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29734A - 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及相關裝置 - Google Patents

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及相關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29734A
TW202329734A TW112109888A TW112109888A TW202329734A TW 202329734 A TW202329734 A TW 202329734A TW 112109888 A TW112109888 A TW 112109888A TW 112109888 A TW112109888 A TW 112109888A TW 202329734 A TW202329734 A TW 20232973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txop
time
field
time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9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楊懋
李波
李云波
淦明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29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973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請涉及無線通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及相關裝置,方法包括:第一設備從第二設備接收第一幀。第一設備根據第一幀,恢復對傳輸機會TXOP的使用權。其中,第一幀用於指示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第一時間資源是第一設備通過單使用者觸發幀從獲取到的TXOP中為第二設備分配的。採用本申請實施例,可以利用第一幀來指示第二設備對分配到的時間資源(即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從而使得第一設備根據第一幀的指示提前收回/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提高了通道資源利用率以及TXOP使用權恢復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及相關裝置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及相關裝置。
802.11協定組是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為無線局域網(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所制定的通信標準。從IEEE 802.11a/b/g開始,歷經IEEE 802.11n和IEEE 802.11ac後,現已發展到對IEEE 802.11ax和IEEE 802.11be的討論。
通常而言,IEEE 802.11系列標準的實體層(physical layer,PHY)幀又稱為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PHY protocol data unit,PPDU)。其中,IEEE 802.11ax標準中提出了四種幀結構,其分別為:高效單使用者PPDU(high efficient single user PPDU,HE SU PPDU)、高效多使用者PPDU(high efficient multiple user PPDU,HE MU PPDU)、高效基於觸發幀的PPDU(high efficient trigger based PPDU ,HE TB PPDU)以及高效擴展距離PPDU(high efficient extended range PPDU,HE ER PPDU)。其中,在IEEE 802.11ax標準中,HE SU PPDU適用於一個站點(station,STA)向另一個STA傳輸資料的場景,其可以適用於上行傳輸和下行傳輸。HE TB PPDU用於接入點(access point,AP)發出觸發幀(Trigger Frame,TF)調度non-AP STA發送上行傳輸的場景。
當前IEEE 802.11ax標準中,觸發幀只能觸發HE TB PPDU,而不能觸發HE SU PPDU,而由於AP往往具有更強的通道接入能力,因此下一代IEEE 802.11be標準有必要支援AP觸發的SU PPDU。因此,為實現AP觸發的SU PPDU, AP可通過發出單使用者觸發幀,以用於將傳輸機會(transmission opportunity,TXOP)中剩餘的部分或全部時間資源配置給一個與其關聯的STA(為方便描述,以下簡稱指定STA),以使得該指定STA可以在分配到的時間資源內與其他STA或AP本身進行通信。但是,如果AP為該指定STA分配的時間資源的持續時間較長,而該指定STA在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便已完成所需傳輸(即分配的時間資源內還有剩餘時長),或者,當指定STA在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剩餘時長不足以再發送出一個完整的SU PPDU,那麼剩餘時長將造成通道資源浪費,以及可能造成其他站點競爭到通道使用權,而AP無法恢復對該TXOP的使用權。因此,如何提高通道利用率和提高TXOP恢復的可靠性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及相關裝置,可提高通道資源利用率和提高TXOP使用權恢復的可靠性。
下面從不同的方面介紹本申請,應理解的是,下面的不同方面的實施方式和有益效果可以互相參考。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該方法包括:第一設備從第二設備接收第一幀。所述第一設備根據所述第一幀,恢復對所述TXOP的使用權。其中,所述第一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所述第一時間資源是第一設備通過單使用者觸發幀從獲取到的傳輸機會TXOP中為所述第二設備分配的。也就是說,第二設備可通過向第一設備發送第一幀來交還對TXOP的使用權。其中,第一設備可以是AP,第二設備可以是STA,或者,第二設備也可以是另一個AP。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通過利用第一幀來指示第二設備對分配到的時間資源(即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從而使得第一設備可根據從第二設備接收到的第一幀,提前收回/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因此,提高了通道資源利用率。與此同時,這種通過發送第一幀交還對TXOP的使用權的方式,可避免其他站點在第一時間資源包括的剩餘時長內競爭到通道使用權,因此,提高了TXOP使用權恢復的可靠性。
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個時間資源用於傳輸上行單使用者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PPDU或者用於點到點P2P通信,所述單使用者觸發幀包括第一欄位和第二欄位,所述第一欄位用於指示所述TXOP的剩餘時間資源,所述第二欄位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間資源。也就是說,在本申請實施例適用於支持AP觸發的SU PPDU場景,因此,可提高基於觸發幀的SU PPDU場景中的通道資源利用率和提高TXOP恢復的可靠性。
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攜帶第一指示資訊,所述第一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也就是說,第一設備通過解析出第一幀中攜帶的第一指示資訊,因此,該第一設備根據該第一指示資訊,提前收回/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因此提高了通道資源利用率。
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還攜帶第二指示資訊,所述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是否還需用於資料傳輸的時間資源。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第一設備通過解析出第一幀中攜帶的第一指示資訊和第二指示資訊,該第一設備既可以提前收回/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同時,可進一步獲知第二設備是否還具有時間資源的分配需求。例如,當第一設備為第二設備分配的時間資源(即第一時間資源)的時長較短時,若第二設備在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還未完成所需傳輸,但又發現第一時間資源的剩餘時長不足以再發送出一個完整的SU PPDU時,則通過攜帶第一指示資訊和第二指示資訊的第一幀,既可使得第一設備提前收回/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避免了剩餘時長的浪費,同時可以再次向第一設備申請時間資源,節省了用於申請時間資源的信令開銷。
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或,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和所述第二指示資訊。也就是說,本申請通過增強/修改目前存在的框架類型(例如,Qos Data幀或Qos Null Data幀)中包括的A控制域的含義,以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可減小方案實現的複雜度。
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一值,所述第一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也就是說,本申請實施例通過設計一個新的A控制域,以用於指示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提高了方案實現的多樣性。
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二值,所述第二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是指令和狀態CAS控制域。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反向授權RDG子欄位中,所述第二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的第4個位元至第8位元中的至少一個位元中。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通過增強現有的A控制域(即CAS控制域)以用於指示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或,用於指示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和第二設備是否還需用於資料傳輸的時間資源,進一步簡化的方案實現複雜度。
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控制幀且所述第一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時間資源交還幀,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也就是說,本申請實施例通過設計一種新的框架類型,以用於專門指示第二設備交還TXOP的使用權,增加了方案的實現靈活度,以及增強了方案的多樣性。
第二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該方法包括:第二設備確定第一幀,所述第二設備向所述第一設備發送所述第一幀。其中,所述第一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所述第一時間資源是第一設備通過單使用者觸發幀從獲取到的傳輸機會TXOP中為所述第二設備分配的。
結合第二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個時間資源用於傳輸上行單使用者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PPDU或者用於點到點P2P通信,所述單使用者觸發幀包括第一欄位和第二欄位,所述第一欄位用於指示所述TXOP的剩餘時間資源,所述第二欄位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間資源。
結合第二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攜帶第一指示資訊,所述第一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結合第二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還攜帶第二指示資訊,所述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是否還需用於資料傳輸的時間資源。
結合第二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或,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和所述第二指示資訊。
結合第二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一值,所述第一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
結合第二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二值,所述第二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是指令和狀態CAS控制域;
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反向授權RDG子欄位中;或
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RDG子欄位中,所述第二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的第4個位元至第8位元中的至少一個位元中。
結合第二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控制幀且所述第一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時間資源交還幀,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結合第二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當所述第一幀為服務品質空資料Qos Null Data幀,或者,所述第一幀為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時,若所述第一幀的結束時刻晚於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且所述第一幀的開始時刻早於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則所述第二設備被允許向所述第一設備發送所述第一幀。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當第一幀為服務品質空資料Qos Null Data幀,或者,所述第一幀為一種專門指示交還的新框架類型時,允許該第一幀跨越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發出,可避免其他站點在第一時間資源內競爭到通道使用權,提高了TXOP使用權恢復的可靠性。
第三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該方法包括:第一設備接收第二幀,所述第一設備在所述第二幀的傳輸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小於預設時長T時,恢復對傳輸機會TXOP的使用權。其中,所述第二幀的目的地址是第二設備的位址,或者,所述第二幀的發送位址是所述第二設備的位址且所述第二幀為不索取回應幀的幀。所述第一時間資源是所述第一設備從獲取到的所述TXOP中為所述第二設備分配的。也就是說,第一設備可通過判斷任意時刻接收到的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與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T’與時間門限(即預設時長T)間的大小關係,進而可確定是否可以提前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這種通過設置時間門限T的方案,在T’小於T時,同樣可提前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提高了通道資源利用率。
結合第三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設備在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大於所述T時,所述第一設備從第二設備接收第一幀,所述第一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在T’大於T時,利用第一幀來指示第二設備對分配到的時間資源(即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從而使得第一設備可根據從第二設備接收到的第一幀,提前收回/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因此,提高了通道資源利用率。同時還可以避免其他站點在第一時間資源包括的剩餘時長內競爭到通道使用權,提高了TXOP使用權恢復的可靠性。
結合第三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個時間資源用於傳輸上行單使用者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PPDU或者用於點到點P2P通信,所述單使用者觸發幀包括第一欄位和第二欄位,所述第一欄位用於指示所述TXOP的剩餘時間資源,所述第二欄位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間資源。也就是說,在本申請實施例適用於支持AP觸發的SU PPDU場景,因此,可提高基於觸發幀的SU PPDU場景中的通道資源利用率和提高TXOP恢復的可靠性。
結合第三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攜帶第一指示資訊,所述第一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也就是說,第一設備通過解析出第一幀中攜帶的第一指示資訊,因此,該第一設備根據該第一指示資訊,提前收回/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因此提高了通道資源利用率。
結合第三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還攜帶第二指示資訊,所述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是否還需用於資料傳輸的時間資源。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第一設備通過解析出第一幀中攜帶的第一指示資訊和第二指示資訊,該第一設備既可以提前收回/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同時,可進一步獲知第二設備是否還具有時間資源的分配需求。例如,當第一設備為第二設備分配的時間資源(即第一時間資源)的持續時間較短時,若第二設備在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還未完成所需傳輸,但又發現第一時間資源的剩餘時長不足以再發送出一個完整的SU PPDU時,則通過攜帶第一指示資訊和第二指示資訊的第一幀,既可使得第一設備提前收回/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避免了剩餘時長的浪費,同時可以再次向第一設備申請時間資源,節省了用於申請時間資源的信令開銷。
結合第三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或,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和所述第二指示資訊。也就是說,本申請通過增強/修改目前存在的框架類型(例如,Qos Data幀或Qos Null Data幀)中包括的A控制域的含義,以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可減小方案實現的複雜度。
結合第三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一值,所述第一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也就是說,本申請實施例通過設計一個新的A控制域,以用於指示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提高了方案實現的多樣性。
結合第三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二值,所述第二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是指令和狀態CAS控制域。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反向授權RDG子欄位中,或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RDG子欄位中,所述第二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的第4個位元至第8位元中的至少一個位元中。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通過增強現有的A控制域(即CAS控制域)以用於指示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或,用於指示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和第二設備是否還需用於資料傳輸的時間資源,進一步簡化的方案實現複雜度。
結合第三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控制幀且所述第一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時間資源交還幀,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也就是說,本申請實施例通過設計一種新的框架類型,以用於專門指示第二設備交還TXOP的使用權,增加了方案的實現靈活度,以及增強了方案的多樣性。
第四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該方法包括:第二設備接收第二幀,或者,所述第二設備發送第二幀,所述第二幀為不索取回應幀的幀。所述第二設備在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小於預設時長T時,所述第二設備不再發送PPDU。
也就是說,當第二設備在第一時間資源內任意時刻收到了發往自身的應答幀(即第二幀),或,在第一時間資源內任意時刻發送了一個不會索取響應幀的幀(即第二幀),若判斷第二幀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間的時長T’小於T,則該第二設備預設為第一設備將恢復對該TXOP的使用,即該第二設備將不再允許在第一時間資源的剩餘時間發送SU PPDU,避免了第二設備發送SU PPDU失敗。
結合第四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設備在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大於預設時長T時,所述第二設備向第一設備發送第一幀。其中,所述第一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所述第一時間資源是所述第一設備從獲取到的所述TXOP中為所述第二設備分配的。
也就是說,在T’大於T時,利用第一幀來指示第二設備對分配到的時間資源(即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從而使得第一設備可根據從第二設備接收到的第一幀,提前收回/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因此,提高了通道資源利用率。同時還可以避免其他站點在第一時間資源包括的剩餘時長內競爭到通道使用權,提高了TXOP使用權恢復的可靠性。
結合第四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個時間資源用於傳輸上行單使用者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PPDU或者用於點到點P2P通信,所述單使用者觸發幀包括第一欄位和第二欄位,所述第一欄位用於指示所述TXOP的剩餘時間資源,所述第二欄位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間資源。
結合第四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攜帶第一指示資訊,所述第一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結合第四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還攜帶第二指示資訊,所述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是否還需用於資料傳輸的時間資源。
結合第四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或,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和所述第二指示資訊。
結合第四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一值,所述第一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
結合第四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二值,所述第二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是指令和狀態CAS控制域;
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反向授權RDG子欄位中;或
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RDG子欄位中,所述第二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的第4個位元至第8位元中的至少一個位元中。
結合第四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控制幀且所述第一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時間資源交還幀,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結合第四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當所述第一幀為服務品質空資料Qos Null Data幀,或者,所述第一幀為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時,若所述第一幀的結束時刻晚於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且所述第一幀的開始時刻早於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則所述第二設備被允許向所述第一設備發送所述第一幀。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當第一幀為服務品質空資料Qos Null Data幀,或者,所述第一幀為一種專門指示交還的新框架類型時,允許該第一幀跨越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發出,可避免其他站點在第一時間資源包括的剩餘時長內競爭到通道使用權,提高了TXOP使用權恢復的可靠性。
第五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該方法包括:第一設備發送第二幀,所述第二幀的目的地址是第二設備的位址。所述第一設備在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小於預設時長T時,恢復對傳輸機會TXOP的使用權;所述第一時間資源是所述第一設備從獲取到的所述TXOP中為所述第二設備分配的。也就是說,在UL場景下,第一設備還可以在第一時間資源內任意時刻發送了一個目的地址是第二設備位址的應答幀(即第二幀),並通過判斷該應答幀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的時長T’小於預設時長T時,可提前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提高了通道資源利用率。
結合第五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設備在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大於所述T時,所述第一設備從第二設備接收第一幀,所述第一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結合第五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個時間資源用於傳輸上行單使用者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PPDU或者用於點到點P2P通信,所述單使用者觸發幀包括第一欄位和第二欄位,所述第一欄位用於指示所述TXOP的剩餘時間資源,所述第二欄位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間資源。
結合第五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攜帶第一指示資訊,所述第一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結合第五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還攜帶第二指示資訊,所述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是否還需用於資料傳輸的時間資源。
結合第五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或,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和所述第二指示資訊。
結合第五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一值,所述第一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
結合第五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二值,所述第二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是指令和狀態CAS控制域;
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反向授權RDG子欄位中;或
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RDG子欄位中,所述第二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的第4個位元至第8位元中的至少一個位元中。
結合第五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控制幀且所述第一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時間資源交還幀,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第六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該方法包括:第二設備從第一設備接收第二幀。所述第二設備在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小於預設時長T時,所述第二設備不再發送PPDU。
結合第六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設備在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大於預設時長T時,所述第二設備向第一設備發送第一幀。其中,所述第一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所述第一時間資源是所述第一設備從獲取到的所述TXOP中為所述第二設備分配的。
結合第六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個時間資源用於傳輸上行單使用者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PPDU或者用於點到點P2P通信,所述單使用者觸發幀包括第一欄位和第二欄位,所述第一欄位用於指示所述TXOP的剩餘時間資源,所述第二欄位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間資源。
結合第六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攜帶第一指示資訊,所述第一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結合第六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還攜帶第二指示資訊,所述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是否還需用於資料傳輸的時間資源。
結合第六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或,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和所述第二指示資訊。
結合第六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一值,所述第一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
結合第六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二值,所述第二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是指令和狀態CAS控制域;
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反向授權RDG子欄位中;或
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RDG子欄位中,所述第二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的第4個位元至第8位元中的至少一個位元中。
結合第六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控制幀且所述第一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時間資源交還幀,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結合第六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當所述第一幀為服務品質空資料Qos Null Data幀,或者,所述第一幀為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時,若所述第一幀的結束時刻晚於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且所述第一幀的開始時刻早於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則所述第二設備被允許向所述第一設備發送所述第一幀。
第七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該方法包括:第一設備確定第三幀,第一設備向第二設備發送所述第三幀。其中,所述第三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傳輸機會TXOP的使用權。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當AP因為某種原因(例如到達一個緊急的需要立即傳輸的業務)需要收回TXOP的使用權時,則AP可通過發送主動恢復幀(即本申請幀的第三幀)來主動恢復/收回AP對TXOP的使用權。
結合第七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三幀為所述第一設備基於從所述第二設備接收的資料幀返回的塊確認BA幀。所述BA幀中的BA控制域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通過增強現有的BA幀中的BA控制域,以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可減小方案實現的複雜度。
結合第七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三幀是聚合幀,所述聚合幀是第四幀和BA幀聚合獲得的。其中,所述第四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所述BA幀為所述第一設備基於從所述第二設備接收的資料幀生成的。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通過與BA幀聚合發出的其他幀(即第四幀),以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增加了方案實現的多樣性。
結合第七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四幀中A控制域包括第三指示資訊,所述第三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在設計第四幀,通過增強現有的包括A控制域的Qos Data幀或Qos Null Data以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減小了方案的實現複雜度。
結合第七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三值,所述第三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三指示資訊。
結合第七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三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三幀是控制幀且所述第三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三幀是主動恢復幀,所述主動恢復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傳輸機會TXOP的使用權。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通過設計一種新的框架類型的第四幀,以用於專門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增加了方案實現的多樣性。
第八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該方法包括:當第二設備從第一設備接收到第三幀時,所述第二設備不再發送資料幀,或者,所述第二設備再發送k次數據幀,其中,所述第三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傳輸機會TXOP的使用權,k為大於0的整數。
結合第八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三幀為所述第一設備基於從所述第二設備接收的資料幀返回的塊確認BA幀。所述BA幀中的BA控制域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
結合第八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三幀是聚合幀,所述聚合幀是第四幀和BA幀聚合獲得的。其中,所述第四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所述BA幀為所述第一設備基於從所述第二設備接收的資料幀生成的。
結合第八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四幀中A控制域包括第三指示資訊,所述第三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
結合第八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三值,所述第三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三指示資訊。
結合第八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三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三幀是控制幀且所述第三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三幀是主動恢復幀,所述主動恢復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傳輸機會TXOP的使用權。
第九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可以是第一設備或第一設備中的晶片,比如Wi-Fi晶片。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包括:收發單元,用於從第二設備接收第一幀,所述第一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所述第一時間資源是所述第一設備從獲取到的傳輸機會TXOP中為所述第二設備分配的,所述第一時間資源是所述第一設備通過單使用者觸發幀為所述第二設備分配的;處理單元,用於根據所述第一幀,恢復對所述TXOP的使用權。
結合第九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個時間資源用於傳輸上行單使用者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PPDU或者用於點到點P2P通信,所述單使用者觸發幀包括第一欄位和第二欄位,所述第一欄位用於指示所述TXOP的剩餘時間資源,所述第二欄位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間資源。
結合第九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攜帶第一指示資訊,所述第一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結合第九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還攜帶第二指示資訊,所述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是否還需用於資料傳輸的時間資源。
結合第九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或,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和所述第二指示資訊。
結合第九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一值,所述第一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
結合第九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二值,所述第二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是指令和狀態CAS控制域;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反向授權RDG子欄位中;或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RDG子欄位中,所述第二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的第4個位元至第8位元中的至少一個位元中。
結合第九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控制幀且所述第一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時間資源交還幀,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第十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可以是第二設備或第二設備中的晶片,比如Wi-Fi晶片。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包括:處理單元,用於確定第一幀,所述第一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所述第一時間資源是第一設備從獲取到的傳輸機會TXOP中為所述第二設備分配的,所述第一時間資源是所述第一設備通過單使用者觸發幀為所述第二設備分配的;收發單元,用於向所述第一設備發送所述第一幀。
結合第十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個時間資源用於傳輸上行單使用者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PPDU或者用於點到點P2P通信,所述單使用者觸發幀包括第一欄位和第二欄位,所述第一欄位用於指示所述TXOP的剩餘時間資源,所述第二欄位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間資源。
結合第十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攜帶第一指示資訊,所述第一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結合第十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還攜帶第二指示資訊,所述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是否還需用於資料傳輸的時間資源。
結合第十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或,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和所述第二指示資訊。
結合第十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一值,所述第一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
結合第十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二值,所述第二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是指令和狀態CAS控制域;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反向授權RDG子欄位中;或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RDG子欄位中,所述第二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的第4個位元至第8位元中的至少一個位元中。
結合第十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控制幀且所述第一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時間資源交還幀,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結合第十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若所述第一幀為服務品質空資料Qos Null Data幀,或者,所述第一幀為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則所述第二設備在所述第一幀的結束時刻晚於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且所述第一幀的開始時刻早於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時,執行所述的向所述第一設備發送所述第一幀。
第十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可以是第一設備或第一設備中的晶片,比如Wi-Fi晶片。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包括:收發單元,用於接收第二幀;處理單元,用於在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小於預設時長T時,恢復對傳輸機會TXOP的使用權。其中,所述第二幀的目的地址是第二設備的位址,或者,所述第二幀的發送位址是所述第二設備的位址且所述第二幀為不索取回應幀的幀。所述第一時間資源是所述第一設備從獲取到的所述TXOP中為所述第二設備分配的。
結合第十一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收發單元,還用於在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大於所述T時,從第二設備接收第一幀,所述第一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結合第十一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個時間資源用於傳輸上行單使用者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PPDU或者用於點到點P2P通信,所述單使用者觸發幀包括第一欄位和第二欄位,所述第一欄位用於指示所述TXOP的剩餘時間資源,所述第二欄位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間資源。
結合第十一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攜帶第一指示資訊,所述第一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結合第十一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還攜帶第二指示資訊,所述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是否還需用於資料傳輸的時間資源。
結合第十一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或,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和所述第二指示資訊。
結合第十一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一值,所述第一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
結合第十一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二值,所述第二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是指令和狀態CAS控制域。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反向授權RDG子欄位中,或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RDG子欄位中,所述第二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的第4個位元至第8位元中的至少一個位元中。
結合第十一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控制幀且所述第一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時間資源交還幀,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第十二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可以是第二設備或第二設備中的晶片,比如Wi-Fi晶片。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包括:收發單元,用於接收第二幀,或者,發送第二幀,所述第二幀為不索取回應幀的幀。其中,所述第二設備在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小於預設時長T時,所述第二設備不再發送PPDU。
結合第十二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設備還包括處理單元,所述處理單元用於判斷在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大於預設時長T時,通過所述收發單元向第一設備發送第一幀。其中,所述第一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所述第一時間資源是所述第一設備從獲取到的所述TXOP中為所述第二設備分配的。
結合第十二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個時間資源用於傳輸上行單使用者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PPDU或者用於點到點P2P通信,所述單使用者觸發幀包括第一欄位和第二欄位,所述第一欄位用於指示所述TXOP的剩餘時間資源,所述第二欄位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間資源。
結合第十二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攜帶第一指示資訊,所述第一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結合第十二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還攜帶第二指示資訊,所述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是否還需用於資料傳輸的時間資源。
結合第十二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或,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和所述第二指示資訊。
結合第十二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一值,所述第一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
結合第十二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二值,所述第二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是指令和狀態CAS控制域;
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反向授權RDG子欄位中;或
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RDG子欄位中,所述第二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的第4個位元至第8位元中的至少一個位元中。
結合第十二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控制幀且所述第一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時間資源交還幀,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結合第十二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當所述第一幀為服務品質空資料Qos Null Data幀,或者,所述第一幀為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時,若所述第一幀的結束時刻晚於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且所述第一幀的開始時刻早於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則所述第二設備被允許向所述第一設備發送所述第一幀。
第十三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可以是第一設備或第一設備中的晶片,比如Wi-Fi晶片。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包括:收發單元,用於發送第二幀,所述第二幀的目的地址是第二設備的位址。處理單元,用於判斷在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小於預設時長T時,恢復對傳輸機會TXOP的使用權。所述第一時間資源是所述第一設備從獲取到的所述TXOP中為所述第二設備分配的。
結合第十三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在判斷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大於所述T時,通過所述收發單元從第二設備接收第一幀,所述第一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結合第十三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個時間資源用於傳輸上行單使用者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PPDU或者用於點到點P2P通信,所述單使用者觸發幀包括第一欄位和第二欄位,所述第一欄位用於指示所述TXOP的剩餘時間資源,所述第二欄位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間資源。
結合第十三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攜帶第一指示資訊,所述第一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結合第十三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還攜帶第二指示資訊,所述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是否還需用於資料傳輸的時間資源。
結合第十三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或,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和所述第二指示資訊。
結合第十三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一值,所述第一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
結合第十三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二值,所述第二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是指令和狀態CAS控制域;
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反向授權RDG子欄位中;或
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RDG子欄位中,所述第二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的第4個位元至第8位元中的至少一個位元中。
結合第十三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控制幀且所述第一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時間資源交還幀,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第十四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可以是第二設備或第二設備中的晶片,比如Wi-Fi晶片。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包括:收發單元,用於從第一設備接收第二幀。處理單元,用於判斷在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小於預設時長T時,所述第二設備不再發送PPDU。
結合第十四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判斷在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大於預設時長T時,通過所述收發單元向第一設備發送第一幀。其中,所述第一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所述第一時間資源是所述第一設備從獲取到的所述TXOP中為所述第二設備分配的。
結合第十四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個時間資源用於傳輸上行單使用者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PPDU或者用於點到點P2P通信,所述單使用者觸發幀包括第一欄位和第二欄位,所述第一欄位用於指示所述TXOP的剩餘時間資源,所述第二欄位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間資源。
結合第十四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攜帶第一指示資訊,所述第一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結合第十四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還攜帶第二指示資訊,所述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是否還需用於資料傳輸的時間資源。
結合第十四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或,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和所述第二指示資訊。
結合第十四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一值,所述第一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
結合第十四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二值,所述第二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是指令和狀態CAS控制域;
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反向授權RDG子欄位中;或
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RDG子欄位中,所述第二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的第4個位元至第8位元中的至少一個位元中。
結合第十四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控制幀且所述第一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時間資源交還幀,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結合第十四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當所述第一幀為服務品質空資料Qos Null Data幀,或者,所述第一幀為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時,若所述第一幀的結束時刻晚於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且所述第一幀的開始時刻早於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則所述第二設備被允許向所述第一設備發送所述第一幀。
第十五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可以是第一設備或第一設備中的晶片,比如Wi-Fi晶片。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包括:處理單元,用於確定第三幀,收發單元,用於向第二設備發送所述第三幀。其中,所述第三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傳輸機會TXOP的使用權。
結合第十五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三幀為所述第一設備基於從所述第二設備接收的資料幀返回的塊確認BA幀。所述BA幀中的BA控制域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
結合第十五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三幀是聚合幀,所述聚合幀是第四幀和BA幀聚合獲得的。其中,所述第四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所述BA幀為所述第一設備基於從所述第二設備接收的資料幀生成的。
結合第十五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四幀中A控制域包括第三指示資訊,所述第三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
結合第十五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三值,所述第三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三指示資訊。
結合第十五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三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三幀是控制幀且所述第三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三幀是主動恢復幀,所述主動恢復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傳輸機會TXOP的使用權。
第十六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可以是第二設備或第二設備中的晶片,比如Wi-Fi晶片。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包括:處理單元,用於判斷當第二設備從第一設備接收到第三幀時,所述第二設備不再通過收發單元發送資料幀,或者,通過所述收發單元再發送k次數據幀,其中,所述第三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傳輸機會TXOP的使用權,k為大於0的整數。
結合第十六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三幀為所述第一設備基於從所述第二設備接收的資料幀返回的塊確認BA幀。所述BA幀中的BA控制域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
結合第十六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三幀是聚合幀,所述聚合幀是第四幀和BA幀聚合獲得的。其中,所述第四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所述BA幀為所述第一設備基於從所述第二設備接收的資料幀生成的。
結合第十六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四幀中A控制域包括第三指示資訊,所述第三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
結合第十六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三值,所述第三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三指示資訊。
結合第十六方面,在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三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三幀是控制幀且所述第三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三幀是主動恢復幀,所述主動恢復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傳輸機會TXOP的使用權。
第十七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通信裝置,具體為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或第七方面中的第一設備,包括處理器和收發器。該處理器被配置為支援第一設備執行上述方法中相應的功能。該收發器用於支援第一設備的通信,接收或發送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資訊,幀或者指令。該第一設備還可以包括記憶體,該記憶體用於與處理器耦合,其保存第一設備必要的程式指令和資料。
第十八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通信裝置,具體為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或第六方面或第八方面中的第二設備,包括處理器和收發器。該處理器被配置為支援第二設備執行上述方法中相應的功能。該收發器用於支援第二設備的通信,接收或發送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資訊,幀或者指令。該第二設備還可以包括記憶體,該記憶體用於與處理器耦合,其保存第二設備必要的程式指令和資料。
第十九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裝置,該裝置以晶片的產品形態實現,包括輸入輸出介面和處理電路。該裝置為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或第七方面中的第一設備中的晶片。該輸入輸出介面,用於接收或發送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資訊,幀或者指令,該處理電路,用於支援第一設備執行上述方法中相應的功能。
第二十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裝置,該裝置以晶片的產品形態實現,包括輸入輸出介面和處理電路。該裝置為上述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或第六方面或第八方面中的第二設備中的晶片。該輸入輸出介面,用於接收或發送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資訊,幀或者指令,該處理電路,用於支援第二設備執行上述方法中相應的功能。
第二十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電腦可讀儲存介質,該電腦可讀儲存介質中儲存有程式指令,當該程式指令在電腦上運行時,使得電腦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或第七方面所述的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或者,當該程式指令在電腦上運行時,使得電腦執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或第六方面、或第八方面所述的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
第二十二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包含程式指令的電腦程式產品,當其在電腦上運行時,使得電腦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或第七方面所述的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或者,當其在電腦上運行時,使得電腦執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或第六方面、或第八方面所述的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
第二十三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無線通訊系統,該系統包括上述第九方面、或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三方面、或第十五方面所述的第一設備和上述第十方面、或第十二方面、或第十四方面、或第十六方面所述的第二設備。
實施本申請實施例,可以利用第一幀來指示第二設備對分配到的時間資源(即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從而使得第一設備根據第一幀的指示提前收回/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提高了通道資源利用率以及TXOP使用權恢復的可靠性。
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申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僅僅是一種描述關聯物件的關聯關係,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係,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同時存在A和B,單獨存在B這三種情況。此外,“至少一個”是指一個或多個,“多個”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第二”等字樣並不對數量和執行次序進行限定,並且“第一”、“第二”等字樣也並不限定一定不同。
本申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詞用於表示作例子、例證或說明。本申請中被描述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實施例或設計方案不應被解釋為比其他實施例或設計方案更優選或更具優勢。確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詞旨在以具體方式呈現相關概念。
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應用於各種通信系統,例如採用IEEE 802.11標準的系統。示例性的,IEEE 802.11標準包括但不限於:802.11ax標準、802.11be標準、或者更下一代的802.11標準。本申請的技術方案適用的場景包括:AP與一個或者多個STA之間的通信、AP與AP之間的通信、以及STA與STA之間的通信等。例如,請參見圖1a,圖1a是本申請提供的通信系統架構示意圖。如圖1a所示,該通信系統中可包括一個AP和兩個STA(如圖1a中的STA1和STA2),其中,AP可與STA1進行通信,或者,AP還可以與STA2進行通信。
本申請涉及的接入點(AP)是一種具有無線通訊功能的裝置,支援採用無線局域網(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協議進行通信,具有與WLAN網路中其他設備(比如站點或其他接入點)通信的功能,當然,還可以具有與其他設備通信的功能。在WLAN系統中,接入點可以稱為接入點站點(access point station,AP STA)。該具有無線通訊功能的裝置可以為一個整機的設備,還可以是安裝在整機設備中的晶片或處理系統等,安裝這些晶片或處理系統的設備可以在晶片或處理系統的控制下,實現本申請實施例的方法和功能。本申請實施例中的AP是為STA提供服務的裝置,可以支援802.11系列協定。例如,AP可以為通信伺服器、路由器、交換機、橋接器等通信實體;AP可以包括各種形式的宏基地台,微基地台,中繼站等,當然AP還可以為這些各種形式的設備中的晶片和處理系統,從而實現本申請實施例的方法和功能。
本申請涉及的站點(STA)是一種具有無線通訊功能的裝置,支援採用WLAN協定進行通信,具有與WLAN網路中的其他站點或接入點通信的能力。在WLAN系統中,站點可以稱為非接入點站點(non-access point station, non-AP STA)。例如,STA是允許使用者與AP通信進而與WLAN通信的任何使用者通信設備,該具有無線通訊功能的裝置可以為一個整機的設備,還可以是安裝在整機設備中的晶片或處理系統等,安裝這些晶片或處理系統的設備可以在晶片或處理系統的控制下,實現本申請實施例的方法和功能。例如,STA可以為平板電腦、桌面型、膝上型、筆記型電腦、超級移動個人電腦(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電腦、上網本、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手機等可以聯網的使用者設備,或物聯網中的物聯網節點,或車聯網中的車載通信裝置,或娛樂設備,遊戲裝置或系統,全球定位系統設備等,STA還可以為上述這些終端中的晶片和處理系統。
WLAN系統可以提供高速率低時延的傳輸,隨著WLAN應用場景的不斷演進,WLAN系統將會應用於更多場景或產業中,比如,應用於物聯網產業,應用於車聯網產業或應用於銀行業,應用於企業辦公,體育場館展館,音樂廳,酒店客房,宿舍,病房,教室,商超,廣場,街道,生成車間和倉儲等。當然,支援WLAN通信的設備(比如接入點或站點)可以是智慧城市中的感測器節點(比如,智慧水錶,智慧電錶,智慧空氣檢測節點),智慧家居中的智慧設備(比如智慧攝像頭,投影儀,顯示幕,電視機,音響,電冰箱,洗衣機等),物聯網中的節點,娛樂終端(比如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AR),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等可穿戴設備),智慧辦公中的智慧設備(比如,印表機,投影儀,擴音器,音響等),車聯網中的車聯網設備,日常生活場景中的基礎設施(比如自動售貨機,商超的自助導航台,自助收銀設備,自助點餐機等),以及大型體育以及音樂場館的設備等。本申請實施例中對於STA和AP的具體形式不做限制,在此僅是示例性說明。
應理解,802.11標準關注實體(physical layer,PHY)層和媒體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層部分。一個示例中,參見圖1b,圖1b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接入點的結構示意圖。其中,AP可以是多天線/多射頻的,也可以是單天線/單射頻的,該天線/射頻用於發送/接收資料分組。一種實現中,AP的天線或射頻部分可以與AP的主體部分分離,呈拉遠佈局的結構。圖1b中,AP可以包括實體層處理電路和媒體存取控制處理電路,實體層處理電路可以用於處理實體層訊號,MAC層處理電路可以用於處理MAC層訊號。另一個示例中,參見圖1c,圖1c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站點的結構示意圖。圖1c示出了單個天線/射頻的STA結構示意圖,實際場景中,STA也可以是多天線/多射頻的,並且可以是兩個以上天線的設備,該天線/射頻用於發送/接收資料分組。一種實現中,STA的天線或射頻部分可以與STA的主體部分分離,呈拉遠佈局的結構。圖1c中,STA可以包括PHY處理電路和MAC處理電路,實體層處理電路可以用於處理實體層訊號,MAC層處理電路可以用於處理MAC層訊號。
為更好地理解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下面對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的應用場景進行簡要介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可以應用於點到點(point to point或 peer to peer,P2P)通信場景和上行(uplink,UL)傳輸場景等,在此不做限制。其中,本申請實施例中的P2P場景和UL場景中所採用的資料傳輸格式為SU PPDU等,在此不做限制。
應當理解的是,當前IEEE 802.11ax標準中的觸發幀是為了多使用者同時進行上行TB PPDU發送而設計的,因此,當前的觸發幀需要指示編碼與調製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資源單元(Resource unit,RU)、發送功率等資訊。其中,由於AP往往具有更強的通道接入能力,因此下一代IEEE 802.11be標準有必要支援AP觸發的SU PPDU。目前,為實現AP觸發的SU PPDU,AP可通過發出單使用者觸發幀,以用於將TXOP中的一部分時間資源配置給一個與其關聯的STA(為方便描述,以下簡稱指定STA或目標STA),以使得該指定STA在分配到的時間資源內與其他STA或該AP本身進行通信。其中,指定STA與其他STA之間的通信可理解為P2P通信或P2P傳輸,指定STA與AP間的通信可理解為UL通信或UL傳輸。
示例性的,請參見圖2a,圖2a是單使用者觸發幀應用於P2P場景的示意圖。如圖2a所示,AP在獲得TXOP後,可以通過一個單使用者觸發幀(如圖2a中修改的多使用者請求發送(modified multi-user request to send,mMU-RTS)幀)將TXOP內剩餘的全部或部分時間資源(如圖2a中的第一時間資源)分配給一個指定STA(如圖2a中的STA1)。其中,以下本申請實施例中也可將上述第一時間資源稱作單使用者服務時段(single user service period,SU SP),在此不做限制。上述mMU-RTS幀中可以攜帶STA1的資訊、TXOP的剩餘時間資源以及為該STA1分配的第一時間資源的時長等資訊。從而,在分配的第一時間資源內,STA1可以向STA2發送SU PPDU,STA2可以向STA1發送該SU PPDU的塊確認(block acknowledge,BA)幀。不難理解的是,本申請實施例中第一時間資源的開始時刻不早於TXOP的開始時刻,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不晚於TXOP的結束時刻。也就是說,第一時間資源的開始時刻大於或者等於TXOP的開始時刻,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小於或者等於TXOP的結束時刻。
可選的,mMU-RTS幀中還可以攜帶該指定STA是否需要回復清除發送(Clear to Send,CTS)幀等資訊。例如,請一併參見圖2a,當STA1收到AP發送的mMU-RTS幀後,若STA1通過解析該mMU-RTS幀,確定出AP為自身分配了第一時間資源,且要求STA1在發送SU PPDU前需要回復CTS幀,則該STA1可在分配的第一時間資源內,先發送一個CTS幀後,再向STA2發送SU PPDU,進而再接收STA2向STA1返回的該SU PPDU的BA幀。應當理解的是,在P2P場景下,上述AP需要在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後,才能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其中,AP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可理解為AP可將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開始至TXOP的結束時刻為止的這段時間(如圖2a中的Ts)用於發送PPDU(如圖2a所示的PPDU),或者用於將其分配給其他STA使用等,具體根據實際應用場景確定,在此不做限制。
示例性的,參見圖2b,圖2b是單使用者觸發幀應用於UL傳輸場景的示意圖。如圖2b所示,AP獲得TXOP後,可以通過一個單使用者觸發幀(如圖2b中的mMU-RTS幀)將TXOP內剩餘的全部或部分時間資源(如圖2b中的第一時間資源)分配給一個指定STA(如圖2b中的STA1)。其中,mMU-RTS幀中可以攜帶STA1的資訊、TXOP的剩餘時間資源以及為該STA1分配的第一時間資源的時長等資訊。從而,在分配的第一時間資源內,STA1可以向AP發送SU PPDU,AP可以向STA1發送該SU PPDU的BA幀。可選的,若mMU-RTS幀中還攜帶了該指定STA需要回復CTS幀的資訊,則STA1在接收到MU-RTS幀後,需要先發送一個CTS幀,再向AP發送SU PPDU。應當理解的是,在UL傳輸場景下,上述AP同樣需要在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後,才能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例如,請參見圖2b,AP在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處發送PPDU。
應當理解的是,若AP為指定STA分配的第一時間資源的持續時間較長,而該指定STA在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便已完成所需傳輸,那麼第一時間資源還將剩餘一段時間不會被指定STA使用。例如,請參見圖2c,圖2c是剩餘時長的示意圖。如圖2c所示,若AP為指定STA(如圖2c中的STA1)分配的第一時間資源的持續時間較長,而該STA1在如圖2c中的t1時刻結束所有傳輸,那麼第一時間資源還將剩餘一段時間(如圖2c中的t1~t2範圍內的時段)不會被指定STA使用。可選的,當AP為指定STA分配的第一時間資源的持續時間較短時,當指定STA在使用了第一時間資源內的一段時間之後,雖然指定STA還未完成所需傳輸,但第一時間資源的剩餘時長已經不足以發送完一個完整的SU PPDU時,那麼該段剩餘時長也將不會再被指定STA使用。可理解的,無論是何種情況導致的第一時間資源存在剩餘時長,該剩餘時長都將造成通道資源的浪費,以及可能造成剩餘時長內,其他STA競爭到通道使用權,而AP無法恢復對該TXOP的使用權的問題。因此,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該方法可通過提前恢復傳輸機會的使用權,以提高通道資源利用率,以及提高TXOP恢復的可靠性。
下面將結合更多的附圖對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需要說明的是,本申請中的第一設備可以是AP,本申請中的第二設備可以是非接入點的站點(即non-AP STA),也可以是接入點AP。為方便描述,以下本申請皆以第一設備和第二設備為例進行描述。
還可理解的,本申請中的第一設備和第二設備均支援802.11be協定(或稱為Wi-Fi 7,EHT協定),還可以支援其他WLAN通信協定,如802.11ax,802.11ac等協議。應理解,本申請中的第一設備和第二設備還可以支援802.11be的下一代協定。也就是說,本申請提供的方法不僅適用於802.11be協議,還可以適用於802.11be的下一代協議。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其中,第一設備可通過接收第二設備發送的用於指示TXOP交還的第一幀來恢復/收回對TXOP的使用權。
具體的,參見圖3,圖3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圖。如圖3所示,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步驟:
S101、第一設備從第二設備接收第一幀。
在一些可行的實施方式中,第一設備可從第二設備接收第一幀。其中,第一幀用於指示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應當理解的是,上述第一時間資源可以是第一設備通過單使用者觸發幀從獲取到的TXOP中為第二設備分配的。具體地,當第一設備獲取到TXOP後,第一設備可立即通過單使用者觸發幀從TXOP中為第二設備分配全部或部分時間資源給第二設備,或者,當第一設備獲取到TXOP後,第一設備也可以自己使用一部分時間資源後,再通過一個單使用者觸發幀將TXOP內剩餘的全部或部分時間資源配置給第二設備。
通常而言,當第二設備被分配了第一時間資源後,該第二設備可將該第一個時間資源用於傳輸上行單使用者PPDU或者用於P2P通信。其中,單使用者觸發幀中可以包括第一欄位和第二欄位。其中,第一欄位用於指示TXOP的剩餘時間資源,具體地,第一欄位可為Duration欄位,第二欄位用於指示第一時間資源。換句話說,單使用者觸發幀可攜帶用於指示TXOP的剩餘時長的資訊,以及攜帶用於指示第一時間資源的資訊。其中,本申請實施例中的單使用者觸發幀可以是根據或利用多使用者(multiple user,MU)請求發送(request to send,RTS)幀設計出的(為方便描述,以下本申請稱為修改或改進的MU-RTS幀或mMU-RTS幀)。或者,單使用者觸發幀也可以是一種新類型的觸發幀,具體根據實際應用場景確定,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可行的實施方式中,第一設備從第二設備接收的第一幀中可以攜帶第一指示資訊,該第一指示資訊用於指示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其中,在UL場景下,第一幀可以是服務質量數據(quality of service data,QoS Data)幀,或者也可以是服務品質空資料(quality of service null data,Qos Null Data)幀。在P2P場景下,第一幀可以是Qos Null Data幀。其中,QoS Data幀和Qos Null Data幀都是MAC層的幀(即MAC幀),其在實體層中被封裝時,都需要被封裝在SU PPDU中進行傳輸。可理解的,Qos Null Data幀是一種特殊的QoS Data幀。換句話說,Qos Null Data幀是沒有承載業務資料的QoS Data幀,其中,業務資料可以是語音資料、視頻資料、檔資料等,在此不做限制。應當理解的是,QoS Data幀和Qos Null Data幀中都包括A控制域。其中,A控制域的控制標識欄位用於指示A控制域的控制欄位型別。例如,當A控制域的控制標識為6(即本申請中的第二值)時,表示該A控制域具體是CAS控制域。其中,本申請實施例中的“域”也可以被稱為“欄位”,因此,A控制域也可以稱作A控制欄位。
在一些可行的實施方式中,當A控制域是CAS控制域(即當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欄位=6)時,可通過增強CAS控制域中反向授權(reverse direction grant,RDG)/更多PPDU(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的含義,以用於指示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也就是說,當A控制域為CAS控制域時,第一指示資訊是CAS控制域中的RDG/More PPDU子欄位。其中,本申請中的“增強”可理解為修改/調整原本標準協議(即IEEE 802.11ax標準協定)中RDG/More PPDU的取值含義,以使得RDG/More PPDU子欄位可用於指示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可理解的,本申請實施例還可以將“RDG/More PPDU子欄位”簡述為“RDG子欄位”。
為便於理解,請參見圖4,圖4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第一幀的幀結構的一示意圖。其中,第一幀為增強了CAS控制域的QoS Data幀。如圖4所示,QoS Data幀可包括幀控制(Frame Control)域,時長(Duration)域,地址1(Address 1)域,地址2(Address 2)域,位址3(Address 3)域,序列控制(Sequence Control)域,地址4(Address 4)域,服務品質控制(QoS Control)域,A控制(A-Control)域,幀體(Frame Body)域,以及幀檢測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 ,FCS)域。其中,A控制域包括30個位元,其可以承載一個或者多個控制欄位型別,每個控制欄位型別包括4個位元的控制標識(Control ID)欄位,和特定長度的控制資訊(control information)。也就是說,一個Control ID可以用於指示一種控制欄位型別,每個Control ID對應的Control Information欄位的欄位長度是定長的,但是不同control ID對應的control information欄位的欄位長度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如圖4所示,當控制標識=6時,表示該A控制域為CAS控制域,具體地,在CAS控制域中,控制資訊欄位的欄位長度為8個位元。其中,CAS控制域的控制資訊欄位中的第1位元表示接入類型約束(AC Constraint)子欄位,第2位元表示反向授權/更多PPDU(RDG/More PPDU)子欄位、第3位元表示基於參數的空間複用傳輸(PSRT PPDU)子欄位,第4位元~第8位元表示預留(Reserved)欄位。
其中,在IEEE 802.11ax標準中,CAS控制域中的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以及取值的含義如下表1。 表1
取值 傳輸STA的角色 含義
0 不是反向應答者 (Neither Not an RD responder) 沒有反向授權 (No reverse grant)
反向應答者 (RD responder) 承載該幀的PPDU是反向應答者的最後一次傳輸 (The PPDU carrying the frame is the last transmission by the RD responder)
1 反向發起者 (RD initiator) 出現了反向授權 (An RDG is present)
反向應答者 (RD responder) 承載該幀的PPDU之後還跟隨著另一個PPDU (The PPDU carrying the frame is followed by another PPDU)
其中,表1中的第一列表示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表1中的第二列表示發送包括該RDG/More PPDU子欄位的PPDU的STA的身份/角色(即傳輸STA的角色),表1中的第三列表示該取值的具體含義。如表1所示,當傳輸STA的角色不是反向應答者時,如果設置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為0,則代表沒有反向授權;當傳輸STA的角色是反向應答者時,如果設置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為0,則代表承載該幀的PPDU是反向應答者的最後一次傳輸。相應地,當傳輸STA的角色是反向發起者時,如果設置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為1,則代表出現了反向授權;當傳輸STA的角色是反向應答者時,如果設置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為1,則代表承載該幀的PPDU之後還跟隨著另一個PPDU。
可理解的,本申請為使得增強的CAS控制域中RDG/More PPDU子欄位可用於指示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則需要在表1的基礎上修改/增強原CAS控制域中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的含義。其中,增強的CAS控制域中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及取值的含義參見如下表2。 表2
取值 傳輸STA的角色 含義
0 既不是反向應答者也不是一個SU SP的目標STA (Neither an RD responder nor a target STA of an SU SP) 沒有反向授權 (No reverse grant)
反向應答者 (RD responder) 承載該幀的PPDU是反向應答者的最後一次傳輸 (The PPDU carrying the frame is the last transmission by the RD responder)
一個SU SP中的目標STA (target STA of an SU SP) 承載該幀的PPDU是SU SP中的目標STA的最後一次傳輸 (The PPDU carrying the frame is the last transmission by the target STA of an SU SP)
1 反向發起者 (RD initiator) 出現了反向授權 (An RDG is present)
反向應答者或一個SU SP的目標STA (RD responder or target STA in a SU SP) 承載該幀的PPDU之後還會跟隨著另一個PPDU (The PPDU carrying the frame is followed by another PPDU)
其中,表2中的第一列表示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表2中的第二列表示發送包括該RDG/More PPDU子欄位的PPDU的STA的身份/角色(即傳輸STA的角色),表2中的第三列表示該取值的具體含義。如表2所示,修改/增強後的CAS控制域中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含義為:當傳輸STA的角色既不是反向應答者也不是一個SU SP的目標STA時,如果設置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為0,則代表沒有反向授權;當傳輸STA的角色是反向應答者時,如果設置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為0,則代表承載該幀的PPDU是反向應答者的最後一次傳輸;當傳輸STA的角色是一個SU SP中的目標STA時,如果設置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為0,則代表承載該幀的PPDU是SU SP中的目標STA的最後一次傳輸。相應地,當傳輸STA的角色是反向發起者時,如果設置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為1,則代表出現了反向授權。當傳輸STA的角色是反向應答者或一個SU SP的目標STA時,如果設置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為1,則代表承載該幀的PPDU之後還會跟隨著另一個PPDU。
應當理解的是,上述“承載該幀的PPDU是SU SP中的目標STA的最後一次傳輸”可理解為目標STA(即本申請中的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其中,由於第一設備是SU SP(即本申請的第一時間資源)的分配者,即第一設備可通過單使用者觸發幀從獲取到的傳輸機會TXOP中為第二設備分配第一時間資源,因此,對於第一設備而言,第一設備知道哪個設備可以使用第一時間資源。可理解的,當第一設備在第一時間資源內接收到第一幀時,若第一設備確定該第一幀的發送位址為第二設備,且第一設備確定該第二設備即為被分配了第一時間資源的第二設備(即第二設備為指定STA/目標STA),則第一設備解析第一幀。若第一設備解析出第一幀中CAS控制域中RDG子欄位的取值為0,則代表承載該幀的PPDU是SU SP中的目標STA的最後一次傳輸,即第一設備可確定該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使用結束。
可選的,為使得增強的CAS控制域中RDG/More PPDU子欄位可用於指示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增強後的CAS控制域中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及取值的含義還可以參見如下表3。 表3
取值 傳輸STA的角色 含義
0 既不是反向應答者也不是一個SU SP的目標STA (Neither an RD responder nor a target STA of an SU SP ) 沒有反向授權 (No reverse grant)
反向應答者 (RD responder) 承載該幀的PPDU是反向應答者的最後一次傳輸 (The PPDU carrying the frame is the last transmission by the RD responder)
一個SU SP中的目標STA (target STA in a SU SP) 承載該幀的PPDU之後還會跟隨著另一個PPDU (The PPDU carrying the frame is followed by another PPDU)
1 反向發起者 (RD initiator) 出現了反向授權 (An RDG is present)
反向應答者 (RD responder) 承載該幀的PPDU之後還會跟隨著另一個PPDU (The PPDU carrying the frame is followed by another PPDU)
一個SU SP的目標STA (target STA in a SU SP) 承載該幀的PPDU是SU SP中的目標STA的最後一次傳輸 (The PPDU carrying the frame is the last transmission by the target STA in a SU SP)
其中,表3中的第一列表示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表3中的第二列表示發送包括該RDG/More PPDU子欄位的PPDU的STA的身份/角色(即傳輸STA的角色),表3中的第三列表示該取值的具體含義。如表3所示,修改/增強後的CAS控制域中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含義為:當傳輸STA的角色既不是反向應答者也不是一個SU SP的目標STA時,如果設置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為0,則代表沒有反向授權;當傳輸STA的角色是反向應答者時,如果設置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為0,則代表承載該幀的PPDU是反向應答者的最後一次傳輸;當傳輸STA的角色是一個SU SP中的目標STA時,如果設置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為0,則代表承載該幀的PPDU之後還會跟隨著另一個PPDU。相應地,當傳輸STA的角色是反向發起者時,如果設置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為1,則代表出現了反向授權。當傳輸STA的角色是反向應答者時,如果設置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為1,則代表承載該幀的PPDU之後還會跟隨著另一個PPDU;當傳輸STA的角色是一個SU SP中的目標STA時,如果設置RDG/More PPDU子欄位的取值為1,則代表承載該幀的PPDU是SU SP中的目標STA的最後一次傳輸。
應當理解的是,上述“承載該幀的PPDU是SU SP中的目標STA的最後一次傳輸”即表示目標STA(即本申請中的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具體地,當第二設備接收到來自第一設備的第一幀時,若第二設備確定第一設備為目標STA,則第二設備解析第一幀,若第一設備解析出第一幀中CAS控制域中RDG子欄位的取值為1,則代表承載該幀的PPDU是SU SP中的目標STA的最後一次傳輸,即第一設備可確定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使用結束,因此第一設備可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
為便於理解,請參見圖5,圖5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UL場景下的TXOP使用權恢復的一應用場景示意圖。如圖5所示,在UL場景中,第一設備(如圖5中的AP)發出mMU-RTS幀開始,到第二設備(如圖5中的STA1)在第一時間資源(如圖5中的SU SP)向SU PPDU接收方(如圖5中的AP)發送SU PPDU的過程可參見上述圖2b中描述的過程,在此不再進行贅述。其中,當STA1在SU SP中向AP發送最後一個SU PPDU,並在這個SU PPDU中攜帶增強的CAS控制域時,該SU PPDU的CAS控制域中的RDG子欄位(即RDG/More PPDU子欄位)可用於向AP指示當前SU PPDU是本SU SP的最後一次SU PPDU的傳輸。因此,當AP在收到帶有增強的CAS控制域的SU PPDU後,可間隔或等待短幀間距(Short Inter-frame Space,SIFS)時長後,向該STA1回復BA幀,並在發送BA後等待SIFS時長後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可理解的,若該攜帶增強的CAS控制域的SU PPDU不要求AP回復BA幀,則AP可在接收到該攜帶增強的CAS控制域的SU PPDU後,等待SIFS時長後即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如圖5中AP發送PPDU)。其中,上述最後一個SU PPDU是封裝了QoS Data幀的SU PPDU。
為便於理解,還可以參見圖6,圖6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P2P場景下的TXOP使用權恢復的一應用場景示意圖。如圖6所示,在P2P場景中,第一設備(如圖6中的AP)發出mMU-RTS幀開始,到第二設備(如圖6中的STA1)在第一時間資源(如圖6中的SU SP)向SU PPDU接收方(如圖6中的STA2)發送SU PPDU的過程可參見上述圖2a中描述的過程,在此不再進行贅述。其中,當STA1在SU SP內向STA2發送完最後一個SU PPDU時,若STA1成功接收到STA2發來的BA幀,則STA1可在收到BA幀後等待SIFS時長後,向AP發送一個攜帶增強的CAS控制域的QoS Null Data幀,以用於向AP指示STA1對本SU SP使用結束。應當理解的是,上述QoS Null Data幀同樣會以SU PPDU的格式進行傳輸。因此,當AP在收到封裝了增強CAS控制域的QoS Null Data幀的SU PPDU後,可在間隔SIFS時長後立即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如圖6中AP發送PPDU)。
可選的,在一些可行的實施方式中,當第一幀為QoS Data幀,或,第一幀為Qos Null Data幀時,還可以設計一種新的A控制域用於指示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例如,請參見圖7,圖7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第一幀的幀結構的另一示意圖。如圖7所示,QoS Data幀可包括幀控制(Frame Control)域,時長(Duration)域,地址1(Address 1)域,地址2(Address 2)域,位址3(Address 3)域,序列控制(Sequence Control)域,地址4(Address 4)域,服務品質控制(QoS Control)域,A控制(A-Control)域,幀體(Frame Body)域,以及幀檢測序列(FCS)域。其中,A控制域包括30個位元,其可以承載一個或者多個控制欄位型別,每個控制欄位型別包括4個位元的控制標識(Control ID)欄位,和特定長度的控制資訊(control information)。也就是說,一個Control ID可以用於指示一種控制欄位型別,每個Control ID對應的Control Information欄位的欄位長度是定長的,但是不同control ID對應的control information欄位的欄位長度可以是不同的。可理解的,在本申請實施例中,設計一種新的A控制域時,可將新的A控制域的控制資訊欄位的欄位長度設計為8個位元。其中,控制資訊欄位包括的8個位元中,可設置至少一個位元表示單使用者結束(single user end,SU END)子欄位,除用於指示單使用者結束子欄位之外的其他位元用於表示預留(Reserved)子欄位。如圖7所示,可將控制資訊欄位包括的8個位元中,第1位元用於表示單使用者結束(single user end,SU END)子欄位,第2位元~第8位元用於表示預留子欄位。其中,當控制標識的取值為第一值(例如當控制標識=7)時,第一值表示A控制域包括第一指示資訊。可理解的,上述新的A控制域的控制標識可設置為標準協定中還未被使用的其他標識,例如,新的A控制域的控制標識還可以設置為8,以用於指示該控制欄位型別是一種新的A控制域,具體根據實際應用場景確定,在此不做限制。可選的,在設計一種新的A控制域時,還可以將新的A控制域的控制資訊欄位的欄位長度設計為0個位元,即新的A控制域不存在控制資訊欄位,在此不做限制。
可理解的,當採用一種新的A控制域用於指示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時,第一指示資訊可以是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欄位(即當新的A控制域的控制資訊欄位設計為0位元時,說明新的A控制域不存在控制資訊欄位,因此,攜帶該Control ID本身就意味著是攜帶第一指示資訊了),或者,第一指示資訊也可以是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欄位與控制資訊欄位(即當新的A控制域的控制資訊欄位設計為非0個位元時,說明新的A控制域包括控制資訊欄位,因此,控制標識欄位與控制資訊欄位用於共同指示該新的控制域的功能)。也就是說,當第一設備接收到來自第二設備的第一幀時,若第一設備解析第一幀,並解析出第一幀的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欄位的取值為第一值時,則第二設備可根據該第一值確定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或者,當第一設備接收到來自第二設備的第一幀時,若第一設備解析第一幀,並解析出第一幀的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欄位的取值為第一值,且A控制域的控制資訊中包括用於表示該第一幀是交還幀的資訊(即單使用者結束子欄位),則第二設備可根據該第一值和控制資訊中單使用者結束子欄位的取值,確定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可選的,在一些可行的實施方式中,除了利用現有框架類型(例如Qos Data幀或Qos Null Data幀)的A控制域中的第一指示資訊用於指示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還可以通過設計一個專門的控制幀用於指示恢復TXOP(即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在本申請中,這個專門的控制幀可被稱為單使用者結束(SU END)幀,或時間資源交還幀等,在此不做限制。也就是說,本申請中的第一幀還可以是一種新類型的幀,該新框架類型用於第二設備交還TXOP的使用權。具體地,該第一幀中的框架類型欄位指示第一幀是控制幀,且第一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第一幀是時間資源交還幀,時間資源交還幀用於指示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舉例來說,請參見圖8,圖8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第一幀的幀結構的另一示意圖。如圖8所示,該第一幀(即圖8中的SU END幀 )可包括幀控制(Frame Control)域,時長(Duration)域,接收位址(receiver address,RA)域,發送地址(transmitter address,TA)域,以及幀檢測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 ,FCS)域等,其中,幀控制域中包括協議版本(Protocol Version)域,框架類型(Type)域,幀子類型(Subtype)域。其中,當框架類型(Type)域的取值為01時,表示該幀為控制幀,幀子類型欄位指示第一幀是時間資源交還幀。如圖8所示,可設置幀子類型(Subtype)域的取值為1111,表示該幀為SU END幀或時間資源交還幀。可理解的,本申請對幀子類型域的具體取值不做限定,例如,幀子類型域的取值還可以是0000,或0001,或0010,或1111等,在此不做限制。
為便於理解,請參見圖9,圖9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UL場景下的TXOP使用權恢復的另一應用場景示意圖。如圖9所示,在UL場景中,第一設備(如圖9中的AP)發出mMU-RTS幀開始,到第二設備(如圖9中的STA1)在第一時間資源(如圖9中的SU SP)向SU PPDU接收方(如圖9中的AP)發送SU PPDU的過程可參見上述圖2b中描述的過程,在此不再進行贅述。其中,假設STA1發送完最後一個要發送的SU PPDU並接收完該SU PPDU的BA幀的時間為如圖9所示的t1時刻,SU SP的結束時刻為如圖9所示的t2時刻,STA發送SU END幀的時長為Tsu_end。因此,當STA1判斷出t1+SIFS+Tsu_end≤t2時,則該STA1可在t1+SIFS時刻向AP發送SU END幀。其中,當AP收到SU END幀後,等待SIFS時長後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通常而言,Tsu_end的具體取值可根據調製編碼策略、空間流、頻寬和PPDU格式下傳輸SU END幀對應的時長確定,在此不做限制。
為便於理解,請參見圖10,圖10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P2P場景下的TXOP使用權恢復的另一應用場景示意圖。如圖10所示,在P2P場景中,第一設備(如圖10中的AP)發出mMU-RTS幀開始,到第二設備(如圖10中的STA1)在第一時間資源(如圖10中的SU SP)向SU PPDU接收方(如圖10中的STA2)發送SU PPDU的過程可參見上述圖2a中描述的過程,在此不再進行贅述。其中,假設STA1的SU PPDU使用完畢時間為t1,SU SP結束時刻為t2,STA發送SU END幀的時長為Tsu_end。因此,當STA1判斷出t1+SIFS+Tsu_end≤t2時,則該STA1可在t1+SIFS時刻向AP發送SU END幀。其中,當AP收到SU END幀後,等待SIFS時長後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通常而言,Tsu_end的具體取值可根據調製編碼策略、空間流、頻寬和PPDU格式下傳輸SU END幀對應的時長確定,在此不做限制。
可選的,在一些可行的實施方式中,第一幀中除了攜帶第一指示資訊,還可以攜帶第二指示資訊。其中,該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第二設備是否還需用於資料傳輸的時間資源。其中,當第一幀為QoS Data幀或Qos Null Data幀,且QoS Data幀或Qos Null Data幀的A控制域為CAS控制域時,第一指示資訊是CAS控制域中的RDG子欄位,第二指示資訊可以是CAS控制域中第4個位元至第8位元中的至少一個位元。當第一幀為QoS Data幀或Qos Null Data幀,且QoS Data幀或Qos Null Data幀的A控制域為一種新的A控制域的幀時,第一指示資訊可以是該新的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第二指示資訊可以是該新的A控制域中控制資訊欄位中的第2位元~第8位元中的至少一個位元。當第一幀為SU END幀(即第一幀為一個專門的控制幀)時,第一指示資訊可以是幀控制域中幀子類型域,第二指示資訊可以是從幀控制域的預留域中選擇的至少一個預留域等,在此不做限制。
為便於理解,下面將以第一幀為QoS Data幀,且QoS Data幀的A控制域為CAS控制域為例,對第一指示資訊和第二指示資訊進行說明。請參見圖11(a),圖11(a)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第一幀的幀結構的另一示意圖。如圖11(a)所示,當控制標識=6時,表示該A控制域為CAS控制域,具體地,在CAS控制域中,控制資訊欄位中的第1位元表示接入類型約束(AC Constraint)子欄位,第2位元表示反向授權/更多PPDU(RDG/More PPDU)子欄位、第3位元表示基於參數的空間複用傳輸(PSRT PPDU)子欄位,第4位元~第8位元表示預留(Reserved)欄位。因此,本申請實施例中可使用第4位元~第8位元中的至少一個位元用於指示第二設備是否還需用於資料傳輸的時間資源。也就是說,本申請中,可將至少1個位元的預留欄位作為再次請求時間資源的需求域。其中,以採用一個位元的預留欄位(如圖11(a)中的第4位元)作為需求域為例,當該需求域置1時,可表示該第二設備還需要SU SP,因此請求AP後續能繼續為本設備分配時間資源;當該需求域置0時,用於表示該第二設備不再需要SU SP。可選的,還可以規定當該需求域置0時,用於表示該第二設備還需要SU SP,因此請求AP後續能繼續為本設備分配時間資源;當該需求域置1時,用於表示該第二設備不再需要SU SP,具體根據實際應用場景確定,在此不做限制。應當理解的是,當採用一個位元的預留欄位作為需求域時,該需求域還可以是CAS控制域中的第4位元~第8位元中的任意一個位元,具體根據實際應用場景確定,在此不做限制。
又舉例來說,請參見圖11(b),圖11(b)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第一幀的幀結構的另一示意圖。如圖11(b)所示,當A控制域為CAS控制域,CAS控制域中的控制資訊欄位中的第1位元表示接入類型約束(AC Constraint)子欄位,第2位元表示反向授權/更多PPDU(RDG/More PPDU)子欄位、第3位元表示基於參數的空間複用傳輸(PSRT PPDU)子欄位,第4位元~第8位元表示預留(Reserved)欄位。其中,若採用兩個位元的預留欄位(如圖11(b)中的第4位元與第5位元)作為需求域,則當該需求域的取值為00(即第4位元的取值為0,第5位元的取值為0)時,可用於表示該STA不需要SU SP(即STA不需用於用於UL傳輸的SU SP,同時也不需要用於P2P傳輸的 SU SP),當該需求域的取值為01(即第4位元的取值為0,第5位元的取值為1)時,可用於表示該STA需要用於UL傳輸的SU SP(即STA需要用於UL傳輸的SU SP,且不需要用於P2P傳輸的 SU SP),當該需求域的取值為10(即第4位元的取值為1,第5位元的取值為0)時,可用於表示該STA需要用於P2P傳輸的SU SP(即STA需要用於P2P傳輸的 SU SP,且不需用於用於UL傳輸的SU SP),當該需求域的取值為11(即第4位元的取值為1,第5位元的取值為1),可用於表示該STA同時需要用於UL傳輸和P2P傳輸的 SU SP(即STA既需用於用於UL傳輸的SU SP,又需要用於P2P傳輸的 SU SP)。可理解的,不同取值所表示的具體含義可根據實際應用場景確定,在此不做限制。
可選的,當採用兩個位元的預留欄位作為需求域時,該需求域還可以是CAS控制域中的第4位元~第8位元中的任意兩個連續的位元(例如是第4位元和第5位元,或者是第5位元和第6位元,或者是第6位元和第7位元,或者是第7位元和第8位元)。可選的,當採用兩個位元的預留欄位作為需求域時,該需求域還可以是CAS控制域中的第4位元~第8位元中的任意兩個不連續的位元。其中,上述任意兩個不連續的位元可以是中間間隔1個位元位的兩個位元,例如可以是第4位元和第6位元,或者是第5位元和第7位元,或者是第6位元和第8位元。可選的,上述任意兩個不連續的位元也可以是中間間隔2個位元位的兩個位元,例如可以是第4位元和第7位元,或者是第5位元和第8位元。可選的,上述任意兩個不連續的位元還可以是中間間隔3個位元位的兩個位元,例如第4位元和第8位元等,在此不做限制。
可選的,在一些可行的實施方式中,無論是P2P場景還是UL場景,802.11標準協議中都規定了第二設備只能在第一時間資源的時長範圍內進行攜帶業務資料的SU PPDU的傳輸。這裡在第一時間資源的時長範圍內進行攜帶業務資料的SU PPDU的傳輸包括在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前完成對SU PPDU發送,以及對要求回復的BA幀的傳輸。因此,針對UL場景,當第一幀為Qos Data幀(該Qos Data幀為攜帶增強CAS控制域的Qos Data幀,或,攜帶新的A控制域的Qos Data幀)時,該Qos Data幀依然需要滿足在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前完成傳輸。而當第一幀為非攜帶業務資料的幀(即第一幀不是Qos Data幀)時,可規定該幀可以被允許跨越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即允許跨邊界傳輸。例如,在P2P場景或UL場景下,當第一幀為SU END幀,則該SU END幀的傳輸可以被允許超過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也就是說,SU END幀的結束時刻被允許晚於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且SU END幀的開始時刻早於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又例如,在P2P場景下,當第一幀為Qos Null Data幀,則該Qos Null Data幀的傳輸也可以被允許超過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也就是說,Qos Null Data幀的結束時刻被允許晚於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且Qos Null Data幀的開始時刻早於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
為便於理解,請參見圖13,圖13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UL場景中SU END幀允許跨界傳輸的場景示意圖。如圖13所示,在UL場景中,第一設備(如圖13中的AP)發出mMU-RTS幀開始,到第二設備(如圖13中的STA1)在第一時間資源(如圖13中的SU SP)向SU PPDU接收方(如圖13中的AP)發送SU PPDU的過程可參見上述圖2b中描述的過程,在此不再進行贅述。其中,當STA1在第一時間資源中完成最後一個SU PPDU的發送,且成功收到AP發來的BA幀後。STA1在收到BA幀且等待SIFS時長後如果沒有超過第一時間資源結束時間,則立即向AP發送一個SU END幀向AP指示本第一時間資源使用結束。其中,當第一設備(如圖13中的AP)在收到該SU END幀後,間隔SIFS時長後立即恢復對TXOP的使用。
可選的,請參見圖14,圖14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P2P場景中SU END幀允許跨界傳輸的場景示意圖。如圖14所示,在P2P場景中,第一設備(如圖14中的AP)發出mMU-RTS幀開始,到第二設備(如圖14中的STA1)在第一時間資源(如圖14中的SU SP)向SU PPDU接收方(如圖14中的STA2)發送SU PPDU的過程可參見上述圖2a中描述的過程,在此不再進行贅述。其中,當STA1在第一時間資源中完成最後一個SU PPDU的發送,且成功收到STA2發來的BA幀後。STA1在收到BA幀且等待SIFS時長後如果沒有超過第一時間資源結束時間,則立即向AP發送一個SU END幀向AP指示本第一時間資源使用結束。其中,當AP在收到該SU END幀後,間隔SIFS時長後立即恢復對TXOP的使用。
可選的,請參見圖15,圖15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P2P場景下的TXOP使用權恢復的另一應用場景示意圖。如圖15所示,在P2P場景中,第一設備(如圖15中的AP)發出mMU-RTS幀開始,到第二設備(如圖15中的STA1)在第一時間資源(如圖15中的SU SP)向SU PPDU接收方(如圖15中的STA2)發送SU PPDU的過程可參見上述圖2a中描述的過程,在此不再進行贅述。其中,當STA1在SU SP中將最後一個SU PPDU發送完畢且成功收到該STA2發來的BA幀後,若STA1在收到BA幀且等待SIFS時長後所到達的時刻沒有超過SU SP的結束時刻,則STA1立即向AP發送一個QoS Null Data幀向AP指示本SU SP使用結束。其中,當AP在收到該QoS Null Data後,間隔SIFS時長後立即恢復對TXOP的使用。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第一幀可以是一個攜帶Frame Control欄位的幀,第二設備通過Frame Control中的More Data子欄位來指示是否結束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當More Data設置為1代表結束對第一是時間資源的使用,設置為0代表不結束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另一種示例中,當More Data設置為0代表結束對第一是時間資源的使用,設置為1代表不結束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
其中,Frame Control欄位的結構如圖12所示。其中More Data子欄位目前存在於AP發給支持功率節省的站點的幀中,用於指示AP端是否緩存有更多針對目標STA的緩存資料,設置為1指示有更多緩存資料,設置為0指示沒有更多的緩存資料了。類似地,TDLS站點也可以使用More Data子欄位用於指示其針對處於功率節省模式的TDLS接收站點是否有更多的緩存資料。現有技術中non-AP STA給關聯AP發送的場景中是不使用該More Data子欄位的,將其設置為0。
具體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設備為AP,第二設備可以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與第一設備關聯的non-AP STA,另外一種是重疊基本服務集(Overlapping Basic Service Set,OBSS) AP。
當第二設備為與第一設備關聯的non-AP STA時,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non-AP STA給關聯AP發送的幀中使用該More Data子欄位,用於指示是否結束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此時,More Data子欄位設置為0的時候,不再代表non-AP STA不使用該More Data子欄位,而是代表不結束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當non-AP STA發送給關聯AP以外的站點時,該More Data子欄位的值不表示是否結束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的指示資訊,這種場景下,More Data子欄位的值的具體含義可以遵循現有協議中指示是否有緩存資料的功能,也可以重新定義,本申請不做限定。其中,關聯AP以外的站點可以是non-AP STA,也可以是AP,本申請在此不做限定。
當第二設備為OBSS AP時,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OBSS AP給第一設備發送的幀中使用該More Data子欄位,用於指示是否結束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示例性的,More Data子欄位設置為0的時候,代表不結束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當OBSS AP發送給第一設備以外的站點時,該More Data子欄位的值不表示是否結束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的指示資訊,這種場景下,More Data子欄位的值的具體含義可以遵循現有協議中指示是否有緩存資料的功能,也可以重新定義,本申請不做限定。其中,第一設備以外的站點可以是non-AP STA,也可以是AP,本申請在此不做限定。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More Data子欄位可以用於指示是否結束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該功能有區別於More Data的原始功能,所以其名字可能有其他名稱,例如更多資料/傳輸機會分享終止(More Data/TXOP Sharing Termination)。應理解,名稱是否修改不影響其功能的使用。
實施本技術方案,利用已有的More Data子欄位指示是否結束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可以最大化的利用More Data子欄位中已有的欄位,不額外增加新的欄位,節約指示開銷,更有利於產品實現。
S102、第一設備根據第一幀,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
在一些可行的實施方式中,當第一設備接收到來自第二設備的第一幀時,通過解析第一幀,可解析得到第一幀中攜帶的第一指示資訊,進而,根據該第一指示資訊,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可選的,當第一設備接收到來自第二設備的第一幀時,若通過解析第一幀,可解析得到第一幀中攜帶的第一指示和第二指示資訊,則可根據第一指示資訊,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根據第二指示資訊,從TXOP的剩餘時間中為第二設備繼續分配新的時間資源。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利用第一幀來指示第二設備對分配到的時間資源(即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從而使得第一設備根據第一幀的指示提前收回或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提高了通道資源利用率以及TXOP使用權恢復的可靠性。
另外,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主要介紹了當標準協議中不允許任何幀超過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發送和接收時,第一設備可以通過設置預設時長T(即時間門限T)來恢復或收回對TXOP的使用權。
具體的,參見圖16,圖16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圖。如圖16所示,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步驟:
S201、第一設備接收第二幀。
在一些可行的實施方式中,第一設備還可在第一時間資源內的任意時刻接收到第二幀時,根據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與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與預設時間T之間的大小關係,確定是否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也就是說,第一設備需要即時判斷接收到的第二幀是否滿足恢復TXOP使用權的條件。其中,第二幀可以是目的地址(也稱為接收位址)是第二設備位址的幀,或者,第二幀可以是發送位址是第二設備位址且不索取應答幀的幀。
示例性地,在P2P場景下時,第一設備接收到的目的地址是第二設備位址的第二幀可以是SU PPDU接收方(即另一個站點STA)發送給第二設備的BA幀。如圖17所示,STA1發送SU PPDU給STA2,STA2給STA1回復BA幀,換句話說,也就是BA幀的目的地址是STA1(對應理解為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二設備),BA幀也可以對應理解為本申請實施例中的第二幀,其中,在WLAN系統中,由於各設備之間的通信方式為廣播,因此,第一設備(例如圖17中的AP)也可以收到SU PPDU接收方(例如圖17中的STA2)向第二設備發送的BA幀。可選的,在P2P場景下,上述第一設備接收到的發送位址是第二設備位址的第二幀可以是第二設備向SU PPDU接收方發送的不索取BA幀的SU PPDU,或者,該第二幀也可以是第二設備發送的管理幀等,具體根據實際應用場景確定,在此不做限制。
示例性地,在UL場景下,第一設備接收到發送位址是第二設備位址的第二幀,該第二幀不會索取回應幀。舉例來說,該第二幀可以是第二設備向第一設備發送的不索取BA幀的SU PPDU,或者,該第二幀也可以是第二設備發送的管理幀等,在此不做限制。可選的,在UL場景下,由於第一設備是SU PPDU的接收方,因此,第一設備還可以通過發送SU PPDU的BA幀的結束時刻與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來確定是否收回TXOP的使用權。
S202、第一設備在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小於預設時長T時,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
在一些可行的實施方式中,當第一設備接收到第二幀後,若第一設備確定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小於預設時長T,則第一設備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反之,若第一設備確定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大於預設時長T,則第一設備不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
具體地,在P2P場景下,當第一設備在第一時間資源內的任意時刻收到一個應答幀時,若確定該應答幀的目的地址是第一時間資源的指定STA的位址(即第二設備位址),則第一設備可判斷該應答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的時長是否小於T。如果小於T,則第一設備在SIFS之後立即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反之,如果大於T,則第一設備不恢復TXOP的使用權。或者,當第一設備在第一時間資源內任意時刻收到一個不索取響應幀的幀時,若該不索取回應幀的幀的發送地址是第一時間資源的指定STA的位址(即第二設備位址),則第一設備判斷該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的時長是否小於T。如果小於T,則第一設備可以在SIFS之後立即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反之,如果大於T,則第一設備不恢復TXOP的使用權。
具體地,在UL場景下,當第一設備在第一時間資源內任意時刻收到一個不索取響應幀的幀時,若該不索取回應幀的幀的發送地址是第一時間資源的指定STA的位址(即第二設備位址),則第一設備判斷該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的時長是否小於T。如果小於T,則第一設備可以在SIFS之後立即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反之,如果大於T,則第一設備不恢復TXOP的使用權。
為方便理解,請參見圖17,圖17是本申請提供的P2P場景下基於預設時長T恢復TXOP使用權的場景示意圖。如圖17所示,在P2P場景中,第一設備(如圖17中的AP)發出mMU-RTS幀開始,到第二設備(如圖17中的STA1)在第一時間資源(如圖17中的SU SP)向SU PPDU接收方(如圖17中的STA2)發送SU PPDU的過程可參見上述圖2a中描述的過程,在此不再進行贅述。其中,當AP在第一時間資源內的任意時刻收到了一個BA幀,且該BA幀的目的地址是STA1的地址時,若AP判斷出該BA幀的結束時刻距離SU SP的結束時刻的時長(如圖17中的T’)小於預設時長T,則AP可以在SIFS之後立即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反之,若T’大於T,則AP不恢復TXOP的使用權。相應地,針對STA1而言,若STA1在第一時間資源內任意時刻收到了發往自身的BA幀,且STA1判斷出該BA幀的結束時刻距離SU SP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T’小於T,則該STA1默認AP將恢復對該TXOP的使用,即該STA將不再允許在SU SP的剩餘時間發送SU PPDU。反之,若STA1判斷出該時長T’大於T,則該STA可以繼續使用該SU SP。
可選的,在一些可行的實施方式中,當第一設備確定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等於預設時長T時,第一設備可選擇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或者,第一設備也可選擇不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具體根據實際應用場景確定,在此不做限制。
相應地,針對第二設備而言,當第二設備接收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小於預設時長T,或,第二設備發送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小於預設時長T時,第二設備不再發送PPDU。反之,當第二設備接收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大於預設時長T,或,第二設備發送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大於預設時長T時,第二設備可繼續使用第一時間資源。
具體地,在UL場景或P2P場景中,當第二設備在第一時間資源內任意時刻收到了發往自身的應答幀時,第二設備可判斷該應答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的時長是否小於T。如果小於T,則該第二設備預設為第一設備將恢復對該TXOP的使用,即該第二設備將不再允許在第一時間資源的剩餘時間發送SU PPDU。反之,如果大於T,則該STA可以繼續使用該SU SP。或者,當第二設備在第一時間資源內任意時刻發送了一個不會索取響應幀的幀時,則判斷該發送的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的時長是否小於T。如果小於T,則該第二設備預設為第一設備將恢復對該TXOP的使用,即該第二設備將不再在第一時間資源的剩餘時間發送SU PPDU。反之,如果大於T,則該第二設備可以繼續使用該第一時間資源。
可理解的,當第二設備接收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等於預設時長T,或,第二設備發送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等於預設時長T時,第二設備是否選擇繼續使用第一時間資源應該與第一設備在此種情況下選擇是否恢復對TXOP使用權保持一致。例如,若規定第一設備在確定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等於預設時長T時,第一設備選擇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則第二設備需要在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等於預設時長T時,選擇不再發送PPDU。相應地,若規定第一設備在確定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等於預設時長T時,第一設備選擇不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則可規定第二設備在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等於預設時長T時,選擇繼續使用第一時間資源。
可選的,在一些可行的實施方式中,當第二幀為第二設備在使用第一時間資源時,第二設備發出的最後一個SU PPDU,或者第二幀為第二設備使用第一時間資源時,第二設備發出的最後一個SU PPDU的BA幀時,若第二設備確定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大於預設時長T時,則為了不浪費通道資源,第二設備還可以向第一設備發送第一幀,以用於指示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相應地,第一設備通過接收來自於第一設備的第一幀,並解析第一幀的資訊,即可根據該第一幀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其中,本申請實施例中,第二設備通過發送第一幀以用於指示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使用結束的方案可參見上述實施一中描述的過程,在此不再進行贅述。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在P2P和UL場景下,第一設備可通過判斷在任意時刻接收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與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T’與時間門限(即本申請中的預設時長T)之間的大小關係,來確定是否恢復或收回第一設備對TXOP的使用權。通過採用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方案,當T’小於T時,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同樣可提前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提高了通道資源利用率和恢復TXOP的可靠性。
進一步地,在UL場景下,也可以是第一設備發送第二幀,並根據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與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T’與時間門限(即本申請中的預設時長T)之間的大小關係,來確定是否恢復或收回第一設備對TXOP的使用權。
具體的,參見圖18,圖18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圖。如圖18所示,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步驟:
S301、第一設備發送第二幀。
在一些可行的實施方式中,在UL場景下時,上述第一設備還可以向第二設備發送第二幀,並根據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與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與預設時間T之間的大小關係,確定是否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通常而言,UL場景下第一設備發送的第二幀是第一設備基於從第二設備接收到的SU PPDU而返回給第二設備的BA幀。相應地,針對UL場景下的第二設備而言,第二設備通過接收第一設備向第二設備發送的BA幀,可根據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與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與預設時間T之間的大小關係,確定是否繼續使用第一時間資源。
S302、第一設備在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小於預設時長T時,恢復對傳輸機會TXOP的使用權。
在一些可行的實施方式中,第一設備在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小於預設時長T時,恢復對傳輸機會TXOP的使用權。其中,第一時間資源是第一設備從獲取到的TXOP中為第二設備分配的。相應地,當第二設備確定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小於預設時長T時,第二設備預設第一設備將恢復對該TXOP的使用權,即第二設備將不再允許在SU SP的剩餘時間內發送SU PPDU。
可選的,在一些可行的實施方式中,當第二設備確定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大於T時,為了不浪費資源,第二設備可通過向第一設備發送第一幀,以用於指示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相應地,第一設備通過接收來自於第二設備的第一幀,通過解析第一幀,即可根據該第一幀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其中,本申請實施例中第二設備通過發送第一幀以用於指示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使用結束的方案可參見上述實施一中描述的過程,在此不再進行贅述。
為便於理解,請參見圖19,圖19是本申請提供的UL場景下基於預設時長T恢復TXOP使用權的場景示意圖。如圖19所示,在UL場景中,第一設備(如圖19中的AP)發出mMU-RTS幀開始,到第二設備(如圖19中的STA1)在第一時間資源(如圖19中的SU SP)向SU PPDU接收方(如圖19中的AP)發送SU PPDU的過程可參見上述圖2a中描述的過程,在此不再進行贅述。其中,當AP在第一時間資源內的任意時刻向STA1發送了一個BA幀時,若AP判斷出該BA幀的結束時刻距離SU SP的結束時刻的時長(如圖19中的T’)小於預設時長T,則AP可以在SIFS之後立即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反之,若T’大於T,則AP不恢復TXOP的使用權。相應地,針對STA1而言,若STA1在第一時間資源內的任意時刻收到了發往自身的BA幀,且STA1判斷出該BA幀的結束時刻距離SU SP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T’小於T,則該STA1默認AP將恢復對該TXOP的使用,即該STA將不再允許在SU SP的剩餘時間發送SU PPDU。反之,若STA1判斷出該時長T’大於T,則該STA可以繼續使用該SU SP。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在UL場景下,第一設備可通過發送第二幀,並根據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與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T’與時間門限(即本申請中的預設時長T)之間的大小關係,來確定是否恢復/收回第一設備對TXOP的使用權。通過採用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方案,當T’小於T時,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可提前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提高了通道資源利用率和恢復TXOP的可靠性。
另外,本申請還提供一實施例,該實施例可用於當AP因為某種原因(例如到達一個緊急的需要立即傳輸的業務)需要收回TXOP的使用權時,則AP可通過發送主動恢復幀(即本申請幀的第三幀)來主動恢復/收回AP對TXOP的使用權。以下以該實施例應用於UL場景為例進行說明,可以理解的是,該實施例也可以應用於其他場景,本申請在此不進行限制。
具體的,參見圖20,圖20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圖。如圖20所示,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步驟:
S401、第一設備確定第三幀。
在一些可行的實施方式中,如果AP因為某種原因(例如到達一個緊急的需要立即傳輸的業務)需要收回TXOP的使用權時,則可以通過發送第三幀向第二設備告知第一設備將立即收回或即將收回TXOP使用權。因此,當該第二設備在收到該第三幀之後將不再在第一時間資源的剩餘時間內進行SU PPDU的傳輸。
其中,上述第三幀可以是增強的BA幀。也就是說,本申請可通過修改第一設備向第二設備回饋的BA幀的幀結構,以使得該增強的BA幀既可以表示該BA幀是第一設備基於從第二設備接收的SU PPDU的回應幀,同時也可以用於指示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可理解的,本申請可通過修改BA控制(BA Control)域,以使得BA控制域用於指示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具體地,可將BA控制域的預留欄位中包括的至少一個位元設置為TXOP恢復指示(TXOP Recovery Indication)域。例如,假設將BA控制域的預留欄位中包括的一個位元設置為TXOP恢復指示域,則可規定該域置1時,表示第一設備將立即恢復TXOP使用權,當該域置0時,表示第一設備不恢復對TXOP使用權。或者,也可以規定該域置0時,表示第一設備將立即恢復TXOP使用權,當該域置1時,表示第一設備不恢復對TXOP使用權,在此不做限定。
為便於理解,請參見圖21,圖21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增強的BA幀的幀結構示意圖。如圖21所示,BA幀中可包括幀控制(Frame Control)域,時長(Duration)域,接收位址(RA)域,發送位址(TA)域,BA控制(BA Control)域,BA資訊(BA Information)域和幀檢測序列(FCS)域等。其中,現有標準協議(即802.11ax)中規定BA控制域可包括16個位元,其中,第1位元表示塊確認政策(BA Ack Policy)欄位,第2位元~第5位元表示塊確認類型(BA Type)欄位,第6位元~第12位元表示預留(Reserved)欄位,第13位元~第16位元表示業務標識資訊(TID_INFO)欄位。其中,為增強BA域,因此可將BA控制域中的第6位元~第12位元中的至少一個位元用於表示TXOP恢復指示域。例如,假設將BA控制域的預留欄位中包括的一個位元用於表示TXOP恢復指示域,則可將第6位元~第12位元中的任一位元設置為TXOP恢復指示域。例如,圖21中的將BA控制域中的第6位元設置為TXOP恢復指示域。
進一步地,請參見圖22,圖22是本申請提供的第一設備主動恢復TXOP使用權的一應用場景示意圖。如圖22所示,在UL場景中,第一設備(如圖22中的AP)發出mMU-RTS幀開始,到第二設備(如圖22中的STA1)在第一時間資源(如圖22中的SU SP)向SU PPDU接收方(如圖22中的AP)發送SU PPDU的過程可參見上述圖2a中描述的過程,在此不再進行贅述。當AP需要主動恢復/收回對TXOP的使用權時,AP可以通過任意一個BA幀中向STA1告知AP將收回TXOP使用權。如圖22所示,AP通過向STA1發送一個增強的BA幀(即本申請中的第三幀),並在發送完該增強的BA幀後等待SIFS後,收回對TXOP使用權(如圖22中AP發送PPDU)。
可選的,也可以不修改/增強BA幀的幀結構,而是與BA幀聚合一個其他幀(即本申請中的第四幀),該其他幀用來指示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也就是說,第三幀是一個聚合幀,該聚合幀是BA幀與其他幀(即第四幀)聚合得到的。應當理解的是,本申請允許聚合所有能夠起到該作用的第四幀。例如,第四幀中A控制域包括第三指示資訊,第三指示資訊用於指示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傳輸機會TXOP的使用權。具體地,第四幀可以是QoS data幀或者Qos Null Data幀,並在其A控制欄位中攜帶一種新的A控制域的類型(例如控制標識的取值為7),其幀結構可一併參見上述圖7,在此不再贅述。可選的,第三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第三幀是控制幀且第三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第三幀是主動恢復幀,主動恢復幀用於指示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傳輸機會TXOP的使用權。也就是說,還可以設計另一種新的控制幀(例如框架類型域為二進位01,幀子類型域為二進位1111)用於指示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傳輸機會TXOP的使用權。為方便描述,可將該新的控制幀稱為主動恢復幀,其中,主動恢復幀的幀結構可一併參見上述圖8,在此不再贅述。
為便於理解,請參見圖23,圖23是本申請提供的第一設備主動恢復TXOP使用權的另一應用場景示意圖。如圖23所示,在UL場景中,第一設備(如圖22中的AP)發出mMU-RTS幀開始,到第二設備(如圖22中的STA1)在第一時間資源(如圖22中的SU SP)向SU PPDU接收方(如圖22中的AP)發送SU PPDU的過程可參見上述圖2a中描述的過程,在此不再進行贅述。當AP需要主動恢復/收回對TXOP的使用權時,AP可以通過與任意一個BA幀聚合一個其他幀(即本申請中的第四幀),該聚合的其他幀用於向STA1指示AP將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如圖22所示,AP通過將BA幀和其他幀聚合為第三幀後,再將該第三幀發送給STA1,以用於指示STA1:AP將恢復對TXOP的使用。其中,當AP發送完該第三幀後等待SIFS後,可收回對TXOP使用權(如圖23中AP發送PPDU)。
S402、第一設備向第二設備發送第三幀。
在一些可行的實施方式中,當第一設備確定第三幀後,第一設備可向第二設備發送該第三幀。可理解的,第一設備可在發送完第三幀後,再等待SIFS時長後,收回TXOP的使用權。或者,第一設備可在發送完第三幀後,等待第二設備再多發k次數據幀後,再收回TXOP的使用權。也就是說,第一設備可在發送完第三幀後,再等待一段預設時長T0後,再收回TXOP的使用權。這是第一設備給第二設備緩衝的時間,或者,為其它準備工作留足時間。為方便描述,以下可將“第一設備可在發送完第三幀後,再等待SIFS時長後,收回TXOP的使用權”簡述為“第一設備立即收回對TXOP的使用權”,以及將“第一設備可在發送完第三幀後,等待第二設備再多發k次數據幀後,再收回TXOP的使用權”簡述為“第一設備延緩收回對TXOP的使用權”。其中,k為大於0的整數(例如k=1)。
可理解的,從第二設備的角度看,當第二設備從第一設備接收到第三幀時,第二設備不再發送資料幀(即當第一設備立即收回對TXOP的使用權,第二設備不允許再發送任何資料幀),或者,第二設備允許再發送k次數據幀(即第一設備延緩收回對TXOP的使用權,第二設備可允許再發送k次數據幀)。其中,第三幀可以是增強的BA幀,或者,第三幀也可以是一個聚合幀。
為便於理解,請參見圖22或圖23,當AP需要立即主動恢復/收回對TXOP的使用權時,AP可以通過任意一個BA幀中向STA1告知AP將立即收回TXOP使用權。也就是說,AP通過向STA1發送一個增強的BA幀,並在發送完該BA幀後等待SIFS後,可收回對TXOP使用權(如圖22中AP發送PPDU)。
為便於理解,請參見圖24,圖24是本申請提供的第一設備主動恢復TXOP使用權的另一應用場景示意圖。如圖24所示,在UL場景中,第一設備(如圖24中的AP)發出mMU-RTS幀開始,到第二設備(如圖24中的STA1)在第一時間資源(如圖24中的SU SP)向SU PPDU接收方(如圖24中的AP)發送SU PPDU的過程可參見上述圖2a中描述的過程,在此不再進行贅述。其中,當AP需要主動收回對TXOP的使用權時,AP可以通過向STA1發送增強的BA幀,以用於向STA1告知AP將收回TXOP使用權。在如圖24的場景中,AP可允許STA1在收到增強的BA幀後,再發1次(即k=1)SU PPDU,因此,當AP向STA1發送一個增強的BA幀後,AP可在發送完該BA幀後等待時長T0後,正式收回/恢復對TXOP使用權(如圖24中AP發送PPDU)。其中,T0=3SIFS+SU PPDU+BA。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當AP因為某種原因(例如到達一個緊急的需要立即傳輸的業務)需要收回TXOP的使用權時,則AP可通過發送主動恢復幀(即本申請幀的第三幀)來主動恢復/收回AP對TXOP的使用權。這種主動收回的方式使得AP可按需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方法實施例之間的相關特徵可以進行組合,本申請在此不做限定。
上述內容詳細闡述了本申請提供的方法,為了便於實施本申請實施例的上述方案,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了相應的裝置或設備。
本申請實施例可以根據上述方法示例對第一設備和第二設備進行功能模組的劃分,例如,可以對應各個功能劃分各個功能模組,也可以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個處理模組中。上述集成的模組既可以採用硬體的形式實現,也可以採用軟體功能模組的形式實現。需要說明的是,本申請實施例中對模組的劃分是示意性的,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下面將結合圖25和圖26詳細描述本申請實施例的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
在採用集成的單元的情況下,參見圖25,圖25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1的結構示意圖。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可以為第一設備或第一設備中的晶片,比如Wi-Fi晶片等。如圖25所示,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包括處理單元11和收發單元12。
在一種設計中,收發單元12,用於從第二設備接收第一幀,所述第一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所述第一時間資源是所述第一設備從獲取到的傳輸機會TXOP中為所述第二設備分配的,所述第一時間資源是所述第一設備通過單使用者觸發幀為所述第二設備分配的;處理單元11,用於根據所述第一幀,恢復對所述TXOP的使用權。
可選的,所述第一個時間資源用於傳輸上行單使用者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PPDU或者用於點到點P2P通信,所述單使用者觸發幀包括第一欄位和第二欄位,所述第一欄位用於指示所述TXOP的剩餘時間資源,所述第二欄位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間資源。
可選的,所述第一幀中攜帶第一指示資訊,所述第一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可選的,所述第一幀中還攜帶第二指示資訊,所述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是否還需用於資料傳輸的時間資源。
可選的,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或,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和所述第二指示資訊。
可選的,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一值,所述第一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
可選的,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二值,所述第二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是指令和狀態CAS控制域;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反向授權RDG子欄位中;或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RDG子欄位中,所述第二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的第4個位元至第8位元中的至少一個位元中。
可選的,所述第一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控制幀且所述第一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時間資源交還幀,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在另一種設計中,收發單元12,用於接收第二幀;處理單元11,用於在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小於預設時長T時,恢復對傳輸機會TXOP的使用權。其中,所述第二幀的目的地址是第二設備的位址,或者,所述第二幀的發送位址是所述第二設備的位址且所述第二幀為不索取回應幀的幀。所述第一時間資源是所述第一設備從獲取到的所述TXOP中為所述第二設備分配的。
可選的,所述收發單元12,還用於在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大於所述T時,從第二設備接收第一幀,所述第一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可選的,所述第一個時間資源用於傳輸上行單使用者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PPDU或者用於點到點P2P通信,所述單使用者觸發幀包括第一欄位和第二欄位,所述第一欄位用於指示所述TXOP的剩餘時間資源,所述第二欄位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間資源。
可選的,所述第一幀中攜帶第一指示資訊,所述第一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可選的,所述第一幀中還攜帶第二指示資訊,所述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是否還需用於資料傳輸的時間資源。
可選的,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或,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和所述第二指示資訊。
可選的,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一值,所述第一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
可選的,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二值,所述第二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是指令和狀態CAS控制域。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反向授權RDG子欄位中,或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RDG子欄位中,所述第二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的第4個位元至第8位元中的至少一個位元中。
可選的,所述第一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控制幀且所述第一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時間資源交還幀,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在另一種設計中,收發單元12,用於發送第二幀,所述第二幀的目的地址是第二設備的位址。處理單元11,用於判斷在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小於預設時長T時,恢復對傳輸機會TXOP的使用權。所述第一時間資源是所述第一設備從獲取到的所述TXOP中為所述第二設備分配的。
可選的,所述處理單元11,還用於在判斷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大於所述T時,通過所述收發單元12從第二設備接收第一幀,所述第一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可選的,所述第一個時間資源用於傳輸上行單使用者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PPDU或者用於點到點P2P通信,所述單使用者觸發幀包括第一欄位和第二欄位,所述第一欄位用於指示所述TXOP的剩餘時間資源,所述第二欄位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間資源。
可選的,所述第一幀中攜帶第一指示資訊,所述第一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可選的,所述第一幀中還攜帶第二指示資訊,所述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是否還需用於資料傳輸的時間資源。
可選的,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或,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和所述第二指示資訊。
可選的,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一值,所述第一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
可選的,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二值,所述第二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是指令和狀態CAS控制域;
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反向授權RDG子欄位中;或
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RDG子欄位中,所述第二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的第4個位元至第8位元中的至少一個位元中。
可選的,所述第一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控制幀且所述第一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時間資源交還幀,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在另一種設計中,處理單元11,用於確定第三幀,收發單元12,用於向第二設備發送所述第三幀。其中,所述第三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傳輸機會TXOP的使用權。
可選的,所述第三幀為所述第一設備基於從所述第二設備接收的資料幀返回的塊確認BA幀。所述BA幀中的BA控制域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
可選的,所述第三幀是聚合幀,所述聚合幀是第四幀和BA幀聚合獲得的。其中,所述第四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所述BA幀為所述第一設備基於從所述第二設備接收的資料幀生成的。
可選的,所述第四幀中A控制域包括第三指示資訊,所述第三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
可選的,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三值,所述第三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三指示資訊。
可選的,所述第三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三幀是控制幀且所述第三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三幀是主動恢復幀,所述主動恢復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傳輸機會TXOP的使用權。
應理解,上述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1可對應執行前述方法實施例的步驟,並且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1中的各個單元的上述操作或功能分別為了實現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第一設備執行的相應操作,其中,相應的有益效果可以參考方法實施例,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請一併參見圖25,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還可以為第二設備或第二設備中的晶片,比如Wi-Fi晶片等。如圖25所示,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包括處理單元11和收發單元12。
在一種設計中,處理單元11,用於確定第一幀,所述第一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所述第一時間資源是第一設備從獲取到的傳輸機會TXOP中為所述第二設備分配的,所述第一時間資源是所述第一設備通過單使用者觸發幀為所述第二設備分配的;收發單元12,用於向所述第一設備發送所述第一幀。
可選的,所述第一個時間資源用於傳輸上行單使用者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PPDU或者用於點到點P2P通信,所述單使用者觸發幀包括第一欄位和第二欄位,所述第一欄位用於指示所述TXOP的剩餘時間資源,所述第二欄位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間資源。
可選的,所述第一幀中攜帶第一指示資訊,所述第一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可選的,所述第一幀中還攜帶第二指示資訊,所述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是否還需用於資料傳輸的時間資源。
可選的,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或,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和所述第二指示資訊。
可選的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一值,所述第一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
可選的,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二值,所述第二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是指令和狀態CAS控制域;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反向授權RDG子欄位中;或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RDG子欄位中,所述第二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的第4個位元至第8位元中的至少一個位元中。
可選的,所述第一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控制幀且所述第一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時間資源交還幀,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可選的,若所述第一幀為服務品質空資料Qos Null Data幀,或者,所述第一幀為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則所述第二設備在所述第一幀的結束時刻晚於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且所述第一幀的開始時刻早於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時,執行所述的向所述第一設備發送所述第一幀。
在另一種設計中,收發單元12,用於接收第二幀,或者,發送第二幀,所述第二幀為不索取回應幀的幀。其中,所述第二設備在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小於預設時長T時,所述第二設備不再發送PPDU。
可選的,所述第二設備還包括處理單元11,所述處理單元11用於判斷在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大於預設時長T時,通過所述收發單元12向第一設備發送第一幀。其中,所述第一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所述第一時間資源是所述第一設備從獲取到的所述TXOP中為所述第二設備分配的。
可選的,所述第一個時間資源用於傳輸上行單使用者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PPDU或者用於點到點P2P通信,所述單使用者觸發幀包括第一欄位和第二欄位,所述第一欄位用於指示所述TXOP的剩餘時間資源,所述第二欄位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間資源。
可選的,所述第一幀中攜帶第一指示資訊,所述第一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可選的,所述第一幀中還攜帶第二指示資訊,所述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是否還需用於資料傳輸的時間資源。
可選的,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或,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和所述第二指示資訊。
可選的,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一值,所述第一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
可選的,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二值,所述第二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是指令和狀態CAS控制域;
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反向授權RDG子欄位中;或
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RDG子欄位中,所述第二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的第4個位元至第8位元中的至少一個位元中。
可選的,所述第一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控制幀且所述第一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時間資源交還幀,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可選的,當所述第一幀為服務品質空資料Qos Null Data幀,或者,所述第一幀為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時,若所述第一幀的結束時刻晚於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且所述第一幀的開始時刻早於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則所述第二設備被允許向所述第一設備發送所述第一幀。
在另一種設計中,收發單元12,用於從第一設備接收第二幀。處理單元11,用於判斷在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小於預設時長T時,所述第二設備不再發送PPDU。
可選的,所述處理單元11,還用於判斷在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大於預設時長T時,通過所述收發單元12向第一設備發送第一幀。其中,所述第一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所述第一時間資源是所述第一設備從獲取到的所述TXOP中為所述第二設備分配的。
可選的,所述第一個時間資源用於傳輸上行單使用者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PPDU或者用於點到點P2P通信,所述單使用者觸發幀包括第一欄位和第二欄位,所述第一欄位用於指示所述TXOP的剩餘時間資源,所述第二欄位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間資源。
可選的,所述第一幀中攜帶第一指示資訊,所述第一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可選的,所述第一幀中還攜帶第二指示資訊,所述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是否還需用於資料傳輸的時間資源。
可選的,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或,所述第一幀中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和所述第二指示資訊。
可選的,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一值,所述第一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一指示資訊。
可選的,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二值,所述第二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是指令和狀態CAS控制域;
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反向授權RDG子欄位中;或
所述第一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中的RDG子欄位中,所述第二指示資訊承載在所述CAS控制域的第4個位元至第8位元中的至少一個位元中。
可選的,所述第一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控制幀且所述第一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一幀是時間資源交還幀,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二設備對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使用結束。
可選的,當所述第一幀為服務品質空資料Qos Null Data幀,或者,所述第一幀為所述時間資源交還幀時,若所述第一幀的結束時刻晚於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且所述第一幀的開始時刻早於所述第一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則所述第二設備被允許向所述第一設備發送所述第一幀。
在另一種設計中,處理單元11,用於判斷當第二設備從第一設備接收到第三幀時,所述第二設備不再通過收發單元12發送資料幀,或者,通過所述收發單元12再發送k次數據幀,其中,所述第三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傳輸機會TXOP的使用權,k為大於0的整數。
可選的,所述第三幀為所述第一設備基於從所述第二設備接收的資料幀返回的塊確認BA幀。所述BA幀中的BA控制域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
可選的,所述第三幀是聚合幀,所述聚合幀是第四幀和BA幀聚合獲得的。其中,所述第四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所述BA幀為所述第一設備基於從所述第二設備接收的資料幀生成的。
可選的,所述第四幀中A控制域包括第三指示資訊,所述第三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
可選的,所述A控制域中的控制標識為第三值,所述第三值表示所述A控制域包括所述第三指示資訊。
可選的,所述第三幀中幀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三幀是控制幀且所述第三幀中幀子類型欄位指示所述第三幀是主動恢復幀,所述主動恢復幀用於指示所述第一設備主動恢復對傳輸機會TXOP的使用權。
應理解,上述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1還可對應執行前述方法實施例,並且該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1中的各個單元的上述操作或功能分別為了實現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第二設備執行的相應操作,其中,相應的有益效果可以參考方法實施例,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以上介紹了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一設備和第二設備,以下介紹所述第一設備和第二設備可能的產品形態。應理解,但凡具備上述圖25所述的第一設備的功能的任何形態的產品,和/或所述的第二設備的功能的任何形態的產品,都落入本申請實施例的保護範圍。還應理解,以下介紹僅為舉例,不限制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一設備和第二設備的產品形態僅限於此。
作為一種可能的產品形態,本申請實施例所述的第一設備和第二設備,可以由一般性的匯流排體系結構來實現。
為了便於說明,參見圖26,圖26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通信裝置1000的結構示意圖。該通信裝置1000可以為第一設備或第二設備,或其中的晶片。圖26僅示出了通信裝置1000的主要部件。除處理器1001和收發器1002之外,所述通信裝置還可以進一步包括記憶體1003、以及輸入輸出裝置(圖未示意)。
處理器1001主要用於對通信協定以及通信資料進行處理,以及對整個通信裝置進行控制,執行軟體程式,處理軟體程式的資料。記憶體1003主要用於儲存軟體程式和資料。收發器1002可以包括控制電路和天線,控制電路主要用於基帶訊號與射頻訊號的轉換以及對射頻訊號的處理。天線主要用於收發電磁波形式的射頻訊號。輸入輸出裝置,例如觸控式螢幕、顯示幕,鍵盤等主要用於接收使用者輸入的資料以及對使用者輸出資料。
當通信裝置開機後,處理器1001可以讀取記憶體1003中的軟體程式,解釋並執行軟體程式的指令,處理軟體程式的資料。當需要通過無線發送資料時,處理器1001對待發送的資料進行基帶處理後,輸出基帶訊號至射頻電路,射頻電路將基帶訊號進行射頻處理後將射頻訊號通過天線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發送。當有資料發送到通信裝置時,射頻電路通過天線接收到射頻訊號,將射頻訊號轉換為基帶訊號,並將基帶訊號輸出至處理器1001,處理器1001將基帶訊號轉換為資料並對該資料進行處理。
在另一種實現中,所述的射頻電路和天線可以獨立於進行基帶處理的處理器而設置,例如在分散式場景中,射頻電路和天線可以與獨立於通信裝置,呈拉遠式的佈置。
其中,處理器1001、收發器1002、以及記憶體1003可以通過通信匯流排連接。
一種設計中,通信裝置1000可以用於執行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第一設備的功能:處理器1001可以用於執行圖3中的步驟S102,和/或圖16中的步驟S202,和/或圖18中的步驟S302,和/或圖20中的步驟S401,和/或用於執行本文所描述的技術的其它過程;收發器1002可以用於執行圖3中的步驟S101,和/或圖16中的步驟S201,和/或圖18中的步驟S301,和/或圖20中的步驟S402,和/或用於本文所描述的技術的其它過程。
另一種設計中,通信裝置1000可以用於執行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第二設備的功能:處理器1001可以用於執行圖3中的步驟S101中確定第一幀,和/或圖16中的步驟S202,和/或圖18中的步驟S302,和/或圖20中的步驟S402,和/或用於執行本文所描述的技術的其它過程;收發器1002可以用於執行圖3中的步驟S101發送第一幀,和/或圖16中的步驟S201,和/或圖18中的步驟S301,和/或圖20中的步驟S401,和/或用於本文所描述的技術的其它過程。
在上述任一種設計中,處理器1001中可以包括用於實現接收和發送功能的收發器。例如該收發器可以是收發電路,或者是介面,或者是介面電路。用於實現接收和發送功能的收發電路、介面或介面電路可以是分開的,也可以集成在一起。上述收發電路、介面或介面電路可以用於代碼/資料的讀寫,或者,上述收發電路、介面或介面電路可以用於訊號的傳輸或傳遞。
在上述任一種設計中,處理器1001可以存有指令,該指令可為電腦程式,電腦程式在處理器1001上運行,可使得通信裝置1000執行上述任一方法實施例中描述的方法。電腦程式可能固化在處理器1000中,該種情況下,處理器1001可能由硬體實現。
在一種實現方式中,通信裝置1000可以包括電路,所述電路可以實現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發送或接收或者通信的功能。本申請中描述的處理器和收發器可實現在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模擬IC、無線射頻積體電路(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RFIC)、混合訊號IC、專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電子設備等上。該處理器和收發器也可以用各種IC工藝技術來製造,例如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nMetal-oxide-semiconductor,NMOS)、P 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PMOS)、雙極結型電晶體(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雙極 CMOS(BiCMOS)、矽鍺(SiGe)、砷化鎵(GaAs)等。
本申請中描述的通信裝置的範圍並不限於此,而且通信裝置的結構可以不受圖26的限制。通信裝置可以是獨立的設備或者可以是較大設備的一部分。例如所述通信裝置可以是: (1)獨立的積體電路IC,或晶片,或,晶片系統或子系統; (2)具有一個或多個IC的集合,可選的,該IC集合也可以包括用於儲存資料,電腦程式的儲存部件; (3)ASIC,例如數據機(Modem); (4)可嵌入在其他設備內的模組; (5)接收機、終端、智慧終端機、蜂窩電話、無線設備、手持機、移動單元、車載設備、網路設備、雲設備、人工智慧設備等等; (6)其他等等。
作為一種可能的產品形態,本申請實施例所述的第一設備和第二設備,可以由通用處理器來實現。
實現第一設備的通用處理器包括處理電路和與所述處理電路內部連接通信的輸入輸出介面。
一種設計中,該通用處理器可以用於執行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第一設備的功能。具體地,該處理電路用於執行圖3中的步驟S102,和/或圖16中的步驟S202,和/或圖18中的步驟S302,和/或圖20中的步驟S401,和/或用於執行本文所描述的技術的其它過程;該輸入輸出介面用於執行圖3中的步驟S101,和/或圖16中的步驟S201,和/或圖18中的步驟S301,和/或圖20中的步驟S402,和/或用於本文所描述的技術的其它過程。
實現第二設備的通用處理器包括處理電路和與所述處理電路內部連接通信的輸入輸出介面。
一種設計中,該通用處理器可以用於執行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第二設備的功能。具體地,該處理電路用於執行圖3中的步驟S101中確定第一幀,和/或圖16中的步驟S202,和/或圖18中的步驟S302,和/或圖20中的步驟S40,和/或用於執行本文所描述的技術的其它過程;該輸入輸出介面用於執行圖3中的步驟S101發送第一幀,和/或圖16中的步驟S201,和/或圖18中的步驟S301,和/或圖20中的步驟S402,和/或用於本文所描述的技術的其它過程。
應理解,上述各種產品形態的通信裝置,具有上述方法實施例中第一設備或第二設備的任意功能,可以對應實現上述方法實施例中的步驟,並且取得相應的技術效果,為了簡潔,此處不再贅述。
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電腦可讀儲存介質,該電腦可讀儲存介質中儲存有電腦程式代碼,當上述處理器執行該電腦程式代碼時,電子設備執行前述任一實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電腦程式產品,當該電腦程式產品在電腦上運行時,使得電腦執行前述任一實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通信裝置,該裝置可以以晶片的產品形態存在,該裝置的結構中包括處理器和介面電路,該處理器用於通過接收電路與其它裝置通信,使得該裝置執行前述任一實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無線通訊系統,包括第一設備和第二設備,該第一設備和第二設備可以執行前述任一實施例中的方法。
結合本申請公開內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演算法的步驟可以硬體的方式來實現,也可以是由處理器執行軟體指令的方式來實現。軟體指令可以由相應的軟體模組組成,軟體模組可以被存放於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快閃記憶體、可擦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電可擦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碟、移動硬碟、唯讀光碟(CD-ROM)或者本領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儲存介質中。一種示例性的儲存介質耦合至處理器,從而使處理器能夠從該儲存介質讀取資訊,且可向該儲存介質寫入資訊。當然,儲存介質也可以是處理器的組成部分。處理器和儲存介質可以位於ASIC中。另外,該ASIC可以位於核心網周邊設備中。當然,處理器和儲存介質也可以作為分立元件存在於核心網周邊設備中。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可以意識到,在上述一個或多個示例中,本申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體、軟體、固件或它們的任意組合來實現。當使用軟體實現時,可以將這些功能儲存在電腦可讀介質中或者作為電腦可讀介質上的一個或多個指令或代碼進行傳輸。電腦可讀介質包括電腦可讀儲存介質和通信介質,其中通信介質包括便於從一個地方向另一個地方傳送電腦程式的任何介質。儲存介質可以是通用或專用電腦能夠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質。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申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並不用於限定本申請的保護範圍,凡在本申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括在本申請的保護範圍之內。
S101、S102、S201、S202、S301、S302、S401、S402:步驟 11: 處理單元 12: 收發單元 1: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 1000:通信裝置 1001:處理器 1002:收發器 1003:記憶體
圖1a是本申請提供的通信系統架構示意圖。 圖1b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接入點的結構示意圖。 圖1c示出了單個天線/射頻的STA結構示意圖。 圖2a是單使用者觸發幀應用於P2P場景的示意圖。 圖2b是單使用者觸發幀應用於UL傳輸場景的示意圖。 圖2c是剩餘時長的示意圖。 圖3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圖。 圖4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第一幀的幀結構的一示意圖。 圖5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UL場景下的TXOP使用權恢復的一應用場景示意圖。 圖6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P2P場景下的TXOP使用權恢復的一應用場景示意圖。 圖7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第一幀的幀結構的另一示意圖。 圖8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第一幀的幀結構的另一示意圖。 圖9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UL場景下的TXOP使用權恢復的另一應用場景示意圖。 圖10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P2P場景下的TXOP使用權恢復的另一應用場景示意圖。 圖11(a)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第一幀的幀結構的另一示意圖。 圖11(b)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第一幀的幀結構的另一示意圖。 圖12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幀控制(Frame Control)欄位結構的示意圖。 圖13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UL場景中SU END幀允許跨界傳輸的場景示意圖。 圖14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P2P場景中SU END幀允許跨界傳輸的場景示意圖。 圖15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P2P場景下的TXOP使用權恢復的另一應用場景示意圖。 圖16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圖。 圖17是本申請提供的P2P場景下基於預設時長T恢復TXOP使用權的場景示意圖。 圖18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圖。 圖19是本申請提供的UL場景下基於預設時長T恢復TXOP使用權的場景示意圖。 圖20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圖。 圖21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增強的BA幀的幀結構示意圖。 圖22是本申請提供的第一設備主動恢復TXOP使用權的一應用場景示意圖。 圖23是本申請提供的第一設備主動恢復TXOP使用權的另一應用場景示意圖。 圖24是本申請提供的第一設備主動恢復TXOP使用權的另一應用場景示意圖。 圖25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裝置1的結構示意圖。 圖26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通信裝置1000的結構示意圖。
S101、S102:步驟

Claims (11)

  1. 一種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其中,包括: 第一設備向所述第二設備發送單使用者觸發幀,所述單用戶觸發幀用於從所述第一設備獲取的傳輸機會TXOP中為所述第二設備分配時間資源; 所述第一設備所述向第二設備發送第二幀; 所述第一設備在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所述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小於預設時長T時,恢復對所述TXOP的使用權。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時間資源內,所述第一設備接收所述第二設備發送的單使用者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SU PPDU,所述第二幀為所述SU PPDU的塊確認BA幀。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單用戶觸發幀包括第一欄位和第二欄位,所述第一欄位用於指示所述TXOP的剩餘時間資源,所述第二欄位用於指示所述時間資源。
  4. 如請求項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設備恢復對所述TXOP的使用權,包括: 在短幀間距SIFS時長之後,所述第一設備立即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
  5. 一種通信裝置,其中,包括: 收發單元,用於向所述第二設備發送單使用者觸發幀,所述單用戶觸發幀用於從所述通信獲取的傳輸機會TXOP中為所述第二設備分配時間資源;還用於向所述第二設備發送第二幀; 處理單元,用於在所述第二幀的結束時刻距離所述時間資源的結束時刻之間的時長小於預設時長T時,恢復對所述TXOP的使用權。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通信裝置,其中,所述收發單元還用於在所述時間資源內,接收所述第二設備發送的單使用者實體層協定資料單元SU PPDU,其中,所述第二幀為所述SU PPDU的塊確認BA幀。
  7. 如請求項5或6所述的通信裝置,其中,所述單用戶觸發幀包括第一欄位和第二欄位,所述第一欄位用於指示所述TXOP的剩餘時間資源,所述第二欄位用於指示所述時間資源。
  8. 如請求項5-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通信裝置,其中,所述恢復對所述TXOP的使用權,包括: 在短幀間距SIFS時長之後,立即恢復對TXOP的使用權。
  9. 一種通信裝置,其中,包括:處理器和記憶體; 所述記憶體,用於儲存電腦程式; 所述處理器,用於執行所述記憶體中儲存的電腦程式,以使得通信裝置執行如請求項1-4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10. 一種電腦可讀儲存介質,其中,所述電腦可讀儲存介質中儲存有程式指令,當所述程式指令在電腦上運行時,使得所述電腦執行如請求項1-4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11. 一種包含程式指令的電腦程式產品,其中,當所述程式指令在電腦上運行時,使得所述電腦執行如請求項1-4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TW112109888A 2021-01-15 2022-01-07 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及相關裝置 TW2023297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6633 2021-01-15
CN202110056633.4 2021-01-15
CN202110437428.2A CN114765881A (zh) 2021-01-15 2021-04-22 传输机会的使用权恢复方法及相关装置
CN202110437428.2 2021-04-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9734A true TW202329734A (zh) 2023-07-16

Family

ID=8236483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0767A TWI800207B (zh) 2021-01-15 2022-01-07 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及相關裝置
TW112109888A TW202329734A (zh) 2021-01-15 2022-01-07 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及相關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0767A TWI800207B (zh) 2021-01-15 2022-01-07 傳輸機會的使用權恢復方法及相關裝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63000A1 (zh)
EP (1) EP4199623A4 (zh)
JP (1) JP2023544059A (zh)
KR (1) KR20230056749A (zh)
CN (2) CN114765881A (zh)
AU (1) AU2021418658A1 (zh)
CA (1) CA3194805A1 (zh)
MX (1) MX2023004639A (zh)
TW (2) TWI800207B (zh)
WO (1) WO20221519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31687A1 (zh) * 2022-08-12 2024-0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使用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50555A1 (en) * 2006-04-24 2007-11-0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ignaling procedure for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usage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CN102843785B (zh) * 2011-06-25 2015-04-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中逆向协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02822A (zh) * 2014-04-30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接入方法、系统以及站点
US10116360B2 (en) * 2015-04-23 2018-10-30 Newraco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multi-user transmission in a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LAN
EP3387779B1 (en) * 2015-12-07 2019-11-27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Trigger-based single user uplink transmission
CN106922035B (zh) * 2015-12-28 2019-04-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机会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241798A (zh) * 2016-03-28 2017-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的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7183807A1 (ko) * 2016-04-18 2017-10-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랜 시스템에서 동작모드를 변경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236422A1 (en) * 2017-06-19 2018-12-27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OORDINATED PAIR-PAID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3621B (zh) 2024-01-30
TW202231111A (zh) 2022-08-01
WO2022151912A1 (zh) 2022-07-21
KR20230056749A (ko) 2023-04-27
US20230363000A1 (en) 2023-11-09
MX2023004639A (es) 2023-05-15
CN116193621A (zh) 2023-05-30
TWI800207B (zh) 2023-04-21
AU2021418658A1 (en) 2023-04-06
EP4199623A4 (en) 2024-06-05
CA3194805A1 (en) 2022-07-21
JP2023544059A (ja) 2023-10-19
EP4199623A1 (en) 2023-06-21
CN114765881A (zh) 2022-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92510B2 (ja) マルチキャストフレーム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WO2021212341A1 (zh) 用户设备能力上报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76298B (zh) 多链路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2002221A1 (zh) 多链路建立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1208795A1 (zh) 一种信道打孔模式指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JP2023538642A (ja) Ppduの上りリンク・パラメータ指示方法および関連する装置
US2019023920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same
JP2023549790A (ja) Ppdu内の空間再使用パラメータフィールドを決定する方法、および関連装置
US20230363000A1 (en) Method for recovering permission to use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20230354276A1 (en) Time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JP2023553662A (ja) 空間再利用パラメータを指示し空間再利用パラメータフィールドを決定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23207223A1 (zh) 多链路的重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24103229A1 (zh) 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338063A1 (en) Method of dynamic transceiver configuration
WO2023065251A1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分配方法及装置
WO2023065325A1 (zh) 基于轨道角动量的共享信道传输及装置
WO2022257836A1 (zh) Ppdu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JP2024505214A (ja) マルチap同期伝送に対応する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24514123A (ja)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TW202316897A (zh) 通信方法及相關裝置
CN113452490A (zh) 载波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TW202322600A (zh) P2p鏈路的信息指示方法及相關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