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21033U - 一种箱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箱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21033U
CN212521033U CN202021024235.1U CN202021024235U CN212521033U CN 212521033 U CN212521033 U CN 212521033U CN 202021024235 U CN202021024235 U CN 202021024235U CN 212521033 U CN212521033 U CN 212521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reverse
connecting portion
strap
spr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2423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战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Hengshun Zipp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Hengshun Zipp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Hengshun Zipp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Hengshun Zipp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2423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21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21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21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箱包,包括箱体及盖于箱体上的盖体,所述箱体与盖体之间通过拉链拉合,所述拉链包括布带以及设置于布带上的链齿,所述链齿设置于布带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布带宽度方向背向链齿的一侧设有与布带呈一体注塑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远离链齿的一侧设有反向折缘,所述反向折缘向上翻折后往链齿一侧延伸并与连接部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造型美观,拉链整体强度高,连接可靠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箱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包。
背景技术
箱包的种类繁多,其箱体与盖体之间的扣合连接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包括拉链连接扣合。
拉链由链牙、拉头、上下止(前码和后码)或锁紧件等组成;其中链牙是关键部分,它直接决定拉链的侧拉强度;一般拉链有两片链带,每片链带上各自有一列链牙,两列链牙相互交错排列;拉头夹持两侧链牙,借助拉襻滑行,即可使两侧的链牙相互啮合或脱开。
现有拉链的链带(布带)一般与被连接件之间通过缝合的方式连接,其缝合位置的缝线往往裸露在外,容易影响箱包的美观性。
因此有些拉链会在布带的两侧设置遮挡片对后续要缝合时的缝合线进行遮挡,但是遮挡片与布带之间往往是通过缝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容易造成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过高等问题,其连接方式也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在受拉时易发生针孔部位应力过大出现撕裂等情况,同时在遮挡片与布带缝合连接后,拉链在使用安装时需要再次缝合,这就会导致布带位置出现两条缝合线,一来影响美观,二来容易因针脚的穿刺导致削弱布带及遮挡片强度,并影响平整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型美观,拉链整体强度高,连接可靠的箱包。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箱包,包括箱体及盖于箱体上的盖体,所述箱体与盖体之间通过拉链拉合,所述拉链包括布带以及设置于布带上的链齿,所述链齿设置于布带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布带宽度方向背向链齿的一侧设有与布带呈一体注塑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远离链齿的一侧设有反向折缘,所述反向折缘向上翻折后往链齿一侧延伸并与连接部间隔设置。
上述结构中,连接部与布带呈一体注塑连接,有效保证两者之间连接的牢固度,以提升可靠性,在制作箱包时可直接将缝线缝于连接部上,并利用反向折缘对缝线进行遮挡,以提升美观性,同时还可采用粘接等方式将连接部背向反向折缘的一面与箱包开口位置相粘接,有效保证拉链的整体质感,反向折缘可保证链齿的高度低于反向折缘,能利用反向折缘与连接部的厚度层叠,以此效阻挡日常生活中箱包在搬运时对链齿的刮擦,提高链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与布带的正反两面一体注塑连接。
上述结构中,保证布带两面都能与连接部注塑连接,有效提升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带与连接部连接的一侧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的附着孔。
上述结构中,附着孔在布带与连接部一体注塑时使熔融的连接部材质能穿过附着孔,进一步提升连接部与布带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附着孔设置有至少一排。
上述结构中,所述附着孔优选设置为两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附着孔直径为1mm至3mm。
上述结构中,所述附着孔优选直径为1.5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附着孔彼此间隔3mm至10mm。
上述结构中,所述附着孔彼此间隔距离优选为6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与反向折缘为塑胶材质彼此通过一体注塑连接。
上述结构中,保证连接部与反向折缘之间的整体强度,也能保证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带为两条一组,相邻布带之间通过链齿咬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相邻布带之间的链齿通过拉头控制咬合与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向折缘背向与连接部连接的一侧设有往布带方向凸起的滑缘。
上述结构中,在缝合时缝纫机构的压脚需要推开反向折缘才能使针脚刺穿连接部进行缝线,此时反向折缘相对于连接部呈展开状态,反向折缘的边缘位置会与压脚发生摩擦,设置滑缘使其朝向连接部方向凸起,可在缝合时与压脚相抵接触提高反向折缘侧边的强度,避免发生磨损拉毛甚至破裂等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在布带反面位置处延伸至链齿下方。
上述结构中,可进一步提升连接强度,并为布带提供支撑塑形作用,且能增加气密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在布带反面位置处设有与连接部相连,且与布带背面位置的连接部表面呈间隔设置并朝背向链齿一侧延伸的包覆缘。
上述结构中,包覆缘可与连接部一起卡于箱包壳体的边缘位置,提高包覆性及美观性,在缝合后能利用包覆缘和反向折缘共同遮挡两面的线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包覆缘自布带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起延伸,使连接部与反向折缘交界处的虚拟水平投影面上的投影边界与包覆缘的延伸侧平齐。
上述结构中,能保证包覆缘与反向折缘能够完完全全遮挡住线缝,提高对称度及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连接部与布带呈一体注塑连接,有效保证两者之间连接的牢固度,以提升可靠性,在制作箱包时可直接将缝线缝于连接部上,并利用反向折缘对缝线进行遮挡,以提升美观性,同时还可采用粘接等方式将连接部背向反向折缘的一面与箱包开口位置相粘接,有效保证拉链的整体质感,反向折缘可保证链齿的高度低于反向折缘,能利用反向折缘与连接部的厚度层叠,以此效阻挡日常生活中箱包在搬运时对链齿的刮擦,提高链齿使用寿命;相比现有布带与遮挡片(连接部)缝合连接,连接强度更高,更易实现自动化生产,减少生产成本并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链咬合状态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链咬合状态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拉链分离状态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拉链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拉链;10-布带;101-附着孔;11-链齿;12-连接部;13-反向折缘;131-滑缘;14-包覆缘;2-箱体;3-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考图1至图6,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箱包,包括箱体2及盖于箱体2上的盖体3,所述箱体2与盖体3之间通过拉链1拉合,所述1拉链包括布带10以及设置于布带10上的链齿11,所述链齿11设置于布带10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布带10宽度方向背向链齿11的一侧设有与布带10呈一体注塑连接的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远离链齿11的一侧设有反向折缘13,所述反向折缘13向上翻折后往链齿11一侧延伸并与连接部12间隔设置。
上述结构中,连接部12与布带10呈一体注塑连接,有效保证两者之间连接的牢固度,以提升可靠性,在制作箱包时可直接将缝线缝于连接部12上,并利用反向折缘13对缝线进行遮挡,以提升美观性,同时还可采用粘接等方式将连接部12背向反向折缘13的一面与箱包开口位置相粘接,有效保证拉链的整体质感,反向折缘13可保证链齿11的高度低于反向折缘13,能利用反向折缘13与连接部12的厚度层叠,以此效阻挡日常生活中箱包在搬运时对链齿11的刮擦,提高链齿11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2与布带10的正反两面一体注塑连接。
上述结构中,保证布带10两面都能与连接部12注塑连接,有效提升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布带10与连接部12连接的一侧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的附着孔101。
上述结构中,附着孔101在布带10与连接部12一体注塑时使熔融的连接部12材质能穿过附着孔101,进一步提升连接部12与布带10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附着孔101设置有至少一排。
上述结构中,所述附着孔101优选设置为两排。
本实施例中,所述附着孔101直径为1mm至3mm。
上述结构中,所述附着孔101优选直径为1.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附着孔101彼此间隔3mm至10mm。
上述结构中,所述附着孔101彼此间隔距离优选为6mm。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2与反向折缘13为塑胶材质彼此通过一体注塑连接。
上述结构中,保证连接部12与反向折缘13之间的整体强度,也能保证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布带10为两条一组,相邻布带10之间通过链齿11咬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相邻布带10之间的链齿11通过拉头控制咬合与分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向折缘13背向与连接部12连接的一侧设有往布带10方向凸起的滑缘131。
上述结构中,在缝合时缝纫机构的压脚需要推开反向折缘13才能使针脚刺穿连接部12进行缝线,此时反向折缘13相对于连接部12呈展开状态,反向折缘13的边缘位置会与压脚发生摩擦,设置滑缘131使其朝向连接部12方向凸起,可在缝合时与压脚相抵接触提高反向折缘13侧边的强度,避免发生磨损拉毛甚至破裂等情况的发生。
实施例2
参考图1至图6、及图7,如图1至图6、及图7所示的一种箱包,包括箱体2及盖于箱体2上的盖体3,所述箱体2与盖体3之间通过拉链1拉合,所述1拉链包括布带10以及设置于布带10上的链齿11,所述链齿11设置于布带10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布带10宽度方向背向链齿11的一侧设有与布带10呈一体注塑连接的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远离链齿11的一侧设有反向折缘13,所述反向折缘13向上翻折后往链齿11一侧延伸并与连接部12间隔设置。
上述结构中,连接部12与布带10呈一体注塑连接,有效保证两者之间连接的牢固度,以提升可靠性,在制作箱包时可直接将缝线缝于连接部12上,并利用反向折缘13对缝线进行遮挡,以提升美观性,同时还可采用粘接等方式将连接部12背向反向折缘13的一面与箱包开口位置相粘接,有效保证拉链的整体质感,反向折缘13可保证链齿11的高度低于反向折缘13,能利用反向折缘13与连接部12的厚度层叠,以此效阻挡日常生活中箱包在搬运时对链齿11的刮擦,提高链齿11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2与布带10的正反两面一体注塑连接。
上述结构中,保证布带10两面都能与连接部12注塑连接,有效提升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布带10与连接部12连接的一侧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的附着孔101。
上述结构中,附着孔101在布带10与连接部12一体注塑时使熔融的连接部12材质能穿过附着孔101,进一步提升连接部12与布带10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附着孔101设置有至少一排。
上述结构中,所述附着孔101优选设置为两排。
本实施例中,所述附着孔101直径为1mm至3mm。
上述结构中,所述附着孔101优选直径为1.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附着孔101彼此间隔3mm至10mm。
上述结构中,所述附着孔101彼此间隔距离优选为6mm。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2与反向折缘13为塑胶材质彼此通过一体注塑连接。
上述结构中,保证连接部12与反向折缘13之间的整体强度,也能保证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布带10为两条一组,相邻布带10之间通过链齿11咬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相邻布带10之间的链齿11通过拉头控制咬合与分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向折缘13背向与连接部12连接的一侧设有往布带10方向凸起的滑缘131。
上述结构中,在缝合时缝纫机构的压脚需要推开反向折缘13才能使针脚刺穿连接部12进行缝线,此时反向折缘13相对于连接部12呈展开状态,反向折缘13的边缘位置会与压脚发生摩擦,设置滑缘131使其朝向连接部12方向凸起,可在缝合时与压脚相抵接触提高反向折缘13侧边的强度,避免发生磨损拉毛甚至破裂等情况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2在布带10反面位置的a处延伸至链齿11下方。
上述结构中,可进一步提升连接强度,并为布带10提供支撑塑形作用,且能增加气密性。
实施例3
参考图1至图6、及图8,如图1至图6、及图8所示的一种箱包,包括箱体2及盖于箱体2上的盖体3,所述箱体2与盖体3之间通过拉链1拉合,所述1拉链包括布带10以及设置于布带10上的链齿11,所述链齿11设置于布带10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布带10宽度方向背向链齿11的一侧设有与布带10呈一体注塑连接的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远离链齿11的一侧设有反向折缘13,所述反向折缘13向上翻折后往链齿11一侧延伸并与连接部12间隔设置。
上述结构中,连接部12与布带10呈一体注塑连接,有效保证两者之间连接的牢固度,以提升可靠性,在制作箱包时可直接将缝线缝于连接部12上,并利用反向折缘13对缝线进行遮挡,以提升美观性,同时还可采用粘接等方式将连接部12背向反向折缘13的一面与箱包开口位置相粘接,有效保证拉链的整体质感,反向折缘13可保证链齿11的高度低于反向折缘13,能利用反向折缘13与连接部12的厚度层叠,以此效阻挡日常生活中箱包在搬运时对链齿11的刮擦,提高链齿11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2与布带10的正反两面一体注塑连接。
上述结构中,保证布带10两面都能与连接部12注塑连接,有效提升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布带10与连接部12连接的一侧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的附着孔101。
上述结构中,附着孔101在布带10与连接部12一体注塑时使熔融的连接部12材质能穿过附着孔101,进一步提升连接部12与布带10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附着孔101设置有至少一排。
上述结构中,所述附着孔101优选设置为两排。
本实施例中,所述附着孔101直径为1mm至3mm。
上述结构中,所述附着孔101优选直径为1.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附着孔101彼此间隔3mm至10mm。
上述结构中,所述附着孔101彼此间隔距离优选为6mm。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2与反向折缘13为塑胶材质彼此通过一体注塑连接。
上述结构中,保证连接部12与反向折缘13之间的整体强度,也能保证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布带10为两条一组,相邻布带10之间通过链齿11咬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相邻布带10之间的链齿11通过拉头控制咬合与分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向折缘13背向与连接部12连接的一侧设有往布带10方向凸起的滑缘131。
上述结构中,在缝合时缝纫机构的压脚需要推开反向折缘13才能使针脚刺穿连接部12进行缝线,此时反向折缘13相对于连接部12呈展开状态,反向折缘13的边缘位置会与压脚发生摩擦,设置滑缘131使其朝向连接部12方向凸起,可在缝合时与压脚相抵接触提高反向折缘13侧边的强度,避免发生磨损拉毛甚至破裂等情况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2在布带10反面位置处设有与连接部12相连,且与布带10背面位置的连接部12表面呈间隔设置并朝背向链齿11一侧延伸的包覆缘14。
上述结构中,包覆缘14可与连接部12一起卡于箱包壳体的边缘位置,提高包覆性及美观性,在缝合后能利用包覆缘14和反向折缘13共同遮挡两面的线缝。
本实施例中,所述包覆缘14自布带10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起延伸,使连接部12与反向折缘13交界处的虚拟水平投影面上的投影边界与包覆缘14的延伸侧平齐。
上述结构中,能保证包覆缘14与反向折缘13能够完完全全遮挡住线缝,提高对称度及美观性。
实施例4
参考图1至图6、及图9,如图1至图6、及图9所示的一种箱包,包括箱体2及盖于箱体2上的盖体3,所述箱体2与盖体3之间通过拉链1拉合,所述1拉链包括布带10以及设置于布带10上的链齿11,所述链齿11设置于布带10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布带10宽度方向背向链齿11的一侧设有与布带10呈一体注塑连接的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远离链齿11的一侧设有反向折缘13,所述反向折缘13向上翻折后往链齿11一侧延伸并与连接部12间隔设置。
上述结构中,连接部12与布带10呈一体注塑连接,有效保证两者之间连接的牢固度,以提升可靠性,在制作箱包时可直接将缝线缝于连接部12上,并利用反向折缘13对缝线进行遮挡,以提升美观性,同时还可采用粘接等方式将连接部12背向反向折缘13的一面与箱包开口位置相粘接,有效保证拉链的整体质感,反向折缘13可保证链齿11的高度低于反向折缘13,能利用反向折缘13与连接部12的厚度层叠,以此效阻挡日常生活中箱包在搬运时对链齿11的刮擦,提高链齿11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2与布带10的正反两面一体注塑连接。
上述结构中,保证布带10两面都能与连接部12注塑连接,有效提升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布带10与连接部12连接的一侧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的附着孔101。
上述结构中,附着孔101在布带10与连接部12一体注塑时使熔融的连接部12材质能穿过附着孔101,进一步提升连接部12与布带10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附着孔101设置有至少一排。
上述结构中,所述附着孔101优选设置为两排。
本实施例中,所述附着孔101直径为1mm至3mm。
上述结构中,所述附着孔101优选直径为1.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附着孔101彼此间隔3mm至10mm。
上述结构中,所述附着孔101彼此间隔距离优选为6mm。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2与反向折缘13为塑胶材质彼此通过一体注塑连接。
上述结构中,保证连接部12与反向折缘13之间的整体强度,也能保证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布带10为两条一组,相邻布带10之间通过链齿11咬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相邻布带10之间的链齿11通过拉头控制咬合与分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向折缘13背向与连接部12连接的一侧设有往布带10方向凸起的滑缘131。
上述结构中,在缝合时缝纫机构的压脚需要推开反向折缘13才能使针脚刺穿连接部12进行缝线,此时反向折缘13相对于连接部12呈展开状态,反向折缘13的边缘位置会与压脚发生摩擦,设置滑缘131使其朝向连接部12方向凸起,可在缝合时与压脚相抵接触提高反向折缘13侧边的强度,避免发生磨损拉毛甚至破裂等情况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2在布带10反面位置的a处延伸至链齿11下方。
上述结构中,可进一步提升连接强度,并为布带10提供支撑塑形作用,且能增加气密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2在布带10反面位置处设有与连接部12相连,且与布带10背面位置的连接部12表面呈间隔设置并朝背向链齿11一侧延伸的包覆缘14。
上述结构中,包覆缘14可与连接部12一起卡于箱包壳体的边缘位置,提高包覆性及美观性,在缝合后能利用包覆缘14和反向折缘13共同遮挡两面的线缝。
本实施例中,所述包覆缘14自布带10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起延伸,使连接部12与反向折缘13交界处的虚拟水平投影面上的投影边界与包覆缘14的延伸侧平齐。
上述结构中,能保证包覆缘14与反向折缘13能够完完全全遮挡住线缝,提高对称度及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连接部12与布带10呈一体注塑连接,有效保证两者之间连接的牢固度,以提升可靠性,在制作箱包时可直接将缝线缝于连接部12上,并利用反向折缘13对缝线进行遮挡,以提升美观性,同时还可采用粘接等方式将连接部12背向反向折缘13的一面与箱包开口位置相粘接,有效保证拉链的整体质感,反向折缘13可保证链齿11的高度低于反向折缘13,能利用反向折缘13与连接部12的厚度层叠,以此效阻挡日常生活中箱包在搬运时对链齿11的刮擦,提高链齿11使用寿命;相比现有布带10与遮挡片(连接部)缝合连接,连接强度更高,更易实现自动化生产,减少生产成本并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箱包,包括箱体及盖于箱体上的盖体,所述箱体与盖体之间通过拉链拉合,所述拉链包括布带以及设置于布带上的链齿,其特征在于:所述链齿设置于布带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布带宽度方向背向链齿的一侧设有与布带呈一体注塑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远离链齿的一侧设有反向折缘,所述反向折缘向上翻折后往链齿一侧延伸并与连接部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布带的正反两面一体注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带与连接部连接的一侧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的附着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孔设置有至少一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反向折缘为塑胶材质彼此通过一体注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带为两条一组,相邻布带之间通过链齿咬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折缘背向与连接部连接的一侧设有往布带方向凸起的滑缘。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在布带反面位置处延伸至链齿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一种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在布带反面位置处设有与连接部相连,且与布带背面位置的连接部表面呈间隔设置并朝背向链齿一侧延伸的包覆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缘自布带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起延伸,使连接部与反向折缘交界处的虚拟水平投影面上的投影边界与包覆缘的延伸侧平齐。
CN202021024235.1U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箱包 Active CN212521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4235.1U CN212521033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箱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4235.1U CN212521033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箱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21033U true CN212521033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640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24235.1U Active CN212521033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箱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21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47818C (en) Weather resistant slide fasteners
TWI627921B (zh) Zipper-attached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ith zipper
US7624482B2 (en) Article with slide fastener
TWI546024B (zh) 附有拉鏈之物品及附有拉鏈之物品之製造方法、以及鏈帶及拉鏈
CN1985695A (zh) 防水拉链
TWI397386B (zh)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zipper chain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zipper attached product, a zipper attached product, and a presser foot
CN212345594U (zh) 一种箱包拉链
CN212521033U (zh) 一种箱包
CN214759603U (zh) 一种箱包
CN214630429U (zh) 一种箱包拉链
TWI662915B (zh) zipper
CN209749995U (zh) 一种牙链带及拉链
CN213045674U (zh) 一种拉链
CN212729034U (zh) 拉链及拉链应用品
CN221265395U (zh) 一种拉链及拉链与箱包壳体连接结构
CN220001011U (zh) 一种结构布带、拉链和拉链制品
CN220255859U (zh) 双层拉链
CN213030008U (zh) 一种缝合线防外露拉链
CN210124381U (zh) 一种拉链及其链带
CN215873684U (zh) 一种多链齿组合拉链
CN212729032U (zh) 一种拉头防护用帽盖及所应用的拉链、衣物
CN213096647U (zh) 一种包的封口结构
CN220694548U (zh) 新型组合拉链
CN110604385A (zh) 一种新型箱包拉链
CN117502781A (zh) 一种嵌合式拉链及其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