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08521A - 哌𠯤橋取代的雜環并嘧啶類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哌𠯤橋取代的雜環并嘧啶類化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08521A
TW202408521A TW112126092A TW112126092A TW202408521A TW 202408521 A TW202408521 A TW 202408521A TW 112126092 A TW112126092 A TW 112126092A TW 112126092 A TW112126092 A TW 112126092A TW 202408521 A TW202408521 A TW 20240852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mmol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acceptable salt
crude produc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26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楊
付志飛
俞晨曦
羅妙榮
陳健
孫繼奎
胡伯羽
高娜
健 黎
曙輝 陳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南京明德新藥研發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南京明德新藥研發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南京明德新藥研發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08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8521A/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了一類哌𠯤橋取代的雜環并嘧啶類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具體公開了式(III-1)所示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Description

哌𠯤橋取代的雜環并嘧啶類化合物
本發明涉及一類哌𠯤橋取代的雜環并嘧啶類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具體涉及式(III-1)所示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本發明主張如下優先權: 申請號:CN202210822828.X,申請日:2022年7月12日; 申請號:CN202211262711.7,申請日:2022年10月14日; 申請號:CN202211407253.1,申請日:2022年11月10日; 申請號:CN202310041534.8,申請日:2023年1月11日; 申請號:CN202310041762.5,申請日:2023年1月12日; 申請號:CN202310066868.0,申請日:2023年1月19日; 申請號:CN202310800516.3,申請日:2023年6月30日。
RAS家族中的NRAS、HRAS和KRAS突變引起的癌症占所有人類癌症的近四分之一,使其成爲與癌症相關的最常見基因突變之一。幾乎覆蓋了所有的癌症類型,每年在全球造成100萬人死亡。其中,KRAS是最常見的致癌基因(所有RAS突變的85%),存在於90%的胰腺癌中,30-40%的結腸癌中,15-20%的肺癌中(大多爲非小細胞肺癌)。根據存在的特定突變,G12C、G12D 和 G12R 是病友們最常見的 KRAS 突變。除此之外,還有G12A、G12S、G12V等。
RAS(Rat Sarcoma)家族蛋白廣泛表達於各類真核生物,有兩種表現形式:非激活狀態下GDP(二磷酸鳥苷)結合形式和激活狀態下的GTP(三磷酸鳥苷)結合形式。RAS蛋白正是通過兩種表現形式之間的切換,來調控包括RAF-MEK-ERK、PI3K/Akt/mTOR在內的多個下游通路,從而影響細胞的生長和分化,以及腫瘤的發生和發展。
由於突變型KRAS對三磷酸鳥苷 (GTP) 具有較高的親和力,又存在催化位點小、蛋白表面光滑等難以靶向的因素,使小分子抑制劑的開發一直備受挑戰,造就了KRAS的「不可成藥」傳奇。隨著Mirati公司在KRAS G12D非共價抑制劑上的突破,KRAS G12D突變的腫瘤開始逐漸邁入精准醫療領域。
本發明提供了式(III-1)所示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其中, X選自CH、C-Rx、N和N +-O -;優選的,X選自N和N +-O -;Rx選自F、Cl、Br; R 1選自 ,所述 分別獨立地任選被1、2、3或4個R a取代; R 3選自H和D; 各R a分別獨立地選自F、Cl、Br、I、OH、NH 2、C 1-3烷基、C 1-3烷氧基、C 1-3鹵代烷基、C 2-4烯基、C 2-4炔基、-C 1-3烷基-環丙基和環丙基,所述C 1-3烷基、C 1-3烷氧基、C 2-4烯基、C 2-4炔基、環丙基和-C 1-3烷基-環丙基分別獨立地任選被1、2或3個R取代; 各R分別獨立地選自F、Cl、Br、I、CH 2F、CHF 2和CF 3
本發明提供了式(III-1)所示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其中, X選自CH、N和N +-O -;優選的,X選自N和N +-O -; R 1選自 ,所述 分別獨立地任選被1、2、3或4個R a取代; R 3選自H和D; 各R a分別獨立地選自F、Cl、Br、I、OH、NH 2、C 1-3烷基、C 1-3烷氧基、C 2-4烯基、C 2-4炔基、-C 1-3烷基-環丙基和環丙基,所述C 1-3烷基、C 1-3烷氧基、C 2-4烯基、C 2-4炔基、環丙基和-C 1-3烷基-環丙基分別獨立地任選被1、2或3個R取代; 各R分別獨立地選自F、Cl、Br、I、CH 2F、CHF 2和CF 3
本發明還提供了式(III-1)所示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其中, X選自N和N +-O -; R 1選自 ,所述 分別獨立地任選被1、2、3或4個R a取代; R 3選自H和D; 各R a分別獨立地選自F、Cl、Br、I、OH、NH 2、C 1-3烷基、C 1-3烷氧基、C 2-4烯基、C 2-4炔基、-C 1-3烷基-環丙基和環丙基,所述C 1-3烷基、C 1-3烷氧基、C 2-4烯基、C 2-4炔基、環丙基和-C 1-3烷基-環丙基分別獨立地任選被1、2或3個R取代; 各R分別獨立地選自F、Cl、Br、I、CH 2F、CHF 2和CF 3
本發明還提供了式(III-2)所示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其中, R 1選自苯基、吡啶基和萘基,所述苯基、吡啶基和萘基分別獨立地任選被1、2、3或4個R a取代; R 2選自 ,所述 分別獨立地任選被1、2或3個R c取代; R 3選自H和D; 各R a分別獨立地選自F、Cl、Br、I、OH、NH 2、C 1-3烷基、C 1-3烷氧基、C 2-4烯基、C 2-4炔基、-C 1-3烷基-環丙基和環丙基,所述C 1-3烷基、C 1-3烷氧基、C 2-4烯基、C 2-4炔基、環丙基和-C 1-3烷基-環丙基分別獨立地任選被1、2或3個R取代; R b選自H、CN、CH 3和OCH 3; 各R c分別獨立地選自F、Cl、Br、I、CH 2F、CHF 2、CF 3和CH 2CF 3; 各R分別獨立地選自F、Cl、Br、I、CH 2F、CHF 2和CF 3
本發明還提供了式(II)所示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其中, R 1選自苯基、吡啶基和萘基,所述苯基、吡啶基和萘基分別獨立地任選被1、2、3或4個R a取代; R 2選自 ,所述 分別獨立地任選被1、2或3個R c取代; R 3選自H和D; 各R a分別獨立地選自F、Cl、Br、I、OH、NH 2、C 1-3烷基、C 1-3烷氧基、C 2-4烯基、C 2-4炔基、-C 1-3烷基-環丙基和環丙基,所述C 1-3烷基、C 1-3烷氧基、C 2-4烯基、C 2-4炔基、環丙基和-C 1-3烷基-環丙基分別獨立地任選被1、2或3個R取代; R b選自H、CN、CH 3和OCH 3; 各R c分別獨立地選自F、Cl、Br、I、CH 2F、CHF 2、CF 3和CH 2CF 3; 各R分別獨立地選自F、Cl、Br、I、CH 2F、CHF 2和CF 3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所述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化合物選自, , 其中,X、R 1和R 3如本發明所定義。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所述各R a分別獨立地選自F、Cl、OH、NH 2、CH 3、CH 2CH 3、CH(CH 3) 2、OCH 3、OCH 2CH 3、OCH(CH 3) 2和環丙基,所述CH 3、CH 2CH 3、CH(CH 3) 2、OCH 3、OCH 2CH 3、OCH(CH 3) 2和環丙基分別獨立地任選被1、2或3個R取代,其他變量如本發明所定義。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所述各R a分別獨立地選自F、Cl、OH、NH 2、CH 3、CHF 2、CF 3、CH 2CF 3、CH(CH 3)CF 3、OCH 3、OCF 3,其他變量如本發明所定義。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所述R 1選自 ,其他變量如本發明所定義。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所述R 1選自 ,所述 分別獨立地任選被1、2、3或4個R a取代,其他變量如本發明所定義。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所述R 1選自 ,其他變量如本發明所定義。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所述R 1選自 ,其他變量如本發明所定義。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所述R 1選自 ,其他變量如本發明所定義。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所述R 2選自 ,其他變量如本發明所定義。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所述R 2選自 ,其他變量如本發明所定義。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所述R 2選自 ,其他變量如本發明所定義。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所述R 3選自H和D,其他變量如本發明所定義。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所述X選自N,其他變量如本發明所定義。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所述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化合物選自 , 其中,R 1、R 2和R 3如本發明所定義。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所述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化合物選自, , 其中,R 1、R 2和R 3如本發明所定義; 條件是,R 2不爲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所述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化合物選自, , 其中,R 1和R 3如本發明所定義。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所述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化合物選自, , 其中,R 1和R 3如本發明所定義。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所述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化合物選自, , 其中,R 1和R 3如本發明所定義。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2和3中,化合物3是由化合物2-4A經過實施例2以及3中所述步驟製備得到,其中,通過TLC薄層層析(石油醚:丙酮=5:1)展開兩次,較小的Rf值對應的產物爲化合物2-4A,較大的Rf值對應的產物爲其異構體。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2和3中,化合物3是由化合物2-4A經過實施例2以及3中所述步驟製備得到,其中,通過TLC薄層層析(石油醚:丙酮=5:1)展開兩次,化合物2-4A的Rf值爲0.5,其異構體的Rf值爲0.55。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2和3中,化合物3是由化合物2-4A經過實施例2以及3中所述步驟製備得到,其中,通過LCMS(色譜柱: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 2.7um 3.0*30mm,流動相:A: 水(0.037%甲酸)-B: 乙腈(0.0187%甲酸); B: 5%-95%)顯示2-4A保留時間爲0.776min,其異構體保留時間爲0.801min。
本發明的實施例3中,化合物3是由化合物3-2A經過實施例3中所述步驟製備得到,其中,3-2A通過SFC分析(色譜柱: Cellulose 2 100 mm*4.6mm, 3 μm,流動相:[ A(超臨界二氧化碳), B(甲醇(0.05%二乙醇胺))]; B: 40%)顯示保留時間爲4.964 min,其對映異構體的保留時間爲8.382 min。
本發明的實施例3中,化合物3通過SFC分析(色譜柱:Chiralcel OJ-3 100* 4.6mm , 3μm;流動相:A (超臨界二氧化碳) 和B (乙醇,含0.05%二乙胺);梯度:B%:40%-40%)顯示保留時間3.761 min。
本發明還提供了所示化合物及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其中,該化合物3經過SFC分析(色譜柱:Chiralcel OJ-3 100* 4.6mm , 3μm;流動相:A (超臨界二氧化碳) 和B (乙醇,含0.05%二乙胺);梯度:B%:40%-40%)顯示保留時間3.761 min。
本發明還提供了所示化合物及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其中,該化合物3經過手性HPLC分析(色譜柱:FLM Chiral NQ,150*4.6mm, 3μm;流動相:A: (正己烷)和B:(乙醇,含有0.2%二乙胺,v/v);梯度:B%:等度30%;洗脫時間:60min;柱溫:35℃)顯示保留時間17.387 min。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其中,化合物3的三個立體異構體經過手性HPLC分析(色譜柱:FLM Chiral NQ,150*4.6mm, 3μm;流動相:A: (正己烷)和B:(乙醇,含有0.2%二乙胺,v/v);梯度:B%:等度30%;洗脫時間:60min;柱溫:35℃)顯示保留時間爲22.587 min,26.205 min和44.765min。
在發明的一個技術方案中,本發明提供化合物7A2或其藥學上可接受鹽;所述化合物7A2具有如下結構中的一種化學結構,其在分析SFC (柱子:ChiralPak IG-3, 50*4.6mm, 3µm;流動相:A (超臨界CO 2) 和B (異丙醇,含0.1%異丙胺);梯度:B%:5%-5%,3min)條件下的保留時間爲2.236 min。
本發明還提供了下式所示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本發明提供了下式所示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在本發明的一些方案中,所述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化合物選自
本發明提供了所述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在製備治療KRAS G12D突變的實體瘤藥物中的應用。
本發明提供一種藥物組合物,其包含本發明式I、式II、式III-1、式III-2中任一化學通式所示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以及任意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
本發明提供了本發明式I、式II、式III-1、式III-2中任一化學通式所示所述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在製備用於治療KRAS G12D突變的實體瘤藥物中的應用;優選地,所述實體瘤選自結腸癌和胰腺癌。
本發明還提供了前述藥物組合物用於治療KRAS G12D突變的實體瘤藥物中的應用;優選地,所述實體瘤選自結腸癌和胰腺癌。
本發明還提供了下列合成方法: 合成路線1:
合成路線2:
合成路線3: 其中,R 3選自H、F和Cl;R 1a選自 ;R 1選自
合成路線4: 其中,R 3選自H、F和Cl;R 1a選自 ;R 1選自
本發明還提供了下列測試方法: 測試方法1. KRAS G12D抑制活性測試
1. 實驗目的 通過TR-FRET的方法,篩選出能有效抑制KRAS G12D與GTP結合的化合物。
2. 耗材和儀器 表1. 耗材和儀器
名稱 供應商 貨號
HEPES (4-(2-羥乙基)-1-哌𠯤乙磺酸) pH 7.3 賽默飛 BP299-500
氯化鈉 普洛麥格 V4221
EDTA(乙二胺四乙酸) EMD Millipore 324506
吐溫20 伯樂 1706531
氯化鎂 MP生物醫學 191421
Bodipy GDP(鳥苷 5'-二磷酸,BODIPY™ FL 2'-(或-3')-O-(N-(2-胺基乙基)尿烷),二(三乙基銨)鹽) 英杰 G22360
GTP (鳥嘌呤-5'-三磷酸) 西格瑪 G8877
Tb-SA (鋱標記鏈黴親和素) 英杰 PV3576
SOS (son of sevenless)蛋白      
KRAS G12D(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蛋白      
化合物板 Labcyte LP-0200
實驗板 柏金埃爾默 6008269
15毫升離心管 康寧 430791
1.5毫升離心管 愛思進 MCT-150-C
Dragonfly自動加樣儀 TTP   
Bravo 安捷倫   
Echo 550 Labcyte   
Envision 柏金埃爾默   
3. 試劑準備
a.儲存試劑: 1) KRAS核苷酸交換緩衝液 取20mL 1000mM HEPES,20mL 500mM EDTA,10mL 5M氯化鈉,100% 0.1mL吐溫20, 949.9 mL水,配製成1L溶液,用過濾法消毒,4℃條件下儲存。 2)   KRAS 實驗緩衝液 取20mL 1000mM HEPES,10mL 1000mM氯化鎂,30mL 5M氯化鈉,100% 0.05mL吐溫 20,939.95mL水,配製成1L溶液,用過濾法消毒,4℃條件下儲存。 3) KRAS/Bodipy GDP/Tb-SA混合液 取9.5µL 95µM KRAS G12D蛋白,440.5µL KRAS核苷酸交換緩衝液混合,室溫下孵育1小時後,與8.4µL 17.9µM  Tb-SA,1.8µL 5mM Bodipy GDP,9539.8µL KRAS實驗緩衝液,配製成1L溶液,混合後室溫下靜置6小時,儲存至-80℃條件下。
b.實驗試劑: 1)KRAS酶溶液 取73.3µL KRAS/Bodipy GDP/Tb-SA混合液,2126.7µL KRAS實驗緩衝液,配製成2200µL溶液。 2) SOS/GTP混合液 取1.59µL 166µM SOS蛋白,198µL 100mM GTP,2000.41µL KRAS實驗緩衝液,配製成2200µL溶液。
4. 實驗流程: 1)對照化合物母液濃度爲1mM,待測化合物母液濃度爲10mM。轉移9µL對照化合物和待測化合物至384-LDV板內; 2)使用Bravo將LDV板上的化合物進行10點3倍稀釋; 3)使用ECHO將LDV板上的化合物轉移9nL至實驗板; 4)使用Dragonfly自動加樣儀依次向實驗板每孔中加入3µL 3nM Kras /0.5nM TB-SA/30nM BodipyGDP混合液和3µL Ras buffer,以1000rpm/min,將實驗板離心1分鐘; 5)實驗板在室溫中孵育1小時; 6)使用Dragonfly自動加樣儀在實驗板每孔加入3µL 120nM SOS/9mM GTP混合液,以1000rpm/min,將實驗板離心1分鐘; 7)實驗板在室溫中孵育1小時; 8)使用Envision讀板並記錄數據; 9) 使用Excel和Xlfit進行數據分析,計算待測化合物IC 50
測試方法2. GP2D細胞p-ERK抑制測試
1. 實驗目的: 通過HTRF的方法,篩選出能有效抑制GP2D細胞p-ERK的化合物。
2. 實驗流程: 1). GP2D細胞種于透明96孔細胞培養板中,80 μL細胞懸液每孔,每孔包含8000個細胞,細胞板放入二氧化碳培養箱,37度過夜孵育; 2). 取2 μL化合物加入78μL細胞培養基,混勻後,取20 μL化合物溶液加入到對應細胞板孔中,細胞板放回二氧化碳培養箱繼續孵育1小時; 3). 結束孵育後,棄掉細胞上清加入50 μL 1X細胞裂解液每孔,室溫搖晃孵育30分鐘; 4). 使用detection buffer 將Phospho-ERK1/2 Eu Cryptate antibody和Phospho-ERK1/2 d2 antibody稀釋20倍; 5). 取16 μL細胞裂解物上清每孔到新的384白色微孔板中,再加入2 μL Phospho-ERK1/2 Eu Cryptate antibody稀釋液和2 μL Phospho-ERK1/2 d2 antibody稀釋液,常溫孵育至少4小時; 6). 孵育結束後使用多標記分析儀讀取HTRF excitation:320nm, emission:615nm,665nm; 7). 計算待測化合物IC 50
測試方法3. GP2D 3D CTG實驗
1. 實驗目的: 本實驗旨在驗證本發明化合物對KRAS G12D突變的GP2D人結腸癌細胞的增殖抑制效果。
2. 實驗材料: 細胞株GP2D、DMEM培養基,盤尼西林/鏈黴素抗生素購自維森特,胎牛血清購自Biosera。CellTiter-Glo® 3D Cell Viability Assay(3D細胞活率化學發光檢測試劑)試劑購自Promega。
3. 實驗方法: 將GP2D細胞種于96孔U底細胞培養板中,80μL細胞懸液每孔,其中包含2000個GP2D細胞。細胞板置于二氧化碳培養箱中過夜培養。將待測化合物用排槍進5倍稀釋至第8個濃度,即從200 μM稀釋至2.56 nM,設置雙複孔實驗。向中間板中加入78 μL培養基,再按照對應位置,轉移2 μL每孔的梯度稀釋化合物至中間板,混勻後轉移20μL每孔到細胞板中。轉移到細胞板中的化合物濃度範圍是1 μM至0.0128 nM。細胞板置于二氧化碳培養箱中培養5天。加入化合物的細胞板結束孵育後,向細胞板中加入每孔100 μL的細胞活率化學發光檢測試劑,室溫孵育10分鐘使發光信號穩定。採用多標記分析儀讀數。
4. 數據分析: 利用方程式(Sample-Min)/(Max-Min)*100%將原始數據換算成抑制率,IC 50的值即可通過四參數進行曲線擬合得出(GraphPad Prism中"log(inhibitor) vs. response -- Variable slope" 模式得出)。
測試方法4. 體內藥代動力學實驗
1. 實驗目的: 本實驗旨在考察本發明化合物在SD小鼠口服及靜脉注射下的藥代動力學特徵。
2. 實驗方法: 受試化合物與10%二甲基亞碸/60%聚乙二醇400/30%水溶液混合,渦旋並超聲,製備得到約1 mg/mL澄清溶液,微孔濾膜過濾後備用。選取7至10周齡的雄性SD小鼠,靜脉注射給予候選化合物溶液,劑量爲3 mg/kg。口服給予候選化合物溶液,劑量約30 mg/kg。收集一定時間的全血,製備得到血漿,以LC-MS/MS方法分析藥物濃度,並用Phoenix WinNonlin 軟體(美國Pharsight公司)計算藥代參數。
測試方法5. 體內藥效學實驗
1. 實驗目的: 人結腸癌GP2D細胞裸小鼠皮下移植腫瘤Balb/c Nude小鼠模型的體內藥效學研究。
2. 實驗方法: 細胞培養:人結腸癌GP2D細胞體外單層培養,培養條件爲DMEM/F12培養基中加20%胎牛血清,1% 雙抗,37 ℃ 5%二氧化碳孵箱培養。一週兩次用胰酶-EDTA進行常規消化處理傳代。當細胞飽和度爲80%-90%,數量到達要求時,收取細胞,計數,重懸於適量PBS中,1:1加入基質膠,獲取細胞密度爲25 x 10 6cells/mL的細胞懸液。 細胞接種:將0.2 mL(5×10 6cells/mouse個)Mia PaCa-2細胞(加基質膠,體積比爲1:1)皮下接種於每只小鼠的右後背。 實驗操作:腫瘤平均體積達到約190 mm 3時,根據腫瘤體積進行隨機分組,每組6只,空白組給藥劑量爲0,測試組給藥劑量分別爲30 mg/kg、100 mg/kg,給藥體積10µL/g,口服給藥,給藥22天,每天兩次。
3. 腫瘤測量和實驗指標:
每週兩次用游標卡尺測量腫瘤直徑。腫瘤體積的計算公式爲:V = 0.5a × b 2,a和b分別表示腫瘤的長徑和短徑。
化合物的抑瘤療效用TGI(%)或相對腫瘤增殖率T/C(%)評價。 相對腫瘤增殖率T/C(%) = TRTV / CRTV × 100 %(TRTV:治療組RTV;CRTV:陰性對照組RTV)。根據腫瘤測量的結果計算出相對腫瘤體積(relative tumor volume,RTV),計算公式爲 RTV = V t/ V 0,其中V 0是分組給藥時(即D 0)測量所得平均腫瘤體積,V t爲某一次測量時的平均腫瘤體積,TRTV與CRTV取同一天數據。
TGI (%),反映腫瘤生長抑制率。TGI(%)=[1-(某處理組給藥結束時平均瘤體積-該處理組開始給藥時平均瘤體積)/(溶劑對照組治療結束時平均瘤體積-溶劑對照組開始治療時平均瘤體積)]×100%。
技術效果 本發明化合物與KRAS G12D蛋白有較好的結合作用,可顯著抑制KRAS G12D酶、GP2D細胞p-ERK,本發明化合物對KRAS G12D突變的細胞具有良好的細胞增殖抑制活性,具有優異的腫瘤抑制效果。此外,本發明化合物具有較好的藥代動力學特徵。
相關定義 除非另有說明,本文所用的下列術語和短語旨在具有下列含義。一個特定的術語或短語在沒有特別定義的情况下不應該被認爲是不確定的或不清楚的,而應該按照普通的含義去理解。當本文中出現商品名時,意在指代其對應的商品或其活性成分。
這裡所採用的術語「藥學上可接受的」,是針對那些化合物、材料、組合物和/或劑型而言,它們在可靠的醫學判斷的範圍之內,適用於與人類和動物的組織接觸使用,而沒有過多的毒性、刺激性、過敏性反應或其它問題或併發症,與合理的利益/風險比相稱。
術語「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是指本發明化合物的鹽,由本發明發現的具有特定取代基的化合物與相對無毒的酸或碱製備。當本發明的化合物中含有相對酸性的功能團時,可以通過在純的溶液或合適的惰性溶劑中用足够量的碱與這類化合物接觸的方式獲得碱加成鹽。當本發明的化合物中含有相對鹼性的官能團時,可以通過在純的溶液或合適的惰性溶劑中用足够量的酸與這類化合物接觸的方式獲得酸加成鹽。本發明的某些特定的化合物含有鹼性和酸性的官能團,從而可以被轉換成任一碱或酸加成鹽。
本發明的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可由含有酸根或碱基的母體化合物通過常規化學方法合成。一般情况下,這樣的鹽的製備方法是:在水或有機溶劑或兩者的混合物中,經由游離酸或碱形式的這些化合物與化學計量的適當的碱或酸反應來製備。
本發明的化合物可以存在特定的幾何或立體異構體形式。本發明設想所有的這類化合物,包括順式和反式異構體、(-)- 和 (+)-對映體、( R)- 和 ( S)-對映體、非對映異構體、( D)-異構體、( L)-異構體,及其外消旋混合物和其他混合物,例如對映異構體或非對映體富集的混合物,所有這些混合物都屬本發明的範圍之內。烷基等取代基中可存在另外的不對稱碳原子。所有這些異構體以及它們的混合物,均包括在本發明的範圍之內。
除非另有說明,在手性HPLC(手性高效液相色譜)分析和SFC(超臨界流體色譜)分析中,化合物的保留時間可能會因爲測定儀器等因素而產生差異。對任何特定的化合物,化合物的保留時間可能存在測量誤差。因此,在確定每個化合物時,應該將此誤差考慮在內,在誤差內也屬本申請的範圍。
本發明的化合物可以在一個或多個構成該化合物的原子上包含非天然比例的原子同位素。例如,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化合物,比如氚( 3H),碘-125( 125I)或C-14( 14C)。又例如,可用重氫取代氫形成氘代藥物,氘與碳構成的鍵比普通氫與碳構成的鍵更堅固,相比于未氘化藥物,氘代藥物有降低毒副作用、增加藥物穩定性、增强療效、延長藥物生物半衰期等優勢。本發明的化合物的所有同位素組成的變換,無論放射性與否,都包括在本發明的範圍之內。
術語「任選」或「任選地」指的是隨後描述的事件或狀况可能但不是必需出現的,並且該描述包括其中所述事件或狀况發生的情况以及所述事件或狀况不發生的情况。
術語「被取代的」是指特定原子上的任意一個或多個氫原子被取代基取代,取代基可以包括重氫和氫的變體,只要特定原子的價態是正常的並且取代後的化合物是穩定的。當取代基爲氧(即=O)時,意味著兩個氫原子被取代。氧取代不會發生在芳香基上。術語「任選被取代的」是指可以被取代,也可以不被取代,除非另有規定,取代基的種類和數目在化學上可以實現的基礎上可以是任意的。
當任何變量(例如R)在化合物的組成或結構中出現一次以上時,其在每一種情况下的定義都是獨立的。因此,例如,如果一個基團被0-2個R所取代,則所述基團可以任選地至多被兩個R所取代,並且每種情况下的R都有獨立的選項。此外,取代基和/或其變體的組合只有在這樣的組合會產生穩定的化合物的情况下才是被允許的。
當一個連接基團的數量爲0時,比如-(CRR) 0-,表示該連接基團爲單鍵。
當其中一個變量選自單鍵時,表示其連接的兩個基團直接相連,比如A-L-Z中L代表單鍵時表示該結構實際上是A-Z。
當所列舉的連接基團沒有指明其連接方向,其連接方向是任意的,例如, 中連接基團L爲-M-W-,此時-M-W-既可以按與從左往右的讀取順序相同的方向連接環A和環B構成 ,也可以按照與從左往右的讀取順序相反的方向連接環A和環B構成 。所述連接基團、取代基和/或其變體的組合只有在這樣的組合會產生穩定的化合物的情况下才是被允許的。
除非另有規定,當某一基團具有一個或多個可連接位點時,該基團的任意一個或多個位點可以通過化學鍵與其他基團相連。當該化學鍵的連接方式是不定位的,且可連接位點存在H原子時,則連接化學鍵時,該位點的H原子的個數會隨所連接化學鍵的個數而對應减少變成相應價數的基團。所述位點與其他基團連接的化學鍵可以用直形實線鍵( )、直形虛線鍵( )、或波浪線( )表示。例如-OCH 3中的直形實線鍵表示通過該基團中的氧原子與其他基團相連; 中的直形虛線鍵表示通過該基團中的氮原子的兩端與其他基團相連; 中的波浪線表示通過該苯基基團中的1和2位碳原子與其他基團相連; 表示該哌啶基上的任意可連接位點可以通過1個化學鍵與其他基團相連,至少包括 這4種連接方式,即使-N-上畫出了H原子,但是 仍包括 這種連接方式的基團,只是在連接1個化學鍵時,該位點的H會對應减少1個變成相應的一價哌啶基。
除非另有說明,用楔形實線鍵( )和楔形虛線鍵( )表示一個立體中心的絕對構型,用直形實線鍵( )和直形虛線鍵( )表示立體中心的相對構型,用波浪線( )表示楔形實線鍵( )或楔形虛線鍵( ),或用波浪線( )表示直形實線鍵( )或直形虛線鍵( )。例如, 使用直形實線鍵( )和直形虛線鍵( )表示立中心的相對構型,代表 的混合物。 代表 的混合物, 代表
本發明的某些化合物可以以阻轉異構體存在,其是構象異構體,當由于與分子的其它部份的空間相互作用而阻止或大大减緩繞分子中單鍵的旋轉時出現。本發明公開的化合物包括所有的阻轉異構體,可以是純的單獨的阻轉異構體、或者是富含其中一種阻轉異構體、或者是各自的非特異性混合物。如果圍繞單鍵的旋轉勢能足够高,並且構象之間的相互轉化足够慢,則可以允許分離異構體。例如, 爲一對阻轉異構體,其中,苯基上的 表示該側立體朝向爲向外, 表示該側立體朝向爲向內。
除非另有說明,當化合物中存在雙鍵結構,如碳碳雙鍵、碳氮雙鍵和氮氮雙鍵,且雙鍵上的各個原子均連接有兩個不同的取代基時 (包含氮原子的雙鍵中,氮原子上的一對孤對電子視爲其連接的一個取代基),如果該化合物中雙鍵上的原子與其取代基之間用 表示,則表示該化合物的 ( Z) 型異構體、( E) 型異構體或兩種異構體的混合物。
除非另有規定,C n-n+m或C n-C n+m包括n至n+m個碳的任何一種具體情况,例如C 1-12包括C 1、C 2、C 3、C 4、C 5、C 6、C 7、C 8、C 9、C 10、C 11、和C 12,也包括n至n+m中的任何一個範圍,例如C 1-12包括C 1-3、C 1-6、C 1-9、C 3-6、C 3-9、C 3-12、C 6-9、C 6-12、和C 9-12等;同理,n元至n+m元表示環上原子數爲n至n+m個,例如3-12元環包括3元環、4元環、5元環、6元環、7元環、8元環、9元環、10元環、11元環、和12元環,也包括n至n+m中的任何一個範圍,例如3-12元環包括3-6元環、3-9元環、5-6元環、5-7元環、6-7元環、6-8元環、和6-10元環等。
除非另有規定,術語「C 1-3烷基」用於表示直鏈或支鏈的由1至3個碳原子組成的飽和碳氫基團。所述C 1-3烷基包括C 1-2和C 2-3烷基等;其可以是一價(如甲基)、二價(如亞甲基)或者多價(如次甲基)。C 1-3烷基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甲基 (Me)、乙基 (Et)、丙基 (包括 n-丙基和異丙基) 等。
除非另有規定,術語「鹵代素」或「鹵素」本身或作爲另一取代基的一部份表示氟(F)、氯(Cl)、溴(Br)或碘(I)原子。
除非另有規定,術語「C 1-3烷氧基」表示通過一個氧原子連接到分子的其餘部份的那些包含1至3個碳原子的烷基基團。所述C 1-3烷氧基包括C 1-2、C 2-3、C 3和C 2烷氧基等。C 1-3烷氧基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 (包括正丙氧基和異丙氧基)等。
除非另有規定,「C 2-4烯基」用於表示直鏈或支鏈的包含至少一個碳-碳雙鍵的由2至4個碳原子組成的碳氫基團,碳-碳雙鍵可以位於該基團的任何位置上。所述C 2-4烯基包括C 2-3、C 4、C 3和C 2烯基等;所述C 2-4烯基可以是一價、二價或者多價。C 2-4烯基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乙烯基、丙烯基、丁烯基、丁間二烯基等。
除非另有規定,「C 2-4炔基」用於表示直鏈或支鏈的包含至少一個碳-碳三鍵的由2至4個碳原子組成的碳氫基團,碳-碳三鍵可以位於該基團的任何位置上。所述C 2-4炔基包括C 2-3、C 4、C 3和C 2炔基等。其可以是一價、二價或者多價。C 2-4炔基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乙炔基、丙炔基、丁炔基等。
除非另有規定,在本發明式III中,當X爲N +-O -時,「N +-O -」用於表示「N(→O)」,代表N的氧化物。
本發明的化合物可以通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熟知的多種合成方法來製備,包括下面列舉的具體實施方式、其與其他化學合成方法的結合所形成的實施方式以及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熟知的等同替換方式,優選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於本發明的實施例。
本發明的化合物可以通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熟知的常規方法來確認結構,如果本發明涉及化合物的絕對構型,則該絕對構型可以通過本領域常規技術手段予以確證。例如單晶X射線繞射法(SXRD),把培養出的單晶用Bruker D8 venture繞射儀收集繞射强度數據,光源爲CuKα輻射,掃描方式:φ/ω 掃描,收集相關數據後,進一步採用直接法(Shelxs97)解析晶體結構,便可以確證絕對構型。
本發明所使用的溶劑可經市售獲得。Boc代表碳酸三級丁醯基;Fmoc代表9-芴基甲氧羰基;TIPS代表三異丙基矽基;PMB代表對甲氧基苄基;Tf代表三氟甲磺醯基;DCE代表二氯乙烷;THF代表四氫呋喃;H 2O代表水;FA代表甲酸;ACN代表乙腈;PE代表石油醚;EA代表乙酸乙酯;DEA代表二乙醇胺;IPA代表異丙醇;DBU代表1,8-二偶氮雜雙螺環[5.4.0]十一-7-烯;二代Grubbs催化劑代表CAS號爲246047-72-3的化合物;柱色譜法中洗脫劑的比例代表的爲體積比;濃度中M代表mol/L。
化合物依據本領域常規命名原則或者使用ChemDraw®軟體命名,市售化合物採用供應商目錄名稱。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但並不意味著對本發明任何不利限制。本文已經詳細地描述了本發明,其中也公開了其具體實施例方式,對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情况下針對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進行各種變化和改進將是顯而易見的。
計算例1 分子對接過程是通過使用Maestro(Schrödinger版本2017-2)中的Glide SP [1]和默認選項進行的。選取PDB數據庫中KRAS_G12C的晶體結構 PDB: 6UT0,將Cys12模擬突變爲Asp12,經過能量優化後,作爲對接模板。爲了準備蛋白質,使用Maestro [2]的蛋白質準備嚮導模組添加氫原子,並使用OPLS3力場。對於配體的準備,使用LigPrep生成了分子的三維結構,並進行了能量最小化 [3],使用confgen模組對小分子構象進行采樣。以6UT0的配體作爲質心生成了邊長爲25 Å *25 Å *25 Å的正方體對接網格。在分子對接過程中放置參考化合物。分析蛋白質受體與配體的相互作用類型,分析蛋白質受體與配體的相互作用類型,然後根據計算得到的docking scrore以及結合模式選擇並保存了合理對接構象,如圖1至圖11所示。 [1]Glide, Schrödinger, LLC, New York, NY, 2017. [2] Maestro, Schrödinger, LLC, New York, NY, 2017. [3] LigPrep, Schrödinger, LLC, New York, NY, 2017. 結論:本發明化合物與KRAS G12D有較好的結合。
中間體Int-3A和Int-3B的合成
步驟1: 氮氣保護,將Int3-1 (3 g, 9.56 mmol)和1-1B (1.83 g, 8.60 mmol)溶於二氯甲烷 (30 mL),-40℃加入三乙胺(2.90 g, 28.67 mmol),-40℃反應0.5小時。向反應體系中加入水(20mL),水相使用二氯甲烷(20mL*4)萃取,分液。有機相使用飽和食鹽水(20mL)清洗,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减壓濃縮得到粗產品。粗產品通過柱層析(流動相:石油醚:乙酸乙酯=20:1~1.5:1)分離,純化得到中間體Int3-2。MS m/z: 488.9, 490.9 [M+1] +
步驟2: 氮氣保護,將中間體Int3-2 (0.8 g, 1.63 mmol)和中間體2-7 (269.91 mg, 1.63 mmol)溶於N,N-二甲基甲醯胺(8 mL)和四氫呋喃(8 mL),加入碳酸銫(1.33 g, 4.08 mmol)和三乙烯二胺(54.97 mg, 490.06 µmol),25℃反應15小時。向反應體系中加入水(10mL),水相使用乙酸乙酯(10mL*5)萃取,分液。有機相使用飽和食鹽水(10mL)清洗,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减壓濃縮得到粗產品。粗產品通過柱層析(流動相:石油醚:乙酸乙酯=25:1~1:1)分離,純化得到中間體Int3-3。MS m/z: 618.0 [M+1] +
步驟3: 將中間體Int3-3通過製備SFC(色譜柱:REGIS(S,S)WHELK-O1(250mm*25mm,10µm);流動相:A (超臨界CO 2) 和B (異丙醇,含0.1%氨水);梯度:B%:60%-60%, 10min)分離得到中間體Int-3A和Int-3B。
中間體Int-3A: SFC分析方法:色譜柱REGIS(S,S)WHELK-O1(50mm*4.6mm,3.5µm),流動相:A (超臨界CO 2) 和B (異丙醇,含0.1%異丙胺);梯度:B%:5%-5%,保留時間爲1.780 min,ee值95.37%。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 7.32 (dd, J= 9.2, 2.0 Hz, 1H), 5.02 (s, 1H), 4.94 (s, 1H), 4.38 - 4.25 (m, 4H), 4.24 - 4.17 (m, 1H), 3.66 - 3.48 (m, 3H), 3.34 - 3.20 (m, 2H), 2.93 (d, J= 17.2 Hz, 1H), 2.75 (dd, J= 8.8, 4.0 Hz, 1H), 2.47 (d, J= 18.4 Hz, 1H), 1.95 (t, J= 5.6 Hz, 2H), 1.89 - 1.75 (m, 3H), 1.60 - 1.55 (m, 2H), 1.52 (s, 9H), 0.75 (d, J= 3.2 Hz, 1H), 0.52 - 0.45 (m, 1H). MS m/z: 618.0 [M+1] +
中間體Int-3B:SFC分析方法:色譜柱REGIS(S,S)WHELK-O1(50mm*4.6mm,3.5µm),流動相:A (超臨界CO 2) 和B (異丙醇,含0.1%異丙胺);梯度:B%:5%-5%,保留時間爲1.914 min,ee值96.62%。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 7.33 (dd, J= 9.2, 2.0 Hz, 1H), 5.18 - 4.85 (m, 2H), 4.52 - 4.09 (m, 6H), 3.73 - 3.44 (m, 3H), 3.43 - 3.10 (m, 2H), 2.88 - 2.66 (m, 1H), 2.62 - 2.36 (m, 1H), 2.02 - 1.67 (m, 6H), 1.52 (s, 9H), 1.27 (d, J= 4.4 Hz, 1H), 0.89 - 0.65 (m, 1H), 0.63 - 0.40 (m, 1H). MS m/z: 618.0 [M+1] +
中間體Int-4的合成
步驟1: 將Int4-1 (100 g, 397.67 mmol)溶於醋酸 (300 mL)中,冷却至0°C,隨後加入濃硫酸 (390.03 g, 3.98 mol),再逐滴加入亞硝酸鈉 (54.87 g, 795.34 mmol)的水 (50 mL)溶液,在0°C反應1小時,此時懸濁液變澄清,隨後逐滴加入碘化鉀(132.03 g, 795.34 mmol)的水 (50 mL)溶液,在0°C下反應1小時。加入5000mL水攪拌10分鐘,隨後抽濾,並用水沖洗5次,加入500mL飽和硫代硫酸鈉的水溶液攪拌過夜。隨後再次抽濾,用水(500mL*4)洗滌5次,抽濾,濾餅爲中間體Int4-2。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 8.37 (d, J= 2.0 Hz, 1H), 8.24 (d, J= 2.0 Hz, 1H)。
步驟2: 將中間體Int4-2 (126.15 g, 348.15 mmol)溶於乙醇 (500 mL)與水 (200 mL) 中,隨後加入鐵粉 (38.88 g, 696.29 mmol)和氯化銨 (37.25 g, 696.29 mmol),在80°C下反應2小時。抽濾,濾液减壓濃縮,使用(500mL*2)乙酸乙酯萃取,飽和(500mL*6)食鹽水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减壓濃縮得到粗品。粗品用快速過柱儀過柱(洗脫劑:乙酸乙酯/石油醚,乙酸乙酯比例爲0-20%)得中間體Int4-3。MS (ESI) m/z: 331.8,333.8 [M+1] +
步驟3: 將中間體Int4-3(46 g, 138.40 mmol) 溶於N,N-二甲基甲醯胺 (300 mL) 中,在0°C加入鈉氫 (16.61 g, 415.21 mmol, 60%) ,並在0°C攪拌0.5小時,再加入中間體Int4-3A(65.03 g, 415.21 mmol) ,緩慢升溫至25°C下反應2小時。向反應液中緩慢加入1000mL水使其完全析出,抽濾,並使用(250mL*4)水淋洗濾餅,濾餅50°C下真空乾燥得中間體Int4-4。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 7.09 (d, J=8.53 Hz, 4H), 6.94-6.97 (m, 1H), 6.88 (d, J=8.53 Hz, 4H), 6.80 (d, J=2.76 Hz, 1H), 4.50 (s, 4H), 3.81 (s, 6H)。
步驟4: 將中間體Int4-4 (78.66 g, 137.36 mmol) 溶於N,N-二甲基甲醯胺 (280 mL) 中,加入碘化亞銅 (130.80 g, 686.80 mmol) ,置換氮氣後加熱至100°C,再加入中間體5-10A (211.11 g, 1.10 mol) 反應0.5小時。加入500mL乙酸乙酯,500mL水,分液。有機相使用(1L*5)清水洗滌5次,再使用(1L*3)的飽和食鹽水進行洗滌;水相使用1L的乙酸乙酯再次進行萃取,再次分液將有機相使用(1L*5)的清水洗滌,再使用(1L*3)的飽和氯化鈉溶液進行洗滌。所有有機相减壓濃縮得到粗品,向得到的粗品中加入300 mL甲醇攪拌,抽濾,濾餅爲中間體Int4-5。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 7.05-7.13 (m, 4H), 6.96 (d, J=3.01 Hz, 1H), 6.84-6.92 (m, 4H), 6.80 (d, J=2.76 Hz, 1H), 4.50 (s, 4H), 3.81 (s, 6H)。
步驟5: 將中間體Int4-5 (0.098 g, 190.38 μmol)、雙聯頻那醇硼酸酯 (483.44 mg, 1.90 mmol)和醋酸鉀 (56.05 mg, 571.14 μmol)加入無水二㗁烷 (2.5 mL)中,隨後進行三次氮氣置換。加入1,1-雙(二苯基膦)二荗鐵二氯化鈀 (41.79 mg, 57.11 μmol) ,再次進行三次氮氣置換,隨後升溫至110°C反應20小時。加入50mL水,用150mL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分液,取有機相並使用(50mL*3)飽和食鹽水進行洗滌,减壓濃縮得粗品,粗品用快速柱層析分離(洗脫劑:乙酸乙酯:石油醚:0~10%)得中間體Int-4。MS (ESI) m/z: 562.2 [M+1] +
中間體Int-5的合成 將Int5-1 (3 g, 13.37 mmol), 頻哪醇硼酸酯 (5.09 g, 20.05 mmol) 和醋酸鉀 (2.62 g, 26.73 mmol) 溶於N,N-二甲基甲醯胺 (30 mL)中,氮氣置換三次,加入1,1-雙(二苯膦基)二茂鐵二氯化鈀(II)二氯甲烷複合物 (1.09 g, 1.34 mmol),加熱至100℃,攪拌6小時。 反應液倒入150 mL水中,乙酸乙酯萃取(20 mL*3),合併有機相,飽和食鹽水洗(15 mL), 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减壓濃縮。粗品通過柱層析分離純化(洗脫劑:石油醚:乙酸乙酯= 1:0 至3:1), 得到Int-5。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05 (dd, J = 4.0, 2.8 Hz, 1H), 6.87 (dd, J = 7.6, 2.4 Hz, 1H), 3.16 - 4.46 (m, 2H), 1.38 (s, 12H)。
實施例1
步驟1:中間體1-1A-2的製備 將中間體1-1A-1(120 g, 709 mmol)溶於三級丁醇(1200 mL)和水(1200 mL)中,隨後依次加入二水合鋨酸鉀(10.4 g,28.3 mmol)和N-甲基嗎啉氧化物(249 g, 2.13 mol)。將反應液在45℃下攪拌16小時。减壓濃縮,除去多餘的溶劑,乙酸乙酯(500 mL*2)萃取,飽和亞硫酸溶液(1000 mL)洗。合併的有機層用飽和食鹽水(500 mL*3)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並减壓濃縮得到粗品產物。粗品通過柱色譜法(石油醚/乙酸乙酯=1/0至0/1)純化,得到1-1A-2。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4.23 (t, J= 3.6 Hz, 2H), 3.55-3.58 (m, 2H), 3.35-3.32 (m, 2H), 2.87-2.83 (m, 2H), 1.45 (s, 9H)。
步驟2:中間體1-1A-3的製備 將中間體1-1A-2(107g,526 mmol)溶於二氯甲烷(1700 mL)中,冷却至0℃,隨後加入二醋酸碘苯(254 g,789 mmol)。將反應體系轉移至25℃並攪拌3小時。加入飽和碳酸氫鈉溶液(500 mL)淬滅反應體系,並加入二氯甲烷(100 mL)攪拌0.5小時,隨後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並减壓濃縮以得到粗品產物。25℃下加入甲基三級丁基醚(200 mL),並攪拌10分鐘,過濾並减壓下濃縮以得到粗品中間體1-1A-3。
步驟3:中間體1-1A-4的製備 將中間體1-1A-3(200g)溶於四氫呋喃(600 mL)中,冷却至-78℃,隨後向反應體系中加入乙烯基溴化鎂(1 M,1.79 L)。隨即將反應體系升至25℃並攪拌16小時。10℃下加入飽和氯化銨溶液(1000 mL)淬滅反應體系,並用乙酸乙酯(500 mL)萃取。有機相用飽和食鹽水(500 mL*3)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並减壓濃縮得到粗品產物。粗品通過柱色譜法(石油醚/乙酸乙酯=1/0至0/1)純化,得到中間體1-1A-4。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5.82-5.89 (m, 2H), 5.32 (t, J= 11.6 Hz, 2H), 5.16-5.19 (m, 2H), 4.45 (s, 2H), 3.60-3.70 (m, 1H), 3.37 (s, 2H), 3.25 (s, 1H), 2.95 (d, J= 8.8 Hz, 1H), 1.48 (s, 9H)。
步驟4:中間體1-1A-5的製備 將中間體1-1A-4(80.0 g, 310 mmol)溶於二氯甲烷(1000 mL)中,隨後將反應體系轉移至0℃並加入DBU(23.6 g, 155 mmol)和 2,2,2-三氯乙腈(269 g, 1.87 mol),將反應體系轉移至25℃並攪拌16小時。减壓濃縮,殘餘物用乙酸乙酯(500 mL*2)萃取,水洗(100 mL*2),飽和食鹽水(100 mL*3)洗,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並减壓濃縮得到粗品產物。粗品產物通過柱色譜法(石油醚/乙酸乙酯=1/0至0/1)純化,得到中間體1-1A-5。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8.37 (s, 2H), 5.81-5.87 (m, 2H), 5.45 (s, 2H), 5.39-5.43 (m, 2H), 5.25-5.30 (m, 2H), 3.61-3.81 (m, 4H), 1.48 (s, 9H)。
步驟5:中間體1-1A-6的製備 將中間體1-1A-5A(32.1 g, 238 mmol)溶於DCE(850 mL)中,隨後加入1,5-環辛二烯氯化銥二聚體(12.3 g, 18.3 mmol)。將反應體系冷却至0℃,隨後將中間體1-1A-5 (100 g, 183.1 mmol)溶於DCE (1.00 L)中並轉移至上述反應體系,將反應升至25℃繼續攪拌16小時。 减壓濃縮除去多餘的溶劑,得到粗品產物。粗品通過柱色譜法(石油醚/乙酸乙酯=1/0至0/1,石油醚/乙酸乙酯=10:1)純化,得到中間體1-1A-6。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7.52-7.55 (m, 2H), 7.30 (t, J= 7.2 Hz, 2H), 7.22 (t, J= 7.2 Hz, 1H), 5.94-6.03 (m, 2H), 5.10 (t, J= 19.2 Hz, 2H), 4.99 (d, J= 10.4 Hz, 2H), 3.51-3.61 (m, 4H), 3.33 (t, J= 13.6 Hz, 2H), 1.48 (s, 15H)。
步驟6:中間體1-1A-7的製備 將1-1A-6 (36.0 g, 50.4 mmol) 溶於甲苯 (900 mL) 中,隨後加入二代Grubbs催化劑(2.14 g,2.52 mmol)。 反應體系升溫至125℃並攪拌16小時。過濾,棄去濾餅,濾液减壓濃縮得到粗品產物。粗品通過柱色譜法(石油醚/乙酸乙酯=1/0至0/1,石油醚/乙酸乙酯=10:1)純化,得到中間體1-1A-7。MS: m/z = 329.2, [M+1]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7.60 (t, J= 1.2 Hz, 2H), 7.31 (t, J= 7.2 Hz, 2H), 7.22 (s, 1H), 5.96 (t, J= 9.2 Hz, 2H), 3.60-3.65 (m, 2H), 3.46-3.53 (m, 2H), 3.09-3.14 (m, 2H), 1.42 (s, 9H), 1.25 (d, J= 6.0 Hz, 6H)。
步驟7:中間體1-1A-8的製備 將中間體1-1A-7 (26.8 g, 81.6 mmol)溶於甲醇(201 mL)中,隨後加入氯化氫/甲醇 (4 M, 67.3 mL)。將反應體系升至35℃攪拌16小時。將反應混合物的pH值調節至12,並用乙酸乙酯(30.0 mL)萃取,經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並减壓濃縮得到1-1A-8。MS: m/z = 229.2, [M+1]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7.62 (t, J= 7.2 Hz, 2H), 7.31 (t, J= 7.6 Hz, 2H), 7.21 (s, 1H), 6.01 (s, 2H), 3.42 (s, 2H), 2.89-2.93 (m, 2H), 2.30-2.34 (m, 2H), 1.23 (s, 6H)。
步驟8:中間體1-1A-9的製備 將中間體1-1A-8 (18.6 g, 79.4 mmol) 溶於THF (190 mL)中,隨後加入氯甲酸-9-芴基甲酯(20.5 g, 79.4 mmol)、碳酸鈉(25.2 g, 238.2 mmol)。將混合物在0℃下攪拌1小時。乙酸乙酯(50.0 mL*2)萃取和水洗(200.0 mL)。 合併有機相,用飽和食鹽水洗(150.0 mL),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並减壓濃縮得到中間體1-1A-9。MS: m/z = 451.3, [M+1]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7.76 (d, J= 13.6 Hz, 2H), 7.54-7.61 (m, 4H), 7.24-7.40 (m, 7H), 5.93-6.01 (m, 2H), 4.34-4.40 (m, 2H), 4.21 (s, 1H), 3.70 (t, J= 2 Hz, 2H), 3.55-3.59 (m, 2H), 3.15-3.23 (m, 2H), 1.27 (d, J= 2.4 Hz, 6H)。
步驟9:中間體1-1A-10的製備 將中間體1-1A-9(9.52 g, 21.1 mmol)溶於三氟醋酸(192 mL),加熱至75℃攪拌16小時。加入水(20.0 mL),並調節pH至9,再加入二氯甲烷(20.0 mL)萃取,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並减壓濃縮得到粗品產物。粗品在25℃下用正庚烷(6 mL)攪拌2小時得到1-1A-10的三氟醋酸鹽。MS: m/z = 333.1, [M+1]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7.77 (d, J= 7.6 Hz, 2H), 7.56 (d, J= 7.2 Hz, 2H), 7.41 (t, J= 7.6 Hz, 2H), 7.33 (t, J= 6 Hz, 2H), 6.18-6.27 (m, 2H), 4.38-4.42 (m, 2H), 4.23 (s, 1H), 3.88 (d, J= 2.0 Hz, 2H), 3.82 (d, J= 2.4 Hz, 1H), 3.72 (d, J= 2.0 Hz, 1H), 3.21-3.60 (m, 2H)。
步驟10:中間體1-1A-11的製備 將中間體1-1A-10的三氟醋酸鹽(1.00 g, 2.92 mmol)溶於四氫呋喃(10.0 mL) 中,隨後依次加入二碳酸二三級丁酯 (764 mg, 3.50 mmol)、三乙胺 (885 mg, 8.75 mmol) 並在 25℃下攪拌1小時。加入乙酸乙酯(10.0mL*2)和水(10.0mL)萃取。合併有機相,並用飽和食鹽水(15.0mL)洗,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並减壓濃縮得到粗品產物。粗品通過柱色譜法(石油醚/乙酸乙酯=1/0至0/1,石油醚:乙酸乙酯=3:1)純化,得到中間體1-1A-11。MS:m/z = 433.2, [M+1] +
步驟11:中間體1-1A的製備 將中間體1-1A-11(5.69 g,12.59 mmol)溶於乙醇(60.0 mL)中,隨後加入二甲胺(34.4 g,251.8 mmol)。 將反應體系在25℃下攪拌3小時。直接减壓濃縮,殘餘物用乙酸乙酯(40.0 mL)和10%檸檬酸(40.0 mL)萃取,將水相的pH值調至9,過濾並用乙酸乙酯(40.0 mL*2)萃取,合併有機相,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並减壓濃縮得到中間體1-1A。MS: m/z = 211.2, [M+1]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6.22 (d, J= 10 Hz, 2H), 4.40 (d, J= 38.8 Hz, 2H), 2.89-3.01 (m, 2H), 2.40 (d, J= 13.2 Hz, 2H), 1.49 (s, 9H)。
步驟12:中間體1-3A-2的製備 將中間體1-3A-1 (4 g, 17.02 mmol)溶於AcOH (30 mL)中,冰浴降溫至0℃,隨後加入濃硫酸 (17.03 g, 170.21 mmol),接著滴加亞硝酸鈉 (1.76 g, 25.53 mmol)的水溶液(5 mL),繼續攪拌0.25小時,接著滴加碘化鉀(4.24 g, 25.53 mmol)的水溶液(5 mL),移至25℃下反應0.5小時。往反應液中加入水(50 mL),過濾,固體用飽和硫代硫酸鈉溶液(2*40 mL)洗,水洗(40 mL),固體用二氯甲烷(50 mL)溶解,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濃縮得中間體1-3A-2。
步驟13:中間體1-3A-3的製備 將中間體1-3A-2 (2.85 g, 8.24 mmol),碘化亞銅(3.14 g, 16.48 mmol)溶於N,N-二甲基甲醯胺(45 mL)中,接著加入氟磺醯基二氟乙酸甲酯(6.33 g, 32.96 mmol),在80℃下反應1小時。繼續反應0.75小時。將反應液冷却至25℃,濾去不溶物,乙酸乙酯(100 mL)淋洗,水洗(3*200 mL),無水硫酸鈉乾燥,濃縮。粗品通過柱色譜法(石油醚/乙酸乙酯=30/1至20/1)純化,得到中間體1-3A-3。
步驟14:中間體1-3A-4的製備 將中間體1-3A-3 (1.66 g, 5.76 mmol),鐵粉(1.13 g, 20.17 mmol),氯化銨(1.54 g, 28.82 mmol)溶於乙醇 (20 mL)和水(10 mL)中,升溫至60℃反應2.5小時。往反應液中加入乙酸乙酯(80 mL)稀釋,濾去不溶物,水洗(2 * 50 mL),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濃縮得中間體1-3A-4。MS: m/z =257.9, [M+1] +
步驟15:中間體1-3A的製備 將中間體1-3A-4 (1.4 g, 5.43 mmol),聯硼酸頻哪醇酯(2.07 g, 8.14 mmol, 1.5 eq),[1,1'-雙(二苯基膦)二茂鐵]二氯化鈀二氯甲烷絡合物(443.12 mg, 542.61 µmol),醋酸鉀(1.60 g, 16.28 mmol) 溶於二㗁烷(30 mL)中,氮氣保護下在85℃下反應16小時。將反應液冷却至25℃,濾去不溶物,乙酸乙酯(50 mL)淋洗,濃縮。粗品通過柱色譜法(石油醚/乙酸乙酯=20/1至10/1)純化得中間體1-3A。MS: m/z =306.0, [M+1] +
步驟16:中間體1-2的製備 將中間體1-1(900 mg, 3.56 mmol) 溶於二氯甲烷(10 mL)中,冷却至0℃,隨後依次加入N,N-二異丙基乙胺(1.38 g, 10.69 mmol)和1-1A(749.60 mg, 3.56 mmol),0℃下反應1小時。直接减壓濃縮得粗品1-2。MS: m/z = 426.0, [M+1] +
步驟17:中間體1-3的製備 將中間體1-2(220 mg,516.10 µmol)和1-2A溶於乙腈(10 mL)中,隨後加入N,N-二異丙基乙胺(200.10 mg, 1.55 mmol),將反應體系升至80℃並攪拌16小時。將反應液减壓濃縮除去大部份溶劑,接著加入乙酸乙酯(10 mL)和水洗(5 mL)萃取,無水硫酸鈉乾燥,濃縮。粗品經矽膠柱層析(PE/EA=1/1 到 DCM/MeOH=20/1)分離得中間體1-3。MS: m/z = 549.1, [M+1] +
步驟18:中間體1-4的製備 將中間體1-3A (0.2 g, 364.29 µmol),中間體1-3 (222.27 mg, 728.58 µmol),[1,1'-雙(二苯基膦)二茂鐵]二氯化鈀二氯甲烷絡合物 (29.75 mg, 36.43 µmol),碳酸銫(356.08 mg, 1.09 mmol) 溶於二㗁烷 (5 mL) 和水(1.25 mL)中,氮氣保護下于90℃反應17小時。將反應液冷却至25℃,濾去不溶物,乙酸乙酯(50 mL)淋洗,無水硫酸鈉乾燥,濃縮。粗品經矽膠柱層析(DCM/MeOH=50/1 - 20/1)分離得中間體1-4。MS: m/z = 692.2, [M+1] +
步驟19:化合物1的製備 將中間體1-4 (92 mg, 133.01 µmol)溶於二氯甲烷 (4 mL)中,在20℃下加入三氟乙酸 (1.54 g, 13.51 mmol, 1 mL),繼續反應0.5小時。將反應液濃縮幹,二氯甲烷(2 mL)溶解,加入碳酸氫鈉固體(0.5 g)充分攪拌,再加入乙酸乙酯(5 mL)繼續攪拌5 分鐘,濾去不溶物,濃縮。粗品經製備HPLC(色譜柱: Boston Green ODS 150*30mm*5µm;流動性: [水(甲酸)-乙腈];乙腈%: 10%-40%,6min)分離得化合物1。 MS (ESI) m/z: 592.3[M+1]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9.01 (s, 1H), 6.58 (d, J= 14 Hz, 1H), 6.41 (s, 1H), 6.34 (s, 2H), 5.56 (d, J= 51 Hz, 1H), 4.79 – 4.75 (m, 2H), 4.62 – 4.61 (m, 2H), 4.72 (s, 2H), 4.03 – 3.82 (m, 5H), 3.31 – 3.30 (m, 1H), 2.59 – 2.54 (m, 2H), 2.38 – 2.29 (m, 4H)。
實施例2
步驟1:中間體2-2的製備 將中間體2-1 (50 g, 418.09 mmol),溶於二氯甲烷 (500 mL) 中,加入三乙胺 (84.61 g, 836.17 mmol,) ,接著加入二碳酸二三級丁酯 (100.37 g, 459.90 mmol),在25℃下反應16小時。反應液加入100 mL水,分液,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濃縮。粗品經矽膠柱層析(PE/EA=100/1 - 50/1)分離得中間體2-2。MS: m/z = 206.1, [M+Na] +
步驟2:中間體2-3的製備 將中間體2-2溶於無水(25 g, 136.43 mmol)四氫呋喃中 (350 mL) 中,加入3,7-二丙基-3,7-二氮雜二環[3.3.1]壬烷 (37.31 g, 177.36 mmol),冷却至-65℃,再緩慢滴加二級丁基鋰 (1.3 M, 157.42 mL),反應1小時後,滴加入氯甲酸甲酯 (15.73 g, 166.44 mmol),在-65℃下反應2小時。反應液滴加飽和飽和氯化銨(20 mL)萃滅,乙酸乙酯(300 mL*2)萃取,合併有機相,用飽和食鹽水(150 mL)洗,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濃縮。粗品經矽膠柱層析(PE/EA=50/1 - 25/1)分離得中間體2-3。MS: m/z = 186.0 [M-tBu+H] +
步驟3:中間體2-4A的製備 將中間體2-3 (12 g, 49.73 mmol),溶於THF (120 mL)中,再加入3-氯-2-氯甲基丙烯 (24.87 g, 198.94 mmol),冷却至-40℃,緩慢滴加雙三甲基矽基胺基鋰 (1 M, 99.47 mL),逐漸升溫至20℃下反應2小時。反應液滴加飽和氯化銨(20 mL)淬滅,乙酸乙酯(150 mL*2)萃取,合併有機相,用飽和食鹽水(80 mL)洗,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濃縮。粗品經矽膠柱層析(PE/EA=20/1 - 10/1)分離得中間體2-4A。TLC薄層層析(石油醚:丙酮=5:1)展開兩次,2-4A的Rf值爲0.5,其異構體的Rf值爲0.55。2-4A在LCMS(色譜柱: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 2.7um 3.0*30mm,流動相:A: H 2O(0.037%FA)-B: ACN(0.0187%FA); B: 5%-95%)上的保留時間爲0.776min,其異構體的保留時間爲0.801min。MS: m/z = 274.0 [M-tBu+H] +
步驟4:中間體2-5的製備 將中間體2-4A (3.6 g, 10.92 mmol),溶於氯化氫/乙酸乙酯 (4 M, 27.29 mL)中 ,20℃下反應2小時。反應液减壓濃縮得粗品中間體2-5,無需純化直接投下一步。MS: m/z = 230.1, [M+H] +
步驟5:中間體2-6的製備 將中間體2-5 (2.9 g, 10.90 mmol),溶於甲醇(100 mL) 中,再加入碳酸鉀 (4.52 g, 32.69 mmol) ,20℃下反應2小時。反應液加二氯甲烷(80 mL),過濾,濃縮。粗品經矽膠柱層析(PE/EA=10/1 - 5/1)分離得中間體2-6。MS: m/z = 194.1, [M+H] +
步驟6:中間體2-7的製備 將中間體2-6 (1.6 g, 8.28 mmol),溶於無水四氫呋喃 (20 mL)中,再加入四氫鋰鋁 (628.51 mg, 16.56 mmol),0℃下反應2小時。反應液滴加乙酸乙酯(10 mL)稀釋,滴加水(0.63 mL),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濃縮得粗品中間體2-7,無需純化直接投下一步。MS: m/z = 166.1 [M+H] +
步驟7:中間體2-8的製備 將中間體1-2 (700 mg, 1.64 mmol)和中間體2-7 (407.00 mg, 2.46 mmol),溶於無水甲苯(20 mL)中,再加入三級丁醇鈉 (473.45 mg, 4.93 mmol),0℃下反應2小時,再在20℃下反應2小時。反應液加入乙酸乙酯(50 mL), 加水10 mL淬滅,分相,有機相飽和食鹽水洗(10 mL),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濃縮。粗品經矽膠柱層析(PE/EA=5/1 - 2/1)分離得中間體2-8。MS: m/z = 555.1, [M+ H] +
步驟8:中間體2-9A和2-9B的製備 將中間體2-8 (0.1 g, 180.17 µmol, 1 eq) ,中間體1-3A (82.45 mg, 270.26 µmol) 溶於二㗁烷 (2 mL) 和水(0.5 mL)中,再加入甲磺酸[正丁基二(1-金剛烷基)膦](2-氨基-1,1'-聯苯-2-基)鈀(II) (13.12 mg, 18.02 µmol),碳酸銫 (146.75 mg, 450.42 µmol),90℃下反應16小時。反應液加乙酸乙酯(30 mL)稀釋,飽和食鹽水洗(10 mL),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濃縮。粗品經矽膠柱層析(PE/EA=1/50 - 1/100)後,再經製備SFC分離(色譜柱: REGIS(S,S)WHELK-O1(250mm*25mm,10µm);流動相:A:CO 2, B:[0.1%NH 3H 2O IPA];B%: 45%-45%)得中間體2-9A和2-9B。其中中間體2-9A在分析SFC(色譜柱: (S,S)Whelk-01 100×4.6mm I.D., 5.0 μm, 流動相: A: 超臨界二氧化碳, B: IPA (0.05% DEA),梯度: 40% B, 流速: 2.5mL/min)中的保留時間爲3.276 min,ee值爲98.3%;化合物2-9B在分析SFC(色譜柱: (S,S)Whelk-01 100×4.6mm I.D., 5.0 μm, 流動相: A:超臨界二氧化碳, B:IPA (0.05% DEA),梯度: 40% B, 流速: 2.5mL/min)中的保留時間爲3.879min,ee值爲96.4%。
步驟9:化合物2A的製備 將中間體2-9A (30 mg, 43.00 µmol) 溶於二氯甲烷(1.5 mL)中,再加入三氟乙酸(147.08 mg, 1.29 mmol),20℃下反應2小時。反應液用二氯甲烷(20 mL)稀釋,加入飽和碳酸氫鈉(10 mL),分相,水相用二氯甲烷(10mL)萃取,合併有機相,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濃縮。粗產物經製備HPLC(色譜柱: O-Welch C18 150*30mm* 5µm;流動相: [H 2O(FA)-ACN];B%: 1%-41%,10min)純化得化合物2A的甲酸鹽。 LCMS: MS (ESI) m/z: 598.2 [M+H]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9.07 (s, 1H), 8.52 (br s, 1H), 6.59 (br d, J=14.05 Hz, 1H), 6.38-6.48 (m, 1H), 6.33 (s, 2H), 5.10-5.26 (m, 2H), 4.59-4.72 (m, 3H), 4.49 (d, J=11.04 Hz, 1H), 4.27 (br s, 2H), 4.08 (br d, J=15.31 Hz, 1H), 3.94 (br d, J=11.04 Hz, 2H), 3.62 (br d, J=15.81 Hz, 1H), 3.53 (d, J=10.54 Hz, 1H), 3.00-3.14 (m, 2H), 2.75 (br d, J=16.31 Hz, 1H), 1.86-1.98 (m, 1H), 1.79 (td, J=3.67, 6.96 Hz, 1H), 0.69-0.85 (m, 2H)。
步驟10:化合物2B的製備 將中間體2-9B (31 mg, 44.43 µmol) 溶於二氯甲烷(1.5 mL)中,再加入三氟乙酸 (42.31 mg, 371.05 µmol),20℃下反應1小時。反應液用二氯甲烷(20 mL)稀釋,加入飽和碳酸氫鈉(10 mL),分相,水相用二氯甲烷(10 mL)萃取,合併有機相,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濃縮。粗產物經製備HPLC(色譜柱: O-Welch C18 150*30mm* 5µm;流動相: [H 2O(FA)-ACN];B%: 1%-41%,12min)純化得化合物2B的甲酸鹽。LCMS: MS (ESI) m/z: 598.2 [M+H]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9.06 (s, 1H), 8.52 (br s, 1H), 6.59 (br d, J=13.80 Hz, 1H), 6.43 (s, 1H), 6.33 (s, 2H), 5.16 (br d, J=10.29 Hz, 2H), 4.58-4.72 (m, 3H), 4.48 (d, J=11.29 Hz, 1H), 4.25 (br s, 2H), 4.07 (br d, J=15.56 Hz, 1H), 3.94 (br d, J=11.04 Hz, 2H), 3.61 (br d, J=15.81 Hz, 1H), 3.51 (d, J=10.54 Hz, 1H), 2.99-3.12 (m, 2H), 2.74 (br d, J=16.06 Hz, 1H), 1.88-1.95 (m, 1H), 1.72-1.85 (m, 1H), 0.69-0.81 (m, 2H)。
實施例3
步驟1:中間體3-1的製備 將中間體1-1(25 g, 99.03 mmol) 溶於二氯甲烷(200 mL)中,冷却至-30℃,隨後依次加入N,N-二異丙基乙胺(38.40 g, 297.08 mmol)和1-1B(21.02 g, 99.03 mmol),-30℃下反應2小時。直接减壓濃縮得粗品3-1。MS: m/z = 428.1 [M+1] +
步驟2:中間體3-2A的製備 將中間體3-1 (23 g,53.70 mmol)和中間體2-7 (9.76 g, 59.07 mmol)溶於無水甲苯 (300 mL)中,在0℃下緩慢加入三級丁醇鈉 (13.93 g, 145.00 mmol) ,0℃下反應0.5小時,再在20℃下反應0.5小時。反應液加乙酸乙酯200 mL稀釋,飽和食鹽水洗(100 mL),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减壓濃縮得粗產物3-2。粗產物經製備SFC(色譜柱: DAICEL CHIRALCEL OD(250mm*50mm,10 μm); 流動相:[A(超臨界二氧化碳), B(含有0.1%氨水的乙醇)]; B: 40%)純化得產物3-2A和3-2B。3-2A在分析SFC(色譜柱: Cellulose 2 100 mm*4.6mm, 3 μm)流動相:[ A(超臨界二氧化碳), B(MeOH (0.05% DEA))]; B: 40%)條件下的保留時間爲4.964 min,ee值爲95.7%, 1H NMR (400MHz, CD 3OD) δ 8.76 (s, 1H), 4.98 - 4.87 (m, 2H), 4.51 – 4.48 (m, 3H), 4.34 - 4.29 (m, 1H), 4.27 (br s, 2H), 4.23 - 4.18 (m, 1H), 3.61 – 3.58 (m, 3H), 3.12 (d, J=9.5 Hz, 1H), 2.78 (br d, J=16.8 Hz, 1H), 2.71 (dd, J=4.0, 9.6 Hz, 1H), 2.45 (br d, J=16.8 Hz, 1H), 1.83 – 1.72 (m, 2H), 1.75 - 1.62 (m, 3H), 1.55 – 1.51 (m, 1H), 1.42 (s, 9H), 0.60 (q, J=4.2 Hz, 1H), 0.47 -0.42 (m, 1H)。MS: m/z = 557.2 [M+1] +。3-2B在同樣條件下的保留時間爲8.382 min,ee值爲96.5%。
步驟3:中間體3-4的合成 將原料3-3 (2 g, 5.58 mmol)溶於二氯甲烷 (40 mL)中,冰浴下0-10℃下加入N,N-二異丙基乙胺(4.33 g, 33.47 mmol),接著滴加三氟甲磺酸酐 (6.30 g, 22.31 mmol),繼續反應1.5小時。往反應液中加入水(20 mL)充分攪拌,分去水相,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乾燥,濃縮。粗品通過柱層析(流動相:石油醚:乙酸乙酯=10:1~2:1)分離得中間體3-4。
步驟4:中間體3-5的合成 將中間體3-4 (3 g, 4.82 mmol),二苯甲酮亞胺(1.75 g, 9.64 mmol),4,5-雙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雜蒽 (557.57 mg, 963.63 μmol),碳酸銫 (4.71 g, 14.45 mmol)溶於甲苯(60 mL)中,接著加入三(二亞苄基茚丙酮)二鈀 (441.21 mg, 481.82 µmol),氮氣保護下在100 ℃下反應2小時。將反應液冷却至25 ℃,濾去不溶物,濃縮去大部份甲苯,乙酸乙酯(30 mL)稀釋,水洗(20 mL),無水硫酸鈉乾燥,濃縮得到粗品。粗品通過柱層析(流動相:石油醚:乙酸乙酯=10:1~1:1)分離得中間體3-5。
步驟5:中間體3-6的合成 將中間體3-5(3.1 g, 4.74 mmol),聯硼酸頻哪醇酯 (2.41 g, 9.48 mmol),[1,1'-雙(二苯基膦)二茂鐵]二氯化鈀(693.88 mg, 948.30 µmol),醋酸鉀 (1.40 g, 14.22 mmol)溶於甲苯 (60 mL)中,氮氣保護下在110℃下反應18小時。將反應液冷却至25℃,濾去不溶物,乙酸乙酯(50 mL)萃取,水洗(50 mL),無水硫酸鈉乾燥,濃縮。粗品通過柱層析(流動相:石油醚:乙酸乙酯=10:1~2:1)分離得中間體3-6。MS (ESI) m/z: 468.2 [M+H 2O-Ph 2CO+1] +
步驟6:中間體3-7的合成 將中間體3-2A (11.3 g, 20.29 mmol)加入水(60 mL) 和無水二㗁烷(240 mL)中,再加入甲磺酸[正丁基二(1-金剛烷基)膦](2-胺基-1,1'-聯苯-2-基)鈀(II) (1.48 g, 2.03 mmol) 和中間體3-6 (15.38 g, 24.34mmol),碳酸銫 (13.22 g, 40.57 mmol) ,87℃下反應2小時。反應液加乙酸乙酯(200 mL)稀釋,飽和食鹽水(40mLx2)洗,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减壓濃縮得粗品。粗品經柱層析(流動相:二氯甲烷:甲醇=50:1~20:1)分離得中間體3-7。MS (ESI) m/z: 862.4 [M+H 2O-Ph 2CO+1] +
步驟7:中間體3-8的合成 將中間體3-7(8.4 g, 8.18 mmol)加入到乙酸乙酯 (30 mL) 和水 (10 mL) ,再加入鹽酸/乙酸乙酯(4 M, 62.37 mL),20℃下反應2小時。反應液加水(30mL),有機相用水(30 mLx2)洗,合併水相,用飽和碳酸氫鈉調pH至7-8,用乙酸乙酯(80 mLx3)萃取,合併有機相,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减壓濃縮得粗品3-8,直接用於下一步。MS (ESI) m/z: 762.3 [M+1] +
步驟8:化合物3的合成 將中間體3-8(6.2 g, 8.14mmol) 加入乙腈 (70 mL)中再加入四甲基氟化銨 (2.29g, 13.83 mmol) ,60℃下反應1小時。反應液加100 mL乙酸乙酯稀釋,30 mL飽和碳酸氫鈉洗,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减壓濃縮得粗品。粗品經柱層析(流動相:二氯甲烷(10%氨氣的甲醇溶液):甲醇=20:1~10:1)純化得化合物3。SFC分析(色譜柱:Chiralcel OJ-3 100* 4.6mm , 3μm;流動相:A (超臨界二氧化碳)和B (乙醇,含0.05%二乙胺);梯度:B%:40%-40%),保留時間3.761 min,ee值爲97.34%。手性HPLC分析(色譜柱:FLM Chiral NQ,150*4.6mm, 3μm;流動相:A: (正己烷)和B:(乙醇,含有0.2%二乙胺,v/v);梯度:B%: 等度30%;洗脫時間:60min;柱溫:35℃)顯示保留時間17.387 min。MS (ESI) m/z: 606.3 [M+1]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 9.01 (s, 1H), 7.76 (dd, J = 5.6, 9.2 Hz, 1H), 7.28 - 7.19 (m, 2H), 7.15 (d, J= 2.3 Hz, 1H), 5.08 (br s, 1H), 5.01 (br s, 1H), 4.70 - 4.54 (m, 3H), 4.43 (dd, J = 7.3, 10.0 Hz, 1H), 4.32 (dd, J = 6.3,10.3 Hz, 1H), 3.78 - 3.65 (m, 5H), 3.39 - 3.34 (m, 1H), 3.23 (d, J = 9.5 Hz, 1H), 2.93 (br d, J = 17.3 Hz, 1H), 2.82(dd, J = 4.0, 9.3 Hz, 1H), 2.56 (br d, J = 17.1 Hz, 1H), 1.91 - 1.76 (m, 5H), 1.64 (td, J = 3.6, 6.9 Hz, 1H), 0.72 (q, J =4.0 Hz, 1H), 0.61 - 0.53 (m, 1H)。
實施例4
步驟1:中間體4-1的合成 將中間體3-2A (150 mg, 269.27 μmol) 、中間體1-3A(86.58 mg, 269.27 μmol) 、甲磺酸[正丁基二(1-金剛烷基)膦](2-胺基-1,1'-聯苯-2-基)鈀(II) (98.05 mg, 134.64 μmol) 、碳酸銫 (263.20 mg, 807.82 μmol) 溶於二㗁烷 (8 mL) 中,氮氣換氣三次,隨後加入水 (0.5 mL) ,氮氣保護下,80℃反應6小時。過濾除去不溶物,水洗(10 mL),乙酸乙酯萃取(30 mL*2),飽和食鹽水洗(10 mL),無水硫酸鈉乾燥,减壓濃縮除去有機溶劑得粗品,粗品經柱層析(流動相:二氯甲烷:甲醇=100:1~50:1)純化得中間體4-1。MS (ESI) m/z: 716.3 [M+1] +
步驟2:化合物4的合成 將中間體4-1 (22 mg, 30.1 μmol) 溶於二氯甲烷 (5 mL) ,隨後加入三氟乙酸 (1.5 mL),25℃下反應3小時。體系加入飽和碳酸氫鈉溶液至pH爲8,隨後加入二氯甲烷萃取(5 mL*2),無水硫酸鈉乾燥,减壓濃縮除去有機溶劑得粗品產物。粗品經prep-HPLC(色譜柱: O-Welch C18 150*30mm* 5 μm; 流動相: [A: 水(0.5%甲酸)-B: 乙腈];B%: 8%-48%,8min)分離得化合物4的甲酸鹽。MS (ESI) m/z: 616.2 [M+1]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 9.06 (s, 1H), 8.51 (br s, 1H), 6.94 (s, 1H), 6.52 (s, 1H), 5.16 (br d, J=10.79 Hz, 2H), 4.71–4.80 (m, 2H), 4.67 (br d, J=10.79 Hz, 1H), 4.53 (br d, J=11.04 Hz, 1H), 4.02–4.10 (m, 2H), 3.84–3.90 (m, 2H), 3.59–3.63 (m, 1H), 3.50–3.53 (m, 1H), 3.03-3.09 (m, 2H), 2.73-2.78 (m, 1H), 1.96-2.09 (m, 4H), 1.90-1.93 (m, 1H), 1.75-1.81 (m, 1H), 0.87-0.97 (m, 1H), 0.68-0.83 (m, 2H)。
實施例5
步驟1:化合物5-2的合成 氮氣保護,將化合物5-1 (21 g, 143.30 mmol) 溶於乙腈 (210 mL)中,加入N-碘代丁二醯亞胺 (38.69 g, 171.96 mmol) 和一水合對甲苯磺酸(1.36 g, 7.16 mmol),75℃反應5小時。緩慢加入水(150 mL),水相用乙酸乙酯(150 mL*3)萃取,分液。合併有機相,依次使用飽和亞硫酸鈉溶液(15mL)和飽和食鹽水(100 mL)清洗,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减壓濃縮得到粗品5-2。MS (ESI) m/z: 272.9 [M+1] +
步驟2:化合物5-3的合成 將化合物5-2 (39.3 g) 溶於乙醇 (435 mL)中,加入三乙胺(43.79 g, 432.75 mmol)和二氯二三苯基膦鈀 (10.12 g, 14.42 mmol),CO置換三次,然後CO氛圍下(50 Psi),80℃反應47小時。减壓濃縮,加入乙酸乙酯(300 mL)和0.3 M鹽酸(300 mL),有固體析出,過濾,得到濾餅。濾液分液,水相使用乙酸乙酯(200 mL *2)萃取,分液。合併有機相,使用飽和食鹽水(200 mL)清洗,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將濾餅與有機相合併减壓濃縮,得到粗品5-3。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8.54 (s, 1H), 4.39 (q, J = 7.1 Hz, 2H), 1.41 (t, J = 7.1 Hz, 3H)。
步驟3:化合物5-4的合成 氮氣保護,將化合物5-3 (41.3 g, 188.92 mmol) 溶於四氫呋喃(240 mL)中,加入甲醇(80 mL)和水(80 mL),分批次加入一水合氫氧化鋰 (23.78 g, 566.76 mmol),然後20℃反應5小時。將反應體系减壓濃縮,向反應體系中加入水(100 mL), 水相使用4M鹽酸調節pH至2,有固體析出,過濾。將濾餅溶於乙醇(200 mL),20℃攪拌16小時,過濾,濾餅减壓乾燥得到粗產品。將粗產品溶於石油醚(20mL)和乙酸乙酯(30mL),20℃攪拌1小時,過濾,濾餅减壓乾燥, 得到化合物5-4。 1H NMR (400 MHz, DMSO-d 6) δ 13.95 - 13.08 (m, 1H), 8.35 (s, 1H), 7.62 (br s, 2H)。
步驟4:化合物5-5的合成 氮氣保護,將化合物5-4 (17.8 g, 93.41 mmol) 溶於三氯氧磷 (234.25 g, 1.53 mol),然後95℃反應3小時。將反應體系减壓濃縮,加入四氫呋喃 (360 mL) ,然後20℃分批次加入硫氰酸胺 (21.33 g, 280.23 mmol) ,隨後40℃反應16小時。向反應體系中加入水(300 mL),水相使用乙酸乙酯(300 mL*3)萃取,分液。合併有機相,使用飽和食鹽水(300 mL)清洗,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减壓濃縮得到粗產品。向粗產品中加入乙酸乙酯(40 mL)和石油醚(20 mL),20℃攪拌0.5小時,過濾,濾餅减壓乾燥,得到化合物5-5。 1H NMR (400 MHz, DMSO-d 6) δ 13.33 (br s, 1H), 12.91 (s, 1H), 8.64 (s, 1H)。
步驟5:化合物5-6的合成 氮氣保護,將化合物5-5 (8.55 g, 36.91 mmol) 溶於N,N-二甲基甲醯胺 (140 mL) ,20℃加入甲醇鈉(2.09 g, 38.76 mmol),然後20℃緩慢滴加碘甲烷(4.72 g, 33.22 mmol),然後20℃反應5小時。向反應體系中加入冰水(300 mL),有固體析出,過濾,濾餅使用冰水(100 mL)清洗,濾餅减壓乾燥,得到化合物5-6。 1H NMR (400 MHz, DMSO-d 6) δ 13.27 (br s, 1H), 8.81 (s, 1H), 2.61 (s, 3H)。
步驟6:化合物5-7的合成 氮氣保護,將化合物5-6(3.5 g, 14.25 mmol)和化合物5-6A(3.98 g, 14.67 mmol)溶於二㗁烷(70 mL)、水(7 mL)和乙醇(14 mL)中,加入磷酸鉀(9.07 g, 42.74 mmol)和氯(2-二環己基膦基-2',4',6'-三異丙基-1,1'-聯苯基)[2-(2'-胺基-1,1'-聯苯)]鈀(II) (1.68 g, 2.14 mmol),然後105℃反應1.5小時。向反應體系中加入水(200mL),水相使用乙酸乙酯(200mL*2)萃取,分液。水相加入乙酸乙酯(200mL)變渾濁,通過矽藻土過濾,濾液分液。水相使用乙酸乙酯(200mL*2)萃取,分液。合併所有有機相,有機相使用飽和食鹽水(100mL)清洗,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减壓濃縮得到粗品。粗產品通過柱層析(展開劑:石油醚:乙酸乙酯=20:1~1:5,二氯甲烷:甲醇=10:1)分離,得到化合物5-7。 1H NMR (400 MHz, DMSO-d 6) δ 13.19 (br s, 1H), 9.03 (s, 1H), 6.92 (dd, J = 2.6, 7.3 Hz, 1H), 6.70 (dd, J = 2.7, 4.9 Hz, 1H), 5.71 (s, 2H), 2.62 (s, 3H)。
步驟7:化合物5-8的合成 氮氣保護,將化合物5-7(2.1 g, 5.92 mmol)溶於乙醇(63 mL)中,0℃加入硫酸銀(2.21 g, 7.10 mmol)和碘單質(1.58 g, 6.22 mmol),然後緩慢升溫至10℃反應2小時。向反應體系中加入飽和亞硫酸鈉溶液(70mL)和乙酸乙酯(100mL),過濾,分液。水相使用乙酸乙酯(100mL*3)萃取,分液。合併有機相,有機相使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减壓濃縮得到粗品。粗產品通過柱層析(展開劑:石油醚:乙酸乙酯=20:1~1:5)分離,得到化合物5-8。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10.47 (br s, 1H), 9.34 (s, 1H), 7.10 (d, J = 8.1 Hz, 1H), 2.78 (s, 3H)。
步驟8:化合物5-9的合成 冰水浴0℃氮氣保護下,向化合物5-8(0.33 g, 686.56μmol)的N,N-二甲基甲醯胺(5 mL)溶液中加入鈉氫(96.11 mg, 2.40 mmol),攪拌30分鐘後滴加4-甲氧基氯苄 (236.55 mg, 1.51 mmol),得到的混合物自然升溫至25℃攪拌14小時。向反應液中加入20 mL飽和氯化銨水溶液和2*20 mL乙酸乙酯攪拌10分鐘,除去水相,有機相减壓濃縮,得到粗品化合物5-9。
步驟9:化合物5-10的合成 氮氣保護,將化合物5-9(0.11 g)和N,N-二異丙基乙胺(59.16 mg, 457.73 μmol)溶於四氫呋喃(2.7 mL),10℃加入1H-苯并三唑-1-基氧三吡咯烷基六氟磷酸鹽(95.28 mg, 183.09 μmol),10℃反應1小時。然後加入化合物1-1B(38.87 mg, 183.09 μmol),10℃反應17小時。向反應體系中加入水(10mL),分液。水相使用二氯甲烷(10mL*3)萃取,分液,合併有機相,使用飽和食鹽水(10mL)清洗,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减壓濃縮得到粗產品。粗產品通過柱層析(展開劑:乙酸乙酯/石油醚=4.0%~20.0%)分離,得到化合物5-10。MS (ESI) m/z: 915.0 [M+1] +
步驟10:化合物5-11的合成 氮氣保護,將化合物5-10 (0.15 g, 163.89 μmol)和碘化亞銅(156.07 mg, 819.47 μmol)溶於N,N-二甲基甲醯胺(3.75 mL),加入化合物5-10A (314.86 mg, 1.64 mmol),80℃反應2小時。緩慢加入水(10mL)和乙酸乙酯(20mL),有固體析出,過濾。取濾液分液,水相使用乙酸乙酯(10mL*3)萃取,分液。合併有機相,使用飽和食鹽水(5mL)清洗,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减壓濃縮得到粗產品。粗產品通過柱層析(展開劑:乙酸乙酯/石油醚=4.0%~20.0% )分離,得到化合物5-11。MS (ESI) m/z: 857.1 [M+1] +
步驟11:化合物5-12的合成 氮氣保護,將化合物5-11(0.06 g, 69.98 μmol)溶於四氫呋喃(1.2 mL)和水(0.4 mL)中,0℃加入單過硫酸氫鉀(82.38 mg, 489.89 μmol),緩慢升溫至10℃反應4小時。補加單過硫酸氫鉀 (35.31 mg, 209.95 μmol),10℃反應2小時。緩慢加入飽和亞硫酸鈉溶液(5mL),水相使用乙酸乙酯(10mL*3)萃取,分液。合併有機相,使用飽和食鹽水(5mL)清洗,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减壓濃縮,得到化合物5-12。MS (ESI) m/z: 889.2 [M+1] +;MS (ESI) m/z: 873.2 [M+1] +
步驟12:化合物5-13的合成 氮氣保護,將化合物5-12 (0.05 g, 56.22 μmol)和化合物2-7 (13.93 mg, 84.33 μmol)溶於四氫呋喃(1.5 mL),0℃加入三級丁醇鈉(10.81 mg, 112.44 μmol),緩慢升溫至10℃反應3小時。向反應體系中加入水(5mL)和乙酸乙酯(5mL),過濾,濾液分液。水相使用乙酸乙酯(5mL*3)萃取,分液。合併有機相,使用飽和食鹽水(5mL)清洗,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减壓濃縮,得到化合物5-13。MS (ESI) m/z: 974.3 [M+1] +
步驟13:化合物5的合成 氮氣保護,將化合物5-13(0.1 g, 102.62 μmol)溶於二氯甲烷(2.5 mL),加入三氟乙酸(468.04 mg, 4.10 mmol),10℃反應6小時。將反應體系减壓濃縮得到粗產品。粗產品通過兩次高效液相製備色譜分離,得到化合物5。高效液相製備方法1:色譜柱:Phenomenex Luna 75*30mm*3µm;流動相A:水(0.04% 鹽酸),流動相B:乙腈;運行梯度:B%: 1%-43%,運行8 min。高效液相製備方法2:色譜柱:Waters Xbridge BEH 100*30mm*10µm;流動相A:水(10 mM 碳酸氫銨),流動相B:乙腈;運行梯度:B%: 30%-60%,運行8 min。MS (ESI) m/z: 634.2 [M+1] +
實施例6
步驟1: 氮氣保護,將中間體Int-3A (0.2 g, 323.36 µmol)和Int-4 (181.67 mg, 323.36 µmol)溶於四氫呋喃(8 mL)和水(2 mL),加入磷酸鉀(137.28 mg, 646.71 µmol)和氯化(2-二環己基膦-2′,6′-二甲氧基-1,1′-聯苯基)[2-(2′-胺基-1,1′-聯苯基)]鈀II)(23.30 mg, 32.34 µmol),然後  50℃反應2小時。向反應體系中加入水(5mL),水相使用乙酸乙酯(8mL*3)萃取,分液。有機相使用飽和食鹽水(10mL)清洗,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减壓濃縮得到粗產品。粗產品通過高效液相色譜(色譜柱: Phenomenex luna C18 100*40mm*5 µm;流動相:A(乙腈) 和B(水,含0.04%鹽酸);梯度:B%: 50%-80%,8 min)分離,純化得到化合物6-1A。MS m/z: 973.1 [M+1] +。 參考步驟1,使用中間體Int-3B爲原料,得到化合物6-1B。MS m/z: 973.1 [M+1] +
步驟2: 將化合物6-1A (0.2 g, 205.45 µmol)通過製備SFC(色譜柱:ChiralPak IH, 250*30mm, 10µm;流動相:A (超臨界CO 2) 和B (異丙醇,含0.1%氨水);梯度:B%:60%-60%,10min)分離,純化分別得到化合物6-1A1和6-1A2。
化合物6-1A1:分析SFC (柱子:ChiralPak IH-3, 50*4.6mm, 3µm;流動相:A (超臨界CO 2) 和B (異丙醇,含0.1%異丙胺);梯度:B%:5%-5%,3min)條件下的保留時間爲1.463 min,ee值97.49%。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 7.30 (s, 1H), 7.10 (d, J= 8.8 Hz, 4H), 6.94 (d, J= 2.0 Hz, 1H), 6.88 (d, J= 8.8 Hz, 4H), 6.52 (d, J= 2.0 Hz, 1H), 5.25 (s, 2H), 5.04 (d, J= 11.2 Hz, 1H), 4.69 (d, J= 10.8 Hz, 1H), 4.55 (s, 4H), 4.52 - 4.44 (m, 2H), 4.44 - 4.32 (m, 3H), 4.12 - 4.02 (m, 1H), 3.81 (s, 6H), 3.63 (d, J= 15.6 Hz, 2H), 3.56 - 3.43 (m, 1H), 3.36 (d, J= 17.6 Hz, 1H), 3.19 - 3.08 (m, 1H), 2.77 (d, J= 17.6 Hz, 1H), 2.07 - 1.87 (m, 4H), 1.85 - 1.77 (m, 2H), 1.51 (s, 9H), 1.26 (s, 1H), 0.91 - 0.84 (m, 1H). MS m/z: 973.1 [M+1] +
化合物6-1A2:分析SFC (柱子:ChiralPak IH-3, 50*4.6mm, 3µm;流動相:A (超臨界CO 2) 和B (異丙醇,含0.1%異丙胺);梯度:B%:5%-5%,3min)條件下的保留時間爲1.983 min,ee值95.66%。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 7.30 (s, 1H), 7.10 (d, J= 8.8 Hz, 4H), 6.94 (d, J= 2.4 Hz, 1H), 6.88 (d, J= 8.4 Hz, 4H), 6.51 (d, J= 2.4 Hz, 1H), 5.22 (s, 2H), 5.06 - 4.83 (m, 1H), 4.77 - 4.62 (m, 1H), 4.54 (s, 4H), 4.49 - 4.24 (m, 5H), 4.13 - 3.94 (m, 1H), 3.81 (s, 6H), 3.70 - 3.46 (m, 3H), 3.39 - 3.23 (m, 1H), 3.18 - 3.02 (m, 1H), 2.80 - 2.64 (m, 1H), 2.09 - 1.89 (m, 4H), 1.85 - 1.76 (m, 2H), 1.52 (s, 9H), 1.32 - 1.25 (m, 1H), 0.90 - 0.75 (m, 1H). MS m/z: 973.1 [M+1] +.
步驟3: 將化合物6-1B (0.2 g, 205.45 µmol)通過製備SFC(柱子:ChiralPak IH, 250*30mm, 10µm;流動相:A (超臨界CO 2) 和B (甲醇,含0.1%氨水);梯度:B%:40%-40%,11min)分離,純化分別得到化合物6-1B1和化合物6-1B2。
化合物6-1B1: 分析SFC (柱子:ChiralPak IH-3, 50*4.6mm, 3µm;流動相:A (超臨界CO 2) 和B (異丙醇,含0.1%異丙胺);梯度:B%:5%-5%,3min)條件下的保留時間爲1.330 min,ee值94.45%。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 7.26 (s, 1H), 7.10 (d, J= 8.4 Hz, 4H), 6.94 (d, J= 2.0 Hz, 1H), 6.88 (d, J= 8.4 Hz, 4H), 6.51 (d, J= 2.4 Hz, 1H), 5.01 (s, 1H), 4.93 (s, 1H), 4.54 (s, 4H), 4.42 - 4.16 (m, 6H), 3.81 (s, 6H), 3.65 - 3.50 (m, 3H), 3.33 - 3.19 (m, 2H), 2.94 (d, J= 16.0 Hz, 1H), 2.75 (d, J= 6.4 Hz, 1H), 2.46 (dd, J= 15.6, 2.0 Hz, 1H), 2.00 - 1.92 (m, 2H), 1.92 - 1.72 (m, 4H), 1.52 (s, 9H), 0.78 - 0.69 (m, 1H), 0.54 - 0.42 (m, 1H). MS m/z: 973.1 [M+1] +
化合物6-1B2: 分析SFC (柱子:ChiralPak IH-3, 50*4.6mm, 3µm;流動相:A (超臨界CO 2) 和B (異丙醇,含0.1%異丙胺);梯度:B%:5%-5%,3min)條件下的保留時間爲1.495 min,ee值98.01%。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 7.25 (s, 1H), 7.10 (d, J= 8.4 Hz, 4H), 6.93 (s, 1H), 6.88 (d, J= 8.4 Hz, 4H), 6.51 (s, 1H), 5.01 (s, 1H), 4.92 (s, 1H), 4.53 (s, 4H), 4.39 - 4.24 (m, 5H), 4.17 (d, J= 8.8 Hz, 1H), 3.81 (s, 6H), 3.64 - 3.49 (m, 3H), 3.33 - 3.19 (m, 2H), 2.95 (d, J= 18.8 Hz, 1H), 2.75 (d, J= 4.8 Hz, 1H), 2.46 (d, J= 16.4 Hz, 1H), 1.99 - 1.89 (m, 2H), 1.88 - 1.72 (m, 4H), 1.52 (s, 9H), 0.74 (d, J= 1.6 Hz, 1H), 0.53 - 0.43 (m, 1H). MS m/z: 973.1 [M+1] +.
步驟4:
化合物6A1: 氮氣保護,將化合物6-1A1 (0.07 g, 71.91 μmol)溶於二氯甲烷(3.5 mL),加入三氟乙酸(1.07 g, 9.42 mmol),然後20℃反應3小時。减壓濃縮得到粗產品。粗產品通過高效液相色譜(色譜柱: Waters Xbridge BEH C18 100*30mm*10µm;流動相:A(乙腈) 和B(水,含10mM 碳酸氫銨);梯度:B%: 35%-70%)分離,純化得到化合物6A1。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 7.31 (d, J= 9.6 Hz, 1H), 6.87 (s, 1H), 6.42 (s, 1H), 5.03 (s, 1H), 4.94 (s, 1H), 4.44 - 4.26 (m, 3H), 4.26 - 4.11 (m, 3H), 3.66 (s, 2H), 3.53 (t, J= 11.6 Hz, 2H), 3.37 - 3.23 (m, 2H), 2.98 (d, J= 16.8 Hz, 1H), 2.77 (dd, J= 8.4, 2.8 Hz, 1H), 2.47 (d, J= 16.4 Hz, 1H), 2.23 - 2.04 (m, 2H), 1.91 - 1.81 (m, 4H), 1.56 (s, 1H), 1.28 (d, J= 10.8 Hz, 1H), 0.89 (t, J= 7.2 Hz, 1H), 0.57 - 0.44 (m, 1H). MS m/z: 633.1 [M+1] +
化合物6A2: 氮氣保護,將化合物6-1A2 (0.07 g, 71.91 μmol)溶於二氯甲烷(3.5 mL),加入三氟乙酸(1.07 g, 9.42 mmol),然後20℃反應3小時。减壓濃縮得到粗產品。粗產品通過高效液相色譜(色譜柱: Waters Xbridge BEH C18 100*30mm*10µm;流動相:A(乙腈) 和B(水,含10mM 碳酸氫銨);梯度:B%: 35%-70%)分離,純化得到化合物6A2。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 7.30 (d, J= 10.0 Hz, 1H), 6.87 (s, 1H), 6.42 (s, 1H), 5.02 (s, 1H), 4.93 (s, 1H), 4.42 (d, J= 12.0 Hz, 1H), 4.36 - 4.26 (m, 2H), 4.21 (d, J= 9.2 Hz, 3H), 3.65 (s, 2H), 3.61 - 3.54 (m, 1H), 3.47 (d, J= 12.4 Hz, 1H), 3.35 - 3.23 (m, 2H), 2.95 (d, J= 16.8 Hz, 1H), 2.84 - 2.72 (m, 1H), 2.46 (d, J= 16.4 Hz, 1H), 2.11 (br s, 2H), 1.92 - 1.80 (m, 4H), 1.63 - 1.51 (m, 1H), 1.40 - 1.19 (m, 1H), 0.85 - 0.70 (m, 1H), 0.60 - 0.42 (m, 1H). MS m/z: 633.2 [M+1] +
步驟5:
化合物6B1: 氮氣保護,將化合物6-1B1 (0.06 g, 61.64 μmol)  溶於二氯甲烷 (3 mL),加入三氟乙酸(921.00 mg, 8.08 mmol),然後20℃反應2小時。减壓濃縮得到粗產品。粗產品通過高效液相色譜分離(色譜柱: Waters Xbridge Prep OBD C18 150*40mm*10µm;流動相:A(乙腈) 和B(水,含0.05% 氨水+10mM 碳酸氫銨);梯度:B%: 30%-70%),純化得到化合物6B1。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 7.31 (d, J= 9.6 Hz, 1H), 6.87 (s, 1H), 6.42 (s, 1H), 5.01 (s, 1H), 4.92 (s, 1H), 4.42 (d, J= 12.8 Hz, 1H), 4.33 - 4.24 (m, 2H), 4.22 - 4.17 (m, 1H), 4.14 (s, 2H), 3.63 (s, 2H), 3.58 (s, 1H), 3.54 (d, J= 12.4 Hz, 1H), 3.45 (d, J= 12.4 Hz, 1H), 3.32 - 3.21 (m, 2H), 2.95 (d, J= 16.8 Hz, 1H), 2.75 (dd, J= 8.8, 3.6 Hz, 1H), 2.46 (d, J= 17.2 Hz, 1H), 1.92 - 1.86 (m, 2H), 1.85 - 1.78 (m, 3H), 1.58 - 1.52 (m, 1H), 1.35 - 1.20 (m, 1H), 0.74 (q, J= 4.0 Hz, 1H), 0.53 - 0.44 (m, 1H). MS m/z: 633.2 [M+1] +
化合物6B2: 氮氣保護,將化合物6-1B2 (0.06 g, 61.64 μmol)溶於二氯甲烷 (3 mL),加入三氟乙酸(921.00 mg, 8.08 mmol),然後20℃反應2小時。减壓濃縮得到粗產品。粗產品通過高效液相色譜分離(色譜柱: Waters Xbridge Prep OBD C18 150*40mm*10µm;流動相:A(乙腈) 和B(水,含0.05% 氨水+10mM 碳酸氫銨);梯度:B%: 25%-65%),純化得到化合物6B2。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 7.35 - 7.27 (m, 1H), 6.88 (s, 1H), 6.43 (s, 1H), 5.03 (s, 1H), 4.95 (s, 1H), 4.46 - 4.26 (m, 3H), 4.26 - 4.06 (m, 3H), 3.66 (s, 3H), 3.53 (t, J= 10.8 Hz, 2H), 3.29 (d, J= 11.2 Hz, 2H), 2.98 (d, J= 15.6 Hz, 1H), 2.78 (s, 1H), 2.48 (d, J= 14.8 Hz, 1H), 1.85 (s, 5H), 1.57 (s, 1H), 1.38 - 1.22 (m, 1H), 0.79 (s, 1H), 0.51 (s, 1H). MS m/z: 633.2 [M+1] +
實施例7
步驟1: 氮氣保護,將中間體Int-3A(0.2 g, 323.36 μmol)和中間體3-6 (265.54 mg, 420.36 μmol)溶於甲苯(2 mL)和水(0.4 mL),加入磷酸鉀(137.28 mg, 646.71 μmol)和[(二(1-金剛烷基)-N-丁基膦)-2-(2-胺基聯苯)氯化鈀(II)(32.43 mg, 48.50 μmol),然後90℃反應6小時。向反應體系中加入水(7mL),水相使用乙酸乙酯(7mL*3)萃取,分液。有機相使用飽和食鹽水(10mL)清洗,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减壓濃縮得到粗產品。粗產品通過高效液相色譜(色譜柱: Phenomenex luna C18 250*50mm*10 μm;流動相:A(乙腈) 和B(水,含0.04%鹽酸);梯度:B%: 60%-80%,10 min)分離,純化得到化合物7-1A。MS m/z: 879.3 [M-C 13H 10O] +
步驟2: 氮氣保護,將中間體Int-3B(0.2 g, 323.36 μmol)和中間體3-6 (265.54 mg, 420.36 μmol)溶於甲苯(2 mL)和水(0.4 mL),加入磷酸鉀(137.28 mg, 646.71 μmol)和[(二(1-金剛烷基)-N-丁基膦)-2-(2-胺基聯苯)氯化鈀(II) (32.43 mg, 48.50 μmol),然後90°C反應4小時。向反應體系中加入水(7mL),水相使用乙酸乙酯(7mL*3)萃取,分液。合併有機相,有機相使用飽和食鹽水(10mL)清洗,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减壓濃縮得到粗產品。粗產品通過柱層析(流動相:石油醚:乙酸乙酯=50:1~1:1)分離,純化得到化合物7-1B。MS m/z: 522.4 [M/2+1] +
步驟3: 氮氣保護,將7-1A (0.19 g, 216.12 μmol)溶於二氯甲烷(7.5 mL),加入三氟乙酸(3.46 g, 30.36 mmol),然後20℃反應2小時。减壓濃縮,得到粗品化合物7-2A。MS m/z: 779.6 [M+1] +。 參考步驟3,使用7-1B爲原料,得到化合物7-2B。MS m/z: 779.6 [M+1] +
步驟4: 氮氣保護,將化合物7-2A (0.4 g, 143.58 μmol)溶於N,N-二甲基甲醯胺(4 mL),加入氟化銫(2.18 g, 14.36 mmol)和碳酸鈉(91.31 mg, 861.50 μmol),20℃反應15小時。向反應體系中加入水(6mL),水相使用乙酸乙酯(7mL*3)萃取,分液。合併有機相,使用飽和食鹽水(5mL)清洗,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减壓濃縮得到粗產品。粗產品通過高效液相色譜(色譜柱: Phenomenex Luna C18 75*30mm*3μm;流動相:A(乙腈) 和B(水,含0.04%甲酸);梯度:B%: 15%-55%)分離,再進一步通過製備SFC(柱子:DAICEL CHIRALPAK IG (250mm*30mm,10μm);流動相:A (超臨界CO 2) 和B (乙醇,含0.1%氨水);梯度:B%:50%-50%,11min)分離,純化分別得到化合物7A1和化合物7A2。
化合物7A1: 分析SFC (柱子:ChiralPak IG-3, 50*4.6mm, 3µm;流動相:A (超臨界CO 2) 和B (異丙醇,含0.1%異丙胺);梯度:B%:5%-5%,3min)條件下的保留時間爲1.693 min,ee值爲97.92%。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 7.67 (dd, J= 8.8, 5.6 Hz, 1H), 7.28 (s, 1H), 7.22 (t, J= 8.8 Hz, 1H), 7.12 (d, J= 2.0 Hz, 1H), 6.97 (d, J= 2.0 Hz, 1H), 5.03 (s, 1H), 4.95 (s, 1H), 4.41 (d, J= 12.4 Hz, 1H), 4.35 (d, J= 10.4 Hz, 2H), 4.23 (d, J= 10.0 Hz, 1H), 4.04 - 3.80 (m, 2H), 3.66 (s, 3H), 3.55 (d, J= 12.4 Hz, 1H), 3.51 (d, J= 12.0 Hz, 1H), 3.31 (d, J= 4.4 Hz, 1H), 3.28 (s, 1H), 3.01 (d, J= 16.8 Hz, 1H), 2.82 - 2.74 (m, 2H), 2.48 (d, J= 16.8 Hz, 1H), 1.90 - 1.86 (m, 5H), 1.60 - 1.53 (m, 1H), 1.32 - 1.19 (m, 1H), 0.80 (q, J= 4.4 Hz, 1H), 0.56 - 0.48 (m, 1H). MS m/z: 623.2 [M+1] +
化合物7A2: 分析SFC (柱子:ChiralPak IG-3, 50*4.6mm, 3µm;流動相:A (超臨界CO 2) 和B (異丙醇,含0.1%異丙胺);梯度:B%:5%-5%,3min)條件下的保留時間爲2.236 min,ee值爲98.26%。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 7.67 (dd, J= 8.8, 6.0 Hz, 1H), 7.28 (s, 1H), 7.22 (t, J= 8.8 Hz, 1H), 7.25 - 7.19 (m, 1H), 7.12 (d, J= 2.0 Hz, 1H), 5.03 (s, 1H), 4.95 (s, 1H), 4.44 - 4.30 (m, 3H), 4.29 - 4.23 (m, 1H), 4.07 - 3.83 (m, 2H), 3.77 - 3.65 (m, 3H), 3.57 (t, J= 10.8 Hz, 2H), 3.32 (s, 1H), 3.29 (d, J= 5.2 Hz, 1H), 2.99 (d, J= 16.4 Hz, 1H), 2.83 - 2.73 (m, 2H), 2.49 (d, J= 16.8 Hz, 1H), 1.94 - 1.86 (m, 5H), 1.63 - 1.53 (m, 1H), 1.30 - 1.11 (m, 1H), 0.82 (d, J= 4.0 Hz, 1H), 0.53 (q, J= 8.0 Hz, 1H). MS m/z: 623.2 [M+1] +
步驟5: 氮氣保護,將化合物7-2B (0.55 g, 198.24 μmol)溶於N,N-二甲基甲醯胺(5 mL),加入氟化銫(3.01 g, 19.82 mmol)和碳酸鈉(126.07 mg, 1.19 mmol),20°C反應15小時。向反應體系中加入水(6mL),水相使用乙酸乙酯(7mL*3)萃取,分液。合併有機相,使用飽和食鹽水(5mL)清洗,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减壓濃縮得到粗產品。粗產品通過高效液相色譜(色譜柱: Phenomenex Luna C18 75*30mm*3μm;流動相:A(乙腈) 和B(水,含0.04%甲酸);梯度:B%: 15%-55%)分離,再進一步通過製備SFC(柱子:DAICEL CHIRALPAK IG (250mm*30mm,10μm);流動相:A (超臨界CO 2) 和B (乙醇,含0.1%氨水);梯度:B%:55%-55%,7min)分離,純化分別得到化合物7B1和化合物7B2。
化合物7B1:分析SFC (柱子:ChiralPak IG-3, 50*4.6mm, 3µm;流動相:A (超臨界CO 2) 和B (異丙醇,含0.1%異丙胺);梯度:B%:5%-5%,3min)條件下的保留時間爲1.745 min,ee值爲98.56%。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 7.67 (dd, J= 9.2, 6.0 Hz, 1H), 7.30 - 7.25 (m, 1H), 7.22 (t, J= 8.8 Hz, 1H), 7.11 (d, J= 1.6 Hz, 1H), 6.97 (d, J= 1.6 Hz, 1H), 5.03 (s, 1H), 4.94 (s, 1H), 4.38 (t, J= 14.0 Hz, 2H), 4.32 - 4.27 (m, 1H), 4.27 - 4.19 (m, 1H), 4.11 - 3.76 (m, 2H), 3.73 - 3.61 (m, 3H), 3.53 (t, J= 11.6 Hz, 2H), 3.34 - 3.23 (m, 2H), 2.98 (d, J= 16.8 Hz, 1H), 2.81 - 2.73 (m, 2H), 2.48 (d, J= 16.8 Hz, 1H), 1.92 - 1.79 (m, 5H), 1.60 - 1.52 (m, 1H), 1.26 (s, 1H), 0.79 (q, J = 3.6 Hz, 1H), 0.51 (q, J = 7.6 Hz, 1H). MS m/z: 623.2 [M+1]+。
化合物7B2:分析SFC (柱子:ChiralPak IG-3, 50*4.6mm, 3µm;流動相:A (超臨界CO 2) 和B (異丙醇,含0.1%異丙胺);梯度:B%:5%-5%,3min)條件下的保留時間爲2.343 min,ee值爲98.62%。1H NMR (400 MHz, CDCl3) δ = 7.67 (dd, J = 8.8, 5.6 Hz, 1H), 7.29 - 7.25 (m, 1H), 7.22 (t, J = 8.8 Hz, 1H), 7.11 (d, J = 2.4 Hz, 1H), 6.97 (d, J = 2.0 Hz, 1H), 5.03 (s, 1H), 4.95 (s, 1H), 4.41 (d, J = 12.0 Hz, 1H), 4.36 (d, J = 10.4 Hz, 2H), 4.23 (d, J = 10.0 Hz, 1H), 4.07 - 3.78 (m, 2H), 3.75 - 3.63 (m, 3H), 3.59 (d, J = 12.0 Hz, 1H), 3.54 (d, J = 12.4 Hz, 1H), 3.31 (d, J = 3.2 Hz, 1H), 3.28 (s, 1H), 3.00 (d, J = 16.8 Hz, 1H), 2.82 - 2.73 (m, 2H), 2.48 (d, J = 16.8 Hz, 1H), 1.93 - 1.80 (m, 5H), 1.61 - 1.51 (m, 1H), 1.26 (s, 1H), 0.81 (q, J = 4.0 Hz, 1H), 0.55 - 0.47 (m, 1H). MS m/z: 623.2 [M+1]+。
實施例8
步驟1: 將化合物8-1 (2 g, 6.05 mmol) 和1-1B(1.35 g, 6.36 mmol) 溶於二氯甲烷 (20 mL),氮氣置換三次,-40℃滴加三乙胺 (1.84 g, 18.16 mmol)。滴加完畢,升至25℃,反應3小時。倒入50 mL水中,分液。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10 mL*3)。合併有機相,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减壓濃縮。粗品通過柱層析分離純化(洗脫劑:石油醚 : 乙酸乙酯= 1:0 至 3:1),得到化合物8-2。MS m/z: 505.0,507.0 [M+1] +
步驟2: 將8-2 (646 mg, 1.28 mmol) 和氟化鉀 (1.48 g, 25.52 mmol) 溶於二甲基亞碸 (12 mL),氮氣置換三次,加熱至120℃,攪拌1小時。反應液倒入60 mL水中,乙酸乙酯萃取(10 mL*3)。合併有機相,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减壓濃縮。粗品通過柱層析分離純化(洗脫劑:石油醚 : 乙酸乙酯= 1:0至 5:1),得到8-3。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7.80 (d, J = 1.6 Hz, 1H), 4.22-4.58 (m, 4H), 3.51 - 3.89 (m, 2H), 1.90-2.04 (m, 2H), 1.66 - 1.84 (m, 2H), 1.53 (s, 9H)。
步驟3: 將Int-5 (333.98 mg, 1.23 mmol),8-3 (502 mg, 1.03 mmol) 和磷酸鉀 (435.17 mg, 2.05 mmol) 溶於四氫呋喃 (10 mL) 和水 (2.5 mL),氮氣置換三次,加入(2-二環己基膦-2,4,6-三異丙基-1,1-聯苯)[2-(2-胺基-1,1-聯苯]甲磺酸鈀 (86.76 mg, 102.50 μmol, 0.1 eq),氮氣置換三次,35℃攪拌3小時。反應液冷却,過濾,减壓濃縮。粗品通過柱層析分離純化(洗脫劑:石油醚 : 乙酸乙酯= 1:0至4:1),得到8-4。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7.81 (d, J = 1.6 Hz, 1H), 6.90 (dd, J = 7.2, 2.4 Hz, 1H), 6.65 (dd, J = 5.2, 2.4 Hz, 1H), 4.29 - 4.56 (m, 4H), 3.51 - 3.87 (m, 2H), 1.93 - 2.03 (m, 2H), 1.77 (br d, J = 8.0 Hz, 2H), 1.54 (s, 9H)。
步驟4: 將8-4 (330 mg, 595.25 μmol), N-碘代丁二醯亞胺 (200.88 mg, 892.87 μmol) 溶於N, N-二甲基甲醯胺 (3.3 mL), 氮氣置換三次,加熱50℃,攪拌28小時。反應液倒入5 mL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和5 mL飽和硫代硫酸鈉水溶液中,乙酸乙酯萃取(5 mL*3)。合併有機相,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减壓濃縮。粗品通過柱層析分離純化(洗脫劑:石油醚 : 乙酸乙酯= 1:0至3:1),得到化合物8-5。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7.85 (d, J = 1.6 Hz, 1H), 7.11 (d, J = 8.4 Hz, 1H), 4.30 - 4.63 (m, 4H), 3.52 - 3.91 (m, 2H), 1.94 - 2.05 (m, 2H), 1.72 - 1.88 (m, 2H), 1.54 (s, 9H)。
步驟5: 將氫化鈉 (36.69 mg, 917.26 μmol, 60%) 溶於四氫呋喃 (1 mL),氮氣置換三次,冷却至0℃,加入2-7(151.56 mg, 917.26 μmol) 的四氫呋喃 (1.5 mL) 溶液,升至20℃,攪拌10分鐘。冷却至0℃,加入8-5 (208 mg, 305.75 μmol) 的四氫呋喃 (2.5 mL) 溶液,升至20℃,攪拌4小時。反應液倒入10 mL飽和氯化銨水溶液中,乙酸乙酯萃取(2 mL*3)。合併有機相,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减壓濃縮。粗品通過柱層析分離純化(洗脫劑:石油醚 : 乙酸乙酯= 1:0至1:2),得到8-6。MS m/z: 825.1 [M+1] +
步驟6: 將8-6(180 mg, 218.05 μmol),甲基硼酸 (39.16 mg, 654.14 μmol) 和碳酸鉀 (60.27 mg, 436.09 μmol) 溶於二㗁烷 (2 mL) 和水 (0.5 mL) 中,氮氣置換三次,加入[1,1-雙(二苯基磷)二茂鐵]二氯化鈀 (15.95 mg, 21.80 μmol, 0.1 eq),氮氣置換三次,升至80℃,攪拌60小時。反應液减壓濃縮。粗品通過柱層析分離純化(洗脫劑:石油醚 : 乙酸乙酯= 1:0至1:2),得到粗品。粗品經過製備SFC分離純化 (色譜柱:DAICEL CHIRALPAK AD (250 mm*30 mm, 10 μm);流動相:A (超臨界二氧化碳) 和B (異丙醇,含0.1%氨水);梯度:B% = 45%-45%),分別得到8-7A和8-7B的混合物、8-7C和8-7D。8-7C在SFC分析方法(色譜柱:Chiralpak AD-3, 50×4.6mm, 3μm;流動相:A (超臨界二氧化碳) 和 B (異丙醇,含0.1%異丙胺);梯度:B%=5%-50%-5%,3.0 min)中的保留時間爲1.468 min,手性異構體過量97.36%。8-7D在SFC分析方法(色譜柱:Chiralpak AD-3, 50×4.6mm, 3μm;流動相:A (超臨界二氧化碳) 和 B (異丙醇,含0.1%異丙胺);梯度:B%=5%-50%-5%,3.0 min)中的保留時間爲1.603 min,手性異構體過量100%。
步驟7: 將8-7A和8-7B的混合物 (32 mg, 44.84 μmol) 溶於二氯甲烷 (0.6 mL),加入三氟乙酸 (0.2 mL),15℃攪拌0.5小時。反應液中滴加氨水至pH爲9, 减壓濃縮。粗品經高效液相製備色譜分離純化(色譜柱:Phenomenex Luna 100*30mm*3μm;流動相A:水(0.2% 甲酸),流動相B:乙腈;運行梯度:B%: 1%-30%,運行8 min)得到粗品。粗品經製備SFC分離純化 (色譜柱:DAICEL CHIRALPAK AD (250 mm*30 mm, 10 μm);流動相:A (超臨界二氧化碳) 和B (乙醇,含0.1%氨水);梯度:B% = 50%-50%,運行11 min),得到8A和8B。
8A在SFC分析方法(色譜柱:Chiralpak IG-3, 50×4.6mm, 3μm;流動相:A (超臨界二氧化碳) 和 B (乙醇,含0.1%異丙胺);梯度:B%=5%-50%-5%,3.0 min)中的保留時間爲1.727 min,手性異構體過量100%。1H NMR (400 MHz, CD 3OD) δ:7.91 (s, 1 H), 7.01 (d, J=8.4 Hz, 1 H), 4.95 - 5.10 (m, 2 H), 4.47 (br d, J=12.4 Hz, 2 H), 4.25 - 4.42 (m, 2 H), 3.56 - 3.75 (m, 5 H), 3.26-3.30 (m, 1 H), 3.20 (br d, J=9.6 Hz, 1 H), 2.91 (br d, J=16.4 Hz, 1 H), 2.79 (br dd, J=9.2, 3.6 Hz, 1 H), 2.53 (br d, J=17.2 Hz, 1 H), 1.97 (s, 3 H), 1.81 (br s, 5 H), 1.56 - 1.70 (m, 1 H), 0.70 (q, J=4.0 Hz, 1 H), 0.49 - 0.59 (m, 1 H)。MS m/z: 613.2 [M+1] +
8B在SFC分析方法(色譜柱:Chiralpak IG-3, 50×4.6mm, 3 μm;流動相:A (超臨界二氧化碳) 和 B (乙醇,含0.1%異丙胺);梯度:B%=5%-50%-5%,3.0 min)中的保留時間爲2.216 min,手性異構體過量99.22%。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7.92 (d, J=2.0 Hz, 1 H), 7.01 (d, J=8.4 Hz, 1 H), 4.96 - 5.10 (m, 2 H), 4.47 (br t, J=13.2 Hz, 2 H), 4.25 - 4.41 (m, 2 H), 3.57 - 3.74 (m, 5 H), 3.26-3.30 (m, 1 H), 3.20 (d, J=9.6 Hz, 1 H), 2.91 (br d, J=16.8 Hz, 1 H), 2.79 (dd, J=9.6, 4.0 Hz, 1 H), 2.53 (br d, J=16.4 Hz, 1 H), 1.76 - 1.91 (m, 8 H), 1.56 - 1.69 (m, 1 H), 0.70 (q, J=4.4 Hz, 1 H), 0.49-0.59(m, 1 H)。MS m/z: 613.2 [M+1] +
步驟8: 將8-7C溶於二氯甲烷(0.6 mL) ,加入三氟乙酸 (0.2 mL) ,15℃攪拌0.5小時。反應液中滴加氨水至pH爲9,减壓濃縮。粗品經高效液相製備色譜分離純化(色譜柱:Phenomenex Luna 100*30mm*3 μm;流動相A:水(0.2% 甲酸),流動相B:乙腈;運行梯度:B%: 1%-30%,運行8 min)得到8C的甲酸鹽。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8.51 (br s, 1H), 7.94 (s, 1H), 7.02 (d, J = 8.0 Hz, 1H), 5.09 (d, J = 16.4 Hz, 2H), 4.50 - 4.63 (m, 3H), 4.41 (d, J = 10.8 Hz, 1H), 3.86 - 4.08 (m, 3H), 3.76 (br dd, J = 12.8, 8.8 Hz, 2H), 3.48 (br d, J = 15.6 Hz, 1H), 3.34 - 3.41 (m, 1H), 2.92 - 3.03 (m, 2H), 2.66 (br d, J = 16.4 Hz, 1H), 1.93 - 2.07 (m, 7H), 1.81-1.92 (m, 1H), 1.66-1.76 (m, 1H), 0.71-0.78 (m, 1H), 0.60 - 0.69 (m, 1H)。MS m/z: 613.2 [M+1] +
步驟9: 將8-7D (21 mg, 29.43 μmol) 溶於二氯甲烷 (0.6 mL),加入三氟乙酸 (0.2 mL),15℃攪拌0.5小時。反應液中滴加氨水至pH爲9,减壓濃縮。粗品經高效液相製備色譜分離純化(色譜柱:Phenomenex Luna 100*30mm*3 μm;流動相A:水(0.2% 甲酸),流動相B:乙腈;運行梯度:B%: 1%-30%,運行8 min),得到8D的甲酸鹽。 1H NMR (400 MHz, CD 3OD) δ 8.53 (br s, 1H), 7.93 (s, 1H), 7.02 (d, J = 8.0 Hz, 1H), 5.07 (br d, J = 18.8 Hz, 2H), 4.42 - 4.65 (m, 3H), 4.37 (br d, J = 10.8 Hz, 1H), 3.81 - 3.97 (m, 3H), 3.73 (br d, J = 12.4 Hz, 2H), 3.43 (br d, J = 15.6 Hz, 1H), 3.34 (br s, 1H), 2.84 - 3.03 (m, 2H), 2.62 (br d, J = 17.2 Hz, 1H), 1.97 (s, 7H), 1.81 - 1.89 (m, 1H), 1.64 - 1.73 (m, 1H), 0.69-0.81 (m, 1H), 0.57 - 0.66 (m, 1H)。MS m/z: 613.2 [M+1] +
實驗例1. GP2D細胞p-ERK抑制測試
1. 目的 通過HTRF的方法,篩選出能有效抑制GP2D細胞p-ERK的化合物。
2. 實驗流程 1). GP2D細胞種于透明96孔細胞培養板中,80 μL細胞懸液每孔,每孔包含8000個細胞,細胞板放入二氧化碳培養箱,37度過夜孵育; 2). 取2 μL化合物加入78μL細胞培養基,混勻後,取20 μL化合物溶液加入到對應細胞板孔中,細胞板放回二氧化碳培養箱繼續孵育1小時; 3). 結束孵育後,棄掉細胞上清加入50 μL 1X細胞裂解液每孔,室溫搖晃孵育30分鐘; 4). 使用detection buffer 將Phospho-ERK1/2 Eu Cryptate antibody和Phospho-ERK1/2 d2 antibody稀釋20倍; 5). 取16 μL細胞裂解物上清每孔到新的384白色微孔板中,再加入2 μL Phospho-ERK1/2 Eu Cryptate antibody稀釋液和2 μL Phospho-ERK1/2 d2 antibody稀釋液,常溫孵育至少4小時; 6). 孵育結束後使用多標記分析儀讀取HTRF excitation:320nm, emission:615nm,665nm; 7). 計算待測化合物IC 50
3. 實驗結果 結果見表2。 表2 化合物對GP2D細胞p-ERK抑制的IC 50
化合物編號 GP2D p-ERK IC 50(nM)
化合物1 4.75
化合物2A的甲酸鹽 2.69
化合物3 2.4
化合物4的甲酸鹽 19.4
實驗結論:本發明化合物具有顯著的GP2D p-ERK抑制作用。
實驗例2. GP2D 3D CTG實驗
1. 實驗目的: 本實驗旨在驗證本發明化合物對KRAS G12D突變的GP2D人結腸癌細胞的增殖抑制效果。
2. 實驗材料: 細胞株GP2D、DMEM培養基購自GIBCO,FBS購自Hyclone, L-glutamine購自Invitrogen。96-孔板購自Ultra Low Cluster。CellTiter-Glo® 3D Cell Viability Assay(3D細胞活率化學發光檢測試劑)試劑購自Promega,2104 EnVision讀板器購自PerkinElmer。
3. 實驗方法: 將GP2D細胞按DMEM + 10% FBS+ 2 mM L-glutamine培養條件在37℃,5% CO 2的培養箱中進行培養。定期傳代,取處于對數生長期的細胞用於鋪板。將GP2D細胞種于96孔U底細胞培養板中,135 μL細胞懸液每孔,其中包含6000個GP2D細胞。將培養板在37℃,5% CO 2,及100% 相對濕度的培養箱中培養過夜。將待測化合物用排槍進5倍稀釋至第8個濃度,即從200 μM稀釋至2.56 nM,設置雙複孔實驗。向中間板中加入78 μL培養基,再按照對應位置,轉移2 μL每孔的梯度稀釋化合物至中間板,混勻後轉移20μL每孔到細胞板中。轉移到細胞板中的化合物濃度範圍是1 μM至0.0128 nM。細胞板置于二氧化碳培養箱中培養5天。加入化合物的細胞板結束孵育後,向細胞板中加入每孔100 μL的細胞活率化學發光檢測試劑,室溫孵育10分鐘使發光信號穩定。採用多標記分析儀讀數。
4. 數據分析: 利用方程式(Sample-Min)/(Max-Min)*100%將原始數據換算成抑制率,IC 50的值即可通過四參數進行曲線擬合得出(GraphPad Prism中"log(inhibitor) vs. response -- Variable slope" 模式得出)。
5. 實驗結果: 結果見表3。 表3 化合物對GP2D細胞抗增殖的IC 50
化合物編號 GP2D IC 50(nM)
化合物3 0.54
化合物7A2 1.37
實驗結論:本發明化合物對KRAS G12D突變的GP2D細胞具有顯著的抗增殖活性。
實驗例3. AsPC-1 3D CTG實驗
1. 實驗目的: 本實驗旨在驗證本發明化合物對KRAS G12D突變的AsPC-1人胰腺癌細胞的增殖抑制效果。
2. 實驗材料: 細胞株AsPC-1、RPMI-1640培養基購自GIBCO,FBS購自Hyclone。96-孔板購自Ultra Low Cluster,CellTiter-Glo® 3D Cell Viability Assay(3D細胞活率化學發光檢測試劑)試劑購自Promega,2104 EnVision讀板器購自PerkinElmer。
3. 實驗方法: 將AsPC-1細胞按RPMI-1640 + 10% FBS培養條件在37℃,5% CO 2的培養箱中進行培養。定期傳代,取處于對數生長期的細胞用於鋪板。將AsPC-1細胞種于96孔U底細胞培養板中,135 μL細胞懸液每孔,其中包含500個AsPC-1細胞。將培養板在37℃,5% CO 2,及100% 相對濕度的培養箱中培養過夜。將待測化合物用排槍進5倍稀釋至第8個濃度,即從200 μM稀釋至2.56 nM,設置雙複孔實驗。向中間板中加入78 μL培養基,再按照對應位置,轉移2 μL每孔的梯度稀釋化合物至中間板,混勻後轉移20μL每孔到細胞板中。轉移到細胞板中的化合物濃度範圍是1 μM至0.0128 nM。細胞板置于二氧化碳培養箱中培養7天。加入化合物的細胞板結束孵育後,向細胞板中加入每孔100 μL的細胞活率化學發光檢測試劑,室溫孵育10分鐘使發光信號穩定。採用多標記分析儀讀數。
4. 數據分析: 利用方程式(Sample-Min)/(Max-Min)*100%將原始數據換算成抑制率,IC 50的值即可通過四參數進行曲線擬合得出(GraphPad Prism中"log(inhibitor) vs. response -- Variable slope" 模式得出)。
5. 實驗結果: 結果見表4。 表4 化合物對AsPC-1細胞抗增殖的IC 50
化合物編號 AsPC-1 IC 50(nM)
化合物3 5.74
實驗結論:本發明化合物對KRAS G12D突變的AsPC-1細胞具有顯著的抗增殖活性。
實驗例4. PANC04.03 3D CTG實驗
1. 實驗目的: 本實驗旨在驗證本發明化合物對KRAS G12D突變的PANC04.03人胰腺癌細胞的增殖抑制效果。
2. 實驗材料: 細胞株PANC04.03、RPMI-1640培養基購自GIBCO,FBS購自Hyclone,human insulin購自Yeasen。96-孔板購自Ultra Low Cluster,CellTiter-Glo® 3D Cell Viability Assay(3D細胞活率化學發光檢測試劑)試劑購自Promega,2104 EnVision讀板器購自PerkinElmer。
3. 實驗方法: 將PANC04.03細胞按RPMI-1640+15% FBS+5ug/ml human insulin培養條件在37℃,5% CO 2的培養箱中進行培養。定期傳代,取處于對數生長期的細胞用於鋪板。將PANC04.03細胞種于96孔U底細胞培養板中,135 μL細胞懸液每孔,其中包含2000個PANC04.03細胞。將培養板在37℃,5% CO 2,及100% 相對濕度的培養箱中培養過夜。將待測化合物用排槍進5倍稀釋至第8個濃度,即從200 μM稀釋至2.56 nM,設置雙複孔實驗。向中間板中加入78 μL培養基,再按照對應位置,轉移2 μL每孔的梯度稀釋化合物至中間板,混勻後轉移20μL每孔到細胞板中。轉移到細胞板中的化合物濃度範圍是1 μM至0.0128 nM。細胞板置于二氧化碳培養箱中培養7天。加入化合物的細胞板結束孵育後,向細胞板中加入每孔100 μL的細胞活率化學發光檢測試劑,室溫孵育10分鐘使發光信號穩定。採用多標記分析儀讀數。
4. 數據分析: 利用方程式(Sample-Min)/(Max-Min)*100%將原始數據換算成抑制率,IC 50的值即可通過四參數進行曲線擬合得出(GraphPad Prism中"log(inhibitor) vs. response -- Variable slope" 模式得出)。
5. 實驗結果: 結果見表5。 表5 化合物對PANC04.03細胞抗增殖的IC 50
化合物編號 PANC04.03 IC 50(nM)
化合物3 34.17
實驗結論:本發明化合物對KRAS G12D突變的PANC04.03細胞具有顯著的抗增殖活性。
實驗例5. 體內藥代動力學實驗
1. 實驗目的: 本實驗旨在考察本發明化合物在CD-1小鼠口服及靜脉注射下的藥代動力學特徵。
2. 實驗方法: 受試化合物與10% 二甲基亞碸+90% (10% 羥丙基-β-環糊精(HP-β-CD)水溶液)混合,渦旋並超聲,分別製備得到0.6、3.0和10.0mg/mL澄清溶液。選取7至10周齡的雄性CD-1小鼠,靜脉注射(i.v.)給予候選化合物溶液,劑量爲3 mg/kg(給藥濃度0.6 mg/mL)。口服(p.o.)給予候選化合物溶液,劑量爲30 mg/kg(給藥濃度3.0 mg/mL)或100 mg/kg(給藥濃度10.0 mg/mL)。收集一定時間的全血,製備得到血漿,以LC-MS/MS方法分析藥物濃度,並用Phoenix WinNonlin 軟體(美國Pharsight公司)計算藥代參數。
3. 實驗結果: 結果見表6。 表6 化合物3在CD-1小鼠體內的PK性質
化合物3
i.v. 3 mpk T 1/2(h) 9.30
Vd (L/kg) 41.1
Cl (mL/kg/min) 50.8
AUC 0-last(nM.h) 1556
AUC 0-∞(nM.h) 1660
p.o. 30 mpk T 1/2(h) 5.41
T max(h) 0.583
C max(nmol/L) 439
AUC 0-last(nM.h) 1154
AUC 0-∞(nM.h) 1183
p.o. 100 mpk T 1/2(h) 4.24
T max(h) 1.25
C max(nmol/L) 3114
AUC 0-last(nM.h) 13149
AUC 0-∞(nM.h) 13306
F (%) 24.0
實驗結論:本發明化合物在小鼠體內具有較好的藥代動力學特徵。
實驗例6. GP2D腫瘤模型體內藥效學實驗
1. 實驗目的: 人結腸癌GP2D細胞裸小鼠皮下移植腫瘤Balb/c Nude小鼠模型的體內藥效學研究
2. 實驗方法: 細胞培養:人結腸癌GP2D細胞體外單層培養,培養條件爲DMEM/F12培養基中加20%胎牛血清,37 ℃ 5%二氧化碳孵箱培養。一週兩次用胰酶-EDTA進行常規消化處理傳代。當細胞飽和度爲80%-90%,數量到達要求時,收取細胞,計數,重懸于適量PBS中,1:1加入基質膠,獲取細胞密度爲25 x 10 6cells/mL的細胞懸液。 細胞接種:將0.2 mL(5×10 6cells/mouse個)GP2D細胞(加基質膠,體積比爲1:1)皮下接種于每只小鼠的右後背。 實驗操作:腫瘤平均體積達到140 mm 3時,根據腫瘤體積進行隨機分組,每組6只,空白組給藥劑量爲0,測試組給藥劑量分別爲30 mg/kg、100 mg/kg,給藥體積10µL/g,口服給藥,給藥28天,每天兩次。
3. 腫瘤測量和實驗指標:
每週兩次用游標卡尺測量腫瘤直徑。腫瘤體積的計算公式爲:V = 0.5a × b 2,a和b分別表示腫瘤的長徑和短徑。
化合物的抑瘤療效用TGI(%)或相對腫瘤增殖率T/C(%)評價。 相對腫瘤增殖率T/C(%) = TRTV / CRTV × 100 %(TRTV:治療組RTV;CRTV:陰性對照組RTV)。根據腫瘤測量的結果計算出相對腫瘤體積(relative tumor volume,RTV),計算公式爲 RTV = V t/ V 0,其中V 0是分組給藥時(即D 0)測量所得平均腫瘤體積,V t爲某一次測量時的平均腫瘤體積,TRTV與CRTV取同一天數據。
TGI (%),反映腫瘤生長抑制率。TGI(%)=[1-(某處理組給藥結束時平均瘤體積-該處理組開始給藥時平均瘤體積)/(溶劑對照組治療結束時平均瘤體積-溶劑對照組開始治療時平均瘤體積)]×100%。
4. 實驗結果: 實驗結果見表7。 表7 化合物3在GP2D腫瘤模型體內藥效模型中的藥效結果
劑量 30 mpk, p.o., BID 100 mpk, p.o., BID
給藥天數 28 28
TGI 85.57% 98.95%
實驗結論:本發明化合物具有優異的腫瘤抑制效果。
實驗例7. PANC04.03腫瘤模型體內藥效學實驗
1. 實驗目的: 人胰腺癌PANC04.03細胞裸小鼠皮下移植腫瘤Balb/c Nude小鼠模型的體內藥效學研究
2. 實驗方法:
細胞培養:人胰腺癌PANC04.03細胞體外單層培養,培養條件爲RPMI-1640+15% FBS+10 units/mL insulin, 37℃, 5%二氧化碳孵箱培養。一週兩次用胰酶-EDTA進行常規消化處理傳代。當細胞飽和度爲80%-90%,數量到達要求時,收取細胞,計數,重懸于適量PBS中,獲取細胞密度爲25 x 10 6cells/mL的細胞懸液。
細胞接種:將0.2 mL(5×10 6cells/mouse個)PANC04.03細胞皮下接種于每只小鼠的右後背。
實驗操作:腫瘤平均體積達到190 mm 3時,根據腫瘤體積進行隨機分組,每組6只,空白組給藥劑量爲0,測試組給藥劑量分別爲30 mg/kg、100 mg/kg, 150 mg/kg,給藥體積10 µL/g,口服給藥,給藥28天,每天兩次。
3. 腫瘤測量和實驗指標:
每週兩次用游標卡尺測量腫瘤直徑。腫瘤體積的計算公式爲:V = 0.5a × b 2,a和b分別表示腫瘤的長徑和短徑。
化合物的抑瘤療效用TGI(%)或相對腫瘤增殖率T/C(%)評價。 相對腫瘤增殖率T/C(%) = TRTV / CRTV × 100 %(TRTV:治療組RTV;CRTV:陰性對照組RTV)。根據腫瘤測量的結果計算出相對腫瘤體積(relative tumor volume,RTV),計算公式爲 RTV = V t/ V 0,其中V 0是分組給藥時(即D 0)測量所得平均腫瘤體積,V t爲某一次測量時的平均腫瘤體積,TRTV與CRTV取同一天數據。
TGI (%),反映腫瘤生長抑制率。TGI(%)=[1-(某處理組給藥結束時平均瘤體積-該處理組開始給藥時平均瘤體積)/(溶劑對照組治療結束時平均瘤體積-溶劑對照組開始治療時平均瘤體積)]×100%。
4. 實驗結果: 實驗結果見表8。 表8 化合物3在小鼠PACN04.03體內藥效模型中的藥效結果
劑量 30 mpk, p.o., BID 100 mpk, p.o., BID 150 mpk, p.o., BID
給藥天數 28 28 28
TGI 95.41% 108.41% 115.80%
實驗結論:本發明化合物具有優異的腫瘤抑制效果。
圖1. 化合物A與和KRAS G12D蛋白的結合模式圖; 圖2. 化合物B與和KRAS G12D蛋白的結合模式圖; 圖3. 化合物C與和KRAS G12D蛋白的結合模式圖; 圖4. 化合物D與和KRAS G12D蛋白的結合模式圖; 圖5. 化合物E與和KRAS G12D蛋白的結合模式圖; 圖6. 化合物F與和KRAS G12D蛋白的結合模式圖; 圖7. 化合物G與和KRAS G12D蛋白的結合模式圖; 圖8. 化合物H與和KRAS G12D蛋白的結合模式圖; 圖9. 化合物I與和KRAS G12D蛋白的結合模式圖; 圖10. 化合物J與和KRAS G12D蛋白的結合模式圖; 圖11. 化合物K與和KRAS G12D蛋白的結合模式圖。

Claims (19)

  1. 一種如式(III-1)所示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其中, X選自CH、C-Rx、N和N +-O -;優選的,X選自N和N +-O -;Rx選自F、Cl、Br; R 1選自 ,所述 分別獨立地任選被1、2、3或4個Ra取代; R 3選自H和D; 各R a分別獨立地選自F、Cl、Br、I、OH、NH 2、C 1-3烷基、C 1-3烷氧基、C 1-3鹵代烷基、C 2-4烯基、C 2-4炔基、-C 1-3烷基-環丙基和環丙基,所述C 1-3烷基、C 1-3烷氧基、C 2-4烯基、C 2-4炔基、環丙基和-C 1-3烷基-環丙基分別獨立地任選被1、2或3個R取代; 各R分別獨立地選自F、Cl、Br、I、CH 2F、CHF 2和CF 3
  2. 一種如式(III-1)所示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其中, X選自CH、N和N +-O -;優選的,X選自N和N +-O -; R 1選自 ,所述 分別獨立地任選被1、2、3或4個R a取代; R 3選自H和D; 各R a分別獨立地選自F、Cl、Br、I、OH、NH 2、C 1-3烷基、C 1-3烷氧基、C 2-4烯基、C 2-4炔基、-C 1-3烷基-環丙基和環丙基,所述C 1-3烷基、C 1-3烷氧基、C 2-4烯基、C 2-4炔基、環丙基和-C 1-3烷基-環丙基分別獨立地任選被1、2或3個R取代; 各R分別獨立地選自F、Cl、Br、I、CH 2F、CHF 2和CF 3
  3. 一種式(II)和(III-2)所示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其中, R 1選自苯基、吡啶基和萘基,所述苯基、吡啶基和萘基分別獨立地任選被1、2、3或4個R a取代; R 2選自 ,所述 分別獨立地任選被1、2或3個R c取代; R 3選自H和D; 各R a分別獨立地選自F、Cl、Br、I、OH、NH 2、C 1-3烷基、C 1-3烷氧基、C 2-4烯基、C 2-4炔基、-C 1-3烷基-環丙基和環丙基,所述C 1-3烷基、C 1-3烷氧基、C 2-4烯基、C 2-4炔基、環丙基和-C 1-3烷基-環丙基分別獨立地任選被1、2或3個R取代; R b選自H、CN、CH 3和OCH 3; 各R c分別獨立地選自F、Cl、Br、I、CH 2F、CHF 2、CF 3和CH 2CF 3; 各R分別獨立地選自F、Cl、Br、I、CH 2F、CHF 2和CF 3
  4. 如請求項1~3任意一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各R a分別獨立地選自F、Cl、OH、NH 2、CH 3、CH 2CH 3、CH(CH 3) 2、OCH 3、OCH 2CH 3、OCH(CH 3) 2和環丙基,所述CH 3、CH 2CH 3、CH(CH 3) 2、OCH 3、OCH 2CH 3、OCH(CH 3) 2和環丙基分別獨立地任選被1、2或3個R取代。
  5. 如請求項1~3任意一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各R a分別獨立地選自F、Cl、OH、NH 2、CH 3、CHF 2、CF 3、CH 2CF 3、CH(CH 3)CF 3、OCH 3、OCF 3
  6. 如請求項1~3任意一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 1選自
  7. 如請求項1~3任意一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 1選自 ,所述 分別獨立地任選被1、2、3或4個R a取代。
  8. 如請求項1~3任意一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 1選自
  9. 如請求項1~3任意一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 1選自
  10. 如請求項3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 2選自
  11. 如請求項3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 2選自
  12.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X選自N。
  1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化合物選自, 其中,R 1和R 3如請求項1所定義。
  1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化合物選自, 其中,X、R 1和R 3如請求項1所定義。
  15. 如請求項3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化合物選自, 其中,R 1和R 3如請求項3所定義。
  16. 一種如下列所示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選自,
  18. 如請求項17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化合物選自,
  19. 如請求項1~18任意一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在製備治療KRAS G12D突變的實體瘤化合物中的應用。
TW112126092A 2022-07-12 2023-07-12 哌𠯤橋取代的雜環并嘧啶類化合物 TW2024085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2828X 2022-07-12
CN2022112627117 2022-10-14
CN2022114072531 2022-11-10
CN2023100415348 2023-01-11
CN2023100417625 2023-01-12
CN2023100668680 2023-01-19
CN2023108005163 2023-06-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8521A true TW202408521A (zh) 2024-03-0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70999A1 (zh) 吡啶[4,3-d]嘧啶类化合物
EP4293027A1 (en) Pyrimidine aromatic ring compounds
ES2670416T3 (es) Compuestos de imidazo[4,5-c]quinolin-2-ona y su uso en el tratamiento de cáncer
WO2022199587A1 (zh) 嘧啶并杂环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JP7088906B2 (ja) Fgfr4阻害剤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使用
EP3878852A1 (en) Substituted pyrazolo[1,5-a]pyridine compound,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same and use thereof
EP4365178A1 (en)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intermediate thereof,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JP2023508097A (ja) タンパク質分解剤化合物の製造方法及び使用
CN113825755B (zh) 作为irak4抑制剂的咪唑并吡啶类化合物
AU2022212151A1 (en) Pyrimidopyran compound
CA3150284A1 (en) Aza-quinoline compounds and uses thereof
JP2023503482A (ja) Jak阻害剤としての三複素環式化合物及びその使用
AU2019348132A1 (en) Quinolino-pyrrolidin-2-one derivativ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WO2022247757A1 (zh) 氟取代的嘧啶并吡啶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EP4144731A1 (en) Compounds containing benzosultam
WO2024002373A1 (zh) 取代嘧啶并环类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W202408521A (zh) 哌𠯤橋取代的雜環并嘧啶類化合物
WO2023125928A1 (zh) Menin抑制剂及其用途
WO2024012456A1 (zh) 哌嗪桥取代的杂环并嘧啶类化合物
WO2022233316A1 (zh) 十二元大环类化合物
BR112020008991A2 (pt) compostos de piridopirimidina que atuam como inibidores duais de mtorc 1/2
CN113286594B (zh) 吡啶并嘧啶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鼻咽癌药物中的应用
CN114805331B (zh) N连接的杂芳环类化合物
US20240174692A1 (en) Pyrimidine aromatic ring compounds
TW202409047A (zh) 吡啶并[4,3-d]嘧啶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