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4526A - Nk細胞接合劑相關之不良反應之預防或減輕 - Google Patents

Nk細胞接合劑相關之不良反應之預防或減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04526A
TW202304526A TW111115381A TW111115381A TW202304526A TW 202304526 A TW202304526 A TW 202304526A TW 111115381 A TW111115381 A TW 111115381A TW 111115381 A TW111115381 A TW 111115381A TW 202304526 A TW202304526 A TW 20230452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jak
src
cell engaging
inhibitor
ce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5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海倫 喜賽爾 海格爾
克利斯添 克連
嘉布麗葉兒 路克萊爾
阿爾貝托 托索
蒂娜 齊默爾曼
Original Assignee
瑞士商赫孚孟拉羅股份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士商赫孚孟拉羅股份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士商赫孚孟拉羅股份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4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4526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61K39/39533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 A61K39/395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against proteinaceous materials, e.g. enzymes, hormones, lymphok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353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 A61K31/436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the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 containing a six-membered ring having oxy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rapamyc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atoms, e.g. piperazine or tetrazines
    • A61K31/505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 A61K31/506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not condensed and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atoms, e.g. piperazine or tetrazines
    • A61K31/505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 A61K31/519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12Materials from mammals;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non-specified tissues or cells;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non-embryonic stem cells; Genetically modified cells
    • A61K35/14Blood; Artificial blood
    • A61K35/17Lymphocytes; B-cells; T-cells; Natural killer cells; Interferon-activated or cytokine-activated lymphocy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61K39/39533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 A61K39/39541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against normal tissues, ce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03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C07K16/283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against Fc-receptors, e.g. CD16, CD32, CD64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87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CD2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2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 C07K2317/24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containing regions, domains or residues from different species, e.g. chimeric, humanized or veneer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2Constant or Fc region; Isotyp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預防或減輕與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之不良反應,例如細胞激素相關輸注反應。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使用 Src、JAK 及/或 mTOR 抑制劑預防或減輕此類副作用。

Description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之不良反應之預防或減輕
本發明涉及預防或減輕與自然殺手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之不良反應,諸如細胞激素相關輸注反應。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使用 Src、JAK 及/或 mTOR 抑制劑預防或減輕此類副作用。
自然殺手 (NK) 細胞接合劑 (諸如效應物增強抗體) 作為癌症免疫治療劑具有很大的前景。然而,使用 NK 細胞接合劑 (諸如效應物增強抗體) 進行治療可能會因細胞激素釋放而導致安全問題。NK 細胞接合劑 (例如抗體奧比妥珠單抗 (obinutuzumab)) 報導的常見不良反應為可能由細胞激素釋放造成的輸注相關反應 (IRR)。IRR 症狀多種多樣,包括發燒、寒顫、頭痛、噁心、低血壓、呼吸困難、疲勞及/或腹瀉,並且可能危及生命 (參見例如 Snowden 等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Practice (2015) 21 (Suppl. 2), 15-27)。非常需要減輕此等嚴重毒性之方法。
Src 激酶抑制劑達沙替尼 (dasatinib) 被鑑定為預防或減輕由 T 細胞接合劑造成之不良反應 (特定而言細胞激素釋放症候群 (CRS)) 的有效候選藥物,該 T 細胞接合劑諸如 CAR-T 細胞 (Weber et al., Blood Advances (2019) 3, 711-7;Mestermann et al., Sci Transl Med (2019) 11, eaau5907) 以及 T 細胞雙特異性抗體 (TCB) (Leclercq et al., J Immunother Cancer (2020) 8 (Suppl 3): A690 (摘要 653))。達沙替尼會完全關閉 CAR-T 細胞功能以及 TCB 誘導的 T 細胞功能,而不會區分此等藥物之所期望的活性與不期望的活性。
非常需要一種在保持其治療功效的同時預防或減輕 NK 細胞接合劑的不良反應之方法。
本發明人發現 Src 激酶 (Src)、Janus激酶 (JAK) 及/或哺乳動物雷帕黴素標靶蛋白 (mTOR) 傳訊抑制劑可用於減輕由 NK 細胞接合療法造成的 CRS。Src 抑制劑諸如達沙替尼,mTOR 抑制劑諸如替西羅莫司 (temsirolimus)、西羅莫司 (sirolimus) 及依維莫司 (everolimus),以及 JAK 抑制劑諸如魯索替尼,被發現可有效防止由 NK 細胞接合抗體誘導的細胞激素釋放,同時保留由此類抗體媒介之標靶細胞毒殺。結果提供了證據,表明與 IRR 發生相關的細胞激素釋放機制與由 NK 細胞接合劑媒介之標靶細胞毒殺可以脫鉤,並建議使用 Src、mTOR 及/或 JAK 抑制劑作為減輕與 NK 細胞接合療法相關之 IRR 的誘人策略。
據此,在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用於治療個體中疾病的自然殺手 (NK) 細胞接合劑,其中該治療包含 (a) 對該個體投予該 NK 細胞接合劑,及 (b) 對該個體投予 Src 激酶 (Src)、Janus 激酶 (JAK) 及/或哺乳動物雷帕黴素標靶蛋白 (mTOR) 傳訊抑制劑。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 NK 細胞接合劑在製造用於治療個體疾病之藥物中的用途,其中該治療包含 (a) 對該個體投予該 NK 細胞接合劑,及 (b) 對該個體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
本發明還提供了治療個體中的疾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 (a) 對該個體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及 (b) 對該個體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
根據上述任何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可用於預防或減輕與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的不良反應。
在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其用於預防或減輕與對個體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的不良反應。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在製造用於預防或減輕與對個體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的不良反應之藥物中的用途。
本發明亦提供預防或減輕與對個體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的不良反應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對該個體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
供使用的 NK 細胞接合劑、供使用的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上述及本文所述的用途或方法可以單獨或組合地併入以下進一步描述的任何特徵 (除非上下文另有說明)。
除非本文另外定義,否則本文所用的術語為本技術領域中的一般使用。
在一些方面,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為 Src抑制劑。在更具體的方面,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為 Src 激酶抑制劑,特定而言小分子 Src 激酶抑制劑。在特定方面,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為達沙替尼。
達沙替尼為 Src 激酶抑制劑,以 Sprycel® (除其他外) 品牌販售,用於治療某些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CML) 及急性淋巴母細胞性白血病 (ALL) 的病例。其 CAS 號、IUPAC 名稱和化學結構如下所示。
CAS 號:302962-49-8
IUPAC 名稱: N-(2-氯-6-甲基苯基)-2-[[6-[4-(2-羥乙基)-1-哌嗪基]-2-甲基-4-嘧啶基]胺基]-5-噻唑甲醯胺一水合物
化學結構:
Figure 02_image001
在一些方面,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為 mTOR 抑制劑。在更具體的方面,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為 mTOR 激酶抑制劑,特定而言小分子 mTOR 激酶抑制劑。
「mTOR」代表哺乳動物雷帕黴素標靶蛋白 (亦稱為 FK506 結合蛋白 12-雷帕黴素複合物相關蛋白 1 (FRAP1)),是一種絲胺酸/蘇胺酸特異性蛋白激酶,屬於磷脂酸肌醇-3 激酶 (PI3K) 相關激酶家族。其為 mTOR 複合物 1 (TORC1) 與 mTOR 複合物 2 (TORC2) 兩種不同的蛋白質複合物的核心成分,可調節不同的細胞過程。人類 mTOR 在 UniProt 款目 P42345 (版本 218) 中進行了描述。mTOR 抑制劑為抑制 mTOR 的化合物。最被確立的 mTOR 抑制劑是所謂的雷帕霉素類似物 (rapalog),其為雷帕黴素的衍生物。雷帕霉素類似物包括西羅莫司、替西羅莫司、依維莫司和地磷莫司 (ridaforolimus)。第二代 mTOR 抑制劑是 ATP 競爭性 mTOR 激酶抑制劑,旨在與 mTOR 之催化位點中的 ATP 競爭。
可用於本發明的例示性 mTOR 抑制劑提供於下 1中的。
1.mTOR 抑制劑。
INN 結構
西羅莫司
Figure 02_image003
依維莫司
Figure 02_image005
替西羅莫司
Figure 02_image007
地磷莫司
Figure 02_image009
在一些方面,mTOR 抑制劑是雷帕黴素的衍生物 (也稱為雷帕霉素類似物)。
在一些方面,mTOR 抑制劑選自由西羅莫司、替西羅莫司、依維莫司和地磷莫司所組成之群組,特別是西羅莫司、替西羅莫司和依維莫司。
在具體方面,mTOR 抑制劑是西羅莫司。在進一步的具體方面,mTOR 抑制劑是替西羅莫司。在更進一步的具體方面,mTOR 抑制劑是依維莫司。
在一些方面,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為 JAK 抑制劑。在更具體的方面,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為 JAK 激酶抑制劑,特定而言小分子 JAK 激酶抑制劑。
「JAK」代表詹納斯 (Janus) 激酶,涉及經由 JAK/STAT 路徑轉導細胞激素介導的訊號的細胞內非受體酪胺酸激酶家族。JAK 擁有兩個幾乎相同的磷酸轉移結構域,一個顯示激酶活性而另一個負調節第一個的激酶活性。四個 JAK 家族成員是 JAK1、JAK2、JAK3 和 TYK2 (酪胺酸激酶 2)。在本文的特定方面,JAK 為 JAK1 及/或 JAK2 (JAK1/2)。人類 JAK1 和 JAK2 分別敘述於 UniProt 項目 P23458 (版本 221) 和 P60674 (版本 224) 中。JAK 抑制劑 (有時亦稱為 jakinib) 是抑制一種或多種 JAK 酶家族 (JAK1、JAK2、JAK3、TYK2) 活性的化合物,從而干擾 JAK/STAT 傳訊路徑。
可用於本發明的例示性 JAK 抑制劑提供於下 2中。
2.JAK 抑制劑。
INN 主要特異性 結構
魯索替尼 (Ruxolitinib) JAK1、JAK2
Figure 02_image011
巴瑞替尼 (Baricitinib) JAK1、JAK2
Figure 02_image013
莫羅替尼 (Momelotinib) JAK1、JAK2
Figure 02_image015
烏帕替尼 (Upadacitinib) JAK1
Figure 02_image017
非戈替尼 (Filgotinib) JAK1
Figure 02_image019
阿布替尼 (Abrocitinib) JAK1
Figure 02_image021
伊他替尼 (Itacitinib) JAK1
Figure 02_image023
索西替尼 (Solcitinib) JAK1
Figure 02_image025
奧拉替尼 (Oclacitinib) JAK1
Figure 02_image027
費拉替尼 (Fedratinib) JAK2
Figure 02_image029
甘多替尼 (Gandotinib) JAK2
Figure 02_image031
來他替尼 (Lestaurtinib) JAK2
Figure 02_image033
帕克替尼 (Pacritinib) JAK2
Figure 02_image035
培非替尼 (Peficitinib) JAK3 (泛 JAK)
Figure 02_image037
托法替尼 (Tofacitinib) JAK3 (泛 JAK)
Figure 02_image039
地諾替尼 (Decernotinib) JAK3
Figure 02_image041
在一些方面,JAK 抑制劑為 JAK1 及/或 JAK2 (JAK1/2) 抑制劑。在一些方面,JAK 抑制劑選自由魯索替尼、巴瑞替尼、莫羅替尼、烏帕替尼、非戈替尼、阿布替尼、伊他替尼、索西替尼、奧拉替尼、費拉替尼、甘多替尼、來他替尼和帕克替尼所組成之群組。
在特定方面,JAK 抑制劑為 JAK1 和 JAK2 抑制劑。在具體的這些方面,JAK 抑制劑選自由魯索替尼、巴瑞替尼和莫羅替尼所組成之群組。
在一些方面,JAK 抑制劑為 JAK1 抑制劑。在具體的這些方面,JAK 抑制劑選自由烏帕替尼、非戈替尼、阿布替尼、伊他替尼、索西替尼及奧拉替尼所組成之群組。
在一些方面,JAK 抑制劑為 JAK2 抑制劑。在具體的這些方面,JAK 抑制劑選自由費拉替尼、甘多替尼、來他替尼和帕克替尼所組成之群組。
在特定方面,JAK 抑制劑為魯索替尼。
在特定方面,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選自由達沙替尼、西羅莫司、替西羅莫司、依維莫司及魯索替尼 (ruxolitinib) 所組成之群組。在又一些特定方面,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選自由達沙替尼、西羅莫司及魯索替尼所組成之群組。
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造成對 NK 細胞接合劑活性的抑制。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不會造成對 NK 細胞接合劑的另一活性的抑制。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造成對 NK 細胞接合劑之第一活性的抑制但不造成對 NK 細胞接合劑之第二活性的抑制。在一些這些方面中,該抑制為完全抑制。
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造成對 NK 細胞接合劑之第一活性的抑制及對 NK 細胞接合劑之第二活性的抑制,其中該對第一活性的抑制強於該對第二活性的抑制。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造成對 NK 細胞接合劑之第一活性的抑制及對 NK 細胞接合劑之第二活性的抑制,其中該對第一活性的抑制為完全抑制且該對第二活性的抑制為部分抑制。
NK 細胞接合劑之「活性」涉及 NK 細胞接合劑在個體之體內造成的反應。這種活性可以包括 NK 細胞,特定而言 CD16 +NK 細胞的細胞反應,諸如增殖、分化、細胞激素分泌、細胞毒效應物分子釋放、細胞毒活性及活化標記之表現,及/或對標靶細胞的效應,特定而言表現 NK 細胞接合劑之標靶細胞抗原的標靶細胞 (例如腫瘤細胞),諸如標靶細胞的裂解。
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造成對免疫細胞,特定而言 NK 細胞之細胞激素分泌 (由 NK 細胞接合劑誘導) 的抑制。在一些方面,該免疫細胞為 CD16 +免疫細胞。在一些方面,該細胞激素為一種或多種選自由 IL-6、IFN-γ、IL-8、TNF-α、IL-2、IL-12、IL-1β、MCP-1 及 IL -10 所組成之群組,特定而言由 IL-6、IFN-γ、IL-8 及 TNF-α 所組成之群組的細胞激素。免疫細胞可包括各種免疫細胞類型,諸如 NK 細胞、巨噬細胞、單核球、T 細胞等。在一些方面,該 T 細胞為 γδ T 細胞。在一些方面,該抑制為完全抑制。
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不造成對 NK 細胞之活化 (由 NK 細胞接合劑誘導) 的抑制。在一些方面,該抑制為完全抑制。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造成對 NK 細胞之活化 (由 NK 細胞接合劑誘導) 的抑制,其中該抑制為部分抑制。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NK 細胞之活化 (Activation of NK cells)」或「NK 細胞活化 (NK cell activation)」,指代 NK 細胞,特定而言 CD16 +NK 細胞 之一種或多種細胞反應,該一種或多種細胞反應選自:增殖、分化、細胞毒效應物分子釋放、細胞毒活性及活化標記之表現。適合測量 NK 細胞活化之測定法係本技術領域中已知者並在本文中描述。在特定方面,NK 細胞活化為活化標記之表現,特定而言 CD25 及/或 CD69 之表現 (視情況地藉由流式細胞分析技術測量)。在特定方面,NK 細胞活化藉由測量 NK 細胞上 CD25 及/或 CD69 之表現來確定,例如藉由流式細胞分析技術。
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不造成對 NK 細胞之細胞毒活性 (由 NK 細胞接合劑誘導) 的抑制。在一些方面,該抑制為完全抑制。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造成對 NK 細胞之細胞毒活性 (由 NK 細胞接合劑誘導) 的抑制,其中該抑制為部分抑制。
NK 細胞之「細胞毒活性」指代 NK 細胞,特定而言 CD16 +NK 細胞對標靶細胞的裂解 (亦即毒殺) 的誘導。細胞毒活性通常涉及 NK 細胞的去顆粒,這與來自 NK 細胞的細胞毒效應物分子諸如顆粒酶 B 及/或穿孔素之釋放有關。
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造成對 NK 細胞之細胞激素分泌 (由 NK 細胞接合劑誘導) 的抑制,但不造成對 NK 細胞之活化及/或細胞毒活性 (由 NK 細胞接合劑誘導) 的抑制。在一些這些方面中,該抑制為完全抑制。
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造成對 NK 細胞之細胞激素分泌 (由 NK 細胞接合劑誘導) 的抑制,且造成對 NK 細胞之活化及/或細胞毒活性 (由 NK 細胞接合劑誘導) 的抑制,其中該對細胞激素分泌的抑制強於該對活化及/或細胞毒活性的抑制。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造成對 NK 細胞之細胞激素分泌 (由 NK 細胞接合劑誘導) 的抑制,且造成對 NK 細胞之活化及/或細胞毒活性 (由 NK 細胞接合劑誘導) 的抑制,其中該對細胞激素分泌的抑制為完全抑制,且該對活化及/或細胞毒活性的抑制為部分抑制。
本文的抑制可為部分抑制或完全抑制。完全抑制是比部分抑制更強的抑制。在一些方面,部分抑制是抑制不超過 30%、不超過 40%、不超過 50%、不超過 60% 或不超過 70%。在一些方面,部分抑制是不超過 30% 的抑制。在一些方面,部分抑制是不超過 40% 的抑制。在一些方面,部分抑制是不超過 50% 的抑制。在一些方面,部分抑制是不超過 60% 的抑制。在一些方面,部分抑制是不超過 70% 的抑制。在一些方面,完全抑制是至少 80%、至少 90% 或 100% 的抑制。在一些方面,完全抑制是抑制至少 80%。在一些方面,完全抑制是抑制至少 90%。在一些方面,完全抑制是 100% 的抑制。在一些方面,部分抑制是不超過 50% 的抑制,且完全抑制是至少 80% 的抑制。在一些方面,完全抑制具有臨床意義的及/或統計學意義的,及/或部分抑制是沒有臨床意義的及/或統計學意義的。
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在個體中造成一種或多種細胞激素的血清中含量降低。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在個體中造成免疫細胞,特定而言 NK 細胞的一種或多種細胞激素的分泌降低。在一些方面,該免疫細胞為 CD16 +免疫細胞。在一些方面,該一種或多種細胞激素選自由 IL-6、IFN-γ、IL-8、TNF-α、IL-2、IL-12、IL-1β、MCP-1 及 IL-10 所組成之群組,特定而言由 IL-6、IFN-γ、IL-8 及 TNF-α 所組成之群組。免疫細胞可包括各種免疫細胞類型,諸如 NK 細胞、巨噬細胞、單核球、T 細胞等。在一些方面,該 T 細胞為 γδ T 細胞。
在一些方面,在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於給定的時間內沒有被投予 (至個體) 後,該降低仍持續。在一些方面,該時間量是約 1 小時、2 小時、3 小時、4 小時、5 小時、6 小時、7 小時、8 小時、12 小時、16 小時、20 小時、24 小時、36 小時、48 小時、72 小時或 96 小時。在一些方面,在後續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之後該降低仍持續。特別地,即使在停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不再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後,該降低仍持續。該血清中含量/細胞激素分泌的降低,特定而言與沒有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的個體 (包括同一個體) 中的血清中含量/細胞激素分泌相比 (亦即,在這種情況下,與沒有/之前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的血清中含量/細胞激素分泌相比,血清中含量/細胞激素的分泌降低)。該血清中含量/細胞激素分泌的降低,特定而言與投予 (特定而言第一次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但未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的個體 (包括同一個體)的血清中含量/細胞激素分泌相比 (亦即,在這種情況下,與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時/之後但未投予/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之前的血清中含量/細胞激素分泌相比,血清中含量/細胞激素分泌降低)。在沒有該降低的情況下,血清中含量及/或細胞激素分泌特別地可相對於 (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而升高/增加。在一些方面,該減少具有臨床意義和/或統計學意義。在一些方面,該減少為至少 30%、至少 40%、至少 50%、至少 60% 或至少 70%。在一些方面,該減少為至少 30%。在一些方面,該減少為至少 40%。在一些方面,該減少為至少 50%。在一些方面,該減少為至少 60%。在一些方面,該減少為至少 70%。
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造成對與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的不良反應的抑制。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不造成對與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的所期望的效果的抑制。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造成對與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的不良反應的抑制,但不造成對與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的所期望的效果的抑制。在一些這些方面中,該抑制為完全抑制。在一些此等方面,該抑制具有臨床意義的及/或統計學意義的。
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造成對與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的不良反應的抑制及對與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的所期望的效果的抑制,其中該對不良反應的抑制強於該對所期望的效果的抑制。在一些方面,(投予) Sr、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造成對與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的不良反應的抑制及對與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的所期望的效果的抑制,其中該對不良反應的抑制為完全抑制,且該對有益作用的抑制為部分抑制。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造成對與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的不良反應的抑制及對與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的所期望的效果的抑制,其中該對不良反應的抑制為臨床上有意義的及/或統計學上顯著的抑制,且該對有益作用的抑制不是臨床上有意義的及/或統計學上顯著的抑制。
「所期望的效果」為一種在個體治療中由藥物 (在本文中特定而言使用 NK 細胞接合劑) 產生的有益且所期望的的效應,亦即治療或預防效應,諸如毒殺腫瘤細胞、降低或延緩腫瘤生長、降低腫瘤體積、降低或預防腫瘤轉移、增加無惡化或總存活期、緩解疾病症狀等。
「不良反應」,有時也稱為「副作用」或「不良事件」 (特定而言在臨床研究中),為藥物在個體治療 (在本文中特定而言使用 NK 細胞接合劑) 中導致的有害及不期望的作用。
根據本發明,不良反應與 NK 細胞接合劑的投予有關。在一些方面,不良反應與第一次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有關。在一些方面,不良反應發生在第一次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時。在一些方面,不良反應主要或僅在第一次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時發生。在一些方面,不良反應發生在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特定而言第一次投予的 12 小時、24 小時、36 小時、48 小時、72 小時或 96 小時內。在一些方面,特定而言其中僅進行單次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時 (在以 NK 細胞接合劑治療的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在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的 3 天、4 天、5 天、6 天、7 天、10 天、14 天或 21 天內。
在一些方面,該不良反應為輸注相關反應(IRR),特定而言與細胞激素釋放相關的 IRR。
「輸注相關反應」(縮寫為「IRR」) 指代與治療劑 (例如 NK 細胞接合劑) 之 (靜脈內) 投予相關的不良反應。IRR 總是涉及免疫系統,並且與治療劑之投予及時相關。IRR 通常發生在投予治療劑期間或之後不久,亦即通常在投予 (通常是靜脈內輸注) 之後 24 小時內,主要是在第一次投予時。在一些情況下,IRR 也可能僅在後期發生,例如在投予治療劑幾天后。發生率和嚴重程度通常隨著後續投予而降低。症狀可能從症狀性不適到致命事件,並且可能包括發燒、寒顫、發熱、高血壓、低血壓、缺氧、潮紅、皮疹、肌肉痛、心搏過速、頭痛、暈眩、噁心、嘔吐及/或器官衰竭。IRR 可根據嚴重程度分為 1 級 (輕度) 到 4 級 (危及生命)。參見例如 Snowden 等人,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Practice (2015) 21 (Suppl. 2), 15-27; Vogel, Clinical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 (2010) 14, E10-21)。在本文之特定方面,在投予治療劑 (例如 NK 細胞接合劑) 期間或之後不久 (例如,在 1 天內),細胞激素 (例如腫瘤壞死因子 α (TNF-α)、干擾素 γ (IFN-γ)、介白素 6 (IL-6)、介白素 8 (IL-8) 及其他) 在受試者血液中的含量之增加造成 IRR,導致不良症狀。
在一些方面,該不良反應為發燒、低血壓及/或缺氧。
在一些方面,該不良反應是一種或多種細胞激素的血清中含量升高。該升高的血清中含量特定而言與健康個體的血清中含量及/或未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的個體 (包括同一個體) 中的血清中含量相比 (亦即與未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的血清中含量相比,在這種情況下血清中含量升高)。在一些方面,該一種或多種細胞激素選自由 IL-6、IFN-γ、IL-8、TNF-α、IL-2、IL-12、IL-1β、MCP-1 及 IL-10 所組成之群組,特定而言由 IL-6、IFN-γ、IL-8 及 TNF-α 所組成之群組。
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係在 (個體中) 不良反應 (臨床上) 表現時。該投予可以是,例如,在不良反應顯現(即出現副作用的臨床症狀,如發燒)後約 1 小時、2 小時、3 小時、4 小時、5 小時、6 小時、7 小時、8 小時、12 小時、16 小時、20 小時或 24 小時內。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係因應於 (個體中) 不良反應 (臨床上) 表現。
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係在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之前。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係與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同時進行。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係在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之後。當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係在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之前或之後,此類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可例如分別在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之前或之後約 1 小時、2 小時、3 小時、4 小時、5 小時、6 小時、7 小時、8 小時、12 小時、16 小時、20 小時或 24 小時內。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投予可係間歇性或連續性地。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係口服地。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係腸胃外地,特定而言靜脈內地。
在一些方面,以足以造成對 NK 細胞接合劑之活性的抑制的劑量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在一些方面,以不足以造成對 NK 細胞接合劑之另一活性的抑制的劑量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在一些方面,以足以造成對 NK 細胞接合劑之第一活性的抑制但不足以造成對 NK 細胞接合劑之第二活性的抑制的劑量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在一些這些方面中,該抑制為完全抑制。
在一些方面,以足以造成對免疫細胞 (特定而言 NK 細胞) 分泌細胞激素 (由 NK 細胞接合劑誘導) 的抑制的劑量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在一些方面,該免疫細胞為 CD16 +免疫細胞。在一些方面,該細胞激素為一種或多種選自由 IL-6、IFN-γ、IL-8、TNF-α、IL-2、IL-12、IL-1β、MCP-1 及 IL -10 所組成之群組,特定而言由 IL-6、IFN-γ、IL-8 及 TNF-α 所組成之群組的細胞激素。免疫細胞可包括各種免疫細胞類型,諸如 NK 細胞、巨噬細胞、單核球、T 細胞等。在一些方面,該 NK 細胞為 CD16 +NK 細胞。在一些方面,該 T 細胞為 γδ T 細胞。在一些方面,該抑制為完全抑制。
在一些方面,以足以造成對 NK 細胞之活化 (由 NK 細胞接合劑誘導) 的抑制的劑量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在一些方面,該抑制為完全抑制。
在一些方面,以足以造成對 NK 細胞之細胞毒活性 (由 NK 細胞接合劑誘導) 的抑制的劑量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在一些方面,該抑制為完全抑制。
在一些方面,以足以造成對 NK 細胞分泌細胞激素 (由 NK 細胞接合劑誘導) 的抑制但不足以造成對 NK 細胞之活化及/或細胞毒活性 (由 NK 細胞接合劑誘導) 的抑制的劑量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在一些這些方面中,該抑制為完全抑制。
在一些方面,以足以造成個體中ㄧ種或多種細胞激素之血清中含量的降低的劑量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在一些方面,以足以造成個體中免疫細胞 (特定而言 NK 細胞) 分泌一種或多種細胞激素的降低的劑量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在一些方面,該免疫細胞為 CD16 +免疫細胞。在一些方面,該一種或多種細胞激素選自由 IL-6、IFN-γ、IL-8、TNF-α、IL-2、IL-12、IL-1β、MCP-1 及 IL-10 所組成之群組,特定而言由 IL-6、IFN-γ、IL-8 及 TNF-α 所組成之群組。免疫細胞可包括各種免疫細胞類型,諸如 NK 細胞、巨噬細胞、單核球、T 細胞等。在一些方面,該 T 細胞為 γδ T 細胞。
在一些方面,以足以造成對與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之不良反應的抑制的劑量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在一些方面,以不足以造成對與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之所期望的效果的抑制的劑量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在一些方面,以足以造成對與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之不良反應的抑制但不足以造成對與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之所期望的效果的抑制的劑量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在一些這些方面中,該抑制為完全抑制。在一些此等方面,該抑制具有臨床意義的及/或統計學意義的。
在一些方面,以有效劑量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
例如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或 NK 細胞接合劑的藥劑的「有效量」或「有效劑量」涉及在必要的劑量及時間段內有效的量,以達成所期望的治療或預防結果。
在一些方面,以等於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可用之劑量強度的劑量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通常,對於給定的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可使用多種劑量強度 (亦即,具有特定量之活性成分的劑型,諸如錠劑或膠囊)。以此類 (商業上) 可用的劑量強度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將是最方便的。例如,若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為達沙替尼,則可較佳地投予 20 mg、50 mg、70 mg、80 mg、100 mg 或 140 mg,特定而言 100 mg 的劑量 (投予較佳為口服投予)。例如,若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為依維莫司,則可較佳地投予 2.5 mg、5 mg、7.5 mg 或 10 mg 的劑量 (投予較佳為口服投予)。例如,若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為西羅莫司,則可較佳地投予 0.5 mg、1 mg 或 2 mg 的劑量 (投予較佳為口服投予)。例如,若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為魯索替尼,則可較佳地投予 5 mg、10 mg、15 mg、20 mg 或 25 mg 的劑量 (投予較佳為口服投予)。若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為替西羅莫司,則可投予例如 12.5 mg 或 25 mg 的劑量 (投予較佳為靜脈內投予,特定而言使用 25 mg/ml 活性成分的溶液)。
在一些方面,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為每天投予。在一些方面,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為每天投予一次。在一些方面,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係以如上所述的劑量每天投予一次。在一些方面,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係在不良反應持續期間的時間段內投予 (亦即,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係從出現不良反應開始直到不良反應減少或消失)。在一些方面,在防止或減輕不良反應後停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在一些方面,在不良反應降低或消失後停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該減輕特別是具有臨床意義及/或統計學意義。在一些方面,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係投予一次、兩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八次、九次或十次,特定而言在以 NK 細胞接合劑治療個體的過程中投予一次、兩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八次、九次或十次。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係持續 1 天、2 天、3 天、4 天、5 天、6 天、7 天、8 天、9 天或 10 天。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係每日一次,持續 1 天、2 天、3 天、4 天、5 天、6 天、7 天、8 天、9 天或 10 天。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通常與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與第一次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該第一次投予特定而言在以 NK 細胞接合劑治療個體的過程中第一次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係與第一次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同時進行。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係在第一次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之前。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係在第一次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之後。在一些方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係在第一次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之後並且在第二次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之前。當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係在 (第一次) 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之前或之後時,此類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可例如分別在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之前或之後約 1 小時、2 小時、3 小時、4 小時、5 小時、6 小時、7 小時、8 小時、12 小時、16 小時、20 小時、24 小時、48 小時或 72 小時內。
在一些方面,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比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持續更長的時間。在一些方面,在停止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後繼續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在一些方面,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係單次投予或重複投予。在以 NK 細胞接合劑治療個體的過程中,可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一次或數次。例如,以 NK 細胞接合劑治療個體可包含多個治療週期,每個治療週期包含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一次或多次。在一些方面,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包含第一次及第二次投予。
為了在本發明中使用,NK 細胞接合劑將以符合良好醫療實踐的方式予以配製、給藥及投予。在此情況中考量的因素包括待治療的特定疾病、待治療的特定哺乳動物、個別患者的臨床狀況、疾病原因、遞送藥劑的部位、投予方法、投予日程及醫療從業人員已知的其他因素。
在一些方面,以有效劑量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對於全身投予 最初可以從諸如細胞培養物測定的體外測定估計有效劑量。然後可以在動物模型中製定劑量,以達到包括細胞培養物中確定的 IC 50在內的循環濃度範圍。此等資訊可用於更準確地確定對人體有用的劑量。也可以使用本技術領域中熟知的技術,根據體內資料 (例如動物模型) 估計初始劑量。可個別地調整劑量及間隔以提供足以維持治療效應的 NK 細胞接合劑的血漿中含量。透過注射投予的常見患者劑量在約 0.1-50 mg/kg/天的範圍內,典型範圍為 0.5-1 mg/kg/天。可以透過每天投予多種劑量來達到治療有效的血漿含量。血漿中含量可以例如透過 HPLC 來測量。在特定方面,特定而言其中 NK 細胞接合劑為效應物增強之抗 CD20 抗體 (例如奧比妥珠單抗),NK 細胞接合劑之投予劑量為約 100 mg 至約 1000 mg。在一些此類方面,劑量為 100 mg。在特定的此類方面,劑量為 1000 mg。
可投予有效量之 NK 細胞接合劑來預防或治療疾病。NK 細胞接合劑的適當投予途徑及劑量可基於待治療的疾病類型、NK 細胞接合劑類型、疾病的嚴重程度及病程、個體的臨床狀況、個體的臨床病史及對治療的反應以及主治醫生的判斷來確定。給藥可透過任何合適的途徑進行,例如透過注射,例如靜脈內或皮下注射,部分取決於短暫投予還是長期投予。本文中考慮各種給藥方案,其包括但不限於在多種時間點單次或多次投予、快速注射投予和脈衝輸注。
NK 細胞接合劑及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可藉由任何合適的途徑投予,並且可藉由相同的投予途徑或藉由不同的投予途徑來投予。在一些方面,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係腸胃外地,特定而言靜脈內地。
在一些方面,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係對個體第一次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特定而言在以 NK 細胞接合劑治療個體的過程中第一次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
在一些方面,(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誘導 (亦即造成或增加) NK 細胞之活化。在一些方面,(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誘導 NK 細胞之細胞毒活性。在一些方面,(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誘導 NK 細胞分泌細胞激素。在一些方面,該細胞激素為一種或多種選自由 IL-6、IFN-γ、IL-8、TNF-α、IL-2、IL-12、IL-1β、MCP-1 及 IL -10 所組成之群組,特定而言由 IL-6、IFN-γ、IL-8 及 TNF-α 所組成之群組的細胞激素。在一些方面,該 NK 細胞為 CD16 +NK 細胞。
在一些方面,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導致 NK 細胞之活化,特定而言在癌症部位 (例如在實性瘤癌症內)。該活化可包含 NK 細胞之增殖、NK 細胞之分化、NK 細胞分泌細胞激素、從 NK 細胞釋放細胞毒效應物分子、NK 細胞之細胞毒活性及 NK 細胞活化標記之表現。在一些方面,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導致在癌症部位 (例如實性瘤癌症內) 的 NK 細胞數量增加。
「NK 細胞接合劑」意指透過 NK 細胞 (特定而言 CD16 +NK 細胞) 之活性發揮其作用的免疫治療劑。NK 細胞的這種活性可包括 NK 細胞 (特定而言 CD16 +NK 細胞) 的細胞反應,諸如增殖、分化、活化標記之表現、細胞激素分泌、細胞毒效應物分子釋放及/或細胞毒活性。
NK 細胞接合劑可透過刺激 NK 細胞上的 CD16 (特定而言 CD16a) 來誘導或增強 NK 細胞之活性。因此,在一些方面,NK 細胞接合劑為 CD16 結合劑。在此類方面,NK 細胞接合劑包含結合至 CD16 (特定而言 CD16a) 的抗原結合部分,諸如結合至 CD16 的抗體之 Fc 區或抗原結合域。
CD16 (也稱為 Fcγ 受體 III,FcγRIII) 為一種在某些免疫細胞上表現的細胞表面抗原。它以兩種形式存在:跨膜形式 (CD16a,Fcγ 受體 IIIa),其表現在例如 NK 細胞及經活化之巨噬細胞上;以及醣苷基磷脂肌醇 (GPI) 錨定形式 (CD16b,FcγRIIIb),其表現在嗜中性球上。如本文所用,「CD16」特定而言指代 CD16a,也稱為 Fcγ 受體 IIIa (參見關於人類蛋白質的 UniProt 登錄號 P08637 [條目版本 215] 及 SEQ ID NO: 11)。據此,術語「CD16 陽性細胞」或「CD16 +細胞」指代表現 CD16 (特定而言 CD16a) 的細胞。
在特定方面,NK 細胞接合劑包含 Fc 區。在一些方面,NK 細胞接合劑為包含 Fc 區的抗體,特定而言包含 Fc 區的 IgG 抗體,最特定而言包含 Fc 區的 IgG 1抗體。在一些方面,包含在 NK 細胞接合劑中的 Fc 區為 IgG Fc 區,特定而言人類 IgG Fc 區。在一些方面,包含在 NK 細胞接合劑中的 Fc 區為 IgG 1Fc 區,特定而言人類 IgG 1Fc 區。
NK 細胞接合中包含的 Fc 區能夠結合至 CD16,亦即 Fc 區結合至 CD16 (也稱為 CD16 結合 Fc 區)。這種 Fc 區亦將是效應能力 Fc 區,亦即能夠誘導效應物功能 (特定而言抗體依賴性細胞媒介之細胞毒性 (ADCC)) 的 Fc 區。
術語「效應功能」,係指歸因於抗體的 Fc 區域的那些生物活性,其隨抗體同型而變化。抗體效應功能的實例包括:C1q 結合及補體依賴性細胞毒性 (CDC)、Fc 受體結合、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之細胞毒性 (ADCC)、抗體依賴性細胞吞噬作用 (ADCP)、細胞激素分泌、抗原呈遞細胞攝取之免疫複合物介導抗原、細胞表面受體 (例如,B 細胞受體) 降調及 B 細胞活化。
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 (ADCC) 為一種免疫機制,其導致免疫效應細胞 (特定而言 NK 細胞) 裂解經抗體包覆的標靶細胞。如本文所用,術語「增加之 ADCC」或「增強之 ADCC」定義為,藉由上文定義之 ADCC 機制在給定時間內以標靶細胞周圍之培養基中給定濃度的抗體裂解的標靶細胞數量的增加,及/或藉由 ADCC 機制在給定時間內達成給定數量的標靶細胞之裂解所期望的標靶細胞周圍之培養基中抗體濃度的減少。ADCC 之增加係相對於使用相同的標準產生、純化、配製及儲存方法 (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已知的方法) 由相同類型但尚未經工程改造的宿主細胞所產生的相同抗體所媒介的 ADCC。舉例而言,由使用本文所闡述方法藉由經改造以具有改變之醣基化模式 (例如表現醣基轉移酶、GnTIII 或其他醣基轉移酶) 之宿主細胞產生之抗體所介導 ADCC 之增加係相對於由藉由相同類型非改造宿主細胞所產生相同抗體介導的 ADCC。
評估抗體之 ADCC 活性的測定係本技術領域已知者。用於評估抗體之 ADCC 活性的活體外測定的實例描述於美國專利號 5,500,362;Hellstrom 等人,Proc Natl Acad Sci USA 83,7059-7063 (1986);及 Hellstrom 等人,Proc Natl Acad Sci USA 82,1499-1502 (1985);美國專利號 5,821,337;Bruggemann 等人,J Exp Med 166,1351-1361 (1987) 中。可替代地,可採用非放射性分析方法 (參見例如:用於流式細胞分析技術的 ACTI™ 非放射性細胞毒性測定 (CellTechnology,Inc. Mountain View,CA);及 CytoTox 96 ®非放射性細胞毒性測定 (Promega,Madison,WI))。用於此等分析的有用的效應細胞包括周邊血單核細胞 (PBMC) 及自然殺手 (NK) 細胞。可替代地或另外地,可在諸如 Clynes 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5, 652-656 (1998) 中揭露的動物模型中在活體內評估抗體之 ADCC 活性。
如本文所考慮的 NK 細胞接合劑通常進一步包含抗原結合部分,該抗原結合部分使其等能夠結合至標靶細胞 (諸如腫瘤細胞) 上的標靶細胞抗原。據此,在一些方面,NK 細胞接合劑結合至標靶細胞抗原。此類 NK 細胞接合劑透過 NK 細胞之活性對其標靶細胞產生效果,諸如標靶細胞的裂解。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標靶細胞抗原」係指呈現於標靶細胞之表面上之抗原決定位,該標靶細胞例如腫瘤中的細胞,諸如癌細胞或腫瘤基質之細胞 (在此情況下為「腫瘤細胞抗原」)。較佳地,標靶細胞抗原不是 CD16,且/或與 CD16 在不同之細胞上表現。在一些方面,標靶細胞抗原為 CD20,特定而言人 CD20。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抗原決定位」與「抗原」及「表位」同義,且指代多肽大分子上與抗原結合部分結合,形成抗原結合部分-抗原複合物的位點 (例如,胺基酸之連續延伸或由非連續胺基酸之不同區域組成的構形組態)。例如,可用之抗原決定位可存在於腫瘤細胞之表面上、受病毒感染之細胞之表面上、其他患病細胞之表面上、免疫細胞的表面上,不存在於血清中,及/或存在於細胞外基質 (ECM) 中。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抗原結合部分」指代結合 (包括特異性地結合) 至抗原決定位之多肽分子。在一些方面,抗原結合部分能夠將其所附接之實體 (例如第二抗原結合部分) 導引至標靶位點,例如導引至載有抗原決定位的特定類型之腫瘤細胞。抗原結合部分包括如本文進一步定義的抗體及其片段。特定抗原結合部分包括抗體之抗原結合域,其包含抗體重鏈可變區及抗體輕鏈可變區。在某些方面,抗原結合部分可包括如本文進一步定義及本技術中已知之抗體恆定區。可用之重鏈恆定區包括五種同型 (isotype) 中之任一者:α、δ、ε、γ 或 μ。可用之輕鏈恆定區包括二種同型中之任一者:κ 及 λ。
「特異性結合」意指結合對抗原具有選擇性且可區分出非所欲或非特定之相互作用。本文中的術語「結合」(bind/binding)一般是指「特異性結合」。抗原結合部分結合特異性抗原決定基之能力可藉由酶聯免疫吸附檢定 (ELISA) 或熟習此項技術者熟悉的其他技術,例如表面電漿子共振 (SPR) 技術 (例如於BIAcore儀器上分析) (Liljeblad 等人,Glyco J 17,323-329 (2000)) 及傳統的結合檢定 (Heeley,Endocr Res 28,217-229 (2002)) 來測定。在一些方面,抗原結合部分結合不相關的蛋白質之程度小於抗原結合部分結合抗原的約 10%,例如藉由 SPR。在某些方面,與抗原結合之抗原結合部分或包含該抗原結合部分之抗體具有 ≤ 1 μM、≤ 100 nM、≤ 10 nM、≤ 1 nM、≤ 0.1 nM、≤ 0.01 nM 或 ≤ 0.001 nM(例如 10 -8M 或更小,例如 10 -8M 至 10 -13M,例如,10 -9M 至 10 -13M)之解離常數 (K D)。
在特定方面,NK 細胞接合劑能夠同時結合至 NK 細胞上的抗原決定位 (例如 CD16,特定而言 CD16a) 及標靶細胞上的抗原決定位 (例如標靶細胞抗原,諸如 CD20)。在一些方面,NK 細胞接合劑能夠藉由同時結合至 CD16 及標靶細胞抗原而交聯 NK 細胞與標靶細胞。在一些方面,此類同時結合使得標靶細胞 (特定而言表現標靶細胞抗原 (例如 CD20) 之腫瘤細胞) 裂解。在一些方面,此類同時結合導致 NK 細胞之活化。在一些方面,此類同時結合導致 NK 細胞之細胞反應,該細胞反應選自以下之群組:增殖、分化、細胞激素分泌、細胞毒效應物分子釋放、細胞毒活性及活化標記之表現。在一些方面,NK 細胞接合劑結合至 CD16 而不同時結合至標靶細胞抗原,不導致 NK 細胞活化。在一些方面,NK 細胞接合劑能夠將 NK 細胞之細胞毒活性定向至標靶細胞。
示例性 NK 細胞接合劑包括抗體,特定而言效應物增強抗體,例如奧比妥珠單抗、英戈妥珠單抗 (imgatuzumab)、瑪格妥昔單抗 (margetuximab)、莫格利珠單抗 (mogamulizumab) 等。此等示例性 NK 細胞接合劑透過 (經工程改造之) Fc 域結合至 CD16 (特定而言 CD16A)。其他示例性 NK 細胞接合劑包括透過抗體之抗原結合域結合至 CD16 (特定而言 CD16A) 的抗體,特定而言結合至 CD16 及標靶細胞抗原的雙/多特異性抗體 (例如,基於 ROCK® (重定向優化細胞毒殺;Affimed) 平台的四價、雙特異性抗體,透過抗原結合域結合至 CD16A 及標靶細胞抗原)。NK 細胞接合劑亦可以為結合至 CD16 (特定而言 CD16A) 及第二 NK 細胞抗原以及標靶細胞抗原的三特異性/三功能性抗體 (例如基於 TriNKET TM的抗體 (三特異性 NK 細胞接合劑療法;Dragonfly) 平台,結合至 CD16A (透過 Fc 域)、NKG2D 及標靶細胞抗原 (透過抗原結合域);或三功能性 NK 細胞接合劑 (NKCE;Innate Pharma),結合至 CD16A (透過 Fc 結構域)、NKp46 及標靶細胞抗原 (透過抗原結合域))。
本文中的術語「抗體」以最廣義使用且涵蓋各種抗體結構,包括但不限於單株抗體、多株抗體、多特異性抗體 (例如雙特異性抗體) 及抗體片段,只要其等展示出預期抗原結合活性即可。
術語「全長抗體」、「完整抗體」及「全抗體」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係指具有與天然抗體結構實質上類似的結構之抗體。
「抗體片段」係指除完整抗體以外的分子,其包含結合完整抗體所結合抗原之完整抗體的一部分。抗體片段之實例包括 (但不限於) Fv、Fab、Fab'、Fab’-SH、F (ab') 2、雙功能抗體、線性抗體、單鏈抗體分子 (例如scFv) 及單域抗體。關於某些抗體片段的綜述,參見 Hudson 等人,Nat Med 9,129-134 (2003)。關於 scFv 片段的綜述,請參見例如 Pluckthün,The Pharmacology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第 113 卷,Rosenburg 及 Moore 編,Springer-Verlag,New York,第 269-315 頁 (1994);亦可參見 WO 93/16185;及美國專利第 5,571,894 號及第 5,587,458 號。關於包含補救受體結合抗原決定位殘基且具有增加的活體內半衰期之 Fab 及 F(ab') 2片段的論述,參見美國第 5,869,046 號專利。雙功能抗體為具有兩個抗原結合位點 (其可係二價或雙特異性的) 之抗體片段。參見例如 EP 404,097;WO 1993/01161;Hudson 等人,Nat Med 9,129-134 (2003);及 Hollinger 等人,Proc Natl Acad Sci USA 90,6444-6448 (1993)。Hudson 等人,Nat Med 9,129-134 (2003) 中亦描述三功能抗體及四功能抗體。單域抗體為包含抗體之重鏈可變域之全部或部分或抗體之輕鏈可變域之全部或部分之抗體片段。在某些方面,單域抗體為人單域抗體 (Domantis, Inc., Waltham, MA;參見例如美國專利號 6,248,516 B1)。抗體片段可藉由各種技術製造,包括但不限於如本文所述之完整抗體之蛋白水解消化以及重組宿主細胞 (例如大腸桿菌或噬菌體) 之產生。
術語「可變區 (variable region)」或「可變域 (variable domain)」係指參與抗體與抗原結合之抗體重鏈或輕鏈之域。天然抗體之重鏈及輕鏈 (分別為 VH 及 VL) 之可變域通常具有類似的結構,且每個域均包含四個保守性骨架區 (FR) 及三個高度可變區 (HVR)。參見例如 Kindt 等人,Kuby Immunology,第 6 版,W.H. Freeman and Co.,第 91 頁 (2007)。單個 VH 或 VL 域可能足以賦予抗原結合特異性。如在本文中結合可變區序列所使用的「Kabat 編號」,係指 Kabat 等人, 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第 5 版 Public Health Service,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Bethesda, MD (1991) 描述的編號系統。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重鏈及輕鏈之所有恆定區及域之胺基酸位置,係根據描述於 Kabat 等人,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第 5 版,Public Health Service,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Bethesda,MD (1991) 的 Kabat 編號系統 (在本文中稱為「根據 Kabat 編號」或「Kabat 編號」) 編號。具體言之,Kabat 編號系統 (參見 Kabat 等人,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第 5 版,Public Health Service,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Bethesda,MD (1991) 的第 647-660 頁) 係用於卡帕及蘭姆達同型之輕鏈恆定域 CL 及 Kabat 及 EU 索引編號系統 (參見第 661-723 頁) 係用於重鏈恆定域 (CH1、鉸鏈、CH2 及 CH3),在此情況中,其於本文中藉由參考「根據 Kabat EU 索引編號」進一步闡明。
如本文所用,術語「高度可變區」或「HVR」係指抗體可變域中序列高變並決定抗原結合特異性的各個區域,例如「互補決定區」(「CDR」)。一般而言,抗體包含六個 CDR;三個在 VH 中 (HCDR1、HCDR2、HCDR3),且三個在 VL 中 (LCDR1、LCDR2、LCDR3)。在本文中,例示性 CDR 包括: (a) 高度可變環存在於胺基酸殘基 26-32 (L1)、50-52 (L2)、91-96 (L3)、26-32 (H1)、53-55 (H2)、及 96-101 (H3) 處 (Chothia 及 Lesk, J. Mol. Biol.196:901-917 (1987)); (b) CDR 存在於胺基酸殘基 24-34 (L1)、50-56 (L2)、89-97 (L3)、31-35b (H1)、50-65 (H2)、及 95-102 (H3) 處 (Kabat 等人 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第 5 版 Public Health Service,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Bethesda, MD (1991));以及 (c) 抗原接觸存在於胺基酸殘基 27c-36 (L1)、46-55 (L2)、89-96 (L3)、30-35b (H1)、47-58 (H2)、及 93-101 (H3) 處 (MacCallum 等人 J. Mol. Biol.262: 732-745 (1996))。
除非另有說明,否則 CDR 根據 Kabat 等人在上述文獻中所述之方法來確定。本領域之技術人員將理解,亦可根據在上述文獻 Chothia、在上述文獻 McCallum 中所述之方法或任何其他科學上接受之命名系統來確定 CDR 命名。
「框架 (framework)」或「FR」係指除高度變異區 (hypervariable region) (HVR) 殘基之外的變異域殘基。可變域之 FR 通常由四個 FR 域組成:FR1、FR2、FR3、及 FR4。因此,HVR 及 FR 序列通常以如下順序出現在 VH (或 VL) 中:FR1-H1(L1)-FR2-H2(L2)-FR3-H3(L3)-FR4。
抗體或免疫球蛋白之「類別 (class)」係指為其重鏈所具有的恆定域或恆定區之類型。有五大類抗體:IgA、IgD、IgE、IgG、及 IgM,且彼等中的幾種可進一步分為次類 (同型 (isotype)),例如 IgG 1、IgG 2、IgG 3、IgG 4、IgA 1、及 IgA 2。對應於不同類別之免疫球蛋白的重鏈恆定域分別稱為 α、δ、ε、γ 及 μ。
術語「免疫球蛋白分子 (immunoglobulin molecule)」係指具有天然生成之抗體之結構之蛋白質。例如,IgG 類的免疫球蛋白為約 150,000 道耳頓、由二條輕鏈及二條重鏈經二硫鍵鍵合所構成之異四聚體糖蛋白。從 N 端至 C 端,每條重鏈具有可變域 (VH),亦稱為重鏈可變域或重鏈可變區,接著係三個恆定域 (CH1、CH2 及 CH3),亦稱為重鏈恆定區。類似地,從 N 端至 C 端,每條輕鏈具有可變域 (VL),亦稱為輕鏈可變域或輕鏈可變區,接著為輕鏈恆定 (CL) 域,亦稱為輕鏈恆定區。免疫球蛋白之重鏈可被歸類為五種類型中的一種,稱為 α (IgA)、δ (IgD)、ε (IgE)、γ (IgG) 或μ (IgM),其中一些可進一步分為亞型,例如γ 1(IgG 1)、γ 2(IgG 2)、γ 3(IgG 3)、γ 4(IgG 4)、α 1(IgA 1) 及 α 2(IgA 2)。基於其恆定域之胺基酸序列,免疫球蛋白之輕鏈可被歸類為兩種類型中的一種,稱為卡帕 (κ) 及蘭姆達 (λ)。免疫球蛋白基本上由經由免疫球蛋白鉸鏈區連接的二個 Fab 分子及一個 Fc 域組成。
本文中的術語「Fc 域」或「Fc 區域」,用於定義包含至少一部分恆定區的免疫球蛋白重鏈的 C 端區域。該術語包括天然序列 Fc 區域和變異 Fc 區域。儘管 IgG 重鏈之 Fc 區域之邊界可能略有變化,但通常將人 IgG 重鏈之 Fc 區域定義為從 Cys226 或 Pro230 延伸至該重鏈之羧基端。但是,由宿主細胞產生的抗體可能經歷重鏈 C 端的一種或多種,特定而言一種或兩種胺基酸之翻譯後切割。因此,由宿主細胞透過表現編碼全長重鏈的特定核酸分子而產生的抗體可包括全長重鏈,或者可包括全長重鏈的切割變體。重鏈的最後兩個 C 端胺基酸為甘胺酸 (G446) 及離胺酸 (K447,根據 Kabat EU 索引編號)。因此,可以存在或可以不存在 Fc 區域之 C 端離胺酸 (Lys447) 或 C 端甘胺酸 (Gly446) 及離胺酸 (K447)。除非本文另有說明,否則 Fc 區域或恆定區中胺基酸殘基之編號根據 EU 編號系統 (也稱為 EU 指數) 進行,如 Kabat 等人所述 (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 5th Ed. Public Health Servic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Bethesda, MD, 1991) (另見上文)。
在特定較佳的方面,本文中之 Fc 域為人類 IgG 1Fc 域。人 IgG 1Fc 區域的一個示例性序列在 SEQ ID NO: 1 中給出。
在本發明的特定方面,NK 細胞接合劑為抗體,特定而言為效應物增強抗體。
具有增強之效應物功能,特定而言增強之 ADCC 能力的抗體為癌症治療領域的新興物質。已經認識到,抗體的效應物功能係由其 Fc 區媒介,係基於抗體之癌症療法中的重要作用機制。在這一情境中特別重要的是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 (ADCC),亦即 NK (自然殺手細胞) 及其他免疫效應細胞對經抗體包覆之標靶細胞 (例如腫瘤細胞) 的破壞,該破壞在結合至細胞表面之抗體與效應細胞上的活化 Fc 受體交互作用時觸發。
因此,增強治療性抗體的 ADCC 活性已造成人們的極大興趣,並且已經描述了各種增強 ADCC 的方法。例如,Shields 等人 (J Biol Chem 9(2), 6591-6604 (2001)) 表面在 Fc 區第 298、333 及/或 334 位 (殘基的 EU 編號) 處之胺基酸取代提高了 ADCC。可替代地,可以藉由改變抗體的醣基化來獲得增加的 Fc 受體結合及效應物功能。IgG1 型抗體為癌症免疫療法中最常用的抗體,在 Fc 區的每個 CH2 域中的 Asn 297 處具有保守的 N-連接醣基化位點。接附於 Asn297 的兩種複雜之雙觸角寡醣埋在 CH2 域之間,與多肽主鏈形成廣泛接觸,且其等之存在對於抗體媒介效應物功能 (包括 ADCC) 是必不可少的 (Lifely 等人, Glycobiology 5, 813-822 (1995);Jefferis 等人, Immunol Rev 163, 59-76 (1998);Wright 與 Morrison, Trends Biotechnol 15, 26-32 (1997))。Umaña 等人 (Nat Biotechnol 17, 176-180 (1999) 及美國專利號 6,602,684 (WO 99/54342),其內容藉由引用整體併入本文) 表明,在中國倉鼠卵巢 (CHO) 細胞中過度表現的 β(1,4)-N-乙醯葡萄胺糖基轉移酶 III (GnTIII) (一種催化二分支寡醣之形成的醣基轉移酶) 顯著增加在彼等細胞中產生之抗體的活體外 ADCC 活性。GnTIII 在生產細胞株中的過表現導致抗體富含二分支寡醣,此等寡醣通常也是非岩藻醣基化的並且是雜合型的。如果除 GnTIII 之外,甘露糖苷酶 II (ManII) 也在生產細胞株中過度表現,則獲得富含複合型二分支非岩藻醣基化寡醣的抗體 (Ferrara 等人, Biotechn Bioeng 93, 851-861 (2006))。與具有未修飾聚醣的抗體相比,兩種類型之抗體皆顯示顯著增加的 ADCC,但只有大多數 N-聚醣屬於複雜類型的抗體才能誘導顯著的補體依賴性細胞毒性 (Ferrara 等人, Biotechn Bioeng 93, 851-861 (2006))。從寡醣核心的最內層 N-乙醯胺基葡萄糖殘基中消除岩藻糖似乎為增加 ADCC 活性的關鍵因素(Shinkawa 等人, J Biol Chem 278, 3466-3473 (2003))。因此,開發了用於產生具有減少之岩藻醣基化的抗體的其他方法,包括例如在 α(1,6)-岩藻醣基轉移酶缺陷型宿主細胞中表現 (Yamane-Ohnuki 等人, Biotech Bioeng 87, 614-622 (2004);Niwa 等人, J Immunol Methods 306, 151-160 (2006))。
幾種效應物增強抗體,包括經醣工程改造之抗 EGFR 抗體英戈妥珠單抗,以及經醣工程改造之抗 CD20 抗體奧比妥珠單抗,已在臨床上顯示出正向的結果。奧比妥珠單抗以商品名 Gazyva®/Gazyvaro® 販售,用於治療某些形式的濾泡性淋巴瘤 (FL) 及慢性淋巴球白血病 (CLL)。
如本文所定義的用於本發明各個方面的「效應物增強抗體」為一種抗體,與對應的非經工程改造的抗體相比,該抗體係經工程改造以具有增加之效應物功能,特定而言增加之 ADCC 活性及/或增加之 CD16 (特定而言 CD16a) 結合。在一些方面,與對應的非經工程改造抗體相比,效應物增強抗體具有至少 2 倍、至少 10 倍或甚至至少 100 倍增加的效應物功能。在特定方面,增加之效應物功能為增加結合至 CD16,特定而言 CD16a,最特定而言人類 CD16a。在一些此類方面,與對應的非經工程改造的抗體的結合親和力相比,對 CD16 的結合親和力增加至少 2 倍,特定而言至少 10 倍。在一些方面,增加之效應物功能為增加之 ADCC。在一些此類方面,與由對應的非經工程改造的抗體媒介之 ADCC 相比,ADCC 增加至少 2 倍,特定而言至少 10 倍。在一些方面,增加之效應物功能為增加結合至活化 Fc 受體及增加之 ADCC。
例如,Fc 區的醣功能改造或在抗體之 Fc 區內引入胺基酸突變可能導致增加之效應物功能。在一些方面,藉由在 Fc 區中引入一個或多個胺基酸突變來工程改造效應物增強抗體。在一些方面,該等胺基酸突變為胺基酸取代。在特定的此類方面,胺基酸取代位於 Fc 區的位置 298、333 及/或 334 (殘基的 EU 編號) 處。描述其他合適的胺基酸突變,例如在 Shields et al., J Biol Chem 9(2), 6591-6604 (2001);美國專利號 6,737,056;WO 2004/063351 及 WO 2004/099249 中。可使用此技術領域中習知之遺傳或化學方法,透過胺基酸缺失、取代、插入或修飾來製備變異型 Fc 區。遺傳方法可包括編碼 DNA 序列的位點特異性誘變、PCR、基因合成等。可透過例如測序來驗證核苷酸變化是否正確。
在一些方面,藉由 Fc 區內之醣基化修飾來工程改造效應物增強抗體。在具體方面,與非經工程改造的抗體相比,效應物增強抗體係經工程改造以在 Fc 區內具有更高比例的非岩藻醣基化寡醣。抗體之 Fc 區中非岩藻醣基化寡醣的比例增加導致該抗體具有增加之效應物功能,特定而言增加之 ADCC。
在特定方面,與非經工程改造的抗體相比,效應物增強抗體係經工程改造的抗體,其在其 Fc 區內包含更高比例的非岩藻醣基化寡醣。在一些此類方面,抗體在經工程改造的宿主細胞內產生,與非經工程改造的宿主細胞相比,經工程改造的宿主細胞具有增加的 β(1,4)-N-乙醯葡萄胺糖基轉移酶 III (GnTIII) 活性。在更具體的方面,與非經工程改造的宿主細胞相比,該宿主細胞係另外地經工程改造以具有增加的 α-甘露糖苷酶 II (ManII) 活性。藉由過度表現一種或多種具有 β(1,4)-N-乙醯葡萄胺糖基轉移酶 III (GnTIII) 活性的多肽,宿主細胞可以經工程改造以具有增加的 β(1,4)-N-乙醯葡萄胺糖基轉移酶 III (GnTIII) 活性。同樣,藉由過度表現一種或多種具有 α-甘露糖苷酶 II (ManII) 活性的多肽,宿主細胞可以經工程改造以具有增加的 α-甘露糖苷酶 II (ManII) 活性。這種醣工程改造方法已經更詳細地描述於 Umaña 等人, Nat Biotechnol 17, 176-180 (1999);Ferrara 等人, Biotechn Bioeng 93, 851-861 (2006);WO 99/54342;WO 2004/065540;WO 03/011878 中,其各自之整體內容藉由引用以其整體併入本文
在可替代的方面,與非經醣工程改造的抗體相比,效應物增強抗體為經醣工程改造的抗體,其在其 Fc 區內包含更高比例的非岩藻醣基化寡醣,其中該抗體在具有降低的 α(1,6)-岩藻醣基轉移酶活性的宿主細胞中產生。具有降低的 α(1,6)-岩藻糖醣基轉移酶活性的宿主細胞可以為其中 α(1,6)-岩藻醣基轉移酶基因已被破壞或以其他方式去活化 (例如,敲除) 的細胞 (參見 Yamane-Ohnuki 等人, Biotech Bioeng 87, 614 (2004);Kanda 等人 , Biotechnol Bioeng, 94(4), 680-688 (2006);Niwa 等人, J Immunol Methods 306, 151-160 (2006))。
能夠產生去岩藻醣基化抗體的細胞株之其他實例包括蛋白質岩藻醣基化缺陷型 Lec13 CHO 細胞 (Ripka 等人, Arch Biochem Biophys 249, 533-545 (1986);美國專利申請號 US 2003/0157108;及 WO 2004/056312,尤其在實例 11 處)。根據 EP 1 176 195 A1、WO 03/084570、WO 03/085119 及美國專利申請公開號 2003/0115614、2004/093621、2004/110282、2004/110704、2004/132140、美國專利號 6,946,292 (Kyowa) 中揭露之技術,例如,藉由降低或消除用於抗體生成之宿主細胞內的 GDP-果糖轉運蛋白的活性,可用於本發明之抗體可以替代性地經醣工程改造以在 Fc 區具有減少的岩藻糖殘基。
可用於本發明的經醣工程改造的抗體也可以在產生經修飾之醣蛋白的表現系統中產生,諸如在 WO 03/056914 (GlycoFi, Inc.) 或 WO 2004/057002 及 WO 2004/024927 (Greenovation) 中教示之彼等。
在一些方面,與非經工程改造的抗體相比,效應物增強抗體係經工程改造以在 Fc 區內具有更高比例的非岩藻醣基化寡醣。在一些方面,效應物增強抗體之 Fc 區中至少約 20%、約 40%、約 60% 或約 80%,較佳至少約 40% 的 N-連接寡醣為非岩藻醣基化寡醣。在一些方面,效應物增強抗體之 Fc 區中約 40% 至約 80% 之間的 N-連接寡醣為非岩藻醣基化寡醣。非岩藻醣基化寡醣可以是雜合型或複合型。
在一些方面,與非經工程改造的抗體相比,效應物增強抗體係經工程改造以在 Fc 區內具有更高比例的二分支寡醣。在一些方面,效應物增強抗體之 Fc 區中至少約 20%、約 40%、約 60% 或約 80%,較佳至少約 40% 的 N-連接寡醣為二分支寡醣。在一些方面,效應物增強抗體之 Fc 區中約 40% 至約 80% 之間的 N-連接寡醣為二分支寡醣。二分支寡醣可以是雜合型或複合型。
在一些方面,與非經工程改造的抗體相比,效應物增強抗體係經工程改造以在 Fc 區內具有更高比例的二分支非岩藻醣基化寡醣。在一些方面,效應物增強抗體之 Fc 區中至少約 20%、約 40%、約 60% 或約 80%,較佳至少約 40% 的 N-連接寡醣為二分支非岩藻醣基化寡醣。在一些方面,效應物增強抗體之 Fc 區中約 40% 至約 80% 之間的 N-連接寡醣為二分支非岩藻醣基化寡醣。二分支非岩藻醣基化寡醣可以是雜合型或複合型。
在一些方面,效應物增強抗體為在其 Fc 區中具有至少約 20%、約 40%、約 60% 或約 80% 非岩藻醣基化寡醣的抗體。在一些方面,效應物增強抗體為在其 Fc 區中具有至少約 40% 非岩藻醣基化寡醣的抗體。在一些方面,效應物增強抗體為在其 Fc 區中具有至少約 20%、約 40%、約 60% 或約 80% 二分支寡醣的抗體。在一些方面,效應物增強抗體為在其 Fc 區中具有至少約 40% 二分支、非岩藻醣基化寡醣的抗體。
抗體 Fc 區中的寡醣結構可以藉由本技術領域習知之方法進行分析,例如藉由 MALDI TOF 質譜法,如 Umaña 等人,Nat Biotechnol 17, 176-180 (1999) 或 Ferrara 等人,Biotechn Bioeng 93, 851-861 (2006) 中所述。非岩藻醣基化寡醣的百分比係缺少岩藻糖殘基之寡醣相對於所有接附於 Asn 297 的寡醣 (例如複合型、雜合型及高甘露糖結構) 的量,並在 N-糖苷酶 F 處理的樣品中藉由 MALDI TOF MS 鑑定。Asn 297 指代位於 Fc 區內位置 297 附近處之天冬醯胺殘基 (Fc 區殘基的 EU 編號);然而,Asn297 亦可位於位置 297 上游或下游大約 ±3 個胺基酸處,亦即,由於抗體之微小序列變化而介於位置 294 與 300 之間。類似地確定二分支或二分支非岩藻醣基化寡醣的百分比。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經工程改造 (engineer、engineered、engineering)」,被認為包括對肽主鏈的任何操作或天然存在的或重組多肽或其片段的轉譯後修飾。工程改造包括修改胺基酸序列、醣基化模式、或單個胺基酸的側鏈基團,以及這些方法的組合。「工程改造」 (特定而言帶有前綴「醣基」) 以及術語「醣基化工程改造」,包括細胞醣基化機制的代謝工程改造,包括寡醣合成途徑的遺傳操作,以達成在細胞內表現之醣蛋白的改變醣基化。另外,醣基化改造包括突變及細胞環境對醣基化之反應。在一些方面,醣基化工程改造為醣基轉移酶活性的改變。醣基轉移酶包括 β(1,4)-N-乙醯葡萄胺糖基轉移酶 III (GnTIII)、β(1,4)-半乳醣基轉移酶 (GalT)、β(1,2)-N-乙醯葡萄胺糖基轉移酶 I (GnTI)、β(1,2)-N-乙醯葡萄胺糖基轉移酶 II (GnTII) 及 α(1,6)-岩藻醣基轉移酶。在特定方面,工程改造導致改變的葡萄胺糖基轉移酶活性及/或岩藻醣基轉移酶活性 (例如如上文所述)。
「增加之結合」,例如增加結合至 CD16,指代例如藉由 SPR 測量的各自交互作用之親和力的增加。
「親和力」係指分子 (例如受體) 之單個結合位點與其結合搭配物 (例如配位體) 之間的非共價相互作用總和的強度。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結合親和力」,係指反映結合對成員 (例如,抗原結合部分及抗原或受體及其配位體) 之間 1:1 相互作用之內在結合親和力。分子 X 對其搭配物 Y 之親和力通常可以解離常數 (K D)表示,其係解離速率常數與締合速率常數 (分別為 k off及 k on) 之比。因此,等效親和力可包括不同速率常數,只要速率常數比保持相同即可。可透過本領域已知的既定方法測量親和力,該方法包括那些本文所述之方法。用於測定親和力之特定方法為表面電漿子共振 (SPR)。
與 CD16 之結合親和力可例如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 (SPR) 使用標準儀器諸如 BIAcore 儀器 (GE Healthcare) 容易地確定,並且 CD16 諸如可藉由重組表現來獲得。在一些方面,與 CD16 (特定而言CD16a) 之結合親和力係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在 25℃ 測量。
在一些方面,效應物增強抗體為全長抗體。在一些方面,效應物增強抗體為 IgG 抗體。在特定方面,效應物增強抗體為 IgG 1抗體。效應物增強抗體包含 Fc 區,特定而言 IgG Fc 區,更特定而言 IgG 1Fc 區。在一些方面,Fc 區為人類 Fc 區,特定而言人類 IgG Fc 區,更特定而言人類 IgG 1Fc 區。
效應物增強抗體結合至標靶細胞諸如腫瘤細胞上的標靶細胞抗原。
在一些方面,效應物增強抗體結合至 CD20,特定而言人類 CD20 (亦即,效應物增強抗體為抗 CD20 抗體,特定而言為抗人類 CD20 抗體)。
除非另有說明,否則「CD20」,亦稱為「B 淋巴細胞抗原 B1」係指來自任何脊椎動物來源之任何天然 CD20,該脊椎動物來源包括哺乳動物,諸如靈長類動物 (例如人)、非人靈長類動物 (例如食蟹獼猴) 及囓齒動物 (例如小鼠及大鼠)。術語涵蓋「全長」未經加工的 CD20 以及在細胞中加工所產生的任何形式之 CD20。該術語亦涵蓋天然生成之 CD20 變異體,例如,剪接變異體或對偶基因變異體。在一些方面,CD20 為人 CD20。人 CD20 描述於 UniProt (www.uniprot.org) 登錄號 P11836 (輸入版本 202) 中,且人 CD20 之胺基酸序列亦示於 SEQ ID NO: 10 中。
在一些方面,NK 細胞接合劑為效應物增強抗 CD20 抗體。在一些方面,抗 CD20 抗體為 IgG 抗體,特定而言 IgG 1抗體。在一些方面,抗 CD20 抗體為全長抗體。 在一些方面,抗 CD20 抗體包含 Fc 域,特定而言 IgG Fc 域,更特定而言 IgG1 Fc 域。在一些方面,抗 CD20 抗體包含人類 Fc 區,特定而言人類 IgG Fc 區,更特定而言人類 IgG 1Fc 區。在一些方面,與非經工程改造的抗體相比,抗 CD20 抗體係經工程改造以在 Fc 區內具有更高比例的非岩藻醣基化寡醣。於一些方面,抗 CD20 抗體之 Fc 區中至少約 40% 的 N-連接寡醣為非岩藻醣基化寡醣。
在一些方面,抗 CD20 抗體包含:重鏈可變區,其包含 SEQ ID NO: 2 之重鏈 CDR (HCDR) 1、SEQ ID NO: 3 之 HCDR2 及 SEQ ID NO: 4 之 HCDR3;及輕鏈可變區,其包含 SEQ ID NO: 5 之輕鏈 CDR (LCDR) 1、SEQ ID NO: 6 之 LCDR2 及 SEQ ID NO: 7 之 LCDR3。在一些方面,抗 CD20 抗體包含:重鏈可變區序列,其與 SEQ ID NO: 8 之胺基酸序列至少約 95%、96%、97%、98%、99% 或 100% 相同;及/或輕鏈可變區序列,其與 SEQ ID NO: 9 之胺基酸序列至少約 95%、96%、97%、98%、99% 或 100% 相同。在一些方面,抗 CD20 抗體包含 SEQ ID NO: 8 之重鏈可變區序列及/或 SEQ ID NO: 9 之輕鏈可變區序列。
在特定方面,抗 CD20 抗體為奧比妥珠單抗 (建議 INN, WHO Drug Information,第 26 卷,第 4 期,2012,第 453 頁)。如本文中所使用,奧比妥珠單抗與 GA101 同義。商品名為 GAZYVA® 或 GAZYVARO®。
相對於參比多肽序列所述之「百分比 (%) 胺基酸序列同一性」,是指候選序列中胺基酸殘基與參比多肽序列中之胺基酸殘基相同之百分比,在比對序列並引入差異後 (如有必要),可實現最大的序列同一性百分比,並且不考慮將任何保守取代作為序列同一性之一部分。為確定胺基酸百分比序列同一性之目的而進行的比對可透過本領域中技術範圍內之各種方式實現,例如,使用公開可用的電腦軟體,諸如 BLAST、BLAST-2、Clustal W、Megalign (DNASTAR) 軟體或 FASTA 程式包。本領域之技術人員可確定用於比對序列之合適參數,包括在所比較之序列全長上實現最大比對所需之任何算法。但是,出於本文之目的,使用 FASTA 封裝 36.3.8c 版或更高版本的 ggsearch 程式及 BLOSUM50 比較矩陣來生成 % 胺基酸序列同一性值。FASTA 程式包由以下作者開發:W. R. W. R. Pearson and D. J. Lipman (1988), “Improved Tools for Biological Sequence Analysis”, PNAS 85:2444-2448;W. R. Pearson (1996) “Effective protein sequence comparison” Meth. Enzymol. 266:227- 258;及 Pearson et. al.(1997) (Genomics 46:24-36),並可從以下網址公開存取:http://fasta.bioch.virginia.edu/fasta_www2/fasta_down.shtml。可替代地,可使用透過 http://fasta.bioch.virginia.edu/fasta_www2/index.cgi 存取的公用伺服器,使用 ggsearch (global protein:protein) 程式和預設選項 (BLOSUM50; open: -10; ext: -2; Ktup = 2) 比較序列,以確保執行全局而不是局部比對。胺基酸同一性百分比提供於輸出比對標題中。
在一些方面,疾病 (待由 NK 細胞接合劑治療) 為癌症。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治療」(及其語法變異體,諸如「治療過程」或「治療中」),係指試圖改變受治療受試者之疾病自然病程的臨床干預,並且可進行預防或在臨床病理過程中執行。期望之治療效果包括但不限於預防疾病之發生或複發、減輕症狀、減輕疾病之任何直接或間接病理後果、預防轉移、降低疾病進展之速度、改善或減輕疾病狀態、緩解或改善預後。
術語「癌症」涉及哺乳動物中通常以不受調控的細胞生長為特徵的生理狀況。癌症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癌、淋巴瘤、胚細胞瘤、肉瘤和白血病。癌症的更多非限制性實例包括血液學癌症(諸如白血病)、膀胱癌、腦癌、頭頸癌、胰臟癌、膽管癌、甲狀腺癌、肺癌、乳癌、卵巢癌、子宮癌、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食管癌、大腸癌、大腸直腸癌、直腸癌、胃癌、前列腺癌、皮膚癌、鱗狀細胞癌、肉瘤、骨癌和腎癌。其他細胞增殖性疾患包括但不限於位在以下部位中的腫瘤:腹部、骨骼、乳房、消化系統、肝、胰臟、腹膜、內分泌腺 (腎上腺、副甲狀腺、垂體、睾丸、卵巢、胸腺、甲狀腺)、眼、頭和頸、神經系統 (中樞和周邊)、淋巴系統、骨盆、皮膚、軟組織、脾臟、胸部和泌尿生殖系統。還包括癌前狀況或病變和癌症轉移。
在一些方面,癌症為表現 NK 細胞接合劑 (例如效應物增強抗體) 之標靶細胞抗原的癌症。
在一些方面,癌症為表現 CD20 的癌症 (特定而言在多個方面,其中 NK 細胞接合劑 (例如效應物增強抗體) 的標靶細胞抗原為 CD20)。「CD20 陽性癌症」或「表現 CD20 的癌症」是指特徵在於癌細胞中 CD20 表現或過表現的癌症。CD20 的表現可以藉由例如定量即時 PCR (測量 CD20 mRNA 含量)、免疫組織化學 (IHC) 或西方墨點測定法來確定。在一些方面,癌症表現 CD20。在一些方面,癌症在至少 20%、較佳至少 50% 或至少 80% 的腫瘤細胞中表現 CD20,如使用 CD20 特異性抗體藉由免疫組織化學 (IHC) 確定。
在一些方面,癌症是 B 細胞癌,特別是 CD20 陽性 B 細胞癌。在一些方面,癌症選自由以下所組成之群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NHL)、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 (ALL)、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 (CLL)、瀰漫性大 B 細胞淋巴瘤 (DLBCL)、濾泡性淋巴瘤 (FL)、被套細胞淋巴瘤 (MCL)、邊緣區淋巴瘤 (MZL)、多發性骨髓瘤 (MM) 或何杰金氏淋巴瘤 (HL)。在特定方面,癌症選自由以下所組成之群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NHL)、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 (ALL)、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 (CLL)、瀰漫性大 B 細胞淋巴瘤 (DLBCL)、濾泡性淋巴瘤 (FL)、被套細胞淋巴瘤 (MCL) 及邊緣區淋巴瘤 (MZL)。在更特定的方面,癌症為 FL。在一些方面,癌症為 CLL。
在一些方面,癌症可由 NK 細胞接合劑治療。在一些方面,NK 細胞接合劑適用於治療癌症。
本文「個體」或「受試者」為哺乳動物。哺乳動物包括但不限於馴養的動物 (例如牛、綿羊、貓、狗和馬)、靈長類動物 (例如人及非人類靈長類動物諸如猴)、兔以及囓齒動物 (例如小鼠及大鼠)。在某些方面,個體或受試者為人類。在一些方面,個體患有疾病,特定而言為可由 NK 細胞接合劑治療或待由 NK 細胞接合劑治療的疾病。在一些方面,個體患有癌症,特定而言為可由 NK 細胞接合劑治療或待由 NK 細胞接合劑治療的癌症。特別地,本文中的個體是正在經歷或已經經歷癌症的一種或多種體徵、症狀或其他指標的有資格接受治療的任何單個人類受試者。在一些方面,個體患有癌症或已被診斷患有癌症,特別是上文所述的任何癌症。在一些方面,個體患有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癌症或已被診斷患有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癌症。個體先前可能已經以 NK 細胞接合劑 (例如效應物增強抗體) 或另一種藥物治療,或者未經如是治療。在特定方面,患者先前並未以 NK 細胞接合劑 (例如效應物增強抗體) 治療。在開始 NK 細胞接合劑療法之前,患者可能已經以包含 NK 細胞接合劑以外 (例如除效應物增強抗體以外) 的一種或多種藥物的療法治療。
在一些方面,個體的一種或多種細胞激素的血清中含量升高。在一些方面,該升高的血清中含量與對個體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有關。該升高的血清中含量特定而言與健康個體的血清中含量及/或未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的個體 (包括同一個體) 中的血清中含量相比 (亦即與未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的血清中含量相比,在這種情況下血清中含量升高)。在一些方面,該一種或多種細胞激素選自由 IL-6、IFN-γ、IL-8、TNF-α、IL-2、IL-12、IL-1β、MCP-1 及 IL-10 所組成之群組,特定而言由 IL-6、IFN-γ、IL-8 及 TNF-α 所組成之群組。
根據本發明之任一方面的細胞激素可為選自由介白素 (IL)-6、干擾素 (IFN)-γ、IL-8、腫瘤壞死因子 (TNF)-α、IL-2、單核球趨化蛋白 (MCP)-1、IL-12、IL-1β 及 IL-10 所組成之群組的一種或多種細胞激素。在一些方面,細胞激素為選自由 IL-6、IFN-γ、 IL-8 及 TNF-α、IL-2 及 MCP-1 所組成之群組的一種或多種細胞激素。在一些方面,細胞激素為選自由 IL-6、IFN-γ、IL-8、TNF-α 及 MCP-1 所組成之群組的一種或多種細胞激素。在一些方面,細胞激素為選自由 IL-6、IFN-γ、IL-8 及 TNF-α 所組成之群組的一種或多種細胞激素。在一些方面,細胞激素為 IL-6。在一些方面,細胞激素為 IFN-γ。在一些方面,細胞激素為 IL-8。在一些方面,細胞激素為 TNF-α。在一些方面,細胞激素為 MCP-1。在一些方面,細胞激素為 IL-1β。在一些方面,細胞激素為 IL-10。在一些方面,細胞激素為 IL-12。在一些方面,細胞激素為 IL-2。
較佳地,根據本發明之任何方面的 NK 細胞為 CD16 +NK 細胞。
在一些方面,以 NK 細胞接合劑治療或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可導致個體中的反應。在一些方面,反應可以是完全反應。在一些方面,反應可以是治療停止後的持續反應。在一些方面,反應可以是治療停止後持續的完全反應。在其他方面,反應可以是部分反應。在一些方面,反應可以是治療停止後持續的部分反應。在一些方面,與單獨以 NK 細胞接合劑治療或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 (亦即沒有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 相比,以 NK 細胞接合劑與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治療或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與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可改善反應。在一些方面,與單獨以 NK 細胞接合劑治療 (亦即沒有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 的對應患者群體相比,以 NK 細胞接合劑與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治療或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與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可增加患者群體中的反應率。
NK 細胞接合劑可單獨或與其他藥劑一起用於療法中。例如,NK 細胞接合劑可與至少一種附加治療劑共同投予。在某些方面,附加治療劑是抗癌劑,例如化療劑、腫瘤細胞增殖抑制劑或腫瘤細胞凋亡活化劑。在特定方面,特定而言其中 NK 細胞接合劑為效應物增強抗 CD20 抗體 (例如奧比妥珠單抗),附加治療劑係選自環磷醯胺 (cyclophosphamide)、多柔比星 (doxorubicin)、長春新鹼 (vincristine)、強體松 (prednisone) 或腎上腺皮質酮 (prednisolone)、苯丁酸氮芥 (chlorambucil) 或苯達莫司汀 (bendamustine)。在一些此類方面,附加治療劑為化療劑的組合,特定而言為環磷醯胺、多柔比星、長春新鹼與強體松或腎上腺皮質酮的組合 (CHOP),或環磷醯胺、長春新鹼與強體松或腎上腺皮質酮的組合 (CVP)。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可單獨或與一種或多種其他藥劑一起使用以預防減輕與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的不良反應,特定而言為 CRS。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抑制劑可以例如與 IL-6R 拮抗劑 (例如托珠單抗 (tocilizumab))、類固醇 (例如皮質類固醇,例如甲基培尼皮質醇或地塞米松) 或 TNF-α 拮抗劑 (例如依那西普 (etanercept)) 一起使用。 胺基酸序列
序列 SEQ ID NO
hIgG1 Fc 區 DKTHT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DEL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 1
CD20 HCDR1 YSWIN 2
CD20 HCDR2 RIFPGDGDTDYNGKFKG 3
CD20 HCDR3 NVFDGYWLVY 4
CD20 LCDR1 RSSKSLLHSNGITYLY 5
CD20 LCDR2 QMSNLVS 6
CD20 LCDR3 AQNLELPYT 7
CD20 VH QVQLVQSGAEVKKPGSSVKVSCKASGYAFSYSWINWVRQAPGQGLEWMGRIFPGDGDTDYNGKFKGRVTITADKSTSTAYMELSSLRSEDTAVYYCARNVFDGYWLVYWGQGTLVTVSS 8
CD20 VL DIVMTQTPLSLPVTPGEPASISCRSSKSLLHSNGITYLYWYLQKPGQSPQLLIYQMSNLVSGVPDRFSGSGSGTDFTLKISRVEAEDVGVYYCAQNLELPYTFGGGTKVEIKRTV 9
人類 CD20 MTTPRNSVNGTFPAEPMKGPIAMQSGPKPLFRRMSSLVGPTQSFFMRESKTLGAVQIMNGLFHIALGGLLMIPAGIYAPICVTVWYPLWGGIMYIISGSLLAATEKNSRKCLVKGKMIMNSLSLFAAISGMILSIMDILNIKISHFLKMESLNFIRAHTPYINIYNCEPANPSEKNSPSTQYCYSIQSLFLGILSVMLIFAFFQELVIAGIVENEWKRTCSRPKSNIVLLSAEEKKEQTIEIKEEVVGLTETSSQPKNEEDIEIIPIQEEEEEETETNFPEPPQDQESSPIENDSSP 10
人類 CD16A MWQLLLPTALLLLVSAGMRTEDLPKAVVFLEPQWYRVLEKDSVTLKCQGAYSPEDNSTQWFHNESLISSQASSYFIDAATVDDSGEYRCQTNLSTLSDPVQLEVHIGWLLLQAPRWVFKEEDPIHLRCHSWKNTALHKVTYLQNGKGRKYFHHNSDFYIPKATLKDSGSYFCRGLFGSKNVSSETVNITITQGLAVSTISSFFPPGYQVSFCLVMVLLFAVDTGLYFSVKTNIRSSTRDWKDHKFKWRKDPQDK 11
實例
以下為本發明之方法和組成物的實例。應當理解,鑒於上文給出的一般描述,可以實施各種其他方面。
實例 1.JAK1/2 抑制劑魯索替尼、 mTOR 抑制劑西羅莫司及 Src 抑制劑達沙替尼可預防 FcγR 媒介之輸注反應。
靶向 CD20 的效應物增強抗體奧比妥珠單抗 (Gazyva®) 經由 FcγR 傳訊來耗竭 B 細胞,並且可能與以經由 FcγR 傳訊誘導之細胞激素釋放為特徵的輸注反應風險相關。為了評估 mTOR 抑制劑西羅莫司、JAK1/2 抑制劑魯索替尼及 Src 抑制劑達沙替尼是否可以防止經由 FcγR 傳訊誘導的細胞激素釋放,在西羅莫司、魯索替尼和達沙替尼的存在及不存在下使用遞增劑量的奧比妥珠單抗進行全血測定。具有緘默 Fc 部分的對應的抗 CD20 IgG (包含「PGLALA」突變 L234A、L235A、P329G (Kabat EU 編號)) 用作陰性對照 (「PGLALA IgG」)。在該測定中,在 100 nM 西羅莫司、100 nM 魯索替尼及 100 nM 達沙替尼的存在及不存在下,將新鮮全血與濃度在 100 μg/mL 至 0.1 μg/mL 範圍的奧比妥珠單抗一起孵育。為了評估不同激酶抑制劑對細胞激素釋放的影響,在 24 小時收集血清並藉由 Luminex 分析細胞激素。為了評估不同激酶抑制劑對 B 細胞耗竭的影響,在 48 小時裂解血液並藉由流式細胞分析技術測量 B 細胞耗竭。
結果,用 100 nM 西羅莫司、100 nM 魯索替尼及 100 nM 達沙替尼治療在 48 小時內並未阻止由奧比妥珠單抗誘導的 B 細胞耗竭 ( 1)。然而,用 100 nM 達沙替尼治療強烈降低了 IFN-γ、IL-2、TNF-α、IL-6、IL-6 及 MCP-1 的含量 ( 2 A-F)。用 100 nM 西羅莫司及 100 nM 魯索替尼治療亦降低 IFN-γ、TNF-α、IL-6、IL-6 及 MCP-1 之含量,並將 IL-2 降低至較低程度 ( 2 A-F)。
mTOR 抑制劑西羅莫司、JAK1/2 抑制劑魯索替尼及 Src 抑制劑達沙替尼減少細胞激素釋放,其中 Src 抑制劑為三類激酶抑制劑中減少細胞激素釋放最有效者。然而,令人驚訝的是,激酶抑制劑 (包括達沙替尼) 並未干擾奧比妥珠單抗誘導的 B 細胞耗竭。因此,我們建議,此等激酶抑制劑可潛在地用於減輕在使用經由 FcγR 傳訊之抗體治療後的輸注反應。 *     *     *
儘管為了清楚理解起見,藉由圖示和實例的方式對上述發明進行了詳細描述,但是這些描述和實例不應被解釋為限製本發明的範圍。本文引用的所有專利和科學文獻的公開內容均以引用的方式明確納入其全部內容。
1.在全血測定中,100 nM 魯索替尼 (ruxo)、100 nM 西羅莫司 (siro)、100 nM 達沙替尼 (dasa) 對奧比妥珠單抗誘導的 CD19 +B 細胞耗竭的影響。在 100 nM 魯索替尼、100 nM 西羅莫司及 100 nM 達沙替尼的存在及不存在下,將新鮮全血與 100、10、1 及 0.1 μg/mL 奧比妥珠單抗或 PGLALA IgG 一起孵育 48 小時。PGLALA IgG 具有緘默 Fc 區並且為陰性對照。在 48 小時,採集血液並裂解,藉由流式細胞分析技術測量活細胞中 CD19 +B 細胞的百分比。n=2 名供體的平均值。 2.在全血測定中,針對 100、10、1 及 0.1 μg/mL 奧比妥珠單抗,100 nM 魯索替尼 (ruxo)、100 nM 西羅莫司 (siro)、100 nM 達沙替尼 (dasa) 對奧比妥珠單抗誘導的 IFN-γ (A)、IL-2 (B)、TNF-α (C)、IL-6 (D)、IL-8 (E) 及 MCP-1 (F) 的影響。在 100 nM 魯索替尼、100 nM 西羅莫司及 100 nM 達沙替尼的存在及不存在下,將新鮮全血與 100、10、1 及 0.1 μg/mL 奧比妥珠單抗或 PGLALA IgG 一起孵育 48 小時。PGLALA IgG 具有緘默 Fc 區並且為陰性對照。在 24 小時,收集血清並藉由 Luminex 分析細胞激素。n=2 名供體的平均值。

          <![CDATA[<110>  瑞士商赫孚孟拉羅股份公司 (F. Hoffmann-La Roche AG)]]>
          <![CDATA[<120>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之不良反應之預防或減輕]]>
          <![CDATA[<130>  P36849]]>
          <![CDATA[<150>  EP21170037.2]]>
          <![CDATA[<151>  2021-04-23]]>
          <![CDATA[<160>  11    ]]>
          <![CDATA[<170>  PatentIn 第 3.5 版]]>
          <![CDATA[<210>  1]]>
          <![CDATA[<211>  225]]>
          <![CDATA[<212>  PRT]]>
          <![CDATA[<213>  智人]]>
          <![CDATA[<400>  1]]>
          Asp Lys Thr His Thr Cys Pro Pro Cys Pro Ala Pro Glu Leu Leu Gly 
          1               5                   10                  15      
          Gly Pro Ser Val Phe Leu Phe Pro Pro Lys Pro Lys Asp Thr Leu Met 
                      20                  25                  30          
          Ile Ser Arg Thr Pro Glu Val Thr Cys Val Val Val Asp Val Ser His 
                  35                  40                  45              
          Glu Asp Pro Glu Val Lys Phe Asn Trp Tyr Val Asp Gly Val Glu Val 
              50                  55                  60                  
          His Asn Ala Lys Thr Lys Pro Arg Glu Glu Gln Tyr Asn Ser Thr Tyr 
          65                  70                  75                  80  
          Arg Val Val Ser Val Leu Thr Val Leu His Gln Asp Trp Leu Asn Gly 
                          85                  90                  95      
          Lys Glu Tyr Lys Cys Lys Val Ser Asn Lys Ala Leu Pro Ala Pro Ile 
                      100                 105                 110         
          Glu Lys Thr Ile Ser Lys Ala Lys Gly Gln Pro Arg Glu Pro Gln Val 
                  115                 120                 125             
          Tyr Thr Leu Pro Pro Ser Arg Asp Glu Leu Thr Lys Asn Gln Val Ser 
              130                 135                 140                 
          Leu Thr Cys Leu Val Lys Gly Phe Tyr Pro Ser Asp Ile Ala Val Glu 
          145                 150                 155                 160 
          Trp Glu Ser Asn Gly Gln Pro Glu Asn Asn Tyr Lys Thr Thr Pro Pro 
                          165                 170                 175     
          Val Leu Asp Ser Asp Gly Ser Phe Phe Leu Tyr Ser Lys Leu Thr Val 
                      180                 185                 190         
          Asp Lys Ser Arg Trp Gln Gln Gly Asn Val Phe Ser Cys Ser Val Met 
                  195                 200                 205             
          His Glu Ala Leu His Asn His Tyr Thr Gln Lys Ser Leu Ser Leu Ser 
              210                 215                 220                 
          Pro 
          225 
          <![CDATA[<210>  2]]>
          <![CDATA[<211>  5]]>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3>  合成構建體]]>
          <![CDATA[<400>  2]]>
          Tyr Ser Trp Ile Asn 
          1               5   
          <![CDATA[<210>  3]]>
          <![CDATA[<211>  17]]>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3>  合成構建體]]>
          <![CDATA[<400>  3]]>
          Arg Ile Phe Pro Gly Asp Gly Asp Thr Asp Tyr Asn Gly Lys Phe Lys 
          1               5                   10                  15      
          Gly 
          <![CDATA[<210>  4]]>
          <![CDATA[<211>  10]]>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3>  合成構建體]]>
          <![CDATA[<400>  4]]>
          Asn Val Phe Asp Gly Tyr Trp Leu Val Tyr 
          1               5                   10  
          <![CDATA[<210>  5]]>
          <![CDATA[<211>  16]]>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3>  合成構建體]]>
          <![CDATA[<400>  5]]>
          Arg Ser Ser Lys Ser Leu Leu His Ser Asn Gly Ile Thr Tyr Leu Tyr 
          1               5                   10                  15      
          <![CDATA[<210>  6]]>
          <![CDATA[<211>  7]]>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3>  合成構建體]]>
          <![CDATA[<400>  6]]>
          Gln Met Ser Asn Leu Val Ser 
          1               5           
          <![CDATA[<210>  7]]>
          <![CDATA[<211>  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3>  合成構建體]]>
          <![CDATA[<400>  7]]>
          Ala Gln Asn Leu Glu Leu Pro Tyr Thr 
          1               5                   
          <![CDATA[<210>  8]]>
          <![CDATA[<211>  119]]>
          <![CDATA[<212>  PRT]]>
          <![CDATA[<213>  人工序列]]>
          <![CDATA[<220>]]>
          <![CDATA[<223>  合成構建體]]>
          <![CDATA[<400>  8]]>
          Gln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 Lys Pro Gly Ser 
          1               5                   10                  1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Ser Gly Tyr Ala Phe Ser Tyr Ser 
                      20                  25                  30          
          Trp Ile Asn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y Gln Gly Leu Glu Trp Met 
                  35                  40                  45              
          Gly Arg Ile Phe Pro Gly Asp Gly Asp Thr Asp Tyr Asn Gly Lys Phe 
              50                  55                  60                  
          Lys Gly Arg Val Thr Ile Thr Ala Asp Lys Ser Thr Ser Thr Ala Tyr 
          65                  70                  75                  80  
          Met Glu Leu Ser Ser Leu Arg Ser Glu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Asn Val Phe Asp Gly Tyr Trp Leu Val Tyr Trp Gly Gln Gly 
                      100                 105                 110         
          Thr Leu Val Thr Val Ser Ser 
                  115                 
          <![CDATA[<210>  9]]>
          <![CDATA[<211>  115]]>
          <![CDATA[<21]]>2>  PRT]]&gt;
          <br/>&lt;![CDATA[&lt;213&gt;  人工序列]]&gt;
          <br/>
          <br/>&lt;![CDATA[&lt;220&gt;]]&gt;
          <br/>&lt;![CDATA[&lt;223&gt;  合成構建體]]&gt;
          <br/>
          <br/>&lt;![CDATA[&lt;400&gt;  9]]&gt;
          <br/>
          <br/><![CDATA[Asp Ile Val Met Thr Gln Thr Pro Leu Ser Leu Pro Val Thr Pro Gly 
          1               5                   10                  15      
          Glu Pro Ala Ser Ile Ser Cys Arg Ser Ser Lys Ser Leu Leu His Ser 
                      20                  25                  30          
          Asn Gly Ile Thr Tyr Leu Tyr Trp Tyr Leu Gln Lys Pro Gly Gln Ser 
                  35                  40                  45              
          Pro Gln Leu Leu Ile Tyr Gln Met Ser Asn Leu Val Ser Gly Val Pro 
              50                  55                  60                  
          Asp Arg Phe Ser Gly Ser Gly Ser Gly Thr Asp Phe Thr Leu Lys Ile 
          65                  70                  75                  80  
          Ser Arg Val Glu Ala Glu Asp Val Gly Val Tyr Tyr Cys Ala Gln Asn 
                          85                  90                  95      
          Leu Glu Leu Pro Tyr Thr Phe Gly Gly Gly Thr Lys Val Glu Ile Lys 
                      100                 105                 110         
          Arg Thr Val 
                  115 
          <![CDATA[<210>  10]]>
          <![CDATA[<211>  297]]>
          <![CDATA[<212>  PRT]]>
          <![CDATA[<213>  智人]]>
          <![CDATA[<400>  10]]>
          Met Thr Thr Pro Arg Asn Ser Val Asn Gly Thr Phe Pro Ala Glu Pro 
          1               5                   10                  15      
          Met Lys Gly Pro Ile Ala Met Gln Ser Gly Pro Lys Pro Leu Phe Arg 
                      20                  25                  30          
          Arg Met Ser Ser Leu Val Gly Pro Thr Gln Ser Phe Phe Met Arg Glu 
                  35                  40                  45              
          Ser Lys Thr Leu Gly Ala Val Gln Ile Met Asn Gly Leu Phe His Ile 
              50                  55                  60                  
          Ala Leu Gly Gly Leu Leu Met Ile Pro Ala Gly Ile Tyr Ala Pro Ile 
          65                  70                  75                  80  
          Cys Val Thr Val Trp Tyr Pro Leu Trp Gly Gly Ile Met Tyr Ile Ile 
                          85                  90                  95      
          Ser Gly Ser Leu Leu Ala Ala Thr Glu Lys Asn Ser Arg Lys Cys Leu 
                      100                 105                 110         
          Val Lys Gly Lys Met Ile Met Asn Ser Leu Ser Leu Phe Ala Ala Ile 
                  115                 120                 125             
          Ser Gly Met Ile Leu Ser Ile Met Asp Ile Leu Asn Ile Lys Ile Ser 
              130                 135                 140                 
          His Phe Leu Lys Met Glu Ser Leu Asn Phe Ile Arg Ala His Thr Pro 
          145                 150                 155                 160 
          Tyr Ile Asn Ile Tyr Asn Cys Glu Pro Ala Asn Pro Ser Glu Lys Asn 
                          165                 170                 175     
          Ser Pro Ser Thr Gln Tyr Cys Tyr Ser Ile Gln Ser Leu Phe Leu Gly 
                      180                 185                 190         
          Ile Leu Ser Val Met Leu Ile Phe Ala Phe Phe Gln Glu Leu Val Ile 
                  195                 200                 205             
          Ala Gly Ile Val Glu Asn Glu Trp Lys Arg Thr Cys Ser Arg Pro Lys 
              210                 215                 220                 
          Ser Asn Ile Val Leu Leu Ser Ala Glu Glu Lys Lys Glu Gln Thr Ile 
          225                 230                 235                 240 
          Glu Ile Lys Glu Glu Val Val Gly Leu Thr Glu Thr Ser Ser Gln Pro 
                          245                 250                 255     
          Lys Asn Glu Glu Asp Ile Glu Ile Ile Pro Ile Gln Glu Glu Glu Glu 
                      260                 265                 270         
          Glu Glu Thr Glu Thr Asn Phe Pro Glu Pro Pro Gln Asp Gln Glu Ser 
                  275                 280                 285             
          Ser Pro Ile Glu Asn Asp Ser Ser Pro 
              290                 295         
          <![CDATA[<210>  11]]>
          <![CDATA[<211>  254]]>
          <![CDATA[<212>  PRT]]>
          <![CDATA[<213>  智人]]>
          <![CDATA[<400>  11]]>
          Met Trp Gln Leu Leu Leu Pro Thr Ala Leu Leu Leu Leu Val Ser Ala 
          1               5                   10                  15      
          Gly Met Arg Thr Glu Asp Leu Pro Lys Ala Val Val Phe Leu Glu Pro 
                      20                  25                  30          
          Gln Trp Tyr Arg Val Leu Glu Lys Asp Ser Val Thr Leu Lys Cys Gln 
                  35                  40                  45              
          Gly Ala Tyr Ser Pro Glu Asp Asn Ser Thr Gln Trp Phe His Asn Glu 
              50                  55                  60                  
          Ser Leu Ile Ser Ser Gln Ala Ser Ser Tyr Phe Ile Asp Ala Ala Thr 
          65                  70                  75                  80  
          Val Asp Asp Ser Gly Glu Tyr Arg Cys Gln Thr Asn Leu Ser Thr Leu 
                          85                  90                  95      
          Ser Asp Pro Val Gln Leu Glu Val His Ile Gly Trp Leu Leu Leu Gln 
                      100                 105                 110         
          Ala Pro Arg Trp Val Phe Lys Glu Glu Asp Pro Ile His Leu Arg Cys 
                  115                 120                 125             
          His Ser Trp Lys Asn Thr Ala Leu His Lys Val Thr Tyr Leu Gln Asn 
              130                 135                 140                 
          Gly Lys Gly Arg Lys Tyr Phe His His Asn Ser Asp Phe Tyr Ile Pro 
          145                 150                 155                 160 
          Lys Ala Thr Leu Lys Asp Ser Gly Ser Tyr Phe Cys Arg Gly Leu Phe 
                          165                 170                 175     
          Gly Ser Lys Asn Val Ser Ser Glu Thr Val Asn Ile Thr Ile Thr Gln 
                      180                 185                 190         
          Gly Leu Ala Val Ser Thr Ile Ser Ser Phe Phe Pro Pro Gly Tyr Gln 
                  195                 200                 205             
          Val Ser Phe Cys Leu Val Met Val Leu Leu Phe Ala Val Asp Thr Gly 
              210                 215                 220                 
          Leu Tyr Phe Ser Val Lys Thr Asn Ile Arg Ser Ser Thr Arg Asp Trp 
          225                 230                 235                 240 
          Lys Asp His Lys Phe Lys Trp Arg Lys Asp Pro Gln Asp Lys 
                          245                 250                 
          
Figure 12_A0101_SEQ_0001
Figure 12_A0101_SEQ_0002
Figure 12_A0101_SEQ_0003
Figure 12_A0101_SEQ_0004
Figure 12_A0101_SEQ_0005
Figure 12_A0101_SEQ_0006
Figure 12_A0101_SEQ_0007
Figure 12_A0101_SEQ_0008
Figure 12_A0101_SEQ_0009

Claims (30)

  1. 一種用於治療個體中疾病之自然殺手 (NK) 細胞接合劑,其中該治療包含 (a) 對該個體投予該 NK 細胞接合劑,及 (b) 對該個體投予 Src 激酶 (Src)、Janus 激酶 (JAK) 及/或哺乳動物雷帕黴素(rapamycin)標靶蛋白 (mTOR) 傳訊之抑制劑。
  2. 一種 NK 細胞接合劑在製造用於治療個體中疾病之藥物中的用途,其中該治療包含 (a) 對該個體投予該 NK 細胞接合劑,及 (b) 對該個體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
  3. 一種治療個體中疾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 (a) 對該個體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及 (b) 對該個體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
  4. 如請求項 1 至 3 中任一項之 NK 細胞接合劑、用途或方法,其中投予該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係用於預防或減輕與投予該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之不良反應。
  5. 一種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其用於預防或減輕與對個體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之不良反應。
  6. 一種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在製造用於預防或減輕與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之不良反應之藥物中的用途。
  7. 一種預防或減輕與對個體投予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之不良反應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對該個體投予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
  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 NK 細胞接合劑、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用途或方法,其中該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為 Src 抑制劑,視情況地為達沙替尼 (dasatinib)。
  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 NK 細胞接合劑、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用途或方法,其中該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為 mTOR 抑制劑,視情況地選自由西羅莫司 (sirolimus)、替西羅莫司 (temsirolimus) 及依維莫司 (everolimus) 所組成之群組。
  1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 NK 細胞接合劑、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用途或方法,其中該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為 JAK 抑制劑,視情況地為 JAK1 及/或 JAK2 抑制劑,視情況地為魯索替尼 (ruxolitinib)。
  1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 NK 細胞接合劑、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用途或方法,其中 (投予) 該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造成抑制與投予該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之不良反應。
  12.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 NK 細胞接合劑、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用途或方法,其中 (投予) 該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不會造成抑制與投予該 NK 細胞接合劑相關之所期望的效果。
  13. 如請求項 11 或 12 之 NK 細胞接合劑、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用途或方法,其中該抑制為完全抑制,或臨床上有意義及/或統計學上顯著的抑制。
  14. 如請求項 4 至 13 中任一項之 NK 細胞接合劑、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用途或方法,其中該不良反應為 (i) 細胞激素釋放症候群 (CRS); (ii) 發燒、低血壓及/或缺氧;及/或 (iii) 一種或多種細胞激素的血清中含量升高,特定而言為選自由 IL-6、IFN-γ、IL-8、TNF-α、IL-2、IL-12、IL-1β、MCP-1 及 IL-10 所組成之群組,特定而言由 IL-6、IFN-γ、IL-8 及 TNF-α 所組成之群組的一種或多種細胞激素。
  15. 如請求項 4 至 14 中任一項之 NK 細胞接合劑、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用途或方法,其中係在 (該個體中) 出現 (臨床上) 不良反應時投予該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
  1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 NK 細胞接合劑、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用途或方法,其中投予該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係 (i) 在投予該 NK 細胞接合劑之前、同時或之後; (ii) 間歇性或連續性地;及/或 (iii) 口服或腸胃外投予,特定而言為靜脈內投予。
  1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 NK 細胞接合劑、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用途或方法,其中該 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之投予係與該 NK 細胞接合劑的第一次投予相關,並且視情況地在該 NK 細胞接合劑的該第一次投予之前、同時或之後投予。
  1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 NK 細胞接合劑、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用途或方法,其中投予該 NK 細胞接合劑係 (i) 以有效劑量投予; (ii) 腸胃外投予,特定而言為靜脈內投予;及/或 (iii) 對該個體第一次投予該 NK 細胞接合劑。
  1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 NK 細胞接合劑、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用途或方法,其中該 NK 細胞接合劑為 CD16 結合劑。
  2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 NK 細胞接合劑、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用途或方法,其中該 NK 細胞接合劑包含 Fc 區,特定而言為 IgG Fc 區,更特定而言為 IgG 1Fc 區。
  2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 NK 細胞接合劑、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用途或方法,其中該 NK 細胞接合劑為抗體,特定而言為效應物增強抗體。
  22. 如請求項 19 或 20 之 NK 細胞接合劑、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用途或方法,其中該 NK 細胞接合劑結合至標靶細胞抗原。
  23. 如請求項 22 之 NK 細胞接合劑、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用途或方法,其中該標靶細胞抗原為 CD20。
  2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 NK 細胞接合劑、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用途或方法,其中 NK 細胞接合劑為效應物增強抗 CD20 抗體。
  25. 如請求項 24 之 NK 細胞接合劑、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用途或方法,其中該抗 CD20 抗體包含:含有 SEQ ID NO: 2 之重鏈 CDR (HCDR) 1、SEQ ID NO: 3 之 HCDR2 及 SEQ ID NO: 4 之 HCDR3 的重鏈可變區;及含有 SEQ ID NO: 5 之輕鏈 CDR (LCDR) 1、SEQ ID NO: 6 之 LCDR2 及 SEQ ID NO: 7 之 LCDR3 的輕鏈可變區。
  26. 如請求項 24 或 25 之 NK 細胞接合劑、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用途或方法,其中抗 CD20 抗體包含:重鏈可變區序列,其與 SEQ ID NO: 8 之胺基酸序列至少約 95%、96%、97%、98%、99% 或 100% 相同;及/或輕鏈可變區序列,其與 SEQ ID NO: 9 之胺基酸序列至少約 95%、96%、97%、98%、99% 或 100% 相同。
  27. 如請求項 24 至 26 中任一項之 NK 細胞接合劑、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用途或方法,其中與非經工程改造的抗體相比,該抗 CD20 抗體係經工程改造以在 Fc 區具有更高比例的非岩藻醣基化寡醣。
  28. 如請求項 24 至 27 中任一項之 NK 細胞接合劑、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用途或方法,其中該抗 CD20 抗體為奧比妥珠單抗 (obinutuzumab)。
  2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 NK 細胞接合劑、Src、JAK 及/或 mTOR 傳訊之抑制劑、用途或方法,其中 (待由該 NK 細胞接合劑治療的) 該疾病為癌症。
  30. 如前文所述之本發明。
TW111115381A 2021-04-23 2022-04-22 Nk細胞接合劑相關之不良反應之預防或減輕 TW2023045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1170037.2 2021-04-23
EP21170037 2021-04-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4526A true TW202304526A (zh) 2023-02-01

Family

ID=75659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5381A TW202304526A (zh) 2021-04-23 2022-04-22 Nk細胞接合劑相關之不良反應之預防或減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58443A1 (zh)
EP (1) EP4326271A1 (zh)
JP (1) JP2024514281A (zh)
CN (1) CN117222412A (zh)
TW (1) TW202304526A (zh)
WO (1) WO202222365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85035A0 (en) 1987-01-08 1988-06-30 Int Genetic Eng Polynucleotide molecule,a chimeric antibody with specificity for human b cell surface antigen,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methods utilizing the same
ES2052027T5 (es) 1988-11-11 2005-04-16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Clonacion de secuencias de dominio variable de inmunoglobulina.
DE3920358A1 (de) 1989-06-22 1991-01-17 Behringwerke Ag Bispezifische und oligospezifische, mono- und oligovalente antikoerperkonstrukte, ihre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US5571894A (en) 1991-02-05 1996-11-05 Ciba-Geigy Corporation Recombinant antibodies specific for a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P1400536A1 (en) 1991-06-14 2004-03-24 Genentech Inc. Method for making humanized antibodies
GB9114948D0 (en) 1991-07-11 1991-08-28 Pfizer Ltd Process for preparing sertraline intermediates
US5587458A (en) 1991-10-07 1996-12-24 Aronex Pharmaceuticals, Inc. Anti-erbB-2 antibodies, combinations thereof, and therapeutic and diagnostic uses thereof
AU675929B2 (en) 1992-02-06 1997-02-27 Curis, Inc. Biosynthetic binding protein for cancer marker
US5869046A (en) 1995-04-14 1999-02-09 Genentech, Inc. Altered polypeptides with increased half-life
PT1071700E (pt) 1998-04-20 2010-04-23 Glycart Biotechnology Ag Modificação por glicosilação de anticorpos para melhorar a citotoxicidade celular dependente de anticorpos
US6737056B1 (en) 1999-01-15 2004-05-18 Genentech, Inc. Polypeptide variants with altered effector function
ES2571230T3 (es) 1999-04-09 2016-05-24 Kyowa Hakko Kirin Co Ltd Procedimiento para controlar la actividad de una molécula inmunofuncional
WO2003056914A1 (en) 2001-12-27 2003-07-17 Glycofi, Inc. Methods to engineer mammalian-type carbohydrate structures
US6946292B2 (en) 2000-10-06 2005-09-20 Kyowa Hakko Kogyo Co., Ltd. Cells producing antibody compositions with increased antibody dependent cytotoxic activity
CA2838062C (en) 2001-08-03 2015-12-22 Roche Glycart Ag Antibody glycosylation variants having increased antibody-dependent cellular cytotoxicity
AU2002337935B2 (en) 2001-10-25 2008-05-01 Genentech, Inc. Glycoprotein compositions
US20040093621A1 (en) 2001-12-25 2004-05-13 Kyowa Hakko Kogyo Co., Ltd Antibody composition which specifically binds to CD20
US20040132101A1 (en) 2002-09-27 2004-07-08 Xencor Optimized Fc variants and methods for their generation
AU2003236020B2 (en) 2002-04-09 2009-03-19 Kyowa Hakko Kirin Co., Ltd. Cell with depression or deletion of the activity of protein participating in GDP-fucose transport
CN102911987B (zh) 2002-04-09 2015-09-30 协和发酵麒麟株式会社 基因组被修饰的细胞
AU2003236018A1 (en) 2002-04-09 2003-10-20 Kyowa Hakko Kirin Co., Ltd. METHOD OF ENHANCING ACTIVITY OF ANTIBODY COMPOSITION OF BINDING TO FcGamma RECEPTOR IIIa
US20050031613A1 (en) 2002-04-09 2005-02-10 Kazuyasu Nakamura Therapeutic agent for patients having human FcgammaRIIIa
WO2003085118A1 (fr) 2002-04-09 2003-10-16 Kyowa Hakko Kogyo Co., Ltd. Procede de production de composition anticorps
ES2347325T3 (es) 2002-09-12 2010-10-28 Greenovation Biotech Gmbh Metodo de produccion de proteinas.
BRPI0316779B1 (pt) 2002-12-16 2020-04-28 Genentech Inc anticorpo humanizado que liga cd20 humano, composição, artigo manufaturado, método de indução da apoptose, método de tratamento de câncer cd20 positivo, métodos de tratamento de doenças autoimunes, ácidos nucléicos isolados, vetores de expressão, células hospedeiras, método para a produção de um anticorpo 2h7 humanizado, polipeptídeo isolado, formulação líquida, método de tratamento de artrite reumatóide (ra) e anticorpos de ligação de cd20 humanizados
US7781197B2 (en) 2002-12-20 2010-08-24 Greenovation Biotech Gmbh Transformed bryophyte cell having disrupted endogenous alpha 1,3-fucosyl and beta 1,2-xylosyl transferase encoding nucleotide sequenc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terologous glycosylated proteins
US7355008B2 (en) 2003-01-09 2008-04-08 Macrogenics, Inc. Identification and engineering of antibodies with variant Fc region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AU2004205802B2 (en) 2003-01-22 2009-11-05 Roche Glycart Ag Fusion constructs and use of same to produce antibodies with increased Fc receptor binding affinity and effector function
JP7208010B2 (ja) * 2016-03-29 2023-01-18 ユニバーシティ オブ サザン カリフォルニア 癌を標的とするキメラ抗原受容体
BR112019022558A2 (pt) * 2016-06-02 2020-05-19 Hoffmann La Roche anticorpos, métodos para tratar ou retardar a progressão de uma doença proliferativa e para tratar ou retardar a progressão do câncer em um indivíduo, composições farmacêuticas, kit, usos de uma combinação de um anticorpo anti-cd20 e de um anticorpo e invenção
US20190336504A1 (en) * 2016-07-15 2019-11-07 Novartis Ag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 using a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in combination with a kinase inhibitor
WO2020169698A1 (en) * 2019-02-21 2020-08-27 F. Hoffmann-La Roche Ag Sensitization of cancer cells to tnf by bet inhibi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23651A1 (en) 2022-10-27
EP4326271A1 (en) 2024-02-28
CN117222412A (zh) 2023-12-12
JP2024514281A (ja) 2024-04-01
US20240058443A1 (en) 2024-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9184B (zh) 与抗cd38抗体联用的组合疗法
CN108064182B (zh) 采用抗cd38抗体的联合疗法
CN106456731B (zh) 用于治疗急性成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抗cd38抗体
KR20190074300A (ko) 항-cd20/항-cd3 이중특이적 항체에 의한 치료를 위한 투약
JP2019502676A (ja) 抗薬物抗体の形成を減少させるためのii型抗cd20抗体
JP2022529939A (ja) 低pHで結合するために特異性が増強されたイピリムマブバリアント
JP2020528061A (ja) BET阻害剤、Bcl−2阻害剤及び抗CD20抗体を用いた併用療法
KR20140130455A (ko) Adcc-강화 항체를 사용한 암 치료용 예측 바이오마커
US20220088195A1 (en) Prevention or mitigation of T-cell bispecific antibody-related adverse effects
TW202304526A (zh) Nk細胞接合劑相關之不良反應之預防或減輕
US20220168418A1 (en) Prevention or mitigation of t-cell engaging agent-related adverse effects
US20230416412A1 (en) Prevention or mitigation of t-cell engaging agent-related adverse effects
US20240173442A1 (en) Combination therapy
CN116615187A (zh) 预防或减轻与t细胞接合剂相关的不良反应
JP2023548589A (ja) 非フコシル化抗ctla-4抗体の単剤療法としての投薬および投与
TW202244059A (zh) 用抗cd20/抗cd3雙特異性抗體進行治療之給藥
Karlin et al. Obinutuzum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