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11098A - 自行車煞車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煞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11098A
TW202411098A TW111134608A TW111134608A TW202411098A TW 202411098 A TW202411098 A TW 202411098A TW 111134608 A TW111134608 A TW 111134608A TW 111134608 A TW111134608 A TW 111134608A TW 202411098 A TW202411098 A TW 20241109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d
piston
output shaft
drive
ca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4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35293B (zh
Inventor
蔡伯謙
蔡賜芳
朱恩良
廖博益
Original Assignee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DE10202312461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DE102023124617A1/de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5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529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11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1098A/zh

Links

Abstract

一種自行車煞車裝置,包含一本體、一煞車拉桿及一驅動組件。本體包含一缸體、一活塞及一連桿,缸體具有一液壓腔室,活塞可移動地位於液壓腔室,連桿連接於活塞。煞車拉桿可樞轉地設置於缸體並連接於連桿,煞車拉桿用以透過連桿帶動活塞移動。驅動組件包含一驅動器、一輸出軸及至少一凸輪,驅動器設置於缸體,驅動器連接於輸出軸,至少一凸輪固定於輸出軸並抵靠於連桿,驅動器用以透過輸出軸轉動至少一凸輪,而令至少一凸輪透過連桿推動活塞。輸出軸的中心軸線垂直並相交於連桿的中心軸線。

Description

自行車煞車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煞車裝置,特別是一種自行車煞車裝置。
近年來自行車的市場蓬勃發展,無論是競賽型的高階自行車,或是作為代步工具及休閒娛樂的大眾型自行車,都受到消費者的喜愛,促使廠商更加重視使用者對於自行車功能的需求,而在車體材料及配備功能上不斷地改善精進。
目前市面上已經發展出一種煞車手把,除了可經由手動方式操控煞車拉桿,來驅動連桿及與連桿連接之活塞之外,還可透過電動的方式驅動連桿及與連桿連接之活塞。然,就目前煞車手把的配置而言,以電動之方式驅動連桿的過程中容易發生不順暢及不平穩的問題,而導致活塞無法如預期地增加煞車油的壓力。因此,目前本領域研發人員正致力於解決前述的問題。
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自行車煞車裝置,能讓連桿以電動之方式平順地被驅動。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揭露之一種自行車煞車裝置,包含一本體、一煞車拉桿及一驅動組件。本體包含一缸體、一活塞及一連桿,缸體具有一液壓腔室,活塞可移動地位於液壓腔室,連桿連接於活塞。煞車拉桿可樞轉地設置於缸體並連接於連桿,煞車拉桿用以透過連桿帶動活塞移動。驅動組件包含一驅動器、一輸出軸及至少一凸輪,驅動器設置於缸體,驅動器連接於輸出軸,至少一凸輪固定於輸出軸並抵靠於連桿,驅動器用以透過輸出軸轉動至少一凸輪,而令至少一凸輪透過連桿推動活塞。輸出軸的中心軸線垂直並相交於連桿的中心軸線。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揭露之一種自行車煞車裝置,包含一本體、一煞車拉桿及一驅動組件。本體包含一缸體、一活塞及一連桿,缸體具有一液壓腔室,活塞可移動地位於液壓腔室,連桿包含一第一桿體及一第二桿體,第一桿體連接於活塞,第一桿體相對於活塞的一端具有一受推部,第二桿體具有一推抵部,推抵部可分離地抵靠於受推部。煞車拉桿可樞轉地設置於缸體並連接於第二桿體,煞車拉桿用以帶動第二桿體,以令第二桿體的推抵部推抵第一桿體的受推部,而帶動活塞移動。驅動組件連接於第一桿體,驅動組件用以帶動第一桿體,而推動活塞且使受推部分離於推抵部。
根據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自行車煞車裝置,藉由驅動組件之驅動器連接於輸出軸,凸輪固定於輸出軸並抵靠於連桿,以及輸出軸的中心軸線垂直並相交於連桿的中心軸線的配置,可使連桿被驅動組件的凸輪平順地驅動,而帶動活塞於液壓腔室內移動,故可確保活塞能如預期地增加煞車油的壓力。
以上關於本發明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的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請參閱圖1至圖3。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所揭露之自行車煞車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的部分分解示意圖。圖3為圖1之另一部分的分解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自行車煞車裝置1例如為右煞車把手組件。自行車煞車裝置1包含一本體10、一煞車拉桿20及一驅動組件30。
接著,請連同圖2及圖3一並參閱圖4及圖5。圖4為圖1的剖視示意圖。圖5為圖1的另一剖視示意圖。
本體10包含一缸體11、一活塞12及一連桿13。此外,本體10還可包含一油槽蓋14、二螺絲15、一擋片16、一扣環17及一偏壓件18。
缸體11用以裝設於一車手把2。缸體11具有一液壓腔室111。此外,缸體11還可具有一儲油腔室112、一連通孔113、一出油孔114及一容置凹槽115。儲油腔室112位於液壓腔室111的上方。也就是說,在缸體11裝設於擺放於地面上之自行車的車手把2上時,儲油腔室112較液壓腔室111遠離地面。液壓腔室111透過連通孔113連通於儲油腔室112,而出油孔114自相對於液壓腔室111之開口的一側連通於液壓腔室111。出油孔114例如透過油管3連通於前煞車卡鉗(未繪示)。容置凹槽115位於液壓腔室111相對於出油孔114的一側。油槽蓋14透過二螺絲15固定於缸體11而遮蔽儲油腔室112。擋片16裝設於液壓腔室111的開口,並透過扣環17定位。偏壓件18例如為壓縮彈簧,偏壓件18位於液壓腔室111內並相較於活塞12靠近出油孔114,偏壓件18用以施予活塞12朝遠離出油孔114之方向移動的作用力。
活塞12可移動地位於液壓腔室111內。連桿13可包含一第一桿體131及一第二桿體132。第一桿體131穿過扣環17及擋片16,第一桿體131的一端位於液壓腔室111內並連接於活塞12,且第一桿體131的另一端位於容置凹槽115內並可具有一受推部1311。第二桿體132可具有一推抵部1321及一導引部1322,導引部1322自推抵部1321的一側凸出並環繞出一導引槽1323。第一桿體131的受推部1311位於第二桿體132的導引槽1323內,且第一桿體131的受推部1311可分離地抵靠於第二桿體132的受推部1311。
在本實施例中,自行車煞車裝置1還可包含一第一樞軸40及一第二樞軸50。煞車拉桿20可包含一搖擺件21及一拉柄22。搖擺件21至少部分位於容置凹槽115內,且搖擺件21可具有相對的二端部211、212。搖擺件21的端部211透過第一樞軸40樞設於第二桿體132相對於第一桿體131的一端。拉柄22可具有相對的二端部221、222。搖擺件21的端部212與拉柄22的端部221透過第二樞軸50一起樞設於缸體11。
在本實施例中,搖擺件21還可具有一第一抵靠部213。第一抵靠部213凸出於端部212,並位於搖擺件21相對缸體11樞轉之軸線P的一側。此外,煞車拉桿20還可包含一第一調整螺絲23及一偏壓件24。拉柄22可具有一螺孔223,螺孔223為穿孔且對應於搖擺件21的第一抵靠部213。第一調整螺絲23例如為手轉螺絲。第一調整螺絲23螺入拉柄22的螺孔223,且第一調整螺絲23的一端穿過螺孔223而抵靠於第一抵靠部213。偏壓件24例如為壓縮彈簧,偏壓件24之相對二端分別抵靠於搖擺件21及拉柄22,偏壓件24用以施予拉柄22一作用力,而令第一調整螺絲23在未有其他外力的作用下常態地抵靠於第一抵靠部213。
在本實施例中,藉由轉動第一調整螺絲23,可使拉柄22相對缸體11樞轉,使得拉柄22的端部222可以方向D1相對靠近車手把2或以方向D1的反向相對遠離車手把2,而調整拉柄22在未被按壓時的初始位置。
應注意的是,第一調整螺絲23為選配的元件。若未有調整拉柄之初始位置的需求,則煞車拉桿可無第一調整螺絲,且對應地偏壓件、搖擺件之第一抵靠部可進行省略,且煞車拉桿整體可為一體成形的結構。
在本實施例中,本體10還可包含一組裝桿19,組裝桿19位於容置凹槽115內。搖擺件21還可具有一第二抵靠部214。第二抵靠部214凸出於端部212,並位於搖擺件21相對缸體11樞轉之軸線P的另一側,而與第一抵靠部213相對。搖擺件21的第二抵靠部214可具有一螺孔2141,螺孔2141對準組裝桿19。煞車拉桿20還可包含一第二調整螺絲25,第二調整螺絲25例如為手轉螺絲。第二調整螺絲25螺入第二抵靠部214的螺孔2141,且第二調整螺絲25的一端穿過螺孔2141而抵靠於組裝桿19。
在本實施例中,藉由轉動第二調整螺絲25,可使搖擺件21的端部212相對缸體11沿方向D2或方向D2的反向樞轉,使得拉柄22的端部222可相對靠近車手把2或相對遠離車手把2,而調整整體煞車拉桿20在未被按壓時的初始位置,且亦可使搖擺件21的端部212透過第一桿體131及第二桿體132帶動活塞12相對靠近出油孔114或遠離出油孔114,而調整活塞12在未被驅動時的初始位置。
應注意的是,第二調整螺絲25為選配的元件。若未有調整整體煞車拉桿及活塞的初始位置的需求,則煞車拉桿可無第二調整螺絲,而對應地搖擺件的第二抵靠部可進行省略。
在本實施例中,自行車煞車裝置1還可包含一偏壓件80。偏壓件80例如為扭簧。偏壓件80之一端固定於缸體11的組裝桿19,而偏壓件80之另一端固定於搖擺件21。偏壓件80用以透過搖擺件21施予整體煞車拉桿20朝初始位置移動的作用力。
應注意的是,偏壓件80為選配的元件。若偏壓件施予活塞的力足以透過第一桿體及第二桿體帶動在被操作後的煞車拉桿回到初始位置時,則可省略偏壓件及偏壓件所固定的組裝桿。
驅動組件30包含一驅動器301、一輸出軸302及二凸輪303。此外,驅動組件30還可包含一外殼304、多個螺絲305、多個傳動齒輪306、二軸承307、多個墊圈308、一控制電路板309、一編碼器310及一無線通訊器311。
驅動組件30的外殼304可包含相組裝的一座體3041及一蓋體3042。座體3041可具有一定位凹槽30411,而缸體11還可具有一定位凸塊116。缸體11的定位凸塊116位於座體3041的定位凹槽30411內,座體3041透過這些螺絲305固定於缸體11,且液壓腔室111位於儲油腔室112及驅動組件30的外殼304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藉由缸體11的定位凸塊116及座體3041的定位凹槽30411的設置,可在座體3041組裝於缸體11的過程中螺絲305尚未鎖入缸體11之前,先提供定位座體3041的效果,以利後續螺絲305順利鎖入缸體11。應注意的是,座體3041的定位凹槽30411及缸體11的定位凸塊116為選用的結構。在其他施實例中,座體可無定位凹槽,而缸體可無定位凸塊。
此外,座體3041並不限經由螺絲305固定於缸體11。在其他實施例中,座體可一體成形地連接於缸體。
驅動器301例如為馬達。驅動器301及這些傳動齒輪306位於外殼304之座體3041及蓋體3042所共同形成的容置空間3043內。
在本實施例中,缸體11還可具有分別位於容置凹槽115之相對二側的二通孔117,二軸承307分別設置於二通孔117。座體3041還可具有連通於容置空間3043的一穿孔30412。第一桿體131可具有一穿槽1312及較穿槽1312靠近活塞12的一環形凸緣1313。其中,穿槽1312為類似於橢圓形的穿槽。
輸出軸302穿過座體3041的穿孔30412、第一桿體131的穿槽1312及二軸承307,而有分別位於外殼304之容置空間3043及缸體11之容置凹槽115的不同部分。此外,輸出軸302的中心軸線A1垂直並相交於連桿13之第一桿體131的中心軸線A2。驅動器301透過這些傳動齒輪306連接於輸出軸302,驅動器301用以透過這些傳動齒輪306帶動輸出軸302相對座體3041及缸體11轉動。
二凸輪303位於缸體11的容置凹槽115內,並固定於輸出軸302。二凸輪303分別位於第一桿體131的相對二側,且抵靠於第一桿體131的環形凸緣1313。
在本實施例中,二軸承307、二凸輪303及第一桿體131中任相鄰的二者之間設有套設於輸出軸302的一個墊圈308。藉此,確保二凸輪303的轉動順暢度。
控制電路板309、編碼器310及無線通訊器311設置於外殼304的容置空間3043內。控制電路板309電性連接於驅動器301。編碼器310電性連接於控制電路板309,並對應於輸出軸302。編碼器310用以感測輸出軸302的角位置。無線通訊器311例如設置於控制電路板309上而電性連接於控制電路板309。
在本實施例中,控制電路板309例如可具有二電連接器3091、3092。電連接器3091例如用以連接一電池4,電池4提供控制電路板309、驅動器301、編碼器310及無線通訊器311所需的電力。在本實施例中,自行車例如為電動輔助自行車,而電池4不僅為提供驅動組件30所需之電力的電池之外,也是提供電動輔助自行車所需之電力的電池,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電池可為僅提供驅動組件所需之電力的電池,而提供電動輔助自行車所需之電力的電池可為另一個電池。在這樣的配置下,提供驅動組件所需之電力的電池可為可拆卸地設置於驅動組件的外殼內,或者是可拆卸地設置於本體的缸體上。
在本實施例中,自行車煞車裝置1還可包含一磁鐵60及一感測器70。磁鐵60設置於活塞12上。感測器70例如為磁簧感測器。感測器70設置於缸體11,並電性連接於控制電路板309的電連接器3092。感測器70用以感測活塞12的移動,而透過控制電路板309令無線通訊器311發送一無線訊號。
在本實施例中,活塞12可以手動的方式及電動的方式被致動。以下將先介紹活塞12被手動的方式致動的過程。請先參閱圖6及圖7。圖6為圖4之煞車拉桿被致動後的剖視示意圖。圖7為圖5之煞車拉桿被致動後的剖視示意圖。
使用者可以按壓煞車拉桿20的拉柄22,而透過第一調整螺絲23帶動搖擺件21的端部212相對缸體11樞轉,使得搖擺件21的端部211透過第二桿體132的推抵部1321推抵第一桿體131的受推部1311,來讓第一桿體131相對輸出軸302移動,進而帶動活塞12朝出油孔114移動,以產生油壓。此油壓經由油管3傳輸至前煞車卡鉗,來對於前輪進行煞車。
在前述活塞12移動的過程中,感測器70感知活塞12的移動,以透過控制電路板309令無線通訊器311傳遞無線訊號予外部電子裝置(未繪示)。外部電子裝置例如為自行車的中央控制系統,中央控制系統不僅與本實施例的自行車煞車裝置1(右煞車把手組件)無線通訊,還與左煞車把手組件(未繪示)無線通訊。其中,左煞車把手組件可與自行車煞車裝置1例如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配置。在中央控制系統接收到此無線訊號後,會發送一致動訊號予左煞車把手組件,使左煞車把手組件運作,來致動後煞車卡鉗(未繪示)對於後輪進行煞車,以減少前後輪之間的輪速差。
同理,當左煞車把手組件的煞車拉桿被操作時,會驅動左煞車把手組件之缸體內的活塞產生驅動後煞車卡鉗的油壓。此時,左煞車把手組件的無線通訊器因感測器感測到活塞的移動,而會傳遞無線訊號予中央控制系統。接著,中央控制系統據此發送致動訊號予自行車煞車裝置1,使自行車煞車裝置1運作,來致動前煞車卡鉗對於前輪進行煞車,以減少前後輪之間的輪速差。
詳細來說,請參閱圖8與圖9,圖8為圖4之凸輪推抵第一桿體的剖視示意圖。圖9為圖5之凸輪推抵第一桿體的剖視示意圖。
當自行車煞車裝置1之驅動組件30的無線通訊器311收到來自中央控制系統的致動訊號時,控制電路板309依據此致動訊號令驅動器301開始運作。驅動器301透過這些傳動齒輪306傳動於輸出軸302,而使輸出軸302與固定於輸出軸302的二凸輪303一同轉動。在二凸輪303轉動的過程中,二凸輪303推抵第一桿體131的環形凸緣1313,而帶動第一桿體131,以使連接於第一桿體131的活塞12移動而產生致動前煞車卡鉗的油壓,並使第一桿體131的受推部1311分離於第二桿體132的推抵部1321。
如此一來,手動操作二個煞車手把組件之其中一者的煞車拉桿,不僅可致動與被操作之煞車把手組件連接的煞車卡鉗之外,還可驅使另一煞車把手組件以電動的方式致動另一煞車卡鉗,來進行輔助煞車。
在本實施例中,藉由驅動組件30之驅動器301連接於輸出軸302,二凸輪303固定於輸出軸302並抵靠於第一桿體131的環形凸緣1313,以及輸出軸302的中心軸線A1垂直並相交於第一桿體131的中心軸線A2的配置,可使第一桿體131被驅動組件30平順地驅動,而帶動活塞12於液壓腔室111內移動,故可確保活塞12能如預期地增加煞車油的壓力。
此外,在二凸輪303推抵第一桿體131的過程中,二凸輪303推抵第一桿體131的合力(如箭頭F所示)為沿著第一桿體131的中心軸線A2施予第一桿體131,藉此可使得第一桿體131被驅動的順暢度更為提升。
應注意的是,凸輪303的數量並不以二個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驅動組件可僅包含一凸輪。在這樣的配置下,輸出軸可不用穿過第一桿體,而使得第一桿體可不用有穿槽的結構,且第一桿體的凸緣可不用為環形。
另一方面,藉由連桿13的第二桿體132之推抵部1321可分離地抵靠於第一桿體131的受推部1311,以及驅動組件30可帶動第一桿體131,而使第一桿體131的受推部1311分離於第二桿體132之推抵部1321的配置,可使第一桿體131在被驅動的過程中不用帶動其他元件(如第二桿體132、搖擺件21及拉柄22),故可減少所需之驅動器301的輸出力。
此外,第二桿體132之導引部1322是用來在第一桿體131相對第二桿體132移動時導引第一桿體131的受推部1311。但,應注意的是,第二桿體132之導引部1322為選用的結構而可在其他實施例中進行省略。
再者,連桿13的第二桿體132之推抵部1321並不限於可分離地抵靠於第一桿體131的受推部1311。若所採用之驅動器的輸出力足夠,則連桿的第二桿體與第一桿體可為一體地相連而不可分離的配置,而使得第一桿體不需要有受推部及第二桿體不需要有推抵部。
上述之中央控制系統是依據左煞車把手組件之缸體內的活塞的移動才發送致動驅動器301的致動訊號予無線通訊器311,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中央控制系統可依據輪速感測器所感測之後輪的輪速變化過大發送致動驅動器的致動訊號予無線通訊器。
在本實施例中,控制電路板309與中央控制系統之間是無線通訊,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控制電路板與中央控制系統之間可為有線通訊。舉例來說,中央控制系統可透過電纜電性連接於控制電路板的電連接器。如此,驅動組件可省略無線通訊器,而訊號可透過電纜以有線的方式於中央控制系統與控制電路板之間傳輸,且供給中央控制系統的電力亦可透過電纜提供給控制電路板及與控制電路板電性連接的元件。
應注意的是,編碼器310為選配的元件。在其他實施例中,驅動組件可無編碼器。此外,驅動組件30並不限包含有傳動齒輪306。在其他實施例中,驅動組件可無傳動齒輪,而驅動器可直接驅動輸出軸。再者,軸承307及墊圈308亦為選配的元件。在其他實施例中,驅動組件可無軸承及墊圈。
根據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自行車煞車裝置,藉由驅動組件之驅動器連接於輸出軸,二凸輪固定於輸出軸並抵靠於第一桿體的環形凸緣,以及輸出軸的中心軸線垂直並相交於第一桿體的中心軸線的配置,可使第一桿體被驅動組件平順地驅動,而帶動活塞於液壓腔室內移動,故可確保活塞能如預期地增加煞車油的壓力。
再者,在二凸輪推抵第一桿體的過程中,二凸輪推抵第一桿體的合力為沿著第一桿體的中心軸線施予第一桿體,藉此可使得第一桿體被驅動的順暢度更為提升。
此外,藉由連桿的第二桿體之推抵部可分離地抵靠於第一桿體的受推部,以及驅動組件可帶動第一桿體,而使第一桿體的受推部分離於第二桿體之推抵部的配置,可使第一桿體在被驅動的過程中不用帶動其他元件(如第二桿體、搖擺件及拉柄),故可減少所需之驅動器的輸出力。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自行車煞車裝置 2:車手把 3:油管 4:電池 10:本體 11:缸體 111:液壓腔室 112:儲油腔室 113:連通孔 114:出油孔 115:容置凹槽 116:定位凸塊 117:通孔 12:活塞 13:連桿 131:第一桿體 1311:受推部 1312:穿槽 1313:環形凸緣 132:第二桿體 1321:推抵部 1322:導引部 1323:導引槽 14:油槽蓋 15:螺絲 16:擋片 17:扣環 18:偏壓件 19:組裝桿 20:煞車拉桿 21:搖擺件 211,212:端部 213:第一抵靠部 214:第二抵靠部 2141:螺孔 22:拉柄 221,222:端部 223:螺孔 23:第一調整螺絲 24:偏壓件 25:第二調整螺絲 30:驅動組件 301:驅動器 302:輸出軸 303:凸輪 304:外殼 3041:座體 30411:定位凹槽 30412:穿孔 3042:蓋體 3043:容置空間 305:螺絲 306:傳動齒輪 307:軸承 308:墊圈 309:控制電路板 3091,3092:電連接器 310:編碼器 311:無線通訊器 40:第一樞軸 50:第二樞軸 60:磁鐵 70:感測器 80:偏壓件 P:軸線 D1,D2:方向 A1,A2:軸線 F:箭頭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所揭露之自行車煞車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的部分分解示意圖。 圖3為圖1之另一部分的分解示意圖。 圖4為圖1的剖視示意圖。 圖5為圖1的另一剖視示意圖。 圖6為圖4之煞車拉桿被致動後的剖視示意圖。 圖7為圖5之煞車拉桿被致動後的剖視示意圖。 圖8為圖4之凸輪推抵第一桿體的剖視示意圖。 圖9為圖5之凸輪推抵第一桿體的剖視示意圖。
3:油管
4:電池
11:缸體
12:活塞
13:連桿
131:第一桿體
1311:受推部
1312:穿槽
1313:環形凸緣
132:第二桿體
1321:推抵部
1322:導引部
1323:導引槽
14:油槽蓋
15:螺絲
16:擋片
17:扣環
18:偏壓件
19:組裝桿
20:煞車拉桿
21:搖擺件
211,212:端部
213:第一抵靠部
214:第二抵靠部
2141:螺孔
22:拉柄
221,222:端部
223:螺孔
23:第一調整螺絲
24:偏壓件
25:第二調整螺絲
302:輸出軸
303:凸輪
304:外殼
305:螺絲
307:軸承
308:墊圈
40:第一樞軸
50:第二樞軸
60:磁鐵
70:感測器
80:偏壓件

Claims (15)

  1. 一種自行車煞車裝置,包含:一本體,包含一缸體、一活塞及一連桿,該缸體具有一液壓腔室,該活塞可移動地位於該液壓腔室,該連桿連接於該活塞;一煞車拉桿,可樞轉地設置於該缸體並連接於該連桿,該煞車拉桿用以透過該連桿帶動該活塞移動;以及一驅動組件,包含一驅動器、一輸出軸及至少一凸輪,該驅動器設置於該缸體,該驅動器連接於該輸出軸,該至少一凸輪固定於該輸出軸並抵靠於該連桿,該驅動器用以透過該輸出軸轉動該至少一凸輪,而令該至少一凸輪透過該連桿推動該活塞;其中,該輸出軸的中心軸線垂直並相交於該連桿的中心軸線。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煞車裝置,其中該連桿包含一第一桿體及一第二桿體,該第一桿體連接於該活塞,該第一桿體相對於該活塞的一端具有一受推部,該第二桿體具有一推抵部,該推抵部可分離地抵靠於該受推部,該煞車拉桿連接於該第二桿體,該煞車拉桿用以帶動該第二桿體,以令該第二桿體的該推抵部推抵該第一桿體的該受推部,而帶動該活塞移動,該至少一凸輪抵靠於該第一桿體,該驅動器用以透過該輸出軸轉動該至少一凸輪,以令該至少一凸輪帶動該第一桿體,而推動該活塞且使該受推部分離於該推抵部。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自行車煞車裝置,其中該第二桿體更具有一導引部,該導引部自該推抵部的一側凸出並環繞出一導引槽,該受推部位於該導引槽內。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煞車裝置,其中該連桿具有一穿槽及一環形凸緣,該環形凸緣較該穿槽靠近該活塞,該輸出軸穿設於該連桿的該穿槽,該至少一凸輪的數量為二個,該二凸輪分別位於該連桿的相對二側,該二凸輪抵靠於該環形凸緣,且該二凸輪推抵該連桿的合力沿著該連桿的中心軸線施予該連桿。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煞車裝置,其中該驅動組件更包含一控制電路板及多個傳動齒輪,該驅動器為馬達,該控制電路板電性連接於該驅動器,該驅動器透過該些傳動齒輪連接於該輸出軸。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自行車煞車裝置,更包含一感測器,該感測器設置於該缸體並電性連接於該控制電路板,該感測器用以感測該活塞的移動,而透過該控制電路板以有線或無線的方式傳遞一訊號。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自行車煞車裝置,其中該驅動組件更包含一編碼器,該編碼器電性連接於該控制電路板並對應於該輸出軸,該編碼器用以感測該輸出軸的角位置。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煞車裝置,其中該驅動組件更包含一外殼,該驅動器及部分的該輸出軸位於該外殼內,該外殼可拆卸地組裝於該缸體。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自行車煞車裝置,其中該缸體更具有連通於該液壓腔室的一儲油腔室,該液壓腔室位於該儲油腔室及該驅動組件的該外殼之間。
  10. 請求項8所述之自行車煞車裝置,其中該外殼具有一定位凹槽,該缸體具有一定位凸塊,該缸體的該定位凸塊位於該外殼的該定位凹槽內。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煞車裝置,更包含一偏壓件,該偏壓件設置於該煞車拉桿,該偏壓件用以施予該煞車拉桿朝一初始位置移動的作用力。
  12. 一種自行車煞車裝置,包含:一本體,包含一缸體、一活塞及一連桿,該缸體具有一液壓腔室,該活塞可移動地位於該液壓腔室,該連桿包含一第一桿體及一第二桿體,該第一桿體連接於該活塞,該第一桿體相對於該活塞的一端具有一受推部,該第二桿體具有一推抵部,該推抵部可分離地抵靠於該受推部;一煞車拉桿,可樞轉地設置於該缸體並連接於該第二桿體,該煞車拉桿用以帶動該第二桿體,以令該第二桿體的該推抵部推抵該第一桿體的該受推部,而帶動該活塞移動;以及一驅動組件,連接於該第一桿體,該驅動組件用以帶動該第一桿體,而推動該活塞且使該受推部分離於該推抵部。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自行車煞車裝置,其中該驅動組件包含一驅動器、一輸出軸及至少一凸輪,該驅動器設置於該缸體,該驅動器連接於該輸出軸,該至少一凸輪固定於該輸出軸並抵靠於該第一桿體,該驅動器用以透過該輸出軸轉動該至少一凸輪,而令該至少一凸輪透過該第一桿體推動該活塞。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自行車煞車裝置,其中該第一桿體具有一穿槽及一環形凸緣,該環形凸緣較該穿槽靠近該活塞,該輸出軸穿設於該第一桿體的該穿槽,該至少一凸輪的數量為二個,該二凸輪分別位於該第一桿體的相對二側,該二凸輪抵靠於該環形凸緣,且該二凸輪推抵該第一桿體的合力沿著該第一桿體的中心軸線施予該第一桿體。
  15. 如請求項12所述之自行車煞車裝置,其中該第二桿體更具有一導引部,該導引部自該推抵部的一側凸出並環繞出一導引槽,該受推部位於該導引槽內。
TW111134608A 2022-09-14 2022-09-14 自行車煞車裝置 TWI8352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3124617.8A DE102023124617A1 (de) 2022-09-14 2023-09-12 Fahrradbrems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35293B TWI835293B (zh) 2024-03-11
TW202411098A true TW202411098A (zh) 2024-03-16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79984A1 (en) Front gear changer
US20200255089A1 (en) Rear derailleur
US7017440B2 (en) Electrical control device for motor driven derailleur for bicycle
CN113571358A (zh) 扳机按键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电子系统
TW202411098A (zh) 自行車煞車裝置
TWI835293B (zh) 自行車煞車裝置
US11970237B2 (en) Driving device and driving system
KR100927695B1 (ko) 능동형 페달 장치
CN114248871B (zh) 自行车刹车驻车装置
CN114074741A (zh) 自行车刹车把手
JPH08328679A (ja) 操作レバー装置
TWI836634B (zh) 自行車煞車手把
JP2000043778A (ja) 二輪車用ブレーキ装置
CN213442504U (zh) 供连动刹车系统用的刹车总泵
JP3632609B2 (ja) ペダル装置
CN112572679B (zh) 刹车装置和共享车辆
CN117341879A (zh) 一种自行车用液压控制装置
JP2000108977A (ja) 二輪車用ブレーキ装置
KR200342664Y1 (ko) 전동 스쿠터의 브레이크 해제장치
JPH10318859A (ja) 電動補助動力装置付自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