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7102A - 複合材料及複合材料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複合材料及複合材料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07102A
TW202307102A TW111112168A TW111112168A TW202307102A TW 202307102 A TW202307102 A TW 202307102A TW 111112168 A TW111112168 A TW 111112168A TW 111112168 A TW111112168 A TW 111112168A TW 202307102 A TW202307102 A TW 20230710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layer
composite material
inorganic particles
particl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2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藤智也
大塚哲弥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7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710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22After-treatment of expandable particles; Forming foamed products
    • C08J9/228Forming foamed produ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26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by elimination of a solid phase from a macromolecular composition or article, e.g. leaching ou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16Making expandable particles
    • C08J9/20Making expandable particles by suspension polymeris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the blowing ag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201/00Foam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aming process
    • C08J2201/02Foam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aming proces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pre- or post-treatments
    • C08J2201/026Crosslinking before of after foam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201/00Foam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aming process
    • C08J2201/04Foam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aming proces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imination of a liquid or solid component, e.g. precipitation, leaching out, evaporation
    • C08J2201/046Elimination of a polymeric phase
    • C08J2201/0462Elimination of a polymeric phase using organic solv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8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8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83/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J24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J2425/06Polysty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22After-treatment of expandable particles; Forming foamed products
    • C08J9/224Surface treatm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複合材料1包含含有第1樹脂之骨架部30及複數個空隙40。複合材料1具備沿著複數個空隙40之各周緣而配置之第1層3及第2層4。第1層3含有複數個無機粒子20。第2層4含有選自由第1樹脂及與第1樹脂不同之第2樹脂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樹脂。此外,第2層4自與骨架部30相反側覆蓋第1層3並面向空隙40。

Description

複合材料及複合材料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複合材料及複合材料之製造方法。
先前,不斷嘗試提高發泡材料等具有複數個空隙之材料之導熱性。
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複合材料,其具備包含無機材料之鱗片狀之填料及包含將該填料進行結合之熱固性樹脂之結合樹脂。該複合材料係以複數個孔隙分散之方式形成之發泡材料,且於孔隙之內壁,填料以填料之平坦面彼此重疊之方式集聚(請求項1及圖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8-109101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於專利文獻1記載之技術中,填料集聚於孔隙之內壁。於該技術中,例如對於由振動等所引起之物理衝擊,填料易自複合材料剝離。因此,就提供具有複數個空隙且填料不易剝離之複合材料之觀點而言,該技術有再研究之餘地。對此,於本發明中提供一種具有複數個空隙且無機粒子不易剝離之新穎之複合材料。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提供一種複合材料,其係包含含有第1樹脂之骨架部及複數個空隙者,且 具備沿著上述複數個空隙之各周緣而配置之第1層及第2層, 上述第1層含有複數個無機粒子, 上述第2層含有選自由上述第1樹脂及與上述第1樹脂不同之第2樹脂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樹脂,且自與上述骨架部相反側覆蓋上述第1層並面向上述空隙。
於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複合材料之製造方法,其係包含含有第1樹脂之骨架部及複數個空隙之複合材料之製造方法,且依次具備如下步驟: 向包含複數個樹脂粒子之粒子集合體之空隙填充包含上述第1樹脂或上述第1樹脂之前驅物之流體之步驟,及 藉由將上述複數個樹脂粒子進行加熱使其收縮或去除而形成複數個空隙之步驟, 於上述複數個樹脂粒子之表面存在第1層及第2層, 上述第1層及上述第2層係以於上述表面與上述第1層之間介置上述第2層且上述表面與上述第2層相接之方式配置, 上述第1層含有複數個無機粒子, 上述第2層含有選自由上述第1樹脂及與上述第1樹脂不同之第2樹脂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樹脂。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具有複數個空隙且無機粒子不易剝離之新穎之複合材料。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以下之說明係本發明之例示,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之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之複合材料1包含骨架部30及複數個空隙40。骨架部30含有第1樹脂。複合材料1具備第1層3及第2層4。第1層3及第2層4係沿著複數個空隙40之各周緣而配置。第1層3含有複數個無機粒子20。第2層4自與骨架部30相反側覆蓋第1層3並面向空隙40。第2層4含有選自由第1樹脂及與第1樹脂不同之第2樹脂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樹脂。第2層4亦可含有第2樹脂。
於專利文獻1記載之技術中,複數個無機粒子係面向空隙而配置。於此種構成中,無機粒子因振動等物理衝擊而易剝離。其結果為,複合材料之導熱性能易降低。相對於此,根據圖1所示之形態,由於含有複數個無機粒子20之第1層3係由第2層4所覆蓋,故無機粒子20不易自複合材料1剝離。其結果為,複合材料1之導熱性能不易降低。
無機粒子20自複合材料1之剝離例如可藉由以下方法進行確認。使用振盪機等裝置使複合材料1振盪後,利用目視確認無機粒子20自複合材料1剝離。或者,使複合材料1振盪後,將自複合材料1剝離之固形物進行元素分析,藉此亦可確認無機粒子20自複合材料1之剝離。於元素分析中,例如可使用感應耦合電漿(ICP)發射光譜分析法、能量分散型X射線光譜法(EDX)、X射線光電子光譜法(ESCA)等方法。
無機粒子20自複合材料1之剝離例如亦可藉由調查有無無機粒子20自複合材料1之溶出而確認。無機粒子20自複合材料1之溶出例如可藉由以下方法進行確認。將複合材料1浸漬於甲苯等溶劑後,自溶劑取出複合材料1,利用目視確認溶劑之濁度。或者,亦可藉由使浸漬複合材料1後之溶劑揮發並將殘留之固形物成分進行元素分析,而確認有無無機粒子20自複合材料1之溶出。於元素分析中,例如可使用ICP、EDX、ESCA等方法。
如圖1所示,複合材料1例如具備具有複數個空隙40之多孔質結構。複合材料1例如具有傳熱路徑5及6。傳熱路徑5及6於第1層3內延伸。傳熱路徑5及6例如遍及複數個空隙40而延伸。傳熱路徑5及6係藉由連續地配置,換言之以相互相接或近接之方式配置之複數個無機粒子20而形成。傳熱路徑5及6例如不通過骨架部30之內部,更具體而言沿著骨架部30之端部而延伸。例如一部分傳熱路徑5自複合材料1之表面1a到達至與該表面1a相反側之表面1b。
於複合材料1中,複數個空隙40之至少一部分亦可以相互相接之方式配置。於複合材料1中,複數個空隙40之至少一部分亦可以第1層3相互連接之方式配置。例如,如圖1所示,於複合材料1中,複數個空隙40之至少一部分以於連接部41中各空隙40之周緣之第1層3連接且第2層4未連接之方式配置。
必須注意於如圖1所示之特定之剖面中,未必呈現所有傳熱路徑,進而未必呈現特定之傳熱路徑之所有部分。例如僅看圖1,傳熱路徑6看似未延伸至表面1b。然而,傳熱路徑6通過未呈現於該剖面之無機粒子而到達表面1b。同樣地,僅由特定之剖面無法確認所有空隙之接觸。例如僅看圖1,空隙50為孤立。然而,空隙50於紙面之厚度方向與相鄰之其他空隙接觸。
但是,無需所有傳熱路徑自表面1a到達至表面1b。又,亦無需多孔質結構中所含之所有空隙與其他空隙直接或經由無機粒子相接。
例如於連接部41中不存在無機粒子20。於連接部41中例如形成有第1層3及第2層4。因此,於連接部41中直接相接之空隙40未連通。
例如於連接部43中存在無機粒子21。於連接部43中亦存在第1層3及第2層4。但是,圖1中看似隔著連接部41、43而相鄰之空隙40亦可於與圖1不同之剖面中直接相接而連通。
例如於連接部45中包含不存在無機粒子20、第1層3及第2層4之部分。於連接部45中相互相接之空隙40形成經由連接部45而連通之1個空間。
如圖2所示,於空隙40之內部亦可存在粒子60。粒子60典型而言為樹脂粒子。粒子60可為藉由熱處理而收縮之樹脂粒子。收縮前之樹脂粒子亦可具有相當於空隙40之形狀。佔據空隙內之樹脂可如圖1所示般去除,亦可如圖2所示般變形而殘存。於後者之情形時,粒子60亦可與第2層4相接。於特定之剖面中無法確認粒子60之存在的空隙50之內部,亦存在當觀察其他剖面時確認到粒子60之存在之情況。於圖2所示之形態中,於空隙40及50之至少一部分中存在小於該空隙之粒子60。
無機粒子20並不限定於特定之材料。無機粒子20例如具有高於樹脂30之導熱率的導熱率。無機粒子20之材料之例為六方晶氮化硼(h-BN)、氧化鋁、結晶性二氧化矽、非晶性二氧化矽、氮化鋁、氧化鎂、碳纖維、銀、銅、鋁、碳化矽、石墨、氧化鋅、氮化矽、碳化矽、立方晶氮化硼(c-BN)、氧化鈹、金剛石、碳黑、石墨烯、奈米碳管、碳纖維及氫氧化鋁。複合材料1中之無機粒子20之種類可僅為1種,亦可於複合材料1中組合使用2種以上之無機粒子20。無機粒子20之形狀並不限定於特定之形狀。形狀之例為球形狀、桿狀(包含短纖維狀)、鱗片狀、針狀及顆粒狀。顆粒狀例如意指使用黏合劑而使複數個無機粒子20凝聚之形狀或複數個無機粒子20之燒結體。
無機粒子20之縱橫比並不限定於特定之值。無機粒子20之縱橫比亦可為未達50、40以下、進而30以下。無機粒子20之縱橫比可為1,亦可為超過其之值,例如2以上、進而3以上。只要無特別事先說明,則縱橫比係藉由粒子之最大直徑相對於粒子之最小直徑之比(最大直徑/最小直徑)而確定。再者,於本說明書中,最小直徑係藉由通過確定最大直徑之線段之中點的最短之線段而確定。
無機粒子20之平均粒徑並不限定於特定之值。無機粒子20之平均粒徑例如為0.05 μm~100 μm,亦可為0.1 μm~50 μm、0.1 μm~30 μm、0.5~10 μm。「平均粒徑」例如可藉由雷射繞射散射法而求出。平均粒徑例如係藉由使用MicrotracBEL公司製造之粒度分佈儀(MicrotracMT3300EXII)且頻度以體積基準之分率所表示的粒度分佈曲線而求出之50%累積值(中值徑)d 50
無機粒子20之形狀例如可藉由使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等之觀察而確定。例如於縱橫比(最大直徑/最小直徑)為1.0以上且未達1.7、尤其是1.0以上1.5以下、進而1.0以上1.3以下,且觀察到輪廓之至少一部分、尤其是實質上全部為曲線之情形時,可判斷無機粒子20為球形狀。
鱗片狀係具有一對主面及側面之板狀之形狀。主面係無機粒子20之面積最大之面,通常為實質上平坦之面。於無機粒子20為鱗片狀之情形時,縱橫比係定義為主面之平均尺寸相對於平均厚度之比來代替上述定義。鱗片狀之無機粒子20之厚度意指一對主面間之距離。平均厚度可藉由使用SEM來測定任意50個無機粒子20之厚度,並算出其平均值而求出。主面之平均尺寸可使用利用上述粒度分佈儀所測定之d 50之值。鱗片狀之無機粒子20之縱橫比亦可為1.5以上、1.7以上、進而5以上。桿狀係棒狀、柱狀、樹狀、針狀及圓錐形狀等棒狀之形狀。桿狀之無機粒子20之縱橫比亦可為1.5以上、1.7以上、進而5以上。再者,無論無機粒子20為何種形狀,縱橫比之上限之例均如上所述。
於無機粒子20為球形狀之情形時,平均粒徑例如為0.1 μm~50 μm,較佳為0.1 μm~10 μm,更佳為0.5 μm~5 μm。於無機粒子20為鱗片狀之情形時,無機粒子20之主面之平均尺寸例如為0.1 μm~20 μm,較佳為0.5 μm~15 μm。又,無機粒子20之平均厚度例如為0.05 μm~1 μm,較佳為0.08 μm~0.5 μm。於無機粒子20為桿狀之情形時,無機粒子20之最小直徑(通常為短軸長度)例如為0.01 μm~10 μm,較佳為0.05 μm~1 μm。又,無機粒子20之最大直徑(通常為長軸長度)例如為0.1 μm~20 μm,較佳為0.5 μm~10 μm。若無機粒子20之尺寸處於此種範圍內,則由於易沿著空隙40而配置無機粒子20,故可確實地形成遍及複數個空隙40而延伸之傳熱路徑5。於無機粒子20為顆粒狀之情形時,平均粒徑例如為10 μm~100 μm,較佳為20 μm~60 μm。
複合材料1中之無機粒子20之含量並不限定於特定之值。複合材料1中之無機粒子20之含量例如為10質量%~80質量%,較佳為10質量%~70質量%,更佳為10質量%~55質量%。又,複合材料1中之無機粒子20之含量例如為1體積%~50體積%,較佳為2體積%~45體積%,更佳為5體積%~40體積%,特佳為5體積%~30體積%。藉由適當調節無機粒子20之含量,複合材料1可發揮更高之導熱性能,且可具有適當之剛性。
複合材料1中之無機粒子20之含量[質量%]可藉由燒毀等自複合材料1去除無機粒子20以外之材料而求出。為了精度較高之測定,無機粒子之含量[質量%]亦可使用元素分析而算出。具體而言,向複合材料1中加入酸,並照射微波,而將複合材料1進行加壓酸分解。酸例如可使用氫氟酸、濃硫酸、濃鹽酸及王水等。對於進行加壓酸分解所獲得之溶液,使用感應耦合電漿發射光譜分析法(ICP-AES)將元素進行分析。可基於其結果而求出無機粒子20之含量[質量%]。
複合材料1中之無機粒子20之含量[體積%]可根據複合材料1中所含之無機粒子20之質量及密度、以及複合材料1之體積及空隙率而求出。具體而言,根據無機粒子20之質量及密度,算出複合材料1中之無機粒子20之體積A。此外,基於複合材料1之空隙率,算出不包括空隙40之體積之複合材料1之體積B。無機粒子20之含量[體積%]可藉由(A/B)×100而求出。空隙率之運算方法將於後文進行說明。
無機粒子20之密度可藉由將複合材料1於電爐內進行高溫加熱而燒毀有機材料,並對於殘留之無機粒子20依據日本工業標準(JIS) R 1628:1997或JIS Z 2504:2012而求出。
無機粒子20之至少一部分存在於第1層3中骨架部30與第2層4之間之部分。無機粒子20之另一部分21及22亦可存在於第1層3中之空隙40之連接部43。於該等部分中,無機粒子之一部分23亦可於第1層3之厚度方向與其他無機粒子積層。無機粒子20之至少一部分分別與相鄰之無機粒子接觸或非常接近,而構成傳熱路徑5及6之一部分。但是,無機粒子20之另一部分24亦可被骨架部30包圍而存在。換言之,骨架部30可於其內部包含與空隙40不相接之無機粒子24。
亦可使無機粒子20之實質上所有存在於第1層3內。於本說明書中,「實質上所有」意指90質量%以上、進而93質量%以上、尤其是95質量%以上。根據該形態,有助於提昇導熱率之無機粒子之比率變高。骨架部30之內部中之無機粒子20之分佈例如可使用三維X射線顯微鏡觀察(X射線CT)來測定。
骨架部30中所含之第1樹脂例如為交聯聚合物。第1樹脂亦可為熱固性樹脂。熱固性樹脂之例為酚樹脂、脲樹脂、三聚氰胺樹脂、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樹脂、聚酯樹脂、環氧樹脂、苯胺樹脂、矽酮樹脂、呋喃樹脂、聚胺基甲酸酯樹脂、烷基苯樹脂、胍胺樹脂、二甲苯樹脂及醯亞胺樹脂。樹脂之硬化溫度例如為25℃~160℃。
第1樹脂亦可為熱塑性樹脂。熱塑性樹脂之例為(甲基)丙烯酸樹脂、苯乙烯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聚氯乙烯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樹脂及丙烯腈-苯乙烯樹脂。
骨架部30例如不含有無機粒子20,或以低於第1層3之含量含有無機粒子20。根據此種構成,可減少於複合材料1中無機粒子20之含量。其結果為,可減少無機粒子20之使用量,且獲得可具有優異導熱性能之複合材料1。骨架部30及第1層3中所含之無機粒子20之含量之比較例如可藉由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能量分散型X射線光譜法(SEM-EDX)並使用下述之方法而判斷。具體而言,算出骨架部30中來自無機粒子20之原子之比率相對於來自樹脂之原子之比率的比X。同樣地,算出第1層3中來自無機粒子20之原子之比率相對於來自樹脂之原子之比率的比Y。若X與Y之關係滿足X<Y,則可判斷骨架部30中所含之無機粒子20之含量低於第1層3中所含之無機粒子20之含量。
第1層3亦可與無機粒子20一併含有第1樹脂及/或第2樹脂。第2層4含有第1樹脂及/或第2樹脂。第2樹脂亦可為交聯聚合物。第2樹脂例如為熱固性樹脂。熱固性樹脂之例如上所述。第1樹脂之流動溫度亦可具有高於用於空隙之形成之樹脂粒子的流動溫度。第2樹脂之流動溫度亦可具有高於樹脂粒子之流動溫度。用於空隙之形成之樹脂粒子有未殘存於複合材料1之情況,亦有作為收縮之粒子60而殘存於空隙40之情況。流動溫度例如為樹脂開始流出之溫度。流動溫度例如可藉由使用熱流動評估裝置(流動測試儀)(島津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CFT-500D(PC))之等速升溫試驗而分析。
於複合材料1中,選自由第1樹脂及第2樹脂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樹脂較佳為包含交聯聚合物。
第2層4例如以低於第1層3之含量含有無機粒子20。根據此種構成,可減少複合材料1中無機粒子20之含量。其結果為,可減少無機粒子20之使用量,且獲得可具有優異導熱性能之複合材料1。第2層4及第1層3中所含之無機粒子20之含量之比較例如可藉由SEM-EDX並使用下述方法而判斷。具體而言,藉由SEM-EDX分析第2層4,而算出來自無機粒子20之原子之比率P[原子%]。以同樣之方式分析第1層3,而算出來自無機粒子20之原子之比率Q[原子%]。若P及Q滿足P<Q之關係,則可判斷第2層4中所含之無機粒子20之含量低於第1層3中所含之無機粒子20之含量。於複合材料1中,P及Q亦可滿足P/Q≦0.3之關係。
第2層4例如具有0.01 μm~100 μm之平均厚度。第2層4之平均厚度可為0.05 μm~50 μm,亦可為0.1 μm~20 μm。第2層4之平均厚度亦可小於第1層之平均厚度。
第2層4之平均厚度例如可藉由使用SEM等來觀察複合材料1之剖面而確定。具體而言,可將使用SEM隨機選擇之10個部位、視情況為30個部位中之第2層4之厚度的算術平均設為第2層4之平均厚度。第1層3之平均厚度亦可以同樣之方式而確定。第1層3與骨架部30及第2層4之交界可將連續地,換言之相互相接或近接之存在無機粒子之層狀區域視為第1層3而確定。
空隙40及50之外形可為球形狀,亦可為實質上球形。於本說明書中,「實質上球形」意指最大直徑相對於最小直徑之比(最大直徑/最小直徑)為1.0~1.5、尤其是1.0~1.3。但是,空隙40及50之外形並不限定於特定之形狀。其外形可為桿狀、多面體狀,亦可為稱為球形狀而言上述比過大之橢圓狀。空隙40及50之50%以上、進而80%以上亦可為球形狀。於發泡技術中,由於空隙之形狀會變得不規則,故較難形成該程度一致之形狀之空隙。
空隙40之平均直徑並不限定於特定之值。其值例如為50 μm~5000 μm,較佳為100 μm~2000 μm,更佳為300 μm~1500 μm。於本說明書中,空隙40之「平均直徑」意指藉由利用SEM觀察複合材料1之剖面而求得之直徑之平均值。具體而言,對於可觀察到空隙之整體之任意100個空隙40,測定其最大直徑及最小直徑並將其平均值設為各空隙之直徑,將自其值較大側起15個空隙之直徑之平均值定義為「平均直徑」。
於複合材料1中,空隙40之體積相對於複合材料1之體積之比即空隙率並不限定於特定之值。其空隙率例如為10體積%~60體積%,較佳為15體積%~50體積%,更佳為20體積%~45體積%。
空隙率可藉由使用SEM來觀察複合材料1之剖面,並算出空隙40之總面積相對於所觀察之全部面積的比率,取得10張不同剖面之圖像之比率的平均值而求出。但是,僅限於製造過程既知之情形時,亦可以如下方式求出。根據下述樹脂粒子之質量及於樹脂粒子之表面配置有無機粒子20之複合粒子之質量,算出複合粒子中所含之無機粒子20之質量。此外,藉由無機元素分析而算出複合材料1中之無機粒子20之含量[質量%]。根據無機粒子20之含量[質量%]及複合材料1之質量,算出複合材料1中之無機粒子20之質量。根據複合材料1中之無機粒子20之質量及複合粒子中所含之無機粒子20之質量,算出製造複合材料1時使用之複合粒子之數量。根據空隙40之平均直徑而算出空隙40之體積。藉由空隙40之體積與複合粒子之數量之乘積,求出複合材料1中之空隙40之總體積。藉由將該值除以複合材料1之體積而算出空隙率。
複數個空隙40亦可具有實質上相似之外形。於本說明書中,「實質上相似」意指根據個數基準,空隙40之80%以上、尤其是90%以上具有同類之幾何學形狀,例如球形狀及正多面體狀。實質上相似之複數個空隙40之外形較佳為球形狀。該外形亦可為實質上球形。藉由發泡所形成之複數個空隙亦存在伴隨各者之膨脹而相互相接之情況。然而,於該情形時通常因發泡而產生之內部壓力作用於空隙之連接部,而使連接部附近大幅變形。因此,於發泡之技術中事實上無法形成相互相接且實質上外形相似之複數個空隙。
多孔質結構亦可具有自複合材料1之一主面至另一主面之貫通孔。於複合材料1為板狀之情形時,設置於複合材料1之一主面之空隙亦可連通於面向複合材料1之另一主面的空間。又,設置於複合材料1之一主面之空隙亦可連通於與複合材料1之一主面交叉之側面相接的空間。根據此種構成,複合材料1可兼具導熱性及透氣性。主面意指複合材料1之具有最大面積之面。
複數個空隙40亦可局部性地相接。藉此,即便於增加空隙率之情形時,複合材料1之強度亦不易降低。連接部45中之空隙之連通部之直徑亦可為空隙40之平均直徑之25%以下、20%以下、進而15%以下。連通部之直徑可與平均直徑同樣地藉由SEM或X射線CT而測定。空隙40之連接部41及43由於被第1層3劃分,故不存在連通部。
根據以上說明可知,複合材料1亦可為非發泡體。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先前之發泡體無法具有如圖1及2所示之特徵性之結構,即微細且準確地控制無機粒子20之配置之結構。另外,先前之發泡體無法具有以覆蓋含有無機粒子之第1層之方式形成第2層之結構。
參照圖3,以下例示於本說明書中用以求出複合材料1中之第1層3、第2層4及骨架部30中之各元素之組成的測定位置之確定方法。首先,針對複合材料1,藉由SEM而觀察空隙40。測定藉由SEM所觀察之空隙40之最長直徑,確定具有該最長直徑之長度L之線段A。其次,確定線段B,其通過線段A之中點並正交於線段A,且自空隙40之一端至另一端具有長度L'。進而,確定長方形C,其以線段A之中點為重心,且相鄰2邊分別平行於線段A及線段B且具有平行之線段A或B之2倍之長度(於平行於線段A之方向為2L,於平行於線段B之方向為2L')。將自該長方形C去除空隙部分所得之區域定義為測定區域。將該測定區域內分割為由50 μm見方之正方形所界定之複數個區域D。於複數個區域D之各者中,分析區域D中所含之原子之比率。於分析中例如可使用超高解析度場發射型掃描電子顯微鏡中之能量分散型X射線光譜法。
於複數個區域D中上述之分析之結果為,將無機粒子中所含之原子(例如B)之比率[原子%]為最大之區域定義為第1層3之組成之測定位置。於複數個區域D中上述之分析之結果為,將無機粒子中所含之原子(例如B)之比率[原子%]為最小之區域定義為骨架部30之組成之測定位置。另一方面,將以線段A及線段B之交點為重心,且由50 μm見方之正方形所界定之區域定義為區域E。將該區域E定義為第2層4中之測定位置。再者,關於作為分析對象之原子,於無機粒子包含化合物之情形時,可設為該化合物之正離子之元素,於無機粒子包含單體之情形時,可設為構成該單體之元素。例如於無機粒子為氮化硼(BN)之情形時,分析對象之原子為硼(B)。於無機粒子為氧化鋁(Al 2O 3)之情形時,分析對象之原子為鋁(Al)。於無機粒子為石墨之情形時,分析對象之原子為碳(C)。
<複合材料之製造方法> 以下,對本實施方式之複合材料1之製造方法之一例進行說明。複合材料1包含含有第1樹脂之骨架部30及複數個空隙40。複合材料1之製造方法依次具備:向包含複數個樹脂粒子之粒子集合體之空隙填充包含第1樹脂或第1樹脂之前驅物之流體之步驟,及藉由將複數個樹脂粒子進行加熱使其收縮或去除而形成複數個空隙40之步驟。此處,於複數個樹脂粒子之表面存在第1層3及第2層4。第1層3及第2層4係以於樹脂粒子之表面與第1層3之間介置第2層4,且樹脂粒子之表面與第2層4相接之方式配置。又,第1層3含有複數個無機粒子。第2層4含有選自由第1樹脂及與第1樹脂不同之第2樹脂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樹脂。選自由第1樹脂及第2樹脂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樹脂亦可包含交聯聚合物。第1樹脂之流動溫度及於第2層4含有第2樹脂之情形時之第2樹脂之流動溫度亦可高於構成樹脂粒子之樹脂之流動溫度。
首先,為了獲得複合粒子,而製作樹脂粒子及添著劑之混合物。添著劑例如包含第1樹脂及/或第2樹脂。添著劑亦可包含第1樹脂及/或第2樹脂之前驅物。
其次,藉由於該混合物中加入無機粒子20並進行混合,而獲得於複數個樹脂粒子之表面配置有無機粒子20之複合粒子。亦可反覆進行複數次於樹脂粒子中加入添著劑而獲得混合物之步驟及於該混合物中加入無機粒子20之步驟。或者,亦可藉由於樹脂粒子及添著劑之混合物中同時加入添著劑及無機粒子20並進行混合而獲得複合粒子。混合之方法並不限定於特定之方法。混合之方法之例為使用球磨機、珠磨機、行星式混合機、超音波混合機、均化器、自轉公轉混合機、流動混合機、亨舍爾混合機、容器旋轉型攪拌器、帶式攪拌器及圓錐螺旋攪拌器之混合。
繼而,以複合粒子相互相接而形成粒子集合體之方式將複合粒子收容於模具之內部。向該模具中進而加入另行製備之流體而製備混合體。流體包含第1樹脂。流體亦可包含第1樹脂之前驅物。將流體填充至包含複數個樹脂粒子之粒子集合體之空隙。流體至少存在於複合粒子之表面及複合粒子彼此接觸部分。如此,形成如下複合粒子之集合體,其以藉由相互相接之無機粒子20而形成之傳熱路徑經由複數個複合粒子之表面而延伸之方式複數個複合粒子之至少一部分相互相接。
繼而,自混合體去除氣泡。自混合體去除氣泡之方法並不限定於特定之方法。其方法之例為減壓脫氣。減壓脫氣例如於25℃~200℃下實施1秒~10秒。
其後,藉由將混合體進行加熱而使流體之流動性降低。流體藉由加熱例如進行自第1樹脂之前驅物生成第1樹脂之反應,或進行第1樹脂之硬化,而降低其流動性。如此,生成含有第1樹脂之骨架部30。藉此,獲得複合材料之前驅物。
繼而,藉由自複合材料之前驅物將樹脂粒子收縮或去除,而製作複合材料1。自複合材料之前驅物將樹脂粒子收縮或去除之方法並不限定於特定之方法。方法之例為將複合材料之前驅物進行加熱之方法及將複合材料之前驅物浸漬於特定之溶劑中之方法。該等方法亦可併用。藉此,形成空隙40。如此,可獲得具備骨架部30、第1層3及第2層4之複合材料1。
或者,複合材料1亦可以如下方式製作。首先,製作於複數個樹脂粒子之表面配置有添著劑及無機粒子20之複合粒子。複合粒子之製作方法如上所述。其次,藉由將所製作之複合粒子進行加熱,而降低配置於複合粒子之表面之添著劑之流動性。添著劑藉由加熱例如進行自第1樹脂及/或第2樹脂之前驅物生成第1樹脂及/或第2樹脂之反應,或進行第1樹脂及/或第2樹脂之硬化,而降低其流動性。如此,生成於樹脂粒子之表面包含第1層及第2層且含有無機粒子20之複合粒子材料。
藉由自複合粒子材料將樹脂粒子收縮或去除,而於該材料之內部形成空隙。將樹脂粒子收縮或去除之方法如上所述。
繼而,將形成有空隙之上述複合粒子材料收容於模具之內部。向該模具中進而加入另行製備之流體而製備混合體。混合體之製作方法如上所述。
其後,藉由將混合體進行加熱而使流體之流動性降低。使流體之流動性降低之方法如上所述。如此,亦可獲得具備骨架部30、第1層3及第2層4之複合材料1。
於上述製造方法之例中,由介置於樹脂粒子之表面與無機粒子20之間之樹脂或其前驅物形成第2層4。樹脂可為第1樹脂即骨架部30中所含之樹脂,亦可為第2樹脂即與該樹脂不同之樹脂。作為樹脂或其前驅物,較適宜為進行交聯之交聯聚合物。於該製造方法之例中,確認到例如若使用非交聯性聚合物之聚乙二醇,則無法形成第2層4。但是,藉由複合材料1之製造方法,可減小材料之限制而形成第2層4。作為此種方法之例,可例舉於樹脂粒子之整個表面首先僅形成包含樹脂或其前驅物之第2層4,其後形成第1層3的方法。
將複合材料之前驅物進行加熱之溫度只要為可使樹脂粒子軟化之溫度,則並不限定於特定之溫度。其溫度例如可為95℃~130℃,亦可為120℃~160℃。如上所述,添著劑之流動溫度例如高於樹脂粒子之流動溫度。因此,即便將複合材料之前驅物進行加熱而使樹脂粒子軟化,添著劑亦不易流動。其結果為,容易以覆蓋含有無機粒子20之第1層3之方式形成第2層4。
於將複合材料之前驅物浸漬於特定之溶劑之情形時,溶劑只要可不使第1樹脂或第2樹脂溶解且使樹脂粒子溶解,則並不限定於特定之溶劑。溶劑之例為甲苯、乙酸乙酯、甲基乙基酮及丙酮。
樹脂粒子亦可具有中空結構。中空結構中之中空部可為單一之中空部,亦可如發泡樹脂珠粒般包含複數個中空部。於使用具有中空結構之樹脂粒子之情形時,藉由加熱處理使構成樹脂粒子之樹脂軟化而使中空部消失或收縮,藉此形成複數個空隙40。但是,樹脂粒子之中空結構並非必須。於將複合材料之前驅物浸漬於特定之溶劑之情形時,樹脂粒子例如較佳為較第1樹脂或第2樹脂更易溶解於溶劑。根據此種方法,易形成具有所需之形狀之空隙40。樹脂粒子例如為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乙烯-丙烯-二烯橡膠(EPDM)、熱塑性彈性體(TPE)及聚乙烯醇(PVA)。第1樹脂例如為骨架部30中所含之樹脂。
樹脂粒子並不限定於特定之尺寸。於樹脂粒子為球形之情形時,其平均直徑例如為50 μm~5000 μm,較佳為300 μm~2000 μm,尤其是500 μm~1500 μm。藉由適當調節樹脂粒子之尺寸,複合材料1可具有適當之空隙率。此外,複合材料1可具有適當之空隙之尺寸。樹脂粒子亦可使用選自該等尺寸之複數種尺寸之樹脂。即,樹脂粒子亦可具有相互實質上相似之外形。藉此,複合材料1可具有複數個空隙40相互實質上相似之外形。
根據本實施方式之複合材料1之製造方法,可形成含有無機粒子20之第1層3及自與骨架部30相反側覆蓋第1層3且面向空隙40之第2層4。此外,藉由無機粒子20可形成遍及複數個空隙40而延伸之傳熱路徑。
根據本實施方式之複合材料1之製造方法,不經過發泡步驟而於第1樹脂之內部形成空隙40。即,空隙40並非藉由發泡而形成者。 [實施例]
藉由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再者,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實施例。
(聚苯乙烯珠之製作) 將純水100重量份、磷酸三鈣0.2重量份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鈉0.01重量份加入至附有攪拌機之高壓釜。於該高壓釜中加入過氧化苯甲醯0.15重量份及1,1-雙(第三丁基過氧基)環己烷0.25重量份作為起始劑而製作混合液。一面以350轉/分鐘攪拌混合液,一面加入苯乙烯單體100重量份。其後,藉由將該溶液升溫至98℃而實施聚合反應。於聚合反應結束約80%時,歷時30分鐘將反應溶液升溫至120℃。其後,將反應溶液於120℃下保溫1小時,而製作含有苯乙烯樹脂粒子之溶液。將含有苯乙烯樹脂粒子之溶液冷卻至95℃後,將環己烷2重量份及丁烷7重量份作為發泡劑壓入至高壓釜中。其後,將該溶液再次升溫至120℃。其後,將溶液於120℃下保溫1小時後冷卻至室溫,藉此獲得聚合漿料。藉由將該聚合漿料脫水、洗浄及乾燥而獲得發泡性苯乙烯樹脂粒子。篩選該發泡性苯乙烯樹脂粒子而獲得粒徑為0.2 mm~0.3 mm之發泡性苯乙烯樹脂粒子。使用大開工業公司製造之加壓式發泡機(BHP),對該發泡性苯乙烯樹脂粒子進行處理,而獲得具有650 μm~1200 μm之平均直徑之球形狀之發泡聚苯乙烯珠。將該發泡聚苯乙烯珠利用標稱網眼(JIS Z 8801-1:2019)為1.18 mm及1 mm之JIS試驗用篩進行篩選。此時,將通過標稱網眼為1.18 mm之篩且未通過標稱網眼為1 mm之篩之發泡聚苯乙烯珠用於以後之試驗。再者,該發泡聚苯乙烯珠之鬆密度為0.025 g/cm 3
(實施例1) 作為添著劑,藉由將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製造之矽酮樹脂(KE-106F)、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製造之硬化劑(CAT-106F)及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製造之矽酮油(KF-96-10CS)以成為10:1:10之重量比之方式進行稱量並混合,而製備矽酮樹脂前驅物。準備相對於發泡聚苯乙烯珠1重量份為10重量份之該矽酮樹脂前驅物。此外,準備相對於發泡聚苯乙烯珠1重量份為15重量份之鱗片狀之氮化硼(縱橫比20)。
於KAWATA公司製造之高速流動混合機(SMP-2)中加入上述球形狀之發泡聚苯乙烯珠1重量份。繼而,加入1重量份之上述矽酮樹脂前驅物而製備混合物。使用上述混合機將該混合物以1000轉/分鐘攪拌1分鐘。向其中加入1.5重量份之上述氮化硼而製備混合物。使用上述混合機將該混合物以1000轉/分鐘攪拌1分鐘。如此將發泡聚苯乙烯珠經由矽酮樹脂前驅物由氮化硼被覆之操作反覆進行10次,而獲得被覆有氮化硼之發泡聚苯乙烯珠。將該聚苯乙烯珠於60℃之恆溫槽內加熱2小時而使矽酮樹脂硬化,藉此獲得被覆有氮化硼之聚苯乙烯珠(複合粒子)。
以10:5之重量比加入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製造之矽酮樹脂(KE-106F)及矽酮油(KF-96-10CS)。於該混合物中以矽酮樹脂與硬化劑成為10:0.85之重量比之方式進而加入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製造之硬化劑(CAT-106F),藉此製作熱固性樹脂。
將上述被覆有氮化硼之聚苯乙烯珠填充至內徑95 mm×95 mm×24 mm之塑膠殼體,於塑膠殼體鋪設吉田隆不鏽鋼公司製造之平織金屬絲網(直徑:0.18 mm,50目),進而於其上鋪設不鏽鋼製穿孔金屬(直徑:5 mm,厚度:1 mm,間距:8 mm),並以夾具固定。
於該塑膠殼體中加入上述熱固性樹脂,並進行減壓消泡。此時之壓力以錶壓計為-0.08 MPa~-0.09 MPa。反覆進行3次該操作,而使熱固性樹脂含浸於聚苯乙烯珠間。繼而,藉由於80℃下加熱2小時而使矽酮樹脂硬化,從而獲得內包聚苯乙烯珠之樹脂成形品。將該樹脂成形品切斷成規定之尺寸。藉由將其於丙酮中浸漬30分鐘,而使聚苯乙烯珠溶解,從而自樹脂成形品流出。其後,藉由將樹脂成形品於90℃下加熱而使丙酮揮發,從而製作實施例1之複合材料。
(實施例2) 除使用表1所記載之氮化硼及以成為表1所記載之分量之方式製備混合物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式獲得實施例2之複合材料。
(實施例3) 除使用表1所記載之氮化硼,於複合粒子及複合材料之製作中使用Sanyu Rec公司製造之聚胺基甲酸酯(UF820A/B)代替矽酮樹脂,及以成為表1所記載之分量之方式製備混合物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式獲得實施例3之複合材料。
(實施例4) 除使用日本石墨公司製造之石墨(CPB)代替氮化硼及以成為表1所記載之分量之方式製備混合物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式獲得實施例4之複合材料。
(實施例5) 除使用昭和電工公司製造之氧化鋁粒子(AL-30)代替氮化硼及以成為表1所記載之分量之方式製備混合物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式獲得實施例5之複合材料。
(實施例6) 作為添著劑,將Dow公司製造之DOWSIL SE 1896 FR A/B之A劑及B劑以1:1之重量比混合而製備矽酮樹脂前驅物。準備相對於發泡聚苯乙烯珠1重量份為7.5重量份之該矽酮樹脂前驅物。此外,相對於發泡聚苯乙烯珠1重量份,混合鱗片狀之氮化硼(縱橫比20)13.3重量份及石墨(縱橫比12)1.3重量份而準備填料混合物。
於KAWATA公司製造之高速流動混合機(SMP-2)中加入上述球形狀之發泡聚苯乙烯珠1重量份。繼而,加入0.3重量份之上述矽酮樹脂前驅物並將混合物以1000轉/分鐘攪拌1分鐘。一面於該混合物中同時添加殘留之矽酮樹脂前驅物及上述填料混合物,且以均等之量歷時30分鐘添加矽酮樹脂前驅物及填料混合物,一面使用上述混合機以1000轉/分鐘進行攪拌。藉由該操作而獲得經由矽酮樹脂前驅物被覆有氮化硼及石墨之發泡聚苯乙烯珠。藉由將該聚苯乙烯珠於80℃之恆溫槽內加熱2小時而使矽酮樹脂硬化,而獲得被覆有氮化硼及石墨之聚苯乙烯珠(複合粒子)。
作為熱固性樹脂,使用Dow公司製造之DOWSIL SE 1817 CV M之A劑及B劑以及矽酮油(KF-96-300CS)。藉由以37.5:37.5:25之重量比混合A劑、B劑及矽酮油,而製作熱固性樹脂。
除使用上述複合粒子及熱固性樹脂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式獲得實施例6之複合材料。
(實施例7) 除使用Sanyu Rec公司之聚胺基甲酸酯樹脂SU-4500A/B(以A劑:B劑=5:100之重量比混合)作為複合粒子製作用之添著劑,及使用Sanyu Rec公司之聚胺基甲酸酯樹脂SU-3001A/B(以A劑:B劑=34:100之重量比混合)作為複合材料製作用之熱固性樹脂以外,以與實施例6同樣之方式獲得實施例7之複合材料。
(比較例1) 除於複合粒子之製作中使用聚乙二醇(平均分子量400)來代替矽酮樹脂前驅物作為添著劑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式製作比較例1之被覆有氮化硼之聚苯乙烯珠(複合粒子)。除使用比較例1之該複合粒子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式獲得比較例1之複合材料。
(比較例2) 以成為60:25:13:2:1之重量比之方式稱量並加入鱗片狀之氮化硼(縱橫比50)、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製造之矽酮樹脂(KE-106F)、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製造之矽酮油(KF-96-10CS)、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製造之硬化劑(CAT-106F)及乙醇,並進行混合,藉此製備漿料狀之混合物。繼而,將混合物加入至直徑50 mm、高度7 mm之有底筒狀之模具內。繼而,藉由將模具內之混合物於150℃下加熱1小時,而由乙醇使矽酮樹脂發泡並使所發泡之矽酮樹脂硬化,藉此獲得比較例2之複合材料。
(比較例3) 除使用日立化成工業公司製造之不飽和聚酯樹脂(WP2820)代替矽酮樹脂以外,以與比較例2同樣之方式獲得比較例3之複合材料。
(無機粒子之溶出之確認) 將實施例1~7及比較例1~3之複合材料於甲苯中浸漬1小時。其後,自甲苯中取出複合材料,利用目視確認來自無機粒子之甲苯之濁度。於未確認到濁度之情形時,評估為「無」。於確認到濁度之情形時,評估為「有」。將結果示於表1及2中。
(無機粒子之剝離之確認) 使用大榮齒科產業公司製造之桌上振搗器(Angel Vibrator Digital)以振動等級6將實施例1~7及比較例1~3之複合材料振盪。將複合材料振盪後,利用目視確認無機粒子是否自複合材料剝離。於未確認到無機粒子自複合材料剝離之情形時,評估為「無」。於確認到無機粒子自複合材料剝離之情形時,評估為「有」。將結果示於表1及2中。
(第2層之平均厚度) 使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測定實施例1~7及比較例1~3之複合材料之第2層之厚度。藉由SEM觀察空隙,於隨機選擇之10個部位中測定第2層之厚度,並將該值之平均值設為第2層之平均厚度。關於比較例1~3,無法確認第2層之存在,亦無法確認第2層/第1層/骨架部之積層結構。將結果示於表1及2中。
(元素分析及無機粒子之含有率) 使用上述方法來實施複合材料之元素分析,而算出來自無機粒子之原子之比率。再者,關於各比較例,至少第2層不存在,示出於上述測定位置中實施元素分析所得之結果。表1中「-」表示未檢測出來自無機粒子之原子。
於實施例4中,第2層中之來自無機粒子之原子之比率高於實施例1~3及5。於實施例4中使用石墨作為無機粒子。此外,於實施例4之複合材料中使用矽酮樹脂作為用以形成第2層之添著劑及構成骨架部之樹脂。因此,認為於實施例4中,除來自石墨之碳原子以外亦檢測出來自矽酮樹脂之碳原子。其結果為,實施例4中之第2層中之來自無機粒子之原子的比率高於其他實施例中之第2層中之來自無機粒子之原子的比率。然而,即便於實施例4之複合材料中,第2層中之碳原子之比率亦小於第1層中之碳原子之比率。即,即便於實施例4之複合材料中,第2層亦以低於第1層之含量含有無機粒子。
於實施例6及7中,使用氮化硼及石墨作為無機粒子。於實施例6之複合材料中,使用矽酮樹脂作為用以形成第2層之添著劑及構成骨架部之樹脂。於實施例7之複合材料中,使用聚胺基甲酸酯作為用以形成第2層之添著劑及構成骨架部之樹脂。藉此,認為於實施例6及7之複合材料之元素分析中,除來自石墨之碳原子以外亦檢測出來自矽酮樹脂及聚胺基甲酸酯之碳原子。因此,實施例6及7中之第2層中之來自無機粒子之原子的比率表示僅來自氮化硼之硼原子之結果。於實施例6及7中,第2層中之硼原子之比率小於第1層中之硼原子之比率。此外,如上所述,使用石墨作為無機粒子之實施例4之複合材料中之第2層中的碳原子之比率小於第1層中之碳原子之比率。即,可理解為即便於使用石墨作為無機粒子之情形時,第2層亦以低於第1層之含量含有無機粒子。根據該等結果,推測出於實施例6及7之複合材料中第2層亦以低於第1層之含量含有石墨。
[表1]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實施例4 實施例5 實施例6 實施例7
添著劑 矽酮 矽酮 聚胺基甲酸酯 矽酮 矽酮 矽酮 聚胺基甲酸酯
骨架部樹脂 矽酮 矽酮 聚胺基甲酸酯 矽酮 矽酮 矽酮 聚胺基甲酸酯
無機粒子 氮化硼 氮化硼 氮化硼 石墨 氧化鋁粒子 氮化硼+石墨 氮化硼+石墨
無機粒子之形狀及縱橫比 鱗片狀 20 鱗片狀 50 鱗片狀 20 鱗片狀 12 球狀 1 氮化硼:鱗片狀、20 石墨:鱗片狀、12 氮化硼:鱗片狀、20 石墨:鱗片狀、12
無機粒子含有率(wt%) 25 30 35 30 30 25 25
空隙之內壁之狀態 無機粒子 無法視認 無機粒子 無法視認 無機粒子 無法視認 無機粒子 無法視認 無機粒子 無法視認 無機粒子 無法視認 無機粒子 無法視認
複合材料之形成方法 樹脂粒子之使用 樹脂粒子之使用 樹脂粒子之使用 樹脂粒子之使用 樹脂粒子之使用 樹脂粒子之使用 樹脂粒子之使用
積層結構(第2層/第1層/骨架部)之形成
第2層 來自無機粒子之原子之比率[原子%] 0 6.9 4.1 69.1 2.6 1.7 0
第1層 來自無機粒子之原子之比率[原子%] 38.0 35.1 29.0 88.5 12.4 20.2 18.9
骨架部 來自無機粒子之原子之比率[原子%] 6.6 5.2 3.7 48.3 - 2.3 0
(第2層 來自無機粒子之原子之比率)/(第1層 來自無機粒子之原子之比率) 0 0.20 0.14 0.78 0.21 0.08 0
第2層平均厚度[μm] 0.5 5 0.8 0.5 5.5 0.5 0.5
溶劑中之粒子剝離
振盪機引起之剝離
[表2]
   比較例1 比較例2 比較例3
添著劑 PEG 矽酮 聚酯
骨架部樹脂 矽酮
無機粒子 氮化硼 氮化硼 氮化硼
無機粒子之形狀及縱橫比 鱗片狀20 鱗片狀50 鱗片狀50
無機粒子含有率(wt%) 25 60 60
空隙之內壁之狀態 無機粒子 於壁面視認 無機粒子 於壁面視認 無機粒子 於壁面視認
複合材料之形成方法 樹脂粒子之使用 發泡 發泡
積層結構(第2層/第1層/骨架部)之形成 × × ×
第2層 來自無機粒子之原子之比率[原子%] (23.7) (29.7) (24.7)
第1層 來自無機粒子之原子之比率[原子%] (18.8) (25.8) (28.0)
骨架部 來自無機粒子之原子之比率[原子%] (5.5) (17.3) (22.5)
(第2層 來自無機粒子之原子之比率)/(第1層 來自無機粒子之原子之比率) (1.26) (1.15) (0.88)
第2層平均厚度[μm] 0 0 0
溶劑中之粒子剝離
振盪機引起之剝離
圖4係表示利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實施例1之複合材料之剖面所得之結果的圖。如圖4所例示,於各實施例之複合材料中,於骨架部30內形成空隙40,且沿著空隙40之周緣配置有包含無機粒子之第1層3及自空隙40側覆蓋第1層3之第2層4。再者,於各實施例中係使用單一樹脂材料,但亦可於添著劑與骨架部使用不同之樹脂而構成為骨架部與第2層包含不同之樹脂。
1:複合材料 1a:複合材料之表面 1b:複合材料之表面 2:複合材料 2L:長度 2L':長度 3:第1層 4:第2層 5:傳熱路徑 6:傳熱路徑 20:無機粒子 21:無機粒子 22:無機粒子 23:無機粒子 24:無機粒子 30:骨架部 40:空隙 41:連接部 43:連接部 45:連接部 50:空隙 60:收縮之樹脂粒子 A:線段 B:線段 C:長方形 D:區域 E:區域 L:長度 L':長度
圖1係模式性地表示本實施方式之複合材料之一例之剖視圖。 圖2係模式性地表示本實施方式之複合材料之另一例之剖視圖。 圖3係說明於本實施方式之複合材料中由使用超高解析度場發射型掃描電子顯微鏡之能量分散型X射線光譜法所得之測定位置的圖。 圖4係表示利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實施例1之複合材料之剖面所得之結果的圖。
1:複合材料
1a:複合材料之表面
1b:複合材料之表面
3:第1層
4:第2層
5:傳熱路徑
6:傳熱路徑
20:無機粒子
21:無機粒子
22:無機粒子
23:無機粒子
24:無機粒子
30:骨架部
40:空隙
41:連接部
43:連接部
45:連接部
50:空隙

Claims (12)

  1. 一種複合材料,其係包含含有第1樹脂之骨架部及複數個空隙者,且 具備沿著上述複數個空隙之各周緣而配置之第1層及第2層, 上述第1層含有複數個無機粒子, 上述第2層含有選自由上述第1樹脂及與上述第1樹脂不同之第2樹脂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樹脂,且自與上述骨架部相反側覆蓋上述第1層並面向上述空隙。
  2. 如請求項1之複合材料,其中選自由上述第1樹脂及上述第2樹脂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樹脂包含交聯聚合物。
  3. 如請求項1或2之複合材料,其中上述第2層以低於上述第1層之含量含有上述無機粒子。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複合材料,其中上述第2層含有上述第2樹脂。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複合材料,其中上述骨架部不含有上述無機粒子,或以低於上述第1層之含量含有上述無機粒子。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複合材料,其中上述第2層具有0.01 μm~100 μm之平均厚度。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複合材料,其中上述複數個空隙之至少一部分係以上述第1層相互連接之方式配置。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複合材料,其藉由上述複數個無機粒子而形成有傳熱路徑。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複合材料,其中上述複數個空隙具有相互相似之外形。
  10. 一種複合材料之製造方法,其係包含含有第1樹脂之骨架部及複數個空隙之複合材料之製造方法,且依次具備如下步驟: 向包含複數個樹脂粒子之粒子集合體之空隙填充包含上述第1樹脂或上述第1樹脂之前驅物之流體之步驟,及 藉由將上述複數個樹脂粒子進行加熱使其收縮或去除而形成複數個空隙之步驟, 於上述複數個樹脂粒子之表面存在第1層及第2層, 上述第1層及上述第2層係以於上述表面與上述第1層之間介置上述第2層且上述表面與上述第2層相接之方式配置, 上述第1層含有複數個無機粒子, 上述第2層含有選自由上述第1樹脂及與上述第1樹脂不同之第2樹脂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樹脂。
  11. 如請求項10之複合材料之製造方法,其中選自由上述第1樹脂及上述第2樹脂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樹脂包含交聯聚合物。
  12. 如請求項10或11之複合材料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第1樹脂之流動溫度及於上述第2層含有上述第2樹脂之情形時之上述第2樹脂之流動溫度高於構成上述樹脂粒子之樹脂之流動溫度。
TW111112168A 2021-03-30 2022-03-30 複合材料及複合材料之製造方法 TW2023071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8841 2021-03-30
JP2021058841 2021-03-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7102A true TW202307102A (zh) 2023-02-16

Family

ID=83456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2168A TW202307102A (zh) 2021-03-30 2022-03-30 複合材料及複合材料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58599A1 (zh)
EP (1) EP4317277A1 (zh)
JP (1) JP2022155563A (zh)
CN (1) CN117120527A (zh)
TW (1) TW202307102A (zh)
WO (1) WO202221080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48605B2 (ja) * 2002-08-21 2006-11-22 パナホーム株式会社 環境改善機能を有する建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44029B2 (ja) * 2005-07-14 2011-12-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排気浄化装置
JP4811992B2 (ja) * 2005-08-22 2011-11-0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導電性多孔質フィルム
JP5057701B2 (ja) * 2006-05-30 2012-10-24 フタムラ化学株式会社 封入物を有する連通多孔構造体の製法
JP2013014716A (ja) * 2011-07-06 2013-01-24 Nitto Denko Corp 無機粒子含有発泡体
JP6620736B2 (ja) 2016-12-28 2019-12-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複合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30124486A1 (en) * 2020-03-31 2023-04-20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Composite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mposite materi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20527A (zh) 2023-11-24
US20240158599A1 (en) 2024-05-16
JP2022155563A (ja) 2022-10-13
WO2022210805A1 (ja) 2022-10-06
EP4317277A1 (en) 2024-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71592B2 (ja) 複合材料
JP7271591B2 (ja) 複合材料及び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
TW202307102A (zh) 複合材料及複合材料之製造方法
JP7271593B2 (ja) 複合材料
WO2023054414A1 (ja) 複合材料及び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
JP7184953B2 (ja) 複合材料
WO2023189776A1 (ja) 温度調節モジュール
TW202200689A (zh) 複合材料
TW202144481A (zh) 複合材料
WO2023189777A1 (ja) 複合材料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複合材料シート用製造装置
CN118043390A (zh) 复合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WO2023189778A1 (ja) 複合材料シー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