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09159A - 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及成形品 - Google Patents

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及成形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09159A
TW202409159A TW112124482A TW112124482A TW202409159A TW 202409159 A TW202409159 A TW 202409159A TW 112124482 A TW112124482 A TW 112124482A TW 112124482 A TW112124482 A TW 112124482A TW 202409159 A TW202409159 A TW 20240915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reinforcing fibers
molding material
resin
par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24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田慎
吉弘一貴
濱口美都繁
小林誠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09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915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04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0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 materials from which they are made
    • D02G3/16Yarns or threads made from mineral substance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36Cored or coated yarns or thr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種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其係包含強化纖維(A)與熱塑性樹脂(B)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相對於(A)及(B)之合計100重量份,該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包含1~30重量份的強化纖維(A),且包含70~99重量份的熱塑性樹脂(B),強化纖維(A)包含強化纖維(A-1)與束狀強化纖維(A-2),強化纖維(A-1)係長度3~15mm,且與成形材料的長度方向朝向一致,強化纖維(A-1)之長度係與成形材料的長度方向之長度相同,束狀強化纖維(A-2)係由長度0.5~2.9mm的10條以上單紗所構成。可提供能實現優異的流動性與力學特性及尺寸精度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與纖維強化樹脂成形品。

Description

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及成形品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包含強化纖維與熱塑性樹脂之成形材料及一種包含強化纖維與熱塑性樹脂之成形品。
將連續的強化纖維與熱塑性樹脂當作基質之成形材料,眾所周知有熱塑性的預浸漬物、紗、玻璃氈(GMT)等各種各樣的形態。如此的成形材料,因活用熱塑性樹脂的特性,而成形容易,不需要如熱硬化性樹脂之儲存的負荷,且具有所得之成形品的韌性高之特徵。尤其,經加工成丸粒狀的成形材料係適用於射出成形或沖壓成形等之經濟性、生產性優異之成形法,作為工業材料是有用的。
專利文獻1中揭示將由強化纖維與熱塑性樹脂所構成之成形材料與射出成形品進行粉碎,藉由將所得之組合有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成形材料的成形材料進行射出成形,而得到力學特性與流動性優異的成形品。又,專利文獻2、3中揭示使具有長的纖維長度之強化纖維與具有短的纖維長度之2種類的強化纖維,藉由與熱塑性樹脂組合並射出成形,而得到力學特性與外觀品質優異的成形品。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18177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2-116917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4-175108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近年來,隨著成形品之小型化、薄壁化、複雜化進展,對成形材料要求更高精度的成形性,要求以高度的平衡來兼顧可對應於小型、薄壁、複雜成形品的優異流動性與力學特性及成形品的尺寸精度。以往,包含強化纖維的熱塑性樹脂成形材料,會因為強化纖維之長度變長,而有流動性差之問題。另一方面,當強化纖維之長度短時,雖然流動性優異,但強化纖維在射出成形時會折損,因此有力學特性、成形品的尺寸精度降低之問題,該等難以兼顧。因此,於要求小型、薄壁、複雜成形品之用途中,必須包含力學特性優異之長的強化纖維,且具有優異的流動性。
於是,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有鑒於上述問題及必要性,而提供一種能兼顧優異的流動性與力學特性及尺寸精度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及纖維強化樹脂成形品。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具有以下之構成。 (1)一種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其係包含強化纖維(A)與熱塑性樹脂(B)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其中 相對於(A)及(B)之合計100重量份,該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包含1~30重量份的強化纖維(A),且包含70~99重量份的熱塑性樹脂(B), 前述強化纖維(A)包含強化纖維(A-1)與束狀強化纖維(A-2), 前述強化纖維(A-1)係長度3~15mm,且與成形材料的長度方向朝向一致,強化纖維(A-1)之長度係與成形材料的長度方向之長度相同, 前述束狀強化纖維(A-2)係由長度0.5~2.9mm的10條以上單紗所構成。 (2)如(1)記載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其中 前述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包含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X)與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Y), 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X)包含強化纖維(A-1)與熱塑性樹脂(B-1), 強化纖維(A-1)係與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X)的長度方向朝向一致, 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Y)包含束狀強化纖維(A-2)與熱塑性樹脂(B-2)。 (3)如(1)或(2)記載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其中 前述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具有芯鞘構造, 前述芯鞘構造之芯構造包含強化纖維(A-1),且強化纖維(A-1)係與成形材料的長度方向朝向一致, 前述芯鞘構造之鞘構造係包含束狀強化纖維(A-2)及熱塑性樹脂(B)之纖維強化樹脂組成物(C), 前述鞘構造被覆前述芯構造。 (4)如(1)~(3)中任一項記載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其中前述強化纖維(A-1)及束狀強化纖維(A-2)皆為碳纖維。 (5)如(1)~(4)中任一項記載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其中相對於強化纖維(A)100重量份,前述強化纖維(A-1)及束狀強化纖維(A-2)之含量係強化纖維(A-1)50~99重量份、束狀強化纖維(A-2)1~50重量份。 (6)如(1)~(5)中任一項記載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其中樹脂成分(D)附著於前述束狀強化纖維(A-2)之纖維束表面。 (7)如(6)記載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其中前述樹脂成分(D)為熱硬化性樹脂,相對於束狀強化纖維(A-2)100重量份,其被包含7重量份以上。 (8)如(1)~(7)中任一項記載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其中前述熱塑性樹脂(B)包含由聚醯胺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苯硫醚樹脂及聚丙烯樹脂所選出的至少1種。 (9)一種纖維強化樹脂成形品,其係包含強化纖維(A’)與熱塑性樹脂(B)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品,其中 相對於(A’)及(B)之合計100重量份,該纖維強化樹脂成形品包含1~30重量份的強化纖維(A’),且包含70~99重量份的熱塑性樹脂(B), 強化纖維(A’)之重量平均纖維長度Lw(A’)為0.1~2.9mm, 強化纖維(A’)包含由長度0.5~2.9mm的10條以上單紗所構成之束狀強化纖維(A-2’)。 (10)如(9)記載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品,其中前述強化纖維(A’)中的具有0.3~1.0mm的纖維長度之強化纖維之比例為40%以上。 (11)如(9)或(10)記載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品,其中相對於強化纖維(A’)100重量份,前述束狀強化纖維(A-2’)被包含1~50重量份。 (12)如(9)~(11)中任一項記載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品,其中前述強化纖維(A’)為碳纖維。 (13)如(9)~(12)中任一項記載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品,其中樹脂成分(D)附著於前述束狀強化纖維(A-2’)之纖維束表面。 (14)如(13)記載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品,其中前述樹脂成分(D)為熱硬化性樹脂,相對於束狀強化纖維(A-2’)100重量份,其被包含7重量份以上。 (15)如(9)~(14)中任一項記載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品,其中前述熱塑性樹脂(B)包含由聚醯胺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苯硫醚樹脂及聚丙烯樹脂所選出的至少1種。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得到一種能兼顧優異的流動性與力學特性及尺寸精度之成形材料。本發明之成形材料係成形加工時的流動性優異,可容易製造力學特性及尺寸精度優異的成形品,因此不限於應用於射出成形、轉移成形、吹塑成形、插入成形等之成形方法,亦可應用於柱塞成形、加壓成形、沖壓成形等廣泛的成形方法。
作為將本發明之成形材料進行成形而得的成形品,可舉出:止推墊圈、濾油器、密封件、軸承、齒輪、氣缸蓋、軸承護圈、進氣歧管、踏板等之汽車零件;矽晶圓載體、IC晶片托盤、電解電容器托盤、絕緣薄膜等之半導體・液晶製造裝置零件;泵、閥、密封件等壓縮機零件、飛機的機艙內裝零件等之產業機械零件;滅菌器具、管柱、配管等之醫療器具零件、食品・飲料製造設備零件。又,若使用本發明之成形材料,則可比較容易地得到0.5~2mm之薄壁的成形品。作為要求如此的薄壁成形者,例如可舉出:在個人電腦之內部並支撐鍵盤的構件之鍵盤支撐體等之電氣・電子儀器用構件。如此的電氣・電子儀器用構件,當在強化纖維中使用具有導電性的碳纖維時,可賦予電磁波遮蔽性,因此較宜。
[用以實施發明的形態]
以下,對於本發明連同實施形態一起詳細地說明。
<成形材料> 本發明之成形材料包含強化纖維(A)與熱塑性樹脂(B)。藉由包含強化纖維(A),可保持長的強化纖維的纖維長度,可展現優異的力學特性。
[強化纖維(A)] 說明本發明中的強化纖維(A)。 關於本發明中的強化纖維(A)之種類,並無特別的限制,例如可使用:碳纖維、玻璃纖維、芳香族聚醯胺纖維、氧化鋁纖維、碳化矽纖維、硼纖維、金屬纖維、天然纖維、礦物纖維等,該等可併用1種或2種以上。其中,從得到輕量且高強度、高彈性模數的成形品之觀點來看,較宜使用PAN(聚丙烯腈)系、瀝青系、縲縈系等之碳纖維。尤其,從高強度之觀點來看,較佳為拉伸強度為4000MPa以上的強化纖維,更佳為5000MPa以上。從高彈性模數之觀點來看,較佳為拉伸彈性模數為200GPa以上的強化纖維,更佳為400GPa以上。尤其,較難保持長的纖維長度之彈性模數為400GPa以上的強化纖維,由於更能展現後述本發明之成形材料的效果,因此較宜。
又,從提高所得之成形品的經濟性之觀點來看,可較宜使用玻璃纖維,尤其從機械特性與經濟性之平衡來看,較佳為併用碳纖維與玻璃纖維。再者,從提高所得之成形品的衝擊吸收性或賦形性之觀點來看,可較佳使用芳香族聚醯胺纖維,尤其從機械特性與衝擊吸收性之平衡來看,較佳為併用碳纖維與芳香族聚醯胺纖維。又,從提高所得之成形品的導電性之觀點來看,亦可使用被覆有鎳、銅、鐿等金屬之強化纖維、瀝青系碳纖維。
較佳為集束劑附著於強化纖維(A)。此係因為藉由使集束劑附著於強化纖維(A),可提高強化纖維之移送時的處理性、在製造成形材料的過程中之加工性。集束劑之種類沒有特別的限定,但可併用1種或2種以上的環氧樹脂、胺基甲酸酯樹脂、丙烯酸樹脂或各種的熱塑性樹脂等之集束劑。
相對於成形材料100重量份,強化纖維(A)較佳為1~30重量份。更佳為2~25重量份,尤佳為5~20重量份。強化纖維(A)小於1重量份時,所得之成形品的力學特性及尺寸精度會變不充分,超過30重量份時,流動性會降低。
於本發明中的強化纖維(A)中,包含強化纖維(A-1)與束狀強化纖維(A-2)。強化纖維(A-1)之長度較佳為3~15mm,更佳為5~10mm。強化纖維(A-1)較佳為單纖維朝單向排列之狀態。作為較佳的形態,可例示一方向性纖維束、二方向性纖維束、多方向性纖維束等,但從製造成形材料的過程中之生產性的觀點來看,更佳可使用一方向性纖維束。強化纖維(A)從強化纖維的單紗數愈多則愈有利於經濟性來看,當將成形材料例如形成為丸粒狀時,1丸粒內的單纖維較佳為10,000條以上。另一方面,有強化纖維的單紗數愈多則愈不利於基質樹脂的含浸性之傾向,因此從謀求兼具經濟性與含浸性之觀點來看,更佳可使用15,000條以上100,000條以下,特佳可使用20,000條以上50,000條以下。
又,強化纖維(A-1)較佳為:在成形材料中,強化纖維(A-1)與成形材料的長度方向朝向一致,且強化纖維(A-1)之長度與成形材料之長度實質上相同。此處,與成形材料的長度方向朝向一致,就是指強化纖維(A-1)的長軸之軸線與成形材料的長軸之軸線指向相同方向之狀態,軸線彼此的角度之偏移較佳為20°以下,更佳為10°以下,尤佳為5°以下。又,實質上相同的長度,就是例如於丸粒狀之成形材料中,強化纖維(A-1)沒有在丸粒內部之途中被切斷,或實質上不包含有意比丸粒全長更短之強化纖維(A-1)者。還有,丸粒全長,就是丸粒中的強化纖維(A-1)配向方向之長度。由於強化纖維(A-1)具有與成形材料實質上相同的長度,故可增長成形品中的強化纖維長度,可得到優異的力學特性及尺寸精度。
束狀強化纖維(A-2)之長度較佳為0.5~2.9mm,更佳為0.6~2.7mm,尤佳為0.7~2.5mm。束狀強化纖維(A-2)之長度小於0.5mm時,由於成形品的力學特性及尺寸精度差,因此不宜。另一方面,束狀強化纖維(A-2)之長度比2.9mm長時,由於流動性差,因此不宜。又,束狀強化纖維(A-2)係由10條以上的強化纖維單紗所構成。構成束狀強化纖維(A-2)的強化纖維單紗較佳為10條以上,更佳為15條以上,尤佳為20條以上。束狀強化纖維(A-2)的單紗條數小於10條時,由於在射出成形時會發生纖維折損,因此成形品的力學特性及尺寸精度差而不宜。單紗條數之上限沒有特別的規定,但較佳為100,000條以下,更佳為80,000條以下。單紗條數超過100,000條時,由於成形品表面的外觀品質差,因此不宜。
作為熔融混練時使用的束狀強化纖維(A-2)之形態,只要是能添加至熔融混練裝置之形態,就沒有限制,可舉出預先裁斷的短切股束(chopped strand)、碎裂纖維、連續長纖維等,從生產性之觀點來看,較佳可利用短切股束。作為短切股束,可為將纖維強化樹脂成形物進行粉碎,將基質樹脂進行熱分解而得之回收短切股束。作為得到回收短切股束之方法,可藉由眾所周知之製法而得。例如,將對纖維強化樹脂成形物進行碎裂及分級過的廢片,在金屬盤上均勻地擴展,置入電蒙孚爐內,一邊將氮氣導入至爐內,一邊將處理溫度保持在特定溫度而進行熱處理。其後,同樣地一邊將空氣導入至爐內,一邊將處理溫度保持在特定溫度而進行熱處理,可得到回收短切股束。
又再者,熱處理步驟中的空氣環境下之熱處理溫度較佳為300℃~700℃。若空氣環境下熱處理溫度超過700℃,則後述的樹脂成分(D)會完全消失,而成為僅有強化纖維的狀態,強化纖維束(束狀強化纖維(A-2))的收束性消失,無法作為束狀強化纖維殘存,因此纖維折損增加,力學特性或尺寸精度差,因此不宜。相反地若熱處理溫度低於300℃,則樹脂成分(D)會變多,導致作為基質樹脂的韌性降低,力學特性差,因此不宜。
又,較佳在空氣環境中實施最終次的熱處理。若初次在氮氣環境下以700℃熱處理2小時,則樹脂成分(D)成為7重量份以上。在惰性氮氣環境下,即使進行熱處理超過2小時,樹脂成分(D)也不會變化。藉由在活性的空氣環境下進行最終的熱處理,可得到具有所欲的樹脂成分(D)之回收短切股束。
本發明中,可使用將纖維強化樹脂成形物進行碎裂過者,而當進行碎裂時,若考慮其後的加工性,則粉碎後的最大長度較佳碎裂至20mm以下。作為如此的纖維強化樹脂成形物之碎裂機,可採用剪切式碎裂機、衝擊式碎裂機、切斷式碎裂機、壓縮式碎裂機。使用任何的碎裂機都無問題,也可加以組合。又,作為碎裂品的分級機,可採用振動篩選機、旋轉式篩選機、離心式篩選機。較佳為配合碎裂機的碎裂能力及碎裂物之形態而使用。
本發明所用的強化纖維(A-1)及束狀強化纖維(A-2)之種類沒有特別的限定,也可使用具有纖維狀的形狀之任何填充材。具體而言,可舉出:玻璃纖維;PAN系、瀝青系的碳纖維;不銹鋼纖維、鋁纖維、黃銅纖維等之金屬纖維;芳香族聚醯胺纖維等之有機纖維;石膏纖維、陶瓷纖維、石綿纖維、氧化鋯纖維、氧化鋁纖維、二氧化矽纖維、氧化鈦纖維、碳化矽纖維、岩綿、鈦酸鉀晶鬚、氮化矽晶鬚、矽灰石、氧化鋁矽酸鹽等之纖維狀、晶鬚狀填充材;經金屬(鎳、銅、鈷、銀、鋁、鐵及此等之合金等)所被覆的非金屬纖維(玻璃纖維、芳香族聚醯胺纖維、聚酯纖維、碳纖維等)等。於前述短纖維狀填充材中,PAN系、瀝青系的碳纖維係被作為較佳例而舉出,特佳例為PAN系碳纖維。
本發明之強化纖維(A-1)與束狀強化纖維(A-2)之含量較佳為:相對於強化纖維(A)100重量份,包含50~99重量份的強化纖維(A-1)、1~50重量份的束狀強化纖維(A-2)。若前述強化纖維(A-1)之含量小於50重量份,則成形品的力學特性及尺寸安定性差,因此不宜。又,若強化纖維(A-1)之含量超過99重量份,則射出成形時的流動性差,因此不宜。強化纖維(A-1)之含量更佳為60~95重量份,尤佳為70~90重量份。若前述束狀強化纖維(A-2)之含量小於1重量份,則成形品的力學特性及尺寸精度差,因此不宜。若前述束狀強化纖維(A-2)之含量超過50重量份,則力學特性差,因此不宜。
[熱塑性樹脂(B)] 相對於強化纖維(A)及熱塑性樹脂(B)之合計100重量份,本發明之成形材料含有70~99重量份的熱塑性樹脂(B)。
本發明中,熱塑性樹脂(B)較佳為成形溫度(熔融溫度)為200~450℃者,可舉出:聚烯烴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醯胺樹脂、鹵乙烯樹脂、聚縮醛樹脂、飽和聚酯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芳基碸樹脂、聚芳基酮樹脂、聚苯醚樹脂、聚苯硫醚樹脂、聚芳基醚酮樹脂、聚醚碸樹脂、聚苯硫碸樹脂、聚芳酯樹脂、聚醯胺樹脂等,該等皆相當於電絕緣體。亦可使用2種以上的該等。
於前述熱塑性樹脂(B)之中,更佳為輕量且力學特性、成形性的平衡優異之聚烯烴樹脂、聚醯胺樹脂、聚碳酸酯樹脂及聚芳硫醚樹脂。
此處所言的聚烯烴樹脂,亦包含無改質者、經改質者。例如,無改質的聚丙烯樹脂,具體而言為丙烯的均聚物或丙烯與至少1種的α-烯烴、共軛二烯、非共軛二烯等之共聚物。作為α-烯烴,例如可舉出:乙烯、1-丁烯、3-甲基-1-丁烯、4-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4-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己烯、1-壬烯、1-辛烯、1-庚烯、1-己烯、1-癸烯、1-十一烯、1-十二烯等之不包括丙烯的碳數2~12之α-烯烴等。作為共軛二烯、非共軛二烯,例如可舉出:丁二烯、亞乙基降莰烯、二環戊二烯、1,5-己二烯等。亦可使用2種以上的該等。作為無改質聚丙烯樹脂的骨架構造,可舉出丙烯的均聚物、丙烯與前述其它單體的隨機或嵌段共聚物、或丙烯與其它熱塑性單體的隨機或嵌段共聚物等。作為合適者,例如可舉出: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1-丁烯共聚物等。從進一步提高成形品的剛性之觀點來看,較佳為丙烯的均聚物,從進一步提高成形品的衝擊強度之觀點來看,較佳為丙烯與前述其它單體的隨機或嵌段共聚物。
又,作為改質聚丙烯樹脂,較佳為酸改質聚丙烯樹脂,更佳為具有鍵結於聚合物鏈的羧酸及/或其鹽的基之聚丙烯樹脂。上述酸改質聚丙烯樹脂係可用各種之方法獲得。例如,可藉由使具有經中和或未中和的羧酸基之單體及/或具有經皂化或未皂化的羧酸酯之單體,接枝聚合於聚丙烯樹脂而獲得。
此處,作為具有經中和或未中和的羧酸基之單體或具有經皂化或未皂化的羧酸酯基之單體,例如可舉出:乙烯系不飽和羧酸、其酐、此等的酯化物等。再者,亦可舉出:具有烯烴以外的不飽和乙烯基的化合物等。
作為乙烯系不飽和羧酸,可例示:(甲基)丙烯酸、馬來酸、富馬酸、四氫鄰苯二甲酸、伊康酸、檸康酸、巴豆酸、異巴豆酸等。作為其酐,可例示:Nadic acid TM(內順式-雙環[2.2.1]庚-5-烯-2,3-二羧酸)、馬來酸酐、檸康酸酐等。
作為乙烯系不飽和羧酸的酯化物,可舉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異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十三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醯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異莰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胺基乙酯等之(甲基)丙烯酸酯類;丙烯酸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丙烯酸4-羥基丁酯、內酯改質(甲基)丙烯酸羥基乙酯、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等之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類;(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環氧丙酯等之含環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類;(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胺基丙酯、(甲基)丙烯酸N,N-二丙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丁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羥基乙基胺基乙酯等之(甲基)丙烯酸胺基烷酯類等。
作為具有烯烴以外的不飽和乙烯基的單體,可舉出:乙烯基異氰酸酯、異丙烯基異氰酸酯等之含有異氰酸酯基的乙烯基類;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第三丁基苯乙烯等之芳香族乙烯基類;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基丙烯醯胺、二丙酮丙烯醯胺、馬來酸醯胺等之含有醯胺基的乙烯基類;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之乙烯酯類;苯乙烯磺酸、苯乙烯磺酸鈉、2-丙烯醯胺-2-甲基丙磺酸等之不飽和磺酸類;單(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酸式磷酸酯、單(2-丙烯醯氧基乙基)酸式磷酸酯等之不飽和磷酸類等。
亦可使用2種以上的該等。又,於該等之中,較佳為乙烯系不飽和羧酸酐類,更佳為馬來酸酐。
此處,為了提高成形品的彎曲強度及拉伸強度,較佳為同時使用無改質聚丙烯樹脂與改質聚丙烯樹脂。尤其從難燃性及力學特性的平衡之觀點來看,較佳為以無改質聚丙烯樹脂與改質聚丙烯樹脂之重量比成為95/5~75/25之方式使用。更佳為95/5~80/20,尤佳為90/10~80/20。
又,聚醯胺樹脂係以胺基酸、內醯胺、或二胺與二羧酸作為主要原料的樹脂。作為該主要原料之代表例,例如可舉出:6-胺基己酸、11-胺基十一酸、12-胺基十二酸、對胺基甲基苯甲酸等之胺基酸;ε-己內醯胺、ω-月桂內醯胺等之內醯胺;四亞甲基二胺、六亞甲基二胺、2-甲基五亞甲基二胺、九亞甲基二胺、十一亞甲基二胺、十二亞甲基二胺、2,2,4-/2,4,4-三甲基六亞甲基二胺、5-甲基九亞甲基二胺等之脂肪族二胺;間苯二甲基二胺、對苯二甲基二胺等之芳香族二胺;1,3-雙(胺基甲基)環己烷、1,4-雙(胺基甲基)環己烷、1-胺基-3-胺基甲基-3,5,5-三甲基環己烷、雙(4-胺基環己基)甲烷、雙(3-甲基-4-胺基環己基)甲烷、2,2-雙(4-胺基環己基)丙烷、雙(胺基丙基)哌、胺基乙基哌等之脂環族二胺;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等之脂肪族二羧酸;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2-氯對苯二甲酸、2-甲基對苯二甲酸、5-甲基間苯二甲酸、5-鈉磺基間苯二甲酸、六氫對苯二甲酸、六氫間苯二甲酸等之芳香族二羧酸;1,4-環己烷二羧酸、1,3-環己烷二羧酸、1,2-環己烷二羧酸等之脂環族二羧酸等。亦可使用2種以上的該等。
於本發明中,從耐熱性或強度優異之點來看,具有200℃以上的熔點之聚醯胺樹脂特別有用。作為其具體例,可舉出:聚己醯胺(尼龍6)、聚六亞甲基己二醯胺(尼龍66)、聚己醯胺/聚六亞甲基己二醯胺共聚物(尼龍6/66)、聚四亞甲基己二醯胺(尼龍46)、聚六亞甲基癸二醯胺(尼龍610)、聚六亞甲基十二醯胺(尼龍612)、聚十亞甲基癸二醯胺(尼龍1010)、聚十亞甲基十二醯胺(尼龍1012)、聚十二亞甲基十二醯胺(尼龍1212)、聚十一醯胺(尼龍11)、聚十二醯胺(尼龍12)、聚六亞甲基對苯二甲醯胺/聚己醯胺共聚物(尼龍6T/6)、聚六亞甲基己二醯胺/聚六亞甲基對苯二甲醯胺共聚物(尼龍66/6T)、聚六亞甲基己二醯胺/聚六亞甲基間苯二甲醯胺共聚物(尼龍66/6I)、聚六亞甲基己二醯胺/聚六亞甲基對苯二甲醯胺/聚六亞甲基間苯二甲醯胺共聚物(尼龍66/6T/6I)、聚六亞甲基對苯二甲醯胺/聚六亞甲基間苯二甲醯胺共聚物(尼龍6T/6I)、聚六亞甲基對苯二甲醯胺/聚十二醯胺共聚物(尼龍6T/12)、聚六亞甲基對苯二甲醯胺/聚(2-甲基五亞甲基)對苯二甲醯胺共聚物(尼龍6T/M5T)、聚間苯二甲基己二醯胺(尼龍XD6)、聚九亞甲基對苯二甲醯胺(尼龍9T)及該等之共聚物等。亦可使用2種以上的該等。於該等之中,更佳為尼龍6、尼龍66、尼龍610、尼龍11、尼龍12及尼龍9T。
該等聚醯胺樹脂之聚合度沒有特別的限制,但在25ml的98%濃硫酸中溶解有0.25g的聚醯胺樹脂之溶液於25℃測定之相對黏度為1.5~5.0之範圍較佳,尤其為2.0~3.5之範圍的聚醯胺樹脂更佳。
又,聚碳酸酯樹脂係使二元酚類與碳酸酯前驅物反應而得者。亦可為使用2種以上的二元酚類或2種以上的碳酸酯前驅物而得之共聚物。作為反應方法之一例,可舉出:界面聚合法、熔融酯交換法、碳酸酯預聚物之固相酯交換法、及環狀碳酸酯化合物之開環聚合法等。該聚碳酸酯樹脂其本身係眾所周知,例如,可使用日本特開2002-129027號公報中記載的聚碳酸酯樹脂。
作為二元酚,例如可舉出:1,1-雙(4-羥基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雙(4-羥基苯基)烷(雙酚A等)、2,2-雙{(4-羥基-3-甲基)苯基}丙烷、α,α’-雙(4-羥基苯基)-m-二異丙基苯、9,9-雙(4-羥基-3-甲基苯基)茀等。亦可使用2種以上的該等。於該等之中,較佳為雙酚A,可得到衝擊強度更優異的聚碳酸酯樹脂。另一方面,使用雙酚A與其它的二元酚類所得之共聚物係在高耐熱性或低吸水率之點上優異。
作為碳酸酯前驅物,例如可使用:羰基鹵、碳酸二酯或鹵甲酸酯等。具體而言,可舉出:光氣、碳酸二苯酯或二元酚類之二鹵甲酸酯等。
由上述二元酚類與碳酸酯前驅物來製造聚碳酸酯樹脂時,視需要亦可使用觸媒、末端封閉劑、防止二元酚類氧化的抗氧化劑等。
又,於本發明中的聚碳酸酯樹脂中,包含共聚合有三官能以上的多官能性芳香族化合物之分支聚碳酸酯樹脂、共聚合有芳香族或脂肪族(包含脂環族)的二官能性羧酸之聚酯碳酸酯樹脂、共聚合有二官能性醇(包含脂環族)之共聚合聚碳酸酯樹脂、以及同時共聚合有二官能性羧酸及二官能性醇之聚酯碳酸酯樹脂。該等聚碳酸酯樹脂亦為眾所周知。又,亦可使用2種以上的該等聚碳酸酯樹脂。
聚碳酸酯樹脂之分子量沒有限定,但黏度平均分子量較佳為10,000~50,000。若黏度平均分子量為10,000以上,則可進一步提高成形品的強度。更佳為15,000以上,尤佳為18,000以上。另一方面,若黏度平均分子量為50,000以下,則成形加工性提升。更佳為40,000以下,尤佳為30,000以下。使用2種以上的聚碳酸酯樹脂時,較佳為至少1種的黏度平均分子量在上述範圍。此時,宜使用黏度平均分子量超過50,000(較佳為超過80,000)的聚碳酸酯樹脂,作為其它的聚碳酸酯樹脂。該聚碳酸酯樹脂的熵彈性高,有利於併用氣體輔助成形等之情況,而且發揮來自高熵彈性的特性(滴落防止特性、垂落特性及噴射改良等的改良熔融特性之特性)。
聚碳酸酯樹脂之黏度平均分子量(M)係藉由從在100ml的二氯甲烷中溶解有0.7g聚碳酸酯樹脂之溶液,求出在20℃的比黏度(η sp),將其代入下式而求得。 ηsp/c=[η]+0.45×[η] 2c(其中,[η]為極限黏度) [η]=1.23×10 -4M 0.83c=0.7
本發明中,作為聚芳硫醚樹脂,例如可舉出:聚苯硫醚(PPS)樹脂、聚苯硫醚碸樹脂、聚苯硫醚酮樹脂、此等之隨機或嵌段共聚物等。亦可使用2種以上的該等。其中,特佳為使用聚苯硫醚樹脂。
聚芳硫醚樹脂例如可藉由日本特公昭45-3368號公報中記載之得到比較小的分子量之聚合物的方法、日本特公昭52-12240號公報、日本特開昭61-7332號公報中記載之得到比較大的分子量之聚合物的方法等之任意的方法來製造。
對於所得之聚芳硫醚樹脂,亦可施予下述各種處理:藉由在空氣中加熱所進行的交聯/高分子量化;於氮等之惰性氣體環境下或減壓下進行的熱處理;利用有機溶劑、熱水、酸水溶液等之洗淨;利用酸酐、胺、異氰酸酯、含官能基的二硫化物化合物等之含官能基的化合物之活性化等。
聚芳硫醚樹脂之熔融黏度在310℃、剪切速度1000/秒之條件下較佳為80Pa・s以下,更佳為20Pa・s以下。下限沒有特別的限制,但較佳為5Pa・s以上。可併用熔融黏度不同的2種以上之聚芳硫醚樹脂。還有,熔融黏度,可使用Capillograph(東洋精機(股)公司製)裝置,依據模長10mm、模孔直徑0.5~1.0mm之條件進行測定。
作為聚芳硫醚樹脂,可使用:作為東麗(股)製“Torelina”(註冊商標)、DIC(股)製“DIC. PPS”(註冊商標)、POLYPLASTICS(股)製“Durafide”(註冊商標)等所上市的聚苯硫醚樹脂。
本發明之成形材料例如包含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成形材料(X)與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成形材料(Y)。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成形材料(X)係由前述強化纖維(A-1)與熱塑性樹脂(B-1)所構成,強化纖維(A-1)較佳與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成形材料(X)的長度方向朝向一致。還有,前述熱塑性樹脂(B-1)可與前述熱塑性樹脂(B)同種。又,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成形材料(X)之長度,從處理性之觀點來看,成形材料較佳為3~15mm,更佳為5~10mm。由於作成該長度的長纖維丸粒,可成為通用性高的射出成形用之丸粒,藉由射出成形時的流動性、處理性之提升及能夠增長成形品中的強化纖維長度,而可充分提高成形品的力學特性。
又,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成形材料(X)所含有的強化纖維(A-1),可成為已有與熱塑性樹脂(B)不同之化合物附著的狀態之複合體。前述複合體,就是指在強化纖維(A-1)的各單纖維間充滿了樹脂的狀態之複合體,亦即,強化纖維(A-1)如島般分散於化合物的海中的狀態之複合體。雖希望強化纖維(A-1)被化合物所完全地含浸,但由強化纖維(A-1)與化合物所構成的複合體中亦可存在某種程度的空隙。該複合體的空隙率較佳為0~40%之範圍,更佳為0~20%以下。若空隙率為該範圍,則含浸・纖維分散促進之效果優異。空隙率係藉由ASTM D2734(1997)試驗法測定複合體的部分。又,對於被覆之形態,並無特別的限制,但例如可舉出熱塑性樹脂(B)被覆股束狀複合體周圍之一部分或全部之形態。於該形態之情況下,較佳為被覆股束狀複合體周圍之50%以上之形態,更佳為被覆股束狀複合體周圍之80%以上之形態,最佳為熱塑性樹脂(B)被覆股束狀複合體周圍之全部之形態。藉由熱塑性樹脂(B)被覆複合體,成形材料之處理性提升。若複合體與熱塑性樹脂(B)接著,則複合體與熱塑性樹脂(B)的邊界之狀態雖沒有特別的限制,但較佳為:在複合體與熱塑性樹脂(B)的邊界附近,熱塑性樹脂(B)部分地進入複合體的一部分,而與複合體中的化合物相溶之狀態;或者浸漬於強化纖維(A-1)之狀態。若為該狀態,則被覆的熱塑性樹脂(B)不易從複合體剝離,可得到處理性良好的成形材料,成形時的供料穩定,可達成均勻的塑化,可展現優異的流動性。
圖1~2係示意地顯示本發明之成形材料的軸心方向剖面之形狀,圖3~5係意地顯示本發明之成形材料的正交方向剖面之形狀。
成形材料的剖面形狀不限定於圖示者,但較佳為如軸心方向剖面的圖1所示,以強化纖維(A-1)1為芯材且被熱塑性樹脂(B)2所層狀地夾持之方式來配置之構成較佳。
又,如作為透視斜視圖表示的圖6、8所示,強化纖維(A-1)1為芯構造,熱塑性樹脂(B)2為鞘構造。成形材料較佳為前述熱塑性樹脂(B)被覆強化纖維(A-1)周圍之芯鞘構造之構成。藉由作成如此構造的成形材料,可在將成形材料進行成形時,使長的強化纖維束殘存於成形品中,可提高本發明的效果之力學特性。再者,亦可為以熱塑性樹脂(B)被覆複數的強化纖維(A-1)之方式來配置的多芯鞘構造,此時,強化纖維(A)之數量較佳為2條以上6條以下。
從成形材料的處理性之點來看,重要的是:複合體與熱塑性樹脂(B)在進行成形之前不分離,並保持著熱塑性樹脂(B)被覆複合體之形態。化合物由於是低分子量,故大多是比較脆且容易碎裂的固體。因此,希望以保護複合體之方式來配置熱塑性樹脂(B),使化合物不因成形之前的材料運搬、處理時的衝擊、摩擦等而碎裂、飛散。
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成形材料(Y)係由束狀強化纖維(A-2)與熱塑性樹脂(B-2)所構成。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成形材料(Y)可藉由熔融混練而丸粒化(例如,如圖7、圖8所示的包含束狀強化纖維(A-2)3之形態)。還有,前述熱塑性樹脂(B-1)可與前述熱塑性樹脂(B)同種。
前述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成形材料(X)與(Y)可進行乾式摻合,而作成為成形材料混合物。此時,可容易地調整成形品中的強化纖維(A)之含量。此處,乾式摻合,其與熔融混練不同,而是指將複數的材料在樹脂成分不熔融的溫度進行攪拌・混合,作成實質上均勻的狀態,主要適用於射出成形、擠出成形等之使用丸粒形狀的成形材料之情況中。
本發明之成形材料較佳為包含強化纖維(A-1)與束狀強化纖維(A-2)及熱塑性樹脂(B)之芯鞘構造。具體而言,較佳為:前述芯鞘構造之芯構造包含強化纖維(A-1),且強化纖維(A-1)與成形材料的長度方向朝向一致,另外前述芯鞘構造之鞘構造為包含束狀強化纖維(A-2)與熱塑性樹脂(B)之纖維強化樹脂組成物(C)。再者,前述強化纖維(A-1)較佳為被覆前述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組成物(C)之形態(例如圖8)。
於本發明之成形材料中,藉由作成在強化纖維(A-1)的各單纖維間充滿了化合物(E)之狀態,可在將成形材料進行成形時,提高強化纖維的分散性。
上述化合物(E)較佳為熔融黏度比熱塑性樹脂(B)低。藉由化合物(E)之熔融黏度比熱塑性樹脂(B)低,在將成形材料進行成形時,化合物(E)之流動性高,可進一步提高強化纖維(A-1)於熱塑性樹脂(B)內之分散效果。又,化合物(E)較佳為與熱塑性樹脂(B)的親和性高者。藉由選擇與熱塑性樹脂(B)親和性高的含浸樹脂,在成形材料之製造時、成形時,會與熱塑性樹脂(B)效率良好地相溶,故可進一步提高強化纖維的分散性。
作為上述化合物(E),較佳為選自由環氧樹脂、酚樹脂、萜烯樹脂及環狀聚苯硫醚所組成之群組的樹脂。藉由使化合物(E)預先含浸至強化纖維(A-1),可在成形材料之成形時,提高強化纖維的分散性,因此較宜使用。
化合物(E)之數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200~5000。若數量平均分子量為200以上,則可進一步提高成形品的彎曲強度及拉伸強度。數量平均分子量更佳為1000以上。又,若數量平均分子量為5,000以下,則化合物之黏度為適度地低,因此對於強化纖維(A)的含浸性優異,可進一步提高成形品中的強化纖維之分散性。數量平均分子量更佳為3,000以下。還有,該化合物的數量平均分子量可使用凝膠滲透層析術(GPC)測定。
相對於成形材料100重量份,化合物(E)較佳為0.1~20重量份,更佳為3~10重量份。藉由設為該範圍,可得到成形性與處理性優異的成形材料。
[樹脂成分(D)] 本發明之束狀強化纖維(A-2)較佳樹脂成分(D)附著於纖維束表面。
相對於束狀強化纖維(A-2)100重量份,樹脂成分(D)較佳被包含7重量份以上。前述樹脂成分(D)小於7重量份時,束狀強化纖維(A-2)的收束性降低,例如在射出成形時會成為纖維折損增加之原因,力學特性降低,因此不宜。更佳為8重量份以上,尤佳為9重量份。上限沒有限制,但較佳為20重量份以下,更佳為17重量份以下,尤佳為15重量份以下。
前述樹脂成分(D)較佳為熱硬化性樹脂。藉由使樹脂成分(D)成為熱硬化樹脂,在與基質樹脂的熱塑性樹脂(B)或(B-2)進行熔融混練等時可抑制樹脂成分(D)熔融而收束性降低,因此較宜。
<成形品> 本發明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品,其係包含強化纖維(A’)與熱塑性樹脂(B)之成形品,其相對於前述(A’)及(B)之合計100重量份,含有1~30重量份的強化纖維(A’)、70~99重量份的熱塑性樹脂(B)。
[成形品所含有的強化纖維] 成形品所含有的強化纖維(A’)之重量平均纖維長度Lw(A’)為0.1~2.9mm,較佳為0.3~2.5mm,更佳為0.5~2.0mm。藉由將強化纖維(A’)之重量平均纖維長度設為0.1mm以上,可充分展現成形品的力學特性。另一方面,藉由將強化纖維之重量平均纖維長度設為2.9mm以下,可提高成形時的流動性,可抑制成形品的外觀不良。
此處,本發明中之「重量平均纖維長度」,就是指將重量平均分子量之算出方法應用於算出纖維長度,不是單純地取得數量平均,而是考慮了纖維長度的貢獻而由下述式所算出的重量平均纖維長度。其中,下述式係適用於強化纖維(A’)的纖維直徑及密度為一定之情況。 重量平均纖維長度=Σ(Mi 2×Ni)/Σ(Mi×Ni) Mi:纖維長度(mm) Ni:纖維長度Mi的強化纖維之個數
上述重量平均纖維長度之測定可藉由以下方法進行。使用附有熱戴台的光學顯微鏡,從成形品適宜地切出試驗片,配合所用的熱塑性樹脂(B)之熔融溫度,於適當設定在150~350℃的熱戴台之上,以夾於玻璃板間之狀態進行加熱,作成薄膜狀使其均勻分散,於熱塑性樹脂(B)已熔融之狀態,用光學顯微鏡(50~200倍)進行觀察。計測經任意選出的1000條強化纖維(A’)之纖維長度,並由上述式算出重量平均纖維長度Lw(A’)。或者,將從成形品切出的試驗片投入至熱塑性樹脂(B)會溶解之溶劑中,適宜地予以加熱處理,製作強化纖維(A’)已均勻分散的溶液。之後,過濾該溶液,以光學顯微鏡(50~200倍)觀察分散在濾紙上的強化纖維(A’)。計測經任意選出的1000條強化纖維(A’)之纖維長度,並由上述式算出重量平均纖維長度(LwA’)。又,作為此時使用的濾紙,可舉出ADVANTECH公司製的定量濾紙(型號:No.5C)等。
強化纖維(A’)之種類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例示在成形材料之強化纖維(A)之說明中所述的強化纖維。又,較佳的強化纖維之種類、組合亦相同,其較佳的理由亦相同。
相對於前述(A)及(B)之100重量份,前述強化纖維(A’)較佳為1~30重量份。更佳為5~25重量份。強化纖維小於1重量份時,所得之成形品的力學特性有時會變不充分,超過30重量份時,成形品的外觀有時會變不良。
又,強化纖維(A’)較佳包含:由10條以上具有0.5~2.9mm之長度的單紗所構成之束狀強化纖維(A-2’)。包含束狀強化纖維(A-2’)時之效果,與在成形材料的束狀強化纖維(A-2)之說明中所述的理由相同。
藉由將束狀強化纖維(A-2’)之重量平均纖維長度設為0.5mm以上,可充分展現成形品的力學特性。另一方面,藉由將束狀強化纖維(A-2’)之重量平均纖維長度設為2.9mm以下,可提高成形時的流動性,可抑制成形品的外觀不良。更佳為0.3~2.5mm,尤佳為0.5~2.0mm。
本發明中的前述強化纖維(A’)較佳為:具有0.3~1.0mm的纖維長度之強化纖維之比例為40%以上。強化纖維(A‘)的纖維長度比例,可由計測從成形品取出的強化纖維(A’)之條數400條所得到的分布而算出。藉由具有0.3~1.0mm的纖維長度之強化纖維之比例為40%以上,可增長成形品中所含有的強化纖維(A’)之纖維長度,因此成形品的力學特性及尺寸安定性優異。
相對於強化纖維(A’)100重量份,本發明之成形品較佳包含1~50重量份的束狀強化纖維(A-2’)。若前述束狀強化纖維(A-2’)之含量小於1重量份,則成形品的力學特性及尺寸精度差,因此不宜。若前述束狀強化纖維(A-2’)之含量超過50重量份,則力學特性差,因此不宜。
本發明之成形品係力學特性及尺寸精度優異的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成形品,作為由本發明之成形材料所構成的成形品之用途,極有用於:電氣・電子儀器、家電器具、汽車的零件及運動用途的零件等。作為電氣・電子儀器零件,適於:以電視、動態影像播放器、DVD播放器、照相機、音訊設備等之機殼體、連接器、揚聲器、麥克風、耳機、小型馬達、電腦相關零件等作為代表的電子零件用途。作為家電器具,可舉出:VTR零件、電視零件、電熨斗、吹風機、電鍋零件、微波爐零件、音響零件、音訊設備、雷射光碟(註冊商標)、CD、DVD等之聲音映像機零件、照明零件、冰箱零件、空調零件、打字機零件、文字處理器零件等。又,作為光學儀器、精密機械相關零件,可舉出:辦公室電腦相關零件、電話相關零件、傳真機相關零件、影印機相關零件、雙筒望遠鏡、照相機、鐘錶等。作為汽車用零件、車輛相關零件等,可舉出:車門減震墊片(ドアパッド)、門柱、扶手箱、各種馬達外殼、車頂架、翼子板(フェンダー)、裝飾物(ガーニッシュ)、保險槓、車門板、車頂板、引擎蓋、行李箱蓋、車門後照鏡支撐桿(ドアミラーステー)、擾流板、引擎蓋開孔飾板(フードルーバー)、鋁圈蓋、鋁圈罩、前下巴(グリルエプロン)護罩框架、車燈框、車門把手、車門飾條、尾門飾板(リアフィニッシャー)、雨刷等。又,本發明之組成物亦適合作為運動用品,可適合使用於:高爾夫球桿頭、球桿、握把、高爾夫球等之高爾夫相關用品;網球拍、網球、羽毛球拍、其球拍線及羽毛球等之球拍運動相關用品;美式足球、棒球、壘球等之面罩、頭盔、護胸、護肘、護膝等之運動用身體保護用品;運動鞋的底材等之鞋相關用品;釣竿、線軸、擬鉺等之釣具相關用品;衝浪等之夏季運動相關用品;滑雪板、雪橇板(スノーボード)等之冬季運動相關用品;其它室內和戶外運動相關用品等。 [實施例]
以下顯示實施例,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惟本發明不受此等實施例之記載所限定。首先,說明本實施例所用的各種特性之評價方法。
(1)重量平均纖維長度 將從成形品切出的試驗片投入至各實施例、比較例所用的熱塑性樹脂(B)會溶解的溶劑中,適宜地予以加熱處理,得到強化纖維(A)已均勻分散之溶液。之後,使用ADVANTECH公司製的定量濾紙(No. 5C),過濾溶液,以光學顯微鏡(50~200倍)觀察分散在濾紙上的強化纖維(A)。計測經任意選出的1,000條強化纖維(A)之纖維長度,並由下述式算出重量平均纖維長度(Lw)。 平均纖維長度=Σ(Mi 2×Ni)/Σ(Mi×Ni) Mi:纖維長度(mm) Ni:纖維長度Mi的纖維之個數
(2)成形品的沙丕衝擊強度測定 將各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得之ISO型啞鈴形試驗片的平行部切出,使用Tokyo Testing Machine Inc.製C1-4-01型試驗機,依據ISO179實施附有V字型缺口的沙丕衝擊試驗,算出衝擊強度(kJ/cm 2)。
(3)成形品的彎曲彈性模數之測定 對於將成形材料進行射出成形而得的ISO型啞鈴形試驗片,依照ISO178(1993)測定彎曲特性。使用3點彎曲試驗夾具(壓頭半徑5mm),將支點距離設定成64mm,在試驗速度2mm/分鐘之試驗條件下測定彎曲彈性模數。作為試驗機,使用“INSTRON(註冊商標)”萬能試驗機5566型(INSTRON公司製)。
(4)成形品之尺寸評價(翹曲量之評價) 對於經由各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得之80mm×80mm×1mm厚的試驗片,評價該試驗片從側面來觀看時的該試驗片中央部之高度(t1)與從側面觀看到的端部之高度(t2)的差(t2–t1)。對於試驗片每1片進行3次測定,將其平均值使用於各實施例及比較例之評價。用以下基準進行判定,將A、B當作合格。 A:(t2-t1)=小於3mm B:(t2-t1)=小於5mm C:(t2-t1)=5mm以上
(5)流動性之評價(螺旋流動長) 以射出成形機,使用寬度10mm、2mmt的模具,在實施例所示的溫度條件、射出速度100mm/sec、射出壓力80MPa將成形材料進行成形,測定該成形時的流動長。流動長為20發(shot)的平均的值。將其平均值使用於各實施例及比較例之評價,用以下基準進行判定,將A、B當作合格。 A:100mm以上 B:50mm以上 C:小於50mm
參考例1 強化纖維(A-1) (碳纖維(A-1))之製作 從以聚丙烯腈為主成分的共聚物來進行紡絲、鍛燒處理、表面氧化處理,得到總單紗數24,000條、單纖維直徑7μm、每單位長度的質量1.6g/m、比重1.8g/cm 3、表面氧濃度比[O/C]0.2之連續碳纖維。此連續碳纖維之股束拉伸強度為4,880MPa,股束拉伸彈性模數為225GPa。接著,調製以使作為多官能性化合物的聚甘油聚環氧丙基醚成為2重量%之方式溶解於水中而成之上漿劑母液,藉由浸漬法將上漿劑賦予至碳纖維,在230℃進行乾燥。如此所得之碳纖維的上漿劑附著量為1.0重量%。
參考例2 束狀強化纖維(A-2)-(1)之製作 將進行碎裂及分級過的廢CFRP(CFRP:碳纖維強化塑膠)片200g,在金屬盤上均勻地擴展,置入內容積59公升的電蒙孚爐中,一邊將氮氣導入至爐內,一邊將處理溫度保持在特定溫度(400℃),以處理時間1小時進行熱處理。其後同樣地,一邊將空氣導入至爐內,一邊將處理溫度保持在特定溫度(300℃),以處理時間1小時進行熱處理,而得到回收碳纖維短切紗。測定所得之樹脂成分(D),結果熱硬化性樹脂附著了10重量份。
參考例3 束狀強化纖維(A-2)-(2)之製作 將進行碎裂及分級過之廢CFRP片200g,在金屬盤上均勻地擴展,置入內容積59公升的電蒙孚爐中,一邊將氮氣導入至爐內,一邊將處理溫度保持在特定溫度(500℃),以處理時間2小時進行熱處理。其後同樣地,一邊將空氣導入至爐內,一邊將處理溫度保持在特定溫度(300℃),以處理時間2小時進行熱處理,而得到回收碳纖維短切紗。測定所得之樹脂成分(D),結果熱硬化性樹脂附著了5重量份。
參考例4 聚苯硫醚(B-2)之製作 於附有攪拌機的20公升高壓釜中,加入47質量%的氫硫化鈉水溶液2383g(20.0莫耳)、氫氧化鈉(純度96質量%)848g(20.4莫耳)、N-甲基-2-吡咯啶酮(NMP)3271g(33莫耳)、乙酸鈉541g(6.6莫耳)及離子交換水3000g,一邊在常壓下通氮氣,一邊費約3小時徐徐地加熱至225℃,餾出水4200g及NMP 80g後,將反應容器冷卻至150℃。每1莫耳加入的氫硫化鈉之硫化氫的飛散量為0.018莫耳。其次,添加對二氯苯(p-DCB)2940g(20莫耳)、NMP 2620g(26.2莫耳),在氮氣下密封反應容器,一邊以400rpm攪拌,一邊以0.8℃/分鐘之速度升溫到227℃,其後以0.6℃/分鐘之速度升溫到270℃,在270℃下保持170分鐘。其後以0.4℃/分鐘之速度冷卻到180℃,然後驟冷至室溫附近。取出內容物,以10公升的NMP稀釋後,以篩子(80mesh)過濾分離溶劑與固形物,以20公升的溫水數次洗淨所得之粒子,過濾分離,得到聚苯硫醚(B-1)。將其在80℃下進行熱風乾燥,在120℃下減壓乾燥。
<束狀強化纖維(A-2)> (碳纖維(A-2)-(3)) 使用碳纖維“Torayca” cut fiber TV14-006(東麗股份有限公司製)。
<熱塑性樹脂(B)> (B-1) 使用聚碳酸酯樹脂(帝人化成(股)製,「“Panlite” (註冊商標)L-1225L」)。 (B-2) 使用參考例4所製作的聚苯硫醚樹脂。 (B-3) 使用將聚丙烯樹脂(PRIME POLYMER(股)製“Prime Polypro”(註冊商標)J137)與馬來酸改質聚丙烯樹脂(三井化學(股)製“Admer”(註冊商標)QE840)以重量比85/15進行了丸粒摻合而成者。 (B-4) 使用聚醯胺610樹脂(尼龍610樹脂「“AMILAN”(註冊商標)CM2001」)。
<化合物(E)> (E-1) 使用環氧樹脂(三菱化學(股)公司製,“jER”828)。 (E-2) 使用萜烯系樹脂(YASUHARA CHEMICAL(股)公司製,“Clearon M105”)。 (E-3) 使用萜烯酚樹脂(YASUHARA CHEMICAL(股)公司製,“YS Polystar N125”)。
(實施例1) 使用在日本製鋼所(股)製TEX-30α型雙軸擠壓機(螺桿直徑30mm,L/D=32)之前端設有電線樹脂被覆法用的塗布模頭之長纖維強化樹脂丸粒製造裝置,將擠壓機料筒溫度設定在230℃,從主料斗供給上述所示的聚碳酸酯樹脂(B-1),以螺桿旋轉數200rpm進行熔融混練。將在250℃加熱熔融的化合物(E-1),以相對於(A)、(B)之合計100質量份而言成為6質量份之方式調整吐出量。其後,吐出(F-1),含浸賦予至由碳纖維(A-1)所構成的纖維束後,對於吐出經熔融的聚碳酸酯樹脂(B-1)之模口(直徑3mm),供給賦有化合物(E-1)的碳纖維(A-1)之纖維束,以聚碳酸酯樹脂(B-1)被覆碳纖維(A-1)周圍之方式連續地配置。此時的纖維束內部剖面係碳纖維(A-1)之至少一部分與聚碳酸酯樹脂(B-1)相接。將所得之股束冷卻後,以切刀切斷成丸粒長度7mm,作成為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成形材料(X)。此時,以相對於(A-1)、(B-1)之合計100質量份而言碳纖維(A-1)成為30質量份之方式,調整牽引速度。所得之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成形材料(X)的碳纖維(A-1)之長度與丸粒長度係實質上相同,且碳纖維束係平行於成形材料的軸心方向地並列。
其次,對另一雙軸擠壓機(日本製鋼所製TEX30α)主料斗,供給熱塑性樹脂(B-1)後,將束狀強化纖維(A-2)-(1)從側進料器供給至熔融樹脂中,將螺桿旋轉數設定在200rpm。將從模頭吐出的股束在水中冷卻,藉由股束切刀切割成長度3.0mm而實施丸粒化,得到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成形材料(Y-1)丸粒。此時,以相對於(A-2)、(B-1)之合計100質量份,束狀強化纖維(A-2)-(1)成為30質量份之方式,調整束狀強化纖維(A-2)-(2)投入量。同樣地,得到相對於(A-2)、(B-1)之合計100質量份而言束狀強化纖維(A-2)-(1)成為10質量份的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成形材料(Y-2)丸粒及相對於(A-2)、(B-1)之合計100質量份而言束狀強化纖維(A-2)-(1)成為5質量份的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成形材料(Y-3)丸粒。
將如此所得之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成形材料(X)及(Y-1)以表1中所示的比例進行乾式摻合,作成為中間原料的混合體,使用射出成形機(日本製鋼所(股)製J110AD),在射出時間:2秒、背壓力5MPa、保壓力:40MPa、保壓時間:10秒、料筒溫度:260℃、模具溫度:80℃之條件進行射出成形,進行成形品的ISO型啞鈴形試驗片、80mm×80mm×1mm厚的翹曲量評價的製作及測定螺旋流動長。表1之(A-1)、(A-2)(B)及化合物(E)的組成比係以乾式摻合之比例進行調整。此處,料筒溫度,就是表示射出成形機之加熱熔融成形材料的部分之溫度,模具溫度,就是表示為了成為特定形狀而注入樹脂的模具之溫度。將所得之試驗片(成形品)在經調整至溫度23℃、50%RH的恆溫恆濕室中靜置24小時後,供特性評價。彙總藉由前述方法所評價的評價結果,顯示於表1中。
(實施例2~5、11及12、比較例1~4) 除了設為表1、表2中記載之各成分的比率以外,與上述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成形材料及成形品片。
(實施例6) 除了將製作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成形材料(Y)時的雙軸擠壓機螺桿旋轉數設定在500rpm以外,與上述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成形材料及試驗片。評價結果係彙總記載於表1中。
(實施例7) 除了將組成比或使用的樹脂種類、化合物種類變更為如表1中記載,將料筒溫度設定在320℃,將模具溫度設定在130℃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成形品,進行評價。評價結果係彙總記載於表1中。
(實施例8) 除了將組成比或使用的樹脂種類、化合物種類變更為如表1中記載,將料筒溫度設定在220℃,將模具溫度設定在60℃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成形品,進行評價。評價結果係彙總記載於表1中。
(實施例9) 除了將組成比或使用的樹脂種類、化合物種類變更為如表1中記載,將料筒溫度設定在270℃,將模具溫度設定在60℃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成形品,進行評價。評價結果係彙總記載於表1中。
(實施例10) 使用在日本製鋼所(股)製TEX-30α型雙軸擠壓機(螺桿直徑30mm,L/D=32)之前端設有電線樹脂被覆法用的塗布模頭之長纖維強化樹脂丸粒製造裝置,將擠壓機料筒溫度設定在230℃,合併上述所示的束狀強化纖維(A-2)-(1)與聚碳酸酯樹脂(B-1),從主料斗供給,以螺桿旋轉數200rpm進行熔融混練而作成為纖維強化樹脂組成物(C-1)。將在250℃加熱熔融的化合物(E-1),以相對於(A)、(B)之合計100質量份而言成為6質量份之方式調整吐出量。其後,吐出(E-1),含浸賦予至由碳纖維(A-1)所構成的纖維束後,對於吐出經熔融的纖維強化樹脂組成物(C-1)之模口(直徑3mm),供給賦有化合物(E-1)的碳纖維(A-1)之纖維束,以纖維強化樹脂組成物(C-1)被覆碳纖維(A-1)周圍之方式連續地配置。此時的纖維束內部剖面係碳纖維(A-1)之至少一部分與纖維強化樹脂組成物(C-1)相接。將所得之股束冷卻後,以切刀切斷成丸粒長7mm,作成為複合型長纖維丸粒。此時,以相對於(A-1)、(B-1)之合計100質量份而言碳纖維(A-1)成為20質量份且(A-2)成為10重量份之方式,調整束狀強化纖維(A-2)-(1)之投入量及牽引速度。所得之複合型長纖維丸粒的碳纖維(A-1)之長度與丸粒長度係實質上相同,且碳纖維束係平行於成形材料的軸心方向地並列。其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成形品,進行評價。評價結果係彙總記載於表1中。
實施例1~6、11及12為力學特性、尺寸精度及流動性優異之結果。實施例7~9係即使改變樹脂種類、化合物種類,力學特性、尺寸精度及流動性仍同樣地優異之結果。實施例10係即使成為複合型長纖維丸粒時,力學特性、尺寸精度及流動性仍同樣地優異之結果。
另一方面,比較例1由於不含束狀強化纖維(A-2),故為流動性差之結果。比較例2由於不含強化纖維束(A-1),故為成形品的衝擊強度差之結果。比較例3由於附著於束狀強化纖維束(A-2)上的樹脂成分(D)之量少,故在成形品中不成為束狀,為成形品的力學特性、尺寸精度差之結果,再者由於以單紗分散,故射出成形時的纖維接觸變多,阻礙樹脂流動,因此為流動性亦差之結果。比較例4由於使用一般的短切紗,故在成形品中不成為束狀,為成形品的力學特性、尺寸精度差之結果,再者由於以單紗分散,故射出成形時的纖維接觸變多,阻礙樹脂流動,因此為流動性亦差之結果。
[表1]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實施例4 實施例5 實施例6 實施例7 實施例8 實施例9 實施例10 實施例11 實施例12
原料 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成形材料(X) 重量份 67.0 97.0 83.0 50.0 17.0 67.0 67.0 67.0 67.0 - 33 23
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成形材料(Y) 種類 (Y-1) (Y-1) (Y-1) (Y-1) (Y-1) (Y-1) (Y-1) (Y-1) (Y-1) - (Y-2) (Y-3)
重量份 33.0 3.0 17.0 50.0 83.0 33.0 33.0 33.0 33.0 - 67 77
強化纖維(A-1) 種類 (A-1) (A-1) (A-1) (A-1) (A-1) (A-1) (A-1) (A-1) (A-1) (A-1) (A-1) (A-1)
重量份 20.0 29.0 25.0 15.0 5.0 20.0 20.0 20.0 20.0 20.0 10 7
束狀強化纖維(A-2) 種類 (A-2) -(1) (A-2) -(1) (A-2) -(1) (A-2) -(1) (A-2) -(1) (A-2) -(1) (A-2) -(1) (A-2) -(1) (A-2) -(1) (A-2) -(1) (A-2) -(1) (A-2) -(1)
重量份 10.0 1.0 5.0 15.0 25.0 10.0 10.0 10.0 10.0 10.0 6.7 3.9
熱塑性樹脂(B) 種類 (B-1) (B-1) (B-1) (B-1) (B-1) (B-1) (B-2) (B-3) (B-4) (B-1) (B-1) (B-1)
重量份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83.3 89.1
化合物(E) 種類 (E-1) (E-1) (E-1) (E-1) (E-1) (E-1) (E-1) (E-2) (E-3) (E-1) (E-1) (E-1)
含量 6.0 8.7 7.5 4.5 1.3 6.0 6.0 6.0 6.0 6.0 3.0 2.1
成形材料 強化纖維(A) 長度 mm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形態 -
束狀強化纖維(A-2) 長度 mm 2.5 2.5 2.5 2.5 0.5 0.5 2.5 2.5 2.5 1.0 2.5 2.5
形態 -
材料形態(被覆/摻合) - 摻合 摻合 摻合 摻合 摻合 摻合 摻合 摻合 摻合 被覆 摻合 摻合
樹脂成分(D) 附著量 重量份 10.0 10.0 10.0 10.0 8.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 - 熱硬化 熱硬化 熱硬化 熱硬化 熱硬化 熱硬化 熱硬化 熱硬化 熱硬化 熱硬化 熱硬化 熱硬化
成形品 評價結果 成形品中的纖維長度LwA’ mm 1.0 0.7 0.7 1.0 0.6 1.0 1.0 1.0 1.0 0.8 1.1 1.1
彎曲彈性模數 GPa 22.0 25.0 24.0 22.0 19.0 19.0 25.0 17.0 20.0 21.0 14.0 11.0
具有缺口的沙丕衝擊強度 kJ/m 2 15.0 19.0 17.0 12.0 7.0 10.0 10.0 10.0 16.0 13.0 12.0 10.0
翹曲 - A A A B B B A A A A B B
流動性 - A B B A B A A A A A A A
[表2]
比較例1 比較例2 比較例3 比較例4
原料 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成形材料(X) 重量份 100.0 0.0 67.0 67.0
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成形材料(Y) 種類 (Y-1) (Y-1) (Y-1) (Y-1)
重量份 0.0 100.0 33.0 33.0
強化纖維(A-1) 種類 (A-1) - (A-1) (A-1)
重量份 30.0 0.0 20.0 20.0
束狀強化纖維(A-2) 種類 - (A-2) -(1) (A-2) -(2) (A-2) -(3)
重量份 0.0 30.0 10.0 10.0
熱塑性樹脂(B) 種類 (B-1) (B-1) (B-1) (B-1)
重量份 70.0 70.0 70.0 70.0
化合物(E) 種類 (E-1) (E-1) (E-1) (E-1)
含量 7.5 0.0 5.0 5.0
成形材料 強化纖維(A) 長度 mm 7.0 - 7.0 7.0
形態 - -
束狀強化纖維(A-2) 長度 mm - 2.5 0.4 0.2
形態 - - 單紗 單紗
材料形態(被覆/摻合) - - - 摻合 摻合
樹脂成分(D) 附著量 重量份 - 8.0 5.0 -
- - - 熱硬化 熱硬化 -
成形品 評價結果 成形品中的纖維長度LwA’ mm 1.1 - 1.0 0.2
彎曲彈性模數 GPa 23.0 24.0 15.0 15.0
具有缺口的沙丕衝擊強度 kJ/m 2 13.0 5.0 6.0 6.0
翹曲 - A C C C
流動性 - C A C C
1:強化纖維(A-1) 2:熱塑性樹脂(B) 3:束狀強化纖維(A-2)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的成形材料之軸心方向剖面的形狀之一例的示意圖。 圖2係顯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態樣的成形材料之軸心方向剖面的形狀之一例的示意圖。 圖3係顯示本發明之再另一實施態樣的成形材料之對軸心呈正交方向剖面的形狀之一例的示意圖。 圖4係顯示本發明之再另一實施態樣的成形材料之對軸心呈正交方向剖面的形狀之一例的示意圖。 圖5係顯示本發明之再另一實施態樣的成形材料之對軸心呈正交方向剖面的形狀之一例的示意圖。 圖6係顯示本發明之再另一實施態樣的成形材料的形狀之一例的示意透視斜視圖。 圖7係顯示本發明之再另一實施態樣的成形材料的形狀之一例的示意透視斜視圖。 圖8係顯示本發明之再另一實施態樣的成形材料的形狀之一例的示意透視斜視圖。
無。

Claims (15)

  1. 一種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其係包含強化纖維(A)與熱塑性樹脂(B)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其中 相對於(A)及(B)之合計100重量份,該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包含1~30重量份的強化纖維(A),且包含70~99重量份的熱塑性樹脂(B), 前述強化纖維(A)包含強化纖維(A-1)與束狀強化纖維(A-2), 前述強化纖維(A-1)係長度3~15mm,且與成形材料的長度方向朝向一致,強化纖維(A-1)之長度係與成形材料的長度方向之長度相同, 前述束狀強化纖維(A-2)係由長度0.5~2.9mm的10條以上單紗所構成。
  2. 如請求項1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其中 前述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包含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X)與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Y), 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X)包含強化纖維(A-1)與熱塑性樹脂(B-1), 強化纖維(A-1)係與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X)的長度方向朝向一致, 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Y)包含束狀強化纖維(A-2)與熱塑性樹脂(B-2)。
  3. 如請求項1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其中 前述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具有芯鞘構造, 前述芯鞘構造之芯構造包含強化纖維(A-1),且強化纖維(A-1)係與成形材料的長度方向朝向一致, 前述芯鞘構造之鞘構造係包含束狀強化纖維(A-2)及熱塑性樹脂(B)之纖維強化樹脂組成物(C), 前述鞘構造被覆前述芯構造。
  4. 如請求項1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其中前述強化纖維(A-1)及束狀強化纖維(A-2)皆為碳纖維。
  5. 如請求項2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其中相對於強化纖維(A)100重量份,前述強化纖維(A-1)及束狀強化纖維(A-2)之含量係強化纖維(A-1)50~99重量份、束狀強化纖維(A-2)1~50重量份。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其中樹脂成分(D)附著於前述束狀強化纖維(A-2)之纖維束表面。
  7. 如請求項6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其中前述樹脂成分(D)為熱硬化性樹脂,相對於束狀強化纖維(A-2)100重量份,其被包含7重量份以上。
  8. 如請求項1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其中前述熱塑性樹脂(B)包含由聚醯胺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苯硫醚樹脂及聚丙烯樹脂所選出的至少1種。
  9. 一種纖維強化樹脂成形品,其係包含強化纖維(A’)與熱塑性樹脂(B)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品,其中 相對於(A’)及(B)之合計100重量份,該纖維強化樹脂成形品包含1~30重量份的強化纖維(A’),且包含70~99重量份的熱塑性樹脂(B), 強化纖維(A’)之重量平均纖維長度Lw(A’)為0.1~2.9mm, 強化纖維(A’)包含由長度0.5~2.9mm的10條以上單紗所構成之束狀強化纖維(A-2’)。
  10. 如請求項9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品,其中前述強化纖維(A’)中的具有0.3~1.0mm的纖維長度之強化纖維之比例為40%以上。
  11. 如請求項10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品,其中相對於強化纖維(A’)100重量份,前述束狀強化纖維(A-2’)被包含1~50重量份。
  12. 如請求項9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品,其中前述強化纖維(A’)為碳纖維。
  13. 如請求項9至12中任一項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品,其中樹脂成分(D)附著於前述束狀強化纖維(A-2’)之纖維束表面。
  14. 如請求項13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品,其中前述樹脂成分(D)為熱硬化性樹脂,相對於束狀強化纖維(A-2’)100重量份,其被包含7重量份以上。
  15. 如請求項9至12中任一項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品,其中前述熱塑性樹脂(B)包含由聚醯胺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苯硫醚樹脂及聚丙烯樹脂所選出的至少1種。
TW112124482A 2022-06-30 2023-06-30 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及成形品 TW2024091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05339 2022-06-30
JP2022-105339 2022-06-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9159A true TW202409159A (zh) 2024-03-01

Family

ID=89382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24482A TW202409159A (zh) 2022-06-30 2023-06-30 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及成形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409159A (zh)
WO (1) WO202400474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02125A (ja) * 2015-06-05 2017-01-05 東レ株式会社 リサイクル炭素繊維束
WO2019235299A1 (ja) * 2018-06-07 2019-12-12 東レ株式会社 一体化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04748A1 (ja) 2024-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67002B (zh) 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成型品、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成型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US10385174B2 (en)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resin molding material, and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resin molded article
KR101654389B1 (ko) 섬유강화 수지조성물, 성형재료 및 섬유강화 수지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CN108137829B (zh) 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成型品及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成型材料
JP6957859B2 (ja) 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成形品および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成形材料
TWI784935B (zh) 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成形品及纖維強化熱塑性樹脂成形材料
CN110785454B (zh) 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成型品及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成型材料
US20170001336A1 (en) Fiber-reinforced multilayered pellet, molded article molded therefrom,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fiber-reinforced multilayered pellet
JP2013177560A (ja) 炭素繊維強化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炭素繊維強化成形品
JP2018059087A (ja) 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成形品および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成形材料
TW202409159A (zh) 纖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及成形品
WO2022044920A1 (ja) 繊維強化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成形品
JP7401029B1 (ja) 繊維強化樹脂成形材料および成形品
JP2001131418A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成形材料、射出成形用ペレットおよび成形品
TW202128885A (zh) 纖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成形品
JP2007191540A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178610A (ja) 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成形品および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成形材料
WO2023058448A1 (ja) 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2018172641A (ja) 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成形材料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2022039310A (ja) 繊維強化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成形品
JP6322994B2 (ja) 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成形品および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成形材料
KR20240087714A (ko) 섬유 강화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CN118055964A (zh) 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