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13029A - 彎曲結構體及墊圈 - Google Patents

彎曲結構體及墊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13029A
TW202413029A TW112136708A TW112136708A TW202413029A TW 202413029 A TW202413029 A TW 202413029A TW 112136708 A TW112136708 A TW 112136708A TW 112136708 A TW112136708 A TW 112136708A TW 202413029 A TW202413029 A TW 20241302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coupling arm
bending
end member
gask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36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田貴史
保戸田裕樹
早川悠暉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發條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發條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發條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13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3029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實現可將端部構件簡易且牢固地安裝於彎曲部的彎曲結構體。所述彎曲結構體包括:彎曲部7,能夠相對於軸向而彈性地彎曲;基部3,被安裝於彎曲部7的軸向上的端部;以及結合臂21,沿軸向突出設置於彎曲部7的端部並與基部3結合。

Description

彎曲結構體及墊圈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供於機器人或機械手(manipulator)等的關節功能部的彎曲結構體及用於該彎曲結構體的墊圈。
作為以往的彎曲結構體,已知有如專利文獻1般,將端部構件安裝於能夠彎曲的彎曲部的軸向上的端部者。
彎曲部是積層多個波形墊圈,並且藉由對波形墊圈彼此間進行雷射焊接來保持其積層狀態而形成。
在彎曲部,進而積層安裝有端部構件。在端部構件向彎曲部的安裝中,若使用雷射焊接,則可藉由簡易的步驟獲得牢固的結合。
但是,由於無法自積層方向對彎曲部與端部構件之間照射雷射光,因此需要自側方照射雷射光,而無法獲得充分的結合強度。
此種問題不僅在彎曲部為積層的波形墊圈的情況下發生,在螺旋彈簧或波紋管等其他彎曲部亦同樣發生。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WO2019/07386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所欲解決的問題在於,無法簡易且牢固地將端部構件安裝於彎曲部的軸向上的端部。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提供一種彎曲結構體,包括:彎曲部,能夠相對於軸向而彈性地彎曲;端部構件,被安裝於所述彎曲部的所述軸向上的端部;以及結合臂,沿所述軸向突出設置於所述彎曲部的所述端部並與所述端部構件結合。
另外,本發明提供一種墊圈,用於將端部構件安裝於能夠相對於軸向而彈性地彎曲的彎曲部的所述軸向上的端部,且所述墊圈包括結合臂,所述結合臂沿所述軸向突出設置並與所述端部構件結合。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將自彎曲部延伸設置的結合臂與端部構件結合,因此能夠將端部構件簡易且牢固地安裝於彎曲部。
藉由將自彎曲部延伸設置的結合臂與端部構件結合,實現了能夠將端部構件簡易且牢固地安裝於彎曲部這一目的。
彎曲結構體1包括彎曲部7、端部構件3、以及結合臂21。彎曲部7是能夠相對於軸向而彈性地彎曲的構件。端部構件3是安裝於彎曲部7的軸向上的端部的構件。結合臂21沿軸向突出設置於彎曲部7的端部並與端部構件3結合。
結合臂21與端部構件3的結合方式有固著、嵌合、卡合等,結合臂21及端部構件3只要具有與結合方式對應的結構即可。
端部構件3可在外周面上具有固著結合臂21的固著部13。
在此種情況下,亦可構成為:結合臂21為板狀,固著部13為沿循結合臂21的平面狀。
進而,結合臂21可設置有多個,且分別具有彈性地保持端部構件3。在此種情況下,端部構件3的固著部13與結合臂21對應地設置有多個,且分別在與結合臂21彈性接觸的端部構件3的保持狀態下固著。
端部構件3亦可具有藉由插入使結合臂21卡合的卡合孔29。
亦可構成為:端部構件3及結合臂21的其中一者具有凸部23,端部構件3及結合臂21的另一者具有使凸部23卡合的凹部25。
亦可構成為:彎曲結構體1包括構成彎曲部7的端部的結合構件19,結合臂21設置於結合構件19。
亦可為:彎曲部7包括沿軸向積層,並且藉由焊接保持積層狀態的多個波形墊圈17,結合構件19為積層於多個波形墊圈17的端部並且其積層狀態藉由焊接而得到保持的墊圈。
亦可為:該彎曲結構體1的結合構件19包括結合臂21的墊圈。 [實施例1]
[彎曲結構體的結構]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彎曲結構體的立體圖。圖2是表示圖1的彎曲結構體的彎曲部的立體圖。圖3是表示在圖1的彎曲結構體中使用的基部與結合墊圈的關係的立體圖。圖4是表示圖3的基部與結合墊圈的分解立體圖。圖5是表示圖4的結合墊圈的結合臂的加工前的狀態的立體圖。
彎曲結構體1被適用於機械手、機器人、致動器之類的醫療用或工業用等的各種機器的關節功能部。關節功能部是具有作為彎曲/伸展的關節的功能的裝置、機構、設備等。
本實施例的彎曲結構體1包括基部3、可動部5以及彎曲部7。
基部3包含由金屬或樹脂等形成的柱狀體、例如圓柱狀體,且構成安裝於彎曲部7的軸向上的其中一個端部的端部構件。所謂軸向,是指沿著彎曲結構體1的軸心的方向,亦包含相對於軸心而稍稍傾斜的方向。
該基部3與機械手的軸的端部等結合。再者,基部3並不限於柱狀體,可根據適用彎曲結構體1的機器來採用適當的形態。
本實施例的基部3由相對大徑的大徑部3a與相對小徑的小徑部3b構成。在大徑部3a,沿周向設置有多個、例如四個插通孔9a,所述插通孔9a供彎曲結構體1的驅動用的金屬線插通。在大徑部3a的內周設置有插通孔9b,所述插通孔9b供機械手的末端執行器用的配線或電纜插通。插通孔9b亦貫通小徑部3b。
在本實施例中,除了該插通孔9b以外的部分成為作為端部構件的基部3的外周部。小徑部3b與插通孔9a對應地包括凹部11。所謂周向,是指沿著彎曲結構體1的外周的方向。
該基部3在外周面上具有固著後述的結合臂21的固著部13。在本實施例中,在大徑部3a的外周面上設置有固著部13。固著部13的數量為兩個,但亦可設為一個或三個以上。
該些固著部13分別為沿循結合臂21的平面狀。本實施例的固著部13由沿著彎曲結構體1的軸向並且相互平行的矩形平面構成。
再者,固著部13亦可形成為不沿著軸向地傾斜的平面狀。另外,固著部13亦可不是平面,而是沿著周向的曲面。在固著部13為沿著周向的曲面的情況下,只要使大徑部3a為單純的圓柱形形狀即可。另外,固著部13無需相互平行。進而,亦可為在軸向上具有多個凹凸的波形形狀的面等。
可動部5藉由彎曲部7,能夠相對於軸向而移位地支撐於基部3。在該可動部5,安裝與適用彎曲結構體1的機器相應的末端執行器等。
該可動部5包含由金屬或樹脂等形成的柱狀體、例如圓柱狀體,且構成安裝於彎曲部7的軸向上的另一端部的端部構件。再者,彎曲部7的軸向上的另一端部是指相對於安裝基部3的其中一個端部為軸向上的相反側的端部。可動部5與基部3同樣地,根據適用彎曲結構體1的機器來採用適當的形態,並不限於由金屬或樹脂等形成的柱狀體。
在可動部5,沿周向設置有多個、例如四個插通孔15a,所述插通孔15a將彎曲結構體1的驅動用的金屬線在插通狀態下結合。在可動部5的內周設置有插通孔15b,所述插通孔15b供機械手的末端執行器用的配線或電纜插通。
再者,可動部5亦可採用與基部3同樣地具有固著部13的結構。在此種情況下,亦能夠省略基部3的固著部13。
彎曲部7包括多個波形墊圈17、以及作為結合構件的結合墊圈19,整體形成為筒狀。再者,彎曲部7亦可採用雙重線圈結構的螺旋彈簧、單純的螺旋彈簧或波紋管等其他筒狀體。另外,彎曲部7亦可在內部包括抑制雙重線圈結構的螺旋彈簧等的軸向上的壓縮的內構件。
多個波形墊圈17在軸向上積層,並且保持積層狀態。藉由波形墊圈17的彈性變形,能夠彈性地彎曲及伸展。
各波形墊圈17是由金屬等形成為閉環狀或開環狀的板材。本實施例的波形墊圈17為包含不鏽鋼的圓環狀的板材,內外周間的徑向上的寬度以及板厚為固定。波形墊圈17的俯視時的外徑與基部3的大徑部3a及可動部5為相同程度。再者,波形墊圈17的寬度及板厚亦能夠在周向上變動。
該波形墊圈17相對於鄰接的波形墊圈17,抵接部分藉由焊接、例如雷射焊接而結合。
本實施例中,波形墊圈17在周向上具有多個山部17a,鄰接的山部17a之間具有谷部17b。在軸向上鄰接的波形墊圈17之間,其中一個波形墊圈17的山部17a抵接於另一個波形墊圈的谷部17b。該些抵接的山部17a以及谷部17b藉由雷射焊接而結合。
再者,山部17a以及谷部17b亦可不相互抵接,例如亦可採用相互朝周向稍許偏離而抵接於傾斜部17c的形態。另外,波形墊圈17的形狀或材質等可根據所要求的特性等來適當變更。
在波形墊圈17的內周設置有插通孔17d,所述插通孔17d供機械手的末端執行器用的配線或電纜插通。相對於該插通孔17d,沿周向設置有多個、例如四個於俯視時向徑向外側呈凹狀的凹部17e,以供彎曲結構體1的驅動用的金屬線插通。
結合墊圈19在軸向上積層於多個波形墊圈17的端部,並且藉由焊接、例如雷射焊接而保持積層狀態。藉此,結合墊圈19作為構成彎曲部7的端部的結合構件發揮功能。
在本實施例中,結合墊圈19僅積層於多個波形墊圈17的其中一個端部而僅構成彎曲部7的一端部。其中,結合墊圈19亦可積層於多個波形墊圈17的兩端部而構成彎曲部7的兩端部。
該結合墊圈19用於在彎曲部7的軸向上的端部安裝作為端部構件的基部3。本實施例的結合墊圈19是由金屬等形成為閉環狀或開環狀的板材。再者,結合構件除了採用作為平墊圈的結合墊圈19以外,亦能夠採用波形墊圈等,形態是自由的。
本實施例的結合墊圈19是作為包含不鏽鋼的圓環狀的板材的平墊圈,內外周間的徑向上的寬度以及板厚為固定。結合墊圈19的外徑與波形墊圈17的俯視時的外徑為相同程度。再者,結合墊圈19的外徑是指未設置後述的結合臂21的部分的外徑。
該結合墊圈19在周向上設置有多個、例如四個插通孔19a,所述插通孔19a供彎曲結構體1的驅動用的金屬線插通。在結合墊圈19的內周設置有插通孔19b,所述插通孔19b供機械手的末端執行器用的配線或電纜插通。在結合墊圈19的外周設置有結合臂21。
結合臂21沿軸向突出設置於彎曲部7的端部,並與基部3結合。
再者,結合臂21在軸向上的突出設置無需使結合臂21沿著軸向進行,只要以結合臂21的前端相對於基端位於在軸向上偏倚的位置的方式進行即可。
本實施例的結合臂21是沿著基部3的平面狀的固著部13進行定位的平板。因此,結合臂21與基部3的固著部13對應地在結合墊圈19的外周緣設置有多個。
該些結合臂21沿著軸向平行地延伸設置。其中,結合臂21亦能夠設為不沿著軸向而與固著部13一起傾斜的平板狀。另外,結合臂21無需對應於固著部13而相互平行。另外,結合臂21無需為平板,亦可為在軸向上具有多個凹凸的波形形狀的板等。另外,結合臂21除了採用板狀的形態以外,亦能夠採用棒狀、筒狀、碗狀等各種形態。
再者,結合臂21只要與固著部13對應地設置即可,因此亦可將在結合墊圈19上的位置設為外周緣以外。例如,亦能夠將結合墊圈19形成為直徑較基部3大的大徑,在自基部3向徑向突出的外周區域設置結合臂21。另外,亦可將外周區域本身作為結合臂。
在本實施例中,結合臂21的平面形狀為矩形形狀,但亦可為其他的幾何形狀。再者,平面形狀是指自結合臂21的厚度方向觀察的形狀。
結合臂21的軸向上的長度與固著部13的長度相同,結合臂21的寬度較固著部13的寬度短。再者,結合臂21的長度可短於或長於固著部13的長度,結合臂21的寬度亦可與固著部13的寬度相同或較其長。
結合臂21分別具有彈性。藉此,結合臂21與基部3的固著部13彈性接觸,從而在保持基部3的狀態下固著於固著部13。藉此,本實施例的結合臂21與基部3的外周部結合。其中,由於結合臂21只要可與基部3結合即可,因此相對於基部3的結合部位亦可不一定是外周部。
再者,彈性接觸是以彈性抵接,但結合臂21無需與基部3彈性接觸。另外,結合臂21的數量為兩個,但亦能夠與固著部13一起設為一個或三個以上。
結合臂21與固著部13的固著藉由焊接來進行。在本實施例中,基部3與結合臂21的結合由結合臂21與固著部13的固著以及結合臂21與固著部13的彈性接觸來承擔。因此,可牢固地將彎曲部7與基部3結合。另外,結合臂21與固著部13的固著亦能夠使固著力降低與結合臂21向固著部13彈性接觸相應的量,成為固著力較焊接弱的固著。例如,固著亦可為接著或軟焊等。
結合臂21向固著部13的固著部位是結合臂21的中心部。其中,關於結合臂21的固著部位,在如本實施例般藉由焊接進行結合臂21的固著的情況下,只要可確保結合強度,則焊接痕跡的一部分或全部位於結合臂21的矩形形狀的範圍內即可。即,結合臂21能夠適當選擇固著部位。
如圖5所示,藉由衝壓等將結合臂19與結合墊圈19一體地沖裁後,利用彎曲加工使結合臂21立起,藉此可容易地形成結合臂21。
[彎曲結構體的製造] 圖6的(A)及(B)是表示彎曲結構體1的製造的立體圖。
在本實施例的彎曲結構體1的製造中,在相對於可動部5堆積多個波形墊圈17而形成彎曲部7之後,在形成的彎曲部7的端部安裝基部3。其中,亦可相對於基部3堆積波形墊圈17而形成彎曲部7,在彎曲部7的端部安裝可動部5。
在本實施例的彎曲部7的形成中,如圖6的(A)所示,首先在可動部5上在軸向上積層多個波形墊圈17,藉由雷射焊接保持積層狀態。
雷射焊接是藉由每當積層波形墊圈17時,自其上方起照射雷射光而進行。藉此,可動部5與波形墊圈17之間以及鄰接的波形墊圈17之間結合。再者,雷射光只要採用二氧化碳雷射、釔鋁石榴石(Yttrium Aluminum Garnet,YAG)雷射、光纖雷射等適當的雷射即可。
接下來,如圖6的(B)所示,在積層的多個波形墊圈17上在軸向上積層結合墊圈19,藉由來自軸向的雷射焊接保持積層狀態。藉此,形成彎曲部7。在該狀態下,結合臂21自彎曲部7的端部沿軸向突出。
將基部3插入至突出的結合臂21之間。即,將基部3的固著部13的軸向上的端部與結合臂21的軸向上的端部對齊,在該狀態下將基部3在軸向上插入至結合臂21之間。此時,固著部13相對於結合臂21滑動,可引導基部3的插入。
當藉由該插入使基部3在軸向上與結合墊圈19抵接時,藉由雷射焊接將結合臂21固著於固著部13。
此時,藉由結合臂21可確保雷射焊接的雷射光的照射區域,從而能夠可靠地進行結合臂21與固著部13的雷射焊接。另外,由於固著部13是沿循結合臂21的平面狀,因此能夠更可靠地進行結合臂21與固著部13的雷射焊接。而且,由於基部3在外周面上具有固著結合臂21的固著部13,因此可容易且可靠地進行與結合臂21的雷射焊接。
如此,基部3與彎曲部7的端部結合從而完成圖1的彎曲結構體1。如此,在本實施例中,由於將自彎曲部7延伸設置的結合臂21與作為端部構件的基部3的外周部結合,因此能夠藉由雷射焊接將基部3簡易且牢固地安裝於彎曲部7。
其結果,可全部藉由雷射焊接進行可動部5上的彎曲部7的形成以及基部3的安裝,從而可容易地進行彎曲結構體1的製造。
另外,彎曲結構體1有時要求小徑化,但即使小徑化,亦可進行結合臂21與固著部13的充分的固著。因此,本實施例的彎曲結構體1能夠應對小徑化。 [實施例2]
圖7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2的彎曲結構體的一部分的剖面圖。再者,實施例2對與實施例1對應的結構標註相同符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
本實施例的彎曲結構體1是藉由凸部23與凹部25的卡合進行結合臂21與基部3的結合而成者。其他與實施例1相同。
凸部23藉由部分地彎曲形成於平板狀的結合臂21。藉由彎曲而形成的凸部23可預先藉由衝壓等形成於結合臂21,或者藉由鉚接等在將結合臂21與基部3結合時形成。再者,凸部23的形狀並無特別限定,例如亦可為部分地增加結合臂21的板厚而成者。
凹部25形成於基部3的卡合部27。卡合部27除了凹部25以外,成為與實施例1的固著部13相同的平面狀的結構。凹部25與凸部23對應地設置,使凸部23進入而卡合。
在所述實施例2中,除了可起到與實施例1同樣的作用效果以外,亦可更簡易地進行彎曲部7與基部3的結合。 [實施例3]
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3的彎曲結構體的基部及端部墊圈的關係的立體圖。圖9是圖8的基部及端部墊圈的分解立體圖。圖10是表示圖8的基部及端部墊圈的一部分的剖面圖。再者,實施例3對與實施例1對應的結構標註相同符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
本實施例的彎曲結構體1中,基部3具有藉由插入而使結合臂21卡合的卡合孔29。
卡合孔29沿軸向貫通設置於基部3的大徑部3a。卡合孔29的剖面形狀形成得較結合臂21的剖面形狀大。
結合臂21在前端具有爪部31。爪部31沿結合臂21的徑向突出地形成。結合臂21形成為在軸向上較卡合孔29長,自卡合孔29向外部突出的前端的爪部31與卡合孔29的開口緣部29a卡合。
再者,結合臂21亦能夠省略爪部31。在此種情況下,結合臂21只要採用嵌合於卡合孔29內的結構即可。另外,亦可代替結合墊圈19的外周緣而在結合墊圈19的內周與外周之間設置結合臂21。在此種情況下,卡合孔29與結合臂21對應地設置於偏向內周側的位置。
在所述實施例3中,除了可起到與實施例1同樣的作用效果以外,亦可更簡易地進行彎曲部7與基部3的結合。
1:彎曲結構體 3:基部(端部構件) 3a:大徑部 3b:小徑部 5:可動部(端部構件) 7:彎曲部 9a、9b、15a、15b、17d、19a、19b:插通孔 11、17e、25:凹部 13:固著部 17:波形墊圈 17a:山部 17b:谷部 17c:傾斜部 19:端部墊圈(結合構件、結合墊圈) 21:結合臂 23:凸部 27:卡合部 29:卡合孔 29a:開口緣部 31:爪部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彎曲結構體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圖1的彎曲結構體的彎曲部的立體圖。 圖3是表示在圖1的彎曲結構體中使用的基部與結合墊圈的關係的立體圖。 圖4是表示圖3的基部與結合墊圈的分解立體圖。 圖5是表示圖4的結合墊圈的結合臂的加工前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6的(A)及(B)是表示彎曲結構體的製造的立體圖。 圖7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2的彎曲結構體的一部分的剖面圖。 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3的彎曲結構體的基部及端部墊圈的關係的立體圖。 圖9是圖8的基部及結合墊圈的分解立體圖。 圖10是表示圖8的基部及結合墊圈的一部分的剖面圖。
1:彎曲結構體
3:基部(端部構件)
3a:大徑部
3b:小徑部
5:可動部(端部構件)
7:彎曲部
11:凹部
13:固著部
15a、15b:插通孔
17:波形墊圈
19:端部墊圈(結合構件、結合墊圈)
21:結合臂

Claims (9)

  1. 一種彎曲結構體,包括: 彎曲部,能夠相對於軸向而彈性地彎曲; 端部構件,被安裝於所述彎曲部的所述軸向上的端部;以及 結合臂,沿所述軸向突出設置於所述彎曲部的所述端部並與所述端部構件結合。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彎曲結構體,其中 所述端部構件在外周面上具有固著所述結合臂的固著部。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彎曲結構體,其中 所述結合臂為板狀, 所述固著部為沿循所述結合臂的平面狀。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彎曲結構體,其中 所述結合臂設置有多個,且分別具有彈性地保持所述端部構件, 所述端部構件的固著部與所述結合臂對應地設置有多個,且分別在與所述結合臂彈性接觸的所述端部構件的保持狀態下固著。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彎曲結構體,其中 所述端部構件具有藉由插入使所述結合臂卡合的卡合孔。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彎曲結構體,其中 所述端部構件及所述結合臂的其中一者具有凸部, 所述端部構件及所述結合臂的另一者具有使所述凸部卡合的凹部。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彎曲結構體,其中 包括構成所述彎曲部的所述端部的結合構件, 所述結合臂設置於所述結合構件。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彎曲結構體,其中 所述彎曲部包括沿所述軸向積層,並且藉由焊接保持積層狀態的多個波形墊圈, 所述結合構件為積層於所述多個波形墊圈的端部並且所述積層狀態藉由焊接而得到保持的墊圈。
  9. 一種墊圈,用於將端部構件安裝於能夠相對於軸向而彈性地彎曲的彎曲部的所述軸向上的端部,且所述墊圈包括結合臂, 所述結合臂沿所述軸向突出設置並與所述端部構件的外周部結合。
TW112136708A 2022-09-26 2023-09-26 彎曲結構體及墊圈 TW20241302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53025 2022-09-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13029A true TW202413029A (zh) 2024-04-0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77583B (zh) 定子用分段线圈的线圈端部接合方法以及接合装置
US11063205B2 (en) Vibration actua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1756150B (zh) 汇流条装置、马达以及汇流条装置的制造方法
US10770991B2 (en) Vibra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JP4837147B2 (ja) 超音波センサモジュールの取り付け装置および取り付け方法
US10920850B2 (en) Connector
JP2006217770A (ja) モータのロータコアとシャフトの締結構造
JPS61268879A (ja) 小型冷却機のための往復ピストン圧縮機
JP4584092B2 (ja) バッテリーターミナル
JP4850653B2 (ja) 双方向クラッチ
TW202413029A (zh) 彎曲結構體及墊圈
WO2024071102A1 (ja) 屈曲構造体及びワッシャー
US11658555B2 (en) Actuator
JP4132044B2 (ja) クランプ
WO2022230976A1 (ja) 屈曲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065590A (ja) 弾性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締付けバン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513360A (ja) 突合ストッパを含むシリンダヘッドガスケット
EP3578850B1 (en) Connection tool
JP2006220340A (ja) ヒートパイプの接続構造
JP5914518B2 (ja) 取付具
JP7410747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07321800A (ja) 配管接続金具
JP7411442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6022533A (ja) ばね組立体の製造方法と製造装置
US20220123644A1 (en) Actu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