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0992A - 旋轉軸構造、機械、機器人及致動器 - Google Patents

旋轉軸構造、機械、機器人及致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0992A
TW202310992A TW111128910A TW111128910A TW202310992A TW 202310992 A TW202310992 A TW 202310992A TW 111128910 A TW111128910 A TW 111128910A TW 111128910 A TW111128910 A TW 111128910A TW 202310992 A TW202310992 A TW 20231099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axis
shaft structure
sensor
ar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8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山一隆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0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099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7/00J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9/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nipulators, e.g. for monitoring, for viewing; Safety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nipulators
    • B25J19/02Sens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先前,要求將機器人之關節構造小型化。機器人之關節構造50具備:固定部136;旋轉部134,其係可繞軸線J4旋轉地設置於固定部136者,且具有第1旋轉要素56、及配置於該第1旋轉要素56與固定部136之間之第2旋轉要素90;及保護管58,其係配置於固定部136及旋轉部134之內部者,具有筒狀部112及凸緣部114,且以穿過該筒狀部112之內部之方式供線條體26配線。保護管58藉由凸緣部114被夾於第1旋轉要素56與第2旋轉要素90之間,而以筒狀部112與軸線J4平行延伸之方式受到保持。

Description

旋轉軸構造、機械、機器人及致動器
本揭示係關於一種旋轉軸構造、及機械。
已知有一種機械(具體而言為機器人)之旋轉軸構造(例如,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9-028875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先前,要求將機械之設計高密度化,因此尋求將機械之旋轉軸構造小型化。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於本揭示之一態樣中,旋轉軸構造具備:中空之固定部;旋轉部,其係以可繞軸線旋轉之方式設置於固定部之中空之旋轉部,且具有第1旋轉要素、及配置於該第1旋轉要素與固定部之間,固定於該第1旋轉要素之第2旋轉要素;及保護管,其係配置於固定部及旋轉部之內部之中空之保護管,且具有筒狀部、及自該筒狀部向徑向外側延伸之凸緣部,以穿過該筒狀部之內部之方式供線條體配線;且保護管藉由凸緣部被夾於第1旋轉要素與第2旋轉要素之間,而以筒狀部與軸線平行延伸之方式受到保持,與該第1旋轉要素及該第2旋轉要素一同相對於固定部旋轉。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揭示,因可無需使用螺栓等之緊固件,穩定地保持保護管,故與使用緊固件固定凸緣部之情形相比,可將旋轉軸構造之軸向尺寸小型化。
以下,基於圖式,詳細地說明本揭示之實施形態。另,於以下說明之各個實施形態中,對相同之要素標註相同符號,省略重複之說明。首先,參照圖1,對一實施形態之機械10進行說明。機械10係垂直多關節機器人,且具備基底部12、回轉基底14、上腕部臂16、前腕部臂18、及手腕20。於本實施形態中,回轉基底14、上腕部臂16、前腕部臂18、及手腕20分別中空。
基底部12固定於作業單元之地板、或自動搬送車(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之上。回轉基底14以可繞第1軸線J1旋動之方式設置於基底部12。第1軸線J1亦可與垂直方向平行地配置。上腕部臂16以其基端部16a可繞與第1軸線J1正交之第2軸線J2旋動之方式設置於回轉基底14。
於本實施形態中,前腕部臂18具有基端臂22、及前端臂24。基端臂22具有:基部22a,其以可繞與第2軸線J2平行之第3軸線J3旋動之方式設置於上腕部臂16之前端部16b;及圓筒部22b,其自該基部22a,向與第3軸線J3正交之第4軸線J4之方向延伸。另一方面,前端臂24以其之基端部24a可繞第4軸線J4旋動之方式設置於圓筒部22b。
手腕20具有手腕基底20a、及手腕凸緣20b。手腕基底20a具有大致L字狀之外形,以可繞與第4軸線J4正交之第5軸線J5旋動之方式設置於前端臂24之前端部24b。手腕凸緣20b以可繞與第5軸線J5正交之第6軸線J6旋動之方式設置於手腕基底20a。
未圖示之末端執行器(機器人手、焊接槍、切削工具、雷射加工頭等)可裝卸地安裝於手腕凸緣20b。機械10藉由分別使回轉基底14、上腕部臂16、前腕部臂18(基端臂22、前端臂24)、及手腕20(手腕基底20a、手腕凸緣20b)繞各軸線J1~J6旋動,而將末端執行器定位於任意位置,由該末端執行器對工件進行特定作業(工件處理、焊接、切削加工、雷射加工等)。另,於本文中,「軸線」亦可定義為「旋轉軸線」。
機械10進而具備線條體26、及旋轉軸構造50。線條體26例如包含:向內置於機械10之電動機(例如,伺服馬達)供給電力之動力線、傳送用以控制末端執行器之信號之控制用信號線、或空氣管等。
線條體26之一端與機械10之控制裝置(未圖示)連接,另一方面,另一端與末端執行器連接。線條體26以穿過基底部12、回轉基底14、上腕部臂16、前腕部臂18、及手腕20之內部連接於末端執行器連接之方式進行配線。另,線條體26及旋轉軸構造50構成機械10之致動器。
旋轉軸構造50配置於基端臂22與前端臂24之間,使該前端臂24相對於該基端臂22繞第4軸線J4旋轉驅動。以下,參照圖2,對旋轉軸構造50進行說明。另,於以下之說明中,將第4軸線J4之方向設為軸向,將以第4軸線J4為中心之圓之半徑向設為徑向,將該圓之圓周方向設為周方向。又,為了方便起見,將圖2中之箭頭B所示之方向稱為軸向前方。
旋轉軸構造50具備電動機52、減速機54、感測器56(第1旋轉要素)、保護管58、夾具構件59及60。於本實施形態中,電動機52、減速機54、及感測器56以第4軸線J4為基準大致同軸地配置,排列配置於軸向。
電動機52具有外殼62、定子64、轉子66、編碼器68、及電磁剎車70。外殼62係筒狀,將定子64、轉子66、編碼器68、及電磁剎車70收納於內部。外殼62固定於基端臂22(圖1)之圓筒部22b。
定子64具有固定於外殼62之筒狀之定子芯72、與捲繞於該定子芯72之線圈74。轉子66可旋轉地配置於定子64之徑向內側。具體而言,轉子66具有轉子軸76(第3旋轉要素)、及轉子芯78。
轉子軸76係圓筒狀,於軸向筆直延伸。轉子軸76藉由軸承80及82,可旋轉地支持於外殼62。軸承80介插於外殼62之支持壁62a與轉子軸76之間,軸承82介插於外殼62之支持壁62b與轉子軸76之間。又,於支持壁62b與轉子軸76之間介插有圓環狀之油封83。
支持壁62a配置於定子64及轉子芯78之軸向後側,另一方面,支持壁62b配置於定子64及轉子芯78之軸向前側。藉由支持壁62a及62b,於外殼62之內部劃定出收納定子64及轉子芯78之空間S1。
轉子芯78係內置排列於周方向之複數個磁鐵(未圖示)之圓筒狀之構件,以與轉子軸76一體旋轉之方式固定於該轉子軸76之外周面。定子64藉由施加於線圈74之電壓產生周方向之旋轉磁場,藉此,產生將轉子芯78於周方向旋轉驅動之動力。如此,轉子66相對於外殼62及定子64,繞第4軸線J4旋轉。
編碼器68檢測轉子66之旋轉(例如,旋轉位置或旋轉角度)。具體而言,編碼器68具有旋轉縫隙68a、發光部68b、及受光部68c。旋轉縫隙68a具有複數個縫隙,以與轉子軸76一體旋轉之方式固設於該轉子軸76之外周面。旋轉縫隙68a配置於發光部68b與受光部68c之間。
發光部68b固定於外殼62,朝旋轉縫隙68a輸出光。受光部68c固定於外殼62,接收發光部68b輸出之光。更具體而言,發光部68b輸出之光藉由穿過形成於旋轉縫隙68a之縫隙而圖案化,並入射至受光部68c。編碼器68基於受光部68c接收之經圖案化之光,檢測轉子66之旋轉。
電磁剎車70將轉子66之旋轉進行制動。具體而言,電磁剎車70具有剎車盤70a、端板70b、電樞70c、及剎車芯70d。剎車盤70a以與轉子軸76一體旋轉之方式固設於該轉子軸76之外周面。
端板70b固定於剎車芯70d。電樞70c與端板70b對向配置,以於軸向可動之方式設置於剎車芯70d。剎車盤70a配置於端板70b與電樞70c之間,電樞70c藉由線圈彈簧等之賦能構件(未圖示),朝剎車盤70a賦能。
剎車芯70d固定於外殼62,於該剎車芯70d捲繞有剎車線圈(未圖示)。若對該剎車線圈施加電壓,則剎車芯70d被激磁,藉此,電樞70c被剎車芯70d吸引,而背離剎車盤70a。如此,電磁剎車70解除對轉子66之制動,該轉子66可旋轉。
另一方面,若對剎車線圈施加之電壓變為零,則剎車芯70d之激磁被解除,電樞70c藉由賦能構件之作用,被按壓於剎車盤70a。如此,電磁剎車70將轉子66之旋轉進行制動。編碼器68及電磁剎車70配置於支持壁62a之軸向後側,藉由支持壁62a、與外殼62之軸向後方之端壁62c,於外殼62之內部劃定出收納編碼器68及電磁剎車70之空間S2。
減速機54設置於電動機52之軸向前側,將轉子66之旋轉進行減速。具體而言,減速機54係例如行星齒輪減速機、波動齒輪減速機、或擺線減速機,且外殼84具有內齒輪86(第4旋轉要素)、外齒輪88(第4旋轉要素)、及輸出軸90(第2旋轉要素)。
外殼84係筒狀,且固定於電動機52之外殼62。內齒輪86以環繞轉子軸76之軸向前端部之方式配置,與形成於該軸向前端部之齒輪部嚙合。外齒輪88經由軸承92可旋轉地支持於外殼62,配置於內齒輪86之徑向外側並與該內齒輪86嚙合。
輸出軸90係圓環狀,且以可繞第4軸線J4旋轉之方式,設置於外殼84之軸向前側。更具體而言,輸出軸90具有本體部94、外凸緣96、及內凸緣98。本體部94經由輸出銷95與外齒輪88連結,外齒輪88之旋轉通過輸出銷95,傳遞至本體部94。又,於本體部94之內周面94a與轉子軸76之間,介插有圓環狀之油封100。油封83及100防止填充於旋轉軸構造50之內部之潤滑劑漏出。
外凸緣96自本體部94之外周面94b向徑向外側突出,於周方向延伸。另一方面,內凸緣98自本體部94之內周面94a向徑向內側突出,於周方向延伸。內凸緣98與轉子軸76之軸向前端76a隔開配置於軸向前側。
感測器56相鄰配置於輸出軸90之軸向前側,檢測作用於該感測器56之力(例如,扭矩)。以下,參照圖3,對感測器56進行說明。感測器56係圓環狀,且具有內環102、外環104、複數個梁部106、及複數個應變計108。
內環102於其中心部具有貫通孔。外環104隔開配置於內環102之徑向外側。梁部106於內環102與外環104之間於徑向延伸,於周方向以大致等間隔排列配置。於周方向上彼此相鄰之2個梁部106之間劃定出空隙110。
應變計108設置於各個梁部106,將梁部106中產生之應變轉換為電性信號。於本實施形態中,內環102藉由螺栓等之緊固件(未圖示)固定於輸出軸90,另一方面,外環104藉由螺栓等之緊固件(未圖示)固定於前端臂24之基端部24a。於該狀態下,內環102與輸出軸90抵接,另一方面,外環104及梁部106與輸出軸90隔開。
再次參照圖2,保護管58係中空,且配置於電動機52、減速機54、及感測器56之內部。於本實施形態中,保護管58由樹脂構成,具有高於轉子66(具體而言,轉子軸76)、感測器56、及輸出軸90之可撓性。
更具體而言,保護管58具有筒狀部112、及凸緣部114。筒狀部112係於軸向筆直延伸之圓筒狀之構件,且上述轉子軸76以自徑向外側環繞該筒狀部112之方式,隔開配置於該筒狀部112之徑向外側。因此,筒狀部112之外周面與轉子軸76之內周面於徑向上相互隔開不接觸。
凸緣部114係圓環狀,且自筒狀部112之軸向前端向徑向外側延伸,於周方向延伸。更具體而言,如圖4所示,凸緣部114具有軸向前側之端面114a、軸向後側之端面114b、及形成於該端面114a之環狀凹部114c。
凸緣部114被夾於輸出軸90之內凸緣98、與感測器56之內環102之間,藉此,保護管58以筒狀部112與第4軸線J4平行延伸之方式受到保持。如此,保護管58與電動機52(具體而言,外殼62、定子64及轉子66)、減速機54(具體而言,外殼84、內齒輪86、外齒輪88及輸出軸90)、及感測器56以第4軸線J4為基準大致同軸配置。
此處,於本實施形態中,旋轉軸構造50進而具備介插於凸緣部114與感測器56之間之彈性構件116。彈性構件116係例如由橡膠材料構成之O形環,以自凸緣部114之端面114a向軸向前側突出之方式收納於該凸緣部114之凹部114c。
更具體而言,彈性構件116介插於凸緣部114、與感測器56之內環102之間,與該內環102接觸。於將感測器56固定於輸出軸90之狀態下,彈性構件116於凸緣部114與內環102之間被壓縮,凸緣部114之端面114a與內環102之軸向後側之端面102a於軸向後側隔開。即,於本實施形態中,彈性構件116與內環102接觸,另一方面,凸緣部114不與內環102接觸。
藉由於凸緣部114與內環102之間被壓縮之彈性構件116產生之彈性復原力,凸緣部114之端面114b被按壓於輸出軸90之內凸緣98之軸向前側之端面98a並與該端面98a面接觸,藉此,保護管58以與感測器56及輸出軸90一體旋轉之方式受到保持。
另,內凸緣98之端面98a為了提高平坦度亦可藉由切削加工形成。根據該構成,可使內凸緣98之端面98a與凸緣部114之端面114b密接,使兩者之間之摩擦力增大。因此,於感測器56及輸出軸90旋轉之時,防止保護管58之凸緣部114相對於該感測器56及該輸出軸90於周方向偏移,因此,可使保護管58與感測器56及輸出軸90一體旋轉。
再次參照圖2,夾具構件59配置於電動機52之外殼62之軸向後側。具體而言,如圖2及圖5所示,夾具構件59具有本體部118、夾具臂120、及夾具部122。本體部118係具有大致梯形形狀之外形之平板構件,且藉由複數個緊固件124(例如,螺栓)固定於外殼62之端壁62c之軸向後側。
夾具臂120具有:第1臂120a,其自本體部118之徑向內端向徑向內側延伸;及第2臂120b,其自該第1臂120a之徑向內端向軸向前方延伸。第2臂120b與第1臂120a正交,以軸向前端部進入筒狀部112之內部之方式延伸。夾具部122係例如圓環狀之構件,固定於第2臂120b之軸向前端部,且配置於筒狀部112之徑向內側。
夾具部122藉由將線條體26插通固定於其內部,而夾持該線條體26。另,夾具部122不限於圓環狀之構件,亦可為具有可開閉之一對爪部,且藉由以該一對爪部夾持線條體26而夾持該線條體26者。亦可取而代之,夾具部122為以保護用之彈性體包覆線條體26,並以尼龍帶等拘束具將該彈性體之外周捆綁於夾具臂120b而拘束者。
第1臂120a與外殼62之端壁62c、轉子軸76之軸向後端、及筒狀部112之軸向後端隔開配置於軸向後側。又,第2臂120b及夾具部122與筒狀部112隔開配置於徑向內側。
因此,夾具構件59不與保護管58及轉子66接觸,不會干涉該保護管58及該轉子66之旋轉。另一方面,第2臂120b及夾具部122配置於徑向外側上與第4軸線J4隔開(換言之,偏離第4軸線J4)之位置。
夾具構件60配置於感測器56之軸向前側。具體而言,如圖2及圖6所示,夾具構件60具有本體部126、夾具臂128、及夾具部130。本體部126係具有大致四角形之外形之中空之平板構件,藉由複數個緊固件132(例如,螺栓)以與感測器56之軸向前方隔開之方式固定於輸出軸90。於本實施形態中,各個緊固件132穿過感測器56之空隙110,以前端緊固於形成於輸出軸90之本體部94之緊固孔94c(圖4)。
夾具臂128具有:第1臂128a,其自形成本體部126之一頂角之部分之內面向徑向內側延伸;及第2臂128b,其自該第1臂128a之徑向內端向軸向後方延伸。第2臂128b與第1臂128a正交,以軸向後端部進入至感測器56之內環102之內部之方式延伸。
夾具部130係例如圓環狀之構件,固定於第2臂128b之軸向後端部,配置於內環102之徑向內側。夾具部130藉由將線條體26插通固定於其內部,而夾持該線條體26。另,夾具部130亦可為具有可開閉之一對爪部,藉由以該一對爪部夾持線條體26,而夾持該線條體26者。
亦可取而代之,夾具部130為由保護用之彈性體包覆線條體26,以尼龍帶等之拘束具將該彈性體之外周捆綁於夾具臂128b而拘束者。於本實施形態中,第2臂128b之軸向後端、及夾具部130隔開配置於較保護管58之凸緣部114更靠軸向前方。
又,本體部126及第1臂128a與感測器56隔開配置於軸向前方,第2臂128b及夾具部130配置於較內環102及筒狀部112之內周面更靠徑向內側之位置。如此,於本實施形態中,夾具構件60與感測器56隔開,不與該感測器56接觸。再者,如上所述,緊固件132亦藉由穿過感測器56之空隙110而不與該感測器56接觸。
如此,藉由夾具構件60、與將該夾具構件60固定於輸出軸90之緊固件132空間上與感測器56完全分離,而將自夾具構件60及緊固件132施加於感測器56之力實質上設為零。藉此,可提高感測器56之力檢測精度。
又,因夾具構件60不與保護管58及轉子66接觸,故不會干涉該保護管58及該轉子66之旋轉。另一方面,第2臂128b及夾具部130配置於徑向外側上與第4軸線J4隔開之位置。另,夾具部122與第4軸線J4之徑向距離(偏移距離)、與夾具部130與第4軸線J4之徑向距離亦可彼此相同。
線條體26以穿過保護管58之筒狀部112、及感測器56之內環102之內部之方式進行配線。具體而言,線條體26自筒狀部112之軸向後側之開口向該筒狀部112之內部延伸,於旋轉軸構造50之軸向後端部之位置由夾具部122夾持。
且,線條體26自夾具部122彎曲且向軸向前方延伸,於旋轉軸構造50之軸向前端部之位置,由夾具部130夾持。且,線條體26自夾具部130向軸向前方延伸,穿過內環102及夾具構件60之內部,引出至旋轉軸構造50之軸向前側。此處,於本實施形態中,夾具部122及130以線條體26於兩者之間彎曲之方式,夾持該線條體26。
即,於夾具部122及130之間延伸之線條體26之總長長於夾具部122及130之間之軸向距離。根據該構成,於夾具部122及130之間,不會將線條體26張緊,可防止於旋轉軸構造50運轉時對線條體26施加過度之張力。因此,可實現線條體26之長壽命化。
接著,對旋轉軸構造50之動作進行說明。若電動機52之定子64使轉子66以速度V1於周方向旋轉,則藉由轉子軸76(第3旋轉要素),減速機54之內齒輪86及外齒輪88(第4旋轉要素)亦各自旋轉。內齒輪86及外齒輪88介插於轉子軸76與輸出軸90(第2旋轉要素)之間,將該轉子軸76之旋轉自速度V1減速至速度V2(≪V1)之後,經由輸出銷95傳遞至輸出軸90。如此,減速機車54將轉子66之旋轉減速。例如,速度V2為速度V1之1%以下。
感測器56(第1旋轉要素)與輸出軸90一起一體地以速度V2於周方向旋轉,其結果,固定於感測器56之外環104之前端臂24亦以速度V2於周方向旋轉。如此,前端臂24相對於基端臂22旋轉。
如此,藉由定子64產生之動力,轉子66(轉子軸76、轉子芯78)、內齒輪86、外齒輪88、輸出軸90、及感測器56各自旋轉。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轉子66、內齒輪86、外齒輪88、輸出軸90、及感測器56構成旋轉軸構造50之旋轉部134。
另一方面,電動機52之外殼62及定子64(定子芯72、線圈74)、與減速及54之外殼84相對於基端臂22固定。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外殼62及84與定子64構成旋轉軸構造50之固定部136。旋轉部134及固定部136各自為中空,且旋轉部134以可於周方向旋轉之方式設置於固定部136。
當輸出軸90及感測器56旋轉時,保護管58亦與輸出軸90及感測器56一起以速度V2於周方向旋轉。因此,轉子軸76相對於保護管58,以相對速度δV=V1-V2相對旋轉。此處,如上所述,因凸緣部114被夾於輸出軸90(具體而言,內凸緣98)與感測器56(具體而言,內環102)之間,故筒狀部112以與第4軸線J4平行延伸之方式受到保持,藉此,筒狀部112與轉子軸76於徑向上相互隔開。
根據該構成,因可確實地使筒狀部112與轉子軸76彼此隔開,故即使於旋轉軸構造50之運轉時轉子軸76相對於保護管58相對旋轉,保護管58亦不會干涉轉子軸76之旋轉,又,可防止因保護管58與轉子軸76接觸引起該保護管58損傷。
當輸出軸90旋轉時,固定於該輸出軸90之夾具構件60亦與輸出軸90一起以速度V2於周方向旋轉。因此,夾具構件60之夾具部130相對於夾具構件59之夾具部122於周方向移位。伴隨於此,線條體26於夾具部122及130之間扭轉。
然而,如上所述,因夾具部122及130之間之線條體26之總長設定為長於夾具部122及130之間之軸向距離,故即使線條體26扭轉,亦可防止對該線條體26施加過度之張力。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旋轉軸構造50具備:中空之固定部136(外殼62及84、定子64);中空之旋轉部134(轉子66、內齒輪86、外齒輪88、輸出軸90、及感測器56),其以可繞軸線J4旋轉之方式設置於固定部136;及中空之保護管58,其配置於固定部136及旋轉部134之內部。
且,旋轉部134具有第1旋轉要素(感測器56)、及配置於該第1旋轉要素56與固定部136之間,固定於該第1旋轉要素56之第2旋轉要素(輸出軸90),保護管58藉由凸緣部114被夾於第1旋轉要素56與第2旋轉要素90之間,而以筒狀部112與軸線A4平行延伸之方式受到保持。
根據該構成,因可無需使用螺栓等之緊固件,穩定地保持保護管58,故與使用緊固件固定凸緣部114之情形相比,可將旋轉軸構造50之軸向尺寸小型化。因此,可將旋轉軸構造50應用於相對小型之機械,且可實現旋轉軸構造50之輕量化及零件件數之削減。又,因可與軸向平行地穩定保持筒狀部112,故即使於旋轉軸構造50之運轉時保護管58旋轉,亦可穩定保護配線於筒狀部112之內部之線條體26。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旋轉部134進而具有:第3旋轉要素(轉子軸76),其以環繞筒狀部112之方式隔開配置於該筒狀部112之徑向外側;及第4旋轉要素(內齒輪86及外齒輪88),其介插於第2旋轉要素90與第3旋轉要素76之間,將該第3旋轉要素76之旋轉減速,並傳遞至第2旋轉要素90。
根據該構成,可藉由第4旋轉要素86及88,提高第2旋轉要素90之旋轉扭矩。又,可藉由與軸向平行地保持筒狀部112,而確實地使筒狀部112與第3旋轉要素76隔開。藉此,即使於旋轉軸構造50運轉時第3旋轉要素76相對於保護管58相對旋轉,如上所述,亦可防止保護管58與第3旋轉要素76之干涉,因此,可防止保護管58損傷。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固定部136具有產生將旋轉部134旋轉驅動之動力之定子64,第1旋轉要素56、第2旋轉要素90、及定子64排列配置於軸向。根據該構成,可將旋轉軸構造50之徑向尺寸小型化。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旋轉軸構造50進而具備介插於第1旋轉要素56與凸緣部114之間之彈性構件116。根據該構成,可藉由於第1旋轉要素56與凸緣部114之間被壓縮之彈性構件116產生之彈性復原力,穩定地保持保護管58。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旋轉要素56為檢測作用於該第1旋轉要素56之力之感測器56,彈性構件116介插於感測器56與凸緣部114之間,凸緣部114與該感測器56隔開。根據該構成,可防止自凸緣部114對感測器56施加力,另一方面,藉由自彈性構件116施加於感測器56之力,感測器56中產生之應變相對較小,故可提高感測器56之力檢測精度。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感測器56具有內環102、配置於該內環102之徑向外側之外環104、於內環102與外環104之間於徑向延伸之梁部106、及設置於該梁部106之應變計108,彈性構件116介插於內環102與凸緣部114之間。
根據該構成,除了彈性構件116對內環102產生之應變如上述相對較小以外,因彈性構件116未與梁部106接觸,故可確實地防止自彈性構件116施加之力對設置於梁部106之應變計108造成之影響。因此,可更有效果地提高感測器56之力檢測精度。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保護管58由樹脂構成。根據該構成,由於可降低因線條體26與保護管58接觸而導致該線條體26損傷之虞,故可穩定地保護線條體26。又,於本實施形態中,旋轉部134與保護管58以軸線J4為基準同軸配置。根據該構成,於保護管58與第1旋轉要素56及第2旋轉要素一同旋轉之時,該保護管58不會於徑向移位。因此,於保護管58之旋轉時可穩定地保護線條體26。
接著,參照圖7,對另一實施形態之旋轉軸構造50'進行說明。旋轉軸構造50'與上述之旋轉軸構造50於保護管58'不同。保護管58'具有筒狀部112'、及凸緣部114。於本實施形態中,筒狀部112'之軸向前端部112a配置於感測器56之內環102之內部。
另,軸向前端部112a可於徑向內側與內環102之內周面隔開。於該情形時,可避免保護管58'與感測器56接觸,防止自保護管58'對感測器56施加力。又,筒狀部112'之軸向前側之端面112b可配置於與感測器56之軸向前側之端面大致相同之軸向位置。夾具部130於內環102之內部,配置於凸緣部114與筒狀部112'之端面112b之間之軸向位置。
另,於旋轉軸構造50或50'中,夾具部130於內環102之內部亦可配置於與感測器56之軸向前側之端面大致相同之軸向位置。又,於旋轉軸構造50或50'中,夾具部122(圖2)於筒狀部112或112'之內部,亦可配置於與該筒狀部112或112'之軸向後側之端面大致相同之軸向位置。
根據該構成,於旋轉軸構造50或50'中,可將配置於旋轉部134及固定部136之內部之夾具部122及130之間之距離最大化。因此,即使於旋轉軸構造50或50'之運轉時,夾具部130相對於夾具部122於周方向移位,亦可緩和線條體26之扭轉,因此,亦可降低施加於線條體26之張力。
另,保護管58或58'亦可由樹脂與金屬(例如鐵)之組合構成。例如,凸緣部114由金屬構成,另一方面,筒狀部112或112'亦可由樹脂構成。於該情形時,凸緣部114之軸向後側之端面114b為了提高平坦度可藉由切削加工形成。根據該構成,可使該端面114b、與內凸緣98之端面98a密接,增大兩者之間之摩擦力。另,保護管58或58'亦可僅由金屬構成。
又,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已對第1旋轉要素為檢測力之感測器56之情形進行敘述。然而,不限於此,第1旋轉要素亦可具有感測器56、與固定於該感測器56之構件。亦可取而代之,第1旋轉要素僅為金屬構件,或者為前端臂24之基端部24a之一部分。相同地,第2旋轉要素90不限於減速機54之輸出軸90,例如亦可為檢測力之感測器,又可為其他之任意構件。
又,亦可自上述之旋轉軸構造50或50'省略減速機54。於該情形時,亦可於轉子軸76之軸向前端部固設環狀之第2旋轉要素,於該第2旋轉要素與第1旋轉要素(例如,感測器56)之間,夾持保護管58之凸緣部114。
又,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已對電動機53、減速機54、及感測器56以第4軸線J4為基準大致同軸配置,且於軸向排列配置之情形進行敘述。然而,不限於此,例如,電動機52亦可配置於自軸線A4偏移之位置。
於該情形時,電動機52亦可具有:定子64,其配置於自軸線A4偏移之位置;輸出軸,其藉由定子64旋轉驅動;轉子軸76,其與軸線A4同軸配置;及旋轉傳遞機構(例如,皮帶輪機構),其將該輸出軸之旋轉傳遞至該轉子軸76。又,電動機52亦可配置於減速機54及感測器56之徑向外側。
又,亦可自上述之旋轉軸構造50或50'省略彈性構件116。於該情形時,亦可以與感測器56接觸之方式,於感測器56與輸出軸90之間夾持保護管58之凸緣部114。又,感測器56不限於具有內環102、外環104、及梁部106之形態,例如,亦可為如於內環102之圓環構件設置應變計108之形態。
又,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已對保護管58及58'以軸線J4為基準與旋轉部134同軸配置之情形進行敘述。然而,不限於此,保護管58或58'之中心軸亦可配置於自第4軸線J4朝徑向偏移之位置。於該情形時,筒狀部112或112'以與第4軸線J4平行延伸之方式受到保持,另一方面,筒狀部112或112'之中心軸自第4軸線J4朝徑向偏移特定距離而配置。
又,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已對外殼62固定於基端臂22之圓筒部22b,感測器56(外環104)固定於前端臂24之基端部24a之情形進行說明。然而,不限於此,外殼62亦可固定於前端臂24之基端部24a,感測器56(例如外環104)亦可固定於基端臂22之圓筒部22b。
於該情形時,若電動機52之定子64產生旋轉驅動轉子66之動力,則旋轉部134之感測器56及輸出軸90相對於基端臂22之圓筒部22b固定,另一方面,固定部136相對於旋轉部134及圓筒部22b旋轉。於該情形時,旋轉部134亦可視作相對於固定部136相對旋轉。即,於本文中,所謂「旋轉部」可定義為相對於「固定部」相對旋轉者。
又,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已對旋轉軸構造50及50'配置於基端臂22與前端臂24之間,使前端臂24相對於基端臂22繞第4軸線J4旋轉驅動之情形進行敘述。然而,旋轉軸50或50'亦可設置於機械10之任一關節之軸線J1、J2、J3、J5、或J6。
例如,旋轉軸構造50或50'亦可配置於回轉基底14、與上腕部臂16之基端部16a之間,使上腕部臂16相對於回轉基底14繞第2軸線J2旋轉驅動,或者亦可配置於上腕部臂16之前端部16b、與前腕部臂18之基部22a之間,使前腕部臂18相對於上腕部臂16繞第3軸線J3旋轉驅動。
又,機械10不限於如圖1所示之垂直多關節機器人,亦可為水平多關節機器人、或並聯機器人等任意類型之機器人、或者亦可為能旋轉地支持工件之旋轉式定位器等具備繞軸線A旋動驅動之可動組件之任意類型之機械。以上,雖已通過實施形態說明本揭示,但上述之實施形態並非限定專利申請之範圍之發明者。
10:機械 12:基底部 14:回轉基底 16:上腕部臂 16a:基端部 16b:前端部 18:前腕部臂 20:手腕 20a:手腕基底 20b:手腕凸緣 22:基端臂 22a:基部 22b:圓筒部 24:前端臂 24a:基端部 24b:前端部 26:線條體 50:旋轉軸構造 50':旋轉軸構造 52:電動機 54:減速機 56:感測器(第1旋轉要素) 58:保護管 58':保護管 59:夾具構件 60:夾具構件 62:外殼 62a:支持壁 62b:支持壁 62c:端壁 64:定子 66:轉子 68:編碼器 68a:旋轉縫隙 68b:發光部 68c:受光部 70:電磁剎車 70a:剎車盤 70b:端板 70c:電樞 70d:剎車芯 72:定子芯 74:線圈 76:轉子軸(第3旋轉要素) 76a:軸向前端 78:轉子芯 80:軸承 82:軸承 83:油封 84:外殼 86:內齒輪(第4旋轉要素) 88:外齒輪(第4旋轉要素) 90:輸出軸(第2旋轉要素) 92:軸承 94:本體部 94a:內周面 94b:外周面 94c:緊固孔 95:輸出銷 96:外凸緣 98:內凸緣 98a:端面 100:油封 102:內環 102a:端面 104:外環 106:梁部 108:應變計 110:空隙 112:筒狀部 112a:軸向前端部 112b:端面 112':筒狀部 114:凸緣部 114a:端面 114b:端面 114c:凹部 116:彈性構件 118:本體部 120:夾具臂 120a:第1臂 120b:第2臂 122:夾具部 124:緊固件 126:本體部 128:夾具臂 128a:第1臂 128b:第2臂 130:夾具部 132:緊固件 134:旋轉部 136:固定部 J1:軸線(第1軸線) J2:軸線(第2軸線) J3:軸線(第3軸線) J4:軸線(第4軸線) J5:軸線(第5軸線) J6:軸線(第6軸線) S1:空間 S2:空間
圖1係一實施形態之機械之立體圖。 圖2係一實施形態之旋轉軸構造之側方剖視圖。 圖3係自軸向觀察圖2所示感測器之圖。 圖4係將圖2所示之凸緣部放大之放大圖。 圖5係自軸向後側觀察圖2所示之旋轉軸構造之圖。 圖6係自軸向前側觀察圖2所示之旋轉軸構造之圖。 圖7係另一實施形態之旋轉軸構造之側方剖視圖,且係將要部放大之放大圖。
26:線條體
50:旋轉軸構造
52:電動機
54:減速機
56:感測器(第1旋轉要素)
58:保護管
59:夾具構件
60:夾具構件
62:外殼
62a:支持壁
62b:支持壁
62c:端壁
64:定子
66:轉子
68:編碼器
68a:旋轉縫隙
68b:發光部
68c:受光部
70:電磁剎車
70a:剎車盤
70b:端板
70c:電樞
70d:剎車芯
72:定子芯
74:線圈
76:轉子軸(第3旋轉要素)
76a:軸向前端
78:轉子芯
80:軸承
82:軸承
83:油封
84:外殼
86:內齒輪(第4旋轉要素)
88:外齒輪(第4旋轉要素)
90:輸出軸(第2旋轉要素)
92:軸承
94:本體部
94a:內周面
94b:外周面
95:輸出銷
96:外凸緣
98:內凸緣
100:油封
102:內環
104:外環
108:應變計
110:空隙
112:筒狀部
114:凸緣部
118:本體部
120:夾具臂
120a:第1臂
120b:第2臂
122:夾具部
130:夾具部
134:旋轉部
136:固定部
J4:軸線(第4軸線)
S1:空間
S2:空間

Claims (11)

  1. 一種旋轉軸構造,其具備: 固定部,其為中空; 旋轉部,其係以可繞軸線旋轉之方式設置於上述固定部之中空之旋轉部,且具有第1旋轉要素、及設置於該第1旋轉要素與上述固定部之間並固定於該第1旋轉要素之第2旋轉要素;及 保護管,其係配置於上述固定部及上述旋轉部之內部之中空之保護管,且具有筒狀部、及自該筒狀部向徑向外側延伸之凸緣部,並以穿過該筒狀部之內部之方式供線條體配線;且 上述保護管藉由上述凸緣部被夾於上述第1旋轉要素與上述第2旋轉要素之間,而以上述筒狀部與上述軸線平行延伸之方式受到保持,且與該第1旋轉要素及第2旋轉要素一同相對於上述固定部旋轉。
  2. 如請求項1之旋轉軸構造,其中 上述旋轉部進而具有: 第3旋轉要素,其以環繞上述筒狀部之方式於該筒狀部之徑向外側隔開配置;及 第4旋轉要素,其介插於上述第2旋轉要素與上述第3旋轉要素之間,將該第3旋轉要素之旋轉減速,並傳遞至該第2旋轉要素。
  3. 如請求項1或2之旋轉軸構造,其中 上述固定部具有產生旋轉驅動上述旋轉部之動力之定子, 上述第1旋轉要素、上述第2旋轉要素、及上述定子排列配置於上述軸線之方向。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旋轉軸構造,其進而具備:彈性構件,該彈性構件介插於上述第1旋轉要素與上述凸緣部之間。
  5. 如請求項4之旋轉軸構造,其中 上述第1旋轉要素具有檢測作用於該第1旋轉要素之力之感測器, 上述彈性構件介插於上述感測器與上述凸緣部之間,該凸緣部與該感測器隔開。
  6. 如請求項5之旋轉軸構造,其中 上述感測器具有: 內環; 外環,其配置於上述內環之徑向外側; 梁部,其於上述內環與上述外環之間於徑向延伸;及 應變計,其設置於上述梁部;且 上述彈性構件介插於上述內環與上述凸緣部之間。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旋轉軸構造,其中上述保護管由樹脂構成。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旋轉軸構造,其中上述旋轉部與上述保護管以上述軸線為基準同軸配置。
  9. 一種機械,其具備: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旋轉軸構造;及 上述線條體。
  10. 一種機器人,其具備: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旋轉軸構造;及 上述線條體。
  11. 一種致動器,其具備: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旋轉軸構造;及 上述線條體。
TW111128910A 2021-08-26 2022-08-02 旋轉軸構造、機械、機器人及致動器 TW2023109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1/031384 WO2023026435A1 (ja) 2021-08-26 2021-08-26 回転軸構造、及び機械
WOPCT/JP2021/031384 2021-08-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0992A true TW202310992A (zh) 2023-03-16

Family

ID=85322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8910A TW202310992A (zh) 2021-08-26 2022-08-02 旋轉軸構造、機械、機器人及致動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310992A (zh)
WO (1) WO202302643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9724C (zh) * 2006-02-28 2008-02-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空间机械臂模块化关节
JP2011002063A (ja) * 2009-06-19 2011-01-06 Sumitomo Heavy Ind Ltd 動力伝達装置
JP5899660B2 (ja) * 2011-06-03 2016-04-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ー装置、多軸駆動装置、並びにロボット装置
CN108015806A (zh) * 2017-12-04 2018-05-11 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机器人管线防磨结构
KR102162378B1 (ko) * 2018-12-27 2020-10-06 한국기계연구원 밀폐형 중공 구동 모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3026435A1 (zh) 2023-03-02
WO2023026435A1 (ja) 2023-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53578B2 (en) Pivoting apparatus of industrial robot
TWI431904B (zh) Hollow actuator
TWI461273B (zh) 機器人臂部件
CN111936276B (zh) 关节单元、机械臂以及机器人
TW201309441A (zh) 機器人
KR101194316B1 (ko) 중공구동모듈
CN111114616B (zh) 车辆转向装置
US20160221184A1 (en) Robot
US11668362B2 (en) Actuator and brake
US20160031093A1 (en) Robot
JP7381204B2 (ja) ロボット
TW202310992A (zh) 旋轉軸構造、機械、機器人及致動器
CN109551482B (zh) 一种驱控一体化力矩可测控机器人摆转关节模块
CN117140584A (zh) 驱动致动器以及机器人
JP7319116B2 (ja) 回転装置
JP7331466B2 (ja) ロボット
US20220281124A1 (en) Brake system for articulated mechanism
TW202319200A (zh) 旋轉軸構造及機械
JPH02237793A (ja) 産業用ロボット
JP6989540B2 (ja) ロボット
JP5779846B2 (ja) 駆動源ユニット、及びロボット
JP6344246B2 (ja) 回転電機
JP7512560B2 (ja) 回転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ロボット
JP2020205742A (ja) 回転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ロボット
US20230091582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ctuator, and actu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