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42181A - 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 - Google Patents

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42181A
TW202242181A TW110114922A TW110114922A TW202242181A TW 202242181 A TW202242181 A TW 202242181A TW 110114922 A TW110114922 A TW 110114922A TW 110114922 A TW110114922 A TW 110114922A TW 202242181 A TW202242181 A TW 20224218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space
percussion
atomic layer
layer deposition
vacuum cha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4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84497B (zh
Inventor
林俊成
古家誠
Original Assignee
天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天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天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14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84497B/zh
Priority to US17/470,250 priority patent/US20220341036A1/en
Publication of TW202242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21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44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4497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Combustion Method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Electrical Control Of Air Or Fuel Supplied To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主要包括一真空腔體、一軸封裝置、一驅動單元及一敲擊裝置。驅動單元透過軸封裝置連接真空腔體的後壁,並帶動真空腔體轉動。軸封裝置包括一外管體及一內管體,其中內管體設置在外管體的容置空間內。至少一抽氣管線及至少一進氣管線位於內管體內,其中抽氣管線用以抽出真空腔體的反應空間內的氣體,而進氣管線則用以將一前驅物輸送至反應空間。敲擊裝置與真空腔體的前壁相鄰,並用以敲擊真空腔體的前壁或側壁,以避免反應空間內的粉末沾黏在真空腔體的內表面。

Description

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包括一敲擊裝置與真空腔體的前壁相鄰,並用以敲擊真空腔體的前壁或側壁,以避免真空腔體內的粉末沾黏。
奈米顆粒(nanoparticle)一般被定義為在至少一個維度上小於100奈米的顆粒,奈米顆粒與宏觀物質在物理及化學上的特性截然不同。一般而言,宏觀物質的物理特性與本身的尺寸無關,但奈米顆粒則非如此,奈米顆粒在生物醫學、光學和電子等領域都具有潛在的應用。
量子點(Quantum Dot)是半導體的奈米顆粒,目前研究的半導體材料為II-VI材料,如ZnS、CdS、CdSe等,其中又以CdSe最受到矚目。量子點的尺寸通常在2至50奈米之間,量子點被紫外線照射後,量子點中的電子會吸收能量,並從價帶躍遷到傳導帶。被激發的電子從傳導帶回到價帶時,會通過發光釋放出能量。
量子點的能隙與尺寸大小相關,量子點的尺寸越大能隙越小,經照射後會發出波長較長的光,量子點的尺寸越小則能隙越大,經照射後會發出波長較短的光。例如5到6奈米的量子點會發出橘光或紅光,而2到3奈米的量子點則會發出藍光或綠光,當然光色取決於量子點的材料組成。
應用量子點的發光二極體(LED)產生的光可接近連續光譜,同時具有高演色性,並有利於提高發光二極體的發光品質。此外亦可透過改變量子點的尺寸調整發射光的波長,使得量子點成為新一代發光裝置及顯示器的發展重點。
量子點雖然具有上述的優點及特性,但在應用或製造的過程中容易產生團聚現象。此外量子點具有較高的表面活性,並容易與空氣及水氣發生反應,進而縮短量子點的壽命。
具體來說,將量子點製作成為發光二極體的密封膠時,可能會產生團聚效應,而降低了量子點的光學性能。此外,量子點在製作成發光二極體的密封膠後,外界的氧或水氣仍可能會穿過密封膠而接觸量子點的表面,導致量子點氧化,並影響量子點及發光二極體的效能或使用壽命。量子點的表面缺陷及懸空鍵(dangling bonds)亦可能造成非輻射復合(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同樣會影響量子點的發光效率。
目前業界主要透過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在量子點的表面形成一層奈米厚度的薄膜,或者是在量子點的表面形成多層薄膜,以形成量子井結構。
原子層沉積可以在基板上形成厚度均勻的薄膜,並可有效控制薄膜的厚度,理論上亦適用於三維的量子點。量子點靜置在承載盤時,相鄰的量子點之間會存在接觸點,使得原子層沉積的前驅物無法接觸這些接觸點,並導致無法在所有的奈米顆粒的表面皆形成厚度均勻的薄膜。
為了解決上述先前技術面臨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主要在真空腔體的前壁設置一敲擊裝置,並透過敲擊裝置敲擊真空腔體的前壁或側壁,以將沉積過程中沾黏在真空腔體的內表面上粉末震落。
本發明的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主要包括一驅動單元、一軸封裝置、一真空腔體及一敲擊裝置,其中驅動單元透過軸封裝置連接真空腔體的一後壁。敲擊裝置與真空腔體的一前壁相鄰,並敲擊真空腔體的前壁或側壁以震動真空腔體的內表面,以去除沾黏在真空腔體的內表面上的粉末。
一般而言,在對粉末進行原子層沉積的過程中,很可能無法在沾黏在真空腔體的粉末的表面形成均勻的薄膜,進而影響粉末的良率、壽命及效能。為此本發明提出透過敲擊裝置敲擊真空腔體的前壁,以避免粉末沾黏在真空腔體的內表面。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包括:一真空腔體,包括一前壁、一後壁及一側壁,前壁面對後壁,且前壁經由側壁連接後壁,其中前壁、後壁及側壁形成一反應空間,反應空間用以容置複數顆粉末;一軸封裝置,連接真空腔體的後側,並包括一外管體及一內管體,其中外管體具有一容置空間,用以容置內管體;一驅動單元,連接軸封裝置,並經由軸封裝置帶動真空腔體轉動;至少一抽氣管線,位於內管體內,流體連接真空腔體的反應空間,並用以抽出反應空間內的一氣體;至少一進氣管線,位於內管體內,流體連接真空腔體的反應空間,並用以將一前驅物輸送至反應空間;及一敲擊裝置,與真空腔體的前壁相鄰,並用以敲擊真空腔體的前壁或側壁。
所述的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其中敲擊裝置包括一馬達及一敲擊部,馬達連接敲擊部,並驅動敲擊部敲擊真空腔體的前壁或側壁。
所述的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其中敲擊裝置包括一緩衝部連接敲擊部,敲擊部經由緩衝部敲擊真空腔體的前壁或側壁。
所述的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其中進氣管線包括至少一非反應氣體輸送管線及至少一反應氣體輸送管線,非反應氣體輸送管線用以將一非反應氣體輸送至反應空間,以吹動反應空間內的粉末,而反應氣體輸送管線則用以將前驅物輸送至反應空間。
所述的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其中非反應氣體輸送管線包括一延伸管線,延伸管線位於反應空間內,並朝真空腔體的前壁的方向延伸。
所述的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包括一過濾單元位於內管體連接反應空間的一端,抽氣管線經由過濾單元流體連接反應空間,而延伸管線穿過過濾單元。
所述的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其中延伸管線包括至少一出風口朝向真空腔體的前壁或側壁的方向。
所述的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其中進氣管線用以將一非反應氣體輸送至反應空間,並以非反應氣體吹動反應空間內的粉末。
所述的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其中內管體由外管體的容置空間延伸至真空腔體的反應空間,並在反應空間內形成一凸出管部。
所述的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包括一承載部及一位置調整機構,軸封裝置及驅動單元設置於承載部上,而敲擊裝置則透過位置調整機構連接承載部,並透過位置調整機構帶動敲擊裝置相對於承載部位移或轉動,以改變敲擊裝置與真空腔體之間的間隔。
請參閱圖1、圖2及圖3,分別為本發明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剖面示意圖及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的軸封裝置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如圖所示,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10主要包括一真空腔體11、一軸封裝置13、一驅動單元15及一敲擊裝置14,其中驅動單元15透過軸封裝置13連接真空腔體11,並帶動真空腔體11轉動。
真空腔體11包括一前壁111、一後壁113及一側壁115,其中前壁111面對後壁113,而側壁115位於前壁111及後壁113之間,並連接前壁111及後壁113,以在前壁111、後壁113及側壁115之間形成一反應空間12。
反應空間12用以容置複數顆粉末121,其中粉末121可以是量子點(Quantum Dot),例如ZnS、CdS、CdSe等II-VI半導體材料,而形成在量子點上的薄膜可以是三氧化二鋁(Al2O3)。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真空腔體11可包括一蓋板117及一腔體119,其中蓋板117用以覆蓋及連接腔體119,以在兩者之間形成反應空間12。蓋板117可以是真空腔體11的前壁111,而腔體119則由真空腔體11的後壁113及側壁115所構成。
軸封裝置13連接真空腔體11的後壁113,並包括一外管體131及一內管體133,其中外管體131具有一容置空間132,而內管體133則具有一連接空間134,例如外管體131及內管體133可為空心柱狀體。外管體131的容置空間132用以容置內管體133,其中外管體131及內管體133同軸設置。軸封裝置13可以是一般常見的軸封或磁流體軸封,主要用以隔離真空腔體11的反應空間12與外部的空間,以維持反應空間12的真空。
驅動單元15連接軸封裝置13的一端,而軸封裝置13的另一端則連接真空腔體11的後壁113。驅動單元15透過軸封裝置13帶動真空腔體11轉動,例如驅動單元15為馬達,透過外管體131連接真空腔體11的後壁113,並經由外管體131帶動真空腔體11轉動。此外驅動單元15並未連接內管體133,因此驅動單元15帶動外管體131及真空腔體11轉動時,內管體133不會隨著轉動。
驅動單元15可帶動外管體131及真空腔體11以同一方向持續轉動,例如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持續轉動。在不同實施例中,驅動單元15可帶動外管體131及真空腔體11以順時針的方向旋轉一特定角度後,再以逆時針的方向旋轉特定角度,例如特定角度可為360度。真空腔體11轉動時會攪拌反應空間12內的粉末121,以利於粉末121均勻受熱並與前驅物或非反應氣體接觸。
內管體133的連接空間134內可設置至少一抽氣管線171、至少一進氣管線173、至少一非反應氣體輸送管線175、一加熱器177及/或一溫度感測單元179,如圖2及圖3所示。
抽氣管線171流體連接真空腔體11的反應空間12,並用以抽出反應空間12內的氣體,使得反應空間12為真空狀態,以進行原子層沉積製程。具體而言抽氣管線171可連接一幫浦,並透過幫浦抽出反應空間12內的氣體。
進氣管線173流體連接真空腔體11的反應空間12,並用以將一前驅物及/或一非反應氣體輸送至反應空間12,其中非反應氣體可以是氮氣或氬氣等惰性氣體。在實際應用時,進氣管線173可能會將一載送氣體(carrier gas)及前驅物一起輸送到反應空間12內。此外進氣管線173亦可將非反應氣體輸送至反應空間12內,並透過抽氣管線171抽氣,以去除反應空間12內的前驅物。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進氣管線173可連接複數個分枝管線,並分別透過各個分枝管線將不同的前驅物依序輸送至反應空間12內。
進氣管線173可增大輸送至反應空間12的非反應氣體的流量,並透過非反應氣體吹動反應空間12內的粉末121,使得粉末121受到非反應氣體的帶動,擴散到反應空間12的各個區域。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進氣管線173可包括至少一非反應氣體輸送管線175及至少一反應氣體輸送管線。非反應氣體輸送管線175流體連接真空腔體11的反應空間12,並用以將一非反應氣體輸送至反應空間12。非反應氣體用以吹動反應空間12內的粉末121,配合驅動單元15驅動真空腔體11轉動,可有效且均勻的翻攪反應空間12內的粉末121,並在各個粉末121的表面沉積厚度均勻的薄膜。反應氣體輸送管線流體連接反應空間12,並用以將前驅物輸送至反應空間12。
透過驅動單元15經由軸封裝置13驅動真空腔體11轉動,並透過進氣管線173將非反應氣體輸送至反應空間12,雖然可以翻攪反應空間12內的粉末121。但在實際應用時,仍有一定數量的粉末121會沾黏在真空腔體11的內表面,造成輸送至反應空間12的前驅物無法接觸沾黏在真空腔體11上的粉末121,進而無法在所有的粉末121的表面接形成厚度均勻的薄膜。
為了解決上述及先前技術面臨的問題,本發明提出在真空腔體11的前壁111的側邊設置一敲擊裝置14,其中敲擊裝置14與真空腔體11的前壁111相鄰,並用以敲擊真空腔體11的前壁111或側壁115。
敲擊裝置14在敲擊真空腔體11的前壁111或側壁115時,真空腔體11會產生震動,使得沾黏的粉末121離開真空腔體11的內表面,並散落在真空腔體11的反應空間12內。
具體而言,透過驅動單元15、進氣管線173及敲擊裝置14的設置,可有效解決粉末121沾黏在真空腔體11的問題,並有利於在絕大部分的粉末121的表面形成厚度均勻的薄膜。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敲擊裝置14包括一馬達141及一敲擊部143,其中馬達141連接並驅動敲擊部143敲擊真空腔體11的前壁111或側壁115。此外敲擊部143上可設置一緩衝部145,其中敲擊部143經由緩衝部145敲擊真空腔體11的前壁111或側壁115,以避免在敲擊真空腔體11過程中造成真空腔體11及/或敲擊裝置14的損壞,例如緩衝部145可為橡膠墊。
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10的進氣管線173及非反應氣體輸送管線175都用以將非反應氣體輸送至反應空間12,其中進氣管線173輸送的非反應氣體的流量較小,主要用以去除反應空間12內的前驅物,而非反應氣體輸送管線175輸送的非反應氣體的流量較大,主要用以吹動反應空間12內的粉末121。
具體而言,進氣管線173及非反應氣體輸送管線175將非反應氣體輸送至反應空間12的時間點不同,因此在實際應用時可不設置非反應氣體輸送管線175,並調整進氣管線173在不同時間點輸送的非反應氣體的流量。當要去除反應空間12內的前驅物時,可降低進氣管線173輸送至反應空間12的非反應氣體的流量,而要吹動反應空間12內的粉末121時,則增加進氣管線173輸送至反應空間12的非反應氣體的流量。
本發明的驅動單元15帶動外管體131及真空腔體11轉動時,內管體133及其內部的抽氣管線171、進氣管線173及/或非反應氣體輸送管線175不會隨著轉動,有利於提高進氣管線173及/或非反應氣體輸送管線175輸送至反應空間12的非反應氣體及/或前驅物的穩定度。
加熱器177用以加熱連接空間134及內管體133,並加熱內管體133內的抽氣管線171、進氣管線173及/或非反應氣體輸送管線175,以提高抽氣管線171、進氣管線173及/或非反應氣體輸送管線175內的氣體的溫度。溫度感測單元179用以量測加熱器177或連接空間134的溫度,以得知加熱器177的工作狀態。真空腔體11的內部、外部或周圍通常會設置另一個加熱裝置16,其中加熱裝置16鄰近或接觸真空腔體11的側壁115,並用以加熱真空腔體11及反應空間12。
內管體133連接反應空間12的一端可設置一過濾單元139,其中內管體133內的抽氣管線171、進氣管線173及/或非反應氣體輸送管線175經由過濾單元139流體連接真空腔體11的反應空間12。
抽氣管線171經由過濾單元139連體連接反應空間12,可避免抽氣管線171抽出反應空間12內的氣體時,將反應空間12內的粉末121一併抽出,可減少粉末121的損耗。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進氣管線173及/或非反應氣體輸送管線175可由軸封裝置13的內管體133的連接空間134延伸至真空腔體11的反應空間12內,其中延伸至反應空間12的進氣管線173及/或非反應氣體輸送管線175可被定義為一延伸管線172。延伸管線172可穿過過濾單元139,並延伸至反應空間12。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位於反應空間12內的進氣管線173、非反應氣體輸送管線175及/或延伸管線172,朝真空腔體11的前壁111的方向延伸。在不同實施例中,位於反應空間12內的進氣管線173、非反應氣體輸送管線175及/或延伸管線172亦可朝真空腔體11的側壁115及/或後壁113的方向彎折及延伸。此外延伸管線172可包括至少一出風口1721,其中出風口1721朝向真空腔體的前壁111及/或側壁115。
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延伸管線172可持續將非反應氣體輸送至反應空間12,並可調整非反應氣體的流量。具體而言,延伸管線172輸出非反應氣體的模式可包括攪動模式及一般模式,在攪動模式下延伸管線172輸出的非反應氣體的流量較大,並可以輸出的非反應氣體攪動反應空間12內的粉末121。在一般模式下延伸管線172輸出的非反應氣體的流量較小,可能無法攪動反應空間12內的粉末121,但在一般模式下輸出的非反應氣體會在延伸管線172的出風口1721形成正壓,以防止粉末121由出風口1721進入延伸管線172。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10可包括一承載部191,用以承載驅動單元15、真空腔體11、軸封裝置13及/或敲擊裝置14。例如承載部191連接驅動單元15,並透過驅動單元15連接軸封裝置13及真空腔體11。此外軸封裝置13及/或真空腔體11亦可透過至少一支撐架193連接承載部191,以提高連接的穩定度。
如圖5及圖6所示,軸封裝置13及/或驅動單元15設置於承載部191,而敲擊裝置14可透過一位置調整機構195連接承載部191,例如敲擊裝置14透過一連接支架147連接位置調整機構195。
位置調整機構195,用以帶動敲擊裝置14相對於承載部191位移或轉動,以改變敲擊裝置14與真空腔體11的前壁111之間的距離及/或角度。
此外,軸封裝置13的內管體133可由外管體131的容置空間132延伸至真空腔體11的反應空間12,使得內管體133在反應空間12內形成一凸出管部130。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位置調整機構195可為滑軌,而敲擊裝置14可沿著滑軌相對於真空腔體11位移,以改變敲擊裝置14與真空腔體11之間的距離。在沉積過程中,敲擊裝置14可沿著滑軌位移並靠近真空腔體11的前壁111,使得敲擊裝置14可以敲擊真空腔體11的前壁111或側壁115,如圖5所示。在完成沉積製程後,如圖6所示,敲擊裝置14可沿著滑軌位移並遠離真空腔體11的前壁111,使得敲擊裝置14與真空腔體11的前壁111之間具有間隔,以利於將真空腔體11或蓋板117卸下,並取出真空腔體11內的粉末121。
在不同實施例中,位置調整機構195亦可以是一轉動裝置,敲擊裝置14可經由轉動裝置相對於真空腔體11轉動,例如敲擊裝置14可相對於真空腔體11進行水平或垂直方向的轉動,並遠離真空腔體11,使得敲擊裝置14不會位於卸下真空腔體11或蓋板117的路徑上。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形狀、構造、特徵及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於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 11:真空腔體 111:前壁 113:後壁 115:側壁 117:蓋板 119:腔體 12:反應空間 121:粉末 13:軸封裝置 130:凸出管部 131:外管體 132:容置空間 133:內管體 134:連接空間 139:過濾單元 14:敲擊裝置 141:馬達 143:敲擊部 145:緩衝部 147:連接支架 15:驅動單元 16:加熱裝置 171:抽氣管線 172:延伸管線 1721:出風口 173:進氣管線 175:非反應氣體輸送管線 177:加熱器 179:溫度感測單元 191:承載部 193:支撐架 195:位置調整機構
[圖1]為本發明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的軸封裝置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又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又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又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10: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
11:真空腔體
13:軸封裝置
14:敲擊裝置
15:驅動單元
16:加熱裝置
191:承載部
193:支撐架

Claims (10)

  1. 一種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包括: 一真空腔體,包括一前壁、一後壁及一側壁,該前壁面對該後壁,且該前壁經由該側壁連接該後壁,其中該前壁、該後壁及該側壁形成一反應空間,該反應空間用以容置複數顆粉末; 一軸封裝置,連接該真空腔體的該後側,並包括一外管體及一內管體,其中該外管體具有一容置空間,用以容置該內管體; 一驅動單元,連接該軸封裝置,並經由該軸封裝置帶動該真空腔體轉動; 至少一抽氣管線,位於該內管體內,流體連接該真空腔體的該反應空間,並用以抽出該反應空間內的一氣體; 至少一進氣管線,位於該內管體內,流體連接該真空腔體的該反應空間,並用以將一前驅物輸送至該反應空間;及 一敲擊裝置,與該真空腔體的該前壁相鄰,並用以敲擊該真空腔體的該前壁或該側壁。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其中該敲擊裝置包括一馬達及一敲擊部,該馬達連接該敲擊部,並驅動該敲擊部敲擊該真空腔體的該前壁或側壁。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其中該敲擊裝置包括一緩衝部連接該敲擊部,該敲擊部經由該緩衝部敲擊該真空腔體的該前壁或該側壁。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其中該進氣管線包括至少一非反應氣體輸送管線及至少一反應氣體輸送管線,該非反應氣體輸送管線用以將一非反應氣體輸送至該反應空間,以吹動該反應空間內的該粉末,而該反應氣體輸送管線則用以將該前驅物輸送至該反應空間。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其中該非反應氣體輸送管線包括一延伸管線,該延伸管線位於該反應空間內,並朝該真空腔體的該前壁的方向延伸。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包括一過濾單元位於該內管體連接該反應空間的一端,該抽氣管線經由該過濾單元流體連接該反應空間,而該延伸管線穿過該過濾單元。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其中該延伸管線包括至少一出風口朝向該真空腔體的該前壁或該側壁的方向。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其中該進氣管線用以將一非反應氣體輸送至該反應空間,並以該非反應氣體吹動該反應空間內的該粉末。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其中該內管體由該外管體的該容置空間延伸至該真空腔體的該反應空間,並在該反應空間內形成一凸出管部。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包括一承載部及一位置調整機構,該軸封裝置及該驅動單元設置於該承載部上,而該敲擊裝置則透過該位置調整機構連接該承載部,並透過該位置調整機構帶動該敲擊裝置相對於該承載部位移或轉動,以改變該敲擊裝置與該真空腔體之間的間隔。
TW110114922A 2021-04-26 2021-04-26 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 TWI7844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4922A TWI784497B (zh) 2021-04-26 2021-04-26 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
US17/470,250 US20220341036A1 (en) 2021-04-26 2021-09-09 Powder-atomic-layer-deposition device with knock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4922A TWI784497B (zh) 2021-04-26 2021-04-26 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2181A true TW202242181A (zh) 2022-11-01
TWI784497B TWI784497B (zh) 2022-11-21

Family

ID=85793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4922A TWI784497B (zh) 2021-04-26 2021-04-26 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8449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51419B2 (en) * 2011-09-03 2018-04-24 Ying-Bing JIA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king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on fine powders
CN107502873B (zh) * 2017-09-30 2019-02-15 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 一种粉末包覆原子层沉积装置
TWM615615U (zh) * 2021-04-26 2021-08-11 天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敲擊單元的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84497B (zh) 2022-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9935B (zh) 可吹動粉末的原子層沉積裝置
TWI750836B (zh) 可拆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
TWI772913B (zh) 微粒的原子層沉積裝置
TWI729944B (zh) 粉末的原子層沉積裝置
CN215251163U (zh) 具有震动装置的粉末原子层沉积机台
TWM610395U (zh) 防止粉末沾黏的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
CN112626495B (zh) 可吹动粉末的原子层沉积装置
TWM615615U (zh) 具有敲擊單元的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
TWM617306U (zh) 具有震動裝置的粉末原子層沉積機台
TWI784497B (zh) 敲擊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
CN215251162U (zh) 具有敲击单元的粉末原子层沉积装置
TWM614877U (zh) 防止粉末沾黏在內壁的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
TWI758170B (zh) 震動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
CN214736075U (zh) 防止粉末沾粘的粉末原子层沉积装置
TWI777522B (zh) 防止內壁沾黏的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
TWM610491U (zh) 可吹動粉末的原子層沉積裝置
TWI750962B (zh) 防止粉末沾黏的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
TWM609525U (zh) 可拆式粉末原子層沉積裝置
CN115247255A (zh) 敲击式粉末原子层沉积装置
TWI729945B (zh) 在粉末上形成薄膜的原子層沉積裝置
TWI775543B (zh) 具快拆功能的粉末原子層沉積設備
TWI771124B (zh) 具有下吹管的原子層沉積設備
CN115247259A (zh) 震动式粉末原子层沉积装置
TWI773543B (zh) 可減少粉末沾黏的粉末原子層沉積機台
CN215251161U (zh) 防止粉末沾黏在内壁的粉末原子层沉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