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16188A - 軸突損傷之預防 - Google Patents

軸突損傷之預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16188A
TW202216188A TW110123285A TW110123285A TW202216188A TW 202216188 A TW202216188 A TW 202216188A TW 110123285 A TW110123285 A TW 110123285A TW 110123285 A TW110123285 A TW 110123285A TW 202216188 A TW202216188 A TW 20221618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binding member
tau
csf
nf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3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凱特 譚
克雷格 謝林
約翰 R 希姆斯
傑弗瑞 L 達格
Original Assignee
英商梅迪繆思有限公司
美商美國禮來大藥廠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商梅迪繆思有限公司, 美商美國禮來大藥廠 filed Critical 英商梅迪繆思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16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6188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2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for tre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g. nootropic agents, cognition enhancers, drugs for treating Alzheimer's disease or other forms of dementia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 G01N33/6893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related to disea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N33/6896Neurological disorders, e.g. Alzheimer's disea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4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4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ose, timing or administration schedu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2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 C07K2317/21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from primates, e.g. ma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6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variable (Fv) region, i.e. VH and/or VL
    • C07K2317/565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CD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6Antagonist effect on antigen, e.g. neutralization or inhibition of bind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9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pharmaco)kinetic aspects or by stability of the immunoglobul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9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pharmaco)kinetic aspects or by stability of the immunoglobulin
    • C07K2317/92Affinity (KD), association rate (Ka), dissociation rate (Kd) or EC50 valu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800/00Detection or diagnosis of diseases
    • G01N2800/28Neurological disorders
    • G01N2800/2814Dementia; Cognitive disorders
    • G01N2800/2821Alzheim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800/00Detection or diagnosis of diseases
    • G01N2800/52Predicting or monitoring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 e.g. for selection of therapy based on assay results in personalised medicine; Prognosi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Neur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Psychia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神經元軸突損傷之預防。更特定言之,本發明係關於使用選擇性地結合人類類澱粉蛋白β1-42肽(Aβ1-42)之結合成員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其中用該結合成員處理患者會降低患者中之神經絲輕鏈(NfL)的含量。

Description

軸突損傷之預防
本發明係關於神經元軸突損傷之預防。更特定言之,本發明係關於使用選擇性地結合人類類澱粉蛋白β1-42肽(Aβ1-42)之結合成員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其中用該等結合成員處理患者降低患者中之神經絲輕鏈(NfL)的含量。本發明進一步係關於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之治療。
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AD)之特徵在於認知障礙惡化,影響記憶,進而導致患者之社交及職業功能減弱。退化性疾病引起大腦內神經細胞的喪失,由此引起語言及更高級功能,諸如判斷、計劃、組織及推理的認知困難,最終可能導致人格改變。疾病之末期的特徵在於獨立功能之完全喪失。
與阿茲海默氏症(AD)相關之主要病變,尤其與AD相關之神經元軸突損傷,為沈積在胞外空間中的斑塊以及微管相關蛋白質tau的神經元內神經原纖維纏結。
斑塊為衍生自類澱粉蛋白前驅蛋白(APP)之異常裂解的類澱粉蛋白β肽(Aβ)的聚集體,該類澱粉蛋白前驅蛋白為一種在神經元及大腦中之星狀細胞中發現的跨膜蛋白。
Aβ係自藉由分泌酶依次裂解以產生不同長度之物種的APP產生。主要斑塊組分為參與AD發病機制中之神經毒性寡聚物形成及斑塊形成的Aβ1-42之42個胺基酸同功型。Aβ之多個同功型,包括Aβ1-42、pGluAβ3-42、Aβ3-42及Aβ4-42,在AD大腦中占主導地位,其中Aβ1-42及Aβ4-42為家族性及偶發性AD之海馬區及皮層中的主要形式。在殘基42處終止之Aβ為由APP處理產生之Aβ物種的次要組分。其他形式包括Aβ1-40及N端截短Aβn-40。然而,在殘基42處終止之Aβ最易於聚集且驅使沈積成類澱粉蛋白斑塊。除更易於聚集之外,Aβ1-42肽形成對培養物中之神經元已表現出毒性之可溶的低n聚合物(或寡聚物)。不同於較大的明顯原纖維沈積物,在典型病理學分析中未偵測到寡聚物。已自AD大腦中分離出具有類似特性之寡聚物,且與斑塊相比,此等寡聚物與疾病進展更緊密相關。
類澱粉蛋白級聯假設及其後來演變為Aβ寡聚物的假設仍為引發AD之主要模型。因此,Aβ已為治療性干預之主要目標,且在過去20年來,臨床試驗中之大部分實驗藥物係針對減少Aβ產生(使用小分子γ-分泌酶及BACE抑制劑)或針對促進清除(使用免疫療法)。迄今為止,此等策略均未產生經核准用於AD之疾病緩解治療。
此等先前方法已靶向肽之Aβ40及Aβ42形式兩者。Aβ1-42及Aβ1-43為高度疏水性且自聚集的,而Aβ1-40之疏水性及自聚集性較差,且實際上可能為抗類澱粉生成的且在大腦中具有神經保護性作用。另外,早老素(presenilin) (PSEN1,γ-分泌酶複合物之催化次單元)內之大部分突變未增加總Aβ產生,但反而增加Aβ之更長(更少修整)類澱粉生成物種(≥Aβ42)的釋放及比率。除全長Aβ1-42之外,Aβ之其他高度類澱粉生成及神經毒性形式在AD大腦中亦為充足的,包括N端截短型式,諸如經焦麩胺酸酯修飾之Aβ3-42 (pGlu-Aβ3-42),其中N端定向之抗體可能不具有反應性。若干N端抗體亦已引發副作用,諸如微出血及血管性水腫,可能由於該等抗體靶向不溶斑塊而不區分大腦實質及血管Aβ沈積物,且被賦予效應子功能。
AD為一種複雜的多因素疾病,且伴隨Aβ累積,其涉及許多遺傳、環境、血管、代謝及發炎性因素。已知Aβ斑塊可在診斷出AD之前數十年就開始出現在大腦中,且即使在臨床上呈現之疾病的極早期階段,Aβ沈積亦接近飽和且可能已由其他病變取代(亦即tau及神經發炎)。儘管如此,仍有大量證據表明Aβ動態平衡異常在引發AD中起到關鍵作用,且機理性研究將關於遲發性AD之若干風險基因與Aβ動態平衡之各態樣聯繫起來。
因此,需要一種用於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諸如與AD相關之神經元軸突損傷之改進的藥劑。本發明解決一或多種上述問題。
本發明係關於使用人類類澱粉蛋白β1-42肽(Aβ1-42)之結合成員,諸如選擇性地結合至Aβ1-42之抗體,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
本發明之關鍵態樣為使用Aβ1-42結合成員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降低與用Aβ1-42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神經絲輕鏈(NfL)含量相比該患者之NfL含量。此為尤其出人意料的,因為先前尚未在靶向類澱粉蛋白與減少NfL含量之間建立起聯繫。因此,降低NfL含量之Aβ1-42的選擇性結合提供針對神經元軸突損傷,包括與AD相關之神經元軸突損傷之療法的新領域。
本發明人先前已描述完全人類效應子缺失單株抗體(MEDI1814)之發現、臨床前及早期臨床發展,該抗體對於Aβ42/43相較於Aβ40之全長及N端截短形式具有較高親和力及選擇性(WO 2014/060444,其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本發明人已使用此抗體在具有輕度至中度AD之人類患者的情況下進行隨機化、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且已證實使用選擇性地結合至Aβ1-42之結合成員進行的類澱粉蛋白靶向,尤其Aβ1-42靶向,降低患者之腦脊髓液(CSF)及血漿中的NfL含量。換言之,本發明人首次證實,Aβ1-42之選擇性結合及螯合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如藉由NfL之下降所證實,且因此在治療具有神經退化性病狀(諸如AD)之患者的神經元軸突損傷方面具有潛在效用。
本發明提供在潛在安全性、功效及重要的是僅靶向Aβ (Aβ1-42)之關鍵毒性建構組元同時避開Aβ1-40方面之優於先前Aβ療法的明顯優勢。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患者之阿茲海默氏症(AD)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向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選擇性地結合人類類澱粉蛋白β1-42肽(Aβ1-42)之結合成員,其中該結合成員使該患者中之神經絲輕鏈(NfL)的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NfL含量相比降低。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用於預防患者之神經元軸突損傷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向具有神經元軸突損傷或處於神經元軸突損傷之風險下的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選擇性地結合人類類澱粉蛋白β1-42肽(Aβ1-42)之結合成員;其中該結合成員使該患者中之神經絲輕鏈(NfL)的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該患者中之NfL含量相比降低。
在該等方法中,結合成員可降低患者之血漿中之NfL含量。結合成員可降低患者之腦脊髓液(CSF)中之NfL含量。結合成員可使NfL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NfL含量相比降低至少10%、較佳至少20%、更佳至少30%、甚至更佳至少50%。NfL含量可藉由ELISA,視情況SIMOA-HD1來量測。
在該等方法中,患者可對於類澱粉蛋白呈陽性,視情況該患者:(a)對於tau呈陰性;(b)對於神經退化呈陰性;(c)對於tau呈陰性且對於神經退化呈陰性;(d)對於tau呈陽性;(e)對於神經退化呈陽性;(f)對於tau呈陽性且對於神經退化呈陽性;(g)對於tau呈陽性且對於神經退化呈陰性;或(h)對於tau呈陰性且對於神經退化呈陽性。因此,該方法可包含鑑別患者為類澱粉蛋白陽性,且視情況鑑別患者為:(a)對於tau呈陰性;(b)對於神經退化呈陰性;(c)對於tau呈陰性且對於神經退化呈陰性;(d)對於tau呈陽性;(e)對於神經退化呈陽性;(f)對於tau呈陽性且對於神經退化呈陽性;(g)對於tau呈陽性且對於神經退化呈陰性;或(h)對於tau呈陰性且對於神經退化呈陽性。患者之(i)類澱粉蛋白陽性或陰性;(ii) tau陽性或陰性;及/或(iii)神經退化陽性或陰性狀態可基於以下獨立地確定:(a) CSF標記物;(b)血漿標記物;及/或(c)成像標記物。在該等方法中,(a)(i)針對類澱粉蛋白之該CSF標記物可為CSF Aβ1-42;(ii)針對tau之該CSF標記物可為CSF磷酸化tau;及/或(iii)針對神經退化之該CSF標記物可為CSF總tau;及/或(b)(i)針對類澱粉蛋白之該成像標記物可為類澱粉蛋白成像;(ii)針對tau之該成像標記物可為tau成像;及/或(iii)針對神經退化之該成像標記物可為磁共振成像或氟化去氧葡萄糖正子發射斷層掃描(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選擇性地結合人類Aβ1-42之結合成員可為抗體。選擇性地結合人類Aβ1-42之該抗體以500 pM或更低之解離常數(K D)結合至Aβ1-42,且不結合至Aβ1-40或以超過1 mM之K D結合Aβ1-40。
該抗體可包含:(a) VH域,其包含HCDR之MEDI1814集合,其中Abet0380 HCDR之胺基酸序列為(i) HCDR1 SEQ ID NO: 1;(ii) HCDR2 SEQ ID NO: 2;及(iii) HCDR3 SEQ ID NO: 3;或包含具有一或兩個胺基酸突變之HCDR的MEDI1814集合;及(b) VL域,其包含LCDR之MEDI1814集合,其中MEDI1814 LCDR之胺基酸序列為(i) LCDR1 SEQ ID NO: 4;(ii) LCDR2 SEQ ID NO: 5;及(iii) LCDR3 SEQ ID NO: 6;或包含具有一或兩個胺基酸突變之LCDR的MEDI1814集合。
該抗體可包含:(a) (i)具有SEQ ID NO: 9或包含具有一或兩個胺基酸突變之該胺基酸序列之MEDI1814 VH域胺基酸序列;及具有SEQ ID NO: 10或包含具有一或兩個胺基酸突變之該胺基酸序列之MEDI1814 VL域胺基酸序列;或(b) (i)具有SEQ ID NO: 7或其生殖系化型式,或包含具有一或兩個胺基酸突變之該胺基酸序列或其生殖系化型式之Abet0380 VH域胺基酸序列;及(ii)具有SEQ ID NO: 8或其生殖系化型式,或包含具有一或兩個胺基酸突變之該胺基酸序列或其生殖系化型式之Abet0380 VL域胺基酸序列。
該抗體可包含由在寄存編號41890下寄存之Abet0380-GL核酸序列編碼的VH及VL域。
該抗體可為人類lgG,視情況人類IgG1或人類IgG2。特定言之,該抗體可為人類lgG1-TM、lgG1-YTE或lgG1-TM-YTE。
該抗體可以≥200 mg之劑量投與/用於投與,視情況其中該抗體係以約200 mg之劑量、更佳以約300 mg之劑量、甚至更佳以約900 mg之劑量、或甚至更佳以約1800 mg之劑量投與。
該抗體可以3.5至4.5週之時間間隔投與/用於投與;視情況其中該抗體係以4週之時間間隔(Q4W)投與。
該結合成員可經靜脈內或皮下向患者投與/用於投與。
該神經元軸突損傷可與阿茲海默氏症(AD),視情況輕度至中度AD、症狀發生前AD及/或因AD所致之輕度認知障礙相關。
在該等方法中,該結合成員可使該患者中之pTau217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該患者中之pTau217含量相比降低。
在該等方法中,該結合成員可:(i)使該患者中之游離Aβ1-42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該患者中之游離Aβ1-42含量相比降低;及/或(ii)使該患者中之總Aβ1-42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該患者中之總Aβ1-42含量相比增加。
該結合成員可包含於醫藥組合物內。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選擇性地結合人類類澱粉蛋白β1-42肽(Aβ1-42)之結合成員,其用於預防患者之神經元軸突損傷的方法中,該方法包含向具有神經元軸突損傷或處於神經元軸突損傷之風險下的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該結合成員,其中該結合成員使該患者中之神經絲輕鏈(NfL)的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NfL含量相比降低。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用於評定如本文所定義的治療阿茲海默氏症之方法或如本文所定義的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之方法的功效的方法,該方法包含確定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及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後之患者中之NfL含量,其中若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後之該患者中之NfL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該患者中之NfL含量相比降低,則該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之方法為有效的。
若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後之該患者之該血漿中之NfL含量降低,視情況其中NfL之血漿含量之降低為降低至少30%,則該治療阿茲海默氏症之方法或該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之方法可評定為有效的。
若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後之該患者之該CSF中之NfL含量降低,視情況其中NfL之CSF含量之降低為降低至少30%,則該治療阿茲海默氏症之方法或該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之方法可評定為有效的。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用於鑑別患者適用於如本文所定義的治療阿茲海默氏症之方法,或如本文所定義的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之方法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使用CSF標記物、血漿標記物及/或成像標記物來評定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之該類澱粉蛋白狀態,且其中當該患者之該類澱粉蛋白狀態為類澱粉蛋白陽性時,該患者鑑別為適用於該治療阿茲海默氏症之方法或該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之方法。
該篩選方法可進一步包含評定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該患者的(i)該tau狀態;(ii)該神經退化狀態;或(iii)該tau狀態及該神經退化狀態,其中獨立地針對tau及/或神經退化選擇CSF標記物及/或成像標記物,且其中當該患者為以下時,該患者鑑別為適用於該治療阿茲海默氏症之方法或該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之方法:(a)對於tau呈陰性;(b)對於神經退化呈陰性;(c)對於tau呈陰性且對於神經退化呈陰性;(d)對於tau呈陽性;(e)對於神經退化呈陽性;(f)對於tau呈陽性且對於神經退化呈陽性;(g)對於tau呈陽性且對於神經退化呈陰性;或(h)對於tau呈陰性且對於神經退化呈陽性。
在該等方法中,(a)(i)針對類澱粉蛋白之該CSF標記物可為CSF Aβ1-42;(ii)針對tau之該CSF標記物可為CSF磷酸化tau;及/或(iii)針對神經退化之該CSF標記物可為CSF總tau;及/或(b)(i)針對類澱粉蛋白之該成像標記物可為類澱粉蛋白成像;(ii)針對tau之該成像標記物可為tau成像;及/或(iii)針對神經退化之該成像標記物可為磁共振成像或氟化去氧葡萄糖正子發射斷層掃描。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套組,其包含(i)選擇性地結合人類類澱粉蛋白β1-42肽(Aβ1-42)之結合成員;及(ii)特異性地結合至NfL之抗體;其中視情況,選擇性地結合人類Aβ1-42之該結合成員為如本文所定義的抗體。
定義 除非另外規定,否則本文所用之所有技術及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發明所屬領域的一般技術者通常所理解相同之含義。Singleton等人., DICTIONARY OF 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 ED., John Wiley and Sons, New York (1994)及Hale & Marham, THE HARPER COLLINS DICTIONARY OF BIOLOGY, Harper Perennial, NY (1991)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提供許多用於本發明中之術語的通用詞典。
本發明不受本文所揭示之例示性方法及材料限制,且任何與本文所描述之彼等方法及材料類似或等效的方法及材料可用於實踐或測試本發明之實施例。數值範圍包括界定該範圍之數字。除非另外指示,否則任何核酸序列以5'至3'定向自左至右書寫;胺基酸序列分別以胺基至羧基定向自左至右書寫。
本文所提供之標題並非本發明之各種態樣或實施例的限制。
胺基酸在本文中使用胺基酸、三字母縮寫或單字母縮寫之名稱來指代。如本文中所用,術語「蛋白質」包括蛋白質、多肽及肽。如本文所使用,術語「胺基酸序列」與術語「多肽」及/或術語「蛋白質」同義。在一些情況下,術語「胺基酸序列」與術語「肽」同義。術語「蛋白質」及「多肽」在本文中可互換地使用。在本發明及申請專利範圍中,可使用胺基酸殘基之習知單字母及三字母程式碼。如符合IUPACIUB生物化學命名聯合委員會(JCBN)所定義的胺基酸之3字母程式碼。亦應理解,由於遺傳密碼之簡併,多肽可藉由超過一個核苷酸序列編碼。
術語之其他定義可呈現於整個說明書中。在更詳細地描述例示性實施例之前,應理解,本發明不限於所描述之特定實施例,且因此可變化。亦應理解,本文中所用之術語僅出於描述特定實施例之目的,且不意欲為限制性的,因為本發明之範疇將僅受隨附申請專利範圍限定。
在提供值之範圍下,應瞭解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規定,否則亦特別揭示在該範圍上限與下限之間的各插入值,精確至下限單位之十分位。本發明內涵蓋陳述範圍中之任何所陳述值或插入值之間的各較小範圍及所陳述範圍中之任何其他所陳述值或插入值。此等較小範圍之上限及下限可獨立地包括或不包括在該範圍內,且任一界限、無界限或兩個界限包括於較小範圍中之各範圍亦涵蓋於本發明內,受限於所陳述範圍中之任何特定排除之界限。當所陳述範圍包括界限中之一者或兩者時,排除彼等所包括之界限中之任一者或兩者的範圍亦包括於本發明中。
如本文中所用,冠詞「一(a)及(an)」可指該冠詞之一個或超過一個(亦即至少一個)文法對象。
「約」通常可意謂鑒於量測值之性質或精確度,所量測之量的可接受誤差程度。例示性誤差程度在既定值或值範圍之20個百分比(%)以內,通常在10%以內,且更通常在5%以內。較佳地,術語「約」在本文中應理解為正使用之數值的數值加上或減去(±) 5%,較佳±4%、±3%、±2%、±1%、±0.5%、±0.1%。
亦可將本文中描述為「包含」一或多個特徵之實施例視為「由此類特徵組成」及/或「主要由此類特徵組成」之相應實施例的揭示內容。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醫藥學上可接受」意謂聯邦或州政府之監管機構批准或列於美國藥典(U.S. Pharmacopeia)、歐洲藥典(European Pharmacopeia)或其他公認藥典中用於動物,且更特定言之用於人類。
濃度、量、體積、百分比及其他數值在本文中可以範圍型式呈現。應理解,此類範圍型式僅係出於便利及簡潔目的而使用,且應以靈活方式解釋為不僅包括如該範圍之界限所明確敍述之數值,且亦包括該範圍內所涵蓋之所有個別數值或子範圍,如同各數值及子範圍經明確敍述。
本發明之抗體的胺基酸序列之輕微變化考慮為由本發明所涵蓋,其限制條件為胺基酸序列之變化維持與如本文任何地方所定義的本發明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至少75%,更佳至少80%、至少90%、至少95%,且最佳至少99%序列一致性。
本發明之抗體可包括其中在保守性或非保守性位置,來自一個物種之胺基酸殘基經另一物種中之相應殘基取代的變異體。本文所揭示之抗體分子的變異體可在本發明中產生及使用。效仿將多變量資料分析技術應用於結構/性質-活性關係之計算化學[參見例如Wold等人.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in chemistry. Chemometrics-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in Chemistry (Ed.: B. Kowalski);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Dordrecht, Holland, 1984 (ISBN 90-277-1846-6],抗體之定量活性-性質關係可使用熟知數學技術推出,諸如統計回歸、圖案辨識及分類[參見例如Norman等人. Applied Regression Analysis. Wiley-lnterscience;第3版(April 1998) ISBN: 0471170828; Kandel, Abraham等人. Computer-Assisted Reasoning in Cluster Analysis. Prentice Hall PTR, (May 11, 1995), ISBN: 0133418847; Krzanowski, Wojtek. Principles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 A User's Perspective (Oxford Statistical Science Series, No 22 (Pap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ecember 2000), ISBN: 0198507089; Witten, Ian H.等人Data Mining: Practical Machine Learning Tools and Techniques with Java Implementations. Morgan Kaufmann; (October 11, 1999), ISBN:1558605525; Denison David G. T. (Editor)等人Bayesian Methods for Nonlinear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Wiley Series in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John Wiley & Sons; (July 2002), ISBN: 0471490369; Ghose, Arup K.等人. Combinatorial Library Design and Evaluation Principles, Software, Tools, and Applications in Drug Discovery. ISBN: 08247-0487-8]。抗體之特性可來源於抗體序列之經驗及理論模型(例如,可能的接觸殘基或所計算之物理化學特性的分析),功能性及三維結構及此等特性可單獨地及以組合形式考慮。
非保守性位置處之胺基酸殘基可經保守或非保守殘基取代。詳言之,考慮保守胺基酸置換。
「保守胺基酸取代」為胺基酸殘基經具有類似側鏈之胺基酸殘基置換的胺基酸取代。此項技術中已定義具有類似側鏈之胺基酸殘基家族,包括鹼性側鏈(例如離胺酸、精胺酸或組胺酸)、酸性側鏈(例如天冬胺酸或麩胺酸)、不帶電荷之極性側鏈(例如甘胺酸、天冬醯胺、麩醯胺酸、絲胺酸、蘇胺酸、酪胺酸或半胱胺酸)、非極性側鏈(例如丙胺酸、纈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脯胺酸、苯丙胺酸、甲硫胺酸或色胺酸)、β分支側鏈(例如蘇胺酸、纈胺酸、異白胺酸)及芳族側鏈(例如酪胺酸、苯丙胺酸、色胺酸或組胺酸)。因此,若多肽中之胺基酸經來自相同側鏈家族之另一胺基酸置換,則胺基酸取代視為保守的。在本發明之抗體中包括之經保守修飾之變異體不排除變異體之其他形式,例如多形性變異體、種間同源物及對偶基因。
「非保守胺基酸取代」包括以下取代,其中(i)具有正電性側鏈之殘基(例如Arg、His或Lys)取代負電性殘基(例如Glu或Asp)或經負電性殘基(例如Glu或Asp)取代;(ii)親水性殘基(例如Ser或Thr)取代疏水性殘基(例如Ala、Leu、Ile、Phe或Val)或經疏水性殘基(例如Ala、Leu、Ile、Phe或Val)取代;(iii)半胱胺酸或脯胺酸取代任何其他殘基或經任何其他殘基取代;或(iv)具有龐大疏水性或芳族側鏈之殘基(例如Val、Ile、Phe或Trp)取代具有較小側鏈之殘基(例如Ala或Ser)或無側鏈之殘基(例如Gly)或經具有較小側鏈之殘基(例如Ala或Ser)或無側鏈之殘基(例如Gly)取代。
典型抗體包含至少兩個「輕鏈」(LC)及兩個「重鏈」(HC)。此類抗體之輕鏈及重鏈為由若干個域組成之多肽。各重鏈包含重鏈可變區(本文中縮寫為「VH」)及重鏈恆定區(本文中縮寫為「CH」)。重鏈恆定區包含重鏈恆定域CH1、CH2及CH3 (抗體類別IgA、IgD及IgG)及視情況重鏈恆定域CH4 (抗體類別IgE及IgM)。各輕鏈包含輕鏈可變域(本文中縮寫為「VL」)及輕鏈恆定域(本文中縮寫為「CL」)。可變區VH及VL可進一步細分成高變區,稱為互補決定區(CDR),穿插有稱為構架區(FR)之更保守區。每個VH及VL由自胺基端至羧基端按以下順序排列之三個CDR及四個FR構成:FR1、CDR1、FR2、CDR2、FR3、CDR3、FR4。重鏈及輕鏈之「恆定域」不涉及直接使抗體與目標結合,但展現出各種效應功能。
抗體與其目標抗原或抗原決定基之間的結合由互補決定區(CDR)介導。CDR為位於抗體重鏈及輕鏈之可變區內的高序列變異性區域,其中其形成抗原結合位點。CDR為抗原特異性之主要決定子。通常,抗體重鏈及輕鏈各自包含三個非連續排列之CDR。抗體重鏈及輕鏈CDR3區在根據本發明之抗體的結合特異性/親和力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且因此提供本發明之另一態樣。
因此,如本文所用之術語「抗原結合片段」包括包含一個、兩個或三個輕鏈CDR及/或一個、兩個或三個重鏈CDR之抗原結合多肽的任何天然存在或人工構築之組態,其中多肽能夠與抗原結合。
CDR序列可參考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編號系統鑑別,例如Kabat系統(Kabat, E. A.等人., 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 第5版, Public Health Servic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Bethesda, MD (1991);Chothia系統(Chothia &, Lesk,「Canonical Structures for the Hypervariable Regions of Immunoglobulins」 J. Mol. Biol. 196, 901917 (1987))或IMGT系統(Lefranc等人, 「IMGT Unique Numbering for Immunoglobulin and Cell Receptor Variable Domains and Ig superfamily V-like domains」 Dev. Comp. Immunol. 27, 55-77 (2003))。
對於本發明中所論述之重鏈恆定區胺基酸位置,編號係根據首先描述於以下中之EU索引:Edelman, G.M., 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 USA 63 (1969) 78-85)。Edelman之Eu編號亦闡述於Kabat等人(1991) (見上文)中。因此,術語「如Kabat中所闡述之EU索引」、「EU索引」、「Kabat之EU索引」或「EU編號」在重鏈之情形下係指基於Edelman等人之人類lgG1 EU抗體的殘基編號系統,如Kabat等人(1991)中所闡述。輕鏈恆定區胺基酸序列所用的編號系統類似地闡述於Kabat等人(見上文)中。因此,如本文中所用,「根據Kabat之編號」係指Kabat等人(見上文)中所闡述之Kabat編號系統。
本發明之抗Aβ1-42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較佳為單株抗體。更佳地,本發明之抗Aβ1-42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為經分離單株抗體。
本發明之抗Aβ1-42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可藉由重組方式衍生自任何物種。舉例而言,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可為小鼠、大鼠、山羊、馬、豬、牛、雞、兔、駱駝、驢、人類或其嵌合型式。為了用於向人類投與,非人類來源之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可在向人類患者投與時在遺傳或結構上改變成抗原性更低。
尤其較佳為人類或人類化抗體,尤其為重組人類或人類化抗體。術語「人類化抗體」係指其中構架或「互補決定區」(CDR)已經修飾以包含與親體免疫球蛋白之CDR相比具有不同特異性之免疫球蛋白之CDR的抗體。舉例而言,可將鼠類CDR移植至人類抗體之構架區中以製備「人類化抗體」。參見例如Riechmann, L.,等人, Nature 332 (1988) 323-327;及Neuberger, M.S.,等人, Nature 314 (1985) 268-270。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化抗體」為其中恆定區已經另外修飾或相對於原始抗體之恆定區改變以產生根據本發明之抗體之特性(尤其,在Clq結合及/或Fc受體(FcR)結合方面)的彼等形式。
本發明之抗體可為「生殖系化抗體」,其中構架區具有人類生殖系基因片段序列。因此,構架可經生殖系化,由此改變構架內之一或多個殘基以匹配最類似的人類生殖系構架中等效位置處之殘基。熟習此項技術者可選擇在生殖系化之前在順序上最接近抗體之構架序列的生殖系片段,且測試抗體之親和力或活性,以確認生殖系化未顯著降低抗原結合或效能(標準分析為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人類生殖系基因片段序列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知,且可例如由VBASE編譯(VBASE,蛋白質工程化之MRC中心,UK,1997,http//mrc-35 cpe.cam.ac.uk)獲得。
術語「嵌合抗體」係指包含來自一個來源或物種之可變區(亦即結合區)及衍生自不同來源或物種之恆定區之至少一部分的抗體,其通常藉由重組DNA技術製備。包含鼠類可變區及人類恆定區之嵌合抗體為較佳的。本發明所涵蓋之「嵌合抗體」的其他較佳形式為恆定區已自初始抗體修飾或改變以產生根據本發明之特性,尤其為C1q結合及/或Fc受體(FcR)結合的抗體。此類嵌合抗體亦稱為「類別轉換抗體」。嵌合抗體係包含編碼免疫球蛋白可變區之DNA片段及編碼免疫球蛋白恆定區之DNA片段的免疫球蛋白基因之表現產物。用於產生嵌合抗體之方法涉及此項技術中熟知的習知重組DNA及基因轉染技術。參見例如Morrison, S.L.,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1 (1984) 6851-6855;美國專利第5,202,238號及第5,204,244號。
術語「Fc區」、「Fc部分」及「Fc」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且係指由兩個Fc鏈形成之原生免疫球蛋白的部分。各「Fc鏈」包含恆定域CH2及恆定域CH3。各Fc鏈亦可包含鉸鏈區。原生Fc區為均二聚的。在一些實施例中,Fc區可為雜二聚的,因為其可含有修飾以增強Fc雜二聚化。
存在五種主要類別之重鏈恆定區,分類為IgA、IgG、IgD、IgE及IgM,各自具有由同型指定之特徵效應功能。舉例而言,IgG分成四個子類,稱為IgG1、IgG2、IgG3及IgG4。Ig分子與多種類別之細胞受體相互作用。舉例而言,IgG分子與對IgG類別抗體具有特異性之三類Fc受體(FcγR),即FcγRI、FcγRII及FcγRIII相互作用。已報導對IgG與FcγR受體結合而言重要之序列位於CH2及CH3域中。
本發明之抗Aβ1-42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為四鏈免疫球蛋白(Ig)結構之任何同型(亦即IgA、IgD、IgE、IgG及IgM)及合成多聚體。在較佳實施例中,抗Aβ1-42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為IgG同型。抗Aβ1-42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可為任何IgG子類,例如IgG1、IgG2、IgG3或IgG4同型。在較佳實施例中,抗Aβ1-42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屬於IgG1或IgG2同型。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Aβ1-42抗體包含重鏈恆定區,即IgG同型之重鏈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抗Aβ1-42抗體包含重鏈恆定區之部分,亦即IgG同型的重鏈恆定區之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IgG恆定區或其部分為IgG1、IgG2、IgG3或IgG4恆定區。較佳地,IgG恆定區或其部分為IgG1或IgG2恆定區。抗體分子亦可具有其他形式,例如在Fc區中具有YTE (Dall'Acqua等人(2002) J. Immunology, 169: 5171- 5180;Dall'Acqua等人(2006) J Biol. Chem. 281 (33):23514-24)及/或TM突變(Oganesyan等人(2008) Acta Cryst D64:700-4)之lgG1。
本發明之抗Aβ1-42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包含λ輕鏈或κ輕鏈。
在較佳實施例中,抗Aβ1-42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輕鏈,亦即λ輕鏈。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包含含有輕鏈恆定區(CL),亦即λ恆定區之輕鏈。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包含含有輕鏈可變區(VL),亦即λ可變區之輕鏈。較佳地,λ輕鏈包含VL (亦即λVL)及CL (亦即λCL)。
經工程化抗Aβ1-42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其中已對VH及/或VL內之構架殘基進行修飾的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此類修飾可改進抗體之特性,例如以降低抗體之免疫原性及/或改進抗體產生及純化。
本文所揭示之抗Aβ1-42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習知技術進一步修飾,例如藉由使用單獨或呈組合形式之胺基酸刪除、插入、取代、添加及/或重組及/或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任何其他修飾。在構成免疫球蛋白鏈之胺基酸序列之基礎的DNA序列中引入此類修飾的方法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知。
本發明之抗Aβ1-42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具有任何抗體形式。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具有上文所述之「習知」形式。或者,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可為Fab片段。根據本發明之抗體亦可為Fab'、Fv、scFv、Fd、V NAR域、IgNAR、胞內抗體、IgG CH2、微型抗體、單域抗體、Fcab、scFv-Fc、F(ab')2、雙scFv、雙特異性T細胞接合子(BiTE®)、F(ab')3、四功能抗體、三功能抗體、雙功能抗體、DVD-Ig、(scFv)2或mAb2。
術語「Fab片段」及「Fab」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且含有單個輕鏈(例如恆定域CL及VL)及單個重鏈(例如恆定域CH1及VH)。Fab片段之重鏈未能夠與另一重鏈形成雙硫鍵。
「Fab'片段」含有單個輕鏈及單個重鏈,但除CH1及VH以外,「Fab'片段」含有用於形成鏈間雙硫鍵所需之CH1與CH2域之間的重鏈區。因此,兩個「Fab'片段」可經由二硫鍵之形成締合以形成F(ab')2分子。
「F(ab')2片段」含有兩個輕鏈及兩個重鏈。各鏈包括用於形成兩個重鏈之間的鏈間雙硫鍵所需的恆定區之一部分。
「Fv片段」僅含有重鏈及輕鏈之可變區。其不含有恆定區。
「單域抗體」為含有單一抗體域單元(例如,VH或VL)之抗體片段。
「單鏈Fv」(「scFv」)為含有抗體之VH及VL域的抗體片段,VH及VL域連接在一起以形成單鏈。多肽連接子常用於連接scFv之VH及VL域。
「串聯scFv」亦稱為TandAb®,為藉由以串聯定向之兩個scFv與柔性肽連接子之共價結合所形成的單鏈Fv分子。
「雙特異性T細胞接合子」(BiTE®)係由單一肽鏈上之兩個單鏈可變片段(scFv)組成的融合蛋白質。scFv中之一者經由CD3受體與T細胞結合,且另一者與腫瘤細胞抗原結合。
「雙功能抗體」為小的二價及雙特異性抗體片段,其包含藉由肽連接子連接之連接至相同多肽鏈上之輕鏈可變域(VL)的重鏈(VH)可變域(VH-VL),該肽連接子太短而不允許在同一鏈上之兩個域之間配對(Kipriyanov, Int. J. Cancer 77 (1998), 763-772)。此促使與另一條鏈之互補域配對且促進二聚分子與兩個功能性抗原結合位點之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抗Aβ1-42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為裸抗體。如本文所用之術語「裸抗體」係指未與治療劑,例如細胞毒性劑或放射性標記共軛之抗體。在較佳實施例中,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為裸單特異性抗體。
本發明之抗Aβ1-42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本文所揭示之抗體的完整及經修飾形式兩者。舉例而言,本發明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在功能上連接(藉由化學偶合、基因融合、非共價締合或以其他方式)至一或多個其他分子實體,諸如藥劑、偵測試劑及/或可介導本文所揭示之結合分子與另一分子之締合的蛋白質或肽(諸如抗生蛋白鏈菌素核心區或聚組胺酸標籤)。偵測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酶類,諸如鹼性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去氫酶(「G6PDH」)、α-D-半乳糖苷酶、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澱粉酶、碳酸酐酶、乙醯膽鹼酯酶、溶菌酶、蘋果酸去氫酶及過氧化酶,例如辣根過氧化酶;染料;螢光標記或螢光劑,諸如螢光素及其衍生物、螢光染料、若丹明化合物及衍生物、GFP (用於「綠色螢光蛋白」之GFP)、丹醯基、傘酮、藻紅素、藻藍蛋白、別藻藍蛋白、鄰苯二甲醛及胺螢;螢光團,諸如鑭系穴狀化合物及螯合物,例如銪等(Perkin Elmer及Cis Biointernational)、靜默變化標記物或化學發光劑,諸如異魯米諾(isoluminol)、魯米諾(luminol)及二氧雜環丁烷;生物發光標記,諸如螢光素酶及螢光素;敏化劑;輔酶;酶受質; 放射性標記,包括(但不限於)溴 77、碳 14、鈷 57、氟 8、鎵 67、鎵 68、氫 3(氚)、銦 111、銦 113m、碘 123m、碘 125、碘 126、碘 131、碘 133、汞 107、汞 203、磷 32、錸 99m、錸 101、錸 105、釕 95、釕 97、釕 103、釕 105、鈧 47、硒 75、硫 35、鍀 99、鍀 99m、碲 121m、碲 122m、碲 125m、銩 165、銩 167、銩 168及釔 199;粒子,諸如乳膠或碳粒子;金屬溶膠;微晶;脂質體;細胞等,其可用染料、催化劑或其他可偵測基團進一步標記;分子,諸如生物素、洋地黃毒苷或5-溴去氧尿苷;毒素部分,諸如選自以下之群的毒素部分:綠膿桿菌外毒素(Pseudomonas exotoxin)(PE或其細胞毒性片段或突變體)、白喉毒素(Diptheria toxin)或其細胞毒性片段或突變體、肉毒桿菌毒素(botulinum toxin) A、B、C、D、E或F、蓖麻毒素(ricin)或其細胞毒性片段(例如蓖麻毒素A)、相思子毒素(abrin)或其細胞毒性片段、沙泊寧(saporin)或其細胞毒性片段、美洲商陸抗病毒毒素(pokeweed antiviral toxin)或其細胞毒性片段及欖香膠素1或其細胞毒性片段。
本發明之抗Aβ1-42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亦包括經修飾(例如,藉由使任何類型之分子共價連接至抗體)以使得共價連接不阻止抗體結合至其表位,或以其他方式削弱抗體之生物活性的衍生物。適合之衍生物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岩藻糖基化抗體、醣基化抗體、乙醯化抗體、聚乙二醇化抗體、磷酸化抗體及醯胺化抗體。
其他實施例為多特異性抗體(雙特異性、三特異性等)及其他共軛物,例如與細胞毒性小分子。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為裸雙特異性抗體。
本文中提及之特定分子(特定言之,本文所提及之生物標記物中之任一者,例如NfL或Aβ1-42)的含量涵蓋分子之實際量,諸如分子之質量、莫耳量、濃度或莫耳濃度。較佳在本發明之情形下,提及特定分子(例如NfL或Aβ1-42)之含量係指分子之濃度。
分子之含量可在任何適當的生理隔室中確定。較佳生理隔室包括血漿、血液及/或腦脊髓液(CSF)。分子之含量可由來自患者之任何適當樣品,例如血漿樣品、血液樣品、血清樣品及/或CSF樣品確定。可進行測試之樣品的其他非限制性實例為組織或體液樣品、尿液及切片樣品。因此,藉助於非限制性實例,本發明可參考患者之血漿及/或CSF中之分子(例如NfL及/或Aβ1-42)的含量(例如濃度)。用本發明之結合成員處理前之分子/生物標記物的含量可互換地稱為「基線」。
可將用本發明之Aβ1-42抑制劑處理後之分子(例如NfL及/或Aβ1-42)的含量與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分子的含量進行比較。因此,本發明通常係關於處理前及處理後之分子(例如NfL及/或Aβ1-42)的相對含量。處理前之分子(例如NfL及/或Aβ1-42)的含量可用於鑑別患者適用於根據本發明之治療。
分子含量可直接地或間接地量測,且可使用任何適當的技術確定。適合之標準技術為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例如西方墨點法及酶聯免疫吸附分析(ELISA)。
術語「β類澱粉蛋白肽」或「Aβ肽」或「Aβ」可互換地使用且係指長度為少量胺基酸至43個胺基酸的APP之肽片段。舉例而言,肽片段之長度為10至43個胺基酸。肽在活體內作為由兩種蛋白酶,B-分泌酶及γ-分泌酶進行的APP裂解產物產生。實例包括Aβ1-40及Aβ1-42。
術語「Aβ1-42」係指參與AD發病機制中之神經毒性寡聚物形成及斑塊形成的主要斑塊組分。除非另外說明,否則術語「Aβ1-42」亦可涵蓋在殘基42處終止之多個同功型(Aβn-42),包括pGluAβ3-42、Aβ3-42及Aβ4-42。提交Aβ1-42包括單體形式以及可溶的低n聚合物(或寡聚物)。Aβ1-42之例示性但非限制性胺基酸序列為DAEFRHDSGYEVHHQKLVFFAEDVGSNKGAIIGLMVGGVVIA (SEQ ID NO: 11)。
神經絲為在軸突中特別豐富的神經元之細胞骨架組分。其功能包括提供結構支撐且維持軸突(1)之尺寸、形狀及口徑。神經絲屬於中間絲家族,且三重態包含三個次單元:神經絲輕鏈(NF-L)、神經絲中間鏈(NF-M)及神經絲重鏈(NF-H)。術語「神經絲輕鏈」或「NfL」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且係指三種神經絲中之最小者(約68 kDa)。NfL尤其高度表現於大口徑有髓鞘的軸突中。人類NfL由NEFL基因編碼。NfL之例示性但非限制性胺基酸序列為
Figure 02_image001
Figure 02_image003
本文中論述之公開案僅僅提供在本申請案之申請日之前的揭示內容。本文無一者應解釋為承認此類公開案構成在此隨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之先前技術。
Aβ1-42之結合成員 Aβ1-42之結合成員(在本文中可互換地稱為「Aβ1-42結合成員」)係指選擇性地結合至Aβ1-42且在此情況下可防止Aβn-42同功型(尤其Aβ1-42)在大腦及腦血管系統內之累積或逆轉其沈積的分子。因此,Aβ1-42之結合成員螯合Aβ1-42。
根據本發明之結合成員可防止Aβ1-42在大腦及腦血管系統內之累積或逆轉其沈積。根據本發明之結合成員可結合且沈澱血漿中及/或腦脊髓液(CSF)中之可溶性Aβ1-42,藉此分別降低血清及/或CSF中之Aβ1-42濃度。此表示一種用於阿耳滋海默症及與澱粉樣變性相關之其他病狀的治療性方法。
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對Aβ1-42具有選擇性(在本文中可互換地稱為對其具有特異性)。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可結合至可溶的單體人類Aβ1-42及/或寡聚Aβ1-42。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可結合至可溶的單體人類3pyro-42 (焦麩胺酸酯3)、11pyro-42(焦麩胺酸酯11)及/或人類Aβ1-43。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可與鼠類Aβ1-42具有交叉反應性。
對於選擇性,應理解結合成員結合至Aβ1-42,而對任何其他分子,尤其Aβ1-40無顯著交叉反應性。可藉由任何適合之方法評定交叉反應性。藉助於非限制性實例,若Aβ1-42結合成員與其他分子之結合為其與Aβ1-42之結合強度的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或100%,則該結合成員與除Aβ1-42外之分子的交叉反應性可視為顯著的。選擇性地結合至Aβ1-42之Aβ1-42結合成員可以低於其與Aβ1-42之結合強度的90%、85%、80%、75%、70%、65%、60%、55%、50%、45%、40%、35%、30%、25%或20%結合至另一分子,諸如Aβ1-40。較佳地,Aβ1-42結合成員以低於其與Aβ1-42之結合強度的20%、低於15%、低於10%或低於5%、低於2%或低於1%結合至其他分子。
可根據本發明使用任何適合之Aβ1-42結合成員,例如抗體、小分子、肽及肽模擬物及適體。較佳結合成員包括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可為醫藥組合物之一部分(包含於醫藥組合物內),較佳與至少一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一起。適合之醫藥組合物(例如調配物)的實例描述於WO2017031288中,其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術語「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可與本文中之術語「賦形劑」或「稀釋劑」互換使用。
抗體較佳地,選擇性地結合人類Aβ1-42之結合成員,亦即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為如本文所述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本發明之抗體通常以600 pM或更低、500 pM或更低、400 pM或更低或300 pM或更低之解離常數(K D)結合至Aβ1-42。本發明之抗體較佳以500 pM或更低之K D結合至Aβ1-42。通常,本發明之抗體不結合至Aβ1-40或以超過500 μM、超過750 μM、超過1 mM或超過1.5 mM之K D結合Aβ1-40。較佳地,本發明之抗體不結合至Aβ1-40或以超過1 mM之K D結合Aβ1-40。尤其較佳為其中本發明之抗體以500 p1 mM或更高之K D結合至Aβ1-42的實施例。
K D量測(結合親和力)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任何適合之分析進行。適合之分析包括可經由KinExA系統(例如,KinExA 3100、KinExA 3200或KinExA 4000) (Sapidyne Instruments,Idaho)或ForteBio Octet系統執行的親和力分析。
「Abet0380」為以高親和力及特異性結合人類Aβ1-42之單株抗體(亦即其選擇性地結合人類Aβ1-42)。Abet0380先前已由本發明人描述於WO2014/060444中(其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Abet0380之VH及VL序列(以及CDR序列,其在VH/VL序列中為加下劃線的且呈粗體)分別作為SEQ ID NO: 7及8展示於下表1中。
因此,本發明之較佳Aβ1-42結合成員為包含以下之抗體:如表1中所示(SEQ ID NO: 1至3)之Abet0380的重鏈CDR (HCDR)或其功能變異體;及亦如表1中所示(SEQ ID NO: 4至6)之Abet0380的輕鏈CDR (LCDR)或其功能變異體。
「MEDI1814」為以高親和力及特異性結合人類Aβ1-42之單株抗體(亦即其選擇性地結合人類Aβ1-42)。MEDI1814先前已由本發明人描述於WO2014/060444中(其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其中其被稱為生殖系化Abet0380,Abet0380-GL。MEDI1814之VH及VL序列(以及CDR序列,其在VH/VL序列中為加下劃線的且呈粗體)分別作為SEQ ID NO: 9及10展示於下表1中。
因此,本發明之較佳Aβ1-42結合成員為包含以下之抗體:如表1中所示(SEQ ID NO: 1至3)之Abet0380-GL/MEDI1814的重鏈CDR (HCDR)或其功能變異體;及亦如表1中所示(SEQ ID NO: 4至6)之Abet0380/MEDI1814的輕鏈CDR (LCDR)或其功能變異體。
本發明之較佳Aβ1-42結合成員為包含以下之抗體:SEQ ID NO: 7之Abet0380 VH域胺基酸序列或其生殖系化型式,或其功能變異體;及(b)SEQ ID NO: 8之Abet0380 VL域胺基酸序列或其生殖系化型式,或其功能變異體。
本發明之特別較佳的Aβ142結合成員為包含以下之抗體:SEQ ID NO: 9之Abet0380-GL/MEDI1814 VH域胺基酸序列或其功能變異體;及(b)SEQ ID NO: 10之Abet0380-GL/MEDI1814 VL域胺基酸序列或其功能變異體。
本發明之較佳Aβ1-42結合成員為抗體,該抗體包含由在NCIMB寄存編號41890 (存入NCIMB,Ferguson Building, Craibstone Estate, Bucksburn, Aberdeen, AB21 9YA, Scotland, UK,於2011年11月2日)下寄存之Abet0380-GL/MEDI1814核酸序列編碼的VH及VL域。
本發明之抗體通常為人類lgG,視情況人類IgG1或人類IgG2。該抗體可為人類lgG1-TM、lgG1-YTE或lgG1-TM-YTE。 表1:關於Abet0380及MEDI1814抗體之序列資訊
Abet0380/MEDI1814 HCDR1 (SEQ ID NO: 1) YQTMW
Abet0380/M EDI1814 HCDR2 (SEQ ID NO: 2) VIGKTNENIAYADSVKG
Abet0380/M EDI1814 HCDR3 (SEQ ID NO: 3) EWMDHSRPYYYYGMDV
Abet0380/M EDI1814 LCDR1 (SEQ ID NO: 4) SGHNLEDKFAS
Abet0380/M EDI1814 LCDR2 (SEQ ID NO: 5) RDDKRPS
Abet0380/M EDI1814 LCDR3 (SEQ ID NO: 6) SSQDTVTRV
Abet0380 VH (SEQ ID NO: 7) EVQLLESGGGLVQPGGSLRLSCAASMGNFN YQTMWW VRQAPGRGLEWVS VIGKTNENIAYADSVKGRFTISRDN SKNTLYLQMNSLRAEDTAVYYCAR EWMDHSRPYYYYG MDVWGQGTLVTVSS
Abet0380 VL (SEQ ID NO: 8) SYELTQPPSVSVSPGQTASITC SGHNLEDKFASWYQQK PGQSPVLVIY RDDKRPSGIPERFSASNSGHTATLTISGT QATDEADYYC SSQDTVTRVFGGGTKLTVL
MEDI1814 VH (Abet0380-GL VH) (SEQ ID NO: 9) EVQLLESGGGLVQPGGSLRLSCAASMGNFN YQTMWW VRQAPGKGLEWVS VIGKTNENIAYADSVKGRFTISRDN SKNTLYLQMNSLRAEDTAVYYCAR EWMDHSRPYYYYG MDVWGQGTLVTVSS
MEDI1814 VL (Abet0380-GL VL) (SEQ ID NO: 10) SYELTQPPSVSVSPGQTASITC SGHNLEDKFASWYQQK PGQSPVLVIY RDDKRPSGIPERFSASNSGHTATLTISGT QAMDEADYYC SSQDTVTRVFGGGTKLTVL
在不希望受理論束縛的情況下,由於MEDI1814選擇性地結合至Aβ1-42,咸信MEDI1814 (i)減少CSF-游離Aβ1-42,而不影響Aβ1-40,及(ii)降低血漿及CSF兩者中之NfL含量,從而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諸如與AD相關之神經元軸突損傷)。軸突損傷已知為AD中之神經病理學因子,且已知與NfL含量增加相關。因此,降低NfL含量在治療及/或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諸如與AD相關之神經元軸突損傷中具有治療性潛能。
本發明涵蓋本文所定義之抗體,其具有所述CDR序列或可變重鏈及可變輕鏈序列(參考(例如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以及其功能變異體。「功能變異體」結合至與參考(例如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相同之目標抗原。當與參考抗體相比時,功能變異體可能對目標抗原具有不同親和力,但以實質上相同的親和力為較佳。
參考(例如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之功能變異體當與相應參考CDR序列相比時,顯示在一或多個CDR處之序列變化。因此,功能性抗體變異體可包含CDR之功能變異體。當術語「功能變異體」用於CDR序列之情形下時,此意謂CDR當與相應參考CDR序列相比時,具有至多2個、較佳至多1個胺基酸差異,且在與其餘5個CDR (或其變異體)組合時,能夠使變異體抗體結合至與參考(例如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相同之目標抗原,且較佳呈現出與參考(例如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對於目標抗原相同之親和力。
舉例而言,參考(例如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之變異體可包含: 當與SEQ ID NO: 1相比時具有至多2個胺基酸差異之重鏈CDR1; 當與SEQ ID NO: 2相比時具有至多2個胺基酸差異之重鏈CDR2; 當與SEQ ID NO: 3相比時具有至多2個胺基酸差異之重鏈CDR3; 當與SEQ ID NO: 4相比時具有至多2個胺基酸差異之輕鏈CDR1; 當與SEQ ID NO: 5相比時具有至多2個胺基酸差異之輕鏈CDR2;及 當與SEQ ID NO: 6相比時具有至多2個胺基酸差異之輕鏈CDR3; 其中該變異體抗體結合至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之目標(例如Aβ1-42),且較佳以相同親和力。
較佳地,參考(例如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之變異體可包含: 當與SEQ ID NO: 1相比時具有至多1個胺基酸差異之重鏈CDR1; 當與SEQ ID NO: 2相比時具有至多1個胺基酸差異之重鏈CDR2; 當與SEQ ID NO: 3相比時具有至多1個胺基酸差異之重鏈CDR3; 當與SEQ ID NO: 4相比時具有至多1個胺基酸差異之輕鏈CDR1; 當與SEQ ID NO: 5相比時具有至多1個胺基酸差異之輕鏈CDR2;及 當與SEQ ID NO: 6相比時具有至多1個胺基酸差異之輕鏈CDR3; 其中該變異體抗體結合至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之目標(例如Aβ1-42),且較佳以相同親和力。
變異體抗體當與相應參考(例如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相比時可在其CDR中具有總共至多5、4或3個胺基酸差異,其限制條件為每個CDR存在至多2個(較佳至多1個)胺基酸差異。較佳地,變異體抗體當與相應參考(例如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相比時可在其CDR中具有總共至多2個(更佳至多1個)胺基酸差異,其限制條件為每個CDR存在至多2個胺基酸差異。更佳地,變異體抗體當與相應參考(例如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相比時可在其CDR中具有總共至多2個(更佳至多1個)胺基酸差異,其限制條件為每個CDR存在至多1個胺基酸差異。
胺基酸差異可為胺基酸取代、插入或刪除。在一個實施例中,胺基酸差異為如本文所述之保守胺基酸取代。
變異體抗體當與相應參考(例如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相比時可在其構架區中具有總共至多5、4或3個胺基酸差異,其限制條件為每個構架區存在至多2個(較佳至多1個)胺基酸差異。較佳地,變異體抗體當與相應參考(例如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相比時可在其構架區中具有總共至多2個(更佳至多1個)胺基酸差異,其限制條件為每個構架區存在至多2個胺基酸差異。更佳地,變異體抗體當與相應參考(例如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相比時可在其構架區中具有總共至多2個(更佳至多1個)胺基酸差異,其限制條件為每個構架區存在至多1個胺基酸差異。
因此,變異體抗體可包含如本文所述之可變重鏈及可變輕鏈,其中: 當與本文之重鏈序列相比時,重鏈具有至多14個胺基酸差異(各CDR中之至多2個胺基酸差異及各構架區中之至多2個胺基酸差異);及 當與本文之輕鏈序列相比時,輕鏈具有至多14個胺基酸差異(各CDR中之至多2個胺基酸差異及各構架區中之至多2個胺基酸差異); 其中該變異體抗體結合至與參考(例如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Aβ1-42)相同的目標抗原,且較佳以相同親和力。
變異體重鏈或輕鏈可稱為參考重鏈或輕鏈之「功能等效物」。
在一個實施例中,變異體抗體可包含如本文所述之可變重鏈及可變輕鏈,其中: 當與本文之重鏈序列相比時,重鏈具有至多7個胺基酸差異(各CDR中之至多1個胺基酸差異及各構架區中之至多1個胺基酸差異);及 當與本文之輕鏈序列相比時,輕鏈具有至多7個胺基酸差異(各CDR中之至多1個胺基酸差異及各構架區中之至多1個胺基酸差異); 其中該變異體抗體結合至與參考(例如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Aβ1-42)相同的目標抗原,且較佳以相同親和力。
本發明人已進一步證實用於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之Aβ1-42結合成員的尤其有利的劑量/給藥方案,特定言之其中該Aβ1-42結合成員為本發明之抗體,較佳MEDI1814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已證實,較佳劑量範圍降低NfL (及游離Aβ1-42,及視情況神經顆粒素(Ng))之含量,同時減小與以下相關的副作用風險:習知抗澱粉樣變性處理抑制、ARIA或對其他生物標記物(諸如Aβ1-40、pTau 181及tTau)含量之影響。
舉例而言,≥200 mg劑量(通常以每月或4週時間間隔投與)在降低NfL及游離Aβ1-42方面顯示為有效的。
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尤其本發明之抗體,較佳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可以≥200 mg之劑量投與,諸如以200-2000 mg,較佳300-2000 mg,更佳300-1800 mg之劑量投與。
當在本文中提供值之範圍時,應瞭解,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規定,否則亦特別揭示在該範圍上限與下限之間的各插入值精確至單位之十分位。本發明內涵蓋陳述範圍中之任何所陳述值或插入值之間的各較小範圍及所陳述範圍中之任何其他所陳述值或插入值。應進一步理解,本文中由「自a至b」之表述表示的數值之任何範圍意謂自a延伸至b之數值範圍(亦即包括嚴格的端點a及b)。
「劑量」較佳根據Aβ1-42結合成員,尤其本發明之抗體,較佳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的毫克數(亦即,根據在劑量中向患者投與之結合成員/抗體的毫克數)定量。因此,藉助於非限制性實例,提及「300 mg劑量之本發明之抗體,較佳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意謂當接受該劑量時向患者投與300 mg本發明之抗體,較佳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當利用包含結合成員,尤其本發明之抗體,較佳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的醫藥組合物(視情況與賦形劑一起)時,該劑量係指所投與之本發明之結合成員,尤其本發明之抗體,較佳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組分的量(例如所投與之結合成員/抗體的毫克數)。
適合之劑量可為約200 mg。因此,本發明之抗體,較佳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可以約200 mg之劑量投與。
適合之劑量可為約300 mg。因此,本發明之抗體,較佳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可以約300 mg之劑量投與。
適合之劑量可為約900 mg。因此,本發明之抗體,較佳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可以約900 mg之劑量投與。
適合之劑量可為約1800 mg。因此,本發明之抗體,較佳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可以約1800 mg之劑量投與。
此外,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可以特定時間間隔投與。
通常,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係以每3.5至4.5週一次之頻率投與。舉例而言,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可以每3.5週、每4週或每4.5週投與。較佳地,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係以每4週一次(Q4W)之頻率投與。
考慮到以上所概述之某些(定義的)劑量及時間間隔,本發明之尤其較佳的治療方案可為如下。
舉例而言,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預防患者之神經元軸突損傷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約200 mg之劑量且以4週之時間間隔(Q4W)向具有神經元軸突損傷或處於神經元軸突損傷之風險下的患者投與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 其中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選擇性地結合至人類Aβ1-42,且使患者中之NfL (尤其血漿NfL)含量相對於用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處理前(例如在基線處)之該患者中之NfL (尤其血漿NfL)含量降低。
換言之,本發明提供一種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功能變異體,其用於預防患者之神經元軸突損傷的方法中,該方法包含以約200 mg之劑量且以4週之時間間隔(Q4W)向具有神經元軸突損傷或處於神經元軸突損傷之風險下的患者投與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 其中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選擇性地結合至人類Aβ1-42,且使患者中之NfL (尤其血漿NfL)含量相對於用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處理前(例如在基線處)之該患者中之NfL (尤其血漿NfL)含量降低。
舉例而言,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預防患者之神經元軸突損傷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約300 mg之劑量且以4週之時間間隔(Q4W)向具有神經元軸突損傷或處於神經元軸突損傷之風險下的患者投與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 其中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選擇性地結合至人類Aβ1-42,且使患者中之NfL (尤其血漿NfL)含量相對於用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處理前(例如在基線處)之該患者中之NfL (尤其血漿NfL)含量降低。
換言之,本發明提供一種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功能變異體,其用於預防患者之神經元軸突損傷的方法中,該方法包含以約300 mg之劑量且以4週之時間間隔(Q4W)向具有神經元軸突損傷或處於神經元軸突損傷之風險下的患者投與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 其中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選擇性地結合至人類Aβ1-42,且使患者中之NfL (尤其血漿NfL)含量相對於用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處理前(例如在基線處)之該患者中之NfL (尤其血漿NfL)含量降低。
舉例而言,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預防患者之神經元軸突損傷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約900 mg之劑量且以4週之時間間隔(Q4W)向具有神經元軸突損傷或處於神經元軸突損傷之風險下的患者投與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 其中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選擇性地結合至人類Aβ1-42,且使患者中之NfL (尤其血漿NfL)含量相對於用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處理前(例如在基線處)之該患者中之NfL (尤其血漿NfL)含量降低。
換言之,本發明提供一種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功能變異體,其用於預防患者之神經元軸突損傷的方法中,該方法包含以約900 mg之劑量且以4週之時間間隔(Q4W)向具有神經元軸突損傷或處於神經元軸突損傷之風險下的患者投與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 其中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選擇性地結合至人類Aβ1-42,且使患者中之NfL (尤其血漿NfL)含量相對於用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處理前(例如在基線處)之該患者中之NfL (尤其血漿NfL)含量降低。
舉例而言,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預防患者之神經元軸突損傷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約1800 mg之劑量且以4週之時間間隔(Q4W)向具有神經元軸突損傷或處於神經元軸突損傷之風險下的患者投與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 其中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選擇性地結合至人類Aβ1-42,且使患者中之NfL (尤其血漿NfL)含量相對於用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處理前(例如在基線處)之該患者中之NfL (尤其血漿NfL)含量降低。
換言之,本發明提供一種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功能變異體,其用於預防患者之神經元軸突損傷的方法中,該方法包含以約1800 mg之劑量且以4週之時間間隔(Q4W)向具有神經元軸突損傷或處於神經元軸突損傷之風險下的患者投與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 其中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選擇性地結合至人類Aβ1-42,且使患者中之NfL (尤其血漿NfL)含量相對於用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處理前(例如在基線處)之該患者中之NfL (尤其血漿NfL)含量降低。
投與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尤其本發明之抗體,較佳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持續特定(例如最小)時間段可提供更進一步的優勢。舉例而言,投與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尤其本發明之抗體,較佳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持續至少8週,較佳至少12週或至少16週可允許劑量方案提供結合成員之最大生物可用性及/或疾病之最大治療(例如抑制)。在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尤其本發明之抗體,較佳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係以本文所述之任何給藥時間間隔(其中Q4W或每月給藥時間間隔為尤其較佳的)作為長期治療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諸如持續患者之生命期。
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尤其本發明之抗體,較佳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可投與至少約8週。舉例而言,Aβ1-42結合成員可作為長期治療投與至少約12、16、20、24、28或32週或更久,較佳持續患者之生命期。
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尤其本發明之抗體,較佳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可作為長期治療投與8-52週;例如12-48週、16-44週、20-40週或24-36週或更久,較佳持續患者之生命期。
在不希望受理論束縛的情況下,咸信向患者投與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尤其本發明之抗體,較佳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引起患者中之NfL及游離Aβ1-42的降低,及神經元軸突損傷之相關減少,及可能斑塊形成之相關減少。
為避免疑問,本文中關於本發明之抗體(例如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的本文中之揭示內容中之任一者亦同樣適用於如本文所述之本發明的其他Aβ1-42結合成員。藉助於非限制性實例,在本發明之抗體(例如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之情形下之劑量、給藥時間間隔及/或投與持續時間的本文中之揭示內容亦同樣適用於本發明之其他Aβ1-42結合成員。
小分子 小分子可用作如本文所述之Aβ1-42結合成員。如本文所定義,小分子為低分子量化合物,通常有機化合物。通常,小分子具有900 Da之最大分子量,此允許快速擴散穿過細胞膜。在一些實施例中,小分子的最大分子量為500 Da。通常,小分子之尺寸為約1 nm。
此項技術中已知用於產生小分子之標準技術,其可隨後容易地測試如本文所述之Aβ1-42結合活性。
適體 適體通常為結合特異性目標分子之核酸分子。適體可在活體外完全工程化,容易地由化學合成產生,具有所需儲存特性且在治療性應用中引發極少免疫原性或無免疫原性。此等特徵使其尤其適用於醫藥及治療用途。
如本文所用,「適體」一般係指單股或雙股寡核苷酸或此類寡核苷酸之混合物,其中該寡核苷酸或混合物能夠特異地結合至目標。本文中將論述寡核苷酸適體,但熟習的閱讀者將瞭解,亦可使用具有等效結合特徵之其他適體,諸如肽適體。
一般而言,適體可包含長度為至少5個、至少10個或至少15個核苷酸的寡核苷酸。適體可包含長度為至多40個、至多60個或至多100個或更多個核苷酸的序列。舉例而言,適體之長度可為5至100個核苷酸、10至40個核苷酸或15至40個核苷酸。在可能的情況下,長度較短的適體為較佳的,因為此等適體將通常引起受其他分子或材料之干擾減少。
可使用常規方法產生適體,諸如指數富集的系統演化配體(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程序。SELEX為高度特異性結合至目標分子之核酸分子的活體外演化之方法。其描述於例如US 5,654、151、US 5,503,978、US 5,567,588及WO 96/38579中。
SELEX方法涉及自寡核苷酸之集合中選擇能夠結合至所需目標之核酸適體,且特定言之單股核酸。使單股核酸(例如,DNA、RNA或其變異體)之集合在有利於結合之條件下與目標接觸,使結合至混合物中之目標的彼等核酸與未結合之核酸分隔開,使核酸-目標複合物解離,擴增已結合至目標之彼等核酸得到富集具有所需結合活性之核酸的集合或庫,且隨後視需要重複此一系列步驟,以產生對相關目標具有特異性結合親和力的核酸(適體)庫。
肽模擬物 肽模擬物為模擬具有與生物目標相互作用之能力且產生相同生物效應之天然肽或蛋白質的化合物。肽模擬物可在與天然肽相關之穩定性及生物可用性方面具有優於肽之優勢。肽模擬物可具有經設計用於生物功能之親體肽的主鏈或側鏈修飾。肽模擬物之類別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類肽及P-肽,以及併有D-胺基酸之肽。
神經絲輕鏈(NfL)之降低 本發明之關鍵,用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處理使患者之NfL含量與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該患者之NfL含量相比降低。如本文所述,NfL為神經元內之外骨骼之組分,且其釋放至腦脊髓液(CSF)及/或血漿中為神經元軸突損傷之生物標記物。因此,用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處理在以下中及/或藉由以下而具有潛在治療性效用: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諸如與AD相關之神經元軸突損傷,以及與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或病症相關之神經元軸突損傷,及/或引起神經元軸突損傷之與澱粉樣變性相關的其他病狀。因此,使用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表示一種用於神經元軸突損傷之新穎治療方法。
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可使患者中之(i)血漿;(ii) CSF;或(iii)血漿及CSF中之NfL含量與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該患者中之相應NfL含量相比降低。較佳地,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降低血漿及CSF兩者中之NfL含量。
患者血漿中之NfL含量可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來確定。與相同年齡之健康個體相比,在具有神經退化性疾病,諸如AD之患者中之血漿NfL的典型含量/濃度增加(Mattsson等人(2017) JAMA Neurol. 74:557-566,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NfL之增加係與進行中的神經元軸突損傷之程度成比例,且因此通常隨著疾病進展而隨時間推移增加。AD個體中之典型含量將平均為51.0 pg/ml,較大標準偏差為26.9 pg/ml,且可因共病症之存在、個體年齡及樣品收集及分析方法而不同。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血漿中之NfL的升高愈大,降低幾率愈大。較佳地,用本發明之結合成員處理後之患者的血漿NfL含量的下降以相對術語量測,諸如相對於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NfL血漿含量。
本發明之結合成員通常使NfL含量,諸如血漿NfL,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NfL (例如血漿)含量相比降低至少10%、較佳至少20%、更佳至少30%、甚至更佳至少50%。
患者之CSF中之NfL含量可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來確定。具有神經退化性疾病,諸如AD之患者的CSF NfL之典型含量/濃度與相同年齡的健康個體相比增加。NfL之增加係與進行中的神經元軸突損傷之程度成比例,且因此通常隨著疾病進展而隨時間推移增加。通常,處理前之患者的CSF NfL濃度為≥1 ng/mL、≥800 pg/ml、≥600 pg/ml或≥500 pg/ml。較佳地,處理前之患者的CSF NfL濃度為≥600 pg/ml。AD個體之典型CSF NfL含量因共病症之存在、個體年齡及樣品收集及分析方法而不同。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之CSF中之NfL的升高愈大,降低幾率愈大。較佳地,用本發明之結合成員處理後之患者的CSF NfL含量的下降以相對術語量測,諸如相對於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NfL CSF含量。
本發明之結合成員通常使NfL,諸如CSF NfL,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NfL (例如CSF)含量相比降低至少10%、較佳至少20%、更佳至少30%、甚至更佳至少50%。
NfL含量可使用任何適當方法確定,習知技術為此項技術中已知的。藉助於非限制性實例,NfL含量可使用活體外分析確定,諸如ELISA、西方墨點法、免疫細胞化學、免疫沈澱、親和力層析法及生物化學或基於細胞之分析。NfL含量亦可藉由在生物感測器系統中利用結合成員(例如對NfL具有特異性之抗體)直接量測,例如在血漿或CSF中,其中該結合成員用本文所述之偵測試劑標記。較佳地,NfL含量(尤其血漿及/或CSF NfL含量)使用ELISA,更佳SIMOA-HD1確定。
本發明之結合成員通常在用結合成員處理後3-20週內、5-20週內,較佳8-16週內、更佳12週內、甚至更佳3週內降低NfL含量(例如血漿及/或CSF含量)。
藉助於非限制性實例,在用本發明之結合成員處理後3-20週內、5-20週內,較佳8-16週內、更佳12週內、甚至更佳3週內,該結合成員可使NfL之CSF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NfL的CSF含量相比降低至少30%、較佳至少50%。
藉助於另一個非限制性實例,在用本發明之結合成員處理後3-20週內、5-20週內,較佳8-16週內、更佳12週內、甚至更佳3週內,該結合成員可使NfL之血漿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NfL的血漿含量相比降低至少10%、較佳至少20%。
本發明之結合成員通常使NfL含量(例如血漿及/或CSF含量)降低至少5週,較佳至少10週、更佳至少12週或更久,例如至少15週、至少20週或至少25週。通常,本發明之結合成員通常使NfL含量(例如血漿及/或CSF含量)降低至少10週。
藉助於非限制性實例,本發明之結合成員可使NfL之CSF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NfL的CSF含量相比降低至少30%、較佳至少50%,持續至少5週、較佳至少10週、更佳至少12週。
藉助於另一個非限制性實例,本發明之結合成員可使NfL之血漿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NfL的血漿含量相比降低至少10%、較佳至少20%,持續至少5週、較佳至少10週、更佳至少12週。
pTau 217之降低 用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處理亦可使患者中之pTau 217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該患者中之pTau 217含量相比降低。
Tau為主要在神經元中表現的微管相關蛋白質。Tau蛋白質構成若干同功型,且在將微管蛋白單體組裝至微管中及維持細胞骨架及軸突傳輸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絲狀內涵體中之特定tau蛋白質集的聚集為許多神經退化性疾病,包括AD,中之神經元內神經原纖維纏結的共同特徵。pTau 217(在蘇胺酸217處磷酸化之Tau)釋放至腦脊髓液(CSF)及/或血漿中為神經元軸突損傷之生物標記物。因此,如本文所述,用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處理因此在以下中及/或藉由以下而具有潛在治療性效用: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諸如與AD相關之神經元軸突損傷,以及與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或病症相關之神經元軸突損傷,及/或引起神經元軸突損傷之與澱粉樣變性相關的其他病狀。
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可使患者中之(i)血漿;(ii) CSF;或(iii)血漿及CSF中之pTau 217含量與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該患者中之相應pTau 217含量相比降低。較佳地,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降低血漿中之pTau 217含量。
患者血漿中之pTau 217含量可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來確定。與相同年齡之健康個體相比,在具有神經退化性疾病,諸如AD之患者中之血漿pTau 217之典型含量/濃度增加(Janelictze等人(2020) Nat Commun. 11:1683,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pTau 217之增加係與進行中的神經元軸突損傷之程度成比例,且因此通常隨著疾病進展而隨時間推移增加。AD個體之典型血漿pTau 217含量因共病症之存在、個體年齡及樣品收集及分析方法而不同。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血漿中之pTau 217的升高愈大,則降低幾率愈大。較佳地,用本發明之結合成員處理後之患者的血漿pTau217含量的下降以相對術語量測,諸如相對於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pTau 217血漿含量。
本發明之結合成員通常使pTau 217含量,諸如血漿pTau 217,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pTau 217(例如血漿)含量相比降低至少10%、較佳至少20%、更佳至少30%、甚至更佳至少35%、再甚至更佳至少50%。
藉助於非限制性實例,本發明之結合成員使pTau 217,諸如血漿pTau 217之含量降低至少30%。
藉助於另一個非限制性實例,具有AD之患者中之pTau 217的血漿含量與健康個體中之含量相比通常升高4-8倍,且本發明之結合成員可使pTau 217之血漿含量降低約2-8倍,亦即,可使pTau 217降低至正常含量。
pTau 217含量可使用任何適當方法確定,習知技術為此項技術中已知的。藉助於非限制性實例,pTau 217含量可使用活體外分析確定,諸如ELISA、西方墨點法、免疫細胞化學、免疫沈澱、親和力層析法及生物化學或基於細胞之分析。pTau 217含量亦可藉由在生物感測器系統中利用結合成員(例如對pTau 217具有特異性之抗體)直接量測,例如在血漿或CSF中,其中該結合成員用本文所述之偵測試劑標記。較佳地,使用ELISA確定pTau 217含量(尤其血漿pTau 217含量)。
本發明之結合成員通常在用結合成員處理後3-20週內、5-20週內,較佳8-16週內、更佳12週內、甚至更佳3週內降低pTau 217含量(例如血漿含量)。
本發明之結合成員通常使pTau 217含量(例如血漿含量)降低至少5週,較佳至少10週、更佳至少12週或更久,例如至少15週、至少20週或至少25週。通常,本發明之結合成員通常使pTau 217含量(例如血漿含量)降低至少10週。
神經顆粒素(Ng)之降低 用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處理亦可使患者之Ng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該患者之Ng含量相比降低。
神經顆粒素(Ng)為參與長期增強(回應瞬時輸入之神經輸出的持久性改變)之樹突狀蛋白質。Ng釋放至腦脊髓液(CSF)及/或血漿中為神經元軸突損傷之生物標記物。因此,如本文所述,用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處理因此在以下中及/或藉由以下而具有潛在治療性效用: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諸如與AD相關之神經元軸突損傷,以及與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或病症相關之神經元軸突損傷,及/或引起神經元軸突損傷之與澱粉樣變性相關的其他病狀。
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可使患者中之(i)血漿;(ii) CSF;或(iii)血漿及CSF中之Ng含量與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該患者中之相應Ng含量相比降低。較佳地,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降低CSF中之Ng含量。
患者之CSF中之Ng含量可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來確定。具有神經退化性疾病,諸如AD之患者的CSF Ng之典型含量/濃度與相同年齡的健康個體相比增加。Ng之增加係與進行中的神經元軸突損傷之程度成比例,且因此通常隨著疾病進展而隨時間推移增加。AD個體之典型CSF Ng含量因共病症之存在、個體年齡及樣品收集及分析方法而不同。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之CSF中之Ng的升高愈大,降低幾率愈大。較佳地,用本發明之結合成員處理後之患者的Ng CSF含量的下降以相對術語量測,諸如相對於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Ng CSF含量。
本發明之結合成員可使Ng含量降低至相同年齡的健康個體中所見之彼等含量。此將指示降低之神經元損傷。
Ng含量可使用任何適當方法確定,習知技術為此項技術中已知的。藉助於非限制性實例,Ng含量可使用活體外分析確定,諸如ELISA、西方墨點法、免疫細胞化學、免疫沈澱、親和力層析法及生物化學或基於細胞之分析。Ng含量亦可藉由在生物感測器系統中利用結合成員(例如對Ng具有特異性之抗體)直接量測,例如在血漿或CSF中,其中該結合成員用本文所述之偵測試劑標記。較佳地,使用ELISA確定Ng含量(尤其CSF Ng含量)。
類澱粉蛋白β 根據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可結合且沈澱血漿中及/或腦脊髓液(CSF)中之可溶性Aβ1-42,藉此分別降低血漿及/或CSF中之游離Aβ1-42含量。與NfL含量之降低(如本文所述)一起,此表示一種用於阿耳滋海默症及與神經元軸突損傷及澱粉樣變性相關之其他病狀的新穎治療方法。
如本文中所用,在Aβ1-42之情形下之術語「游離」通常係指未結合本發明之結合成員,尤其如本文所定義之抗體的Aβ1-42。
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可使患者中之(i)血漿;(ii) CSF;或(iii)血漿及CSF中之游離Aβ1-42含量與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該患者中之相應游離Aβ1-42含量相比降低。較佳地,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降低血漿及CSF兩者中之游離Aβ1-42含量。
患者血漿中之游離Aβ1-42含量可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來確定。
具有神經退化性疾病,諸如AD之患者的血漿Aβ1-42之典型含量/濃度與相同年齡的健康個體相比增加。游離Aβ1-42之增加係與進行中的神經元軸突損傷之程度成比例,且因此通常隨著疾病進展而隨時間推移增加。AD個體之典型血漿Aβ1-42含量因共病症之存在、個體年齡及樣品收集及分析方法而不同。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血漿中之Aβ1-42的升高愈大,則降低幾率愈大。較佳地,用本發明之結合成員處理後之患者的血漿Aβ1-42含量的下降以相對術語量測,諸如相對於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血漿Aβ1-42含量。
本發明之結合成員通常使游離Aβ1-42,諸如血漿游離Aβ1-42之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游離Aβ1-42 (例如血漿)含量相比降低至少60%、較佳至少70%、更佳至少80%、更佳至少90%、甚至更佳至少95%或更多。
患者之CSF中之游離Aβ1-42含量可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來確定。具有神經退化性疾病,諸如AD之患者的CSF Aβ1-42之典型含量/濃度與相同年齡的健康個體相比增加。游離Aβ1-42之增加係與進行中的神經元軸突損傷之程度成比例,且因此通常隨著疾病進展而隨時間推移增加。AD個體之典型CSF Aβ1-42含量因共病症之存在、個體年齡及樣品收集及分析方法而不同。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之CSF中之Aβ1-42的升高愈大,則降低幾率愈大。較佳地,用本發明之結合成員處理後之患者的CSF Aβ1-42含量的下降以相對術語量測,諸如相對於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CSF Aβ1-42含量。
本發明之結合成員通常使游離Aβ1-42,諸如CSF游離Aβ1-42之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游離Aβ1-42 (例如CSF)含量相比降低至少30%、至少40%、較佳至少50%、更佳至少60%、更佳至少70%、更佳至少75%、更佳至少80%、更佳至少85%、更佳至少90%或甚至更佳至少95%。
由於Aβ1-42結合至本發明之結合成員,所結合之Aβ1-42的半衰期超過游離Aβ1-42之半衰期。因此,儘管游離Aβ1-42之含量可在用本發明之結合成員處理後降低,但總Aβ1-42之量可能增加。
因此,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可使患者中之(i)血漿;(ii) CSF;或(iii)血漿及CSF中之總Aβ1-42含量與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該患者中之相應總Aβ1-42含量相比增加。較佳地,本發明之Aβ1-42結合成員增加血漿及CSF兩者中之總Aβ1-42含量。
患者血漿中之總Aβ1-42含量可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來確定。較佳地,用本發明之結合成員處理後之患者的血漿總Aβ1-42含量的增加以相對術語量測,諸如相對於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總血漿Aβ1-42含量。
本發明之結合成員通常使總Aβ1-42,諸如血漿總Aβ1-42之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總Aβ1-42的(例如血漿)含量相比增加至少100%、至少200%、至少250%、至少300%或更多。
患者CSF中之總Aβ1-42含量可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來確定。較佳地,用本發明之結合成員處理後之患者的CSF總Aβ1-42含量的增加以相對術語量測,諸如相對於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CSF總Aβ1-42含量。
本發明之結合成員通常使總Aβ1-42,諸如CSF總Aβ1-42之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總Aβ1-42 (例如CSF)含量相比增加至少100%、至少200%、至少250%、至少300%或更多。
通常,用本發明之結合成員處理對患者之血漿及/或CSF中之Aβ1-40 (游離及/或總)含量無影響或具有最小影響,其係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相應含量Aβ1-40相比而言。
本發明可涉及藉由利用根據本發明之結合成員,例如在生物感測器系統中,直接量測Aβ1-42及/或Aβ1-40含量,例如在血漿或CSF中。舉例而言,偵測及/或量測與人類Aβ1-42及/或Aβ1-40之結合的方法可包含:(i)使該結合成員暴露至Aβ1-42及/或Aβ1-40,及(ii)偵測該結合成員與Aβ1-42及/或Aβ1-40之結合,其中結合係使用本文所述之任何方法或偵測劑來偵測。Aβ1-42及/或Aβ1-40可為單體或寡聚Aβ1-42,較佳單體Aβ1-42及/或Aβ1-40。(游離及/或總) Aβ1-42及/或Aβ1-40含量可使用任何適當的方法確定,習知技術為此項技術中已知的。藉助於非限制性實例,(游離及/或總) Aβ1-42及/或Aβ1-40含量可使用活體外分析確定,諸如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ECLIA)、ELISA、西方墨點法、免疫細胞化學、免疫沈澱、親和力層析法及生物化學或基於細胞之分析。(游離及/或總) Aβ1-42及/或Aβ1-40含量亦可藉由在生物感測器系統中利用結合成員(例如對(Aβ1-42及/或Aβ1-40)具有特異性之抗體)直接量測,例如在血漿或CSF中,其中該結合成員用本文所述之偵測試劑標記。較佳地,(游離及/或總) Aβ1-42及/或Aβ1-40含量(尤其血漿及/或CSF (游離及/或總) Aβ1-42及/或Aβ1-40含量)係使用ECLIA確定。
通常在用結合成員處理後3-20週內、5-20週內,較佳8-16週內、更佳12週內、甚至更佳3週內,本發明之結合成員降低游離Aβ1-42含量(例如血漿及/或CSF含量)。本發明之結合成員可在相同時間間隔內增加總Aβ1-42 (例如血漿及/或CSF)含量。
藉助於非限制性實例,在用本發明之結合成員處理後3-20週內、5-20週內,較佳8-16週內、更佳12週內、甚至更佳3週內,該結合成員可使游離Aβ1-42之CSF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游離Aβ1-42的CSF含量相比降低至少50%、較佳至少70%、更佳至少80、甚至更佳至少90%。在用本發明之結合成員處理後3-20週內、5-20週內,較佳8-16週內、更佳12週內、甚至更佳3週內,該結合成員可使總Aβ1-42之CSF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總Aβ1-42的CSF含量相比降低至少200%。
藉助於另一個非限制性實例,在用本發明之結合成員處理後3-20週內、5-20週內,較佳8-16週內、更佳12週內、甚至更佳3週內,該結合成員可使游離Aβ1-42之血漿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游離Aβ1-42的血漿含量相比降低至少70%、較佳至少80%、更佳至少90%。在用本發明之結合成員處理後3-20週內、5-20週內,較佳8-16週內、更佳12週內、甚至更佳3週內,該結合成員可使總Aβ1-42之血漿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總Aβ1-42的血漿含量相比降低至少200%。
本發明之結合成員通常使游離Aβ1-42含量(例如血漿及/或CSF含量)降低至少5週,較佳至少10週、更佳至少12週或更久,例如至少15週、至少20週或至少25週。通常,本發明之結合成員通常使游離Aβ1-42含量(例如血漿及/或CSF含量)降低至少10週。本發明之結合成員可在相同時間間隔內增加總Aβ1-42 (例如血漿及/或CSF)含量。
藉助於另一個非限制性實例,本發明之結合成員可使游離Aβ1-42之CSF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游離Aβ1-42的CSF含量相比降低至少50%,較佳至少70%、更佳至少80%、甚至更佳至少90%,持續至少5週、較佳至少10週、更佳至少12週。本發明之結合成員可使總Aβ1-42之CSF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總Aβ1-42的CSF含量相比增加至少200%,持續至少5週、較佳至少10週、更佳至少12週。
藉助於另一個非限制性實例,本發明之結合成員可使游離Aβ1-42之血漿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游離Aβ1-42的血漿含量相比降低至少70%、較佳至少80%、更佳至少90%,持續至少5週、較佳至少10週、更佳至少12週。本發明之結合成員可使總Aβ1-42之血漿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總Aβ1-42的血漿含量相比增加至少200%,持續至少5週、較佳至少10週、更佳至少12週。
其他生物標記物 亦可根據本發明量測或監測用本發明之結合成員處理對針對神經元軸突損傷及/或澱粉樣變性,或與神經元軸突損傷及/或澱粉樣變性相關之疾病或病症的其他生物標記物之作用。或者及/或另外,亦可根據本發明量測或監測用本發明之結合成員處理對指示健康神經元軸突、神經保護性狀態及/或抗類澱粉生成狀態之其他生物標記物的作用。
可根據本發明監測或量測之其他生物標記物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pTau 181及tTau。用結合成員處理後,該結合成員可對其他生物標記物(諸如pTau 181及tTau)之含量(例如血漿及/或CSF)與處理前相比無作用或具有最小作用。
類澱粉蛋白相關之成像異常(ARIA) 類澱粉蛋白相關之成像異常(ARIA)為在與習知類澱粉蛋白修飾療法相關之阿耳滋海默症患者的神經成像中所見之異常差異。存在兩種類型之ARIA:ARIA-E及ARIA-H。
ARIA-E之特徵為腦水腫,其涉及血腦障壁中緊密連接的斷裂且引起液體洩漏及積聚。ARIA-E可藉由磁共振成像(MRI)來偵測,磁共振成像可鑑別血管性水腫(VE)之跡象及/或液體衰減反轉恢復(FLAIR)之腦溝積液(sulcal effusion)。症狀可取決於液體積聚之位置及嚴重程度而不同,且包括精神狀態改變、頭痛、嘔吐/噁心及步態異常。
ARIA-H之特徵為腦微出血(mH),通常伴隨含鐵血黃素沈積症(hemosiderosis)。此等可鑑別為以作為類澱粉蛋白腦血管病(CAA)之標誌的含鐵血黃素沈積(hemosiderin deposit)之訊號及在T2*加權梯度回波(T2*-GRE)或磁敏感加權成像(SWI)上之表面鐵質沈積症(superficial siderosis)為特徵的小的、圓形及低強度病變。mH可定義為≤10mm,在一些情況下≤5mm。
對於ARIA-E及/或ARIA-H,較佳ARIA-E及ARIA-H兩者,通常用本發明之結合成員處理不引起任何ARIA之發生率增加。
藉助於非限制性實例,用本發明之結合成員處理之患者可未呈現出ARIA-E及/或ARIA-H,較佳ARIA-E及ARIA-H兩者之發生率增加,持續至少5週、較佳至少10週、更佳至少12週或更久,例如至少15週、至少20週、至少25週。
療法及篩選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預防患者之神經元軸突損傷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向具有神經元軸突損傷或處於神經元軸突損傷之風險下的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選擇性地結合人類Aβ1-42之結合成員; 其中該結合成員使該患者中之NfL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NfL含量相比降低。
本發明提供一種選擇性地結合人類Aβ1-42之結合成員,其用於預防患者之神經元軸突損傷的方法中,該方法包含向具有神經元軸突損傷或處於神經元軸突損傷之風險下的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結合成員,其中該結合成員使該患者中之NfL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NfL含量相比降低。
本發明提供一種選擇性地結合人類Aβ1-42之結合成員的用途,其用於製造用以預防患者之神經元軸突損傷之方法的藥劑,該方法包含向具有神經元軸突損傷或處於神經元軸突損傷之風險下的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結合成員,其中該結合成員使該患者中之NfL含量與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NfL含量相比降低。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治療/處理(treat)」或「治療/處理(treating)」涵蓋預防性治療(例如以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之發作)以及校正性治療(治療已患有神經元軸突損傷之個體)。較佳地,如本文所用之術語「治療/處理(treat)」或「治療/處理(treating)」意謂校正性治療。術語「治療/處理(treat)」或「治療/處理(treating)」涵蓋神經元軸突損傷、其症狀及與其相關之疾病/病症兩者。在一些實施例中,術語「治療/處理(treat)」或「治療/處理(treating)」係指神經元軸突損傷之症狀。在一個實施例中,「治療/處理(treatment)」可定義為提供如本文所述之患者之NfL含量的降低。舉例而言,與用抑制劑處理前之患者之血漿及/或CSF NfL含量相比,在用Aβ1-42處理後之患者之血漿NfL含量可降低至少10%、較佳至少20%及/或患者之CSF NfL含量可降低至少30%、較佳至少50%,較佳在用Aβ1-42結合成員處理後8-16週內(例如,如本文中之更詳細描述)。
因此,可向個體投與呈治療有效量或預防有效量之Aβ1-42結合成員(諸如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
「治療有效量」為當向患者單獨或組合投與用於預防其他神經元軸突損傷(或治療神經元軸突損傷)或其症狀或與其相關之疾病/病症時足以提供對神經元軸突損傷或其症狀或相關疾病之此類治療的Aβ1-42結合成員之任何量。「預防有效量」為當向個體單獨或組合投與時抑制或延遲神經元軸突損傷(或其症狀或與其相關之疾病)之發作或復發的Aβ1-42結合成員之任何量。在一些實施例中,預防有效量完全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之發作或復發。「抑制」發作意謂減輕神經元軸突損傷發作(或其症狀或與其相關之疾病)之可能性或完全預防發作。治療有效量及/或預防有效量之實例(尤其其中Aβ1-42結合成員為本發明之抗體,尤其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為200 mg、300 mg、900 mg或1800 mg,較佳以每4週一次之頻率投與(例如,如本文中之更詳細描述)。
術語「個體(subject)」、「個體(individual)」及「患者」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以指代哺乳動物個體。通常,患者可為人類;換言之,在一個實施例中,「患者」為人類。患者可能先前尚未診斷為具有神經元軸突損傷發作(或其症狀或與其相關之疾病)。或者,患者可能先前已診斷為具有神經元軸突損傷發作(或其症狀或與其相關之疾病)。患者亦可為呈現出疾病風險因素之患者,或對於神經元軸突損傷發作(或其症狀或與其相關之疾病)為無症狀性的患者。患者亦可為罹患神經元軸突損傷發作(或其症狀或與其相關之疾病)或處於發展出神經元軸突損傷發作風險下的患者。
投與途徑可選自經口、靜脈內、動脈內、腹膜內、肌內、皮下、經直腸或經陰道、吸入、局部或其組合。較佳地,投與途徑為靜脈內或皮下。因此,Aβ1-42結合成員可經靜脈內或皮下向本發明之方法中之患者投與。
如上文所描述,本發明提供於神經元軸突損傷之預防,且因此提供治療神經元軸突損傷,用於與神經元軸突損傷相關之疾病,諸如AD。
術語「處理前」與本文中之術語「基線」可互換使用,後者意謂在開始治療前不久(或立即)的時間點。
NfL及本文所提及之其他分子或標記物中之任一者(例如游離Aβ1-42)的含量可藉由本文所述之任何適當的方式來量測,實例及較佳的方式為本文所述。藉助於非限制性實例,Aβ1-42結合成員可在用Aβ1-42結合成員處理後8-16週內(較佳12週內,更佳3週內)降低患者之NfL含量。換言之,投與Aβ1-42結合成員在處理後8-16週內使患者中之NfL含量降低(例如下降)。較佳地,投與Aβ1-42結合成員可在處理後12週內,甚至更佳在處理後3週內使患者中之NfL含量降低(例如下降)。
Aβ1-42結合成員可在8-16週內(較佳12週內、更佳10週內、甚至更佳5週內)使患者之NfL含量相對於基線降低。換言之,投與Aβ1-42結合成員在8-16週內使患者中之NfL含量相對於基線降低(例如下降)。較佳地,投與Aβ1-42結合成員可在12週內、更佳10週內、甚至更佳5週內使患者中之NfL含量相對於基線降低(例如下降)。
NfL或其他分子或標記物中之任一者的降低(例如下降)可在處理之後及/或在處理期間保持(例如維持)數週或數月。
Aβ1-42結合成員可使患者中之NfL降低持續至少16週。舉例而言,投與Aβ1-42結合成員可提供患者中之NfL含量的降低(例如以維持方式)持續至少5、10、12、16、18、20、22、24、38、32、36或40週。舉例而言,投與Aβ1-42結合成員可提供患者中之NfL含量的降低(例如以維持方式)持續至少5週。投與Aβ1-42結合成員可提供患者中之NfL含量的降低(例如以維持方式)持續至少10週。舉例而言,投與Aβ1-42結合成員可提供患者中之NfL含量的降低(例如以維持方式)持續至少20週。
本發明之該等方法及結合成員具有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且因此治療與神經退化性疾病,諸如AD相關之神經元軸突損傷的效用。如本文所用之術語「神經元軸突損傷」涵蓋軸突斷開(立即及延遲的二級斷開)、軸突細胞骨架之斷裂、中斷的軸突傳輸、進行性腫脹及退化。此損傷可經由組織學分析或其他適當成像技術觀測到。另外,諸如MRI及CAT掃描之標準臨床成像技術可用於偵測神經元軸突損傷,此類技術為此項技術中常規的。
另外,本發明之該等方法及結合成員具有治療神經元軸突損傷之症狀的效用。此類症狀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精神狀態改變、頭痛、嘔吐/噁心及步態異常。
神經元軸突損傷係與包括阿茲海默氏症之許多神經退化性疾病及病症相關。因此,本發明之該等方法及結合成員具有治療與神經元軸突損傷相關之疾病及病症(包括至少部分地由神經元軸突損傷引起之疾病/病症)的效用。較佳地,本發明之該等方法及結合成員具有治療AD,尤其較佳治療輕度至中度AD及/或症狀發生前AD (亦稱為臨床前AD)之效用。本發明之該等方法及結合成員可具有治療因AD所致之輕度認知障礙(MCI)的效用。
AD可使用McKhann等人(Alzheimers Dement. 2011 May; 7(3): 263-269)及Albert等人(Alzheimers Dement. 2011 May; 7(3): 270-279)中所闡明之準則歸類為輕度至中度AD,以上內容各自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簡言之,輕度至中度AD之特徵可在於:(i)關於患者之認知變化的問題;(ii)一或多個認知範疇(包括記憶、執行功能、注意力、語言及視覺空間技能)之減弱;(iii)執行複雜功能性任務之輕微問題,但保持功能性能力之獨立性;及(iv)不存在失智症。AD分類為輕度/中度/重度為標準臨床實踐,且術語「輕度至中度AD」之含義將容易地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理解。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及阿茲海默氏症者協會(NIH-AA)指南,症狀發生前AD可基於患者大腦之變化,包括類澱粉蛋白堆積及其他神經細胞變化來診斷,但其中顯著的臨床症狀在該患者中尚不明顯。
根據NIH-AA,輕度認知障礙(MCI)係由超出個人的年齡及教育之正常值,但不干擾他或她的獨立性的記憶及/或其他思考性問題之症狀定義。MCI之診斷通常需要以下之所有:(i)關於相對於先前功能之認知變化的問題;(ii)一或多個認知功能,如記憶及問題解決能力之減弱,亦即超過針對個人的年齡及教育之預期值(記憶為在自MCI發展為更高AD失智症的人中最常減弱的功能);(iii)保持在日常生活中獨立地運作之能力,但一些複雜的任務可能比之前更困難;及(iv)無失智症。可進行認知之長期評定以獲得進行性衰減之證據。可進行額外診斷測試以確認MCI係歸因於AD,且並非可歸因於其他病因,諸如其他腦部疾病、藥劑、憂鬱症或主要生命變化。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用於評定如本文所定義之治療方法之功效的方法,該方法包含確定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及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後之患者中之NfL含量,其中若在用結合成員處理後之患者中之NfL含量與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NfL含量相比降低,則該治療方法為有效的。NfL含量之降低可如本文所述。藉助於非限制性實例,若用結合成員處理後之患者之血漿中之NfL含量降低,視情況其中NfL之血漿含量之降低為降低至少10%,較佳至少20%,則可認為本發明之治療為有效的。藉助於進一步非限制性實例,若用結合成員處理後之患者之CSF中之NfL含量降低,視情況其中NfL之CSF含量之降低為降低至少30%,較佳至少50%,則可認為本發明之治療為有效的。
本發明之治療的功效亦可藉由以類似方式評定本文所述之其他分子/標記物中之任一者的含量來確定。舉例而言,用於評定如本文所定義之治療方法之功效的此類方法可包含確定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及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後之患者中之游離Aβ1-42 (在血漿及/或CSF中)含量,其中若在用結合成員處理後之患者中之游離Aβ1-42 (在血漿及/或CSF中)含量與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游離Aβ1-42 (在血漿及/或CSF中)含量相比降低,則該治療方法為有效的。其他分子/標記物中之任一者(例如游離Aβ1-42)之含量的降低/增加可如本文所述。或者或另外,本發明之治療的功效亦可藉由評定成功治療神經元軸突損傷(或其症狀或相關疾病)之其他臨床指標來確定。舉例而言,當本發明用於治療AD時,與未用本發明之結合成員處理之個體相比,AD (包括本文所述之彼等AD)之臨床症狀的任何減少及/或AD至更嚴重AD類別的進展減緩可與評定NfL含量(及/或本文中之其他分子/標記物中之任一者的任何含量)組合使用,以確定治療是否為有效的。
確定本發明之治療的功效之方法可涉及評定NfL含量與評定本發明之其他分子/標記物中之任一者(尤其游離Aβ1-42 (在血漿及/或CSF中))的含量的組合。
可對類澱粉蛋白呈陽性之患者進行本發明之方法。本發明之方法可在以下患者中進行:(i)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ii)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且對於tau (T-)呈陰性;(iii)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且對於神經退化(N-)呈陰性;(iv)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對於tau (T-)呈陰性且對於神經退化(N-)呈陰性;(v)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且對於tau (T+)呈陽性;(vi)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且對於神經退化(N+)呈陽性;(vii)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對於tau (T+)呈陽性且對於神經退化(N+)呈陽性;(viii)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對於tau (T+)呈陽性且對於神經退化(N-)呈陰性;或(ix)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對於tau (T-)呈陰性且對於神經退化(N+)呈陽性。對於類澱粉蛋白/tau/神經退化呈陽性之患者可在本文中互換地稱為具有陽性類澱粉蛋白/tau/神經退化狀態之患者。類似地,對於類澱粉蛋白/tau/神經退化呈陰性之患者可在本文中互換地稱為具有陰性類澱粉蛋白/tau/神經退化狀態之患者。
因此,本發明之方法可進一步包含一或多個鑑別患者為類澱粉蛋白陽性之步驟。本發明之方法可包含一或多個鑑別以下之患者的步驟:(i)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ii)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且對於tau (T-)呈陰性;(iii)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且對於神經退化(N-)呈陰性;(iv)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對於tau (T-)呈陰性且對於神經退化(N-)呈陰性;(v)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且對於tau (T+)呈陽性;(vi)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且對於神經退化(N+)呈陽性;(vii)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對於tau (T+)呈陽性且對於神經退化(N+)呈陽性;(viii)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對於tau (T+)呈陽性且對於神經退化(N-)呈陰性;或(ix)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對於tau (T-)呈陰性且對於神經退化(N+)呈陽性。
評定患者之類澱粉蛋白狀態、tau狀態及/或神經退化狀態係通常根據如藉由Cummings in Alzheimer's & Dementia (2019) 15:172-178 (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特定參考表1及2)及Jack等人(Neurology (2016) 87(5):539-547,亦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所述之阿茲海默氏症之診斷指南,尤其美國國家老年阿茲海默氏症者協會(NIA-AA)研究框架之類澱粉蛋白、Tau、神經退化(ATN)分類進行。因此,患者之類澱粉蛋白狀態可使用CSF標記物及/或成像標記物確定,其中視情況地,針對類澱粉蛋白之CSF標記物為CSF Aβ1-42及/或針對類澱粉蛋白之成像標記物為類澱粉蛋白成像。亦可使用確定患者之類澱粉蛋白的其他方式。舉例而言,可根據本發明使用類澱粉蛋白之血漿生物標記物。隨著且當研發出針對類澱粉蛋白之其他生物標記物時,亦可使用此等生物標記物來確定患者之類澱粉蛋白狀態,以鑑別適用於根據本發明之治療的患者。
患者之tau狀態可使用CSF標記物及/或成像標記物確定,其中視情況地,針對類澱粉蛋白之tau標記物為CSF磷酸化tau (p-tau)及/或針對tau之成像標記物為tau成像,例如tau正子發射斷層掃描(PET)。患者之神經退化狀態可使用CSF標記物及/或成像標記物確定,其中視情況地,針對神經退化之CSF標記物為CSF總tau (tTau或t-tau)及/或針對神經退化之成像標記物為磁共振成像(MRI)萎縮或氟去氧葡萄糖(FDG) PET。可獨立地針對類澱粉蛋白、tau及神經退化中之每一者選擇CSF及/或成像標記物之選擇。為避免疑問,使用此類CSF及/或成像標記物(例如,如Alzheimer's & Dementia (2019) 15:172-178中所述)確定患者之類澱粉蛋白狀態、tau狀態及/或神經退化狀態而不會造成過度負擔,且因此鑑別適用於根據本發明之治療的患者完全在熟習此項技術者之正常的常規實踐內。藉助於非限制性實例,基於健康對照/參考群體之第95百分比可用作截止值,以確定陽性或陰性類澱粉蛋白狀態、tau狀態及/或神經退化狀態。替代性方法可選擇基於典型AD失智症中所見之第10百分比值(最正常)的截止點。用於診斷患有AD之患者且因此可受益於本發明之患者的方法的進一步論述見於J. Alzheimers Dis. (2017) 57(3):645-665中(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亦可使用其他常規診斷/篩選準則,包括認知性及/或功能性評定。藉助於非限制性實例,對於輕度至中度AD,常規診斷/篩選準則包括針對AD之簡易精神狀態檢查(MMSE)的評分為16至26及/或經羅森修改的哈金斯基缺血(Rosen Modified Hachinski Ischemic)評分≤4。此外,此等例示性方法在熟習此項技術者之常規實踐內。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用於鑑別患者適用於本發明之治療的方法(亦可互換地稱為,一種用於篩選適用於本發明之治療的方法),該方法包含確定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NfL含量,且其中當該患者:(i)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血漿NfL濃度≥20 pg/ml、≥15 pg/ml、≥12 pg/ml或≥10 pg/ml,較佳≥15 pg/ml;及/或(ii)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之CSF NfL濃度≥1 ng/mL、≥800 pg/ml、≥600 pg/ml或≥500 pg/ml,較佳≥600 pg/ml時,該患者經鑑別為適用於治療之方法。
鑑別患者適用於本發明之治療亦可藉由以類似方式評定本文所述之其他分子/標記物中之任一者的含量確定。舉例而言,用於鑑別患者適用於如本文所定義之治療方法的此類方法可包含確定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中之游離Aβ1-42 (在血漿及/或CSF中)的含量,其中若游離Aβ1-42 (在血漿及/或CSF中)之含量高於如本文所述之基線含量,則該患者經鑑別為適用於該治療。其他分子/標記物中之任一者(例如游離Aβ1-42)之基線/處理前含量可如本文所述。藉助於非限制性實例,若如使用Innogenetics研究專用(RUO)酶聯結免疫吸附劑分析(ELISA)所量測之患者之CSF中的處理前Aβ1-42含量≤約550 pg/ml或≤約550 ng/L,或使用其他可用分析之相應Aβ1-42含量(因為截止值可隨所用分析變化),則患者可適用於根據本發明之治療。CSF中之Aβ1-42含量≤約550 pg/ml或≤約550 ng/L (使用Innogenetics RUO ELISA)指示較高類澱粉蛋白斑塊負擔,亦即患者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儘管此等截止值或臨限值可適用於鑑別用於治療之具有輕度至中度AD的患者,適當的截止值/臨限值可取決於待治療之患者群體而變化,例如具有症狀發生前/臨床前AD之患者或具有唐氏症候群(DS),亦具有AD之個體。使用標準技術(諸如本文所述之標準技術)量測類澱粉蛋白/Aβ1-42,且基於已知對於不同AD患者群體具有診斷性之截止值/臨界值來鑑別患者適用於根據本發明之治療在臨床醫師之常規技能內。
或者或另外,鑑別患者適用於本發明之治療亦可藉由評定神經元軸突損傷(或其症狀或相關疾病)之其他臨床指標來確定。舉例而言,當本發明用於治療AD時,臨床醫師對AD患者之臨床症狀的分類(使用如本文所述之標準臨床分類/劃分準則)可與評定NfL含量(及/或本文中之其他分子/標記物中之任一者的任何含量)組合使用,以確定患者是否適用於治療。
特定言之,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鑑別患者適用於根據本發明之治療的方法,其包含使用適合之標記物(例如CSF標記物、血漿標記物及/或成像標記物)評定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之類澱粉蛋白狀態,其中當患者之類澱粉蛋白狀態呈陽性時,該患者經鑑別為適用於根據本發明之治療。該鑑別方法可進一步包含評定用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之(i) tau狀態;(ii)神經退化狀態;或(iii) tau狀態及神經退化狀態,其中獨立地針對tau及/或神經退化選擇CSF標記物及/或成像標記物,且其中當患者(i)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ii)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且對於tau (T-)呈陰性;(iii)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且對於神經退化(N-)呈陰性;(iv)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對於tau (T-)呈陰性且對於神經退化(N-)呈陰性;(v)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且對於tau (T+)呈陽性;(vi)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且對於神經退化(N+)呈陽性;(vii)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對於tau (T+)呈陽性且對於神經退化(N+)呈陽性;(viii)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對於tau (T+)呈陽性且對於神經退化(N-)呈陰性;或(ix)對於類澱粉蛋白(A+)呈陽性、對於tau (T-)呈陰性且對於神經退化(N+)呈陽性時,該患者經鑑別為適用於治療方法。
評定患者之類澱粉蛋白狀態、tau狀態及/或神經退化狀態係如本文所述進行。針對類澱粉蛋白、tau及神經退化之CSF及成像標記物為本文所述。
鑑別患者適用於本發明之治療的方法可涉及評定NfL含量與評定本發明之其他分子/標記物中之任一者(尤其游離Aβ1-42 (在血漿及/或CSF中))之含量的組合,及/或與針對AD之任何其他標準標記物或評定的組合。
套組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包含以下之套組:(i)選擇性地結合人類類澱粉蛋白β1-42肽(Aβ1-42)之第一結合成員;及(ii)特異性結合至NfL之第二結合成員。通常,第一結合成員為如本文所定義之本發明之抗體,較佳MEDI1814/Abet0380-GL或Abet0380抗體或其功能變異體。通常,第二結合成員(其特異性結合至NfL)為抗體。
第一結合成員及/或第二結合成員可使用如本文所述之偵測試劑標記,以允許其在待確定之樣品中之反應性。此外,選擇性地結合至Aβ1-42之(第一)結合成員及/或特異性結合至NfL之(第二)結合成員可能或可能不連接至固體載體。
套組之組分通常為無菌的且在密封小瓶或其他容器中。套組可用於診斷分析或本文所描述之其他方法中。
套組可含有用於方法中之組分的使用說明書,例如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本發明之套組內可包括幫助或使得能夠進行此類方法之輔助材料。輔助材料包括第三不同結合成員及/或第四不同結合成員,第三不同結合成員結合至選擇性地結合至Aβ1-42之(第一)結合成員;第四不同結合成員結合至特異性結合至NfL之(第二)結合成員。通常,第三及第四結合成員中之任一者或兩者為抗體,且各自可視情況與如本文所述之偵測劑(例如,螢光標記、放射性同位素或酶)共軛。基於抗體之套組亦可包含珠粒以便進行免疫沈澱。
套組之各組分通常在其自身適合之容器中。因此,此等套組通常包含適用於各組分(所存在之各結合成員)之不同容器。另外,套組可包含有關進行分析以及解釋及分析由該分析之效能得到的資料之方法的說明書。
序列同源性 可使用多種序列比對方法中之任一者來確定一致性百分比,包括(但不限於)全域方法、局部方法及雜交方法,諸如(例如)片段方法。確定一致性百分比之方案為熟習此項技術者範疇內的常規程序。全域方法自分子之起點至末端比對序列且藉由累加個別殘基對之得分且藉由強加間隙罰分來確定最佳比對。非限制性方法包括,例如CLUSTAL W,參見例如Julie D. Thompson等人., CLUSTAL W: Improving the Sensitivity of Progressive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 Through Sequence Weighting, Position- Specific Gap Penalties and Weight Matrix Choice, 22(22) Nucleic Acids Research 4673-4680 (1994);及迭代細化,參見例如Osamu Gotoh,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Accuracy of Multiple Protein. Sequence Alignments by Iterative Refinement as Assessed by Reference to Structural Alignments, 264(4) J. MoI. Biol. 823-838 (1996)。局部方法藉由鑑別由所有輸入序列共用之一或多個保守模體來比對序列。非限制性方法包括例如,Match-box,參見例如Eric Depiereux及Ernest Feytmans, Match-Box: A Fundamentally New Algorithm for the Simultaneous Alignment of Several Protein Sequences, 8(5) CABIOS 501-509 (1992);Gibbs取樣法,參見例如C. E. Lawrence等人, Detecting Subtle Sequence Signals: A Gibbs Sampling Strategy for Multiple Alignment, 262(5131) Science 208214 (1993);比對-M,參見例如Ivo Van WaIIe等人, Align-M-A New Algorithm for Multiple Alignment of Highly Divergent Sequences, 20(9)Bioinformatics: 1428-1435 (2004)。
因此,藉由習知方法來確定序列一致性百分比。參見例如Altschul等人, Bull. Math. Bio. 48: 603-16, 1986及Henikoff及Henikoff,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9:10915-19, 1992。簡言之,使用10之間隙開放罰分、1之間隙擴展罰分以及如下文所示之Henikoff及Henikoff (同上)的「blosum 62」計分矩陣對兩種胺基酸序列進行比對以使比對得分最佳化(藉由標準單字母程式碼指示胺基酸)。
兩個或更多個核酸或胺基酸序列之間的「序列一致性百分比」為序列共用之相同位置之數目的函數。因此,一致性 %可計算為相同核苷酸/胺基酸之數目除以核苷酸/胺基酸之總數目乘以100。序列一致性%之計算亦可考慮需要引入以使兩個或更多個序列之比對最佳化的間隙之數目及各間隙之長度。序列比較及確定兩個或更多個序列之間的一致性百分比可使用特定數學演算法,諸如BLAST進行,其將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悉。 用於確定序列一致性之比對得分
Figure 02_image005
Figure 02_image007
隨後一致性百分比計算為:
Figure 02_image009
實質上同源多肽之特徵在於具有一或多個胺基酸取代、缺失或添加。此等變化較佳具有輕微性質,亦即保守胺基酸取代(如本文所述)及不顯著影響多肽之摺疊或活性的其他取代;較小缺失,通常一至約30個胺基酸;及較小胺基或羧基端延伸,諸如胺基端甲硫胺酸殘基、具有至多約20-25個殘基之較小連接肽或親和標籤。
除了20種標準胺基酸以外,非標準胺基酸(諸如4-羥脯胺酸、6-N-甲基離胺酸、2-胺基異丁酸、異纈胺酸及a-甲基絲胺酸)可取代本發明之多肽之胺基酸殘基。有限數目之非保守胺基酸、不由遺傳密碼編碼之胺基酸及非天然胺基酸可取代多肽胺基酸殘基。本發明之多肽亦可包含非天然存在之胺基酸殘基。
非天然存在之胺基酸包括(但不限於)反式-3-甲基脯胺酸、2,4-亞甲基脯胺酸、順式-4-羥基脯胺酸、反式-4-羥基脯胺酸、N-甲基甘胺酸、別蘇胺酸、甲基蘇胺酸、羥乙基半胱胺酸、羥乙基高半胱胺酸、硝基麩醯胺酸、高麩醯胺酸、哌啶甲酸、三級白胺酸、正纈胺酸、2-氮雜苯丙胺酸、3-氮雜苯丙胺酸、4-氮雜苯丙胺酸及4-氟苯丙胺酸。用於將非天然存在之胺基酸殘基併入至蛋白質中之若干方法為此項技術中已知的。舉例而言,可採用活體外系統,其中使用化學胺醯基化抑制因子tRNA抑制無義突變。用於合成胺基酸及胺醯基化tRNA之方法為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含有無義突變之質體的轉錄及轉譯係在包含大腸桿菌S30提取物及商業上可獲得的酶及其他試劑之無細胞系統中進行。藉由層析純化蛋白質。參見例如Robertson等人, J. Am. Chem. Soc. 113:2722, 1991;Ellman等人, Methods Enzymol. 202:301, 1991;Chung等人, Science 259:806-9, 1993;及Chung等人,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0: 10145-9, 1993)。在第二種方法中,藉由顯微注射經突變mRNA及化學胺醯基化抑制因子tRNA在非洲爪蟾屬(Xenopus)卵母細胞中進行轉譯(Turcatti等人, J. Biol. Chem. 271:19991-8, 1996)。在第三種方法內,在不存在待置換之天然胺基酸(例如,苯丙胺酸)之情況下及在存在所需非天然存在之胺基酸(例如,2-氮雜苯丙胺酸、3-氮雜苯丙胺酸、4-氮雜苯丙胺酸或4-氟苯丙胺酸)的情況下培養大腸桿菌細胞。非天然存在之胺基酸併入至多肽而非其天然對應體中。參見Koide等人, Biochem. 33: 7470-6, 1994。天然存在之胺基酸殘基可藉由活體外化學修飾轉化成非天然存在之物種。化學修飾可與定點突變誘發組合以進一步擴大取代範圍(Wynn及Richards, Protein Sci. 2:395-403, 1993)。
有限數目之非保守胺基酸、不由遺傳密碼編碼之胺基酸、非天然存在之胺基酸及非天然胺基酸可取代本發明之多肽的胺基酸殘基。
可根據此項技術中已知之程序,諸如定點突變誘發或丙胺酸掃描突變誘發,鑑別本發明之多肽中的必需胺基酸(Cunningham及Wells, Science 244:1081-5, 1989)。生物相互作用之位點亦可藉由結構之物理分析來確定,如藉由諸如核磁共振、晶體照相術、電子繞射或光親和性標記之技術結合假定接觸位點胺基酸之突變所確定。參見例如de Vos等人, Science 255:306-12, 1992;Smith等人, J. Mol. Biol. 224:899-904, 1992;Wlodaver等人, FEBS Lett. 309:59-64, 1992。亦可自與本發明之多肽的相關組分(例如,易位或蛋白酶組分)之同源性分析推斷必需胺基酸之一致性。
可使用突變誘發及篩選之已知方法進行及測試多個胺基酸取代,諸如由Reidhaar-Olson及Sauer (Science 241:53-7, 1988)或Bowie及Sauer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6:2152-6, 1989)所揭示之彼等。簡言之,此等作者揭示用於使多肽中之兩個或更多個位置同時隨機化,選擇功能性多肽,且隨後對經誘變多肽定序以確定各位置處可允許取代之譜圖的方法。可使用之其他方法包括噬菌體呈現(例如,Lowman等人, Biochem. 30:10832-7, 1991;Ladner等人, 美國專利第5,223,409號;Huse, WIPO公開案WO 92/06204)及區域定向突變誘發(Derbyshire等人, Gene 46:145, 1986;Ner等人, DNA 7:127,1988)。
可使用突變誘發及篩選之已知方法進行及測試多個胺基酸取代,諸如由Reidhaar-Olson及Sauer (Science 241:53-7, 1988)或Bowie及Sauer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6:2152-6, 1989)所揭示之彼等。簡言之,此等作者揭示用於使多肽中之兩個或更多個位置同時隨機化,選擇功能性多肽,且隨後對經誘變多肽定序以確定各位置處可允許取代之譜圖的方法。可使用之其他方法包括噬菌體呈現(例如,Lowman等人, Biochem. 30:10832-7, 1991;Ladner等人, 美國專利第5,223,409號;Huse, WIPO公開案WO 92/06204)及區域定向突變誘發(Derbyshire等人, Gene 46:145, 1986;Ner等人, DNA 7:127,1988)。
序列資訊 MEDI1814/Abet0380-GL及Abet0380HCDR1 (SEQ ID NO: 1)
Figure 02_image011
MEDI1814/Abet0380-GL及Abet0380HCDR2 (SEQ ID NO: 2)
Figure 02_image013
MEDI1814/Abet0380-GL及Abet0380HCDR3 (SEQ ID NO: 3)
Figure 02_image015
MEDI1814/Abet0380-GL及Abet0380LCDR1 (SEQ ID NO: 4)
Figure 02_image017
MEDI1814/Abet0380-GL及Abet0380LCDR2 (SEQ ID NO: 5)
Figure 02_image019
MEDI1814/Abet0380-GL及Abet0380LCDR3 (SEQ ID NO: 6)
Figure 02_image021
Abet0380VH (SEQ ID NO: 7) (CDR粗體且加下劃線)
Figure 02_image023
Abet0380VL (SEQ ID NO: 8) (CDR粗體且加下劃線)
Figure 02_image025
MEDI1814/Abet0380-GL VH (SEQ ID NO: 9) (CDR粗體且加下劃線)
Figure 02_image027
MEDI1814/Abet0380-GL VL (SEQ ID NO: 10) (CDR粗體且加下劃線)
Figure 02_image029
例示性Aβ1-42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
Figure 02_image031
例示性NfL胺基酸序列(SEQ ID N: 12)
Figure 02_image033
現將藉由以下非限制性實例說明本發明。以下實例說明本發明之特定實施例及其不同用途。其僅出於解釋性目的而闡述,且不應將其視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實例 實例1.動物中之藥物動力學及藥物代謝 在史泊格多利大鼠(Sprague-Dawley rat)、C57BL/6小鼠及食蟹獼猴中評定MEDI1814之藥物動力學(PK)及毒物動力學(TK)。
在史泊格多利大鼠中14週劑量之10 mg/kg靜脈內(IV)、100 mg/kg IV或75 mg/kg皮下(SC)之後,MEDI1814展現出線性及劑量比例性TK (資料未展示)。觀測到與對照/媒劑組相比,總CSF Aβ42含量之劑量依賴性增加高達36倍。CSF中之游離Aβ42含量在活性處理組中之幾乎所有動物中低於定量下限(LLOQ)。
在食蟹獼猴中14週劑量之10 mg/kg IV、100 mg/kg IV或75 mg/kg SC之後,MEDI1814在第一劑量之後呈現出線性及劑量比例性TK,且TK暴露在最後一個劑量之後以略微高於劑量比例性方式增加(資料未展示)。對於所有劑量組,個別MEDI1814 CSF濃度之範圍為0.01%至0.1%之血清濃度。在處理期中觀測到,總血漿Aβ42之劑量依賴性增加為高達2057倍,且總CSF Aβ42之劑量依賴性增加為高達7.7倍,指示目標接合。在處理期結束時在所有劑量下獲得幾乎完全(≥95%) CSF游離Aβ42抑制。
MEDI1814結合至單獨Aβ42之特異性係藉由對CSF Aβ40無影響來確認(資料未展示)。
在所測試之大鼠或食蟹獼猴組中未鑑別出毒性目標器官(資料未展示)。
實例2.用於治療AD之MEDI1814的單遞增劑量(SAD)及多遞增劑量(MAD) 為了評定MEDI1814相對於安慰劑在具有輕度至中度AD之個體中之安全性及耐受性,且亦評定MEDI1814在具有輕度至中度AD之個體中之藥物動力學(PK)、藥力學(PD)及免疫原性,本發明人在年齡為55至85歲具有輕度至中度AD之個體中開展了多中心、隨機化、雙盲、安慰劑對照、交錯的單遞增劑量及多遞增劑量研究。
使具有輕度至中度AD之55至85歲(包括端點)的男性及停經後或以手術方式不孕的女性個體入選此單遞增劑量及多遞增劑量研究中。納入準則包括: •身體質量指數(BMI)在17及32 kg/m 2之間且體重在50 Kg與120 Kg之間(包括端點)。 •經羅森修改的哈金斯基缺血評分≤4。 •基於患者病史及現場評定,其要求在隨機化之前6個月存在可能的AD之認知性及功能性症狀,根據美國國家老年阿茲海默氏症者協會(NIA-AA)準則之輕度至中度AD。 •僅在篩選時MMSE評分為16至26 (包括端點)。 •在篩選期間之MRI掃描,其結果與因AD所致之失智症診斷一致,亦即其未指示失智症之另一病因,諸如重度白質病(表明血管性癡呆),如由中央MRI讀取器所確定。 •為了研究具有澱粉樣變性之生物標記物證據的個體,僅在篩選時具有<550 pg/mL或ng/L之CSF Aβ(1-42),其指示較高類澱粉蛋白斑塊負擔,的AD個體[(使用Innogenetics研究專用(RUO)酶聯結免疫吸附劑分析(ELISA))]包括於MAD組中。 •個體及照顧者/資訊提供者(針對具有輕度至中度AD之個體)必須能夠流利地用英語、西班牙語或韓語讀、寫及說。 •個體應在精神上及身體上能夠理解且參與所有預定評估且完成由調查員所判定之所有需要的測試及程序,包括腦部MRI及腰椎穿刺。 •在調查員看來,個體及照顧者/資訊提供者(針對具有輕度至中度AD之個體)必須視為可能符合該研究方案且具有完成該研究之較高機率。 •個體必須具有可靠的資訊提供者(例如配偶)或定期接觸的照顧者(亦即,一週最少3次;面對面訪問/電話聯繫之組合為可接受的)。同一資訊提供者或照顧者應參與每次研究訪問且必須具有足夠的個體互動,以便能夠為研究評定提供有意義的輸入。此證據應記錄於源文件中。 •個體必須理解研究性質且在開始任何研究相關程序之前必須提供簽署且註明日期的書面知情同意書。若根據當地法律及法規,已自個體之合法授權代表處獲得簽署且註明日期的書面ICF,則被認為不能提供知情同意書之個體可入選。
排除準則包括: •除阿茲海默氏症者外,可解釋或引起個體之失智症的任何醫學病況,包括:額顳葉型癡呆、路易氏體疾病(Lewy body disease)、血管性癡呆、亨廷頓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或伴隨巴金森氏症、唐氏症候群、創傷後病狀、多發性硬化症、進行性核上麻痹(PSNP)或其他運動障礙或引起失智症或認知障礙之活性自體免疫或神經免疫性病症。 •篩選腦部MRI掃描時之特定發現;>4處微出血;梗塞或大腦內(大)出血直徑>1 cm;>4處腔隙性腦梗塞;表面鐵質沈積;動脈瘤;動靜脈血管畸形;腦挫傷之證據,腦軟化症(encephalomalacia);佔位性病變,基於由中央MRI讀取器所作出之此等準則最終確定合格性。當存在其他非血管大腦異常(例如,腦腫瘤、腦積水)時,若在調查員看來(必要時與試驗委託者協商),此等異常可導致患者之當前認知性或功能性衰減、減弱充分參與試驗之能力或可能增加出血風險,則排除此等個體。
基於來自具有輕度至中度AD之個體中之SAD組的可用資料,亦可在健康老年個體中研究MEDI1814。僅在篩選時具有>550 pg/ml或ng/L之CSF Aβ (1-42),其指示無澱粉樣變性,的個體[(使用Innogenetics RUO酶聯結免疫吸附劑分析(ELISA))]可包括於健康老年組(SAD)中。
患者人口統計資料展示於表2中。
為使個體之風險降至最低,最初投與單遞增劑量且評估,且在自一個劑量位準組遞增至下一個更高劑量位準組之前且在多個劑量投與(MAD)之前評定安全性、耐受性及PD資料。
研究之SAD部分由以下組成:至多49天(7週)篩選期,單次投與MEDI1814或安慰劑;及追蹤期,總共約113天。
五個SAD組用於IV劑量遞增(25 mg、100 mg、300 mg、900 mg、1800 mg)。在此人類之首次(FTIH)研究中之起始劑量為低於最大建議起始劑量(MRSD)約8倍。MRSD係基於食蟹獼猴中之非臨床研究中的100 mg/kg IV之NOAEL確定(未示出)。MRSD為3.2 mg/kg (或192 mg),其藉由將異速生長尺度律因子3.1及安全因數10應用於NOAEL (100 mg/kg IV)計算得到。食蟹獼猴之毒性研究提供相對於25 mg之起始劑量的446 (基於C max)倍安全邊限及189 (基於AUC)倍安全邊限。確定大鼠及食蟹獼猴之相當的安全邊限。用於人類給藥之安全邊限係出於以下原因基於在食蟹獼猴中達成之暴露: 表2:患者人口統計資料及安排
   單個劑量 [ N = 45 ( )] 多個劑量 [ N = 32 ( )]
安慰劑 MEDI1814 (N=33) 安慰劑 MEDI1814 (N=24)
   N=12 25mg IV N=3 100mg IV N=6 300mg IV N=6 900mg IV N=6 1800mg IV N=6 100mg SC N=6 N=8 300mg IV N=6 900mg IV N=6 1800m g IV N=6 200mg SC N=6
年齡 ( 平均,歲 ) 66.3 74.0 66.8 69.0 71.8 64.8 69.3 70.0 71.7 70.8 62.5 69.3
女性 : 男性 7:5 0:3 6:0 5:1 4:2 1:5 3:3 5:3 3:3 2:4 3:3 5:1
白種人 : 黑種人 : 亞洲人 10:1:1 1:0:2 6:0:0 4:1:1 5:0:1 6:0:0 5:0:1 8:0:0 5:0:1 6:0:0 6:0:0 5:1:0
西班牙裔或拉丁裔:Y:N 8:4 0:3 5:1 4:2 1:5 6:0 1:5 5:3 5:1 5:1 6:0 6:0
BMI ( 平均,kg/m 2) 26.8 27.1 28.2 27.2 25.0 27.6 27.8 27.9 31.2 26.2 28.0 30.1
MMSE ( 平均) 21.8 22.0 22.3 22.5 22.2 21.0 23.2 22.1 19.8 20.2 20.0 22.5
   ~ 40% - ApoE ε4 ~ 37% - ApoE ε4
在相當的暴露下,未在任一物種中觀測到毒性;在處理組中高達約33%大鼠為ADA陽性,其影響TK暴露;更多的PK及PD資料可獲自食蟹獼猴。
25、100、300、900及1800 mg IV MEDI1814之單個IV劑量遞增方案經設計以實現可產生血漿及CSF中之更高及維持性目標抑制,同時維持充分安全邊限的劑量位準。所選擇之劑量範圍係基於預測的游離Aβ-42抑制及相對於NOAEL之相當大的安全邊限。
在篩選及在第1天入選之後,在進行基線程序及給藥前評定(資料未展示)之後,使符合條件的個體以雙盲方式接受單個輸注之MEDI1814或安慰劑。單個皮下(SC) SAD組接受100 mg之劑量。對於SC SAD組之所有評定及樣品集合與對於IV組之評定及樣品集合相同。
在第1天給藥之後,評定安全性及耐受性,且在限定的時間點直至輸注後24小時收集血液樣品用於藥物動力學(PK)及藥力學(PD)及生物標記物分析。在出院之前,使個體留在臨床研究單位(CRU)持續輸注後至少24小時。在限定的時間點至追蹤期結束時進行進一步安全性及耐受性評定,連同血液及腦脊髓液(CSF)取樣。
標準評定用於評估安全性及耐受性,包括不良作用(AE)、身體及神經檢查、生命跡象、口腔溫度、呼吸速率、體重、12導聯非數位及數位ECG、遙測及臨床實驗室測試。對可能具有精神作用之藥物具有特異性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評定,例如C-SSRS及MMSE,亦包括為對造成血管性水腫之潛在風險之藥物具有特異性的MRI安全性評定。
頻繁PK取樣包括於該研究中,以評估MEDI1814之單劑量及多劑量PK。
包括PD評定以告知針對此研究及未來研究之劑量選擇,PD評定包括確定Aβ(1-42)之血漿及CSF含量及探測Aβ含量與MEDI1814 PK之間的關係。
可包括視情況存在之健康老年組,以研究MEDI1814在健康群體中之PK及PD作用且與輕度至中度AD患者中所見之PK及PD作用進行比較。若在AD組中所見之PK/PD作用未如預期,則通常將開始此組。健康老年個體中之PK/Pd分析隨後將提供關於目標接合之程度及澱粉樣變性對藥力學之作用的資訊。
在篩選時及在輸注後5週,進行大腦MRI掃描作為安全性監測之一部分。
在篩選時(第1天)及在輸注後4週(第29天),對SAD組進行用於藥物動力學(PK)參數及藥力學(PD)生物標記物之CSF分析的腰椎穿刺。
該研究之多遞增劑量(MAD)部分由以下組成:至多49天(7週)篩選期、8週處理期及追蹤期,總共約169天。
三個MAD組用於IV劑量遞增。在處理期間,使各個體接受三個輸注之MEDI1814或安慰劑,每個輸注相隔4週(Q4W)。僅當可獲得來自先前SAD組之足夠的安全性、耐受性、PK及CSF Aβ(1-42)資料時,開始MAD。必須滿足以下條件以開始MAD: 1.在MAD研究中在穩態下以第一劑量水準之預測暴露未超出迄今為止實現之預測最大單個劑量暴露,且被認為在SAD中為安全及可耐受的。 2.迄今為止,針對SAD進行之小組均不符合終止劑量遞增之準則中之任一者。 3.能夠以產生預期引起CSF Aβ(1-42)降低>30%之血清MEDI1814濃度的位準給藥。
在既定組中之至少6名個體已接受其第三輸注之後,作出自一個劑量位準組遞增至下一個更高劑量位準組的決策。
在篩選及在第1天入選之後,在進行基線程序及給藥前評定之後,使符合條件的個體以雙盲方式接受單個輸注之MEDI1814或安慰劑。評定安全性及耐受性,且在限定的時間點直至輸注後24小時收集血液樣品用於PK及PD生物標記物分析。在出院之前,使個體留在CRU持續輸注後至少24小時。
在第4、8、15、22及29天,使個體返回至CRU用於安全性評定及血液取樣。在進行給藥前評定之後,分別在第29天及第57天投與MEDI1814或安慰劑之第二及第三輸注。使個體留在CRU持續第二及第三輸注後至少4小時。對於所有個體,在處理期間在限定的時間點至追蹤期結束時進行安全性評定、血液及CSF取樣。在篩選時及在最後輸注後5週,進行大腦MRI掃描作為安全性監測之一部分。
在篩選時(第1天)及在最後輸注後4週,進行用於PK參數及PD生物標記物之CSF分析的腰椎穿刺。
另一MAD組接受作為200 mg SC注射之MEDI1814。所有評定及樣品集合與IV組中之評定及樣品集合相同。
計算或得出藥物動力學變量MEDI1814濃度資料及概述統計資料包括諸如N、平均值、標準偏差、中值、最大值、最小值、變化係數及幾何平均值之變量。將產生個別及平均MEDI1814濃度-時間曲線且包括於報導中。
使用Phoenix® WinNonlin® v6.2 (或更高) SAD部分,使用非隔室分析方法確定MEDI1814之以下PK參數: 最大血清濃度(C max)、達至C max之時間(t max)、最小血清濃度(C min)、終半衰期(t 1 / 2)、零至最後可量測濃度之血清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 0 - t)及零至無窮之血清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 0 - )、藉由外推法得到的AUC百分比(%AUC ex)、清除率(CL)及在末相期間之分佈體積(V z)。
MAD部分: 第一劑量:最大血清濃度(C max)、達至C max之時間(t max)、最小血清濃度(C min)及第一給藥時間間隔內之血清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 0 - T)。
第三劑量:最大血清濃度(C max)、達至C max之時間(t max)、最小血清濃度(C min)、終半衰期(t 1 / 2)、給藥時間間隔內之血清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 0 - T)、清除率(CL)、在末相期間之分佈體積(V z)、在穩態下之分佈體積(V ss)及累積比率。
藉由概述產生針對MEDI1814之可偵測ADA的個體之數目及百分比以描述方式分析免疫原性結果。將報導對於ADA之存在確認呈陽性之樣品的免疫原性效價。評估免疫原性對PK、藥力學及安全性之作用。
確定以下PD參數:產生在血漿及CSF [Aβ(1-40)總,Aβ(1-42)總及游離及Aβ寡聚物]中之生物標記物的個別、平均及相對於基線的相對變化(給藥前第1天)概況。確定變量,諸如N、平均值、標準偏差、中值、最大值、最小值、變化係數及幾何平均值。適當時,可使用非隔室方法得出一或多個生物標記物之PD參數。PD計算可使用Phoenix® WinNonlin® v6.2 (或更高);或SAS®版本8.2或更高進行。
亦評定以下MCIS變量:記憶效能指數(範圍為0-100)、回憶模式(範圍為低於正常至正常)、全部即時回憶(範圍為0-30)、延遲回憶評估(範圍為0-10)、延遲自由回憶(範圍為0-10)、延遲提示回憶「是」(範圍為0-10)、延遲回憶「否」(範圍為0-10)及動物回憶(範圍為0-9)。
結果使77名AD患者接受作為單個或多個劑量(藉由IV及SC投與)之至多1800 mg MEDI1814之安慰劑。
MEDI1814展現出有力的安全概況,對於所有SAD及MAD組經由IV及SC投與途徑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不良事件(AE)之發生率無明顯的劑量相關趨勢。未報導顯著不良作用(SAE)。所有報導之AE的強度均為輕度至中度。未報導嚴重不良事件(SAE)、因不良事件或死亡所致之中斷。
生命跡象、心電圖參數、實驗室結果或追蹤期時身體及神經檢查不存在臨床上顯著變化。處理後無跡象表明認知退化(MMSE資料,未示出)或自殺意念或行為(哥倫比亞-自殺嚴重程度等級量表資料,未示出)。
重要的是,磁共振成像(MRI)評定未揭露在水腫(ARIA-E)形成或含鐵血黃素沈積(ARIA-H)方面之任何類澱粉蛋白相關的成像異常出現。在研究中,任何個體均未偵測到抗藥物抗體(所有效價<50),倘若偵測到,則會提示免疫原性。
實例3. MEDI1814處理對游離Aβ1-42、總Aβ1-42及總Aβ1-40之CSF含量的作用 針對實例2之SAD組在處理後第29天且針對MAD組在處理後第85天確定游離Aβ1-42、總Aβ1-42及總Aβ1-40之CSF含量。
相對於基線,在單個MEDI1814劑量之後第29天,觀測到CSF游離Aβ1-42之劑量依賴性降低及總Aβ1-42之增加,曲線與在中心隔室中之Aβ1-42的抗體介導之目標接合一致(圖1,頂部圖)。最高劑量組(300-1800 mg IV)中之CSF游離Aβ1-42降低約90% (中值),但對於更早劑量觀測到更低位準之抑制:-72% (100 mg IV)、-11% (100 mg SC)、-34% (25 mg IV)及對於安慰劑(-8%) (圖1,頂部圖)。MEDI1814劑量範圍內之針對游離Aβ1-42觀測到的CSF概況很大程度上與使用基於食蟹獼猴資料之PK/PD模型所預測的CSF概況一致。儘管觀測的游離Aβ1-42抑制位準超過劑量範圍25-300 mg IV內之預期位準,但在900 mg及1800 mg IV劑量之後觀測到如所預測之接近最大抑制位準(圖1,頂部圖)。
在更高劑量位準下,如所預期,發現總Aβ1-42實質上增加:與針對安慰劑之+0.2%相比,+273% (中值,1800 mg IV)、+323% (900 mg IV)、+135% (300 mg IV) (圖1,中間圖)。在劑量範圍內CSF游離Aβ1-42之相對於基線之變化百分比的MEDI1814-安慰劑差異範圍為-27%至-124%,且總A1-β42之差異範圍為+13%至+332% (圖1,分別為頂部圖及中間圖)。然而,與針對Aβ1-42之MEDI1814的已知選擇性一致,未觀測到CSF總Aβ1-40位準相對於基線之顯著變化或對於Aβ1-40之MEDI1814-安慰劑差異(圖1,底部圖)。
對於接受多個劑量之MEDI1814的MAD組,在第85天觀測到相當的劑量相關CSF生物標記物反應。對於900及1800 mg MEDI1814 IV劑量,CSF游離Aβ1-42降低-4% (中值,安慰劑)、-50% (300 mg IV)、-67% (200 mg SC)及降低約-95% (圖1,頂部圖)。針對CSF游離Aβ1-42抑制之觀測到的概況完全與使用食蟹獼猴資料所預測之PK-PD概況(資料未展示)一致。相比之下,在MEDI1814劑量範圍內觀測到CSF總Aβ1-42之增加為約+70-800% (中值),與針對安慰劑之約-30%相比(圖1,中間圖)。概況再次反映於游離Aβ1-42 (在900 mg及1800 mg靜脈內劑量下約-90%)及總Aβ42 (對於1800 mg IV劑量之約+860%)之相對於基線的變化的MEDI1814-安慰劑差異中(圖1,分別為頂部圖及中間圖)。多個給藥方案進一步確認了在用MEDI1814給藥之後不存在CSF總Aβ1-40概況之任何顯著變化(圖1,底部圖)。
MEDI1814之PK特性在單個及多個給藥範例之間(SAD及MAD組)一致。觀測到血清暴露具有劑量比例性,且濃度以雙相方式下降,消除率類似(有效平均血清半衰期為14至20天)。在第-1天在穩態下(在多劑量投與之後第57天)之MEDI1814的平均清除範圍為145-223 ml。期間內MEDI1814之血清累積為中度[對於C max為0.75至1.15倍且對於AUC為0.83至1.62倍;所有劑量之間的平均值]。在多個SC給藥之後在穩態下之中值t max為14天。在單個100 mg SC劑量之後,MEDI1814生物可用性為33% (基於AUC 0 - ,使用100 mg IV劑量作為參考)。在單個及重複劑量投與兩者(未示出)之後,MEDI1814在CSF中在劑量≥300 mg下為可定量的。CSF:在單個劑量之後血清濃度比率範圍為0.09至0.3%,且在多個劑量之後為0.08至0.59%。
在單個劑量MEDI1814投與之後,血漿總Aβ1-42濃度表現出在所研究之劑量之間的高度變化性。然而,與安慰劑投與(未示出)相比,平均血漿總Aβ1-42濃度在所有劑量之MEDI1814之後顯著增加。血漿總Aβ1-42概況之後續降低與對應的MEDI1814血清濃度-時間曲線(未示出)一致,且維持總Aβ1-42濃度至第113天呈現出劑量依賴性。類似地,對於多個劑量之MEDI1814,血漿總Aβ1-42概況似乎遵循對應PK概況(未示出)。觀測到總血漿Aβ1-42與單個劑量相比之實質上更大增加,反映出在重複給藥下MEDI1814之已知累積。
實例4. MEDI1814處理對NfL、pTau、tTau及Ng之血漿及CSF含量之作用 在處理後第85天針對實例2之MAD組確定NfL、pTau、tTau及Ng之血漿及CSF含量。所使用之分析闡述於表3中。
對於MAD IV 1800mg組,在MEDI1814處理之後,CSF中之NfL含量降低,其中使用兩種分析方法觀測到約50%之降低。對於MAD IV 1800 mg組,血漿中之NfL含量降低,其中觀測到高於20%之降低(圖2)。與基線相比,對於MAD組,在給藥後第85天觀測到血漿與CSF NfL含量之間的正相關性(圖3)。
對於MAD組中之任一者,CSF或血漿中之pTau 181含量無顯著變化(圖4,分別為頂部圖及中間圖)。相比之下,對於MAD IV 1800 mg組,觀測到pTau 217之平均血漿含量降低超過25%。 表3:用於定量NfL、pTau、tTau及Ng含量之分析
生物標記物 基質 方法 實驗室
神經纖毛輕鏈(NfL) CSF UmanDiagnostics (ELISA) 哥德堡大學(University of Gothenburg)
CSF SIMOA-HD1 (ELISA) 禮來研究實驗室(Lilly research laboratories)
血漿 SIMOA-HD1 (ELISA)
pTau 181 CSF Fujirebio INNOTEST磷酸化TAU (ELISA) 哥德堡大學
血漿 Mesoscale Discovery Lilly P-tau181 (ELISA) 禮來研究實驗室
pTau 217 血漿 Mesoscale Discovery Lilly P-tau 217 (ELISA) 禮來研究實驗室
tTau CSF Fujirebio INNOTEST hTAU Ag (ELISA) 哥德堡大學
神經顆粒素 (Ng) CSF 哥德堡大學內部分析(ELISA) 哥德堡大學
對於MAD組中之任一者,CSF中之tTau含量無顯著變化(圖5,頂部圖)。
在MEDI1814處理之後,MAD IV組之CSF中之Ng平均含量似乎降低(圖5,底部圖),但此在統計學上不顯著。
圖1:展示針對SAD及MAD兩組之劑量依賴性降低CSF游離Aβ1-42 (頂部圖)、增加CSF總Aβ1-42 (中間圖)、非CSF總Aβ1-40 (底部圖)的圖。展示在給藥後第29天(SAD)或第85天(MAD) CSF之變化%。在可獲得基線及給藥後樣品之情況下展示具有中值之所有個別資料。對於SAD:在劑量範圍之間合併的安慰劑組。對於MAD:在IV及SC投與之間合併的安慰劑組。使用基於免疫分析之MSD定量的Aβ(Bogstedt等人, J. Alz. Disease, 46, (2015), 1091)。灰色符號:在定量下限(LLOQ) (SAD=32 pg/ml;MAD=12 pg/ml)下Aβ1-42游離資料。 圖2:展示針對MAD組之藉由兩個不同ELISA (頂部及中間圖)之CSF NfL的劑量依賴性降低,及血漿NfL (底部圖)之劑量依賴性降低的圖。展示在給藥後第85天(MAD)之變化%。在可獲得基線及給藥後樣品之情況下展示具有平均±SE值之所有個別資料。在IV及SC投與之間合併的安慰劑組。在生物標記物結果之自然對數轉換之後使用治療、基線、年齡、性別作為共變量自基於相對於基線之變化(而非變化%)的ANCOVA模型得出的標稱p值。 圖3:展示使用斯皮爾曼方法(Spearman method)在未轉換資料上以及使用皮爾遜方法(Pearson method)在自然對數轉換的資料上進行的血漿與CSF NfL之間的相關性分析的圖。在基線處之NfL血漿相對於CSF:N=19,斯皮爾曼=0.4737 (p值< 0.05)及皮爾遜=0.5336 (p值< 0.05)。在給藥後第85天之NfL血漿相對於CSF:N=20,斯皮爾曼=0.7414 (p值< 0.05)及皮爾遜=0.6931 (p值< 0.05)。未針對處理調整端點相關性。 圖4:展示CSF之pTau 181(頂部圖)、血漿之pTau 181(中間圖)及血漿之pTau 217(底部圖)的變化%之圖,在給藥後第85天確定變化%。在可獲得基線及給藥後樣品之情況下展示具有平均±SE值之所有個別資料。在IV及SC投與之間合併的安慰劑組。 圖5:展示CSF之tTau (頂部圖)及CSF之神經顆粒素(底部圖)的變化%之圖,在給藥後第85天確定變化%。在可獲得基線及給藥後樣品之情況下展示具有平均±SE值之所有個別資料。在IV及SC投與之間合併的安慰劑組。灰色符號:第85天等於或低於LLOQ [tau (75 pg/ml);神經顆粒素125 pg/ml)]。
[主張利用生物材料1] [寄存國家] GB英國 [寄存機構] National Collections of Industria, Food and Marine Bacteria (NCIMB) [寄存日期] 2011/11/02 [寄存號碼] NCIMB 41890

          <![CDATA[<110>  英商梅迪繆思有限公司(MEDIMMUNE LIMITED)]]>
                 美商美國禮來大藥廠(ELI LILLY AND COMPANY)
          <![CDATA[<120>  軸突損傷之預防]]>
          <![CDATA[<130>  P66838TW]]>
          <![CDATA[<160>  12    ]]>
          <![CDATA[<170>  PatentIn version 3.5]]>
          <![CDATA[<210>  1]]>
          <![CDATA[<211>  5]]>
          <![CDATA[<212>  PRT]]>
          <![CDATA[<213>  智人]]>
          <![CDATA[<400>  1]]>
          Tyr Gln Thr Met Trp 
          1               5   
          <![CDATA[<210>  2]]>
          <![CDATA[<211>  17]]>
          <![CDATA[<212>  PRT]]>
          <![CDATA[<213>  智人]]>
          <![CDATA[<400>  2]]>
          Val Ile Gly Lys Thr Asn Glu Asn Ile Ala Tyr Ala Asp Ser Val Lys 
          1               5                   10                  15      
          Gly 
          <![CDATA[<210>  3]]>
          <![CDATA[<211>  16]]>
          <![CDATA[<212>  PRT]]>
          <![CDATA[<213>  智人]]>
          <![CDATA[<400>  3]]>
          Glu Trp Met Asp His Ser Arg Pro Tyr Tyr Tyr Tyr Gly Met Asp Val 
          1               5                   10                  15      
          <![CDATA[<210>  4]]>
          <![CDATA[<211>  11]]>
          <![CDATA[<212>  PRT]]>
          <![CDATA[<213>  智人]]>
          <![CDATA[<400>  4]]>
          Ser Gly His Asn Leu Glu Asp Lys Phe Ala Ser 
          1               5                   10      
          <![CDATA[<210>  5]]>
          <![CDATA[<211>  7]]>
          <![CDATA[<212>  PRT]]>
          <![CDATA[<213>  智人]]>
          <![CDATA[<400>  5]]>
          Arg Asp Asp Lys Arg Pro Ser 
          1               5           
          <![CDATA[<210>  6]]>
          <![CDATA[<211>  9]]>
          <![CDATA[<212>  PRT]]>
          <![CDATA[<213>  智人]]>
          <![CDATA[<400>  6]]>
          Ser Ser Gln Asp Thr Val Thr Arg Val 
          1               5                   
          <![CDATA[<210>  7]]>
          <![CDATA[<211>  125]]>
          <![CDATA[<212>  PRT]]>
          <![CDATA[<213>  智人]]>
          <![CDATA[<400>  7]]>
          Glu Val Gln Leu Leu Glu Ser Gly Gly Gly Leu Val Gln Pro Gly Gly 
          1               5                   10                  15      
          Ser Leu Arg Leu Ser Cys Ala Ala Ser Met Gly Asn Phe Asn Tyr Gln 
                      20                  25                  30          
          Thr Met Trp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y Arg Gly Leu Glu Trp Val 
                  35                  40                  45              
          Ser Val Ile Gly Lys Thr Asn Glu Asn Ile Ala Tyr Ala Asp Ser Val 
              50                  55                  60                  
          Lys Gly Arg Phe Thr Ile Ser Arg Asp Asn Ser Lys Asn Thr Leu Tyr 
          65                  70                  75                  80  
          Leu Gln Met Asn Ser Leu Arg Ala Glu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Glu Trp Met Asp His Ser Arg Pro Tyr Tyr Tyr Tyr Gly Met 
                      100                 105                 110         
          Asp Val Trp Gly Gln Gly Thr Leu Val Thr Val Ser Ser 
                  115                 120                 125 
          <![CDATA[<210>  8]]>
          <![CDATA[<211>  106]]>
          <![CDATA[<212>  PRT]]>
          <![CDATA[<213>  智人]]>
          <![CDATA[<400>  8]]>
          Ser Tyr Glu Leu Thr Gln Pro Pro Ser Val Ser Val Ser Pro Gly Gln 
          1               5                   10                  15      
          Thr Ala Ser Ile Thr Cys Ser Gly His Asn Leu Glu Asp Lys Phe Ala 
                      20                  25                  30          
          Ser Trp Tyr Gln Gln Lys Pro Gly Gln Ser Pro Val Leu Val Ile Tyr 
                  35                  40                  45              
          Arg Asp Asp Lys Arg Pro Ser Gly Ile Pro Glu Arg Phe Ser Ala Ser 
              50                  55                  60                  
          Asn Ser Gly His Thr Ala Thr Leu Thr Ile Ser Gly Thr Gln Ala Thr 
          65                  70                  75                  80  
          Asp Glu Ala Asp Tyr Tyr Cys Ser Ser Gln Asp Thr Val Thr Arg Val 
                          85                  90                  95      
          Phe Gly Gly Gly Thr Lys Leu Thr Val Leu 
                      100                 105     
          <![CDATA[<210>  9]]>
          <![CDATA[<211>  125]]>
          <![CDATA[<212>  PRT]]>
          <![CDATA[<213>  智人]]>
          <![CDATA[<400>  9]]>
          Glu Val Gln Leu Leu Glu Ser Gly Gly Gly Leu Val Gln Pro Gly Gly 
          1               5                   10                  15      
          Ser Leu Arg Leu Ser Cys Ala Ala Ser Met Gly Asn Phe Asn Tyr Gln 
                      20                  25                  30          
          Thr Met Trp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y Lys Gly Leu Glu Trp Val 
                  35                  40                  45              
          Ser Val Ile Gly Lys Thr Asn Glu Asn Ile Ala Tyr Ala Asp Ser Val 
              50                  55                  60                  
          Lys Gly Arg Phe Thr Ile Ser Arg Asp Asn Ser Lys Asn Thr Leu Tyr 
          65                  70                  75                  80  
          Leu Gln Met Asn Ser Leu Arg Ala Glu Asp Thr Ala Val Tyr Tyr Cys 
                          85                  90                  95      
          Ala Arg Glu Trp Met Asp His Ser Arg Pro Tyr Tyr Tyr Tyr Gly Met 
                      100                 105                 110         
          Asp Val Trp Gly Gln Gly Thr Leu Val Thr Val Ser Ser 
                  115                 120                 125 
          <![CDATA[<210>  10]]>
          <![CDATA[<211>  106]]>
          <![CDATA[<212>  PRT]]>
          <![CDATA[<213>  智人]]>
          <![CDATA[<400>  10]]>
          Ser Tyr Glu Leu Thr Gln Pro Pro Ser Val Ser Val Ser Pro Gly Gln 
          1               5                   10                  15      
          Thr Ala Ser Ile Thr Cys Ser Gly His Asn Leu Glu Asp Lys Phe Ala 
                      20                  25                  30          
          Ser Trp Tyr Gln Gln Lys Pro Gly Gln Ser Pro Val Leu Val Ile Tyr 
                  35                  40                  45              
          Arg Asp Asp Lys Arg Pro Ser Gly Ile Pro Glu Arg Phe Ser Ala Ser 
              50                  55                  60                  
          Asn Ser Gly His Thr Ala Thr Leu Thr Ile Ser Gly Thr Gln Ala Met 
          65                  70                  75                  80  
          Asp Glu Ala Asp Tyr Tyr Cys Ser Ser Gln Asp Thr Val Thr Arg Val 
                          85                  90                  95      
          Phe Gly Gly Gly Thr Lys Leu Thr Val Leu 
                      100                 105     
          <![CDATA[<210>  11]]>
          <![CDATA[<211>  42]]>
          <![CDATA[<212>  PRT]]>
          <![CDATA[<213>  智人]]>
          <![CDATA[<400>  11]]>
          Asp Ala Glu Phe Arg His Asp Ser Gly Tyr Glu Val His His Gln Lys 
          1               5                   10                  15      
          Leu Val Phe Phe Ala Glu Asp Val Gly Ser Asn Lys Gly Ala Ile Ile 
                      20                  25                  30          
          Gly Leu Met Val Gly Gly Val Val Ile Ala 
                  35                  40          
          <![CDATA[<210>  12]]>
          <![CDATA[<211>  543]]>
          <![CDATA[<212>  PRT]]>
          <![CDATA[<213>  智人]]>
          <![CDATA[<400>  12]]>
          Met Ser Ser Phe Ser Tyr Glu Pro Tyr Tyr Ser Thr Ser Tyr Lys Arg 
          1               5                   10                  15      
          Arg Tyr Val Glu Thr Pro Arg Val His Ile Ser Ser Val Arg Ser Gly 
                      20                  25                  30          
          Tyr Ser Thr Ala Arg Ser Ala Tyr Ser Ser Tyr Ser Ala Pro Val Ser 
                  35                  40                  45              
          Ser Ser Leu Ser Val Arg Arg Ser Tyr Ser Ser Ser Ser Gly Ser Leu 
              50                  55                  60                  
          Met Pro Ser Leu Glu Asn Leu Asp Leu Ser Gln Val Ala Ala Ile Ser 
          65                  70                  75                  80  
          Asn Asp Leu Lys Ser Ile Arg Thr Gln Glu Lys Ala Gln Leu Gln Asp 
                          85                  90                  95      
          Leu Asn Asp Arg Phe Ala Ser Phe Ile Glu Arg Val His Glu Leu Glu 
                      100                 105                 110         
          Gln Gln Asn Lys Val Leu Glu Ala Glu Leu Leu Val Leu Arg Gln Lys 
                  115                 120                 125             
          His Ser Glu Pro Ser Arg Phe Arg Ala Leu Tyr Glu Gln Glu Ile Arg 
              130                 135                 140                 
          Asp Leu Arg Leu Ala Ala Glu Asp Ala Thr Asn Glu Lys Gln Ala Leu 
          145                 150                 155                 160 
          Gln Gly Glu Arg Glu Gly Leu Glu Glu Thr Leu Arg Asn Leu Gln Ala 
                          165                 170                 175     
          Arg Tyr Glu Glu Glu Val Leu Ser Arg Glu Asp Ala Glu Gly Arg Leu 
                      180                 185                 190         
          Met Glu Ala Arg Lys Gly Ala Asp Glu Ala Ala Leu Ala Arg Ala Glu 
                  195                 200                 205             
          Leu Glu Lys Arg Ile Asp Ser Leu Met Asp Glu Ile Ser Phe Leu Lys 
              210                 215                 220                 
          Lys Val His Glu Glu Glu Ile Ala Glu Leu Gln Ala Gln Ile Gln Tyr 
          225                 230                 235                 240 
          Ala Gln Ile Ser Val Glu Met Asp Val Thr Lys Pro Asp Leu Ser Ala 
                          245                 250                 255     
          Ala Leu Lys Asp Ile Arg Ala Gln Tyr Glu Lys Leu Ala Ala Lys Asn 
                      260                 265                 270         
          Met Gln Asn Ala Glu Glu Trp Phe Lys Ser Arg Phe Thr Val Leu Thr 
                  275                 280                 285             
          Glu Ser Ala Ala Lys Asn Thr Asp Ala Val Arg Ala Ala Lys Asp Glu 
              290                 295                 300                 
          Val Ser Glu Ser Arg Arg Leu Leu Lys Ala Lys Thr Leu Glu Ile Glu 
          305                 310                 315                 320 
          Ala Cys Arg Gly Met Asn Glu Ala Leu Glu Lys Gln Leu Gln Glu Leu 
                          325                 330                 335     
          Glu Asp Lys Gln Asn Ala Asp Ile Ser Ala Met Gln Asp Thr Ile Asn 
                      340                 345                 350         
          Lys Leu Glu Asn Glu Leu Arg Thr Thr Lys Ser Glu Met Ala Arg Tyr 
                  355                 360                 365             
          Leu Lys Glu Tyr Gln Asp Leu Leu Asn Val Lys Met Ala Leu Asp Ile 
              370                 375                 380                 
          Glu Ile Ala Ala Tyr Arg Lys Leu Leu Glu Gly Glu Glu Thr Arg Leu 
          385                 390                 395                 400 
          Ser Phe Thr Ser Val Gly Ser Ile Thr Ser Gly Tyr Ser Gln Ser Ser 
                          405                 410                 415     
          Gln Val Phe Gly Arg Ser Ala Tyr Gly Gly Leu Gln Thr Ser Ser Tyr 
                      420                 425                 430         
          Leu Met Ser Thr Arg Ser Phe Pro Ser Tyr Tyr Thr Ser His Val Gln 
                  435                 440                 445             
          Glu Glu Gln Ile Glu Val Glu Glu Thr Ile Glu Ala Ala Lys Ala Glu 
              450                 455                 460                 
          Glu Ala Lys Asp Glu Pro Pro Ser Glu Gly Glu Ala Glu Glu Glu Glu 
          465                 470                 475                 480 
          Lys Asp Lys Glu Glu Ala Glu Glu Glu Glu Ala Ala Glu Glu Glu Glu 
                          485                 490                 495     
          Ala Ala Lys Glu Glu Ser Glu Glu Ala Lys Glu Glu Glu Glu Gly Gly 
                      500                 505                 510         
          Glu Gly Glu Glu Gly Glu Glu Thr Lys Glu Ala Glu Glu Glu Glu Lys 
                  515                 520                 525             
          Lys Val Glu Gly Ala Gly Glu Glu Gln Ala Ala Lys Lys Lys Asp 
              530                 535                 540             
          
Figure 12_A0101_SEQ_0001
Figure 12_A0101_SEQ_0002
Figure 12_A0101_SEQ_0003
Figure 12_A0101_SEQ_0004
Figure 12_A0101_SEQ_0005
Figure 12_A0101_SEQ_0006
Figure 12_A0101_SEQ_0007
Figure 12_A0101_SEQ_0008

Claims (32)

  1. 一種治療患者之阿茲海默氏症(AD)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向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選擇性地結合人類類澱粉蛋白β1-42肽(Aβ1-42)之結合成員,其中該結合成員使該患者中之神經絲輕鏈(NfL)的含量比使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該患者中之NfL含量降低。
  2. 一種預防患者之神經元軸突損傷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向具有神經元軸突損傷或處於神經元軸突損傷之風險下的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選擇性地結合人類類澱粉蛋白β1-42肽(Aβ1-42)之結合成員; 其中該結合成員使該患者中之神經絲輕鏈(NfL)的含量比使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該患者中之NfL含量降低。
  3.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結合成員降低該患者之血漿中之NfL含量。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結合成員降低該患者之腦脊髓液(CSF)中之NfL含量。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結合成員使NfL含量比使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該患者中之NfL含量降低至少10%、較佳至少20%、更佳至少30%、甚至更佳至少50%。
  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NfL含量藉由ELISA,視情況SIMOA-HD1來量測。
  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對於類澱粉蛋白呈陽性,其中視情況該患者: (a)對於tau呈陰性; (b)對於神經退化呈陰性; (c)對於tau呈陰性且對於神經退化呈陰性; (d)對於tau呈陽性; (e)對於神經退化呈陽性; (f)對於tau呈陽性且對於神經退化呈陽性; (g)對於tau呈陽性且對於神經退化呈陰性;或 (h)對於tau呈陰性且對於神經退化呈陽性。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包含鑑別該患者為類澱粉蛋白陽性,且視情況鑑別該患者: (a)對於tau呈陰性; (b)對於神經退化呈陰性; (c)對於tau呈陰性且對於神經退化呈陰性; (d)對於tau呈陽性; (e)對於神經退化呈陽性; (f)對於tau呈陽性且對於神經退化呈陽性; (g)對於tau呈陽性且對於神經退化呈陰性;或 (h)對於tau呈陰性且對於神經退化呈陽性。
  9. 如請求項7或8之方法,其中患者之(i)類澱粉蛋白陽性或陰性;(ii) tau陽性或陰性;及/或(iii)神經退化陽性或陰性之狀態係基於以下獨立地確定: (a)  CSF標記物; (b)血漿標記物;及/或 (c)成像標記物。
  10. 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中: (a)  (i)針對類澱粉蛋白之該CSF標記物為CSF Aβ1-42;(ii)針對tau之該CSF標記物為CSF磷酸化tau (CSF phospho-tau);及/或(iii)針對神經退化之該CSF標記物為CSF總tau;及/或 (b)  (i)針對類澱粉蛋白之該成像標記物為類澱粉蛋白成像;(ii)針對tau之該成像標記物為tau成像;及/或(iii)針對神經退化之該成像標記物為磁共振成像或氟化去氧葡萄糖正子發射斷層掃描(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1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選擇性地結合人類Aβ1-42之該結合成員為抗體。
  12.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選擇性地結合人類Aβ1-42之該抗體以500 pM或更低之解離常數(K D)結合至Aβ1-42,且不結合至Aβ1-40或以超過1 mM之K D結合Aβ1-40。
  13. 如請求項11或12之方法,其中該抗體包含: (a) VH域,其包含HCDR之MEDI1814集合,其中Abet0380 HCDR之胺基酸序列為 HCDR1 SEQ ID NO: 1 HCDR2 SEQ ID NO: 2 HCDR3 SEQ ID NO: 3 或包含具有一或兩個胺基酸突變之HCDR的MEDI1814集合;及 (b) VL域,其包含LCDR之MEDI1814集合,其中MEDI1814 LCDR之胺基酸序列為 LCDR1 SEQ ID NO: 4 LCDR2 SEQ ID NO: 5 LCDR3 SEQ ID NO: 6 或包含具有一或兩個胺基酸突變之LCDR的MEDI1814集合。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抗體包含: (a) (i)具有SEQ ID NO: 9或包含具有一或兩個胺基酸突變之該胺基酸序列之MEDI1814 VH域胺基酸序列;及具有SEQ ID NO: 10或包含具有一或兩個胺基酸突變之該胺基酸序列之MEDI1814 VL域胺基酸序列;或 (b)  (i)具有SEQ ID NO: 7或其生殖系化型式,或包含具有一或兩個胺基酸突變之該胺基酸序列或其生殖系化型式之Abet0380 VH域胺基酸序列;及(ii)具有SEQ ID NO: 8或其生殖系化型式,或包含具有一或兩個胺基酸突變之該胺基酸序列或其生殖系化型式之Abet0380 VL域胺基酸序列。
  15. 如請求項11至1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體包含由在寄存編號41890下寄存之Abet0380-GL核酸序列編碼的VH及VL域。
  16. 如請求項11至1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體為人類lgG,視情況人類IgG1或人類IgG2。
  17. 如請求項16之方法,其中該抗體為人類lgG1-TM、lgG1-YTE或lgG1-TM-YTE。
  18. 如請求項11至1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體係以≥200 mg之劑量投與,視情況其中該抗體係以約200 mg之劑量、更佳以約300 mg之劑量、甚至更佳以約900 mg之劑量、或甚至更佳以約1800 mg之劑量投與。
  19. 如請求項11至1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體係以3.5至4.5週之時間間隔投與;視情況其中該抗體係以4週之時間間隔(Q4W)投與。
  2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結合成員經靜脈內或皮下向該患者投與。
  21. 如請求項2至2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神經元軸突損傷係與阿茲海默氏症(AD),視情況輕度至中度AD、症狀發生前AD及/或因AD所致之輕度認知障礙相關。
  22.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結合成員使該患者中之pTau217含量比使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該患者中之pTau217含量降低。
  23.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結合成員:(i)使該患者中之游離Aβ1-42含量比使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該患者中之游離Aβ1-42含量降低;及/或(ii)使該患者中之總Aβ1-42含量比使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該患者中之總Aβ1-42含量增加。
  2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結合成員包含於醫藥組合物內。
  25. 一種選擇性地結合人類類澱粉蛋白β1-42肽(Aβ1-42)之結合成員,其用於預防患者之神經元軸突損傷的方法中,該方法包含向具有神經元軸突損傷或處於神經元軸突損傷之風險下的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該結合成員,其中該結合成員使該患者中之神經絲輕鏈(NfL)的含量比使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該患者中之NfL含量降低。
  26. 一種評定如請求項1及3至24中任一項中所定義之治療阿茲海默氏症之方法或如請求項2至24中任一項中所定義之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之方法的功效的方法,該方法包含測定使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及使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後之患者中之NfL含量,其中若使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後之該患者中之NfL含量比使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該患者中之該NfL含量降低,則該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之方法有效。
  27. 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中若使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後之該患者之血漿中之NfL含量降低,視情況其中NfL之血漿含量之降低為降低至少30%,則該治療阿茲海默氏症之方法或該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之方法有效。
  28. 如請求項26或27之方法,其中若使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後之該患者之該CSF中之NfL含量降低,視情況其中NfL之CSF含量之降低為降低至少30%,則該治療阿茲海默氏症之方法或該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之方法有效。
  29. 一種鑑別患者適用於如請求項1及3至24中任一項中所定義之治療阿茲海默氏症之方法或如請求項2至24中任一項中所定義之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之方法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使用CSF標記物、血漿標記物及/或成像標記物來評定使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患者之該類澱粉蛋白狀態,且其中當該患者之該類澱粉蛋白狀態為類澱粉蛋白陽性時,該患者鑑別為適用於該治療阿茲海默氏症之方法或該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之方法。
  30. 如請求項29之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評定用該結合成員處理前之該患者的(i)該tau狀態;(ii)該神經退化狀態;或(iii)該tau狀態及該神經退化狀態,其中獨立地針對tau及/或神經退化選擇CSF標記物及/或成像標記物,且其中當該患者呈以下狀態時,該患者鑑別為適用於該治療阿茲海默氏症之方法或該預防神經元軸突損傷之方法: (a)對於tau呈陰性; (b)對於神經退化呈陰性; (c)對於tau呈陰性且對於神經退化呈陰性; (d)對於tau呈陽性; (e)對於神經退化呈陽性; (f)對於tau呈陽性且對於神經退化呈陽性; (g)對於tau呈陽性且對於神經退化呈陰性;或 (h)對於tau呈陰性且對於神經退化呈陽性。
  31. 如請求項29或30之方法,其中: (a) (i)針對類澱粉蛋白之該CSF標記物為CSF Aβ1-42;(ii)針對tau之該CSF標記物為CSF磷酸化tau;及/或(iii)針對神經退化之該CSF標記物為CSF總tau;及/或 (b) (i)針對類澱粉蛋白之該成像標記物為類澱粉蛋白成像;(ii)針對tau之該成像標記物為tau成像;及/或(iii)針對神經退化之該成像標記物為磁共振成像或氟化去氧葡萄糖正子發射斷層掃描。
  32. 一種套組,其包含(i)選擇性地結合人類類澱粉蛋白β1-42肽(Aβ1-42)之結合成員;及(ii)特異性地結合至NfL之抗體;其中視情況,選擇性地結合人類Aβ1-42之該結合成員為如請求項12至17中任一項中所定義之抗體。
TW110123285A 2020-06-25 2021-06-25 軸突損傷之預防 TW2022161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43872P 2020-06-25 2020-06-25
US63/043,872 2020-06-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6188A true TW202216188A (zh) 2022-05-01

Family

ID=76662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3285A TW202216188A (zh) 2020-06-25 2021-06-25 軸突損傷之預防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87092A1 (zh)
EP (1) EP4171742A1 (zh)
JP (1) JP2023531069A (zh)
KR (1) KR20230026490A (zh)
CN (1) CN116547299A (zh)
AU (1) AU2021295605A1 (zh)
BR (1) BR112022026359A2 (zh)
CA (1) CA3187785A1 (zh)
IL (1) IL299215A (zh)
TW (1) TW202216188A (zh)
WO (1) WO20212601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5951A2 (en) * 2022-07-15 2024-01-18 Seq Biomarque, Llc Methods and materials for identifying biomarkers and/or pathways associated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CN117624357B (zh) * 2024-01-26 2024-03-22 南京诺唯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p-Tau 217特异性抗体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症辅助诊断试剂盒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1A (en) 1837-03-25 Spring-saddle
US5654A (en) 1848-06-27 Door-spring
US5204244A (en) 1987-10-27 1993-04-20 Oncogen Production of chimeric antibodies by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US5202238A (en) 1987-10-27 1993-04-13 Oncogen Production of chimeric antibodies by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US5223409A (en) 1988-09-02 1993-06-29 Protein Engineering Corp. Directed evolution of novel binding proteins
US5503978A (en) 1990-06-11 1996-04-02 University Research Corporation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high affinity DNA ligands of HIV-1 reverse transcriptase
US5567588A (en) 1990-06-11 1996-10-22 University Research Corporation 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 Solution SELEX
IL99552A0 (en) 1990-09-28 1992-08-18 Ixsys Inc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rocaryotic cells,a kit for the preparation of vectors useful for the coexpression of two or more dna sequences and methods for the use thereof
US6207816B1 (en) 1995-06-02 2001-03-27 Nexstar Pharmaceuticals, Inc. High affinity oligonucleotide ligands to growth factors
US8481277B2 (en) * 2007-08-21 2013-07-09 Washington University Alzheimer's diagnosis
EP3721942A1 (en) 2012-10-15 2020-10-14 Medimmune Limited Antibodies to amyloid beta
CA2995222C (en) 2015-08-19 2021-07-13 Medimmune, Llc Stable anti-ifnar1 formulation
JP2019511500A (ja) * 2016-03-15 2019-04-25 アストラゼネカ・アクチエボラーグAstrazeneca Aktiebolag アミロイドベータの蓄積に関連する障害の処置のためのbace阻害剤と抗体または抗原結合性断片との組合せ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1295605A1 (en) 2023-02-16
JP2023531069A (ja) 2023-07-20
WO2021260193A1 (en) 2021-12-30
BR112022026359A2 (pt) 2023-01-17
EP4171742A1 (en) 2023-05-03
KR20230026490A (ko) 2023-02-24
US20230287092A1 (en) 2023-09-14
CN116547299A (zh) 2023-08-04
IL299215A (en) 2023-02-01
CA3187785A1 (en) 2021-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3171B2 (en) WNT surrogate molecules and uses thereof
EP3160999B1 (en) Antibodies and antigen-binding fragments that specifically bind to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tau
JP6290212B2 (ja) タウオパチーの処置方法
JP6293731B2 (ja) ヒト化タウ抗体
US8343493B2 (en) Antibodies specific of the β-amyloid peptides and their uses as diagnostic agents or drugs
JP7109467B2 (ja) タウに特異的に結合する結合分子
CA2974993A1 (en) Anti-transthyretin antibodies
TW201827467A (zh) 焦穀胺酸類澱粉蛋白-β之抗體及其用途
US20220298231A1 (en) Novel Molecules for Therapy and Diagnosis
TW202216188A (zh) 軸突損傷之預防
KR20200130350A (ko) 항-phf-타우 항체 및 이의 용도
US20240150451A1 (en) Anti-tau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US20240059766A1 (en) Tau binding compounds
US20210347867A1 (en) Humanised anti-n-truncated amyloid beta monoclonal antibody
CA3148562A1 (en) Conformation-specific epitopes in alpha-synuclein, antibodies thereto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of
JP2020072692A (ja) 微小管結合タンパク質タウに特異的に結合する抗体及び抗原結合断片
US20220089708A1 (en) Antibody compositions targeting non-phosphorylated alpha-synuclein aggreg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