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43523A - 用於在無線頻譜中實行共存操作之系統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在無線頻譜中實行共存操作之系統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43523A
TW202243523A TW111109896A TW111109896A TW202243523A TW 202243523 A TW202243523 A TW 202243523A TW 111109896 A TW111109896 A TW 111109896A TW 111109896 A TW111109896 A TW 111109896A TW 202243523 A TW202243523 A TW 20224352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chirp
lbt
chirp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9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利克斯 山姆 帕丁捷爾曼尼爾
阿比謝克 庫瑪 阿格拉瓦爾
卡洛斯 侯拉西歐 阿爾當納
席瓦 克勞迪歐 達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元平台技術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元平台技術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元平台技術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3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3523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0Frequency-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frequency-shift keying
    • H04L27/103Chirp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6Assessment of spectral gaps suitable for allocating digitally modulated signals, e.g. for carrier allocation in cognitive radi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用於實行先聽後說(LBT)操作之系統及方法,其包括一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其排程包含複數個啁啾之一資料叢發,以用於在一頻道上傳輸至一第二裝置。該無線通信裝置可在傳輸該複數個啁啾中之一第一啁啾之前,對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該頻道實行一LBT操作,以判定該頻道為可用的。該無線通信裝置可回應於實行該LBT操作,而在該頻道上傳輸該第一啁啾。

Description

用於在無線頻譜中實行共存操作之系統和方法
本揭示大體上係關於具有某些潛時要求之通信的系統及方法,包括但不限於管理人工實境及其他應用中之通信。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引用
本申請案主張2021年3月24日申請之美國申請案第63/165,289號及2022年2月24日申請之美國非臨時申請案第17/679,917號的權益及優先權,該些申請案之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
無線裝置可對各種無線頻譜(諸如,60 GHz頻帶)內之頻道實行測距或資料通信。一些裝置可藉由將叢發發送至環境中之其他裝置而實行測距或資料通信。在多個裝置位於同一環境中且在同一無線頻譜內操作之情況下,此類裝置之間的通信可導致對其他裝置之干擾。
在一個態樣中,本揭示係針對一種方法。該方法可包括藉由一第一無線通信裝置排程包含複數個啁啾(chirp)之一資料叢發,以用於在一頻道上傳輸至一第二裝置。該方法可包括在傳輸該複數個啁啾中之一第一啁啾之前,藉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對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該頻道實行一先聽後說(listen-before-talk;LBT)操作,以判定該頻道為可用的。該方法可包括回應於實行該LBT操作而藉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在該頻道上傳輸該第一啁啾。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在傳輸該第一啁啾之後及在傳輸該複數個啁啾中之一第二啁啾之前,藉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對該頻道實行一第二LBT操作。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回應於實行該第二LBT功能而藉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傳輸該複數個啁啾中之該第二啁啾。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在傳輸該資料叢發之該複數個啁啾中之每一者之前,藉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對該頻道實行一各別LBT操作。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在傳輸該第一啁啾之前實行該LBT功能包括在傳輸該複數個啁啾中之該第一啁啾之前,對該頻道實行高達預定義數目個LBT操作以判定該頻道為可用的。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在該頻道上傳輸該第一啁啾包括回應於判定該頻道為可用的,在該頻道上傳輸包括該複數個啁啾中之每一者之該資料叢發。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該方法包括藉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判定該資料叢發之一工作循環(duty cycle)。該LBT操作可基於該資料叢發之該工作循環而起始。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該方法包括藉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比較該工作循環與一臨限值,其中該LBT功能回應於該工作循環大於或等於該臨限值而起始。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回應於實行該LBT功能而在該頻道上傳輸該第一啁啾包括回應於判定該頻道在一臨限準則內沒有干擾,而藉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在該頻道上傳輸該第一啁啾。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對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該頻道實行該LBT功能係基於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之一波束寬度滿足一臨限準則。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該資料叢發為包含第一複數個啁啾之一第一資料叢發。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藉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排程包含用於在該頻道上傳輸之第二複數個啁啾之一第二資料叢發。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藉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對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與該第二無線通信裝置之間的該頻道實行一第二LBT操作。該方法可包括回應於判定該頻道為可用的,而藉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在該頻道上傳輸該第二複數個啁啾中之至少一者。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該方法包括回應於在傳輸該第一複數個啁啾中之該第一啁啾之前實行該LBT操作以判定該頻道為可用的,藉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在該頻道上傳輸該第二複數個啁啾中之至少一者。
在另一態樣中,本揭示係針對一種第一裝置。該第一裝置可包括一無線通信裝置,其經組態以與位於該第一裝置之一環境中之一第二裝置傳達資料。該第一裝置可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可經組態以排程包含複數個啁啾之一資料叢發,以用於在一頻道上傳輸至該第二裝置。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在傳輸該複數個啁啾中之一第一啁啾之前,對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該頻道實行一先聽後說(LBT)操作,以判定該頻道為可用的。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回應於實行該LBT操作,而經由該無線通信裝置在該頻道上傳輸該第一啁啾。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在傳輸該資料叢發之該複數個啁啾中之每一者之前,對該頻道實行一各別LBT操作。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可進一步經組態以回應於對該頻道實行該各別LBT操作,而經由該無線通信裝置將該複數個叢發中之每一者傳輸至該第二裝置。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在傳輸該第一啁啾之前實行該LBT功能包括在傳輸該複數個啁啾中之該第一啁啾之前,對該頻道實行高達預定義數目個LBT操作,以判定該頻道為可用的。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在該頻道上傳輸該第一啁啾包括回應於判定該頻道為可用的,在該頻道上傳輸包括該複數個啁啾中之每一者之該資料叢發。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判定該資料叢發之一工作循環,及比較該工作循環與一臨限值。該LBT功能可回應於該工作循環大於或等於該臨限值而起始。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回應於實行該LBT功能而在該頻道上傳輸該第一啁啾包括回應於判定該頻道在一臨限準則內沒有干擾,而經由該無線通信裝置在該頻道上傳輸該第一啁啾。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對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該頻道實行該LBT功能係基於該第一裝置之一波束寬度滿足一臨限準則。
在另一態樣中,本揭示係針對一種儲存指令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該些指令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針對一第一無線通信裝置排程包含複數個啁啾之一資料叢發,以用於在一頻道上傳輸至一第二裝置。該些指令可進一步使得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在傳輸該複數個啁啾中之一第一啁啾之前,對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該頻道實行一先聽後說(LBT)操作,以判定該頻道為可用的。該些指令可進一步使得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回應於實行該LBT操作而經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在該頻道上傳輸該第一啁啾。
在轉至詳細說明某些具體實例的圖式之前,應理解,本揭示不限於描述中所闡述或圖式中所說明之細節或方法。亦應理解,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僅出於描述之目的,且不應被視為限制性的。
出於閱讀以下各種具體實例之描述的目的,說明書之章節及其各別內容之以下描述可為有用的: 章節A揭示可能適用於實踐本文中所描述之具體實例的人工實境系統; 章節B揭示可用於實施本揭示之態樣之計算系統;及 章節C揭示共存操作之系統及方法。
A. 人工實境系統
本文中揭示用於促進人工實境(例如,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或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MR))內容之分佈的系統及方法。圖1為實例人工實境系統環境100之方塊圖。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人工實境系統環境100包括由使用者穿戴之頭部穿戴式顯示器(head wearable display;HWD)150,及提供人工實境之內容至HWD 150的控制台110。HWD 150可偵測其位置及/或HWD 150之位向,且將HWD 150之所偵測位置/或位向提供至控制台110。控制台110可根據HWD 150之所偵測位置及/或位向以及人工實境之使用者輸入,產生指示人工實境之影像的影像資料,且將影像資料傳輸至HWD 150以用於呈現。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人工實境系統環境100包括比圖1中所展示之更多、更少或不同之組件。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人工實境系統環境100之一或多個組件的功能性可以與此處所描述之不同方式分佈於組件當中。舉例而言,控制台110之功能性中之一些可藉由HWD 150實行。舉例而言,HWD 150之功能性中之一些可藉由控制台110實行。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控制台110整合為HWD 150之部分。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HWD 150為可由使用者穿戴之電子組件,且可向使用者呈現或提供人工實境體驗。HWD 150可稱為、包括以下各者或為以下各者之部分:頭戴式顯示器(head mounted display;HMD)、頭戴式裝置(head mounted device;HMD)、頭部穿戴式裝置(head wearable device;HWD)、頭部穿戴顯示器(head worn display;HWD)或頭部穿戴裝置(head worn device;HWD)。HWD 150可呈現一或多個影像、視訊、音訊或其某一組合以向使用者提供人工實境體驗。在一些具體實例中,音訊係經由外部裝置(例如,揚聲器及/或頭戴式耳機)呈現,該外部裝置自HWD 150、控制台110或兩者接收音訊資訊,且基於該音訊資訊呈現音訊。在一些具體實例中,HWD 150包括感測器155、眼睛追蹤器160、手追蹤器162、通信介面165、影像呈現器170、電子顯示器175、透鏡180及補償器185。此等組件可共同操作以偵測HWD 150之位置及穿戴HWD 150的使用者之凝視方向,且呈現在對應於HWD 150之所偵測位置及/或位向的人工實境內之視野之影像。在其他具體實例中,HWD 150包括比圖1中所展示之更多、更少或不同之組件。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感測器155包括偵測HWD 150之位置及位向的電子組件或電子組件與軟體組件之組合。感測器155之實例可包括:一或多個成像感測器、一或多個加速計、一或多個陀螺儀、一或多個磁力計,或偵測運動及/或位置的另一合適類型之感測器。舉例而言,一或多個加速計可量測平移移動(例如前/後、上/下、左/右),且一或多個陀螺儀可量測旋轉移動(例如俯仰、偏轉、滾轉)。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感測器155偵測平移移動及旋轉移動,且判定HWD 150之位向及位置。在一個態樣中,感測器155可偵測相對於HWD 150之先前位向及位置的平移移動及旋轉移動,且藉由累積或整合所偵測平移移動及/或旋轉移動來判定HWD 150之新位向及/或位置。舉例而言,假設HWD 150係在離參考方向25度之方向上定向,回應於偵測到HWD 150已旋轉20度,感測器155可判定HWD 150現在面向離參考方向45度之方向、或在離參考方向45度之方向上定向。舉例而言,假設HWD 150係在第一方向上遠離參考點兩呎定位,回應於偵測到HWD 150已在第二方向上移動三呎,感測器155可判定HWD 150現在位於第一方向上之兩呎與第二方向上之三呎的向量乘法處。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眼睛追蹤器160包括判定HWD 150之使用者之凝視方向的電子組件或電子組件與軟體組件之組合。在一些具體實例中,HWD 150、控制台110或其組合可併入HWD 150之使用者的凝視方向,以產生用於人工實境之影像資料。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眼睛追蹤器160包括兩個眼睛追蹤器,其中每一眼睛追蹤器160捕獲對應眼睛之影像且判定眼睛之凝視方向。在一個實例中,眼睛追蹤器160根據眼睛之所捕獲影像判定眼睛之角旋轉、眼睛之平移、眼睛扭轉之變化,及/或眼睛形狀之變化,且根據經判定角旋轉、平移及眼睛扭轉之變化判定相對於HWD 150之相對凝視方向。在一種方法中,眼睛追蹤器160可照射或投影預定參考或結構化圖案於眼睛之一部分上,且捕獲眼睛之影像以分析經投影於眼睛之該部分上的圖案,以判定眼睛相對於HWD 150之相對凝視方向。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眼睛追蹤器160併入HWD 150之位向及相對於HWD 150之相對凝視方向,以判定使用者之凝視方向。舉例而言,假設HWD 150係在離參考方向30度之方向上定向,且HWD 150之相對凝視方向為相對於HWD 150的-10度(或350度),眼睛追蹤器160可判定使用者之凝視方向為離參考方向20度。在一些具體實例中,HWD 150之使用者可對HWD 150進行組態(例如,經由使用者設定)以啟用或停用眼睛追蹤器160。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提示HWD 150之使用者啟用或停用眼睛追蹤器160。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手追蹤器162包括追蹤使用者之手的電子組件或電子組件與軟體組件之組合。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手追蹤器162包括或耦接至成像感測器(例如,攝影機)及可偵測手之形狀、位置及位向的影像處理器。手追蹤器162可產生指示手之所偵測形狀、位置及位向的手追蹤量測結果。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通信介面165包括與控制台110通信之電子組件或電子組件與軟體組件之組合。通信介面165可經由通信鏈路與控制台110之通信介面115通信。通信鏈路可為無線鏈路。無線鏈路之實例可包括蜂巢式通信鏈路、近場通信鏈路、Wi-Fi、藍牙、60 GHz無線鏈路,或任何通信無線通信鏈路。經由通信鏈路,通信介面165可將指示HWD 150之經判定位置及/或位向、使用者之經判定凝視方向及/或手追蹤量測結果的資料傳輸至控制台110。此外,經由通信鏈路,通信介面165可自控制台110接收指示或對應於待呈現之影像的影像資料及與該影像相關聯之額外資料。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影像呈現器170包括例如根據人工實境之空間之視野的改變而產生供顯示之一或多個影像的電子組件或電子組件與軟體組件之組合。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影像呈現器170實施為執行指令以實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功能的處理器(或圖形處理單元(graphical processing unit;GPU))。影像呈現器170可經由通信介面165接收描述待呈現的人工實境之影像的影像資料及與該影像相關聯之額外資料,且經由電子顯示器175呈現影像。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來自控制台110之影像資料可經編碼,且影像呈現器170可解碼該影像資料以呈現影像。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影像呈現器170自控制台110接收額外資料、指示人工實境空間中之虛擬物件的物件資訊,及指示虛擬物件之深度(或距HWD 150之距離)的深度資訊。在一個態樣中,根據來自控制台110之人工實境之影像、物件資訊、深度資訊,及/或來自感測器155之經更新感測器量測結果,影像呈現器170可實行著色、再投影及/或摻合,以更新人工實境之影像以對應於HWD 150的經更新位置及/或位向。假設使用者在初始感測器量測之後旋轉他的頭部,影像呈現器170可根據經更新感測器量測結果產生對應於人工實境內之經更新視野的影像之小部分(例如,10%),且經由再投影將影像之該部分附加於來自控制台110之影像資料中,而不是回應於經更新感測器量測結果而重新創建整個影像。影像呈現器170可對經附加邊緣實行著色及/或摻合。因此,在不根據經更新感測器量測結果重新創建人工實境之影像的情況下,影像呈現器170可產生人工實境之影像。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影像呈現器170接收指示對應於使用者之手的手模型之形狀、位置及位向的手模型資料,且將手模型重疊於人工實境之影像上。此類手模型可呈現為視覺回饋以允許使用者在人工實境內提供各種互動。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電子顯示器175為顯示影像之電子組件。電子顯示器175可例如為液晶顯示器或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電子顯示器175可為允許使用者透視之透明顯示器。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當HWD 150由使用者穿戴時,電子顯示器175接近(例如,小於3吋)於使用者之眼睛而定位。在一個態樣中,電子顯示器175根據藉由影像呈現器170產生之影像朝向使用者眼睛發射或投射光。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透鏡180為更改自電子顯示器175所接收之光的機械組件。透鏡180可放大來自電子顯示器175之光,且校正與光相關聯之光學誤差。透鏡180可為菲涅爾透鏡(Fresnel lens)、凸透鏡、凹透鏡、濾光器或更改來自電子顯示器175之光的任何合適光學組件。經由透鏡180,來自電子顯示器175之光可到達光瞳,使得儘管電子顯示器175極為接近眼睛,使用者仍可看到藉由電子顯示器175顯示之影像。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補償器185包括實行補償以補償任何失真或像差的電子組件或電子組件與軟體組件之組合。在一個態樣中,透鏡180引入光學像差,諸如色像差、枕形失真、桶形失真等。補償器185可判定應用於待自影像呈現器170呈現之影像之補償(例如,預失真)以補償由透鏡180引起的失真,且將經判定補償應用於來自影像呈現器170之影像。補償器185可將經預失真影像提供至電子顯示器175。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控制台110為將待呈現之內容提供至HWD 150的電子組件或電子組件與軟體組件之組合。在一個態樣中,控制台110包括通信介面115及內容提供者130。此等組件可共同操作以判定對應於HWD 150之位置及HWD 150之使用者之凝視方向的人工實境之視野(例如,使用者之FOV),且可產生指示對應於經判定視野之人工實境之影像的影像資料。另外,此等組件可共同操作以產生與影像相關聯之額外資料。額外資料可為與展現或呈現人工實境相關聯的資訊,而非人工實境之影像。額外資料之實例包括手模型資料、用於將實體空間中HWD 150之位置及位向轉換為虛擬空間之映射資訊(或即時定位與地圖建構(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資料)、運動向量資訊、深度資訊、邊緣資訊、物件資訊等。控制台110可將影像資料及額外資料提供至HWD 150以用於呈現人工實境。在其他具體實例中,控制台110包括比圖1中所展示之更多、更少或不同之組件。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控制台110整合為HWD 150之部分。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通信介面115為與HWD 150通信之電子組件或電子組件與軟體組件之組合。通信介面115可為通信介面165之對應物組件以經由通信鏈路(例如,無線鏈路)與控制台110之通信介面115通信。經由通信鏈路,通信介面115可自HWD 150接收指示HWD 150之經判定位置及/或位向、使用者之經判定凝視方向及手追蹤量測結果的資料。此外,經由通信鏈路,通信介面115可將描述待呈現之影像的影像資料及與人工實境之影像相關聯之額外資料傳輸至HWD 150。
內容提供者130為根據HWD 150之位置及/或位向產生待呈現之內容的組件。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內容提供者130可併入HWD 150之使用者之凝視方向,及基於手追蹤量測結果的人工實境中之使用者互動,以產生待呈現之內容。在一個態樣中,內容提供者130根據HWD 150之位置及/或位向判定人工實境之視野。舉例而言,內容提供者130將實體空間中HWD 150之位置映射至人工實境空間內之位置,且自人工實境空間中之映射位置判定沿著對應於映射位向之方向的人工實境空間之視野。內容提供者130可產生描述人工實境空間之經判定視野之影像的影像資料,且經由通信介面115將該影像資料傳輸至HWD 150。內容提供者130亦可根據手追蹤量測結果產生對應於HWD 150之使用者之手的手模型,且產生指示人工實境空間中手模型之形狀、位置及位向的手模型資料。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內容提供者130可產生包括運動向量資訊、深度資訊、邊緣資訊、物件資訊、手模型資料等之與影像相關聯的額外資料,且經由通信介面115將額外資料以及影像資料傳輸至HWD 150。內容提供者130可對描述影像之影像資料進行編碼,且可將經編碼資料傳輸至HWD 150。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內容提供者130週期性地(例如,每隔11 ms)產生且提供影像資料至HWD 150。
圖2為根據實例具體實例之HWD 150的圖。在一些具體實例中,HWD 150包括前部剛體205及帶210。前部剛體205包括電子顯示器175(圖2中未示)、透鏡180(圖2中未示)、感測器155、眼睛追蹤器160A、160B、通信介面165及影像呈現器170。在藉由圖2展示之具體實例中,通信介面165、影像呈現器170及感測器155位於前部剛體205內,且可不為使用者所見。在其他具體實例中,HWD 150具有不同於圖2中所展示之組態。舉例而言,通信介面165、影像呈現器170、眼睛追蹤器160A、160B及/或感測器155可在不同於圖2中所展示之位置中。在一些具體實例中,HWD 150可包括複數個通信介面165。類似地,圖1之控制台110可包括複數個通信介面115。如下文在章節B中更詳細地描述,通信介面115、165可經組態以選擇性地實行波束成形,以最佳化控制台110與HWD 150之間的通信頻道。類似地,控制台110及HWD 150可在主動及閒置通信介面115、165之間動態地且智慧型地切換,以最佳化控制台110與HWD 150之間的通信頻道。
B. 計算系統
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操作可實施於電腦系統上。圖3展示可用於實施本揭示之代表性計算系統314的方塊圖。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圖1之控制台110、HWD 150或兩者藉由計算系統314實施。計算系統314可例如實施為消費型裝置,諸如智慧型手機、其他行動電話、平板電腦、穿戴式計算裝置(例如,智慧型手錶、眼鏡、頭戴式顯示器)、桌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或實施有分散式計算裝置。計算系統314可經實施以提供VR、AR或MR體驗。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計算系統314可包括習知電腦組件,諸如處理器316、儲存裝置318、網路介面320、使用者輸入裝置322及使用者輸出裝置324。
網路介面320可提供至廣域網路(例如,網際網路)之連接,遠端伺服器系統之WAN介面亦連接至該廣域網路。網路介面320可包括有線介面(例如,乙太網路)及/或無線介面,該無線介面實施各種RF資料通信標準,諸如Wi-Fi、藍牙或蜂巢式資料網路標準(例如,3G、4G、5G、60 GHz、LTE等)。
使用者輸入裝置322可包括使用者可提供信號至計算系統314所經由之任一(或多個)裝置;計算系統314可將信號解譯為指示特定使用者請求或資訊。使用者輸入裝置322可包括鍵盤、觸控板、觸控螢幕、滑鼠或其他指標裝置、滾輪、點選輪、撥號盤、按鈕、開關、小鍵盤、麥克風、感測器(例如,運動感測器、眼睛追蹤感測器等)等中之任一者或全部。
使用者輸出裝置324可包括計算系統314可將資訊提供至使用者所經由之任何裝置。舉例而言,使用者輸出裝置324可包括用以顯示由計算系統314產生或遞送至該計算系統之影像的顯示器。顯示器可併入各種影像產生技術(例如,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包括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之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投影系統、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CRT)或類似者,以及支援電子裝置(例如,數位至類比或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信號處理器或類似者)。可使用充當輸入及輸出裝置兩者之裝置,諸如觸控螢幕。除了顯示器之外或替代顯示器,亦可提供輸出裝置324。實例包括指示燈、揚聲器、觸覺「顯示」裝置、印表機等。
一些實施包括電子組件,諸如微處理器、儲存器及記憶體,其在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例如,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中儲存電腦程式指令。本說明書中所描述之許多特徵可實施為經指定為編碼於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上之程式指令集的程序。在此等程式指令藉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其使得處理器實行在程式指令中指示之各種操作。程式指令或電腦程式碼之實例包括諸如由編譯器產生之機器碼,及包括由電腦、電子組件或微處理器使用解譯器執行的較高層級程式碼之檔案。經由合適程式化,處理器316可提供用於計算系統314之各種功能性,包括本文中描述為藉由伺服器或用戶端實行之功能性或與訊息管理服務相關聯之其他功能性中之任一者。
應瞭解,計算系統314為說明性的,且變化及修改為可能的。與本揭示結合使用之電腦系統可具有本文未具體描述之其他能力。此外,儘管參考特定區塊描述計算系統314,但應理解,此等區塊係為了描述方便而定義且並不意欲暗示組件部分之特定實體配置。舉例而言,不同區塊可位於同一設施中、同一伺服器機架中或同一主板上。此外,該些區塊不必對應於實體上相異之組件。區塊可經組態以實行各種操作(例如,藉由程式化處理器或提供適當控制電路系統),且視如何獲得初始組態而定,各種區塊可或不可重新組態。本揭示之實施可在包括使用電路系統及軟體之任何組合實施之電子裝置的各種設備中實現。
C. 用於實行共存操作之系統及方法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60 GHz頻譜或頻帶(有時被稱作V頻帶)可用於無線通信(例如,以支援/啟用本文中所描述之應用,諸如人工實境應用)。60 GHz頻譜或頻帶可包括接近60 GHz之範圍,諸如57 GHz至71 GHz、57 GHz至64 GHz或60 GHz至64 GHz,或某一其他範圍。在一些具體實例中,60 GHz頻譜可用於與Wi-Fi(例如,基於IEEE 802.11ad標準)相關聯之應用。在一些具體實例中,60 GHz頻譜用於5G及6G蜂巢式通信。60 GHz頻譜或頻帶有時稱作未授權或共用頻帶,且因此,此頻帶中之裝置之間的公平共存對於確保此頻帶中之裝置之有效操作係重要的。
在一些態樣中,本揭示係針對用於促進60 GHz頻帶中裝置之間共存的系統及方法。系統及方法可併入有時稱作先聽後傳之先聽後說(LBT)操作之態樣。LBT可用作裝置判定網路或頻道(例如,自由或未佔用/未使用頻道)對於裝置是否可用/乾淨以傳輸/使用之技術。無線電傳輸器、收發器或其他無線通信裝置可在傳輸之排程之後及在開始傳輸之前,首先感測或偵測其無線電環境(例如,頻道或頻帶)。藉由實行LBT操作,無線通信裝置可避免與同一頻道/頻帶/網路中其他裝置之傳輸(例如,來自該些其他裝置之信號的干擾)衝突。
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系統及方法,裝置可排程包含用於在頻道上傳輸至第二裝置之複數個啁啾之資料叢發。在傳輸複數個啁啾中之第一啁啾之前,裝置可對第一裝置與第二裝置之間的頻道實行先聽後說(LBT)操作。裝置可回應於實行LBT操作而在頻道上傳輸第一啁啾。此類實施及具體實例可降低位於可在60 GHz頻帶中操作之第一裝置之環境中的其他裝置之間的干擾或衝突。
現參考圖4,描繪包括第一裝置402及第二裝置404之系統400。裝置402、404可類似於上文參考以上圖1至圖3或以下圖9至圖12所描述之裝置。裝置402、404可各自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406、記憶體408及無線網路裝置410。處理器406可類似於上文參考圖1及圖2所描述之處理器118、170,或上文參考圖3所描述之處理單元316。記憶體408可類似於上文參考圖3所描述之儲存器318。無線網路裝置410可類似於上文參考圖1及圖2所描述之無線介面115、165,或上文參考圖3所描述之網路介面320。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無線網路裝置410可經組態以在60 GHz頻帶或頻譜內之頻道上傳輸通信,或以其他方式對該60 GHz頻帶或頻譜進行操作。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無線網路裝置410可經組態以在接近60 GHz之範圍內操作,諸如57 GHz至71 GHz、57 GHz至64 GHz或60 GHz至64 GHz,或某一其他範圍。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402、404可經組態操作無線網路裝置410,該無線網路裝置410針對與Wi-Fi(例如,基於IEEE 802.11ad標準)相關聯之Wi-Gig應用。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402、404可經組態以操作針對5G及6G蜂巢式通信的無線網路裝置410。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402、404可經組態以操作無線網路裝置410(例如,雷達),以進行測距或位向判定。下文參考圖9至圖12描述此類操作之各種實例。
第一裝置402及第二裝置404可經組態以判定、建立或以其他方式協商裝置402、404將交換叢發傳輸之頻道。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第一裝置402及第二裝置404可經組態以協商60 GHz頻帶內之頻道。回應於裝置402、404在成功配對之後接通等,作為初始化或啟動之部分,第一裝置402及第二裝置404可經組態以回應於執行配對程序而協商頻道。第一裝置402及第二裝置404可經組態以藉由實行一或多個訊號交換操作、跳頻等來協商頻道,以判定60 GHz頻帶內之開放、未使用或以其他方式可用的頻道。
現參考圖4及圖5,裝置402、404可經組態以在與位於環境中之其他裝置402、404協商之頻道上,傳達、發送或以其他方式傳輸資料叢發。特定言之,圖5展示根據本揭示之實例實施的藉由裝置傳輸之一系列叢發500。叢發500可作為資料傳輸排程或固定訊框週期(fixed frame period;FFP)之部分而發送,該資料傳輸排程或固定訊框週期包括叢發500(或觀察週期)及閒置週期(例如,在叢發500或觀察週期之後)。如圖5中所展示,每一叢發500可包括複數個啁啾502。啁啾502可為或包括雷達信號,重複相同資料之傳輸,可為資料之分段部分等。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叢發500可包括15個啁啾502,但叢發500可各自包括任何數目(例如,固定、動態等)個啁啾502(例如,10個啁啾、20個啁啾等)。觀察週期可為固定訊框週期之一部分或百分比。舉例而言,觀察週期可為固定訊框週期之大約50%。
各種標準可界定或以其他方式設定資料叢發500之參數(例如,工作循環、啁啾502寬度、時間框內之叢發的數目、每個叢發500之啁啾502的數目、啁啾502接通/斷開時間等)。舉例而言,雖然未按比例展示,但包括叢發500之資料傳輸排程可包括每固定訊框週期(FFP)一個叢發,該固定訊框週期可為33毫秒(ms),每叢發20個啁啾、130.8微秒(µs)之啁啾寬度、200 µs之啁啾斷開時間及/或330.8 µs之啁啾接通/斷開時間。因而,工作循環可等於總接通時間(例如,啁啾寬度[130.8 µs]乘以啁啾數目[20],或2616.0 µs)除以資料傳輸排程之總時間(例如,33 ms),或7.9%工作循環。然而,一些所提議標準可包括較高工作循環,例如高達20%工作循環。藉由具有較大工作循環,環境內裝置之間/來自裝置之干擾可存在增加(例如,對干擾之敏感性增加)的可能性。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402、404可基於將獲得之與第二裝置有關的位置資料而使用不同工作循環。舉例而言,裝置402、404可使用第一工作循環用於獲得與第二裝置有關之位置或測距資料(例如,在觀察週期期間)。裝置402、404可使用第二工作循環用於獲得與第二裝置有關之速度資料。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為了實行測距,裝置402、404可使用短持續時間啁啾(例如,小於3.3 ms),或具有固定、經判定或經界定工作循環之橫跨大於某一界定頻率(例如,2.16 GHz)之多個啁啾。另外,兩個連續雷達脈衝之間的雷達關閉時間可小於2 ms(例如,用於計算工作循環)。對於速度估計,裝置402、404可使用單一頻道(例如,2.16 GHz頻道或頻道1)。在此實例中,舉例而言,工作循環可增加高達100%(例如,20%與100%之間的任何值)。
返回參考圖4,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402、404可經組態以建立、產生、判定或以其他方式排程至環境中之其他裝置402、404的資料或叢發傳輸。舉例而言,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排程至環境中之第二裝置404之叢發傳輸(或反之亦然)。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排程叢發傳輸,作為測距或位向判定之部分、作為資料通信或傳輸之部分等。在傳輸資料之前,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實行一或多個先聽後說(LBT)操作。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對在第一裝置402與第二裝置404之間建立或協商之頻道實行LBT操作。舉例而言,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在將資料叢發(例如,在持續時間內或彼此接近之一系列(接通及斷開)傳輸)傳輸至第二裝置404之前,對在第一裝置402與第二裝置404之間協商的頻道實行LBT操作。參考圖6A至圖6G描述實行LBT操作之各種實例。
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對頻道實行LBT操作,作為乾淨頻道評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CCA)之部分。換言之,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對頻道實行LBT操作以判定頻道在臨限準則內沒有干擾。舉例而言,作為實行LBT操作之部分,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識別/偵測或「收聽」來自第一裝置402之環境內的其他裝置之任何資料通信或傳輸,其可在頻率接近第一裝置402與第二裝置404之間的頻道之頻道上操作。第一裝置402可偵測干擾,其中另一裝置正在頻率接近第一裝置402與第二裝置404之間的所協商頻道之頻率或頻道上傳輸資料。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將例如信號強度(諸如,所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或所偵測干擾之另一參數,與臨限位準(諸如,ED臨限位準)進行比較。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回應於所偵測干擾之信號強度小於或等於臨限信號強度(或以其他方式滿足臨限準則),而判定頻道沒有干擾。在第一裝置判定所偵測干擾之信號強度不滿足臨限準則之情況下,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與第二裝置404協商不同頻道,以避免與環境中之其他裝置的干擾或衝突。
現參考圖6A至圖6G,描繪根據本揭示之實例實施的裝置(諸如,第一裝置402或第二裝置404)可實行LBT操作之各種實例。如圖6A至圖6G中所展示,且根據一或多個具體實例,裝置402、404可經組態以在傳輸一叢發600內之(例如,每一鄰近對)啁啾602之間、在傳輸一資料叢發600之前、在傳輸兩個資料叢發600之間等,實行一或多個LBT操作604。此類實施及具體實例可藉由偵測其他傳輸且避免對頻道之干擾,同時滿足與頻道有關之標準來提供關於裝置402、404之間的頻道之可用性的更多保真度。雖然在下文中描述為第一裝置402實行LBT操作作為將資料叢發600傳輸至第二裝置404之部分,但應注意,第二裝置404可類似地實行LBT操作作為將資料叢發傳輸至第一裝置402之部分。
特定地參考圖6A,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在傳輸資料叢發600之啁啾602內、期間或作為其部分實行一或多個LBT操作604。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在傳輸資料叢發600之每一啁啾602之前實行各別LBT操作604。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針對叢發600之每一啁啾602實行LBT操作604。如圖6A中所展示,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在傳輸叢發600之第一啁啾602(1)之前,實行第一LBT操作604(1)。當第一裝置402判定頻道沒有來自其他傳輸之干擾(或所偵測之干擾位準滿足臨限準則)時,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在頻道上將叢發600的第一啁啾602(1)傳輸至第二裝置404。在傳輸第一啁啾602(1)之後、且在傳輸叢發600之第二啁啾602(2)之前,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實行第二LBT操作604(2)。當第一裝置402判定頻道沒有來自其他傳輸之干擾(或所偵測之干擾位準滿足臨限準則)時,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在頻道上將叢發600的第二啁啾602(2)傳輸至第二裝置404。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針對叢發600之N數目個啁啾中之每一者,重複LBT操作604。因而,在圖6A中所展示之實例具體實例中,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將LBT操作604的數目實行為與叢發600中之啁啾602的數目相等。
特定地參考圖6B及圖6C,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在傳輸資料叢發600之前,對頻道實行一或多個LBT操作604。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且如圖6B中所展示,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在傳輸資料叢發600之前,對頻道實行單個LBT操作604。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且如圖6C中所展示,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在傳輸資料叢發600之前,對頻道實行複數(或至多N數目)個LBT操作604(例如,嘗試獲得/定位/偵測及/或監測乾淨頻道以供傳輸,若先前嘗試在偵測乾淨頻道中不成功,則藉由實行至多N個LBT嘗試)。當第一裝置402判定頻道沒有干擾(或所偵測之干擾滿足臨限準則)時,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在頻道上將叢發600傳輸至第二裝置404。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回應於判定(經由一或多個LBT操作)頻道沒有干擾(例如,來自其他裝置之傳輸),而傳輸資料叢發600之啁啾602中之每一者。換言之,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回應於在叢發600之第一啁啾602(1)之前實行一或多個LBT操作604而傳輸完整叢發600(包括叢發600之啁啾602中之每一者)。
特定地參考圖6D,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基於一或多個度量,對頻道實行一或多個LBT操作604。在圖6D中所展示之具體實例中,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基於工作循環實行一或多個LBT操作604。舉例而言,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判定/估計/計算用於裝置402正實行傳輸之FFP的工作循環。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比較工作循環與臨限工作循環。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回應於工作循環滿足臨限準則(例如,工作循環大於或等於百分比工作循環),而實行一或多個LBT操作604。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在傳輸如圖6D中所展示之資料叢發600之前,在如圖6A中所展示或如圖6C及圖6E至圖6G中之其他配置中所展示的啁啾602之間,實行一或多個LBT操作以偵測乾淨/可用頻道。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基於額外或替代度量(諸如第一裝置402之波束寬度)實行一或多個LBT操作604。舉例而言,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判定在頻道上發送至第二裝置404的傳輸之波束寬度。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比較波束寬度與臨限波束寬度(例如,30度、20度、45度等)。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回應於波束寬度滿足臨限波束寬度準則(例如,大於或等於臨限波束寬度)而實行一或多個LBT操作604。
特定地參考圖6E及圖6F,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在傳輸窄頻帶資料叢發600之後,傳輸寬頻帶啁啾。窄頻帶資料叢發可佔據約2 GHz頻寬。寬頻帶啁啾可佔據大於約2 GHz頻寬(例如,大於2.16 GHz、高達或大約7 GHz等)。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且如圖6F中所展示,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傳輸複數(或N數目)個寬頻帶啁啾,以得到來自窄頻帶啁啾之更精細解析度。佔據大於2.16 GHz之頻寬的寬頻帶啁啾可隸屬於工作循環限制或臨限準則,而窄頻帶啁啾可不隸屬於工作循環限制或臨限準則。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判定資料叢發600之工作循環,如上文參考圖6D所描述。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將所判定工作循環應用於一或多個臨限準則,以判定是傳輸窄頻帶啁啾還是寬頻帶啁啾。若工作循環例如大於臨限百分比工作循環,則裝置402可傳輸窄頻帶啁啾(例如,佔據大約2 GHz頻寬之啁啾)。另一方面,若工作循環小於臨限百分比工作循環,則裝置402可傳輸寬頻帶啁啾(例如,佔據大於2 GHz頻寬之啁啾)。特定地參考圖6G,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在傳輸第一窄頻帶資料叢發600(1)與傳輸第二窄頻帶資料叢發600(2)之間的頻道上傳輸寬頻帶啁啾606。如圖6G中所展示,且在上文簡要地陳述,窄頻帶資料叢發可佔據大約2 GHz頻寬。在此實例中,佔據大於2.16 GHz之頻寬的寬頻帶啁啾606可隸屬於工作循環限制或臨限準則,而資料叢發600(1)、600(2)中之窄頻帶啁啾可不隸屬於工作循環限制或臨限準則。
現參考圖7,描繪根據本揭示之實例實施之傳輸排程或固定訊框週期的另一具體實例/表示,其中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將資料叢發600傳輸至第二裝置404。如圖7中所展示,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在固定訊框週期之觀察週期內,傳輸各自包括單一啁啾602之資料叢發600。在此實例中,叢發600及單一啁啾602可橫跨觀察週期,該觀察週期可基於工作循環之百分比(例如,10%工作循環)設定。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第一裝置402可經組態以在如圖7中所展示之觀察週期之前,實行一或多個LBT操作604。此類實施可滿足藉由各種標準設定之工作循環要求/臨限值/位準,同時亦藉由相對於固定訊框週期具有較短觀察週期而降低干擾之可能性。
現參考圖8,描繪根據本揭示之實例實施的展示用於實行共存操作之方法800的流程圖。方法800可由本文中所描述之無線通信裝置中之一或多者實行,諸如上文參考圖4或下文參考圖9至圖12所描述之第一裝置402或第二裝置404、上文參考圖1至圖2所描述之計算裝置110或頭部穿戴式顯示器及/或上文參考圖3所描述之計算系統314。作為簡要概述,在步驟802處,裝置排程資料叢發。在步驟804處,裝置實行LBT操作。在步驟806處,裝置傳輸資料叢發之第一啁啾。
在步驟802處,裝置排程資料叢發。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可排程包括複數個啁啾之資料叢發,以供在頻道上傳輸至第二裝置。裝置可以各種間隔或頻率(例如,根據固定訊框週期)排程資料叢發。裝置可回應於與第二裝置協商、判定、設定或以其他方式建立頻道而排程資料叢發。在一些具體實例中,頻道可在頻帶/範圍/頻譜(諸如,60 GHz頻帶)內。資料叢發可包括複數個啁啾。每一啁啾可為或包括自該裝置發送至第二裝置之雷達信號。啁啾可用於判定第二裝置之位置、方位、位向、速度等。
在步驟804處,裝置實行LBT操作。該裝置可對該裝置與第二裝置之間的頻道實行LBT操作。該裝置可對頻道實行LBT操作,以判定/檢查/偵測/確認/監視頻道是否可用。裝置可回應於排程資料叢發及/或回應於LBT操作之結果(例如,判定頻道可用/乾淨)而實行LBT操作。裝置可在傳輸複數個啁啾中之第一啁啾之前實行LBT操作。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可回應於在實行LBT操作時(或作為實行LBT操作之部分)未偵測到對頻道之任何干擾,而判定頻道為可用的(例如,不由任何傳輸、信號及/或雜訊佔據)。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可回應於任何滿足臨限準則之所偵測干擾(例如,小於或等於臨限干擾位準),而判定頻道為可用的。舉例而言,裝置可比較所偵測之干擾的信號強度與臨限干擾位準,且回應於信號強度小於(或等於)臨限干擾位準而判定頻道為可用的。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可在步驟804處實行複數個LBT操作。舉例而言,裝置可對頻道實行高達預定義數目個LBT操作(在一系列時間例項處起始),以判定頻道是否為可用的(例如,嘗試發現頻道可用之時間例項)。LBT操作之預定義數目可由與裝置或頻道有關之各種標準來設定。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可實行第一LBT操作,偵測不滿足臨限準則之干擾,且實行一或多個額外LBT操作(高達預定義數目個LBT操作),直至裝置判定頻道為可用的。一旦裝置判定頻道為可用的,方法800便可進行至步驟806。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可基於與裝置有關之一或多個度量而實行或起始LBT操作。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可基於資料叢發之工作循環而實行或起始LBT操作。裝置可基於觀察週期(例如,其包括叢發)與固定訊框週期之比較而判定資料叢發之工作循環。裝置可比較該工作循環與臨限工作循環。裝置可基於工作循環起始或以其他方式實行一或多個LBT操作。舉例而言,裝置可回應於工作循環大於或等於臨限工作循環而起始LBT操作。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可基於裝置之波束寬度而實行或起始LBT操作。裝置可基於或使用藉由裝置儲存、維持、組態或可以其他方式存取之資料來判定或識別波束寬度。舉例而言,資料可包括與裝置之無線網路裝置或硬體有關之製造或裝置規格。裝置可比較波束寬度與臨限波束寬度。裝置可回應於波束寬度滿足臨限準則(例如,大於或等於臨限波束寬度)而起始或以其他方式實行LBT操作。
在步驟806處,裝置傳輸資料叢發之第一啁啾。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可回應於在步驟804處實行LBT操作而在頻道上傳輸第一啁啾。,藉由裝置未偵測到任何干擾(例如,頻道中之信號/雜訊/傳輸)、或藉由任何滿足臨限準則之所偵測干擾,裝置可判定頻道為可用的(在實行LBT操作時或作為實行LBT操作之部分),回應於判定頻道為可用的(在實行LBT操作時或作為實行LBT操作之部分),裝置可傳輸第一啁啾。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可選擇用於傳輸第一啁啾之啁啾之頻寬(例如,窄頻帶啁啾或寬頻啁啾)。裝置可基於經判定用於資料叢發之工作循環而選擇頻寬。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可將工作循環應用於臨限準則。舉例而言,裝置可判定工作循環是否滿足臨限準則(例如,小於或等於百分比工作循環)。裝置可基於工作循環是否滿足臨限準則而選擇啁啾之頻寬。舉例而言,裝置可回應於工作循環不滿足臨限準則(例如,大於臨限百分比工作循環),而選擇窄頻帶頻寬用於傳輸第一啁啾。另一方面,裝置可回應於工作循環滿足臨限準則(例如,小於臨限百分比工作循環),而選擇寬頻帶頻寬用於傳輸第一啁啾。因而,藉由裝置進行之傳輸寬頻帶啁啾可隸屬於工作循環臨限準則。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可在步驟806處傳輸資料叢發之啁啾中之每一者。舉例而言,一旦裝置判定頻道為可用的,裝置便可在頻道上將包括資料叢發之啁啾中之每一者的資料叢發傳輸至第二裝置。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針對資料叢發之每一啁啾重複步驟802及804。舉例而言,裝置可在傳輸第一啁啾之後及在傳輸複數個啁啾中之第二啁啾之前,對頻道實行第二LBT操作。裝置可回應於實行第二LBT操作或作為實行第二LBT操作之部分而判定頻道為可用的(或仍可用的)。裝置可回應於實行第二LBT操作而傳輸第二啁啾。裝置可針對第三至第N啁啾重複步驟802及804。換言之,裝置可在傳輸資料叢發之複數個啁啾中之各別者之前對頻道實行各別LBT操作(以判定頻道在各別時間例項處可用/乾淨)。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在裝置傳輸資料叢發之最後一個啁啾之後,裝置可進入閒置狀態或週期(例如,其中裝置不將任何啁啾傳輸至第二裝置)。裝置可在閒置週期之後排程第二資料叢發。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作為排程第二資料叢發之部分或在排程第二資料叢發之後,裝置可對頻道實行額外LBT操作。舉例而言,裝置可在閒置週期之後、在進入閒置週期之前、及在發送第一資料叢發之最後一個啁啾之後等,對頻道實行一或多個額外LBT操作。裝置可回應於實行額外LBT操作而傳輸第二資料叢發之第二啁啾中之至少一者。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可在傳輸第一資料叢發之第一啁啾之前,回應於實行LBT操作(以判定頻道在對應時間例項處可用/乾淨)而傳輸第二資料叢發(或第二資料叢發之第二啁啾中之至少一者)。換言之,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裝置可依賴於在第一資料叢發之前實行的LBT操作,其指示頻道可用於發送第二資料叢發之啁啾。
現參考圖9至圖12,描繪可實踐本文中所描述之系統及方法的各種使用情況。特定言之,根據本揭示之實例實施,圖9展示包括複數個裝置之使用者/生活環境900,圖10展示包括複數個裝置之使用者/工作環境1000,且圖11至圖12展示包括第一及第二裝置之環境1100。環境900、1000、1100中所展示之裝置可包括第一裝置402、第二裝置404及一或多個其他裝置900。第一裝置402可藉由在所協商或所建立之頻道上將各種資料叢發傳輸至第二裝置404,來實行與第二裝置404之測距。第一裝置402可實行與第二裝置404之測距以判定第二裝置404之相對位置或位向。
在一些情況下,另一裝置900可在一頻道上操作或以其他方式在該頻道上傳輸資料,該頻道在頻率上接近(或重疊)由第一裝置402及第二裝置404使用之頻道的頻率。在此類情況下,另一裝置900可在各種時間對由第一裝置402及第二裝置404使用之頻道產生干擾。另外,且與圖12相比特定地參考圖11,其中第一裝置402及第二裝置404未對準(例如,圖12中所展示之對準),裝置402、404之波束寬度可部分重疊。由於波束寬度部分重疊,因此裝置402、404可暴露於來自波束寬度之重疊部分外部的其他裝置900之干擾。
根據本解決方案之系統及方法,第一裝置402及第二裝置404可實行如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LBT操作,以判定由裝置402、404所使用之頻道為可用的。在裝置402、404識別或偵測來自另一裝置900之干擾的情況下,裝置402、404可切換頻道,等待實行傳輸,直至干擾不再存在/經偵測/經識別等。此類實施及具體實例可在特定頻道上提供更精確測距及更少干擾,特定言之,其中環境內之多個裝置在特定頻帶(諸如,60 GHz頻帶)內合作或共存。
現已描述一些說明性實施,顯而易見前述內容為說明性的且非限制性的,已藉助於實例呈現。特定言之,儘管本文中所呈現之許多實例涉及方法動作或系統元件之特定組合,但彼等動作及彼等元件可以其他方式組合以實現相同目標。並不意欲自其他一或多個實施中之類似角色中排除結合一個實施論述之動作、元件及特徵。
用於實施結合本文中所揭示之具體實例描述的各種過程、操作、說明性邏輯、邏輯區塊、模組及電路的硬體及資料處理組件,可利用通用單一或多晶片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其他可程式化邏輯裝置、離散閘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體組件、或經設計以實行本文中所描述功能的其任何組合來實施或實行。通用處理器可為微處理器,或任何習知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亦可實施為計算裝置之組合,諸如DSP與微處理器之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結合DSP核心之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或任何其他此類組態。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特定過程及方法可藉由特定於給定功能之電路系統實行。記憶體(例如記憶體、記憶體單元、儲存裝置等)可包括用於儲存用於完成或促進本揭示中所描述之各種過程、層及模組之資料及/或電腦程式碼的一或多個裝置(例如RAM、ROM、快閃記憶體、硬碟儲存器等)。記憶體可為或包括揮發性記憶體或非揮發性記憶體,且可包括資料庫組件、目標碼組件、指令碼組件,或用於支援本揭示中所描述之各種活動及資訊結構的任何其他類型之資訊結構。根據例示性具體實例,記憶體經由處理電路可通信地連接至處理器,且包括用於執行(例如,藉由處理電路及/或處理器)本文中所描述之一或多個過程的電腦程式碼。
本揭示涵蓋用於實現各種操作之方法、系統及任何機器可讀取媒體上之程式產品。本揭示之具體實例可使用現有電腦處理器,或藉由為此目的或另一目的結合的用於適當系統之專用電腦處理器,或藉由硬佈線系統來實施。本揭示之範圍內的具體實例包括包含用於攜載或具有儲存於其上之機器可執行指令或資料結構之機器可讀取媒體之程式產品。此類機器可讀取媒體可為可由通用或專用電腦或具有處理器之其他機器存取的任何可用媒體。藉助於實例,此類機器可讀取媒體可包括RAM、ROM、EPROM、EEPROM或其他光碟儲存裝置、磁碟儲存裝置或其他磁性儲存裝置,或可用於攜載或儲存呈機器可執行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之所要程式碼,且可由通用或專用電腦或具有處理器之其他機器存取之任何其他媒體。上述各者之組合亦包括於機器可讀取媒體之範疇內。機器可執行指令包括例如使得通用電腦、專用電腦或專用處理機實行某一功能或功能群組之指令及資料。
本文中所使用之措詞及術語係出於描述之目的且不應被視為限制性的。本文中「包括」、「包含」、「具有」、「含有」、「涉及」、「表徵為」、「其特徵在於」及其變體之使用意謂涵蓋其後列舉之項目、其等效物及額外項目,以及由其後獨佔地列舉之項目組成的替代實施。在一個實施中,本文中所描述之系統及方法由所描述元件、動作或組件中之一者、多於一者之每一組合或所有組成。
以單數形式對本文中所提及之系統及方法之實施或元件或動作的任何參考亦可涵蓋包括複數個此等元件之實施,且本文中以複數形式對任何實施或元件或動作之任何參考亦可涵蓋包括僅單個元件之實施。單數或複數形式之參考並不意欲將本文所揭示之系統或方法、其組件、動作或元件限於單數或複數組態。基於任何資訊、動作或元件對任何動作或元件之參考可包括其中動作或元件至少部分地基於任何資訊、動作或元件的實施。
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實施可與任何其他實施或具體實例組合,且對「實施」、「一些實施」、「一個實施」或類似者之參考未必相互排斥,且意欲指示結合實施描述之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可包括於至少一個實施或具體實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之此類術語未必全部指相同實施。任何實施可以與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及實施一致之任何方式包括性地或排他地與任何其他實施組合。
在圖式、詳細描述或任一申請專利範圍中之技術特徵後接參考符號的情況下,參考符號已經包括以增加圖式、詳細描述及申請專利範圍之可懂度。因此,參考符號或其不存在均不對任何申請專利範圍要素之範疇具有任何限制效應。
本文中所描述之系統及方法可在不脫離其特性之情況下以其他特定形式實施。除非另外明確地指示,否則對「大約」、「約」、「實質上」或其他程度術語之參考包括自給定量測值、單位或範圍之+/-10%的變化。耦接元件可直接或藉由介入元件而彼此電、機械或實體耦接。因此,本文中所描述之系統及方法之範疇因此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而非前述描述指示,且本文涵蓋申請專利範圍等效物之意義及範圍內出現之變化。
術語「耦接」及其變體包括使兩個構件直接或間接地彼此接合。此接合可為靜止(例如永久性或固定)或可移動(例如可移除或可釋放)的。此接合可藉由以下達成:彼此直接耦接之兩個構件;使用獨立介入構件及彼此耦接之任何額外中間構件彼此耦接的兩個構件;或使用與兩個構件中之一者整體形成為單一整體的介入構件彼此耦接之兩個構件。若「耦接」或其變體藉由額外術語修飾(例如,直接耦接),則上文提供的「耦接」之一般定義藉由該額外術語之明語意義修飾(例如,「直接耦接」意謂在無任何獨立介入構件之情況下接合兩個構件),從而導致比上文提供的「耦接」之一般定義更窄的定義。此耦接可為機械、電或流體方式。
對「或」之參考可理解為包括性的,使得使用「或」描述之任何術語可指示單一、多於一個及全部所描述術語中之任一者。對「『A』及『B』中之至少一者」之參考可包括僅『A』、僅『B』以及『A』及『B』兩者。結合「包含」或其他開放術語使用之此類參考可包括額外項目。
對所描述元件及動作之修改,諸如各種元件之大小、尺寸、結構、形狀及比例、參數之值、安裝配置、材料之使用、色彩、位向中之變化,可在實質上不脫離本文中所揭示之主題的教示內容及優勢之情況下發生。舉例而言,展示為整體形成之元件可由多個部分或元件構成,元件之位置可顛倒或以其他方式變化,且分散元件之性質或數目或位置可更改或變化。亦可在不脫離本揭示之範疇的情況下,在所揭示元件及操作之設計、操作條件及配置上進行其他替代、修改、改變及省略。
本文中對元件之位置(例如,「頂部」、「底部」、「上方」、「下方」)之參考僅用於描述圖式中各種元件之位向。各種元件之位向可根據其他例示性具體實例而不同,且此類變化意欲由本揭示涵蓋。
100:人工實境系統環境 110:控制台 115:通信介面/無線介面 118:處理器 130:內容提供者 150:頭部穿戴式顯示器 155:感測器 160:眼睛追蹤器 160A:眼睛追蹤器 160B:眼睛追蹤器 162:手追蹤器 165:通信介面/無線介面 170:影像呈現器/處理器 175:電子顯示器 180:透鏡 185:補償器 205:前部剛體 210:帶 314:計算系統 316:處理器/處理單元 318:儲存裝置/儲存器 320:網路介面 322:使用者輸入裝置 324:使用者輸出裝置 400:系統 402:第一裝置 404:第二裝置 406:處理器 408:記憶體 410:無線網路裝置 500:叢發 502:啁啾 600:資料叢發 602:啁啾 602(1):第一啁啾 602(2):第二啁啾 604:LBT操作 604(1):第一LBT操作 604(2):第二LBT操作 606:寬頻帶啁啾 800:方法 802:步驟 804:步驟 806:步驟 900:生活環境/裝置 1000:工作環境 1100:環境
隨附圖式並不意欲按比例繪製。各種圖式中之類似附圖標號及名稱指示類似元件。出於清楚起見,並非每個組件皆標記在每個圖式中。
[圖1]為根據本揭示之實例實施的包括人工實境系統之系統環境的圖。
[圖2]為根據本揭示之實例實施之頭戴式顯示器的圖。
[圖3]為根據本揭示之實例實施之計算環境的方塊圖。
[圖4]為根據本揭示之實例實施的包括第一裝置及第二裝置之系統的方塊圖。
[圖5]為根據本揭示之實例實施的藉由裝置傳輸之一系列叢發的實例圖/表示。
[圖6A]至[圖6G]為根據本揭示之實例實施的裝置可實行先聽後說(LBT)操作之傳輸排程的各種實例表示。
[圖7]為根據本揭示之實例實施的裝置實行LBT操作之傳輸排程的另一實例表示。
[圖8]為根據本揭示之實例實施的展示實行共存操作之方法的流程圖。
[圖9]為根據本揭示之實例實施的包括複數個裝置之使用者環境的圖。
[圖10]為根據本揭示之實例實施的包括複數個裝置之使用者環境的圖。
[圖11]為根據本揭示之實例實施的包括第一及第二裝置之環境的圖。
[圖12]為根據本揭示之實例實施的包括第一及第二裝置之圖11之環境的另一圖。
800:方法
802:步驟
804:步驟
806:步驟

Claims (20)

  1. 一種方法,其包含: 藉由一第一無線通信裝置排程包含複數個啁啾之一資料叢發,以用於在一頻道上傳輸至一第二裝置; 在傳輸該複數個啁啾中之一第一啁啾之前,藉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對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該頻道實行一先聽後說(LBT)操作,以判定該頻道為可用的;及 回應於實行該LBT操作,而藉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在該頻道上傳輸該第一啁啾。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在傳輸該第一啁啾之後及在傳輸該複數個啁啾中之一第二啁啾之前,藉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對該頻道實行一第二LBT操作;及 回應於實行該第二LBT功能而藉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傳輸該複數個啁啾中之該第二啁啾。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傳輸該資料叢發之該複數個啁啾中之每一者之前,藉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對該頻道實行一各別LBT操作。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在傳輸該第一啁啾之前實行該LBT功能包含在傳輸該複數個啁啾中之該第一啁啾之前,對該頻道實行高達預定義數目個LBT操作,以判定該頻道為可用的。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在該頻道上傳輸該第一啁啾包含:回應於判定該頻道為可用的,在該頻道上傳輸包括該複數個啁啾中之每一者之該資料叢發。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藉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判定該資料叢發之一工作循環,其中該LBT操作基於該資料叢發之該工作循環而起始。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藉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比較該工作循環與一臨限值,其中該LBT功能回應於該工作循環大於或等於該臨限值而起始。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回應於實行該LBT功能而在該頻道上傳輸該第一啁啾包含:回應於判定該頻道在一臨限準則內沒有干擾,藉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在該頻道上傳輸該第一啁啾。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對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該頻道實行該LBT功能,係基於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之一波束寬度滿足一臨限準則。
  10.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資料叢發為包含第一複數個啁啾之一第一資料叢發,該方法進一步包含: 藉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排程包含第二複數個啁啾之一第二資料叢發,以用於在該頻道上傳輸。
  11.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藉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對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該頻道實行一第二LBT操作;及 回應於判定該頻道為可用的,而藉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在該頻道上傳輸該第二複數個啁啾中之至少一者。
  12.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回應於在傳輸該第一複數個啁啾中之該第一啁啾之前實行該LBT操作以判定該頻道為可用的,藉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在該頻道上傳輸該第二複數個啁啾中之至少一者。
  13. 一種第一裝置,其包含: 一無線通信裝置,其經組態以與位於該第一裝置之一環境中之一第二裝置傳達資料;及 一或多個處理器,其經組態以: 排程包含複數個啁啾之一資料叢發,以用於在一頻道上傳輸至該第二裝置; 在傳輸該複數個啁啾中之一第一啁啾之前,對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該頻道實行一先聽後說(LBT)操作,以判定該頻道為可用的;及 回應於實行該LBT操作,而經由該無線通信裝置在該頻道上傳輸該第一啁啾。
  14. 如請求項13之第一裝置,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 在傳輸該資料叢發之該複數個啁啾中之每一者之前,對該頻道實行一各別LBT操作;及 回應於對該頻道實行該各別LBT操作,而經由該無線通信裝置將該複數個叢發中之每一者傳輸至該第二裝置。
  15. 如請求項13之第一裝置,其中在傳輸該第一啁啾之前實行該LBT功能包含在傳輸該複數個啁啾中之該第一啁啾之前,對該頻道實行高達預定義數目個LBT操作,以判定該頻道為可用的。
  16. 如請求項13之第一裝置,其中在該頻道上傳輸該第一啁啾包含:回應於判定該頻道為可用的,在該頻道上傳輸包括該複數個啁啾中之每一者之該資料叢發。
  17. 如請求項13之第一裝置,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 判定該資料叢發之一工作循環;及 比較該工作循環與一臨限值, 其中該LBT功能回應於該工作循環大於或等於該臨限值而起始。
  18. 如請求項13之第一裝置,其中回應於實行該LBT功能而在該頻道上傳輸該第一啁啾包含回應於判定該頻道在一臨限準則內沒有干擾,而經由該無線通信裝置在該頻道上傳輸該第一啁啾。
  19. 如請求項13之第一裝置,其中對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該頻道實行該LBT功能,係基於該第一裝置之一波束寬度滿足一臨限準則。
  20. 一種儲存指令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該些指令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該一或多個處理器: 針對一第一無線通信裝置排程包含複數個啁啾之一資料叢發,以用於在一頻道上傳輸至一第二裝置; 在傳輸該複數個啁啾中之一第一啁啾之前,對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該頻道實行一先聽後說(LBT)操作,以判定該頻道為可用的;及 回應於實行該LBT操作,而經由該第一無線通信裝置在該頻道上傳輸該第一啁啾。
TW111109896A 2021-03-24 2022-03-17 用於在無線頻譜中實行共存操作之系統和方法 TW2022435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65289P 2021-03-24 2021-03-24
US63/165,289 2021-03-24
US202217679917A 2022-02-24 2022-02-24
US17/679,917 2022-02-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3523A true TW202243523A (zh) 2022-11-01

Family

ID=81585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9896A TW202243523A (zh) 2021-03-24 2022-03-17 用於在無線頻譜中實行共存操作之系統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243523A (zh)
WO (1) WO202220397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26255B2 (en) * 2005-04-05 2009-04-28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ordinating radio resources in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s
US11385323B2 (en) * 2018-06-25 2022-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on of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 (FMWC) waveform parameters for multi-radar coexisten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03973A1 (en) 2022-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224470A (zh) 用於在針對無線通信的目標喚醒時間(twt)中的靜默元素之系統和方法
US11723003B2 (en) Latency reduction for artificial reality
US11838369B1 (en) EDCA optimization for artificial reality links
US1167832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scheduling
US20230057221A1 (en) Time slot reservation for soft access point
TW202243523A (zh) 用於在無線頻譜中實行共存操作之系統和方法
TW202325079A (zh) Wifi協同服務週期之系統及方法
TW202201073A (zh) 透過基於信號對干擾雜訊比的疊代分佈式波束選擇的干擾減輕
US2022018293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quiet element in tw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7063446A (zh) 用于在无线频谱中执行共存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US11722975B2 (en) Coordinating communication links for artificial reality
US1184341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coexistence of Wi-Fi communication and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
US20220240339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low power reconnection
US2024003200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ltra-wideband frequency band allocation
TW202228412A (zh) 用於管理能量檢測門檻之系統和方法
CN116569649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twt中的静默要素的系统和方法
TW202239159A (zh) Wi-fi通訊和窄頻帶通訊共存的系統和方法
TW202236818A (zh) 用於功率最佳化的天線動態選擇之系統及方法
TW202308348A (zh) 用於uwb傳送的前文之系統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