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1949A - 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及布帛 - Google Patents

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及布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1949A
TW202231949A TW110134738A TW110134738A TW202231949A TW 202231949 A TW202231949 A TW 202231949A TW 110134738 A TW110134738 A TW 110134738A TW 110134738 A TW110134738 A TW 110134738A TW 202231949 A TW202231949 A TW 20223194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sheath
polyamide
spinning
ratio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4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岸田泰輔
吉岡大輔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1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1949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28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while mixing different spinning solutions or melts during the spinning operation;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01D5/30Conjugate filaments;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01D5/34Core-skin structure;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01F8/12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with at least one polyamide as constituent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2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am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component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係由鞘部聚合物為聚醯胺、芯部聚合物為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構成的芯鞘型複合複絲;且,強度係3.6cN/dtex以上,全單絲的芯鞘成分之截面均等比d/R係0.072以下、比電阻值係10 7~10 10Ω・cm。 本發明係提供:具有吸濕性、去靜電性,在維持強度之下抑制起毛發生,且高階順暢性優異的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

Description

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及布帛
本發明係關於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及布帛。更詳言之,係關於吸濕性、去靜電性優異的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及布帛。
由聚醯胺、聚酯等熱可塑性樹脂形成的合成纖維,因為強度、耐藥性、耐熱性等均優異,因而廣泛使用於衣料用途、產業用途等。特別係聚醯胺纖維的獨特柔軟度、高拉伸強度、染色時的發色性、高耐熱性等特性優異,廣泛使用於內衣、外衣、運動服飾等一般衣料用途。
近年,隨戶外運動的普及,對運動・休閒衣料用途的需求正逐年增加。特別係使用於羽絨外套底布、擋風夾克的織物,要求薄質輕量、柔軟、低透氣度,所以聚醯胺纖維正朝細纖度・單絲細纖度化演進。聚醯胺纖維具有容易帶電的性質,在低溫度/低濕度的冬季環境下,容易帶靜電。隨薄質化的演進,更容易發生靜電,期待去靜電性優異的聚醯胺纖維。
去靜電性優異的聚醯胺纖維有多數提案,例如:利用後加工對纖維或布帛賦予去靜電劑的方法、以及與具去靜電性聚合物形成複合纖維的方法等。其中,於芯部使用吸濕成分的芯鞘複合聚醯胺纖維,具有優異的去靜電性,聚醯胺纖維的電阻明顯,能解除容易帶靜電的缺點,特別針對在冬季的低溫度・低濕度下所使用外衣等用途的期望頗高,正朝此方向研究・提案。
例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複合纖維,係以聚醯胺樹脂為鞘部、以聚醚酯醯胺共聚物為芯部的芯鞘複合纖維,且單絲纖度係3.5dtex。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複合纖維,係以聚醯胺樹脂為鞘部、以聚醚酯醯胺共聚物為芯部的複合纖維,且芯部與鞘部的面積比率係3/1~1/5,單絲纖度係3.25dtex。專利文獻3有記載:以聚醯胺為芯部、以聚醚酯醯胺共聚物為芯部的複合纖維,去靜電性優異。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6-136618號公報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第2014/10709號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17-57513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芯鞘複合纖維,雖吸濕性能、去靜電性能優異,但隨細纖度・單絲細纖度化,會導致原紗強度降低。若為了擔保原紗強度而施行延伸,則發生多起原紗起毛,不僅高階加工步驟的步驟順暢性惡化,亦有製品品質惡化的問題。專利文獻3所記載的芯鞘合股絲,雖去靜電性能優異,但能擔保吸濕性能的聚醚酯醯胺共聚物之芯比率偏低。若為了擔保吸濕性能而提高芯比率,便與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2同樣地,有原紗強度降低、發生多起原紗起毛,以及高階順暢性、製品品質降低的問題。
隨織物的薄質輕量、柔軟、低透氣度的要求,正朝纖維的細纖度・單絲細纖度化演進,所以出現提供具吸濕性、去靜電性,在維持強度之下抑制起毛發生,高階順暢性優異之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的問題。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問題而由下述構成。 (1)一種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係由鞘部聚合物為聚醯胺、芯部聚合物為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構成的芯鞘型複合複絲;其中,強度係3.6cN/dtex以上,纖維橫截面的芯鞘成分之截面均等比d/R係0.072以下、比電阻值係10 7~10 10Ω・cm。 d:芯成分的內切圓中心與鞘成分的內切圓中心之距離 R:鞘成分的內切圓直徑 (2)如(1)所記載的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其中,單絲纖度0.8~2.0dtex、纖維橫截面的芯部面積比率係20~40%。 (3)一種布帛,係至少其中一部分具有(1)或(2)所記載的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具有吸濕性、去靜電性,在維持強度之下抑制起毛發生,且高階順暢性優異的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
本發明的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係於鞘部使用聚醯胺、於芯部使用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的芯鞘複合纖維。
本發明的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如圖1所例示,橫截面的截面均等比(d/R)係0.072以下。此處所謂「截面均等比」,係測定芯成分的內切圓中心點(點C)與鞘成分的內切圓中心點(點S)間之距離(d),以及鞘成分的內切圓直徑(R),而計算出的值,其係測定所有單絲的平均值。數值越接近0表示越屬於同心,數值越大則表示越為偏心。藉由截面均等比(d/R)在該範圍內,便可抑制單絲起毛發生,且高階順暢性優異。更佳係0.050以下。若截面均等比(d/R)超越0.072,芯部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呈偏心,則於鞘部聚醯胺中出現鞘厚度偏頗。所以,若對鞘之較薄處施加外力,便容易從該處發生單絲斷裂而發生多起單絲起毛,不僅高階順暢性變差,且亦有製品品質惡化的傾向。
本發明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的強度係達3.6cN/dtex以上。藉由設為該範圍,在高階加工步驟時的斷絲情況減少,使高階順暢性呈良好。且,製品耐久性優異。若未滿3.6cN/dtex,會有高階加工步驟時的斷絲情況增加,導致高階順暢性惡化的傾向。又,主要在外衣衣料用途、運動衣料用途的衣料用途方面,會有容易成為無法承受實際使用的水準,導致製品耐久性差的情況。更佳範圍係4.0cN/dtex以上。
本發明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的纖維橫截面之芯部面積比率,較佳係20%以上且40%以下。更佳係20%以上且30%以下、特佳係25%以上且30%以下。若設為該範圍,鞘部容易吸收較多空氣中之有限的水分,使該吸收水分傳導至芯部的比例增加。又,藉由芯部的面積比率較小,所帶電的靜電會在經吸水的芯部中快速傳導,可顯現優異的吸濕性與去靜電性。
本發明的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在溫度20℃、濕度40%RH條件下的比電阻值係10 7~10 10Ω・cm。藉由設在該範圍內,便可獲得去靜電性。一般聚醯胺纖維的比電阻值係10 14Ω・cm水準。而且,靜電會受空氣中的水分量左右,在高濕度環境下不容易發生靜電,在乾燥環境下容易發生靜電。為了發揮充分的去靜電性,若在溫度20℃、濕度40%RH條件下具有10 10Ω・cm以下的比電阻值,便可發揮充分的去靜電性能。另外,本發明可達成之比電阻值下限值的水準係10 7Ω・cm程度。
本發明的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中,ΔMR較佳係5.0%以上。藉由設在該範圍內,便可獲得吸濕性。為了在穿著時能獲得良好的舒適性,而要求具有調節衣服內濕度的機能。作為該濕度調整的指標,係使用依進行輕~中度工作或輕~中度運動時的30℃×90%RH所代表的衣服內溫濕度、與20℃×65%RH所代表的外氣溫濕度的吸濕率的差所表示之ΔMR。ΔMR越大,則表示吸濕性能越高,穿著時的舒適性越佳。若ΔMR為5.0%以上,便可抑制穿著時的悶熱與沾黏,能提供舒適性優異的衣料。ΔMR上限值係17.0%左右。
本發明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的總纖度,係在能適於衣料用之前提下可任意設定,較佳係8~155dtex。又,單絲纖度亦可配合製品要求而任意設定,隨織物的薄質輕量、柔軟、低透氣度的要求,朝纖維的細纖度・單絲細纖度化演進,因而較佳係0.8~2.0dtex。
本發明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的伸度較佳係40%以上。更佳係42~65%。藉由設在該範圍內,便可減少高階加工步驟時的斷絲,使高階順暢性良好。
本發明的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係於鞘部使用聚醯胺,於芯部使用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
本發明芯部所使用的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係同一分子鏈內具有醚鍵、酯鍵及醯胺鍵的嵌段共聚合體。更具體而言,係由從內醯胺、胺基羧酸、二胺與二羧酸的鹽中選擇1種或2種以上的聚醯胺成分(A)、與由二羧酸與聚(環氧烷)二醇構成的聚醚酯成分(B),進行縮聚反應而獲得的嵌段共聚物高分子。
聚醯胺成分(A)係可舉例如:ε-己內醯胺、十二內醯胺、十一內醯胺等內醯胺類;胺基己酸、11-胺基十一烷酸、12-胺基十二烷酸等ω-胺基羧酸;尼龍66、尼龍610、尼龍612等屬於前驅物的二胺-二羧酸之尼龍鹽類;較佳聚醯胺形成性成分係ε-己內醯胺。
聚醚酯成分(B)係由碳數4~20之二羧酸與聚(環氧烷)二醇形成者。碳數4~20之二羧酸係可舉例如: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等脂肪族二羧酸;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等芳香族二羧酸;1,4-環己烷二羧酸等脂環式二羧酸,可使用1種、或混合使用2種以上。較佳二羧酸係己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又,聚(環氧烷)二醇係可舉例如:聚乙二醇、聚(1,2-及1,3-環氧丙烷)二醇、聚(四氫呋喃醚)二醇、聚(六亞甲基醚)二醇等,特別較佳係具有良好吸濕性能的聚乙二醇。
聚(環氧烷)二醇的數量平均分子量較佳係300~5000、更佳係500~4000。若分子量達300以上,在縮聚反應中不易飛散於系統外,能成為吸濕性與去靜電性安定的纖維,故較佳。又,若在5000以下,聚合物中能均勻分散聚(環氧烷)二醇,可獲得良好的吸濕性、去靜電性,故較佳。
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全體中,聚醚酯成分(B)的構成比率係依莫耳比計,較佳係20~80%。若達20%以上,可獲得良好吸濕性、去靜電性,故較佳。又,若在80%以下,可獲得良好的染色堅牢性、吸濕性及去靜電性的耐洗滌性,故較佳。
聚醯胺與聚(環氧烷)二醇的構成比率,依莫耳比計,較佳係20%/80%~80%/20%。若聚(環氧烷)二醇達20%以上,可獲得良好的吸濕性、去靜電性,故較佳。又,若聚(環氧烷)二醇在80%以下,可獲得良好的染色堅牢性、吸濕性、及去靜電性的耐洗滌性,故較佳。
此種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已有市售例如:ARKEMA公司製「MH1657」、「MV1074」等。
本發明芯部所使用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聚合物的碎片,較佳係鄰氯酚相對黏度為1.2以上且2.0以下。若鄰氯酚相對黏度達1.2以上,在紡絲時會對鞘部施加最佳應力,促進鞘部的聚醯胺結晶化,而高強度化。
聚(環氧烷)二醇係藉由熱賦予而從分子內生成自由基,進行攻擊鄰接原子而生成自由基的連鎖反應,利用反應熱成為超過200度的高溫。又,聚(環氧烷)二醇的分子量越小,則越容易對分子鏈賦予熱,所以會有容易生成自由基,容易生成反應熱的傾向。
本發明所使用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中,所含聚(環氧烷)二醇的數量平均分子量係300~5000的較小值,因而從上述機制觀之,較容易促進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的熱劣化,非常容易引發原紗的硬化或脆化、以及吸濕性、去靜電性降低等。
所以,芯部的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中,最好添加能補充自由基的受阻酚系抗氧化劑。更佳係半受阻酚系抗氧化劑。所添加的受阻酚系抗氧化劑量,相對於芯部的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重量,較佳係1.0重量%以上且5.0重量%以下。更佳係2.0重量%以上。
雙受阻酚系抗氧化劑係可舉例如:新戊四醇肆[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IR1010)、參(4-第三丁基-3-羥基-2,6-二甲基苄基)異三聚氰酸(IR1790)、(1,3,5-三甲基-2,4,6-參(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苯(AO-330)、1,3,5-參[[3,5-雙(1,1-二甲基乙基)-4-羥基苯基]甲基]-1,3,5-三𠯤-2,4,6(1H,3H,5H)-三酮(IR3114)、N,N'-六亞甲基雙[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烷醯胺](IR1098)。
雙受阻酚系抗氧化劑的情況,會因紡絲步驟時的熱經歷(聚合物熔融時所施加的高溫、或延伸後的熱定型)、高階加工步驟時的熱經歷(布帛染色或熱定型等),而促進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的熱劣化,導致在布帛及衣料品階段補充殘存自由基的抗氧化劑之有效成分量大幅降低。所以,為了使對布帛及衣料品補充殘存自由基的抗氧化劑的有效成分量不致降低,藉由併用受阻胺(HALS(Hindered Amine Light Stabilizer))系安定劑,便可抑制受阻酚系抗氧化劑的熱劣化,便能抑制反應熱・熱劣化,俾可抑制原紗的硬化與脆化、以及吸濕性、去靜電性降低。HALS系安定劑係可舉例如:二丁胺-1,3,5-三𠯤-N,N-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1,6-六亞甲基二胺-N-(2,2,6,6-四甲基-4-哌啶基)丁胺的縮聚物(CHIMASSORB2020FDL)、4,7,N,N'-肆[4,6-雙[丁基(1,2,2,6,6-五甲基-4-哌啶基)胺基]-1,3,5-三𠯤-2-基]-4,7-二氮雜癸烷-1,10-二胺(CHIMASSORB119)、聚[{6-(1,1,3.3-四甲基丁基)胺基-1,3,5-三𠯤-2,4二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亞胺基)六亞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亞胺基](CHIMASSORB944)。
半受阻酚系抗氧化劑係可舉例如:2,2'-二甲基-2,2'-(2,4,8,10-四㗁螺[5.5]十一烷-3,9-二基)二丙烷-1,1'-二基=雙[3-(3-第三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住友化學公司製「SUMILIZER」(註冊商標)AG80、ADEKA公司製「ADKSTAB」(註冊商標)AO-80)、1,3,5-參[[4-(1,1-二甲基乙基)-3-羥基-2,6-二甲基苯基]甲基]-1,3,4-三𠯤-2,4,6(1H,3H,5H)-三酮(Solvay公司製Cyanox1790)。
相較於雙受阻酚系抗氧化劑之下,半受阻酚系抗氧化劑係於紡絲步驟時的熱經歷中、或高階加工步驟時的熱經歷中,抗氧化劑有效成分量的降低非常小。所以,不需如雙受阻酚系抗氧化劑般併用HALS系安定劑,單獨使用半受阻酚系抗氧化劑,便可抑制反應熱/熱劣化,俾能抑制原紗的硬化與脆化、以及吸濕性、去靜電性降低。又,因為半受阻酚分解物的著色少,因而亦可抑制變黃。
芯部的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亦可併用其他的磷系安定劑。又,視需要相對於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使其他各種添加劑、例如消光劑、難燃劑、紫外線吸收劑、紅外線吸收劑、結晶核劑、螢光增白劑、抗靜電劑、吸濕性聚合物、碳等的總添加物含量依5重量%以下進行共聚合或混合。
相對於複合纖維全體,芯部比率較佳係20重量%~40重量%。更佳係20重量%~30重量%、特佳係25重量%~30重量%。芯部比率越高,則吸濕性、去靜電性越高,但強度降低。另一方面,芯部的比率越低,則強度越高,但吸濕性、去靜電性降低。藉由設在該範圍內,便可顯現吸濕性與去靜電性,能對鞘部的聚醯胺施加適當延伸,便可高強度化。
本發明鞘部所使用的聚醯胺係可舉例如:尼龍6、尼龍66、尼龍46、尼龍9、尼龍610、尼龍11、尼龍12、尼龍612等;或具有能與該等形成醯胺之官能基的化合物,例如含有:十二內醯胺、癸二酸、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等共聚合成分的共聚合聚醯胺。其中,從與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的熔點差小、熔融紡絲時能抑制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之熱劣化、以及製絲性的觀點而言,較佳係尼龍6、尼龍11、尼龍12、尼龍610、及尼龍612。更佳係富染色性的尼龍6。
在鞘部的聚醯胺中,視需要相對於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亦可依總添加物含量5重量%以下,使各種添加劑、例如:消光劑、難燃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紅外線吸收劑、結晶核劑、螢光增白劑、抗靜電劑、吸濕性聚合物、碳等進行共聚合或混合。
本發明鞘部所使用的聚醯胺碎片,其硫酸相對黏度較佳係2.3以上且3.3以下。藉由設在該範圍內,可對鞘部的聚醯胺施加適當延伸,便可高強度化。
本發明所使用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的熔融黏度係400~600poise,本發明所使用聚醯胺的熔融黏度低於900~1500poise,且熔融黏度差亦大。所以,最好選擇紡絲溫度下的熔融黏度比為3.0以下的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聚醯胺之組合。藉由設為該範圍,在紡絲時從紡嘴吐出後,於細化・延伸時朝絲線長邊方向施加的應力不致偏頗於鞘成分,具有可使截面均等比(d/R)減小的傾向。若超過3.0,則在細化・延伸時朝絲線長邊方向施加的應力會偏頗於鞘成分,導致截面均等比變大。此處所謂「熔融黏度」係指將碎片狀聚合物利用真空乾燥機形成水分率200ppm以下,能使用毛細管流變儀測定的熔融黏度,意指在紡絲溫度下相同剪切速度時的熔融黏度。
再者,因為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的熔點較低於聚醯胺的熔點,因而從熔融紡絲時抑制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的熱劣化、以及製絲性的觀點而言,較佳係分別選擇熔點差30℃以下的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聚醯胺。
紡絲步驟時,芯部聚合物的熔融部溫度較佳係設為235℃以上且260℃以下。若芯部聚合物的熔融部溫度達235℃以上,芯部的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會成為適於熔融紡絲的熔融黏度,故較佳;若在260℃以下,可抑制因芯部的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之溫度上升而造成的熱分解,故較佳。
鞘部聚合物的熔融部溫度較佳係240℃以上且285℃以下。若鞘部聚合物的熔融部溫度達240℃以上,鞘部的聚醯胺便成為適於熔融紡絲的熔融黏度,故較佳。若在285℃以下,可抑制因芯部的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之溫度上升所造成熱分解,故較佳。
合流部的熔融部溫度較佳係235℃以上且270℃以下。若溫度達235℃以上,聚醯胺及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便成為適於熔融紡絲的熔融黏度,故較佳。若在270℃以下,可抑制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因熱分解而分解,故較佳。
為能將本發明芯鞘複合纖維的截面均等比(d/R)控制在該範圍內,便必需配合芯成分與鞘成分聚合物的熔融黏度,將直到芯鞘成分合流為止的紡嘴設計適當化。
圖2所示係本發明芯鞘複合纖維所使用之複合紡絲用紡嘴的吐出孔一例之縱剖圖。圖2中,從上起依上導入板1、下導入板2、紡嘴板3之順序使構件積層而構成複合紡絲紡嘴。以下,圖2、圖3所例示複合紡絲紡嘴,係針對聚合物從複合紡絲紡嘴之上游朝下游流動進行說明。
芯成分聚合物係流入於上導入板的芯成分導入孔1-1,經利用在下端穿設的芯成分擠壓部1-2進行計量後,再朝下導入板的芯成分導入孔2-1吐出。同樣地,流入於下導入板的芯成分導入孔2-1中之芯成分聚合物,經利用在下端穿設的芯成分擠壓部2-2進行計量後,再流入於紡嘴板3的合流池3-1。
鞘成分聚合物係流入於上導入板的鞘成分導入孔1-3,再朝下導入板的鞘成分池2-3吐出。在滯留從上導入板的各鞘成分導入孔流入之聚合物的下導入板的鞘成分池2-3下面,穿設用於使聚合物朝下游流動的鞘成分導入孔2-4。流入於鞘成分池2-3中的鞘成分聚合物,經利用在下端穿設的鞘成分擠壓部2-5進行計量後,再流入於紡嘴板3的合流池3-1中。
芯部聚合物、鞘部聚合物分別流入於紡嘴板3的合流池3-1中,成為芯鞘複合形態再流入於吐出孔3-3中,經利用下端穿設的吐出孔擠壓部3-2進行計量後再吐出。
為了保持芯成分聚合物的計量性,必需利用上導入板1進行1次計量,再利用下導入板2進行計量,合計2次計量。因為芯成分聚合物屬於低黏度,因而藉由計量2次聚合物量,便可控制聚合物流動,使芯成分成為正中心。又,藉由利用上導入板1進行計量,而提高芯成分聚合物的壓力,提升上導入板1與下導入板2的密封性,亦可防止聚合物洩漏。
為了保持鞘成分聚合物的計量性,下導入板2的鞘成分擠壓部2-5之孔長(L)與孔徑(D)關係L/D必需設為1.0~2.5。藉由將L/D設為1.0以上,便可使計量性安定,俾能將截面均等比設為該範圍。若孔徑偏大、孔長偏小,則計量性降低,容易出現偏心,若L/D未滿1.0,會有截面均等比(d/R)超過7.2的情況。若為了提高計量性,而過度縮小孔徑(D),則聚合物異物容易堵塞,導致容易發生截面不良。又,若過度增加孔長(L),則紡嘴的背面壓變大,導致紡嘴的應變增加,且泵無法承受聚合物壓力,導致容易發生聚合物洩漏。藉由將L/D設在2.5以下,便可獲得均勻的截面,可進行安定的製絲。更佳係1.5~2.5。
如圖3所示,下導入板2必需在芯成分導入孔2-1及其周圍穿設3個鞘成分導入孔2-4。藉由將穿設個數設為3個,便可於紡嘴板3的合流池3-1中均勻地填充鞘聚合物,便可將截面均等比設在該範圍內。若穿設個數在2個以下,合流池3-1的聚合物填充容易發生偏頗,會有截面均等比(d/R)超過7.2的情況。若穿設個數達4個以上,便會發生為了保持計量性,必需縮小孔徑(D)、或加大孔長(L)的設計,導致容易發生堵塞或洩漏,造成製絲安定性降低,亦容易發生截面不良。
再者,穿設的3個鞘成分導入孔2-4,為能更加縮小截面均等比(d/R),最好將每1孔的吐出量設為相同,所以最好將孔設為點對稱點,亦即穿設於同一軌道上。
圖4所示係於本發明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的製造方法中,較佳使用之利用直接紡絲延伸法施行的製造裝置的一實施形態。
分別將聚醯胺(鞘部)與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芯部)予以熔融,利用齒輪泵進行計量・輸送,從上述複合紡絲紡嘴4吐出,形成各原絲。依此從複合紡絲紡嘴4吐出的各原絲,利用煙囪管道等絲線冷卻裝置5噴吹出冷卻風,使絲線冷卻固化至室溫。然後,利用供油裝置6賦予油劑,同時將各原絲集束而形成複絲,再利用流體交絡噴嘴裝置7進行交絡,通過牽引輥8、延伸輥9,此時依照牽引輥8與延伸輥9的圓周速度比進行延伸。又,將絲線利用延伸輥9的加熱施行熱處理,再利用捲取裝置進行捲取。
本發明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的製造時,冷卻裝置5係有如:從一定方向吹出冷卻整流風的冷卻裝置、或從外周側朝中心側吹出冷卻整流風的環狀冷卻裝置、或從中心側朝外周吹出冷卻整流風的環狀冷卻裝置等,使用任一方法均可製造。紡絲紡嘴下面距冷卻裝置5的冷卻風吹出部之上端部為止之鉛直方向距離Ls(以下稱「開始冷卻距離」),係從抑制擺絲、纖維斑的觀點而言,較佳係159~219mm範圍、更佳係169~189mm。相關從冷卻風吹出面吹出的冷卻風速,從纖度斑及強度的觀點而言,在該冷卻吹出部上端面距下端面為止的區間的平均,較佳係20.0~40.0(m/分)範圍內。
本發明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的製造中,從紡絲紡嘴吐出的聚合物,係利用冷卻裝置噴吹冷卻風而將絲線固化,從固化位置至供油位置之間,利用衍生流所伴隨的紡絲張力進行延伸,然後在牽引輥與延伸輥之間進行機械延伸。本發明芯鞘複合纖維的關鍵在於:為能促進鞘部聚合物的配向結晶化俾提高強度而施行機械延伸,為了抑制芯部聚合物的配向結晶化並提高吸濕性能,而減小紡絲張力。所以,供油裝置6的位置[即,圖4中,從紡絲紡嘴下面至供油裝置6的供油噴嘴位置為止之鉛直方向距離Lg(以下稱「供油位置Lg」)],係依照單絲纖度與冷卻裝置的原絲冷卻效率而異,較佳係800~1500mm、更佳係1000~1300mm。若供油位置未滿800mm,原絲冷卻未充分進行,導致依構造不安定之狀態接觸供油導件而遭損傷,因而造成原絲的單絲強度降低,亦有起毛增加的傾向。特別係單絲纖度較細、芯比率較高、截面均等比較高等情況,鞘厚度越薄則越容易遭損傷,會有上述現象越明顯出現的情況。又,若供油位置超過1500mm,因為紡絲張力提高,而促進芯部聚合物的配向結晶化,不僅導致吸濕性能降低,且亦因機械延伸倍率降低故強度亦降低,且亦有發生起毛的情況。
本發明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的製造時,在延伸步驟中最好依利用牽引輥進行牽引的絲線速度(紡絲速度)、和屬於牽引輥與延伸輥圓周速度比值之延伸倍率的乘積,成為3300以上且4500以下的方式設定紡絲條件。更佳係4000以下。該數值係表示從紡嘴吐出的聚合物,從紡嘴吐出線速度延伸至牽引輥圓周速度為止,以及從牽引輥圓周速度延伸至延伸輥圓周速度為止的總延伸量。藉由設在該範圍內,可對鞘部的聚醯胺施加適當延伸。若達3300以上,因為促進鞘部的聚醯胺結晶化進行,因而提升原紗強度,故較佳。若在4500以下,則鞘部的聚醯胺結晶化適度進行,在製絲時發生斷絲與起毛較少,故較佳。
隨織物的薄質輕量、柔軟、及低透氣度的要求,纖維朝細纖度化、單絲細纖度化演進,由鞘部係聚醯胺、芯部係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所構成之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的單絲強度降低。又,芯部面積比率越高、單絲纖度越細,則負責單絲強度的鞘部聚醯胺之鞘厚度越薄,導致單絲強度越降低。
另一方面,聚醯胺單成分纖維中,為了確保單絲強度,一般實施在能維持高階加工所必要伸度的範圍內,適當地調整延伸倍率,但本發明的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中,隨鞘厚度越薄,延伸倍率越高,導致鞘部越容易破裂,發生多起單絲起毛,不僅高階順暢性變差,亦造成製品品質惡化。所以,本發明的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必需將強度與截面均等比設在該範圍內。故,必需設定能在確保鞘部聚醯胺強度之下,使鞘厚度均勻化的製造條件。
雖視芯鞘複合比率、單絲纖度及冷卻裝置的原絲冷卻效率而有所差異,但藉由將供油位置設為距紡嘴面800~1500mm、紡絲速度與延伸倍率的乘積設為3300以上且4500以下,便可在紡絲時對鞘部聚醯胺施加最佳應力,俾能施加適當延伸,而促進鞘部的聚醯胺結晶化,便可將強度控制於該範圍內。
藉由採用熔融黏度900~1500poise的聚醯胺、熔融黏度400~600poise的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之流動均衡(熔融黏度比)、適於流動均衡的複合紡絲紡嘴,便可確保吐出安定性,能將截面均等比控制於該範圍內。
藉由採用此種複合紡絲紡嘴、製絲條件,便可獲得強度達3.6cN/dtex以上、全原絲的芯鞘成分之截面均等比d/R在0.072以下,吸濕性、去靜電性優異的芯鞘複合纖維。特別當鞘厚度較薄、單絲纖度2.0dtex以下、芯部面積比率達20%以上的情況,可明顯顯現此種效果。
本發明的芯鞘複合纖維,因為吸濕性、去靜電性優異,因而頗適用為衣料品。布帛形態係可配合織物、編物等目的再行選擇。又,衣料品係可作成為例如內衣、運動服飾等各種衣料用製品。 [實施例]
以下,列舉實施例針對本發明進行更具體說明。另外,實施例的特性值的測定法等係如下。
(1)硫酸相對黏度 將碎片試料0.25g依相對於濃度98wt%硫酸100ml成為1g的方式溶解,使用奧士華式黏度計,測定25℃的流下時間(T1)。接著,測定濃度98wt%硫酸的流下時間(T2)。將T1相對於T2的比(即T1/T2)設為硫酸相對黏度。
(2)鄰氯酚相對黏度(OCP相對黏度) 將碎片試料0.5g依相對於鄰氯酚100ml成為1g的方式溶解,使用奧士華式黏度計,測定25℃的流下時間(T1)。接著,測定鄰氯酚的流下時間(T2)。將T1相對於T2的比(即T1/T2)設為鄰氯酚相對黏度。
(3)熔融黏度 將碎片試料利用真空乾燥機形成水分率200ppm以下,再利用東洋精機製毛細管流變儀1B階段式變更應變速率,並測定熔融黏度。另外,測定溫度係設為紡絲溫度,將從樣品投入加熱爐起至開始測定的時間設為5分鐘,在氮環境下施行測定。
(4)纖度、單絲纖度 將纖維試料安裝於1.125m/圈的搖紗機上,進行200旋轉,製成環狀絞紗,利用熱風乾燥機施行乾燥(105±2℃×60分)後,利用天秤秤量絞紗質量,從經乘上標準回潮率的值計算出纖度。另外,芯鞘複合纖維的標準回潮率係設為4.5%。
(5)強度・伸度 將纖維試料使用ORIENTEC(股)製「TENSILON」(註冊商標)、UCT-100,依JIS L1013(化學纖維原絲紗試驗方法、2010年)所示等速伸長條件施行測定。伸度係從拉伸強度-伸長曲線中呈現最大強力處的伸長求取。又,強度係將最大強力除以纖度的值設為強度。測定係施行10次,將平均值設為強度及伸度。
(6)截面均等比、截面均勻性 A.拍攝橫截面照片 將由烷烴、硬脂酸、乙基纖維素構成的包埋劑溶解,經導入纖維後,藉由放置於室溫中使其固化,將包埋劑中的原紗朝橫截面方向切斷,使用東京電子(股)製CCD相機(CS5270)拍攝纖維橫截面,利用三菱電機製彩色影像處理器(SCT-CP710)依1500倍列印輸出。
B.截面均等比之測定 如圖1所例示,測定計算出芯成分的內切圓中心點(點C)、與鞘成分的內切圓中心點(點S)間之距離(d)、鞘成分的內切圓直徑(R)。分別測定芯鞘合股絲所有原絲的截面,將平均值設為截面均等比。
C.截面均勻性 目視觀察芯鞘合股絲之所有原絲的截面,依照下述基準進行評價。 A:鞘成分、芯成分的圓形狀、大小無偏差,呈均勻截面 C:鞘成分、芯成分的圓形狀、大小有偏差,截面不良。
(7) 起毛數 將纖維試料依500m/分的速度反繞,在距反繞中絲線2mm處設置雷射式起毛檢測機,依所檢測到之缺點總數換算為每10萬公尺的個數表示。將2個/10萬公尺以下設為合格。
(8)比電阻值 將纖維試料在0.2重量%陰離子界面活性劑的弱鹼水溶液中充分精練,經除去油劑等之後,充分沖洗並乾燥。接著,將該試料梳齊為長度(L)5cm、總纖度(D)2200dtex(2000丹尼)的纖維束,在溫度20℃、濕度40%RH的各條件下放置2天進行調濕後,使用振簧式微靜電測定裝置,依施加電壓500V測定試料的電阻,由下式計算出。 ρ=(R×0.9D)/(9×10 5×L×d×10 4) ρ:體積固有電阻(Ω・cm)、R:電阻(Ω)、D:纖度(dtex)、L:試料長度(cm)、d:試料密度(g/m 2)。
(9)ΔMR 將纖維試料(或織物)在秤量瓶秤量1~2g左右,於110℃中保持2小時使乾燥,再測定重量(W0),接著,將對象物質在20℃、相對濕度65%中保持24小時後,測定重量(W65)。然後,將其在30℃、相對濕度90%中保持24小時後,測定重量(W90)。接著,由下式進行計算。 MR65=[(W65-W0)/W0]×100%・・・・・  (1) MR90=[(W90-W0)/W0]×100%・・・・・  (2) ΔMR=MR90-MR65   ・・・・・・・・・   (3)。
(10)高階順暢性 利用噴水式無梭織機,依織機轉數750rpm、緯絲長度1620mm,織造平織物10匹(1000m/匹)時,針對織機因斷絲造成的停機次數,依下述基準施行評價。 S:未滿2次、A:2次以上且未滿4次、B:4次以上且未滿6次、C:6次以上 將S、A、B設為步驟順暢性合格。
[實施例1] (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之製造) 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係使用聚醯胺成分為尼龍6、聚醚成分為分子量1500之聚乙二醇、且尼龍6與聚乙二醇莫耳比為24%:76%的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ARKEMA公司製、MH1657、鄰氯酚相對黏度:1.69、熔點200℃、熔融黏度450poise(260℃)),將其碎片使用為芯部。另外,預先利用雙螺桿擠出機,將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中依高濃度含有半受阻酚系抗氧化劑:2,2'-二甲基-2,2'-(2,4,8,10-四㗁螺[5.5]十一烷-3,9-二基)二丙烷-1,1'-二基=雙[3-(3-第三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ADEKA公司製、ADKSTAB AO-80)的母料碎片,與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碎片進行摻合,相對於芯部重量調整成為3.0重量%狀態。
聚醯胺係硫酸相對黏度2.73、熔點215℃、熔融黏度1250poise,且未含氧化鈦的尼龍6碎片,將其使用為鞘部。
以上述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為芯部,尼龍6為鞘部,依芯部熔融部溫度240℃、鞘部熔融部溫度270℃施行熔融,在紡絲溫度265℃、圖2、圖3所例示3片構成的條件下,從芯計量2次、鞘成分導入孔2-4的穿設數為3個、計量鞘成分的下導入板2之鞘成分擠壓部2-5孔長(L)0.3mm、孔徑(D)0.2mm、紡嘴板3的吐出孔數24之同心圓芯鞘複合用紡嘴中,依芯/鞘比率(重量%)=30/70方式吐出。
使用圖4所例示複合紡絲機,在開始冷卻距離Ls100mm、風溫18℃、風速30m/分冷風的條件下通過絲線冷卻裝置,使絲線冷卻固化至室溫。然後,在距紡嘴面的供油位置Lg為1300mm位置處賦予未含水油劑,同時使各原絲集束形成複絲,利用供油裝置供應未含水油劑後,利用第1流體交絡噴嘴裝置賦予交絡,依第1輥的牽引輥圓周速度3255m/分、第2輥的延伸輥圓周速度4167m/分條件施行延伸,再依延伸倍率1.28倍、延伸輥150℃施行熱定型,然後依鬆弛速率4.0%、捲取速度4000m/分進行捲取,獲得22dtex12支絲的芯鞘合股絲、2絲線。原紗物性係如表1所示。
(織物製造) 將該芯鞘複合纖維使用為經絲、緯絲,依設定為經密度188支/2.54cm、緯密度155支/2.54cm的平組織進行製織。
所獲得原布料依照常法,使用每1公升含有2g苛性鈉(NaOH)的溶液,利用開幅皂洗機進行精練,再利用滾筒乾燥機依120℃乾燥,接著依170℃施行預定型加工,利用液流染色機,使用酸性染料(Nylosan Blue-GFL167%(Sandoz公司製)1.0%owf,施行98℃×60分染色處理,並使用合成單寧(NYLONFIX 501 SENKA公司製)3g/l施行80℃×20分固著處理,然後施行乾燥(120℃)、精整定型(175℃)。然後,對織物雙面施行1次軋光加工(加工條件:汽缸加工、加熱輥表面溫度180℃、加熱輥加重147kN、布游走速度20m/分),獲得經密度210支/2.54cm、緯密度160支/2.54cm的織物。針對所獲得織物施行評價,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2~3、比較例1~2] 除了使用於計量鞘成分的下導入板2之鞘成分擠壓部2-5,將L/D變更為如表1所示的紡絲紡嘴之外,其餘均依照與實施例1同樣地施行紡絲,獲得芯鞘合股絲,製成織物。所獲結果如表1所示。
[比較例3~4] 除了使用於下導入板2中,將在芯成分導入孔2-1與其周圍的鞘成分導入孔2-4穿設數,變更為如表1所示的紡絲紡嘴之外,其餘均依照與實施例1同樣地施行紡絲,獲得芯鞘合股絲,製成織物。所獲結果如表1所示。
[比較例5] 除了使用變更為2片構成、芯計量1次、穿設數3個、計量鞘成分的鞘成分擠壓部之L/D變更為如表1所示的紡絲紡嘴(未圖示)之外,其餘均依照與實施例1同樣地施行紡絲,獲得芯鞘合股絲,製成織物。所獲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表1]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比較例1 比較例2 比較例3 比較例4 比較例5
芯 成 分 聚合物 聚醚酯醯胺 共聚合體 聚醚酯醯胺 共聚合體 聚醚酯醯胺 共聚合體 聚醚酯醯胺 共聚合體 聚醚酯醯胺 共聚合體 聚醚酯醯胺 共聚合體 聚醚酯醯胺 共聚合體 聚醚酯醯胺 共聚合體
OCP相對黏度 1.69 1.69 1.69 1.69 1.69 1.69 1.69 1.69
鞘 成 分 聚合物 尼龍6 尼龍6 尼龍6 尼龍6 尼龍6 尼龍6 尼龍6 尼龍6
硫酸相對黏度 2.73 2.73 2.73 2.73 2.73 2.73 2.73 2.73
紡 嘴 圖2,圖3 圖2,圖3 圖2,圖3 圖2,圖3 圖2,圖3 圖2 圖2 未圖示
構成 3片構成 芯計量2次 3片構成 芯計量2次 3片構成 芯計量2次 3片構成 芯計量2次 3片構成 芯計量2次 3片構成 芯計量2次 3片構成 芯計量2次 2片構成 芯計量1次
鞘成分導入孔:穿設數 3 3 3 3 3 2 4 3
鞘成分擠壓部:L/D 1.5 2.0 2.5 1.0 3.0 1.5 1.5 1.5
製 絲 條 件 紡絲速度(m/分) 3255 3255 3255 3255 3255 3255 3255 3255
延伸倍率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1.28
乘積 4166 4166 4166 4166 4166 4166 4166 4166
供油位置(mm) 1300 1300 1300 1300 1300 1300 1300 1300
絲 特 性 纖度(dtex)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原絲數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單絲纖度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芯比率(%)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截面均勻性 A A A A C A C A
截面均等比 d/R 0.045 0.030 0.020 0.075 0.090 0.095
強度(cN/dtex)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伸度(%) 44 44 44 44 44 44 44 44
ΔMR(%)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比電阻值(log Ω・cm) 8.8 8.8 8.8 8.8 8.8 8.8 8.8 8.8
起毛數(個/10萬公尺) 1.0 0.5 0.0 5.0 7.0 9.0
高階順暢性 A S S C C C
本發明實施例1~3係起毛發生受到抑制、且高階順暢性優異。 計量鞘成分的下導入板之鞘成分擠壓部,L/D較小的比較例1,穿設數較少的比較例3,以及芯計量1次的比較例5,係聚醚酯醯胺共聚物高分子的計量性偏低,截面均等比偏高,起毛、高階順暢性差。又,L/D較大的比較例2、與穿設數較多的比較例4,係欠缺截面均勻性,且製絲安定性差。
[實施例4~5、比較例6~7] 除了將供油位置Lg變更如表2所示,且將紡絲速度、延伸倍率調整為如表2所示之外,其餘均依照與實施例1同樣地施行紡絲,獲得芯鞘合股絲,製成織物。所獲結果如表2所示。
[實施例6~8] 除了將芯比率(重量%)變更為如表2所示,且將紡絲速度、延伸倍率調整為如表2所示之外,其餘均依照與實施例1同樣地施行紡絲,獲得芯鞘合股絲,製成織物。所獲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表2]
實施例4 實施例5 比較例6 比較例7 實施例6 實施例7 實施例8
芯 成 分 聚合物 聚醚酯醯胺 共聚合體 聚醚酯醯胺 共聚合體 聚醚酯醯胺 共聚合體 聚醚酯醯胺 共聚合體 聚醚酯醯胺 共聚合體 聚醚酯醯胺 共聚合體 聚醚酯醯胺 共聚合體
OCP相對黏度 1.69 1.69 1.69 1.69 1.69 1.69 1.69
鞘 成 分 聚合物 尼龍6 尼龍6 尼龍6 尼龍6 尼龍6 尼龍6 尼龍6
硫酸相對黏度 2.73 2.73 2.73 2.73 2.73 2.73 2.73
紡 嘴 圖2,圖3 圖2,圖3 圖2,圖3 圖2,圖3 圖2,圖3 圖2,圖3 圖2,圖3
構成 3片構成 芯計量2次 3片構成 芯計量2次 3片構成 芯計量2次 3片構成 芯計量2次 3片構成 芯計量2次 3片構成 芯計量2次 3片構成 芯計量2次
鞘成分導入孔:穿設數 3 3 3 3 3 3 3
鞘成分擠壓部:L/D 1.5 1.5 1.5 1.5 1.5 1.5 1.5
製 絲 條 件 紡絲速度(m/分) 3086 3472 2976 3623 2750 3000 3700
延伸倍率 1.35 1.2 1.4 1.15 1.5 1.4 1.15
乘積 4166 4166 4166 4166 4125 4200 4255
供油位置(mm) 1500 1000 1800 600 1300 1300 1300
絲 特 性 纖度(dtex) 22 22 22 22 22 22 22
原絲數 12 12 12 12 12 12 12
單絲纖度 1.8 1.8 1.8 1.8 1.8 1.8 1.8
芯比率(%) 30 30 30 30 20 25 40
截面均勻性 A A A A A A A
截面均等比 d/R 0.045 0.045 0.045 0.045 0.045 0.045 0.055
強度(cN/dtex) 4.4 4.0 3.4 3.5 4.9 4.5 3.7
伸度(%) 44 42 44 42 44 44 44
ΔMR(%) 10.0 10.0 10.0 9.5 6.7 8.3 13.3
比電阻值(log Ω・cm) 8.8 8.8 8.8 8.8 9.8 9.3 8.3
毛球數(個/10萬公尺) 1.5 0.8 2.5 2.5 1.0 1.0 1.5
高階順暢性 A A C C A A B
本發明的實施例4~8係具有吸濕性、去靜電性,在維持強度之下抑制起毛生成,且高階順暢性優異。
供油位置Lg距紡嘴下較長的比較例6,並無法對鞘部聚醯胺施加適當延伸,呈現強度降低、起毛亦增加、高階順暢性差的結果。又,供油位置Lg距紡嘴下較短的比較例7,原絲冷卻未充分進行,導致依構造不安定之狀態接觸供油導件而遭受損傷,因而呈現強度略降低、起毛增加、高階順暢性差的結果。相較於實施例1之下,芯比率較高的實施例8雖鞘較薄、強度略降低、起毛略多,但高階順暢性仍屬於合格水準。
[實施例9~10] 除了變更吐出孔數,將原絲數變更為如表3所示,且將紡絲速度、延伸倍率、及供油位置調整為如表3所示之外,其餘均依照與實施例1同樣地施行紡絲,獲得芯鞘合股絲,製成織物。所獲結果如表3所示。
[實施例11] 除了聚醯胺係硫酸相對黏度2.63、熔點215℃、熔融黏度1000poise,且含有氧化鈦1.8%的尼龍6碎片,將其使用為鞘部,並將紡絲速度、延伸倍率調整為如表3所示之外,其餘均依照與實施例1同樣地施行紡絲,獲得芯鞘合股絲,製成織物。所獲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表3]
實施例9 實施例10 實施例11
芯 成 分 聚合物 聚醚酯醯胺共聚 合體 聚醚酯醯胺共聚 合體 聚醚酯醯胺共聚 合體
OCP相對黏度 1.69 1.69 1.69
鞘 成 分 聚合物 尼龍6 尼龍6 尼龍6
硫酸相對黏度 2.73 2.73 2.63
紡 嘴 圖2,圖3 圖2,圖3 圖2,圖3
構成 3片構成 芯計量2次 3片構成 芯計量2次 3片構成 芯計量2次
鞘成分導入孔:穿設數 3 3 3
鞘成分擠壓部:L/D 1.5 1.5 1.5
製 絲 條 件 紡絲速度(m/分) 2800 3350 3500
延伸倍率 1.5 1.25 1.2
乘積 4200 4188 4200
供油位置(mm) 1300 1000 1300
絲 特 性 纖度(dtex) 22 22 22
原絲數 7 22 12
單絲纖度 3.1 1.0 1.8
芯比率(%) 30 30 30
截面均勻性 A A A
截面均等比 d/R 0.045 0.055 0.055
強度(cN/dtex) 4.4 3.9 3.8
伸度(%) 44 44 42
ΔMR(%) 9.5 10.5 9.5
比電阻值(log Ω・cm) 8.5 9.5 8.5
毛球數(個/10萬公尺) 0.7 1.5 1.5
高階順暢性 A B B
1:上導入板 1-1:芯成分導入孔 1-2:芯成分擠壓部 1-3:鞘成分導入孔 2:下導入板 2-1:芯成分導入孔 2-2:芯成分擠壓部 2-3:鞘成分池 2-4:鞘成分導入孔 2-5:鞘成分擠壓部 3:紡嘴板 3-1:合流池 3-2:吐出孔擠壓部 3-3:吐出孔 4:紡絲紡嘴 5:冷卻裝置 6:供油裝置 7:流體交絡噴嘴裝置 8:牽引輥 9:延伸輥 10:捲取裝置 Lg:供油位置 Ls:開始冷卻距離
圖1係本發明纖維橫截面形狀的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所使用複合紡絲用紡嘴的吐出孔一例的縱剖圖。 圖3係本發明所使用複合紡絲用紡嘴的下導入板芯成分導入孔與鞘成分導入孔之配置的部分示意圖。 圖4係本發明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的製造方法中,較佳使用之利用直接紡絲延伸法施行的製造裝置的一實施形態圖。

Claims (3)

  1. 一種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係由鞘部聚合物為聚醯胺、芯部聚合物為聚醚酯醯胺共聚合體構成的芯鞘型複合複絲;且,強度係3.6cN/dtex以上,纖維橫截面的芯鞘成分之截面均等比d/R係0.072以下、比電阻值係10 7~10 10Ω・cm; d:芯成分的內切圓中心與鞘成分的內切圓中心之距離 R:鞘成分的內切圓之直徑。
  2. 如請求項1之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其中,單絲纖度0.8~2.0dtex、纖維橫截面的芯部面積比率係20~40%。
  3. 一種布帛,係至少其中一部分具有請求項1或2之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
TW110134738A 2020-09-24 2021-09-17 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及布帛 TW2022319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59798 2020-09-24
JP2020159798 2020-09-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1949A true TW202231949A (zh) 2022-08-16

Family

ID=80845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4738A TW202231949A (zh) 2020-09-24 2021-09-17 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及布帛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23568A1 (zh)
EP (1) EP4219810A1 (zh)
JP (1) JPWO2022065121A1 (zh)
KR (1) KR20230073146A (zh)
CN (1) CN115989344A (zh)
TW (1) TW202231949A (zh)
WO (1) WO202206512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90007A (ja) * 1987-01-27 1988-08-05 Kuraray Co Ltd 芯鞘型複合紡糸口金装置
JP3144092B2 (ja) 1992-10-26 2001-03-07 東レ株式会社 吸湿性に優れた芯鞘型複合繊維
KR101906325B1 (ko) 2012-07-12 2018-10-10 케이비 세렌 가부시키가이샤 코어-시스 복합섬유
JP6690160B2 (ja) 2015-09-15 2020-04-28 東レ株式会社 耐久性に優れた制電性ポリアミド芯鞘複合繊維
WO2017082110A1 (ja) * 2015-11-10 2017-05-18 東レ株式会社 吸湿性、防皺性に優れた芯鞘複合断面繊維
US20180363169A1 (en) * 2015-12-08 2018-12-20 Toray Industries, Inc. Moisture-absorbing core-sheath composite yarn, and fabric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073146A (ko) 2023-05-25
JPWO2022065121A1 (zh) 2022-03-31
CN115989344A (zh) 2023-04-18
EP4219810A1 (en) 2023-08-02
WO2022065121A1 (ja) 2022-03-31
US20230323568A1 (en) 2023-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14313A1 (zh) 芯鞘型复合纤维、假捻丝和纤维构造体
EP3235932B1 (en) Moisture absorbent core sheath composite yarn
TWI693311B (zh) 吸濕性芯鞘複合絲及其製造方法
JP2016204784A (ja) 吸湿性、接触冷感に優れたポリアミド系芯鞘複合繊維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布帛
EP3388562B1 (en) Moisture-absorbing core-sheath composite yarn, and fabric
EP3375918B1 (en) Core-sheath composite cross-section fiber having excellent moisture absorbency and wrinkle prevention
US11105019B2 (en) Polyamide fiber capable of high-temperature dyeing
TW202231949A (zh) 聚醯胺芯鞘複合纖維及布帛
JP6690160B2 (ja) 耐久性に優れた制電性ポリアミド芯鞘複合繊維
EP4317550A1 (en) Polyamide multifilament
WO2020262511A1 (ja) 芯鞘複合糸及び布帛
JP2021085122A (ja) ポリアミド繊維、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レース、編織物
JP2016117979A (ja) 洗濯耐久性に優れた吸湿性芯鞘複合糸
JP2016132828A (ja) 吸湿性芯鞘複合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