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06786A - 滑板車 - Google Patents

滑板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06786A
TW202406786A TW111128899A TW111128899A TW202406786A TW 202406786 A TW202406786 A TW 202406786A TW 111128899 A TW111128899 A TW 111128899A TW 111128899 A TW111128899 A TW 111128899A TW 202406786 A TW202406786 A TW 20240678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support
parking
scooter
operab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8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阿圖羅 亞歷山德里尼
Original Assignee
義大利商科斯莫加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義大利商科斯莫加斯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義大利商科斯莫加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28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406786A/zh
Publication of TW202406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6786A/zh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一種滑板車包含包含一平台(2),該平台(2)具有與其相關聯的一導向結構(3),該平台(2)安裝在車輪上且具有適合於支撐一使用者的至少一隻腳(RF)的一支撐表面(2a)。該平台(2)具有與其相關聯的一駐車支架裝置(10),該駐車支架裝置(10)具有包括至少一個支撐元件(11a、11b)的一駐車支架主體。該駐車支架主體具有一上端部分及至少一個下端部分(15),且在它的一中間區域中關節式連接至該平台(2),以繞一相應旋轉軸線進行角向移動,該旋轉軸線相對於該平台(2)的一縱向延伸方向橫向延伸。至少一個彈性元件可操作地設置在該駐車支架主體與該平台(2)之間,經構形以促使該駐車支架主體採取一相應可操作的降低位置,在該可操作的降低位置中該至少一個支撐元件(11a、11b)的一下端部分(15)經設計以接觸地面。該駐車支架主體的該上端部分界定或具有與其相關聯的一可操作元件(12),該可操作元件(12)經構形成至少部分地在該平台(2)的該支撐表面(2a)上方延伸,且適合於由該使用者的該腳(RF)以抵抗該至少一個彈性元件的作用使該駐車支架主體(10a)採取一相應不操作的升高位置的方式按壓,在該不操作的升高位置中該至少一個支撐元件(11a、11b)的該下端部分(15)相對於該地面升高。

Description

滑板車
本發明大體而言係關於滑板車,且係特別關於創建適合在滑板車上使用的駐車支架或類似的支撐或停車裝置發展出的。
滑板車近年來已經歷可觀的興趣回歸,特別是與緊湊(通常具有折疊結構)且重量輕(因為它們由諸如鋁輕金屬材料製成)的發展建構形式相關。形式為城市區域中的個體移動性之最近的興趣亦由於實踐原因,由於對生態問題的意識不斷增長(它提示人們在行進中減少環境影響),且由於希望或需要避免使用過度擁擠的大眾運輸(特別是在當前疫情條件下感受到的需要)。
滑板車租賃服務的增長已進一步擴大此等運輸構件在城市區域中的可用性及循環。此種通常以共享模式(所謂的「 共享」)廣泛租賃的可能性帶來的結果為,在使用後,使用者丟下滑板車而不會特別關注其停放,其發生頻率很高。儘管許多滑板車配備有側開式駐車支架,但是此停車裝置不常使用,使得常常在城市區域中發現滑板車靠在牆上、面向人行道,從而對行人造成障礙,或甚至丟在地上。不使用駐車支架通常由一些滑板車使用者的疏忽大意造成,此情況可能與打開駐車支架本身(其具有相對小的尺寸)的操作並不特別容易相關。
鑒於上述內容,本發明基本上提議獲得配備有改良的駐車支架裝置的滑板車,該駐車支架裝置係經設計以使其使用更容易的駐車支架裝置。根據本發明藉由具有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回顧的特徵的滑板車達成此目標及其他目標,該等目標在下文中將更清楚。申請專利範圍形成本文中關於本發明所供應的技術教示的整體部分。
本說明書中對「 一實施例」等的參考指示關於該實施例描述的至少一個特定構形、結構或特徵包括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因此,可能存在於本說明書的不同地方的諸如「 在一個實施例中」、「 在一實施例中」、「 在各種實施例中」等片語不一定指代相同實施例,而是可改為指代不同實施例。另外,本說明書內定義的特定構形、結構或特徵可在一或多個實施例中以任何適當的方式甚至與所描繪的方式不同的方式組合。本文中特別是關於圖中的實例所使用的數字及空間參考(諸如「 上部」、「 下部」、「 頂部」、「 底部」、「 」、「 」、「 垂直」等)僅為了便利起見,且因此並不定義保護範圍或實施例的範圍。如本說明書中所使用,術語「 」及「 」指代所描述滑板車的正常前進方向。在本說明書中且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一般術語「材料」應當亦包括若干不同材料的組合物或合金。圖中使用相同的參考數字來指示類似的或技術上等效的元件。
最初參考第1圖至第3圖,其中整體上用1指示當前稱為滑板車的類型的車輛。根據本身廣為人知的構形,滑板車1基本上包含安裝在用於擱置在地面上的車輪上的平台,其具有相關聯的導向或驅動結構。
參考所示非限制性實例,整體上用2指示的具有總體上細長的形狀且經設計以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在大體上水平的方向上延伸。平台2以較佳地但不一定為肋式元件的結構元件的形式製成,該元件由塑膠材料或金屬材料或複合材料形成。
平台2可具有腳踏板,或者在任何情況下界定或具有與其相關聯的表面2a,用於支撐使用者的至少一隻腳。平台2的後部分(較佳地形成為叉)具有與其可旋轉地相關聯的後輪4。
仍然參考所示非限制性實例,整體上用3指示的導向結構包含插入至套筒6中的轉向或旋轉柱5,該套筒界定於平台2的前部分中或與前部分相關聯。柱5的上端具有相關聯的手柄或把手7,而柱5的下端具有與其可旋轉地相關聯的前輪8;為此目的,柱5的下端較佳被構形為叉。把手7允許使用滑板車1的主體站在滑板車上或利用典型的轉向動作選擇性地定向前輪8。
滑板車1整體上的具體構造細節應被視為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其中例外為下文描述的駐車支架裝置),且因此它們不需要在本文中詳細描述,亦因為它們與理解本發明的目的無關。
平台2具有與其相關聯的駐車支架裝置(整體上用10指示),第1圖至第3圖中將駐車支架裝置展示為處於相應降低的操作位置,用於在直立位置中支撐滑板車1。
第4圖及第5圖中藉由透視圖及分解圖單獨展示了駐車支架裝置10。
根據本發明的特徵,駐車支架裝置10具有總體上構形為第一種杠桿的駐車支架主體,其包含至少一個支撐元件且在其中間區中關節式連接至平台2。在第4圖至第5圖中所示的優選情況下,駐車支架主體(第4圖至第5圖中由10a表示)包括由11a及11b表示的兩個支撐元件,其中每一者意欲樞轉或鉸接至平台2的相應縱向側翼,以便繞由Y表示的旋轉軸線進行角向移動。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特徵,至少一個彈性元件(諸如彈簧)可操作地設置在駐車支架主體10a與平台2之間,此彈性元件經構形以促使該主體10a或至少一個支撐元件11a、11b採取相應降低的操作位置,在此位置中至少一個支撐元件11a、11b的下端部分意欲用於與地面(例如在第2圖至第3圖中由G指示)接觸。在第4圖至第5圖中所示的優選情況下,駐車支架10裝置包括由14a及14b表示的兩個彈性元件,其中每一者意欲彈性地促使相應支撐元件11a或11b處於其降低的操作位置。在各種有利的實施例中,至少一個支撐元件11a、11b的前述下端部分包含滾輪或輪子15,該滾輪或輪子可繞大體上平行於旋轉軸線Y的軸線旋轉。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特徵,駐車支架主體10a的或至少一個支撐元件11a、11b的上端部分界定或具有與其相關聯的可操作元件,該可操作元件經構形以至少部分地在腳踏板2a的表面上方延伸。可操作元件12適合於由使用者的一隻腳以抵抗至少一個彈性元件14a、14b的作用使至少一個支撐元件11a、11b採取相應升高的不操作位置的方式按壓,其中在該不操作位置中,至少一個支撐元件11a、11b的下端部分15相對於地面G升高。
再次參考第4圖至第5圖中所示的優選情況,一個該可操作元件整體上用12表示,且相對於平台2的縱向延伸方向(第1圖中用X指示)大體上橫向地、特定而言在大體上平行於旋轉軸線Y的方向上延伸。在所示優選情況下,可操作元件12將兩個支撐元件11a及11b的上端互相連接;為此目的,在特別有利的實施例中,第一支撐元件11a、第二支撐元件11b及可操作元件12至少部分地由駐車支架主體10a界定為單件,該單件大體上構形為反U形:然而,這並不構成基本特徵,因為駐車支架主體可由若干組裝的組件形成,且因為駐車支架主體甚至可界定單一支撐元件11a或11b (在此情況下單一支撐元件11a或11b及可操作元件12可至少部分地由駐車支架主體10a界定為單件),或具有不同的構形,例如,如下文所描述。
駐車支架主體10a較佳為大體上管狀的主體,例如由金屬材料形成,且支撐元件11a及11b當兩者都存在時較佳大體上彼此平行。兩個支撐元件11a及11b不一定為直的,因為它們可具有一或多個中間彎曲部,如同所示實例中一樣。
如所提及,每個支撐元件11a、11b的下端部分較佳地包括輪子15。為此目的,駐車支架主體10a的兩個元件11a、11b的下端可成形為叉狀,用於藉由合適的銷15a (例如,包含螺釘、螺母及墊圈,如所例示)耦接輪子15。
駐車支架10較佳地包含至少一個樞軸,以將駐車支架主體10a或至少一個支撐元件11a、11b鉸接至平台2。再次參考圖中所示的優選情況,兩個支撐元件11a及11b各自在其中間區中較佳地藉由整體上用13指示的一個相同的樞轉銷在平台2的相應縱向側翼處樞轉。較佳由金屬材料製成的此種樞轉銷13較佳地在相對於平台本身的縱向延伸方向X (第1圖)的橫向方向上延伸穿過平台2。為此目的,平台2可具備用於部分收容銷13的孔或座或橫向通路,銷13的相反末端改為從平台的兩個縱向側翼突出(例如參見第10圖)。圖中未展示將銷13的兩個突出末端耦接至相應支撐元件11a、11b的中間區的方式,因為此種耦接可以任何已知的方式(例如藉由焊接或藉由帶螺紋的鎖定構件)達成。
在各種優選實施例中,駐車支架10的至少一個彈性元件14a、14b包含裝配在樞轉銷的一部分(特定而言,從平台2橫向突出的一部分)上的扭轉彈簧,彈簧的兩個末端分別被約束或擱置在平台及對應的支撐元件上。較佳地,每個彈簧14a、14b具有經設計成約束至或擱置在平台2上的第一末端14’,及經設計成約束至或擱置在駐車支架主體10a上(特定而言,對應的支撐元件11a或11b上)的第二末端14”;為此目的,較佳地,彈簧14a或14b的第二末端14”係至少部分彎曲的。
在所示優選情況下,扭轉彈簧14a及14b兩者在裝配在共同的銷13上對應的末端處,該等末端從平台2的兩個相反的縱向側翼突出,如例如在第10圖中可最佳地看出。
使用配備給滑板車1的駐車支架10裝置的方式很簡單,且在第6圖至第10圖中用圖表示。
第6圖示出已在第1圖至第3圖中突顯的處於停車模式的滑板車1,在此模式下,由於由彈簧14a及14b表示的彈性元件的反作用力,駐車支架裝置10 (即,主體10a與其支撐元件11a及11b)處於降低的操作位置。在此條件下,獲得支撐元件11a及11b的下端的輪子15與地面接觸。將瞭解,輪子15的存在在停車時係有利的,因為它們避免了駐車支架裝置10在地面上的直接滑動。在所示優選情況下,考慮到大體彼此平行的兩個支撐元件11a及11b的存在,滑板車1支撐在大體上垂直的位置中。顯然,彈簧14a及14b的尺寸係為該目的設定的(例如以施加約10 Kg的力)。
第7圖示出處於開始使用模式的滑板車1,在此模式下,使用者開始將第一隻腳(此處為右腳RF)擱置在腳踏板2a的表面上,以便將對應的鞋的鞋底的一部分與駐車支架裝置10的可操作元件12重疊;使用者同時用第二隻腳(此處為左腳LF)將他自己支撐在地面上(當然,根據使用者的習慣或偏好,腳的使用可相對於此處描述的實例反轉,即,改為LF腳按壓在可操作元件12上,且改為另一隻腳RF意欲用於支撐在地面上及後續推動)。
隨後,藉由將更多重量放在第一隻腳RF上,或者在任何情況下藉由將腳本身按壓在可操作元件12上,抵抗彈簧14a及14b的作用引起駐車支架裝置10的抬起,即,駐車支架裝置10通往不操作的升高條件。藉由用第二隻腳LF在地面上施加推力,使用者隨後可使滑板車1在其車輪4、8上前進,可能亦將第二隻腳LF放在腳踏板2a上:第8圖至第10圖中展示此種類型的條件。
從此等第8圖至第10圖注意到,在駐車支架主體10a的升高的不操作條件下,兩個支撐元件11a及11b大體上橫向於平台2的縱向側翼配置在略微傾斜的位置中,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末端輪子15都很好地升高且與地面G間隔開(特定地參見第9圖至第10圖)。滑板車1可因此以常用的方式使用。
必要時,例如在移動結束時,使用者僅僅需要從腳踏板2a移除第一隻腳FR,從而移除可操作元件12上的壓力:以此方式,由於彈簧14a及14b的彈性反作用,駐車支架裝置10將自動返回至降低的操作位置,其中輪子15與地面接觸,如同第1圖至第3圖及第6圖中一樣。如所提及,由於彈簧14a及14b的效應被按壓至地面之輪子15的存在並非對滑板車1的任何移動的障礙,該移動的目的係將其有序地停放在例如人行道的一側。
將瞭解,在本文中考慮的類型的滑板車的正常使用中,在開始行進後,使用者的腳中之一者保持實際上一直擱置在對應的平台上,而不需要改變其姿勢:所提議駐車支架裝置10的使用因此並不意味著除使用滑板車通常所需要的動作以外的任何動作。這適用於由於經由使用者的另一隻腳給出的推力而移動的滑板車的情況,而且適用於例如配備有電動馬達的電動滑板車的情況。
亦將瞭解,考慮到當使用者從滑板車1上下來,從而從腳踏板2a、因此從可操作元件12移除他的腳RF時,在駐車支架裝置10的降低的操作位置中的移動自動發生,因此根據本發明的解決方案甚至並不意味著為了使駐車支架裝置10進入此位置的任何額外操作。
亦應注意,若在駕駛滑板車1時,使用者出於任何原因從可操作元件12移除(即使是無意地)腳RF且駐車支架裝置10因此採取降低的位置,則不會發生特定風險,此係由於可以在地面上旋轉的輪子15的存在,且由於以下事實:輪子15在任何情況下都被彈性地推向地面,且因此裝置10在此情況下亦可根據輪子15可能遇到之地面的任何不平坦來調適其位置。從這個角度來看,應注意,較佳地,支撐元件11a及11b的在單個支點(由樞軸13表示)下方延伸的部分朝向滑板車1的後部傾斜,即,由輪子15表示的下端在任何情況下都位於在該支點與滑板車1的後輪4之間的中間區域中。這在以下情況下係有利的:如所提及,即使在駕駛滑板車1時,使用者從可操作元件12移除壓力,因此允許駐車支架裝置10自動降低:在此情況下,事實上,元件11a及11b的下端將彈性地擱置在地面上,且由於相同元件11a及11b的「向後」傾斜,不存在對地面的干擾,此干擾可能導致滑板車1的移動突然停止,因此對使用者造成可能的風險。
在所示優選實施例中,支撐元件11a或11b或每個支撐元件11a及11b在平台2的相應縱向側翼處在平台2上樞轉,但是這並不構成基本特徵。事實上,在其他實施例中,平台2可例如包含或多或少中心的通路(相對於平台的縱向軸線),駐車支架主體延伸穿過該通路,對應的樞軸橫向於該通路安裝,且該彈簧或該等彈簧安裝在延伸穿過該通路的該樞軸的一部分上,類似於先前所描述的。在此種情況下,可操作元件亦可大體上構形為與駐車支架主體的上部分相關聯的踏板,該上部分從前述通路傾斜地突出在使用者的腳的支撐平面的高度上方。在此種類型的構形中,不一定駐車支架主體具有都延伸穿過前述通路的兩個支撐元件:駐車支架主體事實上可界定具有例如大體上叉狀構形或反「Y」形構形的單個支撐元件,其具有意欲用於擱置在地面上的兩個發散或平行的下部臂(可能具備輪子15)以及穿過前述通路且在此通路處樞轉(如所提及,較佳地經由具備一個或兩個彈簧的單個樞軸)的上部共同臂。
第11圖至第19圖中展示此種類型的實施例,第11圖至第19圖使用與先前的圖相同的參考數字來指示技術上等效於已經描述的元件之元件。最初參考第11圖,在所例示的情況下,具有其腳踏板或支撐表面2a的平台2具有貫通的通路或開口A,駐車支架主體10a延伸穿過該通路或開口。第12圖及第13圖中單獨地且以分解圖展示此種裝置10的實例。
如可看出,在此情況下,駐車支架主體10a具有包括上部臂11’及下部叉狀元件的支撐元件11,該下部叉狀元件在此處包括大體上平行的藉由橫向臂11a”彼此連接的兩個支撐臂11”,上部共同臂11’從橫向臂11a”延伸。
在上部臂11’的上端處為可操作元件12,其在此處大體平行於旋轉軸線Y。較佳地,上部臂11’具有用於旋轉銷13的中間橫向座(第13圖中由11a’表示),至少一個彈性元件14裝配在該旋轉銷上。在實例中,上部臂11’具有兩個彎頭,在該等彎頭之間界定有臂的一部分,座11a’位於該部分中。再次參考第12圖至第13圖中所示的非限制性實例,彈性元件14在此處由雙扭轉彈簧表示,雙扭轉彈簧的螺旋纏繞部分裝配在銷的相應部分上,該等部分在11a’座的兩側處突出(參見第12圖)。
如在第14圖及第16圖中看出,在已組裝條件下,支撐元件11的上部臂11’穿過平台2的開口A,其中銷13的兩個相反末端約束在界定於此種開口A的相反側壁上的對應(不可見)的座中。如所提及裝配在銷13上的彈簧14具有其兩個自由末端14’,該等自由末端與平台2協作(例如,它們插入於開口A的與安裝了銷13的壁正交之壁上的對應孔中),而相反的共同末端14”擱置在駐車支架主體10a上,特定而言,上部臂11’上。在任何情況下,即使在此情況下,配置使得至少一個彈簧14促使駐車支架主體10a或支撐元件11採取例如在第11圖及第14圖中所示的相應降低的操作位置;在此位置中,至少一個支撐元件11的下端部分(由配備給兩個下部臂11”的輪子15表示)擱置在地面G上,如第15圖中亦可見。從第11圖及第14圖顯而易見,亦在此情況下,在裝置10的降低的操作位置中,可操作元件12如何很好地在腳踏板2a上方延伸。
第11圖至第15圖的駐車支架裝置10的使用方法類似於上文參考第1圖至第10圖已經描述的駐車支架裝置10的使用方法。第17圖示出已在第11圖、第14圖及第15圖中突顯的處於停車模式的滑板車1,在此模式下,由於由彈簧14表示的彈性元件的反作用力,駐車支架裝置10 (或駐車支架主體10a的支撐元件11)處於降低的操作位置。在此條件下,獲得支撐元件11的下端的輪子15與地面接觸。在所示優選情況下,考慮到大體彼此平行的兩個下部臂11”的存在,滑板車1支撐在大體上垂直的位置中。當然,彈簧14的尺寸係為該目的設定的。
第18圖示出處於啟動模式的滑板車1,在此模式下,使用者開始將他的右腳擱置在腳踏板2a上,以便將對應的鞋的鞋底的一部分重疊在可操作元件12上。隨後,藉由將更多重量放在腳RF上,或者在任何情況下藉由將腳本身按壓在可操作元件12上,抵抗彈簧14的作用引起駐車支架裝置10的抬起,即,駐車支架裝置10通往升高的不操作條件。當然,貫通的開口A的尺寸特定地在縱向方向X上充分設定,以便允許駐車支架主體10a或其上部臂11’在同一開口A內的角向移動。
藉由用第二隻腳LF在地面上施加推力,使用者隨後可使滑板車1在其車輪4、8上前進,可能亦將第二隻腳LF放在腳踏板2a上:第19圖中展示此種類型的條件。在裝置10的升高的不操作條件下,兩個下部臂11”大體上橫向於平台2的縱向側翼配置,其中末端輪子15很好地升高且與地面G間隔開。滑板車1可因此以常用的方式使用。必要時,例如在移動結束時,使用者僅僅需要從腳踏板2a移除第一隻腳FR,從而移除可操作元件12上的壓力:以此方式,由於彈簧14的彈性反作用,駐車支架裝置10自動返回至降低的操作位置,其中輪子15與地面接觸,如同第11圖、第14圖、第15圖及第17圖中一樣。
本發明已參考其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其中駐車支架裝置10包括兩個支撐元件11a及11b或具有兩個下部臂11”的單個支撐元件11,該等下部臂在其降低的操作位置中保持滑板車1大體上垂直。然而,在可能變體實施例中,裝置10可經設計成包括:單個支撐元件11a或11b,在此情況下甚至可使用單個彈性元件14a或14b;以及樞軸13,其不一定必須延伸穿過平台2以從平台的兩個縱向側翼突出。在此種類型的實施例中,至少支撐元件11a或11b的在支點(由該樞軸表示)下方的部分應當較佳地至少略微向外傾斜地(相對於平台2的縱向軸線)延伸,以便將滑板車1支撐在至少略微傾斜的位置中。
類似地,用11指示的類型的支撐元件可僅包括下部臂11”,亦在此情況下,該下部臂將具有至少略微向外傾斜地延伸的至少一個部分。
根據另一變體實施例,滑板車1可配備有鎖定機構,該鎖定機構例如位於表面或滑板車2a處,且經構形以將駐車支架裝置10保持在其不操作位置或升高位置中。此種鎖定機構較佳地經構形以選擇性地採取至少一個嚙合條件及一個釋放條件,其中: - 在嚙合條件下,即使在沒有使用者的腳施加在可操作元件上的壓力的情況下,抵抗至少一個彈性元件的作用將駐車支架主體保持在其不操作的升高位置中,且 - 在釋放條件下,在沒有使用者的腳施加在可操作元件上的壓力的情況下,由於至少一個彈性元件的作用,駐車支架主體可以採取相應降低的操作位置。
前述鎖定機構可例如包含構形為閂鎖或滑塊或者甚至構形為可角向移動的元件之鎖定元件,該鎖定元件在嚙合條件下機械地干擾可操作元件或駐車支架主體,以便防止其通往其降低的操作位置。在更複雜的實施例中,鎖定機構可為稱為「雙推(push-push)」的類型,即,以上文提及的嚙合條件與釋放條件之間的切換係藉由可操作元件12的有限行進的連續壓力達成的方式設計。
第20圖至第28圖中示出所提及的鎖定機構的可能實現,在第20圖至第28圖中使用與先前的圖相同的參考數字來指示技術上等效於已經描述的元件之元件。
最初參考第20圖及第21圖,在此情況下鎖定機構包含整體上由20表示的耦接元件,該耦接元件可角向移動地安裝在平台2上,相對於裝置10 (此處為先前參考第1圖至第10圖所描述的類型的裝置10)的可操作元件12處於前方位置。耦接元件20具有突出在支撐表面或腳踏板2a上方的主體21。在其面向裝置10的一側上,元件20的主體21界定適合於嚙合可操作元件12的耦接座22:在實例中,考慮到可操作元件12具有為大體圓形橫截面的管狀形狀,耦接座22具有大體上半圓形的輪廓。較佳地,在座22上方,元件20的主體21 (再次在其面向駐車支架裝置10的一側上)界定適合於與可操作元件12協作的凸輪輪廓;在實例中,此種輪廓係由主體21的突出部分23 (此處基本上為齒的形式)的上表面界定。耦接元件20被展示為處於其「前進」位置,且較佳地藉由彈簧或類似的彈性元件促使其處於該位置。
第20圖及第21圖指代類似於第7圖的條件的條件,或者在任何情況下使得滑板車的使用者用腳RF按壓可操作元件12以使裝置10處於其不操作的升高位置。在此移動過程中,可操作元件12首先與由突出部分23界定的凸輪輪廓形成接觸,然後相對於該輪廓進行相對滑動:可操作元件12逐漸接近腳踏板2a因此決定了主體21的角向向後移動(如第22圖中可見),即,主體21相對於可操作元件12的後退(在實例中,角向移動係逆時針方向的,即,朝向滑板車的前輪8)。考慮到主體21被彈性地推向相應「前進」位置,此後退以彈性方式發生。
第22圖示出其中可操作元件12在凸輪輪廓上的滑動幾乎結束時的條件:此後,可操作元件12超越突出部分23,然後亦由於促使元件20或其主體21處於相應「前進」位置之彈簧等的作用嚙合至座22中。第23圖中展示嚙合條件:如可看出,即使當可操作元件12上的壓力由腳RF停止時,元件本身也嚙合在耦接元件20的對應的座22中,因此保持駐車支架裝置處於相應不操作的升高位置。在所示實例中,鎖定條件係在可操作元件12在其相對於腳踏板2a的接近行程結束時或幾乎結束時獲得。
第24圖及第25圖改為指代鎖定裝置的釋放階段。在所例示的情況下,使用者僅僅需要將耦接元件20的主體21從駐車支架裝置10的可操作元件12推開(此處再次用右腳RF)。如第25圖中特別可見,這可簡單地藉由以下操作完成:致使元件20角向向後位移(參考實例,再次為逆時針方向,即,朝向車輪8),位移的程度決定可操作元件12與座22的脫齧及突出部分23的後退,諸如以允許可操作元件12的向上角向位移:在元件20的此「向後」位置中,駐車支架裝置10在其至少一個彈性元件的作用下可以返回至降低的操作位置,如例如在第26圖中可見。應注意,第25圖示出其中可操作元件12相對於腳RF的鞋的鞋底降低的「靜止」條件,以僅僅展示可操作元件12與座22的脫齧:然而現實中,確切地由於駐車支架裝置10的至少一個彈性元件的作用,可操作部分12將與前述的鞋接觸。
在可操作元件12已克服突出部分23之後,耦接元件20的彈性元件將促使耦接元件20的主體21返回至其「前進」位置,如第26圖所示。
包括耦接元件20的鎖定機構的可能可行的實施例在第27圖及第28圖中可見。在所例示的情況下,平台2界定在腳踏板或支撐表面2a處開放的座或空腔24,耦接元件20的主體21部分地收容在該座或空腔中,此處構形為第一種杠桿。主體21在中間部分中經由相應橫向銷25 (此處大體上平行於駐車支架裝置10的旋轉軸線Y)鉸接至平台2。銷25固定在座24的兩個橫向表面處的對應定位座中,座24的尺寸經設定成使得主體21易於在其相應的「前進」位置(在第27圖中展示)與「向後」位置(在第28圖中展示)之間角向位移。主體21由相應的彈性元件(此處由螺旋彈簧26表示)推向相應的「前進」位置:在實例中,為此目的,在平台2中為彈簧26界定殼體27,該殼體在座24中開放;彈簧26的一個末端抵接其殼體27的底部,而相反末端抵接對應的座或定位區,該座或定位區由主體21界定、在由銷25表示的支點下方。
如所提及,彈簧26促使主體21處於相應的「前進」位置,如第27圖所示。相反,藉由如第28圖所示將可操作元件12向下推,使得元件本身在由前部突出部分23的上表面表示的凸輪輪廓上滑動,主體21可抵抗彈簧26的作用角向向後移動至「向後」位置,該彈簧受到壓縮。當然,當被直接向後推的為主體21時,例如在參考第25圖所描述的情形中,會發生同樣的事情。
應瞭解,參考第20圖至第28圖所例示的鎖定機構亦可在第11圖至第19圖中所例示的類型的駐車支架裝置10的情況下使用。
根據給出的描述,本發明的特徵以及其優點(諸如駐車支架裝置的簡單性、可行性、經濟性及緊湊性)顯而易見。顯然,在不脫離如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定義的本發明之範疇的情況下,以舉例的方式描述的滑板車的眾多變體對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係可能的。
腳踏板2a或在任何情況下專門用於支撐使用者的腳的平台2的表面可具有座或凹陷部,其旨在當經由腳徹底按壓可操作元件12時接納可操作元件12,以便不會突出超過支撐表面且因此不會對所考慮的腳的姿勢構成不便元素。
根據本發明的滑板車當然可為電動型,即,配備有至少一個馬達,較佳為具有相關聯的可充電電池的電動馬達。
根據一種本身已知的技術,滑板車1可配備有經構形以使滑板車本身可折疊的至少一個關節機構。例如,平台2及導向結構3(特定而言,套筒5)可經構形以允許在滑板車1的未折疊的使用位置與用於其運輸的折疊位置之間繞關節軸線的相對取向移動。為此目的,滑板車1亦將配備有合適的阻斷構件以將平台及驅動結構牢固地鎖定在前述使用位置中。
導向結構3,尤其是柱6,可為套筒伸縮型,以便允許在負擔最小的位置中的高度調整及回縮。為此目的,柱6可有利地包括用於限制套筒伸縮式耦接部分在伸展方向上(以避免承載把手7的部分之不需要的分離)及在回縮方向上(以避免在使用滑板車1時柱6之同樣不需要的突然收縮移動)的對應的滑動移動之元件。甚至可獲得把手7以使其在靠近柱6處選擇性地可折疊或者相對於柱6選擇性地可移除,這同樣是為了在必須運輸滑板車1時允許為它提供緊湊的結構。
亦可(藉由已知構件)在給定的角向範圍內選擇性地調整轉向移動的幅度:這是為了避免例如可能使前輪8「偏向一側」,它可能引起可能有危險的使用情形。
滑板車1亦可具有與其相關聯的掛鉤形態(諸如孔眼或鉤子,未示出),該等掛鉤形態允許尤其是在折疊條件下連接肩帶或皮帶。
在滑板車1係電驅動的實施例中,滑板車1可為使用者配備有座位或類似者。
1:滑板車 2:平台 2a:腳踏板/支撐表面 3:導向結構 4:後輪 5:套筒 6:柱 7:把手 8:前輪 10:駐車支架裝置 10a:駐車支架主體 11,11a,11b:支撐元件 11a’:中間橫向座 11a”:橫向臂 11’:上部臂 11”:下部臂 12:可操作元件 13:樞軸/樞轉銷 14,14a,14b:彈性元件 14’:自由末端 14”:共同末端 15:輪子 15a:銷 20:耦接元件 21:主體 22:座 23:突出部分 24:座 25:橫向銷 26:彈簧 27:殼體 G:地面 LF:左腳 RF:右腳 X:縱向方向 Y:旋轉方向
本發明的其他目標、特性及優點將由以下參考隨附圖式進行的描述產生,該等圖式僅以非限制性實例的方式提供,其中: - 第1圖係根據本發明的可能實施例的滑板車的示意性透視圖; - 第2圖及第3圖分別係根據本發明的可能實施例的滑板車的側立面及正立面示意圖; - 第4圖係根據本發明的可能實施例的滑板車的駐車支架裝置的示意性透視圖; - 第5圖係第4圖的滑板車的駐車支架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 第6圖、第7圖及第8圖係旨在例示根據本發明的可能實施例的滑板車之可能的使用模式的示意性透視圖表示; - 第9圖及第10圖分別係在第8圖的使用條件下的滑板車之更大尺度的側立面及正立面示意性表示; - 第11圖係根據本發明的可能變體實施例的一部分的示意性透視圖; - 第12圖及第13圖係根據可能變體實施例的駐車支架裝置的示意圖,分別為透視圖及分解圖; - 第14圖及第15圖分別係根據可能變體實施例的滑板車的側立面及正立面示意圖; - 第16圖展示第14圖的細節XVI; - 第17圖、第18圖及第19圖係旨在例示根據可能變體實施例的滑板車之可能的使用模式的示意性透視圖表示; - 第20圖係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可能變體實施例的滑板車的側立面示意圖,該滑板車具備處於第一條件下的鎖定機構; - 第21圖展示第20圖的細節XXI,其中前述鎖定機構處於釋放條件下; - 第22圖至第23圖係類似於第21圖之視圖的視圖,其意欲示出鎖定裝置向對應的嚙合位置的切換; - 第24圖係類似於第20圖之視圖的視圖,其中鎖定機構處於向其釋放位置切換的過程中; - 第25圖展示第24圖的細節XXV; - 第26圖係在鎖定裝置向釋放位置切換的終止階段中的類似於第25圖之視圖的視圖,且 - 第27圖及第28圖係類似於第23圖及第25圖中之視圖的視圖,但是經部分地剖切以示出鎖定裝置的可能結構。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滑板車
2:平台
2a:腳踏板/支撐表面
3:導向結構
10:駐車支架裝置
10a:駐車支架主體
11a,11b:支撐元件
12:可操作元件
15:輪子
LF:左腳
RF:右腳

Claims (13)

  1. 一種滑板車,其包含一平台(2),該平台(2)具有與其相關聯的一導向結構(3),該平台(2)安裝在車輪(4、8)上且具有適合於支撐一使用者的至少一隻腳(RF)的一支撐表面(2a),該平台(2)具有與其相關聯的一駐車支架裝置(10), 其中該駐車支架裝置(10)具有特定而言構形為一第一種杠桿的一駐車支架主體(10a),該駐車支架主體(10a)包括至少一個支撐元件(11;11a、11b)且具有一上端部分及至少一個下端部分,該駐車支架主體(10a)在它的一中間區域中關節式連接至該平台(2),以繞一相應旋轉軸線(Y)進行角向移動,該旋轉軸線(Y)相對於該平台(2)的一縱向延伸方向(X)橫向延伸, 其中至少一個彈性元件(14;14a、14b)可操作地設置在該駐車支架主體(10a)與該平台(2)之間,諸如一彈簧,該至少一個彈性元件(14;14a、14b)經構形用於促使該駐車支架主體(10a)採取一相應可操作的降低位置,在該可操作的降低位置中該至少一個支撐元件(11;11a、11b)的一下端部分(11”、15;15)經設計以接觸地面(G), 且其中該駐車支架主體(10a)的該上端部分界定或具有與其相關聯的一可操作元件(12),該可操作元件(12)經構形成至少部分地在該平台(2)的該支撐表面(2a)上方延伸,且適合於由該使用者的該前述腳(RF)以抵抗該至少一個彈性元件(14;14a、14b)的作用使該駐車支架主體(10a)採取一相應不操作的升高位置的方式按壓,在該不操作的升高位置中該至少一個支撐元件(11;11a、11b)的該下端部分(11”、15;15)相對於該地面(G)升高。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滑板車,其中該可操作元件(12)相對於該平台(2)的該縱向延伸方向(X)大體上橫向地、特定而言在大體上平行於該駐車支架主體(10a)的該旋轉軸線(Y)的一方向上延伸。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之滑板車,其中該駐車支架裝置(10)包含至少一個樞軸(13)以用於將該駐車支架主體(10a)或該至少一個支撐元件(11;11a、11b)較佳地在該平台(2)的一相應縱向側翼處或在該平台(2)的一貫通的開口(A)鉸接至該平台(2)。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滑板車,其中該至少一個彈性元件(14;14a、14b)包含裝配在該樞軸(13)的至少一個部分上的一扭轉彈簧,其中該扭轉彈簧的一末端(14’)被約束至或擱置在該平台(2)上,且該扭轉彈簧的另一末端(14”)被約束至或擱置在該駐車支架主體(10a)上。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滑板車,其中該至少一個支撐元件(11;11a、11b)的該下端部分(11”、15;15)包含一輪子(15),該輪子(15)可繞大體上平行於該駐車支架主體(10a)的該旋轉軸線(Y)的一軸線旋轉。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滑板車,其亦包含一鎖定機構(20),該鎖定機構(20)經預先配置用於選擇性地採取一嚙合條件及一釋放條件,其中: - 在該嚙合條件下,即使在沒有該使用者的該腳(RF)施加在該可操作元件(12)上的一壓力的情況下,抵抗該至少一個彈性元件(14;14a、14b)的作用將該駐車支架主體(10a)保持在該相應不操作的升高位置中,且 - 在該釋放條件下,在沒有該使用者的該腳(RF)施加在該可操作元件(12)上的一壓力的情況下,由於該至少一個彈性元件(14;14a、14b)的作用,該駐車支架主體(10a)可以採取該相應可操作的降低位置。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滑板車,其中該駐車支架主體(10a)包括一個第一該支撐元件(11a)及一個第二該支撐元件(11b),該第一該支撐元件(11a)及該第二該支撐元件(11b)各自在一相應中間區域中較佳地在該平台(2)的一相應縱向側翼處關節式連接至該平台(2),該第一支撐元件(11a)及該第二支撐元件(11b)具有經由該可操作元件(12)連接在一起的相應上端部分。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滑板車,其中該至少一個彈性元件(14;14a、14b)包含一個第一彈性元件(14a)及一個第二彈性元件(14b),該第一彈性元件(14a)及該第二彈性元件(14b)經構形用於分別促使該第一支撐元件(11a)及該第二支撐元件(11b)採取一相應降低位置。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滑板車,其中該第一支撐元件(11a)及該第二支撐元件(11b)在該相應中間區域中經由一個相同的樞軸(13)鉸接至該平台(2),該樞軸(13)較佳為在相對於該平台(2)的該縱向延伸方向(X)的一橫向方向上延伸穿過該平台(2)的一樞軸(13)。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滑板車,其中該第一支撐元件(11a)、該第二支撐元件(11b)及該可操作元件(12)至少部分地由大體上U形的一個相同的主體、特定而言一大體上管狀的主體界定,該第一支撐元件(11a)及該第二支撐元件(11b)較佳地彼此平行。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滑板車,其中: - 該駐車支架主體包含穿過該平台(2)的一開口(A)的一支撐元件(11),該支撐元件(11)具有:一上部臂(11’),該上部臂(11’)穿過該開口(A)且在上端處具有該可操作元件(12);及至少一個下部臂(11”),該至少一個下部臂(11”)具有經設計用於與該地面(G)接觸的一相應下端部分(15), - 該駐車支架主體(10a)大體上在該開口(A)處關節式連接至該平台(2),以用於繞該對應的旋轉軸線(Y)旋轉。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滑板車,其中該至少一個下部臂(11”)包含兩個下部臂,該支撐元件(11)的一下部分為大體上叉形。
  13. 如請求項6所述之滑板車,其中該鎖定機構包含 - 一耦接元件(20),該耦接元件(20)在該平台(2)上安裝成可繞一旋轉軸線角向移動的,該旋轉軸線大體平行於該駐車支架主體(10a)的該旋轉軸線(Y), - 至少一個相應的彈性元件(26),諸如一彈簧,至少一個相應的彈性元件(26)經構形用於促使該耦接元件(20)處於一相應的前進位置,該耦接元件(20)在一向後位置中抵抗該對應的彈性元件(26)的作用可角向位移, 其中: - 在該駐車支架主體(10a)處於該不操作的升高位置且該耦接元件(20)處於該前進位置的情況下,該耦接元件(20)保持固定該可操作元件(12),且 - 藉由使該耦接元件(20)在該向後位置中位移,該耦接元件(20)鬆開該可操作元件(12)。
TW111128899A 2022-08-02 2022-08-02 滑板車 TW2024067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8899A TW202406786A (zh) 2022-08-02 2022-08-02 滑板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8899A TW202406786A (zh) 2022-08-02 2022-08-02 滑板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6786A true TW202406786A (zh) 2024-02-16

Family

ID=90822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8899A TW202406786A (zh) 2022-08-02 2022-08-02 滑板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40678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8663B (zh) 小型电动车辆
US8596669B2 (en) Baby stroller
US9205890B2 (en) Foldable scooter
CN107249973B (zh) 可折叠脚蹬踏板车
KR20180001995A (ko) 접이식 퍼스널 모빌리티
TW200405872A (en) Foldable bicycle
KR102003386B1 (ko) 접이식 전동퀵보드
JP2016068784A (ja) ブレーキ機構、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歩行車
TW202406786A (zh) 滑板車
JP5677829B2 (ja) 歩行補助車
AU2019343872A1 (en) An attachment for a rollator or walking frame and a method of its use
JP6207363B2 (ja) バネ式アシスト付き運搬用台車
CN111252179A (zh) 滑板车
WO2022208237A1 (en) Scooter
JP3183656B2 (ja) キャスタ
JP4885027B2 (ja) 歩行補助器
JP2015058012A (ja) ブレーキ機構、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歩行車
JP3111185B1 (ja) 操作レバー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する軽車両
JP5406169B2 (ja) スタンド
NL2003040C2 (en) Vehicle.
CN220905237U (zh) 一种折叠滑板车
JP2001334011A (ja) スケートボード
JP4885026B2 (ja) 歩行補助器
CN109178179B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
TWI517997B (zh) Locomotive parking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