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36847A - 攝像光學系統、攝像裝置及攜帶終端 - Google Patents

攝像光學系統、攝像裝置及攜帶終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6847A
TW202136847A TW109133638A TW109133638A TW202136847A TW 202136847 A TW202136847 A TW 202136847A TW 109133638 A TW109133638 A TW 109133638A TW 109133638 A TW109133638 A TW 109133638A TW 202136847 A TW202136847 A TW 20213684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system
imaging optical
refractive power
conditional expres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3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8880B (zh
Inventor
佐野永悟
戶英和
西田麻衣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柯尼卡美能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柯尼卡美能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柯尼卡美能達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6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6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8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888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Abstract

[課題]在比從前還大口徑、廣角的光學系統中,良好地修正像差並謀求光學全長的小型化。 [解決手段]攝像光學系統(10)具備:具有負的屈光率且凹面朝向物體側的第1透鏡(L1)、具有正的屈光率的第2透鏡(L2)、具有負的屈光率的第3透鏡(L3)、第4透鏡(L4)、具有正的屈光率的第5透鏡(L5)、具有負的屈光率且凹面朝向像側的第6透鏡(L6)。第6透鏡(L6)的像側面為非球面形狀,在與光軸(Ax)的交點以外的位置具有極值。 攝像光學系統(10)滿足以下的條件式:

Description

攝像光學系統、攝像裝置及攜帶終端
本發明係有關於攝像光學系統、攝像裝置及攜帶終端。
近年,在智慧手機等攜帶終端,常搭載廣角透鏡與望遠透鏡等焦距不同的複數單焦點透鏡。 其中,變成搭載比135換算焦距24mm左右的主透鏡還廣角的135換算焦距20mm以下的超廣角透鏡。又,從低照度感度的觀點來看,期望F值為2.0以下的更明亮的透鏡,為了達成該種大口徑,透鏡枚數為6片以上的光學系統增加。 這種大口徑且廣角的光學系統的要求,在攜帶終端以外的製品,例如運動攝影機也增加了。
若,欲得到比從前還大口徑且廣角的光學系統,則在如例如專利文獻1記載第1透鏡具有正的屈光率,物體側面的曲率強的透鏡態樣中,因為廣攝角的光線在物體側面大大地被折射,在像差發生的觀點並不佳。 因此,例如如專利文獻2記載的第1透鏡具有負的屈光率的透鏡態樣較佳。 但是,專利文獻2記載的攝像透鏡中,像差修正不充分,難以說是謀求了充分的小型化。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2014-232147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許第5752856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為鑑於這種問題點而完成者,目的為在比從前還大口徑、廣角的光學系統中,良好地修正像差並謀求光學全長的小型化。 [解決問題的手段]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攝像光學系統, 從物體側依序具備: 具有負的屈光率且凹面朝向物體側的第1透鏡; 具有正的屈光率的第2透鏡; 具有負的屈光率的第3透鏡; 第4透鏡; 具有正的屈光率的第5透鏡; 具有負的屈光率且凹面朝向像側的第6透鏡; 前述第6透鏡的像側面為非球面形狀,在與光軸的交點以外的位置具有極值; 該攝像光學系統滿足以下的條件式:
Figure 02_image003
其中, ν6:第6透鏡的阿貝數 f1:第1透鏡的焦距 f:攝像光學系統全系統的焦距。
又,本發明的攝像裝置搭載上述攝像光學系統。 又,本發明的攜帶終端搭載上述攝像裝置。 [發明的效果]
若,根據本發明,則能夠在比從前還大口徑、廣角的光學系統中,良好地修正像差並謀求光學全長的小型化。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有關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圖1為具備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即攝像裝置100的攜帶終端300的剖面圖。 如該圖所示,攝像裝置100具備用來形成影像信號的攝影機模組30。攝影機模組30具備攝像光學系統10與感測部50。
攝像光學系統10為用來在攝像元件51的攝像面(被投影面)I使被攝物體像成像的單焦點光學系統,收容於鏡筒41內。 攝像光學系統10從物體側依序具有第1透鏡L1、第2透鏡L2、第3透鏡L3、第4透鏡L4、第5透鏡L5、第6透鏡L6。 關於攝像光學系統10的構造的詳細將於後述。
收容攝像光學系統10的鏡筒41具有使來自物體側的光入射的開口OP。 又,在鏡筒41設有使構成攝像光學系統10的透鏡群沿著該攝像光學系統10的光軸Ax移動的驅動機構42(圖2參照)。驅動機構42藉由使攝像光學系統10在光軸Ax上移動,能夠進行攝像光學系統10的對焦動作。驅動機構42例如具備音圈馬達及軌道。此外,驅動機構42取代音圈馬達而以步進馬達等構成也可以。
感測部50具備將藉由攝像光學系統10形成的被攝物體像進行光電變換的攝像元件(固態攝像元件)51。 攝像元件51是例如CMOS型的影像感測器。攝像元件51以對光軸Ax定位的狀態固定。該攝像元件51具有作為攝像面I的光電變換部,在其周邊形成未圖示的信號處理電路。在光電變換部,畫素也就是光電變換元件2維地配置。此外,攝像元件51不限於上述CMOS型的影像感測器,為組入CCD等其他攝像元件者也可以。
此外,在攝像光學系統10與感測部50之間,配置平行平板F也可以。平行平板F為想定光學低通濾波器、IR截止濾波器、攝像元件51的密封玻璃等的平行平板。平行平板F雖也能夠作為互為個體的濾光片構件來配置,但在構成攝像光學系統10的任何透鏡面附加該機能也可以。例如,紅外線截止濾波器的情形,將紅外線截止塗層施予在1片或複數片的透鏡表面上也可以。
搭載攝像裝置100的攜帶終端300例如是智慧手機。但是,攜帶終端300不限於智慧手機,也可以是行動電話、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平板電腦、行動電腦、數位相機、視訊攝影機、運動攝影機等也可以。
圖2為表示攝像裝置100的概略控制構造的區塊圖。 如該圖所示,攝像裝置100具備使攝影機模組30動作的處理部60。 處理部60具備透鏡驅動部61、元件驅動部62、輸入部63、記憶部64、影像處理部65、顯示部66、控制部67。
透鏡驅動部61,藉由使驅動機構42動作,使攝像光學系統10的透鏡群沿著光軸Ax移動,使攝像光學系統10的對焦等動作進行。 元件驅動部62從控制部67接收用來驅動攝像元件51的電壓及時脈信號的供應向附隨於攝像元件51的電路,輸出藉此使攝像元件51動作。 輸入部63為接受使用者的操作或來自外部裝置的指令的部分。 記憶部64為保管攝像裝置100的動作所必要的資訊、藉由攝影機模組30取得的影像資料、用於影像處理的透鏡修正資料等的部分。 影像處理部65對從攝像元件51輸出的影像信號進行影像處理。影像處理部65,除了色修正、灰階修正、縮放等通常的影像處理以外,還基於從記憶部64讀出的透鏡修正資料對影像信號執行變形修正處理。 顯示部66為顯示應向使用者提示的資訊、攝影到的影像等的部分。此外,顯示部66能夠兼用輸入部63的功能。 控制部67統括控制透鏡驅動部61、元件驅動部62、輸入部63、記憶部64、影像處理部65、顯示部66等的動作,對例如藉由攝影機模組30得到的影像資料進行各種影像處理。
以下,回到圖1,更詳細說明關於攝像光學系統10。 攝像光學系統10,在本實施形態中,實質上由第1~第6透鏡L1~L6、開口光圈S構成。 其中,第1透鏡L1具有負的屈光率,凹面朝向物體側。 第2透鏡L2具有正的屈光率。
第3透鏡L3具有負的屈光率。 又,第3透鏡L3為凹面朝向像側的凹凸形狀較佳。藉此,能夠使第3透鏡L3的主點位置更靠近物體側,能夠縮短攝像光學系統10的光學全長。
第5透鏡L5具有正的屈光率。 又,第5透鏡L5為凸面朝向像側的凹凸形狀較佳。藉此,能夠使從第4透鏡L4出射的光線的在第5透鏡L5的物體側面的折射角縮小,能夠縮小在第5透鏡L5產生的像差。
第6透鏡L6具有負的屈光率,凹面朝向像側。 又,第6透鏡L6其像側面為非球面形狀,在與光軸Ax的交點以外的位置具有極值。在此,「極值」指的是如在有效半徑內的該第6透鏡L6的剖面形狀的曲線中,非球面頂點的接平面成為與光軸Ax垂直的平面的非球面上的點。
又,攝像光學系統10滿足以下的條件式(1)及(2):
Figure 02_image005
其中,ν6為第6透鏡L6的阿貝數、f1為第1透鏡L1的焦距、f為攝像光學系統10全系統的焦距。
條件式(1)為用來良好地修正攝像光學系統10全系統的色像差的條件式。將如滿足條件式(1)的範圍的材料適用於第6透鏡L6,藉此能夠良好地修正軸上色像差、倍率色像差。 條件式(2)為用來兼具攝像光學系統10的光學全長的小型化與光學性能的條件式。藉由使f1/f比條件式(2)的下限還高,不會使第1透鏡L1的負的屈光率變得過強,能夠縮短光學全長。另一方面,藉由使f1/f比條件式(2)的上限還低,能夠適度維持第1透鏡L1的負的屈光率,能夠確保為廣角而且到周邊部為止良好的光學性能。
再來,攝像光學系統10除了上述條件式(1)及(2)以外,滿足以下條件式(3)較佳。
Figure 02_image007
其中,f2為第2透鏡L2的焦距、f為攝像光學系統10全系統的焦距。
條件式(3)為用來適切地進行良好的像差修正與光學全長的小型化的條件式。藉由使f2/f比條件式(3)的上限還低,能夠使第2透鏡L2適度地維持正的屈光率,適當地縮小攝像光學系統10的光學全長。另一方面,藉由使f2/f比條件式(3)的下限還高,不會使第2透鏡L2的正的屈光率變得過強,能夠抑制在第2透鏡L2產生的像差。
再來,攝像光學系統10滿足以下條件式(4)較佳。
Figure 02_image009
其中,f3為第3透鏡L3的焦距、f為攝像光學系統10全系統的焦距。
條件式(4)為用來適切地設定第3透鏡L3的焦距f3的條件式。藉由使f3/f比條件式(4)的上限還低,不會使第3透鏡L3的負的屈光率變得比必要以上還過強,能夠縮小在周邊部的彗狀像差及畸變像差。另一方面,藉由使f3/f比條件式(4)的下限還高,能夠適度維持第3透鏡L3的負的屈光率,對珀茲伐和的降低及像面彎曲的修正有效果。
再來,攝像光學系統10滿足以下條件式(5)較佳。
Figure 02_image011
其中,f6為第6透鏡L6的焦距、f為攝像光學系統10全系統的焦距。
條件式(5)為用來適切地設定第6透鏡L6的焦距f6的條件式。藉由使f6/f比條件式(5)的上限還低,不會使第6透鏡L6的負的屈光率變得比必要以上還過大,在攝像元件51的攝像面I周邊部成像的光束不會過度反彈,能夠容易確保像側光束的遠心特性。另一方面,藉由使f6/f比條件式(5)的下限還高,能夠適度維持第6透鏡L6的負的屈光率,能夠良好地進行攝像光學系統10的光學全長的小型化及像面彎曲及畸變像差等的軸外諸像差的修正。
如同以上,若根據本實施形態,則攝像光學系統10從物體側依序由:具有負的屈光率且凹面朝向物體側的第1透鏡L1、具有正的屈光率的第2透鏡L2、具有負的屈光率的第3透鏡L3、第4透鏡、具有正的屈光率的第5透鏡L5、具有負的屈光率且凹面朝向像側的第6透鏡L6構成。 亦即,因為攝像光學系統10為從物體側依序配置由第1~第5透鏡L1~L5組成的正透鏡群、及負的第6透鏡L6之所謂的長焦型的透鏡構造,能夠成為對該光學全長的小型化有利的構造。 又,攝像光學系統10因為在6片透鏡構造之中3片或4片為負透鏡,使具有發散作用的面變多而讓珀茲伐和的修正成為容易,能夠到畫面周邊部為止確保良好成像性能。 又,藉由將第1透鏡L1設為凹面朝向物體側的負透鏡,廣攝角的光線在第1透鏡L1的物體側面被折射,能夠使入射至正的第2透鏡L2時的入射角度縮小。藉此,能夠縮小在屈光率較強的第2透鏡L2產生的諸像差。 又,藉由將配置於最靠近像側的第6透鏡L6的像側面設為非球面形狀,能夠將在畫面周邊部的諸像差良好地修正。再來,藉由將第6透鏡L6的像側面設為在與光軸Ax的交點以外的位置具有極值的非球面形狀,變得容易確保像側光束的遠心特性。 又,藉由使攝像光學系統10滿足條件式(1),能夠將軸上色像差、倍率色像差良好地修正。 又,藉由使攝像光學系統10滿足條件式(2),可縮短光學全長,同時確保為廣角而且到周邊部為止良好的光學性能。 因此,即便為比從前還大口徑、廣角的光學系統中,也能夠良好地修正像差並謀求光學全長的小型化。
以上,雖說明有關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但能適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在不逸脫本發明的要旨的範圍可以適宜地進行變更。 [實施例]
以下,示出本發明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實施例。於各實施例使用的記號如同下述。 f     :攝像光學系統全系統的焦距 fB   :後焦點 F    :F值 2Y  :固態攝像元件的攝像面對角線長 R    :曲率半徑 D    :軸上面間隔 Nd  :透鏡材料相對於d線的折射率 νd   :透鏡材料的阿貝數 各實施例中,在透鏡面資料的各面編號之後記載有「*」的面為具有非球面形狀的面,非球面的形狀,係將面的頂點設為原點,在光軸方向取X軸、將與光軸垂直的方向的高度設為h,用以下的「數1」表示。
Figure 02_image013
其中, Ai:i次的非球面係數 R:曲率半徑 K:圓錐常數
(實施例1) 圖3表示實施例1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剖面圖及像差圖。其中,(a)為實施例1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剖面圖、(b)為實施例1的縱像差圖(球面像差、像散像差、畸變像差)、(c)為實施例1的子午彗狀像差圖。
實施例1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全體諸元示於以下。 f=4.21mm fB=0.15mm F=2.0 2Y=9.25mm
實施例1的透鏡面的資料示於以下表1。
Figure 02_image015
實施例1的透鏡面的非球面係數示於以下表2。此外,至此以後(包含表的透鏡資料),設為將10的冪數(例如2.5×10-02 )使用E(例如2.5E-02)表示者。
Figure 02_image017
實施例1的單透鏡資料示於以下表3。
Figure 02_image019
實施例1的攝像光學系統之中的條件式(1)~(5)的各數值示於以下。 條件式(1):ν6=23.9 條件式(2):f1/f=-3.80 條件式(3):f2/f=0.85 條件式(4):f3/f=-1.95 條件式(5):f6/f=-0.92
(實施例2) 圖4表示實施例2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剖面圖及像差圖。其中,(a)為實施例2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剖面圖、(b)為實施例2的縱像差圖(球面像差、像散像差、畸變像差)、(c)為實施例2的子午彗星像差圖。
實施例2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全體諸元示於以下。 f=5.14mm fB=0.40mm F=2.4 2Y=9.25mm
實施例2的透鏡面的資料示於以下表4。
Figure 02_image021
實施例2的透鏡面的非球面係數示於以下表5。
Figure 02_image023
實施例2的單透鏡資料示於以下表6。
Figure 02_image025
實施例2的攝像光學系統之中的條件式(1)~(5)的各數值示於以下。 條件式(1):ν6=30.0 條件式(2):f1/f=-4.23 條件式(3):f2/f=0.73 條件式(4):f3/f=-1.52 條件式(5):f6/f=-0.83
(實施例3) 圖5表示實施例3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剖面圖及像差圖。其中,(a)為實施例3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剖面圖、(b)為實施例3的縱像差圖(球面像差、像散像差、畸變像差)、(c)為實施例3的子午彗星像差圖。
實施例3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全體諸元示於以下。 f=4.17mm fB=0.21mm F=1.9 2Y=9.25mm
實施例3的透鏡面的資料示於以下表7。
Figure 02_image027
實施例3的透鏡面的非球面係數示於以下表8。
Figure 02_image029
實施例3的單透鏡資料示於以下表9。
Figure 02_image031
實施例3的攝像光學系統之中的條件式(1)~(5)的各數值示於以下。 條件式(1):ν6=23.9 條件式(2):f1/f=-7.62 條件式(3):f2/f=0.98 條件式(4):f3/f=-2.27 條件式(5):f6/f=-0.76
(實施例4) 圖6表示實施例4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剖面圖及像差圖。其中,(a)為實施例4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剖面圖、(b)為實施例4的縱像差圖(球面像差、像散像差、畸變像差)、(c)為實施例4的子午彗星像差圖。
實施例4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全體諸元示於以下。 f=4.17mm fB=0.23mm F=2.0 2Y=9.25mm
實施例4的透鏡面的資料示於以下表10。
Figure 02_image033
實施例4的透鏡面的非球面係數示於以下表11。
Figure 02_image035
實施例4的單透鏡資料示於以下表12。
Figure 02_image037
實施例4的攝像光學系統之中的條件式(1)~(5)的各數值示於以下。 條件式(1):ν6=23.9 條件式(2):f1/f=-8.53 條件式(3):f2/f=1.2 條件式(4):f3/f=-2.44 條件式(5):f6/f=-0.89
(實施例5) 圖7表示實施例5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剖面圖及像差圖。其中,(a)為實施例5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剖面圖、(b)為實施例5的縱像差圖(球面像差、像散像差、畸變像差)、(c)為實施例5的子午彗星像差圖。
實施例5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全體諸元示於以下。 f=4.19mm fB=0.10mm F=2.1 2Y=9.25mm
實施例5的透鏡面的資料示於以下表13。
Figure 02_image039
實施例5的透鏡面的非球面係數示於以下表14。
Figure 02_image041
實施例5的單透鏡資料示於以下表15。
Figure 02_image043
實施例5的攝像光學系統之中的條件式(1)~(5)的各數值示於以下。 條件式(1):ν6=23.9 條件式(2):f1/f=-2.51 條件式(3):f2/f=0.60 條件式(4):f3/f=-1.38 條件式(5):f6/f=-1.33
(實施例6) 圖8表示實施例6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剖面圖及像差圖。其中,(a)為實施例6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剖面圖、(b)為實施例6的縱像差圖(球面像差、像散像差、畸變像差)、(c)為實施例6的子午彗星像差圖。
實施例6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全體諸元示於以下。 f=4.24mm fB=0.10mm F=2.1 2Y=9.25mm
實施例6的透鏡面的資料示於以下表16。
Figure 02_image045
實施例6的透鏡面的非球面係數示於以下表17。
Figure 02_image047
實施例6的單透鏡資料示於以下表18。
Figure 02_image049
實施例6的攝像光學系統之中的條件式(1)~(5)的各數值示於以下。 條件式(1):ν6=23.9 條件式(2):f1/f=-5.63 條件式(3):f2/f=0.70 條件式(4):f3/f=-1.02 條件式(5):f6/f=-1.52
(實施例7) 圖9表示實施例7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剖面圖及像差圖。其中,(a)為實施例7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剖面圖、(b)為實施例7的縱像差圖(球面像差、像散像差、畸變像差)、(c)為實施例7的子午彗星像差圖。
實施例7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全體諸元示於以下。 f=4.17mm fB=0.20mm F=2.1 2Y=9.25mm
實施例7的透鏡面的資料示於以下表19。
Figure 02_image051
實施例7的透鏡面的非球面係數示於以下表20。
Figure 02_image053
實施例7的單透鏡資料示於以下表21。
Figure 02_image055
實施例7的攝像光學系統之中的條件式(1)~(5)的各數值示於以下。 條件式(1):ν6=23.9 條件式(2):f1/f=-4.73 條件式(3):f2/f=0.89 條件式(4):f3/f=-1.99 條件式(5):f6/f=-0.66
(實施例8) 圖10表示實施例8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剖面圖及像差圖。其中,(a)為實施例8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剖面圖、(b)為實施例8的縱像差圖(球面像差、像散像差、畸變像差)、(c)為實施例8的子午彗星像差圖。
實施例8的攝像光學系統的全體諸元示於以下。 f=4.18mm fB=0.20mm F=2.0 2Y=9.25mm
實施例8的透鏡面的資料示於以下表22。
Figure 02_image057
實施例8的透鏡面的非球面係數示於以下表23。
Figure 02_image059
實施例8的單透鏡資料示於以下表24。
Figure 02_image061
實施例8的攝像光學系統之中的條件式(1)~(5)的各數值示於以下。 條件式(1):ν6=23.9 條件式(2):f1/f=-4.17 條件式(3):f2/f=0.86 條件式(4):f3/f=-1.98 條件式(5):f6/f=-1.21
10:攝像光學系統 51:攝像元件 100:攝影裝置 300:攜帶終端 Ax:光軸 I:攝像面 L1:第1透鏡 L2:第2透鏡 L3:第3透鏡 L4:第4透鏡 L5:第5透鏡 L6:第6透鏡
[圖1]具備本實施形態的攝像裝置的攜帶終端的剖面圖。 [圖2]表示本實施形態的攝像裝置的概略控制構造的區塊圖。 [圖3]實施例1的攝像光學系統的(a)剖面圖、(b)縱像差圖、(c)子午彗狀像差圖。 [圖4]實施例2的攝像光學系統的(a)剖面圖、(b)縱像差圖、(c)子午彗狀像差圖。 [圖5]實施例3的攝像光學系統的(a)剖面圖、(b)縱像差圖、(c)子午彗狀像差圖。 [圖6]實施例4的攝像光學系統的(a)剖面圖、(b)縱像差圖、(c)子午彗狀像差圖。 [圖7]實施例5的攝像光學系統的(a)剖面圖、(b)縱像差圖、(c)子午彗狀像差圖。 [圖8]實施例6的攝像光學系統的(a)剖面圖、(b)縱像差圖、(c)子午彗狀像差圖。 [圖9]實施例7的攝像光學系統的(a)剖面圖、(b)縱像差圖、(c)子午彗狀像差圖。 [圖10]實施例8的攝像光學系統的(a)剖面圖、(b)縱像差圖、(c)子午彗狀像差圖。
10:攝像光學系統
30:攝影機模組
41:鏡筒
50:感測部
51:攝像元件
100:攝影裝置
300:攜帶終端
Ax:光軸
I:攝像面
L1:第1透鏡
L2:第2透鏡
L3:第3透鏡
L4:第4透鏡
L5:第5透鏡
L6:第6透鏡
F:F值
S:開口光圈
OP:開口

Claims (8)

  1. 一種攝像光學系統, 係從物體側依序具備: 具有負的屈光率且凹面朝向物體側的第1透鏡; 具有正的屈光率的第2透鏡; 具有負的屈光率的第3透鏡; 第4透鏡; 具有正的屈光率的第5透鏡; 具有負的屈光率且凹面朝向像側的第6透鏡; 前述第6透鏡的像側面為非球面形狀,在與光軸的交點以外的位置具有極值; 該攝像光學系統滿足以下的條件式:
    Figure 03_image001
    其中, ν6:第6透鏡的阿貝數 f1:第1透鏡的焦距 f:攝像光學系統全系統的焦距。
  2. 如請求項1記載的攝像光學系統,其中,前述第3透鏡為凹面朝向像側的凹凸形狀。
  3. 如請求項1或2記載的攝像光學系統,其中,前述第5透鏡為凸面朝向像側的凹凸形狀。
  4. 如請求項1~3中任1項記載的攝像光學系統,其中,滿足以下的條件式:
    Figure 03_image064
    其中, f2:第2透鏡的焦距 f:攝像光學系統全系統的焦距。
  5. 如請求項1~4中任1項記載的攝像光學系統,其中,滿足以下的條件式:
    Figure 03_image066
    其中, f3:第3透鏡的焦距 f:攝像光學系統全系統的焦距。
  6. 如請求項1~5中任1項記載的攝像光學系統,其中,滿足以下的條件式:
    Figure 03_image068
    其中, f6:第6透鏡的焦距 f:攝像光學系統全系統的焦距。
  7. 一種攝像裝置,係搭載如請求項1~6中任1項記載的攝像光學系統。
  8. 一種攜帶終端,係搭載如請求項7記載的攝像裝置。
TW109133638A 2019-11-29 2020-09-28 攝像光學系統、攝像裝置及攜帶終端 TWI7588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6488 2019-11-29
JP2019216488A JP2021086075A (ja) 2019-11-29 2019-11-29 撮像光学系、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6847A true TW202136847A (zh) 2021-10-01
TWI758880B TWI758880B (zh) 2022-03-21

Family

ID=76043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3638A TWI758880B (zh) 2019-11-29 2020-09-28 攝像光學系統、攝像裝置及攜帶終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086075A (zh)
CN (1) CN112882192B (zh)
TW (1) TWI7588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157873A (ko) 2021-05-21 2022-11-29 가부시키가이샤 후지미인코퍼레이티드 연마용 조성물의 제조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00577B2 (ja) * 2008-04-10 2012-08-15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カメラヘッド光学系
CN208297805U (zh) * 2013-10-21 2018-12-28 康达智株式会社 摄像镜头
KR101681383B1 (ko) * 2014-11-18 2016-11-3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모듈
JP2016099550A (ja) * 2014-11-25 2016-05-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KR101759058B1 (ko) * 2015-01-30 2017-07-31 주식회사 코렌 촬영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촬영 장치
CN105759406B (zh) * 2016-04-01 2018-09-21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TWI655473B (zh) * 2017-05-08 2019-04-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系統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53481B (zh) * 2017-06-09 2019-03-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影像擷取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41864B (zh) * 2018-01-24 2018-11-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像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50588B (zh) * 2018-02-02 2019-02-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用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11273425A (zh) * 2018-03-30 2020-06-12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86075A (ja) 2021-06-03
CN112882192A (zh) 2021-06-01
TWI758880B (zh) 2022-03-21
CN112882192B (zh) 2022-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52643B2 (ja) 撮像レンズ
JP5735712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5752856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4466713B6 (ja)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US20230350165A1 (en) Photographing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5687390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5052956B2 (ja) 撮影レンズおよび撮影装置
JP5584938B2 (ja) 撮像レンズ
WO2014155467A1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2016095460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US11555986B2 (en) Imag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6114803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2014197105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US11262545B2 (en) Imaging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2103319A (ja) 撮像レンズ
JP2018097289A (ja) 撮像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JP2014215567A (ja) 撮像レンズ
CN111913274A (zh) 成像光学系统以及摄像装置
JP6146741B2 (ja) 撮像レンズ
JP6001430B2 (ja) 撮像レンズ
TWM486776U (zh) 攝像透鏡及包含攝像透鏡的攝像裝置
JP2015121668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2015176043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2008164989A (ja) 撮像光学系
TWM487441U (zh) 攝像透鏡及包含攝像透鏡的攝像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