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39887A - 牙刷接合部 - Google Patents

牙刷接合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9887A
TW202139887A TW109143322A TW109143322A TW202139887A TW 202139887 A TW202139887 A TW 202139887A TW 109143322 A TW109143322 A TW 109143322A TW 109143322 A TW109143322 A TW 109143322A TW 202139887 A TW202139887 A TW 20213988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brush
width
insertion hole
frame
l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3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杉友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獅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獅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獅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9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988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15/00Other brushes; Brushes with additional arrangements

Abstract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牙刷接合部,其可正確地感測刷牙行動。所述牙刷接合部是與在前端側設置有具有植毛面的頭部,在後端側設置有於長軸方向上延長的握持部的牙刷接合的牙刷接合部。所述牙刷接合部包括:框體(70),具有被握持部的至少一部分插入的於上側開口的插入孔(72);以及檢測部,檢測與牙刷相關的規定的物理量。插入孔沿著於握持部的插入方向上延長的軸線(J1)來形成,當在與軸線正交的方向上觀察時,插入孔的內周面具有相對於軸線不對稱的外形輪廓線(D11、D12)。

Description

牙刷接合部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牙刷接合部。 本申請案基於2019年12月24日在日本申請的日本專利特願2019-233343號並主張優先權,且將其內容引用於本申請案中。
齲齒或牙周病的預防需要適當的刷洗,但於幼兒的情況下,不知道恰當的刷牙方法,或於成人的情況下,亦存在刷牙癖好等,使用者難以單獨學會水平高的刷牙技巧。
近年來,藉由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Iot)技術的發展,而開發導入有所謂的智慧型牙刷,所述智慧型牙刷利用感測器獲取對顯示於智慧型手機等個人數位助理的畫面中的部位進行刷洗時的動作,將所獲得的資料轉送至個人數位助理,算出刷洗位置或刷洗行程,藉此可評價刷牙技巧。
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作為牙刷接合部的通訊式牙刷用附件,包括:感測器部,檢測與牙刷相關的物理量;無線發送部,發送表示經檢測的物理量的無線訊號;以及保持部,保持經插入的牙刷的握持部後端側。
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牙刷接合部以於保持部中安裝於牙刷的握持部後端側的狀態,利用牙刷進行刷洗,藉此可藉由例如藍牙(Bluetooth)(註冊商標)通訊來將表示由感測器部所檢測到的物理量的無線訊號發送至啟動了應用程式的個人數位助理(智慧型手機等)的外部。因此,於使用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牙刷接合部的情況下,即便正在刷牙,亦可於遠離身邊的位置接收無線訊號,並根據所述無線訊號而得知與用戶的刷牙行動相關的資訊。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6465122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為了檢測與牙刷相關的物理量來感測刷牙行動,必須使牙刷的朝向與牙刷接合部的朝向於規定方向上一致。 然而,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牙刷接合部談不上明示於安裝牙刷時適當的朝向。例如,若將牙刷反向地安裝於牙刷接合部,則產生無法正確地感測刷牙行動的問題。
本發明是考慮如以上般的問題點而形成的發明,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正確地感測刷牙行動的牙刷接合部。 [解決課題之手段]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形態,提供一種牙刷接合部,其是與在前端側設置有具有植毛面的頭部,在後端側設置有於長軸方向上延長的握持部的牙刷接合的牙刷接合部,其特徵在於包括:框體,具有被所述握持部的至少一部分插入的於上側開口的插入孔;以及檢測部,檢測與所述牙刷相關的規定的物理量;所述框體沿著穿過底面的寬度的中點並於上下方向上延長的中心軸來形成,所述插入孔沿著於所述握持部的插入方向上延長並與所述中心軸平行的軸線來形成,當在與所述軸線正交的方向上觀察時,所述插入孔的內周面具有相對於所述軸線不對稱的外形輪廓線。
另外,於所述本發明的一形態的牙刷接合部中,其特徵在於:所述軸線與穿過所述框體的底面的寬度的中點並於上下方向上延長的中心軸平行,所述插入孔的內周面當所述握持部已插入所述插入孔時,於在與所述頭部中朝向正面側的所述植毛面的法線方向及所述插入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上觀察的側視時,具有所述不對稱的外形輪廓線。
另外,於所述本發明的一形態的牙刷接合部中,其特徵在於:所述框體的上表面相對於底面具有30°以上、50°以下的傾斜,所述上表面中,所述正面側的高度比與所述正面側相反側的背面側的高度更低。
另外,於所述本發明的一形態的牙刷接合部中,其特徵在於:於所述框體的所述正面側,設置有自上表面朝下側以長度為5 mm以上、15 mm以下,寬度為5 mm以上、15 mm以下的尺寸使所述插入孔開口的切口。
另外,於所述本發明的一形態的牙刷接合部中,其特徵在於:於正視時,所述框體的寬度自上表面朝底面變寬至變成最大寬度的高度為止,於所述正視時,所述底面的寬度比於所述上表面開口的所述插入孔的最大寬度更大,所述底面的寬度為15 mm以上、30 mm以下,所述上表面中的所述插入孔的最大寬度為8 mm以上、20 mm以下。
另外,於所述本發明的一形態的牙刷接合部中,其特徵在於:所述框體於所述正視時,在所述上表面與所述底面之間存在一個以上的寬度變成極大的位置,所述寬度變成極大的位置的高度為自所述底面起5 mm以上、15 mm以下,所述變成極大的寬度比所述底面的寬度大3 mm以上。
另外,於所述本發明的一形態的牙刷接合部中,其特徵在於:於所述側視時,在所述框體的上表面與底面之間,存在一個以上的與所述正面側相反側的背面側的外形輪廓線與所述中心軸的距離變成極大的位置,所述距離變成極大的位置的高度為自所述底面起8 mm以上、19 mm以下,所述變成極大的距離比所述側視時的所述底面的寬度的1/2大5 mm以上。
另外,於所述本發明的一形態的牙刷接合部中,其特徵在於:於所述側視時,所述框體的上表面的所述正面側下端的高度處的與所述正面側相反側的背面側的外形輪廓線的位置位於與所述框體的底面的背面側端部的位置相比,更靠所述正面側,於所述側視時,所述上表面的所述正面側下端的高度位置處的所述框體的寬度為17 mm以上、22 mm以下。
另外,於所述本發明的一形態的牙刷接合部中,其特徵在於:所述框體的於所述側視時變成極大的寬度比於正視時變成極大的寬度更大,於所述側視時變成極大的寬度對於在所述正視時變成極大的寬度的比例為1.1以上、1.5以下。
另外,於所述本發明的一形態的牙刷接合部中,其特徵在於:當所述握持部已插入所述插入孔時,所述中心軸與所述植毛面以2°以上、10°以下的角度交叉。
另外,於所述本發明的一形態的牙刷接合部中,其特徵在於:當所述握持部已插入所述插入孔時,於所述側視時所述握持部的後端位於所述中心軸的一側,所述頭部的前端位於所述中心軸的另一側。
另外,於所述本發明的一形態的牙刷接合部中,其特徵在於:所述正面側的所述插入孔的開口端的高度位置與所述插入孔的底部的高度位置的中間位置處的所述框體的所述正面側的厚度為2 mm以上、5 mm以下,與所述正面側相反側的背面側的厚度為3 mm以上、10 mm以下。
另外,於所述本發明的一形態的牙刷接合部中,其特徵在於:所述框體的蕭氏(shore)硬度為40以上、70以下。 [發明的效果]
於本發明中,可提供一種可正確地感測刷牙行動的牙刷接合部。
以下,參照圖1~圖17對本發明的牙刷接合部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於本實施方式中,例示牙刷接合部為通訊式牙刷用附件(以下,僅稱為附件)的結構來進行說明。
再者,以下的實施方式表示本發明的一形態,並不限定本發明,可於本發明的技術思想的範圍內任意地進行變更。另外,於以下的圖式中,為了容易理解各結構,使各結構中的比例尺或數量等與實際的結構不同。
圖1是表示牙刷10與安裝於該牙刷10的附件1的外觀立體圖。圖2是牙刷10的正面圖。圖3是牙刷10的側面圖。
[牙刷10] 首先,對牙刷10進行說明。作為牙刷10,只要可安裝於附件1,則牙刷10的形狀、尺寸、材質等並無特別限制。作為一例,本實施方式的牙刷10為幼兒用。牙刷10具有柄體11與毛刷部12。柄體11具有頭部14、頸部15、以及握持部16。
再者,於以下的說明中,將與後述的附件1的底面73a正交的方向,即牙刷10中的柄體11(握持部16)的大致長軸方向適宜用作Z方向,將與頭部14的植毛面21a的法線方向及Z方向正交的頭部14的寬度方向適宜用作Y方向,將與Z方向及Y方向正交的方向適宜用作X方向。毛刷部12及植毛面21a面對X方向中的+X側。另外,將毛刷部12及植毛面21a面對的+X側設為正面側,將-X側設為背面側。而且,將於X方向上觀察牙刷10或附件1稱為正視,將於Y方向上觀察稱為側視。進而,於Z方向上,將頭部14所在之側設為前端側,將握持部16所在之側稱為後端側。
於頭部14的植毛面21a植設有毛刷部12。再者,將毛刷部12簡化來圖示。 頸部15是將頭部14與握持部16連接的部分。頸部15的寬度以變得比頭部14及握持部16的最小寬度更窄的方式構成。頸部15的厚度例如可設為與頭部14的厚度相同的厚度。握持部16是牙刷10的使用者用手握住的部分。將包含握持部16的後端,即柄體11的後端的區域稱為尾部16a。
於本實施方式中,於正視時,寬度自頭部14的前端朝握持部16變窄,將該寬度的變化量變大,不久寬度的變化量幾乎消失的位置設為頭部14的後端與頸部15的前端的邊界的位置。另外,寬度自頸部15的前端朝握持部16變寬,將該寬度的變化量變大的位置設為頸部15的後端與握持部16的前端的邊界的位置。
如圖2所示,於正視時,握持部16的+Y側的外形輪廓線之中,尾部16a側的外形輪廓線C1由曲率中心位於-Y側且變成凸形狀的多個圓弧狀的曲線形成。於正視時,握持部16的-Y側的外形輪廓線之中,尾部16a側的外形輪廓線C2由曲率中心位於+Y側且變成凸形狀的多個圓弧狀的曲線形成。外形輪廓線C1與外形輪廓線C2於握持部16的後端藉由外形輪廓線C3來連接。於正視時,握持部16的+Y側的外形輪廓線C1與-Y側的外形輪廓線C2相對於在Z方向上延長的中心線而線對稱。正視時的握持部16的寬度自前端朝尾部側逐漸地變大後,逐漸地變小。
如圖3所示,於側視時,握持部16將Z方向作為長軸方向。於側視時,植毛面21a相對於長軸方向,以前端側位於背面側的方式以角度θ1傾斜。即,於側視時,植毛面21a相對於Z方向,以前端側位於-X側的方式傾斜。
於側視時,握持部16的正面側的外形輪廓線之中,尾部16a側的外形輪廓線C11由曲率中心位於-Y側且變成凸形狀的多個圓弧狀的曲線形成。於側視時,握持部16的背面側的外形輪廓線之中,尾部16a側的外形輪廓線C12由曲率中心位於-Y側且變成凸形狀的多個圓弧狀的曲線形成。外形輪廓線C11與外形輪廓線C12於握持部16的後端藉由外形輪廓線C13來連接。於側視時,握持部16中的尾部16a側的外形輪廓線C11的曲率比背面側的外形輪廓線C12的曲率更小。即,於側視時,正面側的外形輪廓線C11與背面側的外形輪廓線C12不對稱地形成。
作為所述硬質樹脂的具體例,例如可例示: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聚對苯二甲酸伸環己基二亞甲酯(Polycyclohexylene dimethylene terephthalate,PCT)、聚縮醛(Polyoxymethylene,POM)、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樹脂(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丙酸纖維素(Cellulose Propionate,CP)、聚芳酯、聚碳酸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樹脂(Acrylonitrile Styrene,AS)等。所述硬質樹脂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將兩種以上適宜組合來使用。
作為所述硬質樹脂的具體例,例如可例示: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聚對苯二甲酸伸環己基二亞甲酯(Polycyclohexylene dimethylene terephthalate,PCT)、聚縮醛(Polyoxymethylene,POM)、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樹脂(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丙酸纖維素(Cellulose Propionate,CP)、聚芳酯、聚碳酸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樹脂(Acrylonitrile Styrene,AS)等。所述硬質樹脂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將兩種以上適宜組合來使用。
[附件1] 繼而,對附件1進行說明。 圖4是附件1的分解立體圖。 附件1具有結構體40與框體70。 結構體40具有:電池41、基板42、揚聲器43、揚聲器膜44、框體45、蓋46及連接器蓋47。
圖5是與YZ平面平行的面中的附件1的剖面圖。圖6是與XZ平面平行的面中的附件1的剖面圖。 如圖5及圖6所示,框體45由硬質樹脂形成,當於Z方向上觀察時,具有由大致圓形的底部48及大致圓筒狀的側壁部49包圍的收容空間50。收容空間50於-Z側開口。於收容空間50,自底部48側(-Z側)起依次收容有揚聲器膜44、揚聲器43、基板42及電池41。
圖7是自+Z側觀察框體45的平面圖。圖8是結構體40的外觀立體圖。 如圖5及圖7所示,側壁部49具有相對於中心朝外側彎曲成凸形狀的外周面。另外,於側壁部49的+X側,如圖6所示,設置有朝內側凹陷的凹部58。凹部58形成為於Y方向上延長的槽狀。如圖8所示,於凹部58形成有在X方向上貫穿側壁部49的孔部59。
蓋46由硬質樹脂形成,當自+Z側安裝於框體45時將收容空間50堵塞。蓋46例如藉由黏著劑而固定於框體45。
圖9是基板42的側面圖。 基板42具有:開關部51、檢測部52、通訊部53、連接部54、控制部55及發光元件56。
開關部51是操作檢測部52及通訊部53的動作狀態者。 開關部51對應於已被按下時的動作狀態及已被按下的時間的長度來選擇動作模式(詳細情況將後述)。開關部51裝載於基板42中的+X側的端部。如圖6所示,開關部51面對孔部59來設置。開關部51與孔部59同軸地配置。開關部51將位於所述朝外側彎曲成凸形狀的側壁部49的+X側的外周面設為假想面60,配置於與該假想面60相比更靠框體45的內側。作為一例,開關部51配置於與假想面60相比以2 mm~3 mm的距離更靠框體45的內側。開關部51經由孔部59而被自+X側按下,藉此將按下訊號輸出至控制部55。
檢測部52檢測與安裝有附件1的牙刷10相關的規定的物理量。作為與牙刷10相關的規定的物理量,例如可列舉:毛刷部12的朝向、移動方向、移動速度等。檢測部52例如包含加速度感測器。作為加速度感測器,例如可使用檢測三個方向的加速度的三軸加速度感測器。檢測部52已檢測的與牙刷10相關的規定的物理量被輸出至控制部55。作為加速度感測器,亦可使用檢測三個方向的加速度與三個方向的旋轉的六軸加速度感測器。
通訊部53於控制部55的控制下與外部機器進行通訊(通訊處理)。作為通訊部53進行通訊的外部機器,例如為安裝有規定的應用程式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個人電腦等個人數位助理。該情況下的個人數位助理亦包含安裝有所述應用程式且可與通訊部53進行通訊的桌上電腦。作為由通訊部53與個人數位助理的通訊方式,可列舉藍牙(註冊商標)通訊、無線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通訊,但亦可為利用其他通訊規格進行通訊的結構。
連接部54是連接圖1中所示的供電用的電纜57的連接器。作為電纜57,例如可列舉通用串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電纜,但亦可為其他連接規格的電纜。經由電纜57及連接部54所供給的電力蓄積於未圖示的蓄電部。
發光元件56面對孔部59而裝載於基板42中的+X側的端部。發光元件56於控制部55的控制下,朝+X側發出於各動作模式中所設定的顏色的光。作為一例,發光元件56為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元件。作為發光元件56,例如亦可為發光二極體等。
控制部55對應於開關部51已被按下時的運轉狀態、及開關部51已被按下的時間的長度,選擇第一動作模式、第二動作模式及第三動作模式之中經設定的動作模式,所述第一動作模式將檢測部52已檢測的與牙刷10相關的規定的物理量於檢測後立即(實時)經由通訊部53而發送至個人數位助理,經由個人數位助理來進行導航,所述第二動作模式暫時於附件1內單獨對所述物理量進行處理,並且進行刷牙時的簡易導航,所述第三動作模式使運轉中的第一動作模式或第二動作模式強制結束。所述刷牙時的簡易導航並非使用所述物理量的導航,藉由經由揚聲器43而產生聲音(例如,使人聯想到為刷牙時的音樂、及刷洗位置的指示等)來進行。所述刷牙時的簡易導航事先由裝載於基板42的保持部69保持。保持部69例如為記憶體(唯讀記憶體(Read Only Memory,ROM))。控制部55於第二動作模式中自保持部讀出簡易導航的資訊,並經由揚聲器43而輸出。控制部55例如為裝載於基板42的中央運算處理裝置(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所述檢測部52、通訊部53、控制部55利用自電池41或蓄電部供給的電力來運作。
連接器蓋47裝卸自如地安裝於連接部54。連接器蓋47於已安裝於連接部54時,將該連接部54水密地密封。連接器蓋47由後述的軟質樹脂形成。
如圖5及圖6所示,框體70具有:嵌合凹部71,設置於-Z側(底部側),與結構體40(框體45及蓋46)水密地嵌合;插入孔72,設置於與嵌合凹部71相比更靠+Z側,牙刷10可裝卸自如地插入;以及開關區域(密封部)74,設置於與開關部51相向的位置。
嵌合凹部71形成為可與結構體40的外形的尺寸及形狀嵌合的尺寸及形狀。嵌合凹部71朝-Z側及-X側開口。框體70於嵌合凹部71的-Z側的開口部的周圍具有卡合部73,所述卡合部73自下端部沿著XY平面延伸,自-Z側卡合並支持於框體45的底部。卡合部73將框體45的底部水密地密封。
卡合部73的-Z側的面是將附件1載置於物體上時進行接觸的底面(載置面)73a。框體45的底部於由卡合部73包圍,與卡合部73相比更靠+Z側的位置露出。連接器蓋47嵌合於框體70的-X側的開口部。
開關區域74是於框體70中包含開關部51,與凹部58及孔部59相向的區域。框體70於開關區域74的周圍,仿照朝外側彎曲成凸形狀的側壁部49的外周面而朝外側彎曲成凸形狀,與假想面60變成同一面,因此與朝內側凹陷的凹部58相向的開關區域74經由間隙而覆蓋凹部58,另外,將孔部59水密地密封。
於開關區域74的內側,設置有朝開關部51突出的突部75。開關區域74中的除突部75以外的厚度形成得比開關區域74的周圍的厚度更薄。
圖10是與YZ平面平行的面中的框體70的剖面圖。圖11是與XZ平面平行的面中的框體70的剖面圖。 插入孔72由在作為被握持部的至少一部分插入的插入方向的Z方向上延長,並於+Z側(上側)開口的空洞形成。插入孔72沿著於插入方向(Z方向)上延長的軸線J1來形成。
如圖10所示,於正視時,插入孔72中的內周面的剖面輪廓形狀是沿著牙刷10中的握持部16的尾部16a側正視的外形輪廓形狀的形狀。更詳細而言,於正視時,插入孔72中的內周面具有位於+Y側的外形輪廓線D1,位於-Y側的外形輪廓線D2,以及於插入孔72的底部將外形輪廓線D1、外形輪廓線D2連接的外形輪廓線D3。
外形輪廓線D1由曲率中心位於-Y側且變成凸形狀的多個圓弧狀的曲線形成,與握持部16的外形輪廓線C1嵌合。外形輪廓線D2由曲率中心位於+Y側且變成凸形狀的多個圓弧狀的曲線形成,與握持部16的外形輪廓線C2嵌合。外形輪廓線D3形成為曲率中心位於+Z側的凸形狀,與握持部16的外形輪廓線C3嵌合。於正視時,內周面的外形輪廓線D1與外形輪廓線D2是將軸線J1作為中心的線對稱。
如圖11所示,於側視時,插入孔72中的內周面的剖面輪廓形狀是沿著牙刷10中的握持部16的尾部16a側側視的外形輪廓形狀的形狀。更詳細而言,於側視時,插入孔72中的內周面具有位於+X側的正面側的外形輪廓線D11,位於-X側的背面側的外形輪廓線D12,以及於插入孔72的底部將外形輪廓線D11、外形輪廓線D12連接的外形輪廓線D13。
外形輪廓線D11由曲率中心位於-X側且變成凸形狀的多個圓弧狀的曲線形成,與握持部16的外形輪廓線C11嵌合。外形輪廓線D12由曲率中心位於+X側且變成凸形狀的多個圓弧狀的曲線形成,與握持部16的外形輪廓線C12嵌合。外形輪廓線D13形成為曲率中心位於+Z側的凸形狀,與握持部16的外形輪廓線C13嵌合。
於在與軸線J1正交的方向上觀察的側視時,正面側的外形輪廓線D11的曲率比背面側的外形輪廓線D12的曲率更小。即,於側視時,正面側的外形輪廓線D11與背面側的外形輪廓線D12不對稱地形成。
對應於在側視時不對稱的握持部16的正面側的外形輪廓線C11與背面側的外形輪廓線C12,插入孔72的內周面中的正面側的外形輪廓線D11與背面側的外形輪廓線D12不對稱地形成,因此當已將握持部16自尾部16a側朝插入孔72插入時,能夠以使牙刷10的正面側朝向框體70的正面側,使牙刷10的背面側朝向框體70的背面側的狀態進行定位。
一般而言,牙刷10於植毛面21a側(正面側)的握持部16含有商標。因此,藉由將牙刷10的正面側朝向框體70的正面側來進行定位,用戶能夠以看得見商標的方式無意識地朝插入孔72插入牙刷10,而使牙刷10的朝向與框體70的朝向一致。
將插入孔72的尺寸設定成藉由軟壓入來保持已插入空洞中的牙刷10的握持部16的尺寸。當已朝插入孔72插入握持部16時,牙刷10的正面側與配置有開關區域74之側相同。即,於附件1中,開關部51及開關區域74配置於牙刷10中的正面側。
圖12是表示握持部16已插入框體70的插入孔72的牙刷10的側面圖。於側視時,圖12中所示的中心軸J2是穿過底面73a的寬度的中點並於上下方向(Z方向)上延長的假想線。如圖3所示,於側視時,植毛面21a相對於長軸方向,以前端側位於背面側的方式以角度θ1傾斜,因此如圖12所示,當已朝插入孔72插入握持部16時,植毛面21a的前端側位於背面側,中心軸J2與植毛面21a以角度θ1交叉。
作為中心軸J2與植毛面21a的交叉角度θ1,較佳為2°以上、10°以下的角度。 兒童的發育未成熟,因此於刷上顎時難以使齒列與植毛面平行地觸碰,但藉由將中心軸J2與植毛面21a的交叉角度θ1設為2°以上、10°以下來對牙刷10賦予角度,即便於口腔內難以到達的部位,亦可使植毛面變成平行,可謀求清掃效果的提昇。
另外,關於已將握持部16插入插入孔72的牙刷10,較佳為於側視時,握持部16的後端位於中心軸J2的一側(本實施方式中為正面側),頭部14的前端位於中心軸J2的另一側(本實施方式中為背面側)。 於側視時,握持部16的後端與頭部14的前端隔著中心軸J2而位於相反側,藉此可提昇已朝插入孔72插入的牙刷10的自立穩定性。
回到圖10,框體70於正視時,+Y側的外形輪廓線E11與-Y側的外形輪廓線E12將於Z方向上延長的中心軸J2作為中心而線對稱。
於正視時,框體70的Y方向的寬度自上表面90朝底面73a變寬至變成最大寬度的高度為止。於正視時,底面73a的寬度W2比於上表面90開口的插入孔72的最大寬度W1更大。
作為底面73a的寬度W2,較佳為15 mm以上、30 mm以下。作為上表面90中的插入孔72的最大寬度W1,較佳為8 mm以上、20 mm以下。藉由將底面73a的寬度W2設為15 mm以上、30 mm以下,將插入孔72的最大寬度W1設為8 mm以上、20 mm以下,當拿住於插入孔72插入有牙刷10的狀態的附件1時,底面73a的寬度寬的部分掛在小指或手掌的小指球,因此可容易地拿住附件1。
於正視時,在框體70的上表面90與底面73a之間,存在一個以上(本實施方式中為兩個)的Y方向的寬度變成極大的位置。作為框體70的寬度變成極大的位置的高度,較佳為自底面73a且5 mm以上、15 mm以下。作為變成極大的框體70的寬度W8,較佳為比底面73a的寬度W2大3 mm以上,更佳為比底面73a的寬度W2大5 mm以上。藉此,當拿住於插入孔72插入有牙刷10的狀態的附件1時,在與底面73a相比更靠上表面90側存在小指或手掌的小指球的鉤掛,因此可拿住靠近牙刷10的植毛面21a的地方,操作性提昇。
如圖11所示,於側視時,框體70的上表面90相對於底面73a以角度θ2傾斜。上表面90的正面側的高度形成得比背面側的高度更低。作為上表面90相對於底面73a的傾斜角度θ2,較佳為30°以上、50°以下。藉由設為正面側的高度比背面側的高度更低的上表面90,僅於朝插入孔72正常地插入牙刷10而使植毛面21a朝向框體70的正面側時,看得見牙刷10的商標。藉此,使用者能夠以看得見商標的方式無意識地插入牙刷10。
於上表面90的傾斜角度θ2未滿30°的情況下,存在正面側的露出少而無法充分地看見商標的可能性。於上表面90的傾斜角度θ2超過50°的情況下,存在正面側的對於握持部16的保持長度變短,無法穩定地保持握持部16可能性。藉由將上表面90的傾斜角度θ2設為30°以上、50°以下,可於穩定地保持握持部16的狀態下充分地看見商標。
於側視時,框體70具有外形輪廓線E21、外形輪廓線E22、外形輪廓線E23。於側視時,+X側的外形輪廓線E21由曲率中心位於-X側且變成凸形狀的多個圓弧狀的曲線形成。-X側的外形輪廓線具有位於+Z側的外形輪廓線E22與位於-Z側的外形輪廓線E23。於側視時,外形輪廓線E22由曲率中心位於-X側且變成凹形狀的多個圓弧狀的曲線形成。於側視時,外形輪廓線E23由曲率中心位於+X側且變成凸形狀的多個圓弧狀的曲線形成。即,位於+X側的外形輪廓線E21與位於-X側的外形輪廓線E22、外形輪廓線E23不對稱。
於側視時,在框體70的上表面90與底面73a之間,存在一個以上(圖1中為一個)的背面側的外形輪廓線E23與中心軸J2的距離W3變成極大的位置。 作為距離W3變成極大的位置的高度W4,較佳為自底面73a起8 mm以上、19 mm以下。另外,作為變成極大的距離W3,較佳為比側視時的底面73a的寬度W5(參照圖6)的1/2大5 mm以上。
藉此,距離W3變成極大的突起與底面73a的外廓相比朝背面側突出5 mm以上,因此當拿住於插入孔72插入有牙刷10的狀態的附件1時,在與底面73a相比更靠上表面90側存在小指或手掌的小指球的鉤掛,因此可拿住靠近牙刷10的植毛面21a的地方,操作性提昇。
如圖6所示,於側視時,框體70的上表面90的正面側下端的高度H1處的背面側的外形輪廓線E22的位置P22較佳為位於與框體70的底面73a的背面側端部的位置P73相比更靠正面側(+X側),更佳為位於與框體70的底面73a的背面側端部的位置P73相比更靠正面側(+X側)1 mm以上。另外,於側視時,高度H1的位置處的框體70的寬度W6較佳為17 mm以上、22 mm以下,更佳為18 mm以上、21 mm以下。
藉此,當拿住於插入孔72插入有牙刷10的狀態的附件1時,在與底面73a相比更靠上表面90側存在小指或手掌的小指球的鉤掛,因此可拿住靠近牙刷10的植毛面21a的地方,操作性提昇。
另外,關於框體70,如圖11所示於側視時變成極大的寬度W7比如圖10所示於正視時變成極大的寬度W8更大。於側視時變成極大的寬度W7對於在正視時變成極大的寬度W8的比例(W7/W8)較佳為1.1以上、1.5以下。
藉此,當拿住於插入孔72插入有牙刷10的狀態的附件1時,容易使附件1的正面側,即牙刷10中的植毛面21a面向之側變成面向使用者之側。
於側視時,較佳為正面側的插入孔72的開口端的高度位置P31、與插入孔72的底部的高度位置P32的Z方向的中間位置H2處的框體70的與插入孔72相比正面側的厚度W9為2 mm以上、5 mm以下,與插入孔72相比背面側的厚度W10為3 mm以上、10 mm以下。
當於插入孔72中無法穩定地保持牙刷10的握持部16時,存在於刷牙過程中附件1自牙刷10脫落、或牙刷10與附件1的圓周方向(Z軸周圍方向)的相對位置偏離且檢測部52的位置變動之虞。相對於此,藉由將正面側的厚度W9設為2 mm以上、5 mm以下,將與插入孔72相比背面側的厚度W10設為3 mm以上、10 mm以下,可於框體70確保足以支持牙刷10的厚度,因此即便於刷牙過程中,亦可抑制附件1自牙刷10脫落、或牙刷10與附件1的圓周方向的相對位置偏離。
於側視時,框體70具有朝背面側突出的突起部83、及自突起部83至底部朝背面側彎曲成凸形狀的曲面84。連接器蓋47的表面與曲面84形成為同一面。
所述框體70由軟質樹脂形成。作為形成框體70及所述連接器蓋47的軟質樹脂,例如為蕭氏硬度A為40以上、70以下的苯乙烯系彈性體。作為此種軟質樹脂,例如可例示聚烯烴系彈性體、苯乙烯系彈性體、聚酯系彈性體等彈性體樹脂,其中,就與聚丙烯(PP)的焊接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苯乙烯系彈性體。 作為包覆框體45的部位的框體70的厚度,較佳為0.5 mm以上、5.0 mm以下,更佳為1.0 mm以上、3.0 mm以下,進而更佳為1.2 mm以上、1.8 mm以下。
所述結構的附件1藉由於插入孔72插入牙刷10的握持部16而安裝於牙刷10。如上所述,於本實施方式的附件1中,插入孔72的內周面於側視時,正面側的外形輪廓線D11與背面側的外形輪廓線D12具有不同的曲率,因此當已將握持部16自尾部16a側朝插入孔72插入時,可將附件1與牙刷10定位成正規的朝向。因此,於本實施方式的附件1中,可正確地感測使用牙刷10的刷牙行動。另外,於本實施方式的附件1中,握持部16被軟壓入插入孔72,因此當握持附件1進行刷牙時,牙刷10不會自附件1脫離而可順利地實施刷洗。
另外,當兒童握持附件1時,例如於將拇指放在包含位於設置有毛刷部12的正面側的外形輪廓線E21的區域(開關區域74),將食指放在包含位於背面側的外形輪廓線E22的區域來夾住框體70的狀態下,以利用中指支持框體70的底面73a的狀態握持附件1。如此,於三個部位進行握持,藉此可簡便且穩定地保持附件1。
當使附件1運轉時,利用拇指朝背面側按入開關區域74,藉此經由突部75而按入開關部51。正面側的框體70於開關區域74的周圍覆蓋由硬質樹脂形成的框體45而不容易變形,但開關區域74與凹部58之間形成有間隙,而容易朝背面側變形,因此可容易地識別開關部51的位置。
另外,開關區域74與周圍相比形成得薄,因此容易變形,可利用小的阻力按入開關部51。
若考慮利用拇指與食指來夾住框體70,則作為開關區域74與包含位於背面側的外形輪廓線E22的區域的最短距離,較佳為25 mm以上、30 mm以下。另外,若考慮食指不自包含外形輪廓線E22的區域脫離,則自突起部83至開關區域74為止的最短距離較佳為28 mm以上、40 mm以下。若考慮於利用中指支持框體70的底面73a的狀態下,拇指經由開關區域74而按入開關部51時的力的施加容易性,則自底面73a至開關區域74的Z方向中央部為止的距離較佳為10 mm以上、20 mm以下。另外,若考慮框體70的外形輪廓於側視時變成不對稱,則作為將底面73a的背面側端部與突起部83連結的直線與底面交叉的角度,較佳為超過90°、150°以下。
另外,作為孔部59及凹部58的最大尺寸,較佳為7.0 mm以上、11.0 mm以下。於開關部51的最大尺寸未滿7 mm的情況下,過小而變得難以按入,操作性下降。於開關部51的最大尺寸超過11 mm的情況下,過大而存在無意地按入,不於正確的時機按入的可能性。
繼而,參照圖13至圖16對使用安裝有牙刷10的附件1實施刷牙的程序進行說明。 圖13是表示附件1自停止狀態被按下了開關部51時的動作的流程圖。圖14是表示選擇了第一動作模式時的動作的流程圖。圖15是表示選擇了第二動作模式時的動作的流程圖。圖16是表示於第一動作模式或第二動作模式時按下了開關部51時的動作的流程圖。
如圖13所示,若自運轉停止狀態按下開關部51(步驟S1),則控制部55測定開關部51已被按下的時間(步驟S2)。控制部55判斷開關部51已被按下的時間的長度是否為第一範圍(例如,0.01秒以上、0.5秒以下)(步驟S3)。若開關部51的按下時間長度為第一範圍,則控制部55使第一動作模式運轉(步驟S4)。另一方面,若於步驟S3中,開關部51的按下時間長度為第一範圍外,則控制部55判斷開關部51的按下時間長度是否為第二範圍(例如,2.0秒以上、6.0秒以下)(步驟S5)。若於步驟S5中,開關部51的按下時間長度為第二範圍內,則控制部55使第二動作模式運轉(步驟S6)。為了第一範圍與第二範圍的差變得明確,第一範圍的最長值與第二範圍的最短值的差較佳為2.0秒以上、6.0秒以下,更佳為3.5秒以上、4.5秒以下。
另一方面,當於步驟S5中,按下時間長度脫離第二範圍時,控制部55因對應於按下時間長度的動作模式未被設定而輸出錯誤(步驟S7)。再者,當於步驟S5中,按下時間長度脫離第二範圍而判斷為錯誤時,亦可設為控制部55不受理開關部51的按下操作而不反應的處理。
控制部55當於所述步驟S4中使第一動作模式運轉時,作為一例,使發光元件56發出對應於第一動作模式的藍色光。另外,控制部55當於所述步驟S6中使第二動作模式運轉時,作為一例,使發光元件56發出對應於第二動作模式的白色光。已自發光元件56發出的藍色光或白色光經由孔部59而自內側對開關區域74進行照明。開關區域74的厚度形成得比周圍的厚度更薄,因此已被發出的藍色光或白色光的至少一部分透過開關區域74。
因此,使用者藉由辨認已被照明的開關區域74的顏色顯示,而可容易地辨認對應於經由開關區域74而按入開關部51的時間的長度所設定的動作模式。即,發光元件56及開關區域74構成藉由顏色顯示來進行對應於已被選擇的動作模式的顯示的顯示部。
[第一動作模式] 如圖14所示,若於步驟S4中選擇第一動作模式來運轉,則控制部55經由通訊部53而與個人數位助理進行通訊(步驟S8),判斷是否可與安裝於個人數位助理的應用程式連接(步驟S9)。此時,當因於個人數位助理中未啟動應用程式等理由而無法與應用程式連接時,控制部55輸出錯誤(步驟S10)。再者,當於步驟S9中,無法與應用程式連接時,亦可設為控制部55不受理第一動作模式的選擇而不反應的處理。
另一方面,當於步驟S9中可與應用程式連接時,控制部55判斷於前次的刷牙時以第二動作模式所存積的物理量的有無(步驟S11),所述步驟S11、步驟S12將後述。
在與控制部55(附件1)連接後,於應用程式中開始與刷牙相關的導航(步驟S13)。於第一動作模式中,於使用者對應於自個人數位助理發出的導航所實施的刷牙(刷洗)時,控制部55將檢測部52已檢測的與牙刷10相關的物理量經由通訊部53而發送至應用程式(步驟S14)。
應用程式根據已自附件1發送的與牙刷10相關的物理量的分析結果,生成表示使用者的刷牙行動的資訊並進行評價,所述資訊例如包含牙刷10的姿勢、牙刷10的動作(牙刷10的毛刷部12的移動距離、移動速度、移動路徑等)、刷洗角度(牙刷10的毛刷面的對於牙齒或牙床的接觸角度)、刷洗次數、刷洗位置(牙刷細絲所接觸的牙齒的部位)、刷洗壓力(自牙刷10的毛刷面對牙齒等賦予的應力值與其變化)等參數。
其後,應用程式一面反映評價結果一面繼續導航(步驟S15)。其後,刷牙結束,進行評價結果的告知等,第一動作模式結束(步驟S16)。
[第二動作模式] 如圖15所示,若於步驟S6中選擇第二動作模式來運轉,所述第二動作模式不與個人數位助理進行通訊,附件1單獨進行導航,則控制部55開始使用音樂等的簡易導航(步驟S17)。控制部55將簡易導航的資訊(程式)保持於保持部69,若使第二動作模式運轉,則啟動已保持的程式來執行簡易導航。藉由控制部55的控制而自揚聲器43發出所述簡易導航。
於第二動作模式中,於使用者對應於簡易導航所實施的刷牙(刷洗)時,控制部55(或未圖示的記憶部)存積檢測部52已檢測的與牙刷10相關的物理量(步驟S18)。即,於第二動作模式中,於不反映經檢測的與牙刷10相關的物理量的狀態下實施導航。其後,進行刷牙已結束的意思的告知等,第二動作模式結束(步驟S19)。
於第二動作模式中,經存積的與牙刷10相關的物理量於隨後使第一動作模式運轉,在圖14中所示的步驟S9中確認與應用程式的連接後,被發送至應用程式(步驟S12)。
[第三動作模式] 所述第一動作模式、第二動作模式於附件1為運轉停止狀態時按下開關部51而運轉,但本實施方式的附件1具有第三動作模式,所述第三動作模式若於第一動作模式或第二動作模式正在運轉時按入開關部51,則運作。
如圖16所示,若於步驟S20中,當第一動作模式或第二動作模式正在運轉時按下開關部51,則控制部55測定開關部51的按下時間(步驟S21)。控制部55判斷開關部51已被按下的時間的長度是否為規定時間(例如,1.0秒)以上(步驟S22),於按下時間因刷洗時無意地按下開關部51等而未滿規定時間的情況下,拋棄開關部51的按下資訊而繼續第一動作模式或第二動作模式。
另一方面,當於步驟S22中,已測定的開關部51的按下時間為規定時間以上時,使第三動作模式運轉,強制結束以第一動作模式或第二動作模式進行的運轉(步驟S25)。如此,藉由使第三動作模式運轉,即便產生無法預測的事態,亦可應對。
再者,控制部55於使所述第三動作模式運轉時,停止利用發光元件56的發光。藉此,停止對於開關區域74的照明而熄燈,因此使用者可容易地辨認已強制結束(第三動作模式運轉)。
如以上般,於本實施方式的附件1中,可對應於自運轉停止狀態按下一個開關部51的時間的長度,至少選擇於利用進行通訊的個人數位助理的導航下進行刷牙的第一動作模式、或於利用附件1的單獨的導航下進行刷牙的第二動作模式,因此亦不存在利用單擊、雙擊的分開按或利用按壓的差異的分開按等的操作困難性,另外,不會如個別地設置對應於各動作模式的開關部的情況般產生誤操作,即便是兒童或老年人,亦可容易且準確地選擇所期望的動作模式。
尤其,於本實施方式的附件1中,利用對應於經選擇的動作模式的顏色來進行開關區域74的顏色顯示,因此使用者藉由辨認已被照明的開關區域74的顏色顯示,而可容易地辨認對應於經由開關區域74而按入開關部51的時間的長度所設定的動作模式。
另外,於本實施方式的附件1中,可藉由一個開關部51來選擇多個動作模式,因此可使利用控制部55的控制簡化。
另外,於本實施方式的附件1中,框體70於側視時,在設置有開關部51的正面側、及與正面側相反側的背面側形成為不對稱的外形輪廓,因此當已握持框體70時,拇指容易自然地位於正面側,對於設置於正面側的開關區域74的操作變得容易。
[牙刷10的變形例] 於所述實施方式中,例示了柄體11由硬質樹脂形成的結構,但亦可為由硬質樹脂及軟質樹脂形成的結構。 圖17是表示變形例的牙刷10的前端側的部分側面圖。
圖17中所示的牙刷10具有構成頭部14、頸部15及握持部16的一部分的由硬質樹脂形成的芯構件17。
頭部14具有形成芯構件17的一部分的基礎構件21、及覆蓋基礎構件21的由軟質樹脂形成的軟質部22。於基礎構件21的植毛面21a植設有毛刷部12。
頸部15具有作為芯構件17的構成元件的芯部25、及軟質部26。芯部25具有:第一部分31,於Z方向(頸部15的延伸方向)上延伸、且貫穿頸部15;以及第二部分32,於Z方向上延伸,一端與第一部分31變成一體,並且配置於握持部16的一部分。
將第一部分31於Z方向上設為相同的粗度。將第一部分31設定成對頭部14施加了朝-X側的外力時的彎曲強度比對頭部14施加了Y方向(朝+Y側或-Y側)的外力時的彎曲強度更大。例如,與XY平面平行的第一部分31的剖面形狀是將X方向作為長徑(長軸)方向的橢圓形狀。
作為所述硬質樹脂的具體例,可使用所述實施方式中所說明的硬質樹脂。 作為所述軟質樹脂,例如可使用作為所述軟質樹脂的硬度即日本工業標準(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JIS)K 7215蕭氏硬度A較佳為20以上、90以下,更佳為30以上、70以下,進而更佳為40以上、60以下的軟質樹脂。 作為此種軟質樹脂,可使用與構成所述框體70的軟質樹脂相同的軟質樹脂。
藉由第一部分31的X方向的彎曲強度比Y方向的彎曲強度更大,於刷牙時,頸部15相對於將毛刷部12的前端擠壓於牙齒或齒間等時施加力的方向難以變形,可將毛刷部12的前端牢牢地擠壓於牙齒或齒間等。另一方面,藉由第一部分31的Y方向的彎曲強度比X方向的彎曲強度更小,當施加了外力時,於頸部15中可在Y方向上彎折。藉此,可將施加至頭部14的前端的力釋放,因此可抑制牙刷10的使用者的口腔內損傷。
握持部16的正視的外形輪廓形狀及側視的外形輪廓形狀與圖2及圖3中所示的握持部同樣地,於正視時外形輪廓線對稱,於側視時外形輪廓線不對稱。握持部16包含軟質樹脂。藉由利用軟質樹脂來構成握持部16,當於已在口中含住牙刷10的狀態下,於自牙刷10的後端朝頭部14的前端的方向施加了強的外力時,可使握持部16變形(彎曲)。藉此,不僅頸部15彎曲,握持部16亦彎曲,藉此可將自牙刷10的後端朝向頭部14的前端的外力朝與其不同的方向釋放,因此可抑制牙刷10的使用者的口腔內損傷。
以上,一面參照隨附圖式,一面對本發明的適宜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當然不限定於所述例子。所述例子中所示的各構成構件的各種形狀或組合等為一例,可於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根據設計要求等而進行各種變更。
例如,於所述實施方式中,例示了框體70的上表面90相對於底面73a,於正面側變得比背面側更低的方向上傾斜的結構,但並不限定於該結構,亦可為上表面90與底面73a平行的結構、或上表面90於正面側變得比背面側更高的方向上傾斜的結構。於此情況下,較佳為於框體70的正面側,設置有自上表面90朝下側使插入孔72於正面側開口的切口。作為切口的尺寸,較佳為Z方向的長度為5 mm以上、15 mm以下,較佳為Y方向的寬度為5 mm以上、15 mm以下。藉此,使用者僅於朝插入孔72正常地插入牙刷10而使植毛面21a朝向框體70的正面側時,經由切口而看得見牙刷10的商標。因此,使用者能夠以看得見商標的方式無意識地插入牙刷10。
另外,於所述實施方式中,例示了將附件1安裝於手動的牙刷10的結構,但並不限定於該結構,亦可應用於至少對頭部進行電力驅動的電動牙刷。
另外,於所述實施方式中,例示了附件1自停止狀態起運轉的第一動作模式及第二動作模式、自所述第一動作模式或第二動作模式已運轉的狀態起運轉的第三動作模式,但並不限定於三個動作模式,例如亦可為具有附件1自停止狀態起運轉的三個以上的動作模式的結構、或具有自動作模式已運轉的狀態強制地轉變成其他動作模式的動作模式等的結構。
另外,構成所述實施方式中所例示的結構體40、框體70的原材料為一例,亦可為使用其他原材料的結構。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可應用於牙刷接合部。
1:附件(牙刷接合部) 10:牙刷 11:柄體 12:毛刷部 14:頭部 15:頸部 16:握持部 16a:尾部 17:芯構件 21:基礎構件 21a:植毛面 22、26:軟質部 25:芯部 31:第一部分 32:第二部分 40:結構體 41:電池 42:基板 43:揚聲器 44:揚聲器膜 45:框體 46:蓋 47:連接器蓋 48:底部 49:側壁部 50:收容空間 51:開關部 52:檢測部 53:通訊部 54:連接部 55:控制部 56:發光元件 57:電纜 58:凹部 59:孔部 60:假想面 69:保持部 70:框體 71:嵌合凹部 72:插入孔 73:卡合部 73a:底面(載置面) 74:開關區域(密封部) 75:突部 83:突起部 84:曲面 90:上表面 C1、C2、C3、C11、C12、C13、D1、D2、D3、D11、D12、D13、E11、E12、E21、E22、E23:外形輪廓線 H1、W4:高度 H2:中間位置 J1:軸線 J2:中心軸 P22、P73:位置 P31、P32:高度位置 S1~S25:步驟 W1:最大寬度 W2、W5、W6、W7、W8:寬度 W3:距離 W9、W10:厚度 X、Y、Z:方向 θ1:角度(交叉角度) θ2:角度(傾斜角度)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圖,且是表示牙刷10與插入有該牙刷10的附件1的外觀立體圖。 圖2是牙刷10的正面圖。 圖3是牙刷10的側面圖。 圖4是附件1的分解立體圖。 圖5是與YZ平面平行的面中的附件1的剖面圖。 圖6是與XZ平面平行的面中的附件1的剖面圖。 圖7是自+Z側觀察框體45的平面圖。 圖8是結構體40的外觀立體圖。 圖9是基板42的側面圖。 圖10是與YZ平面平行的面中的框體70的剖面圖。 圖11是與XZ平面平行的面中的框體70的剖面圖。 圖12是表示握持部16已插入框體70的插入孔72的牙刷10的側面圖。 圖13是表示附件1自停止狀態被按下了開關部51時的動作的流程圖。 圖14是表示選擇了第一動作模式時的動作的流程圖。 圖15是表示選擇了第二動作模式時的動作的流程圖。 圖16是表示於第一動作模式或第二動作模式時按下了開關部51時的動作的流程圖。 圖17是表示變形例的牙刷10的前端側的部分側面圖。
70:框體
71:嵌合凹部
72:插入孔
73:卡合部
73a:底面(載置面)
90:上表面
D11、D12、D13、E21、E22、E23:外形輪廓線
H2:中間位置
J1:軸線
J2:中心軸
P31、P32:高度位置
W3:距離
W4:高度
W7:寬度
W9、W10:厚度
X、Y、Z:方向
θ2:角度(傾斜角度)

Claims (13)

  1. 一種牙刷接合部,是與在前端側設置有具有植毛面的頭部,在後端側設置有於長軸方向上延長的握持部的牙刷接合的牙刷接合部,其特徵在於,包括: 框體,具有被所述握持部的至少一部分插入的於上側開口的插入孔;以及 檢測部,檢測與所述牙刷相關的規定的物理量; 所述插入孔沿著於所述握持部的插入方向上延長的軸線來形成, 當在與所述軸線正交的方向上觀察時,所述插入孔的內周面具有相對於所述軸線不對稱的外形輪廓線。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牙刷接合部,其中 所述軸線與穿過所述框體的底面的寬度的中點並於上下方向上延長的中心軸平行, 所述插入孔的內周面當所述握持部已插入所述插入孔時,於在與所述頭部中朝向正面側的所述植毛面的法線方向及所述插入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上觀察的側視時,具有所述不對稱的外形輪廓線。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牙刷接合部,其中 所述框體的上表面相對於底面具有30°以上、50°以下的傾斜, 所述上表面的所述正面側的高度比與所述正面側相反側的背面側的高度更低。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牙刷接合部,其中 於所述框體的所述正面側,設置有自上表面朝下側以長度為5 mm以上、15 mm以下,寬度為5 mm以上、15 mm以下的尺寸使所述插入孔開口的切口。
  5. 如請求項2至請求項4中任一項所述的牙刷接合部,其中 於正視時,所述框體的寬度自上表面朝底面變寬至變成最大寬度的高度為止, 於所述正視時,所述底面的寬度比於所述上表面開口的所述插入孔的最大寬度更大, 所述底面的寬度為15 mm以上、30 mm以下, 所述上表面中的所述插入孔的最大寬度為8 mm以上、20 mm以下。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牙刷接合部,其中 所述框體於所述正視時,在所述上表面與所述底面之間存在一個以上的寬度變成極大的位置, 所述寬度變成極大的位置的高度為自所述底面起5 mm以上、15 mm以下, 所述變成極大的寬度比所述底面的寬度大3 mm以上。
  7. 如請求項2至請求項6中任一項所述的牙刷接合部,其中 於所述側視時,在所述框體的上表面與底面之間,存在一個以上的與所述正面側相反側的背面側的外形輪廓線與所述中心軸的距離變成極大的位置, 所述距離變成極大的位置的高度為自所述底面起8 mm以上、19 mm以下, 所述變成極大的距離比所述側視時的所述底面的寬度的1/2大5 mm以上。
  8. 如請求項2至請求項7中任一項所述的牙刷接合部,其中 於所述側視時,所述框體的上表面的所述正面側下端的高度處的與所述正面側相反側的背面側的外形輪廓線的位置位於與所述框體的底面的背面側端部的位置相比,更靠所述正面側, 於所述側視時,所述上表面的所述正面側下端的高度位置處的所述框體的寬度為17 mm以上、22 mm以下。
  9. 如請求項2至請求項8中任一項所述的牙刷接合部,其中 所述框體的於所述側視時變成極大的寬度比於正視時變成極大的寬度更大, 於所述側視時變成極大的寬度對於在所述正視時變成極大的寬度的比例為1.1以上、1.5以下。
  10. 如請求項2至請求項9中任一項所述的牙刷接合部,其中 當所述握持部已插入所述插入孔時,所述中心軸與所述植毛面以2°以上、10°以下的角度交叉。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牙刷接合部,其中 當所述握持部已插入所述插入孔時,於所述側視時所述握持部的後端位於所述中心軸的一側,所述頭部的前端位於所述中心軸的另一側。
  12. 如請求項2至請求項11中任一項所述的牙刷接合部,其中 所述正面側的所述插入孔的開口端的高度位置與所述插入孔的底部的高度位置的中間位置處的所述框體的所述正面側的厚度為2 mm以上、5 mm以下,與所述正面側相反側的背面側的厚度為3 mm以上、10 mm以下。
  13.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12中任一項所述的牙刷接合部,其中 所述框體的蕭氏硬度為40以上、70以下。
TW109143322A 2019-12-24 2020-12-09 牙刷接合部 TW20213988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33343A JP7442315B2 (ja) 2019-12-24 2019-12-24 歯ブラシ接合部
JP2019-233343 2019-12-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9887A true TW202139887A (zh) 2021-11-01

Family

ID=76575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3322A TW202139887A (zh) 2019-12-24 2020-12-09 牙刷接合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442315B2 (zh)
TW (1) TW202139887A (zh)
WO (1) WO202113168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72471U (zh) * 1972-10-05 1974-06-24
JPS53759A (en) * 1976-06-24 1978-01-06 Toshihiko Hiraoka Portable toothbrush
JPS60146426U (ja) * 1984-03-13 1985-09-28 ピジヨン株式会社 歯ブラシ
JPH0620419Y2 (ja) * 1991-06-27 1994-06-01 サンエ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動歯ブラシホルダー
SG44420A1 (en) * 1993-12-13 1997-12-19 Chan Boon Su A double-headed toothbrush
JP2006068361A (ja) 2004-09-03 2006-03-16 Pigeon Corp 歯ブラシ
JP4720388B2 (ja) 2005-09-08 2011-07-13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歯清掃装置
GB2528860A (en) 2014-07-31 2016-02-10 Pogolab Ltd Toothbrush, with a short handle and finger locator zones to promote controllability of toothbrush and avoidance of excessive pressure
CN110731608B (zh) 2014-12-22 2022-10-04 太阳星光齿磨公司 刷牙辅助系统
GB2546192B (en) 2015-08-18 2018-10-17 Playbrush Ltd Toothbrush orientation system
US10835028B2 (en) 2016-11-14 2020-11-17 Colgate-Palmolive Company Oral care system and method
KR101759898B1 (ko) 2017-03-31 2017-07-20 루나소사이어티 유한책임회사 칫솔 탈착형 양치관리장치 및 양치관리시스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31687A1 (ja) 2021-07-01
JP2021101760A (ja) 2021-07-15
JP7442315B2 (ja) 2024-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02446B2 (ja) 歯ブラシ用アタッチメント
US8484793B2 (en) Toothbrush and method of use
US8413286B2 (en) Illuminated flashing toothbrush and method of use
US8424144B2 (en) Illuminated flashing toothbrush and method of use
US20150351883A1 (en) Attachable posture or movement tracking device and an electric toothbrush
US9462878B1 (en) Self-contained, interactive gaming oral brush
TW200409617A (en) A powered toothbrush having a decorative facade
KR101565516B1 (ko) 칫솔 부착용 패치와 이를 이용한 양치 학습방법
CN213641345U (zh) 传感探测牙刷
US20090144920A1 (en) Toothbrush and method of use
TW202139887A (zh) 牙刷接合部
JP2009125080A (ja) 電動歯ブラシ
TW202128057A (zh) 通訊式牙刷用附件
TW202131877A (zh) 牙刷
KR102250631B1 (ko) 치아 관리용 스마트 칫솔
TW202128095A (zh) 牙刷用附件
US20220096220A1 (en) Intelligent tooth health-care system and intelligent tooth cleaning device thereof
US11103209B2 (en) Ultrasoni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 biofilm on a tooth
KR101870485B1 (ko) 칫솔
WO2021157416A1 (ja) 歯ブラシシステム
JP2009148458A (ja) 耳式体温計
KR20230077467A (ko) 양치 학습 기능을 갖는 칫솔
WO2019050076A1 (ko) 유아 양치 패턴 분석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아 양치 패턴 교정방법
JP2003319831A (ja) 乳幼児用歯ブラ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