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42304A - 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方法及系統 - Google Patents

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方法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42304A
TW202342304A TW111115093A TW111115093A TW202342304A TW 202342304 A TW202342304 A TW 202342304A TW 111115093 A TW111115093 A TW 111115093A TW 111115093 A TW111115093 A TW 111115093A TW 202342304 A TW202342304 A TW 20234230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rning
motorcycle
distance
judgment result
signal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5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01211B (zh
Inventor
林軒立
陳品維
林軒宇
Original Assignee
林軒立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林軒立 filed Critical 林軒立
Priority to TW111115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0121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1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121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42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230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方法,其由設於機車後端的一雷達偵測模組偵測機車後方的物件而產生並傳送一偵測結果給設於機車的一訊號處理模組;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偵測結果,判斷有一物件朝機車前進且該物件的相對速度大於一第一預設速度以及該物件的相對距離小於一第一預設距離時,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偵測結果判斷該物件位於機車的左後方、正後方或右後方,而對應產生一第一判斷結果,並傳送該第一判斷結果至設於機車的一警示模組,使該警示模組根據該第一判斷結果發出一第一左後方警示訊號、一第一正後方警示訊號或一第一右後方警示訊號。

Description

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方法及系統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盲點偵測方法,特別是指一種針對機車騎士在道路上行駛之盲區進行偵測並即時發出預警的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方法。
雖然一般機車都安裝有左、右後照鏡,但如圖1所示,騎士透過後照鏡查看後方環境的範圍有限,無法查看到的部分,例如圖1所示的後方偏左區域11、後方偏右區域12和正後方區域13就成為騎士無法透過後照鏡查看的盲區,以致騎士需經常轉頭查看後方盲區之車況,且騎士可能會因為沒注意到快速進入盲區的車輛,以致來不及反應而易發生車禍事故。
因此,若能開發機車盲區偵測系統偵測進入機車後方盲區或危險區域的車輛,並即時警示騎士,將有助於騎士及早應變,而提高機車騎士的行車安全。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方法以及實現上述方法之一種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系統,其能偵測進入機車後方盲區或危險區域的車輛,並即時警示或提醒騎士,幫助騎士及早應變,以提高機車騎士的行車安全。
於是,本發明一種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方法,包括:(A)由設於機車後端的一雷達偵測模組偵測機車後方的物件而產生一偵測結果,並傳送該偵測結果給設於機車的一訊號處理模組,該偵測結果包含偵測到的物件的相對距離、速度、角度和運動方向;(B)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偵測結果,判斷有一物件朝機車前進且該物件的相對速度大於一第一預設速度以及該物件的相對距離小於一第一預設距離時,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偵測結果判斷該物件位於機車的左後方、正後方或右後方,而對應產生一第一判斷結果,並傳送該第一判斷結果至設於機車的一警示模組;及(C)該警示模組根據該第一判斷結果發出一第一左後方警示訊號、一第一正後方警示訊號或一第一右後方警示訊號。
此外,本發明實現上述方法的一種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系統, 包括一設於機車的訊號處理模組,一設於機車且能與該訊號處理模組通訊的警示模組及一設於機車後端且能與該訊號處理模組通訊的雷達偵測模組;該雷達偵測模組偵測機車後方的物件而產生一偵測結果並傳送該偵測結果給該訊號處理模組,該偵測結果包含偵測到的物件的相對距離、速度、角度和運動方向;其中,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偵測結果,判斷有一物件朝機車前進且該物件的相對速度大於一第一預設速度以及該物件的相對距離小於一第一預設距離時,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偵測結果判斷該物件位於機車的左後方、正後方或右後方,而對應產生一第一判斷結果,並傳送該第一判斷結果至該警示模組;該警示模組根據該第一判斷結果發出一第一左後方警示訊號、一第一正後方警示訊號或一第一右後方警示訊號。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警示模組設於機車前方的一儀表板處,並包含設於該儀表板上方左側的一左警示燈、設於該儀表板正上方的一中警示燈及設於該儀表板上方右側的一右警示燈,且該第一左後方警示訊號令該左警示燈以一第一顏色及一第一頻率閃爍,該第一正後方警示訊號令該中警示燈以該第一顏色及該第一頻率閃爍,該第一右後方警示訊號令該右警示燈以該第一顏色及該第一頻率閃爍。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偵測結果,判斷有一物件朝機車前進且該物件的相對速度大於一比第一預設速度大的第二預設速度以及該物件的相對距離大於等於該第一預設距離但小於一第二預設距離時,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偵測結果判斷該物件位於機車的左後方、正後方或右後方,而對應產生一第二判斷結果,並傳送該第二判斷結果至設於機車的該警示模組,使該警示模組根據該第二判斷結果發出一第二左後方警示訊號、一第二正後方警示訊號或一第二右後方警示訊號控制該左警示燈、該中警示燈或該右警示燈以一第二顏色及一第二頻率閃爍;其中該第二頻率小於該第一頻率。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偵測結果,判斷有一物件朝機車前進且該物件的相對速度大於一比第二預設速度大的第三預設速度以及該物件的相對距離大於等於該第二預設距離但小於一第三預設距離時,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偵測結果判斷該物件位於機車的左後方、正後方或右後方,而對應產生一第三判斷結果,並傳送該第三判斷結果至設於機車的該警示模組,使該警示模組根據該第三判斷結果發出一第三左後方警示訊號、一第三正後方警示訊號或一第三右後方警示訊號控制該左警示燈、該中警示燈或該右警示燈以一第三顏色及一第三頻率閃爍;該第三頻率小於該第二頻率。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訊號處理模組定義與該雷達偵測模組相距該第一預設距離之扇形範圍內,由該雷達偵測模組往左及往右各延伸一第一距離的範圍為正後方,由該雷達偵測模組往左及往右各延伸一第二距離至該第一距離的範圍分別為左後方及右後方;該訊號處理模組定義在與該雷達偵測模組相距該第一預設距離至該第二預設距離之扇形範圍內,由該雷達偵測模組往左及往右各延伸至一第三距離的範圍為正後方,且由該雷達偵測模組往左及往右各延伸該第二距離至該第三距離的範圍分別為左後方及右後方;該訊號處理模組定義在與該雷達偵測模組相距該第二預設距離至該第三預設距離之扇形範圍內,由該雷達偵測模組往左及往右各延伸至一第四距離的範圍為正後方,由該雷達偵測模組往左及往右各延伸該第二距離至該第四距離的範圍分別為左後方及右後方;其中,該第二距離大於該第四距離,該第四距離大於該第三距離,該第三距離大於該第一距離;且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偵測結果和上述的定義判斷該物件位於機車的左後方、正後方或右後方。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系統還包括一與該訊號處理模組電連接的藍牙模組,該藍芽模組能與固定在機車把手附近的一行動通訊裝置的藍牙模組進行無線通訊,且該訊號處理模組透過該藍牙模組將該第一判斷結果、該第二判斷結果或該第三判斷結果傳送至該行動通訊裝置,且該行動通訊裝置執行一應用程式而顯示一圖形化警示介面,該應用程式根據該第一預設距離、該第二預設距離和該第三預設距離以及該訊號處理模組對該第一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對該第一預設距離至該第二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對該第二預設距離至該第三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令該圖形化警示介面顯示前、中、後三個扇形區並將每一扇形區劃分出左、中、右區,且該應用程式根據該第一判斷結果,令前扇形區的左區、中區或右區顯示一警示符號;該應用程式根據該第二判斷結果,令中扇形區的左區、中區或右區顯示該警示符號;該應用程式根據該第三判斷結果,令後扇形區的左區、中區或右區顯示該警示符號。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上述的該藍芽模組能與一供機車騎士配戴的安全帽內建的藍牙模組進行無線通訊,且該安全帽具有一與內建的藍牙模組電連接的顯示裝置,該訊號處理模組透過該藍牙模組將該第一判斷結果、該第二判斷結果或該第三判斷結果傳送至該安全帽的該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包含設於該安全帽之視窗左側的一左警示燈、設於該安全帽之視窗中間下方的一中警示燈及設於該安全帽之視窗右側的一右警示燈;且該顯示裝置根據該第一判斷結果控制設於該安全帽之該左警示燈、該中警示燈或該右警示燈以該第一顏色及該第一頻率閃爍;該顯示裝置根據該第二判斷結果控制設於該安全帽之該左警示燈、該中警示燈或該右警示燈以該第二顏色及該第二頻率閃爍;該顯示裝置根據該第三判斷結果控制設於該安全帽之該左警示燈、該中警示燈或該右警示燈以該第三顏色及該第三頻率閃爍。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儀表板是一能與該訊號處理模組通訊的平面顯示器,且該訊號處理模組還根據該第一判斷結果、該第二判斷結果或該第三判斷結果令該平面顯示器顯示一圖形化警示介面,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第一預設距離、該第二預設距離和該第三預設距離及其對該第一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對該第一預設距離至該第二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對該第二預設距離至該第三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令該圖形化警示介面顯示前、中、後三個扇形區並將每一扇形區劃分出左、中、右區,且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第一判斷結果,令前扇形區的左區、中區或右區顯示一警示符號;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第二判斷結果,令中扇形區的左區、中區或右區顯示該警示符號;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第三判斷結果,令後扇形區的左區、中區或右區顯示該警示符號。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系統還包括一設在機車上並與該訊號處理模組電連接的重力感測器,該訊號處理模組取得該重力感測器的一感測訊號,並根據該感測訊號計算機車的一車速,且該訊號處理模組判斷該車速大於一臨界速度時,對應調高該第二預設速度和該第三預設速度,並對應增加該第二預設距離和該第三預設距離。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藉由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雷達偵測模組的偵測結果,判斷機車後方有物件(車輛)以超過預設的速度進入騎士不易查看的盲區或危險區域而符合警示的條件時,適時地發出警示訊息通知機車騎士,幫助騎士及早應變,而提高機車騎士的行車安全。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2所示,是本發明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方法的一實施例的主要流程步驟,且本方法是由圖3所示的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系統1實現,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系統1是安裝在一機車上並由機車的電源(例如電瓶)或一外接電源(例如但不限於可充電電池)供電,以在機車啟動或發動後自動運作。且在本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系統1主要包括一訊號處理模組11、一與訊號處理模組11電連接的雷達偵測模組12以及一與訊號處理模組11電耦接的警示模組13。
該訊號處理模組11可以是但不限於執行一軟體程式(內含演算法)或韌體(內含演算法)的中央處理器或微處理器,其用以控制該雷達偵測模組12進行偵測,並處理該雷達偵測模組12傳來的偵測結果,且該訊號處理模組11中儲存一第一預設速度(例如但不限於時速5公里)和一第一預設距離(例如但不限於2公尺)、一第二預設速度(例如但不限於時速10公里)和一第二預設距離(例如但不限於5公尺)以及一第三預設速度(例如但不限於時速20公里)和一第三預設距離(例如但不限於10公尺)。且如圖4所示,該訊號處理模組11定義與該雷達偵測模組12(圖4中0點位置)相距該第一預設距離(2公尺)之扇形範圍內,由該雷達偵測模組12往左及往右各延伸一第一距離(例如0.1公尺)的範圍為正後方,由該雷達偵測模組12往左及往右各延伸一第二距離(例如2公尺)至該第一距離(0.1公尺)的範圍分別為左後方及右後方;該訊號處理模組11定義與該雷達偵測模組12相距該第一預設距離(2公尺)至該第二預設距離(5公尺)之扇形範圍內,由該雷達偵測模組12往左及往右各延伸至一第三距離(例如0.2公尺)的範圍為正後方,且由該雷達偵測模組12往左及往右各延伸該第二距離(2公尺)至該第三距離(0.2公尺)的範圍分別為左後方及右後方;該訊號處理模組11定義與該雷達偵測模組12相距該第二預設距離(5公尺)至該第三預設距離(10公尺)之扇形範圍內,由該雷達偵測模組12往左及往右各延伸至一第四距離(例如0.3公尺)的範圍為正後方,由該雷達偵測模組12往左及往右各延伸該第二距離(2公尺)至該第四距離(0.3公尺)的範圍分別為左後方及右後方。
該雷達偵測模組12設於機車後端,例如但不限於機車的車牌上方位置,並採用毫米波雷達,例如但不限於AWR1843毫米波雷達模組。該警示模組13設於機車,例如(但不限於)設於機車前方儀表板4處,如圖5所示,並包含設於儀表板4上方左側的一左警示燈41、設於儀表板4正上方的一中警示燈42及設於儀表板4上方右側的一右警示燈43。其中,該左警示燈41、該中警示燈42及該右警示燈43可以是如圖5所示之由複數LED燈組成的燈條,或者也可以是單一LED燈。且該訊號處理模組11可藉由電路(拉線)與該警示模組13電連接而進行有線通訊;或者,該訊號處理模組11也可透過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系統1包含的一藍牙模組14與該警示模組13進行無線通訊。
藉此,當機車被騎行在道路上時,如圖2的步驟S1,設於機車後端的該雷達偵測模組12會以預定的掃描頻率偵測機車後方環境並產生一偵測結果,具體而言,當該雷達偵測模組12偵測到機車後方有物件(例如車輛)出現時,會根據物件反射回來的反射訊號計算得到物件的相對距離、速度、角度和運動方向,並傳送包含偵測到的物件的相對距離、速度、角度和運動方向等資訊的該偵測結果給該訊號處理模組11。
接著,如圖2的步驟S2,該訊號處理模組11根據該偵測結果(偵測到的物件的相對距離、速度、角度和運動方向),判斷是否有物件朝機車前進且該物件的相對速度大於該第一預設速度以及該物件的相對距離小於該第一預設距離(2公尺),若是,即判定該物件與機車的相對距離在2公尺以內,並如圖2的步驟S3,該訊號處理模組11根據該偵測結果以及其對於在該第一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判斷該物件位於機車的左後方、正後方或右後方,而對應產生一第一判斷結果,並傳送該第一判斷結果至該警示模組13。值得一提的是,當物件位於正後方與左後方之交界或者位於正後方與右後方之交界,該訊號處理模組11皆會判定物件位於正後方。
然後,如圖2的步驟S4,該警示模組13根據該第一判斷結果發出一第一左後方警示訊號、一第一正後方警示訊號或一第一右後方警示訊號控制該左警示燈41、該中警示燈42或該右警示燈43以一第一顏色(例如但不限於紅色)及一第一頻率(例如但不限於20Hz即0.05秒閃一次)閃爍;例如,若該第一判斷結果判斷該物件位於機車的左後方,該警示模組13令該左警示燈41以第一顏色(紅色)及第一頻率(20Hz)閃爍;若該第一判斷結果判斷該物件位於機車的正後方,該警示模組13令該中警示燈41以第一顏色(紅色)及第一頻率(20Hz)閃爍;若該第一判斷結果判斷該物件位於機車的右後方,該警示模組13令該右警示燈41以第一顏色(紅色)及第一頻率(20Hz)閃爍。當然,若判斷結果為同時有物件(車輛)出現在左後方、正後方和右後方時,則該左警示燈41、該中警示燈42及該右警示燈43將同時以該第一顏色及該第一頻率閃爍。藉此,使騎士及時得知在其左後方、正後方或右後方2公尺範圍內有車輛快速接近以及早應變。
而若在上述步驟S2中判斷結果為否,則進行步驟S5,該訊號處理模組11根據該偵測結果,判斷是否有物件朝機車前進且該物件的相對速度大於該第二預設速度(時速10公里)以及該物件的相對距離大於等於該第一預設距離(2公尺)但小於該第二預設距離(5公尺),若是,即判定該物件與機車的相對距離在2~5公尺之間,則如圖2的步驟S6,該訊號處理模組11根據該偵測結果以及其對於在該第一預設距離至該第二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判斷該物件位於機車的左後方、正後方或右後方,而對應產生一第二判斷結果,並傳送該第二判斷結果至該警示模組13;然後,如圖2的步驟S7,該警示模組13將根據該第二判斷結果發出一第二左後方警示訊號、一第二正後方警示訊號或一第二右後方警示訊號控制該左警示燈41、該中警示燈42或該右警示燈43以一第二顏色(例如但不限於橘色)及一第二頻率(例如但不限於10Hz即0.1秒閃一次)閃爍,使騎士即時得知在其左後方、正後方或右後方2至5公尺範圍內有車輛即將靠近以及早應變。
而若在上述步驟S5中判斷結果為否,則進行步驟S8,該訊號處理模組11根據該偵測結果,判斷是否有物件朝機車前進且該物件的相對速度大於該第三預設速度(時速20公里)以及該物件的相對距離大於等於該第二預設距離但小於該第三預設距離(10公尺),若是,即判定該物件與機車的相對距離在5~10公尺之間,則如圖2的步驟S9,該訊號處理模組11根據該偵測結果以及其對於在該第二預設距離至該第三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判斷該物件位於機車的左後方、正後方或右後方,而對應產生一第三判斷結果,並傳送該第三判斷結果至該警示模組13;然後,如圖2的步驟S10,該警示模組13將根據該第三判斷結果發出一第二左後方警示訊號、一第二正後方警示訊號或一第二右後方警示訊號控制該左警示燈41、該中警示燈42或該右警示燈43以一第三顏色(例如但不限於黃色)及一第三頻率(例如但不限於大約5.5Hz即0.18秒閃一次)閃爍,使騎士即時得知在其左後方、正後方或右後方5至10公尺範圍內有車輛逐漸靠近以及早應變。
值得一提的是,當該訊號處理模組11判斷有不同的物件同時但分別滿足步驟S2、步驟S5和步驟S8的判斷條件時(即同時有物件出現在該第一預設距離之內、在該第一預設距離至該第二預設距離之間、在該第二預設距離至該第三預設距離之間),該訊號處理模組11只會執行滿足步驟S2之後的步驟S3和步驟S4,以讓騎士能針對最接近的車輛及早應變。而且,在另一種實施態樣中,也可以只執行步驟S1~S4,並在步驟S2判斷為否時,回到步驟S1。或者只執行步驟S1~S7,並在步驟S5判斷為否時,回到步驟S1。
此外,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系統1還能透過該藍牙模組14與一行動通訊裝置2(例如智慧型手機) 的一藍芽模組21配對以進行無線通訊;該行動通訊裝置2可以被固定於機車上(例如設置在機車把手附近)且其顯示面板朝向機車騎士。而且該行動通訊裝置2能執行預先安裝的一應用程式而顯示一圖形化警示介面6,如圖6所示。該應用程式根據該第一預設距離(2公尺)、該第二預設距離(5公尺)和該第三預設距離(10公尺)以及該訊號處理模組11對在該第一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該訊號處理模組11對在該第一預設距離至該第二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該訊號處理模組11對在該第二預設距離至該第三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令該圖形化警示介面6顯示前、中、後三個扇形區61、62、63並將每一扇形區劃分出左、中、右區。
藉此,該訊號處理模組11可以透過該藍牙模組14將該第一判斷結果、該第二判斷結果或該第三判斷結果傳送至該行動通訊裝置2,並由該行動通訊裝置2執行的該應用程式根據該第一判斷結果,令前扇形區61的左區、中區或右區顯示一警示符號60;或者,由該應用程式根據該第二判斷結果,令中扇形區62的左區、中區或右區顯示該警示符號;或者,由該應用程式根據該第三判斷結果,令後扇形區63的左區、中區或右區顯示該警示符號。當然,若判斷結果為同時有物件出現在左區、中區和右區時,則左區、中區和右區同時會顯示該警示符號。
另外,在本實施例的另一種實施態樣中,當圖5所示的該儀表板4是一能與該訊號處理模組11通訊(例如直接電連接或者透過該儀表板4內建的藍牙模組(圖未示)與該藍牙模組14進行無線通訊)的平面顯示器時,則無需採用上述的該行動通訊裝置2而改由該儀表板4顯示該警示符號;亦即,該訊號處理模組11還根據上述的該第一判斷結果、該第二判斷結果或該第三判斷結果令該儀表板4(平面顯示器)顯示如圖6所示的該圖形化警示介面6,且該訊號處理模組11根據該第一預設距離、該第二預設距離和該第三預設距離及其對該第一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對該第一預設距離至該第二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對該第二預設距離至該第三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令該圖形化警示介面6顯示前、中、後三個扇形區61、62、63並將每一扇形區劃分出左、中、右區,且該訊號處理模組11根據該第一判斷結果,令前扇形區61的左區、中區或右區顯示該警示符號60;該訊號處理模組11根據該第二判斷結果,令中扇形區62的左區、中區或右區顯示該警示符號60;該訊號處理模組11根據該第三判斷結果,令後扇形區63的左區、中區或右區顯示該警示符號60。
此外,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系統1還能透過該藍牙模組14與內建一藍芽模組31的一安全帽3配對以進行無線通訊,藉此,該訊號處理模組11可以透過該藍牙模組14將該第一判斷結果、該第二判斷結果或該第三判斷結果傳送至該安全帽3;且如圖7所示,該安全帽3具有一與該藍牙模組31電連接以接受該第一判斷結果、該第二判斷結果或該第三判斷結果的顯示裝置32,該顯示裝置32包含設於該安全帽3之視窗33左側的一左警示燈321、設於該安全帽3之視窗33的中間下方的一中警示燈322以及設於該安全帽3之視窗33右側的一右警示燈323;藉此,該顯示裝置32將根據該第一判斷結果控制設於安全帽3的該左警示燈321、該中警示燈322或該右警示燈323以該第一顏色(紅色)及該第一頻率閃爍;或者,該顯示裝置32將根據該第二判斷結果控制設於安全帽3的該左警示燈321、該中警示燈322或該右警示燈323以該第二顏色(橘色)及該第二頻率閃爍;又或者,該顯示裝置32將根據該第三判斷結果控制設於安全帽3的該左警示燈321、該中警示燈322或該右警示燈323以該第三顏色(黃色)及該第三頻率閃爍。
另外,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系統1還可包括一設在機車上並與該訊號處理模組11電連接的重力感測器15(又稱加速度感測器),其能感測機車的運動狀態而對應產生一感測訊號並傳送該感測訊號給該訊號處理模組11,且該訊號處理模組11根據該感測訊號能計算出機車當下的一車速,並於判斷該車速大於一臨界速度(例如但不限於時速40公里)時,即對應調高該第二預設速度(例如但不限於提高到時速20公里)和該第三預設速度(例如但不限於提高到時速30公里),並對應增加該第二預設距離(例如但不限於增加到10公尺)和該第三預設距離(例如但不限於增加到20公尺)。
此外,該警示模組13除了以警示燈(視覺) 輸出該第一判斷結果、該第二判斷結果或該第三判斷結果外,也可以其它方式實現,例如以聽覺(比如輸出語音至內建於安全帽的耳機或喇叭)或震動(比如令機車座椅或把手的左、中、右部位產生震動)等方式輸出該第一判斷結果、該第二判斷結果或該第三判斷結果。而且,本實施例之無線通訊方式並不以透過藍牙模組為限,只要是具有短距離無線通訊功能的任何無線通訊模組皆可被使用在上述實施例中而取代藍牙模組。
綜上所述,上述實施例藉由訊號處理模組11根據雷達偵測模組12的偵測結果,判斷機車後方有物件(車輛)以超過預設的速度進入騎士不易查看的盲區或危險區域而符合警示的條件時,適時地發出警示訊息通知機車騎士,幫助騎士及早應變,而提高機車騎士的行車安全,確實達到本發明的功效與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系統 11:訊號處理模組 12:雷達偵測模組 13:警示模組 14:藍牙模組 15:重力感測器 2:行動通訊裝置 21:藍牙模組 3:安全帽 31:藍牙模組 32:顯示裝置 321:左警示燈 322:中警示燈 323:右警示燈 4:儀表板 41:左警示燈 42:中警示燈 43:右警示燈 51、52、53:盲區 6:圖形化警示介面 60:警示符號 61:前扇形區 62:中扇形區 63:後扇形區 S1~S10:步驟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顯示,其中: 圖1說明一般機車之後照鏡無法顯示的盲區範圍; 圖2是本發明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方法的一實施例的主要流程步驟; 圖3是本發明實現圖1之方法步驟的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系統主要包含的硬體元件方塊圖; 圖4是說明本實施例定義機車的正後方、左後方和右後方的示意圖; 圖5是說明本實施例的警示模組設置在機車儀表板處的示意圖; 圖6是本實施例令一行動通訊裝置顯示一圖形化警示介面的示意圖;及 圖7是本實施例令一安全帽上設置的顯示裝置顯示警示訊息的示意圖。
S1~S10:步驟

Claims (18)

  1. 一種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方法,包括: (A) 由設於機車後端的一雷達偵測模組偵測機車後方的物件而產生一偵測結果,並傳送該偵測結果給設於機車的一訊號處理模組,該偵測結果包含偵測到的物件的相對距離、速度、角度和運動方向; (B) 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偵測結果,判斷有一物件朝機車前進且該物件的相對速度大於一第一預設速度以及該物件的相對距離小於一第一預設距離時,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偵測結果判斷該物件位於機車的左後方、正後方或右後方,而對應產生一第一判斷結果,並傳送該第一判斷結果至設於機車的一警示模組;及 (C) 該警示模組根據該第一判斷結果發出一第一左後方警示訊號、一第一正後方警示訊號或一第一右後方警示訊號。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方法,其中,該警示模組設於機車前方的一儀表板處,並包含設於該儀表板上方左側的一左警示燈、設於該儀表板正上方的一中警示燈及設於該儀表板上方右側的一右警示燈,且該第一左後方警示訊號令該左警示燈以一第一顏色及一第一頻率閃爍,該第一正後方警示訊號令該中警示燈以該第一顏色及該第一頻率閃爍,該第一右後方警示訊號令該右警示燈以該第一顏色及該第一頻率閃爍。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方法,在步驟(B)中,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偵測結果,判斷有一物件朝機車前進且該物件的相對速度大於一比第一預設速度大的第二預設速度以及該物件的相對距離大於等於該第一預設距離但小於一第二預設距離時,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偵測結果判斷該物件位於機車的左後方、正後方或右後方,而對應產生一第二判斷結果,並傳送該第二判斷結果至該警示模組;且在步驟(C)中,該警示模組根據該第二判斷結果發出一第二左後方警示訊號、一第二正後方警示訊號或一第二右後方警示訊號控制該左警示燈、該中警示燈或該右警示燈以一第二顏色及一第二頻率閃爍;其中該第二頻率小於該第一頻率。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方法,在步驟(B)中,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偵測結果,判斷有一物件朝機車前進且該物件的相對速度大於一比第二預設速度大的第三預設速度以及該物件的相對距離大於等於該第二預設距離但小於一第三預設距離時,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偵測結果判斷該物件位於機車的左後方、正後方或右後方,而對應產生一第三判斷結果,並傳送該第三判斷結果至該警示模組;且在步驟(C)中,該警示模組根據該第三判斷結果發出一第三左後方警示訊號、一第三正後方警示訊號或一第三右後方警示訊號控制該左警示燈、該中警示燈或該右警示燈以一第三顏色及一第三頻率閃爍;該第三頻率小於該第二頻率。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方法,其中,該訊號處理模組定義與該雷達偵測模組相距該第一預設距離之扇形範圍內,由該雷達偵測模組往左及往右各延伸一第一距離的範圍為正後方,由該雷達偵測模組往左及往右各延伸一第二距離至該第一距離的範圍分別為左後方及右後方;該訊號處理模組定義在與該雷達偵測模組相距該第一預設距離至該第二預設距離之扇形範圍內,由該雷達偵測模組往左及往右各延伸至一第三距離的範圍為正後方,且由該雷達偵測模組往左及往右各延伸該第二距離至該第三距離的範圍分別為左後方及右後方;該訊號處理模組定義在與該雷達偵測模組相距該第二預設距離至該第三預設距離之扇形範圍內,由該雷達偵測模組往左及往右各延伸至一第四距離的範圍為正後方,由該雷達偵測模組往左及往右各延伸該第二距離至該第四距離的範圍分別為左後方及右後方;其中,該第二距離大於該第四距離,該第四距離大於該第三距離,該第三距離大於該第一距離;且在步驟(B)中,該訊號處理模組會根據該偵測結果和上述的定義判斷該物件位於機車的左後方、正後方或右後方。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方法,在步驟(B)中,該訊號處理模組還透過設於機車的一藍牙模組將該第一判斷結果、該第二判斷結果或該第三判斷結果傳送至固定在機車把手附近的一行動通訊裝置,且該行動通訊裝置執行一應用程式而顯示一圖形化警示介面,該應用程式根據該第一預設距離、該第二預設距離和該第三預設距離以及該訊號處理模組對該第一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對該第一預設距離至該第二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對該第二預設距離至該第三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令該圖形化警示介面顯示前、中、後三個扇形區並將每一扇形區劃分出左、中、右區,且該應用程式根據該第一判斷結果,令前扇形區的左區、中區或右區顯示一警示符號;該應用程式根據該第二判斷結果,令中扇形區的左區、中區或右區顯示該警示符號;該應用程式根據該第三判斷結果,令後扇形區的左區、中區或右區顯示該警示符號。
  7. 如請求項4所述的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方法,在步驟(B)中,該訊號處理模組還透過設於機車的一藍牙模組將該第一判斷結果、該第二判斷結果或該第三判斷結果傳送至供機車騎士配戴的一安全帽上設置的一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包含設於該安全帽之視窗左側的一左警示燈、設於該安全帽之視窗中間下方的一中警示燈及設於該安全帽之視窗右側的一右警示燈;且該顯示裝置根據該第一判斷結果控制設於該安全帽之該左警示燈、該中警示燈或該右警示燈以該第一顏色及該第一頻率閃爍;該顯示裝置根據該第二判斷結果控制設於該安全帽之該左警示燈、該中警示燈或該右警示燈以該第二顏色及該第二頻率閃爍;該顯示裝置根據該第三判斷結果控制設於該安全帽之該左警示燈、該中警示燈或該右警示燈以該第三顏色及該第三頻率閃爍。
  8. 如請求項5所述的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方法,其中,該儀表板是一平面顯示器,且在步驟(B)中,該訊號處理模組還根據該第一判斷結果、該第二判斷結果或該第三判斷結果令該平面顯示器顯示一圖形化警示介面,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第一預設距離、該第二預設距離和該第三預設距離及其對該第一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對該第一預設距離至該第二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對該第二預設距離至該第三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令該圖形化警示介面顯示前、中、後三個扇形區並將每一扇形區劃分出左、中、右區,且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第一判斷結果,令前扇形區的左區、中區或右區顯示一警示符號;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第二判斷結果,令中扇形區的左區、中區或右區顯示該警示符號;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第三判斷結果,令後扇形區的左區、中區或右區顯示該警示符號。
  9. 如請求項4所述的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方法,其中,該訊號處理模組還取得設在機車上的一重力感測器的一感測訊號,並根據該感測訊號計算出機車的一車速;且在步驟(B)中,該訊號處理模組判斷該車速大於一臨界速度時,對應調高該第二預設速度和該第三預設速度,並對應增加該第二預設距離和該第三預設距離。
  10. 一種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系統,包括: 一訊號處理模組,設於機車; 一警示模組,設於機車且能與該訊號處理模組通訊;及 一雷達偵測模組,設於機車後端且能與該訊號處理模組通訊,該雷達偵測模組偵測機車後方的物件而產生一偵測結果並傳送該偵測結果給該訊號處理模組,該偵測結果包含偵測到的物件的相對距離、速度、角度和運動方向;其中 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偵測結果,判斷有一物件朝機車前進且該物件的相對速度大於一第一預設速度以及該物件的相對距離小於一第一預設距離時,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偵測結果判斷該物件位於機車的左後方、正後方或右後方,而對應產生一第一判斷結果,並傳送該第一判斷結果至該警示模組; 該警示模組根據該第一判斷結果發出一第一左後方警示訊號、一第一正後方警示訊號或一第一右後方警示訊號。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系統,其中,該警示模組設於機車前方的一儀表板處,並包含設於該儀表板上方左側的一左警示燈、設於該儀表板正上方的一中警示燈及設於該儀表板上方右側的一右警示燈,且該第一左後方警示訊號令該左警示燈以一第一顏色及一第一頻率閃爍,該第一正後方警示訊號令該中警示燈以該第一顏色及該第一頻率閃爍,該第一右後方警示訊號令該右警示燈以該第一顏色及該第一頻率閃爍。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系統,其中,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偵測結果,判斷有一物件朝機車前進且該物件的相對速度大於一比第一預設速度大的第二預設速度以及該物件的相對距離大於等於該第一預設距離但小於一第二預設距離時,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偵測結果判斷該物件位於機車的左後方、正後方或右後方,而對應產生一第二判斷結果,並傳送該第二判斷結果至設於機車的該警示模組,使該警示模組根據該第二判斷結果發出一第二左後方警示訊號、一第二正後方警示訊號或一第二右後方警示訊號控制該左警示燈、該中警示燈或該右警示燈以一第二顏色及一第二頻率閃爍;其中該第二頻率小於該第一頻率。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系統,其中,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偵測結果,判斷有一物件朝機車前進且該物件的相對速度大於一比第二預設速度大的第三預設速度以及該物件的相對距離大於等於該第二預設距離但小於一第三預設距離時,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偵測結果判斷該物件位於機車的左後方、正後方或右後方,而對應產生一第三判斷結果,並傳送該第三判斷結果至設於機車的該警示模組,使該警示模組根據該第三判斷結果發出一第三左後方警示訊號、一第三正後方警示訊號或一第三右後方警示訊號控制該左警示燈、該中警示燈或該右警示燈以一第三顏色及一第三頻率閃爍;該第三頻率小於該第二頻率。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系統,其中,該訊號處理模組定義與該雷達偵測模組相距該第一預設距離之扇形範圍內,由該雷達偵測模組往左及往右各延伸一第一距離的範圍為正後方,由該雷達偵測模組往左及往右各延伸一第二距離至該第一距離的範圍分別為左後方及右後方;該訊號處理模組定義在與該雷達偵測模組相距該第一預設距離至該第二預設距離之扇形範圍內,由該雷達偵測模組往左及往右各延伸至一第三距離的範圍為正後方,且由該雷達偵測模組往左及往右各延伸該第二距離至該第三距離的範圍分別為左後方及右後方;該訊號處理模組定義在與該雷達偵測模組相距該第二預設距離至該第三預設距離之扇形範圍內,由該雷達偵測模組往左及往右各延伸至一第四距離的範圍為正後方,由該雷達偵測模組往左及往右各延伸該第二距離至該第四距離的範圍分別為左後方及右後方;其中,該第二距離大於該第四距離,該第四距離大於該第三距離,該第三距離大於該第一距離;且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偵測結果和上述的定義判斷該物件位於機車的左後方、正後方或右後方。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系統,還包括一與該訊號處理模組電連接的藍牙模組,該藍芽模組能與固定在機車把手附近的一行動通訊裝置的藍牙模組進行無線通訊,且該訊號處理模組透過該藍牙模組將該第一判斷結果、該第二判斷結果或該第三判斷結果傳送至該行動通訊裝置,且該行動通訊裝置執行一應用程式而顯示一圖形化警示介面,該應用程式根據該第一預設距離、該第二預設距離和該第三預設距離以及該訊號處理模組對該第一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對該第一預設距離至該第二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對該第二預設距離至該第三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令該圖形化警示介面顯示前、中、後三個扇形區並將每一扇形區劃分出左、中、右區,且該應用程式根據該第一判斷結果,令前扇形區的左區、中區或右區顯示一警示符號;該應用程式根據該第二判斷結果,令中扇形區的左區、中區或右區顯示該警示符號;該應用程式根據該第三判斷結果,令後扇形區的左區、中區或右區顯示該警示符號。
  16. 如請求項13所述的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系統,還包括一與該訊號處理模組電連接的藍牙模組,該藍芽模組能與一供機車騎士配戴的安全帽內建的藍牙模組進行無線通訊,且該安全帽具有一與內建的藍牙模組電連接的顯示裝置,該訊號處理模組透過該藍牙模組將該第一判斷結果、該第二判斷結果或該第三判斷結果傳送至該安全帽的該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包含設於該安全帽之視窗左側的一左警示燈、設於該安全帽之視窗中間下方的一中警示燈及設於該安全帽之視窗右側的一右警示燈;且該顯示裝置根據該第一判斷結果控制設於該安全帽之該左警示燈、該中警示燈或該右警示燈以該第一顏色及該第一頻率閃爍;該顯示裝置根據該第二判斷結果控制設於該安全帽之該左警示燈、該中警示燈或該右警示燈以該第二顏色及該第二頻率閃爍;該顯示裝置根據該第三判斷結果控制設於該安全帽之該左警示燈、該中警示燈或該右警示燈以該第三顏色及該第三頻率閃爍。
  17. 如請求項14所述的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系統,其中,該儀表板是一能與該訊號處理模組通訊的平面顯示器,且該訊號處理模組還根據該第一判斷結果、該第二判斷結果或該第三判斷結果令該平面顯示器顯示一圖形化警示介面,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第一預設距離、該第二預設距離和該第三預設距離及其對該第一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對該第一預設距離至該第二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對該第二預設距離至該第三預設距離範圍內之正後方、左後方及右後方的定義,令該圖形化警示介面顯示前、中、後三個扇形區並將每一扇形區劃分出左、中、右區,且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第一判斷結果,令前扇形區的左區、中區或右區顯示一警示符號;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第二判斷結果,令中扇形區的左區、中區或右區顯示該警示符號;該訊號處理模組根據該第三判斷結果,令後扇形區的左區、中區或右區顯示該警示符號。
  18. 如請求項13所述的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系統,還包括一設在機車上並與該訊號處理模組電連接的重力感測器,該訊號處理模組取得該重力感測器的一感測訊號,並根據該感測訊號計算機車的一車速,且該訊號處理模組判斷該車速大於一臨界速度時,對應調高該第二預設速度和該第三預設速度,並對應增加該第二預設距離和該第三預設距離。
TW111115093A 2022-04-20 2022-04-20 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方法及系統 TWI8012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15093A TWI801211B (zh) 2022-04-20 2022-04-20 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方法及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15093A TWI801211B (zh) 2022-04-20 2022-04-20 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方法及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1211B TWI801211B (zh) 2023-05-01
TW202342304A true TW202342304A (zh) 2023-11-01

Family

ID=87424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5093A TWI801211B (zh) 2022-04-20 2022-04-20 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方法及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0121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1700050502A1 (it) * 2017-05-10 2018-11-10 Ducati Motor Holding Spa Motocicletta con dispositivo di rilevamento di un veicolo che sopraggiunge dal retro
CN107507456A (zh) * 2017-08-11 2017-12-22 武汉雷毫科技有限公司 非机动车防撞预警系统以及方法
CN108344994A (zh) * 2018-03-21 2018-07-31 杭州智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和电动车的辅助驾驶系统的毫米波雷达系统
TWI765208B (zh) * 2020-01-06 2022-05-21 為升電裝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車速偵測功能的盲點偵測系統、偵測裝置及其測速方法
CN114312820A (zh) * 2021-12-09 2022-04-12 中山联合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辅助摩托车驾驶的预警方法及毫米波雷达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1211B (zh) 2023-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64576B2 (ja) 自動車における近接体警報知装置
US20130311075A1 (en) Motorcycle and helmet providing advance driver assistance
GB2561626B (en) A garment and indicating system and method
KR101412032B1 (ko) 후방감지용 초음파 거리센서를 구비한 자전거 후방감지시스템
US20090256698A1 (en) Brake light warning system with early warning feature
KR20170012034A (ko) 차량 제어 장치
WO2019008509A1 (en) PROJECTED LIGHT VISUAL SPACE AND SECURITY SYSTEM FOR BICYCLES
JP5880741B1 (ja) 衝突回避システム及び衝突回避方法
KR101911632B1 (ko) 스마트 바이크 시스템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KR102336275B1 (ko) 근거리 후방 감지 헬멧 장치
TW202342304A (zh) 機車盲區偵測與警示方法及系統
KR20150087737A (ko) 차량 위험 감지 시스템
KR101625498B1 (ko) 이륜 차량용 상황 모니터링 장치
KR20170108720A (ko) 차량의 장애물 감시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110057837A (ko) 나이트 뷰 시스템 및 제어방법
JP4066892B2 (ja) 車両用警報装置
US20230098779A1 (en) Vehicle with a protective warning system
KR20180039838A (ko) 차량 후측방 경보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KR102585247B1 (ko) 조작없이 자전거의 주행방향을 안내할 수 있는 방향지시 시스템
KR101729306B1 (ko) 블랙박스를 이용하는 사각지대 감지 시스템
KR20150012657A (ko) 안전거리가 표시되는 과속 카메라
KR101395616B1 (ko) 차량간 거리 표시 장치
JP7372382B2 (ja) 交通安全支援システム
JP2689026B2 (ja) 車間距離警報装置
TWI714196B (zh) 車輛安全警示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