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2952A - 用於桿植入物之插入物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桿植入物之插入物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2952A
TW202312952A TW111125536A TW111125536A TW202312952A TW 202312952 A TW202312952 A TW 202312952A TW 111125536 A TW111125536 A TW 111125536A TW 111125536 A TW111125536 A TW 111125536A TW 202312952 A TW202312952 A TW 20231295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cannula
implant
cap
plung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5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約書亞 大衛 荷法斯
安娜 露西亞 薇格
瑞秋 佩吉 亞諾特
艾瑞爾 艾法倫 瓦茲
羅素 理查 海寧
布魯斯 羅德尼 登杜克
勞倫斯 愛德華 崔葛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建南德克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建南德克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建南德克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2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295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9/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yes; Devices for putting-in contact lenses; Devices to correct squinting; Apparatus to guide the blind;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ye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9/0008Introducing ophthalmic products into the ocular cavity or retaining products therein
    • A61F9/0017Introducing ophthalmic products into the ocular cavity or retaining products therein implantable in, or in contact with, the eye, e.g. ocular inse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9/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yes; Devices for putting-in contact lenses; Devices to correct squinting; Apparatus to guide the blind;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ye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9/007Methods or devices for eye surgery
    • A61F9/00781Apparatus for modifying intraocular pressure, e.g. for glaucoma treatm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Surger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文提供諸如玻璃體內遞送醫療植入物至患者內之裝置及方法。在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植入物遞送裝置包括細長本體、插管、柱塞、分配按鈕及啟始按鈕。該插管係按一定尺寸製作且經組態以可滑動地接納桿狀植入物。該柱塞係經可滑動地接納在該插管內。該遞送裝置係經組態為透過以下方式進行操作:使用者將該啟始按鈕從鎖定位置移動至解鎖位置,且接著將分配按鈕從延伸位置移動至下壓位置,從而導致該柱塞從回縮位置移動至遠側延伸位置,以將該植入物從該插管之遠部噴射出。該裝置可進一步包括互鎖機構,該互鎖機構防止當該啟始按鈕在該鎖定位置時該帽蓋從附接位置移動至分離位置。

Description

用於桿植入物之插入物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本揭露涉及可用於將包含治療劑或活性劑的植入物 (包括生物可侵蝕植入物(bioerodible implant)) 引入患者內之各種位置諸如眼 (包括引入眼之玻璃體中) 的藥物遞送系統及方法。
治療眼病的一個主要困難在於無法將藥物或治療劑引入眼中並將這些藥物或治療劑在眼中以治療有效濃度保持必要的持續時間。全身性投予可能並非理想的解決方案,因為通常需要不可接受的高濃度全身性給藥才能達到有效的眼內濃度,從而增加了藥物不可接受的副作用的發生率。在許多情況下,簡單的眼部滴注或應用並非可接受的替代方案,因為藥物可能透過淚液作用迅速洗出,或者可能從眼中耗盡而進入全身循環。可用方法使得難以在足夠的時間段內維持藥物的治療濃度。
解決該問題的努力導致了藥物遞送裝置或植入物的開發,該等藥物遞送裝置或植入物可植入眼中,使得可在幾天、幾週甚至幾個月的時間內持續釋放出期望藥物之可控量。先前已經報導過很多此等裝置。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第 4,853,224 號,其揭示了用於引入眼前段或後段以治療眼部病症之生物相容性植入物。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第 5,164,188 號,其揭示了一種藉由將包含目標藥物的可生物降解的植入物引入眼之脈絡膜上腔或扁平部來治療眼部病症之方法。亦參見美國專利第 5,824,072;5,476,511;4,997,652;4,959,217;4,668,506;及 4,144,317 號。其他方法包括將包含藥物的塞或釘錨定到眼之鞏膜中 (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第 5,466,233 號)。
眼中存在用於植入藥物遞送裝置或植入物的各種部位,諸如眼之玻璃體、眼之前房或後房或眼之其他區域 (包括視網膜內、視網膜下、脈絡膜內、脈絡膜上、鞏膜內、鞏膜外、結膜下、角膜內或角膜上空間)。無論植入之預期位置在哪裡,典型的植入方法皆需要相對侵入性的外科手術,對眼睛構成過度創傷的風險,且需要對植入物進行過多處理。例如,在放置於玻璃體中的典型方法中,通過鞏膜形成切口,然後使用鑷子或其他類似的手動抓取裝置將植入物插入並放置於玻璃體中之預期位置。放置後,取出鑷子 (或抓握裝置),並縫合切口。替代性地,可通過鞏膜形成切口,可通過該切口推進套針,然後可通過該套針遞送植入物。可採用類似的方法將植入物遞送至其他位置,例如,通過角膜中之切口將植入物植入眼之前房。
此類植入物遞送技術存在諸多缺點。在這些技術中,需要對植入物進行大量處理,從而產生植入物在該過程中受損的風險。許多植入物係以聚合物為基礎,且相對易損。如果植入物的部分受損和折斷,則植入物一旦經放置,其提供的有效治療劑量將顯著改變。此外,使用這些方法在患者之間達到可重現的放置固有地變得困難。另外,所有這些技術皆需要在眼部形成需要縫合的足夠大的切口或穿孔。因此,此類技術通常在手術環境中進行。
許多考慮因素會影響植入物遞送裝置之設計及功效。首先,確保植入物在每次應用中一致地遞送至個體很重要。其次,由於植入物治療通常需要多次應用,因此還應考慮提供植入物的成本。
基於前述,仍然需要用於將植入物遞送至眼部及其他解剖結構的更容易、合宜、侵入性更小且創傷更小的手段。此外,還需要更可控的植入物遞送手段。本文所述之創新解決了這些未滿足之需求並提供了額外的優勢。
根據本揭露的態樣,植入物遞送裝置可設有細長本體、插管、柱塞、分配按鈕及啟始按鈕 (prime button)。在一些實施例中,細長本體具有近端及遠端。插管由本體攜載且具有從該本體之遠端延伸之遠部。插管係按一定尺寸製作且經組態以可滑動地在其中接納桿狀植入物。柱塞可滑動地接納在插管內,且可從回縮位置移動至遠側前進位置,在該回縮位置,桿狀植入物保持在插管內部,在該遠側前進位置,植入物透過柱塞從插管噴射出。分配按鈕可從延伸位置移動至下壓位置,在該延伸位置,柱塞保持在該回縮位置,在該下壓位置,柱塞朝該遠側前進位置移動。啟始按鈕可從鎖定位置移動至解鎖位置,在該鎖定位置,分配按鈕被防止移動至下壓位置,在該解鎖位置,分配按鈕可被允許朝下壓位置移動。遞送裝置係經組態為透過以下方式進行操作:使用者將啟始按鈕從鎖定位置移動至解鎖位置,且接著將分配按鈕從延伸位置移動至下壓位置,從而導致柱塞從回縮位置移動至遠側延伸位置,以將植入物從插管之遠部噴射出。
在一些實施例中,啟始按鈕係位於細長本體之近端上且當從鎖定位置移動至解鎖位置時朝本體之遠端移動。該裝置可以經組態使得啟始按鈕可以透過使用者的拇指進行操作。在一些實施例中,分配按鈕係位於細長本體之頂側表面上且當從延伸位置移動至下壓位置時大致徑向向內移動。該裝置係經組態使得分配按鈕可以透過使用者的食指或拇指進行操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裝置進一步包含帽蓋,該帽蓋可從附接位置移動至分離位置,在該附接位置,該帽蓋覆蓋著本體之遠端及插管之遠部,在該分離位置,該帽蓋與本體分開。該裝置可進一步包含互鎖機構,該互鎖機構防止當啟始按鈕在鎖定位置時帽蓋從附接位置移動至分離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裝置進一步包含互鎖機構,該互鎖機構防止當帽蓋在附接位置時分配按鈕移動至下壓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裝置進一步包含通過本體之一部分的狀態窗。該狀態窗允許使用者看到在該本體內表示起動狀態 (priming status) 及植入物狀態的可移動部件之位置,該可移動部件可在鎖定位置、解鎖位置與分配位置之間移動。可移動部件之位置可透過顏色的變化來描繪。在一些實施例中,顏色的變化包含當可移動部件在鎖定位置時通過狀態窗顯示之紅色特徵、當可移動部件在解鎖位置時通過狀態窗顯示之黃色特徵以及當可移動部件在分配位置時通過狀態窗顯示之綠色特徵。可移動部件之位置透過字母或符號的變化來描繪。在一些實施例中,字母或符號的變化包含當可移動部件在鎖定位置時通過狀態窗顯示之 L,當可移動部件在解鎖位置時通過狀態窗顯示之 U,以及當可移動部件在分配位置時通過狀態窗顯示之 D。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裝置進一步包含彈簧,該彈簧係經組態為若啟始按鈕未完全移動至解鎖位置,則將啟始按鈕回復至鎖定位置。在這些實施例中,該裝置係經組態為當啟始按鈕移動至解鎖位置時提供觸覺確認,從而確認解鎖狀態。該裝置係經組態為當啟始按鈕到達解鎖位置時發出輕柔的卡嗒聲。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裝置進一步包含彈簧,該彈簧係經組態為若分配按鈕未完全移動至下壓位置,則將分配按鈕回復至延伸位置。在這些實施例中,該裝置係經組態為當分配按鈕移動至下壓位置時提供觸覺確認,從而確認植入物已被分配。該裝置可以經組態為當分配按鈕到達下壓位置時發出輕柔的卡嗒聲。
在一些實施例中,插管設有保持特徵,該保持特徵係經組態以將桿狀植入物可釋放地保持在插管內,直到植入物被柱塞推出。保持特徵可包含在插管中具有至少 5 度角之彎曲。在一些實施例中,保持特徵包含由以下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個或多個項:彎曲、釘頭、凹坑、橢圓形、撓曲區段、黏合劑、S 曲線、蝕刻套筒及導線。該裝置可進一步包含預載的桿狀植入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裝置進一步包含通過細長本體之窗,該窗允許使用者在預載的植入物被裝置分配之前觀看它。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裝置進一步包含推桿,該推桿連接至柱塞且經組態以在細長本體內縱向移動。在這些實施例中,推桿係經組態為透過啟始按鈕在鎖定位置與解鎖位置之間遠側移動。推桿係經組態為透過分配按鈕在解鎖位置與分配位置之間進一步遠側移動,以在插管內遠側驅動柱塞且從該插管之遠部分配植入物。推桿可設有凸輪特徵以當該推桿到達解鎖位置時解鎖位於本體之遠端上的帽蓋。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裝置係經組態以經玻璃體內分配桿狀植入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植入桿狀植入物之裝置設有細長本體、插管、柱塞、分配按鈕、帽蓋、啟始按鈕及狀態窗。在這些實施例中,細長本體具有近端及遠端。插管由本體攜載且具有從該本體之遠端延伸之遠部。插管係按一定尺寸製作且經組態以可滑動地在其中接納桿狀植入物。柱塞可滑動地接納在插管內,且可從回縮位置是移動至遠側前進位置,在該回縮位置,桿狀植入物保持在插管內部,在該遠側前進位置,植入物透過柱塞從插管噴射出。分配按鈕位於細長本體之頂側表面上,且可從延伸位置大致徑向向內移動至下壓位置,在該延伸位置,柱塞保持在回縮位置,在該下壓位置,該柱塞朝遠側前進位置移動。帽蓋可從附接位置移動至分離位置,在該附接位置,帽蓋覆蓋著本體之遠端及插管之遠部且防止分配按鈕移動至下壓位置,在該分離位置,帽蓋與本體分開且允許分配按鈕移動至下壓位置。啟始按鈕位於該細長本體之近端上,且可朝本體之遠端從鎖定位置移動至解鎖位置,在該鎖定位置,帽蓋被防止移動至分離位置,在該解鎖位置,帽蓋被允許移動至分離位置。狀態窗係經組態為指示啟始按鈕何時已從鎖定位置移動至解鎖位置以及分配按鈕何時已移動至分配位置。遞送裝置係經組態為透過以下方式進行操作:使用者將啟始按鈕從鎖定位置移動至解鎖位置,接著將帽蓋從附接位置移動至分離位置,且接著將分配按鈕從延伸位置移動至下壓位置,從而導致柱塞從回縮位置移動至遠側延伸位置以將植入物從插管之遠部噴射出。
根據本揭露的態樣,用於遞送桿狀植入物之方法包括提供植入物遞送裝置的步驟。在該方法中,植入物遞送裝置包括細長本體、插管、柱塞、分配按鈕、帽蓋及啟始按鈕。細長本體具有近端及遠端。插管由本體攜載且具有從該本體之遠端延伸之遠部。插管在其中攜載桿狀植入物,且柱塞係經可滑動地接納在插管內。分配按鈕位於細長本體上。帽蓋可移除地附接至本體之遠端,且當帽蓋附接至本體時覆蓋插管之遠部。啟始按鈕位於細長本體之近端上。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將啟始按鈕從鎖定位置移動至解鎖位置,從而解鎖帽蓋。在透過移動啟始按鈕解鎖帽蓋之後,從本體移除帽蓋,從而解鎖分配按鈕。該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將插管之遠側尖端插入患者內。在透過移除帽蓋解鎖分配按鈕之後,將分配按鈕從延伸位置移動至下壓位置,從而導致柱塞遠側移動以將植入物從插管之遠部噴射出並進入患者內。
在一些實施例中,移動啟始按鈕的步驟包含將拇指放在該按鈕上且在遠側方向上移動該按鈕。移動分配按鈕可包含將食指放在該按鈕上且在徑向向內方向上移動該按鈕。在一些實施例中,桿狀植入物係經玻璃體內分配。
藉由引用併入
本說明書中提及的所有出版物和專利申請案均藉由引用整體併入本文,其程度就如同每個單獨的出版物或專利申請案被具體地和單獨地指示為以引用方式併入一樣。
本文描述了用於經皮下、玻璃體內、肌內、關節內、血管內遞送桿狀植入物或使其進入其他解剖結構的示例性裝置及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植入物分配按鈕及裝置帽蓋均鎖定在適當位置,直至裝置近端上的啟始按鈕像鋼珠筆一樣被「按動(click)」。一旦啟動,帽蓋將被解鎖,但分配按鈕保持在鎖定狀態,直至帽蓋被移除。提供各種特徵以向醫療從業者指示裝置是否已完全啟動,以及植入物是否已從裝置完全分配到患者內。
參照圖 1,提供了植入物遞送裝置 100 的示例性實施例。裝置 100 包括細長外殼 110,該細長外殼具有從其遠端延伸的植入物分配針頭 112 及從其近端延伸的啟始按鈕 114。在該示例性實施例中,分配按鈕 116 位於外殼 110 頂部,如此該分配按鈕可以被使用者的食指或拇指下壓以從插管 112 分配桿狀植入物。帽蓋 118 可以經組態為被可滑動地接納在外殼 110 的遠端之上,以當裝置 100 不使用時覆蓋針頭 112。
在該示例性實施例中,外殼 110 由右側 120 及左側 122 形成。外殼 110 的兩側用五個緊固件 124 固定在一起,該等緊固件穿過外殼並接合螺紋插入物 126。帽蓋 118 亦由右側 128 及左側 130 形成。帽蓋 118 的兩側可以用形成於右側 128 的四個銷固定在一起,該等銷用卡扣或楔形配合與左側 130 的四個凹部接合 (如圖 2 及 3 最佳所示)。
外殼 110 的頂部可以設有狀態指示窗 132,如隨後更詳細所述。外殼 110 的遠端的每一側可以設有凹部 134,其中一個凹部顯示於圖 1 中。凹部 134 經組態為可釋放地接納帽蓋 118 的彈性臂 136。臂 136 與凹部 134 配合以將蓋 118 鎖定在外殼 110 的遠端之上的適當位置,直至帽蓋被啟始按鈕 114 解鎖,如隨後更詳細所述。
參照圖 2,提供了植入物遞送裝置 100 的局部爆炸圖。內部機構 138 (有時稱為互鎖機構) 及其各種移動部件位於啟始按鈕 114 與針頭 112 之間。當裝置 100 被組裝時,內部機構 138 被夾在外殼的右側 120 與左側 122 之間,該右側及左側藉由連接至五個螺紋插入物 126 的五個緊固件 124 固定在一起,如前所述。亦顯示了裝置帽蓋的右側 128 及左側 130。帽蓋的兩側可以設有止動件 140,當帽蓋被放置到外殼上時,該等止動件抵靠外殼側 120 及 122 的遠端。該佈置在帽蓋內提供了足夠的空間以確保針頭 112 由帽蓋保護但不與其接觸。
在該示例性實施例中,植入物分配按鈕 116 係安裝或形成於分配按鈕桿 142 的遠端上。桿 142 的近端設有一對橫向突出的銷 144。外殼的右側 120 及左側 122 各自包括位於其內表面上的樞軸凹部 146,用於接納桿 142 的銷 144 中之一者。當裝置被組裝時,桿 142 允許分配按鈕 116 沿大致向下的方向移動至外殼中。可以設有扭力彈簧 148 以將分配按鈕 116 以大致向上的方向偏壓出外殼。
參照圖 3,提供了裝置帽蓋 118 以及植入物分配按鈕 116 的爆炸圖。如在帽蓋 118 的右側 128 可見,每個彈性臂 136 的自由端皆設有向內突出的倒鉤 150。如圖所示,倒鉤 150 包括背離帽蓋 118 的斜面。這些斜面使帽蓋可以輕鬆滑到裝置的遠端。彈性臂 136 在帽蓋 118 附接至裝置時向外彎曲。如圖所示,倒鉤 150 亦包括面向帽蓋的倒鉤表面。當帽蓋完全安裝在裝置上時,彈性臂 136 將倒鉤 150 推入凹部 134 (如圖 1 及 2 所示),並且這些倒鉤表面卡在凹部 134 的遠側邊緣上。該佈置將帽蓋 118 保持在裝置上直至其被解鎖,如隨後更詳細所述。
帽蓋 118 可包括縱向延伸的鎖定片 152。當帽蓋 118 安裝在植入物分配裝置上時,鎖定片 152 延伸至分配按鈕 116 中的凹部 154 中。鎖定片 152 防止植入物分配按鈕 116 被下壓,直至帽蓋 118 被移除為止。使用該佈置,植入物不會在帽蓋打開時無意中從裝置中噴射出。
參照圖 4 至 6,將描述內部機構 138 的構造及操作。圖 4 為圖 2 所示的內部機構 138 及外殼左側 122 的放大圖,圖 5 為內部機構 138 的爆炸圖,圖 6 為裝置 100 的橫截面側視圖。內部機構 138 包括植入物分配按鈕 116、按鈕桿 142、扭力彈簧 148、推進器 156、銷釘對 158、接納在銷釘 158 之上的壓縮彈簧對 160、啟始按鈕 114、啟始按鈕閂鎖 162、耦接至閂鎖 162 的壓縮彈簧 164、柱塞保持器 166、緊固件 168、螺紋插入物 170、柱塞桿 172、針頭 112 及針座 174。
在該示例性實施例中,內部機構 138 的主要部件為推進器 156,有時稱為推桿。推進器 156 包括橫向突出的肋 176,其可滑動地接納在外殼兩側的槽 178 中 (一個槽 178 顯示於圖 4 中的左側外殼 122 中)。推進器 156 亦包括向下突出的肋 180,該肋可滑動地接納在形成於外殼底部邊緣之間的槽 182 中。該佈置允許推進器 156 在外殼內在三個不同位置之間縱向滑動:1) 最近側鎖定位置 (如圖 6 所示);2) 中間解鎖位置;及 3) 最遠側分配位置。字母 L、U 及 D 可形成在推進器 156 的頂部凸緣表面 184 上,使得它們各自透過狀態指示窗 132 (如圖 4 和圖 6 所示) 依次顯示以向使用者指示裝置的狀態。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使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及/或其他字母或特徵來顯示裝置狀態。例如,推進器 156 的位置及裝置的狀態可透過顏色變化來描繪,其中顏色變化包括當推進器 156 處於鎖定位置時透過窗 132 顯示的紅色特徵,當推進器 156 處於解鎖位置時透過窗 132 顯示的黃色特徵,當推進器 156 處於分配位置時透過窗 132 顯示的綠色特徵。
啟始按鈕 114 用於將推進器 156 從鎖定位置遠側驅動至解鎖位置,且植入物分配按鈕 116 用於將推進器 156 從解鎖位置進一步遠側驅動至分配位置。
如圖 4 中最佳描繪的,當裝置組裝時 (未示出),每個銷釘 158 固定地位於外殼側之一中,延伸至銷釘止動件 186。每個彈簧 160 可滑動地定位在彈簧盒 188 中的銷釘 158 之上。如圖 5 所示,啟始按鈕 114 的遠端設有兩個橫向突出的導引通道 190。每個導引通道 190 經組態為沿銷釘 158 中之一者滑動並在啟始按鈕 114 向遠側下壓時壓縮彈簧 160 中之一者。
如圖 6 中最佳所示,啟始按鈕 114 的遠端鄰接推進器 156 的近端以將其向遠側驅動。啟始按鈕閂鎖 162 可樞轉地安裝在外殼半部之間,使得它可以圍繞在其近端附近形成的一對相對的銷樞轉 (如圖 5 中最佳所示)。壓縮彈簧 164 將閂鎖 162 的遠端向上推進以抵靠推進器 156 的底部。當啟始按鈕 114 抵抗彈簧 160 的回復力向遠側下壓時,其遠端底部的向下延伸的斜面沿閂鎖 162 的頂部表面行進,迫使閂鎖 162 的遠端抵靠彈簧 164 向下樞轉。當啟始按鈕 114 到達解鎖位置時,閂鎖 162 的遠端向上樞轉以與鎖定表面 192 接合,從而將啟始按鈕 114 和推進器 156 鎖定在解鎖位置並防止它們從近側返回。如果裝置使用者在啟始按鈕 114 完全下壓之前將其釋放,則壓縮彈簧 160 將使按鈕回復其完全延伸位置,向使用者發出裝置尚未解鎖的訊息。然而,當使用者完全下壓啟始按鈕 114 時,上述佈置提供可聽及/或可觸的卡嗒聲,向裝置使用者發出裝置已解鎖的訊息。在一些實施例中,卡嗒聲為「輕柔的卡嗒聲」,意指其足夠強以被裝置使用者聽到及/或感知,但不至於過強以使其導致無意中的工具移動,然後導致患者移動。
如圖 5 中最佳所示,推進器 156 的遠端包括向上延伸的鎖定表面 194。如圖 6 所示,當推進器 156 處於最近側鎖定位置時,鎖定表面 194 防止分配按鈕 116 被向下壓下。當推進器 156 向遠側移動之解鎖位置時,鎖定表面 194 離開按鈕桿 142 的遠端,從而解鎖按鈕 116。然而,如果帽蓋保持在裝置上,其將阻止按鈕 116 被下壓,如之前參考圖 3 所述。
如圖 4 中最佳所示,推進器 156 的遠端包括一對橫向突出的凸片 196 (圖 4 中僅示出一個凸片 196)。凸片 196 各自具有傾斜的前緣,並在外殼側面的內表面上的槽 198 中滑動 (圖 4 中僅示出一個槽 198)。當推進器 156 到達解鎖位置時,凸片 196 與外殼側的凹部 134 相鄰。在該位置,凸片 196 將帽蓋 118 (如圖 3 所示) 的彈性臂 136 的端部的倒鉤 150 向外推,使得它們離開凹部 134 並允許從裝置上移除帽蓋。
如圖 5 中最佳所示,推進器 156 的遠端包括經組態以接納柱塞保持器 166 的凹部。當裝置被組裝時,柱塞 172 剛性地附著在穿過保持器 166 的孔中。螺紋插入物 170 剛性地附著在凹部 198 中,允許將保持器 166 用緊固件 168 附接至推進器 156。使用該佈置,柱塞 172 剛性地附著至推進器 156,從那裡向遠側延伸,並在裝置內隨其縱向移動。當裝置被組裝時,針頭 112 剛性地附著在穿過針座 174 的孔中,如圖 4 所示。針座 174 繼而駐留在形成於外殼的左側 122 (示出) 及右側 (未示出) 中的相對的袋 200 中。該佈置將針頭 112 保持在相對於外殼的固定位置。當內部機構被組裝時,如圖 4 所示,柱塞 172 的遠端可滑動地容納在針頭 112 的近端內。隨著推進器 156 從鎖定位置向遠側移動至解鎖位置,然後移動至分配位置,柱塞 172 逐漸進一步穿過針頭 112 延伸。在鎖定位置,柱塞 172 延伸至針頭 112 長度的約 15%。桿狀植入物 (未示出) 可預載入針頭的中心管腔中,位於柱塞 172 遠端的遠側。當推進器 156 移動至解鎖位置時,柱塞 172 佔據針頭 112 長度的約 50%。當推進器 156 移動至分配位置時,柱塞 172 將桿狀植入物推出針頭 112 並進入患者內。在該位置,柱塞 172 的遠側尖端可以從針頭 112 的遠端略微延伸,以確保植入物完全離開針頭。
如前所述,啟始按鈕 114 用於將推進器 156 從最遠側鎖定位置驅動至中間解鎖位置。一旦推進器 156 到達解鎖位置且裝置帽蓋 118 被移除,分配按鈕 116 將被解鎖並且可由使用者下壓以將推進器 156 從解鎖位置驅動至分配位置,在該分配位置,植入物被遞送至患者內。如圖 5 及 6 中最佳所示,推進器 156 的遠端可以設有向上且面向近端的斜面 202,且分配按鈕桿 142 的遠端可以設有向下且向遠側配合的斜面 204。當推進器 156 處於解鎖位置時,其斜面 202 位於與分配按鈕 116 相關聯的斜面 204 的正下方。當分配按鈕 116 抵抗扭力彈簧 148 的回復力被向內 (向下) 按壓時,斜面 204 沿斜面 202 向下滑動並將推進器 156 向遠側推向分配位置。
如圖 5 中最佳所示,一對彈性臂 206 可設置在分配按鈕臂 142 的相對側上。向外突出的凹坑 208 可設置在每個臂 142 的遠側尖端。如圖 4 中最佳所示,外殼的左側 122 (以及右側,未示出) 可以設有彎曲槽 210,該彎曲槽的底部具有向內突出的凹坑。隨著分配按鈕 116 被下壓,凹坑 208 沿槽 210 行進。如果裝置使用者在按鈕 116 被完全下壓之前將其釋放,則扭力彈簧 148 將使按鈕回復其完全延伸位置,向使用者發出植入物尚未完全分配的訊息。然而,當使用者完全下壓分配按鈕 116 時,凹坑 208 行進經過槽 210 底部的凹坑。彈性臂 206 在凹坑穿過彼此時暫時向內彎曲,然後向後彎曲。該佈置提供可聽及/或可觸的卡嗒聲,並將按鈕 116 鎖定在下壓位置,向使用者發出植入物已完全分配的訊息。在一些實施例中,卡嗒聲為「輕柔的卡嗒聲」,意指其足夠強以被裝置使用者聽到及/或感知,但不至於過強以使其導致無意中的工具移動,然後導致患者移動。
再次參照圖 1,將總結裝置 100 的示例性操作方法。裝置 100 可以設有預載的桿狀植入物,可預先消毒並提供在密封容器中。將裝置從無菌容器中取出並保持在鎖定狀態。字母 L 顯示在狀態指示窗 132 中,指示裝置 100 處於鎖定狀態。在該鎖定狀態,植入物分配按鈕 116 皆被鎖定,在外部 (如先前參考圖 3 所述) 和內部 (如先前參考圖 6 所述) 兩者皆無法下壓。此外,在裝置 100 解鎖之前,不能從主外殼 110 移除帽蓋 118。
在患者準備好接納植入物後,外科醫生或其他醫療從業者按下啟始按鈕 114 以解鎖裝置。當啟始按鈕 114 被完全下壓時,提供可聽及/或可觸的卡嗒聲,且按鈕 114 變成被鎖定在完全下壓位置。這些皆為醫療從業者提供裝置 100 已被解鎖的提示。此外,字母 U 顯示在狀態指示窗 132 中,指示裝置 100 處於解鎖狀態。
一旦裝置 100 處於解鎖狀態,即可從主外殼 110 移除帽蓋 118。此時,植入物分配按鈕 116 被完全解鎖。然後醫療從業者將針頭 112 插入患者內,諸如經皮下、玻璃體內、肌內、關節內、血管內或插入其他解剖結構中。當針頭 112 的遠側尖端位於植入物目標位置時,醫療從業者按下按鈕 116 以從針頭 112 分配植入物。當分配按鈕 116 被完全下壓時,提供可聽及/或可觸的卡嗒聲,且按鈕 116 變成被鎖定在完全下壓位置。這些皆為醫療從業者提供植入物已被分配的提示。此外,字母 D 顯示在狀態指示窗 132 中以指示植入物已被分配。
在植入物已從裝置 100 分配至患者內之後,裝置 100 可以向近側移動,直至針頭 112 從患者內完全抽出。在一些實施例中,裝置 100 為一次性裝置。帽蓋 118 可以被放回針頭 112 上,且/或裝置 100 可以被丟棄。
在一些實施例中,外殼 110 的長度不超過約 156 mm,高度不超過約 16 mm,且寬度不小於約 8 mm。在其他實施例 (未示出) 中,內部機構 138 可以向下變細和/或重新組態,使其適合大致圓柱形外殼,諸如大型筆的外殼。在這些實施例中的一些實施例中,外殼的直徑為至少約 8 mm 且不大於約 16 mm。在一些實施例中,直徑為約 11.4 mm。在一些實施例中,啟始按鈕 114 當處於其延伸狀態時從外殼 110 延伸至少 19.5 mm。在一些實施例中,分配按鈕 116 的遠端面位於距外殼 110 的遠端 30 mm 處且在外殼之上延伸不高於約 12.7 mm。
參照圖 7A 至 7J,可以將一個或多個特徵添加至針頭 112 及/或桿狀植入物 220,以確保植入物保持在針頭 112 中,直至其被柱塞 172 推出,但不粘在針頭中或對致動力產生不利影響。如圖 7F 至 7J 所示,可提供窗 222 以允許使用者在植入之前看到預載的植入物 220 並確認其位置及/或狀況。
參照圖 8A 至 8H,可以在針頭 112 之上設置針頭止動件 730 以了解針頭的插入深度及/或防止針頭刺入患者內過深。例如,當植入物分配裝置用於將植入物放置在玻璃體內時,止動件 730 可以經組態使得當針頭 112 的遠側尖端到達眼內的期望深度時,其遠側尖端接觸結膜。在圖 8A 至 8H 中提供了針頭止動件 730 的各種替代構造。
參照圖 9 至 14,提供了植入物遞送裝置 300 的第二示例性實施例。裝置 300 可按照之前參考圖 1 至 8 所述的裝置 100 類似的方式構造並操作。然而,代替分配單個植入物,裝置 300 經組態以分配多個植入物,諸如三個植入物 (亦稱為小丸)。裝置 300 設有三個分配按鈕,分別標記為 1、2 及 3,每個植入物一個。所有三個按鈕共有圍繞銷 10 共同的樞軸點 (如圖 10 及 14 中最佳所示)。每個按鈕與線性滑軌 12 上的不同斜面接合,以使滑軌進一步向遠側推進。滑軌 12 係連接至柱塞 14 (如圖 14 所示),當相關按鈕被下壓時,柱塞依序將每個植入物從單個針頭中推出。圖 11A 至 11D 顯示並描述了藉由依次按下按鈕 1、2 及 3 來分配三個植入物/小丸的順序。
參照圖 15 至 18,提供了植入物遞送裝置 400 的第三示例性實施例。裝置 400 可按照之前參考圖 1 至 8 所述的裝置 100 類似的方式構造並操作。裝置 400 可以經組態以分配單個植入物或多個植入物,諸如三個植入物 (亦稱為小丸)。裝置 400 可以設有齒條及小齒輪機構 410,如圖 17 中最佳所示。機構 410 包括固定齒條 412、浮動齒條 414 及位於這兩個齒條之間的可移動小齒輪 416。固定齒條 412 附著在裝置外殼內。可移動小齒輪 416 附接至滑動按鈕 418。浮動齒條 414 可滑動地安裝在裝置外殼內且具有附著在其遠端的柱塞 420。
在操作中,醫療從業者將遠側滑動按鈕 418 從其最近側位置向遠側滑動。這使小齒輪 416 在遠側方向上移動相等的距離。隨著小齒輪 416 向遠側移動,由於其與固定齒條 412 的齒輪嚙合,其沿逆時針方向旋轉。這導致浮動齒條 414 及柱塞 420 亦向遠側移動,但速度為小齒輪的兩倍。換言之,按鈕 418 的遠側移動被齒條及小齒輪機構 410 放大。一個或多個掣子可以設置在按鈕 418 及/或外殼上,因此醫療從業者可以知道一個或多個植入物中的每一個何時已從裝置 400 分配。
參照圖 19 至 21,提供了植入物遞送裝置 500 的第四示例性實施例。裝置 500 可按照之前參考圖 1 至 8 所述的裝置 100 類似的方式構造並操作。裝置 500 可以經組態以分配單個植入物或多個植入物,諸如三個植入物 (亦稱為小丸)。裝置 500 採用單個按鈕 510,該按鈕被多次推動以分配一個或多個植入物。如圖 20A 所示,裝置 500 利用包括線性滑軌 512 的機構,該線性滑軌在每次按鈕 510 被推動時由其朝向裝置的遠端驅動,然後當按鈕 510 被釋放時向近側返回。柱塞夾爪機構 514 允許柱塞 516 向遠側推進但不隨線性滑軌 512 向近側返回。該佈置以具有側按鈕的自動鉛筆為模型,如圖 20B 所示。圖 20C 為圖 20A 所示的部件的放大橫截面。圖 21A 至 21D 示出並描述了圖 20A 機構的往復移動。圖 22 示出特別適用於植入物分配裝置 500 的圖 20A 的機構,圖 23 為包括裝置 500 的其他部件的爆炸透視圖。如圖 23 所示,回動彈簧 518 可耦接在滑軌 512 與裝置外殼之間,以在按鈕 510 被釋放後使滑軌 512 從近側返回。棘爪 520 可以可樞轉地安裝至滑軌 512,用於在遠側方向上驅動齒條 522 及柱塞。每次滑軌 512 從近側返回時,棘爪 520 的遠端逐漸與齒條 522 上位於更近側的凹口接合。當裝置 500 被鎖定時,齒條 522 的最遠端凹口可以與棘爪 520 接合,然後當裝置 500 被啟動時移動至三個緊密間隔的凹口中的第一者。使用圖 23 中所示的特定佈置,可以從裝置 500 依次分配三個植入物。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以修改該機構以分配少於或多於三個植入物。
儘管本揭露之示例性實施例已展示及描述於本文中,但是對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之知識者顯而易見的是,此類實施例僅係藉由舉例方式提供。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之知識者將構想出諸多變化、改變及替換,此並不背離本揭露。應理解,本文所描述之本揭露實施例的各種替代形式可用於實踐本揭露。本文所述的實施例的諸多不同組合是可能的,並且此類組合被視為本揭露的一部分。此外,結合本文的任一實施例所討論的所有特徵皆可容易地適用於本文的其他實施例。下列申請專利範圍意欲界定本發明範圍,且意欲由此涵蓋該等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形式之範圍內的方法及結構。
當特徵或元件在本文中被稱為在另一個特徵或元件“上”時,該特徵或元件可以直接位於另一個特徵或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間特徵和/或元件。相反,當特徵或元件被稱為“直接在”另一個特徵或元件上時,不存在中間特徵或元件。還將理解的是,當特徵或元件被稱為“連接”、“附接”或“連結”至另一特徵或元件時,則該特徵或元件可以直接連接、附接或連結至另一特徵或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間特徵或元件。相反,當特徵或元件被稱為“直接連接”、“直接附連”或“直接連結”至另一特徵或元件時,則不存在中間特徵或元件。儘管關於一個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或示出,但是如此描述或示出的特徵和元件可以應用於其他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亦將理解,對與另一特徵「鄰近」設置的結構或特徵的引用可具有與相鄰特徵重疊或位於相鄰特徵之下的部分。
本文所使用之術語僅用於描述特定實施例之目的,而無意於限制本揭露。例如,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單數形式“一”、“一種”和“該”也意在包括複數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確指示。還將理解的是,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術語“包括”和/或“包括有”時,其指定了所陳述特徵、步驟、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並不排除一個或更多個其他特徵、步驟、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們的組的存在或添加。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和/或”包括相關聯的所列專案中的一個或更多個專案的任何組合和所有組合並且可以縮寫為“/”。
為了便於描述,在本文中可使用空間相對術語,例如「在...之下」、「下方」、「以下」、「在...之上」、「上方」等,用以描述一個元件或特徵與另一元件或特徵的關係,如圖式中所說明。將理解的是,除了附圖中描繪的取向之外,空間上相對的術語意在涵蓋裝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圖中的裝置是倒置的,則被描述為在其他元件或特徵“下方”或“之下”的元件於是將被定向成“在”其他元件或特徵“上方”。因此,示例性術語“下方”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這兩個取向。裝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轉90度或以其他取向),並且相應地解釋本文中使用的空間上相對的描述語。類似地,除非另有特別指示,否則術語“向上”、“向下”、“豎向”、“水準”等在本文中僅用於說明的目的。
儘管在本文中可以使用術語“第一”和“第二”來描述各種特徵/元件(包括步驟),但除非上下文另有指示,否則這些特徵/元件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可以用於將一個特徵/元件與另一特徵/元件區分開。因此,在不脫離本揭露之教示的情況下,以面討論的第一特徵/元件可被稱為第二特徵/元件,且類似地,以下討論的第二特徵/元件可被稱為第一特徵/元件。
在整個本說明書和所附的權利要求中,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則詞語“包括”以及諸如“包含”和“包括有”之類的變型意指可以在方法和製品(例如,組合物以及包括裝置和方法的設備)中共同使用各種部件。例如,術語“包括有”將被理解成暗示包括任何陳述的元件或步驟,但不排除任何其他元件或步驟。
一般而言,本文所述之任何裝置及/或方法應被理解為包容性的,但部件及/或步驟的全部或子集可以替代性地為排他的,並可表示為「由各種部件、步驟、子部件或子步驟組成組成」或替代性地「基本上由其組成」。
如本文中在說明書和權利要求中使用的、包括在示例中使用的,並且除非另有明確規定,否則所有數位都可以被理解為好像前面有詞語“約”或“大約”,即使該術語沒有明確地出現。當描述規模及/或位置時,可使用詞語「約」或「大約」來指示所描述的數值及/或位置在數值及/或位置的合理預期範圍內。例如,數值的值可為設定值 (或值的範圍) 的+/- 0.1%、設定值 (或值的範圍) 的 +/- 1%、設定值 (或值的範圍) 的 +/- 2%、設定值 (或值的範圍) 的 +/- 5%、設定值 (或值的範圍) 的 +/- 10%等。除非上下文另有說明,本文中給出的任何數值亦應理解為包括大約或接近於該值。例如,若揭示值「10」,則亦揭示了「約10」。本文所敘述的任何數值範圍旨在包括其中所包含的所有子範圍。亦應理解,如技術人員適當理解的,當揭示一數值時,「小於或等於」該值、「大於或等於該值」以及數值之間的可能範圍亦被揭示。例如,若揭示數值「X」,則亦揭示了「小於或等於 X」以及「大於或等於 X」(例如,其中 X 是數值)。亦應理解,在整個申請中,資料以多種不同形式提供,且此資料表示端點和起點以及該資料點的任何組合的範圍。例如,若揭示特定資料點「10」和特定資料點「15」,則應理解為大於、大於或等於、小於、小於或等於及等於 10 和 15 皆被視為已披露以及介於 10 和 15 之間。亦應理解的是,兩個特定單元之間的每個單元亦被揭示。例如,若揭示 10 和 15,則 11、12、13 和 14 亦被揭示。
儘管以上敘述了各種說明性實施例,但是在不背離如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本發明之範圍的情況下,可對各種實施例進行多種改變中的任何一種。例如,在替代性實施方式中,可以經常改變執行所描述的各種方法步驟的順序,並且在其他替代性實施方式中,可以完全跳過一個或更多個方法步驟。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以包括各種裝置和系統實施方式的可選特徵而在其他實施方式中不包括。因此,前述描述主要是為了例示性目的而提供,且不應被解釋為本發明的範圍限制在申請專利範圍中所列之範圍。當特徵被描述為視情況存在時,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其他未被描述為視情況存在的特徵為必需的。
本文中所包括的示例和說明通過說明而非限制的方式示出了其中可以實踐該主題的特定實施方式。如所述提及的,可利用其他實施例並從中其衍生,從而可在不背離本揭露範圍的情況下進行結構和邏輯上的替換和改變。若事實上不止一個發明被揭示,本發明標的的這些實施例在本文中僅為了方便起見可單獨或統稱為術語「發明」,並非旨在自願將本案的範圍限制為任何單一發明或發明概念上。因此,儘管本文已經說明和描述特定的實施例,但為了達到相同目的而計算的任何佈置可代替所示的特定實施例。本公開旨在涵蓋各種實施方式的任何和所有的修改或變型。在查看以上敘述後,上述實施例以及本文未特定敘述的其他實施例的組合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
100:裝置 110:外殼 112:針頭 114:啟始按鈕 116:分配按鈕 118:帽蓋 120:外殼右側 122:外殼左側 124:緊固件 126:螺紋插入物 128:帽蓋右側 130:帽蓋左側 132:狀態指示窗 134:凹部 136:彈性臂 138:內部機構 140:止動件 142:分配按鈕桿 144:銷 146:樞軸凹部 148:扭力彈簧 150:倒鉤 152:鎖定片 154:凹部 156:推進器 158:銷釘 160:壓縮彈簧 162:閂鎖 164:壓縮彈簧 166:柱塞保持器 168:緊固件 170:螺紋插入物 172:柱塞 174:針座 176:肋 178:槽 180:肋 182:槽 184:頂部凸緣表面 186:銷釘止動件 188:彈簧盒 190:導引通道 192:鎖定表面 194:鎖定表面 196:凸片 198:槽 200:袋 202:斜面 204:斜面 206:彈性臂 208:凹坑 210:彎曲槽 220:桿狀植入物 222:窗 730:針頭止動件 300:遞送裝置 1:分配按鈕 2:分配按鈕 3:分配按鈕 10:銷 12:線性滑軌 400:遞送裝置 410:小齒輪機構 412:固定齒條 414:浮動齒條 416:小齒輪 418:滑動按鈕 420:柱塞 500:遞送裝置 510:按鈕 512:線性滑軌 514:柱塞夾爪機構 516:柱塞 518:回動彈簧 520:棘爪 522:驅動齒條
本揭露之新穎特徵特別闡述於隨後之申請專利範圍中。藉由參考以下闡述利用了本揭露的原理的說明性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以及附圖,將更好地了解本揭露之特徵及優勢: 圖 1 為根據本揭露的態樣構造及操作的植入物遞送裝置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透視圖; 圖 2 為圖 1 所示之裝置的爆炸圖; 圖 3 為圖 1 所示之裝置帽蓋及分配按鈕的爆炸圖; 圖 4 為圖 1 所示之裝置之內部機構及左側外殼的爆炸圖; 圖 5 為圖 4 所示之內部機構的爆炸圖; 圖 6 為圖 1 所示之裝置的側橫截面圖; 圖 7A 至 7J 為植入物保持特徵的側橫截面圖; 圖 8A 至 8H 為針頭停止特徵的側橫截面圖; 圖 9 為根據本揭露的態樣構造及操作的植入物遞送裝置的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推進機構的透視圖; 圖 10 為圖 9 的推進機構的側視圖; 圖 11A 至 11D 為圖 9 的推進機構的一系列側視圖,且示出示例性操作程序; 圖 12 為利用圖 9 的推進機構的原型裝置的透視圖; 圖 13 為示出圖 12 的裝置的部件的爆炸平面圖; 圖 14 為示出圖 12 的裝置的部件的爆炸透視圖; 圖 15 為根據本揭露的態樣構造及操作的植入物遞送裝置的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透視圖; 圖 16 為示出圖 15 的裝置的部件的爆炸平面圖; 圖 17 為示出圖 15 的裝置的示例性齒條及小齒輪機構的透視圖; 圖 18 為示出圖 15 的裝置的部件的爆炸透視圖; 圖 19 為根據本揭露的態樣構造及操作的植入物遞送裝置的第四示例性實施例的透視圖; 圖 20A 為示出圖 19 的裝置的示例性推進機構的透視圖; 圖 20B 為示出圖 19 的裝置的內部及外部部件的側視圖; 圖 20C 為圖 20A 的示例性推進機構的側視圖; 圖 21A 至 21D 為圖 20A 的推進機構的一系列側視圖,且示出示例性操作程序; 圖 22 為示出圖 19 的裝置的內部部件的透視圖;且 圖 23 為示出圖 19 的裝置的部件的爆炸透視圖。
100:裝置
112:針頭
114:啟始按鈕
116:分配按鈕
120:外殼右側
122:外殼左側
124:緊固件
126:螺紋插入物
128:帽蓋右側
130:帽蓋左側
132:狀態指示窗
134:凹部
136:彈性臂
138:內部機構
140:止動件
142:分配按鈕桿
144:銷
146:樞軸凹部
148:扭力彈簧

Claims (30)

  1. 一種植入物遞送裝置,其包含: 細長本體,其具有近端及遠端; 插管,其由該本體攜載且具有從該本體之該遠端延伸之遠部,該插管係按一定尺寸製作且經組態以可滑動地接納桿狀植入物於其中; 柱塞,其可滑動地接納在該插管內,且可從回縮位置移動至遠側前進位置,在該回縮位置,桿狀植入物保持在該插管內部,在該遠側前進位置,該植入物透過該柱塞從該插管噴射出; 分配按鈕,其可從延伸位置移動至下壓位置,在該延伸位置,該柱塞保持在該回縮位置,在該下壓位置,該柱塞朝該遠側前進位置移動;以及 啟始按鈕 (prime button),其可從鎖定位置移動至解鎖位置,在該鎖定位置,該分配按鈕被防止移動至該下壓位置,在該解鎖位置,該分配按鈕可被允許朝該下壓位置移動, 其中該遞送裝置係經組態為透過以下方式進行操作:使用者將該啟始按鈕從該鎖定位置移動至該解鎖位置,且接著將該分配按鈕從該延伸位置移動至該下壓位置,從而導致該柱塞從該回縮位置移動至該遠側延伸位置以將該植入物從該插管之該遠部噴射出。
  2. 如請求項 1 之裝置,其中該啟始按鈕係位於該細長本體之該近端上且當從該鎖定位置移動至該解鎖位置時朝該本體之該遠端移動。
  3. 如請求項 2 之裝置,其中該裝置係經組態使得該啟始按鈕可以透過使用者的拇指進行操作。
  4. 如請求項 3 之裝置,其中該分配按鈕係位於該細長本體之頂側表面上且當從該延伸位置移動至該下壓位置時大致徑向向內移動。
  5. 如請求項 4 之裝置,其中該裝置係經組態使得該分配按鈕可以透過使用者的食指或拇指進行操作。
  6. 如請求項 1 之裝置,其中該裝置進一步包含帽蓋,該帽蓋可從附接位置移動至分離位置,在該附接位置,該帽蓋覆蓋著該本體之該遠端及該插管之該遠部,在該分離位置,該帽蓋與該本體分開。
  7. 如請求項 6 之裝置,其中該裝置進一步包含互鎖機構,該互鎖機構防止當該啟始按鈕在該鎖定位置時該帽蓋從該附接位置移動至該分離位置。
  8. 如請求項 6 之裝置,其中該裝置進一步包含互鎖機構,該互鎖機構防止當該帽蓋在該附接位置時該分配按鈕移動至該下壓位置。
  9. 如請求項 1 之裝置,其中該裝置進一步包含通過該本體之一部分的狀態窗,該狀態窗允許使用者看到在該本體內表示起動狀態 (priming status) 及植入物狀態的可移動部件之位置,該可移動部件可在鎖定位置、解鎖位置與分配位置之間移動。
  10. 如請求項 9 之裝置,其中該可移動部件之該位置透過顏色的變化來描繪。
  11. 如請求項 10 之裝置,其中該顏色的變化包含當該可移動部件在該鎖定位置時通過該狀態窗顯示之紅色特徵、當該可移動部件在該解鎖位置時通過該狀態窗顯示之黃色特徵以及當該可移動部件在該分配位置時通過該狀態窗顯示之綠色特徵。
  12. 如請求項 9 之裝置,其中該可移動部件之該位置透過字母或符號的變化來描繪。
  13. 如請求項 12 之裝置,其中該字母或符號的變化包含當該可移動部件在該鎖定位置時通過該狀態窗顯示之 L,當該可移動部件在該解鎖位置時通過該狀態窗顯示之 U,以及當該可移動部件在該分配位置時通過該狀態窗顯示之 D。
  14. 如請求項 1 之裝置,其中該裝置進一步包含彈簧,該彈簧係經組態為若該啟始按鈕未完全移動至該解鎖位置,則將該啟始按鈕回復至該鎖定位置,且其中該裝置係經組態為當該啟始按鈕移動至該解鎖位置時提供觸覺確認,從而確認解鎖狀態。
  15. 如請求項 14 之裝置,其中該裝置係經組態為當該啟始按鈕到達該解鎖位置時發出輕柔的卡嗒聲。
  16. 如請求項 1 之裝置,其中該裝置進一步包含彈簧,該彈簧係經組態為若該分配按鈕未完全移動至該下壓位置,則將該分配按鈕回復至該延伸位置,且其中該裝置係經組態為當該分配按鈕移動至該下壓位置時提供觸覺確認,從而確認植入物已被分配。
  17. 如請求項 16 之裝置,其中該裝置係經組態為當該分配按鈕到達該下壓位置時發出輕柔的卡嗒聲。
  18. 如請求項 1 之裝置,其中該插管設有保持特徵,該保持特徵係經組態以將桿狀植入物可釋放地保持在該插管內,直到該植入物被該柱塞推出。
  19. 如請求項 18 之裝置,其中該保持特徵包含在該插管中具有至少 5 度角之彎曲。
  20. 如請求項 18 之裝置,其中該保持特徵包含由以下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個或多個項:彎曲、釘頭、凹坑、橢圓形、撓曲區段、黏合劑、S 曲線、蝕刻套筒及導線。
  21. 如請求項 1 之裝置,其中該裝置進一步包含預載的桿狀植入物。
  22. 如請求項 21 之裝置,其中該裝置進一步包含通過該細長本體之窗,該窗允許使用者在該預載的植入物被該裝置分配之前觀看該預載的植入物。
  23. 如請求項 1 之裝置,其中該裝置進一步包含推桿,該推桿連接至該柱塞且經組態以在該細長本體內縱向移動,該推桿係經組態為透過該啟始按鈕在該鎖定位置與該解鎖位置之間遠側移動,該推桿係經組態為透過該分配按鈕在該解鎖位置與該分配位置之間進一步遠側移動,以在該插管內遠側驅動該柱塞且從該插管之該遠部分配植入物。
  24. 如請求項 23 之裝置,其中該推桿設有凸輪特徵,以當該推桿到達該解鎖位置時,解鎖位於該本體之該遠端上的帽蓋。
  25. 一種遞送桿狀植入物之裝置,該裝置包含: 細長本體,其具有近端及遠端; 插管,其由該本體攜載且具有從該本體之該遠端延伸之遠部,該插管係按一定尺寸製作且經組態以可滑動地接納桿狀植入物於其中; 柱塞,其可滑動地接納在該插管內,且可從回縮位置移動至遠側前進位置,在該回縮位置,桿狀植入物保持在該插管內部,在該遠側前進位置,該植入物透過該柱塞從該插管噴射出; 分配按鈕,其位於該細長本體之頂側表面上,且可從延伸位置大致徑向向內移動至下壓位置,在該延伸位置,該柱塞保持在該回縮位置,在該下壓位置,該柱塞朝該遠側前進位置移動; 帽蓋,其可從附接位置移動至分離位置,在該附接位置,該帽蓋覆蓋著該本體之該遠端及該插管之該遠部且防止該分配按鈕移動至該下壓位置,在該分離位置,該帽蓋與該本體分開且允許該分配按鈕移動至該下壓位置; 啟始按鈕,其位於該細長本體之該近端上,且可朝該本體之該遠端從鎖定位置移動至解鎖位置,在該鎖定位置,該帽蓋被防止移動至該分離位置,在該解鎖位置,該帽蓋被允許移動至該分離位置;以及 狀態窗,其係經組態為指示該啟始按鈕何時已從該鎖定位置移動至該解鎖位置以及該分配按鈕何時已移動至該分配位置, 其中該遞送裝置係經組態為透過以下方式進行操作:使用者將該啟始按鈕從該鎖定位置移動至該解鎖位置,接著將該帽蓋從該附接位置移動至該分離位置,且接著將該分配按鈕從該延伸位置移動至該下壓位置,從而導致該柱塞從該回縮位置移動至該遠側延伸位置以將該植入物從該插管之該遠部噴射出。
  26. 一種遞送桿狀植入物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提供植入物遞送裝置,該植入物遞送裝置包含: 具有近端及遠端之細長本體, 插管,其由該本體攜載且具有從該本體之該遠端延伸之遠部,該插管攜載桿狀植入物於其中, 柱塞,其可滑動地接納在該插管內, 分配按鈕,其位於該細長本體上, 帽蓋,其可移除地附接至該本體之該遠端,且當該帽蓋附接至該本體時覆蓋該插管之該遠部,以及 啟始按鈕,其位於該細長本體之該近端上; 將該啟始按鈕從鎖定位置移動至解鎖位置,從而解鎖該帽蓋; 在透過移動該啟始按鈕解鎖該帽蓋之後,從該本體移除該帽蓋,從而解鎖該分配按鈕; 將該插管之遠側尖端插入患者內;並且 在透過移除該帽蓋解鎖該分配按鈕之後,將該分配按鈕從延伸位置移動至下壓位置,從而導致該柱塞遠側移動以將該植入物從該插管之該遠部噴射出並進入該患者內。
  27. 如請求項 26 之方法,其中移動該啟始按鈕包含將拇指放在該按鈕上且在遠側方向上移動該按鈕。
  28. 如請求項 26 之方法,其中移動該分配按鈕包含將食指放在該按鈕上且在徑向向內方向上移動該按鈕。
  29. 如請求項 26 之方法,其中該桿狀植入物係經玻璃體內分配。
  30. 如請求項 1 之裝置,其中該裝置係經組態以玻璃體內分配該桿狀植入物。
TW111125536A 2021-07-07 2022-07-07 用於桿植入物之插入物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TW2023129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03082P 2021-07-07 2021-07-07
US63/203,082 2021-07-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2952A true TW202312952A (zh) 2023-04-01

Family

ID=82742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5536A TW202312952A (zh) 2021-07-07 2022-07-07 用於桿植入物之插入物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EP (1) EP4366672A1 (zh)
KR (1) KR20240026991A (zh)
CN (1) CN117597094A (zh)
AU (1) AU2022306388A1 (zh)
CA (1) CA3225137A1 (zh)
IL (1) IL309117A (zh)
TW (1) TW202312952A (zh)
WO (1) WO202328329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92151B2 (en) * 2013-03-15 2017-03-14 Glauko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ing an ocular implant to the suprachoroidal space within an eye
RU2728195C2 (ru) * 2014-02-26 2020-07-28 Аллерган, Инк.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оставки внутриглазного имплантата и способы е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2306388A1 (en) 2023-12-21
IL309117A (en) 2024-02-01
CA3225137A1 (en) 2023-01-12
WO2023283291A1 (en) 2023-01-12
CN117597094A (zh) 2024-02-23
EP4366672A1 (en) 2024-05-15
KR20240026991A (ko) 2024-0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8065B2 (en) Apparatus for delivery of ocular implants
US689971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y of ocular implants
JP3688287B1 (ja) 眼科用インプラントを送達するための装置
US20050203542A1 (en) Apparatus for delivery of ocular implants with reduced incidence of ocular adverse events
CN106029019B (zh) 眼内植入体递送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US20090105749A1 (en) Insertion and extraction tools for lacrimal implants
EP2685947A1 (en) Apparatus for intraocular injection
TW202312952A (zh) 用於桿植入物之插入物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TW202306555A (zh) 桿插入物系統及方法
CA2567140C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y of ocular implants
AU2007254589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y of ocular implants
PL227414B1 (pl) Urzadzenie do wszczepiania implantu okulistycznego
NZ538380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y of ocular impl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