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2554B - 自動開蓋模組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自動開蓋模組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2554B
TWI812554B TW111145749A TW111145749A TWI812554B TW I812554 B TWI812554 B TW I812554B TW 111145749 A TW111145749 A TW 111145749A TW 111145749 A TW111145749 A TW 111145749A TW I812554 B TWI812554 B TW I81255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casing
opening
cover
limi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5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23224A (zh
Inventor
江銨畯
葉俊良
黃子軒
Original Assignee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457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2554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2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255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23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2322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Supplying Of Containers To The Packaging Station (AREA)
  • Control And Other Processes For Unpacking Of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種自動開蓋模組,包括一第一機殼、一第二機殼、一 蓋體、一第一磁鐵、一彈性件、一第二磁鐵及一第三磁鐵。第一機殼樞接第二機殼並能相對第二機殼開啟或閉合,第二機殼具有一開口及一限位槽。蓋體樞接第二機殼並能相對開口樞轉以暴露或遮蔽開口。第一磁鐵可移動地設於限位槽。彈性件連接第二機殼與第一磁鐵。第二磁鐵設於第一機殼。第三磁鐵設於蓋體。第一機殼相對第二機殼閉合時第二磁鐵驅動第一磁鐵自一第二位置移動至一第一位置,第一磁鐵與第三磁鐵磁力相吸使蓋體樞轉而遮蔽開口;第一機殼相對第二機殼開啟時第二磁鐵遠離第一磁鐵,第一磁鐵藉彈性件之彈力自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第一磁鐵與第三磁鐵的磁力被解除使蓋體樞轉而暴露開口。

Description

自動開蓋模組及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模組及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自動開蓋模組及電子裝置。
筆記型電腦(laptop computer、notebook computer)因為具有攜帶便利性,又被稱手提電腦、可攜式電腦等。
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筆記型電腦的體積越來越小,重量越來越輕,而效能卻越發強大。為了要縮小體積,筆記型電腦必要設置顯示器,且部分機種還使用觸控螢幕。此外,筆記型電腦還設置有鍵盤,而除了鍵盤作為輸入/輸出媒介之外,還可以裝設有觸控板與輸入/輸出連接埠。
筆記型電腦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便攜性就是筆記型電腦相對於桌上型電腦最大的優勢。一般的筆記型電腦的重量只有1~3公斤,無論是外出工作還是外出旅遊,都可以攜帶並隨時隨地進行工作、功課或遊戲,因此非常地方便。但是,在長期使用過程中,輸入/輸出連接埠因為接觸外部空氣而氧化,或是髒污、棉 絮與灰塵類異物進入輸入/輸出連接埠中,造成輸入/輸出連接埠接觸不良甚至於損壞等問題。
圖1為習知利用防塵塞以遮蔽住輸入/輸出連接埠的示意圖。請參考圖1,目前市面上有許多單獨輸入/輸出連接埠的防塵塞50以遮蔽住輸入/輸出連接埠。但防塵塞50因為須人為操作且體積過小容易發生掉落或遺失而較不方便。
本發明的一種自動開蓋模組能夠依照使用狀況而自動開蓋或閉蓋。
本發明的一種電子裝置因為使用上述的自動開蓋模組因此具備使用便利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自動開蓋模組,包括一第一機殼、一第二機殼、一蓋體、一第一磁鐵、一彈性件、一第二磁鐵及一第三磁鐵。第二機殼與第一機殼樞接,第一機殼能夠相對第二機殼開啟或閉合,第二機殼具有一開口以及一限位槽。蓋體樞設於第二機殼並鄰近開口,其中蓋體能夠相對開口樞轉以暴露出開口或遮蔽開口。第一磁鐵可移動地設置於限位槽中。彈性件設置於限位槽中,且連接於第二機殼與第一磁鐵以提供一彈力於第一磁鐵,使第一磁鐵在限位槽中自一第一位置移動至一第二位置。第二磁鐵設置於第一機殼並適於在第一機殼相對於第二機殼閉合時驅動第一磁鐵移動。第三磁鐵設置於蓋體並對應於第一位置。當第一 機殼相對第二機殼閉合時,第二磁鐵驅動第一磁鐵自第二位置移動至第一位置,彈性件蓄積彈力,第一磁鐵與第三磁鐵的磁力相吸,使蓋體樞轉而遮蔽開口;當第一機殼相對於第二機殼開啟時,第二磁鐵遠離第一磁鐵,第一磁鐵藉由彈性件之彈力自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第一磁鐵與第三磁鐵的磁力被解除,使蓋體樞轉而暴露開口。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中該限位槽包括彼此相反的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第一磁鐵自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遠離該第一端並靠近該第二端。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第一機殼相對第二機殼閉合時,第二磁鐵對應於第二位置,第二磁鐵朝向第二機殼之一側的極性相同於第一磁鐵朝向第一機殼之一側的極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第一機殼相對第二機殼閉合時,第二磁鐵對應於第一位置,第二磁鐵朝向第二機殼之一側的極性不同於第一磁鐵朝向第一機殼之一側的極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當蓋體樞轉而暴露開口時,蓋體位於開口相反於限位槽的一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彈性件為拉伸彈簧,並連接限位槽對應第二位置的一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彈性件為壓縮彈簧,並連接限位槽對應第一位置的一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限位槽沿第二機殼的一側邊延 伸,且限位槽的寬度對應第一磁鐵的寬度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當第一磁鐵與第三磁鐵的磁力被解除時,蓋體藉由自重樞轉而暴露開口。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輸入/輸出連接埠以及如上所述的自動開蓋模組,其中輸入/輸出連接埠設置於開口內。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自動開蓋模組及應用此自動開蓋模組的電子裝置,可以透過兩個機殼的開啟或閉合而讓蓋體自動打開或閉合,以遮蔽住開口,進而達到對輸入/輸出連接埠防塵的效果。
1:電子裝置
2:輸入/輸出連接埠
3:自動開蓋模組
31:第一機殼/機殼
32:第二機殼/機殼
321:開口
322:限位槽
322a:第一端
322b:第二端
323:內側壁
33:蓋體
34:第二磁鐵
35:第一磁鐵
36:彈性件
37:第三磁鐵
50:防塵塞
W1、W2:寬度
圖1為習知利用防塵塞以遮蔽住輸入/輸出連接埠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兩個機殼閉合的示意圖。
圖3為圖2的電子裝置的兩個機殼打開的示意圖。
圖4為電子裝置的局部透視圖。
圖5為第一磁鐵及彈性件設置於限位槽中的示意圖。
圖6為第一機殼及第二機殼閉合時的示意圖。
圖7為第一機殼與第二機殼相對打開的示意圖。
圖8為彈性件為壓縮彈簧時,第一機殼與第二機殼相對閉合時的示意圖。
圖9為又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兩個機殼閉合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的兩個機殼31、32閉合的示意圖、圖3為圖2的電子裝置1的兩個機殼31、32打開的示意圖,而圖4為電子裝置1的局部透視圖。請同時參考圖2、圖3及圖4,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1,其中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為筆記型電腦,其包括一輸入/輸出連接埠2以及一自動開蓋模組3。
自動開蓋模組3包括一第一機殼31、一第二機殼32、一蓋體33、一第二磁鐵34、一第一磁鐵35、一彈性件36及一第三磁鐵37。
第一機殼31及第二機殼32為電子裝置1的機體的機殼,其中第二機殼32與第一機殼31樞接在一起,以能夠相對第一機殼31開啟或閉合。具體地說,第一機殼31可以是筆記型電腦的顯示螢幕的機殼,而第二機殼32可以是筆記型電腦的主機的機殼。第二機殼32具有一開口321、一限位槽322及位於限位槽322之一端的一內側壁323(示於圖5),其中當第一機殼31相對第二機殼32閉合時,限位槽322位於開口321以及第一機殼31之間。上述的輸入/輸出連接埠2設置於開口321內。
蓋體33樞設於第二機殼32的一側邊並鄰近開口321,其中蓋體33能夠相對開口321樞轉以暴露出開口321或遮蔽開口321。
圖5為第一磁鐵35及彈性件36設置於限位槽322中的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4及圖5,第二磁鐵34設置於第一機殼31,而第一磁鐵35可移動地設置於限位槽322中。
第三磁鐵37設置於蓋體33,其中第二磁鐵34、第一磁鐵35及第三磁鐵37通過磁性的相吸或相斥而使前述的蓋體33能夠自動相對開口321打開或閉合。
具體地說,限位槽322沿著第二機殼32的一側邊延伸,且限位槽322的寬度W1對應於第一磁鐵35的寬度W2。限位槽322具有彼此相反的一第一端322a與一第二端322b,其中第一端322a鄰近第三磁鐵37而第二端322b遠離第三磁鐵37,且第一磁鐵35自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時遠離第一端322a並靠近第二端322b。
彈性件36設置於限位槽322中,且彈性件36連接於第二機殼32的內側壁323以及第一磁鐵35,其中彈性件36為拉伸彈簧,能夠提供使第一磁鐵35在限位槽322中從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以往遠離第三磁鐵37的方向移動的力。
本實施例的第二磁鐵34朝向第二機殼32的一側的極性相同於第一磁鐵35朝向第一機殼31的一側的極性。因此,第二磁鐵34及第一磁鐵35藉由磁鐵的同極性相斥的原理以達到驅動第一磁鐵35遠離第二磁鐵34的作用。第一磁鐵35朝向第三磁鐵37的極性不同於第三磁鐵37朝向第一磁鐵35的極性。因此,第一磁鐵35及第三磁鐵37藉由磁鐵的不同極性相吸的原理以達到 驅動第三磁鐵37靠近第一磁鐵35的作用。詳細的做動將說明於下。
圖6為第一機殼31及第二機殼32閉合時的示意圖。請參考圖6,在第一機殼31與第二機殼32閉合時,第二磁鐵34靠近限位槽322的第二端322b(見圖5),即位於第二位置,第二磁鐵34的磁力對第一磁鐵35產生影響,而由於第二磁鐵34朝向第二機殼32的極性相同於第一磁鐵35朝向第一機殼31的極性,因此藉由同極性相斥的磁力,第一磁鐵35在限位槽322中從第二位置往遠離第二磁鐵34的方向移動至第一位置並靠近第三磁鐵37。此時,彈性件36被拉伸而儲存彈性恢復力。
在第一磁鐵35靠近第三磁鐵37後,因為第一磁鐵35朝向第三磁鐵37的極性不同於第三磁鐵37朝向第一磁鐵35的極性,藉由不同極性相吸的磁力使第三磁鐵37受第一磁鐵35吸引而往第一磁鐵35移動,同時第三磁鐵37因為受第一磁鐵35的吸引而移動並帶動蓋體33朝向第二機殼32樞轉以遮蔽住開口321,因此可以達成防止水氣、灰塵或異物進入開口321內而對輸入/輸出連接埠2造成影響。
圖7為第一機殼31與第二機殼32相對打開的示意圖。請參考圖7,當第一機殼31相對第二機殼32打開後,第二磁鐵34的磁力不再影響第一磁鐵35,因而解除對第一磁鐵35的限位。此時,彈性件36釋放彈性恢復力,其中彈性件36的彈性恢復力大於第一磁鐵35與第三磁鐵37彼此間的吸引力,因此彈性件36 帶動第一磁鐵35從第一位置往遠離第三磁鐵37的方向移動而回復至第二位置。
隨著第一磁鐵35回復至第二位置,第一磁鐵35的磁力不再影響第三磁鐵37,因此,蓋體33藉由自重而相對開口321樞轉,蓋體33位於開口321相反於限位槽322的一側,暴露出設置在開口321內的輸入/輸出連接埠2。使用者便可以使用輸入/輸出連接埠2。
而當第一機殼31再度相對第二機殼32閉合後,第二磁鐵34與第一磁鐵35間的相斥的力量再次推動第一磁鐵35從第二位置移動至第一位置,而第一磁鐵35對第三磁鐵37的相吸的力量使蓋體33轉動而再次遮蔽開口321。
由上述可知,使用者只需要將第一機殼31相對第二機殼32打開,便能使蓋體33自動相對開口321打開以暴露出輸入/輸出連接埠2;或是將第一機殼31相對第二機殼32閉合,便能將蓋體33自動相對開口321閉合以遮蔽住輸入/輸出連接埠2。
附帶一提,雖然上述的彈性件36是以拉伸彈簧為例說明,但是在另一實施例中,彈性件36也可以選用壓縮彈簧。圖8為彈性件36為壓縮彈簧時,第一機殼31與第二機殼32相對閉合時的示意圖。請參考圖8,本實施例中彈性件36選用壓縮彈簧,相應地,彈性件36與第二磁鐵34、第一磁鐵35及第三磁鐵37的相對位置便不同於前述實施例的設置方式。具體地說,前述實施例的彈性件36為拉伸彈簧並位在第一磁鐵35的右側(請參考圖 6),即第一磁鐵35相對遠離第三磁鐵37的一側;而在本實施例中彈性件36選用壓縮彈簧(如圖8所示),彈性件36可以是位在第一磁鐵35的左側,即第一磁鐵35相對鄰近第三磁鐵37的一側。通過改變彈性件36的設置位置,無論彈性件36選用拉伸彈簧或壓縮彈簧,彈性件36皆能提供第一磁鐵35往遠離第三磁鐵37方向移動的力而使第一磁鐵35從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
另外須說明的是,儘管上述實施例中第二磁鐵34朝向第二機殼32之一側的極性相同於第一磁鐵35朝向第一機殼31之一側的極性,且在第一機殼31相對第二機殼32閉合時第二磁鐵34靠近限位槽322的第二端322b,以使第一磁鐵35受到第二磁鐵34的相斥磁力驅動靠近第三磁鐵37,但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磁鐵34朝向第二機殼32之一側的極性也可不同於第一磁鐵35朝向第一機殼31之一側的極性,並讓第一機殼31相對第二機殼32閉合時第二磁鐵34改為靠近限位槽322的第一端322a,以使第一磁鐵35受到第二磁鐵34的相吸磁力驅動靠近第三磁鐵37,如圖9所示。藉由將第二磁鐵34配置於適當的位置,在第一機殼31相對第二機殼32閉合時,無論第二磁鐵34與第一磁鐵35產生相吸或相斥的磁力皆能使第二磁鐵34帶動第一磁鐵35在限位槽322中移動以靠近並吸附第三磁鐵37,進而使蓋體33遮蔽住開口321。
前述有關於上、下、左、右、前、後等方位的描述,都是基於圖式中的基準物而做出的說明,普通知識者應知,當基準物改變時,有關於方位的描述也會跟著改變。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自動開蓋模組及應用此自動開蓋模組的電子裝置,藉由磁鐵的設置,因此可以透過兩個機殼的開啟或閉合而讓蓋體自動相對開口打開或閉合於開口,進而達到對輸入/輸出連接埠防塵的效果。
1:電子裝置
2:輸入/輸出連接埠
3:自動開蓋模組
31:第一機殼/機殼
32:第二機殼/機殼
321:開口
322:限位槽
323:內側壁
33:蓋體
34:第二磁鐵
35:第一磁鐵
36:彈性件
37:第三磁鐵

Claims (10)

  1. 一種自動開蓋模組,包括:一第一機殼;一第二機殼,與該第一機殼樞接,該第一機殼能夠相對該第二機殼開啟或閉合,該第二機殼具有一開口以及一限位槽;一蓋體,樞設於該第二機殼並鄰近該開口,該蓋體適於相對該開口樞轉以暴露或遮蔽該開口;一第一磁鐵,可移動地設置於該限位槽中;一彈性件,設置於該限位槽中且連接於該第二機殼與該第一磁鐵,以提供一彈力於該第一磁鐵,使該第一磁鐵在該限位槽中自一第一位置移動至一第二位置;一第二磁鐵,設置於該第一機殼並適於在該第一機殼相對於該第二機殼閉合時驅動該第一磁鐵移動;以及一第三磁鐵,設置於該蓋體並對應於該第一位置;其中當該第一機殼相對於該第二機殼閉合時,該第二磁鐵驅動該第一磁鐵自該第二位置移動至該第一位置,該彈性件蓄積該彈力,該第一磁鐵與該第三磁鐵的磁力相吸,使該蓋體樞轉而遮蔽該開口;當該第一機殼相對於該第二機殼開啟時,該第二磁鐵遠離該第一磁鐵,該第一磁鐵藉由該彈性件之該彈力自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該第一磁鐵與該第三磁鐵的磁力被解除,使該蓋體樞轉而暴露該開口。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開蓋模組,其中該限位槽包括彼此相反的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第一磁鐵自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遠離該第一端並靠近該第二端。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開蓋模組,其中該第一機殼相對該第二機殼閉合時,該第二磁鐵對應於該第二位置,該第二磁鐵朝向該第二機殼之一側的極性相同於該第一磁鐵朝向該第一機殼之一側的極性。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開蓋模組,其中該第一機殼相對該第二機殼閉合時,該第二磁鐵對應於該第一位置,該第二磁鐵朝向該第二機殼之一側的極性不同於該第一磁鐵朝向該第一機殼之一側的極性。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開蓋模組,其中當該蓋體樞轉而暴露該開口時,該蓋體位於該開口相反於該限位槽的一側。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開蓋模組,其中該彈性件為拉伸彈簧並連接該限位槽對應該第二位置的一側。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開蓋模組,其中該彈性件為壓縮彈簧並連接該限位槽對應該第一位置的一側。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開蓋模組,其中該限位槽沿該第二機殼的一側邊延伸,且該限位槽的寬度對應該第一磁鐵的寬度。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開蓋模組,其中當該第一磁鐵與第三磁鐵的磁力被解除時,該蓋體藉由自重樞轉而暴露該開口。
  10.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輸入/輸出連接埠;及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9項中任一項所述的一自動開蓋模組,其中該輸入/輸出連接埠設置於該開口內。
TW111145749A 2022-11-29 2022-11-29 自動開蓋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8125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45749A TWI812554B (zh) 2022-11-29 2022-11-29 自動開蓋模組及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45749A TWI812554B (zh) 2022-11-29 2022-11-29 自動開蓋模組及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12554B true TWI812554B (zh) 2023-08-11
TW202423224A TW202423224A (zh) 2024-06-01

Family

ID=88586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5749A TWI812554B (zh) 2022-11-29 2022-11-29 自動開蓋模組及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1255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07183U (en) * 2006-09-12 2007-03-01 Jarllytec Co Ltd Magnetic switch with automatic unlocking function
US9257245B2 (en) * 2013-08-23 2016-02-09 Fu Tai 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Switch and folding structure thereof,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witch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07183U (en) * 2006-09-12 2007-03-01 Jarllytec Co Ltd Magnetic switch with automatic unlocking function
US9257245B2 (en) * 2013-08-23 2016-02-09 Fu Tai 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Switch and folding structure thereof,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witc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23224A (zh) 2024-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6383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ultiple screens
TWI459886B (zh) 攜帶式電子裝置
TWI701495B (zh) 相機模組以及電子裝置
US1087751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070072656A1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201445277A (zh) 電子設備
TWI812554B (zh) 自動開蓋模組及電子裝置
WO2022111656A1 (zh) 可拆卸的电子设备
TWI488570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鉸鍊組件
TW201725471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M572622U (zh) 筆記型電腦
TW202246870A (zh) 具鏡頭防窺結構之電子裝置
TWM601511U (zh) 電子裝置
JP4633849B1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TWI735369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768784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CN216434799U (zh) 具有相机模块的折叠式电子装置
TWM613410U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JP5199210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CN214311504U (zh) 折叠式电子装置
TWI619427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697350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815716B (zh) 筆記型電腦及連動機構
TWM577520U (zh) 電子裝置及影像擷取模組
TWI723709B (zh) 攝像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