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2114A - 多激酶抑制劑的聯合應用 - Google Patents

多激酶抑制劑的聯合應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02114A
TW202302114A TW111112060A TW111112060A TW202302114A TW 202302114 A TW202302114 A TW 202302114A TW 111112060 A TW111112060 A TW 111112060A TW 111112060 A TW111112060 A TW 111112060A TW 202302114 A TW202302114 A TW 20230211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ncer
cycloalkyl
antibody
membered
heteroary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2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鵬
強曉妍
永謙 吳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藥捷安康(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藥捷安康(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藥捷安康(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2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211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5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even-membered rings, e.g. azelastine, pentylenetetrazole
    • A61K31/551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even-membered rings, e.g. azelastine, pentylenetetrazole having two nitrogen atoms, e.g. dilazep
    • A61K31/55131,4-Benzodiazepines, e.g. diazepam or clozapine
    • A61K31/55171,4-Benzodiazepines, e.g. diazepam or clozapine condensed with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imidazobenzodiazepines, triazola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61K39/39533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 A61K39/395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against proteinaceous materials, e.g. enzymes, hormones, lymphok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03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C07K16/28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against CD28 or CD15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03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C07K16/2827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against B7 molecules, e.g. CD80, CD86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4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4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ose, timing or administration schedu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300/00Mixtures or combination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herein at least one active ingredient is fully defined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3Inducing cell death, e.g. apoptosis, necrosis or inhibi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立體異構體、晶型與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配體1(PD-1/PD-L1)抗體的藥物組合物、藥盒及在治療癌症疾病中的用途,其中Y、P、W、Ar如說明書中所定義。

Description

多激酶抑制劑的聯合應用
本發明屬於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多激酶抑制劑與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配體1(PD-1/PD-L1)抗體的組合使用。
正常的細胞分裂對於機體健康、細胞器官的存活至關重要。在這一過程中,細胞內物質完全重組並通過雙極紡錘體將2個相同的染色體副本分離到2個子細胞中。當有絲分裂過程出現錯誤,將產生細胞內染色體數目異常,這會導致細胞死亡或者促使正常細胞向腫瘤細胞發展。有絲分裂的進程主要取決於3個機制:①蛋白定位;②蛋白水解作用;③磷酸化作用。在這一系列過程中,涉及到一些絲氨酸/蘇氨酸激酶,又稱為有絲分裂激酶。 Aurora激酶就是有絲分裂激酶中的一種,其於1995年被發現,並在1998年首次被觀察到它們在人類腫瘤組織中的表達。目前已成為研究抗腫瘤的熱門靶點。Aurora激酶家族包括三個高度同源的激酶:Aurora A、Aurora B和Aurora C。其中,Aurora A和Aurora B 目前達到了可檢測的水準。 Aurora A目前已被證實是一種致癌基因,其過度表達會阻斷有絲分裂關卡複合物的正確組裝,造成基因的不穩定和腫瘤的形成。Aurora B 是調節細胞有絲分裂正常進行的重要激酶。Aurora B 在腫瘤中廣泛存在過量表達。當Aurora B 被抑制時,腫瘤細胞變得更敏感。鑒於Aurora A和Aurora B在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的關鍵作用,以Aurora激酶為靶點進行抗腫瘤藥物的研究開發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另外,Aurora激酶在有絲分裂中才被表達和啟動,它們對於非增殖的細胞無效。因此Aurora激酶抑制劑屬於靶向抗腫瘤藥物,與其它非特異性細胞毒藥物相比,將具有更大的優勢。 腫瘤的生長和遷移除了與有絲分裂激酶的過表達相關之外,其也依賴於大量新生血管的生成,其中VEGF/VEGFR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途徑在腫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中起關鍵作用。其中,VEGFR是一類酪氨酸激酶跨膜糖蛋白,由7個類Ig結構域組成的胞外區、一個跨膜結構區和胞質內酪氨酸激酶結構區組成。有三個亞型,VEGFR1-3。VEGFR與VEGF結合後構象發生變化,導致受體二聚化,其胞內段酪氨酸位點發生自磷酸化,啟動下游的信號傳導通路。其中,VEGFR2(KDR)主要分佈在血管內皮細胞和造血幹細胞中,其與惡性增殖性病變前的造血系統功能障礙,如血小板增多症、真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纖維化(MF)、慢性先天性骨髓纖維化(IMF)、紅細胞增多症(PV)、癌變前得到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及血液惡性腫瘤等疾病密切相關。其中,血液惡性腫瘤包括但不限於,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氏病(又稱霍奇金淋巴瘤)和骨髓瘤,例如,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ALL)、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APL)、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慢性中性粒細胞白血病(CNL)等。 最新的研究結果證明通過抑制VEGFR通路可以改善腫瘤內部的微環境,部分解除免疫抑制。E7080(樂伐替尼或Lenvatinib)是一種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VEGF)受體VEGFR1(FLT1),VEGFR2(KDR),和VEGFR3(FLT4)的激酶活性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2017年美國臨床腫瘤學年會(ASCO)公佈的一組臨床資料引人注目:PD-1抗體聯合靶向藥E7080針對子宮內膜癌,控制率96%。另外,基於這些臨床資料,默沙東與E7080的研發公司Eisai簽訂了最高可達57.55億美元的合作,聯合PD-1抗體進行臨床開發。拓展了二者聯合治療其他瘤種的臨床研究,包括非小細胞肺癌、腎細胞癌、子宮腺癌、膀胱癌、頭頸部鱗癌、黑色素瘤。 CSF1R是一種受體酪氨酸激酶,其配體為CSF1,主要調節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在腫瘤中的分佈情況。TAM是一類在腫瘤局部富集的巨噬細胞的統稱,占腫瘤組織的50%。TAM可以分為M1和M2型巨噬細胞。其中,M2型巨噬細胞會對T細胞的增殖和活化產生抑制性作用,從而產生免疫抑制的腫瘤微環境;M1型巨噬細胞作用與M2型相反,可對腫瘤細胞生產殺傷作用。在腫瘤微環境中的TAM主要是M2型。研究發現,阻斷CSF1/CSF1R信號可導致M2型腫瘤相關巨噬細胞的優先消耗,而M1型腫瘤相關巨噬細胞極少受到影響,並且可促使M2型巨噬細胞向M1型巨噬細胞的轉化。因此開發CSF1R抑制劑可用於調節免疫抑制性腫瘤微環境。另外據文獻報導,PD-1的耐藥與腫瘤微環境裡面TAM的表達相關,因此開發CSF1R 抑制劑可以解除由TAM引發的PD-1耐藥問題。所以CSF1R抑制劑與PD-1抗體的聯用成為腫瘤免疫治療研究的熱點方向。 Janus激酶(janus kinase, JAK)/信號轉導及轉錄啟動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STAT)信號通路是一條重要的信號轉導通路,該通路參與多種細胞外信號(干擾素、細胞因子、生長因子、激素和多肽等)對細胞的分化、增殖、凋亡、新生血管和免疫的調控作用。在腫瘤發生的過程中,不同的病理條件會造成 JAK /STAT通路的異常啟動,從而促進腫瘤的發生、發展、免疫逃逸和轉移。 研究表明,干擾素啟動的吲哚胺2,3雙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上調是通過 JAK/STAT介導的。IDO對於免疫系統的調控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IDO高表達可導致細胞局部的色氨酸耗竭,因為T細胞對色氨酸的耗竭特別敏感,因此在色氨酸濃度降低時,T細胞的增殖就會停滯於G1期。(2)IDO依賴性的色氨酸降解導致犬尿氨酸水準的提高,誘導氧自由基介導的T細胞凋亡。(3)上調樹突狀細胞IDO的表達通過降解局部色氨酸而加強局部調節性T細胞(Treg)介導的免疫抑制,促使機體對腫瘤特異性抗原的外周免疫耐受。因此,腫瘤細胞中異常啟動的JAK/STAT通路造成了IDO表達量的顯著升高,是腫瘤細胞逃逸免疫系統的重要機制之一。目前在胰腺癌、乳腺癌、胃癌等多種腫瘤細胞內都發現了IDO的過度表達。 上述研究結果說明,多靶點抑制劑,除單用治療有效外,也在聯合治療方面擁有廣泛前景。
本發明式(I)化合物,為抑制細胞週期和調節腫瘤微環境的多靶點化合物,其對VEGFR1(FLT1)、VEGFR2(KDR)、VEGFR3(FLT4)、CKIT、PDGFR、CSF1R、JAK等具有較好的抑制活性,與PD-1抗體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用也表現出更好的腫瘤治療效果。 本發明提供了式(I)所示多激酶抑制劑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立體異構體、晶型與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配體1(PD-1/PD-L1)抗體的藥物組合物,
Figure 02_image001
(I) 其中, Ar選自苯基或5-6元雜芳基,Ar可任選被1-3個R 6取代,每個R 6獨立選自氫、氨基、氰基、鹵素、C 1-4烷基、三氟甲基或甲磺醯基; Y選自CR 3;P選自CR 4;W選自N; R 3選自氫或C 1-4烷基; R 4選自氫、羥基、氨基、羧基、氰基、硝基、鹵素、C 1-4烷氧基、C 3-6環烷基氧基、氧雜C 5-8環烷基氧基、鹵代C 1-4烷氧基、C 3-6環烷基氨基、C 1-4烷基磺醯基、C 3-6環烷基磺醯基、C 1-4烷基羰基、C 3-6環烷基羰基、-(CH 2) n-C 3-10環烷基、-(CH 2) n-(5-11)元雜環基或-(CH 2) n-(5-10)元雜芳基,其中,n=0-6,環烷基、雜環基、雜芳基中的成環S原子可任選被氧化為S(O)或S(O) 2,成環C原子可任選被氧化為C(O),環烷基、雜芳基、雜環基可任選被一至多個獨立的C 1-3烷基、C 3-6環烷基取代。 在另外一個實施方案當中,本發明提供了包含式(I)所示多激酶抑制劑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立體異構體、晶型與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配體1(PD-1/PD-L1)抗體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的藥物組合物,
Figure 02_image001
(I) 其中, Ar選自苯基或5-6元雜芳基,Ar可任選被1-3個R 6取代,每個R 6獨立選自氫、氨基、氰基、鹵素、C 1-4烷基、三氟甲基或甲磺醯基; Y選自CR 3;P選自CR 4;W選自N; R 3選自氫或C 1-4烷基; R 4選自氫、羥基、氨基、羧基、氰基、硝基、鹵素、C 1-4烷氧基、C 3-6環烷基氧基、氧雜C 5-8環烷基氧基、鹵代C 1-4烷氧基、C 3-6環烷基氨基、C 1-4烷基磺醯基、C 3-6環烷基磺醯基、C 1-4烷基羰基、C 3-6環烷基羰基、-(CH 2) n-C 3-10環烷基、-(CH 2) n-(5-11)元雜環基或-(CH 2) n-(5-10)元雜芳基,其中,n=0-6,環烷基、雜環基、雜芳基中的成環S原子可任選被氧化為S(O)或S(O) 2,成環C原子可任選被氧化為C(O),環烷基、雜芳基、雜環基可任選被一至多個獨立的C 1-3烷基、C 3-6環烷基取代。 在另外一個實施方案當中,本發明提供了由式(I)所示多激酶抑制劑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立體異構體、晶型與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配體1(PD-1/PD-L1)抗體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組成的藥物組合物,
Figure 02_image001
(I) 其中, Ar選自苯基或5-6元雜芳基,Ar可任選被1-3個R 6取代,每個R 6獨立選自氫、氨基、氰基、鹵素、C 1-4烷基、三氟甲基或甲磺醯基; Y選自CR 3;P選自CR 4;W選自N; R 3選自氫或C 1-4烷基; R 4選自氫、羥基、氨基、羧基、氰基、硝基、鹵素、C 1-4烷氧基、C 3-6環烷基氧基、氧雜C 5-8環烷基氧基、鹵代C 1-4烷氧基、C 3-6環烷基氨基、C 1-4烷基磺醯基、C 3-6環烷基磺醯基、C 1-4烷基羰基、C 3-6環烷基羰基、-(CH 2) n-C 3-10環烷基、-(CH 2) n-(5-11)元雜環基或-(CH 2) n-(5-10)元雜芳基,其中,n=0-6,環烷基、雜環基、雜芳基中的成環S原子可任選被氧化為S(O)或S(O) 2,成環C原子可任選被氧化為C(O),環烷基、雜芳基、雜環基可任選被一至多個獨立的C 1-3烷基、C 3-6環烷基取代。 在另外一個實施方案當中,在式(I)中: Ar選自苯基,Ar可任選被1-3個R 6取代,每個R 6獨立選自氫、氨基、氰基、鹵素、C 1-4烷基、三氟甲基或甲磺醯基; Y選自CR 3;P選自CR 4;W選自N; R 3選自氫或C 1-4烷基; R 4選自氫、羥基、氨基、羧基、氰基、硝基、鹵素、C 1-4烷氧基、C 3-6環烷基氧基、鹵代C 1-4烷氧基、C 3-6環烷基氨基、C 1-4烷基磺醯基、C 1-4烷基羰基、C 3-6環烷基-羰基、-(CH 2) n-C 3-6環烷基、-(CH 2) n-(5-6)元單雜環基、    -(CH 2) n-(7-11)元稠雜環基、-(CH 2) n-(5-6)元單雜芳基、  -(CH 2) n-(8-10)元稠雜芳基,其中,n=0-6,環烷基、雜環基、雜芳基中的成環S原子可任選被氧化為S(O)或S(O) 2,成環C原子可任選被氧化為C(O),環烷基、雜芳基、雜環基可任選被一至多個獨立的C 1-3烷基、C 3-6環烷基取代。 在另外一個實施方案當中,式(I)為表1所述化合物。 在另外一個實施方案當中,式(I)為表1所述化合物1。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治療癌症的藥盒,包括(a)上述式(I)所示多激酶抑制劑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立體異構體、晶型,(b)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配體1(PD-1/PD-L1)抗體,和(c)使用說明書。 在另外一個實施方案當中,在式(I)中: Ar選自苯基,Ar可任選被1-3個R 6取代,每個R 6獨立選自氫、氨基、氰基、鹵素、C 1-4烷基、三氟甲基或甲磺醯基; Y選自CR 3;P選自CR 4;W選自N; R 3選自氫或C 1-4烷基; R 4選自氫、羥基、氨基、羧基、氰基、硝基、鹵素、C 1-4烷氧基、C 3-6環烷基氧基、鹵代C 1-4烷氧基、C 3-6環烷基氨基、C 1-4烷基磺醯基、C 1-4烷基羰基、C 3-6環烷基-羰基、-(CH 2) n-C 3-6環烷基、-(CH 2) n-(5-6)元單雜環基、    -(CH 2) n-(7-11)元稠雜環基、-(CH 2) n-(5-6)元單雜芳基、  -(CH 2) n-(8-10)元稠雜芳基,其中,n=0-6,環烷基、雜環基、雜芳基中的成環S原子可任選被氧化為S(O)或S(O) 2,成環C原子可任選被氧化為C(O),環烷基、雜芳基、雜環基可任選被一至多個獨立的C 1-3烷基、C 3-6環烷基取代。 在另外一個實施方案當中,式(I)為表1所述化合物。 在另外一個實施方案當中,式(I)為表1所述化合物1。 表1
序號 結構 序號 結構
1
Figure 02_image004
2
Figure 02_image006
3
Figure 02_image008
4
Figure 02_image010
5
Figure 02_image012
6
Figure 02_image014
7
Figure 02_image016
8
Figure 02_image018
9
Figure 02_image020
10
Figure 02_image022
11
Figure 02_image024
12
Figure 02_image026
13
Figure 02_image028
14
Figure 02_image030
15
Figure 02_image032
16
Figure 02_image034
17
Figure 02_image036
18
Figure 02_image038
19
Figure 02_image040
20
Figure 02_image042
21
Figure 02_image044
22
Figure 02_image046
23
Figure 02_image048
24
Figure 02_image050
25
Figure 02_image052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或者藥盒,還可以包括另外的抗癌劑或免疫抑制劑。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另外的抗癌劑從化學治療劑或放射治療劑中選擇,所述的化學治療劑從苯丁酸氮芥、異環磷醯胺、多柔比星、美沙拉嗪、沙利度胺、來那度胺、坦西莫司、依維莫司、氟達拉濱、紫杉醇、多西他賽、奧法木單抗、利妥昔單抗、替伊莫單抗、托莫西單抗、地塞米松、潑尼松、硼替佐米、噴司他丁、內皮抑素中選擇一種或組合選擇。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另外的免疫抑制劑從PD-l、PD-L1、CTAL-4、PD-L2、LAG3、TIM3、2B4、A2Ar、B7H1、B7H3、B7H4、BTLA、CD2、CD27、CD28、CD30、CD40、CN70、CD80、CD86、CD137、CD160、CD226、CD276、DR3、GAL9、GIRT、HAVCR2、HVEM、ICOS、KIR、LAIR1、LIGHT、MARCO、PS、OX40、SLAM、TIGHT、VISTA、VTCN1、抗體中選擇一種或組合選擇。 本發明還提供了式(I)所示多激酶抑制劑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立體異構體、晶型與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配體1(PD-1/PD-L1)的藥物組合物和藥盒在製備預防和/或治療由多激酶異常介導的癌症的藥物中的用途。 本發明還提供了式(I)所示多激酶抑制劑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立體異構體、晶型與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配體1(PD-1/PD-L1)抗體的藥物組合物或者藥盒,用於預防和/或治療由多激酶異常介導的癌症。 本發明還提供了預防和/或治療由多激酶異常介導的癌症的方法,其包括對物件施用式(I)所示多激酶抑制劑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立體異構體、晶型與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配體1(PD-1/PD-L1)抗體的組合物或者藥盒。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預防和/或治療癌症的式(I)所示多激酶抑制劑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立體異構體、晶型,其中,式(I)所示多激酶抑制劑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立體異構體、晶型與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配體1(PD-1/PD-L1)抗體聯合施用於個體。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預防和/或治療癌症的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配體1(PD-1/PD-L1)抗體,其中,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配體1(PD-1/PD-L1)抗體與式(I)所示多激酶抑制劑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立體異構體、晶型聯合施用於個體。 本發明還提供了式(I)所示多激酶抑制劑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立體異構體、晶型與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配體1(PD-1/PD-L1)抗體聯合預防和/或治療癌症中的用途。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在本發明提供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配體1(PD-1/PD-L1)抗體、式(I)所示多激酶抑制劑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立體異構體、晶型對癌症聯合治療有效的劑量。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PD-1抗體或PD-L1抗體的施藥頻率會隨疾病的類型和嚴重性而變化,例如PD-1抗體或PD-L1抗體的給藥頻率為一週一次、二週一次、三週一次、四周一次、五週一次、六週一次、七週一次、或八週一次。 在另外一個實施方案當中,所述的癌症包括肺癌、鱗狀上皮細胞癌、膀胱癌、胃癌、卵巢癌、腹膜癌、乳腺癌、頭頸癌、子宮內膜癌、宮體癌、直腸癌、肝癌、膽管癌、膽囊癌、胰腺癌、腎癌、腎盂癌、食管癌、食管腺癌、神經膠質瘤、甲狀腺癌、女性生殖系統癌症、神經纖維瘤病、骨癌、皮膚癌、腦癌、結腸癌、睪丸癌、口腔癌、咽癌、血液癌、大腸絨毛腺瘤、黑色素瘤、細胞瘤和肉瘤。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癌症是肺癌、膀胱癌、胃癌、卵巢癌、乳腺癌、肝癌、結腸癌、血液癌、黑色素瘤。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癌症是乳腺癌,例如原位導管癌、原位小葉癌、侵入性或浸潤性導管癌、侵入性或浸潤性小葉癌、炎性乳腺癌、三陰乳腺癌、乳頭佩吉特病、葉狀腫瘤、血管肉瘤或侵入性乳腺癌。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癌症是結腸癌,例如腺癌、胃腸類癌、胃腸間質瘤、原發性結腸直腸淋巴瘤、平滑肌肉瘤、鱗狀細胞癌、黏液腺癌、印戒細胞腺癌。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癌症是血液癌,例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B細胞淋巴瘤;例如B細胞惡性腫瘤。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癌症是肺癌,例如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癌症是復發性、難治性、轉移性癌症。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式(I)所示多激酶抑制劑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立體異構體、晶型及PD-1/PD-L1抑制劑的藥物組合物,可以組合在單一的劑型中使用,或者分別作為獨立的藥劑同時、先後或間歇施用於患者,給藥方式可以為口服、腸胃外、直腸或經肺給藥等。 在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藥盒、用途和方法的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配體1(PD-1/PD-L1)抗體為單克隆抗體。 在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藥盒、用途和方法的一些實施方案中,PD-1抗體選自具有抗PD-1效果的單抗類產品的任意一種或幾種。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PD-1抗體是鼠源抗體,例如InVivoMAb抗小鼠PD-1, 克隆號:RMP1-14。 在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藥盒、用途和方法的一些實施方案中,PD-L1抗體選自具有抗PD-L1效果的單抗類產品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PD-L1抗體還可以是鼠源抗體,例如InVivoMAb抗小鼠PD-L1 (B7-H1),克隆號:10F.9G2 (IgG2b)。 無論是單一的劑型還是獨立的藥劑,都可以根據藥物的性質,配合合適的載體或輔料,製備成合適的藥劑,例如用於口服給藥時,所述藥物組合物可製成常規的固體製劑,如片劑、膠囊劑、丸劑、顆粒劑等;也可製成口服液體製劑,如口服溶液劑、口服混懸劑、糖漿劑等。製成口服製劑時,可以加入適宜的填充劑、黏合劑、崩解劑、潤滑劑等。用於腸胃外給藥時,所述藥物組合物可製成注射劑、包括注射液、注射用無菌粉末與注射用濃溶液。製成注射劑時,可採用現有製藥領域中的常規方法生產,配置注射劑時,可以不加入附加劑,也可以根據藥物的性質加入適宜的附加劑。用於直腸給藥時,所述藥物組合物可製成栓劑等。用於經肺給藥時,所述藥物組合物可製成吸入劑或噴霧劑等。 本發明還提供了使用本發明藥物組合物或者藥盒治療癌症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有需要的患者給藥治療有效量的本發明藥物組合物或者試劑盒中的有效成分。 本發明所述的“治療有效量”是指當給藥到患者時至少能夠減輕患者病症的症狀的藥物組合物或者藥盒治療癌症的量。包含“治療有效量”的實際量會根據多種情況而變化,多種情況包括但不限於所治療的特定病症、病症的嚴重程度、患者的體格和健康狀況以及給藥途徑。熟練的醫療從業者可容易地使用醫療領域中已知的方法確定合適的量。 術語“藥物組合物”是指由多於一種活性成分的混合或組合,並且包括活性成分的固定和非固定組合。術語“固定組合”是指活性成分例如式I化合物和一種或多種組分均以單一實體或劑量的形式同時施用於患者。術語“非固定組合”是指活性成分例如式I化合物和一種或多種組分作為分開的實體同時、分開或順序地(沒有特定時間限制)施用於患者。後者也適用於雞尾酒療法,例如三種或更多種活性成分的施用。 用於預防或治療癌症的“物件”或“個體”指分類為哺乳動物的任意動物,包括人類,馴養動物和農場動物,及動物園動物、運動動物或寵物動物,如狗、馬、貓、牛等。優選地,該哺乳動物是人。物件或個體可以是患者。 術語“治療”是指給予患者有效量的藥物,減緩或者治癒患者不想要的生理學變化或病症,諸如過度增殖性狀況,諸如癌症的生長、形成或擴散,以獲得有利或期望的臨床結果,包括但不限於:緩解症狀、削弱疾病的程度、疾病狀態穩定(即不惡化)、延遲或減緩疾病進展、改善或減輕疾病狀態、及消退(無論是部分的還是完全的),無論是可檢測的還是不可檢測的。 術語“治療”可以包括新輔助治療和輔助治療。 “新輔助治療”是指對於初始腫瘤患者,在計畫中的手術治療或者手術加放療的局部治療前進行的全身系統性治療。根據不同的腫瘤類型,新輔助治療手段可能是化療、內分泌、靶向、免疫或者放療。新輔助治療的目的是提供即刻系統性治療,從而潛在根治微轉移,所述微轉移在其它情況中在遵循手術,繼之以系統性療法的標準順序時會增殖。新輔助治療也可以幫助縮小腫瘤大小,從而容許最初不能切除的腫瘤的完全切除或者保留器官及其功能的部分。此外,新輔助治療允許藥物效力的體內評估,其可以指導隨後治療的選擇。 “輔助治療”是指在確定性手術(其中不能檢出殘餘疾病的證據)之後給予的療法,以消滅體內任何殘留的癌細胞,用於降低腫瘤復發或者向其他部位散播的可能性。治療手段與新輔助治療大致相同。輔助療法的目標是預防癌症復發,及因此降低癌症相關死亡的機會。輔助療法在本文中明確排除新輔助治療。 術語“聯合治療有效”是指當分開或一起(同時、獨立地或在時間間隔內分開地)施用,以治療需要的受試者例如溫血動物特別是人時,顯示協同作用。 術語“協同作用”是指兩種活性成分(例如式I化合物和所述抗PD-L1抗體)產生的作用,它的積極效果包括:大於加和的效果、額外有利效果(如任一成分未曾發現的其它治療作用)、副作用減少、第一種和第二種活性成分的一種或兩種處於非有效劑量時可以獲得聯合治療作用,以及兩種活性成分具有更強的協同作用。協同作用的積極效果不限於此,還可以包括其他的積極效果。 發明詳述 本發明所述的“鹵素”是指氟、氯、溴和碘等,優選氟和氯。 本發明所述的“鹵代”是指取代基中的任一氫原子可被一個或多個相同或不同的鹵素取代。“鹵素”如前文所定義。 本發明所述“C 1-6烷基”指含有1-6個碳原子的烴部分去除一個氫原子衍生的直鏈或支鏈的烷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異戊基、2-甲基丁基、新戊基、1-乙基丙基、正己基、異己基、4-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1-甲基戊基、3,3-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1,1-二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2-乙基丁基和1-甲基-2-甲基丙基等。所述“C 1-4烷基”指含有1-4個碳原子的上述實例。 本發明所述的“C 1-6烷氧基”是指前文所定義的“C 1-6烷基”通過氧原子與母體連接的基團,即“C 1-6烷基-O-”基團,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異丙氧基、正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新戊氧基和正己氧基等。所述的“C 1-4烷氧基” 指含有1-4個碳原子的上述實例,即“C 1-4烷基-O-”基團。 本發明所述的“C 1-6烷基磺醯基”、“C 1-6烷基羰基”分別指C 1-6烷基-S(O) 2-、C 1-6烷基-C(O)-;所述“C 1-6烷基”如前文所定義,優選為“C 1-4烷基”。 本發明所述的“C 3-6環烷基氧基”、“C 3-6環烷基氨基”、“C 3-6環烷基磺醯基”、C 3-6環烷基羰基是指C 3-6環烷基分別與O、NH、S(O) 2、C(O)連接形成的基團。 本發明所述的“環烷基”、“芳基”、“雜環基”及“雜芳基”,包括單環系統和稠環系統(雙環系統或者多環系統)。單環是指僅以一個環的形式存在,稠環是指兩個及兩個以上環以並、螺、橋的連接方式所形成的多環系結構。所述的並環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環狀結構彼此共用兩個相鄰的環原子(即共用一個鍵)所形成的稠環結構。所述的橋環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環狀結構彼此共用兩個非相鄰的環原子所形成的稠環結構。所述的螺環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環狀結構彼此共用一個環原子所形成的稠環結構。本發明以原子個數所限定的環烷基、芳基、雜環基、雜芳基,在不特別指明的情況下,包括所能夠形成的單環和稠環結構。 本發明所述的“環烷基”,是指單環環烷基,雙環環烷基系統或者是多環環烷基系統。這些基團可以飽和或不飽和、但不是芳族。單環環烷基可以為C 3-8環烷基,C 3-6環烷基、C 5-8環烷基等,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環丙烷基、環丁烷基、環戊烷基、環己烷基、環庚烷基、環辛烷基、環丁烯基、環戊烯基、環己烯基、1,4-環己二烯基、環庚烯基、1,4-環庚二烯基、環辛烯基、1,5-環辛二烯基等。並環環烷基可以為C 6-12元並環環烷基、C 7-10元並環環烷基,其代表性實例包括但不限於雙環[3.1.1]庚烷、雙環[2.2.1]庚烷、雙環[2.2.2]辛烷、雙環[3.2.2]壬烷、雙環[3.3.1]壬烷和雙環[4.2.1]壬烷。螺環環烷基,可以為C 6-12元螺環基、C 7-11元螺環基等,其實例包括但不限於:
Figure 02_image054
Figure 02_image056
Figure 02_image058
Figure 02_image060
Figure 02_image062
Figure 02_image064
Figure 02_image066
Figure 02_image068
。所述的橋環環烷基可以為C 6-12元橋環基、C 7-11元橋環基,其實例包括但不限於:
Figure 02_image070
Figure 02_image072
Figure 02_image074
Figure 02_image076
Figure 02_image078
Figure 02_image080
Figure 02_image082
。 本發明所述的“C 3-14元環烷基”、“C 3-10元環烷基”、“C 3-6元環烷基”,在不特別指明的情況下,包括所能夠形成的單環和稠環結構。 本發明所述的“雜環基”是指至少一個環碳原子被選自O、S、N的雜原子替代的非芳香性的環狀基團,優選1-3個雜原子,同時包括碳原子、氮原子和硫原子可以被氧代。 “雜環基”,是指單環雜環基、雙環雜環基系統或多環雜環基系統,包括飽和、部分飽和的雜環基,但不包括芳環。單雜環基可以為3-8元雜環基、3-8元飽和雜環基、3-6元雜環基、4-7元雜環基、5-7元雜環基、5-6元雜環基、5-6元含氧雜環基、5-6元含氮雜環基、5-6元飽和雜環基等。單雜環基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氮雜環丙烷基、氧雜環丙烷基、硫雜環丙烷基、氮雜環丁烷基、氧雜雜環丁烷基、硫雜環丁烷基、四氫呋喃基、四氫吡咯基、四氫噻吩基、咪唑烷基、吡唑烷基、1,2-噁唑烷基、1,3-噁唑烷基、1,2-噻唑烷基、1,3-噻唑烷基、四氫-2H-吡喃基、四氫-2H-噻喃基、呱啶基、呱嗪基、嗎啉基、1,4-二氧雜環己烷基、1,4-氧硫雜環己烷基;部分飽和雜環基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4,5-二氫異噁唑基、4,5-二氫噁唑基、2,5-二氫噁唑基、2,3-二氫噁唑基、3,4-二氫-2H-吡咯基、2,3-二氫-1H-吡咯基、2,5-二氫-1H-咪唑基、4,5-二氫-1H-咪唑基、4,5-二氫-1H-吡唑基、4,5-二氫-3H-吡唑基、4,5-二氫噻唑基、2,5-二氫噻唑基、2H-吡喃基、4H-吡喃基、2H-噻喃基、4H-噻喃基、2,3,4,5-四氫吡啶基、1,2-異噁嗪基、1,4-異噁嗪基或6H-1,3-噁嗪基等。稠雜環包括並雜環基、螺雜環基、橋雜環基,可以是飽和的、部分飽和的或不飽和的,但不是芳香性的。稠雜環基是稠合到苯環、5元或6元的單環環烷基、5元或6元單環環烯基、5元或6元單環雜環基或5元或6元單環雜芳基的5元或6元單環雜環基環。所述的並雜環基可以為6-12元並環基、7-11元並環基、6-10元並環基、6-12元飽和並環基、7-11元飽和並環基、,其實例包括但不限於:3-氮雜雙環[3.10.]己烷基、3,6-二氮雜雙環[3.2.0]庚烷、3,8-二氮雜雙環[4.2.0]辛烷基、3,7-二氮雜雙環[4.2.0]辛烷基、八氫吡咯並[3,4-c]吡咯、八氫吡咯並[3,4-b]吡咯、八氫吡咯並[3,4-b][1,4]噁嗪基、八氫-1H-吡咯並[3,4-c]吡啶、2,3-二氫苯並呋喃-2-基、2,3-二氫苯並呋喃基-3-基、二氫吲哚-1-基、二氫吲哚-2-基、二氫吲哚3-基、2,3 二氫苯並噻吩-2 基、八氫-1H-吲哚基、八氫苯並呋喃基。 所述的螺雜環基可以為6-12元螺雜環基、7-11元螺雜環基、7-11元飽和螺雜環基、6-12元飽和螺環基,其實例包括但不限於:
Figure 02_image084
Figure 02_image086
Figure 02_image088
Figure 02_image090
Figure 02_image092
Figure 02_image094
Figure 02_image096
Figure 02_image098
Figure 02_image100
Figure 02_image102
Figure 02_image104
。 所述的橋雜環基可以為6-12元橋雜環基、7-11元橋雜環基、6-12元飽和橋環基、7-11元飽和橋雜環基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
Figure 02_image106
Figure 02_image108
Figure 02_image110
Figure 02_image112
Figure 02_image114
Figure 02_image116
Figure 02_image118
Figure 02_image120
Figure 02_image122
Figure 02_image124
Figure 02_image126
Figure 02_image128
。 本發明所述的5-14元雜環基、5-11元雜環基、5-10元雜環基、6-10元雜環基、7-11元雜環基、7-11元飽和雜環基,在不特別指明的情況下,包括所能夠形成的單環和稠環結構。 本發明所述的芳基,是指芳香性的環狀基團,包括指單環系統、雙環系統或多環系統,可以為6-14元芳基,包括“6-8元單環芳基”,例如苯基、環辛烯基等;包括“8-14元稠環芳基”,例如戊搭烯、萘、菲等。 本文所用的術語“雜芳基”是指至少一個環碳原子被選自O、S、N的雜原子替代的芳香性的環狀基團,優選1-3個雜原子,同時包括碳原子、硫原子被氧代的情況,例如碳原子被C(O)、S(O)、S(O) 2替代。雜芳基包括單雜芳基和稠雜芳基,可以是5-14元雜芳基、5-10元雜芳基、5-7元雜芳基、5-6元雜芳基、8-10元雜芳基,單雜芳基的代表性實例包括但不僅限於呋喃基、咪唑基、異噁唑基、噻唑基、異噻唑基、噁二唑基、噁唑基、異噁唑基、吡啶基、噠嗪基、嘧啶基、吡嗪基、吡唑基、吡咯基、四唑基、噻二唑基、噻唑基、噻吩基、三唑基和三嗪基。稠雜芳基是指稠合到苯基、環烷基、環烯基、雜環基或雜芳基的雙環或多環系統。稠雜芳基可以為8-12元雜芳基、8-10元雜芳基、9-10元雜芳基,代表性例子包括但不限於苯並咪唑基、苯並呋喃基、苯並噻吩基、苯並噻吩基、苯並噁二唑基、苯並噻唑基、噌啉基、5,6二氫喹啉-2-基、5,6-二氫異喹啉-1-基、吲唑基、吲哚基、異喹啉基、萘啶基、嘌呤基、喹啉基、5,6,7,8-四氫喹啉-2-基、5,6,7,8-四氫喹啉基、5,6,7,8-四氫喹啉-4-基、5,6,7,8-四氫異喹啉-1-基、4,5,6,7-四氫並[c][1,2,5]噁二唑和6,7-二氫並[c][1,2,5]噁二唑-4(5H)酮基。在某些實施方案中,稠雜芳基是稠合到苯環、5元或6元單環環烷基、5元或6元單環環烯基、5元或6元單環式雜環基或5元或6元單環雜芳基的5元或6元單環雜芳環。 本發明所述的5-14元雜芳基、5-10元雜芳基、6-10元雜芳基、5-6元雜芳基、8-10元雜芳基,在不特別指明的情況下,包括所能夠形成的單環和稠環結構。 術語“PD-1”是指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術語“PD-L1”是指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配體1 (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 術語“抗體”是指具有至少一個抗原結合結構域的抗原結合蛋白。抗體分子借助於特異性結合位點與抗原上的特異性抗原決定簇或表位結合。其由四個多肽(兩條相同的重鏈和兩條相同的輕鏈)組成,連接形成“Y”形分子。每條重鏈由重鏈可變區(V H)和重鏈恒定區組成。重鏈恒定區由三個或四個恒定結構域(CH 1、CH 2、CH 3和CH 4,取決於抗體種類或同種型)構成。每條輕鏈由輕鏈可變區(V L)和具有一個結構域的輕鏈恒定區C L構成。V L和V H區位於“Y”形抗體分子的末端。 術語“可變區”或“可變結構域”是指參與抗原結合分子與抗原結合的抗體重鏈或輕鏈的結構域。天然抗體的重鏈和輕鏈的可變結構域(分別為V H和V L)通常具有相似的結構,其中每個結構域包含四個保守框架區(FR)和三個高變區(HVR)。參見例如,Kindt等人,Kuby Immunology,第6版,W.H.Freeman and Co.,第91頁(2007)。單個V H或V L結構域可足以賦予抗原結合特異性。 術語“高變區”或“HVR”是指抗體可變結構域在序列中高變(“互補決定區”或“CDR”)和/或形成結構上限定的環(“高變環”)和/或含有抗原接觸殘基(“抗原接觸點”)的區域。 本發明的“抗體”表現出期望的生物活性或結合活性的抗體的任意形式。因而,它以最寬的含義使用,並具體地涵蓋,但不限於,單克隆抗體(包括全長單克隆抗體)、多克隆抗體、多特異性抗體(例如,雙特異性抗體)、人源化的和靈長類源化的抗體、全人抗體、嵌合抗體、鼠源抗體和駱駝源化的單結構域抗體。“親本抗體”是為了預期用途修飾抗體(諸如在小鼠中產生的用於用作人治療劑的親本抗體的人源化)之前將免疫系統暴露於抗原而得到的抗體。 本發明的PD-1抗體或PD-L1抗體可以是鼠源抗體、嵌合抗體、人源化抗體或全人抗體。 術語“鼠源抗體”是由鼠類針對特異抗原產生的抗體,通常指小鼠B淋巴細胞產生的抗體。在大多情況下,該鼠源抗體為雜交瘤細胞產生的單克隆抗體。 術語“嵌合抗體”是指這樣的抗體:其中重鏈和/或輕鏈的部分與源自特定物種(例如,人)或屬於特定抗體類別或亞類的抗體中的對應序列相同或同源,同時所述鏈的其餘部分與源自另一個物種(例如,小鼠)或屬於另一個抗體類別或亞類的抗體以及這樣抗體的片段中的對應序列相同或同源,只要它們表現出期望的生物活性即可。 術語“全人抗體”是指僅包含人免疫球蛋白蛋白序列的抗體。如果在小鼠中、在小鼠細胞中或在源自小鼠細胞的雜交瘤中產生的話,全人抗體可以含有鼠碳水化合物鏈。類似地,“小鼠抗體”或“大鼠抗體”是指分別僅包含小鼠或大鼠免疫球蛋白序列的抗體。 術語“人源化抗體”是指抗體中抗原結合位點來源於非人物種且可變區框架來源於人免疫球蛋白序列。人源化抗體在框架區中可包含置換,使得該框架可能不是表達的人免疫球蛋白或種系基因序列的精確拷貝。 術語“單克隆抗體”(mAb)是指單一分子成的抗體分子。單克隆抗體組合物顯示出對於特定表位元的單一結合特異性和親和力,或就雙特異性單克隆抗體而言,顯示出對於兩種不同表位的雙重結合特異性。mAb是分離的抗體的一個例子。通過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雜交瘤技術、重組技術、轉基因技術或其它技術,可以生產mAb。 術語“PD-1抗體”是指特異性結合至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PD-1)或其可溶性片段且阻斷配體與PD-1的結合,從而引起PD-1的競爭性抑制及PD-1介導的T細胞活化抑制的的任何抗體。 例示性PD-1抗體可以是InVivoMAb抗小鼠PD-1,克隆號:RMP1-14。 術語“PD-L1抗體”指特異性結合至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配體1(PD-L1)或其可溶性片段且阻斷配體與PD-1的結合,從而引起PD-1的競爭性抑制及PD-1介導的T細胞活性抑制的的抗體。 例示性PD-L1抗體可以是InVivoMAb抗小鼠PD-L1 (B7-H1),克隆號:10F.9G2 (IgG2b)。
根據下述實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然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理解,實施例所描述的內容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應當也不會限制本發明。 縮略詞表 Qd:每日一次;Q3d:每三日一次;MC:甲基纖維素;DMSO:二甲基亞碸;IP.:腹腔給藥;PO:口服給藥;QD:一天給藥1次;BIW:每週給藥兩次; 實施例1:中間體1-(4-甲氧基苄基)-5-甲基-4-硝基-1 H-吡唑-3-胺的合成
Figure 02_image130
步驟1: N-(5-甲基-1 H-吡唑-3-基)乙醯胺的合成
Figure 02_image132
稱量5-甲基-1 H-吡唑-3-胺(300 g, 3.09 mol, 1.0 eq)於 5 L圓底燒瓶中,室溫下加水(2800 mL),機械攪拌溶解,再分批加入碳酸氫鈉(780 g, 9.28 mol, 3 eq),加完後繼續攪拌30分鐘,然後向反應體系中緩慢滴加乙酸酐(592 ml, 6.2 mol, 2 eq),控制滴加速度,約1小時加完,此時產生大量泡沫狀白色固體。升溫至100℃攪拌反應2小時,固體逐漸溶解至澄清,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攪拌過夜即有大量白色晶狀固體析出。另一批5-甲基-1 H-吡唑-3-胺(300 g) 平行投料,反應完畢後,兩批合併過濾,固體用水洗(500 mL×2),乾燥,得白色固體(554 g,產率62 %)。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 δ (ppm) : 10.32 (s, 1H), 6.21 (s, 1H), 2.18 (s, 3H), 1.97 (s, 3H)。 步驟2: N-(5-甲基-4-硝基-1 H-吡唑-3-基)乙醯胺的合成
Figure 02_image134
將濃硫酸(2 L, 約36.8 mol, 9.2 eq)置於5 L圓底燒瓶中,冰水浴冷卻,機械攪拌下分批加入 N-(5-甲基-1 H-吡唑-3-基)乙醯胺(554 g, 3.98 mol, 1 eq),1小時加完,繼續攪拌至固體完全溶解,然後向體系中滴加發煙硝酸(250 mL, 約5.7 mol, 1.4 eq),控制溫度小於15℃,2小時加完。繼續反應15分鐘後LC-MS檢測反應完全,機械攪拌下,將反應體系緩慢傾倒於5 L碎冰水中,立刻析出大量白色固體,靜置過夜,過濾,固體用水洗(1000 mL×2),紅外乾燥,得白色固體(587 g, 產率80 %)。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 δ (ppm) : 10.22 (s, 1H), 2.44 (s, 1H), 2.13 (s, 3H)。 步驟3:5-甲基-4-硝基-1 H-吡唑-3-胺的合成
Figure 02_image136
在5 L四口圓底燒瓶中加入水(1.1 L)和濃鹽酸(1 L,約12 mol,4 eq),逐漸升溫於80℃,機械攪拌下分批加入 N-(5-甲基-4-硝基-1 H-吡唑-3-基)乙醯胺(587 g, 3 mol, 1 eq),約1小時加完,於100℃繼續回流約1小時至體系澄清,冷卻後過濾,除去不溶物,濾液減壓濃縮,粗品用甲基叔丁基醚打漿,過濾,濾餅乾燥得桔黃色固體(610 g粗品)。 步驟4:1-(4-甲氧基苄基)-5-甲基-4-硝基-1 H-吡唑-3-胺的合成
Figure 02_image138
將5-甲基-4-硝基-1 H-吡唑-3-胺鹽酸鹽(200 g,1.12 mol,1 eq) 置於3 L圓底燒瓶中,室溫下加DMF(1.8 L),機械攪拌溶解,再分批緩慢加入碳酸鉀(335 g, 2.42 mol, 2.1 eq),約40分鐘加完,然後滴加4-甲氧基苄氯(177 g, 1.13mol, 1 eq),30分鐘加完,室溫攪拌過夜,TLC和LC-MS檢測剩餘少量原料。另外兩批5-甲基-4-硝基-1 H-吡唑-3-胺鹽酸鹽(200 g,1.12 mol)平行投料,反應完畢後過濾,濾液合併,減壓濃縮至於剩餘一半溶劑,攪拌下倒入冰水(約2.5 L)中,析出棕黃色固體,靜置過夜。濾餅用DCM洗(1000 mL×3),減壓濃縮,殘留物倒入冰水中(約1000 mL),析出棕黃色固體,靜置過夜。合併過濾上述析出的固體,水洗(500 mL×2),真空乾燥後用乙酸乙酯打漿,過濾,乾燥後得黃色固體(268 g,收率:30 %)。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 δ (ppm) : 7.18 (d, J= 8.6 Hz, 2H ), 6.90 (d, J= 8.6 Hz, 2H ), 6.18 (s, 2H), 5.09 (s, 2H), 3.73 (s, 3H), 2.56 (s, 3H)。 實施例2:中間體(6-溴-4-碘-吡啶-3-基)(2-氯苯基)甲酮的合成
Figure 02_image140
步驟1:(6-溴吡啶-3-基)(2-氯苯基)甲醇的合成
Figure 02_image142
向2 L四口燒瓶中加入無水四氫呋喃(500 mL)和2,5-二溴吡啶(100.0 g, 0.42 mol, 1.0 eq),攪拌下冰水浴降溫至2℃,滴加異丙基氯化鎂(210.5 mL, 2.0 M, 0.42 mol, 1.0 eq),控制溫度不超過10℃,約0.5 h滴完。室溫(20℃)攪拌1 h,再用冰水浴降溫至10℃,滴加2-氯苯甲醛(62.3g, 0.443 mol, 1.05 eq)的四氫呋喃(200 mL)溶液,約0.5 h滴完。10℃攪拌2 h,TLC顯示反應結束。向反應體系中加入飽和氯化銨水溶液(300 mL),攪拌10分鐘後,分液,有機相濃縮得黃色油狀物。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1.0 L×2),與前面所得的黃色油狀物合併,水洗(500 mL),飽和食鹽水洗滌(500 mL),無水Na 2SO 4乾燥,濃縮得到棕色油狀物(140 g粗品)。 步驟2:(6-溴吡啶-3-基)(2-氯苯基)甲酮的合成
Figure 02_image144
將(6-溴吡啶-3-基)(2-氯苯基)甲醇(140 g粗品)於DCM(1.3 L)中,加入TEMPO(1.51 g, 9.4 mmol)和NaBr (1.92 g, 18.8 mmol)。冰水浴降溫至3℃,滴加用NaHCO 3(45.0 g)中和的NaClO水溶液(1.34 mol/L, 600 L, 0.71 mol),滴加過程中溫度不超過20℃。滴完後攪拌10分鐘,TLC顯示反應結束。分液,水相用DCM萃取(1.0 L),合併有機相,水洗(1.0 L),飽和食鹽水洗滌(1.0 L),無水Na 2SO 4乾燥,濃縮後得到黃色油狀物,粗品用(150 mL 甲基叔丁基醚/500 mL 石油醚)打漿後得到黃色固體(50.3 g, 產率:兩步39.7%)。 步驟3:(6-溴-4-碘-吡啶-3-基)(2-氯苯基)甲酮的合成
Figure 02_image146
氮氣保護下,向2 L四口燒瓶中加入四甲基呱啶鋰/氯化鎂溶液(281 mL, 1.5 mol/L, 0.43 mol, 2.5 eq),乾冰/乙醇浴降溫至-65℃,滴加(6-溴吡啶-3-基)(2-氯苯基)甲酮(50.0 g, 0.17 mol, 1.0 eq)的四氫呋喃(50 mL)溶液,約0.5 h加畢。然後升溫至-45℃攪拌1 h,再降溫至-65℃,滴加I 2(129.3 g,0.51 mol,3.0 eq)的四氫呋喃(400 mL)溶液,約1 h加畢。攪拌20分鐘後,TLC顯示反應結束。向反應體系中加入飽和氯化銨水溶液(500 mL)和飽和NaHSO 3水溶液(500 mL),攪拌15 分鐘,過濾,不溶物用乙酸乙酯洗滌(500 mL×2),合併濾液,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1.0 L×2),合併所有有機相,水洗(800 mL),飽和食鹽水洗滌(800 mL),無水Na 2SO 4乾燥,濃縮得到黃色固體,用甲基叔丁基醚(500 mL)/石油醚(500 mL)打漿,乾燥後得到黃色固體(30 g, 產率: 41.8%)。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ppm): 7.38-7.50 (m, 2H), 7.51-7.65 (m, 2H), 8.17 (s, 1H), 8.24 (s, 1H). 實施例3:中間體(6-溴-4-((1-(4-甲氧基苄基)-5-甲基-4-硝基-1 H-吡唑-3-基)氨基)吡啶-3-基)(2-氯苯基)甲酮的合成
Figure 02_image148
步驟1:(6-溴-4-((1-(4-甲氧基苄基)-5-甲基-4-硝基-1 H-吡唑-3-基)氨基)吡啶-3-基)(2-氯苯基)甲酮的合成
Figure 02_image150
取1-(4-甲氧基苄基)-5-甲基-4-硝基-1 H-吡唑-3-胺(14.92 g, 56.9 mmol),加入無水四氫呋喃(100 mL),氮氣保護下攪拌溶解,冰浴下分批加入NaH(質量分率40%, 4.82 g, 0.11 mol),加完攪拌1小時,滴加(6-溴-4-碘-吡啶-3-基)(2-氯苯基)甲酮(20 g, 47.4 mmol)的四氫呋喃溶液(100 mL)。室溫反應16小時,TLC檢測反應完全,加入甲醇(30 mL)淬滅反應,再加入飽和氯化銨溶液(50 mL),過濾,得到黃色產物(25g, 收率80%)。 1H-NMR (400 MHz, DMSO- d 6 ): 12.36 (s, 1H), 8.77 (s, 1H), 8.11 (s, 1H), 7.66-7.53 (m, 4H), 7.33 (d, J=8.8 Hz, 1H), 7.33 (d, J=8.8 Hz, 1H), 6.96 (d, J=8.8 Hz, 1H), 5.39 (s, 2H), 3.75 (s, 3H), 2.73(s, 3H). 實施例4:4-(5-(2-氯苯基)-3-甲基-2,10-二氫吡唑[4,3- b]吡啶並[4,3- e][1,4]二氮雜䓬-8-基)嗎啉的合成(化合物1)
Figure 02_image152
步驟1:(6-溴-4-((5-甲基-4-硝基-1 H-吡唑-3-基)氨基)吡啶-3-基)(2-氯苯基)甲酮的合成
Figure 02_image154
取(6-溴-4-((1-(4-甲氧基苄基)-5-甲基-4-硝基-1 H-吡唑-3-基)氨基)吡啶-3-基)(2-氯苯基)甲酮(中間體1-4)(0.80 g, 1.4 mmol)溶解於DCM(2 mL)中,滴入三氟乙酸(10 mL),升溫70℃,反應4小時,LC-MS檢測反應完全。冷卻,真空濃縮得到黃色固體(1.0 g粗品)。 步驟2:8-溴-5-(2-氯苯基)-3-甲基-2,10-二氫吡唑並[4,3- b]吡啶並[4,3- e][1,4]二氮雜䓬的合成
Figure 02_image156
取(6-溴-4-((5-甲基-4-硝基-1 H-吡唑-3-基)氨基)吡啶-3-基)(2-氯苯基)甲酮(1.0 g粗品),加入2-甲基四氫呋喃(15 mL)溶解後,加入二水合二氯化錫(3.2 g, 14.2 mmol),升溫至100℃反應16小時,LC-MS顯示反應完全。加入氫氧化鈉水溶液調pH=10,經矽藻土過濾,加入2-甲基四氫呋喃萃取,濃縮,粗品經矽膠柱層析(二氯甲烷:甲醇=30:1)純化得到產物(60 mg, 兩步產率10.7%)。 步驟3:4-(5-(2-氯苯基)-3-甲基-2,10-二氫吡唑[4,3- b]吡啶並[4,3- e][1,4]二氮雜䓬-8-基)嗎啉的合成
Figure 02_image158
取8-溴-5-(2-氯苯基)-3-甲基-2,10-二氫吡唑並[4,3- b]吡啶並[4,3- e][1,4]二氮雜䓬(60 mg, 0.16 mmol),加入DMSO(2 mL)溶解後,氮氣保護下加入嗎啡啉(14 mg, 0.20 mmol),升溫至110℃反應6小時,LC-MS顯示反應完全。將反應液倒入水(10 mL)中,加入二氯甲烷萃取(20 mL×2),濃縮,粗品經矽膠柱層析(二氯甲烷:甲醇=20:1)純化得到產物(16 mg, 產率:25%)。 1H-NMR (400 MHz, DMSO- d 6 ): 11.56 (s, 1H), 8.29 (s, 1H), 7.33-7.47 (m, 4H), 6.88 (s, 1H), 5.96 (s, 1H), 3.62 (m, 4H), 3.33 (m, 4H), 1.97 (s, 3H). 分子式:C 20H 19ClN 6O 分子量:394.86 LC-MS (Pos, m/z)=394.96[M+H +]. 實施例5 本發明化合物聯合PD-1抗體對小鼠結腸癌細胞CT26.wt皮下同種移植腫瘤模型的體內藥效學研究 測試物:本發明中的化合物1,其結構見前文所示。 動物、細胞、試劑&儀器: CT26.wt細胞:小鼠結腸癌細胞,來源於中國科學院細胞庫 Balb/c小鼠,6-8周雌性,來源於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科技有限公司 PD-1抗體:InVivoMAb抗小鼠PD-1, 克隆號:RMP1-14,公司:BioXcell,貨號:BE0146, 試驗方法: (1)荷瘤小鼠構建與分組 CT26.wt細胞體外單層培養,培養條件為RPMI1640 培養基中加10%熱滅活胎牛血清和1%青黴素-鏈黴素雙抗,37℃、5% CO 2培養。按照1:3比例傳代處理。當細胞呈指數生長期時,收取細胞,計數,接種。 將含有約 1 × 10 6個CT26.wt細胞的0.1 mL細胞懸液(細胞懸於無血清基礎RPMI1640培養基) 皮下接種於雌性Balb/c小鼠的左側背部皮膚。待腫瘤平均體積達到約100 mm 3時開始分組給藥。分組方法:給藥前稱重動物,測量瘤體積。根據瘤體積採用區組設計分組,每組8只小鼠。 (2)給藥方案 按照如下表2進行給藥。 表2 給藥方式
組  別 劑量(mg/kg) 給藥途徑 給藥頻率 給藥週期
溶媒對照(Vehicle) 0 PBS:IP. 0.5%MC:PO. PBS:BIW 0.5%MC:QD. 1-14天
化合物1 15 PO. QD. 1-14天
PD-1抗體 10 IP. BIW. 1-14天
化合物1 PD-1抗體 15 10 化合物1:PO. PD-1抗體:IP. 化合物1:QD. PD-1抗體:BIW. 1-14天 1-14天
IP.:腹膜內給藥;PO.:口服給藥;QD.:一天給藥1次;BIW:每週給藥兩次; (3)實驗觀察指標 每天監測動物的健康狀況及死亡情況,每週測量兩次體重以及瘤體積,末次給藥後收集樣本。腫瘤體積大小的療效用TGI%評價,相對腫瘤抑制率TGI(%):TGI=1-T/C(%)。T/C % 為相對腫瘤增值率,即在某一時間點,治療組和對照組相對腫瘤體積的百分比值。T和C分別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在某一特定時間點的相對腫瘤體積(RTV)。計算公式為:T/C % = T RTV/ C RTV×100%(T RTV:治療組平均RTV;C RTV:溶媒對照(Vehicle)組平均RTV;RTV=V t/V 0,V 0為分組時該動物的瘤體積,V t為治療後該動物的瘤體積。 (4)結果 表3 聯合PD-1抗體對CT26.wt荷瘤小鼠腫瘤生長的影響 (第13天)
組別 動物數 腫瘤體積 (mm 3) TGI (%) a
溶媒對照(Vehicle) 8 2202 ± 247 --
化合物1 8 1150 ± 142 48
PD-1抗體 8 1771 ± 223 19
化合物1+PD-1抗體 8 754 ± 108 66
注: a :TGI:腫瘤體積抑制率。 由表3和附圖1可見,本發明化合物聯用PD-1抗體對CT26.wt細胞同種移植瘤模型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明顯的聯用增強藥效的效果,說明本發明化合物聯合PD-1抗體用於免疫腫瘤治療,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潛力。 實施例6 本發明化合物對Hela細胞內IDO蛋白水準的調控研究 (1)細胞、試劑&儀器 細胞:Hela細胞,來源於Cobioer公司。 試劑:DMEM培養基,胎牛血清,青黴素,鏈黴素,γ干擾素(IFN-γ)來源於SinoBiological,蛋白上樣緩衝液,RIPA蛋白裂解液,蛋白酶抑制劑,BCA蛋白含量測定試劑盒,三羥甲基氨基甲烷,十二烷基硫酸鈉,過硫酸銨,30%Acry-Bis溶液,磷酸鹽緩衝液,吐溫20,牛血清白蛋白,GAPDH抗體(兔)來源於CST公司,IDO-1抗體(兔)來源於CST公司,抗兔二抗來源於CST公司,蛋白Marker。 儀器:冷凍離心機,軌道式振動儀,Nanodrop超微量核酸分析儀,轉膜儀,電泳儀,凝膠成像系統。 (2)試驗方法 細胞培養及鋪板:Hela細胞以含有10%胎牛血清和1%青黴素-鏈黴素雙抗的DMEM培養基,置於37℃、 5% CO 2水套培養箱中培養。按照1:4比例傳代處理,當細胞呈指數生長期時收取細胞,計數後,以5×10 5個細胞/孔密度鋪於6孔細胞培養板中,培養過夜。 化合物稀釋:化合物1以DMSO溶解,制為10mM儲存液後,以DMSO按照10倍梯度稀釋3個濃度(1,0.1,0.01mM),製成1000×化合物稀釋母液。 加藥孵育:細胞接種培養過夜後,每孔加入1μL相應化合物稀釋母液(1000×),得到4個終濃度為10000,1000,100,10nM的加藥孔(DMSO含量1‰),陽性以及陰性對照孔分別加入1μL DMSO,加藥孔以及陽性對照孔同時加入終濃度為50ng/mL的γ干擾素,共同孵育16h。 收集細胞總蛋白:孵育完成後,收集各組細胞至於離心管中,以預冷PBD清洗2次。置於冰上,每孔加入40μL含蛋白酶抑制劑的預冷RIPA蛋白裂解液,振盪裂解30min後,12000rpm離心10min,收集上清。 蛋白含量測定及樣本配置:使用BCA試劑盒,使用Nanodrop測量每孔蛋白含量,按照檢測結果,加入加樣緩衝液以及裂解液調整至20μg蛋白/10μL體系用於Western Blot檢測上樣。 蛋白質印跡檢測:使用10%分離膠以及5%濃縮膠作為電泳條件,使用恒壓100V 120min為轉膜條件。轉膜後使用5%脫脂奶粉室溫孵育1h,一抗4℃均勻振盪過夜孵育。洗膜後二抗室溫孵育1h。再次洗膜後,使用ECL發光液於凝膠成像系統拍照成像,曝光蛋白條帶。抗體稀釋比為:IDO-1一抗,1:1000;GAPDH一抗,1:1000;抗兔二抗,1:5000。 (3)試驗結果 由附圖2實驗結果可見,γ干擾素可以有效刺激Hela細胞內IDO-1的表達,化合物1聯合孵育後可以有效降低Hela細胞內IDO-1的表達,表明化合物1對於腫瘤細胞內IDO-1蛋白水準具有一定的下調作用,從而達到調控腫瘤微環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作用,未來與PD-1/PD-L1抗體聯用用於免疫腫瘤治療,具有更好的臨床應用潛力。 實施例7 本發明化合物聯合PD-L1對小鼠B細胞淋巴瘤A20皮下同種移植腫瘤模型的體內藥效學研究 測試物:本發明中的化合物1,其結構見前文所示。 動物、細胞、試劑&儀器: A20細胞:小鼠B細胞淋巴瘤細胞,來源於ATCC公司 Balb/c小鼠,6-8周雌性,來源於浙江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 PD-L1抗體:InVivoMAb抗小鼠PD-L1 (B7-H1), 克隆號:10F.9G2 (IgG2b),公司:BioXcell,貨號:BE0101 IgG對照抗體:InVivoMAb大鼠IgG2b同種型對照;克隆號:LTF-2;公司:BioXcell,貨號:BE0090 試驗方法: 1、荷瘤小鼠構建與分組 A20細胞體外單層培養,當細胞呈指數生長期時,收取細胞,計數,接種。 將含有約6×10 5個A20細胞的0.04 mL細胞懸液皮下接種於雌性Balb/c小鼠的背部皮膚。待腫瘤平均體積達到約60 mm 3時開始分組給藥。分組方法:給藥前稱重動物,測量瘤體積。根據瘤體積採用區組設計分組,每組8只小鼠。 2、給藥方案: 按照如下表4進行給藥。 表4 給藥方式
組  別 劑量(mg/kg) 動物只數 給藥途徑 給藥頻率 給藥週期
溶媒(0.5%MC) +IgG對照抗體 0 +10 8 口服灌胃 +腹腔注射 Qd +Q3d 19天
化合物1 7.5 8 口服灌胃 Qd 19天
PD-L1抗體 10 8 腹腔注射 Q3d 19天
化合物1 +PD-L1抗體 7.5 +10 8 口服灌胃 +腹腔注射 Qd +Q3d 19天
3、實驗觀察指標 每天監測動物的健康狀況及死亡情況,每週測量兩次體重以及瘤體積,末次給藥後收集樣本,腫瘤體積大小的療效用TGI%評價,評價方法如實施例5所示。 4、結果如表5所示: 表5本發明的化合物1聯合PD-L1抗體對小鼠B細胞淋巴瘤A20皮下同種移植腫瘤模型腫瘤生長的影響
組別 動物數 腫瘤體積 (mm 3) TGI (%)
溶媒(0.5%MC) +IgG對照抗體 8 671 --
化合物1 8 519 26
PD-L1抗體 8 258 64
化合物1 +PD-L1抗體 8 165 76
由表5實驗結果可見,化合物1聯用PD-L1抗體對A20細胞同種移植瘤模型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明顯的聯用增強藥效的效果,說明本發明化合物用於臨床聯合PD-L1抗體用於免疫腫瘤治療,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潛力。 實施例8 本發明化合物聯合PD-L1對小鼠結腸癌MC38皮下同種移植腫瘤模型的體內藥效學研究 測試物:本發明中的化合物1,其結構見前文所示。 動物、細胞、試劑&儀器: MC38細胞:小鼠結腸癌細胞,來源於ATCC公司 C57BL/6小鼠,6-8周雌性,來源於上海斯萊克實驗動物有限責任公司 PD-L1抗體:InVivoMAb抗小鼠PD-L1 (B7-H1), 克隆號:10F.9G2 (IgG2b),公司:BioXcell,貨號:BE0101 IgG對照抗體:InVivoMAb大鼠IgG2b同種型對照; 克隆號:LTF-2;公司:BioXcell,貨號:BE0090 試驗方法: 荷瘤小鼠構建與分組 MC38細胞體外單層培養,當細胞呈指數生長期時,收取細胞,計數,接種。 將含有約3 × 10 5個MC38細胞的0.04 mL細胞懸液皮下接種於雌性C57BL/6小鼠的背部皮膚。待腫瘤平均體積達到約60 mm 3時開始分組給藥。分組方法:給藥前稱重動物,測量瘤體積。根據瘤體積採用區組設計分組,每組8只小鼠。 給藥方案 按照如下表6進行給藥 表6 給藥方式
組  別 劑量(mg/kg) 動物 只數 給藥途徑 給藥頻率 給藥週期
溶媒(0.5%MC) +IgG對照抗體 0 +10 8 口服灌胃 +腹腔注射 Qd +Q3d 25天
化合物1 7.5 8 口服灌胃 Qd 25天
PD-L1抗體 5 8 腹腔注射 Q3d 25天
化合物1 +PD-L1抗體 7.5 +5 8 口服灌胃 +腹腔注射 Qd +Q3d 25天
3、實驗觀察指標 每天監測動物的健康狀況及死亡情況,每週測量兩次體重以及瘤體積,末次給藥後收集樣本。腫瘤體積大小的療效用TGI%評價,評價方法如實施例5所示。 4、結果如表7所示: 表7本發明的化合物1聯合PD-L1抗體對小鼠結腸癌MC38皮下同種移植腫瘤模型腫瘤生長的影響
組別 動物數 腫瘤體積 (mm 3) TGI (%)
溶媒(0.5%MC) +IgG對照抗體 8 1036 --
化合物1 8 554 50
PD-L1抗體 8 314 70
化合物1 +PD-L1抗體 8 146 87
由表7實驗結果可見,化合物1聯用PD-L1抗體對MC38細胞同種移植瘤模型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明顯的聯用增強藥效的效果,說明本發明化合物用於臨床聯合PD-L1抗體用於免疫腫瘤治療,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潛力。 實施例9 本發明化合物聯合PD-L1對小鼠胰腺癌Pan02皮下同種移植腫瘤模型的體內藥效學研究 測試物:本發明中的化合物1,其結構見前文所示。 動物、細胞、試劑&儀器: Pan02細胞:小鼠胰腺癌細胞,來源於ATCC公司 C57BL/6小鼠,6-8周雌性,來源於上海斯萊克實驗動物有限責任公司 PD-L1抗體:InVivoMAb抗小鼠PD-L1 (B7-H1),克隆號: 10F.9G2 (IgG2b),公司:BioXcell,貨號:BE0101 IgG對照抗體:InVivoMAb大鼠IgG2b同種型對照;克隆號: LTF-2;公司:BioXcell,貨號:BE0090 試驗方法: 荷瘤小鼠構建與分組 Pan02細胞體外單層培養,當細胞呈指數生長期時,收取細胞,計數,接種。 將含有約1×10 6個Pan02細胞的0.06 mL細胞懸液皮下接種於雌性C57BL/6小鼠的背部皮膚。待腫瘤平均體積達到約60 mm 3時開始分組給藥。分組方法:給藥前稱重動物,測量瘤體積。根據瘤體積採用區組設計分組,每組7只小鼠。 給藥方案 按照如下表8進行給藥。 表8 給藥方式
組  別 劑量(mg/kg) 動物只數 給藥途徑 給藥頻率 給藥週期
溶媒(0.5%MC) +IgG對照抗體 0 +10 7 口服灌胃 +腹腔注射 Qd +Q3d 25天
化合物1 7.5 7 口服灌胃 Qd 25天
PD-L1抗體 10 7 腹腔注射 Q3d 25天
化合物1 +PD-L1抗體 7.5 +10 7 口服灌胃 +腹腔注射 Qd +Q3d 25天
實驗觀察指標 每天監測動物的健康狀況及死亡情況,每週測量兩次體重以及瘤體積,末次給藥後收集樣本。腫瘤體積大小的療效用TGI%評價,評價方法如實施例5所示。 4、結果如表9所示: 表9本發明的化合物1聯合PD-L1抗體對小鼠胰腺癌Pan02皮下同種移植腫瘤模型腫瘤生長的影響
組別 動物數 腫瘤體積 (mm 3) TGI (%)
溶媒(0.5%MC) +IgG對照抗體 4 # 1595 --
化合物1 7 921 71
PD-L1抗體 4 # 1889 -6
化合物1 +PD-L1抗體 7 501 81
# 代表由於腫瘤破潰或小鼠生存品質受損,7只實驗小鼠中3只終止實驗,最終4只用於資料分析。 由表9實驗結果可見,化合物1聯用PD-L1抗體對Pan02細胞同種移植瘤模型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明顯的聯用增強藥效的效果。同時,通過實驗觀察,化合物1+PD-L1抗體組無腫瘤潰破或小鼠生存品質受損的現象,能夠提高小鼠的生存品質,說明本發明化合物用於臨床聯合PD-L1抗體用於免疫腫瘤治療,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潛力。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方案和現有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對實施方案和現有技術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案,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聯合PD-1抗體對CT26.wt荷瘤小鼠腫瘤生長的影響個體圖 [圖2]是對Hela細胞內IDO蛋白水準調控的蛋白質印跡曝光圖
Figure 111112060-A0101-11-0002-2

Claims (9)

  1. 一種式(I)所示多激酶抑制劑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立體異構體、晶型與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配體1(PD-1/PD-L1)抗體的藥物組合物,
    Figure 03_image001
    (I) 其中, Ar選自苯基或5-6元雜芳基,Ar可任選被1-3個R 6取代,每個R 6獨立選自氫、氨基、氰基、鹵素、C 1-4烷基、三氟甲基或甲磺醯基; Y選自CR 3;P選自CR 4;W選自N; R 3選自氫或C 1-4烷基; R 4選自氫、羥基、氨基、羧基、氰基、硝基、鹵素、C 1-4烷氧基、C 3-6環烷基氧基、氧雜C 5-8環烷基氧基、鹵代C 1-4烷氧基、C 3-6環烷基氨基、C 1-4烷基磺醯基、C 3-6環烷基磺醯基、C 1-4烷基羰基、C 3-6環烷基羰基、-(CH 2) n-C 3-10環烷基、-(CH 2) n-(5-11)元雜環基或-(CH 2) n-(5-10)元雜芳基,其中,n=0-6,環烷基、雜環基、雜芳基中的成環S原子可任選被氧化為S(O)或S(O) 2,成環C原子可任選被氧化為C(O),環烷基、雜芳基、雜環基可任選被一至多個獨立的C 1-3烷基、C 3-6環烷基取代。
  2. 一種治療癌症的藥盒,包括(a)式(I)所示多激酶抑制劑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立體異構體、晶型,(b)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配體1(PD-1/PD-L1)抗體,和(c)使用說明書,
    Figure 03_image001
    (I) 其中, Ar選自苯基或5-6元雜芳基,Ar可任選被1-3個R 6取代,每個R 6獨立選自氫、氨基、氰基、鹵素、C 1-4烷基、三氟甲基或甲磺醯基; Y選自CR 3;P選自CR 4;W選自N; R 3選自氫或C 1-4烷基; R 4選自氫、羥基、氨基、羧基、氰基、硝基、鹵素、C 1-4烷氧基、C 3-6環烷基氧基、氧雜C 5-8環烷基氧基、鹵代C 1-4烷氧基、C 3-6環烷基氨基、C 1-4烷基磺醯基、C 3-6環烷基磺醯基、C 1-4烷基羰基、C 3-6環烷基羰基、-(CH 2) n-C 3-10環烷基、-(CH 2) n-(5-11)元雜環基或-(CH 2) n-(5-10)元雜芳基,其中,n=0-6,環烷基、雜環基、雜芳基中的成環S原子可任選被氧化為S(O)或S(O) 2,成環C原子可任選被氧化為C(O),環烷基、雜芳基、雜環基可任選被一至多個獨立的C 1-3烷基、C 3-6環烷基取代。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藥物組合物或請求項2所述的藥盒,其中在式(I)化合物中: Ar選自苯基,Ar可任選被1-3個R 6取代,每個R 6獨立選自氫、氨基、氰基、鹵素、C 1-4烷基、三氟甲基或甲磺醯基; Y選自CR 3;P選自CR 4;W選自N; R 3選自氫或C 1-4烷基; R 4選自氫、羥基、氨基、羧基、氰基、硝基、鹵素、C 1-4烷氧基、C 3-6環烷基氧基、鹵代C 1-4烷氧基、C 3-6環烷基氨基、C 1-4烷基磺醯基、C 1-4烷基羰基、C 3-6環烷基-羰基、-(CH 2) n-C 3-6環烷基、-(CH 2) n-(5-6)元單雜環基、    -(CH 2) n-(7-11)元稠雜環基、-(CH 2) n-(5-6)元單雜芳基、  -(CH 2) n-(8-10)元稠雜芳基,其中,n=0-6,環烷基、雜環基、雜芳基中的成環S原子可任選被氧化為S(O)或S(O) 2,成環C原子可任選被氧化為C(O),環烷基、雜芳基、雜環基可任選被一至多個獨立的C 1-3烷基、C 3-6環烷基取代。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藥物組合物或藥盒,其中式(I)選自如下結構的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003
    Figure 03_image005
    Figure 03_image007
    Figure 03_image009
    Figure 03_image011
    Figure 03_image013
    Figure 03_image015
    Figure 03_image017
    Figure 03_image019
    Figure 03_image021
    Figure 03_image023
    Figure 03_image025
    Figure 03_image027
    Figure 03_image029
    Figure 03_image031
    Figure 03_image033
    Figure 03_image035
    Figure 03_image037
    Figure 03_image039
    Figure 03_image041
    Figure 03_image043
    Figure 03_image045
    Figure 03_image047
    Figure 03_image049
    Figure 03_image051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藥物組合物或藥盒,其中式(I)選自如下結構的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003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藥物組合物或請求項2所述的藥盒,其中所述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配體1(PD-1/PD-L1)抗體為單克隆抗體。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藥物組合物或者請求項2所述的藥盒,還可以包括另外的抗癌劑或免疫抑制劑。
  8. 一種如請求項1所述的藥物組合物或者請求項2所述的藥盒在製備預防和/或治療由多激酶異常介導的癌症的藥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的癌症包括肺癌、鱗狀上皮細胞癌、膀胱癌、胃癌、卵巢癌、腹膜癌、乳腺癌、頭頸癌、子宮內膜癌、宮體癌、直腸癌、肝癌、膽管癌、膽囊癌、胰腺癌、腎癌、腎盂癌、食管癌、食管腺癌、神經膠質瘤、甲狀腺癌、女性生殖系統癌症、神經纖維瘤病、骨癌、皮膚癌、腦癌、結腸癌、睪丸癌、口腔癌、咽癌、血液癌、大腸絨毛腺瘤、黑色素瘤、細胞瘤和肉瘤。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用途,其中式(I)所示多激酶抑制劑化合物與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配體1(PD-1/PD-L1)抗體可以組合在單一的劑型中使用,或者分別作為獨立的藥劑同時、先後或間歇施用於患者。
TW111112060A 2021-03-29 2022-03-29 多激酶抑制劑的聯合應用 TW2023021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3657 2021-03-29
CN202110333657.X 2021-03-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2114A true TW202302114A (zh) 2023-01-16

Family

ID=83376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2060A TW202302114A (zh) 2021-03-29 2022-03-29 多激酶抑制劑的聯合應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4316492A1 (zh)
JP (1) JP2024511827A (zh)
KR (1) KR20230163440A (zh)
CN (1) CN115120598A (zh)
TW (1) TW202302114A (zh)
WO (1) WO20222067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2320760A (zh) * 2021-11-27 2023-06-01 大陸商藥捷安康(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激酶抑制劑的新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3743B (zh) * 2012-02-24 2014-05-28 南京天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抗肿瘤的氮杂苯并[f]薁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8218868B (zh) * 2016-12-13 2019-02-19 南京药捷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多激酶抑制剂化合物、其晶型及用途
US20210213037A1 (en) * 2018-02-15 2021-07-15 Children's Hospital Medical Center Methods for treating fibrosis
CN109675040B (zh) * 2018-12-31 2021-07-30 清华大学 治疗乳腺癌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KR20230008792A (ko) * 2020-05-08 2023-01-16 트랜스테라 사이언시즈 (난징), 인크. 항종양 화합물의 합성방법 및 그 중간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163440A (ko) 2023-11-30
EP4316492A1 (en) 2024-02-07
WO2022206758A1 (zh) 2022-10-06
JP2024511827A (ja) 2024-03-15
CN115120598A (zh) 202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9887B (zh) 使用包含btk抑制劑的組合產品治療癌症
CN110087730B (zh) 使用包含parp抑制剂的组合产品治疗癌症
TW202108571A (zh) Tead抑制劑及其用途
US20220194917A1 (en) Benzothiophene-based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downregulator compounds
BR112021000049B1 (pt) Derivados de 3-(5-amino-1-oxoisoindolin-2-il)piperidina-2,6- diona, e composição farmacêutica
CN112292128A (zh) Ep4抑制剂和其用途
TWI755406B (zh) 包含pd-1拮抗劑和raf抑制劑的藥物組合的用途
AU2018217809A1 (en) Benzothiophen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JP6022691B2 (ja) ジオキシノ−及びオキサジン−[2,3−d]ピリミジンpi3k阻害剤化合物及び使用方法
BR112020023299A2 (pt) proteína de ligação nkg2d, cd16 e uma proteína de ativação de fibroblastos
WO2022206758A1 (zh) 多激酶抑制剂的联合应用
TW201343169A (zh) 使用奧諾拉(aurora)激酶抑制劑治療癌症的方法
CN117377471A (zh) 治疗肿瘤的联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