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4437A - 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4437A
TW202314437A TW111117813A TW111117813A TW202314437A TW 202314437 A TW202314437 A TW 202314437A TW 111117813 A TW111117813 A TW 111117813A TW 111117813 A TW111117813 A TW 111117813A TW 202314437 A TW202314437 A TW 20231443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locking
pivot
predetermined angle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7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易達
鄒志強
葉鑫
陳羿豪
Original Assignee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4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443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2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sliding enclosures, e.g. sliding keyboard or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06F1/16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changing, e.g. reversing, the face orientation of the screen with a two degrees of freedom mechanism, e.g. for folding into tablet PC like position or orienting towards the direction opposite to the user to show to a second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3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associated to a digitizer, e.g. laptops that can be used as pen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06F1/16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related to integrated 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main body with respect to the supporting surface, e.g. legs for adjusting the tilt ang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79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locking or maintaining the movable parts of the enclosure in a fixed position, e.g. latching mechanism at the edge of the display in a laptop or for the screen protective cover of a PD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06F1/203Cooling mean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e.g. for lapto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機體、一第二機體及一第三機體。第一機體包含有一處理單元。第二機體包含有一輸入單元且樞接於第一機體的一端,第一機體的厚度大於第二機體的厚度。第三機體包含有一顯示單元且樞接於第一機體的另一端。當第三機體閉合於第一機體且第一機體閉合於第二機體時,電子裝置為一收合狀態。當第一機體以一第一預定角度展開於第二機體時,第三機體適於以一第二預定角度展開於第一機體而使電子裝置成為一操作狀態。當電子裝置為操作狀態時,第三機體被第一機體撐離於第二機體。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包含複數機體的電子裝置。
筆記型電腦的螢幕大多直接連接於主機,故當螢幕展開時,其顯示區域與主機過度鄰近而無法讓使用者感受到顯示畫面在空間中獨立存在的視覺體驗。此外,筆記型電腦的主機大多包含了處理器、顯示卡等發熱元件,筆記型電腦於使用時一般將主機平放於桌面上而使主機的底面朝向桌面,導致主機無法有效率地散熱。一般筆記型電腦的主機除了設有前述發熱元件之外,更設有鍵盤模組、電池模組等功能組件而具有較大厚度,從而當使用筆記型電腦時,最鄰近使用者的主機無法讓使用者感受到筆記型電腦的輕薄感。並且,電池易因發熱元件的影響而升溫,導致其壽命降低。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具有較佳的散熱效率及電池壽命,且可讓使用者具有較佳的操作體驗。本發明的電子裝置,其顯示屏幕高度較高且靠近使用者,從而提供較佳觀看角度的技術效果。本發明的電子裝置,其揚聲器面向使用者,從而提供較佳聲音播放的技術效果。
本發明的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機體、一第二機體及一第三機體。第一機體包含有一處理單元。第二機體包含有一輸入單元且樞接於第一機體的一端,第一機體的厚度大於第二機體的厚度。第三機體包含有一顯示單元且樞接於第一機體的另一端。當第三機體閉合於第一機體且第一機體閉合於第二機體時,電子裝置為一收合狀態。當第一機體以一第一預定角度展開於第二機體時,第三機體適於以一第二預定角度展開於第一機體而使電子裝置成為一操作狀態。當電子裝置為操作狀態時,第三機體被第一機體撐離於第二機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當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小於第一預定角度時,第三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的展開角度被鎖定為0度。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當第三機體展開於第一機體時,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被鎖定為第一預定角度。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預定角度小於或等於90度。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預定角度大於45度且小於85度。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預定角度小於或等於135度。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預定角度大於50度且小於90度。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當第三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的展開角度介於0度與一第三預定角度之間時,第三機體與第一機體之間具有一第一扭力,當第三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的展開角度介於第三預定角度與第二預定角度時,第三機體與第一機體之間具有一第二扭力,第二扭力大於第一扭力。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樞軸、一第二樞軸及一鎖定結構,其中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藉由第一樞軸而相互樞接,第一機體與第三機體藉由第二樞軸而相互樞接,鎖定結構配置於第一機體且適於鎖定第一樞軸或第二樞軸。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樞軸具有一第一凹部,第二樞軸具有一第二凹部,鎖定結構包括一架體及一鎖定件,鎖定件滑設於架體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卡止端及一第二卡止端,當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小於第一預定角度時,第一凹部錯位於第一卡止端,第二凹部對位於第二卡止端,第二卡止端卡止於第二凹部,當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為第一預定角度時,第一凹部對位於第一卡止端,鎖定件適於相對於架體滑動而使第一卡止端卡止於第一凹部,並使第二卡止端移離第二凹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樞軸及一鎖定結構,其中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藉由第一樞軸而相互樞接,鎖定結構配置於第一機體且適於鎖定第一樞軸或第三機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樞軸具有一凹部,第三機體具有一第一磁性部,鎖定結構包括一連桿組件,連桿組件具有一第二磁性部及一卡止端,當連桿組件為一第一狀態時,第一磁性部與第二磁性部之間的磁吸力使第三機體閉合於第一機體,連桿組件適於從第一狀態作動至一第二狀態,以使卡止端卡止於凹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鎖定結構更包括一彈性件,彈性件連接於連桿組件與第一機體之間,連桿組件適於藉由彈性件的彈性力而從第一狀態作動至第二狀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樞軸具有一凹部,第三機體具有一第一磁性部,鎖定結構包括一鎖定件,鎖定件具有一第二磁性部及一卡止端,第一機體具有一第三磁性部,當鎖定件為一第一狀態時,第一磁性部與第二磁性部之間的磁吸力使第三機體閉合於第一機體,當第三機體展開於第一機體而使第一磁性部遠離第二磁性部時,鎖定件藉由第二磁性部與第三磁性部之間的磁吸力而從第一狀態作動至一第二狀態,以帶動卡止端卡止於凹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磁性部與第二磁性部之間的磁吸力大於第二磁性部與第三磁性部之間的磁吸力。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一影像擷取組件,其中影像擷取組件可動地配置於第三機體的後側,當電子裝置為操作狀態時,影像擷取組件適於從第三機體的後側往第三機體的下方突伸出。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處理單元包括至少一發熱元件及至少一散熱組件,其中至少一發熱元件及散熱組件配置於第一機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至少一揚聲組件,其中至少一揚聲組件配置於第一機體且朝向第三機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輸入單元包括一鍵盤組件,電子裝置包括至少一電池組件,鍵盤組件及至少一電池組件配置於第二機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機體包括一主體及一蓋體,蓋體可拆卸地覆蓋主體的一內部空間,當電子裝置為閉合狀態時,蓋體位於電子裝置的外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蓋體具有一透明區,透明區對應於內部空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透明區具有顯示功能。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電子裝置中,第三機體在操作狀態中被第一機體撐離於第二機體,使第三機體的顯示區域不會與第二機體過於鄰近,從而使用者可感受到第三機體的顯示畫面在空間中獨立存在的視覺體驗。此外,可將處理器、顯示卡等發熱元件及對應的散熱組件配置於厚度較大的第一機體,第一機體於操作狀態時相對於第二機體展開而立起,使散熱氣流在其正面及背面皆有良好的流動效率,據以提升其散熱能力。另外,當使用電子裝置時,最鄰近使用者的第二機體藉其較薄的厚度而可讓使用者感受到電子裝置的輕薄感。並且,由於所述發熱元件並非配置於第二機體,故配置於第二機體的電池組件不會因發熱元件的影響而升溫,從而可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
圖1A至圖1C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各種狀態的側視圖。圖2A至圖2C分別是圖1A至圖1C的電子裝置的立體圖。圖3是圖1C的電子裝置於另一視角的立體圖。請參考圖1A至圖3,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包括一第一機體110、一第二機體120及一第三機體130。第二機體120樞接於第一機體110的一端,第一機體110例如是電子裝置100的主機且可配置有一處理單元,包含但不限於有處理器、顯示卡等發熱元件112及散熱風扇、散熱鰭片組等散熱組件114,第二機體120可配置有輸入單元,包含但不限於鍵盤組件122、觸控板(圖2B),及電池組件124,第一機體110的厚度T1(標示於圖1A)大於第二機體120的厚度T2(標示於圖1A)。第三機體130樞接於第一機體110的另一端,第三機體130可以包含但不限於顯示單元,例如是電子裝置100的螢幕,或具備有多個螢幕,或具備有柔性螢幕,第三機體也可以進一步包含揚聲器、補光燈、攝像裝置(camera)等其他元件。
當第三機體130閉合於第一機體110且第一機體110閉合於第二機體120時,電子裝置100如圖1A所示為收合狀態。當第一機體110如圖1A至圖1B所示以一第一預定角度A1展開於第二機體120時,第三機體130適於如圖1B至圖1C所示以一第二預定角度A2展開於第一機體110而使電子裝置100成為操作狀態。當電子裝置100為圖1C所示的操作狀態時,第三機體130被第一機體110撐離於第二機體120,使第第三機體130與第二機體120之間的距離D(標示於圖1C)不為0。
如上述般讓第三機體130在操作狀態中被第一機體110撐離於第二機體120,可使第三機體130的顯示區域130a不會與第二機體120過於鄰近,從而使用者可感受到第三機體130的顯示畫面在空間中獨立存在的視覺體驗。此外,可如上述般將發熱元件112及對應的散熱組件114配置於厚度較大的第一機體110,第一機體110於操作狀態時相對於第二機體120展開而立起,使散熱氣流在其正面及背面皆有良好的流動效率,據以提升其散熱能力。另外,當使用電子裝置100時,最鄰近使用者的第二機體120藉其較薄的厚度而可讓使用者感受到電子裝置100的輕薄感。並且,由於發熱元件112並非配置於第二機體120,故配置於第二機體120的電池組件124不會因發熱元件112的影響而升溫,從而可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
圖4是圖1A的第二機體的俯視示意圖。請參考圖4,本實施例的電池組件124可如圖4所示避開鍵盤組件122及觸控板123且均佈於第二機體120。藉此,可避免電池組件124重疊於鍵盤組件122及觸控板123而增加第二機體120的厚度,且即使電池組件124變形也不會對觸控板123造成影響。此外,由於各電池組件124未與其他組件重疊,故便於從第二機體120上方直接對其進行拆裝及維修。在其他實施例中,電池組件124可配置於第一機體110或第三機體130,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
進一步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當第三機體13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的展開角度介於0度與一第三預定角度A3(標示於圖1C)之間時,第三機體130與第一機體110之間具有一第一扭力,且當第三機體13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的展開角度介於第三預定角度A3與第二預定角度A2時,第三機體130與第一機體110之間具有一第二扭力,第二扭力大於第一扭力。藉此,在使用者將第三機體130往第一機體110閉合的過程中,第三機體130與第一機體110之間的扭力從較大的第二扭力轉變為較小的第一扭力,而可讓第三機體130易於藉由使用者的施力而順勢閉合於第一機體110。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當第一機體11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的展開角度小於圖1A所示的第一預定角度A1時,第三機體13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的展開角度被鎖定為0度。藉此,可避免使用者在第一機體110的展開角度不足的情況下翻轉第三機體130,而導致第三機體130撞擊第二機體120。並且,當第三機體130如圖1C所示展開於第一機體110時,第一機體11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的展開角度被鎖定為第一預定角度A1。藉此,可避免第一機體110在操作狀態下非預期地往第二機體120閉合。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預定角度A1例如小於或等於90度,較佳為大於45度且小於85度。此外,第二預定角度A2例如小於或等於135度,較佳為大於50度且小於90度。
圖5A至圖5C分別是圖1A至圖1C的電子裝置的剖視圖。圖6是圖5A的第一樞軸、第二樞軸及鎖定結構的立體圖。圖7是圖6的第一樞軸、第二樞軸及鎖定結構的分解圖。請參考圖5A至圖7,詳細而言,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包括一第一樞軸140、一第二樞軸150及一鎖定結構160。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藉由第一樞軸140而相互樞接,第一機體110與第三機體130藉由第二樞軸150而相互樞接,鎖定結構160配置於第一機體110。當第一機體11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的展開角度小於圖1A所示的第一預定角度A1時,鎖定結構160鎖定第一樞軸140,以如前述般使第三機體13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的展開角度被鎖定為0度。當第三機體130如圖1C所示展開於第一機體110時,鎖定結構160鎖定第二樞軸150,以如前述般使第一機體11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的展開角度被鎖定為第一預定角度A1。
更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鎖定結構160包括一架體162及一鎖定件164,架體162固定於第一機體110,鎖定件164滑設於架體162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卡止端1641及一第二卡止端1642。鎖定件164可藉其第一卡止端1641鎖定第一樞軸140,且鎖定件164可藉其第二卡止端1642鎖定第二樞軸150。以下藉由圖式對此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圖8A是圖5A的第一樞軸及局部鎖定結構的立體圖。圖8B是圖8A的第一樞軸及鎖定結構的剖視圖。圖8C是圖5A的第二樞軸及局部鎖定結構的立體圖。圖8D是圖8C的第二樞軸及鎖定結構的剖視圖。本實施例的第一樞軸140如圖8A及圖8B所示設有一鎖定件142,鎖定件142具有一第一凹部142a,第一凹部142a對應於鎖定件164的第一卡止端1641,其中鎖定件164可包含其主體及一滑塊B,第一卡止端1641例如是形成於滑塊B,鎖定件164的主體與滑塊B可藉其斜面而相互推抵連動。本實施例的第二樞軸150如圖8C及圖8D所示設有一鎖定件152,鎖定件152具有一第二凹部152a。
當第一機體11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的展開角度小於第一預定角度A1(標示於圖1B及圖1C)時,第一樞軸140的第一凹部142a如圖8A及圖8B所示錯位於鎖定件164的第一卡止端1641,第二樞軸150的第二凹部152a如圖8C及圖8D所示對位於鎖定件164的第二卡止端1642,且第二卡止端1642卡止於第二凹部152a,以鎖定第二樞軸150。當第一機體11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的展開角度為第一預定角度A1(標示於圖1B及圖1C)時,第一樞軸140的第一凹部142a隨著第一樞軸140的轉動而如圖9A及圖9B對位於鎖定件164的第一卡止端1641,此時鎖定件164適於相對於架體162滑動而使第一卡止端1641如圖10A及圖10B所示卡止於第一凹部142a,以鎖定第一樞軸140,並使第二卡止端1642如圖10C及圖10D所示移離第二凹部152a,以釋放第二樞軸150。
本發明不對第一樞軸140及第二樞軸150的鎖定方式加以限制,以下藉由圖式對此舉例說明。
圖11A至圖11C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各種狀態的側視示意圖。圖11A至圖11C所示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的主要不同處在於鎖定結構的組成及作用方式,其餘構件的配置及作動方式相同或相似於前述實施例者,於此不加以贅述,且與前述實施例相同或相似的構件以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符號表示。圖11A至圖11C所示電子裝置100A的鎖定結構160A配置於第一機體110A且適於鎖定第一樞軸140A或第三機體130A。具體而言,第一樞軸140A具有一凹部N1,第三機體130具有一第一磁性部1301,鎖定結構160A包括一連桿組件1601,連桿組件1601例如由可動地相互連接的兩連桿1601a所組成且具有一第二磁性部1601b及一卡止端1601c。
當連桿組件160A為圖11A及圖11B所示的一第一狀態時,第一磁性部1301與第二磁性部1601b之間的磁吸力使第三機體130A閉合於第一機體110A,且連桿組件160A受到第一磁性部1301與第二磁性部1601b之間的磁吸力限制而維持於所述第一狀態。當使用者抵抗第一磁性部1301與第二磁性部1601b之間的磁吸力而如圖11C所示將第三機體130A展開於第一機體110A時,連桿組件160A不再受到第一磁性部1301與第二磁性部1601b之間的磁吸力限制,而可從所述第一狀態作動至圖11C所示的一第二狀態,使卡止端1601c卡止於凹部N1,以鎖定第一樞軸140A。當使用者將第三機體130A閉合至第一機體110A時,連桿組件160A藉由第一磁性部1301與第二磁性部1601b之間的磁吸力而復位至圖11B所示的第一狀態,以釋放第一樞軸140A。
在本實施例中,鎖定結構160A可更包括一彈性件1602,彈性件1602連接於連桿組件1601與第一機體110A之間。連桿組件1601可藉由彈性件1602的彈性力而從所述第一狀態作動至所述第二狀態。
圖12A至圖12B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各種狀態的側視示意圖。圖13A至圖13B分別是圖12A至圖12B的第一機體的俯視示意圖。圖12A至圖13B所示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的主要不同處在於鎖定結構的組成及作用方式,其餘構件的配置及作動方式相同或相似於前述實施例者,於此不加以贅述,且與前述實施例相同或相似的構件以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符號表示。在圖12A至圖13B所示電子裝置100B中,第一樞軸140B具有一凹部N2,第三機體130B具有一第一磁性部1301,鎖定結構160B包括一鎖定件1603,鎖定件1603具有一第二磁性部1603a及一卡止端1603b,第一機體110B具有一第三磁性部1101。
當鎖定件1603為圖12A及圖13A所示的一第一狀態時,第一磁性部1301與第二磁性部1603a之間的磁吸力使第三機體130B閉合於第一機體110B。當使用者抵抗第一磁性部1301與第二磁性部1603a之間的磁吸力如圖12B所示將第三機體130B展開於第一機體110B而使第一磁性部1301遠離第二磁性部1603a時,鎖定件1603藉由第二磁性部1603a與第三磁性部1101之間的磁吸力而從所述第一狀態作動至圖13B所示的一第二狀態,帶動卡止端1603b卡止於凹部N2,以鎖定第一樞軸140B。當使用者將第三機體130B閉合至第一機體110B時,鎖定件1603藉由第一磁性部1301與第二磁性部1603a之間的磁吸力而復位至圖13A所示的第一狀態,以釋放第一樞軸140B。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磁性部1301與第二磁性部1603a之間的磁吸力大於第二磁性部1603a與第三磁性部1101之間的磁吸力,以避免鎖定件1603在圖12A所示狀態中因第二磁性部1603a與第三磁性部1101之間的磁吸力而非預期地作動至圖13B所示位置。
基於前述實施例的第三機體可被第一機體撐離於第二機體,可進一步在第三機體下端增設元件,以下藉由圖式對此舉例說明。
圖14A至圖14C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各種狀態的側視示意圖。圖14A至圖14C所示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的主要不同處在於第三機體下端增設元件,其餘構件的配置及作動方式相同或相似於前述實施例者,於此不加以贅述,且與前述實施例相同或相似的構件以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符號表示。圖14A至圖14C所示的電子裝置100C更包括一影像擷取組件170,影像擷取組件170可動地配置於第三機體130C的後側且鄰近第三機體130C的底端。具體而言,影像擷取組件170的轉軸1701可轉動且可滑動地連接於第三機體130C。當電子裝置100C為圖14A至圖14C所示的操作狀態時,影像擷取組件170適於如圖14A至圖14B所示從第三機體130C的後側往第三機體130C的下方滑動而突伸出,且適於如圖14B至圖14C所示以其轉軸1701為軸而翻轉以調整拍攝角度。
圖15A至圖15C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各種狀態的側視示意圖。圖15A至圖15C所示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的主要不同處在於第三機體下端增設元件,其餘構件的配置及作動方式相同或相似於前述實施例者,於此不加以贅述,且與前述實施例相同或相似的構件以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符號表示。圖15A至圖15C所示的電子裝置100D更包括一影像擷取組件170’,影像擷取組件170’可動地配置於第三機體130D的後側且鄰近第三機體130D的底端。具體而言,影像擷取組件170’的轉軸1701’可轉動地連接於第三機體130D。當電子裝置100D為圖15A至圖15C所示的操作狀態時,影像擷取組件170’適於如圖15A至圖15B所示從第三機體130D的後側往第三機體130D的下方以其轉軸1701’為軸翻轉而突伸出,且適於如圖15B至圖15C所示繼續以其轉軸1701’為軸而翻轉以調整拍攝角度。
請再參考圖1A至圖1C所示實施例,電子裝置100可更包括至少一揚聲組件180,揚聲組件180配置於第一機體110且朝向第三機體130。藉此,揚聲組件180以朝向使用者的方式傳遞聲音,以提供更佳的聲音輸出效果。
圖16A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於閉合狀態的立體圖。圖16B是圖16A的電子裝置的側視示意圖。圖16A至圖16B所示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的主要不同處在於第一機體增設蓋體,其餘構件的配置及作動方式相同或相似於前述實施例者,於此不加以贅述,且與前述實施例相同或相似的構件以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符號表示。在圖16A至圖16B所示的電子裝置100E中,第一機體110E包括一主體M及一蓋體C,蓋體C可拆卸地覆蓋主體M的內部空間。具體而言,本實施例的蓋體C例如是以可開闔的方式而連接於主體M。當電子裝置100E為圖16A及圖16B所示的閉合狀態時,蓋體C位於電子裝置100E的外側。藉此,使用者便於打開蓋體C對主體M內部的構件進行維護、更換或清潔。進一步而言,本實施例的蓋體C具有一透明區R,透明區R對應於主體M的內部空間,讓使用者能夠透過透明區R觀察主體M內部的構件。透明區R可為完全透明或半透明,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此外,更可在透明區R設置顯示層而使其具有顯示功能,用以顯示通知訊息或效能資訊等。
圖17A是圖16A的蓋體閉合於第一機體的俯視圖。圖17B至圖17I繪示圖17A的透明區的形狀、大小及位置改變。透明區R除了可如圖17A所示為梯形,亦可如圖17B所示為圓形、如圖17C所示為三角形、如圖17D所示為長方形或為其他形狀,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此外,透明區R的位置可由圖17D所示較靠近電子裝置100E後端改變為如圖17E所示稍遠離電子裝置100E後端,或可改變為如圖17F所示更遠離電子裝置100E後端,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此外,透明區R可如圖17G至圖17I所示具有各種不同大小,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
圖18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側視示意圖。圖18所示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的主要不同處在於第三機體下端具有發光功能,其餘構件的配置及作動方式相同或相似於前述實施例者,於此不加以贅述,且與前述實施例相同或相似的構件以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符號表示。在圖18所示電子裝置100F中,第三機體130F在其背面的下端處可增設發光元件而具有發光功能,用以發出各種不同的情境光L以提供使用者不同的使用情境感受。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電子裝置中,第三機體在操作狀態中被第一機體撐離於第二機體,使第三機體的顯示區域不會與第二機體過於鄰近,從而使用者可感受到第三機體的顯示畫面在空間中獨立存在的視覺體驗。此外,可將處理器、顯示卡等發熱元件及對應的散熱組件配置於厚度較大的第一機體,第一機體於操作狀態時相對於第二機體展開而立起,使散熱氣流在其正面及背面皆有良好的流動效率,據以提升其散熱能力。另外,當使用電子裝置時,最鄰近使用者的第二機體藉其較薄的厚度而可讓使用者感受到電子裝置的輕薄感。並且,由於所述發熱元件並非配置於第二機體,故配置於第二機體的電池組件不會因發熱元件的影響而升溫,從而可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
100、100A~100F:電子裝置 110、110A、110B、110E:第一機體 1101:第三磁性部 112:發熱元件 114:散熱組件 120:第二機體 122:鍵盤組件 123:觸控板 124:電池組件 130、130A~130F:第三機體 130a:顯示區域 1301:第一磁性部 140、140A、140B:第一樞軸 142、152、1603:鎖定件 142a:第一凹部 150:第二樞軸 152a:第二凹部 160:鎖定結構 1601:連桿組件 1601b、1603a:第二磁性部 1601c:卡止端 1602:彈性件 162:架體 164:鎖定件 1641:第一卡止端 1642:第二卡止端 170、170’:影像擷取組件 1701、1701’:轉軸 180:揚聲組件 A1:第一預定角度 A2:第二預定角度 A3:第三預定角度 B:滑塊 C:蓋體 D:距離 M:主體 N1、N2:凹部 R:透明區 T1、T2:厚度
圖1A至圖1C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各種狀態的側視圖。 圖2A至圖2C分別是圖1A至圖1C的電子裝置的立體圖。 圖3是圖1C的電子裝置於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圖4是圖1A的第二機體的俯視示意圖。 圖5A至圖5C分別是圖1A至圖1C的電子裝置的剖視圖。 圖6是圖5A的第一樞軸、第二樞軸及鎖定結構的立體圖。 圖7是圖6的第一樞軸、第二樞軸及鎖定結構的分解圖。 圖8A是圖5A的第一樞軸及局部鎖定結構的立體圖。 圖8B是圖8A的第一樞軸及鎖定結構的剖視圖。 圖8C是圖5A的第二樞軸及局部鎖定結構的立體圖。 圖8D是圖8C的第二樞軸及鎖定結構的剖視圖。 圖9A是圖5B的第一樞軸及局部鎖定結構的立體圖。 圖9B是圖9A的第一樞軸及鎖定結構的剖視圖。 圖10A繪示圖9A的第一卡止部卡止於第一凹部。 圖10B繪示圖9B的第一卡止部卡止於第一凹部。 圖10C繪示圖8C的第二卡止部移離第二凹部。 圖10D繪示圖8D的第二卡止部移離第二凹部。 圖11A至圖11C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各種狀態的側視示意圖。 圖12A至圖12B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各種狀態的側視示意圖。 圖13A至圖13B分別是圖12A至圖12B的第一機體的俯視示意圖。 圖14A至圖14C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各種狀態的側視示意圖。 圖15A至圖15C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各種狀態的側視示意圖。 圖16A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於閉合狀態的立體圖。 圖16B是圖16A的電子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圖17A是圖16A的蓋體閉合於第一機體的俯視圖。 圖17B至圖17I繪示圖17A的透明區的形狀、大小及位置改變。 圖18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100:電子裝置
110:第一機體
120:第二機體
130:第三機體
130a:顯示區域
180:揚聲組件
A1:第一預定角度
A2:第二預定角度
A3:第三預定角度
D:距離

Claims (22)

  1.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 一第一機體,包含有一處理單元; 一第二機體,包含有一輸入單元,該第二機體樞接於該第一機體的一端,其中該第一機體的厚度大於該第二機體的厚度;以及 一第三機體,包含有一顯示單元,該第三機體樞接於該第一機體的另一端,其中當該第三機體閉合於該第一機體且該第一機體閉合於該第二機體時,該電子裝置為一收合狀態, 當該第一機體以一第一預定角度展開於該第二機體時,該第三機體適於以一第二預定角度展開於該第一機體而使該電子裝置成為一操作狀態, 當該電子裝置為該操作狀態時,該第三機體被該第一機體撐離於該第二機體。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當該第一機體相對於該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小於該第一預定角度時,該第三機體相對於該第一機體的展開角度被鎖定為0度。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當該第三機體展開於該第一機體時,該第一機體相對於該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被鎖定為該第一預定角度。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預定角度小於或等於90度。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預定角度大於45度且小於85度。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預定角度小於或等於135度。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預定角度大於50度且小於90度。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當該第三機體相對於該第一機體的展開角度介於0度與一第三預定角度之間時,該第三機體與該第一機體之間具有一第一扭力,當該第三機體相對於該第一機體的展開角度介於該第三預定角度與該第二預定角度時,該第三機體與該第一機體之間具有一第二扭力,該第二扭力大於該第一扭力。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樞軸、一第二樞軸及一鎖定結構,其中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二機體藉由該第一樞軸而相互樞接,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三機體藉由該第二樞軸而相互樞接,該鎖定結構配置於該第一機體且適於鎖定該第一樞軸或該第二樞軸。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樞軸具有一第一凹部,該第二樞軸具有一第二凹部,該鎖定結構包括一架體及一鎖定件,該鎖定件滑設於該架體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卡止端及一第二卡止端, 當該第一機體相對於該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小於該第一預定角度時,該第一凹部錯位於第一卡止端,該第二凹部對位於該第二卡止端,該第二卡止端卡止於該第二凹部, 當該第一機體相對於該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為該第一預定角度時,該第一凹部對位於該第一卡止端,該鎖定件適於相對於該架體滑動而使該第一卡止端卡止於該第一凹部,並使該第二卡止端移離該第二凹部。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樞軸及一鎖定結構,其中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二機體藉由該第一樞軸而相互樞接,該鎖定結構配置於該第一機體且適於鎖定該第一樞軸或該第三機體。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樞軸具有一凹部,該第三機體具有一第一磁性部,該鎖定結構包括一連桿組件,該連桿組件具有一第二磁性部及一卡止端,當該連桿組件為一第一狀態時,該第一磁性部與該第二磁性部之間的磁吸力使該第三機體閉合於該第一機體,該連桿組件適於從該第一狀態作動至一第二狀態,以使該卡止端卡止於該凹部。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鎖定結構更包括一彈性件,該彈性件連接於該連桿組件與該第一機體之間,該連桿組件適於藉由該彈性件的彈性力而從該第一狀態作動至該第二狀態。
  14.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樞軸具有一凹部,該第三機體具有一第一磁性部,該鎖定結構包括一鎖定件,該鎖定件具有一第二磁性部及一卡止端,該第一機體具有一第三磁性部,當該鎖定件為一第一狀態時,該第一磁性部與該第二磁性部之間的磁吸力使該第三機體閉合於該第一機體,當該第三機體展開於該第一機體而使該第一磁性部遠離該第二磁性部時,該鎖定件藉由該第二磁性部與第三磁性部之間的磁吸力而從該第一狀態作動至一第二狀態,以帶動該卡止端卡止於該凹部。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磁性部與該第二磁性部之間的磁吸力大於該第二磁性部與該第三磁性部之間的磁吸力。
  1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一影像擷取組件,其中該影像擷取組件可動地配置於該第三機體的後側,當該電子裝置為該操作狀態時,該影像擷取組件適於從該第三機體的後側往該第三機體的下方突伸出。
  1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處理單元包括至少一發熱元件及至少一散熱組件,該至少一發熱元件及該散熱組件配置於該第一機體。
  1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至少一揚聲組件,其中該至少一揚聲組件配置於該第一機體且朝向該第三機體。
  1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輸入單元包括一鍵盤組件,該電子裝置包括至少一電池組件,該鍵盤組件及該至少一電池組件配置於該第二機體。
  20.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機體包括一主體及一蓋體,該蓋體可拆卸地覆蓋該主體的一內部空間,當該電子裝置為該閉合狀態時,該蓋體位於該電子裝置的外側。
  21. 如請求項20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蓋體具有一透明區,該透明區對應於該內部空間。
  22. 如請求項2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透明區具有顯示功能。
TW111117813A 2021-09-28 2022-05-12 電子裝置 TW2023144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49036P 2021-09-28 2021-09-28
US63/249,036 2021-09-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4437A true TW202314437A (zh) 2023-04-01

Family

ID=85722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7813A TW202314437A (zh) 2021-09-28 2022-05-12 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00165A1 (zh)
TW (1) TW20231443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1018524S1 (en) * 2020-01-20 2024-03-19 Compal Electronics, Inc. Notebook compu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00165A1 (en) 2023-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2577B (zh) 筆記型電腦
TWI718701B (zh) 電子裝置
JP6081478B2 (ja) ヒートシンク要素としてのノートブックの金属ヒンジ
TWI701495B (zh) 相機模組以及電子裝置
US20100038497A1 (en) Laptop stand with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TW201306714A (zh) 電子裝置
TW202314437A (zh) 電子裝置
US805003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etractable support
US9137927B2 (en) Televis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201445277A (zh) 電子設備
TWM574260U (zh) 筆記型電腦
TW201925954A (zh) 筆記型電腦
US20080030942A1 (en) Folding Electronic Device
TW201633037A (zh) 一體式電腦
TW201723736A (zh) 電子裝置
TWM638925U (zh) 筆記型電腦及連動機構
TWI730776B (zh) 電子裝置
TWM572622U (zh) 筆記型電腦
TWI815716B (zh) 筆記型電腦及連動機構
US11397454B2 (en) Notebook computer and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TWM568406U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826095B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TW202004398A (zh) 筆記型電腦
TWI806779B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TWI812554B (zh) 自動開蓋模組及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