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48424A - 積層塑膠膜、積層塑膠膜之作為再生原料之用途、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及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積層塑膠膜、積層塑膠膜之作為再生原料之用途、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及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48424A
TW202348424A TW112111674A TW112111674A TW202348424A TW 202348424 A TW202348424 A TW 202348424A TW 112111674 A TW112111674 A TW 112111674A TW 112111674 A TW112111674 A TW 112111674A TW 202348424 A TW202348424 A TW 20234842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film
silica particles
porous silica
layer
lamina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11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開俊啟
佐佐木伸明
教海宏輔
黒田清徳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48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842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基於內含物品資訊進行認證、識別、追蹤之特別適於再生之積層塑膠膜。 本發明係一種積層塑膠膜,其係於塑膠膜之至少單面具備樹脂層者,且上述樹脂層包含化學標籤,上述化學標籤具有可與上述積層塑膠膜之物品資訊建立關聯而供識別之波長光譜輪廓。

Description

積層塑膠膜、積層塑膠膜之作為再生原料之用途、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及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積層塑膠膜、積層塑膠膜之作為再生原料之用途、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及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
以往,廢舊塑膠會進行填埋、海洋傾倒、焚燒等處理,但越來越難以確保填埋場地,由於塑膠不會分解,海洋傾倒正在成為環境問題。 進而,可藉由焚燒以熱能之形式利用,但存在因二氧化碳之排放導致全球變暖之問題。
因此,由於最近環境問題加劇,需要對廢舊塑膠進行再利用、重複利用等再生,為此正在積極進行研究開發。 又,塑膠大多由化石燃料生產,就有效利用資源之方面而言,亦需要構建再生方法。
尤其是在日本,自1990年代開始便致力於再生PET瓶,如今,PET瓶呈現出較高之再生率。 PET瓶再生原料被重新用於瓶(瓶到瓶)或膜(瓶到膜)。作為與此種PET瓶再生原料之使用相關之技術,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一種使用PET瓶再生原料獲得之雙軸配向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 另一方面,聚酯膜之再生率仍處於較低水準。
塑膠膜較輕、廉價、且成形加工性較高,故而用於包裝、電子零件、電絕緣、金屬層壓、軟性顯示器等顯示器構成構件、觸控面板、抗反射、防止玻璃飛散等各種用途。 又,塑膠膜可用作基材膜,多數情況下用作於其單面或兩面積層有各種功能層之積層塑膠膜。作為樹脂層,大多為用於賦予特定功能之功能層,使用於塑膠膜上積層有與功能層對應之材料之積層塑膠膜。
當再生各種用途中使用之塑膠膜或用作基材膜之塑膠膜時,為了穩定再生品之品質,想到對回收來之塑膠膜進行認證、識別。 例如於專利文獻2中揭示一種聚酯膜,其含有相對於對苯二甲酸二甲酯為1~500重量ppm之作為識別化合物之無機化合物。關於所添加之無機化合物,可藉由螢光X射線分析、原子吸光分析、感應耦合電漿發光分析等檢測金屬成分。 又,於專利文獻3中揭示一種聚酯膜,其添加相對於所有對苯二甲酸二甲酯為1~1000重量ppm之包含碳或/及氫之同位素之對苯二甲酸二甲酯作為識別化合物。所添加之對苯二甲酸二甲酯之同位素化合物可藉由利用 13CNMR、 1HNMR、氣相層析質譜儀進行分析而與原始對苯二甲酸二甲酯區分開來。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4-06528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2-173585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02-173523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由於最近之環境問題,塑膠製造商越來越需要對製造負責,認為今後需要追蹤、掌握聚酯膜等塑膠膜、或於塑膠膜上積層有樹脂層之積層塑膠膜等塑膠製品之流向。
然而,專利文獻2及3中,對利用識別化合物識別再生樹脂之使用或者防止使用再生樹脂之製品之品質下降進行了研究,而完全未考慮使其內含物品資訊以認證、識別回收來之積層塑膠膜,或者追蹤、掌握積層塑膠膜等製品之流向。
因此,本發明係鑒於上述事實而完成者,其解決課題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基於內含物品資訊進行認證、識別、追蹤之特別適於再生之積層塑膠膜。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等人進行了專心研究,結果發現藉由具有以下構成,能夠解決上述課題。 本發明具有以下態樣。
[1]一種積層塑膠膜,其係於塑膠膜之至少單面具備樹脂層者,且上述樹脂層包含化學標籤,上述化學標籤具有可與上述積層塑膠膜之物品資訊建立關聯而供識別之波長光譜輪廓。 [2]如上述[1]中記載之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物品資訊包含製造商資訊。 [3]如上述[1]或[2]中記載之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化學標籤包含具有直徑為奈米單位之細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 [4]如上述[3]中記載之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可使用光學式分光讀取器讀取。 [5]如上述[3]或[4]中記載之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包含選自由以下(a1)~(a3)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a1)具有細孔直徑為0.001 nm以上且未達2 nm之微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 (a2)具有細孔直徑為2 nm以上50 nm以下之中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及 (a3)具有細孔直徑超過50 nm且為1000 nm以下之大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 [6]如上述[3]至[5]中任一項記載之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平均粒徑為10~150 μm。 [7]如上述[3]至[6]中任一項記載之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樹脂層中之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含量為2~6000 ppm。 [8]如上述[1]至[7]中任一項記載之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樹脂層為功能層。 [9]如上述[8]中記載之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功能層包含選自由離型層、黏著層、印刷層及硬塗層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10]如上述[1]至[9]中任一項記載之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塑膠膜包含粒子。 [11]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項記載之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塑膠膜包含聚酯。 [12]如上述[1]至[11]中任一項記載之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塑膠膜於至少一方向上延伸。
[13]一種積層塑膠膜之作為再生原料之用途,其係將塑膠膜之至少單面具備樹脂層之積層塑膠膜用作再生原料,且上述樹脂層包含化學標籤,上述化學標籤具有可與上述積層塑膠膜之物品資訊建立關聯而供識別之波長光譜輪廓。 [14]如上述[13]中記載之用途,其中上述物品資訊包含製造商資訊。 [15]如上述[13]或[14]中記載之用途,其中上述化學標籤包含具有直徑為奈米單位之細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 [16]如上述[15]中記載之用途,其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可使用光學式分光讀取器讀取。 [17]如上述[15]或[16]中記載之用途,其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包含選自由以下(a1)~(a3)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a1)具有細孔直徑為0.001 nm以上且未達2 nm之微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 (a2)具有細孔直徑為2 nm以上50 nm以下之中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及 (a3)具有細孔直徑超過50 nm且為1000 nm以下之大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 [18]如上述[15]至[17]中任一項記載之用途,其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平均粒徑為10~150 μm。 [19]如上述[15]至[18]中任一項記載之用途,其中上述樹脂層中之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含量為2~6000 ppm。 [20]如上述[13]至[19]中任一項記載之用途,其中上述樹脂層為功能層。 [21]如上述[20]中記載之用途,其中上述功能層包含選自由離型層、黏著層、印刷層及硬塗層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22]如上述[13]至[21]中任一項記載之用途,其中上述塑膠膜包含粒子。 [23]如上述[13]至[22]中任一項記載之用途,其中上述塑膠膜包含聚酯。 [24]如上述[13]至[23]中任一項記載之用途,其中上述塑膠膜於至少一方向上延伸。
[25]一種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其係於塑膠膜之至少單面具備樹脂層者,且上述樹脂層包含化學標籤,上述化學標籤具有可與上述積層塑膠膜之物品資訊建立關聯而供識別之波長光譜輪廓。 [26]如上述[25]中記載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物品資訊包含製造商資訊。 [27]如上述[25]或[26]中記載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化學標籤包含具有直徑為奈米單位之細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 [28]如上述[27]中記載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使用光學式分光讀取器讀取。 [29]如上述[27]或[28]中記載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包含選自由以下(a1)~(a3)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a1)具有細孔直徑為0.001 nm以上且未達2 nm之微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 (a2)具有細孔直徑為2 nm以上50 nm以下之中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及 (a3)具有細孔直徑超過50 nm且為1000 nm以下之大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 [30]如上述[27]至[29]中任一項記載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平均粒徑為10~150 μm。 [31]如上述[27]至[30]中任一項記載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樹脂層中之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含量為2~6000 ppm。 [32]如上述[25]至[31]中任一項記載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樹脂層為功能層。 [33]如上述[32]中記載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功能層包含選自由離型層、黏著層、印刷層及硬塗層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34]如上述[25]至[33]中任一項記載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塑膠膜包含粒子。 [35]如上述[25]至[34]中任一項記載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塑膠膜包含聚酯。 [36]如上述[25]至[35]中任一項記載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塑膠膜於至少一方向上延伸。 [37]一種再生塑膠膜,其係由如上述[25]至[36]中任一項記載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獲得。
[38]一種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包括:準備於塑膠膜之至少單面具備樹脂層之積層塑膠膜之準備步驟、及製造再生塑膠膜之再生步驟,且上述樹脂層包含化學標籤,上述化學標籤具有可與上述積層塑膠膜之物品資訊建立關聯而供識別之波長光譜輪廓,且於上述再生步驟中利用上述物品資訊。 [39]如上述[38]中記載之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再生步驟包括利用上述物品資訊之製品分類步驟。 [40]如上述[38]或[39]中記載之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物品資訊包含製造商資訊。 [41]如上述[38]至[40]中任一項記載之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化學標籤包含具有直徑為奈米單位之細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 [42]如上述[41]中記載之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再生步驟中,使用光學式分光讀取器讀取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對包含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塑膠膜進行分類。 [43]如上述[41]或[42]中記載之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包含選自由以下(a1)~(a3)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a1)具有細孔直徑為0.001 nm以上且未達2 nm之微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 (a2)具有細孔直徑為2 nm以上50 nm以下之中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及 (a3)具有細孔直徑超過50 nm且為1000 nm以下之大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 [44]如上述[41]至[43]中任一項記載之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平均粒徑為10~150 μm。 [45]如上述[41]至[44]中任一項記載之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樹脂層中之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含量為2~6000 ppm。 [46]如上述[38]至[45]中任一項記載之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樹脂層為功能層。 [47]如上述[46]中記載之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功能層包含選自由離型層、黏著層、印刷層及硬塗層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48]如上述[38]至[47]中任一項記載之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塑膠膜包含粒子。 [49]如上述[38]至[48]中任一項記載之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塑膠膜包含聚酯。 [50]如上述[38]至[49]中任一項記載之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塑膠膜於至少一方向上延伸。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基於內含物品資訊進行認證、識別、追蹤之特別適於再生之積層塑膠膜。
接下來,對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一例進行說明。但是,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接下來所說明之實施方式。
<<<積層塑膠膜>>> 本發明之積層塑膠膜(以下,亦稱為「本積層膜」)於塑膠膜(以下,亦稱為「本膜」)之至少單面具備樹脂層(以下,亦稱為「本樹脂層」)。
作為本積層膜之積層構成,可為於塑膠膜之單面側形成本樹脂層,另一面側直接為塑膠膜之表面之構成,亦可為於該另一面側形成其他層之構成。 亦可為於塑膠膜之兩面側形成本樹脂層之構成。 可於塑膠膜之上直接形成本樹脂層,但亦可於塑膠膜與本樹脂層之間設置其他層。
<<塑膠膜>> 本膜發揮作為本積層膜之基材之作用。 作為塑膠膜,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先前公知者。例如可例舉使聚乙烯、聚丙烯、環烯烴聚合物、聚酯、聚苯乙烯、丙烯酸、聚碳酸酯、聚胺酯、三乙醯纖維素、聚氯乙烯、聚醚碸、聚醯胺、聚醯亞胺、聚醯胺醯亞胺、聚醚醚酮等高分子形成為膜狀之樹脂膜。 又,只要能夠成膜,塑膠膜亦可為將該等材料混合而成者(聚合物摻合物膜)或使結構單元複合化而成者(共聚物膜、聚合物合金膜)。 其中,就耐熱性、平面性、光學特性、強度等物性優異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包含聚酯之聚酯膜。
本膜可為單層構造,亦可為多層構造(即積層膜)。於本膜為多層構造之情形時,可為2層構造、3層構造等,只要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亦可為4層或其以上之多層,層數並無特別限定。 但是,就應對薄膜化或減少製造步驟數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單層構造或3層以下之多層構造。
本膜可為未延伸膜(片材),亦可為延伸膜,但較佳為於至少一方向上延伸之膜。
上述聚酯膜較佳為將聚酯作為主成分樹脂。 於聚酯膜為多層構造之情形時,較佳為各層之主成分樹脂為聚酯。 再者,「主成分樹脂」意指構成膜之樹脂(於多層構造之情形時為構成各層之樹脂)中含有比率最多之樹脂。例如為構成膜(各層)之樹脂中占50質量%以上、特別是70質量%以上、尤其是80質量%以上(包含100質量%)之樹脂。
作為除聚酯以外之樹脂,例如可例舉:聚苯乙烯系樹脂、聚氯乙烯系樹脂、聚偏二氯乙烯系樹脂、氯化聚乙烯系樹脂、聚乳酸系樹脂、聚丁二酸丁二酯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包含芳香族聚醯胺系樹脂)、聚縮醛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甲基戊烯系樹脂、聚乙烯醇系樹脂、環烯系樹脂、聚丙烯腈系樹脂、聚環氧乙烷系樹脂、纖維素系樹脂、聚醯亞胺系樹脂、聚胺酯系樹脂、聚苯硫醚系樹脂、聚苯醚系樹脂、聚乙烯縮醛系樹脂、聚丁二烯系樹脂、聚丁烯系樹脂、聚醯胺醯亞胺系樹脂、聚醯胺雙馬來醯亞胺系樹脂、聚醚醯亞胺系樹脂、聚醚醚酮系樹脂、聚醚酮系樹脂、聚醚碸系樹脂、聚酮系樹脂、聚碸系樹脂、及氟系樹脂等。該等除聚酯以外之樹脂可單獨使用1種或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作為聚酯膜中包含之聚酯,並無特別限定。具體而言,可例舉使二羧酸成分與二醇成分縮聚而成之聚酯。
作為二羧酸成分,可例舉: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苯二甲酸、4,4'-聯苯二甲酸、2,5-萘二甲酸、1,4-萘二甲酸、1,5-萘二甲酸、2,6-萘二甲酸、2,7-萘二甲酸、1,4-環己烷二甲酸、2-鉀磺基對苯二甲酸、5-磺基間苯二甲酸鈉、己二酸、二聚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羧酸、戊二酸、及琥珀酸等。 亦可使用偏苯三甲酸及均苯三酸等三羧酸、以及均苯四甲酸等四羧酸以作為二羧酸成分。 進而,亦可使用二羧酸之酯形成性衍生物,例如鄰苯二甲酸酐及偏苯三甲酸酐等酸酐;以及偏苯三甲酸單鉀等羧酸鹽等。
作為二醇成分,可例舉: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3-丙烷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2-甲基-1,5-戊二醇、新戊二醇、1,4-環己烷二甲醇、對苯二甲醇、雙酚A-乙二醇加成物、二乙二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亞甲基醚二醇、螺二醇、異山梨酯及二羥甲基丙酸、以及二羥甲基丙酸鉀等。亦可使用甘油、三羥甲基丙烷等三元以上之醇以作為二醇成分。 可自上述化合物中分別適當選擇1種以上,並藉由常規之縮聚反應來合成聚酯。
聚酯膜中所含之聚酯亦可包含由來源於植物之原料獲得之生質聚酯,例如使用來源於生質之乙二醇作為二醇成分而成之聚酯。 再者,於本發明中,將二羧酸成分設為100莫耳%時,較佳為使用含有50%以上之芳香族二羧酸或脂肪族二羧酸之聚酯。
上述聚酯可為均聚物,亦可為共聚聚酯。 於包含均聚物之情形時,較佳為使芳香族二羧酸與脂肪族二醇縮聚而得者。其中,作為芳香族二羧酸,更佳為對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作為脂肪族二醇,更佳為乙二醇、1,4-丁二醇、1,4-環己烷二甲醇。 作為具代表性之聚酯,可例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等,就通用性之觀點而言,更佳為PET。
另一方面,於上述聚酯為共聚聚酯之情形時,包含除了作為構成聚酯之二羧酸成分之主成分之化合物、及作為二醇成分之主成分之化合物以外之第3成分作為共聚成分。例如,第3成分於PET中係除對苯二甲酸及乙二醇以外之成分。作為主成分及第3成分之二羧酸及二醇之具體例如上所述。
均聚物及共聚聚酯亦可分別併用1種以上。 聚酯膜包含之聚酯中之所有二羧酸成分100莫耳%中之共聚成分較佳為30莫耳%以下,更佳為20莫耳%以下。又,聚酯膜包含之聚酯中之所有二醇成分100莫耳%中之共聚成分較佳為30莫耳%以下,更佳為20莫耳%以下。 其中,較佳為聚酯膜中所含之聚酯之80莫耳%以上、較佳為90莫耳%以上為具有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單元之PET、或具有乙烯-2,6-萘二甲酸酯單元之PEN,就通用性之觀點而言,更佳為PET。
通常,於將乙二醇作為原料之一製造(縮聚)聚酯之情形時,會由乙二醇副產二乙二醇。於本說明書中,將該二乙二醇稱為副產二乙二醇。由乙二醇副產之二乙二醇之量亦根據縮聚之方式等而不同,但為乙二醇中之5莫耳%以下左右。於本發明中,5莫耳%以下之上述副產二乙二醇亦屬於乙二醇。另一方面,根據二乙二醇之含量,更具體而言,於含有超過5莫耳%之二乙二醇之情形時,該二乙二醇區別於乙二醇。
較佳為含有再生原料(再生聚酯原料)作為聚酯膜中所含之聚酯。含有較佳為30質量%以上、更佳為5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70質量%以上、尤佳為80質量%以上、最佳為100質量%之該再生原料。藉由使塑膠膜含有再生原料且於塑膠膜上具備包含化學標籤之樹脂層,不僅使積層塑膠膜可藉由與物品資訊建立關聯來進行認證、識別、追蹤,而且含有化學標籤本身可識別、認證該膜係於積層塑膠膜中之塑膠膜中使用再生原料之環保型膜。 再者,就相同之觀點而言,含有生質原料(生質聚酯原料)作為聚酯亦較佳。
作為聚酯之聚合觸媒,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先前公知之化合物。例如可例舉:鈦化合物、鍺化合物、銻化合物、錳化合物、鋁化合物、鎂化合物及鈣化合物等。其中,較佳為鈦化合物及銻化合物中之至少任一種。 因此,聚酯膜較佳為包含鈦化合物及銻化合物中之至少任一種。
亦可將低聚物成分之含量較少之聚酯作為原料來製造聚酯膜,以抑制低聚物成分之析出量。作為低聚物成分之含量較少之聚酯之製造方法,可使用各種公知之方法,例如可例舉聚酯製造後進行固相聚合之方法等。 又,亦可藉由將聚酯膜製成3層以上之多層構造,且使聚酯膜之至少一表層成為使用低聚物成分之含量較少之聚酯原料之層,來抑制低聚物成分之析出量。 聚酯亦可於進行酯化或酯交換反應之後,進而升高反應溫度於減壓下進行熔融縮聚來獲得。
聚酯膜可為未延伸膜(片材),亦可為延伸膜。其中,較佳為於至少一方向上延伸之膜,具體而言為單軸或雙軸延伸膜,就力學特性之平衡、平面性及薄膜化之觀點而言,更佳為雙軸延伸膜。
本膜中亦可含有粒子,主要是為了賦予易滑性及防止各步驟中出現劃痕。 上述粒子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只要是能夠賦予易滑性之粒子即可,可為下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 較佳為至少包含與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不同不具有細孔(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所具有之孔)之粒子作為上述粒子。此種粒子更佳為無機粒子及/或有機粒子。
作為上述無機粒子及/或有機粒子之具體例,例如可例舉:二氧化矽、碳酸鈣、碳酸鎂、碳酸鋇、硫酸鈣、磷酸鈣、磷酸鎂、高嶺土、氧化鋁、氧化鈦等無機粒子;交聯矽酮樹脂粒子、交聯丙烯酸系樹脂粒子、交聯苯乙烯-丙烯酸系樹脂粒子、交聯聚酯粒子等交聯高分子粒子;草酸鈣及離子交換樹脂等有機粒子。作為交聯高分子粒子之組成,例如可例舉:二乙烯苯聚合物、乙基乙烯苯-二乙烯苯共聚物、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苯乙烯-乙基乙烯苯-二乙烯苯共聚物、乙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二乙烯苯共聚物、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苯乙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二乙烯苯共聚物等交聯高分子粒子。再者,交聯高分子粒子亦可使用包含3種成分以上之系統者。
上述粒子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兩種以上。 進而,亦可使用於原料(例如聚酯)製造過程中使觸媒等金屬化合物之一部分沈澱、微分散而得之析出粒子作為上述粒子。
關於所使用之粒子之形狀,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球狀、塊狀、棒狀、扁平狀等中之任一種。其硬度、比重、顏色等亦無特別限制。
關於所使用之粒子之平均粒徑,考慮到兼顧製造本膜時之透明性與操作性,通常為0.01~5 μm,較佳為0.03~4 μm,更佳為0.05~3 μm。 再者,粒子之平均粒徑可利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測定10個以上粒子之直徑,並以其平均值之形式求出。此時,於非球狀粒子之情形時,可測定最長徑與最短徑之平均值作為各粒子之直徑。
本膜之含有粒子之層中之粒子之含量較佳為0.0003質量%以上5質量%以下,更佳為0.01質量%以上3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0.01質量%以上0.3質量%以下。於不含有粒子之情形時或者粒子之含量較少之情形時,所製造之塑膠膜之透明性變高,就透明性之觀點而言成為良好之塑膠膜。另一方面,藉由在上述範圍內含有粒子,於滑澤性及耐擦傷性之方面亦良好。 於使本膜含有粒子之情形時,例如較佳為設置表層及中間層,使至少一表層含有粒子。 再者,於本膜為單層之情形時,含有粒子之層為整個本膜。
作為向本膜中添加粒子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採用先前公知之方法。例如可於製造原料(例如聚酯)之任意階段進行添加,但於原料為聚酯之情形時,較佳為於酯化或酯交換反應結束後再添加。
於本膜中,除了添加上述構成成分以外,還可視需要添加先前公知之抗氧化劑、抗靜電劑、紫外線吸收劑、熱穩定劑、潤滑劑、染料、顏料等其他成分。 再者,於本膜為多層構造之情形時,無須使所有層含有上述其他成分,只要使至少1層含有即可。
本膜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制,只要處於能夠製成膜之範圍內即可,較佳為5~350 μm,更佳為8~125 μm,進而較佳為10~100 μm,尤佳為12~75 μm之範圍內。 本膜之厚度可藉由實施例中記載之方法進行測定。
<塑膠膜之製造方法> 本膜之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先前公知之方法。具體而言,以作為本膜之較佳之態樣之雙軸延伸聚酯膜為例對本膜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未延伸片材較佳為使用擠出機將原料自模頭擠出而成為熔融片材,並利用冷卻輥進行冷卻固化來獲得。於此情形時,為了提高片材之平面性,較佳為提高片材與旋轉冷卻滾筒之密接性,適宜採用靜電施加密接法及/或液體塗佈密接法。以此方式獲得未延伸片材。 再者,原料可以顆粒等之形式適當乾燥後供給至擠出機。又,粒子、紫外線吸收劑、其他添加劑等亦可適當調配至顆粒中。
所獲得之未延伸片材接下來於單軸方向上,進而於雙軸方向上延伸。 首先,利用輥或拉幅式延伸機使上述未延伸片材於一方向上延伸。延伸溫度通常為70~120℃,較佳為80~110℃,延伸倍率通常為2.5~7倍,較佳為3~6倍。 然後,在與第一階段之延伸方向正交之方向上延伸。此時之延伸溫度通常為70~170℃,延伸倍率通常為2.5~7倍,較佳為3~6倍。
緊接著,較佳為於180~270℃之溫度下,在張緊下或30%以內之鬆弛下進行熱處理,獲得雙軸延伸聚酯膜。於上述延伸中,亦可採用以2階段以上進行一方向之延伸之方法。於此情形時,較佳為以兩方向之延伸倍率最終分別處於上述範圍內之方式進行。
又,亦可採用同時雙軸延伸法,同時雙軸延伸法係使上述未延伸片材以溫度被控制至通常70~120℃、較佳為80~110℃之狀態同時於長度方向與寬度方向上延伸而配向之方法,關於延伸倍率,以面積倍率計通常為4~50倍,較佳為7~35倍,進而較佳為10~25倍。 緊接著,可於170~250℃之溫度下,在張緊下或30%以內之鬆弛下進行熱處理,獲得延伸配向膜。關於採用上述延伸方式之同時雙軸延伸裝置,可採用螺旋方式、縮放方式及線性驅動方式等先前公知之延伸方式。
再者,膜之長度方向係指於膜之製造過程中膜行進之方向、即膜卷之捲繞方向。寬度方向係指與膜面平行且與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即,製成膜卷狀時與輥之中心軸平行之方向。
<<樹脂層>> 本積層膜於本膜之至少單面具備本樹脂層。本樹脂層包含下述化學標籤。 藉由使樹脂層含有化學標籤,相較於使本膜本身含有化學標籤,能夠提高積層膜中所含之化學標籤之濃度。結果為,藉由增加化學標籤之含量,檢測性能可能會提高。 又,於使樹脂層含有化學標籤之情形時,與在本膜本身中混練化學標籤之情形相比,有易加工之優點。進而,根據樹脂層之種類,本樹脂層可能成為最表層,因此,亦有容易進行檢測,提高資訊管理性等之優點。
本樹脂層較佳為功能層,功能層之構成成分並無特別限定。作為功能層,可例舉:離型層、黏著層、印刷層、硬塗層、防靜電層、易接著層、加飾層、遮光層、紫外線屏蔽層、折射率調整層、低聚物密封層等。其中,就利用化學標籤更容易進行本積層膜之認證、識別、追蹤之觀點而言,含有化學標籤之樹脂層較佳為積層塑膠膜之最表層。因此,作為上述功能層,較佳為包含選自由離型層、黏著層、印刷層及硬塗層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再者,本樹脂層可為單層,亦可積層有2種以上之層。 又,根據最近對100%生質製品之需求,構成本樹脂層之成分亦可使用不來源於石油之成分,例如生質成分。
本樹脂層較佳為將用於形成樹脂層之組合物塗佈於塑膠膜上而形成,可視需要對塗佈後之上述組合物進行乾燥、硬化、熱處理等處理而形成。塗佈上述組合物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反向凹版塗佈、直接凹版塗佈、輥塗、模嘴塗佈、棒式塗佈、淋幕式塗佈等先前公知之方式。
關於本樹脂層之形成,可藉由在本膜之製膜過程中對膜表面進行處理之線內塗佈來設置,亦可藉由在系統外塗佈於暫時製造之膜上之離線塗佈來設置。熱處理之溫度及時間並無特別限制,可根據要設置之樹脂層適當進行選擇。
無論是線內塗佈還是離線塗佈,均可視需要併用上述熱處理與紫外線照射等活性能量線照射。 亦可對構成本積層膜之本膜預先實施電暈處理、電漿處理等表面處理。
關於樹脂層之厚度(乾燥後),亦無特別限制,可根據要設置之樹脂層適當進行選擇。
接下來,分別對離型層、黏著層、印刷層、硬塗層具體進行說明。
<離型層> 離型層較佳為含有硬化型矽酮樹脂。 作為上述硬化型矽酮樹脂,可為以硬化型矽酮樹脂為主成分之樹脂,亦可使用藉由與聚胺酯樹脂、環氧樹脂、醇酸樹脂等有機樹脂進行接枝聚合等而獲得之改性矽酮等。又,亦可含有氟矽酮樹脂等。
作為上述硬化型矽酮樹脂,可使用加成型、縮合型等熱固型或紫外線硬化型等電子束硬化型等既有之任一硬化反應類型。又,亦可併用複數種硬化型矽酮樹脂。進而,對於形成離型層時之硬化型矽酮樹脂之塗佈形態亦無特別限制,可為溶解於有機溶劑之形態、水系乳膠之形態、無溶劑之形態中之任一種。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硬化型矽酮樹脂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制,就輕剝離特性等優異之離型特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包含烯基之硬化型矽酮樹脂。包含烯基之硬化型矽酮樹脂可例示作為二有機聚矽氧烷之由下述通式(1)所表示者。 R (3-a)X aSiO-(RXSiO) m-(R 2SiO) n-SiX aR (3-a)…(1)
通式(1)中,R為碳數1~10之一價烴基,X為包含烯基之有機基。a為0~3之整數,較佳為1。m為0以上,但當a=0時,m為2以上。m及n分別為滿足100≦m+n≦20000之數。但是,上述式並不意指嵌段共聚物。 R為碳數1~10之一價烴基,具體而言,可例舉: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等烷基、環己基等環烷基、苯基、甲苯基等芳基等,尤佳為甲基、苯基。 X較佳為包含烯基之有機基且碳數為2~10者。具體而言,可例舉:乙烯基、烯丙基、己烯基、辛烯基、丙烯醯基丙基、丙烯醯基甲基、甲基丙烯醯基丙基、環己烯基乙基、乙烯氧基丙基等,尤佳為乙烯基、己烯基等。 具體例示時,可例舉:分子鏈兩末端由三甲基矽烷氧基封端之二甲基矽氧烷-甲基己烯基矽氧烷共聚物(二甲基矽氧烷單元96莫耳%、甲基己烯基矽氧烷單元4莫耳%)、分子鏈兩末端由二甲基乙烯基矽烷氧基封端之二甲基矽氧烷-甲基己烯基矽氧烷共聚物(二甲基矽氧烷單元97莫耳%、甲基己烯基矽氧烷單元3莫耳%)、分子鏈兩末端由二甲基己烯基矽烷氧基封端之二甲基矽氧烷-甲基己烯基矽氧烷共聚物(二甲基矽氧烷單元95莫耳%、甲基己烯基矽氧烷單元5莫耳%)。
硬化型矽酮樹脂之數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120以上,更佳為500以上,進而較佳為1000以上。又,上限較佳為600000以下,更佳為550000以下,進而較佳為500000以下。若該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20以上,則硬化型矽酮樹脂之反應性亦不會進展得極快,能夠展現出所期望之剝離特性。另一方面,若該數量平均分子量為600000以下,則黏度適度,結果為,離型層表面之塗佈表面狀態良好,能夠抑制塗佈條紋之產生等。 當硬化型矽酮樹脂之數量平均分子量滿足上述範圍時,作為較佳之實施態樣1,例如亦可使用該數量平均分子量處於120以上30000以下之範圍內之硬化型矽酮樹脂。 作為另一較佳之實施態樣2,於數量平均分子量滿足120以上30000以下之範圍後,亦可併用2種以上硬化型矽酮樹脂。更具體而言,可例舉如下方法:於選擇500以上30000以下作為第1聚二甲基矽氧烷之數量平均分子量,選擇120以上10000以下作為第2聚二甲基矽氧烷之數量平均分子量之後,將兩者混合使用。 又,作為又一較佳之實施態樣3,可使用該數量平均分子量為20000以上、較佳為50000以上、進而較佳為80000以上、尤佳為100000以上、特佳為150000以上,並且上限較佳為600000以下、更佳為550000以下、進而較佳為500000以下之硬化型矽酮樹脂。 如上所述,硬化型矽酮樹脂之數量平均分子量可根據所需之剝離特性適當進行選擇。
離型層更佳為使矽酮樹脂組合物硬化而成之層,該矽酮樹脂組合物包含上述硬化型矽酮樹脂及使硬化型矽酮樹脂硬化之交聯劑。
作為上述交聯劑,可例舉含有SiH基之聚有機矽氧烷。含有SiH基之聚有機矽氧烷可與包含烯基之硬化型矽酮樹脂進行反應而形成更牢固之矽酮離型層。作為含有SiH基之聚有機矽氧烷,可使用1分子中具有至少2個、較佳為3個以上之與矽原子鍵結之氫原子之有機氫化聚矽氧烷且為直鏈狀、支鏈狀、環狀者等。具體而言,可例舉由下述通式(2)所表示之化合物,但並不限定於該等化合物。 H bR 1 (3-b)SiO-(HR 1SiO) x-(R 1 2SiO) y-SiR 1 (3-b)H b…(2)
通式(2)中,R 1為碳數1~6之不含有脂肪族不飽和鍵之一價烴基。b為0~3之整數,x及y分別為整數。 具體地例示時,可例舉:分子鏈兩末端由三甲基矽烷氧基封端之甲基氫聚矽氧烷、分子鏈兩末端由三甲基矽烷氧基封端之二甲基矽氧烷-甲基氫矽氧烷共聚物、分子鏈兩末端由二甲基氫矽烷氧基封端之甲基氫聚矽氧烷、分子鏈兩末端由二甲基氫矽烷氧基封端之二甲基矽氧烷-甲基氫矽氧烷共聚物。 矽酮樹脂組合物中SiH基相對於烯基之莫耳比較佳為0.1~2.0,更佳為0.3~2.0,進而較佳為0.3~1.8。
接下來,例舉本發明中可使用之市售之各種類型之矽酮樹脂的具體例,可例示: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KS-774、KS-775、KS-778、KS-779H、KS-847H、KS-856、X-62-2422、X-62-2461、X-62-1387、X-62-5039、X-62-5040、KNS-3051、X-62-1496、KNS320A、KNS316、X-62-1574A/B、X-62-7052、X-62-7028A/B、X-62-7619、X-62-7213、X-41-3035、邁圖高新材料公司製造之YSR-3022、TPR-6700、TPR-6720、TPR-6721、TPR6500、TPR6501、UV9300、UV9425、XS56-A2775、XS56-A2982、UV9430、TPR6600、TPR6604、TPR6605、東麗道康寧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SRX357、SRX211、SD7220、SD7292、LTC750A、LTC760A、LTC303E、LTC856、LTC761、SP7259、BY24-468C、SP7248S、BY24-452、DKQ3-202、DKQ3-203、DKQ3-204、DKQ3-205、DKQ3-210、旭化成瓦克矽酮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DEHESIVE系列中之DEHESIVE 636、919、920、921、924、929等。
離型層較佳為使用促進加成型反應之鉑系觸媒。因此,上述矽酮樹脂組合物較佳為進而含有鉑系觸媒。 作為上述鉑系觸媒,可例示:氯鉑酸、氯鉑酸之醇溶液、氯鉑酸與烯烴之錯合物、氯鉑酸與烯基矽氧烷之錯合物等鉑系化合物、鉑黑、鉑載二氧化矽、鉑載活性碳。 離型層中之鉑系觸媒含量較佳為0.01~10.0質量%,更佳為0.01~5.0質量%。若離型層中之鉑系觸媒含量為0.01質量%以上,則獲得充分之剝離力,硬化反應充分進行,而不會發生表面狀態變差等不良情況。另一方面,若離型層中之鉑系觸媒含量為10.0質量%以下,則除了成本上有利以外,還會提高反應性,不會發生產生凝膠異物等製程缺陷。
由於加成型反應之反應性非常高,故而根據情況有時添加乙炔醇作為無反應性抑制劑(unreactive inhibitor)。 上述乙炔醇係具有碳-碳三鍵及羥基之有機化合物,較佳為選自由3-甲基-1-丁炔-3-醇、3,5-二甲基-1-己炔-3-醇及2-苯基-3-丁炔-2-醇所組成之群中之化合物。
離型層可併用觸媒以促進水解、縮合反應。 作為上述觸媒之具體例,可例舉:乙酸、丁酸、順丁烯二酸、檸檬酸等有機酸類;鹽酸、硝酸、磷酸、硫酸等無機酸類;三乙胺等鹼性化合物類;鈦酸四丁酯、二月桂酸二丁基錫、二乙酸二丁基錫、二辛酸二丁基錫、二油酸二丁基錫、二乙酸二苯基錫、二丁基氧化錫、二丁基二甲醇錫、二丁基雙(三乙氧基矽烷氧基)錫、苄基馬來酸二丁基錫等有機金屬鹽類;KF、NH 4F等含有氟元素之化合物等。 上述觸媒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2種以上。其中,尤其是於耐久性良好之方面上,較佳為有機金屬鹽類。
亦可併用各種剝離控制劑以調整離型層之剝離性等。 於使剝離力重剝離化之情形時,一般對有機聚矽氧烷樹脂或二氧化矽粒子、重剝離力之矽酮種等進行適當之含量調整,以獲得所期望之剝離力。例舉市售之重剝離化劑之具體例時,可例示: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KS-3800、X-92-183、東麗道康寧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SDY7292、BY24-843、BY24-4980。 於使剝離力輕剝離化之情形時,選擇各種低分子矽氧烷,對離型層進行適當之含量調整,使矽氧烷轉移成分發揮離型性能。作為低分子矽氧烷化合物之例,可例舉:六甲基環三矽氧烷、八甲基環四矽氧烷、十甲基環五矽氧烷等。又,作為前一種低分子環狀矽氧烷之其他化合物,有分子鏈兩末端由三甲基矽烷氧基封端之二甲基矽氧烷低聚物、分子鏈兩末端由二甲基羥基矽烷氧基封端之二甲基矽氧烷低聚物等,上述化合物亦可視需要混合使用。該等低分子矽氧烷化合物藉由作為轉移成分於矽酮樹脂中含有較佳為0.1~15.0質量%,更佳為0.1~10.0質量%,進而較佳為0.1~5質量%,而實現所期望之輕剝離。若為0.1質量%以上,則轉移性成分充足,發揮充分之離型性。另一方面,若低分子矽氧烷之含量為15.0質量%以下,則轉移性成分不會過量析出,不存在製程污染之問題。
又,對於離型層,較佳為併用由下述通式(3)所表示之有機矽化合物,以改善與塑膠膜之密接性。 Si(X) d(Y) e(R 1) f…(3) 上述式中,X為具有選自環氧基、巰基、(甲基)丙烯醯基、烯基、鹵烷基及胺基中之至少1種之有機基。R 1為碳數1~10之一價烴基。Y為水解性基。d為整數1或2,e為整數2或3,f為整數0或1,d+e+f=4。
由上述通式(3)所表示之有機矽化合物可使用具有2個能藉由水解、縮合反應形成矽氧烷鍵之水解性基Y者(D單元源)或者具有3個該水解性基Y者(T單元源)。
通式(3)中,碳數1~10之一價烴基R 1尤佳為甲基、乙基、丙基。
通式(3)中,作為水解性基Y,可例示以下者。即為甲氧基、乙氧基、丁氧基、異丙烯氧基、乙醯氧基、丁酮肟基及胺基等。該等水解性基可單獨使用,亦可使用複數種。若應用甲氧基或乙氧基,則能夠賦予良好之保存穩定性,又,具有適當之水解性,故而尤佳。
作為離型層中所含之有機矽化合物之具體例,可例示: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β-(3,4-環氧基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γ-巰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5-己烯基三甲氧基矽烷、對苯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異丙烯氧基矽烷等。 關於有機矽化合物之含量,相對於硬化型矽酮樹脂100質量份,較佳為0.5~5.0質量份,更佳為0.5~2.0質量份。若該範圍為0.5質量份以上,則能夠容易地確保所期望之密接性。另一方面,若為5.0質量份以下,則與供貼合之對象樹脂層之接著性不會過強,於原本需要剝離之情形時,能夠容易地剝離。
(厚度) 離型層之厚度(乾燥後)較佳為0.01~10 μm,更佳為0.05~5 μm,進而較佳為0.1~5 μm,尤佳為0.5~5 μm。若該厚度(乾燥後)為0.01 μm以上,則能夠獲得所期望之離型性。又,若該厚度(乾燥後)為10 μm以下,則能夠抑制黏連之發生或外觀變差。
(化學標籤含量) 離型層中之化學標籤之含量較佳為2~6000 ppm,更佳為2.5~5000 ppm,進而較佳為4~1500 ppm,尤佳為30~1300 ppm。若該含量為2 ppm以上,則充分發揮獲得特定反射圖案等性能。又,若該含量為6000 ppm以下,則化學標籤之分散性充分。
(用途) 於本積層膜為具備離型層之離型膜之情形時,例如可用於陶瓷坯片成形、層間絕緣膜形成、乾膜光阻層保護等各種成形或保護等。進而,亦可用於光學膠(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等各種黏著層保護。
<黏著層> 黏著層較佳為矽酮系黏著層、丙烯酸系黏著層、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層。
(矽酮系黏著層) 構成矽酮系黏著層之矽酮黏著劑可為以矽酮為主成分樹脂之黏著劑。該「主成分樹脂」之含義為構成黏著劑之樹脂中含有比率(質量)最高之樹脂。 矽酮黏著劑例如可例舉加成反應型、過氧化物硬化型或縮合反應型矽酮黏著劑等。其中,就可於低溫下短時間內硬化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加成反應型矽酮黏著劑。該等加成反應型矽酮黏著劑係於在支持體上形成黏著層時硬化。於使用加成反應型矽酮黏著劑作為矽酮黏著劑之情形時,上述矽酮黏著劑亦可包含鉑觸媒等觸媒。 例如,對於加成反應型矽酮黏著劑,可視需要將以甲苯等溶劑稀釋之矽酮樹脂溶液於添加鉑觸媒等觸媒並攪拌均勻後塗佈於塑膠膜上,以100~130℃/1~5分鐘使其硬化。亦可視需要向加成反應型矽酮黏著劑中添加交聯劑、用以控制黏著力之添加劑,或者於黏著層形成前對塑膠膜實施底塗處理。
作為用於加成反應型矽酮黏著劑之矽酮樹脂之市售品,例如可例舉:SD4580PSA、SD4584PSA、SD4585PSA、SD4587LPSA、SD4560PSA、SD4570PSA、SD4600FCPSA、SD4593PSA、DC7651ADHESIVE、DC7652ADHESIVE、LTC-755、LTC-310(均由東麗道康寧股份有限公司製造)、KR-3700、KR-3701、KR-3704、X-40-3237-1、X-40-3240、X-40-3291-1、X-40-3229、X-40-3323、X-40-3306、X-40-3270-1(均由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AS-PSA001、AS-PSA002、AS-PSA003、AS-PSA004、AS-PSA005、AS-PSA012、AS-PSA014、PSA-7465(均由荒川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TSR1512、TSR1516、TSR1521(均由邁圖高新材料公司製造)等。
(丙烯酸系黏著層) 丙烯酸系黏著層可由含有(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合物且視需要進而含有光聚合起始劑、交聯劑、矽烷偶合劑及其他材料之黏著層組合物形成。丙烯酸系黏著層可由先前公知之黏著層組合物形成,例如亦可使用日本專利特開2019-210446號公報等中所記載之黏著層組合物。
(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 作為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之胺基甲酸酯系基礎聚合物,可使用多元醇與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之反應物。 作為多元醇成分,可例示: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己內酯多元醇等高分子類型之多元醇。該等多元醇成分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2種以上。 作為聚異氰酸酯化合物,可例示:脂肪族聚異氰酸酯、脂環式聚異氰酸酯及芳香族聚異氰酸酯。該等聚異氰酸酯化合物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2種以上。
(厚度) 黏著層之厚度(乾燥後)較佳為1~100 μm,更佳為5~80 μm,進而較佳為10~70 μm,尤佳為15~65 μm。若該厚度(乾燥後)為1 μm以上,則能夠獲得所期望之黏著力。又,若該厚度(乾燥後)為100 μm以下,則能夠抑制形成黏著層時硬化不充分。
(化學標籤含量) 黏著層中之化學標籤之含量較佳為2~6000 ppm,更佳為2.5~5000 ppm,進而較佳為4~1500 ppm,尤佳為30~1300 ppm。若該含量為2 ppm以上,則充分發揮獲得特定反射圖案等性能。又,若該含量為6000 ppm以下,則化學標籤之分散性充分。
(用途) 於本積層膜為具備黏著層之黏著膜(或黏著片)之情形時,例如可用作保護各種被接著體表面之表面保護膜等。具體而言,可例示:偏光板、相位差板、擴散板等各種顯示器構件之表面保護。
<印刷層> 印刷層並無特別限定,只要可使用先前公知之塗佈法積層於塑膠膜上即可。 塗佈法具有顏色選擇較多之特點,其中,較佳為使用印刷技術,例如凹版、凹版膠版、絲印、軟版等方式於塑膠膜上設置印刷層。
印刷層之構成材料並無特別限定,只要是可積層於塑膠膜上之材料即可,可包含含有接著劑、抗靜電劑、印刷用各種油墨類、粒子之層等。 例如以凹版油墨為例,包含如下構成。即,凹版油墨主要包含顏料、黏合劑、添加劑。 所使用之顏料被分類為有機系、無機系。作為有機系顏料,可例舉:亞硝基系、硝基系、偶氮系、縮合多環系等。作為無機顏料,可例舉:氧化物、氫氧化物、硫化物、亞鐵氰化物、鉻酸鹽、硫酸鹽、碳酸鹽、矽酸鹽、磷酸鹽、硒化合物等。 作為黏合劑,無論是天然樹脂還是合成樹脂,凡是能溶解於溶劑而清漆化之樹脂均適用。作為具體例,可例舉:乙基纖維素衍生物、松香衍生物、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丙烯酸系樹脂、聚胺酯樹脂、順丁烯二酸樹脂、醇酸樹脂等。 作為添加劑,根據目的來進行添加,即,為了於印刷時防靜電而添加界面活性劑,為了墨盤內之消泡而添加矽酮系油等,為了對硬化後之皮膜賦予耐擦傷性、滑澤性、離型性等而添加蠟類等。
(厚度) 印刷層之厚度(乾燥後)較佳為0.1~20 μm,更佳為0.5~20 μm,進而較佳為1.0~15 μm,尤佳為1.0~10 μm。若該厚度(乾燥後)為0.1 μm以上,則能夠容易地賦予設計性。又,若該厚度(乾燥後)為20 μm以下,則能夠抑制形成印刷層時硬化不充分。
(化學標籤含量) 印刷層中之化學標籤之含量較佳為2~6000 ppm,更佳為2.5~5000 ppm,進而較佳為4~1500 ppm,尤佳為30~1300 ppm。若該含量為2 ppm以上,則充分發揮獲得特定反射圖案等性能。又,若該含量為6000 ppm以下,則化學標籤之分散性充分。
(用途) 於本積層膜為具備印刷層之印刷膜之情形時,例如可用作各種加飾用途之構件等。
<硬塗層> 硬塗層較佳為由包含(甲基)丙烯酸酯及光起始劑之硬塗層組合物形成者。藉由使用該硬塗層組合物,膜表面之硬度提高。 再者,於硬塗層組合物中,(甲基)丙烯酸酯為光聚合性化合物。
於本說明書中,當使用「(甲基)丙烯酸酯」這一表述時,意指「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中之一者或兩者。當使用「(甲基)丙烯醯基」這一表述時,意指「丙烯醯基」及「甲基丙烯醯基」中之一者或兩者。當使用「(甲基)丙烯酸基」這一表述時,意指「丙烯酸基」及「甲基丙烯酸基」中之一者或兩者,其他類似表述亦同樣如此。
作為本發明中所使用之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之(甲基)丙烯醯基濃度之表述,有時表示為(甲基)丙烯醯基當量(g/eq)。(甲基)丙烯醯基當量係每1個(甲基)丙烯醯基之平均分子量。例如於數量平均分子量10,000之(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之每1分子之(甲基)丙烯醯基為10個之情形時,(甲基)丙烯醯基當量為10,000/10=1,000 g/eq。
((甲基)丙烯酸酯) 於本發明中,由於上述硬塗層組合物包含(甲基)丙烯酸酯,故而亦容易提高耐擦傷性或對塑膠膜之密接性等。 作為(甲基)丙烯酸酯之具體例,例如可例舉: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化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異氰尿酸三-2-羥基乙酯三(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羥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羥甲基丙烷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羥甲基丙烷六(甲基)丙烯酸酯等含有3個以上乙烯性不飽和基之3官能以上之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由烷基或ε-己內酯取代該等(甲基)丙烯酸酯之一部分而得之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之改性物;具有異氰尿酸酯結構之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等具有含氮原子雜環結構之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具有樹枝狀聚合物結構之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具有超支化結構之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等具有多分支樹脂狀結構之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將例如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等具有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加成至二異氰酸酯、三異氰酸酯等聚異氰酸酯或該等之三聚物(異氰尿酸酯)而獲得之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等。再者,具有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較佳為具有2個以上乙烯性不飽和基之多官能。
作為(甲基)丙烯酸酯,具體而言,就與(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相容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季戊四醇或二季戊四醇之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就硬塗層之耐擦傷性、耐候性、抑制紫外性吸收劑滲出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與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之反應產物即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與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之反應產物即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與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之反應產物即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與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之反應產物即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就上述理由而言,尤佳為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上述化合物可僅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上述中,更佳為3官能~6官能之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或者將具有羥基之多官能(例如3官能~5官能)之(甲基)丙烯酸酯加成至聚異氰酸酯而獲得之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併用上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與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亦較佳。用於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之聚異氰酸酯進而較佳為二異氰酸酯。
(甲基)丙烯酸酯之質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250以上8000以下,更佳為300以上7000以下,進而較佳為400以上5000以下,尤佳為500以上3000以下。藉由滿足上述範圍,能夠確保對塑膠膜之良好之塗佈性。 再者,質量平均分子量係利用凝膠滲透層析法(GPC)進行測定,並藉由標準聚苯乙烯換算而算出之值。
(甲基)丙烯酸酯之(甲基)丙烯醯基當量例如較佳為80 g/eq以上且未達150 g/eq,更佳為85 g/eq以上且未達135 g/eq,進而較佳為90 g/eq以上且未達120 g/eq。藉由(甲基)丙烯酸酯之(甲基)丙烯醯基當量處於上述範圍內,能夠適當控制硬化性。
於硬塗層組合物中,(甲基)丙烯酸酯為主成分,相對於硬塗層組合物之固形物成分總量較佳為50質量%以上,更佳為70質量%以上99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80質量%以上97質量%以下。
(光起始劑) 於硬塗層組合物為光硬化性硬塗層組合物之情形時,為了提高硬化性,硬塗層組合物較佳為含有光起始劑。光起始劑為光聚合起始劑,可使用公知者。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例舉:光自由基產生劑、光酸產生劑等。
作為可用於硬塗層組合物之光聚合起始劑中之光自由基產生劑,例如可例舉:安息香、安息香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異丙醚等安息香及其烷基醚類;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例如,商品名「Omnirad(註冊商標)651」、IGM RESINS製造]、2,2-二乙氧基-2-苯基苯乙酮、1,1-二氯苯乙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例如,商品名「Omnirad(註冊商標)184」、IGM RESINS製造]、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例如,商品名「Omnirad(註冊商標)1173」、IGM RESINS製造]、2-羥基-1-(4-(4-(2-羥基-2-甲基丙醯基)苄基)苯基)-2-甲基丙烷-1-酮[例如,商品名「Omnirad(註冊商標)127」、IGM RESINS製造]、1-[4-(2-羥基乙氧基)苯基]-2-羥基-2-甲基-1-丙烷-1-酮[例如,商品名「Omnirad(註冊商標)2959」、IGM RESINS製造]、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嗎啉丙烷-1-酮[例如,商品名「Omnirad(註冊商標)907」、IGM RESINS製造]、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嗎啉基苯基)-1-丁酮等苯烷酮類;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例如,商品名「Omnirad(註冊商標)TPO」、IGM RESINS製造]、雙-(2,6-二甲氧基苯甲醯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例如,商品名「Omnirad(註冊商標)819」、IGM RESINS製造]等氧化膦類;2-甲基蒽醌、2-乙基蒽醌、2-第三丁基蒽醌、1-氯蒽醌、2-戊基蒽醌等蒽醌類;二苯甲酮及其各種衍生物;苯甲醯基甲酸甲酯、苯甲醯基甲酸乙酯等甲酸衍生物等。該等可僅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該等光自由基產生劑中,就硬化物之耐光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苯烷酮類、氧化膦類、甲酸衍生物,更佳為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羥基-1-[4-(2-羥基乙氧基)苯基]-2-甲基-1-丙酮、2-羥基-1-(4-(4-(2-羥基-2-甲基丙醯基)苄基)苯基)-2-甲基丙烷-1-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嗎啉丙烷-1-酮、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雙-(2,6-二甲氧基苯甲醯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苯甲醯基甲酸甲酯,進而較佳為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羥基-1-[4-(2-羥基乙氧基)苯基]-2-甲基-1-丙酮、2-羥基-1-(4-(4-(2-羥基-2-甲基丙醯基)苄基)苯基)-2-甲基丙烷-1-酮。
作為光酸產生劑,可使用公知者,其中,就硬化性、酸產生效率等觀點而言,較佳為二芳基錪鹽、三芳基鋶鹽。例舉具體例時,可例示:二(烷基取代)苯基錪之陰離子鹽(具體而言,PF 6鹽、SbF 5鹽、四(全氟苯基)硼酸鹽等)。作為(烷基取代)苯基錪之陰離子鹽之具體例,尤佳為二烷基苯基錪之PF 6鹽[商品名「Omniad(註冊商標)250」、IGM RESINS製造]。該等光酸產生劑可僅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相對於硬塗層組合物中之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之合計100質量份,光起始劑之含量就提高硬化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01質量份以上,更佳為0.1質量份以上,進而較佳為1質量份以上。另一方面,就維持將硬塗層組合物製成溶液時之塗佈液之穩定性之觀點及硬化塗膜之平面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0質量份以下,更佳為7質量份以下,進而較佳為6質量份以下。
(溶劑) 硬塗層組合物可由溶劑稀釋製成塗佈液。可藉由將硬塗層組合物製成液狀之塗佈液塗佈於塑膠膜,進行乾燥且使其硬化,來製成硬塗層。構成硬塗層組合物之各成分可溶解於溶劑中,亦可分散於溶劑中。藉由用溶劑稀釋硬塗層組合物,並對塗佈液進行乾燥且使其硬化,能夠抑制硬化收縮,防止皺紋、捲曲之產生。 作為溶劑,較佳為有機溶劑。作為有機溶劑之具體例,例如可例舉: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系溶劑;甲基乙基酮(MEK)、丙酮、甲基異丁基酮(MIBK)、環己酮、二異丁基酮等酮系溶劑;二乙醚、異丙醚、四氫呋喃、二㗁烷、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丙二醇單甲醚(PGM)、大茴香醚、苯乙醚等醚系溶劑;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異丙酯、乙二醇二乙酸酯等酯系溶劑;二甲基甲醯胺、二乙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吡咯啶酮等醯胺系溶劑;甲基溶纖劑、乙基溶纖劑、丁基溶纖劑等溶纖劑系溶劑;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丁醇等醇系溶劑;二氯甲烷、氯仿等鹵素系溶劑等。該等有機溶劑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使用該等有機溶劑中之酯系溶劑、醚系溶劑、醇系溶劑及酮系溶劑為宜。
對有機溶劑之使用量無特別限制,考慮所製備之硬塗層組合物之塗佈性、液體之黏度及表面張力、固形物成分之相容性等適當確定。 硬塗層組合物係使用上述溶劑製備成固形物成分濃度較佳為15~80質量%、更佳為20~70質量%之塗佈液。 再者,硬化性樹脂組合物中之「固形物成分」意指除作為揮發性成分之溶劑以外之成分,不僅包括固體成分,亦包括半固形物成分或黏稠之液狀物。
(其他成分) 於硬塗層組合物中,可視需要於不損害本發明主旨之範圍內適當調配各種添加劑。 作為添加劑,例如亦可併用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抗靜電劑、有機顏料、有機粒子、無機粒子、阻燃劑、整平劑、分散劑、搖變性賦予劑(增黏劑)、消泡劑等。
(厚度) 硬塗層之厚度(乾燥後)較佳為0.1~50 μm,更佳為0.5~25 μm,進而較佳為1.0~20 μm,尤佳為1.0~10 μm,特佳為2~10 μm。若該厚度(乾燥後)為0.1 μm以上,則能夠獲得充分之表面硬度。又,若該厚度(乾燥後)為50 μm以下,則能夠抑制黏連之發生或因褶皺等所導致之膜之平面性變差。
(化學標籤含量) 硬塗層中之化學標籤之含量較佳為2~6000 ppm,更佳為2.5~5000 ppm,進而較佳為4~1500 ppm,尤佳為30~1300 ppm。若該含量為2 ppm以上,則充分發揮獲得特定反射圖案等性能。又,若該含量為6000 ppm以下,則化學標籤之分散性充分。
(用途) 於本積層膜為具備硬塗層之硬塗膜之情形時,可用於需要防止損傷表面之功能之各種用途等,例如可用於軟性顯示器用之前面板等。
<化學標籤> 本樹脂層中所含之化學標籤係具有可與積層塑膠膜之物品資訊建立關聯而供識別之波長光譜輪廓者。 上述化學標籤可與積層塑膠膜之物品資訊建立關聯,從而能夠實現積層塑膠膜之認證、識別、追蹤。 此處所述「積層塑膠膜之物品資訊」意指樹脂層及/或塑膠膜之物品資訊。
上述物品資訊係認證、識別積層塑膠膜之資訊,較佳為包含製造商資訊。藉由能夠認證、識別製造商資訊,而可以追究塑膠製造商之製造責任。 又,藉由認證、識別製造商資訊,能夠區分回收來之積層塑膠膜是本公司製品還是其他公司製品,從而實現再生品之品質穩定化。
作為上述物品資訊,亦較佳為包含製品之構成、組成、用途資訊等。藉由亦與製品之構成、組成、用途資訊等建立關聯,可更詳細地瞭解回收來之積層塑膠膜之來源,再生品之品質更穩定。
作為上述化學標籤,並無特別限制,只要具有可與積層塑膠膜之物品資訊建立關聯而供識別之波長光譜輪廓即可。例如,可例舉日本專利特表2013-531849號公報等中所記載之二氧化矽粒子。又,日本專利特表2019-529676號公報等中所記載之XRF(X-ray Fluorescent Analyzer,X射線螢光分析儀)可特定標記等亦能夠藉由預先將該XRF可特定標記之特定波長光譜輪廓與物品資訊建立關聯來使用。其中,上述化學標籤較佳為包含具有直徑為奈米單位之細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若上述化學標籤為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則化學標籤為惰性材料,故而不易妨礙功能層形成過程中之反應。
作為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例,可例舉日本專利特表2013-531849號公報等中所記載者。更具體而言,可例舉於高純度之二氧化矽粒子之表面形成有無數個直徑為奈米單位之細孔、較佳為微孔、中孔或大孔且具有奈米多孔性構造之二氧化矽粒子。
當使用光學式分光讀取器時,能夠讀取基於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細孔之特定反射圖案。可使用基於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細孔之此種特定反射圖案作為光譜(光學)標識。 具體而言,當使用TruTag公司製造之高光譜相機等光學式分光讀取器時,能夠獲得基於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孔(細孔)之形狀的特定反射圖案(例如反射光譜、反射峰、反射振幅等),並將其讀取。即,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可使用光學式分光讀取器進行讀取。再者,上述光學式分光讀取器亦可為於智慧型手機或平板終端等安裝軟體或應用程式以便可使用其等進行讀取者。 因此,藉由對本積層膜照射光並檢測特定反射圖案,能夠實現本積層膜之認證、識別。 又,由於該反射圖案因奈米單位之細孔之構造(形狀)而不同,故而藉由將反射圖案與特定之製品資訊(製造商資訊或製品之構成、組成,用途資訊等)建立關聯,能夠應用於各種製品之認證、識別。 再者,此處所謂「各種製品」意指按製品等級劃分。
於本說明書中,「直徑為奈米單位」意指直徑為10 -12m(微微米單位)以上10 -6m(微米單位)以下。 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所具有之細孔較佳為直徑為0.001 nm(10 -12m)以上100 nm(10 -7m)以下,更佳為直徑為0.001 nm(10 -12m)以上10 nm(10 -8m)以下,最佳為直徑為0.001 nm(10 -12m)以上1 nm(10 -9m)以下。 同樣,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所具有之細孔之直徑為0.01 nm(10 -11m)以上1000 nm(10 -6m)以下亦較佳,直徑為0.1 nm(10 -10m)以上1000 nm(10 -6m)以下亦更佳,直徑為1 nm(10 -9m)以上1000 nm(10 -6m)以下亦最佳。
於本發明之具體之態樣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較佳為包含選自由以下(a1)、(a2)、(a3)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a1)具有細孔直徑為0.001 nm以上且未達2 nm之微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 (a2)具有細孔直徑為2 nm以上50 nm以下之中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及 (a3)具有細孔直徑超過50 nm且為1000 nm以下之大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較佳為包含具有微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1)及具有中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2)中之至少一種。 本態樣中之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較佳為細孔直徑為0.001 nm(10 -12m)以上50 nm(5×10 -8m)以下,更佳為細孔直徑為0.01 nm(10 -11m)以上50 nm(5×10 -8m)以下,最佳為細孔直徑為0.1 nm(10 -10m)以上50 nm(5×10 -8m)以下。
於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較佳為包含具有中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2)及具有大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3)中之至少一種。 本態樣中之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細孔直徑為2 nm(2×10 -9m)以上1000 nm(10 -6m)以下亦較佳,細孔直徑為2 nm(2×10 -9m)以上100 nm(10 -7m)以下亦更佳。
於本發明中,亦可使用上述具有微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1)、具有中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2)及具有大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3)之組合作為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其中,較佳為本積層膜包含具有中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2)作為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
如此,本積層膜內含來源於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所具有之細孔之光譜(光學)標識,因此,藉由利用光學式分光讀取器讀取此種光譜標識,能夠認證製品或識別製品。
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平均粒徑較佳為10~150 μm,更佳為10~100 μm,進而較佳為10~50 μm,最佳為10~35 μm。若該平均粒徑為10 μm以上,則充分發揮獲得特定反射圖案等性能。又,若該平均粒徑為150 μm以下,則分散性充分。 再者,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平均粒徑可利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測定10個以上粒子之直徑,並以其平均值之形式求出。此時,於非球狀粒子之情形時,可測定最長徑與最短徑之平均值作為各粒子之直徑。
本樹脂層中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含量較佳為2~6000 ppm。若該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含量為2 ppm以上,則充分發揮獲得特定反射圖案等性能。 另一方面,若該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含量為6000 ppm以下,則二氧化矽粒子之分散性充分。 就本積層膜之透明性之觀點而言,更佳為2.5~5000 ppm,進而較佳為2.5~3000 ppm,尤佳為10~2000 ppm,特佳為20~1500 ppm,例如具體為30~1300 ppm。 再者,於化學標籤為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且選擇離型層、黏著層、印刷層、硬塗層作為本樹脂層之情形時,樹脂層中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含量之尤佳之形態亦可與上述各化學標籤含量相同。 又,作為尤佳之形態,本樹脂層之厚度(乾燥後)較佳為1~20 μm。若本樹脂層之厚度(乾燥後)為1 μm以上,則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不會自樹脂層脫落,能夠展現標籤性能。另一方面,若本樹脂層之厚度(乾燥後)為20 μm以下,則能夠展現各種樹脂層之功能,並且抑制成本。 進而,作為尤佳之形態,本樹脂層中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含量除以樹脂層之厚度(乾燥後)所得的數值(本樹脂層中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含量/樹脂層之厚度(乾燥後))較佳為5~300 ppm/μm,更佳為10~280 ppm/μm。若本樹脂層中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含量除以樹脂層之厚度(乾燥後)所得的數值為5 ppm/μm以上,則即便於厚塗之樹脂層中亦能充分展現功能。另一方面,若本樹脂層中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含量除以樹脂層之厚度(乾燥後)所得的數值為300 ppm/μm以下,則即便於薄塗之樹脂層中亦能展現功能,並且抑制成本。再者,所謂本樹脂層中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含量除以樹脂層之厚度(乾燥後)所得的數值,定義為樹脂層中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含量(ppm)之數值除以該樹脂層之厚度(乾燥後)(μm)之數值之維度的數值,僅是計算上之數值。
再者,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亦能夠於製造本積層膜之情形時起到賦予易滑性及防止各步驟中出現劃痕之作用。
如此,由於本積層膜內含製造商資訊或製品之構成、組成、用途等物品資訊,故而將其回收並再生時,例如能夠利用該物品資訊對每個製品進行分類。 因此,可認為本積層膜係適於再生之積層塑膠膜。
又,由於本積層膜包含與積層塑膠膜之物品資訊建立關聯之化學標籤,故而亦能追蹤、掌握積層塑膠膜等塑膠製品之流向。 例如,藉由製造將特定之物品資訊建立關聯之積層塑膠膜,能夠集中管理客戶、最終用戶之使用量或自客戶、最終用戶之回收量。尤其是若能於製造、銷售、回收、分類、再生等各階段進行追蹤、掌握情況,則不僅是再生,製造或銷售等亦有望能夠順利進行。
再者,添加上述化學標籤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於將本樹脂層之構成成分混合時將化學標籤亦一起混入。又,可預先將本樹脂層之構成成分之一部分與化學標籤混合,其後與其餘構成成分混合,亦可預先將本樹脂層之構成成分混合,其後混入化學標籤。
<<<積層塑膠膜之作為再生原料之用途>>>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具有上述化學標籤,即,具有可與積層塑膠膜之物品資訊建立關聯而供識別之波長光譜輪廓的積層塑膠膜之作為再生原料之用途(以下,亦稱為「本用途」)。 再者,積層塑膠膜於塑膠膜之至少單面具備樹脂層,且該樹脂層包含化學標籤。
本發明之積層塑膠膜之作為再生原料之用途如下:回收上述積層塑膠膜、即具有可與積層塑膠膜之物品資訊建立關聯而供識別之波長光譜輪廓之積層塑膠膜,將其用作用於再生(再生)積層塑膠膜之樹脂層及/或塑膠膜之原料。
作為上述再生原料之形態,較佳為成為薄片之形態及/或將該薄片碎片(顆粒)化之形態。 作為獲得上述薄片之方法,可使用先前公知之方法。例如可例舉利用粉碎機將膜粉碎而獲得薄片之方法。 又,作為將薄片碎片化之方法,亦可使用先前公知之方法。例如可例舉如下方法:將薄片熔融擠出後,裁切線料狀之熔融擠出物,藉此獲得碎片化之原料。
亦可於上述薄片化及/或碎片(顆粒)化之前後將本樹脂層剝離去除。再者,前後意指上述薄片化/碎片(顆粒)化之前、之後、或之前與之後兩者。 根據本樹脂層之組成或成分,某些情況下若不剝離去除樹脂層直接用作再生原料,則可能於使用再生原料製造再生塑膠膜等再生塑膠製品時出現異物或異味問題。因此,某些情況下將樹脂層剝離去除後再製成再生原料為宜。 根據再生塑膠製品之等級或品質要求,某些情況下亦是將樹脂層剝離去除為宜。
作為剝離去除樹脂層之方法,有摩擦或研磨等物理方法、利用鹼性溶液等進行洗淨之類的化學方法、分解成單體之類的化學方法等,可單獨使用該等方法或併用複數種方法。 被剝離去除之樹脂層亦可於剝離去除後藉由分離裝置等分離出構成樹脂層之成分進行再利用。上述分離裝置可採用任何方式,可為利用過濾器進行過濾分離之裝置、離心分離機等固液分離裝置、油水分離裝置、蒸餾器等使水氣化而分離之裝置。分離裝置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分離裝置組合使用。
因此,於不剝離去除本樹脂層之情形時,用作用於再生本積層膜(樹脂層及/或塑膠膜)之原料。 另一方面,於剝離去除本樹脂層之情形時,用作用於再生本膜之原料。
再者,獲得再生原料之方法,更具體而言,再生原料之形態、是否需要剝離去除樹脂層、剝離去除樹脂層之方法等並不限定於上述,較佳為參考本積層膜之物品資訊適當選擇合適者。
再者,本用途中之積層塑膠膜之具體之態樣及較佳之態樣與上述積層塑膠膜(本積層膜)相同,可援用所有該等態樣。 本積層膜係可藉由與物品資訊建立關聯來進行認證、識別、追蹤之積層塑膠膜,適於再生,故而可應用於作為再生原料之用途。
<<<再生原料用塑膠膜>>>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具有上述化學標籤,即,具有可與積層塑膠膜之物品資訊建立關聯而供識別之波長光譜輪廓的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 再者,積層塑膠膜於塑膠膜之至少單面具備樹脂層,且該樹脂層包含化學標籤。
本發明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係自具有可與物品資訊建立關聯而供識別之波長光譜輪廓之積層塑膠膜獲得再生原料者,即,將積層塑膠膜之樹脂層及/或塑膠膜用於再生原料用途者。根據本態樣,亦提供一種自上述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之樹脂層及/或塑膠膜獲得之再生塑膠膜。 再者,用於再生原料用途之積層塑膠膜之具體之態樣及較佳之態樣與上述積層塑膠膜(本積層膜)相同,可援用所有該等態樣。
<<<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包括:準備於塑膠膜之至少單面具備含有化學標籤之樹脂層之積層塑膠膜的準備步驟、及製造再生塑膠膜之再生步驟。
<<準備步驟>> 本發明之準備步驟係準備積層塑膠膜之步驟,該積層塑膠膜具有上述化學標籤,即,具有可與積層塑膠膜之物品資訊建立關聯而供識別之波長光譜輪廓。 於上述準備步驟中,基於再生之目的,回收上述積層塑膠膜。回收來之積層塑膠膜之形狀並無特別限制,可為卷狀,亦可為塊狀。 又,作為回收來之積層塑膠膜,亦可包含下述(a)~(c)之膜。 (a)製造積層塑膠膜時不成為製品之膜(例如,自製品切割去除之膜端部等) (b)製膜中斷裂之膜 (c)因品質不佳等未到達製品水準之膜
再者,本製造方法之準備步驟中所準備之積層塑膠膜之具體之態樣及較佳之態樣與上述積層塑膠膜(本積層膜)相同,可援用所有該等態樣。
<<再生步驟>> 本發明之再生步驟係利用與準備步驟中準備之積層塑膠膜建立關聯之物品資訊製造再生塑膠膜的步驟。
於上述再生步驟中,較佳為包括利用準備之積層塑膠膜所含之物品資訊進行之製品分類步驟(A)。 上述物品資訊例如係藉由讀取化學標籤所含之光譜(光學)標識而獲得者,能夠認證、識別積層塑膠膜,上述化學標籤包含於本積層膜中,更具體而言包含於積層在塑膠膜之至少單面之樹脂層中。較佳為利用以此方式獲得之物品資訊對該積層塑膠膜進行分類(製品分類)。再者,用於製品分類之積層塑膠膜之物品資訊係指樹脂層及/或塑膠膜之物品資訊。 具體而言,於上述化學標籤包含具有直徑為奈米單位之細孔之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態樣中,可使用光學式分光讀取器讀取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對包含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積層塑膠膜進行分類。 上述製品分類例如可例舉按製造商進行分類。於此情形時,上述物品資訊較佳為包含製造商資訊。藉由包含製造商資訊,能夠區分回收來之積層塑膠膜是本公司製品還是其他公司製品,從而實現再生原料或再生塑膠膜等再生品之品質穩定化。 又,關於上述製品分類,例如可例舉按製品之構成、組成、用途等進行分類。於此情形時,上述物品資訊較佳為包含製品之構成、組成、用途資訊等。藉由包含製品之構成、組成、用途資訊等,可更詳細地瞭解回收來之積層塑膠膜之來源,而再生品之品質更穩定。
於上述再生步驟中,可包括再生原料製作步驟(B),該步驟(B)係將回收來之積層塑膠膜之樹脂層及/或塑膠膜粉碎而獲得成為薄片之再生原料及/或使該薄片碎片(顆粒)化之再生原料。 再者,獲得薄片、碎片之方法可使用先前公知之方法。
又,作為上述(B)步驟之一部分,亦可於上述薄片化及/或碎片(顆粒)化之前後將本樹脂層剝離去除。再者,前後意指上述薄片化/碎片(顆粒)化之前、之後、或之前與之後兩者。 剝離去除樹脂層之方法、及再利用被剝離去除之樹脂層之方法如上所述,可援用所有該等方法。
上述(B)步驟較佳為於上述(A)步驟之後進行,但亦可不經過上述(A)步驟而自上述(B)步驟開始進行。 藉由在上述(A)步驟之後進行上述(B)步驟,可選擇再生原料之形態、是否需要剝離去除樹脂層、剝離去除樹脂層之方法等合適者,結果為,能夠省去上述(B)步驟中不需要之步序,或將上述(B)步驟統一。
接下來,可包括使用上述(B)步驟中獲得之再生原料製造再生塑膠膜之膜製造步驟(C)。於上述(C)步驟中,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只要可使用上述(B)步驟中獲得之再生原料成形為膜狀即可,可使用先前公知之方法。例如可例舉利用擠出法之製造方法,該擠出法包括將包含上述再生原料之原料投入到至少1個擠出機中並自T模頭熔融擠出成片狀之步驟,除此以外還可例舉如下方法:藉由在複數個擠出機等之中分別進行熔融並對自模頭出口擠出成形之膜彼此進行層壓之方法等,來製造再生塑膠膜。其中,較佳為前一種利用包括自T模頭熔融擠出成片狀之步驟之擠出法之製造方法。 於上述(C)步驟中,較佳為使上述中獲得之未延伸膜(片材)於至少一方向上延伸,具體而言,製成單軸或雙軸延伸膜。
再者,亦可於上述(C)步驟中獲得之再生塑膠膜之至少單面設置樹脂層。樹脂層之構成成分並無特別限定,可不包含化學標籤,亦可包含化學標籤。
於本發明中,由於塑膠膜(本膜)之較佳之態樣為聚酯膜,尤其是雙軸延伸聚酯膜,故而再生塑膠膜之較佳之態樣亦為聚酯膜,尤其是雙軸延伸聚酯膜。此情形時之詳細製造方法(延伸溫度、延伸倍率等)與本膜之雙軸延伸聚酯膜之製造方法相同。
再者,「使用再生原料」除了意指單獨使用再生原料以外,亦意指混合使用再生原料與原始原料以防止再生品之品質下降,如此,較佳為混合使用再生原料與原始原料。即,「使用再生原料」意指包含上述(B)步驟中獲得之再生原料。 又,「使用再生原料」於再生塑膠膜為多層構造(即積層膜)之情形時,意指對至少任一層使用再生原料。
<<<語句之說明>>> 於本發明中,當稱為「膜」時,亦包括「片材」,當稱為「片材」時,亦包括「膜」。 於本發明中,當記為「X~Y」(X、Y為任意數字)時,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包括「X以上Y以下」之含義、以及「較佳為大於X」或「較佳為小於Y」之含義。 又,當記為「X以上」(X為任意數字)時,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包括「較佳為大於X」之含義,當記為「Y以下」(Y為任意數字)時,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包括「較佳為小於Y」之含義。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對本發明更詳細地進行說明。但是,本發明只要不超出其主旨,本發明不限定於以下實施例。
<評估方法> (1)聚酯之固有黏度(dl/g) 於調配粒子之情形時,準確稱量去除粒子後之聚酯1 g,加入苯酚/四氯乙烷=50/50(質量比)之混合溶劑100 ml使其溶解,於30℃下進行測定。
(2)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平均粒徑 平均粒徑係使用日立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SU8220)觀察10個以上粒子測定粒子之直徑,並以其平均值之形式求出。此時,於非球狀粒子之情形時,測定最長徑與最短徑之平均值作為各粒子之直徑。
(3)積層塑膠膜之霧度 根據JIS K 7136:2000,使用日本電色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測霧計NDH-2000進行測定。
(4)塑膠膜之厚度 關於本膜之厚度,利用1/1000 mm之針盤量規於面內測定5個非特定位置,將其平均值作為厚度。
(5)樹脂層之膜厚 用RuO 4將樹脂層之表面染色,並包埋於環氧樹脂中。其後,用RuO 4將利用超薄切片法製作之切片染色,使用TEM(日立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H-7650、加速電壓100 kV)對樹脂層截面進行測定。
(6)離型層之常態剝離力 於試樣膜之離型層表面貼附丙烯酸系黏著帶(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No.31B」),切割成50 mm×300 mm之尺寸,於23℃、50%RH下靜置1小時後,使用拉伸試驗機(島津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之「EZ graph」)於拉伸速度300 mm/分鐘之條件下測定180°剝離力。
(7)離型層之加熱剝離力 於試樣膜之離型層表面貼附丙烯酸系黏著帶(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No.31B」),切割成50 mm×300 mm之尺寸,於該狀態下,利用熱風式烘箱於100℃(設定溫度)下加熱保持1小時,然後,於23℃、50%RH下靜置1小時後,使用拉伸試驗機(島津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之「EZ graph」)於拉伸速度300 mm/分鐘之條件下測定180°剝離力。
(8)黏著層之黏著力 於下述T100-38上塗佈黏著層組合物之後,貼合MRQ75(Mitsubishi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矽酮塗膜、75 μm),製作評估用膜樣品。其後,將MRQ75剝離時,使用拉伸試驗機(島津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之「EZ graph」),於拉伸速度300 mm/分鐘之條件下以180°剝離來測定黏著力。
(9)印刷層之透光率 使用日本分光製造之分光光度計(型號:V-670ST)測定可見光(485 nm)下之透光率。
(10)硬塗層之鉛筆硬度 根據JIS K5600-5-4:1999,於負載750 g下測定硬塗層之測定表面之鉛筆硬度。
(11)標籤性能評估 光學式分光讀取器之讀取係使用TruTag公司製造之TruTag acquisition software 1.8.1-EX及mоde tpp,藉由智慧型手機(Samsung GalaxyS9+)進行。 更具體而言,使用TruTag acquisition software,於辦公照明條件下分別在黑紙上、白紙上獲取60張各膜圖像。再者,該各膜圖像係自積層塑膠膜之與設置有樹脂層之側相反之側拍攝者。 然後,對獲取之60張膜圖像計數檢測出之粒子數,算出其平均值(平均粒子數)。 再者,標籤性能係按照以下基準進行評估。 A:平均粒子數充分,故而能夠進行認證、識別 X:平均粒子數不足,故而難以進行認證、識別 再者,平均粒子數之計算及標籤性能之評估係分別於黑紙上(黑色背景)及白紙上(白色背景)進行。
<所使用之材料> (塑膠膜) 雙軸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T100-38(Mitsubishi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製造、DIAFOIL、T100類型、38 μm) 雙軸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T100-50(Mitsubishi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製造、DIAFOIL、T100類型、50 μm)
(化學標籤) 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TruTag Technologies公司製造之TruTags(Type2);粒子尺寸3×35 μm(平均粒徑19 μm、含有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2)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該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2)具有細孔之直徑為數十nm之中孔)
<第1態樣> 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第1態樣係關於本樹脂層為離型層之情形。
(實施例1-1) 將下述離型層組合物以厚度(乾燥後)成為0.9 μm之方式塗佈於塑膠膜(上述T100-38)之單面後,於150℃×20秒下進行熱處理,獲得具備離型層之積層塑膠膜。將評估結果示於表1中。
[離型層組合物] 矽酮樹脂 (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製造之「KS-847H」、固形物成分濃度30質量%)  100質量份 鉑觸媒(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製造之「PL-50T」)  5質量份 化學標籤  0.004質量份 甲苯  200質量份
(實施例1-2~1-5及比較例1-1) 除了變更厚度(乾燥後)及化學標籤之含量以外,以與實施例1-1相同之方式進行製造獲得積層塑膠膜。將評估結果示於表1中。
<第2態樣> 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第2態樣係關於本樹脂層為黏著層之情形。
(實施例2-1) 將下述黏著層組合物以厚度(乾燥後)成為20 μm之方式塗佈於塑膠膜(上述T100-38)之單面後,於150℃×180秒下進行熱處理,獲得具備黏著層之積層塑膠膜。將評估結果示於表2中。
[黏著層組合物] 主劑(丙烯酸系樹脂)(SAIDEN CHEMICAL製造之「AT-352」)  50質量份 交聯劑(SAIDEN CHEMICAL製造之「AL」)  0.125質量份 添加劑(SAIDEN CHEMICAL製造之「X-301-375SK」)  0.125質量份 添加劑(SAIDEN CHEMICAL製造之「X-301-352S」)  0.2質量份 化學標籤  0.004質量份 甲苯  20質量份
(實施例2-2~2-5及比較例2-1) 除了變更厚度(乾燥後)及化學標籤之含量以外,以與實施例2-1相同之方式進行製造獲得積層塑膠膜。將評估結果示於表2中。
<第3態樣> 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第3態樣係關於本樹脂層為印刷層之情形。
(實施例3-1) 將下述印刷層組合物以厚度(乾燥後)成為1.5 μm之方式塗佈於塑膠膜(上述T100-38)之單面後,於80℃×120秒下進行熱處理,獲得具備印刷層之積層塑膠膜。將評估結果示於表3中。
[印刷層組合物] CCST39 Indigo(東洋油墨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cello color)  100質量份 NC102(東洋油墨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硬化劑)  300質量份 化學標籤  0.004質量份 甲苯  20質量份
(實施例3-2~3-5及比較例3-1) 除了變更厚度(乾燥後)、以及上述NC102及/或化學標籤之含量以外,以與實施例3-1相同之方式進行製造而獲得積層塑膠膜。將評估結果示於表3中。
<第4態樣> 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第4態樣係關於本樹脂層為硬塗層之情形。
(實施例4-1) 將下述硬塗層組合物以厚度(乾燥後)成為1.5 μm之方式塗佈於塑膠膜(上述T100-38)之單面後,於80℃×20秒下進行熱處理,然後,以200 mJ/cm 2之累計光量於大氣氛圍下照射紫外線,獲得具備硬塗層之積層塑膠膜。將評估結果示於表4中。
[硬塗層組合物] 主劑(Mitsubishi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UV1700B」)  100質量份 光聚合起始劑(IGM樹脂公司製造之「Omnirad127」)  5質量份 化學標籤  0.004質量份 溶劑(MKE/PGM=50:50之混合比率)  315質量份
(實施例4-2~4-5及比較例4-1) 除了變更厚度(乾燥後)及化學標籤之含量以外,以與實施例4-1相同之方式進行製造而獲得積層塑膠膜。將評估結果示於表4中。
[表1]
表1
   實施例 比較例
1-1 1-2 1-3 1-4 1-5 1-1
樹脂層 種類 - 離型層
KS-847H 質量份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PL-50T 質量份 5 5 5 5 5 5
化學標籤 質量份 0.004 0.025 0.025 0.025 0.120 0
甲苯 質量份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厚度(乾燥後) μm 0.9 0.9 1.8 2.4 0.9 0.9
塑膠膜 種類 - PET
厚度 μm 38
積層塑膠膜 霧度 % 3.0 3.0 2.9 2.8 3.1 2.9
常態剝離力 mN/cm 4.8 5.1 5.0 4.2 5.0 5.1
加熱剝離力 mN/cm 5.7 6.2 5.9 5.5 6.3 5.4
[表2]
表2
   實施例 比較例
2-1 2-2 2-3 2-4 2-5 2-1
樹脂層 種類 - 黏著層
AT-352 質量份 50 50 50 50 50 50
AL 質量份 0.125 0.125 0.125 0.125 0.125 0.125
X-301-375SK 質量份 0.125 0.125 0.125 0.125 0.125 0.125
X-301-352S 質量份 0.2 0.2 0.2 0.2 0.2 0.2
化學標籤 質量份 0.004 0.025 0.025 0.025 0.120 0
甲苯 質量份 20 20 20 20 20 20
厚度(乾燥後) μm 20 20 40 60 20 20
塑膠膜 種類 - PET
厚度 μm 38
積層塑膠膜 霧度 % 5.3 5.3 5.2 5.4 5.4 5.3
黏著力 N/cm 5.2 4.8 5.3 5.6 4.6 4.9
[表3]
表3
   實施例 比較例
3-1 3-2 3-3 3-4 3-5 3-1
樹脂層 種類 - 印刷層
CCST39 Indigo 質量份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NC102 質量份 300 300 100 0 300 300
化學標籤 質量份 0.004 0.025 0.025 0.025 0.120 0
甲苯 質量份 20 20 20 20 20 20
厚度(乾燥後) μm 1.5 1.5 4.5 9.0 1.5 1.5
塑膠膜 種類 - PET
厚度 μm 38
積層塑膠膜 霧度 % 12.8 14.6 9.7 9.5 11.7 16.8
透光率 % 72.4 70.0 71.0 62.3 72.2 65.4
[表4]
表4
   實施例 比較例
4-1 4-2 4-3 4-4 4-5 4-1
樹脂層 種類 - 硬塗層
UV1700B 質量份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光聚合起始劑 質量份 5 5 5 5 5 5
化學標籤 質量份 0.004 0.025 0.025 0.025 0.120 0
MEK/PGM 質量份 315 315 315 315 315 315
厚度(乾燥後) μm 1.5 1.5 3.0 4.5 1.5 1.5
塑膠膜 種類 - PET
厚度 μm 38
積層塑膠膜 霧度 % 2.8 2.8 2.8 2.9 2.9 2.9
鉛筆硬度 - H H H 2H 2H H
如表1~4之結果所示,可知於任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積層塑膠膜均能毫無問題地發揮固有之性能。如此,本發明之積層塑膠膜在使功能層等樹脂層積層於塑膠膜上之情形時,能夠毫無問題地發揮該積層塑膠膜所需之性能。 即,於使樹脂層中含有化學標籤以實現積層塑膠膜之認證、識別、追蹤之情形時,化學標籤不會對膜特性造成影響,亦具有與不含有化學標籤之積層塑膠膜同等之性能,因此可認為,本積層膜於實用上能夠毫無問題地使用。 如圖2所示,關於有無該化學標籤,只要對膜進行顯微鏡觀察便能容易地進行確認。
接下來,於本樹脂層為黏著層、硬塗層之情形時,算出自積層塑膠膜檢測出之平均粒子數,並進行標籤性能評估。將評估結果示於表5~表6中。
<第2態樣> 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第2態樣係關於本樹脂層為黏著層之情形。
(實施例2-6) 將下述黏著層組合物以厚度(乾燥後)成為20 μm之方式塗佈於塑膠膜(上述T100-50)之單面後,於150℃×180秒下進行熱處理,獲得具備黏著層之積層塑膠膜。將評估結果示於表5中。
[黏著層組合物] 主劑(丙烯酸系樹脂)(SAIDEN CHEMICAL製造之「AT-352」)  50質量份 交聯劑(SAIDEN CHEMICAL製造之「AL」)  0.125質量份 添加劑(SAIDEN CHEMICAL製造之「X-301-375SK」)  0.125質量份 添加劑(SAIDEN CHEMICAL製造之「X-301-352S」)  0.2質量份 化學標籤  0.025質量份 甲苯  20質量份
(實施例2-7) 除了變更化學標籤之含量以外,以與實施例2-6相同之方式進行製造獲得積層塑膠膜。將評估結果示於表5中。
<第4態樣> 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第4態樣係關於本樹脂層為硬塗層之情形。
(實施例4-6) 將下述硬塗層組合物以厚度(乾燥後)成為9.0 μm之方式塗佈於塑膠膜(上述T100-50)之單面後,於80℃×30秒下進行熱處理,然後,以200 mJ/cm 2之累計光量於大氣氛圍下照射紫外線,獲得具備硬塗層之積層塑膠膜。將評估結果示於表6中。
[硬塗層組合物] 主劑(Mitsubishi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UV1700B」)  100質量份 光聚合起始劑(IGM樹脂公司製造之「Omnirad127」)  5質量份 化學標籤  0.025質量份 溶劑(MKE/PGM=50:50之混合比率)  315質量份
(實施例4-7~4-8及比較例4-2) 除了變更厚度(乾燥後)及化學標籤之含量以外,以與實施例4-6相同之方式進行製造獲得積層塑膠膜。將評估結果示於表6中。
[表5]
表5
   實施例
2-6 2-7
樹脂層 種類 - 黏著層
AT-352 質量份 50 50
AL 質量份 0.125 0.125
X-301-375SK 質量份 0.125 0.125
X-301-352S 質量份 0.2 0.2
化學標籤 質量份 0.025 0.120
甲苯 質量份 20 20
厚度(乾燥後) μm 20 20
塑膠膜 種類 - PET
厚度 μm 50
標籤性能評估 (黑色背景) 平均粒子數 41.2 83.2
標籤性能 - A A
標籤性能評估 (白色背景) 平均粒子數 29.3 80.5
標籤性能 - A A
[表6]
表6
   實施例 比較例
4-6 4-7 4-8 4-2
樹脂層 種類 - 硬塗層
UV1700B 質量份 100 100 100 100
光聚合起始劑 質量份 5 5 5 5
化學標籤 質量份 0.025 0.050 0.250 0
MEK/PGM 質量份 315 315 315 315
厚度(乾燥後) μm 9.0 9.0 9.0 1.5
塑膠膜 種類 - PET
厚度 μm 50
標籤性能評估 (黑色背景) 平均粒子數 4.4 24.6 69.5 0.0
標籤性能 - A A A X
標籤性能評估 (白色背景) 平均粒子數 1.3 6.6 22.0 0.0
標籤性能 - A A A X
如表5~6之結果所示,於任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積層塑膠膜均能發揮標籤性能。
(實施例4-9) 進而,於本樹脂層為硬塗層之情形時,算出自將塑膠膜變更成包含再生原料之雙軸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50 μm之積層塑膠膜檢測出之平均粒子數,並進行標籤性能評估。 再者,於表7中,與除塑膠膜之原料類型以外其他條件相同之上述實施例4-7一併示出。
[表7]
表7
   實施例
4-7 4-9
樹脂層 種類 - 硬塗層
UV1700B 質量份 100 100
光聚合起始劑 質量份 5 5
化學標籤 質量份 0.050 0.050
MEK/PGM 質量份 315 315
厚度(乾燥後) μm 9.0 9.0
塑膠 膜 種類 - PET
原料類型* - 原始 再生
厚度 μm 50
標籤性能評估 平均粒子數 24.6 15.6
(黑色背景) 標籤性能 - A A
標籤性能評估 平均粒子數 6.6 6.5
(白色背景) 標籤性能 - A A
*「原料類型」係塑膠膜中所含之含有比率(質量%)最高之原料
如表7之結果所示,即便使用再生原料作為塑膠膜之原料即聚酯,亦能與使用原始原料作為聚酯之情形同樣地發揮標籤性能。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藉由包含內含物品資訊之化學標籤,可獲得能夠基於內含物品資訊進行認證、識別、追蹤之特別適於再生之積層塑膠膜。
如此,本積層膜可利用具有可與製造商資訊或製品之構成、組成、用途等積層塑膠膜之物品資訊建立關聯而供識別之波長光譜輪廓之化學標籤,認證製品或識別製品。 因此,回收並再生本積層膜時,例如能夠利用該物品資訊對每個製品進行分類。
又,由於本積層膜包含上述化學標籤,故而亦能追蹤、掌握積層塑膠膜等塑膠製品之流向。 如此,藉由製造包含具有可與積層塑膠膜之物品資訊建立關聯而供識別之波長光譜輪廓之化學標籤的積層塑膠膜,有望實現對客戶、最終用戶之使用量或自客戶、最終用戶之回收量之集中管理等應用,可認為是適於再生之積層塑膠膜。
圖1係實施例中所使用之包含具有直徑為奈米單位之細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膜外觀(圖像(a)為膜外觀圖像,圖像(b)為將圖像(a)中由框表示之部分放大之膜外觀圖像)。 圖2係使用顯微鏡(基恩士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數位顯微鏡 VHX-1000)以10倍之測定倍率(物鏡)觀察圖1中放大之膜外觀圖像(b)中之由框表示之部分所得之觀察圖像。

Claims (50)

  1. 一種積層塑膠膜,其係於塑膠膜之至少單面具備樹脂層者,且 上述樹脂層包含化學標籤, 上述化學標籤具有可與上述積層塑膠膜之物品資訊建立關聯而供識別之波長光譜輪廓。
  2. 如請求項1之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物品資訊包含製造商資訊。
  3. 如請求項1或2之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化學標籤包含具有直徑為奈米單位之細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
  4. 如請求項3之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可使用光學式分光讀取器進行讀取。
  5. 如請求項3或4之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包含選自由以下(a1)~(a3)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a1)具有細孔直徑為0.001 nm以上且未達2 nm之微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 (a2)具有細孔直徑為2 nm以上50 nm以下之中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及 (a3)具有細孔直徑超過50 nm且為1000 nm以下之大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
  6. 如請求項3至5中任一項之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平均粒徑為10~150 μm。
  7. 如請求項3至6中任一項之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樹脂層中之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含量為2~6000 ppm。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樹脂層為功能層。
  9. 如請求項8之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功能層包含選自由離型層、黏著層、印刷層及硬塗層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塑膠膜包含粒子。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塑膠膜包含聚酯。
  12.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塑膠膜於至少一方向上延伸。
  13. 一種積層塑膠膜之作為再生原料之用途,其係將塑膠膜之至少單面具備樹脂層之積層塑膠膜用作再生原料,且 上述樹脂層包含化學標籤, 上述化學標籤具有可與上述積層塑膠膜之物品資訊建立關聯而供識別之波長光譜輪廓。
  14. 如請求項13之用途,其中上述物品資訊包含製造商資訊。
  15. 如請求項13或14之用途,其中上述化學標籤包含具有直徑為奈米單位之細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
  16. 如請求項15之用途,其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可使用光學式分光讀取器進行讀取。
  17. 如請求項15或16之用途,其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包含選自由以下(a1)~(a3)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a1)具有細孔直徑為0.001 nm以上且未達2 nm之微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 (a2)具有細孔直徑為2 nm以上50 nm以下之中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及 (a3)具有細孔直徑超過50 nm且為1000 nm以下之大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
  18. 如請求項15至17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平均粒徑為10~150 μm。
  19. 如請求項15至18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上述樹脂層中之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含量為2~6000 ppm。
  20. 如請求項13至19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上述樹脂層為功能層。
  21. 如請求項20之用途,其中上述功能層包含選自由離型層、黏著層、印刷層及硬塗層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22. 如請求項13至21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上述塑膠膜包含粒子。
  23. 如請求項13至22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上述塑膠膜包含聚酯。
  24. 如請求項13至23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上述塑膠膜於至少一方向上延伸。
  25. 一種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其係於塑膠膜之至少單面具備樹脂層者,且 上述樹脂層包含化學標籤, 上述化學標籤具有可與上述積層塑膠膜之物品資訊建立關聯而供識別之波長光譜輪廓。
  26. 如請求項25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物品資訊包含製造商資訊。
  27. 如請求項25或26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化學標籤包含具有直徑為奈米單位之細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
  28. 如請求項27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可使用光學式分光讀取器讀取。
  29. 如請求項27或28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包含選自由以下(a1)~(a3)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a1)具有細孔直徑為0.001 nm以上且未達2 nm之微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 (a2)具有細孔直徑為2 nm以上50 nm以下之中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及 (a3)具有細孔直徑超過50 nm且為1000 nm以下之大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
  30. 如請求項27至29中任一項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平均粒徑為10~150 μm。
  31. 如請求項27至30中任一項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樹脂層中之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含量為2~6000 ppm。
  32. 如請求項25至31中任一項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樹脂層為功能層。
  33. 如請求項32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功能層包含選自由離型層、黏著層、印刷層及硬塗層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34. 如請求項25至33中任一項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塑膠膜包含粒子。
  35. 如請求項25至34中任一項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塑膠膜包含聚酯。
  36. 如請求項25至35中任一項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其中上述塑膠膜於至少一方向上延伸。
  37. 一種再生塑膠膜,其係由如請求項25至36中任一項之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獲得。
  38. 一種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包括:準備於塑膠膜之至少單面具備樹脂層之積層塑膠膜之準備步驟、及製造再生塑膠膜之再生步驟,且 上述樹脂層包含化學標籤, 上述化學標籤具有可與上述積層塑膠膜之物品資訊建立關聯而供識別之波長光譜輪廓,且於上述再生步驟中利用上述物品資訊。
  39. 如請求項38之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再生步驟包括利用上述物品資訊之製品分類步驟。
  40. 如請求項38或39之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物品資訊包含製造商資訊。
  41. 如請求項38至40中任一項之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化學標籤包含具有直徑為奈米單位之細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
  42. 如請求項41之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再生步驟中,使用光學式分光讀取器讀取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對包含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塑膠膜進行分類。
  43. 如請求項41或42之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包含選自由以下(a1)~(a3)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a1)具有細孔直徑為0.001 nm以上且未達2 nm之微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 (a2)具有細孔直徑為2 nm以上50 nm以下之中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及 (a3)具有細孔直徑超過50 nm且為1000 nm以下之大孔之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
  44. 如請求項41至43中任一項之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平均粒徑為10~150 μm。
  45. 如請求項41至44中任一項之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樹脂層中之上述多孔質二氧化矽粒子(a)之含量為2~6000 ppm。
  46. 如請求項38至45中任一項之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樹脂層為功能層。
  47. 如請求項46之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功能層包含選自由離型層、黏著層、印刷層及硬塗層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48. 如請求項38至47中任一項之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塑膠膜包含粒子。
  49. 如請求項38至48中任一項之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塑膠膜包含聚酯。
  50. 如請求項38至49中任一項之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塑膠膜於至少一方向上延伸。
TW112111674A 2022-03-28 2023-03-28 積層塑膠膜、積層塑膠膜之作為再生原料之用途、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及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 TW2023484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52564 2022-03-28
JP2022052564 2022-03-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8424A true TW202348424A (zh) 2023-12-16

Family

ID=88202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11674A TW202348424A (zh) 2022-03-28 2023-03-28 積層塑膠膜、積層塑膠膜之作為再生原料之用途、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及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348424A (zh)
WO (1) WO202319035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9033A (zh) * 2002-08-19 2005-10-26 普拉根诺姆株式会社 内藏代码信息的材料、该识别方法以及该识别系统
JP2011043977A (ja) * 2009-08-20 2011-03-03 Osaka Univ 情報記録媒体、その読取装置及びその読取方法
KR20130057451A (ko) * 2010-06-14 2013-05-31 트루테그 테크놀로지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식별자를 가진 패키징된 아이템을 생성하기 위한 시스템
WO2014078589A1 (en) * 2012-11-15 2014-05-22 Micro-Tracers, Inc. Tracer particl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same
US9677935B2 (en) * 2014-11-03 2017-06-13 Trutag Technologies, Inc. Fabry-perot spectral image measurement
CN110072922B (zh) * 2016-10-10 2022-03-01 安全事业有限公司 Xrf可识别透明聚合物
KR102016370B1 (ko) * 2017-02-07 2019-09-02 남서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식별체계를 가지는 IoT 디바이스 및 이를 이용한 IoT 디바이스의 통합관리 시스템
GB2572183A (en) * 2018-03-21 2019-09-25 Sutton Philip Recycling method and taggant for a recyclable product
IL292013A (en) * 2019-10-15 2022-06-01 Security Matters Ltd Management of recycled products and their starting materials
JP2021105944A (ja) * 2019-12-27 2021-07-2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空包装を含む集合物の処理方法及び空包装回収装置
WO2023038138A1 (ja) * 2021-09-13 2023-03-16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リサイクル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のリサイクル原料としての使用、リサイクル原料用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及びリサイクル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90354A1 (ja) 2023-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8135B (zh) 離型膜及積層體
JP5253730B2 (ja) 離型フィルム
CN109789678B (zh) 脱模膜
JP2012159548A (ja) 偏光板用離型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4476423B2 (ja) 離型フィルム
JP2012207166A (ja) 基材レス両面粘着シート
JP5428830B2 (ja) 成型用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4916131B2 (ja) 離型フィルム
WO2011105441A1 (ja) 二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離型フィルム
JP2004177719A (ja) 離型フィルム
JP2013010880A (ja) 離型フィルム
JP2010214826A (ja) ポリエステル離型フィルム
JP2012179899A (ja) 離型フィルム
JP2009196176A (ja) 離型フィルム
JP2013052552A (ja) 離型フィルム
JP2012137568A (ja) 偏光板用離型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6206712B2 (ja) 成型用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260179A (ja) 離型フィルム
TW202348424A (zh) 積層塑膠膜、積層塑膠膜之作為再生原料之用途、再生原料用積層塑膠膜及再生塑膠膜之製造方法
JP7207589B2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12025891A (ja) 基材レス両面粘着シート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12183735A (ja) 離型フィルム
JP2015189136A (ja) 成型用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28829B2 (ja) 成型用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2017100399A (ja) 積層フィル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