固定於中部基座130。但是,並非一定限定於此,連接片133只要可將操作部180連接固定於中部基座130即可。
例如,連接片133可插入在後述操作部180沿上下方向配置的第一齒輪部181與第二齒輪部182之間,並可與操作部180的殼體連接固定。換言之,操作部180隨著中部基座130的配置方向及角度變更可一起移動,從而操作部180可持續與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接觸支撐。
圖20係示出圖15所示之平衡臺的設置及操作過程的方塊圖。
如圖20所示,根據第三實施例的平衡臺100的設置及操作過程說明如下。
首先,啟動操作部180的第一馬達181a及第二馬達182a(S-1),使得第一齒輪部181與第二齒輪部182旋轉。此時,使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以最大高度一致的形式整齊排列在一側上(S-2)。換言之,配置為使得第一軌道120之高度最高的部分及第二軌道140之高度最高的部分配置在相同位置上。如果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這樣配置,則上部基座150以最大角度的偏角設定(S-3)。在此狀態下,使得對象物體安放在上部基座150上(S-4)。之後,使得第一軌道120及第二軌道140旋轉,從而以特定角度設定上部基座150的偏角(S-5)。
因此,根據本發明的平衡臺包括以下效果。
第一,本發明可藉由第一旋轉部及第二旋轉部之旋轉來調節對象物體之偏角,從而具有簡單的結構且具有可精準地調節角度的效果。
第二,本發明具有穩定之負荷支撐結構,因此可應用於重量大的對象物體,且具有優異的耐久性及防止誤操作的效果。
第三,本發明設置為一體型,從而相比先前技術具有體積減小的效果。
如前所述,附圖所示之本發明的實施例不應解釋為限定本發明的技術思想。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僅限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中記載之事項,在本發明的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之人可將本發明的技術思想改進且改變為多種形態。因此,此類改進及改變對具有通常知識之人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100:平衡臺 110:下部基座 111:下部板 112:下部軌道 120:第一軌道 121:第一軌道內部塊體 121a:下部軌道槽 121b:第1-1軸承槽 122:第一軌道外部塊體 130:中部基座 133:連接片 134:支撐突起 140:第二軌道 141:第二軌道內部塊體 141a:第2-1軸承槽 141b:第3-1軸承槽 142:第二軌道外部塊體 150:上部基座 152:上部軌道 152b:突起插入槽 160:中部旋轉支撐部 161:中部旋轉銷 161a:中部插入銷 162:支撐支柱 162a:上部支撐支柱 162a-1: 插入銷插入孔 162b:下部支撐支柱 170:上部旋轉支撐部 171:上部旋轉銷 171a:上部插入銷 172:支撐面板 172a:上部支撐面板 172a-1:插入銷插入孔 172b:下部支撐面板 173:固定支柱 180:操作部 181:第一齒輪部 181a:第一馬達 182:第二齒輪部 182a:第二馬達 191:第一軸承 192:第二軸承 193:第三軸承 C:中心軸 H1:第一高度 H2:第二高度 H3:第三高度 H4:第四高度 G1:第一間隔 G2:第二間隔 G3:第三間隔 G4:第四間隔 E1,E2,E3:間隔 F1,F2,F3:間隔 M:間隔 S1〜S5:步驟
圖1係根據第一實施例之平衡臺的概略立體圖; 圖2係自另一方向觀察到之圖1所示之平衡臺的概略立體圖; 圖3係圖1所示之平衡臺的概略分解立體圖; 圖4係沿著圖1所示A1-A1線截取之平衡臺的概略縱剖面圖; 圖5係沿著圖4所示A2-A2線截取之平衡臺的概略橫剖面圖; 圖6係沿著圖4所示A3-A3線截取之平衡臺的概略橫剖面圖; 圖7係沿著圖4所示A4-A4線截取之平衡臺的概略橫剖面圖; 圖8係沿著圖4所示A5-A5線截取之平衡臺的概略橫剖面圖; 圖9係沿著圖4所示A6-A6線截取之平衡臺的概略橫剖面圖; 圖10係分解示出圖4所示之第一軌道之概略縱剖面圖; 圖11係分解示出圖4所示之第二軌道的概略縱剖面圖; 圖12係分解示出圖1所示之中部旋轉支撐部的概略立體圖; 圖13係分解示出圖2所示之旋轉支撐部的概略立體圖; 圖14係圖4所示之平衡臺的操作圖; 圖15係根據第二實施例之平衡臺的概略立體圖; 圖16係自另一方向觀察到之圖15所示之平衡臺的概略立體圖; 圖17係圖15所示之平衡臺的概略分解立體圖; 圖18係沿著圖15所示A1-A1線截取之平衡臺的概略縱剖面圖; 圖19係沿著圖18所示A4-A4線截取之平衡臺的概略橫剖面圖; 圖20係示出圖15所示之平衡臺之設置及操作過程的方塊圖。
100:平衡臺
110:下部基座
111:下部板
112:下部軌道
120:第一軌道
130:中部基座
140:第二軌道
150:上部基座
160:中部旋轉支撐部
C:中心軸

Claims (17)

  1. 一種平衡臺,包括: 一第一基座,支撐在一安裝面上; 一第二基座,約束該第一基座的旋轉,且與該第一基座隔開配置,一對象物體支撐在該第二基座的一表面上; 一第三基座,配置在該第一基座與該第二基座之間; 一第一旋轉部,可旋轉地配置在該第一基座與該第三基座之間;以及 一第二旋轉部,可旋轉地配置在該第二基座與該第三基座之間, 其中,該第二基座的一側根據該第一旋轉部及該第二旋轉部的旋轉以預定方向及角度傾斜。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平衡臺,進一步包括: 一第一旋轉支撐部,配置在該第一基座與該第二基座之間,約束該第二基座相對於該第一基座的旋轉;以及 一第二旋轉支撐部,配置在該第一基座與該第三基座之間,約束該第三基座相對於該第一基座的旋轉。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平衡臺,其中, 該第一旋轉部及該第二旋轉部包括一第一軌道及一第二軌道。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平衡臺,其中, 該第一軌道經由一下部軌道可旋轉地連接於該第一基座且經由一第一軸承可旋轉地連接於該第三基座,其中,該第一軸承以一預定距離配置在該下部軌道的上側。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平衡臺,其中, 該下部軌道及該第一軸承配置為在該第一軌道的圓周方向一側,沿上下具有一第一間隔,而在與該一側沿圓周方向隔開一預定距離的另一側,沿上下具有與該第一間隔不同的一第二間隔。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平衡臺,其中, 該下部軌道及該第一軸承形成為在與該第一間隔對應的該第一軌道的圓周方向一側,沿圓周方向越靠近與該第二間隔對應的另一側,上下隔開的間隔越逐漸變大或減小。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平衡臺,其中, 該第二軌道經由以與該第一軸承的上側隔開一預定距離配置的一第二軸承可旋轉地緊固連接於該第三基座,且經由與該第二軸承的上側隔開一預定距離配置的一第三軸承可旋轉地緊固連接於該第二基座。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平衡臺,其中, 該第二軸承及該第三軸承配置為在該第二軌道的圓周方向一側,沿上下具有一第三間隔,而在與該一側沿圓周方向隔開一預定距離的另一側,沿上下具有與該第三間隔不同的 一第四間隔。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平衡臺,其中, 該第二軸承及該第三軸承形成為在與該第三間隔對應的該第二軌道的圓周方向一側,沿圓周方向越靠近與該第四間隔對應的另一側,上下隔開的間隔越逐漸變大或減小。
  10. 如請求項3所述之平衡臺,其中, 該第一軌道及該第二軌道形成為相互獨立地旋轉,並配置在一預定旋轉位置上。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平衡臺,其中, 該第三基座形成為在由該第二旋轉支撐部約束旋轉的狀態下,根據該第一軌道的旋轉位置,以預定方向及角度傾斜配置, 該第二基座形成為在由該第一旋轉支撐部約束旋轉的狀態下,根據一中部基座的傾斜位置及該第二軌道的旋轉位置,以預定方向及角度傾斜配置。
  12. 如請求項2所述之平衡臺,其中, 該第二旋轉支撐部包括: 一中部旋轉銷,形成為圓柱形狀,其一側可旋轉地插入該第三基座中,而其另一側插入固定於一支撐支柱中; 該支撐支柱,其一側固定於該第一基座,而其另一側插入有該中部旋轉銷。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平衡臺,其中, 該中部旋轉銷包括: 一中部插入銷,其形成為比該中部旋轉銷直徑小的圓柱,配置在該中部旋轉銷的內側面邊緣,插入於該支撐支柱的一側。
  1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平衡臺,還包括: 一操作部,配置在該第三基座的一側上,與該第一軌道及該第二軌道的外周緣接觸,使得該第一軌道及該第二軌道旋轉。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平衡臺,其中, 該第一軌道及該第二軌道在外周緣形成有一齒輪齒, 該操作部包括: 一第一齒輪部,與形成在該第一軌道的外周緣的該齒輪齒嚙合,藉由一第一馬達旋轉;以及 一第二齒輪部,與形成在該第二軌道的外周緣的該齒輪齒嚙合,藉由一第二馬達旋轉。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平衡臺,其中, 在將該對象物體支撐於第二上部基座之前,該第一馬達與該第二馬達整齊排列在一側上以使得該第一軌道及該第二軌道的最大高度一致, 且該第二基座以設定成最大角度的偏角來旋轉。
  17.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平衡臺,其中, 在將該對象物體支撐於第二上部基座之後,該第一馬達及該第二馬達使該第一軌道及該第二軌道旋轉,從而使該第二基座的偏角設定為特定角度。
TW112126032A 2022-07-12 2023-07-12 平衡臺 TW2024146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2-0085558 2022-07-12
KR10-2022-0085557 2022-07-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14677A true TW202414677A (zh) 2024-04-0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54629B1 (ko) 자동 조정 밸런스 스테이지
KR102422225B1 (ko) 밸런스 스테이지
TWI230640B (en) Inclining and rotating table apparatus
US20060283283A1 (en) Shaft and hub coupling structure for recliners
JP3946948B2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KR20120096542A (ko) 회전자 디스크 및 조립 방법
TW202414677A (zh) 平衡臺
US6473985B2 (en) Remote center compliance system having variable center
JP6668369B2 (ja) 補正装置、および、このタイプの補正装置に備えられた、ワークピースのためのクランプ装置
US20010036327A1 (en) Dynamic pressure bear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2168534A (ja) 三脚のヘッド
CN102840164A (zh) 可调叶片角度的叶轮及使用该叶轮的风扇离合器
US7530742B2 (en) Foil bearing
US20150093183A1 (en) Link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cable carrier
JP2011507019A (ja) 光学部品の位置調整装置および位置調整方法
WO2018154734A1 (ja) 蒸気タービン、センターガイドピン及び蒸気タービンの製造方法
JP2009045082A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KR101761987B1 (ko) 모터의 구동 샤프트와 피동 장치의 피동 샤프트 사이의 연결부
JPH02304511A (ja) レンズの保持装置
JP5793737B1 (ja) 蒸着装置
CN211856399U (zh) 承载装置及检测设备
JP2002284343A (ja) スターホイール装置
JP6891180B2 (ja) ティルティングパッド軸受
KR20120138470A (ko) 인덱스 장치용 터릿 및 베어링 조립체와 이를 이용한 인덱스 드라이브 시스템
CN102789162B (zh) 表的摆轮以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