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6974A - 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及使用該變異體製備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及使用該變異體製備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06974A
TW202306974A TW111121447A TW111121447A TW202306974A TW 202306974 A TW202306974 A TW 202306974A TW 111121447 A TW111121447 A TW 111121447A TW 111121447 A TW111121447 A TW 111121447A TW 202306974 A TW202306974 A TW 20230697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mino acid
polypeptide
variant
sequence
glutathio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1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榮恩
河哲雄
梁殷彬
金延修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Cj第一製糖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Cj第一製糖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Cj第一製糖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6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697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9/00Enzymes; Pro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activating, inhibiting,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enzymes
    • C12N9/0004Oxidoreductases (1.)
    • C12N9/0089Oxidoreductases (1.) acting on superoxide as acceptor (1.15)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63Introduction of foreign genetic material using vectors; Vectors; Use of hosts therefor; Regulation of expression
    • C12N15/79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 C12N15/80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for fungi
    • C12N15/81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for fungi for yeas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9/00Enzymes; Pro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activating, inhibiting,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enzymes
    • C12N9/0004Oxidoreductases (1.)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21/00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 C12P21/02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having a known sequence of two or more amino acids, e.g. glutathio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YENZYMES
    • C12Y115/00Oxidoreductases acting on superoxide as acceptor (1.15)
    • C12Y115/01Oxidoreductases acting on superoxide as acceptor (1.15) with NAD or NADP as acceptor (1.15.1)
    • C12Y115/01001Superoxide dismutase (1.15.1.1)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R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C12C - C12Q, RELATING TO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0Microorganisms ; Processes using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645Fungi ; Processes using fungi
    • C12R2001/85Saccharomyces
    • C12R2001/865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Enzymes And Modification Thereof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請係關於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及使用該變異體製備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的方法。

Description

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及使用該變異體製備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的方法
本申請係關於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及使用該變異體製備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的方法。
麩胱甘肽(GSH)係細胞內最常見之有機硫化合物,且其以三個胺基酸結合在一起(即甘胺酸、麩胺酸及半胱胺酸)的三肽形式存在。
在體內,麩胱甘肽以兩種形式存在:還原型麩胱甘肽(GSH)及氧化型麩胱甘肽(GSSG)。還原型麩胱甘肽通常以相對高之百分比存在。其主要分佈於人體至肝臟及皮膚細胞內,且在抗氧化功能如分解並去除氧自由基、解毒功能如去除外來化合物(即毒性物質)、及抑制黑色素產生之增白功能等中發揮重要作用。
因為此等各種功能,麩胱甘肽於各種領域諸如醫藥、健康功能性食品、化妝品等中作為材料頗受關注,且亦用於風味成分、食品及飼料添加劑之製備中。已知麩胱甘肽具有增加原材料之風味以及維持豐富風味之顯著效果,且可單獨用作濃郁味(kokumi)風味增強劑或與其他物質合 用。通常,濃郁味材料具有比諸如核酸及MSG的鮮味(umami)材料更為豐富之風味,且係已知藉由蛋白質之分解及老化而產生。再者,麩胱甘肽亦可經轉化為其他γ-麩胺醯基肽(Sofyanovich,O.A.等人,(2019)Multiple pathway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γ-glutamyl peptides γ-glutamyl-valine and γ-glutamyl-valyl glycine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PLoS ONE 14(5):e0216622)。γ-麩胺醯基肽係在分子之N末端具有γ-羧基之低分子量化合物,且係已知廣泛用為濃郁味風味增強劑。
惟,儘管對於如上揭者之可用於各種領域之麩胱甘肽及其衍生物的需求增加,但酶合成製程由於高生產成本而仍未得以商用,且據此,由於麩胱甘肽及其衍生物之工業生產所需之可觀成本,市場尚未顯著活躍。
為解決該等問題,本申請提供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及使用該變異體製備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的方法。
本申請之一個目的係提供一種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其中,對應於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的自N末端起位置37之胺基酸係以不同胺基酸取代。
本申請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編碼該變異體之多核苷酸以及包括該多核苷酸之載體。
本申請之又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微生物,其包括該變異體及編碼該變異體之多核苷酸中的任一者或多者。
本申請之再一目的係提供一種產生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之方法,其包括培養該微生物。
本申請之新穎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可有效地用於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之大量生產中。
圖1及圖2顯示藉由將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導入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中來確認麩胱甘肽生產量的結果。
本申請將詳細揭示如下。同時,本文揭露之各說明及實施態樣可分別應用於其他說明及實施態樣。換言之,本文所揭露之各種元件的全部組合落入本申請之範疇內。再者,本申請之範疇並不為下揭之具體說明所限。
此外,彼等具有本領域通常知識者可以能夠僅使用常規實驗辨識或證實本文所揭示之發明特定方面的眾多均等物。此外,此等均等物亦旨在為本申請所包括。
此外,本說明書通篇業經參考並引用大量論文及專利檔案。所引用之論文及專利檔案的內容藉由引用以其整體併入本文,且本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水準及本發明之內容將予以更明確地說明。
本申請之一個方面係提供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包括具有超氧歧化酶1(SOD1)活性之蛋白質中的胺基酸取代,其中,該取代包括將對應於SEQ ID NO:1之自N末端起位置37之胺基酸以不同胺基酸取代。
該變異體可為蛋白質變異體,其中,對應於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中自N末端起位置37之胺基酸係以不同胺基酸取代。
本申請之「超氧歧化酶1」為一種酶,其亦稱為「SOD1」或「超氧歧化酶[Cu-Zn]」。超氧歧化酶係已知催化下述反應式:
2O2 -+2H+→H2O2+O2
如本文所用,超氧歧化酶1之胺基酸序列係由sod1基因編碼之胺基酸序列,且亦可稱為「SOD1蛋白」。構建本申請之超氧歧化酶1的胺基酸可自已知之資料庫NCBI之GenBank獲得。該超氧歧化酶1可為包括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的蛋白質,但不限於此。於另一實施例中,該超氧歧化酶1可為衍生自釀酒酵母。於又一實施例中,其可為其中對應於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中位置37之胺基酸為甘胺酸者,但不限於此,且可包括而不限於具有與上述胺基酸序列具有相同超氧歧化酶1活性的任意序列。
於具體實施例中,本申請之超氧歧化酶1可為一種蛋白質,其包括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或與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具有80%、85%、90%、95%、96%、97%、98%或99%或更高同源性或同一性之胺基酸序列。再者,顯而易見,具有其中一部分胺基酸序列係經刪除、經修飾、經取代或經加入之胺基酸序列的任意蛋白質亦可落入本申請之經靶向以進行修飾之蛋白質的範疇內,只要其係具有此同源性或同一性且展現對應於上述蛋白質之效應的胺基酸序列即可。
此外,儘管在本申請中,超氧歧化酶1在一個實施例中係定義為包括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的蛋白質,其並不排除可能藉由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之上游或下游的無義序列添加而發生或可能天然地發生之突變或其緘默突變,且對於彼等熟悉本領域者為顯而易見的是,具有與由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構成之蛋白質相同或相對應之活動的任意蛋白質可落入本申請之超氧歧化酶1內。
換言之,於本申請中,儘管其係表達為「具有特定SEQ ID NO之胺基酸序列的蛋白質或多肽」或「包括特定SEQ ID NO之胺基酸序列的蛋白質或多肽」,顯而易見,任何具有其中一部分胺基酸序列係經刪除、經修飾、經取代或經加入之胺基酸序列的任意蛋白質亦可用於本申請中,只要該蛋白質具有與由相對應SEQ ID NO之胺基酸序列構成之多肽相同或相對應的活性即可。
如本文所用,術語「變異體」或「經修飾之多肽」指代一種蛋白質,其藉由保留式取代及/或修飾而具有一個或多個不同於所引序列的胺基酸,使得該蛋白質之功能或特性得以保留。
該等變異體係藉由若干胺基酸之取代、刪除或加入而鑑定為不同於該等序列。此類變異體通常可藉由下述來鑑定:修飾該蛋白質之上述胺基酸序列中之一者或多者並評估經修飾之蛋白質的特性。換言之,相對於天然蛋白質,該等變異體之能力可經增強、不變或降低。此外,一些變異體可包括經修飾之多肽,其中一個或多個區域(諸如N末端先導序列或跨膜域)業經去除。其他變異體可包括彼等其中一區域業經自成熟蛋白質之N及/或C末端去除者。術語「變異體」或「經修飾之多肽」可與諸如修飾、經修飾之蛋白質、突變體、突變形成之蛋白質、趨異、變異體等術語互換使用,只要該等術語係用來指示變異即可,但該等術語不限於此。
如本文所用,術語「保留式取代」指代將一個胺基酸取代為另一個具有相似結構特性及/或化學特性之胺基酸。該變異體可為,例如,一種或多種保留式取代,同時仍保持一種或多種生物學活性。此類胺基酸取代通常可基於殘基之極性、電荷、溶解性、疏水性、親水性、及/或兩親特性而出現。
例如,於具有帶電側鏈之胺基酸中,帶正電(鹼性)胺基酸包括精胺酸、離胺酸及組胺酸;帶負電(酸性)胺基酸包括麩胺酸及天冬胺酸;且具有不帶電側鏈之胺基酸包括甘胺酸、丙胺酸、纈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甲硫胺酸、苯丙胺酸、色胺酸、脯胺酸、絲胺酸、蘇胺酸、半胱胺酸、酪胺酸、天冬醯胺及麩醯胺酸。
此外,變異體亦可包括胺基酸之刪除或加入,該等刪除或加入對於多肽之特性及二級結構具有最低限度之影響。例如,多肽可與N末端處之訊號(或前導)序列結合,該序列共轉譯地或轉譯後地牽涉到蛋白質之轉運中。再者,該多肽亦可與另一序列或鏈接子結合,以鑑定、純化或合成該多肽。
於一個實施態樣中,本申請之變異體可為一種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其中,對應於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的自N末端起位置37之胺基酸係以不同胺基酸取代,或具有超氧歧化酶1活性的經修飾之多肽,在上揭超氧歧化酶1中。本申請之變異體,亦即,「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可表達為「具有超氧歧化酶1活性之(經修飾之)多肽」或「SOD1變異體」,或可為相較於天然野生型多肽或非修飾之多肽能夠增加麩胱甘肽產生者,但不限於此。
於上揭實施態樣中之任一者中,該變異體可為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其中,對應於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的自N末端起位置37的胺基酸係以不同胺基酸取代。
於本申請中,「以不同胺基酸取代」並無限制,只要其係與取代前之胺基酸不同的胺基酸即可。同時,於本申請中,當表達「特定胺基酸業經取代」時,顯而易見的是,該胺基酸係以與取代前之胺基酸不同的胺基酸取代,即便未明確指定該胺基酸業經不同胺基酸取代。
於上揭實施態樣中之任一者中,「不同胺基酸」可為除甘胺酸外之胺基酸。詳細而言,該不同胺基酸可為選自丙胺酸、纈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甲硫胺酸、苯丙胺酸、色胺酸、脯胺酸、絲胺酸、蘇胺酸、半胱胺酸、酪胺酸、天冬醯胺、麩醯胺酸、天冬胺酸、麩胺酸、離胺酸、精胺酸及組胺酸之胺基酸,但不限於此。
如本文所用,「相應位置」指代在蛋白質或肽中引用之位置的胺基酸殘基,或與蛋白質或肽中引用之殘基相似、相同或同源的胺基酸殘基。如本文所用,「相應區域」通常指代相關蛋白質或參考蛋白質中之相似或相應位置。
於本申請中,可採用本文所用之蛋白質中胺基酸殘基位置的具體編號。舉例而言,可藉由將本申請之蛋白質的肽序列與待比較之標靶蛋白質比對,將本申請之蛋白質的胺基酸殘基位置重新編號至相應位置。
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其中,對應於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的自N末端起位置37的胺基酸係以不同胺基酸取代,可為一種蛋白質,其中對應於SEQ ID NO:1之位置37的胺基酸業經不同胺基酸取代,在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或與其具有80%、85%、90%、95%、96%、97%、98%或99%或更高的同源性或同一性的胺基酸序列中。
此類變異體可為與SEQ ID NO:1具有80%、85%、90%、95%、96%、97%、98%、或99%或更高的同源性或同一性且與SEQ ID NO:1具有小於100%的同源性或同一性的變異體,但不限於此。
該超氧歧化酶1(SOD1)變異體,其中,對應於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的自N末端起位置37處之胺基酸係以不同胺基酸取代,可包括SEQ ID NO:12至SEQ ID NO:30之胺基酸序列中之任一者。詳細而言,該變異體可實質上由SEQ ID NO:12至30之胺基酸序列中之任一者組成,且更詳細而言,由SEQ ID NO:12至30之胺基酸序列中之任一者組成。
此外,該變異體可包括SEQ ID NO:12至30之胺基酸序列中之任一者,或可包括其中在該胺基酸序列中位置37處之胺基酸係固定者(亦即,於該變異體之胺基酸序列中,對應於SEQ ID NO:12至30之胺基酸序列中位置37的胺基酸與SEQ ID NOS:12至30之胺基酸序列中位置37的胺基酸相同)的胺基酸序列,以及與其具有80%或更高的同源性或同一性的胺基酸序列,但不限於此。
詳細而言,本申請之變異體可具有SEQ ID NO:12至SEQ ID NO:30之胺基酸序列中之任一者,且可與SEQ ID NO:12至SEQ ID NO:30之胺基酸序列中之任一者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90%、95%、96%、97%、98%或99%同源性或同一性,其中,對應於SEQ ID NO:12至SEQ ID NO:30中之任一者之胺基酸序列中位置37的胺基酸可包括多肽,其係除甘胺酸之外的胺基酸。此外,顯而易見,具有其中一部分胺基酸序列經刪除、經修飾、經取代或經加入之胺基酸序列的任意蛋白質可落入本申請之範疇內,只要該胺基酸序列具有此同源性或同一性且展現對應於該變異體之功效即可。
如本文所用,術語「同源性」或「同一性」指代兩個給定胺基酸序列或核苷酸序列之間的相關性程度,且可表現為百分比。術語同源性及同一性一般可與彼此互換使用。
保留多核苷酸或多肽之序列同源性或同一性可藉由標準對位演算法測定,且可與藉由所使用之程式建立之預設空位罰分(default gap penalty)合用。實質上,同源或相同序列可在中度或高度嚴密(stringent)條件下雜交,使得該序列之全長或全長之至少約50%、60%、70%、80%、或90%或更多可雜交。顯而易見,亦可包括與含有通常密碼子或簡併密碼子之多核苷酸的雜交。
任意兩個多核苷酸或多肽序列是否具有同源性、相似性或同一性可例如藉由諸如「FASTA」程式(Pearson等人,(1988)Proc.Natl.Acad.Sci.USA 85:2444)的已知電腦演算法使用預設參數測定。或者,其可藉由使用歐洲分子生物學開放軟體套件(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Open Software Suite,EMBOSS)(Rice等人,2000,Trends Genet.16:276-277)組合之Needleman程式(較佳地,5.0.0或更高版本)中執行的Needleman-Wunsch演算法測定(Needleman and Wunsch,1970,J.Mol.Biol.48:443-453)、GCG程式組合(Devereux,J.等人,Nucleic Acids Research 12:387(1984))、BLASTP、BLASTN、FASTA(Atschul,S.F.等人,J MOLEC BIOL 215:403(1990);Guide to Huge Computers,Martin J.Bishop,ed.,Academic Press,San Diego,1994;及CARILLO等人(1988)SIAM J Applied Math 48:1073)。舉例而言,該同源性、相似性或同一性可使用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之BLAST或ClustalW測定。
多核苷酸或多肽之同源性、相似性或同一性可例如藉由使用GAP電腦程式諸如Needleman等人(1970),J Mol Biol.48:443,如Smith and Waterman,Adv.Appl.Math(1981)2:482所揭露者之比較序列資訊來測定。總之,GAP程式定義同源性、相似性或同一性為藉由經相似地比對之符號(即核苷酸或胺基酸)之數目除以兩個序列中較短者中之符號總數目而獲得的值。GAP程式之預設參數包括(1)二進制比較矩陣(含有用於同一性之1值及用於非同一性之0值)及Gribskov等人(1986),Nucl.Acids Res.14:6745之加權比較矩陣,如Schwartz and Dayhoff,eds.,Atlas of Protein Sequence and Structure,National Biomedical Research Foundation,pp.353-358(1979)所揭露(或EDNAFULL取代矩陣(NCBI NUC4.4之EMBOSS版本));(2)對於每個空位之罰分3.0及對於每個空位中之每個符號的另外0.10罰分(或空位開放罰分10及空位擴展罰分0.5);及(3)對於端部空位無罰分。
再者,任意兩個多核苷酸或多肽序列是否與彼此具有同源性、相似性或同一性可藉由在南方雜交法(Southern hybridization)實驗中在如所定義之嚴密條件下比較該等序列而鑑定之,而所定義之適宜雜交條件係處於本領域技能內,且藉由彼等熟悉本領域者習知之方法測定(例如,J.Sambrook等人,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2nd Edition,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Cold Spring Harbor,New York,1989;F.M.Ausubel等人,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John Wiley & Sons,Inc.,New York)。
本申請之另一方面可提供編碼該變異體之多核苷酸。
如本文所述,術語「多核苷酸」,其係由藉由共價鍵連結為長鏈的核苷酸單體構成的核苷酸之聚合物,係具有至少某一長度的DNA或RNA股。
編碼本申請之超氧歧化酶1的基因可為sod1基因。
該基因可源自酵母。詳細而言,其可源自酵母菌(Saccharomyces)屬,更詳細而言,源自釀酒酵母。詳細而言,可包括任意基因而無限制,只要其編碼具有源自釀酒酵母之超氧歧化酶1之活性的多肽即可。於一個實施態樣中,其可為編碼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的基因,而於另一實施態樣中,其可包括SEQ ID NO:2或SEQ ID NO:3之核苷酸序列,但不限於此。
編碼本申請之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的多核苷酸包括任意編碼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之多核苷酸或具有與其相應之活性的多肽而無限制。
本申請之超氧歧化酶1或編碼其變異體之多核苷酸可與編碼區域內經歷各種修飾,該等修飾係處於不會由於密碼子簡併性或慮及該多肽待表現於其內之生物體中較佳之密碼子而改變該多肽之胺基酸序列的範疇內。
詳細而言,編碼本申請之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的多核苷酸可包括任意多核苷酸序列而無限制,只要其編碼其中對應於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中位置37的胺基酸為不同胺基酸的蛋白質變異體即可。
舉例而言,編碼本申請之蛋白質變異體的多核苷酸可為本申請之蛋白質變異體,詳細而言,編碼SEQ ID NOS:12至30之胺基酸序列中任一者的多核苷酸序列或與其具有同源性或同一性之多肽,以及編碼對應於SEQ ID NOS:12至30之胺基酸序列中之任一者中位置37之胺基 酸的序列可為編碼除甘胺酸外之胺基酸的多核苷酸序列,但不限於此。同源性及同一性係如上所揭示。
再者,編碼本申請之蛋白質變異體的多核苷酸可包括可從已知基因序列製備之探針,例如編碼其中對應於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中位置37的氨基酸係以不同胺基酸取代的蛋白質變異體的任意序列,其可在嚴密條件下與互補於該核苷酸序列之全部或部分的序列雜交而無限制。
「嚴密條件」指代允許多核苷酸之間的特異性雜交進行的條件。此類條件具體揭示於文獻(例如,J.Sambrook等人)中。舉例而言,嚴密條件可包括如下所述之條件,於該等條件下,具有40%或更高,具體為90%或更高,更具體為95%或更高、96%或更高、97%或更高、98%或更高,或甚至更具體為99%或更高的高同源性或同一性之基因與彼此雜交,而具有低於上述同源性或同一性之同源性或同一性的基因不與彼此雜交;或南方雜交法之洗滌條件,亦即,在對應於60℃、1×SSC、0.1% SDS,具體為60℃、0.1×SSC、0.1% SDS,且更具體為68℃、0.1×SSC、0.1% SDS的鹽濃度及溫度下洗滌一次,具體為兩次或三次。
雜交要求兩個核酸含有互補序列,但取決於雜交的嚴密性,可能存在鹼基之間的誤配。術語「互補」用來揭示可與彼此雜交的核苷酸鹼基之間的關係。舉例而言,關於DNA,腺嘌呤係與胸腺嘧啶互補,而胞嘧啶係與鳥嘌呤互補。因此,本申請之多核苷酸可包括與完整序列互補的單離之核酸片段以及實質上與其相似的核酸序列。
詳細而言,具有同源性或同一性之多核苷酸可使用雜交條件偵檢,包括在上揭條件下於55℃之Tm值的雜交步驟。再者,該Tm值可為 60℃、63℃或65℃,但不限於此,且可由彼等熟悉本領域者依據其目的適宜地調節。
用於多核苷酸雜交的適宜嚴密性取決於多核苷酸之長度及互補之程度,且此等變量係本領域中習知者(例如,Sambrook等人,同上,9.50-9.51,11.7-11.8)。
本申請之又一方面可提供包括編碼該蛋白質變異體之多核苷酸的載體。
如本文所用,術語「載體」指代DNA構建體,其含有編碼可操作地鏈接至合適表現調節區域(或表現調節序列)之標靶蛋白質的多核苷酸之核苷酸序列,以能夠在合適之宿主細胞內表現該標靶多肽。該表現調節區域可包括能夠啟動轉錄的啟動子、用於調節轉錄的任意操作子序列、編碼合適之mRNA核糖體結合位點的序列、和用於調節轉錄及轉譯之終止的序列。一旦經轉化至合適之宿主細胞內,該載體即可獨立於該宿主基因體地複製或發揮作用,或可整合至其基因體內。
於一個實施例中,編碼染色體中之標靶蛋白質的多核苷酸可透過用於細胞內染色體插入之載體替換為經修飾之多核苷酸。將多核苷酸插入至染色體內可藉由本領域中已知之任意方法執行,舉例而言,藉由同源重組,但不限於此。該載體可復包括選擇標記以證實插入至染色體內。該選擇標記係用於選擇以該載體轉化之細胞,換言之,用於證實標靶核酸分子是否業經插入,並且可使用提供可選擇性表現型的標記,該等表現型諸如耐藥性、營養缺陷性、對細胞毒性劑之抗性或表面蛋白質之表現。只有表現該選擇標記之細胞方能夠在經該選擇性劑處理之環境下存活或顯示不同表現型,並因此可選擇經轉化之細胞。
本申請中使用之載體並無特定顯著,且可使用本領域中已知之任意載體。酵母表現載體可包括酵母整合型質體(YIp)及染色體外質體載體。染色體外質體載體可包括酵母附加型質體(Yep)、酵母複製型質體(YRp)及酵母中節質體(YCp)。此外,酵母人工染色體(YAC)可用作本申請之載體。可使用之載體的具體示例可包括pESCHIS、pESC-LEU、pESC-TRP、pESC-URA、Gateway pYES-DEST52、pAO815、pGAPZ A、pGAPZ B、pGAPZ C、pGAPα A、pGAPα B、pGAPα C、pPIC3.5K、pPIC6 A、pPIC6 B、pPIC6 C、pPIC6α A、pPIC6α B、pPIC6α C、pPIC9K、pYC2/CT、pYD1酵母展示載體、pYES2、pYES2/CT、pYES2/NT A、pYES2/NT B、pYES2/NT C、pYES2/CT、pYES2.1、pYES-DEST52、pTEF1/Zeo、pFLD1、PichiaPinkTM、p427-TEF、p417-CYC、pGAL-MF、p427-TEF、p417-CYC、PTEF-MF、pBY011、pSGP47、pSGP46、pSGP36、pSGP40、ZM552、pAG303GAL-ccdB、pAG414GAL-ccdB、pAS404、pBridge、pGAD-GH、pGAD T7、pGBK T7、pHIS-2、pOBD2、pRS408、pRS410、pRS418、pRS420、pRS428、酵母微米A型、pRS403、pRS404、pRS405、pRS406、pYJ403、pYJ404、pYJ405及pYJ406,但不限於此。
如本文所用,術語「轉化」指代將包括編碼標靶蛋白質之多核苷酸的載體導入宿主細胞內,使得有該多核苷酸編碼之蛋白質可在該宿主細胞內表現。只要經轉化之多核苷酸可以在宿主細胞內表現,則經轉化之多核苷酸是否整合到宿主細胞之染色體內且定位於其中或定位於染色體外並不重要,且可包括兩種情況。再者,該多核苷酸可包括編碼標靶蛋白質之DNA及RNA。該多核苷酸可以任意形式導入,只要其可經導入宿主細胞內並在該宿主細胞內表現即可。舉例而言,該多核苷酸可以表現匣至形式導入宿主細胞內,表現匣係包括其自主表現所需之全部元件的基因構 建體。表現匣通常可包括可操作地鏈接至該多核苷酸之啟動子、轉錄終止子、核糖體結合位點或轉譯終止子。表現匣可為自我可複製表現載體形式。此外,該多核苷酸可原樣導入宿主細胞內並且可操作地鏈接至在宿主細胞內表現所需的序列,但不限於此。
再者,如本文所用,術語「可操作地鏈接」意指該基因序列功能地鏈接至啟動子序列,該啟動子序列啟動且介導本申請之編碼標靶多肽之多核苷酸的轉錄。
用於轉化本申請之載體的方法可包括任意可將核酸導入細胞內的方法,且該轉化可藉由根據宿主細胞選擇本領域已知之適宜的標準技術來執行。舉例而言,該方法可包括電穿孔、磷酸鈣(CaPO4)沉澱、氯化鈣(CaCl2)沉澱、顯微注射、聚乙二醇(PEG)法、DEAE-聚葡萄糖法、陽離子脂質體法及醋酸鋰-DMSO法等,但不限於此。
本申請可提供包括超氧歧化酶1及編碼該變異體之多核苷酸中之任一者或多者的微生物。
如本文所用,術語「微生物」包括全部野生型微生物,或藉由天然或人工手段經基因改造(genetically modified)之微生物,且係一個綜合概念,其包括如下所述之全部微生物,其中,由於外源基因之插入、或內源基因之活性的增強或弱化,特定機制經弱化或增強。
於一個實施態樣中,該微生物可為產生麩胱甘肽之微生物。如本文所用,術語「產生麩胱甘肽之微生物」可與諸如「麩胱甘肽生產微生物」、「具有麩胱甘肽生產能力之微生物」、「麩胱甘肽生產菌株」、「具有麩胱甘肽生產能力之菌株」等術語互換使用。
於上揭實施態樣中之任一者中,該微生物可為產生麩胱甘肽衍生物之微生物。
於上揭實施態樣中之任一者中,本申請之微生物可包括一種載體,該載體包括編碼超氧歧化酶1的多核苷酸。
本申請之「麩胱甘肽」可與「麩胱甘肽」或「GSH」互換使用,且指代由三個胺基酸(亦即,麩胺酸、半胱胺酸、甘胺酸)構成的三肽。麩胱甘肽可作為原料用於藥物、健康功能食品、風味材料、食品、飼料添加劑、化妝品等,但不限於此。
本申請之「麩胱甘肽衍生物」可包括可使用麩胱甘肽作為起始材料而經轉化的任意物質而無限制。
於本申請中,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可統稱為「γ-麩胺醯基肽」。γ-麩胺醯基肽指代在分子之N末端具有γ-羧基之低分子量化合物。
詳細而言,γ-麩胺醯基肽可為由下述通式1表示之化合物:
[通式1]γ-Glu-X-Y
於上述通式中,X為半胱胺酸、麩胺酸、酪胺酸、甲硫胺酸、纈胺酸、色胺酸、天冬胺酸、異白胺酸、白胺酸、天冬醯胺、麩醯胺酸、組胺酸、離胺酸、鳥胺酸、精胺酸、S-甲基半胱胺酸或S-乙基半胱胺酸;
Y為甘胺酸、丙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絲胺酸、蘇胺酸、甲硫胺酸、半胱胺酸、天冬胺酸、天冬醯胺、麩醯胺酸、離胺酸、鳥胺酸、精胺酸、苯丙胺酸、酪胺酸、脯胺酸、羥脯胺酸、α-胺基丁酸或不存在。
於一個實施態樣中,γ-麩胺醯基肽可為選自γ-Glu-Cys-Gly(麩胱甘肽)、γ-Glu-Glu(γ-EF)、γ-Glu-Tyr(γ-EY)、γ-Glu-Met(γ-EM)、γ-Glu-Val(γ-EV)、γ-Glu-Trp(γ-EW)、γ-Glu-Asp(γ-ED)、γ-Glu-Ile(γ-EI)、γ-Glu-Leu(γ-EL)、γ-Glu-Cys-Gly(γ-ECG)、γ-Glu-Val-Gly(γ-EVG)、γ- 麩胺醯基-S-甲基-半胱胺酸(γ-E-S-甲基-C)、γ-麩胺醯基-S-乙烯基-半胱胺酸(γ-E-S-乙烯基-C)及γ-麩胺醯基-半胱胺醯基-β-丙胺酸(γ-E-C-β-A)。
於上揭實施態樣中之任一者中,γ-麩胺醯基肽可為麩胱甘肽,但不限於此。
本申請之微生物可指代能夠相較於野生型或未修飾之微生物產生過量之所欲麩胱甘肽,包括超氧歧化酶1的微生物。該微生物之類型並無特定限制,只要其可產生麩胱甘肽即可,但可為酵母菌屬之微生物,詳細而言,釀酒酵母。惟,該微生物不限於此。
包括該變異體的麩胱甘肽生產微生物之親代菌株(parent strain)並無特定限制,只要其能夠產生麩胱甘肽即可。該微生物可復包括突變,諸如強化用於增強麩胱甘肽產生能力之生物合成途徑、釋放反饋抑制、或弱化降解途徑或生物合成途徑的基因失活,且此等突變並不排除彼等天然地存在者。
如本文所用,術語多肽活性之「增強」意指多肽的活性相較於其內源性活性得以增加。增強可與諸如活化、上調、過表現、增加之類的術語互換使用。特定而言,活化、增強、上調、過表現及增加可包括以下兩種情況:展現出原始不具備之活性,或活性相較於內源性活性或修飾前之活性得以增強。当一種特質透過由天然或人工因素所致之基因修飾而改變時,「內源性活性」指代轉化前之親代菌株或未修饰之微生物所原始地具備的特定多肽之活性,且可與「修飾前活性」互換使用。多肽之活性相較於其內源型活性「增強」、「上調」、「過表現」或「增加」意指多肽之活性及/或濃度(表現量)相較於轉化前之親代菌株或未修飾之微生物所原始地具備至特定多肽有所增強。
該增強可藉由導入外來多肽或藉由增強該內源性多肽之活性及/或濃度(表現量)來達成。多肽之活性的增強可藉由該多肽之活性程度、表現量或自該多肽分泌之產物之量的增加得以證實。
多肽之活性的增強可藉由本領域中習知之多種方法應用,且無限制,只要其可相較於修飾前微生物增強標靶多肽之活性即可。詳細而言,可使用彼等熟悉本領域者所習知之基因工程及/或蛋白質工程,其係分子生物學之常用方法,但該方法不限於此(例如,Sitnicka等人Functional Analysis of Genes.Advances in Cell Biology.2010,Vol.2.1-16,Sambrook等人Molecular Cloning 2012,等等)。
詳細而言,本申請之多肽的增強可藉由下述達成:
1)增加編碼該多肽之核苷酸的細胞內複製數;
2)將編碼該染色體上多肽之基因的表現調節區域替換為具有強活性之序列;
3)修飾編碼該多肽編碼基因轉錄本之起始密碼子或5’-UTR的核苷酸序列;
4)修飾該多肽之胺基酸序列,使得該多肽之活性增強;
5)修飾編碼該多肽之多核苷酸序列,使得該多肽之活性增強(例如,修飾該多肽基因之多核苷酸序列以編碼已經修飾以增強該多肽之活性的多肽);
6)導入展現出該多肽活性的外來多肽或編碼該多肽的外來多核苷酸;
7)對編碼該多肽之多核苷酸進行密碼子優化;
8)分析該多肽之三級結構,並因此選擇且修飾曝露之位點,或對其進行化學修飾;或
9)選自上述1)至8)中之兩者或多者的組合,但並不特定地限於此。
更詳細而言,
該1)增加編碼該多肽之多核苷酸的細胞內複製數的方法可藉由將載體導入宿主細胞內而達成,該載體可操作地鏈接至編碼該多肽之多核苷酸並且能夠複製且發揮作用而無論宿主細胞如何。或者,該方法可藉由將編碼該多肽之多核苷酸的一個複製或兩個複製導入宿主細胞之染色體內而達成。導入染色體內可藉由將載體導入宿主細胞內來執行,該載體能夠將該多核苷酸插入宿主細胞之染色體內,但不限於此。該載體係如上所揭示。
該2)將編碼該染色體上多肽之基因的表現調節區域(或表現調節序列)替換為具有強活性之序列的方法可藉由透過缺失、插入、非保留式取代或其組合誘導該序列上之修飾,以進一步增強該表現調節區域之活性;或藉由將該序列替換為具有強活性之序列。該表現調節區域可包括但不特定地限於,啟動子、操作子序列、編碼核糖體結合位點的序列、及調節轉錄及轉譯之終止的序列,等等。於一個實施例中,該方法可包括將原始啟動子替換為強啟動子,但不限於此。
已知用於真核細胞之啟動子的示例包括用於下列的啟動子:轉譯伸長因子1(TEF1)、甘油-3-磷酸去氫酶1(GPD1)、3-磷酸甘油酯激酶或其他醣解酵素,例如,烯醇酶、甘油醛-3-磷酸去氫酶、己醣激酶、丙酮酸去羧酶、磷酸果糖激酶、葡萄糖-6-磷酸酯異構酶、3-磷酸甘油變位酶、丙酮酸激酶、丙醣磷酸異構酶、磷酸葡萄糖異構酶及葡萄糖激酶;其他酵母啟動子(其係誘導型啟動子,具有藉由生長條件控制轉錄的額外優勢)之示例包括用於下列的啟動子:醇去氫酶2、異細胞色素C、酸性磷酸酶、與氮代謝相關之降解酶、金屬硫蛋白、甘油醛-3-磷酸去氫酶、及負責麥芽糖及半乳糖利用的酶;當宿主細胞為酵母時可使用的啟動子可包括:TEF1啟動子、TEF2啟動子、GAL10啟動子、GAL1啟動子、ADH1啟動子、ADH2 啟動子、PHO5啟動子、GAL1-10啟動子、TDH3啟動子(GPD啟動子)、TDH2啟動子、TDH1啟動子、PGK1啟動子、PYK2啟動子、ENO1啟動子、ENO2啟動子和TPI1啟動子;以及,用於酵母表現的合適之的載體及啟動子復揭示於歐洲專利第073657號中,但該等啟動子不限於此。此外,酵母增強子亦可有利地與酵母啟動子組合使用,但不限於此。
該3)修飾編碼該多肽編碼基因轉錄本之起始密碼子或5’-UTR的核苷酸序列的方法可藉由將該核苷酸序列取代為編碼另一起始密碼子(相較於內源性起始密碼子,其具有較高的多肽表現率)的核苷酸序列而達成,但不限於此。
該4)及5)修飾該胺基酸序列或該多核苷酸序列的方法可藉由下述達成:透過該多肽之胺基酸序列或編碼該多肽之多核苷酸的缺失、插入、非保留式或保留式取代或其組合來誘導該序列上之修飾以增強該多肽之活性;或藉由將該序列替換為下述者而達成:經修飾以具有強活性的胺基酸序列或多核苷酸序列,或經修飾以增強活性的胺基酸序列或多核苷酸序列,但不限於此。該替換可藉由將多核苷酸插入染色體中來執行,該插入藉由同源重組進行,但不限於此。本文所用之載體可復包括選擇標記以證實插入至染色體內。該選擇標記如上所揭示。
該6)導入展現出該多肽之活性的外來多核苷酸的方法可藉由將展現出與多肽相同/相似活性的編碼該多肽之外來多核苷酸導入宿主細胞內而達成。外來多核苷酸可無限制地使用,無論其起源或序列如何,只要其展現出與該多肽相同/相似之活性即可。該導入可由彼等具有本領域通常知識者藉由適宜地選擇本領域中已知之轉化方法來執行,且經導入至宿主細胞內之多核苷酸的表現能夠產生該多肽,從而增加其活性。
該7)對編碼該多肽之多核苷酸進行密碼子優化的方法可藉由下列達成:對內源性多核苷酸進行密碼子優化以增加宿主細胞內之轉錄或轉譯,或藉由優化其密碼子使得可在該宿主細胞內達成外來多核苷酸的經優化之轉錄及轉譯。
該8)分析該多肽之三級結構,並因此選擇且修飾曝露之位點,或對其進行化學修飾的方法可藉由例如將該多肽之序列資訊與待使用資料庫(其中存儲了已知蛋白質之序列資訊)分析之多肽比較,以根據序列相似性程度來確定模板蛋白質候選物,並因此基於該資訊證實結構,從而選擇並轉化或修飾曝露的待修飾或化學修飾之位點。
該多肽活性之此類增強可意指相應多肽之活性或濃度相對於在野生型或修飾前微生物中表現之多肽的活性或濃度有所增加,或自該多肽產生之產物的量有所增加,但不限於此。
本申請之微生物中多核苷酸之一部分或全部的修飾可藉由下列達成:(a)使用載體進行同源重組,該載體用於在微生物中進行染色體插入,或使用經工程化之核酸酶(例如,CRISPR-Cas9)進行基因體編輯;及/或(b)可藉由諸如紫外線及輻射線等光線及/或化學處理來誘導,但不限於此。該修飾基因之一部分或全部的方法包括藉由DNA重組技術的方法。舉例而言,該基因之一部分或全部可藉由將核苷酸序列或含有與標靶基因同源之核苷酸序列的載體注射入微生物中以誘導同源重組而偵檢。經注射之核苷酸序列或載體可包括顯性選擇標記,但不限於此。
如本文所用,術語多肽之「弱化」為一個綜合概念,包括相較於其內源性活性降低的活性或無活性兩者。弱化可以與諸如失活、缺乏、下調、降低、減少、削弱之類的術語互換地使用。
弱化亦可包括:由於編碼該多肽之多核苷酸的突變,該多肽活性自身相較於微生物原始具備的多肽之活性而降低或去除的情況;由於對編碼該多肽之多核苷酸之基因表現的抑制或對轉譯為該多肽的抑制等等,細胞內多肽活性及/或濃度(表現量)的總體程度相較於天然菌株有所降低的情況;該多核苷酸完全不表現的情況;及/或即使該多核苷酸經表現但仍未觀察到多肽活性的情況。如本文所用,当一種特質透過由天然或人工因素所致之基因修飾而改變時,術語「內源性活性」指代轉化前之親代菌株、野生型或未修饰之微生物所原始地具備的特定多肽之活性,且可與「修飾前活性」互換使用。多肽活性相較於其內源性活性「失活、缺乏、降低、下調、減少或削弱」意指該多肽活性相較於轉化前親代菌株或未修飾之微生物原始具備之特定多肽的活性有所降低。
多肽活性的弱化可藉由本領域中已知之任意方法執行,但該方法不限於此,且可藉由應用本領域中多種習知方法來達成(例如,Nakashima N.等人,Bacterial cellular engineering by genome editing and gene silencing.Int J Mol Sci.2014;15(2):2773-2793,Sambrook等人Molecular Cloning 2012,等等)。
詳細而言,本申請之多肽活性的弱化可藉由下述達成:
1)使編碼該多肽之基因的一部分或全部缺失;
2)修飾表現調節區(表現調節序列),使得編碼該多肽之基因的表現降低;
3)修飾構建該多肽之胺基酸序列,使得該多肽活性經去除或弱化(例如,對該胺基酸序列上之一個或多個胺基酸進行缺失/取代/添加);
4)修飾編碼該多肽之基因序列,使得該多肽活性經去除或弱化(例如,對該多肽基因之核苷酸序列上的一個或多個核苷酸進行缺失/取代/添加,以編碼業經修飾以去除或弱化該多肽之活性的多肽);
5)修飾編碼該多肽編碼基因轉錄本之起始密碼子或5’-UTR的核苷酸序列;
6)導入反義寡核苷酸(例如,反義RNA),其結合互補於編碼該多肽之基因轉錄本;
7)在編碼該多肽之基因之夏因-達爾加諾(Shine-Dalgarno)(SD)序列的前端添加與該SD序列互補之序列,以形成二級結構,從而抑制核糖體附接;
8)逆轉錄工程化(RTE),其在編碼該多肽之基因序列的開放閱讀框(ORF)之3’末端添加啟動子,該啟動子將經逆轉錄;或
9)選自上述方法1)至8)中之兩者或多者的組合,但並不特定地限於此。
舉例而言,
該1)使編碼該多肽之基因的一部分或全部缺失的方法可藉由下列達成:使編碼該染色體內之內源性標靶多肽的多核苷酸之全部缺失,或將該多核苷酸替換為具有經部分缺失之核苷酸或替換為標記基因。
該2)修飾表現調節區域(表現調節序列)的方法可藉由透過缺失、插入、非保留式取代或保留式取代、或其組合來誘導該表現調節區域(表現調節序列)上的修飾來達成,或藉由將該序列替換為具有較弱活性之序列來達成。該表現調節區域可包括啟動子、操作子序列、編碼核糖體結合位點的序列、及調節轉錄及轉譯之終止的序列,但不限於此。
該5)修飾編碼該多肽編碼基因轉錄本之起始密碼子或5’-UTR的核苷酸序列的方法可藉由將該核苷酸序列取代為編碼另一起始密碼子(其具有低於內源性起始密碼子的多肽表現率)的核苷酸序列而達成,但不限於此。
該3)及4)修飾該胺基酸序列或該多核苷酸序列的方法可藉由下述達成:透過該多肽之胺基酸序列或編碼該多肽之多核苷酸的缺失、插入、非保留式或保留式取代或其組合來誘導該序列上之修飾以弱化該多肽之活性;或藉由將該序列替換為下述者而達成:經修飾以具有弱活性的胺基酸序列或多核苷酸序列,或經修飾以不具有活性的胺基酸序列或多核苷酸序列,但不限於此。舉例而言,該基因之表現可藉由將突變導入至該多核苷酸序列內以形成終止密碼子而得以抑制或弱化,但不限於此。
該6)導入反義寡核苷酸(例如,反義RNA),其結合互補於編碼該多肽之基因轉錄本的方法可見於文獻中(Weintraub,H.等人,Antisense-RNA as a molecular tool for genetic analysis,Reviews-Trends in Genetics, Vol.1(1)1986)。
該7)在編碼該多肽之基因之夏因-達爾加諾(SD)序列的前端添加與該SD序列互補之序列,以形成二級結構,從而抑制核糖體附接的方法可藉由抑制mRNA轉譯或減少其速度來達成。
該8)逆轉錄工程化(RTE),其在編碼該多肽之基因序列的開放閱讀框(ORF)之3’末端添加將經逆轉錄之啟動子的方法可藉由形成與編碼該多肽之基因轉錄本互補之反義核苷酸以弱化該活性來達成。
於上揭實施態樣中之任一者中,本申請之微生物可在麩胺酸-半胱胺酸連接酶(GSH1)之表現調節區域中包括突變以增加產生麩胱甘肽 的能力。該突變可為選自GSH1 ORF上游之-250(C→T)、-252(G→A)、-398(A→T)、-399(A→C)、-407(T→C)及-409(T→C)的一種或多種突變。
於上揭實施態樣中之任一者中,該微生物可包括突變,其中,麩胺酸-半胱胺酸連接酶(GSH1)之第86位胺基酸及/或第653位胺基酸係以不同胺基酸取代。詳細而言,該微生物可包括突變,其中,第86位胺基酸係以精胺酸取代,且第653位胺基酸係以甲硫胺酸取代,但該突變不限於此。
於上揭實施態樣中之任一者中,該微生物可包括突變,其中,麩胺酸-半胱胺酸連接酶(GSH1)之活性有所增強,但不限於此。
包括本申請之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及編碼該變異體之多核苷酸中之任一者或多者的微生物可為「表現超氧歧化酶1之微生物,其中,對應於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中位置37的胺基酸係以不同胺基酸取代」,但不限於此。
超氧歧化酶1及其變異體如上所揭示。
如本文所用,關於蛋白質之術語「待表現/表現」指代一種狀態,其中,標靶蛋白質經導入至微生物中,或標靶蛋白質經修飾以在微生物中表現。
表現本申請之蛋白質變異體的微生物可為業經修飾以表現本申請之蛋白質變異體的微生物,且據此,本申請之另一方面提供一種用於產生表現本申請之蛋白質變異體的微生物的方法。
如本文所用,「修飾前菌株」或「修飾前微生物」不排除含有可能天然地存在於微生物中之突變的微生物,且可指代野生型菌株或天然菌株自身,或由於天然或人工因素所致之基因修飾而改變特質前的菌株。「修飾前菌株」或「修飾前微生物」可與「非突變型菌株」、「非經修飾之 菌株」、「非突變型微生物」、「非經修飾之微生物」或「參考微生物」互換地使用。
於本申請中,包括本申請之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編碼該變異體之多核苷酸、或包括該多核苷酸之載體的微生物可為重組微生物,且該重組可藉由僅修飾諸如轉化來達成。
舉例而言,該微生物可為藉由以包括該多核苷酸的載體進行轉化而製備的重組微生物,但不限於此。重組微生物可為酵母,例如,酵母菌屬微生物,詳細而言,釀酒酵母,但不限於此。
本申請之又一方面提供一種用於產生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的方法,其包括:培養該微生物。該微生物、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係如上述所揭示。
用於培養本申請之菌株的培養基及其他培養條件可為用於酵母菌屬微生物之常規培養的任意培養基而無任何特定限制。詳細而言,本申請之菌株可在好氧或厭氧條件下於含有適宜碳源、氮源、磷源、無機化合物、胺基酸及/或微生物之常規培養基中培養,同時調節溫度、pH等等。
於本申請中,碳源可包括碳水化合物,諸如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等等;糖醇,諸如甘露醇、山梨醇等等;有機酸,諸如丙酮酸、乳酸、檸檬酸等等;胺基酸,諸如麩胺酸、甲硫胺酸、離胺酸等等,但不限於此。此外,碳源可包括天然有機營養物質,諸如澱粉水解物、糖蜜、黑糖蜜、米糠、木薯、蔗糖糖蜜及玉米浸液等等;並且可使用碳水化合物,諸如葡萄糖及經無菌預處理之糖蜜(即,轉化為還原糖的糖蜜)。此外,可使用適宜量之各種其他碳源而無限制。此等碳源可單獨使用或者兩種或更多種組合使用,但不限於此。
氮源可包括無機氮源,諸如氨、硫酸銨、氯化銨、醋酸銨、磷酸銨、碳酸銨、硝酸銨等等;以及有機碳源,諸如胺基酸、蛋白腖、NZ-胺、肉萃取物、酵母萃取物、麥芽萃取物、玉米浸液、酪蛋白水解物、魚或其分解產物、去脂大豆餅或其分解產物等等。此等氮源可單獨使用或者可以兩種或更多種組合使用,但不限於此。
磷源可包括磷酸二氫鉀、磷酸氫二鉀或相應的含鈉鹽等等。無機化合物之示例可包括氯化鈉、氯化鈣、氯化鐵、硫酸鎂、硫酸鐵、硫酸錳、碳酸鈣等等。
此外,胺基酸、維生素及/或適宜前驅物可包括在培養基中。詳細而言,L-胺基酸等等可添加至菌株之培養基中。詳細而言,可添加甘胺酸、麩胺酸及/或半胱胺酸,且當需要時可復添加L-胺基酸諸如離胺酸,但本申請不限於此。
培養基或前驅物可以分批或連續方式添加至培養產物中,但不限於此。
於本申請中,培養產物之pH可在菌株培養過程中藉由以適宜方式添加諸如氫氧化銨、氫氧化鉀、氨、磷酸、硫酸等等之化合物至該培養產物中而調節。此外,於培養過程中,可添加消泡劑諸如脂肪酸聚二醇酯以防止泡沫生成。此外,可將氧氣或含氧氣體注入該培養產物中,以便維持該培養產物之好氧狀態;或可注入氮氣、氫氣或二氧化碳氣體,或不注入氣體,以便維持該培養基之厭氧或微好氧狀態。
該培養產物之溫度可在25℃至40℃之範圍,且詳細而言,28℃至37℃,但不限於此。可繼續培養,直至獲得有用材料之所欲產量,詳細而言,持續1至100小時,但不限於此。
該製備方法可復包括在該培養步驟之後的額外製程。該額外製程可經適宜地選自,取決於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之用途。
詳細而言,用於產生麩胱甘肽或衍生物之方法可包括回收由該培養步驟於細胞內蓄積之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的步驟,舉例而言,該方法可包括在該培養步驟之後從選自該等菌株、其乾燥產物、其萃取物、其培養產物及其溶胞產物(lysate)中之至少一者中回收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的步驟。於另一實施例中,該用於產生麩胱甘肽衍生物之方法可包括將麩胱甘肽轉化為衍生物的步驟。
該方法可復包括在該回收步驟之前或同時的將該菌株溶胞(lysing)之步驟。該菌株之溶胞可藉由本申請所屬技術領域中常用之方法執行,舉例而言,藉由溶胞(lysis)緩衝溶液、超音波振盪器、熱處理及法式擠壓機(French Press)等等。此外,溶胞步驟可包括但不限於,酶促反應,諸如細胞壁解離酶、核酸解離酶、核酸轉移酶及蛋白酶等等。
乾燥酵母、酵母萃取物、酵母萃取物混合粉末、含有高含量之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的純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可透過本申請之製備方法製備,但不限於此,且可根據所欲產物適宜地製備。
於本申請中,乾燥酵母可與術語諸如「菌株之乾燥產物」互換地使用。乾燥酵母可藉由其中蓄積有麩胱甘肽的酵母細胞來製備,且詳細而言,可包括在用於飼料之組成物、用於食品之組成物等等中,但不限於此。
如本文所用,酵母萃取物可與術語諸如「菌株之萃取物」互換地使用。菌株之萃取物可意指在從菌株之細胞中分離出細胞壁後的剩餘材料。詳細而言,其可意指從藉由細胞溶胞獲得之組分中排除細胞壁的剩 餘組分。菌株之萃取物包括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且其他組分可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核酸及纖維的一種或多種組分,但不限於此。
於該回收步驟中,標靶材料,亦即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可藉由本領域已知之合適方法回收。
該回收步驟可包括純化製程。該純化製程可為藉由從菌株中僅分離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的純粹純化。純麩胱甘肽可自該純化製程製備。
若必要,該用於產生麩胱甘肽之方法可復包括將選自在該培養步驟後獲得之菌株、其乾燥產物、其萃取物、其培養產物、及溶胞產物及自其轉化之麩胱甘肽的材料與賦形劑混合的步驟。透過該混合步驟,可製備酵母萃取物混合粉末。相同處理可應用於麩胱甘肽之衍生物。
賦形劑可經適宜地選擇且根據其預期用途或形式使用,舉例而言,其可為選自澱粉、葡萄糖、纖維素、乳糖、肝醣、D-甘露醇、山梨醇、乳糖醇、麥芽糊精、碳酸鈣、合成矽酸鋁、磷酸氫鈣、硫酸鈣、氯化鈉、碳酸氫鈉、經純化之羊毛脂、糊精、海藻酸鈉、甲基先給誰、膠質矽膠、羥丙基澱粉、羥丙基甲基纖維素、丙二醇、酪蛋白、乳酸鈣、Primojel®及阿拉伯樹膠,詳細而言,選自澱粉、葡萄糖、纖維素、乳糖、糊精、肝醣、D-甘露醇及麥芽糊精的一種或多種組分,但不限於此。
賦形劑可包括,舉例而言,防腐劑、潤濕劑、分散劑、懸浮劑、緩衝劑、安定劑或等張劑,但不限於此。
[用於實施本發明之模式]
本申請將藉由實施例及實驗實施例之途徑予以詳細揭示。惟,此等實施例及實驗實施例係提供為僅做示例性說明目的之用,且本申請之範疇不旨在經限制為此等實施例及實驗實施例或為此等實施例及實驗實施例所限制。
實施例1:麩胱甘肽生產菌株之改良
為了進一步改良CJ-5菌株(KR 10-2222210 B1)之麩胱甘肽生產能力,該菌株係以登錄號KCCM12568P保存之麩胱甘肽生產菌株,以下列方式導入突變。
將CJ-5菌株於固體培養基中培養,隨後接種至培養液(broth)中以獲得培養溶液,並使用UV燈對該等細胞照射UV。其後,僅藉由單離獲得藉由將經UV照射之培養容顏塗抹於平盤培養基上而形成群落之突變菌株,並單離其麩胱甘肽生產能力具有最大改良之菌株。
作為證實經單離之菌株之基因體的結果,-250(C→T)、-252(G→A)、-398(A→T)、-399(A→C)、-407(T→C)及-409(T→C)之突變發生於GSH1 ORF之上游,且證實,半胱胺酸(由gsh1基因編碼之GSH1蛋白之位置86的胺基酸)係以精胺酸取代,且位置653之胺基酸(甘胺酸)係以甲硫胺酸取代。
上述菌株係命名為CC02-2816,根據布達佩斯條約於2020年12月8日以登錄號KCCM12891P保存於韓國微生物培養中心(KCCM)。
實施例2:菌株之額外改良實驗
為了進一步改良實施例1之CC02-2816菌株的麩胱甘肽生產能力,以下列方式導入突變。
將CC02-2816菌株於固體培養基中培養,隨後接種至培養液中以獲得培養溶液,並使用UV燈以UV光照射該等細胞。其後,僅藉由單離獲得藉由將經UV照射之培養容顏塗抹於平盤培養基上而形成群落之突變菌株,並分析該等核苷酸序列。
作為實驗之結果,係證實,SOD1(SEQ ID NO:1)(其係麩胱甘肽含量改良26%之菌株的由編碼超氧歧化酶1之sod1編碼的蛋白質)之位置37的胺基酸(甘胺酸)係以精胺酸取代。
實施例3:SOD1蛋白質第37位置殘基突變的實驗
從實施例2之結果確定,SOD1蛋白質第37位置對於麩胱甘肽產生而言係重要者,且野生型釀酒酵母(S.cerevisiae)CEN.PK2-1D及實施例1之CC02-2816菌株係將構建以表現該經突變之蛋白質,其中該SOD1蛋白之第37位胺基酸係以不同胺基酸取代,從而確定麩胱甘肽產生是否增加。
為了製備其中來自釀酒酵母之SOD1蛋白質的第37位氨基酸經取代為精胺酸的菌株,使用pWAL100及pWBR100質體,參考文獻Lee T.H.等人(J.Microbiol.Biotechnol.(2006),16(6),979-982)中揭露之內容。
詳細而言,使用CJ-5菌株之DNA作為模板執行PCR如下。使用SEQ ID NO:4及SEQ ID NO:6之引子執行PCR以獲得包括N末端BamHI側翼序列、SOD1 ORF之起始密碼子及G37R突變編碼序列的SOD1 N末端之部分序列,並且使用SEQ ID NO:5及SEQ ID NO:7之引子獲得包括C末端XhoI側翼序列、SOD1 ORF終止密碼子及G37R突變編碼序列的SOD1 C末端之部分序列。之後,作為使用SEQ ID NO:4及SEQ ID NO:7(基於這兩個序列作為模板)執行重疊PCR的結果,獲得SOD1 ORF片段,該等片段包括SOD1突變型蛋白質編碼序列(其中第37位胺基酸經取代為精胺酸)、N末端BamHI及C末端XhoI限制酶。經BamHI及XhoI處理後,將該等ORF片段選殖到在經相同酶處理的pWAL100載體中,並製備pWAL100-SOD1(G37R))載體。
此外,使用SEQ ID NO:8及SEQ ID NO:9,基於CJ-5菌株之基因體DNA作為模板,執行PCR以獲得SOD1 ORF終止密碼子下游的500bp片段,該片段包括N末端SpeI及C末端NcoI限制酶序列,並且將該片段以SpeI及NcoI限制酶處理。將該片段在經相同限制酶處理之pWBR100中選殖後,製備了pWBR100-SOD1載體。
為了製備待最終導入酵母中之DNA片段,使用SEQ ID NO:4及SEQ ID NO:10之引子,基於先前製備之pWAL100-SOD1(G37R)載體作為模板,獲得了含有精胺酸突變編碼序列及KlURA3之一部分的PCR產物;並使用SEQ ID NO:11及SEQ ID NO:9之引子,基於pWBR100-SOD1載體作為模板,獲得了含有KlURA3之一部分及SOD1終止密碼子下游之500bp片段的PCR產物。每種PCR產物係以相同之莫耳比轉化至釀酒酵母CEN.PK2-1D及釀酒酵母CC02-2816中。對於每1kb,在下述條件下執行PCR:於95℃下變性5分鐘,於53℃下退火1分鐘,以及於72℃下聚合1分鐘。對於酵母之轉化,使用自文獻Geitzs(Nucleic Acid Research,20(6),1425)修改的醋酸鋰法。詳細而言,以of 0.7至1.2之O.D.用醋酸鋰/TE緩衝液洗滌酵母細胞兩次之後,將PCR產物與單股DNA(Sigma D-7656)混合在一起並使其經歷靜置培養,在靜置培養在醋酸鋰/TE/40% PEG緩衝液中於30℃下進行30分鐘再於42℃下進行15分鐘。之後,將細胞於不含尿嘧啶之SC(2%葡萄糖)瓊脂平盤上培養,直至觀察到群落,以獲得菌株,將SOD1 G37R突變編碼序列及KlURA3基因導入該菌株內。然後,為了去除KlURA3,將各菌株於2mL之YPD中培養越夜,以1/100稀釋,且平鋪於含有0.1% 5-FOA的SC(2%葡萄糖)瓊脂平 盤上以構建釀酒酵母CEN.PK2-1D SOD1 G37R突變型菌株及釀酒酵母CC02-2816 SOD G37R突變型菌株,尿嘧啶標記業經自該等菌株去除。能夠表現經取代為除精胺酸外之胺基酸的SOD1突變型蛋白質的菌株亦以相同方式製備,但使用下述引子對,在該引子對中,SEQ ID NO:5及SEQ ID NO:6之引子序列上的第37位精胺酸編碼序列經取代為編碼不同胺基酸的序列。
[表1]
Figure 111121447-A0202-12-0033-1
藉由培養各菌株所製備的麩胱甘肽(GSH)之濃度及含量的量測結果顯示於下表2及表3中以及圖1及圖2中。
[表2]
Figure 111121447-A0202-12-0034-2
[表3]
Figure 111121447-A0202-12-0035-3
基於該等結果,證實麩胱甘肽製備能力可藉由將位置37之胺基酸以不同胺基酸取代而得以增加,且據此暗示,本申請提供之SOD1蛋白質變異體可有效地用於製備γ-麩胺醯基肽。
根據前述內容,本申請所述領域之熟練人士將能夠理解,本申請可以其他特定形式實作而不改變本申請之技術概念或基本特徵。就此而言,本文揭露之示例性實施態樣僅作示例性說明目的之用,且不應視為限制本申請之範疇。本申請之範疇因此藉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而非前述說明書所指示。在申請專利範圍之均等意義及範圍內的全部變化皆為本申請之範疇所包括。

Claims (10)

  1. 一種超氧歧化酶1(SOD1)變異體,其中,對應於SEQ ID NO:1之胺基酸序列的自N末端起位置37之胺基酸係以不同胺基酸取代。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變異體,其中,該不同胺基酸係選自丙胺酸、纈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甲硫胺酸、苯丙胺酸、色胺酸、脯胺酸、絲胺酸、蘇胺酸、半胱胺酸、酪胺酸、天冬醯胺、麩醯胺酸、天冬胺酸、麩胺酸、離胺酸、精胺酸及組胺酸。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變異體,其中,該變異體包含SEQ ID NO:12至SEQ ID NO:30之胺基酸序列中之任一者。
  4. 一種多核苷酸,編碼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
  5. 一種微生物,包含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中之任一者或多者以及編碼該變異體之多核苷酸。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微生物,其中,該微生物製備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微生物,其中,該微生物屬於酵母菌(Saccharomyces)屬。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微生物,其中,該微生物係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9. 一種用於製備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的方法,包含:於培養基中培養微生物,該微生物包含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中之任一者或多者以及編碼該變異體之多核苷酸。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方法,復包含從選自該經培養之微生物、其乾燥產物、其萃取物、其培養產物及其溶胞產物之至少一種材料回收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
TW111121447A 2021-06-10 2022-06-09 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及使用該變異體製備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的方法 TW2023069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75689 2021-06-10
KR1020210075689A KR102593542B1 (ko) 2021-06-10 2021-06-10 슈퍼옥사이드 디스뮤테이즈 1 변이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글루타치온 또는 그 유도체의 생산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6974A true TW202306974A (zh) 2023-02-16

Family

ID=84425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1447A TW202306974A (zh) 2021-06-10 2022-06-09 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及使用該變異體製備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EP (1) EP4353820A1 (zh)
JP (1) JP2024520164A (zh)
KR (1) KR102593542B1 (zh)
CN (1) CN117881780A (zh)
AR (1) AR126122A1 (zh)
AU (1) AU2022288838A1 (zh)
BR (1) BR112023025683A2 (zh)
CA (1) CA3222066A1 (zh)
MX (1) MX2023014486A (zh)
TW (1) TW202306974A (zh)
WO (1) WO202226040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143412C (da) * 1979-05-17 1982-05-24 Forenede Bryggerier As Fremgangsmaade til udvinding af cu,zn-superoxid-dismutase fra gaer
NZ201705A (en) 1981-08-31 1986-03-14 Genentech Inc Recombinant dna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in yeast
US5506133A (en) * 1994-04-11 1996-04-09 Human Genome Sciences, Inc. Superoxide dismutase-4
KR20100095829A (ko) * 2009-02-23 2010-09-01 대한민국(농촌진흥청장) 글루타치온을 고농도로 생산하는 사카로마이세스 세레비시애의 돌연변이체 및 이를 배양하여 글루타치온을 대량 생산하는 방법
US8916373B2 (en) * 2010-06-01 2014-12-23 Aron S Workman Mutant human superoxide dismutase 1 variants
KR102222210B1 (ko) 2019-10-29 2021-03-05 씨제이제일제당 주식회사 글루타치온을 생산하는 효모 균주 및 이를 이용한 글루타치온 생산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520164A (ja) 2024-05-21
KR102593542B1 (ko) 2023-10-26
AR126122A1 (es) 2023-09-13
CA3222066A1 (en) 2022-12-15
BR112023025683A2 (pt) 2024-02-27
KR20220166665A (ko) 2022-12-19
WO2022260403A1 (ko) 2022-12-15
EP4353820A1 (en) 2024-04-17
CN117881780A (zh) 2024-04-12
MX2023014486A (es) 2023-12-15
AU2022288838A1 (en) 2024-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3546971A (ja) グルタミン酸-システインリガーゼ変異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グルタチオン生産方法
JP7286758B2 (ja) α-グルコシダーゼの活性が強化されたL-アミノ酸を生産する微生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L-アミノ酸生産方法
JP7467627B2 (ja) 新規なプロモータ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グルタチオン生産方法
TW202306974A (zh) 超氧歧化酶1變異體及使用該變異體製備麩胱甘肽或其衍生物的方法
EP4276107A2 (en) Glxr protein variant or threonine production method using same
CN115500080A (zh) 新型双功能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亚甲基四氢叶酸环水解酶变体及使用其生产xmp或gmp的方法
RU2809326C1 (ru) Вариант глутамат-цистеинлигазы 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глутатиона с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ем
TWI786573B (zh) 麩胺酸-半胱胺酸連接酶變異體及使用其生產麩胱甘肽的方法
RU2821273C1 (ru) Вариант глутамат-цистеинлигазы 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глутатиона с е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RU2806289C1 (ru) Новый промотор 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глутатиона с е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TWI836531B (zh) 新穎水解麩醯胺酸gmp合成酶變體及使用該變體以製造嘌呤核苷酸的方法
RU2793368C1 (ru) Новый вариант регулятора транскрипции 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L-валина с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ем
JP2024084851A (ja) グルタミン酸-システインリガーゼ変異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グルタチオン生産方法
TW202307201A (zh) 具有減弱之LacI家族DNA結合性轉錄調節子之活性之微生物及使用其之L-麩胺酸之生產方法
KR20240086806A (ko) 퓨린 뉴클레오티드를 생산하는 미생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퓨린 뉴클레오티드의 생산방법
KR20240086804A (ko) 퓨린 뉴클레오티드를 생산하는 미생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퓨린 뉴클레오티드의 생산방법
EP4324924A1 (en) Novel promoter and use thereof
KR20240086805A (ko) 퓨린 뉴클레오티드를 생산하는 미생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퓨린 뉴클레오티드의 생산방법
KR20240086803A (ko) 퓨린 뉴클레오티드를 생산하는 미생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퓨린 뉴클레오티드의 생산방법
CN115551999A (zh) 新型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变体及使用其生产imp的方法
TW202302838A (zh) 用於生產高濃度左旋麩胺酸的菌株及使用其生產左旋麩胺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