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29034U - 拉链及拉链应用品 - Google Patents

拉链及拉链应用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29034U
CN212729034U CN202020627323.4U CN202020627323U CN212729034U CN 212729034 U CN212729034 U CN 212729034U CN 202020627323 U CN202020627323 U CN 202020627323U CN 212729034 U CN212729034 U CN 212729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zipper
belt
shaped belt
t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273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昌华
夏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e Guangdong Garment Accesso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e Guangdong Garment Accesso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e Guangdong Garment Accessories Ltd filed Critical Kee Guangdong Garment Accesso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273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29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29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290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拉链及拉链应用品,包括链带;其特征在于,链带包括单层的布状带,单层的布状带折弯形成双层结构,并且单层的布状带折弯形成远离折弯端的便利于在下工序中安置到拉链应用品的缝接部位的相对分离的两个自由端;链带在布状带的折弯部位或靠近折弯部位的区域布置有链牙,还包括有拉头,拉头用于让一对链带上的链牙啮合或分离;本发明的拉链具有多样的缝制选择性;布状带通过折弯来形成双层结构时,布状带不容易出现错位问题。

Description

拉链及拉链应用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链领域,此拉链的布状带具有双层结构以及具有两个相互分离的自由端,且此双层结构是通过布状带自身的折弯而形成的,而非将两个布状带进行层叠连接所形成,本发明的拉链能够供下工序自行选择将布状带的两个自由端同时安置在拉链应用品的缝接部位的同一个侧面或者将拉链应用品的缝接部位收纳到布状带的两个自由端之间或者其它缝结方式。本发明还涉及应用所述拉链的拉链应用品。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拉链一般采用单层布带,且拉链的链牙布置在单层布带的端部,当将拉链缝制到拉链应用品上时,单层布带只能选择安置在拉链应用品的内侧面或者外侧面,其缝制方法单一。此外,若拉链应用在具有外表层和内里层的缝接部位时如附图1所示,为了提高美观性,拉链应用品的缝接部位需要将外表层1a和内里层2a同时进行翻边处理,此时,外表层1a的两层翻边层、单层布带3a再加上内里层2a的两层翻边层共形成五层结构,导致整体厚度过厚,且外表层1a、内里层2a和布带3a的缝制工序繁杂。
为了解决上述单层布带带来的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一种双层结构的布带,如中国公告号为CN20952807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双层链带及使用该双层链带的拉链,所述双层链带包括一对布带;一对链齿列,其分别装设在所述一对布带上,并能够相互啮合、分离;所述布带包括层叠布置的内布带层和外布带层,该内布带层朝内,外布带层朝外;所述内布带层的啮合端与外布带层的啮合端相互连接,并装设有一所述链齿列;所述内布带层的外接端与外布带层的外接端相分离。其中,所述内布带层的啮合端与外布带层的啮合端的连接方式采用缝合或者粘接。
其次中国公告号为CN20334111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三防的高强度双层齿拉链,它包括有左右相互啮合的有上下两层拉链链条与布带缝制成的左右双层齿链带,以及用于开合左右双层齿链带的拉链头,其特征是所述布带为一折为二迭的,在折叠的上下布带外表面的边缘分别缝制有拉链链条,两折叠的布带用线束相互缝制连接。本实用新型使得在拉链链条与布带的缝合时处于单层拉链链条与布带的缝合状态,大大提高了缝制速度,缝针不会折断,而且一层拉链链条与一层布带缝合,双层的拉链链条有双股线束分别与布带缝制,其连接强度比传统的提高一倍。但该专利是基于解决双层齿不便于缝制的问题而提出折叠布带的结构,且正是由于此公开专利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所以其选择将折叠后的布带进行缝合或者粘合,而折叠后的布带仍然相当于是现有技术的单层布带结构。
发明内容
分析上述公告号为CN209528074U的技术方案,发现其是通过将内布带层和外布带层采用缝合或者粘结的方式连接来形成具有双层结构的布带,可见所述布带自身有一道内布带层和外布带层的连接工序,不仅增加加工繁杂性,而且所述内布带层和外布带层在层叠连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位的现象,影响产品生产的成品率。而中国公告号为CN203341119U的实用新型专利,虽然具有双层布带但最后又将折叠后的布带进行缝合或者粘合,而折叠后的布带仍然相当于是现有技术的单层布带结构,结构工艺都非常复杂。
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链,包括链带;所述链带包括单层的布状带,单层的所述布状带折弯形成双层结构,并且单层的所述布状带折弯形成远离折弯端的便利于在下工序中安置到拉链应用品的缝接部位的相对分离的两个自由端;所述链带在所述布状带的折弯部位或靠近所述折弯部位的区域布置有链牙,还包括有拉头,所述拉头用于让一对所述链带上的链牙啮合或分离。
其中,所述布状带可以选择纺织布、无纺布、纤维网或塑料布带等材质,只要能够保证所述布状带能够折弯成双层结构即可。
其中,所述拉链应用品,是指采用拉链作为开口部的闭合或开启零件的物品例如衣服、鞋帽、箱包等产品。所述拉链应用品的缝接部位,是指所述拉链应用品上的用于结合所述拉链的部位。
其中,单层的所述布状带折弯形成双层结构,定义了所述布状带自身为单层的结构,双层结构是通过所述布状带自身的折弯而形成的。
其中,单层的所述布状带折弯形成远离折弯端的便利于在下工序中安置到拉链应用品的缝接部位的相对分离的两个自由端,定义了两个所述自由端远离所述折弯端并且相对分离,两个所述自由端不限定为所述布状带的端部,例如其也可以为具有一定宽度的部分的所述布状带。其中,相对分离的两个所述自由端便利于在下工序中至少能够选择将两个所述自由端同时安置到拉链应用品的缝接部位的一个侧面或将拉链应用品的缝接部位收纳到两个所述自由端之间,当所述缝接部位具有外表层和内里层两层时,下工序还可以选择将两个所述自由端安置到所述外表层或者内里层的同一个侧面,而将另外的内里层或者外表层收纳到两个所述自由端之间。
其中,所述链带在所述布状带的折弯部位或靠近所述折弯部位的区域布置有链牙,定义了所述链牙可以设置在所述布状带的折弯部位,此时所述链牙排布在折弯后的所述布状带的宽度方向的端面,还定义了所述链牙还可以设置在靠近所述折弯部位的区域,此时所述链牙排布在折弯后的所述布状带的上侧面或者下侧面,且所述链牙靠近所述布状带的折弯端。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主要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单层的所述布状带折弯形成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布状带具有两个远离折弯端且相互分离的自由端,这样大大便利于下工序例如衣服厂家、皮箱厂家等采用拉链时,可以根据设计、加工需求选择与拉链之间的缝制结合方式,例如直接将所述布状带的两个所述自由端同时安置在所述拉链应用品的缝接部位的同一个侧面,又或者将所述拉链应用品的缝接部位收纳到所述布状带的两个所述自由端之间,采用后者时,由于所述缝接部位收纳到所述布状带的两个所述自由端之间,所以无需对所述缝接部位进行翻边处理,而当所述缝接部位有外表层和内里层两层时,所述拉链应用品在缝制拉链的部位的整体厚度可以减少到四层,且只需要进行一次缝制即可。可见,本发明的拉链具有多样的缝制选择性。
2、与中国公告号为CN209528074U的实用新型专利相比,本发明是通过单层的所述布状带折弯来形成具有双层结构的布状带,无需为了形成双层结构的布状带而增加所述布状带的自身缝制工序,进而达到简化加工工序的目的,此外,所述布状带通过折弯来形成双层结构时,所述布状带不容易出现错位问题。
为了提高所述布状带折弯的便利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布状带的折弯部位的厚度小于位于其左右两侧的非折弯部位的厚度。这样,所述布状带的折弯部位相对非折弯部位更薄,不仅起到凸显的作用,还可以提高所述布状带折弯的便利性。
其中,所述布状带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实现上述目的:
第一种方式,所述布状带为编织布,所述折弯部位的编织纹理比非折弯部位的编织纹理薄,或所述折弯部位的纱线密度比非折弯部位的纱线密度低。此两种方式均是直接在编织所述布状带的过程中来实现减薄所述折弯部位的目的。例如所述折弯部位的编织纹理采用平纹,而非折弯部位采用斜纹或其它比平纹更厚的编织纹理。
第二种方式,在所述非折弯部位上贴合膜制品从而让所述非折弯部位的厚度大于所述折弯部位的厚度。其中,在所述折弯部位不贴合膜制品。此方式是通过增加所述非折弯部位的厚度使得所述折弯部位的厚度低于所述非折弯部位的厚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链牙可以采用以下三种设置方式:
第一种方式,所述链牙为尼龙链牙,利用缝合线将所述尼龙链牙缝合在所述布状带上。采用此方式时,所述尼龙链牙可以选择在所述布状带呈现单层结构时缝制在所述布状带上,当所述尼龙链牙缝合完成后,所述布状带可以直接以所述尼龙链牙作为折弯线,使得所述尼龙链牙布置在双层结构的所述布状带的折弯部位,所述布状带还可以以靠近所述链牙的侧方位置作为折弯线,使得所述尼龙链牙布置在双层结构的所述布状带的上侧面或者下侧面;所述尼龙链牙也可以选择在所述布状带折弯后缝制在双层结构的所述布状带上,同理,所述链牙可以布置在双层结构的所述布状带的折弯部位或者靠近折弯部位的区域。
第二种方式,所述链牙为金属链牙,所述金属链牙压制到所述布状带上。采用此方式时,为了便于所述金属链牙与所述布状带连接,所述金属链牙一般选择在所述布状带折弯后压制到双层结构的所述布状带的折弯部位。
第三种方式,所述链牙为树脂链牙,所述树脂链牙注塑到所述布状带上。采用此方式时,由于所述树脂链牙是注塑到所述布状带上的,所以所述树脂链牙优选在所述布状带折弯后注塑到双层结构的所述布状带的折弯部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布状带的首端或/和尾端设置有制动件,所述制动件用于阻止所述拉头脱离所述布状带。这样便于用户随意拉动拉头而不用担心所述拉头会脱离所述布状带。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拉链应用品,包括缝接部位;本发明所述的拉链结合到所述缝接部位。本发明所述的拉链应用品具有所述拉链所提及到的有益效果,例如所述拉链应用品的设计者或者加工者可以根据设计、加工需求选择布状带的缝结方式。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用于拉链和拉链应用制品中。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拉链应用品的缝接部位具有内外两层时与拉链连接后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公开的拉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采用布状带折弯后再缝制链牙的链带结合缝接部位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采用缝制链牙后再折弯布状带的链带结合缝接部位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拉链100及拉链应用品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链100,包括链带2和拉头4。所述链带2包括单层的布状带21,单层的所述布状带21折弯形成双层结构,并且单层的所述布状带21折弯形成远离折弯端23的便利于在下工序中安置到拉链应用品的缝接部位的相对分离的两个自由端(22a、22b)即第一自由端22a和第二自由端22b。此处双层结构是通过所述布状带21自身的折弯而形成的,且折弯的所述布状带21形成两个远离折弯端23且相对分离的自由端(22a、22b),两个所述自由端(22a、22b)不限定为所述布状带21的端部,例如其也可以为具有一定宽度的部分的所述布状带21。其中,相对分离的两个所述自由端(22a、22b)便利于在下工序中至少能够选择将拉链应用品的缝接部位3收纳到两个所述自由端(22a、22b)之间,或者在下工序中,两个所述自由端(22a、22b)也可以选择同时安置到拉链应用品的缝接部位3的一个侧面或者其它安置方式。可见,所述布状带21与所述缝接部位3的缝结方式由于两个所述自由端(22a、22b)为相对分离的状态而有多种选择。
所述链带2在靠近所述折弯部位的区域布置有链牙24,所述拉头4用于让一对所述链带2上的链牙24啮合或分离。其中,所述链牙24靠近所述折弯部位设置,且所述链牙24布置在双层结构的所述布状带21的下侧面,当然所述链牙24也可以布置在双层结构的所述布状带21的上侧面。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链牙24布置在所述布状带21的折弯部位,此时所述链牙24排布在折弯后的所述布状带21的宽度方向的端面,即附图3中左边链带的右端面或者右边链带的左端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拉链100是通过单层的所述布状带21折弯来形成具有双层结构的布状带21,无需为了形成双层结构的布状带21而增加所述布状带21的自身缝制工序,进而达到简化加工工序的目的,此外,所述布状带21通过折弯来形成双层结构时,所述布状带21不容易出现错位问题。
为了提高所述布状带21折弯的便利性,所述布状带21的折弯部位的厚度小于位于其左右两侧的非折弯部位的厚度。这样,所述布状带21的折弯部位相对非折弯部位更薄,不仅起到凸显的作用,还可以提高所述布状带21折弯的便利性。其中,所述布状带21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实现所述折弯部位和所述非折弯部位为不同的厚度:
第一种方式,所述布状带21为编织布,所述折弯部位的编织纹理比非折弯部位的编织纹理薄,或所述折弯部位的纱线密度比非折弯部位的纱线密度低。此两种方式均是直接在编织所述布状带21的过程中来实现减薄所述折弯部位的目的。例如所述折弯部位的编织纹理采用平纹,而非折弯部位的编织纹理采用斜纹或其它比平纹更厚的编织纹理。此外,当所述折弯部位采用平纹进行编织时,所述布状带21在折弯部位不容易出现波浪型不直的问题。
第二种方式,在所述非折弯部位上贴合膜制品但在所述折弯部位不贴合膜制品从而让所述非折弯部位的厚度大于所述折弯部位的厚度。此方式是通过贴合膜制品来增加所述非折弯部位的厚度,进而使得所述折弯部位的厚度相对较薄。
其中,本实施例的所述链牙24为尼龙链牙,所述尼龙链牙缝合在所述布状带21上。当所述链牙24采用尼龙链牙时,所述尼龙链牙在所述布状带21折弯后缝制在双层结构的所述布状带21上,且所述尼龙链牙缝制在所述布状带21的下侧面,当然所述尼龙链牙也可以缝制在双层结构的所述布状带21的上侧面。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尼龙链牙还可以缝制在所述双层结构的所述布状带21的折弯部位。
如附图4所示,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尼龙链牙还可以选择在所述布状带21呈现单层结构时缝制在所述布状带21上,当所述尼龙链牙缝合完成后,所述布状带21可以以靠近所述链牙24的侧方位置作为折弯线,使得所述尼龙链牙布置在双层结构的所述布状带21的上侧面或者下侧面,所述布状带21还可以直接以所述尼龙链牙作为折弯线,使得所述尼龙链牙布置在双层结构的所述布状带21的折弯部位。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链牙24为金属链牙,所述金属链牙压制到所述布状带21上。采用此方式时,为了便于所述金属链牙与所述布状带21连接,所述金属链牙一般选择在所述布状带21折弯后压制到双层结构的所述布状带21的折弯部位。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链牙24为树脂链牙,所述树脂链牙注塑到所述布状带21上。采用此方式时,由于所述树脂链牙是注塑到所述布状带21上的,所以所述树脂链牙优选在所述布状带21折弯后注塑到双层结构的所述布状带21的折弯部位。
为了防止所述拉头4脱离所述布状带21,本发明在所述布状带21的首端设置有制动件25,所述制动件25用于阻止所述拉头4脱离所述布状带21。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动件25也可以只设置在所述布状带21的尾端,或者所述布状带21的首端和尾端均设置有制动件25。这样便于用户随意拉动拉头4而不用担心所述拉头4会脱离所述布状带21。
本发明的拉链100通过单层的所述布状带21折弯形成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布状带21具有两个远离折弯端23且相互分离的自由端(22a、22b),这样大大便利于下工序例如衣服厂家、皮箱厂家等采用拉链100时,可以根据设计、加工需求选择与拉链100之间的缝制结合方式,例如直接将所述布状带21的两个所述自由端(22a、22b)同时安置在所述拉链应用品的缝接部位3的同一个侧面,又或者将所述拉链应用品的缝接部位3收纳到所述布状带21的两个所述自由端(22a、22b)之间,采用后者时,由于所述缝接部位3收纳到所述布状带21的两个所述自由端(22a、22b)之间,所以无需对所述缝接部位3进行翻边处理,而当所述缝接部位3有外表层和内里层两层时,所述拉链应用品在缝制拉链的部位的整体厚度可以减少到四层,且只需要进行一次缝制即可。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拉链应用品,包括缝接部位3以及本发明所述的拉链100,所述拉链100结合到所述缝接部位3。其中,所述拉链应用品是指采用拉链100作为开口部的闭合或开启零件的物品例如衣服、鞋帽、箱包等产品,所述拉链应用品的缝接部位是指所述拉链应用品上的用于结合所述拉链100的部位。本发明的拉链应用品可以根据设计、加工需求选择拉链100的缝结方式。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拉链应用品采用的拉链100是先将所述链牙24缝制在单层的所述布状带21上,然后再将所述布状带21进行弯折形成双层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将所述拉链100缝制到所述拉链应用品的缝接部位3上,本发明的拉链100可以在所述布状带21折弯后进行熨烫定型,经过熨烫定型的拉链100可以提高下工序例如衣服厂家、皮箱厂家等的效率。此外所述链牙4既可以在所述布状带21熨烫定型前布置在所述布状带21上,也可以在所述布状带21熨烫定型后布置在所述布状带21上。

Claims (6)

1.一种拉链,包括链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链带包括单层的布状带,单层的所述布状带折弯形成双层结构,并且单层的所述布状带折弯形成远离折弯端的便利于在下工序中安置到拉链应用品的缝接部位的相对分离的两个自由端;所述链带在所述布状带的折弯部位或靠近所述折弯部位的区域布置有链牙,还包括有拉头,所述拉头用于让一对所述链带上的链牙啮合或分离,所述布状带的折弯部位的厚度小于位于其左右两侧的非折弯部位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状带为编织布,所述折弯部位的编织纹理比非折弯部位的编织纹理薄,或所述折弯部位的纱线密度比非折弯部位的纱线密度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折弯部位上贴合膜制品从而让所述非折弯部位的厚度大于所述折弯部位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1到3任一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链牙为尼龙链牙,所述尼龙链牙缝合在所述布状带上;或者,所述链牙为金属链牙,所述金属链牙压制到所述布状带上;或者,所述链牙为树脂链牙,所述树脂链牙注塑到所述布状带上。
5.如权利要求1到3任一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布状带的首端或/和尾端设置有制动件,所述制动件用于阻止所述拉头脱离所述布状带。
6.一种拉链应用品,包括缝接部位;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到5任一所述拉链结合到所述缝接部位。
CN202020627323.4U 2020-04-23 2020-04-23 拉链及拉链应用品 Active CN212729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27323.4U CN212729034U (zh) 2020-04-23 2020-04-23 拉链及拉链应用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27323.4U CN212729034U (zh) 2020-04-23 2020-04-23 拉链及拉链应用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29034U true CN212729034U (zh) 2021-03-19

Family

ID=75003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27323.4U Active CN212729034U (zh) 2020-04-23 2020-04-23 拉链及拉链应用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290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3255B2 (en) Slide fastener-attached product
TWI627921B (zh) Zipper-attached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ith zipper
TWI546024B (zh) 附有拉鏈之物品及附有拉鏈之物品之製造方法、以及鏈帶及拉鏈
TWI448259B (zh) Zippe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WI326204B (en) Article with slide fastener
US6164227A (en) Method for sewing stretchable cloths by using stretchable cloth tape, and stretchable cloth
CN106535693A (zh) 牙链带、拉链以及带拉链物品
CN212729034U (zh) 拉链及拉链应用品
CN110545689B (zh) 带拉链的产品及带拉链的产品的制造方法
CN111296999A (zh) 拉链及拉链应用品
CN112263055B (zh) 双层拉链二合一式缝制方法及结构
CN212345594U (zh) 一种箱包拉链
CN209749995U (zh) 一种牙链带及拉链
WO2019176394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218852097U (zh) 一种双层结构拉链及其双层结构织带
CN220001011U (zh) 一种结构布带、拉链和拉链制品
CN220255859U (zh) 双层拉链
CN213030008U (zh) 一种缝合线防外露拉链
TW201609015A (zh) 無拉鏈鏈布之鏈帶、無拉鏈鏈布之拉鏈及附有拉鏈之物品
CN212165111U (zh) 可简化缝制结构的牙链带及拉链
CN219593798U (zh) 一种粗纺呢的流苏结构
CN212521033U (zh) 一种箱包
CN217065509U (zh) 一种层贴无车缝线的反包边内衣背扣
CN215189497U (zh) 双面呢门襟结构及双面呢服装结构
WO2024028956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縫製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