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8913A - 感應發熱輥裝置 - Google Patents

感應發熱輥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8913A
TW202318913A TW111140339A TW111140339A TW202318913A TW 202318913 A TW202318913 A TW 202318913A TW 111140339 A TW111140339 A TW 111140339A TW 111140339 A TW111140339 A TW 111140339A TW 202318913 A TW202318913 A TW 20231891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induction heating
insulator
male
heating roll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0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北野孝次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特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特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特電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8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8913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4Tools, e.g. nozzles, rollers, calenders
    • H05B6/145Heated roll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4Pins or blades for co-operation with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感應發熱輥裝置,在向感應發熱機構的感應線圈供電的供電連接器中在支承感應發熱機構的支承杆內確保公連接器的必要斷面面積並且使公連接器與母連接器的接觸可靠,具備:圓筒狀的輥主體(2);配置在輥主體(2)的內部並具有感應線圈(32)的感應發熱機構(3);支承感應發熱機構(3)並且穿通有感應線圈(32)的引線部(L1)的支承杆(4);在支承杆(4)的外端部將引線部(L1)與外部的電源線(L2)連接的供電連接器(10),供電連接器(10)具有:由斷面矩形形狀的導體構成的公連接器(11);與公連接器(11)可裝拆地連接並由具有與公連接器(11)的彼此相對的一對的相對面(11a、11b)接觸的一對的接觸面(12a、12b)的導體構成的母連接器(12)。

Description

感應發熱輥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感應發熱輥裝置。
這種感應發熱輥裝置具有被支承為轉動自如的輥主體以及配置在輥主體的內部的感應發熱機構。感應發熱機構具有感應線圈,從感應線圈引出的引線通過支承感應發熱機構的支承杆的內部,從支承杆的外端部向外部引出。
而且,如專利文獻1所示,可以考慮如下的構成:在感應發熱輥裝置中,在支承杆的外端部設置連接器的插座,通過將插頭插入該插座,將來自感應線圈的引線與來自交流電源的引線連接。通過該構成,感應發熱輥裝置的操作變得容易。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報特許第3926700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但是,在上述的感應發熱輥裝置中,並沒有對插座以及插頭的具體的結構以及它們的連接結構進行考慮,另外實質上也未達到實用化。
在此,可以考慮使構成設置於支承杆的外端部的插座的公連接器(連接導體)成為斷面圓形形狀。在該情況下,母連接器需要與公連接器的外側周面(曲面)接觸,如果按照感應發熱輥裝置的電氣容量,加大公連接器的斷面面積,則導致母連接器的尺寸在整個周向上變大,難以配置到支承杆內的有限的空間內。另外,難以使母連接器與公連接器的外側周面(曲面)可靠地接觸。
因此,本發明是為瞭解決上述問題點而做出的,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能夠實用化的感應發熱輥裝置的連接器結構,具體地說,在向感應發熱機構的感應線圈供電的供電連接器中,在支承感應發熱機構的支承杆內確保公連接器的必要斷面面積,並且使公連接器與母連接器可靠地接觸。 [解決課題之手段]
即,本發明的感應發熱輥裝置,其具備:圓筒狀的輥主體,被支承為可轉動;感應發熱機構,配置在所述輥主體的內部,具有感應線圈;支承杆,支承所述感應發熱機構,並且所述感應線圈的引線部穿通所述支承杆;以及供電連接器,在所述支承杆的外端部將所述引線部與外部的電源線連接,所述供電連接器具有:公連接器,由斷面矩形形狀的導體構成;以及母連接器,可裝拆地與所述公連接器連接,由具有與所述公連接器的彼此相對的一對的相對面接觸的一對的接觸面的導體構成。
如果是這樣的方式,則公連接器由斷面矩形形狀的導體構成,母連接器由與公連接器的彼此相對的一對的相對面接觸的導體構成,因此即使在將公連接器以及母連接器中的任意一方配置在支承杆內的有限的空間內的情況下,也能夠加大公連接器的斷面面積。另外,通過母連接器的一對的接觸面與公連接器的一對的相對面接觸的構成,能夠使它們可靠地接觸。
作為具體的實施方式,較佳的是,所述公連接器固定在所述外端部並且與所述引線部連接,所述母連接器與所述電源線連接。
較佳的是,所述公連接器在所述支承杆的內部設置在比所述支承杆的外端面更靠內側。 如果是該構成,則在搬運時、表面處理的作業時,公連接器不會成為妨礙,另外,通過由支承杆保護公連接器,能夠避免操作時的破損等風險。
也可以考慮將公連接器與感應線圈的引線部一體地構成,但是也存在將多個線圈並列纏繞而成感應線圈的構成,在考慮了向這些構成應用的情況下,較佳的是,所述公連接器通過焊接或者壓接與所述引線部的端部連接。
較佳的是,本發明的感應發熱輥裝置還具備按壓機構,在將所述公連接器與所述母連接器連接的狀態下,所述按壓機構使所述母連接器的所述一對的接觸面按壓所述公連接器的所述一對的相對面。 如果是該構成,則能夠防止公連接器與母連接器的接觸不良,另外,利用高表面壓力使公連接器與母連接器接觸,能夠減小接觸電阻,能夠抑制它們的導通面的發熱。
可以考慮如下的構成:所述公連接器通過第一絕緣體固定在所述支承杆的內側周面,所述母連接器內置於第二絕緣體。 在該構成中,較佳的是,所述按壓機構包括:第一錐形面,形成在所述支承杆的內側周面,隨著朝向外端面而直徑擴大;以及第二錐形面,形成在所述第二絕緣體的外側周面,與所述第一錐形面嵌合。 如果是該構成,則通過僅將第二絕緣體嵌入支承杆,就能夠使支承杆與第二絕緣體錐形嵌合,對第二絕緣體施加朝向徑向內側的力,母連接器的一對的接觸面按壓公連接器的一對的相對面。
較佳的是,所述母連接器的與所述公連接器連接側的前端部位於比所述第二絕緣體的與所述公連接器連接側的前端面更靠內側。 如果是該構成,則在將母連接器從公連接器取下了的狀態下,能夠防止使用者接觸母連接器而觸電。另外,能夠確保彼此相鄰的母連接器彼此的絕緣距離、母連接器與支承杆的絕緣距離。
較佳的是,所述第二絕緣體在與所述一對的接觸面的相對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在夾著所述母連接器的兩側具有縫隙部,所述縫隙部與所述一對的接觸面之間的空間連通。 如果是該構成,則在使第二錐形面與第一錐形面嵌合時,第二絕緣體通過縫隙部變得容易向徑向內側變形,能夠使母連接器的一對的接觸面按壓公連接器的一對的相對面。
較佳的是,所述第二絕緣體在與所述一對的接觸面的相對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在夾著所述母連接器的兩側具有切口部,在所述第二絕緣體上從與所述公連接器連接側的前端面到軸向上的規定位置,沿著所述一對的接觸面的相對方向將所述第二絕緣體的外側周面切除,由此形成所述切口部。 通過這樣形成切口部,第二絕緣體通過縫隙部變得容易向徑向內側變形,能夠使母連接器的一對的接觸面按壓公連接器的一對的相對面。
較佳的是,與形成在所述支承杆的外側周面的公螺紋部螺合的螺母可轉動地設置在所述第二絕緣體的外側周面,通過將所述螺母與所述公螺紋部擰緊,所述按壓機構使所述母連接器的所述一對的接觸面按壓所述公連接器的所述一對的相對面。 如果是該構成,則僅通過將螺母與公螺紋部擰緊,就能夠使母連接器的一對的接觸面可靠地按壓公連接器的一對的相對面。
較佳的是,在所述第二絕緣體設置有位置限制部,所述位置限制部限制相對於所述第二絕緣體的所述螺母的軸向上的位置。如果通過該位置限制部將螺母與公螺紋部擰緊,則第二絕緣體與支承杆錐形嵌合,如果將螺母從公螺紋部鬆開,則促進第二絕緣體相對於支承杆的錐形嵌合的脫離。由此,能夠提高母連接器的裝拆性。
在所述供電連接器供給單相交流電壓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兩個所述公連接器平行配置,兩個所述母連接器與兩個所述公連接器對應地配置。
另外,在所述供電連接器供給三相交流電壓的情況下,可以考慮三個所述公連接器平行配置或者三角配置,三個所述母連接器與三個所述公連接器對應地配置。
作為母連接器與電源線的具體的連接方式,較佳的是,棒狀導體與所述母連接器的後端部連接,所述電源線通過壓接型連接套筒與所述棒狀導體連接。 如果是該構成,則能夠簡單且緊湊地將母連接器與電源線連接。
為了容易確保分別與多個母連接器連接的棒狀導體的絕緣,較佳的是,與所述母連接器的後端部連接的所述棒狀導體的位置在多個所述棒狀導體之間在軸向上錯開。
為了賦予絕緣性並且使多個電源線的捆紮容易,較佳的是,所述母連接器、所述壓接型連接套筒以及所述電源線被絕緣柔性熱收縮管覆蓋。
較佳的是,在所述支承杆的外端部具有從外端面沿著軸向切除而得到的切口部,例如感應線圈過度升溫防止用的溫度傳感器的引線從該切口部向外部導出。 如果是該構成,則在裝拆公連接器以及母連接器時,能夠使溫度傳感器的引線不幹擾。
按照這樣構成的本發明,在向感應發熱機構的感應線圈供電的供電連接器中,在支承感應發熱機構的支承杆內能夠確保公連接器的必要斷面面積,並且能夠使公連接器與母連接器可靠地接觸。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 在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感應發熱輥裝置100的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具體地說,如圖1所示,該感應發熱輥裝置100具備:中空圓筒狀的輥主體2,被支承為轉動自如;感應發熱機構3,設置在輥主體2的中空內;以及支承杆4,支承該感應發熱機構3,在中空內以橫跨軸向兩端的方式設置。
輥主體2具有:殼部21,呈圓筒狀;以及一對的軸頸部22,設置在該殼部21的兩端部。該軸頸部22具有:凸緣部221,覆蓋殼部21的端部開口;以及中空的驅動軸222,與該凸緣部221形成一體。另外,驅動軸222通過滾動軸承等軸承61轉動自如地支承在機座62上。而且,輥主體2構成為例如利用由馬達等從外部施加的驅動力轉動。
感應發熱機構3使輥主體2的殼部21感應發熱,包括:圓筒狀鐵心31,呈圓筒形狀;以及感應線圈32,捲繞在該圓筒狀鐵心31的外側周面上。而且,支承杆4分別從圓筒狀鐵心31的兩端部沿著軸向延伸。
支承杆4是支承感應發熱機構3的呈圓柱狀的支承杆,穿通輥主體2的各個驅動軸222的內部。該支承杆4配置在與輥主體2的轉動軸C同軸上。而且,支承杆4通過滾動軸承等軸承5相對於驅動軸222轉動自如地被支承。
由此,感應發熱機構3以懸空狀態支承在輥主體2的內部,被保持為與輥主體2的轉動無關係。引線部L1與感應線圈32連接,該引線部L1穿通支承杆4的內部,與外部的電源線L2連接。用於施加交流電壓的單相交流電源(未圖示)通過電力調節裝置(未圖示)與該外部的電源線L2連接。
通過這樣的感應發熱機構3,如果對感應線圈32施加交流電壓,則產生交變磁通,該交變磁通通過輥主體2的殼部21。由於該通過,在殼部21產生感應電流,利用該感應電流,殼部21產生焦耳熱。
<供電連接器10> 而且,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感應發熱輥裝置100在一方的支承杆4的外端部,具備將感應線圈32的引線部L1與外部的電源線L2連接的供電連接器10。本實施方式的供電連接器10是單相交流電源用的。
如圖2~圖8所示,供電連接器10具有:插座10A,具有兩個公連接器11;以及插頭10B,具有與兩個公連接器11對應設置的兩個母連接器12。
如圖3、圖5~圖8所示,插座10A具有:兩個公連接器11,由斷面矩形形狀的導體構成;以及第一絕緣體13,用於將該兩個公連接器11固定在支承杆4的外端部的內部。另外,第一絕緣體13以兩個公連接器11彼此分離的狀態固定在支承杆4的內側周面。第一絕緣體13通過絕緣銷P1而被固定,所述絕緣銷P1穿通貫通支承杆4、第一絕緣體13以及公連接器11的孔。
兩個公連接器11在支承杆4的內部設置在比支承杆4的外端面4a更靠內側(參照圖6、圖7)。由此,在從插座10A取下了插頭10B的狀態的搬運時、表面處理的作業時,公連接器11不會成為妨礙,另外,通過利用支承杆4保護公連接器11,能夠避免操作時的破損等風險。
另外,兩個公連接器11以沿著支承杆4的軸向彼此成為平行的方式平行配置,各公連接器11的與軸向正交的斷面呈矩形形狀(參照圖8)。本實施方式的公連接器11呈長方形形狀。
在該公連接器11中,比第一絕緣體13更向外側(與輥主體2相反的一側)伸出的部分成為與母連接器12連接的部分(參照圖5)。另外,引線部L1通過焊接或者壓接等連接在公連接器11中的比第一絕緣體13更向內側(輥主體2側)伸出的部分的端部。另外,也可以將公連接器11與引線部L1形成為一體。
如圖4~圖8所示,插頭10B具有:兩個母連接器12,可裝拆地與公連接器11連接;以及第二絕緣體14,用於內置並支承該兩個母連接器12。另外,第二絕緣體14將兩個母連接器12以與兩個公連接器11對應的方式並以彼此分離的狀態支承。在此,在第二絕緣體14形成有具有與母連接器12相同的斷面形狀以及尺寸的方孔,母連接器12嵌入該方孔。
如圖6以及圖8所示,兩個母連接器12由具有與公連接器11的彼此相對的一對的相對面11a、11b接觸的一對的接觸面12a、12b的導體構成。如圖6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母連接器12的與公連接器11連接側的前端部(公連接器11插入的方向的前端部)成為大致匚形,該匚形的彼此相對的內表面成為一對的接觸面12a、12b。
兩個母連接器12的與公連接器11連接側的前端部位於比第二絕緣體14的與公連接器11連接側的前端面14a更靠內側(參照圖6等)。由此,在將母連接器12從公連接器11取下了的狀態下,能夠防止使用者接觸母連接器12而觸電。另外,能夠確保彼此相鄰的母連接器12彼此的絕緣距離、母連接器12與支承杆4的絕緣距離。
外部的電源線L2連接於該母連接器12中的比第二絕緣體14更向外側(與和公連接器11連接側相反的一側)伸出的部分(後端部)(參照圖5~圖7)。
<母連接器12以及電源線L2的連接結構> 具體地說,如圖5~圖7所示,將棒狀導體15連接於母連接器12的後端部,外部的電源線L2通過壓接型連接套筒16連接於該棒狀導體15。
在此,使與兩個母連接器12的後端部連接的棒狀導體15的位置在它們之間在軸向上錯開(參照圖5等)。具體地說,使與一方的母連接器12的後端部連接的棒狀導體15的位置位於軸向前方,使與另一方的母連接器12的後端部連接的棒狀導體15的位置位於軸向後方。為了形成該構成,在兩個母連接器12中,使從第二絕緣體14向後方(與和公連接器11連接側相反的一側)伸出的部分的長度彼此不同。
此外,如圖5~圖7所示,用絕緣柔性熱收縮管19覆蓋母連接器12的後端部、棒狀導體15、壓接型連接套筒16以及兩根電源線L2的一部分。
<按壓機構17> 而且,如圖5~圖7所示,本實施方式的供電連接器10還具備按壓機構17,在將公連接器11與母連接器12連接的狀態下,該按壓機構17使母連接器12的一對的接觸面12a、12b按壓公連接器11的一對的相對面11a、11b。通過該按壓機構17,能夠防止公連接器11與母連接器12的接觸不良,另外,使公連接器11與母連接器12以高表面壓力接觸,能夠減小接觸電阻,能夠抑制它們的導通面的發熱。
具體地說,按壓機構17包括:第一錐形面171,形成在支承杆4的內側周面,隨著朝向外端面4a而直徑擴大;以及第二錐形面172,形成在第二絕緣體14的外側周面,與第一錐形面171嵌合。如果是該構成,則通過僅將第二絕緣體14嵌入支承杆4,支承杆4與第二絕緣體14錐形嵌合,對第二絕緣體14作用朝向徑向內側的力,母連接器12的一對的接觸面12a、12b按壓公連接器11的一對的相對面11a、11b。
在此,第一錐形面171在支承杆4的內側周面形成在比第一絕緣體13更靠軸向外側。
另外,如圖4、圖7以及圖8所示,在形成有第二錐形面172的第二絕緣體14形成有縫隙部14S,該縫隙部14S用於使通過按壓機構17使一對的接觸面12a、12b按壓一對的相對面11a、11b變得容易。
該縫隙部14S在與一對的接觸面12a、12b的相對方向正交的方向(在圖8中上下方向)上形成在夾著各母連接器12的兩側(各母連接器12的上側以及下側)。即,相對於一個母連接器12,形成有兩個縫隙部14S,各縫隙部14S與一對的接觸面12a、12b之間對應,與一對的接觸面12a、12b之間的空間連通。在此,各縫隙部14S只要與一對的接觸面12a、12b之間的空間連通即可,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第二絕緣體14中只要在收容母連接器12的方孔的寬度內即可。另外,各縫隙部14S在與一對的接觸面12a、12b的相對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與一對的接觸面12a、12b之間的空間形成為一條直線狀。另外,各縫隙部14S也可以與一對的接觸面12a、12b之間的空間不是一條直線狀。
此外,如圖4、圖7以及圖8所示,在形成有第二錐形面172的第二絕緣體14形成有切口部14K,該切口部14K用於通過縫隙部14S使第二絕緣體14容易變形。
該切口部14K在與一對的接觸面12a、12b的相對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在夾著母連接器12的兩側(各母連接器12的上側以及下側)。具體地說,通過在第二絕緣體14中從與公連接器11連接側的前端面14a到軸向上的規定位置,沿著一對的接觸面12a、12b的相對方向將第二絕緣體14的外側周面切除,由此形成切口部14K。即,在第二絕緣體14的外側周面上,在夾著兩個母連接器12的兩側形成有平坦面。通過該切口部14K,在將第二絕緣體14插入支承杆4的外端部時,與第一錐形面171之間形成空間,並且未形成有切口部14K的部分(第二錐形面172)與第一錐形面171嵌合。由此,在第二絕緣體14,通過第一錐形面171與第二錐形面172嵌合,第二絕緣體14向內側變形,在一對的接觸面12a、12b的相對方向上向內側變形,一對的接觸面12a、12b按壓並貼緊一對的相對面11a、11b。
此外,如圖2~圖7所示,在第二絕緣體14的外側周面設置有可轉動的螺母18,該螺母18與形成在支承杆4的外側周面的公螺紋部4M緊固連接。通過將該螺母18與公螺紋部4M擰緊,按壓機構17使母連接器12的一對的接觸面12a、12b按壓公連接器11的一對的相對面11a、11b。具體地說,通過將螺母18與公螺紋部4M擰緊,母連接器12與公連接器11連接,並且第二絕緣體14的第二錐形面172與支承杆4的第一錐形面171嵌合,母連接器12的一對的接觸面12a、12b按壓接觸於公連接器11的一對的相對面11a、11b。
此外,如圖2~圖7所示,在第二絕緣體14設置有位置限制部20,該位置限制部20限制螺母18的軸向上的位置。通過該位置限制部20,如果將螺母18與公螺紋部4M擰緊,則第二絕緣體14與支承杆4錐形嵌合,如果從公螺紋部4M鬆開螺母18,則促進相對於支承杆4的第二絕緣體14的錐形嵌合的脫離。由此,能夠提高母連接器12的裝拆性。
具體地說,位置限制部20包括:臺階部20a,在第二絕緣體14上設置在螺母18的軸向前側(與公連接器11連接側);以及突出部20b,設置在螺母18的軸向後側(與和公連接器11連接側相反的一側)。本實施方式的突出部20b由絕緣銷P2構成,該絕緣銷P2穿通貫通第二絕緣體14以及母連接器12的孔。該絕緣銷P2將第二絕緣體14以及母連接器12固定。另外,突出部20b除了由絕緣銷P2構成以外,也可以由與臺階部20a同樣的臺階部構成。
而且,絕緣銷P2從第二絕緣體14的外側周面突出。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第二絕緣體14上從彼此相對的兩個方向突出。具體地說,絕緣銷P2比螺母18的最內徑部更向外側突出。另外,絕緣銷P2設置於在使螺母18從公螺紋部4M脫離之前螺母18的後端部與絕緣銷P2抵接的位置。通過該構成,通過鬆開螺母18,螺母18與絕緣銷P2抵接,接著通過鬆開螺母18,與絕緣銷P2一起將第二絕緣體14以及母連接器12從支承杆4拔出。
此外,如圖3所示,在支承杆4的外端部形成有從其外端面4a沿著軸向切除而得到的切口部4K。該切口部4K在軸向上比上述的公螺紋部4M更向輥主體2側延伸。而且,例如將感應線圈過度升溫防止用的溫度傳感器TS的引線L3從該切口部4K向外部導出。
<本實施方式的效果> 按照這樣構成的感應發熱輥裝置100,公連接器11由斷面矩形形狀的導體構成,母連接器12由與公連接器11的彼此相對的一對的相對面11a、11b接觸的導體構成,因此即使在將公連接器11以及母連接器12中的任意一方配置在支承杆4內的有限的空間內的情況下,也能夠加大公連接器11的斷面面積。另外,通過母連接器12的一對的接觸面12a、12b與公連接器11的一對的相對面11a、11b接觸的構成,能夠使它們可靠地接觸。
<其它的實施方式> 另外,本發明不限於所述實施方式,也可以是以下的方式。
例如,在所述實施方式中,是將公連接器11固定在支承杆4的內部並使母連接器12可裝拆地與該公連接器11連接的構成,但是也可以是相反的構成,即,可以是將母連接器12固定在支承杆4的內部並將公連接器11可裝拆地與該母連接器12連接的構成。
另外,所述實施方式為從單相交流電源供電的構成,但是也可以作為從三相交流電源供電的構成。在該情況下,外部的電源線L2成為3根的構成。另外,供電連接器的公連接器以及母連接器變成與三相對應地各設置有三個,如圖9以及圖10所示,該配置可以是沿著三角形的各邊配置的三角配置,也可以與所述實施方式同樣地,將三個平行配置。
此外,本發明不限於所述實施方式,在不脫離其宗旨的範圍內當然可以進行各種各樣的變形。
2:輥主體 3:感應發熱機構 4:支承杆 4a:外端面 4K、14K:切口部 4M:公螺紋部 5、61:軸承 10:供電連接器 10A:插座 10B:插頭 11:公連接器 11a、11b:相對面 12:母連接器 12a、12b:接觸面 13:第一絕緣體 14:第二絕緣體 14a:前端面 14S:縫隙部 15:棒狀導體 16:壓接型連接套筒 17:按壓機構 18:螺母 19、P1、P2:絕緣銷 20:絕緣柔性熱收縮管 20a:臺階部 20b:突出部 22:軸頸部 31:圓筒狀鐵心 32:感應線圈 62:機座 100:感應發熱輥裝置 221:凸緣部 222:驅動軸 171:第一錐形面 172:第二錐形面 C:轉動軸 L1:引線部 L2:電源線 L3:引線 TS:溫度傳感器
圖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感應發熱輥裝置的構成的斷面圖。 圖2是連接了同實施方式的供電連接器的狀態的主視圖。 圖3是取下了同實施方式的供電連接器的狀態的從與輥主體相反側觀察的立體圖。 圖4是取下了同實施方式的供電連接器的狀態的從輥主體側觀察的立體圖。 圖5是同實施方式的A-A線放大斷面圖。 圖6是取下了同實施方式的供電連接器的狀態的A-A線放大斷面圖。 圖7是取下了同實施方式的供電連接器的狀態的B-B線斷面圖。 圖8是表示同實施方式的公連接器以及母連接器的連接狀態的局部放大斷面圖。 圖9是表示變形實施方式的公連接器的立體圖。 圖10是表示變形實施方式的母連接器的立體圖。
4:支承杆
4a:外端面
4K:切口部
4M:公螺紋部
10:供電連接器
10A:插座
10B:插頭
11:公連接器
11a:相對面
14:第二絕緣體
18:螺母
19、P1、P2:絕緣銷
20b:突出部
L2:電源線
L3:引線
TS:溫度傳感器

Claims (16)

  1. 一種感應發熱輥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感應發熱輥裝置具備: 圓筒狀的輥主體,被支承為可轉動; 感應發熱機構,配置在所述輥主體的內部,具有感應線圈; 支承杆,支承所述感應發熱機構,並且所述感應線圈的引線部穿通所述支承杆;以及 供電連接器,在所述支承杆的外端部將所述引線部與外部的電源線連接, 所述供電連接器具有: 公連接器,由斷面矩形形狀的導體構成;以及 母連接器,可裝拆地與所述公連接器連接,由具有與所述公連接器的彼此相對的一對的相對面接觸的一對的接觸面的導體構成。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感應發熱輥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公連接器固定在所述外端部並且與所述引線部連接, 所述母連接器與所述電源線連接。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感應發熱輥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公連接器在所述支承杆的內部設置在比所述支承杆的外端面更靠內側。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感應發熱輥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公連接器通過焊接或者壓接與所述引線部的端部連接。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感應發熱輥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感應發熱輥裝置還具備按壓機構,在將所述公連接器與所述母連接器連接的狀態下,所述按壓機構使所述母連接器的所述一對的接觸面按壓所述公連接器的所述一對的相對面。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感應發熱輥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公連接器通過第一絕緣體固定在所述支承杆的內側周面, 所述母連接器內置於第二絕緣體, 所述按壓機構包括: 第一錐形面,形成在所述支承杆的內側周面,隨著朝向外端面而直徑擴大;以及 第二錐形面,形成在所述第二絕緣體的外側周面,與所述第一錐形面嵌合。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感應發熱輥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母連接器的與所述公連接器連接側的前端部位於比所述第二絕緣體的與所述公連接器連接側的前端面更靠內側。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感應發熱輥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二絕緣體在與所述一對的接觸面的相對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在夾著所述母連接器的兩側具有縫隙部,所述縫隙部與所述一對的接觸面之間的空間連通。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感應發熱輥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二絕緣體在與所述一對的接觸面的相對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在夾著所述母連接器的兩側具有切口部, 在所述第二絕緣體上從與所述公連接器連接側的前端面到軸向上的規定位置,沿著所述一對的接觸面的相對方向將所述第二絕緣體的外側周面切除,由此形成所述切口部。
  10. 如請求項6所述的感應發熱輥裝置,其特徵在於, 與形成在所述支承杆的外側周面的公螺紋部緊固連接的螺母可轉動地設置在所述第二絕緣體的外側周面, 通過將所述螺母與所述公螺紋部擰緊,所述按壓機構使所述母連接器的所述一對的接觸面按壓所述公連接器的所述一對的相對面。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感應發熱輥裝置,其特徵在於, 在所述第二絕緣體設置有位置限制部,所述位置限制部限制相對於所述第二絕緣體的所述螺母的軸向上的位置。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感應發熱輥裝置,其特徵在於, 在所述供電連接器供給單相交流電壓的情況下,兩個所述公連接器平行配置,兩個所述母連接器與兩個所述公連接器對應地配置, 在所述供電連接器供給三相交流電壓的情況下,三個所述公連接器平行配置或者三角配置,三個所述母連接器與三個所述公連接器對應地配置。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感應發熱輥裝置,其特徵在於, 棒狀導體與所述母連接器的後端部連接,所述電源線通過壓接型連接套筒與所述棒狀導體連接。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感應發熱輥裝置,其特徵在於, 與所述母連接器的後端部連接的所述棒狀導體的位置在多個所述棒狀導體之間在軸向上錯開。
  15. 如請求項13所述的感應發熱輥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母連接器的一部分、所述壓接型連接套筒、以及所述電源線的一部分被絕緣柔性熱收縮管覆蓋。
  1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感應發熱輥裝置,其特徵在於, 在所述支承杆的外端部具有從外端面沿著軸向切除而得到的切口部,溫度傳感器的引線從該切口部向外部導出。
TW111140339A 2021-10-26 2022-10-25 感應發熱輥裝置 TW2023189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74370A JP2023064228A (ja) 2021-10-26 2021-10-26 誘導発熱ローラ装置
JP2021-174370 2021-10-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8913A true TW202318913A (zh) 2023-05-01

Family

ID=86045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0339A TW202318913A (zh) 2021-10-26 2022-10-25 感應發熱輥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64228A (zh)
KR (1) KR20230059746A (zh)
CN (1) CN218919323U (zh)
TW (1) TW202318913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26700B2 (ja) 2002-08-02 2007-06-06 トクデン株式会社 誘導発熱ロー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64228A (ja) 2023-05-11
KR20230059746A (ko) 2023-05-03
CN218919323U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70031B2 (en)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jointing assemblies for medium or high voltage electrical cables and jointing assemblies obtainable by the processes
JP5135736B2 (ja) 高周波用給電線
US9219318B2 (en) Jointing assemblies for electrical cables
TW202318913A (zh) 感應發熱輥裝置
US5099089A (en) Inser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out insulation tape
CN206574860U (zh) 一种导电线夹和用于电线电缆连接的装置
KR102230658B1 (ko) 전선과 탄소섬유를 연결하는 컨넥팅방법
KR20140094836A (ko) 용접기 케이블 커넥터
US9590410B2 (en) Screen connectors for electrical cables and jointing assemblies comprising the screen connector
JPH0718160Y2 (ja) 誘導発熱ローラ装置
CN218040049U (zh) 一种电力电缆续接设备
CN217881944U (zh) 一种电缆连接装置
KR20100108679A (ko) 파이프 발열장치
CN116598801B (zh) 一种电缆连接结构
JPH0636217U (ja) 中空線の接続構造
TW543256B (en) Cable and wire connector
WO2023223816A1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539414Y2 (ja) アーク加工装置用電力ケーブル
JP4950708B2 (ja) 接続装置
JP3036644B2 (ja) 電力ケーブル接続部
JPH0511355U (ja) ケーブル用金属スリーブ固定装置
KR20060013746A (ko) 고압 트랜스포머의 단자 연결구조 및 방법
JPH08205352A (ja) ケーブル遮蔽銅テープの接地部引き出し構造
KR20150000821U (ko) 용접 케이블용 연결장치
JP2000021538A (ja) Uスリット端子の結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