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40971A - 資訊提供系統、資訊提供方法及記錄資訊提供程式之記錄媒體 - Google Patents

資訊提供系統、資訊提供方法及記錄資訊提供程式之記錄媒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40971A
TW202340971A TW111138990A TW111138990A TW202340971A TW 202340971 A TW202340971 A TW 202340971A TW 111138990 A TW111138990 A TW 111138990A TW 111138990 A TW111138990 A TW 111138990A TW 202340971 A TW202340971 A TW 20234097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sign data
aforementioned
data
design
disclos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8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峯慎吾
虻川雅浩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40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097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eth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資訊提供系統,其特徵為具有:設計資料管理部(11),其將關於提供給裝置使用者之對象裝置的設計之裝置設計資料,而且是包含關於對象裝置的機械設計之資料也就是機械設計資料、關於對象裝置的電氣設計之資料也就是電氣設計資料及關於對象裝置的控制設計之資料也就是控制設計資料之中的1個以上之前述裝置設計資料,以構成裝置設計資料的複數個要件之各要件為單位而且將顯示前述複數個要件中之要件間的關聯性之關聯資訊與各要件聯結進行管理;設計資料擷取部(12),其藉由以各要件為單位而且參照關聯資訊從裝置設計資料擷取出因應所指定的揭露範圍之部分,產生揭露用設計資料;及設計資料發行部(13),其管理對於揭露用設計資料之裝置使用者的存取權及前述裝置使用者的可閱覽期間的同時,發行揭露用設計資料。

Description

資訊提供系統、資訊提供方法及記錄資訊提供程式之記錄媒體
本發明為有關一種資訊提供系統、資訊提供方法及記錄資訊提供程式之記錄媒體。
組裝根據零件供應者(例如資訊提供對象)所供給之對象零件(也稱為「對象裝置」)製造製品之裝置製造者(例如資訊提供者)會將用於對象零件的性能檢驗之分析所必要的資訊(例如針對組裝有對象零件之製品的形狀資訊)提供給零供應者。在該情況下,裝置製造者必須進行決定即使提供給零件供應者也可以的資訊範圍也就是揭露範圍之作業。為了支援該作業,提出依據針對零件供應者的評估結果(例如交易實際成果)決定揭露範圍,從揭露範圍內的資訊擷取出對象零件的分析所必要之資訊的設計支援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同樣,作為資訊提供者之裝置製造者會將裝置設計資料提供給作為資訊提供對象之裝置使用者,在該情況也一樣,裝置製造者必須進行決定揭露範圍之作業。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特開2018-147012號公報(例如請求項1、圖1)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作為資訊提供對象之裝置使用者在問題發生時會有所謂想要閱覽從裝置製造者接收提供之設計資料的需求,但是由於在實際現場所發生的問題為各式各樣,裝置製造者要假設可能會發生的問題,預先適當設定提供給資訊提供對象之裝置設計資料的揭露範圍為困難的。
本發明以提供一種可發行適當揭露範圍的裝置設計資料之資訊提供系統、資訊提供方法及記錄資訊提供程式之記錄媒體為目的。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之資訊提供系統,其特徵為具有:設計資料管理部,其將關於提供給裝置使用者之對象裝置的設計之裝置設計資料,而且是包含關於前述對象裝置的機械設計之資料也就是機械設計資料、關於前述對象裝置的電氣設計之資料也就是電氣設計資料及關於前述對象裝置的控制設計之資料也就是控制設計資料之中的1個以上之前述裝置設計資料,以構成前述裝置設計資料的複數個要件之各要件為單位而且將顯示前述複數個要件中之要件間的關聯性之關聯資訊與各要件聯結進行管理;設計資料擷取部,其藉由以前述各要件為單位而且參照前述關聯資訊從前述裝置設計資料擷取出因應所指定的揭露範圍之部分,產生揭露用設計資料;及設計資料發行部,其管理對於前述揭露用設計資料之前述裝置使用者的存取權及前述裝置使用者的可閱覽期間的同時,發行前述揭露用設計資料。
本發明之資訊提供方法,其為根據資訊提供系統所實施之方法,其特徵為具有:管理步驟,其為將關於提供給裝置使用者之對象裝置的設計之裝置設計資料,而且是包含關於前述對象裝置的機械設計之資料也就是機械設計資料、關於前述對象裝置的電氣設計之資料也就是電氣設計資料及關於前述對象裝置的控制設計之資料也就是控制設計資料之中的1個以上之前述裝置設計資料,以構成前述裝置設計資料的複數個要件之各要件為單位而且將顯示前述複數個要件中之要件間的關聯性之關聯資訊與各要件聯結進行管理;產生步驟,其藉由以前述各要件為單位而且參照前述關聯資訊從前述裝置設計資料擷取出因應所指定的揭露範圍之部分,產生揭露用設計資料;及發行步驟,其管理對於前述揭露用設計資料之前述裝置使用者的存取權及前述裝置使用者的可閱覽期間的同時,發行前述揭露用設計資料。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以發行適當範圍之揭露用設計資料。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一邊參照圖面,一邊說明有關實施形態之資訊提供系統、資訊提供方法及記錄資訊提供程式之記錄媒體。以下的實施形態不過是例示,可以適當組合實施形態及適當變更各實施形態。
《1》實施形態1 圖1為概略顯示有關實施形態1之資訊提供系統的構成之方塊圖。有關實施形態1之資訊提供系統由設置在網路上之伺服器電腦也就是伺服器10、及裝置提供者側的電腦也就是製造者側PC20構成。有關實施形態1之資訊提供系統將從裝置設計資料所產生的揭露用設計資料提供給裝置使用者側的電腦也就是使用者側PC30。裝置提供者將對象裝置(包含對象零件、對象材料等)提供給裝置使用者。裝置提供者不一定是對象裝置的製造者,也可以是具有管理對象裝置的裝置設計資料的權限之人或企業。裝置使用者為取得對象裝置者,但不一定要是本身使用對象裝置,也可以是具有管理對象裝置的權限之人或企業。
如圖1所示,伺服器10具有:設計資料管理部11、設計資料擷取部12、設計資料發行部13、及記憶資訊之記憶裝置14。又,伺服器10具有雲端服務提供部15。
設計資料管理部11管理關於提供給裝置使用者之對象裝置的設計之裝置設計資料。裝置設計資料包含:關於對象裝置的機械設計之資料也就是機械設計資料、關於對象裝置的電氣設計之資料也就是電氣設計資料及關於對象裝置的控制設計之資料也就是控制設計資料之中的1個以上。設計資料管理部11以構成裝置設計資料的複數個要件的各要件為單位(即要件單位)而且將顯示複數個要件中之要件間的關聯性之關聯資訊與各要件聯結,管理裝置設計資料。機械設計資料中的要件之具體例為機械設計資料的零件檔案之中之零件的3D(3次元)形狀、零件的面形狀、零件的邊緣形狀等。電氣設計資料中的要件之具體例為電氣設計資料的電氣設計電路圖之中的部分(例如電路圖之中的液晶顯示器(LCD)模組的電路部分等)。控制設計資料的要件之具體例為控制設計資料中的階梯圖之中的一要件。
設計資料擷取部12藉由以各要件為單位而且參照關聯資訊從裝置設計資料擷取出因應所指定的揭露範圍之部分,產生揭露用設計資料。例如,設計資料擷取部12藉由擷取出因應所指定的揭露範圍之要件、及與因應所指定的揭露範圍之要件聯結的要件作為因應所指定的揭露範圍之部分,產生揭露用設計資料。又,設計資料擷取部12也可以不使用設計資料的關聯資訊,利用各裝置設計資料單體(例如機械設計資料單體、電氣設計資料單體、控制設計資料單體)擷取出因應所指定的揭露範圍之部分。
設計資料發行部13管理對於揭露用設計資料之裝置使用者的存取權及裝置使用者的可閱覽期間的同時,發行揭露用設計資料。
在圖1所示之資訊提供系統中,資訊提供者(例如裝置製造者)的PC也就是製造者側PC20將裝置設計資料(也可以包含裝置參數調整資料)的一部分或全部以保持原狀或進行加工後作為揭露用設計資料,提供給資訊提供對象的PC也就是使用者側PC30。作為揭露用設計資料的提供方法,有經由網際網路等網路之揭露用設計資料的傳送。作為揭露用設計資料的提供方法,有在雲端環境之資料共有。又,作為揭露用設計資料的提供方法,有根據寫入有揭露用設計資料的CD(Compact disc;光碟)或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多樣化數位光碟)等記錄媒體之提供、或是將揭露用設計資料添付在電子郵件後傳送之提供等。
一般而言,裝置設計資料為使用安裝在製造者側PC20之作為CAD(Computer Aided Design;電腦輔助設計)工具的軟體予以作成,並且作為資料庫(DB)即裝置設計資料儲存在製造者側PC20或伺服器10的記憶裝置。
裝置參數調整資料例如為使用與製造者側PC20連接之試驗用的對象裝置予以作成,並且作為資料庫(DB)即裝置參數調整資料DB儲存在記憶裝置。試驗用的對象裝置為具有與交貨給資訊提供對象也就是裝置使用者之對象裝置相同機能之裝置。
提供給資訊提供對象的使用者側PC30之揭露用設計資料儲存在使用者側PC30的記憶裝置。使用者將從伺服器10取得之揭露用設計資料顯示在液晶顯示器等顯示裝置也就是顯示部31,可以用於對象裝置的運轉、維護、修理等。
設計資料擷取部12從設計資料管理部11取得關於對象裝置的設計之資料也就是裝置設計資料(也可以包含裝置參數調整資料)。裝置參數調整資料為關於決定對象裝置的動作之裝置參數的資料。設計資料擷取部12因應根據揭露範圍指定部21所指定的揭露範圍資訊,擷取出裝置設計資料,並且從已擷取出的裝置設計資料產生提供給使用者側PC30之揭露用設計資料。設計資料擷取部12將已擷取出的裝置設計資料進行加工後產生提供給資訊提供對象之揭露用設計資料。已擷取出的裝置設計資料之加工例如為藉由根據已擷取出資料的加密化之隱匿產生揭露用設計資料之處理、藉由根據LOC(Level of detail;細節層次)技術之程度(即詳細度)變更產生揭露用設計資料之處理、藉由將已擷取出的裝置設計資料置換為其他的資料產生揭露用設計資料之處理、及從裝置設計資料擷取出特定的資料之過濾的任一個。
一般而言,裝置設計資料由機械設計資料、電氣設計資料及控制設計資料構成。裝置設計資料為使用安裝在PC的CAD工具予以作成。機械設計資料包含利用機械設計用CAD工具所作成的檔案之資料。電氣設計資料包含利用電氣設計用CAD工具所作成的檔案之資料。控制設計資料包含控制設計用程式的檔案之資料。
設計資料擷取部12也可以統合裝置設計資料及裝置參數調整資料後產生揭露用設計資料。
根據裝置製造者的裝置設計一般都是以接受訂單、機械設計、電氣設計、控制設計及制定•調整的流程予以進行。接受訂單伴隨使用裝置目錄等之對象裝置(或對象設備、或對象零件)等的說明、提案。機械設計為依據對象裝置的機械規格予以進行,包含組裝圖、零件圖等的作成。電氣設計為依據對象裝置的電氣規格予以進行,包含電氣電路圖、零件配置圖、配線圖等的作成。控制設計為依據控制規格予以進行,包含程式的作成等。
裝置設計資料為設計的成品,例如包含規格書、設計圖、設計書、圖面、模型、機器名稱表、使用說明書等電子資料。具體而言,該電子資料為機械CAD資料、電氣CAD資料、控制程式、文書檔案、影像檔案、動畫檔案、及動態畫檔案等。
裝置設計資料也可以包含步驟設計資料。步驟設計資料為裝置設計資料之中之關於從製品設計到生產展開的步驟之資料。例如裝置設計資料包含生產線設計資料、根據生產線模擬軟體之模擬結果的資料、根據CAD/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電腦輔助製造)/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電腦輔助工程)之設計、生產管理資訊等。
機械設計資料包含形狀資料、機構資料。具體而言,機械設計資料包含關於製圖、加工、組裝、維護、規格•設計基準、強度計算、能力計算、材料•零件的取得性、機械導入的成本、機械的運轉成本、交貨期限、組裝容易性、維護性、設計性、品質的穩定性、安全性、環境負荷、分析之作業相關的資料。在機械設計中,將機械要件(螺絲、齒輪、馬達、減速機、軸承、滾珠螺桿、線性導軌、汽缸、油壓•空壓、連桿、彈簧、密封件等)•單元機械的構造及機構圖面化,以構造及機構的各構成要件的強度、變形狀態為容許值內的方式決定材料、形狀、尺寸。又,在使用既知的機械要件或單元機械的情況下,依據其等的技術資料決定構成要件的形狀、尺寸、材料等。依據決定事項,作成設計書、計畫圖、設計有裝置的形狀、機構、顏色或材質等屬性等之資料、規格書等的文書檔案、零件的詳細圖面(零件圖)、部分組裝圖、機械整體的組裝圖、編入有用以製作的資訊之製作圖等。
機械CAD資料為從機械CAD軟體所輸出的資料。就資料格式而言,有只能利用各售主的軟體才能處理之本體檔案、及用於在各售主間的資料交換之中間檔案。例如,就機械CAD資料而言,有利用2次元CAD軟體所設計之裝置的組裝圖或零件的詳細圖等2次元CAD資料、利用3次元CAD軟體所設計之裝置的組裝圖或零件的詳細圖等3次元CAD資料、及CAD軟體間的資料交換用之中間檔案。機械CAD資料的具體例為IGES(Initial Graphics Exchange Specification;初始化圖形交換規範)、STEP(Standard for the Exchange of Product model data;產品模型數據互動規範)、PARASOLID(三維幾何建模組件軟體)、JT(Jupiter Tessellation;ISO標準化3D數據格式)等。
電氣設計資料為關於電氣的設計資料。電氣設計資料例如為從電氣CAD軟體所輸出的資料。具體而言,電氣設計資料包含電氣規格的決定、電氣電路圖的作成、配線圖(例如動力系統配線圖、控制系統配線圖)的作成、記載連接器的形狀等之圖面的作成等。電氣規格的決定包含反相器的選定、配線用阻斷器也就是斷路器的選定、控制盤、操作盤、分電盤的決定、感測器及馬達的選定等。電氣CAD資料為從電氣CAD軟體所輸出的資料。
控制設計資料為關於控制的設計資料,例如計測控制系統的設計為決定在哪裏如何測量、控制何者之資料。控制設計包含PLC程式的設計、觸碰面板的作成。控制設計資料例如包含使用作成PLC程式的軟體進行裝置的控制設計之資料、使用作成可程式化顯示器的繪圖資料之軟體設計之繪圖資料、及附隨於此等之規格書等文書檔案或DB等。具體而言,控制設計資料包含階梯圖、顯示器用的繪圖資料等。
裝置參數調整資料為關於裝置的參數之資料。裝置參數調整資料例如為過去在調整裝置的參數時之歷程資料或根據機械學習算出裝置參數調整的推薦值之結果的資料。具體而言,裝置參數調整資料相當於記錄在CSV檔案或DB等的資料。例如,包含裝置的設定參數的資料、材料的資料、環境(溫度、濕度等)的資料、檢查的結果獲得之資料等。又,就裝置參數的例示而言,有以下等: (1)裝置的設定值、客制化設計值、機種、機能的ON/OFF(開/關)等關於裝置的設定之設定參數資訊; (2)材質、特性等關於裝置的材料之材料參數資訊; (3)溫度、濕度、氣壓等關於利用裝置的環境之環境參數資訊; (4)動作時間、處理結果等關於裝置參數調整的結果檢查之檢查參數資訊。 也可以將這樣的裝置參數登錄在資料庫,作為裝置參數調整資料進行處理。
現場資料為裝置使用者在使用裝置的現場收集到的資料。例如為從裝置或附隨裝置的感測器收集到的資料。具體而言,現場資料相當於記錄在CVS檔案或DB等的資料。例如相當於有關裝置的運轉狀況或故障、維護之資料、裝置的運轉日誌資料、作業員操作裝置的日誌資料。具體而言,現場資料包含:利用由Edgecross聯盟作成之製造現場與IT之間的邊緣運算領域之開放的軟體平台也就是「Edgecross」收集並且保存在CSV檔案格式或DB之裝置的資料、以及利用定序器的資料記錄機能記錄,並且以CSV格式保存之裝置的運轉日誌檔案或利用可程式化顯示器以CSV或Unicode(統一碼)文本檔案格式所記錄之裝置的操作日誌檔案。也可以將這樣的現場資料與設計資料一起登錄在資料庫,作為現場資料進行處理。
揭露用設計資料也可以是統合各種資料的統合資料。統合資料為統合管理機械設計資料、電氣設計資料、控制設計資料之資料也就是統合模組。具體而言,統合模組利用自動化ML(自動化機器學習)等之以XML為基準之公開規格的標準資料規格予以記述。例如利用設計資料管理部11,從以XML格式所管理的設計資料根據XML處理技術進行資訊擷取,產生包含已擷取出的資訊之XML檔案。例如,設計資料發行部13將根據設計資料擷取部12所產生的XML檔案填入到Web網頁並發行給裝置使用者,顯示在裝置使用者環境的瀏覽器。此時,設計資料發行部13對於被發行的Web網頁設定存取權及可閱覽期間,就可以管理在裝置使用者側的閱覽者及可閱覽期間。
在實施形態1中,裝置提供者側(即裝置製造者側)的構成由製造者側PC20及伺服器10所構成,裝置使用者側(即現場側)的構成由使用者側PC30所構成。但是,在製造者側PC20與使用者側PC30可通訊連接的情況下,裝置提供者側的構成也可以只由製造者側PC20所構成。在該情況下,裝置資料管理部11、設計資料擷取部12、設計資料發行部13及記憶裝置14則具備於製造者側PC20。
圖2為顯示圖1之伺服器10的硬體構成的例示之圖。伺服器10具有:處理器101、記憶體102、記憶裝置103、通訊部104、輸入部105及顯示部106。處理器101為CPU(Computer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等。記憶體102例如為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等之揮發性半導體記憶體。記憶裝置103為硬碟(HDD)或固態硬碟(SSD)等之非揮發性記憶裝置。通訊部104透過網路與其他裝置進行通訊。輸入部105為輸入介面也就是鍵盤等之操作部。顯示部106為液晶顯示器等之類的顯示裝置。
伺服器10的各機能也可以根據處理電路予以實現。處理電路可以是專用的硬體,也可以是執行儲存在記憶體102的程式之處理器101。處理器101也可以是處理裝置、運算裝置、微處理器、微電腦及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數位訊號處理器)的任一個。
在處理電路為專用的硬體之情況下,處理電路例如為單一電路、複合電路、可程式化處理器、可程式化平行處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特定應用積體電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現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或是組合此等之中的任一者。
處理電路為處理器101之情況下,有關實施形態1之資訊提供程式根據軟體、韌體或軟體與韌體的組合予以實現。軟體及韌體作為程式予以記述,並且儲存在記憶體102。處理器101藉由讀出並執行記憶在記憶體102之資訊提供程式,可以實現圖1所示之各部的機能。又,伺服器101也可以構成為利用專用的硬體實現一部分,利用軟體或韌體實現一部分。如此一來,處理電路藉由硬體、軟體、韌體或此等之中的任一之組合,可以實現圖1所示之各機能方塊的機能。
圖3為顯示圖1之製造者側PC20的硬體構成的例示之圖。製造者側PC20具有:處理器201、記憶體202、記憶裝置203、通訊部204、輸入部205及顯示部206。此等構成的機能與圖2所示之處理器101、記憶體102、記憶裝置103、通訊部104、輸入部105及顯示部106的機能相同。又,使用者側PC30的硬體構成與圖3所示之製造者側PC20者相同。
圖4為顯示圖1之製造者側PC20的動作之例示的流程圖。製造者側PC20依照根據設計者之設計工具的操作,作成裝置設計資料(步驟S1),登入伺服器10提供的雲端服務(步驟S2),將裝置設計資料上傳到伺服器10(步驟S3)。
圖5為顯示圖1之伺服器10的動作之例示的流程圖。設計資料擷取部12從被上傳並且藉由設計資料管理部11所管理之裝置設計資料擷取出因應所指定的揭露範圍之部分(步驟S11),產生揭露用設計資料(步驟S12),產生並且發行包含揭露用設計資料之Web網頁(步驟S13)。
圖6為顯示圖1之使用者側PC30的動作之例示的流程圖。使用者側PC30登入伺服器10提供的雲端服務(步驟S21),若有希望進行存取之揭露用設計資料的存取權而且存取時點為可閱覽期間內時(在步驟S22為YES),對於被發行的Web網頁進行存取(步驟S23),下載包含揭露用設計資料的Web網頁(步驟S24),可閱覽揭露用設計資料(步驟S25)。若沒有存取權或存取時點為可閱覽期間以外時(在步驟S22為NO),使用者側PC30判斷為無揭露用設計資料(步驟S26),結束處理。雖然顯示了將Web網頁提供給裝置使用者的例示,但是也可以利用將雲端上的DB之存取權賦予給裝置使用者等其他手段管理存取權及可閱覽期間。
在習知的資訊提供系統中,因應在製品的交貨時預先設定之關於揭露範圍的約定,靜態提供製品的形狀資訊、分析資訊等之資訊。相對於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資訊提供系統,構成為以要件單位管理裝置設計資料,而且對於各裝置設計資料(機械設計資計、電氣設計資料、控制設計資料)的要件單位管理關聯性,而且根據使用者指定可以變更裝置設計資料的揭露範圍。因此,由於構成為可以在設定揭露用設計資料的存取權及可閱覽期間後發行給裝置使用者,並且進行管理,因此除了事先已揭露的設計資料,可以將機密度高的資訊規定存取權及可閱覽期間後安全提供。
又,設計資料擷取部12藉由自動擷取出因應所指定的揭露範圍之要件(例如機械設計資料的要件)、及與因應的揭露範圍之要件聯結之要件(例如電氣設計資料的要件)作為因應所指定的揭露範圍之部分,可以產生因應所指定的揭露範圍之適當的揭露用設計資料。
《2》實施形態2 圖7為概略顯示有關實施形態2之資訊提供系統的構成。在進行有關實施形態2之資訊提供系統的構成之說明時,也參照圖1。有關實施形態2之資訊提供系統以設計資料擷取部12及設計資料發行部13的動作之點與有關實施形態1之資訊提供系統不同。
在實施形態2中,設計資料擷取部12因應所指定的揭露範圍之變更,動態變更從設計資料管理部11所擷取出的裝置設計資料,並且藉由以各要件為單位且參照關聯資訊從裝置設計資料擷取出因應已變更的揭露範圍之部分,產生已變更之揭露用設計資料。設計資料發行部13管理對於已變更的揭露用設計資料之裝置使用者的存取權及裝置使用者的可閱覽期間的同時,發行揭露用設計資料。
在實施形態2中,在製造者側PC20的帳號中對於裝置設計資料設置用以可否揭露設定之使用者介面(UI),根據製造者側PC20的操作對於使用者側PC30的帳號可變更揭露範圍的資訊。在變更裝置設計資料的揭露用範圍之情況下,因應該點在以使用者側PC30的環境顯示裝置設計資料之顯示軟體中,更新顯示裝置設計資料。
在圖7中,顯示了從揭露範圍為「機械設計資料:揭露」、「電氣設計資料:不揭露」、「控制設計資料:不揭露」的狀態變更為揭露範圍為「機械設計資料:揭露」、「電氣設計資料:揭露」、「控制設計資料:不揭露」的狀態之情況。在圖7以畫面40所示,在揭露範圍為「機械設計資料:揭露」、「電氣設計資料:不揭露」、「控制設計資料:不揭露」時,將依據機械設計資料之要件41顯示在使用者側PC的顯示部。又,在圖7以畫面40a所示,在變更成揭露範圍為「機械設計資料:揭露」、「電氣設計資料:揭露」、「控制設計資料:不揭露」時,除了依據機械設計資料的要件41,還有與要件41對應之依據電氣設計資料的要件42(電氣配線)及與要件41對應之依據電氣設計資料的要件43至47(電氣零件、測量器等)利用使用者側PC30的顯示部成為可閱覽狀態。
例如,當製造者側PC20因應從裝置使用者接收到之對象裝置的問題狀況之通知動態變更揭露範圍時,因應揭露範圍的變更,藉由使用者側PC30的顯示軟體,可以即時變更顯示在顯示部之影像。換言之,製造者側PC20可以因應對象裝置的問題狀況,動態變更提供給使用者側PC30的資料之揭露範圍。
有關上述以外的部分,實施形態2與實施形態1相同。
《3》實施形態3 圖8為概略顯示有關實施形態3之資訊提供系統的構成。在進行有關實施形態3之資訊提供系統的構成之說明時,也參照圖1。有關實施形態3之資訊提供系統以設計資料擷取部12及設計資料發行部13的動作之點與有關實施形態1之資訊提供系統不同。
在有關實施形態3之資訊提供系統中,設計資料擷取部12預先記憶規定從設計資料管理部11所擷取之裝置設計資料的各要件項目之複數個模板,在輸入選擇複數個模板的任一個之指示時,因應利用所選擇之前述模板所指定的揭露範圍,藉由以各要件為單位且參照關聯資訊從設計資料管理部11擷取出裝置設計資料,產生揭露用設計資料。設計資料發行部13管理對於已變更之揭露用設計資料之裝置使用者的存取權及可閱覽期間的同時,發行揭露用設計資料。換言之,在實施形態3中,作成從設計資料管理部12所擷取之資訊的模板,依據模板從設計資料管理部11自動擷取出裝置設計資料。
在圖8中,顯示了從揭露範圍為「錯誤A的模板/機械設計資料:揭露」的狀態變更為揭露範圍為「錯誤B的模板/機械設計資料:揭露/電氣設計資料:揭露」的狀態之情況。在圖8以畫面40所示,在揭露範圍為「錯誤A的模板」時,將依據機械設計資料之要件41顯示在使用者側PC的顯示部。又,在圖8以畫面40a所示,在變更成揭露範圍為「錯誤B的模板」時,除了依據機械設計資料的要件41,還有與要件41對應之依據電氣設計資料的要件42(電氣配線)及與要件41對應之依據電氣設計資料的要件43至47(電氣零件、測量器等)利用使用者側PC30的顯示部成為可閱覽狀態。
例如根據製造者側PC20事前先作成模板,每次提供時可以減少指定揭露範圍的工夫。
有關上述以外的部分,實施形態3與實施形態1或2相同。
《4》實施形態4 圖9為概略顯示有關實施形態4之資訊提供系統的構成。在進行有關實施形態4之資訊提供系統的構成之說明時,也參照圖1。有關實施形態4之資訊提供系統具有:根據提供對象裝置之裝置提供者所管理之裝置提供者側的電腦也就是製造者側PC20、及根據裝置使用者所管理之使用者側的電腦也就是使用者側PC30。又,在製造者側PC20的顯示部(第1顯示部)及使用者側PC的顯示部(第2顯示部)之間輸入共有顯示畫面之指示時,在第1顯示部中顯示指定揭露範圍前之原有的裝置設計資料,在第2顯示部中顯示依據藉由設計資料發行部13所發行之揭露用設計資料的影像。
換言之,在選擇顯示畫面共有時,在製造者側PC20中以無隱匿項目顯示裝置設計資料,在使用者側PC30中顯示依據從裝置設計資料所產生的閱覽用設計資料之影像(即上述實施形態1至3中任一個影像)。
藉此,可以在圖9以畫面40a所示,在製造者側PC20中以無隱匿項目閱覽裝置設計資料,同時在圖9以畫面40所示,在使用者側PC30中顯示依據閱覽用設計資料之影像(不顯示依據電氣設計資料的要件)。
有關上述以外的部分,實施形態4與實施形態1至3中任一個相同。
《5》實施形態5 圖10為概略顯示有關實施形態5之資訊提供系統的構成。在進行有關實施形態5之資訊提供系統的構成之說明時,也參照圖1。在有關實施形態5之資訊提供系統中,伺服器10預先記憶將裝置設計資料、與通知對象裝置相關聯的異常內容之異常通知資料(即現場資料)相互對應之異常關聯資訊,在接收到異常通知資料時,藉由參照異常關聯資訊從裝置設計資料擷取出資料,產生揭露用設計資料。
圖11為顯示有關實施形態5之資訊提供系統的動作之流程圖。圖11顯示裝置設計資料與現場資料的聯結方法,也就是因應現場資料之設計資料的擷取方法。在圖11中,首先設計資料擷取出部12從警報日誌資料擷取出與裝置設計資料關聯的關鍵字。其次,設計資料擷取部12從裝置設計資料(於此為機械CAD資料)搜尋已擷取出的關鍵字。其次,設計資料擷取部12依循設計資料的關聯性,擷取出揭露用設計資料。
圖12為顯示有關實施形態5之資料提供系統的動作之說明圖。在圖11中,例示了在現場資料(警報日誌)與裝置設計資料中存在有共通的關鍵字「零件A」的情況。相對於此,圖12為例示不包含直接結合裝置設計資料與現場資料的資訊之情況。如圖12所示,資訊提供系統的構成也可以是透過網路從裝置使用者的現場資料擷取出在雲端上公開之裝置製造者的裝置設計資料之構成。又,資訊提供系統的構成也可以是在裝置製造者將揭露用的裝置設計資料提供給裝置使用者後,在裝置使用者側的電腦結束,從現場資料擷取出裝置設計資料的構成。在圖12中,在裝置設計資料內將「P001」記述為PMI(Product 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製品製造資訊)資料的ID,在裝置使用者的現場資料中將「E001」記述為錯誤碼,在裝置設計資料與現場資料的關聯性記述資料中記述「E001.零件A異常.P001」。因此,設計資料擷取部12參照記述有兩者的關係性之檔案,依據現場的錯誤碼「E001」,參照關聯性記述資料,對比出裝置設計資料「P001」後與PMI資料「P001」聯結。裝置設計資料與現場資料直接結合的資訊也可以是形狀要件所賦予之標籤資訊或名稱等。又,對比出來的裝置設計資料可以是檔案單位的資料,或者也可以是檔案內之要件單位的資料。在後者的情況下,也可以特定與現場資料聯結之設計資料內的要件,強調顯示該要件。
根據實施形態5,可以自動擷取出對於現場發生的每一異常所必要的設計資料。再者,藉由以要件單位進行管理,可以強調顯示在設計資料之內的注意處。
有關上述以外的部分,實施形態5與實施形態1至4中任一個相同。
《6》變形例 可以適當組合有關上述實施形態1至5之資訊提供系統的構成。
10:伺服器PC(伺服器裝置) 11:設計資料管理部 12:設計資料擷取部 13:設計資料發行部 14:記憶裝置 15:雲端服務提供部 20:製造者側PC(裝置製造者側的電腦) 21:揭露範圍指定部 22:顯示部 30:使用者側PC(裝置使用者側的電腦) 31:顯示部
圖1為概略顯示有關實施形態1之資訊提供系統的構成之方塊圖。 圖2為顯示圖1之伺服器的硬體構成的例示之圖。 圖3為顯示圖1之製造者側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的硬體構成的例示之圖。 圖4為顯示圖1之製造者側PC的動作的例示之流程圖。 圖5為顯示圖1之伺服器側PC的動作的例示之流程圖。 圖6為顯示圖1之使用者側PC的動作的例示之流程圖。 圖7為概略顯示有關實施形態2之資訊提供系統的構成之圖。 圖8為概略顯示有關實施形態3之資訊提供系統的構成之圖。 圖9為概略顯示有關實施形態4之資訊提供系統的構成之圖。 圖10為概略顯示有關實施形態5之資訊提供系統的構成之圖。 圖11為顯示有關實施形態5之資訊提供系統的動作之流程圖。 圖12為顯示有關實施形態5之資訊提供系統的動作之說明圖。
10:伺服器
11:設計資料管理部
12:設計資料擷取部
13:設計資料發行部
14:記憶裝置
15:雲端服務提供部
20:製造者側PC
21:揭露範圍指定部(輸入部)
22:顯示部
30:使用者側PC
31:顯示部

Claims (11)

  1. 一種資訊提供系統,其特徵為具有: 設計資料管理部,其將關於提供給裝置使用者之對象裝置的設計之裝置設計資料,而且是包含關於前述對象裝置的機械設計之資料也就是機械設計資料、關於前述對象裝置的電氣設計之資料也就是電氣設計資料及關於前述對象裝置的控制設計之資料也就是控制設計資料之中的1個以上之前述裝置設計資料,以構成前述裝置設計資料的複數個要件之各要件為單位而且將顯示前述複數個要件中的要件間之關聯性的關聯資訊與各要件聯結進行管理; 設計資料擷取部,其藉由以前述各要件為單位而且參照前述關聯資訊從前述裝置設計資料擷取出因應所指定的揭露範圍之部分,產生揭露用設計資料;及 設計資料發行部,其管理對於前述揭露用設計資料之前述裝置使用者的存取權及前述裝置使用者的可閱覽期間的同時,發行前述揭露用設計資料。
  2. 如請求項1之資訊提供系統,其中, 前述設計資料擷取部藉由擷取出因應前述揭露範圍的要件、及與因應前述揭露範圍的要件聯結之要件作為因應前述揭露範圍的前述部分,產生前述揭露用設計資料。
  3. 如請求項1或2之資訊提供系統,其中, 具有:根據提供前述對象裝置之裝置提供者所管理之裝置提供者側的電腦, 前述設計資料管理部、前述設計資料擷取部、及前述設計資料發行部具備於前述裝置提供者側的電腦。
  4. 如請求項1或2之資訊提供系統,其中, 具有:根據提供前述對象裝置之裝置提供者所管理之裝置提供者側的電腦,及 透過網路可與前述裝置提供者側的電腦通訊之伺服器電腦, 前述設計資料管理部、前述設計資料擷取部、及前述設計資料發行部具備於前述伺服器電腦、或者由前述伺服器電腦與裝置提供者側的電腦所構成之分散系統。
  5. 如請求項1或2之資訊提供系統,其中, 前述設計資料擷取部,其因應前述揭露範圍的變更,動態變更從前述設計資料管理部所擷取的前述裝置設計資料, 藉由以前述各要件為單位且參照前述關聯資訊從前述裝置設計資料擷取出因應已變更的前述揭露範圍之部分,產生已變更的前述揭露用設計資料, 前述設計資料發行部其管理對於已變更之前述揭露用設計資料之前述裝置使用者的存取權及前述裝置使用者的可閱覽期間的同時,發行前述揭露用設計資料。
  6. 如請求項1或2之資訊提供系統,其中, 前述設計資料擷取部,其預先記憶規定從前述設計資料管理部所擷取之前述裝置設計資料的各要件項目之複數個模板, 在輸入選擇前述複數個模板的任一個之指示時,因應利用被選擇之前述模板所指定的揭露範圍,藉由以前述各要件為單位且參照前述關聯資訊,從前述設計資料管理部擷取出前述裝置設計資料,產生前述揭露用設計資料, 前述設計資料發行部其管理對於已變更之前述揭露用設計資料之前述裝置使用者的存取權及前述裝置使用者的可閱覽期間的同時,發行前述揭露用設計資料。
  7. 如請求項1之資訊提供系統,其中, 具有:根據提供前述對象裝置之裝置提供者所管理之裝置提供者側的電腦,及 根據前述裝置使用者所管理之裝置使用者側的電腦, 在前述裝置提供者側的電腦之第1顯示部與前述裝置使用者側的電腦之第2顯示部之間輸入共有顯示畫面之指示時,在前述第1顯示部中顯示指定前述揭露範圍前之原有的裝置設計資料,在前述第2顯示部中顯示依據藉由前述設計資料發行部所發行之前述揭露用設計資料的影像。
  8. 如請求項1或2之資訊提供系統,其中, 前述設計資料擷取部,其預先記憶將前述裝置設計資料、與通知前述對象裝置相關聯的異常內容之異常通知資料相互對應之異常關聯資訊, 在接收到前述異常通知資料時,參照前述異常關聯資訊,從前述裝置設計資料擷取出資料,產生前述揭露用設計資料。
  9. 如請求項1或2之資訊提供系統,其中, 前述機械設計資料包含利用機械設計用CAD工具所作成之檔案的資料, 前述電氣設計資料包含利用電氣設計用CAD工具所作成之檔案的資料, 前述控制設計資料包含控制設計用的程式之檔案的資料。
  10. 一種資訊提供方法,其為藉由電腦所執行之資訊提供方法,其特徵為具有: 管理步驟,其為將關於提供給裝置使用者之對象裝置的設計之裝置設計資料,而且是包含關於前述對象裝置的機械設計之資料也就是機械設計資料、關於前述對象裝置的電氣設計之資料也就是電氣設計資料及關於前述對象裝置的控制設計之資料也就是控制設計資料之中的1個以上之前述裝置設計資料,以構成前述裝置設計資料的複數個要件之各要件為單位而且將顯示前述複數個要件中的要件間之關聯性的關聯資訊與各要件聯結進行管理; 產生步驟,其藉由以前述各要件為單位而且參照前述關聯資訊從前述裝置設計資料擷取出因應所指定的揭露範圍之部分,產生揭露用設計資料;及 發行步驟,其管理對於前述揭露用設計資料之前述裝置使用者的存取權及前述裝置使用者的可閱覽期間的同時,發行前述揭露用設計資料。
  11. 一種記錄資訊提供程式之記錄媒體,其特徵為該資訊提供程式使電腦執行以下步驟, 管理步驟,其為將關於提供給裝置使用者之對象裝置的設計之裝置設計資料,而且是包含關於前述對象裝置的機械設計之資料也就是機械設計資料、關於前述對象裝置的電氣設計之資料也就是電氣設計資料及關於前述對象裝置的控制設計之資料也就是控制設計資料之中的1個以上之前述裝置設計資料,以構成前述裝置設計資料的複數個要件之各要件為單位而且將顯示前述複數個要件中的要件間之關聯性的關聯資訊與各要件聯結進行管理; 產生步驟,其藉由以前述各要件為單位而且參照前述關聯資訊從前述裝置設計資料擷取出因應所指定的揭露範圍之部分,產生揭露用設計資料;及 發行步驟,其管理對於前述揭露用設計資料之前述裝置使用者的存取權及前述裝置使用者的可閱覽期間的同時,發行前述揭露用設計資料。
TW111138990A 2022-04-04 2022-10-14 資訊提供系統、資訊提供方法及記錄資訊提供程式之記錄媒體 TW2023409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WOPCT/JP2022/017070 2022-04-04
PCT/JP2022/017070 WO2023195057A1 (ja) 2022-04-04 2022-04-04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情報提供方法、及び情報提供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0971A true TW202340971A (zh) 2023-10-16

Family

ID=88242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8990A TW202340971A (zh) 2022-04-04 2022-10-14 資訊提供系統、資訊提供方法及記錄資訊提供程式之記錄媒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479582B2 (zh)
TW (1) TW202340971A (zh)
WO (1) WO202319505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87501B2 (ja) * 2014-04-02 2018-03-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6139203A (ja) * 2015-01-26 2016-08-04 株式会社ソシオネクスト 設計情報作成方法、設計情報作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51856B2 (ja) * 2017-03-01 2021-03-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協調設計支援装置、協調設計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95057A1 (ja) 2023-10-12
JPWO2023195057A1 (zh) 2023-10-12
JP7479582B2 (ja) 2024-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8391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bration monitoring
JP4856951B2 (ja) プロセスプラントのためのデータ統合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020052807A1 (en) Network architecture-based design-to-order system and method
US20080234850A1 (en) Model based definition installation and assembly drawing process
WO2001097095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collaborativ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fluid processing plants
JP2007534051A (ja) 情報管理追跡システム(imts)
Shen Tolerance analysis with EDS/VisVSA
US20070185828A1 (en) Graphical portal in 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cess
CN104050229A (zh) 用于从产品数据表单提供商务功能的系统和方法
TW202340971A (zh) 資訊提供系統、資訊提供方法及記錄資訊提供程式之記錄媒體
Nyamsuren et al. A web-based revision control framework for 3D CAD model data
TWI838638B (zh) 資訊提供裝置、資訊提供方法以及記錄資訊提供程式的記錄媒體
Jauhar et al. Downstream Computer-Aided Design,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 Integration Using Exchangeable Persistent Identifiers in Neutral Re-imported Computer-Aided Design Models
Le Wan et al. Research of th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3D Model Based Assembly Structural Process Design for Spacecraft
WO2022264193A1 (ja) 情報提供装置、情報提供方法、及び情報提供プログラム
Yang et al. A method for verification of computer-aided design model errors
Srinivasan et al. On architecting and implementing a product information sharing service
Isaksson et al. Trends in product modelling: an endrea perspective
CN208768953U (zh) 适用于卷烟机设备的可视化动态设备管理系统
Jovanovic et al. Early problems identification in collaborative engineering with different product data modelling standards
Natarajan et al. Simulating Isochromatic Fringes from Finite Element Results of FEniCS
Huang A multi-platfor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total life cycle for medical equipment
EP4156013A1 (en) Design support device, design support system, design support method,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Teran et al.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approach to the GMT Project
Prasetya et al. Design of Online Certificate Data Processing Information System in Metrology Jakar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