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38416A - 光纖固持器和用於保持其中的光纖的相對定向的相關聯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纖固持器和用於保持其中的光纖的相對定向的相關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38416A
TW202338416A TW112101737A TW112101737A TW202338416A TW 202338416 A TW202338416 A TW 202338416A TW 112101737 A TW112101737 A TW 112101737A TW 112101737 A TW112101737 A TW 112101737A TW 202338416 A TW202338416 A TW 20233841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section
stripped
holder
alignment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1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道格拉斯盧埃林 巴特
傑夫瑞史考特 克拉克
大衛伊文 羅賓森
詹姆士史考特 蘇勒蘭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康寧研發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康寧研發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康寧研發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38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841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62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for mounting fibres to supporting carriers
    • G02B6/36642D cross sectional arrangements of the fibres
    • G02B6/36722D cross sectional arrangements of the fibres with fibres arranged in a regular matrix arra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62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for mounting fibres to supporting carriers
    • G02B6/3632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for mounting fibres to supporting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al shape of the 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644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for mounting fibres to supporting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al shape of the 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the coupling means being through-holes or wall aper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00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 F16L3/08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substantially surrounding the pipe, cable or protective tubing
    • F16L3/12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substantially surrounding the pipe, cable or protective tubing comprising a member substantially surrounding the pipe, cable or protective tubing
    • F16L3/1218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substantially surrounding the pipe, cable or protective tubing comprising a member substantially surrounding the pipe, cable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 pipe being only supported and not fix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00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 F16L3/22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a number of parallel pipes at intervals
    • F16L3/223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a number of parallel pipes at intervals each support having one transverse base for supporting the pip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62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for mounting fibres to supporting carriers
    • G02B6/3684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for mounting fibres to supporting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surface profiling of the supporting carrier
    • G02B6/368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for mounting fibres to supporting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surface profiling of the supporting carrier using laser abl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26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form or shape
    • G02B6/3829Bent or angled conn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04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 G02B6/4214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the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 having redirecting reflective means, e.g. mirrors, prisms for deflecting the radiation from horizontal to down- or upward direction toward a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種用於保持陣列中的光纖的相對定向的系統。光纖平行延伸,並包括第一光纖和相鄰光纖。該系統包括光纖固持器,它具有配置為接收剝露光纖區段的對準孔。該等對準孔從第一表面延伸到第二表面,並且該等對準孔包括第一對準孔和相鄰對準孔,該第一對準孔被配置為接收該第一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該相鄰對準孔被配置為接收該相鄰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該光纖固持器具有一壁,該壁將該第一對準孔和該相鄰對準孔分開,該壁允許該相鄰光纖的該剝露光纖區段在該相鄰對準孔中旋轉,而不會導致該第一光纖的該剝露光纖區段在該第一對準孔中旋轉。

Description

光纖固持器和用於保持其中的光纖的相對定向的相關聯方法
本申請案主張於2022年1月25日提交的第63/302770號的美國專利申請案的優先權,該美國專利申請案的整體內容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
本揭示內容的實施例涉及用於將光纖固持在陣列中以對準光纖的光纖固持器。
傳統上,光纖V型凹槽的設計是在一個塊體的頂部開有一個凹槽圖案。可以將光纖放置在V型凹槽中,並且可以將帽子裝配在光纖的頂部上並固定在塊體上。以這種方式,可以將光纖保留在V型凹槽中。在光纖的定向(例如旋轉對準)不受關注的情況下,組裝和定位光纖的過程是相對簡單的。然而,對於較新的光纖技術,如多芯光纖和偏光保持光纖,也必須完成旋轉對準。光纖技術人員努力將光纖旋轉對準到所需的嚴格公差,以儘量減少連接介面處的損失。
目前用超過一個的多芯光纖組裝V型凹槽的人工製程,由於不能同時對準多個光纖而受到阻礙。例如,一個光纖的旋轉經常擾亂帽子或其他光纖的位置和/或定向,這接著需要重新對準這些部件。因此,在需要旋轉對準的情況下,如果利用具有V型凹槽的塊體,組裝效率就會很低。
本揭示內容的各種實施例一般涉及提供光纖固持器,該等光纖固持器有助於在光纖固持器內進行安裝的期間保持光纖(fiber/optical fiber)的相對定向。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準孔可以形成在固體(solid)材料中,例如藉由雷射鑽孔來形成。值得注意的是,藉由使用雷射鑽孔等技術,可以精確地形成對準孔。對準孔可以被創造為具有在連續、相鄰的對準孔之間保持的壁,以便允許一個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在對準孔中旋轉,而不會干擾相鄰對準孔中的另一個光纖的另一個剝露光纖區段的位置和/或定向。這些對準孔有益於多芯光纖(MCF)和偏光保持光纖(PMF),它們都必須保持在特定的旋轉定向。當幾個MCF或PMF被安裝在對準孔陣列中時,旋轉一個光纖而不影響相鄰光纖的能力大大增加了安裝的效率。
提供了一種用於在光纖固持器中安裝光纖的組裝方法。這一過程允許旋轉和固定單獨的光纖,直到期望數量的光纖以它們期望的定向被組裝。
在一個示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用於保持陣列中至少兩個光纖的相對定向的系統。該系統包括:該至少兩個光纖,沿著Z軸線在相同方向上平行延伸,該至少兩個光纖包括第一光纖和相鄰光纖。該至少兩個光纖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部分被剝露,以從該至少兩個光纖中的每一者移除外塗層,使得提供至少兩個剝露光纖區段。該系統也包括光纖固持器,該光纖固持器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此外,該系統還包括至少兩個對準孔,這些對準孔被配置為接收該至少兩個剝露光纖區段。該至少兩個對準孔從該第一表面延伸到該第二表面,並且該至少兩個對準孔包括第一對準孔和相鄰對準孔,該第一對準孔被配置為接收該第一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該相鄰對準孔被配置為接收該相鄰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該系統還包括壁。該壁將該第一對準孔和該相鄰對準孔分開,該壁被配置為允許該相鄰光纖的該剝露光纖區段在該相鄰對準孔中旋轉,而不會導致該第一光纖的該剝露光纖區段在該第一對準孔中旋轉。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兩個光纖可以是多芯光纖。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壁可以界定至少20微米的最小寬度。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對準孔可以在該第一表面處具有第一橫截面尺寸,該第一對準孔可以在該第二表面處具有第二橫截面尺寸。該第一橫截面尺寸可以大於該第二橫截面尺寸。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對準孔可以被配置為只在其中固持光纖的一個剝露光纖區段。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光纖的該剝露光纖區段可以具有直徑。該第一對準孔可以具有在該第二表面處界定的孔直徑,該孔直徑可以超過該第一光纖的該剝露光纖區段的該直徑2微米或更少。在一些有關的實施例中,該孔直徑可以超過該第一光纖的該剝露光纖區段的該直徑0.5微米或更少。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對準孔可以藉由雷射鑽孔來形成。在一些有關的實施例中,該第一對準孔可以藉由從該第一表面朝向該第二表面進行雷射鑽孔來形成,也可以藉由從該第二表面朝向該第一表面進行雷射鑽孔來形成。在其他有關的實施例中,該第一對準孔可以具有圓形、卵形、矩形、直線形、六角形或三角形的橫截面形狀。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光纖固持器可以一體形成為單個部件。在其他的實施例中,該光纖固持器可以包括兩個或更多個分件(piece),包括第一分件和第二分件。可以在該第一分件上提供支撐表面,可以在該第二分件上提供該至少兩個對準孔。該第一分件和該第二分件可以附接在一起。在一些有關的實施例中,該光纖固持器可以包括第三分件。該第三分件可以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該第三分件還可以包括從該第三分件的該第一表面延伸到該第三分件的該第二表面的至少兩個額外對準孔,並且該至少兩個額外對準孔可以包括第一額外對準孔。該第二分件和該第三分件可以被配置為彼此相鄰附接,使得該第一對準孔和該第一額外對準孔軸向對準。在其他有關的實施例中,該支撐表面可以是弧形的。
在另一個示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用於保持至少兩個光纖的相對定向的光纖固持器。該光纖固持器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該光纖固持器還包括至少兩個對準孔,這些對準孔被配置為接收該至少兩個光纖的至少兩個剝露光纖區段。該至少兩個對準孔從該第一表面延伸到該第二表面,並且該至少兩個對準孔包括第一對準孔和相鄰對準孔,該第一對準孔被配置為接收該至少兩個光纖中的第一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該相鄰對準孔被配置為接收該至少兩個光纖中的相鄰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該相鄰光纖與該第一光纖相鄰。該光纖固持器還包括壁。該壁將該第一對準孔和該相鄰對準孔分開,該壁被配置為允許該相鄰光纖的該剝露光纖區段在該相鄰對準孔中旋轉,而不會導致該第一光纖的該剝露光纖區段在該第一對準孔中旋轉。在一些示例實施例中,該至少兩個光纖可以是多芯光纖。
在另一個示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光纖固持器,該光纖固持器是由以下過程生產的:提供具有第一側和第二側的基板;從該基板的該第一側朝向該基板的該第二側雷射鑽出第一對準孔;以及雷射鑽出與該第一對準孔相鄰的相鄰對準孔。在該第一對準孔與該相鄰對準孔之間保持一個壁,該壁具有至少20微米的最小寬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基板可以包括兩個或更多個分件,包括第一分件和第二分件,該光纖固持器可以進一步由以下過程生產:將該第一分件與該第二分件附接;以及在該第二分件中雷射鑽出該第一對準孔和該相鄰對準孔。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光纖固持器可以進一步由以下過程生產:雷射鑽出第一對準孔。該第一對準孔的第一部分可以藉由從該第一表面朝向該第二表面進行雷射鑽孔來製造,該第一對準孔的第二部分可以藉由從該第二表面朝向該第一表面進行雷射鑽孔來製造。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光纖固持器可以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該第一對準孔和該相鄰對準孔可以從該第一表面延伸到該第二表面,該第一對準孔可以被配置為接收第一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該相鄰對準孔可以被配置為接收相鄰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該相鄰光纖可以與該第一光纖相鄰。該光纖固持器還可以包括壁。該壁可以將該第一對準孔和該相鄰對準孔分開,該壁可以被配置為允許該相鄰光纖的該剝露光纖區段在該相鄰對準孔中旋轉,而不會導致該第一光纖的該剝露光纖區段在該第一對準孔中旋轉。
在另一個示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安裝光纖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第一光纖固持器。該第一光纖固持器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至少兩個對準孔。該至少兩個對準孔從該第一表面延伸到該第二表面。該至少兩個對準孔包括第一對準孔和相鄰對準孔。該第一光纖固持器也包括壁,該壁將該第一對準孔和該相鄰對準孔分開。該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提供至少兩個光纖,該至少兩個光纖包括具有剝露光纖區段的第一光纖和具有剝露光纖區段的相鄰光纖。該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將該第一光纖的該剝露光纖區段插入到該第一對準孔中;將該第一光纖的該剝露光纖區段旋轉到期望的第一定向;將該相鄰光纖的該剝露光纖區段插入到該相鄰對準孔中;以及將該相鄰光纖的該剝露光纖區段旋轉到期望的第二定向。該壁可以被配置為允許該相鄰光纖的該剝露光纖區段在該相鄰對準孔中旋轉,而不會導致該第一光纖的該剝露光纖區段在該第一對準孔中旋轉。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還可以包括以下步驟:提供具有至少兩個引導孔的第二光纖固持器;將該至少兩個光纖藉由該等引導孔插入;以及在該至少兩個光纖已經藉由該第二光纖固持器的該等引導孔插入之後,並且在該至少兩個光纖的該等剝露光纖區段已經插入該第一光纖固持器的該至少兩個對準孔中之後,在該第一光纖固持器與該第二光纖固持器之間彎曲該至少兩個光纖,以在該至少兩個光纖中產生一曲率。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該第一光纖的該剝露光纖區段已經旋轉到該期望的第一定向之後,並且在該相鄰光纖的該剝露光纖區段已經旋轉到該期望的第二定向之後,可以將黏著劑施加到該至少兩個光纖。
在一些實施例中,從該至少兩個光纖移除延伸過該第一光纖固持器的該第二表面的任何多餘光纖。在一些有關的實施例中,該至少兩個光纖的端面可以被拋光。
根據下文提供的詳細描述,本揭示內容的進一步適用領域將變得很明顯。應當理解的是,詳細描述和具體實施例雖然表明了本發明的示例優選實施例,但僅旨在用於說明目的,並不旨在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以下對本揭示內容的實施例的描述在本質上僅是示例性的,絕不旨在限制本發明、其應用或用途。下面的描述在本文中僅僅是以舉例的方式提供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個可行的揭示內容,但並不限制本發明的範圍或實質內容。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將光纖固持器提供為簡單的單體固體。圖1A-1C中說明了這種光纖固持器的例子。圖1A是說明用於保持光纖的相對定向的示例光纖固持器100的透視圖,圖1B是說明圖1A的光纖固持器100的透視圖,其中出於說明的目的,側表面105是透明的。此外,圖1C是說明另一個示例光纖固持器100的透視圖,其中出於說明的目的,側表面105是透明的。
首先看圖1A,可以看到光纖固持器100的各種特徵。如圖1A所示,可以將光纖固持器100提供為單個、整體的分件,並且光纖固持器100可以具有下側部分102A和上側部分104A。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光纖固持器100可以包括附接在一起的多個分件。
可以在下側部分102A上提供支撐表面106。這個支撐表面106可以為光纖和/或剝露光纖區段提供支撐。此外,對準孔112可以界定在上側部分104A中。上側部分104A可以具有第一表面108和第二表面110,對準孔112可以從第一表面108延伸到第二表面110。對準孔112可以各自被配置為接收單個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並且這個光纖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是多芯光纖。
對準孔112可以藉由雷射鑽孔來形成。在許多實施例中,第一對準孔112A可以藉由以下步驟來形成:(i)從第一表面108朝向第二表面110進行雷射鑽孔,或(ii)從第二表面110朝向第一表面108進行雷射鑽孔。雷射鑽孔可以在任一方向上發生,以獲得對準孔112的期望形狀和長度。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雷射鑽孔可以在兩個方向上執行,以創造對準孔。例如,第一對準孔112A(示於圖1D中)可以部分地藉由從第一表面108朝向第二表面110進行雷射鑽孔來形成,第一對準孔112A(圖1D)也可以部分地藉由從第二表面110朝向第一表面108進行雷射鑽孔來形成。在兩個方向上進行鑽孔可以有益於產生具有更大長度的對準孔112。藉由雷射鑽孔,對準孔112可以被形成為具有各種形狀。例如,第一對準孔112A可以被鑽孔為使得它具有圓形、卵形、矩形、直線形或三角形的橫截面形狀。此外,對準孔112還可以被形成為具有尖角或圓角半徑。在一些實施例中,光纖固持器100可以設有與以前使用的V型凹槽類似的佔地面積。
現在看圖1B,可以看到對準孔112的橫截面。如圖所示,對準孔112可以具有第一區段101、第二區段103和第三區段107。在所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一區段101和第三區段107都具有大體均勻的橫截面(受機械公差的輕微偏差影響),但在一些實施例中,這些區段可以具有不均勻的橫截面。此外,第二區段103可以是錐形的,使得隨著第二區段103從第一區段101延伸到第三區段107,橫截面的尺寸增加。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對準孔112的橫截面尺寸可以在第一表面108與第二表面110之間的任何點處變化,並且在一些實施例中,橫截面尺寸的變化可以在對準孔112的整個長度上逐漸發生。在一些實施例中,上側部分104A從第一表面108到第二表面110的長度可以是1毫米至5毫米,但也可以使用其他的長度。
現在看到圖1C,說明了替代光纖固持器100'。與圖1B的光纖固持器100類似,圖1C的替代光纖固持器100'可以具有下側部分102A'、上側部分104A'和對準孔112A',該下側部分具有支撐表面106',該上側部分具有第一表面108'和第二表面110',該等對準孔從第一表面108'延伸到第二表面110'。雖然光纖固持器100和替代光纖固持器100'沿著Z軸線的總長度可能大致相同,但替代光纖固持器100'的上側部分104A'沿著Z軸線可以比光纖固持器100的上側部分104A短。在一些實施例中,上側部分104A'沿著Z軸線的長度可以為0.5毫米至2.0毫米。此外,替代光纖固持器100'的對準孔112A'可以只具有第一區段101'和第二區段103'。
圖1D-1F中說明了光纖固持器100和替代光纖固持器100"的示例尺寸。圖1D是說明圖1A的示例光纖固持器100的正視圖,圖1E是說明圖1A的示例光纖固持器100的後視圖。首先看圖1D,說明了下側部分102A,這個下側部分102A可以具有高度A。在一些實施例中,高度A的範圍可以為0.5毫米至2毫米。當光纖固持器100如圖1D所示地定向時,高度A可以是光纖固持器100的下側部分102A的高度。
此外,圖1D中還說明了光纖固持器100的第一表面108和界定在第一表面108中的複數個對準孔112。提供的對準孔112可以呈具有圖案的陣列。例如,提供的對準孔112可以呈1 x 1陣列、1 x N陣列、N x 1陣列或N x M陣列。在所說明的實施例中,在光纖固持器100中提供了1 x 12陣列。
在所說明的實施例中,這些對準孔112的直徑相同,這可以是第一直徑Ø1。在一些實施例中,這個第一直徑Ø1可以為約225微米,但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尺寸。第一直徑Ø1相對於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的直徑可以過大,使得剝露光纖區段可以容易插入到第一表面處的對準孔112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直徑Ø1可以小於具有外塗層的光纖(例如未剝露的光纖區段)的直徑。以這種方式,剝露光纖區段可以插入到對準孔112中,直到光纖的外塗層( 見例如圖6D,626)與第一表面108接觸。這可以提供一個應變釋放系統,允許更好地控制突出於光纖固持器100的第二表面110的多餘光纖( 見例如圖6A,648)的量。這也可以約束光纖在光纖的縱向方向上(例如圍繞圖6C中的Z軸線)的移動。一旦獲得了期望的定向,就可以將黏著劑施加到光纖以保持這個定向。
此外,圖1D中說明了第一對準孔112A和相鄰對準孔112B。可以在第一對準孔112A與相鄰對準孔112B之間提供壁113,以將這兩個孔分開。壁113可以被配置為允許第一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在第一對準孔112A中旋轉,而不會導致相鄰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在相鄰對準孔112B中旋轉。同樣,壁113可以被配置為允許相鄰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在相鄰對準孔112B中旋轉,而不會導致第一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在第一對準孔112A中旋轉。壁113可以在第一表面108處具有寬度B。在一些實施例中,最小寬度B可以是在保持壁113的機械強度的同時可以使用的最小尺寸。在一些實施例中,寬度B的範圍可以為20微米至125微米。在一些實施例中,寬度B的範圍可以為50微米至100微米。然而,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寬度。如圖1D所示,寬度B可以在相鄰對準孔112的兩個極端尖端之間測得。
現在看圖1E,光纖固持器100的第二表面110和第二表面110上的特徵是可見的。對準孔112的直徑在第二表面110處可以相同,這可以是第二直徑Ø2。在一些實施例中,這個第二直徑Ø2可以為約125.5微米。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他更大的直徑(例如127微米)也可以用於第二直徑Ø2。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直徑Ø2可以超過第一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的直徑2微米或更少(例如,剝露光纖區段的直徑是125微米,第二直徑Ø2是127微米)。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直徑Ø2甚至可以超過第一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的直徑0.6微米或更少(例如,剝露光纖區段的直徑是125微米,第二直徑Ø2是125.6微米)。藉由在第二表面110處在這些對準孔112中只提供少量的餘隙,可以更容易保持剝露光纖區段的位置和定向。這對需要圍繞光纖的縱軸線進行旋轉對準的MCF和PMF特別有益。光纖和/或剝露光纖區段的定向也可以在沿著其長度的其他點處保持。第二直徑Ø2可以比第一直徑Ø1小。
此外,距離G可以是第二表面110處的壁113的寬度。如圖1E所示,寬度G可以在相鄰對準孔112的兩個極端尖端之間測得。壁113可以在第二表面110處具有寬度G。在一些實施例中,寬度G的最小尺寸可以是在保持壁113的機械強度的同時可以使用的最小尺寸。在一些實施例中,寬度G的範圍可以為20微米至125微米。在一些實施例中,寬度G的範圍可以為50微米至100微米。然而,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寬度。這個寬度G可以是壁113的最小總寬度。
圖1E還說明了光纖固持器100的其他尺寸。距離C可以是光纖固持器100的寬度。在一些實施例中,距離C的範圍可以為1.5毫米至5毫米。在其他的實施例中,距離C的範圍可以為3毫米至4毫米,或距離C可以為約3.5毫米。在圖1E所示的實施例中,距離C可以為約3.5毫米。此外,間距可以由距離D界定,這個間距D可以在彼此相鄰的兩個對準孔112的中心點之間測得。在一些實施例中,間距D可以為約250微米,並且這個間距D可以在對準孔112的整個陣列內是一致的。距離E可以是當光纖固持器100如圖1E所示地定向時,光纖固持器100的高度。在一些實施例中,距離E的範圍可以為1毫米至3毫米,而在一些實施例中,距離E可以為約2毫米。此外,距離F可以界定從光纖固持器100的底表面(當光纖固持器100如圖1E所示地定向時)到對準孔112的中心的距離。在一些實施例中,距離F的範圍可以為0.5毫米至2毫米,而在一些實施例中,距離F可以為約1毫米。
圖1F是說明替代光纖固持器100"的正視圖。這個替代光纖固持器100"基本上與圖1D的光纖固持器100類似,但對準孔112"在第一表面108處具有卵形的橫截面。當對準孔112"從第一表面108延伸到第二表面110時,對準孔112"可以漸縮到較小的尺寸和不同的形狀。例如,對準孔112"可以在第二表面110處具有與圖1E的對準孔112類似的圓形橫截面。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準孔112"在第一表面108處的寬度I可以等於圓形對準孔112在第二表面110處的直徑Ø2,對準孔112"在第一表面108處的高度J可以大於對準孔112"在第二表面110處的寬度I。因此,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可以更容易插入到第一表面110處的對準孔112"中,並且由於對準孔112"在第二表面108處的直徑較窄,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仍然可以被緊緊固定住。
替代光纖固持器100"可以有益於減少藉由將剝露光纖區段組裝到對準孔112中而形成的光纖陣列單元(FAU)的總長度。為了減少FAU的總長度,可能最好允許剝露光纖區段的弧形或螺旋狀光纖路徑的至少一部分在對準孔112內延伸。為了適應弧形或螺旋狀的光纖,對準孔112的橫截面尺寸可以擴大。例如,可以將對準孔112的某個部分製造為在第一表面108附近的區域中具有卵形橫截面(如圖F所示)或矩形橫截面。這個卵形或矩形的橫截面可以被定向為使得橫截面的高度大於橫截面的寬度。例如,在圖1F中,卵形橫截面的高度J大於卵形橫截面的寬度I。較大的橫截面尺寸(如圖1D和1F所示)可以像漏斗一樣工作,以簡化組裝期間與對準孔112的光纖陣列對準。可能需要較大的橫截面尺寸(如圖1D和1F所示)以適應可能在旋轉對準期間發生的光纖屈曲。這種光纖屈曲在圖7A-7B和對應的文字中得到了更詳細的解釋。
在圖1F所說明的實施例中,對準孔112的寬度I可以為約125.6微米,對準孔112的高度J可以為約225微米,壁113A"的寬度G可以為約124.4微米。然而,也可以利用具有其他尺寸的光纖固持器。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提供包括附接在一起的兩個或更多個單獨分件的光纖固持器。多件式光纖固持器可以有利於簡化需要製造的分件的形狀。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在一個分件緊固到另一個分件之前,在該分件中鑽出對準孔,這可以簡化鑽孔過程。
圖2A-2C所示的光纖固持器200是具有兩個或更多個單獨分件的光纖固持器200的例子。圖2A是說明用於保持光纖的相對定向的光纖固持器200的透視圖,圖2B是說明圖2A的光纖固持器200的透視圖,其中出於說明的目的,側表面205A和205B是透明的。此外,圖2C是說明另一個示例光纖固持器200'的透視圖,其中出於說明的目的,側表面是透明的。
首先看圖2A,說明了光纖固持器200。這種光纖固持器200可以有幾個特徵,與上面討論的光纖固持器100、100'相似。與光纖固持器100、100'一樣,光纖固持器200可以有支撐表面206和對準孔212。然而,光纖固持器200可以設有附接在一起的第一分件202和第二分件204。支撐表面206可以在第一分件202上提供,對準孔212可以在第二分件204中提供。在圖2A的實施例中,第一分件202沿著Z軸線延伸至光纖固持器200的整個長度,第二分件204可以擱置在第一分件202上。此外,第一分件202可以具有側表面205A,第二分件204也可以具有側表面205B。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製造第一分件202或第二分件204,然後可以將其他分件添加到第一分件202或第二分件204上。例如,可以將第二分件204製造為提供對準孔212和其他特徵,然後可以將第一分件202添加到第二分件204上。第一分件202可以藉由三維列印或藉由其他製造方法來添加或生長到第二分件204上。
第二分件204中也可以包括傾斜區域251。這個傾斜區域251可以延伸過第二分件204的其餘部分。這個傾斜區域251可以以45度角延伸,但也可以使用其他角度。傾斜區域251可以有益於在光纖或剝露光纖區段從第一分件202的支撐表面206延伸到對準孔212時為光纖或剝露光纖區段提供支撐。雖然在這個實施例中包括了這個傾斜區域251,但也可以提供不具有這個傾斜區域251的其他實施例( 見例如圖2C)。
現在看圖2B,可以看到對準孔212的橫截面。與圖1B所示的對準孔112類似,對準孔212可以有第一區段201、第二區段203和第三區段207。在所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一區段201和第三區段207都具有不均勻的橫截面,但在一些實施例中,這些區段也可以具有大體上均勻的橫截面。此外,第二區段203可以是錐形的,使得隨著第二區段203從第一區段201延伸到第三區段207,孔的橫截面尺寸增加。在其他的實施例中,第二區段203可以以逐步的方式從較大的橫截面尺寸過渡到較小的橫截面尺寸,在對準孔212的內表面處提供環形凸耳。第三區段207處較大的橫截面尺寸可以像漏斗一樣工作,以簡化組裝期間與對準孔212的光纖陣列對準,第一區段201處較小的橫截面尺寸可以有助於保持剝露光纖區段在對準孔212中的位置和/或定向。
現在看到圖2C,說明了替代光纖固持器200'。與圖2B的光纖固持器200類似,圖2C的替代光纖固持器200'可以包括具有支撐表面206'的第一分件202'和具有對準孔212'的第二分件204'。雖然光纖固持器200和替代光纖固持器200'沿著Z軸線的總長度可能大致相同,但替代光纖固持器200'可以具有沿著Z軸線比光纖固持器200的第二分件204短的第二分件204'。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分件204'沿著Z軸線的長度可以為0.5毫米至2.0毫米。此外,替代光纖固持器200'的對準孔212'可以只具有第一區段201'和第二區段203'。
諸如光纖固持器200、200'之類的多件式光纖固持器可以更好地促進雷射鑽孔。多件式光纖固持器的進一步例子將在後續的圖式中得到說明並在下文得到描述。對於多件式光纖固持器,雷射鑽孔可以在一個大部分為矩形的第二分件( 例如204)中進行。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執行雷射鑽孔,以在第二分件( 例如204)中創造對準孔( 例如212),然後可以將第二分件( 例如204)附接到第一分件( 例如202)。藉由提供較小的分件,雷射鑽孔和/或其他機加工可以更容易執行。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以將第二分件( 例如204)附接到第一分件( 例如202),然後可以執行雷射鑽孔,以在第二分件( 例如204)中創造對準孔( 例如212)——這種方法可以有益於防止用於附接單獨分件的任何黏著劑流入對準孔。在使用諸如200、200'之類的多件式光纖固持器的情況下(以及在使用本文所述的其他多件式光纖固持器的情況下),在對準孔212中組裝剝露光纖區段之前、期間或之後組裝單獨的分件。
此外,在使用諸如200、200'之類的多件式光纖固持器的情況下(以及在使用本文所述的其他多件式光纖固持器的情況下),單獨的分件(例如第一分件202和第二分件204)可以在單獨的分件之間的介面處具有紋理凹槽、袋狀或圖案化的表面,以協助分件的對準和緊固。這可以有益於更高效地提供分件的準確定位和定向。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在光纖固持器中提供凹槽,以在光纖朝向對準孔延伸時支撐光纖。圖2D說明了這方面的一個例子。在圖2D中,提供了具有第一分件202"和第二分件204"的光纖固持器200"。與上面討論的其他實施例類似,第二分件204"可以包括對準孔212"。在光纖固持器200"中,第一分件202"可以有支撐表面206",這個支撐表面206"可以擁有凹槽211"。這些凹槽211"的尺寸可以使得光纖能夠擱置在凹槽211"內,這可以有助於定位光纖。凹槽211"可以採取各式各樣的形狀(例如,V型凹槽、弧形凹槽、直線型凹槽、圓形凹槽等)。此外,凹槽211"可以被配置為接收帶有外塗層的光纖,和/或剝露光纖區段。
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替代多件式光纖固持器,這種光纖固持器300、300'的例子將在圖3A-3C中得到說明。光纖固持器300、300'可以具有相對簡單的設計,使得製造這些單獨分件的成本很低。
圖3A是說明用於保持光纖的相對定向的示例光纖固持器300的透視圖,圖3B是說明圖3A的光纖固持器300的透視圖,其中出於說明的目的,側表面是透明的。此外,圖3C是說明另一個示例光纖固持器300'的透視圖,其中出於說明的目的,側表面是透明的。
首先看圖3A,說明了光纖固持器300。這種光纖固持器300可以有幾個特徵,與上面討論的光纖固持器200相似。與光纖固持器200類似,光纖固持器300可以具有可以附接在一起的第一分件302和第二分件304。支撐表面306可以在第一分件302上提供,對準孔312可以在第二分件304中提供。第一分件302和第二分件304可以在圖3A的光纖固持器300中並排提供,並且這兩個分件可以在垂直介面處連接。
現在看圖3B,可以看到對準孔312的橫截面。與圖2B所示的對準孔212類似,對準孔312可以有第一區段301、第二區段303和第三區段307。在所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一區段301和第三區段307都具有不均勻的橫截面,但在一些實施例中,這些區段也可以具有大體上均勻的橫截面。此外,第二區段303可以是錐形的,使得隨著第二區段303從第一區段301延伸到第三區段307,孔的橫截面尺寸增加。第三區段307處較大的橫截面尺寸可以像漏斗一樣工作,以簡化組裝期間與對準孔312的光纖陣列對準,第一區段301處較小的橫截面尺寸可以有助於保持剝露光纖區段在對準孔312中的位置和/或定向。
現在看到圖3C,說明了替代光纖固持器300'。與圖3B的光纖固持器300類似,圖3C的替代光纖固持器300'可以具有帶有支撐表面306'的第一分件302'和帶有對準孔312'的第二分件304'。雖然光纖固持器300和替代光纖固持器300'沿著Z軸線的總長度可能大致相同,但替代光纖固持器300'可以具有沿著Z軸線比光纖固持器300的第二分件304短的第二分件304'。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分件304'沿著Z軸線的長度可以為0.5毫米至2.0毫米。此外,替代光纖固持器300'的對準孔312'可以只具有第一區段301'和第二區段303'。
圖4A-4C說明了可以使用的其他多件式光纖固持器400、400'。因為提供了垂直介面和水平介面,所以這些光纖固持器400、400'可以在單獨的分件之間具有大量的表面積,並且這可以允許將分件更牢固地緊固在一起。
圖4A是說明用於保持光纖的相對定向的示例光纖固持器400的透視圖,圖4B是說明圖4A的光纖固持器400的透視圖,其中出於說明的目的,側表面是透明的。此外,圖4C是說明另一個示例光纖固持器400'的透視圖,其中出於說明的目的,側表面是透明的。
首先看圖4A,說明了光纖固持器400。這種光纖固持器400可以有幾個特徵,與上面討論的光纖固持器200、300相似。與光纖固持器200、300類似,光纖固持器400可以具有可以附接在一起的第一分件402和第二分件404。支撐表面406可以在第一分件402上提供,對準孔412可以在第二分件404中提供。
對於光纖固持器400,第二分件404可以被配置為擱置在第一分件402上,並且可以在這兩個分件之間提供垂直介面和水平介面。藉由提供垂直介面和水平介面兩者,可以增加第一分件402與第二分件404之間的接觸表面積,這可以允許兩個分件更牢固地緊固在一起。此外,提供垂直介面和水平介面兩者可以有助於更高效地組裝和對準這兩個分件。
現在看圖4B,可以看到對準孔412的橫截面。與對準孔212、312類似,對準孔412可以有第一區段401、第二區段403和第三區段407。在所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一區段401和第三區段407都具有不均勻的橫截面,但在一些實施例中,這些區段也可以具有大體上均勻的橫截面。此外,第二區段403可以是錐形的,使得隨著第二區段403從第一區段401延伸到第三區段407,對準孔412的橫截面尺寸增加。第三區段407處較大的橫截面尺寸可以像漏斗一樣工作,以簡化組裝期間與對準孔412的光纖陣列對準,第一區段401處較小的橫截面尺寸可以有助於保持剝露光纖區段在對準孔412中的位置和/或定向。
現在看到圖4C,說明了替代光纖固持器400'。與圖4B的光纖固持器400類似,圖4C的替代光纖固持器400'可以具有帶有支撐表面406'的第一分件402'和帶有對準孔412'的第二分件404'。雖然光纖固持器400和替代光纖固持器400'沿著Z軸線的總長度可能大致相同,但替代光纖固持器400'可以具有沿著Z軸線比光纖固持器400的第二分件404短的第二分件404'。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分件404'沿著Z軸線的長度可以為0.5毫米至2.0毫米。此外,替代光纖固持器400'的對準孔412'可以只具有第一區段401'和第二區段403'。
在一些實施例中,將多個分件堆疊在一起以形成長度更長的對準孔可能是有益的。圖5A-5C說明了可以使用的三件式光纖固持器500的特徵,其中一些分件被堆疊以形成長度更大的對準孔。圖5A是說明用於保持光纖的相對定向的示例三件式光纖固持器500的透視圖,圖5B是說明圖5A的光纖固持器500的橫截面圖,其中對準孔512A的橫截面是可見的。圖5C說明了可以使用的第三分件504B的特徵。
首先看圖5A,說明了光纖固持器500。這種光纖固持器500可以有幾個特徵,與上面討論的光纖固持器相似。與先前討論的光纖固持器類似,光纖固持器500可以具有可以附接在一起的第一分件502和第二分件504A。支撐表面506可以在第一分件502上提供,對準孔512A可以在第二分件504A中提供。在光纖固持器500中,也提供了第三分件504B,對準孔512B( 圖5B)也可以藉由第三分件504B延伸。
現在看圖5B,可以看到對準孔512A、512B的橫截面。對準孔512A可以與對準孔512B對準,兩個孔都共用一個共同的軸線H。當對準在一起時,對準孔512A、512B可以形成第一區段501、第二區段503和第三區段507。在所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一區段501和第三區段507都具有大體上均勻的橫截面,但在一些實施例中,這些區段也可以具有不均勻的橫截面。此外,第二區段503可以是錐形的,使得隨著第二區段503從第一區段501延伸到第三區段507,孔的橫截面尺寸增加。第一區段501和第二區段503可以都被提供在第二分件504A的對準孔512A中,第三區段507可以被提供在第三分件504B的對準孔512B中。第三區段507處較大的橫截面尺寸可以像漏斗一樣工作,以簡化組裝期間與對準孔512A、512B的光纖陣列對準,第一區段501處較小的橫截面尺寸可以有助於保持剝露光纖區段在對準孔512A中的位置和/或定向。
圖5C是說明示例第三分件504B的橫截面圖。第三分件504B可以具有第一表面554和第二表面556,對準孔512B可以從第一表面554延伸到第二表面556。對準孔512B可以具有第三區段507,而第三區段507在第三分件504B的整個長度上可以大體上擁有相同的橫截面。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分件504A沿著Z軸線的長度可以為約0.5毫米至2.0毫米,而第三分件504B沿著Z軸線的長度可以為約0.5毫米至2.0毫米。在一些實施例中,雷射鑽孔可能只對鑽到特定深度(例如2毫米)的孔有效。可以進行軸向堆疊,以有效地提供更大長度的對準孔。在圖5A-5B中,第二分件504A和第三分件504B圍繞軸線H軸向堆疊,以提供更大長度的對準孔。雷射鑽孔的限制也可以藉由從分件的兩側進行鑽孔( 例如從第一表面108朝向第二表面110鑽孔,並且也從第二表面110朝向第一表面108鑽孔,如上所述)來克服。在執行軸向堆疊的情況下,保持分件504A、504B適當地對準,以確保對準孔適當地定位可能很重要。確保對準孔512B的橫截面具有適當的尺寸和形狀,以確保剝露光纖部分可以容易藉由對準孔512B插入到對準孔512A中也可能是重要的。在對準孔512A在過渡處具有明顯小於對準孔512B的尺寸的情況下,可能會形成凸耳,這可能會增加安裝的難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軸向堆疊的分件可以相同,以減少製造成本。在一些實施例中,軸向堆疊的分件的對準孔可以在對準孔的整個長度上具有均勻的橫截面。然而,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對準孔也可以漸縮,使得對準孔的橫截面尺寸發生變化。例如,圖5B的第三分件504B可以被替換為另一個與第二分件504A相同的分件,當你在+Z方向(如圖5B所示)上移動時,對準孔512A的橫截面尺寸可以更小。這會允許更大的橫截面尺寸,使得剝露光纖部分可以容易插入到對準孔512A中,同時在其他區域處仍然保持較小的橫截面尺寸。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依需要利用多個光纖固持器來引導光纖或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圖6A是說明用於引導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622的示例第一光纖固持器600和示例第二光纖固持器620的透視圖。圖6B是說明示例第二光纖固持器620的正視圖。圖6C是說明圖6A的第一光纖固持器600和第二光纖固持器620的透視圖,其中多餘的光纖648被移除,剝露光纖區段的端面652被拋光。圖6D是說明圖6A的光纖固持器和剝露光纖區段的透視圖,其中剝露光纖區段在第一光纖固持器與第二光纖固持器之間的位置處彎曲,以在剝露光纖區段中產生曲率。圖6E是說明圖6D的光纖固持器和剝露光纖區段的透視圖,其中黏著材料被施加到剝露光纖區段。
首先看圖6A,說明了可以用於彎曲剝露光纖區段的第一光纖固持器600和第二光纖固持器620。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622可以藉由第二光纖固持器620的引導孔624( 圖6B)插入,剝露光纖區段622也可以藉由第一光纖固持器600中的對準孔插入。第一光纖固持器600的對準孔可以與對準孔112類似,並且與第二光纖固持器620的引導孔624( 圖6B)相比,第一光纖固持器600的對準孔可以設有更精確的定位和尺寸。第一光纖固持器600的對準孔可以在後表面650處具有離開直徑,該離開直徑恰好略大於剝露光纖區段的直徑(例如離開直徑可以比剝露光纖區段的直徑大0.6微米或2微米)。第一光纖固持器600的對準孔也可以具有圓錐形的形狀,以允許剝露光纖區段容易插入到對準孔中。如圖6A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多餘光纖648可以延伸過第一光纖固持器600的後表面650。
圖6B說明了第二光纖固持器620的正視圖。第二光纖固持器620可以包括幾個引導孔624。這些引導孔624可以等距隔開,並且引導孔624可以大體上擁有相同的直徑Ø3。引導孔624的直徑Ø3可以大於剝露光纖區段的直徑,並且引導孔624的直徑Ø3可以大於光纖固持器100的第一表面108處的對準孔112的直徑Ø1。在一些實施例中,直徑Ø3可以為約200微米,但也可以使用各式各樣的直徑。
雖然引導孔624被說明為具有圓形的形狀,但引導孔624也可以擁有其他的形狀。在一些實施例中,引導孔624的橫截面形狀和/或尺寸可以沿著圖6A的+Z方向變化。例如,引導孔624的橫截面尺寸可以沿著圖6A的+Z方向減少尺寸。
在圖6C中,再次呈現了圖6A所示的部件,但延伸過第一光纖固持器600的後表面650的多餘光纖648( 圖6A)被移除。因此,每個剝露光纖區段622的端面652可以與後表面650齊平。在一些實施例中,在任何多餘光纖648被移除之後,可以對每個剝露光纖區段622的端面652進行拋光。在一些實施例中,經拋光的端面652可以是與光電晶片耦合的表面。
現在看到圖6D,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622可以在第一光纖固持器600與第二光纖固持器620之間的位置處彎曲。以這種方式,可以在剝露光纖區段622中產生曲率。圖6D還說明了光纖的外塗層626。如圖所示,光纖的外塗層626可以被移除,以提供剝露光纖區段622。剝露光纖區段622可以彎曲,以允許剝露光纖區段622的端面652與光電晶片進行表面耦合。圖6D完全是出於說明的目的而提供的,並且圖6D所示的部件的實際尺寸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可以有所不同。例如,可以在第一光纖固持器600與第二光纖固持器620之間的其他位置處誘發曲率。
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減少曝露的剝露光纖區段的量,以提供更高的可靠性。例如,在一個實施例中,可以將具有外塗層626的光纖插入到第二光纖固持器620的引導孔624中,並且外塗層626可以只被移除,以在第一光纖固持器600處提供剝露光纖區段622。
如圖6E所示,可以將黏著劑628施加到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622。黏著劑628可以在剝露光纖區段622已經旋轉到期望的定向之後施加。在圖6E中,黏著劑628可以是保護性聚合物封裝劑,這可以用於創造密封並提供剛性或半剛性的彎曲。
圖6F是說明用於引導光纖的示例第一光纖固持器和示例第二光纖固持器的透視圖,其中光纖在第一光纖固持器與第二光纖固持器之間的位置處彎曲,以在光纖中產生曲率。圖6F所示的實施例在幾個方面與圖6D所呈現的實施例類似。例如,光纖可以設有剝露光纖區段622和外塗層626。然而,在圖6F中,剝露光纖區段622的曝露量減少。在圖6F中,第二光纖固持器620可以被配置為接收具有外塗層626的光纖,並且這個光纖可以延伸到第一光纖固持器600。在靠近第一光纖固持器600的位置處,可以從光纖移除外塗層626,使得剝露光纖區段622曝露,並且可以將剝露光纖區段622插入到第一光纖固持器600中。
在剝露光纖區段在第一光纖固持器與第二光纖固持器之間的位置處彎曲之後,旋轉第一光纖固持器中的剝露光纖區段也可以導致剝露光纖區段的位置出現可預測的橫向移動。因此,剝露光纖區段的彎曲可以有助於管理剝露光纖區段中發生的屈曲。圖7A-7B是說明在剝露光纖區段722旋轉之後,剝露光纖區段722的橫向移動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剝露光纖區段722在第一光纖固持器700與第二光纖固持器之間的位置處彎曲。如圖7A所示,當剝露光纖區段722順時針旋轉時(當在圖7A中的+Y方向上向上看時),這可以導致剝露光纖區段722在+X方向上橫向移動。這種橫向移動可以發生在第一光纖固持器700與第二光纖固持器720之間的各位置處。在圖7B中,當剝露光纖區段722逆時針旋轉時(當在圖7B中的+Y方向上向上看時),這可以導致剝露光纖區段722在-X方向上橫向移動。同樣,這種橫向移動可以發生在第一光纖固持器700與第二光纖固持器720之間的各位置處。
如果剝露光纖區段722是多芯光纖(MCF)或偏光保持光纖(PMF)的一部分,那麼彎曲可能特別有用。這些類型的光纖的定向通常必須比其他光纖更精確地保持。例如,約九十度的彎曲可以用於管理旋轉MCF或PMF的剝露光纖區段所需的光纖扭轉,並且九十度的彎曲可以在非常短的長度內管理光纖扭轉。如圖7A-7B所示,剝露光纖區段只是在+X方向或-X方向上稍微移動,但剝露光纖區段可以大體上保持在彎曲的平面(例如圖7A-7B的Y-Z平面)內。即使剝露光纖區段722彼此觸碰或推擠,在剝露光纖區段由黏著劑封裝的情況下,這也應該不會影響組件的可靠性。此外,彎曲可以允許獲得更緊湊的組件。
現在看到圖8A-8E,說明了可以用於彎曲剝露光纖區段822的另一個光纖固持器800。圖8A是說明光纖固持器800的透視圖,該光纖固持器具有帶有弧形表面的第一分件,以及第二分件。圖8B是說明具有第一光纖固持器800、剝露光纖區段822和第二光纖固持器830的系統的透視圖。圖8C是說明圖8B的系統的透視圖,其中多餘光纖848被移除,剝露光纖區段822的端面852被拋光。此外,圖8D是說明圖8C的系統的透視圖,其中剝露光纖區段822在第一光纖固持器800與第二光纖固持器830之間被彎曲。圖8E是說明圖8D的系統的透視圖,其中在剝露光纖區段822處施加了黏著劑。
首先看圖8A,單獨說明了光纖固持器800。光纖固持器800可以包括第一分件802和第二分件804。第一分件802可以具有界定在其上的支撐表面806,並且支撐表面806可以用於支撐和引導剝露光纖區段822。可以在第二分件804上提供對準孔812。第一分件802和/或第二分件804可以包括玻璃或玻璃填充的塑膠,但在其他的實施例中,這些分件也可以包括其他的部件或不同的部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分件802和第二分件804附接在一起之前,在第二分件804中形成對準孔812。然而,在其他的實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分件802和第二分件804附接在一起之後,在第二分件804中形成對準孔812。在使用黏著劑將第一分件802和第二分件804緊固定在一起的情況下,最後鑽出對準孔812以避免黏著劑和其他污染物進入對準孔812可能是有益的。
現在看圖8B,說明了光纖帶830。光纖帶830可以在其中容納複數個光纖。光纖的外塗層(見例如圖6E,626)可以被移除,以曝露剝露光纖區段822。光纖帶830可以有效地用作光纖固持器,以保持剝露光纖區段822的位置和定向。此外,可以將剝露光纖區段822旋轉到適當的定向(如果使用MCF或PMF的話),並插入到對準孔812中。來自剝露光纖區段822的一些多餘光纖848可能會延伸過光纖固持器800的第二表面850。如圖8C所示,可以從剝露光纖區段822移除圖8B所示的多餘光纖848,使得剝露光纖區段822的端面852可以與光纖固持器800的第二表面850齊平。此外,剝露光纖區段822的端面852可以被拋光。在一些實施例中,經拋光的端面852可以是與光電晶片耦合的表面。
在圖8D中,剝露光纖區段822可以在光纖帶830與光纖固持器800的第二分件804之間的位置處彎曲。第一分件802的支撐表面806( 圖8A)的弧形部分可以有助於產生這種彎曲。如圖8D所示,光纖帶830可以順時針旋轉九十度,並如圖8D所示,定位在支撐表面806( 圖8A)附近。如圖8D所示,對準孔812可以具有擴口區域875,這個擴口區域875可以被配置為允許剝露光纖區段822橫向移動(例如沿著圖8D中的Z軸線)。擴口區域可以有助於減少剝露光纖區段822的應力,從而使剝露光纖區段822的安裝能夠有更大的可靠性。如圖8E所示,每當剝露光纖區段822置於期望的位置和定向,就可以將黏著劑828放置在這些剝露光纖區段周圍,這可以保護剝露光纖區段822不受損害。黏著劑也可以將光纖帶830固定在第一分件802的支撐表面806( 圖8A)上。
雖然圖8A-8E說明了具有帶有弧形部分的支撐表面806的第一分件802,但在其他的實施例中,也可以提供在支撐表面上不具有任何弧形部分的第一分件。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提供呈矩形稜鏡形狀的第一分件,使得一塊切丁(diced)的玻璃可以用於第一分件。具有弧形部分的支撐表面806可以有益於最小化可以用於覆蓋剝露光纖區段822的任何黏著劑的厚度,並且這種減少的黏著劑厚度可以在黏著劑可能會膨脹和收縮的任何熱循環期間最小化剝露光纖區段822在黏著劑中的運動。其他形狀也可以用於第一分件802。
可以提供可以協助彎曲剝露光纖區段的其他光纖固持器。圖9A是具有彎曲區域的光纖固持器的透視圖,圖9B是圖9A的光纖固持器的橫截面圖,其中具有拐角彎曲區域的對準孔是可見的。圖9C是另一個光纖固持器的橫截面圖,其中具有弧形彎曲區域的對準孔是可見的,圖9D是又另一個光纖固持器的橫截面圖,其中具有弧形彎曲區域的對準孔是可見的。
首先看圖9A,說明了可以協助彎曲剝露光纖區段的光纖固持器932。在所說明的實施例中,如圖9A所示,光纖固持器932可以由第一部件932A和第二部件932B形成,並且這兩個部件可以在斜面介面958處緊固在一起。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可以將第一光纖固持器932提供為單一的、單體的分件。使用兩個部件可以有益於簡化必須製造的形狀。
圖9B說明了這種光纖固持器932的橫截面圖。光纖固持器可以具有界定在其中的對準孔912A、912B,並且對準孔912A、912B可以具有圓形的橫截面,如圖9B所示。然而,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對準孔912A、912B的某個部分或整個部分也可以具有圓形、卵形、矩形、直線形或三角形的橫截面形狀。
如圖所示,對準孔912A、912B可以包括各種分段。例如,圖9B中說明了第一分段934、第二分段942和第三分段936、第四分段938、第五分段944和第六分段940。這些分段可以具有不同的橫截面形狀和/或尺寸。第一分段934、第三分段936、第四分段938和第分六段940可以各自在其整個長度上具有大體均勻的橫截面。例如,第一分段934可以有直徑為Ø4的圓形橫截面,第三分段936可以有直徑為Ø5的圓形橫截面,第四分段938可以有直徑為Ø5的圓形橫截面,而第六分段940可以有直徑為Ø6的圓形橫截面。第三分段936和第四分段938的直徑Ø5可以大於第一分段934和第六分段940的直徑Ø4、Ø6,這可以允許增加光纖的彎曲半徑,這可以導致光纖可靠性的提高。
第二分段942和第五分段944的橫截面形狀和/或尺寸可以在其整個長度上變化。在所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二分段942可以從第一分段934的較小直徑Ø4過渡到第三分段的較大直徑Ø5。同樣地,在所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五分段944可以從第四分段938的較大直徑Ø5過渡到第六分段940的較小直徑Ø6。
在第三分段936和第四分段938處使用的較大直徑Ø5可以允許在光纖固持器932的對準孔912A、912B中彎曲剝露光纖區段。這種彎曲可以發生在彎曲區域946處。彎曲區域946擁有直角,但在其他實施例中,彎曲區域也可以具有曲率。例如,圖9C的光纖固持器932'說明了具有內半徑R1的弧形彎曲區域946'。在一些實施例中,內半徑可以大於針對光纖可靠性的最小彎曲半徑和/或大於針對損失的最小彎曲半徑。在一些實施例中,內部半徑R1可以大於5毫米,但在其他實施例中,內部半徑R1也可以大於10毫米。圖9C還顯示了稍加修改的斜面介面958'、對準孔912A'、對準孔912B'、第一部件932A'和第二部件932B'。
作為進一步的例子,圖9D的光纖固持器932"說明了另一個具有內半徑R1(這可以與圖9C中弧形彎曲區域946'的內半徑R1相同)的弧形彎曲區域946"。對準孔912A"、912B"在弧形彎曲區域946"的整個長度上可以大體上保持相同的直徑Ø5,以便提供通過弧形彎曲區域946"的連續對準孔。圖9D還顯示了稍加修改的斜面介面958"、對準孔912A"、對準孔912B"、第一部件932A"和第二部件932B"。
除了上述的光纖固持器和其他系統以外,還考慮了用於在光纖固持器中組裝光纖的各種方法。圖10是說明用於安裝光纖的示例方法1000的流程圖。在操作1002中,可以提供具有第一對準孔和相鄰對準孔的第一光纖固持器。第一光纖固持器可以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光纖固持器還可以具有至少兩個對準孔,包括第一對準孔和相鄰對準孔。該至少兩個對準孔可以從第一表面延伸到第二表面。該至少兩個對準孔可以各自被配置為接收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第一光纖固持器還可以包括壁,該壁將第一對準孔和相鄰對準孔分開。壁可以被配置為允許第一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在第一對準孔中旋轉,而不會導致相鄰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在相鄰對準孔中旋轉。同樣,該壁可以被配置為允許相鄰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在相鄰對準孔中旋轉,而不會導致第一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在第一對準孔中旋轉。
在操作1004中,可以提供第一光纖和相鄰光纖。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在操作1004中提供額外的光纖。第一光纖可以具有剝露光纖區段,相鄰光纖也可以具有剝露光纖區段。可以在操作1006中提供具有至少兩個引導孔的第二光纖固持器,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也可以不使用第二光纖固持器——例如如果不需要彎曲光纖。
在操作1008中,第一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和相鄰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可以藉由第二光纖固持器的更多引導孔插入。此外,在操作1010中,可以將第一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插入到第一對準孔中。在操作1012中,可以將第一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旋轉到期望的第一定向。
在操作1014中,可以將相鄰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插入相鄰對準孔中。在操作1016中,可以將相鄰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旋轉到期望的第二定向。
在操作1018中,可以將黏著劑施加到光纖。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第一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已經旋轉到期望的第一定向之後,並且在相鄰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已經旋轉到期望的第二定向之後,可以將黏著劑施加到光纖。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也可以將黏著劑施加到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在每個剝露光纖區段已經以期望的定向定位之後施加黏著劑,然後可以將下一個光纖插入到對準孔中並旋轉到期望的定向。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在操作1012之後將黏著劑施加到第一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也可以在操作1016之後將黏著劑施加到相鄰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可以將所有光纖都插入到對準孔中並旋轉到期望的定向,然後可以一次性施加黏著劑以固定光纖。
在操作1019中,可以使黏著劑固化。在操作1020中,可以從光纖移除多餘的光纖。這種多餘的光纖可以延伸過第一光纖固持器的第二表面,而所有延伸過第二表面的多餘光纖都可以被移除。附加性地或替代性地,在操作1022中,可以對剝露光纖區段的端面進行拋光。在一些實施例中,經拋光的端面可以是與光電晶片耦合的表面。
在操作1024中,可以在第一光纖固持器與第二光纖固持器之間的位置處彎曲第一光纖和相鄰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以這種方式,可以在第一光纖和相鄰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中產生曲率。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光纖和第二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已經藉由第二光纖固持器的引導孔插入並插入第一光纖固持器的對準孔中之後執行操作1024。
圖10是說明可以執行以安裝光纖的操作的示例流程圖。除非另有說明,否則本文所述的操作可以按任何順序執行。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纖和相鄰光纖可以同時引入。進一步地,可以執行額外的操作,並且可以省略一些操作。
還考慮了形成光纖固持器的方法。圖11是說明用於形成光纖固持器的示例方法1100的流程圖。在操作1102中,可以提供基板。基板可以具有第一側和第二側。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基板可以包括兩個或更多個分件,包括第一分件和第二分件。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執行操作1104,並且可以將基板的第一分件附接到基板的第二分件。
在操作1106中,可以在基板中形成第一對準孔(例如經由雷射鑽孔形成)。第一對準孔可以從基板的第一側朝向基板的第二側雷射鑽出。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在兩個方向上(例如從基板的第一側朝向基板的第二側,也從基板的第二側朝向基板的第一側)執行雷射鑽孔,以提供具有更大長度的對準孔。第一對準孔的第一部分可以藉由從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表面進行雷射鑽孔來製造,第一對準孔的第二部分可以藉由從第二表面朝向第一表面進行雷射鑽孔來製造。
在操作1108中,可以在基板中形成相鄰對準孔(例如經由雷射鑽孔形成)。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以與第一對準孔類似的方式雷射鑽出相鄰對準孔。可以在第一對準孔附近雷射鑽出相鄰對準孔,使得在第一對準孔與相鄰對準孔之間保持一個壁。這個壁可以具有至少20微米的最小寬度,但也可以利用其他的寬度。
圖11是說明可以執行以形成光纖固持器的操作的一個示例流程圖。除非另有說明,否則本文所述的操作可以按任何順序執行。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操作1106和1108可以在操作1104之前執行。進一步地,可以執行額外的操作,並且可以省略一些操作。
因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很容易理解,本揭示內容的實施例可以有廣泛的效用和應用。本文所述的實施例和調適以外的許多實施例和調適,以及許多變化、修改和等效佈置,在不偏離本文所述的實施例的實質內容或範圍的情況下,都將根據前述描述而顯而易見,或藉由前述描述得到合理的暗示。因此,應該理解,本揭示內容只是說明性和示例性的,並且僅用於提供全面和可行的揭示內容。前述揭示內容不旨在或不被解釋為限制或以其他方式排除任何此類其他的實施例、調適、變化、修改或等效佈置。
100:光纖固持器 101:第一區段 103:第二區段 105:側表面 106:支撐表面 107:第三區段 108:第一表面 110:第二表面 112:對準孔 113:壁 200:光纖固持器 201:第一區段 202:第一分件 203:第二區段 204:第二分件 206:支撐表面 207:第三區段 212:對準孔 251:傾斜區域 300:光纖固持器 301:第一區段 302:第一分件 303:第二區段 304:第二分件 306:支撐表面 307:第三區段 312:對準孔 400:光纖固持器 401:第一區段 402:第一分件 403:第二區段 404:第二分件 406:支撐表面 407:第三區段 412:對準孔 500:光纖固持器 501:第一區段 502:第一分件 503:第二區段 506:支撐表面 507:第三區段 554:第一表面 556:第二表面 600:第一光纖固持器 620:第二光纖固持器 622:剝露光纖區段 624:引導孔 626:外塗層 628:黏著劑 648:多餘光纖 650:後表面 652:端面 700:第一光纖固持器 720:第二光纖固持器 722:剝露光纖區段 800:光纖固持器 802:第一分件 804:第二分件 806:支撐表面 812:對準孔 822:剝露光纖區段 828:黏著劑 830:光纖帶 848:多餘光纖 850:第二表面 852:端面 875:擴口區域 932:光纖固持器 934:第一分段 936:第三分段 938:第四分段 940:第六分段 942:第二分段 944:第五分段 946:彎曲區域 958:斜面介面 1000:方法 1002:操作 1004:操作 1006:操作 1008:操作 1010:操作 1012:操作 1014:操作 1016:操作 1018:操作 1019:操作 1020:操作 1022:操作 1024:操作 1100:方法 1102:操作 1104:操作 1106:操作 1108:操作 100':光纖固持器 100":光纖固持器 101':第一區段 102A:下側部分 102A':下側部分 103':第二區段 104A:上側部分 104A':上側部分 106':支撐表面 108':第一表面 110':第二表面 112":對準孔 112A:第一對準孔 112A':對準孔 112B:相鄰對準孔 113A":壁 200':光纖固持器 200":光纖固持器 201':第一區段 202':第一分件 202":第一分件 203':第二區段 204':第二分件 204":第二分件 205A:側表面 205B:側表面 206':支撐表面 206":支撐表面 211":凹槽 212':對準孔 212":對準孔 300':光纖固持器 301':第一區段 302':第一分件 303':第二區段 304':第二分件 306':支撐表面 312':對準孔 400':光纖固持器 401':第一區段 402':第一分件 403':第二區段 404':第二分件 406':支撐表面 412':對準孔 504A:第二分件 504B:第三分件 512A:對準孔 512B:對準孔 912A:對準孔 912A':對準孔 912A":對準孔 912B:對準孔 912B':對準孔 912B":對準孔 932':光纖固持器 932":光纖固持器 932A:第一部件 932A':第一部件 932A":第一部件 932B:第二部件 932B':第二部件 932B":第二部件 946':弧形彎曲區域 946":弧形彎曲區域 958':斜面介面 958":斜面介面 A:高度 B:寬度 C:距離 D:距離 E:距離 F:距離 G:寬度 H:軸線 I:寬度 J:高度 Ø1:直徑 Ø2:直徑 Ø3:直徑 Ø4:直徑 Ø5:直徑 Ø6:直徑 R1:內半徑
本揭示內容將根據詳細描述和附圖得到更充分的理解,這些附圖不一定按比例繪製,其中:
圖1A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用於保持光纖的相對定向的示例光纖固持器的透視圖;
圖1B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圖1A的光纖固持器的透視圖,其中出於說明的目的,側表面是透明的;
圖1C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另一個示例光纖固持器的透視圖,其中出於說明的目的,側表面是透明的;
圖1D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圖1A的示例光纖固持器的正視圖;
圖1E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圖1A的示例光纖固持器的後視圖;
圖1F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替代光纖固持器的正視圖;
圖2A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用於保持光纖的相對定向的另一個示例光纖固持器的透視圖;
圖2B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圖2A的光纖固持器的透視圖,其中出於說明的目的,側表面是透明的;
圖2C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與圖2A的光纖固持器類似的另一個示例光纖固持器的透視圖,其中出於說明的目的,側表面是透明的;
圖2D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與圖2A的光纖固持器類似的另一個示例光纖固持器的透視圖;
圖3A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用於保持光纖的相對定向的另一個示例光纖固持器的透視圖;
圖3B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圖3A的光纖固持器的透視圖,其中出於說明的目的,側表面是透明的;
圖3C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與圖3A的光纖固持器類似的另一個示例光纖固持器的透視圖,其中出於說明的目的,側表面是透明的;
圖4A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用於保持光纖的相對定向的另一個示例光纖固持器的透視圖;
圖4B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圖4A的光纖固持器的透視圖,其中出於說明的目的,側表面是透明的;
圖4C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另一個示例光纖固持器的透視圖,其中出於說明的目的,側表面是透明的;
圖5A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用於保持光纖的相對定向的另一個示例光纖固持器的透視圖;
圖5B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圖5A的光纖固持器的橫截面圖,其中對準孔的橫截面是可見的;
圖5C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示例第三分件的橫截面圖;
圖6A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用於引導光纖的剝露光纖區段的示例第一光纖固持器和示例第二光纖固持器的透視圖;
圖6B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示例第二光纖固持器的正視圖;
圖6C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圖6A的第一光纖固持器和第二光纖固持器的透視圖,其中多餘的光纖被移除,剝露光纖區段的端面被拋光;
圖6D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圖6A的光纖固持器和剝露光纖區段的透視圖,其中剝露光纖區段在第一光纖固持器與第二光纖固持器之間的位置處彎曲,以在剝露光纖區段中產生曲率;
圖6E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圖6D的光纖固持器和剝露光纖區段的透視圖,其中黏著材料被施加到剝露光纖區段;
圖6F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用於引導光纖的示例第一光纖固持器和示例第二光纖固持器的透視圖,其中光纖在第一光纖固持器與第二光纖固持器之間的位置處彎曲,以在光纖中產生曲率;
圖7A-7B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在剝露光纖區段被彎曲之後,剝露光纖區段的曲率的示意圖;
圖8A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具有第一分件和第二分件的光纖固持器的透視圖,該第一分件具有弧形表面;
圖8B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具有第一光纖固持器、剝露光纖區段和第二光纖固持器的系統的透視圖;
圖8C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圖8B的系統的透視圖,其中多餘的光纖被移除,剝露光纖區段的端面被拋光;
圖8D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圖8C的系統的透視圖,其中剝露光纖區段在第一光纖固持器與第二光纖固持器之間彎曲;
圖8E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圖8D的系統的透視圖,其中黏著劑施加在剝露光纖區段處;
圖9A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光纖固持器的透視圖;
圖9B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圖9A的光纖固持器的橫截面圖,其中具有拐角彎曲區域的對準孔是可見的;
圖9C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另一個光纖固持器的橫截面圖,其中具有弧形彎曲區域的對準孔是可見的;
圖9D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另一個光纖固持器的橫截面圖,其中具有弧形彎曲區域的對準孔是可見的;
圖10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用於安裝光纖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圖;以及
圖11是依據本文討論的一些實施例,說明用於形成光纖固持器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圖。
國內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00:光纖固持器
105:側表面
106:支撐表面
108:第一表面
110:第二表面
112:對準孔
102A:下側部分
104A:上側部分

Claims (10)

  1. 一種用於保持一陣列中的至少兩個光纖的相對定向的系統,該系統包括: 該至少兩個光纖,沿著一Z軸線在一相同方向上平行延伸,其中該至少兩個光纖包括一第一光纖和一相鄰光纖,其中該至少兩個光纖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部分被剝露,以從該至少兩個光纖中的每一者移除一外塗層,使得提供至少兩個剝露的光纖區段;以及 一光纖固持器,包括: 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 至少兩個對準孔,被配置為接收至少兩個剝露光纖區段,其中該至少兩個對準孔從該第一表面延伸到該第二表面,其中該至少兩個對準孔包括一第一對準孔和一相鄰對準孔,該第一對準孔被配置為接收該第一光纖的一剝露光纖區段,該相鄰對準孔被配置為接收該相鄰光纖的一剝露光纖區段;以及 一壁,其中該壁將該第一對準孔和該相鄰對準孔分開,其中該壁被配置為允許該相鄰光纖的該剝露光纖區段在該相鄰對準孔中旋轉,而不會導致該第一光纖的該剝露光纖區段在該第一對準孔中旋轉。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系統,其中該至少兩個光纖是多芯光纖。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系統,其中該壁界定至少20微米的一最小寬度。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系統,其中該壁界定20至125微米的一寬度。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系統,其中該第一對準孔在該第一表面處具有一第一橫截面尺寸,其中該第一對準孔在該第二表面處具有一第二橫截面尺寸,並且其中該第一橫截面尺寸大於該第二橫截面尺寸。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系統,其中該第一對準孔被配置為只在其中固持一光纖的一個剝露光纖區段。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系統,其中該第一光纖的該剝露光纖區段具有一直徑,其中該第一對準孔具有在該第二表面處界定的一孔直徑,其中該孔直徑超過該第一光纖的該剝露光纖區段的該直徑2微米或更少。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系統,其中該孔直徑超過該第一光纖的該剝露光纖區段的該直徑0.5微米或更少。
  9. 如請求項1-8中的任一者所述的系統,其中該第一對準孔是藉由雷射鑽孔來形成的。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系統,其中該第一對準孔是藉由從該第一表面朝向該第二表面進行雷射鑽孔來形成的,並且也是藉由從該第二表面朝向該第一表面進行雷射鑽孔來形成的。
TW112101737A 2022-01-25 2023-01-16 光纖固持器和用於保持其中的光纖的相對定向的相關聯方法 TW2023384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263302770P 2022-01-25 2022-01-25
US63/302,770 2022-01-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8416A true TW202338416A (zh) 2023-10-01

Family

ID=87313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01737A TW202338416A (zh) 2022-01-25 2023-01-16 光纖固持器和用於保持其中的光纖的相對定向的相關聯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36364A1 (zh)
TW (1) TW202338416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36364A1 (en) 2023-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8959B (zh) 光纖卡匣
CN103597393B (zh) 横向插入光纤的套管组件
US6331081B1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mem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US7431514B2 (en) Multifiber optical connector
TWI596394B (zh) 光纖卡匣之製造及測試
WO2000050939A1 (fr) Support de fibres optiques
JPWO2018135368A1 (ja) 光ファイバ保持部品、光コネクタ、及び光結合構造
US20040179794A1 (en) Optical fiber fixing system, optical fiber butting system and optical fiber fusion-splicing system
JPH06148447A (ja) リボン光ファイバ用接続部品
JP3466285B2 (ja) 光ファイバ整列体
US11327243B2 (en) Optical connection component with elastic securing member
TW202338416A (zh) 光纖固持器和用於保持其中的光纖的相對定向的相關聯方法
CN111727393A (zh) 光纤阵列
JP3259715B2 (ja) 光ファイバコネクタ
WO2020190717A1 (en) Fusion spliced fiber optic cable assemblies and breakout kits
JP5065195B2 (ja) 光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703644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ultifiber connector and multi-fiber connector
JP4374280B2 (ja) 光学接続構造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CN103901552B (zh) 光纤连接器
JPH05196842A (ja) 積層型光コネクタ
JP7388368B2 (ja) フェルール及び光コネクタ
US20210181431A1 (en) Optical connecting component
JP2009193030A (ja) 光ファイバ付き光フェルール
JP2003241019A (ja) 光コネクタを成形するための金型の製造方法
JP2681362B2 (ja) 光ファイバアレイの構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