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7190A - 以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組合治療癌症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以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組合治療癌症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7190A
TW202317190A TW111124014A TW111124014A TW202317190A TW 202317190 A TW202317190 A TW 202317190A TW 111124014 A TW111124014 A TW 111124014A TW 111124014 A TW111124014 A TW 111124014A TW 202317190 A TW202317190 A TW 20231719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tibody
antagonist
months
amino acid
antibodi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4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丹尼爾 迪歐萊蒂
席拉 佳黛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思進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思進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思進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7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719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61K39/39533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 A61K39/395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against proteinaceous materials, e.g. enzymes, hormones, lymphok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03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atoms, e.g. piperazine or tetrazines
    • A61K31/496Non-condensed piperazines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s, e.g. rifampin, thiothixene or sparfloxac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63Compounds containing para-N-benzenesulfonyl-N-groups, e.g. sulfanilamide, p-nitrobenzenesulfonyl hydrazide
    • A61K31/635Compounds containing para-N-benzenesulfonyl-N-groups, e.g. sulfanilamide, p-nitrobenzenesulfonyl hydrazide having a heterocyclic ring, e.g. sulfadiaz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42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 A61K31/7052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 A61K31/706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8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 A61K47/6801Drug-antibody or immunoglobulin conjugates defined by the pharmacologically or therapeutically active agent
    • A61K47/6803Drugs conjugated to an antibody or immunoglobulin, e.g. cisplatin-antibody conjugates
    • A61K47/68031Drugs conjugated to an antibody or immunoglobulin, e.g. cisplatin-antibody conjugates the drug being an auristat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8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 A61K47/683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or an immunoglobulin bearing at least one antigen-binding site
    • A61K47/6849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or an immunoglobulin bearing at least one antigen-binding site the antibody targeting a receptor, a cell surface antigen or a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61P35/02Antineoplastic agents specific for leukem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66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receptors for cytokines, lymphokines, interfer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75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NGF/TNF superfamily, e.g. CD70, CD95L, CD153, CD154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A61K2039/507Comprising a 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antibo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300/00Mixtures or combination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herein at least one active ingredient is fully defined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4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 C07K2317/41Glycosylation, sialylation, or fucosyl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3Inducing cell death, e.g. apoptosis, necrosis or inhibi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
    • C07K2317/732Antibody-dependent cellular cytotoxicity [ADC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3Inducing cell death, e.g. apoptosis, necrosis or inhibi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
    • C07K2317/734Complement-dependent cytotoxicity [CD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6Antagonist effect on antigen, e.g. neutralization or inhibition of bind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9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pharmaco)kinetic aspects or by stability of the immunoglobulin
    • C07K2317/92Affinity (KD), association rate (Ka), dissociation rate (Kd) or EC50 valu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On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使用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與CD47拮抗劑之組合來治療癌症,諸如骨髓惡性疾病,包括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MDS)及急性骨髓白血病(AML)的方法。

Description

以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組合治療癌症之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使用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與CD47拮抗劑之組合來治療癌症,諸如骨髓惡性疾病,包括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MDS)及急性骨髓白血病(AML)的方法。
CD70為腫瘤壞死因子(TNF)家族之成員,係由各種正常及惡性細胞類型表現之細胞膜結合及分泌的分子。CD70之一級胺基酸(AA)序列預示著跨膜II型蛋白質,其羧基端暴露於細胞外,且其胺基端發現於質膜之細胞質側(Bowman等人., 1994, J. Immunol.152:1756-61; Goodwin等人., 1993, Cell73:447-56)。人類CD70由20 AA細胞質域、18 AA跨膜域及155 AA胞質外域構成,具有兩個潛在N鍵聯之醣基化位點(Bowman等人., 見上文; Goodwin等人., 見上文)。藉由抗CD70抗體對放射性同位素標記之表現CD70之細胞進行特異性免疫沈澱,產生29及50 kDa之多肽(Goodwin等人., 見上文; Hintzen等人., 1994 , J. Immunol.152:1762-73)。基於其與TNF-α及TNF-β之同源性,尤其在結構股C、D、H及1中,預測CD70之三聚結構(Petsch等人., 1995 , Mol. Immunol.32:761-72)。
最初免疫組織化學研究揭露,CD70表現於扁桃體、皮膚及腸中之生髮中心B細胞及稀有T細胞上(Hintzen等人., 1994 , Int. Immunol.6:477-80)。隨後,據報導CD70表現於最近經抗原活化之T及B淋巴球之細胞表面且在移除抗原刺激之後其表現減弱(Lens等人, 1996, Eur. J. Immunol.26:2964-71; Lens等人.,1997, Immunology90:38-45)。在淋巴系統內,經活化自然殺手細胞(Orengo等人., 1997, Clin. Exp. Immunol.107:608-13)及小鼠成熟周邊樹突狀細胞(Akiba等人., 2000, J. Exp. Med.191:375-80)亦表現CD70。在非淋巴譜系中,已在胸腺髓質上皮細胞上偵測到CD70 (Hintzen等人., 1994, 見上文; Hishima等人., 2000, Am. J. Surg Pathol.24:742-46)。
CD70未表現於正常非造血細胞上。CD70表現在生理條件下主要限於最近經抗原活化之T及B細胞,且其表現在抗原刺激停止時下調。來自動物模型之證據表明,CD70可促成免疫病症,諸如類風濕性關節炎(Brugnoni等人., 1997 , Immunol. Lett.55:99-104)、牛皮癬性關節炎(Brugnoni等人., 1997, Immunol. Lett.55:99-104)及狼瘡(Oelke等人., 2004, Arthritis Rheum.50:1850-60)。除其在發炎反應中之潛在作用以外,CD70亦表現於多種經轉型細胞上,包括淋巴瘤B細胞、霍奇金氏(Hodgkin's)及里德-斯德伯格氏(Reed-Sternberg)細胞、神經源惡性細胞及多種癌瘤。研究已展示來自急性骨髓白血病(AML)及骨髓發育不良疾病(MDS)患者之幹細胞表現CD70及其受體CD27兩者。此配位體-受體對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促進白血病芽細胞存活及增殖。
哺乳動物宿主細胞中產生之單株抗體可具有多種轉譯後修飾,包括醣基化。單株抗體,諸如IgG1,在各重鏈之天冬醯胺297 (Asn297)處具有N鍵聯之醣基化位點(每個完整抗體兩個)。連接至抗體上之Asn297的聚醣通常為複雜的雙觸角結構,具有極低的或沒有等分N-乙醯基葡糖胺(等分GlcNAc),具有較低量的末端唾液酸及可變量的半乳糖。聚醣通常亦具有較高的核心岩藻糖基化程度。抗體中之核心岩藻糖基化的降低已顯示改變Fc效應功能,特定言之Fcγ受體結合及ADCC活性。此觀測結果在工程化細胞株中引起關注,因此其產生具有降低之核心岩藻糖基化的抗體。
用於工程化細胞株以降低核心岩藻糖基化之方法包括基因剔除、基因嵌入及RNA干擾(RNAi)。在基因剔除中,編碼FUT8 (α1,6-岩藻糖基轉移酶)之基因不活化。FUT8催化岩藻糖基殘基自GDP-岩藻糖轉移至N-聚糖之Asn鍵聯(N鍵聯)之GlcNac的位置6。據報導,FUT8為唯一負責在Asn297處將岩藻糖添加至N鍵聯之雙觸角碳水化合物之酶。基因嵌入添加編碼諸如GNTIII或高基氏體α甘露糖苷酶II之酶的基因。細胞中此類酶量之增加使單株抗體自岩藻醣基化路徑轉向(引起降低的核心岩藻醣基化),且具有增加的等分N-乙醯葡萄糖胺量。RNAi通常亦靶向FUT8基因表現,其引起降低之mRNA轉錄本量或完全地剔除基因表現。
工程化細胞株之替代方案包括使用對糖基化路徑中之酶起作用的小分子抑制劑。諸如凱特諾斯胺(catanospermine)之抑制劑較早作用於糖基化路徑,從而產生具有不成熟聚糖(例如,高甘露糖含量)及低岩藻糖基化程度之抗體。由此類方法產生之抗體通常缺乏與成熟抗體相關之複雜的N鍵聯之聚糖結構。小分子岩藻糖類似物亦可用於產生具有複雜的N鍵聯之聚糖但具有降低之核心岩藻糖基化的重組抗體。
分化簇47 (CD47),亦稱為整合素相關蛋白質(IAP),為屬於蛋白質之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跨膜受體。CD47廣泛地表現於細胞上且充當自我識別之標記物,藉由充當「不要吃我」訊號來防止吞噬作用。CD47經由與若干其他蛋白質,包括血小板反應蛋白(TSP)及訊號調節蛋白-α (SIRPα)相互作用來介導其作用。吞噬細胞上之SIRPα與目標細胞上之CD47之間的相互作用幫助確保目標細胞不被吞噬。某些癌症藉由增加癌細胞之細胞表面上之CD47表現來利用細胞的基於CD47之免疫逃避機制,因此避免被免疫系統清除。
需要用於治療與CD70表現相關之癌症的改善之療法。本文提供使用抗CD70抗體與拮抗CD47之藥劑的組合來治療癌症,諸如表現CD70之癌症的方法,該等抗CD70抗體諸如為具有降低之核心岩藻糖基化的抗CD70抗體,可對表現CD70之細胞發揮臨床上適用之細胞毒性、細胞抑制或免疫調節作用,尤其對未表現CD70之細胞不發揮非所需作用。特定言之,本文提供治療骨髓惡性疾病,包括急性骨髓白血病(AML)、骨髓增生病症(MPDS)、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MDS)及骨髓發育不良/骨髓增生症候群的方法,該等疾病均為純系幹細胞(HSC)或祖細胞惡性病症(TIU等人., Leukemia, 第21(8)卷, 第1648-57頁, 2007)。
MDS涵蓋多個亞型,包括伴有單譜系發育不良之MDS、伴有環形含鐵胚血球之MDS、伴有多譜系發育不良之MDS、伴有過量母細胞之MDS、具有經分離del(5q)之MDS及不可分類之MDS(ARBER等人., Blood,第127卷, 第2391-405頁, 2016)。MDS之特徵在於骨髓譜系中之一或多者中的血細胞生成無效。早期MDS主要展現出過度細胞凋亡及造血細胞發育不良(CLAESSENS等人., Blood, 第99卷, 第1594-601頁, 2002; CLASESSENS等人., Blood, 第105卷, 第4035-42頁, 2005)。在約三分之一MDS患者中,此血細胞生成無效在進展至繼發性AML (sAML)之前。儘管已鑑別出與特異性MDS亞型(ELBERT等人., Nature, 第451(7176)卷, 第335-9頁, 2008)或疾病轉化(BRAUN等人., Blood, 第107(3)卷, 第1156-65頁, 2006)相關之一些分子事件,但潛在分子缺陷仍未充分瞭解。當前除了形態特徵之外,無生物標記物可用於早期診斷及預後。
急性骨髓白血病(AML)係白血球之骨髓譜系的惡性腫瘤。若不進行治療,則此血瘀形成通常在數週至數月內引起致命血液及骨髓疾病。在美國存在30,000例AML且在歐盟估計有47,000例AML(2010盛行率資料藉由Mattson-Jack確認,2010)。AML係成人急性白血病之最盛行形式(約90%)且占新白血病病例的約33%。診斷患有AML之患者的中值年齡為67歲。在美國,AML佔癌症死亡之約1.2%。
AML引起非特異性症狀,諸如體重減輕、疲乏、發熱及盜汗。藉由血液測試、骨髓測試及實驗室測試診斷AML以確定AML亞型且確定治療決策。
本文中所引用之所有參考文獻,包括專利申請案、專利公開案及科學文獻均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如同各個別參考文獻特定地且個別地指示以引用之方式併入一般。
本文提供一種治療個體之癌症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與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其中該方法引起該個體中之癌細胞耗乏,其中該方法未引起該個體中之CD70+ T調節性細胞(CD70+ Treg)耗乏,其中該抗CD70抗體包含重鏈可變區、輕鏈可變區及Fc域,其中該重鏈可變區包含: (i) 包含SEQ ID NO: 8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1; (ii) 包含SEQ ID NO:9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2;及 (iii) 包含SEQ ID NO: 10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3;及 其中該輕鏈可變區包含: (i) 包含SEQ ID NO: 11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1; (ii) 包含SEQ ID NO: 12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2;及 (iii) 包含SEQ ID NO: 13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3,其中該癌症選自由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MDS)及急性骨髓白血病(AML)組成之群。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抗CD70抗體包含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該重鏈可變區包含與SEQ ID NO: 1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5%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且該輕鏈可變區包含與SEQ ID NO: 2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5%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抗CD70抗體包含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該重鏈可變區包含SEQ ID NO: 1之胺基酸序列,且該輕鏈可變區包含SEQ ID NO: 2之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抗CD70抗體之該Fc域為介導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ADCC)、抗體依賴性細胞吞噬作用(ADCP)及補體依賴性細胞毒性(CDC)中之一或多者的抗體效應子域。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抗CD70抗體之該Fc域為介導ADCC之抗體效應子域。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抗CD70抗體之該Fc域為人類Fc域。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抗CD70抗體為伏司妥珠單抗之非岩藻糖基化形式。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抗CD70抗體係與治療劑共軛。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治療劑為化學治療劑或免疫調節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為化學治療劑。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化學治療劑為單甲基奧瑞他汀E (monomethyl auristatin E,MMAE)或單甲基奧瑞他汀F (MMAF)。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治療劑為免疫調節劑。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投與抗CD70抗體群體,其中該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各抗體包含重鏈可變區、輕鏈可變區及Fc域,其中該重鏈可變區包含: (i) 包含SEQ ID NO: 8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1; (ii) 包含SEQ ID NO:9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2;及 (iii) 包含SEQ ID NO: 10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3;及 其中該輕鏈可變區包含: (i) 包含SEQ ID NO: 11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1; (ii) 包含SEQ ID NO: 12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2;及 (iii) 包含SEQ ID NO: 13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3,其中該等抗CD70抗體之該群體中該等抗CD70抗體之至少50%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抗CD70抗體之該群體中該等抗CD70抗體之至少70%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抗CD70抗體之該群體中該等抗CD70抗體之至少90%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抗CD70抗體係以該個體之體重的約1-30 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抗CD70抗體係以該個體之體重的約10-20 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抗CD70抗體係以該個體之體重的約10 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抗CD70抗體係以該個體之體重的約15 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抗CD70抗體係以該個體之體重的約20 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抗CD70抗體係約每1至4週一次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抗CD70抗體係約每2週一次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抑制CD47與SIRPα之間的相互作用。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增加腫瘤細胞之吞噬作用。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結合至CD47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及結合至SIRPα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及包含SIRPα或其片段及抗體或其片段之融合蛋白質。在一些實施例中,包含SIRPα或其片段及抗體或其片段之該融合蛋白質包含共價連接至抗體之該Fc區的SIRPα或其免疫球蛋白V樣域。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為IgG1或IgG4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馬羅單抗(magrolimab)、CC-90002、ALX148、RRx-001、TTI-622、TTI-621及KWAR23。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為馬羅單抗(magrolimab)。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係以該個體之體重的1-50 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係以該個體之體重的1-30 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係以該個體之體重的1 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係以該個體之體重的15 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係以該個體之體重的30 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係以次優的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係約每1至4週一次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係約每週一次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係約每2週一次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係最初在第一個四週週期之第1、4、8、11、15及22天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係在第二個四週週期之第1、8、15及22天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係在第三個四週週期之第1及15天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癌症係MDS。在一些實施例中,MDS為復發性或難治性MDS。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在針對該MDS之先前低甲基化劑(HMA)療法之後經歷治療失敗。在一些實施例中,癌症為AML。在一些實施例中,AML係復發性或難治性AML。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接受過2種治療AML之先前治療方案。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接受過3種治療AML之先前治療方案。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約0.1%、至少約1%、至少約2%、至少約3%、至少約4%、至少約5%、至少約6%、至少約7%、至少約8%、至少約9%、至少約10%、至少約15%、至少約20%、至少約25%、至少約30%、至少約35%、至少約40%、至少約45%、至少約50%、至少約60%、至少約70%或至少約80%之該等癌細胞表現CD70。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約0.1%、至少約1%、至少約2%、至少約3%、至少約4%、至少約5%、至少約6%、至少約7%、至少約8%、至少約9%、至少約10%、至少約15%、至少約20%、至少約25%、至少約30%、至少約35%、至少約40%、至少約45%、至少約50%、至少約60%、至少約70%或至少約80%之該等癌細胞表現CD47。在一些實施例中,向該個體投與該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引起與向該個體投與該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癌細胞耗乏至少約5%、至少約6%、至少約7%、至少約8%、至少約9%、至少約10%、至少約15%、至少約20%、至少約25%、至少約30%、至少約35%、至少約40%、至少約45%、至少約50%、至少約60%、至少約70%、至少約80%、至少約90%、至少約95%或約100%。在一些實施例中,向該個體投與該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引起與向該個體投與該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CD70+ Treg之量相比CD70+ Treg耗乏不超過約20%、約10%、約9%、約8%、約7%、約6%、約5%、約4%、約3%、約2%、約1%或約0.1%。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之一或多種治療效果在投與該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後相對於基線改善。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一或多種治療效果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客觀反應率、反應持續時間、反應之時間、無進展存活期及總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約20%、至少約25%、至少約30%、至少約35%、至少約40%、至少約45%、至少約50%、至少約60%、至少約70%或至少約80%。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該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約1個月、至少約2個月、至少約3個月、至少約4個月、至少約5個月、至少約6個月、至少約7個月、至少約8個月、至少約9個月、至少約10個月、至少約11個月、至少約12個月、至少約十八個月、至少約兩年、至少約三年、至少約四年或至少約五年之無進展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該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約1個月、至少約2個月、至少約3個月、至少約4個月、至少約5個月、至少約6個月、至少約7個月、至少約8個月、至少約9個月、至少約10個月、至少約11個月、至少約12個月、至少約十八個月、至少約兩年、至少約三年、至少約四年或至少約五年之總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對該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反應持續時間為在投與該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後至少約1個月、至少約2個月、至少約3個月、至少約4個月、至少約5個月、至少約6個月、至少約7個月、至少約8個月、至少約9個月、至少約10個月、至少約11個月、至少約12個月、至少約十八個月、至少約兩年、至少約三年、至少約四年或至少約五年。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抗CD70抗體之投與途徑為靜脈內。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之投與途徑為靜脈內。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為人類。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投與阿紮胞苷(azacitidine)。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阿紮胞苷係以該個體之體表面積的75 mg/m 2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阿紮胞苷係在4週週期之第1至7天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阿紮胞苷係在4週週期之第1至5及8至9天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投與維奈妥拉。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投與氟喹諾酮(fluoroquinalone)。
本文亦提供一種用於治療癌症之醫藥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其中該抗CD70抗體包含重鏈可變區、輕鏈可變區及Fc域,其中該重鏈可變區包含: (i) 包含SEQ ID NO: 8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1; (ii) 包含SEQ ID NO:9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2;及 (iii) 包含SEQ ID NO: 10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3;及 其中該輕鏈可變區包含: (i) 包含SEQ ID NO: 11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1; (ii) 包含SEQ ID NO: 12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2;及 (iii) 包含SEQ ID NO: 13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3,及至少一種醫藥學上相容之成分,其中該醫藥組合物係與CD47拮抗劑組合使用,其中該組合物係用於如本文實施例中任一項之方法中。
本文亦提供一種套組,其包含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其中該抗CD70抗體包含重鏈可變區、輕鏈可變區及Fc域,其中該重鏈可變區包含: (i) 包含SEQ ID NO: 8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1; (ii) 包含SEQ ID NO:9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2;及 (iii) 包含SEQ ID NO: 10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3;及 其中該輕鏈可變區包含: (i) 包含SEQ ID NO: 11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1; (ii) 包含SEQ ID NO: 12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2;及 (iii) 包含SEQ ID NO: 13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3,及在如本文實施例中任一項之方法中使用抗CD70抗體的說明書。
應理解,可組合本文所描述之各種實施例的一種、一些或所有特性以形成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本發明之此等及其他態樣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變得顯而易見。本發明之此等及其他實施例藉由下文之實施方式進一步描述。
相關申請案之交互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2021年6月29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3/216,233號及2022年3月11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3/318,920號的權益,兩者均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I. 定義
除非另外規定,否則本文所用之所有技術及科學術語具有與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通常所理解的與所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相關相同的含義。當在本文中使用商標名時,申請人意欲獨立地包括商標名產品調配物、通用藥物及商標名產品之活性醫藥成分。如本文所使用,除非另外規定,否則以下術語及片語具有歸屬於其之意義。
本文所用之術語「及/或」應視為兩種指定特徵或組分中之各者具有或不具有另一者之特定揭示內容。因此,諸如本文中「A及/或B」之片語中所用之術語「及/或」意欲包括「A及B」、「A或B」、「A」(單獨)及「B」(單獨)。同樣,如在諸如「A、B及/或C」之片語中所使用之術語「及/或」意欲涵蓋以下態樣中之各者:A、B及C;A、B或C;A或C;A或B;B或C;A及C;A及B;B及C;A (單獨);B (單獨);及C (單獨)。
應理解,本文所描述之本發明之態樣及實施例包括「包含」態樣及實施例、「由」態樣及實施例「組成」及「基本上由」態樣及實施例「組成」。
單位、字首及符號以其國際單位制(Système International de Unites;SI)公認之形式表示。數值範圍包括界定該範圍之數字。本文提供之標題並非本發明之各種態樣或態樣的限制,其可作為整體由說明書提及。因此,下文緊接著定義之術語由整個說明書更充分定義。
如本文所用,術語「CD70結合劑」及「抗CD70結合劑」意謂抗CD70抗體、抗CD70抗體之衍生物或片段,或結合至CD70且包含CD70結合抗體或其衍生物之至少一個CDR或可變區的其他藥劑。
如本文所用,術語「CD47」係指細胞表面抗原CD47,其為廣泛表現於多種正常細胞及腫瘤細胞上之跨膜蛋白。CD47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受體SIRPα之配位體。CD47亦稱為「抗原表面決定子蛋白質OA3」、「整合素相關蛋白質(IAP)」及「蛋白質MER6」。如本文所用之術語CD47意欲涵蓋CD47蛋白質之所有多晶型變異體。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SIRPα」係指「訊號調節蛋白α」,其亦稱為SHP受質1 (SHPS-1 ),具有基於酪胺酸之活化模體(Bit)的大腦Ig樣分子、CD172抗原樣家族成員A、抑制性受體SHPS- 1、巨噬細胞融合受體、MyD-1抗原、SIRPαl、SIRPα2、SIRPα3、p84及CD172a。SIRPα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之成員且為表現於吞噬細胞,包括巨噬細胞及樹突狀細胞上之跨膜蛋白。其為CD47之受體。如本文所用之術語SIRPα意欲涵蓋SIRPα蛋白質之所有多晶型變異體。
術語「SIRPα抗體分子融合蛋白質」意指包含SIRPα蛋白質或其片段及抗體分子的融合蛋白質。抗體分子可為如本文別處所定義之全長抗體分子,例如全長IgG抗體。或者,抗體分子可為如本文別處所定義之抗體的抗原結合片段。SIRPα蛋白質或其片段可融合至在抗體分子上之任何適合之位置處的抗體分子。舉例而言,SIRPα蛋白質或其片段可融合至抗體分子之重鏈或輕鏈的N端或C端。在某些實施例中,SIRPα抗體分子融合蛋白質將不包括全長SIRPα蛋白質,但將包括其片段,尤其能夠結合至CD47之片段。舉例而言,SIRPα抗體分子融合蛋白質可包括SIRPα免疫球蛋白V樣域之一或多個複本。
術語「特異性結合」意謂結合劑將以高度選擇性方式與其對應抗原反應且不與多種其他抗原(例如,非CD70分子或非CD47分子)反應。
如本文所用,在CD70結合劑或CD47結合劑之情形下的術語「功能性」指示結合劑能夠結合至CD70或CD47。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抑制(inhibit)」或「抑制(inhibition of)」意謂降低可量測之量或完全防止。
在CD70結合劑對表現CD70之細胞之作用的情形下,術語「耗乏」係指表現CD70之細胞之數目減少或消除。類似地,在CD47結合劑對表現CD47之細胞之作用的情形下,術語「耗乏」係指表現CD47之細胞之數目減少或消除。
「完整抗體」及「完整免疫球蛋白」在本文中定義為通常約150,000道爾頓之由兩個相同輕(L)鏈及兩個相同重(H)鏈構成之雜四聚體醣蛋白。各輕鏈藉由二硫鍵共價連接至重鏈以形成雜二聚體。雜四聚體藉由此類雜二聚體之兩個相同重鏈之間的共價二硫鍵形成。儘管該等輕鏈及重鏈藉由一個二硫鍵連接在一起,但兩個重鏈之間的二硫鍵數目因免疫球蛋白(Ig)同型而不同。每條重鏈及輕鏈亦具有有規律地間隔之鏈內二硫橋鍵。各重鏈在胺基端處具有可變域(V H),接著三個或四個恆定域(C H1、C H2、C H3及/或C H4)以及在C H1與C H2之間的鉸鏈(J)區域。各輕鏈具有兩個域:胺基端可變域(V L)及羧基端恆定域(C L)。V L域非共價締合V H域,然而C L域通常經由二硫鍵共價連接至C H1域。咸信特定胺基酸殘基在輕鏈可變域與重鏈可變域之間形成界面(Chothia等人, 1985, J. Mol. Biol. 186:651-663)。
術語「高變」係指可變域內之某些序列,其在抗體之間的序列方面廣泛不同,且含有直接涉及各特定抗體對其特異性抗原決定子之結合及特異性的殘基。輕鏈可變域與重鏈可變域中之高變性集中於三個稱為互補決定區(CDR)或高變環(HVL)之區段中。CDR由Kabat等人 ., 1991, In: 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 第5版. Public Health Servic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Bethesda, M.D.中之序列比較定義,而HVL根據可變域之三維結構在結構上定義,如Chothia and Lesk, 1987, J. Mol. Biol.196:901-917所描述。在此等兩種方法產生CDR之略不同標識之情況下,結構性定義為較佳的。如藉由Kabat ( 參見Kabat等人 ., 「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 第5版., 公開案第91-3242號, U.S. Dept. Health & Human Services, NIH, Bethesda, M.D., 1991)所定義,CDR-L1位於輕鏈可變域中之約殘基24-34處,CDR-L2位於約殘基50-56且CDR-L3位於約殘基89-97,且在重鏈可變域中在CDR-H1中之約處31-35、在CDR-H2中之約50-65處及在CDR-H3中之約95-102處。
重鏈及輕鏈中之各者內之三個CDR藉由構架區(FR)分隔開,其含有趨向於較不可變之序列。自重鏈及輕鏈可變域之胺基端至羧基端,FR及CDR以以下次序排列:FR1、CDR1、FR2、CDR2、FR3、CDR3及FR4。FR之主要β片組態使鏈中之各者內的CDR彼此緊密靠近以及緊密靠近來自其他鏈之CDR。所得構形有助於抗原結合位點(參見Kabat等人, 1991, NIH公開案第91-3242號, 第I卷, 第647-669頁),但並非所有CDR殘基必需直接參與抗原結合。
FR殘基及Ig恆定域通常未直接參與抗原結合,但有助於抗原結合或介導抗體效應功能。一些FR殘基可以至少三種方式對抗原結合具有顯著作用:直接非共價結合至抗原決定基、與一或多個CDR殘基相互作用及影響重鏈與輕鏈之間的界面。恆定域介導各種Ig效應功能,諸如使抗體參與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ADCC)、補體依賴性細胞毒性(CDC)及/或抗體依賴性細胞吞噬作用(ADCP)。
脊椎動物免疫球蛋白之輕鏈基於恆定域之胺基酸序列而分為兩種明顯不同類別κ (k)及λ (λ)中之一者。藉由比較,哺乳動物免疫球蛋白之重鏈根據恆定域之序列而歸屬於以下五種主要類別中之一者:IgA、IgD、IgE、IgG及IgM。IgG及IgA進一步分成亞類(同型),例如IgG1、IgG2、IgG3、IgG4、IgA及IgA2。對應於不同類別之免疫球蛋白之重鏈恆定域分別稱為α、δ、ε、γ及μ。該等類別之原生免疫球蛋白的次單元結構及三維組態已為所熟知的。
術語「抗體」、「抗CD70抗體」、「人源化抗CD70抗體」、「變異體人源化抗CD70抗體」、「抗CD47抗體」、「人源化抗CD47抗體」及「變異體人源化抗CD47抗體」在本文中以最廣泛意義使用且尤其涵蓋全長及天然抗體、單株抗體(包括全長單株抗體)、多株抗體、多特異性抗體(例如,雙特異性抗體)及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諸如展現出所需生物活性,例如CD70結合或CD47結合之抗體的可變域及其他部分。
術語「單株抗體」(mAb)係指自一群實質上均質之抗體(亦即,構成該群體之個別抗體為相同的,除了可少量存在的天然存在之突變外)獲得的抗體。單株抗體針對單一抗原決定子(亦被稱作抗原決定基)具有高度特異性。修飾語「單株」指示針對相同抗原決定基之實質上均質的抗體群體,且不應視為需要藉由任何特殊方法來產生該抗體。單株抗體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技術或方法論製備;舉例而言,首先由Köhler等人 ., 1975, Nature256:495描述之融合瘤方法或此項技術中已知之重組DNA方法(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第4,816,567號)。在另一實例中,單株抗體亦可使用以下中所描述之技術自噬菌體抗體庫中分離:Clackson等人 ., 1991, Nature352: 624-628及Marks等人 ., 1991, J. Mol. Biol.222:581-597。
相比之下,多株抗體之製劑中之抗體通常為免疫球蛋白同型及/或類別之異質群體且亦展現多種抗原決定基特異性。
如本文中所用,術語「嵌合」抗體為一種單株抗體類型,其中重鏈及/或輕鏈之一或多個區或域中之一部分或全部胺基酸序列與來自另一物質或屬於另一免疫球蛋白類別或同型或來自共有序列之單株抗體中之對應序列一致、同源或為其變異體。嵌合抗體包括此類抗體之片段,其限制條件為該抗體片段展現出其親本抗體之所需生物活性,例如結合至相同抗原決定基(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第4,816,567號;及Morrison等人 ., 1984, Proc. Natl. Acad Sci. USA81:6851-6855)。嵌合抗體之製造方法為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參見例如Morrison, 1985. Science229:1202; Oi等人 ., 1986, BioTechniques4:214; Gillies等人 ., 1989, J. Immunol. Methods125:191-202;美國專利第5,807,715;4,816,567及4,816,397號)。
術語「抗體片段」、「抗CD70抗體片段」、「人源化抗CD70抗體片段」、「變異體人源化抗CD70抗體片段」、「抗CD47抗體片段」、「人源化抗CD47抗體片段」及「變異體人源化抗CD47抗體片段」係指全長抗CD70抗體或抗CD47抗體之一部分,其中保留可變區或功能能力,例如特異性CD70或CD47抗原決定基結合。抗體片段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 Fab、Fab'、F(ab') 2、Fd、Fv、scFv及scFv-Fc片段、雙功能抗體、三功能抗體、四功能抗體、線抗體、單鏈抗體及其他由抗體片段形成之多特異性抗體。(參見Holliger and Hudson, 2005, Nat. Biotechnol. 23:1126-1136.)
「單鏈Fv」或「scFV」抗體片段係單鏈Fv變異體,其包含抗體之V H及V L域,其中該域存在於單一多肽鏈中且能夠識別及結合抗原。scFv多肽視情況含有安置於V H與V L域之間的多肽連接子,其使得scFv形成所需三維結構用於抗原結合( 參見例如Pluckthun, 1994, In The Pharmacology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第113卷, Rosenburg and Moore eds.,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第269-315頁)。
術語「雙功能抗體」係指具有兩個抗原結合位點之小抗體片段。各片段含有串接至輕鏈可變域(V L)以形成V H- V L或V L- V H多肽之重鏈可變域(V H)。藉由使用過短以使得在同一鏈上之兩個域之間無法配對的連接子,促使連接之V H-V L域與另一鏈之互補域配對,從而產生兩個抗原結合位點。雙功能抗體更充分地描述於以下中:EP  404 097;WO 93/11161及Hollinger等人 ., 1993, Proc. Natl. Acad. Sci. USA90:6444-6448。
術語「線性抗體」係指包含一對串聯Fd片段之抗體(V H-C H1- V H-C H1),其形成一對抗原結合區。線性抗體可為雙特異性或單特異性,如Zapata等人 ., 1995, Protein Eng.8(10):1057-1062中所描述。
「人源化抗體」係指免疫球蛋白胺基酸序列變異體或其片段,其能夠結合至預定抗原且其包含可變區多肽鏈及CDR,該可變區多肽鏈具有實質上具有人類免疫球蛋白之胺基酸序列的構架區,且CDR實質上具有非人類免疫球蛋白之胺基酸序列。
一般而言,人源化抗體具有一或多個自非人類來源引入至其中的胺基酸殘基。此等非人類胺基酸殘基在本文中稱為「輸入」殘基,其典型地自「輸入」抗體域,尤其可變域獲得。輸入殘基、序列或抗體具有如本文所論述之所需親和力及/或特異性或其他所需抗體生物活性。
一般而言,人源化抗體將包含至少一個且通常兩個可變域之實質上全部,其中全部或實質上全部CDR區對應於非人類免疫球蛋白之CDR區,且全部或實質上全部構架區為人類免疫球蛋白序列,諸如來自共同或生殖系序列之構架區。人源化抗體視情況亦將包含免疫球蛋白Fc域之至少一部分,通常人類免疫球蛋白之至少一部分。舉例而言,抗體可含有輕鏈以及至少重鏈之可變域兩者。適當時,抗體亦可包括重鏈之C H1、鉸鏈(J)、C H2、C H3及/或C H4區。
人源化抗體可選自任何免疫球蛋白類別,包括IgM、IgG、IgD、IgA及IgE,及任何同型,包括IgG 1、IgG 2、IgG 3及lgG 4。恆定區或域可包括例如補體固定恆定域,其中需要人源化抗體展現出細胞毒活性(例如,IgG 1)。在不需要此類細胞毒活性之情況下,恆定域可為另一類別(例如,IgG 2)。人源化抗體可包含來自超過一種類別或同型之序列,且選擇特定恆定域以使所需效應功能最佳化在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內。
人源化抗體之FR及CDR區不必精確對應於親體序列,例如輸入CDR或共同FR可藉由至少一個殘基之取代、插入或刪除來改變,以使得該位點處之CDR或FR殘基不對應於共同或輸入抗體。此類突變通常將並非廣泛的。通常,至少75%之人源化抗體殘基將對應於親體FR及CDR序列之殘基,更通常至少90%,且最通常大於95%。
如本文中所用,術語「抗體效應子功能」係指由Ig之Fc域提供的功能。該等功能可為例如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抗體依賴性細胞吞噬作用或補體依賴性細胞毒性。該功能可由例如使一或多個Fc效應域與Fc受體在具有吞噬細胞性或溶解活性之免疫細胞上結合或藉由使一或多個Fc效應域與補體系統之組分結合來實現。通常,由Fc結合細胞或補體組分介導的作用引起CD70靶向細胞之抑制及/或耗乏。不意欲受任何特定理論束縛,抗體之Fc區可募集表現Fc受體(FcR)之細胞且將其與經抗體塗佈之目標細胞並列。表現IgG之表面FcR (包括FcγRIII (CD16)、FcγRII (CD32)及FcγRIII (CD64))的細胞可充當用於摧毀IgG塗佈之細胞的效應細胞。此類效應細胞包括單核球、巨噬細胞、自然殺手(NK)細胞、嗜中性球及嗜伊紅血球。IgG與FcγR的接合活化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ADCC)或抗體依賴性細胞吞噬(ADCP)。ADCC係由CD16 +效應細胞經由膜孔形成蛋白質及蛋白酶之分泌介導,而吞噬作用係由CD32 +及CD64 +效應細胞介導(參見 Fundamental Immunology, 第4版, Paul 編, Lippincott-Raven, N.Y., 1997, 第3、17及30章; Uchida等人,2004, J. Exp. Med. 199:1659-69; Akewanlop等人,2001, Cancer Res. 61:4061-65; Watanabe等人,1999,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53:199-207)。除了ADCC及ADCP之外,細胞結合抗體之Fc區亦可激活補體經典路徑以誘發補體依賴性細胞毒性(CDC)。當抗體與抗原複合時,補體系統之C1q結合於抗體之Fc區。C1q結合於細胞結合抗體可引發涉及蛋白酶活化C4及C2以生成C3轉化酶之事件的級聯。藉由C3轉化酶使C3裂解為C3b允許激活包括C5b、C6、C7、C8及C9之末端補體組分。此等蛋白質共同形成經抗體塗佈之細胞上之膜攻擊複合物孔。此等孔中斷細胞膜完整性,殺死目標細胞(參見Immunobiology, 第6版, Janeway等人,Garland Science, N. Y., 2005, 第2章)。
術語「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或ADCC為一種誘導細胞死亡之機制,其取決於經抗體包覆之目標細胞與具有裂解活性之免疫細胞(亦稱為效應細胞)之相互作用。此類效應細胞包括自然殺手細胞、單核球/巨噬細胞及嗜中性白血球。效應細胞經由其抗原組合位點連接至與目標細胞結合之Ig之Fc效應子域。經抗體包覆之目標細胞之死亡由於效應細胞活性而發生。
術語「抗體依賴性細胞吞噬作用」或ADCP係指藉由與Ig之Fc效應子域結合之吞噬免疫細胞(例如巨噬細胞、嗜中性白血球及樹突狀細胞)而使經抗體包覆之細胞完整或部分內化的過程。
術語「補體依賴性細胞毒性」或CDC係指一種誘導細胞死亡之機制,其中目標結合抗體之Fc效應子域活化在目標細胞膜中之孔形成中達到頂點之一系列酶促反應。通常,抗原-抗體複合物(諸如經抗體包覆之目標細胞上之抗原-抗體複合物)結合且活化補體組分C1q,該補體組分轉而活化導致目標細胞死亡之補體級聯反應。補體活化亦可藉由結合白血球上之補體受體(例如CR3)而引起促成ADCC之補體組分沈積於目標細胞表面上。
如本文所用之「免疫細胞」係指涉及調節免疫反應中之造血譜系的細胞。在典型實施例中,免疫細胞為T淋巴球、B淋巴球、NK細胞、單核球/巨噬細胞或樹突狀細胞。
如本文所用之「效應細胞」係指表現免疫球蛋白之Fc域(FcR)之表面受體的細胞。舉例而言,表現IgG之表面FcR (包括FcγRIII (CD16)、FcγRII (CD32)及FcγRIII (CD64))的細胞可充當效應細胞。此類效應細胞包括單核球、巨噬細胞、自然殺手(NK)細胞、嗜中性球及嗜伊紅血球。
「治療劑」為對癌細胞、經活化免疫細胞或其他目標細胞群體起細胞毒性、細胞抑制及/或免疫調節作用之藥劑。治療劑之實例包括細胞毒性劑、化學治療劑、細胞生長抑制劑及免疫調節劑。
「細胞毒性效果」係指減少、消除及/或殺滅目標細胞。「細胞毒性劑」係指對細胞具有細胞毒性效應之藥劑。意欲包括放射性同位素(諸如I 131、I 125、Y 90及Re 186)、化學治療劑及毒素,諸如細菌、真菌、植物或動物來源之酶活性毒素及其片段。此類細胞毒性劑可耦接至抗體,例如人源化抗CD70抗體或抗CD47抗體,且例如用於治療指定用於抗體療法之患者。在一個實施例中,「細胞毒性劑」包括單株抗體,例如與本文所描述之人源化抗體組合使用的抗體。
「化學治療劑」為適用於治療癌症之化合物。化學治療劑之實例包括烷基化劑類,諸如噻替派(thiotepa)及環磷醯胺(CYTOXAN™);磺酸烷基酯類,諸如白消安(busulfan)、英丙舒凡(improsulfan)及哌泊舒凡(piposulfan);氮丙啶類,諸如苯唑多巴(benzodopa)、卡波醌(carboquone)、米特多巴(meturedopa)及尤利多巴(uredopa);伸乙亞胺及甲基三聚氰胺類,包括六甲蜜胺、曲他胺(triethylenemelamine)、三伸乙基磷醯胺、三伸乙基硫代磷醯胺及三甲密胺;多聚乙醯類(尤其布拉他辛(bullatacin)及布拉他辛酮(bullatacinone));喜樹鹼(包括合成類似物拓朴替康(topotecan));苔蘚蟲素(bryostatin);海洋抑素(callystatin);CC-1065 (包括其阿多來新adozelesin)、卡折來新(carzelesin)及比折來新(bizelesin)合成類似物)及其衍生物;念珠藻環肽類(cryptophycins)(尤其克瑞托欣(cryptophycin)1及克瑞托欣8);海兔毒素(dolastatin)、奧瑞他汀(包括類似物單甲基-奧瑞他汀E及單甲基-奧瑞他汀F (參見例如,2005年10月27日公開之美國公開申請案第2005-0238649號,以全文併入本文中);艾榴塞洛素(duocarmycin)(包括合成類似物,KW-2189及CBI-TMI);艾榴塞洛素(eleutherobin);盤克斯達汀(pancratistatin);匍枝珊瑚醇(sarcodictyin);海綿抑素(spongistatin);氮芥,諸如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萘氮芥(chlornaphazine)、氯磷醯胺(cholophosphamide)、雌氮芥(estramustine)、異環磷醯胺(ifosfamide)、氮芥(mechlorethamine)、氮芥氧化物鹽酸鹽(mechlorethamine oxide hydrochloride)、美法侖(melphalan)、新氮芥(novembichin)、苯芥膽甾醇(phenesterine)、潑尼氮芥(prednimustine);曲磷胺(trofosfamide)、尿嘧啶氮芥(uracil mustard);亞硝基脲,諸如卡莫司汀(carmustine)、氯脲菌素(chlorozotocin)、福莫司汀(fotemustine)、洛莫司汀(lomustine)、尼莫司汀(nimustine)、雷莫司汀(ranimustine);抗生素,諸如烯二炔抗生素(例如,卡奇黴素(calicheamicin),尤其卡奇黴素gamma1I及卡奇黴素phiI1,參見例如 Agnew, Chem. Intl. Ed. Engl., 33:183-186;達米辛(dynemicin),包括達米辛A;雙膦酸鹽,諸如氯屈膦酸鹽;埃斯培拉黴素(esperamicin);以及新抑癌蛋白發色團及相關色蛋白烯二炔抗生素色素體)、阿克拉黴素(aclacinomysins)、放射菌素(actinomycin)、安麯黴素(authramycin)、偶氮絲胺酸(azaserine)、博來黴素(bleomycins)、放線菌素C(cactinomycin)、卡拉比辛(carabicin)、洋紅黴素(carminomycin)、嗜癌菌素(carzinophilin)、色黴素(chromomycins)、放線菌素(dactinomycin)、道諾黴素(daunorubicin)、地托比星(detorubicin)、6-重氮基-5-側氧基-L-正白胺酸、小紅莓(doxorubicin) (Adriamycin™) (包括N-𠰌啉基-小紅莓、氰基-N-嗎啉基-小紅莓、2-吡咯啉基-小紅莓及去氧小紅莓(deoxydoxorubicin))、表阿黴素(epirubucin)、依索比星(esorubicin)、艾達黴素(idarubicin)、麻西羅黴素(marcellomycin)、絲裂黴素(諸如絲裂黴素C)、黴酚酸、諾加黴素(nogalamycin)、橄欖黴素、培洛黴素(peplomycin)、潑非黴素(potfiromycin)、嘌呤黴素、奎那黴素(quelamycin)、羅多比星(rodorubicin)、鏈黑菌素、鏈脲菌素、殺結核菌素、烏苯美司(ubenimex)、淨司他丁(zinostatin)、左柔比星(zorubicin);抗代謝物,諸如甲胺喋呤及5-氟尿嘧啶(5-FU);葉酸類似物,諸如迪諾特寧(denopterin)、甲胺喋呤、蝶羅呤、曲美沙特(trimetrexate);嘌呤類似物,諸如氟達拉濱(fludarabine)、6-巰基嘌呤、硫咪嘌呤、硫鳥嘌呤;嘧啶類似物,諸如安西他濱(ancitabine)、阿紮胞苷、6-氮尿苷、卡莫氟(carmofur)、阿糖胞苷(cytarabine)、二去氧尿苷、去氧氟尿苷、依諾他濱(enocitabine)、氟尿苷;雄激素,諸如卡魯睾酮(calusterone)、丙酸屈他雄酮(dromostanolone propionate)、環硫雄醇(epitiostanol)、美雄烷(mepitiostane)、睪內酯;抗腎上腺素,諸如胺麩精、米托坦(mitotane)、曲洛司坦(trilostane);葉酸補充劑,諸如亞葉酸;醋葡醛內酯;醛磷醯胺糖苷;胺基乙醯丙酸;恩尿嘧啶(eniluracil);安吖啶(amsacrine);貝斯布西(bestrabucil);比山群(bisantrene);艾達曲克(edatraxate);得弗伐胺(defofamine);地美可辛(demecolcine);地吖醌(diaziquone);艾福米辛(elformithine);依利醋銨(elliptinium acetate);埃坡黴素(epothilone);依託格魯(etoglucid);硝酸鎵;羥基脲;磨菇多糖;氯尼達明(lonidainine);類美登素(maytansinoid),諸如美登素(maytansine)及安絲菌素(ansamitocin);丙脒腙;米托蒽醌(mitoxantrone);莫比達摩(mopidanmol);二胺硝吖啶;噴司他汀(pentostatin);苯來美特(phenamet);吡柔比星(pirarubicin);洛索蒽醌(losoxantrone);鬼臼酸;2-乙基醯肼;丙卡巴肼(procarbazine);PSK ®;雷佐生(razoxane);根瘤菌素(rhizoxin);西索菲蘭(sizofiran);螺旋鍺(spirogermanium);細交鏈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三亞胺醌(triaziquone);2,2',2"-三氯三乙胺;單端孢黴烯(trichothecenes)(尤其T-2毒素)、弗納庫林A (verracurin A)、桿孢菌素A (roridin A)及胺癸叮(anguidine));尿烷(urethan);長春地辛(vindesine);達卡巴嗪(dacarbazine);甘露醇氮芥(mannomustine);(mitabronitol);二溴衛矛醇(mitolactol);哌泊溴烷(pipobroman);加西托星(gacytosine);阿拉伯糖苷(arabinoside)(「Ara-C」);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噻替派(thiotepa);類紫杉醇,例如太平洋紫杉醇(TAXOL ®,Bristol-Myers Squibb Oncology,Princeton,NJ)及多西他賽(doxetaxel)(TAXOTERE ®,Rhône-Poulenc Rorer,Antony,France);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吉西他濱(gemcitabine) (Gemzar™);6-硫代鳥嘌呤;巰基嘌呤;甲胺喋呤;鉑類似物,諸如順鉑及卡鉑;長春鹼(vinblastine);鉑(platinum);依託泊苷(etoposide) (VP-16);異環磷醯胺;米托蒽醌;長春新鹼;長春瑞濱(vinorelbine);諾安托(novantrone);替尼泊苷(teniposide);依達曲沙(edatrexate);道諾黴素(daunomycin);胺基喋呤(aminopterin);截瘤達(xeloda);伊班膦酸鹽(ibandronate);CPT-11;拓樸異構酶抑制劑RFS 2000;二氟甲基鳥胺酸(DMFO);類視黃素,諸如視黃酸;卡培他濱(capecitabine);及以上中之任一者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酸或衍生物。在此定義之定義中亦包括用於調控或抑制激素對腫瘤之作用的抗激素劑,諸如抗雌激素類及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包括例如他莫昔芬(tamoxifen) (包括Nolvadex TM)、雷洛昔芬(raloxifene)、屈洛昔芬(droloxifene)、4-羥基他莫昔芬、曲沃昔芬(trioxifene)、那洛昔芬(keoxifene)、LY117018、奧那司酮(onapristone)及托瑞米芬(toremifene) (Fareston™);抑制芳香酶之芳香酶抑制劑,其調控腎上腺中之雌激素產生,諸如(例如)4(5)-咪唑、胺格魯米特、乙酸甲地孕酮(megestrol acetate) (Megace™)、依西美坦(exemestane)、福美司坦(formestane)、法屈唑(fadrozole)、伏羅唑(vorozole) (Rivisor™)、來曲唑(letrozole) (Femara™)及阿那曲唑(anastrozole) (Arimidex™);以及抗雄激素類,諸如氟他胺(flutamide)、尼魯胺(nilutamide)、比卡魯胺(bicalutamide)、亮丙瑞林(leuprolide)及戈舍瑞林(goserelin);及以上中之任一者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酸或衍生物。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前藥」係指醫藥學上活性物質之前驅物或衍生物形式,相較於親本藥物,其對腫瘤細胞具有較低細胞毒性且能夠以酶方式活化或轉化成活性更大的親本形式。參見例如Wilman, 1986年, 「Prodrugs in Cancer Chemotherapy」, Biochemical Society Transactions, 14, 第375-382頁,第615版Meeting Belfast及Stella等人, 1985, 「Prodrugs: A Chemical Approach to Targeted Drug Delivery, 「Directed Drug Delivery, Borchardt等人(編), 第247-267頁, Humana Press。有用之前藥包括(但不限於)含磷酸前藥、含硫代磷酸鹽前藥、含硫酸前藥、含肽前藥、D-胺基酸修飾之前藥、經糖基化前藥、含β-內醯胺前藥、含視情況經取代之苯氧基乙醯胺前藥或含視情況經取代之苯基乙醯胺前藥、5-氟胞嘧啶及可轉換成更活性細胞毒性游離藥物之其他5-氟尿苷前藥。可衍生為前藥形式之細胞毒性藥物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上文所描述之彼等化學治療劑。
「細胞生長抑制影響」係指抑制細胞增殖。「細胞生長抑制劑」係指在細胞上具有細胞生長抑制效果之試劑,由此抑制特異性細胞子集之生長及/或擴增。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免疫調節作用」係指免疫反應之發展或維持的刺激(免疫刺激性)或抑制(免疫抑制性)。抑制可藉由例如消除免疫細胞(例如T或B淋巴球);誘導或生成可調節(例如,下調)其他細胞之功能能力的免疫細胞;誘導免疫細胞之無反應狀態(例如,無反應性);或增加、降低或改變免疫細胞之活性或功能,包括例如改變此等細胞表現之蛋白質的模式(例如,改變某些類別之分子諸如細胞介素、趨化介素、生長因子、轉錄因子、激酶、共刺激分子或其他細胞表面受體及其類似物之生產及/或分泌)來實現。「免疫調節劑」係指對細胞具有免疫調節作用之藥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調節劑對促進免疫反應之免疫細胞具有細胞毒性或細胞生長抑制作用。
術語「標記」係指直接或間接與抗體結合的可偵測化合物或組合物。標記本身可為單獨可偵測的(例如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或螢光標記),或在酶標記之情況下,可催化受質化合物或組合物發生可偵測的化學變化。經標記之抗CD70抗體可製備且用於各種應用中,包括活體外及活體內診斷。
「經分離」核酸分子為自至少一種污染核酸分子鑑別及分離之核酸分子,核酸分子與污染核酸分子在核酸之天然來源中通常締合。經分離之核酸分子不呈其於自然界中所發現之形式或設定。因此,經分離之核酸分子區別於在天然細胞中存在的核酸分子。然而,分離之核酸分子包括細胞中含有之通常表現抗體的核酸分子,其中例如該核酸分子處於與天然細胞之染色體位置不同的染色體位置。
術語「控制序列」係指在特定宿主生物體中表現可操作地連接之編碼序列所需之聚核苷酸序列。適用於原核細胞之控制序列包括例如啟動子、操縱子及核糖體結合位點序列。真核控制序列包括但不限於啟動子、多腺苷酸化訊號及增強子。此等控制序列可用於在原核及真核宿主細胞中表現及產生抗CD70結合劑。
核酸序列在其置放至與另一核酸序列具有功能關係時「可操作地連接」。舉例而言,若核酸前序列或分泌性前導序列表現為參與多肽分泌之前蛋白,則其與編碼該多肽之核酸可操作地連接;若啟動子或強化子影響編碼序列之轉錄,則其與該序列可操作地連接;或若核糖體結合位點經定位以便有助於轉譯,則其與編碼序列可操作地連接。一般而言,「可操作地連接」意謂連接之DNA序列相鄰,且在分泌性前導序列之情況下,相鄰且在閱讀框中。然而,增強子視情況為連續的。可藉由在適宜限制性位點處接合來實現連接。若此類位點不存在,則合成寡核苷酸轉接子或連接子可用於連接DNA序列。
術語「多肽」係指胺基酸之聚合物及其等效物,且並非指產物之特定長度;因此,「肽」及「蛋白質」包括於多肽之定義內。多肽之定義內亦包括如本文所定義之「抗體」。「多肽區」係指多肽之區段,該片段可含有例如一或多個域或模體(例如,抗體之多肽區可含有例如一或多個互補決定區(CDR))。術語「片段」係指多肽中通常具有多肽之至少20個相鄰或至少50個相鄰胺基酸的一部分。「衍生物」為相對於第二多肽具有一或多個非保守性或保守性胺基酸取代的多肽或其片段;或藉由共價連接第二分子,諸如藉由連接異源性多肽或藉由糖基化、乙醯化、磷酸化及其類似物修飾的多肽或其片段。「衍生物」定義內進一步包括例如含有胺基酸之一或多種類似物(例如,非天然胺基酸及其類似物)、具有未經取代之鍵以及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其他修飾的多肽(天然及非天然存在)的多肽。
「經分離」多肽為自其天然環境之組分鑑別及分離及/或回收之多肽。其天然環境之污染物組分係將干擾多肽之診斷或治療用途之物質,且可包括酶、激素及其他蛋白質或非蛋白質溶質。經分離多肽包括經分離抗體或其片段或衍生物。抗體在重組細胞內原位包括抗體,因為抗體之天然環境的至少一種組分將不存在。
在某些實施例中,抗體將(1)純化至如藉由勞立法(Lowry method)所確定,大於抗體之95重量%,且在其他態樣中大於99重量%,(2)純化至足以藉由使用旋轉杯式定序儀獲得至少N端或內部胺基酸序列之15個殘基的程度,或(3)藉由SDS-PAGE在還原或非還原條件下使用考馬斯藍(Coomassie blue)或較佳銀染色純化至均質。
在多肽之情形下,術語「異源」意謂與另一多肽相比來自不同來源(例如細胞、組織、生物體或物種),使得兩種多肽不同。典型地,異源多肽來自不同物種。
在免疫球蛋白多肽或其片段之情形下,「保守取代」意謂實質上不降低免疫球蛋白多肽或其片段與抗原之特異性結合(例如,如藉由K D所量測) (亦即,增加結合親和力、不顯著改變結合親和力之取代,或使結合親和力降低不超過約40%,通常不超過約30%,更通常不超過約20%,甚至更通常不超過約10%,或最通常不超過約5%,如由標準結合分析,諸如ELISA所確定)的一或多個胺基酸取代。
在兩個或更多個核酸或多肽序列之情形下,術語「相同」或「一致性百分比」係指當比較且比對以得到最大對應關係時,兩個或更多個相同或具有特定百分比之核苷酸或胺基酸殘基之序列或子序列,所述核苷酸或胺基酸殘基為相同的。為確定一致性百分比,出於最佳比較目的而比對序列(例如,可在第一胺基酸序列或核酸序列中引入間隙以與第二胺基酸或核酸序列最佳比對)。隨後比較相對應胺基酸位置或核苷酸位置處之胺基酸殘基或核苷酸。若第一序列中之位置被與第二序列中之相應位置相同的胺基酸殘基或核苷酸佔據,則分子在該位置處一致。兩個序列之間的一致性百分比為該等序列共有的一致位置數的函數(亦即,一致性%=一致位置數/位置總數(例如重疊位置)×100)。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序列長度相同。
在兩個核酸或多肽之情形下,術語「實質上相同」係指具有至少50%、至少55%、至少60%或至少65%一致性;通常至少70%或至少75%一致性;更通常至少80%或至少85%一致性;且甚至更通常至少90%、至少95%或至少98%一致性的兩個或更多個序列或子序列(例如,如使用下文所闡述之方法中之一者確定)。
在兩個或更多個多肽序列之情形下,術語「相似性」或「相似性百分比」係指兩個或更多個序列或子序列,其具有指定百分比之胺基酸殘基當比較及比對以得到最大對應關係時相同或保守取代,如使用下文所闡述之方法中之一者所量測。舉例而言,第一胺基酸序列可視為當第一胺基酸序列至少50%、60%、70%、75%、80%、90%或95%一致或經保守取代時類似於第二胺基酸序列,當與第一序列中所含之數目相同數目之胺基酸相比時或當與藉由例如下文所闡述之方法中之一者比對的多肽之比對相比時類似於第二胺基酸序列。
在多肽序列之情形下,術語「實質性相似性」或「實質上類似」指示多肽區具有與參考序列具有至少70%、通常至少80%、更通常至少85%或至少90%或至少95%序列相似性之序列。舉例而言,多肽實質上類似於第二多肽,例如其中兩個肽相差一或多個保守取代。
在抗CD70抗體或其衍生物之情形下,具有一或多個與抗CD70抗體之一或多個抗原結合區(例如,重鏈或輕鏈可變區,或重鏈或輕鏈CDR)實質上一致或實質上類似的多肽區的蛋白質保持特異性結合至由抗CD70抗體識別之CD70抗原決定基,如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或如本文中所提及之各種標準免疫分析中之任一種所確定。
在抗CD47抗體或其衍生物之情形下,具有一或多個與抗CD47抗體之一或多個抗原結合區(例如,重鏈或輕鏈可變區,或重鏈或輕鏈CDR)實質上相同或實質上類似之多肽區的蛋白質保持特異性結合至藉由抗CD47抗體識別之CD47抗原決定基,如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或如本文中所提及之各種標準免疫分析中之任一種所確定。
在抗SIRPα抗體或其衍生物之情形下,具有一或多個與抗SIRPα抗體之一或多個抗原結合區(例如,重鏈或輕鏈可變區,或重鏈或輕鏈CDR)實質上一致或實質上類似的多肽區的蛋白質保持特異性結合至由抗SIRPα抗體識別之SIRPα抗原決定基,如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或如本文中所提及之各種標準免疫分析中之任一種所確定。
可使用數學演算法實現測定兩個序列之間的百分比一致性或百分比類似性。用於比較兩個序列之數學演算法之較佳非限制性實例為Karlin及Altschul, 1990,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7:2264-2268之算法,如Karlin及Altschul, 1993,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0:5873-5877中所修改。將此類演算法併入Altschul等人, 1990, J. Mol. Biol. 215:403-410之NBLAST及XBLAST程式中。BLAST核苷酸檢索可用NBLAST程式(得分=100,字長=12)執行以獲得與編碼所關注蛋白質之核酸同源之核苷酸序列。BLAST蛋白質搜素可用XBLAST程式(評分=50,字長=3)執行,得到與所關注之蛋白質同源的胺基酸序列。為得到間隙式比對以達成比較目的,可如Altschul等人., 1997, Nucleic Acids Res.25:3389-3402中所述利用間隙式BLAST。替代地,PSI-Blast可用於執行偵測分子(相同)間的遠緣關係之迭代檢索。當利用BLAST、間隙式BLAST及PSI-Blast程式時,可使用各別程式(例如,XBLAST及NBLAST)之預設參數。用於比較序列之數學演算法的另一較佳非限制性實例為Myers and Miller, CABIOS (1989)之演算法。此類算法併入ALIGN程序(版本2.0)中,所述程序為GCG序列比對軟體包之一部分。當利用ALIGN程式來比較胺基酸序列時,可使用PAM120權重殘基表、空位長度罰分12及空位罰分4。用於序列分析之額外演算法為此項技術中所已知且包括如Torellis及Robotti, 1994, Comput. Appl. Biosci. 10:3-5中所描述之ADVANCE及ADAM;及Pearson及Lipman, 1988,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5:2444-8中描述之FASTA。在FASTA內,ktup為設定檢索之敏感性及速度的控制選項。若ktup = 2,則藉由觀察比對殘基對得到比較之兩個序列中之類似區;若ktup = 1,則檢查單一比對胺基酸。對於蛋白質序列,ktup可設定為2或1,或對於DNA序列設定為1至6。若ktup未規定,則對於蛋白質預設值為2,且對於DNA為6。或者,可使用CLUSTAL W演算法進行蛋白質序列比對,如Higgins等人, 1996, Methods Enzymol. 266:383-402所描述。
如本文所使用,表達「細胞」、「細胞株」及「細胞培養物」可互換地使用且所有此類標示包括其後代。因此,詞語「轉型體」及「經轉型細胞」包括主要個體細胞及自其衍生之培養物,不考慮轉移數目。亦應理解,由於有意或無意突變,所有後代可能不會具有精確相同的DNA含量。包括具有與最初轉型細胞中所篩檢相同之功能或生物活性的突變子代。在意欲不同名稱之情況下,自上下文可為清晰的。
出於治療之目的,術語「個體」係指歸類為哺乳動物之任何動物,包括人類、家畜及農畜,以及動物園、競技或寵物動物,諸如狗、馬、貓、母牛及其類似動物。較佳地,個體為人類。
如本文所用之「病症」,且術語「CD70相關病症」及「CD70相關疾病」係指應受益於用抗CD70結合劑治療之任何病狀,如本文所描述。「CD70相關病症」及「CD70相關疾病」通常在細胞表面上表現CD70或其片段。此病況包括慢性及急性病症或疾病,包括使哺乳動物易患所討論之病症之彼等病理病況。本文中待治療之非限制性實例或病症包括癌症、骨髓惡性腫瘤、血液學惡性病、良性及惡性腫瘤、白血病及淋巴惡性病、癌瘤及發炎性、血管生成及免疫病症。下文揭示病症之特定實例。類似地,術語「CD47相關病症」及「CD47相關疾病」係指將受益於用如本文所描述之抗CD47結合劑或其他CD47拮抗劑治療之任何病狀。「CD47相關病症」及「CD47相關疾病」通常在細胞表面上表現CD47或其片段。此病況包括慢性及急性病症或疾病,包括使哺乳動物易患所討論之病症之彼等病理病況。本文中待治療之非限制性實例或病症包括癌症、骨髓惡性腫瘤、血液學惡性病、良性及惡性腫瘤、白血病及淋巴惡性病、癌瘤及發炎性、血管生成及免疫病症。下文揭示病症之特定實例。
如本文所用,術語「治療」及「療法」及其類似術語意謂包括疾病或病症之治療以及預防,或遏制措施,從而產生任何臨床上需要或有益的作用,包括(但不限於)緩解或減輕一或多種症狀、消退、減緩或停止疾病或病症之進展。因此,舉例而言,術語治療包括在疾病或病症之症狀發作之前或之後投與藥劑,由此預防或移除疾病或病症之所有病徵。作為另一實例,術語包括在疾病之臨床表現之後投與藥劑以對抗疾病之症狀。此外,在投與影響疾病或病症之臨床參數,諸如組織損傷程度或轉移之量或程度,無論治療是否引起疾病得到改善的情況下,在發作之後及已產生臨床症狀之後投與藥劑包含如本文所用之「治療」或「療法」。
如本文中所用,術語「預防(prevention)」或「預防(prevent)」係指在表現CD70及/或表現CD47之癌症或免疫病症之臨床或診斷症狀發作之前向個體投與抗CD70結合劑及/或CD47拮抗劑(例如,向具有獲得表現CD70及/或表現CD47之癌症或免疫病症之傾向性或高風險的個體投與),以(a)阻斷表現CD70及/或表現CD47之癌症或免疫病症或其臨床或診斷症狀中之一或多者的發生或發作,(b)抑制表現CD70及/或表現CD47之癌症或免疫病症發作之嚴重程度,或(c)減少表現CD70及/或表現CD47之癌症或免疫病症發作之可能性。
術語「靜脈內輸注」係指在大於約15分鐘、通常在約30至90分鐘之間的時間段內將藥劑,例如治療劑引入動物或人類患者之靜脈中。
術語「靜脈內快速注射」或「靜脈內推注」係指在動物或人類靜脈內投與藥物,使得身體在約15分鐘或更短時間、通常5分鐘或更短時間內接受藥物。
術語「皮下投與」係指藉由自藥物容器之相對緩慢持續遞送將藥劑,例如治療劑引入動物或人類患者之皮膚下,通常皮膚與皮下組織之間的凹穴內。捏起或拉起皮膚且遠離皮下組織可產生凹穴。
術語「藥品說明書」用以指治療產品之商業封裝中通常包括之說明書,其含有關於適應症、用法、投與、禁忌及/或關於使用此類治療產品之警告的資訊。
「脂質體」為由各種類型之脂質、磷脂及/或適用於遞送藥物(諸如抗體)至哺乳動物之界面活性劑組成之小微脂粒。脂質體之組分通常配置為雙層形式,類似於生物膜之脂質配置。
術語「皮下輸注」係指藉由相對緩慢的持續遞送將藥物自藥物容器引入至動物或人類患者之皮膚下,較佳皮膚與下層組織之間的袋內,保持一段時間,包括(但不限於) 30分鐘或更小、或90分鐘或更小。視情況,輸注可藉由植入於動物或人類患者之皮膚下的藥物遞送泵之皮下植入來進行,其中泵遞送預定量之藥物,保持預定時段,諸如30分鐘、90分鐘或橫跨治療方案長度之時段。
術語「皮下推注注射」係指動物或人類患者之皮膚下方之藥物投與,其中推注注射藥物遞送小於大致15分鐘;在另一態樣中,小於5分鐘,且在又一態樣中,小於60秒。在甚至又一態樣中,投與係在皮膚與下層組織之間的袋內,其中袋可藉由捏起或拉起皮膚且遠離下層組織而產生。
術語「有效量」係指抗CD70結合劑(例如,抗體或衍生物或其他結合劑)或CD47拮抗劑之量,其足以抑制個體中表現CD70及/或表現CD47之癌症或免疫病症之存在或改善其一或多種臨床或診斷症狀。有效量之藥劑係根據本文所描述之方法以「有效方案」投與。術語「有效方案」係指足以實現治療或預防表現CD70及/或表現CD47之癌症或免疫病症的藥劑之量與給藥頻率之組合。
術語「治療有效量」係用於指具有有益的患者結果,例如細胞生長停滯作用或刪除之治療劑的量。在一個態樣中,治療有效量具有細胞凋亡活性,或能夠誘導細胞死亡。在另一態樣中,治療有效量係指展示為有效例如減緩疾病進展之目標血清濃度。功效可視待治療之病況而定以習知方式量測。舉例而言,在特徵為表現CD70及/或CD47之細胞的贅生性疾病或病症中,功效可藉由評定疾病進展時間(TTP)或確定反應率(RR)來量測。
如本文所用,「完全反應」或「CR」係指所有目標病變消失;「部分反應」或「PR」係指目標病變之最長直徑的總和(SLD)降低至少30%,以基線SLD作為參考;及「穩定疾病」或「SD」係指目標病變既未充分收縮具有PR資格,亦未充分增加到具有PD資格,以治療開始時之最小SLD作為參考。
如本文所用,「無進展存活期」或「PFS」係指治療期間及治療之後之時長,在此期間所治療之疾病(例如癌症)不會惡化。無進展存活期可包括患者經歷完全反應或部分反應之時間量,以及患者經歷穩定疾病之時間量。
如本文所用,「總反應率」或「ORR」係指完全反應(CR)率與部分反應(PR)率之總和。
如本文所用,「總存活期」或「OS」係指組中在特定持續時間之後可能存活之個體之百分比。
如本文所用,「不良事件」(AE)為與醫學治療之使用相關聯之任何不利且一般不希望或不合意跡象(包括異常實驗室研究結果)、症狀或疾病。醫學治療可具有一或多個相關AE且各AE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嚴重程度水準。提及能夠「改變不良事件」之方法意謂降低與不同治療方案之使用相關之一或多個AE的發生率及/或嚴重程度的治療方案。
如本文中所用,「嚴重不良事件」或「SAE」為符合以下準則中之一者的不良事件: ● 為致死性或危及生命的,如嚴重不良事件之定義中所使用,「危及生命」係指其中患者在事件時具有死亡風險的事件;其並不指若更嚴重則假設可能已造成死亡之事件。 ● 導致持續或顯著殘疾/失能 ● 構成先天性異常/出生缺陷 ● 為醫學上顯著的,亦即定義為危及患者或可能需要醫學或手術介入以防止上文所列之結果中之一者的事件。在決定AE是否為「醫學上顯著」時必須執行醫學及科學判斷 ● 需要住院病人住院或延長現有住院,不包括以下:1)原有疾病之常規治療或監測,不與病狀中之任何退化相關;2)對預先存在病狀之選擇性或預規劃治療,該病狀與根據研究之指示不相關且自從簽署知情同意書後尚未惡化;及3)在患者之一般病狀沒有任何退化下的社會原因及暫時護理。
應瞭解,替代物(例如「或」)之使用意謂替代物之一者、二者或其任何組合。應理解如本文中所使用,不定冠詞「一種(a)」或「一種(an)」係指任何敍述或列舉之組分的「一或多者」。
術語「約」或「基本上包含」係指如藉由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確定,在特定值或組合物之可接受誤差範圍內之值或組合物,其將部分地取決於如何量測或確定值或組合物,亦即量測系統之侷限性。舉例而言,「約」或「基本上由……構成」可意謂根據此項技術中之實踐在1個或大於1個標準偏差內。或者,「約」或「基本上包含」可意指至多20%之範圍。此外,尤其在生物系統或方法方面,該等術語可意謂該值之至多一個數量級或至多5倍。當特定值或組合物提供於本申請案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時,除非另外陳述,否則「約」或「基本上包含」之含義應假設為在特定值或組合物之可接受的誤差範圍內。
如本文所用,術語「醫藥學上可接受」意指經聯邦政府或洲政府之監管機構批准或在美國藥典或其他一般公認之藥典中列出適用於動物,且更特定言之適用於人類。術語「醫藥學上相容之成分」係指與抗CD70結合劑或CD47拮抗劑一起投與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稀釋劑、佐劑、賦形劑或媒劑。
如本文中所用,片語「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係指抗CD70結合劑或治療劑或CD47拮抗劑或治療劑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有機或無機鹽。抗CD70結合劑或治療劑或CD47拮抗劑或治療劑含有至少一個胺基,且因此酸加成鹽可由此胺基或其他適合之基團形成。例示性鹽包括但不限於硫酸鹽、檸檬酸鹽、乙酸鹽、乙二酸鹽、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硝酸鹽、硫酸氫鹽、磷酸鹽、酸性磷酸鹽、異菸鹼酸鹽、乳酸鹽、柳酸鹽、酸性檸檬酸鹽、酒石酸鹽、油酸鹽、丹寧酸鹽、泛酸鹽、酒石酸氫鹽、抗壞血酸鹽、丁二酸鹽、順丁烯二酸鹽、龍膽酸鹽、反丁烯二酸鹽、葡糖酸鹽、葡萄糖醛酸鹽、葡萄糖二酸鹽、甲酸鹽、苯甲酸鹽、麩胺酸鹽、甲磺酸鹽、乙磺酸鹽、苯磺酸鹽、對甲苯磺酸鹽及雙羥萘酸鹽(亦即1,1'-亞甲基-雙(2-羥基-3-萘甲酸鹽))。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可涉及包括另一個分子,諸如乙酸根離子、丁二酸根離子或其他相對離子。相對離子可為使母體化合物上之電荷穩定的任何有機或無機部分。此外,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在其結構中可具有超過一個帶電原子。多個帶電原子為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之一部分的情況可具有多個相對離子。因此,醫藥學上可接受鹽可具有一或多個帶電原子及/或一或多個相對離子。
「醫藥學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或「溶劑合物」係指一或多種溶劑分子與抗CD70結合劑及/或治療劑或CD47拮抗劑及/或治療劑之結合。形成醫藥學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之溶劑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水、異丙醇、乙醇、甲醇、DMSO、乙酸乙酯、乙酸及乙醇胺。
縮寫「AFP」係指二甲基纈胺酸-纈胺酸-多拉索因-多拉普因-苯丙胺酸-對苯二胺。
縮寫「MMAE」係指單甲基奧瑞他汀E。
縮寫「AEB」係指由使奧瑞他汀E與對乙醯基苯甲酸反應產生之酯。
縮寫「AEVB」係指由使奧瑞他汀E與對苯甲醯基戊酸反應產生之酯。
縮寫「MMAF」係指朵纈胺酸-纈胺酸-海兔脯胺酸-多拉普因-苯丙胺酸。
縮寫「fk」及「phe-lys」係指連接子苯丙胺酸-離胺酸。
術語「Treg」或「調節T細胞」係指遏止CD4+CD25 +及CD8 +T細胞增殖及/或效應功能,或以其他方式下調免疫反應的CD4 +T細胞。值得注意的是,Treg可下調由自然殺手細胞、自然殺手T細胞以及其他免疫細胞介導之免疫反應。
術語「調節T細胞功能」或「Treg功能」係指引起CD4+CD25 +或CD8 +T細胞增殖之降低或效應T細胞介導之免疫反應之降低的Treg之任何生物功能。Treg功能可經由此項技術中建立之技術量測。適用於量測Treg功能之活體外分析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轉孔抑制分析以及活體外分析,其中自人類周邊血液或臍帶血(或鼠類脾或淋巴結)中純化之目標習知T細胞(Tconv)及Treg視情況藉由經抗CD3 +抗CD28塗佈之珠粒(或抗原呈遞細胞(APC),諸如經照射脾細胞或經純化樹突狀細胞(DC)或經照射PBMC)活化,接著活體外偵測習知T細胞增殖(例如,藉由量測放射性核苷酸(諸如[H]-胸苷)或螢光核苷酸之併入,或藉由Cayman Chemical MTT細胞增殖分析套組,或藉由監測藉由流式細胞量測術之綠色螢光染料酯CFSE或半萘四氟(SNARF-1)染料之稀釋)。其他常見分析量測T細胞細胞介素反應。Treg功能之適合之活體內分析包括動物疾病模型中之分析,其中Treg起重要作用,包括例如(1)動態靜止模型(使用未處理穩態擴增CD4 +T細胞作為主要由Treg抑制之目標細胞),(2)發炎性腸病(IBD)回收模型(使用Thl T細胞(Thl7)作為主要由Treg抑制之目標細胞),(3)實驗性自體免疫腦脊髓炎(EAE)模型(使用Thl 7及Thl T細胞作為主要由Treg抑制之目標細胞),(4) B16黑素瘤模型(抗腫瘤免疫性之抑制) (使用CD8 +T細胞作為主要由Treg抑制之目標細胞),(5)抑制過繼轉移大腸炎中之結腸炎症,其中未處理CD4 +CD45RB MTconv細胞轉移至RagV小鼠中,及(6) Foxp3救援模型(使用淋巴球作為主要由Treg抑制之目標細胞)。根據一個方案,所有模型均需要用於供體T細胞群體之小鼠以及用於接受者之Ragl -/-或Foxp3小鼠。對於各種適合之分析的更多細節,參見例如Collison及Vignali, In Vitro Treg Suppression Assays, 第2章in Regulatory T Cells: Methods and Protocols,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Kassiotis and Liston eds., Springer, 2011, 707:21-37;Workman等人, In Vivo Treg Suppression Assays, 第9章 in Regulatory T Cells: Methods and Protocols,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Kassiotis and Liston eds., Springer, 2011, 119-156;Takahashi等人, Int. Immunol, 1998, 10: 1969-1980;Thornton等人, J. Exp. Med., 1998, 188:287-296;Collison等人, J. Immunol, 2009, 182:6121-6128;Thornton and Shevach, J. Exp. Med., 1998, 188:287-296;Asseman等人, J. Exp. Med., 1999, 190:995-1004;Dieckmann等人, J. Exp. Med., 2001, 193: 1303-1310;Belkaid, Nature Reviews, 2007, 7:875-888;Tang and Bluestone, Nature Immunology, 2008, 9:239-244;Bettini and Vignali, Curr. Opin. Immunol, 2009, 21 :612-618;Dannull等人, J Clin Invest, 2005, 115(12):3623-33;Tsaknaridis,等人, J Neurosci Res., 2003, 74:296-308。
如本文所描述,除非另外規定,否則任何濃度範圍、百分比範圍、比率範圍或整數範圍應理解為包括在所列舉範圍內之任何整數值及(在適當時)其分數(諸如整數之十分之一及百分之一)。
在以下子章節中進一步詳細描述本發明之各種態樣。 II. 抗CD70抗體
本發明提供抗CD70抗體,諸如衍生自小鼠抗體1F6之人源化抗體。1F6為針對CD70之鼠類免疫球蛋白G1 (IgG1)單株抗體。1F6及人源化1F6變異體描述於美國專利第8,067,546號及國際專利公開案WO 2006/113909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為非岩藻糖基化。
小鼠1F6抗體之人源化形式的結合親和力(亦即,解離常數K D)較佳在針對人類CD70之小鼠抗體1F6的五倍或兩倍之內。人源化1F6抗體特異性結合至以原生形式及/或以重組方式由中國倉鼠卵巢(CHO)細胞表現的人類CD70,如自其中衍生之小鼠抗體一樣。較佳人源化1F6抗體具有針對人類CD70之1F6相同或更高(亦即,超過量測誤差邊際)的親和力(例如,1.1至5倍、1.1至3倍、1.5至3倍、1.7至2.3倍或1.7至2.1倍親和力或約1F6之親和力的兩倍)。較佳人源化1F6抗體與相同抗原決定基結合及/或與1F6競爭與人類CD70結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在動物模型或臨床試驗中於培養物中繁殖癌細胞時所展示,本發明之抗體抑制癌症(例如細胞生長、轉移至生物體及/或生物體之致死)。動物模型可藉由將表現CD70之人類腫瘤細胞株植入適當免疫缺陷嚙齒動物病毒株(例如無胸腺裸鼠或SCID小鼠)中形成。此等腫瘤細胞株可在免疫缺陷嚙齒動物宿主中藉由皮下注射以實體腫瘤形式建立或藉由靜脈內注射以多發性腫瘤形式建立。
在宿主內建立之後,此等腫瘤模型可應用於如實例中所描述評估抗CD70抗體或其結合形式之治療功效。
一般而言,本發明之抗CD70抗體結合CD70 (例如,人類CD70)且對惡性細胞(諸如,癌細胞)發揮細胞抑制及細胞毒性作用。本發明之抗CD70抗體較佳為單株,且可為多特異性、人類、人源化或嵌合抗體,單鏈抗體、Fab片段、F(ab')片段、由表現Fab之庫產生的片段及以上中之任一者的CD70結合片段。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抗CD70抗體特異性結合CD70。本發明之免疫球蛋白分子可為免疫球蛋白分子之任何類型(例如,IgG、IgE、IgM、IgD、IgA及IgY)、類別(例如,IgG1、IgG2、IgG3、IgG4、IgA1及IgA2)或子類別。
在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為如本文所描述之抗原結合片段(例如,人類抗原結合片段),且包括(但不限於) Fab、Fab'及F(ab') 2、Fd、單鏈Fvs (scFv)、單鏈抗體、二硫鍵鍵聯之Fvs (sdFv)及包含V L或V H域之片段。抗原結合片段(包括單鏈抗體)可包含單獨或與以下之全部或一部分組合的可變區:鉸鏈區、CH1、CH2、CH3及CL域。本發明中亦包括包含可變區與鉸鏈區、CH1、CH2、CH3及CL域之任何組合的抗原結合片段。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為人類、鼠類(例如小鼠及大鼠)、驢、綿羊、兔子、山羊、天竺鼠、駱駝、馬或雞。
本發明之抗CD70抗體可為單特異性抗體、雙特異性抗體、三特異性抗體或具有更高多特異性。多特異性抗體可對CD70之不同表位具有特異性,或可對CD70以及異源蛋白質均具有特異性。參見例如PCT公開案WO 93/17715;WO 92/08802;WO 91/00360;WO 92/05793;Tutt, 等人, 1991, J. Immunol. 147:60 69;美國專利第4,474,893號;第4,714,681號;第4,925,648號;第5,573,920號;第5,601,819號;Kostelny等人, 1992, J. Immunol. 148:1547 1553。
本發明之抗CD70抗體可為人源化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抗CD70抗體為小鼠抗體1F6之人源化抗體。1F6之人源化型式描述於美國專利第8,067,546號中。人源化抗體為遺傳工程化之抗體,其中將來自非人類「供體」抗體之CDR移植至人類「接受體」抗體序列中(參見例如Queen,US 5,530,101及5,585,089;Winter,US 5,225,539;Carter,US 6,407,213;Adair,US 5,859,205;及Foote,US 6,881,557)。接受體抗體序列可為例如成熟人類抗體序列、此類序列之複合物、人類抗體序列之共有序列或生殖系區序列。對於重鏈而言較佳接受體序列為生殖系V H外顯子V Hl-2 (在文獻中亦稱為HV1-2) (Shin等人, 1991, EMBO J. 10:3641-3645)及對於鉸鏈區(J H)而言較佳接受體序列為外顯子J H-6 (Mattila等人, 1995, Eur. J. Immunol. 25:2578-2582)。對於輕鏈,較佳接受體序列為外顯子VK2-30 (在文獻中亦稱為KV2-30)且對於鉸鏈區,較佳接受體序列為外顯子JK-4 (Hieter等人, 1982, J. Biol. Chem. 257:1516-1522)。因此,人源化抗體為具有完全或實質上來自供體抗體之一些或所有CDR以及可變區構架序列及恆定區(若存在,則完全或實質上來自人類抗體序列)的抗體。類似地,人源化重鏈具有至少一個、兩個且通常全部三個完全或基本上自供體抗體重鏈之CDR及重鏈可變區構架序列以及重鏈恆定區((若存在)基本上自人類重鏈可變區構架及恆定區序列)。類似地,人源化輕鏈具有至少一個、兩個且通常全部三個完全或基本上自供體抗體輕鏈之CDR及輕鏈可變區構架序列以及輕鏈恆定區((若存在)基本上自人類輕鏈可變區構架及恆定區序列)。除奈米抗體及dAb以外,人源化抗體包含人源化重鏈及人源化輕鏈。當相應CDR之間至少60%、85%、90%、95%或100%之對應殘基(如藉由Kabat所定義)一致時,人源化抗體中之CDR大體上來自非人類抗體中之對應CDR。當至少85%、90%、95%或100%之由Kabat所定義之對應殘基一致時,抗體鏈之可變區構架序列或抗體鏈之恆定區分別實質上來自人類可變區構架序列或人類恆定區。
儘管人源化抗體通常併入來自小鼠抗體之所有六個CDR (較佳地如由Kabat所定義),但其亦可用來自小鼠抗體之CDR的不到全部CDR (例如至少3個、4個或5個)進行(例如Pascalis等人, J. Immunol. 169:3076, 2002;Vajdos等人,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320: 415-428, 2002;Iwahashi等人, Mol. Immunol. 36:1079-1091, 1999;Tamura等人, Journal of Immunology, 164:1432-1441, 2000)。
某些自人類可變區構架殘基之胺基酸可基於其對CDR構形及/或結合於抗原之可能影響來選擇。藉由模型化、特定位置處之胺基酸之特徵的檢查或特定胺基酸之取代或突變誘發之作用的經驗觀察來研究此類可能的影響。
舉例而言,當鼠類可變區構架殘基與經選定人類可變區構架,架殘基之間的胺基酸不同時,人類構架胺基酸在其為合理期望胺基酸時可經來自小鼠抗體之等效構架胺基酸取代: (1)直接非共價結合抗原, (2)與CDR區相鄰, (3)以其他方式與CDR區相互作用(例如,在CDR區之約6 A內);或 (4)調節重鏈與輕鏈之間的相互作用。
可就本發明之抗CD70抗體所包含之特定CDR而言來描述或規定本發明之抗體。給定CDR或FR之精確胺基酸序列邊界可使用多種熟知方案中之任一者容易地測定,包括由Kabat等人,(1991),「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第5版Public Health Servic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Bethesda, MD (「Kabat」編碼制);Al-Lazikani等人,(1997) JMB 273,927-948 (「Chothia」編碼制);MacCallum等人,J. Mol. Biol. 262:732-745 (1996),「Antibody-antigen interactions: Contact analysis and binding site topography,J. Mol. Biol. 262, 732-745.」 (「Contact」編碼制);Lefranc MP等人,「IMGT unique numbering for immunoglobulin and T cell receptor variable domains and Ig superfamily V-like domains,」Dev Comp Immunol, 2003年1月;27(1):55-77 (「IMGT」編碼制);Honegger A及Plückthun A,「Yet another numbering scheme for immunoglobulin variable domains: an automatic modeling and analysis tool,」J Mol Biol, 2001年6月8日;309(3):657-70, (「Aho」編碼制);及Martin等人,「Modeling antibody hypervariable loops: a combined algorithm,」 PNAS, 1989, 86(23):9268-9272, (「AbM」編碼制)描述的方案。既定CDR之邊界可視用於鑑別之方案而變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既定抗體之「CDR」或「互補決定區」或個別指定CDR (例如CDR-H1、CDR-H2、CDR-H3)或其區(例如,其可變區)應理解為涵蓋如由前述方案中之任一者所定義的(或特定) CDR。舉例而言,在陳述特定CDR (例如CDR-H3)含有給定V H或V L區胺基酸序列中相應CDR之胺基酸序列的情況下,應理解,此類CDR具有如藉由任一前述方案或其他已知方案定義的可變區內相應CDR (例如CDR-H3)之序列。可指定用於識別特定CDR之方案,諸如,如由Kabat、Chothia、AbM或IMGT方法所定義之CDR。
除非另外規定,否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抗CD70抗體-藥物共軛物的CDR序列係根據如以下中所描述之Kabat編號方案:Kabat等人 .(1991), 「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第5版. Public Health Servic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Bethesda, MD。
在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的一些實施例中,重鏈可變區CDR序列包含以下: a) CDR-H1:NYGMN (SEQ ID NO:8); b) CDR-H2:WINTYTGEPTYADAFKG (SEQ ID NO:9);及 c) CDR-H3:DYGDYGMDY (SEQ ID NO:10)。
在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的一些實施例中,輕鏈可變區CDR序列包含以下: a) CDR-L1:RASKSVSTSGYSFMH (SEQ ID NO:11); b) CDR-L2:LASNLES (SEQ ID NO:12);及 c) CDR-L3:QHSREVPWT (SEQ ID NO:13)。
在一個態樣中,本文提供一種抗CD70抗體,其包含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其中該重鏈可變區包含:(i)包含SEQ ID NO:8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1,(ii)包含SEQ ID NO:9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2,及(iii)包含SEQ ID NO:10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3;且其中該輕鏈可變區包含:(i)包含SEQ ID NO:11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1,(ii)包含SEQ ID NO:12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2,及(iii)包含SEQ ID NO:13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3,其中抗CD70抗體之CDR係由Kabat編號方案定義。
在一個態樣中,本文提供一種抗CD70抗體,其包含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該重鏈可變區包含SEQ ID NO:1之三個CDR且該輕鏈可變區包含SEQ ID NO:2之三個CDR,其中該抗CD70抗體之CDR由Kabat編號方案所定義。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進一步包含Fc域。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為非岩藻糖基化。
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可包含任何適合之構架可變域序列,其限制條件為該抗體仍能夠結合CD70 (例如,人類CD70)。如本文中所用,重鏈構架區命名為「HC-FR1-FR4」且輕鏈構架區命名為「LC-FR1-FR4」。
在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的一些實施例中,重鏈可變域包含QVQLVQSGA EVKKPGASV KVSCKASGY TFTNYGMNW VRQAPGQGLKWMGWINTYTGEPTYADAFKGRVTMTRDTSISTAYMELSRLRSDDTAVYYCARDYGDYGMDYWGQGTTVTVSS (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且該輕鏈可變域包含DIVMTQ SPDSLAVSLGER ATINCRASKSVSTSGYSFMHWYQQKPGQPPKLLIYLASNLES GVPDR FSGSGSGTDFTLTISSLQAEDVAVYYCQHSREVPWTFGQGTKVEIK (SEQ ID NO:2)之胺基酸序列。
在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的一些實施例中,重鏈可變域包含QVQLVQS GAEVKKPG ASVKVSCK ASGYTFTN YGMNW VRQAPGQGLKWMGWINTYTGEPTYADAFKGRVTMTRDTSISTAYMELSRLRSDDTAVYYCARDYGDYGMDYWGQGTTVTVSS (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且該輕鏈可變域包含DIVMTQSPDSLAVSLGERATI NCRASKSVSTSGYSFMHWYQQKPGQPPKLLIYLASNLES GVPDRFSG SGSGTDFTLTISSLQAEDVAVYYCQHSREVPWTFGQGTKVEIKR (SEQ ID NO:7)之胺基酸序列。
在一個態樣中,本文提供一種抗CD70抗體,其包含重鏈可變域或包含輕鏈可變域,該重鏈可變域包含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該輕鏈可變域包含SEQ ID NO:2之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重鏈可變域之N端麩醯胺經環化以形成焦麩胺酸。在一個態樣中,本文提供一種抗CD70抗體,其包含重鏈可變域且包含輕鏈可變域,該重鏈可變域包含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該輕鏈可變域包含SEQ ID NO:2之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重鏈可變域之N端麩醯胺經環化以形成焦麩胺酸。
在一個態樣中,本文提供一種抗CD70抗體,其包含重鏈可變域或包含輕鏈可變域,該重鏈可變域包含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該輕鏈可變域包含SEQ ID NO:7之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重鏈可變域之N端麩醯胺經環化以形成焦麩胺酸。在一個態樣中,本文提供一種抗CD70抗體,其包含重鏈可變域且包含輕鏈可變域,該重鏈可變域包含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該輕鏈可變域包含SEQ ID NO:7之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重鏈可變域之N端麩醯胺經環化以形成焦麩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一種包含重鏈可變域之抗CD70抗體,該重鏈可變域包含與SEQ ID NO: 1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重鏈可變域之N端麩醯胺經環化以形成焦麩胺酸。在某些實施例中,包含與SEQ ID NO: 1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序列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可變域含有相對於參考序列之取代(例如,保守性取代)、插入或刪除且仍能夠結合至CD70 (例如,人類CD70)。在某些實施例中,SEQ ID NO: 1中總共1至10個胺基酸已經取代、插入及/或刪除。在某些實施例中,取代、插入或刪除(例如1、2、3、4或5個胺基酸)發生在CDR外部之區中(亦即FR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包含包括SEQ ID NO: 1之轉譯後修飾的該序列之重鏈可變域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重鏈可變域之N端麩醯胺經環化以形成焦麩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一種包含輕鏈可變域之抗CD70抗體,該輕鏈可變域包含與SEQ ID NO: 2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實施例中,包含與SEQ ID NO: 2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序列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可變域含有相對於參考序列之取代(例如,保守性取代)、插入或刪除且仍能夠結合至CD70 (例如,人類CD70)。在某些實施例中,SEQ ID NO: 2中總共1至10個胺基酸已經取代、插入及/或刪除。在某些實施例中,取代、插入或刪除(例如1、2、3、4或5個胺基酸)發生在CDR外部之區中(亦即FR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包含包括SEQ ID NO: 2之轉譯後修飾的該序列之輕鏈可變域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一種包含輕鏈可變域之抗CD70抗體,該輕鏈可變域包含與SEQ ID NO: 7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實施例中,包含與SEQ ID NO: 5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序列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可變域含有相對於參考序列之取代(例如,保守性取代)、插入或刪除且仍能夠結合至CD70 (例如,人類CD70)。在某些實施例中,SEQ ID NO:7中總共1至10個胺基酸已經取代、插入及/或刪除。在某些實施例中,取代、插入或刪除(例如1、2、3、4或5個胺基酸)發生在CDR外部之區中(亦即FR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包含包括SEQ ID NO: 7之轉譯後修飾的該序列之輕鏈可變域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一種包含重鏈之抗CD70抗體,該重鏈包含與以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QVQLVQSGAE VKKPGASVKV SCKASGYTFT NYGMNWVRQA PGQGLKWMGW INTYTGEPTY ADAFKGRVTM TRDTSISTAY MELSRLRSDD TAVYYCARDY GDYGMDYWGQ GTTVTVSSAS TKGPSVFPLA PSSKSTSGGT AALGCLVKDY FPEPVTVSWN SGALTSGVHT FPAVLQSSGL YSLSSVVTVP SSSLGTQTYI CNVNHKPSNT KVDKKVEPKS CDKTHTCPPC PAPELLGGPS VFLFPPKPKD TLMISRTPEV TCVVVDVSHE DPEVKFNWYV DGVEVHNAKT KPREEQYNST YRVVSVLTVL HQDWLNGKEY KCKVSNKALP APIEKTISKA KGQPREPQVY TLPPSRDELT KNQVSLTCLV KGFYPSDIAV EWESNGQPEN NYKTTPPVLD SDGSFFLYSK LTVDKSRWQQ GNVFSCSVMH EALHNHYTQK SLSLSPGK (SEQ ID NO:3)。在某些實施例中,包含與SEQ ID NO: 3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序列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含有相對於參考序列之取代(例如,保守性取代)、插入或刪除且仍能夠結合至CD70 (例如,人類CD70)。在某些實施例中,SEQ ID NO: 3中總共1至10個胺基酸已經取代、插入及/或刪除。在某些實施例中,取代、插入或刪除(例如1、2、3、4或5個胺基酸)發生在CDR外部之區中(亦即FR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包含包括SEQ ID NO: 3之轉譯後修飾的該序列之重鏈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一種包含輕鏈之抗CD70抗體,該輕鏈包含與以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DIVMTQSPDS LAVSLGERAT INCRASKSVS TSGYSFMHWY QQKPGQPPKL LIYLASNLES GVPDRFSGSG SGTDFTLTIS SLQAEDVAVY YCQHSREVPW TFGQGTKVEI KRTVAAPSVF IFPPSDEQLK SGTASVVCLL NNFYPREAKV QWKVDNALQS GNSQESVTEQ DSKDSTYSLS STLTLSKADY EKHKVYACEV THQGLSSPVT KSFNRGEC (SEQ ID NO:4)。在某些實施例中,包含與SEQ ID NO: 4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序列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含有相對於參考序列之取代(例如,保守性取代)、插入或刪除且仍能夠結合至CD70 (例如,人類CD70)。在某些實施例中,SEQ ID NO: 4中總共1至10個胺基酸已經取代、插入及/或刪除。在某些實施例中,取代、插入或刪除(例如1、2、3、4或5個胺基酸)發生在CDR外部之區中(亦即FR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包含包括SEQ ID NO: 4之轉譯後修飾的該序列之輕鏈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包含如上文所提供之任何實施例中之重鏈可變域及如上文所提供之任何實施例中之輕鏈可變域。在一個實施例中,抗體包含SEQ ID NO: 1之重鏈可變域序列及SEQ ID NO: 2之輕鏈可變域序列,包括彼等序列之轉譯後修飾。在一些實施例中,重鏈可變域之N端麩醯胺經環化以形成焦麩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包含:i)與包含SEQ ID NO: 1之胺基酸序列之重鏈可變區具有至少85%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及ii)與包含SEQ ID NO: 2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可變區具有至少85%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重鏈可變域之N端麩醯胺經環化以形成焦麩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為單株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包含重鏈可變區或輕鏈可變區,該重鏈可變區包含以下中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的三個CDR,該輕鏈可變區包含該抗體之三個CDR:美國專利第8,067,546號、美國專利第8,562,987號、美國專利第9,428,585號、美國專利第9,701,752號、US 2009/0148942、US 2012/0045436、US 2014/0178936、US 2017/0022282或國際專利公開案WO 2006/113909。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包含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該重鏈可變區包含以下中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的三個CDR,該輕鏈可變區包含該抗體之三個CDR:美國專利第8,067,546號、美國專利第8,562,987號、美國專利第9,428,585號、美國專利第9,701,752號、US 2009/0148942、US 2012/0045436、US 2014/0178936、US 2017/0022282或國際專利公開案WO 2006/113909。在一些實施例中,CDR由Kabat編號方案所定義。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包含美國專利第8,067,546號、美國專利第8,562,987號、美國專利第9,428,585號、美國專利第9,701,752號、US 2009/0148942、US 2012/0045436、US 2014/0178936、US 2017/0022282或國際專利公開案WO 2006/113909中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的重鏈可變區或輕鏈可變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包含如美國專利第8,067,546號、美國專利第8,562,987號、美國專利第9,428,585號、美國專利第9,701,752號、US 2009/0148942、US 2012/0045436、US 2014/0178936、US 2017/0022282或國際專利公開案WO 2006/113909中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的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為抗CD70抗體,諸如人源化1F6變異體,如美國專利第8,067,546號、美國專利第8,562,987號、美國專利第9,428,585號、美國專利第9,701,752號、US 2009/0148942、US 2012/0045436、US 2014/0178936、US 2017/0022282或國際專利公開案WO 2006/113909中所描述。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為抗CD70抗體,諸如人源化1F6變異體之非岩藻糖基化形式,如美國專利第8,067,546號、美國專利第8,562,987號、美國專利第9,428,585號、美國專利第9,701,752號、US 2009/0148942、US 2012/0045436、US 2014/0178936、US 2017/0022282或國際專利公開案WO 2006/113909中所描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包含重鏈可變區或輕鏈可變區,該重鏈可變區包含抗CD70抗體伏司妥珠單抗之三個CDR,該輕鏈可變區包含其三個CDR。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包含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該重鏈可變區包含抗CD70抗體伏司妥珠單抗之三個CDR,該輕鏈可變區包含其三個CDR。在一些實施例中,CDR由Kabat編號方案所定義。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包含抗CD70抗體伏司妥珠單抗之重鏈可變區或輕鏈可變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包含抗CD70抗體伏司妥珠單抗之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抗CD70抗體為伏司妥珠單抗之非岩藻糖基化形式。
本發明抗體之抗CD70亦可根據其針對CD70 (例如,人類CD70)之結合親和力加以描述或規定。較佳結合親和力包括彼等解離常數或K D低於5 x10 -2M、10 -2M、5x10 -3M、10 -3M、5x10 -4M、10 -4M、5x10 -5M、10 -5M、5x10 -6M、10 -6M、5x10 -7M、10 -7M、5x10 -8M、10 -8M、5x10 -9M、10 -9M、5x10 -10M、10 -10M、5x10 -11M、10 -11M、5x10 -12M、10 -12M、5x10 -13M、10 -13M、5x10 -14M、10 -14M、5x10 -15M或10 -15M。
存在五種類別之免疫球蛋白:IgA、IgD、IgE、IgG及IgM,其分別具有命名為α、δ、ε、γ及μ之重鏈。γ及α類別進一步分成子類,例如人類表現以下子類:IgG1、IgG2、IgG3、IgG4、IgA1及IgA2。IgG1抗體可以多個稱為同種異型之多態變異體形式存在(綜述於Jefferis及Lefranc 2009. mAbs 第1卷, 第4期1-7中),其中任一者均適用於本文中之一些實施例。人類群體中之常見同種異型變異體為由字母a、f、n、z或其組合指定之變異體。在本文中之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抗體可包含重鏈Fc區,重鏈Fc區包含人類IgG Fc區。在其他實施例中,人類IgG Fc區包含人類IgG1。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包含如上文所提供之任何實施例中之重鏈可變域及如上文所提供之任何實施例中之輕鏈可變域。在一個實施例中,抗體包含重鏈恆定區及輕鏈恆定區,該重鏈恆定區包含AS TKGPSVFPLA PSSKSTSGGT AALGCLVKDY FPEPVTVSWN SGALTSGVHT FPAVLQSSGL YSLSSVVTVP SSSLGTQTYI CNVNHKPSNT KVDKKVEPKS CDKTHTCPPC PAPELLGGPS VFLFPPKPKD TLMISRTPEV TCVVVDVSHE DPEVKFNWYV DGVEVHNAKT KPREEQYNST YRVVSVLTVL HQDWLNGKEY KCKVSNKALP APIEKTISKA KGQPREPQVY TLPPSRDELT KNQVSLTCLV KGFYPSDIAV EWESNGQPEN NYKTTPPVLD SDGSFFLYSK LTVDKSRWQQ GNVFSCSVMH EALHNHYTQK SLSLSPGK (SEQ ID NO:5)之胺基酸序列,且該輕鏈恆定區包含TVAAPSVF IFPPSDEQLK SGTASVVCLL NNFYPREAKV QWKVDNALQS GNSQESVTEQ DSKDSTYSLS STLTLSKADY EKHKVYACEV THQGLSSPVT KSFNRGEC (SEQ ID NO:6)之胺基酸序列,包括彼等序列之轉譯後修飾。
抗體亦包括經修飾之衍生物,亦即藉由使任何類型之分子與抗體共價附接以使得共價附接不阻止抗體與CD70結合或對細胞發揮細胞生長抑制或細胞毒性作用。舉例而言(但不以限制方式),抗體衍生物包括已經修飾之抗體,修飾例如藉由糖基化、乙醯化、PEG化、磷酸化、醯胺化、由已知保護/阻斷基團進行之衍生化、蛋白水解裂解、與細胞配位體或其他蛋白連接等進行。許多化學修飾中之任一者可藉由已知技術進行,包括(但不限於)特異性化學裂解、乙醯化、甲醯化、衣黴素之代謝合成等。另外,衍生物可含有一或多個非典型胺基酸。
CD70結合劑可視情況包括抗體效應子域,該域介導或刺激針對表現CD70之目標細胞的ADCC、ADCP及/或CDC反應。效應子域可為例如Ig分子之一或多個Fc域。此類CD70結合劑可對表現CD70之癌細胞發揮細胞毒性或細胞抑制作用,或對經活化淋巴球或樹突狀細胞發揮細胞毒性、細胞抑制或免疫調節作用,例如分別在表現CD70之癌症或免疫病症的治療中。通常,CD70結合劑募集及/或活化細胞毒性白血球(例如,自然殺手(NK)細胞、吞噬細胞(例如,巨噬細胞)及/或血清補體組分)。
抗CD70抗體可為人源化抗體、單鏈抗體、scFv、雙功能抗體、Fab、微型抗體、scFv-Fc、Fv或其類似物。在一些實施例中,CD70抗原結合區可接合至效應子域或諸如以下之域:免疫球蛋白之鉸鏈-C H2-C H3域或具有效應功能之效應子域的一部分或片段。包括單鏈抗體之抗原結合抗體片段可包含例如可變區與效應子域之全部或一部分的組合(例如,C H2及/或C H3域單獨或與C H1、鉸鏈及/或C L域組合)。此外,抗原結合片段可包含效應子域之任何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可為包含接合至鉸鏈-C H2-C H3域之CD70-結合可變區的單鏈抗體。
抗CD70抗體之效應子域可來自任何適合之人類免疫球蛋白同型。舉例而言,人類免疫球蛋白介導CDC及ADCC/ADCP之能力一般分別按IgM≈IgG1≈IgG3>IgG2>IgG4及IgG1≈IgG3>IgG2/IgM/IgG4次序。CD70結合多肽可表現為包含適當恆定域之重組融合蛋白質,以產生所需效應功能。在結合至目標細胞後,抗CD70抗體或衍生物可經由諸如ADCC、CDC及ADCP之抗體效應功能觸發活體外及活體內目標細胞毀壞。
CD70結合劑視情況可與治療劑共軛,諸如細胞毒性、細胞抑制或免疫調節劑。適用類別之細胞毒性劑或免疫調節劑包括例如抗微管蛋白劑、奧瑞他汀、DNA小溝結合劑、DNA複製抑制劑、烷基化劑(例如鉑複合物,諸如順式-鉑、單(鉑)、雙(鉑)及三-核鉑複合物及卡鉑)、蒽環黴素、抗生素、抗葉酸劑、抗代謝物、化學治療增感劑、倍癌黴素、依讬泊苷(etoposide)、氟化嘧啶、離子載體、萊克希托普森(lexitropsin)、亞硝基脲、順氯氨鉑(platinol)、預形成化合物、嘌呤抗代謝物、嘌呤黴素(puromycin)、輻射增感劑、類固醇、紫杉烷、拓樸異構酶抑制劑、長春花生物鹼或其類似物。在一些典型實施例中,治療劑為細胞毒性劑。適合之細胞毒性劑包括例如海兔毒素(例如,奧瑞他汀E、AFP、MMAF、MMAE)、DNA小溝結合劑(例如,烯二炔及萊克希托普森(lexitropsins))、倍癌黴素(duocarmycins)、紫杉烷(例如,太平洋紫杉醇及多西他賽)、嘌呤黴素、長春花生物鹼、CC-1065、SN-38、拓樸替康(topotecan)、N-𠰌啉基-小紅莓、根瘤菌素(rhizoxin)、氰基-N-嗎啉基-小紅莓、棘黴素(echinomycin)、康柏斯達汀(combretastatin)、紡錘菌素(netropsin)、埃坡黴素A及B、雌氮芥(estramustine)、克瑞普托非森(cryptophysins)、西馬多丁(cemadotin)、類美登素(maytansinoids)、迪斯德莫來(discodermolide)、艾榴塞洛素(eleutherobin)及米托蒽醌(mitoxantrone)。在具體實施例中,細胞毒性或細胞生長抑制劑為奧瑞他汀E (在此項技術中亦稱為海兔毒素-10)或其衍生物。典型地,奧瑞他汀E衍生物為例如形成於奧瑞他汀E與酮酸之間的酯。舉例而言,奧瑞他汀E可與對乙醯基苯甲酸或苯甲醯基戊酸反應以分別產生AEB及AEVB。其他典型奧瑞他汀衍生物包括AFP、MMAF及MMAE。奧瑞他汀E及其衍生物之合成及結構描述於以下中: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030083263及20050009751號)、國際專利申請案第PCT/US03/24209號、國際專利申請案第PCT/US02/13435號及美國專利第6,323,315號;第6,239,104號;第6,034,065號;第5,780,588號;第5,665,860號;第5,663,149號;第5,635,483號;第5,599,902號;第5,554,725號;第5,530,097號;第5,521,284號;第5,504,191號;第5,410,024號;第5,138,036號;第5,076,973號;第4,986,988號;第4,978,744號;第4,879,278號;第4,816,444號及第4,486,414號。在特定實施例中,細胞毒性劑為DNA小溝結合劑。(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第6,130,237號。)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小溝結合劑為CBI化合物。在其他實施例中,小溝結合劑係烯二炔(例如卡奇黴素)。抗微管蛋白劑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紫杉烷(例如Taxol® (紫杉醇)、Taxotere® (多烯紫杉醇))、T67 (Tularik)、長春花生物鹼(例如長春新鹼(vincristine)、長春花鹼(vinblastine)、長春地辛(vindesine)及長春瑞賓(vinorelbine))及海兔毒素(例如奧瑞他汀E、AFP、MMAF、MMAE、AEB、AEVB)。其他抗微管蛋白劑包括例如漿果赤黴素衍生物、紫杉烷類似物(例如埃坡黴素A及B)、諾考達唑(nocodazole)、秋水仙鹼及秋水醯胺(colcimid)、雌莫司汀、克瑞普托非森、西馬多丁、類美登素、風車子抑素(combretastatin)、迪斯德莫來及艾榴素。在一些實施例中,細胞毒性劑為美登素(另一組抗微管蛋白劑)。舉例而言,在特定實施例中,類美登素為美登素或DM-1 (ImmunoGen, Inc.;亦參見Chari等人., 1992, Cancer Res. 52:127-131)。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可為嵌合的,包含人類或非人類Fc區或其部分。舉例而言,抗體可包括Fc域或非人類來源之一部分,例如嚙齒動物(例如,小鼠或大鼠)、驢、羊、兔、山羊、天竺鼠、駱駝、馬、雞或猴(例如,獼猴、恆河猴或其類似物)。
抗CD70結合劑(諸如,抗體)可為單特異性、雙特異性、三特異性或具有較大多特異性。多特異性抗體可對CD70之不同表位具有特異性,及/或可對CD70以及異源蛋白質均具有特異性。(參見例如PCT公開案WO 93/17715、WO 92/08802、WO 91/00360及WO 92/05793;Tutt等人 ., 1991, J. Immunol.147:60-69;美國專利第4,474,893號;第4,714,681號;第4,925,648號;第5,573,920號;及第5,601,819號;Kostelny等人, 1992, J. Immunol.148:1547-1553。)  適用於實踐本文所描述之方法的包括雙特異性及三特異性抗體之多特異性抗體為免疫特異結合至抗體CD70 (包括(但不限於)具有單株抗體1F6之CDR的抗體)及介導ADCC、ADCP及/或CDC之第二細胞表面受體或受體複合物,諸如CD16/FcγRIII、CD64/FcγRI、致命抑制性或活化受體或補體控制蛋白質CD59兩者。在一些實施例中,多特異性抗體之部分與第二細胞表面分子或受體複合物之結合可增強抗CD70抗體或其他CD70結合劑之效應功能。
抗體可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法產生。舉例而言,單株抗體可使用多種技術來製備,包括使用融合瘤、重組型及噬菌體呈現技術或其組合。融合瘤技術一般論述於例如以下中:Harlow等人 ., Antibodies: A Laboratory Manual(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第2版, 1988);及Hammerling等人 ., In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T-Cell Hybridomas, 第563-681頁(Elsevier, N.Y., 1981)。可用於製備抗CD70抗體之噬菌體呈現方法之實例包括例如以下中所揭示之彼等:Hoogenboom and Winter, 1991, J. Mol. Biol.227:381; Marks等人 ., 1991, J. Mol. Biol.222:581; Quan and Carter, 2002, The rise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as therapeuticsin Anti-IgE and Allergic Disease, Jardieu and Fick Jr., eds., Marcel Dekker, New York, NY, Chapter 20, 第427-469頁; Brinkman等人 ., 1995, J. Immunol. Methods182:41-50; Ames等人 ., 1995, J. Immunol. Methods184:177-186; Kettleborough等人 ., 1994, Eur. J. Immunol.24:952-958; Persic等人 ., 1997, Gene187:9-18; Burton等人 ., 1994, Advances in Immunology57:191-280; PCT申請案第PCT/GB91/01134號;PCT公開案WO 90/02809、WO 91/10737、WO 92/01047、WO 92/18619、WO 93/11236、WO 95/15982、WO 95/20401及美國專利第5,698,426號;第5,223,409號;第5,403,484號;第5,580,717號;第5,427,908號;第5,750,753號;第5,821,047號;第5,571,698號;第5,427,908號;第5,516,637號;第5,780,225號;第5,658,727號;第5,733,743號及第5,969,108號(其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可用於製備單鏈抗體之技術的實例包括以下中所描述之彼等:美國專利4,946,778及5,258,498;Huston等人 ., 1991 , Methods in Enzymology203:46-88; Shu等人 ., 1993, Proc. Natl. Acad. Sci. USA90:7995-7999;及Skerra等人 ., 1988, Science240:1038-1040。
用於製備雙特異性抗體之方法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全長雙特異性抗體之傳統產生係基於兩種免疫球蛋白重鏈-輕鏈對之共表現,其中兩種鏈具有不同特異性(參見例如Milstein等人 ., 1983, Nature 305:537-39)。由於免疫球蛋白重鏈及輕鏈之隨機分類,因此此等融合瘤(四源融合瘤)產生10種不同抗體分子之潛在混合物,其中一些具有正確雙特異性結構。類似程序揭露於國際公開案第WO 93/08829號中且揭露於Traunecker等人 ., 1991, EMBO J. 10:3655-59中。
根據不同方法,使具有所需結合特異性(抗體-抗原結合位點)的抗體可變域與免疫球蛋白恆定域序列融合。融合通常伴隨免疫球蛋白重鏈恆定域,其包含鉸鏈、C H2及C H3區域之至少一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融合包括存在於融合物中之至少一者中之含有輕鏈結合所需之位點的第一重鏈恆定區(C H1)。將具有編碼免疫球蛋白重鏈融合物及(若需要)免疫球蛋白輕鏈之序列的核酸插入個別表現載體中,且共轉染至適合之宿主生物體中。若用於構築之三個多肽鏈之不相等比率提供最佳產率,則此為在實施例中調整三個多肽片段之相互比例提供較大可撓性。然而,當至少兩個呈相等比率之多肽鏈之表現產生高產率時或當比率不具有特定顯著性時,三個多肽鏈中之兩者或所有者的編碼序列有可能插入一個表現載體中。
在此方法之一實施例中,雙特異性抗體在一臂中具有第一結合特異性的混合免疫球蛋白重鏈,且在另一臂中具有混合免疫球蛋白重鏈-輕鏈對(提供第二結合特異性)。此不對稱結構有助於所需雙特異性化合物與非所需免疫球蛋白鏈組合分離,因為雙特異性分子之僅一半中存在免疫球蛋白輕鏈提供便捷的分離方式(參見例如,國際公開案第WO 94/04690號,其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關於雙特異性抗體之進一步論述,參見例如Suresh等人 ., 1986, Methods in Enzymology121:210;Rodrigues等人 ., 1993, J. Immunology151:6954-61;Carter等人 ., 1992, Bio/Technology10:163-67;Carter等人 ., 1995, J. Hematotherapy4:463-70;Merchant等人 ., 1998, Nature Biotechnology16:677-81。使用此類技術,雙特異性抗體可製備用於治療或預防如本文所定義之疾病。
雙功能性抗體亦描述於歐洲專利公開案第EPA 0 105 360號中。如此參考中所揭示,雜合或雙功能性抗體可在生物學上(亦即,藉由細胞融合技術)或以化學方式(尤其在交聯劑或二硫橋形成試劑之情況下)衍生,且可包含完整抗體或其片段。獲得此類雜合抗體之方法揭示於例如國際公開案WO 83/03679及歐洲專利公開案第EPA 0 217 577號中,其兩者均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構架區中之構架殘基將經來自CDR供體抗體之相應殘基取代,以更改,較佳地改善抗原結合。此等構架取代係藉由此項技術中熟知之方法鑑別,例如藉由建立CDR與構架殘基之相互作用模型來鑑別對於抗原結合很重要之構架殘基,且進行序列比較以鑑別特定位置處的異常構架殘基。(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第5,585,089號;Riechmann等人 ., 1988, Nature332:323。)抗體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多種技術人源化,包括(例如)CDR-嫁接(參見例如,EP 0 239 400;PCT公開案WO 91/09967;美國專利第5,225,539;5,530,101及5,585,089號)、鑲飾或表面再塑(參見例如EP 0 592 106;EP 0 519 596;Padlan, 1991, Molecular Immunology28(4/5):489-498;Studnicka等人 ., 1994, Protein Engineering7(6):805-814;Roguska等人 ., 1994, Proc. Natl. Acad. Sci. USA91:969-973)及鏈改組(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第5,565,332號) (所有此等參考文獻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人源化單株抗體可例如使用以下中所描述之方法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重組DNA技術產生:國際公開案第WO 87/02671號;歐洲專利公開案第0 184 187號;歐洲專利公開案第0 171 496號;歐洲專利公開案第0 173 494號;國際公開案第WO 86/01533號;美國專利第4,816,567號;歐洲專利公開案第0 012 023號;Berter等人., 1988, Science 240:1041-43;Liu等人., 1987,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4:3439-43;Liu等人., 1987, J. Immunol. 139:3521-26;Sun等人., 1987,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4:214-18;Nishimura等人., 1987, Cancer. Res. 47:999-1005;Wood等人., 1985, Nature 314:446-449;Shaw等人., 1988, J. Natl. Cancer Inst. 80:1553-59;Morrison, 1985, Science 229:1202-07;Oi等人., 1986, BioTechniques 4:214;美國專利第5,225,539號;Jones等人., 1986, Nature 321:552-25;Verhoeyan等人., 1988, Science 239:1534;and Beidler等人., 1988, J. Immunol. 141:4053-60;其中各者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如上文所闡述,CD70結合劑可為抗CD70抗體之衍生物。一般而言,抗CD70抗體衍生物包含抗CD70抗體(包括例如抗原結合片段或經保守取代之多肽)及至少一個多肽區或針對抗CD70抗體異源之其他部分。舉例而言,抗CD70抗體可例如藉由共價連接任何類型之分子而經修飾。典型修飾包括例如糖基化、乙醯化、聚乙二醇化、磷酸化、醯胺化、由已知保護/封端基團衍生化、蛋白水解分裂、與細胞配位體(例如,白蛋白結合分子)或其他蛋白質鍵聯,及其類似修飾。許多化學修飾中之任一者可藉由已知技術進行,包括(但不限於)特異性化學裂解、乙醯化、甲醯化、衣黴素之代謝合成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共價連接不干擾效應功能,例如防止抗體衍生物經由抗原結合區或自其衍生之區或來自特異性結合Fc受體的效應子域特異性結合至CD70。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衍生物為多聚體,諸如包含一或多種單體之二聚體,其中各單體包括(i)抗CD70抗體之抗原結合區或自其衍生之多肽區(諸如藉由一或多個胺基酸之保守取代),及(ii)多聚化(例如,二聚)多肽區,使得抗體衍生物形成特異性結合至CD70之多聚體(例如,均二聚體)。在典型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之抗原結合區或自其衍生之多肽區以重組方式或以化學方式與異源蛋白質融合,其中該異源蛋白質包含二聚或多聚域。在出於治療或預防免疫病症或表現CD70之癌症的目的向個體投與該抗體衍生物之前,該衍生物經受允許形成均二聚體或雜二聚體之病狀。如本文所用,雜二聚體可包含一致的二聚域,但不同CD70抗原結合區、相同CD70抗原結合區但不同二聚域,或不同CD70抗原結合區及二聚域。
典型二聚域為來源於轉錄因子之彼等域。在一個實施例中,二聚域為具有鹼性區白胺酸拉鏈(「bZIP」)之域(參見Vinson等人 ., 1989, Science 246:911-916)。適用之白胺酸拉鏈域包括例如酵母轉錄因子GCN4、哺乳動物轉錄因子CCAAT/強化子結合蛋白質C/EBP及致癌基因產物Fos及Jun中之核轉型的彼等。(參見例如Landschultz等人 ., 1988, Science240:1759-64; Baxevanis and Vinson, 1993, Curr. Op. Gen. Devel.3:278-285;O'Shea等人 ., 1989, Science243:538-542。)在另一實施例中,二聚域為具有鹼性螺旋-環-螺旋(「bHLH」)蛋白質之域。(參見例如Murre等人 ., 1989, Cell56:777-783。亦參見Davis等人 ., 1990, Cell60:733-746;Voronova and Baltimore, 1990, Proc. Natl. Acad. Sci. USA87:4722-26。)  特別適用之hHLH蛋白質為myc、max及mac。
在另外其他實施例中,二聚域為免疫球蛋白恆定區,諸如重鏈恆定區或其域(例如,C H1域、C H2域及/或C H3域)。(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第5,155,027號;第5,336,603號;第5,359,046號及第5,349,053號;EP 0 367 166及WO 96/04388。)
已知異二聚體在Fos與Jun之間(Bohmann等人 ., 1987, Science238:1386-1392),在ATF/CREB家族之成員中(Hai等人 ., 1989, Genes Dev.3:2083-2090),在C/EBP家族之成員中(Cao等人 ., 1991, Genes Dev. 5:1538-52;Williams等人 ., 1991, Genes Dev. 5:1553-67;Roman等人 ., 1990, Genes Dev. 4:1404-15)及在ATF/CREB與Fos/Jun家族之成員之間(Hai and Curran, 1991, Proc. Natl. Acad. Sci. USA88:3720-24)形成。因此,當以包含不同二聚域之雜二聚體形式向個體投與CD70結合蛋白質時,可使用前述之任何組合。
在其他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衍生物為與第二抗體共軛之抗CD70抗體(「抗體異共軛(物)」) (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第4,676,980號)。適用於實踐本發明方法之異共軛(物)包含結合至CD70之抗體(例如,具有單株抗體1F6之CDR及/或重鏈的抗體)及結合至介導ADCC、吞噬作用及/或CDC之表面受體或受體複合物,諸如CD16/FcgRIII、CD64/FcgRI、殺手細胞活化或抑制性受體或補體控制蛋白CD59的抗體。在一典型實施例中,多特異性抗體之部分結合至第二細胞表面分子或受體複合物增強抗CD70抗體之效應功能。在其他實施例中,抗體可為治療劑。適合之抗體治療劑描述於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中之任一者為非岩藻糖基化的。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一種抗CD70抗體群體,其包含複數個如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其中該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抗CD70抗體具有降低之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至少20%之抗體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至少30%之抗體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至少40%之抗體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群中之至少50%之抗體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至少60%之抗體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至少70%之抗體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至少80%之抗體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至少90%之抗體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至少95%之抗體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至少98%之抗體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至少99%之抗體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至少99.5%之抗體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群體中實質上無(亦即,低於0.5%)之抗體具有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所有抗體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
如美國專利第10,196,445號中所描述,抗體糖基化之修飾可藉由例如在具有改變之糖基化機構之宿主細胞中表現抗體來實現。具有經改變之糖基化機構的細胞已經描述且可用作表現本發明之重組抗體從而產生具有經改變之糖基化之抗體的宿主細胞。舉例而言,細胞株Ms704、Ms705及Ms709缺乏岩藻糖基轉移酶基因FUT8 (α-(1,6)岩藻糖基轉移酶) (參見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040110704號;Yamane-Ohnuki等人 (2004) Biotechnol. Bioeng. 87: 614),以使得在此等細胞株中表現之抗體在其碳水化合物上缺乏岩藻糖。作為另一實例,EP 1176195亦描述具有功能性破壞之FUT8基因的細胞株以及具有極少或沒有用於將岩藻糖添加至N-乙醯基葡糖胺(其與抗體之Fc區結合)之活性的細胞株,例如大鼠骨髓瘤細胞株YB2/0 (ATCC CRL 1662)。PCT公開案WO 03/035835描述一種變異型CHO細胞株Lec13,其將岩藻糖附接至Asn (297)鍵聯之碳水化合物的能力降低,亦使得在彼宿主細胞中表現之抗體低岩藻糖基化。亦參見Shields等人. (2002) J. Biol. Chem.277:26733。如PCT公開案第WO 2006/089231號中所描述,具有經修飾之糖基化分佈的抗體亦可產生於雞蛋中。可替代地,具有經修飾之糖基化分佈之抗體可產生於諸如浮萍之植物細胞中。參見例如美國公開案第2012/0276086號。PCT公開案第WO 99/54342號描述經工程改造以表現醣蛋白修飾之糖基轉移酶(例如β(1,4)-N-乙醯胺基葡萄糖轉移酶III (GnTIII))的細胞株,使得在經工程改造之細胞株中表現的抗體展現增加之等分GlcNac結構,引起抗體之ADCC活性提高。亦參見Umaña等人. (1999) Nat. Biotech.17:176。替代地,抗體之岩藻糖殘基可使用岩藻糖苷酶裂解開。舉例而言,酶α-L-岩藻糖苷酶將岩藻糖基殘基自抗體移除。Tarentino等人. (1975) Biochem.14:5516。具有降低之核心岩藻糖基化的抗體可藉由在細胞株中產生抗體來製備,該等細胞株已經工程化以使用基因剔除、基因嵌入或RNAi降低核心岩藻糖基化。作用於糖基化路徑中之酶的小分子抑制劑亦可用於產生具有降低之核心岩藻糖基化的抗體。此類方法描述於美國專利第8,163,551號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在培養基中培養表現抗體之宿主細胞產生具有降低之核心岩藻糖基化的如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該培養基包含有效量之岩藻糖類似物,該岩藻糖類似物減少岩藻糖合併至由宿主細胞產生之抗體或抗體衍生物之複雜的N-糖苷鍵聯之糖鏈中。參見美國專利第8,163,551號。產生非岩藻糖基化抗體之方法亦描述於Pereira等人. (2018) MAbs10(5):693-711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或其衍生物競爭性地抑制mAb 1F6與CD70之結合,如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用於確定競爭性結合之任何方法(諸如,本文所描述之免疫分析)所確定。在典型實施例中,抗體競爭性地抑制1F6與CD70之結合達至少50%、至少60%、至少70%或至少75%。在其他實施例中,抗體競爭性地抑制1F6與CD70之結合達至少80%、至少85%、至少90%或至少95%。
可藉由各種已知方法中之任一者分析抗體對CD70之特異性結合。可使用之免疫分析包括例如使用諸如以下之技術的競爭性及非競爭性分析系統:西方墨點法、放射免疫分析、ELISA (酶聯免疫吸附分析)、「夾心式」免疫分析、免疫沈澱分析、沈澱反應、凝膠擴散沈澱分析、免疫擴散分析、凝集分析、補體固定分析、免疫放射測定分析、螢光免疫分析及蛋白質A免疫分析。此類分析為此項技術中常規且熟知的。(參見例如Ausubel等人 ., eds., Shor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John Wiley and Sons, Inc., New York,第4版. 1999); Harlow and Lane, Using Antibodies: A Laboratory Manual(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Cold Spring Harbor, N.Y., 1999.)
此外,抗體對CD70之結合親和力及抗體CD70相互作用之解離速率可藉由競爭性結合分析確定。競爭性結合分析之一個實例為包含在增加量之未標記CD70存在下用所關注之抗體培育經標記CD70 (例如, 3H或 125I)且偵測結合至經標記CD70之抗體的放射免疫檢定。抗體對CD70之親和力及結合解離速率可藉由散點圖分析由資料確定。與第二抗體(諸如mAb 1F6)之競爭亦可使用放射免疫分析確定。在此情況下,CD70係與共軛至標記之化合物(例如, 3H或 125I)的所關注之抗體在增加量之未標記第二抗體存在下一起培育。或者,抗體與CD70之結合親和力及抗體-CD70相互作用之結合速率及解離速率可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確定。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或其衍生物可靶向表現CD70之細胞的膜上且積聚於其上。
抗CD70抗體及其衍生物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用於合成蛋白質之方法產生,通常例如藉由重組表現技術產生。結合至CD70之抗體或其衍生物的重組表現通常包括構築含有編碼該抗體或其衍生物之核酸的表現載體。用於產生蛋白質分子之載體可藉由重組DNA技術,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技術產生。諸如以下中所描述之彼等的標準技術:Sambrook and Russell,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Cold Spring Harbor, N.Y., 第3版., 2001);Sambrook等人 .,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Cold Spring Harbor, N.Y., 第2版., 1989); Shor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Ausubel等人 ., John Wiley and Sons, New York, 第4版., 1999);及Glick and Pasternak, Molecular Biotechn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Recombinant DNA(ASM Press, Washington, D.C., 第2版., 1998)可用於重組核酸方法、核酸合成、細胞培養、轉殖基因併入及重組蛋白質表現。
舉例而言,關於抗CD70抗體之重組表現,表現載體可編碼其重鏈或輕鏈,或可操作地連接至啟動子之重鏈或輕鏈可變域。表現載體可包括例如編碼抗體分子之恆定區的核苷酸序列(參見例如,PCT公開案WO 86/05807;PCT公開案WO 89/01036;及美國專利第5,122,464號),且抗體之可變域可經選殖至此類載體中以便表現整個重鏈或輕鏈。表現載體係藉由習知技術轉移至宿主細胞且隨後藉由習知技術培養經轉染的細胞以產生抗CD70抗體。在用於表現雙鏈抗體之典型實施例中,編碼重鏈及輕鏈兩者之載體可在宿主細胞中共表現以表現整個免疫球蛋白分子。
多種原核及真核宿主表現載體系統可用以表現抗CD70抗體或其衍生物。通常,真核細胞,尤其用於整個重組抗CD70抗體分子,用於表現重組蛋白質。舉例而言,哺乳動物細胞,諸如中國倉鼠卵巢細胞(CHO),聯合載體,諸如來自人類巨細胞病毒之主要中間早期基因啟動子元件,為用於產生抗CD70抗體及其衍生物的有效表現系統( 參見例如Foecking等人 ., 1986, Gene45:101; Cockett等人 ., 1990, Bio/Technology8:2)。
其他宿主-表現系統包括例如在細菌細胞中之基於質體之表現系統(參見例如Ruther等人 ., 1983, EMBO1,2:1791; Inouye and Inouye, 1985, Nucleic Acids Res.13:3101-3109; Van Heeke and Schuster, 1989, J. Biol. Chem.24:5503-5509);昆蟲系統,諸如使用草地黏蟲細胞中之加洲苜蓿夜蛾核多角體病毒(AcNPV)表現載體;及哺乳動物細胞中之基於病毒之表現系統,諸如基於腺病毒之系統(參見例如Logan and Shenk, 1984, Proc. Natl. Acad. Sci. USA81:355-359;Bittner等人 ., 1987, Methods in Enzymol. 153:51-544)。
另外,可選擇以所要特定方式調節插入序列之表現或修飾及處理基因產物的宿主細胞品系。適當細胞株或宿主系統可經選擇以確保所表現蛋白質之正確修飾及處理(例如,糖基化、磷酸化及裂解)。為此目的,可使用具有適當處理初級轉錄本及基因產物之細胞機構的真核宿主細胞。此類哺乳動物宿主細胞包括例如CHO、VERO、BHK、HeLa、COS、MDCK、293、3T3及W138。
穩定表現系統通常用於長期、較高產率產生重組抗CD70抗體或其衍生物或其他CD70結合劑。舉例而言,穩定地表現抗CD70抗體或其衍生物之細胞株可藉由用由適當表現控制元件(例如,啟動子及增強子序列、轉錄終止子、聚腺苷酸化位點)及可選標記物控制之DNA轉型宿主細胞,接著使經轉型細胞在選擇性培養基中生長來加以工程化。可選標記物賦予選擇抗性,且允許細胞將DNA穩定地整合至其染色體中且生長形成焦點,該等焦點又可選殖及擴展至細胞株中。多種選擇系統可用於包括(例如)單純疱疹病毒胸苷激酶、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及腺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基因,其可分別用於tk -、hgprt -或aprt -細胞中。此外,抗代謝物抗性可用作以下基因之選擇基礎:dhfr,其賦予對甲胺喋呤之抗性;gpt,其賦予對黴酚酸之抗性;neo,其賦予對胺基醣苷G-418之抗性;及hygro,其賦予對潮黴素之抗性。重組DNA技術領域中通常已知之方法可常規地應用於選擇所需重組純系,且此類方法描述於例如以下中: 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Ausubel等人 .eds., John Wiley and Sons, N.Y., 1993);Kriegler, Gene Transfer and Expression, A Laboratory Manual(Stockton Press, N.Y., 1990); Current Protocols in Human Genetics(Dracopoli等人 .eds., John Wiley and Sons, N.Y., 1994, 第12及13章);及Colberre-Garapin等人 ., 1981, J. Mol. Biol.150:1。
抗體或衍生物之表現量可藉由載體擴增而增加。(通常參見例如Bebbington and Hentschel, The Use of Vectors Based on Gene Amplification for the Expression of Cloned Genes in Mammalian Cells in DNA Cloning, 第3卷(Academic Press, New York, 1987)。)  當表現抗CD70抗體或其衍生物之載體系統中的標記物可擴增時,存在於宿主細胞培養基中之抑制劑含量增加將選擇具有賦予對抑制劑之抗性的標記物基因之複本數增加的宿主細胞。相關抗體基因之複本數亦將增加,藉此增加抗體或其衍生物之表現(參見Crouse等人 ., 1983, Mol. Cell. Biol.3:257)。
在抗CD70抗體包含重鏈及輕鏈或其衍生物之情況下,宿主細胞可經兩種表現載體共轉染,該兩種表現載體為編碼重鏈蛋白質之第一載體及編碼輕鏈蛋白質之第二載體。兩種載體可含有相同之可選擇標記物,其能夠等量表現重鏈及輕鏈蛋白質。或者,可使用編碼且能夠表現重鏈及輕鏈蛋白質兩者之單一載體。在此等情形下,輕鏈應在重鏈之前置放以避免過量之毒性游離重鏈(參見Proudfoot, 1986, Nature322:52;Kohler, 1980, Proc. Natl. Acad. Sci. USA77:2197)。重鏈及輕鏈之編碼序列可包含cDNA或基因體DNA。
一旦產生抗CD70抗體或其衍生物(例如,藉由動物、化學合成或重組表現),其可藉由任何適合之純化蛋白質的方法純化,包括(例如)藉由層析(例如,離子交換或親和性層析法(諸如(例如)用於純化具有完整Fc區之抗體的蛋白質A層析))、離心、差異性溶解或藉由用於純化蛋白質之任何其他標準技術。抗CD70抗體或其衍生物可例如與諸如肽之標記物序列融合,以便於藉由親和性層析法純化。適合之標記物胺基酸序列包括例如六-組胺酸肽,諸如pQE載體中所提供之標籤(QIAGEN,Inc., Chatsworth,CA,91311)及「HA」標籤,其對應於自流感血球凝集素蛋白質衍生之抗原決定基(Wilson等人 ., 1984, Cell37:767)及「flag」標籤。
一旦產生抗CD70抗體或其衍生物,則藉由下文描述或如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法確定其對表現CD70之癌細胞發揮細胞抑制或細胞毒性作用或對表現CD70之免疫細胞的免疫調節作用的能力。
為了使經活化免疫細胞或表現CD70之癌細胞外部的抗CD70抗體之活性降至最低,可使用特異性結合至細胞膜結合之CD70但不結合至可溶性CD70的抗體,以使得在經活化免疫細胞或表現CD70之癌細胞的細胞表面處濃縮抗CD70抗體。
通常,抗CD70抗體或衍生物經實質上純化(例如,實質上不含限制其作用或產生非所需副作用之物質)。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或衍生物之純度為至少約40%、至少約50%或至少約60%。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或衍生物之純度為至少約60-65%、65-70%、70-75%、75-80%、80-85%、85-90%、90-95%或95-98%。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或衍生物之純度為約99%。 III.   CD47拮抗劑
本發明提供CD47拮抗劑。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抑制CD47與SIRPα之間的相互作用。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增加腫瘤細胞之吞噬作用。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CD47之小分子抑制劑、SIRPα之小分子抑制劑、結合至CD47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結合至SIRPα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及包含SIRPα或其片段及抗體或其片段之融合蛋白質。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為CD47之小分子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為SIRPα之小分子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為結合至CD47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為結合至SIRPα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為包含SIRPα或其片段之融合蛋白質。在一些實施例中,包含SIRPα或其片段及抗體或其片段之該融合蛋白質包含共價連接至抗體之該Fc區的SIRPα或其免疫球蛋白V樣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為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本發明之抗體較佳為單株,且可為多特異性、人類、人源化或嵌合抗體,單鏈抗體、Fab片段、F(ab')片段、由表現Fab之庫產生的片段及以上中之任一者的CD47結合片段。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CD47拮抗劑抗體特異性結合CD47。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CD47拮抗劑抗體特異性結合SIRPα。本發明之免疫球蛋白分子可為免疫球蛋白分子之任何類型(例如,IgG、IgE、IgM、IgD、IgA及IgY)、類別(例如,IgG1、IgG2、IgG3、IgG4、IgA1及IgA2)或子類別。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為IgG1或IgG4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為IgG1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為IgG4抗體。在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中,抗體為如本文所描述之抗原結合片段(例如,人類抗原結合片段),且包括(但不限於) Fab、Fab'及F(ab') 2、Fd、單鏈Fvs (scFv)、單鏈抗體、二硫鍵鍵聯之Fvs (sdFv)及包含V L或V H域之片段。抗原結合片段(包括單鏈抗體)可包含單獨或與以下之全部或一部分組合的可變區:鉸鏈區、CH1、CH2、CH3及CL域。本發明中亦包括包含可變區與鉸鏈區、CH1、CH2、CH3及CL域之任何組合的抗原結合片段。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為人類、鼠類(例如,小鼠及大鼠)、驢、綿羊、兔子、山羊、天竺鼠、駱駝、馬或雞。
本發明之CD47拮抗劑抗體可為單特異性抗體、雙特異性抗體、三特異性抗體或具有更高多特異性。多特異性抗體可對同一分子之不同抗原決定基具有特異性或可對異源蛋白質具有特異性。參見例如PCT公開案WO 93/17715;WO 92/08802;WO 91/00360;WO 92/05793;Tutt, 等人, 1991, J. Immunol. 147:60 69;美國專利第4,474,893號;第4,714,681號;第4,925,648號;第5,573,920號;第5,601,819號;Kostelny等人, 1992, J. Immunol. 148:1547 1553。
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抗體係人類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抗體為人源化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抗體係嵌合抗體。
可就本發明之CD47拮抗劑抗體所包含之特定CDR而言來描述或規定本發明之抗體。給定CDR或FR之精確胺基酸序列邊界可使用多種熟知方案中之任一者容易地測定,包括由Kabat等人,(1991),「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第5版Public Health Servic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Bethesda, MD (「Kabat」編碼制);Al-Lazikani等人,(1997) JMB 273,927-948 (「Chothia」編碼制);MacCallum等人,J. Mol. Biol. 262:732-745 (1996),「Antibody-antigen interactions: Contact analysis and binding site topography,J. Mol. Biol. 262, 732-745.」 (「Contact」編碼制);Lefranc MP等人,「IMGT unique numbering for immunoglobulin and T cell receptor variable domains and Ig superfamily V-like domains,」Dev Comp Immunol, 2003年1月;27(1):55-77 (「IMGT」編碼制);Honegger A及Plückthun A,「Yet another numbering scheme for immunoglobulin variable domains: an automatic modeling and analysis tool,」J Mol Biol, 2001年6月88日;309(3):657-70, (「Aho」編碼制);及Martin等人,「Modeling antibody hypervariable loops: a combined algorithm,」 PNAS, 1989, 86(23):9268-9272, (「AbM」編碼制)描述的方案。既定CDR之邊界可視用於鑑別之方案而變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既定抗體之「CDR」或「互補決定區」或個別指定CDR (例如CDR-H1、CDR-H2、CDR-H3)或其區(例如,其可變區)應理解為涵蓋如由前述方案中之任一者所定義的(或特定) CDR。舉例而言,在陳述特定CDR (例如CDR-H3)含有給定VH或VL區胺基酸序列中相應CDR之胺基酸序列的情況下,應理解,此類CDR具有如藉由任一前述方案或其他已知方案定義的可變區內相應CDR (例如CDR-H3)之序列。可指定用於識別特定CDR之方案,諸如,如由Kabat、Chothia、AbM或IMGT方法所定義之CDR。
除非另外規定,否則CD47拮抗劑抗體之CDR序列係根據如以下中所描述之Kabat編號方案:Kabat等人 .(1991), 「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第5版.Public Health Servic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Bethesda, MD。
本發明之CD47拮抗劑抗體亦可根據其結合親和力(例如,人類CD47或人類SIRPα)描述或指定。較佳結合親和力包括彼等解離常數或K D低於5 x10 -2M、10 -2M、5x10 -3M、10 -3M、5x10 -4M、10 -4M、5x10 -5M、10 -5M、5x10 -6M、10 -6M、5x10 -7M、10 -7M、5x10 -8M、10 -8M、5x10 -9M、10 -9M、5x10 -10M、10 -10M、5x10 -11M、10 -11M、5x10 -12M、10 -12M、5x10 -13M、10 -13M、5x10 -14M、10 -14M、5x10 -15M或10 -15M。
存在五種類別之免疫球蛋白:IgA、IgD、IgE、IgG及IgM,其分別具有命名為α、δ、ε、γ及μ之重鏈。γ及α類別進一步分成子類,例如人類表現以下子類:IgG1、IgG2、IgG3、IgG4、IgA1及IgA2。IgG1抗體可呈多個稱為同種異型之多態變異體形式存在(綜述於Jefferis及Lefranc 2009. mAbs 第1卷, 第4期1-7中),其中任一者均適用於本文中之一些實施例。人類群體中之常見同種異型變異體為由字母a、f、n、z或其組合指定之彼等變異體。在本文中之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抗體可包含重鏈Fc區,重鏈Fc區包含人類IgG Fc區。在其他實施例中,人類IgG Fc區包含人類IgG1。在其他實施例中,人類IgG Fc區包含人類IgG4。
抗體亦包括經修飾之衍生物,亦即藉由使任何類型之分子與抗體共價附接,以使得共價附接不阻止抗體與例如CD47或SIRPα結合,或對細胞發揮細胞生長抑制或細胞毒性作用。舉例而言(但不以限制方式),抗體衍生物包括已經修飾之抗體,例如藉由糖基化、乙醯化、PEG化、磷酸化、醯胺化、由已知保護/阻斷基團進行之衍生化、蛋白水解裂解、與細胞配位體或其他蛋白連接等進行。許多化學修飾中之任一者可藉由已知技術進行,包括(但不限於)特異性化學裂解、乙醯化、甲醯化、衣黴素(tunicamycin)之代謝合成等。另外,衍生物可含有一或多個非典型胺基酸。
CD47拮抗劑抗體可視情況包括抗體效應子域,該域介導或刺激ADCC、ADCP及/或CDC針對表現CD47之目標細胞的反應。效應子域可為例如Ig分子之一或多個Fc域。此類CD47拮抗劑抗體可對表現CD47之癌細胞發揮細胞毒性或細胞抑制作用,或對經活化淋巴球或樹突狀細胞發揮細胞毒性、細胞抑制或免疫調節作用,例如分別在治療表現CD47之癌症或免疫病症時。通常,CD47拮抗劑抗體募集及/或活化細胞毒性白血球(例如,自然殺手(NK)細胞、吞噬細胞(例如,巨噬細胞)及/或血清補體組分)。
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抗體可針對與目標,例如CD47或SIRPα之特異性結合及針對結合親和力使用如本文所描述之用於抗CD70抗體之技術進行分析。
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抗體可使用如本文所描述之用於抗CD70抗體之技術產生。
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馬羅單抗(magrolimab)(Forty Seven公司;Gilead Sciences公司)、CC-90002 (Celgene公司)、ALX148 (ALX腫瘤學)、Vx-1004 (Corvus Pharmaceutical)、NI-1701 (Novimmune S.A.)、NI-1801 (Novimmune S.A.)、RCT-1938 (Radiation Control Technologies公司)、KWAR23 (參見WO2015138600)、FSI-189 (Forty Seven公司;Gilead Sciences公司(亦稱為GS-0189))、ES-004 (Elpiscience)、BI765063 (OSE免疫治療劑(亦稱為OSE-172)、ADU-1805 (Aduro Biotech)、CC-95251 (Celgene)、AL-008 (Alector)、RRx-001 (EpicentRx)、CTX-5861 (Compass治療劑)、TTI-621 (Trillium治療劑)及TTI-622 (Trillium治療劑)。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揭示於以下中:WO200140307、WO2002092784、WO2007133811、WO2009046541、WO2010083253、WO2011076781、WO2013056352、WO2015138600、WO2016179399、WO2016205042、WO2017178653、WO2018026600、WO2018057669、WO2018107058、WO2018190719、WO2018210793、WO2019023347、WO2019042470、WO2019175218、WO2019183266、WO2020013170或WO2020068752。
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為馬羅單抗(magrolimab),其亦稱為Hu5F9-G4及h5F9-G4。參見美國專利案第9,017,675號。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包含馬羅單抗之三個重鏈CDR及三個輕鏈CDR。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包含馬羅單抗之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為馬羅單抗之生物類似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為揭露於美國專利案第9,017,675號中之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包含揭露於美國專利案第9,017,675號中之抗體的三個重鏈CDR及三個輕鏈CDR。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包含揭露於美國專利案第9,017,675號中之抗體的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為揭露於美國專利案第9,017,675號中之抗體的生物類似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為揭露於US2019/0185561中之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包含揭露於US2019/0185561中之抗體的三個重鏈CDR及三個輕鏈CDR。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包含揭露於US2019/0185561中之抗體的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為揭露於US2019/0185561中之抗體的生物類似物。
通常,CD47拮抗劑或衍生物經實質上純化(例如,實質上不含限制其作用或產生非所需副作用之物質)。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或衍生物之純度為至少約40%、至少約50%或至少約60%。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或衍生物之純度為至少約60-65%、65-70%、70-75%、75-80%、80-85%、85-90%、90-95%或95-98%。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或衍生物之純度為約99%。 IV.治療方法
本發明提供治療個體之癌症,諸如骨髓惡性腫瘤的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之抗CD70抗體,諸如如本文所描述之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如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在一些實施例中,癌症表現CD70。在一些實施例中,癌症表現CD47。在一些實施例中,癌症表現CD70及CD47。骨髓惡性腫瘤包括急性骨髓白血病(AML)、骨髓增生病症(MPDS)、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MDS)及骨髓發育不良/骨髓增生症候群,其均為純系幹細胞(HSC)或祖細胞惡性病症。在一些實施例中,癌症係MDS。在一些實施例中,癌症為AML。MDS涵蓋多個亞型,包括具有單譜系發育不良之MDS、具有環形含鐵胚血球之MDS、具有多譜系發育不良之MDS、具有過量母細胞之MDS、具有經分離del(5q)之MDS及不可分類之MDS  MDS之特徵在於骨髓譜系中之一或多者中的血細胞生成無效。早期MDS主要展現出過度細胞凋亡及造血細胞發育不良。在約三分之一MDS患者中,此血細胞生成無效在進展至繼發性AML (sAML)之前。AML係白血球之骨髓譜系的惡性腫瘤。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與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其中該抗CD70抗體包含含有SEQ ID NO: 1之三個CDR的重鏈可變區、含有SEQ ID NO: 2之三個CDR的輕鏈可變區,其中該抗CD70抗體之CDR由Kabat編號方案及Fc域定義。在一些實施例中,向該個體投與之抗CD70抗體之量為治療有效量。在一些實施例中,向該個體投與之抗CD70抗體之量為次治療或次優的量。在一些實施例中,向該個體投與之CD47拮抗劑之量為治療有效量。在一些實施例中,向該個體投與之CD47拮抗劑之量為次治療或次優的量。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與CD47拮抗劑及抗CD70抗體群體,其中該等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抗CD70抗體的至少30%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與CD47拮抗劑及抗CD70抗體群體,其中該等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抗CD70抗體的至少40%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與CD47拮抗劑及抗CD70抗體群體,其中該等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抗CD70抗體的至少50%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與CD47拮抗劑及抗CD70抗體群體,其中該等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抗CD70抗體的至少60%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與CD47拮抗劑及抗CD70抗體群體,其中該等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抗CD70抗體的至少70%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與CD47拮抗劑及抗CD70抗體群體,其中該等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抗CD70抗體的至少80%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與CD47拮抗劑及抗CD70抗體群體,其中該等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抗CD70抗體的至少90%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與CD47拮抗劑及抗CD70抗體群體,其中該等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抗CD70抗體的至少95%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與CD47拮抗劑及抗CD70抗體群體,其中該等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抗CD70抗體的至少98%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與CD47拮抗劑及抗CD70抗體群體,其中該等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抗CD70抗體的至少99%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與CD47拮抗劑及抗CD70抗體群體,其中該等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抗CD70抗體的至少99.5%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及抗CD70抗體係與低甲基化劑(HMA)組合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HMA為阿紮胞苷。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及抗CD70抗體係與BH3-模擬劑組合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及抗CD70抗體係與維奈妥拉(VENCLEXTA®)組合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及抗CD70抗體係與HMA及BH3-模擬劑組合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及抗CD70抗體係與HMA及維奈妥拉組合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及抗CD70抗體係與阿紮胞苷及BH3-模擬劑組合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及抗CD70抗體係與阿紮胞苷及維奈妥拉組合投與。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一種治療個體之MDS的方法,其包含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在一些實施例中,MDS之癌細胞表現CD70。在一些實施例中,MDS之癌細胞表現CD47。在一些實施例中,MDS之癌細胞表現CD70及CD47。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為非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MDS為復發性或難治性MDS。在一些實施例中,MDS為復發性MDS。在一些實施例中,MDS為難治性MDS。在一些實施例中,向該個體投與之抗CD70抗體之量為治療有效量。在一些實施例中,向該個體投與之抗CD70抗體之量為次治療或次優的量。在一些實施例中,向該個體投與之CD47拮抗劑之量為治療有效量。在一些實施例中,向該個體投與之CD47拮抗劑之量為次治療或次優的量。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在針對該MDS之先前低甲基化劑(HMA)療法之後經歷治療失敗。HMA (亦稱為去甲基化劑)為抑制DNA甲基化之藥物。在一些實施例中,HMA為DNA甲基轉移酶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HMA為阿紮胞苷。在一些實施例中,HMA為地西他濱(decitabine)。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一種治療個體之AML的方法,其包含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在一些實施例中,AML之癌細胞表現CD70。在一些實施例中,AML之癌細胞表現CD47。在一些實施例中,AML之癌細胞表現CD70及CD47。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為非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AML係復發性或難治性AML。在一些實施例中,AML為復發性AML。在一些實施例中,AML為難治性AML。在一些實施例中,向該個體投與之抗CD70抗體之量為治療有效量。在一些實施例中,向該個體投與之抗CD70抗體之量為次治療或次優的量。在一些實施例中,向該個體投與之CD47拮抗劑之量為治療有效量。在一些實施例中,向該個體投與之CD47拮抗劑之量為次治療或次優的量。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接受1種先前治療方案以治療該AML。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接受過2種治療AML之先前治療方案。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接受過3種治療AML之先前治療方案。
在一些實施例中,來自個體之癌細胞的至少約0.1%、至少約1%、至少約2%、至少約3%、至少約4%、至少約5%、至少約6%、至少約7%、至少約8%、至少約9%、至少約10%、至少約15%、至少約20%、至少約25%、至少約30%、至少約35%、至少約40%、至少約45%、至少約50%、至少約60%、至少約70%或至少約80%表現CD70。在一些實施例中,來自個體之癌細胞的至少0.1%、至少1%、至少2%、至少3%、至少4%、至少5%、至少6%、至少7%、至少8%、至少9%、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60%、至少70%或至少80%表現CD70。在一些實施例中,表現CD70之細胞的百分比係使用免疫組織化學(IHC)確定。在一些實施例中,表現CD70之細胞的百分比係使用流式細胞量測術確定。在一些實施例中,表現CD70之細胞的百分比係使用酶聯結免疫吸附分析(ELISA)確定。
在一些實施例中,來自個體之癌細胞的至少約0.1%、至少約1%、至少約2%、至少約3%、至少約4%、至少約5%、至少約6%、至少約7%、至少約8%、至少約9%、至少約10%、至少約15%、至少約20%、至少約25%、至少約30%、至少約35%、至少約40%、至少約45%、至少約50%、至少約60%、至少約70%或至少約80%表現CD47。在一些實施例中,來自個體之癌細胞的至少0.1%、至少1%、至少2%、至少3%、至少4%、至少5%、至少6%、至少7%、至少8%、至少9%、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60%、至少70%或至少80%表現CD47。在一些實施例中,表現CD47之細胞的百分比係使用免疫組織化學(IHC)確定。在一些實施例中,表現CD70之細胞的百分比係使用流式細胞量測術確定。在一些實施例中,表現CD47之細胞的百分比係使用酶聯結免疫吸附分析(ELISA)確定。
在一個態樣中,使用如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如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治療癌症之方法使得在投與該抗體之後該個體之一或多種治療效果相對於基線之改善。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種治療效果為客觀反應率、反應持續時間、反應之時間、無進展存活期、總存活期或其任何組合。在一個實施例中,一或多種治療效果為疾病穩定。在一個實施例中,一或多種治療效果為部分反應。在一個實施例中,一或多種治療效果為完全反應。在一個實施例中,一或多種治療效果為客觀反應率。在一個實施例中,一或多種治療效果為反應持續時間。在一個實施例中,一或多種治療效果為反應之時間。在一個實施例中,一或多種治療效果為無進展存活期。在一個實施例中,一或多種治療效果為總存活期。在一個實施例中,一或多種治療效果為癌症消退。
在本文所提供之方法或用途或使用產物之一個實施例中,對用如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如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治療的反應可包括以下準則(Cheson準則):
術語 定義 ( 除非另外規定 否則必須滿足所有準則 ) a
形態學完全緩解(CR) 絕對嗜中性白血球計數(ANC) ≥1000/μL且血小板≥100,000/μL,不使用輸注及/或外源性生長因子支撐(亦即,在評定7天內無輸注或外源性生長因子)。 具有<5%母細胞之骨髓 無髓外疾病之證據
具有不完全血球計數恢復(CRi)之形態學完全緩解 CRi(p) (具有不完全血小板恢復之形態學CR) 具有<5%母細胞之骨髓 若個體在最後7天內輸注,則血小板<100,000/μL或≥100,000/μL ANC ≥1000/μL,不使用外源性生長因子支撐 無髓外疾病之證據    CRi(n) (具有不完全嗜中性白血球恢復之形態學CR) 具有<5%母細胞之骨髓 在最後7天內使用外源性生長因子下之ANC <1000/μL或ANC ≥1000/μL 血小板≥100,000/μL,在最後7天內不使用輸血 無髓外疾病之證據
  
具有部分血液學恢復(CRh)之形態學完全緩解 在最後7天內使用輸血及/或外源性生長因子支撐之具有<5%母細胞ANC >500/μL及血小板≥50,000/μL的骨髓,不符合完全CR 無髓外疾病之證據
形態學白血病游離狀態(mLFS) 具有<5%母細胞之骨髓 無髓外疾病之證據 血球計數恢復之準則未滿足CR、CRi或CRh
部分緩解(PR) ANC ≥1000/μL及血小板≥100,000/μL,不使用輸血及/或外源性生長因子支撐(亦即,在評定7天內無輸注或外源性生長因子)。 具有5%至25%母細胞之骨髓及骨髓母細胞百分比相對於基線降低至少50% 無髓外疾病之證據
抗白血病效應 相對於基線骨髓母細胞降低>25%,且未滿足PR準則
穩定疾病(SD) 不存在CR、CRi、CRh、mLFS、PR或抗白血病效應。未滿足進展性疾病(PD)之準則
進展性疾病(PD) 骨髓母細胞百分比相對於基線絕對升高>25%或在4個或更多個治療週期之後,出現新穎髓外疾病在基線骨髓母細胞>75%之個體中,骨髓母細胞之25%比例(而非絕對)增加被認為PD。
自CR/CRi/CRh復發 血液中(除非與再生骨髓一致)或骨髓(>5%)或在實現CR、CRi或CRh之後任何髓外位點中母細胞再現
a 根據國際診斷工作組的修訂建議、反應準則之標準化、治療結果及急性骨髓白血病治療試驗報導標準進行修改(Cheson BD, Bennett JM, Kopecky KJ, Buchner T, Willman CL, Estey EH, Schiffer CA, Doehner H, Tallman MS, Lister TA, Lo-Coco F, Willemze R, Biondi A, Hiddemann W, Larson RA, Lowenberg B, Sanz MA, Head DR, Ohno R, Bloomfield CD (2003). Revised recommenda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for Diagnosis, Standardization of Response Criteria, Treatment Outcomes, and Reporting Standards for Therapeutic Trials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J Clin Oncol 21(24): 4642-9)
在本文所提供之方法或用途或使用產物之一個實施例中,對用如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如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治療的反應可包括以下準則(Cheson準則):
類別 反應準則 ( 反應必須持續至少 4 )
完全緩解 具有正常成熟之所有細胞株的≤5%骨髓母細胞的骨髓* 將注意到持續性發育不良*† 周邊血液‡ Hgb ≥11 g/dL 血小板≥100 x10 9/L 嗜中性白血球 ≥1.0 x10 9/L† 母細胞 0%
部分緩解 若治療前出現異常,則所有CR準則,除以下之外: 骨髓母細胞相比於預處理降低≥50%但仍>5% 不相關之細胞性及形態學
骨髓CR† 骨髓:≤5%骨髓母細胞及相比於預處理降低≥50%† 周邊血液:若HI反應,則其將被注意到,除骨髓CR†之外
穩定疾病 未能實現至少PR,但無進展>8週之證據
失敗 在治療期間死亡或藉由血球減少症惡化表徵之疾病進展,骨髓母細胞百分比增加或進展至比治療前更晚期的MDS FAB亞型
在CR或PR之後復發 以下中之至少1者: 恢復至治療前骨髓母細胞百分比 自粒細胞或血小板中之最大緩解/反應含量降低≥50% Hgb濃度降低≥1.5 g/dL或輸注依賴性
細胞遺傳學反應 完全 染色體異常消失且未出現新的 部分 染色體異常降低至少50%
疾病進展 對於具有以下之個體: 低於5%母細胞:母細胞增加≥50%至>5%母細胞 5%-10%母細胞:母細胞增加≥50%至>10%母細胞 10%-20%母細胞:母細胞增加≥50%至>20%母細胞 20%-30%母細胞:母細胞增加≥50%至>30%母細胞 以下中之任一者: 自粒細胞或血小板中之最大緩解/反應降低至少50% Hgb降低≥2 g/dL 輸注依賴性
存活 終點: 總體:任何原因之死亡 無事件:任何原因之失敗或死亡 PFS:疾病進展或自MDS死亡 DFS:復發之時間 特定原因死亡:與MDS相關之死亡
未示出對IWG反應準則之缺失。 為使血紅蛋白以公克/分升數轉化至公克/公升數,將公克/分升數乘以10。MDS指示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Hgb,血紅蛋白;CR,完全緩解;HI,血液學改善;PR,部分緩解;FAB,法美英;PFS,無進展存活期;DFS,無疾病存活期。 *發育不良變化應考慮正常範圍之發育不良變化(修改)。(Ramos F, Fernandez-Ferrero S, Suarez D,等人.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a search for minimal diagnostic criteria. Leuk Res. 1999;23:283-290) †修改IWG反應準則。 ‡在某些情況下,在4週時段之前,方案療法可能需要開始進一步治療(例如鞏固、維持)。此類個體可包括於其在療法開始時所適合之反應類別中。在重複化學療法過程期間短暫的血球減少不應視為中斷反應之耐久性,只要其恢復至改善之先前過程之計數即可。(Cheson BD, Greenberg PL, Bennett JM, Lowenberg B, Wijermans PW, Nimer SD, Pinto A, Beran M, de Witte TM, Stone RM, Mittelman M, Sanz GF, Gore SD, Schiffer CA, Kantarjian H (2006).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posal for modific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IWG) response criteria in myelodysplasia. Blood 108(2): 419-25)。
血液學改善 a 反應準則 ( 反應必須持續至少 8 ) b
紅血球反應(治療前,<11 g/dL) Hgb增加 ≥1.5 g/dL 相比於先前8週中之治療前輸注數目,RBC輸注單元相關降低每8週至少4次RBC輸注之絕對數。僅Hgb≤9.0 g/dL治療前的RBC輸注將計入RBC輸注反應評估中
血小板反應(治療前,<100 x 10 9/L) 對於以>20 x 10 9/L血小板開始之個體,絕對增加≥30 x 10 9/L 增加自< 20 x 10 9/L至> 20 x 10 9/L及至少100% b
嗜中性白血球反應(治療前,<1.0 x 10 9/L) 在HI c之後進展或復發 至少100%增加及絕對增加> 0.5 x 10 9/L b以下中之至少1者: 自粒細胞或血小板中之最大反應含量降低至少50% Hgb降低≥1.5 g/dL 輸注依賴性
RBC= 紅血球 a ≥1週間隔(修改)之至少2次量測之平均治療前計數(未受輸注影響)。 b 修改IWG反應準則。 c 在不存在另一解釋(諸如,急性感染)之情況下,化學療法(修改)、腸胃出血、溶血等之重複過程。建議總體以及個體反應模式對2種類別之紅血球及血小板反應進行報導(Cheson 2006)
在本文所提供之方法或用途或使用產物之一個實施例中,用如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治療的有效性係藉由量測客觀反應率來評定。在一些實施例中,客觀反應率為腫瘤尺寸降低預定義量且持續最小時間段之患者的比例。在一些實施例中,客觀反應率係基於Cheson準則。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約20%、至少約25%、至少約30%、至少約35%、至少約40%、至少約45%、至少約50%、至少約60%、至少約70%或至少約80%。在一個實施例中,客觀反應率為至少約20%-80%。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約30%-80%。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約40%-80%。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約50%-80%。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約60%-80%。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約70%-80%。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約80%。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約85%。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約90%。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約95%。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約98%。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約99%。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60%、至少70%或至少80%。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20%-80%。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30%-80%。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40%-80%。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50%-80%。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60%-80%。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70%-80%。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80%。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85%。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90%。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95%。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98%。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99%。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客觀反應率為100%。
在本文所描述之方法或用途或使用產物之一個實施例中,對用如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治療之反應係藉由量測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的無進展存活期之時間來評定。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約1個月、至少約2個月、至少約3個月、至少約4個月、至少約5個月、至少約6個月、至少約7個月、至少約8個月、至少約9個月、至少約10個月、至少約11個月、至少約12個月、至少約十八個月、至少約兩年、至少約三年、至少約四年或至少約五年之無進展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約6個月之無進展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約一年之無進展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約兩年之無進展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約三年之無進展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約四年之無進展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約五年之無進展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1個月、至少2個月、至少3個月、至少4個月、至少5個月、至少6個月、至少7個月、至少8個月、至少9個月、至少10個月、至少11個月、至少12個月、至少十八個月、至少兩年、至少三年、至少四年或至少五年之無進展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6個月之無進展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一年之無進展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兩年之無進展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三年之無進展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四年之無進展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五年之無進展存活期。
在本文所描述之方法或用途或使用產物之一個實施例中,對用如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治療之反應係藉由量測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的總存活期之時間來評定。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約1個月、至少約2個月、至少約3個月、至少約4個月、至少約5個月、至少約6個月、至少約7個月、至少約8個月、至少約9個月、至少約10個月、至少約11個月、至少約12個月、至少約十八個月、至少約兩年、至少約三年、至少約四年或至少約五年之總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約6個月之總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約一年之總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約兩年之總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約三年之總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約四年之總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約五年之總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1個月、至少2個月、至少3個月、至少4個月、至少5個月、至少6個月、至少7個月、至少8個月、至少9個月、至少10個月、至少11個月、至少約12個月、至少十八個月、至少兩年、至少三年、至少四年或至少五年之總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6個月之總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一年之總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兩年之總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三年之總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四年之總存活期。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五年之總存活期。
在本文所描述之方法或用途或使用產物之一個實施例中,對用如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治療之反應係藉由量測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的對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反應持續時間來評定。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反應持續時間為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至少約1個月、至少約2個月、至少約3個月、至少約4個月、至少約5個月、至少約6個月、至少約7個月、至少約8個月、至少約9個月、至少約10個月、至少約11個月、至少約12個月、至少約十八個月、至少約兩年、至少約三年、至少約四年或至少約五年。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反應持續時間為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至少約6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反應持續時間為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至少約一年。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反應持續時間為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至少約兩年。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反應持續時間為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至少約三年。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反應持續時間為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至少約四年。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反應持續時間為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至少約五年。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反應持續時間為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至少1個月、至少2個月、至少3個月、至少4個月、至少5個月、至少6個月、至少7個月、至少8個月、至少9個月、至少10個月、至少11個月、至少12個月、至少十八個月、至少兩年、至少三年、至少四年或至少五年。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反應持續時間為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至少6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反應持續時間為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至少一年。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反應持續時間為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至少兩年。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反應持續時間為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至少三年。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反應持續時間為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至少四年。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反應持續時間為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之後至少五年。
在本文所描述之方法或用途或使用產物之一些實施例中,向個體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諸如本文所描述之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引起該個體之癌細胞耗乏。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諸如本文所描述之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引起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癌細胞之量相比癌細胞耗乏至少約5%、至少約6%、至少約7%、至少約8%、至少約9%、至少約10%、至少約15%、至少約20%、至少約25%、至少約30%、至少約35%、至少約40%、至少約45%、至少約50%、至少約60%、至少約70%、至少約80%、至少約90%、至少約95%或約10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至少約5%。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至少約1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至少約2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至少約3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至少約4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至少約5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至少約6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至少約7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至少約8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至少約9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至少約95%。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至少約99%。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約100%。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諸如本文所描述之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引起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癌細胞之量相比癌細胞耗乏至少5%、至少6%、至少7%、至少8%、至少9%、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約80%、至少約90%、至少95%或10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至少5%。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至少1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至少2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至少3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至少4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至少5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至少6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至少7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至少8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至少9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至少95%。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至少99%。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之量相比,該等癌細胞耗乏100%
在本文所描述之方法或用途或使用產物之一些實施例中,向個體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諸如本文所描述之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未引起該個體之CD70+ T調節性細胞(CD70+ Tregs)耗乏。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諸如本文所描述之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引起與在向該個體投與該抗CD70抗體及該CD47拮抗劑之前CD70+ Treg之量相比CD70+ Treg耗乏不超過約50%、約40%、約30%、約20%、約10%、約9%、約8%、約7%、約6%、約5%、約4%、約3%、約2%、約1%或約0.1%。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CD70+ Treg之量相比,該等CD70+ Treg耗乏不超過約5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CD70+ Treg之量相比,該等CD70+ Treg耗乏不超過約4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CD70+ Treg之量相比,該等CD70+ Treg耗乏不超過約3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CD70+ Treg之量相比,該等CD70+ Treg耗乏不超過約2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CD70+ Treg之量相比,該等CD70+ Treg耗乏不超過約1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CD70+ Treg之量相比,該等CD70+ Treg耗乏不超過約5%。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CD70+ Treg之量相比,該等CD70+ Treg耗乏不超過約1%。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CD70+ Treg之量相比,該等CD70+ Treg耗乏不超過約0.1%。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諸如本文所描述之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引起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CD70+ Treg之量相比,該等CD70+ Treg耗乏不超過50%、40%、30%、20%、10%、9%、8%、7%、6%、5%、4%、3%、2%、1%或0.1%。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CD70+ Treg之量相比,該等CD70+ Treg耗乏不超過5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CD70+ Treg之量相比,該等CD70+ Treg耗乏不超過4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CD70+ Treg之量相比,該等CD70+ Treg耗乏不超過3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CD70+ Treg之量相比,該等CD70+ Treg耗乏不超過2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CD70+ Treg之量相比,該等CD70+ Treg耗乏不超過10%。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CD70+ Treg之量相比,該等CD70+ Treg耗乏不超過5%。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CD70+ Treg之量相比,該等CD70+ Treg耗乏不超過1%。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在向該個體投與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CD70+ Treg之量相比,該等CD70+ Treg耗乏不超過0.1%。
在一些實施例中,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比包含相同重鏈及輕鏈胺基酸序列之抗CD70抗體的非岩藻糖基化形式更大程度上耗乏個體之CD70+ Treg。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個體對高親和力FcγRIIIa受體(V/V 158)為同型時,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比包含相同重鏈及輕鏈胺基酸序列之抗CD70抗體的非岩藻糖基化形式更大程度上耗乏該個體之CD70+ Treg。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個體對低親和力FcγRIIIa受體(F/F 158)為同型時,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比包含相同重鏈及輕鏈胺基酸序列之抗CD70抗體的非岩藻糖基化形式更大程度上耗乏該個體之CD70+ Treg。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個體對高親和力FcγRIIIa受體(V/V 158)為同型時,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包含相同重鏈及輕鏈胺基酸序列之抗CD70抗體的非岩藻糖基化形式均未耗乏CD8 T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個體對低親和力FcγRIIIa受體(F/F 158)為同型時,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包含相同重鏈及輕鏈胺基酸序列之抗CD70抗體的非岩藻糖基化形式均未耗乏CD8 T細胞。 V. 針對細胞毒性、細胞抑制及免疫調節活性之分析
確定抗體是否介導針對目標細胞之效應功能的方法為已知的。此類方法之說明性實例描述於下文中。
為了確定抗CD70抗體及/或CD47拮抗劑是否介導針對經活化免疫細胞、表現CD70之癌細胞及/或表現CD47之癌細胞的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可使用在抗體及效應子免疫細胞存在下量測目標細胞死亡之分析。用於量測此類型之細胞毒性的分析可基於在效應細胞及目標特異性抗體存在下培育之後自在代謝上標記之目標細胞確定 51Cr釋放( 參見例如Perussia and Loza, 2000,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121:179-92;及「 51Cr Release Assay of 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 in Current Potocols in Immunology, Coligan等人. eds., Wileyand Sons, 1993)。舉例而言,經活化免疫細胞(例如,經活化淋巴球)或經Na 2 51CrO 4標記且在96孔盤之5,000個細胞/孔之密度下接種的表現CD70之癌細胞可經不同濃度之抗CD70抗體處理30分鐘,隨後與正常人類末梢血液單核球(PBMC)混合持續4小時。伴隨目標細胞死亡之膜破壞將 51Cr釋放至培養物上清液中,可收集且評定其作為細胞毒活性之量度的放射性。用於量測ADCC之其他分析可涉及非放射性標記或基於特異性酶之誘導釋放。舉例而言,基於時差式螢光測定法之非放射性分析為可商購的(Delphia,Perkin Elmer)。此分析係基於用螢光增強配位體(BATDA)之乙醯氧基甲酯負載目標細胞,該乙醯氧基甲酯穿透細胞膜,隨後水解以形成膜不可滲透親水性配位體(TDA)。當與目標特異性抗體及PBMC效應細胞混合時,TDA自經溶解細胞釋放且當與銪混合時可用於形成高度螢光螯合劑。用時差式螢光計量測之訊號與細胞溶解之量相關。可藉由CD47拮抗劑進行類似分析。
為了確定抗CD70抗體或CD47拮抗劑是否介導針對經活化免疫細胞、表現CD70之癌細胞及/或表現CD47之癌細胞的抗體依賴性細胞吞噬作用,可使用量測效應子免疫細胞(例如,新鮮培養之巨噬細胞或已建立之巨噬細胞樣細胞株)對目標細胞內化之分析( 參見例如Munn and Cheung, 1990, J. Exp. Med.172:231-37; Keler等人 ., 2000, J. Immunol.164:5746-52; Akewanlop等人 ., 2001, Cancer Res. 61:4061-65)。舉例而言,目標細胞可經親油性膜染料,諸如PKH67 (Sigma)標記,經目標特異性抗體塗佈且與效應子免疫細胞混合持續4-24小時。效應細胞可隨後藉由使用對吞噬細胞細胞表面標記物(例如,CD14)及藉由雙色流動式細胞量測術或螢光顯微術分析之細胞具有特異性的經螢光染料標記之抗體對比染色來鑑別。雙陽性細胞表示具有經內化目標細胞之效應細胞。對於此等分析,效應細胞可為由已藉由使用M-CSF或GM-CSF培養5-10天而分化成巨噬細胞之PBMC衍生的單核球(參見例如Munn and Cheung,見上文)。可購自ATCC之人類巨噬細胞樣細胞株U937 (Larrick等人 ., 1980, J. Immunology125:6-12)或THP-1 (Tsuchiya等人 ., 1980, Int. J. Cancer26:171-76)可用作替代性吞噬細胞來源。
確定抗體在結合至目標細胞時是否介導補體依賴性細胞毒性的方法亦為已知的。可應用相同方法來確定抗CD70抗體是否介導經活化免疫細胞或表現CD70之癌細胞上的CDC。亦可應用相同方法來確定CD47拮抗劑是否介導經活化免疫細胞或表現CD47之癌細胞上的CDC。此類方法之說明性實例描述於下文中。
活性補體來源可為正常人類血清或自包括家兔之實驗室動物純化。在標準分析中,抗CD70抗體係與表現CD70之經活化免疫細胞(例如,經活化淋巴球)或表現CD70之癌細胞在補體存在下一起培育。此類抗CD70抗體介導細胞溶解之能力可藉由若干讀數確定。在一個實例中,使用Na 51CrO 4釋放分析。在此分析中,目標細胞經Na 51CrO 4標記。洗掉未併入之Na 51CrO 4且在適合之密度下,通常在5,000至50,000個細胞/孔之間,將細胞接種於96孔盤中。在正常血清或經純化補體存在下與抗CD70抗體在37ºC下在5% CO 2氛圍中一起培育持續2-6個小時。指示細胞溶解之所釋放之放射活性藉由伽瑪射線計數在培養物上清液等分試樣中確定。最大細胞溶解係藉由使用清潔劑(0.5-1% NP-40或Triton X-100)處理釋放所併入之Na 51CrO 4確定。在僅存在補體而無任何抗CD70抗體之孔中確定自發性背景細胞溶解。細胞溶解百分比計算為(抗CD70抗體誘導之溶解-自發性溶解)/最大細胞溶解)。第二讀數為藉由活細胞降低代謝染料,例如Alamar Blue。在此分析中,目標細胞與具有補體之抗CD70抗體一起培育且如上文所描述進行培育。在培育結束時,添加1/10體積之Alamar Blue (Biosource International, Camarillo, CA)。在37℃下在5% CO 2氛圍中繼續培育至多16小時。作為代謝活性活細胞之指示的Alamar Blue之降低藉由在530 nm下激發且590 nm下發射之螢光分析確定。第三讀數為對碘化丙錠(PI)之細胞膜滲透性。由於補體活化在質膜中形成孔隙有助於PI進入細胞,其中其將擴散至細胞核中且結合DNA。在結合至DNA時,以600 nm之PI螢光顯著增加。用抗CD70抗體及補體處理目標細胞如上文所描述進行。在培育結束時,將PI添加至5 µg/ml之最終濃度。隨後藉由流式細胞量測術使用488 nm氬氣雷射檢測細胞懸浮液以供激發。溶解之細胞藉由在600 nm下之螢光發射偵測。可藉由CD47拮抗劑進行類似分析。 VI. 包含抗 CD70 抗體之醫藥組合物及其投與
可向患有癌症或處於患上癌症,諸如表現CD70之癌症風險下之個體投與包含抗CD70抗體之組合物。本發明進一步提供抗CD70抗體用於製備用以預防或治療癌症,諸如表現CD70之癌症之藥劑的用途。如本文所用之術語「個體」意謂可投與CD70結合劑之任何哺乳動物患者,包括例如人類及非人類哺乳動物,諸如靈長類、嚙齒動物及狗。特定預期使用本文所描述之方法治療之個體包括人類。抗體可在預防或治療癌症,諸如表現CD70之癌症中單獨或與其他組合物組合投與。
可向患有癌症或處於患上癌症,諸如表現CD47之癌症風險下之個體投與包含CD47拮抗劑之組合物。本發明進一步提供CD47拮抗劑用於製備用以預防或治療癌症,諸如表現CD47之癌症之藥劑的用途。如本文所用之術語「個體」意謂可投與CD47拮抗劑之任何哺乳動物患者,包括例如人類及非人類哺乳動物,諸如靈長類、嚙齒動物及狗。特定預期使用本文所描述之方法治療之個體包括人類。拮抗劑可在預防或治療癌症,諸如表現CD47之癌症中單獨或與其他組合物組合投與。
已知各種遞送系統且可用於投與抗CD70抗體或CD47拮抗劑。引入方法包括(但不限於)皮內、肌肉內、腹膜內、靜脈內、皮下、鼻內、硬膜外及經口途徑。抗CD70抗體或CD47拮抗劑可例如藉由輸注或推注注射(例如,靜脈內或皮下)、藉由經由上皮或黏膜皮膚內層(例如,口腔黏膜、直腸及腸黏膜及其類似物)投與,且可與其他生物活性劑,諸如化學治療劑一起投與。投與可為全身性或局部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係非經腸投與。在一個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係非經腸投與。非經腸投與係指除經腸及局部投與外之通常藉由注射的投與模式,且包括表皮、靜脈內、肌肉內、動脈內、鞘內、囊內、眶內、心內、皮內、腹膜內、肌腱內、經氣管、皮下、表皮下、關節內、囊下、蛛網膜下、脊椎內、顱內、胸內、硬膜外及胸骨內注射及輸注。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的投與途徑係靜脈內注射或輸注。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的投與途徑為靜脈內輸注。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的投與途徑為靜脈內注射或輸注。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的投與途徑為靜脈內輸注。
在特定實施例中,藉由注射液、藉助於導管、藉助於栓劑或藉助於植入物投與抗CD70抗體及/或CD47拮抗劑組合物,該植入物為多孔、無孔或膠狀材料,包括膜,諸如矽橡膠膜或纖維。通常,當投與組合物時,使用抗CD70抗體及/或CD47拮抗劑不吸收之材料。
抗CD70抗體或CD47拮抗劑可以包含治療有效量之抗體及一或多種醫藥學上相容之成分的醫藥組合物形式投與。舉例而言,醫藥組合物通常包括一或多種醫藥載劑(例如,無菌液體,諸如水及油,包括石油、動物、植物或合成來源之彼等,諸如花生油、大豆油、礦物油、芝麻油及其類似物)。當靜脈內投與醫藥組合物時,水為更典型之載劑。亦可使用鹽水溶液及右旋糖水溶液及甘油溶液作為液體載劑,尤其用於可注射溶液。適合之醫藥賦形劑包括例如澱粉、葡萄糖、乳糖、蔗糖、明膠、麥芽、稻穀、麵粉、白堊、矽膠、硬脂酸鈉、單硬脂酸甘油酯、滑石、氯化鈉、脫脂奶粉、甘油、丙二醇、乙二醇、水、乙醇及其類似物。必要時,組合物亦可含有少量濕潤劑或乳化劑,或pH緩衝劑。此等組合物可呈溶液、懸浮液、乳液、錠劑、丸劑、膠囊、散劑、持續釋放調配物及其類似物之形式。組合物亦可用傳統黏合劑及載劑(諸如三酸甘油酯)調配為栓劑。口服調配物可包括標準載劑,諸如醫藥級之甘露醇、乳糖、澱粉、硬脂酸鎂、糖精鈉、纖維素、碳酸鎂等。適合之醫藥載劑的實例描述於E.W. Martin之「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中。此類組合物將含有治療有效量之蛋白質,典型地呈純化形式,以及適合量之載體,以便提供適當投與患者之形式。調配物對應於投與模式。
在典型實施例中,根據常規程序將醫藥組合物調配成適用於向人類靜脈內投與之醫藥組合物。典型地,靜脈內投與之組合物為存在於無菌等張水性緩衝液中之溶液。必要時,醫藥物亦可包括助溶劑及諸如利多卡因(lignocaine)之局部麻醉劑以減輕注射部位之疼痛。一般而言,該等成分係單獨提供或以單位劑型混合在一起,例如呈於指示活性劑量之氣密密封容器(諸如安瓿或藥囊)中之乾燥凍乾粉末或無水濃縮物形式。當藉由輸注投與藥品時,其可用含有無菌醫藥級水或生理食鹽水之輸注瓶來配藥。當藉由注射投與醫藥物時,可提供注射用無菌水或生理食鹽水之安瓿,使得該等成分可於投與前混合。
此外,醫藥組合物可以包含(a)含有呈凍乾形式之抗CD70抗體或CD47拮抗劑的容器,及(b)用於注射之含有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稀釋劑(例如,無菌水)的第二容器之醫藥套組形式提供。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稀釋劑可用於復原或稀釋凍乾之抗CD70抗體或CD47拮抗劑。視需要與該(等)容器相關聯的可為由管理醫藥或生物產品之製造、使用或銷售之政府機構所規定形式的注意事項,該注意事項反映由人類投與之製造、使用或銷售機構之批准。
有效治療或預防癌症之抗CD70抗體及/或CD47拮抗劑之量可藉由標準臨床技術確定。另外,活體外分析可視情況用於幫助鑑別最佳劑量範圍。調配物中所採用之精確劑量亦將視投與途徑及癌症之階段而定,且應根據從業者之診斷及各患者之情況決定。可自來源於活體外或動物模型測試系統之劑量反應曲線外推出有效劑量。
舉例而言,抗CD70抗體及/或CD47拮抗劑之毒性及治療功效可藉由用於確定LD 50(對50%人群致死之劑量)及ED 50(對50%人群呈治療上有效之劑量)之標準藥物程序中在細胞培養物或實驗動物中確定。毒性作用與治療作用之間的劑量比率為治療指數且其可表示為比率LD 50/ED 50。展現出較大治療指數之抗CD70抗體及/或CD47拮抗劑為較佳的。在抗CD70抗體展現出毒性副作用之情況下,使抗CD70抗體靶向受影響組織部位之遞送系統可用於使對未表現CD70之細胞的潛在損害降至最低,且藉此降低副作用。在CD47拮抗劑展現出毒性副作用之情況下,使CD47拮抗劑靶向受影響組織部位之遞送系統可用於使對非表現CD47之細胞的潛在損害降至最低,且藉此降低副作用。
自細胞培養物分析及動物研究獲得之資料可用於調配用於人類的劑量範圍。抗CD70抗體或CD47拮抗劑之劑量通常處於包括具有極小或不具有毒性之ED 50的循環濃度之範圍內。劑量可視所採用劑型及所用投與途徑而在此範圍內變化。對於該方法中所用之抗CD70抗體或CD47拮抗劑,最初可自細胞培養物分析估計治療有效劑量。可在動物模型中調配劑量以達成包括如在細胞培養物中所測定之IC 50(亦即,達成症狀之半最大抑制的測試化合物之濃度)之循環血漿濃度範圍。此類資訊可用於更精確地測定人類中之適用劑量。血漿中之含量可例如藉由高效液相層析量測。
通常,向患有癌症之患者投與抗CD70抗體的劑量為該個體之體重的約0.1 mg/kg至100 mg/kg。更通常,向個體投與之抗CD70抗體的劑量為該個體之體重的0.1 mg/kg至50 mg/kg,甚至更通常為該個體之體重的1 mg/kg至30 mg/kg、1 mg/kg至20 mg/kg、1 mg/kg至15 mg/kg、1 mg/kg至12 mg/kg、1 mg/kg至10 mg/kg或1 mg/kg至7.5 mg/kg。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之劑量為約1.5 mg/kg。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之劑量為約5 mg/kg。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之劑量為約10 mg/kg至約20 mg/kg。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之劑量為約10 mg/kg。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之劑量為約15 mg/kg。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之劑量為約20 mg/kg。一般而言,由於對外來蛋白質存在免疫反應,因此人類抗體在人體內的半衰期比其他物種的抗體更長。因此,包含人源化或嵌合抗體之抗CD70抗體的更低劑量及更低投與頻率通常為可能的。
抗CD70抗體之劑量可例如每天一次、每週一次(每週)、每週兩次、每週三次、每週四次、每週五次、兩週一次、每月一次或以其他方式視需要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抗CD70抗體係約每2週一次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係每2週一次投與。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之劑量對應於次優的劑量(亦即,低於針對抗CD70抗體之EC 50)。舉例而言,抗CD70抗體之劑量可包含選自治療窗之最低25%、最低15%、最低10%或最低5%之劑量。如本文所使用,術語「治療窗」係指提供安全且有效的療法之藥物劑量或其在身體系統中之濃度的範圍。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之劑量為該個體之體重的約0.05 mg/kg至約1 mg/kg或約0.1 mg/kg至約0.9 mg/kg或約0.15至約0.75 mg/kg。此類劑量可每週投與1至約15次。各劑量可相同或不同。舉例而言,約0.15 mg/kg之抗CD70抗體的劑量可每四天、五天、六天或七天時間段投與1至10次。
通常,向患有癌症之患者投與的CD47拮抗劑之劑量為該個體之體重的約0.1 mg/kg至100 mg/kg。更通常,向個體投與之CD47拮抗劑的劑量為該個體之體重的0.1 mg/kg至50 mg/kg,甚至更通常為該個體之體重的1 mg/kg至30 mg/kg、1 mg/kg至20 mg/kg、1 mg/kg至15 mg/kg、1 mg/kg至12 mg/kg、1 mg/kg至10 mg/kg或1 mg/kg至7.5 mg/kg。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之劑量為約1 mg/kg至約50 mg/kg。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之劑量為約1 mg/kg至約30 mg/kg。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之劑量為約1 mg/kg。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之劑量為約1.5 mg/kg。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之劑量為約5 mg/kg。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之劑量為約10 mg/kg。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之劑量為約15 mg/kg。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之劑量為約20 mg/kg。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之劑量為約30 mg/kg。一般而言,由於對外來蛋白質存在免疫反應,因此人類抗體在人體內的半衰期比其他物種的抗體更長。因此,包含人源化或嵌合抗體之抗CD47抗體的更低劑量及更低投與頻率通常為可能的。
CD47拮抗劑之劑量可例如每天一次、每週一次(每週)、每週兩次、每週三次、每週四次、每週五次、兩週一次、每月一次或以其他方式視需要投與。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係在第一個四週治療週期之第1、4、8、11、15及22天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係在第一個四週治療週期之第1及4天以該個體之體重的1 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係在第一個四週治療週期之第8天以15 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係在第一個四週治療週期之第11、15及22天以30 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係在第二個四週治療週期之第1、8、15及22天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係在第二個四週治療週期之第1、8、15及22天以該個體之體重的30 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係在第三個四週治療週期之第1及15天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係在第三個四週治療週期之第1及15天以該個體之體重的30 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拮抗劑係在第三個四週治療週期之後的各四週治療週期之第1及15天以該個體之體重的30 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CD47為馬羅單抗。
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之劑量對應於次優的劑量(亦即,低於針對CD47拮抗劑之EC 50)。舉例而言,CD47拮抗劑之劑量可包含選自治療窗之最低25%、最低15%、最低10%或最低5%之劑量。如本文所使用,術語「治療窗」係指提供安全且有效的療法之藥物劑量或其在身體系統中之濃度的範圍。
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之劑量為該個體之體重的約0.05 mg/kg至約1 mg/kg或約0.1 mg/kg至約0.9 mg/kg或約0.15至約0.75 mg/kg。此類劑量可每週投與1至約15次。各劑量可相同或不同。舉例而言,約0.15 mg/kg之CD47拮抗劑的劑量可每四天、五天、六天或七天時間段投與1至10次。
在一些實施例中,包含抗CD70抗體及/或CD47拮抗劑之醫藥組合物可進一步包含治療劑(例如,非共軛細胞毒性或免疫調節劑,諸如本文所描述之彼等中之任一者)。抗CD70抗體及/或CD47拮抗劑亦可與一或多種用於治療或預防癌症,諸如表現CD70及/或表現CD47之癌症之治療劑的組合共投與。舉例而言,組合療法可包括治療劑(例如,細胞抑制、細胞毒性或免疫調節劑,諸如非共軛細胞抑制、細胞毒性或免疫調節劑,諸如習知地用於治療癌症之彼等藥劑)。組合療法亦可包括例如投與靶向經活化淋巴球、樹突狀細胞或表現CD70及/或表現CD47之癌細胞之表面上的除CD70及/或CD47外之受體或受體複合物的藥劑。此類藥劑之實例包括在經活化淋巴球、樹突狀細胞或表現CD70及/或表現CD47之癌細胞之表面處結合至除CD70或CD47外之分子的抗體。另一實例包括靶向此類受體或受體複合物之配位體。通常,此類抗體或配位體結合至經活化淋巴球、樹突狀細胞或表現CD70及/或表現CD47之癌細胞上之細胞表面受體,且藉由將細胞抑制或細胞毒性訊號遞送至經活化淋巴球、樹突狀細胞或表現CD70及/或表現CD47之癌細胞來增強抗CD70抗體及/或CD47拮抗劑之細胞毒性或細胞抑制作用。此類組合投與對疾病參數(例如症狀之嚴重程度、症狀數目或復發頻率)可具有累加或協同作用。另一實例包括低甲基化劑(HMA)。在一些實施例中,HMA為阿紮胞苷(VIDAZA®)。另一實例包括BH3-模擬劑。在一些實施例中,BH3-模擬劑為維奈妥拉(VENCLEXTA®)。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抗CD70抗體、CD47拮抗劑、HMA及BH3-模擬劑。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抗CD70抗體、CD47拮抗劑、HMA及維奈妥拉。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抗CD70抗體、CD47拮抗劑、阿紮胞苷及BH3-模擬劑。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抗CD70抗體、CD47拮抗劑、阿紮胞苷及維奈妥拉。組合療法亦可包括低甲基化劑(HMA)。在一些實施例中,HMA為阿紮胞苷(VIDAZA®)。組合療法亦可包括BH3-模擬劑。在一些實施例中,BH3-模擬劑為維奈妥拉(VENCLEXTA®)。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包含抗CD70抗體、CD47拮抗劑、HMA及BH3-模擬劑。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包含抗CD70抗體、CD47拮抗劑、HMA及維奈妥拉。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包含抗CD70抗體、CD47拮抗劑、阿紮胞苷及BH3-模擬劑。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包含抗CD70抗體、CD47拮抗劑、阿紮胞苷及維奈妥拉。在一些實施例中,阿紮胞苷係以該個體之體表面積的75 mg/m2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阿紮胞苷係在各四週治療週期之第1至7天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阿紮胞苷係在各四週治療週期之第1至5及8至9天投與。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70抗體係與CD47拮抗劑同時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CD47拮抗劑在抗CD70抗體之前或之後投與,持續在投與抗CD70抗體之前或之後至少一小時及至多若干月,例如至少一小時、五小時、12小時、一天、一週、一個月或三個月。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抗CD70抗體CD47拮抗劑之後監測該個體。 VII. 製品及套組
在另一態樣中,提供一種製品或套組,其包含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或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製品或套組可進一步包含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或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在本發明之方法中之使用說明書。因此,在某些實施例中,製品或套組包含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或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在用於治療個體之癌症(例如,骨髓惡性腫瘤)之方法中之使用說明書,該等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本文所描述之CD47拮抗劑。在一些實施例中,癌症係MDS。在一些實施例中,癌症為AML。在一些實施例中,癌症為復發性或難治性癌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為人類。
製品或套組可進一步包含容器。適合容器包括例如瓶子、小瓶(例如雙腔室小瓶)、注射器(諸如單腔室注射器或雙腔室注射器)及試管。在一些實施例中,容器為小瓶。容器可由各種材料(諸如玻璃或塑膠)形成。容器容納調配物。
製品或套組可進一步包含位於容器上或與容器締合之標籤或藥品說明書,其可指示復原及/或使用調配物之指導。標籤或藥品說明書可進一步指示調配物適用於或意欲用於在個體中治療癌症之皮下、靜脈內(例如,靜脈內輸注)或其他投與模式。容納調配物之容器可為單次使用型小瓶或多次使用型小瓶,其允許重複投與經復原之調配物。製品或套組可進一步包含第二容器,其包含適合稀釋劑。製品或套組可進一步包括自商業、治療性及使用者觀點來看所需之其他材料,包括其他緩衝劑、稀釋劑、過濾器、針、注射器及具有使用說明之藥品說明書。
本文之製品或套組視情況進一步包含容器,該容器包含另一藥劑,其中該抗CD70抗體及/或CD47拮抗劑係第一及/或第二藥劑,且該製品或套組進一步包含用於以有效量用另一藥劑治療個體之標記或藥品說明書上之說明書。在一些實施例中,標記或藥品說明書指示該抗CD70抗體及/或CD47拮抗劑係與其他藥劑依序或同時投與。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抗CD70抗體及/或CD47拮抗劑以凍乾粉末形式存在於容器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凍乾粉於密閉性密封容器中,諸如小瓶、安瓿或藥囊,指示活性劑之量。在藉由注射投與醫藥時的情況下,一安瓿用於注射之無菌水或生理鹽水可例如視情況作為套組之部分形式提供,以使得成分可在投與之前混合。若需要,則此類套組可進一步包括各種習知醫藥組分中之一或多者,諸如(例如)具有一或多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的容器、額外的容器等,如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顯而易見的。套組中亦可包括呈插頁或呈標籤形式之印刷說明書,指示待投與之組分之量、投與指南及/或用於混合組分之指南。
參考以下實例將更充分理解本發明。然而,其不應解釋為限制本發明之範疇。應瞭解,本文所描述之實例及實施例僅出於說明之目的,且根據其之各種修改或變化將由熟習此項技術者提出且包括在本申請案之精神及範圍以及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 實例 實例1.SEA-CD70 (h1F6 SEA)與抗CD47抗體純系h5F9之組合對MV4-11 AML異種移植小鼠模型中之腫瘤生長的作用.
CD47為充當由先天免疫系統細胞,諸如巨噬細胞及樹突狀細胞介導之吞噬作用之調節因子的細胞表面蛋白質。CD47用作用於此等先天性免疫細胞SIRP-α上之受體的配位體,其繼而遞送針對吞噬作用之抑制訊號。人類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細胞表現CD47,因此針對CD47之阻斷單株抗體可實現吞噬作用且消除癌細胞。
在此研究中,在表現CD70之AML異種移植小鼠模型MV4-11中評定回應於投與單獨去岩藻醣基化抗CD70抗體h1F6 SEA (SEA-CD70)、單獨抗CD47單株抗體h5F9-G4 (h5F9 hIgG4k,馬羅單抗)或SEA-CD70與h5F9 hIgG4k之組合的腫瘤生長。腫瘤生長報導為體積且計算為各處理組內之整個動物的平均值(圖1)。第0天,SCID小鼠在側腹皮下植入5x10e6個MV4-11細胞。當平均腫瘤尺寸達至50 mm 3(藉由使用下式量測:體積(mm 3) = 0.5*長度*寬度 2,其中長度為較長尺寸)時,將小鼠隨機分為9隻小鼠/組之處理組。腹膜內給予處理。將原液濃度抗體及化學療法稀釋至適當的濃度且以10微升/公克體重注射至動物中。在整個研究中每週量測腫瘤長度及寬度以及動物重量兩次,且使用以上公式計算腫瘤體積。追蹤動物直至所量測之腫瘤體積為約1000 mm 3,此時使動物安樂死。動物每4天以0.3及1 mg/kg之劑量經h5F9-G4處理或以10 mg/kg經h1F6 SEA處理持續總共5個週期(Q4dx5)。接受處理組合之動物以與單次處理相同之劑量及時程接受每次處理。腫瘤體積隨時間變化之分析顯示,h1F6 SEA與h5F9-G4之組合引發比各單一藥劑更大的抗腫瘤活性。值得注意地,h1F6 SEA與低於臨床前模型中通常使用之劑量>10倍的亞有效劑量之h5F9-G4組合展現出協同作用,且誘導實驗時刻表內腫瘤之可持續完全緩解。 實例2. SEA-CD70 (h1F6 SEA)與抗CD47純系hu5F9-G4及低甲基化劑阿紮胞苷(Vidaza®)之組合對MV4-11急性骨髓白血病小鼠模型中之腫瘤生長的作用.
在此研究中,在表現CD70之細胞異種移植小鼠模型MV4-11株中評定回應於投與去岩藻醣基化抗CD70抗體h1F6 SEA (SEA-CD70)與單藥劑抗CD47單株抗體hu5F9-G4 (hu5F9 hIgG4k、hu5F9 hIgG4κ、馬羅單抗)或單低甲基化劑阿紮胞苷(Vidaza®)之組合或與兩者之組合(三重組合)的腫瘤生長。腫瘤生長報導為體積(mm 3)且計算為各處理組內之整個動物的平均值(圖2)。第0天,SCID小鼠在側腹皮下植入5x10e6個MV4-11細胞。當平均腫瘤尺寸達至50 mm 3(藉由使用下式量測:體積(mm 3) = 0.5*長度*寬度 2,其中長度為較長尺寸)時,將小鼠隨機分為5隻小鼠/組之處理組。腹膜內給予處理。將原液濃度抗體及化學療法稀釋至適當的濃度且以10微升/公克體重注射至動物中。在整個研究中每週量測腫瘤長度及寬度以及動物重量兩次,且使用以上公式計算腫瘤體積。追蹤動物直至所量測之腫瘤體積為約750 mm 3,此時使動物安樂死。為了實現藥物組合效應之適當評定,動物經亞有效劑量之hu5F9-G4 (每4天0.1 mg/kg,持續總共3個週期(Q4dx3))或阿紮胞苷(Vidaza®) (每天2 mg/kg,持續5個連續日(Q1dx5)持續三個週期(總共3週))處理。h1F6-SEA在10 mg/kg下每4天給藥持續5個週期(Q5x5)。接受處理之組合的動物以與上文所指示之單一處理相同的劑量及時程接受各處理。隨時間推移之腫瘤體積變化的分析顯示,將h1F6-SEA添加至hu5F9-G4及阿紮胞苷(Vidaza®)之組合具有良好耐受性,且引發比各可能的雙組合(h1F6-SEA + hu5F9-G4,h1F6-SEA + 阿紮胞苷(Vidaza®)或hu5F9-G4 + 阿紮胞苷(Vidaza®))更大的抗腫瘤活性。
圖1為評估SEA-CD70單獨、h5F9-G4 (馬羅單抗(Magrolimab))單獨或SEA-CD70與h5F9-G4之組合對MV4-11 AML異種移植模型中之腫瘤生長之作用的圖。報導各處理組之平均腫瘤體積(±SEM)。對於各處理組,繪製資料直至處死各組中之第一動物達至腫瘤尺寸>1000 mm 3
圖2為評估SEA-CD70與h5F9-G4 (馬羅單抗)及阿紮胞苷(Vidaza®)之組合對MV411急性骨髓白血病異種移植小鼠模型中之腫瘤生長之作用的圖。報導各處理組之平均腫瘤體積(±SEM)。對於各處理組,繪製資料直至處死各組中之第一動物達至腫瘤尺寸>750 mm 3

          <![CDATA[<110>  美商思進公司(Seagen Inc.)]]>
          <![CDATA[<120>  以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組合治療癌症之方法]]>
          <![CDATA[<130>  0070-00812PC]]>
          <![CDATA[<140> TW 111124014]]>
          <![CDATA[<141> 2022-06-28]]>
          <![CDATA[<150>  US 63/216,233]]>
          <![CDATA[<151>  2021-06-29]]>
          <![CDATA[<150>  US 63/318,920]]>
          <![CDATA[<151>  2022-03-11]]>
          <![CDATA[<160>  13    ]]>
          <![CDATA[<170>  PatentIn version 3.5]]>
          <![CDATA[<210>  1]]>
          <![CDATA[<211>  118]]>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3>  重鏈可變域]]>
          <![CDATA[<400>  1]]>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Ser Gly Tyr Thr Phe Thr Asn Tyr 
                      20                  25                  30          
          Gly Met Asn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y Gln Gly Leu Lys Trp Met 
                  35                  40                  45              
          Gly Trp Ile Asn Thr Tyr Thr Gly Glu Pro Thr Tyr Ala Asp Ala Phe 
              50                  55                  60                  
          Lys Gly Arg Val Thr Met Thr Arg Asp Thr Ser Ile Ser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Met Glu Leu Ser Arg Leu Arg Ser Asp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Asp Tyr Gly Asp Tyr Gly Met Asp Tyr Trp Gly Gln Gly Thr 
                      100                 105                 110         
          Thr Val Thr Val Ser Ser 
                  115             
          <![CDATA[<210>  2]]>
          <![CDATA[<211>  111]]>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3>  重鏈可變域]]>
          <![CDATA[<400>  2]]>
          Asp Ile Val Met Thr Gln Ser Pro Asp Ser Leu Ala Val Ser Leu Gly 
          1               5                   10                  15      
          Glu Arg Ala Thr Ile Asn Cys Arg Ala Ser Lys Ser Val Ser Thr Ser 
                      20                  25                  30          
          Gly Tyr Ser Phe Met His Trp Tyr Gln Gln Lys Pro Gly Gln Pro Pro 
                  35                  40                  45              
          Lys Leu Leu Ile Tyr Leu Ala Ser Asn Leu Glu Ser Gly Val Pro Asp 
              50                  55                  60                  
          Arg Phe Ser Gly Ser Gly Ser Gly Thr Asp Phe Thr Leu Thr Ile Ser 
          65                  70                  75                  80  
          Ser Leu Gln Ala Glu Asp Val Ala Val Tyr Tyr Cys Gln His Ser Arg 
                          85                  90                  95      
          Glu Val Pro Trp Thr Phe Gly Gln Gly Thr Lys Val Glu Ile Lys 
                      100                 105                 110     
          <![CDATA[<210>  3]]>
          <![CDATA[<211>  448]]>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3>  重鏈]]>
          <![CDATA[<400>  3]]>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Ala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Ser Gly Tyr Thr Phe Thr Asn Tyr 
                      20                  25                  30          
          Gly Met Asn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y Gln Gly Leu Lys Trp Met 
                  35                  40                  45              
          Gly Trp Ile Asn Thr Tyr Thr Gly Glu Pro Thr Tyr Ala Asp Ala Phe 
              50                  55                  60                  
          Lys Gly Arg Val Thr Met Thr Arg Asp Thr Ser Ile Ser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Met Glu Leu Ser Arg Leu Arg Ser Asp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Asp Tyr Gly Asp Tyr Gly Met Asp Tyr Trp Gly Gln Gly Thr 
                      100                 105                 110         
          Thr Val Thr Val Ser Ser Ala Ser Thr Lys Gly Pro Ser Val Phe Pro 
                  115                 120                 125             
          Leu Ala Pro Ser Ser Lys Ser Thr Ser Gly Gly Thr Ala Ala Leu Gly 
              130                 135                 140                 
          Cys Leu Val Lys Asp Tyr Phe Pro Glu Pro Val Thr Val Ser Trp Asn 
          145                 150                 155                 160 
          Ser Gly Ala Leu Thr Ser Gly Val His Thr Phe Pro Ala Val Leu Gln 
                          165                 170                 175     
          Ser Ser Gly Leu Tyr Ser Leu Ser Ser Val Val Thr Val Pro Ser Ser 
                      180                 185                 190         
          Ser Leu Gly Thr Gln Thr Tyr Ile Cys Asn Val Asn His Lys Pro Ser 
                  195                 200                 205             
          Asn Thr Lys Val Asp Lys Lys Val Glu Pro Lys Ser Cys Asp Lys Thr 
              210                 215                 220                 
          His Thr Cys Pro Pro Cys Pro Ala Pro Glu Leu Leu Gly Gly Pro Ser 
          225                 230                 235                 240 
          Val Phe Leu Phe Pro Pro Lys Pro Lys Asp Thr Leu Met Ile Ser Arg 
                          245                 250                 255     
          Thr Pro Glu Val Thr Cys Val Val Val Asp Val Ser His Glu Asp Pro 
                      260                 265                 270         
          Glu Val Lys Phe Asn Trp Tyr Val Asp Gly Val Glu Val His Asn Ala 
                  275                 280                 285             
          Lys Thr Lys Pro Arg Glu Glu Gln Tyr Asn Ser Thr Tyr Arg Val Val 
              290                 295                 300                 
          Ser Val Leu Thr Val Leu His Gln Asp Trp Leu Asn Gly Lys Glu Tyr 
          305                 310                 315                 320 
          Lys Cys Lys Val Ser Asn Lys Ala Leu Pro Ala Pro Ile Glu Lys Thr 
                          325                 330                 335     
          Ile Ser Lys Ala Lys Gly Gln Pro Arg Glu Pro Gln Val Tyr Thr Leu 
                      340                 345                 350         
          Pro Pro Ser Arg Asp Glu Leu Thr Lys Asn Gln Val Ser Leu Thr Cys 
                  355                 360                 365             
          Leu Val Lys Gly Phe Tyr Pro Ser Asp Ile Ala Val Glu Trp Glu Ser 
              370                 375                 380                 
          Asn Gly Gln Pro Glu Asn Asn Tyr Lys Thr Thr Pro Pro Val Leu Asp 
          385                 390                 395                 400 
          Ser Asp Gly Ser Phe Phe Leu Tyr Ser Lys Leu Thr Val Asp Lys Ser 
                          405                 410                 415     
          Arg Trp Gln Gln Gly Asn Val Phe Ser Cys Ser Val Met His Glu Ala 
                      420                 425                 430         
          Leu His Asn His Tyr Thr Gln Lys Ser Leu Ser Leu Ser Pro Gly Lys 
                  435                 440                 445             
          <![CDATA[<210>  4]]>
          <![CDATA[<211>  218]]>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3>  輕鏈]]>
          <![CDATA[<400>  4]]>
          Asp Ile Val Met Thr Gln Ser Pro Asp Ser Leu Ala Val Ser Leu Gly 
          1               5                   10                  15      
          Glu Arg Ala Thr Ile Asn Cys Arg Ala Ser Lys Ser Val Ser Thr Ser 
                      20                  25                  30          
          Gly Tyr Ser Phe Met His Trp Tyr Gln Gln Lys Pro Gly Gln Pro Pro 
                  35                  40                  45              
          Lys Leu Leu Ile Tyr Leu Ala Ser Asn Leu Glu Ser Gly Val Pro Asp 
              50                  55                  60                  
          Arg Phe Ser Gly Ser Gly Ser Gly Thr Asp Phe Thr Leu Thr Ile Ser 
          65                  70                  75                  80  
          Ser Leu Gln Ala Glu Asp Val Ala Val Tyr Tyr Cys Gln His Ser Arg 
                          85                  90                  95      
          Glu Val Pro Trp Thr Phe Gly Gln Gly Thr Lys Val Glu Ile Lys Arg 
                      100                 105                 110         
          Thr Val Ala Ala Pro Ser Val Phe Ile Phe Pro Pro Ser Asp Glu Gln 
                  115                 120                 125             
          Leu Lys Ser Gly Thr Ala Ser Val Val Cys Leu Leu Asn Asn Phe Tyr 
              130                 135                 140                 
          Pro Arg Glu Ala Lys Val Gln Trp Lys Val Asp Asn Ala Leu Gln Ser 
          145                 150                 155                 160 
          Gly Asn Ser Gln Glu Ser Val Thr Glu Gln Asp Ser Lys Asp Ser Thr 
                          165                 170                 175     
          Tyr Ser Leu Ser Ser Thr Leu Thr Leu Ser Lys Ala Asp Tyr Glu Lys 
                      180                 185                 190         
          His Lys Val Tyr Ala Cys Glu Val Thr His Gln Gly Leu Ser Ser Pro 
                  195                 200                 205             
          Val Thr Lys Ser Phe Asn Arg Gly Glu Cys 
              210                 215             
          <![CDATA[<210>  5]]>
          <![CDATA[<211>  330]]>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3>  重鏈恆定區]]>
          <![CDATA[<400>  5]]>
          Ala Ser Thr Lys Gly Pro Ser Val Phe Pro Leu Ala Pro Ser Ser Lys 
          1               5                   10                  15      
          Ser Thr Ser Gly Gly Thr Ala Ala Leu Gly Cys Leu Val Lys Asp Tyr 
                      20                  25                  30          
          Phe Pro Glu Pro Val Thr Val Ser Trp Asn Ser Gly Ala Leu Thr Ser 
                  35                  40                  45              
          Gly Val His Thr Phe Pro Ala Val Leu Gln Ser Ser Gly Leu Tyr Ser 
              50                  55                  60                  
          Leu Ser Ser Val Val Thr Val Pro Ser Ser Ser Leu Gly Thr Gln Thr 
          65                  70                  75                  80  
          Tyr Ile Cys Asn Val Asn His Lys Pro Ser Asn Thr Lys Val Asp Lys 
                          85                  90                  95      
          Lys Val Glu Pro Lys Ser Cys Asp Lys Thr His Thr Cys Pro Pro Cys 
                      100                 105                 110         
          Pro Ala Pro Glu Leu Leu Gly Gly Pro Ser Val Phe Leu Phe Pro Pro 
                  115                 120                 125             
          Lys Pro Lys Asp Thr Leu Met Ile Ser Arg Thr Pro Glu Val Thr Cys 
              130                 135                 140                 
          Val Val Val Asp Val Ser His Glu Asp Pro Glu Val Lys Phe Asn Trp 
          145                 150                 155                 160 
          Tyr Val Asp Gly Val Glu Val His Asn Ala Lys Thr Lys Pro Arg Glu 
                          165                 170                 175     
          Glu Gln Tyr Asn Ser Thr Tyr Arg Val Val Ser Val Leu Thr Val Leu 
                      180                 185                 190         
          His Gln Asp Trp Leu Asn Gly Lys Glu Tyr Lys Cys Lys Val Ser Asn 
                  195                 200                 205             
          Lys Ala Leu Pro Ala Pro Ile Glu Lys Thr Ile Ser Lys Ala Lys Gly 
              210                 215                 220                 
          Gln Pro Arg Glu Pro Gln Val Tyr Thr Leu Pro Pro Ser Arg Asp Glu 
          225                 230                 235                 240 
          Leu Thr Lys Asn Gln Val Ser Leu Thr Cys Leu Val Lys Gly Phe Tyr 
                          245                 250                 255     
          Pro Ser Asp Ile Ala Val Glu Trp Glu Ser Asn Gly Gln Pro Glu Asn 
                      260                 265                 270         
          Asn Tyr Lys Thr Thr Pro Pro Val Leu Asp Ser Asp Gly Ser Phe Phe 
                  275                 280                 285             
          Leu Tyr Ser Lys Leu Thr Val Asp Lys Ser Arg Trp Gln Gln Gly Asn 
              290                 295                 300                 
          Val Phe Ser Cys Ser Val Met His Glu Ala Leu His Asn His Tyr Thr 
          305                 310                 315                 320 
          Gln Lys Ser Leu Ser Leu Ser Pro Gly Lys 
                          325                 330 
          <![CDATA[<210>  6]]>
          <![CDATA[<211>  106]]>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3>  輕鏈恆定區]]>
          <![CDATA[<400>  6]]>
          Thr Val Ala Ala Pro Ser Val Phe Ile Phe Pro Pro Ser Asp Glu Gln 
          1               5                   10                  15      
          Leu Lys Ser Gly Thr Ala Ser Val Val Cys Leu Leu Asn Asn Phe Tyr 
                      20                  25                  30          
          Pro Arg Glu Ala Lys Val Gln Trp Lys Val Asp Asn Ala Leu Gln Ser 
                  35                  40                  45              
          Gly Asn Ser Gln Glu Ser Val Thr Glu Gln Asp Ser Lys Asp Ser Thr 
              50                  55                  60                  
          Tyr Ser Leu Ser Ser Thr Leu Thr Leu Ser Lys Ala Asp Tyr Glu Lys 
          65                  70                  75                  80  
          His Lys Val Tyr Ala Cys Glu Val Thr His Gln Gly Leu Ser Ser Pro 
                          85                  90                  95      
          Val Thr Lys Ser Phe Asn Arg Gly Glu Cys 
                      100                 105     
          <![CDATA[<210>  7]]>
          <![CDATA[<211>  112]]>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3>  重鏈可變域]]>
          <![CDATA[<400>  7]]>
          Asp Ile Val Met Thr Gln Ser Pro Asp Ser Leu Ala Val Ser Leu Gly 
          1               5                   10                  15      
          Glu Arg Ala Thr Ile Asn Cys Arg Ala Ser Lys Ser Val Ser Thr Ser 
                      20                  25                  30          
          Gly Tyr Ser Phe Met His Trp Tyr Gln Gln Lys Pro Gly Gln Pro Pro 
                  35                  40                  45              
          Lys Leu Leu Ile Tyr Leu Ala Ser Asn Leu Glu Ser Gly Val Pro Asp 
              50                  55                  60                  
          Arg Phe Ser Gly Ser Gly Ser Gly Thr Asp Phe Thr Leu Thr Ile Ser 
          65                  70                  75                  80  
          Ser Leu Gln Ala Glu Asp Val Ala Val Tyr Tyr Cys Gln His Ser Arg 
                          85                  90                  95      
          Glu Val Pro Trp Thr Phe Gly Gln Gly Thr Lys Val Glu Ile Lys Arg 
                      100                 105                 110         
          <![CDATA[<210>  8]]>
          <![CDATA[<211>  5]]>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3>  重鏈可變區]]>
          <![CDATA[<400>  8]]>
          Asn Tyr Gly Met Asn 
          1               5   
          <![CDATA[<210>  9]]>
          <![CDATA[<211>  17]]>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3>  重鏈可變區]]>
          <![CDATA[<400>  9]]>
          Trp Ile Asn Thr Tyr Thr Gly Glu Pro Thr Tyr Ala Asp Ala Phe Lys 
          1               5                   10                  15      
          Gly 
          <![CDATA[<210>  10]]>
          <![CDATA[<211>  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3>  重鏈可變區]]>
          <![CDATA[<400>  10]]>
          Asp Tyr Gly Asp Tyr Gly Met Asp Tyr 
          1               5                   
          <![CDATA[<21]]>0>  11]]&gt;
          <br/>&lt;![CDATA[&lt;211&gt;  15]]&gt;
          <br/>&lt;![CDATA[&lt;212&gt;  PRT]]&gt;
          <br/>&lt;![CDATA[&lt;213&gt;  人工序列]]&gt;
          <br/>
          <br/>&lt;![CDATA[&lt;220&gt;]]&gt;
          <br/>&lt;![CDATA[&lt;223&gt;  輕鏈可變區]]&gt;
          <br/>
          <br/>&lt;![CDATA[&lt;400&gt;  11]]&gt;
          <br/>
          <br/><![CDATA[Arg Ala Ser Lys Ser Val Ser Thr Ser Gly Tyr Ser Phe Met His 
          1               5                   10                  15  
          <![CDATA[<210>  12]]>
          <![CDATA[<211>  7]]>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3>  輕鏈可變區]]>
          <![CDATA[<400>  12]]>
          Leu Ala Ser Asn Leu Glu Ser 
          1               5           
          <![CDATA[<210>  13]]>
          <![CDATA[<211>  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3>  輕鏈可變區]]>
          <![CDATA[<400>  13]]>
          Gln His Ser Arg Glu Val Pro Trp Thr 
          1               5                   
          
Figure 12_A0101_SEQ_0001
Figure 12_A0101_SEQ_0002
Figure 12_A0101_SEQ_0003
Figure 12_A0101_SEQ_0004
Figure 12_A0101_SEQ_0005
Figure 12_A0101_SEQ_0006
Figure 12_A0101_SEQ_0007
Figure 12_A0101_SEQ_0008
Figure 12_A0101_SEQ_0009
Figure 12_A0101_SEQ_0010
Figure 12_A0101_SEQ_0011

Claims (69)

  1. 一種治療個體之癌症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與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其中該方法引起該個體中之癌細胞耗乏,其中該方法未引起該個體中之CD70+ T調節性細胞(CD70+ Treg)耗乏,其中該抗CD70抗體包含重鏈可變區、輕鏈可變區及Fc域,其中該重鏈可變區包含: (i) 包含SEQ ID NO: 8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1; (ii) 包含SEQ ID NO:9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2;及 (iii) 包含SEQ ID NO: 10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3;及 其中該輕鏈可變區包含: (i) 包含SEQ ID NO: 11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1; (ii)包含SEQ ID NO: 12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2;及 (iii)包含SEQ ID NO: 13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3, 其中該癌症選自由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MDS)及急性骨髓白血病(AML)組成之群。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抗CD70抗體包含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該重鏈可變區包含與SEQ ID NO: 1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5%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且該輕鏈可變區包含與SEQ ID NO: 2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5%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抗CD70抗體包含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該重鏈可變區包含SEQ ID NO: 1之胺基酸序列,且該輕鏈可變區包含SEQ ID NO: 2之胺基酸序列。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CD70抗體之該Fc域為介導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ADCC)、抗體依賴性細胞吞噬作用(ADCP)及補體依賴性細胞毒性(CDC)中之一或多者的抗體效應子域。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CD70抗體之該Fc域為介導ADCC之抗體效應子域。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CD70抗體之該Fc域為人類Fc域。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CD70抗體為伏司妥珠單抗(vorsetuzumab)之非岩藻糖基化形式。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CD70抗體係與治療劑共軛。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該治療劑為化學治療劑或免疫調節劑。
  10.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該治療劑為化學治療劑。
  11.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中該化學治療劑為單甲基奧瑞他汀E (monomethyl auristatin E,MMAE)或單甲基奧瑞他汀F (MMAF)。
  12.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該治療劑為免疫調節劑。
  13. 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投與抗CD70抗體群體,其中該抗CD70抗體群體中之各抗體包含重鏈可變區、輕鏈可變區及Fc域,其中該重鏈可變區包含: (i) 包含SEQ ID NO: 8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1; (ii) 包含SEQ ID NO:9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2;及 (iii) 包含SEQ ID NO: 10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3;及 其中該輕鏈可變區包含: (i) 包含SEQ ID NO: 11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1; (ii) 包含SEQ ID NO: 12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2;及 (iii) 包含SEQ ID NO: 13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3,其中該等抗CD70抗體之該群體中該等抗CD70抗體之至少50%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等抗CD70抗體之群體中該等抗CD70抗體之至少70%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
  15.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等抗CD70抗體之群體中該等抗CD70抗體之至少90%缺乏核心岩藻糖基化。
  16. 如請求項1至1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CD70抗體係以該個體之體重的約1-30 mg/kg之劑量投與。
  17. 如請求項16之方法,其中該抗CD70抗體係以該個體之體重的約10-20 mg/kg之劑量投與。
  18. 如請求項16之方法,其中該抗CD70抗體係以該個體之體重的約10 mg/kg之劑量投與。
  19. 如請求項16之方法,其中該抗CD70抗體係以該個體之體重的約15 mg/kg之劑量投與。
  20. 如請求項16之方法,其中該抗CD70抗體係以該個體之體重的約20 mg/kg之劑量投與。
  21. 如請求項1至2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CD70抗體係約每1至4週一次投與。
  22. 如請求項21之方法,其中該抗CD70抗體係約每2週一次投與。
  23. 如請求項1至2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CD47拮抗劑抑制CD47與SIRPα之間的相互作用。
  24. 如請求項1至2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CD47拮抗劑增加腫瘤細胞之吞噬作用。
  25. 如請求項1至2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CD47拮抗劑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結合至CD47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及結合至SIRPα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及包含SIRPα或其片段及抗體或其片段之融合蛋白質。
  26. 如請求項25之方法,其中包含SIRPα或其片段及抗體或其片段之該融合蛋白質包含共價連接至抗體之該Fc區的SIRPα或其免疫球蛋白V樣域。
  27. 如請求項25之方法,其中該CD47拮抗劑為IgG1或IgG4抗體。
  28. 如請求項25之方法,其中該CD47拮抗劑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馬羅單抗(magrolimab)、CC-90002、ALX148、RRx-001、TTI-622、TTI-621及KWAR23。
  29. 如請求項28之方法,其中該CD47拮抗劑為馬羅單抗。
  30. 如請求項1至2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CD47拮抗劑係以該個體之體重的1-50 mg/kg之劑量投與。
  31. 如請求項30之方法,其中該CD47拮抗劑係以該個體之體重的1-30 mg/kg之劑量投與。
  32. 如請求項31之方法,其中該CD47拮抗劑係以該個體之體重的1 mg/kg之劑量投與。
  33. 如請求項31之方法,其中該CD47拮抗劑係以該個體之體重的15 mg/kg之劑量投與。
  34. 如請求項31之方法,其中該CD47拮抗劑係以該個體之體重的30 mg/kg之劑量投與。
  35. 如請求項1至2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CD47拮抗劑係以次優的劑量投與。
  36. 如請求項1至3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CD47拮抗劑係約每1至4週一次投與。
  37. 如請求項36之方法,其中該CD47拮抗劑係約每週一次投與。
  38. 如請求項36之方法,其中該CD47拮抗劑係約每2週一次投與。
  39. 如請求項1至3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CD47拮抗劑係最初在第一個四週週期之第1、4、8、11、15及22天投與。
  40. 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中該CD47拮抗劑係在第二個四週週期之第1、8、15及22天投與。
  41. 如請求項40之方法,其中該CD47拮抗劑係在第三個四週週期之第1及15天投與。
  42. 如請求項1至4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癌症為MDS。
  43. 如請求項42之方法,其中該MDS為復發性或難治性MDS。
  44. 如請求項43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在針對該MDS之先前低甲基化劑(HMA)療法之後經歷治療失敗。
  45. 如請求項1至4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癌症為AML。
  46. 如請求項45之方法,其中該AML為復發性或難治性AML。
  47. 如請求項46之方法,其中該個體接受過2種治療AML之先前治療方案。
  48. 如請求項46之方法,其中該個體接受過3種治療AML之先前治療方案。
  49. 如請求項1至4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至少約0.1%、至少約1%、至少約2%、至少約3%、至少約4%、至少約5%、至少約6%、至少約7%、至少約8%、至少約9%、至少約10%、至少約15%、至少約20%、至少約25%、至少約30%、至少約35%、至少約40%、至少約45%、至少約50%、至少約60%、至少約70%或至少約80%之該等癌細胞表現CD70。
  50. 如請求項1至4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至少約0.1%、至少約1%、至少約2%、至少約3%、至少約4%、至少約5%、至少約6%、至少約7%、至少約8%、至少約9%、至少約10%、至少約15%、至少約20%、至少約25%、至少約30%、至少約35%、至少約40%、至少約45%、至少約50%、至少約60%、至少約70%或至少約80%之該等癌細胞表現CD47。
  51. 如請求項1至5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相較於對該個體投與該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癌細胞量,向該個體投與該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造成癌細胞耗乏至少約5%、至少約6%、至少約7%、至少約8%、至少約9%、至少約10%、至少約15%、至少約20%、至少約25%、至少約30%、至少約35%、至少約40%、至少約45%、至少約50%、至少約60%、至少約70%、至少約80%、至少約90%、至少約95%或約100%。
  52. 如請求項1至5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相較於向該個體投與該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前的CD70+ Treg量,向該個體投與該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造成CD70+ Treg耗乏不超過約20%、約10%、約9%、約8%、約7%、約6%、約5%、約4%、約3%、約2%、約1%或約0.1%。
  53. 如請求項1至5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之一或多種治療效果在投與該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後相對於基線改善。
  54. 如請求項53之方法,其中該等一或多種治療效果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客觀反應率、反應持續時間、反應之時間、無進展存活期及總存活期。
  55. 如請求項1至5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客觀反應率為至少約20%、至少約25%、至少約30%、至少約35%、至少約40%、至少約45%、至少約50%、至少約60%、至少約70%或至少約80%。
  56. 如請求項1至5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投與該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約1個月、至少約2個月、至少約3個月、至少約4個月、至少約5個月、至少約6個月、至少約7個月、至少約8個月、至少約9個月、至少約10個月、至少約11個月、至少約12個月、至少約十八個月、至少約兩年、至少約三年、至少約四年或至少約五年之無進展存活期。
  57. 如請求項1至5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投與該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後,該個體展現出至少約1個月、至少約2個月、至少約3個月、至少約4個月、至少約5個月、至少約6個月、至少約7個月、至少約8個月、至少約9個月、至少約10個月、至少約11個月、至少約12個月、至少約十八個月、至少約兩年、至少約三年、至少約四年或至少約五年之總存活期。
  58. 如請求項1至5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對該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該反應持續時間為在投與該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後至少約1個月、至少約2個月、至少約3個月、至少約4個月、至少約5個月、至少約6個月、至少約7個月、至少約8個月、至少約9個月、至少約10個月、至少約11個月、至少約12個月、至少約十八個月、至少約兩年、至少約三年、至少約四年或至少約五年。
  59. 如請求項1至5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CD70抗體之投與途徑為靜脈內。
  60. 如請求項1至5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CD47拮抗劑之投與途徑為靜脈內。
  61. 如請求項1至6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為人類。
  62. 如請求項1至6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投與阿紮胞苷(azacitidine)。
  63. 如請求項62之方法,其中該阿紮胞苷係以該個體之體表面積的75 mg/m 2之劑量投與。
  64. 如請求項62或63之方法,其中該阿紮胞苷係在4週週期之第1至7天投與。
  65. 如請求項62或63之方法,其中該阿紮胞苷係在4週週期之第1至5及8至9天投與。
  66. 如請求項1至6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投與維奈妥拉(venetoclax)。
  67. 如請求項1至6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投與氟喹諾酮(fluoroquinalone)。
  68. 一種用於治療癌症之醫藥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其中該抗CD70抗體包含重鏈可變區、輕鏈可變區及Fc域,其中該重鏈可變區包含: (i) 包含SEQ ID NO: 8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1; (ii) 包含SEQ ID NO:9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2;及 (iii) 包含SEQ ID NO: 10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3;及 其中該輕鏈可變區包含: (i) 包含SEQ ID NO: 11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1; (ii) 包含SEQ ID NO: 12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2;及 (iii) 包含SEQ ID NO: 13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3,及至少一種醫藥學上相容之成分,其中該醫藥組合物係與CD47拮抗劑組合使用,其中該組合物係用於如請求項1至67中任一項之方法中。
  69. 一種套組,其包含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其中該抗CD70抗體包含重鏈可變區、輕鏈可變區及Fc域,其中該重鏈可變區包含: (i) 包含SEQ ID NO: 8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1; (ii) 包含SEQ ID NO:9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2;及 (iii) 包含SEQ ID NO: 10之胺基酸序列的CDR-H3;及 其中該輕鏈可變區包含: (i) 包含SEQ ID NO: 11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1; (ii) 包含SEQ ID NO: 12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2;及 (iii) 包含SEQ ID NO: 13之胺基酸序列的CDR-L3,及在如請求項1至67中任一項之方法中使用該等抗CD70抗體的說明書。
TW111124014A 2021-06-29 2022-06-28 以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組合治療癌症之方法 TW2023171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16233P 2021-06-29 2021-06-29
US63/216,233 2021-06-29
US202263318920P 2022-03-11 2022-03-11
US63/318,920 2022-03-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7190A true TW202317190A (zh) 2023-05-01

Family

ID=82701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4014A TW202317190A (zh) 2021-06-29 2022-06-28 以非岩藻糖基化抗cd70抗體及cd47拮抗劑之組合治療癌症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65229A1 (zh)
EP (1) EP4362977A1 (zh)
KR (1) KR20240025597A (zh)
AU (1) AU2022304582A1 (zh)
CA (1) CA3221281A1 (zh)
IL (1) IL309405A (zh)
TW (1) TW202317190A (zh)
WO (1) WO202327837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36891B (en) 1978-12-05 1983-05-05 Windsor Smith C Change speed gear
US4714681A (en) 1981-07-01 1987-12-22 The Board Of Rea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Cancer Center Quadroma cells and trioma cells and method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ame
US4474893A (en) 1981-07-01 1984-10-02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Cancer Center Recombinant monoclonal antibodies
CA1213229A (en) 1982-04-12 1986-10-28 Gary S. David Antibodies having dual specificiti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s therefor
US4486414A (en) 1983-03-21 1984-12-04 Arizona Board Of Reagents Dolastatins A and B cell growth inhibitory substances
GB8308235D0 (en) 1983-03-25 1983-05-05 Celltech Ltd Polypeptides
US4816567A (en) 1983-04-08 1989-03-28 Genentech, Inc. Recombinant immunoglobin preparations
JPS6147500A (ja) 1984-08-15 1986-03-07 Res Dev Corp Of Japan キメラモノクロ−ナル抗体及びその製造法
EP0173494A3 (en) 1984-08-27 1987-11-25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Chimeric receptors by dna splicing and expression
US5807715A (en) 1984-08-27 1998-09-15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Methods and transformed mammalian lymphocyte cells for producing functional antigen-binding protein including chimeric immunoglobulin
GB8422238D0 (en) 1984-09-03 1984-10-10 Neuberger M S Chimeric proteins
JPS61134325A (ja) 1984-12-04 1986-06-21 Teijin Ltd ハイブリツド抗体遺伝子の発現方法
JP2532858B2 (ja) 1985-04-01 1996-09-11 セルテツク リミテツド 形質転換したミエロ―マ細胞系
CA1282069C (en) 1985-09-12 1991-03-26 Damon L. Meyer Antibody complexes of hapten-modified diagnostic or therapeutic agents
US4676980A (en) 1985-09-23 1987-06-30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Target specific cross-linked heteroantibodies
EP0247091B1 (en) 1985-11-01 1993-09-29 Xoma Corporation Modular assembly of antibody genes, antibodies prepared thereby and use
GB8601597D0 (en) 1986-01-23 1986-02-26 Wilson R H Nucleotide sequences
GB8607679D0 (en) 1986-03-27 1986-04-30 Winter G P Recombinant dna product
US5225539A (en) 1986-03-27 1993-07-06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Recombinant altered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ltered antibodies
US4946778A (en) 1987-09-21 1990-08-07 Genex Corporation Single polypeptide chain binding molecules
US5258498A (en) 1987-05-21 1993-11-02 Creative Biomolecules, Inc. Polypeptide linkers for production of biosynthetic proteins
US4816444A (en) 1987-07-10 1989-03-28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Cell growth inhibitory substance
GB8717430D0 (en) 1987-07-23 1987-08-26 Celltech Ltd Recombinant dna product
US5336603A (en) 1987-10-02 1994-08-09 Genentech, Inc. CD4 adheson variants
EP1762623A1 (en) 1988-01-22 2007-03-14 ZymoGenetics, Inc. Methods for producing 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 dimers
US4925648A (en) 1988-07-29 1990-05-15 Immunomedics, Inc.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and inflammatory lesions
US5601819A (en) 1988-08-11 1997-02-11 The General Hospital Corporation Bispecific antibodies for selective immune regulation and for selective immune cell binding
EP1892296A1 (en) 1988-09-02 2008-02-27 Dyax Corporation Generation and selection of recombinant varied binding proteins
US5223409A (en) 1988-09-02 1993-06-29 Protein Engineering Corp. Directed evolution of novel binding proteins
US5076973A (en) 1988-10-24 1991-12-31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Synthesis of dolastatin 3
KR900005995A (ko) 1988-10-31 1990-05-07 우메모또 요시마사 변형 인터류킨-2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5530101A (en) 1988-12-28 1996-06-25 Protein Design Labs, Inc. Humanized immunoglobulins
US4978744A (en) 1989-01-27 1990-12-18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Synthesis of dolastatin 10
US4879278A (en) 1989-05-16 1989-11-07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Isolation and structural elucidation of the cytostatic linear depsipeptide dolastatin 15
US4986988A (en) 1989-05-18 1991-01-22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Isolation and structural elucidation of the cytostatic linear depsipeptides dolastatin 13 and dehydrodolastatin 13
DE3920358A1 (de) 1989-06-22 1991-01-17 Behringwerke Ag Bispezifische und oligospezifische, mono- und oligovalente antikoerperkonstrukte, ihre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EP0739904A1 (en) 1989-06-29 1996-10-30 Medarex, Inc. Bispecific reagents for aids therapy
US5138036A (en) 1989-11-13 1992-08-11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Acting On Behalf 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Isolation and structural elucidation of the cytostatic cyclodepsipeptide dolastatin 14
GB8928874D0 (en) 1989-12-21 1990-02-28 Celltech Ltd Humanised antibodies
US5859205A (en) 1989-12-21 1999-01-12 Celltech Limited Humanised antibodies
US5780225A (en) 1990-01-12 1998-07-14 Stratagene Method for generating libaries of antibody genes comprising amplification of diverse antibody DNAs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se librar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diverse antigen combining molecules
AU7247191A (en) 1990-01-11 1991-08-05 Molecular Affinities Corporation Production of antibodies using gene libraries
US5427908A (en) 1990-05-01 1995-06-27 Affymax Technologies N.V. Recombinant library screening methods
US5349053A (en) 1990-06-01 1994-09-20 Protein Design Labs, Inc. Chimeric ligand/immunoglobulin molecules and their uses
GB9015198D0 (en) 1990-07-10 1990-08-29 Brien Caroline J O Binding substance
US5698426A (en) 1990-09-28 1997-12-16 Ixsys, Incorporated Surface expression libraries of heteromeric receptors
JP3583420B2 (ja) 1990-10-05 2004-11-04 メダレツクス・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ツド 二特異的試薬を用いた標的免疫化
DE69128253T2 (de) 1990-10-29 1998-06-18 Chiron Corp Bispezifische antikörper,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deren verwendungen
CA2405246A1 (en) 1990-12-03 1992-06-11 Genentech, Inc. Enrichment method for variant proteins with alterred binding properties
DE69123241T2 (de) 1990-12-14 1997-04-17 Cell Genesys Inc Chimärische ketten zur transduktion von rezeptorverbundenen signalwegen
DE69233750D1 (de) 1991-04-10 2009-01-02 Scripps Research Inst Bibliotheken heterodimerer Rezeptoren mittels Phagemiden
JP3431140B2 (ja) 1991-04-26 2003-07-28 サーフィス・アクティブ・リミテッド 抗体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EP0519596B1 (en) 1991-05-17 2005-02-23 Merck & Co. Inc. A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immunogenicity of antibody variable domains
CA2103059C (en) 1991-06-14 2005-03-22 Paul J. Carter Method for making humanized antibodies
US5565332A (en) 1991-09-23 1996-10-15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Production of chimeric antibodies - a combinatorial approach
WO1993008829A1 (en) 1991-11-04 1993-05-13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ompositions that mediate killing of hiv-infected cells
DK1136556T3 (da) 1991-11-25 2005-10-03 Enzon Inc Fremgangsmåde til fremstilling af multivalente antigen-bindende proteiner
ES2341666T3 (es) 1991-12-02 2010-06-24 Medimmune Limited Produccion de autoanticuerpos de repertorios de segmentos de anticue rpos expresados en la superficie de fagos.
WO1993017715A1 (en) 1992-03-05 1993-09-16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Diagnostic and/or therapeutic agents, targeted to ne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US5733743A (en) 1992-03-24 1998-03-31 Cambridge Antibody Technology Limited Methods for producing members of specific binding pairs
ATE149570T1 (de) 1992-08-17 1997-03-15 Genentech Inc Bispezifische immunoadhesine
US5639641A (en) 1992-09-09 1997-06-17 Immunogen Inc. Resurfacing of rodent antibodies
US6034065A (en) 1992-12-03 2000-03-07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Elucidation and synthesis of antineoplastic tetrapeptide phenethylamides of dolastatin 10
US5635483A (en) 1992-12-03 1997-06-03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Acting On Behalf 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Tumor inhibiting tetrapeptide bearing modified phenethyl amides
US5410024A (en) 1993-01-21 1995-04-25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Acting On Behalf 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Human cancer inhibitory pentapeptide amides
US5780588A (en) 1993-01-26 1998-07-14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Elucidation and synthesis of selected pentapeptides
EP0733070A1 (en) 1993-12-08 1996-09-25 Genzyme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antibodies
ATE243745T1 (de) 1994-01-31 2003-07-15 Univ Boston Bibliotheken aus polyklonalen antikörpern
US5516637A (en) 1994-06-10 1996-05-14 Dade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involving display of protein binding pairs on the surface of bacterial pili and bacteriophage
CN1117155C (zh) 1994-07-29 2003-08-06 史密丝克莱恩比彻姆有限公司 新型化合物
US5530097A (en) 1994-08-01 1996-06-25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Acting On Behalf 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Human cancer inhibitory peptide amides
US5504191A (en) 1994-08-01 1996-04-02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Acting On Behalf 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Human cancer inhibitory pentapeptide methyl esters
US5521284A (en) 1994-08-01 1996-05-28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Acting On Behalf 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Human cancer inhibitory pentapeptide amides and esters
US5554725A (en) 1994-09-14 1996-09-10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Acting On Behalf 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Synthesis of dolastatin 15
US5599902A (en) 1994-11-10 1997-02-04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Acting On Behalf 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Cancer inhibitory peptides
US5663149A (en) 1994-12-13 1997-09-02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Acting On Behalf 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Human cancer inhibitory pentapeptide heterocyclic and halophenyl amides
JP2978435B2 (ja) 1996-01-24 1999-11-15 チッソ株式会社 アクリロキシプロピルシランの製造方法
US6130237A (en) 1996-09-12 2000-10-10 Cancer Research Campaign Technology Limited Condensed N-aclyindoles as antitumor agents
US6239104B1 (en) 1997-02-25 2001-05-29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Isolation and structural elucidation of the cytostatic linear and cyclo-depsipeptides dolastatin 16, dolastatin 17, and dolastatin 18
ATE458007T1 (de) 1998-04-20 2010-03-15 Glycart Biotechnology Ag Glykosylierungs-engineering von antikörpern zur verbesserung der antikörperabhängigen zellvermittelten zytotoxizität
CA2704600C (en) 1999-04-09 2016-10-25 Kyowa Hakko Kirin Co., Lt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ntibodies with increased adcc activity
US6323315B1 (en) 1999-09-10 2001-11-27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Dolastatin peptides
EP1244707A1 (de) 1999-11-30 2002-10-02 Eberhard-Karls-Universität Tübingen Universitätsklinikum Antikörper gegen signal-regulator-proteine
US20030083263A1 (en) 2001-04-30 2003-05-01 Svetlana Doronina Pentapeptide compounds and uses related thereto
US6884869B2 (en) 2001-04-30 2005-04-26 Seattle Genetics, Inc. Pentapeptide compounds and uses related thereto
US7282556B2 (en) 2001-05-15 2007-10-16 Emory University Polynucleotides and polypeptides relating to the modulation of SIRPα-CD47
EP2298809A3 (en) 2001-07-12 2012-02-15 FOOTE, Jefferson Super humanized antibodies
HUP0600342A3 (en) 2001-10-25 2011-03-28 Genentech Inc Glycoprotein compositions
BR0309145A (pt) 2002-04-09 2005-02-01 Kyowa Hakko Kogyo Kk Células das quais o genoma é modificado
SI1725249T1 (sl) 2003-11-06 2014-04-30 Seattle Genetics, Inc. Spojine monometilvalina, sposobne konjugacije na ligande
EP1851251A2 (en) 2005-02-18 2007-11-07 Medarex, Inc.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 (psma) lacking in fucosyl residues
JP5122441B2 (ja) 2005-04-19 2013-01-16 シアトル ジェネティ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ヒト化抗cd70結合剤およびその使用
US20090175886A1 (en) 2006-01-17 2009-07-09 Medarex, Inc.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cd30 lacking in fucosyl and xylosyl residues
EP2027151A2 (en) 2006-05-15 2009-02-25 Viral Logic Systems Technology Corp. Cd47 related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immunological diseases and disorders
PL2099823T5 (pl) * 2006-12-01 2023-02-20 Seagen Inc. Wariant środków wiążących cel i jego zastosowania
US20100239578A1 (en) 2007-10-11 2010-09-23 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 Modulation of sirp-alpha - cd47 interaction for increasing huma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engraftment and compounds therefor
CN102076865B (zh) 2008-05-02 2016-03-16 西雅图基因公司 用于制造核心岩藻糖基化降低的抗体和抗体衍生物的方法和组合物
WO2010053253A1 (ko) 2008-11-07 2010-05-14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대역폭 요청 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WO2011076781A1 (en) 2009-12-22 2011-06-30 Novartis Ag Tetravalent cd47-antibody constant region fusion protein for use in therapy
PT2569013T (pt) 2010-05-14 2017-02-08 Univ Leland Stanford Junior Anticorpos monoclonais humanizados e quiméricos para cd47
US20140242095A1 (en) 2011-10-19 2014-08-28 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 Antibodies and antibody fragments targeting sirp-alpha and their use in treating hematologic cancers
CN203376537U (zh) 2013-08-16 2014-0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半透半反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SG11201607143UA (en) 2014-03-11 2016-09-29 Univ Leland Stanford Junior Anti sirp-alpha antibodies and bi-specific macrophage enhancing antibodies
US10196445B1 (en) 2015-03-17 2019-02-05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Ipilimumab variant with enhanced ADCC
US10358472B2 (en) 2015-05-06 2019-07-23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High affinity CD47 analogs
US10618976B2 (en) 2015-06-16 2020-04-14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SIRP-α agonist antibody
EP3443010A2 (en) 2016-04-14 2019-02-20 Ose Immunotherapeutics NEW ANTI-SIRPa ANTIBODIES AND THEIR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CN109862910A (zh) 2016-08-03 2019-06-07 小利兰·斯坦福大学托管委员会 破坏巨噬细胞上的Fc受体接合增强抗SIRPα抗体疗法的功效
JOP20190009A1 (ar) 2016-09-21 2019-01-27 Alx Oncology Inc أجسام مضادة ضد بروتين ألفا منظم للإشارات وطرق استخدامها
AU2017371070A1 (en) 2016-12-09 2019-06-13 Alector Llc Anti-SIRP-alpha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N118267470A (zh) 2017-04-13 2024-07-02 赛罗帕私人有限公司 抗SIRPα抗体
WO2019023347A1 (en) 2017-07-26 2019-01-31 Forty Seven, Inc. ANTI-SIRP-ALPHA ANTIBODI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09422726B (zh) 2017-09-04 2022-10-28 华东理工大学 CD47/SIRPα的阻断剂及其应用
MA51208A (fr) 2017-12-01 2020-10-07 Seattle Genetics Inc Anticorps (masqués) contre cd47 et leurs utilisations pour le traîtement du cancer
GB201800649D0 (en) * 2018-01-16 2018-02-28 Argenx Bvba CD70 Combination Therapy
EA202091859A1 (ru) 2018-03-13 2021-02-04 Осе Иммьюнотерапьютикс Применение антител к sirpa v1 человека 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антител к sirpa v1
EP3768314A4 (en) 2018-03-21 2022-01-05 ALX Oncology Inc. ANTIBODIES AGAINST ALPHA SIGNAL REGULATING PROTEIN AND METHODS OF USE
JP7368809B2 (ja) 2018-07-10 2023-10-25 国立大学法人神戸大学 抗SIRPα抗体
EP3856787A4 (en) 2018-09-27 2022-06-29 Celgene Corporation SIRPalpha BINDING PROTEIN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40025597A (ko) 2024-02-27
WO2023278377A1 (en) 2023-01-05
US20240165229A1 (en) 2024-05-23
EP4362977A1 (en) 2024-05-08
CA3221281A1 (en) 2023-01-05
AU2022304582A1 (en) 2024-02-01
IL309405A (en) 202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70248B2 (ja) 抗cd38抗体との併用療法
KR20190074300A (ko) 항-cd20/항-cd3 이중특이적 항체에 의한 치료를 위한 투약
EP4074732A1 (en) Fully human antibodies against ox40,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nd use thereof
JP2020510435A (ja) 抗gitr抗体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US20220403023A1 (en) Novel anti-cd47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US20240166757A1 (en) Methods of treating cancer with nonfucosylated anti-cd70 antibodies
WO2021139682A1 (en) Anti-galectin-9 antibody and uses thereof
JP7196311B2 (ja) 抗tim-3抗体とその利用
US20240165229A1 (en) Methods of treating cancer with a combination of a nonfucosylated anti-cd70 antibody and a cd47 antagonist
CN117615784A (zh) 用非岩藻糖基化的抗cd70抗体和cd47拮抗剂的组合治疗癌症的方法
US20230348609A1 (en) Cd40 agonistic antibody and method of use
US20240165227A1 (en) Anticancer therapies using anti-ccr8 antibody, chemo and immunotherapy combinations
US20240158517A1 (en) Anti-human cxcr5 antibody and uses thereof
TW202419104A (zh) 使用抗ccr8抗體、化學療法、及免疫療法組合之抗癌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