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11550A - 壓縮裝置及防震構件安裝方法 - Google Patents

壓縮裝置及防震構件安裝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11550A
TW202411550A TW112123454A TW112123454A TW202411550A TW 202411550 A TW202411550 A TW 202411550A TW 112123454 A TW112123454 A TW 112123454A TW 112123454 A TW112123454 A TW 112123454A TW 202411550 A TW202411550 A TW 20241155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compressor
refrigerant
shockproof
refrigerant mach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23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田健人
竹內伸行
佐佐木敬弘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重工製冷空調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重工製冷空調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重工製冷空調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11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155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08Compres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2Vibration or noise prevention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40Vibration or noise prevention at outdoor unit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ressor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課題]適當地防止在輸送時因劇烈的振動或衝擊而使包含壓縮機的冷媒機器接觸於鄰接配置的其他構件而損傷的情況。 [解決手段]提供一種室外機(2),具備:含有壓縮機(4)的冷媒機器(20)、在與冷媒機器(20)之間設有間隙而鄰接於冷媒機器(20)來配置的鄰接構件、以覆蓋壓縮機(4)之全周的方式配置在從壓縮機(4)之高度方向的下端到上端為止之區域的第1防震構件(100)、以覆蓋第1防震構件(100)之全周的方式配置在從冷媒機器(20)之高度方向的下端到上端為止之區域之至少一部分的第2防震構件(200),第1防震構件(100),以不與鄰接構件接觸的狀態來配置,第2防震構件(200),在接觸於第1防震構件(100)及鄰接構件之雙方的狀態下配置成與第1防震構件(100)一起填滿間隙。

Description

壓縮裝置及防震構件安裝方法
本發明涉及壓縮裝置及防震構件安裝方法。
以往,已知有壓縮機的安裝裝置,其為了防止因輸送時產生之較大的振動或衝擊等使壓縮機與其他零件衝突而損傷的情況,是將收納壓縮機與蓄能器的防音兼防震護罩固定安裝於底板(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安裝裝置,是將支撐板固定於壓縮機及蓄能器之後保持該等的間隔,將壓縮機及蓄能器收容於防音兼防震護罩而成為密閉,藉此防止壓縮機與其他零件衝突而損傷的情況。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8-36389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但是,在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安裝裝置,是在防音兼防震護罩的外側存在有空間,故在壓縮機的輸送時會因劇烈的振動或衝擊而使壓縮機位移,有著與壓縮機連結的配管發生應力而使配管等損傷的可能性。
本發明,有鑑於這種情況,以提供壓縮裝置及防震構件安裝方法為目的,其可適當地防止以下情況:在輸送時因劇烈的振動或衝擊而使包含壓縮機的冷媒機器位移,導致冷媒機器或連結於冷媒機器的配管發生應力而損傷的情況。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壓縮裝置,具備:筐體,其在內部形成空間,且將前述空間之一方向的端面予以界定用的面板是可開閉;冷媒機器,其收容在前述空間且配置在面對於前述面板的位置,含有壓縮冷媒用的壓縮機;鄰接構件,其安裝在前述筐體且在水平方向上在與前述冷媒機器之間設有間隙而鄰接於前述冷媒機器來配置;第1防震構件,其在接觸前述壓縮機之側面之至少一部分的狀態下,以覆蓋前述壓縮機之全周的方式配置在從前述壓縮機之高度方向的下端到上端為止的區域;以及第2防震構件,其在接觸前述第1防震構件之至少一部分的狀態下,以覆蓋前述第1防震構件之全周的方式配置在前述冷媒機器之前述高度方向的下端到上端為止的區域的至少一部分,前述第1防震構件,是以不與前述鄰接構件接觸的狀態來配置,前述第2防震構件,是配置成在與前述第1防震構件及前述鄰接構件之雙方接觸的狀態下,與前述第1防震構件一起填滿前述間隙。
且,本發明的防震構件安裝方法,是將防震構件安裝於冷媒機器的防震構件安裝方法,該冷媒機器含有收容於壓縮裝置的壓縮機,前述壓縮裝置,具備:筐體,其在內部形成空間,且將前述空間之一方向的端面予以界定用的面板是可開閉;冷媒機器,其收容在前述空間且配置在面對於前述面板的位置,含有壓縮冷媒用的前述壓縮機;以及鄰接構件,其安裝在前述筐體且在水平方向上在與前述冷媒機器之間設有間隙而鄰接於前述冷媒機器來配置,前述防震構件安裝方法,具有:第1安裝工程,其以覆蓋前述壓縮機之全周的方式將第1防震構件安裝在從前述壓縮機之高度方向的下端到上端為止的區域,並接觸於前述壓縮機之側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2安裝工程,其以覆蓋前述第1防震構件之全周的方式將第2防震構件安裝在從前述冷媒機器之前述高度方向的下端到上端為止的區域的至少一部分,並接觸於前述第1防震構件的至少一部分,前述第1安裝工程,是以不與前述鄰接構件接觸的狀態來安裝前述第1防震構件,前述第2安裝工程,是將前述第2防震構件安裝成以接觸前述第1防震構件及前述鄰接構件之雙方的狀態下與前述第1防震構件一起填滿前述間隙。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壓縮裝置及防震構件安裝方法,其可適當地防止以下情況:在輸送時因劇烈的振動或衝擊而使包含壓縮機的冷媒機器位移,導致冷媒機器或連結於冷媒機器的配管發生應力而損傷的情況。
[第1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式來說明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空氣調節機1的室外機(壓縮裝置)2。圖1,是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空氣調節機1之室外機2的前視圖。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空氣調節機1之室外機2的俯視圖。圖1中,將與設置面Su呈正交的方向當成高度方向HD。圖3,是圖1所示之室外機2的A-A箭頭視角剖面圖,表示有安裝防震構件(第1防震構件100、第2防震構件200、第3防震構件300)的狀態。
本實施形態的空氣調節機1,具備:壓縮冷媒用的壓縮機4、切換冷媒循環方向用的四方切換閥(圖示省略)、使冷媒與外氣進行熱交換的室外熱交換器5、使冷媒膨脹的膨脹閥(圖示省略)、使冷媒與來自室內風扇(圖示省略)的室內空氣進行熱交換的室內熱交換器(圖示省略),且具備將該等之機器間藉由冷媒配管9來連接而成之閉循環的冷媒循環管線。各種機器,被收容在室內機(圖示省略)或室外機2。
如圖1及圖2所示般,室外機2,具備:筐體3、壓縮機4、室外熱交換器5、將外氣導引至室外熱交換器5的送風機6、控制箱7、對於筐體3支撐控制箱7的支撐部8、冷媒配管9、固定冷媒配管9的固定部(鄰接構件)10、主蓄能器11、副蓄能器12、消音器13、14。
筐體3,構成室外機2的外殼,是在內部形成空間S之大致長方體形狀的構件。控制箱7,是收容用來控制壓縮機4等之變頻器等之電氣零件的構件。固定構件10,是鄰接於壓縮機4來配置且將冷媒配管9對於筐體3進行固定的構件。構成室外機2的各部,是配置於空間S。
筐體3,具有:界定空間S之上面的上面面板3a、界定空間S之下面的底面面板3b、界定空間S之前面(一方向之端面)的前面面板3c、界定空間S之後面的後面面板3d、界定空間S之右面的右面面板3e、界定空間S之左面的左面面板3f。筐體3具有隔板3g,其分隔:配置有室外熱交換器5等的熱交換器室S1、配置有壓縮機4或控制箱7等的機械室S2。
壓縮機4,是被收容於空間S之機械室S2且配置在面對於前面面板3c之位置的裝置。壓縮機4,將循環於冷媒循環管線的冷媒予以壓縮,吐出至冷媒配管。在圖1,是在機械室S2中,省略了鄰接於壓縮機4來配置之其他構件的圖示。在圖2,省略了配置於機械室S2之一部分裝置的圖示。
前面面板3c,其一部分或全部構成為可開閉。在前面面板3c形成有排出開口(圖示省略),其藉由送風機6將被導入至室外機2內的外氣予以排出。在後面面板3d形成有導入開口(圖示省略),其將外氣導入至室外機2內。
隔板3g,是俯視時形成為大致L字狀的構件,具有:第1隔板3ga,其從前面面板3c的內面朝向室外熱交換器5延伸;以及第2隔板3gb,其從第1隔板3ga之室外熱交換器5側的端部朝向左面面板3f延伸。
熱交換器室S1,在內部具有俯視時大致L字狀的空間。在熱交換器室S1內,俯視時大致L字狀的室外熱交換器5,是以沿著右面面板3e及後面面板3d的方式載置於底面面板3b上。在熱交換器室S1內,配置有:將外氣導引至室外熱交換器5的送風機6、驅動送風機6的電動馬達6a。
機械室S2,是藉由前面面板3c、左面面板3f、及隔板3g所區劃出的空間。在機械室S2,將壓縮機4載置於底面面板3b上。在機械室S2的上部,設有被支撐在第1隔板3ga的支撐部8。在支撐部8,將控制箱7予以垂吊藉此來支撐。
冷媒配管9,是使循環於冷媒循環管線的冷媒流通用的配管。冷媒配管9,是室外機2在機械室S2內所具備之配管的總稱。在圖1及圖2,有示出將壓縮機4與消音器14予以連結的冷媒配管9,但省略其他冷媒配管的圖示。
固定構件10,是將冷媒配管9對於筐體3進行固定用的構件。如圖3所示般,固定構件10的一端是藉由締結螺栓10a來固定於筐體3。如圖1所示般,固定構件10的另一端是沿著高度方向HD延伸至底面面板3b,且藉由締結螺栓(圖示省略)來固定於底面面板3b。
主蓄能器11及副蓄能器12,是將供給至壓縮機4的冷媒予以氣液分離用的裝置。如圖2及圖3所示般,主蓄能器11,在俯視室外機2的情況,是配置在壓縮機4與第1隔板3ga之間。副蓄能器12,在俯視室外機2的情況,是配置在壓縮機4與第2隔板3gb之間。
消音器13、14,是用來降低流通於冷媒配管9之冷媒之噪音的裝置。如圖2及圖3所示般,消音器13,在俯視室外機2的情況,是配置在壓縮機4與左面面板3f之間。消音器13,在俯視室外機2的情況,是配置在壓縮機4與第1隔板3ga之間。
如圖2及圖3所示般,在機械室S2,配置有:壓縮機4、主蓄能器11、副蓄能器12、消音器13、14。該等配置於機械室S2且使冷媒流通的機器,總稱為冷媒機器20。構成冷媒機器20的各機器,是藉由冷媒配管9來連結。
隔板3g藉由締結螺栓(圖示省略)而安裝在筐體3。如圖2及圖3所示般,隔板3g,在與設置面Su平行的水平方向上,在與構成冷媒機器20的主蓄能器11之間空出間隙CL1而鄰接於主蓄能器11來配置。且,隔板3g,在水平方向上,在與構成冷媒機器20的消音器14之間空出間隙CL2而鄰接於消音器14來配置。且,隔板3g,在水平方向上,在與構成冷媒機器20的冷媒配管9之間空出間隙CL3而鄰接於冷媒配管9來配置。
固定構件10藉由締結螺栓10a而安裝在筐體3。如圖2及圖3所示般,固定構件10,在與設置面Su平行的水平方向上,在與構成冷媒機器20的主蓄能器11之間空出間隙CL4而鄰接於主蓄能器11來配置。
且,固定構件10,在水平方向上,在與構成冷媒機器20的壓縮機4之間空出間隙CL5而鄰接於壓縮機4來配置。 消音器13,藉由冷媒配管9及固定構件10而安裝在筐體3。如圖2及圖3所示般,消音器13,在水平方向上,在與壓縮機4之間空出間隙CL6而鄰接於壓縮機4來配置。
在本實施形態,配置於機械室S2的冷媒機器20,為了防止在輸送時因劇烈的振動或衝擊而位移,導致冷媒機器20或連結於冷媒機器20的冷媒配管9發生應力而損傷的情況,是將第1防震構件100及第2防震構件200安裝在冷媒機器20。第1防震構件100,是以沿著圓周方向CD將壓縮機4之側面的全周予以覆蓋的方式,安裝在冷媒機器20。第2防震構件200,是以至少填滿間隙CL1、CL2、CL3、CL4、CL5、CL6的方式,安裝在冷媒機器20。
接著,參照圖式說明本實施形態之安裝在冷媒機器20的第1防震構件100、第2防震構件200、及第3防震構件300。圖4,是圖1所示之室外機2的A-A箭頭視角剖面圖,表示未安裝防震構件(第1防震構件100、第2防震構件200、第3防震構件300)的狀態。圖5,是圖1所示之室外機的A-A箭頭視角剖面圖,表示有安裝第1防震構件100的狀態。
在將第1防震構件100、第2防震構件200、及第3防震構件300安裝於本實施形態的冷媒機器20之際,進行以下的步驟。第1,以將圖4所示之狀態的壓縮機4及主蓄能器11的全周予以覆蓋的方式,將第1防震構件100安裝在從冷媒機器20之高度方向的下端到上端為止的區域(第1安裝工程)。藉此,使第1防震構件100接觸於壓縮機4及主蓄能器11之側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此工程,是以不與隔板3g及固定構件10接觸的狀態,來安裝第1防震構件100。
第2,以將圖5所示之狀態的第1防震構件100的全周予以覆蓋的方式,將第2防震構件200安裝在從冷媒機器20之高度方向HD的下端到上端為止的區域的至少一部分(第2安裝工程)。藉此,使第2防震構件200接觸於第1防震構件100的至少一部分。
此時,是在接觸於第1防震構件100及隔板3g之雙方的狀態下,將第2防震構件200安裝成與第1防震構件100一起填滿間隙CL1、CL2、CL3。且,在接觸於第1防震構件100及固定構件10之雙方的狀態下,將第2防震構件200安裝成與第1防震構件100一起填滿間隙CL4、CL5。且,在接觸於第1防震構件100及消音器13之雙方的狀態下,將第2防震構件200安裝成與第1防震構件100一起填滿間隙CL6。
第3,以將被第1防震構件100所覆蓋之壓縮機4及主蓄能器11的上方予以密封的方式配置第3防震構件300。藉由配置第3防震構件300,而使壓縮機4及主蓄能器11成為下方被底面面板3b覆蓋,側方被第1防震構件及第2防震構件200覆蓋,上方被第3防震構件300覆蓋的狀態。第3防震構件300,是由例如將動物纖維或其他纖維予以壓縮而形成薄片狀的氈所形成。藉由進行以上的作業,而成為圖3所示之狀態。
本實施形態的第1防震構件100、第2防震構件200及第3防震構件300,是僅在室外機2的輸送中有安裝亦可,不僅在室外機2的輸送中,還在室外機2之設置後的動作中也維持安裝亦可。在室外機2的動作中有將第1防震構件100、第2防震構件200、及第3防震構件300安裝於冷媒機器20,藉此可適當抑制冷媒機器20的振動或噪音。
接著,針對第1防震構件100的詳細構造,參照圖式來說明。圖6,是表示第1防震構件100的俯視圖。圖7,是圖6之第1防震構件100的B-B箭頭視角剖面圖。如圖6所示般,第1防震構件100,是長邊方向LD的長度L12比高度方向HD的長度L11還長之形成長條狀的構件。如圖7所示般,第1防震構件100,是第1內側層110與第1外側層120疊層而構成。第1內側層110與第1外側層120,例如藉由接著劑來接合。
第1內側層110,是與壓縮機4及主蓄能器11接觸來配置的構件。第1外側層120,是與第1內側層110及第2防震構件200接觸來配置的構件。如圖7所示般,第1內側層110之長邊方向LD的長度,是比第1外側層120之長邊方向LD的長度還短。這是為了以接著劑等來接合第1外側層120之長邊方向LD的第1端部120a與第1外側層120之長邊方向LD的第2端部120b。
第1內側層110,是由例如將動物纖維或其他纖維予以壓縮而形成薄片狀的氈所形成。第1外側層120,是由發揮高隔音性的材料(例如橡膠材料)所形成。第1內側層110,是由比橡膠材料還低硬度的其他構件所形成亦可。且,採用藉由橡膠材料來形成第1內側層110,藉由比橡膠材料還低硬度的其他材料來形成第1外側層120的變形例亦可。
圖8,是表示將第1防震構件100安裝在壓縮機4及主蓄能器11之狀態的剖面圖。如圖8所示般,第1防震構件100,以接觸於壓縮機4的側面4a及主蓄能器11的側面11a的一部分的狀態,沿著圓周方向CD配置成覆蓋壓縮機4及主蓄能器11。第1防震構件100,是以接著劑等來接合第1外側層120之長邊方向LD的第1端部120a與第1外側層120之長邊方向LD的第2端部120b,藉此維持覆蓋壓縮機4及主蓄能器11的狀態。
圖9,是表示將第1防震構件100安裝在壓縮機4及主蓄能器11之狀態的前視圖。如圖9所示般,第1防震構件100,配置在從壓縮機4及主蓄能器11之高度方向HD的下端到上端為止的區域。
如圖5所示般,第1防震構件100,在安裝於壓縮機4及主蓄能器11的狀態下,是以不接觸於鄰接配置的隔板3g、固定構件10、冷媒配管9、及消音器14的狀態來配置。主蓄能器11與隔板3g之間的間隙CL1、消音器14與隔板3g之間的間隙CL2、冷媒配管9與隔板3g之間的間隙CL3、主蓄能器11與固定構件10之間的間隙CL4、壓縮機4與固定構件10之間的間隙CL5、及壓縮機4與消音器13之間的間隙CL6存在有充分的空間,故可比較容易地將第1防震構件100安裝於壓縮機4及主蓄能器11。
接著,針對第2防震構件200的詳細構造,參照圖式來說明。圖10,是表示第2防震構件200的俯視圖。圖11,是圖10之第2防震構件200的C-C箭頭視角剖面圖。如圖10所示般,第2防震構件200,是長邊方向LD的長度L22比高度方向HD的長度L21還長之形成長條狀的構件。
如圖11所示般,第2防震構件200,是將第2內側層210、第2外側層220、被第2內側層210及第2外側層220包夾的中間層230予以疊層而構成。第1內側層110與中間層230、及第1外側層120與中間層230,例如藉由接著劑來接合。
第2內側層210,是與第1防震構件100接觸來配置的構件。第2外側層220,是與第2內側層210及鄰接的其他構件(例如隔板3g及固定構件10)接觸來配置的構件。如圖11所示般,第2內側層210之長邊方向LD的長度,比中間層230之長邊方向LD的長度L22還短。這是為了接合中間層230之長邊方向LD的第1端部230a與中間層230之長邊方向LD的第2端部230b。
在第1端部230a及第2端部230b,例如安裝有魔鬼氈。藉由魔鬼氈來接合第1端部230a及第2端部230b,藉此適當地切換第1端部230a與第2端部230b接合的狀態跟第1端部230a與第2端部230b未接合的狀態,可容易進行第2防震構件200的裝卸。
第2內側層210及第2外側層220,是由例如將動物纖維或其他纖維予以壓縮而形成薄片狀的氈所形成。中間層230,是由比第2內側層210及第2外側層220還高硬度的材料(例如氯乙烯等的樹脂材料)所形成。第2內側層210及第2外側層220,是由比中間層230還低硬度的其他構件所形成亦可。
如圖11所示般,第2防震構件200的第2外側層220,是由第1厚度Th1的第1構件220a與比第1厚度Th1還薄的第2厚度Th2的第2構件220b所構成。第2外側層220,在沒有配置於間隙CL1、CL2、CL3、CL4、CL5、CL6的狀態下,包圍冷媒機器20之側面的圓周方向CD之第1圓周方向區域CA1的第1厚度Th1、與第1圓周方向區域CA1不同之第2圓周方向區域CA2的第2厚度Th2,兩者為不同。
例如,在有安裝第2防震構件200的狀態下,以第1圓周方向區域CA1之第2防震構件200的硬度比第2圓周方向區域CA2之第2防震構件200的硬度還高的方式來調整第2防震構件200的第1厚度Th1、第2厚度Th2,可成為適合使鄰接之其他構件的硬度或壓縮機的振動頻率降低的狀態。又,作為第2防震構件200的第2外側層220,亦可採用在圓周方向CD的全區域為相同厚度的變形例。
圖12,是表示在配置有固定構件10的高度上,將第2防震構件200安裝於冷媒機器20之狀態的剖面圖。如圖12所示般,第2防震構件200,以接觸於第1防震構件100之一部分的狀態,配置成沿著圓周方向CD覆蓋第1防震構件100的全周。第2防震構件200,接合中間層230之長邊方向LD的第1端部230a與中間層230之長邊方向LD的第2端部230b,藉此維持覆蓋第1防震構件100的狀態。
如圖12所示般,第2防震構件200,是在接觸於第1防震構件100及隔板3g之雙方的狀態下,配置成與第1防震構件100一起填滿間隙CL1、CL2、CL3。且,第2防震構件200,是在接觸於第1防震構件100及固定構件10之雙方的狀態下,配置成與第1防震構件100一起填滿間隙CL4、CL5。且,第2防震構件200,是在接觸於第1防震構件100及消音器13之雙方的狀態下,配置成與第1防震構件100一起填滿間隙CL6。
圖13,是表示在比配置有固定構件10的高度還低的位置,將第2防震構件200安裝於冷媒機器20之狀態的剖面圖。如圖13所示般,在比配置有固定構件10的高度還低的位置,第2防震構件200的中間層230,配置成僅覆蓋第1防震構件100之全周之中之前面面板3c側之一部分的區域。
圖14,表示將第2防震構件200安裝於冷媒機器20之狀態的前視圖。如圖14所示般,第2防震構件200,配置在從冷媒機器20之高度方向HD的下端到上端為止之區域的一部分。如圖10及圖14所示般,第2內側層210及第2外側層220,是在夾著中間層230的狀態下,以覆蓋冷媒機器20之側面之全周的方式,配置在高度方向HD之一部分的區域亦即第1區域AR1。中間層230,以僅覆蓋冷媒機器20之側面之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在從冷媒機器20之高度方向HD的下端到第1區域AR1為止之第2區域AR2。
之所以將第2防震構件200的中間層230配置成僅覆蓋前面面板3c側之一部分的區域,是因為若以第2防震構件200覆蓋第1防震構件100之全周的話,第2防震構件200的安裝作業會變困難。且,即使不以第2防震構件200的中間層230覆蓋第1防震構件100的全周,只要第2防震構件200的中間層230接觸於底面面板3b,就可確實固定第2防震構件200之高度方向HD的位置。
如圖10所示般,第2防震構件200,中間層230之高度方向HD之第2區域AR2之端部之長邊方向LD的位置、第2外側層220之第1構件220a之高度方向HD之第1區域AR1之端部之長邊方向LD的位置,兩者並不相同。這是為了不在與中間層230之高度方向HD之第2區域AR2的端部相同的位置配置第1構件220a與第2構件220b之間邊界的緣故。中間層230之高度方向HD之第2區域AR2的端部,會成為應力集中的部位,故邊界不配置在該部位的話可抑制應力集中所致之中間層230的變形或破損。
以上所說明之本實施形態的室外機2,發揮以下的作用及效果。 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室外機2,第1防震構件100是在接觸於冷媒機器20之側面之至少一部分的狀態下,以覆蓋冷媒機器20之側面之全周的方式,配置在從冷媒機器20之高度方向HD的下端到上端為止的區域。因此,可適當防止包含壓縮機4的冷媒機器20在動作中的振動及噪音傳達至外部的情況。
且,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室外機2,第2防震構件200是在接觸於第1防震構件100之至少一部分的狀態下,以覆蓋第1防震構件100之全周的方式,配置在從高度方向HD的下端到上端為止的區域之至少一部分。第2防震構件200,是在接觸於第1防震構件100及鄰接構件(隔板3g、固定構件10)之雙方的狀態下,配置成與第1防震構件100一起填滿冷媒機器20與鄰接構件之間的間隙CL1、CL2、CL3、CL4、CL5、CL6。由於冷媒機器20與鄰接構件之間的間隙是被第1防震構件100及第2防震構件200給填滿的狀態,故可適當地防止輸送時之劇烈振動或衝擊所致之包含壓縮機4的冷媒機器20的位移,藉此可適當防止冷媒機器20或連結於冷媒機器20的配管發生應力而損傷的情況。
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室外機2,第2防震構件200之圓周方向CD之第1圓周方向區域CA1的第1厚度Th1,是與第2圓周方向區域CA2的第2厚度Th2不同。因此,可因應安裝第2防震構件200之際之第1圓周方向區域CA1及第2圓周方向區域CA2的間隙之距離,或是第1圓周方向區域CA1及第2圓周方向區域CA2之鄰接構件的剛度等,來使第2防震構件200成為適當的厚度。例如,在有安裝第2防震構件200的狀態下,以第1圓周方向區域CA1之第2防震構件200的硬度比第2圓周方向區域CA2之第2防震構件200的硬度還高的方式來調整第2防震構件200的厚度,可成為適合使鄰接構件的硬度或壓縮機4的振動頻率降低的狀態。
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室外機2,第1防震構件100之第1內側層110及第1外側層120的其中一方是藉由橡膠材料來形成,藉此可充分確保防震性能及隔音性能。且,第1防震構件100之第1內側層110及第1外側層120的另一方是藉由硬度比橡膠材料還低的構件來形成,藉此可對於劇烈的振動或衝擊來適當地吸收包含壓縮機4的冷媒機器20所承受的外力。
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室外機2,第2防震構件200的第2內側層210及第2外側層220是在夾著中間層230的狀態下,以覆蓋冷媒機器20之側面之全周的方式,配置在冷媒機器20之高度方向HD之一部分的區域亦即第1區域AR1。由於以第2防震構件200來覆蓋冷媒機器20之側面的全周,故可確實防止在冷媒機器20的側面與鄰接構件之間的間隙產生空間的情況。
根據本實施形態的防震構件安裝方法,第1防震構件是在接觸於冷媒機器20之側面之至少一部分的狀態下,以覆蓋冷媒機器20之側面之全周的方式,安裝在從冷媒機器20之高度方向HD的下端到上端為止的區域。因此,可適當防止包含壓縮機的冷媒機器在動作中的振動及噪音傳達至外部的情況。
且,根據本發明之第1樣態的防震構件安裝方法,第2防震構件200是在接觸於第1防震構件之至少一部分的狀態下,以覆蓋第1防震構件之全周的方式,安裝在從冷媒機器之高度方向的下端到上端為止的區域之至少一部分。第2防震構件200,是在接觸於第1防震構件100及鄰接構件之雙方的狀態下,安裝成與第1防震構件100一起填滿冷媒機器20之側面與鄰接構件之間的間隙CL1、CL2、CL3、CL4、CL5、CL6。由於冷媒機器20的側面與鄰接構件之間的間隙是被第1防震構件100及第2防震構件200給填滿的狀態,故可適當地防止輸送時之劇烈振動或衝擊所致之包含壓縮機的冷媒機器20的位移,藉此可適當防止冷媒機器20或連結於冷媒機器20的配管發生應力而損傷的情況。
[第2實施形態] 接著,參照圖式來說明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空氣調節機的室外機2A。圖15,是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室外機2A的剖面圖,表示有安裝防震構件(第1防震構件100、第2防震構件200、第3防震構件300)的狀態。
第1實施形態的室外機2,是將第1防震構件100及第2防震構件200配置成填滿壓縮機4與消音器13之間的間隙CL6。相對於此,本實施形態的室外機2A,是將第1防震構件100及第2防震構件200,配置成填滿消音器13與左面面板3f之間的間隙CL7。
如圖15所示般,本實施形態的室外機2A,是使第1防震構件100及第2防震構件200配置成填滿消音器13與左面面板3f之間的間隙CL7。左面面板3f,是構成筐體3之一部分的構件,故可透過消音器13確實地將冷媒機器20的振動傳達至左面面板3f,而吸收冷媒機器20的振動。
如圖15所示般,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室外機2A,使冷媒機器20之圖15中之左右方向的振動傳達至左面面板3f及隔板3g,故可確實地以筐體3吸收左右方向的振動。且,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室外機2A,使冷媒機器20之圖15中之前後方向的振動傳達至固定構件10及隔板3g,故可確實地以筐體3吸收前後方向的振動。
以上說明之各實施形態所記載的壓縮裝置(2),例如掌握成如下。
本發明之第1樣態的壓縮裝置,具備:筐體(3),其在內部形成空間(S),且將前述空間之一方向的端面予以界定用的面板(3c)是可開閉;冷媒機器(20),其收容在前述空間且配置在面對於前述面板的位置,含有壓縮冷媒用的壓縮機(4);鄰接構件(3g、10),其安裝在前述筐體且在水平方向上與前述冷媒機器之間設有間隙(CL1、CL2、CL3)而鄰接於前述冷媒機器來配置;第1防震構件(100),其在接觸前述壓縮機之側面之至少一部分的狀態下,以覆蓋前述壓縮機之全周的方式配置在從前述壓縮機之高度方向(HD)的下端到上端為止的區域;以及第2防震構件(200),其在接觸前述第1防震構件之至少一部分的狀態下,以覆蓋前述第1防震構件之全周的方式配置在前述冷媒機器之前述高度方向的下端到上端為止的區域的至少一部分,前述第1防震構件,是以不與前述鄰接構件接觸的狀態來配置,前述第2防震構件,是配置成在與前述第1防震構件及前述鄰接構件之雙方接觸的狀態下,與前述第1防震構件一起填滿前述間隙。
根據本發明之第1樣態的壓縮裝置,第1防震構件是在接觸於壓縮機之側面之至少一部分的狀態下,以覆蓋壓縮機之全周的方式配置在從壓縮機之高度方向的下端到上端為止的區域。因此,可適當防止壓縮機在動作中的振動及噪音傳達至外部的情況。
且,根據本發明之第1樣態的壓縮裝置,第2防震構件是在接觸於第1防震構件之至少一部分的狀態下,以覆蓋第1防震構件之全周的方式配置在從高度方向的下端到上端為止的區域之至少一部分。第2防震構件,是在接觸於第1防震構件及鄰接構件之雙方的狀態下,配置成與第1防震構件一起填滿冷媒機器與鄰接構件之間的間隙。由於冷媒機器與鄰接構件之間的間隙是被第1防震構件及第2防震構件給填滿的狀態,故可適當地防止輸送時之劇烈振動或衝擊所致之包含壓縮機的冷媒機器的位移,藉此可適當防止冷媒機器或連結於冷媒機器的配管發生應力而損傷的情況。
本發明之第2樣態的壓縮裝置,是在第1樣態中進一步採用以下的構造。亦即,前述第2防震構件,在沒有配置於前述間隙的狀態下,包圍前述冷媒機器之側面的圓周方向之第1圓周方向區域(CA1)的第1厚度(Th1)、與前述第1圓周方向區域不同之第2圓周方向區域(CA2)的第2厚度(Th2),兩者為不同。
根據本發明之第2樣態的壓縮裝置,第2防震構件之圓周方向之第1圓周方向區域的第1厚度與第2圓周方向區域的第2厚度不同。因此,可因應安裝第2防震構件之際之第1圓周方向區域及第2圓周方向區域的間隙之距離,或是第1圓周方向區域及第2圓周方向區域之鄰接構件的硬度等,來使第2防震構件成為適當的厚度。例如,有安裝第2防震構件的狀態下,以第1圓周方向區域之第2防震構件的硬度比第2圓周方向區域之第2防震構件的硬度還高的方式來調整第2防震構件的厚度,可成為適合使鄰接構件的硬度或壓縮機的振動頻率降低的狀態。
本發明之第3樣態的壓縮裝置,是在第1樣態或第2樣態中,進一步採用以下的構造。亦即,前述第1防震構件,是將接觸於前述冷媒機器來配置的第1內側層(110)與接觸於前述第1內側層及前述第2防震構件來配置的第1外側層(120)予以疊層來構成,前述第1內側層及前述第1外側層的其中一方是由橡膠材料所形成,前述第1內側層及前述第1外側層的另一方是由硬度比前述橡膠材料還低的構件所形成。
根據本發明之第3樣態的壓縮裝置,第1防震構件之第1內側層及第1外側層的其中一方是藉由橡膠材料來形成,藉此可充分確保防震性能及隔音性能。且,第1防震構件之第1內側層及第1外側層的另一方是藉由硬度比橡膠材料還低的構件來形成,藉此可對於劇烈的振動或衝擊來適當地吸收包含壓縮機的冷媒機器所承受的外力。
本發明之第4樣態的壓縮裝置,是在第1樣態至第3樣態之任一者中,進一步採用以下的構造。亦即,前述第2防震構件,是將接觸於前述第1防震構件來配置的第2內側層(210)、接觸於前述鄰接構件來配置的第2外側層(220)、被前述第2內側層及前述第2外側層夾住的中間層(230)予以疊層來構成,前述第2內側層及前述第2外側層,在夾住前述中間層的狀態下,以覆蓋前述冷媒機器之側面之全周的方式配置在前述冷媒機器之前述高度方向之一部分的區域亦即第1區域(AR1),前述中間層,硬度比前述第2內側層及前述第2外側層還高,且以僅覆蓋前述壓縮機之側面之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在從前述冷媒機器之前述高度方向的下端到前述第1區域為止的第2區域(AR2)。
根據本發明之第4樣態的壓縮裝置,第2防震構件的第2內側層及第2外側層是在夾著中間層的狀態下,以覆蓋冷媒機器之側面之全周的方式,配置在冷媒機器之高度方向之一部分的區域亦即第1區域。由於以第2防震構件來覆蓋冷媒機器之側面的全周,故可確實防止在冷媒機器的側面與鄰接構件之間的間隙產生空間的情況。
且,根據本發明之第4樣態的壓縮裝置,硬度比第2內側層及第2外側層還高的中間層,配置在從冷媒機器之高度方向的下端到第1區域為止的第2區域。因此,第2防震構件,對於藉由中間層來設置有壓縮機的底面,是在高度方向被定位。且,與第2防震構件接觸的第1防震構件亦在高度方向被定位。此外,中間層配置成僅覆蓋冷媒機器之側面的一部分,故與將中間層配置成覆蓋冷媒機器之側面之全周的情況相較之下,容易將第2防震構件安裝在第1防震構件的周圍。
本發明之第5樣態的防震構件安裝方法,是將防震構件安裝於冷媒機器的方法,該冷媒機器含有收容於壓縮裝置的壓縮機,前述壓縮裝置,具備:筐體,其在內部形成空間,且將前述空間之一方向的端面予以界定用的面板是可開閉;冷媒機器,其收容在前述空間且配置在面對於前述面板的位置,含有壓縮冷媒用的前述壓縮機;以及鄰接構件,其安裝在前述筐體且在水平方向上與前述冷媒機器之間設有間隙而鄰接於前述冷媒機器來配置,前述防震構件安裝方法,具有:第1安裝工程,其以覆蓋前述壓縮機之全周的方式將第1防震構件安裝在從前述壓縮機之高度方向的下端到上端為止的區域,並接觸於前述壓縮機之側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2安裝工程,其以覆蓋前述第1防震構件之全周的方式將第2防震構件安裝在從前述冷媒機器之前述高度方向的下端到上端為止的區域的至少一部分,並接觸於前述第1防震構件的至少一部分,前述第1安裝工程,是以不與前述鄰接構件接觸的狀態來安裝前述第1防震構件,前述第2安裝工程,是將前述第2防震構件安裝成以接觸前述第1防震構件及前述鄰接構件之雙方的狀態下與前述第1防震構件一起填滿前述間隙。
根據本發明之第5樣態的防震構件安裝方法,第1防震構件是在接觸於壓縮機之側面之至少一部分的狀態下,以覆蓋壓縮機之全周的方式安裝在從壓縮機之高度方向HD的下端到上端為止的區域。因此,可適當防止壓縮機在動作中的振動及噪音傳達至外部的情況。
且,根據本發明之第1樣態的防震構件安裝方法,第2防震構件是在接觸於第1防震構件之至少一部分的狀態下,以覆蓋第1防震構件之全周的方式,安裝在從冷媒機器之高度方向的下端到上端為止的區域之至少一部分。第2防震構件,是在接觸於第1防震構件及鄰接構件之雙方的狀態下,安裝成與第1防震構件一起填滿冷媒機器之側面與鄰接構件之間的間隙。由於冷媒機器的側面與鄰接構件之間的間隙是被第1防震構件及第2防震構件給填滿的狀態,故可適當地防止輸送時之劇烈振動或衝擊所致之包含壓縮機的冷媒機器的位移,藉此可適當防止冷媒機器或連結於冷媒機器的配管發生應力而損傷的情況。
1:空氣調節機 2:室外機(壓縮裝置) 3:筐體 3c:前面面板 3g:隔板(鄰接構件) 3ga:第1隔板 3gb:第2隔板 4:壓縮機 4a:側面 5:室外熱交換器 9:冷媒配管 10:固定構件(鄰接構件) 11:主蓄能器 11a:側面 12:副蓄能器 13,14:消音器 20:冷媒機器 100:第1防震構件 110:第1內側層 120:第1外側層 200:第2防震構件 210:第2內側層 220:第2外側層 230:中間層 AR1:第1區域 AR2:第2區域 CA1:第1圓周方向區域 CA2:第2圓周方向區域 CD:圓周方向 CL1,CL2,CL3,CL4,CL5,CL6:間隙 HD:高度方向 LD:長邊方向 S:空間 S1:熱交換器室 S2:機械室 Su:設置面
[圖1]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空氣調節機之室外機的前視圖。 [圖2]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空氣調節機之室外機的俯視圖。 [圖3]圖1所示之室外機的A-A箭頭視角剖面圖,表示有安裝防震構件的狀態。 [圖4]圖1所示之室外機的A-A箭頭視角剖面圖,表示未安裝防震構件的狀態。 [圖5]圖1所示之室外機的A-A箭頭視角剖面圖,表示有安裝第1防震構件的狀態。 [圖6]表示第1防震構件的俯視圖。 [圖7]圖6之第1防震構件的B-B箭頭視角剖面圖。 [圖8]表示將第1防震構件安裝在壓縮機及主蓄能器之狀態的剖面圖。 [圖9]表示將第1防震構件安裝在壓縮機及主蓄能器之狀態的前視圖。 [圖10]表示第2防震構件的俯視圖。 [圖11]圖10之第2防震構件的C-C箭頭視角剖面圖。 [圖12]表示在配置有固定構件的高度上,將第2防震構件安裝於冷媒機器之狀態的剖面圖。 [圖13]表示在比配置有固定構件的高度還低的位置上,將第2防震構件安裝於冷媒機器之狀態的剖面圖。 [圖14]表示將第2防震構件安裝於冷媒機器之狀態的前視圖。 [圖15]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室外機的剖面圖,表示有安裝防震構件的狀態。
2:室外機(壓縮裝置)
3b:底面面板
3c:前面面板
3f:左面面板
3g:隔板(鄰接構件)
3ga:第1隔板
3gb:第2隔板
4:壓縮機
5:室外熱交換器
9:冷媒配管
10:固定構件(鄰接構件)
10a:締結螺栓
11:主蓄能器
12:副蓄能器
13,14:消音器
20:冷媒機器
100:第1防震構件
200:第2防震構件
300:第3防震構件
CD:圓周方向
CL1,CL2,CL3,CL4,CL5,CL6:間隙
S1:熱交換器室
S2:機械室

Claims (5)

  1. 一種壓縮裝置,具備: 筐體,其在內部形成空間,且將前述空間之一方向的端面予以界定用的面板是可開閉; 冷媒機器,其收容在前述空間且配置在面對於前述面板的位置,含有壓縮冷媒用的壓縮機; 鄰接構件,其安裝在前述筐體且在水平方向上在與前述冷媒機器之間設有間隙而鄰接於前述冷媒機器來配置; 第1防震構件,其在接觸前述壓縮機之側面之至少一部分的狀態下,以覆蓋前述壓縮機之全周的方式配置在從前述壓縮機之高度方向的下端到上端為止的區域;以及 第2防震構件,其在接觸前述第1防震構件之至少一部分的狀態下,以覆蓋前述第1防震構件之全周的方式配置在前述冷媒機器之前述高度方向的下端到上端為止的區域的至少一部分, 前述第1防震構件,是以不與前述鄰接構件接觸的狀態來配置, 前述第2防震構件,是配置成在與前述第1防震構件及前述鄰接構件之雙方接觸的狀態下,與前述第1防震構件一起填滿前述間隙。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壓縮裝置,其中,前述第2防震構件,在沒有配置於前述間隙的狀態下,包圍前述冷媒機器之側面之圓周方向之第1圓周方向區域的第1厚度、與前述第1圓周方向區域不同之第2圓周方向區域的第2厚度,兩者為不同。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之壓縮裝置,其中, 前述第1防震構件,是將接觸於前述冷媒機器來配置的第1內側層與接觸於前述第1內側層及前述第2防震構件來配置的第1外側層予以疊層來構成, 前述第1內側層及前述第1外側層的其中一方是由橡膠材料所形成, 前述第1內側層及前述第1外側層的另一方是由硬度比前述橡膠材料還低的構件所形成。
  4.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之壓縮裝置,其中, 前述第2防震構件,是將接觸於前述第1防震構件來配置的第2內側層、接觸於前述鄰接構件來配置的第2外側層、被前述第2內側層及前述第2外側層夾住的中間層予以疊層來構成, 前述第2內側層及前述第2外側層,在夾住前述中間層的狀態下,以覆蓋前述冷媒機器之側面之全周的方式配置在前述高度方向之一部分的區域亦即第1區域, 前述中間層,硬度比前述第2內側層及前述第2外側層還高,且以僅覆蓋前述冷媒機器之側面之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在從前述冷媒機器之前述高度方向的下端到前述第1區域為止的第2區域。
  5. 一種防震構件安裝方法,是將防震構件安裝於冷媒機器的防震構件安裝方法,該冷媒機器含有收容於壓縮裝置的壓縮機, 前述壓縮裝置,具備: 筐體,其在內部形成空間,且將前述空間之一方向的端面予以界定用的面板是可開閉; 冷媒機器,其收容在前述空間且配置在面對於前述面板的位置,含有壓縮冷媒用的前述壓縮機;以及 鄰接構件,其安裝在前述筐體且在水平方向上在與前述冷媒機器之間設有間隙而鄰接於前述冷媒機器來配置, 前述防震構件安裝方法,具有:第1安裝工程,其以覆蓋前述壓縮機之全周的方式將第1防震構件安裝在從前述壓縮機之高度方向的下端到上端為止的區域,並接觸於前述壓縮機之側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第2安裝工程,其以覆蓋前述第1防震構件之全周的方式將第2防震構件安裝在從前述冷媒機器之前述高度方向的下端到上端為止的區域的至少一部分,並接觸於前述第1防震構件的至少一部分, 前述第1安裝工程,是以不與前述鄰接構件接觸的狀態來安裝前述第1防震構件, 前述第2安裝工程,是將前述第2防震構件安裝成以接觸於前述第1防震構件及前述鄰接構件之雙方的狀態下與前述第1防震構件一起填滿前述間隙。
TW112123454A 2022-06-24 2023-06-21 壓縮裝置及防震構件安裝方法 TW2024115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01835A JP2024002568A (ja) 2022-06-24 2022-06-24 圧縮装置および防振部材取付方法
JP2022-101835 2022-06-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11550A true TW202411550A (zh) 2024-03-16

Family

ID=89380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23454A TW202411550A (zh) 2022-06-24 2023-06-21 壓縮裝置及防震構件安裝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4002568A (zh)
TW (1) TW202411550A (zh)
WO (1) WO202324906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84025A (ja) * 1990-11-15 1992-07-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H0525224U (ja) * 1991-09-05 1993-04-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防音構造
KR100762267B1 (ko) * 2006-06-13 2007-10-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에 위치한 압축기의 흡차음제 고정구조
JP2010038460A (ja) * 2008-08-06 2010-02-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49063A1 (ja) 2023-12-28
JP2024002568A (ja) 2024-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10840B1 (ko) 회전 전기기계
TW202411550A (zh) 壓縮裝置及防震構件安裝方法
JP2000320459A (ja) 圧縮機の防音装置
JP4054767B2 (ja) 防音型発電装置
JP2545597B2 (ja) 防音型エンジン作業機
JP3778429B2 (ja) 防音型発電装置
WO2018116421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及び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の組立方法
JP6414189B2 (ja) 無響室
JP4054769B2 (ja) 防音型発電装置
JP3231586B2 (ja) 空冷式パッケージ形圧縮機
JPH0849883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5924986B2 (ja) 消音エンクロージャシステム
JP3085430B2 (ja) 防振、防音装置用支持機構
JP6448593B2 (ja) エンジン駆動作業機
JP3922799B2 (ja) エンジンヒートポンプのエンジン室構造
JP7390273B2 (ja) 吸音材の取付構造
JPH0712069A (ja) パッケージ形スクリュー圧縮機の防音構造
KR20130106756A (ko) 압축기 소음 방지 구조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제습기
JPH05126433A (ja) エンジン駆動空調装置の消音装置
JPH1193292A (ja) 防音室
JPH0543258Y2 (zh)
JPH02115634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H05256476A (ja) 空調機の防音防振装置
JP5327460B2 (ja) 間仕切り及び床工法並びに間仕切り及び床構造
JP2004162721A (ja) 防音型発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