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44155A - 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造粒 - Google Patents

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造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44155A
TW202244155A TW111106685A TW111106685A TW202244155A TW 202244155 A TW202244155 A TW 202244155A TW 111106685 A TW111106685 A TW 111106685A TW 111106685 A TW111106685 A TW 111106685A TW 202244155 A TW202244155 A TW 20224415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mixture
weight
compaction
pell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6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湯瑪士 喬治 葛弗爾
海因斯 赫伯斯特
奧利佛 瑞奇
卡吉 涂爾寇葛魯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巴地斯顏料化工廠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巴地斯顏料化工廠 filed Critical 德商巴地斯顏料化工廠
Publication of TW202244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415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9/00Making granules
    • B29B9/08Making granules by agglomerating smaller p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9/00Making granules
    • B29B9/02Making granules by dividing preformed material
    • B29B9/06Making granules by dividing preformed material in the form of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combined with extru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9/00Making granules
    • B29B9/12Making granul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e or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1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09Carboxylic acids; Metal salts thereof; Anhydrides thereof
    • C08K5/098Metal salts of 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3Phenols; Phenolates
    • C08K5/134Phenols containing ester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2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only
    • C08K5/524Esters of phosphorous acids, e.g. of H3PO3
    • C08K5/526Esters of phosphorous acids, e.g. of H3PO3 with hydroxyaryl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8Ingredients agglomerated by treatment with a binding ag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3/00Use of polyalken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5/00Use of polymers of vinyl-aromatic compoun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25/04Polymers of styrene
    • B29K2025/06PS, i.e. polystyr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K2105/0005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containing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B29K2105/0044Stabilisers, e.g. against oxydation, light or h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509/00Use of inorganic 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29K2503/00 - B29K2507/00, as fill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06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calcium, strontium or bariu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在製粒機中製造糰粒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   藉由滾筒將用於壓實之混合物按壓通過噴嘴以獲得股束,及 (B)   粉碎該股束以獲得該糰粒, 其中該用於壓實之混合物包含 (i)     87至97 wt%之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其包含以下聚合物穩定劑 (i-1) 21至29 wt%之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 (CAS編號31570-04-4), (i-2) 21至29 wt%之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CAS編號6683-19-8), (i-3) 8至12 wt%之C16-C18脂肪酸鈣鹽, (i-4) 36至44 wt%之氧化鈣,且 該等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之wt%係按該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重量計,及 (ii)    3至13 wt%之處理助劑,其為丙烯-乙烯共聚物且其具有在101.32 kPa下低於100 J/g之熔融焓。 該糰粒適用於在製造穩定聚合物時對其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進行無粉塵處理。此外,揭示一種使聚合物穩定之方法,該聚合物為聚烯烴、聚苯乙烯或其混合物,該方法包含將該糰粒投配至該聚合物中。

Description

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造粒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將用於壓實之混合物按壓通過製粒機之噴嘴以獲得股束,該用於壓實之混合物包含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其含有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C16-C18脂肪酸鈣鹽及氧化鈣)及處理助劑;及粉碎該等股束以獲得糰粒。另一實施例為一種糰粒,其包含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及處理助劑。另一實施例為一種糰粒之用途,該糰粒適用於在製造穩定聚合物時對其組分進行無粉塵處理。另一實施例為一種用於製造穩定聚合物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將糰粒併入聚合物(其為聚烯烴、聚苯乙烯或其混合物)中以獲得穩定聚合物。另一實施例為呈粉末物理形式的用於壓實之混合物。
用作構建製品或作為製品之部分的構造材料的有機聚合物易於遭受藉由氧化、熱或光之降解。在處理聚合物時,例如自聚合物合成獲得之聚合物經機械地轉換成所需最終製品或中間製品時,會發生短期降解。中間製品通常為用以將特別期望之添加劑併入自聚合物合成獲得的聚合物中的方法之產物。短時降解之特徵在於相對較短的暴露於相對較高處理溫度,例如高於80℃至330℃,其在許多情況下結合機械應力發生。相比於短期降解,通常呈所需最終製品形式的聚合物之長期降解發生在預見使用期間。所需最終製品之預見使用可導致聚合物長期暴露於光、氧氣、增加之溫度(例如高於室溫但低於80℃)、水或侵蝕性化學物質。通常,採用聚合物穩定劑之混合物,且有時相較於單一聚合物穩定劑,該聚合物穩定劑之混合物會提供協同效應。
長期以來,已知將聚合物穩定劑併入有機聚合物中以用於穩定化,防止藉由氧化、熱或光之降解。對於熱塑性聚合物,通常在處理聚合物期間併入聚合物穩定劑,其中經加熱之聚合物具有降低之黏度或接近液態,且因此支持聚合物穩定劑於聚合物中之均勻分佈。聚合物穩定劑在室溫下經常為固體且在處理之後自其合成獲得呈粉末形式。在實際併入呈粉末形式之聚合物穩定劑時會出現實踐難題。處理粉末易於產生粉塵。自職業健康視角來看,粉塵對於製造工廠之工人為致命的,自工廠安全性視角來看,粉塵對於例如粉塵爆炸為至關重要的,且自工廠清潔視角來看,粉塵對於例如工廠設備之粉塵污染為至關重要的。此外,將粉末併入聚合物中通常不以分批方式進行。實際上,以通常低於0.5重量%之聚合物的量將粉末連續投配至聚合物中(例如在擠壓機中以連續方式處理)傾向於波動在特定時刻之實際併入量。因此,較大總量之聚合物含有隨後在統計學上相同量之聚合物穩定劑,但其對於聚合物總量中之單個單元而言未必為正確的。若將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併入聚合物中,則前述投配話題可在發生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額外反混合時變得更難以解決。舉例而言,即使特定時刻之實際併入量保持相同,但個別聚合物穩定劑彼此之間的相對比率可波動。
已知若干用於提供聚合物穩定劑之適合的無粉塵劑型的方法。一個方向係在不添加另一成分(亦即,無需作為聚合物穩定劑的成分)之情況下提供適合的無粉塵劑型。舉例而言,呈粉末形式之聚合物穩定劑經由滾壓而壓製黏聚以獲得薄片。另一種方法為藉由使呈粉末形式之聚合物穩定劑熔融且使熔融物之單一滴劑在冷卻表面上固化而由所提及之聚合物穩定劑形成片劑。另一方法為藉由在高於聚合物穩定劑之軟化點的溫度下在擠壓機中加熱及捏合呈粉末形式之聚合物穩定劑、經由模具擠製經加熱之物質以形成溫熱股束及將該溫熱股束切割成糰粒而由所提及之聚合物穩定劑形成糰粒。另一個方向係藉由添加另一成分(亦即,無需作為聚合物穩定劑的成分)而提供適合的無粉塵劑型。有時稱為壓實助劑、黏合劑或處理助劑之另一成分(在聚合的另一成分之情況下,亦為母膠聚合物或載體聚合物)通常充當聚合物穩定劑粉末之各別粒子的熱熔融膠類型。聚合物穩定劑自身是否熔融至少主要取決於所施加之溫度及與聚合物穩定劑相關之另一成分之化學性質,尤其是否存在一種類型之互溶度。在聚合物穩定劑劑型中添加另一成分具有優勢。特定言之,在製造結束時可僅藉由篩分(各別地篩選)粉塵獲得最初無粉塵的聚合物穩定劑劑型。然而,最初的無粉塵劑型之耐磨性係鑒於劑型之運送及粉塵之相關形成而變得相關的特性。
WO 94/07946 A1係關於來自家庭、商業及工業廢料之再循環塑膠,主要熱塑性塑膠,其可藉由添加位阻酚與有機亞磷酸酯或亞膦酸二酯及脂肪酸之金屬鹽的組合而穩定以防止熱氧化降解。在其許多發明性實例中,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及硬脂酸鈣以2:1:2之重量比的穩定劑混合物展示對高密度聚乙烯及/或聚丙烯之穩定化。在其描述中,提出以壓實的擠製形式將穩定劑混合物添加在載體材料上或直接以混合物形式或以粉末形式添加穩定劑混合物。
JP H06-254845係關於一種藉由一種方法而具有所述極佳抗粉化特性及分散性之顆粒狀穩定劑,其中與熱穩定劑之熔點或軟化點相比,具有較低熔點或軟化點之熱穩定劑粉末及有機混配劑粉末以指定比率混合之後,將該混合物饋入環形格柵板中且藉助於旋轉滾筒自格柵板擠製成顆粒形狀。將100重量份熱穩定劑粉末(諸如鉛鹽、沸石及金屬皂)及2至60重量份有機混配劑粉末(諸如蠟及高級脂肪酸)裝入混合器1中且在至多為有機混配劑之熔點或軟化點的溫度下將其緊密混合。將此混合物轉移至容器10中且在至少為有機混配劑之熔點或軟化點的溫度下加熱。藉助於攪拌葉片11以使得針對混合物之剪切力實質上並不作用於混合物的方式進行攪拌。在均勻地加熱混合物之後,將其轉移至模製設備14中。具有大量穿孔洞20之格柵板16以環樣形狀設置於模製設備14中,且滾筒圍繞其自身軸旋轉並且在格柵板16上旋轉。將加熱之混合物推進穿孔洞20中且擠製成顆粒狀製品21。
WO 95/25767 A1係關於高密度聚乙烯(HDPE),其在處理期間分子量減小且可藉助於齊格勒-納塔型(Ziegler-Natta type)催化劑獲得。HDPE可藉由添加位阻酚及有機亞磷酸酯或亞膦酸二酯及氧化鈣之組合而穩定以防止熱氧化降解。在其比較實例C中,展示藉由呈2:1:2之重量比的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及硬脂酸鈣對HDPE之穩定化。在其發明性實例1中,展示藉由呈2:1:2之重量比的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及氧化鈣對HDPE之穩定化。在其描述中,提出以粉末形式、顆粒狀形式或壓實形式將穩定劑混合物併入聚合物中。替代地,提出製備LDPE作為惰性載體之母料。
US 5846656係關於一種用於使聚合材料穩定化以防止紫外光及熱氧化劣化的穩定化系統,其中該穩定化系統呈糰粒形式。糰粒係由至少一種穩定劑及將防止穩定劑熔融之試劑的實質上乾燥均勻混合物形成。穩定劑化合物佔混合物之約50 wt%至約98 wt%。穩定劑為抗氧化劑,諸如亞磷酸酯及受阻酚或受阻胺UV光穩定劑,或其組合。防熔劑可為衍生自脂肪酸或脂肪醇之化合物,或脂肪酸或脂肪醇,或脂肪酸或脂肪醇之組合,其佔均勻混合物之約3%至10%。脂肪酸、脂肪醇及自其衍生之化合物較佳地具有在50℃至100℃範圍內且較佳在50℃至約80℃之間的低熔點。防溶劑可替代地為具有較小粒度之潤滑劑,其佔均勻混合物之約2重量%至50重量%。
US 2001/0044518 A1係關於塑膠添加劑之低塵顆粒,其包含a)單獨地酚類抗氧化劑、有機亞磷酸酯或亞膦酸二酯、膦酸酯、位阻胺或UV吸收劑,或此等化合物之混合物,及b)至少一種環氧化合物,其在室溫下為固體。顆粒尤其適用於穩定聚合物,尤其聚烯烴,諸如聚丙烯或聚乙烯。在其發明性實例A12中,呈約47:5:5:2:8之重量比的雙酚A二縮水甘油醚Araldit GT 7072、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硬脂酸鈣及氧化鈣之組合物藉由在共捏合機中擠壓而壓製成顆粒。在其發明性實例B12中,呈約47:5:5:2:8:7之重量比的雙酚A二縮水甘油醚Araldit GT 7072、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硬脂酸鈣、氧化鈣及聚乙烯蠟PE 520之組合物藉由在共捏合機中擠壓而壓製成顆粒。在其發明性實例B13中,呈約12:2:1:2之重量比的雙酚A二縮水甘油醚Araldit GT 7072、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3-(3,5-二三級丁基-4-羥苯基)丙酸十八烷酯及硬脂酸鈣之組合物藉由在共捏合機中擠壓而壓製成顆粒。在其比較實例2中,呈5:5:2:8之重量比的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硬脂酸鈣及氧化鈣之壓實穩定劑混合物與雙酚A二縮水甘油醚Araldit GT 7072 (具有47之相對重量)一起用於使PP/EPDM聚合物穩定化。在其比較實例C1及C2中,包含呈約47:5:5:2:8之重量比的雙酚A二縮水甘油醚Araldit GT 7072、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硬脂酸鈣及氧化鈣的穩定劑顆粒用於使PP/EPDM聚合物穩定化。在其描述中,提出顆粒亦可包括額外物質,諸如熱塑性聚合物(例如聚烯烴或聚烯烴蠟)。
US 6596198係關於一種粒狀穩定劑添加劑系統及一種製造其之方法,其具有良好的糰粒產率,較佳地至少約90 wt%。穩定劑添加劑系統包含至少一種穩定劑及處理助劑,較佳地脫模劑。處理助劑具有比穩定劑更低的熔融溫度。穩定劑佔穩定劑及脫模劑之組合總重量的小於50 wt%。
WO 2008-033410係關於高濃度粒化添加劑濃縮物或聚合物穩定劑或摻合物及其製劑,其可用於各種聚合方法中以增強穩定性。粒化添加劑濃縮物佔載體聚合物之至少10 wt%,且在各實例中藉由在高於載體聚合物之熔融溫度但低於主要添加劑之熔融溫度的擠壓機中加熱添加劑混合物以及載體聚合物來獲得,之後將該等溫熱股束切割成糰粒。實例4得到具有48 wt%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及10 wt%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含量的糰粒,其中一個糰粒具有70 wt%之總聚合物穩定劑含量及30 wt%之作為載體聚合物之聚乙烯含量。實例9得到具有50 wt%硬脂酸鈣含量的糰粒,其中一個糰粒具有50 wt%之總聚合物穩定劑含量及50 wt%之作為載體聚合物之聚乙烯含量。
國際申請案第PCT/EP2020/074965號係關於一種用於在製粒機中製造糰粒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   藉由滾筒將用於壓實之混合物按壓通過噴嘴以獲得股束,及 (B)   粉碎該股束以獲得該糰粒, 其中該用於壓實之混合物包含 (i)     87至97 wt%之聚合物穩定劑,其為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 (CAS-編號31570-04-4),及 (ii)    3至13 wt%之處理助劑,其為丙烯-乙烯共聚物且其具有在101.32 kPa下低於100 J/g之熔融焓。
該糰粒適用於在製造穩定聚合物時對其聚合物穩定劑進行無粉塵處理。此外,揭示一種使聚合物穩定之方法,該聚合物為聚烯烴、聚苯乙烯或其混合物,該方法包含將該糰粒投配至該聚合物中。
仍需要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其他固體劑型,其作為起始材料最初呈粉末形式。在第一態樣中,製造劑型單元之各別劑型在理想情況下應在不使聚合物穩定劑室溫或至少使其降至最低的情況下進行。首先,此節省了過程能量,將為藉由直接加熱或藉由間接加熱(亦即將機械應力轉換成熱能)使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升溫所必需的,導致經處理之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的溫度明顯升高。其次,此亦避免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不必要的暴露於升高之溫度。雖然一般避免了不必要的暴露,但個別聚合物穩定劑亦可能經歷相變,例如,將最初結晶材料轉移至黏稠狀態。此外,製造劑型應在不產生缺陷產物之情況下進行,亦即,所採用的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起始材料應在一次運行中以高百分比處理成劑型。換言之,產生之不良品的量應較低,即使不良品呈其可再次直接用作起始材料的形式。用於移除不良品之實例為篩分所需劑型以獲得最初的無粉塵劑型。在一第二態樣中,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劑型應在其製造之後在儲存及運送期間保持穩定。特定言之,最初的無粉塵劑型因劑型單元暴露於振動時(例如在裝入袋中期間、在運送經填充袋時或在將劑型單元併入至待穩定之聚合物中的饋入操作時)相對於彼此之磨損可再次產生粉塵(各別地細屑)。因此,劑型的一定程度之耐磨性為合乎需要的。在一第三態樣中,劑型之各單元在理想情況下就其形狀及重量方面應不太多樣化,因為此允許劑型單元在併入至待穩定之聚合物中時更準確饋入。尤其在連續投配至待穩定之聚合物中時,更準確饋入之結果為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及其個別聚合物穩定劑之濃度在穩定聚合物中之波動較小。換言之,穩定聚合物之某一部分中的聚合物穩定劑之局部濃度展示與整個穩定聚合物中之聚合物穩定劑之平均濃度的偏差較小。若劑型單元之饋入發生在併入至待穩定之聚合物的階段中,其中聚合物本身仍呈現為固體單元形式,例如糰粒,則有利的係,劑型單元在形狀及重量方面與聚合物之固體單元相對類似。此不利於待穩定之聚合物的劑型單元及固體單元之混合物在以混合物形式運送時分離。此類運送之實例為待穩定之聚合物之混合物及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自儲存裝置氣動運送至用於併入至聚合物中的設備,例如擠壓機。在一第四態樣中,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劑型應含有低含量之輔助成分。輔助成分可僅在製造劑型(例如添加溶劑)期間存在,隨後經移除。輔助成分可永久存在,亦即,劑型之組合物含有將併入至待穩定之聚合物中的輔助成分。在一第五態樣中,藉由個別聚合物穩定劑分子在整個待穩定之聚合物中的理想均勻分佈來支持聚合物之穩定化。或者在聚合物穩定劑作為待穩定之聚合物中的個別分子不可溶的情況下,不可溶聚合物穩定劑之個別分子的聚集物或甚至個別聚合物穩定劑分子聚集物中的較大粒子均勻地分佈於待穩定之聚合物中。考慮到在開始時所有聚合物穩定劑分子集中於劑型中,而之後所有聚合物穩定劑分子理想地均勻分佈於待穩定之聚合物中,劑型對於聚合物穩定劑分佈之可能影響為顯而易見的。亦可注意到相較於藉由更完美的起始分佈穩定之聚合物(如同混合聚合物及聚合物穩定劑之粉末的情況),聚合物穩定劑於待穩定之聚合物中的非均勻分佈與穩定聚合物之防降解穩定性降低不同。舉例而言,穩定聚合物中的不均勻分佈之聚合物穩定劑可在由穩定聚合物製造聚合物薄膜之情況下干擾表面特性,或可在穩定聚合物之旋轉擠壓的情況下導致過濾器或噴嘴之阻塞。待穩定之聚合物的性質與適合之聚合物穩定劑相互作用。舉例而言,聚醯胺在與二甲亞碸相當之溶劑類型中以其方式轉變至熔融狀態,而聚烯烴通常僅在如正己烷或十氫化萘之溶劑類型中以其方式轉變至熔融狀態。因此,與聚醯胺相比,不太可能在高溫處理期間校正聚合物穩定劑於聚烯烴中之分佈。
現已發現一種在製粒機中製造糰粒之方法,該製粒機包含滾筒及具有噴嘴之模具,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   藉由該滾筒將用於壓實之混合物按壓通過該噴嘴以獲得股束,及 (B)   粉碎該股束以獲得該糰粒, 其中該用於壓實之混合物包含 (i)     87至97 wt%之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其包含以下聚合物穩定劑 (i-1) 21至29 wt%之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 (CAS編號31570-04-4), (i-2) 21至29 wt%之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CAS編號6683-19-8), (i-3) 8至12 wt%之C16-C18脂肪酸鈣鹽, (i-4) 36至44 wt%之氧化鈣,且 該等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之wt%係按該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重量計,及 (ii)    3至13 wt%之處理助劑,其為丙烯-乙烯共聚物且其具有在101.32 kPa下低於100 J/g之熔融焓, 且wt%係按該用於壓實之混合物之重量計。
用於壓實之混合物之組分(i)及(ii)之重量百分比係按用於壓實之混合物之重量計。因此,用於壓實之混合物中含有的所有組分(包括組分(i)及(ii))之重量百分比彙總為總共100 wt%。換言之,所有組分之和為100 wt%。所有組分之和包含在組分(i)及(ii)下亦潛在的其他成分。組分(i)及(ii)之和低於或等於100 wt%。
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之重量百分比係按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重量計。因此,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中所含有的所有組分(包括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之重量百分比彙總為總共100 wt%。換言之,所有組分之和為100 wt%。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之和低於或等於100 wt%。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之總量在86至100 wt%範圍內,較佳地在90至100 wt%範圍內,更佳地在93至100 wt%範圍內,極佳地在95至100 wt%範圍內,特定言之在96至100 wt%範圍內,更特定言之在97至100 wt%範圍內,尤其在98至100 wt%範圍內,尤其在99至100 wt%範圍內,且更特定言之,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由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構成。
較佳為一種方法,其中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中之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之總量在90 wt%至100 wt%範圍內。
較佳為一種方法,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中之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之總量在95 wt%至100 wt%範圍內。
聚合物穩定劑用以使易發生氧化、熱或光誘發性降解之聚合物穩定以防止藉由氧化、熱或光之降解。
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 (CAS-編號31570-04-4)描繪於以下
Figure 02_image001
, 且包含於例如市售聚合物穩定劑Irgafos 168 (TM BASF)中。其主要充當聚合物中之短期處理聚合物穩定劑。採用短期處理聚合物穩定劑防止短時降解,該短時降解之特徵通常在於聚合物相對較短的暴露於相對較高處理溫度,例如高於80℃至330℃,其在許多情況下結合機械應力發生。
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CAS-編號6683-19-8),其有時亦稱為新戊四醇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苯基)丙酸酯] (CAS-編號6683-19-8)描繪於以下
Figure 02_image003
, 且例如包含於Irganox 1010 (TM,可購自BASF SE)中。其充當聚合物中之長期熱聚合物穩定劑。
C16-C18脂肪酸鈣鹽在本文中理解為含有硬脂酸鈣鹽(2:1) (CAS-編號1592-23-0),其描繪於以下
Figure 02_image005
C16-C18脂肪酸鈣鹽為例如Ceasit FI VEG (TM,可購自Baerlocher GmbH,熔點在140℃至160℃之間)。C16-C18脂肪酸鈣鹽有時為植物性的。硬脂酸通常為C16-C18脂肪酸鈣鹽中之主要脂肪酸,伴有微量的棕櫚酸。倘若如此,C16-C18脂肪酸鈣鹽亦可為如下文所描繪之混合硬脂酸棕櫚酸鈣鹽(2:1)
Figure 02_image007
及如下文所描繪之棕櫚酸鈣鹽(2:1)
Figure 02_image009
C16-C18脂肪酸鈣鹽充當聚合物中之除酸劑、潤滑劑或脫模劑。較佳地,C16-C18脂肪酸鈣鹽含有80至100重量份之硬脂酸鈣或棕櫚酸鈣,且重量份係按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中之C16-C18脂肪酸鈣鹽之總量(其為100重量份)計。更佳地,C16-C18脂肪酸鈣鹽含有80至100重量份之硬脂酸鈣,且重量份係按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中之C16-C18脂肪酸鈣鹽之總量(其為100重量份)計。
較佳為一種方法,其中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含有(i-3) 8至12 wt%之C16-C18脂肪酸鈣鹽,且80至100重量份之C16-C18脂肪酸鈣鈣鹽為硬脂酸鈣或棕櫚酸鈣,且重量份係按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中之C16-C18脂肪酸鈣鹽之總量(其為100重量份)計。
氧化鈣在本文中理解為含有氧化鈣(CAS-編號1305-78-8)。表述「氧化鈣」或替代地「含有氧化鈣之材料」意謂未經處理之氧化鈣或經疏水處理之氧化鈣。氧化鈣較佳呈粉末形式。經疏水處理之氧化鈣藉由用疏水劑處理,較佳地用石蠟油或脂肪酸處理例如未經處理之氧化鈣來獲得。較佳地,氧化鈣係呈粉末形式且該粉末經疏水處理或未處理的。石蠟油較佳為芳族組分含量按用於處理之油的總量計低於2 wt%的石蠟油,更佳地為芳族組分含量低於1 wt%之石蠟油,極佳地為芳族組分含量低於0.1 wt%之石蠟油且尤其為不含芳族組分之石蠟油。脂肪酸較佳為C12至C22脂肪酸,更佳地為飽和C12至C22脂肪酸,極佳地為飽和C12至C20脂肪酸,特定言之飽和直鏈C12至C20脂肪酸,更特定言之飽和直鏈C14至C18脂肪酸,極特定言之飽和直鏈C16至C18脂肪酸,尤其為飽和直鏈C16至C18脂肪酸,更尤其為棕櫚酸或硬脂酸且極尤其為硬脂酸。脂肪酸較佳為植物性的。疏水劑較佳施用於呈粉末形式的未經處理之氧化鈣。疏水劑以一定量施用於呈粉末形式之氧化鈣,該量足夠低以避免氧化鈣粉末之阻塞。在脂肪酸作為疏水劑的情況下,假設氧化鈣之表面處存在中和反應。在石蠟油之情況下,假設氧化鈣之表面經塗佈。疏水劑通常以按經疏水處理之氧化鈣計0.5至10 wt%之量,較佳以0.8至8 wt%之量,更佳地以1.0至5 wt%之量,極佳地以1.2至4 wt%之量,特定言之以1.3至3.5 wt%之量,更特定言之以1.4至3.2 wt%之量且極特定言之以1.5至3 wt%之量施用。氧化鈣在其表面處亦可包含因痕量之水分所導致的對氫氧化鈣之痕量水解。所考慮之氧化鈣材料中之氧化鈣活性含量較佳在按所考慮之氧化鈣材料計的85 wt%與100 wt%之間,更佳地在88 wt%與100 wt%之間,極佳地在89 wt%與99 wt%之間且尤其為大致90 wt%。Kezadol DAB-P為用石蠟油處理的呈粉末形式之氧化鈣的市售實例。氧化鈣充當聚合物中之除酸劑穩定劑。
較佳為一種方法,其中氧化鈣係呈粉末形式且該粉末經疏水處理或未處理的。
較佳為一種方法,其中氧化鈣係呈粉末形式且藉由用石蠟油或脂肪酸處理而為疏水性的。
較佳為一種方法,其中氧化鈣係呈粉末形式且藉由用石蠟油處理而為疏水性的。
較佳地,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包含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相對重量比為(i-1):(i-2):(i-3):(i-4) = 5:5:2:8。
較佳地,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包含以下聚合物穩定劑 (i-1)  22至28 wt%之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 (CAS編號31570-04-4), (i-2)  22至28 wt%之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CAS編號6683-19-8), (i-3)  8至12 wt%之C16-C18脂肪酸鈣鹽, (i-4)  37至43 wt%之氧化鈣,且 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之wt%係按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重量計;更佳地 (i-1)  23至27 wt%之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 (CAS編號31570-04-4), (i-2)  23至27 wt%之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CAS編號6683-19-8), (i-3)  8至12 wt%之C16-C18脂肪酸鈣鹽, (i-4)  38至42 wt%之氧化鈣,且 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之wt%係按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重量計;極佳地 (i-1)  23至27 wt%之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 (CAS編號31570-04-4), (i-2)  23至27 wt%之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CAS編號6683-19-8), (i-3)  9至11 wt%之C16-C18脂肪酸鈣鹽,且 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wt%係按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重量計;特定言之 (i-1)  24至26 wt%之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 (CAS編號31570-04-4), (i-2)  24至26 wt%之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CAS編號6683-19-8), (i-3)  9至11 wt%之C16-C18脂肪酸鈣鹽, (i-4)  39至41 wt%之氧化鈣,且 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之wt%係按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重量計。
較佳地,聚合物穩定劑(i-1)、(i-2)、(i-3)或(i-4)係呈粉末形式。更佳地,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中之至少兩者係呈粉末形式。極佳地,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中之至少三者係呈粉末形式。極佳地,所有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係呈粉末形式。根據DIN EN ISO 17892-3測定粉末之體密度。較佳地,聚合物穩定劑(i-1)係呈粉末形式且如藉由DIN EN ISO 17892-3所測定具有以下體密度:高於300 g/L且低於900 g/L,更佳地高於350 g/L且低於600 g/L,極佳地高於380 g/L且低於550 g/L且尤其高於400 g/L且低於500 g/L。較佳地,聚合物穩定劑(i-2)係呈粉末形式且如藉由DIN EN ISO 17892-3所測定具有以下體密度:高於300 g/L且低於900 g/L,更佳地高於450 g/L且低於700 g/L,極佳地高於480 g/L且低於680 g/L,且尤其高於500 g/L且低於650 g/L。較佳地,聚合物穩定劑(i-3)係呈粉末形式且如藉由DIN EN ISO 17892-3所測定具有以下體密度:高於100 g/L且低於900 g/L,更佳地高於150 g/L且低於600 g/L,極佳地高於170 g/L且低於500 g/L,且尤其高於180 g/L且低於450 g/L。較佳地,聚合物穩定劑(i-4)係呈粉末形式且具有高於300 g/L且低於1000 g/L,更佳地高於500 g/L且低於850 g/L,極佳地高於550 g/L低於800 g/L且尤其高於600 g/L且低於750 g/L的體密度。
處理助劑具有在101.32 kPa下低於100 J/g之熔融焓、熔融峰溫度及熔融範圍。根據EN ISO 11357-3藉由差示掃描熱量法(DSC),較佳地在大氣壓(例如101.32 kPa)下測定熔融焓。亦根據EN ISO 11357-3藉由差示掃描熱量法較佳地在大氣壓(例如101.32 kPa)下測定熔融溫度及熔融範圍。較佳地,在大氣壓下以三個連續的加熱週期實施EN ISO 11357-3,其中(a) 0℃至200℃,10℃/min及30 mL/min N 2,(b) 200℃至0℃,10 ℃/min及30 mL/min N 2,(c) 0℃至200℃,10℃/min及30 mL/min N 2
較佳地,處理助劑之熔融焓在101.32 kPa下高於5 J/g且低於100 J/g,更佳地高於8 J/g且低於85 J/g,極佳地高於10 J/g且低於70 J/g,特定言之高於10 J/g且低於55 J/g,更特定言之高於11 J/g且低於40 J/g,極特定言之高於11 J/g且低於30 J/g,尤其高於11 J/g且低於25 J/g。
較佳為一種方法,其中熔融焓在101.32 kPa下低於50 J/g。
較佳地,處理助劑之熔融焓在101.32 kPa下高於5 J/g且低於20 J/g,更佳地高於8 J/g且低於19 J/g,極佳地高於9 J/g且低於18 J/g,特定言之高於10 J/g且低於17 J/g,更特定言之高於11 J/g且低於16 J/g,極特定言之高於11 J/g且低於15 J/g,且尤其高於12 J/g且低於14 J/g。
較佳為一種方法,其中熔融焓在101.32 kPa下低於20 J/g。
較佳地,處理助劑之熔融峰溫度高於50℃且低於85℃,更佳地高於55℃且低於83℃,極佳地高於60℃且低於81℃,特定言之高於65℃且低於80℃,更特定言之高於70℃且低於79℃,極特定言之高於72℃且低於78℃,且尤其高於72℃且低於77℃。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處理助劑具有高於50℃且低於85℃之熔融峰溫度。
較佳地,處理助劑之熔融範圍在20℃與100℃之間,更佳地在21℃與99℃之間,極佳地在22℃與98℃之間,特定言之在23℃與97℃之間,更特定言之在24℃與96℃之間,極特定言之在30℃與96 ℃之間,尤其在35℃與96℃之間,且更尤其在40℃與95℃之間。
處理助劑丙烯-乙烯共聚物具有重量平均分子量(Mw)、數目平均分子量(Mn)及為Mw與Mn之比率的多分散性指數(PD)。較佳地,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極佳地根據ISO 16014-4藉由高溫凝膠滲透層析法(HT-GPC)測定重量平均分子量、數目平均分子量及多分散性指數。在凝膠滲透層析法下,偵測器較佳為折射率偵測器(RI偵測器)。溶劑較佳為三氯苯。管柱溫度較佳為150℃。校正標準物較佳包含聚苯乙烯。
較佳地,處理助劑丙烯-乙烯共聚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高於10000 Da (道爾頓)且低於80000 Da,更佳地高於12000 Da且低於70000 Da,極佳地高於14000 Da且低於65000 Da,特定言之高於30000 Da且低於60000 Da,更特定言之高於33000 Da且低於47000 Da,且極特定言之高於35000 Da且低於45000 Da。
較佳為一種方法,其中處理助劑具有高於10000 Da且低於80000 Da之重量平均分子量。
較佳為一種方法,其中處理助劑具有高於30000 Da且低於60000 Da之重量平均分子量。
較佳地,處理助劑丙烯-乙烯共聚物之數目平均分子量高於2000 Da且低於23000 Da,更佳地高於3000 Da且低於20000 Da,極佳地高於4000 Da且低於19000 Da,特定言之高於10000 Da且低於19000 Da,更特定言之高於13000 Da且低於18000 Da,且極特定言之高於15000 Da且低於17000 Da。
較佳地,處理助劑丙烯-乙烯共聚物之多分散性指數高於1.3且低於7,更佳地高於1.5且低於5,極佳地高於1.7且低於4,特定言之高於1.9且低於3.5,更特定言之高於2.1且低於3,極特定言之高於2.3且低於2.7,且尤其高於2.3且低於2.5。
較佳地,處理助劑丙烯-乙烯共聚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高於10000 Da且低於80000 Da且數目平均分子量高於2000 Da且低於23000 Da,更佳地重量平均分子量高於12000 Da且低於70000 Da且數目平均分子量高於3000 Da且低於20000 Da,極佳地重量平均分子量高於14000 Da且低於65000 Da且數目平均分子量高於4000 Da且低於19000 Da,特定言之重量平均分子量高於30000 Da且低於60000 Da且數目平均分子量高於10000 Da且低於19000 Da,更特定言之重量平均分子量高於33000 Da且低於47000 Da且數目平均分子量高於13000 Da且低於18000 Da,且極特定言之重量平均分子量高於35000 Da且低於45000 Da且數目平均分子量高於15000 Da且低於17000 Da。
較佳地,處理助劑丙烯-乙烯共聚物之多分散性指數高於1.3且低於7且重量平均分子量高於10000 Da (道爾頓)且低於80000 Da,更佳地多分散性指數高於1.5且低於5且重量平均分子量高於12000 Da且低於70000 Da,極佳多分散性指數高於1.7且低於4且重量平均分子量高於14000 Da且低於65000 Da,特定言之多分散性指數高於1.9且低於3.5且平均分子量高於30000 Da且低於60000 Da,更特定言之多分散性指數高於2.1且低於3且平均分子量高於33000 Da且低於47000 Da,且極特定言之多分散性指數高於2.3且低於2.7且平均分子量高於35000 Da且低於45000 Da。
應理解,多分散性指數在數學上與重量平均分子量及數目平均分子量相關。因此,在下文中,所提供的多分散性指數之範圍意謂僅彼等特定多分散性指數為期望的,其可藉由在所提供的平均分子量範圍中選擇適合之特定平均分子量及藉由在所提供的數目平均分子量範圍中選擇適合之特定數目平均分子量來達成。較佳地,處理助劑丙烯-乙烯共聚物之多分散性指數高於1.3且低於7,重量平均分子量高於10000 Da (道爾頓)且低於80000 Da且數目平均分子量高於2000 Da且低於23000 Da。更佳地,多分散性指數高於1.5且低於5,重量平均分子量高於12000 Da且低於70000 Da且數目平均分子量高於3000 Da且低於20000 Da。極佳地,多分散性指數高於1.7且低於4,重量平均分子量高於14000 Da且低於65000 Da且數目平均分子量高於4000 Da且低於19000 Da。特定言之,多分散性指數高於1.9且低於3.5,平均分子量高於30000 Da且低於60000 Da且數目平均分子量高於10000 Da且低於19000 Da。更特定言之,多分散性指數高於2.1且低於3,平均分子量高於33000Da且低於47000 Da且數目平均分子量高於13000 Da且低於18000 Da。極特定言之,多分散性指數高於2.1且低於3,平均分子量高於35000 Da且低於45000 Da且數目平均分子量高於15000 Da且低於17000 Da。
較佳地,處理助劑係呈粉末形式。根據DIN EN ISO 17892-3測定粉末之體密度。較佳地,處理助劑係呈粉末形式且如藉由DIN EN ISO 17892-3所測定具有以下體密度:高於200 g/L且低於800 g/L,更佳地高於250 g/L且低於600 g/L,極佳地高於280 g/L且低於400 g/L,且尤其高於300 g/L且低於400 g/L。
較佳地,處理助劑為丙烯-乙烯共聚物,其為蠟。較佳地,處理助劑為丙烯-乙烯共聚物蠟,其由丙烯及乙烯在茂金屬催化劑下合成。較佳地,處理助劑為丙烯-乙烯共聚物,其為由短鏈(-CH 3)分支化,極佳地基本上僅由短鏈分支化,且尤其僅由短鏈分支化的長聚合物鏈。較佳地,處理助劑為丙烯-乙烯共聚物蠟,根據ISO 1183,其密度在23℃下高於0.85 g/cm 3且低於0.90 g/cm 3,極佳為0.87 g/cm 3。較佳地,處理助劑為丙烯-乙烯共聚物蠟,根據ASTM D 3954,其滴點高於80℃且低於100℃,更佳地高於80℃且低於95℃,極佳地高於82℃且低於94℃,且特定言之,滴點在83℃與90℃之間的範圍內。較佳地,處理助劑為丙烯-乙烯共聚物蠟,根據DIN 53019,其在170℃下之黏度高於50 mPas且低於3000 mPas,更佳地高於100 mPas且低於2800 mPas,極佳地高於120 mPas且低於2600 mPas,特定言之高於1000 mPas且低於2500 mPas,更特定言之高於1300 mPas且低於2300 mPas,且極特定言之,黏度在1500與2100 mPas之間的範圍內。較佳地,處理助劑為丙烯-乙烯共聚物蠟,其為Licocene PP 1302 (TM Clariant)或Licocene PP 1502 (TM Clariant)。更佳地,處理助劑為丙烯-乙烯共聚物蠟,其為Licocene PP 1502 (TM Clariant)。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處理助劑為丙烯-乙烯共聚物,其為蠟。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用於壓實之混合物包含 (i)     88至97 wt%之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及 (ii)    3至12 wt%之處理助劑。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用於壓實之混合物包含 (i)     90至97 wt%之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及 (ii)    3至10 wt%之處理助劑。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用於壓實之混合物包含 (i)     91至97 wt%之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及 (ii)    3至9 wt%之處理助劑。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用於壓實之混合物包含 (i)     89至96 wt%之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及 (ii)    4至11 wt%之處理助劑。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用於壓實之混合物包含 (i)     90至96 wt%之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及 (ii)    4至10 wt%之處理助劑。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用於壓實之混合物包含 (i)     91至96 wt%之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及 (ii)    4至9 wt%之處理助劑。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用於壓實之混合物包含 (i)     87至94 wt%之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及 (ii)    6至13 wt%之處理助劑。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用於壓實之混合物包含 (i)     88至94 wt%之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及 (ii)    6至12 wt%之處理助劑。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用於壓實之混合物包含 (i)     87至93 wt%之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及 (ii)    7至13 wt%之處理助劑。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用於壓實之混合物包含 (i)     88至93 wt%之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及 (ii)    7至12 wt%之處理助劑。
不同於聚合物穩定劑(i-1)、(i-2)、(i-3)、(i-4)且不同於處理助劑之其他成分可視情況包含於用於壓實之混合物中。其他成分包含複數種其他成分。倘若如此,其他成分一般可稱為組分(iii),在複數種其他成分的情況下相應地為組分(iv)等。基於用於壓實之混合物之總重量計,較佳地僅含有呈至多17 wt% (=0至17 wt%)之量的其他成分。更佳地,僅含有以下量的其他成分:呈至多15 wt% (= 0至15 wt%)之量,極佳地呈至多13 wt% (=0至13 wt%)之量,特定言之呈至多11 wt% (= 0至11 wt%)之量,更特定言之呈至多9 wt%(= 0至9 wt%)之量,極特定言之呈至多7 wt% (= 0至7 wt%)之量,尤其呈至多5 wt% (= 0至5 wt%)之量,更尤其呈至多3 wt% (= 0至3 wt%)之量,極尤其呈至多1 wt% (= 0至1 wt%)之量。最特定言之,用於壓實之混合物不含其他成分。
其他成分為例如另一聚合物穩定劑、另一處理助劑或填充劑。另一聚合物穩定劑為例如酚類抗氧化劑(其不同於聚合物穩定劑(i-2))、UV吸收劑、受阻胺光穩定劑、金屬去活化劑、亞磷酸酯(其不同於聚合物穩定劑(i-1))、亞膦酸二酯、羥胺或胺N-氧化物、含硫增效劑(thiosynergist)、除酸劑(其不同於聚合物穩定劑(i-3)及(i-4)),或過氧化物清除劑。另一處理助劑為例如油醯胺、芥酸醯胺、山崳酸醯胺或單硬脂酸甘油酯。填充劑為例如矽石、滑石或矽灰石。較佳地,其他成分在低於380 nm、更佳地低於350 nm、極佳第低於300 nm、尤其低於280 nm、更尤其低於260 nm之波長下具有光吸收最大值,且極特定言之不具有大於250 nm之光吸收最大值。其他成分較佳呈固態形式。較佳地,其他成分係呈粉末形式。根據DIN EN ISO 17892-3測定粉末之體密度。更佳地,其他成分係呈粉末形式且具有高於200 g/L且低於950 g/L之體密度。
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較佳呈固體形式。更佳地,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係呈粉末形式。處理助劑較佳呈固體形式。更佳地,處理助劑係呈粉末形式。用於壓實之混合物較佳呈固體形式。更佳地,用於壓實之混合物係呈粉末形式。
較佳地,藉由在一個步驟中物理混合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處理助劑及視情況存在之其他成分來獲得用於壓實之混合物。更佳地,藉由物理混合呈粉末形式之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以及呈粉末形式之處理助劑及視情況存在之呈粉末形式的其他成分來獲得呈粉末形式之用於壓實之混合物。物理混合較佳地不含所有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之完全熔融。物理混合較佳地不含聚合物穩定劑(i-2)之完全熔融。物理混合較佳地不含處理助劑之完全熔融。物理混合較佳地不含視情況存在之其他成分的完全熔融。用於壓實之混合物之物理混合較佳地不含將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及處理助劑中之至少一者溶解於溶劑中。聚合物穩定劑(i-1)、(i-2)、(i-3)、(i-4)及處理助劑之粉末的固體顆粒經均勻地分佈於用於壓實之混合物中。物理混合可例如藉由使用摻合器分批或連續地進行。以兩個步驟混合之另一選項為首先獲得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且其次藉由物理混合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及處理助劑來獲得用於壓實之混合物。較佳地,藉由物理混合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及視情況存在之其他成分來獲得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更佳地,藉由物理混合呈粉末形式之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以及視情況存在之呈粉末形式的其他成分來獲得呈粉末形式之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物理混合較佳地不含所有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之完全熔融。物理混合較佳地不含聚合物穩定劑(i-2)之完全熔融。物理混合較佳地不含視情況存在之其他成分的完全熔融。用於壓實之混合物之物理混合較佳地不含將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中之至少一者溶解於溶劑中。較佳地,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之粉末的固體顆粒經均勻地分佈於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中。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物理混合可例如藉由使用摻合器分批或連續地進行。另一選項為首先獲得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且接著藉由物理混合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及處理助劑來獲得用於壓實之混合物。較佳的藉由在一個步驟中物理混合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處理助劑及視情況存在之其他成分獲得用於壓實之混合物。
在製粒機中製造糰粒之方法中,用於壓實之混合物為饋入材料。用於壓實之混合物通常連續地投配至製粒機的包含具有噴嘴之模具及重力滾筒的部分。若用於壓實之混合物在投配至製粒機的包含具有噴嘴之模具及滾筒的部分時的溫度過高,則在滾筒區域形成糊狀物質,其可導致製造方法失敗。用於壓實之混合物在投配時之溫度較佳地低於40℃,極佳地在室溫下進行投配。滾筒將饋入材料預壓實且脫氣,且按壓饋入材料通過噴嘴。形成圓柱形股束。更詳細地,作為饋入材料之用於壓實之混合物在噴嘴之饋入區域(其可為圓錐形)中進一步壓實,且藉由噴嘴表面上之摩擦開始加熱並在噴嘴之稍長(通常為圓柱形)通道中燒結。噴嘴之相關表面為噴嘴之通道(其通常為圓柱形)沿通道之最小直徑的表面。噴嘴之最小直徑在本文中定義為噴嘴直徑。按壓長度在本文中定義為圓柱形通道之最小直徑所適用的距離。噴嘴之圓柱形通道可在按壓長度之後擴展,但圓柱形通道之擴展部分並不促成饋入材料建立摩擦。噴嘴直徑及按壓長度為影響燒結程度之參數。藉由例如切割刀作為在距離模具之外側的調節距離處的粉碎裝置來粉碎股束以獲得糰粒。切割刀分別將股束切割成具有通常為噴嘴直徑之1至3倍的不同長度的糰粒。隨後,使糰粒冷卻且可例如藉由1.6 mm篩網進行篩分,其在例如振動篩網中進行。基本上由呈經部分壓實形式之用於壓實之混合物組成的經篩分細粒部分可直接作為饋入材料再次使用,或在研磨之後再使用。更詳細的描述經提供於部分D)之實驗部分中。應注意,兩個或更多個步驟(A)可在步驟(B)之前進行,亦即在粉碎所形成之股束之前進行兩次或更多次按壓。其參數為在按壓長度末端與粉碎裝置(例如切割刀)之間的距離。
在步驟(A)之前,將用於壓實之混合物饋入製粒機之包含具有噴嘴之模具及滾筒的部分中。用於壓實之混合物較佳地以粉末形式饋入製粒機中。此較佳地藉由重力發生。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步驟 (pre-A)  將用於壓實之混合物饋入製粒機中,其中用於壓實之混合物係呈粉末形式, 且步驟(pre-A)發生在步驟(A)之前。
所形成之股束因所發生之摩擦在離開噴嘴之後具有相對於環境溫度增加之表面溫度。股束之表面溫度例如藉由量測其紅外線照射來測定。較佳地,股束之表面溫度高於45℃且低於110℃,更佳地高於50℃且低於80℃,特定言之高於53℃且低於75℃,極特定言之高於55℃且低於73℃。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股束具有高於45℃且低於110℃之表面溫度。
製粒機較佳為環模製粒機或平模製粒機。在齒輪型製粒機處,兩個齒輪充當滾筒且藉由齒輪之間的正齒輪傳動情況形成噴嘴及模具等效物,其導致用於壓實之混合物之壓縮及壓實。
在平模製粒機處,旋轉平模及固定滾筒亦存在變化。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製粒機為環模製粒機,其中模具具有含內側面及外側面的環之幾何形式且噴嘴表示自該內側面至該外側面之通道,或製粒機為平模製粒機,其中模具具有含上側面及下側面的平板之幾何形式且噴嘴表示自該上側面至該下側面之通道。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在環模製粒機處,環為旋轉的且滾筒具有固定的旋轉軸,且在平模製粒機處,模具為固定的且滾筒具有旋轉的旋轉軸。
機械能輸入量之主要因素為噴嘴之按壓長度與噴嘴之噴嘴直徑的比率。舉例而言,表面溫度受到所選擇的噴嘴之按壓長度及噴嘴直徑影響。較佳地,按壓長度與噴嘴直徑之比率為2至8,極佳地3至7,特定言之4至6且極特定言之5。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噴嘴具有噴嘴直徑及按壓長度,且按壓長度與噴嘴直徑之比率為2至8。
滾筒,較佳地兩個或更多個滾筒,極佳地兩個或三個滾筒通常藉由滾筒、用於壓實之混合物與模具之間的摩擦驅動。滾筒之光滑表面可引起滾筒之滑移。可導致製造方法失敗的過高滑移程度藉由滾筒之波紋表面來降低。在平模製粒機處,亦存在藉由一種齒輪控制滑移之程度或避免滑移來驅動滾筒的選項。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滾筒表面為波紋狀的。
在環模製粒機處,機械能輸入量之另一因素為環模之旋轉速度(各別地其旋轉頻率)。在平模製粒機處,機械能輸入量之另一因素為滾筒相對於固定模具之速度(各別地滾筒圍繞其旋轉軸之旋轉頻率)。當平模製粒機之滾筒在圓形模具上運行時,滾筒上僅存在一條作業線具有與模具完全相同的速度(相對速度=0)。在內環上之滾筒部分運行更快且在外環上之滾筒部分運行更慢。此意謂滾筒及模具之間存在較小的相對速度,其導致此部分中之材料的一種研磨。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製粒機為平模製粒機。
製粒機中之模具數目藉由其構築設計及其工程化考慮因素驅動。較佳地,製粒機包含一個模具。製粒機中之滾筒數目藉由其構築設計及其工程化考慮因素驅動。在模具具有兩個或更多個相對於彼此定位於模具中之噴嘴的情況下允許更高數目之滾筒,步驟(A)及(B)可在一定時間段內在製粒機中更經常的進行。製粒機包含較佳地兩個或更多個滾筒,極佳地兩個、三個或四個滾筒,特定言之兩個或三個滾筒且極特定言之兩個滾筒。模具中之噴嘴數目藉由其構築設計及工程化考慮因素驅動。模具中之更高噴嘴數目使得步驟(A)在並行或之後的個別噴嘴處進行,其導致並行地形成兩個或更多個股束。之後在本文中意謂在另一噴嘴處進行步驟(A),之後再次在最初的第一噴嘴處重複步驟(A)。接著在原則上並行地進行步驟(B),亦即在原則上並行地進行對兩個或更多個股束之粉碎。因此,在原則上並行地獲得兩個或更多個糰粒。因此,一定時間段內輸出的糰粒數目顯著增加。製粒機之模具包含較佳地兩個或更多個噴嘴,極佳地48至20000個,特定言之96至16000個,極特定言之360至14000個,尤其720至12000個,極尤其1440至11000個且最尤其3600至10000個。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製粒機包含兩個滾筒。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製粒機包含具有兩個或更多個噴嘴之環。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製粒機包含具有兩個或更多個噴嘴之平模。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製粒機包含一個環。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製粒機包含一個平模。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製粒機包含兩個或更多個滾筒且模具包含兩個或更多個噴嘴。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製粒機包含一個模具、兩個或更多個滾筒且模具包含兩個或更多個噴嘴。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糰粒之方法,其中製粒機包含一個模具、兩個或更多個滾筒,且模具包含兩個或更多個噴嘴,且在兩個或更多個噴嘴中之第一者處且同時或之後在兩個或更多個噴嘴中之第二者處進行步驟(A),但隨後再次在兩個或更多個噴嘴中之第一者處進行步驟(A)。
可獲自壓實方法之糰粒包含 (i)     87至97 wt%之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其包含以下聚合物穩定劑 (i-1)  21至29 wt%之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 (CAS編號31570-04-4), (i-2)  21至29 wt%之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CAS編號6683-19-8), (i-3)  8至12 wt%之C16-C18脂肪酸鈣鹽, (i-4)  36至44 wt%之氧化鈣,且 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之wt%係按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重量計,及 (ii)    3至13 wt%之處理助劑,其為具有在101.32 kPa下低於100 J/g之熔融焓的丙烯-乙烯共聚物, 且組分(i)及(ii)之wt%係按糰粒之重量計。
糰粒之組分(i)及(ii)之重量百分比係按糰粒之重量計。因此,糰粒中所含有之所有組分(其包括組分(i)及(ii))之重量百分比彙總為總共100 wt%。換言之,所有組分之和為100 wt%。所有組分之和包含在組分(i)及(ii)下亦潛在的其他成分。組分(i)及(ii)之和低於或等於100 wt%。
糰粒較佳具有圓棒之形狀,圓棒之形狀經理想化為圓柱體,然而,圓柱體之兩個基礎區域在糰粒未必總是平坦的且彼此平行的情況下尤其不平坦且彼此平行。此係由於在步驟(B)處粉碎股束,其與均勻升溫至高於110℃之溫度的股束藉由刀進行熱切割的情況相比,包括更多的斷裂元件。圓棒具有圓之直徑。較佳地,圓棒具有圓之直徑,其在2 mm與4 mm之間,極佳地3 mm。糰粒之長度在本文中理解為沿噴嘴中之股束形成方向的最長距離,亦即糰粒之軸,其由與糰粒表面之點的平均相同距離定義,不包括經由粉碎股束產生的糰粒之表面處的彼等點。在圓棒之情況下,糰粒之軸為圓棒之旋轉軸。糰粒之長度較佳為圓之直徑的1至3倍。當一個糰粒本身具有特定長度值時,複數個糰粒可具有該等糰粒之平均長度。此係由利用斷裂元件切割而進行之步驟(B)引起。在步驟(B)處,在粉碎裝置之距離下,噴嘴之設計及其噴嘴通道發揮一定作用。一個選項為噴嘴之按壓長度之後為直徑大於噴嘴之直徑的部分。因此,噴嘴包含具有按壓長度部分及在按壓長度部分之後的擴展部分的通道。擴展部分允許模具之所要厚度大於噴嘴之按壓長度。出於模具之機械強度原因可能需要某一厚度之模具,例如以避免模具之斷裂。
可能的步驟(C)為例如用1.6 mm篩網對來自步驟(B)之糰粒進行篩分。此移除源自造粒方法之細粒,例如在其步驟(B)處。
可能的步驟(D)為糰粒之冷卻。舉例而言,冷卻產生與製粒機周圍之溫度類似的糰粒溫度。製粒機周圍之溫度較佳為室溫,更佳為23℃。在實施可能的步驟(C)時,此冷卻可能已經部分地或完全地發生。可藉由空氣流支援冷卻。
替代地,在篩分糰粒之前實施冷卻來自步驟(B)之糰粒。可能的步驟(C')為冷卻來自步驟(B)之糰粒。舉例而言,冷卻產生與製粒機周圍之溫度類似的糰粒溫度。製粒機周圍之溫度較佳為室溫,更佳為23℃。可能的步驟(D')為例如用1.6 mm篩網篩分來自步驟(C')之糰粒。
上文所描述的在製粒機中製造糰粒之方法、用於壓實之混合物、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及糰粒之定義及偏好係針對在製粒機中製造糰粒之方法所描述的。此等定義及偏好亦適用於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為一種用於壓實之混合物,其包含 (i)     87至97 wt%之呈粉末物理形式的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其包含以下聚合物穩定劑 (i-1)  21至29 wt%之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 (CAS編號31570-04-4), (i-2)  21至29 wt%之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CAS編號6683-19-8), (i-3)  8至12 wt%之C16-C18脂肪酸鈣鹽, (i-4)  36至44 wt%之氧化鈣,且 穩定劑(i-1)、(i-2)、(i-3)及(i-4)之wt%係按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重量計,及 (ii)    3至13 wt%之呈粉末物理形式的處理助劑,其為具有在101.32 kPa下低於100 J/g之熔融焓的丙烯-乙烯共聚物, 且組分(i)及(ii)之wt%係按用於壓實之混合物之重量計。
用於壓實之混合物之組分(i)及(ii)之重量百分比係按用於壓實之混合物之重量計。因此,用於壓實之混合物中所含有之所有組分(其包括組分(i)及(ii))之重量百分比彙總為總共100 wt%。換言之,所有組分之和為100 wt%。所有組分之和包含在組分(i)及(ii)下亦潛在的其他成分。組分(i)及(ii)之和低於或等於100 wt%。
用於壓實之混合物較佳呈粉末形式。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為一種糰粒,其包含以下組分 (i)     87至97 wt%之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其包含以下聚合物穩定劑 (i-1)  21至29 wt%之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 (CAS編號31570-04-4), (i-2)  21至29 wt%之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CAS編號6683-19-8), (i-3)  8至12 wt%之C16-C18脂肪酸鈣鹽, (i-4)  36至44 wt%之氧化鈣,且 穩定劑(i-1)、(i-2)、(i-3)及(i-4)之wt%係按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重量計,及 (ii)    3至13 wt%之處理助劑,其為具有在101.32 kPa下低於100 J/g之熔融焓的丙烯-乙烯共聚物, 且組分(i)及(ii)之wt%係按糰粒之重量計。
糰粒之組分(i)及(ii)之重量百分比係按糰粒之重量計。因此,糰粒中所含有之所有組分(其包括組分(i)及(ii))之重量百分比彙總為總共100 wt%。換言之,所有組分之和為100 wt%。所有組分之和包含在組分(i)及(ii)下亦潛在的其他成分。組分(i)及(ii)之和低於或等於100 wt%。
較佳為一種糰粒,其具有圓棒之形狀且該圓棒具有在2 mm與4 mm之間的圓直徑。
較佳為一種糰粒,其長度為圓直徑的1至3倍。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為一種製造穩定聚合物之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 (AP) 將糰粒投配至聚合物中以獲得糰粒-聚合物混合物, (BP)  在機械攪拌下將該糰粒-聚合物混合物暴露於在120至340℃範圍內之溫度以獲得穩定聚合物, 其中該聚合物為聚烯烴、聚苯乙烯或其混合物, 其中該糰粒包含 (i)     87至97 wt%之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其包含以下聚合物穩定劑 (i-1)  21至29 wt%之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 (CAS編號31570-04-4), (i-2)  21至29 wt%之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CAS編號6683-19-8), (i-3)  8至12 wt%之C16-C18脂肪酸鈣鹽, (i-4)  36至44 wt%之氧化鈣,且 穩定劑(i-1)、(i-2)、(i-3)及(i-4)之wt%係按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重量計,及 (ii)    3至13 wt%之處理助劑,其為具有在101.32 kPa下低於100 J/g之熔融焓的丙烯-乙烯共聚物, 且組分(i)及(ii)之wt%係按糰粒之重量計。
糰粒之組分(i)及(ii)之重量百分比係按糰粒之重量計。因此,糰粒中所含有之所有組分(其包括組分(i)及(ii))之重量百分比彙總為總共100 wt%。換言之,所有組分之和為100 wt%。所有組分之和包含在組分(i)及(ii)下亦潛在的其他成分。組分(i)及(ii)之和低於或等於100 wt%。
在步驟(AP)處,糰粒之尺寸較佳為非常適配之尺寸,因為過大的糰粒更難以投配、摻合及分散於聚合物中。
在步驟(BP)處,在機械攪拌下將糰粒組分均勻地分配及/或溶解於待穩定之聚合物中。此藉由糰粒-聚合物混合物之熱暴露來支援,在達到組分之各別熔融範圍時,其導致一側上的聚合物之黏度降低且另一側上的糰粒組分熔融。較佳地,步驟(BP)處之溫度係在135℃至330℃,極佳地150℃至310℃,特定言之180℃至300℃,極特定言之190℃至290℃,尤其200℃至280℃且極尤其210℃至260℃的範圍內。
聚烯烴為例如: 1. 單烯烴及二烯烴之均聚物,例如聚丙烯、聚異丁烯、聚-丁-1-烯、聚-4-甲基戊-1-烯、聚乙烯基環己烷、聚異戊二烯或聚丁二烯,以及環烯烴之聚合物(例如環戊烯或降𦯉烯之聚合物),聚乙烯,例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或其混合物,例如聚丙烯與聚異丁烯之混合物、聚丙烯與聚乙烯之混合物(例如PP/HDPE、PP/LDPE)或不同類型之聚乙烯之混合物(例如LDPE/HDPE)。 2. 單烯烴或二烯烴彼此或與其他乙烯基單體之共聚物,例如乙烯/丙烯共聚物、丙烯/丁-1-烯共聚物、丙烯/異丁烯共聚物、乙烯/丁-1-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甲基戊烯共聚物、乙烯/庚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乙烯基環己烷共聚物、乙烯/環烯烴共聚物(例如乙烯/降𦯉烯(如COC)、乙烯/1-烯烴共聚物),其中原位產生1-烯烴;丙烯/丁二烯共聚物、異丁烯/異戊二烯共聚物、乙烯/乙烯基環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烷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烷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或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及其鹽(離聚物)以及乙烯與丙烯及二烯(諸如己二烯、二環戊二烯或亞乙基-降𦯉烯)之三聚物;及此類共聚物彼此之混合物,或與其他聚烯烴之混合物,例如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LDPE/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或LDPE/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
單烯烴之聚烯烴,較佳地聚乙烯及聚丙烯,可藉由不同的方法,且尤其藉由以下方法來製備: a)  基團聚合(通常在高壓下及高溫下) b)  使用通常含有元素週期表之第4族、第5族、第6族(例如鉻)或第7族之一種或多於一種金屬的催化劑進行催化聚合。此等金屬通常具有一種或多於一種可經π或σ配位的配位體,典型地氧化物、鹵化物、醇化物、酯、醚、胺、烷基、烯基及/或芳基。此等金屬錯合物可呈游離形式或固定於基材,典型地於活化氯化鎂、氯化鈦(III)、氧化鋁或氧化矽上。此等催化劑可溶於或不可溶於聚合介質中。催化劑本身可用於聚合中或可使用其他活化劑,典型地金屬烷、金屬氫化物、金屬烷基鹵化物、金屬烷基氧化物或金屬烷基氧烷,該等金屬為元素週期表之第1族、第2族及/或第3族之元素。活化劑可適宜地經其他酯、醚、胺或矽基醚基團修飾。此等催化劑系統通常稱為Phillips、Standard Oil Indiana、Ziegler (-Natta)、TNZ (DuPont)、茂金屬或單點催化劑(SSC)。
聚苯乙烯為例如: 1. 苯乙烯之均聚物。 2. 苯乙烯及共聚單體(其為例如乙烯、丙烯、二烯、腈、酸、順丁烯二酸酐、順丁烯二醯亞胺、乙酸乙烯酯、丙烯酸衍生物及其混合物)之共聚物,例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烷酯、苯乙烯/丁二烯/丙烯酸烷酯、苯乙烯/丁二烯/甲基丙烯酸烷酯、苯乙烯/順丁烯二酸酐、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甲酯,苯乙烯與共聚單體之嵌段共聚物,例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或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 3. 苯乙烯之接枝共聚物,例如於聚丁二烯上之苯乙烯,於聚丁二烯-苯乙烯或聚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上之苯乙烯,於聚丁二烯上之苯乙烯及丙烯腈,於聚丁二烯上之苯乙烯、丙烯腈及甲基丙烯酸甲酯,於聚丁二烯上之苯乙烯及順丁烯二酸酐,於聚丁二烯上之苯乙烯、丙烯腈及順丁烯二醯亞胺,於聚丁二烯上之苯乙烯及順丁烯二醯亞胺,於聚丁二烯上之苯乙烯及除丙烯酸甲酯以外的丙烯酸烷酯或甲基丙烯酸烷酯,於乙烯/丙烯/二烯三聚物上之苯乙烯及丙烯腈,於聚丙烯酸烷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烷酯上之苯乙烯及丙烯腈,於丙烯酸酯/丁二烯共聚物上之苯乙烯及丙烯腈。
在聚烯烴之共聚物下,共聚至少兩種不同的單體。較佳為聚烯烴之共聚物,其中聚合烯烴單體之重量含量以所有聚合單體之重量計高於50%。在聚苯乙烯之共聚物下,共聚合至少兩種不同的單體或將一種單體接枝於至少一種不同的已經聚合的單體上。較佳為聚苯乙烯之共聚物,其中聚合或接枝苯乙烯之重量含量基於所有聚合或接枝單體之重量計高於50%。
較佳地,聚合物(其為聚烯烴、聚苯乙烯或其混合物)為熱塑性的,亦即其在高溫下,例如在120℃至340℃,尤其135℃至330℃範圍內的溫度下可塑形成新形式。
聚合物(其為聚烯烴、聚苯乙烯或其混合物)易於發生氧化、熱或光誘發性降解。
投配至聚合物(其為聚烯烴、聚苯乙烯或其混合物)中之糰粒的量隨特定聚合物及防止氧化、熱或光誘發性降解之所需程度而變化。較佳地,以重量百分比計的糰粒之量為0.01至5 wt% (基於聚合物之重量計),極佳為0.02至3 wt%,特定言之0.04至2 wt%,極特定言之0.05至1 wt%,尤其0.08至0.8 wt%且極尤其0.1至0.4 wt%。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穩定聚合物之方法,其中在擠壓機或共捏合機中進行步驟(BP)。
在步驟(AP)處,糰粒可投配至已經具有在120至340℃範圍內之聚合物溫度的聚合物中。舉例而言,將糰粒投配至已經在擠壓機或共捏合機中升溫的聚合物中。舉例而言,藉由進料機(其為例如擠壓機)將糰粒引入至待穩定之已經溫熱及黏稠的聚合物中。因此,糰粒-聚合物混合物緊接著具有在120至340℃範圍內之聚合物溫度的溫度,且糰粒開始崩解。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穩定聚合物之方法,其中在步驟(AP)中投配糰粒之聚合物具有在120至340℃範圍內之聚合物溫度。
在步驟(AP)處,糰粒可投配至具有低於40℃之聚合物溫度的聚合物中。在聚合物以糰粒形式存在之情況下,產生糰粒-聚合物混合物,其包含組分(a)糰粒及(b)聚合物糰粒。聚合物之糰粒具有例如圓柱體之幾何形式且例如藉由對經擠製溫熱典聚合物股束進行熱切割,接著將其在水淬滅中冷卻來獲得。在步驟(AP)中獲得之糰粒-聚合物混合物(其中聚合物呈糰粒形式)可獨立於步驟(BP)製備及儲存或直接在步驟(BP)之前製備。
較佳為一種用於製造穩定聚合物之方法,其中在步驟(AP)中投配糰粒之聚合物以糰粒形式存在且具有低於40℃之聚合物溫度。
針對製造穩定聚合物或對其應用之方法所描述之定義及偏好亦適用於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為糰粒之用途,其用於在製造穩定聚合物時對其組分進行無粉塵處理,其中該聚合物為聚烯烴、聚苯乙烯或其混合物且其中糰粒包含 (i)     87至97 wt%之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其包含以下聚合物穩定劑 (i-1)  21至29 wt%之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 (CAS編號31570-04-4), (i-2)  21至29 wt%之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CAS編號6683-19-8), (i-3)  8至12 wt%之C16-C18脂肪酸鈣鹽, (i-4)  36至44 wt%之氧化鈣,且 穩定劑(i-1)、(i-2)、(i-3)及(i-4)之wt%係按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重量計,及 (ii)    3至13 wt%之處理助劑,其為具有在101.32 kPa下低於100 J/g之熔融焓的丙烯-乙烯共聚物, 且組分(i)及(ii)之wt%係按糰粒之重量計。
糰粒之組分(i)及(ii)之重量百分比係按糰粒之重量計。因此,糰粒中所含有之所有組分(其包括組分(i)及(ii))之重量百分比彙總為總共100 wt%。換言之,所有組分之和為100 wt%。所有組分之和包含在組分(i)及(ii)下亦潛在的其他成分。組分(i)及(ii)之和低於或等於100 wt%。
以下實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而不對其進行限制。若未以不同方式陳述,則百分比值為重量百分比。
A)用於表徵之方法 若未另外陳述,則藉由公司Retsch Technology GmbH之Camsizer P4經由數位影像分析測定平均粒度。量測原理為根據ISO 13322-2之動態影像分析。
根據DIN EN ISO 17892-3量測體密度。
根據ISO 1133在具有專門指定之參數的Goettfert MI-Robo上量測聚合物之熔融流動指數。
差示掃描熱量法(DSC)係在大氣壓下根據EN ISO 11357-3進行量測。加熱週期為(a) 0℃至200℃,10℃/min及30 mL/min N 2,(b) 200℃至0℃,10 ℃/min及30 mL/min N 2,(c) 0℃至200℃,10℃/min及30 mL/min N 2。在加熱週期(c)下測定熔融範圍、熔融峰溫度及熔融焓。
高溫凝膠滲透層析法(HT-GPC)係根據ISO 16014-4進行量測。使用具有RI偵測器之Agilent PL-GPC 220作為設備。使用一個Agilent PFgel Olexis Guard 50×7.5 mm管柱(零件號PL1110-1400)作為前置管柱。使用三個Agilent PLgel Olexis 13 µm 300×7.5 mm管柱(零件號PL1110-6400)作為管柱。管柱溫度為150℃。校準標準物為來自Agilent之聚苯乙烯及High EasiVial GPC/SEC校準標準物(零件號PL2010-0201及零件號PL2010-0202)。三氯苯用作溶離劑,其中流速為1 mL/min,樣本濃度為3 mg/mL且注射體積為200 µL。經測定之數目平均分子量Mn及經測定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用以計算作為Mw與Mn之間的比率的多分散性指數(PD)。
藉由來自公司Retsch Technology GmbH之Camsizer P4經由數位影像分析進行析篩分析。量測原理為根據ISO 13322-2在D10、D50及D90值下的動態影像分析。
Norner磨損測試為使用振動搖篩機及玻璃珠對測試形式進行機械性處理的測試。初始篩分析進行1分鐘,接著在篩板上使用玻璃球進一步篩分以機械地撞擊材料且量測篩選部分在5、10及20分鐘之後的變化。所選擇的篩網自下而上為:200 µm、500 µm、1 mm、1.6 mm、2.5 mm及4 mm。所使用的玻璃球(公司Sigmund Lindner GmbH,P型)具有16 mm±0.02 mm,重量5.36 g/玻璃球且由具有精細無光澤表面之鹼石灰玻璃製成。
測試程序如下: 1.向不具有玻璃珠之搖篩機中裝入50 g樣本且進行具有幅度1 mm之篩分1分鐘。量測每個篩盤及篩板上之質量。 2.在篩網500 µm上添加8個玻璃球;在篩網1.0 mm上添加9個玻璃球;在篩網1.6 mm上添加10個且在篩網2.5 mm上添加11個。繼續篩分5分鐘,接著量測每個篩盤及篩板上之質量。 3.再繼續篩分5分鐘,重複稱重程序。 4.在繼續篩分10分鐘,重複稱重程序。
來自公司Retsch GmbH之Retsch Sieve Shaker AS 200控制器用作搖篩機。
總的細粒為在底盤及200 µm目篩網上收集的所有材料之和。因此,將在磨損應力下產生且通過500 µm目篩網(<500 µm)的樣本片段視為細粒。在20分鐘之後,<500 µm的以wt%計之粒度分率為確定所測試形式之耐磨損及抗衝擊性的關鍵結果(Norner值)。結果之範圍可在極其穩定的0%至極其不穩定的100%範圍內變化。
藉由採用一定數目個糰粒(約60個糰粒)、稱重該一定數目個糰粒以獲得總重量且將總重量除以該一定數目個糰粒來量測糰粒之平均重量。
藉由糰粒之平均重量乘以0.95 g/cm 3之假設密度且除以具有3 mm之糰粒直徑的圓之圓面積來計算糰粒之平均長度。
B)起始材料 SM-PS-1 Irgafos 168Irgafos 168 (TM,可購自BASF SE,熔點在180至183℃之間),其含有如下文所描繪之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 (CAS-編號31570-04-4)
Figure 02_image011
, 呈粉末形式,亦即,具有467 g/L之體密度及400 µm之平均粒度的疏鬆塊狀材料。
SM-PS-2 Irganox 1010Irganox 1010 (TM,可購自BASF SE,熔點在113至126℃之間),其含有如下文所描繪之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CAS-編號6683-19-8)
Figure 02_image013
, 呈粉末形式,亦即,具有530至630 g/L之體密度及141 µm之平均粒度的疏鬆塊狀材料。
SM-PS-3 Ceasit FI VEGCeasit FI VEG (TM,可購自Baerlocher GmbH,熔點在140至160℃之間)為植物性硬脂酸鈣,其含有如下文所描繪之例如具有硬脂酸鈣鹽之C16-18脂肪酸鈣鹽(2:1) (CAS-編號1592-23-0)
Figure 02_image015
, 呈粉末形式,亦即,具有200至400 g/L之體密度及90 µm之平均粒度的疏鬆塊狀材料。
SM-PS-4 Kezadol DAB-PKezadol DAB-P (TM,可購自Kettlitz-Chemie GmbH & Co. KG,熔點>>400℃)為用根據DAB 10 (Deutsches Apothekerbuch 10)產生之石蠟油處理的氧化鈣(CAS-編號1305-78-8)粉末。Kezadol DAB-P具有大致90%之活性氧化鈣含量且為具有650 g/L之體密度及6至7 µm之平均粒度的疏鬆塊狀材料。
SM-PA-1 Licocene PP 1302Licocene PP 1302 (TM,可購自Clariant,採用市售技術形式:細粒)為丙烯-乙烯共聚物蠟(CAS-編號9010-79-1),其在茂金屬催化劑下由丙烯及乙烯合成。長聚合物鏈之分支化由短鏈(-CH 3)發生。一些物理-化學特性經量測且描繪於表B-1中。
技術資料圖表說明根據ISO 1183在23℃下之密度為0.87 g/cm 3
技術資料圖表說明根據ASTM D 3954之滴點為87至93℃。
技術資料圖表說明根據DIN 53019在170℃下之黏度為150至250 mPas。
呈技術形式細粒之材料的篩分析經量測且描繪於表B-2中。體密度經量測為338 g/L。將呈其技術形式細粒之材料用於壓實。
SM-PA-2 Petrolite EP-700Petrolite EP-700 (TM,可購自Baker Hughes)為丙烯-乙烯共聚物蠟(CAS-編號9010-79-1)。長聚合物鏈之控制分支化由丙烯之短鏈(-CH 3)發生。一些物理-化學特性經量測且描繪於表B-1中。
技術資料圖表說明根據ASTMD-127之滴熔點為96℃。
技術資料圖表說明99℃下之黏度為12 pcs (120 mPas)。
將Petrolite EP-700在來自Pallmann之盤狀研磨機PF 300中研磨。所獲得之研磨材料的篩分析經量測且描繪於表B-2中。研磨材料之體密度經量測為473 g/L。將研磨材料用於壓實。
SM-PA-3 Dow PG 7008Dow PG 7008 (TM,可購自Dow Chemicals)為低密度聚乙烯(CAS-編號9002-88-4)。一些物理-化學特性經量測且描繪於表B-1中。
技術資料圖表說明根據ASTM D-792在23℃下之密度為0.918 g/cm 3
技術資料圖表說明熔融溫度(DSC)為106℃。
技術資料圖表說明根據ISO 306/A之菲卡軟化溫度為89.0℃。
技術資料圖表說明根據ISO 1133之熔融指數(190℃/2.16 kg)為7.7 g/10 min。
將Dow PG 7008在來自Pallmann之盤狀研磨機PF 300中研磨。所獲得之研磨材料的篩分析經量測且描繪於表B-2中。研磨材料之體密度經量測為285 g/L。將研磨材料用於壓實。
SM-PA-4 Borflow HL 708 FBBorflow HL 708 FB (TM,可購自Borealis)為聚丙烯(CAS-編號9003-07-0)。一些物理-化學特性經量測且描繪於表B-1中。
技術資料圖表說明熔融溫度(DSC)為158℃。
技術資料圖表說明根據ISO 1133之熔融指數(130℃/2.16 kg)為800 g/10 min。
將Borflow HL 708 FB在來自Pallmann之盤狀研磨機PF 300中研磨。所獲得之研磨材料的篩分析經量測且描繪於表B-2中。研磨材料之體密度經量測為365 g/L。將研磨材料用於壓實。
SM-PA-5 Licocene PP 1502Licocene PP 1502 (TM,可購自Clariant,採用市售技術形式:細粒)為丙烯-乙烯共聚物蠟(CAS-編號9010-79-1),其在茂金屬催化劑下由丙烯及乙烯合成。長聚合物鏈之分支化由短鏈(-CH 3)發生。一些物理-化學特性經量測且描繪於表B-1中。
技術資料圖表說明根據ISO 1183在23℃下之密度為0.87 g/cm 3
技術資料圖表說明根據ASTM D 3954之滴點為83至90℃。
技術資料圖表說明根據DIN 53019在170℃下之黏度為1500至2100 mPas。
呈技術形式細粒之材料的篩分析經量測且描繪於表B-2中。體密度經量測為374 g/L。將呈其技術形式細粒之材料用於壓實。 表B-1:起始材料處理助劑之經量測物理-化學特性
起始材料 市售名稱 DSC量測 HT-GPC量測
熔融範圍[℃] 熔融峰溫度[℃] 熔融焓 [J/g] Mn [Da] Mw [Da] PD
SM-PA-1 Licocene PP 1302 24-95 76 23 6833 17285 2.53
SM-PA-2 Petrolite EP-700 27-104 88 218 1335 1532 1.15
SM-PA-3 Dow PG 7008 25-116 106 117 30176 367733 12.2
SM-PA-4 Borflow HL 708 FB 120-173 157 109 25132 189565 7.54
SM-PA-5 Licocene PP 1502 45-95 73 13 16356    39302    2.40   
表B-2:篩分析
起始材料 Q3 10% [mm] Q3 50% [mm] Q3 90% [mm]
SM-PA-1 0.414 0.836 1.583
SM-PA-2 (經研磨) 0.324 0.710 1.538
SM-PA-3 (經研磨) 0.225 0.484 1.091
SM-PA-4 (經研磨) 0.359 0.716 1.145
SM-PA-5 0.482 0.874 1.278
C)用於壓實之混合物之製備 由聚合物穩定劑及處理助劑組成之用於壓實之混合物藉由在室溫下將如表C-11中所描繪之起始材料在100 L MTI摻合器中摻合5分鐘來製備。 表C-11:用於壓實之混合物
化合物編號 聚合物穩定劑 量 [%] 處理助劑 量 [%] 物理形式 c)
C-M-11 b) SM-PS-1 SM-PS-2 SM-PS-3 SM-PS-4 25 25 10 40 - 粉末
C-M-12 a) SM-PS-1 SM-PS-2 SM-PS-3 SM-PS-4 23.75 23.75 9.5 38 SM-PA-1 5 粉末
C-M-13 a) SM-PS-1 SM-PS-2 SM-PS-3 SM-PS-4 23 23 9.2 36.8 SM-PA-1 8 粉末
C-M-14 a) SM-PS-1 SM-PS-2 SM-PS-3 SM-PS-4 23 23 9.2 36.8 SM-PA-5 8 粉末
C-M-15 b) SM-PS-1 SM-PS-2 SM-PS-3 SM-PS-4 23 23 9.2 36.8 SM-PA-2 8 粉末
C-M-16 b) SM-PS-1 SM-PS-2 SM-PS-3 SM-PS-4 23 23 9.2 36.8 SM-PA-3 8 粉末
C-M-17 b) SM-PS-1 SM-PS-2 SM-PS-3 SM-PS-4 23 23 9.2 36.8 SM-PA-4 8 粉末
腳註:a)本發明性 b)比較性 c) 在室溫及大氣壓下
D)藉由用平模製粒機壓實之糰粒 平模製粒機,亦即Kahl製粒機模型14-175用於對如表D-11所陳述之材料進行壓實試驗。Kahl平模製粒機描繪於例如「Handbuch fuer Kunststoff Additive」,R.D. Maier, M. Schiller編, Carl Hanser Verlag, Munich, ISBN 978-3-446-22352-3,第4版, 2016, 第1189頁, 圖14.9中。Kahl製粒機模型14-175具有配備有噴嘴之固定平模,例如,噴嘴直徑為3 mm且按壓長度為6 mm或10 mm的噴嘴。平模之直徑為175 mm。噴嘴在平模之流動方向(由上而下)上一約60°之角度擴展。噴嘴直徑在本文中定義為噴嘴之圓柱形通道之最小直徑且按壓長度為最小直徑所適用的距離。噴嘴之圓柱形通道可在按壓長度之後擴展,但圓柱形通道之擴展部分並不促成待用於壓實之材料建立摩擦。特定適用之噴嘴直徑及按壓長度說明於表D-11中。用於壓實之材料在室溫下藉由置放於平模製粒機之糰粒按壓部分上方的體積單螺旋進料機利用重力投配至包含具有其噴嘴之模具及兩個滾筒的糰粒按壓部分中。各自具有130 mm之直徑及29 mm之寬度的滾筒具有平坦表面。其藉由中心豎軸連接且在圓形平模上以圓形滾動。
在糰粒按壓部分中,兩個滾筒將材料推送至平模之噴嘴中,其中材料經壓實且藉由剪切力加熱至處理助劑開始軟化之溫度,且在燒結處理中,經壓實之材料粒化成圓柱形糰粒。為開始該製程,將轉子之旋轉設定為5 (=78rpm)。用於壓實之材料以粉末形式饋入至按壓部分中。需要約15分鐘之起步階段,直至達成該製程之穩定運行為止。在用於壓實之材料之粉末最初流動通過噴嘴時,其變成在一些用於壓實之材料及平模處形成股束,滾筒及噴嘴將達至穩定溫度。對於用於壓實之材料過高的溫度可導致產生糊狀質量,其阻礙用於壓實之材料之進一步饋入。在噴嘴出口處,藉由四個與平模具有可調節距離之旋轉刀切割/切斷股束以產生長度為糰粒之直徑的約1至3倍(亦即約3 mm至9 mm)的糰粒。理想地,長度變化極小,但因切割/斷裂而不可避免一定的變化。表D-11說明是否獲得糰粒且因此亦說明是否形成股束。平模之溫度藉由自外部安裝通過孔進入模具之感測器來量測。在該製程運行穩定時,藉由手動IR-溫度感測器經由無接觸量測發射之IR照射來量測所收集之糰粒的溫度且將其作為糰粒之表面溫度說明於表D-11中。平模本身並未加熱或冷卻,但經歷因用於壓實之材料發生摩擦而導致的升溫。所獲得之糰粒用1.6 mm篩網(200 mm直徑的振動實驗室篩網)進行篩分以自所獲得之糰粒分離出細粒。以用於壓實之材料之總量計的藉由篩分移除之細粒量說明於表D-11中。經移除之細粒可直接再用作待壓實之材料。糰粒已冷卻至室溫。若獲得糰粒,則在篩分之後進行糰粒之Norner磨損測試並且將結果描繪於表D-11中。所獲得之糰粒的進一步表徵描繪於表D-12中。在實例D-11-1至D-11-7下獲得之糰粒的圖片描繪於圖1至圖7中。 表D-11:平模製粒機壓實及磨損測試結果
實例編號 用於壓實之材料 組成 [%] 噴嘴尺寸 c)[mm] 糰粒之表面溫度 [℃] 糰粒 經移除之細粒 [%] Norner測試 [%]
D-11-1 b) C-M-11 SM-PS-1 (25) SM-PS-2 (25) SM-PS-3 (10) SM-PS-4 (40) 3 x 10 81 16 67
D-11-2 a) C-M-12 SM-PS-1 (23.75) SM-PS-2 (23.75) SM-PS-3 (9.5) SM-PS-4 (38.0) SM-PA-1 (5) 3 x 10 73 13 39
D-11-3 a) C-M-13 SM-PS-1 (23) SM-PS-2 (23) SM-PS-3 (9.2) SM-PS-4 (36.8) SM-PA-1 (8) 3 x 10 70 15 26
D-11-4 a) C-M-14 SM-PS-1 (23) SM-PS-2 (23) SM-PS-3 (9.2) SM-PS-4 (36.8) SM-PA-5 (8) 3 x 10 75 12 10
D-11-5 b) C-M-15 SM-PS-1 (23) SM-PS-2 (23) SM-PS-3 (9.2) SM-PS-4 (36.8) SM-PA-2 (8) 3 x 10 71 21 70
D-11-6 b) C-M-16 SM-PS-1 (23) SM-PS-2 (23) SM-PS-3 (9.2) SM-PS-4 (36.8) SM-PA-3 (8) 3 x 10 83 19 62
D-11-7 b) C-M-17 SM-PS-1 (23) SM-PS-2 (23) SM-PS-3 (9.2) SM-PS-4 (36.8) SM-PA-4 (8) 3 x 10 88 25 65
腳註:a)本發明性 b)比較性 c) 噴嘴直徑×按壓長度
根據表D-11之結果: - 實例D-11-1展示不具有處理助劑之參考摻合物C-M-11可粒化,但Norner磨損測試結果不佳; - 實例D-11-2、D-11-3及D-11-4展示最佳(最低) Norner值;此展示相比於不具有處理助劑或具有其他處理助劑,SM-PA-1及SM-PA-5產生具有顯著更佳Norner磨損測試結果的糰粒。 - 實例D-11-2、D-11-3及D-11-4對比實例D-11-5展示相比於SM-PA-2,SM-PA-1及SM-PA5產生具有顯著更佳Norner磨損測試結果的糰粒,儘管所有三種處理助劑為丙烯-乙烯共聚物蠟; - 實例D-11-5及D-11-7展示該製程本身產生及藉由1.6 mm篩網移除的細粒之量並非有益Norner磨損測試結果的可靠指標; - 實例D-11-2對比實例D-11-3展示較高量之處理助劑產生更佳的Norner結果。 表D-12:糰粒表徵
實例編號 用於壓實之材料 組成 [%] 糰粒直徑 c)[mm] 平均糰粒長度 d)[mm] 平均糰粒重量 [mg] 以下圖中之圖片 Norner測試 e)[%]
D-11-1 b) C-M-11 SM-PS-1 (25) SM-PS-2 (25) SM-PS-3 (10) SM-PS-4 (40) 3 2.1 14.0 1 67
D-11-2 a) C-M-12 SM-PS-1 (23.75) SM-PS-2 (23.75) SM-PS-3 (9.5) SM-PS-4 (38.0) SM-PA-1 (5) 3 2.0 13.5 2 39
D-11-3 a) C-M-13 SM-PS-1 (23) SM-PS-2 (23) SM-PS-3 (9.2) SM-PS-4 (36.8) SM-PA-1 (8) 3 1.9 12.7 3 26
D-11-4 a) C-M-14 SM-PS-1 (23) SM-PS-2 (23) SM-PS-3 (9.2) SM-PS-4 (36.8) SM-PA-5 (8) 3 1.9 12.8 4 10
D-11-5 b) C-M-15 SM-PS-1 (23) SM-PS-2 (23) SM-PS-3 (9.2) SM-PS-4 (36.8) SM-PA-2 (8) 3 1.7 11.7 5 70
D-11-6 b) C-M-16 SM-PS-1 (23) SM-PS-2 (23) SM-PS-3 (9.2) SM-PS-4 (36.8) SM-PA-3 (8) 3 1.9 12.7 6 62
D-11-7 b) C-M-17 SM-PS-1 (23) SM-PS-2 (23) SM-PS-3 (9.2) SM-PS-4 (36.8) SM-PA-4 (8) 3 2.1 14.0 7 65
腳註:a)本發明性 b)比較性 c) 由噴嘴之直徑產生 d) 由平均糰粒重量計算 e) 再次描繪的來自表D-11之結果
根據表D-12之結果: - 所有實例均在平均糰粒重量之類似範圍內;平均重量並非有益Norner磨損測試結果之可靠指標。
圖1展示置於毫米紙上的自實例D-11-1獲得之糰粒。 圖2展示置於毫米紙上的自實例D-11-2獲得之糰粒。 圖3展示置於毫米紙上的自實例D-11-3獲得之糰粒。 圖4展示置於毫米紙上的自實例D-11-4獲得之糰粒。 圖5展示置於毫米紙上的自實例D-11-5獲得之糰粒。 圖6展示置於毫米紙上的自實例D-11-6獲得之糰粒。 圖7展示置於毫米紙上的自實例D-11-7獲得之糰粒。

Claims (32)

  1. 一種在製粒機中製造糰粒之方法,該製粒機包含滾筒及具有噴嘴之模具,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   藉由該滾筒將用於壓實之混合物按壓通過該噴嘴以獲得股束,及 (B)   粉碎該股束以獲得該糰粒, 其中該用於壓實之混合物包含以下組分 (i) 87至97 wt%之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其包含以下聚合物穩定劑 (i-1)     21至29 wt%之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 (CAS編號31570-04-4), (i-2)     21至29 wt%之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CAS編號6683-19-8), (i-3)     8至12 wt%之C16-C18脂肪酸鈣鹽, (i-4)     36至44 wt%之氧化鈣,且 該等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之wt%係按該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重量計,及 (ii) 3至13 wt%之處理助劑,其為丙烯-乙烯共聚物且其具有在101.32 kPa下低於100 J/g之熔融焓, 且該等組分(i)及(ii)之wt%係按該用於壓實之混合物之重量計。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熔融焓係根據EN ISO 11357-3藉由差示掃描熱量法來測定。
  3.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處理助劑具有高於10000 Da且低於80000 Da之重量平均分子量。
  4.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該處理助劑具有高於30000 Da且低於60000 Da之重量平均分子量。
  5.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處理助劑具有高於50℃且低於85℃之熔融峰溫度。
  6.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該熔融峰溫度係根據EN ISO 11357-3藉由差示掃描熱量法來測定。
  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含有(i-3) 8至12 wt%之C16-C18脂肪酸鈣鹽且該C16-C18脂肪酸鈣鹽之80至100重量份為硬脂酸鈣或棕櫚酸鈣,且重量份係按該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中之C16-C18脂肪酸鈣鹽之總量(其為100重量份)計。
  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氧化鈣係呈粉末形式且該粉末經疏水處理或未處理的。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該粉末藉由用石蠟油或脂肪酸處理而為疏水性的。
  1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中之該等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之總量在90 wt%至100 wt%範圍內。
  1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處理助劑為丙烯-乙烯共聚物,其為蠟。
  12.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熔融焓在101.32 kPa下低於50 J/g。
  13. 如請求項12之方法,其中該熔融焓在101.32 kPa下低於20 J/g。
  1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用於壓實之混合物包含 (i)     89至96 wt%之該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及 (ii)    4至11 wt%之該處理助劑。
  15.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股束具有高於45℃且低於110℃之表面溫度。
  1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pre-A)  將該用於壓實之混合物饋入該製粒機中,其中該用於壓實之混合物係呈粉末形式, 且該步驟(pre-A)發生在該步驟(A)之前。
  1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製粒機為環模製粒機,其中該模具具有含內側面及外側面的環之幾何形式且該噴嘴表示自該內側面至該外側面之通道,或該製粒機為平模製粒機,其中該模具具有含上側面及下側面的平板之幾何形式且該噴嘴表示自該上側面至該下側面之通道。
  18.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中在該環模製粒機處,該環為旋轉的且該滾筒具有固定的旋轉軸,且在該平模製粒機處,該模具為固定的且該滾筒具有旋轉的旋轉軸。
  1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噴嘴具有噴嘴直徑及按壓長度,且該按壓長度與該噴嘴直徑之比率為2至8。
  2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滾筒表面為波紋狀的。
  2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製粒機為平模製粒機。
  22.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製粒機包含兩個或更多個滾筒且該模具包含兩個或更多個噴嘴。
  23. 一種糰粒,其包含以下組分 (i)     87至97 wt%之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其包含以下聚合物穩定劑 (i-1)   21至29 wt%之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 (CAS編號31570-04-4), (i-2)   21至29 wt%之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CAS編號6683-19-8), (i-3)   8至12 wt%之C16-C18脂肪酸鈣鹽, (i-4)   36至44 wt%之氧化鈣,且 該等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之wt%係按該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重量計,及 (ii)    3至13 wt%之處理助劑,其為丙烯-乙烯共聚物且其具有在101.32 kPa下低於100 J/g之熔融焓, 且該等組分(i)及(ii)之wt%係按該糰粒之重量計。
  24. 如請求項23之糰粒,其具有圓棒之形狀且該圓棒具有在2 mm與4 mm之間的圓直徑。
  25. 如請求項24之糰粒,其長度為該圓直徑之1至3倍。
  26. 一種如請求項23至25中任一項之糰粒的用途,其用於在製造穩定聚合物時對其組分進行無粉塵處理,其中該聚合物為聚烯烴、聚苯乙烯或其混合物。
  27. 一種製造穩定聚合物之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 (AP) 將如請求項23至25中任一項之糰粒投配至聚合物中以獲得糰粒-聚合物混合物, (BP)  在機械攪拌下將該糰粒-聚合物混合物暴露於在120至340℃範圍內之溫度以獲得穩定聚合物, 其中該聚合物為聚烯烴、聚苯乙烯或其混合物。
  28. 一種用於壓實之混合物,其包含以下組分 (i)     87至97 wt%之呈粉末物理形式的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其包含以下聚合物穩定劑 (i-1)   21至29 wt%之亞磷酸參(2,4-二三級丁基苯酯) (CAS編號31570-04-4), (i-2)   21至29 wt%之肆-[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CAS編號6683-19-8), (i-3)   8至12 wt%之C16-C18脂肪酸鈣鹽, (i-4)   36至44 wt%之氧化鈣,且 該等聚合物穩定劑(i-1)、(i-2)、(i-3)及(i-4)之wt%係按該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重量計,及 (ii)    3至13 wt%之呈粉末物理形式的處理助劑,其為丙烯-乙烯共聚物且其具有在101.32 kPa低於100 J/g之熔融焓, 且該等組分(i)及(ii)之wt%係按該用於壓實之混合物之重量計。
  29. 如請求項28之用於壓實之混合物或如請求項23之糰粒,其中該處理助劑之該熔融焓係根據EN ISO 11357-3藉由差示掃描熱量法來測量。
  30. 如請求項3或4之方法,其中該處理助劑之該重量平均分子量係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來測定。
  31. 如請求項28之方法,其中該處理助劑之該重量平均分子量係根據ISO 16014-4藉由高溫凝膠滲透層析法(HT-GPC)來測定。
  32.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該股束表面溫度係藉由量測其紅外線照射來測定。
TW111106685A 2021-02-25 2022-02-24 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造粒 TW2022441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1159438 2021-02-25
EP21159438.7 2021-02-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4155A true TW202244155A (zh) 2022-11-16

Family

ID=74797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6685A TW202244155A (zh) 2021-02-25 2022-02-24 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造粒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58613A1 (zh)
EP (1) EP4297945A1 (zh)
JP (1) JP2024510891A (zh)
KR (1) KR20230150839A (zh)
CN (1) CN116917098A (zh)
AU (1) AU2022225549A1 (zh)
BR (1) BR112023017011A2 (zh)
CA (1) CA3209679A1 (zh)
TW (1) TW202244155A (zh)
WO (1) WO20221799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4634A1 (en) * 2021-12-16 2023-06-22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asterbatch composi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54955B (zh) 1992-09-25 1995-08-21 Ciba Geigy
JP3454534B2 (ja) 1993-03-09 2003-10-06 水澤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塩素含有重合体用粒状安定剤の製法
ATE186065T1 (de) 1994-03-22 1999-11-15 Ciba Sc Holding Ag Prozess für die stabilisation von hdpe
AR003526A1 (es) 1995-09-08 1998-08-05 Mallinckrodt Chemical Inc Sistema estabilizador para estabilizar materiales polimeros y metodo para producir un sistema estabilizado en forma de pellets.
ES2198679T3 (es) 1997-09-29 2004-02-01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Holding Inc. Granulados de estabilizadores epoxidados, exentos de polvillo, y procedimiento para su fabricacion.
US6596198B1 (en) 2000-04-28 2003-07-22 Albemarle Corporation Additive system for polymers in pellet form which provides proportioned stabilization and internal mold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BRPI0716835B1 (pt) 2006-09-14 2018-09-18 Ingenia Polymers Inc concentrados aditivos peletizados para polímeros, e processo de processamento dos mesmo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97945A1 (en) 2024-01-03
CA3209679A1 (en) 2022-09-01
US20240158613A1 (en) 2024-05-16
CN116917098A (zh) 2023-10-20
WO2022179950A1 (en) 2022-09-01
JP2024510891A (ja) 2024-03-12
BR112023017011A2 (pt) 2023-09-26
AU2022225549A1 (en) 2023-09-07
KR20230150839A (ko)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4529997A (ja) 顆粒状重合体添加剤およびこれの製造
JP2004526022A (ja) 顆粒状重合体添加剤およびこれの製造
US11958215B2 (en) Pelletization of a phosphite polymer stabilizer
TW202244155A (zh) 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造粒
TW202243848A (zh) 聚合物穩定劑混合物之造粒
US9630349B2 (en) Compacted pelletized additive blends containing a polymer carrier
JP2024512383A (ja) ポリマー安定剤混合物のペレット化
KR20230154457A (ko) 중합체 안정화제 혼합물의 펠릿화
JP2022539815A (ja) 特定のポリマー安定化剤の錠剤化
EP1123346B1 (de) Additive für die verarbeitung von kunststoff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