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2318A - 黏晶裝置及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黏晶裝置及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2318A
TW202312318A TW111126081A TW111126081A TW202312318A TW 202312318 A TW202312318 A TW 202312318A TW 111126081 A TW111126081 A TW 111126081A TW 111126081 A TW111126081 A TW 111126081A TW 202312318 A TW202312318 A TW 20231231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image
imaging
aforementioned
di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6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18620B (zh
Inventor
大森僚
村上平
保坂明彦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捷進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捷進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捷進科技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2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23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8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8620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e Bonding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是在於提供一種可提升複數的攝像對象物的攝像條件的一樣性之技術。 其解決手段,黏晶裝置是具備: 在從下方支撐基板的平台的上方,沿著基板的寬度方向來被固定配設成一列之複數的攝像裝置; 被設在前述平台本身或俯視被設在前述平台的外側的附近之複數的基準標記;及 被構成為以前述複數的攝像裝置來對在前述基板上沿著前述寬度方向而位於一列的複數的攝像對象物進行攝像之控制部。 前述控制部是被構成為:藉由前述複數的攝像裝置的各者來對前述複數的基準標記進行攝像而取得畫像,以前述取得的畫像會形成預定的畫像之方式進行畫像變換,保存進行前述畫像變換時的參數。

Description

黏晶裝置及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本案是關於黏晶裝置,例如,可適用在以複數的識別攝影機來對附件(attachment)區域進行攝像的黏晶機(die bonder)。
作為黏晶裝置的黏晶機是以樹脂膏(paste)、焊錫、鍍金等作為接合材料,將半導體晶片(以下簡稱晶粒)接合(載置而黏著)於配線基板或導線架(Lead frame)等的基板或已經被接合的晶粒上之裝置。例如,在將晶粒接合於基板的表面之黏晶機中,是利用被安裝於接合頭的前端之被稱為夾頭的吸附噴嘴來從晶圓吸附晶粒而拾取,載置於基板上的預定的位置,賦予推壓力的同時加熱接合材,藉此進行接合的動作(作業)會被重複進行。
例如,使用樹脂作為接合材料時,銀(Ag)環氧樹脂及丙烯酸等的樹脂膏會作為黏著劑(以下稱為膏狀黏著劑)使用。將晶粒黏著於基板的膏狀黏著劑是被封入至注射器內,此注射器會對於基板上下移動射出膏狀黏著劑而塗佈。亦即,膏狀黏著劑會藉由封入膏狀黏著劑的注射器來預定量塗佈於預定的位置,晶粒會被壓接・烘烤而黏著於該膏狀黏著劑上。在注射器的附近是安裝有識別攝影機(預成形攝影機(preform camera),以此識別攝影機來確認被塗佈膏狀黏著劑的位置而進行定位,且確認被塗佈的膏狀黏著劑是否以預定的形狀來僅預定量塗佈於預定位置。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21-44466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若以一個的攝像裝置來對複數的攝像對象物進行攝像,則遠離攝像裝置的正下方的攝像對象物是有形成傾斜攝像的情況,定位或外觀檢查的精度降低。
本案的課題是在於提供一種可提升複數的攝像對象物的攝像條件的一樣性之技術。其他的課題及新穎的特徴是可由本說明書的記述及附圖明確得知。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案之中代表性者的概要簡單說明如以下般。 亦即,黏晶裝置是具備: 在從下方支撐基板的平台的上方,沿著基板的寬度方向來被固定配設成一列之複數的攝像裝置; 被設在前述平台本身或俯視被設在前述平台的外側的附近之複數的基準標記;及 被構成為以前述複數的攝像裝置來對在前述基板上沿著前述寬度方向而位於一列的複數的攝像對象物進行攝像之控制部。 前述控制部是被構成為:藉由前述複數的攝像裝置的各者來對前述複數的基準標記進行攝像而取得畫像,以前述取得的畫像會形成預定的畫像之方式進行畫像變換,保存進行前述畫像變換時的參數。 [發明的效果]
若根據上述黏晶裝置,則可提升複數的攝像對象物的攝像條件的一樣性。
以下,利用圖面說明有關實施形態。但,在以下的說明中,有對同一構成要素附上同一符號而省略重複說明的情形。另外,圖面為了更明確說明,而有相較於實際的形態,針對各部的寬度、厚度、形狀等,模式性地表示的情況,但究竟是一例,不是限定本案的解釋者。
利用圖1及圖2說明有關實施形態的黏晶機的構成。圖1是表示實施形態的黏晶機的概略的俯視圖。圖2是說明在圖1中從箭號A方向看時,拾取頭及接合頭的動作的圖。
黏晶機10是大致區分具有:供給安裝於基板S的晶粒D的晶粒供給部1、拾取部2、中間平台部3、預成形(preform)部9、接合部4、搬送部5、基板供給部6、基板搬出部7及監視各部的動作予以控制的控制部8。Y軸方向為黏晶機10的前後方向,X軸方向為左右方向。晶粒供給部1會被配置於黏晶機10的前面側,接合部4會被配置於內部側。在此,基板S是最終成為一封裝之形成有複數的製品區域(以下稱為附件(attachment)區域P)。例如,當基板S為導線架時,附件區域P是具有被載置晶粒D的捲帶式載板(TAB)。
首先,晶粒供給部1是供給安裝於基板S的附件區域P的晶粒D。晶粒供給部1是具有保持晶圓11的晶圓保持台12及從晶圓11頂起晶粒D之點線所示的剝離單元13。晶粒供給部1是藉由未圖示的驅動手段來移動於XY軸方向,使拾取的晶粒D移動至剝離單元13的位置。
拾取部2是具有: 拾取晶粒D的拾取頭21; 使拾取頭21移動於Y軸方向的拾取頭的Y驅動部23; 使夾頭22昇降、旋轉及X軸方向移動的未圖示的各驅動部;及 掌握從晶圓11拾取的晶粒D的拾取位置的晶圓識別攝影機24。 拾取頭21是具有將被頂起的晶粒D吸附保持於前端的夾頭22,從晶粒供給部1拾取晶粒D,載置於中間平台31。拾取頭21是具有使夾頭22昇降、旋轉及X軸方向移動的未圖示的各驅動部。
中間平台部3是具有暫時性地載置晶粒D的中間平台31及用以識別中間平台31上的晶粒D的平台識別攝影機32。
預成形部9是具有注射器91及使注射器91移動於Y軸方向及上下方向的驅動部93、作為掌握注射器91的塗佈位置等的攝像裝置的預成形攝影機94及預成形平台130。預成形平台130是在將膏狀黏著劑塗佈於基板S時使上昇,從下方支撐基板S。預成形平台130是具有用以真空吸附基板S的吸附孔(未圖示),可固定基板S。有關預成形攝影機94的詳細是後述。注射器91是在藉由搬送部5來搬送至預成形平台130的基板S塗佈環氧樹脂樹脂等的膏狀黏著劑。注射器91是在內部封入有膏狀黏著劑,被構成為膏狀黏著劑會藉由空氣壓來從噴嘴前端推出至基板S而塗佈。基板S是例如當複數個的單位導線架為被排列成橫一列而一連串地連設的多連導線架時,注射器91是按單位導線架的每個捲帶式載板(TAB)來塗佈膏狀黏著劑。
接合部4是具有: 具備與拾取頭21同樣地將晶粒D吸附保持於前端的夾頭42之接合頭41; 使接合頭41移動於Y軸方向的Y驅動部43; 對基板S的附件區域P的位置識別標記(未圖示)進行攝像,識別接合位置的基板識別攝影機44。 藉由如此的構成,接合頭41會根據平台識別攝影機32的攝像資料來修正拾取位置・姿勢,從中間平台31拾取晶粒D,根據基板識別攝影機44的攝像資料,在被搬送來的基板S的被塗佈了膏狀黏著劑的附件區域P上接合晶粒D。
搬送部5是具有: 抓住基板S搬送的基板搬送爪51;及 作為基板S移動的搬送路的搬送道(滑道(chute))52。 基板S是例如藉由以沿著搬送道52而設的未圖示的滾珠螺桿來驅動被設在搬送道52的基板搬送爪51的未圖示的螺帽而移動。藉由如此的構成,基板S會從基板供給部6沿著搬送道52而移動至接合位置,接合後,移動至基板搬出部7,將基板S交給基板搬出部7。
其次,利用圖3說明有關晶粒供給部1的構成。圖3是表示圖1所示的晶粒供給部的主要部的概略剖面圖。
晶粒供給部1是具備: 移動於水平方向(XY平面內)的晶圓保持台12;及 移動於上下方向的剝離單元13。 晶圓保持台12是具有: 保持晶圓環14的擴張環15;及 將被固定於晶圓環14的切割膠帶16水平定位的支撐環17。 在晶圓11中被切割成網目狀的晶粒D是被黏著固定於切割膠帶16。剝離單元13是被配置於支撐環17的內側。
晶粒供給部1是在晶粒D的頂起時,使保持晶圓環14的擴張環15下降。其結果,被保持於晶圓環14的切割膠帶16會被拉伸,晶粒D的間隔會擴大,藉由剝離單元13來從晶粒D下方頂起切割膠帶16或水平移動,而使晶粒D的拾取性提升。
利用圖4說明有關黏晶機10的控制系。圖4是表示圖1所示的黏晶機的控制系的概略構成的方塊圖。
如圖4所示般,控制系80是具備控制部8、驅動部86、訊號部87及光學系88。控制部8是大致區分主要具有:以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所構成的控制・演算裝置81、記憶裝置82、輸出入裝置83、匯流線84及電源部85。 記憶裝置82是具有: 以記憶處理程式等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所構成的主記憶裝置82a;及 以記憶控制所必要的控制資料或畫像資料等的HDD (Hard Disk Drive)等所構成的輔助記憶裝置82b。 輸出入裝置83是具有:顯示裝置狀態或資訊等的監視器83a、輸入操作員的指示的觸控面板83b、操作監視器的滑鼠83c及取入來自光學系88的畫像資料的畫像取入裝置83d。 又,輸出入裝置83是具有: 控制晶粒供給部1的XY平台(未圖示)或接合頭平台的ZY驅動軸等的驅動部86之馬達控制裝置83e;及 取入或控制各種的感測器訊號或從照明裝置等的開關等的訊號部87取入或控制訊號的I/O訊號控制裝置83f。 在光學系88是包含圖1或圖2所示的晶圓識別攝影機24、預成形攝影機94、平台識別攝影機32、基板識別攝影機44。控制・演算裝置81是經由匯流線84來取入必要的資料演算,控制接合頭41等,或將資訊傳送至監視器83a等。
控制部8是經由畫像取入裝置83d來將在光學系88攝像後的畫像資料保存於記憶裝置82。藉由根據保存的畫像資料而程式化的軟體來利用控制・演算裝置81進行晶粒D及基板S的定位、膏狀黏著劑的塗佈圖案的檢查及晶粒D及基板S的表面檢查。根據控制・演算裝置81所算出的晶粒D及基板S的位置,藉由軟體而經由馬達控制裝置83e來作動驅動部86。藉由此製程來進行晶圓11上的晶粒D的定位,在晶粒供給部1及黏晶部4的驅動部使動作,將晶粒D接合於基板S上。在光學系88使用的識別攝影機是灰色標度(gray scale)攝影機、彩色攝影機等,將明亮度(光強度)數值化。
其次,利用圖5說明有關使用了實施形態的黏晶機之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圖5是表示使用了圖1所示的黏晶機之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步驟S51:晶圓・基板搬入工序) 將保持了被貼附有從晶圓11分割的晶粒D的切割膠帶16之晶圓環14儲存於晶圓盒(未圖示),搬入至黏晶機10。控制部8是從被充填有晶圓環14的晶圓盒將晶圓環14供給至晶粒供給部1。並且,準備基板S,搬入至黏晶機10。控制部8是在基板供給部6將基板S安裝於基板搬送爪51。
(步驟S52:拾取工序) 控制部8是藉由晶圓保持台12以能從晶圓環14拾取所望的晶粒D之方式移動晶圓環14,根據藉由晶圓識別攝影機24所攝像的資料來進行定位及表面檢查。控制部8是藉由剝離單元13來從切割膠帶16剝離被定位的晶粒D。與此並行,控制部8是將拾取頭21下降至拾取對象的晶粒D的正上方,藉由拾取頭21的夾頭22來真空吸附從切割膠帶16剝離的晶粒D。然後,控制部8是將拾取頭21進行上昇動作、平行移動動作及下降動作而使晶粒D載置於中間平台31的預定處。此時,控制部8是藉由中間平台31的未圖示的吸附孔來吸附晶粒D,而使從拾取頭21離開。如此一來,從切割膠帶16剝離的晶粒D是被吸附、保持於夾頭22,而被搬送至中間平台31載置。
控制部8是藉由平台識別攝影機32來對中間平台31上的晶粒D進行攝像,進行晶粒D的定位,且進行表面檢查。控制部8是藉由畫像處理來算出離黏晶機的晶粒位置基準點之中間平台31上的晶粒D的偏差量(X、Y、θ方向)。另外,晶粒位置基準點是預先保持中間平台31的預定的位置,作為裝置的初期設定。然後,控制部8藉由畫像處理來進行晶粒D的表面檢查。
然後,控制部8是使將晶粒D搬送至中間平台31的拾取頭21返回至晶粒供給部1。按照上述的程序,其次的晶粒D會從切割膠帶16剝離,以後按照同樣的程序從切割膠帶16一個一個剝離晶粒D。
(步驟S53:接合工序) 控制部8是藉由搬送部5來將基板S搬送至預成形平台130。控制部8是藉由預成形攝影機94來取得塗佈前的基板S的表面的畫像而確認應塗佈膏狀黏著劑的面。若應塗佈的面無問題,則控制部8會從注射器91將膏狀黏著劑塗佈於藉由預成形平台130所支撐的基板S。當基板S為多連導線架時,在全部的捲帶式載板(TAB)塗佈膏狀黏著劑。控制部8是以預成形攝影機94再度確認塗佈後膏狀黏著劑是否被正確地塗佈,檢查被塗佈的膏狀黏著劑。
若塗佈無問題,則控制部8藉由搬送部5來將基板S搬送至接合平台BS。然後,控制部8是藉由基板識別攝影機44來對被載置於接合平台BS上的基板S進行攝像。控制部8是藉由畫像處理來算出離黏晶機的基板位置基準點之基板S的偏差量(X、Y、θ方向)。另外,基板位置基準點是預先保持基板檢查部的預定的位置,作為裝置的初期設定。
控制部8是由在步驟S52中被算出的晶粒D的偏差量來修正接合頭41的吸附位置而藉由夾頭42來吸附晶粒D。從中間平台31將吸附了晶粒D的接合頭41進行上昇、平行移動及下降而使晶粒D附著(attach)於被接合平台BS支撐的基板S的預定處。然後,控制部8是根據藉由基板識別攝影機44所攝像的畫像資料來進行是否晶粒D被接合於所望的位置等的檢查。
(步驟S54:基板搬出工序) 控制部8是將被接合有晶粒D的基板S搬送至基板搬出部7。控制部8是在基板搬出部7從基板搬送爪51取出被接合有晶粒D的基板S。從黏晶機10搬出基板S。
如上述般,晶粒D是被安裝在基板S上,從黏晶機搬出。然後,在線材接合工序經由Au線等來與基板S的電極電性連接。然後,將基板S搬送至模製工序,以模製樹脂(未圖示)來密封晶粒D及Au線,藉此完成封裝。
在本實施形態中,預成形攝影機94是被用在膏狀黏著劑的外觀檢查等。首先,為了更明確本實施形態,而說明有關預成形攝影機94等的攝影機的問題點。
一般,攝影機的像素數為一定時,若藉由透鏡(lens)來擴大視野大小,則像素解析度會變大。因此,若基板S的大小變大,配合於此,擴大視野大小,則攝影機的像素解析度會變大,作為外觀檢查是解析度會不足。
又,若藉由擴大非遠心透鏡的微距鏡頭來擴大視野大小(廣視野),則當被照體(攝像對象物)為膏狀黏著劑等的立體物時,在位於攝影機(透鏡)的正下方的物及位於視野的端的物,攝像對象物的面積會不同,或位於視野的端的物是連側面也看得見。遠心透鏡(Telecentric lens)是將平行光集光,因此在全部的攝像對象物中,側面是看不見。但,需要使透鏡大型化,隨之,焦點距離也變長。將如此的大型的透鏡安裝於黏晶裝置,從效率性的觀點是不理想。
藉由以複數的攝影機(透鏡)來分割看覆蓋基板S的寬度方向的全體的視野,可提高每一台的透鏡倍率,可提升像素解析度。藉由將攝影機(透鏡)設置在膏狀黏著劑的塗佈位置的正上方,即使為微距鏡頭(macro lens)也可使看到方式更均一化。
於是,以像素解析度提升及正上方對作為立體物的膏狀黏著劑進行攝像減低測定面積誤差為目的,檢討了將本實施形態的預成形攝影機94予以排列複數的攝影機設置而構成(多攝影機化)。在此,為了使說明簡單化,作為攝像對象物的被塗佈的膏狀黏著劑是設為矩形狀。
利用圖6說明有關多攝影機化。圖6是表示在多攝影機化中複數的攝影機為理想的情況的圖,圖6(a)是表示攝影機及攝像對象的立體圖,圖6(b)是表示各攝影機的攝像畫像的圖,圖6(c)是表示使圖6(b)的畫像單純地接合的合成畫像的圖。
例如圖6(a)所示般,在基板S的上方,在基板S的寬度方向(Y軸方向)將複數的攝影機101~103排列成一列而固定地配設。該等的攝影機101~103是同高度在水平方向隔開預定間隔,各攝影機101~103的光軸是彼此平行且對於基板S垂直。各攝影機101~103是分別安裝有透鏡111~113。鄰接的攝影機的攝像視野是重複。在此,基板S是例如矩形狀且平板狀,縱橫設有多數的附件區域,就圖6(a)而言,是顯示在基板S的一列設置三個附件區域的例子,顯示三個的攝像對象物OB1,OB2,OB3。另外,在攝影機101~103(透鏡111~113)的下方具有未圖示的一個的同軸照明。
各攝影機101~103是同時(並行)對各個攝像對象物OB1,OB2,OB3進行攝像。又,藉由搬送道52來將基板S搬送於搬送方向(X軸方向),藉此對剩下的列的攝像對象物依序進行攝像。藉由多攝影機化,可在攝像對象物的幾乎正上方攝像,可使均一性提升而檢查。又,藉由多攝影機化,不需要移動攝影機,可取得與廣視野光學系相同的處理效率。
在多攝影機,從圖6(b)所示的各攝影機101~103輸出的畫像是如圖6(c)所示般,被合成1張的大的畫像,在同一座標系被處理。
但,多攝影機化會有以下的問題。 (A)複數的攝影機是當有各個的安裝誤差(X,Y,Z,θ、姿勢)時,只將畫像單純地連接在一起是會在合成畫像產生變形。 (B)有攝影機的感度差及透鏡的個體差時,即使對同一對象物進行攝像,也會在被輸出的畫像間產生明亮度的差。由於膏狀黏著劑等的外觀檢查是根據明亮度來對於畫像進行檢查,因此就有個體差的不同的攝影機及透鏡而言是會產生誤差無法取得精度高的畫像。
利用圖7說明有關上述(A)的問題。圖7是表示在多攝影機化中複數的攝影機不是理想的情況的圖,圖7(a)是表示攝影機及攝像對象的立體圖,圖7(b)是表示各攝影機的攝像畫像的圖,圖7(c)是表示使圖7(b)的畫像單純接合的合成畫像的圖。
例如,在圖7(a)中,攝影機101是具有X軸方向的位置(X位置)、Y軸方向的位置(Y位置)、Z軸方向的位置(Z位置)及θ方向的位置(旋轉)的安裝誤差,攝影機102是具有姿勢(光軸)傾斜的安裝誤差,攝影機103是理想無安裝誤差。其結果,如圖7(b)所示般,攝影機101的畫像是偏離至左上且旋轉至左的畫像,攝影機102的畫像是偏離至右,形成梯形狀的畫像,攝影機103的畫像是形成與圖6同樣的畫像。若將該等的畫像單純地連接在一起,則形成如圖7(c)所示般的合成畫像,與圖6(c)所示的合成畫像不同。
於是,在本實施形態中,為了解決上述的(A)的問題點,而在黏晶機10的出貨時或調整時(模仿動作時),利用被設在預成形平台130等的平台的基準標記來取得修正資料。藉由使用此修正資料,可更簡易地提升藉由作為攝像裝置的複數的攝影機所攝像的畫像的畫像合成的精度。
首先,利用圖8~圖10說明有關修正攝影機的安裝誤差的方法(安裝誤差修正處理)。圖8是表示具有基準標記的預成形平台的俯視圖。圖9是表示攝影機與預成形平台的側面圖。圖10是說明安裝誤差修正處理的圖,圖10(a)是表示各攝影機的視野與預成形平台的圖,圖10(b)是表示藉由各攝影機來攝像的畫像,圖10(c)是表示變換畫像的圖,圖10(d)是表示合成畫像的圖。
如圖8所示般,預成形平台130是俯視為矩形狀。在預成形平台130的周緣部高精度地刻印或鑿孔而設置基準標記MK。基準標記MK是各四點進入至攝影機101~103的視野IA1~IA3的各者,由於鄰接的攝影機的視野是重複,因此在鄰接的攝影機的視野所重複的部分是以各二點的基準標記MK會進入的方式在預成形平台130形成基準標記MK。當攝影機為三台時,是八點的基準標記MK會被形成於預成形平台130。基準標記MK是成為從各攝影機101~103輸出的畫像的投影轉換所必要的輸入座標的基準。具有基準標記的預成形平台130是作為安裝誤差修正用的治具機能。
如圖9所示般,控制部8是在基準標記MK各四點進入至各攝影機101~103的視野IA1~IA3的位置對預成形平台130進行攝像。在此,如圖10(a)所示般,在攝影機101,102是有安裝誤差,攝影機101是偏離至X軸方向的左方而安裝,攝影機102是從上看旋轉至右方(順時針轉)而安裝。在攝影機103是無安裝誤差。其結果,藉由各攝影機101~103所攝像的預成形平台130的畫像P110,P120,P130是形成圖10(b)所示的畫像。例如,畫像P110是形成預成形平台130對於攝影機101的視野IA1而言偏離至X軸方向的右側而被攝像的畫像。
控制部8是將圖10(b)所示的各個的畫像P110,P120,P130予以藉由貼標籤(Labeling)或圖案匹配等的畫像處理來檢測出各個的基準標記MK的位置。控制部8是以能將藉由投影轉換而攝像的基準標記MK的座標移動至畫像的四個角落的座標(基準座標)之方式進行畫像變換。藉此,可取得圖10(c)所示的三個的畫像P111,P121,P131。在此,投影轉換是使用3行3列的行列,除了平行移動、旋轉、擴大/縮小、剪切(傾斜(skew))之外,可進行從梯形往長方形的畫像變換。本實施形態是從輸入畫像的四點的座標往輸出畫像的四點的座標進行畫像變換者,可將從傾斜攝影的畫像變換至從正上方看到的畫像(鉛直性修正)。
控制部8是將圖10(c)所示的各個的畫像P111~P113合成而取得圖10(d)所示的合成畫像P100。此合成畫像P100是與上述的基準畫像相同的畫像。控制部8是算出藉由各攝影機101~103所攝像的預成形平台130的畫像的畫像變換(變換行列)的參數而保存。
另外,亦可不將基準標記MK設在預成形平台130,俯視設在預成形平台130的外側的附近。利用圖11來說明有關此情形。圖11是表示預成形平台與基準標記的俯視圖。
在一對的搬送道52將基準標記MK各設二點,合計四點。進一步,在預成形平台130的沿著Y軸方向延伸的二邊的附近將基準標記MK各設二點,合計四點。在此,各基準標記MK的高度一致為理想。在預成形平台130的二邊的附近所設的基準標記MK是可改變高度為理想。藉此,由於不會有妨礙基板搬送的情形,因此不需要卸下。基準標記MK是各四點進入至攝影機101~103的視野IA1~IA3的各者,由於鄰接的攝影機的視野是重複,因此在鄰接的攝影機的視野所重複的部分是以各二點的基準標記MK會進入的方式配置基準標記MK。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為了解決上述(B)的問題點,則在黏晶機10的出貨時或調整時(模仿動作時),利用預成形平台130來取得修正資料。藉由使用此修正資料,可更簡易地提升藉由複數的攝影機所攝像的畫像的畫像合成的精度。
其次,利用圖12說明有關藉由修正攝影機的增益之感度的校正方法(感度誤差修正處理)。圖12是說明攝影機的感度誤差修正處理的概念圖,圖12(a)是進行攝影機的增益值的修正之前的合成畫像,圖12(b)是進行攝影機的增益值的修正之後的合成畫像。
預成形平台130的表面是被加工為具有均一的反射率,為了修正明亮度而使用。作為將反射率設為均一的加工,例如,在預成形平台130的表面著色。此顏色是設為與修正時(模仿動作時)的照明裝置的照射光色相同為理想。改變模仿動作時的照射光色與生產動作時的照射光色為理想。但,預成形平台130的表面的顏色是金屬色及白色以外,設為與生產動作時的照射光色不同的顏色為理想。這是因為預成形平台130的表面的顏色為金屬色或白色等,在基板為導線架時,難以判別導線架的外廓。為此,預成形平台130的表面的顏色是設為金屬色及白色以外的色,在生產動作時照射與該色不同的色的光。此情況,預成形平台130是形成黑色,導線架是作為與照射光色相同的顏色識別。藉此,即使基板為導線架,也可識別其外廓。另外,預成形平台是在生產時,例如表面會引為滑動等而劣化,所以在生產時亦可進行再著色。
預成形平台130是作為成為配合各攝影機101~103的輸出水準的基準之感度誤差修正用的治具機能。控制部8是藉由各攝影機101~103來同時對預成形平台130進行攝像。然後,控制部8是從表示自各攝影機101~103輸出的各畫像的中央部的複數的像素的明亮度之輸出值來算出平均的輸出。在此,所謂中央部是例如鄰接的攝影機的視野未重複的區域,亦即預成形平台130的未被設有基準標記MK的區域,不是周緣部的區域。另外,在預成形平台FS的中央部具有用以真空吸附基板S的吸附孔時,是以能消除吸附孔所致的反射率的影響之方式畫像處理。控制部8是依據平均輸出水準,特定輸出值最高的攝影機(最明亮的攝影機)。控制部8是在最明亮的攝影機以外的攝影機中,以能形成與最明亮的攝影機同輸出水準之方式算出攝影機的增益值設定(調整)。增益是有類比增益及數位增益兩種類。前者是意指在影像感測器(image sensor)於曝光的光被變換成電荷的過程使電荷放大的情形,後者是使藉由軟體演算取得的值增加的情形,增益調整是哪個皆可。
例如,在圖12(a)中,藉由攝影機102所攝像的畫像P32是比藉由攝影機101,103所攝像的畫像P31,P33更暗照出。又,藉由攝影機101所攝像的畫像P31是比藉由攝影機103所攝像的畫像P33更暗照出。因此,以能形成與藉由攝影機103所攝像的畫像P33相同的亮度值之方式,調整攝影機101,102增益值,可取得圖12(b)所示般的合成畫像。在此,修正對象是僅攝影機或透鏡為主要原因。
其次,利用圖13及圖14說明有關黏晶機10的生產動作時的畫像合成。圖13是表示攝影機與基板的側面圖。圖14是說明畫像合成方法的圖,圖14(a)是表示各攝影機的視野與攝像對象物的圖,圖14(b)是表示藉由各攝影機所攝像的畫像的圖,圖14(c)是表示變換畫像的圖,圖14(d)是表示合成畫像的圖。
控制部8是藉由搬送部5來搬送基板S,如圖13所示般,以能進入至各攝影機101~103的視野之方式載置於預成形平台130。然後,控制部8是藉由各攝影機101~103來對攝像對象物OB1~OB3進行攝像。在此,各攝影機101~103的增益(gain)是藉由上述的感度誤差修正處理來調整。如圖14(a)所示般,與圖10(a)同樣,在攝影機101,102是有安裝誤差,攝影機101是偏離至X軸方向的左方而安裝,攝影機102是從上看旋轉至右方(順時針轉)而安裝。其結果,藉由各攝影機101~103所攝像的攝像對象物OB1~OB3的畫像P210,P220,P230是形成圖14(b)所示的畫像。
然後,控制部8是利用上述已保存的畫像變換的參數,藉由斜影變換來進行畫像變換,取得圖14(c)所示的畫像P211,P221,P231。藉此,可取消攝影機的安裝誤差。然後,控制部8是將變換後的畫像連接在一起,取得圖14(d)所示的1張的畫像(合成畫像P200),對於合成畫像P200進行之後的處理(定位、外觀檢查)。
若根據本實施形態,則具有以下的一個或複數的效果。
(1)可藉由更簡便的裝置構成(被設在作為安裝誤差修正用的治具之平台等的基準標記)來以同一倍率、同一座標管理藉由複數的攝影機所取入的畫像。
(2)可藉由更簡便的裝置構成(作為感度誤差修正用的治具之平台)來以同一水準的明亮度管理藉由複數的攝影機所取入的畫像。
(3)藉由以複數的攝影機(透鏡)來分割看,可提高每一台的透鏡倍率,可提升像素解析度。
(4)可在攝影機(透鏡)的大略正下方照出立體物,可使不照出立體物的側面。
(5)可使攝像對象物的定位精度安定化,又,可使外觀檢查安定化。
以上,根據實施形態具體說明藉由本案發明者們所研發的發明,但本案不是被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者,當然可為各種變更。
例如,在實施形態中,進入至各攝影機的視野內的基準標記MK的數量是說明四個的例子,但亦可為五個以上。
又,就實施形態而言,是說明了設置基準標記MK的例子,但亦可為沿著進入至各攝影機的視野內的4邊而延伸的線,取代基準標記MK。
又,實施形態是說明了投影轉換的例子,作為畫像變換,但亦可為仿射變換(Affine transformation)。
又,就實施形態而言,是在預成形平台的表面著色。說明了此色是設為與模仿動作時的照射光色相同,改變模仿動作時的照射光色與生產動作時的照射光色的例子,但亦可在預成形平台的表面塗佈螢光體,在模仿動作時與生產動作時是使用UV(紫外線)光作為照射光。藉此,被照射UV光的預成形平台的表面是螢光體會被激發而發光,因此可進行影機的調整。並且,在生產動作時,是可在螢光體的發光色之中確認導線架的輪廓。另外,預成形平台是在生產時,例如表面會因為滑動等而劣化,因此在生產時亦可進行再塗佈。
又,就實施形態而言,是說明了在預成形部對基板塗佈膏狀黏著劑的例子,但將晶粒黏著於基板的黏著劑是亦可取代藉由注射器91塗佈的膏狀黏著劑,而使用貼附於晶圓11與切割膠帶16之間的被稱為晶粒黏結薄膜(die attach film;DAF)的薄膜狀的黏著材料。DAF是適於在基板S上的晶粒上載置好幾個晶粒而構成的層疊封裝。此情況,使基板識別攝影機與預成形攝影機同樣地多連化,利用被設在作為安裝誤差修正用的治具之接合平台等的基準標記及作為感度誤差修正用的治具之接合平台來修正。又,此情況,亦可洗淨在預成形部中被載置於基板或基板的晶粒。
又,在實施形態中,說明了在晶粒供給部1與接合部4之間設置中間平台部3,將在拾取頭21從晶粒供給部1拾取的晶粒D載置於中間平台31,在接合頭41從中間平台31再度拾取晶粒D,接合於被搬送來的基板S之例,但亦可在接合頭41將從晶粒供給部1拾取的晶粒D接合於基板S。
8:控制部 10:黏晶機(黏晶裝置) 101~103:攝影機(攝像裝置) 130:預成形平台(平台) OB1~OB3:攝像對象物 S:基板
[圖1]是表示實施形態的黏晶機的概略的俯視圖。 [圖2]是說明在圖1中從箭號A方向看時,拾取頭及接合頭的動作的圖。 [圖3]是表示圖1所示的晶粒供給部的主要部的概略剖面圖。 [圖4]是表示圖1所示的黏晶機的控制系的概略構成的方塊圖。 [圖5]是表示使用了圖1所示的黏晶機的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圖6]是說明在多攝影機化中複數的攝影機理想性的情況的圖。 [圖7]是說明在多攝影機化中複數的攝影機非理想性的情況的圖。 [圖8]是表示具有基準標記的預成形平台的俯視圖。 [圖9]是表示攝影機與預成形平台的側面圖。 [圖10]是說明安裝誤差修正方法的圖。 [圖11]是表示預成形平台與基準標記的俯視圖。 [圖12]是說明攝影機的感度誤差修正處理的概念圖。 [圖13]是表示攝影機與基板的側面圖。 [圖14]是說明畫像合成方法的圖。
8:控制部
52:搬送道
101~103:攝影機(攝像裝置)
111~113:透鏡
130:預成形平台(平台)
IA1~IA3:視野

Claims (15)

  1. 一種黏晶裝置,其特徵是具備: 從下方支撐基板的平台; 被設在前述平台本身或俯視被設在前述平台的外側的附近之複數的基準標記; 在前述平台的上方沿著前述基板的寬度方向來被固定配設成一列之複數的攝像裝置;及 被構成為以前述複數的攝像裝置來對在前述基板上沿著前述寬度方向而位於一列的複數的攝像對象物進行攝像之控制部, 前述控制部是被構成為: 藉由前述複數的攝像裝置的各者來對前述複數的基準標記進行攝像而取得畫像,以前述取得的畫像會形成預定的畫像之方式進行畫像變換, 保存進行前述畫像變換時的參數。
  2. 如請求項1的黏晶裝置,其中,前述複數的基準標記是四點進入至前述複數的攝像裝置的視野的各者,以各二點會進入至鄰接的攝像裝置的視野所重複的部分之方式形成在前述平台。
  3. 如請求項1的黏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是被構成為: 藉由畫像處理來檢測出攝像後的前述基準標記的位置, 藉由投影轉換來將攝像後的前述基準標記的座標移動至位於畫像的四個角落的基準座標, 保存用在前述投影轉換的變換行列的參數。
  4. 如請求項3的黏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是被構成為: 藉由前述參數來投影轉換所取得的複數的前述攝像對象物的畫像的各者, 將前述被投影轉換的畫像連接在一起而產生合成畫像。
  5. 如請求項1的黏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是被構成為: 藉由前述攝像裝置的各者來對前述平台進行攝像而取得畫像, 根據前述取得的畫像來調整前述攝像裝置的增益值。
  6. 如請求項5的黏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是被構成為: 根據對前述平台進行攝像後的各畫像的中央部的明亮度的平均值來算出前述攝像裝置的明亮度, 根據算出的明亮度來特定最明亮的攝像裝置,以能形成和前述被特定的攝像裝置同明亮度之方式調整其他的攝像裝置的增益值。
  7. 如請求項1的黏晶裝置,其中,前述複數的基準標記是四點進入至前述複數的攝像裝置的視野的各者,以各二點會進入至鄰接的攝像裝置的視野所重複的部分之方式設在前述平台的附近。
  8. 如請求項1~7的任一項的黏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是被構成為:將前述基板搬送至該基板的長度方向,而以前述複數的攝像裝置來對其次的列的複數的附件區域進行攝像。
  9. 如請求項1~7的任一項的黏晶裝置,其中,前述攝像對象物是被塗佈於前述基板的膏狀黏著劑。
  10. 如請求項9的黏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是被構成為:藉由前述攝像裝置來進行被塗佈於前述基板的膏狀黏著劑的外觀檢查。
  11. 一種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其特徵是具備: 將基板搬入至黏晶裝置之工序; 該黏晶裝置是具備: 從下方支撐基板的平台; 被設在前述平台本身或俯視被設在前述平台的外側的附近之複數的基準標記; 在前述基板的上方沿著前述基板的寬度方向來被固定配設成一列之複數的攝像裝置;和 被構成為藉由前述攝像裝置的各者來對前述平台進行攝像而取得畫像,根據前述取得的畫像來調整前述攝像裝置的增益值,藉由被調整了前述增益值的複數的攝像裝置的各者來對前述複數的基準標記進行攝像而取得畫像,以前述取得的畫像會形成預定的畫像之方式進行畫像變換,保存進行前述畫像變換時的參數之控制部, 以前述複數的攝像裝置來對位於前述基板上的沿著前述寬度方向的一列的複數的附件區域的攝像對象物進行攝像而取得複數的畫像,根據取得的複數的前述畫像來產生合成畫像,根據前述合成畫像來識別前述攝像對象物之工序;及 將前述基板搬送於該基板的長度方向而以前述複數的攝像裝置來對其次的列的複數的附件區域進行攝像之工序。
  12. 如請求項11的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更具備: 藉由畫像處理來檢測出攝像後的前述基準標記的位置,藉由投影轉換來將攝像後的前述基準標記的座標移動至位於畫像的四個角落的基準座標,保存用在前述投影轉換的變換行列的參數之工序。
  13. 如請求項12的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更具備: 藉由前述參數來投影轉換所取得的複數的前述攝像對象物的畫像的各者,將前述被投影轉換的畫像連接在一起而產生合成畫像之工序。
  14. 如請求項11的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更具備: 根據對前述平台進行攝像後的各畫像的中央部的明亮度的平均值來算出前述攝像裝置的明亮度,根據算出的明亮度來特定最明亮的攝像裝置,以能形成和前述被特定的攝像裝置同明亮度之方式調整其他的攝像裝置的增益值之工序。
  15. 如請求項11~14的任一項的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更具備:在前述基板塗佈膏狀黏著劑的工序, 前述攝像對象物是被塗佈的前述膏狀黏著劑。
TW111126081A 2021-09-13 2022-07-12 黏晶裝置及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TWI8186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48779A JP2023041413A (ja) 2021-09-13 2021-09-13 ダイボンディング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21-148779 2021-09-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2318A true TW202312318A (zh) 2023-03-16
TWI818620B TWI818620B (zh) 2023-10-11

Family

ID=85431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6081A TWI818620B (zh) 2021-09-13 2022-07-12 黏晶裝置及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41413A (zh)
CN (1) CN115799141A (zh)
TW (1) TWI81862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39006A (ja) * 2009-08-18 2011-02-24 Topcon Corp 測定装置
JP2013250225A (ja) * 2012-06-04 2013-12-12 Toray Eng Co Ltd 外観検査装置及び外観検査方法
JP6584234B2 (ja) * 2015-08-31 2019-10-02 ファスフォードテクノロジ株式会社 ダイボンダ、ボンディング方法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846958B2 (ja) * 2017-03-09 2021-03-24 ファスフォードテクノロジ株式会社 ダイボンディング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300353B2 (ja) * 2019-09-13 2023-06-29 ファスフォードテクノロジ株式会社 ダイボンディング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41413A (ja) 2023-03-24
TWI818620B (zh) 2023-10-11
CN115799141A (zh)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46958B2 (ja) ダイボンディング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1320254A (zh) 固晶裝置及固晶方法
CN108364880B (zh) 半导体制造装置及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JP7029900B2 (ja) ダイボンディング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0012568A (ja) ダイボンダ
TWI702661B (zh) 晶粒接合器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TW201911448A (zh) 半導體製造裝置及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TWI798619B (zh) 晶粒接合裝置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JP2024019446A (ja) 実装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818620B (zh) 黏晶裝置及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TW202119506A (zh) 黏晶裝置及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JP6952623B2 (ja) ダイボンディング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110167B2 (ja) ダイ認識手段及びダイ認識方法並びにダイボンダ
JP6836938B2 (ja) ダイボンディング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786739B (zh) 晶粒接合裝置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JP2022145998A (ja) ダイボンディング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6759329A (zh) 安装装置、检查装置及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JP4142233B2 (ja) 部品吸着ヘッド、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部品実装装置並びに部品実装方法
JP2003188595A (ja) 電子部品搭載装置および電子部品搭載方法
JPH11274240A (ja) 電子部品の実装装置および実装方法
JP2000286452A (ja) 発光素子の発光中心検出方法
JP2003218591A (ja) 部材載装機器
JP2024024567A (ja) 半導体製造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H11135995A (ja) 部品搭載装置
JP2003249796A (ja) 部材載装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