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28412A - 用於管理能量檢測門檻之系統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管理能量檢測門檻之系統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28412A
TW202228412A TW110120638A TW110120638A TW202228412A TW 202228412 A TW202228412 A TW 202228412A TW 110120638 A TW110120638 A TW 110120638A TW 110120638 A TW110120638 A TW 110120638A TW 202228412 A TW202228412 A TW 20222841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hreshold
region
value
power
ran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0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卡洛斯 侯拉西歐 阿爾當納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菲絲博克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菲絲博克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菲絲博克科技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28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841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 H04W52/283Power depending on the position of the mobi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文中所記載內容包括用於管理能量檢測門檻之一系統、一方法及一裝置。一裝置可執行一通道之一能量檢測(ED)量測,從而與一經定義ED門檻函數進行比較,以便判定該通道是否經佔用。該裝置可執行一通道之一量測以指示在該通道中檢測到之信號之一功率位準的。該裝置可比較該量測與具有一值之一門檻,該值作為在具有一第一恆定值之一第一區與具有一第二恆定值之一第二區之間的一傾斜區的一連續單調函數。該傾斜區可包括該裝置之一最大傳輸功率及該第一恆定值或該第二恆定值中之至少一者的一函數。該裝置可回應於該比較而判定該通道經佔用抑或未經佔用。

Description

用於管理能量檢測門檻之系統和方法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通信,包括但不限於管理能量檢測門檻。 相關申請之交互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2020年9月23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3/082,285號的優先權,該申請案出於所有目的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
諸如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或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MR)之人工實境向使用者提供沉浸式體驗。在一個實例中,穿戴頭部可穿戴顯示器(head wearable display;HWD)之使用者可體驗人工實境(例如,VR空間、AR空間或MR空間)。在一個實施中,虛擬物件之影像藉由以通信方式耦接或繫留至HWD(例如,作為行動終端機)之控制台(例如,作為存取點)來產生。在一些設定中,控制台可能存取無線通道或網路,且HWD可經由與控制台裝置的無線連接來存取網路。
本文中描述用於管理能量檢測門檻之裝置、系統及方法。裝置(例如,行動終端機、使用者設備、存取點或基地台)可執行通道之能量檢測(energy detection;ED)量測,從而與經定義ED門檻函數進行比較,以便判定該通道是否經佔用。門檻函數可包括數學上定義之能量檢測門檻,其形成連續單調函數且在兩個平坦區之間具有特定傾斜區。傾斜區可為至少一個平坦區門檻及監視通道之裝置之最大傳輸功率值的函數(而非經定義/固定門檻值)。裝置可將其傳輸功率施加於所選擇門檻函數以判定用於ED門檻之值,且比較ED門檻與通道之經量測功率位準以判定通道之狀態。
在至少一個態樣中,提供一種方法。方法可包括藉由裝置執行通道之量測以指示在通道中檢測到之一或更多個信號之功率位準。方法可包括藉由裝置比較量測與具有一值之門檻,該值作為在具有第一恆定值之第一區與具有第二恆定值之第二區之間的傾斜區的連續單調函數。傾斜區可包括裝置之最大傳輸功率及第一恆定值或第二恆定值中之至少一者的函數。方法可包括藉由裝置回應於比較而判定通道經佔用抑或未經佔用。
在具體實例中,方法可包括藉由裝置回應於功率位準大於門檻而判定通道經佔用且不可用於裝置存取以進行通信。方法可包括藉由裝置回應於功率位準小於門檻而判定通道未經佔用且可用於裝置存取以進行通信。方法可包括當裝置之最大傳輸功率處於傾斜區之範圍內時藉由裝置根據傾斜區之函數來判定門檻。方法可包括當裝置之最大傳輸功率處於第一區之第一範圍內時藉由裝置來判定門檻為第一恆定值,且當裝置之最大傳輸功率處於第二區之第二範圍內時藉由裝置來判定門檻為第二恆定值。
在具體實例中,第一區可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一範圍且第二區可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二範圍,且傾斜區可具有與在第一值與第二值之間的差成反比之梯度。第一值可為第一範圍之上限且第二值可為第二範圍之下限。在具體實例中,傾斜區之梯度可為恆定值。連續單調函數可包括在具有第二恆定值之第二區與具有第三恆定值之第三區之間的第二傾斜區。第二區可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一範圍且第三區可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二範圍。第二傾斜區可具有與在第一值與第二值之間的差成反比之梯度。第一值可為第一範圍之上限且第二值可為第二範圍之下限。
在具體實例中,裝置可包括極低功率(very low power;VLP)裝置且該裝置可處於其他VLP裝置之範圍內,且方法可包括將門檻之值設定為裝置之最大傳輸功率與第一門檻之乘積以及裝置之最大傳輸功率與第二門檻之乘積的函數。
在至少一個態樣中,提供一種裝置。裝置可包括一或更多個處理器。一或更多個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執行通道之量測來指示在通道中檢測到之一或更多個信號之功率位準。一或更多個處理器可經組態以比較量測與具有一值之門檻,該值作為在具有第一恆定值之第一區與具有第二恆定值之第二區之間的傾斜區的連續單調函數。傾斜區可包括裝置之最大傳輸功率及第一恆定值或第二恆定值中之至少一者的函數。一或更多個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回應於比較而判定通道經佔用抑或未經佔用。
一或更多個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回應於功率位準大於門檻而判定通道經佔用且不可用於裝置存取以進行通信。一或更多個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回應於功率位準小於門檻而判定通道未經佔用且可用於裝置存取以進行通信。一或更多個處理器可經組態以當裝置之最大傳輸功率處於傾斜區之範圍內時根據傾斜區之函數來判定門檻。
在具體實例中,一或更多個處理器可經組態以當裝置之最大傳輸功率處於第一區之第一範圍內時來判定門檻為第一恆定值,且當裝置之最大傳輸功率處於第二區之第二範圍內時來判定門檻為第二恆定值。在具體實例中,第一區可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一範圍且第二區可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二範圍,且傾斜區可具有與在第一值與第二值之間的差成反比之梯度。第一值可為第一範圍之上限且第二值為第二範圍之下限。
在具體實例中,傾斜區之梯度可為恆定值。連續單調函數可包括在具有第二恆定值之第二區與具有第三恆定值之第三區之間的第二傾斜區。第二區可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一範圍且第三區可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二範圍。第二傾斜區可具有與在第一值與第二值之間的差成反比之梯度。第一值可為第一範圍之上限且第二值為第二範圍之下限。裝置可包括行動終端機、使用者設備或裝置、存取點或基地台中之至少一者。
在至少一個態樣中提供一種儲存指令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可儲存指令,該等指令在由一或更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該一或更多個處理器執行通道之量測以指示在通道中檢測到之一或更多個信號之功率位準。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可儲存指令,該等指令在由一或更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該一或更多個處理器比較量測與具有一值之門檻,該值作為在具有第一恆定值之第一區與具有第二恆定值之第二區之間的傾斜區的連續單調函數。傾斜區可包括裝置之最大傳輸功率及第一恆定值或第二恆定值中之至少一者的函數。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可儲存指令,該等指令在由一或更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該一或更多個處理器回應於比較而判定通道經佔用抑或未經佔用。在具體實例中,第一區可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一範圍且第二區可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二範圍,且傾斜區可具有與在第一值與第二值之間的差成反比之梯度。第一值可為第一範圍之上限且第二值可為第二範圍之下限。
在下文中詳細地論述此等及其他態樣及實施。前述資訊及以下詳細描述包括各個態樣及實施方式之說明性實例,且提供用於理解所主張之態樣及實施方式之性質及特性之概述或框架。圖式提供對各個態樣及實施方式之說明及進一步理解,並併入於本說明書中且構成本說明書之一部分。
本發明之主題係關於用於管理能量檢測門檻之技術。裝置(例如,行動終端機、使用者設備、存取點或基地台)可執行通道之能量檢測(energy detection;ED)量測,從而與經定義ED門檻函數進行比較,以便判定該通道是否經佔用。在一些具體實例中,門檻函數包括數學上定義之能量檢測門檻,其形成在兩個平坦區之間具有特定傾斜區的連續單調函數。傾斜區可為至少一個平坦區門檻及監視通道之裝置之最大傳輸功率值的函數(而非經定義/固定值)。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可變能量檢測門檻可最佳地解決不同應用(例如,以允許使用者模擬指定至少一些最大傳輸功率值之最佳門檻,以隨後驅動ED門檻函數之設計/組態)。此等態樣可適用於行動終端機側及基地台側兩者,且亦適用於經共享未授權頻譜(例如,WiFi、蜂巢式/5G、超寬頻等)中的所有無線協定。
每年,連接至無線網路之行動裝置之數目顯著增加,且可對系統參數或要求作出改變以能夠滿足增加之需求。舉例而言,改變可包括但不限於更大頻寬、更低潛時及更高資料速率。無線創新中之限制因素中之一者可為頻譜之可用性。為了緩解此情況,用於未授權用途之頻譜之可用性可為具吸引力提議。在2020年4月,美國(United States)採用之規則中之FCC使得6 GHz頻帶(5.925至7.125 GHz)中之1200 MHz之頻譜可用。在歐洲,用於6 GHz操作之規則可見於存取無線電頻譜之協調標準ETSI EN 303687: 6 GHz RLAN中。
針對擴展LTE之可用性,未授權頻譜一直為關注焦點。在具體實例中,3GPP版本13中之LTE的主要增強中之一者可經由授權輔助存取(Licensed-Assisted Access;LAA)實現其在未授權頻譜中的操作,該授權輔助存取藉由利用由進階LTE系統引入的撓性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框架來擴展系統頻寬。3GPP啟動5G NR版本15且接著為具備NR-U之版本16,其提供或允許5G NR支援未授權頻譜中之操作。在3GPP版本16中,未授權頻譜中之通道存取的規則可見於3GPP TS 37.213中。
在ETSI EN 303687中,當前存在關於應如何選擇門檻之模糊性。本文中所描述之系統、方法、裝置及技術提供用以判定、選擇及利用能量檢測門檻之多個選項。能量檢測門檻可包括作為裝置(其中進行通道量測)之最大傳輸功率、裝置類型(例如,VLP裝置、非VLP裝置)及/或網路(通道正經由該網路進行通信)之特性的函數的恆定值或變化值。裝置執行取決於裝置之最大輸出功率的單次ED門檻計算。裝置可使用ED門檻及一或更多個通道量測以判定通道之狀態。在具體實例中,通道可包括經佔用通道,只要彼通道中之傳輸處於大於能量檢測門檻(energy detection threshold;EDT)之功率位準即可。功率位準可藉由整合通道上的接收功率而判定,且隨後以每MHz傳輸功率標準化。可量測在設備與天線總成之間的介面處的接收功率。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若傳輸不處於大於能量檢測門檻之功率位準,則通道可經指定為未經佔用通道。
本文中所描述之系統、方法、裝置及技術可適用於各種類型的通信或由各種類型的通信使用,該等通信包括在存取點(access point;AP)裝置與複數個台裝置之間的通信。AP裝置可判定一或更多個STA裝置之通道之狀態,例如用於STA裝置與AP裝置通信及/或用於STA裝置與其他STA裝置通信。本文中所描述之能量檢測門檻技術可施加多個應用,包括但不限於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應用及/或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應用。
現參考圖1A,描繪用於管理能量檢測門檻120之系統100。簡言之,系統100可包括裝置102(例如,存取點、基地台、行動終端機、使用者設備、台裝置),其判定用於在網路140中與一或更多個其他裝置102(例如,存取點、基地台、行動終端機、使用者設備、台裝置)通信之一或更多個通道142之狀態。在傳輸之前,裝置102可執行通道142之能量檢測之量測112,比較量測112與經定義之能量檢測(energy detection;ED)門檻120之函數以例如判定通道經佔用抑或未經佔用。裝置102可計算取決於該裝置102之最大經組態傳輸功率之ED門檻120。
裝置102可包括傳輸裝置(例如,經由通道142來傳送傳輸)、存取點(例如,無線存取點)、基地台、行動終端機、使用者設備或台裝置。在具體實例中,本文中所描述之用於管理能量檢測門檻之方法及技術可應用於基地台側及/或行動終端機側兩者或藉由該兩者來執行,且裝置102可包括經由網路140進行通信之任一側上之裝置。
在具體實例中,裝置102可提供無線網路140,或將一或更多個計算裝置150(例如,無線裝置)連接至無線網路140。在具體實例中,裝置102可包括網路連接硬體裝置以創建無線網路140或提供至無線網路140的連接。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102可將Wi-Fi信號投射至指定區域,以創建無線網路140或提供至無線網路140的連接。指定區域可包括指定鄰域、基本服務區(basic service area;BSA)或基本服務集(basic service set;BSS)。裝置102可連接至路由器或提供為路由器之組件以用於將一或更多個計算裝置150連接至無線網路140。無線網路140可包括但不限於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區域網路(Local Area Network;LAN)、廣域網路(Wide Area Network;WAN)、個人區域網路(Personal Area Network;PAN)、公司企業內部網路或經由各種無線或蜂巢式連接的網際網路。無線網路140可包括公用網路、專用網路、或專用網路與公用網路之組合。
裝置102可包括或對應於控制台,該控制台將人工實境之內容提供至一或更多個計算裝置150(例如,頭部可穿戴顯示器(HWD 150))。裝置102可判定對應於檢測到位置及凝視方向之人工實境之空間內的視野,且產生描繪經判定視野的影像。裝置102可將影像提供至計算裝置150(例如,HWD)以供呈現。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系統100可包括或對應於人工實境系統環境,其包括比圖1A中所示之組件更多、更少或不同的組件。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人工實境系統環境100之一或更多個組件之功能性可以與此處描述之方式不同的方式來分佈於組件當中。舉例而言,計算裝置150(例如,控制台)之功能性中之一些可由一或更多個無線裝置(例如,HWD)來執行。舉例而言,計算裝置150(例如,HWD)之功能性中之一些可由裝置102(例如,控制台)執行。
裝置102可包括處理器104。處理器104可包括用於預處理裝置102之輸入資料及/或用於後處理裝置102之輸出資料的任何邏輯、電路及/或處理組件(例如,微處理器)。一或更多個處理器104可提供用於組態、控制及/或管理裝置102之一或更多個操作的邏輯、電路、處理組件及/或功能性。舉例而言,處理器104可接收資料及度量,包括但不限於功率位準110、量測112、ED門檻120及/或傳輸功率122。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處理器104可包括或對應於裝置102之驅動器或主機驅動器以執行或進行本文中所描述之過程或方法(例如,方法400)之一或更多個部分。處理器104可與下文相對於圖5所描述的處理單元516相同或類似。
裝置102可包括儲存裝置106。儲存裝置106可包括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任何其他類型之記憶體、儲存驅動器或儲存暫存器。儲存裝置106可包括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內部SRAM(在裝置102內部)。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儲存裝置106可包括於裝置102之積體電路內。儲存裝置106可包括記憶體(例如,記憶體、記憶體單元、儲存裝置等)。記憶體可包括一或更多個裝置(例如,RAM、ROM、快閃記憶體、硬碟儲存器等),其用於儲存用於完成或促進本發明中所描述之各種過程、層及模組之資料及/或電腦程式碼。記憶體可為或包括揮發性記憶體或非揮發性記憶體,且可包括資料庫組件、目標碼組件、指令碼組件,或用於支援本發明中所描述之各種活動及資訊結構的任何其他類型之資訊結構。根據一實例具體實例,記憶體經由處理電路可通信地連接至處理器104,且包括用於執行(例如,藉由處理電路及/或處理器)本文中所描述之一或更多個過程或方法(例如,方法400)的電腦程式碼。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儲存裝置106可包括與圖5之儲存器518相同或與圖5之儲存器518實質上類似之儲存器。裝置102可包括電路108。電路108可為相對於圖5所描述之計算系統514之組件或一部分。在具體實例中,電路108可包括處理器以執行相對於圖4所描述之方法400之所有或部分。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102為將待呈現之內容提供至一或更多個計算裝置150的電子組件或電子組件與軟體組件的組合。在一個態樣中,裝置102包括通信介面115及內容提供者116。此等組件可共同操作以判定對應於計算裝置150之位置及計算裝置150之使用者之凝視方向的人工實境之視野(例如,使用者之FOV),且可產生對應於經判定視野之人工實境的影像。在其他具體實例中,裝置102包括比圖1A中所示之組件更多、更少或不同的組件。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102整合為計算裝置150之一部分。在一些具體實例中,通信介面115為與計算裝置150通信的電子組件或電子組件與軟體組件的組合。通信介面115可為通信介面165的對應物組件以經由通信鏈路(例如,USB纜線)或通信通道與裝置102之通信介面115通信。經由通信通道,通信介面115可自計算裝置150接收用以指示計算裝置150之經判定位置及方位及/或使用者之經判定凝視方向的感測器量測。此外,經由通信通道,通信介面115可將描述待呈現之影像的資料傳輸至計算裝置150。
內容提供者116為根據計算裝置150之位置及方位及/或計算裝置150之使用者之凝視方向來產生待呈現之內容的組件。在一個態樣中,內容提供者116根據計算裝置150之位置及方位及/或計算裝置150之使用者之凝視方向來判定人工實境的視野。舉例而言,內容提供者116將計算裝置150在物理空間中之位置映射至人工實境空間內之位置,且自人工實境空間中之映射位置判定沿著對應於計算裝置150之方位及/或使用者之凝視方向的方向之人工實境空間之視野。內容提供者116可產生描述人工實境空間之經判定視野之影像的影像資料,且經由通信介面115將影像資料傳輸至計算裝置150。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內容提供者116產生包括與影像相關聯的運動向量資訊、深度資訊、邊緣資訊、物件資訊等之元資料,且經由通信介面115將元資料與影像資料一起傳輸至計算裝置150。內容提供者116可編碼描述影像之資料,且可將經編碼資料傳輸至計算裝置150。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內容提供者116週期性地(例如,每隔一秒)產生影像且將影像提供至計算裝置150。
裝置102可判定或執行一或更多個量測112以量測一或更多個通道142之功率位準110。功率位準110可包括或對應於通道142上之接收功率、經由通道142接收到的一或更多個信號之功率位準及/或經由通道142接收到的傳輸之位準。在具體實例中,功率位準110可包括或對應於以每百萬赫(MHz)功率值來標準化之通道142上的接收功率。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102可在裝置102與裝置之天線總成130之間(例如,在接收設備與天線總成之間)的介面處執行量測112。
裝置102可執行或應用一或更多個ED門檻120以判定通道142之狀態。ED門檻120可包括部分地基於執行量測112之裝置102的最大傳輸功率122而變化或可組態的函數。舉例而言,如本文中所描述之ED門檻120可包括具有多個區之函數以提供ED門檻120之變化值以監視通道142的狀態,並非應用固定或靜態門檻值。裝置可包括或維持複數個門檻函數124以判定ED門檻120。門檻函數124可包括連續單調函數,其具有部分地基於裝置102之最大傳輸功率122、一或更多個恆定值及/或一或更多個功率門檻而產生或提供ED門檻120的一或更多個平坦區及/或一或更多個傾斜區。裝置102可選擇至少一個門檻函數124以判定ED門檻120之值,且可將各別裝置102之最大傳輸功率122應用於所選擇門檻函數124以判定ED門檻120的值。裝置102可具有不同特性,包括最大傳輸功率122(例如,在本文中亦稱為傳輸功率P H)。最大傳輸功率122可表示裝置102之經組態最大傳輸能力,且可與裝置102經由網路140來傳輸一或更多個信號之有效範圍成比例。
計算裝置150可包括具有使用802.11協定之能力的台(station;STA)裝置。計算裝置150可包括行動終端機、使用者設備、存取點、無線裝置及/或基地台。在具體實例中,計算裝置150可包括用戶端裝置、頭部可穿戴裝置(head wearable device;HWD)、計算系統或WiFi裝置。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計算裝置150可實施為例如可穿戴計算裝置(例如,智慧型手錶、智慧型眼鏡、頭部可穿戴顯示器)、智慧型電話、其他行動電話、裝置(例如,消費型裝置)、桌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追蹤件、VR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PC)、VR計算裝置、頭戴式裝置,或藉由分佈式計算裝置來實施。計算裝置150可實施為頭戴式顯示器(head mounted display;HMD)、頭戴式裝置(head mounted device;HMD)、頭部可穿戴裝置(head wearable device;HWD)、頭部穿戴顯示器(head worn display;HWD)或頭部穿戴裝置(head worn device;HWD),包括該等裝置或為該等裝置之一部分。計算裝置150可實施以將V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及/或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MR)體驗提供至計算裝置150之或連接至計算裝置150之使用者(例如,穿戴顯示器)。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計算裝置150可包括習知、專用或定製計算機組件,諸如處理器104、儲存裝置106、網路介面、使用者輸入裝置及/或使用者輸出裝置。在具體實例中,計算裝置150可包括圖2中所示之HWD 150之一些元件。在具體實例中,計算裝置150可提供或代管一或更多個應用程式152。應用程式152可包括但不限於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應用程式152、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應用程式152或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MR)應用程式152。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計算裝置150(例如,HWD)為可由使用者穿戴之電子組件,且可向使用者展現或提供人工實境體驗。計算裝置150可呈現一或更多個影像、視訊、音訊或其某一組合以向使用者提供人工實境體驗。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經由外部裝置(例如,揚聲器及/或頭戴式耳機)來展現音訊,該外部裝置自計算裝置150、裝置102或此兩者接收音訊資訊且基於音訊資訊來展現音訊。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計算裝置150包括感測器155、眼睛追蹤器164、通信介面165、影像呈現器170、電子顯示器175、透鏡180及補償器185。此等組件可共同操作以檢測計算裝置150之位置及/或穿戴計算裝置150之使用者的凝視方向,且呈現對應於計算裝置150之檢測到的位置及/或使用者之凝視方向的人工實境內之視野的影像。在其他具體實例中,計算裝置150包括比圖1A中所示之組件更多、更少或不同的組件。
計算裝置150可包括一或更多個處理器104。一或更多個處理器104可包括用於預處理輸入資料以供傳輸至裝置102及/或另一計算裝置150及/或用於裝置102及/或計算裝置150後處理輸出資料的任何邏輯、電路及/或處理組件(例如,微處理器)。一或更多個處理器104可提供用於組態、控制及/或管理計算裝置150之一或更多個操作的邏輯、電路、處理組件及/或功能性。舉例而言,處理器104可接收資料及度量,包括但不限於功率位準110、量測112、ED門檻120及/或最大傳輸功率122。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處理器104可包括或對應於計算裝置150之驅動器或主機驅動器以執行或進行本文中所描述之過程或方法(例如,方法400)之一或更多個部分。處理器104可與下文相對於圖5所描述的處理單元516相同或類似。
計算裝置150可包括儲存裝置106。儲存裝置106可經設計或實施以儲存、保持或維持與計算裝置150相關聯之任何類型或形式的資料。舉例而言,計算裝置150可儲存與功率位準110、量測112、ED門檻120及/或傳輸功率122相關聯的資料。儲存裝置106可包括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內部SRAM(在計算裝置150內部)。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儲存裝置106可包括於計算裝置150之積體電路內。儲存裝置106可包括記憶體(例如,記憶體、記憶體單元、儲存裝置等)。記憶體可包括一或更多個裝置(例如,RAM、ROM、快閃記憶體、硬碟儲存器等),其用於儲存用於完成或促進本發明中所描述之各種過程、層及模組之資料及/或電腦程式碼。記憶體可為或包括揮發性記憶體或非揮發性記憶體,且可包括資料庫組件、目標碼組件、指令碼組件,或用於支援本發明中所描述之各種活動及資訊結構的任何其他類型之資訊結構。根據一實例具體實例,記憶體經由處理電路可通信地連接至處理器104,且包括用於執行(例如,藉由處理電路及/或處理器)本文中所描述之一或更多個過程或方法(例如,方法400)的電腦程式碼。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儲存裝置106可包括與圖5之儲存器518相同或與圖5之儲存器518實質上類似之儲存器。計算裝置150可包括電路108。電路108可為相對於圖5所描述之計算系統514之組件或一部分。在具體實例中,電路108可包括處理器以執行相對於圖4所描述之方法400之所有或部分。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感測器155包括檢測計算裝置150之位置及方位的電子組件或電子組件與軟體組件的組合。感測器155之實例可包括:一或更多個成像感測器、一或更多個加速計、一或更多個陀螺儀、一或更多個磁力計、或檢測運動及/或位置的另一適合類型之感測器。舉例而言,一或更多個加速計可量測平移移動(例如,正向/反向、上/下、左/右)且一或更多個陀螺儀可量測旋轉移動(例如,俯仰、偏航、滾轉)。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感測器155檢測平移移動及旋轉移動,且判定計算裝置150之方位及位置。在一個態樣中,感測器155可檢測相對於計算裝置150之先前方位及位置的平移移動及旋轉移動,且藉由累積或整合檢測到的平移移動及/或旋轉移動來判定計算裝置150之新方位及/或位置。舉例而言,假設計算裝置150係在相距參考方向25度之方向上定向,回應於檢測到計算裝置150已旋轉20度,感測器155可判定計算裝置150現面向相距參考方向45度之方向或在相距參考方向45度之方向上定向。另舉例而言,假設計算裝置150係在第一方向上遠離參考點兩呎來定位,回應於檢測到計算裝置150已在第二方向上移動三呎,感測器155可判定計算裝置150現位於第一方向上之兩呎與第二方向上之三呎的向量乘法處。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眼睛追蹤器164包括判定計算裝置150之使用者之凝視方向的電子組件或電子組件與軟體組件的組合。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眼睛追蹤器164包括兩個眼睛追蹤器,其中每一眼睛追蹤器164擷取對應眼睛之影像且判定眼睛之凝視方向。在一個實例中,眼睛追蹤器164根據眼睛之所擷取影像來判定眼睛之角旋轉、眼睛之平移、眼睛扭轉之改變及/或眼睛形狀之改變,且根據經判定角旋轉、平移及眼睛扭轉之改變來判定相對於計算裝置150的相對凝視方向。在一種方法中,眼睛追蹤器164可將預定參考或結構化圖案照射或投射於眼睛之一部分上,且擷取眼睛之影像以分析投射於眼睛之部分上的圖案以判定相對於計算裝置150之眼睛的相對凝視方向。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眼睛追蹤器164併有計算裝置150之方位及相對於計算裝置150之相對凝視方向,以判定使用者之凝視方向。舉例而言,假設計算裝置150係在相距參考方向30度之方向上定向,且計算裝置150之相對凝視方向為相對於計算裝置150的-10度(或350度),眼睛追蹤器164可判定使用者之凝視方向為相距參考方向20度。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計算裝置150之使用者可組態計算裝置150(例如,經由使用者設定)以啟用或停用眼睛追蹤器164。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計算裝置150之使用者經提示以啟用或停用眼睛追蹤器164。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通信介面165包括與裝置102通信之電子組件或電子組件與軟體組件的組合。通信介面165可經由通信鏈路或通信通道與裝置102之通信介面115通信。通信通道可為無線鏈路、有線鏈路或此兩者。無線鏈路之實例可包括蜂巢式通信鏈路、近場通信鏈路、Wi-Fi、藍芽,或任何通信無線通信鏈路。有線鏈路之實例可包括USB、乙太網路(Ethernet)、火線(Firewire)、HDMI或任何有線通信鏈路。在裝置102及計算裝置150實施於單一系統上之具體實例中,通信介面165可經由匯流排連接或導電跡線與裝置102通信。經由通信通道,通信介面165可將用以指示計算裝置150之經判定位置及使用者之經判定凝視方向的感測器量測傳輸至裝置102。此外,經由通信通道,通信介面165可自裝置102接收用以指示或對應於待呈現之影像的感測器量測。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影像呈現器170包括例如根據人工實境之空間之視野的改變而產生供顯示之一或更多個影像的電子組件或電子組件與軟體組件的組合。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影像呈現器170實施為執行指令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功能的處理器(或圖形處理單元(graphical processing unit;GPU))。影像呈現器170可經由通信介面165接收描述待呈現之影像的資料,且可經由電子顯示器175來呈現影像。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可編碼來自裝置102之資料,且影像呈現器170可解碼資料以產生及呈現影像。在一個態樣中,影像呈現器170自裝置102接收編碼影像,且解碼編碼影像,使得在裝置102與計算裝置150之間的通信頻寬可減小。在一個態樣中,藉由計算裝置150檢測計算裝置150之位置及方位及/或穿戴計算裝置150之使用者的凝視方向以及藉由裝置102產生並傳輸對應於檢測到的位置及凝視方向之高解析度影像(例如,1920乘1080像素,或2048乘1152像素)至計算裝置150的過程可為計算上詳盡的,且可不在訊框時間內(例如,小於11 ms或8 ms)執行。在一個態樣中,當未在訊框時間內接收到來自計算裝置150之影像時,影像呈現器170經由陰影過程及再投射過程來產生一或更多個影像。舉例而言,陰影過程及再投射過程可根據人工實境之空間之視野的改變而自適應地執行。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電子顯示器175為顯示影像之電子組件。電子顯示器175可例如為液晶顯示器或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電子顯示器175可為允許使用者看透的透明顯示器。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當計算裝置150由使用者穿戴時,電子顯示器175接近(例如,小於3吋)使用者眼睛而定位。在一個態樣中,電子顯示器175根據由影像呈現器170產生的影像而朝著使用者眼睛發射或投射光。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透鏡180為更改來自電子顯示器175之接收到的光的機械組件。透鏡180可放大來自電子顯示器175之光,且校正與光相關聯之光學錯誤。透鏡180可為菲涅爾(Fresnel)透鏡、凸透鏡、凹透鏡、濾光器、或更改來自電子顯示器175之光的任何適合光學組件。經過透鏡180,來自電子顯示器175之光可到達瞳孔,使得儘管電子顯示器175極為接近眼睛,使用者仍可看到由電子顯示器175顯示之影像。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補償器185包括執行補償以補償任何失真或像差的電子組件或電子組件與軟體組件的組合。在一個態樣中,透鏡180引入光學像差,諸如色像差、針墊失真、桶形失真等。補償器185可判定應用於待自影像呈現器170呈現之影像之補償(例如,預失真)以補償由透鏡180引起的失真,且將經判定補償應用於來自影像呈現器170之影像。補償器185可將經預失真影像提供至電子顯示器175。
通道142可包括但不限於在裝置102與一或更多個計算裝置150及/或一或更多個其他裝置150之間建立的通信通道、主要鏈路、連接(例如,無線連接)及/或通信期(例如,使用者及/或應用程式通信期)。可使用通信協定建立通道142之鏈路,該通信協定包括但不限於基於IEEE 802.11之協定、基於藍芽之協定、基於WiFi之協定、超寬頻(ultra wideband;UWB)協定或基於蜂巢式之協定。在具體實例中,通道142可包括IEEE 802.11ay協定或802.11ax協定。裝置102及計算裝置150可使用通道142來執行各種通信,包括但不限於用於下行鏈路操作、上行鏈路操作、及/或在兩個或更多個計算裝置150與兩個或更多個裝置102之間的點對點(peer-to-peer)傳輸的資料轉移。裝置102及計算裝置150可使用通道142來為計算裝置150或連接至計算裝置150之裝置(例如,頭部可穿戴顯示器)的使用者提供或支援全VR體驗、AR體驗或MR體驗。
現參考圖1B,通信系統190具有經由網路140與多個計算裝置150(例如,STA裝置)通信之裝置102(例如,存取點)。裝置102可提供無線通信覆蓋及/或充當計算裝置150之基地台。網路140可包括經判定區域、鄰域及/或基本服務區(basic service area;BSA)。計算裝置150可使用裝置102用於稱作基本服務集(basic service set;BSS)之通信。在具體實例中,網路140可包括單個裝置102(例如,中心AP)或多個裝置102(例如,多個AP)。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計算裝置150可執行點對點通信及/或充當獨立於裝置102(例如,在無AP的情況下)之點對點網路。在具體實例中,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102之功能可由計算裝置150中之一或多者來執行。計算裝置150可包括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類型的計算裝置,例如,計算裝置150可包括但不限於行動裝置、膝上型電腦、感測器、HWD及/或能夠使用無線協定進行通信之任何類型的裝置。在具體實例中,計算裝置150可向使用者提供VR應用、AR應用及/或MR應用。裝置102(例如,AP裝置)可使用本文中所描述之至少一個ED門檻120及/或門檻函數124來判定用於一或更多個STA裝置150(例如用於與AP裝置102通信之STA裝置150及/或用於與其他STA裝置150通信之STA裝置150)之通道的狀態。本文中所描述之能量檢測門檻技術可施加於多個應用,包括但不限於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應用及/或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應用。
圖2為根據一實例具體實例之HWD裝置150之圖。在一些具體實例中,HWD裝置150包括前端剛體205及帶210。前端剛體205包括電子顯示器175(圖2中未示)、透鏡180(圖2中未示)、感測器155、眼睛追蹤器164A、164B、通信介面165及影像呈現器170。在由圖2所示之具體實例中,感測器155位於前端剛體205內,且可能不對使用者為可見。在其他具體實例中,HWD裝置150具有與圖2中所示之組態不同的組態。舉例而言,影像呈現器170、眼睛追蹤器164A、164B及/或感測器155可處於與圖2中所示之位置不同的位置中。
現參考圖3A,提供說明ED門檻120(例如,y軸、垂直軸)之經判定值與裝置102(或計算裝置150)之最大傳輸功率122(例如,x軸、水平軸)之間的關係的圖表300。圖表300可包括三個不同門檻函數124,且可說明ED門檻120之值隨著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改變之改變。在具體實例中,圖表300可包括對應於方法400之操作(420)之第一ED門檻函數124、對應於方法400之操作(422)之第二ED門檻函數124及對應於方法400之操作(424)之第三ED門檻函數124,其藉由裝置102來執行以判定ED門檻120的值且應用於通道142之量測112以判定各別通道142之狀態。
ED門檻120之值可包括連續單調函數320,其具有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一範圍302的第一區322、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二範圍304的傾斜區324以及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三範圍306的第二區326。第一區322可包括或覆蓋小於第一功率門檻308之傳輸功率122的功率位準之第一範圍302。舉例而言,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小於第一功率門檻308,則裝置102可使用連續單調函數320之第一區322及第一恆定值312作為用於判定通道142之狀態的ED門檻120。傾斜區324可包括或覆蓋大於第一功率門檻308且小於第二功率門檻310之傳輸功率122的功率位準之第二範圍304。在具體實例中,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大於第一功率門檻308且小於第二功率門檻310,則裝置102可使用連續單調函數320之傾斜區324及變化值314作為用於判定通道142之狀態的ED門檻120。第二區326可包括或覆蓋用於大於第二功率門檻310之傳輸功率122的功率位準之第三範圍306。在具體實例中,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大於第二功率門檻310,則裝置102可使用連續單調函數320之第二區326及第二恆定值316作為用於判定通道142之狀態的ED門檻120。
第一區322可包括、經指派或對應於第一恆定值312。第二區326可包括、經指派或對應於第二恆定值316。第二恆定值316可不同於(例如,小於、大於)第一恆定值312。傾斜區324可包括、經指派或對應於變化值314,其為第一恆定值312、第二恆定值316、第一功率門檻308、第二功率門檻310及/或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中之一者或組合的函數。在具體實例中,傾斜區324之梯度可包括恆定值。在一個具體實例中,傾斜區之梯度可包括基於裝置102之最大傳輸功率122而自第一恆定值312至第二恆定值316變化的參賽者值。
裝置102可判定嘗試存取通道142之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且使用傳輸功率122來判定適當ED門檻120以用於判定通道142經佔用抑或未經佔用。在具體實例中,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小於第一功率門檻308,則連續單調函數320之第一區322可加以應用且裝置102可判定適當ED門檻120為第一恆定值312。在具體實例中,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大於第一功率門檻308且小於第二功率門檻310,則連續單調函數320之傾斜區324可加以應用且裝置102可判定適當ED門檻120為部分地基於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之沿著傾斜區的至少一個值。在具體實例中,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大於第二功率門檻310,則連續單調函數320之第二區326可加以應用且裝置102可判定適當ED門檻120為第二恆定值316。
現參考圖3B,提供說明ED門檻120(例如,y軸、垂直軸)之經判定值與裝置102(或計算裝置150)之最大傳輸功率122(例如,x軸、水平軸)之間的關係的圖表330。圖表330展示用於一或更多個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之不同值的ED門檻120之值中的改變。在具體實例中,圖表330可包括或對應於藉由裝置102執行的至少一個門檻函數124(例如,來自圖4的操作(428)的門檻函數124),以應用於通道142之量測112以判定各別通道142之狀態。
ED門檻120之值可包括連續單調函數348,其具有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一範圍332的第一區350、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二範圍334的傾斜區352以及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三範圍336的第二區354。第一區350可包括或覆蓋小於第一功率門檻338之傳輸功率122的功率位準之第一範圍332。傾斜區324可包括或覆蓋大於第一功率門檻338且小於第二功率門檻340之傳輸功率122的功率位準之第二範圍334。第二區3354可包括或覆蓋大於第二功率門檻340之傳輸功率122的功率位準之第三範圍336。
在具體實例中,第一區350可包括、經指派或對應於第一恆定值342。第二區354可包括、經指派或對應於第二恆定值346。第二恆定值346可不同於(例如,小於、大於)第一恆定值342。傾斜區352可包括、經指派或對應於變化值344,其為第一恆定值342、第二恆定值346、第一功率門檻338、第二功率門檻340及/或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中之一者或組合的函數。在具體實例中,傾斜區352之梯度可包括恆定值。在一個具體實例中,傾斜區352之梯度可包括基於裝置102之最大傳輸功率122而自第一恆定值342至第二恆定值346變化的參賽者值。連續單調函數348可包括在具有第一恆定值342之第一區350與具有第二恆定值346之第二區354之間的傾斜區352。傾斜區352可具有與在第一值與第二值之間的差成反比之梯度,且第一值可為或表示功率位準之第一範圍332的上限且第二值可為功率位準之第二範圍334的下限。
在具體實例中,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小於第一功率門檻338,則連續單調函數348之第一區350可加以應用且裝置102可判定適當ED門檻120為第一恆定值342。在具體實例中,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大於第一功率門檻338且小於第二功率門檻340,則連續單調函數348之傾斜區352可加以應用且裝置102可判定適當ED門檻120為部分地基於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之沿著傾斜區352的至少一個值。在具體實例中,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大於第二功率門檻340,則連續單調函數348之第二區354可加以應用且裝置102可判定適當ED門檻120為第二恆定值346。
現參考圖3C,提供說明ED門檻120(例如,y軸、垂直軸)之經判定值與裝置102(或計算裝置150)之最大傳輸功率122(例如,x軸、水平軸)之間的關係的圖表360。圖表360展示用於一或更多個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之不同值的ED門檻120之值中的改變。在具體實例中,圖表360可包括或對應於藉由裝置102執行的至少一個門檻函數124(例如,來自圖4的操作(430)的門檻函數124),以應用於通道142之量測112以判定各別通道142之狀態。
ED門檻120可包括或對應於函數380,其具有對應於多個功率位準範圍之多個區。函數380可包括第一區382,其覆蓋小於第一功率門檻372之傳輸功率122的功率位準之第一範圍362。第一區382可包括或經指派第一恆定值342。函數380可包括第一傾斜區384,其覆蓋大於第一功率門檻372且小於第二功率門檻374之傳輸功率122的功率位準之第二範圍364。第一傾斜區384可包括變化值394,其為第一恆定值392、第二恆定值396、第三恆定值398、第一功率門檻372、第二功率門檻374及/或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中之一者或組合的函數。函數380可包括第二區386,其覆蓋大於第二功率門檻374且小於第三功率門檻376之傳輸功率122的功率位準之第三範圍366。第二區386可包括或經指派第二恆定值396。
函數380可包括第二傾斜區388,其覆蓋大於第三功率門檻376且小於第四功率門檻378之傳輸功率122的功率位準之第四範圍368。第二傾斜區388可包括變化值397,其為第一恆定值392、第二恆定值396、第三恆定值398、第三功率門檻376、第四功率門檻378及/或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中之一者或組合的函數。函數380可包括第三區390,其覆蓋大於第四功率門檻378之傳輸功率122的功率位準之第五範圍370。第三區390可包括或經指派第三恆定值398。
在具體實例中,函數380可包括在具有第一恆定值392之第一區382與具有第二恆定值396之第二區386之間的第一傾斜區384,以及在具有第二恆定值396之第二區386與具有第三恆定值398之第三區390之間的第二傾斜區388。在具體實例中,第一傾斜區384可具有與在第一值與第二值之間的差成反比之梯度,且第一值可為或表示功率位準之第一範圍362的上限且第二值可為功率位準之第二範圍364的下限。第二傾斜區388可具有與在第三值與第四值之間的差成反比之梯度,且第三值可為或表示功率位準之第三範圍366的上限且第四值可為功率位準之第四範圍368的下限。
在具體實例中,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小於第一功率門檻372,則函數380之第一區382可加以應用且裝置102可判定適當ED門檻120為第一恆定值392。在具體實例中,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大於第一功率門檻372且小於第二功率門檻374,則函數380之第一傾斜區384可加以應用且裝置102可判定適當ED門檻120為部分地基於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之沿著第一傾斜區384的至少一個值。在具體實例中,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大於第二功率門檻374且小於第三功率門檻376,則函數380之第二區386可加以應用且裝置102可判定適當ED門檻120為第二恆定值396。在具體實例中,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大於第三功率門檻376且小於第四功率門檻378,則函數380之第二傾斜區388可加以應用且裝置102可判定適當ED門檻120為部分地基於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之沿著第二傾斜區388的至少一個值。在具體實例中,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大於第四功率門檻378,則函數380之第三區390可加以應用且裝置102可判定適當ED門檻120為第三恆定值398。
現參考圖4,提供用於管理能量檢測門檻之方法400。簡言之,方法400可包括執行量測(402)、選擇門檻函數(404)、判定門檻值(406)、執行(例如,應用)第一門檻函數(420)、執行第二門檻函數(422)、執行第三函數(424)、執行第四函數(426)、執行第五門檻函數(428)、執行第六門檻函數(430)、執行第七門檻函數(432)、比較量測與門檻(408)及判定通道狀態(410)。可藉由裝置102及/或計算裝置150之至少一個處理器及/或電路(例如,處理器104、電路108)來執行此等操作中之一或多者。應瞭解,出於裝置102判定通道142之狀態之觀點來論述圖4,然而,方法400可由包括一或更多個計算裝置150之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裝置來執行。
在操作402處,且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可執行量測112。裝置102可執行通道142之量測112以指示在通道142中檢測到的一或更多個信號之功率位準110。裝置102可量測或判定一或更多個通道142之功率位準110,以判定通道142經佔用抑或未經佔用及/或是否可供用於在兩個或更多個裝置102之間的通信。在具體實例中,若通道142中不存在傳輸或若傳輸不處於大於ED門檻120之功率位準110,則通道142可視為、標記為或稱作未經佔用通道。若通道142中存在處於大於ED門檻120之功率位準110的傳輸,則通道142可視為、標記為或稱作經佔用通道。
通道142可包括在多個裝置之間的連接或通信期。在具體實例中,通道142可包括在控制台(例如,裝置102)與一或更多個頭部可穿戴裝置(例如,裝置150)之間的通信通信期(例如,下行鏈路傳輸、上行鏈路傳輸),例如以將人工實境之內容提供至一或更多個頭部可穿戴裝置。裝置102可執行量測112以用於與所選擇之ED門檻120進行比較,且ED門檻120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待量測之通道142、執行量測之裝置102的傳輸功率122、網路140之特性及/或經由通道142進行通信之一或更多個裝置102的特性而變化及選擇。裝置102可量測經由通道142而在各別裝置102處接收到的傳輸以判定傳輸之接收功率。在具體實例中,可在裝置102(例如,設備)與裝置之天線總成130之間的介面處量測或判定接收功率。舉例而言,可在裝置102(例如,設備)之通信介面115與連接至裝置102或與裝置102通信之天線總成130之間的介面處量測或判定接收功率。裝置102可藉由整合通道142上的接收功率且以每百萬赫(MHz)功率值標準化功率來判定功率位準110。
在操作404處,且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可選擇門檻函數124以判定經量測之通道142及裝置102之門檻值。裝置102可包括或執行多個門檻函數124以應用於網路140(例如,基本服務區(basic service area;BSA)、WiFi網路)中之複數個通道142,以判定各別通道142之狀態。裝置102可執行門檻函數124以產生或判定ED門檻120之值,其與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例如,最大傳輸功率)成比例。在具體實例中,裝置102可部分地基於至少一個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值、裝置102之類型(例如,VLP裝置、非VLP裝置)、經量測之功率位準110之值及/或網路140(例如,WiFi網路、BSA)之特性而自複數個門檻函數124中選擇門檻函數124。在具體實例中,裝置102可判定其中執行有量測112之裝置102的傳輸功率122及/或經由經量測之通道142而連接或通信之至少一個裝置102的傳輸功率122。裝置102可使用傳輸功率122來選擇門檻函數124。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102可判定其中執行有量測112之裝置102的裝置類型(例如,VLP裝置、非VLP裝置)及/或經由經量測之通道142而連接或通信之至少一個裝置102的裝置類型。傳輸功率122值可用於判定裝置類型。裝置102可使用傳輸功率122及裝置類型來選擇門檻函數124。
在操作406處,且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可判定ED門檻120之值。裝置102可例如使用所選擇之門檻函數124來判定應用於經量測之通道142之ED門檻120。裝置102可將傳輸功率122應用於所選擇之門檻函數124以判定ED門檻120之值。在具體實例中,ED門檻120可經選擇或判定以與設備(例如,裝置、控制台、HWD)之最大經組態傳輸功率(P H)成比例。在具體實例中,若選擇第一門檻函數124,則方法400可轉至(420)以執行第一門檻函數124以判定ED門檻120之值。裝置102可選擇第二門檻函數124,且方法400可轉至(422)以執行(例如,應用)第二門檻函數124。裝置102可選擇第三門檻函數124,且方法400可轉至(424)以執行第三門檻函數124。裝置102可選擇第四門檻函數124,且方法400可轉至(426)以執行第四門檻函數124。裝置102可選擇第五門檻函數124,且方法400可轉至(428)以執行第五門檻函數124。裝置102可選擇第六門檻函數124,且方法400可轉至(430)以執行第六門檻函數124。裝置102可選擇第七門檻函數124,且方法400可轉至(432)以執行第七門檻函數124。
在操作420處,且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可執行第一門檻函數124以判定ED門檻120之值。在具體實例中,裝置102可判定或選擇第一ED門檻函數124,其為部分地基於各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而具有不同值之函數,且該函數可部分地基於各別裝置102之經判定之傳輸功率122而包括多個區(例如,三個區)。在具體實例中,第一ED門檻函數124可類似於圖3A之函數320,然而,恆定值及/或功率門檻之值可變化。
第一ED門檻函數124可包括具有以下各項之函數:第一區,其為用於小於第一功率門檻值之傳輸功率122的第一恆定值;第二區,其為用於大於第一功率門檻值且小於或等於第二功率門檻之傳輸功率122的對應於第二恆定值(例如,負第二恆定值)與傳輸功率122之總和或差的變化值或傾斜區;以及第三區,其為用於大於第二功率門檻值之傳輸功率值122的第二恆定值。第一功率門檻值可不同於第二功率門檻值,且第二恆定值可不同於第一恆定值。在具體實例中,傾斜區可在第二區上方自第一恆定值延伸或傾斜至第二恆定值。傾斜區之值可包括作為所選擇之第二傳輸功率122與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之差加上所選擇第二恆定值之總和的函數。因此,傾斜區之值可部分地基於各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而改變。
在一個具體實例中,第一ED門檻函數124之函數可表示如下: 第一區:對於P H≤ 14 dBm: EDT = -[75] dBm/MHz。 第二區:對於14 dBm < P H≤ [24] dBm: EDT = -85 dBm/MHz + ([24] dBm - P H)。 第三區:對於P H≥ [24] dBm: EDT = −85 dBm/MHz。
其中P H表示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且EDT表示ED門檻120。裝置102可執行第一ED門檻函數124以判定ED門檻120之值,且方法400可轉至(408)以比較功率位準之量測112與ED門檻120。
在操作422處,且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可執行第二ED函數124。裝置102可判定或選擇第二ED門檻函數124,其為部分地基於各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而具有不同值之函數,且可包括具有多個區(例如,三個區)的函數。在具體實例中,第二ED門檻函數124可類似於圖3A之函數320,然而,恆定值及/或功率門檻之值可變化。
第二ED門檻函數124可包括具有以下各項之函數:第一區,其為用於小於第一功率門檻值之傳輸功率122的第一恆定值;第二區,其為用於大於第一功率門檻值且小於或等於第二功率門檻之傳輸功率122的對應於第二恆定值(例如,負第二恆定值)與分數值及傳輸功率122之乘積的總和或差的變化值或傾斜區;以及第三區,其為用於大於第二功率門檻值之傳輸功率值122的第二恆定值。第一功率門檻值可不同於第二功率門檻值,且第二恆定值可不同於第一恆定值。在具體實例中,傾斜區可在第二區上方自第一恆定值延伸或傾斜至第二恆定值。在具體實例中,第二ED門檻函數124可類似於第一ED門檻函數124,然而,第二或傾斜區可包括不同函數以部分地基於裝置102之所提供之傳輸功率122而產生用於ED門檻120之不同值。傾斜區之值可包括作為分數值(例如,10/9)及所選擇之第二傳輸功率122與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之差的乘積加上所選擇第二恆定值之總和的函數(例如,B + 10/9 * (Y-P H))。因此,傾斜區之值可部分地基於各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而改變。
在一個具體實例中,第二ED門檻函數124之函數可表示如下: 第一區:對於P H≤ 14 dBm: EDT = - [75] dBm/MHz。 第二區:對於14 dBm < P H≤ [23] dBm: EDT = -85 dBm/MHz + 10/9*([23] dBm - P H)。 第三區:對於P H≥ [23] dBm: EDT = -85 dBm/MHz。
裝置102可執行第二ED門檻函數124以判定ED門檻120之值,且方法400可轉至(408)以比較功率位準之量測112與ED門檻120。
在操作424處,且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可執行第三ED門檻函數124。在具體實例中,裝置102可判定或選擇第三ED門檻函數124,其為部分地基於各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而具有不同值之函數,且函數124可包括多個區(例如,三個區)。在具體實例中,第三ED門檻函數124可類似於圖3A之函數320,然而,恆定值及/或功率門檻之值可變化。
第三ED門檻函數124可包括具有以下各項之函數:第一區,其為用於小於第一功率門檻值之傳輸功率122的第一恆定值;第二區,其為用於大於第一功率門檻值且小於或等於第二功率門檻之傳輸功率122的對應於第二恆定值(例如,負第二恆定值)及在第二功率門檻與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之間的差之總和或差的變化值或傾斜區;以及第三區,其為用於大於第二功率門檻值之傳輸功率值122的第二恆定值。第二功率門檻值可不同於第一功率門檻值,且第二恆定值可不同於第一恆定值。傾斜區可在第二區上方自第一恆定值延伸或傾斜至第二恆定值。
在具體實例中,第三ED門檻函數124可類似於第一ED門檻函數124,然而,第三ED門檻函數124之第二或傾斜區可包括不同第二恆定值及/或不同第二功率門檻以部分地基於裝置102之所提供之傳輸功率122而產生用於ED門檻120之不同值。傾斜區之值可包括作為在第二功率門檻與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之間的差加上所選擇第二恆定值之總和的函數。因此,傾斜區之值可部分地基於各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而改變。
在一個具體實例中,第三ED門檻函數124之函數可表示如下: 第一區:對於P H≤ 14 dBm: EDT = - [75] dBm/MHz 第二區:對於14 dBm < P H≤ [23] dBm: EDT = −84 dBm/MHz + ([23] dBm - P H) 第三區:對於P H≥ [23] dBm: EDT = -84 dBm/MHz
裝置102可執行第三ED門檻函數124以判定ED門檻120之值,且方法400可轉至(408)以比較功率位準之量測112與ED門檻120。
在操作426處,且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可執行第四ED門檻函數124。在具體實例中,裝置102可判定或選擇第四ED門檻函數124,其為部分地基於各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而具有不同值之函數,且可包括具有多個區(例如,兩個區)之函數。舉例而言,第四ED門檻函數124可包括具有以下各項之函數:第一區,其包括具有用於小於或等於功率變數之傳輸功率值122的等於恆定值及在功率變數與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之間的差之總和或差之值的變化值或傾斜區;以及第二區,其等於用於大於功率變數之傳輸功率值122的恆定值。第一或傾斜區之值可包括作為在功率變數值與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之間的差加上所選擇恆定值之總和的函數。因此,第一區或傾斜區之值可部分地基於各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而改變。
在一個具體實例中,第四ED門檻函數124之函數可表示如下: 第一區:對於P H≤ [P1] dBm: EDT = -85 dBm/MHz + ([P1] dBm - P H)。 第二區:對於P H> [P1] dBm: EDT = -85 dBm/MHz。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變數P1之值可設定為24 dBm。裝置102可執行第四ED門檻函數124以判定ED門檻120之值,且方法400可轉至(408)以比較功率位準之量測112與ED門檻120。
在操作428處,且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可執行第五ED門檻函數124。在具體實例中,裝置102可判定或選擇第五ED門檻函數124,其為部分地基於各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而具有不同值之函數,且可包括具有多個區(例如,三個區)之函數。在具體實例中,第五ED門檻函數124可類似於圖3B之連續單調函數348,然而,恆定值及/或功率門檻之值可變化。
第五ED門檻函數124可包括具有以下各項之函數:第一區,其等於用於小於或等於第二功率變數(例如,第二功率變數,與第四ED門檻函數124不同的功率變數)之傳輸功率值122的第一恆定值;以及第二區,其具有用於大於第二功率變數且小於或等於第一功率變數之傳輸功率值122的具有對應於第二恆定值、功率變數、第一恆定值、第二功率變數以及各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之值的變化值或傾斜區;以及第三區,其等於用於大於第一功率變數之傳輸功率值122的第二恆定值。在具體實例中,第二區可具有變化值或傾斜區,其等於在第二恆定值與第一功率變數之間的差乘以在第二恆定值與第一恆定值之間的差除以在第一功率變數與第二功率變數之間的差加上在第二恆定值與第一恆定值之間的差除以在第一功率變數與第二功率變數之間的差乘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第五ED門檻函數124之第二區之值可部分地基於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所選擇恆定值及/或所選擇功率變數而變化。
在具體實例中,第一區可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一範圍且第二區可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二範圍,且傾斜區可具有在與第一值(例如,第一恆定值)與第二值(例如,第二恆定值)之間的差成反比之梯度。第一值可為第一範圍之上限且第二值可為第二範圍之下限。傾斜區之梯度可包括或對應於恆定值。裝置102可例如在裝置102之最大傳輸功率122處於傾斜區範圍內時根據傾斜區之函數來判定ED門檻120。裝置102可將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應用於由ED門檻函數124表示或對應之功率位準之範圍或值。在具體實例中,裝置102可判定裝置102之最大傳輸功率122屬於由ED門檻函數124之傾斜區所覆蓋的功率位準範圍或包括於該等功率位準範圍中。在一個具體實例中,裝置102之最大傳輸功率122可大於第一功率門檻值且小於第二功率門檻值,其中自第一功率門檻值至第二功率門檻值的功率位準範圍對應於由ED門檻函數124之傾斜區所覆蓋之功率位準範圍。裝置102可將裝置102之最大傳輸功率122應用於ED門檻函數124之傾斜區,以判定或產生對應於裝置102之最大傳輸功率122的ED門檻120之值。
在具體實例中,裝置102可當裝置102之最大傳輸功率122處於由ED門檻函數124覆蓋的功率位準之第一區之第一範圍內時判定ED門檻120可為第一恆定值,且當裝置102之最大傳輸功率122處於由ED門檻函數124覆蓋的功率位準之第二區之第二範圍內時判定門檻可為第二恆定值。裝置102可將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應用於由ED門檻120表示或對應的功率位準之範圍,且判定裝置102之最大傳輸功率122屬於對應於第一恆定值或第二恆定值之功率位準範圍或包括於該等功率位準範圍中。在一個具體實例中,裝置102之最大傳輸功率122可小於指派至ED門檻120之功率位準之第一區的第一功率門檻值,且裝置102可判定ED門檻120為第一恆定值。在一個具體實例中,裝置102之最大傳輸功率122可大於指派至ED門檻120之功率位準之第二區的第二功率門檻值,且裝置102可判定ED門檻120為第二恆定值。
在一個具體實例中,第五ED門檻函數124可表示如下: 第一區:對於P H≤ P2 dBm: EDT = [ED1] dBm/MHz。 第二區:對於P2 dBm < P H≤ [P1] dBm: EDT = -85-P1* (-85-ED1)/(P1-P2)+ (-85-ED1)/(P1-P2)*P H 第三區:對於P H> [P1] dBm: EDT = -85 dBm/MHz
其中P1及P2分別表示第一及第二功率變數,且ED1表示所選擇恆定值。裝置102可執行第五ED門檻函數124以判定ED門檻120之值,且方法400可轉至(408)以比較功率位準之量測112與ED門檻120。
在操作430處,且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可執行第六ED門檻函數124。在具體實例中,裝置102可判定或選擇第六ED門檻120,其為部分地基於各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而具有不同值的函數。第六門檻函數124可包括部分地基於各別裝置102之經判定傳輸功率122而具有多個區(例如,五個區)之函數。在具體實例中,第六ED門檻函數124可類似於圖3C之函數380,然而,恆定值及/或功率門檻之值可變化。
在具體實例中,第六ED門檻函數120可包括連續單調函數,該連續單調函數在具有第二恆定值之第二區與具有第三恆定值之第三區之間具有第二傾斜區。第二區可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一範圍且第三區可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二範圍。第二傾斜區可具有與在第一值與第二值之間的差成反比之梯度。第一值可為第一範圍之上限且第二值可為第二範圍之下限。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第六ED門檻函數124可包括功率位準之五個區,該五個區包括至少兩個傾斜區。第六ED門檻函數可包括:第一區可包括功率位準之第一範圍,第二區可包括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二範圍之第一傾斜區,第三區可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三範圍,第四區可包括覆蓋功率位準之第四範圍之第二傾斜區,且第五區可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五範圍。裝置102可將最大傳輸功率122應用於第六ED門檻函數124,以判定裝置102之最大傳輸功率122屬於ED門檻120之哪一區。裝置102可使用對應區以判定用於裝置102之最大傳輸功率122的ED門檻120之值,包括對應於第一傾斜區或第二傾斜區之恆定值或變化值。
第六ED門檻函數124可包括具有用於小於或等於第四功率變數之傳輸功率122的等於第二恆定值之第一區的函數。第六ED門檻函數124可包括具有變化值或傾斜區之第二區,該變化值或傾斜區具有用於大於第四功率變數且小於或等於第三功率變數之傳輸功率值122之對應於第二恆定值、第四功率變數、第一恆定值、第三功率變數及各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的值。在一個具體實例中,第二區可包括具有如下值的函數:等於第二恆定值減去第四功率變數乘以第二恆定值與第一恆定值之差除以第四功率變數與第三功率變數之差,加上第二恆定值與第一恆定值之差除以第四功率變數與第三功率變數之差乘以各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第六ED門檻函數124可包括第三區,其等於用於大於第三功率變數且小於或等於第二功率變數之傳輸功率122的第一恆定值。
第六ED門檻函數124可包括具有變化值或傾斜區之第四區,該變化值或傾斜區具有用於大於第二功率變數且小於或等於第一功率變數之傳輸功率值122的對應於第三恆定值、第一功率變數、第一恆定值、第二功率變數及各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的值。在一個具體實例中,第四區可包括具有如下值的函數:等於第三恆定值減去第一功率變數乘以第三恆定值與第一恆定值之差除以第一功率變數與第二功率變數之差,加上第三恆定值與第一恆定值之差除以第一功率變數與第二功率變數之差乘以各別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第六ED門檻函數124可包括第五區,其等於用於大於第一功率變數之傳輸功率122的第三恆定值。
在一個具體實例中,第六ED門檻函數124可表示如下: 第一區:對於P H≤ P4 dBm: EDT = [ED2] dBm/MHz。 第二區:對於P4 dBm < P H≤ P3 dBm:    EDT = ED2-P4* (ED2-ED1)/(P4-P3)+ (ED2-ED1)/(P4-P3)*P H 第三區:對於P3 dBm < P H≤ [P2] dBm: EDT = [ED1] dBm/MHz。 第四區:對於For P2 dBm < P H≤ [P1] dBm: EDT = -85-P1* (-85-ED1)/(P1-P2)+ (-85-ED1)/(P1-P2)*P H。 第五區:對於P H> [P1] dBm: EDT = -85 dBm/MHz。
其中P1、P2、P3及P4分別表示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功率變數,且ED1及ED2分別表示不同所選擇恆定值。裝置102可執行第六ED門檻函數124以判定ED門檻120之值,且方法400可轉至(408)以比較功率位準之量測112與ED門檻120。
在操作432處,且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可執行第七ED門檻函數124。裝置102可部分地基於可用於裝置102或在裝置102之經判定範圍或區域內的VLP裝置102及/或VLP裝置150之數目而判定或選擇第七ED門檻函數124。裝置102可對應於、部分地基於或取決於經判定範圍或網路140(例如,無線網路、BSA、鄰域)中可用之低功率(例如,VLP)裝置102及/或VLP裝置150的數目而判定或選擇ED門檻120。在具體實例中,可至少部分地基於進行通道量測之裝置102的經判定範圍內的一或更多個其他裝置102及該一或更多個其他裝置102之裝置類型而選擇ED門檻函數124。裝置102可包括極低功率(very low power;VLP)裝置,且裝置102可處於其他VLP裝置102(或裝置150)範圍內,且裝置102可將ED門檻120之值設定為裝置102之最大傳輸功率122與第一門檻之乘積及裝置102之最大傳輸功率122與第二門檻之乘積的函數。第一門檻可小於第二門檻。在具體實例中,低功率裝置102(或裝置150)可包括具有小於或等於14 dBm之傳輸功率值的裝置。
裝置102(例如,存取點(access point;AP)裝置)可發佈處於經判定範圍中之低功率裝置102及/或裝置150之百分比(p)。在具體實例中,對於藉由較低功率裝置102(例如,VLP DUT)進行之低傳輸(例如,低調變及編碼選擇(modulation and coding selection;MCS)傳輸),第七ED門檻函數124可為兩個或多個ED門檻120之函數。舉例而言,第七ED門檻函數124可經判定或選擇為具有如下值之函數:等於功率變數乘以第一ED門檻120(例如,ED_low)與恆定值(例如,1)減去功率變數乘以第二ED門檻120(例如,ED_high)之總和。在一個具體實例中,第七ED門檻函數124可表示如下: ED門檻= p*(ED_low) + (1-p)*(ED_high)。
可部分地基於傳輸之功率位準來判定第一ED門檻120及第二ED門檻120。在用於20 MHz傳輸之一個具體實例中,第一ED門檻120(例如,ED_low)可等於-72 dBm,且第二ED門檻120(例如,ED_high)可等於-52 dBm。
在一個具體實例中,用於20 MHz傳輸之第一ED門檻120(例如,ED_low)的公式可表示如下: 可藉由公式-85 dBm + 10*log10(20) = -72 dBm來計算ED_low。
在一個具體實例中,用於20 MHz傳輸之第二ED門檻120(例如,ED_high)的公式可表示如下: 可藉由公式-65 dBm + 10*log10(20) = 52 dBm來計算ED_high。
裝置102可執行第七ED門檻函數124以判定ED門檻120之值,且方法400可轉至(408)以比較功率位準量測112與ED門檻120。
在操作408處,且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可比較量測112與ED門檻120。裝置402可比較量測112與例如使用所選擇之門檻函數124而判定之ED門檻120。裝置102可執行所選擇之ED門檻函數124以判定ED門檻120。在具體實例中,門檻函數124可提供或產生多個ED門檻120值,其中不同ED門檻120值中之每一者指派至或對應於不同的傳輸功率122或傳輸功率122之值之不同範圍。舉例而言,ED門檻120可具有用於傳輸功率122之值之第一範圍(例如,小於第一功率門檻值之P H)的第一值、用於傳輸功率122之值之第二範圍(例如,例如第一功率門檻值與第二功率門檻之間的P H)的第二值,及用於傳輸功率122之值之第三範圍(例如,大於第二功率門檻值之P H)的第三值。包括於ED門檻120中之傳輸功率122之值之值數目及範圍可部分地基於所選擇之門檻函數124而變化(例如,單個值、兩個或更多個值、三個值、五個值)。裝置102可使用裝置102之傳輸功率122來判定適當ED門檻120值。
裝置102可比較通道142之功率位準110之量測112與ED門檻120。在具體實例中,裝置102可比較量測112與具有如下值之ED門檻120:該值為在具有第一恆定值之第一區與具有第二恆定值之第二區之間具有傾斜區的連續單調函數。傾斜區可包括裝置102之最大傳輸功率122及第一恆定值或第二恆定值中之至少一者的函數。
在操作410處,且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可判定通道狀態。裝置102可判定各別通道142之通道狀態。在具體實例中,裝置102可回應於比較而判定通道142經佔用抑或未經佔用。裝置102可回應於功率位準110大於ED門檻120而判定通道142經佔用且不可用於裝置102存取以進行通信。在具體實例中,若通道經佔用或不可用,則裝置102可選擇下一通道142以判定其狀態且使用以經由裝置102進行通信。方法400可返回至(402)以執行量測。裝置102可回應於功率位準110小於ED門檻120而判定通道142未經佔用且可用於裝置102存取以進行通信。裝置102可使用經判定為未經佔用之通道142來發起、啟用或允許經由裝置102之通信(例如,傳輸、接收)。在具體實例中,方法400可返回至(402)以執行用於裝置102及/或網路140之不同裝置102之下一通道142的量測。
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種操作可實施於電腦系統上。圖5展示可用於實施本發明之代表性計算系統514的方塊圖。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圖1A至1B之裝置102、計算裝置150或此兩者由計算系統514來實施。計算系統514可實施為例如消費型裝置,諸如智慧型電話、其他行動電話、平板電腦、可穿戴計算裝置(例如,智慧型手錶、眼鏡、頭部可穿戴顯示器)、桌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或藉由分佈式計算裝置來實施。計算系統514可經實施以提供VR、AR、MR體驗。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計算系統514可包括習知電腦組件,諸如處理器516、儲存裝置518、網路介面520、使用者輸入裝置522及使用者輸出裝置524。
網路介面520可提供至廣域網路(例如,網際網路)之連接,遠端伺服器系統之WAN介面亦連接至該廣域網路。網路介面520可包括有線介面(例如,乙太網路)及/或無線介面,該無線介面實施各種RF資料通信標準,諸如Wi-Fi、藍芽或蜂巢式資料網路標準(例如,3G、4G、5G、60 GHz、LTE等)。
使用者輸入裝置522可包括使用者可提供信號至計算系統514所經由之任一裝置(或多個裝置);計算系統514可將信號解譯為指示特定使用者請求或資訊。使用者輸入裝置522可包括鍵盤、觸控板、觸控螢幕、鼠標或其他指向裝置、滾輪、點選輪、撥號盤、按鈕、開關、小鍵盤、麥克風、感測器(例如,運動感測器、眼睛追蹤感測器等)等中之任一者或全部。
使用者輸出裝置524可包括任何裝置,而計算系統514經由其可提供資訊至使用者。舉例而言,使用者輸出裝置524可包括用以顯示由計算系統514產生或遞送至計算系統514之影像的顯示器。顯示器可併有各種影像產生技術,例如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包括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之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投影系統、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CRT)等,以及支援電子產品(例如,數位/類比或類比/數位轉換器、信號處理器等)。可使用諸如充當輸入及輸出裝置兩者之觸控螢幕的裝置。除了顯示器或替代顯示器,亦可設置輸出裝置524。實例包括指示燈、揚聲器、觸覺「顯示」裝置、列印機等。
一些實施方式包括電子組件,諸如微處理器、儲存器及記憶體,其在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例如,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中儲存電腦程式指令。本說明書中所描述之特徵中的許多可實施方式為經指定為經編碼於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上的程式指令之集合的程序。當此等程式指令藉由一或更多個處理器執行時,其使處理器執行在程式指令中指示的各種操作。程式指令或電腦程式碼之實例包括諸如由編譯器產生之機器程式碼,及包括由電腦、電子組件或微處理器使用解譯器執行之較高層級程式碼的檔案。經由適合之程式化,處理器516可提供用於計算系統514之各種功能性,包括本文中描述為藉由伺服器或用戶端執行的功能性或與訊息管理服務相關聯之其他功能性中的任一者。
應瞭解,計算系統514為說明性的,且變化及修改為可能的。與本發明結合使用的電腦系統可具有本文未特定描述之其他能力。此外,儘管計算系統514係參考特定區塊來描述,但應理解,此等區塊係為了描述方便而定義且並不意欲暗示組件部分之特定實體配置。舉例而言,不同區塊可位於相同設施中、相同伺服器機架中或相同主板上。此外,該等區塊不必對應於實體上相異之組件。區塊可經組態以執行各種操作,例如藉由程式化處理器或提供適當控制電路,且視如何獲得初始組態而定,各種區塊可以或不可重新組態。本發明之實施方式可在包括使用電路及軟體之任何組合所實施之電子裝置的多種裝備中加以實現。
現已描述一些說明性實施方式,顯而易見的是前述內容為說明性且並非限制性,已藉助於實例呈現。特定言之,儘管本文中所呈現之實例中之許多涉及方法動作或系統要素之特定組合,但彼等動作及彼等要素可以其他方式組合以實現相同目標。並不意欲自其他一或更多個實施方式中之類似角色中排除結合一個實施論述之動作、要素及特徵。
用於實施結合本文中所記載具體實例描述之各種程序、操作、說明性邏輯、邏輯區塊、模組及電路的硬體及資料處理組件可用通用單一或多晶片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其他可程式化邏輯裝置、離散閘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體組件或其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功能的任何組合來實施或執行。通用處理器可為微處理器,或任何習知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亦可實施為計算裝置的組合,諸如DSP及微處理器的組合、多個微處理器、結合DSP核心之一或更多個微處理器或任何其他此類組態。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特定過程及方法可藉由特定於給定功能之電路執行。記憶體(例如記憶體、記憶體單元、儲存裝置等)可包括用於儲存用於完成或促進本發明中描述之各種過程、層及模組之資料及/或電腦程式碼的一或更多個裝置(例如,RAM、ROM、快閃記憶體、硬碟儲存器等)。記憶體可為或包括揮發性記憶體或非揮發性記憶體,且可包括資料庫組件、目標碼組件、指令碼組件,或用於支援本發明中所描述之各種活動及資訊結構的任何其他類型之資訊結構。根據一例示性具體實例,記憶體經由處理電路可通信地連接至處理器,且包括用於執行(例如,藉由處理電路及/或處理器)本文中所描述之一或更多個過程的電腦程式碼。
本發明預期用於實現各種操作的方法、系統及任何機器可讀取媒體上之程式產品。本發明之具體實例可使用現有電腦處理器,或藉由為此或另一目的所併入的用於適當系統之專用電腦處理器,或藉由硬佈線系統來實施。在本發明之範圍內的具體實例包括程式產品,其包含用於攜載或具有儲存於其上之機器可實行指令或資料結構的機器可讀取媒體。此類機器可讀取媒體可為可由通用或專用電腦或具有處理器之其他機器存取的任何可用媒體。藉助於實例,此類機器可讀取媒體可包含RAM、ROM、EPROM、EEPROM或其他光碟儲存器、磁碟儲存器或其他磁性儲存裝置,或可用於攜載或儲存呈機器可執行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之所要程式碼且可由通用或專用電腦或具有處理器之其他機器存取之任何其他媒體。以上各項目之組合亦包括於機器可讀取媒體之範疇內。機器可執行指令包括例如使通用電腦、專用電腦或專用處理機執行某一功能或功能群組的指令及資料。
本文中所使用之措辭及術語係出於描述之目的,且不應被視為限制性的。本文中「包括(including)」、「包含(comprising)」、「具有(having)」、「含有(containing)」、「涉及(involving)」、「表徵為(characterized by)」、「其特徵在於(characterized in that)」及其變體之使用意謂涵蓋其後列舉的物件、其等效物及額外物件,以及由其後獨佔地列舉之物件組成的替代實施。在一個實施中,本文中所描述之系統及方法由所描述元件、動作或組件中之一者、多於一個之每一組合或所有組成。
以單數形式對本文中提及的系統及方法之實施方式或元件或動作的任何參考亦可涵蓋包括複數個此等元件之實施方式,且本文中以複數形式對任何實施或元件或動作的任何參考亦可涵蓋包括僅單個元件之實施方式。單數或複數形式之參考並不意欲將本發明所記載系統或方法、其組件、動作或元件限於單數或複數組態。基於任何資訊、動作或元件的對任何動作或元件之參考可包括其中動作或元件係至少部分基於任何資訊、動作或元件的實施方式。
本文中所記載任何實施方式可與任何其他實施方式或具體實例組合,且對「一實施方式(an implementation)」、「一些實施方式(some implementations)」、「一個實施方式(one implementation)」等的參考未必相互排斥且意欲指示結合實施方式所描述之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可包括於至少一個實施或具體實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之此類術語未必全部係指相同實施方式。任何實施方式可以與本文所記載態樣及實施方式一致的任何方式而包括性或獨佔性地與任何其他實施方式組合。
在圖式、詳細描述或任一申請專利範圍中之技術特徵後面有參考符號之情況下,參考符號已經包括以增加圖式、詳細描述及申請專利範圍之可懂度。因此,參考符號或其不存在亦不對任何申請專利範圍要素之範疇具有任何限制作用。
本文中所描述系統及方法可在不脫離其特性之情況下以其他特定形式體現。除非另外明確地指示,否則對「大致(approximately)」、「約(about)」、「實質上(substantially)」或其他程度術語的參考包括自給定量測值、單位或範圍之+/-10%的變化。耦接元件可與彼此直接或與介入元件電、機械或實體耦接。因此,本文中所描述系統及方法之範疇因此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而非前述描述指示,且本文涵蓋申請專利範圍等效物之意義及範圍內出現之變化。
術語「耦接(coupled)」及其變體包括使兩個部件直接地或間接地彼此接合。此類接合可為靜止(例如,永久性或固定)的或可移動(例如,可移除或可釋放)的。此類接合可藉由以下方式達成:兩個部件直接彼此耦接,使用獨立介入部件及彼此耦接之任何額外中間部件將兩個部件彼此耦接,或使用與兩個部件中之一者整體形成為單一整體的一介入部件將兩個部件彼此耦接。若「耦接」或其變體藉由額外術語修飾(例如,直接耦接),則上文提供的「耦接」之一般定義藉由該額外術語之明語意義修飾(例如,「直接耦接」意謂在無任何獨立介入部件情況下接合兩個部件),從而導致比上文提供的「耦接」之一般定義更窄的定義。此類耦合可為機械、電或流體方式。
對「或(or)」之參考可理解為包括性,使得使用「或」描述的任何項目可指示單個、多於一個及全部所描述項目中的任一者。對「『A』及『B』中之至少一者」之參考可包括僅『A』、僅『B』以及『A』及『B』兩者。結合「包含(comprising)」或其他開放術語使用的此類參考可包括額外物件。
對所描述元件及動作之修改(諸如各種元件之大小、尺寸、結構、形狀及比例、參數之值、安裝配置、材料之使用、色彩、方位的變化)可在不實質上脫離本文中所記載主題的教示內容及優點之情況下發生。舉例而言,展示為整體形成之元件可由多個部分或元件構成,元件之位置可顛倒或以其他方式變化,且離散元件之性質或數目或位置可改變或變化。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的情況下,亦可對所記載元件及操作之設計、操作條件及配置進行其他替代、修改、改變及省略。
本文中對元件之位置(例如,「頂部(top)」、「底部(bottom)」、「上方(above)」、「下方(below)」)的參考僅用於描述圖式中之各種元件的方位。各種元件之方位可根據其他例示性具體實例而不同,且此類變化意欲藉由本發明涵蓋。
100:系統 102:裝置 104:處理器 106:儲存裝置 108:電路 110:功率位準 112:量測 115:通信介面 116:內容提供者 120:能量(ED)檢測門檻 122:(最大)傳輸功率(值) 124:門檻函數 130:天線總成 140:網路 142:通道 150:計算裝置 152:應用程式 155:感測器 164:眼睛追蹤器 164A:眼睛追蹤器 164B:眼睛追蹤器 165:通信介面 170:影像呈現器 175:電子顯示器 180:透鏡 185:補償器 190:通信系統 205:前端剛體 210:帶 300:圖表 302:功率位準之第一範圍 304:功率位準之第二範圍 306:功率位準之第三範圍 308:第一功率門檻 310:第二功率門檻 312:第一恆定值 314:變化值 316:第二恆定值 320:連續單調函數 322:第一區 324:傾斜區 326:第二區 330:圖表 332:功率位準之第一範圍 334:功率位準之第二範圍 336:功率位準之第三範圍 338:第一功率門檻 340:第二功率門檻 342:第一恆定值 344:變化值 346:第二恆定值 348:連續單調函數 350:第一區 352:傾斜區 354:第二區 360:圖表 362:功率位準之第一範圍 364:功率位準之第二範圍 366:功率位準之第三範圍 368:功率位準之第四範圍 370:功率位準之第五範圍 372:第一功率門檻 374:第二功率門檻 376:第三功率門檻 378:第四功率門檻 380:函數 382:第一區 384:第一傾斜區 386:第二區 388:第二傾斜區 390:第三區 392:第一恆定值 394:變化值 396:第二恆定值 397:變化值 398:第三恆定值 400:方法 402:操作(執行量測) 404:操作(選擇門檻函數) 406:操作(使用所選擇函數來判定門檻值) 408:操作(比較量測與門檻) 410:操作(判定通道狀態) 420:操作(執行第一門檻函數) 422:操作(執行第二門檻函數) 424:操作(執行第三門檻函數) 426:操作(執行第四門檻函數) 428:操作(執行第五門檻函數) 430:操作(執行第六門檻函數) 432:操作(執行第七門檻函數) 514:計算系統 516:處理器 518:儲存裝置 520:網路介面 522:使用者輸入裝置 524:使用者輸出裝置
隨附圖式並不意欲按比例繪製。各個圖式中之相同參考數字及名稱均指示相同元件。出於清楚起見,可能未在每一圖式中標記每一組件。在圖式中: [圖1A]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實施的用於管理能量檢測門檻之系統的圖。 [圖1B]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實施的通信系統的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實施的頭部可穿戴顯示器的圖。 [圖3A]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實施的覆蓋多個功率位準範圍之多個ED門檻函數的第一圖表。 [圖3B]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實施的覆蓋多個功率位準範圍之ED門檻函數的第二圖表。 [圖3C]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實施的覆蓋多個功率位準範圍之ED門檻函數的第三圖表。 [圖4]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實施的用於管理能量檢測門檻之過程或方法的流程圖。 [圖5]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實施的計算環境的方塊圖。
120:能量檢測(ED)門檻
122:(最大)傳輸功率(值)
330:圖表
332:功率位準之第一範圍
334:功率位準之第二範圍
336:功率位準之第三範圍
338:第一功率門檻
340:第二功率門檻
342:第一恆定值
344:變化值
348:連續單調函數
350:第一區
352:傾斜區
354:第二區

Claims (20)

  1. 一種方法,其包含: 藉由裝置執行通道之量測以指示在該一通道中檢測到之一或更多個信號之功率位準; 藉由該裝置比較該量測與具有一值之門檻,該值作為在具有第一恆定值之第一區與具有第二恆定值之第二區之間的傾斜區的連續單調函數,該傾斜區包含該裝置之最大傳輸功率及該第一恆定值或該第二恆定值中之至少一者的函數;以及 藉由該裝置回應於該比較而判定該通道經佔用抑或未經佔用。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包含: 藉由該裝置回應於該功率位準大於該門檻而判定該通道經佔用且不可用於該裝置存取以進行通信。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包含: 藉由該裝置回應於該功率位準小於該門檻而判定該通道未經佔用且可用於該裝置存取以進行通信。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包含: 當該裝置之該最大傳輸功率處於該傾斜區之範圍內時藉由該裝置根據該傾斜區之該函數來判定該門檻。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包含: 當該裝置之該最大傳輸功率處於該第一區之第一範圍內時藉由該裝置來判定該門檻為該第一恆定值,且當該裝置之該最大傳輸功率處於該第二區之第二範圍內時藉由該裝置來判定該門檻為該第二恆定值。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區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一範圍且該第二區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二範圍,且該傾斜區具有在與第一值與第二值之間的一差成反比之梯度,其中該第一值為該第一範圍之上限且該第二值為該第二範圍之下限。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傾斜區之梯度為恆定值。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連續單調函數包含在具有該第二恆定值之該第二區與具有第三恆定值之第三區之間的第二傾斜區。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區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一範圍且該第三區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二範圍,且該第二傾斜區具有與在第一值與第二值之間的一差成反比之梯度,其中該第一值為該第一範圍之上限且該第二值為該第二範圍之下限。
  10.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裝置包括極低功率(VLP)裝置且該裝置處於其他VLP裝置之範圍內,且該方法包含將該門檻之該值設定為該裝置之該最大傳輸功率與第一門檻之乘積以及該裝置之該最大傳輸功率與第二門檻之乘積的函數。
  11. 一種裝置,其包含: 一或更多個處理器,其經組態以: 執行通道之量測以指示在該通道中檢測到之一或更多個信號之功率位準; 比較該量測與具有一值之門檻,該值作為在具有第一恆定值之第一區與具有一第二恆定值之第二區之間的傾斜區的連續單調函數,該傾斜區包含該裝置之最大傳輸功率及該第一恆定值或該第二恆定值中之至少一者的函數;以及 回應於該比較而判定該通道經佔用抑或未經佔用。
  12. 如請求項11之裝置,其中該一或更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 回應於該功率位準大於該門檻而判定該通道經佔用且不可用於該裝置存取以進行通信;以及 回應於該功率位準小於該門檻而判定該通道未經佔用且可用於該裝置存取以進行通信。
  13. 如請求項11之裝置,其中該一或更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 當該裝置之該最大傳輸功率處於該傾斜區之範圍內時根據該傾斜區之該函數來判定該門檻。
  14. 如請求項11之裝置,其中該一或更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 當該裝置之該最大傳輸功率處於該第一區之第一範圍內時來判定該門檻為該第一恆定值,且當該裝置之該最大傳輸功率處於該第二區之第二範圍內時來判定該門檻為該第二恆定值。
  15. 如請求項11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區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一範圍且該第二區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二範圍,且該傾斜區具有與在第一值與第二值之間的一差成反比之梯度,其中該第一值為該第一範圍之上限且該第二值為該第二範圍之下限。
  16. 如請求項11之裝置,其中該傾斜區之梯度為恆定值。
  17. 如請求項11之裝置,其中該連續單調函數包含在具有該第二恆定值之該第二區與具有第三恆定值之第三區之間的第二傾斜區,該第二區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一範圍且該第三區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二範圍,且該第二傾斜區具有與在第一值與第二值之間的一差成反比之梯度,且其中該第一值為該第一範圍之上限且該第二值為該第二範圍之下限。
  18. 如請求項11之裝置,其中該裝置包括行動終端機、使用者設備或裝置、存取點或基地台中之至少一者。
  19. 一種儲存指令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該指令在由一或更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該一或更多個處理器: 執行通道之量測以指示在該通道中檢測到之一或更多個信號之功率位準; 比較該量測與具有一值之門檻,該值作為在具有第一恆定值之第一區與具有第二恆定值之第二區之間的傾斜區的連續單調函數之一值,該傾斜區包含該裝置之最大傳輸功率及該第一恆定值或該第二恆定值中之至少一者的函數;以及 回應於該比較而判定該通道經佔用抑或未經佔用。
  20. 如請求項19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第一區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一範圍且該第二區覆蓋功率位準之第二範圍,且該傾斜區具有與在第一值與第二值之間的一差成反比之梯度,其中該第一值為該第一範圍之上限且該第二值為該第二範圍之下限。
TW110120638A 2020-09-23 2021-06-07 用於管理能量檢測門檻之系統和方法 TW2022284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82285P 2020-09-23 2020-09-23
US63/082,285 2020-09-23
US17/135,226 US11671189B2 (en) 2020-09-23 2020-12-28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energy detection thresholds
US17/135,226 2020-12-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8412A true TW202228412A (zh) 2022-07-16

Family

ID=80741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0638A TW202228412A (zh) 2020-09-23 2021-06-07 用於管理能量檢測門檻之系統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1671189B2 (zh)
EP (1) EP4218344A1 (zh)
JP (1) JP2023541570A (zh)
KR (1) KR20230074133A (zh)
CN (1) CN116250357A (zh)
TW (1) TW202228412A (zh)
WO (1) WO202206628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54070B4 (de) * 2008-10-31 2012-03-29 Innovationszentrum für Telekommunikationstechnik GmbH IZT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frequenzselektiven Belegungserfassung
US8301139B2 (en) * 2009-11-23 2012-10-30 Xilinx, Inc. Femtocell configuration using spectrum sensing
JP6607540B2 (ja) * 2014-07-25 2019-11-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共有チャネルの占有レベルを推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モバイル通信デバイス、システム、及び回路
EP3340725B1 (en) * 2015-08-21 2020-05-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hannel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ame
US10375702B2 (en) * 2015-09-18 2019-08-06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uided adaptive spatial re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0206227B2 (en) * 2015-09-22 2019-02-12 Mediatek Inc. Device and method of setting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threshold
US10257859B1 (en) * 2016-05-17 2019-04-09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US10104692B2 (en) * 2016-06-03 2018-10-16 Nokia Technologies Oy Adaptive energy detection threshold for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US10849077B2 (en) * 2017-01-27 2020-1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new radio-spectrum sharing (NR-SS)
US10251125B2 (en) * 2017-04-26 2019-04-02 Intel IP Corporation Power restriction period for high efficiency WiFi
US11290190B2 (en) * 2017-11-30 2022-03-29 Adva Optical Networking S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signal gain setting
US11075721B2 (en) * 2019-04-29 2021-07-27 Itron, Inc. Channel plan management in a radio network
US10624041B1 (en) * 2019-04-29 2020-04-14 Itron, Inc. Packet error rate estimator for a radio
US11477803B2 (en) * 2019-07-12 2022-10-18 Arista Networks, Inc. Accommodat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hannel
US20210067976A1 (en) * 2019-11-12 2021-03-04 Laurent Cariou Signaling to avoid in-channel and 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
US11470642B2 (en) * 2020-03-27 2022-10-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access with variable energy detection threshol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94454A1 (en) 2022-03-24
CN116250357A (zh) 2023-06-09
KR20230074133A (ko) 2023-05-26
JP2023541570A (ja) 2023-10-03
EP4218344A1 (en) 2023-08-02
WO2022066285A1 (en) 2022-03-31
US20230261770A1 (en) 2023-08-17
US11671189B2 (en) 202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9961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triggering of ranging
US1163821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 of target wake time for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TW202224470A (zh) 用於在針對無線通信的目標喚醒時間(twt)中的靜默元素之系統和方法
US11838369B1 (en) EDCA optimization for artificial reality links
TW202228412A (zh) 用於管理能量檢測門檻之系統和方法
US2024003200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ltra-wideband frequency band allocation
US11711829B2 (en) Context aware mode switching of wireless device
US11722975B2 (en) Coordinating communication links for artificial reality
US2024004923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wb configuration for application types
US2024006384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configuring uwb physical layer headers
US2023007311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narrowband discovery for wireless devices
US2024007295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configuring reduced repetitions for uwb physical layer headers
US2024004921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slot scheduling
US2024015548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signalling target wake time schedules for multiple basic service set identifier (bssid) set
US20220240339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low power reconnection
TW202308348A (zh) 用於uwb傳送的前文之系統和方法
TW202344117A (zh) 使用互補上行鏈路的系統和方法
TW202344064A (zh) 用於全像通訊的發訊資訊的系統和方法
TW202243523A (zh) 用於在無線頻譜中實行共存操作之系統和方法
KR20230104929A (ko) 스펙트럼 마스크를 구성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2219774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triggering of ran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