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0896A - 可呼吸面罩 - Google Patents
可呼吸面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310896A TW202310896A TW111132978A TW111132978A TW202310896A TW 202310896 A TW202310896 A TW 202310896A TW 111132978 A TW111132978 A TW 111132978A TW 111132978 A TW111132978 A TW 111132978A TW 202310896 A TW202310896 A TW 202310896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kirt
- frame
- mouth
- nose
- mask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2—Divers' equipment
- B63C11/12—Diving masks
- B63C11/16—Diving masks with air supply by suction from diver, e.g. snorke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8/00—Breathing masks or helmets, e.g.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chemical agents or for use at high altitudes or incorporating a pump or compressor for reducing the inhalation effort
- A62B18/08—Component parts for gas-masks or gas-helmets, e.g. windows, straps, speech transmitters, signal-devices
- A62B18/10—Valv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33/00—Swimming equipment attachable to the head, e.g. swim caps or goggles
- A63B33/002—Swimming gogg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2—Divers' equipment
- B63C11/12—Diving masks
- B63C2011/125—Diving masks comprising nose-clips, i.e. pinching devices for closing the user's nose, other than rubber blisters integral with flexible mask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2—Divers' equipment
- B63C11/12—Diving masks
- B63C2011/128—Straps, or the like for fastening diving mask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buck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2—Divers' equipment
- B63C11/12—Diving masks
- B63C11/16—Diving masks with air supply by suction from diver, e.g. snorkels
- B63C2011/165—Diving masks with air supply by suction from diver, e.g. snorkel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air ducts leading from the mouthpiece to the air inlet or outlet open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一種可呼吸面罩,包含一主框、一透明鏡片部、一防水密封裙及一呼吸管。主框具有一鏡框、一口框及介於其中之鼻框。防水密封裙,一體成形出一眼裙部、一鼻裙部及一口裙部,眼裙部之前方具有一裙部框。透明鏡片部與裙部框,係共同防水鑲嵌於鏡框中,鼻裙部則自該鼻框向外突出,口裙部與口框間,設有一排水排氣閥,口裙部適可透過排水排氣閥及口框而向外界呈單向流體連通。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一遮蔽眼、鼻、口之水上面罩,特別是一輕便、呼吸效能極佳之可呼吸浮潛面罩。
目前的水上運動或休閒,關於讓使用者可以自由呼吸,不須憋氣的方式,最常見的,不外乎使用面罩(遮住眼睛及鼻子)搭配呼吸管(嘴巴咬住咬嘴進行呼吸),這樣的方式已經行之有年,但仍需要靠嘴巴進行呼吸,與一般人於空氣中使用鼻子呼吸、或使用口鼻隨意呼吸的習慣,畢竟還是不同,因此後來就有全臉式浮潛面罩1的發明(即所謂的Full Face Snorkel Mask, FFSM),主要就是讓面罩1的本體10將整個臉部F(從眉毛到下巴,包括眼、鼻、口)整個罩住,再於中央上方接上一支呼吸管11,通到本體10內部,供使用者的口鼻隨意呼吸,使整個呼吸的過程更為隨意,不須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因此大幅增添水上活動的樂趣,算是一種技術上的極大改良,如圖1A及1B所示。
但是,全臉式浮潛面罩1,因為鏡片12面積大,所以整個產品的體積更大,非常難以攜帶。除此之外,另一個致命的缺點,在於使用者於使用過程中,因面罩本體10內總空間(total inner space)二氧化碳的濃度會逐漸升高,到一個程度時,使用者容易因血氧含量不足而無意間失去意識,全世界因此喪命的例子時有所聞。要了解其中原因,必須從一些基本理論談起:
(一) 我們呼吸的空氣含有大約21%的氧氣(O
2)和高達約0.04%的二氧化碳(CO
2)。但許多人並不知道,對我們的呼吸頻率和深度負起主要責任的是二氧化碳,而不是氧氣;二氧化碳是人類肺部空氣中非常重要的組成,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會導致失去意識,而且是沒有知覺性的,這如果發生在水中,結果就是溺水。
(二) 呼吸中,氧氣被消耗代謝掉,二氧化碳由我們的身體產生,導致我們呼出的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至約4%),氧氣含量降低(至約16%)。當我們呼氣時,並沒有完全清空呼吸道,少量的空氣(富含二氧化碳)留在呼吸道,這種不參與氣體交換的呼吸量在醫學上稱為死腔或無效腔(dead space)。因此,當我們再次吸氣時,我們實際上是在呼吸「新鮮空氣和富含二氧化碳」的混合空氣,這就是致命的來源,我們必須將它控制得愈小愈安全。
(三) 把這樣的理論移植到FFSM上,也就是模擬將整個FFSM一起納入視為人的呼吸系統。當使用呼吸管11進行呼吸時,顯然增加了呼吸道的長度,觀念上,等同增加了所謂死腔的體積。如果這個總量過大,我們吸入的空氣中就會有更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導致前面所述風險的增加。這也是為什麼1977年歐盟標準規範(即EU standard EN 1972)即將呼吸管在長度和直徑上嚴格限制的原因;也就是要求成人呼吸管的內容量不超過230毫升(兒童則為150毫升)。而這只是呼吸管11的容積限制,如果我們現在把面罩本體10的內部體積也加進去,死腔的體積就會翻倍或變三倍、甚至更高,這當然就會導致二氧化碳濃度的危險繼續增加。
基於上述理論,降低二氧化碳濃度便成為嚴肅而積極研發的業者(知名大廠)致力的目標,因為他們必須製作安全而可靠的產品問世,不但需要通過歐盟標準規範檢驗,也才不會導致安全疑慮而受到犧性命者的追訴及賠償。而這些業者通常會朝二個方向進行:1)減低死腔體積;2)讓面罩的進氣與排氣「分流」,使吸入的新鮮空氣獨立於呼出的二氧化碳之外,降低混合機會。
(一) 為了減少死腔,有些FFSM採用口鼻袋13(orinasal pocket)設計概念,將本體10內涉及呼吸部位的口腔與鼻孔,與其他部位例如臉頰與眼睛部位,進行隔離,形成二個區域,上方為上體積區(upper volume,UV),亦即眼袋14(eye pocket,EP),如圖2的空心虛線所圍繞之區域;下方為下體積區(lower volume,LV),亦即口鼻袋13(orinasal pocket,OP),如圖2的粗體實線所圍繞之區域,讓死腔嚴格控制僅在下體積區,俾減少二氧化碳濃度。
(二) 為了使進、排氣分流,有些FFSM設計了單向呼吸迴圈,以單向閥(one-way valve)控制單向進氣及單向排氣,用以防止呼出的空氣與吸入的新鮮空氣混合。因此,當吸氣時,希望只從呼吸管11吸入「新鮮空氣」,經過眼袋14,再經過單向閥15而進入口鼻袋13(如圖3之空心虛線所示路徑);而呼出的空氣則只能通過一個單獨的通道(即為本體二側沿著鏡框之輪廓所設置的通道,圖未示出)從面罩本體10兩側引導至面罩上方(如圖3之實心虛線所示路徑),經呼吸管11排出。
縱使上述解決問題的方向正確,但現實上,很多產品的上體積區(眼袋14)及下體積區(口鼻袋13)間的氣體密封性不佳(經歷一段時間後材料老化、或者不同的臉型或鼻樑落差,根本無法做好上、下體積區之間氣體密封,而只是簡單間隔),若再加上導引口鼻袋13至呼吸管11之間的通道路徑(圖未示出,即如圖3之實體虛線箭頭所經通道)所佔的體積,無疑都將增加死腔的體積,而回到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的程度。當然,增加單向閥(one-way valve)以控制單向排氣,使吐氣空間可以在扣除眼袋14後而變更小,固然可以彌補一些死腔過大的缺點,但是,因為排氣流通常會循口鼻袋二側沿面罩周邊的氣管向上至面罩頂部中央,再向上沿呼吸管長度方向至呼吸管頂端而排出,此「單向」控制排氣措施是否可以一路到底,或者中途是否需再設置其他單向閥(例如面罩與呼吸管的銜接處等),都會使材料成本增加,機構更為複雜。
以目前FFSM的設計,都是以整個全罩鏡面去遮蓋整個人臉之眼睛、鼻子、嘴巴,再於鏡面之內側,安排各式各樣隔絕、及進排氣機制,因此,鏡面必須向前突出於鏡框,以爭取更大的內部空間,所以整個產品在戴上後會離開人臉一段距離(如圖1B所示),這樣的設計面罩內部體積就不可能太小,若想要將死腔(dead space)控制在一個更低的數值範圍,就更不可能。因此,進行全臉式面罩FFSM進行結構性改變,就顯得格外重要。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可呼吸面罩,藉由結構性的改變,可以將其內容積限制在一個非常小的體積之下,以改善上述問題。要了解這一切的技術發想,首先需要關注幾個理論。
第一是「負壓通風技術(negative ventilation pressure)」。在相對密封的房間內,若一側牆壁設有一單向抽風機,強行將室內空氣抽出,就會形成暫態相對真空(即所謂「負壓」),另一面牆上的窗戶若有很多孔洞,室外空氣在內外大氣壓下不平衡下,會很自動地被動流入零壓或負壓的室內。藉此,讓室內空氣不斷與室外循環,如果抽風位置安裝的合適,或者暫態真空愈徹底,則室外的新鮮空氣將「更自然且更積極」地透過孔洞朝向室內流動,室內的空氣只會朝被抽走的方向離去,不會汙染其他房間,工業廠房利用這個理論淨化廠內空氣,醫療院所也是利用相同原理打造負壓隔離病房,確保具高度傳染源的病患不會汙染其他病房或區域(如圖4之方塊圖所示)
第二是「潮氣量(Tidal volume)」。潮氣量是指在每個呼吸週期中吸入或排出肺部的空氣量,在一個健康的成年男性中測量大約500毫升,在一個健康的女性中測量大約400毫升。 這是一個重要的臨床參數,允許進行適當的通氣。當肺部需要獲得足量的通氣保護時,會以靜息心律當標準,將潮氣量設置為6-8ml/kg理想體重(ideal body weight, IBW)。安全潮氣量範圍則定義為6 - 8ml /kg IBW,其中IBW(男性)= 50kg + 2.3 x(身高(英寸)- 60)。以這個算法,一位185公分身高的男性,所計算出的安全潮氣量分別是474至632毫升之間;而一位165公分身高的男性,所計算出的安全潮氣量分別是368至490毫升之間。這也就是臨床中將一個健康成年男性的安全潮氣量平均設為大約500毫升的原因。
基於負壓通風技術的認知,戴上FFSM後,面罩與臉部間其實就形成一個負壓空間,而使用者吐氣的動作就可以比擬為一單向抽風機,當排氣啟動時(即吐氣),若能使面罩內氣體全部吐完,就會愈接近暫態真空狀態,這時進氣的氣流便會「自然且積極」的被動朝面罩內流動,帶入的是外部的新鮮空氣,排出的則是面罩內不希望殘留的二氧化碳髒空氣,尚不需用力吸氣就形成一個自然且進、排氣分離的乾淨循環。再基於對潮氣量的認知,若使用者每一次呼氣都能將面罩內的氣體吐光,面罩內就會形成類真空暫態,上述的乾淨循環就可以輕易達成。根據這個重大發現,若以成年男性為例,只要使面罩內體積加上呼吸管內體積的總和(即如上所理解之死腔)可以小至500毫升以下,甚至於更低之300-400毫升,就可以確保使用者(不論成年男性、女性或小孩)的每一次靜息吐氣量,達到接近100%的暫態真空率,那麼,下一次吸氣就不會費力,且所帶進來的新鮮空氣可以充滿整個死腔,藉由負壓排氣的效果,幾乎不會與髒的二氧化碳氣體混合,就沒有安全上的疑慮。
本發明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一個突破性結構,將現有的潛水面罩之本體的內部極小化,使本體邊界其可以向人臉中間集中,只要遮到眼睛、鼻子及嘴巴的程度,並得以定位及防水即可。換句話說,就是將容納使用者鼻子及嘴巴的口鼻袋(orinasal pocket)的結構,獨立於鏡框外,而不再如傳統FFSM,以整個透明鏡面12外凸於整臉框架18(復參圖1A及1B),做為面罩前面的基礎架構,再於面罩的內部,區隔出眼袋(eye pocket)及口鼻袋(orinasal pocket)。因為沒有空間浪費,且面罩本體的眼罩部份與口鼻罩部份互相獨立,眼罩因此可以儘可能貼近眼睛,口鼻罩也可以儘可能接近使用者口鼻,上、下、左、右、前、後的尺寸都不必過度延伸,整體內部體積自然有效縮小,就可解決死腔的體積一直無法減縮的基本問題,整體重量也因此大幅減低,攜帶上更為便利。如此可呼吸面罩的設計,鼻部區域可由軟性材料製作,讓使用者操作鼻部穩壓也成為可能,而鼻部穩壓是一般遮住眼睛與鼻子的潛水面罩才做得到的。
因為整個眼、鼻、口罩的內部體積已經可以極有效縮減,一些額外設計,例如下體積區即口鼻袋(orinasal pocket)要設計多小、上下體積區之間是否有效隔絕、是否設計單向閥控制而使進排氣分流、呼吸管是否必須嚴格控制其管身內部體積,都變成次要問題,因為整個面罩的本體內容積,已經有效縮減,若再將進排氣循環效率提升,只會使效果進一步提升。又,因為口鼻袋(orinasal pocket)已經顯著變小,將可使得吐氣效率大幅提升,也就是說,不需使用過多的力量即可排氣,也可同時將口鼻體積區的積水經由排水排氣閥,輕易吐乾淨。再者,傳統FFSM要固定於頭部,必須在整個面罩框架的二側上下,共四個固定點(如圖2之16、17),延伸出頭帶(圖未示出)繞過後腦杓後交叉固定,非常麻煩笨重;反觀本發明設計,因為主要的重量會落在眼罩區域,口鼻罩部分所佔的重量相對偏低,因此仍以一般潛水用的眼鼻罩規格,將頭帶從眼罩兩側繞過後腦杓綁定,即可穩固,於攜帶及使用上的便利性均大幅提升,成本也因此降低。
首先說明,因繞過使用者頭部而固定至鏡框二側的頭帶,容易遮蔽或干擾一些重要元件而影響說明,因此,除了圖9A、11A及11C以外,其他圖式均予以省略。
關於本發明之面罩2結構,先參圖 5A、5B及5C。可呼吸面罩2,包含一本體3及一呼吸管4。呼吸管4為傳統型之呼吸管,例如乾式呼吸管,在上端6下沉至水面下時,不會有水流入呼吸管4中,而當上端6上升至水面上時,才可以與本體3內部進行氣體交換。
本體3包含一主框30、一鏡片模組40及一防水密封裙50。主框30及鏡片模組40較佳者為硬質材料,而防水密封裙50較佳者則採用撓性軟質材料,以達到良好的防水及穿戴舒適性。主框30具有一鏡框31及一口框32,口框32具有一遮罩321及二支架322,分別自鏡框31之下方二側延伸,連接遮罩321。口框32之遮罩321及二支架322,共同與鏡框31界定出一鼻框33,口框32之遮罩321與外界呈流體連通。鏡片模組40,具有一透明鏡片部44,與鏡框31的形狀對應。防水密封裙50,一體成形出一眼裙部51、一鼻裙部52及一口裙部53。眼裙部51之前方具有一裙部框511,與透明鏡片部44的形狀對應。透明鏡片部44與裙部框511,係共同防水鑲嵌於鏡框31中,鼻裙部52則自鼻框33向外突出。口裙部53適可透過口框32而向外界呈單向流體連通。當使用者戴上可呼吸面罩後,其眼睛E、鼻子N、嘴巴M分別對應容置於眼裙部51、鼻裙部52及口裙部53內,並由防水密封裙50之後緣501連續沿該眼睛E、鼻子N、嘴巴M之一外周緣,緊貼使用者之臉部F,如圖5D所示。
較佳者,併參圖5E,本體3另包含一副框60。鏡框31具有一硬質之內突緣311,裙部框511具有一形狀對應的軟質凸緣512,重疊覆蓋在內突緣311上,透明鏡片部44之外周緣441則重疊覆蓋在軟質凸緣512上,副框60則重疊覆蓋在透明鏡片部44之外周緣441,並與鏡框31結合固定,俾透明鏡片部44與裙部框511,共同防水鑲嵌於鏡框31中。而副框60與鏡框31間,可以採如圖5C所示之卡扣61、313對接,進行可拆式固定或永久固定,也可以採任何形式之黏合固定。當然,鏡框31與副框60可以採一件式或多件式設計,只要可以使其與透明鏡片部44及裙部框511之間,可以達到密封防水之結合方式均可。另外,再併參圖5B及5E,鼻裙部52包含一穩壓部521及一間隔部522,由鏡框31的一區段所區隔,且眼裙部51、透明鏡片部44及間隔部522,共同界定出一眼袋55(即本體3之上體積區),而穩壓部521、間隔部522及口裙部53共同界定出一口鼻袋56(即本體3之下體積區)。一排氣通道58,沿鏡框31之一內周緣315設置,排氣通道58係由眼裙部51及透明鏡片部44之一外周表面48所界定,且其中排氣通道58之上端與該呼吸管4呈流體連通,下端則與該口鼻袋56呈流體連通,併參圖5F更加明確。當然,上述排氣通道58也可以是二組,分別在眼裙部51二側,分別(但不限於)透過間隔部522上所設的排氣孔或排氣單向閥59,而與口鼻袋56成流體連通。排氣通道58之上端與呼吸管4呈流體連通之結構,例如鏡片模組40另外包含一連接件45,通過分別由鏡框31、副框60、防水密封裙50之頂部件314、62、513所組接而成的套管66,如圖5C及5D所示。當使用者吸氣時,排氣單向閥59關閉,乾淨空氣從呼吸管4的進氣導管進入眼袋55,會經由進氣單向閥57進入口鼻袋56中,再進入使用者口與鼻(如圖5F之空心虛線路徑所示);當使用者吐氣時,進氣單向閥57關閉,骯髒空氣則會經由排氣單向閥59進入排氣通道58,再進入呼吸管4的排氣導管42(位於進氣導管41之二側)排出(如圖5F之實心虛線路徑所示)。
再者,由圖5D及5E觀之,更佳者,防水密封裙50的眼裙部51後緣501,亦即與使用者臉部F貼合的形狀,本發明使用Y型截面的設計方式。進一步而言,與臉F貼合的Y型機制,包含在內的第一貼合部502及在外的第二貼合部503,當戴上面罩時,第一貼合部502及第二貼合部503的夾角會彈性張開,緊貼人臉表面,等於提供了二層防水保護,這種二層防水保護一直到達銜接口裙部的位置才終止,不但提供了絕佳的面罩防水性,對比先前技術的FFSM所使用的反折式防水密封裙之後緣,本發明更能使眼睛E貼近透明鏡片部44,無疑地對面罩2本體3內部的空間小型化,提供進一步幫助。
以下特別將本發明之最佳結構中的面罩本體3,與其他市售廠牌的現有全臉式面罩本體,用相同的3D電腦測量方式,使用法國達梭公司(DASSAULT SYSTÈMES)之電腦輔助設計軟體「CATIA V5」),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以沒有搭配使用者,所獲得的眼袋/口鼻袋內容積(如表A)的比較列表、及有搭配使用者(採ISO標準成年男性人頭),所獲得的眼袋/口鼻袋剩餘內容積的比較列表(如表B)。其中,內容積單位為「毫升」,品牌均為國外廠商,故名稱均以英文敘述:
表A
表B
品牌 | 型號 | 眼袋 內容積 (EP) | 口鼻袋 內容積 (OP) | 內容積總和 (EP+OP) |
WHQQDOC | S/M | 509 | 272 | 781 |
DECATHLON | EASY BREATH | 399 | 206 | 605 |
MARSE | SEA VU DRY | 426 | 317 | 743 |
BODY GLOVE | AIRE | 435 | 279 | 714 |
CRESSI | BARON | 840 | 328 | 1,168 |
本發明之產品 | 229 | 158 | 387 |
品牌 | 型號 | 剩餘眼袋 內容積 (REP) | 剩餘口鼻袋內容積 (ROP) | 剩餘內容積總和 (REP+ROP) |
WHQQDOC | S/M | 462 | 169 | 631 |
DECATHLON | EASY BREATH | 327 | 168 | 495 |
MARSE | SEA VU DRY | 391 | 266 | 631 |
BODY GLOVE | AIRE | 384 | 239 | 623 |
CRESSI | BARON | 739 | 308 | 1,047 |
本發明之產品 | 206 | 83 | 289 |
由上方實驗數據,可進一步證明,本發明的本體3,不但內容積縮小很多,若再加上呼吸管4內的排氣通道所佔的些微體積(不到100 毫升),都已經接近或甚至更低於一般人的潮氣量,因此,不管本體3的內部如何設計,浮潛者只要輕鬆的吐氣,幾乎都可以將面罩2內的骯髒氣體排空,形成一個暫態真空狀態,物理上,外面的乾淨空氣已經等待要進入這個負壓環境中,使用者只要輕鬆吸一點氣,就可以將外界乾淨空氣帶動進來面罩本體3內,如此形成輕鬆的吸吐氣循環,不易感到疲勞,也沒有面罩內二氧化碳含量過多的危險。這種面罩設計使得整個本體3下半部,亦即鏡框31下方一路到鼻裙部52及口裙部53的寬度,明顯隨著臉型向下消瘦(如圖5A),這使得整個浮潛面罩2的尺寸,也比現有的全臉式面罩1縮小許多,攜帶上更加輕便,下表C是各種面罩之本體內部空間的實際量測數據(單位:毫米),足以證明本發明於尺寸上的優勢。
表 C
品牌 | 型號 | 最大寬度 (W) | 最大高度 (H) | 最大深度 (D) |
WHQQDOC | S/M | 155 | 204 | 77 |
DECATHLON | EASY BREATH | 147 | 176 | 70 |
MARSE | SEA VU DRY | 155 | 203 | 88 |
BODY GLOVE | AIRE | 144 | 178 | 76 |
CRESSI | BARON | 155 | 210 | 89 |
本發明之產品 | 140 | 130 | 44 |
再如圖5D及5E所示,因為上述結構安排,使得本發明之可呼吸面罩2中的透明鏡片部44,完全不突出於鏡框31之外緣,而能更貼近使用者之臉部F,以達到上述面罩本體3之內容積很小的絕佳的REP及ROP值。該透明鏡片部44不突出於鏡框31之外緣,不限於如圖5A-5E所示之全平面鏡款式,也適用於其他款式,例如具有轉角之平折鏡、或具有圓弧之彎折鏡中。以平折鏡為例,參圖6,需要搭配的為平折鏡框31A,且透明鏡片部,則為平折鏡片44A,包含一平面部44B及二彎折部44C,分別自平面部44B之二側向後延伸;而裙部框則為平折式裙部框511A,以便平折鏡框31A、平折鏡片44A之周緣及平折式裙部框511A三者之形狀對應,俾利於互相嵌合。
另外,使用浮潛面罩時,若採行的是如圖5F的進、排氣分流措施,吸入乾淨空氣的量及效能,其重要性不亞於排氣效能。上述負壓暫態真空理論,固然與排氣效能(也就是是否能把骯髒空氣全數排空)較有關,但下一個進氣循環如果能再進一步精進,那無疑地整個面罩的進吐氣循環必能達到巔峰。幾何觀念上,相同面積下,矩形比圓形較不佔據空間,故單邊樞轉的矩形閥門,物理上具有較中央固定之圓形蘑菇型單向閥,更容易配置在有限空間的位置上(例如用以區隔眼袋與口鼻袋之間隔部上),且能以更好的開啟角度來接受進氣,本發明在突破性的及小內容積下,若又採用樞轉單向閥做為提供自眼袋至口鼻袋單向進氣措施,大幅改善進氣量,更節省使用者的體力。
有關樞轉式單向閥的說明如下。首先,每一個面罩2都設有此種進氣單向閥57至少一個(左或右)、最好二個(左右各一);更佳者,最好設置四個(左右各二,供進、排氣,上方進氣、尺寸較大;下方排氣、尺寸較小。現以其中一個設在間隔部522的進氣單向閥57為例做說明,而排氣單向閥59亦同,可以設在排氣通道58的任何一個位置,例如入口處,如圖7A及7B所示,也可以設在呼吸管4頂端的排氣導管位置(圖未示出)。進氣單向閥57,包含一固定部571及一樞轉軸572,固定部571裝設在間隔部522上之進氣口524的邊側上,樞轉軸不一定是要實質裝設绞鏈或加裝插銷,可以直接薄化門擺573一側邊的肉厚(使厚度為門擺573厚度的20%-60%為最佳),使其成為一以彎折弱區(weak zone),如圖7A及7B 所示,即可達到使門擺573樞轉的效果。當門擺受力時,自然就會以該弱區為轉軸而樞轉,開啟或關閉門擺,動作很確實,反應也很迅速。如果裝設方式得宜,門擺573會因自身重量呈自然微微開啟的狀態,達到預先幫助進氣的作用。使用者以一般的力道吸氣(如圖7A所示,進氣單向閥57開啟,排氣單向閥59關閉),可以將門擺573輕易打開約40-70度,若以大口呼氣或吸氣,門擺打開約60-70度,如圖7A所示,通氣量幾乎與沒有裝設門擺時經過進氣口524的氣體量相當。使用者呼氣的情況亦同,如圖7B所示,只是此時進氣單向閥57關閉,排氣單向閥59開啟,但作動方式相同。門擺不限於矩形,方形、梯形、多邊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三角形、甚至不規則形狀均可,只要保持是單邊樞轉的彈性門擺態樣、或自由門擺態樣即可。若門擺採用建議的矩形,其寬度及高度各設定在5mm至30 mm間,厚度設定在0.3 mm至3 mm間,為最省空間、又最容易因應使用者吸吐氣而自然開關的尺寸範圍,而門擺遮擋的進氣口524之尺寸則稍小於門擺573即可。
相對於先前技術,本發明的排水排氣閥,顯然也更具吐水及吐氣效率。進一步而言,復參圖5A、5C、5D,本發明在口框32的遮罩321上設有複數開孔325(數目不限),口裙部53上設有一開口534,讓複數開孔325至少部份對齊開口534,而排水排氣閥7則夾設於複數開孔325與開口534之間,俾使用者可將漏進本體3內之積水及自嘴巴吐出之髒空氣,自口鼻袋56透過口框32及口裙部53,一併對外界吹吐排出。且因為使用者之嘴巴M容置於口裙部53內時,排水排氣閥7實質上對應並且更接近使用者之嘴巴M,吹吐氣效率自然大幅提升,此可比較本發明之嘴巴M與排水排氣閥7(如圖5D)和傳統FFSM之嘴巴M與排水排氣閥5間的相對位置關係(如圖1B),就很清楚。更佳者,排水排氣閥7包含一閥座71及中心固定於閥座71之閥片72,閥座71一側緊密配合(例如以多層凸緣711配合、或螺設)於口裙部53之開口534邊緣,另一側則與口框32之遮罩321扣合,如圖8所示,俾確實固定排水排氣閥於口裙部53與口框32之間,達到絕佳之穩定度及剛性,不須再如傳統FFSM,須將鏡片部尺寸延伸到下方,供排水排氣閥5裝設(如圖1A及1B所示),以致無法縮小面罩1之體積。
基於排水排氣閥7不會受到位置限制的優勢,自然可以將閥片72尺寸變大,較佳者,可至直徑為23-28毫米(mm)的程度,甚至更大,大幅增加排水及排氣的效能,甚至可以達到完全以排水排氣閥7做為吐氣的唯一通道的程度,也就是說,可以免去排氣通道58或呼吸管4中需要安排排氣導管的麻煩。又,圖8所顯示的圖面方向,恰好很接近使用者穿戴面罩2在水中浮潛的狀態,此時,口鼻袋56事實上呈現一個類似漏斗之態樣,其中漏斗的排水尖端,剛好是排水排氣閥7所在的位置,也就是說,面罩內若有積水,會自然累積於漏斗形口鼻袋56的排水排氣閥7的設置處,使用者在水中只要輕輕吐氣,就可以輕鬆的將積水從排水排氣閥7吐出,不用起身出水、甚至脫下面罩2為之。
使用者穿戴本發明之面罩2,相較於先前技術,可以更為簡單,沒有壓迫感,也不失防水性。進一步而言,如圖9A所示,本發明提供一上緊固裝置81及一下緊固裝置82,均自本體3之後方延伸,俾將本體「三點」防水緊固至使用者之臉部。上緊固裝置81具有一頭帶811及供頭帶811二端連接之二固定裝置812,形成於鏡框31之二相對側。而頭帶811係為彈性、可調式之至少其中之一,固定裝置812則為任何與頭帶811可以連接的措施均可,圖9A(及圖11A )所示者為可調式、且二端為與固定裝置812呈快拆方連接的頭帶811,然此僅為例示,並非限制連接之方式。下緊固裝置較佳者為至少為部份使用彈性材質,自防水密封裙50之後緣501,特別是口裙部53後緣二側位置向後延伸,而與使用者之下巴或下顎骨固定,俾增強該口裙部53與使用者嘴巴M附近區域間之防水性。下緊固裝置為一下巴帶或下巴固定片,以下分別說明。
下緊固裝置82為下巴帶820之實施例,如圖5A-5D以及圖9A-9C所示。下巴帶820連設於口裙部53(或眼裙部51及口裙部53)之二側之間,當使用者戴上可呼吸面罩2時,下巴帶820適可彈性緊束於使用者之下巴或下顎骨JB後方區域。下巴帶820之二端,係可與防水密封裙50之後緣501的任何位置,例如與眼裙部51及口裙部53後緣一體成形,也可與口裙部53呈可拆式及/或可調整式連接,使下巴帶820之長度及鬆緊度為可調整的。圖9B及9C所示者,為可拆式及/或可調整式之其中一種實施例,即在口裙部53二側,延伸出一陽性扣件823,供具有複數陰性扣件(孔洞824)的下巴帶825穿設定位,並達到調整的目的。
下緊固裝置為下巴固定片之實施例,則如圖10A所示。下巴固定片830自眼裙部51下端至口裙部53之二側後緣一體延伸,並在口裙部53之下方,再向後延伸而出,並與防水密封裙50之後緣501一體成形。此種下巴固定片830可做成較小型,其中口裙部53之二側,設一凸肋831,自該眼裙部51向下連續延伸,繞過該口裙部53下方,以增加下巴固定片830支撐性,俾當使用者穿戴時,下巴固定片830恰彈性頂住使用者下巴或下顎骨JB。此種下巴固定片850,也可做成較大型,如圖11A 所示,自眼裙部51及口裙部53之二側後緣,連續且向後延伸而出,並與口裙部53一體成形。進一步而言,此下巴固定片850上,包含一墊片區851及一包圍區852,圍繞墊片區851,其中包圍區852與口裙部53具有相同材質,墊片區851具有與包圍區852不同材質或不同厚度。詳細而言,墊片區851之材質方面,選自包含TPR、TPU、矽膠silicone、PVC、橡膠或其組合,硬度以蕭氏(邵氏)硬度10-80之間的材料為最佳。墊片區851之厚度方面,建議較包圍區852之厚度小,二者之厚度差介於0.2至5mm之間,俾當使用者穿戴時,下巴固定片850的墊片區851恰頂住使用者下巴或下顎骨,增加該使用者嘴巴附近的防水性及舒適性。墊片區851的表面,建議可以做成如圖11A的百褶形式,或者蜂巢形式(如圖11B的之墊片區853),以增加與下巴間的摩擦力,以免使用時移位,也間接增添防水效果。
值得一提,下巴固定片830、850之二側,若向上銜接至眼裙部51之後緣,等於整個防水密封裙50之後緣501,均延續具有如圖5D及5E之Y型截面,也就是說,整個面罩本體3,與臉貼合的部分,全程都具有二層之防水保護,亦即在內的第一貼合部502及在外的第二貼合部503,以如此之形式,可以繞一圈緊貼人臉表面,其中,在面罩本體3的下方區域,由口裙部53之防水圈535(平面型)、536(彎曲反折型)擔任第一貼合部502,下巴固定片830、850則擔任第二貼合部503,分別如圖10B及11C所示,防水效果及舒適性可謂大幅提升。
另外,最傳統的眼鼻罩中,使用者的鼻孔及上嘴唇間的區域(即所謂人中部位)會經常性漏水,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人中部位的臉部線條複雜,防水性在該部位明顯不足,一旦積水進入面罩中,會自然累積到這個區域,而因為這個位置離鼻孔太近,會造成使用者緊張。因此,上述二層防水保護,也可以應用在此最傳統的眼鼻罩上,以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2A及12B,潛水面罩90,包含,一鏡框91,一透明鏡片部92及防水密封裙93。透明鏡片部92,與鏡框91的形狀對應。防水密封裙93,一體成形出一眼裙部931及一鼻裙部932,其中眼裙部931之前方具有一裙部框933,與透明鏡片部92的形狀對應。透明鏡片部92與裙部框933,係共同防水鑲嵌於該鏡框91中,鼻裙部932則自鏡框外之一中間區域向前突出。防水密封裙93之後周緣,形成一連續之雙層防水圈930;當使用者戴上潛水面罩90後,其眼睛及鼻子係分別對應容置於該眼裙部931及鼻裙部932內,雙層防水圈930適可沿該眼睛及鼻子一外周緣,通過鼻子與上嘴唇間之區域,緊貼使用者之臉部(圖未示出)。較佳者,雙層防水圈930形成一第一貼合部935及一第二貼合部936,共同構成一類似Y型之截面,如圖12B,當防水密封裙93之後緣緊貼使用者之臉部時,第二貼合部936位於第一貼合部935的外周緣,俾形成二層保護,防止漏水。
另外,不同於FFSM的整個面罩本體前方,幾乎全部是硬質鏡片,本發明的鏡框31與口框32之間,還發展出一鼻框33,讓軟質鼻裙部52還可以向前突出一穩壓區域,供使用者進行法蘭茲平壓Frenzel Equalization)操作,助於面罩內外壓力的平衡,更可提升面罩與臉部的密合,特別是口、鼻、眼均被同時罩住的使用情況,保持面罩內外壓力均衡,更可以阻絕進水。具體作法上,鼻裙部52包含穩壓部521及間隔部522,由鏡框31的一區段所區隔。鼻裙部52自鏡框31之後緣,向前順勢隆起,其具有單一山峰之截面形狀,復如圖5E所示,其任一截面的山谷到山峰的總高度(Nh)介於20mm至30mm之間,或者鼻裙部52自鏡框31之後緣,向前隆起超過鏡框外緣的程度(Nt),介於5mm至12mm之間為最佳。這種具有山谷間之寬度大於山峰高度之單一山峰(沒有山脊)的截面形狀,且穩壓部521二側又被鏡框31所界定的鼻框33緊緊包夾撐住的狀態,即便在水下幾米受到高壓,也不會塌陷變形而夾鼻(pinched),如果支架設計,採稍微向後彎折之形式,如圖11A、11B 所示之支架323,就可形成一更大的手指進入區(FS),提供使用者進行更快速更方便的穩壓操作。當然,如果不考慮穩壓操作,鼻裙部52局部或全部以硬質材料設計,亦屬可行。
除上述較佳實施例已將實現本發明技術之構造及作動方式進行詳細記載外,任何基於本發明概念所變換的樣式,均應屬本發明之均等範圍,不應限制末段申請專利範圍所主張之文字。
1:面罩
2:面罩
3:本體
4:呼吸管
5:排水排氣閥
6:上端
7:排水排氣閥
10:本體
11:呼吸管
12:鏡片
13:口鼻袋
14:眼袋
15:單向閥
16:固定點
17:固定點
18:臉框架
30:主框
31:鏡框
31A:平折鏡框
311:內突緣
313:卡扣
314:頂部件
315:內周緣
32:口框
33:鼻框
321:遮罩
322:支架
323:支架
325:開孔
40:鏡面模組
41:進氣導管
44:透明鏡片部
44A:平折鏡片
44B:平面部
44C:彎折部
441:外周緣
45:連接件
50:防水密封裙
501:後緣
502:第一貼合部
503:第二貼合部
51:眼裙部
511:裙部框
511A:平折式裙部框
512:軟質凸緣
513:頂部件
52:鼻裙部
521:穩壓部
522:間隔部
524:進氣口
53:口裙部
534:開口
535:防水圈(平面型)
536:防水圈(彎曲反折型)
55:眼袋
56:口鼻袋
57:進氣單向閥
571:固定部
572:樞轉軸
573:門擺
58:排氣通道
59:排氣單向閥
60:副框
61:卡扣
62:頂部件
66:套管
71:閥座
711:多層凸緣
72:閥片
81:上緊固裝置
811:頭帶
812:固定裝置
82:下緊固裝置
820:下巴帶
823:扣件
824:孔洞
825:下巴帶
830:下巴固定片
850:下巴固定片
851:墊片區
852:包圍區
853:墊片區
831:凸肋
90:潛水面罩
91:鏡框
92:透明鏡片部
93:防水密封裙
930:雙層防水圈
931:眼裙部
932:鼻裙部
933:裙部框
935:第一貼合部
936:第二貼合部
E:使用者眼睛
F:使用者臉部
N:使用者鼻子
M:使用者嘴巴
JB:使用者下顎骨
FS:手指進入區
圖1A係傳統全臉式浮潛面罩之外觀圖。
圖1B係使用者戴上傳統之全臉式浮潛面罩之側視示意圖。
圖2係傳統全臉式浮潛面罩的上、下體積區隔示意圖。
圖3係圖2的進出排氣路徑示意圖。
圖4係負壓通風技術之方塊概念圖。
圖5A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前視示意圖;
圖5B係圖5A之後視示意圖;
圖5C係圖5A及5B之立體分解示意圖,其中呼吸管僅顯示管身之局部;
圖5D係使用者戴上本發明之可呼吸面罩之示意圖,其中可呼吸面罩係取自圖5A之線5D-5D的矢狀面(sagittal plane)剖面圖;
圖5E係取自圖5A之線5E-5E的橫截面(transverse plane)剖面示意圖;
圖5F係取自圖5B之線5F-5F的冠狀面(coronal plane)剖面示意圖;
圖6係係本發明另一實施例(平折鏡面款)之立體示意圖;
圖7A係顯示本發明吸氣時的樞轉閥開關狀態;
圖7B係顯示本發明吐氣時的樞轉閥開關狀態;
圖8係取自圖5A之線8-8的剖面示意圖;
圖9A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其具有固定式下巴帶;
圖9B及9C為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其具有可調式下巴帶;
圖10A為本發明又再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其具有下巴固定片;
圖10B為沿圖10A之線10B-10B所得之矢狀面(sagittal plane)剖面示意圖;
圖11A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其具有下巴墊;
圖11B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仰視示意圖,其具有另一種形式之下巴墊;
圖11C為圖11A之矢狀面(sagittal plane)剖面示意圖;
圖12A為本發明遮蔽眼鼻之潛水面罩的後視示意圖;及
圖12B為取自圖12A的線12B-12B之矢狀面(sagittal plane)剖面示意圖。
2:面罩
31:鏡框
321:遮罩
325:開孔
45:連接件
501:後緣
51:眼裙部
522:間隔部
53:口裙部
534:開口
55:眼袋
56:口鼻袋
57:進氣單向閥
58:排氣通道
7:排水排氣閥
71:閥座
72:閥片
Claims (16)
- 一種可呼吸面罩,包含一本體及一呼吸管,該呼吸管與該本體之一內部呈流體連通;該本體包含: 一主框,具有一鏡框及一口框,自該鏡框之下方延伸,並與該鏡框共同界定出一鼻框;該口框與外界呈流體連通; 一鏡片模組,具有一透明鏡片部,與該鏡框的形狀對應; 一防水密封裙,一體成形出一眼裙部、一鼻裙部及一口裙部;其中該眼裙部之前方具有一裙部框,與該透明鏡片部的形狀對應; 一排水排氣閥; 其中:該透明鏡片部與該裙部框,係共同防水鑲嵌於該鏡框中,該鼻裙部則自該鼻框向外突出;該排水排氣閥夾設於該口裙部與口框間,俾該口裙部適可直接透過該口框而向外界呈單向流體連通; 當一使用者戴上該可呼吸面罩後,其眼睛、鼻子、嘴巴分別對應容置於該眼裙部、該鼻裙部及該口裙部內,並由防水密封裙之後緣連續沿該眼睛、鼻子、嘴巴之一外周緣,緊貼該使用者之臉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呼吸面罩,進一步包含一副框,其中該鏡框具有一硬質之內突緣,該裙部框具有一形狀對應的軟質凸緣,重疊覆蓋在該內突緣上,該透明鏡片部之外周緣則重疊覆蓋在該軟質凸緣上,該副框則重疊覆蓋在鏡片部之外周緣,並與該鏡框結合固定,俾該透明鏡片部與該裙部框,共同防水鑲嵌於該鏡框中。
-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可呼吸面罩,其中該副框與該鏡框間,係採卡扣或黏合,互相固定。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呼吸面罩,其中該口框,具有一遮罩及二接腳,分別自該鏡框部之下方二側延伸,連接該遮罩。
- 如請求項4所述之可呼吸面罩,其中該遮罩上設有複數開孔,該口裙部上設一開口,該複數開孔至少部份對齊該開口,而該排水排氣閥係夾設於該複數開孔與該開口之間,俾該口裙部適可透過該口框而對外界呈單向流體連通,且該使用者之嘴巴容置於該口裙部內時,該排水閥實質上對應該使用者之嘴巴。
- 如請求項5所述之可呼吸面罩,其中該排水排氣閥包含一閥座及中心固定於該閥座之閥片,該閥座一側以多層凸緣接合於該口裙部之開口,另一側則與該口框之遮罩扣合,俾確實固定該排水排氣閥於該口裙部與該口框之間。
- 如請求項6所述之可呼吸面罩,其中該閥片之直徑介於23-28毫米(mm)之間。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呼吸面罩,其中該鼻裙部包含一穩壓部及一間隔部,由該鏡框的一區段所區隔;且其中該眼裙部、該透明鏡片部及該間隔部,共同界定出一眼袋,容納該使用者之眼睛;而該穩壓部、該間隔部及該口裙部共同界定出一口鼻袋,容納該使用者之鼻子及嘴巴。
- 如請求項8所述之可呼吸面罩,其中該間隔部設有至少一樞轉單向閥,提供自該眼袋至該口鼻袋之一單向進氣流。
- 如請求項9所述之可呼吸面罩,其中該間隔部對稱設有二樞轉單向閥,各該樞轉單向閥為矩形,其寬度及高度的其中之一為5毫米至30毫米之間。
- 如請求項9所述之可呼吸面罩,其中該間隔部對稱設有二樞轉單向閥,各該樞轉單向閥為矩形,其厚度為0.3毫米至3毫米間。
- 如請求項9所述之可呼吸面罩,其中該間隔部對稱設有二樞轉單向閥,各該樞轉單向閥具有一矩形門擺、一固定部及設於該門擺及該固定部間之樞轉軸。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可呼吸面罩,其中該樞轉軸為薄化該門擺之一側邊的厚度所形成。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可呼吸面罩,其中該口鼻袋具有實質上類似一漏斗之截面形狀,其具有一排水尖端,該排水排氣閥則設於該排水尖端。
- 如請求項8所述之可呼吸面罩,進一步包含一排氣通道,沿該鏡框之一內周緣設置,該排氣通道係由該眼裙部及該透明鏡片部之一外周表面所界定,且其中該排氣通道之上端與該呼吸管呈流體連通,下端則與該口鼻袋呈流體連通。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呼吸面罩,其中該防水密封裙之眼裙部之後緣,具有一類似Y型之截面,形成一第一貼合部及一第二貼合部,當該防水密封裙之後緣緊貼該使用者之臉部時,該第二貼合部位於該第一貼合部的外周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2163239597P | 2021-09-01 | 2021-09-01 | |
US63/239,597 | 2021-09-01 | ||
US202263297084P | 2022-01-06 | 2022-01-06 | |
US63/297,084 | 2022-01-06 | ||
US202263305938P | 2022-02-02 | 2022-02-02 | |
US63/305,938 | 2022-02-02 | ||
US202263326418P | 2022-04-01 | 2022-04-01 | |
US63/326,418 | 2022-04-0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10896A true TW202310896A (zh) | 2023-03-16 |
TWI817686B TWI817686B (zh) | 2023-10-01 |
Family
ID=85174833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32979A TWI813434B (zh) | 2021-09-01 | 2022-08-31 | 可呼吸面罩 |
TW111132978A TWI817686B (zh) | 2021-09-01 | 2022-08-31 | 可呼吸面罩 |
TW111132980A TWI817687B (zh) | 2021-09-01 | 2022-08-31 | 可呼吸面罩 |
TW111132977A TWI825965B (zh) | 2021-09-01 | 2022-08-31 | 可呼吸面罩 |
TW111132981A TWI817688B (zh) | 2021-09-01 | 2022-08-31 | 可呼吸面罩 |
TW111132976A TWI823545B (zh) | 2021-09-01 | 2022-08-31 | 可呼吸面罩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32979A TWI813434B (zh) | 2021-09-01 | 2022-08-31 | 可呼吸面罩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32980A TWI817687B (zh) | 2021-09-01 | 2022-08-31 | 可呼吸面罩 |
TW111132977A TWI825965B (zh) | 2021-09-01 | 2022-08-31 | 可呼吸面罩 |
TW111132981A TWI817688B (zh) | 2021-09-01 | 2022-08-31 | 可呼吸面罩 |
TW111132976A TWI823545B (zh) | 2021-09-01 | 2022-08-31 | 可呼吸面罩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5) | US20230083382A1 (zh) |
JP (6) | JP7420408B2 (zh) |
CN (6) | CN115723923A (zh) |
CA (1) | CA3171592A1 (zh) |
DE (5) | DE102022122040A1 (zh) |
FR (5) | FR3126397A1 (zh) |
TW (6) | TWI81343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360731B (zh) * | 2023-11-13 | 2024-05-24 | 广州帅普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水下呼吸潜水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515869Y2 (zh) * | 1973-11-20 | 1980-04-12 | ||
JPS6055454U (ja) * | 1983-09-27 | 1985-04-18 | 防衛庁技術研究本部長 | 全面マスク |
JP3352337B2 (ja) * | 1996-09-13 | 2002-12-03 | 株式会社タバタ | ダイビングフェイスマスク |
US7128070B2 (en) * | 2001-12-12 | 2006-10-31 | Wiener Stanley L | Biological defense masks |
GB2404866B (en) * | 2003-08-15 | 2008-02-27 | Shahar Hayek | Respiratory apparatus |
US7798142B2 (en) * | 2006-02-16 | 2010-09-21 | Kirby Morgan Dive Systems, Inc. | Valve system for underwater diving equipment |
JP2015024752A (ja) | 2013-07-26 | 2015-02-05 | 株式会社 ネオ・ロジス | フルフェイスマスク |
EP3140186B2 (fr) * | 2014-05-05 | 2024-07-17 | Decathlon | Masque de plongée muni d'un tuba intégré |
CN204173146U (zh) * | 2014-07-26 | 2015-02-25 | 林志鹏 | 一种具有双气路通道结构的潜水全面罩 |
KR101607953B1 (ko) * | 2014-09-30 | 2016-03-31 | 왕종문 | 다기능 마스크 |
ES1150358Y (es) * | 2016-01-19 | 2016-05-03 | Zaragoza José Vicente Aguilar | Mascara facial para buceo deportivo |
US20170334531A1 (en) * | 2016-05-18 | 2017-11-23 | Qbas Co., Ltd. | Diving and snorkeling mask structure |
FR3064593B1 (fr) * | 2017-04-03 | 2019-06-21 | Decathlon | Masque de plongee ayant un corps muni d'un dispositif d'echappement d'air expire comportant une valve anti-retour |
CN107244396A (zh) * | 2017-04-15 | 2017-10-13 | 郑志铭 | 呼吸面罩 |
US10308332B2 (en) * | 2017-05-08 | 2019-06-04 | Datafly Commerce Inc. | Full face mask and snorkel |
CN207292347U (zh) * | 2017-08-14 | 2018-05-01 | 东莞横沥天秀塑胶五金玩具制品厂 | 防雾潜水全面罩 |
CN207433774U (zh) * | 2017-09-08 | 2018-06-01 | 黄淼志 | 一种潜水用呼吸镜 |
CN207274942U (zh) * | 2017-09-11 | 2018-04-27 | 深圳酷游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耳压平衡潜水面罩 |
US10807687B2 (en) | 2017-10-20 | 2020-10-20 | Wenzi XIAO | Snorkel mask |
US10807689B2 (en) * | 2017-10-20 | 2020-10-20 | Wenzi XIAO | Diving mask system |
US20200307749A1 (en) * | 2017-10-20 | 2020-10-01 | Wenzi XIAO | Ventilator mask system |
IT201800001849A1 (it) * | 2018-01-25 | 2019-07-25 | Mares Spa | Maschera subacquea con sistema perfezionato di alimentazione e di scarico dell’aria di respirazione |
FR3079205B1 (fr) * | 2018-03-26 | 2022-01-28 | Seilliere Jean Baptiste | Masque de plongee comprenant un module de communication lifi |
FR3079206B1 (fr) * | 2018-03-26 | 2022-01-28 | Seilliere Jean Baptiste | Masque de plongee comprenant un module de communication lifi |
JP2019202750A (ja) | 2018-05-24 | 2019-11-28 | 誠加興業股▲分▼有限公司 | ゴーグルマス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IT201800007682A1 (it) * | 2018-07-31 | 2020-01-31 | Jun Yang | Dispositivo per respirazione subacquea |
WO2020078162A1 (zh) * | 2018-10-15 | 2020-04-23 | 深圳市前海华晋康倍科技有限公司 | 浮潜呼吸器 |
FR3088616A1 (fr) * | 2018-11-16 | 2020-05-22 | Qbas Co., Ltd. | Masque facial integral |
WO2020177019A1 (zh) * | 2019-03-01 | 2020-09-10 | 唐慧荣 | 一种包含全新呼吸系统的浮潜面罩 |
TW202112610A (zh) * | 2019-09-27 | 2021-04-01 | 誠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 全罩式面罩 |
CN112572734A (zh) * | 2019-09-27 | 2021-03-30 | 诚加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 全罩式面罩 |
CN211139624U (zh) * | 2019-10-14 | 2020-07-31 | 南通荣威娱乐用品有限公司 | 潜水全面罩 |
EP3827886B1 (de) * | 2019-11-27 | 2023-03-15 | Thierry Lucas | Trainingsmaske für das training der atemmuskulatur und/oder schnorchelmaske mit verbesserter luftführung |
TWM609201U (zh) * | 2020-12-01 | 2021-03-11 | 謝新曦 | 通用於浮潛及攜帶氣源潛水的潛水用全面罩 |
-
2022
- 2022-08-30 CA CA3171592A patent/CA3171592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8-31 DE DE102022122040.0A patent/DE102022122040A1/de active Pending
- 2022-08-31 JP JP2022137744A patent/JP7420408B2/ja active Active
- 2022-08-31 US US17/900,472 patent/US20230083382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8-31 DE DE102022122002.8A patent/DE102022122002A1/de active Pending
- 2022-08-31 TW TW111132979A patent/TWI813434B/zh active
- 2022-08-31 TW TW111132978A patent/TWI817686B/zh active
- 2022-08-31 TW TW111132980A patent/TWI817687B/zh active
- 2022-08-31 DE DE102022122068.0A patent/DE102022122068A1/de active Pending
- 2022-08-31 US US17/900,574 patent/US20230081360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8-31 JP JP2022137758A patent/JP7429063B2/ja active Active
- 2022-08-31 JP JP2022137740A patent/JP2023036042A/ja active Pending
- 2022-08-31 US US17/900,553 patent/US20230063091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8-31 JP JP2022137764A patent/JP7429064B2/ja active Active
- 2022-08-31 TW TW111132977A patent/TWI825965B/zh active
- 2022-08-31 DE DE102022122026.5A patent/DE102022122026A1/de active Pending
- 2022-08-31 TW TW111132981A patent/TWI817688B/zh active
- 2022-08-31 US US17/900,434 patent/US20230081616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8-31 JP JP2022137752A patent/JP7535804B2/ja active Active
- 2022-08-31 US US17/900,342 patent/US20230070979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8-31 DE DE102022122042.7A patent/DE102022122042A1/de active Pending
- 2022-08-31 TW TW111132976A patent/TWI823545B/zh active
- 2022-09-01 CN CN202211067653.2A patent/CN115723923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9-01 FR FR2208769A patent/FR3126397A1/fr active Pending
- 2022-09-01 FR FR2208764A patent/FR3126398A1/fr active Pending
- 2022-09-01 CN CN202211067654.7A patent/CN115723924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9-01 CN CN202211067656.6A patent/CN115723925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9-01 CN CN202211065954.1A patent/CN115723921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9-01 CN CN202211065875.0A patent/CN115723920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9-01 FR FR2208765A patent/FR3126399A1/fr active Pending
- 2022-09-01 CN CN202211066280.7A patent/CN115723922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9-01 FR FR2208768A patent/FR3126396A1/fr active Pending
- 2022-09-01 FR FR2208766A patent/FR3126400A1/fr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12-05 JP JP2023204997A patent/JP2024019288A/ja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208185B2 (en) | Snorkeling breathing apparatus | |
CN211139624U (zh) | 潜水全面罩 | |
JP2024019288A (ja) | ダイビングマスク | |
CN206252749U (zh) | 具有呼吸阀的鼻罩及包括鼻罩的呼吸过滤装置 | |
US20230080786A1 (en) | Breathable mask | |
WO2020078162A1 (zh) | 浮潜呼吸器 | |
TWI852299B (zh) | 可呼吸面罩 | |
TWM593973U (zh) | 全罩式面罩 | |
CN213244853U (zh) | 一种口罩空调器以及口罩 | |
TW202344436A (zh) | 可呼吸面罩 | |
TW202430433A (zh) | 可呼吸面罩 | |
CN206853026U (zh) | 一种膜式单向呼气鼻塞 | |
TWM646615U (zh) | 可呼吸面罩 | |
TW202402622A (zh) | 可呼吸面罩及其本體結構 | |
TW202400478A (zh) | 可呼吸面罩 | |
CN106943718A (zh) | 一种膜式单向呼气鼻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