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16708A - 調節毛髮生長之組合物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調節毛髮生長之組合物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16708A
TW202216708A TW110124168A TW110124168A TW202216708A TW 202216708 A TW202216708 A TW 202216708A TW 110124168 A TW110124168 A TW 110124168A TW 110124168 A TW110124168 A TW 110124168A TW 202216708 A TW202216708 A TW 20221670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onally substituted
compound
ring
alkyl
request item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4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丹尼爾 L 孫
邁克爾 E 瓊
丹尼爾 W 基爾
威廉 E 羅瑞
海瑟 R 克里斯托弗
艾蜜 A 芙蘿莉絲
劉曉光
Original Assignee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董事會
美商皮樂吉製藥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董事會, 美商皮樂吉製藥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董事會
Publication of TW202216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6708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61P17/14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for baldness or alopec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 C07D47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71/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能夠抑制粒線體丙酮酸鹽載體及促進毛髮生長之新穎化合物。本發明進一步關於促進毛髮生長或治療影響毛髮生長之病況或病症,諸如禿頂或脫髮之方法。

Description

調節毛髮生長之組合物及方法
毛囊幹細胞(HFSC)經歷連續多輪靜止期(休止期),其穿插有與毛髮週期之開始(休止期-生長期過渡)相關之短時間增殖。眾所周知,HFSC之增殖或活化係毛髮週期發展之先決條件。儘管治療選擇有所發展,但禿頂及脫髮仍係許多人中無法成功治療之病況。一些現有治療對用戶造成不便,其他治療需要手術干預或其他侵入式程序。需要其他療法。
本文描述式1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03
, 式1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Q係—C(=O)—、—C(=S)—、—S(=O) 2—、—C(=NR 5)—、—(C=N +R 5R 8);R 1係—、—S(=O) 2—、視情況經取代之C 1-12烴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R 2係H、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碳環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R 3及R 7獨立地係H、F、Cl、Br、I、OH、OR A、SH、SR A、NR AR B、CF 3、CN、羧酸、視情況經取代之羧酸酯或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烷基;各R 4獨立地係H、F、Cl、Br、I、OH、O -、OR A、SH、SR A、NR AR B、CF 3、CN、羧酸、視情況經取代之羧酸酯或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烷基;R A及R B獨立地係H或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烴基;n係0、1或2;X係O、S、NR 5或N +R 5R 8;R 5及R 8獨立地係H、C 1-6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碳環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且N、R 5及R 1或者N、R 5及R 8可共同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Y係—、—O—、
Figure 02_image005
;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C(=O)-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1-12烴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R 6係H、視情況經取代之C 1-12烴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且穿過C=C鍵之波浪線代表E或Z烯烴。
一些實施例包括一種包含本文所述之化合物的醫藥組合物。
一些實施例包括一種生髮之方法,其包含在意欲生長毛髮之區域內,將本文所述之化合物投與至包括人類之哺乳動物的皮膚。
一些實施例包括一種生髮之方法,其包含將MPO抑制劑投與至包括人類之有需要的哺乳動物。在一些實施例中,MPO抑制劑係本文所述之化合物。
一些實施例包括一種治療影響毛髮生長之病症的方法,其包含將本文所述之化合物投與至包括人類之有需要的哺乳動物。在一些實施例中,病症係脫髮或禿頂。一些實施例包括本文所述之化合物在製造用於生髮之藥品中的用途。
一些實施例包括一種包含本文所述之化合物及標籤之套組,標籤具有投與化合物用於本文所述之用途(諸如生髮)的指示。
在特定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本發明之化合物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
在特定態樣中,本發明提供提高細胞中之乳酸鹽產量的方法,其包含使細胞與本發明之化合物或組合物接觸。
在特定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促進毛髮生長或治療諸如禿頂或脫髮之毛髮生長病況或病症的方法,其包含向患者投與本發明之化合物。
相關申請之交叉參考本申請案要求2020年6月30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3/046,629號及2020年7月6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3/048,429號之權益,二者均以其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文描述用於調節毛髮生長之化合物、組合物及方法。本發明之化合物包括可用於調節毛髮生長之經取代之7-氮雜吲哚化合物。
除非另外指示,否則任何以結構、名稱或任何其他手段對本文中之化合物的提及均包括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諸如鈉、鉀及銨鹽;前藥,諸如酯前藥;替代性固體形式,諸如多形體、溶劑合物、水合物等;氘修飾之形式;Z及E烯烴異構物;互變異構物;或任何其他可在如本文所述使用化合物之條件下快速轉化為本文所述之化合物的化學物種。在一些實施例中,化合物含有多於一種天然豐度之氘。在一些實施例中,化合物上之氫原子中之一或多者係經氘置換,因此化合物在彼位置處具有至少50%、至少80%、至少90%、至少95%或至少99%氘。
化合物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烷基、二烷基、三烷基或四烷基銨鹽。在特定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所需鹽包括(但不限於) L-精胺酸、苄胺、苄星青黴素、甜菜鹼、氫氧化鈣、膽鹼、丹醇、二乙醇胺、二乙胺、2-(二乙基胺基)乙醇、乙醇胺、乙二胺、N-甲基葡糖胺、海巴明哈胺青黴素(hydrabamine)、1H-咪唑、鋰、L-賴胺酸、鎂、4-(2-羥乙基)嗎啉、哌𠯤、鉀、1-(2-羥乙基)吡咯啶、鈉、三乙醇胺、胺丁三醇及鋅鹽。在特定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所需鹽包括(但不限於) Na、Ca、K、Mg、Zn或其他金屬鹽。在特定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所需鹽包括(但不限於) 1-羥基-2-萘甲酸、2,2-二氯乙酸、2-羥基乙磺酸、2-側氧基戊二酸、4-乙醯胺基苯甲酸、4-胺基水楊酸、乙酸、己二酸、l-抗壞血酸、l-天冬胺酸、苯磺酸、苯甲酸、(+)-樟腦酸、(+)-樟腦-10-磺酸、癸酸(capric acid/decanoic acid)、己酸(caproic acid/hexanoic acid)、辛酸(caprylic acid/octanoic acid)、碳酸、肉桂酸、檸檬酸、環己烷胺基碘酸、十二基硫酸、乙-1,2-二磺酸、乙磺酸、甲酸、反丁烯二酸、半乳糖二酸、龍膽酸、d‑葡萄糖甲酸、d‑葡萄糖酸、d‑葡萄糖醛酸、麩胺酸、戊二酸、甘油磷酸、乙醇酸、馬尿酸、氫溴酸、鹽酸、異丁酸、乳酸、乳糖酸、月桂酸、順丁烯二酸、l-蘋果酸、丙二酸、杏仁酸、甲磺酸、萘-1,5-二磺酸、萘-2-磺酸、菸鹼酸、硝酸、油酸、草酸、棕櫚酸、撲酸、磷酸、丙酸、l-焦麩胺酸、水楊酸、癸二酸、硬脂酸、丁二酸、硫酸、l‑酒石酸、硫氰酸、對甲苯磺酸、三氟乙酸及十一烯酸鹽。
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酸加成鹽亦可以諸如與水、甲醇、乙醇、二甲基甲醯胺及類似物之各種溶劑合物形式存在。亦可製備此類溶劑合物之混合物。此類溶劑合物之來源可來自結晶之溶劑,係製備或結晶之溶劑中所固有的或外加於此類溶劑中的。
除非另外指示,否則當化合物或化學結構特徵(諸如烷基或芳基)稱為「視情況經取代」時,其包括不具有取代基(亦即,未經取代)之特徵或意謂該特徵具有一或多個取代基的「經取代之」特徵。術語「取代基」具有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之一所已知的最廣泛含義,且包括佔據一般由一或多個附接於母體化合物或結構特徵之氫原子所佔據之位置的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取代基可為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一般有機部分,其可具有約15 g/mol至約50 g/mol、約15 g/mol至約100 g/mol、約15 g/mol至約150 g/mol、約15 g/mol至約200 g/mol、約15 g/mol至約300 g/mol或約15 g/mol至約500 g/mol之分子量(例如取代基之原子的原子質量總和)。在一些實施例中,取代基包含或由以下組成:0-30、0-20、0-10或0-5個碳原子;及0-30、0-20、0-10或0-5個雜原子,其中各雜原子可獨立地係:N、O、S、P、Si、F、Cl、Br或I;條件係取代基包括一個C、N、O、S、P、Si、F、Cl、Br或I原子。取代基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由以下實驗式表示之化合物:C 1-12H 3-29O 0-4N 0-4S 0-4F 0-25Cl 0-5Si 0-3P 0-3、C 0-12H 0-29O 1-4N 0-4S 0-4F 0-25Cl 0-5Si 0-3P 0-3、C 0-12H 0-29O 0-4N 1-4S 0-4F 0-25Cl 0-5Si 0-3P 0-3、C 0-12H 0-29O 0-4N 0-4S 1-4F 0-25Cl 0-5Si 0-3P 0-3、C 0-12H 0-29O 0-4N 0-4S 0-4F 1-25Cl 0-5Si 0-3P 0-3、C 0-12H 0-29O 0-4N 0-4S 0-4F 0-25Cl 1-5Si 0-3P 0-3、C 0-12H 0-29O 0-4N 0-4S 0-4F 0-25Cl 0-5Si 1-3P 0-3、C 0-12H 0-29O 0-4N 0-4S 0-4F 0-25Cl 0-5Si 0-3P 1-3、C 1-6H 3-16O 0-4N 0-4S 0-4F 0-13Cl 0-3Si 0-3P 0-3、C 0-6H 0-16O 1-4N 0-4S 0-4F 0-13Cl 0-3Si 0-3P 0-3、C 0-6H 0-17O 0-4N 1-4S 0-4F 0-13Cl 0-3Si 0-3P 0-3、C 0-6H 0-17O 0-4N 0-4S 1-4F 0-13Cl 0-3Si 0-3P 0-3、C 0-6H 0-17O 0-4N 0-4S 0-4F 1-13Cl 0-3Si 0-3P 0-3、C 0-6H 0-17O 0-4N 0-4S 0-4F 0-13Cl 1-3Si 0-3P 0-3、C 0-6H 0-17O 0-4N 0-4S 0-4F 0-13Cl 0-3Si 1-3P 0-3或C 0-6H 0-17O 0-4N 0-4S 0-4F 0-13Cl 0-3Si 0-3P 1-3、C 1-12H 3-29O 0-4N 0-4S 0-4F 0-25Cl 0-5P 0-3、C 1-12H 3-27O 0-4N 0-2S 0-2F 0-25Cl 0-5P 0-1、C 1-12H 3-27O 0-4N 0-2、C 1-12H 3-25O 0-4、C 1-12H 3-27N 0-2、C 1-9H 3-21O 0-4N 0-2S 0-2F 0-19Cl 0-5P 0-1、C 1-9H 3-19F 0-19、C 1-9H 3-21O 0-4N 0-2、C 1-9H 3-19O 0-4、C 1-9H 3-21N 0-2、C 1-6H 3-15O 0-3N 0-2S 0-2F 0-13Cl 0-5P 0-1、C 1-6H 3-13F 0-13、C 1-6H 3-15O 0-4N 0-2、C 1-6H 3-13O 0-4、C 1-6H 3-15N 0-2、C 1-3H 3-9O 0-3N 0-2S 0-2F 0-13Cl 0-5P 0-1、C 1-3H 3-7F 0-7、C 1-3H 3-9O 0-3N 0-2、C 1-3H 3-7O 0-3、C 1-3H 3-9N 0-2、F、Cl、Br、I、OH、OR A、SH、SR A、NH 2、NHR A、NR AR B、CF 3、CN、羧酸、視情況經取代之羧酸酯或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烷基(諸如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2-6烷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直鏈C 1-6烷基,包括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或直鏈C 1-3烷基(例如–CH 3、–C 2H 5、–C 3H 7)、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直鏈或環狀C 3-6烷基(例如–C 3H 7、–C 4H 9、–C 5H 11、–C 6H 13、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等))、烯基、炔基、雜烷基、雜烯基、雜炔基、芳基、雜芳基、碳環、雜環、羥基、烷氧基(—O-烷基)、芳氧基、醯基(例如—C(=O)-烴基、—C(=O)-烷基或—C(=O)-苯基)、醯氧基(例如烴基-CO 2-、烷基-CO 2-或苯基-CO 2-)、烷基羧酸酯、硫醇、烷基硫醇(—S-烷基)、氰基、鹵素、硫羰基、O-胺甲醯基、N-胺甲醯基、O-硫胺甲醯基、N-硫胺甲醯基、C-醯胺基、N-醯胺基、S-磺醯胺基、N-磺醯胺基、異氰酸基、氰硫基、異氰硫基、硝基、矽基、烴硫基、亞磺醯基、磺醯基、鹵烷基、鹵烷氧基、三鹵甲烷磺醯基、三鹵甲烷磺醯胺基等。
對於任何相關結構性代表,R A係H或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烴基,諸如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烷基(諸如視情況經取代之C 1-3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3-6烷基(例如丙基、異丙基、C 4H 9、環丁基、C 5H 11、環戊基、C 6H 13、環己基等))、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苯基等。
對於任何相關結構性代表,R B係H或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烴基,諸如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烷基(諸如視情況經取代之C 1-3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3-6烷基(例如丙基、異丙基、C 4H 9、環丁基、C 5H 11、環戊基、C 6H 13、環己基等))、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苯基等。
出於便利,術語「分子量」係關於部分或分子之部分使用以表示該部分或分子之部分(儘管其可能不為完整分子)中之原子的原子質量總和。
如本文所用,術語「烷基」具有此項技術中普遍理解之最廣泛的含義,且可包括由不含雙鍵或三鍵之碳及氫組成的部分。烷基可為直鏈烷基、分支鏈烷基、環烷基或其組合,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含有一至三十五個碳原子。在一些實施例中,烷基可包括C 1-10直鏈烷基,諸如甲基(-CH 3)、乙基(-CH 2CH 3)、正丙基(-CH 2CH 2CH 3)、正丁基(-CH 2CH 2CH 2CH 3)、正戊基(-CH 2CH 2CH 2CH 2CH 3)、正己基(-CH 2CH 2CH 2CH 2CH 2CH 3)等;C 3-10分支鏈烷基,諸如C 3H 7(例如異丙基)、C 4H 9(例如分支鏈丁基異構物)、C 5H 11(例如分支鏈戊基異構物)、C 6H 13(例如分支鏈己基異構物)、C 7H 15(例如分支鏈庚基異構物)等;C 3-10環烷基,諸如C 3H 5(例如環丙基)、C 4H 7(例如環丁基異構物,諸如環丁基、甲基環丙基等)、C 5H 9(例如環戊基異構物,諸如環戊基、甲基環丁基、二甲基環丙基等)、C 6H 11(例如環己基異構物)、C 7H 13(例如環庚基異構物)等;C 1-10直鏈烷基;C 1-C 10分支鏈烷基;C 1-C 6直鏈烷基;C 1-C 6分支鏈烷基;C 1-C 4直鏈烷基;C 1-C 4分支鏈烷基;甲基、乙基、1-丙基、2-丙基、正丁基、二級丁基、三級丁基、1-戊基、2-戊基、3-戊基、新戊基、1-己基、2-己基、3-己基、1-庚基、2-庚基、3-庚基、4-庚基、1-辛基、2-辛基、3-辛基或4-辛基及類似物。烷基可為視情況經取代的。
對於視情況經取代之部分,諸如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諸如「視情況經取代之C 1-12烷基」之短語係指可未經取代或可具有1或多個取代基之C 1-12烷基,且不限制任何取代基中之碳原子數目。諸如「C 1-12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之短語係指未經取代之C 1-12烷基,或其中烷基母體或所有取代基均具有1-12個碳原子之經取代之烷基。類似慣例可適用於其他視情況經取代之部分,諸如芳基及雜芳基。
諸如C 1-12H 3-25O 0-2N 0-2F 0-12之實驗式可用於描述視情況經取代之C 1-12烷基化學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他元素S、Si、P、其他鹵素或其他雜原子亦可包括於實驗式中。
本文所述之化合物可具有以下結構性代表中之任一者:
Figure 02_image007
, 式1
Figure 02_image009
式1中穿過C=C鍵之波浪線表示E或Z烯烴,例如式1C及式1T之結構。
Figure 02_image011
對於任何相關結構性代表,諸如式1、1T及1C,Q係—C(=O)—、—C(=S)—或—S(=O) 2—。在一些實施例中,Q係—C(=O)—。在一些實施例中,Q係—C(=S)—。在一些實施例中,Q係—S(=O) 2—。
對於任何相關結構性代表,諸如式1、1C、1T或2,R 1係化學鍵(表示為—);—S(=O) 2—;視情況經取代之C 1-12烴基,包括視情況經取代之C 1-12烷基(諸如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2-12烷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直鏈C 1-12烷基,包括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2-6烷基或直鏈C 1-6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2-3烷基(例如,–CH(CH 3)–、–CH(CH 2CH 3)–、–C(CH 3) 2–)或直鏈C 1-3烷基(例如,–CH 2–、–C 2H 4–、–C 3H 6–)、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直鏈或環狀C 3-6烷基(例如–C 3H 6–、–C 4H 8–、–C 5H 10–、–C 6H 12–、–CH(CH 2CH 3)–、–CH(CH 3)CH 2–、–C(CH 3) 2CH 2–、–CH 2CH(CH 3)CH 2–、–C(CH 3)(CH 2CH 3)–、–CH(CH 2CH 2CH 3)–、–C(CH 2CH 3) 2–、–C(CH 3)(CH 2CH 2CH 3)–、–CH(CH 2CH 2CH 2CH 3)–、–C(CH 3)(CH 2CH 2CH 2CH 3)–、–CH(CH 2CH 2CH 2CH 2CH 3)–、–C(CH 2CH 3)(CH 2CH 2CH 3)–、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等)、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直鏈或環狀C 6-9烷基(例如,–C(CH 3)(CH 2CH 2CH 2CH 3)–、–CH(CH 2CH 2CH 2CH 2CH 3)–、–C(CH 2CH 3)(CH 2CH 2CH 3)–、–C 6H 12–、–C 7H 14–、–C 8H 16–、–C 9H 18–、環己基、環庚基、環辛基、環壬基等)、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直鏈或環狀C 9-12烷基)、C 2-12烯基、C 2-12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3-12碳環、視情況經取代之苄基等;視情況經取代之碳環,包括視情況經取代之C 3-12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3-6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6-9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9-12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3-12環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3-6環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6-9環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9-12環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3-12環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3-6環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6-9環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9-12環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萘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諸如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2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8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9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0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1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2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8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9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0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1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8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9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0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視情況經取代之氧雜環丁烷、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呋喃、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呋喃、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酮、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酮、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酮、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酮、視情況經取代之硫環丁烷、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噻吩、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噻吩、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吩、視情況經取代之氮雜環丁烷、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啶、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啉、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啶、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啶、視情況經取代之㗁唑、視情況經取代之異㗁唑、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唑、視情況經取代之異噻唑、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啶、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啶、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視情況經取代之四唑、視情況經取代之環丁碸。當X係NR 5時,N、R 1及R 5可共同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諸如視情況經取代之嗎啉)。當X係N +R 1R 5時,N、R 5及R 1或N、R 5及R 8可共同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諸如視情況經取代之嗎啉正離子)。
出於本發明之目的,術語「烷基」係指單價基團(諸如–CH 3)、二價基團(諸如–CH 2–)或其他不含雙鍵及三鍵之高價烴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C 1-12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直鏈C 1-12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分支鏈C 2-12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CH 2–、–C 2H 4–、–C 3H 6–、–C 3H 6–、–C 4H 8–、–C 5H 10–、–C 6H 12–、–C 7H 14–、–C 8H 16–或–C 9H 18–。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CH 2–。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C 2H 4–。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C 3H 6–。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C 3H 6–。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C 4H 8–。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C 5H 10–。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C 6H 12–。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C 7H 14–。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C 8H 16–。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C 9H 18–。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直鏈C 1-12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2-12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雜原子取代之分支鏈C 2-12烷基,諸如具有極性取代基之分支鏈C 2-12烷基,包括含有氧之基團(例如-OH、=O、OCH 3等)、含有硫之基團(例如-SH、-SCH 3、SO 2、SO 3 -等)、含有氮之基團(例如胺基,諸如-NH 2、-NHCH 3、-N(CH 3) 2,四級銨鹽,諸如-[N(CH 3) 2] +、-[N(CH 2CH 3)(CH 3)] +、-NO 2、-CN等)、含有氟之基團(例如F、CF 3、CF 2CF 3、CHF 2、CH 2F、CF 2CF 2CF 3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碳環。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環己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苯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苄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在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的一些實施例中,雜環之碳原子(而非雜環之雜原子)係直接附接於X。在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的一些實施例中,雜環之碳原子(而非雜環之雜原子)係直接附接於Y。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雜原子取代之碳環,諸如具有極性取代基之碳環,包括含有氧之基團(例如-OH、=O、OCH 3等)、含有硫之基團(例如-SH、-SCH 3、SO 2、SO 3 -等)、含有氮之基團(例如胺基,諸如-NH 2、-NHCH 3、-N(CH 3) 2,四級銨鹽,諸如-[N(CH 3) 2] +、-[N(CH 2CH 3)(CH 3)] +、-NO 2、-CN等)、含有氟之基團(例如F、CF 3、CF 2CF 3、CHF 2、CH 2F、CF 2CF 2CF 3等)。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雜原子取代之碳環,諸如具有極性取代基之雜環,諸如具有極性取代基之雜環,包括含有氧之基團(例如-OH、=O、OCH 3等)、含有硫之基團(例如-SH、-SCH 3、SO 2、SO 3 -等)、含有氮之基團(例如-NH 2、-NHCH 3、-N(CH 3) 2、-NO 2、-CN等)、含有氟之基團(F、CF 3、CF 2CF 3、CHF 2、CH 2F、CF 2CF 2CF 3等)。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雜原子取代之苄基,諸如具有極性取代基之苄基,包括含有氧之基團(例如-OH、=O、OCH 3等)、含有硫之基團(例如-SH、-SCH 3、SO 2、SO 3 -等)、含有氮之基團(例如-NH 2、-NHCH 3、-N(CH 3) 2、-NO 2、-CN等)、含有氟之基團(F、CF 3、CF 2CF 3、CHF 2、CH 2F、CF 2CF 2CF 3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氧雜環丁烷。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氧雜環丁烷,氧雜環丁烷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呋喃。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呋喃,四氫呋喃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呋喃。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呋喃,二氫呋喃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呋喃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酮。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酮,呋喃酮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四氫哌喃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二氫哌喃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哌喃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酮。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酮,四氫哌喃酮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酮。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酮,二氫哌喃酮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酮。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酮,哌喃酮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硫環丁烷。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硫環丁烷,硫環丁烷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噻吩。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噻吩,四氫噻吩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噻吩。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噻吩,二氫噻吩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吩。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吩,噻吩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氮雜環丁烷。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氮雜環丁烷,氮雜環丁烷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具有視情況經取代之二苯甲基取代基之氮雜環丁烷。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氮雜環丁烷,其具有附接於氮雜環丁烷環之氮原子的視情況經取代之二苯甲基取代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啶。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啶,吡咯啶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啉。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啉,吡咯啉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吡咯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啶。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啶,哌啶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啶。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啶,吡啶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㗁唑。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㗁唑,㗁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異㗁唑。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異㗁唑,異㗁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唑。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唑,噻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異噻唑。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異噻唑,異噻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啶。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啶,吡唑啶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啶。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啶,咪唑啶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吡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咪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唑。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唑,四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環丁碸。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環丁碸,環丁碸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S(=O) 2—。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CH 2–、–CH 2CH(CH 3)CH 2–或氧雜環丁烷,氧雜環丁烷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CH 2–。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CH 2CH(CH 3)CH 2–。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氧雜環丁烷,氧雜環丁烷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X。
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於式1、1C或1T化合物,R 1係—、—CH 2—、視情況經取代之C 3-12烴基或具有直接附接於X之碳原子的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
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於式2化合物,R 1係—、—CH 2—、視情況經取代之C 3-12烴基或具有直接附接於X之碳原子的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
對於任何相關結構性代表,諸如式1、1C、1T、2或3,R 2係H;視情況經取代之C 1-12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烷基,諸如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3-6烷基或直鏈C 1-6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3烷基(例如,–CH(CH 3) 2)或視情況經取代之直鏈C 1-3烷基(例如,–CH 3、–C 2H 5、–C 3H 7)、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直鏈或環狀C 3-6烷基(例如–C 3H 7、–C 4H 9、–C 5H 11、–C 6H 13、–CH(CH 3) 2、–CH(CH 3)(CH 2CH 3)、–C(CH 3) 3、–CH(CH 2CH 3) 2、–CH(CH 3)(CH 2CH 2CH 3)、–C(CH 3) 2(CH 2CH 3)、–CH 2CH 2CH 2CH(CH 3) 2、–CH 2CH(CH 3)CH 2CH 2CH 3、–CH 2CH 2CH(CH 3)CH 2CH 3、–CH(CH 2CH 3)(CH 2CH 2CH 3)、–C(CH 3)(CH 2CH 3) 2、環烷基(包括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等);視情況經取代之碳環,包括視情況經取代之環烷基,諸如視情況經取代之C 3-6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3-6環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3-6環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苯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諸如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2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8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9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0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1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2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8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9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0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1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8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9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0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視情況經取代之氧雜環丁烷、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呋喃、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呋喃、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酮、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酮、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酮、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酮、視情況經取代之硫環丁烷、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噻吩、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噻吩、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吩、視情況經取代之氮雜環丁烷、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啶、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啉、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啶、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啶、視情況經取代之㗁唑、視情況經取代之異㗁唑、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唑、視情況經取代之異噻唑、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啶、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啶、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視情況經取代之四唑、視情況經取代之環丁碸。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H。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C 1-6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分支鏈C 2-6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CH 3、–C 2H 5、–C 3H 7、–C 4H 9、–C 5H 11或–C 6H 13。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CH 3。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C 2H 5。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C 3H 7。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C 4H 9。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C 5H 11。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C 6H 13。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直鏈C 1-6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異丙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異丁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三級丁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經氟基取代之C 1-6烷基,包括C 1-6全氟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經氟基取代之分支鏈C 2-6烷基,諸如分支鏈C 2-6全氟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CF 3、–C 2F 5、–C 3F 7、–C 4F 9、–C 5F 11或–C 6F 13。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CF 3。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C 2F 5。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C 3F 7。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C 4F 9。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C 5F 11。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C 6F 13。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CF 3。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CHF 2。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CH 2F。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CF 2CF 3。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CF 2CF 2CF 3。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經氟基取代之異丙基,包括全氟異丙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經氟基取代之異丁基,包括全氟異丁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經氟基取代之三級丁基,包括全氟三級丁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碳環。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環己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苯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苄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在其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的一些實施例中,雜環之碳原子(而非雜環之雜原子)係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碳環,諸如具有拉電子取代基之碳環,取代基包括醯基(例如,-C(O)R等)、酯(例如,-CO 2R等)、醯胺(例如,-C(O)NR 2等)、醯亞胺(例如,-C(O)NRC(O)R等)、氰基(-CN)、碸(例如,-SO 2R等)、磺醯胺基(例如,-SO 2NR 2)、氟或含氟基團(例如,F、CF 3、CF 2CF 3、CHF 2、CH 2F、CF 2CF 2CF 3等)及/或硝基(-NO 2)。在一些態樣中,R 2係缺電子雜環部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氧雜環丁烷。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氧雜環丁烷,氧雜環丁烷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呋喃。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呋喃,四氫呋喃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呋喃。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呋喃,二氫呋喃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呋喃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酮。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酮,呋喃酮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四氫哌喃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二氫哌喃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哌喃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酮。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酮,四氫哌喃酮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酮。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酮,二氫哌喃酮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酮。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酮,哌喃酮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硫環丁烷。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硫環丁烷,硫環丁烷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噻吩。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噻吩,四氫噻吩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噻吩。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噻吩,二氫噻吩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吩。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吩,噻吩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氮雜環丁烷。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氮雜環丁烷,氮雜環丁烷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具有視情況經取代之二苯甲基取代基之氮雜環丁烷。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氮雜環丁烷,其具有附接於氮雜環丁烷環之氮原子的視情況經取代之二苯甲基取代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啶。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啶,吡咯啶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啉。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啉,吡咯啉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吡咯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啶。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啶,哌啶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啶。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啶,吡啶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㗁唑。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㗁唑,㗁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異㗁唑。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異㗁唑,異㗁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唑。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唑,噻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異噻唑。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異噻唑,異噻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啶。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啶,吡唑啶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啶。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啶,咪唑啶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吡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咪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唑。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唑,四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環丁碸。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環丁碸,環丁碸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Y。
在一些更特定但非限制性形式中,R 2係H、–CH 3、-CH 2CH 3、-CH(CH 3) 2或–C(CH 3) 3。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CH 2CH 3。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CH(CH 3) 2
對於任何相關結構性代表,諸如式3,在一些實施例中,R 2係CH 3或C 3-12烷基,諸如分支鏈C 3烷基(例如,–CH(CH 3) 2)或直鏈C 1-3烷基(例如,–CH 3、–C 2H 5、–C 3H 7)、分支鏈、直鏈或環狀C 3-6烷基(例如–C 3H 7、–C 4H 9、–C 5H 11、–C 6H 13、–CH(CH 3) 2、–CH(CH 3)(CH 2CH 3)、–C(CH 3) 3、–CH(CH 2CH 3) 2、–CH(CH 3)(CH 2CH 2CH 3)、–C(CH 3) 2(CH 2CH 3)、–CH 2CH 2CH 2CH(CH 3) 2、–CH 2CH(CH 3)CH 2CH 2CH 3、–CH 2CH 2CH(CH 3)CH 2CH 3、–CH(CH 2CH 3)(CH 2CH 2CH 3)、–C(CH 3)(CH 2CH 3) 2、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等)。
對於任何相關結構性代表,諸如式1、1C或1T,R 3係H、F、Cl、Br、I、OH、OR A、SH、SR A、NH 2、NHR A、NR AR B、CF 3、CN、羧酸、視情況經取代之羧酸酯或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烷基,諸如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2-6烷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直鏈C 1-6烷基,包括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或直鏈C 1-3烷基(例如–CH 3、–C 2H 5、–C 3H 7)、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直鏈或環狀C 3-6烷基(例如–C 3H 7、–C 4H 9、–C 5H 11、–C 6H 13、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R 3係H。在一些實施例中,R 3係F。在一些實施例中,R 3係Cl。在一些實施例中,R 3係Br。在一些實施例中,R 3係I。在一些實施例中,R 3係OH。在一些實施例中,R 3係OR A。在一些實施例中,R 3係SH。在一些實施例中,R 3係SR A。在一些實施例中,R 3係NH 2。在一些實施例中,R 3係NHR A。在一些實施例中,R 3係NR AR B。在一些實施例中,R 3係CF 3。在一些實施例中,R 3係CN。在一些實施例中,R 3係CO 2H。在一些實施例中,R 3係CO 2R 2。在一些實施例中,R 3係C 1-6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3係分支鏈C 2-6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3係–CH 3、–C 2H 5、–C 3H 7、–C 4H 9、–C 5H 11或–C 6H 13。在一些實施例中,R 3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直鏈C 1-6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3係視情況經雜原子取代之直鏈C 1-6烷基,諸如具有極性取代基之直鏈C 1-6烷基,包括含有氧之基團(例如-OH、=O、OCH 3等)、含有硫之基團(例如-SH、-SCH 3、SO 2、SO 3 -等)、含有氮之基團(例如-NH 2、-NHCH 3、-N(CH 3) 2、-NO 2、-CN等)、含有氟之基團(F、CF 3、CF 2CF 3、CHF 2、CH 2F、CF 2CF 2CF 3等)。在一些實施例中,R 3係視情況經雜原子取代之分支鏈C 3-6烷基,諸如具有極性取代基之分支鏈C 3-6烷基,包括含有氧之基團(例如-OH、=O、OCH 3等)、含有硫之基團(例如-SH、-SCH 3、SO 2、SO 3 -等)、含有氮之基團(例如-NH 2、-NHCH 3、-N(CH 3) 2、-NO 2、-CN等)、含有氟之基團(F、CF 3、CF 2CF 3、CHF 2、CH 2F、CF 2CF 2CF 3等)等。在一些實施例中,R 3係H。
對於任何相關結構性代表,諸如式1、1C或1T,各R 4獨立地係H、F、Cl、Br、I、OH、O -(當R 4附接於位置7處之氮原子時)、OR A、SH、SR A、NH 2、NHR A、NR AR B、CF 3、CN、羧酸(CO 2H)、視情況經取代之羧酸酯(諸如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烷基羧酸酯,諸如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2-6烷基或直鏈C 1-6烷基羧酸酯、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3烷基羧酸酯(例如,–CO 2-C(CH 3) 2)或直鏈C 1-3烷基羧酸酯(例如,–CO 2-CH 3、–CO 2-C 2H 5、–CO 2-C 3H 7)、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直鏈或環狀C 3-6烷基羧酸酯(例如–CO 2-C 3H 7、–CO 2-C 4H 9、–CO 2-C 5H 11、–CO 2-C 6H 13、–CO 2-CH(CH 3) 2、–CO 2-CH(CH 3)(CH 2CH 3)、–CO 2-CH(CH 2CH 3) 2、–CO 2-CH(CH 3)(CH 2CH 2CH 3)、–CO 2-C(CH 3) 2(CH 2CH 2CH 3)、–CO 2-C(CH 3)(CH 2CH 2CH 2CH 3)、–CO 2-CH(CH 2CH 3)(CH 2CH 2CH 3)、–CO 2-環丙基、–CO 2-環丁基、–CO 2-環戊基、–CO 2-環己基等)或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烷基,諸如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2-6烷基或直鏈C 1-6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3烷基(例如,–C(CH 3) 2)或直鏈C 1-3烷基(例如,–CH 3、–C 2H 5、–C 3H 7)、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直鏈或環狀C 3-6烷基(例如–C 3H 7、–C 4H 9、–C 5H 11、–C 6H 13、–CH(CH 3) 2、–CH(CH 3)(CH 2CH 3)、–CH(CH 2CH 3) 2、–CH(CH 3)(CH 2CH 2CH 3)、–C(CH 3) 2(CH 2CH 2CH 3)、–C(CH 3)(CH 2CH 2CH 2CH 3)、–CH(CH 2CH 3)(CH 2CH 2CH 3)、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R 4係H。在一些實施例中,R 4係F。在一些實施例中,R 4係Cl。在一些實施例中,R 4係Br。在一些實施例中,R 4係I。在一些實施例中,R 4係OH。在一些實施例中,R 4係OR A。在一些實施例中,R 4係SH。在一些實施例中,R 4係SR A。在一些實施例中,R 4係NH 2。在一些實施例中,R 4係NHR A。在一些實施例中,R 4係NR AR B。在一些實施例中,R 4係CF 3。在一些實施例中,R 4係CN。在一些實施例中,R 4係CO 2H。在一些實施例中,R 4係CO 2R A。在一些實施例中,R 4係C 1-6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4係分支鏈C 2-6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4係–CH 3、–C 2H 5、–C 3H 7、–C 4H 9、–C 5H 11或–C 6H 13。在一些實施例中,R 4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直鏈C 1-6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4係視情況經雜原子取代之直鏈C 1-6烷基,諸如具有極性取代基之直鏈C 1-6烷基,包括含有氧之基團(例如-OH、=O、OCH 3等)、含有硫之基團(例如-SH、-SCH 3、SO 2、SO 3 -等)、含有氮之基團(例如-NH 2、-NHCH 3、-N(CH 3) 2、-NO 2、-CN等)、含有氟之基團(F、CF 3、CF 2CF 3、CHF 2、CH 2F、CF 2CF 2CF 3等)。在一些實施例中,R 4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2-6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4係視情況經雜原子取代之分支鏈C 2-6烷基,諸如具有極性取代基之分支鏈C 2-6烷基,包括含有氧之基團(例如-OH、=O、OCH 3等)、含有硫之基團(例如-SH、-SCH 3、SO 2、SO 3 -等)、含有氮之基團(例如-NH 2、-NHCH 3、-N(CH 3) 2、-NO 2、-CN等)、含有氟之基團(F、CF 3、CF 2CF 3、CHF 2、CH 2F、CF 2CF 2CF 3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R 4係H。
對於任何相關結構性代表,諸如式1、1C或1T,n係0、1或2。在一些實施例中,n係0。在一些實施例中,n係1。在一些實施例中,n係2。
對於任何相關結構性代表,諸如式1、1C、1T、2或3,X係—、氧原子(O)、硫原子(S)或經取代之氮原子(NR 5或N +R 5R 8)。在一些實施例中,X係—。在一些實施例中,X係O。在一些實施例中,X係NR 5。在一些實施例中,X係N +R 5R 8
在一些實施例中,R 5係H;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烷基,諸如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2-6烷基或直鏈C 1-6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3烷基(例如,–C(CH 3) 2)或直鏈C 1-3烷基(例如,–CH 3、–C 2H 5、–C 3H 7)、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直鏈或環狀C 3-6烷基(例如–C 3H 7、–C 4H 9、–C 5H 11、–C 6H 13、–CH(CH 3) 2、–CH(CH 3)(CH 2CH 3)、–C(CH 3) 3、–CH(CH 2CH 3) 2、–CH(CH 3)(CH 2CH 2CH 3)、–C(CH 3) 2(CH 2CH 3)、–CH 2CH 2CH 2CH(CH 3) 2、–CH 2CH(CH 3)CH 2CH 2CH 3、–CH 2CH 2CH(CH 3)CH 2CH 3、–CH(CH 2CH 3)(CH 2CH 2CH 3)、–C(CH 3)(CH 2CH 3) 2、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等);視情況經取代之碳環,包括視情況經取代之C 3-6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3-6環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3-6環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苯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諸如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2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8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9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0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1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2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8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9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0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1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8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9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0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視情況經取代之氧雜環丁烷、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呋喃、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呋喃、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酮、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酮、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酮、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酮、視情況經取代之硫環丁烷、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噻吩、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噻吩、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吩、視情況經取代之氮雜環丁烷、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啶、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啉、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啶、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啶、視情況經取代之㗁唑、視情況經取代之異㗁唑、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唑、視情況經取代之異噻唑、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啶、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啶、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視情況經取代之四唑、視情況經取代之環丁碸。
在一些實施例中,R 5係H。在一些實施例中,R 5係CH 3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X係經取代之氮原子時,N、R 1及R 5可共同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在一些實施例中,N、R 1及R 5可共同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嗎啉環。在一些實施例中,N、R 1及R 5可共同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啶環。在一些實施例中,N、R 1及R 5可共同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哌𠯤環。
在一些實施例中,R 8係H;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烷基,諸如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2-6烷基或直鏈C 1-6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3烷基(例如,–C(CH 3) 2)或直鏈C 1-3烷基(例如,–CH 3、–C 2H 5、–C 3H 7)、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直鏈或環狀C 3-6烷基(例如–C 3H 7、–C 4H 9、–C 5H 11、–C 6H 13、–CH(CH 3) 2、–CH(CH 3)(CH 2CH 3)、–C(CH 3) 3、–CH(CH 2CH 3) 2、–CH(CH 3)(CH 2CH 2CH 3)、–C(CH 3) 2(CH 2CH 3)、–CH 2CH 2CH 2CH(CH 3) 2、–CH 2CH(CH 3)CH 2CH 2CH 3、–CH 2CH 2CH(CH 3)CH 2CH 3、–CH(CH 2CH 3)(CH 2CH 2CH 3)、–C(CH 3)(CH 2CH 3) 2、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等);視情況經取代之碳環,包括視情況經取代之C 3-6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3-6環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3-6環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苯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諸如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2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8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9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0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1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2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8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9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0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1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8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9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0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視情況經取代之氧雜環丁烷、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呋喃、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呋喃、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酮、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酮、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酮、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酮、視情況經取代之硫環丁烷、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噻吩、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噻吩、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吩、視情況經取代之氮雜環丁烷、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啶、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啉、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啶、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啶、視情況經取代之㗁唑、視情況經取代之異㗁唑、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唑、視情況經取代之異噻唑、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啶、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啶、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視情況經取代之四唑、視情況經取代之環丁碸。
在一些實施例中,R 8係H。在一些實施例中,R 8係CH 3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X係經取代之氮原子時,N、R 5及R 8可共同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在一些實施例中,N、R 5及R 8可共同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嗎啉環。在一些實施例中,N、R 5及R 8可共同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啶環。在一些實施例中,N、R 5及R 8可共同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哌𠯤環。
對於任何相關結構性代表,諸如式1、1C、1T或2,Y係—、—O—、
Figure 02_image013
。在一些實施例中,Y係—。在一些實施例中,Y係—O—。在一些實施例中,Y係
Figure 02_image015
。在一些實施例中,Y係
Figure 02_image017
。在一些實施例中,Y係
Figure 02_image019
在一些實施例中,Y係—或
Figure 02_image021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烷基,Y係O,且R 2係烷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烷基,Y係
Figure 02_image023
,且R 2係烷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Y係—,且R 2係環烷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Y係—,且R 2係芳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Y係—,且R 2係雜芳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烷基,Y係—,且R 2係芳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Y係—,且R 2係環烷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Y係—,且R 2係雜環。
在一些實施例中,R 1係烷基,Y係
Figure 02_image025
,且R 2係烷基。
對於任何相關結構性代表,諸如式1、1C或1T,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烴基,諸如視情況經取代之C 1-12烴基,包括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包括視情況經取代之C 1-12烷基,諸如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2-12烷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直鏈C 1-12烷基,包括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2-6烷基或直鏈C 1-6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2-3烷基(例如,–CH(CH 3)–、–CH(CH 2CH 3)–、–C(CH 3) 2–)或直鏈C 1-3烷基(例如,–CH 2–、–C 2H 4–、–C 3H 6–)、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直鏈或環狀C 3-6烷基(例如–C 3H 6–、–C 4H 8–、–C 5H 10–、–C 6H 12–、–CH(CH 2CH 3)–、–C(CH 3) 2–、–C(CH 3)(CH 2CH 3)–、–CH(CH 2CH 2CH 3)–、–C(CH 2CH 3) 2–、–C(CH 3)(CH 2CH 2CH 3)–、–CH(CH 2CH 2CH 2CH 3)–、–C(CH 3)(CH 2CH 2CH 2CH 3)–、–CH(CH 2CH 2CH 2CH 2CH 3)–、–C(CH 2CH 3)(CH 2CH 2CH 3)–、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等)、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直鏈或環狀C 6-9烷基(例如,–C(CH 3)(CH 2CH 2CH 2CH 3)–、–CH(CH 2CH 2CH 2CH 2CH 3)–、–C(CH 2CH 3)(CH 2CH 2CH 3)–、–C 6H 12–、–C 7H 14–、–C 8H 16–、–C 9H 18–、環己基、環庚基、環辛基、環壬基等)、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直鏈或環狀C 9-12烷基、C 2-12烯基、C 2-12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苄基等;視情況經取代之碳環,包括視情況經取代之C 3-12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3-6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6-9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9-12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3-12環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3-6環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6-9環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9-12環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3-12環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3-6環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6-9環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9-12環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萘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諸如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2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8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9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0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1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2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8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9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0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1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8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9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0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視情況經取代之氧雜環丁烷、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呋喃、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呋喃、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酮、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酮、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酮、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酮、視情況經取代之硫環丁烷、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噻吩、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噻吩、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吩、視情況經取代之氮雜環丁烷、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啶、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啉、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啶、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啶、視情況經取代之㗁唑、視情況經取代之異㗁唑、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唑、視情況經取代之異噻唑、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啶、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啶、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視情況經取代之四唑、視情況經取代之環丁碸。
Z上之潛在取代基包括烷基,諸如C 1-12烷基、C 1-3烷基、C 3-6烷基、C 6-9烷基、C 9-12烷基、CH 3、–C 2H 5、–C 3H 7、–C 4H 9、–C 5H 11、–C 6H 13、–C 7H 15、–C 8H 17、–C 9H 19、–C 10H 21、–C 11H 23、–C 12H 25等;鹵素,諸如F、Cl、Br、I等;OH;-CO 2H;醯基,諸如C 1-12-C(=O)-烷基、C 1-3-C(=O)-烷基、C 3-6-C(=O)-烷基、C 6-9-C(=O)-烷基、C 9-12-C(=O)-烷基、-C(=O)-CH 3、–C(=O)-C 2H 5、–C(=O)-C 3H 7、–C(=O)-C 4H 9、–C(=O)-C 5H 11、–C(=O)-C 6H 13、–C(=O)-C 7H 15、–C(=O)-C 8H 17、–C(=O)-C 9H 19、–C(=O)-C 10H 21、–C(=O)-C 11H 23、–C(=O)-C 12H 25、–C(=O)-苯基等;烷氧基,諸如C 1-12-O-烷基、C 1-3-O-烷基、C 3-6-O-烷基、C 6-9-O-烷基、C 9-12-O-烷基、-OCH 3、–OC 2H 5、–OC 3H 7、–OC 4H 9、–OC 5H 11、–OC 6H 13、–OC 7H 15、–OC 8H 17、–OC 9H 19、–OC 10H 21、–OC 11H 23、–OC 12H 25等;烷基硫,諸如C 1-12-S-烷基、C 1-3-S-烷基、C 3-6-S-烷基、C 6-9-S-烷基、C 9-12-S-烷基、-SCH 3、–SC 2H 5、–SC 3H 7、–SC 4H 9、–SC 5H 11、–SC 6H 13、–SC 7H 15、–SC 8H 17、–SC 9H 19、–SC 10H 21、–SC 11H 23、–SC 12H 25等;硫酯(例如-C(O)SR A、–SC(O)R A等);磷醯基;胺基(例如NR AR B,其中NR AR B可能形成環,或N +R AR BR C,其中R C係H或烴基,且N +R AR BR C可能形成環);醯胺(例如-C(=O)NR AR B,包括其中NR AR B形成環);CN;-NO 2;疊氮基;烯基,諸如C 2-12烯基、C 2-4烯基、C 4-6烯基、C 6-8烯基、C 8-10烯基、C 10-12烯基(例如-CH=CH 2、-CH=CH 2CH 3等);炔基,諸如C 2-12炔基、C 2-4炔基、C 4-6炔基、C 6-8炔基、C 8-10炔基、C 10-12炔基(例如-C≡CH、-C≡C-CH 3等);環烷基,諸如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己基等;雜環基烷基(例如-烷基-雜環);雜芳烷基(例如-烷基-雜芳基);磺醯胺基(例如-SO 2NR AR B、-NR ASO 2R B等);芳基;雜芳基;雜環基;芳烷基(例如-烷基-芳基)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烷基,諸如C 1-12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直鏈C 1-12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分支鏈C 2-12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CH 2–、–C 2H 4–、–C 3H 6–、–C 3H 6–、–C 4H 8–、–C 5H 10–、–C 6H 12–、–C 7H 14–、–C 8H 16–或–C 9H 18–,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直鏈C 1-12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2-12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CH 2–。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碳環。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環己基。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苯基。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苄基。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在其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的一些實施例中,雜環之碳原子(而非雜環之雜原子)係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在一些態樣中,Z係缺電子雜環部分。在一些態樣中,Z係缺電子芳基部分。在一些態樣中,Z係缺電子烷基部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苄基。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苄基,其亞甲基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苯基。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苯基,苯基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氧雜環丁烷。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氧雜環丁烷,氧雜環丁烷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呋喃。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呋喃,四氫呋喃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呋喃。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呋喃,二氫呋喃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呋喃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酮。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酮,呋喃酮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四氫哌喃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二氫哌喃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哌喃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酮。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酮,四氫哌喃酮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酮。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酮,二氫哌喃酮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酮。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酮,哌喃酮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硫環丁烷。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硫環丁烷,硫環丁烷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噻吩。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噻吩,四氫噻吩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噻吩。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噻吩,二氫噻吩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吩。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吩,噻吩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氮雜環丁烷。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氮雜環丁烷,氮雜環丁烷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具有視情況經取代之二苯甲基取代基之氮雜環丁烷。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氮雜環丁烷,其具有附接於氮雜環丁烷環之氮原子的視情況經取代之二苯甲基取代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啶。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啶,吡咯啶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啉。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啉,吡咯啉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吡咯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啶。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啶,哌啶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啶。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啶,吡啶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㗁唑。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㗁唑,㗁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異㗁唑。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異㗁唑,異㗁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唑。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唑,噻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異噻唑。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異噻唑,異噻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啶。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啶,吡唑啶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啶。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啶,咪唑啶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吡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咪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唑。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唑,四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環丁碸。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環丁碸,環丁碸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核心氮雜吲哚環之吲哚氮原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由以下結構中之一者表示:
Figure 02_image027
Figure 02_image029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31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33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35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37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39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41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43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45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47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49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51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53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55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57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59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61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63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65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67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69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71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73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75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77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79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81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83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85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87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
Figure 02_image089
對於任何相關結構性代表,諸如式1、1C或1T,R 6係H;視情況經取代之C 1-12烴基,包括視情況經取代之C 1-12烷基,諸如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2-12烷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直鏈C 1-12烷基,包括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2-6烷基或直鏈C 1-6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3烷基(例如,–C(CH 3) 2)或直鏈C 1-3烷基(例如,–CH 3、–C 2H 5、–C 3H 7)、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直鏈或環狀C 3-6烷基(例如,–C 3H 7、–C 4H 9、–C 5H 11、–C 6H 13、–C(CH 3) 2、–CH(CH 3)(CH 2CH 3)、–CH(CH 2CH 3) 2、–CH(CH 3)(CH 2CH 2CH 3)、–CH(CH 3)(CH 2CH 2CH 2CH 3)、–CH(CH 2CH 3)(CH 2CH 2CH 3)、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等)、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直鏈或環狀C 6-9烷基(例如,–CH(CH 3)(CH 2CH 2CH 2CH 3)、–CH(CH 2CH 3)(CH 2CH 2CH 3)、–C 6H 13、–C 7H 15、–C 8H 17、–C 9H 19、環己基、環庚基、環辛基、環壬基等)、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直鏈或環狀C 9-12烷基、C 2-12烯基、C 2-12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苄基等;視情況經取代之碳環,包括視情況經取代之C 3-12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3-6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6-9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9-12環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3-12環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3-6環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6-9環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9-12環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3-12環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3-6環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6-9環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 9-12環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萘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諸如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氧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硫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氮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2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3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4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8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9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0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1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2個環碳原子及1個環雜原子(N、O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8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9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0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1個環碳原子及2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5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6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7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8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9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具有10個環碳原子及3個環雜原子(N、O及/或S)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雙環雜環、視情況經取代之氧雜環丁烷、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呋喃、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呋喃、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酮、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酮、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酮、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酮、視情況經取代之硫環丁烷、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噻吩、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噻吩、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吩、視情況經取代之氮雜環丁烷、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啶、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啉、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啶、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啶、視情況經取代之㗁唑、視情況經取代之異㗁唑、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唑、視情況經取代之異噻唑、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啶、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啶、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視情況經取代之四唑、視情況經取代之環丁碸。
R 6上之潛在取代基包括烷基,諸如C 1-12烷基、C 1-3烷基、C 3-6烷基、C 6-9烷基、C 9-12烷基、CH 3、–C 2H 5、–C 3H 7、–C 4H 9、–C 5H 11、–C 6H 13、–C 7H 15、–C 8H 17、–C 9H 19、–C 10H 21、–C 11H 23、–C 12H 25等;鹵素,諸如F、Cl、Br、I等;OH;-CO 2H;醯基,諸如C 1-12-C(=O)-烷基、C 1-3-C(=O)-烷基、C 3-6-C(=O)-烷基、C 6-9-C(=O)-烷基、C 9-12-C(=O)-烷基、-C(=O)-CH 3、–C(=O)-C 2H 5、–C(=O)-C 3H 7、–C(=O)-C 4H 9、–C(=O)-C 5H 11、–C(=O)-C 6H 13、–C(=O)-C 7H 15、–C(=O)-C 8H 17、–C(=O)-C 9H 19、–C(=O)-C 10H 21、–C(=O)-C 11H 23、–C(=O)-C 12H 25、–C(=O)-苯基等;烷氧基,諸如C 1-12-O-烷基、C 1-3-O-烷基、C 3-6-O-烷基、C 6-9-O-烷基、C 9-12-O-烷基、-OCH 3、–OC 2H 5、–OC 3H 7、–OC 4H 9、–OC 5H 11、–OC 6H 13、–OC 7H 15、–OC 8H 17、–OC 9H 19、–OC 10H 21、–OC 11H 23、–OC 12H 25等;烷基硫,諸如C 1-12-S-烷基、C 1-3-S-烷基、C 3-6-S-烷基、C 6-9-S-烷基、C 9-12-S-烷基、-SCH 3、–SC 2H 5、–SC 3H 7、–SC 4H 9、–SC 5H 11、–SC 6H 13、–SC 7H 15、–SC 8H 17、–SC 9H 19、–SC 10H 21、–SC 11H 23、–SC 12H 25等;硫酯(例如-C(O)SR A、–SC(O)R A等);磷醯基;胺基(例如NR AR B,其中NR AR B可能形成環,或N +R AR BR C,其中R C係H或烴基,且N +R AR BR C可能形成環);醯胺(例如-C(=O)NR AR B,包括其中NR AR B形成環);CN;-NO 2;疊氮基;烯基,諸如C 2-12烯基、C 2-4烯基、C 4-6烯基、C 6-8烯基、C 8-10烯基、C 10-12烯基(例如-CH=CH 2、-CH=CH 2CH 3等);炔基,諸如C 2-12炔基、C 2-4炔基、C 4-6炔基、C 6-8炔基、C 8-10炔基、C 10-12炔基(例如-C≡CH、-C≡C-CH 3等);環烷基,諸如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己基等;雜環基烷基(例如-烷基-雜環);雜芳烷基(例如-烷基-雜芳基);磺醯胺基(例如-SO 2NR AR B、-NR ASO 2R B等);芳基;雜芳基;雜環基;芳烷基(例如-烷基-芳基)等。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H。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C 1-12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直鏈C 1-12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CH 3、–C 2H 5、–C 3H 7、–C 4H 9、–C 5H 11、–C 6H 13、–C 7H 15、–C 8H 17、–C 9H 19、–C 10H 21、–C 11H 23、–C 12H 25。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直鏈C 1-12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分支鏈C 3-12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3-12烷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碳環,諸如具有拉電子取代基之碳環,取代基包括醯基(例如,-C(O)R等)、酯(例如,-CO 2R等)、醯胺(例如,-C(O)NR 2等)、醯亞胺(例如,-C(O)NRC(O)R等)、氰基(-CN)、碸(例如,-SO 2R等)、磺醯胺基(例如,-SO 2NR 2)、氟或含氟基團(例如,F、CF 3、CF 2CF 3、CHF 2、CH 2F、CF 2CF 2CF 3等)及/或硝基(-NO 2)。在一些態樣中,R 6係缺電子雜環部分。在一些態樣中,R 6係缺電子芳基部分。在一些態樣中,R 6係缺電子烷基部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碳環。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環己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苯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苄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在其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的一些實施例中,雜環之碳原子(而非雜環之雜原子)係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經氟基取代之C 1-6烷基,包括C 1-6全氟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經氟基取代之分支鏈C 2-6烷基,諸如分支鏈C 2-6全氟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CF 3、–C 2F 5、–C 3F 7、–C 4F 9、–C 5F 11或–C 6F 13。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CF 3。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C 2F 5。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C 3F 7。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C 4F 9。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C 5F 11。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C 6F 13。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CF 3。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CHF 2。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CH 2F。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CF 2CF 3。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CF 2CF 2CF 3。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經氟基取代之異丙基,包括全氟異丙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經氟基取代之異丁基,包括全氟異丁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經氟基取代之三級丁基,包括全氟三級丁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CF 3。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CHF 2。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CH 2F。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CF 2CF 3。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CF 2CF 2CF 3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氧雜環丁烷。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氧雜環丁烷,氧雜環丁烷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呋喃。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呋喃,四氫呋喃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呋喃。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呋喃,二氫呋喃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呋喃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酮。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酮,呋喃酮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四氫哌喃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二氫哌喃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哌喃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酮。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酮,四氫哌喃酮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酮。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酮,二氫哌喃酮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酮。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酮,哌喃酮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硫環丁烷。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硫環丁烷,硫環丁烷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噻吩。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噻吩,四氫噻吩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噻吩。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噻吩,二氫噻吩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吩。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吩,噻吩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氮雜環丁烷。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氮雜環丁烷,氮雜環丁烷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具有視情況經取代之二苯甲基取代基之氮雜環丁烷。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氮雜環丁烷,其具有附接於氮雜環丁烷環之氮原子的視情況經取代之二苯甲基取代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啶。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啶,吡咯啶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啉。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啉,吡咯啉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吡咯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啶。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啶,哌啶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啶。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啶,吡啶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㗁唑。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㗁唑,㗁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異㗁唑。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異㗁唑,異㗁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唑。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唑,噻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異噻唑。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異噻唑,異噻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啶。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啶,吡唑啶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啶。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啶,咪唑啶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吡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咪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唑。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唑,四唑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環丁碸。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環丁碸,環丁碸環之碳原子直接附接於Z。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苯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係由以下結構中之一者表示:
Figure 02_image091
Figure 02_image093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095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不為
Figure 02_image097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099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01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03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05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07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09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11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13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15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17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19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21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23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25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27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29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31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33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35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37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39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41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43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45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47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49
。在一些實施例中,R 6
Figure 02_image151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且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Z係—,且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
對於任何相關結構性代表,諸如式1,R 7係H、F、Cl、Br、I、OH、OR A、SH、SR A、NH 2、NHR A、NR AR B、CF 3、CN、羧酸(CO 2H)、視情況經取代之羧酸酯(諸如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烷基羧酸酯,諸如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2-6烷基或直鏈C 1-6烷基羧酸酯、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3烷基羧酸酯(例如,–CO 2-C(CH 3) 2))或直鏈C 1-3烷基羧酸酯(例如,–CO 2-CH 3、–CO 2-C 2H 5、–CO 2-C 3H 7)、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直鏈或環狀C 3-6烷基羧酸酯(例如–CO 2-C 3H 7、–CO 2-C 4H 9、–CO 2-C 5H 11、–CO 2-C 6H 13、–CO 2-CH(CH 3) 2、–CO 2-CH(CH 3)(CH 2CH 3)、–CO 2-CH(CH 2CH 3) 2、–CO 2-CH(CH 3)(CH 2CH 2CH 3)、–CO 2-C(CH 3) 2(CH 2CH 2CH 3)、–CO 2-C(CH 3)(CH 2CH 2CH 2CH 3)、–CO 2-CH(CH 2CH 3)(CH 2CH 2CH 3)、–CO 2-環丙基、–CO 2-環丁基、–CO 2-環戊基、–CO 2-環己基等)或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烷基,諸如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2-6烷基或直鏈C 1-6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3烷基(例如,–C(CH 3) 2)或直鏈C 1-3烷基(例如,–CH 3、–C 2H 5、–C 3H 7)、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直鏈或環狀C 3-6烷基(例如–C 3H 7、–C 4H 9、–C 5H 11、–C 6H 13、–CH(CH 3) 2、–CH(CH 3)(CH 2CH 3)、–CH(CH 2CH 3) 2、–CH(CH 3)(CH 2CH 2CH 3)、–C(CH 3) 2(CH 2CH 2CH 3)、–C(CH 3)(CH 2CH 2CH 2CH 3)、–CH(CH 2CH 3)(CH 2CH 2CH 3)、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R 7係H。在一些實施例中,R 7係F。在一些實施例中,R 7係Cl。在一些實施例中,R 7係Br。在一些實施例中,R 7係I。在一些實施例中,R 7係OH。在一些實施例中,R 7係OR A。在一些實施例中,R 7係SH。在一些實施例中,R 7係SR A。在一些實施例中,R 7係NH 2。在一些實施例中,R 7係NHR A。在一些實施例中,R 7係NR AR B。在一些實施例中,R 7係CF 3。在一些實施例中,R 7係CN。在一些實施例中,R 7係CO 2H。在一些實施例中,R 7係CO 2R A。在一些實施例中,R 7係C 1-6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7係分支鏈C 2-6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7係–CH 3、–C 2H 5、–C 3H 7、–C 4H 9、–C 5H 11或–C 6H 13。在一些實施例中,R 7係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7係視情況經雜原子取代之直鏈C 1-6烷基,諸如具有極性取代基之直鏈C 1-6烷基,包括含有氧之基團(例如-OH、=O、OCH 3等)、含有硫之基團(例如-SH、-SCH 3、SO 2、SO 3 -等)、含有氮之基團(例如-NH 2、-NHCH 3、-N(CH 3) 2、-NO 2、-CN等)、含有氟之基團(F、CF 3、CF 2CF 3、CHF 2、CH 2F、CF 2CF 2CF 3等)。在一些實施例中,R 7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2-6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R 7係視情況經雜原子取代之分支鏈C 2-6烷基,諸如具有極性取代基之分支鏈C 2-6烷基,包括含有氧之基團(例如-OH、=O、OCH 3等)、含有硫之基團(例如-SH、-SCH 3、SO 2、SO 3 -等)、含有氮之基團(例如-NH 2、-NHCH 3、-N(CH 3) 2、-NO 2、-CN等)、含有氟之基團(F、CF 3、CF 2CF 3、CHF 2、CH 2F、CF 2CF 2CF 3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化合物係下文所示之化合物,其中之每一者均可視情況經取代:
Figure 02_image153
Figure 02_image155
Figure 02_image157
Figure 02_image159
Figure 02_image161
在特定態樣中,化合物係
Figure 02_image163
Figure 02_image165
在一些實施例中,化合物不為
Figure 02_image167
本文所述之化合物係用於生髮。舉例而言,可將本文所述之化合物投與至哺乳動物之意欲生長毛髮之區域中的皮膚。
在特定態樣中,本發明提供提高細胞中之乳酸鹽產量的方法,其包含使細胞與本發明之化合物或組合物接觸。
在特定態樣中,本發明提供抑制細胞中之粒線體丙酮酸鹽氧化之方法,其包含使細胞與粒線體丙酮酸鹽氧化(MPO)抑制劑,諸如本發明之化合物接觸。在特定實施例中,MPO抑制劑係粒線體丙酮酸鹽載體(MPC)抑制劑。在特定實施例中,如本文所述,抑制細胞中之粒線體丙酮酸鹽氧化具有提高細胞中之乳酸鹽產量及/或提高細胞中之LDH活性及促進毛髮生長之效果。
在特定態樣中,本發明提供提高細胞中之乳酸鹽產量之方法,其包含使細胞與MPO抑制劑,諸如本發明之化合物接觸。在特定實施例中,MPO抑制劑係粒線體丙酮酸鹽載體(MPC)抑制劑。
在特定態樣中,本發明提供提高細胞中之LDH活性之方法,其包含使細胞與MPO抑制劑,諸如本發明之化合物接觸。在特定實施例中,MPO抑制劑係粒線體丙酮酸鹽載體(MPC)抑制劑。
在特定態樣中,本發明提供提高細胞中之乳酸脫氫酶(LDH)之活性的方法,其包含使細胞與MPO抑制劑,諸如本發明之化合物接觸。在特定實施例中,MPO抑制劑係粒線體丙酮酸鹽載體(MPC)抑制劑。在特定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促進毛髮生長或治療諸如禿頂或脫髮之毛髮生長病況或病症的方法,其包含向患者投與如本文所揭示之化合物或組合物。
在特定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促進毛髮生長或治療諸如禿頂或脫髮之毛髮生長病況或病症的方法,其包含向患者投與MPO抑制劑(例如,局部投與,諸如使用針對局部施用所調配之醫藥組合物),諸如本發明之化合物。在特定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促進毛髮生長或治療諸如禿頂或脫髮之毛髮生長病況或病症的方法,其包含向患者投與MPC抑制劑(例如,局部投與,諸如使用針對局部施用所調配之醫藥組合物),諸如本發明之化合物。在特定實施例中,如本文所述,抑制細胞中之粒線體丙酮酸鹽氧化或粒線體丙酮酸鹽載體具有提高細胞中之乳酸鹽產量及/或提高細胞中之LDH活性及促進毛髮生長之效果。
對於生髮中之用途,本文所述之化合物可與皮膚學上可相容之媒劑或載劑混合,例如使化合物以約0.001-10%或約0.01-2%之量存在。可用於局部皮膚學組合物之媒劑可包含(例如)水溶液,諸如(例如)生理鹽水、油、溶液、軟膏、凝膠、乳霜、噴霧等。在一些實施例中,媒劑可含有諸如乙醇或聚乙二醇之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媒劑亦可含有滲透促進劑例如以促進滲入皮膚,諸如transcutol P。媒劑可進一步含有皮膚學上可相容之防腐劑,諸如(例如)殺藻銨;界面活性劑,如(例如)聚山梨醇酯80;脂質體或聚合物,例如,甲基纖維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啶酮及玻尿酸;此等可用於提高黏度。
在特定態樣中,本發明之化合物係粒線體丙酮酸鹽氧化(MPO)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化合物可抑制粒線體丙酮酸鹽載體(MPC)。在特定實施例中,MPO抑制劑係MPC抑制劑。在一些態樣中,抑制細胞中之MPO具有提高細胞中之乳酸鹽產量及/或提高細胞中之乳酸脫氫酶(LDH)活性及促進毛髮生長之效果。在特定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促進毛髮生長或治療諸如禿頂或脫髮之毛髮生長病況或病症的方法,其包含向患者投與MPO抑制劑(例如,局部投與,諸如使用針對局部施用所調配之醫藥組合物),諸如本發明之化合物。在特定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促進毛髮生長或治療諸如禿頂或脫髮之毛髮生長病況或病症的方法,其包含向患者投與MPC抑制劑(例如,局部投與,諸如使用針對局部施用所調配之醫藥組合物),諸如本發明之化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抑制細胞中之MPO或MPC具有提高細胞中之乳酸鹽產量及/或提高細胞中之LDH活性及促進毛髮生長之效果。
出於本發明之目的,術語「治療(treat/treating)」或類似術語(諸如「調節」)包括治癒、減輕、治療或預防人類或其他動物中之疾病或任何其他會與如根據21 USC 321(g)所定義之「藥物」相關的效果。
在特定態樣中,本發明之化合物可為酯前藥。在其他態樣中,本文所述之化合物可為硫酯或醯胺前藥。在一些實施例中,相對於習知烷基(乙基或甲基)酯,本文中之化合物可顯示較高水解速率(諸如高至少約1.1倍、高至少約1.5倍、高至少約2倍、高至少約5倍、高至少約10倍、高至少約50倍、高至少約100倍、高至少約500倍、高至少約1,000倍、高至少約10,000倍、高約1.1-2倍、高約2-4倍、高約4-6倍、高約6-8倍、高約8-10倍、高約1.1-10倍、高約10-100倍、高約100-1,000倍或高約1,000-10,000倍之速率)。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之化合物可在皮膚均質物分析中實現高含量之水解藥物(羧酸)。
應理解,局部遞送用於皮膚病之活性醫藥成分(API)包含親脂與親水特性之平衡。咸信具有如前藥之親脂性及如相應游離酸API之親水性的化合物可實現到達所需皮膚層目標(例如,毛囊)之目標。皮膚層中之前藥的水解速率可經調整以實現所需結果。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化合物經歷水解以釋放活性游離羧酸。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之化合物以相對於習知前藥(例如,JXL082)有所提高之速率經歷水解以釋放活性游離羧酸。在一些實施例中,水解速率可有助於遞送活性醫藥試劑以增強毛髮生長。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之前藥化合物在人類皮膚均質物中經歷快於諸如JXL082之已知前藥的水解。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前藥所釋放之羧酸(API)的濃度比諸如JXL082之習知前藥所釋放之量高至少約150%至高約20000%。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前藥所釋放之羧酸(API)的濃度比諸如JXL082之習知前藥所釋放之量高至少約150-300%、高約300-500%、高約500-1000%、高約1000-2000%、高約2000-4000%、高約4000-7000%、高約7000-10000%、高約10000-15000%或高約15000-20000%,或約由此等範圍中之任一者所界定之範圍中的任意值。
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化合物可以其游離酸形式促進毛髮生長。
醫藥組合物本發明之化合物可包括於醫藥賦形劑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中。
本文所述之組合物及方法可用於治療有需要之個體。在特定實施例中,個體係哺乳動物,諸如人類或非人類哺乳動物。當投與至諸如人類之動物時,組合物或化合物較佳係以包含例如本文所述之化合物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的醫藥組合物形式投與。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係此項技術中所熟知的,且包括(例如)水溶液,諸如水或生理緩衝鹽水,或其他溶劑或媒劑,諸如二醇、丙三醇、油(諸如橄欖油)或可注射有機酯。在較佳實施例中,當此類醫藥組合物用於人類投與、尤其用於侵入性投與途徑(亦即,避開經由上皮障壁傳輸或擴散之途徑,諸如注射或植入)時,水溶液無熱原質,或實質上無熱原質。可選擇賦形劑(例如)以實現試劑之延遲釋放或選擇性靶向一或多種細胞、組織或器官。醫藥組合物可為單位劑型,諸如錠劑、膠囊(包括分散型膠囊及明膠膠囊)、顆粒、復水用凍乾物、粉末、溶液、糖漿、栓劑、注射劑或類似物。組合物亦可以例如皮膚貼劑之透皮遞送系統形式存在。組合物亦可以諸如乳液、乳霜或軟膏之適用於局部投與的溶液形式存在。
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可含有生理學上可接受之試劑,其例如用於穩定諸如本文所述之化合物的化合物、提高其溶解度或提高其吸收。此類生理學上可接受之試劑包括(例如)碳水化合物,諸如葡萄糖、蔗糖或葡聚糖;抗氧化劑,諸如抗壞血酸或麩胱甘肽;螯合劑;低分子量蛋白質或其他穩定劑或賦形劑。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包括生理學上可接受之試劑)的選擇例如視組合物之投與途徑而定。製劑或醫藥組合物可為自乳化藥物遞送系統或自微乳化藥物遞送系統。醫藥組合物(製劑)亦可為脂質體或其他聚合物基質,例如本文所述之治療性化合物可併入於其中。例如包含磷脂或其他脂質的脂質體係生理學上可接受及可代謝之無毒載劑,其可相對簡單地製備及投與。
短語「醫藥學上可接受」包括應視為適用於由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用於人類及動物之醫藥用途的彼等化合物、材料、組合物及/或劑型。
短語「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包括醫藥學上可接受之材料、組合物或媒劑,諸如液體或固體填充劑、稀釋劑、賦形劑、溶劑或封裝材料。可接受之載劑包括可與調配物之其他成分相容及可用於患者之彼等載劑。一些可用作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的材料之實例包括:(1)糖,諸如乳糖、葡萄糖及蔗糖;(2)澱粉,諸如玉米澱粉及馬鈴薯澱粉;(3)纖維素及其衍生物,諸如羧甲基纖維素鈉、乙基纖維素及醋酸纖維素;(4)粉狀黃蓍膠;(5)麥芽;(6)明膠;(7)滑石;(8)賦形劑,諸如可可脂及栓劑蠟;(9)油,諸如花生油、棉籽油、紅花籽油、芝麻油、橄欖油、玉米油及大豆油;(10)二醇,諸如丙二醇;(11)多元醇,諸如甘油、山梨醇、甘露醇及聚乙二醇;(12)酯,諸如油酸乙酯及月桂酸乙酯;(13)瓊脂;(14)緩衝劑,諸如氫氧化鎂及氫氧化鋁;(15)海藻酸;(16)無熱源質水;(17)等滲鹽水;(18)林格氏溶液(Ringer's solution);(19)乙醇;(20)磷酸鹽緩衝溶液;及(21)其他用於醫藥調配物之無毒可相容物質。
醫藥組合物(製劑)可藉由許多投與途徑中之任一者投與至個體,投與途徑包括(例如)經口(例如,如呈水性或非水性溶液或懸浮液形式之浸漬液、錠劑、膠囊(包括分散型膠囊及明膠膠囊)、丸劑、粉劑、顆粒、糊劑,其用於施用至舌頭);經由口腔黏膜吸收(例如,舌下);皮下;透皮(例如呈施用於皮膚之貼劑形式);及局部(例如,呈施用於皮膚之乳霜、軟膏或噴霧形式)。化合物亦可經調配用於吸入。在特定實施例中,化合物可簡單地溶解或懸浮於無菌水中。合適投與途徑及適用於其之組合物的細節可見於例如美國專利第6,110,973號、第5,763,493號、第5,731,000號、第5,541,231號、第5,427,798號、第5,358,970號及第4,172,896號以及其中所引述之專利中。
調配物可通常以單位劑型存在且可藉由任何合適方法製備。可與載劑材料組合以製造單一劑型之活性成分的量可視所治療之主體、特定投與模式而變。可與載劑材料組合以製造單一劑型之活性成分的量一般應係產生治療效果之化合物的量。通常,以100%計,此量應在約1-99%之活性成分範圍內,例如約5-70%、約1-10%、約10-30%、約30-50%、約50-70%、約70-99%等。
製備此等調配物或組合物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使活性化合物,諸如本文所述之化合物與載劑及視情況存在之一或多種附屬成分結合。一般而言,調配物係藉由以下製備:使本文所述之化合物與液體載劑或精細固體載劑或二者均勻且緊密結合,且隨後視需要使產物定型。
適用於經口投與之本文所述之調配物可呈以下形式:膠囊(包括分散型膠囊及明膠膠囊)、扁囊劑、丸劑、錠劑、口含錠(使用有味道之基底,通常係蔗糖及阿拉伯膠或黃蓍膠)、凍乾物、粉劑、顆粒,或呈溶液或懸浮液於水性或非水性液體中之形式,或呈油於水中或水於油中之液體乳劑形式,或呈酏劑或糖漿形式,或呈丸粒形式(使用惰性基底,諸如明膠及甘油或者蔗糖及阿拉伯膠)及/或呈漱口水及類似物形式,每一者均含有預定量之本文所述之化合物作為活性成分。組合物或化合物亦可以丸劑、舐劑或糊劑之形式投與。
為製備用於經口投與之固體劑型(膠囊(包括分散型膠囊及明膠膠囊)、錠劑、丸劑、糖錠、粉劑、顆粒及類似物),將活性成份與一或多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諸如檸檬酸鈉或磷酸二鈣)及/或以下中之任一者混合:(1)填充劑或增量劑,諸如澱粉、乳糖、蔗糖、葡萄糖、甘露醇及/或矽酸;(2)黏合劑,諸如(例如)羧甲基纖維素、海藻酸鹽、明膠、聚乙烯吡咯啶酮、蔗糖及/或阿拉伯膠;(3)保濕劑,諸如丙三醇;(4)崩解劑,諸如瓊脂-瓊脂、碳酸鈣、馬鈴薯或木薯澱粉、海藻酸、特定矽酸鹽及碳酸鈉;(5)溶解阻滯劑,諸如石蠟;(6)吸收促進劑,諸如季銨化合物;(7)濕潤劑,諸如(例如)鯨蠟醇及單硬脂酸甘油酯;(8)吸收劑,諸如高嶺土及膨潤土;(9)潤滑劑,諸如滑石、硬脂酸鈣、硬脂酸鎂、固體聚乙二醇、月桂基硫酸鈉及其混合物;(10)複合劑,諸如經改性及未經改性之環糊精;及(11)著色劑。在膠囊(包括分散型膠囊及明膠膠囊)、錠劑及丸劑之情況下,醫藥組合物亦可包含緩衝劑。亦可使用諸如乳糖(lactose/milk sugar)以及高分子量聚乙二醇及類似物之賦形劑將相似類型之固體組合物用作軟填充及硬填充明膠膠囊中之填充劑。
錠劑可藉由視情況與一或多種附屬成分一起壓縮或模製來製造。壓縮錠劑可使用黏合劑(例如,明膠或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潤滑劑、惰性稀釋劑、防腐劑、崩解劑(例如,甘醇酸澱粉鈉或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表面活性試劑或分散劑來製備。模製錠劑可藉由在合適機器中模製經惰性液體稀釋劑濕潤之粉狀化合物之混合物來製造。
醫藥組合物之錠劑及其他固體劑型(諸如糖錠、膠囊(包括分散型膠囊及明膠膠囊)、丸劑及顆粒)可視情況刻痕或製備具有包衣及殼層,諸如腸溶包衣及醫藥調配技術中熟知的其他包衣。其亦可經調配以便使用例如不同比例之(例如)羥丙基甲基纖維素以提供所需釋放模式、其他聚合物基質、脂質體及/或微球以緩慢釋放或可控釋放其中之活性成分。其可藉由例如經由細菌滯留過濾器過濾或藉由併入滅菌劑來滅菌,滅菌劑係呈臨用前可溶解於無菌水或一些其他無菌可注射介質中之無菌固體組合物形式。此等組成物亦可視情況含有遮光劑且可為視情況以延遲方式僅僅或優先將活性成分釋放於胃腸道之特定部分中之組成物。可使用之包埋組合物之實例包括聚合物質及蠟。活性成分亦可在適當時與一或多種上述賦形劑共同呈微封裝之形式。
適用於經口投與之液體劑型包括醫藥學上可接受之乳劑、用於復水之凍乾物、微乳劑、溶液、懸浮液、糖漿及酏劑。除了活性成分之外,液體劑型可含有此項技術中常用之惰性稀釋劑,諸如(例如)水或其他溶劑、環糊精及其衍生物、增溶劑及乳化劑,諸如乙醇、異丙醇、碳酸乙酯、乙酸乙酯、苯甲醇、苯甲酸苯甲酯、丙二醇、1,3-丁二醇、油(特定而言,棉籽油、花生油、玉米油、胚芽油、橄欖油、蓖麻油及芝麻油)、丙三醇、四氫呋喃醇、聚乙二醇以及山梨聚糖之脂肪酸酯及其混合物。
除惰性稀釋劑外,經口組合物亦可包括佐劑,諸如潤濕劑、乳化劑及懸浮劑、甜味劑、調味劑、著色劑、芳香劑及防腐劑。
除活性化合物外,懸浮液可含有懸浮劑,例如,乙氧基化異硬脂基醇、聚氧乙烯山梨醇及山梨聚糖酯、微晶纖維素、偏氫氧化鋁、膨潤土、瓊脂-瓊脂及黃蓍膠及其混合物。
用於局部或透皮投與之劑型包括粉劑、噴霧、軟膏、糊劑、乳霜、乳液、凝膠、溶液、貼劑及吸入劑。活性化合物可在無菌條件下與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且與可能需要之任何防腐劑、緩衝劑或推進劑混合。
除活性化合物外,軟膏、糊劑、乳霜及凝膠可含有賦形劑,諸如動物及植物脂肪、油、蠟、石蠟、澱粉、黃蓍膠、纖維素衍生物、聚乙二醇、聚矽氧、膨潤土、矽酸、滑石及氧化鋅或其混合物。
除活性化合物外,粉劑及噴霧可含有賦形劑,諸如乳糖、滑石、矽酸、氫氧化鋁、矽酸鈣及聚醯胺粉末或此等物質之混合物。噴霧可另外含有慣用推進劑,諸如氯氟烴及揮發性未經取代之烴,諸如丁烷及丙烷。
透皮貼劑具有進一步優勢,即將本文所述之化合物受控遞送至身體。此類劑型可藉由將活性化合物溶解或分散於適當介質中來製備。亦可使用吸收強化劑來增加化合物之透皮量。此流動之速率可藉由提供速率控制膜或使化合物分散於聚合物基質或凝膠中來控制。
短語「非經腸投與」及「以非經腸方式投與」包括不同於腸內及局部投與之投與模式,通常藉由注射投與,且包括(但不限於)靜脈內、肌內、動脈內、鞘內、囊內、眶內、心內、皮內、腹膜內、經氣管、皮下、表皮下、關節內、囊下、蛛網膜下、脊椎內及胸骨內注射及輸液。適合於非經腸投與之醫藥組合物包含一或多種活性化合物以及一或多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無菌等滲水性或非水性溶液、分散液、懸浮液或乳液或可在臨用前復水成為無菌可注射溶液或分散液之無菌粉末,其可含有抗氧化劑、緩衝劑、抑菌劑、溶質(其用預期接受者之血液使調配物等滲)或懸浮劑或增稠劑。
可在本文中所述之醫藥組合物中使用的合適水性及非水性載劑之實例包括水、乙醇、多元醇(諸如丙三醇、丙二醇、聚乙二醇及類似物)及其合適混合物、植物油(諸如橄欖油)及可注射有機酯(諸如油酸乙酯)。合適流動性可例如藉由使用諸如卵磷脂之包衣材料、藉由在分散劑之情況下保持所需粒徑及藉由使用界面活性劑來保持。
此等組成物亦可含有佐劑,諸如防腐劑、濕潤劑、乳化劑及分散劑。可藉由包括各種抗菌及抗真菌劑,例如對羥苯甲酸酯、氯丁醇、苯酚山梨酸及類似物來確保預防微生物作用。亦可需要包括等滲劑於組合物中,諸如糖、氯化鈉及類似物。此外,可注射醫藥形式之延長吸收可藉由包括延遲吸收之藥劑(諸如單硬脂酸鋁及明膠)來達成。
劑量水平可視各種因素而定,包括所用特定化合物或化合物之組合或其酯、鹽或醯胺的活性,投與途徑,投與時間,所用特定化合物之排出率,治療持續時間,與所用特定化合物組合使用之其他藥物、化合物及/或材料,所治療之患者的年齡、性別、體重、病況、綜合健康及先前病史,及醫療技術中所熟知的類似因素。
需要時,活性化合物之有效日劑量可視情況以單位劑型在全天內以適當時間間隔分開投與之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六個或更多個子劑量之形式投與。在本文所述之特定實施例中,活性化合物可每日投與兩次或三次。在較佳實施例中,活性化合物將每日投與一次。
接受此治療之患者係任何有需要之動物,包括靈長類,尤其人類;及其他哺乳動物,諸如馬、家牛、豬、綿羊、貓及狗;家禽;及一般寵物。
在特定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化合物可單獨使用或與另一類型之治療劑共同投與。
濕潤劑、乳化劑及潤滑劑(諸如月桂基硫酸鈉及硬脂酸鎂)以及著色劑、脫模劑、包衣劑、甜味劑、調味劑及芳香劑、防腐劑及抗氧化劑亦可存在於組合物中。
醫藥學上可接受之抗氧化劑的實例包括:(1)水溶性抗氧化劑,諸如抗壞血酸、鹽酸半胱胺酸、硫酸氫鈉、偏二硫酸鈉、亞硫酸鈉及類似物;(2)油溶性抗氧化劑,諸如棕櫚酸抗壞血酸酯、丁基化羥基苯甲醚(BHA)、丁基化羥基甲苯(BHT)、卵磷脂、沒食子酸丙酯、α-生育酚及類似物;及(3)金屬-螯合劑,諸如檸檬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山梨醇、酒石酸、磷酸及類似物。
除非本文中另外定義,否則本申請案中所用之科學及科技術語應具有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通常所理解之含義。一般而言,與本文所述之化學、細胞及組織培養、分子生物學、細胞及癌症生物學、神經生物學、神經化學、病毒學、免疫學、微生物學、藥理學、遺傳學及蛋白質及核酸化學結合使用之命名法及其技術係此項技術中所熟知及普遍使用者。
除非另外指示,否則本發明之方法及技術通常根據此項技術中熟知之習知方法且如本說明書通篇所引用及論述之各種一般及更特定參考案中所描述來進行。參見例如「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 McGraw-Hill Medical, New York, N.Y. (2000);Motulsky, 「Intuitive Biostatis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5);Lodish等人, 「Molecular Cell Biology, 第4版」, W. H. Freeman & Co., New York (2000);Griffiths等人, 「Introduction to Genetic Analysis, 第7版」, W. H. Freeman & Co., N.Y. (1999);及Gilbert等人, 「Developmental Biology, 第6版」, Sinauer Associates, Inc., Sunderland, MA (2000)。
除非本文中另外定義,否則本文所用之化學術語係根據此項技術中之習知用法使用,如由「The McGraw-Hill Dictionary of Chemical Terms」, Parker S.編, McGraw-Hill, San Francisco, C.A. (1985)所例示。
本申請案中所提及之所有上述及任何其他公開案、專利及公開專利申請案特定而言係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在衝突之情況下,將以本說明書(包括其特定定義)為主。
「治療有效量」或「治療有效劑量」之藥物或試劑係當投與至個體時,將具有預期治療效果之一定量的藥物或試劑。完全治療效果在投與一個劑量時未必會發生,且可能僅在投與一系列劑量之後發生。因此,可在一或多次投與中投與治療有效量。
本文所提及之所有公開案及專利均以其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其引用的程度就如同已特定及個別地將各個別公開案或專利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一般。在衝突之情況下,以本申請案(包括本文中之任何定義)為準。
實例 實例 1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醯胺(PP1)
Figure 02_image169
在0℃下,向1 H-吡咯并[2,3- b]吡啶(1當量,3 mmol,354.4 mg)於無水DMF (6 mL)中之溶液中添加溴化3,5-雙(三氟甲基)苄基(1.2當量,3.6 mmol,660 µL)及KOH (1.2當量,3.6 mmol,201.9 mg)。反應混合物係在21℃下攪拌2小時。在如TLC顯示之反應完成後,將水(18 mL)添加至反應小瓶中。反應混合物係藉由二氯甲烷(45 mL × 3)萃取。合併之有機層係經硫酸鈉乾燥且濃縮。剩餘物係藉由急驟管柱層析法(己烷/EtOAc = 12:1)純化以提供所需產物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產率:75%,774.5 mg)。
在0℃下於氬氣下,將POCl 3(1當量,1 mmol,93 µL)逐滴添加至DMF (2 mL)中。在攪拌混合物10分鐘後,在攪拌下緩慢添加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1當量,1 mmol,344 mg)於DMF (2 mL)中之溶液。將混合物保持在21℃下隔夜。反應物係藉由在0℃下添加水(5 mL)淬滅,隨後用二氯甲烷(10 mL × 3)萃取。合併之有機層係經硫酸鈉乾燥且濃縮。剩餘物係藉由急驟管柱層析法(己烷/EtOAc = 4:1)純化以提供所需產物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甲醛(產率89%,332.9 mg)。
向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b]吡啶-3-甲醛(1當量,0.081 mmol,30.0 mg)於乙醇(0.8 mL)中之溶液中添加2-氰基乙醯胺(1.3當量,0.10 mmol,8.8 mg)及L-脯胺酸(40 mol%,0.0322 mmol,3.7 mg)。反應物係在21℃下攪拌12小時,且黃色固體逐漸沈澱。反應完成後,將冰冷水(0.8 mL)添加至反應小瓶中。固體係藉由布氏漏斗(Büchner funnel)過濾分離,且用水(0.8 mL × 3)洗滌,且乾燥以提供所需產物PP1 (產率91%,32.2 mg)。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58 (d, J =0.7 Hz, 1H), 8.50 (s, 1H), 8.47 (dd, J= 4.7, 1.5 Hz, 1H), 8.24 (dd, J= 7.9, 1.5 Hz, 1H), 7.83 (s, 1H), 7.77 (s, 2H), 7.33 (dd, J= 8.0, 4.7 Hz, 1H), 6.14 (br s, 1H), 5.69 (s, 2H), 5.61 (br s, 1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2.6, 147.6, 145.7, 144.2, 138.5, 132.5 (q, 2 J C-F= 33.7 Hz, 2C), 132.0, 127.9, 127.9 (d, 3 J C-F= 2.2 Hz), 122.9 (q, 1 J C-F= 272.9 Hz, 2C), 122.4 (p, 3 J C-F= 2.2 Hz, 2C), 120.2, 119.0, 118.7, 109.5, 97.1, 48.2。
以下化合物係藉由與針對PP1所述類似之途徑合成:PP2、PP3、PP4。
實例 2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 N-甲基丙烯醯胺(PP2)
Figure 02_image171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56 (s, 1H), 8.46 (dd, J= 4.6, 1.4 Hz, 1H), 8.45 (s, 1H), 8.24 (dd, J= 7.9, 1.4 Hz, 1H), 7.82 (s, 1H), 7.76 (s, 2H), 7.32 (ddd, J = 7.8, 4.7, 1.6 Hz, 1H), 6.20 (m, 1H), 5.68 (s, 2H), 3.01 (dd, J= 4.9, 1.5 Hz, 3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1.6, 147.6, 145.5, 142.9, 138.6, 132.4 (q, 2 J C-F= 33.7 Hz, 2C), 131.5, 128.0, 127.8 (d, 3 J C-F= 2.6 Hz), 123.0 (q, 1 J C-F= 272.8 Hz, 2C), 122.4 (p, 3 J C-F= 3.9 Hz, 2C), 120.2, 118.8, 118.7, 109.5, 98.3, 48.2, 27.2。
實例 3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 N, N-二甲基丙烯醯胺(PP3)
Figure 02_image173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52 (s, 1H), 8.45 (dd, J= 4.7, 1.5 Hz, 1H), 8.22 (d, J= 0.3 Hz, 1H), 8.14 (dd, J= 8.0, 1.5 Hz, 1H), 7.82 (s, 1H), 7.75 (s, 2H), 7.30 (dd, J= 8.0, 4.7 Hz, 1H), 5.68 (s, 2H), 3.25 (br s, 3H), 3.10 (br s, 3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4.3, 147.4, 145.4, 143.8, 138.8, 132.3 (q, 2 J C-F= 33.6 Hz, 2C), 130.9, 127.8 (d, 3 J C-F= 3.4 Hz), 127.6, 123.0 (q, 1 J C-F= 273.0 Hz, 2C), 122.3 (p, 3 J C-F= 3.7 Hz, 2C), 120.2, 118.6, 118.1, 109.6, 100.1, 48.1, 39.3, 36.9。
實例 4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嗎啉-4-羰基)丙烯腈(PP4)
Figure 02_image175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51 (s, 1H), 8.46 (dd, J= 4.7, 1.5 Hz, 1H), 8.23 (s, 1H), 8.15 (dd, J= 7.9, 1.5 Hz, 1H), 7.82 (s, 1H), 7.75 (s, 2H), 7.31 (dd, J= 8.0, 4.7 Hz, 1H), 5.68 (s, 2H), 3.75-3.77 (m, 8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3.6, 147.4, 145.5, 144.5, 138.7, 132.4 (q, 2 J C-F= 33.6 Hz, 2C), 131.2, 127.8 (d, 3 J C-F= 2.5 Hz), 127.6, 123.0 (q, 1 J C-F= 273.0 Hz, 2C), 122.3 (p, 3 J C-F= 3.8 Hz, 2C), 120.1, 118.7, 118.2, 109.6, 99.2, 66.7 (4C), 48.1。
實例 5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4-氟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PP8)
Figure 02_image177
在0℃下,向4-氟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1.0當量,4 mmol,544.5 mg)於無水DMF (8 mL)中之溶液中添加溴化3,5-雙(三氟甲基)苄基(1.2當量,4.8 mmol,880 µL)及KOH (1.2當量,4.8 mmol,269.3 mg)。反應混合物係在21℃下攪拌2小時。在如TLC顯示之反應完成後,將水(24 mL)添加至反應小瓶中。反應混合物係藉由二氯甲烷(60 mL × 3)萃取。合併之有機層係經硫酸鈉乾燥且濃縮。剩餘物係藉由急驟管柱層析法(己烷/EtOAc = 12:1)純化以提供所需產物1-(3,5-雙(三氟甲基)苄基)-4-氟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產率:78%,1132.0 mg)。
在0℃下於氬氣下,將POCl 3(1.0當量,1.38 mmol,128.6 µL)逐滴添加至DMF (2.8 mL)中。在攪拌混合物10分鐘後,在攪拌下緩慢添加1-(3,5-雙(三氟甲基)苄基)-4-氟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1.0當量,1.38 mmol,500 mg)於DMF (2.8 mL)中之溶液。將混合物保持在21℃下隔夜。反應物係藉由在0℃下添加水(6.9 mL)淬滅,隨後用二氯甲烷(13.8 mL × 3)萃取。合併之有機層係經硫酸鈉乾燥且濃縮。剩餘物係藉由急驟管柱層析法(己烷/EtOAc = 4:1)純化以提供所需產物1-(3,5-雙(三氟甲基)苄基)-4-氟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甲醛(產率60%,325.4 mg)。
向1-(3,5-雙(三氟甲基)苄基)-4-氟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甲醛(1.0當量,0.256 mmol,100.0 mg)於乙醇(1.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2-氰基乙酸三級丁酯(1.3當量,0.333 mmol,41.9 µL)及L-脯胺酸(40 mol%,0.1 mmol,23.0 mg)。反應物係在21℃下攪拌12小時,且黃色固體逐漸沈澱。反應完成後,將冰冷水(1.0 mL)添加至反應小瓶中。固體係藉由布氏漏斗過濾分離,且用水(1.0 mL × 3)洗滌,且在真空下蒸發溶劑。粉末係溶解於氯仿中,且進行管柱層析(己烷/EtOAc = 5:1)以提供所需產物(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4-氟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三級丁酯(產率91%,120.1 mg)。
向(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4-氟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三級丁酯(1.0當量,0.1 mmol,51.3 mg)於EtOH (1 mL)中之溶液中添加12.0 M HCl水溶液(120當量,12.0 mmol,1.0 mL)。反應混合物係在21℃下攪拌12小時。在如TLC所示之反應完成後,在真空下蒸發反應溶劑。固體係經1 mL之溶劑混合物(己烷/EtOAc = 5:1)洗滌5至10次,且藉由TLC監測直至所有非極性雜質消失。最終,產物係在真空下乾燥,產生所需產物PP8 (產率78%,35.5 mg)。
1H NMR (500 MHz, DMSO- d 6) δ 13.64 (br s, 1H), 8.91 (s, 1H), 8.42-8.45 (m, 2H), 8.13 (s, 2H), 8.05 (s, 1H), 7.28 (dd, J= 10.8, 5.5 Hz, 1H), 5.86 (s, 2H)。
13C NMR (125 MHz, DMSO- d 6) δ 164.2, 163.0 (d, 1 J C-F= 262.6 Hz), 150.7 (d, 3 J C-F= 10.6 Hz), 147.6 (d, 3 J C-F= 7.1 Hz), 146.0 (d, 3 J C-F= 3.7 Hz), 140.3, 134.2, 130.9 (q, 2 J C-F= 32.9 Hz, 2C), 129.5 (d, 3 J C-F= 3.8 Hz), 123.6 (q, 1 J C-F= 272.8 Hz, 2C), 122.4 (p, 3 J C-F= 3.7 Hz, 2C), 117.6, 108.9 (d, 2 J C-F= 14.8 Hz), 106.7 (d, 4 J C-F= 2.7 Hz), 106.3 (d, 2 J C-F= 15.4 Hz), 98.4, 48.3。
以下化合物係藉由與針對PP8所述類似之途徑合成:PP5、PP6、PP7、PP9、PP10、PP11、PP12、PP13、PP14、PP15、PP16、PP17、PP18、PP19、PP20、PP21、PP22、PP23、PP24、PP25、PP26、PP27、PP28、PP29及PP30。
實例 6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甲酯(PP5)
Figure 02_image179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64 (s, 1H), 8.51 (d, J= 0.5 Hz, 1H), 8.47 (dd, J= 4.7, 1.4 Hz, 1H), 8.21 (dd, J= 8.0, 1.5 Hz, 1H), 7.82 (s, 1H), 7.77 (s, 2H), 7.34 (dd, J= 8.0, 4.7 Hz, 1H), 5.68 (s, 2H), 3.92 (s, 3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3.7, 147.6, 145.7, 145.2, 138.4, 132.9, 132.4 (q, 2 J C-F= 33.7 Hz, 2C), 127.9 (d, 3 J C-F= 3.8 Hz), 127.7, 123.0 (q, 1 J C-F= 272.9 Hz, 2C), 122.4 (p, 3 J C-F= 3.9 Hz, 2C), 120.3, 119.1, 117.5, 109.3, 96.5, 53.1, 48.3。
實例 7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4-氟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PP6)
Figure 02_image181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68 (s, 1H), 8.67 (s, 1H), 8.39 (dd, J= 7.4, 5.5 Hz, 1H), 7.83 (s, 1H), 7.77 (s, 2H), 7.03 (dd, J= 10.1, 5.4 Hz, 1H), 5.67 (s, 2H), 4.37 (q, J= 7.1 Hz, 2H), 1.39 (t, J= 7.1 Hz, 3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3.3 (d, 1 J C-F= 266.0 Hz), 162.8, 150.4 (d, 3 J C-F= 10.6 Hz), 147.3 (d, 3 J C-F= 6.9 Hz), 146.3 (d, 3 J C-F= 4.1 Hz), 138.1, 132.5 (q, 2J C-F= 33.6 Hz, 2C), 132.2 (d, 4 J C-F= 0.9 Hz), 127.9 (d, 3 J C-F= 3.8 Hz), 122.9 (q, 1 J C-F= 273.0 Hz, 2C), 122.5 (p, 3 J C-F= 3.8 Hz, 2C), 117.4, 109.2 (d, 2 J C-F= 15.1 Hz), 108.1 (d, 4 J C-F= 2.9 Hz), 106.1 (d, 2 J C-F= 15.5 Hz), 98.3, 62.4, 48.7, 14.2。
實例 8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4-氟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甲酯(PP7)
Figure 02_image183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68 (s, 1H), 8.67 (s, 1H), 8.40 (dd, J= 7.4, 5.4 Hz, 1H), 7.83 (s, 1H), 7.77 (s, 2H), 7.04 (dd, J= 10.1, 5.4 Hz, 1H), 5.67 (s, 2H), 3.92 (s, 3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3.3 (d, 1 J C-F= 266.0 Hz), 163.3, 150.4 (d, 3 J C-F= 10.7 Hz), 147.3 (d, 3 J C-F= 7.0 Hz), 146.6 (d, 3 J C-F= 4.0 Hz), 138.1, 132.5 (q, 2 J C-F= 33.8 Hz, 2C), 132.3 (d, 4 J C-F= 1.6 Hz), 127.9 (d, 3 J C-F= 3.8 Hz), 122.9 (q, 1 J C-F= 272.9 Hz, 2C), 122.6 (p, 3 J C-F= 3.8 Hz, 2C), 117.4, 109.2 (d, 2 J C-F= 15.2 Hz), 108.1 (d, 4 J C-F= 2.8 Hz), 106.1 (d, 2 J C-F= 15.6 Hz), 97.8, 53.1, 48.7。
實例 9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丙酯(PP9)
Figure 02_image185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64 (s, 1H), 8.50 (d, J= 0.7 Hz, 1H), 8.47 (dd, J= 4.7, 1.5 Hz, 1H), 8.22 (dd, J= 8.0, 1.5 Hz, 1H), 7.82 (s, 1H), 7.77 (s, 2H), 7.34 (dd, J= 8.0, 4.7 Hz, 1H), 5.71 (s, 2H), 4.27 (t, J= 6.7 Hz, 2H), 1.79 (heptet, J= 7.3 Hz, 2H), 1.02 (t, J= 7.4 Hz, 3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3.4, 147.5, 145.6, 145.0, 138.6, 132.9, 132.5 (q, 2 J C-F= 33.7 Hz, 2C), 128.0 (2C), 123.1 (q, 1 J C-F= 272.9 Hz, 2C), 122.6 (p, 3 J C-F= 3.7 Hz, 2C), 120.6, 119.1, 117.6, 109.5, 97.4, 67.9, 48.5, 22.2, 10.5。
實例 10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異丙酯(PP10)
Figure 02_image187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63 (s, 1H), 8.48 (s, 1H), 8.47 (dd, J= 4.7, 1.5 Hz, 1H), 8.21 (dd, J= 7.9, 1.5 Hz, 1H), 7.82 (s, 1H), 7.76 (s, 2H), 7.33 (dd, J= 8.0, 4.7 Hz, 1H), 5.70 (s, 2H), 5.20 (hept, J= 6.3 Hz, 1H), 1.37 (d, J= 6.3 Hz, 6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2.7, 147.4, 145.5, 144.7, 138.5, 132.6, 132.4 (q, 2 J C-F= 33.7 Hz, 2C), 127.8 (d, 3 J C-F= 4.1 Hz), 127.8, 122.9 (q, 1 J C-F= 272.9 Hz, 2C), 122.4 (p, 3 J C-F= 3.9 Hz, 2C), 120.4, 118.9, 117.5, 109.4, 97.7, 70.2, 48.3, 21.8 (2C)。
實例 11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丁酯(PP11)
Figure 02_image189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64 (s, 1H), 8.50 (s, 1H), 8.47 (dd, J= 4.7, 1.5 Hz, 1H), 8.22 (dd, J= 7.9, 1.5 Hz, 1H), 7.82 (s, 1H), 7.77 (s, 2H), 7.34 (dd, J= 8.0, 4.7 Hz, 1H), 5.70 (s, 2H), 4.32 (t, J= 6.7 Hz, 2H), 1.72-1.77 (m, 2H), 1.47 (heptet, J= 7.4 Hz, 2H), 0.98 (t, J= 7.4 Hz, 3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3.3, 147.4, 145.5, 144.8, 138.4, 132.7, 132.4 (q, 2 J C-F= 33.6 Hz, 2C), 127.9, 127.8, 122.9 (q, 1 J C-F= 273.0 Hz, 2C), 122.4 (p, 3 J C-F= 3.9 Hz, 2C), 120.4, 118.9, 117.5, 109.4, 97.2, 66.1, 48.4, 30.6, 19.1, 13.7。
實例 12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異丁酯(PP12)
Figure 02_image191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64 (s, 1H), 8.50 (s, 1H), 8.47 (dd, J= 4.7, 1.5 Hz, 1H), 8.22 (dd, J= 8.0, 1.5 Hz, 1H), 7.82 (s, 1H), 7.77 (s, 2H), 7.34 (dd, J= 8.0, 4.7 Hz, 1H), 5.70 (s, 2H), 4.09 (d, J= 6.7 Hz, 2H), 2.08 (九個一組, J= 6.7 Hz, 1H), 1.02 (d, J= 6.7 Hz, 6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3.3, 147.4, 145.5, 144.8, 138.4, 132.7, 132.4 (q, 2 J C-F= 33.5 Hz, 2C), 127.9 (d, 3 J C-F= 3.9 Hz), 127.8, 122.9 (q, 1 J C-F= 273.0 Hz, 2C), 122.4 (p, 3 J C-F= 3.9 Hz, 2C), 120.4, 118.9, 117.4, 109.4, 97.2, 72.2, 48.4, 27.8, 19.0 (2C)。
實例 13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PP13)
Figure 02_image193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65 (s, 1H), 8.51 (d, J= 0.7 Hz, 1H), 8.47 (dd, J= 4.7, 1.4 Hz, 1H), 8.22 (dd, J= 8.0, 1.5 Hz, 1H), 7.82 (s, 1H), 7.77 (s, 2H), 7.34 (dd, J= 8.0, 4.7 Hz, 1H), 5.70 (s, 2H), 4.45-4.47 (m, 2H), 3.70-3.72 (m, 2H), 3.43 (s, 3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3.2, 147.4, 145.5, 145.2, 138.4, 132.9, 132.4 (q, 2 J C-F= 33.8 Hz, 2C), 127.9, 127.8, 122.9 (q, 1 J C-F= 273.0 Hz, 2C), 122.4 (p, 3 J C-F= 3.9 Hz, 2C), 120.4, 119.0, 117.4, 109.4, 96.8, 70.2, 65.2, 59.2, 48.4。
實例 14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PP14)
Figure 02_image195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65 (s, 1H), 8.51 (d, J= 0.6 Hz, 1H), 8.48 (dd, J= 4.7, 1.4 Hz, 1H), 8.22 (dd, J= 8.0, 1.5 Hz, 1H), 7.82 (s, 1H), 7.77 (s, 2H), 7.35 (dd, J= 8.0, 4.7 Hz, 1H), 5.71 (s, 2H), 4.44-4.46 (m, 2H), 3.74-3.76 (m, 2H), 3.59 (q, J= 7.0 Hz, 2H), 1.23 (t, J= 7.0 Hz, 3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3.2, 147.3, 145.4, 145.1, 138.4, 132.9, 132.4 (q, 2 J C-F= 33.7 Hz, 2C), 127.9, 127.9 (d, 3 J C-F= 4.3 Hz), 122.9 (q, 1 J C-F= 272.8 Hz, 2C), 122.5 (p, 3 J C-F= 3.6 Hz, 2C), 120.4, 119.0, 117.4, 109.4, 97.0, 68.0, 66.8, 65.4, 48.4, 15.2。
實例 15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辛酯(PP15)
Figure 02_image197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64 (s, 1H), 8.50 (d, J= 0.7 Hz, 1H), 8.47 (dd, J= 4.7, 1.5 Hz, 1H), 8.20 (dd, J= 7.9, 1.5 Hz, 1H), 7.82 (s, 1H), 7.76 (s, 2H), 7.33 (dd, J= 8.0, 4.7 Hz, 1H), 5.69 (s, 2H), 4.30 (t, J= 6.8 Hz, 2H), 1.72-1.78 (m, 2H), 1.28-1.45 (m, 10H), 0.88 (t, J= 6.9 Hz, 3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3.3, 147.6, 145.7, 144.9, 138.5, 132.7, 132.4 (q, 2 J C-F= 33.7 Hz, 2C), 127.8 (d, 3 J C-F= 3.8 Hz), 127.6, 122.9 (q, 1 J C-F= 272.8 Hz, 2C), 122.4 (p, 3 J C-F= 3.7 Hz, 2C), 120.3, 119.0, 117.5, 109.3, 97.1, 66.4, 48.3, 31.8, 29.2, 29.2, 28.6, 25.8, 22.7, 14.1。
實例 16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環己酯(PP16)
Figure 02_image199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63 (s, 1H), 8.48 (s, 1H), 8.47 (dd, J= 4.7, 1.4 Hz, 1H), 8.22 (dd, J= 8.0, 1.5 Hz, 1H), 7.82 (s, 1H), 7.76 (s, 2H), 7.33 (dd, J= 8.0, 4.7 Hz, 1H), 5.70 (s, 2H), 4.98 (ddd, J= 12.7, 8.9, 3.8 Hz, 1H), 1.90-1.93 (m, 2H), 1.78-1.83 (m, 2H), 1.31-1.64 (m, 6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2.6, 147.5, 145.6, 144.6, 138.5, 132.6, 132.4 (q, 2 J C-F= 33.5 Hz, 2C), 127.8 (d, 3 J C-F= 3.7 Hz), 127.7, 123.0 (q, 1 J C-F= 272.8 Hz, 2C), 122.4 (p, 3 J C-F= 3.9 Hz, 2C), 120.3, 118.9, 117.6, 109.3, 97.7, 74.8, 48.3, 31.5 (2C), 25.3 (2C), 23.5。
實例 17 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甲醛(PP17)
Figure 02_image201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10.00 (s, 1H), 8.60 (dd, J= 7.8, 1.6 Hz, 1H), 8.46 (dd, J= 4.8, 1.6 Hz, 1H), 7.87 (s, 1H), 7.84 (s, 1H), 7.77 (s, 2H), 7.32 (dd, J= 7.9, 4.8 Hz, 1H), 5.66 (s, 2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84.6, 148.3, 145.7, 138.7, 136.9, 132.5 (q, 2 J C-F= 33.6 Hz, 2C), 131.0, 128.0, 127.9, 122.9 (q, 1 J C-F= 272.8 Hz, 2C), 122.4 (p, 3 J C-F= 3.9 Hz, 2C), 119.5, 117.6, 47.9。
實例 18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苯酯(PP18)
Figure 02_image203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74 (s, 1H), 8.64 (s, 1H), 8.49 (dd, J= 4.6, 1.5 Hz, 1H), 8.24 (dd, J= 7.9, 1.5 Hz, 1H), 7.82 (s, 1H), 7.79 (s, 2H), 7.41-7.45 (m, 2H), 7.36 (dd, J= 7.9, 4.7 Hz, 1H), 7.29 (t, J= 7.5 Hz, 1H), 7.21-7.23 (m, 2H), 5.72 (s, 2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2.1, 150.5, 147.7, 146.4, 145.9, 138.3, 133.4, 132.4 (q, 2 J C-F= 33.7 Hz, 2C), 129.6 (2C), 127.9 (d, 3 J C-F= 3.8 Hz), 127.7, 126.3, 122.9 (q, 1 J C-F= 272.9 Hz, 2C), 122.5 (p, 3 J C-F= 3.8 Hz, 2C), 121.4 (2C), 120.3, 119.2, 117.4, 109.5, 96.0, 48.4。
實例 19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3,5-雙(三氟甲基)苄酯(PP19)
Figure 02_image205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68 (s, 1H), 8.54 (s, 1H), 8.48 (dd, J= 4.7, 1.5 Hz, 1H), 8.21 (dd, J= 8.0, 1.5 Hz, 1H), 7.91 (s, 2H), 7.88 (s, 1H), 7.83 (s, 1H), 7.77 (s, 2H), 7.35 (dd, J= 8.0, 4.7 Hz, 1H), 5.69 (s, 2H), 5.44 (s, 2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3.0, 147.6, 146.1, 145.9, 138.3, 137.8, 133.4, 132.4 (q, 2 J C-F= 33.3 Hz, 2C), 132.3 (q, 2 J C-F= 33.2 Hz, 2C), 128.3 (d, 3 J C-F= 3.8 Hz, 2C), 127.9 (d, 3 J C-F= 3.8 Hz, 2C), 127.7, 123.1 (q, 1 J C-F= 272.7 Hz, 2C), 122.9 (q, 1 J C-F= 272.3 Hz, 2C), 122.5 (m, 2C), 120.2, 119.2, 117.2, 109.4, 95.6, 65.8, 48.4。
實例 20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乙醯氧基甲酯(PP20)
Figure 02_image207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69 (s, 1H), 8.54 (d, J= 0.7 Hz, 1H), 8.48 (dd, J= 4.7, 1.5 Hz, 1H), 8.21 (dd, J= 8.0, 1.5 Hz, 1H), 7.83 (s, 1H), 7.77 (s, 2H), 7.35 (dd, J= 8.0, 4.7 Hz, 1H), 5.94 (s, 2H), 5.69 (s, 2H), 2.15 (s, 3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9.4, 162.2, 147.6, 146.3, 145.9, 138.3, 133.6, 132.4 (q, 2 J C-F= 33.5 Hz, 2C), 127.9 (d, 3 J C-F= 3.4 Hz), 127.7, 122.9 (q, 1 J C-F= 272.9 Hz, 2C), 122.5 (p, 3J C-F= 3.8 Hz, 2C), 120.3, 119.2, 117.0, 109.4, 95.5, 80.1, 48.4, 20.7。
實例 21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氧雜環丁烷-3-基酯(PP21)
Figure 02_image209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68 (s, 1H), 8.51 (s, 1H), 8.49 (dd, J= 4.7, 1.5 Hz, 1H), 8.21 (dd, J= 8.0, 1.5 Hz, 1H), 7.83 (s, 1H), 7.78 (s, 2H), 7.35 (dd, J= 7.9, 4.7 Hz, 1H), 5.70 (s, 2H), 5.63 (五個一組, J= 5.9 Hz, 1H), 4.96 (dd, J= 7.2 Hz, 2H), 4.79 (dd, J= 8.0, 5.4 Hz, 2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2.5, 147.6, 145.9 (2C), 138.3, 133.3, 132.4 (q, 2 J C-F= 33.8 Hz, 2C), 127.9 (d, 3 J C-F= 3.8 Hz), 127.7, 122.9 (q, 1 J C-F= 272.9 Hz, 2C), 122.5 (p, 3 J C-F= 3.8 Hz, 2C), 120.3, 119.2, 117.2, 109.4, 95.6, 69.3 (3C), 48.4。
實例 22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1-二苯甲基氮雜環丁烷-3-基酯(PP22)
Figure 02_image211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65 (s, 1H), 8.48 (d, J= 1.5 Hz, 1H), 8.47 (s, 1H), 8.19 (dd, J= 8.0, 1.5 Hz, 1H), 7.83 (s, 1H), 7.77 (s, 2H), 7.41-7.42 (m, 4H), 7.33 (dd, J= 8.0, 4.7 Hz, 1H), 7.28 (t, J= 7.6 Hz, 4H), 7.19 (t, J= 7.3 Hz, 2H), 5.69 (s, 2H), 5.24-5.29 (m, 1H), 4.43 (s, 1H), 3.69 (t, J= 7.7 Hz, 2H), 3.16 (t, J= 7.5 Hz, 2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2.6, 147.6, 145.8, 145.5, 141.7 (2C), 138.4, 133.0, 132.4 (q, 2 J C-F= 33.6 Hz, 2C), 128.5 (4C), 127.9 (d, 3 J C-F= 3.8 Hz), 127.7, 127.4 (4C), 127.3 (2C), 122.9 (q, 1 J C-F= 272.8 Hz, 2C), 122.5 (p, 3 J C-F= 3.5 Hz, 2C), 120.3, 119.1, 117.4, 109.4, 96.2, 78.2, 65.3, 60.0 (2C), 48.4。
實例 23:(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3-甲氧基丙酯(PP23)
Figure 02_image213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64 (s, 1H), 8.50 (s, 1H), 8.47 (dd, J= 4.7, 1.5 Hz, 1H), 8.21 (dd, J= 8.0, 1.5 Hz, 1H), 7.82 (s, 1H), 7.77 (s, 2H), 7.33 (dd, J= 8.0, 4.7 Hz, 1H), 5.69 (s, 2H), 4.40 (t, J= 6.4 Hz, 2H), 3.53 (t, J= 6.1 Hz, 2H), 3.36 (s, 3H), 2.02 (五個一組, J= 6.3 Hz, 2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3.2, 147.6, 145.7, 145.1, 138.5, 132.8, 132.3 (q, 2 J C-F= 33.4 Hz, 2C), 127.9 (d, 3 J C-F= 3.0 Hz), 127.7, 122.9 (q, 1 J C-F= 272.9 Hz, 2C), 122.4 (p, 3 J C-F= 3.8 Hz, 2C), 120.3, 119.0, 117.5, 109.3, 96.9, 68.8, 63.4, 58.8, 48.3, 28.9。
實例 24:(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新戊醯氧基)甲酯(PP24)
Figure 02_image215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68 (s, 1H), 8.54 (d, J= 0.6 Hz, 1H), 8.48 (dd, J= 4.7, 1.5 Hz, 1H), 8.21 (dd, J= 8.0, 1.5 Hz, 1H), 7.82 (s, 1H), 7.77 (s, 2H), 7.35 (dd, J= 8.0, 4.7 Hz, 1H), 5.98 (s, 2H), 5.69 (s, 2H), 1.23 (s, 9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76.9, 162.1, 147.6, 146.2, 145.9, 138.3, 133.5, 132.4 (q, 2 J C-F= 33.7 Hz, 2C), 127.9 (d, 3 J C-F= 3.5 Hz), 127.7, 122.9 (q, 1 J C-F= 272.9 Hz, 2C), 122.5 (p, 3 J C-F= 3.8 Hz, 2C), 120.3, 119.2, 117.0, 109.4, 95.6, 80.5, 48.4, 38.8, 26.9 (3C)。
實例 25 ( S)-(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1-乙氧基-1-側氧基丙-2-基酯(PP25)
Figure 02_image217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68 (s, 1H), 8.53 (d, J= 0.6 Hz, 1H), 8.47 (dd, J= 4.7, 1.5 Hz, 1H), 8.19 (dd, J= 8.0, 1.5 Hz, 1H), 7.82 (s, 1H), 7.77 (s, 2H), 7.33 (dd, J = 8.0, 4.7 Hz, 1H), 5.69 (s, 2H), 5.24 (q, J= 7.0 Hz, 1H), 4.24 (q, J= 7.1 Hz, 2H), 1.63 (d, J= 7.1 Hz, 3H), 1.29 (t, J= 7.1 Hz, 3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70.1, 162.7, 147.6, 145.8 (2C), 138.4, 133.2, 132.4 (q, 2 J C-F= 33.7 Hz, 2C), 127.9 (d, 3 J C-F= 3.6 Hz), 127.7, 122.9 (q, 1 J C-F= 272.9 Hz, 2C), 122.4 (p, 3 J C-F= 3.8 Hz, 2C), 120.3, 119.1, 117.2, 109.4, 96.1, 70.3, 61.6, 48.4, 16.9, 14.1。
實例 26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甲氧基羰基)氧基)甲酯(PP29)
Figure 02_image219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69 (s, 1H), 8.55 (d, J= 0.5 Hz, 1H), 8.49 (dd, J= 4.7, 1.5 Hz, 1H), 8.21 (dd, J= 8.0, 1.5 Hz, 1H), 7.83 (s, 1H), 7.78 (s, 2H), 7.35 (dd, J= 8.0, 4.7 Hz, 1H), 5.96 (s, 2H), 5.70 (s, 2H), 3.86 (s, 3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2.0, 154.3, 147.6, 146.5, 145.9, 138.3, 133.6, 132.4 (q, 2 J C-F= 33.5 Hz, 2C), 127.9 (d, 3 J C-F= 3.8 Hz), 127.7, 122.9 (q, 1 J C-F= 272.9 Hz, 2C), 122.5 (p, 3 J C-F= 3.8 Hz, 2C), 120.3, 119.3, 116.9, 109.4, 95.3, 82.8, 55.5, 48.4。
實例 27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1-乙醯氧基乙酯(PP30)
Figure 02_image221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66 (s, 1H), 8.52 (d, J= 0.6 Hz, 1H), 8.47 (dd, J= 4.7, 1.5 Hz, 1H), 8.19 (dd, J= 8.0, 1.5 Hz, 1H), 7.82 (s, 1H), 7.77 (s, 2H), 7.34 (dd, J= 8.0, 4.7 Hz, 1H), 7.04 (q, J= 5.5 Hz, 1H), 5.69 (s, 2H), 2.11 (s, 3H), 1.60 (d, J= 5.5 Hz, 3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8.9, 161.4, 147.6, 146.1, 145.8, 138.4, 133.3, 132.4 (q, 2 J C-F= 33.6 Hz, 2C), 127.9 (d, 3 J C-F= 2.9 Hz), 127.7, 122.9 (q, 1 J C-F= 272.9 Hz, 2C), 122.5 (p, 3 J C-F= 3.7 Hz, 2C), 120.3, 119.2, 117.1, 109.4, 95.8, 89.5, 48.4, 20.9, 19.5。
Figure 02_image223
實例 28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氧雜環丁烷-3-基甲酯(PP46)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65 (s, 1H), 8.49 (d, J= 0.6 Hz, 1H), 8.46 (dd, J= 4.7, 1.5 Hz, 1H), 8.18 (dd, J= 7.9, 1.5 Hz, 1H), 7.81 (s, 1H), 7.77 (s, 2H), 7.32 (dd, J= 8.1, 4.7 Hz, 1H), 5.68 (s, 2H), 4.85 (dd, J= 7.8, 6.4 Hz, 2H), 4.51-4.55 (m, 4H), 3.36-3.44 (m, 1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3.3, 147.6, 145.7, 145.5, 138.4, 133.1, 132.3 (q, 2 J C-F= 33.9 Hz, 2C), 127.9 (d, 3 J C-F= 4.8 Hz), 127.6, 122.9 (q, 1 J C-F= 273.0 Hz, 2C), 122.4 (p, 3 J C-F= 3.8 Hz, 2C), 120.3, 119.0, 117.3, 109.3, 96.2, 73.9 (2C), 66.9, 48.3, 34.2。
Figure 02_image225
實例 29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3-甲基氧雜環丁烷-3-基)甲酯(PP47)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65 (s, 1H), 8.50 (d, J= 0.5 Hz, 1H), 8.46 (dd, J= 4.7, 1.5 Hz, 1H), 8.18 (dd, J= 7.9, 1.5 Hz, 1H), 7.81 (s, 1H), 7.78 (s, 2H), 7.32 (dd, J= 7.9, 4.7 Hz, 1H), 5.69 (s, 2H), 4.56 (d, J= 6.1 Hz, 2H), 4.44 (d, J= 6.3 Hz, 2H), 4.41 (s, 2H), 1.41 (s, 3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3.4, 147.7, 145.8, 145.5, 138.6, 133.2, 132.4 (q, 2 J C-F= 33.4 Hz, 2C), 128.0 (d, 3 J C-F= 4.8 Hz), 127.7, 123.0 (q, 1 J C-F= 273.0 Hz, 2C), 122.5 (p, 3 J C-F= 3.8 Hz, 2C), 120.3, 119.1, 117.3, 109.4, 96.3, 79.5 (2C), 70.4, 48.4, 39.5, 21.1。
Figure 02_image227
實例 30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四氫-2 H-哌喃-4-基酯(PP48)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65 (s, 1H), 8.49 (d, J= 0.6 Hz, 1H), 8.47 (dd, J= 4.7, 1.5 Hz, 1H), 8.20 (dd, J= 8.1, 1.5 Hz, 1H), 7.82 (s, 1H), 7.77 (s, 2H), 7.33 (dd, J= 8.0, 4.7 Hz, 1H), 5.69 (s, 2H), 5.16 (tt, J= 8.2, 4.0 Hz, 1H), 3.97 (ddd, J= 11.9, 6.0, 4.0 Hz, 2H), 3.60 (ddd, J= 11.6, 8.4, 3.2 Hz, 2H), 1.98-2.04 (m, 2H), 1.79-1.86 (m, 2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2.5, 147.6, 145.7, 145.1, 138.5, 132.9, 132.4 (q, 2 J C-F= 33.9 Hz, 2C), 127.9 (d, 3 J C-F= 4.8 Hz), 127.6, 122.9 (q, 1 J C-F= 273.0 Hz, 2C), 122.4 (p, 3 J C-F= 3.8 Hz, 2C), 120.3, 119.0, 117.4, 109.3, 97.0, 71.1, 65.1 (2C), 48.3, 31.6 (2C)。
Figure 02_image229
( E)-3-(1-(3,5-雙(三氟甲基)苄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基)-2-氰基丙烯酸(四氫-2 H-哌喃-4-基)甲酯(PP49)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8.64 (s, 1H), 8.49 (d, J= 0.8 Hz, 1H), 8.46 (dd, J= 4.6, 1.5 Hz, 1H), 8.19 (dd, J= 7.9, 1.5 Hz, 1H), 7.81 (s, 1H), 7.77 (s, 2H), 7.32 (dd, J= 8.0, 4.7 Hz, 1H), 5.69 (s, 2H), 4.16 (d, J= 6.7 Hz, 2H), 4.00 (dd, J= 11.2, 3.3 Hz, 2H), 3.41 (td, J= 11.9, 2.0 Hz, 2H), 2.00-2.09 (m, 1H), 1.70 (dd, J= 12.8, 1.8 Hz, 2H), 1.43 (dd, J= 12.1, 4.5 Hz, 2H)。
13C NMR (125 MHz, CDCl 3) δ 163.2, 147.6, 145.7, 145.2, 138.5, 132.9, 132.4 (q, 2 J C-F= 33.9 Hz, 2C), 127.9 (d, 3 J C-F= 4.8 Hz), 127.6, 122.9 (q, 1 J C-F= 273.0 Hz, 2C), 122.4 (p, 3 J C-F= 3.8 Hz, 2C), 120.3, 119.0, 117.4, 109.3, 96.6, 70.2, 67.4 (2C), 48.3, 34.6, 29.4 (2C)。
測試方法 實例 31 量測小鼠皮膚均質物中所選化合物之酯酶活性 他紮羅汀(tazarotene)、他紮羅汀酸(tazarotenic acid)、巴氨西林(bacampicillin)、安比西林(ampicillin)、JXL069、JXL082、PP12、PP20、PP21、PP24、PP29、PP30及參考空白(DMSO)之樣本係在10 µM之濃度下製備,且在37℃下與均質化小鼠皮膚(0.5 mg/mL)一起於PBS (鹽水)溶液(1 mL之總體積)中培育1小時。隨後,樣本係經UK5099淬滅,且使用LCMS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於圖1中。
實例 32 量測迷你豬皮膚均質物中所選化合物之酯酶活性 他紮羅汀、他紮羅汀酸、巴氨西林、安比西林、JXL069、JXL082、PP12、PP20、PP21、PP24、PP29、PP30及參考空白(DMSO)之樣本係在10 µM之濃度下製備,且在37℃下與均質化迷你豬皮膚(0.5 mg/mL)一起於PBS (鹽水)溶液(1 mL之總體積)中培育1小時。隨後,樣本係經UK5099淬滅,且使用LCMS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於圖2中。
實例 33 量測人類皮膚均質物中所選化合物之酯酶活性 他紮羅汀、他紮羅汀酸、巴氨西林、安比西林、JXL069、JXL082、PP12、PP20、PP21、PP24、PP29、PP30、PP46、PP47、PP48及PP49及參考空白(DMSO)之樣本係在10 µM之濃度下製備,且在37℃下與均質化人類皮膚(0.5 mg/mL)一起於PBS (鹽水)溶液(1 mL之總體積)中培育1小時。隨後,樣本係經UK5099淬滅,且使用LCMS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於圖3A及3B中。
實例 34 Ldh讀盤器方案 人類皮膚樣本係用Benchmark BeadBlaster24R於500 µl之Pierce RIPA溶解及提取緩衝液(Thermo Scientific目錄號:89900)中均質化,在4℃下以10,000 g離心15分鐘以移除不可溶材料,且可溶部分係藉由Pierce BCA分析(Thermo Scientific目錄號:23225)量化。乳酸鹽脫氫酶活性係使用Sigma Aldrich乳酸鹽脫氫酶活性分析套組(目錄號:MAK066)量化。簡言之,10 µg樣本係與20 uM毛髮化合物一同裝入96孔盤之每個孔中,且在添加Ldh分析主混合物前於37℃下預培育30分鐘。使用Biotek Synergy HTX多模式讀盤器,在37℃下培育該盤,且每3分鐘在450 nm (A450)處量測吸光度持續30分鐘。各樣本之LDH活性係藉由計算隨時間推移之ΔA450而量化。圖4顯示對人類皮膚細胞溶胞產物進行LDH活性分析之圖解。
圖5A顯示用高熱量預處理人類皮膚溶胞產物消滅LDH活性。
圖5B顯示用例示性LDH抑制劑處理人類皮膚溶胞產物阻斷大部分LDH活性,進一步確定活性讀數係LDH活性之結果。
圖6A及6B顯示用例示性MPC抑制劑處理人類皮膚溶胞產物導致LDH活性提高。
圖7顯示在用MPC抑制劑培育之前,用羧酸酯酶抑制劑(二苯基乙二酮)預處理人類皮膚溶胞產物阻斷大部分含有例示性酯之MPC抑制劑的影響;然而,預處理對含有羧酸之MPC抑制劑無影響(UK5099,在圖7中表示為「UK」),表明其充當僅在轉化為羧酸時具有活性之前藥。
圖8顯示本發明之MPC抑制劑促進毛髮生長。小鼠係在第50日除毛,此時毛髮週期處於靜止。例示性化合物係每隔一日地局部施用於除毛區域直到第30日。肉眼觀察使顯示相較於媒劑對照物之兩種酯-MPC抑制劑加速毛髮週期之毛髮週期階段得以量化。
除非另外指明,否則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用之表示成分、特性之量,諸如分子量、反應條件等的所有數字應理解為在所有情況下均由術語「約」修改。因此,除非有相反指示,否則本說明書及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闡述之數值參數係可視設法獲得之所需特性而變化的近似值。至少,且不試圖將均等論之應用限於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各數值參數至少應根據所報導之有效數位之個數且藉由應用普通捨入技術來解釋。
除非本文中另外指示或與上下文明顯矛盾,否則在描述本發明之上下文中(尤其在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之上下文中)所用之術語「一(a/an)」、「該」及類似指示物應解釋為涵蓋單數及複數兩者。除非本文另外指示或另外與上下文明顯矛盾,否則本文所述之所有方法均可以任何合適次序執行。本文所提供之任何及所有實例或例示性語言(例如,「諸如」)的使用均僅旨在更好地闡釋本發明且不對任何專利申請範圍之範疇造成限制。本說明書中之任何語言不應解釋為指示實施本發明所必需之任何未主張要素。
本文中所揭示之替代要素或實施例之分組不應解釋為限制。可個別地或以與群組之其他成員或本文中所發現的其他要素的任意組合來提及及主張各群組成員。預期群組中之一或多個成員可出於便利性及/或專利性原因而包括於群組中或自群組刪除。
特定實施例係描述於本文中,包括本發明人已知之進行本發明的最佳模式。當然,此等所述實施例之變化在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閱讀前述描述後將變得顯而易見。本發明者期望熟習此項技術者適當時採用此等變化,且本發明人意欲以不同於本文中特定描述之方式來實踐本發明。因此,申請專利範圍包括如可適用之法律所准許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述之標的物的所有修改及等效物。此外,除非本文另外指示或明顯與上下文相矛盾,否則預期上述要素的所有可能變化之任何組合。
總之,應理解,本文中所揭示之實施例說明申請專利範圍之原理。可使用之其他修改係在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因此,舉例而言,但非限制,可根據本文中之教示利用替代性實施例。因此,申請專利範圍不限於恰好如所示及所述之實施例。
圖1顯示在37℃及pH 7.4下於均勻化小鼠皮膚中培育1小時後,酯前藥(顯示為灰色)向對應羧酸API (顯示為黑色)之轉化。 圖2顯示在37℃及pH 7.4下於均勻化小型豬皮膚中培育1小時後,酯前藥(顯示為灰色)向對應羧酸API (顯示為黑色)之轉化。 圖3A及3B顯示在37℃及pH 7.4下於均勻化人類皮膚中培育1小時後,酯前藥(顯示為灰色)向對應羧酸API (顯示為黑色)之轉化。 圖4顯示對人類皮膚細胞溶胞產物進行LDH活性分析之簡圖。 圖5A顯示用高熱量預處理人類皮膚溶胞產物消滅LDH活性。 圖5B顯示用例示性LDH抑制劑處理人類皮膚溶胞產物阻斷大部分LDH活性,進一步確定活性讀數係LDH活性之結果。 圖6A及6B顯示用例示性MPC抑制劑處理人類皮膚溶胞產物導致LDH活性提高。 圖7顯示在用MPC抑制劑培育之前,用羧酸酯酶抑制劑(二苯基乙二酮(ben))預處理人類皮膚溶胞產物阻斷大部分含有例示性酯之MPC抑制劑的影響;然而,預處理對含有羧酸之MPC抑制劑無影響。 圖8顯示本發明之MPC抑制劑促進毛髮生長。小鼠係在第50日除毛,此時毛髮週期處於靜止。例示性化合物係局部施用於除毛區域。肉眼觀察使顯示相較於媒劑對照物之兩種酯-MPC抑制劑加速毛髮週期之毛髮週期階段得以量化。
Figure 110124168-A0101-11-0002-1

Claims (99)

  1. 一種由下式表示之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231
    ,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其中Q係—C(=O)—、—C(=S)—或—S(=O) 2—; R 1係—、—S(=O) 2—、視情況經取代之C 1-12烴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 R 2係H、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碳環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 R 3及R 7獨立地係H、F、Cl、Br、I、OH、OR A、SH、SR A、NR AR B、CF 3、CN、羧酸、視情況經取代之羧酸酯或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烷基; 各R 4獨立地係H、F、Cl、Br、I、OH、O -、OR A、SH、SR A、NR AR B、CF 3、CN、羧酸、視情況經取代之羧酸酯或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烷基; R A及R B獨立地係H或視情況經取代之C 1-6烴基; n係0、1或2; X係O、S、NR 5或N +R 5R 8,其中R 5及R 8獨立地係H、C 1-6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碳環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且該等N、R 5及R 1或者該等N、R 5及R 8可共同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 Y係—、—O—、
    Figure 03_image233
    ; 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C 1-12烴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 R 6係H、視情況經取代之C 1-12烴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及 穿過C=C鍵之波浪線表示E或Z烯烴。
  2.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X係O。
  3. 如請求項2之化合物,其進一步由下式表示:
    Figure 03_image235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4. 如請求項3之化合物,其中R 1係—、—CH 2—、視情況經取代之C 3-12烴基或具有直接附接於X之碳原子的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
  5. 如請求項2之化合物,其進一步由下式表示:
    Figure 03_image237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其中R 2係CH 3或C 3-12烷基。
  6.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X係NR 5或N +R 5R 8
  7.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C 1-12烷基。
  8.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分支鏈C 2-12烷基。
  9.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C 1-12烷基。
  10.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分支鏈C 2-12烷基。
  11.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雜原子取代之分支鏈C 2-12烷基。
  12.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碳環。
  13.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
  14.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
  15.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
  16.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苄基。
  17.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具有直接附接於X之碳原子的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
  18.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氧雜環丁烷。
  19.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呋喃。
  20.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呋喃。
  21.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
  22.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呋喃酮。
  23.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
  24.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
  25.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
  26.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哌喃酮。
  27.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哌喃酮。
  28.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喃酮。
  29.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硫環丁烷。
  30.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氫噻吩。
  31.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二氫噻吩。
  32.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吩。
  33.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氮雜環丁烷。
  34.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啶。
  35.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啉。
  36.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咯。
  37.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哌啶。
  38.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啶。
  39.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㗁唑。
  40.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異㗁唑。
  41.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噻唑。
  42.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異噻唑。
  43.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啶。
  44.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啶。
  45.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吡唑。
  46.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咪唑。
  47.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四唑。
  48. 如請求項1、2或6之化合物,其中R 1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環丁碸。
  49.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或48之化合物,其中Y係—。
  50.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或48之化合物,其中Y係—O—。
  51.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或48之化合物,其中Y係
    Figure 03_image239
  52.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或48之化合物,其中Y係
    Figure 03_image241
  53.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或48之化合物,其中Y係
    Figure 03_image243
  54.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或53之化合物,其中R 2係H。
  55.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或53之化合物,其中R 2係C 1-12烷基。
  56.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或53之化合物,其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碳環。
  57.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或53之化合物,其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
  58.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或53之化合物,其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
  59.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或53之化合物,其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
  60.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或53之化合物,其中R 2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苄基。
  61.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或60之化合物,其中R 3係H。
  62.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或60之化合物,其中R 3係F。
  63.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或62之化合物,其中Z係—。
  64.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或62之化合物,其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C 1-12烷基。
  65.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或62之化合物,其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碳環。
  66.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或62之化合物,其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
  67.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或62之化合物,其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
  68.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或62之化合物,其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
  69.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或62之化合物,其中Z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苄基。
  70.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或62之化合物,其中Z係
    Figure 03_image245
  71.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或62之化合物,其中Z係
    Figure 03_image247
    Figure 03_image249
  72.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或62之化合物,其中Z係
    Figure 03_image251
    Figure 03_image253
  73.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或62之化合物,其中Z係
    Figure 03_image255
  74.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或62之化合物,其中Z係
    Figure 03_image257
    Figure 03_image259
  75.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或62之化合物,其中Z係
    Figure 03_image261
    Figure 03_image263
  76.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或62之化合物,其中Z係—CH 2—。
  77.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或76之化合物,其中R 6係H。
  78.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或76之化合物,其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C 1-12烷基。
  79.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或76之化合物,其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碳環。
  80.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或76之化合物,其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
  81.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或76之化合物,其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
  82.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或76之化合物,其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
  83.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或76之化合物,其中R 6係視情況經取代之苄基。
  84.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或76之化合物,其中R 6
    Figure 03_image265
  85.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或76之化合物,其中R 6
    Figure 03_image267
    Figure 03_image269
  86.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或76之化合物,其中R 6
    Figure 03_image271
    Figure 03_image273
  87.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或76之化合物,其中R 6
    Figure 03_image275
    Figure 03_image277
  88. 如請求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或76之化合物,其中R 6
    Figure 03_image279
    Figure 03_image281
  89. 如請求項1、2、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或76之化合物,其中R 6不為
    Figure 03_image283
  90. 一種化合物,其係:
    Figure 03_image285
    Figure 03_image287
    Figure 03_image289
    Figure 03_image291
    Figure 03_image293
  91.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化合物,其中X係O,且該化合物具有酯水解之速率快於參考化合物之酯,其中該參考化合物具有與該化合物相同之R 3、R 4、R 7、R 6、Z及n,且該參考化合物之R 1-Y-R 2係乙基。
  92. 如請求項91之化合物,其中該酯水解之速率提高對應羧酸產物之遞送以增強毛髮生長。
  93.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化合物。
  94. 一種用於生髮之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92中任一項之化合物。
  95. 一種生髮之方法,其包含:將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化合物投與至哺乳動物之意欲生長毛髮之區域中的皮膚。
  96. 一種如請求項1至92中任一項之化合物的用途,其用於製造用以生髮之藥品。
  97. 一種生髮之方法,其包含將MPC抑制劑投與至有需要之哺乳動物,其中該MPC抑制劑係如請求項1至92中任一項之化合物。
  98. 一種治療影響毛髮生長之病症的方法,其包含將如請求項1至92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投與至有需要之哺乳動物。
  99. 如請求項98之方法,其中該病症係脫髮或禿頂。
TW110124168A 2020-06-30 2021-06-30 調節毛髮生長之組合物及方法 TW2022167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46629P 2020-06-30 2020-06-30
US63/046,629 2020-06-30
US202063048429P 2020-07-06 2020-07-06
US63/048,429 2020-07-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6708A true TW202216708A (zh) 2022-05-01

Family

ID=79315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4168A TW202216708A (zh) 2020-06-30 2021-06-30 調節毛髮生長之組合物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172158A4 (zh)
TW (1) TW202216708A (zh)
WO (1) WO20220060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21227B2 (ja) 2017-06-30 2023-02-13 ザ リージェンツ オブ ザ ユニバーシティ オブ カリフォルニア 発毛を調節するための組成物及び方法
CN115052876A (zh) * 2019-12-20 2022-09-13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促进毛发生长的化合物的合成
WO2023129854A1 (en) * 2021-12-29 2023-07-06 Pelage Pharmaceuticals, Inc. Compounds for treatment of hair los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10004815A (es) * 2007-11-05 2010-05-27 Merck Patent Gmbh Derivados de 7-azaindol como inhibidores selectivos de la 11-beta-hidroxiesteroide deshidrogenasa de tipo 1.
WO2014113467A1 (en) * 2013-01-15 2014-07-24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Stat3 inhibitor
WO2015112854A1 (en) * 2014-01-24 2015-07-30 Confluence Life Sciences, Inc. Substituted pyroolopyridines and pyrrolopyrazines for treating cancer or inflammatory diseases
WO2018039612A1 (en) * 2016-08-26 2018-03-01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promoting hair growth with mpc1 inhibitors
JP7221227B2 (ja) * 2017-06-30 2023-02-13 ザ リージェンツ オブ ザ ユニバーシティ オブ カリフォルニア 発毛を調節するための組成物及び方法
AU2019418584A1 (en) * 2019-01-02 2021-07-08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modulating hair growth
CN115052876A (zh) * 2019-12-20 2022-09-13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促进毛发生长的化合物的合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72158A1 (en) 2023-05-03
EP4172158A4 (en) 2024-01-10
WO2022006039A1 (en) 2022-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216708A (zh) 調節毛髮生長之組合物及方法
JP7221227B2 (ja) 発毛を調節するための組成物及び方法
US8324264B1 (en) Inhibitors of bacterial biofilms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070238694A1 (en) Purine compound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JP2020519684A (ja) ベータ−ラクタマーゼ阻害剤およびその使用
KR20210110817A (ko) 모발 성장을 조절하기 위한 조성물 및 방법
HRP20050517A2 (en) N-sulfonyl-4-methyleneamino-3-hydroxy-2-pyridones as antimicrobial agents
JP7019585B2 (ja) 核酸プロドラッグ
AU2009310807A1 (en) Cyclohexane derivative and pharmaceutical use thereof
JP2023509360A (ja) 発毛を促進する化合物の合成
TW202216709A (zh) 調節毛髮生長之組合物及方法
WO2020246503A1 (ja) 狂犬病治療のための環状アミド化合物およびその方法
ES2874632T3 (es) Pirazoloazepin-8-onas sustituidas y su uso como inhibidores de la fosfodiesterasa
WO2022056068A1 (en)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s of enpp1
US20240208935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US20230150935A1 (en) Compound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modulating calcium ion homeostasis
EP2712863A1 (en) Novel inhibitors of bacterial biofilms and related methods
WO2023168240A1 (en)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s of enpp1
WO2021243015A1 (en) Antibacterial compounds
JP2022091476A (ja) 新規含窒素三環性骨格化合物およびその使用
WO2021255156A1 (fr) Nouveaux composés dipeptidiques, leur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et une nouvelle application thérapeutique de composés dipeptidiq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