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05002A - 抗-bmp9抗體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抗-bmp9抗體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05002A
TW202405002A TW112120405A TW112120405A TW202405002A TW 202405002 A TW202405002 A TW 202405002A TW 112120405 A TW112120405 A TW 112120405A TW 112120405 A TW112120405 A TW 112120405A TW 202405002 A TW202405002 A TW 20240500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q
amino acid
acid sequence
antibody
sequence seq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20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保羅 B 於
詹姆士 瑞森納 艾波葛
蘇珊 亞當 伯納德
史蒂芬 彼得 貝瑞西
克里斯汀 華爾德
歐雷格 維多歐維奇 可法蘭柯
莉迪雅 莫斯亞克
唐先春
凱斯林 伊莉莎白 圖麥爾提
路卡 特隆康
鍾穎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輝瑞大藥廠
美國布萊翰婦女醫院
美商通用醫院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輝瑞大藥廠, 美國布萊翰婦女醫院, 美商通用醫院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輝瑞大藥廠
Publication of TW202405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500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2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growth factors ; against growth regul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61P9/12Antihypertens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2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 C07K2317/21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from primates, e.g. ma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3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 C07K2317/33Crossreactivity, e.g. for species or epitope, or lack of said crossre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3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 C07K2317/34Identification of a linear epitope shorter than 20 amino acid residues or of a conformational epitope defined by amino acid residu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6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non-natural combinations of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62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non-natural combinations of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comprising only variable region components
    • C07K2317/622Single chain antibody (scFv)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6Antagonist effect on antigen, e.g. neutralization or inhibition of bind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9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pharmaco)kinetic aspects or by stability of the immunoglobulin
    • C07K2317/92Affinity (KD), association rate (Ka), dissociation rate (Kd) or EC50 valu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特異性結合於骨成形性蛋白-9 (BMP9)之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實施例包括該等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之用途及相關使用方法。

Description

抗-BMP9抗體及其使用方法
肺動脈高血壓(PAH)係一種罕見的進行性病症,其特徵為肺動脈血壓升高(高血壓)。PAH定義為在心輸出量正常或減少以及肺毛細血管楔壓正常的情況下,平均肺動脈壓(mPAP)大於20 mmHg (Simonneau G, Hoeper MM, The revised definition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exploring the impact on patient management. European Heart Journal Supplements, 2019; 21: K4-K8)。PAH之最初症狀包括運動後呼吸短促。其他症狀包括過度疲勞、虛弱、胸痛、眩暈及昏厥發作。在PAH之晚期階段,個人可能由於循環氧水準低而出現皮膚異常變藍(發紺),且心臟之右側腔室(心室)可能異常增大(肥大),從而有可能導致心臟衰竭。
目前治療PAH之方法包括血管擴張劑、抗增殖劑、鈣離子通道阻斷劑、血液稀釋劑及利尿劑。此等療法之重點為延長患者之壽命及提高生活品質。然而,此等治療都存在一或多個缺點,諸如缺乏有效性、副作用嚴重、患者順從性低及成本高。事實上,大多數患者仍然死於疾病或對藥物療法沒有充分反應,5年存活率為59% (Boucly A, Weatherald J, Savale L等人 Risk assessment, prognosis, and guideline implementation in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Eur Respir J. 2017; 50:1700889)。因此,此項技術中非常需要用於治療及/或預防PAH且尤其用於解決潛在病理生理學之新型靶向療法。
本發明提供結合於由生長分化因子2 (GDF2)基因編碼之骨成形性蛋白-9 (BMP9)的抗體,以及該等抗體之用途及相關方法。提供編碼結合BMP9之抗體的聚核苷酸。亦提供編碼抗體重鏈或輕鏈或兩者之聚核苷酸。提供表現抗體之宿主細胞。本發明亦提供用於製成、製備及產生結合於BMP9之抗體的方法。本發明進一步涵蓋抗體之表現,以及包含本發明抗體之組合物的製備及製造,諸如使用該等抗體之藥劑。
本發明之抗體適用於由BMP9活性介導或與BMP9活性相關之病症或病狀之診斷、預防及/或治療中之一或多者,該等病症或病狀包括(但不限於)肺動脈高血壓、貧血、肝病、神經發炎性或神經退化性疾病(諸如多發性硬化症)、纖維變性病症及心臟衰竭。前述病症或病狀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可排除在由BMP9活性介導或與BMP9活性相關之診斷、預防及/或治療之外。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經分離抗體,其結合於骨成形性蛋白-9 (BMP9)且包含重鏈可變區(VH)及輕鏈可變區(VL)。在一些態樣中,VH互補決定區1 (CDR1)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9、SEQ ID NO: 24、SEQ ID NO: 36、SEQ ID NO: 45及SEQ ID NO: 53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VH CDR2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0、SEQ ID NO: 25、SEQ ID NO: 37、SEQ ID NO: 46、SEQ ID NO: 54、SEQ ID NO: 61、SEQ ID NO: 70及SEQ ID NO: 76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VH CDR3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1、SEQ ID NO: 26、SEQ ID NO: 38、SEQ ID NO: 47及SEQ ID NO: 62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VL CDR1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2、SEQ ID NO: 19、SEQ ID NO: 30、SEQ ID NO: 50、SEQ ID NO: 57、SEQ ID NO: 65及SEQ ID NO: 73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VL CDR2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3、SEQ ID NO: 20、SEQ ID NO: 31、SEQ ID NO: 41及SEQ ID NO: 66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且VL CDR3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4、SEQ ID NO: 21、SEQ ID NO: 32、SEQ ID NO: 42、SEQ ID NO: 58及SEQ ID NO: 67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經分離抗體,其結合於骨成形性蛋白-9 (BMP9)且包含重鏈可變區(VH)及輕鏈可變區(VL),其中(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0,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1,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2,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3,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4;(i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ii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5,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9,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0,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1;(iv)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7,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8,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0,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1,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2;(v)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5,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6,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7,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1,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2;(v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0,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1;(vi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5,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2,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7,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1,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8;(vii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6,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或(ix)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6,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0,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
在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一些實施例中:(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0,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1,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2,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3,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4;(i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5,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9,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0,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1;(ii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0,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1;(iv)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6,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或(v)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6,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0,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經分離抗體,其結合於骨成形性蛋白-9 (BMP9)且包含重鏈可變區(VH)及輕鏈可變區(VL),其中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6,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0,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VH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6、SEQ ID NO: 27、SEQ ID NO: 39、SEQ ID NO: 48、SEQ ID NO: 55、SEQ ID NO: 63、SEQ ID NO: 71或SEQ ID NO: 77,或其在不位於CDR內之殘基處包含一至四個胺基酸取代的變異體。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VL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SEQ ID NO: 22、SEQ ID NO: 33、SEQ ID NO: 44、SEQ ID NO: 51、SEQ ID NO: 59、SEQ ID NO: 68或SEQ ID NO: 74,或其在不位於CDR內之殘基處包含一至四個胺基酸取代的變異體。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VH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6、SEQ ID NO: 27、SEQ ID NO: 39、SEQ ID NO: 48、SEQ ID NO: 55、SEQ ID NO: 63、SEQ ID NO: 71或SEQ ID NO: 77,或其在不位於CDR內之殘基處包含一至四個胺基酸取代的變異體,且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VL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SEQ ID NO: 22、SEQ ID NO: 33、SEQ ID NO: 44、SEQ ID NO: 51、SEQ ID NO: 59、SEQ ID NO: 68或SEQ ID NO: 74,或其在不位於CDR內之殘基處包含一至四個胺基酸取代的變異體。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VH包含與SEQ ID NO: 16、SEQ ID NO: 27、SEQ ID NO: 39、SEQ ID NO: 48、SEQ ID NO: 55、SEQ ID NO: 63、SEQ ID NO: 71或SEQ ID NO: 77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VH包含與SEQ ID NO: 16、SEQ ID NO: 27、SEQ ID NO: 39、SEQ ID NO: 48、SEQ ID NO: 55、SEQ ID NO: 63、SEQ ID NO: 71或SEQ ID NO: 77具有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VL包含與SEQ ID NO: 6、SEQ ID NO: 22、SEQ ID NO: 33、SEQ ID NO: 44、SEQ ID NO: 51、SEQ ID NO: 59、SEQ ID NO: 68或SEQ ID NO: 74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VL包含與SEQ ID NO: 6、SEQ ID NO: 22、SEQ ID NO: 33、SEQ ID NO: 44、SEQ ID NO: 51、SEQ ID NO: 59、SEQ ID NO: 68或SEQ ID NO: 74具有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VH包含與SEQ ID NO: 16、SEQ ID NO: 27、SEQ ID NO: 39、SEQ ID NO: 48、SEQ ID NO: 55、SEQ ID NO: 63、SEQ ID NO: 71或SEQ ID NO: 77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且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VL包含與SEQ ID NO: 6、SEQ ID NO: 22、SEQ ID NO: 33、SEQ ID NO: 44、SEQ ID NO: 51、SEQ ID NO: 59、SEQ ID NO: 68或SEQ ID NO: 74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百分比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包含:(i)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6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之VL;(ii)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7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之VL;(iii)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9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3之VL;(iv)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3之VL;(v)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1之VL;(vi)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3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9之VL;(vii)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之VL;或(viii)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7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之VL。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包含:(i)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7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之VL;(ii)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1之VL;(iii)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之VL;(iv)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7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之VL;(v)包含與SEQ ID NO: 27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的VH: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及包含與SEQ ID NO: 22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的VL: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vi)包含與SEQ ID NO: 55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的VH: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及包含與SEQ ID NO: 51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的VL: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vii)包含與SEQ ID NO: 71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的VH: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及包含與SEQ ID NO: 68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的VL: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或(viii)包含與SEQ ID NO: 77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的VH: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及包含與SEQ ID NO: 74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的VL: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百分比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在一些態樣中,經分離抗體包含有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7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之VL。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經分離抗體之一部分,其中該經分離抗體結合於BMP9且包含重鏈可變區(VH)及輕鏈可變區(VL),其中VH CDR1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9、SEQ ID NO: 24、SEQ ID NO: 36、SEQ ID NO: 45及SEQ ID NO: 53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VH CDR2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0、SEQ ID NO: 25、SEQ ID NO: 37、SEQ ID NO: 46、SEQ ID NO: 54、SEQ ID NO: 61、SEQ ID NO: 70及SEQ ID NO: 76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VH CDR3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1、SEQ ID NO: 26、SEQ ID NO: 38、SEQ ID NO: 47及SEQ ID NO: 62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VL CDR1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2、SEQ ID NO: 19、SEQ ID NO: 30、SEQ ID NO: 50、SEQ ID NO: 57、SEQ ID NO: 65及SEQ ID NO: 73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VL CDR2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3、SEQ ID NO: 20、SEQ ID NO: 31、SEQ ID NO: 41及SEQ ID NO: 66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且VL CDR3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4、SEQ ID NO: 21、SEQ ID NO: 32、SEQ ID NO: 42、SEQ ID NO: 58及SEQ ID NO: 67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態樣中,該部分結合於BMP9。
在一些態樣中,該部分包含:VH CDR1,其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9、SEQ ID NO: 24、SEQ ID NO: 36、SEQ ID NO: 45及SEQ ID NO: 53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VH CDR2,其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0、SEQ ID NO: 25、SEQ ID NO: 37、SEQ ID NO: 46、SEQ ID NO: 54、SEQ ID NO: 61、SEQ ID NO: 70及SEQ ID NO: 76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及VH CDR3,其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1、SEQ ID NO: 26、SEQ ID NO: 38、SEQ ID NO: 47及SEQ ID NO: 62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經分離抗體,其結合於BMP9且包含:由寄存在ATCC且具有登錄號PTA-127292的質體之插入物之核酸序列編碼的VH;由寄存在ATCC且具有登錄號PTA-127293的質體之插入物之核酸序列編碼的VL;或兩者。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經分離抗體,其包含:(i) SEQ ID NO: 16之VH CDR1、VH CDR2及VH CDR3序列以及SEQ ID NO: 6之VL CDR1、VL CDR2及VL CDR3序列;(ii) SEQ ID NO: 27之VH CDR1、VH CDR2及VH CDR3序列以及SEQ ID NO: 22之VL CDR1、VL CDR2及VL CDR3序列;(iii) SEQ ID NO: 39之VH CDR1、VH CDR2及VH CDR3序列以及SEQ ID NO: 33之VL CDR1、VL CDR2及VL CDR3序列;(iv) SEQ ID NO: 48之VH CDR1、VH CDR2及VH CDR3序列以及SEQ ID NO: 43之VL CDR1、VL CDR2及VL CDR3序列;(v) SEQ ID NO: 55之VH CDR1、VH CDR2及VH CDR3序列以及SEQ ID NO: 51之VL CDR1、VL CDR2及VL CDR3序列;(vi) SEQ ID NO: 63之VH CDR1、VH CDR2及VH CDR3序列以及SEQ ID NO: 59之VL CDR1、VL CDR2及VL CDR3序列;(vii) SEQ ID NO: 71之VH CDR1、VH CDR2及VH CDR3序列以及SEQ ID NO: 68之VL CDR1、VL CDR2及VL CDR3序列;或(viii) SEQ ID NO: 77之VH CDR1、VH CDR2及VH CDR3序列以及SEQ ID NO: 74之VL CDR1、VL CDR2及VL CDR3序列。
在一些態樣中,該經分離抗體包含人類Vκ或V λ輕鏈恆定域。在一些態樣中,該抗體包含人類V λ輕鏈恆定域。在一些態樣中,該抗體包含重鏈恆定域。在一些態樣中,該重鏈恆定域包含IgA (例如IgA 1或IgA 2)、IgD、IgE、IgM或IgG (例如IgG 1、IgG 2、IgG 3或IgG 4)。在一些態樣中,該重鏈恆定域包含IgG。在一些態樣中,該IgG係選自由IgG 1、IgG 2、IgG 3及IgG 4組成之群。在一些態樣中,該IgG為IgG 1。在一些態樣中,該抗體包含Fc域。在一些態樣中,該Fc域包含IgG1重鏈CH 2域及IgG重鏈CH 3域。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經分離抗體,其包含重鏈,該重鏈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8、SEQ ID NO: 23、SEQ ID NO: 35、SEQ ID NO: 44、SEQ ID NO: 52、SEQ ID NO: 60、SEQ ID NO: 69及SEQ ID NO: 75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經分離抗體,其包含輕鏈,該輕鏈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SEQ ID NO: 18、SEQ ID NO: 29、SEQ ID NO: 40、SEQ ID NO: 49、SEQ ID NO: 56、SEQ ID NO: 64及SEQ ID NO: 72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經分離抗體,其包含:(i)重鏈,其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8、SEQ ID NO: 23、SEQ ID NO: 35、SEQ ID NO: 44、SEQ ID NO: 52、SEQ ID NO: 60、SEQ ID NO: 69及SEQ ID NO: 75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及(ii)輕鏈,其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SEQ ID NO: 18、SEQ ID NO: 29、SEQ ID NO: 40、SEQ ID NO: 49、SEQ ID NO: 56、SEQ ID NO: 64及SEQ ID NO: 72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經分離抗體,其包含重鏈,該重鏈包含與SEQ ID NO: 8、SEQ ID NO: 23、SEQ ID NO: 35、SEQ ID NO: 44、SEQ ID NO: 52、SEQ ID NO: 60、SEQ ID NO: 69或SEQ ID NO: 75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經分離抗體,其包含輕鏈,該輕鏈包含與SEQ ID NO: 1、SEQ ID NO: 18、SEQ ID NO: 29、SEQ ID NO: 40、SEQ ID NO: 49、SEQ ID NO: 56、SEQ ID NO: 64或SEQ ID NO: 72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經分離抗體,其包含:(i)重鏈,其包含與SEQ ID NO: 8、SEQ ID NO: 23、SEQ ID NO: 35、SEQ ID NO: 44、SEQ ID NO: 52、SEQ ID NO: 60、SEQ ID NO: 69或SEQ ID NO: 75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及(ii)輕鏈,其包含與SEQ ID NO: 1、SEQ ID NO: 18、SEQ ID NO: 29、SEQ ID NO: 40、SEQ ID NO: 49、SEQ ID NO: 56、SEQ ID NO: 64或SEQ ID NO: 72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百分比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經分離抗體,其包含:(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或由其組成;(i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3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8或由其組成;(ii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5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9或由其組成;(iv)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4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0或由其組成;(v)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9或由其組成;(v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0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6或由其組成;(vi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9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4或由其組成;或(vii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或由其組成。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經分離抗體,其包含:(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3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8或由其組成;(i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9或由其組成;(ii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9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4或由其組成;(iv)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或由其組成;(v) HC,其包含與SEQ ID NO: 23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及LC,其包含與SEQ ID NO: 18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vi) HC,其包含與SEQ ID NO: 52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及LC,其包含與SEQ ID NO: 49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vii) HC,其包含與SEQ ID NO: 69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及LC,其包含與SEQ ID NO: 64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或(viii) HC,其包含與SEQ ID NO: 75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及LC,其包含與SEQ ID NO: 72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百分比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經分離抗體,其包含:(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或由其組成;或(ii) HC,其包含與SEQ ID NO: 75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及LC,其包含與SEQ ID NO: 72具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百分比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結合於BMP9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於BMP9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一或多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胺基酸殘基:SEQ ID NO: 79之Ala28、Pro29、Ser83、Leu85、Met90、Val92、Pro93、Leu95及Tyr97。在一些態樣中,該抗體結合SEQ ID NO: 79之Ala28、Pro29、Ser83、Leu85、Met90、Val92、Pro93、Leu95及Tyr97。在一些態樣中,該抗體進一步結合一或多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胺基酸殘基:SEQ ID NO: 79之Pro81、Tyr86、Asp88、Asp89、Thr94、Lys96、His98、Tyr99及Glu100。在一些態樣中,該抗體結合SEQ ID NO: 79之Pro81、Tyr86、Asp88、Asp89、Thr94、Lys96、His98、Tyr99及Glu100。在一些態樣中,該抗體進一步結合一或多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胺基酸殘基:SEQ ID NO: 79之Ile27、Lys30及Glu31。在一些態樣中,該抗體結合SEQ ID NO: 79之Ile27、Lys30及Glu31。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胺基酸殘基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結合於BMP9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於BMP9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一或多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胺基酸殘基:SEQ ID NO: 79之Ile27、Ala28、Pro29、Lys30、Glu31、Tyr32、Ser80、Pro81、Ile82、Ser83、Val84、Leu85、Tyr86、Asp88、Asp89、Met90、Val92、Pro93、Thr94、Leu95、Lys96、Tyr97、His98、Tyr99及Glu100。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胺基酸殘基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結合於BMP9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於BMP9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SEQ ID NO: 79之Ile27、Ala28、Pro29、Lys30、Glu31、Tyr32、Ser80、Pro81、Ile82、Ser83、Val84、Leu85、Tyr86、Asp88、Asp89、Met90、Val92、Pro93、Thr94、Leu95、Lys96、Tyr97、His98、Tyr99及Glu100。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結合於BMP9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於BMP9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一或多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胺基酸殘基:SEQ ID NO: 79之Ala28、Pro29、Pro81、Ser83、Leu85、Tyr86、Asp88、Asp89、Met90、Val92、Pro93、Thr94、Leu95、Lys96、Tyr97、His98、Tyr99及Glu100。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胺基酸殘基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結合於BMP9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於BMP9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SEQ ID NO: 79之Ala28、Pro29、Pro81、Ser83、Leu85、Tyr86、Asp88、Asp89、Met90、Val92、Pro93、Thr94、Leu95、Lys96、Tyr97、His98、Tyr99及Glu100。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結合於BMP9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於BMP9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一或多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胺基酸殘基:SEQ ID NO: 79之Arg14、Ile27、Ala28、Pro29、Lys30、Glu31、Ser83、Leu85、Met90、Val92、Pro93、Leu95及Tyr97。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胺基酸殘基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結合於BMP9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於BMP9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SEQ ID NO: 79之Arg14、Ile27、Ala28、Pro29、Lys30、Glu31、Ser83、Leu85、Met90、Val92、Pro93、Leu95及Tyr97。在一些態樣中,BMP9上之抗體抗原決定基不包含SEQ ID NO: 79之胺基酸殘基21-25、43-60。
在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一些態樣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該抗體以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親和力結合人類BMP9:15 pM、20 pM、25 pM、30 pM、35 pM、40 pM、45 pM、50 pM、55 pM、60 pM、65 pM、70 pM、75 pM、80 pM、85 pM、90 pM、95 pM、100 pM、105 pM、110 pM、115 pM、120 pM、125 pM、130 pM、135 pM、140 pM、145 pM或150 pM或其任何範圍。在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一些態樣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該抗體以約15 pM、約20 pM、約25 pM、約30 pM、約35 pM、約40 pM、約45 pM、約50 pM、約55 pM、約60 pM、約65 pM、約70 pM、約75 pM、約80 pM、約85 pM、約90 pM、約95 pM、約100 pM、約105 pM、約110 pM、約115 pM、約120 pM、約125 pM、約130 pM、約135 pM、約140 pM或約150 pM之親和力結合人類BMP9。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該抗體以約75 pM至約95 pM之親和力結合人類BMP9。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該抗體以約85 pM之親和力結合人類BMP9。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該抗體以約87 pM之親和力結合人類BMP9。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結合親和力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一些態樣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該抗體以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親和力結合石蟹獼猴BMP9:15 pM、20 pM、25 pM、30 pM、35 pM、40 pM、45 pM、50 pM、55 pM、60 pM、65 pM、70 pM、75 pM、80 pM、85 pM、90 pM、95 pM、100 pM、105 pM、110 pM、115 pM、120 pM、125 pM、130 pM、135 pM、140 pM、145 pM或150 pM或其任何範圍。在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一些態樣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該抗體以約15 pM、約20 pM、約25 pM、約30 pM、約35 pM、約40 pM、約45 pM、約50 pM、約55 pM、約60 pM、約65 pM、約70 pM、約75 pM、約80 pM、約85 pM、約90 pM、約95 pM、約100 pM、約105 pM、約110 pM、約115 pM、約120 pM、約125 pM、約130 pM、約135 pM、約140 pM或約150 pM之親和力結合石蟹獼猴BMP9。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該抗體以約50 pM至約100 pM之親和力結合石蟹獼猴BMP9。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該抗體以約65 pM之親和力結合石蟹獼猴BMP9。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結合親和力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一些態樣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該抗體以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親和力結合大鼠BMP9:15 pM、20 pM、25 pM、30 pM、35 pM、40 pM、45 pM、50 pM、55 pM、60 pM、65 pM、70 pM、75 pM、80 pM、85 pM、90 pM、95 pM、100 pM、105 pM、110 pM、115 pM、120 pM、125 pM、130 pM、135 pM、140 pM、145 pM或150 pM或其任何範圍。在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一些態樣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該抗體以約15 pM、約20 pM、約25 pM、約30 pM、約35 pM、約40 pM、約45 pM、約50 pM、約55 pM、約60 pM、約65 pM、約70 pM、約75 pM、約80 pM、約85 pM、約90 pM、約95 pM、約100 pM、約105 pM、約110 pM、約115 pM、約120 pM、約125 pM、約130 pM、約135 pM、約140 pM或約150 pM之親和力結合大鼠BMP9。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該抗體以約75 pM至約120 pM之親和力結合大鼠BMP9。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該抗體以約98 pM之親和力結合大鼠BMP9。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結合親和力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一些態樣中,該抗體包含:(i) SEQ ID NO: 26之重鏈可變區(VH) CDR3及SEQ ID NO: 84之輕鏈可變區(VL) CDR3;(ii) SEQ ID NO: 26之重鏈可變區(VH) CDR3及SEQ ID NO: 21之輕鏈可變區(VL) CDR3;或(iii) SEQ ID NO: 26之重鏈可變區(VH) CDR3及SEQ ID NO: 67之輕鏈可變區(VL) CDR3。
在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一些態樣中,該抗體(i)結合於人類BMP9,且抑制人類BMP9與BMP9 II型受體(例如BMPRII、ActRIIA及/或ActRIIB)之結合;或(ii)結合於人類BMP9,且抑制人類BMP9與BMP9 II型受體(例如BMPRII、ActRIIA及/或ActRIIB)之結合,並且微弱地抑制人類BMP9與BMP9 1型受體(例如ALK1)之結合。在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一些態樣中,該抗體結合於人類BMP9,且抑制人類BMP9與人類內皮細胞之結合。在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一些態樣中,該抗體結合人類BMP9,但不結合其他人類轉化生長因子β (TGFβ)超家族配體(例如GDF8、GDF11、活化素A、TGFβ1、GDF9及BMP10)。
在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一些態樣中,藉由內皮細胞中之磷酸-SMAD1/5/9核易位所量測,該抗體抑制BMP9活性。
在一些態樣中,該經分離抗體以約0.01 nM至約100 nM (例如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值:10 pM、15 pM、20 pM、25 pM、30 pM、35 pM、40 pM、45 pM、50 pM、55 pM、60 pM、65 pM、70 pM、75 pM、80 pM、85 pM、90 pM、95 pM、100 pM、105 pM、110 pM、115 pM、120 pM、125 pM、130 pM、135 pM、140 pM、145 pM、150 pM、160 pM、170 pM、180 pM、190 pM、200 pM、225 pM、250 pM、275 pM、300 pM、325 pM、350 pM、375 pM、400 pM、425 pM、450 pM、475 pM、500 pM、550 pM、600 pM、650 pM、700 pM、750 pM、800 pM、850 pM、900 pM、950 pM、1000 pM、2000 pM、3000 pM、4000 pM、5000 pM、6000 pM、7000 pM、8000 pM、9000 pM、10000 pM、20000 pM、30000 pM、40000 pM、50000 pM、60000 pM、70000 pM、80000 pM、90000 pM或100000 pM或其任何範圍)之IC 50抑制人類BMP9活性。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經分離抗體以約15 pM、約20 pM、約25 pM、約30 pM、約35 pM、約40 pM、約45 pM、約50 pM、約55 pM、約60 pM、約65 pM、約70 pM、約75 pM、約80 pM、約85 pM、約90 pM、約95 pM、約100 pM、約105 pM、約110 pM、約115 pM、約120 pM、約125 pM、約130 pM、約135 pM、約140 pM、約145 pM、約150 pM、約155 pM、約160 pM、約170 pM、約180 pM、約190 pM、約200 pM、約225 pM、約250 pM、約300 pM、約350 pM、約400 pM、約450 pM、約500 pM、約600 pM、約700 pM、約800 pM、約900 pM或約1000 pM之IC 50抑制人類BMP9活性。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經分離抗體以約1 nM、約2 nM、約10 nM、約20 nM、約30 nM、約40 nM、約50 nM、約60 nM、約70 nM、約80 nM、約90 nM或約100 nM之IC 50抑制人類BMP9活性。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IC 50值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一些態樣中,該經分離抗體以約15 pM至約120 pM (例如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值:15 pM、20 pM、25 pM、30 pM、35 pM、40 pM、45 pM、50 pM、55 pM、60 pM、65 pM、70 pM、75 pM、80 pM、85 pM、90 pM、95 pM、100 pM、105 pM、110 pM、115 pM或120 pM或其任何範圍)之IC 50抑制石蟹獼猴BMP9活性。在一些態樣中,該經分離抗體以約17 pM至約117 pM,例如但不限於約17 pM、約20 pM、約30 pM、約40 pM、約50 pM、約60 pM、約70 pM、約80 pM、約90 pM、約100 pM或約117 pM之IC 50抑制石蟹獼猴BMP9活性。在一些態樣中,該經分離抗體以約120 pM至約300 pM,例如但不限於約120 pM、約150 pM、約175 pM、約200 pM、約225 pM、約250 pM、約275 pM或約300 pM之IC 50抑制大鼠BMP9活性。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IC 50值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一些態樣中,藉由內皮細胞中之磷酸-SMAD2核易位所量測,該抗體抑制BMP9活性。
在一些態樣中,該抗體以約0.01 nM至約350 nM (例如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值:10 pM、15 pM、20 pM、25 pM、30 pM、35 pM、40 pM、45 pM、50 pM、55 pM、60 pM、65 pM、70 pM、75 pM、80 pM、85 pM、90 pM、95 pM、100 pM、105 pM、110 pM、115 pM、120 pM、125 pM、130 pM、135 pM、140 pM、145 pM、150 pM、160 pM、170 pM、180 pM、190 pM、200 pM、225 pM、250 pM、275 pM、300 pM、325 pM或350 pM或其任何範圍)之IC 50抑制人類BMP9活性。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抗體以約10 pM、約15 pM、約20 pM、約25 pM、約30 pM、約35 pM、約40 pM、約45 pM、約50 pM、約55 pM、約60 pM、約65 pM、約70 pM、約75 pM、約80 pM、約85 pM、約90 pM、約95 pM、約100 pM、約105 pM、約110 pM、約115 pM、約120 pM、約125 pM、約130 pM、約135 pM、約140 pM、約145 pM、約150 pM、約155 pM、約160 pM、約170 pM、約180 pM、約190 pM、約200 pM、約225 pM、約250 pM、約300 pM、約350 pM、約400 pM、約450 pM、約500 pM、約600 pM、約700 pM、約800 pM、約900 pM或約1000 pM之IC 50抑制人類BMP9活性。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經分離抗體以約1 nM、約2 nM、約10 nM、約20 nM、約30 nM、約40 nM、約50 nM、約60 nM、約70 nM、約80 nM、約90 nM、約100 nM、約150 nM、約200 nM、約250 nM、約300 nM或約350 nM之IC 50抑制人類BMP9活性。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IC 50值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一些態樣中,該經分離抗體以約15 pM至約75 pM (例如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值:15 pM、20 pM、25 pM、30 pM、35 pM、40 pM、45 pM、50 pM、55 pM、60 pM、65 pM、70 pM或75 pM或其任何範圍)之IC 50抑制石蟹獼猴BMP9活性。在一些態樣中,該經分離抗體以約27 pM至約42 pM,例如但不限於約27 pM、約30 pM、約35 pM、約40 pM或約42 pM之IC 50抑制石蟹獼猴BMP9活性。在一些態樣中,該經分離抗體以約450 pM至約1 nM,例如但不限於約650 pM、約700 pM、約750 pM、約800 pM、約850 pM、約900 pM、約950 pM或約1000 pM之IC 50抑制大鼠BMP9活性。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IC 50值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一些態樣中,與抗體投與之前相比,該抗體使個體之右心室收縮壓降低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百分比: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或7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55%、至少60%、至少65%或至少70%。在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一些態樣中,與同型對照抗體與常氧條件之間觀測到的差值百分比(%)相比,該抗體使個體之右心室收縮壓降低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百分比: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或7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55%、至少60%、至少65%或至少70%。在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一些態樣中,與抗體投與之前相比,該抗體使個體之右心室肥大縮小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百分比:2%、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或7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2%、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55%、至少60%、至少65%或至少70%。在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之一些態樣中,與同型對照抗體與常氧條件之間觀測到的差值百分比(%)相比,該抗體使個體之右心室肥大縮小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百分比:2%、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或7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2%、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55%、至少60%、至少65%或至少70%。在一些態樣中,該個體為肺動脈高血壓(PAH)之Sugen-缺氧動物模型。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降低(縮小)百分比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經分離聚核苷酸,其編碼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中之任一者。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經分離核酸,其編碼結合BMP9之抗體之VH、VL或兩者。在一些態樣中,該經分離核酸包含核酸序列SEQ ID NO: 85、核酸序列SEQ ID NO: 86或兩者。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經分離核酸,其編碼結合BMP9之抗體之重鏈、輕鏈或兩者。在一些態樣中,該經分離核酸包含核酸序列SEQ ID NO: 87、核酸序列SEQ ID NO: 88或兩者。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經分離核酸,其編碼結合於BMP9之抗體之VH、VL或兩者。在一些態樣中,該經分離核酸包含:由寄存在ATCC且具有登錄號PTA-127292的質體之插入物之核酸序列;由寄存在ATCC且具有登錄號PTA-127293的質體之插入物之核酸序列;或兩者。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載體,其包含編碼本文所揭示之任一經分離抗體的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聚核苷酸。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載體,其包含編碼結合BMP9之抗體之VH、VL或兩者的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核酸。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載體,其包含編碼結合BMP9之抗體之重鏈、輕鏈或兩者的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核酸。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經分離宿主細胞,其包含編碼本文所揭示之任一經分離抗體的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聚核苷酸。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經分離宿主細胞,其包含編碼結合BMP9之抗體之VH、VL或兩者的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核酸。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經分離宿主細胞,其包含編碼結合BMP9之抗體之重鏈、輕鏈或兩者的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核酸。在一些態樣中,該宿主細胞為哺乳動物細胞或昆蟲細胞。在一些態樣中,該宿主細胞為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哺乳動物細胞:CHO細胞、HEK-293細胞、NS0細胞、PER.C6®細胞或Sp2.0細胞。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產生抗體之方法,其包含在引起產生該抗體之條件下培養本文所揭示之宿主細胞。在一些態樣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回收該抗體。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治療有效量的本文所揭示之抗體以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在一些態樣中,該組合物包含1.12 mg/mL L-組胺酸、2.67 mg/mL L-組胺酸鹽酸鹽單水合物、85 mg/mL蔗糖、0.05 mg/mL EDTA二鈉二水合物、0.2 mg/mL聚山梨醇酯80 (pH 5.8)。在一些態樣中,該組合物包含20 mM組胺酸、8.5%蔗糖、及0.02%聚山梨醇酯80、0.005% EDTA (pH 5.8)。在一些態樣中,該組合物包含約2 mg/mL、5 mg/mL、10 mg/mL、15 mg/mL、20 mg/mL、25 mg/mL、50 mg/mL、75 mg/mL、100 mg/mL、125 mg/mL、150 mg/mL、175 mg/mL或200 mg/mL抗體。在一些態樣中,該組合物適合於皮下(SC)及/或靜脈內(IV)投與。在一些態樣中,該組合物適合於靜脈內(IV)投與。在一些態樣中,該組合物適合於皮下(SC)投與。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用於降低個體中BMP9之表現或活性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的本文所揭示之醫藥組合物或本文所揭示之抗體。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治療個體之高血壓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的本文所揭示之醫藥組合物或本文所揭示之抗體。在一些態樣中,該高血壓為肺高血壓。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治療個體之肺動脈高血壓(PAH)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的本文所揭示之醫藥組合物或本文所揭示之抗體。在一些態樣中,該抗體與治療有效量的一或多種有效治療高血壓(視情況肺動脈高血壓)之至少一種病徵及/或症狀的其他治療活性化合物或治療模態組合投與。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或一種本文所揭示之醫藥組合物,其用作藥劑。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或一種本文所揭示之醫藥組合物,其用於治療高血壓(視情況肺動脈高血壓)之至少一種病徵及/或症狀。
在一些態樣中,本文揭示一種本文所揭示之經分離抗體或本文所揭示之醫藥組合物的用途,其用於製造用以治療高血壓(視情況肺動脈高血壓)之至少一種病徵及/或症狀的藥劑。
經考慮,本說明書中所論述之任何態樣可關於本發明之任何方法或組合物實施,且反之亦然。此外,本發明之組合物可用於達成本發明之方法。
在治療性、診斷性或生理學目的或作用之情形下的任何方法亦可描述於「用途」請求項語言中,諸如本文所論述之任何化合物、組合物或藥劑用於達成或實施所描述之治療性、診斷性或生理學目的或作用「之用途」。可基於本文所描述之任何方法而採用一或多種組合物之用途。
本發明之其他目標、特徵及優勢將自以下實施方式而變得顯而易見。然而,應理解,實施方式及特定實例儘管指示本發明之特定態樣,但僅以說明方式給出,因為在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內的各種變化及修改將由此實施方式而變得對熟習此項技術者顯而易見。
相關申請案之交互參照本申請案主張2022年5月31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3/347,543號、2022年9月15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3/375,781號及2023年5月3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3/499,808號的優先權及權益,該等申請案之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達成聯合研究聲明之各方當前所主張之本發明係由達成聯合研究協議之下列各方完成或以其為名義完成。聯合研究協議在所主張之本發明完成之日或該日期之前生效,且所主張之本發明係作為在聯合研究協議之範疇內進行的活動之結果而完成。達成聯合研究協議之各方為PARTNERS HEALTHCARE及PFIZER INC.。
藉由參考以下對本發明之實施例及其中所包括之實例之詳細描述可更容易理解本發明。應理解,本發明不限於特定的製造方法,其當然可有所變化。亦應理解,本文所用之術語僅出於描述特定實施例之目的且並不意欲為限制性的。
本文所提供的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E)包括: E1. 一種經分離抗體,其結合於骨成形性蛋白-9 (BMP9)且包含重鏈可變區(VH)及輕鏈可變區(VL),其中: VH互補決定區1 (CDR1)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9、SEQ ID NO: 24、SEQ ID NO: 36、SEQ ID NO: 45及SEQ ID NO: 53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VH CDR2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0、SEQ ID NO: 25、SEQ ID NO: 37、SEQ ID NO: 46、SEQ ID NO: 54、SEQ ID NO: 61、SEQ ID NO: 70及SEQ ID NO: 76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VH CDR3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1、SEQ ID NO: 26、SEQ ID NO: 38、SEQ ID NO: 47及SEQ ID NO: 62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VL CDR1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2、SEQ ID NO: 19、SEQ ID NO: 30、SEQ ID NO: 50、SEQ ID NO: 57、SEQ ID NO: 65及SEQ ID NO: 73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VL CDR2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3、SEQ ID NO: 20、SEQ ID NO: 31、SEQ ID NO: 41及SEQ ID NO: 66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且 VL CDR3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4、SEQ ID NO: 21、SEQ ID NO: 32、SEQ ID NO: 42、SEQ ID NO: 58及SEQ ID NO: 67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E2. 一種經分離抗體,其結合於骨成形性蛋白-9 (BMP9)且包含重鏈可變區(VH)及輕鏈可變區(VL),其中: (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0,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1,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2,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3,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4; (i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 (ii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5,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9,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0,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1; (iv)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7,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8,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0,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1,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2; (v)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5,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6,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7,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1,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2; (v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0,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1; (vi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5,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2,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7,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1,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8; (vii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6,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或 (ix)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6,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0,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 E3. 如E2之經分離抗體,其中: (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0,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1,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2,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3,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4; (i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5,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9,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0,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1; (ii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0,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1; (iv)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6,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或 (v)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6,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0,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 E4. 一種經分離抗體,其結合於骨成形性蛋白-9 (BMP9)且包含重鏈可變區(VH)及輕鏈可變區(VL),其中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6,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0,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 E5. 如E1至E4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VH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6、SEQ ID NO: 27、SEQ ID NO: 39、SEQ ID NO: 48、SEQ ID NO: 55、SEQ ID NO: 63、SEQ ID NO: 71或SEQ ID NO: 77,或其在不位於CDR內之殘基處包含一至四個胺基酸取代的變異體,且該VL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SEQ ID NO: 22、SEQ ID NO: 33、SEQ ID NO: 44、SEQ ID NO: 51、SEQ ID NO: 59、SEQ ID NO: 68或SEQ ID NO: 74,或其在不位於CDR內之殘基處包含一至四個胺基酸取代的變異體。 E6. 如E1至E4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VH包含與SEQ ID NO: 16、SEQ ID NO: 27、SEQ ID NO: 39、SEQ ID NO: 48、SEQ ID NO: 55、SEQ ID NO: 63、SEQ ID NO: 71或SEQ ID NO: 77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且該VL包含與SEQ ID NO: 6、SEQ ID NO: 22、SEQ ID NO: 33、SEQ ID NO: 44、SEQ ID NO: 51、SEQ ID NO: 59、SEQ ID NO: 68或SEQ ID NO: 74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 E7. 如E5至E6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包含: (i)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6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之VL; (ii)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7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之VL; (iii)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9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3之VL; (iv)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3之VL; (v)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1之VL; (vi)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3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9之VL; (vii)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之VL;或 (viii)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7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之VL。 E8. 如E7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包含: (i)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7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之VL; (ii)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1之VL; (iii)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之VL; (iv)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7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之VL; (v)包含與SEQ ID NO: 27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之胺基酸序列的VH,及包含與SEQ ID NO: 22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之胺基酸序列的VL; (vi)包含與SEQ ID NO: 55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之胺基酸序列的VH,及包含與SEQ ID NO: 51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之胺基酸序列的VL; (vii)包含與SEQ ID NO: 71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之胺基酸序列的VH,及包含與SEQ ID NO: 68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之胺基酸序列的VL;或 (viii)包含與SEQ ID NO: 77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之胺基酸序列的VH,及包含與SEQ ID NO: 74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之胺基酸序列的VL。 E9. 如E8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包含有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7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之VL。 E10. 一種經分離抗體之一部分,其中該經分離抗體結合於BMP9且包含重鏈可變區(VH)及輕鏈可變區(VL),其中: VH CDR1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9、SEQ ID NO: 24、SEQ ID NO: 36、SEQ ID NO: 45及SEQ ID NO: 53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VH CDR2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0、SEQ ID NO: 25、SEQ ID NO: 37、SEQ ID NO: 46、SEQ ID NO: 54、SEQ ID NO: 61、SEQ ID NO: 70及SEQ ID NO: 76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VH CDR3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1、SEQ ID NO: 26、SEQ ID NO: 38、SEQ ID NO: 47及SEQ ID NO: 62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VL CDR1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2、SEQ ID NO: 19、SEQ ID NO: 30、SEQ ID NO: 50、SEQ ID NO: 57、SEQ ID NO: 65及SEQ ID NO: 73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VL CDR2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3、SEQ ID NO: 20、SEQ ID NO: 31、SEQ ID NO: 41及SEQ ID NO: 66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且 VL CDR3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4、SEQ ID NO: 21、SEQ ID NO: 32、SEQ ID NO: 42、SEQ ID NO: 58及SEQ ID NO: 67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且 其中該部分結合於BMP9。 E11. 如E10之部分,其中該部分包含: VH CDR1,其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9、SEQ ID NO: 24、SEQ ID NO: 36、SEQ ID NO: 45及SEQ ID NO: 53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VH CDR2,其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0、SEQ ID NO: 25、SEQ ID NO: 37、SEQ ID NO: 46、SEQ ID NO: 54、SEQ ID NO: 61、SEQ ID NO: 70及SEQ ID NO: 76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及 VH CDR3,其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1、SEQ ID NO: 26、SEQ ID NO: 38、SEQ ID NO: 47及SEQ ID NO: 62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E12. 一種經分離抗體,其結合於BMP9且包含:由寄存在ATCC且具有登錄號PTA-127292的質體之插入物之核酸序列編碼的VH;由寄存在ATCC且具有登錄號PTA-127293的質體之插入物之核酸序列編碼的VL;或兩者。 E13. 一種經分離抗體,其包含: (i) SEQ ID NO: 16之VH CDR1、VH CDR2及VH CDR3序列以及SEQ ID NO: 6之VL CDR1、VL CDR2及VL CDR3序列; (ii) SEQ ID NO: 27之VH CDR1、VH CDR2及VH CDR3序列以及SEQ ID NO: 22之VL CDR1、VL CDR2及VL CDR3序列; (iii) SEQ ID NO: 39之VH CDR1、VH CDR2及VH CDR3序列以及SEQ ID NO: 33之VL CDR1、VL CDR2及VL CDR3序列; (iv) SEQ ID NO: 48之VH CDR1、VH CDR2及VH CDR3序列以及SEQ ID NO: 43之VL CDR1、VL CDR2及VL CDR3序列; (v) SEQ ID NO: 55之VH CDR1、VH CDR2及VH CDR3序列以及SEQ ID NO: 51之VL CDR1、VL CDR2及VL CDR3序列; (vi) SEQ ID NO: 63之VH CDR1、VH CDR2及VH CDR3序列以及SEQ ID NO: 59之VL CDR1、VL CDR2及VL CDR3序列; (vii) SEQ ID NO: 71之VH CDR1、VH CDR2及VH CDR3序列以及SEQ ID NO: 68之VL CDR1、VL CDR2及VL CDR3序列;或 (viii) SEQ ID NO: 77之VH CDR1、VH CDR2及VH CDR3序列以及SEQ ID NO: 74之VL CDR1、VL CDR2及VL CDR3序列。 E14. 如E1至E13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包含人類Vκ或V λ輕鏈恆定域。 E15. 如E14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包含人類V λ輕鏈恆定域。 E16. 如E1至E15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包含重鏈恆定域。 E17. 如E16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重鏈恆定域包含IgA (例如IgA 1或IgA 2)、IgD、IgE、IgM或IgG (例如IgG 1、IgG 2、IgG 3或IgG 4)。 E18. 如E17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重鏈恆定域包含IgG。 E19. 如E18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IgG係選自由IgG 1、IgG 2、IgG 3及IgG 4組成之群。 E20. 如E19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IgG為IgG 1。 E21. 如E1至E20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包含Fc域。 E22. 如E21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Fc域包含IgG1重鏈CH 2域及IgG1重鏈CH 3域。 E23. 一種經分離抗體,其包含: (i)重鏈,其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8、SEQ ID NO: 23、SEQ ID NO: 35、SEQ ID NO: 44、SEQ ID NO: 52、SEQ ID NO: 60、SEQ ID NO: 69及SEQ ID NO: 75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及 (ii)輕鏈,其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SEQ ID NO: 18、SEQ ID NO: 29、SEQ ID NO: 40、SEQ ID NO: 49、SEQ ID NO: 56、SEQ ID NO: 64及SEQ ID NO: 72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E24. 一種經分離抗體,其包含: (i)重鏈,其包含與SEQ ID NO: 8、SEQ ID NO: 23、SEQ ID NO: 35、SEQ ID NO: 44、SEQ ID NO: 52、SEQ ID NO: 60、SEQ ID NO: 69或SEQ ID NO: 75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及 (ii)輕鏈,其包含與SEQ ID NO: 1、SEQ ID NO: 18、SEQ ID NO: 29、SEQ ID NO: 40、SEQ ID NO: 49、SEQ ID NO: 56、SEQ ID NO: 64或SEQ ID NO: 72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 E25. 一種經分離抗體,其包含: (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或由其組成; (i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3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8或由其組成; (ii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5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9或由其組成; (iv)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4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0或由其組成; (v)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9或由其組成; (v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0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6或由其組成; (vi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9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4或由其組成;或 (vii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或由其組成。 E26. 一種經分離抗體,其包含: (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3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8或由其組成; (i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9或由其組成; (ii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9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4或由其組成; (iv)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或由其組成; (v) HC,其包含與SEQ ID NO: 23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與SEQ ID NO: 18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 (vi) HC,其包含與SEQ ID NO: 52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與SEQ ID NO: 49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 (vii) HC,其包含與SEQ ID NO: 69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與SEQ ID NO: 64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或 (viii) HC,其包含與SEQ ID NO: 75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與SEQ ID NO: 72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 E27. 一種經分離抗體,其包含: (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或由其組成;或 (ii) HC,其包含與SEQ ID NO: 75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與SEQ ID NO: 72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 E28. 一種結合於BMP9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於BMP9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一或多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胺基酸殘基:SEQ ID NO: 79之Ala28、Pro29、Ser83、Leu85、Met90、Val92、Pro93、Leu95及Tyr97。 E29. 如E28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SEQ ID NO: 79之Ala28、Pro29、Ser83、Leu85、Met90、Val92、Pro93、Leu95及Tyr97。 E30. 如E28至E29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進一步結合一或多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胺基酸殘基:SEQ ID NO: 79之Pro81、Tyr86、Asp88、Asp89、Thr94、Lys96、His98、Tyr99及Glu100。 E31. 如E30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SEQ ID NO: 79之Pro81、Tyr86、Asp88、Asp89、Thr94、Lys96、His98、Tyr99及Glu100。 E32. 如E28至E31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進一步結合一或多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胺基酸殘基:SEQ ID NO: 79之Ile27、Lys30及Glu31。 E33. 如E32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SEQ ID NO: 79之Ile27、Lys30及Glu31。 E34. 一種結合於BMP9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於BMP9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一或多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胺基酸殘基:SEQ ID NO: 79之Ile27、Ala28、Pro29、Lys30、Glu31、Tyr32、Ser80、Pro81、Ile82、Ser83、Val84、Leu85、Tyr86、Asp88、Asp89、Met90、Val92、Pro93、Thr94、Leu95、Lys96、Tyr97、His98、Tyr99及Glu100。 E35. 一種結合於BMP9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於BMP9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SEQ ID NO: 79之Ile27、Ala28、Pro29、Lys30、Glu31、Tyr32、Ser80、Pro81、Ile82、Ser83、Val84、Leu85、Tyr86、Asp88、Asp89、Met90、Val92、Pro93、Thr94、Leu95、Lys96、Tyr97、His98、Tyr99及Glu100。 E36. 一種結合於BMP9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於BMP9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一或多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胺基酸殘基:SEQ ID NO: 79之Ala28、Pro29、Pro81、Ser83、Leu85、Tyr86、Asp88、Asp89、Met90、Val92、Pro93、Thr94、Leu95、Lys96、Tyr97、His98、Tyr99及Glu100。 E37. 一種結合於BMP9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於BMP9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SEQ ID NO: 79之Ala28、Pro29、Pro81、Ser83、Leu85、Tyr86、Asp88、Asp89、Met90、Val92、Pro93、Thr94、Leu95、Lys96、Tyr97、His98、Tyr99及Glu100。 E38. 一種結合於BMP9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於BMP9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一或多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胺基酸殘基:SEQ ID NO: 79之Arg14、Ile27、Ala28、Pro29、Lys30、Glu31、Ser83、Leu85、Met90、Val92、Pro93、Leu95及Tyr97。 E39. 一種結合於BMP9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於BMP9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SEQ ID NO: 79之Arg14、Ile27、Ala28、Pro29、Lys30、Glu31、Ser83、Leu85、Met90、Val92、Pro93、Leu95及Tyr97。 E40. 如E28至E39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BMP9上之該抗原決定基不包含SEQ ID NO: 79之胺基酸殘基21-25、43-60。 E41. 如E1至E40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該抗體以約15 pM、約20 pM、約25 pM、約30 pM、約35 pM、約40 pM、約45 pM、約50 pM、約55 pM、約60 pM、約65 pM、約70 pM、約75 pM、約80 pM、約85 pM、約90 pM、約95 pM、約100 pM、約105 pM、約110 pM、約115 pM、約120 pM、約125 pM、約130 pM、約135 pM、約140 pM或約150 pM之親和力結合人類BMP9。 E42. 如E41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該抗體以約30.48 pM或約87.41 pM之親和力結合人類BMP9。 E43. 如E1至E42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該抗體以約10 pM、約15 pM、約20 pM、約25 pM、約30 pM、約35 pM、約40 pM、約45 pM、約50 pM、約55 pM、約60 pM、約65 pM、約70 pM、約75 pM、約80 pM、約85 pM、約90 pM、約95 pM、約100 pM、約105 pM、約110 pM、約115 pM、約120 pM、約125 pM、約130 pM、約135 pM、約140 pM或約150 pM之親和力結合石蟹獼猴BMP9。 E44. 如E43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該抗體以約20.23 pM或約65.82 pM之親和力結合石蟹獼猴BMP9。 E45. 如E1至E44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該抗體以約30 pM、約35 pM、約40 pM、約45 pM、約50 pM、約55 pM、約60 pM、約65 pM、約70 pM、約75 pM、約80 pM、約85 pM、約90 pM、約95 pM、約100 pM、約105 pM、約110 pM、約115 pM、約120 pM、約125 pM、約130 pM、約135 pM、約140 pM或約150 pM之親和力結合大鼠BMP9。 E46. 如E45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該抗體以約41.75 pM或約98.63 pM之親和力結合大鼠BMP9。 E47. 如E28至E31、E34至E37、E40至E46中任一者之抗體,其中該抗體包含: (i) SEQ ID NO: 26之重鏈可變區(VH) CDR3及SEQ ID NO: 84之輕鏈可變區(VL) CDR3; (ii) SEQ ID NO: 26之重鏈可變區(VH) CDR3及SEQ ID NO: 21之輕鏈可變區(VL) CDR3;或 (iii) SEQ ID NO: 26之重鏈可變區(VH) CDR3及SEQ ID NO: 67之輕鏈可變區(VL) CDR3。 E48. 如E1至E47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 (i)結合於人類BMP9,且抑制人類BMP9與BMP9 II型受體(例如BMPRII、ActRIIA或ActRIIB)之結合;或 (ii)結合於人類BMP9,且抑制人類BMP9與BMP9 II型受體(例如BMPRII、ActRIIA或ActRIIB)之結合,並且微弱地抑制人類BMP9與BMP9 1型受體(例如ALK1)之結合。 E49. 如E1至48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於人類BMP9,且抑制人類BMP9與人類內皮細胞之結合。 E50. 如E1至E49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人類BMP9,但不結合其他人類轉化生長因子β (TGFβ)超家族配體(例如GDF8、GDF11、活化素A、GDF9、TGFβ1及BMP10)。 E51. 如E1至E50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藉由內皮細胞中之磷酸-SMAD1/5/9核易位所量測,該抗體抑制BMP9活性。 E52. 如E51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以約15 pM、約20 pM、約25 pM、約30 pM、約35 pM、約40 pM、約45 pM、約50 pM、約55 pM、約60 pM、約65 pM、約70 pM、約75 pM、約80 pM、約85 pM、約90 pM、約95 pM、約100 pM、約105 pM、約110 pM、約115 pM、約120 pM、約125 pM、約130 pM、約135 pM、約140 pM、約145 pM、約150 pM、約155 pM、約160 pM、約170 pM、約180 pM、約190 pM、約200 pM、約225 pM、約250 pM、約300 pM、約350 pM、約400 pM、約450 pM、約500 pM、約600 pM、約700 pM、約800 pM、約900 pM、約1000 pM、約2 nM、約10 nM、約20 nM、約30 nM、約40 nM、約50 nM、約60 nM、約70 nM、約80 nM、約90 nM或約100 nM之IC 50抑制人類BMP9活性。 E53. 如E51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以約110 pM、約115 pM、約120 pM、約125 pM、約130 pM、約135 pM、約140 pM、約150 pM、約175 pM、約200 pM、約225 pM、約250 pM、約275 pM或約300 pM之IC 50抑制大鼠BMP9活性。 E54. 如E51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以約17 pM、約20 pM、約30 pM、約40 pM、約50 pM、約60 pM、約70 pM、約80 pM、約90 pM、約100 pM、約110 pM、約115 pM、約120 pM、約125 pM、約130 pM、約135 pM或約140 pM之IC 50抑制石蟹獼猴BMP9活性。 E55. 如E1至E54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藉由內皮細胞中之磷酸-SMAD2核易位所量測,該抗體抑制BMP9活性。 E56. 如E55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以約10 pM、約15 pM、約20 pM、約25 pM、約30 pM、約35 pM、約40 pM、約50 pM、約100 pM、約250 pM、約500 pM、約750 pM、約1000 pM、約10 nM、約100 nM、約200 nM、約300 nM或約350 nM之IC 50抑制BMP9活性。 E57. 如E1至E56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與抗體投與之前相比,該抗體使個體之右心室收縮壓降低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55%、至少60%、至少65%或至少70%。 E58. 如E1至E57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與抗體投與之前相比,該抗體使個體之右心室肥大縮小至少2%、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55%、至少60%、至少65%或至少70%。 E59. 如E57至E58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個體為肺動脈高血壓(PAH)之Sugen-缺氧動物模型。 E60. 一種經分離聚核苷酸,其編碼如E1至E59、E91或E92中任一者之抗體。 E61. 如E60之聚核苷酸,其中該聚核苷酸為RNA。 E62. 如E61之聚核苷酸,其中該聚核苷酸包含至少一種化學修飾。 E63. 如E62之聚核苷酸,其中該化學修飾係選自假尿苷、1-甲基假尿苷、N1-甲基假尿苷、N1-乙基假尿苷、2-硫代尿苷、4'-硫代尿苷、5-甲基胞嘧啶、2-硫代-1-甲基-1-脫氮-假尿苷、2-硫代-1-甲基-假尿苷、2-硫代-5-氮雜-尿苷、2-硫代-二氫假尿苷、2-硫代-二氫尿苷、2-硫代-假尿苷、4-甲氧基-2-硫代-假尿苷、4-甲氧基-假尿苷、4-硫代-1-甲基-假尿苷、4-硫代-假尿苷、5-氮雜-尿苷、二氫假尿苷、5-甲基尿苷、5-甲氧基尿苷及2'-O-甲基尿苷。 E64. 如E61之聚核苷酸,其中該聚核苷酸不包含化學修飾。 E65. 一種經分離核酸,其編碼結合BMP9之抗體之VH、VL或兩者,其中該核酸包含核酸序列SEQ ID NO: 85、核酸序列SEQ ID NO: 86或兩者。 E66. 一種經分離核酸,其編碼結合BMP9之抗體之重鏈、輕鏈或兩者,其中該核酸包含核酸序列SEQ ID NO: 87、核酸序列SEQ ID NO: 88或兩者。 E67. 一種經分離核酸,其編碼結合於BMP9之抗體之VH、VL或兩者,其中該核酸包含寄存在ATCC且具有登錄號PTA-127292的質體之插入物之核酸序列、寄存在ATCC且具有登錄號PTA-127293的質體之插入物之核酸序列或兩者。 E68. 一種載體,其包含E60至E64中任一者之聚核苷酸或E65至E67中任一者之核酸。 E69. 一種經分離宿主細胞,其包含E60至E64中任一者之聚核苷酸或E65至E67中任一者之核酸。 E70. 如E69之宿主細胞,其中該細胞為哺乳動物細胞或昆蟲細胞。 E71. 如E70之宿主細胞,其中該宿主細胞為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哺乳動物細胞:CHO細胞、HEK-293細胞、NS0細胞、PER.C6®細胞或Sp2.0細胞。 E72. 一種產生抗體之方法,其包含: 在引起產生該抗體之條件下培養如E69至E71中任一者之宿主細胞;及回收該抗體。 E73.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治療有效量的如E1至E59、E90或E91中任一者之抗體以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 E74. 如E73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1.12 mg/mL L-組胺酸、2.67 mg/mL L-組胺酸鹽酸鹽單水合物、85 mg/mL蔗糖、0.05 mg/mL EDTA二鈉二水合物及0.2 mg/mL聚山梨醇酯80 (pH 5.8)。 E75. 如E73至E74中任一者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20 mM組胺酸、8.5%蔗糖、及0.02%聚山梨醇酯80、0.005% EDTA (pH 5.8)。 E76. 如E72至E74中任一者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約2 mg/mL、5 mg/mL、10 mg/mL、15 mg/mL、20 mg/mL、25 mg/mL、50 mg/mL、75 mg/mL、100 mg/mL、125 mg/mL、150 mg/mL、175 mg/mL或200 mg/mL抗體。 E77. 如E73至E76中任一者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約50 mg/mL、約100 mg/mL、約150 mg/mL或約200 mg/mL抗體。 E78. 如E73至E77中任一者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劑量為1 mL劑量。 E79. 如E73至E78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適合於皮下(SC)及/或靜脈內(IV)投與。 E80. 一種用於降低個體中BMP9之表現或活性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的如E73至E79中任一者之醫藥組合物或如E1至E59、E90或E91中任一者之抗體。 E81. 一種治療個體之高血壓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的如E73至E79中任一者之醫藥組合物或如E1至E59、E90或E91之抗體。 E82. 如E81之方法,其中該高血壓為肺高血壓。 E83. 一種治療個體之肺動脈高血壓(PAH)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的如E73至E79中任一者之醫藥組合物或如E1至E59、E90或E91之抗體。 E84. 如E80至E83中任一者之方法,其中該抗體與治療有效量的一或多種有效治療高血壓(視情況肺動脈高血壓)之至少一種病徵及/或症狀的其他治療活性化合物或治療模態組合投與。 E85. 如E84之方法,其中該等組合療法係根據相同給藥方案進行投與(例如,兩種療法均每日投與)或根據不同給藥方案進行投與(例如,一種療法每日投與,另一種療法每週投與)。 E86. 如E1至E59、E90或E91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或如E73至E79中任一者之醫藥組合物,其適用作藥劑。 E87. 如E1至E59、E90或E91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或如E73至E79中任一者之醫藥組合物,其用於治療高血壓(視情況肺動脈高血壓)之至少一種病徵及/或症狀。 E88. 一種如E1至E59、E90或E91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或如E73至E79中任一者之醫藥組合物的用途,其用於製造用以治療高血壓(視情況肺動脈高血壓)之至少一種病徵及/或症狀的藥劑。 E89. 如E73至E79中任一者之醫藥組合物或如E1至E59、E90或E91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其用於治療高血壓(視情況肺動脈高血壓)之至少一種病徵及/或症狀。 E90. 一種如E1至E59、E91或E92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或如E73至E79中任一者之醫藥組合物的用途,其用於治療高血壓(視情況肺動脈高血壓)之至少一種病徵及/或症狀。 E91. 如E1至E59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經分離抗體抑制與高血壓(視情況肺高血壓)相關之一或多種蛋白質。 E92. 如E1至E59或E91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經分離抗體抑制CXCL12、IGFBP4、INHBA、MALL、FRZB、CPE、CCL2、PDGFBB、內皮素-1或其組合。 E93. 如E80至E85中任一者之方法,其中如E73至E79中任一者之醫藥組合物或如E1至E59、E90或E91中任一者之抗體抑制與高血壓(視情況肺高血壓)相關之一或多種蛋白質。 E94. 如E80至E85或E93中任一者之方法,其中如E73至E79中任一者之醫藥組合物或如E1至E59、E91或E92中任一者之抗體抑制CXCL12、IGFBP4、INHBA、MALL、FRZB、CPE、CCL2、PDGFBB、內皮素-1或其組合。 E100. 一種用於監測肺動脈高血壓(PAH)療法在有需要之個體中之有效性的方法,其包含:(i)向該個體投與PAH療法;(ii)測定獲自該個體之生物樣品中之一或多種生物標記物的含量;及(iii)將來自步驟(ii)的該一或多種生物標記物之含量與投與該PAH療法之前的相同一或多種生物標記物之含量進行比較,其中投與該PAH療法之後該一或多種生物標記物之含量之改變(例如減少)指示該療法為有效的,且其中該PAH療法包含如E1至E59、E91或E92中任一者之經分離抗體。 E101. 如E100之方法,其中該生物樣品包含尿液、血液、血清、血漿、唾液、痰、呼出氣冷凝液、支氣管肺泡灌洗液、腦脊髓液、淚液、組織或黏液或其組合。 E102. 如E100至E101中任一者之方法,其中測定一或多種生物標記物之含量包含測定mRNA含量。 E103. 如E100至E101中任一者之方法,其中測定一或多種生物標記物之含量包含測定蛋白質含量。
本文使用之章節標題僅出於組織目的而不應視為限制所描述主題。
本文所引用之所有參考案,包括文獻參考案、專利申請案、專利公開案、UniProtKB登錄號及GenBank登錄號,在此特定且明確地以引用之方式併入,如同特定且單獨地指示各個別參考案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一般。當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的文獻中之術語之定義與本文所使用之定義衝突時,以本文所使用之定義為準。
本文所描述或提及之技術及程序一般為熟習此項技術者充分理解且通常使用習知方法來採用,諸如以下文獻中所描述之廣泛利用之方法:Sambrook等人,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第3版) (2001)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Cold Spring Harbor, N.Y.);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 (F. M. Ausubel等人編) (2003);METHODS IN ENZYMOLOGY系列(Academic Press, Inc.):PCR 2: A PRACTICAL APPROACH (M. J. MacPherson、B. D. Hames及G. R. Taylor編) (1995),ANTIBODIES, A LABORATORY MANUAL (Harlow及Lane編) (1988),及ANIMAL CELL CULTURE (R. I. Freshney編) (1987);OLIGONUCLEOTIDE SYNTHESIS (M. J. Gait編) (1984);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Humana Press);CELL BIOLOGY: A LABORATORY NOTEBOOK (J. E. Cellis編) (1998) (Academic Press);INTRODUCTION TO CELL AND TISSUE CULTURE (J. P. Mather及P. E. Roberts) (1998) (Plenum Press);CELL AND TISSUE CULTURE LABORATORY PROCEDURES (A. Doyle、J. B. Griffiths及D. G. Newell編) (1993-8) (J. Wiley and Sons);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IMMUNOLOGY (D. M. Weir及C. C. Blackwell編);GENE TRANSFER VECTORS FOR MAMMALIAN CELLS (J. M. Miller及M. P. Calos編) (1987);PCR: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ullis等人編) (1994);CURRENT PROTOCOLS IN IMMUNOLOGY (J. E. Coligan等人編) (1991);SHOR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 (1999) (Wiley and Sons);IMMUNOBIOLOGY (C. A. Janeway及P. Travers) (1997);ANTIBODIES (P. Finch) (1997);ANTIBODIES: A PRACTICAL APPROACH (D. Catty.編) (1988-1989) (IRL Press);MONOCLONAL ANTIBODIES: A PRACTICAL APPROACH (P. Shepherd及C. Dean編) (200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USING ANTIBODIES: A LABORATORY MANUAL (E. Harlow及D. Lane (1999)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THE ANTIBODIES (M. Zanetti及J. D. Capra編) (1995) (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s);及其最新版本。
定義除非本文中另外定義,否則所使用與本發明相關之科學與技術術語將具有一般技術者通常瞭解之含義。
如本文所使用,當與術語「包含」、「包括」、「具有」或「含有」或此等術語之變化形式結合使用時,詞語「一個」或「一種」或「該」之使用可意謂「一個(種)」,但其亦符合「一或多個(種)」、「至少一個(種)」及「一個(種)或多於一個(種)」之含義。舉例而言,「一」抗體包括一或多種抗體。
當本發明之態樣或實施例根據馬庫西群組(Markush group)或其他替代群組進行描述時,本發明不僅涵蓋以全體列出之整個群組,且亦涵蓋獨立群組之各成員及主群組之所有可能子組,且亦涵蓋缺少一或多個群組成員之主群組。本發明亦設想明確排除所主張之發明中之任何群組成員中之一或多者。
片語「及/或」意謂「及」或「或」。為了說明,A、B及/或C包括:單獨的A、單獨的B、單獨的C、A與B之組合、A與C之組合、B與C之組合,或A、B及C之組合。換言之,「及/或」操作為包括性的或。
在術語「例如(e.g.)」或「例如(for example)」之後的任何實例並不意謂窮盡性或限制性的。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約」及「大約」及「實質上」當用於修飾數值定義之參數(例如「X」之劑量)時,意謂該參數可相對於該參數之所陳述數值向下或向上變化至多10%。因此,在任何所揭示態樣中,該等術語可替換為「在」指定內容「之[百分比]內」。在一個非限制性態樣中,該百分比包括0.1%、0.5%、1%、5%及10%。舉例而言,約5 mg之劑量意謂5 mg ± 10%,亦即,其可在4.5 mg與5.5 mg之間變化。
本文中數值範圍之敍述僅僅意欲作為個別地提及處於該範圍內之各單獨值的簡寫方法。除非本文中另外指示,否則各個別值均併入本說明書中,如同其在本文中個別地敍述一般。
片語「基本上全部」定義為「至少95%」;若群組之基本上全部成員具有某一特性,則該群組之至少95%成員具有該特性。在一些態樣中,基本上全部意謂等於以下中之任一者、中之至少任一者或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的群組成員具有該特性:95%、96%、97%、98%、99%或100%。
組合物及方法在使用時可「包含以下」、「基本上由以下組成」或「由以下組成」:在整個說明書中所揭示之成分或步驟中之任一者。在整個本說明書中,除非上下文另外要求,否則詞語「包含(comprising)」(及包含之任何形式,諸如「包含(comprise)」及「包含(comprises)」)、「具有(having)」(及具有之任何形式,諸如「具有(have)」及「具有(has)」)、「包括(including)」(及包括之任何形式,諸如「包括(includes)」及「包括(include)」)或「含有(containing)」(及含有之任何形式,諸如「含有(contains)」及「含有(contain)」)為包括性或開放性的,且應理解為暗示包括所陳述步驟或要素或者步驟或要素之群組,但不排除包括任何其他步驟或要素或者步驟或要素之群組。因此,「包含」、「具有」、「包括」或「含有」一或多個要素的本發明之組合物及方法具有彼等一或多個要素,但不限於僅僅具有彼等一或多個要素。同樣地,本發明之組合物或方法的「包含」、「具有」、「包括」或「含有」一或多個特徵之要素具有彼等一或多個特徵,但不限於僅僅具有彼等一或多個特徵。
經考慮,本文在術語「包含」之上下文中描述的態樣亦可在術語「由…組成」或「基本上由…組成」的上下文中實施。「基本上由」所揭示之成分或步驟中之任一者「組成」的組合物及方法將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限制於不實質影響所主張發明之基本及新穎特徵的指定材料或步驟。詞語「由…組成(consisting of)」(及由…組成之任何形式,諸如「由…組成(consist of)」及「由…組成(consists of)」)意謂包括且限於接在片語「由…組成」後面的任何內容。因此,片語「由…組成」指示所列要素為所需或必選的,且不可存在其他要素。
在整個本說明書中提及「一個態樣」、「一態樣」、「一特定態樣」、「一相關態樣」、「某一態樣」、「一額外態樣」、「另一態樣」、「一個實施例」、「一實施例」、「一特定實施例」、「一相關實施例」、「某一實施例」、「一額外實施例」、「另一實施例」或其組合意謂結合該態樣描述之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包括在本發明之至少一個態樣或實施例中。因此,前述片語在整個本說明書中各處之出現未必皆指代同一態樣或實施例。此外,特定特徵、結構及/或特性可在一或多個態樣或實施例中以任何適合方式組合。
「抗體」係指能夠經由位於免疫球蛋白分子之可變區中之至少一個抗原結合位點特異性結合至目標(諸如多肽、碳水化合物、聚核苷酸、脂質等)之免疫球蛋白分子。如本文所使用,術語「抗體」可涵蓋任何類型之抗體(例如單特異性、雙特異性),且包括保留結合於給定抗原之能力的完整抗體之部分(例如「抗原結合片段」)及包含抗原結合位點之免疫球蛋白分子之任何其他經修飾組態。
抗體包括任何類別之抗體,諸如IgG、IgA或IgM (或其亞類),且該抗體無需為任何特定類別。免疫球蛋白可視其重鏈(HC)之恆定區之抗體胺基酸序列而歸為不同類別。免疫球蛋白有五個主要類別:IgA、IgD、IgE、IgG及IgM,且此等類別中數個類別可進一步分成亞類(同型),例如IgG 1、IgG 2、IgG 3、IgG 4、IgA 1及IgA 2。對應於不同類別之免疫球蛋白之重鏈恆定區分別稱為α、δ、ε、γ及μ。不同類別之免疫球蛋白之次單元結構及三維組態為熟知的。經考慮,可自一實施例中排除前述免疫球蛋白或其亞類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抗體抗原結合片段及經修飾組態之實例包括(i) Fab片段(由VL、VH、CL及CH1域組成之單價片段);(ii) F(ab')2片段(包含在鉸鏈區藉由二硫橋鍵連接之兩個Fab片段的二價片段);及(iii)由抗體之單臂之VL及VH域組成的Fv片段。此外,儘管Fv片段之兩個域VL及VH係由單獨的基因編碼,但其可以使用重組方法,藉由使其能夠以單一蛋白質鏈形式製造之合成連接子接合,其中VL與VH區域配對形成單價分子(稱為單鏈Fv (scFv));參見例如Bird等人, Science1988; 242:423-426及Huston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1988 USA 85:5879-5883。亦涵蓋單鏈抗體之其他形式,諸如雙功能抗體。經考慮,可自一實施例中排除前述抗體抗原結合片段或其經修飾組態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另外,進一步涵蓋重鏈多肽上缺失C端離胺酸(K)胺基酸殘基的抗體(例如,人類IgG1重鏈包含末端離胺酸)。如此項技術中已知,C端離胺酸有時在抗體產生期間經剪切,產生具有缺少C端離胺酸之重鏈之抗體。或者,抗體重鏈可使用不包括C端離胺酸之核酸產生。因此,本發明包括包含以下之組合物:具有缺少C端離胺酸殘基之重鏈之抗BMP9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包括包含以下之組合物:具有具備C端離胺酸殘基之重鏈之抗BMP9抗體及具有缺少C端離胺酸殘基之重鏈之抗BMP9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包括包含以下之組合物:缺少C端離胺酸殘基之抗BMP9抗體。
抗體之「可變區」係指單獨或呈組合形式之抗體輕鏈之可變區或抗體重鏈之可變區。如此項技術中已知,重鏈及輕鏈之可變區各自由藉由三個互補決定區(CDR) (亦稱為高變區)連接之四個構架區(FR)組成,且有助於抗體之抗原結合位點之形成。若需要目標可變區之變異體,尤其在CDR區域外(亦即在構架區中)之胺基酸殘基中具有取代的變異體,則可藉由將目標可變區與含有與目標可變區相同的典型類別之CDR1及CDR2序列的其他抗體之可變區進行比較來鑑別適當的胺基酸取代,較佳為保守胺基酸取代(Chothia及Lesk, J. Mol. Biol.196(4): 901-917, 1987)。
在某些實施例中,CDR之確定性描繪及包含抗體之結合位點之殘基的鑑別係藉由解析抗體之結構或解析抗體-配體複合物之結構來實現。在某些實施例中,其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各種技術中之任一者來實現,諸如X射線結晶法。在某些實施例中,可採用各種分析方法以鑑別或估計CDR區。在某些實施例中,可採用各種分析方法以鑑別或估計CDR區。此類方法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 Kabat定義、Chothia定義、AbM定義、接觸定義、延伸定義及構形定義。
Kabat定義為用於對抗體中之殘基進行編號的標準且通常用於鑑別CDR區。參見例如Johnson及Wu, 2000, Nucleic Acids Res., 28: 214-8。Chothia定義類似於Kabat定義,但Chothia定義考慮某些結構環區域之位置。參見例如Chothia等人, 1986, J. Mol. Biol., 196: 901-17;Chothia等人, 1989, Nature, 342: 877-83。延伸定義為Kabat定義與Chothia定義之組合。AbM定義使用由Oxford Molecular Group所產生之模型化抗體結構之電腦程式的整合套件。參見例如Martin等人, 1989, Proc. Natl. Acad. Sci.(USA), 86:9268-9272;「AbM™, A Computer Program for Modeling Variable Regions of Antibodies」, Oxford, UK; Oxford Molecular, Ltd.。AbM定義使用知識資料庫與全始演算法之組合模型化來自一級序列之抗體的三級結構,該等方法諸如藉由以下所描述之彼等者:Samudrala等人, 1999, 「Ab Initio Protein Structure Prediction Using a Combined Hierarchical Approach」, PROTEINS, Structure, Function and Genetics增刊, 3:194-198。接觸定義係基於對可用複雜晶體結構之分析。參見例如MacCallum等人, 1996, J. Mol. Biol., 5:732-45。在另一方法(在本文中稱為CDR之「構形定義」)中,CDR之位置可鑑別為對抗原結合作出焓貢獻之殘基。參見例如Makabe等人, 2008, J. Biol. Chem., 283:1156-1166。雖然其他CDR邊界定義可不嚴格遵循以上方法中之一者,但仍然將與Kabat CDR之至少一部分重疊,但其可根據以下預測或實驗發現而縮短或延長:特定殘基或殘基組並不顯著影響抗原結合。如本文所使用,CDR可指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方法,包括方法之組合所定義的CDR。本文所使用之方法可利用根據此等方法中之任一者定義的CDR。對於含有多於一個CDR之任何給定實施例,CDR可根據Kabat定義、Chothia定義、延伸定義、AbM定義、接觸定義及/或構形定義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定義。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定義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抗體之「恆定區」係指單獨或呈組合形式之抗體輕鏈之恆定區或抗體重鏈之恆定區。IgG重鏈恆定區含有三個序列免疫球蛋白域(CH1、CH2及CH3),其中鉸鏈區位於CH1與CH2域之間。IgG輕鏈恆定區含有單一免疫球蛋白域(CL)。
「Fc域」係指免疫球蛋白(Ig)分子中與藉由Ig分子之番木瓜蛋白酶消化獲得之可結晶片段相關的部分。如本文所使用,該術語係關於抗體之2鏈恆定區,各鏈不包括第一恆定區免疫球蛋白域。在Fc域內,存在兩個「Fc鏈」(例如,「第一Fc鏈」及「第二Fc鏈」)。「Fc鏈」一般係指抗體重鏈之C端部分。因此,Fc鏈係指IgA、IgD及IgG重鏈之最後兩個恆定區免疫球蛋白域(CH2及CH3),及IgE及IgM重鏈之最後三個恆定區免疫球蛋白域,及視情況存在的此等域之可撓性鉸鏈N端。
儘管Fc鏈之邊界可變化,但人類IgG重鏈Fc鏈通常定義為包含殘基C226或P230至其羧基端,其中編號係根據Edelman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USA 1969; 63(1):78-85之EU索引且如Kabat等人, 1991中所描述。通常,Fc鏈包含人類IgG1重鏈恆定區之約胺基酸殘基236至約447。「Fc鏈」可指分離狀態或在較大分子之情形中(例如在抗體重鏈或Fc融合蛋白中)的此多肽。
「功能性」Fc域係指具有天然序列Fc域之至少一種效應功能的Fc域。例示性「效應功能」包括C1q結合;補體依賴性細胞毒性(CDC);Fc受體結合;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之細胞毒性(ADCC);吞噬作用;細胞表面受體(例如B細胞受體)下調;及B細胞活化等。此類效應功能一般需要Fc域與結合域(例如抗體可變區)組合,且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用於評估此類抗體效應功能的各種分析加以評定。「天然序列」Fc鏈係指包含與在自然界中發現的Fc鏈之胺基酸序列一致的胺基酸序列的Fc鏈。「變異體」Fc鏈包含與天然序列Fc鏈之胺基酸序列相差至少一個胺基酸修飾的胺基酸序列。經考慮,可自一實施例中排除前述Fc鏈或域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單株抗體」(mAb)係指衍生自單一複本或殖株(包括例如任何真核、原核或噬菌體殖株)之抗體。單株抗體為高度特異性的,其針對單一抗原位點。此外,與通常包括針對不同決定子(抗原決定基)之不同抗體的多株抗體製劑相對,各單株抗體係針對抗原上之單一決定子。修飾語「單株」指示抗體之特徵為自實質上同質之抗體群體獲得,且不應理解為需要藉由任何特定方法產生該抗體。舉例而言,根據本發明使用之單株抗體可藉由Kohler及Milstein, 1975, Nature 256:495首次描述之融合瘤方法製備,或可藉由諸如美國專利第4,816,567號中所描述之重組DNA方法製備。在另一實例中,單株抗體可自噬菌體庫中分離,諸如使用McCafferty等人,1990, Nature348:552-554中所描述之技術所產生之彼等噬菌體庫。
「人類抗體」係指具有與人類產生之抗體之胺基酸序列相對應的胺基酸序列的抗體,或已使用用於製備完全人類抗體之任何技術製備的抗體。舉例而言,完全人類抗體可藉由使用已經工程改造以表現特異性人類免疫球蛋白之可商購小鼠或藉由用於製備完全人類抗體之庫(例如噬菌體、酵母或核糖體)顯示技術獲得。人類抗體之此定義特別排除包含非人類抗原結合殘基之人源化抗體。
「嵌合抗體」係指其中可變區序列來源於一個物種且恆定區序列來源於另一物種之抗體,諸如可變區序列來源於小鼠抗體且恆定區序列來源於人類抗體之抗體。
「人源化」抗體係指非人類(例如鼠類)抗體,其為含有來源於非人類免疫球蛋白之最小序列的嵌合抗體。較佳地,人源化抗體為具有所需特異性、親和力及能力之人類免疫球蛋白(受體抗體),其中來自受體之CDR的殘基經來自諸如小鼠、大鼠或兔之非人類物種(供體抗體)之CDR的殘基置換。人源化抗體可包含既不存在於受體抗體中亦不存在於所導入之CDR或構架序列中之殘基,但包括該等殘基以進一步改進且最佳化抗體效能。
經考慮,可自一實施例中排除本文所描述之抗體類型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抗原」係指用於對具有免疫潛能之脊椎動物免疫接種以產生識別抗原之抗體或篩選表現庫(例如噬菌體、酵母或核糖體顯示庫以及其他庫)以用於抗體選擇的分子實體。在本文中,抗原為較概括之稱呼,且一般意欲包括由抗體特異性識別之目標分子,因此包括用於產生抗體之免疫接種過程中或用以選擇抗體之庫篩選中的分子之片段或模擬物。
「抗原決定基」係指抗體特異性結合之抗原的區域或區,例如包含與抗體相互作用之殘基的區域或區,藉由此項技術中熟知之任何方法所確定。此項技術中已知多種用於定位及表徵蛋白質上抗原決定基之位置的方法,包括解析抗體-抗原複合物之晶體結構、競爭分析、基因片段表現分析、抗原決定基定位及基於合成肽之分析,如例如Harlow及Lane, USING ANTIBODIES, A LABORATORY MANUAL,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Cold Spring Harbor, New York, 1999之第11章中所描述。另外或或者,在探索過程期間,抗體之產生及表徵可闡明關於所需抗原決定基之資訊。根據此資訊,隨後可競爭性篩選結合於相同抗原決定基之抗體。
另外,抗體所結合之抗原決定基可在系統篩選中藉由使用衍生自抗原之重疊肽及測定抗體之結合來確定。根據基因片段表現分析,編碼抗原之開放閱讀框架可隨機地或藉由特異性基因構築片段化,且測定抗原之所表現片段與待測試之抗體的反應性。基因片段可例如藉由PCR產生,且接著在放射性胺基酸存在下活體外轉錄且轉譯成蛋白質。隨後藉由免疫沈澱及凝膠電泳測定抗體與放射性標記之抗原片段的結合。
某些抗原決定基亦可藉由使用顯示於噬菌體顆粒(噬菌體庫)或酵母(酵母顯示)之表面上之隨機肽序列的大型庫來鑑別。或者,可在簡單結合分析中測試重疊肽片段之所定義庫與測試抗體的結合。在另一實例中,可進行抗原之突變誘發、域交換實驗及丙胺酸掃描突變誘發以鑑別抗原決定基結合所需、足夠或必需的殘基。
在其最詳細之程度上,用於抗原與抗體之間相互作用之抗原決定基可藉由定義存在於抗原-抗體相互作用中之原子觸點之空間座標以及關於其對結合熱力學之相對貢獻的資訊來定義。在較不詳細之程度上,抗原決定基可藉由定義抗原與抗體之間原子觸點的空間座標來表徵。在更不詳細之程度上,抗原決定基可藉由其所包含之胺基酸殘基表徵,如由特定準則所定義,例如藉由抗體與抗原中之原子(例如重原子,亦即非氫原子)之間的距離表徵。在更不詳細之程度上,抗原決定基可經由功能,例如藉由與其他抗體之競爭結合來表徵。抗原決定基亦可更一般地定義為包含胺基酸殘基,其中該等胺基酸殘基經另一胺基酸取代將改變抗體與抗原之間的相互作用之特徵(例如使用丙胺酸掃描)。
根據視所使用之抗原決定基定位法而定,在不同細節程度下獲得抗原決定基之描述及定義的事實,由此得出可類似地在不同細節程度下執行對同一抗原上之不同抗體之抗原決定基的比較。
若以例如由X射線晶體分析法、核磁共振(NMR)光譜法、氫/氘交換質譜分析法(H/D-MS)測定之胺基酸水準進行描述之抗原決定基含有相同胺基酸殘基組,則稱該等抗原決定基為一致的。若抗原決定基共用至少一個胺基酸,則將該等抗原決定基稱為重疊的。若抗原決定基不共用胺基酸殘基,則將該等抗原決定基稱為獨立(獨特)的。
可用於表徵抗體之另一方法為使用與已知結合至相同抗原之其他抗體的競爭分析,以確定所關注之抗體是否與其他抗體結合至相同的抗原決定基。競爭分析為熟習此項技術者熟知的。若相對應的抗體之結合為互斥的,亦即一種抗體之結合排除另一抗體之同時或連續結合,則稱藉由競爭結合表徵之抗原決定基為重疊的。若抗原能夠同時容納兩個相應抗體之結合,則稱抗原決定基為獨立(獨特)的。
抗原決定基可為線性或構形的。在線性抗原決定基中,蛋白質與相互作用分子(諸如抗體)之間的所有相互作用點均沿著蛋白質之一級胺基酸序列線性存在。「非線性抗原決定基」或「構形抗原決定基」包含在對抗原決定基具有特異性之抗體所結合之抗原蛋白質內的非連續多肽(或胺基酸)。
術語「結合親和力」係指分子(例如抗體)之單一結合位點與其結合搭配物(例如抗原)之間的非共價相互作用的總和的強度。除非另外指示,否則如本文所使用,「結合親和力」係指反映結合對(例如抗體與抗原)之成員之間的1:1相互作用之固有結合親和力。分子X對其搭配物Y之親和力通常可由解離常數(K D)表示。親和力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常用方法來量測。低親和力抗體一般緩慢結合抗原且傾向於容易解離,而高親和力抗體一般較快結合抗原且傾向於較長時間保持結合狀態。特別地,術語「結合親和力」意欲指特定抗原-抗體相互作用之解離速率。K D為解離速率(亦稱為「解離速率(k off)」或「k d」)與締合速率(或「締合速率(k on)或「k a」)之比率。因此,K D等於k off/k on(或k d/k a)且表示為莫耳濃度(M)。因此K D愈小則結合親和力愈強。因此,與1 nM之K D相比,1 μM之K D指示更弱的結合親和力。抗體之K D值可使用此項技術中沿用已久之方法測定。一種用於測定抗體之K D的例示性方法為藉由使用表面電漿子共振(SPR),通常使用諸如BIACORE™系統之生物感測器系統。BIACORE™動力學分析包含分析抗原與在表面上具有固定分子(例如包含抗原決定基結合域之分子)之晶片的結合及解離。另一種用於測定抗體之K D的方法係藉由使用生物層干涉術(Bio-Layer Interferometry),通常使用OCTET ®技術(OCTET® QK e系統,ForteBio,現為Sartorius)。或者或另外,亦可使用KINEXA®分析(動力排除分析),其可獲自Sapidyne Instruments (Boise, ID)。
「單特異性抗體」係指每分子包含一或多個抗原結合位點以使得抗體之任何及所有結合位點特異性識別抗原上之相同抗原決定基的抗體。因此,在單特異性抗體具有多於一個抗原結合位點之情況下,結合位點彼此競爭結合至一個抗原分子。
「雙特異性抗體」係指對至少兩個不同抗原決定基具有結合特異性的分子。在一些實施例中,雙特異性抗體可同時結合兩個不同抗原。在其他實施例中,兩個不同抗原決定基可存在於同一抗原上。
術語「半數最大有效濃度(EC 50)」係指在指定暴露時間之後引起介於基線與最大值之間一半的反應的治療劑濃度。EC 90係指在指定暴露時間之後對應於90%最大可能反應的治療劑濃度。治療劑可引起抑制或刺激。EC 50值常用,且在本文中用作效能之度量。
術語「半數最大抑制濃度」(IC 50)係指抑制所獲得之最大反應50%所需的治療劑濃度。
「促效劑」係指促進(亦即誘導、引起、增強及/或增加)另一分子之生物活性或作用的物質。術語促效劑涵蓋結合至分子以促進該分子之活性的物質(諸如抗體)。
「拮抗劑」係指防止、阻斷、抑制、中和及/或降低另一分子(諸如受體)之生物活性或作用的物質。術語拮抗劑涵蓋結合至分子以防止或降低該分子之活性的物質(諸如抗體)。
如本文所使用,關於抗體之術語「競爭」意謂第一抗體以足夠類似於第二抗體之結合的方式與抗原決定基結合,使得在第一抗體存在下第二抗體與其同源抗原決定基之結合的結果相較於在不存在第一抗體下第二抗體之結合可偵測地降低。替代方案可能但未必如此:在第二抗體存在下第一抗體與其抗原決定基之結合亦可偵測地降低。亦即,在第二抗體不抑制第一抗體與其各別抗原決定基之結合的情況下,第一抗體可抑制第二抗體與其抗原決定基之結合。然而,當各抗體無論在相同、較大或較小的程度上可偵測地抑制另一抗體與其同源抗原決定基或配體之結合時,該等抗體稱為彼此「交叉競爭」結合其各別抗原決定基。本發明涵蓋競爭及交叉競爭抗體兩者。無論該競爭或交叉競爭發生之機制(例如位阻、構形變化及/或結合至共同抗原決定基或其部分)如何,熟習此項技術者基於本文所提供之教示內容將理解,該等競爭或交叉競爭抗體涵蓋於且可適用於本文所揭示之方法中。
「Fc受體」 (FcR)係指結合於抗體之Fc區的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FcR為天然人類FcR。在一些實施例中,FcR為結合IgG抗體之FcR (γ受體)且包括FcgRI、FcgRII及FcgRIII亞類之受體,包括彼等受體之對偶基因變異體及交替剪接形式。FcgRII受體包括FcgRIIA (「活化受體」)及FcgRIIB (「抑制受體」),其具有主要在其細胞質域方面不同之類似胺基酸序列。活化性受體FcgRIIA在其細胞質域中含有基於免疫受體酪胺酸之活化模體(ITAM)。抑制性受體FcgRIIB在其細胞質域中含有基於免疫受體酪胺酸之抑制模體(ITIM) (參見例如Daeron, Annu. Rev. Immunol. 1997; 15:203-234)。FcR綜述於例如Ravetch及Kinet, Annu. Rev. Immunol.1991; 9:457-92;Capel等人, Immunomethods1994; 4:25-34;及de Haas等人, J. Lab. Clin. Med. 1995; 126:330-41中。本文中之術語「Fc受體」涵蓋其他FcR,包括將來鑑別之FcR。術語「Fc受體」亦包括新生兒受體FcRn,其負責將母體IgG轉移至胎兒(Guyer等人, J. Immunol. 1976; 117:587及Kim等人, J. Immunol. 1994; 24:249)及調節免疫球蛋白之內穩態。量測對FcRn之結合的方法為已知的(參見例如Ghetie及Ward., Immunol. Today 1997; 18(12):592-598;Ghetie等人, Nature Biotechnology, 1997; 15(7):637-640;Hinton等人, J. Biol. Chem. 2004; 279(8):6213-6216;WO 2004/92219)。
「效應細胞」係指表現一或多種FcR且執行效應功能之白血球。在某些實施例中,效應細胞至少表現FcgRIII且執行ADCC效應功能。介導ADCC之白血球的實例包括周邊血液單核細胞(PBMC)、自然殺手(NK)細胞、單核球、巨噬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及嗜中性白血球。效應細胞可自天然來源,例如自血液分離。
術語「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之細胞毒性」或「ADCC」係指一種細胞毒性形式,其中分泌之Ig結合至某些細胞毒性細胞(例如NK細胞、嗜中性白血球及巨噬細胞)上所存在的Fc受體(FcR)上,使得此等細胞毒性效應細胞能夠特異性結合至攜有抗原之目標細胞且隨後用細胞毒素殺滅該目標細胞。用於介導ADCC之原代細胞NK細胞僅表現FcgRIII,而單核球表現FcgRI、FcgRII及FcgRIII。為評定所關注分子之ADCC活性,可進行活體外ADCC分析,諸如美國專利第5,500,362號、第5,821,337號或第6,737,056號中所描述。適用於該等分析之效應細胞包括PBMC及NK細胞。替代地或另外,可活體內評定所關注分子之ADCC活性,例如在動物模型中,諸如Clynes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USA) 1998; 95:652-656中所揭示之動物模型。具有變化之Fc區胺基酸序列及提高或降低之ADCC活性的額外抗體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第7,923,538號及美國專利第7,994,290號中。
術語「增強之ADCC活性」係指與親本抗體相比在活體外或活體內更有效介導ADCC之抗體,其中該抗體與親本抗體在至少一個結構態樣方面不同,且當用於分析中時,此類抗體與親本抗體之量基本上相同。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及親本抗體具有相同胺基酸序列,但抗體經去岩藻醣基化而親本抗體經岩藻醣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ADCC活性將使用活體外ADCC分析來測定,但亦涵蓋用於例如在動物模型等中測定ADCC活性之其他分析或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具有增強之ADCC活性的抗體對FcgRIIIA具有增強之親和力。
術語「變化之」FcR結合親和力或ADCC活性係指與親本抗體相比,對FcR結合活性或ADCC活性中之一或多者具有增強或減弱之活性的抗體,其中該抗體與親本抗體在至少一個結構態樣方面不同。「展現」與FcR「提高之結合」的抗體以比親本抗體更高之親和力結合至少一種FcR。「展現」與FcR「減少之結合」的抗體以比親本抗體更低之親和力結合至少一種FcR。相比於天然序列IgG Fc區,展現與FcR減少之結合的該等抗體與FcR之結合可極少或無明顯結合,例如0-20%結合至FcR。
術語「補體依賴性細胞毒性」或「CDC」係指目標細胞在補體存在下之溶解。經典補體路徑之活化係藉由補體系統之第一組分(C1q)與(適當亞類之)抗體結合起始,該等抗體與其同源抗原結合。為評定補體活化,可進行CDC分析,例如Gazzano-Santoro等人, J. Immunol. Methods1996; 202: 163中所描述。具有變化之Fc區胺基酸序列及提高或降低之Clq結合能力的抗體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第6,194,551號、美國專利第7,923,538號、美國專利第7,994,290號及WO 1999/51642中。
「宿主細胞」係指可為或已成為用於併入聚核苷酸插入物之一或多個載體之接受體的個別細胞或細胞培養物。宿主細胞包括單個宿主細胞之後代,且後代可能歸因於自然、偶然及/或故意突變而不一定與原始母細胞完全一致(在形態或基因體DNA補體方面)。宿主細胞包括在活體內經本文所揭示之聚核苷酸轉染的細胞。
「載體」係指構築體,其能夠在宿主細胞中遞送且較佳表現一或多種所關注基因或序列(例如編碼抗體之基因)。載體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質體及病毒載體,且可包括裸核酸,或可包括與遞送輔助物質(例如陽離子縮合劑、脂質體等)締合之核酸。載體可包括DNA或RNA。如本文所用之「表現載體」係指包括至少一種多肽編碼基因、至少一種與該基因之轉錄或轉譯相關的調控元件(例如啟動子序列、多腺苷酸(poly(A))序列)的載體。通常,本文所用之載體含有至少一種抗體編碼基因以及調控元件或可選標記物中之一或多者。載體組分可包括例如以下中之一或多者:信號序列;複製起點;一或多種標記基因;適合的轉錄控制元件(諸如啟動子、強化子及終止子)。對於轉譯,亦可包括一或多種轉譯控制元件,諸如核糖體結合位點、轉譯起始位點及終止密碼子。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組分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經分離」分子(例如抗體)係指如下分子:藉助於其來源或衍生源(1)不與在其天然狀態下伴隨其之天然締合組分締合;(2)實質上不含來自同一來源(例如物種、表現其之細胞、庫等)之其他分子;(3)由來自不同物種之細胞表現;或(4)不在自然界中出現。因此,經化學合成或表現於與天然來源之系統不同之細胞系統中的分子將自其天然締合組分「分離」。使用此項技術中熟知之純化技術,藉由分離亦可使分子實質上不含天然締合組分。
「多肽」或「蛋白質」(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係指任何長度之胺基酸鏈。鏈可為直鏈或分支鏈的。鏈可包含經修飾胺基酸中之一或多者。術語亦涵蓋已經天然修飾或藉由干預修飾之胺基酸鏈;該干預例如二硫鍵形成、醣基化、脂質化、乙醯化、磷酸化及/或任何其他操縱或修飾,諸如與標記組分結合。該定義亦包括例如含有胺基酸之一或多種類似物(包括例如非天然胺基酸等)之多肽,以及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其他修飾。應理解,多肽可以單一鏈或締合鏈之形式出現。
「聚核苷酸」或「核酸」(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係指任何長度之核苷酸鏈,且包括DNA及RNA。核苷酸可為去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經修飾之核苷酸或鹼基或其類似物,或任何可藉由DNA或RNA聚合酶併入鏈中之受質。聚核苷酸可包含經修飾之核苷酸,諸如甲基化核苷酸及其類似物。若存在,則可在鏈組裝之前或之後對核苷酸結構進行修飾。核苷酸序列可間雜有非核苷酸組分。聚核苷酸可進一步在聚合之後諸如藉由與標記組分結合而修飾。其他類型之修飾包括例如「帽」;天然存在之核苷酸中之一或多者經類似物取代;核苷酸間修飾,諸如不帶電荷之鍵聯(例如膦酸甲酯、磷酸三酯、胺基磷酸酯、胺基甲酸酯等)及帶電荷之鍵聯(例如硫代磷酸酯、二硫代磷酸酯等)之修飾、含有側接部分(諸如蛋白質(例如核酸酶、毒素、抗體、信號肽、聚L-離胺酸等))之修飾、具有嵌入劑(例如吖啶、補骨脂素等)之修飾、含有螯合劑(例如金屬、放射性金屬、硼、氧化性金屬等)之修飾、含有烷基化劑之修飾、具有經修飾之鍵聯(例如α變旋異構核酸等)之修飾,以及聚核苷酸之未修飾形式。此外,一般存在於糖中之任何羥基可例如藉由膦酸酯基、磷酸酯基置換,藉由標準保護基保護,或經活化以製備與額外核苷酸之額外鍵聯,或可結合至固體支撐物。5'及3'端OH可經磷酸化或經具有1至20個碳原子之胺或有機封端基團取代。其他羥基亦可衍生成標準保護基。聚核苷酸亦可含有此項技術中一般已知之類似形式的核糖或去氧核糖,包括例如2'-O-甲基-、2'-O-烯丙基、2'-氟-或2'-疊氮基-核糖、碳環糖類似物、α-或β-變旋異構糖、差向異構糖(諸如阿拉伯糖、木糖或來蘇糖)、哌喃糖、呋喃糖、景天酮庚糖(sedoheptulose)、非環類似物及無鹼基核苷類似物(諸如甲基核糖苷)。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修飾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保守取代」係指由生物學上、化學上及/或結構上類似之殘基置換一個胺基酸。生物學上類似意謂取代並不破壞生物活性。結構上類似意謂胺基酸之側鏈具有類似長度(諸如丙胺酸、甘胺酸及絲胺酸)或類似大小。化學相似性意謂殘基具有相同電荷或均為親水性或疏水性的。特定實例包括一種疏水性殘基(諸如異白胺酸、纈胺酸、白胺酸或甲硫胺酸)經另一種取代,或一種極性殘基取代另一種,諸如精胺酸取代離胺酸、麩胺酸取代天冬胺酸、或麩醯胺酸取代天冬醯胺、絲胺酸取代蘇胺酸及類似取代。保守取代之特定實例包括一種疏水性殘基(諸如異白胺酸、纈胺酸、白胺酸或甲硫胺酸)取代另一種,一種極性殘基取代另一種,諸如精胺酸取代離胺酸、麩胺酸取代天冬胺酸或麩醯胺酸取代天冬醯胺及類似取代。保守胺基酸取代通常包括例如以下群組內之取代:甘胺酸、丙胺酸、纈胺酸、異白胺酸、白胺酸;天冬胺酸、麩胺酸;天冬醯胺、麩醯胺酸;絲胺酸、蘇胺酸;離胺酸、精胺酸;及苯丙胺酸、酪胺酸。
術語「一致性」或「與……一致」係指聚合分子之間,例如核酸分子(例如DNA分子或RNA分子)之間或多肽分子之間的總體相關性。「一致性」量測兩個或更多個序列之間的一致匹配百分比,其利用由此項技術中眾所周知的電腦程式之特定數學模型(例如演算法)解決的空位比對(gap alignment)。
術語「增加」、「提高」、「降低」或「減少」係指相對於基線量測值之值,該基線量測值諸如在開始本文所描述之治療之前同一個體之量測值,或不存在本文所描述之治療的一個對照個體(individual/subject) (或多個對照個體)之量測值。在一些實施例中,「對照個體」為罹患與所治療之個體相同形式之疾病或損傷的個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對照個體」為未罹患與所治療之個體相同形式之疾病或損傷的個體。
術語「賦形劑」係指與所關注之活性成分(例如抗體)組合,允許活性成分保留生物活性的任何物質。賦形劑之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將視諸如投與模式、賦形劑對溶解性及穩定性之影響以及劑型性質之因素而定。如本文所用,「賦形劑」包括生理學上相容的任何及所有溶劑、分散介質、包衣、抗細菌劑及抗真菌劑、等張劑及吸收延遲劑、載劑、稀釋劑及其類似物。賦形劑之實例包括水、鹽水、磷酸鹽緩衝鹽水、右旋糖、甘油、乙醇及其類似物中之一或多者以及其組合,且在組合物中可包括等張劑,例如糖、氯化鈉及/或多元醇(諸如甘露醇或山梨醇)。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賦形劑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術語「治療(treating)」、「治療(treat)」或「治療(treatment)」係指任何類型之治療,例如用以緩解、減輕、改善及/或延緩患者之疾病、病症或病狀或與疾病相關之任何組織損傷的進展。在一些實施例中,疾病、病症或病狀為高血壓,視情況為肺動脈高血壓。
術語「預防(prevent)」或「預防(prevention)」係指特定疾病、病症或病狀(例如肺動脈高血壓)之至少一種病徵或症狀(例如肺動脈高血壓引起之呼吸短促、疲勞、眩暈、胸悶或胸痛、腫脹(水腫)、發紺、心悸、心室肥大及/或心臟右側部分功能減弱(導致心臟衰竭))之發作延遲、頻率降低及/或嚴重程度降低中之一或多者。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群體基礎上評定預防,使得若在易患特定疾病、病症或病狀之群體中觀測到該疾病、病症或病狀之一或多種症狀之發展、頻率及/或強度之統計學顯著降低,則認為藥劑「預防」該疾病、病症或病狀。當疾病、病症或病狀之發作已延遲預定時間段時,可認為預防完成。
術語「個體(subject)」、「個體(individual)」或「患者」(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係指任何動物,包括哺乳動物。根據實施例之哺乳動物包括犬科動物、貓科動物、牛科動物、山羊科動物、馬科動物、綿羊科動物、豬科動物、嚙齒動物、兔類動物、靈長類動物、人類以及類似動物,且涵蓋未出生之哺乳動物。在一實施例中,人類為適合個體。人類個體可具有任何性別且處於任何發育階段。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為患有疾病高血壓,視情況肺動脈高血壓之患者。
術語「治療有效量」係指在組織、系統、動物、個體及/或人類中引發由研究人員、獸醫、醫生及/或其他臨床醫師探尋之生物或醫學反應的活性成分之量,該反應可包括以下中之一或多者: (1)預防疾病;例如,預防可能易患該疾病、病狀或病症但尚未經歷及/或表現該疾病之病變及/或症狀之個體之疾病、病狀或病症; (2)抑制疾病;例如,抑制正經歷及/或表現該疾病、病狀或病症之病變及/或症狀之個體之疾病、病狀或病症(亦即,遏制及/或延緩病變及/或症狀進一步發展);及 (3)改善疾病;例如,改善正經歷及/或表現該疾病、病狀或病症之病變及/或症狀之個體之疾病、病狀或病症(亦即,逆轉病變及/或症狀)。
針對 BMP9 抗體本發明提供結合於骨成形性蛋白-9 (BMP9)之抗體。BMP9,亦稱為生長分化因子2 (GDF2),在人類中由GDF2基因編碼。其屬於轉化生長因子β (TGFβ)超家族。BMP經合成為約400至500個胺基酸之大型前驅體,其由引導分泌之N端信號肽、用於正確摺疊之前域及C端成熟肽組成(Bragdon B, Moseychuk O, Saldanha S, King D, Julian J, Nohe A (2011)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a critical review. Cell Signal23:609-620)。二聚化後,羧基端成熟蛋白自前域裂解(Nelsen SM, Christian JL (2009) Site-specific cleavage of BMP4 by furin, PC6, and PC7. J. Biol. Chem.284:27157-27166)。裂解後,前域仍與成熟的活性BMP二聚體非共價締合。三種II型受體[骨成形性蛋白II型受體(BMPRII)、活化素2A型受體(ActRIIA)及活化素2B型受體(ActRIIB)]及四種I型受體[類活化素受體激酶(ALK1、ALK2、ALK3及ALK6)]參與BMP信號傳導。在配體誘導之受體異寡聚化之後,I型受體經反式磷酸化且由II型受體活化。此等活化之受體複合物使受體調控之Smad (R-Smad:Smad1、Smad5及Smad8)磷酸化,從而能夠與共同通路型Smad (co-Smad)亦即Smad4形成複合物。R-Smad/Smad4複合物易位至細胞核中,且藉由與調控元件結合並且在其啟動子上募集轉錄輔抑制物及/或活化複合物來調控目標基因表現(Bidart, M.、Ricard, N.、Levet, S.等人, BMP9 is produced by hepatocytes and circulates mainly in an active mature form complexed to its prodomain. Cell. Mol. Life Sci.69, 313-324 (2012))。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骨成形性蛋白-9或骨成形性蛋白9 (BMP9),亦稱為生長分化因子2 (GDF2),包括BMP9之變異體、同功異型物、同源物、異種同源物及同種同源物。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揭示之抗體與來自人類以外之物種之BMP9 (諸如石蟹獼猴及/或大鼠之BMP9)以及不同形式之BMP9交叉反應。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可對人類BMP9具有完全特異性,且可以不展現物種交叉反應性(例如,不結合小鼠BMP9)。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可對人類BMP9具有完全特異性,且不展現與其他轉化生長因子β超家族成員之交叉反應性(例如,不結合TGFβ1、GDF8、GDF9、GDF11、活化素A及BMP10)。如本文所使用,除非上下文另外規定,否則術語BMP9係指天然存在之人類BMP9。因此,「BMP9抗體」、「抗BMP9抗體」或其他類似名稱意謂與BMP9結合或反應之任何抗體(如本文所定義)或其同功異型物、片段及/或衍生物。由UniProtKB/Swiss-Prot登錄號Q9UK05表示之全長人類BMP9在本文中作為SEQ ID NO: 78提供。全長成熟形式之人類BMP9 (單體)在本文中作為SEQ ID NO: 79提供。
不希望受任何特定理論束縛,BMP9信號傳導路徑之擾動已成為尤其肺動脈高血壓中之內皮功能(障礙)及血管重塑的關鍵。在不同的互補且完善的PAH動物模型中抑制BMP9已經證明部分預防實驗性肺高血壓(Tu L.、Desroches-Castan A.、Mallet C.等人, Selective BMP-9 inhibition partially protects against experimental pulmonary hypertension. Circulation Research. 2019; 124:846-855;Bouvard C.、Tu L.、Rossi M.等人, Different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phenotypes are observed in single- and double-knock-out mice deficient in BMP9 and/or BMP10. Cardiovasc Res. 2021; Jun 4:cvab187)。
中和性或「阻斷性」抗體係指與BMP9之結合引起以下中之一者或兩者的抗體:(i)干擾、限制及/或抑制BMP9與I型受體或II型受體或I型及II型受體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該等受體諸如(ALK1、ALK2、ALK3、ALK6、BMPRII、ActRIIA及ActRIIB);及/或(ii)抑制BMP9結合之至少一種生物功能。用以確定本發明抗體之中和作用的分析為此項技術中熟知的。
BMP9之「生物功能」或「生物活性」意欲包括BMP9與內皮細胞之結合、內皮細胞中磷酸-SMAD1/5/9核易位之誘導及內皮細胞中磷酸-SMAD2核易位之誘導。BMP9之生物功能或生物活性可以(但未必)藉由BMP9與其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介導。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抗BMP9抗體涵蓋進行以下中之一者或兩者的抗體:i)與具有闡述為SEQ ID NO: 77之重鏈可變區之胺基酸序列及闡述為SEQ ID NO: 74之輕鏈可變區之胺基酸序列的抗體競爭結合於人類BMP9;及/或ii)與前述抗體結合相同的抗原決定基。
本發明之抗BMP9抗體可涵蓋單株抗體、多株抗體、抗體片段(例如Fab、Fab'、F(ab') 2、Fv、Fc等)、嵌合抗體、雙特異性抗體、異結合抗體、單鏈(ScFv)、其突變體、包含抗體片段(例如域抗體)之融合蛋白、人源化抗體,以及包含具有所需特異性之抗原結合位點的免疫球蛋白分子之任何其他經修飾組態,包括抗體之醣基化變異體、抗體之胺基酸序列變異體及共價修飾之抗體。抗體可為鼠類、大鼠、人類或任何其他來源(包括嵌合或人源化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BMP9抗體為單株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BMP9抗體為人類或人源化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BMP9抗體為嵌合抗體。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抗體類型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一些實施例中,揭示一種具有如見於表3/表4中之輕鏈可變區(VL)序列及重鏈可變區(VH)序列的抗體或其變異體。在表4中,加底線之序列為CDR序列(Kabat定義),且斜體序列為CDR序列(Chothia定義)。在表1中,除非另外指示,否則K D指示在37℃下使用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的對人類BMP9之親和力。
表3及表4提供本發明之特定實施例之mAb的VH及VL序列。
實施例亦提供針對BMP9之抗體之CDR部分。CDR區之確定完全在此項技術之技能範圍內。應理解,在一些實施例中,CDR可為Kabat及Chothia CDR之組合(亦稱為「組合CDR」或「延伸CDR」)。在另一方法(在本文中稱為CDR之「構形定義」)中,CDR之位置可鑑別為對抗原結合作出焓貢獻之殘基。參見例如Makabe等人, 2008, J. Biol. Chem., 283:1156-1166。一般而言,「構形CDR」包括Kabat CDR及游標區(Vernier zone)中之殘基位置,其經限制以維持抗體結合特定抗原之正確環結構。構形CDR之確定完全在此項技術之技能範圍內。在一些實施例中,CDR為Kabat CDR。在其他實施例中,CDR為Chothia CDR。在其他實施例中,CDR為延伸、AbM、構形及/或接觸CDR。換言之,在具有超過一個CDR之實施例中,CDR可為Kabat、Chothia、延伸、AbM、構形、接觸CDR中之任一者或其組合。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CDR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表4提供本文所提供之抗BMP9抗體之CDR序列的實例。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包含表4中所示之任一重鏈可變區之三個CDR。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包含表4中所示之任一輕鏈可變區之三個CDR。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包含表4中所示之任一重鏈可變區之三個CDR及表4中所示之任一輕鏈可變區之三個CDR。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包含來自表4之三個輕鏈CDR及三個重鏈CDR。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包含以下中之一者或兩者:i)具有或不具有C端離胺酸之全長重鏈;及/或ii)抗BMP9抗體(例如Ab1076、Ab93、Ab352、Ab804、Ab101、Ab732、Ab100及Ab89)之全長輕鏈。抗體BMP9之全長重鏈及輕鏈之胺基酸序列展示於下表4中。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體包含Fc域。Fc域可衍生自IgA (例如IgA 1或IgA 2)、IgD、IgE、IgM或IgG (例如IgG 1、IgG 2、IgG 3或IgG 4)。在一些實施例中,抗BMP9抗體為IgG抗體。
實施例涵蓋對表4及表5中所示之可變區、CDR區及/或重鏈及輕鏈序列之修飾。舉例而言,實施例包括包含不顯著影響其性質之功能等同可變區及CDR的抗體,以及具有增強或降低之活性或親和力的變異體。舉例而言,胺基酸序列可經突變以獲得對BMP9具有所需結合親和力之抗體。多肽之修飾為此項技術中之常規實務且無需在本文中詳細描述。經修飾多肽之實例包括具有胺基酸殘基之保守取代、胺基酸之一或多個缺失或添加的多肽,其不會顯著有害地改變功能活性,或使多肽對其配體之親和力或化學類似物之使用成熟(增強)。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修飾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修飾或突變亦可在構架區或恆定區中進行以增加本文所提供之抗體的半衰期。參見例如PCT公開案第WO 00/09560號。亦可在構架區或恆定區中進行突變以改變抗體之免疫原性,從而提供共價或非共價結合於另一分子之位點,及/或改變諸如補體結合、FcR結合及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之細胞毒性之特性。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構架區或恆定區內進行不超過一至五個(例如至少、至多或恰好1、2、3、4或5個)保守胺基酸取代。在其他實施例中,在構架區或恆定區內進行不超過一至三個(例如至少、至多或恰好1、2或3個)保守胺基酸取代。根據某些實施例,單一抗體可在可變域之CDR或構架區中之任何一或多者中或在恆定區中具有突變。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包含經修飾恆定區,其對人類Fc γ受體具有增加或減少之結合親和力;其為免疫學上惰性的或部分惰性的,例如不觸發補體介導之溶解,不刺激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之細胞毒性(ADCC),不活化微神經膠質細胞;及/或在以下中之任何一或多個方面具有降低之活性(相比於未經修飾抗體):觸發補體介導之溶解、刺激ADCC及/或活化微神經膠質細胞。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由經修飾恆定區引起的此等前述特徵中之任何一或多者。恆定區之不同修飾可用於達成效應功能之最佳水準或組合。參見例如Morgan等人, Immunology86:319-324, 1995;Lund等人, J . Immunology157:4963-9 157:4963-4969, 1996;Idusogie等人, J. Immunology164:4178-4184, 2000;Tao等人, J. Immunology143: 2595-2601, 1989;及Jefferis等人, Immunological Reviews163:59-76, 1998。在一些實施例中,恆定區如 Eur. J. Immunol., 1999, 29:2613-2624;PCT公開案第WO99/058572號中所描述經修飾。
修飾亦包括醣基化及非醣基化多肽,以及具有其他轉譯後修飾之多肽,諸如利用不同糖之醣基化、乙醯化及磷酸化。抗體在其恆定區中之保守位置處醣基化(Jefferis及Lund, 1997, Chem. Immunol. 65:111-128;Wright及Morrison, 1997, TibTECH15:26-32)。免疫球蛋白之寡醣側鏈影響蛋白質之功能(Boyd等人,1996, Mol. Immunol.32:1311-1318;Wittwe及Howard, 1990, Biochem.29:4175-4180)及醣蛋白之部分之間的分子內相互作用,其可影響醣蛋白之構形及所呈現之三維表面(Jefferis及Lund,同前文獻;Wyss及Wagner, 1996, Current Opin. Biotech.7:409-416)。寡糖亦可用於使給定醣蛋白基於特異性識別結構而靶向某些分子。亦已報導抗體之醣基化影響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ADCC)。特定言之,據報導在β(1,4)-N-乙醯基葡萄糖胺基轉移酶III (GnTIII) (催化形成二等分GlcNAc之醣基轉移酶)之四環素調控之表現存在下,由CHO細胞所產生的抗體提高ADCC活性(Umana等人, 1999, Nature Biotech.17:176-180)。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含有表4及表5中所示之可變區、CDR或重鏈及輕鏈序列之變化的抗BMP9抗體,其中此類變異體多肽與表4或表5中所揭示之任一胺基酸序列共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胺基酸序列一致性: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或其任何範圍。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含有表4及表5中所示之可變區、CDR或重鏈及輕鏈序列之變化的抗BMP9抗體,其中此類變異體多肽與表4或表5中所揭示之任一胺基酸序列共有至少70%、至少75%、至少80%、至少85%、至少87%、至少89%、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胺基酸序列一致性。此等量不意欲為限制性的,且所列舉百分比之間的增量經特定設想為本發明之一部分。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百分比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經考慮,本發明多肽之區域或片段之胺基酸序列相對於SEQ ID NO: 1-77、80-84或89中之任一者可具有以下、具有至少以下或具有至多以下:1、2、3、4、5、6、7、8、9或10個胺基酸取代、連續胺基酸添加及/或連續胺基酸缺失。在一些實施例中,抗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與SEQ ID NO: 1-77、80-84或89中之任一者具有以下一致性、具有至少以下一致性或具有至多以下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 (或其任何範圍)。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百分比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一個區域或片段包含具有至少、至多、恰好或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的數目個連續胺基酸之胺基酸區域: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40、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251、252、253、254、255、256、257、258、259、260、261、262、263、264、265、266、267、268、269、270、271、272、273、274、275、276、277、278、279、280、281、282、283、284、285、286、287、288、289、290、291、292、293、294、295、296、297、298、299、300、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20、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331、332、333、334、335、336、337、338、339、340、341、342、343、344、345、346、347、348、349、350、351、352、353、354、355、356、357、358、359、360、361、362、363、364、365、366、367、368、369、370、371、372、373、374、375、376、377、378、379、380、381、382、383、384、385、386、387、388、389、390、391、392、393、394、395、396、397、398、399、400、40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10、41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420、421、422、423、424、425、426、427、428、429、430、431、432、433、434、435、436、437、438、439、440、441、442、443、444、445、446、447、448、449、450、451、452、453、454、455、456、457、458、459、460、461、462、463、464、465、466、467、468、469、470、471、472、473、474、475、476、477、478、479、480、481、482、483、484、485、486、487、488、489、490、491、492、493、494、495、496、497、498、499、500或更多個(或其任何範圍),其在SEQ ID NO: 1-77、80-84或89中之任一者中的位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40、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251、252、253、254、255、256、257、258、259、260、261、262、263、264、265、266、267、268、269、270、271、272、273、274、275、276、277、278、279、280、281、282、283、284、285、286、287、288、289、290、291、292、293、294、295、296、297、298、299、300、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20、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331、332、333、334、335、336、337、338、339、340、341、342、343、344、345、346、347、348、349、350、351、352、353、354、355、356、357、358、359、360、361、362、363、364、365、366、367、368、369、370、371、372、373、374、375、376、377、378、379、380、381、382、383、384、385、386、387、388、389、390、391、392、393、394、395、396、397、398、399、400、40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10、41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420、421、422、423、424、425、426、427、428、429、430、431、432、433、434、435、436、437、438、439、440、441、442、443、444、445、446、447、448、449、450、451、452、453、454、455、456、457、458、459、460、461、462、463、464、465、466、467、468、469、470、471、472、473、474、475、476、477、478、479、480、481、482、483、484、485、486、487、488、489、490、491、492、493、494、495、496、497、498、499、500處開始(其中位置1在SEQ ID NO之N端處)。
本發明之抗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包括至少、至多、恰好或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的數目個變異體胺基酸或胺基酸取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或50或更多個(或其任何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變異體或胺基酸取代位於SEQ ID NO: 1-77、80-84或89中之任一者中的位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40、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251、252、253、254、255、256、257、258、259、260、261、262、263、264、265、266、267、268、269、270、271、272、273、274、275、276、277、278、279、280、281、282、283、284、285、286、287、288、289、290、291、292、293、294、295、296、297、298、299、300、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20、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331、332、333、334、335、336、337、338、339、340、341、342、343、344、345、346、347、348、349、350、351、352、353、354、355、356、357、358、359、360、361、362、363、364、365、366、367、368、369、370、371、372、373、374、375、376、377、378、379、380、381、382、383、384、385、386、387、388、389、390、391、392、393、394、395、396、397、398、399、400、40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10、41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420、421、422、423、424、425、426、427、428、429、430、431、432、433、434、435、436、437、438、439、440、441、442、443、444、445、446、447、448、449、450、451、452、453、454、455、456、457、458、459、460、461、462、463、464、465、466、467、468、469、470、471、472、473、474、475、476、477、478、479、480、481、482、483、484、485、486、487、488、489、490、491、492、493、494、495、496、497、498、499及/或500處(其中位置1在SEQ ID NO之N端處),且抗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與SEQ ID NO: 1-77、80-84或89中之任一者之至少或至多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40、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300、400、500、550、600或更多個連續胺基酸或其任何範圍具有至少、至多、恰好或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的一致性或同源性: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百分比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含有表4及表5中所示之可變區之變化的抗BMP9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VH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6、SEQ ID NO: 27、SEQ ID NO: 39、SEQ ID NO: 48、SEQ ID NO: 55、SEQ ID NO: 63、SEQ ID NO: 71或SEQ ID NO: 77,或其在不位於CDR內之殘基處包含一至四個胺基酸取代的變異體。在一些實施例中,一至四個(亦即1、2、3或4個)胺基酸取代可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SEQ ID NO: 27之K13Q、D73N、S74A、T77S、K83R及T84A。在一些實施例中,VL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SEQ ID NO: 22、SEQ ID NO: 33、SEQ ID NO: 44、SEQ ID NO: 51、SEQ ID NO: 59、SEQ ID NO: 68或SEQ ID NO: 74,或其在不位於CDR內之殘基處包含一至四個(亦即1、2、3或4個)胺基酸取代的變異體。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至四個胺基酸取代可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SEQ ID NO: 22之M43T、V76S、Q79R、G84A及Y85D。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一種抗BMP9抗體,其包含VH及VL,其中抗體VH具有由寄存在ATCC且具有ATCC登錄號PTA-127292的質體之插入物之核酸序列編碼的胺基酸序列,及/或抗體VL具有由寄存在ATCC且具有ATCC登錄號PTA-127293的質體之插入物之核酸序列編碼的胺基酸序列。
實施例亦涵蓋包含本文所揭示之抗體之一或多個組分的融合蛋白。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製備包含與另一多肽連接的本文所揭示之抗BMP9抗體之全部或一部分的融合蛋白。在另一實施例中,僅抗BMP9抗體之可變域連接至多肽。在另一實施例中,抗BMP9抗體之VH域連接至第一多肽,而抗BMP9抗體之VL域連接至第二多肽,該第二多肽以使得VH及VL域可彼此相互作用以形成抗原結合位點的方式與第一多肽締合。在另一實施例中,藉由連接子使VH域與VL域分隔,從而使得VH與VL域可彼此相互作用。VH-連接子-VL抗體隨後連接至所關注之多肽。另外,可產生融合抗體,其中兩種(或更多種)單鏈抗體彼此連接。若想要在單一多肽鏈上產生二價或多價抗體或若想要產生雙特異性抗體,則可適用。
BMP9 抗體之生物活性 除結合BMP9上之抗原決定基以外,本發明之抗體可介導生物活性。亦即,本發明包括一種特異性結合BMP9且介導至少一種選自以下之可偵測活性的經分離抗體: (i)    特異性結合於人類BMP9; (ii)   特異性結合於石蟹獼猴(cynomolgus monkey/cyno) BMP9; (iii)  特異性結合於大鼠BMP9; (iv)   減少、抑制及/或中和BMP9與II型受體(BMPRII、ActRIIA及/或ActRIIB)之結合中之一或多者(例如Ab89、Ab93、Ab100、Ab101); (v)    減少、抑制及/或中和BMP9與II型受體(BMPRII、ActRIIA及/或ActRIIB)之結合中之一或多者且微弱地抑制BMP9與I型受體(ALK1)之結合(例如Ab352、Ab804及Ab1076); (vi)   減少、抑制及/或中和BMP9與內皮細胞之結合中之一或多者; (vii)  減少、抑制及/或中和內皮細胞中之SMAD1/5/9磷酸化及/或磷酸-SMAD1/5/9核易位中之一或多者; (viii) 減少、抑制及/或中和內皮細胞中之SMAD2磷酸化或磷酸-SMAD2核易位中之一或多者; (ix)   降低右心室收縮壓; (x)    縮小右心室肥大; (xi)   降低肺動脈壓(例如降低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值:1 mmHg、2 mmHg、3 mmHg、4 mmHg、5 mmHg、6 mmHg、7 mmHg、8 mmHg、9 mmHg、10 mmHg、11 mmHg、12 mmHg、13 mmHg、14 mmHg、15 mmHg、16 mmHg、17 mmHg、18 mmHg、19 mmHg、20 mmHg、21 mmHg、22 mmHg、23 mmHg、24 mmHg或25 mmHg,或其任何範圍) (例如至少3 mmHg、至少5 mmHg、至少7 mmHg、至少10 mmHg、至少12 mmHg、至少15 mmHg、至少20 mmHg或至少25 mmHg); (xii)  減小肺血管阻力; (xiii) 增加心輸出量或心臟指數; (xiv) 升高肺毛細血管楔壓; (xv)  升高左心室舒張末期壓; (xvi) 提高個體之運動能力; (xvii) 增加個體之6分鐘步行距離(例如增加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值: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100公尺或其任何範圍) (例如至少10、20、30、40、50、60、70、80、90、100或更多公尺);及 (xviii)    降低個體之Borg呼吸困難指數(BDI) (例如Clini Enrico等人, Multidiscip. Respir. Med. 2010; 5(3):202-210)。 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活性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用以量測上文所描述之功能活性的分析為此項技術中熟知的。舉例而言,結合活性可使用酶聯免疫吸附分析(ELISA)、放射免疫分析(REA)、FACS分析、生物分析(例如生長抑制)、西方墨點分析、BIACORE™分析及/或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來量測。此等分析中之各者通常藉由採用經標記之試劑(例如抗體)來偵測尤其關注之蛋白質-抗體複合物的存在,該經標記之試劑對所關注之複合物具特異性。
阻斷參考分子(例如受體或抗體)或與參考分子競爭之能力可藉由例如競爭結合分析來測定。使用競爭結合分析,檢驗測試抗體抑制參考分子與諸如BMP9多肽之共同抗原特異性結合之能力。若過量測試抗體實質上抑制參考分子之結合,則測試抗體與參考分子競爭特異性結合於抗原。實質上抑制意謂測試抗體使參考分子之特異性結合通常減少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值: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或9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10%、25%、50%、75%或90%)。存在許多已知之競爭結合分析可用於評定抗體與參考抗體競爭結合於特定蛋白質,在此情況下結合於BMP9。此等分析包括例如固相直接或間接放射免疫分析(RIA)、固相直接或間接酶免疫分析(EIA)、夾心競爭分析(參見Stahli等人, Methods in Enzymology9:242-253, 1983);固相直接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EIA (參見Kirkland等人, J. Immunol.137:3614-3619, 1986);固相直接標記分析、固相直接標記夾心分析(參見Harlow及Lane,同前文獻);使用I-125標記之固相直接標記RIA (參見Morel等人, Molec. Immunol.25 :7-15, 1988);固相直接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EIA (Cheung等人, Virology176:546-552, 1990);以及直接標記RIA (Moldenhauer等人, Scand. J. Immunol.32:77-82, 1990)。
可藉由西方墨點法進一步測試本發明之BMP9結合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與BMP9多肽或抗原片段之反應性。簡言之,可製備經純化之BMP9多肽或融合蛋白及/或來自表現BMP9之細胞之細胞提取物且進行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在電泳之後,將經分離之抗原轉移至硝化纖維素膜,用10%胎牛血清阻斷,且用待測試之單株抗體探測。可使用抗人類IgG鹼性磷酸酶偵測人類IgG結合且藉由BCIP/NBT受質錠劑(Sigma Chem. Co., St. Louis, Mo.)顯影。
功能分析之實例亦描述於以下實例部分中。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功能分析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一些實施例中,介導本文所描述之功能活性中之至少一者的抗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Ab89、Ab93、Ab100、Ab101、Ab352、Ab732、Ab804及Ab1076。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為Ab93、Ab352、Ab804或Ab1076。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為Ab1076。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為Ab101。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為Ab732。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為Ab101或Ab732。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抗體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抗體以約15 pM至約80 pM之親和力結合人類BMP9。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抗體以約15 pM至約150 pM之親和力結合人類BMP9。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抗體以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親和力結合人類BMP9:15 pM、20 pM、25 pM、30 pM、35 pM、40 pM、45 pM、50 pM、55 pM、60 pM、65 pM、70 pM、75 pM、80 pM、85 pM、90 pM、95 pM、100 pM、105 pM、110 pM、115 pM、120 pM、125 pM、130 pM、135 pM、140 pM、145 pM或150 pM或其任何範圍(例如約15 pM、約20 pM、約25 pM、約30 pM、約35 pM、約40 pM、約45 pM、約50 pM、約55 pM、約60 pM、約65 pM、約70 pM、約75 pM、約80 pM、約85 pM、約90 pM、約95 pM、約100 pM、約105 pM、約110 pM、約115 pM、約120 pM、約125 pM、約130 pM、約135 pM、約140 pM或約150 pM)。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抗體以約87 pM之親和力結合人類BMP9。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抗體以約87.41 pM或約90 pM之親和力結合人類BMP9。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為Ab1076。
編碼抗 BMP9 抗體之聚核苷酸及製造方法本發明亦提供編碼本發明之抗體中之任一者的聚核苷酸,包括本文所描述之抗體部分及經修飾抗體。實施例亦提供製造本文所描述之抗體及聚核苷酸中之任一者的方法。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程序製造聚核苷酸及表現蛋白質。
必要時,可對所關注之抗BMP9抗體進行定序,且隨後可將聚核苷酸序列選殖至載體中以進行表現或繁殖。編碼所關注之抗體的序列可維持在宿主細胞中之載體中,且宿主細胞隨後可經擴增及冷凍以供將來使用。細胞培養物中重組單株抗體之產生可經由利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手段自B細胞選殖抗體基因來進行。參見例如Tiller等人, 2008, J. Immunol. Methods329, 112;美國專利第7,314,622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一種聚核苷酸,其包含編碼本文所提供之抗BMP9抗體之重鏈及/或輕鏈可變區中之一者或兩者的序列。編碼所關注之抗體的序列可維持在宿主細胞中之載體中,且宿主細胞隨後可經擴增及冷凍以供將來使用。本文中進一步描述載體(包括表現載體)及宿主細胞。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編碼以下抗BMP9抗體中之任一者之胺基酸序列的聚核苷酸:Ab89、Ab93、Ab100、Ab101、Ab352、Ab732、Ab804及Ab1076。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編碼抗BMP9抗體Ab93、Ab1076、Ab101或Ab732之胺基酸序列的聚核苷酸。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編碼抗BMP9抗體Ab1076之胺基酸序列的聚核苷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編碼一或多種抗BMP9抗體重鏈多肽之聚核苷酸,該等重鏈多肽包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23、35、44、52、60、69及75。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編碼一或多種抗BMP9抗體輕鏈多肽之聚核苷酸,該等輕鏈多肽包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8、29、40、49、56、64及72。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包含SEQ ID NO: 87之聚核苷酸。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包含SEQ ID NO: 88之聚核苷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編碼一或多種抗BMP9抗體VH多肽之聚核苷酸,該等VH多肽包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6、27、39、48、55、63、71及77。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編碼一或多種抗BMP9抗體VL多肽之聚核苷酸,該等VL多肽包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22、33、43、51、59、68及74。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包含SEQ ID NO: 85之聚核苷酸。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包含SEQ ID NO: 86之聚核苷酸。
本發明提供包含由寄存在ATCC且具有登錄號PTA-127292的質體之DNA插入物編碼之胺基酸序列的多肽,其編碼抗體Ab1076之VH域。本發明進一步提供包含由寄存在ATCC且具有登錄號PTA-127293的質體之插入物編碼之胺基酸序列的多肽,其編碼抗體Ab1076之VL域。
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由於遺傳密碼子之簡併,存在許多編碼如本文所描述之多肽之核苷酸序列。一些此等聚核苷酸攜帶與任何天然基因之核苷酸序列之最小同源性。儘管如此,本發明尤其考慮因密碼子使用差異而改變之聚核苷酸。此外,包含本文所提供之聚核苷酸序列之基因的對偶基因在本發明之範疇內。對偶基因係由於核苷酸之一或多個突變(諸如缺失、添加及/或取代)而改變的內源基因。所得mRNA及蛋白質可(但未必)具有變化的結構或功能。對偶基因可使用標準技術(諸如雜交、擴增及/或資料庫序列比較)來鑑別。
在一個實施例中,VH及/或VL域及/或全長HC及/或LC由單獨的聚核苷酸編碼。替代地,VH及/或VL及/或HC及/或LC均由單一聚核苷酸編碼。
本發明亦涵蓋與任何該等序列互補之聚核苷酸。聚核苷酸可為單股(編碼或反義)或雙股的,且可為DNA (基因體、cDNA或合成)或RNA分子。RNA分子包括HnRNA分子,其含有內含子且以一對一方式對應於DNA分子;及mRNA分子,其不含有內含子。額外編碼或非編碼序列可能(但未必)存在於本發明之聚核苷酸內,且聚核苷酸可能(但未必)連接至其他分子或支撐物質。
本發明之聚核苷酸可使用化學合成、重組方法或PCR獲得。化學聚核苷酸合成方法為此項技術中所熟知且無需詳細描述於本文中。熟習此項技術者可使用本文所提供之序列及商用DNA合成器以產生所需DNA序列。
為使用重組方法製備聚核苷酸,包含所需序列之聚核苷酸可插入適合載體中,且載體又可引入適合宿主細胞中進行複製及擴增,如本文中進一步論述。聚核苷酸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手段插入宿主細胞中。藉由利用直接吸收、胞吞作用、轉染、F-配對或電穿孔引入外源聚核苷酸來使細胞轉型。一旦引入,外源聚核苷酸可作為非整合型載體(諸如質體)保持在細胞內或整合至宿主細胞基因體中。
適合之選殖載體可根據標準技術構築,或可選自大量在此項技術中可用之選殖載體。雖然所選選殖載體可根據意欲使用之宿主細胞而變化,但適用選殖載體一般將具有一或多個特徵,諸如i)自我複製之能力,ii)特定限制核酸內切酶之單一目標,或iii)可攜帶標記物之基因,其可用於選擇含有載體之殖株。適合之實例包括質體及細菌病毒,例如pUC18、pUC19、Bluescript (例如pBS SK+)及其衍生物、mp18、mp19、pBR322、pMB9、ColE1、pCR1、RP4、噬菌體DNA及穿梭載體(諸如pSA3及pAT28)。此等及許多其他選殖載體可購自諸如BioRad、Strategene及Invitrogen之商業供應商。
進一步提供表現載體。表現載體一般為含有根據本發明之聚核苷酸的可複製聚核苷酸構築體。此意味著表現載體作為游離基因體或作為染色體DNA之整體部分在宿主細胞中必須為可複製的。適合之表現載體包括(但不限於)質體、病毒載體(包括腺病毒、腺相關病毒、反轉錄病毒)、黏質體及PCT公開案第WO 87/04462號中所揭示之表現載體。載體組分一般可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中之一或多者:信號序列;複製起點;一或多種標記物基因;及適合之轉錄控制元件(諸如啟動子、強化子及終止子)。對於表現(亦即轉譯),亦通常需要一或多種轉譯控制元件,諸如核糖體結合位點、轉譯啟動位點及終止密碼子。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載體組分或元件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含有所關注聚核苷酸之載體可藉由許多適當手段中之任一者引入宿主細胞中,該等手段包括電穿孔;採用氯化鈣、氯化銣、磷酸鈣、DEAE-聚葡萄糖或其他物質之轉染;微彈轟擊;脂質體轉染;及感染(例如其中載體為諸如痘瘡病毒之傳染原)。引入載體或聚核苷酸之選擇將常常視宿主細胞之特徵而定。
實施例亦提供包含本文所描述之任一聚核苷酸的宿主細胞。能夠過度表現異源DNA之任何宿主細胞可用於分離編碼所關注抗體、多肽或蛋白質之基因的目的。哺乳動物宿主細胞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但不限於) COS、希拉(HeLa)及CHO細胞。亦參見PCT公開案第WO 87/04462號。適合的非哺乳動物宿主細胞包括原核生物(諸如大腸桿菌( E. coli)或枯草芽孢桿菌( B. subtillis))及酵母(諸如釀酒酵母( S. cerevisae)、粟酒裂殖酵母( S. pombe)或乳酸克魯維酵母( K. lactis))。
另外,任何數目之市售及非市售的表現多肽或蛋白質之細胞株可根據本發明使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不同細胞株可具有不同營養需求,或可能需要不同培養條件以實現最佳生長及多肽或蛋白質表現,且將能夠視需要修改條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重鏈及輕鏈抗體用信號肽(例如SEQ ID NO: 89)產生。如本文所使用,術語「前導肽」或「前導序列」或「前導信號序列」或「信號序列」或「信號肽」(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意謂任何核酸序列或由其編碼之胺基酸序列,其可存在於核酸分子之5'端上及/或多肽之N端處或附近,其在存在時可介導多肽轉運至目的地細胞器,包括(但不限於)自細胞分泌多肽。此類前導序列包括(但不限於)編碼SEQ ID NO: 89之核酸序列。實施例涵蓋此前導信號及此項技術中已知或待鑑別之可引起多肽轉運至所需細胞器(例如內質網)及/或自細胞分泌的任何其他前導信號(核酸及胺基酸序列)。在較佳實施例中,信號肽自成熟多肽移除及/或不存在於成熟多肽中。
醫藥組合物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包含醫藥組合物。「醫藥組合物」係指抗體與一或多種賦形劑之混合物。
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可呈多種形式。此等形式包括例如液體、半固體及固體劑型,諸如液體溶液(例如可注射及可輸注溶液)、分散液或懸浮液及凍乾粉末。形式視預期投與模式及治療應用而定。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形式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亦可使用醫藥技術中已知之其他賦形劑及投與模式。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可藉由任一種熟知藥學技術製備,諸如有效的調配及投與程序。上文關於有效調配及投與程序之考慮因素在此項技術中已熟知且描述於標準教科書中。藥物之調配論述於例如Hoover, John E., 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Mack Publishing Co., Easton, Pennsylvania, 1975;Liberman等人編,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 Marcel Decker, New York, N.Y., 1980;及Kibbe等人編, HANDBOOK OF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 (第3版), American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 Washington, 1999中。
可接受之賦形劑在所採用之劑量及濃度下對接受者無毒,且可包含緩衝液,諸如磷酸鹽、檸檬酸鹽及其他有機酸;鹽,諸如氯化鈉;抗氧化劑,包括抗壞血酸及甲硫胺酸;防腐劑(諸如氯化十八烷基二甲基苯甲基銨;氯化六羥季銨;苯紮氯銨(benzalkonium chloride)、氯化苯索寧(benzethonium chloride);苯酚、丁醇或苯甲醇;對羥基苯甲酸烷酯,諸如對羥基苯甲酸甲酯或對羥基苯甲酸丙酯;兒茶酚;間苯二酚;環己醇;3-戊醇;及間甲酚);低分子量(少於約10個殘基)多肽;蛋白質,諸如血清白蛋白、明膠及/或免疫球蛋白;親水性聚合物,諸如聚乙烯吡咯啶酮;胺基酸,諸如甘胺酸、麩醯胺酸、天冬醯胺、組胺酸、精胺酸及/或離胺酸;單醣、雙醣及其他碳水化合物,包括葡萄糖、甘露糖及/或糊精;螯合劑,諸如EDTA;糖,諸如蔗糖、甘露醇、海藻糖或山梨醇;成鹽相對離子,諸如鈉;金屬錯合物(例如Zn-蛋白質錯合物);及/或非離子界面活性劑,諸如TWEEN TM、PLURONICS TM或聚乙二醇(PEG)。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賦形劑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量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5 mg/mL、10 mg/mL、15 mg/mL、20 mg/mL、25 mg/mL、30 mg/mL、35 mg/mL、40 mg/mL、45 mg/mL、50 mg/mL、55 mg/mL、60 mg/mL、65 mg/mL、70 mg/mL、75 mg/mL、80 mg/mL、85 mg/mL、90 mg/mL、95 mg/mL、100 mg/mL、105 mg/mL、110 mg/mL、115 mg/mL、120 mg/mL、125 mg/mL、130 mg/mL、135 mg/mL、140 mg/mL、145 mg/mL或150 mg/mL或其任何範圍(例如約25 mg/mL、50 mg/mL、75 mg/mL、100 mg/mL、125 mg/mL、150 mg/mL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00 mg/mL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一些實施例中,適合於SC及/或IV投與之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00 mg/mL抗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例如Ab1076)。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以靜脈內或皮下調配物之形式投與,該調配物呈包含有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之多肽的無菌水溶液。在一些實施例中,抗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以靜脈內或皮下調配物之形式投與,該調配物呈包含有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之多肽的無菌水溶液。在一些實施例中,抗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以靜脈內或皮下調配物之形式投與,該調配物呈包含有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之多肽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之多肽的無菌水溶液。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例如Ab1076)係以靜脈內或皮下調配物之形式投與,該調配物為含有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量之抗體的無菌水溶液:5 mg/mL、10 mg/mL、15 mg/mL、20 mg/mL、25 mg/mL、30 mg/mL、35 mg/mL、40 mg/mL、45 mg/mL、50 mg/mL、55 mg/mL、60 mg/mL、65 mg/mL、70 mg/mL、75 mg/mL、80 mg/mL、85 mg/mL、90 mg/mL、95 mg/mL、100 mg/mL、105 mg/mL、110 mg/mL、115 mg/mL、120 mg/mL、125 mg/mL、130 mg/mL、135 mg/mL、140 mg/mL、145 mg/mL或150 mg/mL或其任何範圍(例如約5 mg/mL、約10 mg/mL、約15 mg/mL、約20 mg/mL、約25 mg/mL、約50 mg/mL、約75 mg/mL、約100 mg/mL、約125 mg/mL或約150 mg/mL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靜脈內或皮下調配物為包含乙酸鈉、聚山梨醇酯80及pH在約5至6範圍內之氯化鈉的無菌水溶液。在一些實施例中,靜脈內或皮下調配物為包含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量之乙酸鈉的無菌水溶液:1 mM、5 mM、10 mM、15 mM、20 mM、25 mM、30 mM、35 mM或40 mM或其任何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靜脈內或皮下調配物為包含20 mM乙酸鈉之無菌水溶液。在一些實施例中,靜脈內或皮下調配物為包含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量之聚山梨醇酯80的無菌水溶液:0.01 mg/mL、0.05 mg/mL、0.1 mg/mL、0.15 mg/mL、0.2 mg/mL、0.25 mg/mL、0.3 mg/mL、0.35 mg/mL或0.4 mg/mL或其任何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靜脈內或皮下調配物為包含0.2 mg/mL聚山梨醇酯80之無菌水溶液。在一些實施例中,靜脈內或皮下調配物為包含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量之氯化鈉的無菌水溶液:100 mM、105 mM、110 mM、115 mM、120 mM、125 mM、130 mM、135 mM、140 mM、145 mM、150 mM、155 mM、160 mM、165 mM、170 mM、175 mM、180 mM、185 mM、190 mM、195 mM或200 mM或其任何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靜脈內或皮下調配物為包含140 mM氯化鈉之無菌水溶液。在一些態樣中,氯化鈉至少、至多、恰好或約pH 5 (例如pH 4、4.1、4.2、4.3、4.4、4.5、4.6、4.7、4.8、4.9、5、5.1、5.2、5.3、5.4、5.5、5.6、5.7、5.8、5.9或6或其任何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靜脈內調配物為含有5或10 mg/mL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以及20 mM乙酸鈉、0.2 mg/mL聚山梨醇酯80及140 mM氯化鈉(pH 5.5)之無菌水溶液,視情況標稱填充體積為1.0 mL。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成分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另外,包含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溶液可在許多其他化合物當中包含麩胺酸、組胺酸、甘露醇、蔗糖、海藻糖、甘胺酸、聚(乙二醇)、EDTA、甲硫胺酸、聚山梨醇酯80及其任何組合,以及相關技術中已知之許多其他化合物。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成分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量之組胺酸:1 mM、5 mM、10 mM、15 mM、20 mM、25 mM、30 mM、35 mM或40 mM或其任何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20 mM組胺酸。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10 mM組胺酸。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量之蔗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或其任何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8.5%蔗糖。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5%蔗糖。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量之聚山梨醇酯80:0.001%、0.005%、0.01%、0.015%、0.02%、0.025%、0.03%、0.035%、0.04%或其任何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0.02%聚山梨醇酯80。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0.01%聚山梨醇酯80。在一些態樣中,聚山梨醇酯80至少、至多、恰好或約pH 5.8 (例如pH 4.5、4.6、4.7、4.8、4.9、5、5.1、5.2、5.3、5.4、5.5、5.6、5.7、5.8、5.9、6、6.1、6.2、6.3、6.4或6.5或其任何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量之EDTA: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或0.01%或其任何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0.005% EDTA。在一些態樣中,EDTA至少、至多、恰好或約pH 5.8 (例如pH 4.5、4.6、4.7、4.8、4.9、5、5.1、5.2、5.3、5.4、5.5、5.6、5.7、5.8、5.9、6、6.1、6.2、6.3、6.4或6.5或其任何範圍)。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包含以下組分:50 mg/mL或100 mg/mL本發明之抗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例如Ab1076)、20 mM組胺酸、8.5%蔗糖、及0.02%聚山梨醇酯80、0.005% EDTA (pH 5.8)。在一個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以下組分:100 mg/mL本發明之抗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例如Ab1076)或抗原結合片段、10 mM組胺酸、5%蔗糖及0.01%聚山梨醇酯80 (pH 5.8)。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成分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量之L-組胺酸:0.2 mg/mL、0.4 mg/mL、0.6 mg/mL、0.8 mg/mL、1 mg/mL、1.2 mg/mL、1.4 mg/mL、1.6 mg/mL、1.8 mg/mL或2 mg/mL或其任何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1.12 mg/mL L-組胺酸。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量之L-組胺酸鹽酸鹽單水合物:1.5 mg/mL、1.7 mg/mL、1.9 mg/mL、2.1 mg/mL、2.3 mg/mL、2.5 mg/mL、2.7 mg/mL、2.9 mg/mL、3.1 mg/mL、3.3 mg/mL或3.5 mg/mL或其任何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2.67 mg/mL L-組胺酸鹽酸鹽單水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量之蔗糖:50 mg/mL、55 mg/mL、60 mg/mL、65 mg/mL、70 mg/mL、75 mg/mL、80 mg/mL、85 mg/mL、90 mg/mL、95 mg/mL、100 mg/mL、105 mg/mL、110 mg/mL、115 mg/mL、120 mg/mL、125 mg/mL、130 mg/mL、135 mg/mL、140 mg/mL、145 mg/mL或150 mg/mL或其任何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85 mg/mL蔗糖。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量之EDTA:0.01 mg/mL、0.02 mg/mL、0.03 mg/mL、0.04 mg/mL、0.05 mg/mL、0.06 mg/mL、0.07 mg/mL、0.08 mg/mL、0.09 mg/mL或0.1 mg/mL或其任何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0.05 mg/mL EDTA。在一些態樣中,EDTA至少、至多、恰好或約pH 5.8 (例如pH 4.5、4.6、4.7、4.8、4.9、5、5.1、5.2、5.3、5.4、5.5、5.6、5.7、5.8、5.9、6、6.1、6.2、6.3、6.4或6.5或其任何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量之聚山梨醇酯80:0.01 mg/mL、0.05 mg/mL、0.1 mg/mL、0.15 mg/mL、0.2 mg/mL、0.25 mg/mL、0.3 mg/mL、0.35 mg/mL或0.4 mg/mL或其任何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0.2 mg/mL聚山梨醇酯80。在一些態樣中,聚山梨醇酯80至少、至多、恰好或約pH 5.8 (例如pH 4.5、4.6、4.7、4.8、4.9、5、5.1、5.2、5.3、5.4、5.5、5.6、5.7、5.8、5.9、6、6.1、6.2、6.3、6.4或6.5或其任何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濃度為105 mg/mL (或約99.6 mg/mL至約118.2 mg/mL)或100 mg/mL之抗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例如Ab1076)、1.12 mg/mL L-組胺酸、2.67 mg/mL L-組胺酸鹽酸鹽單水合物、85 mg/mL蔗糖、0.05 mg/mL依地酸二鈉二水合物及0.2 mg/mL聚山梨醇酯80 (pH 5.8),標稱填充體積為1.0 mL。此類醫藥組合物適合於SC或IV投與。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成分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治療、診斷及其他方法本發明之抗體及抗體結合物適用於各種應用,包括(但不限於)治療性治療方法及/或診斷性治療方法。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揭示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抑制、拮抗及/或調節BMP9及其受體之活性,且可適用於治療、預防、遏制及/或改善由增加之BMP9活性介導的疾病、病症或病狀,包括(但不限於)高血壓(例如肺動脈高血壓)、貧血、肝病(例如肝纖維化、肝硬化、門靜脈高血壓、末期肝病,諸如靜脈曲張、黃疸、腹水、肝性腦病、肝腎症候群、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門脈性肺動脈高血壓及肝-肺症候群)、神經發炎性或神經退化性疾病,諸如多發性硬化症、纖維化病症及/或心臟衰竭。在一些實施例中,疾病、病症或病狀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候群;心臟瓣膜畸形;心臟結構畸形;進行性骨化性纖維發育不良;青少年家族性瘜肉病症候群;副甲狀腺疾病;癌症(例如乳癌、前列腺癌、腎細胞癌、骨轉移、肺轉移、骨肉瘤及多發性骨髓瘤);血管鈣化;血管炎症;動脈粥樣硬化;獲得性或先天性高膽固醇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與脂質吸收或代謝缺陷相關的疾病、病症或症候群;由高脂質血症引起之疾病、病症或症候群;瓣膜鈣化;腎性骨營養不良;發炎性病症(例如僵直性脊椎炎);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真菌感染;結核感染;及寄生蟲感染。
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治療高血壓(例如肺動脈高血壓)之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個體之高血壓(例如肺動脈高血壓)的方法包含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的包含如本文所描述之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中之任一者的醫藥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降低或抑制個體中之BMP9活性的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的包含本文所提供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組合物。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進一步提供如本文所描述之抗體、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其醫藥組合物,其用於所描述之治療高血壓(例如肺動脈高血壓)之方法中。本發明亦提供如本文所描述之抗體、其抗原結合片段之用途,其用於製造用以治療高血壓(例如肺動脈高血壓)之藥劑。
在另一態樣中,提供一種進行偵測、預測、診斷及/或監測由BMP9活性增加及/或失調介導之疾病、病症或病狀中之一或多者的方法,該等疾病、病症或病狀包括(但不限於)高血壓(例如肺動脈高血壓)、貧血、肝病(例如肝纖維化、肝硬化、門靜脈高血壓、末期肝病,諸如靜脈曲張、黃疸、腹水、肝性腦病、肝腎症候群、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門脈性肺動脈高血壓及肝-肺症候群)、神經發炎性或神經退化性疾病,諸如多發性硬化症、纖維化病症及/或心臟衰竭。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含使用本文所描述之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來測定、量測、偵測或分析自個體獲得之樣品中BMP9之含量。舉例而言,如本文所描述之抗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以標記可偵測部分體,諸如顯影劑、酶受質標記、或可因於其特定功能特性及/或化學特徵而被偵測到的其他化合物或元素,這種用法可以讓抗體被偵測到,及/或在需要時進一步定量抗體。可偵測標記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放射性同位素、螢光劑、半導體奈米晶體、化學發光劑、發色團、酶、酶受質、酶輔因子、酶抑制劑、染料、金屬離子、金屬溶膠、配體(例如生物素、鏈黴抗生物素蛋白或半抗原)及其類似物。標記之特定實例為(但不限於)辣根過氧化酶(HRP)、螢光素、FITC、玫瑰紅(rhodamine)、丹醯(dansyl)、傘酮(umbelliferone)、二甲基吖啶酯(DMAE)、德克薩斯紅(Texas red)、流明諾(luminol)、NADPH及α-半乳糖苷酶或β-半乳糖苷酶。基於所測定、量測、偵測或分析的BMP9含量,可對不同個體進行不同診斷及/或預後。如本文所描述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亦可用於活體內診斷分析,諸如活體內成像(例如PET或SPECT),或用作染色試劑。
在另一態樣中,提供一種監測療法(例如本文所描述之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患有疾病、病症或病狀之個體中之有效性的方法。該疾病、病症或病狀可由BMP9活性增加及/或失調介導,且可包括(但不限於)高血壓(例如肺動脈高血壓)、貧血、肝病(例如肝纖維化、肝硬化、門靜脈高血壓、末期肝病,諸如靜脈曲張、黃疸、腹水、肝性腦病、肝腎症候群、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門脈性肺動脈高血壓及肝-肺症候群)、神經發炎性或神經退化性疾病,諸如多發性硬化症、纖維化病症及/或心臟衰竭。在特定態樣中,該疾病、病症或病狀為肺動脈高血壓。在一些態樣中,該方法包含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療法(例如本文所描述之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在一些態樣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測定、量測、偵測或分析自個體獲得之生物樣品中一或多種生物標記物之表現量或活性。在一些態樣中,該一或多種生物標記物包括CXCL12、IGFBP4、INHBA、MALL、FRZB、CPE、CCL2、PDGFBB、內皮素-1或其組合。自個體獲得之生物樣品中的生物標記物含量可藉由量測mRNA及/或蛋白質含量來測定、量測、偵測或分析。蛋白質含量可使用例如特異性結合生物標記物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來測定、量測、偵測或分析。舉例而言,生物標記物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經可偵測部分標記,諸如顯影劑、酶受質標記或可歸因於其特定功能特性及/或化學特徵而偵測到的其他化合物或元素,其使用允許偵測抗體,及/或在需要時進一步定量抗體。可偵測標記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放射性同位素、螢光劑、半導體奈米晶體、化學發光劑、發色團、酶、酶受質、酶輔因子、酶抑制劑、染料、金屬離子、金屬溶膠、配體(例如生物素、鏈黴抗生物素蛋白或半抗原)及其類似物。標記之特定實例為(但不限於)辣根過氧化酶(HRP)、螢光素、FITC、玫瑰紅、丹醯、傘酮、二甲基吖啶酯(DMAE)、德克薩斯紅、流明諾、NADPH及α-半乳糖苷酶或β-半乳糖苷酶。
在一些態樣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將在個體之生物樣品中量測到的一或多種生物標記物之含量與在投與療法(例如本文所描述之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前自個體獲得之生物樣品中量測到的一或多種生物標記物之含量進行比較。在一些態樣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基於所測定、量測、偵測或分析的一或多種生物標記物之含量來確定療法(例如本文所描述之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功效。基於生物標記物表現或活性水準之概況,可為不同個體開處或推薦不同治療及/或可為個體修改治療。
舉例而言,在一些態樣中,當所量測、偵測或分析之生物標記物為以下情形時,確定療法(例如本文所描述之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有效:i)在來自個體之生物樣品中未量測、偵測或分析到;ii)與對照沒有顯著不同,其中該對照之生物標記物含量代表來自不患有疾病、病症或病狀(例如PAH)之個體之生物樣品中的生物標記物含量;iii)低於對照,其中該對照之生物標記物含量代表來自患有疾病、病症或病狀(例如PAH)之個體之生物樣品中的生物標記物含量;或iv)與用療法(例如本文所描述之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治療個體之前的生物標記物含量相比降低。在一些態樣中,當生物標記物為以下情形時,確定療法(例如本文所描述之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無效:i)在來自個體之生物樣品中量測、偵測或分析到;ii)相比於對照增加,其中該對照之生物標記物含量代表來自不患有疾病、病症或病狀(例如PAH)之個體之生物樣品中的生物標記物含量;iii)與對照沒有顯著不同或高於對照,其中該對照之生物標記物含量代表來自患有疾病、病症或病狀(例如PAH)之個體之生物樣品中的生物標記物含量;或iv)與用療法(例如本文所描述之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治療個體之前的生物標記物含量相比沒有顯著不同或增加。
在一些態樣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量測、偵測或分析在治療之前自個體獲得的生物樣品中之生物標記物含量。在一些態樣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量測、偵測或分析在用療法(例如本文所描述之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進行一或多次治療之後自個體獲得的生物樣品中之生物標記物含量。舉例而言,該方法可包含或進一步包含在療法(例如本文所描述之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一次劑量、兩次劑量、三次劑量、四次劑量、五次劑量、六次劑量或更多次劑量之後測定、量測、偵測或分析生物標記物含量。治療功效可基於所量測、偵測或分析的一或多種生物標記物之含量來確定。
在一些態樣中,所測定、量測、偵測或分析的BMP9及/或生物標記物之含量經正規化。在一些態樣中,BMP9及/或生物標記物之含量與對照進行比較。在一些態樣中,所量測、偵測或分析的BMP9及/或生物標記物之含量經判定為高於對照。在一些態樣中,所量測、偵測或分析的BMP9及/或生物標記物之含量經判定為低於對照。在一些態樣中,在個體之樣品中量測、偵測或分析到的BMP9及/或生物標記物含量高於或經判定為高於對照樣品中之BMP9及/或生物標記物含量。在一些態樣中,在個體之樣品中量測、偵測或分析到的BMP9及/或生物標記物含量低於或經判定為低於對照樣品中之BMP9及/或生物標記物含量。在一些態樣中,在個體之樣品中量測、偵測或分析到的BMP9及/或生物標記物含量與對照樣品中之BMP9及/或生物標記物含量沒有顯著不同或經判定為與其沒有顯著不同。對照之BMP9及/或生物標記物含量可代表來自患有或不患有疾病、病症或病狀(例如PAH)之個體之樣品中的BMP9及/或生物標記物含量。在一些情況下,對照之BMP9及/或生物標記物含量可代表來自患有疾病、病症或病狀(例如PAH)之個體之樣品中的BMP9及/或生物標記物含量。在一些態樣中,對照之BMP9及/或生物標記物含量代表來自不患有疾病、病症或病狀(例如PAH)之個體之樣品中的BMP9及/或生物標記物含量。
用於本文所描述之方法中的個體樣品可使用此項技術已知的可提供適合於本文所描述之分析方法之樣品的任何方法獲得。本文所提供的自個體獲得樣品之方法可包括例如藉由刮擦、抹拭、活檢或以其他方式收集組織、細胞或生物材料來獲得組織、細胞或生物材料。樣品可包括(但不限於)個體之組織、細胞或者來自細胞或衍生自細胞之生物材料。用於獲得生物樣品之通用方法亦為此項技術中已知的。舉例而言,諸如Ramzy, Ibrahim, Clinical Cytopathology and Aspiration Biopsy(2001) (其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之公開案描述了活檢及細胞學方法之通用方法。生物樣品可為異質或同質的細胞群體或組織。在某些態樣中,樣品係獲自包括(但不限於)尿液、血液、血清、血漿、痰、黏液、唾液、呼出氣冷凝液、支氣管肺泡灌洗液、腦脊髓液、汗液、組織、毛囊、口腔組織、淚液、月經或糞便之來源。在特定態樣中,樣品係獲自血清。在現有方法之某些態樣中,諸如醫生、護士或醫療技術人員之任何醫療專業人員均可獲得生物樣品以用於測試。此外,生物樣品可在沒有醫療專業人員的幫助下獲得。在本發明方法之一些態樣中,生物樣品係直接自個體、自醫療專業人員、自第三方或者自分子分型企業或第三方提供之套組獲得。在一些情況下,生物樣品可在個體、醫療專業人員或第三方獲取生物樣品且將其傳送給第三方之後獲得。在一些情況下,第三方可提供適合的容器及賦形劑以用於將生物樣品儲存及運輸至第三方。
不希望受理論束縛,假設在患病個體中(諸如在患有PAH之患者中),BMPRII由於突變或下調而減少,使得BMP9自血管靜止因子轉變為經由調節EC增殖及存活之血管重塑之驅動引子(亦即,BMPRII失調導致BMP9致病性功能獲得)。因此,該等方法包含用本文所描述之BMP9抗體、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其醫藥組合物來治療個體以阻斷BMP9與II型受體(包括BMPRII、ActRIIA及ActRIIB)之結合,藉此中和在PAH中失調的內皮細胞(EC)及平滑肌細胞(SMC)中之下游(病理性)信號傳導。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BMP9抗體、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其醫藥組合物結合於BMP9,且與投與之前相比將BMP9與II型受體之結合阻斷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百分比: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100%或其任何範圍(例如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或至少100%)。
關於本文所描述之所有方法,提及抗BMP9抗體亦包括其抗原結合片段以及包含抗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及一或多種其他藥劑之醫藥組合物。
投與及給藥通常,本發明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以有效治療如本文所描述之病狀的量投與。本發明之抗體可以抗體本身形式投與,或替代地以含有抗體之醫藥組合物形式投與。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其醫藥組合物藉由任何適合途徑以適合於該途徑之醫藥組合物形式且以對預期治療有效之劑量投與。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其醫藥組合物可非經腸投與,例如直接投與至血流、肌肉或內臟器官中。非經腸投與之適合手段包括靜脈內、動脈內、腹膜內、鞘內、心室內、尿道內、胸骨內、顱內、肌肉內及皮下。非經腸投與之適合裝置包括針(包括微針)注射器、無針注射器及輸注技術。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其醫藥組合物可皮下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其醫藥組合物可靜脈內投與。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投與途徑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文所揭示之化合物亦可局部投與至皮膚或黏膜,亦即經皮(dermally)、透皮(transdermally)或舌下。在另一實施例中,本文所揭示之化合物亦可經鼻內或藉由吸入投與。在另一實施例中,本文所揭示之化合物可經直腸或經陰道投與。在另一實施例中,本文所揭示之化合物亦可直接投與至眼或耳。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投與途徑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本發明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含有該等抗體之組合物的給藥方案係基於多種因素,包括個體之類型、年齡、體重、性別及/或醫學病狀;病狀之嚴重程度;投與途徑;及所採用特定抗體之活性。因此,給藥方案可廣泛變化。在一個實施例中,為了治療本文所論述之指定病狀,本發明抗體之每日總劑量通常為約0.01至約1000 mg/kg (亦即,每公斤體重之本發明抗體毫克數) (例如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每日總劑量:0.01 mg/kg、0.02 mg/kg、0.03 mg/kg、0.04 mg/kg、0.05 mg/kg、0.06 mg/kg、0.07 mg/kg、0.08 mg/kg、0.09 mg/kg、0.1 mg/kg、0.2 mg/kg、0.3 mg/kg、0.4 mg/kg、0.5 mg/kg、0.6 mg/kg、0.7 mg/kg、0.8 mg/kg、0.9 mg/kg、1 mg/kg、2 mg/kg、3 mg/kg、4 mg/kg、5 mg/kg、6 mg/kg、7 mg/kg、8 mg/kg、9 mg/kg、10 mg/kg、20 mg/kg、30 mg/kg、40 mg/kg、50 mg/kg、60 mg/kg、70 mg/kg、80 mg/kg、90 mg/kg、100 mg/kg、200 mg/kg、300 mg/kg、400 mg/kg、500 mg/kg、600 mg/kg、700 mg/kg、800 mg/kg、900 mg/kg或1000 mg/kg或其任何範圍)。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抗體之每日總劑量為約0.1至約50 mg/kg,且在另一實施例中為約0.5至約30 mg/kg。在一些實施例中,每日劑量為約0.5 mg/kg (亦即,在典型體型之人類中為約35 mg/日)。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或用途包含投與約1 mg至約1000 mg之劑量。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或用途包含投與約1 mg至1000 mg之劑量(例如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劑量:1 mg/kg、2 mg/kg、3 mg/kg、4 mg/kg、5 mg/kg、6 mg/kg、7 mg/kg、8 mg/kg、9 mg/kg、10 mg/kg、20 mg/kg、30 mg/kg、40 mg/kg、50 mg/kg、60 mg/kg、70 mg/kg、80 mg/kg、90 mg/kg、100 mg/kg、200 mg/kg、300 mg/kg、400 mg/kg、500 mg/kg、600 mg/kg、700 mg/kg、800 mg/kg、900 mg/kg或1000 mg/kg或其任何範圍)作為初始固定劑量。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或用途包含投與約1 mg至約2 mg、約2 mg至約5 mg、約5 mg至約10 mg、約10 mg至約20 mg、約20 mg至約30 mg、約30 mg至約40 mg、約40 mg至約50 mg、約50 mg至約60 mg、約60 mg至約70 mg、約70 mg至約80 mg、約80 mg至約90 mg、約90 mg至約100 mg、約100 mg至約150 mg、約150 mg至約200 mg、約200 mg至約300 mg、約300 mg至約400 mg、約400 mg至約500 mg、約500 mg至約600 mg、約600 mg至約700 mg、約700 mg至約800 mg、約800 mg至約900 mg或約900 mg至約1000 mg之劑量視情況作為初始固定劑量。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或用途包含投與約15 mg、30 mg、40 mg、50 mg、75 mg、100 mg、150 mg、300 mg、500 mg、600 mg、700 mg、800 mg、900 mg或1000 mg之劑量的抗BMP9抗體或其醫藥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劑量為初始固定劑量。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或用途包含每2週、每3週或每4週一次皮下投與約12 mg至500 mg之劑量(例如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劑量:10 mg/kg、20 mg/kg、30 mg/kg、40 mg/kg、50 mg/kg、60 mg/kg、70 mg/kg、80 mg/kg、90 mg/kg、100 mg/kg、200 mg/kg、300 mg/kg、400 mg/kg或500 mg/kg或其任何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使用方法包含每2週、每3週或每4週一次皮下投與約12 mg、約15 mg、約20 mg、約24 mg、約30 mg、約35 mg、約40 mg、約45 mg、約50 mg、約55 mg、約60 mg、約65 mg、約70 mg、約75 mg、約80 mg、約85 mg、約90 mg、約95 mg、約100 mg、約105 mg、約110 mg、約115 mg、約120 mg、約125 mg、約130 mg、約135 mg、約140 mg、約145 mg、約150 mg、約175 mg、約200 mg、約210 mg、約220 mg、約230 mg、約240 mg、約250 mg、約300 mg、約350 mg、約400 mg、約450 mg或約500 mg之劑量。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或用途包含每3週一次皮下投與約110 mg之劑量。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或用途包含每2週一次投與約30 mg、約50 mg、約75 mg、約100 mg、約150 mg、約165 mg、約180 mg或約200 mg之劑量。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或用途包含每2週一次投與約165 mg之劑量。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或用途包含每3週一次投與約50 mg、約120 mg、約230 mg、約240 mg、約250 mg、約255 mg、約260 mg、約270 mg、約280 mg、約290 mg或約300 mg之劑量。在一些態樣中,該方法或用途包含每3週一次投與約255 mg之劑量。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或用途包含每4週一次投與約65 mg、約160 mg、約200 mg、約250 mg、約300 mg、約325 mg、約350 mg、約360 mg、約370 mg、約380 mg、約390 mg、約400 mg之劑量。在一些態樣中,該方法或用途包含每4週一次投與約355 mg之劑量。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為Ab1076。
所投與之劑量在標準拮抗抗體模型中提供對穩態游離BMP9之約90%至約99%平均遏制(例如至少、至多、恰好、以下中之任何兩者之間(包括或不包括端點)或約以下百分比之平均遏制: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或其任何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其醫藥組合物每2週一次皮下投與約30 mg、35 mg、約50 mg、約75 mg、約85 mg、約100 mg、約125 mg、約150 mg或約165 mg,且提供對穩態游離BMP9之95%、98%或99%平均遏制。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其醫藥組合物每3週一次皮下投與約50 mg、約55 mg、約120 mg、約130 mg、約150 mg、約200 mg、約230 mg、約250 mg或約255 mg,且提供對穩態游離BMP9之95%、98%或99%平均遏制。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其醫藥組合物每4週一次皮下投與約65 mg、約75 mg、約100 mg、約160 mg、約180 mg、約200 mg、約250 mg、約300 mg、約325 mg、約350 mg或約355 mg,且提供對穩態游離BMP9之95%、98%或99%平均遏制。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為Ab1076。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或用途包含投與約2 mg、10 mg、20 mg、30 mg、40 mg、50 mg、75 mg、100 mg、110 mg、125 mg、150 mg、200 mg、250 mg、300 mg、350 mg、400 mg、450 mg或500 mg之劑量的本發明之抗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其醫藥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或用途包含每週投與約2 mg、10 mg、30 mg、50 mg、75 mg、100 mg、125 mg、150 mg、200 mg、250 mg、300 mg、350 mg、400 mg、450 mg或500 mg之劑量的本發明之抗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其醫藥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或用途包含每週皮下投與約2 mg、10 mg、20 mg、30 mg、40 mg、50 mg、75 mg、100 mg、125 mg、150 mg、200 mg、250 mg、300 mg、350 mg、400 mg、450 mg或500 mg之劑量的抗BMP9抗體(例如Ab1076)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其醫藥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或用途包含每月皮下投與約2 mg、10 mg、20 mg、30 mg、40 mg、50 mg、75 mg、100 mg、125 mg、150 mg、200 mg、250 mg、300 mg、350 mg、400 mg、450 mg或500 mg之劑量的抗BMP9抗體(例如Ab1076)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其醫藥組合物。所需劑量可在單次注射中皮下給與,或可在一或多個注射部位在多於一次注射中遞送。舉例而言,所需劑量可每月一次以兩次注射量皮下投與。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或用途包含投與約0.01 mg/kg至約300 mg/kg、約1 mg/kg至約250 mg/kg、約10 mg/kg至約200 mg/kg、約50 mg/kg至約150 mg/kg或約75 mg/kg至約100 mg/kg之劑量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醫藥組合物視情況作為初始劑量。初始劑量之後可為一或多個後續劑量。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個後續劑量可按每週、每隔一週、每三週、每四週、每五週、每六週、每七週、每八週、每九週、每十週、每十一週或每十二週中之至少任一者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劑量每三週投與一次。
在初始劑量之後可為一或多個後續劑量。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初始劑量相比,後續劑量為相同劑量、較低劑量或較高劑量之抗BMP9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個後續劑量可按每週、每隔一週、每三週、每四週、每五週、每六週、每七週、每八週、每九週、每十週、每十一週或每十二週中之至少任一者投與。特定劑量方案為包括避免顯著不良副作用之最大劑量或給藥頻率的劑量方案。
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劑量及/或給藥方案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共同投與本發明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單獨或與一或多種其他治療劑組合使用。本發明提供如本文所定義之用途、方法或組合物中之任一者,其中本發明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與一或多種其他治療劑組合使用。舉例而言,在肺動脈高血壓之治療中,本文所描述之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與一或多種現有肺動脈高血壓療法組合使用。此類療法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血管擴張劑,諸如前列環素(prostacyclin)、依前列醇(epoprostenol)及西地那非(sildenafil);內皮素受體拮抗劑,諸如波生坦(bosentan);鈣離子通道阻斷劑,諸如氨氯地平(amlodipine)、地爾硫卓(diltiazem)及硝苯地平(nifedipine);抗凝血劑,諸如華法林(warfarin);及利尿劑。肺高血壓之治療亦可與氧氣療法、房間隔造口術、肺血栓動脈內膜切除術及/或肺及/或心臟移植結合進行。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療法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組合」投與兩種或更多種藥劑意謂所有藥劑在時間上足夠近地投與以影響對個體之治療。兩種或更多種藥劑可同時或依序投與。另外,同時投與可藉由在投與之前混合藥劑或藉由在同一時間點但在相同或不同投與部位以單獨劑型投與藥劑來進行。
套組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套組,其包含有本發明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例如Ab1076)或包含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例如Ab1076)之醫藥組合物。除本發明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其醫藥組合物以外,套組亦可包括診斷劑或治療劑。套組亦可包括診斷性或治療性方法中之使用說明書。在一些實施例中,套組包括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其醫藥組合物及診斷劑。
在其他實施例中,套組包括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其醫藥組合物及一或多種治療劑,諸如前列環素、依前列醇及西地那非;內皮素受體拮抗劑,諸如波生坦;鈣離子通道阻斷劑,諸如氨氯地平、地爾硫卓及硝苯地平;抗凝血劑,諸如華法林;及/或利尿劑。經考慮,在一實施例中可排除此等前述治療劑中之任何一或多者。
在又一實施例中,本發明包含適合用於進行本文所描述之治療方法的套組。在一個實施例中,套組含有第一劑型,其包含足以進行本文所揭示之方法之量的一或多種本發明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另一實施例中,套組包含足以進行本文所揭示之方法之量的一或多種本發明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以及至少用於第一劑量之第一容器及用於第二劑量之第二容器。
生物寄存本發明之代表性物質於2022年4月19日寄存於美國菌種保藏中心(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10801 University Boulevard, Manassas, VA 20110-2209, USA。具有ATCC登錄號PTA-127292之載體「Ab1076-VH」包含編碼抗BMP9重鏈可變區之DNA插入物,且具有ATCC登錄號PTA-127293之載體「Ab1076-VL」包含編碼抗BMP9輕鏈可變區之DNA插入物。
抗體 描述 SEQ ID NO: ATCC 登錄號
Ab1076 Ab1076-VH (抗體Ab1076之重鏈可變區) 77 PTA-127292
Ab1076 Ab1076-VL (抗體Ab1076之輕鏈可變區) 74 PTA-127293
按照國際承認用於專利程序的微生物寄存布達佩斯條約(Budapest Treaty on the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of the Deposit of Microorganisms for the Purpose of Patent Procedure) (布達佩斯條約(Budapest Treaty))及其下條例之規定進行寄存。此保證維持自寄存之日起30年之寄存物之活力培養。寄存將由ATCC依據布達佩斯條約之條款提供,且受制於Pfizer Inc.與ATCC之間的協定,該協定確保在相關美國專利發佈後或在任何美國或外國專利申請案對公眾公佈後(以先者為準),公眾可永久且無限制地利用寄存培養物之後代,且確保由經授權之美國專利及商標局委員(U.S. Commissioner of Patents and Trademarks)根據35 U.S.C.第122章節及依據其之委員規則(包括特定參考886 OG 638之37 C.F.R.第1.14章節)所確定的寄存培養物之後代之可供使用性。
本申請案之受讓人已同意,若寄存物質之培養物在適合條件下培養時死亡或丟失或毀壞;則將在收到通知後立即將該等物質更換為其他相同物質。寄存物質之可供使用性不應解釋為許可在違反由任何政府部門根據其專利法授予之權利的情況下實踐本發明。
實例 下文為用於實施本發明之特定態樣的實例。包括以下實例以說明本發明之態樣。實例僅出於說明性目的而提供,且並不意欲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之範疇。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理解,以下實例中所揭示之技術代表本發明人發現的在本發明之實踐中發揮良好作用的技術。然而,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理解,根據本發明,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可對所揭示之特定態樣作出許多改變且仍獲得相同或類似結果。已儘力確保關於所用數值(例如量、溫度等)之準確性,但當然應該允許一些實驗誤差及偏差。
實例 1 藉由噬菌體顯示選擇抗 BMP9 抗體。藉由如下對成熟人類BMP9進行淘選,自人類噬菌體顯示抗體庫WyHN5中選擇抗BMP9單鏈Fv (scFv)命中。
根據製造商之方案,用磺酸基-NHS-LC-生物素(Thermo)對人類成熟BMP9蛋白進行生物素標記。在生物素標記之人類BMP9濃度逐漸降低的溶液中進行四輪選擇,如下:200 nM生物素標記之BMP9 (第1輪);50 nM生物素標記之BMP9 (第2輪);1 nM生物素標記之BMP9,隨後添加1 μM非生物素標記之BMP9且培育過夜(第3輪);及1 nM生物素標記之BMP9 (第4輪)。在各輪中,用磁性DYNABEADS® M-280鏈黴抗生物素蛋白(Invitrogen)捕捉與生物素標記之BMP9結合的噬菌體,接著洗滌以移除非特異性結合的噬菌體。用100 mM三乙胺溶離BMP9特異性結合物,接著在大腸桿菌中進行擴增,用於下一輪選擇及/或篩選ELISA。
視所用生長條件而定,scFv可在噬菌體粒子之表面上或在細菌周質空間中之溶液中表現。為了誘導scFv釋放至周質中,自2X YT瓊脂盤(每孔一個殖株)接種含有2X YT培養基與0.1%葡萄糖及100 µg/ml安比西林(ampicillin)之96孔盤,且在37℃下在以850 rpm振盪的情況下生長約4小時。用最終濃度為0.02 mM之IPTG誘導培養物,且在30℃下在以850 rpm振盪的情況下生長過夜。藉由滲壓衝擊來釋放細菌周質之內容物(周質內容物(periprep))。簡言之,將盤離心且使沈澱物再懸浮於150 ml TES周質緩衝液(50 mM Tris、1 mM EDTA、20%蔗糖,pH 7.4)中,接著添加150 μl 1:5之TES:水,且將其在冰上培育30分鐘。將盤以4000 rpm離心20分鐘,且收穫含有scFv之上清液。
對於scFv周質內容物之結合分析,高結合96孔ELISA盤(Costar 3590)每孔塗佈有0.1 μg (100 μl,1 μg/ml)含人類BMP9之PBS緩衝液,在4℃下過夜。棄去塗佈溶液之後,將盤在室溫下用PBS + 3% BSA阻斷2小時。棄去阻斷溶液之後,添加100 μl周質內容物。在室溫下在緩慢振盪下培育1小時之後,將盤用300微升/孔之洗滌緩衝液(Perkin Elmer 1244-114)洗滌5次,且與100 μl二級HRP標記之抗His標籤Ab一起培育1小時。每孔用300 μl洗滌緩衝液洗滌5次之後,將盤用TMB受質溶液顯色10分鐘,隨後添加0.18 M H 2SO 4以終止反應。量測450 nM處之吸光度,且用Microsoft Excel繪製資料並進行分析。根據此篩選,藉由周質內容物ELISA鑑別出100個scFv命中與人類BMP9結合,隨後使用標準分子生物學方法將包括前導殖株BMP9-0093 (在本文中亦稱為Ab93)及BMP9-0101 (在本文中亦稱為Ab101)在內之15個獨特殖株轉化成人類IgG1/λ。
實例 2 BMP9 抗體與人類 BMP9 蛋白之結合。此實例說明了在酶聯免疫吸附分析(ELISA)中,經鑑別之抗BMP9抗體與人類BMP9蛋白之結合。
純化的人類成熟BMP9蛋白在4℃下以1 μg/ml於100 μl PBS (不含鈣及鎂)中塗佈於NUNC™-MAXISORP™ 96孔ELISA盤上。將盤用PBS + 0.05% TWEEN TM20洗滌3次,且在室溫下在振盪下用PBS + 1% BSA阻斷1小時。測試之Ab自100 nM開始在PBS + 1% BSA中連續稀釋5倍。移除阻斷溶液,且如前所述洗滌盤,接著添加連續稀釋之Ab,且在室溫下在振盪下培育1小時。如前所述洗滌盤,且添加二級抗體(來自Invitrogen之山羊抗人類IgG Fc-HRP,目錄號31413,1:10000),接著在室溫下培育1小時。如前所述洗滌盤,使用TMB受質產生信號,且用0.18 M H 2SO 4終止反應。在ENVISION®盤讀取器(Perkin Elmer)上讀取450 nm處之吸光度。
結果展示於 1中。所有鑑別之抗體(Ab89、Ab93、Ab100及Ab101)均以高效能結合人類成熟BMP9。BM01 (在WO 2016/193872中稱為AM0100)及BM02 (在WO 2016/193872中稱為AM4405)用作參考抗體。相比之下,同型對照抗體未能結合人類BMP9。
實例 3 用以量測抗 BMP9 抗體之中和活性的競爭 ELISA 此實例說明了在阻斷(競爭) ELISA中,經鑑別之抗BMP9抗體抑制BMP9與其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的能力。
使用I型受體(ALK1)及II型受體(BMPRII、ActRIIA或ActRIIB)來觀察抗BMP9 Ab是否可與此等受體競爭結合於BMP9。各受體以1至15 μg/ml塗佈於ELISA盤上,且隨後與連續稀釋的生物素標記之BMP9一起培育,以測定最佳受體塗佈濃度且測定生物素標記之BMP9與各受體之結合的EC 90(資料未展示)。
對於競爭ELISA,將各受體蛋白在4℃下以其最佳塗佈濃度20微升/孔於PBS-CMF中塗佈於384孔ELISA盤上過夜。第二天,將盤用PBS + 0.05% TWEEN TM20洗滌3次,且在室溫下在振盪下用PBS + 1% BSA阻斷1小時。抗BMP9 Ab自100 nM開始在PBS + 1% BSA中連續稀釋3倍,隨後與相同體積的最佳濃度之生物素標記之BMP9混合。在上文所描述之初步實驗中所測定,生物素標記之BMP9之最終濃度對應於各受體之EC 90
將連續稀釋之Ab與生物素標記之BMP9一起在室溫下培育至少15分鐘。如前所述洗滌盤,接著添加連續稀釋之Ab及生物素標記之BMP9混合物。在室溫下培育1小時之後,將盤用PBS + 0.05% TWEEN TM20洗滌3次。添加二級抗體(來自BioLegend之HRP-鏈黴抗生物素蛋白,目錄號405210,1:2000),接著在室溫下培育1小時。如前所述洗滌盤,使用TMB受質產生信號,且用0.18 M H 2SO 4終止反應。在ENVISION®盤讀取器(Perkin Elmer)上讀取450 nm處之吸光度。
此等競爭ELISA之結果展示於 2中。抗體Ab89、Ab93、Ab100及Ab101抑制BMP9與II型受體(BMPRII、ActRIIA或ActRIIB)之結合,但不抑制BMP9與I型受體ALK1之結合( 2A 至圖 2D)。來源於親本抗體Ab93之抗體Ab352、Ab804及Ab1076強烈抑制BMP9與II型受體(BMPRII)之結合且微弱抑制BMP9與I型受體ALK1之結合( 2E 至圖 2F)。相比之下,參比抗體BM02為I型受體阻斷劑,因為其強烈抑制BMP9與ALK1之結合( 2F)且不抑制II型受體結合(圖中未示)。
實例 4 BMP9 抗體對 BMP9 內皮細胞之結合的影響。此實例說明了經鑑別之抗BMP9抗體以劑量依賴性方式抑制人類BMP9與內皮細胞之結合的能力。
人類端粒酶永生化微血管內皮(TIME)細胞獲自ATCC,且根據提供商之說明進行培養。重組人類BMP9結合於NHS-ALEXA FLUOR 647 ®染料。實驗當天,藉由酶促分離收集細胞且再懸浮於預冷卻之生長培養基中。隨後將細胞懸浮液之相同等分試樣分配至96孔盤之各孔中且置於冰上。
BMP9 Ab在預冷卻的細胞生長培養基中連續稀釋至最終濃度0.2 nM、1 nM、5 nM、25 nM及125 nM之4倍。BMP9-ALEXA FLUOR 647 ®蛋白在預冷卻的細胞生長培養基中稀釋至最終濃度1 nM之4倍,按1:1 (v/v)比率與連續稀釋之BMP9 Ab組合,分別得到2倍最終濃度之BMP9及Ab。另外,將4倍BMP9溶液之等分試樣與不含Ab的預冷卻培養基按1:1 (v/v)組合。
隨後將上述樣品冷藏並避光培育40分鐘,隨後按1:1 (v/v)比率將各樣品之等分試樣分配至96孔盤中含有TIME細胞懸浮液之孔中。與不含BMP9或Ab之培養基混合的細胞樣品被視為未經處理之對照。將盤在冰上進一步避光培育60分鐘,然後用過量的含有胎牛血清蛋白及疊氮化鈉之預冷卻緩衝液洗滌孔中之樣品,以防止來自細胞環境之物質之主動攝入。
隨後使用配備有適當光學裝置之BD FACSYMPHONY™ A5流式細胞儀對樣品進行分析,以便使用BD FACSDIVA™軟體來分析每細胞之ALEXA FLUOR 647 ®染料中值強度。導出原始資料檔案以使用FlowJo軟體進行分析,且使用GraphPad Prism繪製數值資料。
結果展示於 3中。抗BMP9抗體Ab89、Ab93及Ab100展現對BMP9與TIME細胞之結合的劑量依賴性抑制。
實例 5 測定 Ab1076 人類、石蟹獼猴及大鼠 BMP9 之親和力。此實例證實了抗BMP9抗體Ab1076 (以Fab之形式分析)對人類、石蟹獼猴及大鼠BMP9之結合親和力。
Ab1076 (呈單價Fab片段形式)對成熟人類、石蟹獼猴及大鼠BMP9之結合親和力係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SPR)使用BIACORE™ T200 (Cytiva)在37℃下以10 Hz之收集速率測定。操作及樣品緩衝液為10 mM HEPES (pH 7.4)、0.15 M NaCl、3 mM EDTA、0.05% P-20 (HBS-EP+)。根據製造商之說明,使用生物素捕捉試劑(Biotin CAPture Reagent) (Cytiva,28920234)將生物素標記之成熟人類、石蟹獼猴及大鼠BMP9蛋白可逆地捕捉至感測器晶片CAP上。人類BMP9之最終捕捉量為100共振單位(RU),石蟹獼猴BMP9為50 RU,且大鼠BMP9為60 RU。不含BMP9之流通池1用作參考流通池。以每分鐘100 μl之流動速率注射在100 nM至6.2 nM範圍內之Ab1076 Fab之兩倍連續稀釋液60秒,且監測解離1800秒。藉由將雙參考感測器圖譜資料擬合至BIACORE™ Insight評估軟體版本3.0.1.12.15655 (Cytiva)中之1:1模型來測定速率常數及親和力。
1中所概述,人類、石蟹獼猴及大鼠BMP9之平衡解離常數(K D)值分別為87.41 pM、65.82 pM及98.63 pM。石蟹獼猴及大鼠BMP9 K D值在人類BMP9之2倍內。代表性感測器圖譜展示於 4中。 1.在37℃下藉由SPR測定的Ab1076 Fab片段對人類、石蟹獼猴及大鼠BMP9之親和力。使用來自Ab1076 Fab分析物之3個獨立稀釋液的3個並行量測之感測器圖譜資料來計算k a、k d及K D± SD值。
分析物 配體 k a(1/Ms) k d(1/s) K D(pM) ,+/- SD
Ab1076 (Fab) 人類BMP9-生物素 4.40E+05 3.84E-05    87.41 ± 6.99
石蟹獼猴BMP9-生物素 5.85E+05 3.84E-05    65.82 ± 6.48
大鼠BMP9-生物素 5.32E+05 5.14E-05    98.63 ± 19.2
實例 6 評估 Ab1076 一組 TGFβ 家族成員之脫靶結合。在此實例中,評估了Ab1076 (以Fab之形式測試)與一組TGFβ家族成員之脫靶結合。
使用藉由OCTET® Red 384儀器進行之生物層干涉術(BLI)來評估Ab1076 Fab在37℃下與包括人類TGFβ1、GDF8、GDF9、GDF11、活化素A及BMP10在內之一組TGFβ家族成員之脫靶結合。人類BMP9用作陽性對照。使TGFβ家族成員與AR2G生物感測器(Sartorius ForteBio,18-5092)以20 µg/ml胺偶聯300秒。固定水準如下:GDF8,0.72 nm;GDF11,0.28 nm;BMP9,0.58 nm;BMP10,1.0 nm;GDF9,0.35 nm;TGFβ1,0.62 nm;及活化素A,0.6 nm。將具有固定之TGFβ家族成員的生物感測器浸入在Kinetics緩衝液(Sartorius ForteBio 18-5032)中稀釋至100 nM之Ab1076 Fab中300秒。追蹤解離180秒。使用OCTET®採集軟體版本11.0.0.64收集資料,且在OCTET®資料分析軟體版本11.0中進行雙參考。
在100 nM下,Ab1076 Fab展現出與評估的TGFβ家族成員沒有可觀測到的脫靶結合,但確實如所預期結合BMP9 ( 5)。所有TGFβ家族成員均具有活性,如藉由該等家族成員與其各別陽性對照之結合(圖中未示)所證明。
實例 7 BMP9 抗體抑制內皮細胞中 BMP9 誘導之 磷酸 -SMAD1/5/9 及磷酸 -SMAD2 信號傳導。在此實例中,測試抗BMP9抗體抑制BMP9誘導之磷酸-SMAD1/5/9及磷酸-SMAD2核易位之能力作為人類、石蟹獼猴及大鼠內皮細胞中SMAD1/5/9或SMAD2信號傳導之活化的量度。簡言之,在抗BMP9抗體存在下用10 pM或1000 pM人類或物種特異性BMP9處理TIME細胞(永生化人類微血管內皮細胞株)、原代人類肺動脈內皮細胞(HPAEC)、原代石蟹獼猴肺動脈內皮細胞(PAEC)及原代大鼠肝竇內皮細胞(LSEC) 30分鐘。細胞經固定、阻斷及滲透,且用針對pSMAD1/5/9或pSMAD2之抗體染色過夜。第二天,洗滌細胞,且用經ALEXA FLUOR® 488標記之二級抗體染色以偵測pSMAD1/5/9或pSMAD2,用經Hoechst 33342標記之二級抗體染色以偵測細胞核,且用經cell mask深紅色染料標記之二級抗體染色以描繪整個細胞。在最終洗滌之後,在高內涵成像儀上對細胞進行成像。為了分析pSMAD1/5/9或pSMAD2核易位,計算各細胞孔之ALEXA FLUOR® 488通道中之平均核螢光。使用GraphPad Prism版本9.0.0計算IC50值。
用抗BMP9抗體處理後,在所有內皮細胞中觀測到對BMP9誘導之pSMAD1/5/9及pSMAD2核易位之劑量依賴性抑制。
在進行的若干實驗中,pSMAD1/5/9分析中抗BMP9抗體對人類BMP9之IC 50值在0.02 nM至86 nM範圍內。在pSMAD1/5/9分析中,抗BMP9抗體對石蟹獼猴BMP9之IC 50值在17 pM至117 pM範圍內,且抗BMP9抗體對大鼠BMP9之IC 50值在120 pM至300 pM範圍內。在進行的若干實驗中,pSMAD2分析中抗BMP9抗體對人類BMP9之IC 50值在0.01 nM至330 nM範圍內。在pSMAD2分析中,Ab1076對石蟹獼猴BMP9之IC 50值在27 pM至42 pM範圍內,且Ab1076對大鼠BMP9之IC 50值在465 pM至1 nM範圍內。代表性影像呈現於 6中。
實例 8 BMP9 抗體 Ab732 Ab1076 肺高血壓之大鼠 Sugen- 缺氧模型中有效。在肺動脈高血壓(PAH)之臨床前Sugen-缺氧(SuHx)模型中進行功效研究,以評估Ab732及Ab1076相對於同型對照及活化素配體捕捉劑(ActRIIA-Fc)對肺高血壓之作用。在此血管增生模型中,嚙齒動物出現進行性閉塞性複雜病變,使人聯想到嚴重的人類疾病(Abe, K.、Toba, M.、Alzoubi, A.、Ito, M.、Fagan, K. A.、Cool, C. D.、Voelkel, N. F.、McMurtry, I. F.及Oka, M. (2010) Formation of plexiform lesions in experimental severe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Circulation121, 2747-2754)。
雄性史泊格-多利(Sprague-Dawley)大鼠(150至200 g)接受單次皮下注射之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1/2拮抗劑Sugen 5416 (20 mg/kg),且置於常壓缺氧(FiO 2=0.1)中進行中度疾病誘導。亦包括年齡匹配的未治療對照(常氧)組。四週後,SuHx處理之大鼠恢復常氧,且隨機分配至體重相同的不同治療組。
治療經腹膜內投與,每週兩次,持續3週時間。Ab732及Ab1076以0.3 mg/kg及3 mg/kg進行測試。人類ActRIIA-Fc蛋白以2.1 mg/kg投與,且同型對照人類IgG1以3 mg/kg投與。研究結束時,進行心血管血液動力學評定。將大鼠麻醉,且藉由導管插入術量測右心室收縮壓(RVSP)。為了評定右心室肥大(RVH)程度,自移植心臟中之左心室加隔膜(LV+S)解剖右心室游離壁並稱重;RVH表示為RV重量與(LV+S)重量之比率。結果展示於 7中。
未治療(常氧)組之平均RVSP及RVH分別為29.2 ± 1.25 mmHg及0.197 ± 0.00669。當在SuHx 4週後投與時,3 mg/kg之Ab1076顯著改善RVSP:63.7 ± 3.82 mmHg,而同型對照為94.9 ± 7.27 mmHg - 減少了31.2 mmHg或[同型對照減常氧]差異之47.4% (p < 0.05)。相對於同型對照(0.410 ± 0.0236),3 mg/kg之Ab1076亦改善RVH (0.331 ± 0.0240),表示[同型對照減常氧]差異降低37.1%。Ab732亦引起血液動力學參數之顯著改善:在3 mg/kg下,Ab732顯著改善RVSP:55.4 ± 6.81 mmHg - 減少了39.5 mmHg或[同型對照減常氧]差異之60.0% (p< 0.01)。在3 mg/kg下,Ab732相對於同型對照改善RVH (0.329 ± 0.0216),[同型對照減常氧]差異降低37.9%。
相對於同型對照,ActRIIA-Fc治療亦顯著改善RVSP (62.9 ± 4.60 mmHg,比同型對照降低31.9 mmHg;p< 0.05)且改善RVH (0.325 ± 0.0171)。
總而言之,Ab732、Ab1076及ActRIIA-Fc之投與減輕此研究中出現的PAH之嚴重程度。
實例 9 Sugen- 缺氧 (SuHx) 模型中評估總血清 BMP9 BMP10 濃度。藉由免疫親和力LCMS分析來評估抗BMP9治療對在實例8之SuHx功效劑量研究結束時收集的大鼠血清樣品中之總可溶性BMP9及BMP10濃度的影響。此功能讀數用於定量測定血清中之目標:抗體複合物,作為目標接合之量度。結果展示於 8中。
在維持常氧條件之大鼠及用同型對照治療之SuHx大鼠的血清中量測到類似且一致的循環BMP9及BMP10濃度。用ActRIIA-Fc治療後,未觀測到BMP9及BMP10循環濃度之顯著變化。
相對於常氧及同型對照組,用3 mg/kg Ab732治療後觀測到循環BMP9濃度增加1.7倍,而在0.3 mg/kg下未注意到變化。在Ab1076治療下觀測到循環BMP9之劑量依賴性積累:相對於常氧及同型對照組,在0.3 mg/kg及3 mg/kg下分別量測到1.6倍及7.9倍增加(p≤0.0001) ( 8A)。此與BMP9對Ab1076之親和力高於BMP9對Ab732之親和力一致。循環BMP10之變化幅度相對於BMP9減小( 8B)。
實例 10 藉由 X 射線晶體學分析 Ab93 Ab101 Ab1076 人類 BMP9 之分子相互作用。 成熟人類 BMP9 Ab1076 Fab 複合物的結晶及結構確定對於結晶試驗,Ab1076 Fab與成熟人類BMP9之間的複合物以1:1.5莫耳比形成,且在pH 7.5的含有TBS之蛋白質溶液中濃縮至9.2 mg/ml。
晶體藉由懸滴蒸氣擴散方法自含有25% PEG 1500、100 mM SPG緩衝液(pH 5)之條件獲得。晶體具有符合斜方空間群C222之對稱性,其中單位晶胞參數a=141.98 Å;b=271.05 Å;c=62.59 Å,且晶體不對稱單元中有兩個BMP9 + Ab1076 Fab複合物複本。使用15%乙二醇(EG)作為低溫保護劑溶液,將晶體在液氮中快速冷凍。2.55 Å解析度之資料集係自阿岡國家研究所(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之IMCA光束線17-ID下之單個冷凍晶體收集。使用autoPROC對資料進行處理及縮放,且最終資料集完成62.7%。
藉由用PHASER進行分子置換來解析結構。使用COOT進行若干輪迭代的手動調整及模型重建,以及使用autoBUSTER進行晶體精細化,產生BMP9 + Ab1076 Fab之最終模型,其晶體R work為25.6%且R free為27.7%,其中R work= ||F obs| - |F calc||/|F obs|且R free等於R work,但計算時隨機選擇5%的精細化過程中省略之反射。
抗體Ab1076、Ab93及Ab101以及II型受體ActRIIB之BMP9抗原決定基係由下文詳細概述的基於結構之描述符方法定義。基於結構之描述符方法利用晶體結構複合物且將抗原決定基殘基定義為以下殘基:a)被複合物形成顯著內埋(內埋表面積≥20 Å 2),b)參與氫鍵之殘基,c)參與水介導之氫鍵的殘基,d)參與鹽橋之殘基,及e)緊密接觸的殘基(<3.8 Å)。相互作用殘基與相近殘基之此組合隨後組合為所有潛在重要抗原決定基殘基之清單。此清單受到以下事實的限制:與配體不緊密接觸的位點對於結合仍可能為關鍵的,且相近的位點可能不為關鍵的。計算使用來自Ab1076結構之H、L及G鏈、來自Ab93結構之H、L及C鏈、來自Ab101結構之H、L及I鏈以及來自蛋白質資料庫(Protein Data Bank)條目4fao之鏈A及E來產生界面殘基之描述符。
抗體Ab1076、Ab93及Ab101以及II型受體ActRIIB之BMP9抗原決定基概述於表2中。自此分析顯而易見,抗體Ab1076、Ab93及Ab101及II型受體ActRIIB ( 9)以及其他II型受體(諸如BMPRII、ActRIIA及內皮蛋白) (資料未展示)之抗原決定基存在顯著重疊。抗體Ab1076及ActRIIB之BMP9抗原決定基重疊說明於 9中。 2:由基於結構之描述符方法定義的抗體Ab1076、Ab93及Ab101以及II型受體ActRIIB之BMP9抗原決定基。
位點 胺基酸 Ab1076 Ab93 Ab101 ActRIIB
14 ARG       X X
27 ILE X    X X
28 ALA X X X X
29 PRO X X X X
30 LYS X    X X
31 GLU X    X X
32 TYR X       X
33 GLU          X
78 LYS          X
80 SER X       X
81 PRO X X    X
82 ILE X         
83 SER X X X X
84 VAL X       X
85 LEU X X X X
86 TYR X X      
87 LYS          X
88 ASP X X      
89 ASP X X      
90 MET X X X   
91 GLY          X
92 VAL X X X X
93 PRO X X X X
94 THR X X    X
95 LEU X X X X
96 LYS X X      
97 TYR X X X X
98 HIS X X    X
99 TYR X X      
100 GLU X X      
基於結構之抗原決定基殘基描述符此處,使用來自Ab1076:BMP9複合物結構之H、L及G鏈、來自Ab93:BMP9複合物結構之H、L及C鏈以及來自Ab101:BMP9複合物結構之H、L及I鏈來產生界面殘基之描述符。若抗原及抗體之殘基在一個分子中包括氫鍵施體原子(與正電性氫結合)且位於另一分子中具有孤對電子之氫鍵受體原子3.2 Å內,則稱其殘基為氫鍵結的。另外,若給定殘基參與與水分子之氫鍵,而水分子亦與抗體氫鍵結,則認為該殘基為水介導之氫鍵的一部分。若抗體及抗原之殘基在一個分子中含有帶正電原子且在另一分子中之帶負電原子4 Å內,則稱其殘基形成鹽橋。若抗原殘基中之一個原子在抗體中之一個原子3.8 Å內,則殘基緊密接觸。
藉由計算複合物中之抗體及抗原之各殘基之溶劑可及表面積,且自單獨考慮的兩個組分之溶劑可及表面積之總和中減去該值,確定每殘基之內埋表面積。溶劑可及表面積係根據Strake及Rupley之方法計算( J. Mol. Biol.79 (2): 351-71, 1973)。成對內埋表面積用於估計抗體及抗原之殘基對對於內埋表面積對結合能之總體影響的單獨貢獻。由於內埋表面積不可成對分解,因此在存在各個別抗原殘基且不存在其餘抗原的情況下計算抗原決定基中各殘基之內埋表面積。隨後將此等單獨貢獻正規化,使得所有抗原殘基對給定抗原決定基殘基之內埋表面積的所有單獨貢獻的總和將等於由於整個抗原之結合而導致的該抗原決定基殘基之總內埋表面積。對於抗原決定基殘基對抗體殘基之內埋表面積的單獨貢獻,反向重複此過程。若內埋表面積≥ 20 Å 2,則認為抗原殘基為抗原決定基之一部分。
使用來自蛋白質資料庫結構4fao之鏈A及E,對BMP9之結合抗原決定基與ActRIIB之相互作用進行相同的計算。
晶體結構中Ab1076 Fab與人類BMP9之結合相互作用說明於 10中。
實例 11 BMP9 抗體抑制人類內皮細胞中血清 誘導之 磷酸 -SMAD1/5/9 及磷酸 -SMAD2 信號傳導。使用在實例8之SuHx功效劑量研究結束時收集的大鼠血清樣品來評估抗BMP9及ActRIIA-Fc治療對永生化人類微血管內皮細胞中之pSMAD1/5/9及pSMAD2核易位的作用。簡言之,將血清饑餓的TIME細胞用10%大鼠血清處理20分鐘。細胞經固定、阻斷及滲透,且用針對pSMAD1/5/9或pSMAD2之抗體染色過夜。第二天,洗滌細胞,且用經ALEXA FLUOR® 488標記之二級抗體染色以偵測pSMAD1/5/9或pSMAD2,用經Hoechst 33342標記之二級抗體染色以偵測細胞核,且用經cell mask深紅色染料標記之二級抗體染色以描繪整個細胞。在最終洗滌之後,在高內涵成像儀上對細胞進行成像。為了分析pSMAD1/5/9或pSMAD2核易位,計算各細胞孔之ALEXA FLUOR® 488通道中之平均核螢光。使用GraphPad Prism版本9.0.0計算IC 50值。
來自經0.3 mg/kg Ab1076治療之大鼠的血清誘導顯著較低的pSMAD1/5/9平均核螢光強度:2270 ± 155,而Iso Ctrl為2810 ± 160,降低了19.3% (p≤0.0001)。觀測到用3 mg/kg Ab1076治療後之pSMAD1/5/9核強度(2290 ± 325)相對於Iso Ctrl降低18.7% (p≤0.0001)。相對於來自經Iso Ctrl治療之大鼠的血清,用來自經0.3 mg/kg (2550 ± 140)及3 mg/kg (2530 ± 74.6;p≤0.05) Ab732治療之大鼠的血清進行處理會抑制pSMAD1/5/9平均核螢光,分別降低9.2%及10% ( 11A)。
與Iso Ctrl (2810 ± 189)相比,用來自0.3 mg/kg Ab1076組之血清處理後平均pSMAD2核強度降低14.5% (2400 ± 79.1;p≤0.0001),且用來自3 mg/kg Ab1076組之血清處理後平均pSMAD2核強度降低11.6% (2481 ± 171;p=0.0002)。相對於來自經Iso Ctrl治療之大鼠的血清,用來自經0.3 mg/kg (2720 ± 127)及3 mg/kg (2580 ± 75.7;p≤0.05) Ab732治療之大鼠的血清進行處理會抑制pSMAD2平均核螢光( 11B)。
在未經處理之TIME內皮細胞中以及在用來自0.3 mg/kg或3 mg/kg Ab1076組之血清處理之細胞中,觀測到類似水準之pSMAD1/5/9 (2150 ± 169)及pSMAD2 (2320 ± 42.4)核易位。
相對於Iso Ctrl,用ActRIIA-Fc處理後未觀測到pSMAD1/5/9 (2780 ± 104)及pSMAD2 (2790 ± 144)核易位之顯著變化。
實例 12 評估抗 BMP9 抗體對 TGFβ 家族成員 GDF8 GDF11 誘導之 信號傳導的脫靶作用。Ab1076及Ab732抑制BMP9家族成員GDF8及GDF11之活性的能力係使用穩定表現插入螢火蟲螢光素酶報導子構築體中之CAGA啟動子的C2C12小鼠肌母細胞進行評定。簡言之,在一系列劑量之Ab1076、Ab732或同型對照抗體存在下,用3 nM GDF8或GDF11處理C2C12-CagaLuc細胞24小時。藉由溶解細胞且添加螢火蟲特異性受質D-螢光素,隨後在盤讀取器上量測冷光來評定螢光素酶活性。
相對於非結合同型對照抗體,Ab1076對GDF8 ( 12A)或GDF11 ( 12B)誘導之螢光素酶活性沒有影響。Ab732抑制GDF8誘導之螢光素酶活性( 12A),但不抑制GDF11誘導之螢光素酶活性( 12B)。ActRIIA-Fc用作陽性對照且抑制GDF8及GDF11,IC 50值在0.2 nM至1.5 nM範圍內(資料未展示)。
實例 13 評估抗 BMP9 抗體 Ab1076 內皮素 -1 之內皮分泌抑制的影響。在此實例中,測試抗BMP9抗體Ab1076抑制內皮素-1 (ET-1)之內皮細胞分泌的能力。簡言之,在一系列劑量之Ab1076或同型對照存在下,用100 pM BMP9處理人類肺動脈內皮細胞(HPAEC) 24小時。在處理期結束時,自各細胞孔收集培養基且進行ET-1 ELISA。使用四參數邏輯曲線擬合產生標準曲線,且使用該標準曲線來確定各樣品孔中ET-1之量。使用GraphPad Prism版本9.0.0計算IC 50值。
在進行的若干實驗中,BMP9刺激ET-1分泌增加(資料未展示),且Ab1076減少BMP9誘導之ET-1分泌增加,IC 50值在0.021 nM至0.065 nM範圍內( 13)。
實例 14 鑑別用抗 BMP9 抗體治療肺高血壓之基因及蛋白質目標。在此實例中,鑑別肺高血壓中BMP9之潛在目標基因。
分析得自用常氧(Nx)、SU5416+缺氧+同型對照(SuHx_Iso)及SU5416+缺氧+Ab93 (SuHx_Ab93)處理之大鼠肺的批量RNAseq資料。亦在HPMVEC中測試了基因表現之誘導以及與回應於BMP9表現之肺高血壓相關的基因產物之分泌。
使用Rsubread R套裝軟體(2.8.2)將FASTQ格式之成對末端原始讀數與褐家鼠( Rattus norvegicus) rn7參考基因體進行比對。使用FeatureCounts對定位至各基因之讀數數目進行計數。使用DESeq2 R套裝軟體(1.34.0)進行差異表現分析。以下所關注基因之相對mRNA表現量(倍數變化)在SU5416+缺氧處理(SuHx)之大鼠肺中相比於常氧(Nx)大鼠肺增加且在用Ab93治療之SuHx大鼠肺中降低,且定位至如下文在人類肺scRNAseq資料中所指示之某些細胞類型(Saygin等人, Pulm Circ, 2020) ( 14)。 a . Cxcl12,C-X-C模體趨化激素配體12,亦稱為基質細胞衍生因子1 (SDF1) ( 14A)。 Cxcl12表現在人類IPAH肺內皮細胞及纖維母細胞中增加。由此基因編碼之蛋白質為分泌蛋白。在一些態樣中,CXCL12之中和可減輕大鼠中已形成之肺高血壓。 b . Igfbp4,類胰島素生長因子結合蛋白4 ( 14B)。 Igfbp4表現在人類IPAH肺內皮細胞及平滑肌細胞/外被細胞中增加。由此基因編碼之蛋白質為分泌蛋白。在一些態樣中,IGFBP4抑制血管生成。 c . Inhba,抑制素β A,亦稱為活化素A、活化素AB α多肽或紅血球分化蛋白( 14C)。由此基因編碼之蛋白質為TGF-β蛋白質超家族之成員。活化素A之表現增加定位至人類IPAH肺中之SPP1巨噬細胞,但在FABP4巨噬細胞及增殖細胞(巨噬細胞及EC)中降低。 d . MallMal,類T細胞分化蛋白( 14D)。MALL之表現增加定位至人類IPAH肺中之上皮細胞。 e . Frzb,分泌型捲曲相關蛋白3 (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 3) ( 14E)。由此基因編碼之蛋白質為分泌蛋白,其參與骨骼發育調節。FRZB之表現增加定位至人類IPAH肺中之SMC/外被細胞。 f . Cpe,羧肽酶E ( 14F)。 Cpe編碼M14金屬羧肽酶家族之成員。所編碼之蛋白質為分泌蛋白。在一些態樣中,CPE上調抗細胞凋亡蛋白質Bcl-2之表現且抑制凋亡蛋白酶-3活化。CPE之表現增加定位至人類IPAH肺中之SMC/外被細胞。
因此,在與Nx大鼠肺相比在SuHx_Iso大鼠肺中上調但與SuHx_Iso大鼠肺相比在SuHx-Ab93大鼠肺中下調的基因中,選擇 Cxcl12Igfbp4InhbaMallFrzbCpe作為BMP9之潛在目標基因。scRNAseq測試表明,此等基因之表現亦在IPAH患者肺之某些細胞類型中上調(Saygin等人, Pulm. Circ., 2020)。微陣列分析測試表明,在該六個基因中, Cxcl12InhbaMallFrzbCpe之表現亦在PAH患者肺中上調(Stearman等人, 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 2019)。
將低傳代(<3)培養之人類肺微血管內皮細胞(HPMVEC,Lonza)用BMP9 (40 pM)處理0、4、8、16或24小時,且使用Ella自動免疫分析系統來分析培養物上清液之以下成分:人類CXCL12 (protein simple:SPCKB-PS-000299) ( 15A);人類CCL2 ( 15B);PDGF-BB (protein simple:SPCKC-PS-006510) ( 15C);及人類內皮素-1 (亦稱為ET-1) (protein simple:SPCKC-PS-000265) ( 15D)。BMP9增加HPMVEC培養基中CXCL12、CCL2、PDGFBB及內皮素1蛋白之濃度。藉由RNAseq分析鑑別CXCL12。據報導,CCL2 (2型C-C趨化激素配體)在PAH中過度表現,且CCL2之抑制減少動物中之PAH (Yu等人, 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 2013)。據報導,PDGFBB及內皮素-1 (由 Edn1編碼)與PAH有關。
使用活體內RNAseq資料分析及活體外細胞培養基分析來鑑別BMP9之多個目標基因。一些基因被證明與肺高血壓密切相關,包括 Cxcl12Ccl2PdgfbEdn1。此等基因為肺高血壓之潛在生物標記物。在一些態樣中,基因產物可由本文所揭示之一或多種抗BMP9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醫藥組合物靶向以治療肺高血壓。 3:抗體SEQ ID No.之彙總
   重鏈(HC) 輕鏈(LC)
抗體 HC HC HC JH V H CH1 鉸鏈 CH2 CH3 HC LC LC LC JL V L CL LC
CDR1 CDR2 CDR3                      CDR1 CDR2 CDR3            
Ab89 9 10 11 17 16 12 13 14 15 8 2 3 4 7 6 5 1
Ab93 24 25 26 28 27 12 13 14 15 23 19 20 21 7 22 5 18
Ab100 36 37 38 17 39 12 13 14 15 35 30 31 32 34 33 5 29
Ab101 45 46 47 17 48 12 13 14 15 44 2 41 42 7 43 5 40
Ab352 53 54 26 28 55 12 13 14 15 52 50 20 21 7 51 5 49
Ab732 45 61 62 17 63 12 13 14 15 60 57 41 58 7 59 5 56
Ab804 53 70 26 28 71 12 13 14 15 69 65 66 67 7 68 5 64
Ab1076 53 76 26 28 77 12 13 14 15 75 73 20 67 7 74 5 72
4 序列。在所有Ab殖株之完整HC序列中,標記VH CDR以顯示Kabat及Chotia名稱:Kabat 加底線,Chotia 斜體。Kabat與Chotia之間僅CDR-H1及CDR-H2名稱不同,但亦 標記 CDR-H3。Kabat及Chotia在VL CDR上無差異(未標記)。
SEQ ID 描述 序列
1 Ab89_LC NFMLTQPHSV SESPGKTVTI SCTGSSGSIA SNYVQWYQQR PGSAPTTVIY EDNQRPSGVP DRFSGSIDSS SNSASLTISG LKTEDEADYY CQSYDSSIHV VFGGGTKLTV LGQPKAAPSV TLFPPSSEEL QANKATLVCL ISDFYPGAVT VAWKADSSPV KAGVETTTPS KQSNNKYAAS SYLSLTPEQW KSHRSYSCQV THEGSTVEKT VAPTECS
2 Ab89_LC_CDR1 TGSSGSIASN YVQ
3 Ab89_LC_CDR2 EDNQRPS
4 Ab89_LC_CDR3 QSYDSSIHVV
5 Ab89_CL GQPKAAPSVT LFPPSSEELQ ANKATLVCLI SDFYPGAVTV AWKADSSPVK AGVETTTPSK QSNNKYAASS YLSLTPEQWK SHRSYSCQVT HEGSTVEKTV APTECS
6 Ab89_VL NFMLTQPHSV SESPGKTVTI SCTGSSGSIA SNYVQWYQQR PGSAPTTVIY EDNQRPSGVP DRFSGSIDSS SNSASLTISG LKTEDEADYY CQSYDSSIHV VFGGGTKLTV L
7 Ab89_JL FGGGTKLTVL
8 Ab89_HC;可製備為具有或不具有C端離胺酸 QVQLVQSGAE VKKPGASVKV SCKAS GYTFT SY YMHWVRQA PGQGLEWMG I I NPSGGSTSY AQKFQGRVTM TRDTSTSTVY MELSSLRSED TAVYYCAS RD YYGSGRVYYY YGMDVWGQGT TVTVSSASTK GPSVFPLAPS SKSTSGGTAA LGCLVKDYFP EPVTVSWNSG ALTSGVHTFP AVLQSSGLYS LSSVVTVPSS SLGTQTYICN VNHKPSNTKV DKKVEPKSCD KTHTCPPCPA PEAAGAPSVF LFPPKPKDTL MISRTPEVTC VVVDVSHEDP EVKFNWYVDG VEVHNAKTKP REEQYNSTYR VVSVLTVLHQ DWLNGKEYKC KVSNKALPAP IEKTISKAKG QPREPQVYTL PPSREEMTKN QVSLTCLVKG FYPSDIAVEW ESNGQPENNY KTTPPVLDSD GSFFLYSKLT VDKSRWQQGN VFSCSVMHEA LHNHYTQKSL SLSPG(K)
9 Ab89_HC_CDR1 GYTFTSYYMH
10 Ab89_HC_CDR2 IINPSGGSTS YAQKFQG
11 Ab89_HC_CDR3 RDYYGSGRVY YYYGMDV
12 HC_CH1 ASTKGPSVFP LAPSSKSTSG GTAALGCLVK DYFPEPVTVS WNSGALTSGV HTFPAVLQSS GLYSLSSVVT VPSSSLGTQT YICNVNHKPS NTKVDKKVEP KSC
13 HC_鉸鏈 DKTHTCPPCP
14 HC_CH2 APEAAGAPSV FLFPPKPKDT LMISRTPEVT CVVVDVSHED PEVKFNWYVD GVEVHNAKTK PREEQYNSTY RVVSVLTVLH QDWLNGKEYK CKVSNKALPA PIEKTISKAK
15 Ab89_HC_CH3 GQPREPQVYT LPPSREEMTK NQVSLTCLVK GFYPSDIAVE WESNGQPENN YKTTPPVLDS DGSFFLYSKL TVDKSRWQQG NVFSCSVMHE ALHNHYTQKS LSLSPGK
16 Ab89_VH QVQLVQSGAE VKKPGASVKV SCKASGYTFT SYYMHWVRQA PGQGLEWMGI INPSGGSTSY AQKFQGRVTM TRDTSTSTVY MELSSLRSED TAVYYCASRD YYGSGRVYYY YGMDVWGQGT TVTVSS
17 Ab89_JH WGQGTTVTVS S
18 Ab93_LC QSVLTQPPSA SGTPGQRVTI SCSVTNSDID IDNVHWYQQL PGMAPKLLFF HDYRPSGVSD RFSGSKSGTS ASLAIVGLQS EDEGYYYCAG LDVAMRGPVF GGGTKLTVLG QPKAAPSVTL FPPSSEELQA NKATLVCLIS DFYPGAVTVA WKADSSPVKA GVETTTPSKQ SNNKYAASSY LSLTPEQWKS HRSYSCQVTH EGSTVEKTVA PTECS
19 Ab93_LC_CDR1 SVTNSDIDID NVH
20 Ab93_LC_CDR2 HDYRPS
21 Ab93_LC_CDR3 AGLDVAMRGP V
22 Ab93_VL QSVLTQPPSA SGTPGQRVTI SCSVTNSDID IDNVHWYQQL PGMAPKLLFF HDYRPSGVSD RFSGSKSGTS ASLAIVGLQS EDEGYYYCAG LDVAMRGPVF GGGTKLTVL
23 Ab93_HC;可製備為具有或不具有C端離胺酸 EVQLVESGGG LVKPGGSLRL SCAAS GFTFS NA WLSWVRQA PGKGLEWVG R I KSKTDGGTT DYAAPVKGRF TISRDDSKNT LYLQMNSLKT EDTAVYYCTT GTYWGQGTLV TVSSASTKGP SVFPLAPSSK STSGGTAALG CLVKDYFPEP VTVSWNSGAL TSGVHTFPAV LQSSGLYSLS SVVTVPSSSL GTQTYICNVN HKPSNTKVDK KVEPKSCDKT HTCPPCPAPE AAGAPSVFLF PPKPKDTLMI SRTPEVTCVV VDVSHEDPEV KFNWYVDGVE VHNAKTKPRE EQYNSTYRVV SVLTVLHQDW LNGKEYKCKV SNKALPAPIE KTISKAKGQP REPQVYTLPP SREEMTKNQV SLTCLVKGFY PSDIAVEWES NGQPENNYKT TPPVLDSDGS FFLYSKLTVD KSRWQQGNVF SCSVMHEALH NHYTQKSLSL SPG(K)
24 Ab93_HC_CDR1 GFTFSNAWLS
25 Ab93_HC_CDR2 RIKSKTDGGT TDYAAPVKG
26 Ab93_HC_CDR3 GTY
27 Ab93_VH EVQLVESGGG LVKPGGSLRL SCAASGFTFS NAWLSWVRQA PGKGLEWVGR IKSKTDGGTT DYAAPVKGRF TISRDDSKNT LYLQMNSLKT EDTAVYYCTT GTYWGQGTLV TVSS
28 Ab93_JH WGQGTLVTVS S
29 Ab100_LC QSALTQPASV SGSPGQSITI SCTGTSSDVG SYNLVSWYQQ HPGKAPKLMI YEVSKRPSGV SDRFSGSKSA NTASLTISGL QAEDEADYYC SSFSINGPSF VFGTGTKVTV LGQPKAAPSV TLFPPSSEEL QANKATLVCL ISDFYPGAVT VAWKADSSPV KAGVETTTPS KQSNNKYAAS SYLSLTPEQW KSHRSYSCQV THEGSTVEKT VAPTECS
30 Ab100_LC_CDR1 TGTSSDVGSY NLVS
31 Ab100_LC_CDR2 EVSKRPS
32 Ab100_LC_CDR3 SSFSINGPSF V
33 Ab100_VL QSALTQPASV SGSPGQSITI SCTGTSSDVG SYNLVSWYQQ HPGKAPKLMI YEVSKRPSGV SDRFSGSKSA NTASLTISGL QAEDEADYYC SSFSINGPSF VFGTGTKVTV L
34 Ab100_JL FGTGTKVTVL
35 Ab100_HC;可製備為具有或不具有C端離胺酸 QMQLVQSGAE VKKPGSSVKV SCKAS GGTFS SY AISWVRQA PGQGLEWMG G I IPIFGTANY AQKFQGRVTI TADESTSTAY MELSSLRSED TAVYYCAR VQ LDLSYYYYYG MDV WGQGTTV TVSSASTKGP SVFPLAPSSK STSGGTAALG CLVKDYFPEP VTVSWNSGAL TSGVHTFPAV LQSSGLYSLS SVVTVPSSSL GTQTYICNVN HKPSNTKVDK KVEPKSCDKT HTCPPCPAPE AAGAPSVFLF PPKPKDTLMI SRTPEVTCVV VDVSHEDPEV KFNWYVDGVE VHNAKTKPRE EQYNSTYRVV SVLTVLHQDW LNGKEYKCKV SNKALPAPIE KTISKAKGQP REPQVYTLPP SREEMTKNQV SLTCLVKGFY PSDIAVEWES NGQPENNYKT TPPVLDSDGS FFLYSKLTVD KSRWQQGNVF SCSVMHEALH NHYTQKSLSL SPG(K)
36 Ab100_HC_CDR1 GGTFSSYAIS
37 Ab100_HC_CDR2 GIIPIFGTAN YAQKFQG
38 Ab100_HC_CDR3 VQLDLSYYYY YGMDV
39 Ab100_VH QMQLVQSGAE VKKPGSSVKV SCKASGGTFS SYAISWVRQA PGQGLEWMGG IIPIFGTANY AQKFQGRVTI TADESTSTAY MELSSLRSED TAVYYCARVQ LDLSYYYYYG MDVWGQGTTV TVSS
40 Ab101_LC NFMLTQPHSV SESPGKTVTI SCTGSSGSIA SNYVQWYQQR PGSAPTTVIY EDKQRPSGVP DRFSGSIDRS SNSASLTISG LKTEDEADYY CQSYDNSLSV VFGGGTKLTV LGQPKAAPSV TLFPPSSEEL QANKATLVCL ISDFYPGAVT VAWKADSSPV KAGVETTTPS KQSNNKYAAS SYLSLTPEQW KSHRSYSCQV THEGSTVEKT VAPTECS
41 Ab101_LC_CDR2 EDKQRPS
42 Ab101_LC_CDR3 QSYDNSLSVV
43 Ab101_VL NFMLTQPHSV SESPGKTVTI SCTGSSGSIA SNYVQWYQQR PGSAPTTVIY EDKQRPSGVP DRFSGSIDRS SNSASLTISG LKTEDEADYY CQSYDNSLSV VFGGGTKLTV L
44 Ab101_HC;可製備為具有或不具有C端離胺酸 QVQLVQSGAE VKKPGASVKV SCKAS GYTFT SY GISWVRQA PGQGLEWMG W I SAYNGNTNY AQKLQGRVTM TTDTSTSTAY MELRSLRSDD TAVYYCAR AY GMDV WGQGTT VTVSSASTKG PSVFPLAPSS KSTSGGTAAL GCLVKDYFPE PVTVSWNSGA LTSGVHTFPA VLQSSGLYSL SSVVTVPSSS LGTQTYICNV NHKPSNTKVD KKVEPKSCDK THTCPPCPAP EAAGAPSVFL FPPKPKDTLM ISRTPEVTCV VVDVSHEDPE VKFNWYVDGV EVHNAKTKPR EEQYNSTYRV VSVLTVLHQD WLNGKEYKCK VSNKALPAPI EKTISKAKGQ PREPQVYTLP PSREEMTKNQ VSLTCLVKGF YPSDIAVEWE SNGQPENNYK TTPPVLDSDG SFFLYSKLTV DKSRWQQGNV FSCSVMHEAL HNHYTQKSLS LSPG(K)
45 Ab101_HC_CDR1 GYTFTSYGIS
46 Ab101_HC_CDR2 WISAYNGNTN YAQKLQG
47 Ab101_HC_CDR3 AYGMDV
48 Ab101_VH QVQLVQSGAE VKKPGASVKV SCKASGYTFT SYGISWVRQA PGQGLEWMGW ISAYNGNTNY AQKLQGRVTM TTDTSTSTAY MELRSLRSDD TAVYYCARAY GMDVWGQGTT VTVSS
49 Ab352_LC QSVLTQPPSA SGTPGQRVTI SCSVTNSDID IFNVHWYQQL PGTAPKLLFF HDYRPSGVSD RFSGSKSGTS ASLAISGLRS EDEADYYCAG LDVAMRGPVF GGGTKLTVLG QPKAAPSVTL FPPSSEELQA NKATLVCLIS DFYPGAVTVA WKADSSPVKA GVETTTPSKQ SNNKYAASSY LSLTPEQWKS HRSYSCQVTH EGSTVEKTVA PTECS
50 Ab352_LC_CDR1 SVTNSDIDIF NVH
51 Ab352_VL QSVLTQPPSA SGTPGQRVTI SCSVTNSDID IFNVHWYQQL PGTAPKLLFF HDYRPSGVSD RFSGSKSGTS ASLAISGLRS EDEADYYCAG LDVAMRGPVF GGGTKLTVL
52 Ab352_HC;可製備為具有或不具有C端離胺酸 EVQLVESGGG LVQPGGSLRL SCAAS GFTFS NA WMSWVRQA PGKGLEWVG R I KSKTDSGTT DYAAPVKGRF TISRDNAKNS LYLQMNSLRA EDTAVYYCTT GTY WGQGTLV TVSSASTKGP SVFPLAPSSK STSGGTAALG CLVKDYFPEP VTVSWNSGAL TSGVHTFPAV LQSSGLYSLS SVVTVPSSSL GTQTYICNVN HKPSNTKVDK KVEPKSCDKT HTCPPCPAPE AAGAPSVFLF PPKPKDTLMI SRTPEVTCVV VDVSHEDPEV KFNWYVDGVE VHNAKTKPRE EQYNSTYRVV SVLTVLHQDW LNGKEYKCKV SNKALPAPIE KTISKAKGQP REPQVYTLPP SREEMTKNQV SLTCLVKGFY PSDIAVEWES NGQPENNYKT TPPVLDSDGS FFLYSKLTVD KSRWQQGNVF SCSVMHEALH NHYTQKSLSL SPG(K)
53 Ab352_HC_CDR1 GFTFSNAWMS
54 Ab352_HC_CDR2 RIKSKTDSGT TDYAAPVKG
55 Ab352_VH EVQLVESGGG LVQPGGSLRL SCAASGFTFS NAWMSWVRQA PGKGLEWVGR IKSKTDSGTT DYAAPVKGRF TISRDNAKNS LYLQMNSLRA EDTAVYYCTT GTYWGQGTLV TVSS
56 Ab732_LC NFMLTQPHSV SESPGKTVTI SCTGSSGNIA SNYVQWYQQR PGSAPTTVIY EDKQRPSGVP DRFSGSIDRS SNSASLTISG LKTEDEADYY CQSYDNHLSV VFGGGTKLTV LGQPKAAPSV TLFPPSSEEL QANKATLVCL ISDFYPGAVT VAWKADSSPV KAGVETTTPS KQSNNKYAAS SYLSLTPEQW KSHRSYSCQV THEGSTVEKT VAPTECS
57 Ab732_LC_CDR1 TGSSGNIASN YVQ
58 Ab732_LC_CDR3 QSYDNHLSVV
59 Ab732_VL NFMLTQPHSV SESPGKTVTI SCTGSSGNIA SNYVQWYQQR PGSAPTTVIY EDKQRPSGVP DRFSGSIDRS SNSASLTISG LKTEDEADYY CQSYDNHLSV VFGGGTKLTV L
60 Ab732_HC;可製備為具有或不具有C端離胺酸 QVQLVQSGAE VKKPGASVKV SCKAS GYTFT SY GISWVRQA PGQGLEWMG W I SAYIGNTNY AQKLQGRVTM TTDTSISTAY MELSRLRSDD TAVYYCAR AY YMDV WGQGTT VTVSSASTKG PSVFPLAPSS KSTSGGTAAL GCLVKDYFPE PVTVSWNSGA LTSGVHTFPA VLQSSGLYSL SSVVTVPSSS LGTQTYICNV NHKPSNTKVD KKVEPKSCDK THTCPPCPAP EAAGAPSVFL FPPKPKDTLM ISRTPEVTCV VVDVSHEDPE VKFNWYVDGV EVHNAKTKPR EEQYNSTYRV VSVLTVLHQD WLNGKEYKCK VSNKALPAPI EKTISKAKGQ PREPQVYTLP PSREEMTKNQ VSLTCLVKGF YPSDIAVEWE SNGQPENNYK TTPPVLDSDG SFFLYSKLTV DKSRWQQGNV FSCSVMHEAL HNHYTQKSLS LSPG(K)
61 Ab732_HC_CDR2 WISAYIGNTN YAQKLQG
62 Ab732_HC_CDR3 AYYMDV
63 Ab732_VH QVQLVQSGAE VKKPGASVKV SCKASGYTFT SYGISWVRQA PGQGLEWMGW ISAYIGNTNY AQKLQGRVTM TTDTSISTAY MELSRLRSDD TAVYYCARAY YMDVWGQGTT VTVSS
64 Ab804_LC QSVLTQPPSA SGTPGQRVTI SCSVTNPDID IFNVHWYQQL PGTAPKLLFF HEYRPSGVSD RFSGSKSGTS ASLAIVGLQS EDEGYYYCAG LDEAMRGPVF GGGTKLTVLG QPKAAPSVTL FPPSSEELQA NKATLVCLIS DFYPGAVTVA WKADSSPVKA GVETTTPSKQ SNNKYAASSY LSLTPEQWKS HRSYSCQVTH EGSTVEKTVA PTECS
65 Ab804_LC_CDR1 SVTNPDIDIF NVH
66 Ab804_LC_CDR2 HEYRPS
67 Ab804_LC_CDR3 AGLDEAMRGP V
68 Ab804_VL QSVLTQPPSA SGTPGQRVTI SCSVTNPDID IFNVHWYQQL PGTAPKLLFF HEYRPSGVSD RFSGSKSGTS ASLAIVGLQS EDEGYYYCAG LDEAMRGPVF GGGTKLTVL
69 Ab804_HC;可製備為具有或不具有C端離胺酸 EVQLVESGGG LVKPGGSLRL SCAAS GFTFS NA WMSWVRQA PGKGLEWVG R I KSKTDSGTT DYAAPVEGRF TISRDDSKNT LYLQMNSLKT EDTAVYYCTT GTY WGQGTLV TVSSASTKGP SVFPLAPSSK STSGGTAALG CLVKDYFPEP VTVSWNSGAL TSGVHTFPAV LQSSGLYSLS SVVTVPSSSL GTQTYICNVN HKPSNTKVDK KVEPKSCDKT HTCPPCPAPE AAGAPSVFLF PPKPKDTLMI SRTPEVTCVV VDVSHEDPEV KFNWYVDGVE VHNAKTKPRE EQYNSTYRVV SVLTVLHQDW LNGKEYKCKV SNKALPAPIE KTISKAKGQP REPQVYTLPP SREEMTKNQV SLTCLVKGFY PSDIAVEWES NGQPENNYKT TPPVLDSDGS FFLYSKLTVD KSRWQQGNVF SCSVMHEALH NHYTQKSLSL SPG(K)
70 Ab804_HC_CDR2 RIKSKTDSGT TDYAAPVEG
71 Ab804_VH EVQLVESGGG LVKPGGSLRL SCAASGFTFS NAWMSWVRQA PGKGLEWVGR IKSKTDSGTT DYAAPVEGRF TISRDDSKNT LYLQMNSLKT EDTAVYYCTT GTYWGQGTLV TVSS
72 Ab1076_LC QSVLTQPPSA SGTPGQRVTI SCSVTNTDID IFNVHWYQQL PGTAPKLLFF HDYRPSGVSD RFSGSKSGTS ASLAIVGLQS EDEGYYYCAG LDEAMRGPVF GGGTKLTVLG QPKAAPSVTL FPPSSEELQA NKATLVCLIS DFYPGAVTVA WKADSSPVKA GVETTTPSKQ SNNKYAASSY LSLTPEQWKS HRSYSCQVTH EGSTVEKTVA PTECS
73 Ab1076_LC_CDR1 SVTNTDIDIF NVH
74 Ab1076_VL QSVLTQPPSA SGTPGQRVTI SCSVTNTDID IFNVHWYQQL PGTAPKLLFF HDYRPSGVSD RFSGSKSGTS ASLAIVGLQS EDEGYYYCAG LDEAMRGPVF GGGTKLTVL
75 Ab1076_HC;可製備為具有或不具有C端離胺酸 EVQLVESGGG LVKPGGSLRL SCAAS GFTFS NA WMSWVRQA PGKGLEWVG R I KSKTEGGDT DYAAPVKGRF TISRDDSKNT LYLQMNSLKT EDTAVYYCTT GTY WGQGTLV TVSSASTKGP SVFPLAPSSK STSGGTAALG CLVKDYFPEP VTVSWNSGAL TSGVHTFPAV LQSSGLYSLS SVVTVPSSSL GTQTYICNVN HKPSNTKVDK KVEPKSCDKT HTCPPCPAPE AAGAPSVFLF PPKPKDTLMI SRTPEVTCVV VDVSHEDPEV KFNWYVDGVE VHNAKTKPRE EQYNSTYRVV SVLTVLHQDW LNGKEYKCKV SNKALPAPIE KTISKAKGQP REPQVYTLPP SREEMTKNQV SLTCLVKGFY PSDIAVEWES NGQPENNYKT TPPVLDSDGS FFLYSKLTVD KSRWQQGNVF SCSVMHEALH NHYTQKSLSL SPG(K)
76 Ab1076_HC_CDR2 RIKSKTEGGD TDYAAPVKG
77 Ab1076_VH EVQLVESGGG LVKPGGSLRL SCAASGFTFS NAWMSWVRQA PGKGLEWVGR IKSKTEGGDT DYAAPVKGRF TISRDDSKNT LYLQMNSLKT EDTAVYYCTT GTYWGQGTLV TVSS
78 人類BMP9全長蛋白質。斜體表示信號肽;加底線序列表示前域;成熟序列以粗體顯示。 MCPGALWVALPLLSLLAGSLQG KPLQSWGRGSAGGNAHSPLGVPGGGLPEHTFNLKMFLENVKVDFLRSLNLSGVPSQDKTRVEPPQYMIDLYNRYTSDKSTTPASNIVRSFSMEDAISITATEDFPFQKHILLFNISIPRHEQITRAELRLYVSCQNHVDPSHDLKGSVVIYDVLDGTDAWDSATETKTFLVSQDIQDEGWETLEVSSAVKRWVRSDSTKSKNKLEVTVESHRKGCDTLDISVPPGSRNLPFFVVFSNDHSSGTKETRLELREMISHEQESVLKKLSKDGSTEAGESSHEEDTDGHVAAGSTLARRKR SAGAGSHCQKTSLRVNFEDIGWDSWIIAPKEYEAYECKGGCFFPLADDVTPTKHAIVQTLVHLKFPTKVGKACCVPTKLSPISVLYKDDMGVPTLKYHYEGMSVAECGCR
79 人類BMP9成熟蛋白(單體) SAGAGSHCQKTSLRVNFEDIGWDSWIIAPKEYEAYECKGGCFFPLADDVTPTKHAIVQTLVHLKFPTKVGKACCVPTKLSPISVLYKDDMGVPTLKYHYEGMSVAECGCR
80 Ab93、Ab352、Ab804、Ab1076 VH CDR1共有序列 GFTFSNAW(L/M)S
81 Ab93、Ab352、Ab804、Ab1076 VH CDR2共有序列 RIKSKT(D/E)(G/S)G(T/D)TDYAAPV(K/E)G
82 Ab93、Ab352、Ab804、Ab1076 VL CDR1共有序列 SVTN(S/P/T)DIDI(D/F)NVH
83 Ab93、Ab352、Ab804、Ab1076 VL CDR2共有序列 H(D/E)YRPS
84 Ab93、Ab352、Ab804、Ab1076 VL CDR3共有序列 AGLD(V/E)AMRGPV
85 Ab1076 VH DNA GAGGTGCAGCTGGTGGAGTCTGGGGGAGGCTTGGTAAAGCCTGGGGGGTCCCTTAGACTCTCCTGTGCAGCCTCTGGATTCACTTTTAGTAACGCCTGGATGAGCTGGGTCCGCCAGGCTCCAGGGAAGGGGCTGGAGTGGGTTGGCCGTATTAAAAGCAAAACTGAGGGTGGGGATACAGACTACGCTGCACCCGTGAAAGGCAGATTCACCATCTCAAGAGATGATTCAAAAAACACGCTGTATCTGCAAATGAACAGCCTGAAAACCGAGGACACAGCCGTGTATTACTGTACCACAGGTACTTACTGGGGCCAGGGAACCCTGGTCACCGTCTCGAGC
86 Ab1076 VL DNA CAGTCTGTGCTGACTCAGCCACCCTCAGCGTCTGGGACCCCCGGCCAGAGGGTCACTATTTCTTGCTCTGTCACCAACACCGACATCGACATTTTCAATGTTCACTGGTATCAGCAGCTCCCAGGAACGGCCCCCAAACTCCTCTTCTTTCATGATTACCGGCCCTCAGGGGTCTCTGACCGATTTTCCGGCTCCAAGTCTGGAACCTCAGCCTCCCTGGCCATCGTTGGCCTCCAGTCTGAGGATGAGGGTTATTATTACTGTGCAGGATTGGATGAGGCTATGAGGGGTCCGGTTTTCGGCGGCGGGACCAAGCTGACCGTCCTA
87 Ab1076 HC DNA GAGGTGCAGCTGGTGGAGTCTGGGGGAGGCTTGGTAAAGCCTGGGGGGTCCCTTAGACTCTCCTGTGCAGCCTCTGGATTCACTTTTAGTAACGCCTGGATGAGCTGGGTCCGCCAGGCTCCAGGGAAGGGGCTGGAGTGGGTTGGCCGTATTAAAAGCAAAACTGAGGGTGGGGATACAGACTACGCTGCACCCGTGAAAGGCAGATTCACCATCTCAAGAGATGATTCAAAAAACACGCTGTATCTGCAAATGAACAGCCTGAAAACCGAGGACACAGCCGTGTATTACTGTACCACAGGTACTTACTGGGGCCAGGGAACCCTGGTCACCGTCTCGAGCGCGTCGACCAAGGGCCCATCGGTCTTCCCCCTGGCACCCTCCTCCAAGAGCACCTCTGGGGGCACAGCGGCCCTGGGCTGCCTGGTCAAGGACTACTTCCCCGAACCGGTGACGGTGTCGTGGAACTCAGGCGCCCTGACCAGCGGCGTGCACACCTTCCCGGCTGTCCTACAGTCCTCAGGACTCTACTCCCTCAGCAGCGTGGTGACCGTGCCCTCCAGCAGCTTGGGCACCCAGACCTACATCTGCAACGTGAATCACAAGCCCAGCAACACCAAGGTGGACAAGAAAGTTGAGCCCAAATCTTGTGACAAAACTCACACATGCCCACCGTGCCCAGCACCTGAAGCCGCTGGGGCACCGTCAGTCTTCCTCTTCCCCCCAAAACCCAAGGACACCCTCATGATCTCCCGGACCCCTGAGGTCACATGCGTGGTGGTGGACGTGAGCCACGAAGACCCTGAGGTCAAGTTCAACTGGTACGTGGACGGCGTGGAGGTGCATAATGCCAAGACAAAGCCGCGGGAGGAGCAGTACAACAGCACGTACCGTGTGGTCAGCGTCCTCACCGTCCTGCACCAGGACTGGCTGAATGGCAAGGAGTACAAGTGCAAGGTCTCCAACAAAGCCCTCCCAGCCCCCATCGAGAAAACCATCTCCAAAGCCAAAGGGCAGCCCCGAGAACCACAGGTGTACACCCTGCCCCCATCCCGGGAGGAGATGACCAAGAACCAGGTCAGCCTGACCTGCCTGGTCAAAGGCTTCTATCCCAGCGACATCGCCGTGGAGTGGGAGAGCAATGGGCAGCCGGAGAACAACTACAAGACCACGCCTCCCGTGCTGGACTCCGACGGCTCCTTCTTCCTCTATAGCAAGCTCACCGTGGACAAGAGCAGGTGGCAGCAGGGGAACGTCTTCTCATGCTCCGTGATGCATGAGGCTCTGCACAACCACTACACGCAGAAGAGCCTCTCCCTGTCCCCGGGAAAA
88 Ab1076 LC DNA CAGTCTGTGCTGACTCAGCCACCCTCAGCGTCTGGGACCCCCGGCCAGAGGGTCACTATTTCTTGCTCTGTCACCAACACCGACATCGACATTTTCAATGTTCACTGGTATCAGCAGCTCCCAGGAACGGCCCCCAAACTCCTCTTCTTTCATGATTACCGGCCCTCAGGGGTCTCTGACCGATTTTCCGGCTCCAAGTCTGGAACCTCAGCCTCCCTGGCCATCGTTGGCCTCCAGTCTGAGGATGAGGGTTATTATTACTGTGCAGGATTGGATGAGGCTATGAGGGGTCCGGTTTTCGGCGGCGGGACCAAGCTGACCGTCCTAGGTCAGCCCAAGGCTGCCCCCTCGGTCACTCTGTTCCCGCCCTCCTCTGAGGAGCTTCAAGCCAACAAGGCCACACTGGTGTGTCTCATAAGTGACTTCTACCCGGGAGCCGTGACAGTGGCCTGGAAGGCAGATAGCAGCCCCGTCAAGGCGGGAGTGGAGACCACCACACCCTCCAAACAAAGCAACAACAAGTACGCGGCCAGCAGCTATCTGAGCCTGACGCCTGAGCAGTGGAAGTCCCACAGAAGCTACAGCTGCCAGGTCACGCATGAAGGGAGCACCGTGGAGAAGACAGTGGCCCCTACAGAATGTTCA
89 抗體輕鏈及重鏈信號肽 MGWSCIILFLVATATGVHS
********************
前文描述及實例詳述本發明之某些特定實施例且描述本發明人考慮之最佳模式。然而,將瞭解,無論以文字呈現之前述內容如何詳細,本發明仍可以許多方式實踐,且本發明應根據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任何等效物解釋。
儘管已參考各種應用、方法、套組及組合物描述所揭示之教示內容,但應瞭解,可在不脫離本文中之教示內容及下文隨附之申請專利範圍的概念、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進行各種改變及修改。儘管已根據例示性實施例描述本發明教示內容,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容易理解,無需過度實驗即有可能對此等例示性實施例進行許多變化及修改。所有此類變化及修改均被視為在如當前教示內容所定義的本發明之精神、範疇及概念內。
1描繪了展示在酶聯免疫吸附分析(ELISA)中抗體與人類BMP9之結合的例示性曲線圖。 2A 至圖 2F描繪了BMP9抗體及受體蛋白ActRIIA ( 2A)、BMPRII ( 2B 2E)、ActRIIB ( 2C)及ALK1 ( 2D 2F)之例示性競爭ELISA資料。抗體Ab89、Ab93、Ab100及Ab101係自人類抗體噬菌體庫選擇活動中鑑定出的親本抗-BMP9抗體。Ab352、Ab804及Ab1076為Ab93之最佳化變異體。BM01 (在WO 2016/193872中稱為AM0100)及BM02 (在WO 2016/193872中稱為AM4405)用作參考抗體。 3描繪了展示抗-BMP9抗體對BMP9與人類端粒酶永生化微血管內皮(TIME)細胞結合之影響的例示性曲線圖。 4A 至圖 4C描繪了Ab1076 Fab與人類( 4A)、石蟹獼猴( 4B)及大鼠( 4C) BMP9之結合的代表性BIACORE™感測器圖譜。 5描繪了在37℃下Ab1076 Fab與人類活化素A、BMP10、GDF8、GDF9、GDF11、TGFβ1及BMP9蛋白之結合的例示性Octet感測器圖譜。 6A 至圖 6K描繪了展示抗-BMP9抗體對BMP9誘導之磷酸-SMAD1/5/9 ( 6A 6C 6E 6G 6I 6K)及磷酸-SMAD2 ( 6B 6D 6F 6H 6J)核易位之抑制的例示性資料。 7A 至圖 7B描繪了展示用同型對照mAb (Iso Ctrl)、ActRIIA-Fc、Ab732或Ab1076治療之大鼠之右心室收縮壓(RVSP; 7A)及右心室肥大(RV/(LV+S); 7B)的例示性圖表。資料表示平均值±SEM。針對RVSP及RV/(LV+S)兩者,相對於Iso Ctrl進行單向ANOVA及杜凱氏(Tukey)多重比較檢驗。* = p≤0.05;** = p≤0.01;且**** = p≤0.0001。 8A 至圖 8B描繪了展示對來自用同型對照mAb (Iso Ctrl)、ActRIIA-Fc、Ab732或Ab1076治療之大鼠之血清中的總循環BMP9 ( 8A)及BMP10 ( 8B)濃度進行定量測定的例示性資料。資料表示平均值±SD。針對BMP9及BMP10循環濃度兩者,對所有治療比較進行單向ANOVA及杜凱氏多重比較檢驗。* = p≤0.05;** = p≤0.01;*** = p≤0.001;**** = p≤0.0001。 9A 至圖 9B描繪了展示II型受體ActRIIB之BMP9結合抗原決定基( 9A)及Ab1076之重疊抗原決定基(圖9B)的例示性資料。使用以下實例部分中所描述之基於結構之描述符方法來計算結合抗原決定基。此處,BMP9之結構以白色展示,其中ActRIIB抗原決定基(圖9A)以黑色展示,且Ab1076抗原決定基( 9B)以灰色展示,覆蓋在黑色的非結合ActRIIB抗原決定基上。ActRIIB抗原決定基之計算係在蛋白質資料庫條目4fao之鏈A (BMP9)及鏈E (ActRIIB)中之BMP9:ActRIIB複合物上進行。Ab1076抗原決定基之計算係使用Ab1076結構之鏈H+L (Fab)及鏈G (BMP9)進行。 10A 至圖 10D描繪了展示BMP9與Ab1076之結合界面的例示性資料。 10A描繪了BMP9二聚體(黑色)與Ab1076之Fab (VH:深灰色,VL:淺灰色)相互作用的帶狀圖,如在其複合物之晶體結構中所見。在相互作用中可以看到2-Fab:2-BMP9之比率。 10B 10C 10D中示出之重要突變使得Ab93與Ab1076之結合親和力增加約20倍。此等突變包括:D_H53_E突變,預計將藉由BMP9_K96引入更佳的鹽橋幾何結構;D_L31_F突變,預計將增加BMP9_P29及BMP9_Y32之包裝;及V_L93_E突變,預計將給BMP9_S80增加一個額外氫鍵。 11A 至圖 11B描繪了展示由來自用同型對照(Iso Ctrl)、ActRIIA-Fc、Ab732或Ab1076治療之大鼠之血清在人類內皮細胞中誘導的磷酸-SMAD1/5/9 ( 11A)及磷酸-SMAD2 ( 11B)核易位之血清介導調節的例示性資料。資料表示平均值±SD。針對磷酸-SMAD1/5/9及磷酸-SMAD2兩者,相對於Iso Ctrl進行單向ANOVA及杜凱氏多重比較檢驗。* = p≤0.05;** = p≤0.01;*** = p≤0.001;且**** = p≤0.0001。 12A 至圖 12B描繪了展示抗-BMP9抗體Ab732及Ab1076對GDF8及GDF11誘導之螢光素酶活性之影響的例示性曲線圖。 13描繪了展示在酶聯免疫吸附分析(ELISA)中抗-BMP9抗體Ab1076對內皮素-1之內皮分泌之抑制的例示性曲線圖。 14A 至圖 14F描繪了差異表現分析,其用於測定與常氧(Nx)大鼠肺及用Ab93治療之SU5416+缺氧(SuHx)大鼠肺相比,經治療之SuHx大鼠肺中之 Cxcl12( 14A)、 Igfbp4( 14B)、 Inhba( 14C)、 Mall( 14D)、 Frzb( 14E)及 Cpe( 14F)之相對mRNA表現量(倍數變化)。同型:10 mg/kg,IP。Ab93:10 mg/kg,IP。使用GraphPad Prism 9 (GraphPad Software)進行資料分析。結果展示為具有SD之平均值。藉由t檢驗(非參數檢驗)來分析統計顯著性。P < 0.05之值被認為係顯著的。對於Nx,N = 8,對於SuHx_Iso及SuHx_Ab93,N = 6。 15A 至圖 15D描繪了HPMVEC培養基中回應於BMP9處理的CXCL12 ( 15A)、CCL2 ( 15B)、PDGFBB ( 15C)及內皮素1 ( 15D)蛋白之濃度。使用GraphPad Prism 9 (GraphPad Software)進行資料分析。結果展示為具有SD之平均值。藉由t檢驗(非參數檢驗)來分析統計顯著性。*P < 0.05。
TW202405002A_112120405_SEQL.xml

Claims (75)

  1. 一種經分離抗體,其結合於骨成形性蛋白-9 (BMP9)且包含重鏈可變區(VH)及輕鏈可變區(VL),其中: VH互補決定區1 (CDR1)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9、SEQ ID NO: 24、SEQ ID NO: 36、SEQ ID NO: 45及SEQ ID NO: 53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VH CDR2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0、SEQ ID NO: 25、SEQ ID NO: 37、SEQ ID NO: 46、SEQ ID NO: 54、SEQ ID NO: 61、SEQ ID NO: 70及SEQ ID NO: 76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VH CDR3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1、SEQ ID NO: 26、SEQ ID NO: 38、SEQ ID NO: 47及SEQ ID NO: 62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VL CDR1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2、SEQ ID NO: 19、SEQ ID NO: 30、SEQ ID NO: 50、SEQ ID NO: 57、SEQ ID NO: 65及SEQ ID NO: 73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VL CDR2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3、SEQ ID NO: 20、SEQ ID NO: 31、SEQ ID NO: 41及SEQ ID NO: 66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且 VL CDR3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4、SEQ ID NO: 21、SEQ ID NO: 32、SEQ ID NO: 42、SEQ ID NO: 58及SEQ ID NO: 67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2. 一種經分離抗體,其結合於骨成形性蛋白-9 (BMP9)且包含重鏈可變區(VH)及輕鏈可變區(VL),其中: (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0,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1,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2,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3,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4; (i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 (ii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5,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9,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0,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1; (iv)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7,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8,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0,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1,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2; (v)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5,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6,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7,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1,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2; (v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0,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1; (vi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5,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2,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7,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1,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8; (vii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6,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或 (ix)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6,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0,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
  3. 如請求項2之經分離抗體,其中: (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0,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1,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2,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3,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4; (i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5,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9,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0,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1; (iii)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0,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1; (iv)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6,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或 (v)    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6,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0,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
  4. 一種經分離抗體,其結合於骨成形性蛋白-9 (BMP9)且包含重鏈可變區(VH)及輕鏈可變區(VL),其中VH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VH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6,且VH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且VL CDR1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VL CDR2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0,且VL CDR3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VH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6、SEQ ID NO: 27、SEQ ID NO: 39、SEQ ID NO: 48、SEQ ID NO: 55、SEQ ID NO: 63、SEQ ID NO: 71或SEQ ID NO: 77,或其在不位於CDR內之殘基處包含一至四個胺基酸取代的變異體,且該VL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SEQ ID NO: 22、SEQ ID NO: 33、SEQ ID NO: 44、SEQ ID NO: 51、SEQ ID NO: 59、SEQ ID NO: 68或SEQ ID NO: 74,或其在不位於CDR內之殘基處包含一至四個胺基酸取代的變異體。
  6.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VH包含與SEQ ID NO: 16、SEQ ID NO: 27、SEQ ID NO: 39、SEQ ID NO: 48、SEQ ID NO: 55、SEQ ID NO: 63、SEQ ID NO: 71或SEQ ID NO: 77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且該VL包含與SEQ ID NO: 6、SEQ ID NO: 22、SEQ ID NO: 33、SEQ ID NO: 44、SEQ ID NO: 51、SEQ ID NO: 59、SEQ ID NO: 68或SEQ ID NO: 74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包含: (i)    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6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之VL; (ii)   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7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之VL; (iii)  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9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3之VL; (iv)   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3之VL; (v)    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1之VL; (vi)   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3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9之VL; (vii)  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之VL;或 (viii) 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7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之VL。
  8. 如請求項7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包含: (i)    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7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之VL; (ii)   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1之VL; (iii)  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之VL; (iv)   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7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之VL; (v)    包含與SEQ ID NO: 27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之胺基酸序列的VH,及包含與SEQ ID NO: 22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之胺基酸序列的VL; (vi)   包含與SEQ ID NO: 55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之胺基酸序列的VH,及包含與SEQ ID NO: 51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之胺基酸序列的VL; (vii)  包含與SEQ ID NO: 71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之胺基酸序列的VH,及包含與SEQ ID NO: 68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之胺基酸序列的VL;或 (viii) 包含與SEQ ID NO: 77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之胺基酸序列的VH,及包含與SEQ ID NO: 74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之胺基酸序列的VL。
  9. 如請求項8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包含有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7之VH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之VL。
  10. 一種經分離抗體之一部分,其中該經分離抗體結合於BMP9且包含重鏈可變區(VH)及輕鏈可變區(VL),其中: VH CDR1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9、SEQ ID NO: 24、SEQ ID NO: 36、SEQ ID NO: 45及SEQ ID NO: 53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VH CDR2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0、SEQ ID NO: 25、SEQ ID NO: 37、SEQ ID NO: 46、SEQ ID NO: 54、SEQ ID NO: 61、SEQ ID NO: 70及SEQ ID NO: 76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VH CDR3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1、SEQ ID NO: 26、SEQ ID NO: 38、SEQ ID NO: 47及SEQ ID NO: 62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VL CDR1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2、SEQ ID NO: 19、SEQ ID NO: 30、SEQ ID NO: 50、SEQ ID NO: 57、SEQ ID NO: 65及SEQ ID NO: 73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VL CDR2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3、SEQ ID NO: 20、SEQ ID NO: 31、SEQ ID NO: 41及SEQ ID NO: 66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且 VL CDR3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4、SEQ ID NO: 21、SEQ ID NO: 32、SEQ ID NO: 42、SEQ ID NO: 58及SEQ ID NO: 67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且 其中該部分結合於BMP9。
  11. 如請求項10之部分,其中該部分包含: VH CDR1,其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9、SEQ ID NO: 24、SEQ ID NO: 36、SEQ ID NO: 45及SEQ ID NO: 53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VH CDR2,其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0、SEQ ID NO: 25、SEQ ID NO: 37、SEQ ID NO: 46、SEQ ID NO: 54、SEQ ID NO: 61、SEQ ID NO: 70及SEQ ID NO: 76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及 VH CDR3,其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1、SEQ ID NO: 26、SEQ ID NO: 38、SEQ ID NO: 47及SEQ ID NO: 62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12. 一種經分離抗體,其結合於BMP9且包含:由寄存在ATCC且具有登錄號PTA-127292的質體之插入物之核酸序列編碼的VH;由寄存在ATCC且具有登錄號PTA-127293的質體之插入物之核酸序列編碼的VL;或兩者。
  13. 一種經分離抗體,其包含: (i)    SEQ ID NO: 16之VH CDR1、VH CDR2及VH CDR3序列以及SEQ ID NO: 6之VL CDR1、VL CDR2及VL CDR3序列; (ii)   SEQ ID NO: 27之VH CDR1、VH CDR2及VH CDR3序列以及SEQ ID NO: 22之VL CDR1、VL CDR2及VL CDR3序列; (iii)  SEQ ID NO: 39之VH CDR1、VH CDR2及VH CDR3序列以及SEQ ID NO: 33之VL CDR1、VL CDR2及VL CDR3序列; (iv)   SEQ ID NO: 48之VH CDR1、VH CDR2及VH CDR3序列以及SEQ ID NO: 43之VL CDR1、VL CDR2及VL CDR3序列; (v)    SEQ ID NO: 55之VH CDR1、VH CDR2及VH CDR3序列以及SEQ ID NO: 51之VL CDR1、VL CDR2及VL CDR3序列; (vi)   SEQ ID NO: 63之VH CDR1、VH CDR2及VH CDR3序列以及SEQ ID NO: 59之VL CDR1、VL CDR2及VL CDR3序列; (vii)  SEQ ID NO: 71之VH CDR1、VH CDR2及VH CDR3序列以及SEQ ID NO: 68之VL CDR1、VL CDR2及VL CDR3序列;或 (viii) SEQ ID NO: 77之VH CDR1、VH CDR2及VH CDR3序列以及SEQ ID NO: 74之VL CDR1、VL CDR2及VL CDR3序列。
  14.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包含人類Vκ或V λ輕鏈恆定域。
  15. 如請求項14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包含人類V λ輕鏈恆定域。
  16. 如請求項1至15中任一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包含重鏈恆定域。
  17. 如請求項16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重鏈恆定域包含IgA (例如IgA 1或IgA 2)、IgD、IgE、IgM或IgG (例如IgG 1、IgG 2、IgG 3或IgG 4)。
  18. 如請求項17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重鏈恆定域包含IgG。
  19. 如請求項18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IgG係選自由IgG 1、IgG 2、IgG 3及IgG 4組成之群。
  20. 如請求項19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IgG為IgG 1
  21. 如請求項1至20中任一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包含Fc域。
  22. 如請求項21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Fc域包含IgG1重鏈CH 2域及IgG重鏈CH 3域。
  23. 一種經分離抗體,其包含: (i)    重鏈,其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8、SEQ ID NO: 23、SEQ ID NO: 35、SEQ ID NO: 44、SEQ ID NO: 52、SEQ ID NO: 60、SEQ ID NO: 69及SEQ ID NO: 75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及 (ii)   輕鏈,其包含選自由SEQ ID NO: 1、SEQ ID NO: 18、SEQ ID NO: 29、SEQ ID NO: 40、SEQ ID NO: 49、SEQ ID NO: 56、SEQ ID NO: 64及SEQ ID NO: 72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24. 一種經分離抗體,其包含: (i)    重鏈,其包含與SEQ ID NO: 8、SEQ ID NO: 23、SEQ ID NO: 35、SEQ ID NO: 44、SEQ ID NO: 52、SEQ ID NO: 60、SEQ ID NO: 69或SEQ ID NO: 75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及 (ii)   輕鏈,其包含與SEQ ID NO: 1、SEQ ID NO: 18、SEQ ID NO: 29、SEQ ID NO: 40、SEQ ID NO: 49、SEQ ID NO: 56、SEQ ID NO: 64或SEQ ID NO: 72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
  25. 一種經分離抗體,其包含: (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或由其組成; (i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3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8或由其組成; (ii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5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9或由其組成; (iv)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4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0或由其組成; (v)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9或由其組成; (v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0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6或由其組成; (vi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9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4或由其組成;或 (vii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或由其組成。
  26. 一種經分離抗體,其包含: (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3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8或由其組成; (i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9或由其組成; (ii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9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4或由其組成; (iv)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或由其組成; (v)    HC,其包含與SEQ ID NO: 23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與SEQ ID NO: 18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 (vi)   HC,其包含與SEQ ID NO: 52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與SEQ ID NO: 49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 (vii)  HC,其包含與SEQ ID NO: 69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與SEQ ID NO: 64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或 (viii) HC,其包含與SEQ ID NO: 75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與SEQ ID NO: 72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
  27. 一種經分離抗體,其包含: (i)    H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或由其組成,或 (ii)   HC,其包含與SEQ ID NO: 75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及LC,其包含與SEQ ID NO: 72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一致的胺基酸序列或由其組成。
  28. 一種結合於BMP9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於BMP9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一或多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胺基酸殘基:SEQ ID NO: 79之Ala28、Pro29、Ser83、Leu85、Met90、Val92、Pro93、Leu95及Tyr97。
  29. 如請求項28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SEQ ID NO: 79之Ala28、Pro29、Ser83、Leu85、Met90、Val92、Pro93、Leu95及Tyr97。
  30. 如請求項28至29中任一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進一步結合一或多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胺基酸殘基:SEQ ID NO: 79之Pro81、Tyr86、Asp88、Asp89、Thr94、Lys96、His98、Tyr99及Glu100。
  31. 如請求項30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SEQ ID NO: 79之Pro81、Tyr86、Asp88、Asp89、Thr94、Lys96、His98、Tyr99及Glu100。
  32. 如請求項28至31中任一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進一步結合一或多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胺基酸殘基:SEQ ID NO: 79之Ile27、Lys30及Glu31。
  33. 如請求項32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SEQ ID NO: 79之Ile27、Lys30及Glu31。
  34. 一種結合於BMP9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於BMP9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一或多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胺基酸殘基:SEQ ID NO: 79之Ile27、Ala28、Pro29、Lys30、Glu31、Tyr32、Ser80、Pro81、Ile82、Ser83、Val84、Leu85、Tyr86、Asp88、Asp89、Met90、Val92、Pro93、Thr94、Leu95、Lys96、Tyr97、His98、Tyr99及Glu100。
  35. 一種結合於BMP9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於BMP9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SEQ ID NO: 79之Ile27、Ala28、Pro29、Lys30、Glu31、Tyr32、Ser80、Pro81、Ile82、Ser83、Val84、Leu85、Tyr86、Asp88、Asp89、Met90、Val92、Pro93、Thr94、Leu95、Lys96、Tyr97、His98、Tyr99及Glu100。
  36. 一種結合於BMP9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於BMP9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一或多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胺基酸殘基:SEQ ID NO: 79之Ala28、Pro29、Pro81、Ser83、Leu85、Tyr86、Asp88、Asp89、Met90、Val92、Pro93、Thr94、Leu95、Lys96、Tyr97、His98、Tyr99及Glu100。
  37. 一種結合於BMP9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於BMP9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SEQ ID NO: 79之Ala28、Pro29、Pro81、Ser83、Leu85、Tyr86、Asp88、Asp89、Met90、Val92、Pro93、Thr94、Leu95、Lys96、Tyr97、His98、Tyr99及Glu100。
  38. 一種結合於BMP9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於BMP9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一或多個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胺基酸殘基:SEQ ID NO: 79之Arg14、Ile27、Ala28、Pro29、Lys30、Glu31、Ser83、Leu85、Met90、Val92、Pro93、Leu95及Tyr97。
  39. 一種結合於BMP9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於BMP9上之抗原決定基,該抗原決定基包含SEQ ID NO: 79之Arg14、Ile27、Ala28、Pro29、Lys30、Glu31、Ser83、Leu85、Met90、Val92、Pro93、Leu95及Tyr97。
  40. 如請求項28至39中任一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BMP9上之該抗體抗原決定基不包含SEQ ID NO: 79之胺基酸殘基21-25、43-60。
  41. 如請求項1至40中任一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量測,在37℃下該抗體以約15 pM、約20 pM、約25 pM、約30 pM、約35 pM、約40 pM、約45 pM、約50 pM、約55 pM、約60 pM、約65 pM、約70 pM、約75 pM、約80 pM、約85 pM、約90 pM、約95 pM、約100 pM、約105 pM、約110 pM、約115 pM、約120 pM、約125 pM、約130 pM、約135 pM、約140 pM或約150 pM之親和力結合人類BMP9。
  42. 如請求項28至31、34至37、40至41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該抗體包含: (i)    SEQ ID NO: 26之重鏈可變區(VH) CDR3及SEQ ID NO: 84之輕鏈可變區(VL) CDR3; (ii)   SEQ ID NO: 26之重鏈可變區(VH) CDR3及SEQ ID NO: 21之輕鏈可變區(VL) CDR3;或 (iii)  SEQ ID NO: 26之重鏈可變區(VH) CDR3及SEQ ID NO: 67之輕鏈可變區(VL) CDR3。
  43. 如請求項1至42中任一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 (i)    結合於人類BMP9,且抑制人類BMP9與BMP9 II型受體(例如BMPRII、ActRIIA或ActRIIB)之結合;或 (ii)   結合於人類BMP9,且抑制人類BMP9與BMP9 II型受體(例如BMPRII、ActRIIA或ActRIIB)之結合,並且微弱地抑制人類BMP9與BMP9 1型受體(例如ALK1)之結合。
  44. 如請求項1至43中任一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於人類BMP9,且抑制人類BMP9與人類內皮細胞之結合。
  45. 如請求項1至44中任一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結合人類BMP9,但不結合其他人類轉化生長因子β (TGFβ)超家族配體(例如GDF8、GDF11、活化素A、TGFβ1、GDF9及BMP10)。
  46. 如請求項1至45中任一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藉由內皮細胞中之磷酸-SMAD1/5/9核易位所量測,該抗體抑制BMP9活性。
  47. 如請求項46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以約15 pM、約20 pM、約25 pM、約30 pM、約35 pM、約40 pM、約45 pM、約50 pM、約55 pM、約60 pM、約65 pM、約70 pM、約75 pM、約80 pM、約85 pM、約90 pM、約95 pM、約100 pM、約105 pM、約110 pM、約115 pM、約120 pM、約125 pM、約130 pM、約135 pM、約140 pM、約145 pM、約150 pM、約155 pM、約160 pM、約170 pM、約180 pM、約190 pM、約200 pM、約225 pM、約250 pM、約300 pM、約350 pM、約400 pM、約450 pM、約500 pM、約600 pM、約700 pM、約800 pM、約900 pM、約1000 pM、約2 nM、約10 nM、約20 nM、約30 nM、約40 nM、約50 nM、約60 nM、約70 nM、約80 nM、約90 nM或約100 nM之IC 50抑制人類BMP9活性。
  48. 如請求項1至47中任一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藉由內皮細胞中之磷酸-SMAD2核易位所量測,該抗體抑制BMP9活性。
  49. 如請求項48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抗體以約10 pM、約15 pM、約17 pM、約20 pM、約25 pM、約30 pM、約35 pM、約40 pM、約50 pM、約60 pM、約70 pM、約80 pM、約90 pM、約100 pM或約117 pM之IC 50抑制BMP9活性。
  50. 如請求項1至49中任一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與投與抗體之前相比,該抗體使個體之右心室收縮壓降低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55%、至少60%、至少65%或至少70%。
  51. 如請求項1至50中任一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與投與抗體之前相比,該抗體使個體之右心室肥大縮小至少2%、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55%、至少60%、至少65%或至少70%。
  52. 如請求項50至51中任一項之經分離抗體,其中該個體為肺動脈高血壓(PAH)之Sugen-缺氧動物模型。
  53. 一種經分離聚核苷酸,其編碼如請求項1至52中任一項之抗體。
  54. 一種經分離核酸,其編碼結合BMP9之抗體之VH、VL或兩者,其中該核酸包含核酸序列SEQ ID NO: 85、核酸序列SEQ ID NO: 86或兩者。
  55. 一種經分離核酸,其編碼結合BMP9之抗體之重鏈、輕鏈或兩者,其中該核酸包含核酸序列SEQ ID NO: 87、核酸序列SEQ ID NO: 88或兩者。
  56. 一種經分離核酸,其編碼結合於BMP9之抗體之VH、VL或兩者,其中該核酸包含寄存在ATCC且具有登錄號PTA-127292的質體之插入物之核酸序列、寄存在ATCC且具有登錄號PTA-127293的質體之插入物之核酸、或兩者。
  57. 一種載體,其包含如請求項53之聚核苷酸或如請求項54至56中任一項之核酸。
  58. 一種經分離宿主細胞,其包含如請求項53之聚核苷酸或如請求項54至56中任一項之核酸。
  59. 如請求項58之宿主細胞,其中該細胞為哺乳動物細胞或昆蟲細胞。
  60. 如請求項59之宿主細胞,其中該宿主細胞為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哺乳動物細胞:CHO細胞、HEK-293細胞、NS0細胞、PER.C6®細胞或Sp2.0細胞。
  61. 一種產生抗體之方法,其包含: 在引起產生該抗體之條件下培養如請求項58至60中任一項之宿主細胞;及 回收該抗體。
  62.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治療有效量的如請求項1至52中任一項之抗體以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
  63. 如請求項62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1.12 mg/mL L-組胺酸、2.67 mg/mL L-組胺酸鹽酸鹽單水合物、85 mg/mL蔗糖、0.05 mg/mL EDTA二鈉二水合物及0.2 mg/mL聚山梨醇酯80 (pH 5.8)。
  64. 如請求項62至63中任一項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20 mM組胺酸、8.5%蔗糖、及0.02%聚山梨醇酯80、0.005% EDTA (pH 5.8)。
  65. 如請求項62至64中任一項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約2 mg/mL、5 mg/mL、10 mg/mL、15 mg/mL、20 mg/mL、25 mg/mL、50 mg/mL、75 mg/mL、100 mg/mL、125 mg/mL、150 mg/mL、175 mg/mL或200 mg/mL抗體。
  66. 如請求項62至65中任一項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適合於皮下(SC)及/或靜脈內(IV)投與。
  67. 一種用於降低個體中BMP9之表現或活性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的如請求項62至66中任一項之醫藥組合物或如請求項1至52中任一項之抗體。
  68. 一種治療個體之高血壓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的如請求項62至66中任一項之醫藥組合物或如請求項1至52中任一項之抗體。
  69. 如請求項68之方法,其中該高血壓為肺高血壓。
  70. 一種治療個體之肺動脈高血壓(PAH)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的如請求項62至66中任一項之醫藥組合物或如請求項1至52中任一項之抗體。
  71. 如請求項68至7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體與治療有效量的一或多種有效治療高血壓(視情況肺動脈高血壓)之至少一種病徵及/或症狀的其他治療活性化合物或治療模態組合投與。
  72. 如請求項1至52中任一項之經分離抗體或如請求項62至66中任一項之醫藥組合物,其適用作藥劑。
  73. 如請求項1至52中任一項之經分離抗體或如請求項62至66中任一項之醫藥組合物,其用於治療高血壓(視情況肺動脈高血壓)之至少一種病徵及/或症狀。
  74. 一種如請求項1至52中任一項之經分離抗體或如請求項62至66中任一項之醫藥組合物的用途,其用於製造用以治療高血壓(視情況肺動脈高血壓)之至少一種病徵及/或症狀的藥劑。
  75. 一種用於監測肺動脈高血壓(PAH)療法在有需要之個體中之有效性的方法,其包含:(i)向該個體投與PAH療法;(ii)測定獲自該個體之生物樣品中之一或多種生物標記物的含量;及(iii)將來自步驟(ii)的該一或多種生物標記物之含量與投與該PAH療法之前的相同一或多種生物標記物之含量進行比較,其中由投與該PAH療法之後該一或多種生物標記物之含量之改變(例如減少)來指示該療法為有效的,且其中該PAH療法包含如請求項1至52中任一項之經分離抗體。
TW112120405A 2022-05-31 2023-05-31 抗-bmp9抗體及其使用方法 TW2024050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263347543P 2022-05-31 2022-05-31
US63/347,543 2022-05-31
US202263375781P 2022-09-15 2022-09-15
US63/375,781 2022-09-15
US202363499808P 2023-05-03 2023-05-03
US63/499,808 2023-05-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5002A true TW202405002A (zh) 2024-02-01

Family

ID=87036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20405A TW202405002A (zh) 2022-05-31 2023-05-31 抗-bmp9抗體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83991A1 (zh)
TW (1) TW202405002A (zh)
WO (1) WO202323333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6567A (en) 1983-04-08 1989-03-28 Genentech, Inc. Recombinant immunoglobin preparations
GB8601597D0 (en) 1986-01-23 1986-02-26 Wilson R H Nucleotide sequences
IL85035A0 (en) 1987-01-08 1988-06-30 Int Genetic Eng Polynucleotide molecule,a chimeric antibody with specificity for human b cell surface antigen,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methods utilizing the same
US6407213B1 (en) 1991-06-14 2002-06-18 Genentech, Inc. Method for making humanized antibodies
ES2532910T3 (es) 1998-04-02 2015-04-01 Genentech, Inc. Variantes de anticuerpos y fragmentos de los mismos
US6194551B1 (en) 1998-04-02 2001-02-27 Genentech, Inc. Polypeptide variants
GB9809951D0 (en) 1998-05-08 1998-07-08 Univ Cambridge Tech Binding molecules
CA2341029A1 (en) 1998-08-17 2000-02-24 Abgenix, Inc. Generation of modified molecules with increased serum half-lives
US6737056B1 (en) 1999-01-15 2004-05-18 Genentech, Inc. Polypeptide variants with altered effector function
US7217797B2 (en) 2002-10-15 2007-05-15 Pdl Biopharma, Inc. Alteration of FcRn binding affinities or serum half-lives of antibodies by mutagenesis
CA2604238C (en) 2005-04-15 2015-07-07 Neogenix Oncology, Inc. Recombinant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corresponding antigens for colon and pancreatic cancers
US7923538B2 (en) 2005-07-22 2011-04-12 Kyowa Hakko Kirin Co., Ltd Recombinant antibody composition
KR101578940B1 (ko) 2007-01-24 2015-12-18 교와 핫꼬 기린 가부시키가이샤 이펙터 활성이 증강된 유전자 재조합 항체 조성물
ES2720401T3 (es) * 2012-07-02 2019-07-22 Kyowa Hakko Kirin Co Ltd Agente terapéutico para la anemia que incluye la anemia renal y la anemia inducida por cáncer que contiene anticuerpo anti-BMP9 como principio activo
US10047155B2 (en) 2015-06-05 2018-08-14 Novartis Ag Antibodies targeting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 (BMP9) and methods therefor
JP2017025011A (ja) * 2015-07-17 2017-02-02 協和発酵キリン株式会社 抗bmp9抗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33330A1 (en) 2023-12-07
US20240083991A1 (en) 2024-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66670B2 (ja) SIRPα結合タンパク質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6289520B2 (ja) 中和抗ccl20抗体
CN105814081B (zh) 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特异性抗体及其组合物和用途
EP3424953B1 (en) Therapeutic antibodies
KR20210109520A (ko) 항체 및 이의 용도
WO2021180205A1 (zh) Pvrig结合蛋白及其医药用途
EP3262075B1 (en) Novel antibody binding to tfpi and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US11725052B2 (en) Anti-PAR-2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US11591390B2 (en) SIRP-α binding protein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JP2023528535A (ja) セリン413においてリン酸化されたタウを標的化する高親和性抗体
CN116249717A (zh) 识别分拣蛋白的抗体
US20240083991A1 (en) Anti-bmp9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US20220340655A1 (en) Anti-stem cell factor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JP2023515480A (ja) 抗il-2抗体、その抗原結合断片及びその医薬用途
US11746154B2 (en) CD1a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US20220204613A1 (en) Anti-cd47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TW202309075A (zh) 對冠狀病毒s蛋白質具特異性之化合物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