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00040A - 拉鍊 - Google Patents

拉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00040A
TW202400040A TW111142384A TW111142384A TW202400040A TW 202400040 A TW202400040 A TW 202400040A TW 111142384 A TW111142384 A TW 111142384A TW 111142384 A TW111142384 A TW 111142384A TW 202400040 A TW202400040 A TW 20240004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ment row
width direction
zipper
zipper tape
ta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2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39938B (zh
Inventor
広永令
中村由香子
石川優輝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00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0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9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99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02Slide fasteners with a series of separate interlocking members secured to each stringer tape
    • A44B19/04Stringers arranged edge-to-edge when fastened, e.g. abutting string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02Slide fasteners with a series of separate interlocking members secured to each stringer tape
    • A44B19/08Stringers arranged side-by-side when fastened, e.g. at least partially superposed string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2Means for making slide fasteners gas or watertight

Abstract

本發明的拉鍊(1)包括一對第一拉鍊帶及第二拉鍊帶(10、20)、第一鏈牙列(50)以及第二鏈牙列(60)。在將第一鏈牙列與第二鏈牙列(50、60)相互嚙合時,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與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20a)分別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

Description

拉鍊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拉鍊。
作為拉鍊的種類,一般而言已知有:以可在製品的外側(表側)看到鏈牙列的方式附接的通常類型的拉鍊、鏈牙列附接於製品的內側(背側)而難以看到的反裝類型的拉鍊(所謂反裝拉鍊)、及左右的拉鍊帶的側緣部在其寬度方向上呈U字狀折返並且在所述折返的帶部分附接鏈牙列的隱藏類型的拉鍊(所謂隱藏拉鍊)等。
反裝拉鍊由於其隱蔽性而發揮不妨礙製品的設計性的優點,適合用於各種衣服或鞋、包、家具等製品,另外,近年來,也用於汽車、火車、飛機等各種座椅用座套等。在日本專利特開2009-56076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此種反裝拉鍊的一例。
圖8是表示專利文獻1的反裝拉鍊的剖面圖。如圖8所示,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反裝拉鍊100具有左右一對拉鍊牙鏈帶102、102、及能夠對左右一對拉鍊牙鏈帶102、102進行開閉的拉頭101。
拉頭101具有拉頭主體110及拉片120。拉頭主體110具有:上翼板111、與上翼板111分開且平行地配置的下翼板112、將這些上下翼板111、112的前端部連結的引導柱(在圖8中未圖示)、與上翼板111的表面(上表面)一體形成的門型形狀的拉片安裝柱114、以及從下翼板112的後部側的左右兩側緣朝向上翼板111豎立設置的左右的凸緣115。
左右一對拉鍊牙鏈帶102、102是通過利用縫接線105將在線圈狀的鏈牙列103插通了芯線106而成者縫接於左右一對拉鍊帶104、104的相對的帶側緣部而形成。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9-56076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通常,在反裝拉鍊中,在左右一對拉鍊帶之間形成間隙(所謂中部分隔部)。實際上,即使在圖8所示的專利文獻1的反裝拉鍊100中,也在左右一對拉鍊帶104、104之間形成間隙S。
因此,在相互遠離的方向上的外力(所謂橫拉)作用於左右一對拉鍊帶104、104的情況下,當使用者從表面側(圖8的上側)觀察反裝拉鍊100時,可隔著間隙S視認鏈牙列103。此種鏈牙列103的隱蔽性的降低會使使用反裝拉鍊100的物品、特別是汽車座椅、包、家具等重視美觀的物品的設計性劣化,就此方面而言並不較佳。
本發明是鑒於如上所述的問題點而成,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鏈牙列的隱蔽性優異、進而外觀優異的拉鍊。 [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所述課題,本發明通過以下的結構實現。 [1] 一種拉鍊,包括: 一對第一拉鍊帶及第二拉鍊帶,為長條狀,且分別具有第一主表面及所述第一主表面的相反側的第二主表面; 第一鏈牙列,設置於所述第一拉鍊帶的寬度方向一端部的所述第一主表面;以及 第二鏈牙列,設置於所述第二拉鍊帶的寬度方向一端部的所述第一主表面,且所述拉鍊中, 在將所述第一鏈牙列與所述第二鏈牙列相互嚙合時,所述第一拉鍊帶的寬度方向一端部與所述第二拉鍊帶的寬度方向一端部分別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 [2] 根據[1]所述的拉鍊,其特徵在於, 在將所述第一鏈牙列與所述第二鏈牙列相互嚙合時,所述第一拉鍊帶的寬度方向一端部的所述第二主表面與所述第二拉鍊帶的寬度方向一端部的所述第二主表面相互密接。 [3] 根據[1]或[2]所述的拉鍊,其特徵在於, 在將所述第一鏈牙列與所述第二鏈牙列相互嚙合時,在所述第一拉鍊帶的寬度方向一端部的所述第一主表面與所述第一鏈牙列之間劃分形成第一空間, 在所述第二拉鍊帶的寬度方向一端部的所述第一主表面與所述第二鏈牙列之間劃分形成第二空間。 [4] 根據[1]或[2]所述的拉鍊,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拉鍊帶及所述第二拉鍊帶是織物或編物。 [5] 根據[1]或[2]所述的拉鍊,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拉鍊帶的寬度方向一端部比所述第一鏈牙列與所述第二鏈牙列的嚙合中心更向所述第二拉鍊帶側延伸,且所述第二拉鍊帶的寬度方向一端部比所述嚙合中心更向所述第一拉鍊帶側延伸,由此在將所述第一鏈牙列與所述第二鏈牙列相互嚙合時,所述第一拉鍊帶的寬度方向一端部與所述第二拉鍊帶的寬度方向一端部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 [6] 根據[5]所述的拉鍊,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拉鍊帶的寬度方向一端面與所述第一鏈牙列的寬度方向一端面配置於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第二拉鍊帶的寬度方向一端面與所述第二鏈牙列的寬度方向一端面配置於同一平面上,由此在將所述第一鏈牙列與所述第二鏈牙列相互嚙合時,所述第一拉鍊帶的寬度方向一端部與所述第二拉鍊帶的寬度方向一端部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 [7] 根據[1]或[2]所述的拉鍊,其特徵在於,包括: 第一止水層,設置於所述第一拉鍊帶的所述第二主表面;以及 第二止水層,設置於所述第二拉鍊帶的所述第二主表面。 [8] 根據[7]所述的拉鍊,其特徵在於, 在將所述第一鏈牙列與所述第二鏈牙列相互嚙合時,所述第一止水層的寬度方向一端部與所述第二止水層的寬度方向一端部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 [9] 根據[8]所述的拉鍊,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止水層及所述第二止水層分別包括:第一止水主表面,與所述第一拉鍊帶及所述第二拉鍊帶的所述第二主表面相接;以及第二止水主表面,為所述第一止水主表面的相反側, 在將所述第一鏈牙列與所述第二鏈牙列相互嚙合時,所述第一止水層的寬度方向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止水主表面與所述第二止水層的寬度方向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止水主表面相互密接。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拉鍊,在將第一鏈牙列與第二鏈牙列相互嚙合時,第一拉鍊帶的寬度方向一端部與第二拉鍊帶的寬度方向一端部分別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因此,第一拉鍊帶與第二拉鍊帶的間隙(中部分隔部)消失,鏈牙列的隱蔽性優異,進而外觀優異。
以下,基於圖示來對本發明的各實施方式的拉鍊進行詳細的說明。 此外,在本說明書中,關於拉鍊,所謂“上下方向”,是拉頭的滑動方向,且是指拉鍊的長邊方向,特別是,將拉頭以使左右的鏈牙列嚙合的方式滑動的方向設為“上方”,將拉頭以使左右的鏈牙列分離的方式滑動的方向設為“下方”。 另外,關於拉鍊,所謂“左右方向”,是一對鏈牙列排列的方向,且是與拉頭的滑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也可換言之為拉鍊的寬度方向。 進而,關於拉鍊及上止件,所謂“正反方向”,是與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也可換言之為拉鍊帶的厚度方向或鏈牙列的高度方向。
(第一實施方式) 圖1是本發明的拉鍊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表面圖。圖2是圖1所示的拉鍊的主要部分剖面圖,且是表示將第一鏈牙列與第二鏈牙列嚙合的狀態的圖。圖3是圖1所示的拉鍊的主要部分剖面圖,且是表示將第一鏈牙列與第二鏈牙列分離的狀態的圖。
如圖1~圖3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拉鍊1包括左右一對拉鍊牙鏈帶3、5、及能夠對左右一對拉鍊牙鏈帶3、5進行開閉的拉頭40。
左右一對拉鍊牙鏈帶3、5包括:左右一對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為長條狀且分別具有背面11、背面21(第一主表面)與背面11、背面21的相反側的表面13、表面23(第二主表面);第一鏈牙列50,設置於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圖2的右端部)的背面11;以及第二鏈牙列60,設置於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20a(圖2的左端部)的背面21。此後,將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中的設置有鏈牙列的一側定義為寬度方向一端側,將不設置鏈牙列的一側定義為寬度方向另一端側。
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是包含聚酯線等的織物或編物且柔軟性優異。此外,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也可為不織布。
拉頭40使左右一對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嚙合及分離。拉頭40包括主體41、設置於主體41的表面的拉片安裝部42、以及安裝於拉片安裝部42的拉片43。而且,通過使拉頭40向上方移動,如圖2所示,左右一對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嚙合,通過使拉頭40向下方移動,如圖3所示,左右一對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分離。此外,拉鍊1也可包括未圖示的上止部或下止部。另外,也可代替下止部而設置具有座棒及座體的打開件。
第一鏈牙列50及第二鏈牙列60是通過在一定方向上捲繞合成樹脂制的單絲而形成的線圈狀的拉鍊鏈牙列,具有多個鏈牙31。而且,關於第一鏈牙列50及第二鏈牙列60,在多個鏈牙31的內部插通芯線32,利用經雙線鎖縫的縫線33縫製於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的背面11及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20a的背面21。另外,作為單絲的合成樹脂材料,可列舉聚酯及尼龍等。
鏈牙31包括:嚙合頭部31a,與對方的鏈牙31嚙合、分離;第一腳部31b,從嚙合頭部31a的表側端部向寬度方向另一端側延伸且與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接觸;第二腳部31c,從嚙合頭部31a的背側端部向寬度方向另一端側延伸並不與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接觸;以及連結部31d,將第一腳部31b的寬度方向外端部與相鄰的鏈牙31的第二腳部31c的寬度方向另一端部連結。因此,第一腳部31b及第二腳部31c形成為從嚙合頭部31a突出並平行地延伸。
在圖2中示出了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的嚙合中心O。所述嚙合中心O是鏈牙31、鏈牙31彼此嚙合時的中心位置,與拉鍊1的寬度方向中心一致。在圖3中以O1及O2示出了在將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嚙合的情況下成為嚙合中心O的位置。位置O1、位置O2位於比鏈牙31的嚙合頭部31a更靠寬度方向另一端側。
如圖3所示,在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分離的狀態下,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與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20a在寬度方向上彼此分開。
此外,在圖1的上部,在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分離的狀態下,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與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20a被示出為挫曲成弧線形的形狀,這表示當在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嚙合的狀態下經過一定期間後將它們分離的情況下,殘留有挫曲狀態的痕跡。當在將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分離的狀態下經過一定期間時,挫曲的痕跡被消除,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與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20a有時也分別成為圖3所示那樣的大致平面形狀。
如圖3所示,在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分離的狀態下,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比成為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的嚙合中心O的位置O1更向第二拉鍊帶20側(寬度方向一端側)延伸,且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20a比成為嚙合中心O的位置O2更向第一拉鍊帶10側(寬度方向一端側)延伸。即,設計成在如圖2所示那樣使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嚙合時,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與嚙合中心O重疊。通過如上所述那樣配置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以及第一鏈牙列50及第二鏈牙列60,在如後述那樣使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嚙合時,第一拉鍊帶10與第二拉鍊帶20可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
更詳細而言,在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分離的狀態下,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10b配置于比成為嚙合中心O的位置O1更靠第二拉鍊帶20側(寬度方向一端側),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20b配置于比成為嚙合中心O的位置O2更靠第一拉鍊帶10側(寬度方向一端側)。
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10b可配置於在寬度方向上與鏈牙31的嚙合頭部31a的至少一部分重疊的位置,也可在寬度方向上與嚙合頭部31a的寬度方向一端面31e(即第一鏈牙列5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配置於同一平面S1上,也可配置於比嚙合頭部31a更靠第二拉鍊帶20側。在圖2的例子中,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10b在寬度方向上與第一鏈牙列50的寬度方向上一端面配置於同一平面S1上。
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20b可配置於在寬度方向上與鏈牙31的嚙合頭部31a的至少一部分重疊的位置,也可在寬度方向上與嚙合頭部31a的寬度方向一端面31f(即第二鏈牙列6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配置於同一平面S2上,也可配置於比嚙合頭部31a更靠第一拉鍊帶10側。在圖2的例子中,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20b在寬度方向上與第二鏈牙列6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配置於同一平面S2上。
如此,在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分離的狀態下,將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10b與第一鏈牙列5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配置於同一平面S1上,將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20b及第二鏈牙列6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配置於同一平面S2上,由此在如後述那樣使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嚙合時,第一拉鍊帶10與第二拉鍊帶20可更可靠地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其原因在於為如下配置關係: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寬度方向一端部20a不妨礙第一鏈牙列50及第二鏈牙列60彼此的嚙合,且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彼此的壓接不易破裂。此外,所謂“配置於同一平面上”,未必需要完全配置於同一平面上,考慮到嚙合頭部31a的錐度,也包括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10b、寬度方向一端面20b是與從嚙合頭部31a的錐度的起點至錐度的終點的範圍一致的範圍的大致同一平面上的情況。
通過將拉頭40從圖3所示那樣的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分離的狀態起向上方移動,如圖2所示,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嚙合。此時,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比成為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的嚙合中心O的位置O1更向第二拉鍊帶20側(寬度方向一端側)延伸,且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20a比成為嚙合中心O的位置O2更向第一拉鍊帶10側(寬度方向一端側)延伸,因此寬度方向一端部10a與寬度方向一端部20a在寬度方向上相互擠壓而變形,挫曲成向表側凸出的弧線形而相互密接。此外,此時,如圖2所示那樣縫製於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且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寬度方向一端部20a側的縫線33有時也隨著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的挫曲而稍微伸長並浮起。
如此,在使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相互嚙合時,第一拉鍊帶10與第二拉鍊帶20相互密接,因此不會如現有的反裝拉鍊那樣在第一拉鍊帶10與第二拉鍊帶20之間形成間隙(所謂的中部分隔部)。因此,在使用者從表側觀察拉鍊1時,無法視認第一鏈牙列50及第二鏈牙列60,外觀優異。此種拉鍊1特別適合於汽車座椅、包、家具等重視美觀的物品。
另外,由於第一拉鍊帶10與第二拉鍊帶20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因此即使在相互遠離的方向上的力(所謂的橫拉)作用於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的情況下,在鏈牙31、鏈牙31彼此的嚙合縫隙被抵消的範圍內,也僅通過挫曲程度稍微減弱便可維持相互的密接狀態,因此可保持拉鍊1的良好的外觀。
此外,也可在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附著防水劑。通過附著防水劑,可對拉鍊1賦予防水性能。作為所述防水劑,例如可使用氟系化合物、矽酮系化合物、丙烯酸系防水劑、矽酮複合系防水劑、石蠟系化合物、乙烯脲系化合物、鋯系化合物、脂肪酸醯胺系化合物、羥甲基醯胺系化合物、烷基脲型、脂肪酸醯胺型等的防水劑。
將防水劑附著於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上的工序可應用任意的工序,例如也可通過沿著未圖示的引導輥的周面捲繞而引導拉鍊牙鏈帶3、拉鍊牙鏈帶5,使其連續地通過充滿了防水劑的容器內,而浸漬防水劑。在所述處理中,對構成拉鍊牙鏈帶3、拉鍊牙鏈帶5的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第一鏈牙列50及第二鏈牙列60、芯線32、縫線33的整個面效率良好地賦予防水劑。接著,從容器內提起拉鍊牙鏈帶3、拉鍊牙鏈帶5,使其連續地通過乾燥室,由此首先使對拉鍊牙鏈帶3、拉鍊牙鏈帶5的整個面賦予的防水劑乾燥。其後,使防水劑乾燥結束後的拉鍊牙鏈帶3、拉鍊牙鏈帶5進一步連續地通過熱處理室,由此對乾燥後的防水劑進行熱處理。在所述熱處理中,在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第一鏈牙列50及第二鏈牙列60、芯線32、縫線33的所有基材與防水劑之間進行熔接、附著處理。
如此,在對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實施了防水處理的情況下,可將拉鍊1用作防水拉鍊。特別是,在本實施方式中,由於在將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相互嚙合時第一拉鍊帶10與第二拉鍊帶20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因此不會在第一拉鍊帶10與第二拉鍊帶20之間形成間隙(中部分隔部),可抑制如現有技術那樣液體從中部分隔部進入。
另外,如圖2所示,在將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相互嚙合時,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10b及寬度方向一端面20b朝向鏈牙31側(背側),並抵接於第一鏈牙列50及第二鏈牙列60。另外,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的表面13與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20a的表面23在嚙合中心O上相互密接。如此,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寬度方向一端部20a的表面13、表面23彼此密接,因此與使背面11、背面21彼此密接的情況(使寬度方向一端部10a、寬度方向一端部20a向與本實施方式相反的方向挫曲的情況)相比,可抑制拉鍊1的厚度,並且可減輕拉頭40的滑動阻力。另外,假設在將背面11、背面21彼此密接的情況下,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10b、寬度方向一端面20b朝向表側,作為帶邊緣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寬度方向一端部20a朝向表面成為凸狀,因此表面的手感劣化。
另外,如圖2所示,在將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相互嚙合時,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10b及寬度方向一端面20b的背面11、背面21與第一鏈牙列50及第二鏈牙列60(鏈牙31)在表背方向上分開,在兩者之間分別劃分形成第一空間T1及第二空間T2。
通過如上所述那樣設置第一空間T1及第二空間T2,在利用拉頭40將第一鏈牙列50及第二鏈牙列60組合時,可容易地使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挫曲。另外,第一空間T1及第二空間T2越大,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及寬度方向一端部20a的表面13、表面23彼此的壓接面積越大,越可抑制第一拉鍊帶10與第二拉鍊帶20之間的間隙(中部分隔部)的產生,從而可有助於外觀的提高或防水性、耐水性的提高。進而,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彼此的壓接不易破裂,從而容易維持形狀。
另外,如上所述,由於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是織物或編物且柔軟性優異,因此在將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相互嚙合時,可提高第一拉鍊帶10與第二拉鍊帶20的密接性。另外,可保持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的挫曲狀態。因此,可抑制第一拉鍊帶10與第二拉鍊帶20之間的間隙(中部分隔部)的產生,從而可有助於外觀的提高或防水性、耐水性的提高。此外,假設在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由樹脂等成形的情況下,不易形成及維持挫曲形狀。
圖4是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拉鍊的主要部分剖面圖,且是表示將第一鏈牙列與第二鏈牙列嚙合的狀態的圖。在圖3的例子中,與圖2的例子相比,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及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20a的挫曲程度增強,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的表面13與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20a的表面23的壓接面積增加。如此,通過適宜調整所述壓接面積,可應對防水性、耐水性的要求。
(第二實施方式) 圖5是第二實施方式的拉鍊的主要部分剖面圖,且是表示將第一鏈牙列與第二鏈牙列嚙合的狀態的圖。圖6是第二實施方式的拉鍊的主要部分剖面圖,且是表示將第一鏈牙列與第二鏈牙列分離的狀態的圖。第二實施方式的拉鍊1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之處在於,在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上設置第一止水膜70及第二止水膜80。第二實施方式的其他結構由於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因此通過在圖示中標注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符號來省略或簡化其說明。
如圖5及圖6所示,第二實施方式的拉鍊1還包括:第一止水膜70(第一止水層),設置於第一拉鍊帶10的表面13;以及第二止水膜80(第二止水層),設置於第二拉鍊帶20的表面23。因此,本實施方式的拉鍊1是具有止水性的止水拉鍊。
左右一對第一止水膜70及第二止水膜80分別為與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相同的長條狀,且具有背面71、背面81(第一止水主表面)、及背面71、背面81的相反側的表面73、表面83(第二止水主表面)。第一止水膜70及第二止水膜80形成為覆蓋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的整個表面13、表面23。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止水膜70及第二止水膜80與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的上下尺寸及寬度尺寸大致相同。
第一止水膜70及第二止水膜80是通過利用粘接或焊接等將熱硬化性聚氨基甲酸酯膜等止水層與縫接了第一鏈牙列50及第二鏈牙列60的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的表面13、表面23接合一體化而形成。此處,拉鍊1成為共同的止水層(第一止水膜70及第二止水膜80)與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一體地接合的狀態。
其後,利用與在第一實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在拉鍊1附著防水劑。例如也可通過沿著未圖示的引導輥的周面捲繞而引導拉鍊牙鏈帶3、拉鍊牙鏈帶5,使其連續地通過充滿了防水劑的容器內,而浸漬防水劑。在所述處理中,對構成拉鍊牙鏈帶3、拉鍊牙鏈帶5的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第一鏈牙列50及第二鏈牙列60、芯線32、縫線33、止水層(第一止水膜70及第二止水膜80)的整個面效率良好地賦予防水性。接著,從容器內提起拉鍊牙鏈帶3、拉鍊牙鏈帶5,使其連續地通過乾燥室,由此首先使對拉鍊牙鏈帶3、拉鍊牙鏈帶5的整個面賦予的防水劑乾燥。其後,使防水劑乾燥結束後的拉鍊牙鏈帶3、拉鍊牙鏈帶5進一步連續地通過熱處理室,由此對乾燥後的防水劑進行熱處理。在所述熱處理中,在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第一鏈牙列50及第二鏈牙列60、芯線32、縫線33、止水層(第一止水膜70及第二止水膜80)的所有基材與防水劑之間進行熔接、附著處理。
接著,取出熱處理結束後的拉鍊1,使用切刀等切斷裝置沿著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彼此嚙合的嚙合部在長度方向上切斷將左右一對拉鍊牙鏈帶3、拉鍊牙鏈帶5彼此連結的單一的止水層(第一止水膜70及第二止水膜80)並左右分成兩部分。以此方式形成左右一對第一止水膜70及第二止水膜80。
如圖6所示,在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分離的狀態下,第一拉鍊帶10及第一止水膜7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寬度方向一端部70a與第二拉鍊帶20及第二止水膜8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20a、寬度方向一端部80a在寬度方向上相互分開。
如圖6所示,在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分離的狀態下,第一拉鍊帶10及第一止水膜7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寬度方向一端部70a比成為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的嚙合中心O的位置O1更向第二拉鍊帶20側(寬度方向一端側)延伸,且第二拉鍊帶20及第二止水膜8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20a、寬度方向一端部80a比成為嚙合中心O的位置O2更向第一拉鍊帶10側(寬度方向一端側)延伸。即,設計成在如圖4所示那樣使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嚙合時,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與嚙合中心O重疊,並且第一止水膜70及第二止水膜80與嚙合中心O重疊。通過如上所述那樣配置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第一止水膜70及第二止水膜80、以及第一鏈牙列50及第二鏈牙列60,在如後述那樣使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嚙合時,第一拉鍊帶10與第二拉鍊帶20以及第一止水膜70與第二止水膜80可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
更具體而言,在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分離的狀態下,第一拉鍊帶10及第一止水膜7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10b、寬度方向一端面70b配置于比成為嚙合中心O的位置O1更靠第二拉鍊帶20側(寬度方向一端側),第二拉鍊帶20及第二止水膜8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20b、寬度方向一端面80b配置于比成為嚙合中心O的位置O2更靠第一拉鍊帶10側(寬度方向一端側)。
第一拉鍊帶10及第一止水膜7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10b、寬度方向一端面70b可配置於在寬度方向上與鏈牙31的嚙合頭部31a的至少一部分重疊的位置,也可在寬度方向上與嚙合頭部31a的寬度方向一端面31e(即第一鏈牙列5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配置於同一平面S1上,也可配置於比嚙合頭部31a更靠第二拉鍊帶20側。在圖6的例子中,第一拉鍊帶10及第一止水膜7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10b、寬度方向一端面70b在寬度方向上與第一鏈牙列5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配置於同一平面S1上。
第二拉鍊帶20及第二止水膜8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20b、寬度方向一端面80b可配置於在寬度方向上與鏈牙31的嚙合頭部31a的至少一部分重疊的位置,也可在寬度方向上與嚙合頭部31a的寬度方向一端面31f(即第二鏈牙列6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配置於同一平面S2上,也可配置於比嚙合頭部31a更靠第一拉鍊帶10側。在圖6的例子中,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20b在寬度方向上與第二鏈牙列6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配置於同一平面S2上。
如此,將第一拉鍊帶10及第一止水膜7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10b、寬度方向一端面70b及第一鏈牙列5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配置於同一平面S1上,將第二拉鍊帶20及第二止水膜8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20b、寬度方向一端面80b及第二鏈牙列6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配置於同一平面S2上,由此在使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嚙合時,第一拉鍊帶10與第二拉鍊帶20以及第一止水膜70與第二止水膜80可更可靠地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其原因在於為如下配置關係: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寬度方向一端部20a不妨礙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彼此的嚙合,且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彼此的壓接不易破裂。此外,所謂“配置於同一平面上”,未必需要完全配置於同一平面上,考慮到嚙合頭部31a的錐度,也包括與拉鍊帶的寬度方向一端面是與從嚙合頭部31a的錐度的起點至錐度的終點的範圍一致的範圍的大致同一平面上的情況。
通過將拉頭40從圖6所示那樣的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分離的狀態起向上方移動,如圖5所示,左右一對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嚙合。此時,第一拉鍊帶10及第一止水膜7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寬度方向一端部70a比成為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的嚙合中心O的位置O1更向第二拉鍊帶20側(寬度方向一端部)延伸,且第二拉鍊帶20及第二止水膜8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20a、寬度方向一端部80a比成為嚙合中心O的位置O2更向第一拉鍊帶10側(寬度方向一端部)延伸,因此寬度方向一端部10a、寬度方向一端部70a與寬度方向一端部20a、寬度方向一端部80a在寬度方向上相互擠壓而變形,挫曲成向表側突出的弧線形而相互密接。此外,此時,如圖2所示那樣縫製於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且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寬度方向一端部20a側的縫線33有時也隨著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的挫曲而稍微伸長並浮起。
如此,在將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相互嚙合時,第一拉鍊帶10與第二拉鍊帶20以及第一止水膜70與第二止水膜80相互密接,因此不會如現有的反裝拉鍊那樣在第一拉鍊帶10與第二拉鍊帶20以及第一止水膜70與第二止水膜80之間形成間隙(所謂的中部分隔部)。因此,在使用者從表側觀察拉鍊1時,無法視認第一鏈牙列50及第二鏈牙列60,外觀優異。此種拉鍊1特別適合於汽車座椅、包、家具等重視美觀的物品。
另外,由於第一拉鍊帶10與第二拉鍊帶20以及第一止水膜70與第二止水膜80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因此即使在相互遠離的方向上的力(所謂的橫拉)作用於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的情況下,在鏈牙31、鏈牙31彼此的嚙合縫隙被抵消的範圍內,也僅通過挫曲程度稍微減弱便可維持相互的密接狀態,因此可保持拉鍊1的良好的外觀。
在將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相互嚙合時,第一拉鍊帶與第二拉鍊帶以及第一止水膜70與第二止水膜80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因此不會在第一拉鍊帶10與第二拉鍊帶20以及第一止水膜70與第二止水膜80之間形成間隙(中部分隔部),可抑制如現有技術那樣液體從中部分隔部進入。
另外,如圖5所示,在將第一鏈牙列50與第二鏈牙列60相互嚙合時,第一拉鍊帶10及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10b及寬度方向一端面20b以及第一止水膜70及第二止水膜8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70b及寬度方向一端面80b朝向鏈牙31側(背側)。第一止水膜70及第二止水膜8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70b及寬度方向一端面80b有時也抵接於第一鏈牙列50及第二鏈牙列60。另外,第一止水膜7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70a的表面73與第二止水膜8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80a的表面83在嚙合中心O上相互密接。因此,可提高液體浸入抑制效果。
圖7是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拉鍊的主要部分剖面圖,且是表示將第一鏈牙列與第二鏈牙列嚙合的狀態的圖。在圖7的例子中,與圖5的例子相比,第一拉鍊帶10及第一止水膜7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寬度方向一端部70a以及第二拉鍊帶20及第二止水膜8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20a、寬度方向一端部80a的挫曲程度增強,第一止水膜7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70a的表面73與第二止水膜8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80a的表面83的壓接面積增加。如此,通過適宜調整所述壓接面積,可應對止水性、耐水性的要求。
此外,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所述實施方式中例示的內容,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能夠適宜變更。
如以上所述,在本說明書中公開了以下的事項。
[1] 一種拉鍊(1),包括: 一對第一拉鍊帶及第二拉鍊帶(10、20),為長條狀,且分別具有第一主表面(11、21)及所述第一主表面(11、21)的相反側的第二主表面(13、23); 第一鏈牙列(50),設置於所述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的所述第一主表面(11);以及 第二鏈牙列(60),設置於所述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20a)的所述第一主表面(21),且所述拉鍊(1)中, 在將所述第一鏈牙列與所述第二鏈牙列(50、60)相互嚙合時,所述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與所述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20a)分別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
根據所述結構,由於在使第一鏈牙列與第二鏈牙列(50、60)相互嚙合時,第一拉鍊帶與第二拉鍊帶(10、20)相互密接,因此不會如現有的反裝拉鍊那樣在第一拉鍊帶與第二拉鍊帶(10、20)之間形成間隙(所謂的中部分隔部)。因此,在使用者從表側觀察拉鍊(1)時,無法視認第一鏈牙列及第二鏈牙列(50、60),外觀優異。此種拉鍊(1)特別適合於汽車座椅、包、家具等重視美觀的物品。另外,由於第一拉鍊帶與第二拉鍊帶(10、20)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因此即使在相互遠離的方向上的力(所謂的橫拉)作用於第一拉鍊帶及第二拉鍊帶(10、20)的情況下,在鏈牙(31、31)彼此的嚙合縫隙被抵消的範圍內,也僅通過挫曲程度稍微減弱便可維持相互的密接狀態,因此可保持拉鍊(1)的良好的外觀。
[2] 根據[1]所述的拉鍊(1),其特徵在於, 在將所述第一鏈牙列與所述第二鏈牙列(50、60)相互嚙合時,所述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的所述第二主表面(13)與所述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20a)的所述第二主表面(23)相互密接。
根據所述結構,由於第一拉鍊帶及第二拉鍊帶(10、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20a)的第二主表面(13、23)彼此密接,因此與使第一主表面(11、21)彼此密接的情況相比,可抑制拉鍊(1)的厚度,並且可減輕拉頭(40)的滑動阻力。
[3] 根據[1]或[2]所述的拉鍊(1),其特徵在於, 在將所述第一鏈牙列與所述第二鏈牙列(50、60)相互嚙合時,在所述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的所述第一主表面(11)與所述第一鏈牙列(50)之間劃分形成第一空間(T1), 在所述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20a)的所述第一主表面(21)與所述第二鏈牙列(60)之間劃分形成第二空間(T2)。
根據所述結構,通過設置第一空間及第二空間(T1、T2),在利用拉頭(40)將第一鏈牙列及第二鏈牙列(50、60)組合時,可容易地使第一拉鍊帶及第二拉鍊帶(10、20)挫曲。另外,第一空間及第二空間(T1、T2)越大,第一拉鍊帶及第二拉鍊帶(10、2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10b)及寬度方向一端面(20b)的第一主表面(11、21)彼此的壓接面積越大,越可抑制第一拉鍊帶與第二拉鍊帶(10、20)之間的間隙(中部分隔部)的產生,從而可有助於外觀的提高或止水性、耐水性的提高。進而,第一拉鍊帶及第二拉鍊帶(10、20)彼此的壓接不易破裂,從而容易維持形狀。
[4] 根據[1]或[2]所述的拉鍊(1),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拉鍊帶及所述第二拉鍊帶(10、20)是織物或編物。
根據所述結構,由於第一拉鍊帶及第二拉鍊帶(10、20)是織物或編物且柔軟性優異,因此在使第一鏈牙列與第二鏈牙列(50、60)相互嚙合時,可提高第一拉鍊帶及第二拉鍊帶(10、20)的密接性。另外,可保持第一拉鍊帶及第二拉鍊帶(10、20)的挫曲狀態。因此,可抑制第一拉鍊帶與第二拉鍊帶(10、20)之間的間隙(中部分隔部)的產生,從而可有助於外觀的提高或止水性、耐水性的提高。
[5] 根據[1]或[2]所述的拉鍊(1),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比所述第一鏈牙列與所述第二鏈牙列(50、60)的嚙合中心(O)更向所述第二拉鍊帶(20)側延伸,且所述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20a)比所述嚙合中心(O)更向所述第一拉鍊帶(10)側延伸,由此在將所述第一鏈牙列與所述第二鏈牙列(50、60)相互嚙合時,所述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與所述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20a)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
根據所述結構,通過此種第一鏈牙列及第二鏈牙列(50、60)與第一拉鍊帶及第二拉鍊帶(10、20)的配置關係,在使第一鏈牙列與第二鏈牙列(50、60)相互嚙合時,第一拉鍊帶與第二拉鍊帶(10、20)可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
[6] 根據[5]所述的拉鍊(1),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10b)與所述第一鏈牙列(5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31e)配置於同一平面(S1)上,且所述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20b)與所述第二鏈牙列(6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31f)配置於同一平面(S2)上,由此在將所述第一鏈牙列與所述第二鏈牙列(50、60)相互嚙合時,所述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與所述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20a)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
根據所述結構,第一拉鍊帶與第二拉鍊帶(10、20)可更可靠地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其原因在於為如下配置關係:第一拉鍊帶及第二拉鍊帶(10、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20a)不妨礙第一鏈牙列及第二鏈牙列(50、60)彼此的嚙合,第一拉鍊帶及第二拉鍊帶(10、20)彼此的壓接不易破裂。
[7] 根據[1]或[2]所述的拉鍊(1),其特徵在於,包括: 第一止水層(70),設置於所述第一拉鍊帶(10)的所述第二主表面(13);以及 第二止水層(80),設置於所述第二拉鍊帶(20)的所述第二主表面(23)。
根據所述結構,可對拉鍊(1)賦予止水性。
[8] 根據[7]所述的拉鍊(1),其特徵在於, 在將所述第一鏈牙列與所述第二鏈牙列(50、60)相互嚙合時,所述第一止水層(7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70a)與所述第二止水層(8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80a)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
根據所述結構,由於在使第一鏈牙列與第二鏈牙列(50、60)相互嚙合時,第一拉鍊帶與第二拉鍊帶(10、20)以及第一止水膜與第二止水膜(70、80)相互密接,因此不會如現有的反裝拉鍊(100)那樣在第一拉鍊帶與第二拉鍊帶(10、20)以及第一止水膜與第二止水膜(70、80)之間形成間隙(所謂的中部分隔部)。因此,在使用者從表側觀察拉鍊(1)時,無法視認第一鏈牙列及第二鏈牙列(50、60),外觀優異。此種拉鍊(1)特別適合於汽車座椅、包、家具等重視美觀的物品。
[9] 根據[8]所述的拉鍊(1),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止水層及所述第二止水層(70、80)分別包括:第一止水主表面(71、81),與所述第一拉鍊帶及所述第二拉鍊帶(10、20)的所述第二主表面(13、23)相接;以及第二止水主表面(73、83),為所述第一止水主表面(71、81)的相反側, 在將所述第一鏈牙列與所述第二鏈牙列(50、60)相互嚙合時,所述第一止水層(7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70a)的所述第二止水主表面(73)與所述第二止水層(8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80a)的所述第二止水主表面(83)相互密接。
根據所述結構,可提高液體浸入抑制效果。
1:拉鍊 3、5、102:拉鍊牙鏈帶 10:第一拉鍊帶 10a、20a、70a、80a:寬度方向一端部 10b、20b、31e、31f、70b、80b:寬度方向一端面 11、21:背面(第一主表面) 13、23:表面(第二主表面) 20:第二拉鍊帶 31:鏈牙 31a:嚙合頭部 31b:第一腳部 31c:第二腳部 31d:連結部 32:芯線 33:縫線 40、101:拉頭 41:主體 42:拉片安裝部 43、120:拉片 50:第一鏈牙列 60:第二鏈牙列 70:第一止水膜(第一止水層) 71、81:背面(第一止水主表面) 73、83:表面(第二止水主表面) 80:第二止水膜(第二止水層) 100:反裝拉鍊 103:鏈牙列 104:拉鍊帶 105:縫接線 106:芯線 110:拉頭主體 111:上翼板 112:下翼板 114:拉片安裝柱 115:凸緣 O:嚙合中心 O1、O2:位置 S:間隙 S1、S2:平面 T1:第一空間 T2:第二空間
圖1是本發明的拉鍊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表面圖。 圖2是圖1所示的拉鍊的主要部分剖面圖,且是表示將第一鏈牙列與第二鏈牙列嚙合的狀態的圖。 圖3是圖1所示的拉鍊的主要部分剖面圖,且是表示將第一鏈牙列與第二鏈牙列分離的狀態的圖。 圖4是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拉鍊的主要部分剖面圖,且是表示將第一鏈牙列與第二鏈牙列嚙合的狀態的圖。 圖5是第二實施方式的拉鍊的主要部分剖面圖,且是表示將第一鏈牙列與第二鏈牙列嚙合的狀態的圖。 圖6是第二實施方式的拉鍊的主要部分剖面圖,且是表示將第一鏈牙列與第二鏈牙列分離的狀態的圖。 圖7是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拉鍊的主要部分剖面圖,且是表示將第一鏈牙列與第二鏈牙列嚙合的狀態的圖。 圖8是表示專利文獻1的反裝拉鍊的剖面圖。
1:拉鍊
3、5:拉鍊牙鏈帶
10:第一拉鍊帶
10a、20a:寬度方向一端部
10b、20b:寬度方向一端面
11、21:背面(第一主表面)
13、23:表面(第二主表面)
20:第二拉鍊帶
31:鏈牙
31a:嚙合頭部
31b:第一腳部
31c:第二腳部
31d:連結部
32:芯線
33:縫線
50:第一鏈牙列
60:第二鏈牙列
O:嚙合中心
T1:第一空間
T2:第二空間

Claims (9)

  1. 一種拉鍊(1),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對第一拉鍊帶及第二拉鍊帶(10、20),為長條狀,且分別具有第一主表面(11、21)及所述第一主表面(11、21)的相反側的第二主表面(13、23); 第一鏈牙列(50),設置於所述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10a)的所述第一主表面(11);以及 第二鏈牙列(60),設置於所述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20a)的所述第一主表面(21),且所述拉鍊(1)中, 在將所述第一鏈牙列與所述第二鏈牙列(50、60)相互嚙合時,所述第一拉鍊帶(10)的所述寬度方向一端部(10a)與所述第二拉鍊帶(20)的所述寬度方向一端部(20a)分別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拉鍊(1),其特徵在於, 在將所述第一鏈牙列與所述第二鏈牙列(50、60)相互嚙合時,所述第一拉鍊帶(10)的所述寬度方向一端部(10a)的所述第二主表面(13)與所述第二拉鍊帶(20)的所述寬度方向一端部(20a)的所述第二主表面(23)相互密接。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的拉鍊(1),其特徵在於, 在將所述第一鏈牙列與所述第二鏈牙列(50、60)相互嚙合時,在所述第一拉鍊帶(10)的所述寬度方向一端部(10a)的所述第一主表面(11)與所述第一鏈牙列(50)之間劃分形成第一空間(T1), 在所述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20a)的所述第一主表面(21)與所述第二鏈牙列(60)之間劃分形成第二空間(T2)。
  4.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的拉鍊(1),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拉鍊帶及所述第二拉鍊帶(10、20)是織物或編物。
  5.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的拉鍊(1),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拉鍊帶(10)的所述寬度方向一端部(10a)比所述第一鏈牙列與所述第二鏈牙列(50、60)的嚙合中心(O)更向所述第二拉鍊帶(20)側延伸,且所述第二拉鍊帶(20)的所述寬度方向一端部(20a)比所述嚙合中心(O)更向所述第一拉鍊帶(10)側延伸,由此在將所述第一鏈牙列與所述第二鏈牙列(50、60)相互嚙合時,所述第一拉鍊帶(10)的所述寬度方向一端部(10a)與所述第二拉鍊帶(20)的所述寬度方向一端部(20a)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拉鍊(1),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拉鍊帶(1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10b)與所述第一鏈牙列(5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31e)配置於同一平面(S1)上,且所述第二拉鍊帶(2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20b)與所述第二鏈牙列(60)的寬度方向一端面(31f)配置於同一平面(S2)上,由此在將所述第一鏈牙列與所述第二鏈牙列(50、60)相互嚙合時,所述第一拉鍊帶(10)的所述寬度方向一端部(10a)與所述第二拉鍊帶(20)的所述寬度方向一端部(20a)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
  7.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的拉鍊(1),其特徵在於, 第一止水層(70),設置於所述第一拉鍊帶(10)的所述第二主表面(13);以及 第二止水層(80),設置於所述第二拉鍊帶(20)的所述第二主表面(23)。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拉鍊(1),其特徵在於, 在將所述第一鏈牙列與所述第二鏈牙列(50、60)相互嚙合時,所述第一止水層(7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70a)與所述第二止水層(80)的寬度方向一端部(80a)挫曲成弧線形而相互密接。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拉鍊(1),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止水層及所述第二止水層(70、80)分別包括:第一止水主表面(71、81),與所述第一拉鍊帶及所述第二拉鍊帶(10、20)的所述第二主表面(13、23)相接;以及第二止水主表面(73、83),為所述第一止水主表面(71、81)的相反側, 在將所述第一鏈牙列與所述第二鏈牙列(50、60)相互嚙合時,所述第一止水層(70)的所述寬度方向一端部(70a)的所述第二止水主表面(73)與所述第二止水層(80)的所述寬度方向一端部(80a)的所述第二止水主表面(83)相互密接。
TW111142384A 2022-06-17 2022-11-07 拉鍊 TWI8399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2/024334 WO2023243081A1 (ja) 2022-06-17 2022-06-17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WOPCT/JP2022/024334 2022-06-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0040A true TW202400040A (zh) 2024-01-01
TWI839938B TWI839938B (zh) 2024-04-21

Family

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43081A1 (ja) 2023-12-21
CN218942437U (zh) 2023-05-02
CN117281333A (zh) 2023-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0776B (zh) Zipper-attached items and Zipper-attached items
CN107198301B (zh) 附有拉链的物品及附有拉链的物品的制造方法
US7624482B2 (en) Article with slide fastener
TW201828852A (zh) 附有拉鏈之製品及鏈齒構件、以及附有拉鏈之製品之製造方法
TWI471102B (zh) A sewing method for a zipper chain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zipper attached product, and a zipper attached product
TWI397386B (zh)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zipper chain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zipper attached product, a zipper attached product, and a presser foot
TW201236595A (en) Slide fasten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TW201238515A (en) Slide fastener and slider with simple locking mechanism
TWI574646B (zh) Chains, zippers and items with zippers
TW201106891A (en) Slider for hidden slide fastener
JPS63174603A (ja) 気密および液密ファスナ
TW200300660A (en) Slide fastener
TWI636742B (zh) 附有拉鏈之製品及附有拉鏈之製品之製造方法
TW200403032A (en) Stop section for slide fastener, and slide fastener with such stop section
TW202400040A (zh) 拉鍊
TWI839938B (zh) 拉鍊
TWI662915B (zh) zipper
TW201609015A (zh) 無拉鏈鏈布之鏈帶、無拉鏈鏈布之拉鏈及附有拉鏈之物品
CN111887544B (zh) 防水拉链
CN215775982U (zh) 一种隐齿拉链、服装、箱包
CN113558351A (zh) 一种隐齿拉链、服装、箱包
JP2008154615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トリンガー
KR101522496B1 (ko) 합성수지제 코일 지퍼
CN212729034U (zh) 拉链及拉链应用品
TWI576063B (zh) Chains without zipper chains and items with zip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