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25561A - 分析系統,頁片的檢查方法及帶電粒子線裝置 - Google Patents

分析系統,頁片的檢查方法及帶電粒子線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25561A
TW202125561A TW109143591A TW109143591A TW202125561A TW 202125561 A TW202125561 A TW 202125561A TW 109143591 A TW109143591 A TW 109143591A TW 109143591 A TW109143591 A TW 109143591A TW 202125561 A TW202125561 A TW 20212556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sheet
electron beam
analysis
mirror colum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3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曺裕珍
千葉寛幸
野間口恒典
神谷知里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立全球先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立全球先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立全球先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25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556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 Testing Or Measuring Of Semiconduc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使分析系統(100)中的分析效率提升。於形成有包含分析部的頁片(10)之晶圓(1)被搬送至頁片搬送裝置(50)的內部後,且於頁片(10)被搬送往頁片載體(20)前,頁片搬送裝置(50)中,檢查頁片(10),進行頁片(10)的良莠判定。更合適是,頁片搬送裝置(50)具備二個電子束鏡柱,頁片(10)的檢查使用二個電子束鏡柱而進行。

Description

分析系統,頁片的檢查方法及帶電粒子線裝置
本發明有關分析系統、頁片(lamella)的檢查方法及帶電粒子線裝置,特別能夠合適地使用在帶電粒子線裝置、運用帶電粒子線裝置而進行之頁片的檢查方法、及包含帶電粒子線裝置之分析系統。
半導體元件的技術領域中,隨著構造的微細化、電路圖樣的高密度化、及配線的多層化進展,運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或掃描型穿透式電子顯微鏡(STEM: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之晶圓的截面分析的重要性逐漸升高。
例如,為了做TEM裝置所致之分析,通常必須準備未滿150nm的薄片試料(以下稱為頁片(lamella))。在晶圓製作複數個頁片,從晶圓拔取複數個頁片,而將複數個頁片搬送至頁片載體之製程,是耗費時間的作業。因此,為了有效率地處理該些作業,盼望開發自動化技術。
作為以往的頁片的製作方法,已知有微量採樣法(micro sampling)或汲取法(lift-out)。微量採樣法中,能夠在同一裝置內進行頁片的製作、及頁片往頁片載體的搬送,但一般而言微量採樣法比起汲取法在頁片的搬送需要更多時間。另一方面,汲取法中,於頁片的製作後,頁片是在大氣中被搬送往頁片載體。因此,往頁片載體搬送後,頁片的良莠判定是在TEM裝置的內部進行。
專利文獻1中,揭示一種可進行FIB(Focused Ion Beam)所致之加工及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所致之觀察的帶電粒子線裝置。上述帶電粒子線裝置中,取得加工後的頁片的截面作為SEM圖像,將此SEM圖像與事先備妥的參照像比較,當雙方的圖像不一致的情形下,將上述截面辨明作為不良部分。此外,藉由上述帶電粒子線裝置中配備的機械探針及堆積(deposition)機能,加工後的頁片被摘出。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022296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如上述般,汲取法中,頁片的良莠判定,是複數個頁片被搭載於頁片載體的狀態下,在TEM裝置的內部進行。然而,複數個頁片中,可能包含損傷的頁片、因雜質等而被污染的頁片、或是不存在作為分析對象的構造的頁片等。
這樣一來,TEM裝置中,這樣的應被判定成不良的頁片也會被分析,故會發生分析效率降低之問題。換言之,於複數個頁片被搬送至頁片載體前,若應被判定成不良品的頁片被排除,則能僅分析良品的頁片,故能夠使分析效率提升。
專利文獻1這樣的FIB-SEM裝置中,雖亦可做SEM所致之頁片的觀察,但SEM是在試料室斜向地傾斜設置,故難以觀察頁片的厚度等。此外,將頁片從FIB-SEM裝置往TEM裝置搬送的期間中,也可能有頁片上非意圖地附著異物之情形,故頁片的良莠判定較佳是盡可能在往TEM裝置搬送前一刻進行,較佳是在頁片搬送裝置的內部進行。
由以上的事態,盼望建構一種在複數個頁片被搬送至頁片載體前涵括頁片的良莠判定之頁片的檢查方法。此外,盼望開發一種可進行這樣的良莠判定之頁片搬送裝置(帶電粒子線裝置)。此外,盼望建構一種具備這樣的帶電粒子線裝置之分析系統。
其他待解問題與新穎特徵,將由本說明書之記述及隨附圖面而明瞭。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若要簡單說明本案中揭示的實施形態當中代表性者,則如下所述。
一實施形態中的分析系統,具備頁片搬送裝置,具有:(a)將形成有包含分析部的頁片之晶圓搬送至前述頁片搬送裝置的內部之工程;(b)於前述(a)工程後,前述頁片搬送裝置中,將前述頁片從前述晶圓取出之工程;(c)於前述(a)工程後,前述頁片搬送裝置中,檢查前述頁片之工程;(d)於前述(b)工程及前述(c)工程後,前述頁片搬送裝置中,將前述頁片往頁片載體搬送之工程。
一實施形態中的頁片的檢查方法,係使用帶電粒子線裝置而進行,前述帶電粒子線裝置,具有:試料室;及第1電子束鏡柱,設於前述試料室的內部,且具備第1電子源;及第2電子束鏡柱,以和前述第1電子束鏡柱相異的角度設於前述試料室的內部,且具備第2電子源;及檢測器,設於前述試料室的內部;及裝卸器。此外,頁片的檢查方法,具有:(a)在前述試料室的內部,設置用來搭載前述頁片的頁片載體之工程;(b)在前述試料室的內部,將形成有包含分析部的前述頁片之晶圓予以搬送之工程;(c)於前述(a)工程及前述(b)工程後,使用前述裝卸器,將前述頁片從前述晶圓取出之工程。此外,頁片的檢查方法,更具有:(d)於前述(a)工程及前述(b)工程後,使用前述第1電子束鏡柱、前述第2電子束鏡柱及前述檢測器檢查前述頁片之工程;(e)於前述(c)工程及前述(d)工程後,使用前述裝卸器將前述頁片往頁片載體搬送之工程。
一實施形態中的頁片的帶電粒子線裝置,具有:試料室;及第1電子束鏡柱、第2電子束鏡柱、檢測器及裝卸器,各自設於前述試料室的內部。此處,前述第1電子束鏡柱具備第1電子源,前述第2電子束鏡柱具備第2電子源,且以和前述第1電子束鏡柱相異的角度設於前述試料室的內部。 發明之功效
按照一實施形態,在頁片被搬送至頁片載體前,能夠進行頁片的良莠判定。此外,能夠提供一種可進行這樣的良莠判定之帶電粒子線裝置。此外,在具備這樣的帶電粒子線裝置之分析系統中,能夠使分析效率提升。
以下基於圖面詳細說明實施形態。另,用來說明實施形態之所有圖中,對具有同一機能的構件標注同一符號,省略其反覆說明。此外,以下實施形態中,除特有必要時以外,原則上不反覆同一或同樣部分的說明。
此外,本案中說明的X方向、Y方向及Z方向彼此正交。本案中,亦可能將Z方向訂為某一構造體的上方向或高度方向來說明。此外,由X方向及Y方向構成的面呈平面,為垂直於Z方向的平面。由Y方向及Z方向構成的面呈平面,為垂直於X方向的平面。由X方向及Z方向構成的面呈平面,為垂直於Y方向的平面。例如,本案中,當表現為「從Y方向觀看之平面」的情形下,其意指由X方向及Z方向構成的面。
(實施形態1) <分析系統的構成> 以下利用圖1,說明可進行頁片10的製作、搬送及分析之分析系統100的構成。圖1為實施形態1中的分析系統100示意模型圖。
分析系統100,具有頁片製作機構、頁片搬送機構、頁片分析機構、及用來控制各機構中配備的各控制部之上位控制部101。如圖1所示,作為頁片製作機構使用頁片製作裝置40,作為頁片搬送機構使用頁片搬送裝置50,作為頁片分析機構使用頁片分析裝置70。實施形態1中,有時將頁片製作裝置40稱為FIB-SEM裝置,將頁片搬送裝置50稱為ALTS(Automatic Lamella Transfer System)裝置,將頁片分析裝置70稱為TEM裝置。
分析系統100,從半導體製造產線30接收晶圓1,視必要將完成頁片10的製作及搬送之晶圓1送返半導體製造產線30。頁片10的製作在頁片製作裝置40進行,頁片10往頁片載體20的搬送在頁片搬送裝置50進行。其後,頁片10的分析在頁片分析裝置70進行,從頁片分析裝置70提供頁片10的分析結果作為分析資料90。
在各機構之間,透過上位控制部101,各種資料相互通訊。各種資料,例如為示意在晶圓1上進行截面分析的預定位置之資料、示意頁片10的製作成功的位置之資料、示意頁片載體20中搭載著的頁片10的位置之資料、及上述的分析資料90。分析資料90中,包含來自被照射電子束的頁片之帶電粒子中包含的檢測訊號、及有關從上述檢測訊號獲得的觀察像等之資訊。此外,分析資料90中亦包含有關來自頁片的X射線之資訊。
像這樣,分析系統100中,能夠知道在晶圓1上的規定位置被製作出的頁片10被搭載於頁片載體20上的哪一位置,該頁片10的分析結果如何。
在半導體製造產線30與頁片製作裝置40之間、頁片製作裝置40與頁片搬送裝置50之間、及頁片搬送裝置50與半導體製造產線30之間,晶圓1的搬送藉由晶圓搬送裝置80而進行。此外,在頁片搬送裝置50與頁片分析裝置70之間,頁片載體20的搬送藉由頁片載體搬送裝置81而進行。在該些作業時,晶圓1、頁片10及頁片載體20被保管在充滿氮等的惰性氣體之容器(FOUP)的內部,搬送完畢後在各裝置的內部從容器被取出。
另,實施形態1中的晶圓1,由形成有p型或n型的雜質區域之半導體基板、形成於上述半導體基板上之電晶體等的半導體元件、及形成於上述半導體元件上之配線層等所構成。頁片10為從晶圓1的一部分取得之薄片。是故,頁片10的構造包含上述半導體基板、上述半導體元件及上述配線層當中的全部或一部分。此外,實施形態1中,主要說明半導體製造產線30中被使用的晶圓1,但晶圓1亦可為在半導體技術以外被使用的構造體。
<分析系統的處理流程> 以下利用圖2~圖4,說明實施形態1中的分析系統100的處理流程。圖3模型化地示意圖2所示步驟S1~S6的一部分,圖4模型化地示意步驟S4的概要。
圖2所示步驟S1~S6,較佳是藉由上位控制部101而自動地被執行及控制,但亦可將步驟S1~S6的一部分予以部分地藉由手動控制。
步驟S1中,欲進行截面分析的晶圓1,透過晶圓搬送裝置80從半導體製造產線30被搬送往頁片製作裝置40,晶圓1被設置於頁片製作裝置40的晶圓平台上。
步驟S2中,上位控制部101從半導體製造產線30取得晶圓1的分析位置資料,將該分析位置資料發送給頁片製作裝置40。頁片製作裝置40,基於接收到的分析位置資料,在晶圓1的複數處製作複數個頁片10。
如圖3所示,頁片製作裝置40例如為FIB-SEM裝置這樣的帶電粒子線裝置,至少具有離子束鏡柱(FIB鏡柱)41、電子束鏡柱(SEM鏡柱)42。
離子束鏡柱41,包含全部身為FIB裝置必要的構成要素,如用來使離子束(帶電粒子束)IB產生的離子源、用來將離子束IB聚焦的透鏡、及用來掃描且移位離子束IB的偏向系統等。電子束鏡柱42,包含全部身為SEM裝置必要的構成要素,如用來使電子束(帶電粒子束)EB3產生的電子源、用來將電子束EB3聚焦的透鏡、及用來掃描且移位電子束EB3的偏向系統等。
首先,頁片製作裝置40中,從離子束鏡柱41往晶圓1照射離子束IB,將晶圓1的一部分蝕刻,藉此製作頁片10的外形。此處雖未詳細圖示,惟進一步在頁片10的一部分進行蝕刻,藉此在頁片10的上面附近製作分析部11。對於分析部11,施以後續用來進行分析之精加工(finishing)面處理等。此外,上述蝕刻,是從電子束鏡柱42往晶圓1照射電子束EB3,一面進行蝕刻處的觀察一面進行。
步驟S3中,被製作出複數個頁片10的晶圓1,透過晶圓搬送裝置80從頁片製作裝置40被搬送往頁片搬送裝置50。
步驟S4中,上位控制部101從頁片製作裝置40取得頁片10的製作位置資料,將該製作位置資料發送給頁片搬送裝置50。頁片搬送裝置50,基於接收到的製作位置資料,使用裝卸器58從晶圓1將頁片10搬送往頁片載體20。往頁片載體20的搬送,是進行直到晶圓1中形成的所有的頁片10的取出完畢為止。
此外,如圖4所示,步驟S4中,在令複數個頁片10搬送往頁片載體20前,進行頁片10的檢查。此檢查中,進行頁片10的良莠判定,被判斷成良品的頁片10會被搭載往頁片載體20,而被搬送往下一段的頁片分析裝置70。
另,實施形態1的主要特徵,為包含這樣的檢查之步驟S4、及進行檢查之頁片製作裝置40,惟針對它們在後面詳細說明之。
步驟S5中,搭載有複數個頁片10的頁片載體20,透過頁片載體搬送裝置81從頁片搬送裝置50被搬送往頁片分析裝置70。
步驟S6中,上位控制部101從頁片搬送裝置50取得頁片載體20中搭載著的頁片10的搭載位置資料,將該搭載位置資料發送給頁片分析裝置70。頁片分析裝置70,基於接收到的搭載位置資料,進行形成於頁片10的分析部11之分析。
如圖3所示,頁片分析裝置70例如為TEM裝置或STEM裝置這樣的帶電粒子線裝置,至少具有電子束鏡柱71。
電子束鏡柱71,包含全部身為TEM裝置或STEM裝置必要的構成要素,如用來使電子束(帶電粒子束)EB4產生的電子源、用來將電子束EB4聚焦的透鏡、及用來掃描且移位電子束EB4的偏向系統等。此外,頁片分析裝置70中,還設有帶電粒子檢測器及X射線檢測器等。
分析部11之分析,是在頁片分析裝置70的試料室的內部,在頁片10被搭載於頁片載體20之狀態下進行。此外,頁片10及頁片載體20朝向側面設置,以使分析部11的正面與電子束鏡柱71面對面。
首先,從電子束鏡柱71往分析部11照射電子束EB4。藉由帶電粒子檢測器檢測從分析部11產生的帶電粒子,藉由帶電粒子檢測器中配備的演算處理部來演算處理帶電粒子中包含的檢測訊號,予以圖像化。從取得的圖像,能夠分析分析部11的構造等。此外,藉由X射線檢測器檢測從分析部11產生的X射線,也能夠分析構成分析部11的物質等。
這樣的分析所致之分析結果,是在電性連接至上位控制部101或頁片分析裝置70的電腦等所具有之記憶裝置中,被保存作為分析資料90。
<頁片搬送裝置> 圖5為實施形態1中的頁片搬送裝置50示意模型圖。頁片搬送裝置50,例如為SEM裝置這樣的帶電粒子線裝置。
頁片搬送裝置50具備試料室51,在試料室51的內部,設有電子束鏡柱52、電子束鏡柱53、可動平台54、晶圓1用的旋轉平台55、頁片載體20用的旋轉平台56、帶電粒子檢測器57及裝卸器58。此外,詳細的圖示雖省略,但在旋轉平台55上設有用來保持晶圓1的晶圓托座,在旋轉平台56上設有用來保持頁片載體20的頁片載體托座。
此外,在頁片搬送裝置50的內部或外部,設有包含人工智慧61、顯示器62及記憶裝置63之電腦60作為分析系統100的一部分。
電子束鏡柱52,包含全部身為SEM裝置必要的構成要素,如用來使電子束(帶電粒子束)EB1產生的電子源52a、用來將電子束EB1聚焦的聚光透鏡52b、52c、對物透鏡52d、及用來掃描電子束EB1的偏向器52e等。
電子源52a電性連接至控制部C1,聚光透鏡52b、52c各自電性連接至控制部C2、C3,對物透鏡52d電性連接至控制部C4,偏向器52e電性連接至控制部C5。此外,各控制部C1~C5電性連接至控制部C6,從控制部C6往各控制部C1~C5發出控制訊號,藉此控制電子束鏡柱52的動作。
電子束鏡柱53,包含全部身為SEM裝置必要的構成要素,如用來使電子束(帶電粒子束)EB2產生的電子源53a、用來將電子束EB2聚焦的聚光透鏡53b、53c、對物透鏡53d、及用來掃描電子束EB2的偏向器53e等。
電子源53a電性連接至控制部C7,聚光透鏡53b、53c各自電性連接至控制部C8、C9,對物透鏡53d電性連接至控制部C10,偏向器53e電性連接至控制部C11。此外,各控制部C7~C11電性連接至控制部C12,從控制部C12往各控制部C7~C11發出控制訊號,藉此控制電子束鏡柱53的動作。
電子束鏡柱53,以和電子束鏡柱52相異的角度設於試料室51的內部。也就是說,電子束鏡柱52被垂直配置,電子束鏡柱53被傾斜配置。因此,電子束EB2以和電子束EB1相異的角度照射。從電子束鏡柱52照射出的電子束EB1、及從電子束鏡柱53照射出的電子束EB2,主要被對焦至電子束鏡柱52的光軸OA1與電子束鏡柱53的光軸OA2之交點亦即交叉點CP1。
可動平台54,在試料室51內,設於電子束EB1及電子束EB2會照射至晶圓1的位置。在可動平台54連接有旋轉平台55及旋轉平台56,可動平台54、旋轉平台55及旋轉平台56的各者的驅動是藉由控制部C13而被控制。因此,包含旋轉平台55及旋轉平台56之可動平台54,能夠進行平面移動、垂直移動、旋轉移動及傾斜移動。
檢測器57,檢測當將電子束EB1及電子束EB2照射至晶圓1或頁片10時產生的帶電粒子。檢測器57電性連接至控制部C14,檢測器57的驅動藉由控制部C14而被控制。此外,控制部C14具備演算處理機器,其將來自檢測器57的檢測訊號做演算處理而予以圖像化。
另,在試料室51的內部,亦可設有用來檢測從頁片10產生的X射線及背向散射電子之X射線檢測器及背向散射電子檢測器。
裝卸器58,以能夠到達交叉點CP1之方式設於試料室51的內部。裝卸器58電性連接至控制部C15,裝卸器58的驅動藉由控制部C15而被控制。藉由驅動裝卸器58,可將頁片10從晶圓1取出、及將頁片10搬送至頁片載體20。此外,裝卸器58能夠進行平面移動、垂直移動及旋轉移動,故當裝卸器58保持著頁片10的情形下,可使頁片10的朝向自由地變更。另,實施形態1中的裝卸器58例如為奈米鑷子(nanotweezers)。
試料室51的內部的真空度,藉由控制部C16而被控制。此外,試料室51亦可設於防振台59上,以防止振動。此外,在試料室51的內部,除上述的各構成外,亦可更設有用來真空排氣之減壓裝置、冷阱(cold trap)或光學顯微鏡等。
統合控制部C0,可與控制部C6、C12、C13、C14、C15、C16彼此通訊,遵照透過電腦60的來自使用者之指示、或事先在人工智慧61設定好的條件,控制頁片搬送裝置50全體的動作。此外,分析系統100的上位控制部101,電性連接至統合控制部C0。
另,本案中為便於理解說明,各控制部C1~C16是在各者相關連的控制對象的附近個別地圖示,但各控制部C1~C16及統合控制部C0亦可被統整成一個控制單元。因此,本案中,有時亦將具有控制部C0~C16的全部或一部分之控制單元簡稱為「控制部」。
顯示器62中,顯示GUI畫面等。GUI畫面中,顯示SEM圖像及使用者的各種指示等。使用者,一面確認GUI畫面,一面使用鍵盤等輸入各種指示。在該情形下,上述指示被發送至統合控制部C0,控制訊號從統合控制部C0被傳達給期望的控制部。
此外,人工智慧61具有用於後述的頁片10的一次良莠判定及二次良莠判定之判定模型MD1及判定模型MD2,而具有能夠自動地判定頁片10是否為良品之機能。
<頁片的檢查方法> 以下利用圖6~圖15,說明頁片10的檢查方法。圖6為實施形態1中的頁片10的檢查方法的處理流程圖。圖6所示步驟S4a~S4p,較佳是藉由統合控制部C0而自動地被執行及控制,但亦可將步驟S4a~S4p的一部分予以部分地藉由手動控制。
步驟S4a中,將形成有包含分析部11的頁片10之晶圓1,往頁片搬送裝置50的試料室51的內部搬送。晶圓1,在旋轉平台55上透過晶圓托座而設置。
步驟S4b中,統合控制部C0從上位控制部101接收頁片10的位置資料。基於位置資料,控制訊號從統合控制部C0被傳達給控制部C13,可動平台54被移動,使得欲取出的頁片10位於俯視的中央。
步驟S4c中,取得欲取出的頁片10的SEM圖像。其後,步驟S4d中,基於取得的SEM圖像進行頁片10的檢查,進行頁片10的一次良莠判定。
此處,利用圖7說明頁片10的詳細的構造、與電子束鏡柱52及電子束鏡柱53的配置位置。
<<頁片10的構造>> 如圖7所示,頁片10為Y方向之寬幅比X方向之寬幅及Z方向之寬幅還薄的薄片試料。於Z方向在頁片10的上部設有分析部11。分析部11,為後續在頁片分析裝置70成為分析對象之區域,於Y方向,分析部11的寬幅比其周圍的頁片10的寬幅還薄。
另,實施形態1中,有時亦將Z方向當中從上方向觀看的面訂為頁片10及分析部11的各者的上面,而將Y方向當中從前方向觀看的面訂為頁片10及分析部11的各者的正面來說明。此時,從X方向觀看的面成為頁片10的右側面及左側面,Z方向當中從下方向觀看的面成為頁片10的底面,Y方向當中從後方向觀看的面成為頁片10及分析部11的各者的背面。圖7中,示意頁片10的正面、右側面、上面及推拔形狀的底面。
此外,頁片10藉由連接處1a而連接至晶圓1。換言之,在此時間點,頁片10、連接處1a及晶圓1為一體化,於頁片10的搬送時,頁片10從連接處1a分離。
晶圓1,是以頁片10的上面面向電子束鏡柱52側,且頁片10的正面面向電子束鏡柱53側之方式被設置於旋轉平台55上。在此狀態下,從電子束鏡柱52沿著光軸OA1的方向照射電子束EB1,從電子束鏡柱53沿著光軸OA2的方向照射電子束EB2。
電子束EB1,垂直地照射至頁片10的上面。電子束鏡柱53,是以和電子束鏡柱52相異的角度設置,故電子束EB2以和電子束EB1相異的角度照射至頁片10,從斜方向照射至頁片10的正面。
藉由檢測器57檢測從頁片10產生的帶電粒子,藉由控制部C14中包含的演算處理機器,將帶電粒子中包含的檢測訊號予以圖像化,藉此取得俯視的SEM圖像及側視的SEM圖像。
電子束鏡柱52所致之俯視的SEM圖像中,主要進行分析部11的厚度及頁片10全體的厚度的檢查。電子束鏡柱53所致之側視的SEM圖像中,主要進行頁片10上是否存在破損處或異物附著的檢查,並且進行形成於分析部11的元件的大致的構造的觀察。此外,此處獲得的各SEM圖像被保存於電腦60的記憶裝置63。
這樣的檢查的結果,判斷為良品的頁片10(OK)會在下一段的步驟S4e中被取出,但判斷為不良品的頁片10(NG)會被擱置,返回步驟S4b,針對形成於晶圓1的其他的頁片10進行檢查。
此外,步驟S4d中的一次良莠判定亦可由使用者手動進行,但如後續利用圖14說明般,亦能使用人工智慧61及判定模型MD1而自動進行一次良莠判定。
步驟S4e中,一面確認藉由電子束鏡柱52或電子束鏡柱53而形成的SEM圖像,一面藉由控制部C15,令裝卸器58往被判斷為良品的頁片10的上方移動。
步驟S4f中,令裝卸器58下降,使裝卸器58的先端接觸頁片10。此處,電子束鏡柱53所致之側視的SEM圖像中能夠確認裝卸器58的高度,電子束鏡柱52所致之俯視的SEM圖像中能夠確認裝卸器58已接觸頁片10。此外,以分析部11不會被抓取之方式操作裝卸器58。
步驟S4g中,從晶圓1的一部分取出頁片10。如圖8所示,在頁片10藉由裝卸器58而被保持的狀態下,令裝卸器58上昇、或令可動平台54下降,藉此頁片10從連接處1a分離,而從晶圓1掀離。實施形態1中,藉由這樣的汲取法,頁片10從晶圓1被取出。
步驟S4h中,在頁片10藉由裝卸器58而被保持的狀態下,取得頁片10的SEM圖像。其後,步驟S4i中,基於取得的SEM圖像進行頁片10的檢查,進行頁片10的二次良莠判定。
SEM裝置的特性上,若頁片10與對物透鏡53d之間的距離(WD:Working Distance)變短,則能夠獲得更高解析力的圖像。為了利用此特性,步驟S4h中,在如圖8所示般頁片10藉由裝卸器58而被保持的狀態下,如圖9所示般令裝卸器58旋轉。藉此,分析部11的正面和電子束EB2的照射方向成為垂直。
接下來,如圖10所示,令裝卸器58平行移動,藉此使分析部11趨近電子束鏡柱53。將WD調整成合適的距離,藉此獲得高解析力的SEM圖像。
在此狀態下步驟S4i中,進行頁片10的二次良莠判定。二次良莠判定中,是藉由比一次良莠判定還高解析力進行分析,故形成於分析部11的元件的構造,會被觀察成為比一次良莠判定還詳細的SEM圖像。此外,此處獲得的SEM圖像被保存於電腦60的記憶裝置63。
這樣的檢查的結果,被判斷為良品的頁片10(OK),於步驟S4k以後被搬送往頁片載體20,而被判斷為不良品的頁片10(NG),於步驟S4j被保管在不良品放置場。當頁片10為不良品的情形下(NG),返回步驟S4b,針對形成於晶圓1的其他的頁片10進行檢查。
此外,步驟S4i中的二次良莠判定亦可由使用者手動進行,但如後續利用圖15說明般,亦能使用人工智慧61及判定模型MD2而自動進行二次良莠判定。
接下來,被判斷為良品的頁片10會被搬送往頁片載體20,惟在進行該說明前,利用圖11及圖12說明頁片載體20的構造。
<<頁片載體20的構造>> 如圖11所示,頁片載體(頁片網格、TEM網)20,包含半月型的基體21、及於Z方向從基體21的表面突出的複數個支撐部(間隙部)22,在複數個支撐部22的各者搭載有複數個頁片10。另,包含複數個支撐部22的基體21,例如可由矽這樣的單一材料而構成,但基體21當中設有複數個支撐部22之處及其周圍,亦可藉由和構成基體21的材料相異的材料而構成。例如,亦可基體21的大部分藉由銅而構成,複數個支撐部22及其周圍藉由矽而構成。
此外,在未設有支撐部22的基體21的兩端部,設有藉由貫通基體21的孔而構成之標記23。標記23的形狀為各式各樣,惟此處示例圓形狀及三角形狀的標記23。藉由存在彼此相異形狀的標記23,容易識別頁片載體20的前後。此外,當決定將頁片10搬送至何處的支撐部22時,可以標記23作為基準來尋找期望的支撐部22,故容易辨明搬送位置。
如圖12所示,支撐部22藉由支柱22a~22d而構成,支柱22a~22d於Z方向從基體21的表面突出,朝向Z方向延伸。支柱22a及支柱22b於Y方向彼此相隔距離,支柱22c及支柱22d於Y方向彼此相隔距離。此外,支柱22a及支柱22b於X方向和支柱22c及支柱22d相隔距離。
在一個頁片載體20,例如設有4~20個由這樣的支柱22a~22d所構成之支撐部22。另,實施形態1中雖示例支柱22a~22d為四角柱體的情形下,但支柱22a~22d的形狀只要是能夠保持頁片10的形狀即可,亦可為四角以外的多角柱體,亦可為圓柱體。
此外,此處雖示例在一個支撐部22搭載一個頁片10的情形,但藉由增高支柱22a~22d的Z方向之高度,亦可使一個支撐部22搭載複數個頁片10。
<<頁片10往頁片載體20之搬送>> 在步驟S4i中的頁片10的二次良莠判定後,作為將頁片10往頁片載體20搬送之工程,進行步驟S4k~S4m。
步驟S4k中,藉由控制部C13,可動平台54被移動,使得頁片載體20配置於俯視SEM圖像的中央。此時,一面使用斜向配置的電子束鏡柱53確認側視SEM圖像,一面控制旋轉平台56及可動平台54。依此方式,決定頁片載體20當中期望的支撐部22的位置。
步驟S4l中,一面使用垂直配置的電子束鏡柱52確認俯視SEM圖像,一面令保持著頁片10的裝卸器58移動位置往期望的支撐部22的上方。
如圖13所示,步驟S4m中,令裝卸器58下降直到頁片10接觸基體21為止。此處,一面使用斜向配置的電子束鏡柱53確認側視SEM圖像,一面調整裝卸器58的高度。此外,亦進行頁片10的細微姿勢控制。依此方式,頁片10被插入支撐部22。具體而言,頁片10被插入支柱22a與支柱22b之間、及支柱22c與支柱22d之間。
另,頁片分析裝置70中進行分析時,分析是在複數個頁片10被搭載於頁片載體20之狀態下進行。是故,為避免分析部11被支撐部22遮擋,於從Y方向觀看之俯視下,分析部11不與支撐部22(支柱22a~22d)重疊,而從支撐部22露出。
步驟S4n中,頁片10的插入完成後,解除裝卸器58的抓取,令裝卸器58退避。
步驟S4o中,判定是否有應該從晶圓1取出的其他頁片10。當存在這樣的頁片10的情形下(YES),再次返回步驟S4b,進行以後的步驟。當所有的頁片10的搬送結束的情形下(NO),進行下一步驟S4p。
另,當超過一個頁片載體20的容許範圍的情形下,後續的頁片10會在步驟S4d及步驟S4i中經一次良莠判定及二次良莠判定,而被搬送往其他的頁片載體20的支撐部22。
步驟S4p中,搭載著複數個頁片10的頁片載體20、及晶圓1,從試料室51被取出,實施形態1中的頁片10的檢查方法完成。
其後,如圖1所示,被取出的頁片載體20藉由頁片載體搬送裝置81被搬送往頁片分析裝置70,進行分析部11之分析。此外,被取出的晶圓1,若有必要亦可被送返半導體製造產線30,若不要則被廢棄。
<<運用判定模型MD1、MD2之判定處理>> 圖14示意當步驟S4d的一次良莠判定中自動地進行判定處理的情形下,用於判定處理之判定模型MD1的例子,圖15示意當步驟S4i的二次良莠判定中自動地進行判定處理的情形下,用於判定處理之判定模型MD2的例子。
自動的判定處理中,能夠使用圖像分割(image segmetation)或型樣匹配(pattern matching)等各式各樣的圖像處理方法,惟實施形態1中,作為自動的判定處理的一例,說明人工智慧的機器學習的一種亦即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技術。
圖14中,作為判定模型MD1的一例,示意事例1~3。頁片10及分析部11,係與頁片的良品模型10a、分析部的良品模型11a、頁片的不良品模型10b及分析部的不良品模型11b比較,而被判定為良品或不良品。
事例1中,進行有關分析部11的上面的寬幅W1之判定。寬幅W1,為頁片分析裝置70中可良好地進行分析之寬幅,例如為150nm程度。滿足寬幅W1的容許範圍之頁片10被判定作為良品,不滿足容許範圍之頁片10被判定作為不良品。
事例2中,進行頁片10中是否存在損傷,頁片10的廣範圍是否摻有雜質等這樣的有關頁片10的外觀之檢查。例如像頁片的不良品模型10b般具有大的損傷的頁片10,會被判定為不良品。
事例3中,進行形成於分析部11之元件的大致的構造的檢查。例如,當分析部11中明顯不存在元件構造的情形下,或是元件構造的形狀顯著相異的情形下,該頁片10會被判定為不良品。
在判定模型MD1中,逐一加入頁片的不良品模型10b及分析部的不良品模型11b這樣現在或過往判定為不良品之模型,藉此便能提高人工智慧61所致之良莠判定的精度。
步驟S4i的二次良莠判定中,如上述般,比起步驟S4d的一次良莠判定能夠獲得更詳細的元件構造的SEM。圖15中,將過往獲得作為良品的SEM圖像訂為判定模型MD2而令人工智慧61學習,而令人工智慧61進行本次獲得的分析部11的SEM圖像與判定模型MD2之比較。
當人工智慧61判斷新圖像的元件圖樣DP1的形狀和判定模型MD2的元件圖樣DP2的形狀相似的情形下,則本次獲得的頁片10被判定為良品。
另,有關要將能夠判定為類似的容許範圍訂為什麼程度,使用者事前能夠令人工智慧61學習該容許範圍。
以上已基於上述實施形態具體地說明了本發明,但本發明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在不脫離其要旨的範圍內可做種種變更。
1:晶圓 1a:連接處 10:頁片 10a:頁片的良品模型 10b:頁片的不良品模型 11:分析部 11a:分析部的良品模型 11b:分析部的不良品模型 20:頁片載體 21:基體 22:支撐部 22a~22d:支柱 23:標記 30:半導體製造產線 40:頁片製作裝置 41:離子束鏡柱 42:電子束鏡柱 50:頁片搬送裝置 51:試料室 52:電子束鏡柱 53:電子束鏡柱 52a,53a:電子源 52b,52c,53b,53c:聚光透鏡 52d,53d:對物透鏡 52e,53e:偏向器 54:可動平台 55,56:旋轉平台 57:檢測器 58:裝卸器 59:防振台 60:電腦 61:人工智慧 62:顯示器 70:頁片分析裝置 71:電子束鏡柱 80:晶圓搬送裝置 81:頁片載體搬送裝置 90:分析資料 100:分析系統 101:上位控制部 C0:統合控制部 C1~C16:控制部 CP1:交叉點 EB1~EB4:電子束(帶電粒子束) IB:離子束(帶電粒子束) MD1,MD2:判定模型 OA1,OA2:光軸 PD:垂直方向 S1~S6,S4a~S4p:步驟 W1:寬幅
[圖1]實施形態1中的分析系統示意模型圖。 [圖2]實施形態1中的分析系統的處理流程圖。 [圖3]實施形態1中的分析系統的處理流程的一部分示意模型圖。 [圖4]實施形態1中的頁片的檢查方法的概要示意模型圖。 [圖5]實施形態1中的頁片搬送裝置示意模型圖。 [圖6]實施形態1中的頁片的檢查方法的處理流程圖。 [圖7]實施形態1中的頁片的檢查方法的一部分示意立體圖。 [圖8]接續圖7之頁片的檢查方法示意立體圖。 [圖9]接續圖8之頁片的檢查方法示意側面圖。 [圖10]接續圖9之頁片的檢查方法示意側面圖。 [圖11]實施形態1中的頁片及頁片載體示意正面圖。 [圖12]實施形態1中的頁片載體示意主要部位立體圖。 [圖13]接續圖10之頁片的檢查方法示意立體圖。 [圖14]實施形態1中的判定模型示意模型圖。 [圖15]實施形態1中的另一判定模型示意模型圖。
1:晶圓
10:頁片
20:頁片載體
30:半導體製造產線
40:頁片製作裝置
50:頁片搬送裝置
70:頁片分析裝置
80:晶圓搬送裝置
81:頁片載體搬送裝置
90:分析資料
100:分析系統
101:上位控制部

Claims (15)

  1. 一種分析系統,係具備頁片(lamella)搬送裝置之分析系統,具有: (a)將形成有包含分析部的頁片之晶圓搬送至前述頁片搬送裝置的內部之工程; (b)於前述(a)工程後,前述頁片搬送裝置中,將前述頁片從前述晶圓取出之工程; (c)於前述(a)工程後,前述頁片搬送裝置中,檢查前述頁片之工程; (d)前述(b)工程及前述(c)工程後,前述頁片搬送裝置中,將前述頁片往頁片載體搬送之工程。
  2. 如請求項1記載之分析系統,其中, 僅當前述(c)工程中前述頁片被判定為良品的情形下,前述(d)工程中前述頁片被搬送往前述頁片載體。
  3. 如請求項1記載之分析系統,其中, 前述頁片搬送裝置,具有: 試料室;及 第1電子束鏡柱,設於前述試料室的內部,且具備第1電子源;及 第2電子束鏡柱,以和前述第1電子束鏡柱相異的角度設於前述試料室的內部,且具備第2電子源;及 檢測器,設於前述試料室的內部;及 裝卸器,設於前述試料室的內部。
  4. 如請求項3記載之分析系統,其中, 前述(c)工程,具有: (c1)於前述(b)工程前,從前述第1電子束鏡柱往前述頁片照射第1電子束,藉由前述檢測器檢測從前述頁片產生的帶電粒子之工程; (c2)於前述(b)工程前,以和前述(c1)工程相異的角度從前述第2電子束鏡柱往前述頁片照射第2電子束,藉由前述檢測器檢測從前述頁片產生的帶電粒子之工程; 前述(c1)工程,是在前述分析部的上面與前述第1電子束的照射方向成為垂直之狀態下進行。
  5. 如請求項4記載之分析系統,其中, 前述(b)工程中,前述頁片藉由前述裝卸器而從前述晶圓被取出, 前述(c)工程,具有: (c3)於前述(b)工程後,從前述第2電子束鏡柱往前述頁片照射第2電子束,藉由前述檢測器檢測從前述頁片產生的帶電粒子之工程; 前述(c3)工程,是以前述分析部的正面與前述第2電子束的照射方向成為垂直之方式,在前述頁片藉由前述裝卸器而被保持之狀態下進行。
  6. 如請求項5記載之分析系統,其中,更具有: 控制部,電性連接至前述檢測器,且包含演算處理機器;及 電腦,電性連接至前述控制部,且包含記憶裝置; 前述(c1)工程、前述(c2)工程及前述(c3)工程中藉由前述檢測器而被檢測出的帶電粒子,各自藉由前述演算處理機器而被變換成圖像資料, 前述圖像資料,被保存於前述記憶裝置。
  7. 如請求項6記載之分析系統,其中, 前述電腦更包含人工智慧, 前述人工智慧,於前述(c)工程前,已學習完畢包含前述頁片的良品模型或不良品模型之判定模型, 前述(c1)工程、前述(c2)工程或前述(c3)工程中,前述人工智慧將前述圖像資料與前述判定模型比較,藉此自動地判定前述頁片為良品或不良品,僅當前述頁片被判定為良品的情形下,前述(d)工程中前述頁片被搬送往前述頁片載體。
  8. 如請求項3記載之分析系統,其中, 前述(b)工程中,前述頁片藉由前述裝卸器而從前述晶圓被取出, 前述(c)工程,具有: (c3)於前述(b)工程後,從前述第2電子束鏡柱往前述頁片照射第2電子束,藉由前述檢測器檢測從前述頁片產生的帶電粒子之工程; 前述(c3)工程,是以前述分析部的正面與前述第2電子束的照射方向成為垂直之方式,在前述頁片藉由前述裝卸器而被保持之狀態下進行。
  9. 如請求項1記載之分析系統,其中, 更具備:頁片製作裝置,具有包含離子源之離子束鏡柱; 更具有:(e)於前述(a)工程前,前述頁片製作裝置中,從前述離子束鏡柱往前述晶圓照射離子束,將前述晶圓的一部分蝕刻,藉此形成包含前述分析部的前述頁片之工程。
  10. 如請求項1記載之分析系統,其中, 更具備:頁片分析裝置,具有包含第3電子源之第3電子束鏡柱; 更具有:(f)於前述(d)工程後,前述頁片分析裝置中,在前述頁片被搭載於前述頁片載體之狀態下,從前述第3電子束鏡柱往前述分析部照射第3電子束,藉此進行前述分析部的分析之工程。
  11. 一種頁片的檢查方法,係使用帶電粒子線裝置而進行之頁片的檢查方法, 前述帶電粒子線裝置,具有: 試料室;及 第1電子束鏡柱,設於前述試料室的內部,且具備第1電子源;及 第2電子束鏡柱,以和前述第1電子束鏡柱相異的角度設於前述試料室的內部,且具備第2電子源;及 檢測器,設於前述試料室的內部;及 裝卸器; 具有: (a)在前述試料室的內部,設置用來搭載前述頁片的頁片載體之工程; (b)在前述試料室的內部,將形成有包含分析部的前述頁片之晶圓予以搬送之工程; (c)於前述(a)工程及前述(b)工程後,使用前述裝卸器,將前述頁片從前述晶圓取出之工程; (d)於前述(a)工程及前述(b)工程後,使用前述第1電子束鏡柱、前述第2電子束鏡柱及前述檢測器檢查前述頁片之工程; (e)於前述(c)工程及前述(d)工程後,使用前述裝卸器將前述頁片往頁片載體搬送之工程。
  12. 如請求項11記載之頁片的檢查方法,其中, 前述(d)工程,於前述(c)工程前、前述(c)工程後、或於它們雙方進行。
  13. 如請求項11記載之頁片的檢查方法,其中, 前述(d)工程,具有: (d1)於前述(c)工程前,從前述第1電子束鏡柱往前述頁片照射第1電子束,藉由前述檢測器檢測從前述頁片產生的帶電粒子之工程; (d2)於前述(c)工程前,以和前述(d1)工程相異的角度從前述第2電子束鏡柱往前述頁片照射第2電子束,藉由前述檢測器檢測從前述頁片產生的帶電粒子之工程; 前述(d1)工程,是在前述分析部的上面與前述第1電子束的照射方向成為垂直之狀態下進行。
  14. 如請求項11記載之頁片的檢查方法,其中, 前述(d)工程,具有: (d3)於前述(c)工程後,從前述第2電子束鏡柱往前述頁片照射第2電子束,藉由前述檢測器檢測從前述頁片產生的帶電粒子之工程; 前述(d3)工程,是以前述分析部的正面與前述第2電子束的照射方向成為垂直之方式,在前述頁片藉由前述裝卸器而被保持之狀態下進行。
  15. 一種帶電粒子線裝置,具有: 試料室;及 第1電子束鏡柱、第2電子束鏡柱、檢測器及裝卸器,各自設於前述試料室的內部; 前述第1電子束鏡柱具備第1電子源, 前述第2電子束鏡柱具備第2電子源,且以和前述第1電子束鏡柱相異的角度設於前述試料室的內部。
TW109143591A 2019-12-26 2020-12-10 分析系統,頁片的檢查方法及帶電粒子線裝置 TW2021255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51260 WO2021130992A1 (ja) 2019-12-26 2019-12-26 解析システム、ラメラの検査方法および荷電粒子線装置
WOPCT/JP2019/051260 2019-12-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5561A true TW202125561A (zh) 2021-07-01

Family

ID=76573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3591A TW202125561A (zh) 2019-12-26 2020-12-10 分析系統,頁片的檢查方法及帶電粒子線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125561A (zh)
WO (1) WO202113099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05234B2 (ja) * 2008-12-02 2013-06-05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微小試料採取装置,検査解析システム、および検査解析方法
JP6002489B2 (ja) * 2012-07-23 2016-10-05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荷電粒子線装置及び試料作製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30992A1 (ja)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52195B2 (en) Electron beam apparatus with detailed observation function and sample inspecting and observing method using electron beam apparatus
JP5628882B2 (ja) S/temのサンプルを作成する方法およびサンプル構造
JP5266236B2 (ja) サンプル抽出および取り扱い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5914159B (zh) 利用已知形状薄片自动s/tem采集和计量的图形匹配
US7202476B2 (en) Charged-particle beam instrument
US758609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specting a sample of a specimen by means of an electron beam
JP2010507782A5 (zh)
JP2010507781A5 (zh)
US8729469B1 (en) Multiple sample attachment to nano manipulator for high throughput sample preparation
JP4642362B2 (ja) 基板位置合わせ方法、基板表面検査方法、基板位置決め方法、半導体デバイス製造方法、基板位置合わせ装置及び基板表面検査装置
TW202125561A (zh) 分析系統,頁片的檢查方法及帶電粒子線裝置
JP4384022B2 (ja) 詳細観察の機能を備えた電子線装置、及びその電子線装置による試料の検査並びに試料観察方法
TWI761997B (zh) 薄片之製作方法、解析系統及試料之解析方法
JP5302934B2 (ja) 試料表面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EP3070731A1 (en) Pattern matching using a lamella of known shape for automated s/tem acquisition and metrology
Hartfield et al. Variations on FIB in situ Lift-Out for TEM Sample Preparation
JP2014067863A (ja) 基板のベベル部の検査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2006210367A (ja) 電子線装置